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2-28 新聞.長期照護
搜尋
轉移
共找到
1532
筆 文章
-
-
2020-12-27 養生.聰明飲食
為什麼不要將魚直接放在冰塊上保存?專家告訴你原因
【文、圖/摘自漫遊者文化《廚藝祕訣超圖解》,作者亞瑟・凱納】為什麼大部分的魚是白肉?魚不需要肌肉來支撐身體,因為牠們浮在水中。牠們頂多需要能快速逃離掠食者的肌肉,然而這些需要爆發力的肌肉幾乎不含肌紅蛋白,即為耐久肌肉提供氧氣的紅色蛋白質(請參見「肉的顏色」章節)。而當這些肌肉的紅色肌紅蛋白含量極少時,魚肉便沒有血色,甚至呈現白色。但為什麼鮪魚肉是紅色的⋯⋯鮪魚家族的魚游泳速度很快,而且時間很長。速度越是增加,水的阻力也越大。由於牠們的肌肉必須強壯且持久,因此含有較大量的肌紅蛋白而呈現紅色。⋯⋯而鮭魚和鱒魚肉卻是橘色的?啊!這些魚的情況略有不同:牠們具有將鮮紅色蛋白質,即蝦青素的顏色固著在肌肉裡的特性。而蝦青素大量存於鮭魚經常攝取的小型甲殼類動物和小蝦之中。此外,龍蝦也因為具有同樣的蛋白質,煮熟之後亦呈現漂亮的紅色。關於鮭魚的3項疑問❶為什麼野生鮭魚的品質優於養殖鮭魚?首先,野生鮭魚的飲食依照季節和漁場而有所不同,這讓牠們得以發展出更豐富且複雜的風味。由於野生鮭魚需要花更多力氣攝食,因此比起在近海網箱或陸地漁場養殖,終年以同樣的精選飲食所飼養、以便快速成長的養殖鮭魚,野生鮭魚的肉質較為結實,油脂也較少。❷為什麼鮭魚的棕色部位較不美味?這些部位其實就是那些可長時間游泳時所使用的肌肉,因而含有大量的肌紅蛋白。而鮪魚的中央肌肉也是一樣,帶有強烈的味道,並略帶金屬味。❸為什麼鮭魚的顏色無法作為品質的象徵?我們已經知道鮭魚的粉紅色澤主要來自飲食。而養殖鮭魚的飲食通常必須經過細心挑選,以便培育出帶有光澤且終年一致的橘色肉質;甚至還有色卡(就像油漆的色卡)可作為蝦青素份量的指南,而蝦青素就是能讓鮭魚呈現橘色的蛋白質!通常,野生鮭魚肉的色澤取決於牠們在產區裡攝取的食物,如:阿拉斯加鮭魚的肉質鮮紅,因為牠們主要以磷蝦,即一種生活在冷水中的小蝦為食;而波羅的海鮭魚的肉質則是很淡的粉紅色並帶有乳白色,這是因為牠們食用大量的鯡魚和禾本科植物。為什麼有人說吃魚會變聰明?我們常一再對孩子們說:「吃魚會讓你變聰明!」好吧,這完全是正確的,但要注意的是,這也取決於魚的種類和烹煮方式:會「讓人變聰明」的魚是富含油脂的魚,牠們富含的Omega−3可讓大腦的神經細胞運作更順利,促進某些神經元的連接,有利於學習、智力的發展、加速思考等,也非常有益於中樞神經系統,甚至是視網膜。但請不要隨便亂煮,否則會破壞這些Omega−3!所以請跳過油炸,而是以蒸煮或烘烤的方式烹調,而且不要猶豫,請加入用奶油翻炒的小塊蔬菜或新鮮香草。而適合孩子攝取的魚類包括鮭魚、鯖魚、鯡魚、沙丁魚、鮪魚、鱒魚、鮟鱇魚。但不要一次全部都來,請理性一點。為什麼絕對不要將魚直接放在冰塊上保存?我們絕對不會直接將魚擺在冰塊上!絕對不會⋯⋯好的魚販總是會在碎冰和魚之間墊一張紙,原因有兩個:(1)他們知道冰塊會將魚「煮熟」,而且還會改變魚的分子結構,因而破壞肉質。(2)他們知道一旦冰塊化成水,細菌就會找到超適合它們生長的場所,進而降低了魚的保存期限和品質。為什麼應該選擇眼睛明亮、魚鰓鮮紅,且表皮有光澤並略帶黏性的魚?因為這些是判斷魚新鮮度的準確指標。眼睛含有水分時,會顯得透明且鼓起,所以當水分隨著時間蒸發,眼睛就會凹陷,透明感消失,而且會被一層淺灰色的薄膜所覆蓋。因此,我們應選擇眼睛明亮的魚。魚鰓之所以呈現鮮紅色,則是因為含有大量的肌紅蛋白,通常魚類在接觸到氧氣時顏色會變深。因此,當魚鰓的顏色越深,甚至是變成深栗色,就表示魚接觸空氣的時間越久,也越不新鮮。一般而言,魚皮會被黏液所覆蓋,這層黏液可保護魚不受水生環境所傷害。所以當魚處於新鮮狀態時,黏液是濕的且略帶黏性;但如果魚皮乾掉,則表示魚已離開水面很久了。為什麼魚那麼快就變臭?並非所有的魚都以同樣的速度變臭:例如,河魚即使變質也不太會有味道,但海魚就會很快變臭。而海魚當中的某些品種,例如鱈魚或牙鱈,由於牠們的皮很薄,因此會比其他魚類更快散發出臭味。而這樣的臭味來自三個原因:(1)活的海魚在調節牠們的鹽含量:海水含有3%的鹽,而魚的鹽含量則比海水少3倍。所以,當魚死後,調節鹽含量的物質會降解,並產生少量氨的衍生氣體。(2)在魚活著時,免疫系統會保護魚免受表皮、鰓和腸道裡的細菌傷害。一旦被捕撈,魚的免疫系統就會停止運作,有些細菌就會滲透至魚肉中並產生甲胺(即另一種氧的衍生氣體,但數量較多),進而產生臭味。(3)產生其他化學反應,而引發如同腐爛的蛋的硫味、醋味,甚至是油耗味。簡言之,不新鮮的海魚聞起來真的很臭!為什麼在冷藏保存整隻魚之前,應快速沖洗並晾乾?如果魚販沒有清理魚內臟,請儘快以流動的水清洗你的魚,以去除腸道裡以及體內和表皮的部分細菌,直到不再具有黏性❶。接下來將魚徹底晾乾,以免在接觸到水時滋生細菌❷。最後,用買魚時包裹的紙或保鮮膜將魚包起來,與氧氣隔絕❸。為什麼鰈魚要等幾天再煮?首先,因為在捕獲之後的幾天,鰈魚的肉質會像木頭一樣硬,而且不太美味;再加上烹煮時結締組織會收縮,使得魚會捲起而無法接觸到鍋面,因此我們無法烹煮當天捕獲的鰈魚。所以捕撈後須等待3天,讓肉質變軟,並讓不飽和脂肪「成熟」,才能發展出豐富的風味。注意,這是技巧!在為魚脫鹽時為什麼要經常換水?在脫鹽的過程中,魚肉會喪失鹽分(這就是目的),鹽分會轉移到浸泡的水中,這就是滲透的原理。問題是,水所能攜帶的鹽量有限(一段時間後就會飽和),而魚的鹽分會越來越難、也越來越慢才能轉移到
-
2020-12-26 癌症.胃癌
胃口差、吃不下以為感冒別輕忽 當心是胃癌警訊!
注意囉!經常沒胃口、吃不下,很有可能是罹患了胃癌。就有一位70多歲的女性,過去的胃口不錯也不挑食,這樣的狀況持續了3個月,原本以為是感冒引起的後遺症,送醫候竟確診為末期胃癌合併肝臟和淋巴轉移;之後接受針劑化療卻出現手腳腫脹、噁心嘔吐等副作用,而且很快又復發。其實現在有新型口服化療藥可供選擇,可望幫助晚期胃癌病友更好地控制腫瘤不惡化,保有較好的生活品質,而且有健保給付,可以減輕患者的負擔。 每天有6.5人死於胃癌胃癌常年居國人10大癌症之列,根據衛生福利部統計資料,近5年以來,台灣每年胃癌新增人數約4,000人,而最新公布的108年國人十大死因資料,胃癌共奪走2,379人生命,等於每天有6.5人死於胃癌,更顯出防制胃癌的重要性。 台灣癌症基金會執行長、血液腫瘤科醫師賴基銘表示,研究顯示,胃癌與飲食習慣、胃幽門螺旋桿菌等密切相關,如果平時能減少攝取醃製、煎炸、燒烤和煙燻類食物,遵循「高纖、低脂、天天蔬果彩虹579」的原則,同時保持勤洗手的衛生習慣,避免感染幽門螺旋桿菌,就能降低罹患胃癌的風險,所以說胃癌是一種可以預防的癌症。輕忽胃口差、莫名變瘦,都是胃癌警訊台北榮總腫瘤醫學部主任趙毅則表示,胃癌的早期症狀,例如食慾不振、吞嚥困難、消化不良等,跟胃炎、消化性潰瘍或腸胃功能障礙十分類似,一般人容易輕忽,加上國人較少照胃鏡檢查的習慣,因此,近6成患者初次診斷即為晚期胃癌。另外,體重下降也是晚期胃癌的常見警訊。 晚期胃癌患者由於癌細胞已轉移,並無法靠手術來治療,主要是靠化療來延續生命,臨床上也發現,患者在接受前線針劑化療時,經常出現厭食、噁心、腹瀉、體力虛弱、手足症候群、皮疹、心悸、胸悶、肝功能異常、白血球或血小板下降等副作用,以至於影響後續的治療意願。 新式口服化療,助患者保有生活品質台北榮總腫瘤醫學部腫瘤免疫治療中心主任陳明晃表示,健保新給付的新型口服化療藥物,主要由一種有效成分和一種保護成分所組成,有效成分能夠直接嵌入癌細胞的DNA,造成DNA的損傷,進而抑制癌細胞生長;保護成分則可保護有效成分不被體內酵素分解,強化其抑制腫瘤的能力。 陳明晃指出,研究發現,晚期胃癌患者在針劑化療失效後,改用新型口服化療藥物,不僅可讓超過4成的病友控制疾病不惡化,還能幫助維持良好的日常體能表現和活動度超過4個月,能保有較好的生活品質。延伸閱讀: 胃癌初期難發現、進程快! 身體常見4個小毛病是警告...很多人還在拖 愛吃這6種食物小心罹胃癌! 炙烤、煙燻魚都上榜...初期症狀超容易被忽略
-
2020-12-26 名人.葉北辰
溝通技巧/高齡門診最愛問:失智症者跳針問話 溝通有3招
資深主持人侯昌明曾形容,照顧失智症父親的過程絕無冷場,指的是失智症長者總是重複問相同問題,大大考驗照顧者的耐性。面對跳針式的問話,心理師公會全國聯合會理事葉北辰提出三個回應技巧,幫助照顧者創造新情境,避開問句地雷。確立優先照顧目標根據「失智•時空記憶旅人專頁」長期以來的照顧者心聲,不少失智症者不時會重複發問,例如「幾點了?」、「我吃飯了沒?」,隨講隨忘。葉北辰要照顧者先問自己一個關鍵問題:「當下的照顧目標是什麼?」他列出三項照顧目標,提供照顧者比對,哪一項是你的優先目標?照顧目標一:增加互動品質,與失智症者維持連結。照顧目標二:待會要做什麼事情?照顧目標三:希望停止長輩當下重複問問題的行為。不趕時間 對話當互動如果照顧者選擇的是目標一,也就是維持與失智症長者的互動,若家屬的個性是不急不躁,當下不趕時間、氣力和心情都不錯的話,建議可以將重複問問題的環節當作是和長者互動的親子時間,愛怎麼說就怎麼說?不厭其煩解釋,藉著讓長者聽話、問話的過程,增加生活互動。儘管失智症長者可能會隨講隨忘,但他會記得和親人遊戲式對話的感覺是溫暖、被支持的,這個「跳針時刻」反而將成為家人之間重要的回憶。簡潔回答 勿超過五字若照顧目標是二,著重在等一下要做什麼事?例如與長者出門、吃飯等,建議可利用失智症者隨講隨忘的特性,盡量用簡潔的回答代替解釋型的說明。葉北辰表示,當失智症者問問題時,第一次先詳實回答,不必預設長者一定會重複問問題,且當長輩繼續追問時,千萬不要假裝沒聽到,改用「簡短回答,而且最好不要超過五個字」。舉例來說,若照顧者準備帶長者出門用餐,可簡單的說「我們要出門」,而不是複雜的說明「我們要去某家餐廳,和親友碰面吃飯」,避免長輩繼續追問的機會,也節省精力好應付接下來的活動。轉換情境 給新的資訊若照顧家屬的目標是三,希望長輩當下就停止問問題,此時主動出擊,轉換情境是最佳對策,舉例來說,當長者問「去哪裡?」,照顧者回答「我們要出門,來,把鞋子穿好,衣服穿上」或轉移焦點問他「冷不冷?」,甚至交給他一個外出提袋,轉換情境,主動給他新的資訊或刺激,或能暫時成功轉移跳針式的對話。葉北辰從不少照顧者的遭遇觀察,有些樂觀的照顧者認為可以配合長者演戲,也是一種幸福,例如塞麥克風給長者唱歌,阻止問話也是有趣的一招;有些照顧者則說靜思語「面對它、接受它、放下它」也是對策之一。而看著病程持續變化的長者,家屬不免感到挫折、悲傷,「以前長輩是我們的支柱,如今逐漸衰弱,變得不一樣了」,他提醒家屬要容許自己可以悲傷、有情緒,別將重擔留在自己身上,因為照顧自己的情緒才是好好照顧的第一步。應對失智長者重複發問有對策1.確認當下照顧的目標為何。2.第一次詳盡回答,第二次簡潔回答,不超過五個字。3.提供新的刺激,轉換情境。>>更多失智照護技巧,請至udn x WaCare:https://bit.ly/34KSgtQ
-
2020-12-26 癌症.胃癌
晚期胃癌主要症狀:胃口差、體重下降
胃癌位居國內十大癌症死因第八名,食欲不振、消化不良等是早期症狀,卻易與胃炎、消化性潰瘍或腸胃功能障礙混淆,因而輕忽。台北榮總腫瘤醫學部主任趙毅表示,國內近六成的胃癌患者確診時都已是晚期,出現「胃口差、體重莫名下降」等晚期胃癌症狀,呼籲民眾平常要建立正確的飲食與衛生習慣。台灣癌症基金會執行長、血液腫瘤科醫師賴基銘指出,胃癌每年奪走台灣2300條人命,平均每天有6.5人死於胃癌,嚴重威脅國人健康。「飲食、疾病、感染」是胃癌發生的三大來源,平時應自我檢測:是否愛吃醃漬類食物?是否喜歡吃煙燻、燒烤、加工肉類食品?蔬果攝取量常少於動物性脂肪類嗎?是否患過萎縮性胃炎、胃酸缺乏、惡性貧血?有沒有慢性胃炎併幽門螺旋桿菌浸潤?曾經接受過多次全胃切嗎?只要「是」的答案越多,就要當心是胃癌高風險群。值得注意的是,超過四成的晚期胃癌已癌細胞轉移無法開刀,得使用化療藥物,但易有噁心、腹瀉等副作用,臨床只有13%患者會進入第三線治療,自12月起健保給付一款新型口服化療藥,讓後線治療出現新突破。台北榮總腫瘤醫學部腫瘤免疫治療中心主任陳明晃指出,新型口服化療藥物可讓四成病友病情獲得控制,並有助維持良好的體能與活動度,有效提升生活品質。
-
2020-12-26 性愛.性愛後遺症
做愛後肚子痛是太激烈?恐黃體囊腫破裂!6種人最危險
小倩今年32歲,某日與老公發生性行為後,突然下腹部劇痛不止,原本以為是進行房事時太過劇烈,忍一忍就過去了,沒想到3小時過去了,小倩的下腹痛竟轉移到兩側,腰背疼痛難耐,呼吸急促伴隨著噁心感,連走路震動都會覺得疼痛;老公趕緊將她送醫,經醫師用超音波掃描後,診斷為卵巢黃體囊腫破裂合併腹內出血。 黃體囊腫 隨著月經週期而逐漸消失 到底什麼是卵巢黃體?又為什麼會破掉出血呢?婦產科生殖醫學中心醫師賴宗炫表示,正值生育年齡的女性,每個月卵巢都會排卵一次,排卵後,濾泡會形成黃體,用來支持子宮內膜的成長,以利胚胎的著床,如果沒有懷孕,黃體則會約維持10~14天,最後,隨著月經週期而逐漸消失。 正常成熟的黃體直徑約為2~3公分,但某些女性容易因為體質問題,或是荷爾蒙不平衡的情況下,黃體受到刺激或出血,導致黃體持續增大,形成內部出血的黃體血腫,當血液完全吸收後,就轉變為直徑超過3公分以上的黃體囊腫。 黃體囊腫多因外力破裂 常見9大症狀黃體囊腫破裂原因,多半與過度運動與外力碰撞有關,一旦黃體囊腫破裂,若只是輕微的出血,女性可能會突然間的下腹部悶痛,甚至沒有不適感,但過一段時間後,等待出血被人體吸收(約1~3個月),腹部悶痛感則會慢慢消失。 賴宗炫提及,若在進行劇烈運動時,出現下腹部疼痛、悶脹、噁心、想吐、頭暈、眼花、血壓下降、昏厥,甚至休克,建議應及早就醫。治療黃體囊腫以臥床為主 出血量大時須開刀止血 一般治療措施是要求病患臥床多休息,輔以止痛消炎藥物為主,避免傷口再次破裂出血,靜待腹腔自行吸收少量的內出血。若出血量大於250c.c.,尤其血液堆積在腹膜或骨盆腔量大時,腹部會突然間劇烈疼痛,如果沒有緊急處理,可能會出現持續性內出血、甚至有休克的生命危險,這時需要緊急開刀,將正在出血的黃體囊腫燒灼止血並切除。 值得注意的是,雖然黃體囊腫破裂不一定非得開刀治療,症狀輕微時只需藥物治療就會有成效,但若是在藥物治療後,下腹部疼痛症狀一直沒有消失,就要懷疑是其他疾病所引起,例如卵巢長腫瘤的可能性,建議進一步接受檢查。 黃體囊腫易致卵巢扭轉 嚴重可能導致不孕另一方面,黃體囊腫的病患,很容易引起併發症「卵巢扭轉」,賴宗炫指出,原因是卵巢在身體裡是浮動的,而超過5公分的黃體囊腫有一定的重量,若接觸不當外力,可能會讓卵巢根部發生扭轉;卵巢扭轉的症狀表現為持續性急性腹痛,若沒有及時開刀處理,長時間的扭轉恐會造成供應卵巢的動脈阻塞,進而促使卵巢組織壞死,而有不孕的可能性。 20~30歲女性最常發生 6 種情況是高危險族群 只要女性處於生育年齡,就有可能出現黃體囊腫破裂的問題,其中,又以正值20~30歲的女性最為常見,因為這個年齡層的女性活動量比較大,導致黃體囊腫破裂的可能性較高。賴宗炫提醒,以下是黃體囊腫破裂的高危險群:1.性活動頻繁:性活動頻繁的女性,容易因為過度的陰道撞擊,導致黃體囊腫破裂,是臨床上黃體囊腫破裂最常見的原因之一。 2.常搬重物:因為搬重物會讓腹部用力,當腹部壓力變大,很容易引起囊腫破裂。 3.喜愛激烈運動:例如跑步、跳舞、體操等運動,過於激烈動作容易引起囊腫破裂。 4.愛吃補品:進補過度時,卵巢受到的刺激較大,濾泡也會較多,黃體囊腫形成機率也較大。因此,有黃體囊腫的女性,飲食應保持清淡,過於溫補的食物則要小心攝取,像是薑母鴨、麻油雞、當歸鴨,或者加酒的料理,應適量攝取。 5.吃排卵藥物:因卵巢在排卵後才會形成黃體,因此,有固定使用排卵藥物的婦女需注意。 6.吃抗凝血藥物:比如心臟有問題的患者,必須吃阿斯匹靈等抗凝血藥物,一旦發生黃體囊腫破裂,恐會有血流不止的狀況,使用前應與醫師充分溝通。 黃體囊腫應追蹤治療 避免破裂釀成嚴重後果 統計發現,女性從月經第一天算起,黃體囊腫在第20天至第26天為最容易破裂期,因此這段期間,應避免下腹部劇烈運動;此外,若已知有黃體囊腫的女性朋友,生活上一定要留意,避免骨盆腔與下腹部受外力撞擊,進行性行為時,也要請性伴侶配合不要過於激烈。 雖然大部分病患出現黃體囊腫,大約1~3個月後會隨著月經週期自行消失,但應該要警惕的是,囊腫一旦破裂就會引起內出血或急腹症,所以,萬萬不可寄望於囊腫會自行消退而忽略治療,一旦檢查出有囊腫問題,一定要立即配合醫師持續追蹤治療,以免釀成嚴重的後果。文章授權刊登/常春月刊 編輯部 責任編輯/Mei
-
2020-12-25 新聞.杏林.診間
名醫與疾病的對話/開刀開一半,闌尾炎發作!忍痛開完自己也躺在同一開刀房
依舊是平凡的日子,山腳下的市立醫院,一個平凡的小鎮醫師。直到接獲報社邀約,才讓思續又回到兩年前,那個翻騰的夜晚。門診還來不及看完,就被手術室狂叩:病人都準備好了,趕快來上刀。大約從三天前開始,胃就不太舒服了。眼下反正也沒有時間,午餐一如往常就省了吧!胃痛轉移到右下腹才跟麻醉科打完招呼,奇怪?疼痛竟然從胃部轉移到右下腹。我的天!這不正是課本級的症狀嗎?刀都還沒開始,我就知道自己完蛋了。第一台刀還勉強站得住,但是開完刀後要搬病人移床的時候,就痛得彎下腰來,使不上力。到了第二台刀,只能坐著開。體溫衝上來的時候,幾乎就是天旋地轉。闌尾腫得像香腸撐完第二台刀,整個人就垮在牆角,像間歇性顫抖的一攤爛肉。這時候換成我被抬起來,丟在剛才病人躺過的推床上。瞬間主客易位,竟在同一個開刀房。螢幕上一條腫得像香腸的闌尾,肯定我雖非專科,竟也有基本的常識。在同仁們的品頭論足之下,我優先於所有學長大師們的排程,還真是當之無愧,實在丟臉。躺在推床上,一盞盞走道天花板上的燈,變成是一幕幕閃過眼前的走馬燈。同樣的麻醉科同仁,拿起同樣的面罩,輕柔地跟我說:「那我要讓你睡了喔!」在純熟的麻醉下,漫長的手術也不過是一瞬間。下一刻,我奮力把眼睛張開,專師竟然對我說:「你的全身都被我摸過嘍!」從他的微笑,讓我知道手術成功。手術清單面臨健保核刪剛縫過的肚子,要馬上坐起來,也是不簡單。第一次上廁所,就忙了五分鐘。原來一個小小的傷口,可以那麼痛。拄著點滴架蹣跚走出病房,尋訪和自己同梯的病人,倒成一種難得的趣味。陰錯陽差,這件事變成眾所皆知的事,竟然是因為一年之後,健保署要求清查醫師住院當中,又同時照顧病人的醫療個案。以防醫師未親自診療,又浮報保費。看著羅列當天手術的清單,載明每個包裹的詳細費用,不禁悲從中來。想著咬牙做完的手術,竟因自己住院,就要面臨核刪的命運,就把委屈都寫到臉書上。貼文獲健保署善意回應沒想到貼文受到熱烈的回響。同仁、師長、朋友們踴躍留言轉貼,讓我受寵若驚,發現自己其實有人在乎,不是孤單一人。更奇蹟的是,健保署也給予善意的回應。完稿之際,正值中秋佳節。換完最後一床藥,從醫院走出來。甜甜的月光,灑在市郊的田溝與小溪。現在的我充滿感激。願我還有一絲棉力,都付予這片鍾愛的家園。沈恆立小檔案現職:台北市立聯合醫院陽明院區泌尿科專任主治醫師年齡:43歲專長:尿路腫瘤、結石及阻塞、男性醫學及性功能障礙、婦女小兒泌尿及排尿障礙經歷:●台大醫院泌尿部兼任主治醫師●台大醫院泌尿部住院醫師訓練●新加坡亞太泌尿科學教學訓練●台大安寧緩和醫療志工服務
-
2020-12-23 新聞.杏林.診間
醫病平台/一條褲劇團《長夜守燈》 疾病敘事的當代樣貌
【編者按】這星期的主題是「如何做個能幫忙病人的好醫師」,由三位不同背景的學者執筆。一位專攻醫學史的醫師利用幾個病因不明的慢性病,勸告同儕不要因知識的驕傲而輕率否定病人的經驗和想法,進而探討醫病關係以及重視病人團體的看法,強調醫病良性互動的重要;一位專門研究醫學人文的醫師介紹敘事醫學(narrative medicine)做為醫學院的必修課程,可以促成醫學生學會傾聽病人的話,而能夠辨認、聆聽、理解病人的病情,然後受到所聆聽的故事感動,然後做出回應行動的整套臨床技巧。」;一位在醫學院教學的社會學學者介紹史薇特醫師的兩本書,以諸多醫師與病人的互動與照護故事,敘述身體診察、聆聽病人故事、細讀病歷等慢功夫如何成為有效醫療的基石。不久之前在某個tutorial結束之後,一個高年級的醫學生把我叫住。他說考試將近,但有件事讓他完全無心讀書。他的親人不幸在工作崗位上昏厥,趕忙送醫之後,急診室將病患做了基本處置,接上該有的點滴和管線,但很快就發現救回人命的希望渺茫。醫護人員匆忙告知他們無能為力之後,便任憑病患在冰冷的房間裡死去。他不知道身為未來的醫師,此時可以做些什麼?現代醫學進步飛速,但如今面臨的「瓶頸」,便是在某一個臨界點變得無能為力。我們只能機械式地提供不同的套餐選擇,無法針對病患或家屬的需求,或是服務品質的完善做出細微而權宜的調整。這是因為醫學所服務的對象,逐漸從「人」轉移到細胞,乃至於血液裡的成分。醫學社會學者Nicolas Jewson早在七零年代便指出,這是一個病人消失的過程。在我任教的香港大學,我每年邀請慢性病患者和他們的家屬,在學生面前就他們的生命故事現身說法。這是他們離開學校之前,少數能夠聆聽,並且透視一個疾病的完整樣態的機會。這些故事大多蜿蜒曲折,佈滿荊棘,是一個普通臨床工作者在十五分鐘的診察時間裡所掌握不到的。近二十年來,醫學人文逐漸成為醫學院的必修課程,其中一個熱門的課目,就是疾病敘事。重新聽病人說話,這是現代醫學十八世紀出現的細胞轉向(cell turn)之後,再度出現的轉折,稱之為「敘事轉向(narrative turn)」。創立哥倫比亞大學敘事醫學的教授,麗塔.夏隆(Rita Charon)這樣定義醫療工作者必須具備的敘事素養(narrative competence):「能夠辨認、聆聽、理解,然後受到所聆聽的故事感動,然後做出回應行動的整套臨床技巧。」瞭解加上覆述,這樣看似簡單的能力其實不容易培養。病患解釋自我身心狀態時,受到自身表達能力和焦慮情緒的限制;醫療工作者在效益和同時處理多重任務的壓力下影響,往往疏忽了病患敘事中最關鍵的元素。醫療文學期刊Bellevue Literary Review的主編丹妮爾.歐芙莉(Danielle Ofri)就用了一整本書的厚度,解析病患和醫師理解診間敘事的落差。當代社會之中的疾病樣態,使得敘事變得更加複雜。疾病或是身心狀態的慢性化,比如心血管功能的異常、免疫代謝功能異常到認知障礙,讓我們每個人—無論依然健在或已經百病纏身—都暴露在一連串的危險因子之中。處理疾病從醫藥介入逐漸演化為風險管理。不斷變動的生命樣態在臨床上可能暫時找不到意義,但卻影響著一個人的的生涯規劃、職業抉擇、人際網絡的轉變和居住地的安排。除了和一個病最後治不治得好大有關聯之外,更影響著一個人就算久病不癒,卻同樣急切的身心安適需求。更耐人尋味的是,敘事不再只出現於醫師和病人之間。只因當代醫療的迫切課題,落在照顧者的身上。醫療人類學者凱博文(Arthur Kleinman)在他的新書《照顧的靈魂》中就反省到,就算一個訓練有素的臨床專家也不見得熟悉照顧的全貌,只因照護所涵蓋的領域之廣,遠遠超出醫學的範疇。而當代社會裡的照顧者除了被迫放棄全職工作的伴侶、子女,被遺漏在國家醫療網之外的看護幫傭,還有在社會中提供一切基本必須服務(essential services)的清潔、營建,甚至在疫情期間成為高危險人士的餐飲外送員。簡單來講,照顧者的身分經常隱而不現,但人人卻有機會成為照顧者。能夠聽見這些故事的方法,只有將他們一字不漏地記錄,然後說出來。兩年多前,我和香港的一條褲劇團胡海輝導演同時有了結合記錄劇場,探討臨終照顧課題的想法。紀錄劇場是個有趣的表演藝術形式,藉由民族誌方法,讓演員們的肢體和語言表達,成為紀錄片的鏡頭。在訪談照顧者的過程中,讓參與的學員學習,並親身體現(embody)照顧的種種負擔,最後成為一個具有理解溝通,和問題解決能力的未來照顧者。可惜這個校園計畫在新冠肺炎的疫情之下,由於醫院停止參訪而必須暫停。但我在明年夏天即將返台任教,希望藉這篇文章號召一批照顧劇場的生力軍,把計畫帶回台灣,共同為打造一個有敘事能力的關懷社區(care community)努力。(此文短版原刊於一條褲劇團《長夜守燈》節目單內容)
-
2020-12-21 癌症.攝護腺癌
預防攝護腺癌 男逾50歲應做PSA檢測
●男性排尿量變小、夜尿,攝護腺抗原指數(PSA)超過4ng/mL,恐罹患攝護腺癌●攝護腺癌位居國人癌症死因第六名,台灣患者診斷時高度惡性和晚期比率高●治療以放射治療、手術治療和積極監測為主62歲王先生因排尿量變小、夜尿就醫,經檢查發現,不只是攝護腺肥大引起排尿障礙,攝護腺抗原指數(PSA)高達8.2ng/mL,懷疑是攝護腺惡性病灶,進一步做切片檢查,確診為第二期局部性攝護腺惡性腫瘤,癌細胞沒有造成遠處骨骼或淋巴結轉移。台灣每年逾4千人攝護腺癌詳細討論後,王先生選擇接受達文西機械手臂攝護腺切除手術,術後傷口復原良好,飲食正常,排尿功能也慢慢恢復,已回到工作崗位。術後追踨PSA指數持續降低至小於0.1ng/mL,並無復發情形,只要每三個月定期追蹤PSA指數即可。根據衛福部107年統計,國人十大癌症死亡率,攝護腺癌排名第六,成為男性常見的泌尿道癌症。近年台灣攝護腺癌發生率急遽上升,每年逾4千人新診斷為攝護腺癌,相對於西方國家,我國男性有較多高度惡性和晚期的攝護腺癌,死亡率亦明顯高於西方國家。手術、放射治療影響性功能國衛院攝護腺癌臨床治療指引建議,男性大於50歲應定期接受PSA檢測,有高風險家族史者應更早於40歲。目前PSA指數訂在4ng/mL,當數值超過時,就要懷疑是否有攝護腺癌。針對局部攝護腺癌治療,以放射治療、手術治療和積極監測為主。根據「新英格蘭期刊」攝護腺癌10年追踨報告:手術治療和放射治療在復發率和死亡率上較低;進一步比較放射和手術治療初期6個月來看,患者接受放射治療出現較多腸胃炎、血便、頻尿、夜尿等症狀,手術治療則可能造成早期排尿失禁,但隨著時間延長,排尿功能慢慢進步;手術或放射治療都對性功能帶來負面影響。若有復發 多採荷爾蒙治療長期來說,放射治療著重於是否引發放射性膀胱炎和直腸炎帶來的血尿及血便。手術治療則是著重排尿和性功能的恢復。整體而言,治療後帶來生活品質影響和焦慮程度差不多,但值得注意的是,手術治療後如果病理報告為切口邊緣陽性(positive surgical margins)或有較高期別的腫瘤侵犯,可根據當時病人的排尿情況,給予術後輔助性放射治療或者荷爾蒙的治療。接受放射治療後的病人,如果追蹤有癌症復發現象,一般多會採用輔助性的荷爾蒙治療。達文西手術出血少、傷口小攝護腺手術治療進展迅速,相較於傳統的手術,機械手臂造成出血較少、傷口較小,術後短期排尿及性功能有較佳的恢復。目前使用機械手臂仍需自費,但健保分別對攝護腺切除手術與部分腎臟切除手術,給予手術費補助,整體醫療費用較過去少,減輕不少負擔。
-
2020-12-20 退休力.健康準備
緞鍊退休力/退休後的健康能量 儲備好了嗎?
聯合報系願景工程上周一(14日)推出「退休準備指標」,回響熱烈,不到三天,接受調查人數已經破萬。高齡社會,以工作和年齡為界線的退休觀念受到挑戰;面對比想像中還要長的人生下半場,退休更要及早準備,「退休準備指標」是聯合報送給台灣社會的禮物,提醒大家超前部署百歲人生。 「退休準備指標」在專家及典通公司的協助下,經一年籌畫與執行,多次專家會議及討論修正,以財務、健康、社會連結、活躍好學及自在獨立為五個核心能力,發展出20個子題,提供自我檢視。元氣周報將為您分析「退休準備指標」的題目設計及計分方式,說明攸關人生安老的基本KPI如何訂定。本期以「健康準備」為主題,未來將繼續說明財務準備、社會心靈退休力,敬請期待。健康指標設計╱專家的話台北榮總高齡醫學中心主任陳亮恭 英國經濟事務研究院報告,平均退休兩年後,生病、憂鬱、失能等風險上升;法國研究發現,與同年齡的人相較,每晚一年退休,失智風險下降3%。我們面對衰老、失能等風險,必須有準備行為及意識。社會進步加上經濟及醫藥衛生發展,平均餘命延長是全球共同現象,我們對於健康的關注焦點,應跳脫傳統治療疾病的思維,轉移到不失能與不失智的健康長壽。世衛組織提出以「生命歷程觀點」處理健康議題,健康指標部份主軸便依此設計。高齡者最關鍵的健康風險是衰弱、失能與失智,而非單一疾病,但疾病常是造成失能的主因。健康老化以活動能力作為主軸,慢性病管理的長期目標是老後生活功能。在「退休準備指標」中,健康準備列出延緩失能和失智最需要的努力,如運動、營養、慢性病控制、鍛鍊腦力,並考量健康能力包括人生最後的自主尊嚴,加入接受是否接受預立醫療照護諮商」,立下「預立醫療決定」。檢測你的退休準備分數「退休準備指標」,其實也是人生準備指標,在浮光掠影的忙碌人生中,或可稍停,為自己想一想,接下來,要怎麼過生活。這個評量不是考試,而是一次自我審視,邀請你,每年都跟著聯合報一起重新審視自己的退休指標。延伸閱讀.調查/5大指標測驗你的退休力.報導/超前部署百歲人生 你準備好迎接「無退休時代」了嗎?
-
2020-12-20 癌症.食道癌
台中榮總食道癌病友會登場 抗癌鬥士分享抗癌6年經驗
台中榮總2020好呷俱樂部第十屆食道癌病友會今天登場,罹食道癌6年的張姓病友分享抗癌心得,靠平時爬山、騎單車等運動保養身體,郭姓病友分享,他戒菸、酒、檳榔,飲食清淡、多蔬果抗癌,並感謝台中榮總胸腔外科醫師莊政諺及醫療團隊的醫治。56歲張姓病患說,他從事玻璃行業,長期跑工地,15歲開始抽煙喝酒,直到2014年6月吞嚥困難,就醫確診為食道癌,醫師莊政諺詳細病情解釋後,因食道癌介於第1到2期,接受微創手術,經由醫療團隊們細心專業的照護下順利出院。他指出,抗癌過重新調整生活習慣還是可以正常生活,他戒煙酒等壞習慣,空閒時就去爬山、騎腳踏車,儘量保持心情愉快,感謝妻子及家人的陪伴與鼓勵,以及莊政諺醫治。50歲郭姓病患說,他菸檳酒壞習慣約20年,直到去年10月吞嚥困難,就醫確診為食道癌第3期,他選擇相信醫師、醫療團隊。術後他飲食清淡,每天增加運動量,聽從醫師指示完全戒除菸檳酒等不良習慣。莊政諺說,食道癌多半初期無症狀不易早期發現,通常隨著腫瘤變大,病人出現喉嚨異物感、吞嚥困難、體重減輕、頸部硬塊、聲音嘶啞等症狀,逾70%患者發現時已癌症第三期(淋巴轉移)。他提醒,民眾如有不適症狀時,應立即就醫檢查及早治療,平時應避免菸、酒、檳榔、減少過燙食物、香腸及臘肉等含亞硝酸鹽食物,維持規律運動以增強自我免疫力,降低罹患食道癌風險。莊政諺說明,台中榮總每年收治食道癌病人數約150人,2009年成立食道癌診療團隊,提升病患生活照護品質。2011年起成立食道癌病友座談會(好呷俱樂部),透過醫病互動、交流,以及邀病友分享抗癌經驗,鼓勵更多病友勇於接受面對治療。
-
2020-12-18 新聞.杏林.診間
醫病平台/當醫師變成病人時,醫師的生病故事 — 骨質疏鬆症
【編者按】這星期的主題是「當醫師變成病人時」,我們收集了三位醫師的生病經驗。一位老醫師因為不小心摔倒而肩部受傷,才有機會由病人的立場體會醫師的同理心是多麼重要,是醫病之間的尊重與信任的基石;一位西醫醫師在受傷之後,發現「中西合璧」的治療有時可以達到很好的效果,而希望自己的經驗能促進西醫的專業人員重視中醫,彼此合作,並尊重病人選擇中醫治療的決定,但她也不忘提醒讀者,要謹慎挑選中醫從業人員,不為江湖郎中所騙;一位中年醫師分享自己年輕時為「重症肌無力」所苦,中年以後又因兩側髖關節骨折的延誤診斷,經歷了一段痛苦的煎熬。相信由這些文章間也可以感受到「生過病的醫生可能會是更好的醫生」。在過去三十年,我因為罹患肌無力症而投身神經科的故事,已經寫了好幾回。現在我要講的,是從2013年起開始影響我的另一個故事。我一向體型較瘦,工作較趕時也沒認真吃午餐,所以體重長年無法增加;就算那幾年看中醫調理,使用一些開胃的藥物,體重也大約都在42-43公斤上下。大約2013年左右,不定時雙腿和腰部會有些痠痛,而且位置跑來跑去,例如前幾天右邊膝蓋旁酸痛、隔幾天換成左腳踝痛,有時甚至延伸到腰部、臀部。而電腦打久了,手指關節也會腫痛。我起初自認為是足底筋膜炎、或合併其他地方的關節筋膜痛,開始嘗試足底或全身按摩。這些方法確實稍微可緩解一些緊繃痠痛,但卻無法完全改善。因為許多免疫系統疾病都可以用跑來跑去的痠痛表現,加上以前罹患的肌無力症也算是免疫系統異常,我去掛了過敏免疫風濕科。抽血檢驗了一些免疫數值,我的ANA(某項常見的自體免疫抗體)偏高,而且驗尿發現有蛋白尿,過敏免疫風濕科綜合了我的各項數據與臨床表現,給了我「紅斑性狼瘡」的診斷!真是晴天霹靂!當天我在臉書上悲憤的寫下了一段話:「過去二十幾年,我就像不死鳥一般,經歷一個又一個大病小病,但總能化險為夷。現在,我要迎接人生另外一個挑戰了!」不可諱言的,我不願意接受這個打擊,但還是聽話的嚐試類固醇與針對紅斑性狼瘡的免疫抑制劑,但試了幾個月,痠痛症狀並未因用藥好轉。用類固醇那幾個月,全身免疫力差到極點。例如我以前皮膚就有濕疹、脂漏性皮膚炎,季節變化時常會搔癢;某天不小心抓癢破皮,過兩天上臂腫,且深夜開始發燒。上班時學長看我不對勁,堅持要我住院。除了打抗生素,我也請整形外科的同學來幫忙,幫我上臂劃出一個小口,居然可以擠出膿。我太太比較殘忍,像擰毛巾一樣用力把我上臂掐著,花了一番功夫擠出許多膿,擠到上臂變軟為止。那些膿培養出的細菌是「金黃色葡萄球菌」,是表皮常見的細菌,但通常是免疫力差的人才會感染的。類似事件層出不窮。某天修剪指甲不小心剪太短,過兩天居然變成甲溝炎,又冒出膿!那段時間常跑皮膚科,我只好自嘲是「與膿共舞」的男人(註:劉德華有一部電影叫「與龍共舞」)。 後來因為腎盂腎炎住院。但包括感染科、腎臟科、和新陳代謝科等同事都不認為我的症狀像是紅斑性狼瘡;我也對於吃類固醇並無法改善我的轉移性肌肉痛、卻出現許多併發症而苦惱不已。於是我央求腎臟科醫師幫我做腎臟切片以釐清診斷。結果除了蛋白尿以及免疫抗體較高仍沒辦法解釋外,腎臟切片並沒見到典型的紅斑性狼瘡變化,因此我和眾位醫師討論,既然無法證實是紅斑性狼瘡,就停掉類固醇了。我每天像企鵝一樣搖搖晃晃上班,也曾在天雨路滑時重心不穩而跌倒過,不變的是腰背與腿部肌肉的痠痛,讓我走路費力;後來查房時索性撐著單腳拐杖走。患者曾偷偷問護理師,我是不是「怪醫豪斯」?聽來哭笑不得。院內有同事關心的問我,會不會是神經科疾病?例如腰椎神經根壓迫?我搖頭苦笑:「我自己是神經科專科醫師,這點判斷還是有的。這可能是其他怪病,但絕不會是神經科的病!」但心裡隱約覺得,查了那麼久,或許只剩下髖關節的問題導致下盤肌肉力量不穩引起的疼痛了。那年十月我早已請了八天休假,預計跟旅行團出國。旅遊兼攝影是我釋放壓力的來源,也是樂趣所在;行動不便沒有讓我放棄此趟旅程。我有預感,症狀遲遲沒改善,回來後萬一當真診斷出嚴重的病,可能得好幾年才能恢復元氣了!因此我決定趁還能走,好好拍照一番。八天團的路線選擇很多,我最初考慮去中國雲南或遼寧。考量遼寧行程須爬坡的路較少(只有一個虎山長城須爬山),又適逢紅葉季節,故決定去遼寧。太太也知道我的想法,默默地陪我去。遼寧的紅葉美不勝收,不愧是「中國紅葉種類最多的地方」,我也拍了不少美照。但我過去自喻「勇腳馬」,走遠還是下半身痠痛,落在隊伍後半段。虎山長城是萬里長城裡很有看頭的一段,車停在第七座碉堡,遊客可以連續上坡爬到第一座碉堡,然而我爬到第四座碉堡就決定折返了。面對團員的疑惑眼神,我也不解釋了!但不禁回憶起三十多年前初罹患肌無力症的無奈感,「似曾相識」。只好期盼以後有機會再訪遼寧吧!結束遼寧旅遊之後,我去掛了骨科裡專攻髖關節的醫師,詳述我近一年的曲折與懷疑。骨科醫師有同感,幫我照了髖關節,赫然發現兩側髖關節處都已有骨折,且看來有明顯的骨質疏鬆症。骨科醫師很驚訝的說,沒看過有人雙腿都骨折,還能這樣在醫院走來走去、查房看診。他安排了骨質密度檢查,我的兩側關關節測起來都是-5.5、而腰椎的骨密度則為-4.3 (骨密度低於-2.5以下就算是骨質疏鬆症了)。骨科醫師比喻,骨密度-5.5 就算沒有跌倒骨折,可能只要搬物品甚至打個大噴嚏,骨頭就會自發性像土石流一樣的裂開;他實在很難想像我是如何撐過這幾個月的?至於我為何會骨質疏鬆症?至今仍然是一個謎。是三十年前持續吃了一年半的類固醇、加上數月前因被診斷為紅斑性狼瘡而吃了兩三個月類固醇就造成如此慘狀嗎?或者其他藥物的後遺症?沒人知道。至於危險因子,我既不抽菸、不喝酒或咖啡,危險因子清單上只有體重過輕、及較少運動這兩項符合。大家最後只能以「免疫失調」結案。骨科醫師建議盡早手術,我也從善如流安排住院,同日進行兩邊髖關節骨折手術。好消息是股骨頭沒壞死,不用置換關節,只需打釘子;但骨科提醒凡是髖關節骨折、又吃過類固醇的人,以後股骨頭壞死的機率會比常人高。聽見這風險,我也只能苦笑!手術前一天我看完門診才去辦理住院,術前術後有許多同事及長官來關心。學妹建議我乾脆休養一陣子甚至留職停薪,被我婉拒了。那時我不好啟齒的另一個原因是,剛確定我家夫人懷了老三,他雖是在我最落魄的時候意外報到,總是喜事一件。我是家裡的經濟支柱,今後擔子更重了,只能督促自己堅持樂觀。我的體重在開始跛腳那幾個月,從42公斤掉到只剩36公斤,是我工作二十餘年來最弱不禁風的時期。平日腋下撐著兩支拐杖以防跌倒,但還是有一次在夜裡下班途中天雨路滑,拐杖不偏不倚的插進水溝孔,整個人跪坐地上導致多處擦傷,四下無人還是只好靠自己慢慢撐起來;也曾在家因兩歲的二兒子熱情撲過來撒嬌而被他撞倒;更曾於某次颱風天走在大樓的騎樓,後面突然一陣狂風而害我向前仆倒……原來「瘦到被風吹走」是真實發生的事,我領教了。前幾次我跌倒,都趕緊回去骨科門診追蹤,幸好都沒再發生骨折。但復健實在是條漫長的路。很難想像關節手術後少走了不到一星期就出現腿部肌肉消瘦,太瘦就會沒有支撐力。後來幾個月搭公車時跨不上去,得單手先持兩支拐杖站好,然後費力攀上三級階梯(幸好後來醫院的交通車都配置了車頭降低功能以便老人家跨上去);但我還是能開車,因休旅車底盤較高,下車時我能慢慢站立後再從車內拿拐杖出來行走,所以農曆年仍能開車從林口回中部;但騎腳踏車是直到術後半年後才開始嘗試,因為要上下腳踏車得靠單腳支撐,另一腳跨過座位,很難維持平衡。復健超過半年,我才敢放掉拐杖獨自走路上下班,但很少抱我的三兒子,照顧小孩重擔更是全落在我家夫人身上,以一打三,實在難為她了。在2015年下半年,就是術後兩年多,我終於鼓起勇氣在夫人及小舅子(專業日本線導遊)及舍弟陪同下,再次揹著兩台相機到日本東北自助旅行,不須拐杖。此趟行程規劃及駕駛完全由小舅子包辦,我只需當個散客吃飯,拍照。那是我重新出發的一刻,恍如隔世!我期待盡快恢復體能,能繼續玩、繼續攝影。至於骨質疏鬆藥物治療,最初我是使用口服雙磷酸藥物。這種藥物一星期口服一次,只是規矩較多,起床後要空腹吃,而且吃完不能太快躺下以免食道損傷;較常聽說的後遺症是顎骨頭壞死。這藥物我吃過一段時間,胃裡翻江倒海十分不適,因此與新陳代謝科醫師討論後,改用皮下注射藥物。皮下注射藥物種類繁多,機轉各自不同,醫師建議我使用的是半年注射一次的藥物,使用上方便得多,也不太容易感覺副作用;只是要追蹤腎臟功能。打骨鬆藥幾年來,腰椎骨密度從-4.7變成-3.2,雖然仍糟糕但已有進展。運氣不佳的是,幼年時修補的蛀牙陸續崩壞,甚至有幾顆只能考慮植牙。牙科醫師的觀點,只要骨鬆仍在治療中就不建議植牙,因失敗率高;但新陳代謝科覺得骨密度有持續進步,應該仍可進行植牙,兩派各有立場。後來在我堅持下,牙醫勉為其難幫我植牙。沒辦法,我一口爛牙,總是還想多吃點東西啊!但已經少了很多口福了。口腔清潔得更認真才行。這些年經過復健及中醫調理脾胃後,體重慢慢回到45公斤。走路雖然恢復以前速度,但跑步也追不上兒子;至於核心肌群乏力造成的腰腿部痠痛,應該是會一直伴隨我了,至今還是得抽空拉筋、按摩。這幾年的經歷讓我又有了另一番體悟,特別是步入中年但小孩尚幼——無論多麼重視興趣與成就,都得有健康做後盾才行。
-
2020-12-18 名人.潘懷宗
潘懷宗/老藥新用!抗憂鬱症藥竟可治療攝護腺癌,副作用大減
2020年11月23日英國每日郵報記者馬桂女士(Fiona Macrae)報導了一則健康新知,內容是一個70年前抗憂鬱症的老藥,腦定安錠(Nardil;有效成分Phenelzine)可以抑制攝護腺癌的腫瘤生長。與傳統的荷爾蒙療法相比,腦定安錠的副作用比較少,傳統的荷爾蒙療法是藉由大幅度降低雄性激素的水平來治療癌症,因為雄性激素可以刺激大部分攝護腺癌細胞的生長。此研究成果也已經發表在世界知名《攝護腺癌和疾病》的期刊上(Prostate Cancer and Prostatic Diseases)。【延伸閱讀:為什麼會得攝護腺癌?併發症、好發族群、預防方式一次看】攝護腺癌在英國是男性中最常見的癌症,每年有48,500個新增病例,將近11,700條生命被剝奪。在台灣,每年也有6,400個新增病例,在男性癌症中排名第五,僅次於大腸癌、肝癌、肺癌和口腔癌(含口咽、下咽),約1,400人死亡,由於台灣仍有接近3成攝護腺癌發現時已經是晚期,我們期待這個比例能夠再降低。攝護腺癌如果能夠早期發現,大多數都可以根治,也就是完全康復的意思,但依據病人的年齡和身體狀況有多種根治療法可以選擇,例如: 開刀、體外放射療法(放療/電療)或冷凍治療。但對於晚期攝護腺癌或者是復發的病人,因為癌細胞已經轉移,所以無法根治,只能控制病情,這時候就會使用荷爾蒙療法,當荷爾蒙療法產生抗性後(約1.5年),接著就會使用化療。由於醫學進步神速,目前在這個階段,也有一些新興的治療方式可以選擇,像是:新一代荷爾蒙治療、放射性同位素治療(注射)和標靶治療等等。荷爾蒙治療在阻止攝護腺癌細胞生長方面非常有效,但有一些副作用,包括無緣無故發熱、疲倦無力、性功能障礙、肌肉減少和骨質流失等等。現在的研究表明,與荷爾蒙療法協同使用腦定安錠可以減少這些副作用。腦定安錠是一種稱為單胺類氧化酶抑制劑的藥物(MAOI),因為阻止了單胺類的氧化酵素,所以可以增加單胺類在腦中的濃度來治療憂鬱症。MAOI是70年前首次引入的抗憂鬱症藥,但已經不再普遍使用,部分原因是它們會和少數藥物,甚至某些食物,產生交互作用。當然,這些副作用是可以通過飲食變化和謹慎用藥來避免和減輕的。因為最新的研究顯示,MAOI不僅具有之前的抗憂鬱作用,同時還可以抑制攝護腺癌細胞的生長,老藥新用,於是再度脫穎而出,走上人類的舞台。研究已經發現,腦定安錠可以破壞雄性激素對癌細胞受體的生長信號傳遞,從而降低攝護腺癌的生長和擴散。因此,和荷爾蒙療法不同的是,它不會阻止雄性激素的分泌,因此避免掉了一些令人不快的副作用。美國南加州大學醫學院和轉譯醫學研究所的格羅斯教授(Mitchell E. Gross)給20名攝護腺癌根除治療再復發的男性患者服用腦定安錠,其劑量與治療憂鬱症的劑量相當(每天兩次;30 mg/次;口服),並使用醫院焦慮憂鬱評分問卷評估他們的情緒症狀。研究目的是期望攝護腺特異性抗原(PSA)降低不要再上升,而PSA通常是當作攝護腺癌的進展指標。結果顯示,腦定安錠能夠有效長期降低55%復發患者(20位患者裡面的11位)的PSA平均長達一年之久,其中一人甚至下降達74%。情緒問卷的答案顯示出患者焦慮降低,其它未見情緒上的變化,相當不錯。患者使用腦定安錠的副作用包括水腫(25%)、高血壓(30%)和頭暈(45%)等等。20位病人中有3人開始沒多久就退出,總共17人完成這項臨床2期實驗。研究小組說,醫界可以有兩種方式來給予腦定安錠,第一是和較低劑量的荷爾蒙藥物合併治療,除了可以減少單獨高劑量荷爾蒙療法所產生的副作用外,也可以延長有效的使用時間(原本只有1.5年左右)。第二是可以先單獨使用腦定安錠,再單獨或合併使用荷爾蒙療法,這樣等於是延後使用荷爾蒙治療的時機。以上兩種方式都可以給病人爭取更多的時間,延後到達使用化療的階段。【延伸閱讀:攝護腺癌發病率隨年齡而增長,最常見的致病危險因子有哪些?】倫敦癌症研究所的攝護腺癌和膀胱癌研究小組負責人詹姆斯教授/醫生(Nicholas James)說,找到現有藥物的新用途是快速引入新療法的最佳捷徑。作為一名臨床醫生,對我和我的患者來說,延遲開始荷爾蒙療法的替代方法是很有吸引力的,這肯定值得進一步的臨床研究。南卡羅來納州大學藥學院施教授(Jean Shih),也是共同作者之一,已經為它們的MAOI藥物申請了專利,因為他們在原本的腦定安錠上面標記了一種物質,可以幫助醫生了解癌症的擴散位置。整個團隊規畫進行更大規模的臨床試驗,以期能夠盡快通過藥物審核,嘉惠病患。
-
2020-12-17 新聞.元氣新聞
拒西醫治療拖到胸口流血潰瘍…吳淡如感傷悼好同學癌逝
吳淡如日前在臉書發文悼念她高中最要好的同學癌逝。她說好同學拒絕接受西醫的治療或開刀,堅決接受一個所謂的病友推薦的老中醫的治療,拖到胸口都流血,潰瘍,才去積極治療,但最終敵不過轉移逝世。吳淡如說,好同學的人生是上乘之作,年輕時貌美、結婚生子、工作傑出經濟也不愁。後來罹癌症時其實也僅一期二期,但僅管家人朋友怎麼力勸,她說「治療很可怕,拒絕接受西醫的治療或開刀。」堅決接受一個所謂的病友推薦的老中醫的治療。吳淡如指出,兩年前某一個半夜好同學打電話來,跟我訴說她壓力好大,「老中醫沒有把它治好,胸口流血,潰瘍⋯盤旋的異味已經遮不住了」,她還怕孩子知道。老中醫看她血流如注,還淡然跟她說,「要長久跟這個癌症做朋友。」吳淡如當時口不擇言把她痛罵一頓,「明知道拖下去這是必然結果,怎麼不聽呢?」那時她聽進去了,有兩年的時間她積極接受治療,但情況時好時壞,最終敵不過轉移。吳淡如回憶,好同學說等狀況好了以後要跟我出去玩的呀。「我最怕搭飛機了,不過如果跟你在一起,我不怕。」吳淡如只能感傷的許下承諾「妳一直想要跟我去看櫻花,來年我會在櫻花樹下幫你祈禱!」衛福部健保署指出,不少癌症患者面對手術或放化療的不舒服,常捨棄西醫而尋求另類療法,導致病情加重。現在許多醫院都有中西醫整合治療,透過中西醫整合共同照護,以正統治療及給藥,對患者才有保障。
-
2020-12-17 癌症.其他癌症
50後好發「癌王」胰臟癌!醫:留意背痛、上腹痛常見8徵兆
「癌王」胰臟癌好發於50-60歲中年族群,除非癌長在胰臟頭部造成黃疸,否則早期症狀不明顯、難以發現,到了晚期出現背痛、上腹痛等症狀,也常會以為是其他病症到其他科別求診,最後體重減輕、癌末症狀浮現才就醫,導致許多患者診斷時間較晚。雖然胰臟癌並非發生率最高的癌症,但初診發現即是晚期的狀況,加上容易轉移的特性,導致高死亡率,大幅影響患者接受治療的意願。 胰臟癌治療均健保給付 不過事實上,目前胰臟癌在化療上,已經有了相當程度的進展,加上多數核准的治療方式都有健保給付,病友應該積極治療,以延緩病程進展、延長生命。 胰臟癌常見8種徵兆:1.上腹痛2.背痛3.黃疸,例如皮膚、眼睛發黃、尿液深茶色等4.體重減輕5.拉肚子6.皮膚發癢7.發燒(膽管炎)8.畏寒(膽管炎) 中華民國癌症醫學會理事長暨國家衛生研究院癌症研究所所長陳立宗表示,過往胰臟癌的診斷死亡率是95%,碰到就是死路一條,但近年來化學治療有所進展,加上多科團隊合作治療,即使是「癌王」也有被消滅的機會。 化療為目前最有效方式 58歲的李先生,7年前確診為胰臟癌第4期,且轉移至腹腔和肝臟,原先醫療團隊預估最多僅有半年存活期,沒想到在持續接受化療後,轉眼過了7年,當時讀高中的孩子也研究所畢業、生兒育女,患者積極接受治療,為自己爭取了更多與親人相伴的時光。 台北榮民總醫院胰臟癌團隊召集人李重賓教授表示,此案例並不是奇蹟,而是仰賴患者與醫療團隊的信任與合作,讓病情得到良好的控制。 陳立宗提到,目前胰臟癌多以全身性療法為主,包含化學治療、標靶治療以及免疫治療,雖然聽起來選擇多元,但治療上,化學治療仍是唯一有效的。 三明治療法兼併開刀處理 現在與國際指引同步的最新治療趨勢是「三明治療法」,意指晚期胰臟癌手術前後都做輔助性化療,先做化療縮小腫瘤再去開刀,再接續化療預防復發,病人的存活率會比純粹做化學治療,或是一開始就開刀來得好。 許多人對於化療的印象過於負面,但疾病本身帶來的疼痛感,其實是遠大於化療的,時代在改變,胰臟癌從過去無法治療,逐漸進展到雖無法治癒但可治療,加上化療副作用也愈來愈低,呼籲務必要尋求正規的治療。 ●原文刊載網址 ●延伸閱讀:.保持「剛剛好」的照顧就好!18個值得收藏的金句,照護生活,讓彼此都能自在.昔生死與共,今相敬如「冰」變室友!夫妻避免走上外遇路,應該重溫如何好好愛.婚姻歷久彌新、充滿愛情!做到3個條件,讓夫妻關係彼此間的愛情幸福長存
-
2020-12-15 科別.泌尿腎臟
攝護腺肥大可喝水、做愛嗎?醫點名必做5個保養行為
男人上了50歲,經常會有尿尿不順的問題,明明有尿尿的念頭,卻尿不出來,再不然就是半夜頻尿,搞得睡眠品質很差,白天呵欠連連,偏偏這些症狀又不好意思跟左鄰右舍「分享」,就怕男人最重要的面子會掛不住,真是有苦說不出!男人的長壽病 年過50歲攝護腺開始肥大熟齡男子的尿尿問題,很可能是因為攝護腺肥大所引起。攝護腺又叫做前列腺,是男性生殖系統的一部分,功能是生產精液,也會保護男性生殖泌尿道不會感染。然而,攝護腺肥大可說是老男人的通病,被稱為「長壽病」,根據臨床研究,當年過50歲,有些人的攝護腺開始肥大,尿尿會不順,到了80歲,排尿的問題,幾乎是人人都有份。攝護腺肥大分2種 皆屬於良性腫瘤攝護腺肥大是因為男性荷爾蒙的關係,會有腺體細胞增生的現象,是屬於良性腫瘤,年紀愈大就增厚愈多,最後壓迫到尿道,導致排尿不順,包括刺激性與阻塞性兩類。刺激性的症狀是,經常有尿急的感覺,有時候甚至漏尿,或是一直想尿尿,晚上也會勤跑廁所;阻塞性的症狀是,想尿卻尿不出來,或是尿流細而且微弱無力,滴滴答答的,也會有餘尿的感覺,總覺得膀胱裡面還有尿液。與攝護腺肥大和平共處 日常5大重點要做到雖然攝護腺肥大是銀髮族的普遍病症,很難不發生,但也不要心灰意冷,任由其日益嚴重,除了定期去醫院報到檢查,依照醫師的指示,規律服用藥物來防止肥大加重外,多留意日常中的小細節,就能與之和平共處:1、多吃含鋅食物:長期吃含鋅的食物,可以讓攝護腺更健康,例如牡蠣、南瓜子或是堅果類。此外,維生素C、維生素E、硒、大豆異黃酮、番茄紅素等,因為含有強烈的抗氧化物質,多攝取可以保護攝護腺。2、晚上少喝水:盡量在睡前2小時就停止喝水,如果真的很口渴,喝少量就好,並且在就寢前先上廁所,把尿液排乾淨。不過,雖然攝護腺肥大會頻尿,但是不要畏懼喝水,因為水可以促進體內代謝,並減少尿路結石與泌尿道感染的發生率;另外也要記得,少喝咖啡、酒這類利尿的飲料,辛辣食物則會讓攝護腺充血,也要避免。3、少服用感冒、抗過敏、止瀉藥:這三類藥物都含有「抗乙膽鹼」和「抗組織胺」成分,會抑制膀胱收縮,讓原本就排尿困難的攝護腺肥大患者,雪上加霜,服用前應先跟醫師討論過,或是服用後發現排尿變費力,應馬上停止。 4、不忌房事:攝護腺肥大不會降低性能力,有些人因為心理因素影響,總覺得自己提不起勁;其實,根據研究報告,行房反而可以減少攝護腺肥大。5、定時排尿:平均2到3個小時排尿一次,因為長時間憋尿,會導致膀胱彈性疲乏,而使得尿液滯留。肥大與癌初期症狀很像 產生疼痛為時已晚提到攝護腺肥大,也不免讓人聯想到攝護腺癌。雖然攝護腺肥大會影響生活作息,但還不至於威脅到生命,不像攝護腺癌這麼可怕,可是攝護腺癌的初期症狀,卻與攝護腺肥大相似,會讓人誤以為是正常的老化現象,等到末期,癌細胞轉移到骨骼產生疼痛,為時已晚。 攝護腺檢查 肛門指診發現異常攝護腺檢查最基本的就是肛門指診,因為攝護腺的位置在直腸的正前方,想要從腹部或背部來診查,困難度很高,如果把手從肛門直接進入直腸,很快就能摸得到攝護腺和貯精囊。若是正常的攝護腺,觸感是柔軟的;肥大時,則是堅實有彈性;若是有硬塊,也不用太緊張,有可能是發炎或鈣化,不見得是腫瘤。做完基本的觸檢,若需要進一步以儀器檢查,醫師會安排,如此,早期發現,把握住黃金治療期,便可早日痊癒。延伸閱讀: 男性頻尿、滴尿只是攝護腺肥大? 小心是尿失禁!日常不要怕做這些事 晚上一直上廁所,為什麼? 50~60歲逾半數都會,3大檢查避免「攝護腺肥大」
-
2020-12-12 養生.無退休時代
存錢養老,你老後真的用得到嗎?「把錢花完再死吧!」給長壽時代的退休族建議:不留財產才是為子女著想
編按:「人如果得一直活下去,那將會是一件很辛苦的事。」擔心自己老了什麼事都做不了?沒力氣?沒目標?不要怕!老了還能快樂的秘訣,就是——不想做的事,從今天開始一件也不要做!日本老年醫學專家、照護醫院創辦人大塚宣夫親身實踐,30個隨心所欲的無壓力生活練習,教你化解因金錢、年齡與健康帶來的焦慮,拒絕恐慌,在長壽時代開心度過每一天。退休金什麼時候用?就是現在呀!現在就已經是「老後」了看著周圍的男性陣容,我注意到一件事,那就是:很多人會在退休之後,一旦離開第一線、失去收入,就變得不再花錢了。就算是那些曾經在大企業擔任部長,被認為有一定財產的人,也會把錢過度細分,盡可能減少支出。他們也不再挪出預算穿著打扮,還會不斷重複著「因為現在都靠老人年金來過活」這句話。意外地,女性倒不會這樣。「有存款的話把它拿來享受就行了」,我覺得這樣想的人有很多。上了年紀就過著艱苦又簡樸的生活,一直被認為是種「美德」。確實,在食物和資源分配不多的時代,節約也是對社會的責任。但在現代日本就有點不同了。這是一個有積蓄的人不花錢,世界就無法好好運轉的時代。和歐美人相比,日本人喜歡存錢,喜歡擁有積蓄。但是,我們是為了什麼,從年輕的時候就開始存錢呢?是為了將來因生病或變老而失去收入時做好準備,沒錯吧?可是,即便在老了之後的現在,依然不想動用那筆財產,打算在年金可供給的範圍內生活。我認為這是日本人的一種奇怪風潮。我並不是要各位去花費那些自己沒有的錢,也並非要各位把自己累積的財產全部用完。但是,自己辛苦存下來的財產,是不是至少該在有生之年花用一半?比如你是一名七十歲的男性,現在的平均餘命是十五年。所謂平均餘命,就是說存活十五年的概率是二分之一。因此,將持有財產的一半除以十五,就是每年能夠花用的金錢額度。再加上老人年金,光是將這些錢充分使用,肯定就能讓生活充實許多。即使自己活得比平均餘命長,也還有一半的財產。這樣一來,也能減少心裡的不安。關於在日本風靡一時,高齡一百多歲的金婆婆與銀婆婆,曾經發生過這麼一件事。我問她們賺來的錢該怎麼辦,她們說「存起來養老。」一聽見這樣的回答,在場所有人都笑翻了。然而,我覺得這個世界上的老年人,尤其是男性,有不少人正是活在這樣的想法之中。你的存款,現在不用,要等到什麼時候才用呢?該用的時候就是現在啊!現在都靠年金來生活,這個月只能花這些錢……假如因為不必要的節儉而讓生活和心情都變得緊張,倒不如開開心心地花用,以笑容來度過每一天,不是嗎?不要留下財產, 把錢用完是為了子女們著想。老後的境遇是靠錢來決定的?從每天的小事到人生的重大決斷,作為把事情處理好的手段,金錢是不可或缺的。特別是逐漸老去,上了年紀之後,對於這一點的體會就會越來越深。另一方面,金錢也能成為火種。尤其是財產,大部分的人都是能留下就留下,但幾乎可以說之後必定會發生糾紛。至今為止,我已經看過太多這樣的例子。最近有不少人將生前贈與作為取代遺產的節稅對策。要說這麼做的原因,不就是期待子女能在將來發生什麼事情的時候,作為回報,好好照顧自己嗎?可是實際上,人的心理不是那麼簡單就能左右的。在作為子女之前,首先是個人。人們一旦入手的東西,即便是為了父母,也不會輕易地就放手。這就是我一直以來所見到的殘酷現實。與其抱持這種淡淡的期待而被背叛,不如比照前項所述的「謝謝和紅包袋」,每次受到照顧都以現金來支付,當場就結束,這樣不是更痛快些嗎?我覺得這種在最後把財產花完的生活方式,不但可避免糾紛,也能在自己和孩子之間保持沒有隔閡的良好關係。老後要準備現金關於存款和財產,有件事情想請各位注意。那就是,即使擁有財產,也未必都能隨心所欲地使用。舉例來說,如果財產是不動產,或是屬於必須借助他人之手才能兌換現金的種類,那就必須注意。另外,假如自己因受傷或生病而動不了,或者開始出現認知障礙的症狀,就不能自己去銀行或在提款機領錢了。在這種情況下,必須要做好把所有財產都交給家人的心理準備。那麼,在財產都交給家人之後,若是本人因為生病,而不得不住進養護設施或醫院,又會變得怎麼樣呢?一般來說,如果是由孩子幫父母選擇設施,大概會落在父母預想的金額約三分之一的地方。說到底,父母和子女對金錢的感覺也是不同的。從孩子的角度來看,也會擔心照顧父母要花多少錢吧。另一方面,也會在意有多少財產能留在自己手裡。不管怎麼說,若是將經濟支配權從本人轉移給家人,家人未必會把這些錢充分地用在父母身上。關於財產方面的事,不要以為「老了就該聽孩子的」,而是「老了就該懷疑孩子」,這麼想才剛好。自己手邊的現金,才是真正能夠自由運用的錢。請記住這一點。沒有這個錢,就不能遞出感謝的紅包袋。所以我總是把「為老後做準備的現金化」這件事情記在心上。(笑)首先大概要有一個保險箱。至於其他事情,像是「什麼樣的保險箱才好?」可以和身邊的人一起討論。「自己的事情,我想盡可能自己來做。為此必須用到不少錢,請大家不要對財產抱有太多的期待。」放心地向子女和家人這麼宣布吧。話雖如此,現實生活中,幾乎所有人都是留下一筆財產才死去。「盡可能把錢花完再死吧」,我覺得這種程度的想法剛剛好。書籍介紹這樣過日子剛剛好:醫師建議的長壽時代隨心所欲生活指南作者:大塚宣夫出版社:高寶出版日期:2020/11/11作者簡介:大塚宣夫醫師。1942年出生於岐阜縣。1966年畢業於慶應義塾大學醫學部後,於隔年1967年進入同校醫學部精神神經科學教室。自1968年起,於財團法人井之頭醫院擔任精神科醫師。以法國政府公費留學生的身分赴法留學兩年後,於1980年開設青梅慶友醫院。2005年,開設讀賣樂園慶友醫院。現任慶成會會長。延伸閱讀: 請看護、開刀,20萬瞬間消失...43歲女業務的長照心聲:如果當時有人告訴我這些, 就能更勇敢走過來
-
2020-12-11 科別.骨科.復健
遊走各大醫院求助不明髖關節疼痛 竟是轉移性骨腫瘤
1名60歲大學女老師平時喜歡爬山運動,近1年來因下背部疼痛延伸到雙側大腿,在多家大醫院看病,初步診斷脊椎狹窄及神經根壓迫,持續藥物及復健治療,始終無法改善症狀,最後求助嘉義長庚醫院骨科醫師楊典育,發現脊椎體有不正常腫瘤病變,手術切除腫瘤重建,病人開心感謝醫療團隊為她找到原因治療,讓她的痛可以真相大白。楊典育說,病人到院時雙側大腿疼痛到無法行走,初步X光檢查並無脊椎或髖關節的病變,安排脊椎核磁共振檢查,脊椎神經部分也無明顯壓迫神經,卻意外發現脊椎體有不正常腫瘤病變,近一步做全身骨頭掃描及雙側髖關節核磁共振檢查,發現她脊椎、右側骨盆及雙側近端大腿骨都有腫瘤病兆。手術切除雙側大腿及骨盆處腫瘤並重建,術中病理報告顯示為癌症轉移性腫瘤,病人手術後疼痛得以緩解,使用輔具行走,手術傷口復原後由腫瘤科醫師接續化療治療。楊典育指出,近年環境及飲食習慣改變,國健署資料顯示國人罹癌發生年紀年輕化趨勢,大腸癌最多,其次肺癌及女性乳癌,其中以肺癌、乳癌、攝護腺癌及腎細胞癌等,最容易造成轉移性骨腫瘤。轉移性骨腫瘤好發於骨盆、脊椎、大腿骨及肱骨,初期症狀會以局部痠痛為主,睡前會覺得局部骨頭疼痛會加劇,後期嚴重者會以骨折表現,病人大多表示未遭受明顯外力。早期轉移性骨腫瘤可利用全身性化療或局部性放射線治療,針對晚期轉移性骨腫瘤因為骨頭結構破壞(尤其下肢骨骼),加上需要負重行走導致骨頭結構無法支撐,會產生病理性骨折,這時就需要手術的介入,楊典育提醒民眾若有類似不明原因疼痛等症狀,及早到醫院詳細檢查、治療,讓生命及生活品質更有保障。
-
2020-12-10 科別.消化系統
老是上背痛卻找不出原因?結果竟與這疾病有關!
40多歲張先生,總覺得上背部肩胛骨中間隱隱作痛,之前未曾有過外傷、運動傷害,疼痛感也不會隨著背部伸展緩和或加重。因工作忙碌,一直沒有就醫,最近公司安排了健檢,胃鏡報告發現有慢性胃炎,於是到腸胃科門診治療。 而經過書田診所胃腸肝膽科主治醫師康本初的藥物治療後,張先生的上背痛情形也有改善。他解釋,由於胃的神經跟上背部神經有所重疊,因此,有時候會發生胃的轉移痛,而該患者即是出現此情況。 雖然大部分胃病是以上腹痛為主,但有時胃的問題也會引起上背疼痛,甚至比上腹痛的症狀還要明顯。胃的轉移痛不會出現激痛點,即是壓到背部某一點而特別痛,但有時會因為飲食,如喝咖啡、喝酒而更痛。 轉移痛與肌肉痠痛有何不同?康本初指出,肌肉痠痛只要經由復健伸展、適度休息後會改善;按壓激痛點時感覺疼痛加劇,放開就能稍微緩解。轉移痛則在經過休息、服止痛藥後,通常無法改善,同時會是悶痛且沒有激痛點。 其實,不只有胃會出現轉移痛!康本初說,其他消化器官也會出現類似的轉移痛情況,例如,膽囊的轉移痛可能出現右邊肩膀痛,胰臟的轉移痛也可能出現在上背痛。 胃炎症狀較不明顯,只有上腹不適、腹脹、噁心等感覺,可能是幽門桿菌感染、不良生活習慣等造成。胃炎發生後,若持續接觸危險因子,如菸酒、高鹽、醃漬飲食等,或是持續幽門桿菌感染,就有可能發生胃癌。 康本初表示,治療方面,則以藥物治療為主,並配合生活習慣調整,飲食避免高鹽、醃漬飲食;戒菸、戒酒;避免暴飲暴食,進食時放鬆心情。 他提醒,當出現上背痛,在復健伸展、適度休息後仍未改善,或同時有胃炎相關症狀,有可能是胃炎引起,建議就醫進一步檢查。一旦發現罹患胃炎,應積極治療,以降低胃癌發生機會。 報導/KingNet國家網路醫藥 黃慧玫 諮詢專家/書田診所胃腸肝膽科主治醫師 康本初
-
2020-12-08 癌症.乳癌
男生也會得乳癌 他不菸不酒確診已是第三期
男性也會得乳癌!苗栗縣通霄鎮55歲陳先生1個月前還以為只是良性脂肪瘤,最近到大千綜合醫院求診,發現是有轉移到淋巴的第三期乳癌,醫師安排全乳房切除及腋下淋巴結清除,術後安排接受化學治療及荷爾蒙治療,少見病例提醒男性朋友注意。大千醫院指出,陳先生平日不抽菸、不喝酒,生活作息正常,1個月前發現右乳頭有小硬塊,當時診斷可能只是良性脂肪瘤,因此沒有在意,近日因硬塊變大且有壓迫感,到醫院就診,經超音波檢查發現,硬塊雖直徑只有1公分,但密度高且邊緣不規則,疑似惡性腫瘤,經切片檢查後確認是男性乳癌。醫師為他安排全乳房切除及腋下淋巴結清除後,發現竟是有轉移到淋巴的第3期乳癌,因此手術後安排接受化學治療及荷爾蒙治療。大千醫院外科主任馮啟彥表示,多數民眾都認為乳癌是女性才會發生的,其實男性也有乳腺組織,也可能出現癌細胞變化而導致乳癌,雖然男性發生的機率是女性的百分之一,但因為缺乏警覺性,一旦確診時多數都已晚期,加上男性脂肪組織較少,癌細胞容易轉移,因此早期發現及治療是提高存活率的主要關鍵。一般常見的男性乳癌症狀有乳頭凹陷、皮膚有脫屑或紅疹、乳頭有異常分泌物、乳房硬塊等;高風險族群則有家族乳癌遺傳基因、幼年時曾接受胸部放射線治療、抽菸、罹患肝功能疾病、飲酒過量,及肥胖等因子,如陳先生作息正常卻罹患乳癌,實屬少見。馮啟彥提醒男性朋友尤其是乳癌高風險族群者,不要輕忽乳癌的威脅,平日應該養成乳房自我檢查的好習慣,並定期接受乳房超音波檢查,一旦出現乳癌症狀,應立即就醫診斷治療,才不致延誤病情。
-
2020-12-07 新聞.杏林.診間
醫病平台/醫生,可以幫我一個忙嗎?有沒有什麼藥可以讓我直接死去?
【編者按】這星期的主題是臨床醫師做醫療決策時的面面觀。陳醫師分享他在長期照顧一位年老內科病人所面臨的家屬與病人不同意見的困難,劉醫師以他在急診處的經驗,發現更多的挑戰是在急救復甦之後,才開始的如何在倫理上扮演病人權利的最後防線。而最後兩位學者醫師共同由這幾十年來「實證醫學」以及最近「醫病共同決策」的興起,寫出「實證醫病共同決策」的倡議與展望。希望這幾篇文章可以使醫病雙方更了解醫療決策的各種困難,並鼓勵社會大眾主動與親友討論個人對生命末期的看法,以避免在緊要生死關頭時,因為家人不了解,而引起意見紛爭,並過度使用沒有必要的醫療,而延長病人的痛苦與親友日後的後悔。林阿姨,今年四月洗澡的時候,在腹部摸到硬塊,來醫院接受腹部電腦斷層檢查,發現罹患第四期肝內膽管癌,腫瘤已經向外吃到了腹部的肌肉。當我在門診跟她講述這個結果時,出乎我意料之外,她竟然有種如釋重負的感覺,臉上露出ㄧ絲笑容跟我說:「醫生,可以幫我一個忙嗎?有沒有什麼藥可以讓我直接死去?」這位林阿姨在二十幾年前,因膽道狹窄,有肝內膽管結石,開過很多次刀,但都沒有完全解決她的問題,後來她的主治醫師就直接幫她用經皮穿肝膽道引流管,解決了膽道阻塞的問題,也因為這樣她的生活從此有了巨大的改變,每隔一段時間,都得回醫院換管。有一次,來醫院換管才回去沒多久,就因為發燒被家人送來急診,診斷為急性膽管炎,需住院接受抗生素治療。那一次住院我剛好就是她的主治醫師,或許因為是同鄉的關係,我們很快建立了互信的醫病關係,出院後,她一直在我的門診追蹤,每隔一段時間,就會風塵僕僕地從鄉下搭車來到大城市看病,換完管子後,又再自己搭車回家。每回看她走進診間,衣服裡藏著一個小袋子,都會替她覺得難過。但這樣的日子,她已經過了十幾年。或許因為體質的關係,這支肝內膽道引流管的壽命都不長,大概一個多月,就會塞住,而每次只要袋子沒有膽汁流出,她就會擔心是不是又要發燒來住院了。有一次門診,我忍不住問她:「阿姨,你有考慮換肝嗎?」 她一聽到換肝,馬上就搖頭回絕我的建議。當我追問這其中的原因,起初,她不太願意跟我說,但熬不過我的再三追問,她才說:「我小孩都成家立業了,都是人家的爸爸或媽媽,每個小孩都有事業,我不想要麻煩他們,就先維持這樣就好…」就在今年四月的回診,她問我:「醫師,我這裡硬硬的,可不可以麻煩你看一下有沒有什麼問題?」我觸診之後,馬上幫她安排了超音波檢查,發現肝臟有顆大腫瘤,接著就幫她抽血檢查,並安排腹部電腦斷層掃描。腹部電腦斷層很快地就完成了,解釋報告那天,她神情自若,非常鎮定,好像她自己已經有了初步的答案。我按照往例,打開影像系統,點開她的電腦斷層,並且開始解釋到底在肝臟裡面發生了什麼事情。聽完我的解釋後,她馬上就要求我讓她可以跟傅達仁一樣,快點結束這一切。她的女兒聽到媽媽的想法,馬上就回她:「要提早結束,得要先有六百萬。」接著她女兒就跟我說:「醫師,不要聽我媽亂講,我們大家的意見都是要讓她接受治療。」以這種腫瘤來說,若能接受開刀,那絕對會是一個最好的處理方式,但在此前,我曾詢問外科醫師,討論林阿姨是否能夠用開刀來移除這個腫瘤,外科醫師看了電腦斷層的相片後,含蓄地說:「也許要找其他的方式來治療比較妥當,例如放射治療、免疫治療或是化學治療。」在診間裡,我跟阿姨說:「如果不接受治療,這個疾病不會使妳馬上離開這個世界,反而會慢慢地折磨妳,會讓妳度日如年,如果妳接受放射治療,除了可以延緩腫瘤生長速度外,也有機會篩選出生長更快的腫瘤,這樣就可以符合妳目前的期待,妳覺得如何?」阿姨想了一會兒,才勉為其難答應接受放射治療。在接受放射治療期間,有一點點不舒服,但都還在她可以忍受的範圍。好不容易完成了整個療程,腫瘤變得比較小,且大部分的區域都已經壞死,此時趁勝追擊,接受化療應該可以得到不錯的控制。在完成放射治療後,阿姨定時會到我的門診追蹤,並安排膽道引流管置換,在診間裡,不論我怎麼勸說她接受化療,阿姨就是搖頭不願意接受,最主要的癥結點就是治療這段時間,她覺得自己很麻煩她的小孩,每個小孩都有家庭,這樣麻煩他們,她很過意不去,再者接下來的治療,如果只是為了要延長壽命,卻讓自己很難過或不舒服,她實在不願意繼續這種沒有品質的人生。又經過了幾個月,阿姨回來置換管路的時候,跟我抱怨上腹痛與喘,抽血檢查,並沒有發現感染的跡象,但之前她也曾經這樣,後來住院診斷為急性膽管炎,因此就安排她住院接受進一步檢查與治療。經電腦斷層檢查發現,癌細胞除了擴散到整個肝臟外,也轉移到了心臟,並且有心包膜積水。治療與不治療之間,要如何選擇,考驗著醫師、病人與家屬的智慧。醫師如同一齣劇的導演,要如何在家屬期待與病人的願望中找到一個平衡點?為阿姨及她的子女們召開家庭會議,開誠佈公地讓彼此互相理解各自的想法,並清楚地知道目前可以做的治療與必須面對的併發症,以及最後的底線,應該不失為一個好方法。 在家庭會議中,大家一邊看著最新的電腦斷層圖片,一邊聽我解說,每個來參加的家族成員,漸漸明瞭目前所面對的問題與困境,每個處理方式都有它的優點與必須面對的缺點或風險,在大家沒有說出自己可以接受的底線前,我只能聆聽每個人的想法,默默的在心中整理各路人馬的意見,從中為他們找出相互的交集點,並在腦海中計劃著可行的治療方案。阿姨本人嘴裡說沒有什麼意見,但最掛心的其實是接下來的治療會不會造成她更痛苦,甚至會連累她的家人。她的小孩們分成兩種意見,一種是尊重媽媽的意願,另一種則是只要有機會,都要努力去嘗試。姑且不論病患及家屬的意見,單就醫學專業來說,眼下最需要拆除的炸彈莫過於心包膜積水,但直接引流或抽吸危險性都太高。我心裡思忖著,用手術的方式直接打開心包膜,讓水流到肋膜腔,再由肋膜腔放置引流管,應該是個可行的方案。過了這關,接下來到底要化療、標靶治療、放射治療,或免疫治療才有得商量。在這個家庭會議的最後,我提出了這個治療建議,跟阿姨說這個治療是要解決她的疼痛與喘的問題,開刀的風險都不用考慮,開刀若是遇到什麼意外,我就負責說服她的小孩們放棄積極急救;但如果開刀成功,我們就會有更多時間來談未來的癌症治療,因此不管是哪個結果,對病人來說都是贏。在這個敘事邏輯下,成功說服病人接受開刀的安排。開完刀後,接下來呢? 也許那才是挑戰的開始。
-
2020-12-07 新聞.生命智慧
照顧中風母親20年,吳若權體諒缺席的手足:他們不是不愛父母,只是沒辦法處理心中巨大的悲傷
台灣作家吳若權有著多重身分,除了一般人所熟知的作家、心理諮商師、企管顧問、咖啡烘焙師之外,還是「好友臨終助念團成員」,單看這個名詞,似乎是很新奇的概念,這團體所代表的是什麼意思呢?吳若權曾撰文解釋:「我們以開玩笑的語氣,但很誠懇的心情,成立『好友臨終助念團』,答應不只送對方人生最後一程,還要守在大體旁邊助念8小時,護送對方的靈魂往西方極樂世界。這可不是開玩笑說說而已,成員必須有虔誠的信仰,念誦經文的能力、以及可以委託重任的品格。」父親驟逝 母親中風又罹癌 吳若權一照顧就是20年會如此重視死後安排,或許跟吳若權的際遇有關,在吳若權34歲的時候,他在自己所創立的廣告公司中,每天從早上5點埋頭苦幹到凌晨2點,幾乎將所有心力的放在工作上的他,有天接到一通電話,卻從此改變了他的人生。「你媽媽昏倒了!」電話另一頭的同學緊張地告訴吳若權,原來母親因為腦幹出血,導致平衡中樞被破壞,下半身因而癱瘓。吳若權暫時將事業擱置,全心和家人一起照顧母親,殊不知一照顧就是20年。在這期間,一向健康的爸爸竟然也突然倒下,「他的病程進行地非常快,有一天他突然跟我說他不舒服、呼吸困難,進了醫院第2天就無法吞嚥,第3天便心臟衰竭,之後陸續引發肺積水、肺衰竭、腎衰竭、肝衰竭等,不到幾個禮拜就進入昏迷狀況,4個月後就過世了。」吳若權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歷經媽媽中風、爸爸驟逝,2017年,媽媽又被檢查出罹患口腔頭頸癌,且已經轉移到肺部,當時醫師認為病情已經到了末期。所幸經過免疫療法的治療,媽媽的癌症病情已獲得改善。長照的永恆難題:手足間付出不平等 吳若權這樣看「我照顧比較多,你照顧比較少!」許多長照家庭的子女都會面臨「付出平衡」的問題,照顧久了總是會有計較誰付出多、誰付出少的問題。面對家中一連串的生老病死,身為家中主要照顧者的吳若權,該如何調適「手足缺席」的狀況?但吳若權卻不選擇以付出心力的多寡,來看待這個問題,「那些缺席的人其實不是不愛父母,只是他們沒辦法處理心中巨大的悲傷,所以會選擇逃避。只要逃避,心中的百般糾結就不用掏出來面對。」比起爭論誰付出多,吳若權寧願從心態上去體諒手足,選擇給予他們更多的彈性。照顧母親20多年,在日常相處上必定會有摩擦,對此,吳若權在多次琢磨後,終於體認到面對中年子女和父母之間的關係,光學習或應用「EQ情緒管理」,絕對是不夠的。「不是排斥抗爭地反問:『為什麼是我?』而是懺悔與感恩地自省:『我能夠為利他而多做點什麼?』彼此的關係,就會因為自己的改變,而變得大大地不同。」吳若權在著作中寫道。「關鍵或許在於,我們總是把重點擺在『歡』字上,忘了照顧父母,陪伴家中長輩病老,所有的起心動念,應該是來自我們心甘情願的自主選擇,不是非要他完全康復,更不是要他對你表示感激。」只要改變一個心態,看待事情的角度就會完全不一樣。吳若權面對漫漫長照路,更了解對父母的愛的核心價值,並非華人社會中所謂的孝順,「我的字典中沒『孝順』這詞,而是『愛』。」吳若權接受採訪時表示,對於「孝順」二字,吳若權認為有時反而對子女來說成負擔,而其實子女對父母,都應該回到最簡單的原點,也就是「愛」。延伸閱讀: 凸肚子該慢跑、胖小腹要爬樓梯...健身教練教你:一天一個動作,7天腰瘦6公分
-
2020-12-07 養生.聰明飲食
肉類烹調前別水洗 避免細菌到處跑
最近美國農業部發出指南,建議勤於用水洗滌,是去除細菌的有效方法,但不建議在烹飪之前清洗肉類或禽類,這樣反而增加細菌傳播轉移的機會。舉例來說,隨時洗手可以消除時不時累積的細菌;而新鮮的農產品、水果或者蔬菜等食物的表面,都可能有細菌、塵土和汙垢,若是浸泡在冷水中,再用流水沖洗,有助於清除乾淨,而且可以立即食用。至於肉類,最常見的就是大腸桿菌和沙門氏菌兩種細菌。若食用未煮熟的牛肉,特別是吃半生不熟的牛排,可能會攝入沙門氏菌,從而引起腹部絞痛、發燒和水樣腹瀉,必須立刻看診,否則有生命危險。和蔬果類不同的是,用水洗肉不會殺死所有的細菌,反而增加傳播轉移的機會,增加有害細菌致病的風險。換句話說,若是在烹飪前清洗生禽、牛肉、豬肉、羊肉或小牛肉,生肉和禽肉汁中的細菌可能傳播到其他食品、衣物、器皿和皮膚。若是人體感染,也很難判斷這些交叉汙染發生的時間,而且很難清除。那麼該如何去除肉類的細菌?只要在適當溫度下烹飪,至少62℃(烘烤、燒烤、煮沸)可殺死細菌,因此無需洗滌肉類食品。同樣在醃製肉類或者冷凍肉類之前,也不需要用水沖洗。
-
2020-12-06 養生.聰明飲食
黃豆對健康是救星抑或是禍首?教授舉科學證據解答
讀者Wen-chung在2020-11-5利用本網站的「與我聯絡」詢問:教授您好:非常感謝您在網頁上的分析以及提供知識的分享,受益良多~ 最近注意到黃豆的成分裡的營養素似乎很理想,所以覺得那黃豆似乎很適合拿來當主食啊~ …結果發現炒豆子似乎不好消化,…。那這樣營養素能吸收嗎? 所以又繼續搜尋網路上黃豆的相關資訊,看到這篇反對的文章以及這個報導。這位讀者有附上兩篇文章的網路連結,而為了避免把大家搞糊塗了,我決定把這兩篇文章分開來討論。我已經在三週前(2020-11-10)發表黃豆「恐」致癌。今天要討論的是一篇2012年8月發表在《琉璃光》網站的文章,標題是:黄豆是救星、抑是祸首?作者俞静静在開頭說:「黄豆工会(American Soybean Association)每年投入至少八千万美元,利用各种媒介,给黄豆塑造出健康圣品的形象,宣称多吃黄豆能预防心脏病、癌症、改善更年期症状等等,有些观念已成功的深入人心。如果上网浏览,会看到大多都是赞扬黄豆好处的资料。其实自一九九○年起,美国科学界就陆续有研究黄豆对健康影响的结果发表,然而微弱的声音总被淹没。在食品营养学界一向以「敢言人之所不敢言」的玛丽.安宁格博士(Mary G. Enig, PhD),于二○○一年开始数度撰文及演讲黄豆之弊,这方面的讯息才逐渐较完整的披露。本文以安宁格博士所属之基金会(Weston A. Price Foundation)所刊行的多篇专文为主要参考内容,只期望中文的读者在接收了大量由食品工业界散播的消息之外,也能听见一点不一样的声音。」從這段話就可看出,作者俞静静是根據Weston A. Price Foundation的Mary Enig博士的著作而認為黃豆是對健康有害。Mary Enig博士是Weston A. Price Foundation的創辦人之一,而她的確是「敢言人之所不敢言」,例如她說來自動物和椰子的飽和脂肪是對健康有益。她甚至還說椰子油可以治療病毒引起的疾病,包括艾滋病。所以,《敢言》跟《胡言》之間有時候還真的是很難分辨。她在2014-9-8死於中風,享年83。Weston A. Price Foundation是在1999年由Mary Enig和Sally Fallon基於Weston A. Price的營養學理念而創建的。Weston A. Price(1870生,1948卒)本行是牙醫,但在1930年左右轉移興趣到營養學。他在1939年發表Nutrition and Physical Degeneration,而這本書在2017年在台灣被翻印成《體質大崩壞》。有關這本書的一些問題,我已經在2019-1-23有稍作說明。請看銀粉有害嗎,洗牙有必要嗎。Weston A. Price聲稱世界各國的原住民很少有蛀牙,而究其原因是他們吃原始食物。反過來說,生活先進的人(即歐美白人),由於吃現代食物而容易蛀牙。從這項觀察,他進一步聲稱,現代人的種種健康問題,包括心臟病,糖尿病(也就是所謂的「體質大崩壞」),都是由於食用現代食物而引起。因此,他大力提倡原始食物,包括喝未消毒的生奶,吃生肉,等等。(註:美國的CDC和醫學界都有發文警告未消毒生奶的危險。請看Raw Milk Questions and Answers和Unpasteurized Milk: A Continued Public Health Threat)這本書在1939年發行後不久就被醫學界批評是違反科學。例如一篇發表在American Journal of Public Health(美國公共衛生期刊)的書評說:「這本書給人的印象是,作者在未經適當核實的情況下接受某些故事為事實」。另一篇發表在Journal of American Medical Association(美國醫學會期刊)的書評說:「他對於問題的處理是用傳福音的方式而不是科學」。(註:個人的觀察和判斷並非科學證據)有兩個專門打擊偽科學的網站也對Weston A. Price嚴加批評。Science-Based Medicine(基於科學的醫學)在2015-10-13發表Weston Price’s Appalling Legacy(韋斯頓普萊斯駭人聽聞的生平)。Quackwatch(偽醫學視察)在2019-8-6發表My Concerns about “Holistic” and “Biological” Dentistry(我對“整體”和“生物”牙醫學的擔憂)。(註:《牙醫學》指的是Weston A. Price的本行)所以,Weston A. Price的營養學理念是違反科學的,而創建Weston A. Price Foundation的Mary Enig也就是傳承了此一違反科學的營養學理念。有關黃豆對健康的影響,正面的科學證據是遠遠超過負面的。例如,日本公共衛生中心的主任Shoichiro Tsugane醫生在今年7月發表一篇綜述論文,就是把日本人的長壽歸功於攝取較多的黃豆。請看Why has Japan become the world’s most long-lived country: insights from a food and nutrition perspective(為什麼日本會成為世界上壽命最長的國家:從食物和營養的角度來看)。不管如何,雖然《琉璃光》網站的那篇文章標題是《黄豆是救星、抑是祸首?》,但它其實就是要告訴大家《黄豆是祸首》。只不過,很不幸的是,它所基於的文獻才是真正的禍首。原文:黄豆是禍首?
-
2020-12-05 新聞.健康知識+
4種肥胖類型1次了解! 營養師對症開處方杜絕肥胖上身
每天上下班打卡,久坐在辦公室的上班族,上班閒暇時吃點小點心,中午再吃個香氣逼人的排骨雞腿便當,回家心情好犒賞自己便召集三五好友聚餐慶賀一番,難過時則不小心將悲傷化為食慾,手邊零食吃個不停,衣服尺寸也就越買越大。營養師提醒,肥胖原因大致可分4種:「基因胖」、「貪嘴胖」、「情緒胖」、「年紀胖」。▸對症處方1:「基因胖」問題在MC4R 但飲食習慣才是重點新光醫院營養師許為捷表示,科學家發現人體MC4R基因有異,會比其他人更喜歡高脂肪食物。MC4R基因不同原因包含遺傳與變異,因此人在飲食偏好很可能在基因上就決定,另外也有肥胖基因(ob gene)變異,會讓身體缺乏瘦素(leptin),當飽食中樞缺乏刺激,調節食量功能變差,也就常超量飲食。許為捷強調,雖然MC4R基因容易讓人喜愛吃高脂肪食物,但是台灣民眾飲食西化,很多人平時就有高油脂飲食習慣,中午便當主菜經常是炸排骨或炸雞腿,或下班後聚餐也高熱量餐點,這就不一定是基因左右自己,而是生活中就已經習慣高油脂飲食,自然體重漸漸增加,不知不覺演變成代謝症候群。▸對症處方2:血糖不穩定引起「貪嘴胖」 高纖食物穩定飽足感上班族常有的共同經驗,坐在辦公桌前時時刻刻就想吃點心,明明才吃過中餐,飽足感卻只能維持1到2個小時。許為捷解釋,身體飢餓感部份與血糖有關,當攝取醣類來源多為精製糖時,胰島素會增加分泌,把血糖值壓低,大腦感覺到血糖不足時,就會產生飢餓感,造成才吃完正餐沒多久,就想要吃點心。許為捷提供改善「貪嘴胖」的好方法,建議可在正餐時多吃高纖維食物,例如吃糙米飯,或是大麥、燕麥、全麥麵包等,高纖維食物有助於控制血糖,比較不會讓血糖劇烈起伏。當大腦感覺不到飢餓,想要吃東西的念頭自然就減少,同時高纖維食物纖維含量高,也有助於增加飽足感。Tips:意想不到冷飯有助維持體重!許為捷也補充,豆類食物抗性澱粉含量高,此外,當白飯變涼也會漸漸出現抗性澱粉,讓澱粉分解消化速度變慢,降低糖份釋放到血液的速度,當人體不容易感覺到飢餓時,零食也就越吃越少。▸對症處方3:快樂與憂傷都想吃! 「情緒胖」悄悄找上身許為捷持續說明,在臨床門診中,曾經遇到諮詢民眾,業績達標或有開心事,都會想要犒賞自己,決定晚餐吃1頓「好的」,長久下來就把多出的熱量吃到身體。細問原因才發現,諮詢民眾小時候媽媽經常用「好吃東西」做為獎勵,例如考試分數高,就會給予1頓「好的」,結果長大養成了犒賞自己的習慣。許為捷強調,不只是犒賞自己,臨床諮詢中,負面情緒也常會帶起吃東西的念頭,例如工作壓力龐大時,或悲傷焦慮情緒出現時,想要吃東西來讓放鬆情緒,就容易攝取過多熱量。遇到這種時候,要觀察自己是不是情緒進食,可以檢視當下自己會不會拿食物來獎勵或抒解、是不是喜歡吃的很撐、食物像是朋友讓自己有安全感。Tips:理解自己為什麼想吃 養成零食分小包與運動習慣許為捷提醒,想要降低「情緒胖」危害,首先一定要解開心裡層面因素,知道自己為什麼總是想要吃,並且寫飲食日記,管理每天吃了什麼東西。制訂目標將食物小包分裝,真的很想吃時就只吃1小包。若是情緒因素,應該想辦法轉移注意力,心情不好可以改養成運動的習慣,除有助於舒緩心情,也能讓身體更健康。▸對症處方4:年紀增加代謝下降 破解「年紀胖」重點在改變習慣4種類型肥胖中,「年紀胖」最難避免;許為捷說明,超過25歲之後,基礎代謝率就會開始下降,如果沒有運動習慣,肌肉量就會慢慢減少。常有人到了中年食量跟年輕時一樣,甚至吃的更好,消耗熱量遠不如攝取,自然體重就開始顯著上升,部分民眾步入中年後都開始有了「小肚肚」,經常是上述這些原因。面臨年紀增加,許為捷強調,一定要意識到自己與年輕時的體態已經不同。辦公室長時間久坐容易缺乏運動,要讓自己能夠養成運動習慣,同時補充足夠蛋白質,維持身體肌肉量,讓基礎代謝率可以保持。當然含糖飲料與精緻甜食,由於熱量非常高,最好能避免就避免,實在想喝飲料時無糖或微糖是較好的選擇。★本文經《NOW健康》授權刊登,原文刊載於此
-
2020-12-04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新冠肺炎疫苗 泰國擬2021年5月全國施打
泰國和英國製藥公司阿斯特捷利康簽署武漢肺炎疫苗合約,預估2021年5月開始在全國約1萬間地區型醫院進行施打,首批族群包括醫療人員、孩童、年長者以及志願人士。泰國公共衛生部轄下的國家疫苗研究院(TheNational Vaccine Institute)11月27日和英國製藥公司阿斯特捷利康(AstraZeneca)簽約,由阿斯特捷利康向泰國暹羅生物科學集團(Siam Bioscience Group)轉移2019冠狀病毒疾病 (COVID-19,俗稱武漢肺炎)疫苗生產技術,並授權暹羅生物科學集團生產疫苗。民族報(The Nation)報導,公共衛生部疾病管制署署長歐帕斯(Opas Karnkawinpong)昨天表示,疫苗必須要先經過公共衛生部轄下相關單位的品質和安全檢測才能上路。公共衛生部接著會在全國尋找約1萬間地區型醫院設置疫苗中心,以便於一般民眾施打且避免民眾聚集在大型醫院;公共衛生部已經準備好運送疫苗的冷凍運輸系統,相關官員也正在受訓中。政府提供的疫苗免費,第一批可以註冊施打疫苗的族群包括醫療人員、孩童、年長者以及志願人士。泰國政府預估為1300萬人提供2600萬劑疫苗,這將是泰國史上接種對象最廣泛的疫苗施打計畫。疾病管制署規劃2021年5月可以開始施打疫苗,7月到2022年的1月觀察施打疫苗者是否出現副作用。疾病管制署也將宣導免疫力較高的族群不必急著馬上施打疫苗。
-
2020-12-01 癌症.抗癌新知
國衛院化療複方SLOG 治胰臟癌 存活期延長2倍
胰臟癌被稱為「癌王」,去年奪走了2497名國人的生命,有八成患者確診時已是晚期或是轉移性疾病,已無法開刀治癒。國衛院研究證實,使用化療藥物複方SLOG,可將台灣胰臟癌病人的整體存活期有效延長兩倍,且可降低血液毒性等副作用,此複方療法未來將納入我國胰臟癌治療指引。國衛院癌症研究所助研究員級主治醫師姜乃榕表示,目前全世界胰臟癌的整體五年存活率低於5%,而全身性化學治療是首選及標準的第一線治療。過去健保給付的化療藥物多為單方,且治療效果不佳,國際上雖有複方化療藥物,但對亞洲族群的病人有較高的血液毒性,尤其會造成嗜中性白血球下降,在治療過程中容易引發感染,以及造成貧血和白血球低下,導致病人身體過於虛弱而無法繼續完成治療或不願治療。國衛院因此選擇使用健保給付的化療藥物健擇/健仕(gemcitabine)、歐力普/益樂鉑(Oxaliplatin)、愛斯萬膠囊(TS-1)和芙琳亞膠囊(Leucovorin),簡稱SLOG複方,加以排列組合,在成大、台大、林口長庚及高醫等四家醫學中心進行臨床試驗,以找出最適合國人的劑量和配方。姜乃榕說,此計畫研究已完成第一及第二期臨床試驗,發現患者腫瘤縮小30%以上者達40.7%,另有35%的患者腫瘤生長速度變慢、腫瘤穩定。原先不治療或治療不佳者存活期僅三至六個月,在接受SLOG治療後,整體存活期延長為11.4個月;且患者接受SLOG與國外複方相比,也有較低的嗜中性白血球低下和腸胃道方面副作用。此研究去年11月發表於知名國際期刊「European Journal of Cancer」(歐洲癌症期刊)。國衛院癌症研究所副所長劉柯俊說,此複方已可在各醫院使用,目前成大醫院已有上百位胰臟癌患者受惠。
-
2020-11-30 科別.精神.身心
房間亂不等於囤物症!醫師:高嘉瑜房間可看出一件事
●囤物症指不當蒐集物品,造成生活障礙●因為匱乏感,患者藉由囤物釋放焦慮、不安●房間凌亂未必是囤物症,可能與壓力過大有關「嘉瑜的房間」近來引發熱議,屋內衣物堆積如山、枕頭泛黃,立委高嘉瑜則自稱有「囤物症」。但是,專家指出,囤物症是強迫症的一種,通常會反覆囤積相同物品,以高嘉瑜的房間照片來看,應不屬於囤物症,但確實看出壓力大,需要照顧好自己的身心健康。女性通常為男性三倍三總精神科主治醫師楊聰財表示,囤物症(囤積症)自2013年被納入「精神疾病診斷與統計手冊」,和拔毛症等屬於強迫疾病相關障礙,其定義為不當蒐集物品,造成生活障礙。根據研究,囤物症有相當比率的患者伴隨情緒障礙,如廣泛性焦慮症或是分離焦慮症等,女性通常為男性的三倍。而高嘉瑜自稱有「囤物症」,被認為只是「懶惰」與「邋遢」,這之間該如何區分?楊聰財表示,重點在於是否造成主客觀的生活障礙。以集郵為例,蒐集郵票也是一種累積蒐集的習慣,但若把郵票整理乾淨,且財力足以負荷,都不構成生活障礙。無意義一直蒐集東西而囤物症患者可能會無意義的一直蒐集東西,同一種物品蒐集數十件,甚至沒有開箱,也無法「斷捨離」,診間常見患者一直囤物,造成居家環境、公衛危害,或影響家人居住空間,這都是造成生活障礙。諮商心理師公會全聯會媒體公關主任林萃芬也表示,囤物症和房間很亂是兩回事,囤物症會反覆囤積物品,通常是購買或是撿拾相同東西,把房間塞爆,但所有東西都不能扔,常見的是撿拾各種塑膠袋。腦部前額葉等功能失調楊聰財指出,囤物症與腦部前額葉或扣帶皮質等功能失調有關,涉及到腦部運作區塊,驅使其強迫一直出現「囤積」的重複行為,因此需要藥物調整血清素,使腦部系統運作更加穩定。囤物症患者有相當比率伴有情緒障礙。林萃芬表示,有些患者因為匱乏感,需要藉由「囤物」釋放焦慮、不安,減少對匱乏的恐懼。患者不一定是貧窮者林萃芬說,囤物症患者不一定都是「貧窮者」,只是心理上有匱乏感。她曾遇過一位媽媽,手上有五間房,卻到處撿拾物品,把所有房子塞滿,因為到處都是蟑螂、發臭,被女兒帶來治療。林萃芬也說,從高嘉瑜房間堆滿東西的狀況看來,不像是囤物症。但她提醒,從房間凌亂程度來看,還是可以看出高嘉瑜壓力過大,沒有好好照顧自己的身心健康,應該尋求紓壓管道。楊聰財則表示,若懷疑有囤物症,可尋求醫療協助,透過藥物、認知行為治療等方式改善。家人也必須一起協助,幫忙列清單,盤點哪些東西不要再囤積了,逐次減少,幫助患者漸漸脫離囤物深淵。同場加映嘉瑜的枕頭 專家:非過渡的客體高嘉瑜房間除了堆滿衣物,泛黃的枕頭也引起關注。高聲稱已使用十年,捨不得丟。林萃芬表示,許多人都有爛爛髒髒的娃娃或小被子,從小用到現在、捨不得丟,而這類物品通常被稱做「過渡的客體」。林萃芬解釋,過渡的客體在小孩子成長發展中,通常是為了轉移對媽媽的依戀,而將情感依附在玩偶或被子上,並將這些物品擬人化來陪伴自己。久而久之,便需要撫摸或是聞上面的味道,才能獲得安全感、入睡。林萃芬說,許多小孩都有「過渡的客體」,不需要因此而就診。林萃芬指出,高嘉瑜的枕頭並非從小使用,不太像是「過渡的客體」。
-
2020-11-29 科別.耳鼻喉
健保大數據/眩暈患者175萬人 女性為男性兩倍
突然一陣天旋地轉,眼前畫面扭曲,瞬間找不到平衡,嘔吐感隨之襲來。不少人有這樣的經驗,健保資料庫顯示108年主診斷為「眩暈」的患者,多達175萬餘人。多數眩暈雖然不會致命,發作起來卻讓人極度不適且困擾。「聰明就醫╳健保大數據」本期探討眩暈的原因與民眾就醫狀況,讓您找對方法,即時解決天旋地轉的危機。健保資料庫顯示,108年主診斷為「眩暈」的患者集中在60歲到69歲,50歲到59歲次之,女性患者的人數遠高於男性,約是男性患者的近2倍。患者隨年紀增加,60~69歲最多。衛福部健保署長李伯璋表示,眩暈是一種症狀,並非疾病,可粗分為兩種,最常見以周邊型眩暈為主,如前庭神經發炎、耳石脫落或耳朵結構異常、梅尼爾氏症等疾病所引起的眩暈;另一種為中樞型眩暈,如腦中風、腦瘤等因素引起。上述疾病多會因為年紀的增長,罹病機率隨之增加,主診斷為眩暈的患者,多集中在60歲到69歲在預料之中。不過有更多的眩暈是不明原因造成,藝人江蕙長期飽受眩暈所苦,據悉,每當壓力襲來,江蕙的眩暈症狀就會出現。李伯璋表示,從數據來看,女性被診斷眩暈的比率,遠高過於男性,多數的女性自我要求較高,較容易緊張、給予自身壓力,恐因此導致自律神經失調,也可能增加眩暈出現的機率。容易反覆發作,嚴重時需立刻就醫。李伯璋表示,眩暈與一般的暈是截然不同的症狀,眩暈屬於「天旋地轉」的暈,瞬間出現可能讓人連站都站不穩,同時會出現耳鳴、惡心嘔吐、臉色發白等情況,每次發作可以是幾秒到幾天,嚴重的患者必須及時就醫,投以止暈藥等穩定症狀。一般的暈與眩暈最大的不同是,眩暈的患者即使發作時世界天旋地轉,意識仍舊清楚;一般的暈則會使意識模糊、昏沉想睡。造成一般頭暈的原因,如貧血、缺氧、低血糖、低血壓或女性常見的姿勢性低血壓等。眩暈還有個特色是會「反覆發作」。民眾多選擇診所就醫,家醫、耳鼻喉科最大宗。健保資料庫顯示,108年眩暈門診件數,總計476萬多件,其中基層診所多達341萬多件,占整體的七成一,其次依序為區域醫院、地區醫院、醫學中心。李伯璋表示,眩暈的症狀大多不會立即危害生命,但會非常不舒服,民眾多會選擇「就近就醫」,除非嚴重到嘔吐才可能到大醫院求診。進一步分析民眾就診科別,健保資料庫顯示108年診斷眩暈前10名就醫科別,以家醫科、耳鼻喉科為主,占比分別為21.8%、21.5%,再者為中醫科、內科、神經科。李伯璋表示,民眾對於暈的認知大多是不確定的,有些民眾會以為是感冒或是發燒引起,尋求家醫科或耳鼻喉科的幫助,這方向都是正確的。李伯璋表示,眩暈在臨床的診斷上,未能像心血管疾病這麼精確,需經過耳鼻喉科或是神經科一一確認是周邊型或中樞型眩暈,若排除上述兩類眩暈,就得懷疑是自律神經、免疫系統等疾病所致,也可能是一般的低血糖、低血壓引起。民眾要多留意,每次暈出現的情況、時間,才能逐步找出病因。任何一種暈,都應提高警覺,詳細記錄並就醫。眩暈的治療必須先找出疾病的原因後,才有辦法對症下藥。李伯璋表示,若是前庭神經發炎、嚴重暈到嘔吐才會使用藥物;耳石脫落等則是透過耳石復位術或平衡復健恢復症狀。根據健保資料庫統計,108年主診斷符合眩暈適應症並使用眩暈相關口服錠劑為478萬粒,相對應於175萬人被診斷為眩暈的人數,藥物平均一到二次就會見效。李伯璋提醒,無論任何一種暈都應提高警覺,他曾經與友人打球後,突然一陣暈,站不穩腳扭到,後續很留意症狀有沒有再出現。後來判斷是體內缺乏維生素D,肌肉無力又有一點低血糖所致。李伯璋說,近期身邊有位同仁時常感到暈,常喊背部不舒服,進一步就診竟是骨癌,且還是肺癌轉移所致的疾病。他呼籲,民眾若是出現暈的症狀,應記錄情況與時間,以及是否為暫時性或持續性。
-
2020-11-28 癌症.其他癌症
患胰臟癌4期未氣餒 他治療7年伴兒女成家生子
58歲李先生7年前確診胰臟癌4期,被醫師宣告剩半年壽命,經化療至今病情相當穩定,陪伴兒女畢業生子。醫師呼籲患者勿因害怕化療逃避治療,只要好好治療,仍有抗癌機會。根據2017年癌症登記報告顯示,全台每年有約2400多名新確診的胰臟癌患者,位居癌症發生率12至13名;但每年就有2000人因胰臟癌病逝,高居10大癌症死因第8名。台灣胰臟醫學會理事長、桃園長庚醫院副院長葉大森表示,胰臟癌好發於50至60歲中年族群,但除非腫瘤長在胰臟頭部造成黃疸,否則早期通常難以發現,直至出現背痛、上腹痛、體重快速減輕等症狀,確診時往往已較晚期。癌症醫學會理事長、國家衛生研究院癌症研究所所長陳立宗說,早年胰臟癌死亡率高達95%,碰到就是死路一條,被稱為「癌王」,但近年隨化療進展加上跨科團隊治療,顯示癌王也可能被殲滅。葉大森表示,胰臟癌因惡化程度高加上高度轉移的特性,多以全身性的療法為主,化學治療、標靶治療以及免疫治療都是可能的治療選項,晚期患者多達8成5都以化學治療為主,而1成5能開刀的病人,開完刀也都得輔助性治療。葉大森指出,根據國際指引,「三明治療法」是目前治療晚期胰臟癌患者的最新趨勢,先利用化療縮小腫瘤,開刀後繼續化療預防復發,病人存活率比單純做化療或開刀更好。台北榮民總醫院胰臟癌團隊召集人李重賓指出,截至目前,第3期患者存活中位數約9個月,第4期約6個月,相較其他癌別雖不算長,但以胰臟癌為例已是一大進展,目前國內多數治療均獲健保給付,患者治療時不用過度擔心經濟問題,藥物副作用也減少許多,呼籲患者積極接受正規治療。陳立宗說,許多人對於化療常抱有負面印象,因為害怕而逃避治療,但實際上,疾病帶來的疼痛其實遠大於化療,病患遭受的痛苦絕大多數都源自疾病,呼籲患者務尋求正規的治療,與醫療團隊合作,控制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