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7-22 新冠肺炎.防疫懶人包
搜尋
變種病毒
共找到
513
筆 文章
-
-
2021-07-22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英國最新研究:接種兩劑輝瑞或AZ疫苗 能抗Delta變種
路透報導,周三(21日)發布的一項研究顯示,接種兩劑的輝瑞-BNT或是阿斯特捷利康(簡稱AZ)疫苗後,對Delta變種病毒的保護力幾乎與Alpha變種一樣有效。傳染力更強的Delta病株現在取代Alpha病株,成為主要致病病毒。英格蘭公共衛生署進行的研究,周三刊載於新英格蘭醫學期刊。研究報告重申,如果只接種一劑,無法形成足夠強的保護力。這項研究發現,接種完兩劑輝瑞-BNT疫苗後,有效避免感染Delta病毒會有的症狀的比率為88%,對抗Alpha變種的效率則是93.7%。打過兩劑AZ疫苗後,針對Delta的保護力為67%,對Alpha則為74.5%。5月時預報過的AZ數據,分別是針對Delta的保護力為60%,對Alpha為66%。周三這份研究所得的最後數據都比較高。英格蘭公共衛生署的研究人員在這份研究報告中表示,接種兩劑疫苗的效力,在比較Delta與Alpha變種後,只有中等程度的差別。英格蘭公共衛生署早前曾經表示,任何疫苗如果只打一劑,針對Delta變種的保護力大約在33%。周三公布的數據則是,如果只打一劑輝瑞-BNT疫苗的話,保護力36%,只打一劑AZ疫苗的話,保護力約30%。
-
2021-07-22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柯文哲:邊境管制人員應比照第一線醫護 優先打第二劑
全球Delta變種病毒肆虐,不過有機場第一線防疫人員指出,目前機場檢疫新制導致工作量暴增、人力配置卻嚴重不足、還有機場檢疫人員完整接種兩劑疫苗者的比例也過低等,對此,台北市長柯文哲表示,台灣除了內部清零,更重要的就是邊境管制,負責邊境管制的人,重要性與醫院第一線照顧確診的醫護一樣重要,負責邊境管制的人,應該優先打第二劑疫苗。柯文哲說,現在台灣除了內部清零,更重要的就是邊境管制,尤其目前全世界Delta病毒一大堆,尤其每天新增案例有40至50萬人,台灣島外,全球疫情仍相當嚴重,邊境管制是很重要的防線。柯說,實務上,負責邊境管制的人重要性與醫院第一線照顧確診者一樣重要,這一批應該優先打第二劑疫苗,要與醫院第一線照顧確診者的醫護一樣的待遇才對,應該優先打第二劑疫苗。
-
2021-07-22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為何出國前後採檢結果不一樣 陳其邁:個案很多
高雄IKEA離職女主管返回馬來西亞,入境檢驗傳出疑似陽性確診。針對這種出國前檢驗陰性,但入境又確診情況,高雄市長陳其邁表示,這個情況很多,可能是在旅行期間的汙染,或在台灣沒發病、出去才發病。此外,實驗室的診斷或採檢現場也可能有短暫性病毒停留,這些可能性都不能排除。高雄一名馬籍女主管7月14日返國前到醫院採檢,檢驗報告是陰性,16日返回馬來西亞,19日接獲陽性通知,20日通報高市府衛生局。高雄市長陳其邁在記者會表示,這種陰性出國卻又確診個案其實很多,首先,可能在旅行期間汙染,譬如飛機密閉空間,身旁若倒楣坐了確診病患,可能咽喉部會有殘留病毒,短暫型的停留在採檢時也會被採到。其次,或者離開台灣前在職場或社區接觸,可能本身還沒發病、出去才發病,變種病毒可能1、2天發病,或長達25天才發病。陳其邁說,這個個案7月15日搭高鐵、7月16日出境,在搭高鐵、飛機,和友人接觸或高雄職場接觸的可能性都不能排除,另在實驗室的診斷或採檢現場,如馬來西亞機場出現短暫性病毒停留,這些都有可能,直至今天中午,台灣沒有找到可能感染源。陳其邁補充,一般篩檢會有偽陽、偽陰情況,若第一次檢查為陰性,後來變成陽性,會根據不同時間點的檢測來判斷數值的意義,若人在高雄會把檢體再驗一次,同時抽血檢查血清抗體濃度,不同時間運用不同檢測工具判斷來綜合研判是否被感染,不是只憑一個數字來判斷,這樣太武斷,另在實驗室也要看採檢環境。
-
2021-07-21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個人的小風險,社會的大安全
最近人們見面的問候語,不知不覺從「 吃飽沒?吃什麼?」改為「打了沒?打什麼? 」。人只要有可選擇性,必然會有分別心,這就是人性。最簡單的例子,讓小朋友去超市不限價格任意選購冰淇淋,眼花撩亂琳瑯滿目, 當然很容易產生選擇困難。人們做選擇通常是多重因子考慮,最後選擇卻常常是非理性的。品牌效應、印象分數必然會浮現,甚至關鍵時刻的一句話,瞬間改變原先的選項,決策可能是隨機動態,所以說: 計畫趕不上變化!就個人選擇疫苗而言,最關心的不外乎是安全性及保護性。以安全性而言,其實疫苗沒這麼可怕, 各疫苗嚴重副作用的發生機率都是在百萬分到十萬分之幾,與中樂透頭獎機率相當。永遠沒有人知道那個疫苗對自己最安全,這與個人體質相關,只能避開已知特殊風險(血栓、懷孕、免疫力低下等)。對於99%的一般人應該用平常心去面對。黑貓白貓能抓耗子的就是好貓!有實戰經驗國際認證的疫苗就是好疫苗,趕快去預約「女王牌」、「拜登牌」都好,不要再挑了。至於疫苗保護力有三個面向:防感染、防重症、防傳播。美國約翰霍普金斯流行病專家艾達佳(Amesh Adalja)指出疫苗的目的,不是為了零感染,而是「降低病毒造成的重症率、住院率和死亡率。」。評價疫苗的保護力,效力數據不是唯一標準,在防感染的數據雖然有70%~90% 效力(Efficacy)差異,但效力評估與人體三期試驗時, 當地的疫情嚴重度有關,是無法直接做相比的。所以, WHO 認定 50% 效力就及格,70%就是好疫苗。後來AZ與BNT在英國同時PK,其效果(Effectiveness )顯示其實是相當的。目前國際認證的疫苗在「防重病」都超過90%保護力,相差無幾。內布拉斯加大學公衛系教授布雷梅傑(Brett-Major)指出:「即便是效力(efficacy)中等的疫苗,在真實世界中的防護效果(effectiveness),也都還不錯。」。不要期待完美的疫苗(安全性100%且保護力100%),請接受安全性99.99%,重病保護力95~99%的疫苗, 這就是你的最佳選擇。目前英國每日確診達5萬人,但住院率及死亡率並未明顯提升,因此政府決定全面解封,顯示疫苗在防重病的效果。雖然打完疫苗還是有感染的報導,也就是所謂的「突破性感染」( breakthrough),其定義為完整注射兩劑疫苗,14天以後被感染新冠病毒。以美國CDC報告,全美完成注射有一億六千萬人,突破性感染住院為十萬分之三,比例極低! 且死亡率更僅百萬分之七。也就是疫苗防重病及死亡是比防感染的效果來得好, 而對於整個國家社會來講,「防重病、防死亡」不正是我們防疫的終極目標!而從社會保護力來看,「防傳播」是重點。重症患者減少表示在被感染者體內的病毒數低,也就是傳播力低(CT值偏高)。媒體不斷的報導,變種病毒導致現有的疫苗保護力下降,造成很多民眾的憂慮。其實除了透過二代疫苗研發之外,增加現有疫苗的覆蓋率也是對抗變種病毒的手段之一,因為接觸風險會降低(R值下降)。疫苗最大的效益是群體免疫,而不是個人的保護力,真正的保護力不全然只是靠個人身上的好疫苗,而是周遭所有人與環境,在大我的保護傘之下,小我的風險也自然會下降,也就是「助人是最好的助己( Help ourselves by helping people)。」 在這場對抗新冠疫情的戰爭中,沒有人可以獨善其身,只有整個大環境好了, 自己才可能好! 小至社會、大至國家及全球,道理都是一樣的!目前國內疫情控制算是穩定中,防疫策略已經翻篇了,早日解封是當務之急,也是全民共識,但前提是全民施打率達到7~8成。扣除12歲以下250萬人及特殊疾病人士,剩下2,000萬人中需要1,650~1,880萬人完成兩劑施打,也就是幾乎所有國民必須「全島一命」參與,獻出手臂是全民應盡的義務。其次,在疫苗供貨順利情況下,每天就算施打20~24萬劑,還需要130~150天,讓我們一起加油。 期待今年底跨年倒數,可以一起舉杯慶祝「告別新冠,迎接重生」!
-
2021-07-21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何美鄉:通過EUA之後 政府與高端疫苗應該做四件事
高端疫苗通過衛福部食藥署緊急授權許可(EUA)後,各方意見仍然持續。中研院生醫所兼任研究員何美鄉20日在公共電視「有話好說」談話性節目中建議,包括政府及民間廠商,在EUA之後最重要工作才要開始,她建議應該要做四件事:首先是要進行Effectiveness(效力)資料的收集。雖然高端已決定到國外做三期臨床試驗,但是在國內的Effectiveness資料的蒐集並不能少。這涉及到國家體系,一半是國家責任,另一半是廠商的責任,當然她也歡迎學術單位一起來做。其次是收集可能是不良反應資料;第三是要測試中和變種病毒的校價,也可以嘗試三劑初始疫苗。她以古巴的蛋白質次單位疫苗為例,施打三劑,針對Gamma株,保護性可以達到92%。第四是要做多重比較的第三期,就像日本第一三共藥廠最近的設計,針對國產、AZ、莫德納三種疫苗在有疫情的情形下進行。另外,何美鄉也表示,她經常會被人問的其中一個問題,就是台灣有四種人會要施打國產疫苗:第一種是因個人體質/病史、過敏、血栓等,醫師避免莫德納或AZ疫苗,這種人會選擇蛋白質疫苗。第二種是因個人擁有科學及科技背景,對mRNA及病毒載體(如AZ疫苗)等新技術平台還想再觀察,相對的對傳統蛋白質疫苗較有信心。第三種是因個人對本土的支持,就是要施打國產疫苗。第四種是因年齡較輕的關係,疫苗優先順序太低,若是國產疫苗有的供應,認為可以接受,只要可以早施打。以上四種人,基本上都對食藥署體系有整體的信任感,現在EUA已過了,8月就可上疫苗登記平台上讓民眾選擇。何美鄉強調,對於國產疫苗有人很反對,要尊重反對的原因;另外也要考量別人的需求,在緊急狀況下就要EUA,就該在緊急狀況下讓支持的人有選擇。
-
2021-07-20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AZ疫苗保護力終生有效?教授揭研究到底說了什麼
過去兩天,有三位讀者來詢問一篇前天(2021-7-17)發表在自由時報的文章:研究曝「AZ保護力終生有效」 接種後如形成「殺手訓練營」。這篇文章所說的研究是2021-7-15發表的Adenovirus vector vaccination reprograms pulmonary fibroblastic niches to support protective inflating memory CD8+ T cells(腺病毒載體疫苗接種重編程肺成纖維細胞壁龕以支持保護性膨脹記憶 CD8+ T 細胞),而它的結論是:整體而言,這些數據定義了一個關鍵的成纖維細胞生態位,支持在臨床上重要的疫苗平台中運行的強大保護性免疫。從這個標題和結論就可看出,這是一項非常專業、艱深難懂的研究。但儘管如此,一般民眾應該還是可以看出,它們完全沒有提到AZ疫苗,也沒有說出「終生有效」 。那,媒體所說的「AZ保護力終生有效」,到底是怎麼回事?請看我逐段分析自由時報那篇文章。第一段:有科學家研究發現,AZ疫苗的保護力可能終生有效,因為它除了可產生病毒抗體外,該疫苗還會在體內創建「訓練營」,用於搜索和摧毀細胞毒性T細胞,甚至可以殺死入侵人體的變種病毒。分析:但這項研究並沒有測試AZ疫苗,而只是測試腺病毒載體(帶有便於偵測的抗原標記)。它也沒有做人體試驗,而只是做了組織和小鼠的試驗。這些試驗顯示,用腺病毒技術所做出來的疫苗有潛力可以提供長期保護力。但是,請注意,「用於搜索和摧毀細胞毒性T細胞」是大錯特錯。正確的說法是「支持細胞毒性T細胞」。還有,「可以殺死入侵人體的變種病毒」也是大錯特錯,因為細胞毒性T細胞只會殺細胞,不會殺病毒。(註:細胞毒性T細胞的英文是Cytotoxic T-cells,也就是論文標題裡的CD8+ T 細胞。這種細胞會殺死被病毒入侵的細胞,從而導致病毒無法繁殖)第二段:最近在《自然》期刊上發布一篇論文指出,人體在接種AZ疫苗後,除會被刺激產生能對抗武肺病毒的抗體,疫苗中的腺病毒(adenovirus)也會轉化成纖維細胞網狀細胞(FRC),進而形成一個「殺手訓練營」,訓練細胞毒性T細胞(cytotocxic T cell)殺死未來侵入人體的變種病毒。分析:這段文章除了犯了上面所說的那些錯誤之外,又多犯了一個錯誤。疫苗中的腺病毒是沒有任何可能會轉化成纖維細胞網狀細胞。正確的說法是「疫苗中的腺病毒會存在於纖維細胞網狀細胞裡面」。第三段:報導指出,這代表接種AZ疫苗後,即使原本的抗體消失,但人體還是可以持續製造抗體,且保護力可能長達一輩子。瑞士研究人員路德維格(Burkhard Ludewig)表示,這些來自「殺手訓練營」的T細胞似乎具有非常高的適應能力,能長期與人類共同進化。分析:「但人體還是可以持續製造抗體,且保護力可能長達一輩子」又是大錯特錯。這項研究所發現的是,用腺病毒技術所做出來的疫苗具有可以「長期支持細胞毒性T細胞」的潛力,但它卻完全沒有做任何抗體的測試,也沒有說「人體還是可以持續製造抗體」。還有,Burkhard Ludewig從未說過「這些來自『殺手訓練營』的T細胞似乎具有非常高的適應能力,能長期與人類共同進化」。他跟媒體說的是「腺病毒在很長一段時間裡與人類共同進化,並在此過程中對人類免疫系統學到很多」。第四段:近日花蓮縣衛生局長朱家祥在臉書形容AZ疫苗副作用是「倒吃甘蔗、苦盡甘來」,莫德納則像是「魔鬼圈套」,套住你就被控制,呼籲大家打AZ疫苗。分析:這段話是否跟這項研究有關,讀者應可自行判斷。至於「莫德納則像是『魔鬼圈套』」,我認為不應當出自衛生官員之口。總之,這項研究所發現的是,用腺病毒技術所做出來的疫苗具有可以「長期支持細胞毒性T細胞」的潛力,但是把它說成「研究曝『AZ保護力終生有效』」,則是媒體為了吸引眼球而慣用的誇大伎倆。其實,光是誇大也還好,畢竟我們已經習以為常,但是整篇報導錯誤百出,則是不可原諒。原文:AZ保護力終生有效,真的嗎?
-
2021-07-20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全球難擋Delta病毒 該打第三劑疫苗嗎?專家說再等等
美國頂尖科學家指出,儘管Delta變種病毒在全球蔓延,但大多數完整接種新冠疫苗的美國民眾,在幾個月、甚至幾年內都不太需要追加第三劑疫苗。美國藥廠輝瑞(Pfizer)最近鼓吹施打加強劑,計劃夏季向美國監管機關提出申請,尋求第三劑緊急使用授權,但歐美疫苗專家和衛生官員都表示,現有疫苗預防重症的效力仍然很高,包括所有已知變種病毒在內。科羅拉多大學兒科傳染病專家SeanO’Leary指出:「目前似乎沒有理由要打加強劑,外界有理由懷疑輝瑞的動機,因為輝瑞推廣這一概念(指施打第三劑疫苗),符合他們的經濟利益。這不是說他們錯了,但我們需要遵循科學。」專家表示,要決定是否及何時需要施打加強劑,衛生官員得回答三個關鍵問題:1、隨著時間推移,接種疫苗而產生的免疫反應狀況如何?2、是否有新變種病毒可以躲過疫苗?3、臨床試驗結果呈高度有效性的新冠疫苗,在現實世界中表現如何?在未來幾周或幾個月內,公衛當局將取得首批接種輝瑞與莫德納(Moderna)疫苗民眾的最新數據,這將提供一些人體免疫系統在接種後長期變化的線索,以釐清疫苗效力持久性等關鍵問題。無論對抗哪種新冠病毒,人體對疫苗的免疫反應都會隨時間減弱。目前初期數據顯示,輝瑞與莫德納研發的mRNA疫苗,至少在六個月內都有保護力。
-
2021-07-20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還在猶豫要不要打疫苗?專家告訴你「不打」影響有多大
台灣三級警戒延長,雖然鬆綁部分規定,但仍是屬於三級警戒範圍。看似確診數持續下降,但雙北地區仍有群聚事件及家戶感染傳出,除了持續落實個人防護之外,施打疫苗也是另一重點。英國首相強生宣布要與病毒共存,預計7月19日解除封城及口罩禁令,雖然讓專家嘩然,但在八成國人均有施打第一劑疫苗的情況下,希望盡快恢復正常生活。然而台灣目前覆蓋率約一成,各地也傳出緩打潮、拒打潮,新冠疫苗真的有這麼可怕?要盡快恢復正常生活 施打疫苗達到群體免疫為關鍵台灣疫苗推動協會秘書長呂俊毅表示,若要盡快恢復生活,盡快施打疫苗達到群體免疫為關鍵。對於疫苗對變種病毒株的防護疑慮,他說:「目前台灣流行的主要是alpha(英國)株,AZ疫苗與莫德納疫苗都對alpha(英國)株保有正常的保護效果,兩種疫苗對於重症的預防效果都很好,相信新冠疫苗的保護力能有效控制國內新冠疫情。」孕婦、哺乳媽媽都可打疫苗 未含有活性新冠病毒對於懷孕或哺乳婦女是否可以打新冠肺炎疫苗,呂俊毅醫師說,孕婦是重症的高風險群,一旦重症對母體胎兒都是嚴重的威脅。依目前的資料研判,新冠疫苗對孕婦及胎兒看起來沒有不良影響。而哺乳媽媽施打疫苗是沒有問題的,疫苗都沒有含有活性新冠病毒,疫苗成分也不會跑到母奶中,對媽媽及孩子都不會有不良影響。打完疫苗可能確診但為輕症 仍有傳播病毒疑慮應戴口罩但不代表打了疫苗就不會確診。呂俊毅醫師表示,根據臨床試驗結果AZ疫苗的保護力大約是7到8成,莫德納疫苗大約是9成,也就是說,兩種疫苗都不能百分之百避免新冠病毒的感染。但是國外的研究也顯示,兩種疫苗對於重症的預防效果都很好,也就是說只要打了疫苗,即使得到新冠病毒感染,也極少會變成重症。雖然有研究顯示可以降低新冠病毒的散播,但仍有傳染給別人的疑慮,接種完疫苗仍要進行個人防疫措施。血栓發生率為十萬分之一 AZ疫苗被視為安全有效在今年3月左右,部分國家發現打完AZ疫苗,有人會出現血栓與血小板低下的副作用,曾經停用或限制AZ疫苗的使用者年齡。後來研究發現,血栓及血小板低下的發生率約每10萬人會有1位,相對於感染新冠病毒的風險非常的低,打疫苗利大於弊,所以大部分國家都再度開放使用AZ疫苗,仍被視為安全有效的疫苗。慢性病患更需疫苗保護 若感染恐為重症除了對新冠疫苗嚴重過敏者不適合施打以外,患有各種慢性病,如糖尿病、心臟病、慢性肺臟疾病、腎臟病含洗腎等對象,不但可以打新冠疫苗,更需要疫苗來保護,呂俊毅醫師強調,這些族群萬一感染,症狀通常都比較嚴重。目前的疫苗對beta(南非)株與delta(印度)株的保護力較差一點,但是仍有一定的保護力。全球有很多專家在監測病毒的演化,一旦發現有現有的疫苗無法保護的變異株,可能需要考慮研發新一代的新冠疫苗。台灣疫苗推動協會提醒,新冠病毒疫情是全球性的,各國都需要打疫苗,新冠疫苗更處於供不應求的狀態,台灣獲得的疫苗數量有限,民眾無需特別挑廠牌施打,全民落實接種疫苗才能提高群體免疫、跟上全球解封腳步。(常春月刊/編輯部整理、文章授權提供/健康醫療網)  延伸閱讀: ·食品、包裝會附著新冠病毒嗎? 美國CDC揭「COVID-19感染途徑」 ·新冠疫苗副作用愈強,免疫效果愈高? 台大醫揭「接種前後必做1事」
-
2021-07-16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民眾搶混打「憂罕見副作用」產生 專家籲追蹤健康狀況
國內民眾擔心施打完AZ疫苗效力不足,加上對莫德納疫苗偏好,乾脆第二劑至快打站「闖關混打疫苗」,指揮中心雖宣布不應混打,仍有民眾鋌而走險。專家指出,國際研究混打除關注「保護力」提升,也再觀察中、長期是否出現不明罕病等副作用,「不要眼光短淺搶打」,同時他也不諱言,全國因應新冠肺炎流感化及變種病毒攻勢,除以次世代疫苗、第三劑疫苗外,「混打」也將成為考量重點。國內傳出有65歲以上長輩,先前已打過第一劑AZ疫苗,等不到兩周就前往快打站「闖關」打第二劑莫德納,另外5月初還有防疫計程車司機因職務得以施打第一劑AZ,7月因第七類造冊人員,又再次混打莫德納。指揮中心即表示,目前國際尚無「AZ+莫德納」混打數據,禁民眾混打且第一線人員因查核接種小黃卡及健保卡貼紙,不排除對此開罰。國衛院感染症與疫苗研究員周彥宏指出,目前牛津大學、西班牙研究報告僅得知部分混打組合、抗體保護效果等,但要注意的是副作用。依目前數據發現AZ+mRNA疫苗,前一周副作用有限,但順序反過來mRNA+AZ疫苗,副作用則高了些,但無論無何僅有「短期」三至五個月的效果,「混打是兩種不同疫苗打進體內,半年至一年是否會出現其他不明的罕病副作用,才是重點。」周彥宏表示,混打新冠疫苗要注意其「長效型副作用」,由於需要依賴第一、二劑進行免疫激盪,活化時間較長需要等待,尤其激化免疫反應後有分為「好反應」及「壞反應」,後者也可能導致發炎指數升高等。他說,目前各國都還在等待長效期的副作用數據出現,不要因為眼光短淺,就急著跑去混打,「如果打了之後三至五個月,可以讓你對變異株保護力提高,但是在往後一年至三年出現另一種罕見疾病或有致命可能,你還要不要打?」他指出,有民眾甚至打完第一劑疫苗,還沒滿兩周等抗體出現,就急著搶打第二劑,這樣做不只會讓兩劑疫苗無效,未來仍有染疫風險。「第一劑疫苗是激活、第二劑是用來增強,但激活是需要時間,如果急著打二劑,你以為已經穿上「金鐘罩」,開始放鬆日常防疫行為,殊不知浪費兩劑疫苗。」至於對於國際尚未向台灣有混打「AZ+莫德納」等實驗,對於闖關施打民眾是否要開罰。周彥宏表示,民眾對於新冠疫苗的恐懼是人之常情,不至於要開罰,而市政府若禁混打,就應該要接種紀錄等做得更確實,而非依賴小黃卡或貼紙。至於已混打的人應該由衛生單位進一步研究其身體狀況及長期的身體數據,「這些人也是身先士卒,也是臨床混打的寶貴數據之一。」國際對於新冠肺炎走向流感化,他指出,人類施打疫苗的歷史至少有50至百年,但肺結核也從來沒消失,未來新冠肺炎不會消失,好比當初新冠肺炎病毒是從蝙蝠身上而來,很可能現在透過疫苗覆蓋率提升,仍夠短暫讓它躲到動物或其他少部分群體。周彥宏提醒,除了Delta病毒株之外,未來時間拉長還會有更多變異株,是否要施打次世代疫苗或追加第三劑都是有可能的。「按照目前趨勢,未來可能要長期抗戰,變成每年都要施打疫苗,至於疫苗品牌非常多種,未來是否有機會混打,也會是研究的趨勢跟重點。」
-
2021-07-16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染上新冠病毒恐致器官併發症?研究:年輕族群也受影響
英國一項新研究顯示,高達「二分之一的新冠住院患者」會出現另一種併發症,這同時也是迄今為止對那些染疫後病情嚴重到需住院治療患者最廣泛的研究。「彭博」報導,醫學期刊「刺胳針」(The Lancet)15日一篇新文章中提到,儘管併發症在50歲以上的族群中最為常見,但這項新研究發現年輕人也面臨「重大風險」。研究人員指出,因新冠病毒住院的19至29歲的人中,27%的人身體器官系統受到進一步傷害或攻擊,而30至39歲的人中則有37%的人經歷類似的併發症。研究人員指出,相關併發症包括腎損傷、影響了近四分之一的住院患者,而肝臟和腸道問題在年輕患者中尤為常見。該研究側重於初始治療期間發生的急性發作併發症。該研究追蹤2020年1月至8月期間入住英國醫院的7萬3197名患者,意味著它並未計算進疫苗或改進治療方法的出現和影響,亦或是今年開始世界各地傳播的變種病毒。研究小組在記者會上表示「阻止併發症的最佳方法是優先防止人們生病到需要住院治療的程度」。利物浦大學兒童健康和爆發醫學教授、該研究的首席研究員森普爾(Calum Semple)也強調「預防這種情況的最好方法就是接種疫苗」。
-
2021-07-15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不只56萬劑!AZ官方宣布:數周、數月內交付更多疫苗
台灣向阿斯特捷利康(AZ)採購1000萬劑疫苗,今送抵台灣56萬劑,加上3月3日到貨的11.7萬劑、7月7日到貨的62.6萬劑,總計已到貨130.3萬劑。台灣阿斯特捷利康今發布官方說明,指出此後至明年初期間,AZ將會依照既定時程,此後的數周以及數月內供應近900萬劑疫苗;另外,同時也會協助已經交付給COVAX供應或是各方捐贈的疫苗運送台灣。無論是日本捐贈、COVAX平台取得或是自購的AZ疫苗,目前已到貨525萬劑,台灣阿斯特捷利康強調,此後至明年初期間,阿斯特捷利康亦將按既定時程供應近900萬劑疫苗,並將協助交付經由COVAX供應和各方捐贈的數百萬劑疫苗。根據愈來愈多真實世界證據(real-world evidence)顯示,接種第一劑新冠疫苗後,即可有效降低80%以上的重症與住院風險。在預防 Delta和Alpha變種病毒方面,AZ疫苗也證明有高效保護力,對預防因Delta變種病毒導致住院之保護力達92%。台灣阿斯特捷利康總裁陳康偉表示,此次預計交付台灣疫苗的新進展,為政府和產業共同合作的最佳展現。將持續與政府等相關單位密切配合,對抗嚴峻的疫情,一起邁向復甦之路。台灣阿斯特捷利康說,疫情期間,AZ秉持「無獲利」的原則,持續透過 COVAX 機制供應並輔以直接交付政府的方式,支持全球廣泛、平等獲取疫苗。
-
2021-07-15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疫苗混打? 專家小組研究中
Delta變異株肆虐全球,行政院日前指出,政府預備明後年各買一千五百萬劑莫德納次世代疫苗,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昨證實,明後年的疫苗正在購買中,另專家小組研擬疫苗混打的可能性。醫師認為,政府去年採購疫苗態度過於保守,現在總算「學乖了」,但一千五百萬劑疫苗覆蓋率不到全台七成,建議至少採購二千萬劑。台灣AZ疫苗數量多於莫德納疫苗,未來採購若以莫德納疫苗為主,勢必混打。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表示,專家小組正在討論混打可能性,若第一劑打AZ疫苗,第二劑打莫德納,若具有一定保護基礎,那第三劑再打莫德納,應該也會有不錯的反應,目前都在研究中。前台大醫院感染科醫師林氏璧說,政府目前積極購買次世代疫苗,未來供國人施打第三劑,去年採購疫苗態度太過保守,這次的確超前部署。新光醫院胸腔內科主任林嘉謨表示,國內大部分醫護人員施打二劑AZ疫苗,但AZ疫苗對於Delta病毒效力降到六成以下,到了明年,體內抗體數可能不足抵抗病毒。近期國外也有類似討論,建議施打二劑AZ疫苗者,明年施打第三劑mRNA疫苗,以提高對變種病毒的保護力。至於政府採購一千五百萬劑莫德納次世代疫苗,林嘉謨認為,台灣人口二千三百萬,覆蓋率頂多七成,建議至少購足兩千萬劑,覆蓋率達八成,才能提高全民防護力。不過,政府加速購買疫苗作為,值得肯定,「感覺政府學乖了。」近期超過半數民眾想打莫德納疫苗,林嘉謨表示,mRNA疫苗扣掉副作用不適,保護力高於AZ疫苗,不過,現階段疫苗有限,應該有什麼,就打什麼,先求免疫力,符合接種資格者應盡快施打疫苗。
-
2021-07-15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防病毒變種加速購買次世代疫苗 專家:政府學乖了
Delta變異株肆虐全球,行政院日前指出,政府預備明後年各買1500萬劑莫德納次世代疫苗,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昨也證實,明後年的疫苗正在購買中,專家小組也正研擬,未來疫苗混打的可能性。醫師認為,政府這次購買疫苗態度,相較去年過度保守,今年算是「學乖了」,但1500萬劑疫苗覆蓋率不到全台七成,建議買到2000萬劑才夠。據藥廠私下透露,指揮中心明年購買第三劑疫苗量,超過全台灣人口百分之百,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表示,明年採購疫苗計畫先以莫德納為主,未來也會再評估,不排除購買其他廠牌疫苗。台灣AZ疫苗數量多過莫德納疫苗,未來若多買莫德納疫苗,勢必將混打。莊人祥表示,專家小組正在討論混打可能性,若第一劑打AZ疫苗,第二劑打莫德納,若有一定保護基礎的話,未來施打二劑後,第三劑施打莫德納,也可能有不錯反應,目前都在研究中。前台大醫院感染科醫師林氏璧表示,莫德納、BNT輝瑞等採mRNA技術的疫苗,針對新冠變種病毒,可快速製作新疫苗。目前台灣對付Delta變異株,施打二劑疫苗的保護力還是很不錯,尤其BNT、莫德納二劑施打半年後效力仍在。而政府現在購買次世代疫苗,未來供民眾第三劑施打,相較去年買疫苗態度太保守,這次的確有超前部署。新光醫院胸腔內科主任林嘉謨表示,國內許多醫護人員施打二劑AZ疫苗,而AZ疫苗對於Delta病毒效力降到六成以下,到明年體內抗體數可能不足抵抗病毒,近期研討會也有諸多討論,施打二劑AZ疫苗的人,明年施打第三劑mRNA疫苗,提高對變種病毒的保護力。政府採購1500萬劑莫德納次世代疫苗,林嘉謨認為,台灣有2300萬人口,算下來疫苗數量占不到總人口七成,購買量有點算太精準,應該要買到2000萬劑、施打八成的民眾提高防護力。或許因本土疫情、國產疫苗尚未通過EUA、民意打疫苗意願提升等因素,他肯定中央此次加速購買疫苗作為,感覺政府學乖了。近期超過半數民眾想打莫德納疫苗,林嘉謨表示,mRNA疫苗扣掉副作用不適,保護力的確比AZ強,但現在台灣尚未群體免疫,社區內也潛藏許多無症狀感染者,幾乎不可能清零,且在缺疫苗情況下,有打先有免疫力,尤其許多長輩確診,就算解隔離後,還是有可能因免疫力下降而二度感染,仍建議儘快施打疫苗。
-
2021-07-15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混打呼聲高!張上淳揭AZ疫苗混「莫德納、BNT」可行性
國內疫苗開打序位已向下開放至18歲以上族群,因施打族群龐大,疫苗種類不一,未來極可能有無法施打到同一廠牌的風險,混打可能性提高。指揮中心專家諮詢小組召集人張上淳指出,未來會需要更多科學證據證實,並送交專家小組達共識,才會考慮實施該施打模式。因國內疫苗到貨數量不同,過去傳出「混打AZ、莫德納」呼聲高,加上國內團體洽購BNT疫苗簽約順利,未來是否有機會效法加拿大混打BNT疫苗。張上淳表示,混打建議有疫苗諮詢小組委員在內詳盡討論,目前國際資料已知「AZ+BNT」依序施打的免疫反應不錯,無重大不良反應,僅一般不良反應稍高。但他也表示,是否能由此推論「AZ+莫德納」,目前尚無相關資料。而有專家認為國內臨床試驗需要更多科學證據,用此作為重要參考,另外不同的mRNA疫苗是否能交互施打,如果有足夠科學證據認為可行,那就會考慮這樣的施打模式,強調混打需要專家小組達到共識,才有可能實行。至於泰國研究指出,接種第2劑科興疫苗時,保護力下降50%,對於國內是否也會出現打兩劑疫苗,但保護力下降。張上淳表示,打完兩劑後之後,其抗體或抵抗力變化需要更多資料。據先前報告過疫苗施打較早的國家,半年來數據看起來都還好,但因不同廠牌、不同國家,科興疫苗暫不清楚。他指出,國內目前施打AZ跟莫德納為主,目前民眾打完兩劑後,除了中和抗體,還有細胞性免疫力,半年抗體效價維持相當不錯。至於有無需要追加第三劑疫苗。張上淳表示,一部分是否有變種病毒,造成原來保護力會有下降情況,需要追加三劑加強保護,但也需要更多實證資料,看看是否打三劑對其他變種病毒有足夠保護力,目前在大廠或學術機構仍在研究討論中,還沒有完整答案。
-
2021-07-14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家長籲讓學生先打BNT:如果只有一條命 我會留給孩子
國民黨今與立委、家長團體舉行記者會,呼籲政府正視家長的心聲,讓國高中生納入BNT疫苗施打名單,並爭取在開學前讓學生優先施打。台北市家長會長協會理事長周季平語重心長的說,「今天如果只有一條命,家長會留給自己的小孩;今天如果有疫苗可以打,希望可以先留給學生。」國民黨文傳會主委王育敏根據內政部人口統計指出,截至今年6月底止,12至18歲青少年人口數約為140萬人,目前前十類公費疫苗人數約為1492.4萬人,加總約為1640.4萬人。現階段疫苗到貨量為702.26萬劑,加上永齡、台積電與慈濟的1500萬劑,總計會有2202.26萬劑以上疫苗近期會到貨。王育敏表示,屆時若輝瑞疫苗陸續進口,納入讓僅能施打輝瑞疫苗的12歲至18歲青少年施打,並不會排擠到其他前十類公費施打順位的對象。因為國高中生活動力強,當前變種病毒已入侵台灣的情況下,其染疫風險不低,即將要開學,政府應該要有超前部署的規劃。國民黨立委林奕華建議政府提供快篩服務,讓學生在考試之前可先篩檢,讓他們進入考場更安心。她強調,疫苗要足夠、到貨要加快,這是家長最大的訴求,讓國、高中有正常的學習環境很重要,他們應該要無憂無慮的運動和學習,避免數位和城鄉落差,讓孩子們在教育上享有公平的權力。國民黨立委萬美玲表示,她在臉書主張讓國、高中生施打BMT疫苗,也得到許多家長的支持;當然如果今天有足夠疫苗,也不須去做這樣的競逐。但只有BNT疫苗可以讓12到18歲孩子可以施打,他們要參加的活動和每天上課的群聚的狀況非常多,最好避免染疫的方式就是讓他們施打疫苗。周季平表示,自己家理就有個高中生,他們這種年紀的精力旺盛,無法長期被關在家裏面,非常想伸展手腳,希望政府盡快安排讓學生打疫苗,讓家長可以恢復正常生活。他強調,疫苗要「向下扎根」,「我們晚點沒關係,先讓小孩子打」。台北市國中家長聯合會副總會長吳政鴻表示,政府有沒有可能爭取到第一批BNT疫苗,讓國、高中生共125萬人在8月開學期打到?施打地點也必須去考量,像流感疫苗可以在學校施打,就不會到處亂跑,這些都是疫情中心可以去考慮的。新北市中小學家長協會榮譽理事長羅祖欽說,孩子是國家未來的希望,讓他們先打疫苗,才不會因為開學群聚,染疫又回家傳給家中長輩。此外,大學指考即將舉行,如何維持社交距離,政府必須要有妥善安排,他建議一個空間16人以內,否則因為指考群聚染疫,誰要負責?也希望政府先讓孩子使用快篩劑,確定沒染疫再進來考試;中午一同用餐的環境,也希望政府妥善安排。桃園市長長會長協會榮譽理事長呂朝福表示,離開學只剩一個半月,最大的群聚地點就是學校,希望能在暑假前就讓孩子接種BNT疫苗,給孩子最大的保障。此外,王育敏指出,家長們最大的困擾仍在於三級警戒持續,幼兒園、安親班、補習班等未解封,家長們暑假期間仍必須請防疫照顧假,但防疫照顧假的期間不強制雇主給薪,即便之前領了政府一萬元家庭防疫補貼,也僅是杯水車薪。因此呼籲能修正紓困條例,針對因申請防疫照顧假而影響勞工生計或雇主營運等情形者,政府應發給生活津貼或扶助。
-
2021-07-14 名人.黃軒
比利時婦染2新冠變種逝 同時染2種變異株可能嗎?
7月11日歐洲臨床微生物與傳染病學大會(ECCMID)報告稱,一位在今年3月份死於COVID-19病毒的90歲老婦人,曾同時感染了兩種COVID-19變種株,這可能是首例有記錄的此類病例。這一案例告知大家,同時感染兩種COVID-19變種株是可能的。泰國也有感染兩種COVID-19變種株的案例。泰國曼谷一大型建築工地的200份COVID-19病毒樣本檢測結果顯示,有7例感染者同時感染了Alpha和Delta變種株。為什麽同時感染兩種變種株?關鍵就是在細胞內的基因重組(Gene Recombination)。COVID-19病毒在每個複制週期中,不斷變異和創造新的變種。而來自宿主的壓力,例如免疫反應,也會推動這些COVID-19病毒適應進化,快速突變。然而,COVID-19病毒每個病毒顆粒中僅包含一條RNA鏈,RNA病毒基因重組(Gene Recombination),也只能發生在同一細胞中。白話文,也就是說COVID-19需要兩種病毒(例如Alpha和Delta變種株),同時感染同一個細胞,才能基因重組。這需要兩種病毒感染同一個細胞。即使一個人感染了多種變種病毒,如果它們是在身體的不同部位進行複製,它們也不會相互影響。事實上,這在患者身上也看到了,在上呼吸道和下呼吸道中發現了不同的COVID-19病毒種,這些部位的病毒沒有直接相互混合重組。迄今的證據目前尚無跡象顯示同時感染這2種病毒後會導致症狀明顯加劇,但如果發生更多變異毒株混合感染,會產生病毒雜交從而「出現新型變種毒株」,因此減少人員流動群聚,嚴格控制疫情傳播是非常重要。事實上,專家認為比利時90歲老婦感染了Alpha株及Beta株死亡,那是因為她「年老和未接種任何疫苗」。在7月11日歐洲臨床微生物與傳染病學大會(ECCMID)報告稱,這位在今年3月份死於新冠病毒的90歲老婦人,曾同時感染了兩種COVID-19變異毒株,可能是首例有記錄的此類病例。事實上,巴西科學家早在今年1月早就報告說(比7月11日早了半年),兩人同時感染了SARS-CoV-2的兩種不同變種病毒合併感染,但似乎對患者病情的嚴重程度沒有影響,兩人都無需住院即可康復。資料來源:Pervasive transmission of E484K and emergence of VUI-NP13L with evidence of SARS-CoV-2 co-infection events by two different lineages in Rio Grande do Sul, BrazilWhy do RNA viruses recombine?※本文由黃軒醫師博士 Dr Hean Ooi MD MM PhD授權提供,未經同意,請勿任意轉載,原文請點此。
-
2021-07-14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世衛聲稱疫苗混打無證據 6篇已發表論文揭混打真相
今天一早打開電腦,看到三位讀者來詢問有關疫苗混打的事情。他們所提供的新聞報導分別是:Yahoo新聞:世衛首席科學家建議勿混打不同廠牌新冠肺炎疫苗:這是個危險趨勢聯合新聞網:WHO專家建議:不要混打疫苗 這是個「危險趨勢」路透社:WHO warns against people mixing and matching COVID vaccines(世衛組織警告人們不要混合和匹配新冠疫苗)。這三個新聞報導裡所說的專家是Soumya Swaminathan。她是在一個昨天舉辦的新聞簡報裡說:It’s a little bit of a dangerous trend here. We are in a data-free, evidence-free zone as far as mix and match(這裡有一點危險的趨勢。就混合搭配而言,我們處於無數據、無證據的區域)。無數據、無證據?早在一個多月前(2021-6-8)我就已經發表混打疫苗可行嗎,指出已經有4個臨床試驗顯示混打疫苗的可行性。在當時,其中的一個臨床試驗是已經正式發表,而其他三個則是以預印本發表。如今,其中一篇預印本的論文也已經正式發表,而現在又有兩項新的臨床試驗是以預印本的形式發表。也就是說,在這位世衛專家發言的當天,已經有六篇疫苗混打的論文發表(兩篇正式,四篇預印)。那她怎麼可以說「無數據、無證據」呢?第一篇正式發表的論文是在2021-5-29發表在柳葉刀期刊,標題是Heterologous prime-boost COVID-19 vaccination: initial reactogenicity data(混合新冠疫苗接種:初步反應原性數據)。這項研究的主要的發現是,接受「AZ/BNT混打疫苗」的人較常報告有發燒的副作用。至於其他副作用,例如發冷、疲勞、頭痛、關節痛、不舒服和肌肉酸痛,則沒有差別。好消息是,所有副作用都是短暫的。至於「混打疫苗」是否有效,這項研究並沒有探討。第二篇正式發表的論文是在2021-7-10發表在柳葉刀期刊,標題是Immunogenicity and reactogenicity of BNT162b2 booster in ChAdOx1-S-primed participants (CombiVacS): a multicentre, open-label, randomised, controlled, phase 2 trial【BNT162b2 增強劑在 ChAdOx1-S 引發的參與者 (CombiVacS) 中的免疫原性和反應原性:一項多中心、開放標籤、隨機、對照、2 期試驗】。這項研究的主要的發現是,接受「AZ/BNT混打疫苗」的人產生大量抗體,而這些抗體具有中和新冠病毒的能力。它也發現接受「混打疫苗」的人沒有出現嚴重的副作用。第一篇「預印本」的論文是在2021-6-1發表在medRxiv平台,標題是Heterologous ChAdOx1 nCoV-19 and BNT162b2 prime-boost vaccination elicits potent neutralizing antibody responses and T cell reactivity(異源 ChAdOx1 nCoV-19 和 BNT162b2 混合疫苗接種引發有效的中和抗體反應和 T 細胞反應性)。它的結論是:AZ/BNT混打疫苗(1)會引發有效的體液免疫反應及 T 細胞反應,(2)所產生的抗體可以中和變種病毒 B.1.1.7、B.1.351 和 B.1.617 ,(3)沒有出現嚴重不良事件。第二篇「預印本」的論文是在2021-6-2發表在medRxiv平台,標題是Safety, reactogenicity, and immunogenicity of homologous and heterologous prime-boost immunisation with ChAdOx1-nCoV19 and BNT162b2: a prospective cohort study(使用 ChAdOx1-nCoV19 和 BNT162b2 進行同源和異源免疫的安全性、反應原性和免疫原性:一項前瞻性隊列研究)。它的結論是:AZ/BNT混打疫苗引發稍微較高的免疫力,同時具有安全性。第三篇「預印本」的論文是在2021-6-15發表在medRxiv平台,標題是Immunogenicity and reactogenicity of a heterologous COVID-19 prime-boost vaccination compared with homologous vaccine regimens(與同源疫苗方案相比,異源 COVID-19 初免疫苗接種的免疫原性和反應原性)。它的結論是:AZ/BNT或AZ/莫德納混打疫苗可以引發強大的體液和細胞免疫反應,同時具有安全性。第四篇「預印本」的論文是在2021-6-25發表在柳葉刀期刊,標題是Safety and Immunogenicity Report from the Com-COV Study – a Single-Blind Randomised Non-Inferiority Trial Comparing Heterologous And Homologous Prime-Boost Schedules with An Adenoviral Vectored and mRNA COVID-19 Vaccine(Com-COV 研究的安全性和免疫原性報告—一項單盲隨機非劣性試驗,比較異源和同源初級-加強計劃與腺病毒載體和 mRNA新冠疫苗)。它的結論是:不管是先打AZ再打BNT,或先打BNT再打AZ,都能有效保護免於被新冠病毒感染和住院,同時具有安全性。從這六篇論文就可看出(1)先打AZ再打BNT是安全有效,(2)先打BNT再打AZ是安全有效,(3)先打AZ再打莫德納是安全有效,(4)混打疫苗的免疫力通常較高。所以,世衛專家所說的「這裡有一點危險的趨勢。就混合搭配而言,我們處於無數據、無證據的區域」,是罔顧事實。原文:疫苗混打無證據?世衛專家的胡扯
-
2021-07-14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新冠疫苗副作用愈強,免疫效果愈高?台大醫揭接種前後必做1事
由行政院政務委員唐鳳所規畫的「疫苗預約平台」已經上路,初步開放對象為第9、10類,不少人完成預約。不過,在接種前後該做些什麼準備,或吃些什麼,才能降低副作用呢?接種莫德納疫苗 注射部位疼痛最常見這幾天接種疫苗以美國捐贈莫德納疫苗為主,指揮中心統計,主要副作用為注射部位疼痛,比率高達8成,發燒比率則只有3%,另外,少數人接種部位出現紅斑或蕁麻疹。疫情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表示,如果持續發燒超過48小時,以及出現呼吸困難、眩暈、心跳加速、全身紅疹等不適症狀,就屬於嚴重過敏反應,務必儘速就醫。副作用越強烈 免疫效果越高一般來說,打完疫苗,副作用越強烈,表示免疫效果越高。大部分年輕人體內免疫系統較強,施打後反應比較激烈,國外研究發現,極少數年輕男性在施打莫德納疫苗後,罹患心肌炎風險變高。不過,打了疫苗,沒有感覺,不覺疼痛,也沒發燒,這並不代表疫苗就沒有效果,因為疫苗仍會刺激免疫系統,進而產生抗體和相關免疫因子。施打疫苗前後多喝水 沒有必要先投藥台大兒童醫院院長黃立民表示,施打疫苗前後都應該多喝水,因為人體產生免疫反應時,身體容易輕微發熱,此時,補充水分就顯得相當重要。除了多喝水,打完疫苗,還應該多休息,盡量多睡覺,且不要做激烈運動。至於消炎解熱的止痛藥,則是覺得疼痛再吃,施打前,沒有必要先投藥。美國CDC專家則建議,平時多多攝取抗發炎食物,如蔬果、魚油、薑黃等,可以降低疫苗接種後的副作用。另外,打疫苗的前一晚睡個好覺,且無須禁食,建議食用優格、水果、蛋等健康食物。(常春月刊/編輯部整理、文章授權提供/NOW健康)延伸閱讀: ·Delta變種病毒14秒就傳染! 「常見3大途徑」:這類材質病毒停留時間最長 ·隱性缺氧、慢性缺氧差在哪? 專科醫師「解析差異」:猝死可能與它有關
-
2021-07-14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柯文哲喊話中央讓醫護混打疫苗 「WHO沒說不可以」
台北市長柯文哲昨主張醫護混打疫苗,並指出很多入境解除隔離做PCR者,發現至少有3例為Delta變種病毒。柯文哲今在台北市防疫記者會再次回應,目前台北發現3例的Delta變種病毒,與屏東Delta變種病毒無關。至於,是否混打,柯說,WHO不推薦,但沒有說不可以。柯文哲表示,目前台北發現3例的Delta變種病毒,均為入境後在隔離期間或篩檢遭欄時發現,與屏東Delta變種病毒無關。至於,疫苗是否混打,他認為如果疫苗夠的話,現在討論的都不是問題,目前台灣有AZ、莫德納,未來還會有BNT,由於數量不足,貨量都是一陣一陣,混打的機動性高。柯文哲表示,國外目前沒有大規模的三期臨床試驗,但有論文指出,先打AZ再打莫德納效果好,不過才幾百個人的研究,另外,測出有抗體跟保護效果不一定相等,WHO是認為不推薦,但沒有說不可以。此外,台灣民眾對疫苗有品牌偏好,北市會用什麼方法提升民眾打AZ意願?柯文哲表示,台灣願意打疫苗的人很多,可由花蓮的事得知,民眾都願意打,還沒有到民眾出現不想打的程度。疫情對台灣的威脅很實際,已逝世700多人後,「我不認為人民不想打,需要鼓勵」,只是目前沒有疫苗,到時候疫苗一開放,只要把年齡往下降,自然一定會打完。
-
2021-07-13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次世代莫德納 明後年各買1500萬劑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昨在行政院擴大防疫會議中指出,目前已配發到各縣市的莫德納疫苗一百廿五萬劑,以及後續將施打的AZ疫苗一百七十五萬劑,本月全民覆蓋率將可達百分之廿五。行政院表示,明年、後年,我國預計購買至少各一千五百萬劑次世代的莫德納疫苗。新冠肺炎疫情趨緩,但Delta等變種病毒來勢洶洶,台北長柯文哲呼籲醫護人員盡快接種第二劑,並主張混打疫苗,建立完整防護網。行政院長蘇貞昌昨召開擴大防疫會議,行政院發言人羅秉成轉述,指揮中心指出,目前國內接種人數已有三百五十萬人,占總人口的百分之十四點五,針對施打意願較高的縣市,指揮中心會加強配送,盡速增加疫苗覆蓋率。由於下一波疫苗以AZ為主,將提供有勾選AZ的民眾預約施打,預計有一百零五萬第九類、第十類民眾陸續收到可預約的簡訊。羅秉成提到,年底前除了原本商購的五○五萬劑莫德納外,也尋求今年加購一定數量的莫德納疫苗,我國明、後年預計購買至少各一千五百萬劑次世代的莫德納疫苗,目前已進行相關作業程序;若今年有尚未到貨的BNT疫苗,也將規畫在明年的疫苗施打計畫。行政院政委唐鳳表示,預計前三周均施打AZ疫苗,勾選莫德納者則要等到第四周,遭質疑剝奪民眾選擇權,民進黨立院黨團書記長羅致政說,疫苗到位後可能有過期的問題,因此有相關排序,莫德納到貨時間相對較晚,期限比較長,民眾如不願打AZ,前三周就不要預約,等到下一批就有莫德納可打。
-
2021-07-11 該看哪科.泌尿腎臟
翻轉角色/腎友施打疫苗 保護自己也珍愛家人
以往洗腎患者因長時間透析,體能較為虛弱,多數是被家人照顧的對象。但腎友若能接種疫苗,降低感染病毒的風險,在多數人仍未順利接種疫苗之時,反過來保護家人,翻轉角色。透析病患 可就地施打疫苗「減少感染嚴重度、降低傳播力、降低重症是接種新冠疫苗的目的,也是疫情最終解決方案。」台中榮總小兒感染科主任陳伯彥說。台灣在新冠疫苗採購供應及自行研發未及供應的窘境下,將高風險的長者及洗腎病患等列為優先接種對象。並且考量腎友減少至大型接種場所染疫的風險,可於診所╱洗腎機構施打,台灣的這項措施超前美國,對洗腎病患就地施打疫苗的方便性決策超前部署。「為什麼洗腎病患特別需要受到防護?」因為(血液)透析病患每周必須接受3次療程,且無法拖延,相對增加群聚染疫的風險,病患若不幸染疫,導致重症甚至致死風險較一般人高,致死率約20-30%,也就是每4位染疫就至少一位嚴重到危及生命。因此腎友「避免染疫」才是最主要的考慮,尤其在家庭群聚案例增加時,洗腎病患施打疫苗保護自己的同時,也等於給照顧的家人一道安全罩。「腎友有疫苗就快施打,利多於弊」。陳伯彥說,接種疫苗所產生的抗體量,是自然感染所產生抗體的八倍,且疫苗使用的病毒經過設計、試驗證實不具有細胞毒性,可以安心接種。兩類腎友 先暫緩打疫苗但有兩類腎友先別急著施打疫苗。第一種是剛完成腎臟移植的患者,因後續需要服用免疫製劑、抗排斥藥物,建議等移植後三個月再接種,這時免疫功能恢復,較能誘發較高抗體量;或是採取「保護自我」的方式,宅在家減少被病毒感染的機會。第二種不建議施打的族群是有血小板低下的腎友,若血小板數量低於3到5萬,有出血的可能,最好等血小板數值穩定後再打疫苗。疫苗接種後身體多少會出現不適症狀,因此施打後應留在現場觀察30分鐘再離開。陳伯彥表示,常的副作用如接種部位紅腫、發燒、疼痛等,通常第二劑的反應會較第一劑明顯,可以多喝水(腎友適量)、接種前服用維他命來改善。若身體持續不適,建議可服用非類固醇止痛藥物,發燒時適度使用退燒藥。破除疫苗迷思 應盡速接種他建議接種疫苗之前可預先暸解,例如發現出血點、瘀青、疼痛時,應至醫院家醫科或特別門診尋求適當的診療及處置。台灣腎臟醫學會為了幫助台灣九萬多名洗腎病患以及照顧家屬,努力為腎友爭取到疫苗施打優先順位的第五類;台灣基層透析協會於6月份舉辦「COVID-19疫苗接種線上研討會」,由理事長---台北安德診所楊孟儒院長主持,邀請重量級講者台中榮總兒童感染科陳伯彥主任主講「洗腎病患COVID-19疫苗接種的必要與迷思」,破除施打疫苗的各項迷思。台灣基層透析協會理事長楊孟儒指出,從全球疫情趨勢來看,COVID-19變種病毒一直變化中,疫苗效果和副作用報告陸續出現,疫情之下,醫師對哪些病患應盡速施打COVID-19疫苗有共識,呼籲民眾勿受不實資訊或因近期長者死亡案例影響施打意願。也盼望透過研討會讓大家對疫苗接種有更完整的認識,即使近日疫情趨緩,但這是防疫升級下的結果,還不是疫苗施打的結果,顯見平時做好防護措施更為重要,民眾也要做好新冠恐成日常的心態準備。
-
2021-07-11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接種疫苗後還會帶病毒嗎?為何有人打完2劑仍感染
本土新冠肺炎疫情未歇,疫苗接種成終結病毒的關鍵,如今國人已陸續接種牛津/AZ(AstraZeneca)疫苗、莫德納(Moderna)疫苗,但專家指出,接種疫苗後仍不能鬆懈,未來生活仍有以下幾點需要注意。Q:接種完新冠疫苗後,多久可以得到保護力?疫苗注射後,身體需要時間產生保護性抗體,一般約兩周後開始產生保護力。完成新冠疫苗所有劑次接種,才能確保疫苗保護力持續較久。取得緊急使用授權之臨床試驗資料顯示,需接種兩劑之新冠疫苗,第二劑接種後7至14天開始產生保護力。取得緊急使用授權後,推行疫苗政策國家如以色列的實證顯示,接種一劑Pfizer/BioNTech疫苗後14~20天保護效力近六成,但疫苗保護力持續多久未知,目前仍建議完整接種所需劑次,才能具足夠保護力。Q:打了完整兩劑新冠疫苗,就可以不戴口罩嗎?7月起,台灣開始新冠肺炎疫苗大規模接種作業,截至7月6日,已有4萬9474人完成2劑疫苗接種。不過,即使已打完整2劑疫苗,並不代表能鬆懈、不配戴口罩。台灣兒童感染症醫學會理事長邱南昌表示,施打完整2劑疫苗後,抵抗力確實變強,但不代表100%不會染疫。打疫苗後若不幸染疫,一樣有傳播力,意謂著會傳染給其他人,只是因有疫苗保護力,大多是無症狀、症狀輕微的感染者,且患病後重症機會低。邱南昌指出,新冠肺炎主要是透過「飛沫」傳染,即使打過疫苗仍要戴口罩,除保護自己不染疫,也避免傳染給他人。截至7月6日,我國疫苗接種人次累計274萬540人,疫苗接種人口涵蓋率約11.45%,仍有很多民眾沒有接種疫苗,「社區仍是人人危險」。Q:打完新冠疫苗之後,還會攜帶病毒嗎?打完疫苗後,即使本身不會感染,若環境清潔消毒不完全,仍可能觸碰到病毒,而把病毒帶給還未注射的家人、親友。邱南昌強調,已打疫苗者仍要勤洗手、維持社交距離等,才不會成為「防疫破口」。Q:疫苗的免疫力可以持續多久?每年都需要施打嗎?新冠肺炎疫苗推出時間不久,台灣感染症醫學會名譽理事長黃立民指出,目前保守估計效力能維持半年,是否可以持續更久,仍有待觀察。邱南昌認為,疫苗效力持久度要看世界各國的疫情,需時間綜合觀察「發病率是否下降」,以及新變種病毒株的傳播力、重症率。觀察新冠肺炎變種病毒變異速度,陸續出現秘魯株,且變種病毒數量愈來愈多,名字從Alpha、Beta、Gamma、Delta相繼往後排列。黃立民認為,新冠病毒雖然是冠狀病毒,但變種速度相當快,未來每年接種新冠肺炎疫苗的機率超過五成,「像流感的機會比較大」。Q:為什麼國外有人打完兩劑疫苗之後,還是感染了病毒?每個人產生抗體的能力不盡相同,當遇到大量病毒時,仍有可能染疫;若病毒量低,可能就不會染疫,但仍需視不同情況而定。國外有些國家解封後,染疫人數都有微幅上升,但重症率沒有提升,是接種疫苗的成效。不過,要注意Delta變種病毒,邱南昌強調,現有疫苗對新變種病毒株的抵抗力較弱,可能導致再次感染、大流行。可以確定的是,目前疫苗涵蓋率高的國家,如以色列、美國,自變種病毒入侵後,染疫人數均增加,但死亡率、重症率沒有明顯上升,顯示疫苗接種的重要。Q:目前疫苗未開放12歲以下兒童施打,能放心帶孩子出外旅遊嗎?需要注意什麼呢?邱南昌強調,12歲以下兒童如果染疫,通常症狀輕微,不會太嚴重,危險度較低。不過,「要當心小朋友變成感染源」,最怕間接傳染給家中還未注射疫苗的長者。因此還是要落實防疫新生活,若要達到群體免疫,疫苗涵蓋率約要七至八成,長者風險高,更要打到七、八成。就算長者已完成疫苗接種,因身體健康狀況,效力可能比一般民眾差,保護力的持續時間也較短。黃立民強調,「小朋友很可能帶著病毒趴趴走」,不小心就將病毒傳染給家中長輩,呼籲小朋友外出時,務必「做好呼吸道防護」,戴好口罩、勤洗手、維持社交距離,避免停留在人潮擁擠處過久。黃立民補充,目前國外已開始進行12歲以下兒童的疫苗臨床試驗,未來小朋友也有機會施打疫苗,屆時出外旅遊會更安心。資料來源/衛福部疾管署
-
2021-07-09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愈來愈多採用AZ和大陸新冠疫苗的國家 考慮打第三劑
彭博資訊報導,愈來愈多採用英國阿斯特捷利康(AZ)和中國大陸國藥、科興新冠疫苗的國家,擔心這些疫苗無法抵擋傳染力更強的Delta變種新冠病毒,考慮為人民接種第三劑疫苗。雖然尚未有明確證據顯示有必要注射加強劑,但泰國、巴林和阿拉伯聯合大公國等國已決定為完成接種的人打追加劑。Delta等變種病毒似乎能使不是採用「信使核糖核酸」(mRNA)技術的疫苗防護力大減。輝瑞和莫德納疫苗採用mRNA技術。國藥、科興採用滅活技術,簡單說就是把病毒弄死降低活性後注入人體,讓免疫系統認識進而產生抗體。AZ則是腺病毒疫苗,將一段製造病毒表面棘狀蛋白的DNA放入無毒性的腺病毒中,把腺病毒注入人體,誘發免疫反應。蒙古和阿聯等國民眾大量接種大陸疫苗,感染人數仍激增。非洲塞席爾有五人接種AZ疫苗完成後驟逝。研究表明,Delta變種病毒能使輝瑞和莫德納疫苗防護力降至90%以下。另一項研究顯示,AZ疫苗對預防Delta引發有症狀感染的防護力低於60%,但對預防住院的防護力仍超過90%。
-
2021-07-06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COVID-19照護研討會/專家強調 病情穩定慢性病患也可接種疫苗
新冠疫苗開打以來,接種疫苗亂象叢生,不僅出現搶打或緩打問題,更多人關切注射疫苗的副作用?可以混打嗎?面對Delta病毒來襲,打疫苗有效嗎?癌症病人或洗腎病人可以打疫苗嗎?日前台中榮總舉辦「COVID-19照護研討會」民眾場,專家強調,絕大部分的民眾,不論施打何種疫苗,產生血栓的機率,是非常低的,病情穩定的慢性病患者也可接種疫苗。「COVID-19照護研討會」影音連結在這場線上研討會中,台中榮總兒童感染科主任陳伯彥以「有打有保庇?疫苗聰明接種全攻略」為題,對於疫苗的種類、效果、副作用等進行詳盡說明,分析比較AZ、莫德納、輝瑞、嬌生、Novavax、高端、聯亞、滅活等疫苗的副作用、禁忌症及使用方法。陳伯彥說,打疫苗後出現不良反應,例如過敏性休克,美國發生率是每百萬分之11,台灣大約是百萬分之1。施打前的問診很重要,只要打過任何藥物後,曾出現過敏反應者,都要特別注意及進行緊急處置。心肌炎、心包膜炎則在年輕族群較常發生;血栓在國內發生率約3.6%,與其他國家相比並不算高。很多人打不到新冠疫苗,改打肺炎鏈球菌疫苗,能否有效預防新冠肺炎?台中榮總家庭醫學部主任許碧珊指出,目前的研究中,還沒有明確的證據支持肺炎鏈球菌疫苗能夠預防新冠肺炎。不過,建議長者宜接種肺炎鏈球菌疫苗、流感疫苗,若是染疫對於後續自我保護能提供保障。得了新冠肺炎後,有抗體能否用於預防二次感染,許碧珊建議,感染過新冠肺炎者,仍要接受新冠肺炎疫苗接種,台灣建議自確診日起六個月後,再進行施打;國外的指引則是痊癒後三個月才施打。面對主要流行的Delta變種病毒,陳伯彥指出,美國、以色列、英國都曾出現接種疫苗後,仍感染Delta變種的案例。由於Delta病毒傳染力變強、毒性變強,導致疫苗偵測出病毒的能力變差,現有的預防、治療都打折扣,死亡率也提升。至於疫苗的有效性,mRNA疫苗打完兩劑後,仍有85%左右的保護力;AZ的效果降至約60%~50%。未來病毒會怎麼變化,仍屬未知,因此二代疫苗仍在研發。台中榮總血液腫瘤科主任滕傑林說,接種新冠肺炎疫苗,在癌症患者身上是安全的。許多癌症病友需要接受化學治療,建議在治療後三周,是接種疫苗的好時機。而接種疫苗後,間隔三周後待抗體產生,再繼續進行化學治療,會是比較好的做法。但建議癌友,即便是在安全的情況下進行疫苗注射,還是要做好自我保護,戴口罩、勤洗手。洗腎患者多為多重共病患者,同時患有糖尿病、高血壓、心血管疾病、中風,台中榮總腎臟科主任陳呈旭指出,洗腎患者較為孱弱、免疫力較低,每周進行三次血液透析,面臨群聚的風險,因此施打疫苗相當重要。施打疫苗是避免洗腎患者因感染新冠肺炎重症死亡,同時減緩醫療負擔的重要措施。此外,中風患者能否打新冠肺炎疫苗?許碧珊強調,如果處在急性中風狀況下,不適合施打,但如果是穩定後的中風患者,仍可以接種疫苗。有心臟冠狀動脈疾病、裝過支架的病患、服用阿斯匹林等藥物者,只要在病情穩定的情況下都可以施打。
-
2021-07-05 新冠肺炎.防疫懶人包
QA/COVID-19照護研討會疫苗篇:疫苗對Delta變種有效嗎?血栓如何發現?
由台中榮總主辦、榮興醫學發展基金會與元氣網、聯合報健康事業部共同協辦的「COVID-19照護研討會」,今天(3日)舉辦民眾場,以民眾為主要對象,並開放提問,由專家提供最正確詳盡的解答和解方,吸引逾九千五百人同時上線觀看。以下《元氣網》整理一般民眾最關心的議題「疫苗篇」詳細問答。Q:新冠肺炎疫苗的副作用,有哪些需要擔心的?台中榮總兒童感染科主任陳柏彥:第一個是過敏性休克,第二個是栓塞(血栓)。栓塞在腺病毒載體疫苗中的比例比較高。傳統的包括Novavax、高端、聯亞,都是屬於蛋白,所以副作用非常少。接種輝瑞、莫德納等mRNA疫苗者,常會出現注射處疼痛的現象,這其實是有原因的,因為疫苗打到肌肉裡面,肌肉、淋巴、淋巴結都會受影響。所以疼痛感可能第一次沒什麼感覺,第二次反應通常會特別強。所以第一次沒有感覺的人,要特別注意第二次接種後的副作用。此外,根據統計數據,接受莫德納疫苗施打者,發燒的比例比接種AZ者少很多。Q:目前國內的疫苗接種者的不良反應如何?台中榮總兒童感染科主任陳柏彥:美國的疫苗不良監測稱為V-Safe,台灣則有V-Watch疫苗施打後不良反應監測機制,早期醫護人員接種疫苗後,都有填表,並以此為據整理出統計數據。有幾個問題,包括過敏性休克,美國發生的機率是每百萬分之11,那國內大約是百萬分之1,目前台灣有5例,其中3例是AZ,2例是莫德納。其中有一個個案,打了AZ後發生過敏反應,第二劑換打莫德納,過敏反應依然發生。所以問診中的重點是,只要打過任何藥物後,曾出現過敏者,都要特別注意,進行緊急處置。心肌炎、心包膜炎則在年輕族群身上較長看見,國內有2例。至於血栓,在國內的發生率約為3.6,與其他國家相比不算高,跟美國施打嬌生疫苗者的比例不相上下。Q:打完疫苗後能不能捐血?台中榮總家庭醫學部主任許碧珊:基本上目前在美國紅十字會,或是全球紅十字會,針對捐血的相關規丟,mRNA疫苗或是AZ疫苗都沒有特別限制。國內的規定,則是接受mRNA疫苗接種者可以捐血;接受AZ疫苗接種者則謹慎一點,觀察14天後再去捐血。不過要提醒民眾,疫苗施打後,常會出現發燒不適的症狀,在症狀緩解後,再進行捐血會比較合適。此外,捐血後,疫苗產生的抗體並不會受到影響。Q:肺炎鏈球菌疫苗能否有效預防新冠肺炎?若要施打,間隔為何?台中榮總家庭醫學部主任許碧珊:目前的研究中,還沒有明確的證據支持肺炎鏈球菌疫苗能夠預防新冠肺炎。不過有些大型研究中,例如美國近期發表、針對5千餘萬65歲以上長者的觀察性研究,可以看到流感疫苗可能有助於預防新冠肺炎。然而並不是說高齡長者就不要打肺炎鏈球菌疫苗。肺炎鏈球菌疫苗有助於預防肺炎鏈球菌,在長者染疫後的後續自我照護中,能提供保障。不過針對流感疫苗,除了上述的大型研究結果外,流感死亡率也是非常高。因此還是建議65歲以上的長者接種肺炎鏈球菌疫苗、流感疫苗。Q:感染新冠肺炎後還需要接種疫苗嗎?需間隔多久?台中榮總家庭醫學部主任許碧珊:得了新冠肺炎後,抗體仍持續多久,仍有待研究。有人認為可以持續8個月,甚至更久。但是這樣子的抗體效果,能否用於預防二次感染,的確有觀察到患者罹患新冠肺炎後,又再感染新冠肺炎變異株。因此建議感染過新冠肺炎者,仍要接受新冠肺炎疫苗接種,國內目前的建議是,自確診日起六個月後,再進行施打。國外的指引則是痊癒後三個月。目前輝瑞、AZ疫苗染疫後再打一劑,可以看到保護力明顯上升。特別是mRNA疫苗,染疫康復者再打一劑的保護效力,與接種兩劑者相當。Q:關於疫苗混打的效果及建議?台中榮總兒童感染科主任陳柏彥:確實有國家,包括英國、西班牙、德國和加拿大,都做過相關研究;美國也有研究觀察,但不是以AZ疫苗,而是嬌生疫苗為主。我們知道初步的結果是,打了AZ或輝瑞疫苗,第二劑接種後,抗體一定比較高。但是不是等於保護力,仍有疑問,因為抗體衰退得相當快。此外,接種第二劑的副作用一定比第一劑來得嚴重,大家要有心理準備。許多國家都允許民眾混打疫苗,然而國內在6/20的專家會議後決議,因為疫苗廠商的指引並不建議混打,若是出了問題,權責難以劃分。除此之外,混打疫苗在行政處置上,也會造成很多困擾,這也要納入考慮。目前國內專家小組(ACIP)是建議不要混打,除非有通報施打後的不良反應,不論輕微或嚴重,只要有通報,第二劑就可以混打。Q:Delta變種有何不同?目前的疫苗保護力如何?台中榮總兒童感染科主任陳柏彥:美國、以色列、英國都曾出現,接種疫苗後仍感染Delta變種的案例。疫苗高度關注病毒(Variant of High Consequence, VOC)有四個定義:第一,傳染力變強;第二,毒性變強;第三,病毒發生突變,導致疫苗偵測出病毒的能力變差;第四,現有的預防方式、治療方式都打折扣。目前有Alpha、Beta、Gamma、Delta四種,為了避免污名化而使用希臘字母進行命名。Delta變異株因為抗原決定位發生改變,使其穿透力變高,因此傳染力變強、毒性也變強,死亡率也有所提升。至於疫苗的有效性,第一劑的效果一定比較差,降幅達10%左右。mRNA疫苗打完兩劑後,雖然效果下降,但仍有85%左右的保護力;AZ的效果就差一點,降至約60%~50%。未來病毒會怎麼變化,仍屬未知,因此二代疫苗仍在研發。Q:接種新冠肺炎疫苗為何會引起血栓?何時發生?如何發現?台中榮總血液腫瘤科主任滕傑林:新冠肺炎疫苗之所以會引起血栓,是因為棘蛋白誘發了一些抗體,這些抗體使血小板凝集在一起,消耗了血小板,並在凝集的過程中,於比較不常見的地方產生血栓,包括腦部、腹部,且因為消耗了血小板,血小板低下,進而導致出血等問題。事實上,血栓發生得機率極低,約為十萬分之1~2,跟買樂透中獎的機率差不多,不用特別擔心。此外,產生血栓並不是AZ疫苗的專利,mRNA疫苗也有發生血栓的個案情形。不論如何,接種疫苗後產生血栓與血小板低下的情形,比起說是給民眾恐慌,不如說是讓醫療團隊有警覺心。舉例而言,患者打了疫苗後,發生血小板低下,那我們就應該去思考,是不是因為疫苗造成的血栓所導致。絕大部分的民眾,不論施打何種疫苗,產生血栓的機率,是非常非常低的。Q:癌症患者能否接種新冠疫苗?有哪些注意事項?台中榮總血液腫瘤科主任滕傑林:從事任何醫療行為,都必須以不傷身體為前提。接種新冠肺炎疫苗,在癌症患者身上事實上是相當安全的。第二個問題是,何時打?許多癌症病友需要接受化學治療,接種疫苗、產生免疫反應必須要有血球,且必須要有好的血球才有辦法產生有效的抗體。因此接受化學治療的病友,需在治療後三週,血液的生成才會恢復正常,此時即是接種疫苗的好時機。而接種疫苗後,間隔三週後,待抗體產生,再繼續進行化學治療,會是比較好的做法。有病友好奇,化學治療會不會使抗體濃度降低?由於全球接種疫苗的癌症患者比例仍較小,因此仍無相關證據。有些血液的惡性腫瘤、骨髓移植,或是打單株抗體的患者,的確這群病人在治療過程中,漿細胞、B細胞受損嚴重,因此未必會產生好的抗體。美國血液病學會、癌症醫學會的建議是,對於接受骨髓移植的患者,應在手術完成後三個月,再施打新冠肺炎疫苗。英國的研究發現,一群多發性骨髓瘤患者,不論接種輝瑞或AZ疫苗,最終產生中和抗體的機率僅有一半。因此建議癌友,即便是在安全的情況下進行疫苗注射,還是要做好自我保護,戴口罩、勤洗手。Q:洗腎患者能否接種疫苗?抗體會不會被洗掉?台中榮總腎臟科主任陳呈旭:洗腎患者多為多重共病患者,例如同時患有糖尿病、高血壓、心血管疾病、中風,因此患者本身較為孱弱、免疫力較低。患者每週需進行三次血液透析,每次約需3~4小時,且期間需面臨群聚的風險,因此施打疫苗是很重要的。未施打疫苗的糖尿病患者,其染疫風險為一般人的5~20倍左右。此外,感染後患者因肺炎重症而死的機率,是6~32%。因此血液透析的患者,比起一般患者,因為新冠肺炎造成死亡多風險,高出10~400倍。所以施打疫苗是避免洗腎患者因感染新冠肺炎重症死亡,同時減緩醫療負擔的重要措施。且即使患者未來感染新冠肺炎,大部分患者因體內已有保護抗體,可以減少嚴重程度,有些患者也能痊癒。台中榮總於6/15~16,為院內450個洗腎患者施打疫苗,發現大部分患者並無嚴重副作用、不良反應產生,僅有倦怠症狀。大約有50%有局部疼痛紅腫現象,僅30~40%的患者有發燒,有20%有腸胃道症狀,10%以下患者有呼吸道症狀。此外,血液透析並不會把抗體洗掉。因為透析的瓣膜是人工腎臟中的瓣膜,它非常小,只有中小分子的毒素會被洗掉。接種疫苗後產生的抗體是球蛋白,是大蛋白、好東西,在透析的過程中會被留下,以保護洗腎患者。面對新生變種病毒,仍建議洗腎患者施打疫苗後,需注意勤洗手、戴口罩、保持社交距離,避免感染新冠肺炎。Q:如何防範兒童感染變種病毒?台中榮總兒童感染科主任陳柏彥:針對兒童較少染疫,有許多理論,包括受體較少,以及因為冠狀感染期程短,而產生的交叉保護效果。兒童年紀小,所以接觸外界較少,因此染疫機率較低。不過因為病毒一直在變,仍不排除兒童感染的可能性。兒童從出生到學齡前,都屬於抵抗力發育階段,抗體器官組織都不成熟,感染併發症較多,因此即使現在沒有那麼嚴重,仍要小心提防。之所以18歲以上才能打疫苗,是因為所有的藥物、疫苗,都是18歲以上才能使用,所以目前只有做18歲或20歲以上,是成年的定義的問題。輝瑞最早做到12歲,甚至往下,學理上認為效果、安全性相當,不過因為沒有研究就不能斷言。因此例如高端、聯亞研發的過程中,都被要求要先做青少年,再往下發展,這是必然的趨勢。所以沒有資料情況下,無法給予建議。至於孕婦的部分,婦產科還是建議施打mRNA疫苗,不打AZ,因為孕婦有其他潛在的問題。但是疾管署沒有特別註明說打哪一種疫苗,因為目前疫苗供貨仍然不足,沒辦法讓民眾自由選擇。Q:中風患者、癲癇患者能否打新冠肺炎疫苗?台中榮總家庭醫學部主任許碧珊:目前如果處在急性中風,或是癲癇控制不良的狀況下,是不適合施打的。疫苗完成幾種後,大部分人會有發燒、不適的症狀,這些不適的狀況,可能會降低癲癇發作的預指,並不是說疫苗本身會導致腦部損傷,或造成癲癇發生。基本上如果控制良好的、或是穩定後的中風患者,仍可以接種疫苗。Q:心臟冠狀動脈疾病、裝過支架的病患能否施打疫苗?台中榮總家庭醫學部主任許碧珊:只要在病情穩定的情況下都可以施打。此類個案可能會服用抗凝血劑或抗血栓用藥,目前仍建議這些病患要接種新冠肺炎疫苗,因為他們一旦染疫,症狀會更為嚴重,造成嚴重併發症或死亡,反而是會強烈建議施打疫苗的族群。但如果有服用特定藥物的患者,仍須先與醫師討論、調整藥物濃度後,再行接種。此外,如果過去有因為肝素引起的血小板低下症狀,就不建議選AZ,應選莫德納。Q:服用抗血小板藥物,如:阿斯匹靈、保栓通...等藥物的患者,是否能接種疫苗?中榮總家庭醫學部主任許碧珊:只要是控制穩定的情況下,是可以接種疫苗的。Q:接受免疫療法、細胞療法的癌症患者,是否可以接種疫苗?台中榮總血液腫瘤科主任滕傑林:美國血液病學會、美國癌症醫學會建議,停止接受細胞瘤療法的三個月後,再接種疫苗會比較好。其餘接受免疫療法的患者,則並沒有特別限制,不過其反應效果可能會比較差。此族群患者染疫後併發症發生率、死亡率會升高,因此需要儘早接種新冠肺炎疫苗。即便施打疫苗後,因其免疫受到抑制,還是必須做好個人及周遭防護,達到群體免疫,才能真正保護癌症患者。
-
2021-07-05 該看哪科.泌尿腎臟
腎友施打疫苗翻轉角色 保護自己珍視家人
大疫之下,世界秩序一夜翻轉,混亂之中,我們面對未知,難免恐懼、擔憂,但民眾自律依舊,在生活中落實維持社交距離、戴口罩、隨時使用快乾酒精洗手液與自主健康隔離,悉心如實地配合執行各項防疫工作,但同時期待著疫苗能即時供應接種,保護自己與家人,因著這共同目標,當全民70%以上施打疫苗,達到群體免疫的那一日,將迎來疫後正常新日常。「減少感染嚴重度、降低傳播力、降低重症是接種新冠疫苗的目的,也是疫情最終解決方案」,台中榮總兒童感染科主任陳伯彥說。台灣在新冠疫苗採購供應及自行研發未及供應的窘境下,將高風險生命危險及群聚感染的長者及洗腎病患等列為優先接種對象。並且考量腎友減少至大型接種場所染疫的風險,可於診所/洗腎機構施打,台灣的這項措施超前美國,對洗腎病患就地施打疫苗的方便性決策超前部署。以往洗腎患者因長時間透析,體能較為虛弱,多數是被家人照顧的對象。但腎友若能接種疫苗,降低感染病毒的風險,在多數人仍未順利接種疫苗之時,反過來保護家人,翻轉角色。根據美國疾病控制與預防中心(CDC)官網指出,美國總統拜登三月宣布和透析診合作,為洗腎病患與醫護人員施打疫苗,資金來自一項百億美元計畫。裏頭開宗明義解釋道「為什麼洗腎病患特別需要受到防護?」因為(血液)透析病患每周必須接受3次療程,且無法拖延,相對增加群聚染疫的風險,因此接種疫苗對保護病患與醫護人員相當重要。根據同份資料指出,洗腎病患若不幸染疫,導致重症甚至致死風險較一般人高,致死率約20-30%,也就是每4位染疫就至少一位嚴重到危及生命甚至死亡。「腎友有疫苗就快施打,利多於弊」。陳伯彥說,接種疫苗所產生的抗體量,是自然感染所產生抗體的八倍,且疫苗使用的病毒經過設計,經過試驗證實不具有細胞毒性,可以安心接種。國外還針對罹患過新冠肺炎的洗腎病患研究顯示,就算接種疫苗後,體內抗體會逐漸降低,但未來還會施打第二劑,甚至不排除接種第三劑,這些都有助於增加抗體,避免病患墜入重症憾事。依照研究顯示,一般民眾感染後病毒會侵犯腎臟、血液,觀察住院的重症患者,腎臟功能會快速變差,何況洗腎病患原本的腎臟狀況就不佳,「避免染疫」才是最主要的考慮。尤其在家庭群聚案例增加之時,洗腎病患施打疫苗保護自己的同時,也等於給照顧家人多一道安全罩。兩特殊族群先保護自我 再打疫苗但有兩類腎友先別急著施打疫苗。第一種是剛完成腎臟移植的患者,因移植器官的患者後續需要服用免疫製劑、抗排斥藥物,建議等移植後三個月再接種,這時免疫功能恢復,較能能誘發較高抗體量;或是採取「保護自我」的方式,宅在家減少被病毒感染的機會。第二種不建議施打的族群是有血小板低下的腎友,若血小板數量低於3到5萬,有出血的可能,最好等血小板數值穩定後再接種疫苗。新冠疫苗目前在台灣有AZ疫苗及莫德納疫苗,國際則還有輝瑞BNT、嬌生等廠牌。台灣已完成二期臨床試驗的重組蛋白新冠疫苗,亦有望完成審查,提供接種。目前上市的新冠疫苗類型分為三種型態,mRNA、腺病毒載體、次單位蛋白。至於中國的滅活病毒疫苗,有多方的疑慮,目前無法提供接種。第一種,mRNA疫苗:如莫德納、輝瑞,打進體內後病毒會先刺激人體免疫細胞製造棘抗原,後續再產生抗體。 第二種,腺病毒載體疫苗:以不同的腺病毒當載體(黑猩猩腺病毒、Ad5及Ad26),如牛津AZ疫苗、嬌生(J&J-Janssen)疫苗,打進人體後會刺激人體免疫細胞製造抗體,產生的效果也類似mRNA疫苗。第三種,次單位蛋白疫苗:如諾瓦瓦克斯、高端、聯亞,是直接將重組(修飾)的棘抗原打進人體,直接一道程序提供抗原幫助人體產生抗體。預先演習副作用處理 減少焦慮疫苗接種身體多少會出現不適症狀,因此接種疫苗後應留在現場觀察30分鐘再離開。陳伯彥表示,常見的副作用如接種部位紅腫、發燒、疼痛等,通常第二劑的反應會較第一劑明顯,可以多喝水(腎友適量)、接種前服用維他命來改善。若身體持續不適,建議可服用非類固醇止痛藥物,發燒時適度使用退燒藥。至於民眾普遍關心的「過敏性休克」及過敏反應(mRNA略多)以及瘀青、血栓(腺病毒載體的AZ/Janssen疫苗略多)等副作用,較可能發生在免疫力較強的女性身上。他建議接種疫苗之前可預先暸解,例如發現出血點、瘀青、疼痛時,應至醫院家醫科或特別門診尋求適當的診療及處置。台灣腎臟醫學會為了幫助台灣九萬多名洗腎病患以及照顧家屬,努力為腎友爭取到疫苗施打優先順位的第五類;台灣基層透析協會於6月份舉辦「COVID-19疫苗接種線上研討會」,由理事長-台北安德診所楊孟儒院長主持,邀請重量級講者台中榮總兒童感染科陳伯彥主任主講「洗腎病患COVID19疫苗接種的必要與迷思」,破除施打疫苗的各項迷思。台灣基層透析協會理事長楊孟儒指出,從全球疫情趨勢來看,COVID19變種病毒一直變化中,疫苗效果和副作用報告陸續出現,疫情之下,醫師對哪些病患應儘速施打COVID19疫苗有共識,呼籲民眾勿受不實資訊或因近期長者死亡案例影響施打意願,也盼望透過研討會讓大家對疫苗接種有更完整的認識,即使近日疫情較為趨緩,但這是防疫升級下的結果,還不是疫苗施打的結果,顯見平時要做好防護措施更為重要,民眾也要做好新冠恐成日常的心態準備。
-
2021-07-05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老翁打疫苗後死亡 高醫院長:慢性病患病情穩定再接種
高雄7月2日出現首例接種莫德納疫苗後猝死案,小港區74歲吳姓男子有中風及糖尿病史,他2日下午接種莫德納疫苗後約15分鐘,在接種站即陷入休克緊急送醫,醫師研判需氣切,家屬不忍折磨老人家,忍痛放棄急救,老翁當天不幸過世。高雄市已將此案列入不良反應事件,提請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審定。高雄防疫專家小組召集人、高醫院長鍾飲文今表示,這名老翁有中風、糖尿病等慢性疾病,要提醒慢性病者,待病情穩定再接種疫苗。吳姓老翁家屬一度質疑,疫苗接種至今已發生很多猝死案,政府沒一件承認,「接種疫苗不到半小時就出事,根本沒回家,怎可能跟疫苗沒關係?」當地里長轉述,死者妻兒非常自責,難過地說「都是我們害死他的」。高雄專家小組召集人、高醫院長鍾飲文表示,這名長輩的不幸事件,讓人難過,已通報中央,會再釐清因果關係,也提醒患慢性疾病者,待病情穩定再接種疫苗。高雄市鳳山肉品市場旗山分場爆出浮濫造冊「打黑針」,市府副祕書長郭添貴、農業局長張清榮今到鳳山肉品市場了解原委,農業局說,將清查高雄市肉品批發市場造冊情形,若查有不實會依法查辦,毋枉毋縱。高雄市衛生局表示,目前初步調查暫無特權接種問題,市場工作型態與一般機構不同,相關工作人員工作型態較特殊,與台北市「好心肝診所」情況不一樣,好心肝案是特定機構幫不符合資格的特定對象接種,衍生特權濫權爭議。鳳山農會總幹事潘建仲今天上午解釋,被爆料的蔥油餅業者是任職旗山肉品市場分切場的剝骨師傅,豬肉攤業者是進出肉品市場電宰線批發豬肉,他家屬擔任電宰線臨時工,應是外界不了解肉品市場生態,才有所誤解。農業局指出,農產批發市場從業人員與出入民眾多,農業局針對轄內15處農產批發市場從業人員分3梯次,在6月底施打疫苗,共施打5504人,施打率76.1%。「全國疫情是連動的生命共同體!」高雄市長陳其邁說,無論是微解封或防疫降級,應建立在連6天確診數降至百例,及雙北感染者都能找到源頭兩大條件下,否則無法放心調降,也要關注Delta變種病毒株是否已獲控制,屏東目前最後一起病例是6月30日,往後兩周都是觀察期。
-
2021-07-04 新冠肺炎.周邊故事
「對不起我親愛的小孩」第一線防疫給兒子一封信感動人
屏東縣枋山鄉、枋寮鄉驗出Delta變異株確診案例,縣府啟動枋山、枋寮專案,在枋寮鄉設置三座社區篩檢站,並指派民政處科長到場與衛生局、所人員對接,掌握狀況,民政處宗教禮俗科長黃啟原負責東海國小篩檢站,防疫早出晚歸,生日當天孩子們等到他回來才用餐,他才想起「原來這天是我的生日」,防疫工作,無法兼顧照顧國小兩個兒子,他寫一封信「對不起,我親愛的小孩」,讓人感動,他將信分享在臉書社團,網友留言「謝謝,有你們真好」。黃啟原說,他負責東海國小社區篩檢站,從6月29日下午啟用到7月2日,篩檢站上午8點啟用,工作人員必須7點半就定位,從屏東市到枋寮鄉,他最晚要在6點50分出門,篩檢站下午5點結束後,還要清消,回到屏東要1個多小時,回到家都超過晚間6點,幾乎一天12小時都在篩檢站。黃啟原說,因為三級警戒,疫情停課不停學,太太白天也要上班,兩個就讀小一、小三的兒子,只能送到學校。疫情期間,身為防疫前線人員,他將這段時間歷經情況與兒子們分享,為兒子留下每個階段的回憶。屏東縣枋寮專案6月28日到7月2日,在枋寮國小、東海國小、建興國小三處篩檢站,共採檢9159人,全數都是陰性。信件全文如下:致維安兄弟:對不起,我親愛的小孩!在疫情嚴峻持續下,又面對變種病毒入侵屏東之際,我們變成了防疫的前線人員。在天微亮之前,就必須準備出發到執勤地點,這時候的你們正在甜美的夢鄉中,望著你們稚嫩的臉龐,心中有著滿滿的不捨與感動,不捨的是不能陪著你們;感動的是因為許多人的付出與犧牲,所以我們可以健康的活著,而驕傲的是,我們也是付出與犧牲的一份子,在許多年以後,你們可以很驕傲但要謙虛地說,我們曾經守護過屏東、守護過台灣。在三級警戒情況下,安親班不能去,只好把你們送去學校,偌大的學校只有你們兄弟,我們笑稱「包校」,但親愛的小孩,我們也希望能跟別人一樣,把你們留在家裡,陪伴你們長大,讓你們在安全的環境中成長。在疫情未趨緩之下,讓你們在學校是不得已的決定,但可以讓我們在前線支援無後顧之憂。望著醫護人員穿著防護衣汗如水流的情形,我深知這一仗會非常辛苦,而且不能讓步,因為,我們要給你們安全的環境,你們跟阿公阿嬤一樣都是我們的寶貝。枋寮東海國小篩檢站有辛苦的輔英醫院醫護人員、衛生局的長官及春日衛生所的醫護人員還有我們民政處的同仁,一起努力對抗新冠肺炎,力圖防堵疫情擴散,也要感謝鄉親的配合,井然有序地排隊,讓所有工作人員可以快速完成篩檢,沒有吵鬧,只有感謝;沒有謾罵,只有感恩。結束一整天的篩檢,還要進行現場清消,回到家都已超過晚上六點多,算算時間天有12小時在這裡,回到家開了門,孩子坐在餐桌前等著我,怎麼不先吃呢?我說,孩子說:祝爸爸生日快樂!我們等您一起吃。原來,今天是我生日! 謝謝你們,有你們真好!維維跟安安你們真棒!
-
2021-07-04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7月12日解封? 專家提3觀察指標
全國三級警戒延期至七月十二日,環南市場群聚是否影響解封?專家提出三個觀察指標,包括「每日確診人數維持兩位數」、「Delta變種病毒未爆發」、「不再出現社區感染」,若這些條件皆獲控制,解封才有望。醫福會執行長王必勝提醒,解封後如何不讓疫情再起更重要,建議落實指揮中心訂定各項防疫指引。台大兒童醫院院長黃立民表示,環南市場群聚嚴重與否,終究表現在整體確診人數,如果維持每日確診人數兩位數、Delta變種病毒未爆發,解封就有機會。台大公衛學院流病與預醫所教授陳秀熙強調,解封需關注Delta變種病毒走向,三處批發市場近日接種疫苗、並進行廣篩,這幾天需密切關注是否擴大至社區感染。陳秀熙解釋,現行要解封的民生場域,例如餐廳、夜市等,中央可將解封場域分開,研究精準解封,他研判環南市場群聚可在七月中、下旬趨緩。王必勝已經三度臨危受命擔任前進指揮所指揮官,昨天出席台中榮總線上研討會指出,指揮中心統計,這段時間已出現上百個群聚事件,養護與長照中心、工廠、市場,移工宿舍也容易群聚,再來是醫療院所,時常收到無法預期的確診病患。外界關心何時解封?王必勝坦言:「我回答不出來。」強調重要的是「解封後我們要做什麼,才不會讓疫情重新回來」,現在指揮中心制定市場、餐廳指引,未來一定要落實,各行各業以後發現確診者時,第一時間正確處理,防止疫情擴散,解封狀態才能維持較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