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6-28 養生.生活智慧王
搜尋
行動電源
共找到
17
筆 文章
-
-
2024-06-27 養生.生活智慧王
搭郵輪旅行和在陸地度假需求大不同 專家提醒5用品一定要帶上
對第一次搭郵輪的旅客來說,打包行李時除了考慮下船旅遊的目的地,也要考慮待在船上的時間。經營郵輪旅遊業務的黛博拉•班克斯(Deborah Banks)和丈夫以賽亞(Isaiah)表示,郵輪旅遊所需準備的行李與一般僅在陸地度假大不相同。今日美國(USA Today)報導指出,以下是郵輪旅行一定要帶的五種用品:1.合適的服裝郵輪或許是夾腳拖與夏威夷衫的同義詞,但對服裝的要求也各有不同。儘管氣氛變得越來越輕鬆,但在有正式活動的夜晚,旅客仍需準備較為講究的服裝;依據路線與地點的不同,可能包括燕尾服、晚禮服、有領口的襯衫等正式服裝。許多郵輪還會舉辦主題派對,例如要求穿全白色服裝或以1980年代為主題的復古趴。此外,郵輪上四處皆是泳池、甲板,別忘了帶件泳裝。2.旅行證件班克斯提醒遊客要準備好旅行所需的證件。有些郵輪不要求旅客攜帶護照,只需其他形式的身份證件,但多數仍要求攜帶護照;儘管沒有強制要求,美國國務院也建議攜帶護照。此外,有些目的地還需要簽證等其他文件,班克斯建議隨身帶一份旅遊保險的複印文件。3.個人藥物許多郵輪上都有醫療設備及可以開藥的工作人員,但因藥物種類有限,一定要帶上個人經常服用或在旅程中可能需要的藥物。疾病防治中心建議出國的旅客攜帶足夠旅行期間所需使用的藥物,最好還要多帶一些,以防行程延誤。4.充電設備當手機或平板等電子裝置沒電時,行動電源與額外的充電電池就能派上用場,尤其是當郵輪停靠港口、旅客準備下船時。班克斯說,如果打算帶著相機或手機上岸,要有可充電的設備,因為參加岸上旅遊,往往會待上8小時甚至一整天,手機隨時可能沒電,最好有充分的準備。5.防曬用品在甲板躺椅上曬太陽,是搭乘郵輪的一大享受,但記得要帶上防曬霜。某些防曬霜在郵輪停靠的目的地是禁用的,最好提前做些研究。另外,太陽眼鏡同樣不可或缺,不僅在陽光明媚的加勒比海,在南極洲等地亦是如此,水面、雪地與冰山所折射的強光會對眼睛造成傷害。責任編輯:辜子桓
-
2024-06-15 養生.生活智慧王
台電示警「3C充電7個做法」恐釀火災!睡覺時充電整晚秒中
準備關燈睡覺或外出時,發現充電中的3C或電器等還沒充飽,你會先拔掉電源,還是放著繼續充?電器在充電時需外出 建議先拔除電源台電電力粉絲團建議,先拔除電源,因為電器在充電時仍需留意,有任何情況才能即時發現處理。手機、行動電源、平板、充電式電器等,大多採用鋰離子電池或鋰聚合物電池,沒充飽也可先拔電源,不會影響電池的壽命!充電時要注意 7大注意事項莫輕忽1、避免在無人看管或夜晚睡覺時充電2、依說明書的指示進行充電3、周圍不要有易燃物4、不要在太潮濕、高溫的地方充電5、最好使用原廠充電線,效率較好也安全6、充電線老舊、破損要記得更換7、有異味或膨脹等情況,要立即拔電源鋰離子電池高溫易劣化 遠離熱源為上策台電電力粉絲團補充說明,鋰離子電池在高溫的環境會加速電池內部材料劣化,讓電池提早老化、縮短壽命,正確使用方式就是遠離熱源,不要放在陽光可直射的窗邊及密閉車內。若是手機出現過熱時,最好是先關機來降溫,也要避免邊充電邊使用的情況,電池同時間進行充電和放電肯定會很燙!手機充電起火 牢記3點阻憾事另外,手機充電起火大多是因短路造成,建議用原廠的電池、傳輸線與充電器;當充電器老舊、破損要記得更換;充電時周圍盡量不要有易燃物!廢棄電池要回收 丟進垃圾車恐影響生命安全值得一提的是,大家都知道廢棄電池要回收,不可視為一般垃圾丟棄,尤其是行動電源跟手機的鋰電池,若直接丟到垃圾車內,垃圾車在轉運擠壓時,引爆火花冒出濃煙恐釀災,危害到清潔隊員及民眾的安全。台電電力粉絲團指出,碳鋅電池、鹼性電池、鋰電池及可充電電池等都要回收,可送到公告有設置回收設施的超商、超市、量販店、藥妝店或攝影器材行等處回收,也可分類好,交給清潔隊資源回收車回收。除了行動電源跟手機的鋰電池,以下物品也請勿直接丟入垃圾車:.高壓瓶罐(髮膠罐、造型噴霧、芳香劑、殺蟲劑、瓦斯罐、噴漆等).滅火器及瓦斯桶.金紙或香灰餘燼.食用性粉狀物責任編輯:陳學梅
-
2024-06-15 養生.生活智慧王
出國要帶什麼?超實用出國旅遊必備物品藥品清單 懶人免煩惱!
暑假即將到來,又是出國旅遊高峰。外出遊玩要玩的盡興,事前準備不可少。出國要帶什麼?行前準備事項有哪些?《元氣網》為您整理必備物品清單。常備及備用藥品1.上呼吸道疾病:綜合感冒藥、解熱止痛藥出去玩最怕身體突然出狀況,尤其如果是老人或小孩隨行,情況可能又更麻煩。而且出國就醫不方便又貴,所以最好自備一些備用藥品,如果有小問題吃點藥可以緩解症狀。2.腸胃疾病:胃酸抑制劑、腸胃藥、止瀉劑旅遊疾病中以吃壞肚子最常見,因此常聽見「旅遊者腹瀉」的名詞。人體到了新環境,會因為當地的水質、土質不同而出現反應,症狀輕微,只需要多休息補充水分,若是嚴重到嘔吐、水瀉,一定要盡速到醫院就醫。3.蕁麻疹或過敏性鼻炎等過敏病症:抗組胺劑、吸入劑…有過敏史民眾,到國內外旅遊的過敏病症,分為食物過敏、花粉過敏、環境過敏。食物過敏通常會呈現在皮膚,出現紅疹、皮膚癢等狀況;花粉過敏則會出現鼻塞、流鼻涕、胸悶等問題;環境過敏可能是天氣太冷或是環境太髒,同樣會有皮膚癢、流鼻涕等症狀。建議民眾攜帶抗組胺劑、吸入劑和腎上腺素注射器,可在問題發生後立即用藥。4.失眠、時差問題:習慣的枕頭、安眠藥有些人出去住飯店旅館會認床而失眠,若有認床問題的民眾,可以攜帶習慣的枕頭一起旅遊,或是睡前泡熱水澡。若是長期有失眠問題,事前記得找尋醫師開立安眠藥的處方。5.暈車藥容易暈車、暈船、暈機的人,應在上車、上船前半個小時到一小時先吃藥預防。6.慢性病用藥:長期控制病情的慢性病,尤其像高血壓、心臟病、糖尿病等患者,出國前須備足夠藥量,建議可多帶幾天份藥量,以免遺失或其他突然狀況。7.高山疾病:丹木斯、威而鋼如要去國外爬高山,一定注意預防高山症發作。常見用藥有丹木斯(Acetazolamide)、類固醇(Dexamethasone)、鈣離子阻斷劑(Nifedipine)和威而鋼(Sildenafil)等。以上藥品皆須由醫師謹慎評估後處方,建議行前先掛醫院旅遊醫學門診,確實依醫囑指示服用。8.登革熱:如果到衛生條件比較差的國家,止瀉藥、防蚊液備著比較安心。旅遊保險旅途中狀況難料,一般都會建議行前購買保險。建議的旅遊險包括:1.旅行險:最基本的就是旅行平安保險。2.旅平險+傷害醫療費用附加條款:保障旅遊期間受傷就醫衍生的醫療費用支出風險。3.旅平險+海外突發疾病醫療健康保險附約:保障在海外因突發疾病住院、門診或急診診療所需之費用風險。4.旅行不便險:保障因旅程取消、班機延誤、旅程更改、行李延誤、行李損失及旅行文件損失等相關風險。防疫用品近期新冠疫情再度捲土重來,Omicron變異株流行;而國人最常去的日本,最近「鏈球菌中毒休克症候群」患者也大增,致死率高達30%至70%。因此出遊若到人多的地方,仍要注意,口罩、酒精、乾洗手等用品最好隨身帶著。特別要提醒的是,酒精棉片或是濕紙巾如果要放到手提行李中,一樣受液體限制規定,建議只要帶會使用的數量就好,其他的需放入託運行李中。打疫苗如果你要到非洲國家,如肯亞觀賞動物大遷徙,可能需要先接種黃熱病疫苗、腦脊髓膜炎疫苗、傷寒疫苗、瘧疾預防用藥,通常人體需要大約二週的時間才能產生完整的抵抗力,建議提前做好準備。如不清楚欲前往的國家是否有流行疾病或疫情,是否需要施打疫苗,可先至疾管署查詢「國際旅遊疫情建議等級」,再評估是否前往,及行前注意事項。個人衛生用品近來環保意識盛行,有些旅館不提供衛生用品,因此牙刷、牙膏、刮鬍刀等最好備齊。還有免洗褲、個人慣用的化粧用品也不要忘記。個人安全防護用具去治安較差的國家,別忘了帶著個人安全警報器、防狼噴霧器,以備不時之需。其他防曬乳、曬後修復霜、行動電源、小型急救包、雨具等,不要漏了。務必注意,行動電源或鋰電池不可託運,請放隨身行李攜帶!出去玩還是有許多無法預期的事可能發生,出去國外也總是不像在國內方便,做最周全的準備,才能快快樂樂出門,平平安安回家。【參考資料及實用旅遊資訊】.《疾管署》國際旅遊與健康.《疾管署》國際旅遊保健資訊.《外交部領事局》旅外安全.《桃園國際機場》出國便利貼.聯合報系新聞資料庫
-
2024-06-14 養生.生活智慧王
土城公寓鋰電池充電引大火!鋰電池壽命大概多久?正確使用7招保安全
新北市土城區公寓今(13日)凌晨發生疑似鋰電池充電造成大火奪3命的不幸意外事件。專家指出,避免鋰電池起火,最好要選合格品牌,且千萬不要同時一個電源線充數個鋰電池。鋰電池因容電量高、體積小、無記憶效應且循環壽命長,近年廣泛運用於生活各項用電,尤其是攜帶性電器產品,如3C產品、手機、隨身小電扇,電動機車也使用。鋰電池充電速度也較傳統電池快速,但在用電量大以及充電速度過快的狀況下,電池溫度也會升高,可能產生自燃現象。鋰電池起火3階段而萬一鋰電池真的起火,我們該如何因應?《聯合報》訪問高雄市消防局搶救科長蘇裕銘指出,鋰電池起火約有3階段情況:首先,若當下目擊鋰電池只是冒煙,可迅速將其移至空曠地或泡水,避免和旁邊易燃物接觸。鋰電池本身燃燒不會危險,自己燒完就還好,最可怕的是旁邊有放置可燃物,例如木材、紙張、衣服或棉被。若充電中的鋰電池已冒出火花或噴火,第一時間將火焰打掉,鋰電池的熱失控通常在高溫60度以上,可用大量源源不絕的水或滅火器噴灑打掉火源, 讓水進到電池裡,讓其降溫,切記要同時移除旁邊的可燃或易燃物。最後,若發現已無法自行撲滅,應迅速打119求救,以防止火煙擴大,一發不可收拾。台南市消防局網站指出,一般而言,鋰電池正常使用並不會突然爆炸,會起火燃燒主要有3種異常狀態,第一為電池過充、第二為外部短路、第三為內部短路。使用鋰電池時,務必注意以下幾點事項,以確保安全:使用鋰電池7招保安全1.購買檢驗合格有安全標章之產品。勿買來路不明的鋰電池或行動電源,網路價廉的鋰電池品質、內容物較無法掌控,容易出問題。2.高溫容易讓鋰電池發熱、膨脹,因此應避免在陽光直射、高溫等環境充電,周遭也要避免放置可(易)燃物,完成充電記得移除充電電源。3.避免過度充、放電,使用有過充過放保護裝置之充電器。4.充電線老舊、破損要記得更換,更不可同時一個電源線充數個鋰電池。5.鋰電池產品嚴禁敲打、摔碰及撞擊。不用時保存於陰涼乾燥處。6.攜帶時避免金屬物品接觸電池兩極造成短路。7.充電時若感覺到電池或產品過熱應先暫停使用待電池降溫,若已聞到異味或看到電池膨脹,更要立即拔除電源。根據《神腦生活誌》針對充電鋰電池產品的說明,一般在正確的使用情況下,鋰電池的壽命大約有2~3年的時間,若正確使用好好保養,較不會讓電池使用壽命縮短。【參考資料】.《台電電力粉絲團》臉書粉絲專頁 .台南市消防局.花蓮縣消防局.《神腦生活誌》.聯合報系新聞資料庫
-
2024-05-23 焦點.健康知識+
又地震?你可能有地震後頭暈綜合症 10穴位緩解症狀 ,緊急避難包「6大必備指南」一次看
4月3日花蓮發生7.2地震後,月餘以來發生過若干次大小餘震,使得許多人出現一種常見的地震後遺症,總覺得似乎地面在搖晃,也因此網路上出現一張地震迷因圖,一個裝半杯水的杯子,樂觀的人說:「這杯水還有半杯。」,悲觀的人說:「這杯水只剩半杯。」,結果台灣人看到卻說:「這杯水在搖。」「地震後頭暈綜合症」好發對象雖然迷因圖只為搞笑,卻也道出許多人的心聲,義大癌治療醫院中醫科主治醫師陳冠佐表示,地震後頭暈綜合症(Post-Earthquake Dizziness Syndrome, PEDS)是一種常見於地震後的症狀,有三大特徵,包括頭暈、定向障礙和失衡感。讓人感覺地面持續震動或搖晃,即使在地震停止後,這種感覺仍然存在,日本稱這種現象為「jishin-yoi」或「地震醉」,強調其迷失方向和令人不安的特性。陳冠佐表示,地震後頭暈綜合症的症狀在強度和持續時間上各異,這些症狀短則持續數小時,長則可能數月不等,發生原因通常與不平衡及頭暈有關。研究顯示,地震後頭暈綜合症經常發生在具有以下特徵的人身上,年齡在21 歲以上、女性、地震期間處於3 樓以上的較高樓層,或是曾有耳鳴、耳脹、焦慮、以及自律神經功能障礙等病史等。在中醫治療上,穴位按摩對於緩解焦慮有效,陳冠佐提供10個推薦穴位,以大拇指按壓,也可以搭配市售的含薄荷的精油使用,例如白花油、萬金油、小護士等,進而促進氣機的流通,疏通絡脈,有助於舒緩頭暈的感覺。10大指壓穴位緩解焦慮症狀1.神門 (HT7) - 位於手腕上,這個穴位能有效緩解焦慮、失眠和心悸。建議在感到壓力時或睡前按摩一分鐘。2.印堂 (EX-HN3) - 位於眉毛之間,這個穴位能緩解一般焦慮及相關症狀,如頭痛和失眠。以緩慢的圓圈方式按摩最多5分鐘。3.合谷 (LI4) - 位於拇指和食指之間的網狀區域,這個穴位能減少壓力、頭痛和頸部疼痛。建議在兩隻手上施加4-5秒的堅實壓力。4.太淵 (LU9) - 位於靠近拇指的手腕側,這個穴位能幫助緩解焦慮、失眠和胸痛。建議在每隻手腕上輕輕按摩約一分鐘。5.手三里 (LI10) - 位於肘部下方兩指寬的地方,這個穴位能改善大腸的氣流,並緩解一般焦慮、頸部緊繃、肩膀疼痛和腹瀉。6.內關 (P6) - 位於內前臂,距離手腕上方約5公分,這個穴位能減少焦慮和噁心。建議按摩4-5秒。7.印堂 (EX-HN3) - 位於眉毛之間的中點,這個穴位能緩解焦慮、失眠和頭痛。以圓圈方式按摩最多5分鐘。8.安眠 (EX-HN22) - 位於耳垂後方,這個穴位能促進睡眠和減少焦慮。建議按摩2-3分鐘。9.三陰交 (SP6) - 位於腳踝內側骨頭上方三指寬處,這個穴位能幫助緩解焦慮、失眠和經痛。建議施加堅實壓力1-2分鐘。10.百會 (GV20) - 位於頭頂,這個穴位能減少焦慮、頭暈、頭痛和磨牙。建議輕輕按摩幾秒鐘,逐漸增加時間。但陳冠佐提醒,若狀況沒有緩解,建議仍應盡速就醫,由醫師進行評估及治療。地震緊急避難包該準備什麼?4月3日花蓮地震後,網路上許多人開始討論應自備一個緊急避難包,當情況緊急時,才能立刻取得逃生所需的相關物品,但是,地震緊急避難包該怎麼準備?該放進哪些物品?建議可使用家裡舊的後背包,避難時就能夠空出雙手,此外,緊急避難包應放置於大門口或玄關附近,隨手可取得之處,以免情急之下找不到。緊急避難包裡的物品,建議從延續生命、緊急醫療、避難求援三大思維,著手準備六大類物品。避難的首要條件是「延續生命」,切記333原則,人的極限是3小時失溫、3天不飲水、3周不進食,以此為原則,應準備以下三大類:一、避免失溫-禦寒保暖衣物輕便外套、內衣、襪子、毛巾、手套(橡膠手套)、雨衣、小毛毯、暖暖包等,市面上有販售鋁箔救生毯,或如果有小型睡袋,在可背負範圍內(男性約15公斤,女性約10公斤),也可一併帶出。有嬰兒的家庭要記得嬰兒背帶最好也放在出門可隨手拿得到的地方。另外如果有輕便的鞋子,甚至具備防水功能,也建議放入一雙,避免避難時因地面碎石、玻璃刺傷。二、補充水分-緊急糧食飲水最好準備3天份的水,每人每天1加侖水=3.78公升,建議購買瓶裝水,要喝時再打開,考量體積重量,可以小包裝飲用水為原則進行準備。三、防災食品以不需要烹調,單手可食用為原則,例如市面上已有許多快速補充能量的穀物棒、蛋白棒、堅果棒等,另外許多人會準備的罐頭食品,建議不要選擇太過鹹的種類,避免越吃越渴。如果家中有寵物,寵物的飲食需求也需要另外考量,放入緊急避難包中。第四類應考慮「緊急醫療與清潔」,建議如下:四、急救醫療及清潔護理用品急救醫療以外傷與個人必要藥物為優先,優碘、棉花棒、紗布等急救用品、溫度計、醫藥(每日服用藥及常用藥等,要注意藥品保存時效及保存方式)等。清潔護理用品則包括口罩、乾洗手、面紙、濕紙巾、衛生棉,有嬰兒的家庭要記得帶尿布。最後兩類物品以「避難求援」為原則。五、重要證件影本身分證、健保卡及存摺影本,其他合法證明重要證件影本、另需要少許現金,最好準備些零錢,因為可能會使用到公共電話或自動販賣機。可準備家人照片,作為精神支持與尋人之用。六、求救物品哨子、警示閃光燈,防災地圖(可至內政部消防署或各直轄市、縣(市)政府網站下載)、可攜式收音機、手電筒、電池、螢光棒、打火機、瑞士刀、行動電源、充電器材,為防止暈眩或蚊蟲咬傷,也可準備薄荷精油備品,自帶光源之手錶,以及備用眼鏡。備妥地震緊急避難包之後,記得半年檢查一次,尤其應確認藥品和食品效期,敷料醫材是否受潮,以及更換飲用水。可登入內政部消防署建置【全民防災e點通】個人化防災系統(https://bear.emic.gov.tw),在「防災準備」/「準備避難包」,檢核物品準備情形,系統也會自動在半年後提醒再次檢查避難包。並記得定期每半年檢查避難包內容物,以確保物品有無損壞、使用期限,是否需要更新替換。責任編輯:陳學梅
-
2024-05-21 養生.生活智慧王
外出使用機場或酒店免費wifi 如何避免個資在公共網路外洩?
出門旅行時,與外界保持聯繫十分重要,幸好無論是在酒店、咖啡館或機場,找到免費的Wi-Fi並不難;但要注意確保個人資料在公共網路上的安全。今日美國報(USA Today)報導,富比世顧問公司(Forbes Advisor)在2023年的調查顯示,43%經常使用公共Wi-Fi的美國人表示,他們的網路安全在使用公共 Wi-Fi時遭受威脅;而咖啡館、餐廳和酒店則是人們最常使用公共Wi-Fi的地點。在連接到任何網站前,首先要做的是確定連接的是正確的網址。行動熱點公司 SIMO執行長普拉姆(Eric Plam)表示,如果有連接密碼更好,可以讓人放心些,因為它更安全,不是一個未經許可而被安裝的非法接入點(rogue access point)。普拉姆說,盡可能使用虛擬私人網路(VPN),這不是很大的投資,它能為你的電腦和正在連結的任何伺服器增加一道額外的安全保護;VPN就像一條「安全通道」,為所瀏覽的資料加密。使用公共網路時,盡量避免連結銀行帳戶等敏感資料,甚至不要登入電子郵件。普拉姆指出,任何時候,當輸入某個密碼時,都要對所在的網路保持謹慎。安全起見,最好使用能保護與加密密碼的密碼管理工具,長而複雜的密碼也更安全;根據軟體公司Specops統計,85%被洩露的密碼少於12個字母與符號。普拉姆表示,如果覺得太複雜,便使用自己的行動熱點。行動熱點的價格在30至200元間,取決於速度或傳輸量等功能。他說,一旦感覺不對勁,一定要中斷連線,然後立即更改密碼,尤其是當感覺有駭客入侵時;此外,還應檢查信用卡上任何異常的交易費用。普拉姆說,只要確定使用的是官方網路,並遵守他提到的所有安全防範措施,機場Wi-Fi還是安全的;有些機場與無線通訊公司Boingo合作,這類網路通常有內建的安全防護,可以放心使用。旅行時,免不了要在機場登機口等公共場所為手機或電腦充電,有一種被稱為「充電陷阱」(juice jacking)的網路攻擊行為,是指駭客會利用公共的USB充電座,從行動裝置竊取資料或在上面安裝惡意軟體。聯邦通信委員會(FCC)稱,雖然有可能發生這類事件,但目前尚未獲證實。不過,對可能的風險提高警覺還是很重要,普拉姆建議,充電時使用自己的行動電源或普通的交流適配器(AC adapter),而不是USB接口。責任編輯:辜子桓
-
2024-04-23 養生.生活智慧王
睡夢中被搖醒,趕快躲到桌下?防災專家建議做一動作
全台昨起地震不斷,今日凌晨2點更發生2次規模破6的大規模地震,許多民眾「被搖醒」,餘震不斷也讓人不知道該逃還是該睡。專家表示,若在睡覺時被地震震醒,千萬不要起來找桌子躲,摸黑加上不清醒狀況下,反而可能產生碰撞危險,先躺在床上「用枕頭保護頭部」,並且確保天花板、床頭沒有可能砸落的物品;專家更針對「防災包」提出4點建議,平時備妥以防患未然。睡夢中被搖醒,該逃還是該睡?全台從昨日傍晚到現在已有數十起地震,花蓮地區更是劇烈搖晃,兩棟大樓因此傾倒,當地民眾警報響不停,根本無法睡。中央氣象署統計,今天凌晨截至上午6點總計已有83起地震,其中,規模6以上共2起、規模5到6也有10起,不少人一夜難眠。不少民眾睡夢中感受到地震,選擇直接逃出家門。地震發生的時間可能在一天24小時中隨時發生,難以預估到底會身在何處,做好各種災害應變相當重要。台灣災難醫療隊發展協會秘書長柳育漢表示,若深夜發生地震,許多民眾都在睡覺,這時「不要動」在床上待著,先用枕頭保護好自己,並且確保天花板、床頭沒有可能砸落的物品;白天地震可以躲在桌子底下,但睡到一半起來找桌子,摸黑又頭腦不清楚,反而更危險。「緊急避難包」準備4原則因應各種災害,甚或是地震防護,家庭中的「緊急避難包」也得做好維護。柳育漢提醒4項原則,食物優先、清潔醫療用品第二、保暖衣物第三,其餘個人物品依需求放入,並且依照家庭成員人數,準備相對數量的避難包,一人一包。1.食物:乾糧與飲水一定要準備好,市面有許多真空包裝食品,或是加水即可食用的食品都可以選擇,乾糧可選擇高熱量的餅乾,2.清潔、醫療用品:個人藥品、家庭常備藥品、外傷藥物、包紮用品,止血帶、濕紙巾以及衛生棉等等。3.保暖衣物:至少準備3天的緊急衣物。4.其餘物品:存摺、現金、證件影本、手電筒、電池、打火機、行動電源等,部分市售避難包多會備妥,民眾可自行選擇適合的產品。「每半年更新一次避難包,過年、普渡是相當好的時間。」柳育漢建議,乾糧、泡麵很容易一放就過期,因此他固定每半年更新一次包包內的物品,像是過年、中元普渡,都是國人大拜拜的時候,會買很多乾糧、泡麵,此時就可以把舊的避難包乾糧取出吃完,在放入新的備品,既能定期維持避難包性能,又能不浪費糧食。災難發生時,民眾不一定得等到救難人員,自救也相當重要。柳育漢也說,每個人在災害時都可能面臨程度不一的傷勢,緊急應變的措施各不相同,坊間有很多NGO(非營利組織)舉辦防災訓練課程,甚或是第一線人員的培訓,民眾都可以依照自我的需求,替自己準備好生存、急救技巧。
-
2024-03-05 養生.運動健身
台大教授:走入森林能降低血壓!「森林療癒師」教民眾融入大自然,體驗慢活少生病
所有人無論社經地位高低、資源多寡,都平等地擁有森林海洋、微風藍天、繁花綠草,這些大自然的元素,是焦慮世代對抗憂慮與壓力的資源。近年來,無論是走進森林、園藝療癒或是路跑,都被實證能夠解憂紓壓,也都衍生出新的角色與商業模式。台灣首批認證34位療癒師 教民眾融入大自然台灣第一批森林療癒師去年十月出爐,透過農業部林業署的「森林療癒師認證培訓平臺」,完成核心課程、活動課程及實習課程,始能獲得認證,首批共卅四名,年齡分布廣,來自不同專業領域,包括醫療人員、心理諮商、劇場工作者、森林系研究生,還有太極拳專家等。台大森林環境暨資源學系教授余家斌與林一真、袁孝維兩位教授,同為台灣森林療癒研究主要推手,余家斌受訪時表示,目前平台註冊破四千人,實際參加課程者約一千二百人,今年預計還會誕生五、六十位森林療癒師,「拿到林業署證照後可自由接案,有學員自行創業。」例如去年雲林縣曾招募最新出爐的森林療癒師,帶民眾進入森林體驗五感慢活;首批獲得認證的台大森林系學生林家民,在台灣第一家專門體驗森林療癒的公司「森林邦」擔任知識長。科學實證 森林療癒助健康台灣森林占全島六成,幾乎人人都會走森林步道,為何還需要森林療癒師?余家斌表示,若把森林比喻為硬體,森林療癒師就是軟體,協助民眾避免危險因子,遇險時有效處理,還能以專業引導民眾打開感官、融入森林環境。每位森林療癒師設計的體驗不盡相同。余家斌喜歡帶學員「尋找森林裡的彩虹」,即尋找各種顏色,大家會發現,原來森林不是只有綠色,曾有學員找到金色—來自一顆掛在樹上的金色蟲蛹。還有「聲音地圖」,拿紙和筆到森林找地方坐下,閉上眼睛想像自己在紙中央,聆聽周遭水聲、風聲、蟲鳴鳥叫,然後畫下來。透過沉浸體驗使活力增加,負面情緒便可減少。「森林,是讓人身心靈休息、恢復的地方。」余家斌表示,森林療癒是以個人健康出發,透過體驗活動與自然連結,從而得到身心平衡的健康促進效果。他說明,森林療癒功效有科學實證,涵蓋心血管、神經系統、免疫系統和心理健康四大層面,像是改善心理健康、改變腦波、提升免疫力、有助自律神經功能調節,「只要從都市走入森林就有降低血壓的效果。」自然療養 德日韓盛行已久利用森林作為保健與治療場域,是國際新興趨勢。以德國的自然療養基地為例,由醫師開立自然處方箋,民眾可在林間散步、做森林瑜伽、享用植物養生餐,改善身心狀態,德國政府很早就認可合法性,自然療法費用也能由醫療保險支付。目前德國約有三百五十處已認證的自然療養基地。日本很早就有利用自然改善健康的文化,近年由非營利組織在各地推動森林療癒,因農村人口外流問題嚴重,為活化在地資源,發展出結合地區的健康旅遊產業。南韓較晚引進森林療癒,但在政府重視下發展迅速,成立森林福祉中心,提供全年齡療養模式,主要經費由南韓樂透盈餘支付。余家斌期待,森林療癒成國家政策,讓健保資源少花在「治病」,更多在「預防」,縮短晚年臥床時間。3項體驗 做自己的森林療癒師台大森林環境暨資源學系教授余家斌推薦三項體驗活動,讓民眾可以做自己的森林療癒師。1.森之呼吸:在山林裡找一個舒適的地方,站或坐皆可,利用山上空氣進行森之呼吸。想像肚子是一顆氣球,鼻子吸氣五秒鐘把肚子灌飽,停留五秒後,吐氣五秒。走累時可以用來調整呼吸。2.聲音地圖:聲音地圖是很好的沉浸方式,帶著紙筆,找地方坐下閉上眼睛,花十分鐘仔細聆聽周遭環境,想像自己在紙中央,畫出聽見的每一種聲音。如有同行者,可以尋找彩虹顏色,各自用手機拍下再一起討論,會發現同一種顏色每個人找到的元素都不同。3.北歐式健走:跟登山杖不同,登山杖底下是尖的,健走杖是斜的,在較平坦地方使用。平時走路只有腳出力,拿健走杖時手臂要擺動用力,讓腳的壓力減少百分之三十,還能訓練到上半身。余家斌提醒出發前務必要確認氣象、身體狀況、準備行程計畫並讓親友知道,事先查好山上溫度,採洋蔥式穿法,記得手機充滿電以及把行動電源放在防水袋內。做好行前準備,就能安全愉快地進行森林療癒。責任編輯:陳學梅
-
2023-02-03 醫聲.Podcast
🎧|高山症吃威而剛有效嗎?名醫王士豪破解迷思
小小一座台灣,屹立268座3千公尺以上的高山,吸引許多民眾前仆後繼健行、登山。然而,隨著山林開放、新冠疫情爆發,登山人口創下歷史新高,國內山難也跟著劇增,救援數從2019年206件、來到2020年暴增為455件,2021年也有398件、30人死亡,其中有些人為了預防高山症,選擇服用威而鋼,醫師認為這可能會加重症狀,增加遇難風險。🎧立即收聽 按右下角播放鍵↓斜槓嚮導 王士豪邊登山邊研究高山醫學不論多麽嫻熟,登山時仍絲毫慌張不得,台灣野外地區救護協會(下稱協會)理事長王士豪深知其中的道理。1999年,他與同學登山意外受困奇萊東稜,幸好大家保持冷靜就地紮營,用無線電對講機傳遞位置,5天後一行人毫髮無傷地被直升機救援下山。九死一生的經驗不減王士豪對山的嚮往,繼續攀登百岳,連嚮導證也比醫師證書更早拿到,實為「斜槓嚮導」。後來他一頭埋進高山醫學的研究,讓登山和急診生涯相輔相成,即使出來開業,亦持續奉獻在高山醫學。5種山難可預防 王士豪:失聯最不應該發生根據消防署統計,山難發生的主因分別是迷路、創傷、墜谷、失聯、疾病,其中前4類可用非藥物的方式預防,例如事先下載離線地圖,在熟悉的地方開啟飛航模式測試;疾病則仰賴藥物。「迷路、受傷、發生疾病在所難免,但失聯就不應該。」王士豪解釋,一但失聯,就算只是腳小扭傷,也可能會在等待他人發現、救援期間死亡。因此他建議,登山時要準備充電設備、備用電池或行動電源,以維持通訊裝置的電力,也可攜帶衛星電話或無線電,遇難時能馬上發出求救訊號。高山症分3類 症狀各不同至於疾病,除了慢性病患者應該帶齊平常服用的藥物,一般人也須注意高山症發作。高山症又稱高海拔疾病,當海拔高於2500公尺,大氣壓力降低,導致人體可利用的氧氣量不足,身體出現不舒服的症狀。高山症可分成以下3類:一、急性高山症(AMS):發生率高達36%,因血氧不足,刺激呼吸中樞加快換氣,引發呼吸性鹼中毒,頭痛加上頭暈、噁心、嘔吐、疲憊虛弱、睡眠困難其中一項症狀即確診,但整體來說症狀輕微,吸氧、吃藥、休息幾小時便可再登山。二、高海拔腦水腫(HACE):發生率0.1%至0.5%,起因於缺氧使大腦血管擴張,腦部血流量增加、顱內壓力上升,血管內液體跑至腦組織中,讓患者走路不穩、胡言亂語、判斷力異常、意識不清,「像喝酒ㄧ樣,大腦會當機。」王士豪補充。三、高海拔肺水腫(HAPE):發生率與高海拔腦水腫相等、致死率卻更高。肇因於當肺部氣體交換功能變差,使肺動脈壓力上升,血管液體外溢造成缺氧,「缺氧引起肺部積水,積水又反而加重缺氧,形成惡性循環。」王士豪表示,此時患者會感到呼吸困難、胸悶、心跳加速。一旦發生高海拔肺水腫或高海拔腦水腫,須在6小時內吃藥或下撤,尤其高海拔肺水腫因肺部已受損,須至平地才可脫離險境。預防高山症服用威而鋼恐不佳 發作找攜帶型加壓艙更有效對於威而鋼預防、治療高山症一說,王士豪坦言,威而鋼具擴張血管的功效,對高海拔肺水腫有預防效果,然證據等級弱,且可能惡化急性高山症、高海拔腦水腫症狀,「為了預防發生率千分之一的疾病,反而加重發生率三分之一疾病的症狀,我覺得有點顧此失彼。」若高山症患者身上沒有藥,也無法立刻下撤,則可尋找附近的攜帶型加壓艙(PAC)。PAC不需電力、只靠人力,10分鐘內便能打造低海拔環境,緩解患者症狀。目前協會從2016年起,自國外引進每顆8萬、共100顆PAC,設置於40個高山山屋、5個高海拔旅遊景點、20幾個搜救單位,為患者爭取救命時間。王士豪指出,PAC使用期限將近20年,但可能會因灰塵跑進器材、野生動物破壞、操作不當、惡意破壞而受損,因此協會計畫縮短檢查週期,並加強教育訓練,以避免糟蹋各界愛心,甚至威脅到未來潛在高山症、有生命危急的民眾使用權益。如欲降低疾病發生的風險,民眾也可掛高山旅遊門診,請醫師針對個人身體狀況及登山行程,安排適合的藥物使用計畫,「建議新手、長者或本身有潛在疾病,事先諮詢醫師。」王士豪分享他幫助過的案例,包含發生過HAPE、在加護病房躺一週的患者再攀爬聖稜線,或因肺癌切除三分之一胃的中年婦女攀登武陵四秀及能登高嶺。疲憊登山致「撞鬼」 醫籲休息觀察狀況 此外,對於山友反應登山時遇到靈異現象,如紅衣小女孩、黃衣小飛俠等,王士豪解釋,這些鬼故事的共通點是天氣不好、山友情況不佳,導致山友腦部不正常放電產生幻覺,所以建議當下先休息,並穿好衣服,補充水分及營養,待症狀緩解再上路。王士豪說,倘若真不幸遇難,保持冷靜最為重要,接著做好保暖、飲水、食物等保護措施,用離線地圖確認自己位置後,再透過通訊裝置發出求救訊號,等待救援。期間切記不可下切溪谷,因台灣地形落差大,容易失足墜落,且溪谷陰暗溫度低、遮蔽物多又隱密,難以發出求救訊號,搜救隊也很難找到人,所以最好是留在原地。如果行有餘力,可再攀升到空曠處,方便發出求救訊號、直升機找人, 減少傷亡機率。王士豪小檔案學歷:中國醫藥學院醫學系學士現職:台灣野外地區緊急救護協會理事長《瘋高山》作者山雲白袍健康顧問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經歷:林口長庚醫院、馬偕醫院、北醫急診科主治醫師美國科羅拉多大學醫學院高海拔醫學研究中心訪問學者中華航空公司總公司醫務部航醫Podcast工作人員聯合報健康事業部製作人:韋麗文主持人:周佩怡音訊剪輯:周佩怡腳本撰寫:周佩怡音訊錄製:林琮恩特別感謝:台灣野外地區緊急救護協會
-
2022-09-19 養生.生活智慧王
震不停!地震避難包該帶什麼 必備品項、逃生要訣一次看
昨(17)日晚間9時41分,台東縣發生芮氏規模6.4地震,今日下午2時44分,再度發生6.8強震,花蓮玉里鎮甚至有大樓倒塌,還有火車疑似出軌傾倒。地震震不停,全台從北到南都有感,《聯合新聞網》統整出緊急避難包必備品項,以及意外發生時的逃生要訣。一、質輕且容易取得物品的雙肩背包根據內政部消防署資料,緊急避難包最好是質輕且容易取用物品的雙肩背包,也要記得在背包外標註更新日期,每半年檢查一次緊急避難包,以確保內容物無損壞和過期,也建議可以放置於大門口或玄關附近等方便取得之處,意外發生當下能「拿了就跑」。二、備妥所需物品,並依家庭成員數量進行整理根據內政部消防署資料,緊急避難包最好備有這6大類:1、緊急糧食飲水包含飲用水、餅乾、巧克力、防災食品、真空速食食品等;有嬰兒的家庭應準備奶粉、真空包裝或罐頭副食品等。2、醫療及清潔品優碘、棉花棒、紗布等急救用品,以及溫度計、口罩、乾洗手、面紙、濕紙巾、衛生棉。另外,也務必準備常用藥,並注意藥品保存時效及保存方式。3、禦寒保暖衣物輕便外套、內衣、襪子、毛巾、手套、雨衣、小毛毯、暖暖包等,如果有小型睡袋,在可背負範圍內也可一併帶出。有嬰兒的家庭要另外準備尿布,嬰兒背帶最好也放在出門可隨手拿到的地方。4、貴重物品包含身分證、健保卡及存摺影本,其他合法證明重要證件影本。此外,也要記得準備少許現金以及零錢,必要時方便使用公共電話或自動販賣機。5、鞋子外出避難時要記得穿上鞋子,以防被路上碎石和玻璃刺傷。6、其他可預先準備哨子、防災地圖(可至內政部消防署或各直轄市、縣(市)政府網站下載)、可攜式收音機、手電筒、電池、打火機、瑞士刀、行動電源、充電器材等。如果家中有寵物,寵物的飲食需求也需要另外考量採計,一併放入緊急避難包中。三、地震逃生要訣當地震發生時,第一時間要保護頭部,盡可能找桌子等較為穩固的傢俱,並確實做好「趴下、掩護、穩住」三步驟。接著,等地震稍緩後,要遵守「不語、不跑、不推」的原則,並穿著鞋子外出避難,避免腳被路上的碎石和破裂物傷到。
-
2021-09-10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身邊有人確診,你我隨時可能被隔離!line群組貼心轉傳 「隔離包」備妥這些東西
雙北疫情再度嚴峻,這幾天有不少人在line群組超前部署傳訊息提醒家人朋友,預先備妥「急難包」,若周遭有人確診,就得隨時打包去檢疫所隔離14天。日前新北市幼兒園群聚感染,其中2名確診案例都住在同棟大樓住戶,新北市府緊急下令清空大樓,將所有住戶全部轉進檢疫中心。面對此波疫情,醫師、專家提醒Delta隨時會進入台灣社區。而一旦宣布進入社區,政府必會採取嚴格防疫措施。現在只要同住家人,或同上班場所有人確診、或曾在餐廳一起用餐群眾裡,有人確診是Delta時,都需到集中檢疫所隔離14天。因此這幾天有不少人在line群組傳訊息,提醒身邊的家人朋友預先備妥「急難包」,以免臨知被通知需閉關隔離措手不及。line群組提醒訊息 急難包準備物品個人要準備一個大背包,裡面裝3套換洗內衣褲、1套外衣褲、2條毛巾、牙刷、牙膏、漱口杯、拖鞋、洗面乳、肥皂、一套外衣褲、少量封裝食物(堅果、栗子、瓶裝亞培安素、平時的慢性病藥2星期份量、晚上輔助睡眠藥物)、手機行動電源及電線、少量口罩(15個)、薄長袖外套、幾個大的拋棄式塑膠袋、指甲剪、襪子、小鬧鐘(要裝電池)等等。也要準備好復健紙尿褲(可尿3~5次者),至少2件紙尿褲,搭專車來回檢疫所時穿著(中途不能去上洗手間),另備拋棄式紙內褲14件,還有3瓶600ml 礦泉水、一些拋棄式手套、晚上幫助睡眠藥物、綜合維它命、鈣片、維它命D3 。準備好上述物品,隨時遇到Delta確診者,就要去台北或台中檢疫所,閉關隔離14天。******Q:解除隔離標準A:住院隔離治療之無症狀或輕症個案,退燒至少 1 天,且症狀緩解,且距發病日已達 10 天(無症狀者,發病日以採檢日計算),如SARS-CoV-2 RT-PCR 檢驗結果為陰性或 Ct 值≥30,即可解除隔離治療。>>看詳細Q:什麼樣的對象要住進集中檢疫場所?A:包含入境後須集中檢疫的旅客、確定病例密切接觸者或自中國大陸等流行地區入境的旅客等。安排入住集中檢疫場所之前,將由醫護人員評估其健康狀況,倘若有發燒或呼吸道症狀,會立刻後送就醫,不會安排至集中檢疫場所。無症狀者才會由專車送到集中檢疫場所。Q:如果我的同班同學是居家隔離者,我該怎麼辦?A:居家隔離者是代表曾經接觸過2019新型冠狀病毒病人,需要留在家中注意自身健康狀況,但居家隔離者並沒有發病,也還不具有傳染疾病給別人的能力。所以曾經與居家隔離者的同班同學接觸並不用擔心,正常生活即可。Q:為什麼在居家隔離/檢疫期滿後要再接續7天自主健康管理?A:考量目前極少數感染COVID-19個案之潛伏期可能大於14天,指揮中心自109年4月5日起,針對居家檢疫期滿者,實施額外7天自主健康管理。Q:居家隔離/檢疫期滿後的7天自主健康管理期間,要特別注意甚麼?A:保持勤洗手習慣、落實呼吸道衛生及咳嗽禮節、每日早/晚各量體溫一次。如沒有出現任何症狀,可正常生活,但應儘量避免出入公共場所,延後非急迫之醫療或檢查,如需外出應嚴格遵守全程佩戴醫用口罩。如果出現發燒( ≥38˚C)、嗅/味覺異常、腹瀉或有呼吸道症狀,請立即佩戴醫用口罩,請撥打1922或聯繫衛生局,依指示至衛生局指定之醫療院所就醫,且禁止搭乘大眾運輸工具前往。就醫時應主動告知醫師接觸史、旅遊史、居住史、職業暴露、以及身邊是否有其他人有類似的症狀。返家後亦應佩戴口罩、避免外出,與他人交談時應佩戴口罩並保持1公尺以上距離。如就醫後,經醫院安排採檢,自採檢醫院返家後,於接獲通知檢驗結果前,應留在家中,不可外出,如檢驗結果陽性,衛生局將會通知您及安排就醫。另於獲知檢驗結果為陰性後,仍需自主健康管理滿7天。
-
2021-07-03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為搶打莫德納殘劑民眾熬夜排隊 花蓮縣將改線上預約
花蓮今天起開放殘劑預約,原本採現場登記,每站限額7人,但民眾搶破頭,有人昨天就來排隊。縣長徐榛蔚今天說「不捨」,已緊急設置電腦系統,將改採線上預約,下午記者會將公布新的殘劑預約方式,至於已排隊的人,今天還是按照原來登記辦理。花蓮今天起一連3天,針對75歲以上(原民65歲)以上長者施打莫德納疫苗,同步實施現場殘劑預約。有限的數量讓民眾爭搶,昨晚就有人搬著椅子、行動電源等裝備,到各接種站排隊,今天一早花蓮市的中華國小接種站一開門,排了一整晚的民眾,以跑百米速度衝刺進入搶登記,還有人不小心摔倒。排隊民眾感嘆,如果台灣的疫苗足夠,根本不需要搶成這樣,「人民搶疫苗搶得這麼辛苦,都是中央政府造成的」。縣長徐榛蔚徐榛蔚一早到花蓮市中華國小接種站視察接種狀況,對於殘劑亂象,她說,看到昨天深夜都還在排隊的民眾,心中相當不捨;縣府已經做好預約系統,殘劑預約將改成線上網路預約,也是採當天預約當天打最後殘劑,也會有排序,可以直接看得到。她說,殘劑施打縣府秉持公平、公正和公開方式,會有這些亂象,都是因為疫苗的不足,如果疫苗充足了,其實這些亂象都會解決。
-
2021-05-29 新冠肺炎.防疫懶人包
防疫懶人包/萬一「封城」該準備哪些東西? 「4大類防疫物資」家裡不能缺少
新冠肺炎疫情日益嚴峻,台灣確診人數每日都破百例、本土確診案例也已累績達六千多例,對此政府將防疫警戒提高至「第三級警戒」至6月14日;雖然目前還沒有到必須「封城」的等級,但萬一真的「封城」了民眾該怎麼做?要準備什麼民生必需品、糧食、藥品、急救物品做緊急因應?對此元氣網幫大家整理一些必備的清單,讓大家在防疫期間能有所準備。一、食品類:能久放、好收納,份量以一個月為主(依家中人數調整份量)「封城」就是為了讓民眾減少外出機會、避免搶購潮,建議事先準備一個月的適量糧食。1.可久放的主食:像是米、麵、泡麵、麵粉、麥片、奶粉等。2.可久放的食品或真空包裝:冷凍食品、巧克力、乾糧、沖泡飲品湯品、調理包等。3.儲存飲用水、礦泉水:若遇到停水,多準備一些飲用水可以防萬一。封城期間還是有可出外採購的機會,囤糧食適量就好,別過度採買。須注意食品的效期、外包裝是否完整,於家中保存時存放在乾燥的陰涼處、避免高溫曝曬,建議可準備多種不同口味與種類的食物,讓封城期間能均衡飲食。二、常備藥品:備妥急救箱,藥品須檢查效期、並一次補齊家中通常都會準備一些常備用品與急救箱,若已經有急救箱的請檢查已有的藥品效期與藥品品質、並補齊所需之常備藥品,若沒有急救箱的現在開始準備也不遲。◎外傷急救:優碘、生理食鹽水、燒燙傷藥膏、棉棒、敷料(紗布/OK蹦/人工皮等)、繃帶、消毒過剪刀◎常備藥品:感冒藥、消炎藥、止痛藥、退燒藥、退燒貼片、止瀉藥、腸胃藥、止癢藥、蚊蟲叮咬藥膏◎慢性病處方藥:目前醫療院所門診降載,慢性病病友可憑醫師連續處方箋,前往社區「健保藥局」領藥,或是到部分醫院所增設的慢籤「院外領藥服務窗口」。三、防疫物資:口罩、酒精、體溫計,防疫三寶適量補貨不囤貨新冠疫情持續至今,相信大家都有基本的防疫觀念;即使只待在家裡,防疫物資的準備也是不可或缺,「口罩、酒精、體溫計」三大防疫用品必須備妥。口罩的量也是以一個月的分量為主(依家中人數調整份量),建議提早開始準備,無須過度囤積。若封城期間覺得身體不適,務必用體溫計測看看有無發燒,萬一同時出現倦怠感、沒有嗅覺等疑似症狀,請撥打1922防疫專線。若封城期間必須出外採買物資,也建議多備一些乾洗手、濕紙巾、拋棄式雨衣、護目鏡等,讓防疫萬無一失。四、日常用品:買齊居家日常必備品,以不囤貨為原則衛生紙、肥皂、沐浴乳、洗髮精、洗面乳、洗衣精、衛生棉、尿布、漂白水等用品原本就是居家必備,封城前建議多備幾份、以適量不囤貨為原則,若擔心不夠用(例如衛生紙),封城期間若真的需要,仍有出外採購的時機,不需大量囤貨於家中。而最近台灣適逢缺電,常常發生停電的狀況,為避免停電時一片漆黑的不方便,建議封城在家可事先備妥相關應急物資,像是手電筒、電池、蠟燭、行動電源、打火機、等應急用品,以備不時之需。至於會不會嚴重到發展為「封城」? 大家先不必過度緊張與悲觀,提前先做好準備不是壞事,「4大類物資」可多備幾份但別過度囤貨,只要這段期大家遵守政府與防疫專家的規定,避免不必要的外出、乖乖待在家中防疫,必須要外出的民眾則乖乖的遵守戴口罩的規定、保持社交距離、出入公共場所用酒精消毒手等,疫情就不會更嚴重的發展,以上4大類防疫清單,希望讓民眾有心理準備度過封城之日。
-
2020-08-19 橘世代.時尚橘
極簡生活其實還不錯!原來這10樣東西你都只需要「1個」
研究與分享「極簡生活、整理思維、住宅設計」是我們最高興奮之事物,若我們熱愛的事物能有一點幫助到這個世界,那就是我們無上榮幸與幸福!—精準生活設計 布蘭達&維尼想要清爽的生活空間,但又不想要犧牲減少購物的樂趣,其實我們可以將某些物品的數量減少至「1個就好」,等到需要更新的時候,再好好地去選購當下最適合自己、自己也喜歡的款式!如果你想要邁向「極簡生活」,我們也分享我們自己學習極簡生活以來,發現了某些物品其實只需要1個的數量就可以精準生活囉!1.牙膏基本上每次刷牙我們都只會用到一條牙膏,而且牙膏又是各大通路都很容易就買到的物品,因此只要不多囤牙膏,我們就能省下半個抽屜的收納空間了!另外,我們可以在每次刷牙的時候觀察這一條牙膏的效果,有些牙膏標榜除垢、有些是清新口氣、有些是美白等等,我們可以根據每次刷牙的成果來決定下次要換的牙膏類型,例如這次的牙膏除垢效果不錯,但牙齒美白還能再加強,那麼下次就能改買主打美白成效的款式,如此一來我們就能隨時清楚自己身體的狀況,並選擇當下最適合我們的產品!其實洗髮精和沐浴乳也是一樣的道理喔!如果你現在擁有許多牙膏備品也沒有關係,可以嘗試的是在消耗完所有的備品之前,先不要購買更多的牙膏,等到備品消耗完之後,就可以開始享受「1個」的樂趣囉!2.雨傘不論摺疊傘或是一般長傘,為避免難以攜帶或重量負荷太大,我們往往只會帶一把傘出門,所以雨傘也是屬於數量只需要「1個」的物品。有些人可能會區分陽傘與雨傘兩者的功能,但是如果遇到降雨機率為50%的日子,那到底要帶哪一把傘呢?不如就選擇晴雨兩用的那一把傘吧!3.隨身保溫水瓶由於我們需要隨時補充水分,所以可能都會隨身攜帶一個水瓶,加了水的水瓶其實也蠻有份量的,從家裡裝水帶出門、到公司、到健身房,其實也只需要「1個」就夠了!選擇攜帶最方便、輕巧、又有型的水瓶吧!將多餘的櫥櫃和收納櫃的空間省出來吧!4.指甲剪好用的指甲剪1把就夠了!有些人家裡好幾把指甲剪,詢問為何其他把指甲剪都不使用,多數人的回答是「我都是用最好用的這一把,但是其他把也沒壞,所以就放著!」但往往都是等到它們生鏽之後才處理掉。不如就留下最好用的那一把,剩下的就拿去二手市集或是捐贈出去吧!(在生鏽以前)5.錢包有些人會將錢包分為鈔票包、零錢包、集點卡包等等,但是在分類太多的情況之下,可能會發生在結帳時突然找不到錢的窘境,如果可以將所有支付相關的物品集中在同一個錢包當中,不但可以方便管理,也不會找不到東西!如果你有不同的外出包包來因應不同的場合搭配,那麼只有一個錢包也會比較方便進行切換和收納!6.牙刷牙刷也有分軟毛、硬毛、小頭、大頭等,每個人適合的款式也都不同,因此我們需要花一點時間嘗試才能逐步找到適合自己的牙刷,同理牙膏,我們也建議大家在刷牙的時候觀察自己的刷牙情形,看看這款牙刷會不會刷起來太硬、容易出血、刷頭太大、握把太小等等,一次一人只買一把牙刷可以幫助我們「觀察自己」,下次買更好的!牙刷大約3個月需要替換一次,因此3個月再採買一次日用品應該也不會太過頻繁,可以跟牙膏一起替換!7.乳液乳液等保養品類的物品由於有「保存期限」,因此我們也建議大家持有一瓶就好,尤其每個階段我們對於保養品的需求也會跟著改變,當下選擇適合自己膚質的乳液會比較理想。以我們自己的經驗來說,我們以前曾經單純僅使用一瓶化妝水來進行保養,而不喜歡太過於黏膩的凡士林,但一兩年之後卻改用凡士林,也幸好我們每次都只購買一瓶化妝水,因此當化妝水使用完畢之後,就能夠接著使用凡士林,而不會造成保養品浪費的現象!我們無法百分之百確定未來的我們會需要什麼,因此我們只需要先照顧現在的自己、滿足現在的需求即可,等到未來需求變化,就能因應新的變化配置適合的產品,這樣不是最精準又最環保的嗎?8.筆記本筆記本是用來記錄我們可能會忘記的事物,例如待辦清單、學習筆記等等,如果我們沒有時常翻閱,筆記本的資料一定會在極短的時間被我們遺忘,如果持有過多的筆記本,並分散在各處,那麼筆記本「本身」也會被我們遺忘!為了方便管理並隨時翻閱,其實一本筆記本就足夠了,好好地將你的寶貴知識記錄在你的專屬筆記本當中,然後隨時翻翻它、摸摸它,將筆記裡面的文字轉為實際行動,最後用身體記住所有的內容,最後抱著感謝的心情笑著送它離開,這就是我們與筆記本的相處之道!9.耳機不論我們是要工作時一邊聽音樂,或是運動時一邊聽音樂,我們都會選擇用目前手邊用起來「最順耳」的那一個吧!電子3C類的產品不像服裝有不同場合可以換穿不同的款式,我們都會使用功能最佳的那一個,而且我們一次也只能帶一副耳機,所以不如就只持有一個耳機就好!同理手機、行動電源、硬碟等3C用品喔!10.吹風機吹風機同電子3C用品也是屬於功能取向的物品,因此也只需要一支就足夠,雖然有些人會認為吹風機是消耗品,短則2~3年可能就需要更新一台,因此多幾台放在家裡也沒有關係,但是電器相關物品長時間若不使用也容易故障,所以如果家裡有好幾台的話,記得要輪流使用確保電器的良好狀況,否則還是留一台比較簡明囉!以上物品都留一個的時候,我們可以省下好多錢、省下好多時間,還有好多收納空間,而且還會獲得更多的快樂!趕快去實驗吧!本文摘自《精準生活設計-布蘭達&維尼》極減生活精選延伸↘↘↘。衣服何時整理?收納專家:每天、3階段快篩出精英衣物。擁有愈多,才發現需要的很少!「多些空間給生活、給人,而不是給物品。」 立即加入粉絲專頁! 用橘世代的熱情彼此鼓勵打氣,展開「健康橘、好野橘、愛玩橘、好學橘」等主題,為第二人生做足功課,活出精彩亮麗!>>>現在立即加入
-
2020-07-24 橘世代.時尚橘
斷捨離必學「丟物術」/原來!不只是整理,還可以讓大腦更快樂
「不要在家裡擺設你覺得『沒用』或『醜』的東西。」Have nothing in your house that you do not know to be useful, or believe to be beautiful.」─ 威廉.莫里斯 (William Morris)說到居家整理,很多人會說「少一點,可以更好」,但或許你也半信半疑,真的是這樣嗎?光想到要讓東西少一點,可能就讓人頭痛,所以我們先撇開要起頭整理幾坪大的空間吧!想像你每天背出門的包包,是怎麼被填滿的呢?大多數時候,我們希望它是一只輕盈的袋子,裡面東西兩三樣,錢包、手機、鑰匙,總之實用就好。但多數時候,我們攤開包包,裡頭可不是這麼簡單。有的人會帶著一整個化妝包出門,即使補妝時其實只用到之中一兩個化妝品;有的人不帶上筆電就不安心,除此之外再包一個充電線袋跟兩個行動電源;有的人隨身要戴上 2、3 個手帳筆記本,但真正常用的就某一本裡的幾頁。更有的人,以上三種全都能在同一個包包裡找到。總被我們堆滿雜物、收據⋯⋯等胖鼓鼓的錢包、隨身包,其實就好像我們的家。我們在各個角落塞滿無用之物,所以斷捨離變成一件困難的事。仔細回想,家裡常用的東西就幾件,我們真的需要這麼多物品嗎?擁有很多的我們,有更加快樂嗎?少一點東西,多一點快樂LifeEdited 的創辦人 Graham Hill 在 TED 演講中以一個紙箱比喻人們「捨不得丟又不停得買」的現象。我們可能都有過那「一個(或很多個)紙箱」放在房間裡很多年,甚至跟著我們從一個家到下一個家,但不曾被打開過,總堆在不顯眼的角落。每一次整理,它沒有被丟掉的原因,不外乎是「怕要用時,方恨少。」Graham Hill 進一步用數字說,當代美國人平均擁有的空間是 50 年前的 3 倍大。我們以為更大的空間,就能擺放多到溢出來的東西了嗎?那可能大錯特錯。人們擁有比過去更大空間後,物慾也比過去更甚,也因此促成了新興產業—「個人儲物空間」的崛起。在美國,一個占地 22 億平方英尺的空間,就價值美金 $220 萬元;在台灣,根據財政部自助儲物空間的營業額統計,2018 年自助倉儲的銷售額就將近 40 億元。我們想停下來問,隨著人們開始擁有更大的空間,更多的所有物,我們真的變得更快樂了嗎?Graham Hill 指出,過去五十年的幸福指數毫無起色;由聯合國計劃的《2019 世界年度幸福指數報告》也顯示全球負面情緒上升與幸福不平等。除此之外,丟不掉、買不停,還可能產生負面問題,如:環境污染、負債循環。整理東西,腦覺得很紓壓!根據報導,普林斯頓大學(Princeton University)神經科學家的研究,當我們處於太過雜亂環境,專注力和創造力都將產生負面影響。混亂、失序的環境,會讓我們的大腦分泌皮質醇(cortisol)這種壓力荷爾蒙。種種數據、演講、企業,都再再地提醒我們,其實我們的生活,不需要留下這麼多東西。丟物、減物,可以讓我們的大腦紓壓,並擁有同等,甚至超乎想像的快樂值。你可能也經歷過「少」帶給我們的喜悅。還記得,大學宿舍裡簡單的擺設,生活一樣怡然自得;還記得,旅行只帶上一個手掌大的斜背包,心被填滿踏實的快樂;還記得,只背上當天要用的文件就出發工作,效率跟心一樣輕盈。這也是為什麼「少,但是更好」漸漸成為提倡趨勢,它不僅僅讓我們省下更多不必要的花費、為環境帶來正面影響。「少」的哲學,讓我們的居家空間有餘裕,同時,內在空間也更開闊。只要我們起心動念,就能離快樂近一點。不只是丟物,更是對大家更好我們會因為念舊或擔心某一天會用到,在居家空間裡不斷地囤積。回過頭來發現,那些物品長年增加,導致我們甚至分不清楚哪些物品需要添購、哪些物品需要減量。家的空間,反映了我們心的視野。秉持著「少,但是更好」的精神,透過整理、丟物、回收,我們發現心變得輕盈。因為,我們不再依賴物品來寄託情感,也不須焦慮有一天會找不到要用的東西。當我們開始問自己,我真的需要這個物品嗎?這個東西是我愛不釋手的嗎?擁有比沒有擁有的我,快樂多少呢?我們漸漸開始懂「少一點東西,多一點快樂」,真的存在。讓我們一起騰出空間,給更美好的事物吧!本文摘自《女人迷》|女人迷精選延伸閱讀。有了這些,我更想回家!IKEA 員工選出十大私心商品。衣服一定要摺、吃飯得在餐桌?十個最常見的生活習慣盲點。「浴室乾淨,感覺整個房間也變乾淨了」八個讓浴室像飯店舒適的簡單佈置法 立即加入粉絲專頁! 用橘世代的熱情彼此鼓勵打氣,展開「健康橘、好野橘、愛玩橘、好學橘」等主題,為第二人生做足功課,活出精彩亮麗!>>現在立即加入
-
2019-12-12 新聞.科普好健康
手機電量10%掉超快、1%卻異常耐用?解析手機電池的判定準則
很多人長時間在外使用手機,卻沒攜帶行動電源或找不到地方充電,手機常處於低電量狀態。但有人常遇到一個狀況:顯示10%時非常不耐用,過不久就自己關機了;但有時1%卻異常耐用,還能撐到看完一段影片?《科普中國》報導,現在手機大多使用鋰電池,由於鋰元素化學特性十分活躍,使得鋰電池的加工、保存和使用對環境要求非常高,像是溫度就對電池有很顯著的影響。高溫尤其易影響鋰電池,溫度愈高,鋰電池就消耗的愈快,也就是電池容量會變小;另外鋰電池還會自己放電,即使不使用,電量也會慢慢跑掉。鋰電池內有一個「電池管理系統」(BMS),工作之一就是管理電量,BMS會透過一個晶片來監測電壓,以推算電池的剩餘電量。但光看電壓無法準確測出電量,例如消耗相等電量,玩遊戲電壓下降快、看網頁電壓下降慢。所以BMS預估的剩餘電量會有一定誤差,我們看的到的電量顯示只是一個大概。每一個手機業者都有一套屬於自己的BMS系統,除了檢查電壓判定電量外,還有一系列複雜的算法。所以當手機電量顯示1%時,BMS系統也許預估還有10%的電量,但是當時的外在環境也被判定成易耗電,像是高溫40度、使用者正在玩手遊等等,所以螢幕即顯示1%,提醒用戶趕快去充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