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6-29 養生.運動健身
搜尋
豆腐
共找到
867
筆 文章
-
-
2022-06-27 養生.聰明飲食
免疫力太強也傷身?營養師教這樣吃,維持「剛剛好就好」的正常免疫力
為了預防染疫或生病,常運動、攝取均衡營養是提升免疫力的不二指南,但你知道免疫力「太強」也會傷害身體,甚至攻擊自己體內的正常細胞,讓你生病嗎? 營養師高敏敏在臉書粉絲頁表示,免疫系統是幫助我們對抗外來入侵病毒,及修復內在細胞的衰老、損傷與突變,但凡事都要「剛剛好」,才不會讓你的免疫細胞殺紅了眼,傷害體內的健康細胞;而想維持正常免疫力,她也提供調整免疫力的「5招」飲食方針。 免疫力不是高就好,太強會攻擊正常細胞 「免疫力過猶不及都不好。」高敏敏提醒,當免疫強力啟動,可能會傷害到自身細胞,而造成不可挽回的傷害。而免疫力的強、中、弱,也會為身體帶來不同的影響: .免疫力過低:會讓有害物質在體內繁殖,容易導致各類型疾病 .免疫力正常:正常的免疫力,可以幫助對抗外來病原體。而正常的免疫系統,則可以幫我們分辨正常細胞與外來入侵物,並處理內在細胞的衰老、損傷、突變。 .免疫力過強:過強的免疫力會攻擊自身正常細胞,造成免疫性的病理傷害。 5大營養食物,增強免疫保護力 想要有正常的免疫力,高敏敏建議,可適量攝取5大營養食物,讓保護力從「吃」做起。 1. 優質蛋白質: 蛋白質是構成細胞中,尤其是白血球和抗體的主成分,若當長期蛋白質攝取不足或品質低下,會增加感染細菌、病毒的風險。 建議每人每天需要吃5~8份蛋白質,每份大約是1個半左右手掌大小及厚度,最好平均從動物性及植物性2種來源攝取。 .植物性蛋白質:來源為豆類、豆腐及豆製品 .動物性蛋白質:來源為瘦肉、雞肉、魚肉、海鮮、奶類、雞蛋等 2. 攝取各種不同顏色蔬菜水果: 蔬菜水果中的植化素對人體有保護作用,例如:黑色的菇類裡富含多醣體,能調節免疫功能;橘紅色蔬果包括紅蘿蔔、黃甜椒、番茄等,含有維生素A,能維護眼睛、鼻子、口腔、肺及胃腸道各處的黏膜健康。 想要鞏固第一道防線,阻止細菌、病毒入侵身體,建議一天要吃2~3碗各色蔬菜,及2~3顆拳頭大小的不同種類水果,其中富含的維生素、礦物質、植化素等.也都跟免疫功能息息相關。 3. 吃Omega3好油: Omega-3有助於降低體內的「慢性發炎」,讓免疫細胞不會過勞、失衡,但Omega-3無法由人體自行製造,必須透過食物來攝取。 建議每周吃3次深海魚類,例如:鯖魚、秋刀魚、鮪魚、鮭魚等;每天可攝取海藻、堅果、亞麻籽、亞麻仁油、紫蘇油等,富含Omega-3脂肪酸的好油脂食物。 4. 澱粉選全穀雜糧: 非精緻的雜糧裡有豐富的維生素B群、各種礦物質和膳食纖維,尤其是維他命B2、B5、B6、葉酸等,對維持細胞黏膜健康及製造抗體等免疫功能有益。 建議每天三餐的澱粉中,最少吃一碗糙米飯、五穀飯或搭配燕麥,用來取代精製白米飯、白麵條、白麵包吐司等。 5. 好菌: 「補充好菌可以調整、改善胃腸道健康,更能調節免疫,減少罹病機會。」高敏敏指出,像是優酪乳等發酵的乳製品,是牛乳發酵後的產物,會把多數容易造成敏感的乳糖轉成乳酸,也能讓乳品的營養分解成小分子更好吸收。 腸道好菌就像是人體守衛兵,人體有約70%的守衛兵都在腸道,應維持腸道好菌多、壞菌少,她也提醒:「菌相平衡真的很重要!」建議每天喝1~2瓶250毫升的優酪乳,或小盒優格,再透過納豆、韓式泡菜等發酵食物補充,因這些食物在發酵過程中亦會有好菌產生。 而吃好菌的同時,也要記得攝取蔬菜、水果、全穀根莖類,裡頭的膳食纖維和寡糖,是益生菌的食物,能幫助腸道內益生菌的生長。 除了飲食之外,保持愉悅的心情也很重要。高敏敏補充,可透過調適身心、放鬆壓力、規律運動等方法,再忙都不要忘記善待自己。在非常時期,從飲食方面增加保護力很重要,但免疫力讓它「剛剛好就好」,一起加油保持最剛好的狀態。【本文獲uho優活健康網授權刊登,原文刊載網址:https://www.uho.com.tw/article-58175.html】
-
2022-06-24 新冠肺炎.台灣疫情
染疫後再也走不動 80歲伯確診輕症暴瘦無力只能坐輪椅
長輩染疫,當心肌少症愈發嚴重。一名約80歲的老先生,本身有三高慢性疾病,平常拄拐杖傘可緩慢步行到門診就醫,也會到公園散步,自行買便當。日前確診新冠肺炎,雖僅輕症,住院期間用低流量鼻導管給氧,解除隔離後卻難行走,整個人消瘦不少,回診都得靠家人推輪椅。收治該名個案的三軍總醫院老年醫學科主任謝嘉娟表示,人體肌肉量在20至35歲達到高峰,35歲後肌肉量每年減少1%,40歲後每10年更流失10%,年紀愈大愈容易有肌少症,不少民眾確診新冠肺炎,若是中重度、急性病症需臥床,長期臥床都有可能加速肌肉流失。謝嘉娟表示,臨床觀察許多高齡長者染疫雖然輕症,康復後大多有「體重減輕」問題,可能與居家照護期間沒出門,鮮少曝曬陽光,影響維生素D合成,也沒有足夠的運動量,以及因牙口狀態不佳,優質蛋白質補充不足等,必須當心肌少症問題。謝嘉娟建議,老人家若因牙齒口腔狀態不好,不喜歡吃過硬食物,建議可攝取軟質食物,包括絞肉、蒸蛋、鱈魚、豆腐等,都是不錯的優質蛋白質,避免餐餐吃稀飯,造成營養不均。謝嘉娟引用日本東京大學飯島勝矢教授研究簡單測試肌少症的方法,民眾可以在家簡單用手指環扣自我檢測:用食指和拇指繞成一個圈,圈在小腿最粗的地方,若圈不起來代表肌少症危險度低,圈起來的空隙愈多,代表肌少症危險度愈高,「原本蘿蔔腿若腿變細,要小心肌少症」。維持肌耐力長輩應適當運動、曬太陽,謝嘉娟表示,若老人家沒有適時曬太陽、也沒有透過保健品補充維生素D,恐連帶出現骨鬆、肌少症,建議可選擇清晨或黃昏時外出走走。除了散步等下肢運動,也應多做上肢運動,謝嘉娟建議,民眾在家可用寶特瓶裝水,依照自己能舉起的程度決定裝水多寡,兩隻手一起舉起,亦可帶動心肺復健,或是雙手扶著牆壁做站姿伏地挺身,都是不錯的阻抗運動,對於確診康復的長輩都是很好的心肺運動。國民健康署為提供民眾早期發現長者功能衰退徵兆,建置「長者量六力」(認知功能、行動能力、營養、視力、聽力及憂鬱)自評工具,建議可搭配參考歐盟「長者活力體能訓練手冊」所製作影片,每周至少訓練5天、每天30分鐘,運動後會感覺更有活力與朝氣。運動建議9個動作包括:「步行、扭毛巾、舉水瓶、起立坐下、上下樓梯、邊拍氣球、走8字步、手臂向上、腿部伸展」,其中長者在家運動時家人一同訓練更好。完成此訓練方案後,可提升長者的肌力、平衡感、靈活度及心肺功能。一、輕鬆步行:步行時保持能和旁人對話的速度,但感到輕微費力。二、扭扭毛巾:緩慢地扭一條小毛巾,並盡量用力扭。三、舉舉水瓶:雙手各握水瓶,手肘朝胸口方向彎曲,將瓶子舉到與肩膀齊高。四、起立坐下:坐在有扶手的穩固椅子上,腳踩地板站起維持1秒再坐下。五、上下樓梯:扶著扶手上下樓梯,如果有信心的話可以不用扶手。六、邊拍氣球:直線向前走,同時做氣球在左右兩手間互相拍打動作。七、走8字步:地上放2瓶水,間隔1公尺以上,在瓶子之間走一個「8」字。八、手臂向上:坐著或站著,雙手互扣並把手臂向上拉直。九、腿部伸展:坐在椅子上,左腿伸直,雙手放在彎曲的右膝蓋上,再換邊做。國健署提醒,防疫期間長者在家進行體能訓練時需穿著舒適的衣物與運動鞋,並在光線充足而且沒有任何障礙物的空間內進行。如果在訓練期間感到任何疼痛或者呼吸困難、暈眩或心悸等症狀,須立即停止。另為了提升肌肉與骨骼的耐力,請多攝取富含蛋白質的食物,如:肉類、魚類、牛奶和蛋。
-
2022-06-23 失智.大腦健康
油有害健康已是過時觀念!多攝取「這幾種」對大腦有益
長期以來,人們都認為「油脂有害健康,熱量高,會讓人發胖」,但這已經是過時的舊觀念。卡路里原本是指被稱為三大營養素的蛋白質、醣類、脂質所產生的能量值,根據這三種營養素的含量來計算。各種營養素每公克的能量值(卡路里),分別是蛋白質四千卡,醣類四千卡,脂質九千卡。也就是說,和蛋白質及醣類相比,脂質會產生兩倍以上的能量。每公克脂質所含的熱量之高,正是飲食生活富裕的現代人「聞脂色變」的原因。不過,少量的脂質就能補充能量,對於食量小的人來說是絕好的熱量來源,也是構成全身細胞的細胞膜和各種荷爾蒙、核膜等的材料。除此之外,還有促進維他命A、D、E、K等脂溶性維生素吸收的作用。作為皮下脂肪堆存的脂質,也有抵禦寒冷保護身體的功能。如果一味地認為所有油脂都不好,可能會有脂質攝取不足的問題,必須注意。從不製造毒素,防止大腦和身體炎症的觀點來看,近年來備受矚目的Omega-3脂肪酸、富含油酸的特級初榨橄欖油、以中鏈脂肪酸為主要成分的椰子油和MCT油(又稱中鏈脂肪酸油或中鏈三酸甘脂油),都是很好的脂質來源。被歸類為Omega-3 脂肪酸的脂質來源,有亞麻仁油和芝麻油含有的α- 亞麻酸,以及魚類含有的EPA、DHA,皆有抑制炎症的作用。但由於加熱後會酸化,建議不要加熱,在生菜、豆腐或加熱好的料理加入少量的亞麻仁油和芝麻油就好。魚類含有的Omega-3 脂肪酸,在烤或煮的過程中也會酸化,所以最好是吃生魚片。可以從亞麻仁油、芝麻油、椰子油、MCT 油當中挑選其一,每天攝取一湯匙,並記得不要加熱。亞麻仁油會有一種特別的味道,芝麻油的味道則和魚油差不多。可以依照個人喜好區分使用。由於一開封就會氧化,除了開封後要放入冰箱保存,購買時請選擇裝在褐色或綠色的遮光瓶裡、一到兩個月就能用完的容量。橄欖油不易氧化,含有抑制大腦炎症的「橄欖油刺激醛」(Oleocanthal)。富含抗氧化成分是其出色之處,即使加熱也不容易氧化,在各種日常料理中都可以輕鬆使用,容易保存。另外,因為在體內也不太會氧化,所以不易製造出有致癌危險的過氧化脂質。橄欖油有特級初榨橄欖油、純橄欖油等種類,請選擇不經任何加熱和化學處理的直送特級初榨橄欖油。※橄欖油刺激醛:是一種植物化合物「酚」(phenol),通常以相連在一起的「多酚」(polyphenol)形式存在,食用後能有效激發人體的修復機制。它的抗發炎效果非常好,相當於服用小劑量的非類固醇抗發炎藥物「伊布洛芬」(ibuprofen),但沒有吃藥的潛在副作用。另外,它也能幫助大腦清除引發阿茲海默症的類澱粉蛋白(amyloid)斑塊,保護大腦、防止衰老。椰子油的主要成分為「中鏈脂肪酸」,具有不容易變成中性脂肪的特點,有助於預防肥胖。如果不習慣椰子油特有的甜味,推薦使用MCT 油。MCT 是英文Medium Chain Triglyceride 的縮寫,就是指中鏈脂肪酸油。一天的攝取量標準是一湯匙左右。不適合加熱調理。因為無味無臭,比較不會有讓人不習慣的問題,可以淋在料理上,或是加在咖啡裡。※中鏈脂肪酸:它的定義為碳鏈長度 6-12 的脂肪酸,因為分子量較小且是弱電解質,在中性環境中很容易離子化,所以溶解度較佳。因為不需要經由脂蛋白運送,可直接進入門靜脈,所以可減少堆積在血管壁上的風險,降低心血管等疾病的發生,也有研究發現能提高代謝率、改善肥胖。油脂成為大腦能量的機制當我們開始減少醣類和攝取好油的飲食後,油脂會被分解成酮體,作為能量被送至大腦。如果因為限醣飲食導致體內醣類不足,以油脂為原料製成的酮體就會成為大腦的養分。尤其是百分之百中鏈脂肪酸的MCT 油,能迅速地分解成酮體,為大腦提供能量。其他還有固體型態的飽和脂肪酸,例如奶油和豬油。動物性脂肪會使血液變得黏稠,給人一種對身體不好的印象。但只要沒有大量攝取,奶油仍然是值得推薦的油,不僅含有豐富的抗氧化成分,還含有維生素A、D、E,而且沒有經過複雜的加工處理。特別推薦以乳酸菌將生乳油脂發酵做成的發酵奶油。和普通奶油相比滋味豐富,味道更好,還能調整腸道環境。豬油也含有少量的維生素。要小心反式脂肪酸和Omega-6那麼該小心使用的油是什麼呢?就是添加烴類藥品作成的油。把液體的植物油做成固體人造奶油,還有從種子萃取植物油時用來讓溶劑揮發的高溫處理,這些過程都會產生反式脂肪酸。反式脂肪酸被認為和心血管疾病有關,在部分國家也有被制定一日標準值。但是在這之前,添加藥品和高溫加工就已經是一個問題。為了使形狀更容易使用,以及從原料汲取最大限度的油脂,有可能因此使原料變質。除了大豆油和玉米油,製作西點麵包、餅乾、點心會用到的人造奶油和起酥油等也需要注意。大豆油和玉米油含有大量的Omega-6 脂肪酸,在體內被分解後會變成花生四烯酸(Arachidonic acid),有調節免疫系統和降血壓的作用。但是攝取過多會容易引起動脈硬化、高血壓、脂肪肝、自體免疫性疾病、過敏性疾病,必須多加留意。由於價格便宜,多用於食品加工和餐飲業,容易一不小心就攝取過多。(本文出自高寶書版《腦排毒飲食法》白澤卓二著)
-
2022-06-18 養生.聰明飲食
女性愛吃這些食物恐讓子宮老超快!專家認證「養宮暖血食物」降婦科病
天氣炙熱!相信很多女生忍不住想吃些冰涼的食物消消暑,如西瓜、水梨、柚子、石蓮花、蘆薈等等,但這些食物都偏向寒涼性,吃過多恐會增加婦科疾病發生率。哪些寒性涼性食物恐讓子宮老超快?一起來看看有哪些寒性涼性食物,身為女性的我們得少吃,避免影卵巢子宮因過寒導致每個月經血排不乾淨或是逆流喲!‧寒性食物:冰品、冰飲、香蕉、蘆薈、石蓮花、苦瓜、椰子、橘子、奇異果、火龍果、生菜及海鮮等。‧涼性食物:空心菜、蒿苣、白蘿蔔、豆腐、奇異果、柿子、小麥、小米、大麥、蕎麥、寒天等。哪些壞習慣容易導致子宮提早老化?除此之外,女生還有哪些壞習慣容易導致你的子宮提早老化呢?女生們,快來自我檢視一下吧!1.經常飲酒過量壞習慣2.經常吃冰、冰飲壞習慣3.經常熬夜、日夜顛倒、睡眠不足壞習慣4.不愛運動、坐臥時間長壞習慣5.總是壓力大、沒適度紓解壓力的習慣如果你已經超過三項以上壞習慣,就得注意了!現在開始好好調整這些壞習慣,才能遠離婦科疾病喲。護宮5要訣 平時除了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以外,我們還能做些什麼保養我們的子宮呢?!1.少吃寒涼性食物,避免子宮排血不順2.放鬆心情、適時調整情緒3.養成運動好習慣,讓子宮卵巢動起來才不易老化4.腹部保暖很重要,冬天或是經期來時,可用暖暖包熱敷下腹部溫暖子宮5.吃一些養宮暖血食物,例如:溫性水果、維生素食物、堅果、高鈣食物、富含葉酸之食物 (常春月刊/編輯部整理、文章授權提供/KingNet國家網路醫藥 )   延伸閱讀: ·無性生活者罹患子宮肌瘤機率更高! 跟愛喝咖啡、吃油炸物有關嗎? ·月經來冒「3症狀」妳可能得了子宮肌腺症! 婦科醫列「禁忌食物」:吃了=發炎
-
2022-06-18 新冠肺炎.周邊故事
當醫師確診時/染疫後靠吃Paxlovid快速緩解!比照「克流感」…王宏育建議抗病毒藥應更易取得!
新冠本土疫情席捲全台,堅守第一線的醫護人員無法倖免於難,醫師公會全聯會理事王宏育正是這波疫情中的確診者之一。對王宏育來說,確診後的挑戰不是症狀不舒服,而是七天的隔離期間,病人該如何安排。王宏育在高雄岡山地區經營內科診所。身兼高雄縣醫師公會理事長的他,平時除了看診,每天晚上也需要與高雄市長陳其邁、高雄市衛生局一起開會,商討高雄防疫事宜。他回想,5月14日大兒子先在學校染疫,當時自己就先「3+4」居家隔離。「21日上午還快篩陰性,沒想到晚上開始咳得厲害,再做一次快篩就陽性了」。王宏育說,也許是被兒子傳染,也可能是被病人傳染。所幸當時65歲以上已可快篩陽性通報確診,自己正好66歲,於是「自己幫自己診斷、自己幫自己通報」。協助轉診 感謝鄰近診所幫忙七天隔離期間,病人該如何安排?這是王宏育最掛心的事。五月底高雄疫情正升溫,許多人趕著到診所接種疫苗,他的診所接下來一周排了近150位預約接種民眾,周六更高達40人預約。「禮拜一、二、三、五的病人拜託盧榮福,而禮拜六病人太多,吳宗慶診所有比較多醫師排班,四、六的病人就拜託他」,所幸王宏育的好人緣很快地找到轄區內鄰近診所協助,加上確診當晚剛好是周六,他趕緊將病人的聯絡方式拍照,傳給診所內護理師,利用周日幫忙通知。但有些病人手寫聯絡電話,如7和1填寫不清難以辨識,仍有許多病人聯繫不上;加上護理師們用自己的手機聯絡,有些病人不敢接電話,隔天還是來到診所。所以「每天早上都拜託一位護理師在診所招呼病人,協助轉院」。王宏育說,雖然工程浩大,但仍在大家協助下完成艱困的工作。抗病毒藥 診所配發救了自己談到自己染疫症狀,王宏育表示,抗病毒藥物的可近性非常重要。因為用藥的重點,一是輕症、二適用於高風險族群、三是早期使用。他5月15日參與高雄市防疫會議時,就力推Paxlovid應該放在診所,當作流感用藥「克流感」使用,減少九成以上重症、住院和死亡風險。他說,雖然指揮中心5月5日開始將Paxlovid下放到核心藥局、專責醫院,但以高雄為例,核心藥局只有兩家,「哪有人有那個美國時間去拿藥!」王宏育表示,許多65歲以上長者、慢性病人都在社區的內科診所定期看診、拿藥,還好高雄市欣然接受當時他在防疫會議上的提議,將分配給醫院的四萬盒Paxlovid 撥兩萬盒,下放到500家專門照顧輕症病人的核心診所,每家可領到五盒。「我66歲是適用族群,診所剛好有五盒藥,可以拿一盒來吃」,王宏育說,診所配發藥物剛好救了自己,他服用後也了解藥物療效和副作用。確診當天原本咳得很厲害,晚上服用抗病毒藥物後,隔天症狀即緩解了;上一個周六確診,周三再快篩就陰性,「真的像仿單所寫,嘴巴有苦苦的感覺,只好靠布丁、蜂蜜緩解」。這也幫助到長期來診所的慢性病人,一位患者平時住燕巢,因染疫無法前來,鄰近藥局的抗病毒藥物已被領完。所幸診所剛好有藥物,加上對方是老病人,了解其慢性病史, 評估後給予Paxlovid,但減量使用,還幫忙送藥和衛教。居隔期間 每天仍開視訊會議隔離期間,王宏育不像其他人可以好好休息,仍然一刻也不得閒。居隔期間每天有開不完的視訊會議,包括指揮中心醫療應變組會議、高雄市防疫會議、醫師公會全聯會防疫應變會議等。似乎一切如常,但等到居隔真正結束,他表示,心境還是有所差異。「知道三個月內不會再被感染,尤其高雄疫情正要嚴重,而我可以做更多事」,不論是幫其他診所打疫苗或是看病人 ,王宏育笑說,「我就是不敗之身」。他解隔離後,趕緊和家人到屏東走走、透透氣,雖不能在餐廳用餐,仍買了紅豆餅、臭豆腐在車上吃,「享受自由的空氣」。面對台灣這波疫情,王宏育認為台灣人其實很幸福,有疫苗、抗病毒藥物可以使用,也能視訊診察開立緩解症狀的藥物,可謂有多道保障。期盼民眾先將疫苗接種這件事做好,一但染疫,依照指示看診、拿藥,不需過於緊張。 醫師小檔案姓名:王宏育頭銜:醫師公會全聯會理事確診時間:5月21日如何感染:可能被大兒子傳染,也可能接觸病人症狀:咳嗽咳得很厲害治療:服用Paxlovid,隔天症狀即緩解給其他確診者一句話:「台灣人其實很幸福」,有疫苗、抗病毒藥物,也能視訊診察;先將疫苗接種做好,一但染疫依照指示看診、拿藥,不需過於緊張。
-
2022-06-17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居家防疫該如何自「煮」健康管理?營養師教你3招挑選食物,控血糖助減重食材大公開
晚餐時間到,大家是否也已經開始習慣打開手機點外送了呢?疫情之下習慣變化,缺乏運動和常叫外送,讓慢性病的風險伺機而動,鄭惠娟營養師提醒每週可以抽空一兩天動手做,常保自「煮」健康。食材怎麼挑‧選擇低升糖指數的食物三餐中的主食澱粉、水果都盡量選擇低升糖指數的食物,有助於穩定血糖,鄭惠娟營養師分享,大部分只要看得出食物原型者,大多都是低GI食物,例如玉米、糙米等。‧挑選富含鉻和鎂的食材現代人普遍熱量攝取過多,微量營養攝取不足,尤其是餐餐外食缺乏蔬果的上班族,可以多挑選富含鉻和鎂的食材,為自己自煮健康!‧控制醣類攝取想要趁這段時間,減重穩血糖,就要控制醣類的攝取,降低飯、麵精緻澱粉的比例,運用富含膳食纖維的食物,例如豆腐、花椰菜米等,取代碳水化合物,吃得健康才能瘦得健康~營養師都這樣煮‧少用飽和油攝取過多的飽和脂肪,會使膽固醇飆高,增加心血管疾病找上身的機會,因此挑選油脂時,建議可以選擇以「植物油脂」為主,並且避免「油炸」類的料理。‧糖鹽適量加盡量不要攝取精製糖,也避免過度調味,多搭配「原型食物」,或使用天然的辛香料,如辣椒、胡椒粉、蔥薑蒜等,增加風味層次。‧蔬菜高比例因為蔬菜既低熱量,又能夠帶來高飽足感,不管是叫外送還是自煮,多吃點蔬菜絕對有利無弊!除了掌握以上重點,為自己煮一頓健康料理之外,也可以透過逆糖減脂的方式,藉由專業共照團隊的輔助,積極了解身體需要的營養,從根源改善自己的健康狀況。
-
2022-06-16 養生.聰明飲食
吃素或乳糖不耐症該怎麼補鈣?營養師解答
鈣質是構成骨頭、牙齒的必要物質外,也是傳遞神經訊息、維持血壓的重要營養物質。可是對於茹素或乳糖不耐的人來說,該如何補鈣?選吃哪些高鈣食物?補充鈣質五來源:❶黃豆製品豆製品是優質蛋白質來源,對茹素者更是補鈣的重要途徑。三餐的蛋白質,盡量選擇板豆腐(傳統豆腐)、豆干、干絲等使用硫酸鈣製成的豆製品,但雞蛋豆腐、百頁豆腐等不是用含鈣凝固劑製成,因此鈣含量不多。黃豆本身鈣含量豐富,不過很可惜現代人喝豆漿都會濾掉豆渣,把重要的營養素包含鈣也濾掉了,建議豆漿應該連同豆渣一起喝,營養較全面;直接吃毛豆(黃豆的前身),也可以攝取豐富的鈣質。❷蔬菜類蔬菜的鈣質是鈣吸收率最高的來源,高達50至60%,不過,除了選擇吃高鈣蔬菜外,也要留意蔬菜的草酸及植酸含量。因為草酸會抑制鈣質的吸收,建議可選擇吃芥藍菜、青江菜、羽衣甘藍、油菜等高鈣低草酸的蔬菜,而菠菜、地瓜葉雖然鈣含量也豐富,但草酸含量也高,人體能吸收的鈣質有限。❸堅果種子類堅果種子類的黑芝麻鈣含量最高,每一湯匙大約可以補充140克的鈣質,不過,要將黑芝麻咬碎,才能釋放其中的鈣質,建議可以購買黑芝麻粉、黑芝麻醬,或用果汁機攪拌過才好吸收;奇亞籽也是鈣含量高的堅果類,一樣建議要咬碎,鈣質才能釋放。堅果種子類屬於油脂類,若要將黑芝麻或奇亞籽當成鈣來源,注意要控制整體油脂的攝取量。❹藻類海藻類是豐富的補鈣食物,含量最高的是髮菜,每100克有1187毫克的鈣質,不過,因為髮菜不是常見的食物,建議可以選擇像海帶、紫菜、海帶芽類的藻類,鈣含量也豐富,但有甲狀腺機能亢進的民眾,則不建議攝取這類藻類,否則攝取過量碘,恐會加重病情。❺多曬太陽多曬太陽可幫助補鈣,太陽光的紫外線,有助皮膚生成維生素D3,而維生素D3是幫助鈣質吸收的重要營養素。換言之,即使攝取高量鈣質,沒有活性維生素D3的幫忙,身體仍然無法有效的吸收鈣。研究發現,能夠激發皮膚生成維生素D3的紫外線,是接近中午的上午10點至下午2點太陽光,建議此時可露出手臂曬15分鐘,激發皮膚生成維生素D3。
-
2022-06-14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染疫後易喘、腦霧、疲勞?營養師教這樣吃改善3大新冠後遺症
Omicron變種病毒雖普遍輕症,但染疫後也常見出現各種後遺症,包括胸悶、易喘等呼吸道問題;出現恍惚、注意力不集中等腦霧情況;以及常常感覺疲倦不堪、提不起輕神等。對此嫚嫚營養師建議,染疫後可適度補充營養進行保養,有助於減輕症狀、幫助身體復原。 飲食改善3大新冠後遺症(1)呼吸道問題:胸悶、易喘等。維生素A、類胡蘿蔔素:嫚嫚營養師表示,以呼吸道來說,抵抗病菌最重要的關鍵之一就是黏膜,其為「體內的皮膚」,幫助抵抗外界侵害,所需的重要營養為維生素A、類胡蘿蔔素,兩種營養常會一起討論,類胡蘿蔔素在進入人體後也有部分會轉換成維生素A。其可保護黏膜維持健康、幫助調節免疫,可從深綠色、黃色、紅色等植物類食物攝取,如菠菜、胡蘿蔔、紅莧菜、紅辣椒、地瓜葉、南瓜等。動物食物來源也有,但較不建議,多存在於如豬肝等內臟,除了脂肪量較高,也有毒素累積較多的疑慮,因此植物性來源為佳。 槲皮素:另外,對於呼吸道、肺部保養,受到不少研究關注的營養素,也包括了槲皮素,其為具有抗氧化、抗過敏、抗發炎的優質植化素,來源常見包括帶皮蘋果、洋蔥、蔓越莓、地瓜葉、甜椒、紅酒等,已有不少對此進行哮喘的相關研究。有研究發現每周吃兩個蘋果哮喘發生率較低,也有研究發現有定期攝取槲皮素有助降低空汙、吸菸等傷肺風險,減少肺癌發生機率。 飲食改善3大新冠後遺症(2)腦霧:注意不集中、健忘、恍惚。染疫後會出現注意力不集中、健忘、恍惚等腦霧情況,嫚嫚營養師表示其主要為腦部發炎的現象,也可透過營養攝取幫助改善。 Omega-3、卵磷脂:大腦脂肪含量非常高,約佔整體的6成,保養重點就會在好的油脂,如Omega-3和卵磷脂,這也是為什麼常聽到適度補充魚油有助腦袋靈活,因為魚油就是常見的Omega-3來源。其他來源也包括鯖魚、鮭魚、秋刀魚等動物性來源。植物性的奇亞籽、亞麻籽也攝取得到,但轉換率較低非首選,以動物性來源為佳。而若要從魚油營養品直接攝取,因可分EPA、DHA,高血脂患者建議補充EPA,以防血脂再升高,其他像是小朋友、青少年、孕婦、一般族群等可從DHA著手,或是補充混合型也是很好的選擇。 至於卵磷脂,其為大腦的重要營養素之一,是神經傳導物質「乙醯膽鹼」的製造原料,有助維持正常腦部神經傳遞,增強記憶力注意力等,營養來源包括黃豆、納豆、豆腐、雞蛋等。 維生素E、B群:維生素E對於腦部也是重要營養,有利於細胞膜抗氧化,減少自由基傷害,如防護罩一般,對於腦部神經細胞、血管細胞等都有所幫助。血管健康也攸關養分、氧氣至腦部的運送,維生素E兩者兼顧。常見的維生素來源有堅果、葵花子、榛果、杏仁果、松子、橄欖油、亞麻仁油等植物油。而民眾熟悉的B群,除了提升精神以外,對於消除腦霧也是有所幫助的。 飲食改善3大新冠後遺症(3)疲勞:疲倦、無力、提不起勁。嫚嫚營養師指出,構成疲勞的原因非常多也相當複雜,不過因染疫而起的關鍵主要也是在於發炎,飲食上也可從抗發炎著手。 B群:民眾所熟悉的B群,如前述除了有助解除腦霧,也有利於提升精神,不過需要留意的是,B群於此應視為強力輔助而不是主攻,也就是說前提需有足夠的熱量、能量、營養,B群才有辦法助攻。有相當多的種類,除了營養品外,大方向來看可從糙米、雞蛋、香菇、豬瘦肉中攝取。 維生素C:另外常見的維生素C也具有非常好的抗氧化作用,研究發現缺乏者常見的表現症狀就包括疲勞、活動力下降,而充足者則有注意力及工作力提升的表現。來源可從各種新鮮水果攝取,不建議烹調、打成果汁,以避免消耗。一天兩拳頭,挑當季水果即可,不用局限於某種水果。另外,飯後攝取維生素C可幫助鐵吸收,生理期女性等缺鐵者、有缺鐵性貧血者可考慮。 檸檬酸:同樣於水果中有利於恢復元氣的,也包括柑橘類水果中的檸檬酸,其在體內可形成將食物營養轉換成能量的「檸檬酸循環」,充足的檸檬酸也對解除疲勞有所幫助。 Q10:近期越來越受到關注的Q10也有助消除疲勞、恢復體力、幫助身體產生能量、抗氧化,保護細胞不被自由基傷害,常見於花生、芝麻、沙丁魚、酪梨、核桃等各種食物。不過孕婦、15歲小孩、哺乳婦女、抗凝血劑等藥物不適合補充Q10,可能有交互作用疑慮。 鋅:坊間常見鼓勵男性攝取的生蠔也是很好的消除疲勞食材,不過其實不僅限於男性,其關鍵在於鋅,鋅是代謝能量的重要營養之一,就像B群一般,缺乏者容易顯得疲勞、嗜睡、食欲降低、味覺變差,形成惡性循環。除了生蠔以外,其實牡蠣等各類的貝類、海產類普遍都攝取得到,而南瓜籽、腰果、奇亞籽也吃得到。 染疫後如何飲食保養?地中海飲食有助改善後遺症!嫚嫚營養師提醒,目前沒有發現任何一種單一營養素或食物可以對抗新冠肺炎或改善後遺症,若要從飲食著手,最重要的關鍵就是透過飲食習慣調整出健康的身體,也就是「習慣這樣的飲食方式」。 染疫後盡量別這樣吃:營養師指出,目前被公認最不建議、最危險的飲食方式就是所謂的「西方飲食」,當然西方飲食也有健康的,不過普遍為高飽和脂肪、高精緻糖、高加工,這些也是被明確定義紀載的,如漢堡、可樂、披薩等,高鈉雖未被記載,但也常見於高加工食物中。而即便不是西方食物,但符合上述特性的自然也包含在內,例如鹽酥雞等各種台灣傳統炸物,這類都是人們常聽到的三高來源。不少研究發現,常常習慣這類飲食者,會經常處於發炎反應的狀態,症狀也會比較嚴重,越接近這樣的飲食方式,染疫後重症、死亡率風險就越高。 地中海飲食助改善後遺症:地中海飲食是各界專家普遍公認的最佳飲食方式,前述的營養在地中海飲食中都吃得到,又或者說,地中海飲食主要就是由上述所組成。不論對於染疫前的免疫系統維持,或是染疫後的身體修復,都是非常有幫助的飲食方法。 吃法很簡單,蔬果多元多色,蛋白質以雞肉、魚肉等優質蛋白為主,油脂使用橄欖油等好油,可用辛香料抗發炎,並喝足水分幫助新陳代謝,日常培養運動習慣。 澳洲在2019年就曾作出研究,觀察到飲食模式越接近地中海飲食的族群肺部功能越佳,也有研究發現染疫後中重症的發生機率會相較更低。建議民眾日常可養成這樣的飲食習慣,其他想吃的可以一周安排幾次就好,彈性的調整,不論對疫情或日後生活養生都非常有幫助。 《延伸閱讀》 .Omicron會腦霧、終身影響?後遺症有哪些?重症醫詳解。 .地中海飲食防三高、慢性病。營養師:白肉取代紅肉更有助健康! 以上新聞文字、圖片皆屬《今健康》所有,網站、媒體、論壇引用請註明出處。
-
2022-06-02 養生.聰明飲食
端午吃粽應景熱量爆表 1餐2顆吃過多恐需跑醫院
端午節將於本周五登場,家家戶戶必備粽子應景過節,不少民眾因腸胃不適、體重上升或血糖飆高就醫,成了另類節慶症候群;豐原醫院表示,粽子較難消化,不少人1次吃2顆粽子,油膩的糯米加上佐料,當餐熱量即破表,血糖、體重也隨之上升。小小粽子經過包綁,實際分量相當紮實,一顆中型粽就有將近1碗飯、2塊肉及1湯匙油,熱量就有約485大卡,已達一餐建議量600至700的7至8成,簡單的鹼粽也有140大卡,相當等逾半碗飯,若再加1湯匙蜂蜜,就在家47大卡熱量。豐原醫院指出,對大多數的人而言,1顆中型粽子的碳水化合物已足夠,而平日若只吃6至7分滿飯的人來說,1顆粽子量也太多,但因少了青菜等纖維質及蛋白質(豆魚蛋肉類),欠缺飽足感,所以無形中吃多也不自覺。豐原醫院建議,若民眾有閒暇自己包粽,建議選用健康食材,例如五穀飯取代糯米,增加筍丁、香菇於餡料中,增加粽子的口感、香氣及纖維質,蒸過再滷的軟爛瘦肉丁取代五花肉,減少油脂量,以減少腸胃負擔。如何吃粽吃得健康?豐原醫院回應,正餐吃一顆即可,再補充不足的青菜、肉類,例如搭配涼拌小黃瓜、豆腐等清爽料理,飯後再吃當季的甜桃或八分之一片鳳梨當助消化,避免使用甜辣醬,就是健康均衡的一餐,也可延緩血糖上升速度,兼顧腸胃健康及血糖、體重的穩定。豐醫也提醒,民眾若點心吃一顆鹼粽,糖要少沾,下一餐則需扣除半碗飯。建議大家可斟酌粽子大小,決定該吃完一整顆或與人共享,也是避免吃過量的方法。
-
2022-05-27 養生.聰明飲食
台人膳食纖維攝取很不足 國健署調查:這2類人最缺乏
端午節國人喜愛吃粽子,但一般傳統肉粽,常使用花生、五花肉、鹹蛋黃等熱量過高、纖維量低的食材,容易造成腸胃道不適、增加體重和身體負擔等問題。國民健康署利用全榖及未精製雜糧,設計3款健康粽,讓民眾吃得更健康。國健署副署長賈淑麗表示,國人膳食纖維攝取量,建議每人每日達25至35公克,不過根據國健署調查,全部國人膳食纖維攝取量不足,特別是2個族群最缺乏,為「兒童青少年」及「男性」,兒童青少年僅32至42%達標,代表超過6成沒有攝取足夠膳食纖維。社區健康組組長羅素英表示,多攝取紅豆、綠豆、薏仁、蓮子、蓮藕、芋頭、栗子等全穀及未精製雜糧,可改善血脂肪、血壓、葡萄糖代謝、免疫功能,降低肥胖風險、調整腸道菌相改善腸道健康,預防高血壓、第二型糖尿病、心血管疾病以及大腸、胃、食道癌,預防及改善慢性疾病、維持健康體位、調整腸胃機能等3大好處。羅素英指出,從中醫的角度來看,山藥、蓮子、薏仁、蓮藕,可以健脾養胃、清心消暑、還能強化免疫系統,適合夏天食用;而紫米、紅藜麥、五穀米富含植化素,可清除自由基,降低發炎反應。全榖及未精製雜糧中的維生素B群、礦物質及膳食纖維,亦能維持身體機能及強化腸道健康,可說是好處多多。營養師楊哲雄說,粽子可用雞肉代替高脂五花肉,加入健脾養胃的白山藥、蓮子,較好消化且提升保護力。若要使用豬肉,可選豬腱肉等瘦肉部位,也可加入竹筍搭配紫米、紅薏仁等,豐富鐵質、維生素B群含量。若要製作素粽,可選豆皮、毛豆仁,搭配含單元不飽和脂肪的苦茶油烹煮及含薑黃素的咖哩粉,有抗氧化的功效。楊哲雄指出,粽子熱量高,建議一天吃1顆為限、約拳頭大小即可,且粽子內蔬菜、蛋白質含量較少,建議可搭配青菜或豆腐湯,讓營養更均衡。今國健署邀請料理網紅Amy老師傳授包粽子秘訣,將蒸煮熟的全穀雜糧拌入炒料的醬汁,鋪於粽葉上,放上炒好的餡料,再鋪上一層全穀雜糧及表面一層的炒料,蓋上粽葉,用蒸爐或電鍋蒸熟,就完成美味又具粽葉香的粽子。Amy說,黏合粽子需有黏性的糯米,比例可抓糯米比五穀米為3:2或1:1,幫助全穀不鬆散。水煮粽餡料建議放8分滿,糯米及五穀米才能煮熟,較不容易「爆料」,且水煮前可在水中加入食用油,讓粽葉餡料不沾黏。國民健康署說,糯米加上高油脂食物會延長胃腸排空的時間,容易造成胃酸過多、腹部脹氣等消化不良情形發生,食用時應細嚼慢嚥,適量攝取。
-
2022-05-26 養生.聰明飲食
台灣十大死因,7項與「吃」有關!地中海、得舒飲食...3種健康飲食法,營養師教你做
英文諺語「You are what you eat.」意思就是怎麼吃及吃什麼都會影響你的身體,飲食與健康息息相關。對照2018年衛福部公布國人十大死因,其中惡性腫瘤、心臟疾病、腦血管疾病、糖尿病、腎臟病變、高血壓、肝硬化等7項皆與飲食息息相關。 美國權威雜誌《美國新聞與世界報導》每年針對Best Diet項目,招集美國數十位相關心血管、身體保健、食物營養、糖尿病、運動等專家及醫師進行研究調查,該研究今年已進入到第10年,並在35種飲食中進行分析,從飲食對心臟健康程度、長期減重效果、飲食實施的難易度、食物營養全面性等來做評估。 《美國新聞與世界報導》近期發表2020年全球最佳飲食方法前3名提供民眾參考,北投健康管理醫院營養師潘富子也提供全球最佳飲食方法前3名的簡易料理方式,讓您吃的健康又便利:1.地中海飲食源自於1940~1950年代環地中海地區(希臘、義大利南部及西班牙)的傳統飲食型態並受現代營養學推薦的一種飲食模式。其料理方式以大量橄欖油、豆科植物、天然穀物、水果和蔬菜,適量魚、乳製品及減少紅肉為重要特色。富含抗氧化物、維生素、膳食纖維,以及能夠保護身體免於慢性疾病的多酚類化合物,加上熱量大多來自於單元及多元不飽和脂肪,能幫助體重輕鬆管理、預防心血管疾病及糖尿病、減緩腦部退化,已連續3年被評比為全球最佳飲食法第一名! 營養師教你這樣做-地中海料理:2.得舒飲食「得舒飲食」是一種為了降低血壓而被開發出來的飲食模式,提倡高血壓患者應多吃的東西,而不只是一味禁止,這個不能吃、那個不能吃。高鉀、高鎂、高鈣、高膳食纖維、降低飽和脂肪酸的攝取,是得舒飲食的5大要素。低脂、少鹽、少糖的食物攝入,所以也適合於想要減肥或控制體重的族群。 營養師教你這樣做-得舒飲食料理: 3.彈性素食由美國知名營養師白勒特諾(Dawn Jackson Blatner)在《彈性素食飲食》著作中指出,得到素食的健康益處不用全然放棄吃肉。彈性素食的風潮讓人們可以接受健康飲食,不需劇烈改變飲食習慣,可以隨意選擇吃素的時間,而且少吃點肉,對環境、個人經濟都有好處。 另,可多攝取非肉類蛋白質(豆腐、黃豆或雞蛋)水果和蔬菜、全穀類及乳製品,增加植物性蛋白質的攝入可以有效的降低血脂、血壓。 營養師教你這樣做-彈性素食料理: 作者簡介_潘富子 營養師專長:預防醫學保健、健康講座現職:臺北市北投健康管理醫院 營養師學歷:輔仁大學 營養科學系碩士經歷:聯夏食品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營養師健檢報告沒寫的人生故事北投健康管理醫院,係國內唯一命名「健康管理」之健檢醫院,為建立特色及市場區隔,強化健康管理之品牌形象,提供您及家人量身訂作、獨一無二之專屬健康管理服務。http://www.tpehealth.com/ 延伸閱讀: 必看》接觸「確診者」何時該快篩?●天內快篩最準!你該知道,關於「快篩、PCR」5大疑問
-
2022-05-22 養生.營養食譜
噴香梅乾扣肉 白飯殺手
我是客家人,小時候曾參與梅乾菜的製作過程——將一束芥菜撒上鹽巴醃製,掛在竹竿上,放太陽下曝曬,歷經多時,曬至全乾,綑綁起來,藏在甕裡,散發陳年韻味,一、兩年都不會壞。由於露天風吹,所以梅乾菜料理的前置作業就是以水泡軟,重覆清洗,去除藏在葉片的細沙雜質,接著擰乾水分,切碎備用。梅乾扣肉是經典之作,濃油赤醬的色澤,外表發著油光,噴香的滋味,令人垂涎三尺。我都選層次分明的五花肉,拉長烹調時間,慢火燉煮,入口即化;不論夾饅頭、吐司或刈包都是享受。每當家人知道我要做「梅乾扣肉」,總會叮嚀,「米要多煮一點喔!」這道佳餚堪稱「白飯殺手」。梅乾扣肉食材:帶皮五花肉400公克、梅乾菜1綑、香菜1根辛香料:蒜末1大匙、蔥2根、薑6片、八角2顆、大辣椒1根調味料:蠔油1大匙、醬油2大匙、酒2大匙、冰糖1大匙作法:1. 梅乾菜切成小丁狀備用。2. 五花肉放入冷鍋中,水蓋過食材,加入3片薑、1根蔥段和酒,煮的過程不時撈出浮沫,以小火燜煮20分鐘後撈起,瀝乾水分,趁熱塗抹醬油上色。3. 準備一炒鍋,倒入3大匙油,五花肉皮朝下,煎至兩面微焦(為避免噴油,蓋上鍋蓋較安全)。4. 取出放涼,切成1公分寬,放入容器內,加1大匙蠔油和醬油、1/4茶匙鹽和白胡椒粉,醃1小時。5. 利用原鍋煸出的油,爆香蒜末、蔥段、3片薑、辣椒,放入作法1的梅乾菜,倒入適量的醬油、鹽、冰糖、五香粉、白胡椒粉、八角,炒香後,加水蓋過食材,轉中小火燜煮20分鐘。6. 挑出蔥、薑、辣椒、八角,丟棄不用。7. 準備有深度的圓碗,將作法4五花肉以皮朝下的方式,依序擺在碗底,將作法5的梅乾菜連滷汁一起舖上。8. 以蒸鍋煮50分鐘(或移至電鍋,外鍋放2-3杯水)。9. 蒸好的梅乾扣肉取出,將碗裡的湯汁小心翼翼的倒入小碗內,再倒扣盤中,最後淋上小碗裡的湯汁。10. 為了增色,上面可放一根香菜。備註:五花肉可買超市約一公分厚的肉片,切適當長度,取代作法2。梅乾肉蒸高麗菜食材:高麗菜300公克、絞肉150公克、梅乾菜1綑、蒜末1大匙、大辣椒半根(切小丁狀)作法:1. 高麗菜剝成大片狀,放入滾水中汆燙,水中加一茶匙油和鹽以保鮮綠,約1分鐘後,撈出瀝乾。2. 取一深盤,將高麗菜沿著盤緣,層層疊疊鋪上。3. 梅乾菜洗淨擰乾切碎,放入鍋中,炒乾水分,取出備用。4. 炒鍋中倒入1大匙油,放入絞肉炒至變白,加上作法3的梅乾菜、蒜末、1大匙醬油膏、1/4茶匙白胡椒粉、辣椒炒香,加1碗水(吃飯用碗),以中小火燜煮20分鐘。5. 將作法4的梅乾肉放在作法2的高麗菜上,移至蒸鍋,以中大火蒸約5分鐘即可。備註:盤底鋪上青菜用意在增加亮度;而作法4的梅乾肉煮久一點,可縮短作法5的時間,讓青菜不變黃,顯得好看。梅乾菜燒豆腐食材:梅乾菜1綑、板豆腐1大塊、五花肉1塊(150公克)、蒜末1大匙、大辣椒半根(切碎)醬料:醬油2大匙、米酒2大匙、糖1茶匙作法1. 梅乾菜切碎備用。2.熱鍋,倒入1大匙油,放入切成長方形的豆腐,小心翼翼地煎至兩面焦黃,取出備用。3.原鍋放入切成片狀的五花肉,以煸出的豬油爆香辣椒、蒜末,再放入梅乾菜與豆腐和醬料,拌炒均勻,加水蓋過食材,燜燒約20分鐘至湯汁收乾。
-
2022-05-22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感染Omicron如何判別是重症?確診者三餐怎麼吃才好得快?新冠確診常見問題一次看
收到密切接觸通知,整天緊張兮兮;篩檢結果出現兩條線,嚇到不知所措。偏偏諮詢電話都打不通……不管此刻你是不是確診者,在大疫蔓延之下,從生理到心理都要做好各種準備,迎戰隨時可能發生的不確定性。Q:哪些症狀是病情可能惡化的徵兆?● 出現四項警示徵兆、孩童發燒超過48小時或超過39度,建議盡速送醫。國內預估五月下旬將達疫情高峰,這波疫情流行以Omicron變異株為主,雖症狀較輕微,但也有重症風險,醫師建議,民眾若成為確診者,要注意四個常見症狀及四項警示徵兆變化。指揮中心日前公布確診Omicron四大症狀包括:喉嚨痛、流鼻水/鼻塞、咳嗽、發燒。另外警示徵兆包括:喘/呼吸困難、持續胸痛/胸悶、意識不清/抽搐、皮膚/嘴唇/指甲床發青等。若症狀進展到警示徵兆,盡快聯繫1922、衛生局、撥打119或自行送醫。三軍總醫院汀州院區副主任謝嘉娟表示,若確診者症狀嚴重,例如咳到很喘、呼吸短促、次數過快等,擔心會出現肺炎;若意識不清、癲癇發作,或是心跳過速,胸悶、胸痛且血氧較低,無尿或尿量顯著減少,建議盡快送醫治療。臺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家醫科醫師陳宥達指出,孩童確診若發燒超過48小時,或高燒超過39度,退燒後持續活動力不佳,出現呼吸喘、急促,或胸悶、胸痛,持續性嘔吐或頭痛、腹痛,超過12小時未進食或未解尿,建議應掛急診。Q:使用血氧機偵測,應注意哪些狀況?● 使用前注意四肢末梢循環,若手腳冰冷將難以偵測。民眾家中可預備血氧機掌握血氧濃度,謝嘉娟提醒,使用血氧機前需注意確診者四肢末梢循環,若手腳冰冷會導致血氧機難以偵測。另外,女性指甲油也須卸除,否則將影響偵測。若血氧濃度低於94%,而皮膚、嘴唇顏色異常或指甲發青,都可能是缺氧狀況。Q:若不符抗病毒藥物使用資格,可自備哪些藥物?● 退燒止痛藥、抗組織胺、止咳藥、喉片、口腔止痛噴劑、化痰藥。居家照護民眾若不符合抗病毒藥物使用資格,謝嘉娟建議,可自備退燒止痛藥、抗組織胺及止咳藥。若擔心喉嚨劇痛難耐,可準備喉片或喉糖、口腔止痛噴劑等,在進食前15分鐘先使用喉嚨噴劑,緩解疼痛後較容易進食。若民眾本身有慢性疾病,藥品也要事先準備充足,避免用罄。部分民眾有氣喘,若合併確診新冠肺炎,較容易呼吸喘、生膿痰。謝嘉娟建議,可準備止咳化痰藥、支氣管擴張劑、氣喘緊急使用的吸劑等。近日NAC化痰藥受到民眾關注,她指出,部分確診者會有濃痰,需要使用化痰藥,但只要能夠化痰的藥都可以,並非一定要選NAC。Q:確診者的三餐飲食建議?怎麼吃、好得快?● 多補充維生素C食物抗發炎,提升免疫力;喉嚨痛喝冷開水,別喝冰水或含糖飲料。陳宥達建議,確診者可多補充維生素C,可抗氧化、抗發炎,提升免疫力,預防上呼吸道疾病,像芭樂、奇異果、柑橘類水果。謝嘉娟指出,民眾也可吃蘋果、水梨等補充維生素C,不建議吃瓜類,避免咳嗽加劇。另外,可吃軟質食物較好下嚥,像是蒸蛋、白煮蛋、豆腐、橄欖油或苦茶油等。謝嘉娟建議,確診者可時常喝水,保持口腔黏膜濕潤度,喉嚨痛建議可喝冷開水,不要喝冰水或含糖飲料。免疫力低下時,應避免生菜、生魚片等生食,也避免刺激性食物,如辛辣、炸、烤、煎等料理方式,建議改水煮、清蒸。另外,也建議確診者多運動,增加血液循環,包括有氧運動、居家運動、打太極或甩手功等,避免熬夜、久坐。Q:如何避免傳染給同住一個屋簷下的家人?● 10天解隔離傳染力雖低,但同住家人仍有20%到60%的染疫風險。雖然Omicron最新文獻資料顯示,10天解隔離傳染力趨近於零,但與確診者同住的家人,仍有20%到60%的染疫風險。陳宥達表示,確診者居家照護期間,仍要做好一人一室、保持室內1.5公尺社交安全距離、不可共食、戴口罩等,也要注意環境清消,用當天泡製的漂白水,在使用浴室前後消毒,垃圾建議以雙層袋包裝,靜置三天後處理。日前居家隔離「0+7」新制上路,確診者同住家人施打3劑可免隔離。陳宥達提醒,因家中仍有確診者,同住家人還是要做好防疫措施,也建議同住家人可以陪確診者視訊,提供一些娛樂,如雜誌、書、電腦、網路等。確診者只要掌握四大重點,包括:居家備藥不可少、防疫清消要做好、營養均衡別忘掉、心情放鬆更快好,就可盡快康復恢復正常生活。
-
2022-05-14 養生.聰明飲食
健康飲食搭配運動健身!增肌減脂、補蛋白質良伴的「即食雞胸肉」,你愛哪一味?
健康飲食搭配運動的生活方式越來越盛行,其中「即食雞胸肉」富含蛋白質且低脂肪,再加上拆封就可以馬上食用,既方便又能快速補充營養的特性,受到了許多健身運動愛好者的喜愛。《Social Lab社群實驗室》本次透過《OpView社群口碑資料庫》追蹤近3個月內「即食雞胸肉」話題的網路聲量表現,帶您了解6大即食雞胸肉口味網路聲量排行,以及網友的6大訴求。吃膩原味還有哪些選擇? 網推「辣味」又麻又香對於希望能夠減脂、增加肌肉線條的民眾,除了運動外,飲食的控制也是非常重要,常吃雞胸肉但又怕膩,就可從不同的口味來做挑選,市面上雞胸肉的選擇不斷推陳出新,像是「辣味」、「蜂蜜醬燒」、「蒜味」等就受到許多喜歡重口味的民眾喜愛,其中就有不少網友推薦「辣味」即食雞胸肉,表示「(辣味)吃起來很入味,再搭配蔬菜中和辣度,超滿足的!」、「(辣味)雞胸肉又香又麻,吃起來比較層次」。而喜歡低鈉、口味清淡的民眾則多會選擇「原味」、「檸檬味」的即食雞胸肉。就曾有網友開玩笑表示「雖然有調味過很好吃,但是怕吃久了要洗腎」,且原味沒有多餘的調味,也可自由搭配自己喜歡的味道,適合自己準備午餐的民眾。此外,特殊口味如「咖哩」也擁有不少擁護者,就有網友分享表示「在減肥時期不敢吃咖哩飯,只好吃咖哩(即食)雞胸肉來過過癮」。選購即食雞胸肉首重「增肌減脂」 「料理方便」也是一大關鍵即食雞胸肉絕對是許多運動健身、減脂族群的好夥伴,因「低脂肪、高蛋白質、低卡路里」的特性,具飽足感、符合減脂需求,適合作為蛋白質的來源,能夠幫助健身族群增肌、修復肌肉,許多網友更分享「午餐都吃雞胸肉搭配豆腐、花椰菜等,之後正常吃也沒有復胖」、「最近在健身,晚餐跟嘴饞的都吃舒肥雞胸肉,方便又可以補充蛋白質」。現代人生活忙碌,不少民眾在意雞胸肉是否「料理方便」,也因此一般量販店、超商販售的都是能夠拆開、加熱就馬上食用的即食雞胸肉,受到不少網友大推「只要稍微加熱即可享用,味道都已經幫你調理完成,超方便又健康」、「開袋即可食用,就很適合懶人」。 即食雞胸肉健康、方便,又有許多口味可以選擇,無論是即拆即食,或是拿來料理都很適合,如果還沒決定晚餐要吃什麼的話,不妨選擇即食雞胸肉作為你的蛋白質來源吧!★本文經《NOW健康》授權刊登,原文刊載於此★關心健康生活大小事,點此進入【NOW健康】
-
2022-05-09 養生.聰明飲食
說食依舊/萬金不換的野生黃魚
黃魚又稱「黃花魚」,前輩作家梁實秋說正式名稱是「石首魚」,其實牠在分類上屬石首魚科,因頭內有兩顆堅硬如石的骨頭,用來平衡身體而得名。這兩顆石骨呈白色,據說如果合而為一,會變成一個心形,所以在馬祖地區又稱為情人石,情人間常互贈以表情意。黃魚肉質細嫩,沒什麼細刺,女兒小時,市場常見,經常買回。一開始乾煎、清蒸,後來有陣子愛上江浙菜,嘗試蒜燒,但女兒和太太不喜蒜頭味,改以大蒜、薑入味,佐以醬油、黃酒,再加入煎過的板豆腐燒煮。起鍋後,除了魚肉,超入味的豆腐,有時反而成為爭食的主角。江浙菜名廚馮兆霖強調,煎魚時的重點要掌握「外酥內嫩」,裡面的肉不可過老,外面的皮又要能吸附醬汁。馮兆霖在《上海名菜味蕾飄香》書中,還介紹了大湯黃魚、燻黃魚、黃魚煨麵等不同作法。台灣烹飪史上最有名的黃魚料理,應該是外型討喜的松鼠黃魚吧。傅培梅是台灣電視史上第一位教作菜的老師,節目在民國51年開播,首道菜色就是看起來很厲害的 「松鼠黃魚」,這道江南傳統名菜的來源,據說是清乾隆皇下揚州,微服走進松鶴樓,看到神案上放著生鮮鯉魚,要求取下烹調供他享用,可是神案上的魚是用來敬神,讓店家很為難。經過一番「天人交戰」,店家發現鯉魚頭很像松鼠的頭,且店名第一個字就是「松」字,靈機一動,在魚身開背後的兩側肉片劃下花刀,下鍋油爆後,散開的魚片如同松鼠尾巴,以松鼠之名廻避宰殺鯉魚之罪,乾隆吃了也讚不絕口,「松鼠魚」自此聞名於世,魚種則因地制宜,黃魚、桂魚、鯽魚皆可。不過,在這個現場直播節目裡,頭一回上電視的傅培梅居然忘了帶菜刀,只好借來一把鈍得連魚頭也切不下的刀救急,沒想到還是拖累了進度,害她連一聲「再見」也來不及說,就結束了生平第一次電視教學。「傅培梅時間」總計播出1400多集,教了4000多道菜餚。我做了不少次黃魚料理,直到有次與友人在台中一家海產店聊江湖八卦,友人的朋友欣然而至,表示剛結束海釣,幸運釣到一尾野生黃魚,有人開價萬元仍不換,呼廚師小火煎來與友共享,第一次見識到野生黃魚的金貴。原來,過去在大陸沿岸與台灣金馬海域曾盛產的黃魚,在漁民大肆濫捕和生態環境破壞下,竟差點滅絕。石首魚專家趙寧曾說,野生大黃魚由超級豐盛到幾乎滅絕,是60年來多次掠奪式捕撈、把資源徹底破壞的惡果,「對大黃魚最致命的一擊是1974年初春,浙江省組織了近2000隊的帆船前往大黃魚的主要越冬地圍捕。當年漁場面積大,舟山漁場的大黃魚產量由10萬噸猛增至1681萬噸,是漁業史上大黃魚產量的最高紀錄」,加上之後用聲納探魚、拖網等現代化捕魚技術「堅壁清野」,「到2003年,野生大黃魚捕獲量終於接近零了。」大陸在2000年成功讓養殖黃魚量產,但初期因飼養環境、濫用抗生素等問題,品質堪憂,且每年有數千噸可能透過海上或小三通流入台灣市面,所幸趙寧教授追蹤,近年來養殖黃魚質量已有改善。不過野生黃魚仍被列為「瀕危物種」,趙寧2010在屏東海生館創立「全球石首魚研究保育平台」,除了典藏全球石首魚實體標本等,也透過國內外合作,讓台灣成為石首魚研究重鎮。作家張曼娟寫過一篇〈黃魚聽雷〉,傳說春天打起雷來,黃魚腦中的石頭變重了,就會沉入深海,捕不著了。「每一滴淚水,都向你流淌去,倒流進天空的海底。」我的腦海響起歌手周深高唱「大魚」的旋律。原來,讓黃魚沉入深深的海底,不是春雷,是人的私欲。
-
2022-05-06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染疫3症狀發燒、咳嗽、鼻塞…營養師教你吃這些補充必要營養素
新冠肺炎確診人數暴增,很多感染Omicron輕症者必須「居家隔離」,根據指揮中心統整的Omicron症狀,最常見發燒、咳嗽或喉嚨痛、鼻塞或流鼻水,台安醫院體重管理中心營養師組長劉怡里提出營養建議,針對3大常見症狀,幫助輕症者迅速補充營養,減緩不適、恢復體力,早日康復。一、發燒●必要營養素❶蛋白質:製造免疫球蛋白,避免肌肉等瘦體組織流失,幫助維持身體正常功能。❷水分:攝取足夠液體,可以避免呼吸道分泌物過於濃稠,加速恢復。食物選擇:魚湯、雞湯、蛤蜊湯、海鮮湯、味噌豆腐湯、豆漿、綠豆湯、運動飲料。TIPS.:如果發燒嚴重脫水,居家隔離不能出門買電解質液,可以自製簡單電解質液,幫助度過脫水風險。自製電解質液材料:鹽1/2至3/4茶匙(2.5-3.8克)、開水840ml、柳丁汁240ml作法:將三種材料混合,每隔15至20分鐘,飲用100ml左右。二、咳嗽或喉嚨痛●必要營養素❶維生素A:強化黏膜健康,幫助提升免疫功能。食物選擇:木瓜牛奶、紅蘿蔔牛奶、芒果奶昔、番茄炒蛋、番茄濃湯、南瓜濃湯、百香果優格、香瓜、紅肉李、地瓜。❷維生素D:提供連接呼吸道細胞間緊密相連區域的營養,保護呼吸道。食物選擇:鮭魚、蛋黃、乾香菇、添加維生素D的乳製品,建議可在窗邊曬太陽補充。三、鼻塞或流鼻水●必要營養素❶維生素C:強化人體免疫功能,增強自然殺手細胞的活性。食物選擇:芭樂、香吉士、甜椒、青花菜、豌豆苗、芥藍菜、白苦瓜、奇異果。❷硫化素:降低體內發炎反應,抑制過敏反應,減緩不適症狀,每天可以添加在菜餚中,幫助呼吸道暢通,強化抵抗力。食物選擇:蔥、薑、蒜、辣椒、薑黃、肉桂、香草、九層塔等辛香料。
-
2022-05-06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如何紓緩Omicron常見3大症狀?營養師教該吃什麼助恢復
本土疫情連續多日以來,確診人數屢創新高,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宣布,5月5日新增30106例COVID-19確定病例,分別為30035例本土個案及71例境外移入(36例為航班落地採檢陽性),另確診個案中新增5例死亡,而其中有99.75﹪是輕症。以目前的政策來看,79歲以下的輕症患者,大多以居家照護為主,可能出現的症狀包括流鼻水、喉嚨痛、咳嗽、頭痛、發燒……等;臺安醫院營養師劉怡里表示,根據指揮中心2月資料統整「Omicron10大常見症狀」中,特別針對常見的3種症狀給予大家營養上的建議,並且希望大家在營養均衡的情況下,祝福大家早日康復。症狀1:發燒必要營養素◎蛋白質:製造免疫球蛋白,避免肌肉等瘦體組織流失,維持身體正常功能◎水分: 取足夠的液體,可以避免呼吸道分泌物過於濃稠,加速恢復食物選擇:魚湯、雞湯、蛤蠣湯、海鮮湯、味增豆腐湯、豆漿、綠豆湯、運動飲料tips嚴重脫水,居家隔離不能出門買電解質液,可以製自簡單的電解質液,幫助度過脫水的風險。◎自製電解質液:鹽巴1/2—3/4茶匙(2.5-3.8克)開水840ml柳丁汁240ml將三種混合,每隔15-20分鐘,飲用100ml左右。症狀2:咳嗽症狀/喉嚨痛必要營養素:◎維生素A:強化黏膜健康,提升免疫功能食物選擇:木瓜牛奶、紅蘿蔔牛奶、芒果奶昔、番茄炒蛋、番茄濃湯、南瓜濃湯、百香果優格、香瓜、紅肉李、地瓜。◎維生素D: 提供連接呼吸道細胞間緊密相連區域的營養,保護呼吸道食物選擇:鮭魚、蛋黃、乾香菇、添加維生素D的乳製品,也提醒大家可以在窗邊曬太陽補充。症狀3:流鼻水必要營養素:◎維生素C: 強化人體免疫功能,增強自然殺手細胞的活性食物選擇:芭樂、香吉士、甜椒、青花菜、豌豆苗、芥藍菜、白苦瓜、奇異果◎硫化素:降低體內發炎反應,抑制過敏反應,減緩不適症狀,每天可以添加在菜餚中,幫助呼吸道暢通,強化抵抗力食物選擇:蔥、薑、蒜、辣椒、薑黃、肉桂、香草、九層塔等辛香料本文參考劉怡里營養師臉書資料延伸閱讀:。疫情指數型成長來了!?人人都有感染危機,不想輕症變重症,營養師推薦每日必吃6食物 。新冠肆虐!國際認證「10種營養素」降感染、死亡率 蛋黃、地瓜都入選
-
2022-05-03 養生.抗老養生
年過50易營養失調 這樣吃補足「5缺」減少肌肉流失
●中老年人最缺維生素D、E及鈣、鋅、鎂●長者營養不良,與牙口不好、咀嚼力差有關●避免肌少症,應攝取足夠的蛋白質許多人只要年過50,常會大嘆體力大不如前,健康狀況也會逐年下降,身體器官各項功能出現退化。調查發現,三分之一長者的健康問題,多源自於「營養失調」,尤其最缺乏維生素D、E及鈣、鋅、鎂等5種營養素。營養師建議,六大類食物應均衡攝取外,更應正確適時補充營養素,打造黃金營養力,預防骨質流失、避免肌少症產生。假牙沒有裝好 易影響營養吸收新光醫院營養師許為捷指出,隨著年紀增長,體內的基礎代謝率逐步下降,中老年人的活動減少、營養吸收率不如年輕人好。根據台灣中老年人社區普查發現,約5%至10%年長者有營養不良問題,推測與牙口不好、咀嚼力差或假牙未裝好,導致難以順利飲食有關。營養師林俞君表示,70歲以上銀髮族可能隨著胃口改變,味覺影響食欲而飲食不均衡,年過半百的人容易出現骨質流失、肌少症或女性停經、慢性疾病等健康問題,若沒有運動、蛋白質攝取不足,吃過多高油、精緻澱粉食物,代謝率下降加上飲食失衡,恐對原有的慢性疾病造成負擔。根據102至105年國民營養健康狀況變遷調查顯示,長者常出現「5個缺乏」營養素,包括維生素D、維生素E、鈣、鋅、鎂。許為捷強調,年長者每日應均衡攝取六大類食物,包括全穀雜糧類、豆魚蛋肉類、乳品類、蔬菜類、水果類及堅果種子類,因老人家代謝率下降,每日脂肪來源比率不宜超過總熱量30%。30歲起存骨本 日曬太陽15分鐘隨年紀增長骨質逐漸流失,林俞君建議,應從30、40歲開始「存骨本」,女性停經骨質會大量流失,需及早補充鈣質、維生素D及運動。飲食方面,可多攝取牛奶、優格、起司或豆乾、豆腐等含鈣食物,而維生素D有助於鈣質吸收,可從海鮮、乾香菇中攝取維生素D,或每日適度曬太陽15分鐘,紫外線能活化體內維生素D。年長者容易有肌肉力量不足的肌少症問題,許為捷指出,除了肌力訓練,攝取蛋白質也很重要,例如豆類富含植物性蛋白質;紅肉富含鐵質,有助於紅血球製造,可減少缺血性貧血。建議腎功能正常的長者可按照豆、魚、蛋、肉順序攝取蛋白質。老人家每公斤體重,應攝取1.2克蛋白質,像60公斤長輩,每天應吃72克蛋白質,相當於7份豆魚蛋肉類。周吃數次海鮮 每餐拳頭大水果也有長者擔心蛋吃太多造成膽固醇上升,林俞君表示,代謝正常的人,不會因為飲食影響血液中膽固醇含量,民眾可正常均衡攝取,建議選擇脂肪含量較少的優質蛋白質,例如豆製品、魚類、海鮮等軟質食物,一周可以吃二至四次海鮮。如果長輩咀嚼程度不好,可將雞肉剝絲或準備蒸蛋,讓菜色更友善。許為捷強調,長者飲食仍以少油、少鹽、少糖為主,若食欲不好的長輩,可以用天然辛香料如薑、蔥、蒜等提味,烹調時可將食材煮軟,或選擇冬瓜、地瓜葉等口感較軟食材。林俞君表示,長輩可以多攝取蔬菜、水果,依照國民健康署「我的餐盤」建議,每餐吃一個拳頭大的水果,吃蔬菜比水果多一點,讓營養更均衡。
-
2022-05-02 養生.營養食譜
胭脂蝦 當日限定的美味
眼盯著沒煮熟就滿身通紅的胭脂蝦,漁販察顏觀色熟練地說:「漁船今天剛捕獲的,可以做sashimi,一籃300元,要收攤了。」宜蘭大溪漁港得天獨厚的地理環境,出海不過4、5海哩海深就能達到400、500米,而胭脂蝦就生長在這深水的海域中。自大溪漁港開船一小時就能抵達漁場,而漁夫市集就在漁港的碼頭上,販售漁民當天剛捕撈上岸「現流仔」新鮮海產。胭脂蝦因保鮮不易,是當日限定的美食。同時捕撈的數量相對較少,市面上因而較少看到。胭脂蝦生長於深海,因水深、壓力的關係,蝦肉的含水量多,鮮吃口感扎實滑嫩甜美,不適水煮,煮太熟容易變「柴」,少了特別的口感,就是適合當天sashimi「鮮吃」!深海無季節,胭脂蝦四季皆產,但大溪受東北季風影響,不適漁民出海捕撈。除此之外,「四季」都嚐得到牠的鮮美。漁市繞了一圈回頭,問老闆一籃胭脂蝦多重?漁販直接把籃子放到磅秤上,一公斤有餘。再次強調是今天剛下船的 「現流仔」,可做sashimi。怎麼挑選新鮮的胭脂蝦?先看看蝦鬚是否完整、有無斷鬚,看蝦頭跟蝦身連接處是否緊密,再輕按一下蝦身,感受一下蝦肉的彈性,同時也觀察外觀的光澤度。最後聞一下味道,有腥味就是不新鮮。生食胭脂蝦從保溫箱取出還在「冰鎮」的胭脂蝦,順手剝一隻往口裡塞,果真品嚐出胭脂蝦的鮮甜滑嫩,讓人驚豔。蝦肉的含水量高,口感扎實甜美,只要夠新鮮,生吃最能品味出牠的鮮甜滋味。做成握壽司,也是不錯的生吃方法。食材:胭脂蝦沾料:芥末、醬油作法:1.蝦子洗淨後,捏去蝦頭、剝去蝦殼、清除腸泥。2.醬油放上芥末,當成沾醬。● 沾芥末醬油食用夠味,不沾更能品嚐胭脂蝦的鮮甜滋味。快炒蔥香胭脂蝦新鮮的胭脂蝦雖然生食最好,但再好吃、吃多了也會膩。為避免蝦肉煮了變柴,可用快炒來變化,只要大火米酒嗆一下,就可起鍋,保有蝦肉的口感及鮮甜。享用時,撥開蝦頭的殼,先吸吮蝦頭的蝦膏,再去殼吃蝦肉,感受一下濃郁的蝦膏風味。食材:胭脂蝦、蒜、蔥、米酒、鹽沾料:薑末、醋及醬油作法:1.蒜切細末、蔥切段,薑磨末。2.起油鍋,大火熱鍋炒香蒜。3.放入胭脂蝦,倒入米酒,快速拌炒一下,加蓋燜一下就好。4.拌入蔥段加鹽調味,快速起鍋。5.薑末、醋及醬油混合調成沾醬。● 不宜煮太熟,只要新鮮、半熟也行。胭脂蝦頭味噌湯把做生食胭脂蝦捏除的蝦頭,同時起鍋做成味噌湯。整隻胭脂蝦最濃郁的味道就在蝦頭,滿滿的蝦膏,烹煮出的蝦頭味噌湯,有著龍蝦味噌湯的風味。食材:胭脂蝦蝦頭、味噌、豆腐、海菜、蔥、薑、白胡椒粉作法:1. 薑切小段拍扁(壓扁),蔥切小片、豆腐切丁。2. 熱鍋加油,加入薑、蝦頭,一起爆香。3. 加入適量的水、豆腐、海菜,一起燉煮。4. 味噌用水化開,加入鍋中,撒上些許的白胡椒粉,再煮一下。5. 盛入湯碗後,再撒上蔥花。
-
2022-05-01 養生.運動健身
羽生結弦的優雅體態是怎麼練成?2個動作有助增強體幹、穩住核心肌群
編按:全球擁有大批粉絲的「冰上王子」羽生結弦,創下連續2屆拿到冬奧金牌的歷史紀錄。滑冰需要強大的肌力、穩定的體幹與優美的體態,他是如何達成?《50+》整理羽生結弦的飲食與必做運動清單,不只對運動選手,對每個人都有啟發。今(2022)年27歲的羽生結弦,早已是站在花滑界頂點的傳奇人物。他除了是史上第一位在冬奧拿下金牌的亞洲選手,更創下連續2屆(2014、2018年)冬季奧運獲得金牌,以及長、短曲總分超過300分的歷史紀錄。儘管其王者地位已經無可動搖,他仍然持續追求突破自我極限,不斷挑戰至今尚無人達成,難度極高的4周半跳(4A)動作。花式滑冰運動一方面需耗費大量體力,卻又必須保持恰到好處的體態,以完成對抗地心引力的跳躍旋轉動作。近年羽生結弦為了挑戰高難度動作,原本纖長的身形逐漸培養出紮實的肌肉線條,不禁令人好奇,平常他是如何藉著飲食和鍛鍊養成肌力,為每次迎戰頂尖賽事做最佳準備?「決勝餐」補給必須營養 調整最佳體能狀態長年贊助羽生結弦是日本知名食品品牌「味之素」,多年來負責在比賽期間提供選手的餐食,確保選手可攝取均衡營養。飲食管理團隊為羽生結弦設計了一系列「決勝餐」菜單,包括基本的早中晚三餐,以及加強「氨基酸」及「醣分」攝取的營養補充品和餐間點心。在三餐部分,團隊規劃的重點有以下4項:1. 每餐必有黃綠色蔬菜黃綠色蔬菜含有豐富的β胡蘿蔔素、維生素與礦物質,可以維持體內平衡,每餐必備。2. 餐前先喝湯品湯品可以讓身體接收到要進食的信號,有助於啟動消化系統,增加營養吸收,高湯中所含有的氨基酸成分不只帶來鮮味,也有增肌、修復肌肉組織的效果。3. 必備八大類營養食材包括「豆類、芝麻、肉類、海藻、蔬菜、魚類、菌菇、芋薯」這8類對身體有益的食材,盡可能安排在每餐的菜色當中。4. 三餐攝取量基本相同為了因應運動員的體能需要,三餐分量大致相同,若有訓練或賽事安排的特別需求,再做個別調整。其中,早餐會特別重視蛋白質的攝取,像是雞蛋、雞肉或魚肉,搭配加入海帶、菇類或豆腐的味噌湯,可以喚醒身體,為一整天的活動做好準備。而午晚餐部分,考慮到前後可能有消耗體能的活動,為了不造成腸胃過度負擔,會減少脂肪的攝取、調味也較為溫和;如果隔天有比賽或是強度高的訓練,則會適度增加醣分(碳水化合物),提供足夠的熱量來源。羽生結弦推拿師推薦 練2個動作有助增強體幹穩住核心肌群作為頂尖花式滑冰選手,羽生結弦日常便已經有足以達到運動效果的大量練習,因此他的鍛鍊重點更在於「如何養成可以穩定完成動作的肌力與平衡感。」由於一般以器材進行的重量訓練可能有受傷風險,因此他更常進行徒手便能進行的核心訓練,如棒式、單手側撐體,平衡球等運動。從小學階段到兩屆奧運都擔任羽生結弦整體推拿師的菊地晃指出,在滑冰場進行跳躍旋轉時,要保持優美、沒有多餘動作的穩定狀態,必須要擁有穩固的核心、以及平常就養成正確的體態及姿勢。即使對於非專業選手的一般人而言,保持正確的體態姿勢,對於健康也大有幫助。「只要背脊挺直,人看起來就會年輕好幾歲,相反地,如果姿勢不正確,就容易導致腰痛、疲勞等各種不適感。」要維持良好的姿勢,體幹(核心)的強化不可或缺,菊地晃推薦2個羽生結弦也曾進行過的訓練動作,有助於增強體幹的穩固與肌力:1. 核心強化版深蹲(1) 靠牆站直,兩腳打開與肩同寬,頭、腰以及腳踝貼牆。(2) 一邊吐氣,一邊以牆面作為支撐,一邊緩慢蹲低至膝蓋約成120度彎曲。再一邊吸氣一邊回到原本的姿勢,一天做約10次。2. 踩腳踏車腹肌訓練(1) 仰躺,兩手疊在腦後。(2) 一邊吐氣,一邊像是踩腳踏車的動作一樣左右交互前伸,並同時緩緩抬高至與身體垂直。(3) 再次一邊吐氣,一邊慢慢將腳放下(約5秒)。以上動作為一組,一天至少做3組。在肌肉訓練之餘,為了在滑冰時擁有更優美的體態線條,除了競技動作外,羽生結弦也長年練習芭蕾,不只同樣有肌力鍛鍊效果,也能讓肢體更柔軟協調,增添演出時的美感。多次負傷仍堅持挑戰高難度動作 只為突破自我極限相較於其他運動項目,花式滑冰的選手生命更為短暫,因不斷練習高難度動作而多次負傷,甚至因此幾度中斷賽程的羽生結弦,今年若無意外,應是他最後一次站上奧運舞台,更格外引人關注。面對賽事的巨大壓力與高難度挑戰,羽生結弦卻是甘之如飴。他曾在訪問時說到:「運動競技是殘酷的,因為最努力的人也未必能得到最好的成績,但是若不努力的話,是絕對無法得到好的成果。」「如果眼前出現一道障礙,我就會想著:如果跨越了這道障礙,前方一定可以看到更美的風景。」即使已經站上世界頂點,仍然不斷追求突破自我極限的羽生結弦,今年想必會在花滑史上留下令人印象深刻的一頁。資料來源/Fashion Box、Daily Health、LIFUNAS、女性自身原文:羽生結弦的優雅體態,怎麼練成?訓練團隊透露:這2個動作,練核心肌群必做
-
2022-05-01 養生.運動健身
有片|脂肪肝並不是肥胖才會有!營養師教你認識脂肪肝
脂肪肝是現代人的文明病,在外食的高油高鹽、大魚大肉還有聚餐喝酒的情況下,不論身材胖或瘦都有可能會得到脂肪肝。若沒有特別去檢查,患者很難察覺自己已經得到脂肪肝,因此認識脂肪肝非常重要,今天李婉萍營養師要教我們認識脂肪肝並了解自己是否已是高風險族群!影片中李婉萍營養師提到,脂肪肝的定義是:「肝臟內儲存的脂肪含量超過5%」,而脂肪肝好發於肥胖的人,若你不是肥胖族群但非常喜愛吃澱粉,也是高風險族群,常常把麵包當作正餐,或者喜歡吃玉米、馬鈴薯或地瓜等,雖然聽起來是健康的原型澱粉,但攝取過多的醣類會使醣類會在體內轉換成三酸甘油脂並儲存在肝臟,這樣不均衡的飲食也會使得肝臟代謝出現問題。所以要避免脂肪肝,我們應該要注意營養的均衡,避免攝取過多的醣類,素食族群也應注意像百頁豆腐、炸豆皮和花干等高度加工的食物,定期做健康檢查,並尋求專業醫生的幫助,影片內容中還提到了許多對脂肪肝有幫助的食材,想要保健肝臟,趕快點開影片了解!想了解更多關於選擇食物對身體的影響嗎?快上「有肌勵」粉絲專頁按讚追蹤,選擇好食物,遠離脂肪肝! 原始影片李婉萍營養師YT李婉萍營養師FB「有肌勵」是女性專屬健身夥伴,提供健身資訊、健康方法,更提供滿滿的鼓勵和正能量,給女性肌力,也給女性激勵,讓姐妹們的健身路上,不孤單!延伸閱讀九成台灣人都缺鈣?專家教你缺鈣該怎麼補最天然別再當低頭族了!醫師:椎間盤突出都來自日常壞習慣YT:有肌勵https://pse.is/UYA9XFb:https://www.facebook.com/udnGpowerIG:https://www.instagram.com/udnGpower社團:女性專屬|健身的我超美
-
2022-04-30 養生.聰明飲食
水煮餐陷阱要注意,缺油缺鹽反致健康危機!營養師教你4招水煮餐健康吃
不想外食吃油膩膩的菜,希望能藉由水煮餐減重,守護身體健康嗎? 根據衛生署每日飲食指南,油脂需佔總熱量的20-30%,鄭惠娟營養師說明,這是因為油脂在人體中,有很多系統都需要藉由油脂才得以運作。接下來就讓我們跟著鄭惠娟營養師,破解常見的水煮餐類型中暗藏的危機,千萬別因為減重而忽略了人體該攝取的營養。水煮餐陷阱要注意‧完全無油:身體長期完全缺乏油汁,可能會引發便秘、皮膚粗糙等現象,嚴重點甚至會導致荷爾蒙失調、膽結石的病症。‧完全無鹽:長期鹽分攝取過高或過低,都會造成血壓太低,或體內電解質不平衡,引發神經肌肉功能異常。跟著營養師吃水煮餐1.提高蛋白質的比例:多補充一些豆類、豆腐的食材,或配一杯豆漿,能提高水煮餐的營養成分。2.補充自帶油脂的食物:例如鮭魚、酪梨、堅果等,這些食材富含 Omega3,是非常優質的油脂類食物。3.來杯優格:優格除了蛋白質、脂肪含量,也含有豐富的乳酸菌,改善腸道環境,更能幫助減重!4.輪流吃更健康:若還是想維持水煮餐飲食,建議可以水煮餐、正常餐點輪流吃,降低水煮餐暗藏的風險。最後,鄭惠娟醫師要提醒各位朋友們,通常水煮餐澱粉含量高,如果沒有搭配運動,可能會使減重更無感,因此我們建議也可以選擇專業照護團隊,替自己把關飲食規劃與運動品質,輕鬆吃健康瘦。來源出處:長春藤預防醫學健康管理
-
2022-04-28 養生.聰明飲食
吃很少卻沒瘦?「8個害你莫名變胖習慣」曝:別放縱吃空熱量食物
摸摸肚子的肉「唉!該少吃一點了…」可是好像沒吃什麼了,怎麼還是胖?有個想減肥的女大學生,常常一陣子就會克制自己不要吃太多,結果撐不到幾天,就突然很想大吃一頓,或無法控制的去吃高熱量小點心裹腹,長期下來,並沒有比較瘦,體脂肪竟還增加很多!不吃不等於變瘦 變胖的8個原因營養師高敏敏強調,控制飲食是控制體態很重要的環節,但是不吃不等於變瘦,反而還可能更胖!奉上「為什麼吃很少還沒瘦」的原因:1、易失控怒吃→心情不好更易失控:心情不好同時又要控制飲食,反而更想吃。(推薦閱讀:一片黑巧克力熱量比蛋糕高! 營養師揪「致胖陷阱」:小心愈吃愈沮喪)2、沒飽足感→吃更多垃圾食物:建議多吃蔬菜,除了營養外,也能更延長飽足感。 3、沒力氣運動→加速肌肉流失:身體沒有足夠的肌肉,導致沒力氣運動,或是運動也沒用。(推薦閱讀:如何減脂不減肌肉? 台大營養師列「飲食10守則」:每餐要吃30分鐘) 4、壓力肥→影響自律神經系統:現代人壓力大,且是長期持續狀況,身體會出現自我保護機制,開始容易囤積脂肪。(推薦閱讀:肚子大怎麼消? 一張圖搞懂「4大肚型」:恐是裝滿宿便、壓力) 5、基礎代謝率降低→進入節能模式:吃太少會讓身體進入「節能模式」,嚴重時還會影響心情。 6、荷爾蒙失調→食慾來克制不住:即便有運動和飲食管理,卻依舊變胖或許是荷爾蒙出問題,此時建議尋求醫師協助。 7、容易復胖→體脂肪增加、惡性循環:只吃零食、吃太少、或是只攝取單一食物都會造成肥胖,體重、體脂不減反增。(推薦閱讀:168斷食復胖全因忍不過「1階段」! 營養師推「1212斷食法」無痛減重) 8、下一餐吃更多→補償性飲食:不吃正餐卻吃一堆零食,到下一餐又不太餓,導致惡性循環。(推薦閱讀:減肥吃蛋白質燃脂、防肚子餓! 營養師公開「低卡清單」:鹹豆漿竟超越嫩豆腐) 定時定量吃飯 避免空熱量食物下肚高敏敏建議,想吃東西時 不要壓抑自己,吃點健康的食物沒有關係的,像是來盤水果、喝杯豆漿或牛奶優酪乳、吃塊雞胸肉等都可以,但也不要放縱自己吃空熱量食物,像是炸物、加工食品、甜點等,多吃蔬菜、低卡原型食物,最重要的是營養均衡,千萬不要等餓了才去吃飯,按時定量攝取、維持餐餐均衡不過飽才是較好的飲食習慣,若沒有定時吃飯除了導致愈吃愈多,還有可能引起腸胃不適。(推薦閱讀:減重者必學!營養師認證「愈吃愈瘦4大類食物」 睡好睡滿也能提升代謝率)延伸閱讀: ·肚子都肥肉怎麼減? 醫認證「瘦肚子飲食習慣」:第一步要吃早餐 ·愛吃鹹酥雞、鍋貼...恐胖手臂、虎背熊腰! 一張圖揭「吃什麼胖哪裡」 
-
2022-04-18 新冠肺炎.台灣疫情
台中市今新增21例本土個案 足跡多集中餐廳
中央流行疫情中心今原本公布台中市新增22例本土確診個案,但其中醫院誤將案33730陰性通報成陽性,該案已撤銷,所以今僅21例。市長盧秀燕表示,包括外縣市足跡或接觸確診者新增6例、已知群聚案新增12例、密切接觸者增1例、感染源不明或疫調中新增2例,疫情仍然嚴峻。盧秀燕說,昨全市共施打3萬7386劑疫苗,今日截至中午也施打1萬8622劑。已經有超過5萬6008位市民施打莫德納第三劑,感謝他們用行動守護台中這座城市。疫苗覆蓋率統計至今日上午8時,第一劑疫苗覆蓋率是88.05%、第二劑是83.10%、第三劑是56.13%,各項疫苗覆蓋率持續推進中。明天台中人口最多的北屯區,也有快打站加開規劃,快打站服務時間截止後,各大醫療院所的施打服務仍然持續提供服務。她指出,台中市今年以來,12歲以下確診者共27人,當中全部都是無症狀或輕症,沒有中重症幼童確診者。今日中央記者會也已宣布6歲至11歲幼童的施打政策,市府內部已展開作業,後續會按照中央指引,儘速完成6歲至11歲施打規劃。衛生局長曾梓展表示,在已知群聚案部分,今日新增12例,包括烏日虛擬貨幣聚會群聚新增2例,含之前共6例;成功嶺群聚新增2例,含之前共3例;設計公司群聚新增2例,含之前共7例;宜蘭進香團群聚新增2例,含之前共7例;科技公司群聚新增2例;亞洲大學群聚新增2例。外縣市足跡部分新增6例,當中「參與台北演唱會」新增2例包含33715、34215,目前累積共7例;在密切接觸者部分,新增1例;在疫調中部分,新增2例。經疫調,台中市新增確診個案足跡包括12日西區茗人茶坊(向上店)、東區20號倉庫藝術特區、東區富興工廠1962、東區肯德基(台中後車站餐廳)、北屯區佳賓黑白切、六扇門時尚湯鍋 霧峰店。13日向上市場(Manyha燉飯、有心臭豆腐、洪紅茶冰)、霧峰區亞大快餐、清原芋圓 霧峰中正店。14日西區渡山樓拉麵店、海底撈火鍋台中廣三SOGO店。15日南屯區小義大利、海底撈火鍋台中廣三SOGO店、故鄉庭園自助式KTV-旱溪店。16日故鄉庭園自助式KTV-旱溪店。市府已通知相關場域清消,請有足跡重疊民眾,可至台中市社區篩檢站篩檢,並加強自我健康監測。更多台中市新冠疫苗接種站資訊,請至衛生局網站查詢( https://www.health.taichung.gov.tw/1937954/post )。
-
2022-04-17 養生.營養食譜
牙醫師廚房/痛風怎麼吃 營養才不失調?
晚上的門診還未開始,助理就先跟我提醒,預約患者高先生因為痛風,必須延期治療。腦海立即浮現40多歲高先生壯碩卻有些肥胖的身影。痛風是人體內尿酸新陳代謝異常所引起的急性關節炎,有年輕化趨勢。除了藥物治療,痛風患者最重要的就是飲食控制。首要建議多吃蔬食,因富含維生素C的蔬果能降低尿素的再吸收,尤其多數蔬果為鹼性食物,能促使尿酸在尿液中溶解,以減少痛風發作。炸雞&紅黃綠紫蔬歐姆蛋(3人份)處於痛風的間歇期,食物的選擇可以更彈性。用小火香煎的雞腿肉,保留雞肉酥脆,卻不油膩。其實炸雞不過是促進食欲的「配角」,此料理主要蛋白質來源是含有多種胺基酸的雞蛋,尤其普林含量低,是痛風患者最適宜的營養聖品之一。蔬果部分,彩椒位居維他命C含量的翹楚,茄子不僅是鹼性食品,幾乎不含普林,還具有利尿的功效。這道料理可供配飯,或作為全麥吐司中的餡料。食材:去骨雞腿2支、黃彩椒一個、綠色糯米椒150克、紫洋蔥1/2個、小番茄10粒、大蒜3瓣、巴西里3枝、雞蛋3粒、鹽與黑胡椒適量作法:1. 雞腿撒上鹽及黑胡椒;黃彩椒、紫洋蔥切圓圈狀;糯米椒切小段;小番茄剖半;大蒜、巴西里切末;雞蛋打成蛋液,加一點鹽並攪拌均勻。2. 雞腿放入平底鍋中、雞皮朝下,以小火煎至兩面金黃,稍涼後再切塊。3. 利用作法1鍋中的雞油先炒香蒜頭,接著放入糯米椒、紫洋蔥繼續翻炒,再放入彩椒及小番茄稍微炒一下,並以鹽巴及黑胡椒調味。4. 均勻倒入蛋液,等到側邊開始凝固(中間還是呈現液體的狀態)就可以熄火。待餘熱慢慢加溫後即完成上桌。豆腐&彩蔬味噌巧達濃湯(4人份)咦?長時間熬煮的肉湯,不是痛風患者的飲食禁忌嗎?事實上,在痛風非急性期,也可以選擇普林含量相對低的魚種如鮭魚,才能兼顧營養均衡。本道料理加入各式蔬菜,以充分吸收普林。選擇豆腐作為主要蛋白質來源,豆類因普林高,一直被誤為痛風的NG食品,但近年研究證實並不會增加痛風發作風險。食材:鮮嫩豆腐350克、鮭魚120克、胡蘿蔔1/2條、芹菜2枝、秋葵120克、菜豆60克、酪梨1/2個、馬鈴薯2顆、洋蔥1/4個、低脂鮮乳1200毫升、味噌1/2大匙、鹽與黑胡椒適量、百里香3枝作法:1. 嫩豆腐切小塊;鮭魚撒少許鹽及黑胡椒,切小塊再低溫煎或烤熟;胡蘿蔔、芹菜、秋葵、菜豆、酪梨、洋蔥切小丁;馬鈴薯切小塊,一半先蒸熟並壓碎,與低脂鮮乳攪拌成泥。2. 開中小火,鍋中先放入洋蔥炒香,接著放入胡蘿蔔炒至有一些變色,依序放入百里香、芹菜、鴻喜菇及馬鈴薯拌炒。3. 牛奶馬鈴薯泥倒入作法2,鍋中再放入鮭魚、酪梨、秋葵、菜豆及豆腐。4. 放入味噌,並以鹽及黑胡椒調味。水果&花椰菜佐優格塔塔醬(2人份)滿滿的蔬果組合,非常適合痛風患者急性發作時期食用。綠、白花椰菜富含維他命C及高抗氧化營養價值。多種水果具有多重植化素,尤其櫻桃富含花青素、具抗氧化及抗發炎作用。塔塔醬中的美乃滋則改為具有豐富蛋白質的希臘式優格。食材:無籽黃葡萄12顆、蘋果半顆、櫻桃120顆、綠白花椰菜400克、羽衣甘藍150克塔塔醬:南瓜1/4個蒸煮後壓成泥;紫洋蔥1/4個切小丁,泡水洗去刺激味;水煮蛋2個切丁、希臘式優格300克、酸豆1小匙、巴西里(或香菜)兩枝切末、檸檬汁1大匙、鹽與黑胡椒適量作法:1. 蘋果切丁、鍋中加鹽並氽燙煮熟花椰菜。2. 塔塔醬做法:將以上塔塔醬食材全數混合,最後以鹽及黑胡椒調味。3. 接著將食材蔬果如羽衣甘藍、蘋果、葡萄、櫻桃及綠、白花椰菜擺盤即可享用美味。
-
2022-04-16 醫聲.院長講堂
院長講堂/嘉基院長姚維仁建智慧手術大樓,打造全人關懷的智慧健康照護體系
國內醫學影像頂尖權威姚維仁,四年多前接掌嘉義基督教醫院院長,因深知發展精準醫療的重要性,特別導入智慧科技、興建國內首座手術專門大樓,擴大提供雲嘉南地區的醫療照護服務,加強健康長照,打造嘉基成為「全人關懷的智慧健康照護體系」。擅長以醫學影像揪出病灶姚維仁在成大醫學院、成大醫院服務近30年,剛到嘉基時,就面臨工會上街遊行抗議20年未調薪,他上任時即承諾「以員工福利為首要,加強經營管理」,因此與工會協商後簽約三年保證加薪3%,平和落幕。「我願意聆聽工會的聲音,希望勞資合作雙贏!」姚維仁說。專業在核子醫學、放射科的姚維仁,擅長以醫學影像揪出病灶,解決醫師的難題,被稱為「醫生的醫師」。他印象最深的是,一名醫界大老發現腫瘤,接受三間醫學中心使用電腦斷層等高端儀器檢查,都懷疑是肝癌。他以超音波檢查,觀察到患者的動脈進入該腫瘤,微血管呈車輪狀分布,判定應是良性。這名大老聽了壓力釋放,當場痛哭。醫師不會用儀器會被淘汰姚維仁認為,要會利用工具,超音波即是常用儀器,要從影像觀察、判讀病灶的細微差異,不一定都依賴AI醫療儀器,「會被淘汰的,是不會運用儀器的醫師」,所以要推動精準醫學。醫療要與時俱進,嘉基已使用30年的手術室,設備、動線及空間都不敷負荷每天100台手術,因此開始興建智慧手術大樓,為全台第一個手術專用的大樓,地下一層、地上七層,共23間手術房,有複合式系統,包括達文西機器人手臂、遠距醫療,穿戴式裝置結合物聯網做大數據,預計今年六月完工。姚維仁強調,手術大樓是以人為中心,智慧科技串聯起手術前、中、後,排刀流程更順暢,輔助醫師開刀細節,也讓病患及家屬遠端清楚掌握,從術前準備什麼、時間排程,術中的恢復情況,術後何時進到恢復室。設「雙福活憶學堂」照護失智雲嘉地區高齡化問題嚴重,姚維仁說,院方在高齡友善照顧、山區巡迴醫療、居家服務等已投入資源,將持續延伸至社區,在嘉縣太保設立「新埤照咖」日照中心,設置第一個失智照護服務的據點「雙福活憶學堂」。姚維仁期盼,能帶領嘉基提升為醫學中心級規模的醫院,包括照顧全體員工、發展智慧醫院、整合長照醫療、推廣健康促進等,打造全人關懷的智慧健康照護體系。姚維仁養生祕訣/每天快走運動,吃愛心便當嘉義基督教醫院院長姚維仁學生時期曾是田徑隊選手,也愛球類運動,但腰椎開刀後,不適合激烈運動,且工作繁忙,於是他改為快走運動。每天中午都帶太太準備的愛心便當,讓他幽默稱「只有藉會議吃外食,放縱一下」。運動很在行的他,高中時參加田徑隊,包括短跑、跳遠等,跳遠得過全校冠軍,桌球、羽毛球等球類運動,他都能對打比拚。不過,自從腰椎開刀後,現在姚維仁則是每天與太太到校園的操場,繞行快走至少一小時,走到微微流汗、心跳加速,比平常快三分之一,這種程度對身體負擔不會過大,又有運動效果。由於姚維仁的血糖、血脂些微偏高,飲食交由太太管控,烹調清淡,從三餐著手,將澱粉類比例降到最低,早餐為小黃瓜、煮的麥片、堅果、水煮蛋等;中午帶便當到醫院享用;晚間幾乎都回家吃飯,常吃的是青菜一大盤,魚、豆腐、豬肉或牛肉少許,饅頭一人一半,營養豐富。在持續調整飲食下,他的血糖、血脂數值控制得不錯。姚維仁認為,醫院都在「收拾」生病之後的問題,重要的還是健康促進,雖然這道理大家都聽過,但必須真正落實從日常飲食、運動做起,「預防勝於治療」,預防失智、失能,一定要常做健康檢查。姚維仁小檔案●年齡:70歲●專長:正子造影、核子醫學影像、超音波學、放射線學、核子醫學治療、放射免疫分析●現職:嘉義基督教醫院院長●學歷:國防醫學院醫學系●經歷:成功大學核子醫學科教授兼主任、成大醫學院醫學系系主任、成大醫學院教學副院長、成大附設醫院教學中心主任、成大附設醫院核子醫學部教授兼主任、UCLA Medical Center PET Center研究員、中華民國核醫學學會理事長給病人的一句話●預防勝於治療,一定要健康檢查
-
2022-04-15 養生.聰明飲食
好想吃鹹酥雞怎麼辦?鹹酥雞熱量表全圖解,5技巧聰明吃減負擔
鹹酥雞是許多人宵夜、點心的美食清單之一,但林雨薇營養師提醒,油炸過後的鹹酥雞,是「吸滿油」的食材且熱量爆高,吃太多不只很快就會發胖,還會增加脂肪在肝臟囤積的機會,延伸後續可能的急慢性疾病發生,甚至提高罹癌風險。衛福部國建署發布,「國人膳營養素參考攝取量」成年男性每日熱量建議2400大卡,成年女性每日熱量建議1900大卡,而這些熱量通常是平均分配在我們的早午晚三餐及點心中,能幫助我們維持日常身體活動,生理代謝所需體力。鹹酥雞熱量表全圖解!營養師教你這樣挑減負擔提醒愛吃鹹酥雞的朋友們,鹹酥雞的高油、高鈉又高熱量,若經常食用不僅過多的熱量很可能會轉變成脂肪,囤積在手臂、腰圍、腹部、臀部。另外,還會增加肝臟脂肪囤積,也可能延伸後續急慢性疾病,甚至提高罹癌風險。這次營養師整理列出鹹酥雞攤常見選項清單,並將所有品項依照熱量分成三類,供各位參考,查查看你究竟把多少熱量吃下肚?是不是光吃鹹酥雞,熱量就逼近我們一日所需的熱量了呢?第1類 》300kcal以上(建議選1種,不宜過多)雞排-622kcal三角骨-587kcal 鹹酥雞-312kcal 雞米花-351kcal 百頁豆腐-497kcal雞蛋豆腐-321kcal 豆干*3-342kcal 炸豆包-316kcal 銀絲卷-352kcal 第2類 》300-160kcal(建議適量選1-2種,加工食品不宜多)小熱狗*3-298kcal 雞肉香腸*3-297kcal 小肉豆-219kcal 地瓜條-295kcal 薯條-248kcal 魷魚-270kcal 雞皮-268kcal 七里香-249kcal 貢丸*3-236kcal 花枝丸*3-215kcal 湯圓-247kcal 甜不辣*2-248kcal 米血-290kcal 糯米腸-218kcal 芋頭簽-198kcal 魚板*1-186kcal 雞心-163kcal 柳葉魚*3-255kcal 第3類 》160大卡以下(熱量最低組,但蔬菜吸油力強,吃多更危害腸道及心血管健康)雞胗-108kcal 雞脖子*2-130kcal 四季豆-131kcal 玉米筍-136kcal 杏鮑菇-145kcal 青花菜-150kcal 青椒-140kcal 別小看鹹酥雞熱量!每週只吃一次連續一個月就胖1公斤稍微看一下,如果你點了1片雞排(622kcal)+1份百頁豆腐(497kcal)+1份炸銀絲卷(352kcal)+1份地瓜條(295kcal)+1串七里香(249kcal),熱量共2015kcal,就超過一個成年女性整日的1900大卡熱量攝取了。如果將白天早中晚餐吃的熱量算進去,整日的熱量更是大幅爆表,這也難怪油炸鹹酥雞吃多,會讓體重直線上升!營養師初步估算,假使你一次吃完上面的鹹酥雞,而且每週只吃一次就好,連續吃一個月,你的體重很可能就會增加1公斤!(1950*4=8060大卡,理論上:身體每攝取7700大卡會增加1公斤體重)這還不包含你吃鹹酥雞配的飲料,若加上飲料,吃到的熱量就不只這樣囉。每次站在鹹酥雞攤前,面對琳瑯滿目的食材,是不是總讓你食慾大開,一不小心就愈點愈多呢?林耘彤攝圖/每次站在鹹酥雞攤前,面對琳瑯滿目的食材,是不是總讓你食慾大開,一不小心就愈點愈多呢?林耘彤攝好想吃鹹酥雞怎麼辦?5個簡單技巧減少身體負擔也因此鹹酥雞被大家視為讓減肥破功的罪魁禍首之一,不過人難免有嘴饞的時候,如果真的很想吃鹹酥雞,不妨可以試試以下5個簡單又實用的小技巧,來幫助減少熱量攝取、降低身體負擔:1. 使用餐巾紙吸附可見油脂在食物入口前我們可以再讓自己吃到更少不好的回鍋油。使用餐巾紙趁墊鹹酥雞以外,吃之前我們可以再以紙巾按壓炸物,特別是在炸物起鍋一段時間後,食物表面容易泛油光,此時用紙巾吸附食物油脂,更能減少油量的過度攝取,減少熱量吃得比較健康,也更不容易長胖。2. 胡椒鹽減半許多鹹酥雞攤商灑胡椒鹽相當大方豪邁,想當然食物吃起來更香,口味比較重,但也會把食材原始風味掩蓋,更可能吃到過量的鹽。造成血管及腎臟負擔。3. 補充一份水果(約1飯碗份量)首選芭樂、柳丁、奇異果、鳳梨等維生素C的水果搭配使用,不僅抗氧化減少油炸油可能產生的自由基氧化反應,水果本身含有分解脂肪的酵素,能幫助腸道分解油脂,避免大量油炸食物引起胃悶腹脹,影響消化機能。4. 不吃油炸蔬菜,改吃沙拉均衡一下通常一份100g蔬菜熱量約20-35大卡左右,蔬菜油炸脫去水份,讓蔬菜口感脆口,愈嚼愈香,油炸蔬菜吸附油脂能力比肉類高,讓你在吃的過程完全不感覺油膩的同時,又因為卻不知已經吃進不少油脂,舉例:汆燙青花菜(100g)熱量僅28大卡,經過油炸後,原本低熱量高纖的青花菜,瞬間熱量整整多出5倍。不僅如此,高溫烹煮後的蔬菜,原本蔬菜原有的植物營養素也跟著減少,所以建議吃鹹酥雞時,除點肉類、豆製品及少量加工製品以外,盡量不吃油炸蔬菜,改以生菜搭配鹹酥雞一起吃。5. 補充魚油或亞麻仁油吃油炸食物會吃到較多ω-6型式脂肪酸,攝取太多ω-6脂肪酸會引起身體發炎反應,長期處於發炎狀態下,特別容易引起3高代謝疾病,也可能導致中風、癱瘓等後果。所以如果你晚餐或消夜吃鹹酥雞這類炸物,建議補充能抑制ω-6脂肪酸作用的脂肪酸ω-3型式脂肪酸,ω-3脂肪酸主要存在海鮮魚類,及部分植物性食物。可簡單吃一手掌心大鯖魚、鮭魚或者直接補充魚油軟膠囊都是很好方法,對於素食者而言,則可選擇亞麻仁油、芥花油做為補充ω-3型式脂肪酸來源。提醒大家~享受美食當前~還是留意選擇好點的吃法,當然能夠管住嘴,就盡量不吃吧!如果真的還是很想吃,那就找人一起共享美食,或選擇2-3種喜歡的種類吃,千萬別一次點太多,每樣都吃一點,淺嚐享用每種口味的鹹酥雞是比較好的吃法。更多內容請至【臉書粉絲團:林雨薇 營養師】/【Instagram:林雨薇 營養師】(本文獲《健康遠見》授權刊登,●原文刊載網址)
-
2022-04-14 養生.聰明飲食
我吃的是重組肉嗎?與一般肉差在哪? 辨識「肉品真偽」秘訣曝光
隨著疫情升溫,不少人開始在家吃飯、聚餐,而火鍋可說是最適合團聚的餐點,不只能避開人潮群聚,更能配合不同的飲食喜好選擇適合之食材。但你注意過吃下的食材嗎? 同樣是「餃」 各有玄機像半個月亮、黃澄澄的蛋餃,營養師張越評說明,其是將蛋液煎至半熟作皮,再放內餡對折成型;捲成一圈的魚餃,餃皮原料是魚漿加澱粉,餡料則多使用豬肉;傳統燕餃皮(燕皮)是以豬肉泥與澱粉製作,因傳統作法十分費工,目前許多市售燕餃皮改以修飾澱粉為主原料;水晶餃半透明的外皮,是以樹薯粉等澱粉加水、沙拉油揉製。(推薦閱讀:10顆水餃=1個便當! 「12款水餃熱量排行&暴肥搭配」曝光:第一名是大家的最愛) 火鍋料多以魚漿加澱粉製作 鈉含量不容小覷此外,形形色色的火鍋料,如魚包蛋、起司球、蝦球、魚卵卷、蟹肉棒等,形狀與餡料略有不同,但主體皆以魚漿加澱粉製作。大家都愛的香菇貢丸,是豬後腿肉打成油水均勻的漿狀(即乳化狀態)後加入香菇拌勻,再擠成丸狀放入熱水定型。(推薦閱讀:5大最愛火鍋料排行出爐,每吃一口熱量皆爆表,3種配角熱量也不低) 張越評表示,餃類、丸類這些火鍋料多為加工食品,且調味較重,鈉含量通常不低,因每顆熱量約在25~70大卡之間,建議適量為宜。 重組火鍋肉片 加熱全熟安心吃至於肉片也是火鍋不可或缺的角色,張越評指出,重組肉是將禽畜肉類或魚肉,經過組合、黏著或壓型成的肉品。從外觀看,重組肉大小形狀較一致,但肌理紋路雜亂,吃起來較軟爛;一般肉則相反,大小形狀不一致、肌理分明,且富有嚼勁。 (推薦閱讀:台輸出美金針菇驗出李斯特菌!生魚片、即食肉品也藏風險 專家授「7大預防方式」)值得注意的是,重組肉食用時務必加熱至全熟以降低食安風險。食藥署也規定,重組肉的包裝上或散裝重組肉食品之販售場所,皆需清楚標示「重組」、「組合」或等同之文字說明,並加註「僅供熟食」等醒語。 (推薦閱讀:吃到沒熟的豬肉會怎麼樣? 恐怕不是拉肚子而已!醫曝「驚人下場」) 多了「百頁」兩個字 豆腐熱量差3倍而不少都必加的豆腐,則是由豆漿添加凝固劑製成,至於百頁豆腐是以大豆蛋白與澱粉、油脂混合製成,張越評說,其油脂占比超過7成,熱量是一般豆腐的3-4倍;但這還是不熱量最驚人的,常見的豆皮,每片熱量則高達95大卡,因此,吃火鍋時須留意食用量。(推薦閱讀:宋慧喬「豆腐減肥法」吃錯小心胖! 「豆腐熱量排行」曝光:第一名整塊都是油) 延伸閱讀: ‧肉片出現金屬綠光還能吃嗎? 食藥署授「簡易分辨是否變質」:3異狀快丟 ‧火鍋湯頭超過「1時間」喝恐致癌! 醫曝:煮久、葉菜藏風險 
-
2022-04-04 新冠肺炎.台灣疫情
北市公布滿滿5頁足跡 曾去好市多、碧湖步道、元覺寺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宣布,北市今新增19例本土,北市衛生局今晚間公布5頁滿滿足跡,包含士林區日康藥局、中山區鴻欣酒店、摩斯漢堡、麥當勞、內湖好市多、大都會客運630公車、臺北聯營公車214路線、夏慕尼台北南昌店、內湖社區大學、碧湖步道、元覺瀑布、元覺寺、SOGO忠孝館等。案23376是一名30多歲女性,與基隆市中正區某工地群聚案有關,丈夫(指標個案23391)3月30日確診,遭匡列採檢後確診,Ct值11.52,曾在3月24日去中山區長安東路一段鴻欣酒店、3月27日到松山區延吉街市民大道涮涮鍋用餐。案23771足跡眾多,與嘉義阿里山旅館有關,曾在3月25日內湖區統一超商德福店、可來富麵包蛋餅店、摩斯漢報內湖文德店;3月26日去麥當勞內湖金龍店、搭乘大都會客運630公車自成功路三段至民權大橋、大潤發內湖二店、山頂鳥Hilltop、好市多內湖店。3月27日搭乘台北聯營214路線自方濟站至南方公園站、寶雅台北古亭店、夏慕尼台北南昌店、眠豆腐台北店、搭乘台北捷運自科技大樓站至文德站;3月28日去內湖社區大學;3月29日前往碧湖步道、元覺瀑布、元覺寺;3月31日搭乘首都客運284公車自成功路三段至南港向陽分局、南港車站。案23882曾在3月28日至3月31日連續四天去日康藥局,兩度去十方素食用餐,還去上營大屋滷味、7-11士東門市、士林區德行東路金仙蝦捲。案24334與SOGO百貨忠孝館群聚案有關,日本和風節特展工作人員,居住地位於北市萬華區,曾在3月27日至3月31日搭乘捷運來回龍山寺站至忠孝復興站;3月27日至4月1日早上10時30分至晚間10時,都在遠東SOGO台北忠孝館。3月29日搭乘捷運自忠孝復興站至龍山寺站;3月30日搭乘捷運來回龍山寺站至忠孝復興站、曾去萬華區廣州街85度C、萬華區廣州街阿珍滷雞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