2020-12-27 科別.眼部
搜尋
近視
共找到
224
筆 文章
-
-
2020-12-22 新聞.健康知識+
晚上閱讀光線不是越亮越好!專家教你如何慎選好燈光
【文、圖/摘自商周出版《擁抱暗黑》,作者周卓煇】晚上看書,慎選檯燈光色和亮度 基本上,只要是光色(或叫做色溫)相似,那麼,它對眼睛或生理的影響就大同小異,無論這個光線是發自螢光燈、 LED 燈或 OLED 燈。整體而言,光色偏白,尤其是富含藍光,也就是所謂色溫偏高,則「藍害」威脅也較大。根據我們的研究實驗,以視網膜發炎為例,如果孩子看書,使用的是純白色(色溫 6,000K)的 OLED 燈光,在適合看書的照度下,譬如 200 勒克斯,則可容許的看書時間為 150 秒(約兩分半鐘);使用像古代白熾燈(色溫 2,500K)的 OLED 時,則可看書 448 秒(約七分半鐘),比較友善 3.2 倍。正因如此,在燭光 OLED 問世之前,中醫師一直主張使用白熾燈做為看書用的檯燈。使用像油燈、燭光(色溫 1,800K)的 OLED 時,則可容許 2,022 秒(約 33.7 分鐘),比較友善 13.5 倍。 如果檯燈不要太亮,像是將照到眼睛的亮度,從 200 勒克斯調降至 100 勒克斯,則可以倍增看書的時間。不過,值得提醒的是,藍光還是越少越好。以上這些量化數據,或許可以提供家長一些重要依據,幫助孩童選擇對眼睛和生理較友善的檯燈。 使用富含藍光的檯燈看書,眼睛比較容易疲累。隨著藍光的量減少,或是色溫的降低,視網膜容許曝照的時間將會增加。以從 6,000K 的白光檯燈改為 1,800K 的橘白光檯燈為例,可容許看書的時間,從原來的 5 分鐘延長到 67 分鐘,將近十三倍。若是檯燈亮度從 100 克勒斯提高到 200 勒克斯,成為原來的兩倍,則可看書的時間都會減半。因此,我們必須慎選檯燈的光色和亮度,畢竟影響眼睛甚鉅。 很多人質疑,入夜後用燭光看書、寫報告,會不會太暗而看不清楚?其實,一點也不會。上述的比較是在相同的亮度下所進行的,一根蠟燭可能不夠亮,但若一次點起 8 至 10 根,則將明亮許多。至於用燭光 OLED 看書,是否會不太習慣?剛開始也許會,但用了幾次之後,就會逐漸習慣,說不定還會喜歡上這種柔和的光色,尤其是在瞭解燭光對眼睛與生理更加友善後,更會願意使用「好光」。 新護眼兩訣竅:亮度減半、轉為燭光色 過去,我們常聽說,有所謂的「護眼 3 訣竅」。第一,是避免長時間用眼。第二,是要有明亮的閱讀環境,針對這一點,我想要補充說明,雖然閱讀環境要夠亮,但是,千萬不能過亮,尤其是在晚上。我們研究團隊最近的研究發現,光線越亮,確實可以看得越清楚。然而,越亮更容易傷害視網膜,甚至引起發炎反應。這也是為什麼會提出第三個訣竅,也就是每次用眼 30 分鐘,應該休息10 分鐘。 如果每次用眼 30 分鐘、休息 10 分鐘,可以有效避免近視。 可是,連續看書或辦公 30 分鐘,卻有可能造成視網膜發炎,那麼,不妨試試以下對策:「新護眼 2 訣竅」。 首先,光線不要太亮。我們的研究發現,要看清楚 12 號字體,大概只需要 40 勒克斯到 50 勒克斯的照度。如此一來,將亮度減半,可安全閱讀的時間就會加倍。其實,小學生的視力,往往比高中生、大學生、成年人及老年人還要好。當高中生或大學生需要 50 勒克斯,才能看清楚 12 號字體,小學生僅 需要 5 勒克斯到 10 勒克斯即可。由此可見,太亮的環境光線,可能會傷害幼小學童的眼睛。 其次,光線不要太藍。我們的研究也發現,從富含藍光的純白光,轉為傳統的白熾燈色,可安全閱讀的時間將增加為三倍。若是轉換為燭光色,則可以提高至十三倍。 不過,須留意的是,光線會傷眼之外,到了夜晚,還會傷身。光線會影響夜晚褪黑激素的自然分泌,尤其是其中的藍光與紫光影響甚鉅。因此,我不建議任何人入夜看書、用電腦、 滑手機。早睡早起,除了身體好之外,清晨看書、辦公,反而有較佳的效果。而我也堅信,讓學童多在戶外活動,可以減少近距離看書的時間,不但護眼,也更有益於身體健康和長高。
-
2020-12-21 科別.眼部
小心「耶誕樹白內障」來報到! 避免長期近距離接觸藍光
高雄一名年輕女性因為長期、平均1天使用6小時以上手機,眼科醫師診斷為「耶誕樹白內障」,又稱為特殊的星狀白內障,眼睛水晶體出現鑽石般的針狀和星狀結晶體,是大量藍光傷害水晶體細胞造成混濁而形成,分析致病機轉,長期且近距離接觸3C產品中的藍光為主因。輔英科技大學附設醫院眼科醫師洪啟庭表示,25歲薛小姐半年前開始因為雙眼逐漸模糊不清,於是到醫院求診,恰好她在7個月前因乾眼症留下病歷紀錄。比較半年來前後視力與其他眼球的檢查差異,發現她的雙眼近視度數約400度,但右眼最佳矯視僅為0.7,而左眼則剩下0.8,但半年前雙眼最佳矯視都是1.0。令人詫異的是右眼水晶體,出現鑽石般的針狀結晶體,就像耶誕樹一樣,左眼也有類似整片針狀結晶體。洪啟庭表示,「耶誕樹白內障」又稱為特殊的星狀白內障,是相當稀有的一種水晶體細胞混濁,形成多形狀的針形或星狀晶體的混濁,針狀的纖維走向四面八方,呈現多彩顏色,沉積於水晶體的深層皮質與核,形狀有如一株聖誕樹。藍光和紫外線都是形成白內障的原因,同樣會產生氧化壓力與形成自由根,攻擊水晶體細胞,使水晶體內膠原纖維排列混亂、廢水與雜質堆積。洪啟庭想起多年一名高三學生在完全沒白內障狀況下,也因過久暴露於藍光下,每天至少使用4小時智慧型手機,半年內其左眼就降為0.6,且整體病變與薛小姐類似。眼科醫師建議患者使用手機時,每30分鐘休息10分鐘,且保持30公分左右;而桌上型電腦,需每40分鐘後,休息10分鐘,保持至少60公分距離。此外夜間關閉室內大燈,3C產品發射出藍光對眼睛的傷害,約為全開燈時的4倍。過多藍光堆積對人類性格與睡眠也有影響,夜間長期使用手機,可能演變為憂鬱症。薛小姐後來以治療白內障的眼藥水點雙眼,三個月再觀察,右與左眼最佳矯視分別為0.8與0.9。但整體的耶誕樹型白內障」的病變,卻改善有限。罹患耶誕樹白內障視力模糊程度緩慢,等到針狀沉積物大範圍增加,且視力大幅減退,才會進一步安排白內障手術。但耶誕樹白內障,其患者視力變很差的機會比較少。患者減少手機使用,將可減少水晶體細胞損傷與混濁區域變大的機率,有效阻擋藍光侵入,對於白內障的預防是必須的。
-
2020-12-15 科別.眼部
為什麼天冷眼睛一直流淚?醫揭「背後真相」恐爆4大隱憂
每天用眼睛看螢幕溝通早就是生活趨勢,甚至有些人每日用眼時間超過10小時,因此「我們在30歲的年紀,卻擁有50歲的眼睛!」也接近成為常態。台灣人罹患乾眼症的年齡層越來越廣,加上長期配戴變色放大片、近視雷射手術、過度使用假睫毛或濃厚眼妝、酒糟性肌膚等皮膚病變,使得青少年和老年人的乾眼問題加重。乾眼症狀多元且複雜 眼睛不只缺水又缺油長期用眼的上班族就診比例逐漸增加,近85%患者是瞼板線功能障礙所導致的乾眼症。亞東醫院張淑雯副院長表示,許多人誤以為乾眼就是缺水,但往往忽略眼睛外層的脂質層,可預防淚膜蒸發,脂質層由瞼板腺分泌清澈的油脂,鎖住保護眼球表面形成的淚膜,使淚液不容易蒸發,保持眼睛的濕潤;瞼板腺功能障礙者分泌的油脂是濃稠甚至凝固狀,易導致淚液蒸發快,進而使眼睛感到乾澀。治療乾眼症選擇多 切勿自行使用眼藥水乾眼治療多元,從舒緩症狀的熱敷、人工淚液到熱脈動治療、脈衝光、免疫調節製劑等,都是可以改善乾眼的治療方式。張淑雯建議,若眼睛有任何不適,切勿自行使用眼藥水,應該先至醫院檢查並釐清病因,針對病況給予個人化的治療。例如瞼板腺功能障礙者可使用含油質性高、玻尿酸的不含防腐劑的人工淚液,但是自體免疫疾病,像是紅斑性狼瘡、類風濕性關節的患者就不適用油性的人工淚液;另外,脈衝光治療對於混合型的乾眼症患者適用,針對嚴重乾眼患者、治療瞼板腺皮下孳生的蟎蟲都有成效,但對缺水型的乾眼並不適用。流眼淚非季節性過敏惹禍 小心是乾眼症警訊秋冬期間天氣乾燥,眼睛的角膜的溫度接受器較敏感,加上PM2.5和空氣汙染對眼睛的影響,進而導致淚液分泌。很多人常誤以為是季節性過敏才流眼淚,但其實是乾眼症所造成。張淑雯提醒,乾眼症患者若未積極治療,可能會造成結膜鬆弛、角膜脫皮、潰瘍甚至穿孔,因此及早就醫檢查很重要。延伸閱讀: 眼睛乾癢別亂滴眼藥水! 食鹽水、洗眼液、人工淚液比一比 常揉眼睛會造成散光? 瞇眼、歪頭要注意!不矯正小心2大危害
-
2020-12-10 科別.精神.身心
常使用社群媒體,小心愈滑愈自卑! 專家示警8個該休息的行徑
社群媒體已成為現代人不可分割的一部份,它可以帶來積極和正面影響,也可能成為抑鬱、孤獨、焦慮和自卑的背後推手。對部份人來說,社群媒體儼然變成了與他人比較的平台,有時不小心受到過量的刺激,反而帶來了更多身心的傷害。根據克里夫蘭醫學中心,行為健康治療師Jane Pernotto Ehrman教你如何與社群媒體保持健康的關係,有8個跡象表明您可能需要休息一下了。社群媒體時間減少 可增強幸福感根據克里夫蘭醫學中心,每天將社群媒體的使用時間限制在30分鐘以下可以增強心理健康和幸福感,這似乎是難以達成的目標,但參與這項研究的受試者說,「當減少使用社交媒體上時,確實減少抑鬱和孤獨感。」不可否認的是,社交媒體可以帶來積極和正面影響,但也可能成為抑鬱、孤獨、焦慮和自卑的背後推手,如何與社交媒體保持健康的關係是一件重要的事情。陷入虛擬比較世界 建立界限稍作休息Ehrman專家說,「當我們正在對網上資訊內容進行評斷和比較時,人們可能很難看清世界的真貌,因此沒有辦法落實在自己的生活裡,取而代之的是一種虛擬世界。」Ehrman對此表示,遠離社交媒體是一種幫助了解現實的好方法,當你練習建立社群媒體界限時,不代表要永遠冷漠,你可以自行定義使用社群媒體的時間長短和內容,比如想離開社群媒體平台一個月,或只想每天減少30分鐘使用手機時間,甚至是更有確切目的擅用社群媒體,都可以充電恢復身心健康。8個需要休息的跡象 保持身心健康 1. 不能停止與他人比較,也許該休息一下了2. 不能意識到自己沉迷於社群媒體,表明已經過於專心3. 不能對看到的內容心平氣和,容易感到憤怒或壓力4. 不用社群媒體感到非常焦慮5. 不能停止滑手機6. 不能在餐與活動過程放下手機,除非發布有關手機的圖片7. 不能不碰手機,起床睡前第一件事情就是要檢查手機8. 不再認為社群媒體有趣快樂了,不妨可以決定離開參考資料:8 Signs You Need to Take a Break From Social Media (常春月刊/編輯部整理、文章授權提供/健康醫療網) 延伸閱讀: 滑手機也會滑出雙下巴! 「這個動作」就是脂肪堆積主因 說的就是你! 愛滑手機、高度近視、三高都是白內障高危險群
-
2020-11-27 科別.新陳代謝
近七成糖友恐陷失明危機卻「不自知」 醫:內科眼科應同步
一名罹患糖尿病的40多歲男性高階主管,原本天天接送孩子上下學,半年前卻驚覺視線變得模糊,且持續惡化,視力嚴重受損,嚇得他連車都不敢開!隨後經眼科醫師檢查發現,由於患者血糖長年控制不理想,雙眼已發展成中度非增殖性糖尿病視網膜病變,且同時合併黃斑部水腫,左右眼視力分別僅剩0.4及0.6,所幸經過兩次玻璃體內注射抗血管內皮細胞生長因子 (anti-VEGF) 抑制劑治療,兩眼視力已近乎完全復原。 長年控糖卻忽略眼底定期檢查 糖友眼部併發症最棘手「說老實話,該名患者算是相當幸運的例子了!」收治該名案例的臺北榮民總醫院眼科部林泰祺醫師表示,糖尿病視網膜病變初期,由於視力不一定會受到影響,許多患者往往只專注血糖數值高低,而忽略眼部隱憂。林泰祺說明,即使血糖持續獲得控制,長年罹病的患者仍可能在病程中發生視網膜病變、甚至造成失明;臨床上觀察僅有兩成患者會主動定期接受眼底檢查,多數患者仍常見延遲就醫的情況,直到視力模糊、扭曲甚至喪失部分視野區塊後,才意識到眼部健康已受威脅,此時通常已惡化成嚴重的視力損傷。林泰祺說,許多患者分享,糖尿病對患者帶來的最大困擾,不僅在血糖控制,還包括併發症所帶來的痛苦。特別是視網膜病變,會造成眼部生成許多不正常組織,加速視力衰退。過去多使用傳統雷射治療,運用雷射將缺血的視網膜破壞,避免血管內皮細胞生成因子產生,以達到控制病變目的,但也同時存在無法精準去除缺血部分的視網膜以及得重複施打雷射造成視野缺損的風險。拋開雷射副作用 眼內注射給糖友好「視」界林泰祺指出,由於雷射的效果僅在控制病變不會提升視力,甚至因視網膜破壞,視野範圍跟著縮小。所幸隨著醫學進展,現今已可透過眼內注射抗血管內皮細胞生長因子(anti-VEGF)抑制劑,或輔以雷射療程,直接將藥物注射入玻璃體內接觸到病徵處,亦可能使讓新生血管萎縮或達到控制。上述該名患者接受眼內注射後,眼底滲出物減少、黃斑部水腫和視網膜出血也跟著消除,視力大幅進步,目前已恢復日常生活的視力。相較於以往全網膜雷射光凝固治療法可能傷害到周邊正常組織,眼內藥物的治療機轉在於阻斷異常新生血管之形成,或輔以雷射療程,以達到控制的目的,不僅沒有過度的瘢痕形成,且後遺症較少,視力復原的機會亦更大,對患者有很大的幫助。目前健保已放寬指引,針對糖尿病視網膜病變併發黃斑部水腫的患者,使用眼內注射可享有健保給付,大幅減輕經濟負擔。但林泰祺表示,針對健保尚未給付的單純糖尿病視網膜病變患者,也就是沒有黃斑部水腫的患者,眼內注射治療療效也同樣顯著,建議患者就診時可針對療程、效果、副作用、費用等個人考量,與醫師討論最適治療方式。 糖尿病併發症及早治療 內科應同步眼科林泰祺說,糖尿病的治療源頭雖是血糖控制,但併發症的嚴重性也不容輕忽,尤其眼部定期檢查是重要的一環,建議患者至少一年需檢查一次。許多糖尿病患者都是4、50歲,正值壯年時期,若因失明喪失工作能力,屆時所付出的個人、家庭甚至社會照護成本也相對增加。由於糖尿病患者對眼部併發症的病識感低,甚至常誤以為視力減退是近視度數加深,因此也呼籲糖尿病治療應建立內科和眼科雙科別同步的觀念,並增加醫療轉介窗口,才能改善檢查失衡,避免患者錯失黃金治療時機。 本衛教資訊由台灣諾華提供視力異常相關問題,建議諮詢「眼科」圖文創作:健談專家諮詢:臺北榮民總醫院眼科部 林泰祺醫師本文經《健談》授權刊登,原文刊載於此
-
2020-11-22 科別.眼部
台人視網膜剝離率全球之冠 主因孩童近視比例高
台灣視網膜剝離比率全球之冠,孩童近視率高是主因。據統計,國內光是大班學童近視率就近1成,以每年增加1成速度攀升,小六近視率已達8成,醫師呼籲父母正視孩童近視問題。全球近視患者超過26億人,隨3C產品適用率提高,恐加速近視引發的病變、失明風險,中華民國眼科醫學會今天舉辦「近視高峰會」,邀集各界專家共商解決之道。根據國民健康署統計,國內大班學童近視率將近1成,此後每增加一年級,近視率就再往上升1成,到了國小6年級,學童近視率已高達7至8成。高雄長庚醫院眼科近視防治中心主任吳佩昌今天表示,台灣近視率不僅高居全球之冠,視網膜剝離比率也高居全球第一,近視年齡過早是主因,兒童罹患近視的年齡越低,度數增加的速度越快,失明風險也就愈高,控制近視務必及早做起。吳佩昌說,7到10歲是孩童視力發育第一個高峰期,正是台灣孩子開始長時間閱讀、盯螢幕的時期,近距離用眼會使睫狀肌長期處於收縮狀態,導致兩眼過度內聚、眼軸增長,最終導致永久近視。國健署2013年至2015年委託高雄長庚醫院眼科團隊,針對全台共1000多名7到8歲的低年級小學生進行近視介入研究,結果顯示每週室外活動至少11小時,可以減少近視發生率及度數增加,只要力行下課時間教室淨空,就能有效抑制近視度數增加。不過,台灣健康促進學校協會理事長陳富莉指出,台灣教育界、醫界缺乏連結,很多老師、家長追求升學率,要求學生利用下課時間寫作業,下課教室淨空這件事看似簡單,實際執行卻困難重重。若學童在校視力健檢發現近視,學校雖會開出視力矯正回條,要求家長帶孩子到眼科門診求診,但回條上全是密密麻麻的文字,很多家長看也不看,純粹回診簽名了事,恐讓重要的衛教流於形式,與會專家呼籲政府有所作為,別讓台灣變成近視王國。
-
2020-11-08 養生.保健食品瘋
葉黃素什麼時候吃?預防黃斑部病變 眼科醫師曝「黃金時間」
【常春月刊/編輯部整理】老是覺得眼睛痠澀、眼窩脹痛嗎?每次點開手機的「螢幕使用時間」,顯示的使用時間常高得讓你不敢面對?上班用電腦、下班滑手機,根據眼科醫學會調查發現,國人每日平均使用手機、電腦、電視的時間已經飆升到9.4個小時!用眼過度產生的眼睛疲勞,讓許多人年紀輕輕就有了老年人般的視力。就有眼科醫師發現,近年來門診中的年輕族群有增加的趨勢,都是因為3C產品的使用率增加,造成民眾罹患高度近視以及眼部病變的現象越來越多。兒童長期使用3C傷視力 近8成高中生都是近視眼眼科醫師陳逸川表示,由於現代人高度仰賴3C產品,幼兒接觸3C產品的年齡層也下降,因此兒童近視的比例增加。根據統計,小一學童有20%近視,小六學童有60%近視,國中生有77%近視,高中生則有80%近視。不可不知的是,長時間用眼易造成高度近視(超過600度以上),眼軸會增長,使視網膜變薄,罹患黃斑部病變、視網膜剝離、青光眼、白內障的風險高於一般人好幾倍。葉黃素可延緩黃斑部病變 但人體無法自行合成陳逸川醫師指出,想保護眼睛,延緩黃斑部退化可適時補充葉黃素。葉黃素是1種營養素,聚積在視網膜的黃斑部,年紀越大、近視越深者,相對需要越高的劑量。然而人體無法自行合成葉黃素,需靠飲食來攝取,因此平時可多食用深綠色蔬菜、紅蘿蔔,而富含Omega-3的深海魚類也可降低黃斑部病變的風險,盡量三餐飲食均衡、不偏食。然而現代人工作忙碌、飲食精緻,加上外食族多,往往無法做到飲食均衡,因此可斟酌補充葉黃素保健品。吃葉黃素保健品 慎選品牌、吃對時間很重要陳逸川醫師進一步說明,葉黃素是1種抗氧化劑,能幫助抵抗讓人體老化的自由基,並吸收藍光或紫外線,因此有助於降低黃斑部病變機率。葉黃素又可分為酯化型跟游離型,前者分子較大,需透過腸道酵素分解後,才能被人體吸收,因此吸收速度較慢;後者分子小,可直接被腸道吸收,吸收率平均較酯化型高23%。陳逸川醫師提醒,保護眼睛要及早,日常閱讀姿勢要正確,並與書本保持35公分之距離,看書、看3C產品1小時應休息10分鐘,讓眼睛放鬆。注意營養均衡,若無法做到可適時補充葉黃素保健品,但應認明具信譽、有認證的品牌,並建議於早晨服用,若有服用藥物應間隔1小時。唯有平時養成用眼的好習慣,適當補充葉黃素,才能守護眼睛的健康。(圖文授權提供/NOW健康)延伸閱讀: 用食物顧目睭! 3烹調方式最能吃進完整營養 護眼別只吃葉黃素! 還有5種天然營養素你也需攝取
-
2020-11-02 養生.健康瘦身
間歇性斷食讓人健康?教授告訴你臨床研究結果的事實
讀者許小姐昨天(2020-10-31)利用本網站的「與我聯絡」詢問:網路有好多書籍、文章都是關於食氣或是不吃東西的。好羨慕那些不用吃東西的人。他們不吃東西,還是可以精神很好,也能返老還童,身體原本生病的地方會自動變好…可是我不吃東西之後,只覺得我快要餓死了…根本不知道怎麼練成不吃東西還過得很好。這篇文章下面還看到有人斷食200天,近視從1000度變成2.0,好想知道這些人是怎麼做到的,我近視700度,也想透過斷食變成不用戴眼鏡也看得很清楚。您知道這食氣相關的知識嗎?謝謝您。上面的網路連結打開的是一篇2014-6-2發表在《阿爾卑斯登山學校》的文章,標題是〈斷食21天記錄〉。我在〈斷食第三天〉的地方看到作者說「今天特別為自己咖啡灌腸」,就沒興致再看下去了。首先,這篇文章完全只是作者自我推理,自我描述,根本無法查證虛實。再來,關於「咖啡灌腸」,我在2016-8-28發表的葛森療癌法裡已經有說,這是一種毫無科學根據,非常危險的另類療法。我又在2019-2-18發表一位生酮醫師之死,指出一位才40出頭的醫師就是自我施行此法而導致死亡。所以,對我來說,任何崇尚「咖啡灌腸」的文章都是不值一看。有關斷食或禁食,我在2018-7-30和2018-8-15分別發表間歇性禁食和間歇性禁食,反彈效應,指出這類療法並沒有確切的證據顯示對健康有益。可是,這兩年多來還是三不五時就有讀者,同學,親友來問我對斷食的看法。尤其是最近,就收到好幾個詢問有關一位叫做Dr Eric Berg的網紅。例如我侄女在5天前就寄來一個他的YouTube影片〈斷食體內變化:抗衰老、自噬、燃燒脂肪、強化免疫力、癒合腸道關節炎等 Dr Eric Berg〉。這位網紅的本行是整骨師,但現在已經不幹了。這是可以理解的,因為當網紅的收入肯定是整骨師的好幾倍。他的影片也都是有中文版的,所以這當然也是收入來源之一。他的影片內容都是儼然像個教授一樣,在白板上講解各種飲食對健康影響的機制。由於演技精湛,伶牙俐齒,又看起來相當權威,也就難怪會受到廣大的追捧。當然啦,一定也有很多人誤以為他是醫生而崇拜。不管如何,他除了吹捧斷食之外,也鼓勵生酮飲食。有關生酮飲食我已經有發表好幾篇質疑的文章,所以就不再多提了。不管如何,這位網紅在講解有關斷食,生酮,或是其他健康議題時,他所採用的策略就是所謂的Cherry-picking:專挑對他有利的證據,但就是不提對他不利的。更嚴重的是,為了達到推銷斷食和生酮的目的,他的講解往往是扭曲事實或編織故事。讀者如果想進一步了解,可以去看一位年輕醫師分別在2019-11-12和2020-5-9發表的的影片(裡面有提供科學證據):“Doctor" Eric Berg | EXPOSED(Eric Berg “醫生” | 爆料)Dr. Eric Berg FANMAIL (funny) (Dr Eric Berg 粉絲信函(好笑))我現在解釋一下為什麼我會決定要寫這篇文章來回應讀者許小姐,但卻對過去那麼多類似的詢問沒有發文回應(儘管我有私下回覆)。那是因為昨天我在收到許小姐電郵的同時也看到一篇Christopher Labos醫生才剛發表的文章Will intermittent fasting melt pandemic pounds?(間歇斷食會融化大流行磅數嗎?)。這個標題裡的「大流行」指的當然就是新冠,而「磅數」指的是因居家抗疫而造成的肥胖。所以,基本上這篇文章就是要討論間歇斷食是否能幫助減肥,而它結論是:「所有的減重飲食都似乎是同樣有效或同樣無效。可以肯定的是,大多數減重飲食最終都會失敗,因為人們會放棄難以長期維持的減重飲食。 事實上,只要少吃,無論是哪種機制的減重飲食都會起作用,而最好的減重飲食方法就是可以堅持下去的那一個。」這個結論是跟我發表的幾篇文章裡所講的是一模一樣。事實上,如果不能堅持,那一旦終止減肥或禁食,反而會產生對健康有害的反彈效應(請看間歇性禁食,反彈效應)。(註:我會在文章最後提供兩篇都是今年發表的臨床研究論文來證明間歇斷食並沒有比較有效)我雖然沒有發表文章回覆之前很多讀者的提問,但在私下的回覆裡都會反問:「你有聽說過有任何一位活得健康又長壽的人是採行禁食或斷食嗎?」我在五天前(2020-10-27)發表94歲的婆婆,105歲的爺爺,兩極的養生,提到兩位老人家都沒有刻意採行什麼特殊飲食。同一天,三立新聞也發表台中清朝阿嬤過117歲生日 「今年金牌卡重」記憶力驚人,提到這位目前還是很健康的人瑞也是一樣沒有採行什麼特殊飲食。反過來說,有哪一位採行斷食的人能像這三位老人家一樣健康長壽?所以,間歇斷食的吹捧是一回事,事實卻是完全另外一回事。下面是兩篇今年發表的有關間歇斷食的臨床研究論文:Impact of intermittent vs. continuous energy restriction on weight and cardiometabolic factors: a 12-month follow-up(間歇性和持續性能量限制對體重和心臟代謝因子的影響:12個月的追訪)。結論:這兩種方法所獲得的結果,沒有差別。Effects of Time-Restricted Eating on Weight Loss and Other Metabolic Parameters in Women and Men With Overweight and Obesity:The TREAT Randomized Clinical Trial(限時飲食對體重過重和肥胖的男女減肥和其他代謝參數的影響:TREAT隨機臨床試驗)。結論:限時飲食在減肥方面並沒有比較有效。原文:斷食的吹捧與現實
-
2020-10-28 科別.眼部
頭痛看不清睡一覺就好?出現這幾個症狀,當心眼壓飆高變青光眼
頭痛看不清睡一覺就好?當心眼壓飆高青光眼劇烈頭痛找不到病因,勿忽略可能是青光眼急性發作。長庚紀念醫院青光眼科陳賢立醫師指出,青光眼分為兩大類,一種是隅角開放性的青光眼,一種是隅角閉鎖性的青光眼。三軍總醫院一般眼科主任呂大文說明,正常眼壓為11-20毫米汞柱,人眼每天會產生3.5cc.的「房水」,當房水排出少3.5毫升將導致眼壓上升,出現噁心、嘔吐、視力模糊,甚至是急性青光眼發作。陳賢立說明,開放性的青光眼是指排出房水的眼部構造正常,但是功能不正常,往往是慢性發生,且較無明顯徵兆。閉鎖性的青光眼與房水排放通道狹窄有關,當隅角閉鎖使房水完全無法排出,眼壓急速升高,就可能引起急性青光眼,同時伴隨噁心、嘔吐、頭痛等現象。陳賢立指出,閉鎖性青光眼發生前會有蛛絲馬跡,像是偏頭痛、眼睛紅、視力模糊但適度休息後緩解。由於眼壓上升可能導致角膜水腫,這類病人也可能出現夜間觀看霓虹燈或燈泡時,出現七彩光暈等現象。秋冬好發急性青光眼 女性身高遠視年齡要當心三軍總醫院一般眼科主任呂大文解釋,隅角是角膜跟瞳孔之間的夾角,夾角小於20度屬於隅角閉鎖。而小樑網膜和葡萄鞏膜是房水排出的主要通道,房水無法排出將使眼壓上升形成青光眼,而亞洲人發生青光眼後約有1/4機率失明。呂大文說明,國人隅角開放和隅角閉鎖的青光眼比例約各佔50%。開放性青光眼偏向慢性視力變化;閉鎖性的青光眼則有可能急性發作,尤其秋冬季節更常見。呂大文提醒,女性、身高小於160公分、遠視100至300度、年齡大於55歲,是急性青光眼的高好發因子,建議定期接受視科檢查。呂大文表示,有相當高比例的的青光眼患者屬於隅角閉鎖性。隅角閉鎖在特定情形下,易造成眼壓急遽升高,如感冒時自行服用副交感神經阻斷劑,造成瞳孔放大,進而產生急性青光眼。而青光眼的治療過去多針對次要通道葡萄鞏膜,且一天需使用2至3次。新的治療可對小樑網膜與葡萄鞏膜同時作用,加強房水液的排出途徑,且一天僅須1次,對青光眼患者的生活更有利。陳賢立醫師提醒,平時應避免濫用類固醇、自行點用眼藥水。家中有青光眼家族史,或曾動過手術、眼睛外傷、高度近視、糖尿病等,都是青光眼的高風險群。醫師呼籲,民眾應瞭解青光眼急性發作症狀,及早至眼科檢查。平日也要避免過度使用3C產品,莫使眼睛過度疲累而增加青光眼風險。(以上新聞文字、照片皆屬《今健康》版權所有,非授權合作媒體,禁止任何網站、媒體、論壇引用及改寫。)
-
2020-10-24 科別.眼部
頭痛欲裂以為長腦瘤 原是視力殺手青光眼作祟
70歲張姓婦人因頭痛、肩胛痛和胸悶就醫,原以為長腦瘤吃止痛藥止痛,卻10分鐘就失效,後來才知是青光眼作祟,醫師提醒,青光眼可能引起噁心、嘔吐等症狀,更有失明危機。長庚紀念醫院北院區青光眼科醫師陳賢立今天表示,青光眼位居失明原因的第2名,亞洲人罹患青光眼後有25%失明機率,而臨床上青光眼可以分成2種,一是開放型青光眼,二是閉鎖型青光眼。陳賢立指出,開放型青光眼患者往往沒有症狀,等到視野缺損時,視力已經無法恢復,而閉鎖型青光眼,則是來勢洶洶、較為急性,會突然病發及出現嚴重病徵,包含眼睛劇痛、視力模糊、眼壓會急速升高伴隨頭痛、噁心、嘔吐等症狀,有些人不以為意,以為睡一覺就好,結果睡醒了,視力也沒了。陳賢立說,青光眼是眼壓太高、壓迫視神經造成視力和視野不同程度的傷害,人眼的水晶體前方與角膜中間充滿了房水液,提供眼睛組織營養,正常情況下48%至90%的房水液會從小樑網膜排出,剩下的則由葡萄鞏膜排出,一旦排出管道有問題、房水液排不出去,眼壓就會增高形成青光眼。三軍總醫院一般眼科主任呂大文也提到,正常眼壓應介於11至20毫米汞柱,眼睛每天大概分泌3.5毫升的房水液,如果排出少於3.5毫升,眼壓就會增高,出現噁心、嘔吐、視力模糊、眼球劇痛等症狀。而目前青光眼的治療,只能延緩視力喪失、無法治癒,降低眼壓是唯一可以改善青光眼視野喪失的有效方法,初期患者要避免惡化,末期患者則要維持視覺功能,而臨床上降眼壓的藥物主要分成2種,一種是減少房水產生、一種是促進房水排出,市面上多數促進房水液排出的藥物都是針對次要排水通道、葡萄鞏膜作用,有些人雖長期使用藥物,降眼壓的效果仍然未達期待,但現在也有研發出促進主要通道、小樑網排水功能的新藥。呂大文建議,青光眼患者要依照醫囑使用藥物,並定期接受眼科醫師檢查,包括眼壓、視神經與視野追蹤,才能確保眼睛健康,而40歲以上、有青光眼家族史等高危險群,則應每年定期做眼睛健康檢查,才能早期發現、早期治療。陳賢立也提醒,眼壓值較高、年齡超過40歲、有青光眼家族史、高度近視,或遠視加白內障患者,以及血壓偏低且手腳冰冷者、長期使用類固醇、眼睛受過外傷、有虹彩炎、眼內腫瘤和眼內出血病史者都是高危險群,要特別小心青光眼。
-
2020-10-17 科別.眼部
秋冬眼睛容易乾?哪些人乾眼症高風險群
【健康醫療網記者陳佳慧/報導】一般而言,夏季天氣炎熱、汗水流進眼睛,容易讓眼睛感到不適,相對地秋冬季節風大且乾燥,反而使淚水蒸發速率快,更容易讓眼睛乾澀,因此秋冬時節得到乾眼症的比例反而增高。彰化基督教醫院眼科部及視網膜部陳珊霓主任表示,雖然台灣相對於國外較潮濕,但空氣污染嚴重,對眼睛也是一種刺激。雷射近視、配戴隱形眼鏡、停經後的婦女,長期使用青光眼眼藥水等,都是乾眼症的高風險族群。若不及時治療,嚴重的乾眼症會造成角膜破皮、視力惡化、角膜潰瘍甚至恐致失明!視網膜剝離術後併發青光眼 正確點藥已改善陳珊霓主任分享一個視網膜剝離手術後併發青光眼的案例,因外院手術後許久未拿出矽油(需注入矽油避免剝離復發),不只導致視神經90%以上受損,眼壓甚至高達30多毫米汞柱(正常眼壓值範圍約10~20毫米汞柱),確診青光眼。抽出矽油後眼壓仍未降低,在青光眼藥物治療下又會造成廣泛性角膜破皮,使用不含防腐劑的青光眼眼藥水加上不含防腐劑的人工淚液以及消炎藥後,角膜破皮的狀況趨於穩定,且眼壓已降至正常範圍,雖然因青光眼導致的視力下降無法逆轉,但患者的角膜狀況及眼睛舒適度大為改善。青光眼眼藥水點久眼睛乾?其實是防腐劑惹的禍目前青光眼的治療方式仍以眼藥水為主,若眼藥水無法控制才會轉而使用雷射或手術。而大部分的眼藥水都含有防腐劑,青光眼患者又須長期點許多眼藥水治療,劉又綾醫師表示,雖然一天只點一到兩次,但長期累積下來,含防腐劑的眼藥水會破壞眼球表面細胞的完整,也會減少淚水的分泌,加上降眼壓的成分亦容易導致眼壓敏感度降低,因此淚水的分泌跟著減少,長期下來就容易造成乾眼症。目前也有不含防腐劑的青光眼眼藥水,能改善乾眼症所產生的不適症狀。陳珊霓主任也提醒,不要認為乾眼症是一個小病,若置之不理,淚水分泌會越來越困難,乾眼症狀更嚴重,甚至點眼藥水也無法解決,容易形成惡性循環,及早治療才能有效控制。人工淚液舒緩症狀 平時眼睛清潔很重要!若是因青光眼藥水導致乾眼症的患者,會先建議改用不含防腐劑的青光眼藥水,配合使用不含防腐劑的人工淚液,目前有基本型眼藥水、保濕效果佳的玻尿酸型及長效保濕的凝膠型的人工淚液來改善乾眼症狀。若很嚴重的患者可能須使用自體血清眼藥水,透過其中的生長因子,幫助修復眼球表面乾燥發炎所引起的損傷。劉又綾醫師補充說明,針對乾眼症的保健上,除了人工淚液外,應多熱敷、清潔眼皮、眼瞼的周圍,並勿過度使用眼睛,空調不要開太強;另要注意鎮靜、安眠類型的藥物、以及免疫風濕科的病症都有可能引發乾眼症,須與內科配合治療,也建議民眾可多吃Omega 3魚油,都對眼睛的保健有幫助。【延伸閱讀】照顧好自己的健康 就是愛家最好的禮物資料來源: healthnews.com.tw
-
2020-10-16 科別.眼部
醫:配鏡驗光時間短度數恐有落差 注意三原則
有醫師今天指出,快速取鏡服務,完整驗光及詳細檢測流程可能隨之簡化,恐導致驗出度數和實際有很大落差。驗光師建議掌握三原則,包含一年一驗光、至少30分鐘、清楚且舒適。寶島眼鏡今天舉行記者會,公布最新全民視力保健習慣調查,結果顯示有近7成民眾不知自己的準確度數,包含近視、遠視、散光,也有超過半數民眾無定期驗光的習慣,更有超過7成民眾曾戴錯誤度數的眼鏡,顯示國人對視力保健的基本觀念有待加強。珍世明眼科診所院長王孟祺指出,現代人因長期使用3C產品,過度用眼容易造成視線模糊,錯把疲勞解讀為近視度數增加,臨床上曾收治一名38歲陳小姐,起床總感到頭暈、想吐,起初誤以為長腦瘤,而急忙至神經內科就醫,但檢查確認腦部沒問題,陳小姐轉而前往眼科求診,經檢查後才發現是鏡片多配了200多度,加上錯誤的散光度數導致虛驚一場。王孟祺也提到,近年來消費者追求快速的取鏡服務,完整驗光及詳細檢測流程也隨之簡化,導致患者求診時,發現最後驗出的度數和實際度數有很大的落差,而民眾若戴錯誤度數的眼鏡,無論過高或過低都可能造成視線模糊。王孟祺指出,民眾可能以為度數差50度不用在意,然而長期下來卻可能因不自覺瞇眼的錯誤習慣,導致視力持續惡化,度數若攀升為高度近視,就可能提高眼睛病變的機率。驗光師楊瓊瑤也提醒,民眾應掌握驗光三原則,包含一年一驗光、至少30分鐘、清楚且舒適等,配眼鏡時應保留足夠的驗光時間,勿在用眼過度後去驗光,驗配時間不夠和眼睛過度疲勞均可能導致度數誤判。
-
2020-10-15 科別.眼部
38歲熟女頭暈吐以為長腦瘤 竟是眼鏡度數配錯惹禍
38歲陳小姐,起床總感到頭暈、想吐,起初誤以為長腦瘤,而急忙至神經內科就醫,醫師檢查確認腦部沒問題,推測患者有可能是青光眼導致相關症狀,進而建議陳小姐前往眼科求診。經檢查後才發現竟是鏡片多配了200多度,加上錯誤的散光度數導致虛驚一場。在台灣,陳小姐恐不是唯一個案,據最新全民視力保健習慣調查指出,近7成民眾竟不知自己的準確度數,如近視、遠視、散光,超過半數民眾無定期驗光的習慣;更有超過7成民眾曾戴錯誤度數的眼鏡,珍世明眼科診所院長王孟祺說,這顯示國人對視力保健的基本觀念有待加強。台灣每10人就有9人近視,近視人口比例高居世界第一,近視大於500度即為高度近視,而台灣高度近視人口超過10分之1,為視網膜病變、青光眼、白內障等眼睛併發症的高風險族群,但該研究卻發現逾6成民眾長期視線模糊卻習以為常。其中更有近8成民眾對視線模糊不以為意未改善。王孟祺提醒,民眾若戴錯誤度數眼鏡,無論過高或過低,均可能造成視線模糊,即使度數差50度長期瞇眼錯誤習慣,恐使視力持續惡化,度數若攀升為高度近視,可能提高眼睛病變的機率。近年來消費者追求快速的取鏡服務,完整驗光及詳細檢測流程簡化,導致患者求診時,發現最後驗出度數和實際度數有很大落差,驗光師楊瓊瑤建議,民眾每年定期至有專業儀器設備和專業驗光人員的眼鏡行或眼科驗光,掌握「一年一驗光、至少30分鐘、清楚且舒適」三原則。
-
2020-10-15 科別.眼部
6成民眾霧裡看花 眼科醫籲1年1驗光
「近7成民眾不知道自己眼睛的正確度數,最好做到1年1次驗光!」眼科醫師王孟祺15日表示,近7成民眾不知道正確眼睛度數,逾6成民眾長期霧裡看花,長期下來會因瞇眼的錯誤習慣導致視力惡化;驗光師楊瓊瑤呼籲民眾掌握驗光3原則:「1年1驗光,至少30分鐘。」錯誤配鏡增眼疾風險王孟祺指出,根據最新全民視力保健習慣調查,超過半數民眾無定期驗光習慣,超過7成民眾曾戴錯誤度數的眼鏡;逾6成民眾對長期視線模糊習以為常,其中更有高達近8成不以為意;「若帶錯誤度數的眼鏡,過高或過低都會造成視線模糊,長期瞇眼恐使視力惡化,攀升為高度近視,提高眼睛病變的機率。」「別因為僅差50度就不以為意!」王孟祺強調,現代人因長期使用3C產品,尤其上班族長期近距離用眼,過度用眼易造成視線模糊,卻錯把疲勞解讀為近視度數增加,甚至擅自調高眼鏡度數;「臨床曾收治一位38歲陳小姐,她說起床後頭暈、想吐,誤以為長腦瘤,檢查後才發現竟是鏡片多配了200多度!」驗光涉及全民健康「民眾有時誤以為是散光度數增加,檢測後才發現原來已經老花。」寶島眼鏡驗光師楊瓊瑤指出,隱形眼鏡普及也改變消費者的視力矯正習慣,但因為配戴習慣不正確、配戴時間過長等因素,常出現血絲、不舒服等狀況;「逾5成民眾沒有定期驗光習慣,其實有效掌握潛在視力問題,才能把握黃金處理時間。」楊瓊瑤分享驗光3原則:1.一年一驗光:每年定期至有專業儀器設備和專業驗光人員的眼鏡行或眼科驗光。2.每次至少30分鐘:驗光流程應至少30分鐘,透過專業儀器驗光搭配不同鏡片測量組合和視力觀測表等確認主觀感受。3.試戴時確保看遠、看近、明亮、昏暗皆清楚,且確保在眼睛肌肉充分放鬆下進行。【更多精采內容,詳見】
-
2020-10-08 該看哪科.婦產科
避免再早產!815公克的女嬰媽生二寶子宮頸環紮降風險
815公克的巴掌仙子寧寧宣布當姊姊了!2018年新竹縣1名出生早產女嬰「寧寧」,因早產器官未發育完成,加上初期的生理性脫水,體重一度下降至688公克,伴隨著消化狀況不佳、呼吸窘迫等狀況,經醫療團隊3個月細心照護下,長胖到3000公克平安健康出院;為降低再次早產風險,范媽媽生二寶時,醫師特別安排「子宮頸環紮手術」,讓弟弟迪迪今年9月懷胎足月見客、體重3350公克,姊弟倆出生體重相差超過4倍。東元綜合醫院婦產科醫師吳瓊惠表示,一般來說,曾有過早產經驗再次早產的機率也會跟著提升,因此在范媽媽懷孕4個多月時,安排子宮頸環紮手術,預防子宮頸擴張並加強拉力,搭配安胎處置,做好萬全準備,讓媽媽狀況穩定,可以在家裡自主安胎不必住院。范媽媽表說,看到二寶足月健康出生真的覺得很欣慰,也感謝醫師依她的身體狀況適時調整安胎計畫處置,懷胎8個多月還能出遠門旅遊放鬆心情,不必像第一胎過度緊張,而最讓她擔心的寧寧,如今也上托嬰中心,有東元婦兒科團隊的細心照護,以及一路上醫護人員給予24小時諮詢,讓她能安心待產,「有信心再拚一胎!」東元醫院兒科部部長王昱程指出,早產兒在照護上是相當辛苦的過程,因為早產兒有潛在併發症,若在生產初期沒有妥善預防,併發症可能變成終身的後遺症,如高度近視、肺部發育不良、短腸症及腸壞死,嚴重甚至導致死亡。王昱程說,許多文獻指出,新生兒營養攝取不足可能影響腦部發育,需要持續追蹤孩子的生長曲線、留意體重及發育是否有跟上同齡孩子,若有發展遲緩徵兆能及早轉介兒童早療作評估與早期復健,讓孩子追上同年齡足月兒的發展速度。
-
2020-10-04 新聞.長期照護
我要活到100歲/黃世傑帶您一起 探究高齡健康祕訣
【臺北市政府衛生局關心您廣告】「我要活到一百歲。」71歲的臺北市政府衛生局長黃世傑,不允許自己身上多一塊肥肉,每天定時量測體重,強迫自己記錄在日曆上,太太緊盯數字,計算出每月高低峰、平均值,為的就是兩人可以「健康到老」。看著臺北市人口快速老化,平均餘命83歲,其中卻有八年不健康,他相信力行均衡飲食、運動,就有機會讓不健康餘命往後延,再活久一點。長壽是一件好事,但不知不覺長壽似乎成為了家庭的負擔。黃世傑說,老化後,最怕面對失能失智,特別是失智的病程非常長,動輒十多年,失智患者後半段的人生則是伴隨失能度過,「我最怕自己得到失智症」,對家人來說真的太苦了。造成失能的五大危險因子「腦中風、失智症、高齡衰弱、骨折、跌倒骨折」,這些原因都可以透過規律運動、均衡飲食、體重管理趨吉避凶,但多數人都難以或是不願意去執行。失能五大危險因子1. 腦中風2. 失智症3. 高齡衰弱4. 骨折5. 關節疾病1.增加肌力啞鈴或彈力帶訓練上肢,挺胸收小腹。黃世傑說,避免衰弱失能,肌肉很重要,民眾常認為多走路就能「增肌」,但走路僅能訓練下肢,上肢幾乎沒訓練到。平常自己會趁午休或看電視時間,手拿啞鈴或彈力帶訓練上肢;腹部肌群的訓練,最簡單的方法就是「隨時挺胸」。黃世傑說,挺胸很累,必須隨時縮小腹,縮小腹時就是邊走路邊訓練腹部肌群。常看見市民老化的樣態,多是駝背又沒有精神,駝背的民眾大多伴隨骨鬆,不慎跌倒恐增加嚴重骨折的風險,好的姿勢也能幫助培養好心情。2.管理體重搭捷運+走路上班,每天量體重、血壓。體重管理也是一門學問,黃世傑說,有一陣子血糖稍高,醫師建議少吃、控制飲食。他調整作息,每天搭乘第一班捷運到市政府,從捷運站走到辦公室,每天都準時6點22分抵達,看完報紙後量測血壓,一般性的公務在八點以前處理完。黃世傑每天一定會在固定時間量測體重,並記錄在日曆上,太太蒐集到數據後會協助統計,每個月體重的高峰、低峰,自己也會回想當天為什麼體重會增加,調整飲食方式。他笑說,這部分是受太太影響,太太對自己的要求更高,絕不吃零食,身材至今維持跟她年輕時的狀態一樣,家裡有個高標準在,自己也不能輸她。3.調整飲食外食也要控制食量,絕不「吃到撐」。飲食狀態也因為體重控制後,調整為早餐一盤青菜水果,搭配一杯咖啡,中午則是一份便當,晚上吃半碗五穀飯、一盤青菜、半條魚。黃世傑說,量雖然不多,但他蠻耐餓的,當出現飢餓感時,告訴自己正在燃燒脂肪,不要再吃了。他說,台灣人的飲食習慣都是「吃到撐」,這是不太好的飲食習慣,即使外食也必須控制飲食量。4.積極面對疾病戴助聽器像戴眼鏡,健檢紅字不能忽略。黃世傑說,避免失能還有一點很重要:即使有疾病,也要積極面對。他說自己年紀愈長後,聽力下降,現在必須要配戴助聽器改善重聽,但他觀察很多長輩不願意承認自己「老了」,助聽器堅持不戴就是不戴,其實重聽就像是近視一樣,沒有必要讓自己的生活過得這麼辛苦。不過他也笑說,重聽有時候確實會傷到自己的自尊心,太太在家裡會突然講話很大聲,讓他很受傷。他也提醒,家中若有重聽的長輩,應該先向他們揮揮手,面對面引起他們注意後再說話,這是比較好的溝通方式。他也呼籲民眾,隨著年紀漸長,應該定期做健康檢查,紅字就是警訊,千萬要記得造成失能的五大危險因子,得因應現在的健康狀況隨時調整,才有辦法健康活到老。
-
2020-09-29 科別.眼部
她戴隱形眼鏡到海邊玩水 竟造成角膜潰瘍
嘉義縣陳小姐趁暑假期間到屏東墾丁旅遊,帶了日拋隱形眼鏡就到沙灘玩水,隔天上班卻發現雙眼紅腫刺痛、畏光流淚,到診所就醫發現角膜潰瘍,緊急轉診嘉義長庚醫院眼科治療,醫生吳沛倫表示,所幸陳小姐及時治療,未造成嚴重視力傷害,提醒民眾面對接下來的連假出遊,需遵守正確隱形眼鏡配戴方式。嘉義長庚醫院表示,隨著電子產品的普遍使用,近視和老花人口逐年增加,配戴隱形眼鏡的人數也急速成長,但隱形眼鏡是需要眼科專業人員處方的醫療物品,且配戴隱形眼鏡的衛生教育也愈來愈重要,但許多錯誤的使用習慣造成眼睛的併發症,如乾眼症、巨大乳頭性結膜炎、藥水過敏灼傷等。吳沛倫提醒,切勿配戴隱形眼鏡從事泡湯、游泳,或任何會讓水跑進眼睛的活動,配戴時間不宜超過8到10小時,也嚴禁過夜配戴睡覺,需注意清潔、保養及消毒,並使用符合醫療規定的保養液(藥水)搓洗,配戴前再以生理食鹽水沖洗,另外,眼鏡盒和夾子也要記得沖洗並晾乾定期更換。吳沛倫表示,配戴隱形眼鏡一旦出現任何不適,必須馬上將鏡片取出,並立即就醫,千萬不能輕忽症狀,繼續勉強配戴,因為受傷的眼表面往往就是微生物的溫床,若耽誤治療時機,就有機會發展成嚴重的角膜潰瘍,造成不可逆的視力損傷。吳沛倫說,配戴隱形眼鏡前應先尋求專業醫療人員諮詢,並依醫師、驗光師及產品商指示,遵守更替和清潔的時間,嚴禁延長配戴,日拋當月拋使用,另隱形眼鏡會因長期配戴而扭曲變形,角膜的弧度和屈光度數也會改變,應定期預約眼科檢查,讓醫師評估眼睛狀況,提供適當建議。
-
2020-09-29 科別.眼部
近視如何有效控制?眼科醫師傳授秘訣
根據行政院衛生署全國青少年視力調查報告,台灣近視率節節高升,與近視產生年齡層下降有關。書田診所眼科主任醫師廖昶斌指出,1983年平均12歲時才變成近視;1995年降為9歲;2000年更降至8歲,平均每5年提早1歲。廖昶斌進一步說明, 國人近視發生年齡有兩個尖峰時段,一是7至8 歲,另一個則是13至14歲。而愈早產生近視將來變成高度近視的機會愈大,進而導致眼睛老化提早發生;加上近視是不可逆的,提早預防才能控制近視度數加深。 近視發生的原因,為長時間近距離用眼過度,導致眼軸過長或角膜弧度太彎,致使光線進入眼睛內,無法聚焦在視網膜上,而落在視網膜的前端,造成眼睛只能看清近的事物,看不清遠方影像。通常,學齡孩童的近視問題大多屬於眼軸增長問題,也就是「軸性近視」。廖昶斌提到,嬰兒剛出生時的眼軸長平均約17.3毫米,發育完成時的平均眼軸長約23至24毫米;一旦近視,眼軸長每增加0.3毫米,即增加近視度數100度。導致近視的主因為何?廖昶斌說,包括基因、環境、人為因素、早產、發育不全、疾病等都有可能。近年來,有很多研究指出,周邊屈光在近視的過程中扮演很重要的角色。他進一步解釋,動物研究中發現,即使中心視覺聚焦在視網膜,但周邊影像落在視網膜後方,就會誘發眼軸增長,顯示在視覺發育過程中,周邊屈光佔有一定重要的影響比例。 控制近視的選擇有哪些?他提到,近視的控制有兩個面向,一是放鬆睫狀肌,二是周邊離焦。點散瞳藥水就是透過放鬆睫狀肌來達到控制近視的效果;周邊離焦則有角膜塑型片與採用周邊離焦的光學鏡片。廖昶斌表示,角膜塑型片與一般隱形眼鏡不同,是讓近視者在晚上睡覺時配戴。一般於晚上睡覺時配戴8至10小時,由於角膜的可塑性,約有8、9成的患者白天不用再配戴眼鏡,也可獲得清晰視力。角膜塑型片的原理是,利用高透氧硬式隱形眼鏡透過特殊多弧逆幾何設計來暫時改變角膜弧度,使角膜弧度中央變平,讓影像重新聚焦在視網膜上;而角膜弧度周邊塑型後,也有周邊離焦的效果,使影像能落在周邊視網膜上或前方。 近年來,也有採用周邊離焦設計的光學鏡片,是基於遠視離焦(物像投影於視網膜之後)是誘發眼軸變長的理論,刻意將鏡片的周邊離焦落在視網膜前方,從而避免眼軸拉長的風險,達到控制近視惡化的目標。廖昶斌提醒,高度近視會增加未來眼睛病變的機會,因此開始有近視時,控制度數避免惡化,才能保護眼睛健康。目前控制近視有多種方式,可與醫師討論後選擇,並定期追蹤。
-
2020-08-17 科別.眼部
同時患白內障和青光眼,哪個該優先治療?眼科醫解答
【常春月刊/編輯部整理】視力模糊切莫大意!有1名58歲婦人大約從今(2020)年5月開始,一直感到視力模糊,起初以為是太過疲勞所引起的,休息幾天後仍未好轉,但該名婦人因忙於工作而拖延就診,直到最近開始有眼壓高、眼睛脹痛的狀況,因為無法忍受不適感才就醫,檢查後才發現是白內障合併青光眼,須立即接受治療。水晶體混濁且腫大代表罹患白內障 眼壓超過標準值極可能為青光眼眼科醫師陳逸川表示,在正常視力的情況下,瞳孔正後方的水晶體是清澈透明的,當水晶體變得混濁且腫大,就代表罹患了白內障;至於眼壓,則是透過房水的正常流動而達到平衡,眼部的睫狀體產出房水,房水經流動後,會由眼球前端部位的前房邊緣出口排出,房水在正常產出與排出的過程中,眼壓便能維持在不超過21毫米汞柱的正常標準值以內,一旦超過標準值,就有可能是青光眼。白內障與青光眼這2種看似獨立的眼疾,卻有密不可分的關聯。陳逸川說明,這是由於一些致病因素所導致,如眼睛接收過多的光線照射、眼球遭受撞擊、發炎,或長期服用類固醇藥物、患有糖尿病等,使水晶體變得混濁且腫大,堵住了前房出水口,使得房水無法順利排出並堆積在眼球內部,進而壓迫到視神經造成眼壓升高,而青光眼的症狀就是眼壓高且眼睛會感到脹痛。2種眼疾嚴重程度相近 先治療白內障後治療青光眼尤其是遠視的人,因為眼軸較短,眼球各結構間的空間較小,只要水晶體產生腫脹,就很有可能會引發青光眼,該名婦人恰巧就是遠視患者,治療青光眼的方法通常以眼藥水等藥物治療為主,治癒率高,不過因為該名婦人同時患有白內障,陳逸川提到,當這2種眼疾嚴重程度相近的情況下,通常會先以手術治療白內障,並植入人工水晶體,讓水晶體不再腫大,眼壓過高的問題自然就能緩和下來。陳逸川補充,目前有許多高階的人工水晶體,都有改善近視、遠視、散光或老花的功能,因此採取白內障手術治療優先,該名婦人在經過手術治療後,不再有遠視問題,青光眼症狀也逐漸減輕,配合藥物治療不久便痊癒了。白內障易誘發青光眼 遠離紫外線不可輕忽陳逸川提醒,罹患白內障便很容易誘發青光眼,因此若民眾感到眼睛狀況異常,應立即就醫檢查,由於多數人罹患白內障是因眼部接收過多紫外線造成的,平時需多加預防白內障產生,例如:出門前戴帽子或太陽眼睛,盡量避免曝曬於烈日之下,飲食方面多攝取含葉黃素、山桑子、維生素A、C、E等成分的蔬果,皆有助延緩水晶體老化。(圖文授權提供/NOW健康)延伸閱讀: 用食物顧目睭! 3烹調方式最能吃進完整營養 眼睛沒症狀也會得青光眼! 眼科醫師點名5大族群要注意
-
2020-08-13 科別.眼部
3歲娃竟近視500度 升國小國中是近視高峰期
「科技始終來自於人性。」受3C等科技產品普及影響,台灣民眾近視近年有年輕化趨勢,以國小7至8歲和升國中13至14歲為高峰期。書田診所眼科主任醫師廖昶斌表示,暑假期間因近視來就診的青少年跟兒童有增多趨勢,他曾遇過一名3歲男童測視力,結果竟近視500度,就是太愛玩3C用品惹禍,呼籲家長要留意。據衛福部全國青少年視力調查報告,國內近視產生的年齡層愈來愈下降,1983年平均12歲時才變成近視,至1995年時已降為9歲,2000年更降至8歲,平均每5年提早1歲。廖昶斌表示,近視主要是由於看遠的成像無法聚焦在視網膜之上所造成,大多有眼軸增長問題,也就是軸性近視,國內學齡兒童近視問題大都屬於這一種。一般而言,嬰兒剛出生時的眼軸長平均約17.3毫米,發育完成時的平均眼軸長約23至24毫米,一旦近視,眼軸長每增加0.3毫米即增加近視度數100度。造成近視的元凶,廖昶斌說,像是基因、環境、人為因素、早產、發育不全到疾病等都有可能。曾有家長因3歲孩子在家頻繁用手機玩遊戲,擔憂近視而前來就診,未料一測該童近視近500度,所幸及早發現使用散瞳藥水治療,成功降低度數。要控制近視,廖昶斌說目前多透過兩面向下手,一是放鬆睫狀肌,二是周邊離焦。可透過點散瞳藥水來放鬆睫狀肌達到控制近視效果;周邊離焦則可考慮角膜塑型片與使用周邊離焦光學鏡片。他提醒,高度近視會增加未來眼睛病變的機會,一旦近視後,要控制度數避免惡化,才能保護眼睛健康。他呼籲,家長如發現家中孩子出現瞇瞇眼、看電視距離變近等情況,就要特別留意,才能及早避免小孩度數加重。
-
2020-08-03 科別.新陳代謝
血糖失控引來黃斑部病變 開車載客眼前突然一片黑
血糖控制不佳可能衍生全身大小血管病變,發生在眼睛可能影響視力,嚴重者造成失明。一名50多歲的計程車司機,每天在大台北地區跑車,一日突然眼前發黑,他以極模糊的視力緩緩開車到附近醫院就醫,所幸平安抵達,醫師與護理師得知他在幾乎沒有視力的情況下開車,相當驚訝。經檢查,原先就罹患糖尿病的他,可能因控糖不佳造成黃斑部病變,當下血糖值高達400mg/dL,比建議標準高出兩、三倍之多。新生血管 如不定時炸彈馬偕醫院眼科主治醫師周宜德表示,黃斑部位於眼球後方視網膜正中心,滿布感光細胞,接收到影像訊息,隨即傳至腦部成像。黃斑部除了會隨著年紀增長而老化受損,臨床常見因高度近視拉長眼軸、影響視網膜結構,還有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不佳而致病。周宜德解釋,長期高血糖易使血管內皮生長因子過度表現,長出不該新生的血管。這些新生血管脆弱而容易造成組織液滲漏或出血,進而引起黃斑部水腫,影響視覺訊息接收與成像。出血點猶如不定時炸彈,可能漸漸變大影響視力,倘若破裂更可能引起黃斑部或玻璃體出血,「患者可能一覺醒來,就看不見了。」糖尿病患 定期檢查眼底中華民國糖尿病衛教學會與國衛院去年出版台灣糖尿病年鑑指出,2014年,我國糖尿病患者人數超過220萬人,隨著人口老化,持續攀升。周宜德在臨床上,發現糖尿病合併黃斑部病變的患者增加,其中不乏青壯年族群和血糖控制不好或是病程時間長有關。他提醒,糖尿病患者積極控糖,且要定期檢查眼底健康。黃斑部病變會先影響中心視力,因此糖尿病患者、高度近視者、年長者等,平日可注意視野中心是否有黑影、視物是否變形,也進一步可透過阿姆斯勒(AMSLER)方格表或家中小方格磁磚牆面自我檢查。視力模糊、視力減退、色覺異常等情形也須警覺,及早就醫接受評估。及早用藥 減少回診次數周宜德說,早期黃斑部病變治療使用雷射或光動力療法,讓不正常的新生血管萎縮。針對糖尿病引起的黃斑部病變,臨床上常於患者眼內注射抗血管新生藥物(Anti-VEGF),抑制新生血管生長。據統計,患者用藥後回診次數減少,六成患者用藥後可將治療間隔拉長為三個月,四成患者可拉長至四個月。
-
2020-08-02 科別.眼部
血糖失控引來黃斑部病變 開車載客眼前突然一片黑
血糖控制不佳可能衍生全身大小血管病變,發生在眼睛可能影響視力,嚴重者造成失明。一名50多歲的計程車司機,每天在大台北地區跑車,一日突然眼前發黑,他以極模糊的視力緩緩開車到附近醫院就醫,所幸平安抵達,醫師與護理師得知他在幾乎沒有視力的情況下開車,相當驚訝。經檢查,原先就罹患糖尿病的他,可能因控糖不佳造成黃斑部病變,當下血糖值高達400mg/dL,比建議標準高出兩、三倍之多。新生血管 如不定時炸彈馬偕醫院眼科主治醫師周宜德表示,黃斑部位於眼球後方視網膜正中心,滿布感光細胞,接收到影像訊息,隨即傳至腦部成像。黃斑部除了會隨著年紀增長而老化受損,臨床常見因高度近視拉長眼軸、影響視網膜結構,還有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不佳而致病。周宜德解釋,長期高血糖易使血管內皮生長因子過度表現,長出不該新生的血管。這些新生血管脆弱而容易造成組織液滲漏或出血,進而引起黃斑部水腫,影響視覺訊息接收與成像。出血點猶如不定時炸彈,可能漸漸變大影響視力,倘若破裂更可能引起黃斑部或玻璃體出血,「患者可能一覺醒來,就看不見了。」糖尿病患 定期檢查眼底中華民國糖尿病衛教學會與國衛院去年出版台灣糖尿病年鑑指出,2014年,我國糖尿病患者人數超過220萬人,隨著人口老化,持續攀升。周宜德在臨床上,發現糖尿病合併黃斑部病變的患者增加,其中不乏青壯年族群和血糖控制不好或是病程時間長有關。他提醒,糖尿病患者積極控糖,且要定期檢查眼底健康。黃斑部病變會先影響中心視力,因此糖尿病患者、高度近視者、年長者等,平日可注意視野中心是否有黑影、視物是否變形,也進一步可透過阿姆斯勒(AMSLER)方格表或家中小方格磁磚牆面自我檢查。視力模糊、視力減退、色覺異常等情形也須警覺,及早就醫接受評估。及早用藥 減少回診次數周宜德說,早期黃斑部病變治療使用雷射或光動力療法,讓不正常的新生血管萎縮。針對糖尿病引起的黃斑部病變,臨床上常於患者眼內注射抗血管新生藥物(Anti-VEGF),抑制新生血管生長。據統計,患者用藥後回診次數減少,六成患者用藥後可將治療間隔拉長為三個月,四成患者可拉長至四個月。
-
2020-07-28 科別.眼部
常見太陽眼鏡分3種 選錯護眼無效反傷眼
夏日到來,豔陽高照,視網膜隱形殺手紫外線悄悄現身,眼睛也要適當防曬,避免白內障或視網膜黃斑部病變上身。因此,挑一副能護眼又不傷眼的「太陽眼鏡」相當重要,但若是選戴錯了太陽眼鏡,反而很傷眼。35歲吉米為保護雙眼買副運動型的太陽眼鏡,跑步或開車都配戴,不過,他發現,從這副太陽眼鏡看出去的視野邊緣似乎有彩虹光,旁邊的擋風玻璃或眼前側邊路面都有五彩顏色,影響駕駛視線。原先猜想可能是這副眼鏡劣質,上網搜尋才知問題出在這副太陽眼鏡使用偏光鏡,車窗玻璃也具有偏光特性,因此產生彩虹光的現象。常見三種太陽眼鏡鏡片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中興院區院長、眼科專任主治醫師蔡景耀表示,太陽眼鏡的鏡片常見有染色的抗UV鏡片、感光的變色鏡片與偏光鏡片等三種。染色抗UV鏡片 選擇認證產品鏡片色彩選擇多樣,有黑色、灰色、褐色、黃色、墨綠色、藍色、粉紅色等,其中以深褐、深灰、墨綠、黑色等深色鏡片為佳,因深色可讓較大量的光線被反射,可過濾較大量的陽光。黃色鏡片可增加黃斑部敏感度,有助看清遠方目標,有時為射箭、射槍比賽者選用,開車時也能看得較清楚,但眼睛容易累,因此要視個人能否適應。「切記要選擇經認證、有抗UV功能的鏡片」。感光變色鏡片 變色需花時間鏡片因為混入鹵化銀,在光線較弱的室內呈透明,但走出室外接觸陽光紫外線時會慢慢變成深色。這種鏡片的優點是方便,平時戴眼鏡的使用者不需多準備一副太陽眼鏡;缺點是感光需要一定時間,像是剛進入昏暗室內,鏡片尚未完全恢復透明,可能影響當下的視線。偏光鏡片 適合戶外運動、開車較不宜可過濾從四面八方來的大量反射光,避免炫光,適合長時間在戶外運動、登山、滑雪、海邊活動時使用。但開車者要注意,如果車子玻璃貼膜同時具有偏光特性,可能會強化產生分光效果,導致視野角落會出現彩虹光。值得注意的是,有近視度數的鏡片可能產生球面效應,會造成視野中間清楚、兩側模糊的現象;運動型的太陽眼鏡有時會作成弧形,以完整包覆眼睛,這個弧形也可能影響兩側邊邊的視線。因此,開車駕駛選擇太陽眼鏡時,應減少選擇偏光鏡片、有度數的鏡片或整體呈弧形的鏡片。蔡景耀強調,陽光中紫外線帶來的眼睛傷害,輕則發炎,重則有不可逆的負面影響。臨床上經常碰到在海邊戲水或在雪地遊玩的民眾,由於上有陽光、下有海水或雪地大量反射光,造成眼角膜表皮受損發炎。這種發炎尚可點滋潤眼藥水或抗生素眼藥水緩解,約莫休息8至12小時就能慢慢康復。戶外工作者 當心紫外線傷眼若是長期在外,讓雙眼赤裸暴露在紫外線中,有可能產生眼翳,眼部多餘的贅肉可能影響視力與閃光。紫外線的暴露量過量,可能讓白內障、視網膜退化與黃斑部病變提早來敲門。農民、漁民、工地工作者等長時間在戶外工作的人,更要小心紫外線對眼睛造成的傷害,應慎選可護眼的太陽眼鏡。多吃深綠色蔬菜及水果有鑑於此,蔡景耀建議,從小就要養成外出配戴太陽眼鏡的習慣,平時可適度補充有抗氧化效果的食物,像是綠花椰、波菜等深綠色蔬菜,以及芭樂、柑橘等富含維生素C的水果,以減少自由基產生,延緩眼球老化。
-
2020-07-22 科別.眼部
學童左右眼視差大 可配戴角膜塑型片改善
南投9歲葉姓男童,在學校定期檢查時發現他的兩眼視差相當大,右眼可看到1.2,左眼卻只能看到0.1,家長擔心孩子的視力健康而陪同就醫。在與醫師評估與討論後,選擇讓葉童配戴角膜塑型片,睡前單眼配戴,隔天早上醒來不戴眼鏡便可看物清晰,控制近視的度數,延緩度數爬升的速度。台灣近視盛行率高,南投醫院眼科主任何建賢醫師說,學童近視最容易快速增長度數,因此控制度數與矯正相當重要。除了近視問題,兩眼視差大可能會導致疲勞、頭痛等症狀。近視初期的孩童如果能即時矯正,並維持正常生活作息及良好用眼習慣,可避免度數快速增加。眼科醫師多會建議孩童可選擇散瞳劑,讓睫狀肌放鬆、達到矯治效果。不過許多孩子會出現畏光等症狀,進而抗拒點藥,影響效果。因此家長也可以在與醫師討論後,考慮角膜塑型片。角膜塑型片是藉由鏡片來改變角膜表面的形狀,配戴者在睡前配戴,使得角膜在ㄧ夜進行調整,隔天早晨摘下鏡片後,不需要戴眼鏡也可維持正常視力,適合喜歡運動的孩童,較不會受到眼鏡的限制。何建賢說,角膜塑型片是依患者個別狀況訂製,因此需至眼科門診由專業醫師評估後配戴。另也需確實清潔、保養鏡片,定期回診檢查角膜狀況及視力控制情形、鏡片清潔情況等。配戴角膜塑型片後,仍要注意用眼習慣,避免長時間近距離用眼,少使用3C產品,才能避免度數不斷加深。
-
2020-07-13 科別.眼部
黃斑部病變年輕化 每天可花30秒看阿姆斯勒方格表
中老年人常見黃斑部病變,造成視力嚴重退化甚至失明,近年黃斑部病變漸年輕化,有人40歲不到黃斑部就受損、未及時發現,視力一路退化到剩0.1,難以恢復且只能靠新開發的「眼內注射」治療挽救剩餘視力,及早發現治療非常重要。美國眼科醫學會官網上月發布最新黃斑部衛教內容,呼籲美國民眾「每天」以阿姆斯勒方格表(AMSLER GRID),自我檢查黃斑部是否有異常,強調每天花不到一分鐘自我檢查,就能提早發現黃斑部病變,搶救視力。台南永康霖陽眼科醫院院長李尹暘呼籲民眾,黃斑部病變年輕化應與民眾生活習慣改變有關,近視500度以上、用眼過度、長時間看3C螢幕的人,務必定期到眼科檢查,忙碌的人擔心黃斑部病變,可隨時用「阿姆斯勒方格表」來自我檢查,及早發現異常立即就醫。阿姆斯勒方格表檢查非常簡單,將表放在光線充足眼前30公分,先用手遮蓋一眼,另眼凝視方格表中心黑點,正常視力方格棋盤狀呈清晰直線;若出現模糊、線條扭曲或黑點擴散等非直線狀態,黃斑部就可能病變,有戴眼鏡矯正視力的人要戴上眼鏡檢查。李尹暘指出,研究顯示近視性黃斑部新生血管病變一旦發生,不即時處理萎縮區域逐漸擴大,九成以上延誤治療患者,視力最終無法達到0.1,嚴重影響日常生活,只要阿姆斯勒方格出現異常,應立即找眼科專科醫師檢查。
-
2020-07-13 科別.眼部
得了青光眼會失明? 眼科醫師告訴你真相
得了青光眼到底會不會變好,是很多患者心中共同的疑問?一名65歲男姓計程車司機,生活習慣良好不菸不酒,開車時卻發現,常有機車突然轉進來都看不到,而受到驚嚇,以為是白內障前往眼科看診,經由亞洲附醫眼科主治醫師黃毓璇檢查後發現視神經偏薄,進一步安排照像、視神經掃描,以及最重要的視野檢查,結果外側視野有缺損情形,雙眼被確診為中等程度青光眼,開始使用青光眼藥物後,眼壓降為17、18mmHg,每三個月回診追蹤,目前視力及視野缺損維持穩定。黃毓璇醫師表示,之前常會有青光眼患者期待,視野缺損的情形是否按時點藥後,就會減少或消失,基本上是不會的,當病人開始治療後,最理想的狀況就是青光眼被控制不要再惡化下去,這樣就算是成功了。還有民眾常見的迷思是,眼壓正常就不會罹患青光眼?事實上有一半的青光眼患者,眼壓其實是「正常的」,視力也還沒開始模糊,出現症狀反而是很容易忽略的「視野缺損」;這也是確診青光眼後,很快導致失明的原因之一。青光眼其實就是視神經慢慢萎縮死亡,因為神經細胞無法再生,最終導致完全失明,又分急性青光眼及慢性青光眼。黃毓璇醫師說明,常見的危險因子為血壓較低、運動量較少、高度近視者、血脂肪較高、年長者等皆可能罹患青光眼。急性青光眼因眼壓急遽升高,常見症狀有視力變模糊、眼睛脹痛、眼睛紅、眩光(看物品時周邊會有光暈感)、合併頭痛、噁心、嘔吐等症狀;而慢性青光眼較常見,早期幾乎沒有徵兆,視神經受損卻不自覺,此時才就醫,通常會有明顯的視野缺損,青光眼可說是視力的「無聲殺手」。黃毓璇醫師指出,目前青光眼治療方法,包括藥物治療、雷射治療、手術治療。各種型態的青光眼有不同的治療方法,一般會先採用藥物與雷射控制,若不能完全控制時,再以手術治療。基本上,一旦確診為青光眼,通常需要點藥一輩子,就像是高血壓、糖尿病等慢性疾病,須長期使用藥物控制,以及定期回診追蹤。總而言之,青光眼雖然不是一個能夠完全治癒的眼疾,但只要及早正確診斷治療,並信賴眼科醫師密切合作,是維持眼睛最佳狀況的不二法門。
-
2020-07-08 科別.眼部
防黃斑部病變 可自我檢測
黃斑部病變,許多人以為中老年人才會發病,但近年年輕人高度近視普遍、長時間觀看電腦手機螢幕,黃斑部病變也漸年輕化,最近有媒體從業人員、電腦族非先天性病變,才40多歲黃斑部就嚴重受損,靠新開發「眼內注射」治療挽救剩餘視力。台南霖陽眼科醫院院長李尹暘呼籲近視500度以上、用眼過度民眾務必定期檢查,忙碌的人擔心黃斑部病變,可隨時先用「阿姆斯勒方格表」來自我檢查,及早發現異常立即就醫。李尹暘舉最近案例指出,高度近視的45歲歐小姐4月右眼突然看不清楚,門診右眼視力掉到0.1,眼電腦斷層掃描視網膜異常水腫,玻璃體藥物注射手術後,右眼視力已進步至0.5。患者說,每天盯著螢幕最長連續5小時,治療後改變作息,視力沒再惡化。研究顯示近視性黃斑部新生血管病變一旦發生,不即時處理萎縮區域逐漸擴大,九成以上患者視力最終無法達到0.1,嚴重影響日常生活。阿姆斯勒方格表檢查,將表放在光線充足眼前30公分,先用手遮蓋一眼,另眼凝視方格表中心黑點,正常視力方格棋盤狀直線;若出現模糊、扭曲或黑點擴散等非直線狀態,黃斑部就可能病變。
-
2020-07-05 科別.眼部
「直線」看成「歪線」?小心老年黃斑部病變
一名60多歲設計師近年視力下降,使用工具尺畫草圖,直線怎麼看都是歪線,就醫確診為老年黃斑部病變,幸在接受抗血管新生因子注射療程後,視力慢慢從0.2恢復到0.7。眼科醫師呼籲,平時應多吃深綠色蔬菜,50歲以上民眾則應每年接受一次眼科檢查,才能保護好靈魂之窗。隨年紀增長 感光細胞凋亡黃斑部位於眼球正後方的視網膜中心處,具感光功能,是視覺最重要的區域。台中榮總眼科部主治醫師林俊賢表示,若將眼球比喻為照相機,視網膜是底片,黃斑部就是控制成像效果,當黃斑部出問題,可能引起視力下降或視覺變形。但隨年紀增加,除了黃斑部的感光細胞會凋亡,協助眼球排出代謝廢物的視網膜色素細胞層也會退化。當代謝廢物沉積成「隱結」,視網膜得不到養分,容易生成不健康的構造——新生血管。林俊賢說,當尚未有新生血管生成時,被歸類為「乾性病變」,對視力的影響較細微,注意防曬、適量多補充葉黃素及深綠色蔬菜可延緩惡化。但當新生血管生成且破裂,會產生黃斑部水腫或出血,又稱「濕性病變」,此時若未及早治療,嚴重恐使視力降至0.1以下,有失明危險,有必要治療。病變因子 三高、抽菸、紫外線前述病變均因好發於55歲以上民眾,又被統稱為「老年黃斑部病變」。危險因子除了年齡,也包括紫外線曝曬、抽菸、三高、以及家族史等。外界認為3C產品的藍光也會造成黃斑部病變,但林俊賢說,目前未有直接證據,其傷害仍以乾眼症、白內障與近視加深等有關。老年黃斑部病變可自我察覺嗎?林俊賢建議使用「阿姆斯勒方格表」評估工具,輪流交替遮單眼注視方格,一旦線條會扭曲或視野出現中央黑影,就應該要接受眼科檢查與診斷。及早密集治療 能維持視力目前針對濕性的老年黃斑部病變治療共識為使用「抗血管新生因子(Anti-VEGF)」的眼內注射劑,與傳統的雷射治療相比,較無視網膜結疤的副作用。林俊賢說,若能及早並密集用藥治療,藥物反應佳,較有機會能維持視力在不錯的程度,且可隨治療效果來延長治療間隔,慢慢降低回診的次數。反之,若拖延或不定期治療回診,藥物反應會比較差,若效果實在不好,就得再考慮使用光動力療法進行輔助治療。有病人會怕在眼內打針,拖到有症狀才回診。林俊賢強調,上針前都會點麻藥,且症狀回穩後就有機會拉長回診打針的時間,「不然等同前功盡棄。」過去針對老年黃斑病變,健保僅給付一眼最多7針的抗血管新生因子,其餘需自費。不過今年6月起,每人每隻眼睛至多可給付14針,減少患者經濟負擔。
-
2020-07-04 科別.眼部
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醫師教你揪出黃斑部病變
視力茫霧、世界變得灰暗,原本筆直的線條突然歪曲,趕快拿出「阿姆斯勒方格表」或方格子自我檢測,如果看到的影像已經有中央視野不清楚、盲點,或線條變得扭曲,衛福部桃園醫院眼科專任醫師蔡孟儒提醒,眼睛恐怕已有黃斑部病變,若拖延就醫,嚴重將失明,破壞生活品質。蔡孟儒同時提醒,超過50歲、有黃斑部病變家族史的民眾,千萬別輕輕放過視力模糊等症狀,這些高風險族群最好每一年都能定期檢查視力。視力模糊有不同原因,邁入高齡,罹患白內障、黃斑部病變的機率也會增加,蔡孟儒表示,有部分長者同時患有白內障、黃斑部退化,也因此來門診時只是表達「視力模糊不清」,自以為只是白內障而延遲就醫。但黃斑部退化導致惡視力通常來得快又急,蔡孟儒表示,黃斑部位於眼球後方的視網膜中心,可直接受光線、形成影像,一旦黃斑部受損,將出現中央視野有盲點、視物變大變小扭曲等狀況。黃斑部病變有乾性、濕性兩大類,以老年人居多,通常伴隨三高(高血壓、高血糖、高血脂)、心血管疾病、肥胖、抽菸以及天生基因所致,但也有30多歲的年輕人因高度近視而導致黃斑部退化。而乾性、濕性黃斑部病變之中,濕性雖然只占10-15%,但就醫時幾乎是晚期。蔡孟儒解釋,濕性黃斑部病變是指黃斑部下方的脈絡膜合併有血管增生,造成水腫或出血,產生結痂疤痕,需要積極治療,且需要維持一段時間,定期回診,否則嚴重將惡化至失明。目前治療濕性黃斑部病變的選擇有在眼球注射抗血管新生藥物,蔡孟儒表示,主要機制是抑制血管新生因子,好處是可延長治療間隔,且自六月起,健保給付從原本7針放寬至14針,由醫師依據病況給予治療建議,可減輕病患經濟負擔。但他也提醒,因治療黃斑部病變需維持一段時間,最忌中斷治療,曾有一位近60歲病患中斷療程,事隔半年後回診,悔恨問醫師:「我還能有進步的機會嗎?」蔡孟儒強調,黃斑部病變可以從改變生活型態提早預防,例如戒菸、控制三高、外出戴墨鏡,減少紫外線曝曬等。同時,平時可透過阿姆斯勒方格表,「睜一隻眼、閉一隻眼」自我檢測,只要感覺視力異常,盡速就醫確診,有機會救回惡視力,維持生活品質。●民眾可用阿姆斯勒方格表自我檢測,以便提早察覺黃斑部病變1. 把方格表放在眼前30公分之距離,光線要清晰及平均。2. 如有老花或近視,須配戴原有的眼鏡進行測試。3. 先用手蓋著左眼,右眼凝視方格表中心黑點。4. 重複步驟1至3檢查左眼。5.當凝視中心黑點時,發現方格表中心出現空缺或曲線,就可能是眼底出現毛病的徵兆,請盡快找眼科醫師作詳細檢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