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12-11 養生.聰明飲食
搜尋
轉移
共找到
1522
筆 文章
-
-
2019-12-11 新聞.用藥停看聽
正露丸的味道消不掉?官方神回「解臭法」引討論
正露丸是許多人家中的必備藥品,若是遇到消化不良、腹瀉…等狀況,都可以靠它來解決!但正露丸有股濃烈的異味,因此台語名稱就叫「臭藥丸仔」,沾染到其他物品上後,還會殘留好一段時間,因而讓不少人退避三舍。日前,日本的正露丸製造商也在推特上做出「解臭」回應,引起網友熱烈討論。正露丸於日俄戰爭時被發明,當時的名稱為「征露丸」,因當時日本稱俄國為「露西亞」,藥名隱含「征討俄國用的藥丸」之意,而後才被改名為當今通用的「正露丸」。正露丸主要由木餾油及黃柏粉、甘草粉…等藥材組成,可治療腹脹、腹瀉等腸胃症狀,但其特異的刺激性氣味,卻令不少人避之唯恐不及。近日,日本的正露丸製造商「大幸藥品」也在官方推特做出「解臭」回應,「坦白來說,並沒有有效去除正露丸味道的方法,它的味道實在太強烈了」,更建議民眾「若遇到無法清洗的物品,就只能放在通風良好的陰涼處,除此之外沒有其他方法了」、「若是衣物類的話,單獨清洗才能避免味道轉移到其他衣物上」。真誠的答覆引起討論,網友紛紛留言表示,「真的是良藥苦口啊…」、「小時候吃正露丸時,真的吐出來了」,也有人認為,「我很喜歡正露丸的味道耶」、「如果有正露丸氣味的古龍水就好了」。隨後「大幸藥品」也在留言區提到,「我們公司的員工每天都被正露丸的氣味包圍著,很多人已經對那股味道無感了。」弊社お客様相談係によく寄せられるご質問「鞄やスーツケースについた正露丸の臭いの取り方について」率直に申し上げますと、正露丸の臭いをとる有効な方法はございません。臭いが強すぎました。洗濯できないものについた場合は、風通しの良い場所で陰干ししていただく他、手段はございません…。— 正露丸 【公式】 (@seirogan_cp) 2019年12月5日
-
2019-12-08 名人.許金川
許金川/沉默殺手 肝腫瘤變大身體無異樣
門診進來一個老先生。「你是?怎麼以前沒看過你?」病人:「就是我本人啊!」奇怪,不是初診病人,怎麼沒印象?我翻了病歷,原來一年前骨折,不良於行,都是家人來看診。有B肝,一年前疑似有肝腫瘤,趕快叫他去做個超音波。不久,報告一看,慘了!原來2公分的腫瘤,現在長大變成6公分了!我說:「你要趕快住院治療喔!」病人:「我好不容易才能走路恢復健康,怎麼要我入院?而且現在體力比以前好啊!」病人一副不能理解的樣子,的確,眼前的他看不出一副病容。通常得了肝腫瘤,一般是不會有症狀的,除非肝腫瘤很大了或腫瘤侵入門靜脈,肚子大了起來;或原來肝硬化,有了腫瘤,肝功能變差,體力變差;或腫瘤太大,人變瘦了;或轉移到骨頭,引起右肩痛或背痛等,才會有明顯症狀。沉默的殺手,這是傳統對肝癌的稱呼,因為肝臟內部沒有痛覺神經,只要有1/4正常的肝功能還在,人就感覺很正常的,可以自己跑來看診的,或跑去看心臟科、看糖尿病,跟醫師拿藥。現代醫學分科細,不少病人有看醫生,那一科正常,病人就放心,家人也放心,但常常掛一漏萬,漏了心「肝」寶貝的肝,沒人幫他注意,病人也不自知,等到肝病症狀出來了,才警覺忽略了沈默的器官,他的心「肝」寶貝出了問題。.肝病防治學術基金會定期出版好心肝會刊、並發行B型C型肝炎暨肝癌治療小手冊,最新好心肝會刊88期已出刊,歡迎來電索閱。若您有肝病醫療問題請洽本會免費肝病諮詢專線:0800-000-583或上網www.liver.org.tw查詢肝病相關資訊。
-
2019-12-08 癌症.頭頸癌
他嘴巴痛到睡不著 一開口醫嚇傻:口腔、舌頭都潰爛了
60歲的李先生,香菸、檳榔、酒精長期不離身,兩年前口腔內發現3公分腫塊,但他不以為意,直到日前嘴巴痛到張不開就醫時,才發現口腔、舌頭都已潰爛,確診為口腔癌第四期,目前透過手術取出全部舌頭及部分下頷骨,並安排化療及放射治療。亞洲大學附屬醫院耳鼻喉部主治醫師黃純惟表示,患者到診時不僅嘴巴痛到張不開,就連整根舌頭也腫大潰爛,且因脖子的淋巴結多處轉移,平時根本難以開口說話,最後也只能足不出戶,尤其疼痛越來越劇烈,靠著每天吃止痛藥過日,最後連吃藥都還是痛到睡不著。黃純惟指出,口腔癌佔男性十大癌症發生率第五位,其中有吸菸、喝酒、嚼檳榔的風險最高,罹患口腔癌的機率是一般人的123倍,且口腔癌第四期患者5年存活率僅約20%至30%,因此若發現口腔內有潰瘍,超過兩周無法癒合,或是口內或頸部出現不明腫塊,恐怕是口腔癌的早期徵兆,此時應即早就醫。手術切除病灶是治療口腔癌最重要的步驟,如李先生已確診為第四期,必須大範圍切除病灶,包括舌頭、部份下頷骨以及頸部淋巴結廓清等,再搭配化學治療和放射治療,才有機會提升存活率;另外,因舌頭完整切除,後續也需接受語言及吞嚥治療,恢復說話和進食功能,至於患者術後顏面缺損,可藉由顏面重建手術提升自信。黃純惟提醒,因晚期口腔癌復發率高,治療後仍須配合醫師定期追蹤檢查,並戒除檳榔、抽菸及酒精,避免太熱或太辣的食物;建議30歲以上有嚼檳榔(含已戒檳榔)或吸菸的民眾,每兩年應接受一次口腔黏膜檢查,才能及早發現口腔癌病灶,並接受治療,以提高口腔癌的預後。延伸閱讀: ㄧ想到看牙就皮皮挫? 「這招」讓你乖乖走進診所再也不怕 顛覆認知! 刷牙不一定要用牙膏才乾淨
-
2019-12-06 癌症.抗癌新知
10大警訊反覆出現需警惕!小心,神經內分泌腫瘤上身!
許多人以為,蘋果公司共同創辦人賈伯斯死於胰臟癌,事實上,他罹患的是「胰島細胞神經內分泌腫瘤」,癌細胞轉移至肝臟,雖進行肝臟移植手術,仍不幸過世;而資深藝人馬如龍也非死於肺腺癌,他小兒子證實父親飽受「神經內分泌腫瘤」折磨,癌細胞擴散至肝臟和脊椎,因劇烈疼痛而施打嗎啡,仍無法緩解,最後在醫療團隊協助下沒有痛苦離去。台灣神經內分泌腫瘤學會理事長黃燦龍表示,神經內分泌細胞在人體胸腔及腹腔中的器官都存在著,它能感受週遭環境而分泌各種荷爾蒙,進而保持身體平衡運作。什麼是「神經內分泌腫瘤」?當神經內分泌細胞發生病變後,即是「神經內分泌腫瘤(Neuro-Endocrine Tumor,簡稱NET)」,除了腫瘤本身的威脅,惡性腫瘤會分泌過量的荷爾蒙,導致病患產生神經內分泌相關的症狀,而且只要是有神經內分泌系統的器官,都有可能發生。目前,該疾病成因不明。據癌症關懷基金會列出已知罹患神經內分泌腫瘤的高危險族群為:年齡40~60歲;性別為女比男多;黑人多於白人;有家族史者;免疫功能抑制者;長期暴露在砷的環境中,可能增加罹患風險。據統計,台灣每10萬人僅約2~3位會罹患,但因初期症狀不明顯,容易與其他疾病混淆,無法做出精準的診斷,使得平均確診時間需要5~7年,因此,治療即晚期不在少數,約有五成病人確診時已發生轉移。神經內分泌腫瘤屬罕見的癌症,有六成好發於胰臟和胃腸道器官,三成發生於肺部,其他亦可能發生於如副甲狀腺、腦垂體、甲狀腺、嗜鉻細胞瘤等,全身各處器官或組織都可能生長。又可區分功能性(會分泌荷爾蒙、會產生臨床症狀)及非功能性(不會分泌荷爾蒙)兩大類。當心!神經內分泌腫瘤10大警訊功能性的腫瘤會不斷釋放荷爾蒙到人體內,因此會導致許多症狀發生,會依照原發生部位不同,分泌不同的荷爾蒙,而產生不同的臨床症狀。包括低血糖、熱潮紅、反覆腹痛、反覆胃潰瘍,其他還包括咳嗽、心悸、氣喘、發熱、皮膚炎、盜汗等十大警訊。警訊中,以低血糖較為特殊,若在無任何慢性病史的情況下,卻出現多次低血糖,就應該提高警覺心。陳明晃進一步說明,即使有症狀,診斷還是相當不易。例如長期反覆腹瀉,容易被判斷為腸躁症而忽略它的嚴重性。但大家也無須因為暫時出現的警訊而過於恐慌,而是當症狀持續數周以上,且經過初步診斷,吃藥後無明顯改善,建議至腸胃內科、消化外科、新陳代謝內分泌科及血液腫瘤科做進一步檢查。神經內分泌腫瘤的確診檢查陳明晃指出,神經內分泌腫瘤是一種會分泌荷爾蒙的惡性腫瘤,會分泌與儲存各種不同胜肽與神經胺等,因此,利用抽血檢查檢測可能相關的荷爾蒙,如胰島素、胃泌素、升糖素、血清素、CgA、5HIAA濃度等。其中,CgA嗜鉻粒蛋白A是診斷神經內分泌腫瘤最有用的生化檢驗之一,可幫助診斷與追蹤的生物標記,較放射學影像所顯示的腫瘤體積更早一步偵測腫瘤狀態,也可以用來監測治療效果,以及追蹤是否復發。他提到,約50~100%的神經內分泌腫瘤患者會有CgA指數升高的現象,且指數越高,轉移的機會與嚴重度就越高。而當神經內分泌腫瘤病患的CgA值持續升高時,可能表示腫瘤有所增長;若降低,則表示腫瘤呈現穩定或治療有效。此外,影像學檢查,如腹部超音波、胃腸內視鏡、電腦斷層攝影、核磁共振、核醫檢查等,能顯示各個器官組織的影像,確認腦腫瘤的大小、位置與侵入性;切片檢查,從腫瘤、器官或組織中取出一小部份的樣本,讓病理醫師能在顯微鏡下評估細胞是否有疾病,以利正確診斷。罹病後如何治療?而進入確診階段,後續的追蹤與治療是一大複雜難題。陳明晃提到,治療神經內分泌瘤,將依據腫瘤生長速度建議合適的療法,包括手術切除、放射治療或藥物治療,藥物治療又分化療、荷爾蒙治療及標靶治療。他進一步說明,外科切除手術是唯一治癒神經內分泌腫瘤的方式。醫師會依腫瘤位置,可能採取傳統手術、腹腔鏡或內視鏡的方式切除,部分位於肝臟或肝轉移的腫瘤,則用動脈栓塞或電燒療法。放射治療則是使用高能量的X光或其他粒子光束來殺死癌細胞,通常用於已轉移,或者位在無法手術的分化差神經內分泌腫瘤上,目的偏重在症狀處理。藥物治療中的化學治療,則利用藥物阻擋細胞生長與分化的能力,進而導致癌細胞的凋零;荷爾蒙治療,則以長效型體抑素類似物改善腫瘤細胞過度分泌荷爾蒙所引起的功能性症狀,減輕疾病帶來的不適;標靶療法,用來抑制癌細胞的存活、生長、複製、代謝,以及腫瘤附近的血管新生。世界神經內分泌腫瘤日緣起黃燦龍表示,世人對於神經內分泌腫瘤普遍陌生與輕忽,為了呼籲大眾重視其對於健康威脅,國際醫學界訂定11月10日為「世界神經內分泌腫瘤日」,提醒所有病人、照護者、醫護人員及一般社會大眾,應加強對神經內分泌腫瘤的認識,以及早發現、適切治療。而有鑑於神經內分泌腫瘤治療需要多專科團隊照護,因此,神經內分泌腫瘤學會整合跨科別的醫療資源,包括消化內外科、內分泌科、腫瘤內科、病理科、影像醫學科、核子醫學科等,透過定期會議探討案例與治療新知,找出更新更好的治療方案,並加強醫療人員教育訓練,讓各科醫師們在做第一線的檢查時,能提早意識到久病不癒的症狀,可能是神經內分泌腫瘤。(諮詢專家/台灣神經內分泌腫瘤學會理事長 黃燦龍、臺北榮民總醫院腫瘤醫學部藥物治療科主治醫師 陳明晃)
-
2019-12-05 癌症.乳癌
乳癌篩檢 應提前至35歲前
因為篩檢,她意外發現乳癌,進一步檢查已有淋巴轉移,經過手術、化療、25次的放射治療,乳房切除與重建。當時她完全沒有存款,婚姻出狀況,一人帶兩個小孩。「留待晚上再哭,先把事情處理好,沒有比生命更重要的事。」她積極治療,持續服藥與復健,現在宛若新生。只要活著 就有新的治療機會另一個她,11年前僅36歲,洗澡時發現腫瘤,當時腫瘤已五公分大,手術後發現有骨轉移,判斷是第四期,極度擔心害怕,當年資訊與醫藥不發達,覺得生命隨時會告終,她積極治療,「只要活著就有新的治療、新的機會」。年輕型乳癌泛指更年期前罹乳癌,病患不僅面臨疾病威脅,正值人生輝煌期,還要直視婚姻、親子、失業、復發的威脅。乳癌病友協會、台灣諾華、聯合報為關心年輕型乳癌病患,於乳癌防治月舉辦「擁抱粉紅希望-年輕徬徨的妳面對乳癌該知道的事」論壇,從身心靈關懷乳癌病患。增加健康識能 癌友更能掌握治療方向政府補助乳癌篩檢為45-69歲婦女每兩年一次乳房攝影檢查;40-44歲婦女,二等親內具乳癌家族史者亦提供篩檢服務。根據論壇中問卷調查發現,70%受訪者認為,乳癌篩檢年齡應提早至35歲前。年輕型乳癌病患通常較一般病患更積極接受資訊與治療,亞東紀念醫院腫瘤科暨血液科主治醫師謝佩穎建議,增加健康識能,可以更了解治療方向,乳癌細胞與一般癌細胞,會受到荷爾蒙刺激而加速生長,因此建議乳癌患者了解荷爾蒙受體含量,若是荷爾蒙受體陽性(ER+/ PR+)用抗荷爾蒙治療,第二類人類表皮生長因子受體陽性(HER2+)可用標靶治療、三陰性(ER-/PR-/ HER2-)用化學治療。低於40歲乳癌患者國內占8%台北榮總乳房醫學中心主治醫師蔡宜芳指出,根據國健署的癌症登記資料,國內一年被診斷出乳癌且低於40歲的乳癌患者占8%,約有一千人,且年輕乳癌中,又以三陰性、HER2,比率較高,因為缺乏篩檢機制、乳房組織較緻密、也因年輕忽略乳癌風險,發現時期別通常比較晚。勿被疾病綁架 還有值得關愛的人與事長庚醫院一般外科及乳房外科主治醫師郭玟伶在現場帶領Zumba舞蹈,她說,國外運動風氣很盛,她取得Zumba間歇性有氧舞蹈健身運動教師資格,回台後帶領病友Zumba,透過運動讓身心靈健康,也能重建女性自信心。研究也發現,積極運動對乳癌存活者,可顯著降低乳癌死亡風險,改善生理與免疫功能,促進代謝指標例如胰島素和類胰島生長因子的正常化。蔡宜芳說,乳癌病患常徬徨無助,陷入憂鬱與焦慮中,擔心復發,她鼓勵病友注意復發是好的,但還是要回到常軌,不要被疾病綁架,人生還有許多值得關愛的人與事,上天讓我們存活下來,一定有其意義。
-
2019-12-05 癌症.乳癌
爭取生機 乳癌標靶藥物擴大給付
乳癌高居女性癌症發生率首位,每年新增1.5萬名乳癌患者,而天價般的標靶治療讓病患看得到吃不到,中央健保署今年陸續通過Pertuzumab、CDK4/6抑制劑的標靶藥物,預計將給付3287針Pertuzumab,以及約500名乳癌轉移患者使用CDK4/6,符合給付條件患者,可與醫師討論是否適用,以爭取一線生機。中央健保署醫審及藥材組副組長黃兆杰指出,Pertuzumab與trastuzumab及docetaxel併用於治療轉移後未曾以抗HER2或化學療法治療之HER2過度表現(IHC3+或FISH+)轉移性乳癌病患。該藥須經事前審查核准後使用,核准後每18周要審查並再次申請,每位病人最多給付18個月,若疾病持續惡化就不應繼續申請。初步估計,預計一年使用量將有3287針。黃兆杰說,CDK4/6抑制劑限用於與芳香環轉化酶抑制劑併用,做為停經後乳癌婦女發生遠端轉移後之第一線內分泌治療,須完全符合以下條件:荷爾蒙接受體為強陽性:ER或PR>30%、HER-2檢測為陰性、經完整疾病評估後未出現器官轉移危急症狀。經事前審查核准後使用,核准後每24周須再次申請,每位病人至多給付24個月,若疾病惡化即不得再申請。黃兆杰指出,預計第一年將有450名到650名病患受惠。乳癌防治基金會董事長張金堅指出,乳癌可分為管腔A型、管腔B型、三陰性、HER2過度表現等,個人化的化療應運而生。如何直接阻斷腫瘤細胞的生長,而不傷及正常細胞,是治療新趨勢,這就是「標靶治療」。由於標靶治療藥物昂貴,癌友期盼健保大傘能擴及更多新藥,並加快引進新藥速度,以CDK4/6而言,健保署估算一年將支出3.2億元到4.6億元,平均一年一人藥費大約71萬元,健保署今年一舉給付Pertuzumab與兩種CDK4/6,食藥署也通過impassion130藥證,提供晚期三陰性乳癌治療新選擇。黃兆杰指出,為了給癌症病人新藥治療機會,透過「新藥給付管理協議(MEA)」,由藥廠分攤財務風險。如果新藥讓病人活得更好、更久,健保給予合理給付;倘若癌友使用新藥後存活期並未明顯優於傳統藥物,就不繼續給付,以兼顧保護病患與健保財務平衡。
-
2019-12-05 該看哪科.中醫精髓
乳癌放療副作用讓人痛苦 中醫療法讓她重燃抗癌信心
一名66歲女性年初發現罹患乳癌三期,接受醫師的建議進行化療,但產生如反胃噁心、食慾差、體力下降、躺臥感到天旋地轉等副作用,讓她對往後療程心生畏懼,所幸後來加入中醫,以中西醫整合治療,症狀改善許多,讓她繼續能往抗癌之路前行。亞洲大學附屬醫院中醫科醫師王崧指出,乳癌連續佔據我國女性十大好發癌症排行榜首位多年,在台灣,45歲以下的患者佔總乳癌的人口數已提升至32%,顯見有年輕化的趨勢,台灣女性不可不慎。他說,乳癌的治療方式已趨多元,主要有手術、放射線治療、化學治療、標靶治療、抗荷爾蒙治療等,並且根據不同的荷爾蒙受體(ER、PR)、第二型人類表皮生長因子受體(Her2)及細胞增殖指標(Ki67)等多種生物特性作分型,制定不同的治療計畫,而中醫在其中也能扮演不同角色,與患者在同一陣線對抗病魔。王崧說,中醫療法在乳癌不同的治療期間,能為患者設計個人化的治療方針,以達到減緩副作用、增強體力、提升生活品質及降低復發或轉移機率的目的。如手術前後,會使用平和補益方式,幫助體力恢復、傷口癒合,要盡量避免食用熱補的食材,以免誘發傷口腫脹發炎。化療期間,患者於化療第一周時,主要是降低噁心嘔吐、黏膜潰瘍、腹瀉便秘、精神疲倦等副作用,以清利濕熱為主;第二周開始則主要以補養氣血增強體力,為下一次化療提前作準備。因放療期間部份患者容易出現口乾、咳嗽或皮膚損傷,此時也可使用養陰清熱的藥物改善。使用抗荷爾蒙治療的患者,治療期間常會出現潮熱、失眠、多汗、焦慮等更年期症狀,此時輔以舒肝解鬱、滋陰清熱的中藥,可大幅改善不適,等療程結束進入追蹤期,則以提升免疫力、降低腫瘤復發率,和提升生活品質為目標。
-
2019-12-04 科別.耳鼻喉
頭頸部有腫塊,是什麼疾病造成的?
37歲男性,主訴右耳下紅腫、牙關緊閉及吞嚥疼痛數日,理學檢查發現唾腺管開口有膿瘍排出,抽血檢查發現白血球過多,電腦斷層檢查顯示頸部軟組織腫脹,確診為深頸部感染。64歲男性,過去有抽煙及嚼檳榔習慣,因左頸部有無痛性腫塊近兩個月,經理學檢查發現口腔底部亦有潰瘍,隨即安排口腔底部切片及左頸部超音波導引切片,病理結果為口腔癌合併頸部淋巴轉移。29歲男性,患有後天免疫缺乏症後群,因連日發燒來院,經理學檢查發現左側鎖骨上無痛性腫塊,超音波導引切片病理結果為乾酪性壞死,抗酸性染色結果呈現陽性,證實為結核菌感染。臺北市立聯合醫院仁愛院區耳鼻喉科主治醫師余育霖指出,造成頭頸部腫塊的原因眾多,舉凡感冒、鼻竇炎、扁桃腺炎、唾液腺炎、淋巴腺炎、甲狀腺炎、甲狀腺結節、脂肪瘤、唾液腺腫瘤、甲狀舌骨囊腫、鼻咽癌、口腔癌、喉癌等都有可能,而如何準確的診斷,仰賴詳細的病史詢問及理學檢查。他進一步說明,首先,要先排除感染症所造成的頭頸部腫塊,如腫塊於數日至數週內生成,摸起來有紅腫熱痛感,合併有發燒、心搏過速、上呼吸道症狀、牙痛、蚊蟲咬傷、動物接觸或是外傷者。臨床上,應視病況給予口服或靜脈注射抗生素治療,嚴重者如深頸部感染倘若造成呼吸困難,可能需要建立人工呼吸道及手術切開排膿。症狀多在2至4週內緩解。假如沒有急性感染症狀,而且頭頸部腫塊發現時間超過2週,即有可能是腫瘤。余育霖指出,此時就要藉由病史詢問、理學檢查及實驗室檢查來辨別良性或惡性。若腫塊具有彈性、表面平滑或為囊腫性,則較有可能是良性病灶;反之,若患者本身有抽煙、嚼檳榔、口腔潰瘍、耳悶、耳痛、複視、流鼻血、體重下降、聲音沙啞、吞嚥困難、扁桃腺不對稱、腫塊大於1.5公分且為實心,以及無法移動,則腫瘤為惡性的機率較高。有了以上資訊,可以再進一步安排鼻咽喉內視鏡檢查、超音波檢查及導引細針抽吸(fine needle aspiration)或粗針切片(core needle biopsy)、電腦斷層或核磁共振檢查以確立診斷。余育霖表示,治療方式則隨著診斷而有所不同,良性病灶,如甲狀舌骨囊腫、脂肪瘤、腮裂囊腫、耳前廔管、腮腺良性腫瘤大多可藉由手術切除;淋巴腺炎,如菊地氏病可給予類固醇治療;甲狀腺疾病則視結節大小、超音波成像及病理診斷,給予口服甲狀腺素、安排射頻燒灼術或是甲狀腺切除手術。惡性腫瘤則視腫瘤原發部位及分期給予相對應的治療,多為手術切除、化學治療或放射治療。余育霖呼籲,造成頭頸部腫塊的原因非常多樣化,不論感染與否、良性或惡性都有可能造成消化呼吸道症狀或神經學症狀,唯有詳細的病史詢問及檢查才能確立診斷給予治療,建議即早就醫、即早治療,以免耽誤病情。
-
2019-12-01 癌症.抗癌新知
正確癌知識:先治療、後輔療
資訊爆炸時代,想獲取正確的癌症知識成為挑戰。專家提醒,癌友應以正規治療為優先,再輔以具實證的營養、運動、睡眠、及靈療,才能真正抗癌。重要的是預防勝於治療,以胃癌為例,高危險族群定期接受胃鏡檢查,有助發現早期病灶並即時切除,降低後期化放療之苦。癌症為我國十大死因第一位,為陪伴民眾防癌抗癌,滄洲教育基金會與聯合報合辦「癌知識360度」講座,由台安醫院胃腸肝膽科醫師葉秉威、北醫公衛系教授韓柏檉與滄洲教育基金會健康顧問林楷雄同台分享全面性的抗癌新知。葉秉威透過MAI肯狄科研影像團隊的人體地圖虛擬實境(VR)模擬影像,引領聽眾從窺探消化道系統,並了解胃鏡檢查的重要性。講座內容豐富,不只吸引熟齡族、癌症患者參與,也有年輕人帶著爸爸媽媽前來,現場座無虛席。滄洲教育基金會董事長陳治明、中美生醫董事長林本源與夫人均全程參與。葉秉威:胃鏡檢查 早期發現很重要胃鏡檢查為何重要?葉秉威表示,胃癌早期悄無聲息,晚期才會有腹痛、黑便、體重變輕、胃口變差等明顯症狀,因此多數癌友首次診斷太晚,難靠開刀切乾淨,需再倚賴化放療、標靶治療或免疫療法等輔助,但成效目前仍有限。若能發現早期胃癌並盡速用內視鏡切除,幾乎都能痊癒,且微創手術後的隔天可正常進食,預後和生活品質皆佳,「而胃鏡就是發現早期胃癌的最佳檢查工具。」建議幽門桿菌感染者與具胃癌家族史的人,皆應定期接受胃鏡篩檢。葉秉威提醒,幽門桿菌感染雖八成無症狀,但100%會引起慢性胃炎,增加罹患胃癌風險,「若先接受抗生素治療,有機會遠離癌變。」另外,戒菸酒、控制體重、多吃蔬果、少碰燒烤、培養使用公筷母匙習慣等,也能預防胃癌找上門。韓柏檉:自療五字訣 身心都要兼顧韓柏檉以癌友身分,分享抗癌經驗。他2008年確診肝癌並開刀,未料又復發並轉移至肺部,接受化療及吃標靶藥約一年半。但在藥物強攻下,他的白血球幾乎未掉,因為除了接受治療,他也做「自療」,也就是自我療癒。韓柏檉說,他將自己實踐的自療歸納為五個字:「心、動、吃、睡、靈」,簡單來說就是調整情緒,可透過靜坐冥想以調心,避免陷入錯誤思緒;而運動可疏通經絡,也能讓自己更開心。加強活力的方法,則是每天喝一杯蔬果汁,並多吃五穀雜糧、彩虹及黑白食物,能預防便祕達到「進出」平衡。另,好好睡覺也是重要功課,若睡前還在為事煩惱,壓力會害交感神經難平衡,「要睡好覺就要學會放下。」最後則是安頓靈魂。韓柏檉認為,85%的疾病和壓力、憂傷、恐懼、怨恨等負面情緒有關,這皆會化為心毒,不快樂當然會生病。所以想治好病,應學會認錯、宣洩及感恩,「當我跟太太道歉後,淚流了下來,全身卻也輕鬆多了。」林楷雄:正規治療優先 偏方切勿信多數癌友認真抗癌,卻也有患者希冀偏方。滄洲教育基金會健康顧問林楷雄說,他日前執行全台癌友訪問計畫期間就發現有癌友在喝小蘇打,甚至認真驗尿液的PH酸鹼值,認為PH值達11就能成功抗癌,「但這恐怕先鹼中毒了。」林楷雄指出,網路讓資訊搜尋便捷,卻也讓謠言竄流,加上癌友會害怕癌症治療的副作用,一旦癌知識匱乏,就容易誤信偏方或神奇產品,反而放棄正規治療。「內容愈強調非謠言,愈可能就是謠言。」林楷雄強調,癌友應以醫師治療為優先,再進行其他輔療。例如化療易沒胃口,但營養不良會使免疫功能下降,建議每天需多補充20%的熱量。此時營養品是好選擇,但選購前要看清楚營養成分,避開會影響凝血功能的紅花籽油。要注意的是,有人會選喝牛肉湯,但紅肉含較高的鐵質,對癌症治療易打折扣。林楷雄說,若無營養補充品的選擇,建議多選白肉為主,例如改喝魚湯。除了補充高蛋白,蔬菜也要多吃,避免便祕讓發炎反應增加。為導正似是而非的謠言,滄洲教育基金會執行長林宜琳說,基金會建構「癌知識」網站,投入大量人力整理文獻資料,並製作深入淺出的懶人包,讓民眾能在此找到正確癌知識,「讓抗癌除了醫師治療,也能將健康掌握在自己手上。」
-
2019-11-29 科別.呼吸胸腔
台商久咳不癒竟是肺癌 醫師:久咳超過8週應盡速就醫
一名年近40歲的台商,長期慢性乾咳,本身患有胃食道逆流、鼻涕倒流,某天突然聲音沙啞,就醫檢查發現其左邊聲帶麻痺,進一步胸部X光檢查竟確認罹患肺腺癌,癌細胞已轉移至胸腔內的淋巴,壓迫了左邊神經引起聲帶麻痺。其實,鼻涕倒流、胃食道逆流等都可能引起久咳,臨床上也常有患者偶然發現肺癌等其他疾病,因此,若久咳超過8週,應尋求胸腔科醫師診治。久嗽沒好日子過8週以上 沒改善應找出原因咳嗽是身體的保護機轉,慢性咳嗽是指咳嗽症狀持續8週以上沒有改善,嚴重影響生活品質,甚至有患者咳嗽至昏倒、肋骨斷裂等,故過度咳嗽時應盡快找出原因,以對症治療。筆者於問診中最常見久咳不癒的病因,包含鼻涕倒流(上呼吸道咳嗽症候群)、氣喘、胃食道逆流為最大宗,另外剩下一成為感染,例如:肺結核、百日咳、肺膿瘍等,再來是因高血壓藥和血糖藥所引起。至於其他肺部原因,包含:氣管擴張症、細支氣管炎、肺癌、非氣喘性嗜伊紅性之氣喘炎等、類肉瘤、菜瓜布肺和其他慢性肺部疾病。鼻涕倒流、氣喘、胃食道逆流也是常見慢性咳嗽兇手針對慢性咳嗽如何治療,筆者認為鼻涕倒流可用抗組織胺、類固醇、鼻噴劑或鼻黏膜消腫藥物;過敏性氣喘則可透過吸入性氣喘藥物控制,梅雨季也盡量控制室內溼度至50%~60%;胃食道逆流則可服用胃酸抑制劑,感染性疾病利用抗生素治療即可,其他情況也可使用止咳藥。另外,抽菸患者也常久咳,因吸菸刺激氣管,造成慢性發炎而引發咳嗽,只要戒菸就可以改善;老菸槍則要注意慢性阻塞性肺病,其肺功能已退化變差,必須長期使用氣管擴張劑治療。久咳揪病因 胸部X光檢查最重要「找出病因,對症下藥,才是治好慢性咳嗽的關鍵。」久咳超過8週,可請胸腔科醫師進行胸部X光、電腦斷層、肺功能檢查、痰液細菌培養和氣管鏡或鼻鏡等檢查,其中又以胸部X光檢查最重要。上述常見慢性咳嗽病因雖無法據此診斷,卻可以排除肺炎、肺結核、肺癌等可能。除上述案例,也有一名患者誤以為自己感冒沒好,咳了將近4個月,主要症狀是乾咳、喉嚨有痰。經醫師檢查後發現,是鼻涕倒流引起,也在X光檢查中意外發現肺部結節,幸運在初期檢測出肺腺癌。正確診斷對症下藥 以下警示症狀要注意病患就診時應告知醫師,是否有咳血、咳痰或呼吸困難、發燒、聲音沙啞、反覆同部位肺炎感染、呼吸困難、胃食道逆流、體重減輕等警示症狀,並主動告知職業與工作環境、是否有抽菸等危險暴露因子,或者用藥資訊(尤其是血壓藥和血糖藥),方便醫師正確診斷。
-
2019-11-27 癌症.抗癌新知
皮膚癢可能是癌症徵兆?反覆癢不要抓一抓當沒事
可能在許多人的印象中,皮膚瘙癢都是皮膚病或者過敏性疾病引起的,但將皮膚瘙癢與癌症聯繫起來,許多人都覺得難以置信。前陣子遇到一位老年患者,反覆皮膚瘙癢6個月,看遍了各大醫院皮膚科,各種抗過敏止癢的藥物內服外塗遍了,直到最近出現咳嗽咳痰,痰中帶血,到醫院檢查才發現是肺癌。癌症病人為何會皮膚瘙癢?有些頑固的全身性瘙癢,可能是癌症發展過程中在皮膚上的一種非特異性表現。研究表明,癌細胞會分泌一些炎症因子、細胞因子,作用在皮膚表面的神經末梢上,引起皮膚的免疫反應。不同的癌症類型,不同的癌症患者,由於個體差異,表現各不相同,疾病早期或疾病控制不佳時,瘙癢比較明顯。因此,若出現長期慢性的、頑固性的瘙癢,找不到原發疾病,且用了各種止癢藥無效的情況下,應警惕潛在內臟惡性腫瘤。癌症引起的皮膚瘙癢可表現為兩類:直接效應和間接效應。直接效應主要是原發性的皮膚癌或者其他癌症的皮膚轉移,間接效應又稱為副腫瘤性皮膚病。癌症引起皮膚瘙癢主要是腫瘤組織可產生包括組胺、酶、抗原以及癌胚蛋白等生物活性物質,刺激身體感覺神經末梢引起,同時腫瘤也會引起機體免疫反應,產生類似皮膚過敏的效應,導致皮膚瘙癢。哪些癌症可引起皮膚瘙癢?許多癌症都可引起皮膚瘙癢,根據現有的資料報導,胃癌、肝癌、胰腺癌、宮頸癌、乳腺癌、肺癌、直腸癌、淋巴瘤等都可有皮膚瘙癢。雖然以皮膚瘙癢為首發症狀的癌症並不常見,但癌症引起皮膚瘙癢還是有一些特點的,如全身皮膚突然奇癢難忍,持續時間較長,但皮膚表面並不任何變化,皮膚瘙癢與天氣變化無關,對症治療效果較差的慢性皮膚瘙癢(皮膚瘙癢持續時間超過6週),就需要高度警惕癌症的可能了,應儘早去醫院診治,不要以為是皮膚病而已,撓撓就算了。作者簡介:藥師方健,大陸三甲醫院副主任藥師,原文取自《搜狐網》
-
2019-11-26 癌症.抗癌新知
癌症非絕症 醫:基因篩檢精準治療可望延長存活率
一名婦人五年前發現罹患肺腺癌合併腎上腺轉移,接受化學治療出現掉髮、疲倦、食慾下降等副作用,且確診一年後腦部也發生轉移,認為治療無效又影響生活品質,要求不要繼續治療。後經過基因檢測,確診為她是ALK罕見行肺癌,透過對應的標靶藥物治療,現在病情控制良好。收治這名婦人的雙和醫院胸腔內科主治醫師李岡遠表示,台灣一年新診斷肺癌病人約一萬三千名,其中非小細胞肺癌佔85%,又以肺腺癌最為常見。這類病人通常都沒有抽菸史,因基因突變導致腫瘤細胞增生。而產生治病基因突變包含EGFR、ALK、ROS1、BRAF等,其中又以EGFR基因突變佔50%至60%最常見。李岡遠表示,由於肺沒有痛覺神經,因此肺癌初期不痛、不喘也不會咳嗽,通常壓迫到神經產生症狀發現時,已是晚期。過去受限於檢測技術,未採取任何治療的病人平均存活四到六個月,採取化學治療平均也僅存活一年。但隨著技術提升,一旦透過檢測知道是哪些基因突變,便可以更精準使用相對應的標靶藥物,延長存活期三到四年。李岡遠表示,三種基因包括EGFR、ALK、ROS1都有健保給付檢測和標靶,建議病友及早就醫、透過檢測積極治療。台灣全癌症病友連線理事長林葳婕也表示,不要再聽到癌症就覺得是絕症,不同癌症的治療方式不同,以肺癌為例,確認突變的基因並且使用正確標靶藥物的精準醫療很重要。
-
2019-11-26 癌症.頭頸癌
喝酒就臉紅心悸 小心頭頸癌
許多人一喝酒就臉紅心悸,這代表「乙醛去氫酶」(ALDH2)變異。國家衛生研究院最新研究發現,這群人確實不宜喝酒,如經常喝酒,罹患頭頸癌風險明顯較高。研究還顯示,如每周習慣飲酒一次,不論喝多少,或喝啤酒、紅酒或高粱,罹患下咽癌機率為未飲酒者的十九倍,推估與國人乾杯文化有關。國衛院發布研究成果,發現飲酒頻率及飲酒量越高者,將增加罹患頭頸癌的可能風險,還會促進頭頸癌的生長及轉移。該相關研究成果於今年二月發表於國際權威期刊「Scientific Reports」及美國癌症研究協會期刊「Cancer Epidemiology, Biomarkers and Prevention」。該研究係由國衛院口腔癌研究團隊與成大附醫共同合作,研究組(頭頸癌個案)、對照組(健康者)各七百人,研究時間從二○一○年至一八年,研究飲酒行為對頭頸癌風險及預後影響。研究發現,每周至少喝一次酒,不論飲酒量多少、喝了哪些酒,罹患頭頸癌風險將比不飲酒者高出一點六倍。如果ALDH2變異,罹患頭頸癌風險增三倍,但若乙醛去氫酶(ALDH2)、乙醛去氫酶(ADH)基因均變異,代表此人酒精代謝較慢,罹患頭頸癌風險恐增加四倍。進一步分析發現,在飲酒者好發頭頸癌類型中,以下咽癌最多,高出十九倍,其次口咽癌增三點八倍,喉癌一點五倍、口腔癌一點一五倍。至於經常喝酒為何大幅增加下咽癌風險?國衛院癌症研究所副所長劉柯俊推測應與台灣民眾愛乾杯、牛飲等喝酒習慣有關,因為乾杯時,一口吞下大量酒精,直接通過口腔,但下咽部暴露時間卻變多,以致增加癌變風險。國衛院癌症研究所副研究員張書銘表示,台灣基因變異率高居全球之冠,平均每二人就有一人ALDH2變異,建議一喝酒就臉紅、心悸的人應該避免飲酒;至於喝起酒來,面不改色的人也應該減少飲酒頻率,不要跟人拚酒,豪邁乾杯。 ※ 提醒您:禁止酒駕 飲酒過量有礙健康
-
2019-11-25 癌症.頭頸癌
國衛院研究:常飲酒者罹頭頸癌風險增 罹下咽癌機率為19倍
愛喝酒者注意,罹患頭頸癌的風險會增加。國家衛生研究院今發布研究成果,發現飲酒頻率及飲酒量越高者,將增加罹患頭頸癌的可能風險、促進頭頸癌的生長及轉移。以每周習慣飲酒一次頻率來說,罹患下咽癌的機率,是未飲酒者的19倍。該相關研究成果,已於今年今年2月發表於國際權威期刊《Scientific Reports》及美國癌症研究協會期刊《Cancer Epidemiology, Biomarkers and Prevention》。國衛院並呼籲民眾,應避免補酒等含酒精飲品,若真需接觸酒類則應適量、不牛飲。國衛院癌症研究所副研究員張書銘表示,此研究由所上口腔癌研究團隊與成大附醫共同合作,針對飲酒行為對於頭頸癌風險及預後影響進行研究,收案頭頸癌個案、對照組各700人,以問卷調查方式持續追蹤逾四年。研究發現,每周至少喝一次酒、不論飲酒量多少,罹患頭頸癌風險都是不飲酒者的1.6倍。進一步分析發現,飲酒者好發頭頸癌類型中,以下咽癌最多,為19倍;其次是口咽癌3.8倍、喉癌1.5倍、口腔癌1.15倍。此外,若僅有乙醛去氫酶(ALDH2)出現變異,罹患頭頸癌風險為3倍,但若乙醇去氫酶、乙醛去氫酶(ADH)基因同時出現變異,代表此人酒精代謝較慢,罹患頭頸癌風險恐為四倍。張書銘說,頭頸癌包括口腔癌、口咽癌、下咽癌與喉癌,是我國男性常見癌症第三名,每年約有7900名新個案、2900人死亡。會發生頭頸癌,菸、酒、檳榔是主要危險因子。張書銘說,台灣自1997年實行菸害防制法後,男性吸菸盛行率從1996年的55.1%降至2017年的26.4%;男性嚼檳榔盛行率,也從2007年17.2%降至2017年6.1%。反觀飲酒量逐年攀升,國健署數據統計,台灣男女喝酒盛行率,分別從2002年的53.3%、22.4%上升至2013年的71.5%、45.7%,可見國人酒精消耗量日增,因而以此作為研究。酒精之所以會增加罹癌風險,關鍵在於「乙醛」,是國際癌症研究署所認定的一級致癌物。張書銘說,酒精進入人體後,會先由乙醇去氫酶代謝成乙醛,再由乙醛去氫酶代謝成醋酸後排出體外。但若乙醛去氫酶基因產生變異或缺損,會讓人在酒後出現臉紅、心悸等症狀外,乙醛也會累積在體內,破壞人體的DNA,進而增加罹癌風險。值得注意的是,ALDH2基因變異在日本、中國等東亞地區相當常見,台灣基因變異率更高居全球之冠,平均每二人就有一人有此變異。國衛院癌症研究所副所長劉柯俊表示,飲酒增加的癌症風險以下咽癌最多,可能和台灣人飲酒時愛乾杯、牛飲習慣有關。他說飲酒乾杯習慣,會使酒精在口腔暴露時間短,卻拉長在下咽部的暴露時間,恐增加病變機會。 ※ 提醒您:禁止酒駕 飲酒過量有礙健康 編輯推薦 運動卻讓體重不減反增?2個錯誤習慣陷入惡性循環 一進醫院命就沒了?醫師破解為什麼爸媽不想看病原因
-
2019-11-25 癌症.乳癌
避免乳癌復發 每周走路3至5小時
乳癌是國內女性癌症發生率第一,衛福部統計,每天約31名婦女被診斷罹患乳癌、6名婦女因乳癌失去寶貴性命,甚至有研究指出,手術後10年都有復發可能,且三分之二復發為骨、肺、肝等遠端復發。隨著飲食、生活習慣西化,醫師呼籲,女性應更加重視「肥胖」造成的風險,建議每周至少走路3至5小時。羅東博愛醫院副院長葉顯堂日前在乳癌防治基金會舉辦的病友活動中,分享「乳癌的復發與追蹤」,他說,乳癌來勢洶洶,相較廿年前,乳癌新發人數攀升,但隨著乳癌篩檢技術、醫療方式的進步,零至二期早期乳癌的五年存活率高達九成。但復發卻始終是存活下來的乳癌患者最恐懼的事,乳癌復發種類可分為局部復發及遠端復發,其中三分之二復發患者是在骨、肺、肝等發現癌細胞。在遠端復發中,葉顯堂認為,骨骼復發最常見。因骨骼是最常受癌症轉移侵襲的器官,全球超過150萬名癌症患者發生骨骼轉移,對於乳癌患者,最後威脅生命時,骨轉移幾乎無法避免。在美國,骨轉移占乳癌轉移的三分之二至四分之三。乳癌移轉到骨頭時,癌細胞侵蝕骨頭,造成病理性骨折,增加患者生命威脅。葉顯堂提醒,乳癌患者術後的追蹤重點,除了當心骨轉移,還必須控制體重,千萬不要變胖,因為肥胖是造成乳癌的可能機轉,脂肪細胞是性荷爾蒙來源之一,肥胖會使脂肪細胞增加,會進一步造成血清中的動情激素、雄性激素等上升,導致停經後婦女乳癌發生率大增。在乳癌存活時期的醫療照顧目標中,葉顯堂特別強調,應該改善生活樣態,培養健康生活習慣,尤其注意運動對乳癌患者的好處。他說,每周只要走路3至5小時就可以增加存活率,除降低肥胖造成的復發風險,也能減少患者的疲勞、憂鬱及焦慮感,有氧運動更能避免淋巴水腫。
-
2019-11-25 癌症.卵巢.子宮
為參加女兒畢典 晚期卵巢癌撐十幾年
過去晚期卵巢癌患者僅可接受化療,七成癌友用藥一至兩年就產生抗藥性而復發。歐洲腫瘤內科學會亞洲年會一項研究發現,卵巢癌基因變異癌友在化療後,接續以口服標靶藥物為一線用藥,疾病無惡化存活期從原本單用化療的13.8個月,可延長到41個月以上,六成患者於三年內不復發。歐洲腫瘤內科學會亞洲年會(ESMO Asia)22日起在新加坡展開癌症治療研討會,居里癌症中心教授謝惠光(John Chia)針對卵巢癌治療進行專題演講,他指出,原本PARP抑制劑只適用BRCA基因突變的晚期卵巢癌患者,最新研究發現,HRD陽性患者也適用,明顯提高無疾病惡化存活期。進一步分析,如為第二線用藥,無疾病惡化存活期從5.5個月延長到19.1個月;如用於第一線時,作為化療後的「維持療法」,疾病無惡化存活期從13.8個月延長到41個月以上,患者常見副作用為暈眩、疲倦、嘔吐、貧血及腹瀉。前來新加坡參與年會的台中榮總婦女醫學部主任許世典表示,台灣每年新增1500名卵巢癌病人,因盛行率較低,且偽陽性偏高,迄今並無有效篩檢方式,加上早期症狀不明顯,等到腹瀉、腹痛,都已經晚期,約六、七成癌友確診時無法手術,僅剩化療可用,一旦復發,還是只能化療。台中榮總曾收治一名30多歲晚期卵巢癌患者,確診時女兒才剛念幼稚園,支持她活下去的動力就是參加女兒幼兒園畢業,於是她展開「化療、轉移、化療」的治療歷程,撐了十幾年,不僅參加女兒幼稚園,也參加了小學等畢業典禮,前後經70多次化療。許世典預估,全國每年約100至120名卵巢癌晚期患者BRCA基因變異,如依治療建議,持續用藥兩年,約需7000多萬元,但能有效延續無疾病存活期。由於新藥昂貴,呼籲健保考慮給付,造福癌友。
-
2019-11-25 新聞.科普好健康
攝護腺癌轉移 觀察多項指標
攝護腺癌常被稱為老男人癌症,隨著人口老化,從歐美公衛流行病學趨勢看來,台灣攝護腺癌患者勢必逐年增加,由於大部分攝護腺癌發展緩慢,加上患者年紀較大,通常不建議積極治療。如何區分高風險、低風險?不過,並非所有攝護腺癌風險都一樣,小範圍、低風險的局部性攝護腺癌,可定期回診追蹤。但若是多處轉移,又被歸成高風險的轉移性攝護腺癌,病情進展快、藥物效果差,致死率較高,治療棘手。如何區分攝護腺癌屬高風險、低風險?必須觀察多項指標。目前醫界判定低風險攝護腺癌的指標相對單純,包含PSA指數分數小於十,格里森分數為六分且癌症期別限於第二期。至於最凶悍的高風險、轉移性攝護腺癌的指標就複雜許多,三個要素有兩項就符合:格里森分數大於等於八分、骨轉移多於三處、及內臟轉移,通常是肝臟、肺臟。如果符合高風險的轉移性攝護腺癌,除了標準的荷爾蒙治療外,建議及早加上其他適當治療。格里森分數愈高 有惡性傾向格里森分數根據組織切片腺體排列凌亂程度評分,排列愈亂,分數愈高,分數愈高就表示有高惡性傾向、治療效果較差、預後也較差。簡單來說,同時有好幾顆腫瘤,將比例面積最大與第二大者的切片分數相加,即為格里森分數總和。總和的每一邊最低分為三分,最高是五分,兩邊如果均為三分,加起來六分,這就是格里森分數最低的數值。但如果格里森分數大於等於八分,相對於六分和七分的癌病是比較不利的。一般來說,轉移性攝護腺癌的標準治療為荷爾蒙療法。平均兩年會出現類似抗藥性情形,稱為「去勢抗性轉移性攝護腺癌」,這是病情轉壞、加速惡化的轉捩點,這時建議加上紫杉醇化療或新一代荷爾蒙療法。新一代荷爾蒙療法 副作用低傳統荷爾蒙療法從內分泌腺體系統,如下視丘、腦下垂體、睪丸等下手,抑制睪丸、使其不製造男性荷爾蒙。新一代荷爾蒙療法則在細胞直接阻斷男性荷爾蒙,使血清中男性荷爾蒙濃度低到幾乎測不到。而新一代荷爾蒙療法藥物的副作用較化療藥物低,目前健保給付兩種藥物。已轉移的攝護腺癌,仍需區分是否為高風險的轉移性攝護腺癌。如已轉移至內臟、或骨轉移三至四處、或格里森分數大於等於八分,就必須更積極治療。國外臨床試驗顯示,這種病人提早在使用荷爾蒙療法時併用紫杉醇化療或新一代荷爾蒙藥物,可減緩病情惡化、生命延長及提升生活品質。是否治療 年齡也是重要依據而局部性(無轉移跡象)的攝護腺癌,由於腫瘤大小,和惡性度並非正相關,因此一般建議,每年接受切片,利用格里森分數來研判風險。最後,值得一提的是,治療攝護腺癌時,年齡也是擬定策略的重要依據,例如,80歲以上患者,考量預測存活期內是否因癌病造成生命、生活品質損失等。所以要一併考量病人是否有其他重大疾病。
-
2019-11-24 名人.許金川
許金川/大腸癌發現晚 轉移肝臟就麻煩了
話說有一病人戴假眼,有一天睡覺時將假眼放在茶杯裡,半夜口渴喝水,不小心將假眼喝了下去,第二天肛門痛又便血,以為痔瘡又發作了,跑去看痔科醫師做了直腸鏡檢查。想不到這位醫師拿起直腸鏡看了一眼,就昏了過去,眾人把他救醒問原由,他說:「平時我看痔瘡,今日痔瘡看我!」原來假眼球卡在肛門口,對他直視,把他嚇壞了。便血,一般人常想到是痔瘡出血,俗語說:「十人九痔」,表示痔瘡是現代人通病,因在辦公室久坐是一般上班族的習慣,爬行動物如貓狗之類,不像人類直立會受地心引力影響,因此不會有痔瘡之症。便便出血,一般人通常以為是痔瘡之故,事實上也是血便常見原因,但便血也可能為大腸直腸癌徵狀,大腸長腫瘤,腫瘤破皮出血,就可能有便血現象,也可能有出血但肉眼看不到,此時就要靠檢驗大便有無潛血反應,並檢驗大腸癌標記,癌胚胎抗原(CEA),必要時及早做大腸鏡檢查,正確診斷。大腸癌是最近幾年國人增加最多的癌症,早期發現及早切除,幾乎可痊癒,但如果發現得太晚,局部或肝臟轉移,就很麻煩了。●肝病防治學術基金會定期出版好心肝會刊、並發行B型C型肝炎暨肝癌治療小手冊,最新好心肝會刊88期已出刊,歡迎來電索閱。若您有肝病醫療問題請洽本會免費肝病諮詢專線:0800-000-583或上網www.liver.org.tw查詢肝病相關資訊。
-
2019-11-24 癌症.其他癌症
護理師健檢發現胰臟異物 竟是神經內分泌瘤
如有莫名心悸、腹部腫脹、低血糖等情形,小心可能是長了神經內分泌腫瘤。35歲王姓護理師,三年前在醫院員工健檢時發現胰臟頭部長腫瘤,經進一步檢查確認為神經內分泌腫瘤(NET),所幸為第一期且腫瘤小於兩公分,經醫師判斷建議下,選擇以定期回診追蹤方式觀察,今年10月底回診檢查,腫瘤並無擴大。腫瘤科醫師呼籲,神經內分泌腫瘤好發於腸胃道及胰臟等部位,且八成會轉移至肝臟,若民眾常出現心悸、腹痛、低血糖、氣喘、盜汗等現象即為警訊,應進一步就醫檢查。台北榮總腫瘤醫學部主治醫師陳明晃表示,神經內分泌腫瘤是一種會分泌荷爾蒙的惡性腫瘤,目前發生原因仍未明,可能和遺傳基因有關,目前認為有家族史的人可能比較容易罹患;而其中有六成好發於胰臟和胃腸道器官,但全身各處器官或組織都有可能生長。在年紀上通常好發於40至60歲成人,平均每10萬人中約三人會罹患,全台一年新增病例不超過1500人,但因症狀不明顯加上診斷不易,平均確診時間需五至七年,使得多數患者一發現時就是晚期。陳明晃說,神經內分泌腫瘤在臨床上依是否發生症狀,可區分功能性(會分泌荷爾蒙、產生臨床症狀)及非功能性(不會分泌荷爾蒙)兩大類;功能性腫瘤會釋放荷爾蒙到人體內,導致出現低血糖、熱潮紅、反覆腹痛、反覆胃潰瘍、咳嗽、心悸、氣喘、發熱、皮膚炎、盜汗等十大警訊,反而容易檢查。而非功能性腫瘤,則初期沒有症狀或不明顯,多半為患者進行腸胃道手術,或健檢內視鏡檢查時意外發現,但此時腫瘤多已變大,甚至轉移並壓迫到腸胃、神經等部位而造成疼痛、腹瀉等不適。神經內分泌腫瘤在治療上,陳明晃說,得依腫瘤大小、生長位置、是否已轉移和病人的整體健康狀況而定,一般來說,若為早期腫瘤小、尚未轉移,以手術方式來局部或全部切除為主,如像長在肝臟,可以電燒方式來局部控制,並可搭配荷爾蒙治療。他說,若為腫瘤已轉移,則以化療、標靶藥物、放療等方式來控制症狀並減輕疼痛感為主。像王護理師雖是早期又小於兩公分,但因位置在胰臟頭,切除部分胰臟而控制成功機會僅五成,故討論後決定先以定期回診觀察,若腫瘤有變大趨勢再行手術。陳明晃說,上述十大警訊中,低血糖較為特殊。若民眾在無慢性病史下出現低血糖數周時,就該提高警覺,可先到腸胃內科、內分泌科或血液腫瘤科,透過X光等影像、尿液、病理切片等方式做進一步檢查。
-
2019-11-24 癌症.乳癌
乳癌術後復發心驚驚 醫:每周走路3至5小時可增存活率
乳癌是國內女性癌症發生率第一,據衛福部統計,每天約31名婦女會被診斷罹患乳癌、6名婦女因乳癌失去寶貴性命,甚至有研究指出,手術切除後10年都有復發可能,更可怕的是,三分之二復發為骨、肺、肝等遠端復發。隨著飲食、生活習慣西化,醫師籲,女性應更加重視「肥胖」造成的風險。羅東博愛醫院副院長葉顯堂今於乳癌大型病友會中,分享「乳癌的復發與追蹤」,他說,乳癌來勢洶洶,相較20年前乳癌新發人數不僅攀升,隨著乳癌篩檢技術、醫療方式的進步,第0至2期早期乳癌五年存活率高達9成。但復發卻始終是存活下來的乳癌患者最恐懼的事,乳癌復發種類可分為局部復發及遠端復發,其中三分之二復發患者是在骨、肺、肝等發現癌細胞。在遠端復發中,葉顯堂認為,骨骼復發最棘手。因骨骼是最常受癌症轉移侵襲的器官,全球超過150萬名癌症患者發生骨骼轉移,對於乳癌患者而言,其最後威脅生命時,骨轉移的發生幾乎是無法避免的,在美國這樣的情形約占三分之二至四分之三。因為乳癌移轉到骨頭時,癌細胞會把骨頭吃光,造成病理性骨折,增加患者生命威脅。葉顯堂提醒,乳癌患者術後的追蹤重點除當心骨轉移,必須包含控制體重,千萬不要變胖,因為肥胖是造成乳癌的可能機轉,脂肪細胞是性荷爾蒙來源之一,肥胖會使脂肪細胞增加,會進一步造成血清中的動情激素、雄性激素等上升,導致停經後婦女乳癌發生率大增。葉顯堂在乳癌存活時期醫療照顧目標中,特別強調改善生活樣態,培養健康生活習慣,尤其提及運動對乳癌患者的好處。他說,每周只要走路3至5小時就可以增加存活率,除降低肥胖造成的復發風險,也能減少患者的疲勞、憂鬱及焦慮感,有氧運動更能避免淋巴水腫。
-
2019-11-23 癌症.卵巢.子宮
為參加女兒畢業典禮 晚期卵巢癌媽媽忍痛化療70多次
近十幾、廿年來,晚期卵巢癌患者僅可使用化療,但七成癌友用藥一至兩年就產生抗藥性,一旦復發,淪入重複化療、復發等困境,直到病逝為止。歐洲腫瘤內科學會亞洲年會一項研究發現,基因變異癌友在化療後,接續使用標靶口服新藥,作用一線用藥,疾病無惡化存活期從原本單用化療的13.8個月,延長到41個月以上,且六成患者於三年內不會復發。歐洲腫瘤內科學會亞洲年會(ESMO Asia)22日起在新加坡展開一連串癌症治療研討會,居里癌症中心教授謝惠光(John Chia)針對卵巢癌治療進行專題演講,發表研究數據。謝惠光說,原本PARP抑制劑只適用於BRCA基因突變的晚期卵巢癌患者,比率僅占一成至一成二,最新研究發現,HRD陽性患者也適用該標靶藥物,明顯提高無疾病惡化存活期。進一步分析治療效果,如為第二線用藥,無疾病惡化存活期則從5.5個月延長到19.1個月;最新研究顯示,如用於第一線時,作為化療後的「維持療法」,反應更好,疾病無惡化存活期可從13.8個月延長到41個月以上。前來新加坡參與這項年會的台中榮總婦女醫學部主任許世典表示,台灣每年約新增1500名卵巢癌病人,因盛行率較低,且偽陽性偏高,迄今並無有效篩檢方式,加上早期症狀不明顯,等到腹瀉、腹痛,都已到晚期,約六、七成癌友確診時無法手術,僅剩化療可用,一旦復發,還是只能化療,病情好一點,又再復發。台中榮總曾收治一名30多歲晚期卵巢癌患者,確診時,女兒才剛念幼稚園,當時支持她活下去的動力,就是參加女兒幼稚園畢業,為此,她身陷「化療、轉移、化療」惡夢中,撐了十幾年,參加女兒幼稚園、小學等畢業典禮,最後仍不幸死亡,但前後70多次化療,絕非一般人所能承受。許世典預估,全國每年約100至120名卵巢癌晚期患者BRCA基因變異,如依治療建議,持續用藥兩年,約需7000多萬元,但能有效延續患者無疾病存活期,相當值得。由於新藥極為昂貴,呼籲健保盡快給付,造福癌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