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0-17 焦點.元氣新聞
搜尋
輝瑞
共找到
894
筆 文章
-
-
2024-09-26 焦點.元氣新聞
小陽光不孤單也不特別 「響應臉部平權!」彰基邀您藝起做公益
嚴重的燒燙傷須歷經清創、植皮等手術,不僅當下治療過程辛苦,日後的復原之路也很漫長,常令傷者帶來極大的痛楚,除了得面對生理外觀上的變化,情緒與心理上也容易出現波動,極需社會大眾的支持與肯定。彰化基督教醫院作為彰化、雲林、南投專責燙傷中心,長期致力於重症燒傷照護及顱顏重建,今年更首度攜手陽光基金會和輝瑞大藥廠,舉辦「神彩輝陽,藝起有魔法」公益巡迴畫展,帶領更多民眾響應臉部平權,營造更多元友善的社會。從創傷治療到骨損重建      24小時全人照護團隊彰化基督教醫院燙傷病房張立人主任表示,彰基燒燙傷中心除了有最先進的傷口治療設備及敷料,可以讓傷口癒合更快速以外,還有相當完整的整形外科醫師陣容和創傷救護團隊,提供燒燙傷患二十四小時最專業完整的照護服務。對於顏面骨損需重建的傷患,院內也有專責醫師可施行顱顏正顎手術,從創傷急救到後續復健,提供完整的一站式治療照護。顏面損傷、燒傷者復健路漫長      實際行動給予關懷與尊重彰基燙傷病房平時積極宣導燒燙傷的治療預防及正確觀念,長期以來也和陽光基金會合作,提供燒燙傷病人心靈上的關懷,以及重返社會的協助。張立人主任補充,燒燙傷病人就像蝸牛一樣,治療後往往得拖著沈重的包袱負重前行,光是復健就要經過五年以上的時間,非常需要社會支持及心理關懷。今年「神彩輝陽,藝起有魔法」公益巡迴畫展主題為「如果我有魔法」,張立人主任提到,其實最大的魔法就在我們每個人的心中,儘管在面對顱顏缺損或面部畸形的人時,難免會有恐懼、害怕,少數人甚至會產生排斥心理,但只要我們願意用平常心看待,試著感同身受地了解每張臉背後的故事,就能用實際行動給予顏面損傷者及燒傷者關懷與尊重。小陽光巡迴畫展      找到信心、迎向希望陽光基金會中區中心翁禎穗社工督導指出,在醫院巡迴展出畫作,讓小陽光畫家感受到自己的創作被重視跟欣賞,不只增強他們的自信心,也激發他們在藝術創作上產生更大的興趣與熱情,這樣的社會連結不僅為小陽光帶來鼓勵,也增加他們社會參與的機會。感謝彰基無償提供場地,希望這場巡迴畫展,不僅只是一個展示平台,更是心靈鼓勵跟成長的機會,可以讓小陽光在藝術創作的過程中,找到自信與希望,繼續勇敢的面對生活中各項挑戰。尊重多元、包容不同      打造臉部平權的友善社會輝瑞藥廠劉鎧維營運長說明,輝瑞和陽光基金會合作十一年,不間斷贊助小陽光桌曆印製,並大力推廣燒傷顏損兒服務,除了引起社會關注,也讓更多人看見小陽光的畫作,了解並尊重這群臉部顏面外觀不一樣的孩子,提供小陽光心理成長的支持與鼓勵,也期望透過畫作展出,可以讓社會大眾瞭解到,每張臉都是與眾不同卻獨一無二的,不管顏面外觀如何,每個人都應該獲得平等的尊重跟公平的對待。
-
2024-09-25 醫療.感染科
RSV疫苗有必要打嗎?醫分析呼吸道融合病毒感染風險,建議「這些人」最好施打
今年歌神張學友在臺灣的演唱會因為呼吸道融合病毒確定停辦,各大媒體報導了這個意外的消息,瞬間讓本來大家不太常聽到的呼吸道融合病毒(RSV),變成家喻戶曉的疾病。呼吸道融合病毒在小兒科的患者並不陌生,兩歲以下的小朋友,九成以上都得過這個疾病,大部分是輕症。然而,呼吸道融合病毒造成下呼吸道感染的幼兒或兒童,肺功能會受到損傷,造成肺功能下降,可能導致氣喘、慢性呼吸道疾病的發作和影響。也因此,美國疾病管制與預防中心建議給於嬰幼兒被動免疫的呼吸道融合疫苗單株抗體,或是鼓勵孕婦施打呼吸道融合病毒疫苗,保護小孩。呼吸道融合病毒高齡者盛行率不如流感,但重症率高於流感對於成年人方面,因為呼吸道融合病毒並沒有特效藥物,所以除了重症患者,臨床上很少做這個篩檢。因此,過往大家對這個疾病的認識並不多。國外研究呼吸道融合病毒在65歲長者盛行率約3-7%,國內成大醫院的研究,60歲以上門診病患,呼吸道感染篩檢的盛行率約3.6%,和流感18.2%相比,大概是六分之一。而同樣成大的研究,加護病房的盛行率,呼吸道融合病毒5.7%,流感是12.7%,呼吸道融合病毒與流感的差距拉小,也間接證實了呼吸道融合病毒雖然盛行率不如流感常見,但重症率高於流感。美國疾管局的橫跨了美國25間醫院的調查報告也指出,對於60歲以上的長者,呼吸道融合病毒的感染後住院患者需要使用呼吸器的比例快四分之一(23%),流感重症和新冠重症插管的比例都大概只有呼吸道融合病毒的一半。RSV住院的重症死亡率(13.5%)高於新冠病毒,且是流感死亡率的兩倍。基於呼吸道融合病毒對高齡者感染的嚴重後果,讓美國疾管署去年建議60歲以上著長者接種呼吸道融合病毒,避免RSV造成的重症。然而,這項政策在今年六月重新限縮,改成建議75歲以上長輩施打,60到74歲患者,則建議評估有重症風險再施打,這些風險包含有慢性肺病、糖尿病、肥胖、免疫不全、住在機構的長者等。施打疫苗益處仍大於潛在風險在宣布這項政策的同時,美國預防接種諮詢委員會同時舉辦了會議,更新了格林-巴利症候群((Guillain-Barre syndrome)在施打呼吸道融合病毒疫苗長輩風險的簡報。對於市面上葛蘭素(GSK)與輝瑞兩種RSV疫苗的風險做了探討。格林-巴利症候群是一種身體免疫系統攻擊自己神經的嚴重疾病,可能造成全身癱瘓或呼吸衰竭死亡。約莫八成的個案可以恢復到自行行走,而有5%到10%的個案可能受到無法恢復的神經損傷。發生的原因不明,一般的發生率每十萬人有1到2人。經過嚴格統計分析後,葛蘭素的RSV疫苗接種族群的格林-巴利症候群的約每十萬人有2.8人發生,輝瑞的疫苗約每十萬人有13.69人發生。美國預防接種諮詢委員會對這個會議的結論是:這些資料並沒有明確的指出疫苗增加格林-巴利症候群的風險,但是也無法排除相關。最後,美國食藥署認為RSV疫苗對於預防重症住院的益處仍大於疫苗潛在的風險。60歲以上慢性心肺疾病與糖尿病都建議施打疫苗綜上所述,我們可以看出呼吸道融合病毒在長輩在呼吸道感染的盛行率,雖然比流感和新冠肺炎少,但如果嚴重到需要住院,需要使用呼吸器和死亡的比例就大增。此外,呼吸道融合病毒傳染力是流感的三倍,加上兩歲以下的小朋友幾乎都得過,所以家裡如果同時有幼兒和合併慢性病的長輩,就會建議長輩接種,減少感染重症的風險。目前,國際上包含慢性阻塞性肺病的指引慢性阻塞性肺病全球倡議,以及美國糖尿病學會指引都建議60歲以上、有慢性心肺疾病或糖尿病的患者施打呼吸道融合病毒疫苗。因為這些高齡合併慢性病的長輩,比起其他病患有更高的RSV重症和死亡風險。欣剋融同欣剋疹佐劑 保護力持久安全性高目前,台灣已引進自費的呼吸道融合病毒疫苗,葛蘭素GSK的欣剋融疫苗使用的佐劑與其知名的新帶狀皰疹疫苗欣剋疹相同。可以加強免疫反應,延長疫苗保護力,對於這種不停突變的RNA病毒,這算是跨時代的發展。對於60歲以上的慢性病患者,預防下呼吸道感染的保護力超過九成。換句話說,就是得到RSV的話,可能還是會輕微感冒,但九成以上患者不會發展出支氣管炎或肺炎。而持續接近一年半,兩個感染季節的追蹤,RSV疫苗的保護力仍可維持七成左右,也就是目前證據保護力支持兩年打一次疫苗,至於第三年要怎麼做,還需要後續研究資料支持。而因為他的佐劑使用和帶狀皰疹欣剋疹一樣,所以副作用也大同小異。主要以局部注射部位疼痛、頭痛、發燒、關節痛、肌肉痛以及疲勞為主。須留意的是,葛蘭素的疫苗並不適用於懷孕與授乳的婦女。目前臨床上還是建議60歲以上有合併慢性病長輩優先施打,對於75歲以上沒有慢性病的長輩,考量到年紀也是風險因子,可依循美國疾管局建議施打。參考資料1.Zar, Heather J et al. Early-life respiratory syncytial virus disease and long-term respiratory health, The Lancet Respiratory Medicine, Volume 0, Issue 02.Falsey A, Hennessey P, Formica M, et al. Respiratory syncytial virus infection in elderly and high-risk adults. N Engl J Med 2005;352:1749-59.3.吳宗祐、盤松青、呂俊毅、陳宜君,呼吸道融合病毒與副流感病毒之介紹,感控雜誌 2023:33:107-1144.Shih HI, Wang HC, Su IJ, Hsu HC, Wang JR, Sun HFS, Chou CH, Ko WC, Hsieh MI, Wu CJ. Viral Respiratory Tract Infections in Adult Patients Attending Outpatient and Emergency Departments, Taiwan, 2012-2013: A PCR/Electrospray Ionization Mass Spectrometry Study. Medicine (Baltimore). 2015 Sep;94(38):e1545.5.Cia, CT., Lin, IT., Lee, JC. et al. Respiratory viral infections in pragmatically selected adults in intensive care units. Sci Rep 11, 20058 (2021). 6.Disease Severity of Respiratory Syncytial Virus Compared with COVID-19 and Influenza Among Hospitalized Adults Aged ≥60 Years — IVY Network, 20 U.S. States, February 2022–May 2023, CDC, Weekly / October 6, 2023 / 72(40);1083–1088 https://www.cdc.gov/mmwr/volumes/72/wr/mm7240a2.htm7.Dr. Patricia Lloyd, Evaluation of Guillain-Barré Syndrome (GBS) following Respiratory Syncytial Virus (RSV) Vaccination Among Adults 65 Years and Older, MEETING OF THE ADVISORY COMMITTEE ON IMMUNIZATION PRACTICES (ACIP), Respiratory Syncytial Virus (RSV) Vaccine, Adults, June 26 – 28, 2024 https://stacks.cdc.gov/view/cdc/157862/cdc_157862_DS1.pdf8.黃俐文醫師,神經的急性發炎 認識格林-巴利症候群((Guillain-Barre syndrome),亞東院訊第145期 2011年12月9.GLOBAL STRATEGY FOR PREVENTION, DIAGNOSIS AND MANAGEMENT OF COPD: 2024 Report, GOLD10.Standards of Care in Diabetes 2024, American Diabetes Association (ADA)11.RSV in Older Adults, CDC, https://www.cdc.gov/rsv/older-adults/index.html12.Michael G Ison, Alberto Papi, Eugene Athan, Robert G Feldman, Joanne M Langley, Dong-Gun Lee, Isabel Leroux-Roels, Federico Martinon-Torres, Tino F Schwarz, Richard N van Zyl-Smit, Céline Verheust, Nancy Dezutter, Olivier Gruselle, Laurence Fissette, Marie-Pierre David, Lusine Kostanyan, Veronica Hulstrøm, Aurélie Olivier, Marie Van der Wielen, Dominique Descamps, for the AReSVi-006 Study Group , Efficacy and Safety of Respiratory Syncytial Virus (RSV) Prefusion F Protein Vaccine (RSVPreF3 OA) in Older Adults Over 2 RSV Seasons, Clinical Infectious Diseases, Volume 78, Issue 6, 15 June 2024, Pages 1732–1744
-
2024-06-21 焦點.用藥停看聽
藥價將漲,普拿疼下月開第一槍!「熱血藥師」籲棄品牌迷思「不是一直廣告的藥就比較好」
萬物皆漲,最近成藥與指示用藥也將有一波調漲,民眾荷包恐又要縮水。中華民國基層藥師協會理事長沈采穎指出,「普拿疼」已開出第一槍,廠商將於7月調漲,且漲幅高達7%至8%,近日已「遇缺不出貨」,本月開始控貨。今年四月電價調漲,平均調升11%,加上衛福部健保署也於四月調整藥價,多數項目「砍價」而非「漲價」,當時 即傳出部分藥品因應市占率恐悄悄喊漲。藥師公會全聯會副發言人、開業藥師王明媛表示,夏天到來,冷氣就是吃電怪獸,電價調漲加上缺工,藥品價格調漲蠢蠢欲動。部分成藥與指示用藥可能有一波調漲沈采穎於四月時表示,部分成藥與指示用藥接下來可能有一波調漲,漲幅若在5%左右,藥局可能自行吸收;漲到10%,對藥局來說負擔不小,最終可能只好調漲藥品售價,如今果然普拿疼就開出第一槍。王明媛則舉例,綠油精、曼秀雷敦等OTC藥品,去年底漲過一次,最近電價、原油價格、運輸價格調整,有可能會再漲一波,而原料「薄荷腦」價格上漲,含該成分的藥物可能也跟著變貴,有待觀察。台廠處方藥也會漲漲價情形同樣出現在部分台廠處方藥,王明媛舉例,精神科用藥「史蒂諾斯」,單顆價格從1元漲到1.8元、腸胃科用藥「舒腹寧」則從0.7元漲到1.2元、消炎化痰藥物「撲炎喜」則從不到1元,漲到超過2元,幾乎以150%,甚至200%幅度調漲。除了健保藥價調整,電費上漲也衝擊使用營業用電的藥局。沈采穎直言,包含進貨成本在內,營業成本保守估計增加5%至10%,雖假日不營業影響相對較小,去年也更換分離式冷氣和節能燈管,並搭配但風扇,但仍是營運成本之一,一度考慮是否縮短每日營業時間。王明媛則表示,目前不會調整營業時間,但會評估營業場所中,耗電量大的冷氣或電燈等,在節能性方面否要改進或保養,也評估使用循環扇增加空氣流通,藥師公會全聯會理事長黃金舜說,各行業都有用電需求,政府應審慎評估,如何在補貼醫院費用,與在藥局、中醫、牙醫等科別診所的電費成本間取得平衡。成藥即將漲價!「熱血藥師」許文華呼籲不要有品牌迷思【聯合報 / 記者周宗禎/台南即時報導】成藥與指示用藥傳近日將調漲,執業近40年的資深藥師許文華指出,應該是說「又」將調漲,這已經快變成「定期常態」,只是台灣的老百姓好像都只能逆來順受、尤其是某些外商品牌。他呼籲民眾吃進肚子裡的藥物事關健康、安全,千萬不要有「品牌迷思」,反而要重視成分,台灣製藥水準已是世界一流,不要迷信特定猛打廣告宣傳品牌。得知「普拿疼」可能開第一槍,許文華表示,他從沒有針對特定品牌,但一點也不意外,因為長期以來多是部份外商率先漲價、帶動藥價全面上漲,已經發生不知多少次了。人稱「熱血藥師」的許文華認為,藥商這樣子「對台灣人很不公道」,目前藥品相關原料有沒有上漲那麼多,大家心知肚明,有些知名國外品牌的成藥原料用的跟台灣的一樣,「一顆幾毛錢成本、你要賣20元,難道是像名牌包那樣、掛了個品牌商標,廣告一直打,獲利就應該那麼高嗎?」許文華表示,現在很多國外大品牌的成藥與指示用藥、保健營養品是在東南亞生產的,而台灣製藥廠能符合「PICS」(Pharmaceutical Inspection Co-operation Scheme)國際「西藥GMP稽查權責機關」的嚴格審查標準,市面上到處可見專利過期的相同成分藥品,台灣本土在地製造的品質反而更安全可靠。他說,他最不能接受的是部分國外藥商一直「沒理由」漲價,唯一能想到的原因,就是廣告支出成本上升、為了要增加獲利就漲漲價,希望民眾要有正確觀念,「不是有名的牌子、一直廣告的藥就比較好」。他也舉輝瑞的威而鋼為例,部分外商在藥品專利期過後,就因應市場機制降價,但是有些國外品牌就是看準了台灣人盲目的「品牌忠誠」,買來吃的藥物、營養補充品,好像跟買名牌包來增加光榮感一樣的心態,這樣對健康不一定是好事。
-
2024-05-06 醫療.心臟血管
壞膽固醇LDL濃度越低的人反而死的越早?教授告訴你最新研究證據
我的一個大學同學在2024-4-19用LINE寄來一篇文章,問我是否可信。我上網查了一下,發現有很多人也在詢問它是否可信。這篇文章既沒有註明發表日期,也沒有顯示作者是誰。由於它是長達1628個字,又分成20個長長短短的段落,所以為了節省篇幅我就只把前6段拷貝如下(紅色字):現代醫學之罪!你知道嗎?美國的第三大死因竟是"現代醫學"!一項持續15年,追蹤19,000多人的研究報告表明,醫生們聲稱的“壞膽固醇LDL”濃度越低的人,反而死的越早!這可顛覆你的認知了吧?告訴你一個秘密:有史以來銷售額最高的藥物,就是用來降低“壞膽固醇LDL”濃度的Lipitor,中文名叫「阿托伐他汀」或「立普妥」,這個藥,生產商是輝瑞(Pfizer)公司總共賣出了1,310億美元,賺得缽滿盆滿!降膽固醇的「他汀類」藥物是個大騙局,長期服用會導致阿爾茲海默病、癡呆症等症狀。來自食物的優質脂肪和蛋白質有助於大腦的重要組成部分膽固醇的生成。但大藥廠控制了醫療行業默默害人,把明明對人體有益的膽固醇貶損為邪惡,誤導人們服用他們的有毒產品!膽固醇高不好?我們都被騙了!美國喬爾·D·瓦拉赫博士(Dr.Joel Wallach)是最著名的錄音帶《死去的醫生不說謊》(自 1994 年以來已發行約 4,000 萬張)的製作人。他說,阿爾茲海默病是醫生造成的,40年前根本就沒有這個病。而現在,阿爾茲海默病已是美國65歲以上成年人的第四大殺手。在討論這六段文章之前,我想先讓讀者知道,台灣有位心臟科名醫是全家都在吃「他汀類」藥物,說是「超前部署」,請看低密度膽固醇越低越好?他汀類藥物保養心臟?。還有,台灣的心臟科醫師們在一個心臟科醫學會裡互別苗頭,看誰的LDL是最低,請看靠吃藥打針來降低LDL是值得炫耀嗎。有關上面的第六段裡提到的Dr. Joel Wallach,我在2018-10-8發表的建議低鹽飲食,應當被處死裡面有這麼說:「Dr. Joel Wallach是自然療師。他除了叫大家要多吃鹽之外,還叫大家每天要吃10顆蛋,每天要吃一條奶油,等等語不驚人誓不休的顛覆性言論。凡是正規醫學所建議的健康之道,他全都要大家反其道而行。他還出書,演講,攻擊正規醫學。那,為什麼他要這麼做呢?他在1997年創立了一家叫做Youngevity的公司,以多層次傳銷(Multilevel marketing,簡稱MLM,在台灣就簡稱為直銷)來賣各式各樣的所謂的營養品。在這家公司的網站可以看到,它要大家每天要補充90種所謂的營養品,其中包括60種礦物質。基本上,化學元素表上面的各種元素,全都要補充。總之,這位自然療師就是鼓勵您要放縱食慾以達三高,這樣您才會心甘情願地去享用他那90種補充劑的驚人療效。」我想,從上面這段話,您應該就能了解為什麼Joel Wallach會說「阿爾茲海默病是醫生造成的」了吧。事實上,第六段裡提到的「最著名的錄音帶《死去的醫生不說謊》」,就是這位自然療師精心編織出來,專門攻擊正規醫學的荒謬言論。我在2024-4-4發表的自然醫學博士的潛在價值有這麼說:『套句Quackwatch 版主Stephen Barrett醫生的話:「自然醫學博士這個文憑有個潛在的價值- 它是一個可靠的信號,表明不應向該人士諮詢建議。」』不管如何,有關「長期服用他汀類藥物會導致阿爾茲海默病、癡呆症」,我們就來看一篇最新(2022年)的研究論文:Statin use and risk of dementia or Alzheimer’s disease: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of observational studies(他汀類藥物的使用和癡呆或阿茲海默症的風險:觀察性研究的系統性回顧和統合分析)。結論:這些結果證實了他汀類藥物治療不存在相關的神經認知風險,並表明他汀類藥物具有潛在的有利作用。需要進行特定的隨機臨床試驗來探索這種潛在的神經保護作用。至於「壞膽固醇LDL濃度越低的人反而死的越早」,我們也來看兩篇最新的研究論文:2021年:Low-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 and lifespan: A Mendelian randomization study(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與壽命:孟德爾隨機研究)。結論:此遺傳證據支持較高的 LDL-c 水平會縮短壽命。在沒有心血管風險的一般人群中,降低 LDL-c 療法可能會帶來壽命益處。2022年:Association of low-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 levels with the risk of mortality and cardiovascular events: A meta-analysis of cohort studies with 1,232,694 participants(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水平與死亡和心血管事件風險的關聯:對 1,232,694 名參與者進行的隊列研究的薈萃分析)。結論:LDL-C ≥ 130 mg/dL 與全因死亡率和心血管疾病風險較高相關,顯示LDL-C 高的成年人應採取介入措施,將LDL-C 水準調節至低於130 mg /dL 。我在2016-3-18設立這個網站時就在關於本站裡說:「現今網路活絡,手機氾濫,任何風吹草動都能在瞬間傳遍全世界。像有關養生保健的資訊,往往在沒有查證的情況下,立即就被傳送到無數至親好友的眼前。我當然也常收到這類資訊。遺憾的是,一百個裡面,難得有一個是正確的。」八年多了,這段話猶然如新。原文:壞膽固醇越低死的越早?責任編輯:辜子桓
-
2024-05-01 養生.抗老養生
抗老化新寵兒!抗生素雷帕黴素真能延長壽命?教授曝唯一好處
讀者林先生在2024-4-9利用本網站的「與我聯絡」詢問:林教授你好,近來和美國友人聊天,聽聞他們周圍親友有不少人自購雷帕黴素(rapamycin) 當作抗老化 (anti-aging)的保健食品,網路上也查到不少正面資訊,想請教林教授是否確有其事,又或者是廠商的噱頭?在討論雷帕黴素(Rapamycin)是如何被當作抗老藥之前,我想先談它是如何被發現。我主要參考的資料是2022年發表的論文The origin story of rapamycin: systemic bias in biomedical research and cold war politics(雷帕黴素的起源故事:生物醫學研究與冷戰政治中的系統性偏見)。復活節島是舉世聞名,因為它擁有八百多尊充滿神秘色彩的巨型石像。當地的原住民稱呼這個島為Rapa Nui,而Rapamycin就是以Rapa命名的一種抗生素。復活節島是智利的領土,而智利政府在1960年代初期(冷戰時代)決定在島上建設機場。這個決定並非為了旅遊業或造福島上的居民,而是為了建造一個衛星追蹤站,作為美國和智利的合資企業。當時在加拿大馬基爾大學(McGill University)從事癌症研究的外科醫生Stanley Skoryna(1920-2003)聽到這個消息後認為這是一個絕佳的機會來研究與世隔絕的人群(復活節島當時的人口約1000)及其環境在跟外界接觸之後會受到的影響。在經過無數的努力之後,Stanley Skoryna終於爭取到世界衛生組織的資助,並且獲得加拿大皇家海軍提供維護船 HMCS Cape Scott 及其船員來負責運送研究人員及器材。在1964年底,Medical Expedition to Easter Island(METE,復活節島醫療探險隊)終於成行。 Stanley Skoryna帶領了約40 名醫療和科學人員抵達復活節島,開始在那裡建立實驗室和生活區,然後從1964 年12 月一直工作到1965 年2 月。他們對島上的居民進行了廣泛的體檢,並且記錄和收集了涵蓋全島的土壤和動植物樣本。土壤樣本採集的負責人是另一位加拿大University of Montreal的醫生/細菌學家Georges Nogrady(1919-2013)。他回到加拿大後將一個土壤樣本交給一位也是細菌學家的同事Claude Vezina。這位同事當時也是加拿大藥物研發公司Ayerst Research Laboratories(艾耶斯特研究實驗室)的研究員。這位研究員就和實驗室的同事 Surendra Sehgal合作,從土壤樣本裡分離出Streptomyces hygroscopicus (吸水鏈黴菌)以及它產生的一種新型抗生素。他們把這個抗生素命名為Rapamycin,並且在1975年把這個發現發表在兩篇論文裡:Rapamycin (AY-22,989), a new antifungal antibiotic. I. Taxonomy of the producing streptomycete and isolation of the active principle【雷帕黴素(AY-22,989),一種新型抗真菌抗生素。一.產鏈黴菌的分類及有效成分的分離】Rapamycin (AY-22,989), a new antifungal antibiotic. II. Fermentation, isolation and characterization【雷帕黴素(AY-22,989),一種新型抗真菌抗生素。二.發酵、分離和表徵】值得注意的是,這兩篇論文雖然有提起土壤的樣本是來自復活節島,但卻隻字不提樣本是復活節島醫療探險隊採集到的,所以Stanley Skoryna和Georges Nogrady這兩位重要人物當然也是榜上無名。就在發現雷帕黴素的1970年間,Ayerst Research Laboratories跟美國製藥公司Wyeth合併,而合併後的公司在2009年又被輝瑞公司收購。就這樣,雷帕黴素輾轉成為輝瑞公司每年營收數億美元的金雞母。可惜,復活節島的居民是一毛錢也沒拿到,而Stanley Skoryna和Georges Nogrady在地下有知的話也一樣只能看人家吃米粉喊燙。在上一篇文章雷帕黴素-抗老藥傳奇(一),我有說在1970年代雷帕黴素剛被分離出來時,它是被發現具有抗真菌的作用。可是,後續的研究發現它具有抑制免疫的作用,所以在1999年美國FDA核准它用於Prophylaxis of organ rejection in patients receiving renal transplants(預防接受腎臟移植患者的器官排斥)。後續的研究又發現它能通過一個叫做mTOR的蛋白激酶(protein kinase)來調控許多生理作用,包括細胞的生長和老化。在幾個動物模型裡,包括線蟲、果蠅、和小鼠,它都顯示出能延長壽命,所以有些研究長壽醫學的專家就認為它應當也能延長人類的壽命。但是,由於人類的壽命是遠比線蟲、果蠅、或小鼠長得多,所以,如果要進行人類實驗的話,就需要等幾十年才能知道結果。也就是說,由於沒有臨床試驗,目前沒有科學證據顯示雷帕黴素能延長人類的壽命。雷帕黴素是處方藥(預防腎移植器官排斥),而由於「老化」並非是疾病(至少FDA沒有這樣的定義),所以FDA是不可能也會核准雷帕黴素來用於「治療老化」。但是,有些醫生已經開始給客戶(不見得是病患)開立所謂的「標籤外」(off-label)處方來「治療老化」,而事實上網路上可以看到許多聲稱連處方都不需要的廣告。這就是為什麼讀者林先生會說「友人周圍親友有不少人自購雷帕黴素」(請注意,這是非法,但卻管不了)。針對這種「標籤外」使用,有一篇2023年發表的論文就報導了調查的結果,請看Evaluation of off-label rapamycin use to promote healthspan in 333 adults(對 333 名成人標籤外使用雷帕黴素促進健康壽命的評估)。這項研究是在2022-3-1到2022-6-30期間用網路通訊收集了自稱有在服用雷帕黴素的成年人(333 名),以及自稱從未使用過雷帕黴素的成年人(172 名)的資料。這些資料顯示,「服用雷帕黴素的人」與「沒有服用雷帕黴素的人」以3比1的比例自認生活品質得到了改善,包括整體健康、幸福感、大腦功能、青春感、自信、平靜、焦慮和全身疼痛的改善。 這兩組人更是以5比1的比例同意「家人/朋友評論說我看起來不錯」這一選項。可是,這項研究有兩個致命的缺陷。一個是「服用者的安慰劑效應」,另一個是「未服用者當然不可能會自認生活品質得到了改善」(請注意,他們並沒有服用任何特定的東西,所以也就不可能會有「改善」)。所以,我個人認為,這項研究完全不能證明服用雷帕黴素的人生活品質得到了改善。KFF Health News在2019-2-11發表A ‘Fountain Of Youth’ Pill? Sure, If You’re A Mouse(「青春之泉」藥丸? 當然,如果你是一隻老鼠)。華盛頓郵報在2024-3-15發表How a cheap, generic drug became a darling of longevity enthusiasts(一種廉價的學名藥如何成為長壽熱衷者的寵兒),裡面有引用專門研究雷帕黴素的德州大學長壽醫學教授Elena Volpi說,從抗藥性、疾病以及用藥反應等層面來看,老鼠都跟人類不一樣。不過,雷帕黴素的確是有一樣好處,那就是服用的人可能就比較不會被一大堆「抗老神藥」或「抗老神器」蠱惑。請看下面幾篇我發表過有關「抗老神藥」和「抗老神器」的文章:蛇油推銷員? 即將在台重磅演講李嘉誠的長生不老藥NMN的吹捧與現實神藥:活到150歲!美商萊威貼片,科學證據?抗老化醫學是偽科學高壓氧能逆轉衰老嗎野山參幹細胞天然逆齡?新發現:膠原蛋白促進幹細胞競爭,抗衰老返老神藥AgeLoc睾酮能讓你返老還童嗎抗氧化劑能抗老抗病?原文:雷帕黴素-抗老藥傳奇(一)、雷帕黴素-抗老藥傳奇(二)責任編輯:辜子桓
-
2023-09-28 焦點.焦點
秋冬RSV疫情升溫 九成兩歲以下嬰幼兒曾被感染 家長留意5大病徵
疫情解封後又遇到開學日,呼吸道相關的疾病大爆發,擠滿了醫院診間。根據疾管署呼吸道疾病通報資料,多種嬰兒和幼兒呼吸道病毒感染疫情急速升溫,前三名依序是流感、呼吸道融合病毒RSV、以及腺病毒感染,其中RSV自8月底開始,通報個案暴增數倍。感染科醫師呼籲,面對即將到來的中秋節及國慶連假,南來北往免疫力容易下降,大人小孩都需保持良好的衛生習慣,有症狀就須要就醫,不要小病拖成大病。林口長庚紀念醫院兒童感染科主任謝育嘉表示,RSV通常在秋季和冬季流行,但今年的疫情似乎比以往更具挑戰性,今年RSV患者容易因為感染肺炎鏈球菌、嗜血桿菌等,合併細菌性肺炎,導致休克送重症加護病房,像是曾有位1歲的小孩就醫時,已出現發燒、喘等症狀,檢查發現竟同時感染RSV、副流感病毒、新冠肺炎三種病毒,且已合併細菌性肺炎,經過抗生素、呼吸治療後,病況才逐漸獲得控制。台中榮總兒童醫學部兒童感染科主任陳伯彥指出,新冠疫情前,因為群體免疫的關係,RSV感染個案少,但疫情滴水不漏的防疫措施,反而讓群體免疫不再,且解封後民眾開始將嬰幼兒送到托嬰所、幼兒園,加上坐月子中心和護理之家疏於防範,容易造成群聚感染的發生,部分醫療院所看診、接種疫苗沒落實分流,增加RSV傳染機會,「現在我的診間五分之一到四分之一都是RSV的感染個案,以前同期都沒有。」陳伯彥分享,曾有位1歲1個月的小男童被爸爸感染,剛開始僅咳嗽、流鼻水,兩天後咳嗽、喘的很厲害,「睡不著覺,吃東西都會吐出來。」進食少,使得小便量變少、嘴乾,但因為RSV無治療方法,所以只能給予支持性療法,如高壓氧治療、少量多餐補充營養,呼籲家長要密切關注早期症狀,並採取預防措施,以確保孩子的健康和安全。什麼是呼吸道融合病毒(RSV)?RSV是一種呼吸道病毒,尤其危險之處在於它可能引發肺部感染,對嬰兒和幼兒構成重大風險。文獻指出,九成以上的嬰幼兒曾在2歲以前感染過RSV2,然而目前RSV感染的治療沒有特效藥,治療上只能盡量幫忙維持水分、氧氣,保持呼吸道清潔,當孩子因為太喘而無法吃喝,身體會缺乏水分和營養,這需要住院打點滴,也可能需要使用高流量氧氣,據統計1歲以下的嬰兒因感染RSV的住院率,是流感的16倍以上2,是1歲以下嬰兒住院的主要原因3,家長們應該密切關注這些症狀,並在出現任何懷疑時儘早就醫。及早診斷和治療可以防止RSV感染變得更加嚴重並減少住院風險。感染呼吸道融合病毒(RSV)會有哪些症狀?在這個季節,家長應特別警惕以下症狀,這些症狀可能是RSV感染的警示信號:●嚴重的咳嗽和呼吸急促:RSV感染可能導致呼吸道狹窄,使呼吸變得困難。如果孩子呼吸急促,呼吸速度明顯增加,出現嗚噎聲,或是伴隨咳嗽,應立即就醫。●高燒:RSV感染通常伴隨高燒,高燒可能達38度以上。家長應隨時測量孩子的體溫,並盡早採取相應的措施。●飲食困難:如果孩子因呼吸不暢而難以進食或飲水,這可能是RSV感染的表現。確保孩子保持充分的水分和營養非常重要。●疲倦和不適:RSV感染可能使孩子感到極度疲倦,並出現其他一般不適症狀,如失去食慾、腹痛和焦慮。●症狀加劇:如果孩子的症狀在幾天內變得更嚴重,而不是緩解,應該盡早就醫。RSV感染可能在幾天內迅速惡化。感染呼吸道融合病毒(RSV)要如何預防?成人感染RSV病毒的症狀輕微,難以察覺,提前警覺家中孩童早期症狀和採取預防措施至關重要,為了降低RSV感染的傳播風險,建議採取以下預防措施:●保持手部衛生:經常洗手,尤其是在接觸嬰兒之前。●避免密切接觸:避免與有感冒或呼吸道感染症狀的人密切接觸。●保持室內清潔:定期清潔和消毒家中的表面,特別是嬰兒經常接觸的地方。●避免公共場所:如果RSV在社區傳播,盡量減少嬰兒和幼兒到擁擠的公共場所的機會。●戴好口罩:在適當的情況下,考慮讓嬰兒和幼兒佩戴口罩,尤其是在公共場所。延伸閱讀:這病毒捲土重來、威脅幼兒不輸新冠! 台大醫院小兒感染科:同時感染死亡恐高6倍歐美多家知名藥廠投入RSV預防接種研發防治美國疾管署CDC的傳染病防治諮詢會預防接種組(ACIP)於今年8月建議,8個月以下的嬰兒使用單株抗體新療法Nirsevimab預防嬰兒呼吸道合胞病毒(RSV)感染,在臨床試驗中,可降低嬰兒因 RSV 住院風險率約75%,而且能夠降低九成急重症比率。儘管RSV在過去常被忽視,但近年來該病毒對嬰兒健康的影響引起愈來愈多關注,國際有多家知名藥廠競相投入研發相關防治策略,包含賽諾菲、阿斯特捷利康聯合開發、輝瑞與葛蘭素史克等,皆透過新策略創新研發,用心守護嬰幼兒健康。包含美國ACIP學者在內,多位專家也建議,部分8 至19 個月大嬰兒,以及特定族群,如有潛在健康問題,且住院風險較高,應考慮接受第二劑nirsevimab注射,以幫助這些孩子安然度過第二個季RSV盛行季。儘管這項新療法對於防止嬰兒RSV感染帶來新希望,專家也呼籲,民眾應保持警惕,持續關注RSV流行情況,並採取適當的防護措施,才能確保嬰兒和社區整體健康。延伸閱讀:早上像感冒下午就命危 美疾管署籲嬰兒接種RSV新預防治療資料來源:1.疾管署傳病統計資料 2.Collins et al. Journal of Virology.2008:2040–20553.Zhou H et al. Clin Infect Dis 2012; 54(10): 1427–1436.
-
2023-08-09 焦點.元氣新聞
早上像感冒下午就命危 美疾管署籲嬰兒接種RSV新預防治療
呼吸道融合病毒RSV(respiratory syncytial virus)藉由飛沫或接觸傳染,入秋之後各地幼兒病例將逐漸增加,RSV感染症狀很像一般感冒,最大差別在於感冒是上呼吸道感染,RSV常是下呼吸道感染,入侵支氣管,誘發哮喘,產生很多痰液,引發急性支氣管炎、肺炎,RSV對成人就像感冒,但對抵抗力較弱的嬰幼兒,症狀嚴重得多,通常病程快速猛烈,家長若沒注意,可能引發嚴重呼吸衰竭甚至併發腦炎或心肌炎危及生命。新預防策略啓動 大幅減少RSV重症風險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報導,隸屬於美國疾管署CDC的傳染病防治諮詢會預防接種組(ACIP)於8月3日建議8個月以下的嬰兒使用單株抗體新療法Nirsevimab預防嬰兒呼吸道合胞病毒(RSV)感染,在臨床試驗中,可降低嬰兒因 RSV 住院風險率約75%,而且能夠降低九成急重症比率,該療法將是兒童免疫接種計畫中第一種被動免疫治療,這也意味著,Nirsevimab將被列入預防嬰兒RSV感染的常規醫療措施之一。多家知名藥廠投入心力 守護嬰幼兒健康儘管RSV在過去常被忽視,但近年來該病毒對嬰兒健康的影響引起愈來愈多關注,國際有多家知名藥廠競相投入研發相關防治策略,包含賽諾菲、阿斯特捷利康聯合開發、輝瑞與葛蘭素史克等,皆透過新策略創新研發,用心守護嬰幼兒健康。包含美國ACIP學者在內,多位專家也建議,部分8 至19 個月大嬰兒,以及特定族群,如有潛在健康問題,且住院風險較高,應考慮接受第二劑nirsevimab注射,以幫助這些孩子安然度過第二個季RSV盛行季。儘管這項新療法對於防止嬰兒RSV感染帶來新希望,專家也呼籲,民眾應保持警惕,持續關注RSV流行情況,並採取適當的防護措施,才能確保嬰兒和社區整體健康。延伸閱讀:新創疫苗突破!歐盟核准RSV單劑預防性抗體療法 適用全嬰幼兒 呼吸道融合病毒RSV和流感、新冠肺炎感染,症狀哪裡不一樣?元氣網綜合整理了RSV從症狀、治療選擇,讓家有嬰幼兒的父母親、長者一次看懂,及早辨識症狀,送醫治療。●RSV:屬於下呼吸道感染,潛伏期約2到8天,症狀很像一般感冒,咳嗽、發燒、流鼻涕,常出現痰很多、咳嗽厲害,呼吸不順暢發出「咻咻」聲。RSV最令人擔心的是,病程進展相當快速,只需兩、三天,便可能從發燒發展為嚴重的呼吸窘迫,進而演變成肺炎或支氣管炎。RSV感染的孩子康復後也易留下氣喘長期後遺症。●流感:易高燒、有較明顯的全身性症狀。例如腸胃道不適、肌肉痠痛。●新冠肺炎:依照病毒株特性不同,難以用症狀分辨。民眾可透過快篩或至醫療院所篩檢,即時正確診斷。延伸閱讀: 多重呼吸道病毒感染 威脅不輸新冠嬰幼兒感染RSV怎麼辦?根據衛福部資料顯示,呼吸道融合病毒是造成嬰幼兒和老年人嚴重下呼吸道感染的主因之一,其中對嬰幼兒威脅最明顯。台灣每年(疫情前)約有1000個嬰幼兒因感染呼吸道融合病毒而住院,9成為兩歲以下的嬰幼兒。衛福部資料顯示,目前感染呼吸道融合病毒沒有治療藥物,僅能事先使用對抗F蛋白質的單株抗體(Palivizumab)預防,且必須固定每個月服用一次,在藥物價格或時間療程是一筆不小的負擔。單株抗體新療法(nirsevimab)台灣尚未核准上市,不過健保已放寬到出生時懷孕周數未滿33周的早產兒、患有慢性肺疾病、血液動力學不穩定的先天性心臟病孩童,可以接種現有單株抗體(Palivizumab),避免嚴重併發症。對於國際最新RSV疾病防治趨勢外電報導,台中榮民總醫院兒童感染科主任陳伯彥表示,從研究數據來看,RSV單株抗體新療法的效果可持續5到6個月,與現有策略相比,不僅防護效果可持續比較久,防治費用也節省許多,期待台灣的孩子可盡早蒙受其利。陳伯彥表示,根據統計,台灣本土RSV大約每兩年會有大流行,在2020年與2022年便有許多群聚的案例,通常會在中秋前後發生面對RSV來勢洶洶,未來可擁有更多新選擇。延伸閱讀:RSV活躍季節狀似感冒 女童吃感冒退燒藥不退燒
-
2023-06-06 醫聲.醫聲要聞
美國癌藥荒波及台灣?食藥署:年底前供應無虞
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FDA)近日公布有14項癌症治療用藥短缺,恐波及台灣癌友的用藥安全疑慮。食藥署副署長陳惠芳表示,經過清查,美國公布的清單中台灣近年使用到12項,但盤點後目前皆供應正常,癌友年底前用藥無虞。食藥署今發布新聞稿表示,美國FDA列出的14項癌症治療用藥短缺,其中台灣臨床端有12項近年有在使用,但目前都未有通報短缺情形。陳惠芳表示,詢問藥品許可證持有藥商、部分醫院,皆回應目前供應皆正常,這些藥品也都為「必要藥品」,若6個月內有短缺的疑慮,藥商有通報義務。陳惠芳說,美國本次癌藥短缺,最缺的是「Cisplatin」及「Carboplatin」兩款藥品,經瞭解,是主要供應商的「印度製造廠Intas Pharmaceuticals」,去年底美國FDA查廠時發現生產藥品有「嚴重品質問題」,因此暫停生產。陳惠芳指出,印度廠供應的「Cisplatin」占美國整體50%、「Carboplatin」則有20%,才導致嚴重的缺藥,不過美國國內仍有包含輝瑞在內的4家藥廠,持續供應兩款藥,但產量無法短時間內接上。不過,陳惠芳也說,經清查台灣「Cisplatin」及「Carboplatin」等藥品的製造廠,並無Intas Pharmaceuticals,將持續追蹤,但目前暫不缺藥。
-
2023-02-04 醫聲.罕見疾病
期盼為罕病找到治療解方 高醫攜手輝瑞打造基因治療中心
在台灣有近2萬多名的罕見疾病病友,亟待治療上能有突破性進展,為此,長期發展尖端特色醫療、關注罕見疾病治療與研究的高雄醫學大學附設中和紀念醫院,近期攜手推動基因治療技術的輝瑞大藥廠簽署合作備忘錄,將於南台灣建置基因治療中心,期待未來提供患者更好的治療。罕見疾病有高達8成是基因遺傳導致,高雄醫學大學附設中和紀念醫院長鍾飲文說,高醫長期關注罕見疾病治療與研究,之前已設有血友病中心及肌肉萎縮症的整合醫療門診,而基因治療是未來醫學領域發展趨勢,目前正積極投入該領域,期盼將過往研究與實務經驗,運用於輝瑞在基因治療的合作。輝瑞大藥廠總裁葉素秋說,高醫長期發展尖端特色醫療,展現出許多績效與成果,這次合作將導入輝瑞在基因治療領域的資源,未來有機會促成更多學術交流,培育專業人才之餘,更希望日後來自學界的知識與意見,能提供患者更好的治療選擇。這次高醫與輝瑞大藥廠的合作計畫,也是重要的敲門磚。葉素秋指出,輝瑞全球研發部門也注意到台灣獨特、優異的新生兒篩檢政策,進而將台灣納入未來罕病的早期臨床試驗,未來也會與國內醫學中心建立更密切的合作。
-
2023-01-17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新冠疫苗比照流感疫苗每年接種?專家:孩童、脆弱族群應續打
新冠疫苗是否比照流感疫苗每年接種?指揮中心昨召開專家會議,除討論BNT次世代疫苗相關風險,還擬定未來疫苗施打方向,孩童及脆弱族群將持續接種。美國衛生部門警示,六十五歲以上接種BNT次世代疫苗恐增中風機率。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表示,美國目前仍照常進行疫苗接種,並未受到示警影響;昨天專家會議中,委員看法不同,有人建議台灣需另款mRNA疫苗供民眾選擇,也有人持不同意見,並未達成共識,指揮中心將持續彙整所有專家建議,作為後續疫苗政策依據。指揮官王必勝表示,初步看到美國相關中風病例增加,目前監測到警訊,但並無風險升高態勢;農曆年後輝瑞藥廠人員將來台拜會,屆時將研議是否採購。昨出席專家會議的台大公衛教授陳秀熙表示,值得重視的是,大多數專家建議延續孩童、脆弱族群疫苗施打政策,至於接種間隔應「一年一次」、「兩年一次」或「一年多次」則未有定論。
-
2023-01-02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權威期刊研究稱中國研發VV116比Paxlovid更安全?教授這麼說
新英格蘭醫學期刊前天(2022-12-28)發表VV116 versus Nirmatrelvir–Ritonavir for Oral Treatment of Covid-19(VV116 對比Nirmatrelvir–Ritonavir用於 Covid-19 的口服治療)。這是一項三期臨床試驗。VV116是中國研發的口服瑞德西韋(Remdesivir),而Nirmatrelvir–Ritonavir則是目前首選的新冠藥物,也就是輝瑞的Paxlovid。所以這項研究就是要看VV116是否能勝過Paxlovid,而它的結論是:「在有進展風險的輕度至中度 Covid-19 成人患者中,VV116 在持續臨床恢復時間方面不劣於 nirmatrelvir-ritonavir,且安全性問題較少。」我們先來看為什麼「安全性問題較少」。我在新冠口服藥:輝瑞與默克,優劣與禁忌(上)這篇文章裡有說,Nirmatrelvir是對抗新冠病毒的M蛋白酶,能抑制病毒的複製,而Ritonavir則是對抗人體裡的CYP3A4。CYP3A4是一種酶,主要存在於肝臟和小腸。它可以氧化外源有機小分子,如毒素和藥物(例如Nirmatrelvir),促使其排出體外。在同時服用Ritonavir的情況下,Nirmatrelvir的血中濃度可以增加大約8倍。也就是說,因為有了Ritonavir,才使得Nirmatrelvir能成為有高效力的抗新冠特效藥。可是,由於Ritonavir 會抑制CYP3A4,所以它當然也會影響非常多藥物在體內的代謝。美國國家健康研究院就列舉了104種會受到影響的藥,而這些藥都是很多人平常都在服用的(例如他汀類)。這就是為什麼,相對於nirmatrelvir-ritonavir來說,VV116的安全性問題較少。VV116主要是由中國的五家學術機構和兩家公司共同研發。五家學術機構是:中國科學院上海藥物研究所、中國科學院武漢病毒研究所、中國科學院新疆理化技術研究所、中國科學院中亞藥物研發中心/中烏醫藥科技城、臨港實驗室。兩家公司是:旺山旺水生物醫藥公司和君實生物科學公司。第一篇有關VV116的論文是2021-9-28發表的Design and development of an oral remdesivir derivative VV116 against SARS-CoV-2(針對 SARS-CoV-2 的口服瑞德西韋衍生物 VV116 的設計和開發)。我在武漢肺炎:試驗新藥似乎有效這篇文章有說,瑞德西韋是美國的吉利德公司原本為了治療伊波拉病毒而研發出來的藥,但後來放棄。它在2020年1月被用來試驗性地治療美國第一位被證實感染新冠肺炎的病人。它是靜脈點滴針劑,而療程是5到10天,所以對病患而言是相當不方便。從上面那篇論文的標題就可看出VV116是口服藥,但嚴格來說,VV116並不是瑞德西韋的衍生物。事實上,論文裡面有清清楚楚地說,VV116是GS-441524的衍生物。GS-441524也是吉利德公司研發出來的藥,但一直沒有商業化,所以到目前都還只是用GS-441524來作為代號。GS-441524是口服藥,而瑞德西韋則是靜脈點滴藥。事實上吉利德公司是先研發出GS-441524(2009年獲得專利),然後才將它修改成瑞德西韋(2017年獲得專利)。那,為什麼吉利德公司會捨棄較方便的GS-441524,而選擇較麻煩的瑞德西韋來商業化?目前有兩種說法。第一,由於GS-441524的專利技術有許多別家公司研發的先例,所以可能會經不起這些公司的挑戰而賺不了錢。請看GS-441524 for COVID19 not pursued by GILEAD(吉利德不追求用GS-441524來治療COVID19 )。第二,因為GS-441524的專利會比瑞德西韋的專利早8年失效,所以GS-441524的賺錢期限也就會比瑞德西韋少了8年。請看How China beat US pharma giant Gilead in the race to create a covid antiviral pill(中國如何在創造一個抗新冠病毒藥的競賽中擊敗美國製藥巨頭吉利德)。那,也許您會問,中國的VV116就不怕被吉利德挑戰嗎?答案是,吉利德可能會挑戰,但成功的機會不大。這是因為,中國團隊是將GS-441524通過一個叫做deuteration(氘化)的步驟而衍生出VV116,而這個步驟就可繞過GS-441524的專利。(註:氘2H是氫1H的同位素)有關deuteration,我們來看一篇2014年發表的論文Deuterated drugs; where are we now?(氘化藥物; 我們現在在哪裡?)裡面的一段話:「碳-氘鍵比碳-氫要強得多。所以,在藥物分子中用氘來替代氫可以導致藥物生物學效應的有益變化,例如通過降低藥物代謝速率從而減少給藥頻率。這種替代還可以通過減少有毒代謝物的形成而具有降低毒性的作用。」吉利德是在今年一月宣布他們正在研發一個名叫GS-5245 的口服新冠肺炎藥。但直至目前這項研究還只是在一期試驗,遠遠落後已經完成三期試驗的VV116。原文:中國研發的口服瑞德西韋,吉利德錯失良機
-
2022-12-09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明起醫院探病免快篩 三情況除外
昨新冠疫情新增一萬五二二七例本土案例,指揮中心說,未來不會再低於萬例,疫情現在已在低點。指揮中心昨也宣布,十二月十日起,除了有新冠相關症狀、自主防疫、自主健康管理等三類對象,取消醫院探病需快篩陰措施。考量國內疫情趨緩且穩定可控,指揮官王必勝宣布,十二月十日起調整全國醫院探病者篩檢措施,原則上不用再出示當天快篩陰性證明,但有新冠肺炎相關症狀、自主防疫、自主健康管理者三類對象,仍須提供當天的自費家用抗原快篩陰性證明。另王必勝表示,疫情穩定且持續微幅下降,年底活動不會再另做規定,口罩原則是「戶外不戴、室內戴」,但如有症狀或在人多擁擠、無法保持社交距離,或場所通風不良等三情況仍需戴上口罩,也會尊重主辦方或地方政府訂定因地制宜作法。至於莫德納BA.5次世代疫苗已於十二月二日起,提供滿六至十一歲兒童作為追加劑接種;滿五歲、未滿六歲的兒童則可接種BNT單價疫苗。發言人莊人祥說,全國已有廿縣市規畫校園接種,陸續於明年一月廿日前完成接種。此外,輝瑞BNT新冠疫苗及莫德納新冠疫苗已相繼在美國取得正式藥證。莫德納全球資深副總裁Patrick Bergstedt日前與衛福部會談,表明有意在台灣取得正式藥證。王必勝說,莫德納若在台灣取得正式藥證,對台灣而言,有助穩定取得疫苗。
-
2022-11-29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新增「氣喘」為新冠重症風險因子 醫師可開立藥物
國內採購口服抗病毒藥物包括輝瑞的Paxlovid(倍拉維)和默沙東的莫納皮拉韋,原先使用於65歲以上、癌症、慢性疾病、吸菸等具13項風險因子任一項者。指揮中心今天發布醫界通函新增「氣喘」為風險因子,若有氣喘者,醫師可開立倍拉維;另單株抗體Evusheld原先用於預防性用途,現在也通過可用於第二線治療藥物。指揮中心醫療應變組副組長羅一鈞表示,根據美國CDC最新統合分析結果,新增「氣喘」為重症風險因子;若有相關重症風險因子,醫師可開立相關藥物。羅一鈞表示,目前第一線藥物為倍拉維和瑞德西韋,但瑞德西韋需要在醫院內靜脈注射,因此民眾領藥仍以倍拉維為主。另外,單株抗體Evusheld原先用在免疫低下民眾預防感染新冠病毒預防用途,但食藥署已核准應用於治療,因此也將其用於第二線使用。羅一鈞表示,Evusheld屬注射藥物,且對BF.7、BQ.1、XBB和BA.4.6等新興變異株的中和能力大幅下降,因此有重症風險因子的感染者優先選用倍拉維或瑞德西韋,若不適用這些藥物時,再使用莫拉皮拉韋或Evusheld。根據統計,國內採購Evusheld有1萬劑,均已到貨,目前已使用583劑;尚有還有9417劑,一人兩劑計算,約可供4千多人使用。
-
2022-11-18 醫聲.醫聲要聞
專題|超級細菌逼近 臨床缺抗生素彈藥 醫療支出年增10億元
免疫負債上門,好發於秋冬的呼吸道融合病毒(RSV)大爆發,台大醫院小兒感染科主治醫師暨台大感染症醫學會前理事長黃立民表示,新冠防疫措施鬆綁後,沒有受過免疫訓練的兒童們感染病例暴增,小病患擠在急診,門診肺炎的病患也住不進醫院,病房都已爆滿。繼發性感染也在蠢蠢欲動,突顯出長期以來抗生素選項的貧乏,增加治療難度。世界衛生組織(WHO)訂定每年11月18日到24日為世界抗生素認知宣傳周(World Antibiotic Awareness Week,WAAW)強調謹慎對待抗生素,呼籲展開跨部門合作,包含加強衛生設施、農場和食品行業相關場所的感染預防和控制;確保清潔飲用水、環境衛生及個人衛生以及疫苗的可及性;在食品和農業生產中推行最佳作法;盡量減少污染,確保妥善管理廢棄物和環境衛生。呼應世界衛生組織建議,每個國家應有各自的抗生素使用監測系統,國家衛生研究院自1998年建立台灣微生物抗藥性監測計畫(TSAR),國衛院感染與疫苗研究所副研究員郭書辰表示,根據長年追蹤發現,國內抗藥性細菌比例趨勢明顯上升,導致每年醫療支出增加10億元,增加5萬住院人日,死亡率也提高1.66倍。鮑氏不動桿菌抗藥性達九成 幾乎無藥可用郭書辰指出,目前最令醫界頭痛的細菌,是引發菌血症、泌尿道及皮膚感染的鮑氏不動桿菌,對後線碳青黴烯類抗生素的抗藥性已近九成,臨床上可使用的藥物寥寥無幾,嚴重影響病人預後。造成傷口感染、肺炎或骨髓炎的金黃色葡萄球菌則對甲氧苯青黴素有五成的抗藥性,其餘還有腸球菌、綠膿桿菌、腸桿菌科等棘手細菌,造成臨床極大壓力。抗生素是對付細菌感染最有效的武器,幾乎不可避免產生抗藥性,若病人感染具全抗藥性細菌,恐面臨無藥可用的困境。黃立民曾接治一名奮力抗癌的病童,因中央靜脈導管切口反覆感染,「皮膚上好殺的細菌都殺光了,留下最難對付的全抗細菌。」臨床上完全無抗生素可用,只能從一天注射四次抗生素,變成24小時打點滴,以維持體內抗生素濃度,奮鬥了數周後,病童最終仍因敗血症過世。抗藥性前哨戰:避免感染、慎用抗生素疾管署長周志浩說,抗藥性問題首重避免感染,導致細菌在人體突變產生抗藥性,最好的方法是做好防護措施,經歷過SARS、新冠疫情後,民眾勤洗手、接種疫苗、戴口罩的比例上升,有效減少微生物感染。醫院因多人聚集、病人身體弱,容易成為細菌繁殖、變種的溫床,郭書辰說,經過嚴重急性呼吸道症候群(SARS)洗禮,國內十分重視感染管制,不僅遵循疾管署訂定的品質指標,各醫療院所也增加感染科醫師。若因預防或治療細菌感染,也須妥善使用抗生素。周志浩說,很多醫院規定處方某些抗生素時,須經感染科醫師評估,確保使用的必須性及正確性,「若不能對症下藥,容易培養出抗藥性細菌。」他以結核病為例,指出若抗生素處方不當,或病人沒有服用確實,將產生多重抗藥性結核病,治療時間從6個月延長至2年,花費也從11萬增加到200萬,「個人和社會都要付出很沈重的代價。」健保署長李伯璋也表示,為避免醫師重複開立抗生素,健保署先以雲端藥歷共享機制、診間重複處方提示,方便醫師掌握病患用藥史,開藥後,健保署藉由大數據定期監測處方箋內容,精準審查不符規定的異常案件,讓抗生素使用回歸合理範圍。疾管署將推感控認證 醫籲加收感控成本目前給付規定需使用第一線抗生素72小時,使臨床感染醫師們呼籲,抗生素降階使用可以減緩抗藥性發生,當病患發生感染會先投予廣效抗生素,檢測出對應細菌時,再改用窄效抗生素,並將多重用藥改為單一藥物。李伯璋則認為,合理使用是控管抗藥性的關鍵,相關醫學會應整理共識,儘快提出治療指引,以利後續討論。有鑒於每個醫院感染控制水準不一,周志浩表示,疾管署實施感染管制與抗生素管理卓越計畫,透過母雞帶小雞的概念,由醫學中心建立制度典範,邀請中小型醫療院所參加訓練、輔導及稽核,藉此提升感染管制與抗生素抗藥性管理品質。他也透露,疾管署正考慮對於感染控制和抗生素管理良好的醫療院所給予認證,不僅鼓勵醫療院所,亦讓民眾知曉在哪間醫療院所感染到抗藥性細菌的機會低,選擇時更放心。感染管控成本是由醫院吸收,縱然感染科醫師在疫情期間大力協助防疫,感染科卻是前景黯淡,今年全國竟只有二十名醫學生選擇感染科。黃立民建議,比照韓國對中東呼吸綜合症(MERS)病患加收感染管控成本,「每人只加收十幾二十元,對整個醫院感染管控會有大幫助。」對決超級細菌 抗生素球路要多變台灣輝瑞總裁葉素秋提到抗藥性議題格外感慨,「我的爸爸就是因為多重抗藥性而辭世。」她以棒球比喻細菌與抗生素的對抗,她說,抗生素對付細菌的球路若沒有任何變化,球路將被細菌摸透,因此解決抗藥性的問題,變化多端的球路是必須的,彰顯抗生素多樣性的必要。根據統計,1950年代是抗生素研發的黃金年代,共有9種新機制抗生素問世,但1987年後,新藥運作機制與老藥大同小異,進入千禧年連改良老藥也沒有,導致細菌快速跟上改良速度,「現在抗生素使用一年就會出現抗藥性,10年後大部分抗生素效果明顯衰退。」近幾年,美國核可的9種抗生素,台灣僅引進其中2種,影響細菌性肺炎、成人複雜性腹腔內感染、囊狀纖維化等感染的治療。郭書辰分析,細菌感染不似高血壓、糖尿病終身使用同一種藥,須不斷換新藥,也不比癌症、免疫使用藥物人數多且久,加上抗生素的研發耗時又花錢,臨床用藥時間卻僅一到二周,新藥上市也會保留其作為後線使用,待專利期一過,學名藥上市競爭,因抗生素藥物的特殊生態,將導致藥廠不願研發新藥,逐漸造成抗生素新藥貧乏。不堪舊藥賠本賣 藥廠退出台灣市場另一方面,如何留住既有抗生素也是考驗。第一個被發現的抗生素盤尼西林,因廣泛使用而產生抗藥性,臨床僅剩治療梅毒的價值,再加上不堪健保價格連年調降,成本不敷進口,早已悄悄地退出台灣市場。1940年世界第一種抗生素便是輝瑞所研製,從研發到量產,幫助所有人都能使用,葉素秋說,輝瑞藥廠秉持使命至今,從未放棄研發抗生素。因抗生素研製的「無利可圖」,全世界的大型藥廠紛紛退出抗生素市場,突顯出鼓勵抗生素多樣性的層層困境。「藥廠再不採取行動,未來將無藥可醫。」葉素秋說,據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FDA)調查,1960年至2000年間,足足40年沒有任何新型抗生素問世;投入抗生素研發的藥廠,從1990年代的18家到2016年僅剩6家,少了三分之二。葉素秋說,抗生素必須要維持多樣性,才能幫助臨床醫師有多種武器可使用,故輝瑞積極「保住」15種生產的抗生素於台灣市場,「只要工廠願意供貨,就算在台灣賠錢,輝瑞也會保住抗生素的數目,因為這些藥物至少能拯救100多萬人的性命。」保障抗生素價格 新、舊藥缺一不可抗生素舊藥會逐年降低健保給付,黃立民認為,舊有抗生素應該保證價格,「不要砍太狠」,否則在管銷成本壓力下,藥廠不願在台灣上市,國內的抗生素藥物選項將越來越少。為了保持球路變化,葉素秋也指出,新抗生素好用,舊抗生素有最多的臨床經驗,「武器愈多,勝算愈大。」期望藉由新藥、舊藥輪番上陣,有效控制抗藥性。由於抗生素濫用將大幅增加抗藥性發生機率,葉素秋說,輝瑞除了持續研發抗生素外,也推廣抗生素的正確使用,繼續與相關醫學會合作,十二年間幫忙訓練三千多位醫師,推廣對抗藥性的認知。 鼓勵抗生素多樣性 健保參考國際核價面對感染病患的臨床需求,以及抗生素抗藥性管控的拉鋸,健保署透過鼓勵與管制措施雙管齊下,以維持國內抗生素藥物多樣性。李伯璋表示,過去新抗生素會參考舊抗生素價格,也就是以療程劑量比例法進行核價,但抗生素屬於老藥,過了專利期後,價格偏低,若新藥核價再依此為基準,將無法反應新藥價值,也不利新藥研發,故現在改參考國際藥價進行核價。「我們希望讓國內研發的藥品更具競爭力,能在國內、外取得好價錢。」李伯璋補充,經過初步計算後,若該藥在國內進行一定規模的臨床實驗,並進行藥物經濟學研究,最高可加算百分之十的健保核價;如果比核價參考品的療效更好、安全性高、更方便、研發兒童製劑,最高可加算百分之十五的健保核價。憂步上盤尼西林後塵 2策略留舊藥 健保署醫審及藥材組科長連恆榮指出,對於具有不可替代性,但因匯率或成本變動而不敷成本,影響民眾用藥權益的抗生素,衛福部有對應的藥價調升機制,廠商可以依照支付標準第三十五條,提出調高健保支付價格的建議,並進入健保藥物給付項目及支付標準擬訂會議討論。健保在調整已給付藥品的價格時,除了參考市場交易價格,亦會考量藥品的合理成本,保留一定比例不予調整,並且給予下限價格和整體調幅的保障,以確保民眾用藥品質及合理定價。跨部門合作 監測醫療、畜牧、食品抗藥性除了醫療用抗生素,畜牧用抗生素也是世界衛生組織關注的焦點之一。周志浩說,有時獸醫、農畜業會使用抗生素治療、預防疾病,或促進動物生長,因此疾管署跟農委會合作,推廣無抗飼養,研發非抗生素之飼料添加物、抗生素代替物質與動物疫苗,並推動合理使用抗生素及管制動物用抗生素販售量措施。目前國家衛生研究院針對醫院及社區、農委會針對動物、食藥署針對食品進行抗生素與抗藥性監測,「台灣比起其他國家算不錯。」周志浩說明,疾管署要求各醫院回報監測資料,並回饋其在相似等級醫院的排名,也會安排醫院評鑑、感染查核等,時時掌握抗藥性現況。根據健保署品質監測結果趨勢,2017年到2021的門診抗生素使用率,從10.03%下降至9.52%,其中常用抗生素喹諾酮及氨基糖苷類抗生素於基層診所的使用率,也由0.82%下降至0.58%,顯示整體門診抗生素使用獲得良好控制。在手術過程中不容易遭到感染的單純疝氣、甲狀腺手術、乳房切除手術等,原則上免用抗生素,但是近兩年此類清淨手術術後使用抗生素,超過三天的比例上升不少,李伯璋推測,應該與新冠疫情有關,因疫情導致非急迫性清淨手術案件減少,急迫性清淨手術案例比例就顯得上升。此外,葉素秋表示,全球已是地球村,不只病毒會跨國傳播,細菌也不會只在單一國家發生抗藥性,所以輝瑞二〇〇四年推出的「擎天神即時監測系統」,是這場細菌與人類的保衛戰中的利器。系統名字取自希臘扛宇宙重責的神話人物,其串連全球七十多國大型醫療院所,彙整菌株抗藥性消長情形,若監測到抗藥性趨勢,將能提早示警,讓台灣預先做準備。對於今年抗生素認知宣導週,世界衛生組織呼籲展開跨部門合作,周志浩表示,「全球都在面臨抗藥性問題的挑戰,重點是如何落實。」期望能透過醫院、藥局、畜牧業、藥廠各方努力,加速研發新抗生素、減少感染、謹慎使用抗生素、監測抗藥性趨勢,以保障病人安全。
-
2022-11-16 新冠肺炎.周邊故事
搶Paxlovid只花12天 台輝瑞總裁憶「8劇本應戰」:不枉此生
新冠疫情已逐漸走入第九局下半,台灣輝瑞藥廠總裁葉素秋回憶今年疫情大爆發時,搶口服抗病毒藥物Paxlovid,只花了12天,過程準備八套劇本因應臨時狀況,當時輝瑞與台灣簽訂合約的最後一顆章,落在當時人在英國的老闆身上,她從晚上十點一路撥電話到凌晨三點,終於叫醒老闆蓋下印章,不惜冒著惹惱老闆也要多搶早一天進貨,只為了救400到500條的人命。台灣去年疫情守得相對好,今年上半年Omicron疫情大爆發,疫苗已經有突破性感染,部分長輩施打率不高,葉素秋說,當時Paxlovid在美國取得緊急授權(EUA)後,全球都在搶藥,台灣食藥署快速在美國通過EUA的25天也通過EUA,台灣輝瑞則在短短12天內就將Paxlovid送抵台灣,全是輝瑞早早做好準備。葉素秋說,從新冠疫苗的經驗來看,全球後續勢必會搶貨,抗病毒藥物研發過程中,只要有新的資料,公司絕對是主動敲疾管署的大門,以及拜訪專家,在Paxlovid通過美國EUA前,就已經拜訪過政府以及專家六次,說明藥物的機轉以及臨床試驗的各類數據,才有辦法讓食藥署短時間內完成審核。輝瑞可以做到快速研發Paxlovid,與過去SARS與MERS疫情就已經研發出抗病毒藥物的原型有關,葉素秋說,感謝過去公司過去沒有放棄研究對付冠狀病毒的方式,如果沒有過去的經驗沒有今天的抗病毒藥物。公司從資料庫將藥品研究原型找出來後,著手進行一、二、三期臨床,完成研發僅一年七個月。葉素秋說,美國通過EUA後,台灣輝瑞立刻成立「光速小組」,跨越十一個單位、七個層級,要讓藥品能快速進到台灣,她說,很多人說這還不是為了賺錢,她說,公司的KPI中完全沒有要求要光速搶貨,要賺錢也沒有必要沒日沒夜,採光速進行,甚至還超前部署。那時台灣疫苗施打率並沒有非常高,且去年的疫情中一天最高有500人死亡,如果藥物能更早一天進來,幫助的是多挽回500人的性命。她還記得,為爭取藥物快速來台,他們與政府擬定至少八套劇本,國際情勢太難預料,若沒有八套版本的演練,藥物根本沒辦法這麼快到貨。最記得藥物要趕在過年前到貨,她打著電話幾乎是咆哮著跟對方說「我要專機,找一架專機到底有什麼難的」,女兒在旁聽到,默默向她說「媽媽妳剛剛好像在演穿著Prada的惡魔」。葉素秋說,那時根本不管太多,只想著要怎樣能更快把藥送到台灣。那時與疾管署簽約最後一關需要輝瑞老闆也蓋下印章,恰好老闆人在英國,為不浪費時間,即使老闆位處的位置有時差,她仍在晚上十點就開始撥電話,嘗試挖老闆起床,終於打到凌晨三點,讓老闆蓋下最後一個章。葉素秋說,病毒一直在變化,為了同胞必須要努力,與業績跟績效無關,走過這一遭搶藥的過程,成功且也不枉此生了。
-
2022-11-06 焦點.焦點
新創疫苗突破!歐盟核准RSV單劑預防性抗體療法 適用全嬰幼兒
呼吸道融合病毒RSV(respiratory syncytial virus)今年秋冬捲土重來,國內已有嬰幼兒還同時感染腺病毒、副流感引發重症住院,死亡風險大升。外電報導,歐盟委員會4日通過第一個適用所有嬰幼兒的RSV長效單株抗體Beyfortus,只要施打一次即具有約五個月的保護力,可以在整個RSV流行季節預防感染的抗體療法,由法國藥廠賽諾菲與阿斯特捷利康共同開發,這項突破在預防性新創疫苗是一大里程碑。美國華爾街日報報導,歐盟委員會4日核准Beyfortus(nirsevimab)在新生兒與嬰兒上的RSV呼吸道融合病毒。這也是目前唯一適用於所有嬰兒的單劑式長效單株抗體,對象包括全嬰兒族群: 足月、早產、或合併有有特殊健康狀況/臨床脆弱族群的嬰兒,補足全世界在預防 RSV 感染疾病的缺口。外電報導中指出,歐盟委會員是基於Beyfortus 臨床開發計畫結果,包括二b期、2/3 期 MEDLEY與大型三期 MELODY臨床試驗,且遵循歐洲藥品管理局人用醫藥產品委員會 (CHMP))建議,在 MELODY 和 2b 期試驗中,Beyfortus 達標有效降低由 RSV 引起的下呼吸道感染發生率/medically attended LRTI(在 RSV 季節與單劑量安慰劑相比)。在安全性的部分,Beyfortus與安慰劑相似。 Beyfortus 在 2/3 期 MEDLEY 試驗中也證明了與palivizumab單株抗體抗相當的安全性和耐受性。賽諾菲疫苗執行副總裁指出,「今日是 RSV 預防別具有意義的一天。Beyfortus 日後推出,將提供父母親在RSV季節流行時對嬰兒的保護作用。」呼吸道融合病毒RSV和流感、新冠肺炎感染,症狀哪裡不一樣?元氣網綜合整理了RSV從症狀、治療選擇,讓家有嬰幼兒的父母親、長者一次看懂,及早辨識症狀,送醫治療。●RSV:屬於下呼吸道感染,潛伏期約2到8天,症狀很像一般感冒,咳嗽、發燒、流鼻涕,常出現痰很多、咳嗽厲害,呼吸不順暢發出「咻咻」聲。RSV最令人擔心的是,病程進展相當快速,只需兩、三天,便可能從發燒發展為嚴重的呼吸窘迫,進而演變成肺炎或支氣管炎。RSV感染的孩子康復後也易留下「氣喘」的長期後遺症。●流感:易高燒、有較明顯的全身性症狀。例如腸胃道不適、肌肉痠痛。●新冠肺炎:依照病毒株特性不同,難以用症狀分辨。民眾可透過快篩或至醫療院所篩檢,及時正確診斷。嬰幼兒感染RSV怎麼辦?根據衛福部資料顯示,呼吸道融合病毒是造成嬰幼兒和老年人嚴重下呼吸道感染的主因,其中對嬰幼兒威脅最明顯。台灣每年(疫情前)約有1000個嬰幼兒因感染呼吸道融合病毒而住院,9成為兩歲以下的嬰幼兒。而最近秋冬季節至,「免疫負債」現象反撲,九月起門診大量出現RSV病患。醫界提醒,長者或幼兒如同時感染新冠病毒或其他呼吸道病毒,死亡率恐提高6到8倍。衛福部資料顯示,目前感染呼吸道融合病毒沒有治療藥物,僅能事先使用對抗F蛋白質的單株抗體(Palivizumab)預防,且必須固定每個月服用一次,在藥物價格或時間療程是一筆不小的負擔。雖然RSV目前沒有疫苗,不過健保已放寬到出生時懷孕周數未滿33周的早產兒、患有慢性肺疾病、血液動力學不穩定的先天性心臟病孩童,可以接種單株抗體(Palivizumab),避免嚴重併發症。台灣疫苗推動協會理事長黃玉成指出,RSV疫苗研發最早始於1960年,當時沒有獲得成果,但近年國際藥廠相繼再投入疫苗研發、產製,在單株抗體方面進展快速,部分已在第三期臨床試驗,應很快會有好消息。RSV有哪些新創疫苗將問世?●賽諾菲、阿斯特捷利康聯合開發Beyfortus(nirsevimab):單劑式長效單株抗體,施打一次,可預防整季呼吸道融合病毒流行,適用對象包括所有嬰幼兒:健康、足月、早產、或有特殊健康狀況嬰兒,也是目前唯一適用所有年齡嬰兒的RSV預防性疫苗。●輝瑞RSV疫苗:針對懷孕後期女性施打,數據顯示可有效保護新生兒。預計今年底遞交FDA申請批准,最快2023年冬天問世。
-
2022-10-28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衛福部拍板BA.5次世代疫苗 12歲以上民眾可自由接種
衛福部食藥署昨通過BNT和莫德納BA.5次世代疫苗的EUA,衛福部傳染病防治諮詢會預防接種組(ACIP)今天下午則就接種方式進行討論,並於傍晚做出決議。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表示,ACIP通過BA.5次世代疫苗開放12歲以上民眾接種,將等疫苗到貨後開放讓民眾自由選擇接種;但是否分階段開打還要是民眾接種和後續叫貨情形而定。另外,指揮中心今天下午開放18歲至49歲族群也可選擇其他疫苗作為第四劑接種,傍晚再宣布12歲至17歲青少年於11月1日開始可接種BA.1次世代疫苗作為追加劑接種,只要與前一劑疫苗間隔達12周,就能接種第三劑或第四劑。莊人祥表示,開放12歲以上青少年接種後,約增加50至60萬人符合資格;目前BA.1次世代疫苗尚餘170萬劑。至於兒童疫苗追加劑,莊人祥表示,目前食藥署還在審核輝瑞/BNT單價疫苗是否可作為5至11歲兒童追加劑,以及莫德納兒童疫苗可提供6至11歲兒童作為追加劑。另疫苗間隔從五個月縮短為三個月。莊人祥說,若後續通過兒童追加劑,滿5歲且未滿6歲兒童建議以單價輝瑞/BNT疫苗完成追加劑接種。
-
2022-10-26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次世代疫苗未必神 研究建議多做一事有助產生更佳保護力
一份對小群人所做的早期獨立研究顯示,第4劑打莫德納與輝瑞/BNT次世代二價疫苗,效力似乎沒比打舊版疫苗高很多;另有研究指出,疫苗在愛運動者體內能產生更佳保護。美國媒體報導,哥倫比亞大學與密西根大學研究人員將21名第4劑打莫德納(Moderna)或輝瑞/BNT二價COVID-19疫苗受試者的血液樣本,與19名第4劑打舊版疫苗者的樣本比對,發現第4劑接種3到5週後,施打能對付BA.4/5二價疫苗者體內的中和抗體濃度,與打舊版疫苗者其實差不多。研究人員已將這份尚待同儕審查的研究放上論文預印本網站bioRxiv.org。研究人員指出,無論是對BA.4、BA.5或對原版Omicron,二價疫苗當追加針的強度均與追加針打舊版疫苗差距有限。研究結果不代表接種二價疫苗無益,也有待更多受試群體更大的研究。這份研究的資深作者、哥倫比亞大學「艾倫.戴蒙德愛滋病研究中心」(Aaron Diamond AIDS Research Center)病毒學家何大一說:「目前我們還看不出二價疫苗對比舊版的好處,新舊疫苗當追加針之間的差異可能要更長時間才會出現。」何大一並說即便是二價疫苗,都可能需要再打第2次追加針。「華盛頓郵報」引述另一份研究報導,接種同款疫苗後,常運動者確診住院比率較不愛運動者低1/4。這份刊於英國運動醫學雜誌(British Journal of Sports Medicine)的研究,是約翰尼斯堡的研究人員透過南非最大醫保系統蒐集近20萬男、女性的相關記錄所做,包含人們的疫苗接種資訊、確診程度與運動習慣等。督導這份研究的南非金山大學(University of Witwatersrand)臨床醫學與健康科學教授派翠修斯(Jon Patricios)表示,同為完整接種者,運動與否差異顯著。有打疫苗且每週散步或做輕緩運動至少150分鐘的人,確診後住院的機率,較打疫苗但不運動者低近3倍,具體數字是有運動習慣者,疫苗保護力比不運動者高25%。即便每週運動不到1小時,染疫後住院機率也會低1.4倍、疫苗保護力好12%。華郵指出過去一年其實已有不少研究顯示,保持活力與運動可大幅降低染疫重症風險,一份在疫苗普及前針對近5萬名居住加州者所做的研究顯示,常走路或運動者,確診住院比率僅為不運動者的一半。
-
2022-10-25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打了疫苗,卻沒有產生足夠抗體?何美鄉分析提升疫苗反應的6個祕訣
光有知識是不夠的,還要懂得運用;光有意願是不夠的,還要有所行動。—歌德Johann Wolfgang von Goethe打了疫苗,卻沒有產生足夠的抗體?這樣的情況可能發生嗎?答案是,有的。疫苗再好,還是會有少數接種者對疫苗反應不良,而導致所謂的「初級疫苗失敗」(primary vaccine failure)。意思就是接種了疫苗,卻沒產生足夠具保護性的抗體。在現代疫苗學的發展歷史上,B 型肝炎疫苗問世之際,此類「原發性疫苗失敗」的案例,特別引人注意。約5%的B 肝疫苗接種者,體內沒有產生抗體。這種無反應的原因尚不清楚,但可能具有遺傳易感性(因特定環境條件、生活習慣影響,促發某種遺傳性健康問題)。不過更傳統的疫苗,如流感疫苗,向來都有年長者或慢性病患者對疫苗反應不佳的現象。年齡與疫苗反應的關係一直都是存在的,如在嬰兒期,也會因為免疫系統還未成熟,導致小於六個月的嬰兒對麻疹疫苗反應普遍不足的困境。在成年人族群,導致疫苗反應不佳的原因,是疫苗研究者長期以來非常感興趣的議題。至於老年人,特別容易受到缺乏運動的影響,因為缺乏運動的特徵與自然衰老的結果似乎是重疊的,如罹患心血管疾病、癌症、糖尿病、肌少症和認知障礙等傾向。不僅如此,免疫功能也與年齡息息相關。免疫功能的喪失或免疫老化,是指人體中最基本的免疫資源逐漸退化或耗盡,而免疫老化與上述常見的老人疾病相關。免疫老化主要是受低度慢性發炎所驅動,而適度的身體活動,已證明有可能透過調節全身低度發炎來增強免疫系統,且可以降低與年紀相關的併發疾病的風險。從流行病學的角度來看,我們總是要試著找到可改變的風險因子,介入並改善人類的健康狀態。要怎麼做,才能讓疫苗反應更好?效力更強?或許,我們已經找到了某些可介入的因子了。身體動一動,疫苗反應好我們常說:「活到老,學到老。」這時候若加上本章開頭歌德的那句名言,就再恰當不過了。我們不僅要學習知識,還要加以運用、採取行動;知識對腦袋有好處,運動則會為身體帶來多面向的裨益。眾人耳熟能詳的俗諺,或許要添上一筆:「活到老,學到老,動到老。」有個非常有趣的臨床實驗【1】這麼告訴我們。針對若干不同性別的受試者,科學家要他們在接種疫苗前六小時,針對接種的那隻非慣用手臂,進行三角肌、肱二頭肌的重量訓練。結果發現,經過重量訓練後,女性對疫苗的抗體反應有所增加,而男性的細胞免疫增強的干擾素-γ反應(細胞在病毒感染後所分泌的觸發免疫系統作用的特異性醣蛋白)也更加提升。無獨有偶,另一項研究【2】,對象為年齡約70 歲且長期不運動的長者,他們對於每年季節性流感疫苗反應都有不佳的紀錄。科學家將老人們隨機分組,A 組給予10 個月中等強度的有氧訓練;B 組則只有接受柔軟度與平衡訓練。10 個月後,A、B 兩組分別接種了季節性流感疫苗, 兩相比較之下,接受心肺運動訓練的A 組受試者,有較高的流感病毒抗體反應。此外,新加坡的一個研究【3】,針對華人社區中接種流感疫苗的56 名年長婦女,給予運動手環,用以監測每日身體的活動程度。結果發現,行走更多的人,她們平常那些抗衡發炎的指標(如IP-10 和Eotaxin)會較低,且與單核細胞/巨噬細胞吞噬作用* 相關的基因表現是上調的。在接種疫苗後,施打部位周邊血液中的單核細胞和漿母細胞的擴增更大。研究發現,單核細胞反應和接種H1N1後的抗體效價之間存有正相關;在行走較多的年長婦女身上,發現18 個月後的第二次疫苗接種,顯示出更高的B 型流感抗體誘導。要知道,B 型流感疫苗普遍抗體反應都比較差。我們可以下一個結論:與活動較少的年長女性相比,身體活躍程度較高的年長婦女,在接種疫苗後的免疫反應較佳。而且我們相信對男性也會有類似的正面效果。以下是另一個有趣的實例。【備註】* 單核細胞是人體免疫系統中的一種白細胞,也是血液中最大的血細胞。單核細胞產生於骨髓,在血管內為單核細胞,血管外就變成巨噬細胞,能吞噬、清除受傷和衰老的細胞及其碎片。一項針對65 歲以上的長者所進行的疫苗反應研究【4】,顯示有長期運動習慣的長者,對流感疫苗有明顯較佳的抗體反應。而且,只要有運動,不論劇烈或和緩,都可以讓接種流感疫苗後的抗體效價達到保護性的標準(≥ 40)(如下圖)。 上圖分別代表不運動的老年人、有緩和運動的老年人、有劇烈運動的老年人,對於B 型流感病毒、A 型流感H3N2、A 型流感H1N1 等疫苗的抗體效價反應。可以看到,沒有運動的老年人抗體效價始終不如有運動的老年人(不分劇烈緩和);劇烈運動與緩和運動的差異不是很大,顯示只要有運動就能幫助身體產生抗體雖然年長者對流感疫苗反應不良,一直是疫苗產業界亟欲改善的問題。但從科學實據來看,其實只要稍微改變個人行動,也可以替自己增加疫苗反應強度。不僅老人可以受惠於運動後疫苗抗體增加,運動對中壯年人同樣有用。另一篇文獻薈萃的分析,發現定期運動對多種疫苗的接種者,都有增加抗體的效果,同時減低了31%社區感染疾病的發生率,以及37%感染後死亡的機率【5】。從研究報告亦可以知道,即便是在接種疫苗前只進行單次相對劇烈運動,也被認為是增加對疫苗接種產生的免疫反應的有效策略【6】。年紀是疫苗反應的剋星,但有解套方法人類對流感疫苗的臨床經驗,已有約80 年的歷史。年長者對流感疫苗的抗體免疫反應普遍不如年輕人。而流感疫苗的抗體效價,是可直接推算保護力的。也就是說,疫苗對於年長者的保護力較低。但年長體弱,真的是一個不能改變的事實嗎?除上述運動外,還有其他辦法嗎?於1999 年5 月至11 月進行的一項隨機、雙盲、實驗/安慰劑對照的研究【7】,將19 名年齡65 歲或以上,且BMI 指數≤ 25 的受試者,隨機分成兩組,A 組10 人給予營養補充劑†,九名給予安慰劑。九個月後,兩組人接種了流感疫苗,研究發現,有給營養補充劑的A 組,對流感疫苗的反應很明顯比安慰劑組好。研究證明,年長者維持充足的人體必需營養素,就可以獲得較高的抗體效價。這項證據告訴我們,確保老人家營養不失調的重要性,尤其長輩可能食量不大,那就更需要注意食物中的營養素是足夠的,必要時還是可以外加補給。這也是提高抗體效價的一大重要策略。【備註】† 補充劑含有30% 至160% 的美國建議每日維生素和礦物質攝入量,抗氧化劑水平提高,每天兩次250 kcal 能量,持續七個月。每100 毫升補充劑包括100 大卡、3.5 克蛋白質、4.5克脂肪、11.4 克碳水化合物、1.8 克纖維、32 毫克鈉、220 毫克鉀、16 毫克氯、160 毫克鈣、160 毫克磷、40 毫克鎂、3.6 毫克鐵、7.2 毫克鋅、1.2 毫克銅、1.6 毫克錳、0.3 毫克氟、16 微克鉬、34 微克硒、14 微克鉻、60 微克碘、96 微克維生素A、1.2 毫克類胡蘿蔔素、100 毫克維生素C、5.2 微克維生素D、28 毫克-α-TE 維生素E、32 微克維生素K、0.75 毫克維生素B1、0.75 毫克維生素B2、5.6 毫克NE 菸酸、1.8 毫克泛酸、1 毫克維生素B6、192 微克葉酸、2.1 微克維生素B12、28 微克生物素、1.2 毫克輔酶Q10 和7.6 毫克黃酮類化合物。睡得好,疫苗反應好一個鼓勵大眾接種疫苗的電視公益廣告,我們的國民阿嬤陳淑芳說:「打疫苗前要吃飽、睡飽⋯⋯」這句話可不是隨便說說,背後確實有科學根據。不過只有打疫苗前要睡飽嗎?看看以下的資料,打疫苗後的睡眠可能更重要。科學家針對一群沒有感染過A型肝炎的受試者,研究施打疫苗初始免疫反應是否因睡眠受到剝奪而影響【8】。在接種A型肝炎疫苗後,某些人被要求36 小時內不能睡覺,一個月後他們的抗體反應,比起可正常睡眠的人低了約一半。與睡眠剝奪相比,接種疫苗後的睡眠,使得對於抗原具特異性的Th 細胞數目增加了一倍,並增加了該群人中產生Th1 刺激激素細胞的比例。同時,睡眠也顯著增加了具抗原特異性的IgG1。抗體反應與正常睡眠呈正相關,也與接種疫苗後夜晚和白天的免疫刺激激素釋放相關,且正常睡眠的人有較低的壓力荷爾蒙。同樣的研究也顯示睡眠不足會影響疫苗的細胞免疫反應。一年後測試,這兩組人當中,受到睡眠剝奪的人細胞免疫力仍然較低,顯示充裕的睡眠有助於促進免疫記憶【9】。睡得多與睡得少,對於免疫反應有著不小的影響。也不能忽視睡眠品質的重要性。科學家透過記錄並客觀測量成人施打疫苗前三晚和後三晚的平均睡眠品質與時數,結果發現較短的睡眠時間會降低對B 型肝炎疫苗的反應,還對各種細胞免疫造成了長久的缺陷。回到新冠疫苗,針對希臘醫護人員所做的一篇研究指出,受試者在接種輝瑞新冠疫苗後的睡眠品質,與疫苗反應抗體高低確實是有關係的【10】:抗體效價與年齡、不好的睡眠質量和失眠成反比。自古以來,睡眠一直被視為身體健康的象徵。現在透過研究更證實,睡眠攸關人體抗疫武器(疫苗反應)的強度與有效性。同時佐證了「睡得好,人不老」的先人智慧。壓力小,疫苗反應好心理壓力是當代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研究顯示,短期壓力會增強免疫系統,但慢性長期壓力最終會透過對免疫系統的影響,進而導致疾病的出現。比如透過提高抑制性T 細胞的活性,從而抑制免疫系統,接著就會增加病毒感染的風險等【11】。在一項研究中,科學家讓醫學生接種B 型肝炎疫苗標準系列(三劑疫苗在六個月施打完畢),每次都是安排在為期三天考試的第三天接種【12】。施打第一劑後,25%的學生體內已經產生B 型肝炎的抗體,他們算是較早反應的人。有趣的是,這25%的較早反應者,他們自述壓力和焦慮感都比疫苗反應較遲緩的人低。換句話說,75%需要接種第二劑或第三劑之後才會有反應的學生,他們的壓力與焦慮是較高的。一項文獻回顧與薈萃分析的文章,也下了結論:心理壓力可能會降低對流感疫苗的抗體反應【11】。這表示已有多項研究佐證壓力與疫苗反應的關係。另一個疫苗反應與心理壓力相關的研究【13】,是以B 型肝炎疫苗接種者為對象。參與者在第一次注射B 型肝炎疫苗後兩個月和六個月,完成了兩次關於日常生活的困境、精神或神經相關的主訴、應對方式和孤獨感等的問卷調查。第一次接種疫苗後七個月的抗體反應高低,與接種第一劑疫苗後第二個月的壓力指數評分成負相關,短期如學術考試的壓力,和長期壓力如經年累月照顧體弱家人,都會削弱疫苗效力與免疫反應。從這些研究結果,我們可以得出一個結論:適當放鬆心情,或是避免在高壓的時候施打疫苗,皆有助於增加疫苗的效力。體重和性別影響疫苗反應?如果你的體重過重,打了疫苗後發現還是感染了新冠病毒,或許不是代表你非天選之人,而是你的「體重」背叛了你。科學家發現,施打流感疫苗後,肥胖的人儘管血清學反應良好,然而接種疫苗後12 個月,肥胖者的流感抗體濃度下降的速度較快。而肥胖者的CD8+T 細胞活化降低,功能蛋白表達降低,顯示細胞免疫不足12。不僅如此,研究還發現,肥胖者罹患流感或類流感的可能性,是正常體重者的兩倍。接下來,是性別這個因素。討論性別差異,可能比討論年齡差異更傷感情【14】。研究指出,女性對流感疫苗的反應確實在某個階段較男性具優勢,通常是在育齡(18 到49 歲)的成年女性最為明顯。或許該研究反映了女性獨特的妊娠狀態,但這同時也是嚴重疾病的危險因素。流感病毒感染在小動物模型的研究,顯示發炎免疫反應在性別之間所存在的差異,可能影響感染的結果。研究發現,女性比男性產生更高的促發炎細胞因子的反應,同時也是發病率和死亡率更高的原因。所以,所有育齡婦女,如果沒有特殊醫療相關原因,接種新冠病毒疫苗是比較好的選擇。從不同條件的人對於不同病毒的疫苗反應,科學家們已經有了非常多的研究,雖然不是新冠疫苗的研究,但免疫反應絕對有其參考價值。接種疫苗的免疫反應,可以說是監測免疫力的一個好的工具指標。而事實上,擁有固定的運動習慣、維持健康體態、攝取均衡營養、有足夠且品質良好的睡眠,及適當的紓壓管道,不也都是健康人生應該具備的元素?以上知識都要付諸行動才有用。你被說服了沒?要行動了嗎?【參考資料】1. Edwards. Et al., Eccentric exercise as an adjuvant to influenza vaccination inhumans. Brain Behav. Immun. 2007, 21, 209-217.2. Woods, et al. Cardiovascular exercise training extends influenza vaccine seroprotection in sedentary older adults: the immune function intervention trial. J Am Geriatr Soc. 2009;57:2183-91.3. Wong, et al. Hallmarks of improved immunological responses in the vaccination of more physically active elderly females. Exerc. Immunol. Rev. 2019, 25, 20-33.4. de Araújo et al., Elderly men with moderate and intense training lifestyle present sustained higher antibody responses to influenza vaccine. AGE (2015) 37: 105.5. Chastin, et al., Effects of Regular Physical Activity on the Immune System, Vaccination and Risk of Community-Acquired Infectious Disease in the General Population: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Sports Med. 2021, 51, 1673-1686.6. Pascoe, et al. The effects of exercise on vaccination responses: A review of chronic and acute exercise interventions in humans. Brain Behav. Immun. 2014, 39, 33–41.7. Wouters-Wesseling et al., Effect of a complete nutritional supplement on antibody response to influenza vaccine in elderly people. J Gerontol A Biol Sci Med Sci. 2002 Sep;57(9):M563-6.8. Lange. et al., Sleep enhances the human antibody response to hepatitis A vaccination. Psychosom Med. 2003 Sep-Oct;65(5):831-5.9. Lange. et. al. Sleep after vaccination boosts immunological memory. J Immunol. 2011 Jul 1;187(1):283-90.10. Athanasiou. et al., Association of sleep duration and quality with immunological response after vaccination against 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 coronavirus-2 infection. J Sleep Res. 2022 Jun 7:e13656.11. Salleh MR. Life event, stress and illness. Malays J Med Sci. 2008 Oct;15(4):9-18.12. Pedersen, et al., Psychological stress and antibody response to influenza vaccination: A meta-analysis. Brain. Behav. Immun. 2009, 23, 427-433.13. Sheridan. et al., Obesity is associated with impaired immune response to influenza vaccination in humans. Int J Obes (Lond). 2012 Aug;36(8):1072-7.14. Klein et al., Mechanisms of sex disparities in influenza pathogenesis. J Leukoc Biol. 2012 Jul;92(1):67-73.(本文選自商周出版、何美鄉著《從一個沒有名字的病開始》)
-
2022-10-17 癌症.抗癌新知
「癌症疫苗」已有突破 BioNTech創始人:有望在2030年前上市
在新冠疫情期間研發最成功的新冠疫苗之一的背後團隊指出「針對癌症的疫苗可能會在本世紀末之前上市」。衛報報導,與輝瑞(Pfizer)合作生產革命性新冠疫苗的德國公司BioNTech的共同創辦人、同時也是夫妻的吳沙忻(Uğur Şahin)和圖雷齊(Ozlem Tureci)表示已經取得突破,讓他們對未來幾年開發癌症疫苗的前景感到樂觀。圖雷齊16日接受BBC採訪中提到如何重新利用BioNTech新冠疫苗的核心mRNA技術,使其能夠啟動免疫系統攻擊癌細胞而不是入侵冠狀病毒,當被問到癌症疫苗何時可以運用在患者身上時,他表示「可能會在2030年之前上市」。mRNA新冠疫苗通過將新冠病毒上無害的刺突蛋白的遺傳指令輸送到體內來發揮作用,圖雷齊表示可以採取同樣的方法來啟動免疫系統以尋找破壞癌細胞,該疫苗不攜帶識別病毒的代碼,而是包含癌症抗原的遺傳指令。事實上在疫情爆發之前,BioNTech一直在研究mRNA癌症疫苗,但面對全球爆發新冠疫情才轉向生產新冠疫苗,此外,圖雷齊表示BioNTech已經學會如何在疫情期間更快地製造mRNA疫苗,並更好了解人們的免疫系統如何作出反應。新冠疫苗的大力開發和快速推出也幫助藥品監管機構制定如何批准疫苗的規範,圖雷齊仍對這項工作持謹慎態度,表示「作為科學家,我們總是不願說我們將治愈癌症,我們會有一些突破,但我們將繼續努力」。
-
2022-10-07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0+7」上路前一天疫情恐達高峰?莊人祥:不排除微升
COVID-19本土個案數昨天達BA.5疫情高峰,有醫師預估10月12日可能是高峰,即入境0+7上路前一天。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今天說,仍待觀察,即使上升,幅度也不大。國內COVID-19(2019冠狀病毒疾病)疫情持續在高原期,疫情何時反轉,或是否再現新高峰,各界預測眾說紛紜,有一說是預估下週三(10月12日)疫情高峰破6萬例。莊人祥今天下午在疫情記者會中表示,國內疫情走向如果下降,需要觀察到10月11日至12日才能確定,也不排除上升可能性,但應僅會是微升。疫情仍在高原期,指揮中心醫療應變組副組長羅一鈞提醒,家長不可掉以輕心,若兒童出現發燒超過48小時,或高燒39度以上合併發冷或冷汗、退燒後持續活動力不佳、退燒後持續呼吸急促、喘或胸悶胸痛、持續性嘔吐、頭痛或腹痛、超過12小時未進食或未解尿。羅一鈞說,若孩子出現上述就醫警訊,需尋求醫師診療,可視訊看診,或外出就醫,並經醫師判斷後決定是否需要住院。羅一鈞表示,若兒童出現抽搐、意識不佳、呼吸困難或有胸凹現象、唇色發白或發紫、血氧飽和度低於94%、肢體冰冷合併皮膚斑駁、冒冷汗等6大病徵,家長應儘速撥119或同住親友送醫,以免延誤病情。據統計,昨天共開7018人份COVID-19口服藥,其中輝瑞「倍拉維」共5843人份、默沙東「莫納皮拉韋」1175人份,今年以來累計開立約70萬8016人,包括共58萬4324人倍拉維及12萬3692人份莫納皮拉韋。全台專責、負壓病房共8901床、空床4546床、空床率51.1%,其中台北區40.5%、北區54.5%、中區53.0%、南區40.0%、高屏區55.2%、東區86.0%;52家集中檢疫所共7663床、空床數4870床、空床率63.6%;22家地方加強型防疫旅館1353床、空床數465床、空床34.4%。
-
2022-09-29 新冠肺炎.防疫懶人包
疫情解封/什麼是次世代疫苗?要如何評估是否該接種第四劑?
關於次世代疫苗Q1:什麼是新冠次世代疫苗?A:次世代疫苗又被稱為雙價疫苗,也就是疫苗中有2種病毒抗原(價數代表疫苗中所含的抗原種類)。因為omicron變異株的變異位置主要在棘蛋白上,所以目前新冠次世代疫苗皆指含原始株(武漢病毒株)及Omicron變異株製成的疫苗。除了新冠疫苗,流感疫苗也有發展三價、四價疫苗,HPV疫苗已發展到九價疫苗。Q2:哪些藥廠研發新冠次世代疫苗?A:目前莫德納及輝瑞BNT藥廠皆研發次世代疫苗。莫德納次世代疫苗以Omicron 變異株進行研發,為mRNA疫苗,主要分為兩款:「原始株+Omicron BA.1變異株」以及「原始株+Omicron BA.4/BA.5 變異株」。每劑0.5ml,原始株及變異株各含25微克。輝瑞BNT藥廠則研發「原始株+Omicron BA.4/BA.5 變異株」,每劑0.3ml,原始株及變異株各含15微克。Q3:次世代疫苗有通過人體實驗,可以使用於臨床了嗎?A:美國衛生單位已經認清:「疫苗研發永遠跑不贏病毒變異」的事實,因此不再期待人體試驗,只要疫苗製程相同,單純改變抗原成分,藥政單位就會通過授權使用。衛福部食藥署也採取同樣標準,在2022年9月2日審查通過莫德納「雙價疫苗」,為每劑0.5mL,是25微克原始株+25微克Omicron BA.1。至於輝瑞BNT的次世代疫苗,食藥署表示,目前僅在8月中旬收到少數初步文件,仍需待文件備齊,才能進行EUA緊急授權的審查作業。莫德納「原始株+Omicron BA.4/BA.5 變異株」,目前僅有動物實驗資料,且僅有美國給予EUA,因此目前台灣並沒有核准相關EUA。施打次世代疫苗的問題集Q1:我國採購含BA.1的次世代疫苗,對BA.5有預防感染效果嗎?A:雖然藥廠已研發含BA.5變異株的雙價疫苗,但目前僅有動物試驗加上BA.1的佐證資料,且只有美國核准該疫苗緊急使用授權(EUA)。行政院首席防疫顧問張上淳表示,無論是否曾感染新冠病毒,含有BA.1病毒株的雙價疫苗對上BA.4及BA.5,中和抗體效價是接種原本單價疫苗的1.68倍,對BA.5也有預防感染效果。Q2:台灣採購多少次世代疫苗?什麼時候到貨與施打?A:國內與莫德納公司今年簽約採購共2000萬劑疫苗,目前還有1000萬劑餘額,可選擇採購次世代疫苗。指揮中心已經證實,9月16日後莫德納次世代疫苗會陸續到貨,目前也已經開發施打。明年則有1500萬劑額度。預估首批將到貨300萬劑。Q3:誰是次世代疫苗優先接種對象?施打間隔時間?A:疫苗接種的順序,其實是依照風險高低來進行規劃。衛福部傳染病防治諮詢會預防接種組(ACIP)2022年9月5日決議,莫德納次世代疫苗分兩階段接種:第一階段:65歲以上長者、長照機構住民、18歲以上免疫不全及免疫力低下者。第二階段:第一類醫事人員、機場港埠、居家檢疫相關工作人員及航空機組員/船員、機構與社福照護系統相關工作人員、50至64歲成人、18歲以上因外交、公務、洽商等工作需求需出國者。第一階段莫德納次世代已於9月26日陸續開打,而第二階段預計於10月3日開打。Q4:什麼時候可以開放50歲以下施打莫德納次世代疫苗?A: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王必勝說,BA.1次世代雙價疫苗將根據ACIP建議的施打方式,以第一、二階段陸續施打,至於兩階段間隔多久,則視到貨量,建議高風險族群時間到、符合資格就盡快接種。同時王必勝也表示,除兩階段對象外會再安排第三階段,就是50歲以下族群,「不會等到年底」。Q5:次世代疫苗的副作用會比較小嗎?A:不一定,因人而異。次世代疫苗是武漢病毒株與omicron變異株的雙價疫苗,因此相關副作用都有可能發生。目前研究發現,作為追加劑常見的副作用,會以輕中度為主,主要症狀為注射部位疼痛及腫脹、疲倦、頭痛、肌肉痠痛、惡心、嘔吐、發燒。Q6:要等次世代BA.5嗎?A:指揮中心專家諮詢小組召集人李秉穎表示,BA.5疫苗才剛通過美國EUA,根本還不在市場上,是沒有人買得到的,如果硬要等它買到,以現在3到6個月就有新型變異株的突變速度來估算,「等到BA.5的時候,BA.6都出來了,你就變成永遠落後、永遠沒打」。李秉穎說,世界衛生組織也建議不要等待新的變異株疫苗,可以打就先打,BA.1次世代疫苗對抗BA.5的抗體濃度,仍是高於以原始株開發的疫苗,不會為了等待BA.5而放棄打BA.1,但等到BA.5出來之後,大家也一定會改打BA.5,確定可供貨時,台灣也一定會買。疫苗選擇問題集Q1:應該現在打第四劑,還是等次世代疫苗?A:台大小兒感染科主治醫師黃立民建議,本身年紀較長且與第3劑接種已間隔4、5個月,可以先打原有疫苗,加強免疫力;若身體狀況尚可,且Omicron持續流行,可稍微等待接種次世代疫苗。次世代疫苗施打,需與上一劑間隔三個月。此外,衛福部「傳染病防治諮詢會預防接種組」(ACIP)也決議,次世代雙價疫苗視為追加劑接種,包括作為「第五劑」。如果接種者的第四劑接種時間超過12週(84天),就可以施打莫德納次世代疫苗。同時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也提醒民眾,次世代疫苗可作為各種追加劑接種,不論是打滿基礎劑、第三劑、第四劑,只要滿三個月就可以接種;但若要接種第五劑只能打次世代疫苗,沒有開放使用一般疫苗作為第五劑接種。Q2:新冠疫苗要一直打下去嗎?A:台大小兒感染科主治醫師黃立民表示,一直打同一種病毒株疫苗,已無法再催出更強的免疫反應對付新型變異株,因此需要接種追加劑。是否未來每三個月就得接種一次,仍要視未來病毒株是否改變或是致病力減弱情形。Q3:一直施打同款疫苗,會造成疫苗疲乏嗎?A:指揮中心醫療應變組副組長羅一鈞認同可能出現疫苗疲乏,他表示,觀察性研究顯示,同款原始株疫苗打到第3或4劑,抗體濃度會升高,但抗體持續狀況會減弱。李秉穎曾經針對最近網傳國外專家演講之影片,被加上「疫苗打太多次,免疫系統會疲乏、停工」的註解,李秉穎說,他也有收到,但影片原始意思是說,打多劑後,抗體濃度愈來愈高,一定程度會達到天花板而無法再上升,是指「達到飽和」,而非「疲乏、停工」。李秉穎說,免疫系統不會隨便疲乏,不繼續往上升,是因為太高的抗體濃度可能反而對人體有害,恐引起不尋常的免疫反應,傷害自己的細胞,製造這麼多抗體也只是能量的浪費。無論T細胞或B細胞免疫,到一定程度都會停止,不是疲乏,而是達到了頂點。這類訊息是誤導,希望民眾別因此害怕接種第四劑、第五劑。參考資料:‧什麼是次世代疫苗?誰應該接種?新冠疫苗要打到何時?10大QA一次懂‧次世代疫苗選擇問題多 李秉穎廣播開講3重點、有問必答‧50歲以下接種次世代要等多久? 王必勝承諾不會到年底‧疫情升溫 開放次世代供長者接種第五劑
-
2022-09-19 新冠肺炎.台灣疫情
今新增本土2萬8210例 指揮中心:較上周增加10%左右
今新增本土2萬8210例 指揮中心:較上周增加10%左右周末二日本土個案皆未破4萬例,BA.5疫情似乎已過高點。今日本土疫情增2萬8210例,境外移入239例、死亡個案來到31例。指揮中心疫情監測組組長周志浩今表示,今疫情較上周一增加10%左右,疫情仍在上升中,民眾務必儘速施打疫苗。指揮中心表示,今日新增之28,210例本土病例,為13,177例男性、15,017例女性、16例調查中,年齡介於未滿5歲至90多歲以上,個案分布為新北市(6,028例),台中市(3,517例),桃園市(3,403例),台北市(3,232例),高雄市(2,166例),台南市(1,567例),彰化縣(1,488例),新竹縣(907例),苗栗縣(709例),新竹市(693例),屏東縣(687例),雲林縣(630例),宜蘭縣(569例),基隆市(566例),南投縣(560例),花蓮縣(434例),嘉義縣(357例),嘉義市(265例),台東縣(195例),澎湖縣(121例),金門縣(90例),連江縣(26例)。指揮中心指出,今日新增31例本土病例死亡個案,為14例男性、17例女性,年齡介於40多歲至90多歲以上,皆屬重度感染且具慢性病史、16例未接種3劑以上COVID-19疫苗。確診日介於今年8月12日至9月16日,死亡日期介於6月6日至9月16日,詳如新聞稿附件。指揮中心說明,今日新增239例境外移入個案中,為131例男性、108例女性,年齡介於未滿5歲至70多歲,分別自越南(20例),土耳其及菲律賓(各4例),美國、新加坡、日本、英國及泰國(各2例),中國、柬埔寨、馬來西亞及德國(各1例)移入。另197例感染國家調查中。入境日期介於今年8月9日至9月18日。指揮中心統計,截至目前國內累計17,210,248例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相關通報(含11,204,324例排除),其中5,998,860例確診,分別為32,421例境外移入、5,966,385例本土病例、36例敦睦艦隊、3例航空器感染、1例不明及14例調查中。2020年起累計10,579例COVID-19死亡病例,其中10,563例本土,個案居住縣市分布為新北市2,223例、台北市1,188例、台中市1,069例、高雄市988例、桃園市809例、台南市807例、彰化縣618例、屏東縣424例、雲林縣329例、南投縣309例、苗栗縣267例、嘉義縣250例、基隆市229例、宜蘭縣218例、花蓮縣185例、嘉義市171例、新竹縣168例、台東縣149例、新竹市112例、澎湖縣30例、金門縣20例;另16例為境外移入。指揮中心再次呼籲,民眾應儘速完成疫苗接種,落實手部衛生、咳嗽禮節及佩戴口罩等個人防護措施,減少不必要移動、活動或集會,避免出入人多擁擠的場所,或高感染傳播風險場域,並主動積極配合各項防疫措施,下載及使用「台灣社交距離APP」,共同嚴守社區防線。中重症+99例!4旬癌男確診兩周歿 BA.5佔比逼近6成本土今增2萬8210例個案,中重症99例,包括72例中症、27例重症;死亡個案有31例。指揮中心醫療應變組副組長羅一鈞表示,今一例特殊死亡個案,為40多歲男性,具癌症病史,確診2周不到便不幸在醫院過世。羅一鈞說明,今特殊死亡個案為40歲男性,曾接種過3劑疫苗,具癌症病史;9月1日因相關症狀至醫院就醫,PCR採檢陽性,收住專責病房,但因病況持續惡化,有肺炎合併呼吸衰竭症狀,9月13日不幸於醫院過世,死亡診斷為肺炎合併呼吸衰竭、癌症、新冠病毒感染。此外,指揮中心公布最新變異株分布情形,羅一鈞表示,BA.5變異株上周監測株數為106例,北部49例、中部30例、南部25例、東部2例,本周BA.5變異株已占本土59.2%,整體佔比持續上升中;BA.2、BA.4本周無新增案例。累計430例BA.5、4例BA.4,確診日介於今年7月22日至9月11日。至於美國檢出的BA.4.6變異株,羅一鈞說明,該變異株傳播力比BA.5高一點,估計增加10%,對比BA.4/5增加30%以上,不算很多;但10%傳播力增加,不代表會快速傳播,仍是警訊。指揮中心表示,針對國內境外移入之BA.4、BA.5及BA.2.75個案,為45例男性、21例女性,年齡介於10多歲至80多歲,入境日介於今年8月26日至9月10日。其中檢出BA.4個案分別自美國及奧地利(各1例);BA.5個案分別自越南(9例),美國及馬來西亞(5例),法國及泰國(4例),加拿大及韓國(3例),德國、荷蘭、澳大利亞、印尼、菲律賓及香港(2例),奧地利、阿拉伯聯合大公國、匈牙利、瑞士、英國、捷克、塞內加爾、新加坡、瑞典、柬埔寨、蒙古、帛琉、挪威及日本(各1例);BA.2.75個案分別自印度(3例),新加坡及緬甸(各1例)移入。指揮中心說明,世界衛生組織(WHO)於今年9月14日資料指出,BA.5變異株現為全球主流株,占比為90%,另BA.4變異株占比約為6%,迄今至少121個國家通報 BA.5變異株感染病例,已於歐美及亞太多國廣泛傳播,造成病例、住院及重症數增加;隨病毒持續演化,BA.5變異株分支(BA.5.X)病例增加,其中以BA.5.1、BA.5.2及BA.5.2.1為多,需持續追蹤監測。依現有研究顯示,接種加強劑疫苗對BA.5變異株仍具保護力,且為預防住院、重症及死亡之有效方式,呼籲符合條件對象加速完成接種疫苗。此波疫情高峰將至?王必勝:本周三或下周三達高峰5萬中秋連假已過去1周左右,指揮中心先前預估將會在近期出現新的BA.5疫情高峰。指揮中心指揮官王必勝今回應,中秋過後一段時間病例數變少,但後來有反彈變多,仍預測本周三,或者延遲到下周三迎來高峰。中秋連假已過一周,上周末確診數皆在3萬上下,僅逼近4萬例,今日本土又降至2萬8219例,疫情是否受連假影響上升?對此,王必勝表示,中秋這段時間以來病例數雖變少,但後來反彈變多,有持續上升趨勢,高峰仍預測在本周三,或延遲到下周三,與先前預測一樣。依照目前疫情預測,台灣疫情高峰將在何時,是否回到先前高推估的6萬例?王必勝回應,當初預估周平均約3到6萬之間,觀察都在高、低推估之間,目前單日看來最高是4萬9千多例,或許會高一點,最高會到5萬例,還是要視明、後天疫情數據來觀察。王必勝也說,上周共確診28萬928例,比前一周增加20.8%,指揮中心解讀,疫情持續上升中,還沒到達高點,但看來增幅並沒有很快,整體說來BA.5疫情持續上升不到高點,大家還是要遵守防疫規定該打疫苗就打。指揮中心也公布最新疫苗施打情形,昨日疫苗接種,6個月到4歲幼兒,有647人接種莫德納疫苗,其中第一劑接種169人次,第二劑接種478人次;輝瑞幼兒疫苗第一劑781人接種。該年齡層疫苗接種涵蓋率第一劑36%、第二劑接種率6.1%。昨日共3.2萬人次接種新冠疫苗,國內疫苗涵蓋率第一劑93.4%、第二劑87.3%、第一次追加劑72.9%、第二次追加劑11.2%,65歲以上第二次追加劑接種率36%。王必勝表示,65歲以上民眾第四劑接種率,六都中台中、高雄、桃園施打狀況較好;6個月大至4歲幼童則是台中、台南、高雄施打狀況不錯,希望各縣市提供更好施打環境,大家踴躍接種。
-
2022-09-18 新冠肺炎.台灣疫情
今新增本土3萬9330例、境外239例 莊人祥:較上周增23.5%
今新增本土3萬9330例、境外239例 莊人祥:較上周增23.5%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公布國內新增3萬9569例COVID-19確定病例,分別為3萬9330例本土個案及239例境外移入;另確診個案中新增39例死亡。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表示,與昨日相比減少64例本土,降幅0.2%;但較上周日增加4776例,增幅23.5%。指揮中心表示,今日新增之39,330例本土病例,為18,395例男性、20,917例女性、18例調查中,年齡介於未滿5歲至90多歲以上,個案分布為新北市(8,607例)、台中市(4,951例)、台北市(4,511例)、桃園市(4,097例)、高雄市(3,147例)、台南市(2,352例)、彰化縣(1,831例)、新竹縣(1,149例)、新竹市(1,037例)、宜蘭縣(1,014例)、屏東縣(1,012例)、苗栗縣(867例)、基隆市(865例)、雲林縣(853例)、南投縣(786例)、花蓮縣(644例)、嘉義縣(604例)、嘉義市(433例)、台東縣(294例)、金門縣(139例)、澎湖縣(118例)、連江縣(19例)。指揮中心指出,今日新增39例本土病例死亡個案,為24例男性、15例女性,年齡介於50多歲至90多歲以上,皆屬重度感染、36例具慢性病史、24例未接種3劑以上COVID-19疫苗。確診日介於今(2022)年8月27日至9月15日,死亡日期介於9月3日至9月15日,詳如新聞稿附件。指揮中心說,今日新增239例境外移入個案中,為131例男性、108例女性,年齡介於未滿5歲至70多歲,分別自越南(9例)、土耳其(5例)、美國(3例)、泰國、柬埔寨及印度(各2例)、新加坡、香港、希臘、孟加拉國、日本、荷蘭及韓國(各1例)移入。另209例感染國家調查中。入境日期介於今年8月19日至9月17日。指揮中心統計,截至目前國內累計17,168,035例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相關通報(含11,190,431例排除),其中5,970,438例確診,分別為32,194例境外移入、5,938,190例本土病例、36例敦睦艦隊、3例航空器感染、1例不明及14例調查中。2020年起累計10,548例COVID-19死亡病例,其中10,532例本土,個案居住縣市分布為新北市2,220例、台北市1,184例、台中市1,064例、高雄市985例、桃園市805例、台南市803例、彰化縣618例、屏東縣423例、雲林縣329例、南投縣307例、苗栗縣267例、嘉義縣250例、基隆市228例、宜蘭縣218例、花蓮縣183例、嘉義市171例、新竹縣168例、台東縣148例、新竹市112例、澎湖縣30例、金門縣19例;另16例為境外移入。指揮中心再次呼籲,民眾應儘速完成疫苗接種,落實手部衛生、咳嗽禮節及佩戴口罩等個人防護措施,減少不必要移動、活動或集會,避免出入人多擁擠的場所,或高感染傳播風險場域,並主動積極配合各項防疫措施,下載及使用「臺灣社交距離APP」,共同嚴守社區防線。增157例中重症 2歲男童MIS-C又染黴漿菌肺炎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公布新增157例中重症個案,以及37例死亡個案。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表示,今日新增一名MIS-C特殊兒童重症個案,8月13日確診,9月10日診斷黴漿菌肺炎以及疑似MIS-C,經抗生素治療後,目前病況好轉,預計今日出院。莊人祥指出,今日新增的特殊重症為2歲男童,7月26日曾打過一劑疫苗,沒有慢性病史;8月13日確診,9月5日出現發燒、咳嗽、流鼻水、鼻塞、腹瀉等症狀。莊人祥說,男童於9月10日送至急診,X光顯示兩側輕微肺炎,抽血檢驗為肺炎黴漿菌、IgM陽性,診斷為黴漿菌肺炎,住院接受抗生素治療,期間有持續發燒、腹痛、紅眼症狀,診斷一次MIS-C,9月15日轉至醫學中心,病況好轉,預計今日出院。莊人祥表示,該個案先前雖診斷為黴漿菌肺炎,但發生MIS-C主要是因個案8月13日確診過,只是剛好有染到黴漿菌肺炎。截至今日國內12歲以下兒童重症共213例,包括腦炎31例、肺炎23例、心肌炎1例、敗血症3例、哮吼11例、家中死亡7例、MIS-C有134例、共病3例(腦腫瘤、癲癇重積)。上述個案已有32人死亡,12例腦炎、7例肺炎、1例心肌炎、2例敗血症、2例共病、1例哮吼及7例到院前死亡。昨日疫苗接種,6個月到4歲幼兒,有3773人接種莫德納疫苗,其中第一劑接種967人次,第二劑接種2806人次;輝瑞幼兒疫苗第一劑3464人接種。該年齡層疫苗接種涵蓋率第一劑35.8%、第二劑接種率6.1%。昨日共2萬7509人次接種新冠疫苗,國內疫苗涵蓋率第一劑93.4%、第二劑87.3%、第一次追加劑72.9%、第二次追加劑11.2%,65歲以上第二次追加劑接種率35.9%。80.3萬劑莫德納次世代疫苗今晚抵台 累計到貨160.7萬劑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表示,今年採購之第二批Moderna次世代雙價疫苗80.3萬劑,將於今日晚間抵達桃園國際機場,預計10月起配送各縣市政府,優先提供65歲以上長者、長照機構住民及18歲以上免疫不全及免疫力低下者接種追加劑使用。本批效期至2023年3月29日。指揮中心指出,我國已於去(2021)年7月22日與美國Moderna公司簽署2年共3500萬劑COVID-19疫苗之供應合約,今年預定供應2000萬劑疫苗,包含本批疫苗目前共有1124.3萬劑到貨。加上本月16日到貨的首批莫德納次世代雙價疫苗80.4萬劑,將於今日晚間抵達桃園國際機場,加上今晚預計到貨的80.3萬劑,共計抵台160.7萬劑疫苗供第一階段、第二階段民眾施打。莫德納次世代有望開放年輕人?莊人祥:打氣不佳有機會今晚預計到貨的80.3萬劑莫德納次世代疫苗,目前指揮中心如何規畫施打?指揮中心莊人祥說,會先把首批的80.4萬劑分出41萬劑配發下去施打,10月上旬再配發剩下的30多萬劑,待此批打完後,再酌視情況規畫。莊人祥說,今晚預計到貨的疫苗,不論封緘檢驗狀況如何,都要先看首批配發的疫苗狀況,雖說第一、二階段符合資格民眾約有678萬人,若到第二階段施打情形仍未打完160多萬劑的疫苗,都有可能會往下年齡層開放。同時,678萬位符合第一、二階段資格民眾也尚未扣除接種間隔未到者、確診3個月內者。不過,莊人祥預估,民眾對於此次莫德納次世代疫苗到貨情形相當期望,可能打氣不會太差。莊人祥也說,月底前莫德納次世代疫苗300萬劑都會送達,想要接種的民眾都能夠打得到,不必過於擔心。先前指揮中心採購的1萬劑Evusheld單株抗體,首批1728劑單株抗體已抵台一周有餘,莊人祥說明臨床使用狀況,目前Evusheld使用量為40份,多用於免疫低下者,由於存量僅1728份,也需要經醫師評估使用,目前多配送至大醫院使用。隔離遇強震怎麼辦?莊人祥:有「生命危險」就快跑台灣連兩日地震不斷,今下午又發生6.8級的強震,全台皆有感,但本土新冠肺炎疫情持續升溫,每天3、4萬人確診,許多民眾必須在家居家隔離。若地震發生時,隔離民眾該如何逃生?離開隔離處所是否會遭罰?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今表示,民眾只要主觀認定有「生命安全危險」,就應盡速逃生。根據「傳染病防治法」,居家隔離或檢疫期間擅自外出將處新台幣10萬至100萬元不等罰鍰,近日台灣地震不斷,全台皆有感,今日又發生6.8級的地震,許多正在隔離的民眾擔心,遇到地震這種緊急狀況下逃出隔離處會被罰錢。對此,莊人祥今表示,隔離民眾只要主觀感覺到「生命安全危險」,就應該盡速逃生,若懷疑有地震因此逃出,事後再向地方主管衛生單位回報即可。不過,莊人祥也說,因應緊急狀況外出避難,並不能跑太遠,期間也應注意保持安全社交距離,不能夠趁著避難跑出來,然後去便利商店買東西,或去他處遊玩,只要危機解除就要趕緊回到隔離處所,繼續隔離。根據「行政罰法」第13條規定,發生天然災害或事故且有緊急避難需求時,居家檢疫者或隔離者可戴上口罩暫時離開居家檢疫、居家隔離處所,待危險狀況解除後儘速返回即可,無須擔憂因緊急避難而受罰。
-
2022-09-11 新冠肺炎.台灣疫情
今新增本土3萬1854、死亡29例 病例數較上周下降6.7%
今新增本土3萬1854、死亡29例 病例數較上周下降6.7%國內新冠肺炎疫情今天新增3萬1854例本土個案及274例境外移入;另確診個案中新增29例死亡。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表示,病例數較昨天減少3740例,下降10.5%;較上周日減少2272例,下降6.7%。今日新增本土病例,為1萬4618例男性、1萬7225例女性,11例調查中;年齡介於未滿5歲至90多歲以上;個案分布為新北市(6,375例),台中市(4,220例),台北市(3,959例),桃園市(3,404例),高雄市(2,588例),台南市(1,796例),彰化縣(1,524例),新竹縣(953例),新竹市(824例),苗栗縣(803例),屏東縣(799例),雲林縣(749例),宜蘭縣(738例),基隆市(686例),南投縣(562例),花蓮縣(542例),嘉義縣(455例),嘉義市(303例),台東縣(279例),金門縣(168例),澎湖縣(118例),連江縣(9例)。今日新增29例本土病例死亡個案,為14例男性、15例女性,年齡介於50多歲至90多歲以上,皆屬重度感染、28例具慢性病史、20 例未接種3劑以上疫苗。確診日介於今年7月11日至9月8日,死亡日期介於8月25日至9月8日。今日新增274例境外移入個案中,為131例男性、143例女性,年齡介於未滿5歲至80多歲,分別自越南(8例)、柬埔寨(5例)、澳大利亞(3例)、西班牙、馬來西亞及印度(各2例)、土耳其、荷蘭、新加坡、香港及菲律賓(各1例)移入,另247例感染國家調查中。入境日期介於今年8月5日至9月10日。指揮中心統計,截至目前國內累計568萬2133例確診,分別為3萬662例境外移入,565萬1417例本土病例,36例敦睦艦隊、3例航空器感染、1例不明及14例調查中。、2020年起累計1萬284例死亡病例,其中1萬268例本土,個案居住縣市分布為新北市2,177例、台北市1,146例、台中市1,035例、高雄市966例、台南市789例、桃園市779例、彰化縣603例、屏東縣415例、雲林縣323例、南投縣302例、苗栗縣256例、嘉義縣243例、基隆市224例、宜蘭縣210例、花蓮縣172例、嘉義市165例、新竹縣163例、台東縣146例、新竹市106例、澎湖縣29例、金門縣19例;另16例為境外移入。本土確診降疫情已趨緩? 莊人祥:恐為中秋連假效應本土新冠肺炎受BA.5變異株影響,再度升溫。但今天確診數卻呈現下降趨勢,新增3萬1854例,較昨天下降10.5%,也較上周日下降6.7%;是否代表疫情已達到高峯正在趨緩?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表示,可能是受中秋連假影響通報造成的效應,根據預估疫情尚未到高峰,還需觀察接下來幾天的疫情趨勢。另根據統計,今天新增29例死亡個案、71例中重症個案。死亡個案介於50多歲至90多歲以上,其中28例具慢性病史、20例未接種三劑以上疫苗。莊人祥表示,無特殊重症及死亡個案,一月至今中重症個案累計2萬5110例、死亡累計9430例。目前國內12歲以下兒童重症則累計206例,包括31例腦炎、22例肺炎、3例敗血症、10例哮吼、129例MIS-C、1例心肌炎、3例共病及7例到院前死亡;其中已有31人死亡。疫苗接種方面,六個月至四歲幼兒疫苗昨天接種莫德納疫苗1672人,包括第一劑506人,第二劑1112人;輝瑞接種1093人,均為第一劑。目前幼兒疫苗涵蓋率第一劑為33.1%、第二劑4.7%。全國疫苗涵蓋率第一劑為93.2%、第二劑87.1%、追加劑第一劑(第三劑)72.6%、追加劑第二劑(第四劑)10%;65歲以上第四劑涵蓋率為35.4%。
-
2022-09-10 新冠肺炎.台灣疫情
本土+3萬5594!中重症+114 增2童MIS-C 8歲男童淋巴腺炎、心包膜積水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天公布國內新增3萬5830例COVID-19確定病例,分別為3萬5594例本土個案及236例境外移入;另確診個案中新增30例死亡。發言人莊人祥表示,今日新增病例數較昨天增加1574例,增加4.6%,較上周六多3065例,增加9.4%。指揮中心表示,今日新增之35,594例本土病例,為16,106例男性、19,478例女性、10例調查中;年齡介於未滿5歲至90多歲以上;個案分布為新北市(7,646例),台中市(4,545例),台北市(4,503例),桃園市(3,783例),高雄市(2,726例),台南市(2,038例),彰化縣(1,617例),新竹縣(1,011例),宜蘭縣(937例),屏東縣(887例),苗栗縣(841例),新竹市(822例),雲林縣(779例),基隆市(721例),南投縣(666例),花蓮縣(662例),嘉義縣(477例),嘉義市(352例),台東縣(257例),金門縣(179例),澎湖縣(129例),連江縣(16例)。指揮中心指出,今日新增30例本土病例死亡個案,為19例男性、11例女性,年齡介於40多歲至90多歲以上,皆屬重度感染、27例具慢性病史、21例未接種3劑以上COVID-19疫苗。確診日介於今(2022)年7月6日至9月6日,死亡日期介於7月6日至9月7日。指揮中心說,今日新增236例境外移入個案中,為138例男性,98例女性,年齡介於未滿5歲至80多歲,分別自越南(8例)、泰國(7例)、菲律賓(4例)、馬來西亞(3例)、土耳其及日本(各2例)、香港、法國、韓國、美國、印度、澳門、新加坡、澳大利亞及中國(各1例)移入,另201例感染國家調查中。入境日期介於今年8月13日至9月9日。指揮中心統計,截至目前國內累計16,709,482例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相關通報(含11,051,306例排除),其中5,650,028例確診,分別為30,392例境外移入,5,619,582例本土病例,36例敦睦艦隊、3例航空器感染、1例不明及14例調查中。2020年起累計10,255例COVID-19死亡病例,其中10,239例本土,個案居住縣市分布為新北市2,172例、台北市1,145例、台中市1,031例、高雄市962例、台南市788例、桃園市778例、彰化縣600例、屏東縣414例、雲林縣323例、南投縣302例、苗栗縣255例、嘉義縣242例、基隆市223例、宜蘭縣209例、花蓮縣170例、嘉義市165例、新竹縣163例、台東縣146例、新竹市104例、澎湖縣28例、金門縣19例;另16例為境外移入。指揮中心再次呼籲,民眾應儘速完成疫苗接種,落實手部衛生、咳嗽禮節及佩戴口罩等個人防護措施,減少不必要移動、活動或集會,避免出入人多擁擠的場所,或高感染傳播風險場域,並主動積極配合各項防疫措施,下載及使用「臺灣社交距離APP」,共同嚴守社區防線。中重症+114 增2童MIS-C 8歲男童淋巴腺炎、心包膜積水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公布新增中重症114例,包括81例中症、33例重症,以及30例死亡個案。其中兒童重症新增2名MIS-C,包括八歲男童及兩歲女童,兩人皆沒有慢性病史、也沒有接種疫苗,經過醫院救治後,目前皆已出院。發言人莊人祥表示,其中8歲男童,7月19日確診,8月28日起陸續出現發燒、左頸腫塊、頭痛、腹脹、嘔吐、咳嗽,8月29日到急診就醫,檢查有扁桃腺及頸部淋巴結腫大,診斷急性淋巴腺炎,8月30日住院,症狀持續且出現結膜炎、皮疹、嘔吐、腹瀉、凝血功能異常、發炎指數升高,心臟超音波顯示心包膜積水,診斷為MIS-C,給予免疫球蛋白、類固醇治療,健康狀況良好,已於9月6日出院。另外2歲女童,6月18日確診,8月29日起發燒,8月31日到急診就醫,檢查有喉嚨紅腫、草莓舌、皮疹,及發炎指數及凝血功能異常,診斷MSI-C,9月1日收治住院,9月9日已出院。國內12歲以下兒童重症累計206例,包括腦炎31例、肺炎22例、心肌炎1例、敗血症3例、哮吼10例、家中死亡7例、MIS-C129例、共病3例(腦腫瘤、癲癇重積),其中31例死亡,包括12例腦炎、6例肺炎、1例心肌炎、2例敗血症、2例共病、1例哮吼及7例到院前死亡。國內今年至9月9日,本土病例累計共556萬9412例,中重症共2萬5039例,其中9401例死亡。輕症無症狀者佔全部病例99.55%。昨六個月到四歲幼兒有2904人接種莫德納疫苗,其中第一劑接種858人次,第二劑2046人次;輝瑞疫苗昨第一劑接種3347人,該年齡層第一劑32.9%,第二劑4.5%。昨全台新冠疫苗總共接種3萬1748人次,疫苗接種人口涵蓋率第一劑93.2%、第二劑87%、第一次追加劑76%、第二次追加劑9.9%、65歲以上第二次追加劑35.3%。
-
2022-09-09 新冠肺炎.台灣疫情
本土+3萬4020、境外+240 死亡+55 新北7千例最多
本土+3萬4020、境外+240 死亡+55 新北7千例最多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天公布國內新增3萬4260例COVID-19確定病例,分別為3萬4020例本土個案及240例境外移入;另確診個案中新增55例死亡。發言人莊人祥表示,今天新增病例數相較昨天減少826例、減少約2.4%,但相較上周五增加537例、增幅1.6%。指揮中心表示,今日新增之34,020例本土病例,為15,438例男性、18,570例女性、12例調查中,年齡介於未滿5歲至90多歲以上,個案分布為新北市(7,446例),台北市(4,404例),台中市(4,025例),桃園市(3,843例),高雄市(2,520例),台南市(1,914例),彰化縣(1,381例),新竹縣(1,080例),新竹市(909例),屏東縣(902例),苗栗縣(859例),宜蘭縣(736例),基隆市(730例),雲林縣(681例),花蓮縣(678例),南投縣(526例),嘉義縣(521例),嘉義市(311例),台東縣(264例),金門縣(137例),澎湖縣(132例),連江縣(21例)。指揮中心指出,今日新增55例本土病例死亡個案,為32例男性、23例女性,年齡介於未滿10歲至90多歲以上,皆屬重度感染、53例具慢性病史、40例未接種3劑以上COVID-19疫苗。確診日介於今(2022)年5月17日至9月6日,死亡日期介於8月13日至9月6日。指揮中心說,今日新增240例境外移入個案中,為138例男性、102例女性,年齡介於未滿5歲至70多歲,分別自越南(33例),泰國、美國及新加坡(各4例),日本、南韓、印尼及香港(各3例),馬來西亞、柬埔寨及菲律賓(各2例),南非、奧地利、英國、德國及加拿大(各1例)移入,另172例感染國家調查中。入境日期介於今年8月9日至9月8日。指揮中心統計,截至目前國內累計16,658,109例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相關通報(含11,035,681例排除),其中5,614,227例確診,分別為30,158例境外移入、5,584,015例本土病例、36例敦睦艦隊、3例航空器感染、1例不明及14例調查中。2020年起累計10,225例COVID-19死亡病例,其中10,209例本土,個案居住縣市分布為新北市2,166例、台北市1,145例、台中市1,029例、高雄市957例、台南市786例、桃園市775例、彰化縣598例、屏東縣413例、雲林縣322例、南投縣301例、苗栗縣254例、嘉義縣239例、基隆市222例、宜蘭縣208例、花蓮縣169例、嘉義市165例、新竹縣163例、台東縣146例、新竹市104例、澎湖縣28例、金門縣19例;另16例為境外移入。指揮中心再次呼籲,民眾應儘速完成疫苗接種,落實手部衛生、咳嗽禮節及佩戴口罩等個人防護措施,減少不必要移動、活動或集會,避免出入人多擁擠的場所,或高感染傳播風險場域,並主動積極配合各項防疫措施,下載及使用「臺灣社交距離APP」,共同嚴守社區防線。9歲女童染疫腦炎出現複視、腦幹損傷 搶救2個月仍不治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公布102例中重症個案,包括59例中症、43例重症,死亡個案新增55例,最年輕為一名9歲女童,於5月中旬確診,後續出現眼睛複視、疑似急性腦炎,經2個月住院搶救仍然意識惡化,且出現腦幹損傷、心肺衰竭,不幸於8月中旬過世。發言人莊人祥表示,9歲女童沒有慢性疾病史、沒有施打疫苗,5月17日出現發燒、經確診後症狀緩解,但於6月7日起,出現眼睛複視、疲倦、昏睡等症狀,6月12日到急診就醫,經檢查有小腦異常等病徵,且有疑似急性腦炎及腦水腫,安排住院給予降腦壓藥、類固醇、免疫球蛋白等藥物治療,經詳細檢查,懷疑急性瀰漫性腦炎,因為意識惡化,6月16日轉入加護病房,使用呼吸器,後續雖於加護病房進行救治,仍出現腦幹損傷徵象及心肺衰竭等併發症,不幸於8月13日過世。截至今日,國內兒童重症共204例,包括腦炎31例、肺炎22例、心肌炎1例、敗血症3例、哮吼10例、家中死亡7例、MIS-C 127例、共病3例,當中有31例兒童死亡,包括12例腦炎、6例肺炎、1例心肌炎、2例敗血症、2例共病、1例哮吼及7例到院前死亡。國內204例兒童重症分析中,0到5歲共136例、佔比67%,6到12歲共68例、佔比33%;127例MIS-C個案中,0到5歲有78例,6到12歲49例。莊人祥表示,今年截至9月8日,本土病例累計553萬5448例,包括24925例中重症,9371例死亡個案。昨日6個月到4歲幼兒莫德納接種共2923人次,包括第一劑1056人次、第二劑1867人次。昨幼兒輝瑞接種共3463人次。目前該年齡層疫苗涵蓋率第一劑32.4%,第二劑4.3%。昨日新冠疫苗接種共57531人次,國內疫苗涵蓋率第一劑93.2%、第二劑87%、第一次追加劑72.6%、第二次追加劑9.9%,65歲以上第二次追加劑35.5%。
-
2022-09-09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什麼是次世代疫苗?誰應該接種?新冠疫苗要打到何時?10大QA一次懂
BA.5疫情升溫,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估計,中秋連假之後,單日本土確診案例恐從3萬多例增至6萬多例。為了增加保護力,指揮中心已採購莫德納次世代疫苗因應,且宣布開放18歲以上成人施打。什麼是次世代疫苗?誰應該接種?新冠疫苗要打到何時?元氣網為大家請教專家與指揮中心解惑。Q1:什麼是新冠次世代疫苗?A:新冠疫苗以原始武漢病毒株(簡稱原始株)製成,次世代疫苗又被稱為雙價疫苗,疫苗中有2種病毒抗原,目前新冠次世代疫苗皆指含原始株及Omicron變異株製成的疫苗。除了新冠疫苗,流感疫苗也有發展三價、四價疫苗,HPV疫苗已發展到九價疫苗。Q2:哪些藥廠研發新冠次世代疫苗?A:目前莫德納及輝瑞藥廠皆研發次世代疫苗。莫德納次世代疫苗以Omicron 變異株進行研發,為mRNA疫苗,主要分為兩款:「原始株+Omicron BA.1變異株」以及「原始株+Omicron BA.4/BA.5 變異株」。每劑0.5ml,原始株及變異株各含25微克。輝瑞BNT藥廠則研發「原始株+Omicron BA.4/BA.5 變異株」,每劑0.3ml,原始株及變異株各含15微克。Q3:我國採購含BA.1的次世代疫苗,對BA.5有預防感染效果嗎?A:雖然藥廠已研發含BA.5變異株的雙價疫苗,但目前僅有動物試驗加上BA.1的佐證資料,且只有美國核准該疫苗緊急使用授權(EUA)。行政院首席防疫顧問張上淳表示,無論是否曾感染新冠病毒,含有BA.1病毒株的雙價疫苗對上BA.4及BA.5,中和抗體效價是接種原本單價疫苗的1.68倍,對BA.5也有預防感染效果。Q4:次世代疫苗已可以使用於臨床了嗎?A:衛福部食藥署2022年9月2日審查通過莫德納「雙價疫苗」,為每劑0.5mL,是25微克原始株+25微克Omicron BA.1。輝瑞BNT的次世代疫苗,食藥署表示,目前僅在8月中旬收到少數初步文件,仍需待文件備齊,才能進行EUA緊急授權的審查作業。至於莫德納「原始株+Omicron BA.4/BA.5 變異株」,目前僅有動物實驗資料,且僅有美國給予EUA。Q5:台灣採購多少次世代疫苗?什麼時候到貨與施打?A:國內與莫德納公司今年簽約採購共2000萬劑疫苗,目前還有1000萬劑餘額,可選擇採購次世代疫苗,明年則有1500萬劑額度。預估首批將到貨300萬劑。指揮中心指揮官王必勝表示,莫德納次世代疫苗最快9月底到貨,力拚9月底或10月初開打。Q6:誰是次世代疫苗優先接種對象?施打間隔時間?A:衛福部傳染病防治諮詢會預防接種組(ACIP)2022年9月5日決議,莫德納次世代疫苗分兩階段接種:第一階段:65歲以上長者、長照機構住民、18歲以上免疫不全及免疫力低下者。第二階段:第一類醫事人員、機場港埠、居家檢疫相關工作人員及航空機組員/船員、機構與社福照護系統相關工作人員、50至64歲成人、18歲以上因外交、公務、洽商等工作需求需出國者。Q7:應該現在打第四劑,還是等次世代疫苗 ?A:台大小兒感染科主治醫師黃立民建議,本身年紀較長且與第3劑接種已間隔4、5個月,可以先打原有疫苗,加強免疫力;若身體狀況尚可,且Omicron持續流行,可稍微等待接種次世代疫苗。次世代疫苗施打,需與上一劑間隔三個月。Q8:次世代疫苗的副作用會比較小嗎?A:目前已通過食藥署EUA的莫德納次世代雙價疫苗,作為追加劑常見的副作用,以輕中度為主,主要症狀為注射部位疼痛及腫脹、疲倦、頭痛、肌肉痠痛、惡心、嘔吐、發燒。Q9:新冠疫苗要一直打下去嗎?A:台大小兒感染科主治醫師黃立民表示,一直打同一種病毒株疫苗,已無法再催出更強的免疫反應對付新型變異株,因此需要接種追加劑。是否未來每三個月就得接種一次,仍要視未來病毒株是否改變或是致病力減弱情形。Q10:一直施打同款疫苗,會造成疫苗疲乏嗎?A:指揮中心醫療應變組副組長羅一鈞認同可能出現疫苗疲乏,他表示,觀察性研究顯示,同款原始株疫苗打到第3或4劑,抗體濃度會升高,但抗體持續狀況會減弱。
-
2022-09-08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呼籲別等莫德納BA.5次世代 李秉穎:會永遠打不到疫苗
食藥署日前通過莫德納次世代疫苗EUA,但版本為針對BA.1的版本,而非美國通過的BA.5版本,對此國民黨連日抨擊疫情指揮中心。對此,指揮中心ACIP召集人李秉穎表示,平均3至6個月出現一次主要突變,要是永遠再等新疫苗,我們將永遠打不到疫苗,民眾可以放心施打莫德納BA.1次世代疫苗。李秉穎表示,預計9月底開始使用莫德納BA.1次世代雙價疫苗,不管莫德納、BNT輝瑞,都是原型株加BA.1。在人體試驗內可看到,次世代疫苗對現在流行的BA.4、BA.5,不管以前有無感染過,抗體效價都高於原型株的抗體反應,次世代疫苗引起的疫苗反應,對BA.4、BA.5比較有效,基於研究結果,並且BA.4、BA.5會成為主流病毒株,因此ACIP選擇使用次世代疫苗。在野黨質疑「台灣流行BA.4、BA.5病毒株,但疫苗卻買BA.1版本,為何不買BA.5疫苗?」李秉穎說,莫德納疫苗BA.5版本還未上市使用,世界各國僅美國緊急授權,也只有動物試驗資料,後續還是要經過藥證單位審查。指揮中心也持續關注BA.5疫苗,未來若有BA.5可以買,且經過藥證審查就會採購,但現在BA.5無法馬上拿到,也無法供貨世界各國。「BA.5變異株已突變多月,預期年底前再有新變異。」李秉穎說,新冠病毒平均3至6個月出現一次主要突變,屆時若出現BA.6、BA.7變異株,也或將成為主要流行株。若現在不打BA.1疫苗,BA.5疫苗要二、三個月,到時BA.5又不是主流了,就又會有新的病毒株,「變成我們永遠在等待,永遠都沒打到疫苗」。李秉穎表示,目前防疫策略以「現有的」、「較能對付變異株的」次世代疫苗先打,各國態度都一樣,歐洲、加拿大也是用BA.1版本疫苗,呼籲民眾不要等待最新的疫苗。但目前莫德納BA.1次世代疫苗不建議年輕人施打,會如何觀察時機向下開放年齡層?指揮官王必勝則說,ACIP本周一通過建議,分成第一、二梯次,這兩天也說明施打細節,先把這兩梯施打完,才會討論如何開放其他民眾施打。至於台灣BA.5疫苗採購是否要另行簽約?王必勝說,原先簽署的合約是採購「未來莫德納疫苗」,但若是其他疫苗公司則要另外簽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