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8-08 癌症.乳癌
搜尋
轉移
共找到
1535
筆 文章
-
-
2020-08-06 癌症.肺癌
5成肺癌確診已晚期 符合這4類高風險民眾建議做LDCT
據最新癌症登記報告,台灣新發生肺癌人數達1.4萬人,每36分鐘就有一人罹患肺癌,高達5成患者確診時已晚期,醫師建議,暴露汙染環境、肺癌血親家族史、肺病史、抽菸及二手菸者,符合四類高風險民眾應每一至兩年做一次低劑量電腦斷層(LDCT),及早發現提升治癒機會。近年來肺癌學會致力推動肺癌高危險族群早期篩檢、診治,透過LDCT針對不吸菸的高危險族群檢測率已達2.42%,即每25個高危險族群可以篩選出一人罹患肺癌,且94.8%診斷為第一期以內的肺癌,幫助找出更多早期患者。台灣肺癌學會理事長陳育民建議,高風險族群應定期做LDCT,對象包含暴露污染環境者,如工作環境有石綿、焦油、煤灰或接觸放射物質、大氣汙染物者;抽菸史超過30年,目前仍抽煙或戒菸時間未超過15年者,長期暴露二手菸者、有肺癌家族史或肺結核等肺病家族史者。高雄長庚醫院內科部副部長兼肺癌團隊召集人王金洲表示,無肺癌家族史的高風險民眾,建議50歲起每一至兩年做一次低劑量電腦斷層,建置定期篩檢至80歲;若家族中有30歲左右罹患肺腺癌成員,其他家族成員建議30至40歲起提前加入定期做低劑量電腦斷層篩檢行列。陳育民說,肺癌患者從體內長出第一顆肺癌細胞至可以偵測癌症期間長達20年,目前肺癌早期患者的比例約占三分之一,「肺癌愈晚期發現,復發風險愈高」據美國癌症學會資料,若於肺癌第一期、第二期發現,有半數患者可以存活超過5年。「精準治療不是所有人抓來做LDCT,而是準確抓到高風險族群來做。」王金洲進一步指出,早期肺癌最重要指標為無疾病存活期,意指病人經過治療後無復發、轉移且不死亡的時間,醫界期待精準治療加入早期治療行列,可望再提升病患的無疾病存活期。雖然近年肺癌早期患者比例提升,但治療選擇仍受限於傳統手術、化療和放療,精準標靶治療與免疫療法目前仍以晚期肺癌治療為主,尚未加入早期治療的行列。王金洲說,未來精準治療能夠扮演對抗肺癌雙箭頭的角色,幫助晚期患者延長存活期,也幫助早期患者降低疾病復發率。
-
2020-08-06 癌症.乳癌
乳癌標靶治療自費壓力大 藥廠推生物相似藥支持計畫
乳癌是台灣女性發生率最高的癌症,近年有年輕化的趨勢。乳癌除了以腫瘤大小、是否轉移的狀況來進行分期外,也據基因表現區分型態,其中HER-2陽性型較為惡性、預後也較差,雖現行有適用的標靶藥可治療,但因健保給付條件較嚴格,不少患者需自費,經濟壓力不小。老牌藥廠生達,去年取得乳癌生物相似藥代理權,今年1月開始出貨,已有南部醫學中心進用。生達今表示,為協助減輕HER-2陽性的乳癌患者經濟負擔,公司決議推出「病患支持計畫」,只要符合早期乳癌腋下淋巴結陰性、轉移性乳癌復發,或未符合健保給付者,可由主治醫師評估後申請。生達表示,申請若經獲准,依患者病況、初估治療費用一年可節省數十萬元,大幅減輕乳癌患者的經濟負擔。該支持計畫將於今年第4季上路施行。北榮一般外科主治醫師陳瑞裕表示,目前針對HER-2陽性轉移性乳癌患者的治療,已有抗HER-2的國外標靶藥物治療,不過依健保給付條件,患者有淋巴轉移,甚至乳癌細胞擴散等,才符合健保給付;若自費用藥,以至少半年療程來說就需4、50萬元。而國內藥廠近年雖也有多款生物相似藥,且因牽涉價格、藥效、換藥機制等,仍建議患者使用前需與主治醫師討論。
-
2020-08-05 癌症.抗癌新知
免疫藥物加化療 罹肺癌農夫重返農地幹活
衛福部國健署公布最新十大癌症死因,2019年有9,701人死於肺癌,肺癌仍盤踞國人十大癌症之首,原因在於肺癌不易早期發現,超過半數都是晚期患者,失去早期治療的好時機。但隨著醫療科技的進步,目前晚期患者也有很大的機會可以控制良好。部分病人可能長期存活尤其是不適用標靶治療的非小細胞患者,在國際治療趨勢上,已將免疫藥物搭配化學治療列為第一線的標準治療之一,讓一半以上的患者有機會存活達22個月,是單純化療者僅10.7個月的2倍以上,其中有部分病人可能長期存活。目前免疫藥物在轉移性非小細胞肺癌的健保給付,已開放到第一線單獨使用。台灣臨床腫瘤醫學會理事長、大林慈濟醫院副院長賴俊良指出,使用免疫藥物前,會先檢測腫瘤或免疫細胞的PD-L1表現量,超過50%就能使用,從臨床上看來,效果確實比沒用免疫藥物者反應還要好。喚醒免疫細胞對抗癌細胞然而PD-L1高表現的病人在非小細胞肺癌病人當中只占三分之一左右,且患者還得是身體狀況不適合使用化療或化療無效,這樣的選擇對於晚期病人而言,並不是最好的狀況。賴俊良認為,原本這群人第一線使用免疫藥物效果是好的,採用排除法後,能使用到的患者是身體狀況相對比較差的,會讓效果沒那麼凸顯,加上免疫藥物是要喚醒體內的免疫細胞來對抗癌細胞,太晚使用會影響效果。雖然健保署在資源有限的情況下,已盡量分配部分的額度在癌症的免疫治療上,但仍有一定的條件限制,未必能讓所有的病患都接受到最有利的選擇,因此在臨床上面對病人就很兩難。以PD-L1表現量小於50%的病患為例,第一線以免疫治療搭配化學治療的雞尾酒式療法,就顯著優於兩種治療方式的單獨使用,臨床上不乏這樣組合的有效案例,但也常見到病患因為無法支付免疫治療費用,不管第一線或第二線治療,都只能選用化學治療的遺憾。就有一位年輕肺部鱗狀上皮細胞癌患者,PD-L1表現量40%,無適當的標靶治療,也不符合健保免疫治療的給付標準,在與患者及家屬討論後決定,以化學治療加上自費的免疫藥物,三個療程後,腫瘤縮小到幾乎看不見,這是以往使用化學治療很難看到的效果。這名患者是位40多歲的農夫,剛罹病時,幾乎無法繼續從事農作,為了籌措醫療費,差點將農地讓給他的兄弟,還好治療效果不錯,患者又能回歸自己熟悉的農務,對社會有所貢獻。這樣的例子在診間愈來愈多。新法帶給病患翻身機會新的治療方式確實帶給病患翻身的機會。自從16年前標靶藥物成功的治療了部分的肺腺癌後,肺癌治療進入精準化的時代,有特殊基因突變者,治療效果很好,但仍然有很多的肺癌病患,包括小細胞肺癌,肺部鱗狀上皮細胞癌,以及近四成的肺腺癌等無法使用標靶藥物。近年因免疫藥物上市,讓這些病患重燃一線希望。賴俊良表示,2、30年前,超過一半的肺癌病人診斷後都放棄治療,或者治療效果不佳,但這些年經由政府及醫界的努力,大約7至8成的病人都願意接受治療,也希望在討論健保給付時,盡早能開放給有明確效果的患者,讓病人有機會回歸職場,對病患的家庭,乃至於整個社會國家,才是最有利的方案。
-
2020-08-05 新聞.生命智慧
好想回家看媽媽,但恐怕再也回不了家了…醫護「不擇手段」為癌末患圓夢
五十歲的阿民(化名)因為下咽癌末期而來到心蓮病房,轉進心蓮時,他已無法說話、無法進食,病情相當不穩定。來到病房一周後,護理師看他神情落寞,設法跟他筆談,他才告訴護理師,家裡還有位八十歲的媽媽,他很想回家看看媽媽,卻沒有辦法。當時年關將近,好幾位病人都被親友接回家了,讓阿民感歎著,這麼多年來,他都不曾回家過年,好想回家看媽媽,但恐怕再也回不了家了。隔天,護理師洪一文在晨會時分享阿民的心聲,王英偉一聽,「那我們就想辦法完成他的心願,帶他回玉里老家一趟吧!」然而,送重症病人回家,談何容易,病人的身體狀況隨時在變化,團隊得做好萬全準備才能成行。而阿民的病情極不穩定,團隊卯足了力,得讓他趨於穩定才能帶他返家。在此同時,另一位三十多歲卻罹患胰臟癌末期的小志(化名),家住臺東,已在心蓮病房住了四個多月,同樣想念家中年邁父母。他長年在外工作以孝養雙親,直到生病後才不得不停下工作來治病。當時小志的父親剛從臺東某醫院出院,讓他更為掛念而想返家探望父母。但是小志的姊姊擔憂他若回到家中,無法照護他頻繁的出血狀況,幾經考量,決定把小志轉至臺東市區的醫院,以就近照護。於是,趁著阿民病情稍趨穩定,且正逢大年正月初一,一大清早,病房主任王英偉和兩位護理師,三位專業者一起帶著這阿民與小志「回家過年」,一圓他們想家、見父母的心願。就在兩位護理師分別為阿民、小志更衣的同時,王英偉趕緊將病人要返家的家當、沿途備用的氧氣、醫材等物品,從心蓮病房運送到康復巴士上。院長林欣榮聽聞此事,也趕來協助,更帶來證嚴法師的福慧紅包送給兩位病人及其家屬,讓啟程充滿年節溫馨的祝福。為病人準備禮物其實,同行的洪一文、林惠珠兩位護理師原本已排過年休假,但一聽到照顧的病人終於可以返家,立刻歡歡喜喜的利用休假,前來護送她們疼愛的病人。王英偉稱許:「這兩位年輕護理師滿有心的,她們還自掏腰包幫病人準備禮物。因為對病人來說,要回家過年,卻什麼都沒有……兩位護理師想到了,幫病人買好返家的伴手禮,她們自動自發做這些事,讓我滿感動的。」王英偉則是此行的「隨同醫師」兼「駕駛」,他一路從花蓮慈濟醫院開車到玉里,兩小時的車程後終於把阿民送進家門;短暫寒暄後,再開兩個小時車程,將小志送回臺東老家,讓小志看看思念已久的父母,淚眼相聚裡,有不捨也有再相見的歡喜。王英偉讓小志與家人小聚,直到下午兩點多,再協助護送小志至臺東聖母醫院的安寧病房。從臺東回程時,下午四點抵達玉里阿民家中,這天,阿民已出嫁的三位姊妹們全都特地返家,珍惜這難得的相聚。阿民雖然無法言語,但看到媽媽與姊妹,露出難得的笑容。再度坐上康復巴士返回醫院時,阿民心裡像是放下什麼似的,格外放鬆,頻頻點頭,感謝一路陪伴的王英偉、護理師及志工。問王英偉,像他這樣自己開著康復巴士護送病人回家的醫師,應該很少吧。「不少啊,以前我們家醫科的醫師都會開啊。或許有人覺得好像開個車載送病人很怎麼樣,但其實,我們本來就每天開車,也會載家人、朋友,那麼載病人回家,又有什麼特別的呢?」對他而言,真正重要的是,大家同心協力一起為病人完成心願,「沒有一個醫院會像家,但『回家』對很多病人來說是重要的情感依歸。」如果回家看一眼,能讓病人感到安心、放心,那麼再辛苦,也要努力達成!熟悉王英偉的資深同仁不約而同地說,王主任就是這樣,默默做事、不勞煩他人。他從多年前開始做義診及居家照顧時,就時常「醫師兼司機」,那些手排檔的九人座、康復巴士、救護車,全都難不倒他。只要團隊提出病人的心願,像是「主任,他想回家。」王英偉總是毫不猶豫地回應:「好啊,他家在哪裡?我們這個周六、周日看看怎麼準備,找一天載他回家。」團隊成員形容他,從來沒有遲疑,也不會考慮有哪些不方便,只會想著要怎麼解決問題來達成病人願望。曾經有位罹患骨癌的高中男孩,因為癌細胞轉移擴散,來到心蓮病房。那時正值盛夏,男孩有個心願,想要在病房裡看到很多很多的大西瓜,但是他所住的四人健保病房根本不可能有空間放置那麼多西瓜。後來王英偉帶著團隊設法清出一個空間,讓男孩家人帶了二十幾顆大西瓜來擺放,男孩看著滿屋子大西瓜非常開心,飽足了他的視野,也為夏日帶來清涼。這位可愛男孩,則在家人協助下,每天抱著一顆大西瓜歡歡喜喜地分享給醫護及志工們。二〇二〇年暮春,一位癌末父親,因為從來沒有帶過孩子去露營而心懷感傷。為了幫病人圓夢,心蓮病房的醫護陪同他的妻子,做足準備,一起張羅了一場露天野營,地點就在心蓮病房的空中花園。他們把病床推到花園,為病床撐起庭園傘帳後,大夥隨即搭起兩座帳篷、一座炊事帳、擺設露營桌椅等,還準備了星空玻璃瓶,看著兩個年幼孩子歡欣鼓舞,病人開心地比「耶!」許多家人也來此陪伴,一起煮食、共度美麗的野營之夜。在王英偉「不擇手段」的信念下,心蓮團隊經常啟動這樣的圓夢行動,為了保護病人隱私,這些行動鮮少曝光媒體,「我們每天就是不斷地『想辦法、想辦法,想辦法』,想辦法達成病人的心願。」昔日護理長張智容說。(本文摘錄自心靈工坊出版《從樂活到善終:王英偉醫師的全人健康照護》)
-
2020-08-05 癌症.抗癌新知
關於癌症治療迷思!醫師是依個人喜好選擇治療方法嗎?
「醫師是依個人喜好選擇治療方法嗎?」我偶爾會被問到這個問題。事實上,醫師不會一開始就直接判斷「把它切除吧!」或是「給這名病人抗癌藥物試試看吧?」如同我在第一章談過的,切除手術的前提必須是「切掉後能痊癒嗎?若是能延長壽命的話就切除」。什麼情形的患者需要開刀?什麼情形的患者不需要開刀而是投以抗癌藥物治療?這些都是按照「指引」來決定。絕對不會是看醫師的心情或行事風格而決定。因此,投以抗癌藥物的治療也不會是按醫師的喜好來決定。而是根據世界上所有國家的研究結果來決定「這名患者是否適合抗癌藥物?如果適合,最好的抗癌藥物是什麼?」本章節將一五一十地跟大家談談癌症的治療方法是如何決定的?首先,先介紹癌症療法的種類。談到有關癌症的治療,所有相關書籍一定會羅列「三大療法」,並以這三大療法做為治療癌症的主要方法。1. 手術2. 抗癌藥物(=化學療法)3. 放射線治療除此之外還有「內視鏡治療」和「免疫療法」等各種治療方法,為了讓各位更容易了解,就以前述三種療法來思考。以下先簡單說明三種療法的差異。「手術」顧名思義是指「開刀切除不好的部分」,「抗癌藥物」則是以藥物消滅癌細胞,而「放射線」即是照射放射線消滅癌細胞。無論是哪一種治療方法都各有利弊,不過,接下來我將談談最重要的部分。那就是,「將這三種治療方法互相搭配使用時,根據癌症的種類不同就會有完全不同的搭配方法」。再者,「也會根據癌症發展到哪個階段進而改變其治療方式」。由於很少看到有相關書籍談論到這一點,因此,我想在這裡跟各位談一談。什麼是癌症的期數?在具體舉例說明之前,先解釋在醫學上用來表示癌症發展到哪個階段的「期數」。當我們罹患癌症時,一定會聽到醫師跟你說「你的某某癌是第X期」。期數的意思就是指「發展程度」,分0∼4期,0是最早期,4是末期。為方便讀取,通常會用阿拉伯數字的「1」「2」來記錄,不過最常用的還是羅馬數字的「Ⅰ」「Ⅱ」「Ⅲ」「Ⅳ」。一般人可能都不清楚,其實,期數會根據癌症的種類而有完全不同的規則。換言之,大腸癌有大腸癌專用的期數,胃癌有胃癌專用的期數。絕大部分都是世界通用的期數。早期癌症如何治療?那麼,「將這三種治療方法互相搭配使用時,根據癌症的種類不同就會有完全不同的搭配方法」是什麼意思呢?我以我的專門領域「大腸癌的治療」來說明。假設某位病患檢查出罹患了最早期的0期大腸癌。他的癌細胞只生長在大腸的最裡面(稱做黏膜的地方)。在淋巴結或是其他臟器都沒有發現癌細胞。因此這名病患的首要治療選項是「內視鏡治療」,這是一種利用大腸鏡進行治療的方式。內視鏡起初只是一種查看腸子內部的細長型鏡頭,而現在的內視鏡搭載多項功能,其功能之一就是從鏡頭的旁邊伸出一個像是圈圈的東西,從這裡釋放出電流並切除癌細胞或是瘜肉。這個圈狀物也能再收回到鏡頭旁邊。這名病患的癌症治療就到這裡結束。之後則是每隔數個月到一年,接受大腸鏡或是CT檢查來看看是否再度復發。第Ⅲ期癌症又該如何治療?至於大腸癌第Ⅲ期的患者又該如何進行治療呢?如上圖所示,癌細胞已經深深地長進大腸壁裡,而且也已轉移到旁邊的淋巴結。順道一提,轉移到旁邊的淋巴結時,通常還不適用於遠端轉移治療。當被診斷為第Ⅲ期時,無論是要在日本還是在全球任何一個國家接受治療,醫師會建議採取的方式是手術。那麼,為什麼不能做跟第0期一樣的內視鏡治療呢?關於這個問題有兩個理由。第一,因為癌細胞太過深入到大腸壁裡面,若是以內視鏡切除的話,會使腸子出現孔洞。腸子一旦破洞,腸子裡面的糞便會跑到整個腹腔造成腹膜炎。腹膜炎的病患,肚子會劇烈疼痛且發燒,放著不理會有致命的危險。第二個理由是,內視鏡無法切除遭到癌細胞轉移的淋巴結。但,淋巴結若是在癌細胞附近,開刀的時候就會一併摘除。如果轉移在可切除的範圍內,屬於第Ⅲ期;若是更遠的淋巴結轉移就是第Ⅳ期。手術結束後,醫師會將切除下來的腫瘤拿去做病理化驗。當化驗確定為第Ⅲ期時,會在術後的一、二個月,等身體恢復元氣時再開始使用抗癌藥物。這是因為「使用抗癌藥物會降低復發的機率」,此法也是透過大規模研究獲得的結果。因此,無論是哪一間醫院哪一個醫師,通常都會使用抗癌藥物。當然也有例外的情形:不想使用抗癌藥物的患者、癌症之外還有其他疾病導致全身狀況不佳的患者。前面已舉出大腸癌第0期與第Ⅲ期的具體例子,若是其他癌症又另當別論。像這樣的治療組合,主要還是依「指引」來進行。關於指引將在下一節繼續說明。本文出處/摘錄自蘋果屋出版《癌症醫師的真心話》
-
2020-08-05 癌症.乳癌
乳癌≠絕症! 醫師解密:整理提高存活率這件事一定要做
一名54歲女上班族,四年前確診荷爾蒙受體陽性第二期乳癌,服用抗荷爾蒙口服藥物後,病情控制得宜。不料後來回診時發現癌細胞有脊椎轉移,甚至出現肺積水症狀,但若接受化學治療,副作用會影響日常生活及外表,患者不願因此丟掉工作,剛好借著新冠肺炎疫情爆發為由不願回診,好在經醫護人員勸導後,積極治療病情才能再次得到穩定控制。 抗癌藥種類多元 正確治療提供生活品質 高雄長庚紀念醫院一般外科吳世重醫師表示,因為擔心副作用而不敢化療,這是不正確的觀念,以現今抗癌藥物的進步,大多能把癌症控制並減少副作用發生。以上述案例為例,當初患者檢查時癌指數高達200多,正常值為30以下,是標準的7-8倍,經安撫及充足的衛教後,建議使用抗荷爾蒙藥物搭配標靶藥物CDK4/6 抑制劑治療,最後病情逐漸穩定外,還能保有良好的生活品質,不會出現落髮、嘔心等副作用影響工作,還能透過健保給付降低日常經濟負擔。 積極回診治療 勿把疫情當藉口 吳世重醫師提到,今年因為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不少乳癌病友抱怨回診需要常進出醫院,擔心會提高感染病毒的風險,甚至把它當作藉口而拒絕回診或中斷治療,其實,醫院已做好完善的防疫措施,進入院內需要量體溫、雙手消毒、必須配戴口罩等,相對於一些不知名的場所,反而更安全,切勿道聽塗說,引起過份擔憂。吳醫師補充說,若有任何困難和壓力,可透過院內支援系統協助跨過難關,例如個管師、病友團體、社工師等,互相陪伴並不孤單,請積極接受治療。 民俗偏方誤病情 遵循醫囑治療才有效 吳世重醫師呼籲,乳癌不是絕症,配合醫院正規抗癌治療,生存機會很高,甚至可以長期穩定病情,日常生活如同正常人無異,不要相信偏方、民俗療法等無科學根據證實的治療方式,病情拖延下去,一不小心會更加嚴重!(文章授權提供/健康醫療網) 延伸閱讀: 胸部有硬塊不一定是乳癌! 每個人都要會的簡易自我檢查法 乳癌不一定會先在乳房摸到硬塊! 這些部位也要注意
-
2020-08-04 新聞.生命智慧
「媽媽對不起,我不知道急救會讓妳七孔流血...」醫師急診室觀察:有這種家人,是病人生不如死的開始
人生最悲慘,不是破產或被老闆開除,而是生不如死。更慘的是,重病纏身躺在床上任人決定你好不好死,眼睜睜看著親人決定了自以為對你最好的選擇。更頭疼的是,這些親人在此之前都未受過生死教育的訓練,就驚慌失措地得在短時間內做出重大決定。以為插管萬能的家屬有一名癌症婦人,有女兒、先生陪同門診,厚厚的病歷資料顯示她已治療很久。她瘦弱的身體只有35公斤;一般人都希望自己能瘦一點,但癌症患者的體重卻不能往下掉,因為研究發現,體重每下降5%,存活率便會下降30至50%。 我見她虛弱的兩手前撐、兩肩高聳、駝背往前彎,額頭微微冷汗。 這種呼吸型態是因為呼吸困難而產生的「端坐呼吸」,是心臟衰竭的末期表現,表示病人心臟已有明顯肺積水,因為身體的保護作用,端坐呼吸會比較舒服,重力能使部分血量轉移至下半身,使回流到心臟的血量減少,從而減輕肺充血的壓力。這名病人的癌細胞轉移到肺、肝和骨頭了,又併有主動脈瓣狹窄(Aortic stenosis),就是從左心室通向主動脈的瓣膜口有狹窄現象,導致心臟的血擠壓不出去,進而造成了心臟衰竭。 單純主動脈瓣狹窄已是一種致命的疾病,有一半的病人在臨床症狀出現後2年內死亡,她已1年半了。而且醫療紀錄告訴我,她這半年因為心臟衰竭、肺積水、呼吸衰竭,被呼吸內管插管2次,2次拔管成功。 我問病人,我可以為她做什麼嗎?病人喘到無法回答,嘴唇已經發紺,她的身體完全處在缺氧狀態,我囑咐護理師馬上在門診內緊急準備氧氣瓶,後送急診。只見她的大女兒凝重地對我說:「黃醫師,請你給她插管,我跟她說過很多次了,她不插管會活不下去的。」 這時只見婆婆用盡力氣,氣喘如牛地說:「我……不要……太……痛苦了……」她顫抖、浮現青筋的右手,空撈我的衣袖。未料她女兒用力把婆婆發紺的手指撥開,幾乎用吼的:「給我住手,妳別給我亂來!」整個診間瞬間凍結,我只得緩和氣氛,趕緊替婆婆接上氧氣。婆婆的眼神充滿惶恐,像是做錯事的小孩,不知所措。醫師被迫以《醫師法》對抗死亡顯然眼前又是一個「病人說了不算,家屬說了才算。」的家庭。 現實很殘酷,只要病人沒簽署或家屬未代替病人簽署DNR意願書,醫師一定要急救,否則就是違法。當強勢家屬替病人做決定,要求醫師急救到底時,也只能搶救到底,即便七孔流血、血糞四溢在床上也不能放棄。又因《醫師法》第12條規定:「醫師診治病人時,應向病人或其家屬告知其病情、治療方針、處置、用藥、預後情形及可能之不良反應。」重點就是「應向」病人或其家屬告知其病情,這是指醫師不能只告訴病人本人,還要告知家屬,那個「或」字,使家屬和病人有同等權利。 實務上,把醫師告上法庭的都是家屬,醫師只有依法處理,才能自保安全。所以在權力結構下,醫師還是會聽家屬的比較多,病末患者的心聲經常被忽視,進入病危的他們無力抗拒家屬的決定,變成超級弱勢。過往若有強勢家屬主導,通常都預示著病人生不如死的開始。(推薦閱讀:親自照顧癌父一年仍留遺憾!急診室醫師田知學:經歷過才知放手有多難)不願放手的家人,換來雙輸給了氧氣後,婆婆馬上被送往急診,急診醫師照例詢問病患本人要不要插管治療,婆婆當然拒絕了,因為她上個月才被插管急救過,表示非常痛苦,不想再被插管,而且胸部因胸壓導致肋骨骨折和電擊,至今還在疼痛。更痛苦的是,插管後她只能躺在床上無法言語、四肢被迫約束動彈不得、無法下床。其實婆婆的意願十分明確,她情緒相當激動。急診醫師和在外頭等待的女兒,再度說明母親的意願,只見女兒臉色一沉:「讓我進去和我媽討論。」 只見女兒走向母親,瞪了媽媽幾秒,然後開罵:「妳是怎樣?自己命都不要,搞什麼?」 「妳懂什麼,沒有急救,妳還會活著嗎?」 「我是妳女兒,我說了算,誰敢不急救妳,妳告訴我、告訴我啊!」劈哩啪啦說完,還轉頭對醫護人員拋下一句:「你們誰不急救我媽,我就告誰!」 女兒失控的情緒,引起急救室騷動,婆婆氣到只能用她無力的手指顫抖指向女兒。護理師馬上分成兩組人馬,一組安撫女兒的情緒,一組安慰婆婆,並把情緒激動的女兒拉出去,請志工協助安撫。 婆婆很快進入急診醫療常規,再次打藥鎮定和插呼吸管、胃管、尿管。隨著血壓下降,接下來又置入動脈導管、中央靜脈導管等。 我再度看到婆婆時,她「被完成」了所有的插管程序。對癌末病患做那麼多處置,急診醫師擔心我有意見,反覆強調有和病患本人談過,病患本身不願,但女兒暴怒堅持救到底。我其實很能諒解急診醫師,因為若沒做,女兒肯定會告他。 婆婆早已陷入深度昏迷,再怎麼拍打她也毫無反應,也排不出尿了;血壓在3種升壓劑、強心劑使用下,依舊上不來,大腿兩側出現嚴重休克才會有的網狀紋路,鼻胃管正流血、全身逐漸出現紫斑。善終,才是對抗死亡最大的勝利就在這種天人交戰的時刻,急診醫師問道:「主任,要進入撤離維生系統程序嗎?」 我搖搖頭,只有急召她所有家人開家庭會議。我誠懇告知現況,未料女兒情緒似乎未穩定下來:「我才把媽媽送來急救,就說她沒救了,你們這些醫生,有沒有急救不當?這是什麼醫院!」 儘管我心想:不急救,妳要告醫護人員;急救不成,又說大家急救不當;不論怎麼樣,都是在傷害醫護專業的心。此刻我也只能等家屬度過情緒風暴,並試著讓女兒看看媽媽辛苦的樣子。 當她看到媽媽發紫的身體時,才心生愧疚、跪在床邊:「媽……對不起,我不知急救後會讓妳七孔流血……」 我把女兒拉起,眼前婆婆已快量不到血壓了,趁女兒有懺悔之心便問:「媽媽想回家休息,因為病得太重、太累了,妳愛她,就陪著媽媽回家好嗎?」終於,所有家人能接受事實,醫療團隊協助婆婆完成返家的所有程序。 臨床上有太多家屬拒絕死亡的案例,尤其是被強迫的急救,痛苦的是病患本人。若思及56年前婆婆誕下女兒的喜悅,對照56年後,自己臨終前女兒對著自己失控飆罵、被迫急救,於當事人又是情何以堪?於醫護人員,又多麼無奈,用「維生」來「危生」。書籍介紹還書名:有心跳怎會死?:重症醫師揭開死前N種徵兆作者:黃軒出版社:天下生活出版日期:2019/05/29作者簡介/黃軒醫學博士,現為重症醫師。以最大同理心、積極的專業與熱情,兼具謙卑與柔軟,面對病患與家屬。行醫時,總緊握每雙顫抖的手,撫慰在鬼門關前每個驚懼的靈魂。不願見病房中上演悲苦人生,所以總是為病患、家屬、醫護人員,全力搶救,並落實「善終」。相信生命初始因為愛,人間路才能走好;臨終前,因為愛,方能輕安自在走完最後一哩路。延伸閱讀: 馬偕醫院院長罹癌告白:請將人生「往前移」
-
2020-08-04 癌症.抗癌新知
正子造影 偵測腫瘤準確度高
一名36歲女子被診斷為乳癌第二期,經手術切除及局部放射治療後,定期到中國醫藥大學新竹附設醫院追蹤,近來因視力模糊,經醫院安排腦部磁振造影(MRI),發現眼球有腫瘤,進一步透過全身正子斷層造影,診斷為乳癌轉移至眼球。中醫大新竹附醫成立新竹縣首間正子造影中心,引進和醫學中心同等級的正子斷層造影設備。核子醫學科主任張宇捷指出,透過氟化去氧葡萄糖正子造影,可顯示細胞的葡萄糖代謝情形,多數惡性腫瘤細胞的葡萄糖代謝較正常細胞旺盛,會比正常細胞吸收更多的氟化去氧葡萄糖,因而在正子造影上呈現高度攝取現象,女病患正是在眼球處發現氟化去氧葡萄糖高度攝取,後續診斷為乳癌眼球轉移。張宇捷表示,正子造影用在癌症分期、早期發現、癌症治療效果的評估以及癌症是否復發,正子造影具高解析度、高準確度,可照到0.2至0.5公分的微小腫瘤,早期偵測到惡性腫瘤,可減少無效、不必要的治療,且非侵犯性、無副作用,當病患被診斷出罹癌,正子造影也可協助醫師判讀是否有淋巴及遠端轉移,做出治療決策。此外,民眾若懷疑有無罹癌,也可透過正子造影做檢查,張宇捷建議,腫瘤指標數值異常、健檢的癌症篩檢、腫瘤家族病史、癌症分期及治療預後等4大對象可接受全身正子斷層造影,檢查過程約1小時,2小時即可知道結果。
-
2020-08-03 橘世代.健康橘
健身教練秘密觀察:迷上健身的太太很多有這特徵
阿強當健身教練好幾年了,他慢慢歸納出幾種常見的客戶類型,在熟女以上的年齡層,最常見的類型就是「婚姻不幸福」。阿強說,這些太太都相當拚命訓練,把身材維持得很好,一部分人會找機會約教練私下吃飯、出去玩,有些教練會配合製造一點曖昧,以留住客戶。已經結婚生子的阿強就靠著戴婚戒、不時聊起老婆和育兒經,和這類客戶維持友善的安全距離。性學博士、悠仁婦兒聯合診所副院長周吟柔分析,男性主要透過視覺來感受性吸引力,因此女性結婚前,會比較積極維持外貌和身材。完成結婚生子的任務之後,女性因為負擔較多家務,通常也無暇顧及身材的維持。周吟柔表示,當先生將注意力轉移到小三或其他年輕貌美的女性身上,太太驚覺不妙,才有動機要追求年輕,「因為身體年齡無法改變,就會去健身,恢復以往的身材。」另外加上孩子已安全長大,母職階段任務達成,女性的性功能又在四十幾歲才達到巔峰,過去被母性所壓抑的純粹慾望會浮上檯面。台灣大學學生心理輔導中心臨床心理師洪千惠表示,現代社會文化、教育、勞動力、人生價值觀念都已與傳統不同,女性的自主性和獨立能力都提升。一方面女性較能夠表達個人情緒或婚姻狀態,一方面女性有比傳統時代有更高的意願和能力去選擇家庭以外的活動,自我照顧的方式更多元。洪千惠分析,雖然俗話說「女為悅己者容」,但女性積極改善外型,不見得純粹是為了討好或報復伴侶,也有讓自己愉快的成分。藉著投入運動,女性可能得到歸屬感、滿足與人連結的需求;身體變得更健康強壯,也滿足了自己的生理和安全需求;身材曲線變好,自尊與自我實現等高層次需求也獲得滿足。洪千惠表示,討好或報復對方,不會讓自己更快樂,特別如果對方沒有出現自己預期反應,長久下來往往會產生憤怒、失望、挫折等負面情緒。這種做法也是將自我的快樂和價值,建立在他人的評價與回饋上,會使女性失去自主性和自尊。面臨到太太出走的壓力,先生該怎麼辦?洪千惠建議,可以多關心太太,並且幫助太太理解,自己很珍惜她,當她需要時,自己都願意陪在她身邊,提供適當的回應。婚姻是兩個人的事,要安頓彼此,度過難關,洪千惠建議雙方都要練習「正念溝通」的態度與方式,展現同理、支持、不輕易評價批判的態度。正念的定義是「刻意的」將注意力放於當下,對一刻接著一刻的經驗「覺察」而「不給予評價」。聆聽者不急著給予想法或糾正打斷的,允許與自己全然不同的立場。表達者以和善、慈愛的態度傳達自己真正的需求,並非以期待、要求、指責對方。精選延伸閱讀↘↘↘。請問潘若迪/50+運動原則「可以慢,但不可以斷」。退休後「做自己老闆」 健身設目標,3個月拿全國冠軍 立即加入粉絲專頁! 用橘世代的熱情彼此鼓勵打氣,展開「健康橘、好野橘、愛玩橘、好學橘」等主題,為第二人生做足功課,活出精彩亮麗!>>現在立即加入
-
2020-08-01 養生.心理學解密
假冒「胡瓜」借錢,騙董至成85萬!心理師教你破解詐騙集團常用的「驗證偏誤」手法
某日,陳太太在住家接到自稱是「**醫院」的櫃台小姐來電,詢問她是否有委託他人到醫院申請住院給付。陳太太表示,從未去過該醫院。對方卻回覆說:「現在櫃台有位王先生要幫妳申請給付,想要確認妳有沒有提供委託書呢?」正當陳太太覺得困惑時,對方又說:「現在詐騙案件很多,是不是妳的證件有弄丟過,被拿去冒用了?」陳太太心想,該不會真的是這樣吧,還來不及回話,就聽到電話那頭傳來櫃台小姐的大叫聲:「警衛!把那位穿白衣服的王先生攔下來!」,接著就聽到醫院那邊傳來正在報案的吵雜聲。過沒多久,電話的聲音變成了男性。對方自稱蔡警員,和陳太太表示,這個案件會移交給台北市刑警大隊黃科長辦理,請她在電話中等候。就在陳太太心想警察來幫忙應該就沒問題時,自稱自己是黃科長的人接起了電話說:「陳太太嗎?我們寄過2次傳票到你家,妳為什麼沒有去法院報到?有證據指出,妳牽涉一件5億元金融洗錢案件,很多人指證說是受妳指使。今天是案件調查最後一天,我們已經發布通緝,等一下妳若出門,只要遇到警察就會遭到拘提,今天下午4點前,你準備換洗衣物,自己到地方法院報到,如果有必要就要進看守所。」晴天霹靂,怎麼會這樣?陳太太聽聞此事後全身癱軟,又聽到電話中傳來其他聲音,很生氣地罵著黃警官說:「為什麼還沒有把她關起來!?」黃警官不斷求情,向對方說:「她感覺只是一個婦人而已,不是那種會為一點錢而犯罪的人,法官,妳給她一次機會好嗎?」這時電話又換了一個聲音,疑似是剛剛罵人的法官,她拿起電話說:「陳太太嗎?妳要配合辦案,協助釐清案情,否則會害到很多人。」於是,在法官詢問下,陳太太一五一十地說出自己的家庭狀況、銀行存款、房屋情形。確認這些資訊後,法官又說:「我們怕妳會潛逃海外,但如果妳設法將戶頭存款全領出來支付保釋金,就可以不用坐牢了。」陳太太一聽到法官願意網開一面,並說會代為向法務部長求情時,非常感謝這位法官!於是,她便來到附近銀行提領現金,並婉拒保全人員護送。銀行副理關心地詢問「為什麼突然要提領這麼多現金?」想不到陳太太竟用歹徒教過的「買賣土地」說詞來回應副理的關心,還不斷說「我有急用,你不要問那麼多」。銀行無法干預,只好將錢整理給她。陳太太年紀一大把了,在銀行時形跡詭異,行動不便要靠拐杖,但卻不讓人幫忙。原來,她口袋中的行動電話正一邊與歹徒連線。歹徒謊稱陳太太必須得全程開著手機接受監控,這樣才能確保她不會落跑;而實情是,一直開著手機,可以阻斷陳太太向外人詢問或求助的機會。陳太太邊獨自扛著2袋現金站在馬路邊聽著電話時,一輛小客車駛近,一名年約35歲的男子下車將錢取走,並跟陳太太說這樣就沒事了。陳太太鬆了一口氣,晚上兒子回家,她道出今天的遭遇後,兒子立刻帶她到警察局報案。她萬萬想不到這場緊張的司法辦案、拘提過程,竟是詐騙集團詐騙她的一場戲。恐懼如何影響決策?認知心理學家、行為經濟學家都對於我們如何做決策的過程深感興趣。在這個案例中,詐騙集團明顯地透過誘發「恐懼」的情緒,來影響婦人行動。回頭看看這個案例,在通話過程後續出現的人物有「蔡警員、刑警大隊黃科長、法官」,他們所代表的職業(警察、法官)幾乎都給人權威的印象。一般情況下,這些身份也是「公權力」的代表。「畏懼權威」的心理狀態其實很普遍。在面對權威、強勢或有權力的人物時,我們自然會感覺害怕、恐懼、不安,甚至可能在實際互動時表現的語無倫次、腦袋一片空白。對每個人來說,權威代表的人不一樣,有人是老闆,也有人是老師、客戶或前輩等等。但對大多數一般民眾來說,軍、警、法界的人物,多半都被賦予「權威」的身份,因為他們是代替國家執法的人。因此,非常多詐騙都是以公部門、軍警法政的角色為基礎,要求受害者遵守部分指令(大部分是匯款),否則將受刑責或嚴重處分,作為誘發受害者恐懼的方式。而事實上,這種對於權威的懼怕,是普遍存在每個人身上的。中央研究院前副院長劉翠溶女士,擁有哈佛大學遠東歷史與語言組博士的高學歷,是研究中國經濟史的權威。2015年3月,劉女士接到來自自稱「台北地檢署」的電話,對方告知她涉及一宗侵占公款案件,目前有10幾個人打算聯手告她。在接聽電話後,劉女士相當害怕、急忙喊冤。電話那頭的檢察官使用與上述案例相像的方式,要求劉女士交出保釋金,就可以不用逕行拘提。於是,劉女士先後交付60、70萬元,得到對方提供的「假公文」。後來,更把自己的存摺、密碼和印章都交給了歹徒。這段期間,歹徒陸續將她戶頭中的存款萬全部都領光。這案例上新聞後引起一片譁然,許多人都相當詫異,原來高知識的人,也跳不出詐騙集團精心策劃的劇本。在恐懼、焦慮的情緒作用下,我們理智思考的腦區(特別是前額葉)就會被抑制。這時,我們做出的決策多半是衝動、直覺的。為了快速應對這樣的情緒,大腦發展出來一種決策歷程,可以繞過「理智」的干預,讓個人快速做出回應,好避免太晚反應而遭遇危險。神經科學家約瑟夫.雷德斯(Joseph Ledoux)曾說過一個故事:某天在登山時,剛下山的登山客好心提醒你,這座山上有蠻多蛇的,你要小心一點。聽完對方的建議後,後面的你戰戰兢兢地爬起了山。忽然,你瞄到前面的岔路中,有一圈盤繞的東西。在這個情境裡,你還來不及「理性思考」那是什麼的時候,你的身體就已經幫你快速往後退了幾步。那主動保護你的功能,便是來自大腦中一種稱為「杏仁核」(amygdala)的地方。杏仁核主管我們的情緒及恐懼,又被稱為情緒警察,它的反應極為快速,而且可以直接繞過「理智」的干預。因此在看到一個模糊的東西時,杏仁核會「先下手為強」,讓你避開危險。就算你後來理智思考才發現,原來那是草繩,誤判了,但也沒關係。對大腦來說,寧可誤判危險,也不能來不及避開任何一個危險。不過也正因「恐懼主導力量之強大」,我們往往來不及理智思考,就做出一些行動,甚至把錢交了出去。恐懼會使人高估風險,因而太快做出衝動的決定,不可不慎。當詐騙集團做足功課,我們就危險了:驗證偏誤在認知心理學中,有種稱為「驗證偏誤」(confirmation bias)的概念。這個詞指的是在我們做決定時,會尋找一些資料來輔助決定。但我們常在不知不覺中,去關注、尋找那些可以確定「成見」的資料來強化當時的決定。在這起案例中,詐騙集團「做足了功課」,巧妙地提供各種素材,讓受害者可以「義無反顧」的做出最後的決策——乖乖聽話。「怎麼會,我怎麼可能會涉及洗錢案?糟糕,如果我真的被扯入這種案件的話,豈不是犯法了?法律⋯⋯警察⋯⋯法官?天啊,怎麼會這樣,真的有警官來了,太可怕!天啊,法官也出現?這太嚴重了!所以洗錢案偵查的人都找上來了,我真的被誰害了!!」這一切都完全符合「洗錢案」該出現的人物結構。在這種慌忙時刻中,我們得到各種「讓劇本更合理」的線索,驗證自己「真的被誰害了」的想法,因而一步步陷入了詐騙集團編織的迷網中。類似案例還包括,經典的「解除分期付款」案例。詐騙集團透過非法管道,取得我們在網路上購物的個資,不管這些個資是商家不小心外流,或者是被駭客入侵而流出。我們的資訊,包括姓名、電話、購物明細,他們都一清二楚。相關案件中,自稱「客服人員」的人打來表示:「您好,您之前曾向本公司購買**貨品,因為公司內部作業疏失,將您的金額誤設為12期分期扣款。如果未取消訂單,您可能會被重複扣款。要請您幫忙配合指示操作取消訂單。晚點金融單位的人員會再與您聯絡。」看似好意的提醒,很多受害者在第一時間就信任了對方,但之後真正把錢轉出去的原因,正是這樣的信任感被濫用。沒多久,金融相關單位的電話就來了。詐騙集團做足功課,把「來電顯示的號碼」改為「金融單位的號碼」。因此儘管很多人早為了怕廣告電話,安裝一些偵測來電身份的軟體或APP,但在螢幕顯示「**銀行」時,仍舊陷入了驗證偏誤的陷阱中,完全不疑有他,繼續聽從對方指示。通常,對方會在電話中告知:「請您到最近的提款機解除分期付款」。且在過程中,對方會不希望你掛電話,他會很有耐心地等你移動到提款機,接著要你依照指示,輸入**代碼,再輸入帳號***,轉帳***元。有時候,對方甚至會指示長輩刻意把ATM操作過程變成「英文」介面,長輩就更難知道自己到底在操作什麼了。同時,詐騙過程中,對方也會搬出一些事實上毫無根據的特定用語,比方說「安全帳戶」,透過看似專業的用語使受害者更不疑有他。典型腳本如:「剛剛因為操作錯誤,資料卡在ATM裡,我們現在要幫你把存款轉移到『安全帳戶』,這樣才能繼續往下操作,請您將存款先挪移到以下帳號******」。這種案例就算是高知識份子,只要與金融、商業金流手續不熟,還是可能被騙。例如有具博士學位的工程師,在網路上團購東西,線上刷卡付款後,接到自稱購物網站的人來電。對方說他「錯勾分期付款」,同樣的要他到提款機「操作取消」。對話過程中,詐騙集團搬出像是「操作錯誤」、「凍結帳戶」、「涉嫌洗錢」等理由,威脅受害者「你的帳戶會交給金管會監管」。被威脅後出現的焦慮感,使該男在半個月內轉帳7次,前後共被騙走1千多萬元!驗證偏誤另一種出現的機會是對方是熟人,因為熟悉我們便常不仔細思考。日前新聞報導藝人董至成收到自稱好友胡瓜傳來的訊息,對方和他在網路上閒聊了3天後開口向他借款85萬,因為對方說話口吻與胡瓜相似,董至成沒有多想,二話不說準備到銀行匯款。但在董至成準備轉帳時,他老婆跟銀行行員都覺得奇怪,提醒他要小心,這時一查才發現真的是遇到詐騙。為什麼3天的時間董至成沒有產生疑問,或對胡瓜需要借款85萬也沒有覺得奇怪呢?仔細看詐騙集團細膩的手法就知道了。首先,對方以「胡自雄」,也就是胡瓜的本名加董至成的微信,並不是所有人都知道胡瓜的本名,但與瓜哥熟識的人——董至成,想必知道。第二,胡自雄在微信上說,自己現在正在錄影,這筆錢是他朋友要借的,可是因為他正在錄影,無法抽身、走不開,所以請他幫忙。而當時董至成確實也打給了胡瓜助理,助理表示「瓜哥現在正在錄影,沒錯。」因此,「正在錄影」就成了「資訊正確」,讓董至成更「不疑有他」,「驗證」對方真的是瓜哥了。好在董至成後來聽太太的話,親自到攝影棚找胡瓜確認,才釐清真相,也保住這麼一大筆錢。上述利用熟識關係的驗證偏誤手法,也常應用在「小額付款」的詐騙中。詐騙者通常會先假裝是你熟悉的朋友,讓你產生信任。之後,再透過電子郵件、通訊軟體的聊天視窗、簡訊等來誘導受害者,藉此取得網路帳號、密碼等小額付款所需的關鍵資料。看看下面這些對話,都是暗藏玄機的魚餌喔!可別因為傳訊者的帳號真的是你朋友,就輕易點下去。記得,在這個時代,人人的帳號都可能被盜用。•「哈囉,我兒子參加學校的畫畫比賽,可以幫個忙,幫我投票給他嗎?(後面接著要你點下去的網址)」•「是老陳嗎?老同學好久不見,來看我現在的照片,能想起來我是誰嗎? ^^ 安卓手機這裡看(後面接著要你點下去的網址)」—按下去之後,網頁自動下載一個副檔名為apk的手機APP,之後螢幕跑出一些人物照片。不到1小時內,接獲電信公司傳來的小額付費簡訊通知,告知已消費新臺幣6千元。•「誒,我等等要開會,你幫我收一下購物簡訊好嗎?我手機等下不能用。」—在告知詐騙集團自己的手機之後,自己手機就收到了多封「網路購物手機驗證碼」,雖然簡訊中提醒收信者,勿將確認碼向他人或網路親友透露,但受害者仍將認證碼告知對方,因而被詐騙。這些詐騙者考量到人性多半信任他人,在基礎關係建立後,就能更輕易地要到受害者的個資,並讓受害者在不知情的狀況下,同意某些付款行為,等到收到下一期電信帳單時,才得知遭受詐騙。這類型的小額付款都建立在我們容易相信他人的特質。特別是「網路上已有既定關係」的他人,好比臉書的朋友、曾經在通訊錄名單(但其實不認識的、也不知道對方打哪來)的聯絡人等。另外,也有許多受騙的長輩是出於對科技用品與使用的不熟稔,因此很多時候以為「連結」只是按一下不會怎樣,這都也成為許多詐騙案得以發生的重要原因。書籍介紹你書名:今天被騙了嗎?心理師教你破解詐騙伎倆作者:林昱萱, 周裕翔, 蘇益賢出版社:時報出版出版日期:2020/06/23作者簡介/林昱萱初色心理治療所臨床心理師,政大心理學碩士。專長為憂鬱與焦慮症治療、社交焦慮調適、身心健康促進等。和個案一起用心理學的概念好好生活。聯絡方式:clinpsylin@gmail.com周裕翔新田心理治療所臨床心理師,臺大心理學碩士。專長為親子溝通、社交、同理心與思考/學習力訓練、兒童與青少年之心理治療。致力於將心理學運用在生活中,正面影響更多人。聯絡方式:yhchou16@gmail.com蘇益賢初色心理治療所臨床心理師,政大心理學碩士。專長為企業與職場心理學、情緒與壓力管理、成人與青少年之心理治療。除臨床工作外,亦常獲邀至企業、公部門、校園進行演講,每年演講上百場。著作:《練習不壓抑》、《練習不快樂?!》、《認真的你,有好好休息嗎?》(合著)等心理學大眾科普書籍。聯絡方式:psy.su.tw@gmail.com延伸閱讀: 有小酌習慣,反而容易養成易瘦體質!醫師公開:減肥適合喝4種酒,快收藏~
-
2020-07-29 癌症.大腸直腸癌
大腸癌65歲後最好發! 早期無明顯症狀,除了血便還有這些要注意
65歲的陳伯伯因為解便困難,到醫院求診,經大腸鏡檢查發現在乙狀結腸有個3公分的腫瘤,電腦斷層確定沒有其他器官轉移後即接受手術切除,術後病理報告發現23顆局部淋巴結中有5顆有癌細胞轉移,腫瘤科醫師評估需要接受6個月的輔助性化療。 大腸癌侵犯位置為結腸、直腸 一開始多為良性瘜肉 台大醫院新竹分院內科部血液腫瘤科楊明翰醫師說明,大腸癌泛指發生於大腸的惡性腫瘤,可依其侵犯位置分為結腸和直腸;結腸包含升結腸、橫結腸、降結腸及乙狀結腸,乙狀結腸和直腸相接。大多數大腸癌一開始時只是良性瘜肉,經過一段時日後,有些瘜肉會惡化成大腸癌,逐漸變大產生症狀。若是出現在升結腸較容易造成貧血、腹脹;若發生在降結腸或乙狀結腸則多出現腹瀉或便秘,及型態變細或帶狀改變、血便或是腸道阻塞來表現。 第1至3期大腸癌治療 手術輔以化學或放射治療為主一般針對第1至3期大腸癌的治療,手術切除是唯一能根除腫瘤的治療方式,並輔以化學治療或放射線治療。目前國內外專家一致共識是第1期的大腸癌復發轉移機會低,建議定期追蹤即可,無須輔助性化療。第2期腫瘤侵犯較深及第3期有淋巴結轉移,則依危險因子的有無,醫師會建議進行3個月或6個月的輔助性化療。危險因子包括:組織學分化不良、有淋巴管及小血管或神經侵犯、手術前已出現腸阻塞甚至穿孔症狀、手術邊緣有腫瘤細胞浸潤。 大腸癌發生率僅次乳癌 第一期存活率高達9成楊明翰醫師表示,隨著國人飲食西化、多肉少纖維、生活習慣改變,大腸癌的發生率呈逐年上升。根據國民健康署報告指出民國106年有1萬6千多人被診斷大腸癌,其發生率僅次於女性乳癌,但同年度死於大腸癌的卻不到6千人,表示大多數被診斷大腸癌的病人可以在治療後長期存活。而決定存活率的最重要因素,就是診斷時的期別及是否有機會手術切除。除第4期的大腸癌外,其餘期別的5年存活率都遠超過5成,若為第1期的大腸癌,存活率甚至高達9成以上。因此在臨床上,並不贊成大腸癌病人完全不接受正統治療而採取另類療法,倘若錯過了治療良機,從原本可以手術切除的早期轉變為全身轉移的晚期大腸癌,那治癒的機會就大大地降低。 50至74歲每2年1次定量免疫法糞便潛血檢查 結果陽性應盡早就醫近年來國健署推動大腸癌篩檢計畫,補助50至74歲民眾每2年1次定量免疫法糞便潛血檢查,若篩檢結果為陽性,則建議安排進一步大腸鏡檢,早期發現早期治療。楊明翰醫師提醒,大腸癌好發年齡約65歲左右,80至90歲的患者也並不算少見,年齡本身並不是接受化療與否的絕對限制,建議還是與醫師及家人好好討論,衡量接受治療的利弊得失後再行決定,以改善病人的生活品質及達到延長存活期之目標。 (圖文授權提供/NOW健康)延伸閱讀: 腹瀉未必是吃壞肚子 出現4種症狀可能就是癌! 吃素還是會得大腸癌! 最好的預防方式,養成3習慣最要緊
-
2020-07-29 科別.精神.身心
這些病都是「氣」出來的!若不小心生氣時該怎麼辦?
生氣不利於家庭幸福、關係和睦跟工作的開展,也對健康有很大危害。老話說「氣大傷身」,很多疾病都與生氣有關,不信就來看看——為什麼你動不動會生氣或憤怒?「生氣」、「憤怒」是比較通俗的說法,而醫學上更多用「情緒波動」來形容。生氣在日常生活中是非常普遍的,出生幾個月的嬰兒就能開始感受到憤怒了,比如在他們無法得到想要的東西時,就會抗議地哭泣。人為什麼會有生氣這種情緒呢?憤怒作為一種情緒,其實是大有用處的,因為它為我們的祖先提供了一個進化優勢。就像「害怕」這種情緒會讓你對危險保持警惕一樣,憤怒讓你對不公正的情況保持警惕,它能夠激發你去對抗這種不公正。為了應對殘酷的環境,人體進化出了一種逃跑或戰鬥反應系統——交感神經系統。當你憤怒時,你的心跳、呼吸加速,消化系統放緩來為你儲存能量。同時,你的血管會擴張,將血液輸送到你的四肢。所有這些都能幫助我們的祖先去抗爭殘酷的、不宜生存的大自然環境。因此,憤怒是人類在進化中所保留的一種情緒表現。這些病都是氣出來的?●心血管疾病首先,生氣最直接危害的就是心血管:當人暴怒時,腎上腺素和去甲腎上腺素分泌增多,血管收縮或冠狀動脈痙攣,血液粘稠度增加,因而容易導致心肌缺血、缺氧,從而引起心絞痛和心肌梗塞,甚至會出現心律失常,嚴重可導致心臟驟停、引發猝死。●心臟神經官能症如果長時間沉浸在不良情緒當中,甚至還可能會引發一種叫作心臟神經官能症的疾病。●其他疾病或症狀另外,經常性情緒波動還會引起一些其他疾病或症狀:1、胃腸疾病當人的情緒長期處在壓抑及應激狀態下時,會導致交感神經興奮,導致消化道黏膜組織缺血缺氧,長期會影響消化功能。2、肝臟疾病肝臟內分佈著豐富的交感神經,氣惱憂愁會直接導致肝細胞缺血,影響肝細胞的修復和再生。經常發怒的人,肝病發病機率會增加。3、呼吸性鹼中毒正常人大概1分鐘內呼吸15次,而人生氣時,呼吸次數可達30次以上。由於快速呼吸,大量的二氧化碳(酸性)被排出體外,造成呼吸性鹼中毒,出現胸悶、胸痛、呼吸困難、心悸、大汗、面色蒼白,面部口唇麻木及手足、全身抽搐等一系列中毒症狀。生氣的時候應該怎麼辦?我們在生氣時,總會有各種各樣的原因,比如這人吃飯吃東西時嘴發出聲、前面那輛車開得太慢了。但是要注意,並不是這些刺激讓我們生氣,而是我們對於這些原因的感受和理解。比如,同樣是遇到前面開車慢的,你並不會每次都很憤怒,而是依據自己當時的心境感受。調節情緒,可以嘗試以下辦法:1.有意識地改變自己的面部表情:比如可以暗示自己多微笑。2.轉移注意力:將自己的注意力從消極情緒轉到其他方面,感到憤怒時,不妨想想讓自己高興的事兒。3.深呼吸:通過平穩的呼氣、吸氣練習,能夠讓你波動的情緒慢慢穩定下來。一般性的怒火,在5-8次呼吸後可以平息下來。4.從生氣源頭解決:遇事用智慧面對,積極化解,而不是情緒。(來源/轉載自《文匯報》)
-
2020-07-27 名人.精華區
聰明用輔具 創造長照樂齡生活
衛福部統計,2018年國人平均餘命80.69歲、健康餘命72.28歲,代表著國人被疾病纏身、失能的「不健康生存年數」平均8.41年,史上新高。這8.41年是我們不樂見的,增進健康餘命,讓不健康生存年數的照顧負擔降到最低,便是我們勢在必行的任務,而輔具是照顧的好幫手,是長照幸福的重要工具。藉輔具提升自立能力像各式精準運動復能器材,可促進長輩肌力、平衡力與認知,降低跌倒、失能、臥床風險;藉由枴杖、輪椅等行動輔具,讓走不遠或無法走的人,能自由且安全的前往想到的地方。藉由轉移位輔具的運用,能使照顧者在照顧過程中更省力、減少傷害,並維持被照顧者尊嚴;生活輔具的適時運用,讓生活中的大小事都能省力而有效率,提升自立生活能力。懂得選擇輔具並善用藉由克服樓梯問題的爬梯機或樓梯升降椅,以及無障礙接送福祉車,讓失能者也能輕鬆外出不會長期關在家。住宅的無障礙改造,讓家中環境成為人人能安全進出與活動的場所;藉由視聽溝通輔具,讓眼茫茫、耳重聽的長輩不再害怕無法與他人溝通而關係疏遠。我們都會老,長照是你家、我家每一個人的事,懂得選擇並善用輔具,能讓我們一起共創更美好的生活。輔具大展找尋照顧解方全球受疫情影響,國際知名輔具專門展,如德國Rehacare展、日本HCR展,今年都停辦。台灣疫情解封,在遵守各項防疫相關措施之下,「2020台灣輔具暨長期照護大展(ATLife)」即將順利開展,讓更多人能接觸輔具、瞭解輔具。前往展會參觀,可學習、試用、選購、找尋照顧解方,大家都應認識輔具在長期照顧的重要性。我們期望,打破大眾對輔具代表障礙的刻板印象,取而代之的是輔具創造樂齡生活的想像,讓全民能夠實現理想的成功老化,藉由輔具而樂活,創造幸福的長照生活。復健人員提供專業服務今年將展現獨步全球兩大特色,一是全球首創「長照12大哉問產品指引」導覽手冊,現場限量發行,針對長照可能面對的12個常見的照顧問題,提供對應解方與相關產品。二是由復健復能專業人員參與,包含物理治療師、職能治療師、語言治療師、聽力師、復健醫學專科醫學會、義肢裝具師等,使輔具因有專業服務而加值。台灣輔具專業服務與產業有著巨大的凝聚力及量能,去年大展,四天創下近12萬人次參觀的紀錄。今年國際局勢重大變化,台灣更要證明我們不容忽視的輔具專業服務與產業軟硬實力。輔具產業是台灣經濟的王牌。今年也將於展中進行英文現場直播,讓遠在國外的觀眾共襄盛舉,更讓全世界看到台灣輔具專業服務與產業。
-
2020-07-26 養生.樂活人生
三度罹癌的體悟!寶媽:天塌下來不要搶著去擋,不如一路玩到掛
編按:以星媽身分出道的寶媽,螢光幕前總是笑容可掬。然而,近年來,她卻陸續被診斷罹患甲狀腺癌、淋巴癌和肺腺癌。一直以來,她都是擔任家庭中承擔責任的照顧者,甚至每年都會送月餅給所有認識的朋友。然而,3度罹癌讓她有了不同的體會:讓自己休息,天塌下來不要搶著去擋!沒什麼事,少了你不行。去(2019)年年底,寶媽在臉書上宣布自己剛開完刀切除肺腺癌腫瘤,而這已經是她第3度被診斷出癌症。照片裡她笑容可掬,一點也不像剛經歷一場大病的模樣。半年之後見到寶媽,她氣色依舊、同樣笑得開心:「最近我才剛通過手術完第一次大考(術後她必須定期回診,確認癌細胞沒有復發狀況)!」為何選擇對外公開自己的病情?寶媽說,她想讓大家知道,生病並不可怕。「像我這樣領有3張重大疾病卡的人,一樣可以樂觀面對自己的人生。」她笑稱,那篇貼文出來後,她足足回了5小時的訊息,全是親朋好友來關心問候,寶媽在圈內的好人緣可見一斑。不願親友擔心 住院帶面膜淡定保養一般人可能很難想像,被醫生3次宣告自己得了癌症是什麼感覺?2004年,寶媽第一次被告知罹患甲狀腺癌時,她堅持獨自搭公車回家。「我從榮總坐車回家差不多要一個小時,晚上公車沒人,剛好可以讓我冷靜一下。」寶媽笑說。「我就一個人坐在公車上發呆,腦子裡一直反覆想:天啊,我真的得癌症了!要開刀耶……我要先跟誰講?還是不要講好了?女兒一個在加拿大、一個在大陸工作,一個還在念書,我到底要跟誰講?然後人生很多畫面就跑出來。」不巧的是,在開刀後一個禮拜,她還有一場新書記者會要辦。「你也不可能到這個時候才要叫停,只好硬撐著上場。」到了這次肺腺癌手術,她已經對住院治療的SOP駕輕就熟。「我就帶足了各種保養品進醫院啊,這麼多人要來看我,怎麼可以邋遢呢?晚上無聊的時候剛好可以敷個面膜。所有我遇過的醫生和護理師都說,我是他們看過最冷靜的病人。」就在開刀前,寶媽還和小禎等幾個好友一起去蘇美島度假,當時她已經知道自己的病情,卻沒告訴任何人,「因為我真的不想掃大家的興。」與其隨時隨地小心翼翼過活,寶媽寧願一樣生活、吃飯和旅行,自在地過每一天。(推薦閱讀:先後罹2癌,葉金川車照騎山照爬「與其擔心癌症奪走生命,我更怕被維生管子束縛」)三度罹癌 在意與否日子都得過 現在寶媽已經動完手術,療程也告一段落。但因為發生在腺體的癌症容易轉移,所以仍然必須按時回診做檢查。「我現在就是3個月一個小考、6個月一次大考。」然而,腫瘤雖然可以切除,卻並非船過水無痕:「比如說現在只要稍微有點變天,氣壓變低,我就會開始覺得喘,比氣象台還準(笑);然後淋巴和甲狀腺影響我最多的就是睡眠,兩邊的甲狀腺切除、做化療還要長期服藥,身體是不可能恢復到沒生病以前的狀態。」每一次生病,帶給寶媽的感受都不同。10幾年前第一次得癌症,她才50歲出頭,不怎麼覺得嚴重,開刀完回診就沒事了,但因為切除甲狀腺,身體缺少內分泌作用,從此得吃一輩子的藥。「第2次3年前淋巴腺開刀,對我來說影響比較大,那時我差不多60、61歲,照人的平均年齡來講,應該還有20年好活,那時是我真的第一次感覺到:日子是不是剩下不多了?」至此,身體病痛給寶媽的體會是:「不在意的時候,日子過得很快;但若開始計較了,日子只會過得更快。即便是20年,也只是一晃眼過去的事情。」照顧家人30年 堅強已成習慣多年下來,寶媽幾乎成為身邊親友的醫療顧問,舉凡生病了該掛哪科、看哪個醫生最好,或是臨時有狀況該送哪家醫院,幾乎都會來徵詢她的建議。這不只是因為「久病成良醫」,寶媽之所以熟悉醫院大小事,更因為她其實是有著近30年資歷的照顧者。除了自己家中長輩,甚至連前夫一家人從香港搬來台灣定居後,都由寶媽一手打點家中的大小事務。她曾在媒體訪問中表示,當年她隻身旅居香港,幸而公婆對她非常照顧,這個恩情不能不報。習慣了當那個負責堅強的人,更不想讓身邊人擔心,第2次罹癌時,她甚至在開完刀之後才告知人在美國的小女兒。「她知道以後哭到不行,當時還很生氣地跟我說:媽媽妳生病怎麼可以不告訴我?」寶媽說著說著,忍不住紅了眼眶:「這麼多年來,所有人生病都是我陪著,醫院我太熟了。正是因為太了解那種陪伴病人的憂慮、對未知病痛的恐懼,我會捨不得身邊的人難過。再苦的治療我都知道是怎麼回事了,你說我還有什麼好怕的?」在三令五申、下不為例「以後生病絕對不能瞞著我」後,這次肺腺癌手術,寶媽只得老實「通報」小女兒。沒想到特地從美國飛回台灣陪媽媽的小女兒,卻因為時差在病房睡得不省人事。「那時候我一邊傷口插著引流管,一邊感覺想吐、又想上廁所。但女兒怎麼叫都叫不起來,按了鈴也沒有護理師過來,我沒辦法自己起床,硬生生在床上忍了2個小時。」寶媽苦笑著說。5年辦6次告別式 身後一切都不如及時說愛反覆治療、陪病,出入醫院的日子,之於寶媽就像是日常的一部分。然而讓寶媽真正對生死變得豁達的原因,實則是近年她直面了不少身邊親人的離世。「這5年當中,算算我辦了6場家人的告別式。不管是準備好之後走、措手不及地走,還是等了很久才走,甚至處理晚輩的葬禮,我都遇過了。」「我每辦一場告別式,就告訴自己:我不要設靈堂、不要念經、不要燒香,不要供品,經歷愈多次,就愈覺得這些事情對我而言沒有意義。人到這個年紀,大概都已經處理了上一代的離開,但我想教下一代怎麼處理我的離開,我覺得這是每個人都該學會的功課。」因而,寶媽除了交代家人免去一切繁瑣儀式,更已為自己備妥塔位、連骨灰罈的樣式都選好了。她笑說:「我往生之後都不知道飛到哪裡去了,哪還會回來聽你們念經?一個人走了之後就一了百了了,什麼都歸零,還不如在人活著的時候對他好一點。」寶媽的母親在2011年過世,她憶起母親在病中常不肯好好吃藥打針,是個很不配合的病人。「她心臟不好、又有糖尿病,所以我們很嚴格規定她的飲食。沒想到她竟然偷偷買了食物藏在冰箱深處,半夜爬起來偷吃,家人聽到聲音起來看,媽媽一個緊張嗆到,老人家就這樣插管在加護病房住了10天。」「有時候自己沒有察覺,但那個負面情緒其實會不自覺反應在病人身上。如果有機會重來,或許我不會說這不准吃、那不可以吃,可以改說:這個我們吃一點點就好,好不好?」學習放下責任 只求玩到人生終點過去寶媽有個維持了10幾年的習慣:每逢中秋節,她就會送月餅給所有圈內認識的朋友、甚至包括節目所有工作人員,每回都得送出幾百份。「那段時間我每天眼睛睜開就在想:我今天要去哪裡錄影?來賓有誰?工作人員有誰?要準備幾份?有一次還焦慮到過度換氣,整個人喘不過氣,醫生就說:寶媽,你太緊繃了。」「到了60歲生日這天,我給自己的禮物就是:我不要再做這件事了。以前我是什麼都要面面俱到、一肩扛起的個性,後來我覺得包括生病這些事情,可能是一個警訊,告訴我其實沒有什麼事情是少了你會塌下來。」是而,寶媽近年有意減少工作、花更多的時間和親朋好友聚會、旅行,也和姊妹淘一起投身公益、到醫院分享自己多年來如何與癌症共處的經驗。問她接下來有何安排?她爽朗回答:「一路玩到掛啊!」「其實人生每個人都有最後一天,年輕時你會有目標、有未來很多想做的事,要照顧小孩等等,但我一個65歲的人,這些事我都做完了。我現在每次跟朋友約吃飯,就當作少了一次,但這不是悲觀,是讓我更珍惜每一次相聚的機會。」多年來一人獨居的寶媽說:「我的想法是,再給自己5年的時間,到了70歲,我就去住養老院。我的小孩都長大了,他們都可以把自己照顧得很好,我也沒有後顧之憂。」寶媽也想跟很多辛苦了一輩子的50、60世代說:天塌下來不要搶著去擋,試著把擔子放下,對自己和別人都是解脫。「不要總是和別人比較,做真的會讓自己快樂的事情,也是一種斷捨離。」原文:三度罹癌的體悟!寶媽:天塌下來不要搶著去擋,不如一路玩到掛
-
2020-07-26 癌症.頭頸癌
頭頸癌專題/用藥二擇一 頭頸癌治療讓醫病兩難
由於頭頸部癌成因複雜,藥物選擇少,台灣頭頸部腫瘤醫學會理事長婁培人指出,健保規定轉移性及復發性頭頸部癌用藥,只能在標靶及免疫藥物中二擇一,由於這群患者多是中壯年,經濟上又屬弱勢,常讓醫病陷入兩難,治療方式也非國際趨勢。病患多基層勞工 身心衝擊巨大頭頸部的相關癌症中,人數最多的口腔癌就佔十大癌症的第五名,佔男性的第四名,108年就有3,154人死亡,其次就是鼻咽癌也有536死亡。同時也是台大醫院耳鼻喉部教授的婁培人在「無聲話語頭頸部癌 醫護相挺專家共識會」中指出,頭頸部癌患者往往是社會最基層的一群人,生病後不只是個人工作上的損失,也造成社會勞動力的缺口,且多數是家中經濟支柱,身心面臨的衝擊可想而知,然而頭頸癌臨床治療卻又面臨選擇不多的困境。選標靶或免疫藥 第一時間就得決定陽明大學副校長楊慕華,本身也是血液腫瘤科主治醫師,他無奈地說,頭頸部癌會受外在因素影響,每個人暴露的致癌物及基因突變都不同,很難找到特定的基因去治療,這跟其他癌症非常不同,因此藥物的選擇並不多。直到標靶藥物上市才帶來突破,2009年標靶藥物合併放療獲得健保給付,讓患者減輕不少經濟負擔。楊慕華說,標靶藥讓我們看到病人的存活期有改善,免疫藥物則讓我們看到病人有被治癒的可能,但去年免疫藥物用於頭頸部癌的健保給付規定,醫師第一時間就必需先判斷要選標靶藥還是免疫藥物,但這兩種藥物對病人來說都很重要,讓醫師在選擇藥物時壓力也很大。治療用藥受局限 還有使用上限在國外治療的原則,依據病人的生物標記PD-L1(programmed death-ligand 1)表現量、腫瘤大小、遠端轉移的機會及病人身體狀況,再來決定治療方式。但在台灣情形大不同,楊慕華指出,國內患者選藥前必需先檢測PD-L1,表現量超過50%,免疫藥物才能給付在第二線用藥,第一關就約有八成患者不適用,在國際臨床指引為第一線用藥的免疫藥物,在國內使用非常受限。醫師的難處還在於,若選擇標靶藥物,同樣有使用上限制,楊慕華說,標靶藥物有效也只能用18周;若病人使用期限到了,也只能婉轉的告知換藥,不然就得自費。台灣醫療水平高 卻難接軌國際婁培人說,國內頭頸部癌治療無法與國際接軌,也連帶影響到參加國際臨床試驗,有些試驗會需要免疫藥物第一線失敗的個案,但現在面臨找不到病人的情形。台灣醫療水準高,早期患者治療成果好,彰化基督教醫院放射腫瘤部主任林進清指出,以口腔癌為例,台灣的手術治療成效好,病患在早期治療後還能回到社會工作,至於放療也是治療的三項手段之一,但因頭頸部癌神經較多,劑量太大會造成聽覺神經受損。口咽癌以化療為優先,加上現在藥物進步,未來放療劑量下降,就能減少副作用的發生。復發及轉移性頭頸部癌藥物進展美國2006年標靶藥物合併放療,核准上市2011年標靶藥物合併化療,用於第一線用藥2016年2種PD-1免疫藥物上市2019年PD-1免疫藥物第一線治療核准上市台灣2009年標靶藥物合併放療通過健保給付2017年標靶藥物合併化療通過健保給付2019年免疫藥物給付第二線治療,但限制標靶藥及免疫藥物二選一
-
2020-07-25 新聞.科普好健康
攝護腺癌威脅增 醫:50歲後應每年篩檢
台灣攝護腺癌(又稱前列腺癌)發生率雖然不比歐美國家,但近年攝護腺已悄然成為台灣男性發生率第四名,病患確診時有超過三成已經遠處轉移,分析主要原因是攝護腺特異抗原(PSA)的篩檢率不夠普及。PSA是攝護腺的正常分泌物,在癌症患者的血液中指數通常會升高,因此普遍用來作為攝護腺癌篩檢及攝護腺癌治療後的療效評估。由於攝護腺癌大多發生在50歲以後男性,建議50歲以後的男性每年一次,藉由血液中PSA指數檢查,來評估攝護腺癌的風險。診斷靠切片 確診考慮三件事攝護腺癌的最有效診斷工具還是攝護腺切片檢查,施行的方法分為經直腸或經會陰部兩種,雖然經直腸切片的方式較普遍,但術後併發感染的風險相對較高。攝護腺癌盛行率雖然逐年增加,但是癌症病程進展卻相對緩慢,且不常轉移重要器官,因此,一旦確診為攝護腺癌後,該如何選擇治療方式,至少需考量三件事,一是自身身體狀況及生命期望值、二是疾病期別,三是癌症的惡性度。例如一位85歲的老先生,若確診為低惡性度的早期攝護腺癌,他可能完全不需要任何治療,患者得知罹患攝護腺癌時,不需慌亂,應該與醫師討論分析,選擇適當的治療方式。術後副作用 近年已有新療法如同其他絕大多數的實質癌症,唯一能根治攝護腺癌的方法,就是早期發現並接受根除性攝護腺癌切除手術,但攝護腺位於骨盆腔深處,此類手術的困難度較高,且有多種可能的術後副作用,例如術中出血及術後尿失禁及性功能障礙等。近年微創手術包括腹腔鏡及機器人輔助手術,已大幅減少術中出血的危險性,並且經由許多術前評估,術中技巧改進及術後復健訓練,讓術後尿失禁的比率和時間都相對減少。至於受擾於持續性尿失禁及性功能障礙的病患,可與醫師討論補強。攝護腺癌為相對進展緩慢的癌症且多侵犯年長男性,加上攝護腺根除手術有可能的術後併發症,因此,許多潛在可以控制攝護腺發展的治療也被廣泛應用,其中最有效果的方法當屬放射線治療(俗稱電療)。當然,此種治療方式也有可能的副作用,但總體而言,其治療結果和根除術手術相比,八年內大致相當。荷爾蒙去除 抑制癌細胞生長對於遠處轉移的患者,治療上必須考量全身系統性治療,目前最有效的全身性治療法為荷爾蒙去除療法,透過雙側睪丸切除術或針劑注射法,讓體內男性荷爾蒙盡量降低,抑制攝護腺癌細胞生長。若荷爾蒙去除療法無效時,可再考慮化學治療及標靶治療。近年許多大規模臨床追蹤報告顯示,針對診斷時已轉移的某些高危險族群患者,在第一時間除了荷爾蒙去除法,就加上化學治療或標靶治療,甚至針對局部的病灶施行手術切除或放射線治療,可有效提供患者更好的疾病控制。
-
2020-07-22 癌症.大腸直腸癌
解便困難求診 65歲男子發現結腸癌轉移
65歲陳姓男子因解便困難到醫院求診,接受大腸鏡檢查發現乙狀結腸有個3公分腫瘤,術後病理報告發現23顆局部淋巴結中,有5顆有癌細胞轉移,經腫瘤科醫師評估需要接受6個月的輔助性化療。台大醫院新竹分院內科部血液腫瘤科醫師楊明翰說明,大腸癌泛指發生於大腸的惡性腫瘤,可依侵犯位置分為結腸和直腸,結腸包含升結腸、橫結腸、降結腸及乙狀結腸,乙狀結腸和直腸相接。大多數大腸癌一開始時只是良性瘜肉,經過一段時日後,有些瘜肉會惡化成大腸癌。若出現在升結腸較容易造成貧血、腹脹;若發生在降結腸或乙狀結腸則多以排便習慣(腹瀉或便秘)及型態(變細或帶狀)改變、血便或腸道阻塞來表現。一般針對第一至三期大腸癌治療,手術切除是唯一能根除腫瘤的治療方式,並輔以化學治療或放射線治療。放射線治療主要針對被固定在骨盆腔的直腸癌,對結腸癌並沒有太大幫助。輔助性化學治療主要是殲滅手術時潛在的微轉移,降低復發及轉移的機率,進而提升病患整體存活期。目前國內外專家一致共識是第一期的大腸癌復發轉移機會低,建議定期追蹤即可,無須輔助性化療。第二期(腫瘤侵犯較深)及第三期(有淋巴結轉移)則依危險因子的有無,醫師會建議進行3或6個月的輔助性化療。楊明翰說,大腸癌好發年齡約65歲,但80至90歲的患者也不算少見,除第四期的大腸癌外,其餘期別的五年存活率都遠超過五成,近年來國健署推動大腸癌篩檢計畫,補助50至74歲民眾每2年1次定量免疫法糞便潛血檢查,若篩檢結果為陽性,則建議安排進一步大腸鏡檢,早期發現早期治療。
-
2020-07-21 癌症.肺癌
咳嗽數月不以為意 就醫發現是肺腺癌
陳姓女子咳嗽數月,因不是特別嚴重,認為是輕微感冒,不以為意,後來得知肺癌已連續9年蟬聯十大癌症之首後,決定到嘉義基督教醫院檢查,經胸部低劑量電腦斷層掃描,發現一顆0.9公分的肺結節,最後確診為第一期肺腺癌,所幸及早發現切除,目前恢復順利,接受院方密切追蹤中。嘉基指出,胸腔外科當時判讀陳女的斷層掃描呈現「毛玻璃狀病灶合併中心部分實質化」,為早期肺癌的機率相當大,排除遠處轉移、接受電磁支氣管鏡導航行術前定位與單切口螢光胸腔內視鏡,行肺部分切除後,陳女恢復順利,第二天便出院。嘉基胸腔外科主任醫師張家銘表示, 民眾長時間咳嗽建議到院檢查,謹慎處理,早期肺癌大多無症狀,要以低劑量電腦斷層掃描,才能提供比傳統X光片更佳解析度的篩檢,但肺部小結節或腫瘤,良、惡性有不太相近的影像表現,還需要醫師專業判斷,非所有肺結節都需要立即手術切除。近年來肺癌進入精準醫療,如晚期肺癌根據腫瘤基因檢測,透過抽血採取微量腫瘤的DNA,進行次世代基因定序,來判斷是否以標靶藥物或者免疫治療,大幅改善以往只有化學治療產生的不佳效果。張家銘說,在治療過程中動態追蹤抗藥性,並調整藥物,為病人提供適切完整的治療照護計畫,手術治療近年來強調微創,更少、更小的傷口與疼痛,如篩檢出小於一公分毛玻璃狀的一期肺癌甚至零期原位癌,更可使手術切除的範圍縮小,減少病患肺部損失,術後恢復更快。張家銘說,越小的肺病灶切片越困難,且胸腔鏡手術與傳統手術不同,無需倚賴醫師的手部觸覺,以先進的定位方式,如同導航系統般,讓外科醫師快速得知病灶的位置。例如術前電腦斷層導引、複合手術室使用電腦斷層或新穎的電磁支氣管鏡,經胸部穿刺給予染色定位後,直接進行胸腔鏡手術切除,配合尖端的超高4K畫質的螢光內視鏡系統,外科醫師拿捏切除的範圍、深度、精準度與時效性大幅提升。
-
2020-07-21 養生.抗老養生
走得動、跑得動!如何成為「健康老化」典範? 專家建議:這樣做讓你成功抗退化!
文章出處/本文摘錄自遠流出版《抗老化,你需要大重量訓練:怪獸訓練總教練何立安以科學化的訓練,幫助你提升肌力、骨質、神經系統,逆轉老化》 面對高齡化的社會,我們是要享受長壽的幸福,還是面對長年的退化和失能,其實我們是有選擇的。運動科學已經為人類打開了一扇窗,發掘了後天提升身體素質的方法和技術,從肌力下手,讓人體運動能力可以長期保持到老年,這樣的生活方式,一定可以為人類未來的社會帶來重大的改變,而這也就是我在無數場合中說過的「典範轉移」。我們要從一種舊的生活方式,轉換到一種新的生活方式,而新的生活方式裡最關鍵的一件事,就是利用終身訓練的方式,長期保持最佳的肌力及體能狀態。前面的章節用了很多篇幅解釋典範轉移的急迫,也告訴大家虛擲光陰在無法增強人體運動能力的生活型態裡,是多麼可惜的一件事。我們談了許多退化的可怕之處,當作說服每個現代人開始訓練的理由,在最後的這一個章節裡,我想要換一種論述的方式,用三則隨筆,寫出肌力訓練更深層的幾個意涵。老化競賽推動肌力及體能訓練進入一般人的生活世界裡,最常遇到的阻力和藉口就是:「哎呀,我又不是運動員,幹嘛要練那麼重。」「那個你們年輕人練就好,老了要好好養生。」「我從小體育就不好,現在老了散散步就夠了。」每次聽到這樣的話,就覺得現況距離理想狀態好遠好遠,許多觀念真的還要好好溝通,我一直不是很喜歡大聲疾呼,但如果要用兩句話來改變這種態度的話,我想說的是:「你是『老化』這場比賽的選手,而這場比賽的參賽資格是你千辛萬苦爭取到的。」真的,你已經認真活了大半輩子,做盡了所有趨吉避凶的事情,才安安穩穩的活到面對中老年的生活,這在現代社會雖然不算太難,但也不是什麼輕鬆的事:你要有起碼的衛生觀念,要知道避開各種行船走馬的大小風險,還要辛苦工作換取溫飽。簡單來講,叫任何一位中年以上的長輩描述他的一生,鮮少人會說自己一點都不辛苦就活到現在。所以,能夠活到面臨劇烈的退化,是一種辛苦爭取而來的權利,這句話講起來雖然奇怪,但事實上就是如此。平安到老的人,幻想的是清閒的退休生活,沒有想到自己剛剛取得另外一場比賽的參賽資格,就是老化。老化是一個身體的競賽,要贏只能增強體力。我們可以幻想一個場景,一群六十開外的年長者,在重量訓練室裡,用嚴謹的技術一下又一下的舉著槓鈴,每一個動作都對身體輸入特定的刺激,每一次反覆都是長期進步不可或缺的努力,他們是老化這場競賽的超級運動員,每次成功完成課表,等於是一場又一場的過關賽,肌力長期的進步等於是一年又一年的年度排名賽,而這場競賽所有的人都是隊友,只有自己是自己的競爭對手,所要學習的是調控人體力量的所有知識,所要精熟的是符合人體自然動作的重量訓練技術,所要克服的是長期規律訓練的挑戰,所要做到的,就是一步一腳印地往前走,每一次完成課表,就是一次勝利,而獎品就是隨心所欲的人體運動能力。身體自由「無論你住在豪宅,還是陋室,你的靈魂,只住在你的身體裡。」前面花了很多篇幅,談了很多肌力訓練對健康和身體素質的效益,在這裡就不再多講了,老是用危機意識來喚醒人的運動行為,好像拿刀架在人的脖子上勸人一樣。其實我們應該來談一談更重要的事情,就是運動能力與「自由」這件事。自由對於人的一生來說非常重要,人的一生都在為自由奮鬥,從最基本的人身自由、民主國家彌足珍貴的意見自由和一輩子永不滿足的財富自由,這些自由的大小,直接影響了人一生的成就與幸福。但是,在現代的社會裡,人們經常忘記的一件事情,就是身體的自由。每個人生在世上,得到一副身體,也得到一個靈魂,而靈魂就住在身體裡,在這裡不想涉入哲學層次的辯論,因為我知道有些人對這樣的說法很有意見,這裡單純只是想要說,就算不是為了做什麼事,身體的自由本身,其實就是一個非常重要的自由,而身體能做的事,就是展現自由的方式。人體是非常渴望移動的,即使在靜態的工作環境裡,我們也不斷地動來動去。我們每天都需要至少一小段時間和活動空間來透一透氣,如果少了這樣的機會,人會變得悶悶不樂。長途飛機無論電影再好看,座位再舒適,點心再好吃,幾個小時之後,我們只渴望起來走一走。任何時候如果覺得心情煩悶,動一動馬上就會轉換心境。人體跟這個物理世界的關係,不僅僅是存在,而且還有互動,而人與世界互動的最重要憑藉,就是在空間中移動。一個我們不能觸及的世界,對我們將會少掉一大半的意義,而我們觸及這個世界的方式,就是在空間裡移動。在空間裡移動,需要的是力量,任何再細微的動作都是力量造成的,所以說「力量」是人與環境互動的最基本要素一點也不為過。對於很多人來說,肌力就跟空氣一樣,只有在稀少的時候才會被注意到,生活在安逸的現代社會的人們,唯有在連日常生活都力有未逮的時候,才會發現力量不足。如果不知道力量是一個可以因訓練而提高的東西的話,人們很容易覺得無可奈何,只好選擇改變生活方式,所以在中老年人的生活裡,肌力直接決定了生活品質和方式。人生大部分的時間,生活品質和生活方式是由「資源」來決定的,金錢是最常見的一種資源形式,所以,有錢的人,有有錢的生活方式,沒錢的人,有沒錢的生活方式,通常差異很大,未必誰比較滿足。到了老年的時候,資源的影響當然還在,但相形之下,肌力的影響卻越來越大了,日常生活當中的行動坐臥,受到肌力影響的程度越來越明顯,每天早上是輕鬆的翻身下床,然後精力充沛地開啟新的一天,還是千辛萬苦地坐起身子,舉步維艱的走下床,等著迎接一如往常的一身酸痛。這一舉手一投足之間的力量差異,不是其他人可以代勞的,所以也不會是財富可以改變的。有了肌力,才有自我照顧的能力,也才有自由自在的生活。萬貫家財不會在人跌倒的那一刻擋住足以造成骨折的衝擊,但是肌力訓練可以;位高權重也沒有辦法阻止肌肉流失後的虛弱和無奈,但肌力訓練可以。肌力訓練像是人生中最值得投資的財富,也是到老最值得炫耀的資產。認識自己很多人對於我們這些玩重量的人,都抱持了不理解的態度,不是假設我們應該都是兇惡的狂暴分子,就是覺得我們一直在反覆做著很無聊的事。殊不知,訓練是一個我們窺見人生風景的歷程,從每次扛起重量,到放下重量,我們彷彿走到另一個世界,那裡有一個難能可貴的機會,讓我們遇見自己。有人可能會說,你就是你,自己怎麼可能沒遇到自己?或者是說,你只有一個,沒有分身怎麼可能會遇到自己?我們每個人都會對自己有一些看法,在正常的日子裡,有些人覺得自己很勇敢,有些人覺得自己很自律,有些人覺得自己很誠實,有些人覺得自己很強悍,有些人覺得自己很弱小,有些人覺得自己總是害怕挑戰。但是,這些看法,如果沒有經過考驗,絕大多數是錯的,或至少是被誇大或縮小的。什麼樣的情境可以測試一下自己到底是什麼料做的呢?方法當然不只一個,對人生重大挑戰的反應,對自己心性的反省,他人中肯的建言,當然都可以讓我們越來越認識自己,但有一種超級有效的作法,就是「自主地去經歷一件困難的事情」,而重量訓練剛好符合這樣的條件。從起心動念到真正試著把重量舉起,那是一連串做決定的過程,我怎樣決定了要去做一件偉大的事情,我怎樣去構想這件偉大的事情,我怎樣跨出第一步去著手做這件偉大的事情,我怎樣幻想最後的劇情,然後,當雙手接觸到槓鈴的那一刻,一切天馬行空的想法,全部變成現實的挑戰。槓鈴最誠實,絕對不會因為你的期待而改變,隨著一組又一組、一次又一次的動作進行,你遭遇越來越重的重量,這時候,人性的考驗即刻開始。你是不是一個勇敢的人,你是否願意挑戰有挑戰性的事情;你是否有足夠的自律,不要貪心挑戰不合理的目標;你是否夠誠實,知道自己剛剛的動作有沒有偷斤減兩;你是否夠強悍,即使遭遇挫折和失望,也不會逃避下一次挑戰。這一大堆翻湧的思潮,全部都在幾個動作的三組五下之間結束,放下重量的那一刻,你又為自己的人生上了一課。這樣的經驗對人生是很重要的,在萬象紛呈的世界裡,我們經常會從外在的事物去定義自己,頭銜、身分、地位等,但這也是人們經常迷失自我的開始。而一趟力量的旅程,是人生中極少數可以重新看見自己的時刻,就好像一面鏡子,只是重量照出的不是面容,而是面對壓力時的真實性情。
-
2020-07-19 科別.新陳代謝
健保大數據/甲狀腺疾病治療 4大醫療院所
台大醫院傳統手術占九成 有給付、切除效率佳台大醫院去年甲狀腺癌手術人數居全國之冠,台大醫院一般外科主治醫師陳坤源,就是專精於甲狀腺外科。陳坤源表示,甲狀腺癌手術要全身麻醉,台大執行的傳統手術占九成,雖會在頸部留下疤痕,但手術比較有效率,雙側全切只要兩小時,手術費也有健保給付,如果使用特殊器械,才需要自費五到六萬。陳坤源表示,如果在意美觀,也有傷口更小的經口內視鏡甲狀腺手術和達文西機器人手術,不過因為手術時間要四、五個小時且花費更高,僅少數人使用。無論選擇何種手術,甲狀腺手術的頸部傷口癒合快,只要貼好美容膠帶,通常隔天就能碰水。術後一周也鼓勵病人多動,幫助頸部活動度維持正常、減少傷口沾黏。陳坤源表示,醫學中心外科分工較細,像內分泌外科處理的範圍就包括甲狀腺、副甲狀腺、腎上腺、胰臟。目前台大醫院共有三位一般外科醫師專門做甲狀腺手術。另外,台大醫院有內外科合作的傳統,內外科都有專精甲狀腺疾病的醫師。針對病情較複雜的病人,會先到內科徹底檢查,內科醫師確定開刀對病人有幫助,再轉外科;外科開完刀後,病人還需要長期追蹤,這方面也是內外科一起做。陳坤源表示,甲狀腺癌病人都會擔心復發,不過甲狀腺癌比較特別的一點是,若術後復發淋巴結轉移,趕快把復發的地方拿掉,大部分病人還能活非常久。林口長庚醫院從檢查到判讀 由新陳代謝科醫師執行根據健保署統計,108年診斷出最多甲狀腺結節的醫院為林口長庚。林口長庚醫院新陳代謝科主任劉鳳炫分析,應與醫院執行超音波、穿刺細胞學檢查,到最後報告判讀都由新陳代謝科醫師執行有關。他也說,有部分甲狀腺結節求診的患者,在他院健檢發現後,改至林口長庚尋求第二意見,多因認為醫學中心儀器較完備。甲狀腺結節是良性或惡性,一般會透過患者陳述,依據生長的速度、吞嚥、聲音變化、結節硬度、是否固定來做初步判斷。以最惡性的甲狀腺未分化癌而言,生長速度快,一個月內就會腫大,腫塊硬度較硬且較為固定,不會感到疼痛。劉鳳炫說,多發性的甲狀腺結節多屬良性;若是單側的甲狀腺結節又符合上述狀況,多為癌症。不過有些又硬又會痛的甲狀腺結節,很可能是亞急性甲狀腺炎,該疾病可透過服藥改善,屬於病毒性感染,透過超音波可以確認。甲狀腺結節的診斷,以超音波、穿刺細胞學檢查為主,劉鳳炫說,林口長庚執行頸部超音波、穿刺都是由醫師執行,對於後續的治療也能及時告知患者,讓患者安心。傳統甲狀腺手術會在頸部開一道傷口,近年內科引進消融術,針的大小約在10mm以下,傷口小且門診即可手術,不過此為自費手術,仍須由醫師評估後才能執行。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三公分以上結節 建議開刀積極治療健保大數據分析,108年甲狀腺結節患者治療人數,台北市立聯合醫院高居全國區域醫院之冠。北市聯醫仁愛院區內分泌新陳代謝科主任楊文萍表示,女性患者占了七、八成,但因近年做健檢的人變多,或因一親等有家族史而檢查,男性患者人數較過去多。楊文萍說,到門診的甲狀結節、甲狀腺癌患者大致有三種,一是自己發現或別人告知甲狀腺腫大,其次是健檢發現異常,第三種就是其他醫療院所轉診來的患者。衛福部106年癌症登記報告,十大癌症發生人數,甲狀腺癌排名第七,女性甲狀腺癌更高居第四。楊文萍說,甲狀腺結節若為惡性,須手術治療;而良性結節依臨床治療指引,若直徑(含)超過三公分建議開刀,除避免未來細胞突變風險,由於脖子空間有限,結節過大恐壓迫氣管或食道,需積極治療。不過若是「毒性甲狀腺結節」,除了細胞增生,還會分泌過多甲狀腺素,出現手抖、心悸、體重減輕等症狀,若藥物治療後仍發作,手術和放射性同位素碘131通常是首選治療方法。楊文萍說,第一次發現甲狀腺結節,若直徑逾一公分,經檢查為良性,建議三個月後追蹤第一次,評估形狀、是否變大,若無惡性變化,半年後追蹤一次,後續定期一年追蹤一次即可。遠東聯合診所名醫駐診 有疑慮 當場做檢查這家診所很厲害,一年收治六千多名甲狀腺結節患者,排名全國第八,收治人數多於國內多數醫學中心、區域醫院。關鍵原因為該診所主治醫師為台大醫學院內科名譽教授張天鈞。健保大數據顯示,遠東聯合診所儘管規模不大,但108年共收治6311名甲狀腺結節患者,該診所內科專任主治醫師張天鈞說,「祕訣在於快、專業、用好藥。」雖然張天鈞在台大醫院仍有門診,但以老病友為主,新病人幾乎掛不上號。他在遠東診所開診後,許多患者慕名而來,仍舊滿號。張天鈞指出,在大醫院看診,病人通常無法在當天完成相關檢查,必須醫師開出檢查單據等待數日或一兩周,才能接受檢查。相較之下,遠東診所機動性較強,只要有需要、有疑慮,當場就可以執行超音波,甚至穿刺檢查,相當有效率,大幅降低等待時間。再者,診所用藥比照醫學中心等級,以原廠藥為主,讓病友安心。張天鈞強調,女性與老年為甲狀腺疾病高風險族群,女性如果出現月經不規則、懷孕容易流產、胎兒畸型,甚至不孕等問題,務必到院檢查甲狀腺功能。至於老年人的甲狀腺疾病,因症狀不典型,例如皮膚變皺、頭髮稀疏、常打瞌睡等,幾乎都是老人病,以致大部分患者無法即時就醫。醫師常以「足踝肌腱反射測試」,確認到底是老化或是甲狀腺機能低下。如發現老人家精神與體力變差,應至內科接受甲狀腺低下檢查。
-
2020-07-19 科別.新陳代謝
出現一個比一個以上更危險 甲狀腺單一結節較易是惡性
健康檢查發現甲狀腺內長有腫塊的人為數不少,衛福部健保署統計,全台超過28萬人有甲狀腺結節,檢出異狀著實嚇人,但好在絕大多數結節屬於良性。醫師表示,良性結節每年定期追蹤檢查即可,其中甲狀腺功能低下者建議使用甲狀腺激素來抑制結節生長,其餘人用藥效果似乎不明顯,經醫師評估需要再用即可。單一結節 較容易是惡性羅東博愛醫院耳鼻喉科主治醫師張家宸表示,宛若蝴蝶形狀的甲狀腺會分泌甲狀腺素來調控代謝,因此影響全身器官運作。這個部位可能因不明原因長出腫塊,良性腫塊稱作甲狀腺結節,惡性稱作甲狀腺癌。甲狀腺結節真正的發生原因未明,但遺傳、體質、居住地區、飲水、食物皆可能是影響因素。張家宸表示,出現一個結節叫單一結節,出現一個以上就是多發性結節,相較於多發性結節,單一結節較容易是惡性。抽血驗甲狀腺素 有疑慮再做超音波、穿刺台北榮總甲狀腺醫學中心主任陳瑞裕表示,一般健檢會抽血檢測血中甲狀腺素(freeT4)或甲促素(TSH)來判斷腺體功能是否正常。如果懷疑有腫瘤,會進一步作超音波檢查;血液與影像檢查結果合併評估仍有疑慮,則會針對可疑的甲狀腺結節進行穿刺,取出其中細胞進行分析。所謂可疑的結節,是指形狀較不規則、發生鈣化,或大小直徑在1.5到2公分以上等特徵異常的腫塊。不過腫塊要是大至4公分以上,穿刺時有可能剛好沒刺中癌細胞而未揪出癌症,因此醫師在臨床上看到過大結節,有可能直接透過手術取下化驗。濾泡類型腫瘤 較難以穿刺判定甲狀腺協會理事長、台北榮總內分泌新陳代謝科主治醫師郭錦松說,在臨床上對於甲狀腺結節的處理,通常先評估其大小、形狀等特徵,判斷需不需要做細針穿刺細胞學檢查,以確認是否為惡性,如果是單純性囊腫,惡性機率相對較低,可以先觀察。但是儘管做了穿刺檢查,僅有乳突癌可較明確辨識,若為濾泡類型腫瘤則難以判定是否為惡性,因此會與患者討論繼續觀察或直接切除,以絕後患。甲狀腺結節未必會發展成癌症,衛福部健保署統計,去年度全台因甲狀腺結節就醫的人口有28萬3千多人,每年大約增加1萬多人;每年新增的甲狀腺癌患者則是3千多人,107年與108年剛好均增加3391人。惡性腫瘤長得慢 病患存活率高陳瑞裕說,甲狀腺結節即使發展成癌,以最常見的乳突癌與濾泡癌來說,其惡性腫瘤長得慢、侵犯性低、預後較佳,第一期到第三期的十年存活率高達九成,第四期則為五成左右。良性的甲狀腺結節需要定期追蹤,一般建議,每年回診進行一次超音波檢查,經醫師評估較可能癌化者可半年回診一次。過程中可使用甲狀腺激素來抑制促甲狀腺素與結節生長,不過只有抽血促甲狀腺素較高或甲狀腺機能低下者使用較有效,其他有結節民眾的用藥效果並不明顯,經醫師評估需要再用即可。張家宸也說,由於並非所有患者用藥有效,因此臨床上會治療約六個月來觀察患者用藥反應,再決定是否持續使用甲狀腺素。兩種標靶藥 針對未分化癌患者近年甲狀腺癌的治療上出現兩種標靶藥物,分別是含有SORAFENIB、LENVATINIB的產品。甲狀腺全切除但體內還有惡性腫瘤、淋巴復發或遠端轉移而無法開刀、放射碘治療無效等情形的患者可考慮使用,我國健保也針對這群人進行給付。不過,陳瑞裕提到,臨床上有少部分患者一確診就很嚴重,立即開刀與放射碘治療幫助均不大,但礙於現在的藥物適應症並無法申請健保給付,必須自費。國際上有研究顯示,針對這類未分化癌患者使用標靶治療可能會有效果,我國可考慮擴大標靶藥物的使用條件。
-
2020-07-19 癌症.抗癌新知
「做越詳細的癌症檢查,越能找出疾病?」癌症醫師的真心話:你該知道的2種篩檢壞處
做癌症篩檢有壞處嗎?不少人似乎都對癌症篩檢有所誤解,其實篩檢有好處也有壞處。「做越詳細的檢查,越能明確找出疾病,這樣不是比較好嗎?」、「年輕的人都該去做篩檢比較好吧?」多數人大概都有這種想法,事實上這2個問題的答案都是「NO」。決定該不該做癌症篩檢,必須看「將利弊放到天秤上衡量後,哪一個分量比較重。」而經過評估之後的結果會「隨著個人有不同答案」,這一點相當重要。也就是說,非常有可能因為各自的價值觀不同,而出現完全相反的結論。所以接下來我會先分析癌症篩檢的利與弊,最後再從我的價值觀出發,說出我個人心中的結論。篩檢可及早發現癌症並治療我們就先從癌症篩檢的好處開始說吧。做篩檢的好處是「有助於預防因癌症而死亡」。面對癌症,原則上只要能「及早發現,及早治療」就能夠治癒,但是,當病情「超過某一個時間點,即便醫師是華佗再世,有一手最精湛的醫術也束手無策」。那麼這個時間點落在哪裡呢?很遺憾地,醫界也無法明確指出「就是這個時候」。受到每位罹癌患者自身的條件、患者所得的癌症種類、或療法不斷進化的影響,都會出現不同的結果。不過我們可以大致預者測出一個時間。以我的專業領域大腸癌為例,處於第Ⅰ期的患若接受標準治療,5年後還能存活的機率超過97%,而到了第Ⅱ期就變成90%,到第Ⅲ期會降至84%,然後一旦變成第Ⅳ期,狀況會急轉直下,竟驚人地僅剩20%左右而已。沒錯,癌症發展到第Ⅳ期,狀況會急遽惡化。不只是大腸癌有這個狀況,很多種癌症也是如此,這並不意外,因為癌症分期的設定一方面也是反應生存率。更深入解說的話,大部分癌症第Ⅳ期通常是指「已出現遠端轉移」的情況。遠端轉移的意思是「癌細胞從原先出現癌症的內臟器官,轉移到遠離該處之部位的狀態。」乍聽之下會讓人覺得「很惡質」吧。那我們要如何估算癌細胞的惡性程度呢?大家肯定都希望能有這樣的檢查,其實現代醫學手上正握有2種武器。第一種是「觀察疾病發展」這項武器。做法是透過時間觀察,推測「癌症擴展速度」有多快。例如,即使都是原只有1公分的癌細胞,1個月就長到5公分並轉移到其他器官的癌症,比經過2年只變大成1.2公分的癌症更難對付。一旦發現癌症,最好不要放著不管,絕對要馬上治療。可是,由於各類檢查所需時間以及患者工作的緣故,有可能會晚1、2個月才進行治療,我有時會因此發現增生異常快速的癌細胞,無意間見識到它們的惡性程度。另一種是名為「病理檢查」的武器。做法是取出要調查的癌細胞,用顯微鏡觀察該細胞,推測它的惡性程度。目前有些針對乳癌等癌症的治療法,會因「病理檢查」結果而有所修正。癌症篩檢是透過定期檢查,讓我們知道體內是否出現癌症,所以這對極度惡性的癌細胞發揮不了太大的作用。即使你每隔1年都會做篩檢,若不幸罹患了發病半年就惡化到無法處理的癌症,那這個篩檢就不具效益了。可是現在的醫學仍無法確定「誰會有多大機率罹患惡性癌症」,因此才用年齡做為區隔,讓全民一起接受檢查。其中也許會有人幸運及早發現病症,接受治療並恢復健康,這便是做癌症篩檢的好處。癌症篩檢少為人知的害處那麼做癌症篩檢對身體又有什麼樣的危害呢?1. 過度診斷、過度治療第一個可能的壞處是「過度診斷」與「過度治療」。如同名稱上的「過度」2個字,兩者指的是本來沒有問題的人卻在接受檢查之後反倒產生壞處。舉個實際範例來解釋,如乳癌篩檢項目中的乳房攝影檢查,這種檢查會使用X光來拍攝乳房。假設有一個人經過篩檢後「發現疑為癌症的腫塊」,接著到醫院做詳細檢查接受診斷,同時進行抽血、超音波、MRI(磁振造影)等檢查手續。他可能會得到一份報告表示「現在看起來屬於良性,馬上就能治癒」,或者「有可能是惡性腫塊,要做穿刺切片檢查。」所謂穿刺切片檢查,便是用針刺入可疑腫塊,取出約1公釐的腫塊,放到顯微鏡下觀察是否含有癌細胞或癌組織。若是確診為癌症,就要著手進行手術或抗癌藥物治療,如果確定不是癌症,那醫師就會說:「沒有問題,太好了。」事情就此平安落幕。倘若這個人沒有接受篩檢,事情會有何不同呢?那麼他就不需要去醫院看診,也不必聽從醫師的指示做各種檢查,更不需要受針刺等這類皮肉痛。上述的情況就是過度診斷,如果事情到此告一段落倒是還好,如果報告顯示「無法否定是惡性腫瘤」,當事人就必須動手術,只不過手術刀一下,也有機率得到「這是良性腫瘤」的結果,這就是過度治療。不同的人對於這件事的態度有極大差異,有人認為自己很幸運,相對地也有人會覺得這樣豈不是從頭到尾都是白費工夫。2. 因癌症篩檢引發的併發症第2個壞處是因為篩檢而引發的併發症,所謂的併發症就是「因為進行檢查或治療而發生不好的狀況。」雖說機率不定,但世上所有的治療或檢查都有一定比率會觸發併發症,有些是2人之中就有1人會發生,也有些機率比被隕石擊中還低(例如因接種流感疫苗而死亡),情況各有不同。癌症篩檢是一種身體檢查,因此也會有伴隨檢查而發生併發症的風險。以胃癌篩檢為例,胃癌篩檢分別有胃鏡與上腸胃道檢查的方式。日本於2016年發表的全國調查報告指出(2008到2012年間),胃鏡檢查會引發的併發症之中,因檢查前的準備(如鎮靜劑等等)引起併發症的比例約是36,000人中會出現1人(0.0028%),而總死亡人數紀錄為9人,比例是2百萬人中才會出現1人(0.00005%)。另外胃鏡檢查(包含切片檢查)引起併發症的比例,約是7,000人之中會出現1人(0.014%),其併發症狀為出血或是腸胃道、食道出現破洞。由上述可見,接受胃鏡檢查而死亡的可能性並非為零,並且也會引起併發症。儘管機率不高,但確實有一定程度的病例。避免採取無科學根據的篩檢還有另一個重點,「依照每個人所居住地區不同,可能會接收到不同的癌症篩檢建議,在這之中也有地方會採用並建議民眾接受尚無確切科學實證的檢查。」有關這一點,很多書籍或是報章雜誌都很少提及。是否決定接受癌症篩檢會分成3大階段。第1階段是國家。首先國家會決定提出哪一種癌症篩檢建議,由編定篩檢指引的專家團隊相互討論,擬定篩檢用的指引標準。第2階段為縣市鄉鎮。也就是各地區的自治團體將自行判斷「要採取哪種篩檢,或排除哪一些篩檢。」而最後階段就是你個人。在收到你所居住之縣市鄉鎮發布的宣傳單後,再自己判斷要不要接受篩檢。此部分需要注意的是第2階段。實際上有很多縣市鄉鎮自行判斷並建議民眾的篩檢,並不是國家對策型篩檢指引中所建議的項目。以下引述自日本的國家資料:「實施未列入國家癌症篩檢指引之檢查項目的市區町村,共占全國的86.5%(1496/1730)」(2017年市區町村癌症篩檢的實施狀況調查統計結果)。其中大部分為前列腺癌篩檢(1411個自治團體),此外還有子宮體癌(501個自治團體)、卵巢癌(94個自治團體)、口腔癌(64個自治團體)、甲狀腺癌(63個自治團體)等等。有關目前實際現況便陳述到此,下面是我的個人意見。關於我身為醫師的看法接下來的內容是基於我身為一名醫師的經驗所述,是以我的人生觀(不可否認會有偏頗之處)、執業經驗做為依據,因此我要先說明最不具科學根據(甚或是幾乎沒有根據)的部分。很可惜地,無論是什麼樣的人都只能依靠自己的經驗與知識來論斷一件事,此外,未來我的想法也有可能有所改變。更進一步來說,市面上許多談論癌症篩檢的書籍或雜誌,內容幾乎都是從作者的價值觀出發。換言之,若是主觀認為篩檢壞處較多的人就會說「癌症篩檢根本不像話」,而認為篩檢是利多於弊的人就會「建議要做篩檢」。那我個人又怎麼選擇呢?‧對策型篩檢部分,我會確實依照前述日本「以科學實證為基礎之癌症篩檢」指引,接受指引中建議的篩檢項目。‧不接受「以科學實證為基礎之癌症篩檢」指引中建議等級較低,亦或是目前尚無確切根據的篩檢項目。加上指引的建議有可能會更改,一定要隨時跟上最新資訊,一旦建議等級變動,就按照指引的推薦做法行事。我要事先聲明,我並沒有因宣傳篩檢而獲利,也許有人會說「少來了,你是癌症外科醫師,看到疑似癌症的患者應該很高興吧。」但我們醫師的薪水並不是看患者人數多寡而定,更何況醫院工作已經夠忙了,若能儘量減少癌症病患當然是好處多多。此外偷偷告訴大家,我並不是只靠當醫師做為經濟來源,也有寫作書籍的收入。至少「你是業界派來的間諜吧?」這種陰謀論並不適用在我身上。那麼追加補充,針對自主型篩檢,也就是一般身體健康檢查,我會怎麼做呢?以對策型篩檢講求的等級看來,自主型篩檢的科學實證根據並不足夠,因此基本上我不會做自主型篩檢。只不過我身上若罹患了自己專業領域的胃部或大腸部位的癌症,那就不能說什麼大話了,因此我打算每1到2年做1次胃鏡、大腸鏡檢查。加上我有胃食道逆流,雖然沒有惡化,但我也想藉此定期檢查看看是否有癌化現象。另外,若我的太太或家人都強烈要求我做檢查的話,我可能也會不情不願地答應吧。書籍介紹癌症醫師的真心話 :在患者面前不說的事實!從抗癌療法到醫病關係,患者&家屬必讀的第一本書作者:中山祐次郎出版社:蘋果屋出版日期:2020/06/23作者簡介中山祐次郎1980年出生。聖光學院高等學校畢業後重考兩次,考上鹿兒島大學醫學部。於都立駒込醫院實習後,在同所醫院擔任大腸外科醫師一職十年。2017年2〜3月擔任福島縣高野醫院院長,接著,擔任福島縣郡山市綜合南東北醫院外科主任。天天為病患施行大腸癌腹腔鏡手術、擴大手術等。具備消化器外科專門醫師、內視鏡外科技術認定醫師(大腸)、外科專門醫師、感染管理醫師、乳房X光攝影影像認定醫師、癌症治療認定醫師、醫師臨床實習指導醫師等資格。座右銘是「無論什麼時候死,都要不後悔地活著」。「日經商務online」和「Yahoo!新聞」等多家媒體都有專欄連載。共榮獲4次「Yahoo!新聞」個人連載的Most Valuable Article獎。於NHK「News Watch 9」提出關於在大學醫院的無給職醫師問題應以實名建議等醫療問題。著作有熱銷超過13萬本的《外科醫師的真心話》(中文版由世茂出版)等。延伸閱讀: 脂肪肝就是動脈硬化第一步!想維持乾淨血液,日本診所院長推薦5大食物
-
2020-07-19 癌症.其他癌症
台灣全切除率高於美國 治療甲狀腺癌到底要不要全切?
在甲狀腺癌治療上,手術是最主要方式。台大醫院雲林分院內科部主任王治元表示,關鍵是第一次開刀,開得越乾淨,後續的問題越單純。喉嚨有麻痺感 恐侵犯喉返神經羅東博愛醫院耳鼻喉科主治醫師張家宸表示,若患者年齡小於14歲或60歲以上發生結節、且快速長大,有壓迫感或影響吞嚥、聲音明顯沙啞,可能是惡性的甲狀腺癌,若喉嚨有麻痺感,則癌細胞應已侵犯喉返神經。另外,若患者以前頸部照過X光、曾暴露在輻射線下,或結節超過4公分,也較有可能是惡性。傳統手術傷口大 內視鏡須自費張家宸說,一般良性結節不需手術,但若患者結節較大,或已壓迫到其他部位而產生不適,可透過內視鏡、射頻燒融術等手術方式處理,不過這類手術為自費,健保不給付。台北榮總甲狀腺醫學中心主任陳瑞裕表示,在甲狀腺癌手術治療上,可分為傳統與非傳統手術,兩類手術治療效果差不多。健保僅給付傳統手術,患者較省荷包,不過傳統手術傷口相對大,因此各醫院往往會建議患者加上少數自費醫療項目,如止血刀、神經偵測器等,以避免傷及喉返神經與聲帶。陳瑞裕說,如果是良性腫瘤或小於兩公分、惡性度不高的甲狀腺癌,或者在意傷口外觀或有蟹足腫體質者,也可考慮自費進行內視鏡微創手術。內視鏡微創手術可經口、經腋下、經乳暈、經耳後等處進入,患者可視自己想讓傷口落在哪個位置,同時尋找對於這項手術較熟練的醫師。多大該全切 國內執行標準嚴格甲狀腺切除術依病情需要,進行部份或全部切除。張家宸表示,如甲狀腺雙葉腫大或腫瘤病灶較嚴重,須進行全部切除。另外,如伴有頸部淋巴結轉移,還要切除頸部淋巴結。以最常見、占率約九成的乳突癌與濾泡癌來說,美國建議腫瘤大於4公分者要作全甲狀腺切除,台北榮總則將標準拉至2公分。陳瑞裕說,美國的標準較寬鬆,台灣雖無統一原則,但各醫院執行起來普遍較美國嚴格,一來是考量腫瘤越大越可能侵犯血管或發生淋巴轉移,二來是因為「台灣醫療便宜且就醫可近性高,民眾一有懷疑就想馬上拿掉,根本不會等腫瘤長大。」至於較小的腫瘤,過去同樣是切除全甲狀腺,不過現在有機會只切除長有腫瘤的甲狀腺單葉,因為臨床上發現拿掉單邊後鮮少復發,即使不幸復發,屆時再處理往往都來得及。全切患者 需進行放射碘治療不過即便手術後,也可能需搭配藥物治療。蕭炳昆說,術後針對高危險群,可給予放射性原子碘藥物治療,破壞癌細胞、清除可能殘存的甲狀腺組織,以免有復發可能。陳瑞裕說,甲狀腺對碘的親和力極強,正常的甲狀腺細胞對碘的親和力比其他細胞高出數百倍,即使是惡性腫瘤仍保有這種功能,因此術後患者可藉由口服藥物將碘-131帶進甲狀腺位置,並以弱穿透力破壞殘餘的癌細胞,且對於旁邊其他組織影響不大,未被吸收的放射碘也很快會經由尿液代謝。不過,只切除單葉甲狀腺的患者則不建議進行放射碘治療,因為沒被切除的健康甲狀腺對碘的親和力強,殘餘不多的惡性腫瘤親和力較弱,因此進行這項治療難以達到效果。術後副作用副甲狀腺功能低下 可服鈣片、維生素D改善關於甲狀腺手術的進行,張家宸表示,患者通常術前一天住院,於頸的中下部切開,把頸部肌肉撥開後,先定位及保留上喉神經與喉返神經(兩者為聲帶神經)及控制體內鈣濃度的副甲狀腺,再切除甲狀腺。術後併發症和副作用包括傷口出血、感染、血腫壓迫呼吸道、呼吸困難、聲音沙啞(音質改變)、神經麻木、副甲狀腺功能低下等。台大醫院一般外科主治醫師陳坤源表示,音質改變是因手術容易影響到控制聲帶的神經,但一般來說,溝通講話功能都不會有問題,只是可能無法唱歌或大聲說話。至於副甲狀腺功能低下,可能導致手抽筋或麻痺,但只要每天服用一到兩顆市售高單位的鈣片及維生素D就可以改善。
-
2020-07-19 新聞.用藥停看聽
吃維生素B2可防偏頭痛 臨床指引釐清止痛成見
考科藍台灣研究中心今天公布實證疼痛臨床照護指引,釐清常見的止痛錯誤觀念,也建議偏頭痛時冰敷頭頸部20至30分鐘以緩解疼痛,連續3個月每天服用400毫克維生素B2則可預防偏頭痛。考科藍台灣研究中心與台灣護理學會合作,採用GRADE實證臨床指引發展系統,編撰實證疼痛臨床照護指引,並在下午舉行權益關係人會議討論符合實務需求的照護模式。計畫主持人、考科藍台灣研究中心執行長陳可欣接受中央社記者採訪時表示,痛苦是每個人都無法忽視的問題,也沒有病人應該忍受痛苦折磨。推動臨床照護指引是希望改變醫護人員、民眾的印象,疼痛不需要忍耐,可透過好的藥物、照護方式改善。關於止痛的成見,陳可欣說,很多癌末病人在最後一段時日很需要止痛,但不只家屬、甚至連醫護都有錯誤觀念,認為止痛鴉片類藥物用多了會上癮。此外,研究顯示,超過7成術後病人會出現急性疼痛,但也不少人誤認用了止痛藥會延緩復元,都是沒有根據的謠言。實證疼痛臨床照護指引針對成人及兒童急性疼痛照護、成人慢性下背痛照護、成人及兒童癌症疼痛照護等。有關成人急性疼痛,成功大學護理系教授許玉雲表示,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研究統計,偏頭痛是導致50歲以下失能、殘疾的首要原因。指引建議,每日服用維生素B2(核黃素)400毫克連續3個月,可有效預防偏頭痛。當偏頭痛發作時,建議冰敷頭頸部20至30分鐘,或在醫護人員指導下進行頭、頸、肩或腳底按摩以緩解疼痛。陳可欣說,兒童的疼痛問題應該被正視,臨床觀察,有些住院或需長期治療的孩子因害怕打針,被家長拖著進治療室,結果產生心理創傷,後續尿床長達數週。如果妥善處理兒童疼痛,有助身心發展。指引建議,面對不願配合打針的兒童,轉移注意力會是一個很好的方式,不管是播放兒童感興趣的影片、聆聽兒童喜愛的音樂、看萬花筒、圖卡或是吹泡泡或氣球,都可有助減輕疼痛。此外,不少人有慢性下背疼痛問題,慈濟科技大學長期照護研究所所長宋惠娟團隊建議,可透過按摩療法或搭配皮拉提斯等運動協助肌肉放鬆。但陳可欣也說,身體疼痛問題應該找出原因,如有些下背疼痛是因為脊椎脫位,卻貿然按摩、整脊,結果下背瘀青一片、疼痛也不能緩解。應與醫師或照護團隊討論,找出最有效的解痛方法。陳可欣說,鴉片類藥物不如想像中恐怖,謹慎使用,它是最有效的止痛藥。輔大醫院藥劑部劉人瑋副主任團隊以實證醫學方法統整現有最佳科學證據,指出鴉片類止痛藥確實能有效改善成人癌症相關疼痛。此外,醫師處方的吩坦尼(fentanyl)貼片的效果比口服嗎啡更好。
-
2020-07-18 橘世代.健康橘
「我是醫師我得癌症」 名醫林肇堂抗癌7年 學會正面看世界
被視為超級人生勝利組的消化道名醫林肇堂,時任台大醫院副院長,因為健康檢查發現極為罕見的胸腺癌,從此被撞離原本的生命軌道。「當我從雲端掉下來,我再也不是你看到的醫師。」醫師也是人,我也是病人,我也會恐懼,我也會不知道怎麼辦。抗癌7年,如今,我學會正面看待世界。「我是醫師我得癌症」一書深度採訪了12位名醫與公衛權威,他們或在臨床照顧病人,或在海外醫療團服務,或在深山海濱小鎮裡義診,或在擘畫國內醫療政策,或在致力提升全民公共衛生,在醫界的領域各有擅場。他們是,台大權威林肇堂醫師、失智權威劉秀枝醫師、仁醫陳愷鴻醫師、無菸餐廳推手韓柏檉教授、不孕症名醫林禹宏醫師、肝臟移植專家林俊昌醫師、心身醫學領航者陳冠宇醫師、海外醫療團長廖學聰醫師、產科名醫陳樸、後山家醫守護者陳淑媜醫師、大砲衛生署長楊志良、健保局創局總經理葉金川。良性變惡性 台大群醫也驚訝林肇堂罹患極為罕見的胸腺癌,初發現時,連台大群醫都認定為良性腫瘤,卻發現是混合兩種癌細胞的惡性腫瘤,一邊有神經內分泌癌細胞,另一邊是鱗狀上皮癌細胞,預後極差。他不放棄地尋訪海外醫師意見,二周內連動兩次手術,除癌務盡。然而,短時間之內的衝擊力道,讓他幾乎承受不住。信科學實證 每年做全身健檢如今癌後7年,他沒有猶疑地答說,人生永遠是一條單行道,只能選擇當機立斷。但不是草率地做出決定,要相信科學證據,信任專家,把握現有的知識,然後就順其自然,等待結果。如今,他每年接受一次全身健康檢查,每半年做一次胸部低劑量電腦斷層檢查,「如果有一天回診,發現癌症復發或是已經轉移,我會很難過,但是不會驚訝,因為我已經準備好了。」原本醫師說只剩下半年,不僅度過5年存活期,如今到了第7年,女兒成家、又有了3個孫子,一切已經安排妥當。自喻自己是「生性多疑」的醫師,林肇堂提供獨門的抗癌方法,包括藥物抗癌、飲食法、運動法。根據醫學期刊的研究,指出低劑量阿斯匹林(Aspirin)、Metformin、他汀類降血脂藥(Statin)、非類固醇消炎止痛藥(NSAIDs)都是有科學證據的日常抗癌保養藥。吃豐富早餐 每日萬步不偷懶身為國際消化道權威,林肇堂的防癌飲食策略是,降低蛋白質攝取,增加蔬果攝取。早餐吃得豐富,必然會準備優酪乳、優格、麥片丶麵包等;午餐通常不吃便當,多吃自己準備的饅頭、水果等簡單食物。此外,應酬前他會先吃一盤燙蔬菜,餐敘中面對美食,通常只吃到7分飽,剩下的重磅料理打包回家。林肇堂並維持每日萬步的運動,隨身帶著計步器,常在台北地下街走路。如果一天沒有走到足夠運動量,晚上會再出門走一走。他說,最新研究證實,有固定走路習慣比沒有走路習慣的人健康,最佳數字是一天走7500步就夠了,多走也不會更健康。不是走得愈快愈好,因為老年人走太快容易發生意外。書名:我是醫師我得癌症,290元定價哪裡買?:udn買東西、博客來|熟齡精選延伸閱讀。妹妹還沒退休就罹癌去世 江育誠:「愛要及時,遺憾有什麼意義?只是永遠的痛」。日本國民媽媽離世前的最後採訪:我不記得自己曾對抗病魔 橘世代FB立即按讚! 張曼娟:「我正經歷一場關於「老」的學習」、于美人:「保有追求快樂與相信日子,才是人生最重要力量」、吳若權:「人不可能不怕老,學會接納怕老的自己,就能對生命更加安心自在」,當一個不等「老」的橘世代,讓自己生命豐富跟得上時代!>>【立即加入】
-
2020-07-18 癌症.癌友加油站
癌症人人都可能會得,醫師也一樣!劉秀枝:得乳癌,我算抽到好籤
個頭嬌小,說話速度超級快,走路敏捷的劉秀枝,白髮童顏,笑起來有淺淺的酒窩,一點也看不出已屆從心之年。她是早年少見神經內科、神經病理科背景完整的女醫師,更領導台北榮總團隊進行失智研究,是台灣失智領航人。除了醫師身分,劉秀枝還是個女文青,著有大量的失智相關書籍,也是聯合報元氣周報、康健雜誌的專欄作家。她曾以第一人稱發表〈只想告訴你:我失智了 —— 一位輕度失智女士的信〉文章,生動描述失智患者的心情,被誤認是她自身的經歷,造成「失智權威醫師也罹患失智症」的新聞,轟動一時。(>>推薦閱讀:只想告訴你:我失智了 —— 一位輕度失智女士的信〉)五十六歲那一年,跟平常一樣在早晨淋浴時,劉秀枝摸到右胸有一個硬塊,不痛、硬硬的、之前沒徵兆,「那就是乳癌了。」她心想。開刀前採購用品,笑稱如木蘭代父從軍摸到硬塊的那個早晨,她撥了內線電話給在台北榮總擔任一般外科醫師的蘇正熙主任,也是她的大學同班同學。在同學的安排下,當天立即進行超音波檢查,一看就立即判斷是癌症,乳房硬塊約兩公分,屬於第二期癌症,並著手安排兩天後進行切除手術。劉秀枝拒絕了,但並不是因為「怯戰」,而是因為她跟兩個姊姊,已經安排要帶高齡九十二歲的媽媽,到日本福岡自由行,身為么女的她負責推輪椅,如果開了刀,怎麼推輪椅啊!到日本遊玩前,她已經做足了心理準備。朋友們聞風紛紛打電話關切,分享身邊抗癌勝利的故事,雖然明知很多人因癌症過世,這些鼓舞的電話還是讓劉秀枝很溫暖。朋友交代哪裡有假髮可以買、要穿什麼胸罩、要穿什麼衣服。她笑稱,就像是木蘭代父從軍一樣,要做很多準備。只是木蘭是「東市買駿馬,西市買鞍韉,南市買轡頭,北市買長鞭。」劉秀枝卻是為了未來抗癌的日子,買假髮、衣服與胸罩,「假髮還打折耶」,她笑了。有位消息靈通的病患家屬,送來的盆花上有祝福字條,她感動地變成淚人兒。恰巧被聽到消息趕來鼓勵的同事瞧見,看到平常堅強的劉醫師,竟然對花垂淚,大概以為劉秀枝很傷心,立刻緊緊抱著她安慰一番,她索性就放聲一哭了。從懷疑罹患乳癌到檢查過程,劉秀枝不曾因為生病掉過一滴眼淚。「我跟你講,癌症是任何人都可能得到,醫師一樣會得。我常常告訴癌症病人,你就是抽籤抽到了,每個人都有機會,我抽到的是好籤啊!不像開腦,很麻煩;開肚子會有排氣問題啊;乳房割掉就沒事了。」她不哭、不惱、沒有不平,倒是許多親朋好友,尤其是共事多年的護士、助理一聽到劉秀枝罹癌,眼眶立刻紅了,她也跟著流淚。瀟灑慣了的她說,真心關懷的電波是超光速的,常常是別人一關心,她就熱淚盈眶。面對自己時,她倒是挺豁達。從日本回台當天晚上住院,第二天開刀。開刀前一天晚上,護理師問她需要安眠藥嗎?她笑說不用。二姊當晚在病房陪著劉秀枝,兩人一覺到天亮,直到鬧鐘響了才醒來,趕快準備要去開刀。她說,「幸好我帶了鬧鐘。」選化療醫師,相信年輕新秀的專業身為醫師,一定做足了醫療上的準備吧?劉秀枝卻是教科書不翻、網路也不查。「醫療全交給醫師。」蘇正熙問劉秀枝是要全切還是局部切除,劉秀枝傻問,什麼叫做全拿,什麼叫拿一半?原來,局部切除可以保留乳房外觀,但是後續可能需要進行放射線治療,全切就不用放射線治療。劉秀枝說,「那多麻煩,不要做放射線治療,全部拿掉!」劉秀枝全然相信專業,蘇正熙也尊重病患決定,開刀時,拿掉右側乳房、淋巴切除,幸好淋巴沒有轉移跡象。蘇正熙補充,現今可以在開刀之前就透過核子醫學檢查或術中染色,確認是否淋巴轉移,不像過去要拿掉很多淋巴結。另外,因為胸肌也要切除一部分,術後可能右胸肌肉會歪斜,以後衣服沒法穿正,有時表面皮膚會感覺麻麻的。朋友提醒劉秀枝術後要做「手指爬牆」的復健運動,劉秀枝是很勤奮的病人,認真確實執行,肌肉狀況恢復得很好。手術之後,接著進入讓病患聞之變色的化學治療階段,劉秀枝「相中」台北榮總一名新秀醫師。罕為人知的是,劉秀枝本身就有腦部腫瘤化學治療的專業。她說,「隔器官如隔山」,癌症的化療日新月異,預後也因癌細胞的生化免疫行為而大不同,在這方面她自覺已落伍了。她全然相信這名年輕醫師的決定。不因專業雷同而相輕,是劉秀枝對醫療專業的最高致敬。劉秀枝的切片顯示,她罹患的是HER2陽性的乳癌,是一種比較惡性,預後較差的型別,還好有適用的化療藥物,「它們就要在你身上打起來了,只要你身體夠強,就能撐過去。」她連藥物副作用都沒問,因為副作用不一定會發生,看了只是讓自己心裡擔憂,發生了再處理就好。化學治療的副作用來勢洶洶,她全身毛髮都掉光了,連眉毛都沒有了,同事買了眉筆送給劉秀枝,「有眉毛我們比較習慣」。平常她戴著假髮或是頭巾,大過年返鄉,她在家自在的頂著光頭,已罹患失智的媽媽猛盯著她看,她淘氣地說,台北現在流行剃光頭!媽媽竟也相信了。劉秀枝不想讓年邁的媽媽擔心,知道也是多煩惱吧。小紅莓化療最主要的副作用「嘔吐」,也發生在劉秀枝身上,噁心嘔吐是家常便飯,獨身的她在家裡吐得昏天暗地時,剛好朋友打電話來問候,問她好不好,「還好啊,我在馬桶上吐下瀉。」朋友趕緊將電話掛了,「以後就用e-mail問就好了。」一般人可能會羨慕醫師擁有眾多醫療資源,必然享受「高規格」待遇,劉秀枝卻不要特殊待遇,正因為她太熟知專業。化療時,她不住單人病房,跟大家一樣自己去領藥,把藥物交給化療門診護理師,跟大家一起到化療門診接受化療,因為她知道那裡的護理師是最熟知化學治療的過程與變化,若真的發生什麼狀況,大家都看得到,一個人關在病房,反而落單了。因此,她就跟一般病患一樣排排躺在躺椅上。她笑說,接受化療時,跟隔壁躺椅的年輕女病患聊天,對方知道她是醫師,知道醫師也會生病,也在門診接受治療,心理瞬間平衡了不少。享受當下,做好隨時可以離開的準備抗癌成功三年後,劉秀枝感覺另一側健康的乳房時而脹痛、時而抽痛,在一點鐘位置摸到小於一公分的硬塊,她自行判斷,排除其他可能後,「復發」二字悄悄爬上心頭。想起化療過程的痛苦,劉秀枝一度逃避想著,「乾脆讓它自生自滅。」念頭一轉,如果腫瘤到處轉移,癌細胞吃到脊椎可是會很痛的;萬一轉移到腦部,如果不是偏癱,未來也無法正常寫作與思考,她決定找醫師看一看。癌症復發對病患來說,不僅重新面臨死亡威脅,有些人更回憶起治療的焦慮感。劉秀枝坐在自家面對淡水觀音山的窗前,窗前有一座放置已久的休閒椅,本來準備用來優閒看書的,可以邊看書邊眺望觀音山雲彩,這一次,她真正好好的坐下來。「誰知道,還能活多久?」「餘生都在抗癌中度過嗎?」回診那天,醫師顯得神情凝重,安排了超音波檢查。冰冷的探頭在乳房上掃來掃去,都找不到腫瘤。醫師判斷,這兩個小硬塊應該是脂肪。又疑又懼的劉秀枝猛然一想,最近確實胖了些。雖然解除了警報,但不代表以後不會復發,也不能保證不會得其他癌症或疾病。此次經歷讓劉秀枝更加體認,除了感恩,更應活在當下,享受人生,做好隨時可離開的準備。許多癌友被疾病綁架,即使已經抗癌成功,對於可能的復發,整日憂心掛念。也有人索性放開生命,揮霍度日。劉秀枝說,我沒有等待癌症帶給我自由,她淡然卻堅定的說,「面對疾病,兵來將擋,而我就是那將軍。」退休後,離開了臨床,卻從來沒有遠離醫學,她目前擔任榮總的特約醫師,陽明大學的教授。每天早上六點起床,瀏覽醫學期刊,吸收新知。至今仍持續參加台北榮總的病例討論會,貢獻所學。而書櫃裡,有一百本尚未閱讀的新書,等待著她。學會了中文打字,經營部落格。從規劃退休,乳癌來訪,開刀化療,病痛從未絆倒她,劉秀枝一樣活力充沛的說,想想就很覺得感恩。治療日新月異,活著就有希望常有病友來詢問劉秀枝的意見,劉秀枝說,得了癌症不等於絕症,要看哪種癌症,還有癌症的期別。尤其癌症的治療日新月異,有些有健保給付,有些有臨床試驗名額,可以盡量爭取資源。癌症就是一種疾病,來了就接受,如果一直沉浸在悲哀或是憤怒中,一點用處都沒有。「為何是我?為何不是你!」劉秀枝說,還有更壞的籤,你沒有抽到呢!「一定要活!活著就有機會。」你以為今天沒希望,也許一轉眼就有新治療、新的藥物問世,不治療會後悔莫及。如果問了一個醫師,覺得沒有希望,一定要再問第二個、第三個,一旦選擇了就要相信醫師,相信自己,相互配合。劉秀枝說,人生一定會遇到困難,有困難就處理,一次的挫折沒有被打倒,你就會變得更強壯,那是很好的事情,即使很絕望也不要放棄,你不知道一轉頭就會有好東西在等你。「小時候,我挨罵了想不開,回頭一想,街邊轉角的碗糕與豆花很好吃耶,那不要死好了。」你覺得癌症好像治療不成功,也許明天新藥就出來了,或許再撐個一個月就有新的治療,總之不要放棄。因為每個人的身體狀況不同,經濟條件也不一樣,她建議癌友,如果體力可以,可以持續上班,或許調整到壓力小的部門,或許跟同事求援。劉秀枝說,不要羞於求助,身邊有什麼資源就用什麼資源,有什麼人力就動用什麼人力。獨立慣了的她也分享,「我最需要人照顧的時候,我二姊也是每二、三天就來照顧一次。」想吃什麼就吃,味覺沒了還有嗅覺、視覺劉秀枝坦言,自己並不是養生的模範生,完全不能當別人的楷模,平常也不太按照規矩進行健康檢查,大概是遺傳基因好,所以身體強健,平日也難得感冒、肚疼,第一次生病就是乳癌。她認為「身體的保養方式是去操勞它,如果生病就去治療,別拖。」化療期間出現嘔吐、食欲不振、味覺改變,可能讓很多病患急遽消瘦。劉秀枝因為劇烈的嘔吐,從五十二公斤瘦到四十四公斤,正常人的白蛋白為三‧五到五‧五,她降到一點多,而原本該有五千到一萬的白血球降到只剩六百多,血紅素只及正常人的一半。治療期間正值冬天,她仍堅持到台北醫學大學講授一堂課,回程的計程車上,她忍不住問計程車司機怎麼不開暖氣,計程車司機喊冤,才知道原來是她在發冷,回到家後趕緊就醫,已經發起高燒。因為白血球實在太低,感染引發敗血症,緊急住院打抗生素治療。劉秀枝說。補充足夠營養,才能維持體力、對抗疾病,可是化學治療讓味覺變了,滷蛋吃起來不像滷蛋、綠茶像泥水。她再度發揮阿Q精神,味覺不好,可是嗅覺還在,視覺還在啊!雖然味道吃起來不對,可是聞起來是香的,眼睛看到的依然美味。平時飲食就很簡單的劉秀枝吃得清淡,生病了,為了讓自己多吃,劉秀枝反而放開懷吃。有一日想吃夜市裡油膩膩、重口味的炒麵,託人去買回來。如果想吃蛋糕,也會買來解饞。平時的飲食,劉秀枝很推薦「地中海飲食」,不僅好吃,也很健康。不論對抗癌症、預防失智,都是很好的飲食方式。不用奔跑跳躍,高爾夫年輕打到老劉秀枝走起路來,步履又快又靈巧,常讓人忘了她的年齡。談到運動,她認為:「不要過度愛惜身體。」她指的是不要嬌生慣養的意思。她說自己不是有運動細胞的人,但是從四十多歲就開始打高爾夫,可以走很多路,運動也很溫和,這樣的習慣持續至今。她笑說,高爾夫的唯一壞處是很貴,以前曾有位台北榮總院長不太喜歡醫師打高爾夫。榮總是個大家庭,大部分的醫師都住宿舍,所以聽說有些醫師只得趁著晚上,先把球具放到後車廂,出門打球時才不會被院長發現。劉秀枝曾發表文章指出,高爾夫的各種動作如上桿、下桿、揮桿、收桿、推桿入洞和走路,正適合沒有運動細胞的人,而且不用奔跑、跳躍,可以從青年一直打到老年。高爾夫不以速度取勝,也不用像許多球類運動要與隊員密切互動,又優待女性和銀髮族,簡直就是為她量身設計的運動。她謙稱,自己一直打得不好,而且常是球賽「BB獎」(最後第二名)的得主。卻因為打球可以磨練觀察力與策劃力,考驗專注力,還可以看球友的修養現形,有人球打得不好,氣得丟球桿,竟高掛到樹上。打球也讓劉秀枝更謙虛,知道運氣難料。有時明明打了壞球,結果彈跳到果嶺,有時明明是好球卻被風吹歪,令人扼腕。「今天打得好,明天卻很差,如此變化多端,不可預料,也是高爾夫球迷人之處。」此選讀摘自《我是醫師 我得癌症》作者 聯合報出版 聯合報-健康事業部購書網址:https://bit.ly/2YNNdW2(本文經網頁編輯編修)
-
2020-07-17 科別.骨科.復健
腰酸背痛都找不出原因,那得先掛這一科
可別再以為只有骨鬆才會引起腰酸背痛,平時姿勢不良、久坐不動、骨盆發炎、腎結石、椎間盤突出等,都是引發腰酸背痛的原因之一。曉鈴是一名朝9晚5的公務人員,平常上班總是待在電腦桌前辦公,某日發現腰部莫名的酸痛,她聽聞腰酸背痛可能是因為骨質疏鬆引起的,便補充鈣質,但3個月之後,腰酸的情況仍然存在。求助家醫科醫師後,才得知原來是因為長期久坐不動,導致脊椎附近的核心肌群無力,無法提供有效的支持力,依照醫師建議加強訓練腰部的核心肌群,目前腰酸情況已經大幅改善。根據統計指出,80%的人一生中至少會有一次嚴重的腰酸背痛經驗,到底自己的腰酸背痛原因為何,國泰綜合醫院家醫科主治醫師葉姿辰表示,造成腰酸背痛原因非常多元,其中70~80%的腰痛與脊椎脫離不了關係,諸如運動拉傷、脊椎附近肌肉支持力不夠、椎間盤突出、僵直性脊椎炎、骨質疏鬆、骨盆發炎、腎結石,甚至癌症轉移等,都可能造成程度不等的腰酸背痛。 釐清病因,看對科別以下是腰酸背痛的常見原因,根據痛楚位置與程度,以釐清下背痛的原因,看對科別: ●腰椎退化性關節炎較常見於50歲以上的中老年族群,症狀通常是清晨起床時腰背部酸痛僵硬,起床活動後症狀可以緩解,原因在於椎間盤的老化,同時刺激脊椎負荷而產生骨刺;脊椎關節週圍的韌帶也可能因長期關節炎纖維化,而壓迫到週圍神經,造成坐骨神經痛,疼痛位置多從腰背開始,甚至可能延伸到下肢,引起下肢麻木、酸痛感。就醫科別→骨科、神經外科、復健科 ●缺乏運動,脊椎支持力不夠特別容易發生在缺乏運動的族群上,尤其是久坐辦公室的上班族,因長時間的坐姿,上半身從肩膀、胸椎到腰椎,都是呈現前傾彎曲的動作,造成腰椎較大的壓力;若再加上缺乏運動,腰背核心肌肉群虛弱無力,無法撐起下背部,因而時常有背部緊繃、腰酸的困擾。就醫科別→骨科、復健科 ●運動傷害引起肌肉發炎肌肉拉傷是造成年輕人下背痛的主因之一,好發於運動者以及需負重職業的人居多。由於運動不當、工作需要搬運重物等,造成脊椎週圍的韌帶與肌肉負荷過大,引起急性的扭挫傷;或是長時間、重複性的工作,導致肌肉、韌帶慢性疲勞損傷,誘發脊椎週圍肌肉痙攣。就醫科別→骨科、復健科 ●椎間盤突出「啊!好像閃到腰了!」要小心,閃到腰很有可能就是椎間盤突出的主要元兇。在下背痛的患者中,椎間盤突出占很大的比例,造成的原因多半是長時間的姿勢不良、彎腰久坐或搬重物所引起,導致椎間盤無法承受過大壓力,而向外擠壓突出,嚴重可能壓迫到神經,造成坐骨神經痛或是下肢酸痛麻痺。就醫科別→骨科、神經外科、復健科 ●骨質疏鬆骨質疏鬆造成的壓迫性骨折,是停經後女性發生下背痛的主要原因,因為停經後女性荷爾蒙會減少,進而影響骨質快速流失。而骨質疏鬆引起的壓迫性骨折,通常發生在腰薦椎或是股骨兩側,形成對稱性的劇痛。若是沒有適當治療,常會形成慢性背部疼痛、駝背,甚至喪失行動能力,嚴重的話,還可能因長期臥床引起併發症而死亡。就醫科別→骨科、婦產科 ●輸尿管結石或腎結石比較容易發生在男性身上,當輸尿管結石或腎結石時,腹股溝疼痛會慢慢轉移到背部,這種痛不像是一般的下背酸痛,而是會一陣陣類似痙攣的痛,同時也會合併產生頻尿、血尿的情況,建議進一步到泌尿科做檢查。就醫科別→泌尿科 ●女性骨盆腔發炎女性骨盆腔發炎是指內生殖器官(子宮卵巢)及週圍的結締組織、骨盆腔腹膜發生發炎時的統稱。常見於有頻繁性生活的女性,初期的疼痛位置在下腹部,會隱隱作痛,有點類似月經來的壓迫痛,同時會合併有分泌物的產生,嚴重的話,疼痛會蔓延到背後,引起下背痛,建議到婦產科治療。就醫科別→婦產科 ●僵直性脊椎炎主要發生在40歲以下的男性,常見症狀是早上起床會覺得僵硬,活動一下會獲得舒緩。目前推測病因與免疫系統及感染有關,導致自體免疫系統的攻擊,讓脊椎週圍軟組織鈣化、骨質增生,引起下背疼痛,目前治療方式是使用生物製劑抑制發炎。就醫科別→風濕免疫科 醫師評估後,對症治療一旦發生下背痛的時候,建議先到醫院檢查請醫師評估,才可對症下藥,以免錯過黃金治療期。如果是因為外力、姿勢或運動所造成的下背痛,目前主要的治療方式如下:藥物治療:包含消炎藥、止痛藥、肌肉鬆弛劑等,對於鎮痛、鬆弛肌肉的功效良好。物理治療:比如按摩、熱敷、超音波、電療、腰部牽引等,讓受到壓迫的脊椎回歸到正常的位置,主要由復健科執行。注射治療:當藥物治療及物理治療都沒有辦法緩解症狀時,就建議使用注射治療。舉例來說,若是坐骨神經痛,醫師會在X光的幫助下,以一根長長的針,由患處注入適量的麻醉藥及消炎類固醇,發揮麻痺神經和抑制發炎的作用,7成以上的患者可延續數月有效。外科手術:當保守治療無效時(超過3個月),又診斷出病因,醫師則會建議考慮外科手術,將受損的椎間盤、脊椎等組織,依病因的不同開刀治療。 下背痛的預防葉姿辰說明,下背痛其實要預防勝於治療的,比如平常要有良好的姿勢、減少背負重物、不讓腰椎週圍背負過多壓力和養成運動習慣等,都可以避免下背痛的產生,若想要預防下背痛問題,請跟著做。 避免久坐:因為坐姿會使得脊椎承受比站立更大的壓力,建議坐1小時就應起身活動筋骨;若需久坐時,也建議以背墊支撐下背部,且坐姿要端正,不要彎腰駝背。 避免搬重物:搬重物會造成脊椎過大壓力,若因工作需要,建議舉物時應保持背部的挺直,物品盡量靠近身體,兩腿用力站直,分散重物的重量,因為彎腰提重物是腰部最吃力的動作,應盡量避免。 避免急速旋轉:當腰部肌肉支持性不夠時,若急速轉腰、彎腰、身體過度後仰等動作,都會造成腰部的傷害。 訓練腰部肌肉:當脊椎附近的核心肌肉群虛弱無力時,則無法提供脊椎有效的支持力。適當的運動可以改善及預防下背痛的症狀,建議平時應多做腰部運動,強健腰部核心肌肉,可擁有最天然的「護腰」。 避免長時間低頭:長時間低頭會造成頸椎的壓力,久而久之容易引起下背痛。補充維生素D及鈣質:若是因為骨鬆引起壓迫性骨折,除了適當運動外,建議可補充維生素D、鈣質,如:小魚干、蝦米、豆製品等,以預防女性荷爾蒙的流失。 TIPS:找不出原因的腰背痛,先掛家醫科像是癌細胞轉移、脊椎側彎,甚至是情緒問題、睡眠障礙等,都有可能引起下背痛的狀況。若原因不清,建議先至家醫科就診,找出病症再對症下藥。 【本文摘自 常春月刊385期】延伸閱讀: 久坐腰痠背痛靠腰墊撐? 3減痛重點一項都不能漏下背痛與脊椎有關! 7種疾病都可能出現腰痠背痛
-
2020-07-13 癌症.肺癌
胸腔X光未追蹤 胸悶氣喘發現晚期肺癌
70歲劉先生有糖尿病及心臟病史,曾在50歲時得過肺結核,菸齡40年,8年前戒菸,2年前照過胸腔X光並無異常,之後在心臟科及耳鼻喉科門診規則拿藥服用,未再繼續追蹤胸腔X光。今年5月。劉先生掛急診,因為持續喘及胸悶一周以上,但沒有咳嗽也沒什麼痰,沒有胸背痛,必須墊高枕頭才能睡覺,無法散步運動。急診照胸腔X光顯示,右上肺靠近縱膈腔處有一團腫瘤,接著做胸腔電腦斷層,發現雙側上肺葉都是長期抽菸導致的瀰漫性肺氣腫,難怪劉先生會喘。後來住院進一步檢查,確診為晚期小細胞肺癌,胸椎有癌細胞轉移。由於外科手術已無法將癌細胞完全切除,接受化療、放療等輔助性治療。肺癌死亡率已十年排名第一,致死率高,關鍵在太晚發現、早期症狀不明顯,也可能與常見的肺部疾病,如輕度慢性支氣管炎、心血管疾病症狀類似,所以被忽視或誤判。若民眾持續咳嗽且未見好轉,咳痰帶有血絲或咳血,呼吸急促、呼吸出現喘鳴聲,持續胸痛且有惡化情形,聲音沙啞,骨關節疼痛,無預警體重下降、食欲不振,以上多屬於晚期肺癌症狀,胸腔X光大多已經可見不正常的病兆。早期肺癌的五年存活率有五成,晚期存活率只剩下兩成,晚期肺癌無法治癒,只能延長生命。胸腔X光是偵測肺癌最基本的工具,但腫瘤必須大於一公分以上,才有機會被發現。低劑量電腦斷層(LDCT)的肺癌診斷率較優,可降低肺癌死亡率達20%。建議肺癌高風險族群,如經常接觸油煙者、石綿粉塵職業暴露者、空氣汙染者、氣喘肺阻塞患者、肺纖維化患者、肺結核患者、有抽菸者、肺癌家族史者、年齡大於50歲民眾,每年定期照X光,再視情況包括輻射劑量考量及個人對肺癌風險承受度,決定是否自費做低劑量電腦斷層。
-
2020-07-09 醫聲.癌症防治
子宮頸癌/抗血管新生標靶「餓死癌細胞」 有助抑制婦癌
最新國人癌症登記報告出爐,子宮內膜癌、子宮頸癌及卵巢癌等三大婦癌,各有消長,子宮頸癌新增罹癌人數下降,但卵巢癌及子宮內膜癌卻明顯上升,且死亡率也明顯增加,令人擔憂。一般來說,婦癌與肥胖、壓力、老化、晚生、少育、女性荷爾蒙分泌以及環境荷爾蒙汙染等因素有關,由於壓力、生育等因素較難控制,肥胖則可透過減重降低罹癌風險。有條件列卵巢癌給付肥胖女性致癌風險偏高,研究證實,如果身體質量指數偏高,則乳癌、卵巢癌及子宮內膜癌等風險就會隨之上升。在治療上,與乳癌相較,有關卵巢癌及子宮內膜癌的藥物研發進度遲緩許多,所幸原本用來治療大腸癌的標靶藥物「新生血管抑制劑」被證實有助於抑制婦癌。為此,衛福部食藥署於去年5月核准「抗血管新生標靶」用於卵巢癌,健保署則今年6月將此藥列入卵巢癌給付範圍,條件為接受傳統第一線治療後六個月至一年之間復發者。類似雞尾酒療法近幾年,癌症治療領域也出現類似的雞尾酒療法,而「抗血管新生標靶」就像是好吃的湯底,醫師就像是廚師,嘗試放進其他食材(藥物),讓這一鍋食物更好吃。舉例來說,臨床證實,「抗血管新生標靶」如果搭配化療,就能有效提升整體存活率。近年「抗血管新生標靶」也分別與免疫療法、「免疫檢查點抑制劑」、「DNA修補抑制劑」等合併使用,醫界審慎樂觀期待研究成果。事實上,「抗血管新生標靶」也被用來治療老年人退化性黃斑部病變,治療效果也不錯。腫瘤會萎縮死亡為何「抗血管新生標靶」具有良好的抗癌效果?如果將腫瘤組織當作一顆小樹苗,而癌細胞就像是樹根,必須吸取足夠的氧氣、營養及水分,小樹才能茁壯,而用了這個藥物,能斬斷樹根,讓樹苗逐漸枯萎。「抗血管新生標靶」可說是抗癌標靶的經典產物,因為血管新生是所有惡性腫瘤的特性,其中又以大腸癌、泌尿道癌最為明顯,一旦新生血管受到抑制,腫瘤就會萎縮死亡。」它的抗癌作用機轉就是「餓死癌細胞」,讓新生血管無法繼續增生,癌細胞得不到養分而生長停滯,且讓腫瘤血管有機會正常化,促使血流正常化,使化療藥物能順利進入腫瘤,強化治療效果。癌友不要輕言放棄以卵巢癌為例,晚期患者容易復發轉移,腹部產生腹水而腫脹,也沒了食欲,在使用「抗血管新生標靶」後,腹水明顯消退,胃口也變好了,延長了無疾病存活期。過去十年,晚期卵巢癌和子宮頸癌並無健保給付的新藥可用,一旦復發,僅有化療一途,健保署有條件給付「抗血管新生標靶」合併化療使用,造福眾多晚期婦癌患者,提醒癌友千萬不要輕言放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