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5-09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搜尋
衛福部
共找到
5455
筆 文章
-
-
2020-05-09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陳時中投稿全球157媒體刊登 「台灣上上下下一起努力」
世界衛生大會(WHA)將於5月17日登場,新冠肺炎防疫有成的台灣能否取得入場券將於近日揭曉,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為此撰寫投書,全球157家媒體刊登,陳時中表示,「這是台灣上上下下一起努力,讓世界看得到,我代表相關團體跟人民,當然覺得相當高興。」除不斷向國內外媒體投書,疫情爆發後,已連續三個月以上每天不間斷舉行記者會,提供台灣民眾最快速的防疫新資訊,陳時中說,投書基本上是由衛福部國合組和外館相關單位去選擇,「我只是提供大方向和主題,至於記者會不會很苦,不苦但是壓力很大。」陳時中說,記者會壓力來自於每天疫情一直變化,國人也期待可以聽到一些讓人更安心的消息,但要在短時間內把事情講清楚有壓力,強調每天主持記者會不苦,還很高興,「可以透過記者媒體,知道來自社會的聲音,幫助我們處理問題,覺得很高興。」就如同今天在記者會中有媒體表示,民眾抱怨捷運和百貨都有熱像儀測量體溫,但是把內衣褲看光光,缺乏隱私,陳時中說,因為科技、認知、時代進步,為防疫帶來方便,但也產生新問題,「未來希望潮有必要偵測在執行,沒有必要的、令人不舒服可以持續改進。」針對外籍人士有簽證自動延長30天停留天數不得超過180天,外國疫情險峻,台灣防疫有成,不少外籍人士想繼續留下,陳時中表示,根據國際疫情,如有外籍人士有延長簽證意願,外交單位會視情況予以延長。
-
2020-05-08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陳時中談紓困之苦 發錢是好事但狀況多
外界關心紓困發新台幣1萬元引民怨,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今天說,外界說紓困之亂,應改為紓困之苦,領的人苦、承辦人員也苦,「我們也很苦」,發錢給大家是好事,但狀況多。因應疫情,政府擴大急難紓困,各地區公所湧現人潮,但不少人因資格不符、資料不全而大罵承辦人員。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下午在記者會表示,擴大紓困後很多人湧入區公所,承辦人壓力也很大,加上每個政府標準寬嚴不一,雙方可能有爭執與爭議。陳時中說,他上午看到新聞,很多人來申請紓困,男的就是舉牌、女的就是賣玉蘭花;他的想法是,要幫忙的人本來就處在社會相對邊緣,他們可能看到新聞說賣玉蘭花、口香糖可領錢,就沿用這樣去申請,「不見得是要騙。」陳時中說,相信地方都會很盡責,且社福審查相對嚴格,今天下午也會做比較簡單的公式,讓地方政府區公所審查的時候方便一點。「寧願錯發一些人,也不要漏掉一個人。」 需要領的人絕對不會領不到,申請時間也會到6月底,也請民眾不要心急,給一點時間把事情做好。外界評論當前紓困現象為「紓困之亂」,陳時中也說,應該改名詞,改為「紓困之苦」,因為要領的人很苦,要排隊、等很久,還要填單準備資料;承辦人員也很苦,處理的事情與以往相對不同。陳時中說,「我們也很苦」,衛福部次長被人家一直罵,次長也很苦,想把事情做好。發錢給大家是好事,但狀況很多,說紓困之苦比較切合心情。
-
2020-05-08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何時振興?蘇貞昌:拜託陳時中可以的話一步步慢慢放
行政院長蘇貞昌今在行政院會中表示,請各部會配合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防疫新生活」指引,加速業管場域、群體研擬分階段放寬方案;蘇下午解釋,對於何時開始振興,台灣還是不能大意,要按照指揮中心規範步調指引,但是拜託指揮官陳時中,可以的話一步步慢慢放寬。蘇貞昌今在行政院會要求各部會在「邊境加嚴」的策略下,進而「社區放寬」,並配合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防疫新生活」指引,周到、勇敢進行盤點,並加速就業管場域、群體研擬分階段放寬方案。蘇貞昌舉例,如餐飲、藝文展演與戶外集會等,均可在業者自律、兼顧防疫的情況下開放,讓民眾再多一點生活自由度,同時也讓相關業者的營運逐步復甦;而國家公園山屋從七日起即開放線上申請,回復原來山屋的容納量;中華職棒也自8日起,開放1000名球迷進場觀賽。行政院下午舉行紓困振興記者會,蘇貞昌率領副院長陳其邁、秘書長李孟諺、政務委員龔明鑫、衛福部長陳時中、農委會主委陳吉仲出席,也再次解釋何時開始振興。蘇貞昌說,上午院會就是拜託指揮官陳部長,我國到今天已經連續25天沒有本土病例,台灣已經守住,應要轉守為攻,大膽一點、快一點,中華職棒等已經放寬,但總是希望往前推一點。蘇貞昌表示,全世界300多萬人確診新冠肺炎,20多萬人死亡,很多國家連學校都沒有開學,我國不只開學,甚至10萬人統測考試也舉辦完成,台灣還是不能大意,要按照指揮中心規範步調指引,因此拜託指揮官,可以的話一步步慢慢放寬。
-
2020-05-08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用血液淨化治癒患者 張上淳:需更多科學證據
衛福部桃園醫院用血液淨化技術治癒一名新冠肺炎重症者,指揮中心專家張上淳今天說,此方式是用血漿置換方式來減少細胞激素造成的傷害,是否適用全部患者需要更多科學證據。一名52歲女子為新冠肺炎(2019冠狀病毒疾病,COVID-19)重症患者,被送往衛生福利部桃園醫院負壓隔離加護病房,醫院今天表示,經過血液淨化技術治癒這名患者,這項治療方式已獲得國際期刊正式接受,成為台灣之光。有媒體今天在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記者會詢問桃園醫院使用的治療方式,張上淳說,疾病發生很厲害時,除了病毒本身帶來的傷害外,也會有過度反應產生細胞激素風暴,過往治療通常都是知道哪個細胞激素高,就用對抗那個細胞激素的藥物來處理。張上淳說,另外一個治療方式則是進行血漿置換,盼能把過高的細胞激素移除,減少這些過高的細胞激素造成的傷害。張上淳說,桃園醫院試著用血漿置換的作法去治療病人,最終結果是好的,有這成果當然很高興,但這是單一個案,是否每個患者都可以用這樣方式治療,可能還是需要有更多科學上證據。另外,針對荷蘭宣布發現有抗體可以阻擋新冠病毒,張上淳表示,針對一個病毒性疾病去找特異性抗體主要有兩個作用,一是做來診斷,因為抗體可以偵測病人身上檢體是否有抗原,只要特異性夠好就可診斷,第二則是身體發生感染時產生的抗體,可用來消除病源、病毒,讓人體可以順利復原,所以抗體對抵抗疾病及復原是很重要的。張上淳也提到,先前大家也會問到用痊癒以後的病人血漿來治療後續遭到感染的患者,這就是用血漿裡的抗體來治療,但一個病人能抽出來的血漿有限,所以國內很早就已經開發,從病人製造抗體細胞分離出來,在體外做培養,大量複製、製造這些抗體,讓這些抗體再回過頭來治療病人,屬治療性抗體。張上淳表示,國內很早就有這樣技術,因此目前有些研究單位也在朝這方向發展,荷蘭算是跑得比較快一點。
-
2020-05-07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癌末家屬反映探病不易 桃市衛生局:可視個案調整
衛福部於5月1日起放寬長照機構探望人數限制,但安寧病房的探望人數還是限制在1人,有民眾反映,自己的媽媽癌症末期,請看護就佔掉1個名額,家屬要去探望又只能在限制的時間內,造成非常大的困擾。對此,桃園市衛生局指出,醫院可視個案狀況,經醫師判定,例外調整探病時段、時間及人數。桃園市議員舒翠玲認為,安養中心、護理之家等長照機構都放寬探視人數限制,安寧病房的病人「時間更緊迫」,需要更多時間與家人相處,以免造成一輩子遺憾,她也呼籲衛福部放寬安寧病房探訪人數限制。衛生局表示,依據醫療機構因應Covid-19探病管理作業原則,目前尚屬疫情等級第一級,採取強度較高的訪客管理措施,原則上暫停家屬長時間陪病,並限制1天1人,只能依各醫院所定時間及時段前往探病。但符合例外情形有實地探訪需要時,得視例外探視情形適時調整探病時段、時間及人數。例外情形包括:一、 病人實施手術、侵入性檢查或治療等,必須由家屬陪同,或基於法規需要家屬親自簽署同意書或文件。二、急診、加護病房或安寧病房等單位,因應病人病情說明之需要。三、其他因病患病情惡化或醫療處置需要,或長時間住院病患等情形,經評估有必要探病且經醫療機構同意者。符合探病管制的例外情形,可適時調整探病時段、時間及人數。
-
2020-05-07 科別.感染科
基隆男染漢他病毒 抓到疑似病源鼠
疾管署公布國內新增1例基隆男感染漢他病毒出血熱病例,是今年第4例及北部首例。基隆市府在患者工作餐廳200公尺內消毒,也抓到疑似染疫病源鼠送驗,研判是透過接觸性飛沫傳染,但不會人傳人,請民眾不用緊張。衛福部疾管署前晚公布國內新增1例漢他病毒出血熱病例,為今年第4例,是北部一名在餐廳工作的40多歲男性,為今年北部首例,個案在4月10日起出現發燒、腹瀉、全身痠痛等症狀就醫,因症狀未改善,4月11日收治住院並通報。第一次採檢結果無法確認,4月27日再採檢,前日確診。基隆市衛生局證實個案在基隆,並指漢他病毒確診病例多數為男性,年齡層以40歲以上較多,巿場、夜市之住民及工作人員為感染漢他病毒之高危險群,業者應加強環境清潔。衛生局長吳澤誠說,傳染途徑主要是飛沫傳染,基本上不會人傳人,環境的清潔和消毒很重要,尤其有食物的地方,不要再讓老鼠有蓄積的機會。不管是夜市、市場、餐廳都要做好環境的消毒,患者周邊200公尺都已做好環境清潔和消毒工作。吳澤誠表示,這起個案老鼠並沒有咬到人,是透過接觸性的飛沫傳染,老鼠的分泌物、體液能透過環境的飛沫傳染,已抓到老鼠送檢驗解剖,測量老鼠的病毒率。
-
2020-05-06 新冠肺炎.周邊故事
加碼的1萬紓困怎申請 行政院5張圖報你知
行政院長蘇貞昌周一宣布擴大紓困範圍,加碼補助無保的弱勢勞工,卻因為手續複雜,上路時間混亂惹出民怨。行政院今公布最新的5張圖表教學,強調申請方式主要就是帶身分證,以及證明因疫情影響工作,若無證明可以簽切結書;另外還要攜帶全戶人口存摺、未具有其他保險身分,以及未領取其他政府紓困補助證明,但若沒有以上三項證明,政府也可以直接幫忙查。行政院發言人Kolas Yotaka上午受訪時表示,衛福部提供很多計算的公式,其實是政府機關內部的計算公式,民眾其實不需自己去算,政府出於善意想解釋給民眾聽,但民眾聽了反而覺得更複雜。Kolas表示,政府出於善意,想要解釋清楚,但如果已經造成民眾困擾,就必須簡化說明的方式,加強溝通,要做到讓人民了解滿意。
-
2020-05-06 新冠肺炎.周邊故事
我研發疫苗 臨床試驗需國際合作是關卡
國光生物科技公司今天宣布其開發新冠肺炎候選疫苗,注射新冠疫苗的小鼠血清抗體反應優異,可引發高力價中和抗體。醫界人士表示,台灣沒有新冠肺炎大流行、缺乏試驗對象,因此疫苗研發路上最困難的將是臨床試驗,勢必需要尋求國際合作,而政府在法規上給予的彈性與支持,也是影響上市時程的關鍵。台大醫學院實驗室數據顯示,血清稀釋倍數為1比320倍至1比640倍時,病毒抑制率均接近百分百。血清稀釋倍數為1比1280倍時,病毒抑制率逾九成;血清稀釋倍數為1比2560倍時,病毒抑制率達七成左右。台灣兒童感染症醫學會理事長李秉穎表示,上述試驗數據顯示候選疫苗確實有抑制病毒作用,不過若要評估其成果,還須同時看它可抑制多少病毒量,動物與人類接種後是否會出現生病或死亡這類不良反應,以及國內是否有能力大量生產等。因此外界難以具體評估,不過其後續發展值得期待。李秉穎認為,疫苗研發路上最困難的一步是臨床試驗,台灣截至目前並沒有新冠肺炎流行、沒有足夠的試驗樣本,需要與曾經發生大流行的國家進行國際合作,而尋求有願意合作的國家、達成合作共識、有適當的法規協助等均是關卡。談及法規,李秉穎表示,衛福部食藥署的態度相當關鍵。由於疫苗要打進人體,我國對於相關產品安全性審查要求高,然而管制越嚴格、就越延後上市時程,且有可能使更多感染者因病而死亡;即使在防疫與醫療細心照護下大幅減少死傷,缺乏疫苗期間的大動作防疫措施對經濟衝擊仍不容小覷。政府單位需要拿捏其中平衡,在把關疫苗安全性的前提下,適度讓相關法規有些彈性。高雄市立大同醫院院長陳彥旭表示,國內現階段的候選疫苗試驗均屬體外試驗,要真正通過三期人體臨床試驗順利上市,一般來說需要相當漫長的時間。
-
2020-05-06 新冠肺炎.周邊故事
國光新冠疫苗 邁向人體試驗
國光生技今天宣布,自行開發的新冠肺炎候選疫苗在台大醫學院進行疫苗試驗,在小鼠試驗中證實有效,接下來將加速人體試驗期程,期盼明年冬天讓全民接種。台大醫學院醫事檢驗暨生物技術學系教授張淑媛表示,實驗室團隊選擇毒性較強的新冠肺炎歐洲病毒株,透過溶斑減少中和試驗法,觀察國光候選疫苗中和病毒感染細胞的情形。結果發現,小鼠血清抗體經高度稀釋後,仍足以讓新冠病毒失去感染力,血清稀釋倍數從1比320倍至1比1280倍,其中和病毒的能力相當好。張淑媛表示,台大醫院於新冠肺炎確診者出院前採血檢驗,檢驗結果顯示其體內抗體效價不高,如果是接種疫苗,則可產生較高效價的抗體,不過尚未進行人體試驗,還無法斷言這款候選疫苗的保護力。國光生技董事長詹啟賢說,日前已與衛福部食藥署與醫藥品查驗中心討論,如何在顧及安全性和有效性的前提下,以緊急使用授權方案及早進入人體臨床試驗。詹啟賢表示,國光在全程製造的技術上,擁有完整的智慧財產權,不會受第三者或他國的牽制。「期盼明年冬天讓全民均有機會接種」,「台灣優先,夠了再支援國際」。台大的小鼠實驗數據顯示,血清稀釋倍數為1比320倍至1比640倍時,病毒抑制率均接近百分百。血清稀釋倍數為1比1280倍時,病毒抑制率逾九成;血清稀釋倍數為1比2560倍時,病毒抑制率可達七成左右。被問及病毒可能變異,日後影響疫苗接種效果的可能性多高?張淑媛表示,目前看來,新冠肺炎病毒在棘狀蛋白(spike protein)的變異不多,因此未來失效的可能性「應該還好」。至於頻傳確診患者復陽的情形,由於目前沒有實證顯示復陽者體內的病毒有感染力,復陽很可能只是被殺死的病毒陸續被排出人體外、因著檢驗技術靈敏而被發現。
-
2020-05-06 新冠肺炎.周邊故事
1萬怎麼領…陳時中也說難算 民眾罵翻
行政院長蘇貞昌前天宣布擴大紓困對象,要讓無保工作者「即日起」領一萬元補助,全台各鄉鎮市區公所昨天湧入民眾搶辦,但因今天才開放申請,且手續與計算公式複雜,讓民眾及第一線公務員罵翻天。昨天衛福部長陳時中數度試算公式給記者看,連他都忍不住說「真的很難算」。民怨四起龔明鑫道歉面對各界抱怨,行政院政務委員龔明鑫昨天出面道歉。他說,院長周一宣布後,許多民眾覺得是很好的政策,就趕著去申請,但行政步調沒明確說明,要向大家表達歉意;雖然衛福部事前有跟地方公所溝通,但中央跟地方政府聯繫的確要加強,讓民眾感到不方便代表還有很大改善空間,這兩天會把前置作業做好。他說,紓困方案事實上非常單純,無加保工作者,可以直接證明有工作,即便無法提出具體證明,只要切結也可以;所得方面只要申請人提供身分證字號,會透過財政部財稅資料直接處理;存款部分,正考慮透過聯徵中心處理,目標是希望民眾拿出證明的比例愈低愈好。有人領一萬有人三萬根據衛福部社工司公布的試算表,未投保軍、公、教、農、勞保等社會保險,家戶每人每月生活費為所在縣市家戶每人每月最低生活費的一點五倍到兩倍間的「無保工作者」,可領一萬元,但若家戶每人每月生活費低於一點五倍者,除了領一萬元,申請人為家中經濟主要收入者可多領一萬元,若家有懷孕六個月以上或分娩兩個月內婦女、六歲以下孩子、在學學生、身心障礙者、罹患重症者,每符合一項條件加給五千元,最高只能領三萬元。不過,公式中不但要以一到四月的家戶所得為基準計算平均收入,還要計算存款,且每人可有十五萬元存款可免納入計算,因此計算複雜。各地最低生活費標準不一,台北市領得到兩萬五千元的個案,在金門縣可能因收入過高不符請領資格。要附收入、單據、存簿因為怕有弱勢民眾聽不懂、不敢領,陳時中昨天在記者室不斷親自計算並解說,但他邊算邊說:「真的很難算」。陳時中表示,希望擴大方案能幫助到收入、存款有困難的民眾,擔心有些民眾的工作有難言之隱,不敢請領,因此在收入和存款的認定上,都會從寬認定。有民眾到蘇貞昌臉書抱怨,「區長說明要附上什麼家戶平均收入、去年報稅單據、戶頭的簿子要刷到最新那天,跟院長說法有很大出入…」受理相關業務的公務員抱怨每當擴大紓困消息一出都導致業務停擺。
-
2020-05-06 科別.感染科
漢他病毒增第四例 創五年同期新高
衛福部疾管署昨天公布,國內新增一例漢他病毒出血熱病例,為今年第四例,病例數創五年同期新高。昨天新增漢他病毒出血熱患者為北部40多歲男性,4月10日起出現發燒、腹瀉、全身痠痛等症狀就醫,因症狀未改善,於4月11日住院並通報,因第一次採檢結果無法確認,4月27日再次採檢,最近確診。患者近期無出國史,活動地以住家及工作地為主,工作地偶見老鼠,但未遭咬傷。相關接觸者無疑似症狀,衛生單位已進行個案活動地周邊環境調查、捕鼠、滅鼠及防鼠等防治作業,呼籲,落實「不讓鼠來、不讓鼠住、不讓鼠吃」三不措施。統計顯示,今年累計漢他病毒出血熱病例已達四例,個案居住地南部三例,另一例在北部,病例數高於2016年至2019年同期;全台自2010年以來累計18例,男性12例,占六成八,40歲以上14例,占77.8。漢他病毒出血熱為人畜共通傳染病,人類吸入或接觸遭鼠糞尿汙染帶有漢他病毒飛揚的塵土、物體,或被帶病毒的齧齒類動物咬傷,就有感染風險。主要症狀為突然且持續性發燒、結膜充血、虛弱、背痛、頭痛、腹痛、厭食、嘔吐等,約第3至6天出現出血症狀,隨後出現蛋白尿、低血壓或少尿,部分患者會休克或輕微腎病變,並可能進展成急性腎衰竭,經治療後病況可改善。
-
2020-05-06 新冠肺炎.防疫懶人包
快來申請 這張圖幫你算無保急難紓困金可領多少錢
衛福部加碼設置急難紓困金,具勞動力卻沒有投保軍、公、教、農、勞保等社會保險且符合條件者,五月六日起可至住家附近鄉鎮公所申請,每戶最低一萬元,最高三萬元,衛福部準備投入紓困金28億元,粗估35萬人受惠。紓困新制訊息發布後,各地區公所昨天湧入「求試算」的民眾,公所人員詢問電話也接到手軟,1957福利諮詢專線也被打爆,上衝到兩萬通。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特別試算,先請民眾釐清家戶總人數、一到四月的家戶總收入及總存款,再套用公式計算。申請者全家平均每人每月生活費,不得超過當地每人每月最低生活費兩倍,可獲得一萬元救助,且家戶內每人存款十五萬元免納入計算,讓更多人可以獲得紓困。針對平均每人每月生活費不超過當地每人每月最低生活費一點五者,還可以加權計算。 衛福部社工司長楊錦青表示,額外加權項目包含,申請者為家中經濟主要收入者,可加碼一萬元,另外,家庭中有懷孕滿六個月或分娩二個月內婦女、育有六歲以下幼兒、身心障礙者,符合一項就能多給五千元,原本基本的一萬元再加上加權後的金額,上限為三萬元。楊錦青解釋,此次申請條件,加入存款與收入,主要是望達到排富效果,通常老闆也屬於未加保勞保者,企業或是店面經營等,建議可申請企業紓困或是自營者紓困,此次的急難紓困金算是在各部會紓困金中最低的,盼能優先提供給真正弱勢,即時幫他們一把。陳時中表示,此次的以家戶為單位,並非指登記在戶口名簿的同戶籍人口,而是共同生活戶,由民眾自行據實申報,衛福部社工司科長蔡適如表示,政府雖未將共同生活戶列冊,但過去急難救助金發放時也是採共同生活戶,盼民眾據實申報。楊錦青表示,急難紓困金與其他部會的補助相斥,因此申請過其他紓困方案者,即使此次條件符合,也不適用本次急難紓困金的申請,不過,衛福部先前加發的生活補助適用對象不在此列,若有需求仍可申請。陳時中說,寧願多補助些人,也不要漏掉有需要補助的人。生活陷困審核標準表計算公式
-
2020-05-06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係金ㄟ!1萬元紓困補助 彰化市公所受理200多件
行政院長蘇貞昌昨天開記者會宣布行政院擴大紓困方案後,鄉鎮市公所電話被民眾打到爆,也有許多人直接到社會課詢問,但有公所人員因未能掌握細節內容,要求民眾明天甚至下星期再來申請,民眾詢問頻頻碰壁,懷疑到底領不領的到?但彰化市公所化被動為主動從昨天已開始受理,截至目前已有200件。新冠肺炎疫情影響,衛福部新增「急難紓困實施方案」補助對象,針對沒有投保公、農、勞保等社會保險,且收入低於最低生活費2倍者,每戶加發1萬元急難紓困金,明天開放申請。但擴大紓困方案公文與施行細節地方政府今天上午才收到電子檔案,彰化縣社會處明天上午將召集各公所社會課人員開會說明,彰化市公所則在昨天在蘇貞昌宣布後,已掌握補助對象要件,昨天與今天分別受理了200多件,市公所人員說,為了不讓民眾多跑一趟,初步審核符合條件者就收件受理,但還需要調財稅,才能確認是否真能領到1萬元。彰化市公所指出,申請案件中有許多是臨時工,也有小吃店、殯葬業者、工廠人員以及從事八大行業者,公所強調,1萬元急難紓困金是發給受到疫情衝擊者,有的失業者、家庭主婦、65歲以上長者,以及已領勞保退休金人員等都不符合申請條件。符合擴大紓困方案的民眾須準備身分證、戶口名薄、戶籍謄本、全家所有人今年1至4月的銀行或郵局存摺明細,到公所提出申請。
-
2020-05-06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紅到日本獲封「鐵人大臣 」陳時中:對台灣防疫覺得驕傲
新冠肺炎疫情全球擴散,台灣緊鄰疫情重災區,但挺過一波波危機,至今已23天本土零確診。台灣模式除了受到各國肯定,近日更有日本綜藝節目製作了台灣防疫特輯,並以衛福部長陳時中為主角,稱讚我國防疫團隊。對此,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表示,台灣模式世界各國都在報導,「覺得很驕傲」。日本男團「嵐」成員櫻井翔所主持的節目「教科書學不到的超級難題」,昨更播出一段影片介紹台灣防疫,當中還稱衛福部長陳時中為「鐵人大臣」(鉄人大臣),讓許多台灣網友們看了相當振奮。對於登上日本綜藝節目,陳時中對這些報導表示感謝,並且說台灣模式讓各國報導,感到非常驕傲。另外,也有媒體詢問是否曾討論邊境解封以及解封規模,陳時中則表示,世界各國都在解封,但解封完還是比台灣嚴格許多。目前除了重要經貿活動,與重要產業鏈有關的會想辦法寬鬆一點,其他沒有考慮。
-
2020-05-06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長者外勞遭禁足、機構禁探視 陳時中憂:心理傷害很大
台北市關閉社區關懷據點,許多衰弱和失智長者缺少社交活動,與家庭照顧者的關係變得緊張,另外因為擔心疫情,許多家庭要求長者和外勞都不要外出,導致長者心情鬱悶、情緒失控,毆打外勞的案件頻傳。但其實衛福部並未要求社區關懷據點關閉,長照司說隨時可以恢復。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今下午於例行記者會被問到這個問題,他特別向台灣數十萬辛苦的長照家庭喊話說,「我們從來沒有禁止外出!」陳時中表示,指揮中心一直以來的建議,都是希望大家維持好距離、戴好口罩,做好手部清潔衛生,沒有禁止外出。老人家如果一直關在家裡,「縱使身體沒有受到傷害,心裡的不安全感也是很嚴重的」,這是很不好的情況。新北市長侯友宜採取比中央更嚴格的防疫標準,目前暫時仍未開放長照機構探親。對於地方有這種情況,陳時中雖表示尊重,卻也語重心長表示,「長輩長期沒有跟家人見面,受到的心理傷害也是很大的。」
-
2020-05-06 癌症.肝癌
肝癌是沈默殺手 醫師籲超音波檢查護肝
花蓮一名48歲林姓男子,近來胃口不好、體重減輕而就醫,經腹部超音波發現肝臟長一顆3公分腫瘤,讓他非常錯愕。門諾醫院表示,台灣是B、C型病毒性肝炎流行區域,而且肝是人體沉默的器官,呼籲40歲以上民眾除抽血檢查外,記得要做腹部超音波檢查,有助於發現腫瘤,及早治療。門諾醫院腸胃內科醫師戎伯岩說,肝腫瘤包含惡性及良性,若證實是良性腫瘤,就不用太過擔心。肝臟的良性瘤中,以血管瘤最常見,再來是良性結節性增生,腺瘤則較少見。惡性腫瘤就是肝臟惡性腫瘤,如肝癌、膽管癌、轉移癌,往往是身體出狀況才發現。多數的肝硬化和肝癌是由慢性B、C型肝炎而來,根據衛福部的統計資料顯示,肝癌是台灣癌症死亡的第二大原因,每年約有7000名患者死於肝癌,這個數字比起新冠肺炎似乎有過之而無不及。戎伯岩醫師表示,酒精、黃麴毒素,部分化學物質,也是誘發肝癌發生的危險因子,肝臟是沈默的器官,沒有痛覺神經,等到身體功能開始異常而準備就醫時,可能已罹患肝炎、肝硬化,甚至是肝癌。戎醫師指出,目前現有的診斷工具包含超音波、電腦斷層、核磁共振等,新的診斷檢查工具,包含對比劑超音波、內視鏡超音波等能更快發現腫瘤。超音波沒有輻射線也非侵入性檢查,不傷身體也不會感到不舒服,民眾若能保持警覺,注意身體變化,定期接受腹部超音波追蹤,並配合醫師的檢查治療,及早發現治療。
-
2020-05-05 新冠肺炎.防疫懶人包
懶人包/擴大紓困5/6起申請,我有符合資格嗎?圖表幫你算
新冠肺炎疫情造成許多行業及工作者經濟衝擊,勞工紓困貸款自4月30日起開辦,另行政院加碼提供1萬元紓困金將於5月6日起開始申請,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表示,可善用圖表進行計算。行政院加碼的新增「急難紓困實施方案」補助對象,放寬對無投保公、農、勞保等社會保險且收入低於最低生活費2倍者,每戶加發一萬元急難紓困金,可利用以下衛福部製作的圖表計算,了解自己是否符合資格。紓困對象生活陷困審核標準表計算公式作業流程申請表下載>>doc檔>>odt檔>>pdf檔
-
2020-05-05 新冠肺炎.周邊故事
陳時中:台灣目前還沒收到WHA邀請函
台灣在新冠肺炎防疫成績亮眼,今年台灣是否可以參與WHA會議邀備受關注,但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衛福部部長陳時中表示,目前未收到邀請函,今年確定採線上會議,總時間縮短,發言從五分鐘縮短到兩分鐘,也不是所有團體都可以發言,受邀團體不見得可以發言。世界衛生組織(WHO)昨天開記者會時,現場有媒體提問有關讓台灣加入WHO,秘書處回應,49年前就決定了中國是唯一合法代表,而且台灣能否必須由所有會員國決議,不是秘書處說了算。對此,陳時中表示,這是一個官僚式的回答,當然以秘書室的位置沒有權限去決定,但WHO有責任去處理。「49年前的決定,不要說49年了,7年2年都可以改」根據世界衛生人權的需求,有錯或未完全的,當然應該要改。這個回答其來有自,但是不負責任。
-
2020-05-05 新冠肺炎.周邊故事
擴大紓困 陳時中用圖算給你聽
因應新冠肺炎疫情,衛福部表示新增「急難紓困實施方案」補助對象,放寬對無投保公、農、勞保等社會保險且收入低於最低生活費2倍者,每戶加發一萬元急難紓困金,將於5月6日開放申請。對此,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表示,方案將於明天實施,可善用圖表進行計算。陳時中表示,因應疫情,擴大急難紓困,其中幾個條件包括:原來有工作、因為疫情有影響受到生活困難,由政府幫忙,當中不包括軍公教、農保、勞保等,因為這些有其他保險在做。因此,放寬的部分為凡未加入軍、公、教、勞、農保等社會保險,家戶收入和存款加總,扣除每人存款15萬元後,全家平均每人每月生活費不超過當地每人每月最低生活費兩倍,都可獲得一萬元急難紓困金。其次,以家戶為單位,家戶指的不是戶口名簿戶,而是共同生活戶,換句話說你一人生活、或是家中幾人生活,都符合這樣的條件。陳時中表示,雖然不容易說清楚,需要消化一下,但可利用衛福部製作的圖表計算,了解自己是否符合資格。其餘詳情可參考衛福部網站:https://topics.mohw.gov.tw/COVID19/cp-4715-53040-205.html
-
2020-05-05 科別.精神.身心
防疫情緒緊張加衍生家庭糾紛怎麼辦?聽醫師建議
在疫苗和特效藥還沒出現前,高規格新冠肺炎防疫措施讓精神科、皮膚求診人數增加。衛福部桃園醫院身心內科主任蔡孟釗指出,某些民眾以往和家人的關係較疏離,而在居家檢疫足不出戶的情況下,與家人相處反加重緊張的情緒,衍生爭執或家暴情況。另外,防疫期間也有民眾表現面臨各方面的壓力有負面情緒,感到無助而採用藥物或酒精等傷害身體的物質來紓壓。醫師建議無論是居家檢疫或減少外出者,可以利用此時做一些家事,試著了解另一半過去做家事的情境,增進家庭關係。雖然要維持社交距離,但隔離者還是能透過視訊連絡家人朋友,試著讓彼此的心更親密,讓對方感受到此刻是安全的,而且要一起渡過疫情。新冠肺炎也讓身心科患者卻步,即使藥都吃完了,仍因疫情不敢回門診拿慢性用藥處方,更甚者因停藥而焦慮症狀復發,增加飲酒和吸煙量。如因居家隔離或居家檢疫無法親自就醫,可委請家人協助;不敢到醫院就醫者,亦不妨主動聯絡醫療院所,當地醫療院所亦對疫情期間有相關措施協助。衛福部提供1925安心專線電話諮詢,和各地衛生局均有提供專線諮詢就醫及心理問題。。衛福部桃園醫院團隊治療確診對象時,除了隔離病房的專責護理師和醫師們,臨床心理師也是給予患者心理支持的重要成員。醫師表示,患者常見的擔心如自己會不會傳染親友,也擔心自己的病情會惡化變成重症,如果出院會不會復發,也想到以後在職場、社區會不會遭歧視,想到這些,也會有自責和罪惡感,伴隨出現失眠,不安,肌肉緊繃,頭痛等身心症。類似的情形也會出現在醫護人員身上,因高張的壓力出現行為改變,如不敢接觸家人,失眠,易怒,不能專心,回家不斷清潔身體等。醫師表示,對確診者和所有配合防疫措施的民眾要給他們正能量,讓他們明白隔離和治療是一種付出,感謝他們保護台灣人民,避免疫情擴大。
-
2020-05-05 科別.呼吸胸腔
多數氣喘患者依賴急救吸入劑 醫界:可能提高惡化風險
台灣約有兩百萬名氣喘患者,台灣胸腔暨重症加護醫學會今年調查顯示,八成四氣喘病患對急救吸入劑呈現中高度依賴,長此以往可能使患者惡化風險不減反增。台灣胸腔暨重症加護醫學會公共事務小組委員傅彬貴表示,許多氣喘患者感到不適時,會自行赴藥局買急救吸入劑(SABA)來緩解症狀。然而,氣喘為一慢性呼吸道發炎反應,患者應使用含有抗發炎的吸入型類固醇藥物加以治療,即使無症狀時仍應長期規律使用,而非依賴急救吸入劑。傅彬貴表示,急救吸入劑雖能快速使氣管擴張,卻無法降低發炎反應,因此長期使用可能提升死亡風險。根據今年全球氣喘治療指引,如果氣喘患者經常性使用急救吸入劑、使用量達到一年三瓶以上,可能提高氣喘急性惡化風險。但台灣氣喘患者似乎普遍有依賴急救吸入劑的現象;根據台灣胸腔暨重症加護醫學會今年針對國內八家醫院共400名氣喘患者進行調查發現,高達八成四的氣喘病患對於急救吸入劑的使用認知屬於中高度依賴,而三成一的病患氣喘控制不佳且每周使用這款藥品的次數大於三次。今天是世界氣喘日,衛福部健保署、台灣胸腔暨重症加護醫學會、中華民國診所協會全國聯合會等單位共同簽訂「健康肺氣喘卓越計劃」合作備忘錄,盼醫療院所將正確的治療觀念帶給民眾,並合作精進國內氣喘管理與照護。
-
2020-05-05 新冠肺炎.防疫懶人包
無保一萬元急難紓困金怎麼申請?衛福部用圖說給你聽
因應新冠肺炎疫情,衛福部新增「急難紓困實施方案」補助對象,針對沒有投保公、農、勞保等社會保險,且收入低於最低生活費二倍者,每戶加發一萬元急難紓困金,五月六日開放申請,預估八萬人受惠。根據衛福部公告最低生活費標準,非六都縣市民眾收入介於一萬八千五百八十二元至二萬四千七百七十六元,即可申請;六都部分,台北市為二萬五千五百○八元至三萬四千○一十元,新北市二萬三千二百五十元至三萬一千元,桃園市二萬二千九百二十二元至三萬五百六十二元,台中市二萬一千九百八十四元至二萬九千一百九十二元,台南市一萬八千五百八十二元至二萬四千七百七十六元,高雄市一萬九千六百四十九元至二萬六千一百九十八元,金門及連江縣為一萬七千四百七十二元至二萬三千二百九十六元。衛福部表示,擴大方案採書面審核,民眾填具申請書並檢附相關證明文件,向居住地公所提出申請,每戶一次為限。農委會主委陳吉仲表示,根據主計總處的最新資料顯示,農家所得為一百一十萬元、其中來自農業收入為廿六萬元,來自非農業、兼業的收入為八十四萬元,這次疫情對農業部門是雙重影響,才會提出一萬元紓困。
-
2020-05-05 科別.骨科.復健
七旬婦換膝怕痛 醫師一招讓她術後當天就下床走
南投縣七旬宋姓婦人雙膝疼痛多年,近半年痠軟無力,無法久站,還出現喀喀聲,經診因退化性關節炎致膝蓋變形,膝關節軟骨也磨損殆盡,但她憂術後疼痛抗拒動刀,醫師因此以微創關節置換手術搭配雞尾酒療法,術後當日就能下床走路。衛福部南投醫院指出,退化性關節炎是中老年人常見的疾病,主要為關節過度使用、磨損、肥胖、外傷等因素, 初期症狀不明顯,但晚期可能會出現關節疼痛、僵硬、變形等症狀,宋姓婦人就是出現上述狀況,因此求診就醫,並接受治療。而退化性關節炎治療多為藥物、針劑及手術治療,不少年長者擔憂術後疼痛,部分家屬不捨長輩動刀,也怕損及日後行動靈活度,因此抗拒人工膝關節置換手術,寧可忍痛拖延,反而因長期疼痛導致憂鬱、社交退縮,生活品質大受影響。國軍台中總醫院支援南投醫院骨科醫師陳建甫說,宋婦就是怕術後疼痛一再推遲手術,因痛到寸步難行,診出其膝蓋外觀變形,雙腿膝關節的軟骨均磨損殆盡,無法再忽視,經過討論以微創人工關節置換手術加上雞尾酒療法,改善疼痛狀況。其中,雞尾酒止痛療法就是置換人工膝關節後,將調配好的雞尾酒止痛藥物注入關節周邊,達到止痛、消炎等效果,大幅降低疼痛感;並以股神經注射麻醉,達到預防和緩解術後疼痛,宋因此術後當日就能下床走路、復健,也縮短住院時間。院方表示,使用雞尾酒止痛療法可減輕患者術後疼痛,復原快能早點下床活動,縮短復健時程,更減少傷口腫痛、血液栓塞風險,並加速肌肉修復,因此建議患者面對退化性關節炎應與骨科醫師共同討論、評估全人工膝關節手術的治療方式。陳建甫也提醒,經專業醫療評估,醫師會針對不同的退化程度,給予個別適合的治療方式,而預防退化性關節炎的發生,最好的方法,除了平時應控制體重,別進行超過負荷的運動,並適當休息才能有效避免關節受傷。
-
2020-05-05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衛福部:隔離檢疫期滿 停止手機定位
朝野立委關注居家隔離及居家檢疫民眾個資及隱私。衛福部以書面回覆表示,電子監控不涉及通訊內容的蒐集、處理與利用,目的是為掌握相關民眾遵守檢疫規定,防疫情擴散;每位居家隔離及居家檢疫者在隔離或檢疫期滿時,即停止手機定位,監控系統的使用均具登錄權限限制。衛福部表示,由於居家隔離及檢疫者的管理及資料運用涉及多部會,目前規畫由國發會參考歐盟等國家做法,提出各機關應落實個資保護法的相關原則,供各單位依循。衛福部表示,未來會加強提醒相關單位,妥適保存運用的個資,並依法在個資蒐集的「特定目的」消失或期限屆滿時,主動或依當事人的請求,刪除、停止處理或利用其個資。行政院資通安全處處長簡宏偉日前在回覆立委答詢時也說,待疫情結束,相關資料將會主動刪除,電子圍籬系統也會停止運作。法務部表示,若有行為人違法蒐集、處理或利用個人資料者,可依個資法處以刑罰,確保民眾祕密通訊自由及隱私權不受非法侵害。
-
2020-05-04 橘世代.健康橘
防疫在家免焦慮 中醫師:按摩穴道鎮定心緒又助眠
新冠肺炎疫情嚴峻,人類面對疾病的不確定性,易產生不安感,神經緊繃,因防疫又長時間悶在家,焦慮加劇。中醫師建議,可揉壓3穴位鎮定心緒、自我保養,35歲以上者最好得找時間曬太陽,增加褪黑激素助眠。衛福部南投醫院中醫科主任顏素美指出,長期緊張焦慮、精神壓力或情緒煩惱,恐致頭痛、失眠、多夢、醒後困倦、腦力衰退、體力衰退、心情煩躁等症狀,這些不是腦的器官病變或特定精神疾病,統稱「神經衰弱」或「自律神經失調」。面對疫情緊張引發情緒焦慮 ,中醫科建議,可揉壓神門穴、內關穴和耳神門穴3穴位,平定心情、幫助睡眠,平時在家看電視或追劇也可按此3穴道做自我保養;此外,也得找時間去戶外曬太陽,能幫助容易入睡,尤其是35歲以上的民眾。顏素美說,由小指和無名指交叉處向下延伸到手腕的橫紋,二者交接點、筋內側凹陷處即「神門」;掌面腕橫紋中間向肘方向延伸三橫指長度,兩筋之間的凹陷處為「內關」;另耳上第一凹窩上緣,外3分之1處為「耳神門」。按壓穴位時,不需要過度用力揉壓,只要有感覺到酸、麻、脹、痛時,便可達到緩解效果,消除緊繃情緒;人35歲以後,褪黑激素分泌下降,平均每十年降低10到15%,褪黑激素減少,會導致睡眠紊亂,若又碰上焦慮恐,將更睡不安穩。她表示,陽光能有效製造褪黑激素,失眠及35歲以上的人適合早上曬太陽,頂著晨光,在住家陽台或大樓庭園練瑜伽、土風舞、氣功或走路等輕度戶外運動,每次半小時至1小時,有助於轉移緊張情緒,降低精神壓力,也幫助晚上容易入眠。睡前泡腳也能助眠,人體12經脈中,有6條起於足部,分布60多個穴位,睡前泡腳能刺激這些穴位,達到促進氣血運行,調節臟腑功能,疏通全身經絡,熱水也能刺激腳部末梢神經,對大腦皮層產生抑制作用。就寢前泡腳則以水溫40到41℃,泡20分鐘為宜,顏素美指出,睡前泡腳能使腳部毛細血管擴張,加快血液循環,使腦部感到輕鬆,消除疲勞,加快入睡;暫時性失眠的民眾,也能透過上述建議調整生活習慣,改善睡眠品質。南投醫院也提醒,倘若因焦慮出現持續性失眠,且症狀未改善甚至惡化,就應考慮尋求身心科醫師協助。 【關於更多「睡眠」精選特輯↘↘↘】。睡前忌洗澡? 醫師推9招找回一夜好眠。想睡得更好 上床前做對3件事。如何讓肌肉休息?睡眠品質是關鍵! 歡迎加入橘世代社團 一群關愛自己、健康生活的熟齡世代,用橘世代的熱情彼此鼓勵打氣,分享養身保健、家庭關係、更年期保健與健康飲食等資訊,為第二人生做足功課,活出精彩活力!【我要加入專屬社團】打造亮麗熟年!
-
2020-05-04 橘世代.健康橘
疫情後的我們,是否能具備當初的心肺能力?
衛福部桃園醫院新屋分院復健科物理治療師李宥蓉指出,新冠肺炎去年底迅速傳播,由於屬於飛沫等媒介傳染,因此,除了勤洗手與戴口罩之外,減少外出到人多的地方是降低感染風險的方式之一。 不過當民眾從頻繁的動態活動生活,轉而減少出門也減少活動,那麼一段時間後,心肺耐力也隨著明顯下降;很快的會發現,以往可以輕易執行的活動或運動變得吃力。 游小姐日前到醫院很緊張地問李宥蓉物理治療師,「我以前都能連續在跑步機上跑一個小時,但最近發現我跑大概20分鐘就開始喘了」,這種情況是否需要就醫檢查呢?李宥蓉表示,一段時間沒運動之後,心肺耐力的確會下降,以致於執行先前強度的運動,會變得氣喘如牛,而且「也許牛都沒有你這麼喘」。不過防疫期間,如何維持良好心肺耐力或重新找回心肺耐力,已成為防疫重要議題,到底該怎麼做才能增加心肺耐力?李宥蓉說,心肺耐力較不足者,可以利用呼吸訓練增加呼吸換氣的效率,降低呼吸困難的程度,達到呼吸再訓練的效果。另外,對於一般因為減少運動量而能力下降的人,可以選擇適合自己的運動強度,做15至30分鐘的連續運動增進心肺耐力。 李宥蓉推薦以下適用於居家訓練心肺耐力的運動:1.推手/抬手踏步2.原地抬腿跑體能較不足者可降低難度,以踏步運動代換。3.水平/十字開合跳,這項活動難度較高,若肌肉穩定度不足或下肢有退化現象,需評估自身能力後再行施作,以免受傷。李宥蓉師提醒,運動過程中出現不適的情形,請停止該項運動,若較嚴重且影響生活品質者,需就醫尋求協助。【熟齡健康大小事↘↘↘】。被健身房嚴謹訓練嚇壞? 試試通勤時間輕運動。新冠肺炎少出門/15分鐘教練課!養好肌力、練出平衡感。一活動就喘?小心「心臟主動脈瓣膜狹窄」找上你 歡迎加入橘世代社團 一群關愛自己、健康生活的熟齡世代,用橘世代的熱情彼此鼓勵打氣,分享養身保健、家庭關係、更年期保健與健康飲食等資訊,為第二人生做足功課,活出精彩活力!【我要加入專屬社團】打造亮麗熟年!
-
2020-05-04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名家破解新冠肺炎/李明濱:疫情趨緩 應注意心理重建
美國紐約市一名急診室主任因面對無止盡的病人與死亡,崩潰自殺;四月初,桃園一對同居男女,也被發現在居家檢疫期間燒炭輕生。新冠肺炎疫情延燒,全球民眾心理健康受到嚴厲考驗,全國自殺防治中心主任李明濱提醒,政府與國人應關注疫情後的心理重建工作。疫情影響情緒 數據不容忽視李明濱表示,疫情發生當下,心理創傷主要屬於急性期,焦慮不安、緊張,此時最需要的是資訊提供,指揮中心每天舉行記者會,讓民眾知道疫情變化,有助於穩定民心,根據調查,僅有百分之六民眾因為疫情而有情緒困擾的問題,整體還算平穩。但不論醫院或學校自殺通報,三月疫情最為嚴峻時,首次通報自殺個案為一八一八人,較二月一三八九人明顯上升許多;而明顯多於去年同期一七三九人。李明濱說,嚴重憂鬱症患者、性格較為敏感者、居家檢疫者屬於高危險群,受到疫情影響,情緒明顯變化,甚至萌生自殺意念。檢疫、隔離壓力大 應多關懷李明濱說,疫情嚴峻時全民都專注於防疫,失落感尚未出現,但疫情趨緩後,隔離政策帶來的經濟、家庭問題是全面性的,經濟壓力慢慢浮現,如又伴隨失業、離婚、家庭暴力等壓力,自殺率恐將增高,提醒政府,防疫做得好,但須開始注意心理重建工作。「曾接受居家檢疫或居家隔離是需要關注的高危險群。」李明濱說,我國至今超過十二萬人接受過居家檢疫,近一萬人居家隔離,當自由突然受到剝奪,內心承受可能確診的不安,以及暫時無法工作的經濟壓力,且解除隔離後還會面對被汙名化、標籤化的壓力。心理影響 恐一兩年後才發作李明濱說,心理層面的影響不一定在疫情當下顯現,以過去九二一震災、SARS為例,有些人在天災、感染後一、兩年才發生;以國家立場來看,不能因為疫情緩解就認為:「疫情過了,大家就平安囉!」台灣建構精神衛生醫療網及安心專線,迄今已有十年經驗,民眾如需就醫,可近性也高,不過,李明濱認為,心理重建絕非衛福部所能負責,須跨部會整合,例如提供紓困、支持工作。此外,民眾應利用政府或自殺防治中心開發的心情檢測工具,關心自己及親友情緒變化,不要害怕尋求協助。
-
2020-05-03 該看哪科.婦產科
妊娠糖尿病媽媽謹記 這3類食物影響血糖
衛福部桃園醫院營養科主任范純美營養師表示,妊娠糖尿病的媽媽在孕期中,經常會覺得肚子餓又怕血糖飆高,不知如何控制飲食或選擇食物,更擔心嚴格的飲食控制是否影響肚子中的寶貝營養與健康;有妊娠糖尿病的媽媽一定要謹記,均衡飲食6大類食物含有醣類的食物,包括「全榖雜糧類」、「水果類」、「乳品類」,這3類是主要影響血糖的食物。蔡純美說,準媽媽必須適量攝取醣類食物,搭配優質蛋白質食物與膳食纖維,建議1天4到5餐少量多餐,這樣一來不僅可以穩定血糖還有飽足感。不過每位準媽媽的情況不一樣,血糖的控制需要清楚知道一天需要攝取多少醣類,以及點心餐次的分配,可以尋求營養師協助設計符合個人化需求的飲食,而懷孕中血糖的控制除了飲食,運動方面也可以選擇健走、游泳,並做每日血糖監測、飲食紀錄才能穩定控糖。
-
2020-05-03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喝次氯酸水「抗菌液」的荒謬 專家提醒千萬不可以模仿
日前韋恩曾建議大家次氯酸水不適合拿來噴手用,已經有一些朋友不以為然,憤憤不平的想與我辯論。但是近來旺旺做了很多水神裝在寶特瓶裡,也有送的或是賣的。很多人批評這寶特瓶包裝太像包裝飲料,怕被誤食。結果旺旺大老闆蔡衍明與旺旺集團台北水神事業部總經理高雅鈴居然都當眾表演一口喝入,真是嚇壞了許多有識之士,韋恩建議這千萬不可模仿。一個東西是不是食品,能不能拿來食用,在一個講文明的國家社會裡,絕對要以科學證據為基礎,然後形諸於法規規定,絕對不能感情衝動用事,這年頭沒人應該要當神農氏。而旺旺人士做出來的示範表演,其實是混淆了作為消費者/一般民眾或是作為廠商的責任,因為這兩種責任截然不同。如果你是代表個人,說真的那就是風險自負,其實世界上本來就有很多異食癖者,愛吃土、鐵釘、肥皂、頭髮的人都有,自己愛怎麼吃就怎麼吃,事後造成身體的傷害也就自己處理面對,不會有法律責任。但是作為一個廠商,就有責任為消費者的安全健康負責任,如果消費者聽從你錯誤的意見造成安全健康上的傷害,那就不對了。所以關於水神喝下肚這件事情,韋恩希望回歸法規面探討,大家一起思考這樣做對不對,或該不該學。如果次氯酸水要可以食用,那就得當食品看待,食品就該遵照食品安全衛生管理法的規定,那我們看看食品安全衛生管理法是怎麼規定一個東西是不是合法食品的吧:食品成分合格?食品成分分為食品原料與食品添加物兩大類,基本上是以使用量與功能做區隔。但是在核可使用的食品原料與食品添加物清單中,並不見次氯酸這一項。所以可以當食品嗎?韋恩認為:否定理由:事實上,食藥署只有公告次氯酸可以作為食品清潔劑使用,如果要來清洗食品,僅規範「除生鮮即食食品(如:生食用蔬果、生食用水產品),或其他於製程中無法經加熱等有效殺菌方式進行處理,有使用消毒成分之必要,否則可能有導致食品中毒之虞的食品外,使用前應由業者備齊該消毒成分之使用目的與方式,及國際組織與先進國家准用相同用途之評估資料,向衛生福利部提出申請,經核准後,始得使用」。而且在食品中不得殘留超過1ppm。這1ppm的限量可比水神宣稱的含量低太多了。廠商資格合格?依照法規,食品業者應向中央或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申請登錄,始得營業。也就是說,食品必須生產自合法工廠,而且進行登錄(非登不可等系統)。韋恩認為:存疑理由:水神生產廠是來自合格食品廠?有登錄嗎?韋恩上非登不可可是查不到這一項。分廠分照有做到嗎?依照法規,食品與非食品要分廠分照,非食品不能用食品廠來生產的,衛福部之前已經清楚表明次氯酸水僅為一般洗潔劑,並非政府核准的食品添加物,所以依規定不該由食品廠生產的。韋恩認為:存疑理由:依照食安法,食品或食品添加物之工廠應單獨設立,不得於同一廠址及廠房同時從事非食品之製造、加工及調配。所以韋恩認為這裡面疑點蟲蟲啊,這樣的當眾飲用是個錯誤示範。主管機關是不是該出面處理,以制止亂象呢?不要到時候有人喝出問題來,也是後悔莫及。台灣是個法治社會,什麼事都該先求合法才是。有關次氯酸水的事情,我聽過太多人的詭辯,說是台灣法規太嚴格,以致業者無法獲得登記;或是在美國是合法的;或是根本對法規採取乾脆避而不談。韋恩只覺得,不採法治原則而採人治口傳,你是活在清朝還覺得這種話術可以唬得了人?原文出處:韋恩的食農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