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4-16 醫療.新陳代謝
搜尋
身高
共找到
373
筆 文章
-
-
2021-03-31 養生.健康瘦身
國中女吃棉花減重 腸道阻塞
15歲女國中生常被家人嫌胖、大腿粗,讓女學生十分在意,誤信「吃棉花減重法」,一年下來,竟吃下一條厚棉被與鋪棉外套,導致嘔吐、腸道阻塞,經手術才將塞滿腸道的棉花由肛門擠出,未來可能有腸沾黏後遺症。衛福部統計,國內一成以上的5至19歲的兒童及青少年有肥胖問題。台灣兒科醫學會理事長李宏昌表示,臨床上看到許多青少年對肥胖有錯誤見解、不了解自己正常體位的數值,導致健康亮紅燈。馬偕兒童醫院小兒胃腸科主治醫師楊俊仁說,收治過一名16歲的患者,身高172公分、體重高達139.4公斤,BMI值飆到47.12,屬於極度肥胖患者,不但有三高,也有脂肪肝、肝臟輕微纖維化。為方便家長、小孩共同管理體位,維持身體健康,國健署建置「兒童及青少年版BMI計算機」,只要輸入性別、年齡、身高與體重,即可算出該年齡層建議的BMI,快速檢定體位是否正常。不同於成人BMI大於24即過重、大於27有肥胖問題,楊俊仁指出,兒童與青少年在不同年齡層均有不同標準,當BMI超過該年齡層的85百分位以上,即為過重,超過95百分位以上時,則為肥胖。許多研究證實,兒童時期過重與肥胖會增加日後罹患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等代謝症候群的風險,也會影響社交與學習。若兒童體位已達到肥胖、極度肥胖,李宏昌建議,應就醫評估體位及危險因子,並身體檢查了解是否有潛在疾病。
-
2021-03-30 該看哪科.兒科
家長嫌太胖 國中女信偏方吃「棉花」減重釀嚴重腸沾黏
體重過重、過輕都不好,然許多兒童、青少年不知正常體位標準,常常不該減重卻減重,應該減重卻不知。身形纖細的15歲女國中生,身高、體重、BMI數值均正常,但家長卻常嫌棄女兒胖、大腿粗,不該吃宵夜,讓女學生十分在意,誤信網路謠言「吃棉花減重法」,一年下來,竟吃下整整一條厚棉被與鋪棉外套,導致嘔吐不已、腸道阻塞,經手術,才將塞滿腸道的棉花由肛門擠出,但未來仍可能有腸沾黏後遺症。4月4日兒童節即將到來,台灣兒科醫學會今舉辦「支持與鼓勵推動體重管理記者會」,呼籲家長、小朋友都應對體位有正確的認知,平時生活習慣維持「健康吃、睡眠足、運動多」,避免慢性病上身。根據衛福部統計,國內5至19歲的兒童及青少年有肥胖問題者超過一成,台灣兒科醫學會理事長李宏昌表示,台灣兒童、青少年肥胖盛行率雖逐年下降,但臨床上也看到許多青少年對肥胖有錯誤見解、不了解自己正常體位的數值,導致健康亮紅燈。馬偕兒童醫院小兒胃腸科主治醫師楊俊仁說,之前收治過一名16歲的患者,食量比同齡學童大出許多,但家長覺得男生「高高壯壯」並無不好,直到收到學校體檢報告,發現身高172公分、體重卻高達139.4公斤,BMI值飆高到47.12,屬於極度肥胖,連帶有高血壓、高血脂、糖尿病等三高問題,另也有脂肪肝、肝臟輕微纖維化。為方便家長、小孩共同管理體位,維持身體健康,國民健康署建置「兒童及青少年版BMI計算機」,只要輸入性別、年齡、身高與體重,即可算出該年齡層建議的BMI,快速檢定體位是否正常。不同於成人BMI大於24即過重,大於27則有肥胖問題,楊俊仁指出,兒童與青少年在不同年齡層均有不同標準,當BMI超過該年齡層的85百分位以上,即為過重,超過95百分位以上時,則為肥胖。李宏昌表示,有愈來愈多實證研究證實,兒童時期過重與肥胖會增加日後罹患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等代謝症候群的風險,也會影響社交與學習;臨床上發現,許多有體位管理困難的兒童、青少年,很多都是因為家長對於體位管理沒有正確認知,對兒女的言語也會影響他們的減重心態。若兒童體位已達到肥胖、極度肥胖,李宏昌建議,應帶小孩就醫,兒科醫師會評估體位及危險因子,包含飲食、運動等行為及態度、有無家族或基因等,並藉由身體檢查了解是否有潛在疾病,愈早接受專業治療與定期追蹤,愈能免於疾病的威脅。●兒童及青少年版BMI計算機:https://km.hpa.gov.tw/ChildBMI/ChildBMI.html●兒童肥胖防治實證指引:https://www.hpa.gov.tw/Pages/EBook.aspx?nodeid=3792
-
2021-03-28 該看哪科.腦部.神經
一天要睡多久才夠?睡眠專業醫師教你一招判斷
睡眠門診最常問的兩個問題我在睡眠門診最常聽到的兩個的問題是「要睡多久才夠?」和「你覺得我的睡眠追蹤器怎麼樣?」第一個問題我不回答,應該說不會給出一個具體的數字,因為真的沒辦法。這個問題就像問「十歲小孩身高多少才算正常」一樣,要是我看女兒的班級合照,會覺得孩子們身高差距很大,但都很正常。同樣地,每個人的睡眠需求都不一樣,端看個人的基因和睡眠品質。適當的睡眠量指的是起床後精神飽滿,白天不睏,而且睡覺時間規律,沒有入睡困難。若經常做到這些,能在鬧鐘響前自然醒,週末也不需要補眠,就表示睡眠量很夠,有睡好睡滿。至於第二個問題我通常都很小心,怕冒犯別人。我們生活在一個需要量測一切的時代,總覺得有必要把數據和度量衡應用到生活裡,看看自己採取了多少步驟、Instagram 有多少粉絲、賺了多少錢、消耗了多少卡路里,當然還有睡了多少覺。但我真的不知道追蹤睡眠量有沒有幫助。如果你符合上述標準,白天可以正常生活、沒有困倦感,就算睡眠充足;反之,如果你覺得很累、沒有精神,就是睡得不夠,不需要睡眠追蹤器也知道。再說,除了浪費一點錢外,這類裝置還有其他潛在的缺點。就目前的發展來看,追蹤裝置相對不準確,你在手臂上穿戴五種不一樣的追蹤器,會得到五個截然不同的睡眠時間估計值。這些儀器測量的是運動,不是睡眠,並根據演算法就不同程度的睡眠給出不精確的數字。如果這些裝置能證明你認為的失眠其實是睡眠狀態錯覺,不是因為晚上睡太少,那就有用,但前提是追蹤器能精準捕捉到你的睡眠狀態,給出可靠的數據。另外還有一個問題。如果你已經因為失眠而擔心自己的睡眠狀況,不斷追蹤只會深化這些擔憂,讓你緊抓不放,無時無刻都在關注自己的睡眠情形,反倒會讓問題變得更糟。這種現象現在甚至有一個專門術語叫「完美睡眠主義症」(orthosomnia),也就是根據睡眠追蹤器所顯示的不可靠數據來自我診斷,判定自己患有睡眠障礙。對大多數人來說,睡眠是一種主觀體驗,大部分自認失眠的人其實睡眠量都很正常。要是你期待深度睡眠,睡眠追蹤器卻說你很淺眠,就會影響到你對自己的睡眠感知。當然,我不是說這些裝置或程式完全沒價值。在睡眠受到干擾的情況下(例如進行失眠認知行為治療),這類設備可用來追蹤睡眠情況,看看問題是否有改善或惡化;另外最重要的功能大概是能為研究人員提供睡眠模式的「大數據」,由於目前睡眠量化技術還不完美,納入眾多個體樣本可以稀釋缺點,淡化數據雜訊。至於個人使用方面,尤其是那些來睡眠門診掛號、坐在我眼前的人,我還是抱持著懷疑的態度。執迷於臥床時間和仰賴不準確的測量方式很容易讓人忽略本書提到的重點:生物、心理、行為、環境等因素都會影響睡眠品質和睡眠量。睡眠障礙涵蓋範圍廣重要且值得強調的是,大部分關於睡眠與身心健康關係的研究都不盡完善。從我在書中分享的故事就看得出來,我們對自身睡眠情況的看法大多不可靠。我們對夜晚的感知與現實樣態往往天差地遠。這些研究其中一個主要問題,就是大部分都依賴受試者自陳,以他們的說法為參考。就目前可用的技術來看,要對所有人進行睡眠研究幾乎是不可能的任務,而且執行成本太高。因此,我們觀察大量人群,將睡眠因素與高血壓、心臟病、阿茲海默症等聯繫起來,分類群體,貼上「失眠」或「睡眠不足」的標籤,然而事實上,這些群體可能非常混雜,無法一概而論。以失眠為例,有些人睡眠時間正常,有些睡眠時間短,有些是服藥導致失眠,有些則是因為疼痛或呼吸困難而失眠。儘管我們將睡眠量與死亡率相連結,試圖根據已知因素進行調整,依舊不可能顧及一切,也沒辦法確定那些聲稱自己睡眠時間超過七小時的人是否真的睡了那麼久。請不要誤會,我相信睡眠問題確實會對身心健康造成深遠的影響。我只是認為目前我們尚未完全洞察其中奧祕,還有些微妙的地方等待發掘。隨著科技日新月異,或許將來真的可以長期追蹤睡眠,而不是運動,這些錯綜複雜的情況也會變得更清晰、更明朗。此外,這本書還有一個重要的訊息。我閉上眼睛就睡著的日子已經一去不復返。大多時候,只要我一躺上枕頭,腦袋就會高速旋轉,該完成的論文或講稿、還沒寫的信、聯絡病人、安排會議時間等諸如此類的想法一個個冒出來。可是,有時我會看到診間裡的猝睡症患者前一分鐘還在跟我聊病情,下一分鐘就睡著了;我抱小女兒上床睡覺,望著她瞬間入眠,就像切換電燈開關一樣簡單。看看她和我的病人,就會明白我們為什麼認為清醒和睡眠是完全不同、界限明確的存在狀態,就像鋼筋混凝土路障或柏林圍牆一樣,隔開西邊的清醒與東邊的睡眠。然而,這種看似明顯的分野只是表面的假象,大腦神經核、神經元與迴路在底下錯綜交錯,編出複雜的舞序,攜手合力又互相對抗,共同調節我們參與內在與外在世界的程度,決定我們的意識狀態。各個腦區彼此協調運作,設定晝夜節律,讓我們得以入眠,指引我們走完睡眠週期。隨著夜晚推移,這些迴路會調節睡眠階段,從淺度睡眠到深度的非快速動眼期睡眠,接著再進入快速動眼期睡眠,就這樣周而復始,循環四到五次。大家都知道,系統愈複雜,就愈有可能出現故障。當我遇到技術問題,看著醫院的電腦工程師與資訊系統噩夢搏鬥那一刻,我才意識到學生時代那段要不停開開關關、好讓當機的計算機恢復運轉的日子真的過去了。我們的大腦比世界上任何一種人造系統都還要複雜,這麼複雜的機制出錯率居然這麼低,真的很不可思議。睡眠障礙涵蓋的範圍很廣,睡太多、睡太少,在錯誤的時間或用錯誤的方式睡覺都算。不同的睡眠障礙能讓我們深入了解大腦的運作模式,看看大腦如何影響睡眠,睡眠又是如何影響大腦。清醒的大腦有各式各樣的功能,但有時也會出現異常。我們白天體驗到正常的情緒、記憶、認知,以及所有身而為人與個體意識存在會經歷的事物。一旦過程出了錯,我們就會出現病症和失調現象,例如焦慮、憂鬱、失智、癲癇、偏頭痛等。很多人都認為大腦晚上會徹底休眠,呈現關機狀態,這些病患的情況卻說明了事實正好相反。夜晚的大腦就和白晝一樣有各種功能,也會出現異常,更會對清醒時的生活造成深遠的影響。儘管我們有很棒的進展,更了解日間與夜間生活的關係,我還是覺得我們只觸及了表面而已。很多問題依舊沒有解答,其中有些謎團大到難以想像,比方說做夢的功能,或是我們能否藉由改善睡眠來預防阿茲海默症;有些問題雖然沒那麼根本,但對特定疾病患者來說同樣重要,例如猝睡症患者的免疫系統要如何準確定位神經元、克萊恩-萊文症候群的病因到底是什麼,或是有沒有方法能治癒這些疾病。不過,我們生活在一個充滿希望的時代。隨著遺傳學、神經科學與科技領域不斷向前邁進,睡眠研究技術也以驚人的速度飛快發展。若未來能長時間在家追蹤睡眠,不光是追蹤運動,一定會大有幫助。另外還有辨識與分析大量個體基因的方法、研究和影響大腦的新技術(例如運用磁場或電流刺激等)都能讓我們深入探究、發掘新的見解,而開發蒐集與分析「大數據」(如大量個體醫療數據和睡眠參數)的技術解決方案也很重要。我夢想在我有生之年,很多睡眠問題都能得到解答。我期待有一天坐在診間面對病人提問,不必再說「我不知道」。※ 本文摘自《夜行大腦》。《夜行大腦》作者:蓋伊・萊施茨納譯者:郭庭瑄出版社:臉譜出版日期:2021/03/04圖/《夜行大腦》書封臉譜提供
-
2021-03-22 新聞.杏林.診間
醫病平台/家庭看護工的悲傷情緒何處投遞:帶著隱形悲傷的阿蒂們
【編者按】這星期的主題是「外籍看護」。一位社工學者在安寧病房看到病人過世時,照顧病人多年的外籍看護真情流露的落淚,使她忍不住寫出這篇「家庭看護工的悲傷情緒何處投遞」;接著醫病平台的共同發起人寫出他們夫婦對外籍看護的感激與懷念;也很榮幸邀請到對這議題關心多年的學者就其專業與我們分享國內(台北市)與國外(以色列)對「國際移工」的研究與政策。我們也在此呼籲國人尊重善待這些遠道來幫忙照顧我們家人的無名英雄。幾年前的十二月某日的晚上九點多,得知林媽媽回天家的時間近了,我與教會的師母和姊妹前往醫院的安寧病房探訪。當我們走進10A18病房,入耳的是平靜詳和的聖樂聲,映入眼簾的是林媽媽至親家人感傷不捨的神情。病房中沒有複雜的醫療維生設備運轉的聲音和占據空間的壓迫感,提供給家人親友和林媽媽寧靜的告別空間。等候在病房的是林爸爸、二女兒和外孫女,還有林媽媽的貼身照顧者阿蒂。阿蒂是來自印尼的外籍看護工,是林媽媽的第二任看護,照顧中風臥床五年多的方媽媽約兩年多,她身材嬌小,約150公分,濃眉大眼的五官,一副娃娃臉的長相,看不出已是三十歲的年紀,且有多年看護資歷的照顧者。在等候住在北部的兒孫回來之前,林媽媽的二女兒珍惜著最後向母親告別的時間,俯身貼近媽媽的耳邊不斷地、不斷地輕聲說著感謝與愛媽媽的話語,外孫女則坐在病房內的陪客椅上,清楚地聽著自己的媽媽向阿嬤訴說道別之語,更是忍不住的淚流滿面。林爸爸因難以面對結縭半世紀的老伴即將離世的事實,一個人就這麼安靜的坐病房外約五公尺的角落處。二女兒看到師母來到,連忙起身招呼,壓抑著傷心情緒,向師母說明著先生去接補習下課的兒子,大哥的家庭和小妹的家庭正從台北趕回來的路上,她懇求上帝給媽媽時間等著兒孫都來到…,道盡家人目前面對臨終母親的心情。阿蒂,林媽媽日常生活中的貼身照顧者,則安靜地站在床尾,默默地流淚,當護理人員定時的為林媽媽做身體的護理時,阿蒂立刻用雙手擦乾眼淚,跟上前協助護理師,一觸碰林媽媽的身體,阿蒂淚水如湧泉般,很快又佈滿了臉龐,模糊了視線,阿蒂的雙手卻只能邊忙碌地操持手邊的工作,邊又快速地拭去佈滿臉龐的淚水。這是阿蒂的心情。不一會兒,住北部的兒孫陸續趕到病房,每個人腳步匆忙,帶著憂傷焦急失措的神情走進病房,箭步地靠近病床,淚眼中哽咽地喊出:「媽」,每一個人對母親聲聲的呼喚,都讓氣氛更加傷感,眾人也跟著鼻酸哽咽。林媽媽此時對每個家人而言,各有一種對應的角色關係:「愛妻」、「媽媽」、「阿嬤」。每個人都可以透過一個特定的稱謂,向母親、阿嬤表達自己內心的不捨與感傷。當家屬們哭成一片時,阿蒂的眼淚更是決堤,在不需要為林媽媽做任何護理時,她總是退到病房的角落,默默地流淚。在病房中每個人站立的位置,象徵著與林媽媽的關係,家人緊鄰著病床,阿蒂則是退在病房的角落,隔著家屬,注視著病床上的林媽媽。空間雖區隔出阿蒂與其他家人和林媽媽之間差異的社會關係,然而,阿蒂止不住的淚水,無法壓抑的情緒,訴說著阿蒂與這家人的關係不單是勞雇契約上規範的勞雇關係,而是存在著類家人的情感。林媽媽的大媳婦,身高高過阿蒂一個頭,轉身看見淚流不止的阿蒂,連忙雙手抱住個子比她嬌小的阿蒂,直拍著她的背,安撫地不斷說著:「阿蒂,謝謝妳,謝謝妳……」溫暖的安慰與真心的感謝,讓阿蒂壓抑的悲傷,俯身在大媳婦的懷中傾瀉而出。這一幕,她們安慰彼此的情感跨越勞雇關係,倒像一家人。阿蒂情緒平靜下來後,眼中噙著淚默默地走出病房,安靜地坐在安寧病房的交誼廳等候著,用她自己的方式和照顧多年林媽媽告別。看著阿蒂瘦小蜷縮的身影,獨坐一隅更顯孤單。病人在臨終的時刻,陪伴在旁的主要是有血緣關係的直系親屬,阿蒂與病人的關係雖不同於在場的親人,但她流露的情緒卻是與家人如此同調,難過不捨心情是如此一致,若不是當下她所做的工作做為一種身分上的辨識,在10A18病房中真的不容易發覺她是與病患沒有血緣關係的外人。在朝夕相處的照顧日子裡,她曾陪著林媽媽多次經歷緊急就醫經驗,通常是從急診入院,最後都能因病情穩定而順利出院回家;然而,這一次林媽媽沒能照著過往的路徑回到地上的家,同時也是阿蒂工作的地方。這一次,林媽媽的生命轉了個彎,回到阿蒂暫時無法跟隨前往的天家。當林媽媽的後事處理完後,阿蒂也將結束與林家的勞雇關係,轉換雇主,發展另一段新的主雇關係。林媽媽家人的悲傷情緒容易受到專業人員和親友們的關注,但「阿蒂們」的悲傷呢,在與新雇主開啟新的勞雇關係之前,她們又是如何處理這份與上任雇主之間生離死別的情緒?又有誰來關注?
-
2021-03-16 科別.骨科.復健
預防脊椎側彎?專家傳授簡易居家脊椎矯正3運動
就讀小五的黃小妹,常向父母抱怨肩頸僵硬、腰痠背痛,父母原以為只是上體育課肌肉痠痛,只讓孩子貼藥布,症狀嚴重時,則選擇用民俗療法治療。但症狀卻時好時壞,直到在學校健康檢查時,才發現脊柱有不正常彎曲現象。 安排至醫院複診,確診為功能性脊椎側彎,經安排物理治療後終改善症狀。亞洲大學附屬醫院脊椎暨疼痛治療中心主治醫師徐瑋璟表示,功能性脊椎側彎指的是,站立時脊椎呈現S型或C型的彎曲。 發生原因多為姿勢不對稱所致,例如,孩童長期把厚重書包背在單邊肩膀上,寫功課時常常身體歪一邊,或時常癱坐沙發玩3C產品等。他提醒,家長應於小孩發育時期就應特別注意孩子姿勢,以免日後影響身高或視力發育。 物理治療師楊詠順指出,可透過簡單的方式,自我檢視是否有脊椎側彎的現象,包括兩邊肩膀是否等高、是否有一側肩胛骨特別突出、兩側腰部曲線是否對稱,以及身體往前彎時,是否有一側背部特別突出。 為避免造成功能性脊椎側彎發生,平時須注意:選擇雙肩背負式背包、站立時避免駝背及三七步、坐姿時保持端正避免身體歪斜。此外,楊詠順也提供日常簡單運動,讓大家可在家伸展脊椎,加以矯正。 伸展運動1:貼牆壁站立 將兩腳打開與肩同寬,抬頭挺胸縮下巴,將後腦杓、兩側肩胛骨、臀部及後腳跟輕鬆靠著牆壁,且鼻子、下巴、胸骨連成一直線,一次維持5~10分鐘,一天3次。除了能改善駝背姿態,養成抬頭挺胸習慣。 伸展運動2:脊柱平衡運動 採四足跪姿,將右手臂往前伸、左腳向後伸展,並維持10秒後;換邊,將左手臂往前伸、右腳向後水平伸展,維持10秒。配合呼吸反覆交替練習,一次10~15下,一天3次。 伸展運動3:背部肌肉訓練運動 採趴姿,以肚子為支點,雙手向前伸展,再將雙腳同時抬起離開地面,維持5秒後、休息。一次10~15下,一天3次。該動作因四肢離地抬起,身體重量全數落在腹部,因此需要背部肌群大量參與做工,能強化後背肌群。 徐瑋璟提醒,不論是發育中的孩童或是成人,平時應該隨時注意自己的姿勢,若有不正常歪斜,或身體出現疼痛,就應該尋求專業醫師的協助,並且透過日常運動來強化和維持正確姿勢。
-
2021-03-14 養生.健康瘦身
打擊肥胖!衛福部促看診測BMI
台灣成年人肥胖盛行率突破二成、五到十九歲兒童青少年則每十人就有一人肥胖,為協助國人「鏟肉」,衛福部國健署研擬從醫療端下手,推動「健康體位認證醫院」,協助監測患者體位,盼能每次看診皆紀錄身高、體重及BMI值,一旦有過重、超重或過輕將主動介入協助。國健署調查,國人肥胖最主要的原因就是「不動」、「久坐」、「嗜高糖高熱量飲食」。近期APEC國家肥胖盛行率公布,台灣五至十九歲排行從第十名降至第十一名,肥胖比率為百分之十一點二,但相較於南韓的百分之八點五、日本的百分之三點三,仍有一大段距離。國健署社區健康組組長羅素英表示,維持健康體位過去大多認為是「個人的事」,政府盼能改變角色,化被動為主動。目前研議於健康醫院認證中增加「健康體位認證」,並從兒童青少年開始做起。台灣肥胖醫學會理事長楊宜青說,兒童青少年對健康體位認知不足,即使教育單位交由校護協助監測兒童青少年體位,礙於事情繁雜,最多也只能提供衛教單,告知「要減重」,進一步瞭解過重或過輕的原因,幾乎難以達到,但要從校園端取得兒童青少年定期量測的體位,相對困難。因此希望通過認證的醫院,可以協助監測患者體位,過去初診患者需量測身高、體重,之後建議應記錄所有患者就診當天體位,確認BMI值。一旦發現異常,建議協制定健康體位計畫,也將不健康體位的兒童青少年資料,提供給學校。
-
2021-03-06 醫聲.院長講堂
院長講堂/張煥禎養生祕訣:吃好、睡好、心情好
聯新國際醫院院長張煥禎,除了身分是醫師,還是一名西洋劍好手。大學一年級時加入校隊,曾在全國醫學盃奪冠,大專盃打進前三名。他的養生之道,就是「吃好、睡好、心情好」。從年輕至今,張煥禎長期控制體重在固定數值,且透過運動維持骨質、脂肪量。去年底他回國剛完成防疫隔離,「許多人都說我瘦了」,身高175公分的他,為防疫瘦了6公斤,現在體重76公斤,「剛剛好」。張煥禎主張運動「333定律」,每周運動3次、每次30分鐘、心跳超過130下。運動強調訓練肌力、柔軟度、平衡、心肺功能,從事游泳、快走等都能滿足這些訓練需求。醫師工作繁忙、壓力大,但張煥禎大多能保持心情穩定,不太會煩惱事情,用睡覺解決一切。「40歲前只要3到4小時就進入深層睡眠,如今步入花甲要5到6小時,但慶幸自己睡得著。」他笑說,「能一秒睡著、一秒起床,就有當醫師的本錢。」針對老年人的養生保健,張煥禎提出「吃得下、拉得出來、走得動、看得到、要有錢、心情愉快」6項建議。原則上什麼都吃,只是量多量少的問題,若想保持心情愉快,就要多交朋友或終身學習,「心情影響內分泌,內分泌正常,人就健康,心情開朗最重要。」
-
2021-03-04 科別.消化系統
你以為你很瘦嗎?這個器官胖起來,恐增加死亡機率
世界衛生組織曾指出:肥胖是一種慢性病,而且現在有很多研究顯示,許多癌症背後的危險因子都跟肥胖有關。北投健康管理醫院副院長梁程超指出,民眾在維持身體健康狀態,除了從肉眼上可從體型、體重數字或是BMI指數判斷是否肥胖,但有一項潛藏在身體內部的肥胖是無法經由肉眼觀察,即便外型看起來纖瘦的人,都可能有的脂肪肝。瘦皮猴不忌口仍有可能有脂肪肝30歲的汪先生,身高172公分,體重52公斤,BMI指數僅17.6。在健康檢查前,他自傲自己從小就是吃不胖的體質,怎麼吃都吃不胖,還常被周遭親友笑說是瘦皮猴,更認為自己體型纖瘦就一定等於健康。近期到醫院健康檢查,醫師為他進行報告解說時,看著透過超音波檢查的影像發現已有輕度脂肪肝。諮詢過程中得知汪先生正因自恃從小吃不胖的體質,熱愛吃油炸高熱量食物,手搖含糖飲料更是他每天一定要來一杯的精神飲品,而脂肪肝的形成正是與飲食攝取過多熱量相關。醫師立即建議他應調整良好飲食習慣,以改善脂肪肝,避免發展下去形成肝臟發炎,進一步易使肝臟纖維化,造成不可逆的損傷。什麼是脂肪肝?梁程超指出,當飲食所攝取的熱量過多時,容易轉換為脂肪儲存在肝臟中,當肝臟細胞內積聚過多脂肪,脂肪超過肝臟5%以上時,就稱為脂肪肝。脂肪肝的演進可分為三期,大多數人的早期脂肪肝並無明顯異狀,多數人在健檢時透過腹部超音波檢查才知道患有脂肪肝。直到進展到中、後期脂肪性肝炎,才可能出現:上腹部疼痛、食慾不振、倦怠、腹脹、肝臟部位有壓痛感等較明顯的症狀。<!--@IMAGE_11814437_CENTER_0@-->根據瑞典最新研究顯示,脂肪肝患者之死亡風險相較沒脂肪肝者增加1倍,且死亡風險隨疾病嚴重程度而增加。腹部超音波是檢查肝臟健康的利器梁程超提醒,由於脂肪肝是我國僅次於B、C型肝炎的肝病,而且不是肥胖者的專利。脂肪肝目前沒有有效的藥物可供治療控制,若想改善脂肪肝最有效的治療方法仍是從日常生活中應調整良好飲食習慣(減少高熱量,精緻碳水化合物及甜食攝取)、培養運動習慣和控制體重開始做起,並且安排健康檢查觀察肉眼看不到身體內部的潛藏肥胖。腹部超音波是檢查肝臟健康的利器,可有效診斷有無脂肪肝的形成。若發現肝臟可疑陰影,可搭配零輻射磁振造影(MRI)施打肝細胞特定性顯影劑的檢查,補足超音波掃描找不到的可疑病灶,完整掌控肝臟健康狀態。延伸閱讀: 。水果最好在晚上8點前吃完! 避免脂肪肝上身,營養師激推6大低GI值水果 。脂肪肝會消失嗎?會遺傳嗎? 專家警告還在做這「7件事」小心變肝癌
-
2021-03-03 養生.健康瘦身
國健署:國人肥胖症每5人約有1人 醫師透露減重要點
最新108年國人十大死因中,至少七項與肥胖有關,且國民健康署最新數據顯示,國人每5人就有1人有肥胖問題。專家表示,逾8成肥胖症患者認為肥胖可以靠自身努力解決,通常不會主動尋求臨床醫師的協助,但其實醫療專業人員介入成效佳,可請教家庭醫學科、內科、新陳代謝科醫師協助減重,臨床減重計畫以3至6個月為原則,每個月約減重1至2公斤,讓患者「務實減重」,循序漸進並能達成目標。根據最新的「國民營養調查2016-2019年」,已有近半(47.97%)成年人有體重超標(BMI>24)問題,其中,更有兩成人口有肥胖(BMI>27)問題,代表平均5位成人中,就1位有肥胖問題。肥胖被世界衛生組織(WHO)定義為一種慢性疾病,且會引起諸多毛病,台灣肥胖醫學會理事長楊宜青指出,在108年國人十大死因中,糖尿病、腦血管疾病、癌症、高血壓性疾病、心臟疾病、腎炎及腎臟病變、慢性下呼吸道疾病均與肥胖有關。另國外研究顯示,肥胖患者相較於體重健康者,罹患第二型糖尿病的風險超過7倍。另國外跨五洲肥胖管理認知研究有14502名肥胖者、2785名醫師參與,亞洲國家包含日本、南韓。楊宜青表示,該研究結果顯示,逾8成肥胖症患者認為肥胖可以靠自身努力解決,認為少吃、多動、持之以恆就可以成功減重,通常不會主動尋求臨床醫師的協助,但其實醫療專業人員協助減重成效佳,可請教家庭醫學科、內科、新陳代謝科醫師。台灣肥胖醫學會秘書長張皓翔指出,臨床門診不乏遇到民眾訂定誇張減重計畫,希望一次減重20公斤等;一般醫師訂定減重計畫以3至6個月為原則,擔心時間拉太長,患者會疲勞,目標下降5至10%體重,每個月約減重1至2公斤,讓患者「務實減重」,循序漸進並能達成目標。張皓翔說,其實吃進去的能量少於人體消耗的能量,體重自然就會下降,若沒有,可能是有控制飲食慾望、製作低熱量飲食有困難等問題,就要引進其他支援,如提供食物選擇方式,必要時會開立抑制食慾藥物,但減重治療仍以「非藥物治療」為先,讓患者健康吃、聰明動、天天量體重。明日3月4日為世界肥胖日,今年主題為EVERY BODY needs EVERYBODY,有「每個人都需要每個人支持」之意,國民健康署代理署長賈淑麗表示,「健康體位」是國人健康的基石,希望大眾對肥胖控制抱有正面的態度,營造支持性環境,讓患者在減重路上不再孤單。●體重控制友善看診環境:診間「停、看、聽」三步驟,醫護主動關心,患者不再害羞詢問。1.「停」確認:患者進入診間坐上診療椅之前先停一停,先測量身高體重,確認體位BMI值。2.「看」關懷:醫護人員看診時發現BMI值超標病患,主動關懷患者的體重控制狀況。3.「聽」支持:傾聽患者對於體重控制的想法,對患者嘗試體重控制意願表達支持,開啟醫病溝通、交流體重控制的觀念,協助患者改善生活環境,提高體重控制行動力。●「肥胖100問+」小冊: https://www.hpa.gov.tw/Pages/EBook.aspx?nodeid=4087
-
2021-03-03 科別.骨科.復健
小五女童肩頸僵硬腰酸背痛 可能背書玩3C引起脊椎側彎
1名國小小五年級女童常向父母抱怨肩頸僵硬、腰痠背痛,父母原以為是上體育課過於痠痛,起初只貼藥布,症狀嚴重時則選擇民俗療法治療,幾個月下來症狀時好時壞,直至在學校接受健康檢查時,醫師發現脊柱有不正常彎曲現象,安排到醫院複診,確診為功能性脊椎側彎,經安排物理治療後終改善症狀。亞洲大學附屬醫院脊椎暨疼痛治療中心、復健科醫師徐瑋璟表示,「功能性脊椎側彎」是指站立時脊椎呈現「S型」或「C型」的彎曲,大部分發生原因為姿勢不對稱所引起,例如孩童長期把厚重的書包背在單邊肩膀上,寫功課時常常身體歪一邊,或是時常癱在沙發上玩3C產品等,家長應於小孩發育時期特別注意姿勢,以免日後影響身高或視力發育。物理治療師楊詠順也指出,一般民眾可以透過簡單的方式,自我檢視是否有脊椎側彎的現象,包括兩邊肩膀是否等高、是否有一側肩胛骨特別突出、兩側腰部曲線是否對稱,以及身體往前彎時,是否有一側背部特別突出。為避免造成功能性脊椎側彎,平時須注意:選擇雙肩背負式背包、站立時避免駝背及三七步、坐姿時保持端正避免身體歪斜。楊詠順也提供日常簡單運動撇步自我矯正:一、貼牆壁站立:兩腳與肩同寬,抬頭挺胸縮下巴,後腦杓、兩側肩胛骨、臀部及後腳跟輕鬆靠著牆壁,且鼻子、下巴、胸骨成一直線,一次維持5~10分鐘,一天三次。二、脊柱平衡運動:採四足跪姿,右手臂與左腳向水平伸展,並維持10秒後換左手臂與右腳向水平伸展維持10秒,配合呼吸反覆交替練習,一次10~15下,一天三次。三、背部肌肉訓練運動:採趴姿,雙手向前伸展,以肚子為支點,雙手與雙腳同時抬起離開床面,維持5秒後休息,一次10~15下,一天3次。徐瑋璟提醒,隨著各級學校過年後陸續開學,家長們不妨利用學校健康檢查中的脊椎側彎篩檢,注意孩子是否脊椎側彎的問題,此外,不論是發育中的孩童或是成人,平時應該隨時注意自己的姿勢,若有不正常歪斜,或身體出現疼痛,就應該尋求專業醫師的協助,並且透過日常運動來強化和維持正確姿勢。
-
2021-03-03 科別.兒科
兒童腸胃炎怎麼辦? 別再補充運動飲料了!
孩子發生腸胃炎,最焦慮者無非是父母了!這時候應該怎麼照護呢? 陳俊仁醫師指出,當嬰幼兒得到腸胃炎時,腸道中代謝乳糖的酵素(乳糖酶)可能被破壞,所以會出現暫時性乳糖不耐症,情況甚至會維持數週。因此在急性期時,有些醫師會建議將沖泡奶粉稀釋以降低乳糖,但養分與電解質也會被稀釋掉,所以不適合長期飲用。如果持續腹瀉,可換成無乳糖奶粉(又稱止瀉奶粉,實際上只是不含乳糖,並無止瀉成份),而且不需稀釋。它的營養成份跟一般奶粉相同,經實驗比較,長期喝一般奶粉跟無乳糖奶粉,小孩的身高跟體重並無明顯差異。兒童腹瀉時不禁食當小孩腸胃炎時,有時吃得愈多,拉得情況也會變嚴重,因此有些醫師可能會教導暫時禁食,因為不吃就比較不會拉肚子。但是新的觀念是愈早進食,腸胃炎的病程反而比較短,也就是好得較快!除非吃東西後,肚子會痛或是嘔吐很厲害,否則並不需要特別要求孩子禁食。選用電解質補充液而非運動飲料 腸胃炎需要補充水份跟電解質,因此有些人會喝稀釋的運動飲料。但運動飲料的糖份高,可能會加劇腹瀉,加上稀釋後電解質含量不足,反而達不到補充電解質的目的。正確的作法應該是到藥局購買電解質補充液,而且無需稀釋即可飲用。嚴重嘔吐先禁食 避免脫水最重要 陳醫師也補充,當兒童腸胃炎時,通常腸胃道功能不佳,有時候進食反而會全吐出來,甚至連藥品都無法吸收(此時可使用止吐塞劑)。有些家長擔心孩子脫水,會不斷鼓勵喝水或進食,結果反而造成嘔吐增加,體內電解質失衡與脫水現象惡化。因此,當兒童有嚴重嘔吐時,要先禁食(時間不定,約2至8小時),口渴時用水漱口或沾濕嘴唇。如禁食後,還是一吃就吐,合併脫水症狀,就需要施打點滴。 有家長認為小兒科醫師開立的止瀉藥不太有效,這是因為強效止瀉藥會減緩腸道蠕動,讓病菌留在體內的時間更久,可能出現毒性巨結腸症、腸道破裂等嚴重副作用。因此,食藥署特別強調,接受醫師的建議與治療,加上生活上的妥善照顧,才是最佳的因應之道!原文引用自:藥物食品安全週報訊
-
2021-02-28 養生.更年期變化
【名家專欄】楊聰財/男性也會有更年期 快速自我檢測10中3要小心
文/精神科楊聰財醫師 男人和女人都有更年期,這是大家要打破的迷思之一。 男性荷爾蒙(睪固酮)的重要性 男性荷爾蒙中,最重要的一種就是睪固酮。其作用包括增進肌肉量與強度、改變體脂肪的比率與分布、維持骨密度、促進紅血球製造、刺激體毛生長、調節男性生殖功能等。同時它也會影響情緒,睪固酮過低時容易鬱悶、提不起勁、喪失性慾,過高時則容易衝動、出現攻擊性傾向。近來,也有研究顯示, 睪固酮會影響認知功能,在動物實驗中還出現失智症的報告。 為何會有男性更年期 睪固酮是男性維持生理與心理正常運作的一個重要荷爾蒙,主要是由睪丸所製造,主要在年紀25歲~30歲是高峰,年紀30歲過後便會逐步慢慢下降,與女性不同,並非一瞬間完全消失,至多是男性荷爾蒙量低於水平(睪固酮濃度指數標準為350 ng/dL以上)。因此,男性更年期的說法,更精確來說,應該稱為 「男性荷爾蒙(睪固酮)低下症,Testosterone Deficiency Syndrome,簡稱TDS」。 男性更年期「男性荷爾蒙(睪固酮)低下症」診斷標準 美國聖路易大學(St. Louis University)的John E. Morley教授認為在老化的同時,睪固酮的含量會降低,這是造成認知功能、體力、肌力、骨骼密度、及性慾降低的原因。根據因為睪固酮不足所引發的臨床症狀,Morley設計一份簡單的問卷(ADAM, Androgen Deficiency in Aging Male),作為睪固酮不足的篩檢: 你的性慾是否降低? 你是否感到缺乏活力? 你是否察覺有體力不足,同時也有耐力不足? 你的身高有否減少? 你是否發現自己「享受生活」的感受不如從前? 你是否感到沮喪,同時(或者)脾氣變壞? 你勃起時的硬度是否無法與過去同日而語? 你是否發現最近運動時,體力變差很多? 你是否在吃完晚餐後就感到昏昏欲睡? 你是否發現最近工作績效每下愈況? 如果問項1或7回答「是」,而且(或是)有任何三個問項回答「是」,建議應該接受進一步的檢查是否有睪固酮缺乏的情形,以及澄清是否有男性更年期症狀的發生 最客觀科學檢測的方法,便是抽血檢驗男性荷爾蒙(睪固酮) 。研究數據估計,台灣地區年紀40歲以上男性,約1成有更年期困擾;50歲以上則約2至3成。 男性更年期的特徵 男性更年期是一種身心症候群: 生理、心理、環境相互影響。男性更年期,不止男性荷爾蒙---睪固酮下降的問題,更是一種身心症候群。影響層面包括生理、心理、精神、人際關係、工作、性愛等方面;前述的每項都一樣重要,而且又環環相扣,都必須被瞭解和治療。 男人常被設定要當「無敵鐵金剛」、默默受苦、永遠當一個保護者,所以日本「男人真命苦」系列,引起許多必須要勉強自己「堅強,做一個強者」的男性廣大共鳴與迴響。而憤怒與憂鬱也與男人老化時面對的生理和性愛問題息息相關。 許多男人到更年期陸續開始有心臟問題、高血壓、攝護腺問題、糖尿病、性功能障礙,這些問題通常又會彼此影響、促使彼此的惡化。25%的男人有熱潮紅,比率雖然沒有女性多,但可能一樣不舒服和難受。男人用行為訴說自己的痛苦,而不是從言語。 男性更年期的治療 治療目標旨在提高血液中的睪固酮濃度,進而改善相關的身心障礙。提高的方法可分為食物療法和藥物療法兩種,食物療法:外含貝殼的海鮮類是補充男性荷爾蒙的最佳食物來源。藥物療法:目前睪固酮的藥物有口服劑型、肌肉注射劑型、經皮膚吸收的貼片劑型和凝膠劑型四種。在治療前及接受治療後的每三個月,一定要定期檢查睪固酮的濃度,一旦補充到正常範圍時便要停止。 男性更年期的預防 所有男性的男性賀爾蒙水平會隨著年齡增加而下降。有些研究指出吸煙及高膽固醇水平會增加男性更年期提早發生的風險,所以你應該立即戒煙及有效控制膽固醇的水平。此外,定期做運動能保持肌肉及骨骼質量。 結語 男人常有一些迷思,例如不可以掉淚、不可以示弱、不會有病等。請記得:自己健康自己顧;健康是一,其他是零;早期發現,早期治療。伴侶讀了這篇文章,也可以留意自己親愛的阿娜答,是否有這方面的困擾。我手上確診的最年輕案例是30歲! 順帶一提:因為男性更年期常常是合併精神與生理症狀,選擇精神科醫療團隊就診,從生理、心理、環境多面向來改善,可是十分重要的選擇!
-
2021-02-24 該看哪科.婦產科
母仔細紀錄兒成長 兒童健康手冊竟成孩兒「救命冊」
小健7個半月大時,媽媽發現他無法成功翻身,也不會伸手抓取身旁喜歡的玩具,查看兒童健康手冊發覺有異,仔細紀錄孩子狀態與自身的疑問,帶著孩子就診,提早發現小健有大運動遲緩問題,即時接受治療,已1歲4個多月的小健現在已可自己扶著家具走路。七歲以下兒童有七次的兒童健康檢查,國健署提供給每一位寶寶的兒童健康手冊,不僅有讓家長協助紀錄孩子成長歷程的項目,同時也提供育兒的保健知識。但是根據國健署102年國民健康訪問調查顯示,僅43.9%的家長會於在健康檢查前完成填列兒童健康手冊「家長紀錄事項」。台灣兒科醫學會秘書長彭純芝表示,家長紀錄事項的設計是希望引導家長紀錄小孩發展情況,如4個月大,應注意脖子能否緊實穩定,6、7個月時能否坐好、翻身,一旦未能達到動作,家長就該注意,並及早帶孩子看診。彭純芝表示,3到7歲只有一次健康檢查,這時是觀察小朋友人際互動、語言、細動作等發展的重要時期,可發現小朋友是否有自閉症的傾向,即使3、4歲時就完成檢查,還是要勤加紀錄。國健署婦幼健康組簡任技正陳麗娟表示,108年7次兒童健康檢查平均使用率達8成。檢查項目主要包括生長評估,會量身高、體重、頭圍,也會檢查聽力、眼睛、口腔等,以及並評估小孩發展狀況,如粗動作、精細動作、語言表達等。陳麗娟建議,爸爸媽媽可參照手冊內容,透過平常的觀察與紀錄,於兒童健檢時主動與醫師討論,以了解小孩生長發育情形,將來也能成為小朋友長大後的寶貴禮物;妥善及永久保存兒童健康手冊,以備國小新生入學、出國留學等所需之健康檢查及預防接種紀錄,若手冊不慎遺失或損毀者,可就近到衛生所申請補發或領取。
-
2021-02-19 新聞.元氣新聞
超級病態肥胖患者動刀減重 健保已開放給付
45歲L小姐身高159公分,體重達153公斤、衣服要穿到4XL尺碼,屬於超級病態肥胖,還合併嚴重睡眠呼吸中止症,晚上睡不好,白天上班沒精神常打瞌睡,後來接受胃縮小術,一個月甩掉15公斤,逐步回復輕盈體態,醫師表示,健保局針對超級肥胖合併呼吸中止症的患者動減重手術已開放給付,符合條件者省下大筆醫療費用,也減去惱人的體重。收治L小姐的高雄健仁醫院美體健康中心主任蔡明憲說,超級病態肥胖是指身體質量指數(BMI)超過47.5以上,L小姐BMI值為60,睡眠時血氧飽和度會降40-50%,不到正常人的一半,臉部及嘴唇會發紫,長此以往可能引發中風、心臟病及死亡風險。「超級肥胖患者只要能減掉10%以上體重,就能有效改善呼吸中止症」蔡明憲說,健仁醫院數百名減重手術個案中,約5-10%屬L小姐這類病態肥胖,幾乎都有三高、呼吸中止症等問題。L小姐為找回健康,後來決定接受胃縮小手術,術後24小時即能進食,48小時就出院返家,一個月後減去15公斤,睡眠呼吸中止症也獲改善,整個人精神變好。預計一年內可減去約40%到70%的體重,目標瞄準55公斤。蔡明憲說,治療病態性肥胖的主流手術為「胃縮小手術」,又稱為袖狀胃切除手術,這種手術在腹部打1至3個小切口進行手術,移除靠近大彎處的胃,只留約100到150毫升的胃部容積,以減少胃容積及減少飢餓荷爾蒙的原理達到減重。手術部位限於胃部,較不會出現營養不良、腸阻塞等後遺症。目前健保針對病態性肥胖合併呼吸中止症的減重手術已經開放給付,給付費用為5萬至10多萬元不等,病人僅須負擔腹腔鏡耗材及健保部分負擔,可大幅減少經濟壓力。
-
2021-02-16 該看哪科.中醫精髓
有體味自己卻聞不到,這是老人味嗎?女中醫教你從體內除臭
小夏的男友身高183 公分,打起籃球來虎虎生風,帥得讓圍觀女生們看著他就歡聲尖叫。但是打完球的汗臭味,卻讓小夏感到受不了,因為汗味加上體味,實在有夠臭。體味是一件奇妙的事,自己聞不到,別人卻哇哇叫。50 +以後要注意,老人味漸漸明顯年輕人有體味,但老人家更有「老人味」,老人味來自於一種成分「2-壬烯醛(2-Nonenal)」。從40 歲開始,我們的皮膚因為開始老化,會分泌較多的2- 壬烯醛,而且與年紀成正比。而且隨著更年期以後荷爾蒙的改變,更會加速這種化學作用,所以50+ 老人味就會更加明顯。由於人年老後新陳代謝也逐漸變得緩慢,老人味就愈來愈重了。體味重通常是因「濕熱體質」中醫稱為「濕熱體質」的人們,身上的味道就是比別人重三分,原因何在?因為「濕」,所以多汗;因為「熱」,所以散發出來。濕熱的人,走到哪裡都會留下體味,房間、廁所、辦公室,連同搭一台電梯的人都可以嗅出來。「濕熱人」不分男女,頭皮容易出油,所以頭髮油埃味重,脖子腋下出汗多,嘴裡也可能會有口氣或口臭,連大小便也比較有味道。喜歡冷飲、喜歡冷氣,但是不愛清淡的食物和湯湯水水熱食。濕熱人也不是沒有意識到,帶給別人的氣味困擾,但是洗澡和噴香水也無法改善,這要怎麼辦才好呢?醫女跟你說,單單常洗澡和勤洗衣服是不夠的,濕熱體質的人會有體臭,就需要從內調理,從體內去除濕排熱,體味才會減。不管是老人味或是體味,都可以經由適當地排汗、排便、調整飲食,帶來改善的契機。一、加強排汗皮膚的汗腺是很強大的排泄器官,可以將體內的廢物經由毛孔排除,更能發散異味。但是濕熱人也說了,我明明就每天流汗流不停,還需要加強排汗?消極的自體流汗不夠,更要積極地去進行排汗,像是中藥泡澡、泡腳,定期讓自己身體的汗腺加大力道,毛孔開合而排出惱人的味道。二、大小便通暢濕熱人要注意,儘量讓自己不便祕,也不可以憋尿。喜歡喝冷水的濕熱人,其實很容易便祕,常常要兩三天後才願意一次排出,又多又臭。冷水對腸胃蠕動沒幫助,反而是多喝溫水,可以讓你的大腸和膀胱都開心,對便便、尿尿順暢,都有幫助。三、飲食調整徹底能讓你改變體質脫離體臭的,就是調整飲食內容,這一點最重要。溼熱人常常是自己飲食不當所造成的體質偏差,食量大、口味重、喜炸物、嗜冰冷,或者愛吃人工添加物的零嘴、精緻的甜點汽水等,會讓身體負擔變大,廢物變多,於是身體忙著排廢和出臭汗。所以飲食上自制,慎選乾淨、健康、原始食材的食物,濕熱體質也是會變好的。含鎂的食物如無花果、冬瓜、玉米、紅薯、杏仁、海藻、海帶、豆類等,能讓惱人的體味改善。還有綠豆清熱,紅豆、黑豆皆利水消腫,都是隨手可得的消除體味食材。酵素豐富的水果也可以改善體味,像是木瓜、蘋果、鳳梨、檸檬等皆有改善體味的奇效,怕鳳梨刮胃?那麼飲用鳳梨汁也很讚。古代宮廷裡的妃子服用杏仁茶、杏仁露、喝茉莉花茶來香體。醫女也建議了兩個中藥內用方,祝你早日脫離體味的煩惱。四、使用香水或是花露水平常可以適量噴點香水來改善體味。泡澡或沐浴後,可以使用下面這個天然花露水來潔淨皮膚和頭皮,讓身體清香。醫女的食療藥膳香體茶材料:石斛12g,梔子花6g,茉莉6g,500c.c.熱水作法:1.中藥材稍微沖洗,加入500c.c.熱水沖泡。2.溫涼後即可當做茶飲。3.喝完後還可回沖熱水繼續喝,第二泡的浸泡時間越久,味道越濃。※一天一服即可延伸保養:香豆水【材料】紅豆、綠豆、黑豆各30g,1000c.c.熱水【作法】1.三種豆類均洗淨,加入1000c.c.熱水煮滾。 2.豆皮不要煮至破,溫涼後即可飲用。醫女的保健穴位有體味困擾的人,記得要促進身體新陳代謝,讓汗腺通暢、毛孔開合正常,異味自然容易散去。可以多運動加強自主排汗,以及按摩以下穴位。勞宮穴【取穴】位於手掌心,中指尖點按掌心處即是。【點按】用拇指重按穴位,或是用拇指食指隔手掌對按。曲池穴【取穴】肘橫紋外側與肱骨(最接近肘橫紋的骨節)連線中點。【按揉】手指垂直皮膚按壓,並旋轉打圈按揉。極泉穴【取穴】位於腋窩頂點,有脈搏跳動處。【撥筋】用四個手指從腋下撥到乳房處。膻中穴【取穴】身體前正中線,兩乳頭連線中點。【按揉】手指垂直皮膚按壓,並旋轉打圈按揉。※ 本文摘自《逆齡食養》。《逆齡食養》作者:杜丞蕓出版社:幸福文化出版日期:2020/11/11《逆齡食養》書封。圖/幸福文化提供
-
2021-02-15 養生.聰明飲食
舌頭上真有味覺地圖嗎?不愛吃苦與舌頭構造有關
你應該要知道的食事丹麥哥本哈根大學食品科學系研究發現,苦味的感受來自舌頭上的乳突結構,也發現了中國人比丹麥人對苦味的感受更為敏感,這樣對於苦味不同的感受是由基因來決定。酸甜苦辣鹹,是人類最基本的味覺感受,感知這些味道的地方正是舌頭,數十年來我們在味覺領域上都被教導每種味道在舌頭上,會有對應的感受位子,但其實近年來發現這件事並不只是如此。不同種族與文化之間對於味道的感知有什麼不同?了解這些差異對於食品商業策略上能夠有相當大的幫助,更能幫助針對不同市場推出適合口味的食品。研究發現:中國人比丹麥人對苦味辨別度更高來自丹麥哥本哈根大學食品科學系(UCPH FOOD)的研究顯示,種族的不同可能會影響一個人對苦味的敏感程度。丹麥哥本哈根大學食品科學系與校內的計算機學系合作,分析的受測者一半是中國人,一半是丹麥人,將乳突用一種全新的人工智能方法繪出具體結構。研究發現種族的不同,舌頭的乳突結構也會有所不同,透過苦味物質「6-正丙基硫氧嘧啶(PROP)」測試,也確實達到同樣的結果。與丹麥人相比,中國受測者的舌頭上,乳突的數量更多,研究人員認為,這樣的結果也說明了為什麼中國人在苦味的感受上比丹麥人更敏感且擅長分辨。了解不同種族的不同味蕾,對產品開發更有幫助「研究發現苦味的感受,與舌頭上的乳突結構有關。」丹麥哥本哈根大學食品科學系教授溫德·布雷迪(Wender Bredie)說,舌頭上的乳突結構是由種族來決定結構的變化,簡單來說就跟身高一樣,不同種族的人會因為基因不同的緣故,而有身高的不同,舌頭的結構也是同理。「對於出口到中國的食品製造商來說,了解亞洲與丹麥的消費者對同一個產品的口味感受不同,這對於產品研究開發相當重要。」溫德·布雷迪說。飲食文化影響食物喜好「遺傳學影響我們的食物體驗感受只是多種因素之一而已,另一個重要的因素與我們的喜好有關,包括食物的紋理與質地。」溫德·布雷迪說。研究發現,儘管絕大多數的中國人(77%)喜歡不太需要咀嚼的食物,但在丹麥卻恰恰相反,有73%的丹麥人喜歡咀嚼硬度較高的食物,如黑麥麵包、胡蘿蔔等。造成這麽大的差異主要的原因與基因無關,而是由於飲食文化的不同與從小所學習到的飲食方式不同而有所差異所導致。酸甜苦辣在舌頭上的感覺分佈,並無法劃分區域舌頭以部位上來看,大區域分為前中後三個部分,舌尖、舌體、舌根。從1901年以來,德國科學家大衛·保利·漢尼格(David Pauli Hänig)撰寫的一篇論文內容中提到,他發現通過將鹹、甜、酸和苦的樣品滴到受測者舌頭的不同部位後,不同的位子上會有特別敏感的區域。也因此大衛將舌頭上的部位分為四個區域。爾後,又有其他的科學家研究發現鮮味的分佈大面積聚集於舌尖到舌體。不過,近年來,研究學者們發現,味蕾的受器分佈遠比我們所認知的複雜,並不是像教科書上那般,區域式的接收味道。長期以來,人們一直認為單一的味蕾可以接收到所有味道的資訊,但是這個想法被研究學者查爾斯·祖克(Charles Zuker)推翻了,多年來他和他的團隊發現了甜、酸、苦和鮮是由不同受體細胞所接受訊號,其中鹹味的受器更是在2010年才被確定下來。也就是說,同時有兩件事情顛覆了過去人們對於味蕾受器的認知。第一,味蕾受器並不是區域式分佈在舌頭上,第二,每一個單一的味蕾受器都有各自負責的味道。8000個味蕾細胞所構成的「味覺接受站」人類的舌頭大約是由8000個味蕾組織所構成,每一個味蕾都包含多種感受器細胞,就是這些味蕾讓你吃得到5種不同的味道感受。味覺信號是通過兩條顱內神經傳導,一條位於舌頭前半部,一條位於後半部,味蕾受器在感知到味道之後,會將這樣的訊號傳遞到大腦,告訴你現在口中所嚐到的味道是什麼。其中更發現,能夠否決掉所謂區域式的味蕾分佈,最實際的例子就是,以甜味來說,過往認為是分佈在舌尖區域,但是研究發現,當舌頭前端經過麻醉後,受測者卻仍舊能夠感受到甜味的存在。來自美國佛羅里達大學的首席味覺研究學者史蒂芬·芒格(Steven Munger)認為,即使舌頭各區域之間,真的存在敏感度的差異,但這些差異相當微小,不足以讓舌頭結構有區域之分,且在喉嚨、上顎等區域也都發現有味蕾細胞的存在。最新的研究不僅顛覆了過去幾十年來,人類對於舌頭味覺的認知,且透過更科學的分析方法,例如利用人工智能的技術,更是幫助了解特定消費族群在味覺的感知有所不同,對於食品產業精準行銷的開發研究,有著相當大的幫助。延伸閱讀▶電子鼻怎麼「聞」出食品詐欺、辨別食品好壞?▶起司為何能讓你胃口大開?原來是因為胃也能感受到鮮味?▶嘴巴也能感受氣味!大聲吸麵不只表示好吃,還能讓食物更香(本文獲「《食力》」授權轉載,原文刊載於此)
-
2021-02-14 養生.健康瘦身
為何光靠節食減肥總會胖回來,還可能變得更胖?
從實驗室觀察《減肥達人》節目讓我們看一下美國代謝學家凱文.霍爾(Kevin Hall)博士在馬里蘭州貝塞斯達(Bethesda)的美國國家衛生研究院(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進行的一項著名研究,他對人類新陳代謝法則似乎很感興趣。他的團隊在《減肥達人》節目後追蹤了其中十四位參賽者,分析其六年後體重和新陳代謝狀況。這些參賽者當初平均每人體重減輕58公斤(128磅),相對於他們參賽當時的肥胖程度而言,這樣的減肥成果相當令人驚訝。但在演出後六年,這些人體重平均增加了41公斤。從新陳代謝來看,難道他們的體重設定點仍然一樣高嗎?比賽剛結束時,他們的新陳代謝率比節目剛開始時低了610大卡(變瘦而減少耗能)。六年後,他們的新陳代謝率變得更低,竟然比在演出此節目之前要少700大卡。這當然會嚴重降低他們的新陳代謝率,亦即若要維持體重,除非每天少吃相當於三道菜的餐點,否則每天就要跑上十公里,才能追上參賽前的新陳代謝率。這些參賽者的體重設定點似乎與減重之前完全相同,所以他們的負回饋系統也正竭盡所能地贏得這場戰爭。無論參賽者在自覺意識上是否反對,大腦潛意識都在強迫他們回復到設定的體重。我可以減肥,但是⋯⋯這點可以證實肥胖患者反覆告訴我們關於節食的訊息。沒錯,短期減肥是有可能的,但從長遠來看,體重總是會回來,因為大腦潛意識總是會打贏對抗主觀意識的意志之戰。節食對人體的長期代謝有健康上的危害嗎?如果已經是長年定期的低熱量飲食,將如何影響新陳代謝?會比開始節食時更低嗎?從目前的飲食研究看,我們知道新陳代謝率會隨體重減輕而減少。有越來越多證據顯示,「反覆」的減重與復胖,亦即所謂的「體重循環」(weight-cycling)或「溜溜球減肥」,都會對將來的減重幅度有所妨礙。韓國的一項研究顯示,經常靠節食減肥又復胖的人,跟沒有「體重循環」的人相比,在節食時脂肪會減少,肌肉會增加(結果變得更重、更難減)。我們在第一章曾經提到,要求人們反覆節食的對照實驗無法正確進行,因為科學監督下的飲食必須限制受試者的行動(例如監獄中的囚犯)。因此這麼多年來,科學家都知道嚴格監督飲食是不切實際的,動物研究才更適合監測「體重循環」對代謝和肥胖的影響。挪威卑爾根大學一項有趣的研究比較了使用三種不同方式餵食的小鼠。第一組進行固定的低脂飲食,第二組進行高熱量飲食,第三組則採用高熱量(十天)與節食(原先攝入正常能量的70%,四天)交替餵食。在八十天內一共進行四次飲食週期,來呈現在飲食期間體重減輕的典型週期,以及恢復正常飲食後的體重恢復情形(但有超過的現象),亦即觀察每次減肥過後體重都會回復並再度增加的情況。如果你針對一位已節食多年的肥胖症患者,繪製他在體重減輕、體重回復和隨後體重調節過高的圖表,看起來便會與節食小鼠的實驗完全相同:溜溜球般的重量來回波動,長期看來每次都會增加體重。在研究結束時,我們發現經過間歇性限制熱量飲食的小鼠體重,要比一直在吃高熱量飲食的小鼠體重還重;也就是說,節食似乎對於控制體重適得其反。這項研究有個明顯的結果,亦即節食小鼠和高熱量飲食的小鼠所攝入的總熱量完全相同。但節食小鼠會以某種方式發展出提高進食效率與節約的新陳代謝。然而,反覆進食的限制卻讓牠們的體重設定點被提高了。為何節食之後會發生這種情況?為什麼我們會先回復減掉的體重,然後還會增加更多的體重呢?我認為人類每次減肥時,都為大腦計算體重設定點增加了新數據,但大腦無法分辨我們憑意志進行的節食,與飢荒等環境災難而造成的食物短缺之間的區別。對大腦而言,這是「同一件事」,節食和飢荒都等於限制熱量和負回饋平衡,因此在計算需要儲存多少能量(脂肪)時,會將這些事件添加到大腦的資料庫裡。從過去的經驗看,人體必須忍受的飢荒/節食越多,大腦潛意識就希望你的體重設定點越高,因為它希望得到保障,以免萬一接下來遇到飢荒/節食等嚴苛環境。這點與現有的研究相吻合,更重要的是,也印證了患者為自己的體重而苦苦掙扎的實際經歷:體重減輕、體重恢復,然後隨著體重設定點提高,體重也會逐漸增加,超過他們剛開始節食時的體重水平。因此,定期節食竟成了「讓身體更胖」的好方法。代謝變化在醫學院裡,我們學習到如果知道病患的身高、體重、性別和年齡,就可以計算出他的基礎代謝率。使用一個稱作「Harris-Benedict公式」的複雜公式,便可準確估算病患目前消耗多少能量,藉以協助他們估計每天需要攝入多少熱量來維持或減輕體重。這個公式也是現在許多智慧型手機app裡所使用的公式,可用來告知人們自己每天會消耗多少基礎能量。這些應用程式的目的在依據新陳代謝的能量輸出,來規畫應該攝入的卡路里數。只要使用我們的第一定律(能量儲存 = 能量輸入—能量輸出),使用者便能規畫出自己的減肥策略。但是這類公式存在一個基本問題,導致所有基於該公式的應用都會出現問題。因為這種程式可以計算出使用者的平均新陳代謝率,但它並未將相同體型、形狀、年齡和性別的人在新陳代謝上的各種差異加入考量。換句話說,這樣的計算公式忽略了我們的「代謝變異性」(metabolic variability)。※ 本文摘自《我們為何吃太多?全新的食慾科學與現代節食迷思》。《我們為何吃太多?全新的食慾科學與現代節食迷思》作者:安德魯‧詹金森 譯者:吳國慶出版社:八旗文化出版日期:2020/12/30《我們為何吃太多?全新的食慾科學與現代節食迷思》書封。圖/八旗文化提供
-
2021-02-12 科別.精神.身心
「我很想吃,但吃了就會想不開…」從厭食到暴食,被卡路里控制的人生
那時,張沁文已經兩年多沒有正常進食了,像掉入一個巨大的黑洞,食物在她的眼中是魔鬼。「我很想吃,但吃了就會想不開,就想死。因為心裡有個聲音在說,那是魔鬼。」剛剛20出頭的年齡,張沁文掉髮、脫皮、長出老年斑,月經也不來了,就連上臺階都很困難。張沁文的父母每天盯著她吃東西,僅僅為兩小塊餅乾和半杯脫脂牛奶,她也會哭一下午,最後邊哭邊吃進去。一到吃飯時間,家裡氣氛就緊張起來…張沁文覺得那段日子是一場無聲的、昏暗的沙塵暴,主觀上知道爸爸媽媽是對的,但她就是無法接受食物,互相矛盾的想法撕扯著她。張沁文所說的病是進食障礙,屬於精神疾病,是神經性厭食、神經性貪食、暴食障礙等一組疾病的總稱。上海市精神衛生中心臨床心理科主任、進食障礙診治中心負責人陳珏對記者說:「進食障礙在精神科裡屬於小病種,而其中的厭食症卻是精神障礙中致死率最高的一種,致死率高達5%~20%。」瘦到28公斤時,張沁文住進了重症監護室。檢查結果顯示,各臟器衰竭,醫院下了病危通知。在那之後的治療過程中,張沁文用網名記錄下自己面對厭食症的狀態以及漸漸康復的過程,並開始和其他病友一起組成互助小組,在網上為其他患者講解病情,為公眾普及相關知識。到底得了什麼病進食障礙本身並不致死,患者死因主要是嚴重營養不良導致的多器官衰竭或是併發抑鬱導致的自殺。就在兩三個月前,陳珏在門診見到一個患嚴重厭食症的年輕女性,將近1.7米的身高,體重只有25公斤,連蹲下去再站起來的力氣都沒有。陳珏趕快聯繫華東醫院消化內科,安排病人先進行內科治療和營養治療,但不到一周,病人身體機能突然崩塌,猝死。「太遲了,來不及了。」陳珏感慨。進食障礙有就診率低的特點。《柳葉刀》雜誌2020年3月刊發的論文《進食障礙:急需創新和進步》中指出,只有約20%的進食障礙患者尋求治療,且往往是在病情發展的晚期,經年累月的症狀未得到及時治療,導致病情惡化迅速,更難控制。進食障礙被認為是西方文化的產物,最早的醫學描述可以追溯到19世紀。從1970年開始,西方醫學對神經性厭食症有了較多記錄,神經性貪食症的病例在20世紀80年代到90年代急劇上升。2017年,據估計,全球有1600萬人受到神經性厭食症和神經性貪食症的影響。中國目前尚未有關於進食障礙的全國性流行病學調查,大眾對進食障礙的瞭解也相對匱乏,相當長時間內,國內僅有兩家醫院設有進食障礙專科:北京大學第六醫院和上海市精神衛生中心。張沁文從18歲開始減肥,身高1.62米不到50公斤的她只是「為了讓腿更細一點」。她給自己制訂了嚴格的食譜,用手機上的軟體計算卡路里,每天攝入熱量不超過800卡,如果能控制在500卡更好。每吃一口都要計算,哪怕多吃了幾顆青豆,她也要計算進去。節食是會上癮的,今天少吃了一點,明天覺得也許可以更少一點。漸漸地,張沁文早餐只吃1/4個紅薯,午餐僅有一小碗青菜,還要在清水中反覆涮過,沒有晚餐。同學提醒她已經太瘦了,不要再節食,她就偷偷把食物藏在袖子裡、口袋裡、餐盤後面。到了大二後半學期,她的體重已經不到40公斤。但她停不下來,對「吃」非常反感,眼中的世界也變了,再沒有任何事情能讓她開心起來,每一天都「盼著今天趕快過去,但又不想讓明天到來」。張沁文的父母意識到她病了,帶著她四處求醫。進食有問題就去看消化科,月經不來去婦科,心臟不舒服去心臟內科,父母還猜測她會不會是因為之前拔牙出了問題,四處查閱文獻,問題還是沒有解決,再去神經外科、臨床營養科、骨科、內分泌科,甚至做了腦電圖和全身CT,還是不知道她究竟得了什麼病。直到有醫生提醒:「會不會是厭食症?」父親到網上四處查找,才終於找到對症的醫院─上海市精神衛生中心。張沁文被確診為「厭食症,伴隨雙相情感障礙」。進食障礙導致情緒失調迄今為止,進食障礙的確切病因尚不明確。就目前已知的研究成果,其發病主要涉及遺傳素質基礎及一系列環境因素,包括生物、心理、家庭、社會文化4個方面。根據西方的流行病學調查,進食障礙患者中90%~95%是女性,發病年齡在12歲~35歲。據陳珏在臨床上的觀察,中國厭食症患者的發病年齡集中在13歲~14歲和17歲~18歲,中考和高考後的假期會是部分學生極端節食減肥的時間段。陳珏解釋說,進食障礙會導致抑鬱、焦慮等情緒失調,尤其是厭食症患者,多數有與抑鬱症共病的情況。2014年,一項由比利時根特大學研究人員發表於學術期刊《危機干預與自殺預防》的研究顯示,自殺是進食障礙患者尤其是神經性厭食症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在進食障礙患者中,11.8%有自殺未遂史,43.3%有自殺意向。美國自殺預防資源中心於2020年2月公布的數據稱,在有厭食症病史的人群中,自殺的發生率為24.9%。儘管確切病因不詳,但陳珏在臨床中發現,進食障礙患者有一些共同特點:他們往往出自生活條件較優渥、層次較高的中產家庭;父母對他們自小寄予厚望,要求嚴格,過度保護,很多患者的母親對自己身材的要求就很高;患者本人通常性格敏感、自卑,過度追求完美,即便自身已經很優秀。一部分厭食症患者會在治療後轉向貪食甚至暴食。張沁文就是如此。出院後,她的體重長了10公斤,還拿到了海外心儀大學的錄取通知書。但長期過度節食後,張沁文的身體出現報復性補償,彷彿是體內放出了一匹脫韁的野馬,她開始了難以控制的暴食,到了國外後變本加厲。開始只是吃6個冰淇淋、十幾份盒飯,後來她連課也不去上了,待在房間裡什麼都不做,不停地吃,無論手邊的食物是什麼,都必須馬上塞進嘴巴。半生不熟的雞肉,她也吃過。「實在等不到它熱好,那時候,我感覺自己不是人。」張沁文說。好幾次,她都吃到呼吸困難。後來,張沁文才知道,她當時的情況屬於「再餵食症候群」,很容易休克,發生危險。情況太嚴重,張沁文只能回國。父母怕她半夜偷偷點外賣,換上了聲控鎖,只要開門就會報警,冰箱也安了鈴鐺。在父母的陪伴下,張沁文再次開始接受治療。在北京大學第六醫院綜合三科病房主任李雪霓接觸過的患者中,像張沁文這樣由厭食轉為暴食的比比皆是。這像厭食在恢復道路上的一段彎路,但沒有清除行為(催吐、服用瀉藥等)的暴食,在經過持續的治療和引導後,身體能夠逐漸恢復健康。在李雪霓眼中,治療中最困難的情況,是限制型厭食轉為暴食清除型厭食,這不但增加了危害性行為,還使營養不良的問題得不到解決。最小的患者只有7歲20世紀80年代,美國哈佛大學醫學院全球衛生與社會醫學系教授安妮‧貝克爾曾在斐濟做了一項文化人類學研究。結果表明,西方「以瘦為美」的觀念影響了人們的審美,從而進一步使人們對飲食的態度和行為發生變化。在陳珏的印象中,30年前自己就讀醫學院時,進食障礙還是一種很罕見的疾病。2002年,上海市精神衛生中心開始使用電腦進行資料統計,那時全年門診就診進食障礙者僅8人次。2005年後就診人數逐年增加,由兩位數增加到三位數,2012年後更是顯著攀升,2016年進食障礙的就診人數超過1100人次,2019年已超過2700人次。李雪霓在一篇論文中提到,2001年至2005年,北京大學第六醫院收治進食障礙住院患者104例,是1993年至2004年總和的3倍。2011年,北京大學第六醫院成立了以收治進食障礙為主的專科病房。在陳珏看來,進食障礙的發病率增加與社會經濟持續發展,人們的精神追求越來越高密切相關。近些年,「A4腰」「鎖骨放硬幣」「比基尼橋」在社交網路的盛行更催化了輿論風向,「瘦」不但意味著美,還與自律、成功甚至社會階層掛上了。1996年的一次世界範圍內的進食障礙流行病調查顯示,減肥是進食障礙發病機制中主要的危險因素,有30%~60%的青春期少女試圖通過節食來減輕體重,有7%~12%是極端節食者。2019年,中國心理學學者任芬和王燕學抽取285名中國女大學生進行研究。他們的研究報告指出,女性的進食障礙與外觀焦慮和抑鬱均呈顯著正相關。在臨床觀察中,李雪霓發現社會文化對「瘦」的肯定還是很多病人康復的重大障礙,醫生不得不花大力氣去扭轉病人的思想。有個病人體重恢復到42.5公斤後,說什麼都不肯再治療,她無法接受42.5公斤以上的體重,因為「××明星就是42.5公斤」。隨著患者數量的增加,進食障礙在中國的發病正朝年輕化和低齡化,並由一線城市向二、三線城市甚至農村地區發展。門診中,李雪霓和陳珏都接診過只有7歲的患者。進食障礙也引起了國內醫療界的更多關注,2016年,大連市第七人民醫院成立了進食障礙專科病房,長春第六醫院、南京腦科醫院、四川大學華西醫院等也加大了對進食障礙的研究。但由於科普和預防不足,多數人不瞭解這種疾病,甚至存在誤解,這使得很多進食障礙患者具有強烈的「病恥感」。張沁文在網上為普通人普及這種疾病的知識,同時鼓勵和幫助病友,而她自己也從陌生的網友那裡獲得了很多溫暖和關懷。她發現了海面下沉默的冰山─很多進食障礙患者認為自己的行為難以啟齒,無處傾訴,也不敢尋求幫助,身邊親人的誤解使他們更加無法接受自己,由此形成惡性循環。很多深陷痛苦的女孩給張沁文發來長長的私信。2020年夏天,張沁文在微博上成立了行動小組,短短幾個月,就突破1000人。一些擅長營養學、心理學、醫學的志願者也慢慢加入,定期為組內的患者做科普和諮詢,讓患者知道,自己不是「怪物」,在康復的道路上並不孤獨。許多人從無數個崩潰、自責、絕望、無助的黑夜裡走了出來,在這條與食物戰鬥的道路上前進。「我們一定會好的。」張沁文很有信心。(米若/摘自《中國新聞周刊》2020年第43期,本刊節選)
-
2021-02-08 該看哪科.婦產科
醫病天地/嬰幼兒缺鋅害成長遲緩
許多父母納悶小孩子為何矮人一截?澄清醫院中港院區小兒遺傳新陳代謝科醫師吳信儒指出,嬰幼兒時期的生長遲緩與營養狀態息息相關。有名10個月大的男嬰即因嘴巴周圍明顯紅疹,且身高不足,被診斷出是因缺鋅造成,經補充鋅3個月後,紅疹沒了,還長高了5公分。吳信儒說,鋅是小兒長高不可或缺的營養元素,它是細胞生長的重要輔酶,維持嬰幼兒正常生長與新陳代謝。經探詢病史發現,這名男嬰約4個月大開始出現厭奶情形,所吃的奶量就不是很充足,吃副食品也出現挑食情形,尤其對肉糜類的副食品更是不想吃進嘴裡。在嬰幼兒飲食中,鋅的主要以母奶或配方奶,以及肉類副食品為主要來源,鋅缺乏的孩童也常見伴隨著蛋白質的低下。此男嬰經營養衛教以及額外補充口服鋅滴劑3個月後,身高明顯增長了5公分。也有一位國小五年級的男生,上國小五年來,座位都在最前排,父母知道自己的小孩有挑食的壞習慣,以為營養不良才長不高,帶來門診原本只想請醫師嚇嚇小孩,勸勸要多吃,經抽血檢驗,赫然發現也有鋅不足的情況。吳信儒指出,嬰幼兒缺鋅症除了表現在嘴巴周圍紅疹情形外,紅疹也有可能出現在手指和臀部,常常被當成口水疹、尿布疹、接觸性皮膚炎,建議家長多加注意。
-
2021-02-02 養生.保健食品瘋
維生素D有利防癌、骨鬆、失智?醫教3招補好補滿,罹癌患者更要補
為什麼維他命D對身體如此重要?江坤俊醫師表示,維他命D對人體而言是相當重要的維生素之一,人體幾乎所有的細胞都受到維他命D調控,補充維他命D對身體而言可說是健康的最高投資。例如我們常聽到孩子若想長高就不能缺少維他命D;長輩若想防骨鬆也得補維他命D,除此之外,若想遠離過敏、癌症、老人失智的風險,維他命D也得至少補充到正常值。而也有不少研究發現,癌症的發生率和體內血液中的維他命D成反比;換句話說維生素D濃度越低,罹癌的機率也就偏高,且患者的預後也就越差。為什麼現代人普遍缺乏維他命D?大多數的人補充維他命D主要都是藉由日曬取得,而這也是為什麼大多數的人都會有維他命D缺乏的原因之一,因為現代人大多都拚命的防曬。而雖然攝取途徑最大宗是日曬,但也還有其他的方法,也就是透過食物及補充劑攝取。不過腸胃道對於維他命D吸收並不好,因此主要還是以日曬為主。3種維他命D攝取來源在台灣若想靠日曬獲取維他命D,需要特別注意紫外線問題,尤其是在中南部一年之中有一半以上的時間紫外線超標,若沒有做好防曬,曬個15~20分鐘左右便容易曬傷,長期下來反而提早老化並且增加皮膚癌的風險。但若想攝取維他命D,在日曬時也不宜擦防曬油,江坤俊醫師建議,若想在避免紫外線傷害及攝取維他命D間做平衡,最好的方式就是選對的時間進行日曬,而一日當中最好的時間就是在11:00~13:00時,陽光直射穿越大氣層時最短距離的時段。每次以15~20分鐘即可不建議久曬,因為久曬並不會使維他命D的濃度身高,反而可能因為皮膚曬黑而阻擋陽光。在飲食上動物性的維生素D3作用比植物性的維生素D2強,而含有維他命D的食物最常見的就是魚類,例如像是鮭魚;其他像是牛奶、植物、藻類、木耳也都含有維他命D的存在。而值得注意的是,木耳100g就約有2000IU的維他命D,平時就可以多加攝取,不過若是想光靠單一食物還是遠遠不夠的,況且食物雖然攝取得到但量非常少。若民眾想要以補充劑來攝取維他命D的話,最關心的莫過於有哪些選擇?如何挑選?江坤俊醫師表示,不論是錠劑、膠囊或是滴劑其效果因人而異,因此在挑選種類時可以多加觀察自己適合哪一種。那麼要怎麼知道自己適合哪一種?方法很簡單,在補充後觀察血中的維他命D濃度是否有增加,若有增加即代表該款維他命D對腸胃道的吸收是較好的。確診癌症更要開始補充維他命D江坤俊醫師也表示,任何的癌症都可以透過補充維他命D來預防,但因每種癌症各不相同,所需的維他命D濃度不同。而維生素D也早已被證實會增強很多化療藥物的效果,並且降低副作用。因此醫師建議如遇癌症確診,就開始補充維他命D,並且每天至少2000IU,在化療完畢之後也繼續補充以預防復發,將維他命D視為日常照護的一部份為佳。資訊來源:江坤俊醫師《每日好D【實踐版】江坤俊醫師的日日補D計畫》(以上新聞文字、照片皆屬《今健康》版權所有,非授權合作媒體,禁止任何網站、媒體、論壇引用及改寫。)
-
2021-02-01 科別.兒科
小孩全身紅疹又比人家矮一截? 醫師診斷發現缺鋅
許多父母納悶小孩子為何矮人一截?澄清醫院中港院區小兒遺傳新陳代謝科醫師吳信儒指出,嬰幼兒時期的生長遲緩與營養狀態息息相關。一個10個月大的男嬰因嘴巴周圍明顯紅疹,且明顯身高不足,被診斷出是因缺鋅造成,經補充鋅3個月後,紅疹沒了,還長高了5公分。吳信儒說,男嬰因全身性紅疹而求醫,在測量身高體重對照生長曲線圖後,發現身高在第3百分位之下,也就是過於矮小,是不正常的身高發展,再加上全身出現紅疹,立即轉給小兒遺傳新陳代謝科做進一步診斷。他說,男嬰從出生5、6個月大就開始出現異位性皮膚炎的症狀,因搔癢而睡眠品質不佳,父母還為小嬰兒戴上布手套防止抓破皮,看了皮膚科擦藥膏也無法根治。門診身體檢查發現該男嬰在嘴巴的周圍也長了紅疹,這種皮膚表現高度懷疑與營養素鋅缺乏有關,經抽血檢驗果然男嬰血中的鋅元素低於正常值,足足少了120微克/升。另外,血中總蛋白量也在低標,才導致生長遲滯。吳信儒說,鋅是小兒長高不可或缺的營養元素,它是細胞生長的重要輔酶,維持嬰幼兒正常生長與新陳代謝。經探詢病史發現,男嬰約4個月大開始出現厭奶情形,所吃的奶量就不是很充足,吃副食品也出現挑食情形,尤其對肉糜類的副食品更是不想吃進嘴裡。在嬰幼兒飲食中,鋅的主要以母奶或配方奶,以及肉類副食品為主要來源,鋅缺乏的孩童也常見伴隨著蛋白質的低下。此男嬰經營養衛教以及額外補充口服鋅滴劑3個月後,身高明顯增長了5公分。也有一位國小五年級的男生,上國小五年來座位都在最前排,排隊在最前方,父母知道自己的小孩有挑食的壞習慣,以為營養不良才長不高,帶來門診原本只想請醫師嚇嚇小孩勸勸要多吃,經抽血檢驗,赫然發現也有鋅不足的情況。吳信儒指出,嬰幼兒缺鋅症除了表現在嘴巴周圍的紅疹情形外,紅疹也有可能出現在手指和臀部,常常被當成口水疹、尿布疹、接觸性皮膚炎,建議家長多加注意。
-
2021-01-10 養生.運動天地
想要增加運動強度 增加重訓的重量就會有效果嗎?
許多人為了改變體態、增加肌力,下班後就去健身房重訓,但若專業知識不足,或沒有專業教練在旁指導,很容易導致重訓效果不佳或是受傷情形發生。醫師建議,不管任何訓練都要適度,循序漸進,並把安全擺在第一,有健康的身體,才有辦法長期訓練,達到重訓目的。Q:想在短時間看見重訓效果,可以專注只練某個肌群嗎?土城醫院骨科醫師楊正邦表示,一般來說,重訓可以達到兩種目的,一種是力量的提升,另一種則是外型的變化。若只是要提升力量,可以針對單一肌群來做訓練,這樣的確能在短時間就達到一定效果,可使重訓目標部位的力量增加。但若是想要改變外型,那想要在短時間內看見重訓效果就有難度,因為要改變肌肉外觀,首先要做的是減脂,必須先做減脂運動,搭配飲食後,讓全身體脂率下降,再來針對想要改變外型的地方做重訓才能達到效果。楊正邦提醒,不管是想增加力量還是改變外觀,都建議不要只針對單一肌群做重訓,因為這有可能會造成嚴重的傷害。舉例來說,如果想練腹肌,每天做仰臥起坐,腹部力量增加後,背部肌肉卻沒有訓練到,會有強烈的不平衡問題出現,可能會造成長期背痛,若是腿部則有可能造成膝蓋、韌帶的受傷。醫師表示,建議民眾做重訓時仍要廣泛性的訓練,平衡各個肌群之間的肌肉量,才能安全的達到健身效果。Q:想要增加運動強度,就要增加重量才有效果?楊正邦指出,許多民眾為了變更強壯,會自己增加重訓器材的重量,雖然增加重量肯定能提升運動強度,不過民眾若沒有足夠的專業知識,有可能錯估自己身體所能負荷的強度,導致受傷。即便同樣身高、體重的人,也會因為年紀、身體條件的不同,使得能夠負荷的運動強度有所差異。民眾若想要增加運動強度,應該先找專業的運動教練,循序漸進訓練,與此同時,增加自己對於重訓的知識,了解安全強度以及安全計畫,再逐步調整重訓強度,才能避免受傷。楊正邦提到,現在有一種訓練方式是綁加壓帶,靠著阻斷血液回流來增強重訓效果,不過若是壓力太大或者加壓時間過長,都可能導致末端組織缺血,這是相當危險的情形,所以做這些訓練時還是要有專業人員在旁協助。Q:重訓後全身痠痛正常嗎?如何分辨是訓練還是受傷造成的不適?楊正邦表示,民眾在重訓完後會因為肌肉代謝,產生乳酸堆積的情形,痠痛也會伴隨而來,這是正常情形,復原時間會依照每個人的訓練強度以及身體狀況有所不同,但痠痛通常1至3天就會消除,若超過3天還不舒服,就有可能是重訓方式不對或者強度太高,出現受傷的情形。他也提醒,重訓時若聽見身體發出異聲,或是骨頭變形、關節異常腫脹,手腳線條出現變化,都可能是受傷的症狀,這時一定要盡快就醫,避免傷勢惡化。Q:重訓出現運動傷害怎麼處理?多久才能繼續訓練?楊正邦說,重訓受傷最初期的處理方法就是「休息、固定、抬高」,先避免傷勢再次因訓練惡化,並把受傷的部位抬高,讓傷口腫脹部位的血液回流至心臟,以此達到消腫的目的,再至醫院接受治療。楊正邦強調,至於回歸訓練的部分,每個人身體狀況不一,主要還是得等痛楚完全消失,一點感覺都沒有才可以繼續訓練。許多運動選手都是受傷後未完全康復,就急著回歸賽場,導致更嚴重的傷害,體育生涯報銷,請民眾一定要謹慎面對,確認身體無恙,才能重新回到重訓場。Q:重訓前後要進食嗎?建議怎麼吃?如果營養不足,可能會影響運動表現,容易疲勞。楊正邦建議重訓前可以簡單進食,像是一顆雞蛋或是一根香蕉,這樣身體才有足夠能量應付訓練。運動後則建議吃雞胸肉、白魚肉、蛋等高蛋白食品,補充身體蛋白質,避免食用油炸物,因為重訓完若吃高熱量食品,會使身體吸收熱量,使得脂肪增加,造成反效果。楊正邦最後補充,民眾除了重訓完吃高蛋白食品外,平時還是要均衡飲食,若為了快速達到健身效果,每天都只吃蛋白質作為主食,會出現營養不均衡的情形,長期下來會導致生病,得不償失。
-
2021-01-06 科別.新陳代謝
喝油養生兼顧減肥? 醫曝「真實案例」下場...小心要命
一位30多歲女性上班族,為了減肥採取生酮飲食,每天起床空腹喝下一桶豬油,利用油在胃內的排空效果差,讓身體處於不飢餓、反胃的狀態。此辦法的確在短短半年內從70公斤瘦到55公斤,但這種極端的減肥方式,也讓她在短期內又胖回原本的體重。非正規減肥法 當心復胖還會影響健康耳鼻喉科診所黃哲緯院長表示,減重者若採取網路上各種非正規的減肥方法、非法的減肥藥或是坊間的直銷產品,只要無法與個人生活型態結合,不只會復胖,更可能比原先還要胖。該名女患者就是因為無法長期忍受不健康的減重方法,即便短期體重有下降,但心理上也受到負面影響,最後只能找尋體重管理門診尋求專業醫療團隊的協助,才漸漸地回到理想身材,目前持續地維持良好的體態且恢復原有的開朗。 長期處於肥胖 會提高死亡風險台灣對於成人的肥胖標準定義採取BMI身體質量指數,即為體重(公斤)除以身高(公尺)的平方,若介於24-27kg/m2為過重,大於27 kg/m2則為肥胖。黃哲緯院長表示,肥胖短期內也許不會對身體造成太大的負擔,但只要處在肥胖的狀態下超過五年,死亡風險會比一般人多兩倍,若肥胖超過十五年,死亡風險更是一般人的三倍,由此可知「肥胖就是一種慢性疾病」。除此之外,肥胖還會帶來許多併發症,體重越重者,不只慢性疾病發生率越高,死亡率也越高,常會伴隨像是糖尿病、心臟病、高血壓、中風、睡眠呼吸中止症等疾病。因此,就算身體目前沒有感到不適,只要體重超標,就可以啟動減重計畫,黃院長表示很多肥胖的患者因為瘦身有成,同時也達到了鼻子過敏緩解與打呼改善的額外效果。 減重的唯一方式是控制 聰明吃、快樂動、每天量體重減重的唯一方式是控制「熱量攝取小於熱量消耗」,透過健康且可長期維持的飲食型態以及搭配運動來平衡每日的總熱量,並且保持積極愉快的心理,必要時可透過醫師評估,藉助藥物輔助或是外科手術,降低減重的困難度。減重的速度也不宜過快,若是以極端的手法控制飲食,將有非常高的機率導致復胖。建議以每週減少0.5 -1公斤為原則,每天大約需要減少500 大卡的熱量攝取,或減少攝食300大卡熱量,增加體能活動多消耗200大卡,都能達到相同的效果。黃哲緯院長提倡「聰明吃、快樂動、每天量體重」來達到減重目標,飲食方面建議尋求專業醫療團隊,不僅可以提供正確知識,讓大家了解減肥不是只能吃水煮餐,還可以給予健康的個人化飲食指引;運動層面,建議每週運動三次、每次30分鐘且心跳130下以上,若無法做到運動333的人,則能夠利用零碎時間動一動,不要產生過度的壓力造成反效果。最後,每天面對體重機上的數字,不是要對數字斤斤計較,而是了解自己身體的變化,評估目前的減重計畫是否有效。(常春月刊/編輯部整理、文章授權提供/健康醫療網) 延伸閱讀: 12小時內進食完成就能減肥? 減重專家曝結果 近5成國人BMI超標!168斷食吃想吃的也能瘦? 減重專家曝「復胖原因」 
-
2020-12-27 養生.家庭婚姻
滑步車競賽有助抗壓性?醫:訓練要適度
滑步車競賽讓二到六歲孩子置身在競技項目中,會不會影響幼童發展,甚至受傷?新北市土城醫院復健科醫師許韶芝表示,有些選手可能在競賽時自行調整座椅高度,騎乘姿勢不正確,造成孩童摔倒,嚴重時恐造成孩童生長板受傷,影響未來身高。許韶芝說,幼童生長發育未成熟,若給二歲至六歲孩童強度過高的訓練,有可能造成傷害,建議孩童應做多方向、多關節運動,避免長時間、高重複性單一運動。許韶芝提醒家長應隨時觀察小朋友的身心狀況,千萬別為了比賽,讓孩子接受超出身體負荷的訓練及比賽。滑步車教練王柏淘表示,一般滑步車戰隊的孩童每周都會參與訓練一次,時間約二個小時,除能訓練孩童平衡感,還能增加肺活量以及反應能力、觀察力。除身體外,孩子心態也會有所成長,能在比賽、訓練過程中增加抗壓性,對未來的成長大有助益。怎麼挑選適合自己小朋友的滑步車?業者黃毅民表示,一般滑步車價錢在一千多元至八千多元,競速型甚至到兩萬元,建議家長要選用金屬車身、使用打氣胎的滑步車,車子穩定度較高,對孩子安全較有保障。
-
2020-12-23 養生.運動天地
零風險健身/專家教你放鬆「背闊肌」 預防下背痛、提高睡眠品質
【文、圖/摘自方言文化《零風險健身!全彩圖解肌力伸展解剖全書》,作者榮皮耶‧克雷蒙梭, 菲德烈克‧德拉維耶, 麥克‧甘迪】所有的身體運動都與脊椎相關, 尤其下背部是出力最多的部位,而重力對椎間盤的施壓,會導致椎間盤所含的水分流失。事實上,椎間盤就像是海綿,其中的水分具有緩衝的作用,當它們受到壓迫時,水分會被排掉,造成脊椎不適,這種液體的流失正是「背痛」的源頭。這也說明為什麼到了晚上,人的身高會比早上減少一到兩公分。入夜之後,由於躺下的姿勢舒緩了脊椎受到的壓迫,椎間盤才又重新充飽水分。預防下背痛 有些人的身體在晚上也很緊繃, 不僅影響睡眠,也因為肌肉過度活躍,使脊椎持續承受相當大的壓力, 導致睡醒還是覺得很累,而且一直受到背痛困擾。這種情況就非常適合利用伸展來舒緩,幫助你的脊椎放鬆, 才能擁有好的睡眠,而且有利於下背部的復原。1. 非常用力時,椎間盤有可能受到壓迫,使髓核往外偏移。2. 吊單槓的時候,脊椎間的小肌肉和韌帶得以伸展,脊椎骨被拉開,椎間盤的壓力減輕,髓核就可以回到原位,也就是椎間盤的中央。放鬆你的脊椎如果直立的姿勢會壓迫到脊椎, 那麼就需要利用背部的伸展運動來加速下背部的復原。你可以透過伸展運動消除背部的壓力,最簡單的動作就是懸吊。吊在單槓上至少三十秒,應該就可以感受到脊椎被拉直,如果剛好相反,你依然覺得脊椎受到壓迫, 表示你的下背部肌肉太緊繃了,必須設法讓它們放鬆,藉由以下介紹的地上伸展動作,你將慢慢學會如何有效舒緩脊椎。背部、下背部和腹部的伸展練習練習這個動作,可以伸展背部和腹部的肌肉,並使脊椎放鬆。1. 躺在一顆瑜珈球上,雙腿彎曲, 雙腳平踏在地上以保持穩定,手臂順著頭的方向伸直。2. 屁股稍微往下降,盡可能伸長手臂,使背部和三角肌得以伸展。3. 維持這個姿勢三十秒,同時緩慢規律的呼吸。手放頸背的變化式1. 躺在一顆瑜珈球上,雙腿彎曲, 雙腳平踏在地上以保持穩定,手臂彎曲撐在頸部後面,使頭和身體呈一直線。2. 屁股稍微往下降,使背部和三角肌得以伸展。3. 維持這個姿勢三十秒,同時注意呼吸要緩慢而規律。趴姿變化式1. 趴在地上,手臂向前伸直。2. 雙手平貼在地上,慢慢把上半身撐起來,頭跟上半身始終保持一直線。維持這個姿勢三十秒,並且規律的呼吸。趴姿進階變化式這個動作跟前一個相同,只是更加強伸展。雙手靠近身體,把上半身挺起來(上半身和手臂形成大約九十度的角度)。這個動作對於伸展腹部肌肉方面非常有效。
-
2020-12-20 科別.精神.身心
姊弟戀無法成雙 專家:美滿姻緣不能只注重表相條件
一個大齡女子希望找小鮮肉結婚;一個宅男工程師想找大姊憐愛的愛情,兩人相遇卻相處不到兩個月就鬧分手。中壢區美滿服務中心主任徐乃義認為,就如同虐待狂與被虐待狂,不一定能和平相處,婚姻還是要雙方個性成熟,價值觀相近不能只注重「表相」外在條件。今年41歲,擁有高學歷的鄭姓女負責人告訴徐乃義,她在全省各大百貨公司設有女裝專櫃,每月收入扣除員工薪水、租金、成本等,淨利超過兩百萬,可惜因創業初期忙於事業,忘記終身大事,如今想要終結單身,希望找年約30的小鮮肉為對象,希望中壢美滿服務中心幫她圓夢。在竹科上班、今年33歲的陳姓工程師,身高181,收入高,外表溫文儒雅,他告訴徐乃義,他是獨生子,加上功課好,一家上下把他當寶,照顧的無微不至,到了成家年紀,希望找個能疼他、讓他、愛他、照顧他如媽媽般的女生。徐乃義雖然內心不甚認同,抱著「不妨一試」且詢問雙方意願後,今年10月安排陳、鄭兩人「個別一對一」,剛開始兩人反應很好,並且還頻頻約會,10月底甚至表示兩人可能在明年元旦結婚。不料,11月中旬,女方向徐乃義抱怨男方不成熟、依賴性高、個性小氣、被動、不懂體貼,男方也抱怨女方是大女人,不會照料人,不體貼,愛說教,甚至說卸妝後很嚇人,這也成了兩人分手的導火線。徐乃義指出,有人探討虐待狂與被虐待狂是否會是絕配,事實上,被虐狂利用從對方施與的肉體上或精神上的痛苦,滿足本身不正常快感的一種病態心理。虐待狂與受虐狂在一個人身上經常互相轉化,比如在老闆、上級面前卑躬屈膝,可以承受無端的呵斥、侮辱;可轉臉面對下級或員工,卻又粗暴的責罵、命令。如今,女方期待小鮮肉青春活力,青春無敵卻少了社會歷練;大姊懂事體貼,卻也有某個程度的控制慾,徐乃義認為,認知的出發點錯誤,也是促成雙方不歡而散的必然。
-
2020-12-19 養生.聰明飲食
不甜的水果不會影響血糖可以多吃? 含糖量其實沒差!這些無糖食物也是陷阱
血糖若控制不好,經常忽高忽低,容易傷害糖尿病患者的神經和大小血管,因血糖的高低與日常飲食息息相關,如何吃得健康便成為重要的課題,然而,糖尿病患每餐可攝取多少的總醣類食物,會因為患者的身高、體重、糖尿病病程、用藥劑量,以及有無併發症等因素而有所差異。糖尿病需飲食控制 讓血糖變化趨於平緩飲食對糖尿病控制的影響非常大。營養師林孟瑜指出,飲食控制的主要目的,除了讓血糖變化能趨於平緩之外,還希望能從中獲得均衡的營養,維持理想體重,進而延緩併發症發生;只要患者能培養正確的飲食觀念,就能讓餐點豐富而多樣化,不再綁手綁腳地拘泥於某種單調飲食模式中,要藉由飲食來協助血糖控制,其實並沒有想像中的困難。醣分成3大類 常見糖有4種 林孟瑜指出,所謂的「醣」,可分為糖、澱粉及纖維質等3大類。一般單純提到的糖,包含葡萄糖、乳糖、果糖及蔗糖等,其中葡萄糖為單醣,而乳糖、果糖及蔗糖為雙醣。在常見的食物中,通常水果是富含果糖的食物,砂糖中所含的大多是蔗糖,奶類則含有乳糖,而甜食常是水果、砂糖及牛奶等製作而成,所以,幾乎各種糖類都包含在內了。澱粉屬可消化多醣類 麥芽糊精也算在內此外,澱粉屬於可消化的多醣類,一般所謂的澱粉或碳水化合物皆為此類。五穀根莖類食物,例如地瓜、馬鈴薯、山藥、紅豆、綠豆、薏仁、蓮子、糯米、玉米等,及米飯、麵食、麥片、南瓜等,都是富含澱粉的食物;其中如玉米、南瓜等,常被當成蔬菜食用,其實應該算是富含澱粉的主食類。除此之外,麥芽糊精也屬於醣類,不過它在天然食物中比較少見,多為原料添加物,例如各式各樣的3合1麥片中,就含有很多的麥芽糊精。纖維質 屬不能被人體消化非澱粉多醣類而纖維質屬於不能被人體消化的非澱粉多醣類,一般常聽到的寡糖類、纖維素、果膠、角質素、木質素等,都屬於纖維質。纖維質的食物來源包括蔬菜、水果、藻類、五穀根莖類、豆類等,不同的食物所含的纖維質成分類別不同,例如蘋果所含的纖維質,就包括果寡糖、纖維素及果膠等,角質素及木質素則比較少。 3大類食物會直接影響血糖 纖維質不需限制攝取林孟瑜表示,含糖或澱粉的奶類、五穀根莖類、水果等3大類食物,在消化分解之後會產生葡萄糖,直接影響血糖,所以,是糖尿病患主要計算每日總醣量的食物種類。而纖維質雖然也屬於總醣類中的一環,但因纖維質無法被人體消化吸收,所以,不但不會影響血糖,反而會促進排泄順暢正常;一般而言,糖尿病患並不需要限制纖維質的攝取,對於富含纖維質的蔬菜,患者仍可以和一般人一樣,每天攝取3~5份。 無糖也會影響血糖 不甜水果含糖量一樣多米飯麵食沒有明顯甜味,但因含澱粉而會影響血糖值,大家可能比較熟知;但不甜的水果、沒有加糖的麥片牛奶也會影響血糖值,卻常被忽略。林孟瑜透露,例如檸檬,雖然吃起來完全不甜,要吃還得加糖,但其實是它本身所含的酸味蓋過了甜味,含糖量仍存在,1顆檸檬還是有1份的總醣量。另外,同一種水果若選擇比較不甜的,是不是就比較不會影響血糖?林孟瑜解釋,水果的甜度與品種有關,而同一種水果甜不甜,則可能與熟度有關,但是對含糖量的差異並不會很大;所以,不論在五穀根莖主食類、水果類或奶類等的選擇上,總醣量的「份數」比「種類」影響更大,只要份數控制得好,糖尿病患大可選擇自己喜愛的主食、水果或奶類等食物。 飲食控制莫害怕 好好認識食物都能吃進肚值得一提的是,很多人聽到飲食控制就害怕,常擔心吃東西會被限制,或覺得太過複雜,而未戰先降。林孟瑜提醒,飲食控制千萬不要預設立場,只要靜下心來好好認識每天吃進肚子裡的食物,且是新鮮食物本身或經過簡單烹調之後,基本上並沒什麼東西是不能吃的。延伸閱讀: 糖尿病打胰島素表示變嚴重了?長期使用傷肝腎? 沒這回事!醫師列3個需使用情況 拿鐵沒有糖? 錯!牛奶就是糖來源,小心攝取過多「隱形糖」血糖飆
-
2020-12-18 科別.腦部.神經
偏頭痛需要做腦波檢查嗎? 醫:答案跟你想得不一樣!
在門診幾乎每天會發生及被問的事:「醫師,你確定我的頭痛不用做檢查嗎?」...因為偏頭痛病因症狀牽涉太廣,不是這篇文章能說清楚,只好縮小到特定的頭痛和特定的檢查詳加敘述,然而真的「偏頭痛,要做腦波嗎?」何謂偏頭痛偏頭痛是一種已知的特定疾病,並不是「偏一邊頭痛」的簡稱或別名。事實上,偏頭痛的頭痛部位,可以是中間或兩邊,甚至在臉上,不一定在頭的側邊。國際頭痛醫學會把偏頭痛分類為「原發性頭痛」,原發性的概念比較不容易解釋,但從相對的「次發性頭痛」來著手就比較容易理解。「次發性頭痛」是指病人有某種疾病,例如腦瘤,而這種疾病會造成頭痛。所以,偏頭痛作為一種原發性頭痛,意思是它不是潛藏另一種疾病造成,它自己就是一種疾病。偏頭痛的成因偏頭痛的成因還不清楚,但很可能是大腦出現「擴散性抑制」(spreading depression)造成。這種「擴散性抑制」是正常大腦都存在的現象,只是每個人敏感性不同;也就是說,一般人要在很大刺激下(例如:車禍、中風)才會出現,偏頭痛患者只要很小的刺激(例如:睡眠不足、月經)就會產生,有些甚至小到病人感覺不到(例如:排卵時的荷爾蒙變化)。所以,偏頭痛的病人固然會覺得頭痛在某些因素下產生,但有時又是無緣無故、自然產生的。大腦出現「擴散性抑制」敏感性不同,以致某些人特別容易偏頭痛,可能是先天(基因遺傳)和後天因素,共同作用導致。而這種基因遺傳,很可能是所謂「多基因遺傳」,所以很難確定父母會遺傳到哪一部份的基因給小孩。這種多基因、先天和後天交互作用的情形,事實上很常見。舉身高為例:父母的身高和小孩的身高絕對有關係(父母高的小孩比較高),但又不是絕對的(有些很高的父母生出很矮的小孩,反之亦然),並受到睡眠、運動、營養等因素影響。所以,很多病人聽到偏頭痛和基因有關,常常覺得自己的父母沒有偏頭痛,所以自己不是得偏頭痛,其實是因為作用的機制和參與的因素很多,有時候會覺得好像不成立,如果以統計學來分析,可以很清楚發現偏頭痛的遺傳性是存在的。如何診斷偏頭痛偏頭痛的診斷,目前都是根據國際頭痛學會所發佈的國際頭痛疾病分類第三版(The International Classification of Headahe Disorder, 3rd edition, ICHD-3):A.至少有5 次發作符合基準B-DB.頭痛發作持續4-72 小時C.頭痛至少具下列4 項特徵其中2項◎單側◎搏動性◎疼痛程度中或重度◎日常活動會使頭痛加劇或避免此類活動(如走路或爬樓梯)D.當頭痛發作時至少有下列1項:◎噁心及/或嘔吐◎畏光及怕吵E.沒有其他更合適的ICHD-3診斷如何治療偏頭痛偏頭痛要做甚麼檢查如果確定是偏頭痛,理論上是不需要做任何檢查,因為檢查也不會發現任何異常。問題是,即便病人的頭痛特徵都符合上述診斷要件,還是不能100%地說就是偏頭痛。如果真的有必要,醫師還是可能會安排像電腦斷層或磁振造影等檢查。一般而言,腦電波對於頭痛的診斷,是沒有幫助的。腦電波這種檢查,主要是針對癲癎,在某些特殊疾病也會有特殊發現(例如:狂牛症、肝性腦病變),但對於頭痛,要檢查出腦瘤或中風這些腦部問題,準確性實在是太低,不值得做。偏頭痛的治療-分為兩部分:止痛和預防◎止痛止痛比較容易了解,就是使用止痛藥。止痛藥可以分為一般止痛藥和偏頭痛專用止痛藥(例如:翠普登類藥物)。除非不得已,一般不建議使用鴉片類或巴比妥類藥物來止痛,因為這些藥物的成癮性比較高,而過於頻繁地使用止痛藥,可能會造成頭痛的進一步惡化。◎預防:預防分為生活中預防和用藥預防。生活中預防:首先要找出有甚麼引發因子,從而預防之。比較常見的包括:月經、壓力、睡眠、生病、天氣變化等等,也有些食物比較容易引發偏頭痛(譬如:巧克力、起司、柑橘類水果等等),但單一食物引發的比例都比較低(
-
2020-12-18 養生.健康瘦身
超有效率「冬季減重攻略」 做到這5點不節食也能瘦
隨著天氣越來越冷,大家都喜歡擠進薑母鴨、羊肉爐店,來替自己進補取暖,但一不小心可能會吃進過多的油脂與熱量,養出肥滋滋的『小肚腩』或『腰間肉』。冬天其實是減重的好時機雖然冬天容易攝取過多的熱量,不過大家可能不知道,冬天其實是減重的好時機,因為冬天消耗的能量比夏天高,若能掌握一些小撇步,也能在冬天維持更好的體態。在這裡,要先回頭認識一下我們的身體,大家都知道人類是恆溫動物,意味著在任何環境下,我們的身體都會努力維持著一定的體溫(體溫過高會造成身體細胞受損死亡、體溫過低會影響體內正常的生理代謝作用),因此當冬天季節來臨,室內外溫度降低,我們的身體要維持一定的體溫,需要更多的能量,這也是為什麼秋冬季節胃口食慾大開的原因。想知道為什麼我們的《自帶》恆溫系統,是幫助冬天減重的好幫手?這時候就一定要認識『基礎代謝率BMR(Basal Metabolic Rate)』,基礎代謝率是指在人體在最安靜穩定的情況下(例如:睡覺),維持生命及生理機能(例如:呼吸、血液循環、維持體溫、細胞新陳代謝…等)所需消耗的最低能量。 前面有提到,冬天季節溫度降低,若外在環境導致體溫下降1度,人體為了維持恆定的體溫,我們的基礎代謝率會自動上升13~14%(氣溫低時,BMR上升;熱帶地區的人BMR較低),這意味著需要消耗更多的能量,如果這時候,我們忍住口腹之慾,並精準控制攝取的食物總熱量,為了維持體溫,自然消耗人體隨身的「能量庫存」,這也是為什麼冬天實行減重,效果比炎熱夏季更好的原因。正確善用基礎代謝率,減重事半功倍如何得知基礎代謝率是多少呢?可以藉由Harris–Benedict equation來計算:Male:66+(13.7×體重Kg)+(5×身高cm)-(6.8×年齡y)Female:655+(9.6×體重Kg)+(1.8×身高cm)-(4.7×年齡y)以小東(Male)為例,體重68公斤、身高175公分、年齡32歲,計算出的基礎代謝率為:1655大卡。但本計算方式若遇上年齡、性別、身高、體重相同,但體組成不同(高肌肉或高脂肪組成)的人,此數據需要另外評估。因此若想知道身體真正的基礎代謝率及體組成,建議可進行「體組成分析儀」的測量,更可清楚知道身體的基礎代謝率、身體年齡、骨質量及脂肪、水分、肌肉、內臟脂肪比例…,對減重計畫更有助益。提升基礎代謝率五撇步除了依靠《自帶》的恆溫系統,幫助秋冬減重外,亦可藉由下列五撇步,促進基礎代謝率,讓減重計畫飛起來。●你還可以看更多:善用反向儲蓄減重法達到瘦身目標(點我)撇步一:每周運動至少三次,每次至少30分鐘,達到「有點喘,但不至於喘不過氣」及「可以說話,但無法唱歌」的心跳速度即可。撇步二:不可惡性節食減重,每日飲食攝取熱量不可低於基礎代謝率,或許一開始體重下降,但身體會以為遇到飢荒,從而降低基礎代謝率。撇步三:吃早餐!吃早餐!吃早餐!吃早餐很重要,所以講3次!長期不吃早餐除了影響基礎代謝率外,甚至可能變成誘發糖尿病的危險因子。撇步四:加強肌肉訓練並攝取優質蛋白質,肌肉比率越高,基礎代謝率會增加,有助於消耗熱量,而攝取優質蛋白質,除了可增加肌肉率外,還可修復運動過程中損傷的肌肉纖維。撇步五:攝取充足水分,有助於身體新陳代謝,若是遇到夏天或是工作大量流汗後,除了要多補充水分外,別忘記攝取適量電解質。 註:腎功能正常情況下充足水分計算小公式~體重(Kg)×30毫升(c.c)=每日建議水分攝取量若能掌握以上5個冬季減重秘訣,即使不節食也能健康甩肉,在過年前打造出完美的體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