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12-12 癌症.攝護腺癌
搜尋
豌豆
共找到
156
筆 文章
-
-
2023-11-27 養生.聰明飲食
肥胖、慢性發炎的原因?植物性食物中的凝集素對身體有害嗎?
我在2023-7-5發表植物的逆襲 – 偽科學經典,指出《植物的逆襲》這本書是偽科學的經典。讀者Samson Shu Lun Tang在2023-11-1在回應欄留言:「我也對植物不宜飲食的說法很懷疑,但也想認識『凝集素』多一點,以堅定對這本書的不可信的理念。所以,希望閣下說多點『凝集素』相關資訊。謝謝你」《植物的逆襲》這本書是基於「凝集素有害論」,而很多人,包括很多醫生,都陷入此一迷思。我發表過兩篇有關凝集素的文章:2017-7-17:生吃,熟食,抗營養素:「事實上,在美國,幾乎沒有什麼蔬菜是不能生吃的。只有一樣例外。那就是豆類。大多數的豆類含有高量的紅血球凝集素,而此毒素是有致命性的。有些豆類,如豌豆,含有較低量的紅血球凝集素,所以可以小量地生吃(但為了安全,沙拉吧不會有)。不管如何,只要用蒸或水煮十分鐘,就可以將豆類中的紅血球凝集素減少200倍。但是,用慢鍋煮是沒有用的。這是因為攝氏80度以下的溫度是無法破壞紅血球凝集素。」2020-7-10:草菇、香菇柄,會引發中風?。這篇文章是在評論王輝明醫師所聲稱的「香菇柄會導致中風」。他說因為香菇柄含有「蛋白質凝集毒素」,所以會導致中風。但是,醫學文獻裡並沒有「蛋白質凝集毒素」這個詞,所以它顯然是「紅血球凝集素」的誤稱。我也指出沒有任何科學證據顯示香菇柄含有「紅血球凝集素」,更不用說什麼它會導致中風。有關凝集素的科普資訊,最詳盡和最中肯的是哈佛大學的一篇文章(2022年一月最後審查)。我把全篇翻譯如下:凝集素或血凝素是一種「抗營養素」。它們存在於所有植物中,但生豆類(黃豆、扁豆、豌豆、大豆、花生)和小麥等全穀物中的凝集素含量最高。由於流行媒體和時尚飲食書籍將凝集素列為肥胖、慢性發炎和自體免疫疾病的主要原因,因此它們受到了廣泛關注。但這些說法背後的真相是什麼?凝集素被定義為與碳水化合物結合的蛋白質。凝集素在自然界中用來保護植物的相同功能可能會在人類消化過程中造成問題。它們能夠抵抗腸道中的分解,並且在酸性環境中保持穩定,這些特性可以保護自然界中含有凝集素的植物。被攝入後,凝集素可以導致紅血球聚集在一起,還會引起噁心、嘔吐、胃部不適和腹瀉。較輕微的副作用包括腹脹和脹氣。動物和細胞研究發現,活性凝集素會幹擾礦物質的吸收,尤其是鈣、鐵、磷和鋅。 豆類和穀物通常含有這些礦物質,因此凝集素的同時存在可能會阻止這些礦物質在體內的吸收和利用。凝集素也可以與消化道內壁的細胞結合。這可能會破壞營養物質的分解和吸收,並影響腸道菌叢的生長和作用。由於凝集素能長時間與細胞結合,因此它們可能會引起自體免疫反應,並且理論上在類風濕性關節炎和 1 型糖尿病等發炎性疾病中發揮作用。這些理論觸動了有利可圖的反凝集素運動,催生了防止體內凝集素活動的暢銷書和酵素補充劑。然而,關於人類飲食中活性凝集素的攝取量及其長期健康影響的研究非常有限。包括凝集素在內的抗營養素最常在發展中國家的飲食中進行研究,這些國家普遍存在營養不良,或者食物種類非常有限,全穀物和豆類是重要的日常主食。重要的是要記住,我們很少吃含有大量活性凝集素的食物。原因之一是凝集素在生的狀態下最有效,而含有它們的食物通常不生吃。烹飪,尤其是使用煮沸或燉等濕高溫方法,或在水中浸泡幾個小時,可以使大多數凝集素失去活性。凝集素是水溶性的,通常存在於食物的外表面,因此與水接觸後會被去除。一個例子是乾燥的豆子。為了準備食用,將它們浸泡幾個小時,然後再煮幾個小時以使豆子軟化,從而使凝集素失去作用。罐裝豆子是在液體中煮熟和包裝的,因此它們的凝集素含量也很低。然而,在低熱下煮生豆(例如在慢燉鍋中)或未煮熟的豆子不會去除所有凝集素。我們的身體在消化過程中會產生酶,降解一些凝集素。其他使這些化合物失去活性的過程包括使穀物和豆類發芽,以及機械性地去除含有最多凝集素的豆類和小麥粒的外殼。不同食物含有不同種類的凝集素,人們對它們的反應也有很大差異。 具有潛在消化敏感性(例如腸躁症)的人可能更有可能因食用凝集素和其他抗營養物質而出現負面症狀。由於報告的凝集素敏感性症狀可透過身體不適來識別,因此合理的解決方案可能是少吃或少吃引起消化問題的食物。凝集素可以作為抗氧化劑,保護細胞免受自由基造成的傷害。它們還會減緩碳水化合物的消化和吸收,這可能會防止血糖急劇上升和胰島素水平升高。早期研究也著眼於使用無毒的少量某些凝集素來幫助刺激無法長時間進食的患者的腸道細胞生長,以及由於凝集素能夠導致癌細胞死亡而用於抗癌治療。在許多大規模人口研究中,豆類、全穀物和堅果等含凝集素的食物與心血管疾病、體重減輕和 2 型糖尿病的發生率較低有關。這些食物富含 B 群維生素、蛋白質、纖維、礦物質以及健康脂肪。因此,食用這些食物的健康益處遠遠超過這些食物中凝集素的潛在危害。原文:植物的逆襲—凝集素有害論的真相責任編輯:辜子桓
-
2023-11-12 養生.聰明飲食
不吃肉怎麼補充蛋白質?可透過互補原則:糙米飯加黃豆增營養
全球蔬食風潮漸盛,有人為了環保少吃或不吃肉,有人因為宗教長年茹素,有人為了動保不碰葷食。蛋奶素、五辛素、全素,不管你吃的是哪一種素,都可能因為食物選擇有限、營養識能不足,而造成身體營養素缺乏。如何在不吃葷食的情況下,靠蔬食補足營養缺口?以下就素食者最容易缺乏的4大營養素,請營養師給出最全面的攝取建議。長期吃素容易因偏食造成營養缺乏,尤其可替代動物性蛋白質的素食選項有限。成大醫學中心營養師黃薇表示,素食主要分全素與蛋奶素。全素者可多吃豆腐、豆漿、豌豆、糙米、全麥、黃豆、毛豆、黑豆、豆皮等蛋白質較多的植物;蛋奶素的蛋白質來源除了豆類植物,牛奶、雞蛋都是優質蛋白質來源,可以補充不吃肉缺乏的動物性蛋白。黃豆、毛豆、黑豆、豌豆都屬優質蛋白,搭配穀物攝取,營養更完整。黃薇指出,人體的蛋白質組成中,有9種必需胺基酸無法自行合成,需要從食物攝取。植物性蛋白質大部分是所謂的「不完全蛋白質」,穀類的蛋白質含較少離胺酸,豆類蛋白質則是甲硫胺酸含量較少。奇美醫院營養科組長賴春宏表示,植物性與動物性蛋白主要的營養成分差異,在於動物性蛋白質多屬於「完全蛋白質」,只有極少數如魚翅、蹄筋等為不完全蛋白質。而植物性蛋白質中,黃豆、毛豆和黑豆都屬於大豆類,其蛋白質含量其實與一般肉類、魚類和蛋類相當,被視為完全蛋白質。近年來受歡迎的豌豆也被視為優質蛋白質來源。而素食者常吃的穀物如糙米、全麥、紅豆、綠豆等,則屬不完全蛋白質,建議全素食可以利用蛋白質的互補原則,例如在糙米飯加入黃豆,提升營養價值。素食者注意食物攝取多元性,蛋白質合成才能順利進行。賴春宏說,當身體需要進行蛋白質合成,特別是對於重要蛋白質如胰島素的合成時,會遵循所謂的「全或無定律」,意思是蛋白質合成所需的胺基酸種類及含量,必須完整齊全,任何缺乏或不足都會影響正常的合成過程,進而導致身體生化代謝異常。許多素食者多以穀類、豆類為主食,賴春宏提醒,應當注意食物攝取的多元性,並確保攝取足夠的鈣質、鐵質、鋅以及維生素B12。建議主食選擇可包括紅豆糙米飯、玉米黃豆飯,而主菜則可以以大豆為基礎食材,例如紅燒豆腐、九層塔炒豆皮等料理。而蛋奶素飲食相對於全素者更具彈性,可以增加蛋類料理,例如番茄炒蛋或蔬菜煎蛋等,以確保蛋白質攝取量充足。此外,每日也應攝取至少1.5-2杯牛奶,增加鈣質補充。吃豆脹氣者、乳糖不耐症,要顧及營養更不容易。有些人吃豆類易脹氣,因豆類寡糖較不易被消化,吃豆類容易脹氣放屁,或有乳糖不耐症的人,這些特殊體質的人吃素食要吃得營養更加不容易。賴春宏建議,在選擇豆類食材時,最好是新鮮豆類,不是經過乾燥加工的,因為乾燥的寡醣含量較高,乾豆隨著保存時間拉長,寡醣含量會增加。豆類烹調前應先浸泡隔夜或12小時以上,如果時間不夠,烹調前可先汆燙一下。催芽也可以將寡醣轉化為糖類,但豆子需要完全煮熟。容易脹氣的人,可在飲食逐漸增加豆類攝取量,讓腸道菌有時間適應。剛開始可以嘗試發酵豆類製品和低纖維豆科植物如天貝和味噌、豆腐乳。不過黃薇提醒,豆腐乳的鈉含量高,不建議大量或長期使用。飲用牛奶若有乳糖不耐症的情況,則建議可從少量開始飲用,再慢慢增加至足量。也可選用發酵乳製品例如優格或是優酪乳、低乳糖或無乳糖的乳製品。這些病患 更適合吃植物性蛋白雖然動物性蛋白質含有較多人體必需胺基酸,但有部分民眾因為身體狀況需求,更適合多吃植物性蛋白。賴春宏表示,罹患慢性疾病如心血管疾病、糖尿病、腎臟病的患者以及健身愛好者,可在日常飲食中適量選擇含飽和脂肪較低的植物性蛋白。此外,近年來致力於降低溫室氣體排放,選擇植物性蛋白食物,也有助於環境保護的倡議。如何減少豆奶類脹氣?1.選新鮮豆類:經乾燥加工後的豆類寡醣含量較高。2.烹調前浸泡:最好浸泡隔夜或12小時以上,或至少在烹調前先汆燙一下。3.從少量吃起:讓腸道菌逐漸適應,或選發酵豆類製品、低纖豆類食物。4.乳糖不耐症者:少量飲用,或選發酵乳製品如優格、優酪乳、低乳糖或無乳糖的乳製品。責任編輯:辜子桓
-
2023-11-02 養生.聰明飲食
肉要最後吃!營養師曝吃蛋白質優先順序,「手掌測量法」教你推算蛋白質份量
當蛋白質攝取不夠,就容易出現肌少症、傷口易感染、疲倦無力甚至免疫力降低容易感染…等症狀。而我們常聽營養師說一般人建議一天攝取6~8份,究竟營養師的「一份肉」是什麼意思?對此,營養師高敏敏替你解惑,讓你不用去營養門診,就能知道關於蛋白質的健康小知識。1份蛋白質怎麼換算?我們平日飲食中要吃多少蛋白質才足夠呢?高敏敏表示一般人建議一天攝取6~8份,「一份肉=一份蛋白質=提供7克蛋白質」。再更精細的算法是,正常成人每日蛋白質攝取量,大約為每公斤體重X0.8克的蛋白質。她進一步舉例,以一個50公斤的人為例,每天至少要吃到約40g的蛋白質。而「一份肉的蛋白質」究竟是多少才算一份?又要吃哪種蛋白質?.一份肉的蛋白質=1/3掌心大小魚肉、肉類=2格傳統豆腐=半盒嫩豆腐=1杯豆漿(約190c.c)=1又1/3片小方豆乾=5湯匙吻仔魚=3湯匙蚵仔=4尾劍蝦=39g納豆=1/3塊黑豆干=1顆雞蛋=2/3豆包=半塊生豆皮=2塊三角油豆腐=3湯匙毛豆仁植物性蛋白質優於動物性蛋白質有沒有發現,不是只有吃肉才有蛋白質!除了蛋以外,還是有很多植物性食物富含蛋白質。高敏敏提醒,植物性蛋白的脂肪、膽固醇比動物性蛋白質更低,且膳食纖維跟植化素更豐富,每天用部分的植物性蛋白來取代動物性蛋白可以讓身體更健康,還能降低死亡率。也建議吃蛋素食的朋友,可以多交替食用各種植物性蛋白質(如豌豆搭配毛豆、或黃豆搭配藜麥),讓胺基酸種類更完整。吃蛋白質優先順序一次看除了注意蛋白質攝取來源,優先順序也很重要,建議這樣吃更健康。1.先以「豆製品」為優先選擇2.再來吃魚肉、海鮮3.然後才吃蛋4.最後才是肉類「手掌測量法」教你用手推算蛋白質份量看到這邊,如果你還不清楚自己到底要吃幾份蛋白質,高敏敏教你用手推算份量,女生跟男生的手掌大小不一樣,所以一個手掌代表的肉份量也是不一樣的。.一般女生是「3份肉手」.比較修長的女生或比較瘦小的男性是「4份肉手」.高大肉壯的男生大部分就是「5份肉手」高敏敏以自身做舉例,表示自己的手掌大小是標準的「3份肉」,去自助餐店都會在肉上大約比一下,建議每天不要吃超過自己的2個手掌攤開大小的肉。蛋白質分為低脂、中脂、高脂若你想攝取足夠蛋白質,又不想吸收太多熱量,建議可挑低脂區的食物來補充蛋白質,才不會攝取過多熱量喔。.低脂蛋白質:一份55大卡食物:雞胸肉、瘦豬肉、花枝、豆漿、蛤蠣、蚵仔、牛腱、一般魚類.中脂蛋白質:一份75大卡食物:雞蛋、雞翅、雞排、豬排、豆腐、豆干、鮭魚、鱈魚、虱目魚.高脂蛋白質:一份≥120大卡秋刀魚、豬蹄膀、香腸、臘肉等加工製品、花字輩肉類(五花、梅花、雪花)看完以上營養師告訴你「一份肉的蛋白質」要吃多少量,跟「教你用手推算蛋白質份量」,你會算自己每天要吃多少蛋白質了嗎,攝取足夠的蛋白質食物非常重要!建議每天都攝取6~8份蛋白質,才不會容易出現肌少症、免疫力變差等症狀。延伸閱讀:.胺基酸就是蛋白質嗎?人體需要幾種胺基酸?動物性與植物性蛋白質差別在哪?.雞蛋、雞胸肉外還能吃什麼?一張圖看懂一天要吃多少蛋白質及如何吃.水煮蛋熱量不是最低!秒懂6種雞蛋料理熱量:瘦身該吃哪種?
-
2023-10-26 名人.好食課
牛蒡到底是蔬菜還澱粉?一圖看懂那些你以為的蔬菜其實都澱粉
蔬菜?澱粉?傻傻分不清楚!快到萬聖節了,街上除了人跟店家開始搞鬼搞怪外,你知道日常中也有些澱粉也在搞偽裝嗎?此次好食課邀請蘇意芳營養師跟我們分享10項真澱粉假蔬菜!下次遇到別再被騙了,以免熱量吃好吃滿!真蔬菜:通常蔬菜類(包含菇類、葉菜類等)每100克煮熟後約半碗至八分滿的份量,且因富含纖維,熱量只有25大卡。*以下為10大民眾常誤會的假蔬菜,熱量皆以100克計算。1.栗子:100克約12顆栗子,熱量264大卡,接近一碗飯熱量。2.豌豆仁:豌豆仁雖然蛋白質比起其他主食類高,但因澱粉也多,所以算在主食類,每100克熱量123大卡,而豌豆莢則屬於蔬菜類。3.地瓜:100克約為3/4-1個小地瓜,熱量121大卡。4.芋頭:100克約2/5個芋頭,熱量107大卡。5.玉米:100克約3/4根玉米,熱量107大卡,另外玉米小時候為玉米筍,則算在蔬菜類,每100克熱量31大卡。6.山藥:熱量85大卡。7.菱角:100克約13個菱角,熱量76大卡。8.南瓜:熱量74大卡。9.馬鈴薯:100克約1/2個中型馬鈴薯,熱量70大卡。10.蓮藕:65大卡。此外牛蒡雖然是蔬菜類,但澱粉量高,每100克即有19克碳水化合物,熱量84大卡!想控制體重者需要注意別把牛蒡當一般蔬菜來食用!火鍋店的配料常見玉米、芋頭、南瓜等配料,如果有吃到1/2碗的份量,建議減少1/4碗飯量,才不會吃下太多熱量喔!【本文獲好食課授權刊登,原文標題:【#一張圖懂吃】誰在搞鬼搞怪!?假蔬菜真澱粉】責任編輯:辜子桓
-
2023-10-12 養生.健康瘦身
一張圖看自己是否「壓力胖」!醫教吃「開心食物」助改善
許多人壓力一大就會暴飲暴食,且都會挑甜食、炸物、冰品之 類高熱量食物來吃,長期下來體重持續增加,也常伴隨許多惱人的不適。澄玥中醫診所莊博雅醫師指出原因,也建議可檢視「壓力胖」的特徵,並可透過飲食改變進行改善。 心情不好、壓力大就想吃東西?醫指關鍵,原來是荷爾蒙作祟? 莊博雅醫師指出,身體長期處於壓力之下,會分泌一種壓力荷爾蒙,稱為「腎上腺皮質醇」,此荷爾蒙會讓人想透過大吃來舒緩壓力,且容易將吃進去的熱量轉變成脂肪囤積在腹部及臀部。另外體內也會分泌「神經胜Y」,會導致食慾增加及傾向高熱量食物,儲存脂肪並容易堆積於腹部。 長期下來引起肥胖,可能會引發如糖尿病、高血壓、高血脂、脂肪肝、冠心病與尿酸痛風等慢性疾病,讓健康亮起紅燈,不可忽視。 一張圖看自己是否「壓力胖」醫指9大項,你中了幾個? 莊博雅醫師也指出壓力肥的特徵,包括暴飲暴食,吃很多又容易餓,或是明明不餓但一直嘴饞想吃。喜歡吃烤炸辣刺激性較高、或是肥甘厚味(油膩、甜品、味道濃厚)、熱量高的食物。腰腹臀部肥胖,大肚腩明顯。情緒煩躁易緊繃,胸悶,呼吸不暢,深呼吸可緩解。頭痛頭暈,肩頸處痠痛緊繃。入睡時間延長,睡眠品質不好,醒後疲憊。胃食道逆流、胃潰瘍、胃出血,口乾口苦口臭,泛酸噯氣,胃嘈雜感,常覺胃脘悶痛。排便不暢,大便硬結或黏膩。女性則月經不規則,經前緊張症候群,乳房脹痛、頭痛,情緒起伏大。若有上述情況,建議檢視自己的壓力狀態及飲食習慣,以維持體態和健康。 改善壓力&壓力性肥胖,醫教改吃開心食物! 莊博雅醫師建議,有壓力性肥胖的族群,飲食可以多補充富含鈣、鎂、色胺酸、膳食纖維的食物。 鈣:有助於調節代謝、燃燒脂肪、穩定神經,可以多補充如牛奶、優酪乳、起司、小魚乾 、牡蠣、豆腐、豆乾、豆皮、深綠色蔬菜、黑芝麻等食物。 鎂:有助於放鬆心情、緩和情緒,可適度攝取菠菜、芥菜、甘藍菜等深綠色蔬菜,以及堅果、酪梨、鮭魚、鯖魚、香蕉、黃豆、豌豆等食物。 色胺酸:是血清素「快樂賀爾蒙」合成的原料,幫助情緒調節,也與睡眠、食慾、學習及記憶息息相關。必須從飲食中獲得,如黃豆、豆腐、牛奶、起司、堅果等豆魚蛋肉類食物。 膳食纖維:長期處在壓力之下,會造成腸胃蠕動功能下降,導致排便不暢。膳食纖維有助促進腸道蠕動、緩解便秘,可多補充膳食纖維並且多喝水,可吃糙米、十穀米、燕麥、芭樂、香蕉、花椰菜、牛蒡、蘿蔔、香菇、黑木耳等。 莊博雅醫師也建議,盡量選擇較清淡的烹煮法的食物,減少食用烤炸辛辣、蔥薑蒜胡椒、龍眼、荔枝、咖啡、羊肉、核桃等溫熱性之物。刺激性與較甜的飲品也需避免,如咖啡、濃茶、酒類。 《延伸閱讀》 .改善壓力防「壓力性肥胖」!醫教穴位按摩、茶飲改善。 .減重醫師教簡單2招瘦肚子!告別啤酒肚、鮪魚肚更有助養生! 以上新聞文字、圖片皆屬《今健康》所有,網站、媒體、論壇引用請註明出處。
-
2023-10-08 養生.抗老養生
天氣轉涼卻不宜熱補?寒露養生的7點建議:早餐建議吃這食物
「寒露」是24節氣中的第17個節氣,寒露後氣溫較白露時更低,露水更多,原先地面上潔白晶瑩的露水快要凝結成霜了,且帶寒意,故名寒露。在溫帶國家,伴隨著深秋的腳步到來,寒露節氣後整體環境逐漸進入萬物凋零狀態,但在台灣位於亞熱帶地區,寒露的氣候表現則有些差異,連帶的盛產農、漁產品也有所不同。在台灣「寒露」時節的天氣與農特產狀況在台灣氣候則是進入夜寒如水,露水將凝結成霜,此時二期水稻己至抽穗末期,進入黃熟期。「稻未出齊、拿犁來犁」,若稻出穗不齊,就得犁掉,無法收成。在本節氣中,在淡水、彰化、台西、澎湖等地外海可捕獲白腹鰆等。台灣西部及東北部海域水溫已降至26度,為百帶魚適水溫帶,故在蘇澳沿可捕獲。台灣周圍水溫仍高,故適高溫魚族,仍有旗魚、沙魚、加納、白帶及紅目鰱等。在這個節氣中,台灣盛產的農產品有:.北部:蕪菁、荷蘭豆、蘿蔔、馬鈴薯、豌豆、茄子。.中部:茄子、豌豆、白菜、菠菜、馬鈴薯、荷蘭豆。.南部:馬鈴薯、苦瓜、西瓜、花椰菜、荷蘭豆、甘薯。寒露的節慶與相關諺語有哪些?九月只有重陽節一個較大的民俗節日,因為在九月九日,月日均值陽數,是重九,也是重陽。秋日登高固是養生之道,所佩所飲的也是長壽之物,而原本辟邪、除不祥的習俗,也逐漸變成具有運動、休閒的作用;這時「九九」可作為長久、長壽解,因而政府定這節日中作為敬老大會,成為敬老節。寒露與諺語:.白露水,寒露風:白露日下雨則寒露日會颱風。.九月颱,無人知:九月本非颱風季節,大家防颱的心理都已鬆弛,故若有颱風常會令人措手不及。.九月九,風吹滿天哮:九月風大,是放風箏的好季節。過去寒露時節,古人做些什麼?.秋收:寒露是秋季收穫的重要時節。在這個節氣中,農民們收割大豆、玉米、高粱等農作物,將辛勞的成果收入倉庫,為寒冬儲備充足的糧食。.登高望遠:在寒露節氣裡,天空晴朗,氣候宜人,正是登高遠足的好時機。人們攜家帶眷,登高望遠,感受大自然的變幻和寧靜。.享用柿子:寒露時節,柿子成熟。人們喜歡品嚐柿子的甜美,以及獨特的果肉質地。據說在寒露時節吃柿子,可以預防感冒,增強身體的抵抗力。.秋游郊遊:在寒露節氣裡,許多地方的秋景迷人,人們會結伴出遊,去郊外賞秋,感受秋天的美好。寒露時節的7點健康建議隨著天氣逐漸變冷,人們需要注意寒露時節的健康保養:一、注意保暖:寒露時節氣溫下降,早晚的氣溫低,中午氣溫高,出行時要注意穿著,避免感冒。二、多吃富含維生素的食物:在寒露節氣中,多吃一些富含維生素的食物是非常重要的。這包括新鮮的水果和蔬菜,如橙子、柚子、蘋果、胡蘿蔔和南瓜等。這些食物富含維生素C和維生素A,可以增強免疫力,預防感冒等其他呼吸道疾病。三、增加運動量:儘管天氣變冷,但適量的運動仍然是必要的。運動可以增強身體的抵抗力,促進血液循環,緩解壓力和疲勞。選擇適合的運動方式,如散步、慢跑、打太極等,保持運動習慣有助於保持健康。四、注意飲食衛生:在寒露時節,氣溫變化大,食物容易腐敗、滋生細菌。因此,要特別注意飲食衛生,避免生吃生冷食物,保證食物的新鮮和熟透,避免食物中毒和胃腸不適。五、調整作息:秋季氣候乾燥,容易影響人們的睡眠品質。為了保護好身體,應該保持良好的作息習慣,保證充足的睡眠時間,晚上注意保持室內空氣的流通,避免長時間使用暖氣或空調。六、適時補水:雖然秋季天氣變涼,但依然需要補充足夠的水分。天氣乾燥,容易導致身體脫水,因此要適時補水,多喝溫熱的水或溫熱的茶水,保持水分平衡。七、改變飲食習慣:隨著氣候變化,身體的需求也會有所改變。在寒露時節,可以適度增加熱量較高的食物攝入,如糯米食品、核桃、花生等,這些食物有助於補充能量,幫助身體抵抗寒冷。寒露的飲食宜忌:秋末轉燥,不宜熱補越接近秋末,寒氣會越來越重,這時候人體濕邪減而燥邪增,寒濕轉成「寒燥」侵肺胃,會有頭痛畏寒、咽乾、鼻燥肌膚乾燥,咳嗽無痰,或痰黏咳不出,甚至用力咳而有血絲,氣逆喘息而口乾渴,胃脹悶,大便乾結等症候,則不可再食生薑、蔥、蒜頭類,需改以芝麻、糯米、粳米、蜂蜜、杏仁、麥門冬、玄參、桔梗等滋陰潤肺燥的藥物來治療。唯芝麻不可過量,以免更化燥傷陰造成聲啞及乾咳不已。另一方面,早餐多吃溫熱食物,最好喝熱粥,像甘蔗粥、玉竹粥、沙參粥、生地粥及黃精粥等。因粳米、糯米均可健脾胃、補中氣。中老年人和慢性患者多吃紅棗、蓮子、山藥、鴨、魚、肉等。此外,台灣不像大陸中原地區四季分明,秋分時節即已有寒意。因此,寒露後不宜熱補。可用山藥燉枸杞及排骨等,山藥本身含有多醣類,有益身體。若在寒露即用羊肉爐等熱補,恐怕身體也受不了。寒露宴食譜(全文摘自說食依舊/節氣美食寒露宴)日前節氣「寒露」,秋日的第五個節氣,從白露、寒露到霜降,生動描寫出天氣由熱轉涼到冷的過程,適逢華梵大學創辦人曉雲導師禪寂18周年,學校舉辦紀念活動,董事長悟觀法師請來知名主廚「阿正」黃守正親上大崙山,在華梵「德味廚」舉辦「寒露宴」,邀我共品。阿正構思的「寒露宴」類似日本佛寺供齋的「精進料理」,除了食材當令,更嚴守食材損耗率不得超過5%的高標準,例如「清澄蔬菜湯」是利用餐會用剩的蔬菜處 理,耗時三天,前兩天分別用清水小火熬出眾蔬之味後放涼濾清,第3天加入蘋果、鳳梨皮、梨子與兩束六年參的參鬚小火熬煮六小時後加鹽、少許昆布粉調味而成,入口時,廳堂雖有沁涼山風吹入,身心卻是暖的。素食的選擇性不如葷菜多元,更考驗主廚對食材的了解、烹調手法、經驗和創意,最重要的是加上「時間」這個天然調味料,才能讓平凡食材吃出不凡。如五品開胃菜中的烤(蒸)番薯,先用蒸籠蒸熟地瓜,再以龍眼炭慢慢烘烤至番薯皮收水,透出烤地瓜風味,放涼後切成適口大小,撒上一小撮布列塔尼給宏德灰鹽,海鹽是神來一筆,除了引味,更讓澱粉不礙胃。野菜焚合燒(燉菜)是道京都式蔬食料理,阿正選擇了南瓜、白蘿蔔、胡蘿蔔、香菇、蓮藕、綠花椰和麵筋等七種食材,先個別以不同手法烹調,最後再組合在同一個器皿,注入些許昆布高湯而成,雖說是一道料理,實際花費了七道料理的工序,原本就因手續麻煩而日漸式微,尤其製作素食難度更高,阿正堅持推出,詮譯出「和而不同」的境界,有君子風。焚合燒中的烤南瓜就花了四到五天,以糖水小火低溫烤到南瓜體積剩下約1/3才大功告成,濃縮出飽滿的甜度和風味;許多人不敢吃的胡蘿蔔,他則用了七個小鍋,加上發酵奶油與味醂、醬油、昆布等食材,烹煮出完全不討人厭的好風味。「秋陰不散霜飛晚,留得枯荷聽雨聲」李商隱的詩句,冷雨擊枯荷,秋水深處的蓮藕已聚集歲月的甜,黃守正熬煮台灣粉藕後以丹桂入味,有滿滿的季節感。秋天也是栗子和蕈菇的季節,阿正的「香油鮮蕈飯」把栗子用1/100比例的糖水低溫蜜浸48小時,再把以龍眼炭烤過的舞茸、袖珍菇等與糯米飯同炊,彷彿重現唐朝詩僧貫休「擔頭何物帶山香,一籮白蕈一籮栗」的山林野趣。這場海拔550公尺的寒露宴,屋外秋風秋雨翻飛,屋內卻因為人情和美食而發熱發光,「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勝春朝」,透過食物,我覺察到了季節的更迭與生而為人的喜悅,悲秋不再,只有樂活當下,才能「歸去,也無風雨也無晴」,靜心欣賞人生各個階段的滋味。「茫茫天宇霧漫漫,無常事事在人間,人生經歷甘甜苦,應是醍醐順口嘗。」曉雲法師的禪詩如醍醐灌頂,人生甘苦皆視如瓊漿,「是造物者之無盡藏也,而吾與子之所共食」,豈不都是善因緣。我也盼望,不只有「寒露宴」,24節氣各有風味,飲食界大廚能再接再厲,展現不同節氣的飲食,不負天地餽贈與饕客心願。【資料來源】農業部二十四節氣24節氣 「寒露」長袖避邪氣說食依舊/節氣美食寒露宴寒露後氣溫降空氣乾,感冒病毒致病力增強!早餐多吃溫熱食物「寒露」進入深秋 醫師建議補充柔潤食物備註:部分內容生成自ChatGPT,經專業編輯確認。
-
2023-10-05 養生.聰明飲食
颱風天買哪種菜最便宜?「這種菜」1包不用20元主婦們激推!10類必買食材你買了嗎
第18號颱風山陀兒升格強烈颱風後,來勢洶洶!每次只要有颱風來襲,整體葉菜類的菜價恐會再漲約1至2成。對此,元氣網在臉書粉絲專頁詢問「求助專業主婦!颱風天買哪種菜最便宜?」,引起廣大迴響,紛紛留言分享颱風天的備菜經驗。颱風天買哪種菜最便宜?有網友表示,推薦買根莖類,此時最貴的就是葉菜類。「買紅蘿蔔馬鈴薯洋蔥菜頭,最貴就是葉菜類」、「根莖類可參考」、「根莖類相對便宜,葉菜類貴,有些有機小農的反而不受影響,比有農藥的便宜(個人經驗」。也有網友分享颱風天買這些最便宜。「豆芽菜1包不用20元,洋蔥1個10元」、「空心菜,一大把才25元可以炒」、「韮菜、豆笌菜」、「金針菇、豆芽菜、洋蔥、豆腐」、「豆芽菜,根莖類,三色豆」、「天天吃韭菜豆芽菜」、「海帶、木耳乾」、「地瓜跟南瓜」、「菜市場豆芽菜不管甚麼天,就是一包10元」、「蕈菇類」、「小豆苗,豆芽,洋蔥,金瓜,地瓜葉,馬鈴薯」、「絲瓜」、「冷凍蔬菜(有皇帝豆、毛豆、花椰菜、玉米筍、三色蔬菜)方便又價格波動小」。更有網友建議這時候不要買菜。「聰明的主婦颱風來臨前不要搶菜,因為不知道農民什麼時候噴藥?離安全時效還有多久?我用盆栽種地瓜葉颱風來臨就派上用場。」、「颱風天也就那一兩天,不必糾結一定要吃被炒的高高的青菜」、「颱風天是清冰箱的時候,不要一直買一直塞」、「以前發佈海警菜才會漲,現在聽到颱風兩個字就開始漲了」、「颱風天買便當吃最省,自己煮反而費時費工又貴」。10種颱風天必買食材當颱風來臨,幾乎所有的菜價恐會再漲1至2成,以下建議10種颱風天也能買到價格相對穩定的菜及食材。1.豆芽菜:通常是相對便宜的選擇,可用於各種中式料理。2.洋蔥:洋蔥的價格通常相對穩定,適合用於炒飯、湯或烤菜。3.空心菜:這種綠蔬菜價格通常比較低,非常適合炒飯或快炒。4.地瓜和南瓜:根莖類蔬菜通常颱風天價格相對穩定,可用來烤、煮湯或做泥狀。5.瓜類蔬果:絲瓜、瓠瓜、黃瓜等瓜類是夏天盛產食材,價格跟葉菜類相比較便宜一些,但也可能受颱風影響而有些漲幅,建議先提前先購買,可用於炒菜或湯。6.豆腐:豆腐是經濟實惠的蛋白質來源,適合做各種菜餚。7.罐頭食品:各式罐頭食品,如豆子、玉米等,是便宜且長期保存的選擇。8.冷凍蔬菜:冷凍蔬菜,如冷凍花椰菜、菠菜、豌豆等,可以長期保存,並且價格相對穩定。9.速食即食品:速食即食品如泡麵、即食飯、罐頭飯等可以提供快速的熱食選擇。10.燕麥片:燕麥片是健康的早餐選擇,可以泡湯或沖成燕麥粥。看完以上建議,這幾天的颱風天你準備買什麼菜呢?值得注意的是,蔬菜價格可能因地區、市場供應和其他因素而有所不同,因此建議在購買前觀察當地市場價格和供應情況。並請隨時關注氣象警報並遵守當地當局的建議,以確保自己的安全。延伸閱讀:.懶人包/小犬颱風逼近 防颱準備事項及常見問題一次看.颱風鞋襪濕爆!5速乾妙招:灑點鹽也有用 吹風機別開熱風.颱風買耐放蔬菜囤貨 專家揭真相「冷凍蔬菜」營養更高
-
2023-10-01 失智.大腦健康
麥得飲食有助防失智怎麼吃?詳解麥得飲食推薦食物及一周菜單
失智發生率不斷攀升,不可逆的神經退化過程讓患者及照顧者身心俱疲。預防之道應從生活最基本的飲食做起,吃得好、吃得對可預防延緩病症,以原型食物為基底,進行地中海飲食結合得舒飲食的「麥得飲食」,讓大腦變年輕。「預防失智該怎麼吃?」這是民眾最關注的焦點,營養師徐佳靖說,掌握均衡飲食的原則,多吃蔬果、五穀雜糧等原型的天然食物,除了減緩認知功能退化,還能穩定三高、保護心血管。均衡飲食聽起來簡單,但是不知道吃多少量、吃多少種類才叫均衡,徐佳靖以國健署公布的「我的餐盤」為例,每天從乳製品、水果、蔬菜、全穀雜糧類、豆魚蛋肉類、堅果種子這六大類食物中攝取身體需要的營養素。飽和脂肪與反式脂肪,日積月累影響大腦健康。人體各器官都有老化時間表,大腦從20歲起,神經細胞的數量開始逐年下降,約40歲有感記憶力衰退。害怕失智症上身,除了改變生活習慣,最好的方式就是從日常飲食中攝取足夠營養素來護腦,同時要遠離對心血管健康有害的加工食品。常吃紅肉、奶油、起司、甜點、油炸物、精緻澱粉等食物,日積月累的飽和脂肪與反式脂肪酸易使膽固醇沉積血管壁,影響大腦組織和血液循環。失智症好發於65歲以上族群,但其實是年輕時的不良生活習慣,慢慢累積類澱粉蛋白β,增加罹病風險。台灣即將邁入超高齡化社會,失智症比率升高;針對飲食新策略,徐佳靖推薦有「心智飲食」之稱的麥得飲食(MIND Diet)),此飲食法結合控制血壓的「得舒飲食」和保護心血管的「地中海飲食」,提倡多吃原型食物,並以天然蔬果為主,尤其是莓果類和綠色葉菜類蔬菜,其抗氧化成分可以保護大腦細胞。高齡飲食掌握:吃得下、吃得夠、吃得對、吃得巧。麥得飲食鼓勵多吃原型食物,避免高油、高鹽、高糖等不健康的食物,不只適用於失智症高風險群,對一般人也是非常健康的飲食法,有助於提高大腦認知和記憶力。徐佳靖強調富含維生素B1、B6、維生素C、E等四大護腦營養素的食物,分別有穩定腦神經、抗發炎、抗氧化、減少自由基的功效,鼓勵養成固定攝取六大類食物的習慣。如果長期營養不均衡、常吃加工食品,引起身體和大腦的反覆發炎反應,進而影響智力和記憶力。研究顯示,健康飲食型態能降低發生失智的危險性,徐佳靖分享「三好一巧」的觀念:吃得下、吃得夠、吃得對、吃得巧,可做為高齡族群的飲食計畫。「吃得下」指的是食物的質地,要考慮長輩的牙口、口感喜好;「吃得夠」則要三餐定時定量攝取,或是少量多餐盡量吃,達到一日所需的總熱量;「吃得對」從多樣化的蔬果著手,搭配全穀、堅果、魚類、雞肉;「吃得巧」講究食物分配平衡,天然調味不過油過鹹。麥得飲食推薦食物深綠色葉菜菠菜、芥菜、地瓜葉、甘藍菜、青花椰菜,含豐富的維生素A、維生素B1、C,抗氧化、抗發炎。其他類蔬菜胡蘿蔔、番茄、茄子,含β-胡蘿蔔素、茄紅素、維生素C,可增強免疫力。堅果類杏仁、腰果、南瓜子、夏威夷果,維生素A、C、E具抗氧化功效,增進血管功能。莓果類藍莓、蔓越莓、覆盆莓、草莓,有豐富的維生素、礦物質、植化素,抑制自由基氧化。豆類豆漿、豆腐、豌豆、毛豆,蛋白質含量高,含多酚類抗氧化物。全穀雜糧糙米、燕麥、藜麥,含維生素B1、B2和鉀、鎂,調節新陳代謝。魚類鮭魚、鯖魚、沙丁魚,富含Omega-3及多元不飽和脂肪酸,抗發炎、預防記憶衰退。植物油橄欖油、葵花油、苦茶油,含抗氧化效果的維生素C、E,預防腦退化。麥得飲食一周菜單推薦責任編輯:辜子桓
-
2023-09-07 養生.聰明飲食
美公布2023年「最髒」與「最乾淨」蔬果!處理農藥殘留蔬果 謹記4原則3秘訣
常上美式大賣場買東西的民眾要注意了!根據美國近期公布的《2023年農產品農藥購物者指南》,草莓、菠菜、羽衣甘藍是今年農藥最多、「最髒」的非有機農產品前三名;最「乾淨」前三名則是酪梨、玉米、鳳梨。為了讓民眾留意哪些蔬果含有較多農藥,我行政院農委定期會公布農藥殘留率最高的蔬果。美國非營利環境健康組織環境工作組近期也公布了《2023 年農產品農藥購物者指南》,研究人員分析了美國農業部對 46 種水果和蔬菜的 46,569 個樣品進行 251 種不同農藥、殺蟲劑檢查的檢測數據。2023年美國12種骯髒蔬果(污染程度由高到低)1.草莓2.菠菜3.羽衣甘藍和芥菜4.桃子5.梨子6.甜桃(油桃)7.蘋果8.葡萄9.彩椒/甜椒10.櫻桃11.藍莓12.四季豆2023年美國15種乾淨蔬果(污染程度從輕到重)1.酪梨2.甜玉米3.鳳梨4.洋蔥5.木瓜6.冷凍甜豌豆/甜豆7.蘆筍8.哈密瓜9.奇異果10.高麗菜/白菜11.蘑菇12.芒果13.紅薯14.西瓜15.蘿蔔與去年(2022)一樣,草莓和菠菜蟬連排行榜前2名,接著是羽衣甘藍和芥菜。桃子、梨子、甜椒、櫻桃、藍莓、四季豆等也都入列。而其中,羽衣甘藍和芥菜含有最多不同農藥(103 種),其次是彩椒(101 種)。研究人員指出,這些毒素會對兒童發育中的大腦和神經系統產生影響,一般人也有罹患癌症的潛在風險。四季豆也含有84種不同農藥,樣品還檢測出被美國環境保護局禁止在蔬菜中使用的殺蟲劑乙酰甲胺磷,其可能干擾神經系統的正常功能,如長時間接觸少量,可能會感到疲倦或虛弱、易怒、抑鬱或健忘等症狀;高劑量攝取則可能導致呼吸困難、噁心、心率降低、嘔吐、虛弱、癱瘓和癲癇發作。雖然這些農產品含有農藥,但它們仍有豐富營養素,如果怕農藥而完全不吃也可惜。美國食品和藥物管理局建議可改買有機農產品。若沒多餘的預算,買上述農藥殘留較多的蔬果回家一定要仔細處理,專家建議以下4方法,最重要的是去皮並用水徹底清洗。農藥殘留蔬果處理4原則1.農藥殘留蔬果在處理前後,先用溫水和肥皂洗手。2.在削皮之前沖洗農產品,污垢和細菌就不會從刀轉移到蔬果上。3.使用乾淨的刷子擦洗堅硬外殼的農產品。4.洗完後用乾淨的布或紙巾擦乾,以進一步減少可能存在的細菌。有些人會特地買蔬果專用的清洗劑來洗蔬果,其實不必,林口長庚醫院臨床毒物科護理師譚敦慈也教過大家清洗蔬果3秘訣,要去除蔬果上的農藥,流動清水就是最好的法寶!譚敦慈清洗蔬果3秘訣秘訣1:水果歸水果,蔬菜歸蔬菜秘訣2:洗臉刷,洗蔬果硬度最剛好秘訣3:無需小蘇打、醋、鹽,只要流動清水【資料來源】.《CNN》Blueberries have joined green beans in this year’s Dirty Dozen list.聯合報系新聞資料庫.「當季好食」專題:https://healthudn.pse.is/568g9u.水果身世大考驗,送你最夯2024水果月曆:https://healthudn.pse.is/597afe
-
2023-08-25 養生.聰明飲食
青江菜、花椰菜、高麗菜...營養師授「15種燙青菜熱量圖鑑」,告訴你哪種菜熱量最低
現在人工作、課業繁忙,三餐中至少有一餐要吃外食果腹,但外食的食物普遍菜色種類太少,且很多都過油、過鹹,很容易一不小心就營養失衡造成身體負擔,且很容易蔬菜份量不夠,導致營養不均衡。對此,營養師高敏敏在臉書粉絲團「高敏敏 營養師」整理了「燙青菜熱量圖鑑」,告訴你哪種燙青菜最好吃、營養價值最高。15種燙青菜熱量圖鑑普遍外食的蔬菜份量都不夠,要不然就是太吸油,高敏敏表示,既然要加菜,就要選低油高纖又富含膳食纖維的「蔬菜」當作配菜,來看看她整理的「15種燙青菜熱量圖鑑」。以下青菜為100克之數值(燙完大約是半碗的量)1.韭菜豆芽 .熱量:44kcal .膳食纖維:2.3g .鉀:250mg2.黃豆芽 .熱量:34kcal.膳食纖維:2.7g .鉀:296mg3.豌豆苗 .熱量:31kcal.膳食纖維:2.3g.鉀:鉀363mg4.地瓜葉 .熱量:28kcal.膳食纖維:3.3 g.鉀:401mg5.菠菜 .熱量:24kcal.膳食纖維:3.2g.鉀:510mg6.龍鬚菜 .熱量:24kcal.膳食纖維:2.3g.鉀:220mg7.花椰菜 .熱量:23kcal.膳食纖維:2g.鉀:266mg8.高麗菜 .熱量:23kcal .膳食纖維:1.1g.鉀:187mg9.空心菜 .熱量:22kcal.膳食纖維:2.9g.鉀:84mg10.紅鳳菜 .熱量:22kcal.膳食纖維:2.6g .鉀:312mg11.A菜 (不結球萵苣) .熱量:17kcal.膳食纖維:1.5g.鉀:158mg12.大陸妹(福山萵苣) .熱量:13kcal.膳食纖維:1.4g.鉀:248mg13.油菜 .熱量:12kcal.膳食纖維:1.6g.鉀:220mg14.小白菜 .熱量:10kcal.膳食纖維:1.3g.鉀:109mg15.青江菜 .熱量:10kcal.膳食纖維:1.1g.鉀:114 mg4種拌菜醬料熱量圖鑑你吃燙青菜都搭配什麼醬料?香油、肉燥、醬油膏、辣椒醬,是常被拿來拌青菜的醬料,來看看熱量是多少。以下醬料為15克之數值(約一湯匙) 1.香油熱量:132kcal2.肉燥熱量:60kcal3.醬油膏熱量:15kcal4.辣椒醬熱量:12kcal多吃蔬菜 對健康的影響根據2020年衛福部公告中新增的「膳食纖維參考攝取量」,19歲以上的成人,每日膳食纖維建議攝取量大約落在20-38g(依照年齡、性別、活動量、總熱量攝取而有不同),但營養調查顯示,9成以上國人膳食纖維攝取不足。1.建議攝取量為25-30克/天而大多天然的蔬菜跟水果中,都富含膳食纖維,可以幫助腸道健康、增加免疫力。2.補充益生菌+膳食纖維 助排便順暢有排便≠沒宿便,高敏敏表示,就算每天按時排便,也不一定沒有宿便問題!人體的免疫系統70%都分佈在腸道中,如果想改善腸胃健康,只補充益生菌還不夠,還要多吃讓益生菌生長的益生質,而「膳食纖維可以幫助體內益生菌生長」,所以多吃膳食纖維能保持排便順暢。而腸道又有「第二大腦」的稱號,是因為腸胃跟大腦其實是會互相影響,你的腸胃健康,當然就會讓心情放鬆。看完以上15種青菜營養價值圖鑑(熱量、膳食纖維、含鉀量),你最喜歡的燙青菜是哪一種蔬菜。高敏敏提醒,平日除了多吃膳食纖維,保持嗯嗯順暢外,也要有良好的睡眠作息、適當的運動量...做好讓腸道健康的生活習慣。延伸閱讀:.飯、湯、肉、菜先吃誰?營養師曝「正確用餐順序」吃飽又易瘦.吃辣能抗癌、降低膽固醇,讓你更長壽!辣椒對身體的好處壞處一次看.減肥總失敗又復胖?「6招不復胖飲食法」照著做體重不會忽高忽低
-
2023-07-26 養生.聰明飲食
颱風來襲!快買耐放蔬菜囤貨 專家揭真相「冷凍蔬菜」營養更高
第五號颱風「杜蘇芮」來勢洶洶,中央氣象局表示,暴風圈(26日)下午碰觸恆春半島陸地,逐漸接觸南部及東南部陸地,東半部會持續降雨,且愈晚雨勢愈大。對此,民眾因應颱風天存糧需求增加,除了泡麵、罐頭,冷凍食品也會買來儲備。冷凍蔬菜比起新鮮蔬菜更沒營養?營養師李婉萍指出,這可能是民眾經常會誤解的迷思!其實蔬果從被收穫的當下,維生素和抗氧化物就已逐漸流失,冷凍蔬菜反而可因良好又快速的冷凍保存技術,能避免持續氧化,更能鎖住食材營養!冷凍蔬菜雖然方便,但營養價值低?錯!李婉萍在臉書粉絲頁發文破解冷凍蔬菜常見迷思,蔬果從被收穫的當下,維生素和抗氧化物就已逐漸流失,而冷凍蔬菜在食材快速冷凍之前,會先經過殺菁川燙的過程,讓植物中的酵素先暫停,避免持續氧化,因此別再說冷凍蔬菜是最沒營養的蔬菜。冷凍蔬菜免洗免解凍 「雖然冷凍過程中會失去部分維生素和礦物質,但就如同一般煮菜烹調時,也會流失部分營養的道理一樣。」李婉萍說明,若冷凍環境與運輸過程,都能維持良好品質,冷凍蔬菜保存半年以上的保鮮期是沒問題的。還有國外研究指出,冷凍青花椰菜甚至還能比放在冰箱3~7天的新鮮蔬菜,維持更多的營養價值。 此外,民眾常會疑惑「冷凍蔬菜可以不用清洗?需要解凍再吃嗎?」李婉萍表示,冷凍蔬菜到賣場前已經洗過了,因此買回家後就不用再清洗。她也提醒,冷凍蔬菜也不需要解凍,直接烹調加熱即可,能避免營養被破壞。至於新鮮蔬菜若買多了煮不完,放冰箱又懶得煮,也可以先川燙後冷凍,等要吃時再拿嗎?李婉萍說明:「原則上可以,只是顏色與口感會改變。」因此,實際可做成冷凍的蔬菜品項並不多,就是因為會考量到顏色與口感。除了三色蔬菜、花椰菜之外,四季豆、毛豆也可以做成冷凍蔬菜。冷凍蔬菜的挑選方法 營養師王證瑋也曾在臉書粉絲頁指出,想吃冷凍蔬菜,同時吃出健康,要注意蔬菜上是否有因急速冷凍,而產生的冰晶型態。急速冷凍是保存營養素與食材新鮮度的最佳方式,所產生的冰晶顆粒大多較細緻;若是緩慢冷凍或反覆冷凍的情況下,冰晶顆粒較大,相對食材新鮮度也會被破壞。 此外,最好選擇營養價值與原食物相似的冷凍蔬菜,例如豌豆、青豆、胡蘿蔔、菠菜和青花菜等,研究發現這些新鮮蔬菜與冷凍狀態相比,其抗氧化活性和營養成分相似;有趣的是豌豆的外皮有助於保存果仁的營養,而冷凍豌豆在煮熟時,甚至會比新鮮豌豆含有更高的β胡蘿蔔素。 王證瑋提醒,儘管冷凍蔬菜會流失些營養,但烹煮時可透過添加額外的新鮮蔬菜,兩者一起料理,可減少料理所花費的時間,也能顧全人體所需的營養素。至於冷凍蔬菜的最佳烹煮時機,也要拿捏好,因冷凍蔬菜已有殺菁過,過度烹煮可能會變得軟爛不好吃,建議冷凍蔬菜下鍋的時間點,通常要在最後,才能同時保留營養與口感。【本文獲uho優活健康網授權刊登,原文刊載網址:https://www.uho.com.tw/article-60809.html】(責任編輯:葉姿岑)
-
2023-07-25 養生.聰明飲食
植物肉是「素肉」嗎?吃植物肉有哪些好處?植物肉1種東西含量高,2族群不能吃多
健康蔬食風潮崛起,除了植物奶以外,「未來肉」、「植物肉」也備受民眾矚目。相較台灣民眾常吃的傳統素肉,多是大豆蛋白、小麥蛋白、玉米澱粉等製成,植物肉大多由豌豆蛋白、綠豆蛋白等植物性來源製作。營養師表示,植物肉富含膳食纖維,且油脂量較低、大多標榜零膽固醇,吃起來對身體較無負擔,不過因為鈉含量較高,並不建議過度攝取。什麼是「植物肉」?吃「植物肉」有哪些好處?營養師夏子雯表示,植物肉多由豌豆蛋白、小麥蛋白等製成,沒有動物性蛋白,也不含動物性激素,因此油脂含量較低,且大多標榜零膽固醇,相較於一般肉品所製成的肉排因油脂較多,攝取過多會導致飽和脂肪酸過高,增加心血管疾病負擔,植物肉飽和脂肪酸含量較少。食藥署先前請台北慈濟醫院營養師侯沂錚說明植物肉優點,他表示:「民眾可以把植物肉歸類為組成類似的低脂或中脂的豆魚蛋肉類,且含有豐富的膳食纖維。」侯沂錚指出,許多植物肉品牌會將多種維生素、礦物質,特別是素食者較不易攝取到的維生素B12、鐵等加入植物肉中,以此強化植物肉的營養價值。夏子雯表示,也有些植物肉品牌會在植物肉內添加維生素C、B群等維生素,或額外添加纖維質。植物肉鈉含量高,高血壓和心血管患者需留意植物肉看起來好處多,但夏子雯提醒,植物肉內添加物多,包括醋酸鈉、檸檬酸鈉、琥珀酸二鈉等,鈉含量較高,若是高血壓患者,並不建議吃太多,一般民眾若常外食,挑選植物肉漢堡時,也要小心鈉含量攝取過多的風險。部分植物肉內雖標榜添加維生素C,但維生素C只要加熱就會流失,而且我們人體攝取維生素C的管道主要是從水果來源,因此不需要過度在意植物肉漢堡的維生素C,不過維生素C等抗氧化物添加於肉品中,烹調加熱時可使油品穩定,是一優點。夏子雯指出,同樣4盎司的漢堡肉,一般肉排鈉含量約有75毫克,植物肉排則有370至390毫克的鈉,兩者相差4至5倍,建議民眾吃漢堡時,若是素漢堡肉,不必再搭配起司片,或薯條沾番茄醬等,避免整餐下來鈉含量攝取破表。不過若民眾平常喜歡吃食物原味、以及原型食物、也不喜歡過度烹調,一天吃一片植物肉,鈉含量不會超標。侯沂錚也提醒,要注意植物肉的飽和脂肪量,尤其每個廠牌的配方比例不同,市售植物肉漢堡排每100克當中的飽和脂肪含量介於0.7克至7.1克,而豬絞肉每100公克的飽和脂肪含量則落在5.4克至9.3克,從數值落差來看,具有心血管疾病、高血壓的高風險族群若選用植物肉,應謹慎看清成分表與營養標示,並且特別注意攝取量。營養師推薦的健康飲食原則夏子雯認為,民眾若想要健康飲食,不一定要吃植物肉,也避免吃純素食,因為會有許多營養素攝取不到,建議可吃蛋奶素,以起司、乳酪來說,可以選擇成分較單純的產品,例如鮮奶加凝乳酵素加鹽巴等,並避免吃鈉含量過高的加工起司。建議民眾挑選肉品可以換著吃,不要只單吃植物肉或是素肉,營養獲取才能更加平衡。(責任編輯:葉姿岑)
-
2023-07-16 養生.營養食譜
日式厚切炸豬排三吃
日式炸豬排的肉片不用醃漬通常也比較厚,只抹上薄鹽和胡椒粉,更能吃到肉的鮮美,香酥的外皮搭配特製沾醬和高麗菜絲,一口咬下滿嘴生香,自己做能調整自己喜歡的味道和厚度,炸好的豬排還能做成滑蛋豬排蓋飯和豬排三明治。炸豬排材料:豬里肌肉或腰內肉2片(單片約重170公克、厚2公分)、蛋1顆、麵粉、麵包粉、鹽、黑胡椒粉、油豬排醬材料:醬油110公克、糖25公克、米酒50公克、番茄醬50公克、醋10公克作法:1. 豬排肉將邊緣的筋切斷,炸時肉排才不會捲起,再用叉子在肉排上叉出平均的小洞。2. 豬排肉兩面抹上少許的鹽和黑胡椒粉,靜置約15分鐘。3. 豬排醬的材料入鍋攪拌均勻,煮到沸騰放涼備用。4. 豬排肉用廚房紙巾將兩面水分吸乾,裹上麵粉,將多餘的麵粉輕拍掉,再裹蛋液,再沾上麵包粉,輕壓讓麵包粉附著。5. 鍋內炸油加熱到筷子插入起小泡,將豬排置入以中火煎炸,兩面各炸約2分半,用竹籤插入肉排如果沒有血水流出即成。6. 豬排切塊,放上高麗菜絲、番茄及小黃瓜片裝飾,沾豬排醬食用。● 麵粉和蛋液可以裹兩次增加麵衣的厚度。豬排三明治材料:炸豬排一塊、吐司麵包2片、沙拉醬、豬排醬、生菜、酸黃瓜、番茄等蔬菜作法:1. 吐司麵包入乾鍋烘到兩面略黃,也可用烤麵包機。2. 吐司兩面抹上沙拉醬,置於烘焙紙或保鮮膜上。3. 依序擺上小黃瓜片、番茄片、酸黃瓜等自己喜歡的蔬菜。4. 再放上裹上豬排醬的炸豬排。5. 包緊,對切開即成。● 吐司麵包要先抹上沙拉醬,吃起來才不至於太乾。滑蛋豬排蓋飯材料:炸豬排一塊、洋蔥半顆醬汁:高湯150公克、醬油25公克、糖20公克、米酒10公克作法:1. 洋蔥切絲,鍋中放少許油將洋蔥絲炒軟。2. 倒入調好的醬汁煮到洋蔥入味。3. 放上切好的炸豬排,倒入蛋液蓋上鍋蓋略悶。4. 視個人喜好調整蛋液的熟度。5. 將滑蛋豬排置於飯上,可放些高麗菜絲、豌豆苗或海苔絲更可口。● 豬排蓋飯的醬汁加入火鍋牛肉片就是好吃的牛丼飯。同場加映豬排裹好粉後用保鮮膜包好入冰箱冷凍,要吃時不用解凍,氣炸鍋底和豬排兩面噴薄油,以200度氣炸12分鐘,翻面再炸5分鐘即可。責任編輯:辜子桓
-
2023-07-10 養生.聰明飲食
薏仁有助預防癌症,特別是「這2癌」!薏仁11個功效,7種人請少吃
隨著氣溫慢慢升高,面對逐漸濕熱的天氣,中醫講求「正氣內存,邪不可干」,此時應更注意生活起居,適應節令變化,增加免疫力做好養生。此時的養生聖品推薦「薏仁」,薏仁可促進體內血液和水分的新陳代謝,有利尿、消水腫的作用;薏仁熱量不高,卻有飽足感,且薏仁含有多醣體,有助提升身體對癌細胞的防禦能力。但薏仁好像有很多種類,像是紅薏仁、小薏仁、大薏仁、白薏仁等,到底差別在哪?吃薏仁有什麼禁忌嗎?薏仁算是澱粉還是蛋白質食物嗎?專家一次解答!薏仁能預防癌症?是的。「薏仁」又名薏米、薏苡仁、苡仁,其味甘、淡,性微寒,具有消水腫、健脾去濕、舒筋除痺、清熱排膿的功能。中醫師葉育韶表示,薏仁因含有多醣體,適度補充這類食材增加自然殺手細胞及T細胞,活化吞噬細胞產生干擾素,促進抗體產生,有助抑制癌細胞生長,提升身體對癌細胞的防禦能力。另外薏仁中也含有一種叫「薏苡仁酯」的物質,這是一種重要的抗癌劑,能抑制艾氏腹水癌細胞,幫助預防胃癌及子宮癌。不過長庚紀念醫院基隆院區血液腫瘤科主治醫師王正旭也提醒,千萬不要因為薏仁能抗癌,就只吃薏仁,尤其癌症患者需要各種不同能量,才能與病魔對抗,在吃薏仁的同時,一定要搭配其他食物、均衡飲食,才不會排擠其他營養。薏仁有什麼功效與禁忌?薏仁除含有蛋白質、脂質、礦物質、維生素等成分外,還含有多種植化素,包括薏苡素、薏仁酯、薏苡多醣及其它植物固醇類或酚類化合物,功效甚多:1.抗癌:薏仁含的薏仁酯、薏苡多醣在抑制腫瘤、提高免疫力上有良好功效。2.益腸胃:薏仁富含水溶性纖維,有助腸道健康,適合脾胃虛弱者。3.降血糖:薏仁中的「薏苡多醣」有顯著降血糖功用。4.降血脂:薏仁中的脂肪酸及豐富的水溶性纖維,能顯著改善血脂。5.降膽固醇:能加速肝臟排除膽固醇,效果比燕麥還好。6.減重:膳食纖維豐富,能助排便、增飽足感;豐富的維生素B2,可促進營養吸收和代謝。7.調節女性荷爾蒙、助孕:薏仁可調節女性荷爾蒙,促進分泌黃體激素,促進卵巢分泌雌激素。另根據農委會資料,紅薏仁能分離出促進排卵的活性成分,幫助不孕症婦女排卵、懷孕。8.抗菌、消炎:薏仁含多種能抗菌、消炎、抗過敏的酚類化合物。9.抗痙攣:含有類似肌肉鬆弛劑的成分,可抗痙攣。10.養顏美白:含有維生素B1、鈣、磷、鐵、水溶性纖維、蛋白質、油脂等營養素,能軟化皮膚角質、保溼抗皺、滋潤肌膚、除痘去斑,造就了眾多薏仁化妝水的產生。11.抗氧化、抗老:維生素E的抗氧化功能,能清除自由基、抗衰老,延年益壽。7種人少吃依照中醫觀點,有下列情況者,應謹慎食用薏仁:1.糖尿病患:薏仁澱粉含量多,熱量很高,須注意攝取量。2.腎臟病患:薏仁的鉀、磷含量高,當成主食容易吃多,增加患者負擔。3.孕婦:薏仁能利尿,水分排出較多,以至於減少羊水量,嚴重者恐導致流產,故不宜多吃。4.女性經期:薏仁性屬寒涼,生理期若食用過多,容易排經不順、加劇經痛。5.虛寒體質者:不適宜長期吃薏米。6.便秘的人:薏仁有利溼功效,吃多會讓便秘更嚴重。7.少汗或頻尿者:須嚴格控制食用量。真、假薏仁怎麼分?簡單來說,稱為糙薏仁、紅薏仁、精白薏仁與大薏仁的都是真的薏仁;而從歐洲和澳洲等地進口,以小薏仁、洋薏仁和珍珠薏仁為名的則是假的薏仁,它們其實是精製大麥,其顆粒較小呈橢圓形,且腹溝極淺近乎線狀。市售的薏仁中,僅少部分是台灣本土產,絕大部分是從寮國、泰國和越南等東南亞地區進口。台灣本土產的薏仁都屬於糙薏仁(即俗稱的紅薏仁),特色為顆粒較小、麩皮顏色較紅有光澤,且腹溝較窄較深。而進口的糙薏仁,其特徵為顆粒較大、麩皮顏色從偏黃褐色至紅棕色都有,且腹溝較寬較淺。此外,從越南進口的有些糙薏仁,其麩皮顏色偏紅棕色,與台灣本土產很難區別。而市售精白薏仁和大薏仁的特色則為顆粒較大、顏色較白且腹溝較寬較淺。紅薏仁、白薏仁差在哪?經過精白作業去除麩皮的是白薏仁,大粒種體積大,市面上約9成是進口;而紅薏仁顆粒較小約白薏仁的一半,大多國產,保有暗褐色麩皮。紅薏仁的麩皮富含「薏仁酯」,維生素B群、膳食纖維等營養價值都要比白薏仁高出很多,是維護心血管健康的養生好食材。不過紅薏仁的澱粉含量不少、熱量高,糖尿病人食用要當心,孕婦也不適合多吃。紅薏仁顆粒較小,約白薏仁的一半,但養價值比白薏仁高紅豆薏仁湯對身體的好處?將薏仁和紅豆一起煮成湯,是消腫、減肥的好幫手,中醫利用它這種「清」的性質,來為人體除濕。紅豆含有一種皂鹼,有健胃、生津、益氣、消腫及解毒等功能,對於治療腳氣病效果極佳,還有預防便祕、增進排便順暢的效果,適合濕性體質的人。薏仁則是含有薏苡素,可清熱排毒,加速人體新陳代謝和血液循環,且所含蛋白質可分解蛋白質酵素,軟化皮膚的角質層,讓皮膚更顯光滑有彈性。富含膳食纖維,可促進腸道蠕動,預防腸道癌症發生。薏仁是澱粉嗎?是喔!家庭醫學科李文祺醫師曾在臉書粉專上發文提到,有些食物中潛藏澱粉,例如薏仁的澱粉就超過蛋白質,如果無法正確分辨食物中的潛藏澱粉,將導致身體在無形中攝取過多的熱量,一不小心可能造成肥胖。除了薏仁,其他豆類像是紅豆、綠豆、大紅豆、皇帝豆、蠶豆、豌豆仁、鷹嘴豆等,它們所含有的澱粉都超過蛋白質含量,食用上須特別注意。延伸閱讀手上冒出一粒粒小水泡,奇癢無比?皮膚科醫師:「汗皰疹」別擠破!水泡破掉會...
-
2023-07-01 醫療.新陳代謝
糖尿病7大飲食禁忌!這些食物不要碰,進食3口訣有效減緩血糖上升
糖尿病是國人位居十大死因之一,是體內胰島素缺乏或功能不全的慢性代謝異常的慢性疾病。每年近萬人因糖尿病死亡,根據國民健康署統計,全國約有200多萬名糖尿病的病友。而除了糖尿病本身,它的併發症心臟病、腎臟病變、視網膜病變、糖尿病足、腦中風等,都是隱形殺手,忽視不治療恐會慢性自殺。若能穩定控制血糖,糖尿病雖無法治癒,但有機會停藥緩解。對此,「控制血糖」成了病友很重要的生活課題,元氣網整理《糖尿病飲食禁忌》,告訴你哪些「地雷食物」糖尿病患者絕對不能碰,及怎麼吃能減緩血糖上升。糖尿病的7種地雷食物糖尿病患有許多不能吃的食物,若不注意攝取過量,恐使血糖快速升高加重病情。‧地雷食物1:含糖食物任何含糖(麥芽糖、紅糖、白砂糖、冰糖)食品,像是、巧克力、各式糖果、果脯、水果罐頭、碳酸飲料、果汁、煉乳、果醬、霜淇淋、各式含糖糕點等,糖尿病患者皆不宜食用,攝取後會使血糖快速升高。‧地雷食物2:高膽固醇食物糖尿病患者不宜食用富含脂肪和膽固醇的食物,原因是當患者體內的糖分代謝紊亂時,必然會引起脂質代謝異常;所以,許多糖尿病患者都合併有高血脂症,肥豬肉、豬油、牛油、奶油、動物內臟、豬腦等富含脂肪和膽固醇食物必須避免食用。‧地雷食物3:過鹹的食物除了高糖、高油食物,吃太鹹也會導致糖尿病,甚至增加40%罹患糖尿病的機率。攝取過量的鹽不僅造會成高血壓,還會抑制胰島素的分泌,間接導致胰島素不起作用,促使血糖升高。‧地雷食物4:過於軟爛食物是不是很意外「過於軟爛食物」也是糖尿病患的禁忌食物。原因是有研究發現,如果將白米熬成粥,其中的澱粉大部分轉化為糊精(人造膠,為澱粉分解的中間產物);糊精更易被消化吸收,並很快轉化成葡萄糖使血糖迅速升高,且粥熬的時間越長,食用後血糖升高的速度越快。所以,糖尿病患者最好「吃硬不吃軟」,米粥、米糊、糊羹、軟飯、爛麵條等食物也應慎食。‧地雷食物5:紅肉肉類是優質蛋白質來源,不過,紅肉是糖尿病「地雷」食物之一。研究顯示,攝取大量紅肉會增加第二型糖尿病風險。建議糖尿病患者,若要攝取紅肉,建議一周吃一次,避免天天吃,每次份量不要超過500克。或是以雞胸肉、魚肉等白肉取代。‧地雷食物6:高糖水果荔枝、龍眼、香蕉、西瓜、鳳梨等都算是高糖水果,糖尿病患者建議避免,吃完後當心血糖快速升高。建議優先選擇升糖指數較低的水果,包括芭樂、大番茄、蘋果、梨子、草莓等食用,避免血糖在短時間內產生波動。‧地雷食物7:酒酒精會損害肝臟的功能,使其無法正常調節血糖水平,使得血糖難以維持穩定。此外,飲酒會讓糖尿病患疏於控制並檢查血糖數值,而導致血糖失控的風險。糖尿病患者如何控制飲食?可以正常吃嗎?對糖尿病患者來說,飲食是很重要的一環,許多糖尿病患者以為只要避開澱粉類主食就能有效控制血糖,甚至擔心一輩子只能吃得苦哈哈。對此,台灣營養基金會執行長、台北醫學大學保健營養系助理教授吳映蓉提醒,糖尿病患者只要認真作功課,分辨食物種類,也能正常飲食。根據國健署「我的餐盤」飲食指南,將食物分為六大類,全穀雜糧、豆魚蛋肉、蔬菜、水果、乳品與堅果種子,而在六大類食物當中,全榖雜糧與水果跟會影響血糖變化。吳映蓉表示,全穀雜糧類是身體重要能量來源,除了民眾熟悉的米飯、麵包等穀類,口感綿密的番薯、芋頭、馬鈴薯等食物屬根莖類,但富含澱粉,全榖雜糧與水果類,糖尿病患者應適量攝取。而民眾與糖友最常分不清的食物種類就是紅豆、綠豆,有人認為有個「豆」字,就是豆類,其實並不正確。紅豆、綠豆、花豆、薏仁跟豌豆仁全屬全榖雜糧類;也有人以為玉米、南瓜是蔬菜,但它們其實是全榖雜糧類,屬於主食,如果吃太多就有可能血糖飆高並發胖。糖尿病飲食5指南1.紅豆、綠豆、花豆、薏仁、豌豆含澱粉,屬全榖雜糧類。2.玉米、南瓜是全榖雜糧類,屬於主食,會影響血糖。3.口感綿密的番薯、芋頭、馬鈴薯等是根莖植物,但富含澱粉,也屬全榖雜糧主食;胡蘿蔔、白蘿蔔、洋蔥等雖是根莖,但屬蔬菜類。4.稀爛、切碎或重複烹煮的食物,因糊化後吸收佳,GI值相對高,如稀飯的GI值較白飯高。5.建議先吃不含醣類型,如蔬菜 蛋白質,再吃含醣類,如全榖雜糧類,減緩腸胃吸收速度。糖尿病患進食順序3口訣糖尿病患者必須透過飲食跟藥物來控制血糖,但除了慎選吃下肚的食物,進食的順序也對血糖動有不同影響。建議糖友吃飯時照著「進食順序3口訣」的步驟吃東西,能有效減緩血糖上升速度。1.先吃蔬菜類高纖跟低升糖指數的蔬菜,除了能增加飽足感,還能增加腸胃蠕動,可以有效減緩血糖上升速度。2.再吃蛋豆魚肉類接著吃富含蛋白質的蛋豆魚肉類食物,蛋白質食物消化較慢,也容易有飽足感。像是魚、豆腐、雞肉、雞蛋。3.最後吃優質澱粉食物最後選擇富含膳食纖維的全榖雜糧類食物,像是糙米麥、麥、全麥麵包、帶皮地瓜等。這類食物的升糖指數較低,除了較易有飽足感外,也能延緩血糖的上升。看完以上的糖尿病食物7大地雷、如何控制的方法、進食順序3口訣,是否更了解糖尿病患者的飲食該怎麼吃了呢!如果你本身是糖尿病病患,或者是家人有糖尿病,請謹記以上的飲食指南,跟著吃幫你有效控制血糖,讓你的血糖不因亂吃食物而失控。延伸閱讀:.從吃飯看出人性格!專家揭秘「12型吃飯人格」,你是哪一型?.外食族注意!營養師曝「懶人搭配術」,教你健康挑選碳水、蛋白質、蔬菜.糖尿病前期是可以改善!醫教你如何靠運動和飲食控制逆轉最後機會參考資料:.新北市藥師公會-不可不知慢性病患,宜控制紅肉攝取量.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三高防治專區(高血壓、高血脂、糖尿病).元氣網-糖尿病到底該怎麼吃才正確?詳解美國糖尿病學會最新飲食建議.元氣網-糖尿病患者的七大飲食禁忌.元氣網-控制血糖不困難!營養師:這2大類食物直接影響血糖責任編輯:陳學梅
-
2023-06-28 醫療.新陳代謝
對糖尿病最好與最糟的食物一覽!糖尿病飲食5重點,有效控血糖
糖尿病長期位居國人十大死因排行,糖尿病所引發的併發症多又複雜,如果沒有控制好,後期可能併發心血管、腦中風、腎臟病、視網膜病變、神經病變等諸多問題,是相當棘手的疾病。糖尿病無法被治癒,但有機會可以緩解。緩解是指糖尿病有機會回復到不需吃藥的狀態,在這個狀態下,病人只需要靠飲食及生活型態的控制,不需要使用任何藥物將血糖控制在正常人的範圍裡。【延伸閱讀】疾病百科/糖尿病糖尿病患的飲食相當重要,了解哪些食物容易影響血糖,吃東西時才能避開及減量。雖然你可能覺得糖尿病患飲食限制很多,這也不能吃那也不能吃,但其實如果細心選擇,也可以說沒有什麼食物是完全禁止的。根據外媒《WebMD》整理對糖尿病最好和最差的食物,一般人或糖尿病患,都可做為飲食血糖控制參考。對糖尿病最好與最糟的食物澱粉類最佳選擇:.全穀物,例如糙米、燕麥片、藜麥、小米或莧菜.烤地瓜.用全穀物製成的物品,沒有或只添加很少的糖最糟選擇:.加工穀物,如白米、白麵包、白麵粉.含少量全麥和大量糖分的穀物.炸薯條蔬菜類最佳選擇:.綠色蔬菜:羽衣甘藍、菠菜和芝麻菜等都是很好的蔬菜。.多色蔬菜:深綠色、紅色或橙色(彩椒)、白色(洋蔥)、紫色(茄子)等。.新鮮蔬菜:生吃或輕蒸、烤或烤.原味冷凍蔬菜:輕蒸最糟選擇:.加入大量奶油、起司或醬汁烹調的蔬菜。.泡菜:含高鈉,要少吃。.酸菜:含高鈉,要少吃。如有高血壓更需限制。水果類最佳選擇:.新鮮的水果.原味冷凍水果或不加糖的水果罐頭.無糖或低糖果醬或蜜餞最糟選擇:.高糖漿水果罐頭.普通果醬、果凍和蜜餞:若份量很少則無妨.水果酒、果汁飲料蛋白質包括牛肉、雞肉、魚肉、豬肉、火雞、海鮮、豆類、奶酪、雞蛋、堅果和豆腐,都是蛋白質來源。最佳選擇:.植物性蛋白質,如豆類、堅果、種子或豆腐,富含營養素和纖維。.魚和海鮮.雞肉和其他家禽(胸肉尤佳),去皮吃.雞蛋和低脂奶製品最糟選擇:.炒肉.高脂肪的肉塊,例如排骨.豬肉培根.帶皮家禽.炸製品,如炸魚、炸排骨、炸豆腐奶製品最佳選擇:.低脂或脫脂奶製品最糟選擇:.全脂奶製品.冰淇淋油脂類最佳選擇:.植物脂肪的天然來源,如堅果、種子或酪梨(熱量高,要少吃)。.含omega-3 脂肪酸的食物,如鮭魚、金槍魚或鯖魚。.植物油,如菜籽油、葡萄籽油或橄欖油。最糟選擇:.任何含有反式脂肪的東西。.大部分飽和脂肪主要來自動物產品,但也存在於椰子油和棕櫚油中,應限制攝入量。飲料類最佳選擇:.無味水或調味蘇打水.無糖茶.淡啤酒、少量葡萄酒或非水果味混合飲料.咖啡,黑咖啡或添加低脂牛奶和糖替代品最糟選擇:.汽水.啤酒、水果味混合飲料、甜酒.甜茶.加糖和奶油的咖啡.風味咖啡和巧克力飲品.能量飲品「我的餐盤」六大類飲食調整根據國健署「我的餐盤」飲食指南,建議成人每日應攝取全榖雜糧類二至四碗,豆魚蛋肉類三至八份,蔬菜類三至五份,水果類二至四份,乳品類約三至七茶匙,堅果種子類一份等。然而對於糖尿病患而言,台灣營養基金會執行長、台北醫學大學保健營養系助理教授吳映蓉提醒,全榖雜糧與水果這二類糖分相對高,會直接影響血糖變化,應適量攝取。你可能想問,「全榖」不是很好嗎?但國健署的「全榖雜糧類」包含了一般認為較健康的全榖類,及一般人常吃的米飯、麵包等精緻穀類,番薯、芋頭、馬鈴薯等根莖類,都富含澱粉。糖尿病飲食5重點● 紅豆、綠豆、花豆、薏仁、豌豆含澱粉,屬全榖雜糧類。● 玉米、南瓜是全榖雜糧類,屬於主食,會影響血糖。● 口感綿密的番薯、芋頭、馬鈴薯等是根莖植物,但富含澱粉,也屬全榖雜糧主食;胡蘿蔔、白蘿蔔、洋蔥等雖是根莖,但屬蔬菜類。● 稀爛、切碎或重複烹煮的食物,因糊化後吸收佳,GI值相對高,如稀飯的GI值較白飯高。● 建議先吃不含醣類型,如蔬菜 蛋白質,再吃含醣類,如全榖雜糧類,減緩腸胃吸收速度。糖尿病飲食順序:肉→菜→飯→水果書田診所新陳代謝科特約主任醫師洪建德則建議,每餐富含蛋白質類食物先吃,如:肉、魚、蛋類,素食者則是豆仁、大豆製品。再吃菜類,如菇菌類、葉菜類、豆莢類、海苔類,不含根莖類。最後再吃米飯或混有根莖類或核果的米飯,例如番薯飯,栗飯、蒟蒻飯等。水果放餐後且量少,每餐限一種。吳映蓉也指出,這樣的進食順序可減緩腸胃吸收,更有國外文獻顯示,可有效降低血糖。早餐、午餐、晚餐吃什麼?糖尿病菜單建議如果你還是苦惱三餐不知道吃什麼好,其實可參考一些醫院的糖尿病飲食計畫,不但可省去想適合食材的時間,照著醫院公開的糖尿病菜單建議,照表操課,吃的飽足之餘,也比較不用擔心血糖失控。【延伸閱讀】糖尿病什麼水果不能吃?一天能吃多少?糖尿病吃水果5大注意事項,一表看GI值選對水果!臺中榮民總醫院埔里分院糖尿病菜單範例(1600卡)衛福部新營醫院糖尿病示範菜單(1500卡)【資料來源】.《WebMD》Best and Worst Foods for Diabetes.控制血糖不困難!營養師:這2大類食物直接影響血糖.「糖尿病前期」快幫血糖踩剎車 醫師公認降血糖最佳飲食方式.先吃飯還是先吃菜?控血糖,吃對順序很重要.臺中榮民總醫院埔里分院.衛福部新營醫院
-
2023-06-10 養生.聰明飲食
吃素、女性易缺鐵?櫻桃能補血?「這水果」鐵量更高!一圖看營養師「素食補鐵清單」
你是素食主義者嗎?現今越來越多素食者不僅僅是為了宗教茹素,也可能是為了養生健康、控管體態,或者為了環保愛地球而長期茹素。吃素的你是否會擔心,因沒有吃肉只吃蔬食,導致身體的血紅素不足?營養師程涵宇在臉書粉絲團分享「素食補鐵食物清單」,幫你一次補足吃素所缺乏的營養素。每天要吃多少鐵?鐵是成血紅素必需的原料,不足的時候就容易引起貧血,尤其是女性朋友更是容易缺乏,45歲前女性缺鐵比例有7成~9成之多。程涵宇表示,根據國健署公布的第八版國人膳食營養素參考量,成年男性每天需攝取10mg鐵,女性在50歲前每天則需攝取至15mg。若出現疲倦、頭暈、頻繁掉髮等症狀,都可能是因為缺鐵而引起。不吃紅肉也能補充鐵質一般提到補鐵,第一時間都會聯想到要多吃牛肉、羊肉等紅肉類,那這樣吃素的朋友是不是就補不到鐵?對此,程涵宇表示,其實蔬食飲食也是可以攝取充足的鐵!只要把握2原則和均衡攝取6類富含鐵的蔬食,也能夠有紅潤好氣色精神滿分。吃素聰明補鐵2原則1.餐中餐後多補充高維生素C食物,幫助鐵吸收、使鐵吸收率上升6成。2.茶、咖啡餐後1小時再喝,以避免單寧酸、植酸阻礙鐵吸收。多攝取6類素食高鐵食物‧豆類:除了含豐富鐵,豆類也有豐富的葉酸、磷、鉀,研究發現,經常食用豆類也幫助降低血壓和膽固醇,像是板豆腐、黃豆、豆干、豆皮、毛豆。‧堅果種子類:建議選擇低溫烘焙的無調味堅果,保留更多營養少負擔,像是南瓜子、芝麻、奇亞籽、腰果、花生。‧蔬菜類:深綠色蔬菜通常含豐富鐵,甜豌豆莢、紅莧菜、白莧菜、紅鳳菜、紫菜的鐵含量更是高,像是每100g的紅莧菜含鐵量高達11mg就能滿足男性一日鐵質所需。‧水果類:水果中常含有豐富的維生素C是促進鐵吸收的最大推手,建議多吃紅龍果、紫葡萄、李子、百香果、小番茄。別以為吃櫻桃能補血補鐵,紫葡萄的鐵質更高,是櫻桃的4倍含量,豐富鐵主要是在皮,所以建議帶皮一起吃。而紅肉火龍果的鐵含量是白肉的2倍,要補鐵的話記得選紅龍果。‧全穀雜糧類:選擇少加工的未精製的穀類,像是紫心地瓜、馬鈴薯、紅豆、皇帝豆、綠豆,除了豐富鐵也有降低肥胖及高血壓風險。‧零食:別以為零食就不健康,吃對零食幫你補鐵補元氣,像是巧克力、葡萄乾、黑棗乾、堅果、海苔都是優質零食。選擇可可含量70%以上的巧克力效果最好,葡萄乾也是鐵質含量高的嘴饞補鐵好零食。只要參照以上營養師列出的「素食補鐵食物清單」,把握2原則和均衡攝取6類富含鐵的蔬食,就別怕吃素會導致缺鐵貧血啦。別忘了搭配高維生素C的水果一起吃,是促進鐵吸收的好幫手。延伸閱讀:.53歲王菲不老秘訣!自創「巫婆湯」+無聊飲食,4招凍齡法養出牛奶肌.吃素真的比吃肉更健康?一次看懂何謂植物性飲食及其好處壞處.當心吃素潛藏健康危機,健檢報告仍是滿江紅!吃錯膽固醇反更高責任編輯:陳學梅
-
2023-06-04 養生.聰明飲食
植物奶有哪些?能完全取代牛奶?5種常見植物奶優缺點一次看
現代人健康意識抬頭,近年來也掀起了一股植物奶取代牛奶的潮流。不過,除了燕麥奶以外,還有哪些飲品也是植物奶呢?余朱青營養師表示,國人常喝的豆漿、米漿其實也算是植物奶的一種,另外還有杏仁奶、豌豆奶、椰奶等。不過,植物奶可以完全取代牛奶嗎?市面上有這麼多種植物奶飲品,民眾又該怎麼選擇呢?余朱青營養師一一說明。植物奶熱量、脂肪低 膳食纖維多又減碳植物奶大部分是由堅果、穀物等,加上水一起製作而成。余朱青營養師指出,大部分的植物奶熱量、脂肪含量比牛奶低,膳食纖維則比牛奶多,容易產生飽足感,因此適合正在進行熱量控制的朋友,此外,植物奶也造福了有乳糖不耐症或是對牛奶過敏的民眾。而這幾年,全球暖化影響下,環保意識抬頭,許多人希望透過「減碳飲食」來愛護地球,為了降低畜牧業排碳量,許多人會選擇吃素、引用植物奶等,而這也成了推動植物奶風潮的原因之一。植物奶不只有燕麥奶 了解5種常見植物奶!除了民眾普遍知道的燕麥奶以外,其實杏仁奶、豆漿、米漿等都是植物奶。余朱青營養師整理出5種常見的植物奶,民眾可依自己的喜好、需求選擇不同的植物奶飲品。燕麥奶含有豐富的膳食纖維,屬於全穀雜糧類的飲品。余朱青營養師提醒,雖然燕麥奶熱量比牛奶低,但糖值成分偏高,若有在控制碳水化合物的人,飲用時要注意不要過量。杏仁奶和台式傳統杏仁茶所使用的南杏(apricot)不同,這裡用的杏仁是市面上常見的杏仁堅果(almond)。余朱青營養師表示,杏仁奶的熱量和蛋白質含量都偏低,不過鈣質含量高,而且因為不含麩質,對於麩質或牛奶過敏者而言,是還不錯的替代飲品。豆奶也就是「豆漿」,以黃豆或黑豆為主要原料。余朱青營養師提到,豆奶是植物奶中蛋白質含量較高的飲品,和牛奶的含鈣量幾乎差不多,是素食者攝取優良蛋白質的來源之一。米漿跟燕麥奶一樣都屬於全穀雜糧類飲品,容易有飽足感。余朱青營養師表示,市售的米漿多半會添加芝麻、花生等來豐富口感,也會添加糖,因此熱量算是植物奶中較高的。豌豆奶跟杏仁奶一樣,都屬於蛋白質和鈣質比較高的植物奶,而且含有多種礦物質。余朱青營養師指出,目前在國內還不算普遍,但在歐美地區因為無麩質飲食的興起,豌豆奶越來越受到歡迎。植物奶可取代牛奶? 營養師這樣說植物奶不只能攝取蛋白質,也能獲得膳食纖維,其熱量、脂肪含量也較低,有許多的優點。不過,植物奶可以完全取代牛奶嗎?余朱青營養師表示,若為全素食者,或是有乳糖過敏、乳糖不耐症的朋友,植物奶是很好的考量,但就營養學的觀點來看,牛奶是營養成分豐富的飲品,更是很好的蛋白質、鈣質來源,民眾若沒有太多健康問題或飲食禁忌,其實平時可以牛奶、植物奶交替飲用,這樣更能多元攝取到不同的營養元素。如何選購植物奶? 注意營養標示、成分而市面上有許多不同的植物奶飲品,民眾在選購時該怎麼選擇?有哪些需要注意的地方呢?余朱青營養師指出,民眾選購時別忘了看一下營養標示與成分,通常除了水之外,為了口感的豐富性還會添加其他成分。營養師提醒,每家的配方都不太相同,不過不管哪個品牌,民眾應盡量選擇無糖的植物奶飲品,這樣才能避免攝取到更多熱量,也能更加健康。 資料來源:余朱青營養師-牛奶VS植物奶營養成份比一比 【延伸閱讀】「缺蛋」也不憂傷 蛋白質攝取更多元乳清蛋白喝錯時機恐白補 營養師點名1族群恐致反效果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57999責任編輯:辜子桓
-
2023-06-02 養生.健康瘦身
名嘴專吃「冷飯」,抗性澱粉助減22公斤!4大類食物這樣料理都有抗性澱粉,「隔夜燕麥」也有
名嘴王瑞玲 靠「冷飯哲學」無痛減22公斤瘦身減肥有各種方法,名嘴醫藥美食記者王瑞玲4月19日曾於個人臉書公布自己的瘦身成果,體重從69.5公斤降到50公斤,體脂35掉到18,她說自己靠著「冷飯哲學」,無痛苦減掉22公斤!王瑞玲經常在個人臉書PO分享她到各地工作吃美食,常見忙碌的她發文寫道買御飯糰當餐點,「御飯糰當早餐,搭配無糖咖啡,細嚼慢嚥真的會很飽…」她強調沒業配御飯糰,幾年來在減重的路上也試過很多種方法,現在終於找到自己減重的「冷飯哲學」瘦下來。為何吃冷飯可以瘦身?食藥署曾於「闢謠專區」指出,米飯在加熱後冷卻的過程中,會提升「抗性澱粉」含量,這種澱粉不易被小腸酵素分解,進入大腸後會被腸內菌叢發酵成短鏈脂肪酸,其功能類似膳食纖維,即便沒有產生熱量卻會帶給人體飽足感。抗性澱粉好處多 控制血糖、降低膽固醇、預防便秘根據約翰霍普金斯大學hopkinsdiabetesinfo.org網站介紹,當澱粉被消化時,它們通常會分解成葡萄糖。而因為抗性澱粉在小腸中不被消化,所以它不會升高葡萄糖。大腸中的發酵則會在腸道中產生更多有益細菌和更少有害細菌,健康的腸道細菌可以改善血糖控制。其他的好處還包括預防便秘、降低膽固醇和降低罹患結腸癌的風險。含有抗性澱粉的食物有哪些王瑞玲的「冷飯哲學」,其實就是利用抗性澱粉的好處之一。但抗性澱粉並不是只有冷飯才有,很多食物也存在抗性澱粉,像是榖類、種子及豆類等未加工食物;生馬鈴薯、青香蕉等也都是抗性澱粉的一種。並根據hopkinsdiabetesinfo.org資料解釋,抗性澱粉的量隨熱度而變化。燕麥、綠香蕉和大蕉在煮熟時會失去一些抗性澱粉。另一種抗性澱粉是在蒸煮和冷卻過程中製成的。已冷卻的米飯比煮熟但未冷卻的米飯含有更高的抗性澱粉。含有抗性澱粉的食物包括:1.大蕉和青香蕉(隨著香蕉成熟,澱粉變成普通澱粉)2.豆類、豌豆和扁豆(白豆和扁豆的抗性澱粉含量最高)3.全穀物,包括燕麥和大麥4.煮熟冷卻的米飯增加抗性澱粉的料理方式hopkinsdiabetesinfo.org還提供大家如何在飲食中添加抗性澱粉的一些料理方法:1.提前一天煮米飯、土豆、豆類和義大利面,然後在冰箱中冷卻一整夜。吃之前把澱粉重新加熱一下就可以了。再加熱不會減少抗性澱粉的含量。2.燕麥片不要用煮熟的方式吃。可將未煮過的燕麥浸泡在牛奶或非乳製品中並冷藏過夜(稱為隔夜燕麥)。3.將扁豆加入沙拉或湯中。4.用木薯粉或馬鈴薯澱粉、生香蕉粉等代替麵粉。最後還要提醒,減肥不止單靠吃某一項食物,飲食均衡更重要,並且要多運動,才能成功瘦身。「抗性澱粉」(Resistant starch,RS)是什麼?抗性澱粉是一種不被小腸澱粉分解酵素作用的澱粉,其進入大腸後,會被腸內菌叢發酵成短鏈脂肪酸,其功能類似膳食纖維。因人體無法消化抗性澱粉,雖具飽足感,但是沒有熱量。抗性澱粉分為4類:第一類RS1:為澱粉消化酵素無法接近的澱粉,存在於榖類、種子及豆類等未加工食物中,其澱粉質被包埋於食物基質中,受到蛋白質成份之遮蔽,使澱粉酵素無法作用。第二類RS2:為具抗性的天然澱粉顆粒(含未糊化之澱粉粒),存在於生馬鈴薯、青香蕉、高直鏈玉米澱粉中。第三類RS3:為回凝澱粉,存在煮熟後放冷之米飯、麵包等的老化澱粉中。第四類RS4:為經化學修飾或熱處理的澱粉產品。(資料來源/食藥署)【參考資料】.臉書粉絲專頁「王瑞玲醫藥美食記者」.食藥著闢謠專區-聽說冷飯比熱飯的熱量低,這是真的嗎?.《約翰霍普金斯大學hopkinsdiabetesinfo.org》WHAT IS RESISTANT STARCH?
-
2023-05-14 醫療.新陳代謝
糖尿病到底該怎麼吃才正確?詳解美國糖尿病學會最新飲食建議
美國糖尿病協會(American Diabetes Association,簡稱ADA)成立於1940年,是一個非營利性的組織,致力於提供糖尿病相關的資源、教育、研究和宣傳工作。根據國際糖尿病組織(International Diabetes Federation)2021年發布的數據,目前全世界約有4.63億成年人患有糖尿病,對公眾健康影響甚鉅。ADA在幫助糖尿病患的過程中,扮演著什麼角色呢?首先,他們積極參與糖尿病相關的科學研究,包含資金資助、舉辦學術研討會等,而每個月出版的Diabetes、Diabetes Care兩本期刊影響係數(Impact factor, IF)極高的學術期刊,更是扮演著促進臨床護理、教育、營養、心理社會、流行病學、保健服務研究、新興治療和技術,乃至病理生理學、併發症等研究的重要角色。除了學術期刊之外,ADA也會整理這些研究成非醫療專業者也能看懂的形式,例如每年出版的Standards of Care in Diabetes等附錄。最後,ADA在社區宣傳、教育活動、推廣衛教觀念的部分也不遺餘力,他們曾舉辦如糖尿病步行、慈善籌款等活動,除了支持糖尿病患者和他們的家人,更希望能提高公眾對糖尿病的認識和警覺,藉此推動更健康的生活方式。讓我們一起來看看2023年出版的書中所包含的內容吧!從書的目錄可以發現,儘管只是附錄,但內容十分嚴謹,每一句話的後面都附有證據等級,而且探討的主題也非常全面。書的開頭先介紹了糖尿病的定義、分類和診斷,在討論複雜的問題之前,必須確保討論的問題是相同的。中間的章節則涵蓋了與一般大眾最相關的內容,詳細探討如何調整生活習慣、控制血糖、控制體重,以及透過現有的科技產品如何幫助糖尿病患者實現這些目標。接著,如果非藥物的治療方法都沒有顯著效果,書中也介紹了目前現有的降血糖藥物種類、效果以及控制不佳時可能導致的併發症,如心血管疾病、腎臟疾病、視網膜和周邊神經病變等。最後,書中還逐一介紹了老年人、青少年、懷孕婦女、住院者等特殊族群,並提供了這些族群需具備的整體觀念。這篇文章著重介紹第五章「飲食建議」的部分。開頭就明確指出,無論是哪種類型的糖尿病,包括糖尿病前期和妊娠糖尿病,都建議實施個人化的營養治療計畫,以降低未來的醫療費用並減少併發症如心血管和代謝疾病的風險。需要注意的是,由於這是「個人化」的計畫,因此隨著個人狀況的不同,會有調整的空間。世界上並不存在所有糖尿病患者都按照相同的菜單飲食,就能百分百康復的「完美的飲食菜單」。書中也提到,更重要的是「能長期維持的飲食模式」,而不是「每餐營養素的分配」,因此閱讀以下建議時,也可以思考看看跟自己目前的飲食方式有什麼不同,以及可以改善的部分,而非全盤推翻固有的飲食習慣。營養素大致分為碳水化合物、蛋白質和油脂三大類,以下將依照這個順序逐一說明。首先是碳水化合物,也就是俗稱的醣類。攝取碳水化合物時,建議選擇營養價值高、富含纖維的食物。如果要以數字來衡量,建議食物當中每提供1000大卡的熱量至少有14克的纖維。例如,我手邊的品客披薩口味每份含1克纖維(每139大卡),換算下來是7.19克纖維(每1000大卡)。這表示洋芋片不是一個好的碳水化合物來源。一般來說,原型食物比加入添加劑的精緻食品更好,非澱粉類蔬菜也比澱粉類蔬菜,如蕃薯、馬鈴薯、玉米、豆子(紅豆/綠豆/豌豆等)更好。至於許多人關注的代糖,也就是不含碳水化合物、卻能帶來甜味的物質,目前沒有研究顯示其對糖尿病患者有好處或壞處。但由於代糖本身不含碳水化合物,不會提供能量,身體容易誤以為沒有吃飽,注意這可能引發過度飲食的情況。另外,GI值和GL值(血糖指數和血糖負荷)是另外一組常聽到的名詞,但目前沒有證據顯示其高低對血糖控制有好處或壞處,並不需要過度在意。接下來講到蛋白質,書中提到,第二型糖尿病患者攝取蛋白質時,會在不增加血糖的前提下提高胰島素的反應,因為胰島素的功用是降低血糖。因此,對於有低血糖風險的病人,可試著避免攝取高蛋白質含量的碳水化合物,以免血糖不小心降得太低。最後是脂質,目前對於脂質在整體熱量攝取中所佔比例仍沒有定論,但對於脂質的來源已有明確建議,反式脂肪和飽和脂肪含量越低越好,以單元及多元不飽和脂肪酸取代較佳。至於魚油,許多人關心是否該吃,以及吃多少比較好,但目前的研究結果並不一致。ASCEND trial(A Study of Cardiovascular Events iN Diabetes)指出,每天攝取1克的n-3脂肪酸(EPA和DHA),對於目前還沒有心臟病的糖尿病患者來說只是安慰劑。而REDUCE-IT(Reduction of Cardiovascular Events with Icosapent Ethyl–Intervention Trial)則指出,對於已經有粥狀動脈硬化心臟病,並且正在使用降血脂藥物的糖尿病患者,每天攝取4克的EPA確實可以減少嚴重心血管疾病發生的機率。在此提供了三種營養素的攝取原則做為參考,再次提醒所有糖尿病患者及其家屬:「能夠長期遵循的飲食模式」比「每餐中各營養素的分配比例」更加重要。若飲食原則過於嚴格,導致菜單不易接受,糖尿病的控制和改善效果可能不如「以大方向為導向、更注重飲食樂趣」的菜單。作為病人的家屬,請避免「這一切都是為了病人好」的想法,在飲食方面過度限制和批評病人。這樣做除了可能對病人沒有幫助外,還有可能破壞彼此之間的感情,可說是得不償失。參考資料:Standards of Care in Diabetes – 2023, Chapter 5: Facilitating Positive Behaviors and Well-being to Improve Health Outcomes【本文獲問8健康新聞網授權刊登,原文標題:【黃彗倫醫師】糖友必讀!美國糖尿病學會最新飲食建議】責任編輯:辜子桓
-
2023-05-12 養生.保健食品瘋
白內障、老花眼年輕化! 吃「葉黃素護眼」都補對了嗎?多吃14種蔬果補充
現代人手機不離身,網路重度使用者每天至少7至8時都在使用手機或是3C產品,如果再加上上班時使用電腦,回家又看電視、看書等,大概只有睡覺的時候,眼睛才能獲得休息。因此,許多本來是老人家才會罹患的眼睛疾病,例如白內障現在都年輕化,就有30、40歲的中壯年族群,甚至需要置換人工水晶體,就連原本40歲才會有的老花眼,現在也都提前至30幾歲就發生了。為了保養眼睛,許多人開始吃葉黃素來護眼,但問題來了:什麼是葉黃素?有哪些功能?對眼睛相關疾病都有幫助嗎?葉黃素增強黃斑部功能 與其它黃斑部疾病還沒有定論葉黃素是一種脂溶性類胡蘿蔔素,本身是一種抗氧化物,和玉米黃素一樣,都是眼睛內視網膜黃斑部的重要成分,可以抑制自由基,過濾藍光以減少對眼睛感光細胞的傷害,也可抑制與細胞發炎反應相關的傳遞鏈,減少活性氧化物質的生成,藉此調節免疫系統與發炎反應。但人體無法自行製造葉黃素,必須由飲食中攝取。補充葉黃素在健康人的眼睛保健方面,能增強黃斑部的功能,提升視覺的敏感度;根據研究,長期補充葉黃素,還能降低老年性黃斑的罹患機率,不過,對於其他黃斑部的疾病,例如高度近視性、糖尿病黃斑部水腫,尚未有明確的定論。不僅是買健康食品 從蔬果中攝取葉黃素富含葉黃素的食物包括深綠色蔬菜中的菠菜、甘藍菜、綠花椰菜、豌豆、青椒、芥藍菜等,還有櫛瓜、玉米、小黃瓜、南瓜、胡蘿蔔等黃色蔬菜,以及柳橙、奇異果、葡萄等水果類。如果無法從天然食物中攝取足夠的葉黃素,也可以選購市售的葉黃素補充劑,葉黃素保健食品分為兩種,一種是游離型,另一種是酯化型,游離型的分子量只有酯化型的一半,一般認為吸收率較好。酯化型雖具有較好的生物利用率與安定性,但必須透過腸道酵素的輔助,將其分解後才能被人體吸收利用,因此最好搭配油脂一同服用,若本身消化不好或腸胃不佳,較不建議食用酯化型葉黃素。 研究認為,健康成人每日攝取6mg(毫克)的葉黃素,有助於減緩黃斑部退化的風險,而衛生福利部食品藥物管理署則建議,成人每日補充葉黃素不應超過30mg。葉黃素多吃無益處 可能會造成皮膚變黃?要特別注意的是,葉黃素多吃並無益處,若是不小心攝取太多,還可能發生皮膚變黃的問題;此外,建議不要與β胡蘿蔔素補充品一起使用,因為會產生競爭吸收,而使得葉黃素吸收率下降。 另外,葉黃素的保健效益並不是立即性的,必須連續服用2至4個月之後,才能提升視網膜黃斑部中的葉黃素濃度,進而達到抵禦藍光的效果。★本文經《NOW健康》授權刊登,原文刊載於此★關心健康生活大小事,點此進入【NOW健康】責任編輯:陳學梅
-
2023-05-11 養生.聰明飲食
毛豆既非蔬菜也不是澱粉!營養師解析「12種常見豆」屬哪類 搞錯恐愈吃愈胖
對於健身的人來說,想要練出完美線條,就得多攝取「蛋白質」來作為重要的肌肉合成來源。不過,市面上的豆類千百種,有時名稱裡有含「豆」字,卻又不是真正的豆類,如果沒有搞清楚成份,通通都吃下肚的話,恐怕會適得其反,最怕的還會愈吃愈胖!澱粉、纖維、蛋白質,你吃的是哪一種?台北市營養師公會居家照護營養師程涵宇表示,雖然豆類都叫做某某「豆」,不過個別豆類在口感上還是有差,而依其主要的營養素,大致可以將它們分成三大類:.澱粉豆:紅豆、綠豆、皇帝豆、花豆顧名思義就是澱粉質含量較高的豆類,20g的乾澱粉豆約含有15g的碳水化合物,雖然熱量和白米飯差不多,比較起其他營養素卻是澱粉豆大獲全勝,不僅比白米飯多出3倍蛋白質、30倍膳食纖維,鉀、鈣、鎂、鐵等營養素也是白米飯的8~15倍不等。.蔬菜豆:豌豆莢、豇豆、四季豆、翼豆蔬菜豆的爽脆纖維感,吃起來就很像我們一般所吃的蔬菜。只要是在蔬菜裡能想到的營養素,如鉀、鈣、膳食纖維等,在這些豆裡通通都能找到,屬於低熱量且高纖維的豆類。想要減肥的朋友如果想換個菜單,不妨從蔬菜豆下手,不僅能增加飽足感,也能減少熱量攝取。.蛋白質豆:黃豆、黑豆、毛豆、鷹嘴豆蛋白質豆的口感較紮實,還會有淡淡的豆香味,且豆如其名,含有非常豐富的蛋白質。一般來說,20g的乾蛋白質豆,或50g生鮮蛋白質豆(例如毛豆仁)就含有7g蛋白質,約等於30g的肉類,因此若是想大量補充蛋白質,蛋白質豆類或其製品如豆漿、豆腐等,都是非常優質的選擇。但是,程涵宇提醒,需要控制熱量的朋友就要注意了,因為蛋白質豆的熱量可是不容小覷。以常見的黃豆為例,攝取乾黃豆20g就有71卡的熱量,但去皮雞胸肉30g卻只有它的一半。常見豆類加工食品,你掃雷了嗎?我們生活周遭充斥著許多豆製品,如豆漿、豆腐、豆乾、豆花、豆皮等,大部分都是由黃豆加工而來,而許多朋友一聽見「加工」二字,不免會在購買上持有疑慮。為此,程涵宇表示,其實只要秉持原料非基因改造、製程安全衛生,無額外的添加物等基本三大原則,就能先掃掉一堆地雷。有趣的是,豆腐跟人不一樣,留越多渣的豆類加工食品,就代表它的膳食纖維越多,對人體也越好。我們在挑選豆類加工品時,也盡量以天然的米白或米黃色的食品為佳。像是市售的褐色豆乾大多摻有焦糖色素,就須特別留心。程涵宇提到只要認真看看營養標示就知道,市面上有些冠名「豆腐」的產品,其實不是真正的豆腐,不僅蛋白質含量較低,還會帶來超高的熱量!沒有大豆成分的「豆腐」其實意外的不少,包括芙蓉豆腐、杏仁豆腐、魚豆腐等,都是使用其他東西加工而成。此外,好比百頁豆腐,其實是大豆分離蛋白再加上植物油以及加工過後修飾澱粉所製成,其油脂含量是傳統豆腐的5倍,熱量更是傳統豆腐的2.4倍。想要吃進豆類的營養及好處,還是優先選擇天然的豆類,例如黃豆、黑豆、毛豆、鷹嘴豆,或是微加工的豆類例如豆腐、豆漿等為佳。豆類家族 常見2大Q&AQ1:哪些人不適合吃太多豆類?A:豆類可說是老少咸宜的食物,只是吞嚥功能未成熟的幼兒及牙口不好的長輩,烹調時則建議燉煮至綿密、無顆粒的程度。另外,澱粉豆類若是吃多了,其熱量也是非常可觀。也由於這類豆子吃起來口感微甜,容易讓人一不小心就會攝取過多,因此,想要減肥或糖尿病患者,須特別注意份量。Q2:豆類吃多了是不是會痛風?A:不會。研究證實,適量的豆腐反而可作為痛風病患較佳的蛋白質來源,因為豆腐的攝取可改變血漿中蛋白質的濃度、增加體內尿酸的清除與排泄,減緩痛風問題。延伸閱讀:.蔬菜豆、澱粉豆、蛋白質豆,3大豆類一次分清楚!.豐含膳食纖維、維生素 營養師教你吃鷹嘴豆不脹氣.是主食還是蔬菜?一張圖秒懂「X豆」屬哪類 責任編輯:陳學梅
-
2023-05-07 養生.營養食譜
嫩綠高纖豌豆嬰 餐盤的綠色亮點
我第一次看到「豌豆嬰」是在網路的一張照片上。那是一道以馬鈴薯泥製成的褐色濃湯,上面以幾根豌豆嬰當枝枒,尾端放枸杞,看起來像一幅畫。後來我才知道,許多高檔餐館,常以小巧可愛的豌豆嬰當裝飾。豌豆「嬰」,顧名思義就是豌豆長出的幼苗,猶如剛出生的小baby。由於莖葉軟嫩,烹調時間非常短,只要清水稍微沖洗,不論清炒、汆燙,不到兩分鐘即可輕鬆、快速地做出一道散發清香美味的料理。此外,它的造型也適合點綴之用,例如製作沙拉,幾根豌豆嬰就能製造亮點的擺盤,十分吸睛。這種乾淨高纖維、低熱量的食材,可自行栽種,也可購自超市;它易洗易買,料理簡單,對於忙碌的人們,若想在家吃簡單清爽的青菜,豌豆嬰是首選。豌豆嬰蝦仁食材:豌豆嬰2包、蝦子6隻、蒜1瓣作法:1. 豌豆嬰洗淨,瀝乾水分。2. 在蝦頭和蝦身的中間處,插入剪刀,沿著蝦背剪到蝦尾,取出中間的腸泥,丟棄蝦殼,蝦頭另做他用(例如熬煮蝦高湯)。3. 洗淨後用餐巾紙擦乾,以1/2茶匙的麵粉和太白粉與1/4茶匙的鹽和極少的雞粉與蝦仁混合,再加上1大匙的油醃製10分鐘,讓蝦仁更為滑嫩。4. 鍋內放1大匙油,放入作法3,以中火煎熟,取出備用。5. 蒜切碎,用鍋內剩餘的油爆香(若油不夠可增加),由於蒜容易燒焦變黑,所以爆香時間不宜長,幾秒即可。6. 放入作法1,以大火快炒,時間約30秒,加極少量的鹽和雞粉調味,盛盤。7. 盤中放作法4的蝦仁。說明:● 作法2,剪刀剪到「蝦尾」這步驟非常重要,可使蝦子遇熱時呈現漂亮的「姿態」。● 作法6,蒜炒豌豆嬰就是一道簡單的青菜囉!● 這道豌豆嬰上面放的蝦仁可換成其他食材,例如滷肉、大腸、牛筋、干貝、蛋絲、豆皮、胡蘿蔔……只要顏色稍微與綠色呈對比的都適合,擺盤也好看。雙色豌豆湯食材:豌豆嬰1包、番茄1個、豆腐1盒、雞高湯1大碗作法:1. 豌豆嬰洗淨,瀝乾水分。2. 番茄和豆腐都切成適口大小。3. 鍋內放1小匙沙拉油,放進番茄炒出香氣。4. 倒入雞高湯,加入豆腐,煮5分鐘。5. 加入鹽和雞粉調味,再放入作法1的豌豆嬰,30秒即可出鍋。說明:● 雙色豌豆湯的「雙色」也可以改成其他兩種反差顏色的食材,例如切丁的鹹蛋和皮蛋,搭配鮮綠色的豌豆嬰,可產生強烈的視覺效果。● 雞湯也可改為味噌湯,素食者可自製蔬菜或菇類等素高湯,或以水代替。● 牛肉麵或炸醬麵常以青江菜點綴,但也可改放豌豆嬰。雞蛋馬鈴薯塔食材:豌豆嬰數根、雞蛋1顆、蟹肉棒及玉米粒與美乃滋適量作法:1.雞蛋煮熟,放涼後搗碎。2.與適量的蟹肉棒、玉米粒及美乃滋拌勻。3.取一圓盤,中間放圓柱型模具,塞入作法2,壓實。4.取出模具,四周以豌豆嬰點綴。5.若不愛生食,可先在熱水中放點鹽及沙拉油,水滾後放入豌豆嬰汆燙兩秒取出,一樣可以呈現鮮綠色。責任編輯:辜子桓
-
2023-04-25 養生.保健食品瘋
奇異果、柳橙不是維生素C含量最高的水果!專家說明每日攝取量多少才夠
維生素C(又稱維他命C)是一種水溶性維生素,不只能幫助美白,還能護眼、減脂,是身體的必須營養素。這也就是為何感冒很容易嘴破,當人體免疫系統面臨大量壓力,往往在很快速的時間耗掉體內的維生素,所以隔天起床就出現膠原合成不足、黏膜破皮的現象。維生素C對人體的重要性包括:1.抗氧化:預防心血管與腦血管病變,也能抗老化2.減緩發炎反應:代謝發炎物質3.幫助膠原蛋白合成:保持皮膚、關節、骨骼健康漂亮4.對抗壓力不疲勞,合成神經傳導物物質5.構成黏蛋白、淚液製造的原料,防止眼睛老化、預防白內障6.打擊體脂肪,幫助代謝脂肪酸7.幫助免疫功能運作8. 幫助鐵質吸收奇異果輸了,只有第六名!維他命C最高的水果是⋯⋯維生素C無法由身體自行合成,可以從蔬果當中取得,那又該怎麼選呢?你知道檸檬、柳橙都不是最強的選手嗎?以下公開每100g中維生素C含量高低的水果排行榜:1.紅心芭樂2.珍珠芭樂3.釋迦(大目釋迦維生素C含量比起鳳梨釋迦又高出不少)4.龍眼5.台灣土棗6.黃金奇異果7.木瓜8.甜柿9.香吉士10.綠奇異果11.草莓12.西施蜜柚13.楊桃14.澳洲甜橙15.白柚16.荔枝17.榴蓮18.文旦19.柳橙20.檸檬「甜椒」是補充維生素C的蔬菜首選!維生素C蔬菜TOP 15 排行榜還有誰?其實蔬菜也有維生素C含量比紅心芭樂還高的香椿和糯米椒,但若以台灣餐桌上常見且較容易取得的蔬菜而言,值得參考的維生素C蔬菜TOP 15有這些:1.紅皮甜椒2.黃皮甜椒3.青椒4.油菜心/豆菜心、青花菜筍5.山苦瓜/野苦瓜:較翠綠的苦瓜苦味會比較重,但維生素C和膳食纖維非常豐富,有「瓜中C王」的美稱。6.青花菜7.香菜8.豌豆苗9.花椰菜(白色)10.珍珠苦瓜(青皮)11.青皮苦瓜12.芥藍菜13.櫻桃/聖女小番茄14.豌豆莢15.青江菜(以上為每100g所含的維生素C含量高低排序)除了這些新鮮蔬菜,毛豆仁、菜豆仁等豆類蔬菜也是不錯的選擇。但維生素C易溶於水、不耐熱且易受氧化破壞,可採快炒或涼拌料理以保存較多維生素 C。中醫師曾柏翰也提到,免疫力跟氣血是否充足有關,所以建議多吃含鐵及維他命C的食物,像牛肉、木耳、芝麻、黑豆等等,且含鐵食物還能提升維他命C吸收效率,堅果和漿果類也都是很好的選擇。接下來也帶大家釐清維他命C的常見問題,包括能否美白、預防感冒、適當的攝取量以及正確的服用時間點。一、維他命C、左旋C⋯⋯是美白聖品嗎?食藥署提到,常見於美白產品的「左旋C」就是維他命C ,其實是左式右旋維他命C的錯誤翻譯,而維他命C理論上可以抑制黑色素生成、促進膠原蛋白合成和抗氧化,因此被認為有保護皮膚和美白等功效,然而一般維他命C很難維持活性及穩定性,口服後能真正被吸收的比例可能很低,所以許多產品透過不同的鹽類或衍生物增加安定性並製成外用產品,不過效果通常因人而異。皮膚科醫師莊盈彥則補充,從食物攝取的維他命C會到達皮膚細胞的有限(約7%),且維他命C單獨使用的效果並不明顯,通常會搭配其他抗氧化物如穀胱甘肽、Q10、維他命E或美白成份。而維他命C精華液濃度並非越高越好,建議5-10%就足夠了。二、維他命C能預防感冒?食藥署表示,維他命C無法有效減少感冒發生,不過每天服用至少200毫克的維他命C,可以小幅減少感冒發生後症狀持續時間,也就是能讓感冒好得快一點,但感冒主要還是需要多休息喝水來復原。三、維他命C攝取量多少比較好?衛福部訂定的成人維生素C每日建議攝取量為100毫克,不要超過2000毫克的上限。攝取至超過1000mg時吸收率反而較低,攝取過量則會從尿液排出,且增加尿路結石的發生率和高草酸尿症風險,造成心血管鈣化甚至危害腎功能,因此以少量分次攝取最好。其實成人每天只要吃半顆芭樂或兩顆綠奇異果就能滿足一天所需的維他命C,如果攝取到「三蔬二果」就有200~400毫克的維他命C,還能獲取許多植化素、礦物質及膳食纖維等營養。但現代人蔬果普遍攝取不足,壓力大也會加速維生素C流失,所以很多人會選擇服用補充劑。食藥署就提醒,維他命跟藥物也會有交互作用,像是含鋁製酸劑為常見的胃藥成分之一,併用維他命C可能會導致鋁的吸收度上升,造成副作用增加,如果腎功能不好要盡量避免合併使用。最後,醫師建議維他命C不要空腹吃,以免浪費功效發揮,最適合的是飯後或隨餐吃。尤其是腸胃較敏感者或對賦形劑不適的族群,還是飯後吃為佳。【延伸閱讀】維生素C補過頭,會拉肚子、腎結石!一天吃這樣就夠了【資料來源】藥博士 正藥說高敏敏營養師缺乏維他命C會怎樣?正確補充看這裡,腎臟科醫師詳解補充維生素C,蔬菜怎麼挑、怎麼吃才好?(責任編輯:葉姿岑)
-
2023-04-19 養生.聰明飲食
減脂菜單大公開:Ella吃白飯剷3公斤、劉品言「這樣吃」大瘦11公斤!7大減重法一次掌握
減肥、如何瘦得健康,是許多人的人生課題之一。不吃白飯、吃雞胸肉、沙拉,是一般人最常想到減肥的方式之一。但是減重時的三餐到底要麼安排才能有效減重?這邊一次給你海外7位名人的「減肥菜單」,讓劉品言瘦11kg的「減肥菜單」原來要這樣吃?宋慧喬:豆腐減肥法宋慧喬曾分享,自己除了運動外,在飲食上,他還靠獨門菜單「豆腐飯」減肥!吃法:以豆腐取代晚餐主食的澱粉類,三餐固定8點、12點、18點進食,只吃八分飽。營養師Stella解釋,每100公克的傳統豆腐熱量為88.4大卡,含8.5公克的蛋白質、約140毫克的鈣,並含植化素和適量的鉀、鐵、鋅等礦物質。嫩豆腐因壓制較不扎實(水分保留較多),且以不含鈣的葡萄糖酸內酯做為凝固劑,所以營養密度較差,但也因水分較多所以熱量相對較傳統豆腐低。朴信惠:小黃瓜減肥法嬰兒肥可能是許多女星的惡夢,朴信惠在剛出道時也曾有嬰兒肥、下半身肥胖的困擾,他也說自己是易復胖的體質。但他靠著飲食控制以及運動,成功減去體重,甚至曾經在一個月快速瘦下10公斤。而這套減肥菜單較為激進,因此不建議長期食用。早餐:小黃瓜1根+低脂牛奶午餐:半碗白飯+燙白菜晚餐:小黃瓜+燙白菜此外,喝足量的水也很重要!她曾分享,自己會在開水中加入2、3片薄荷葉,幫助紓壓、加速代謝、去脹氣;若有水腫狀況,就會喝紅豆水、南瓜水加強排水。劉品言:黃金減肥法天生體質易胖的劉品言,體重一直成為注目焦點,甚至在google中甚至有「劉品言 體重」等關鍵字,在14歲剛出道時,其實這讓她一度失去自信。他過去嘗試許多減肥方式,最終找出最適合自己的減肥法,再加上運動的幫忙,成功減去11公斤。早餐:無糖紅豆薏仁、水煮蛋、拳頭大小的水果(奇異果、蘋果、櫻桃)午餐:一條魚/一塊牛排/半隻雞、拳頭大小的白飯或馬鈴薯晚餐:地瓜、蛋白質高且脂肪低的白肉、海鮮Ella陳嘉樺:白飯減肥法說到減肥,我們可能都會先從吃雞胸肉開始,原本Ella也是以吃沙拉、雞胸肉等方式減肥,但卻發現造成手腳容易冰冷,水腫狀況嚴重。看了中醫後才知道,因為身體太寒,造成體內濕氣重,反而代謝不好,因此中醫建議她吃白飯去濕氣。而他也靠這套飲食法瘦下3公斤!吃法:早、午和晚餐都以白飯為主食+蔬菜和肉類,但晚餐飯量要減少、並在5點半前吃完。其他要戒掉手搖飲和甜食;水果屬涼也在下午4點前吃完。陳妍希:碳水循環法一般民眾對陳妍希外表的印象不外乎是招牌的嬰兒肥,也因此被戲稱為「小籠包」!不過他近年來積極瘦身,並和粉絲分享自己正在執行的「碳水循環」減肥法。陳妍希表示自己過去不敢吃澱粉,但試了「碳水循環」,發現原來吃澱粉也可以好好地瘦身!1.第一天-低碳:早午餐12:30吃酪梨三明治加一點菠菜;下午一杯生椰拿鐵;晚餐6:30吃烤鴨去皮加生菜。運動搭配一堂瑜珈課。2.第二天-低碳:早午餐吃香草雞肉三明治;晚餐川燙豬肉、魚肉,加海帶芽、豌豆苗、荸薺。3.第三天-無碳:早午餐豆干2片;加餐覆盆子藍莓漿果飲;晚餐水煮魚肉、雞肉去皮,搭配豌豆苗和菇類。4.第四天-低碳:早午餐一杯生椰拿鐵,配豌豆苗和雞肉;晚餐吃貝果三明治。5.第五天-高碳:早午餐吃鮭魚沙拉和2/3貝果;加餐一杯生椰拿鐵;晚餐吃燙雞肉、白菜、莓果飲。運動搭配健身一小時、跑步機45分鐘。6.第六天-無碳:早午餐吃去皮烤鴨、酪梨沙拉;晚餐吃燙羊肉和菠菜。運動搭配跑步40分鐘。7.第七天-低碳:早餐吃貝果、鮪魚、酪梨;加餐一顆李子;晚餐和朋友吃湖南菜。運動搭配皮拉提斯20分鐘。胖艾美:邁爾飲食澳洲女星瑞貝爾威爾森(Rebel Wilson)因飾演《歌喉讚》中的「胖艾美」角色爆紅,成為大尺碼女星代表。但他在2020年決定努力減重,她透過持續的運動訓練、健康飲食(邁爾飲食)以及改變自己一些思維,兩年半就減掉約36公斤。邁爾飲食(Mayr Method):避免零食,強調吃高蛋白及富含纖維的食物,並減去麩質與乳製品、糖、咖啡因及加工食品的攝取,且每一口都咬30~50下。星野源:高麗菜減肥和被譽為「國民老婆」的新垣結衣結婚的星野源,其實也有成功靠飲食減重過!星野源表示,自己在吃飯在吃飯前,會先吃大量的「高麗菜」,避免血糖急遽上升,增加飽足感,預防過食,同時也改變吃飯順序(纖維-蛋白質-碳水化合物)。他靠兩大原則,再加上運動,竟在兩週內瘦5公斤!吃法:準備雙手大小的高麗菜絲,將水煮蛋(或半熟蛋)、肉放入其中,最近淋上醬汁即可。小提醒:上述提及的減肥方法較為激進,不一定適合所有人。減肥還是建議正常飲食,並養成規律運動習慣,才不會傷了身體。減重良醫的建議減重良醫徐光漢曾提及,有患者詢問「已經少吃精緻澱粉又有規律的運動,為何體重仍然無法下降?」或是「實行了一陣子的168,但還是失敗?」想要成功減重,最重要的關鍵就是,除了熱量平衡外,建立起可以健康輕鬆且可長久維持的良好飲食習慣,才不會陷入反覆減重的情形。一般人最想知道的飲食習慣,也建議以「低糖、低澱粉飲食」為主,少糖、少澱粉,足量蛋白質、纖維,再加上固定的運動這3大習慣,應就可以維持良好的體態。如無法節制食欲,可以尋求醫師幫忙,或者可以考慮透過藥物減重,目前有一些FDA核可的抑制食慾藥物,可有效幫助飲食控制及減重的達成,但還是得回到最原始的飲食與生活習慣的養成,才會是可長久維持體重的方式。延伸閱讀: 「醫師也是人,我也會恐懼...」連台大醫生都束手無策,醫師林肇堂抗癌8年秘訣:早餐必備的4樣食物 生理期來就頭痛!女中醫解惑:經前、經後原因大不同!責任編輯:陳學梅
-
2023-03-24 焦點.食安拉警報
2023「農藥殘留最多12種蔬果」,草莓8年第1!菠菜、四季豆也中,烹煮1動作減殘留量
美國公布2023年蔬果農藥檢測結果,其是EWG針對美國農業部和食品藥物管理局最新的水果和蔬菜檢測數據分析;抽樣了46種水果和蔬菜,樣本數46569。美國農業部在測試前對農產品樣品進行去皮、擦洗和清洗;食品藥物管理局僅在測試樣品前去除污垢。即使經過這些步驟,結果仍發現251種不同農藥。 美國12種農藥殘留最多的蔬果 1、草莓 (草莓連續8年第一 )2、菠菜3、羽衣甘藍、芥菜4、桃子5、梨子6、甜桃7、蘋果8、葡萄9、甜椒及辣椒10、櫻桃11、藍莓12、四季豆髒髒蔬果中 共發現210 種殺蟲劑營養師程涵宇說明,草莓已經連續8年拿髒髒蔬果冠軍了!超過 90% 的草莓、蘋果、櫻桃、菠菜、甜桃和葡萄樣品檢測出兩種或多種農藥殘留。在髒髒蔬果中共發現了 210 種殺蟲劑。 除櫻桃外,清單上的每種作物都檢測到50多種不同的農藥,如羽衣甘藍和芥菜,辣椒和甜椒,在所有作物中檢測到的殺蟲劑最多,總共分別有 103 種和 101 種殺蟲劑;而2011 年禁止在四季豆上使用的神經毒性有機磷殺蟲劑乙酰甲胺磷,則有6% 的四季豆被檢出。 吃農藥殘留量高的蔬果會怎樣? 程涵宇提醒,攝取到農藥殘留高的蔬果,特別是對於發育期兒童健康傷害大,可能造成荷爾蒙失調、癌症,或對腦部發展及神經系統造成傷害;另外,孕婦也需要特別留意。 哈佛大學研究表示,食用農藥殘留量高的水果和蔬菜可能會降低食用水果和蔬菜的好處,包括預防心血管疾病和死亡率。 如何避免吃到農藥殘留量高的蔬果? 程涵宇分享3撇步: 1、七大類蔬果這樣洗,流水邊沖洗邊浸泡共15分鐘:.葉菜類:切除根部,每片撕下清洗凹面處。.甜椒、茄子等果菜類:流動水沖洗後切除蒂頭.苦瓜等瓜菜類:以流動水沖洗,拿小毛刷輕刷凹面處,最後切除蒂頭。.高麗菜、大白菜等包葉菜類:去除外葉,每葉剝離,以流動清水清洗每一葉片.豌豆、四季豆等豆菜類:以流動清水清洗,最後在剝除頭尾及老絲。.葡萄、草莓等漿果類(連皮吃):流動水清洗每一顆果實後再去除蒂頭。.有果皮的水果例如柑橘、梨子、香蕉、百香果(皮不吃):切水果之前、去外皮之前,水果一定要先洗,較能避免去皮剝皮的時候不小心農藥沾染到果肉。 2、烹煮蔬菜時將鍋蓋打開,幫助減少農藥殘留。3、若較擔心的話「髒髒12種蔬果」或許可以買有機的。延伸閱讀: ·美公布2023「農藥殘留最少15種蔬果」!酪梨、玉米最乾淨 逾半數大家超常吃 ·洗米水洗菜恐更毒!專家忠告「用1物」就夠乾淨  還有意想不到2用處婆媽快學(責任編輯:葉姿岑)
-
2023-03-14 癌症.飲食與癌症
有乳癌、子宮內膜癌還能吃豆類製品嗎?大豆異黃酮到底是治癌還是致癌?
跟西方人的飲食習慣大所不同,比起西方人較喜歡喝牛奶;亞洲人則是習慣到「來X永X豆漿」來一杯溫暖的熱豆漿,暖心又暖胃。無奈江湖上不斷盛傳,關於豆類製品中的雌激素會提升乳癌或子宮內膜癌的風險,難道我們女性朋友就該從今日起禁絕豆漿,邁開腳步走出華人的飲食文化了嗎?要回答這個問題之前,大象醫師先來比較了一下美洲與亞洲的乳癌盛行率,在2002年的一篇研究中,比較了25個國家五年內的乳癌盛行率,發覺北美洲是1.5%;西歐是1.2%;而亞洲則是僅有0.3-0.5%。所以說……我們就可以大膽聲稱豆類製品的飲食習慣是造成乳癌發生率低的原因嗎?非也非也,那可能只是「其中一個原因」,讓我們再繼續翻找其他的資料吧!讓我們慢慢進入主題吧!其實植物中本來就含有的雌激素,不同於人類女性的雌二醇(17β-estradiol),植物的雌激素稱為植物雌激素(Phytoestrogen),是提供植物性雌激素營養補給和幫助平衡的荷爾蒙。而異黃酮素(isoflavones)為一種植物性的雌激素,因為在大豆中的含量很高,所以稱為大豆異黃酮(soy isoflavones),從下圖中我們可以看到大豆異黃酮的結構跟人體的是很類似的。(下圖)為何雌激素會讓癌症風險上升?接下來我們聊聊為何雌激素會讓癌症的風險上升吧,其實我們雌激素其實分成兩種型態,分別是「Alpha第一型」跟「Beta第二型」,第一型Alpha主要的作用是「使細胞增生」,在女生身上主要是作用在乳腺、子宮內膜跟卵巢的某些細胞;而第二型Beta的主要作用是「抑制細胞增生」,主要的作用地點在腦部跟免疫系統。而人體女性中的主要雌激素「雌二醇」作用在Alpha第一型的效果很強,所以這也是為什麼長期的雌激素暴露會讓乳癌跟子宮內膜癌等風險增加。而植物雌激素(Phytoestrogen)中最為人所知的大豆異黃酮(soy isoflavones),雖然作用的地方為「Alpha第一型」跟「Beta第二型」兩者都有,但是他的濃度是人類女性「雌二醇」的十萬分之一到一千分之一,而且還會讓「Alpha第一型」的活性降低,所以以原理來看,主要來自大豆的大豆異黃酮是個非常安全的植物雌激素[3]。大豆異黃酮到底是治癌還是致癌?有人說,大象醫師那是紙上談兵阿!實際這些植物雌激素吃進肚子裡,誰知道會怎樣!問得好,證據這不就來了嗎!在2009年刊登在美國醫學會雜誌JAMA的一篇大型研究中,收錄了5042個人,都是有食用黃豆類食物的族群,平均追蹤了接近四年,主要討論「黃豆攝取對於乳癌病人存活率的影響」。最後的結果顯示:經過治療後的乳癌患者,如果是多食黃豆食品者,大約每天吃到11公克的大豆蛋白(Soy protein)或是40毫克的大豆異黃酮(soy isoflavones),可以有效顯著降低乳癌死亡率與復發的危險性[4]。在經過兩年後,2011年又有一篇發表於乳癌研究治療(Breast cancer research treatment)的期刊[5],研究大豆異黃酮的攝取量和乳腺癌的發生率及復發之間的風險關聯,共收錄了乳腺癌復發4篇及乳腺癌的發生率14篇,總共18篇的研究結果,結果發現:大豆異黃酮的攝取與乳腺癌的發病風險呈現負相關,也就是說攝取較多大豆異黃酮者反而風險較低。然而,大豆的保護作用,只是在亞洲人的研究中觀察到,但西方族群則沒有,此外攝入大豆異黃酮與乳腺癌復發的風險也同樣呈負相關。大象醫師最後綜合了以上兩篇大型研究,是鼓勵多攝取黃豆及其製品的。但也期待未來有更多研究來告訴我們最新資訊喔!而哪裡可以吃到大豆異黃酮呢?目前已知至少有300多種植物含有此成分,而大豆異黃酮的食物來源中,最重要的就是黃豆及其製品們,如豆腐、豆漿、豆干、豆粉、味噌、納豆等,但在加工的過程中其實也會大大影響其中大豆異黃酮的含量。除了以上介紹的之外,毛豆、山藥、甜豆、豌豆、地瓜、四季豆、花椰菜、芹菜及菇蕈類也都含有,但份量實在都遠低於黃豆,其餘的食物則含量很少或是沒有。結論其實我相信結果應該挺出大多數人意料之外的,沒有想到平平都含有雌激素,但結果卻會差那麼多。大象醫師建議如果是一般人,一天可以安全地吃進去25克的大豆蛋白質(約200公克豆腐或500cc豆漿)。但如果你是要吃進大量的豆類製品、又或是你本身已經有乳癌或子宮內膜癌的,還是建議找你的臨床醫師討論喔!參考資料1.Estimates of the world-wide prevalence of cancer for 25 sites in the adult population2.Estrogen Receptors Alpha (ERα) and Beta (ERβ): Subtype-Selective Ligands and Clinical Potential3.Addressing the Soy and Breast Cancer Relationship: Review, Commentary, and Workshop Proceedings4. Soy food intake and breast cancer survival. JAMA . 2009 Dec 9;302(22):2437-43. doi: 10.1001/jama.2009.1783.5. Soy isoflavones consumption and risk of breast cancer incidence or recurrence: a meta-analysis of prospective studies. Breast Cancer Res Treat . 2011 Jan;125(2):315-23. doi: 10.1007/s10549-010-1270-8.【本文獲問8健康新聞網授權刊登,原文標題:【大象醫師】有乳癌、子宮內膜癌的話,我能吃豆類製品嗎?】責任編輯:辜子桓
-
2023-03-07 養生.聰明飲食
蘋果最好別帶皮吃?詳解容易有農藥殘留蔬菜水果清洗方式
【本文重點】每日蔬果是健康飲食的基礎,但許多蔬果有農藥殘留。清洗葉菜類時,可去除腐葉、根部及葉柄,用清水浸泡10分鐘,再用手指推洗。清洗瓜果類時,先切除農藥較多的部位,用軟毛輕刷,再沖水即可。清洗包葉菜類時,去掉最外層葉片,浸泡3分鐘,再用流動的水來回沖洗2至3次。清洗根莖類時,先用軟刷把髒汙和農藥刷掉,再去皮。連續採收類蔬果,如菜豆、豌豆,可剝除頭尾和老絲後清洗,而水果類可先用流動清水沖洗5至10分鐘再食用。--by ChatGPT天天五蔬果,健康你和我!每天都要吃下肚的蔬果,其實殘留好多農藥,尤其是豌豆、芹菜、蘿蔔、韭菜、菜豆、青江菜、油菜、菠菜等,都是農藥殘留率較高的蔬菜。到底要怎麼清洗,才能確實把菜洗乾淨,安心食用呢?農委會109年台灣蔬菜農藥殘留不合格率排名如下:豌豆28.4%、芹菜24.2%、蘿蔔22.6%、韭菜18%、菜豆11.6%、豇豆11.5%、秋葵11.1%、辣椒10.4%、青蔥6.6%、青江菜6.32%、油菜6.25%、菠菜6.2%、芥藍5.9%、苦瓜5.5%、半結球萵苣5.32%、青花菜5.26%。1.葉菜類空心菜、菠菜、小白菜、青江菜、地瓜葉等葉菜類,可先把不要吃的腐葉、根部及葉柄去除,再用清水浸泡約10分鐘,然後在流動的水中翻開葉面,用手指輕輕推洗莖跟葉的表面,最後用清水沖一遍即可。花椰菜則以花面朝下,先用流動清水浸泡約3分鐘,將絕大多數的農藥去除,接著切成小朵狀,再以流動水浸泡。如果怕有蟲,也可以放點鹽或麵粉浸泡一下,比較容易除蟲。2.瓜果類苦瓜、小黃瓜、大黃瓜這類會連皮食用的瓜果,可先將農藥較多的蒂頭切除,接著在流動的水下用軟毛輕刷,再沖水即可。甜椒、青椒這類有凹陷的果蒂,容易有農藥殘留,也不好洗掉,建議直接切除再沖洗。【延伸閱讀:去除蔬果農藥殘留 營養師教你做對3步驟掌握最大原則】3.包葉菜類包葉菜類如高麗菜、大白菜、萵苣等,清洗步驟是先把最外層的葉片剝去2至3片,這是農藥殘留部位最多的地方;接著把要煮的部分剝下來,在清水中先浸泡約3分鐘,再用流動的水來回沖洗2至3次,最後再切成要吃的大小。4.根莖類馬鈴薯、地瓜、蘿蔔、菜心等根莖類,可先用軟刷在水龍頭下把髒汙跟農藥刷掉後,再進行去皮;不建議還沒洗刷就直接去皮,否則農藥會滲進肉裡。5.連續採收類菜豆、豌豆、四季豆採收期長,農藥殘留較高,建議可以流動清水清洗,最後剝除頭尾跟老絲;小黃瓜、韭菜花採收期也長,為了預防還沒成熟的部分遭受蟲害,噴灑農藥比較頻繁,建議應該多洗幾次。【延伸閱讀:如何避免吃進農藥殘留蔬果?譚敦慈授唯一辦法:台灣10大乾淨蔬菜一次看】6.水果類需去皮水果如荔枝、柑橘類、木瓜等要先沖洗,再去皮食用,但要注意即使是香蕉,也要先清洗後再剝皮;不需要去皮的葡萄,可以先用剪刀剪除根莖(不要拔),然後在流動清水下反覆輕輕搓洗5至10分鐘,小番茄也可以這樣做;農藥殘留比較多的草莓,建議先用濾籃在水龍頭下沖一遍,浸泡5至10分鐘,再逐顆沖洗。蘋果有些人會連皮吃,皮含有大量果膠固然很好,但除非很確定其栽種方法的安全性,否則還是建議去皮,因為水果的蠟質和皮裡很容易有農藥殘留。農委會109年台灣水果農藥殘留不合格率排名如下:百香果13.9%、龍眼11.8%、柳橙10.3%、木瓜7.9%、洋香瓜6.2%、荔枝5.6%、草莓5.3%、印度棗4.8%、檸檬3.8%、香蕉3.2%、金柑2.9%、柑桔2.6%、芒果2.3%、火龍果2.1%、釋迦2.1%、柚子1.4%責任編輯:辜子桓
-
2023-02-18 養生.聰明飲食
春天是「養肝補陽」好時機!除了多吃綠色蔬菜,分三時段吃這些食材提升免疫力
一年之計在於春,養生之道也在於春!養生的最好時節就是春季,而養生就要吃當季獨有的時令食物。《黃帝內經》提到:春季養肝,綠色入肝;夏季養心,紅色入心;秋季潤肺,白色入肺;冬季養腎,黑色入腎。而春天五行屬木,肝也屬木性;在《黃帝內經》裡亦有「肝主春」的記載,說明人體的肝臟與春季相應,肝的功能在春季最旺盛。因此春天是養肝的季節,可多吃養肝的食物加強排毒功能,像是不少深綠色蔬菜都是不錯選擇。飲食重點在於「養肝補陽」建議飲食要清淡、減少油膩食物、多一點甘味、酸味食物。延伸閱讀:踏青有助春養肝 醫曝肝臟保養6重點:按2穴位疏肝解鬱適合春季的5種蔬果到了春天,就該飲食清淡,同時多攝取膳食纖維,幫助身體排毒。康寧醫院營養師陳詩婷推薦適合春季攝取的5種蔬果:1.梅子望梅止渴的典故大家都聽過,意思是一想到酸酸的梅子,口水自然就分泌了。因為梅子含有豐富的有機酸及酚類化合物,能夠促進消化液包括唾液的分泌,達到開胃等作用,當發現食欲不振、吃不下飯時,不妨吃幾顆脆梅、喝點梅子醋,有助打開食欲。梅子因為口感酸澀,不建議生吃,透過醃製、泡醋後,對腸胃較適合。2.枇杷《本草綱目》記載,枇杷具祛痰、潤肺、生津等作用,枇杷葉也有緩解肺熱乾咳的作用,川貝枇杷膏就是以枇杷葉為主要原料加工而成。枇杷的維生素A含量高,有助改善眼睛疲勞、還能幫助上皮組織的正常分化;而且它的熱量相當低,6顆枇杷僅有38大卡,減重的人適量吃,既能補充膳食纖維也不怕胖。3.菠菜每回被霸凌的卜派,只要吃下一罐菠菜,肌肉馬上就能膨脹,雖然劇情誇張,但菠菜有益健康的形象深入人心。菠菜屬黃綠色蔬菜,因含有大量β-胡蘿蔔素,可防止活性氧功能,阻止細胞癌化、抑制癌細胞生長;菠菜富含膳食纖維,有助降低血中膽固醇。但菠菜的草酸含量高,不建議與高鈣高鐵食物共食,否則會抑制其吸收,因此調理菠菜時可先汆燙,以減少草酸,汆燙過菠菜的熱水就不要再使用。4.豌豆豌豆分為軟莢及硬莢兩類,軟莢的豆仁及豆莢都可以食用,清脆爽口;硬莢在生長初期可以連莢一起食用,待豆莢變粗硬後,就不建議食用,取出的豌豆仁則被歸為澱粉類;豌豆富含維生素B群、維生素A、醣類、蛋白質及膳食纖維,能防止人體致癌物質合成,促進腸道蠕動、預防便祕。5.韭菜韭菜含有豐富的抗氧化物質,如硫化物、β-胡蘿蔔素、維生素A及C、膳食纖維等,對胃癌、大腸癌、皮膚癌、肺癌、肝癌等有預防作用;韭菜籽的含鈣量高,有助於骨骼、牙齒的形成,使血管彈性增強,血壓改善。臺灣的春季盛產蔬果而除了上述營養師推薦的5種蔬果,臺灣的春季還有許多當季盛產的蔬菜、水果,順著時令來飲食是最佳養生方式。春天可以吃哪些食材,提升免疫力!春天食材使用可分為三時段(初春、仲春、晚春):1.初春:這個時間點,天氣還沒有太炎熱,此時人體的陽氣,剛開始要引動起來,可以選用較為溫陽、辛散、升發,可以讓身體流汗的食材,像是薑、洋蔥、蒜、韭、豆芽、春筍、蘆筍。另外,多補充優質蛋白質,像是蛋、豆、魚、肉、奶,有助於增加肌力及免疫力提升。2.仲春:氣候已較穩定,此時反而要減少一些酸性食物的攝取,吃些較為甘味的食物,來補脾胃,像是山藥、蓮子、大棗、蜂蜜、綠豆、毛豆。3.晚春:接近夏天,氣溫已與夏天差不多炎熱,而夏天是又容易引發腸胃疾病的季節,所以要提早顧養脾胃。不要吃太重口味食物、盡量飲食清淡讓腸胃休息,吃冰喝涼水會增加腸胃負擔,所以要避免生冷食物。如果有皮膚過敏、皮膚癢的狀況,不建議食用:烤、炸、辣、麻油雞、薑母鴨、羊肉爐。延伸閱讀:為何春天是適合養肝的季節?中醫教養肝穴道按摩延伸閱讀:預防春天過敏發作 營養師授4多2少原則提振免疫力參考資料:‧食令日曆 FOOD FOR SEASON‧國民健康署食民曆手冊‧春天飲食清淡助排毒 營養師建議這5種蔬果可多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