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光眼是造成失明的第二大原因,台灣約有40萬名患者,最近青光眼的診斷儀器和藥物都有一些新的進展,有助於病患減少失明的危機。
如何早期診斷青光眼
張小姐體檢時,眼壓正常,但醫師檢查眼底視神經時,懷疑是眼壓正常性青光眼,轉介到台中榮總眼科。經檢查後,確診是青光眼。但張小姐沒有症狀,眼壓也不高,到底青光眼是如何診斷的?
發現視神經纖維厚度變薄
要了解是否有青光眼,會做眼底視神經檢查和測量眼壓,並安排視野檢查與檢測視神經纖維的厚度。利用視網膜光學斷層掃描儀(簡稱OCT),可以檢查出視神經纖維的厚度與變化。張小姐就是在視野檢查正常的情況下,OCT發現其視神經纖維的厚度變薄,才診斷出早期青光眼。可是OCT也有它的限制,必須加上視野檢查來做綜合判斷。所以青光眼病患,每半年應定期做OCT及視野檢查。
1/4患者眼壓正常
正常人的眼壓在10到20毫米汞柱之間,但張小姐眼壓不高,為何診斷有青光眼?青光眼造成視神經產生病變,可能因為「高眼壓」產生壓迫所致,也有些人的眼壓正常,但仍可能因血液循環等因素,讓視神經產生退化,即為「正常眼壓性青光眼」。
在台灣有1/4患者屬「正常眼壓性青光眼」,部分患者可能與低血壓或心跳太慢有關,所以青光眼視神經周圍的血流量,一直是眼科醫師努力研究的重點。
近年新推出的光學斷層掃描血管造影術(OCT-A),是以OCT為基礎發展出新技術,能顯示視神經周圍和視網膜黃斑部的血流密度,為監測青光眼帶來新方向。研究發現,OCT-A有助於診斷早期青光眼,並可用來追蹤青光眼的病情變化,但因為是新的檢查技術,仍需更多的臨床驗證。
新青光眼藥獲准今年上市
目前青光眼是無法根治的,治療原則以降低眼壓為目標。在2017年底,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通過兩個新的青光眼藥物。第一個新藥是含一氧化氮的前列腺素,台灣已獲衛福部通過,預定今年會上市,對於接受其他藥物效果不佳者,可成為新的選擇;另一個藥物是Rho激酶抑制劑,但尚無在台上市計畫。
未按時點藥 治療大障礙
據統計,只有35%的病患會持續用藥兩年以上。如何讓病人能夠按時點藥,一直是治療的大難題。2020年三月,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通過一項新的眼科藥物,為可植入眼睛的微型緩釋藥物,可慢慢釋放藥物來降低眼壓,效果可維持三個月左右。病患可以不用自行點藥,只需要醫師定期注射補充藥物,但目前尚未在台上市。
此外,許多新的給藥技術正在研發,例如可置於眼睛淚管的含藥點狀塞,還有可以持續釋放藥物的特製隱形眼鏡,目前都在臨床試驗階段,值得期待。
隨着人口老化,高度近視年輕化,青光眼患者會日趨增加。期望各種新的診斷技術和藥物,可更早和更安全的治療青光眼。
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