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9-04 養生.聰明飲食
搜尋
血清素
共找到
290
筆 文章
-
-
2023-08-28 失智.像極了失智
提不起勁、食欲和睡眠習慣改變 醫提醒老年憂鬱增失智風險
.失智與憂鬱症狀不易分辨.長輩常抱怨身體病痛,注意心理壓力.老年憂鬱可治療逆轉個性開朗、愛聊天的陳伯伯,最近變得沉默寡言,原本喜愛的登山健行也不再熱中,朋友邀約總是提不起勁,待在家的時間愈來愈長,開口就是抱怨身體這裡痛、那裡痛。子女以為是體力變差,所以不愛出門,後來發現睡眠習慣改變,有時睡上一整天,有時半夜躁動難眠。老年憂鬱 是失智症的前兆台北榮民總醫院高齡醫學中心主治醫師陳亮宇說,陳伯伯的症狀看似一般老年人常見的小毛病,但這些都是老年憂鬱症造成的異常行為,如果不及早發現治療,提高罹患失智症風險。台灣步入高齡化社會,老年人口愈來愈多,面對生理功能退化、慢性疾病威脅、退休後的經濟問題等,容易陷入焦躁不安。憂鬱症狀 長輩較難說清楚憂鬱症是老年人常見的身心疾病,健忘、易怒、自我否定、睡眠節奏紊亂,但因為長輩較無法清楚言語表達,常以抱怨身體症狀來取代情緒低落。陳亮宇提醒,如果父母親食欲和睡眠習慣改變,以及活動力下降、記憶力減退,看腸胃科、睡眠障礙門診都找不出問題,可求診高齡醫學科,避開對「精神科」的排斥,大型醫院也有設立「整合門診」,可順勢檢查評估病情。老年憂鬱症是難以察覺的心病,易跟失智混淆,其多元症狀也會影響到身體其他功能,包括認知、生活自理。陳亮宇說,老年憂鬱症是失智症的前兆,又稱「假性失智」,可治療逆轉,除了透過藥物、經顱磁刺激治療,應從生活與行為方面著手,持續進行就能慢慢恢復記憶力、釋放情緒壓力。照顧憂鬱老人,「陪伴」很重要,陳亮宇建議,多傾聽關懷,鼓勵參與社交活動。像參與志工服務,有助增進人際交流互動,尤其是人群連結的歸屬感,再次找回生活重心。三方面預防與改善老年憂鬱症:1. 維持人際社交:「社交孤立」是憂鬱症危險因子,藉由人際社交可降低長者的孤獨感,加強生活的動力。2. 穩定戶外活動:日照有助於穩定情緒,長輩多走出戶外可刺激分泌體內血清素及褪黑激素,獲得深度睡眠。3. 從事規律運動:運動可促進腦內啡分泌,心情愉悅;能增強體力、保持身體靈活度,預防衰退。責任編輯:辜子桓
-
2023-08-27 養生.聰明飲食
各式堅果中褪黑激素含量最高 開心果可助眠還有助控制血糖
褪黑激素是一種由大腦產生、能促進睡眠的荷爾蒙,其主要功能之一為控制晝夜節律。植物同樣含有不同的褪黑激素濃度,堅果、穀物、水果、麥片均可作為褪黑激素的供給來源。根據《神經學》期刊2020年的一篇綜述文章,人體產生褪黑激素的速度會隨著年紀增長趨緩,因此食用富含褪黑激素的食物能幫助維持健康以及良好的睡眠品質。而在各式各樣的堅果中,開心果擁有最高含量的褪黑激素。開心果是營養豐富的植物性零食,能提供多種營養維持健康,包括褪黑激素、植物性蛋白、纖維與抗氧化劑,是適合每天食用的優質堅果。胺基酸是構成蛋白質的基本單位,開心果含有所有九種必需胺基酸,包括色胺酸。根據研究,人體利用色胺酸製造血清素,血清素是一種已知可幫助睡眠的激素,在人體的睡眠-清醒周期中發揮重要作用。低濃度的色胺酸與失眠有關,食用開心果則能幫助補充色胺酸。也有研究顯示,人體透過特殊的途徑仰賴色胺酸製造褪黑激素,這種物質有助晝夜節律調整和睡眠。開心果是一種低升糖指數(GI)食物,由於含有高蛋白質、纖維,以及低碳水化合物含量,所以不會導致血糖迅速升高。較佳的血糖平衡可以幫助預防心臟疾病與新陳代謝疾病。責任編輯:辜子桓
-
2023-08-26 醫療.精神.身心
余文樂消失5年患恐懼症!自曝「想離開」 連呼吸都會造成恐慌發作?4誘發因子一次看
編按:香港男星余文樂昨日(8/25)出席時尚活動,提到自己近5年因罹患恐慌症,變得害怕人群,嚴重時甚至難以呼吸,有段時間病況嚴重,因此疫情後休息一段時間,目前病況逐漸穩定。余文樂在2017年罹患恐慌症,甚至在前往法國的班機上喘不過氣,心裡只想要趕庫快逃離現場,也因此變得越來越不喜歡工作,甚至有定時服藥緩和病情,「我那時候無法控制自己的病情,但現在比較穩定,以前比較誇張」。在台結婚生子的他,目前已隨著妻子王棠云定居在台,專心陪伴家人。恐慌發作可區分為3類型每個人幾乎都有頭痛、心跳加速、發抖等經驗,其實這些症狀非常類似恐慌症,因此大多數人無法分辨自己是否有恐慌症,甚至以為只是單純的「害怕」。想要釐清恐慌症,就必須澈底瞭解這個症狀。如果真的發現自己有恐慌症的現象時,也別過度焦慮或害怕。事實上,全台灣患有恐慌症的人數大概有1%至2%,所以你絕非特例,更不是怪胎。在臨床上,恐慌發作約可以區分為「情境關聯型」、「情境誘發型」、「無預期型」。.情境關聯型如果每次遇到特定事物,就會恐慌發作。如社交畏懼症的患者在上台演講時,會感到極度焦慮。這種恐慌發作是因為特定情境引發,可以藉由迴避該情境來避免。患者知道只要自己不用上台演說,就不會發生恐慌發作。.情境誘發型患者接觸到特定情境,未必會恐慌發作,但發作機率會提升。和情境關聯型不同,情境誘發型是增加發作的機率,並不直接造成發作。.無預期型這型恐慌發作是無法預期的,沒有跟特定的情境有關,隨時隨地都可能會發作。所以這類型的恐慌發作給人心理的壓力是最大的,也較嚴重。連呼吸都會造成恐慌發作?4種誘發因子研究發現,有些因子可能會誘發恐慌發作,因此恐慌症的患者應該要避免以下這些因子,這類誘發因子很多,大致可分成下列幾類:.呼吸性誘發因子包括二氧化碳、乳酸鈉、重碳酸鹽,這些因子的作用機轉會影響心臟血管的受器,將刺激透過神經傳入延腦,誘發恐慌發作。.神經性誘發因子如咖啡或是一些藥物,它們可能會與腦中的神經傳導物質受器作用,誘發恐慌發作。除了上述兩者,過去也有人懷疑心臟的二尖瓣脫垂跟恐慌發作有關。二尖瓣脫垂是一種心臟瓣膜的病變,因為會造成心律不整及心悸,與恐慌症的症狀很像。因此早期醫學界曾提出理論,認為恐慌症與二尖瓣脫垂有相關性,但後續的研究卻否定這樣的看法。至今仍沒有足夠的確切證據顯示出恐慌症跟二尖瓣脫垂有關。.恐慌症和遺傳也有關為了解開恐慌症的發生之謎,研究者提出不少假說,積極探索可能的病因,目前常見的理論分述如下:1.自律神經從過去的研究發現:恐慌症患者的交感神經比較容易興奮,對刺激容易反應過度,而刺激一再重複時,適應的速度和能力也比一般人緩慢。2.影像學然而光就交感神經病變不足以解釋恐慌症,研究者相信,恐慌症應該有潛在的腦部病變。一些以影像技術為基礎的研究,發現跟恐慌症有關的部位是腦部的顳葉 ── 尤其是海馬迴和杏仁核(Amygdala)的部位。磁振照影(MRI)顯示罹患恐慌症患者的右側顳葉有萎縮的跡象。3.內分泌目前發現罹患恐慌症的人,內分泌系統和構造都有異常的狀況。在內分泌系統方面包括了正腎上腺素(Norepinephrine)、血清素(Serotonin)以及γ- 氨基丁酸(GABA),都被認為跟恐慌症相關,其中以正腎上腺素影響層面最大。4.遺傳因素恐慌症有遺傳傾向。研究發現,一等親(如父母或子女)有罹患過恐慌症的人,他們罹患恐慌症的機率會比一般人高出四倍到八倍。機率雖然高,但恐慌症患者的一等親也有很多人並沒有罹患恐慌症,這顯示:遺傳雖然有其影響,但卻非絕對,它只是發病的部分原因而已,會不會發病,還得看是否有其他因素來決定,如心理壓力等。.社會心理因素除了遺傳與生理的因素以外,社會心理因素對於恐慌症的發作有不小的影響,其中以認知行為理論與精神分析理論兩者為主。延伸閱讀:.悲傷有盡頭嗎?專家教你從5步驟找到專屬自身的處理之道.當焦慮來襲怎麼辦?教你用身體緩解:為自律神經踩煞車.每分鐘心跳超過「這次數」就算太快!13種症狀嚴重恐猝死責任編輯:陳學梅
-
2023-08-24 性愛.性福教戰
一天可以打幾次手槍?射精幾次會出血?專家解惑自慰常見的5迷思
「一天可以打幾次手槍?射精幾次會出血?」這是許多男性好奇的問題,對此,性學博士許藍方表示,若只有打手槍不射精「一天要打幾次手槍沒有人管你」,但若有射出精液,她建議1天最多不要射超過3次,一旦超過恐只射出血精或空氣。而常自慰會成癮?對健康有危害?胸腔暨重症專科醫師黃軒也解惑自慰常見5迷思。一天可以打幾次手槍?射精幾次會出血?許多男性血氣方剛,一天要打手槍好幾次洩慾,日前也有一名男子一天手淫9次到暈倒的新聞。究竟一天可以打幾次手槍?射精幾次會出血?對於此疑惑,許藍方表示,要從兩個面向來分析:.情況1:打手槍但不射精若你打手槍了但沒射精,在不射精的前提下,「一天你要打幾次手槍沒有人管你」。如果每一次自慰結束,都是歡愉滿足就好,但她不解「以邏輯上來說,如果你1、2次結束後就可以開心滿足了,你為什麼還要4、5、6、7次呢」?.情況2:打手槍且有射精若你打手槍了且有射精,也就是如果你每次都有精液射出的前提下,最多就是打手槍3次,她表示「我不覺得有第4次了」,因為第3次精液量只剩第1次一半,「精液量都已經沒了,第4次如果還要再射,有些人就會開始射空氣」,有些人則會只感受到骨盆底肌開始收縮,但只射得出空氣;有些人甚至會在多次射精後,造成輸精管等管路收縮導致出血而「射出血精」。許藍方呼籲,其實你只要慾望有被滿足就好了,基本上只要1到2次就能獲得滿足感,不需要透過追求3、4、5、6次,來告訴大家「我是男人、我一天可以很多次、我很強我很厲害」,她表示男人的厲害不需要用次數來證明,因為這個次數只會讓你不舒服,而且有可能是你「身心生病」的前兆。許藍方直言,通常會一天打手槍很多次,是發生在剛接觸性、對「性」覺得很新鮮的年輕人身上,若你已經習慣或知道性是怎麼一回事,仍出現一天多次打手槍的行為,就得好好思考打手槍結束後的心情開心與否,以及你為什麼要打手槍?是一種強迫的儀式感?還是壓力的發洩;若打手槍對你來說不是慾望滿足,而是壓力發洩,就得思考你的身心是否出問題。而究竟一天可以打幾次手槍呢?許藍方表示「這個問題沒有答案,都取決於你為什麼要打?還有你自慰完的感覺是什麼?」,而這個答案只有自己知道。自慰的5大迷思許多男性從小到大都有自慰(打手槍)的習慣,常自慰會成癮嗎?對健康有危害?可以改善早洩問題?胸腔暨重症專科醫師黃軒解惑自慰常聽到的5大迷思。迷思1:忍住不手淫,會提升男性雄風分泌?忍住不手淫,可以提升男性雄風分泌嗎?這是錯誤的迷思。黃軒表示,一項研究指出「一周不手淫,會使雄性激素睾丸激素增加45.7% ,但在第8天,又恢復到原來的量。」而另一項研究發現,也証實手淫者和禁慾者,他們體內睾丸激素含量,其實幾乎沒有差異。因為我們人類的睾丸激素的量,也會受飲食和運動的影響,不會僅因手淫,改變睾丸激素的雄風分泌。迷思2:手淫,可以改善早洩問題嗎?常常聽男生流傳,手淫可以改善他們的早洩行為!這是錯誤的迷思。黃軒指出,一項研究報告稱,其實手淫前後3週內的射精時間,並沒有延遲或縮短變化,因此手淫不會改善早洩問題。迷思3:手淫的頻率,多少次才正常?手淫次數,怎樣才算是「正常」?黃軒表示,一則2002年發表,針對223位匿名的男大生所作的調查,他們平均一個月自慰12次,不過不表示這頻率就是「正常」,正常還得考慮除了次數以外的其他因素。所以,專家們對於手淫次數沒有一個確切的定義,一週或一天中手淫幾次就算過度。所以無論你一個月手淫多於或少於這個次數,都無關性生活的好壞或者對錯。迷思4:手淫會成癮嗎?對健康有危害嗎?黃軒表示,手淫,本身對健康的危害很小,但「手淫成癮」確實也是存在的。當你手淫時,大腦中會釋放多巴胺和血清素等神經遞質,從而刺激獎賞系統,讓你得到快感。如果手淫的頻率變得過高,大腦對多巴胺和血清素的反應閾值會很高,一點點或輕輕地就感受不到快樂和滿足感。這也出現了愈來愈多變態性行為或高刺激的行為,才能滿足性行為的快感!迷思5:手淫,是一種心理疾病嗎?有人說,手淫是一種心理疾病,這是錯誤的迷思。黃軒表示,正常的手淫,真的不是一種疾病。相反地,手淫和較健康的生理、心理狀態有關,像是自尊心會增強,也比較不容易罹患前列腺癌。研究人員發現,從公衛角度來看,手淫能減少一個人去擁有多性伴侶的數量,也降低感染性病風險。看完以上2位專家替大家解惑關於「手淫」的疑問及迷思,你是否更了解你的「小弟弟」,其實自慰是一種正常的生理需求,偶爾打手槍對身體有益無害。而次數則是剛剛好就是最好,不要認為男人次數過多就是很強很厲害,以免一旦超過恐只射出血精或空氣,讓身心都受到傷害。延伸閱讀:.多快射精算早洩?過度自慰會陽痿?專家曝快槍俠「時間」,做1事助改善.「打手槍」沒注意2件事,陰莖敏感度恐下降!醫授4招解決自慰困擾.男子成人展搖滾區手淫疑性成癮!我也常手淫,如何判斷是否性成癮?
-
2023-08-17 醫療.精神.身心
關心三明治老爸,硬漢不一定要硬「ㄍㄧㄥ」工作突然力不從心!?小心也可能是憂鬱症警訊
今健康/洪素卿熟悉的工作變得力不從心?每天要上班都得「強迫自己」?其實,你也可能是陷入憂鬱而不自知!一名五十多歲男性在公司打拚了二十多年,去年開始漸漸覺得工作「力不從心」、表現大不如前,經兩度調職不見改善,決定自請退休。但離開職場後卻沒有因此變得輕鬆,短短一個月內,焦慮、憂鬱症狀明顯加劇,甚至成天浮現想死的念頭,就醫才知道原來他是罹患了憂鬱症,經治療,症狀才好轉許多。 心裡有苦別硬ㄍ一ㄥ…… 熟悉的工作突然力不從心,也可能是憂鬱症警訊 男女憂鬱表現不盡相同。高雄榮民總醫院精神科主治醫師朱哲生指出,大部分的男生會先因身體症狀表現而就醫,包括頭暈、頭痛以及腸胃道症狀等。雖然也有部分患者一開始症狀表現就是明顯憂鬱,但往往會因為怕同事、長官知道,不見得願意看病。 也有些患者一開始是以「焦慮」來表現,平常工作上需要與客戶或是上司接觸時,出現胸悶、心悸、手抖等症狀,一開始以為是身體問題,甚至到心臟科、胸腔科、腸胃科就診。直到幾個月後,問題沒有解決,焦慮症沒有治療好,出現憂鬱共病的機會因而提高! 「通常真的會踏入診間求助者,多是已經影響到工作,自覺工作表現變差,例如連本來可以駕輕就熟主持的會議,都會感到焦慮、力不從心。即便下屬不敢明說,但同儕漸漸感覺到異狀,患者也自覺工作效率變差,甚至遭到上司責備。」 值得注意的是,男性憂鬱症患者常常會覺得是自己不夠努力,甚至自我心戰喊話「要自己放鬆一點、要自己再加油一點」,但這些舉措往往效果不大。 煩躁、易怒、失眠……別以為只是男性中年危機 男性憂鬱症狀大不同 該如何協助爸爸們早期發現異狀?朱哲生醫師指出,男性憂鬱比較常見的情緒反而是「煩躁」,家人可能感覺「他變得易怒、難相處」,與同事間摩擦開始增多,覺得他「跟往日形象不大一樣。」另外,絕大多數患者因為「失眠」而求醫,「因為失眠久了、工作表現不佳」,憂鬱症就越來越嚴重。 其他症狀像是社交活動變少、幾乎都在待在家不外出,幾乎都在睡覺、活力明顯變差。或是工作沒有成就感,以前拿到案子會開心,現在卻快樂不起來,只是「為工作而工作」。 若是依據DSM-5(精神疾病診斷與統計手冊)診斷標準,憂鬱症的九個症狀包括憂鬱情緒、喪失興趣、失眠、精神遲鈍、體重變化、罪惡感、失去活力、無法專注、自殺想法……等,若前兩症狀中至少出現一個,搭配其他症狀,總共至少五個症狀以上,症狀幾乎持續整天,時間持續兩週以上且影響到功能,就可能是憂鬱症,必須就醫。 朱哲生醫師指出,如果憂鬱症狀是伴隨壓力事件而出現,事件過了情緒就好了,可能不需用藥治療,可考慮接受心理諮商。但若壓力過了之後、症狀仍反覆出現,甚至自覺有困擾,或是「自我功能(照顧自己的功能)」、「人際功能(人與人之間溝通交流)」、「社會功能(工作)」等三大功能任一受到影響,便鼓勵積極就醫。 「尤其是本來就不願意或是不敢就醫的男性族群,就醫門檻可以降得更低,只要自我察覺有功能下降或是相關困擾,就該就醫、尋求自我心理健康。」 憂鬱症輕重治療選項不同,急慢用藥亦有別 目前憂鬱症常見的用藥包括「選擇性血清素回收抑制劑(SSRIs)」、「正腎上腺素與血清素回收抑制劑(SNRIs)」等類別,大約十種常見抗憂鬱劑。有時候抗憂鬱劑還會合併使用低劑量的抗精神病藥物治療憂鬱症。 除了口服用藥之外,還有電刺激治療,早年是電痙攣治療(ECT),現在則是非侵入性的經顱磁刺激治療(rTMS)。另外還有非藥物治療包括心理治療、認知行為治療以及正念減壓療法。 朱哲生醫師指出,經顱磁刺激治療(rTMS) 主要理論是認為憂鬱症患者的左腦背側前額葉活性下降,因此利用高頻率rTMS刺激,透過磁場在腦下約兩到三公分腦皮質處誘發出微電流刺激,使情緒相關的大腦區域血液上升、活性上升,進而改善憂鬱程度。目前衛福部通過適應症用於「難治型憂鬱症」,但健保並未給付。 此外,針對有急性自殺意念的重度憂鬱(難治型憂鬱症)患者,因為一般藥物以及rTMS要發揮作用可能需要兩到三週,但是病人沒法等這麼久,這時候就可以使用鼻噴劑藥物治療,用藥後一個星期內、甚至二十四小時內自殺意念就會快速下降。 一起來健腦 腦彈性影響壓力防禦力 現代人生活壓力大,憂鬱症盛行率也逐年上升,值得注意的是,有些人會覺得「明明壓力沒差太多,為什麼同樣的壓力事件以前沒事,現在卻感到無力掌握?」朱哲生醫師指出,這是因為腦部面對壓力的能力,會隨著身體的退化像是腦血管退化,或是由於三高如糖尿病、高血壓等共病而下降,也就是「腦彈性」下降,使得過去能夠承擔的壓力,現在變成難以負荷之重! 朱哲生醫師指出,像是四十多歲的三明治族,上有老、下有小,不只有孝親費、子女支出費,還有房貸要繳,工作上還可能剛升任主管初擔責任,這時候健康和體力雖然不差,但也差不多要迎接「三高」,而使腦彈性變差。因此,不管男女,中年時期都是憂鬱相對高的風險期! 醫師建議,平時可以多透過健腦抗發炎的飲食、運動、生活型態來「健腦」,讓發炎濃度下降!例如,假日不要一直在家睡覺,症狀輕微者,可到戶外快走、跑步,甚至到公園走走路、曬曬太陽。規律作息、睡眠、定期運動也很重要。另外,練習「正念」呼吸,簡單地說是「心在當下」,只要關注呼吸就好。把念頭定在呼吸,關注呼吸的一進、一出之間,一天三次、每次三到五分鐘,有效提升副交感能力,不要讓交感神經太強!腦就會定在當下,心情也就能平靜下來。 《延伸閱讀》 .身邊看不出悲傷的「微笑憂鬱症」。心理師教觀察&傾聽技巧,適時伸出援手 .我的笑容是真的開心嗎?4徵兆留意「微笑憂鬱症」和自己站一起! 以上新聞文字、圖片皆屬《今健康》所有,網站、媒體、論壇引用請註明出處。責任編輯:陳學梅
-
2023-07-27 養生.聰明飲食
怎樣的痛算偏頭痛?常見4種食物恐引發偏頭痛
根據辛辛那提大學加德納神經科學研究所頭顏疼痛中心主任馬丁(Vincent Martin)醫師,高達半數的偏頭痛患者表示,食物會誘發偏頭痛。儘管每個人的誘發食物不同,但馬丁指出,仍有幾種常見的食物,會導致偏頭痛的發生。咖啡因馬丁指出,咖啡因對頭痛來說有好有壞。一杯濃咖啡或其他咖啡因飲料,能幫助患者舒緩疼痛。且市面上許多非處方止痛藥,像是 Excedrin,都含有咖啡因和止痛成分。馬丁指出,若有習慣攝入咖啡因,就該定時定量,突然增加或減少攝取,也可能會誘發偏頭痛。他建議,每天在同一時間攝入等量的咖啡因,即使是周末也一樣。酒精約29%至36%的偏頭痛患者稱,含酒精飲料會誘發偏頭痛,但馬丁指出:「這可能取決於你所說的酒精飲料種類。」有研究顯示,紅酒比伏特加更容易導致偏頭痛。馬丁表示,有理論稱發酵過程中產生的組織胺(histamines),為偏頭痛誘因。研究顯示,組織胺含量最高的葡萄酒,更容易誘發偏頭痛。其他資料也顯示,壓力大時飲酒,更可能引發偏頭痛。脫水也可能是誘因之一。其他同樣含有高組織胺的起司和發酵食品,也容易誘發頭痛。建議:若要食用這類食品,請先服用抗組織胺藥物。巧克力高達22%偏頭痛患者表示巧克力會誘發偏頭痛。但「營養素」(Nutrients)雜誌上,審核針對巧克力和偏頭痛關係的數項研究發現,並沒有足夠證據顯示,偏頭痛患者得禁吃這種甜食。專家指出,造成其中差異可能是因為當人想吃巧克力的時候,血清素會較低,可能因此會導致偏頭痛,但偏頭痛患者反將發做歸咎於食用巧克力。常見食品添加劑克利夫蘭診所(Cleveland Clinic)指出,食物中的某些化學物質和防腐劑可能會導致敏感人群頭痛。味精就是一個例子;研究人員表示,雖沒有足夠證據顯示,味精是偏頭痛誘因,但有些許研究發現兩者間有關係。且聯邦食品與藥物管理局 (FDA)多年來,都有收到食用後出現頭痛和噁心的報告。馬丁建議注意成份標籤上,若標有天然香料、昆布提取物和水解植物蛋白等成分,這些通常都含有味精。其他可能誘發偏頭痛的添加劑,還包括硝酸鹽(nitrates)和人工甘味,儘管這說法還證據不足。小百科-偏頭痛 常見單邊陣陣抽痛偏頭痛是一種原因不明、反復發生的頭痛,每次頭痛持續四至十二小時。頭痛的特徵包括:半邊頭痛,像抽痛或脹痛,伴隨心跳或脈搏跳動,痛的厲害常會噁心嘔吐,怕光怕吵;此外,走動、上下樓梯或頭晃動都會加劇頭痛。另有百分之十至二十的病人,在頭痛發生的前後會經歷到預兆,如複視、盲斑、閃爍亮點、半邊麻感或無力麻痺等。預兆通常持續時間不會超過一個小時,頭痛也常在預兆開始後一個小時內發生。有預兆的偏頭痛,以前稱為典型偏頭痛或複雜性偏頭痛。》看更多不同類型頭痛(本文摘錄自《世界新聞網》,原文連結見此)(責任編輯:葉姿岑)
-
2023-07-07 養生.聰明飲食
李玟飽受憂鬱之苦輕生,生前40秒遺言曝光!營養師推薦憂鬱症必吃15種快樂食物
國際天后李玟(Coco)不敵憂鬱症輕生離世,享年48歲。由親姐姐在臉書及微博公佈消息,文中提及「李玟數年前不幸患上了抑鬱症(憂鬱症),經過長時間與病魔抗爭,可惜近日病情急轉直下。」,7/2輕生送醫後一直昏迷,經醫療團隊努力搶救,最後無力回天,與世長辭。生前40秒語音 成送給歌迷最後的禮物李玟2日送醫前,發了長達40秒的語音給粉絲,成為她最後送給歌迷的禮物。「親愛的,我是Coco,感受到大家對我的愛跟支持,你們做我的後盾,我會加油。那這段時間呢,希望你們自己也身體健康快樂,我非常想念大家,我再努力努力,想念你們,我也非常想念你們喔,愛你愛你,thank you so much for the gifts(非常謝謝所有的禮物), very thoughtful(非常貼心), love you guys(愛你們)。」疾病癌症+婚姻觸礁 李玟飽受憂鬱症之苦李玟多年來飽受腿部疾病、乳癌之苦,再加富商老公3度偷吃導致婚姻觸礁,令她患上了憂鬱症,心理健康問題再度備受討論。對於罹患憂鬱症的人,營養師高敏敏表示,憂鬱症不只會影響心情,身體也會被影響,所以「穩定情緒」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想改善憂鬱先從飲食下手,推薦15種好心情食物,若你心情差、壓力大,不妨這樣吃吧。憂鬱症6大高危險群 需提高警覺以下容易導致憂鬱症的6大致病因素,若自己或身旁的親友有出現致病點,一定要提高警覺,並向旁人求助,讓情緒不往更負面、更悲觀的方向去思考。1.直系血親曾有憂鬱症2.經歷生活重大變化:如破產、生活計劃被打亂等3.經歷壓力事件/創傷:例如親人去世4.服用特定藥物:應跟專科醫師確認此藥物適不適合憂鬱症食用5.罹病原因:如癌症、中風、慢性疼痛等 都有可能衍生憂鬱症機率6.使用成癮物質或酒精:如酒精、香菸等改善憂鬱 多攝取富含3營養素食物其實憂鬱症不只會影響心情,身體也會被影響,所以「穩定情緒」是一件很重要的事。高敏敏建議,想改善憂鬱從飲食下手,3大營養素可以穩定情緒。‧陽光維生素D人在缺乏維生素D時會焦慮、肌肉無力、骨質疏鬆,建議可以多補充蕈菇類、雞蛋,也可以多去戶外走走、曬曬太陽,補充維生素D;若在沒有陽光的日子就用吃的補充維生素D吧。‧色氨酸 色氨酸是製造快樂賀爾蒙血清素,改善大腦壓力,而牛奶、乳酪、香蕉中都有豐富的色氨酸維生素B群,是維持神經系統運作最重要的維生素,可以透過全穀類、肉類、深色蔬菜來補充,但最簡單的方式就是各種食物的原型均衡攝取。‧Omega3脂肪酸 Omega3脂肪酸能減緩憂鬱、延緩腦部退化,深海魚(如鯖魚、秋刀魚、鮭魚、沙丁魚等),或是藻油、亞麻仁油中,有豐富的Omega-3脂肪酸。憂鬱症患者 這些地雷食物要少吃很多人可能覺得心情不好,吃洋芋片、手搖飲、甜食、炸物、酒精,大吃大喝垃圾食物可能比吃健康食物更讓人開心。但這都是短暫的當下,雖然吃完會刺激腦部多巴胺受體,讓心情覺得很療癒,但長期仰賴這些食物,憂鬱症的機率會繼續增加,再加上咖啡因、糖、加工食品都會讓人越吃越神經質。高敏敏舉例,西班牙也做了一項長達6年的研究,針對快9000人的追蹤調查發現,常吃甜點、炸物速食、披薩的人,得到憂鬱症的比例比一般人高出49%。因此建議有憂鬱症的朋友,甜點、炸物、加工品要少吃。15種吃了會好心情食物雖然吃垃圾食物會獲得短暫的好心情,久了卻要付出成癮、肥胖、不健康等代價。高敏敏推薦15種好心情的健康食材,吃完也能有快樂的效果。1. 香蕉:香蕉富含維生素B6,可輔助色胺酸轉換、製造快樂荷爾蒙血清素,改善大腦壓力、幫助放鬆心情。2. 魚類:魚類富含omega-3脂肪酸,可減少憂鬱,延緩腦部退化,而深海魚(如鯖魚、秋刀魚、鮭魚、沙丁魚等)、藻油、亞麻仁油中有豐富的Omega-3脂肪酸。3. 牛奶:牛奶中的礦物質鈣能幫助放鬆肌肉、舒緩壓力。而牛奶、乳酪中都有豐富的色胺酸,能製造快樂荷爾蒙血清素,改善大腦壓。4. 優格、優酪乳:腸道菌相可影響腦腸軸線,優格、優酪乳讓腸道有有好的腸道環境,讓你能維持好心情。5. 燕麥:燕麥的水溶性膳食纖維可以穩定神經,提升睡眠品質,還能穩定血糖幫助調節心情,另外燕麥也有碳水化合物可提供能量。6. 核桃:核桃富含礦物質鎂、維生素E,能穩定調節情緒。另外鎂可以說是天然的神經安定劑,可以穩定神經跟提升睡眠品質,平常多吃綠葉蔬菜、紫菜、堅果、燕麥、香蕉,能補充足夠的礦物質鎂。7. 茶:茶中還有還有微量的適量的咖啡因有助平復心情,茶胺酸也能放鬆情緒。可以在早上來一杯無糖茶,維持好心情之外也能幫助提神。8. 蛋:蛋白質幫助轉換血清素 可以穩定情緒、放鬆心情🥚9. 85%巧克力:巧克力雖然屬於甜食類,但「85%以上黑巧克力」糖添加的比較少,而且其中還有咖啡因和類黃酮、可可鹼,類黃酮增加大腦血流量,可可鹼協助調節情緒,所以適量享用是沒問題的。10. 熱可可:熱可可跟巧克力一樣,適度享用可以帶來好情緒,但建議不要加入過多的糖,建議加一點牛奶同時補充每日鈣質所需。11. 雞胸肉:雞胸肉富含維生素B6,能改善憂鬱情緒,另外蛋白質也能幫助轉換成血清素,幫助維持好心情。12. 全穀雜糧:全穀雜糧富含膳食纖維及維生素B群,可以養腸、健腦。維生素B群是維持神經系統運作最重要的維生素,可以透過全穀類、肉類、深色蔬菜來補充,但最簡單的方式就是各種食物的原型均衡攝取。13. 莓果類:莓果類水果富含花青素,有強大抗氧化能力,能使大腦正常運作,建議可以多補充是藍莓、蔓越莓 都能緩解壓力。14. 毛豆:維生素B1穩定情緒 減少憂鬱、焦躁15. 水:水會影響血流,血流影響腦部運作,所以日常水分一定要足夠,建議每日至少攝取1500-2000cc的水分。一代巨星李玟的殞落令眾人悲慟,也讓大眾更加注意「憂鬱症」。看完以上關於憂鬱症的6大症病因素及15種吃了會好心情的優質食物,請評估看看自己或身邊親友是否有憂鬱症,如果長時間無法改善負面情緒,一定要尋求醫師或心理師的幫助。若你周遭有心情不好的人,快對他表達關心、伸出援手,我們都要一起好好的度過在地球的每一天。★珍惜生命,若您或身邊的人有心理困擾,可撥打安心專線:1925|生命線協談專線:1995|張老師專線:1980延伸閱讀:.天后李玟驚傳輕生,享年48歲!憂鬱症9大症狀 醫籲一跡象出現就該緊急送醫.不只憂鬱李玟還為乳癌所苦?罹癌後情緒轉變大,醫建議做1事讓抗癌效果加乘.醫曝李玟碰上2大關卡闖不過!這些名人也受憂鬱症所苦責任編輯:陳學梅
-
2023-07-06 焦點.元氣新聞
醫曝李玟碰上2大關卡闖不過!這些名人也受憂鬱症所苦
李玟不敵憂鬱症輕生 醫曝2大難關藝人李玟(Coco)不敵憂鬱症輕生離世,今由親姐姐在臉書及微博公佈消息,享年48歲,文中提及「李玟數年前不幸患上了抑鬱症,經過長時間與病魔抗爭,可惜近日病情急轉直下。」李玟飽受腿部疾病之苦外,與富商老公婚變消息也時有傳聞,精神科醫師表示,女性罹患憂鬱症比例是男性2倍,尤其40至45歲更是女性好發高峰期,若沒有接受穩定治療,每年5月及11月都是自殺高峰期,很多人撐不過去便不幸離世。關卡一:邁入更年期、老年交界 身心都巨變精神醫學專家、三軍總醫院北投分院院長楊斯年表示,罹患憂鬱症成因多,包括生物、心理、社會層面等,且到了40至45歲階段正好是人生過半,即將邁入更年期、老年交界,身體機能逐漸走下坡,心理負擔壓力則增加,身心變化將產生交叉,慢慢會感覺「力不從心」,不能再像年輕一樣好體力、擁有事業光環等,對於許多成功人士來說很難調適,若超過心理可負荷程度,且持續憂鬱,很容易成為憂鬱症。關卡二:憂鬱症每年2個「高峰期」出現:清明節前後、中秋節過後楊斯年指出,憂鬱症患者會出現低潮的情緒障礙,會在每年2個時段「高峰期」出現,包括上半年的5月、也就是清明節前後,以及下半年中秋節過後,每當「換季」時天氣忽冷忽熱、或是下雨等,最容易讓憂鬱症患者「感覺不舒服」,當憂鬱症患者好不容易捱過秋冬,到了隔年夏天便恢復力氣,若這力氣沒有用在讓自己復原,恐導致自殺人數增加。憂鬱症九大症狀根據美國《精神疾病診斷與統計手冊》,憂鬱症有九大症狀,包括情緒低落、明顯對事物失去興趣、體重下降或上升、嗜睡或失眠、精神運動遲滯、容易疲倦或失去活力、無價值感或強烈罪惡感、注意力不集中或猶豫不決、經常想到死亡。楊斯年說,前2項為主要症狀,後7項為次要症狀,上述症狀同時出現5項(含)以上,並持續2周以上,即可能為憂鬱症,必須就醫。楊斯年表示,憂鬱症要接受六個月到兩年正規治療,除了藥物治療外,亦可透過心理治療,不過得先釐清造成患者憂鬱的原因,若倒因為果,錯誤歸因會阻礙正常治療,在認知行為治療上,恐讓患者更加惡化,例如許多家屬會抱怨孩子不乖乖唸書,或是不願意外出工作而予以指責,但其實是因為憂鬱症影響他的求學、就業功能,若對於精神疾病沒有正確認識,會阻礙治療。憂鬱症易復發 關心身邊患者「一問二應三轉介」 「一問二應三轉介很重要。」楊斯年提醒,憂鬱症容易復發,因此正規憂鬱症治療3個目標是「降低症狀」、「恢復功能」、「避免復發」,身邊若有親友陷入憂鬱,可以口頭關心「你還好嗎?」,若有得到對方回應「我心情不好,想要自殺」等,應帶他轉介醫療資源。不少憂鬱症患者情緒不佳、思考變慢也抗拒就醫,但身旁的人必須提高警覺,尤其憂鬱症是螺旋狀循環,越復發會越難治療,因此希望在一開始發作就要接受正規治療,好好吃藥,避免停藥又復發。楊斯年表示,根據統計,女性較男性容易好發憂鬱症以外,女性終生盛行率約20至25%,相較男性10至12.5%高出一倍,代表終生女性罹患一次或多次憂鬱症「每四人就有一人」,雖有部分患者得過一次憂鬱症後會痊癒,但其餘憂鬱症患者罹患後「接下來10年多次復發」。他表示,憂鬱症只要好好接受治療,有三分之二的患者「可以恢復生病前的功能程度」,呼籲家屬及患者應正視、尋求正規醫療途徑。看詳細疾病百科:憂鬱症這些名人也受憂鬱症所苦.艾成長年受憂鬱症所苦 名醫揭3階段拉住憂鬱情緒.受憂鬱症所苦!前立委黃義交從住家11樓墜樓送三總不治,享壽69歲.張國榮逝世20周年 憂鬱症問題在香港的嚴重性.國寶雕塑家朱銘疑久病厭世輕生 四大方向觀察老人憂鬱.「被憂鬱吞噬」 SHINee主唱鐘鉉燒炭身亡 遺書曝光.竹內結子猝逝/產後憂鬱突發難防 醫:第二胎風險更高許多人有憂鬱症狀不自知?楊聰財分析精神疾病為何與自殺息息相關【記者沈能元報導】知名藝人李玟驚傳因憂鬱症離世,她於5月20日才發新歌,當時的歌詞:「生活要面對很多困難和傷痛,勇敢去挑戰,去追求,你就是戰士。」如今看來令人感慨。相信李玟直到最後一刻仍在努力,期待能用歌聲點亮粉絲們的每一天。李玟離世,引發民眾關注憂鬱症問題,精神科醫師楊聰財表示,根據衛福部《自殺防治手冊》,自殺族群七成以上有憂鬱症,罹患憂鬱症的自殺風險約為一般民眾的20倍。但精神疾病並不是自殺的唯一風險因素,也不是所有患有精神疾病的人都會嘗試自殺。自殺是複雜的多因素問題,重要的是減少面臨自殺的風險,並適時尋求專業的幫助和支持。以下是楊聰財的說明與分析:精神疾病為何與自殺行為息息相關?精神疾病與自殺行為之間存在緊密的關聯。雖然並非所有精神疾病患者都會嘗試自殺,但許多研究表明精神疾病是自殺的重要風險因素之一。下面是一些可能解釋這種關聯的因素:心理痛苦:精神疾病患者通常經歷情緒困擾、心理痛苦和絕望感,這些感受可能促使他們考慮或嘗試自殺作為一種逃避或減輕痛苦的方式。無助感:某些精神疾病,例如重度憂鬱症或焦慮症,可能導致患者感到無助和無望。他們可能對現狀感到束手無策,無法找到有效的應對方式,這種無助感可能加劇他們對自殺的考慮。精神病症狀:某些精神疾病症狀本身可能增加自殺風險。例如,思覺失調症患者可能出現幻覺或妄想,這些症狀可能導致他們產生自殺的念頭。社交隔離:精神疾病可能導致患者與社交網路的疏遠,他們可能感到孤立、被排斥或無法獲得支持。社交隔離可能使他們感到無助和絕望,增加自殺的風險。高風險行為:某些精神疾病,如邊緣人格障礙或酒精或藥物濫用障礙,與自殺行為高度相關。這些疾病可能導致衝動控制問題和衝動行為,增加了自殺的風險。值得注意的是,精神疾病並不是自殺的唯一風險因素,而且並非所有患有精神疾病的人都會嘗試自殺。自殺是一個複雜的多因素問題,其風險受到許多個體和環境因素的影響,包括精神健康、社會支援、生活壓力、個人經歷等。重要的是,對於精神疾病患者,提供適當的治療、支援和心理健康服務是至關重要的,以減少他們面臨自殺風險的可能性。如果您或您認識的人對自殺有任何想法或感覺絕望,請立即尋求專業的幫助和支持。台灣的憂鬱症盛行率如何?在台灣,調查指出,8.9%的人有憂鬱症狀,約200萬人,其中重度憂鬱者,約佔5.2%,約125萬人。 世界衛生組織統計2005年至2015年全球憂鬱症患者已超過3億人,佔世界總人口4.4%,而人數仍持續成長中。 台灣本土數據方面,根據2016年衛福部統計顯示,國內憂鬱症會造成嚴重的社會經濟負擔以及失能,在所有疾病中排名第一這一高盛行率可能與多種因素相關,包括工作壓力、家庭壓力、社會期望、人際關係問題以及其他心理和生理因素。台灣社會的快節奏生活方式和高度競爭的環境也可能對憂鬱症的盛行率產生影響。許多人有憂鬱症狀不自知?是的,有許多人可能出現憂鬱症狀卻不自知。憂鬱症是一種心理健康障礙,它會導致情緒低落、失去興趣或快樂感、能量不足、注意力不集中、自我評價下降、睡眠問題等一系列症狀。然而,有些人可能沒有意識到自己正經歷憂鬱症,或者他們可能認為這些症狀是與日常生活中的壓力或其他問題相關的正常反應。以下是一些可能導致人們不自知憂鬱症狀的原因:自我否定:有些人可能傾向於自我否定或將自己的感受歸咎於個人失敗、弱點或缺陷。他們可能認為自己無法有憂鬱症,或者認為這種情緒是他們自己的過錯。社會觀念和文化影響:某些文化對於心理健康問題存在一定的社會觀念和偏見。這可能導致人們對憂鬱症持有誤解或忽視症狀,將其視為弱點或缺乏意志力的表現。缺乏知識:有些人可能對憂鬱症缺乏瞭解,不瞭解與之相關的症狀和特徵。他們可能無法將自己的情緒和行為聯繫到憂鬱症,並且可能對求助或尋求專業支持缺乏意識。內外化行為:有些人可能通過內化行為來應對憂鬱症狀,即將自己的情緒和痛苦隱藏起來,不向他人表達或尋求幫助。這可能導致他們無法意識到自己的憂鬱症狀。憂鬱症與遺傳有關嗎?憂鬱症是一種複雜的心理疾病,其發病原因是多方面的,包括遺傳、生物學、心理社會等因素的交互作用。遺傳因素在憂鬱症的發病中起著一定的作用,但並非是唯一的因素。研究表明,憂鬱症在家族中有明顯的遺傳聚集現象。如果一個人的親屬(如父母、兄弟姐妹)患有憂鬱症,那麼他患病的風險就會增加。根據孿生研究,同卵雙胞胎中若一個人患有憂鬱症,另一個人也患病的概率會高於異卵雙胞胎。遺傳研究已經識別出多個與憂鬱症風險相關的基因。這些基因可能與神經傳遞物質的代謝、神經發育等生物學過程有關。然而,目前還無法確定具體的遺傳變異如何影響憂鬱症的發病機制,這仍然是一個活躍的研究領域。除了遺傳因素,其他因素也與憂鬱症的發病密切相關,包括生物學因素(如神經化學不平衡)、心理社會因素(如壓力、創傷經歷)以及個人特質等。這些因素與遺傳因素之間的關係相互作用,對憂鬱症的發展和表現產生影響。需要注意的是,遺傳風險並不意味著一定會患上憂鬱症,環境和生活方式等因素也在很大程度上影響憂鬱症的發生。若您有憂鬱症的相關症狀或疑慮,建議尋求專業醫生或心理學家的評估和建議,以便進一步了解您的個人憂鬱症目前有哪些治療方式?憂鬱症是一種常見的心理健康問題,有多種治療方式可供選擇。以下是一些常見的憂鬱症治療方式:心理治療:心理治療是憂鬱症治療的主要方法之一。常見的心理治療包括認知行為療法(CBT)、人際療法和解決問題療法等。這些治療方法可以幫助患者了解和改變負面思維模式、培養更健康的應對方式,並提供情緒支持。藥物治療:抗憂鬱藥物可以在憂鬱症治療中發揮重要作用。常用的抗憂鬱藥物包括選擇性血清素再吸收抑制劑(SSRI)和選擇性去甲腎上腺素再吸收抑制劑(SNRI)。這些藥物可以調節大腦中的神經遞質,改善情緒和情感狀態。身體活動:適度的身體活動對於改善憂鬱症狀具有益處。有氧運動、散步、瑜伽等身體活動可以釋放身體中的內啡肽和多巴胺等化學物質,提升心情和幸福感。社會支持:獲得家人、朋友和社區支持對於憂鬱症康復至關重要。參加支持團體、與親友交流、尋求情感支持可以幫助患者減輕壓力、分享感受,並獲得實用建議。輔助療法:一些輔助療法被用於輔助憂鬱症治療。例如,藝術治療、音樂治療和瑜伽等可以幫助患者舒緩壓力、促進情緒釋放和放鬆。治療憂鬱症的最佳方法可能因個人情況而異,有時需要結合不同的治療方式。如果您或您認識的人懷疑自己患有憂鬱症,建議尋求專業的心理健康專家或醫生的幫助。他們可以評估您的情況並提供適合您的治療方案。抗憂鬱藥物通常有哪幾種類別?抗憂鬱藥物通常可以分為以下幾個類別:選擇性血清素再吸收抑制劑(SSRIs):這是最常被使用的抗憂鬱藥物類別,包括氟西汀(Fluoxetine)、帕羅西汀(Paroxetine)、舍曲林(Sertraline)等。它們通常會抑制腦中血清素的再吸收,增加血清素的濃度,以改善情緒和情感問題。選擇性去甲腎上腺素再吸收抑制劑(SNRIs):這些藥物同時影響血清素和去甲腎上腺素的再吸收,例如文拉法辛(Venlafaxine)、舍曲林(Duloxetine)等。三環抗憂鬱劑(TCAs):這是較早期的抗憂鬱藥物,包括阿米替林(Amitriptyline)、丙咪嗪(Imipramine)等。它們主要作用於血清素和去甲腎上腺素的再吸收,但也會影響其他神經遞質。單胺氧化酶抑制劑(MAOIs):這些藥物抑制單胺氧化酶的活性,阻斷血清素、去甲腎上腺素和多巴胺的降解。例子包括丙咪嗪(Phenelzine)、備氟米特(Moclobemide)等。由於與其他藥物和食物有可能產生嚴重的相互作用,MAOIs的使用較為限制,通常在其他藥物無效或無法耐受時才考慮使用。此外,還有其他類別的抗憂鬱藥物,如血清素-去甲腎上腺素-多巴胺再吸收抑制劑(SNDRI)和血清素-去甲腎上腺素-多巴胺放出劑(SDRI),但它們的使用較為罕見。值得注意的是,抗憂鬱藥物的使用應由醫生根據患者的具體情況和症狀來決定,並且需要根據醫生的指示正確使用和劑量調整。每種藥物都有不同的作用機制和副作用,因此尋求專業醫療建議非常重要。患者常會擔心藥物愈吃愈重?憂鬱症患者擔心藥物引起體重增加是相當常見的疑慮之一。雖然某些抗憂鬱藥物可能與體重增加有關,但這種情況在所有藥物和患者之間並不普遍。某些抗憂鬱藥物,如一些選擇性血清素再吸收抑制劑(SSRI)和臥藥(如帕罗西汀、舍曲林、氟西汀等),在一些人中確實與體重增加有關。這些藥物可能導致食慾增加、新陳代謝率下降或液體滯留等影響,進而導致體重增加。然而,這種影響在不同人群中的表現方式可能存在差異。重要的是要記住,每個人對藥物的反應都不同,而且潛在的副作用也因人而異。某些人可能會體驗到體重增加,而其他人可能不會有這個問題。此外,藥物對體重的影響通常是輕度的,並且可能在治療初期出現,而隨著時間的推移逐漸減輕或消失。如果您對抗憂鬱藥物的副作用感到擔憂,建議您與醫生進行詳細討論。醫生可以幫助您評估藥物的風險和益處,並可能根據您的需求和症狀選擇最適合您的治療方案。此外,維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包括均衡的飲食和適度的運動,也是重要的,可以幫助控制體重以及改善整體健康狀況。是否與不穩定治療有關?憂鬱症的病況不佳可能與多種因素有關,包括個人生理和心理的原因,以及治療方案的適應性和有效性。如果患者正在接受治療,但病況仍然不穩定,可能有以下幾種原因:不適合的治療方法:每個人對憂鬱症的治療反應可能有所不同,因此一種治療方法對某些人可能有效,對其他人則不一定有效。如果目前的治療方法無法緩解症狀,可能需要考慮調整治療方案,包括改變藥物、心理治療或其他治療方法。藥物反應或副作用:藥物治療是憂鬱症管理的常見方式之一,但不同的人對藥物可能有不同的反應。有些人可能對某些藥物不敏感,需要調整藥物種類或劑量。此外,藥物可能會有一些副作用,例如睡眠問題、食慾改變或情緒波動,這些副作用可能影響病況的穩定性。心理治療的適應性:心理治療可以是個人或群體形式的,包括認知行為療法、心理動力療法等。如果治療師和患者之間的合作不順利,或者治療師的方法不適合患者,可能會影響治療的效果。疾病的自然進程:憂鬱症是一種複雜的疾病,其病程可能因個人差異而有所不同。有些人可能需要長時間的治療和支持才能達到穩定的狀態,而在治療過程中可能會出現波動或復發的情況。如果你覺得治療方案對你的憂鬱症病況不佳,我建議你儘快與專業醫療專家(例如精神科醫生或心理治療師)討論這個問題。他們可以評估你的病況並提供相應的建議和協助。他們可以重新評估你的症狀和治療計劃,並根據需要進行調整。重要的是與醫療專家進行溝通,共同找到最適合你的治療方法。★珍惜生命,若您或身邊的人有心理困擾,可撥打安心專線:1925|生命線協談專線:1995|張老師專線:1980(責任編輯:葉姿岑)
-
2023-06-12 名人.優照護
擺脫失眠困擾、減少焦慮 提升血清素的4大類好眠食物一次看
台灣的人口老化問題日益嚴重,隨著年齡增長,長輩們的睡眠結構可能會改變,生理變化因此有所不同,許多年長者都在煩惱失眠問題。根據台灣睡眠醫學學會「65歲以上國人睡眠大調查」結果,發現全台65歲以上國人,每周有失眠經驗的比例超過5成,符合慢性失眠症的比率也有4分之1。但你知道嗎?失眠不只是單純的睡不好、精神不佳而已,可能是內分泌系統和神經系統的功能漸漸下降,體內褪黑激素的分泌量減少,或暗示著更嚴重需要治療的疾病,可能是慢性病,高血壓、糖尿病、老人憂鬱、失智、胃食道逆流等或藥物治療上等影響。不過,「助眠食物」是一個值得嘗試的方法。這些食物具有促進睡眠的特性,提供身體所需的養分,是幫助製造血清素和褪黑激素的重要原料。血清素不僅對睡眠有益,還可以穩定情緒,減少焦慮和煩躁,不需要藥物依賴也能幫助長輩輕鬆入眠,遠離夢魘的困擾。以下為「四大好眠食物」:1.富含色氨酸的食物,提高血清素水平:肉類、蛋類、乳製品、豆類和豆製品、堅果和種子、魚類等在豆類或豆製品的選擇上如豆漿、豆腐皆為植物性蛋白質的良好來源,有助於平穩長輩血糖並促進睡眠。肉類可選擇豬後腿肉、雞里肌、火雞肉等種類。在魚類的選擇上,選擇如鮭魚、鰻魚和鮪魚等種類,內含豐富的Omega-3脂肪酸,不僅對長輩心臟健康有益,還有助於改善睡眠品質。而堅果和種子如核桃、松子、南瓜子皆富含健康的脂肪和纖維與大量色氨酸和鎂,有助於提高睡眠品質。2.富含維生素B群的食物:穀類和全穀食物、蛋類、綠葉蔬菜、魚類等像是糙米、全麥麵包、燕麥、豆類或瘦肉等食物都是富含大量維生素B群的食物,有助於調節神經功能。而葉菜類蔬菜(如菠菜、羽衣甘藍)富含維生素B群,尤其是維生素B9,這些蔬菜還含有豐富的鎂和其他營養素,有助於舒緩壓力和提高睡眠質量。3.富含豐富鈣、鎂食物:乳製品、豆製品、堅果和種子、深色蔬菜等像牛奶、乳酪、優酪乳等乳製品或是適量小魚乾都是良好的鈣來源。而芝麻則含有豐富的鎂,平時加入飯菜或作為醬料使用皆合適。深色蔬菜也是好選擇,如菠菜內同時富含大量鈣、鎂,加入沙拉或炒飯中給長輩食用皆不錯。4.富含褪黑激素食物:燕麥、甜玉米、櫻桃、薑、番茄、香蕉等番茄中含有一種叫做番茄紅素的物質,可以促進褪黑激素的合成,幫助長輩入眠。櫻桃也是著名含有天然褪黑激素的食物,亦或是選擇玉米、燕麥等,不僅皆含有褪黑激素的前體物質,也有助於提高褪黑激素水平。雖說上述方法能改善失眠,但長輩並不能只是依賴單一的方法,而是要多管齊下,在享用這些助眠食物的同時,從環境、習慣本身改變。平時,應讓長輩進行適度的運動,如瑜珈伸展或散步,並避免在白天時攝取過多咖啡因。盡量保持固定的睡眠時間,營造良好的睡眠環境或睡前養成聆聽助眠的音樂。而如長輩還是被慢性失眠持續困擾,無法依靠自然療法改善,也建議尋求專業醫生或睡眠專家的協助,讓他們可以進一步評估狀況,讓老年生活品質無擔憂。(本文獲「《優照護》」授權轉載,原文刊載於此)責任編輯:辜子桓
-
2023-06-08 性愛.性福教戰
多快射精算早洩?過度自慰會陽痿?許藍方曝快槍俠「時間」,做好1件事助改善
很多男生會擔心「手槍打太多會造成早洩」,因而會減少打手槍的次數或禁慾,這樣做真的可以預防早洩嗎?到底到底多快射精算早洩?對於此疑問,有「最美性學博士」稱號的許藍方在YouTube頻道替大家解關於早洩的迷思。3分鐘射精算早洩?早洩是自慰太多次造成的嗎?還是身體因素所致?許藍方表示,其實導致早洩的原因有很多種,但打手槍對於早洩及陽痿都沒有影響,有時候反而會因為太久沒有打手槍讓你更容易射出來。早洩在醫學定義上是「性交少於1分鐘就射出來」,以及沒有辦法自己控制射精的感覺跟時間,當想要忍住不射時陰莖卻不受控制。‧第一種「原發性早洩」:在陰莖碰到陰道,抽插時間小於1分鐘就射精,算是早洩。‧第二種「續發性早洩」:如果以前沒有早洩問題,隨著年紀越來越大,後來才出現小於3分鐘就射出來的狀況;換句話說,本來以前還算持久,到了後來某個年紀後持久度小於3分鐘。而導致這問題的原因很多,有可能是身體的荷爾蒙造成,或身體的血清素、多巴胺的不足,而最好找出這些原因的方法,就是去醫院問醫師。‧第三種「無法用意識去控制射精」:跟時間沒關係,不管幾分鐘不想射但卻射出來,失去對自己小頭的控制能力;若有造成「不滿意的情形」,或因為這樣的過程造成自己跟伴侶都不開心,影響彼此的關係,這種也是早洩問題。以上三種都在早洩的定義之中,都被定義為早洩(早發性射精),也就是「無法持久」。而導致早洩的原因非常多,有龜頭敏感度過高、腦內神經化學物質分泌異常、身體疾病(糖尿病、攝護腺肥大)、心理因素...都是,要判斷出你是哪一種,最好的辦法就是去找泌尿科醫師幫助你,找出造成早洩的原因並改善。理想的性愛時間是7-13分鐘根據研究顯示,從陰莖放入陰道之後,最理想的性愛時間是7-13分鐘(不含前戲)。許藍方也呼籲廣大男性「不要再糾結分鐘數」,這只是一個給大家參考的數值,並非鐵則。而有早洩或遲射問題,請去醫院找泌尿科醫師,請他協助找出原因,並對症下藥,越早治療越好。平日保持身體跟心理健康,多運動喝水,你的性生活自然就很美好。延伸閱讀:.「手淫」降低罹癌機率!可改善早洩問題?醫盤點6大手淫常見的迷思.顏射、口爆、內射...「射精最愛7部位排行」女性接受度最低是這部位.做愛狂換姿勢較持久?許藍方解答「性愛最佳時間」,持續一動作10分鐘易高潮責任編輯:陳學梅
-
2023-06-06 名人.好食課
改善失眠睡前不能吃什麼?吃什麼食物可助眠?一次看懂如何能睡得好
自從COVID-19肆虐,壓力造成失眠、睡不好等睡眠障礙問題更加嚴重,2022年調查指出全台約有20%有失眠問題,且每年吃掉9億顆安眠藥,顯示睡眠問題非常嚴重。睡眠與健康十分相關,有好的睡眠才有好精神與情慾脾氣面對工作,甚至也有研究發現睡眠少於6小時的人,體重過重的比例高於睡超過10小時的人,代表睡眠也會影響新陳代謝!但要怎麼才能睡得好?飲食上有什麼需要注意的?今天就由營養師一次告訴您。問題一⟫改善失眠,睡前不能吃什麼?睡前吃東西會使得腸胃夜間仍在消化食物,影響睡眠品質,所以一般建議睡前3小時就把晚餐給吃完,但如果你是肚子餓會徹夜難眠的人,以下這些食物應盡量避免!回答一⟫咖啡因咖啡因的結構跟「睡眠啟動」物質(adenosine)很接近,因此兩者會互相競爭,抑制了adenosine的生理作用,讓我們無法好好啟動腦內的「睡眠反應」,因此就會讓人睡不著!雖然每個人對咖啡因的耐受性也隨基因不同而有差異,但如果你想要一個好的睡眠,建議傍晚後不要喝咖啡。提醒您:咖啡因除了存在於咖啡、茶飲料當中之外,其實巧克力、可樂、能量飲料當中都有喔!回答二⟫辣味食物不少人在週末會和朋友吃熱炒、火鍋聚餐,因此辣味的下酒菜、麻辣火鍋都是常見的料理!但其實睡前不適合吃辣味食物,辣的食物會讓食道、胃部產生灼熱感,反而不好入眠!所以如果是太晚聚餐或者是吃宵夜,要避免辣味食物,或者吃完後休息2-3個小時再躺下吧。回答三⟫高升糖指數食物高升糖指數食物(例如:精緻甜食、部分水果等),會使血糖快速上升,刺激血清素的分泌,讓人產生放鬆、想睡覺的感覺。所以如果「偶爾」在睡前攝取這類食物,是可以幫助入睡。然而,這些食物吃多了會有肥胖、慢性發炎,甚至影響身體賀爾蒙的問題,進而干擾睡眠品質,因此平常的飲食習慣,要減少高升糖指數食物,把體質調好就可以更好入睡。回答五⟫產氣食物油炸、辣味、高升糖都是在睡前盡量要避免的食物,而產氣食物也是!富含膳食纖維的地瓜、糯米、汽水等,都容易讓腸道產氣,產生脹氣感而有不舒服、不好入睡的現象。回答六⟫酒精飲品酒精就跟高升糖指數食物一樣,一開始微醺會讓人想睡,但等到體內酒精濃度下降,伴隨脫水和續存的乙醛毒性等等問題,會有頭痛、口乾舌燥等狀況,反而會使睡眠時間與品質雙雙下降。問題二⟫吃什麼食物,可以助眠與改善失眠?回答一⟫色胺酸食物色胺酸是胺基酸的一種,亦是血清素的原料之一,具有調控舒服、放鬆感覺的物質。另外,色胺酸也能進一步合成褪黑激素,是控制人體睡眠、生理時鐘很重要的激素。因此攝取足夠的色胺酸食物,像是瘦肉、黃豆製品(如:黃豆、豆腐、毛豆)、奶類、未精製的全榖雜糧(如:大紅豆、麥片、小麥胚芽等)等,可以幫助我們調節神經作用,幫助睡眠品質。回答二⟫維生素B6「維生素B6」則是5-羥色胺酸轉變為血清素的輔助因子之一,能幫助血清素的合成,維生素B6可從瘦肉、鮭魚、香蕉、酪梨、未精製的全榖雜糧(例如:馬鈴薯、地瓜等)中獲取。回答三⟫牛奶很多人說睡前喝牛奶可以助眠,這是真的嗎?雖然,有學者認為晚上喝溫熱的牛奶,可以讓人連結嬰兒時期被抱在母親懷中舒適的感覺,而有幫助入睡效果,但目前並確切研究直接證明夜間喝牛奶可改善睡眠。不過,因為牛奶含有鈣質,幫助肌肉放鬆,舒緩焦慮,並且牛奶也富含色胺酸,可幫助褪黑激素的合成,所以有許多研究發現,平日牛奶的攝取與睡眠品質呈正相關。問題三⟫晚上、睡前吃維他命B群,會睡不著嗎B群主要是幫助身體新陳代謝,但是對於沒缺乏B群問題的人來說,補充B群並不會有提神的效果!除此之外,研究也發現缺乏B群反而會增加失眠的風險!因此,均衡飲食格外重要!選擇天然食材如全穀類、未精製雜糧、豆類、魚類、蛋類、肉類和奶類等,這些食物都是良好的B群來源。有趣的是,以機制來說補充B群是不會有提神,或者影響睡眠的狀況,但卻有研究觀察到受試者晚上攝取綜合B群維生素,睡眠品質有降低現象,且在醒來後易感到疲勞!因此,如果是有睡眠問題,或者吃B群後影響睡眠品質的人,可以改在其他時段吃,避免敏感的身體出現反應而睡不好!其他睡眠常見迷思,就看營養師整理的這張圖囉!結語⟫不過失眠理由千千萬,改善睡眠品質實在是一個複雜且困難的挑戰,今天營養師提供您預防失眠的飲食小妙招,與其在床上數羊,不妨調整平常飲食試試看,另外,建議營造舒適的睡眠環境以及適度的運動,也是幫助入睡的好方法喔!【本文獲好食課授權刊登,原文標題:【2023】營養師最新分析⟫失眠、睡不好怎麼辦?吃什麼食物?】責任編輯:辜子桓
-
2023-05-28 名人.鄒頡龍
鄒頡龍/從《超難搞先生》 談高齡獨居者養寵物的好處
「醫師,不好意思,原先和您約好的手術,必須取消。」說話的是一位70多歲男性,在手術前一天來到門診提出要求。我有些為難,開刀房資源寶貴,臨時取消,造成醫療作業不小的困擾。「什麼原因呢?」我問。「是這樣的,我沒有結婚,就自己一個人,還有一隻狗。狗狗老了,又有心臟病,原先答應我在手術住院期間照顧狗的老友突然也病了……因此,真的很抱歉,我必須把狗安頓好了才能接受手術。」好一個有情有義的主人! 我說:「沒問題,把狗狗安頓好後再安排手術吧。」這位患者獨居,狗兒就是家人。寵物與獨居者的情感,在2022年湯姆漢克主演的電影《超難搞先生》(英語:A Man Called Otto)也有非常生動的描述。電影敘述一位60多歲男性,沒有子女,在摯愛妻子離開人世後,人生已無可眷戀。他坐在愛妻墳前緬懷過去,當沮喪來襲,他決心結束一切,然而一次又一次的陰錯陽差讓他屢試不成。隔壁搬來一個移民家庭,女主人的熱情好客與孩子的天真影響了他,一隻聰慧的流浪貓更成為生活的伴侶。就在好友、鄰居及寵物的陪伴下,他的人生有了新的意義,不僅沒有尋短,更發光發熱。台灣已經進入高齡社會,根據行政院主計總處統計,全台高齡獨居住宅數有57萬多戶,與10年前相比增幅將近100%。台灣年輕人不婚不生、少子化嚴重,未來「高齡獨居」人口將大幅上升。年輕時或許不覺得獨居是個問題,但是進入高齡,除了有健康的顧慮,心靈的孤獨更是一大隱憂。如果有寵物的陪伴,會有一定的幫助。以下是可能的好處:1.減少孤獨感:有動物夥伴的獨居老年人感到孤獨的可能性降低了36%。2.賦予使命感:老年人可能已失去工作目標。子女已經長大(或沒有子女),而有「不再被需要」的感覺。擁有一隻寵物,滿足牠的日常所需(如定時餵食)能恢復使命感。3.增加社區參與:遛狗可提高社交能力,寵物是很好的聊天主題,可以認識新朋友。4.保持健康:照顧寵物能增加高齡者的肢體活動。養狗對保持身體健康尤其有好處,因為狗需要定期散步。研究發現,當有輕度高血壓的人領養狗後,五個月內血壓顯著下降。飼主的三酸甘油酯和膽固醇水平比沒有寵物的人低。5.改善抑鬱症狀:照顧動物夥伴能減少憂鬱情緒。和狗、貓玩耍可以提高血清素和多巴胺的水平,有助於冷靜和放鬆。《超難搞先生》中,湯姆漢克飾演的男主角超級難搞。失去心愛的妻子後,陪伴他的只有妻子的遺物還有回憶,虛無與孤獨啃噬他的心靈,逐漸成為他人眼中的「超難搞先生」。直到熱情且需要幫助的鄰居出現、一隻流浪貓進入他的生命,人生又恢復了價值。愛與被愛,需要與被需要,與寵物的互動,不正是如此嗎?貓咪、狗狗不只是寵物,也是我們的家人,請善待動物夥伴。當身邊出現「超難搞」人物,別急著批判,試著了解對方,並適時給予幫助。這是我看了《超難搞先生》後深刻的感觸。責任編輯:辜子桓
-
2023-05-10 養生.健康瘦身
明明沒吃多卻愈來愈胖…「壓力型肥胖」除調整作息、飲食,還需搭配一治療
● 過勞肥是壓力導致賀爾蒙失調造成● 需要調整作息和運動,並搭配心理治療● 可按壓風池穴、肩井穴舒緩壓力每天超時工作、工作壓力大,被壓得喘不過氣?連吃飯時間都沒有,身材卻像吹氣球一樣,竟增胖了不少。台灣肥胖症衛教防治學會常務理事劉伯恩表示,這就是所謂的「壓力型肥胖」,和心理因素有很大的關係,除改善飲食外,也需要調整作息和運動並搭配心理治療。壓力型肥胖如何發生?伴隨的症狀有哪些?壓力型肥胖也稱為「過勞肥」,劉伯恩表示,這類型的肥胖是因為壓力造成體內荷爾蒙失調,出現代謝問題而導致的肥胖。他舉過去病例分享,曾有一位年紀不到30歲的內科工程師前來看診,身高170公分、體重卻高達120公斤;病人表示平常也沒有吃太多東西,體重卻一直上升。細問之下,才發現工程師不到半年內就胖了40公斤,時間點恰巧是換新工作後發生。因為工作壓力大,常常熬夜、失眠,且就算睡著了,做夢也都夢到工作相關的事。加上頭髮出現圓禿,且肥胖的部位主要在肚子,因此可以推斷為「壓力型肥胖」。劉伯恩表示,壓力一大體內會分泌一種叫做可體松(cortisol)的荷爾蒙,讓身體處於備戰狀態。如果壓力一直持續,可體松就會促使身體想要攝取更多熱量,漸漸地攝取過多的熱量、糖分就會轉變為脂肪。除此之外,可體松和類固醇作用類似,因此大量分泌可體松就像長期服用類固醇,進而出現水腫、肌肉量減少等副作用,使得體脂率上升。另外,壓力性肥胖因為內臟交感神經和副交感神經失調,交感神經過於活躍、副交感神經相對低落,也容易導致便秘等情況發生。如何治療壓力性肥胖?多吃哪些食物可改善?運動有用嗎?劉伯恩表示,針對壓力型肥胖者使用減肥藥反而沒有效果,因為大部分減肥藥的機轉主要是排油或是抑制食欲;如果要改善壓力型肥胖,應先舒緩其壓力,改善荷爾蒙等代謝問題。因此通常可先使用藥物舒緩壓力,臨床經驗上30%的患者會給予治療失眠藥物、40%會給予鬆弛劑;另外也會給予色氨酸相關藥物,讓血清素(Serotonin)上升。劉伯恩解釋,當人體血清素濃度降低,使人感到心情低落和飢餓,造成負向的壓力循環。除藥物外,也可多吃木瓜、堅果、香蕉等提升血清素的食物。也可多補充鈣、鎂兩礦物質,協助穩定情緒。食物選擇上則要避免容易發炎的食物,如含麩質、GI指數(升糖指數)高的精緻澱粉等,或是以地瓜、玉米等富含抗性澱粉的食材取代,以穩定血糖和血脂。劉伯恩表示,除飲食外,運動也不可忽略。剛開始不需做過於激烈的運動,可一天至少做一個舒緩的體操,或是一小時至少做三分鐘的腹式呼吸,增加含氧量和讓腹部肌肉活動。以求診的工程師為例,當時一天只做體操,2周就瘦了10公斤。之後則必須循序漸進增加強度,最好以中高階以上的有氧運動,如爬樓梯、慢跑等,才能達到熱量燃燒的效果。中醫角度如何治療或改善壓力性肥胖?中醫師陳潮宗則表示,很多人壓力一來容易暴飲暴食,造成壓力性肥胖。以中醫來看,可以遠志、酸棗仁、石菖蒲或天王補心丹等藥材來加以舒緩、調適;這些中藥材仍要由中醫師開立為宜。如果無醫師診治,民眾則可避免吃「酸的」食物,以免過度刺激食欲。另外,也可透過按摩穴道方式舒緩壓力,例如風池穴和肩井穴。風池穴位於後枕部的枕骨之下,先將身體坐直,沿著後頭骨下兩條大筋,摸到外緣凹陷處就是風池穴;可用兩手大拇指按壓。肩井穴則位於肩上,乳頭正上方和肩線交會處,可雙手抱胸,手指搭在肩頸交會處;可用食指或中指指腹向下揉按。
-
2023-05-07 醫療.腦部.神經
讓腦力凍齡!醫師教你如何健腦:擴充大腦能力、開創記憶力
【本文重點】依賴智慧型手機將對大腦認知功能造成負面影響,因為它們造就了短期記憶,無法專注且追求速度,影響了聯想和生活周遭連結的能力。適當的健腦活動包括健康飲食、安心睡眠和快樂運動,以及做利他的事可以幫助恢復腦力和記憶力。學習新事物增加大腦神經可塑性,挑戰感官和發現周邊的美好事物有助於開創記憶力。--by ChatGPT現代人過度依賴手機,很多事情都「谷歌一下」,電話號碼也不必記,幾乎事事都靠手機提醒,讓不少民眾憂心記憶力會衰退。台北慈濟醫院失智共照中心副主任、身心醫學科醫師李嘉富指出,智慧型手機對生活是有很大幫助,但若不斷使用,真的會影響記憶力。資訊太多過目即忘,短期記憶讓人健忘。李嘉富說明,現在手機不斷追求速度,很多內容都要在幾秒鐘內抓住使用者眼球,這些都造就「短期記憶」,常常過一段時間便會忘記內容。在接受這些資訊時,沒有用聯想、跟生活周遭連結的情況下,腦力越來越不好,也忽略了周邊的美好事物。手機資訊爆炸情況下,常常原本在做一件事情,也因為突然跳出一個廣告,又轉移到另一個情境,做任何事都無法專注。有些人因為依賴手機,一會兒沒看就特別焦慮、緊張、害怕,長時間下來,也會因為一直低頭,導致脖子痠痛及身體不適。健腦活動:健康吃、安心睡、快樂三動,做利他的事。李嘉富表示,日常生活中有很多簡單的健腦活動,可以輕鬆執行。1.健康吃:人在壓力很大時,情緒容易波動,而血清素就是調解情緒的重要物質,一些含有色酸胺的食物如南瓜子、麥片、雞蛋、鮮奶等,對於情緒穩定協調有幫助,自然腦力就有彈性。2.安心睡:很多人常常沒有睡好,已有科學期刊報導,人在熟睡的時候,腦細胞會縮小、縫隙變寬變大,脊髓液會沖刷掉一整天廢棄毒蛋白,阿茲海默症就是因為腦中有類澱粉蛋白這種毒細胞。3.快樂三動:包含運動、動腦及良好人際互動,民眾常會說很累或沒時間運動,其實只要簡單的曬太陽、健走、慢跑及一些簡單體操,都能讓體力恢復。動腦則可透過讀書會分享心得、學習新技能等活動,能讓大腦網路打通及連結。人際互動則是能幫助正向情緒,增強記憶。李嘉富還推薦,美國有科學家用核磁共振發現人腦中有塊「慈悲利他區」,當人們做了好事,就會產生幸福感,民眾可以靜觀感恩三步驟「專注於心、靜觀呼吸、念念感恩」解決煩惱,經過四個月多組對照實測後發現,有做利他活動的民眾不那麼憂鬱,血壓及自律神經也都穩定了,腦中就不會釋放壓力荷爾蒙,對大腦有相當大的幫助。學新語言、適量看推理劇,有助擴充大腦能力。李嘉富指出,大腦神經是有可塑性的,頻繁使用就會進步,不用就會退步,如果透過學習新的刺激,在認知能力、記憶力、靈活性、情緒調節及處理事情能力都會提升。曾有研究指出,有12個危險因子占失智成因40%,其中一項就是教育,所以透過不斷學習,特別是第二語言,就可以去了解不同國家、不同社會的素養及文化,跟當地的人互動,大腦調節能力就擴張出來了。而近期熱門的推理劇,也可以透過觀看過程,思考人與人之間關係,對記憶有幫助。但也不建議整天反覆看令人擔心、焦慮、害怕、生氣、有壓力的內容,這將造成情緒緊繃,更進一步影響大腦。反覆記、多聯想、接觸身邊萬物,能開創記憶力。李嘉富表示,要增加記憶力,還是要透過「重複學習」,像電話號碼反覆多記幾次到記起來,記憶力就會增強;或者透過諧音聯想、思緒上的連結及圖片等,都能幫助記憶。另外是「挑戰感官」,不要害怕學習新的技能及知識,像一些長者本來不會用手機,透過引導後潛能被開發,有信心後,記憶力也會被開創出來。李嘉富強調,要回到生活當下,如接觸戶外花草刺激嗅覺,喚起感官,它才能被用,並不斷進步;另外,也能每天花一點時間靜下心來呼吸跟覺察身體,放鬆緊張焦慮的心情;或者寫感恩日記,讓身心充分休息,記憶力就會活絡、被啟發。別貼標籤/精神科藥物傷腦?正確用有正面效果長者多有多重慢性病,一般認為長期用藥會影響大腦認知功能。李嘉富解釋,要看什麼藥,像很多人因為睡不好要求醫師開鎮定劑、安眠藥,長時間使用確實會導致記憶力下降,若服用超過三周,可能會有依賴性,就要尋求專科醫師協助。李嘉富說,很多人對身心科有誤解,認為精神科的藥物「傷腦」,對腦細胞不好,像血清素的抗憂鬱藥物常被貼標籤,但其實血清素本來就是大腦神經傳導物質,量穩定時會讓大腦比較安定。李嘉富表示,因為壓力上升將導致神經滋養因子(BDNF)下降,腦細胞就會凋零,特別是海馬迴會萎縮,用了血清素藥物活化BDNF後,腦細胞甚至會長回來,所以正確使用相關藥品,反而有正面效果。責任編輯:辜子桓
-
2023-05-06 活動.精彩回顧
精彩回顧 /【免費線上課程】高壓族必學!融入生活的五感療癒料理、運動 助你真正放鬆
壓力是生活中普遍存在的現象,任何年齡層都可能面臨。但你知道嗎?高壓一族除了眾所皆知的上班族、照顧者外,其實老年人也會因為身體狀況改變、失去親友、照顧家人、退休後的生活改變等,而對健康產生負面影響、憂鬱情緒喔!如果你是上班族、高齡長者、照顧者,快加入元氣網【融入生活的五感療癒料理、運動】線上課程,透過料理、運動體驗那些意想不到、或是平常總是忽略的感受,達到真正的放鬆、心靈紓壓。 在課程開始前,請你先...● 每天送自己至少10分鐘的時間。● 邀請你認為需要紓壓的長輩、朋友一起進行。營養師的3堂料理課:感受融入生活的觸覺、嗅覺、味覺、視覺紓壓● 觸覺紓壓:從觸摸食材開始,感受不同食材的質地、柔軟度,如揉捏、敲打、揉敲、指壓。● 嗅覺紓壓:將食材味道分門別類,並記住自己喜歡的香氣、放鬆的時刻,往後聞到相同或類似的氣味,就會喚起愉悅的記憶。● 味覺紓壓:專心吃、慢慢享受,細細品味食材帶給味蕾的層次變化。● 視覺紓壓:料理成品,不但能帶來成就感,還能透過色彩、擺盤、形狀,創造視覺享受。料理過程除能提升自信心和成就感,更重要的是,能邀請家人一起動手做、分享成品,增進彼此之間的情感和互動。別忘了,與家人攜手做料理的同時,也要保持愉悅、笑聲,因為笑聲能降低壓力賀爾蒙,產生愉悅感。知道如何感受做料理的過程後,就馬上開始跟著元氣網一起進行好做、好看、好吃的「三色肉丸」、「番茄海鮮燉飯」、「紓壓小盆栽」吧!三色肉丸——摔打是料理的美味催化劑製作肉丸時,從觸覺上感受不同食材的質地,再通過甩打、揉捏,讓沉積已久的情緒得到釋放、讓壓力變成美食的助力,不僅製作出來的肉丸口感更加筋道Q彈,還能強化額外的風味,讓我們做得紓壓。👉點看食材準備、料理步驟▶ 番茄海鮮燉飯——合理利用工具把複雜的料理變簡單製作番茄海鮮燉飯時,利用工具讓複雜的料理過程變得輕鬆簡單,當我們覺得倦怠、心情不好的時候,聞到出鍋時的食物香氣、品嘗料理時的味蕾變化,增添愉悅感的同時,還可以幫助舒緩緊張和情緒,讓我們吃得紓壓。👉點看食材準備、料理步驟▶ 紓壓小盆栽——通過裝飾甜點激發創造力製作紓壓小盆栽時,通過裝點的過程來幫助我們轉換心情、激發創造力!吃甜點還能刺激有「快樂荷爾蒙」之稱的血清素合成,讓大腦愉悅;決定甜點的色彩、形狀與擺盤,帶來賞心悅目的視覺享受,讓我們看得紓壓。👉點看食材準備、料理步驟▶ 運動專家的5堂體育課:旋律結合互動式紓壓運動,啟動學習新感官你一定知道運動是最好的減壓方法,而多項研究也證實,在運動的過程中,會增加血清素濃度,讓心情變好,消耗掉身體內讓人感到壓力的物質例如腎上腺素,幫助身體放鬆。但你知道,運動也能配合旋律達到身體與聽覺紓壓的效果嗎?快看元氣網健康聚樂部了解如何進行「互動式」紓壓運動。你適合做哪一種運動?看元氣網健康聚樂部貼心課表做完料理,休息一下,運動專家接著會告訴你如何進行融合聽覺紓壓、身體律動、情感增進的互動式運動,配合步伐搭配節奏,讓你的生理及心理調整到最佳狀態。為幫助高壓一族養成固定運動的習慣,元氣網貼心提供專屬長輩、照顧者及一般民眾的一日課表建議,邀請大家自主分配個人作息時間,並陸續完成目標,無觀看時間與次數限制。【長者專屬】為高齡者量身打造緩和運動,並加入行動力、強化肌肉量、互動元素,零基礎也可以!隨著年紀的增長,肌肉質量會逐漸流失,且根據統計,60歲以後,肌肉質量會以每年1~2%的速度流失,肌肉強度以1.5~3%下降,因此持續運動、強化肌肉,非常重要。但對於過去沒有運動習慣的長者來說也不能操之過及,因此元氣網健康聚樂部特別推出適合長者的運動菜單,還加入「互動」元素,讓長輩在運動的同時還能紓解壓力、提升社會參與。上完這門課,可以得到● 正確的運動知識● 一套適合長輩的「1日運動計劃」● 幫助長輩增強肌力、遠離臥床👉立即練起來▶【適合照顧者、上班族及一般民眾】運動節奏輕快,讓高壓一族在運動專家的指導下,能安全運動、爆汗、釋放壓力長期處於疲憊狀態,無論是身體還是心理都容易提不起勁。紓壓的方式百百種,但你試過透過運動來紓壓嗎?運動不僅可以活絡筋骨、放鬆緊繃的肌肉,還可以降低緊張、焦慮的情緒。你是高壓一族嗎?現在就跟著元氣網健康聚樂部運動專家一起在家進行拳擊有氧,隨著音樂節奏盡情享受揮拳、踢腿、爆汗的痛快感覺吧!上這一堂課,能幫助你● 增加身體的協調性與敏捷度● 宣洩壓力、增強自信心● 從運動中找到快樂,消除疲勞、淨化心靈👉立即練起來▶|5月紓壓主題推薦文章|● 照顧者你累了嗎?居家照護「10大壓力徵兆」你中了幾項?● 邁入老年因不斷失去加劇失落感 專家教4招預防老年憂鬱● 減少參與休閒活動恐憂鬱 專家授2招加速恢復● 養生要兼顧身心靈 回家看毛孩呼呼大睡也能很療癒、很滿足還有更多紓壓相關文章等着你,快來一起看看我們的失智主題圈!👉點此前往▶
-
2023-04-29 名人.好食課
有助抗發炎、減少焦慮 一圖看懂9大抗壓飲食及3類食物該少吃
想要自由,想要放鬆一下下就好!好食課 Lexie 張宜臻 營養師 分享9多3少抗壓飲食,幫你減輕些壓力,越吃越開心!多吃這些.鮭魚:ω-3脂肪酸減少壓力賀爾蒙(皮質醇)分泌,幫助抗發炎,減少焦慮感.綠葉蔬菜:蔬果富含維生素、礦物質、植化素及膳食纖維,有研究發現蔬果攝取與降低憂鬱症風險有關,有助於維持正向心情.堅果:堅果富含鎂、鋅及維生素E,有助於抗發炎及調節免疫,幫助減輕壓力,但也記得要適量吃,因為堅果算是油脂類食物,吃太多也容易增胖.雞蛋:維生素D有助減輕抑鬱、焦慮情形,並減少發炎,降低壓力.牡蠣:鋅有助於降低壓力,並提升睡眠品質,減少焦慮.雞胸肉:色胺酸是血清素合成的必要原料,攝取足夠有助於幫助身體減輕壓力、放鬆心情.地瓜:適度的碳水化合物可促進血清素合成,幫助增加體內血清素濃度,建議可吃地瓜、馬鈴薯等全穀及未精緻雜糧.牛奶:攝取足夠的鈣質,除了可幫助肌肉正常收縮與放鬆,也可穩定情緒,減少壓力.優格:益生菌幫助調整腸道環境,藉由腸腦軸改善情緒問題少吃這些.高鹽食物:長期高鹽飲食增加身體氧化壓力,並導致血壓升高,容易有心血管疾病發生,所以飲食不要貪重口味,也不要常常吃杯麵、洋芋片等高鹽食物.高脂飲食:高脂飲食會造成體重增加與肥胖,增加焦慮問題,建議食物少油炸,以蒸煮炒烤等其他烹調方式代替.精製糖:過多精緻糖會增加脂肪堆積及發炎,也會影響血糖波動,促進焦慮行為【本文獲好食課授權刊登,原文標題:可不可以放鬆一下下就好,9+3大抗壓飲食】責任編輯:辜子桓
-
2023-04-28 養生.保健食品瘋
B群不只提神,還有超厲害10大功效!正確補充時間及吃錯的副作用一次看
關於「幫助提神」的保健食品,許多人都會提到維生素B群(Vitamin B),這也是特別受台灣人歡迎的保健食品之一。其實B群主要包括維生素B1、B2、B3(菸鹼酸)、B5(泛酸)、B6、B7(生物素)、B9(葉酸)、B12等八種,扮演輔酶的角色,對身體的重要性也各司其職,人體亦無法自行產生。B群除了調解新陳代謝、維持皮膚和肌肉健康,增進免疫系統和神經系統功能、穩定情緒等好處,攝取足夠維生素B1、B2、B6、B12對長輩的記憶力也非常重要,而B6、B12和B9的充足與否也和心血管和腦血管疾病風險的重要指標「同半胱胺酸」有關。這篇文章會帶你了解常見B群的功效、如何補充,以及服用B群的正確觀念,避免每天吃B群卻只是「吃安慰」。盤點B群的10大功效1. 產生能量:協助醣類、蛋白質、脂肪產製能量,幫助細胞正常運作,適當補充B群可以幫助身體更有效的代謝營養素。2. 促進血液循環及代謝:酒精需要維生素B1、B2、B3幫助促進代謝,加上酒精利尿,容易排掉水溶性營養素,所以常喝酒的人適量補充B群是有必要的。3. 幫助入睡:維生素B6可協助合成血清素,幫助分泌褪黑激素;B3可減少夜間醒來次數;B12則能維持神經系統健康。4. 維持好氣色:B群提供造血功能,女性尤其適合補充含鐵的天然B群。5. 穩定神經系統6. 維持皮膚黏膜、毛髮、指甲健康,抑制黑色素生成7. 幫助合成抗體、膽固醇與製造賀爾蒙8. 幫助循環順暢9. 有助胎兒正常發育與生長10. 避免憂鬱、焦慮因此,如果人體長期缺乏B群,可能會導致的症狀有:1. 免疫力下降2. 容易落髮、皮膚瘙癢3. 新陳代謝異常4. 腸胃不適、便秘、腹瀉5. 精神不濟、淺眠多夢、頭暈6. 走路不穩、手腳麻7. 認知混亂這些食物就有豐富的B群!許多人喜歡直接吞顆B群,卻忽略平時的飲食狀況,其實透過天然食物幾乎就能補足每日所需的B群,例如以下食物就富含多數的B群元素:1. 瘦肉、內臟2. 魚肉:沙丁魚、鯖魚、鮭魚等 牡蠣、蛤蜊3. 全穀類:糙米、燕麥、胚芽、葵花籽、芝麻、堅果等4. 深綠色蔬菜:菠菜、花椰菜、紅蘿蔔、南瓜等5. 菇類(香菇、蘑菇)、藻類(麒麟菜、海帶、裙帶菜、紫菜等):建議素食飲食中蔬菜類攝取應包含至少一份深色蔬菜,一份菇類與一份藻類6. 地瓜、洋蔥、蒜頭 7. 牛奶、豆類別急著起床就吃B群!B群的正確吃法一次看雖然B群可以在天然食物中吃到,但若是孕婦、哺乳媽媽、全素食者、胃口較差的銀髮族、容易感到疲累或壓力大的上班族和學生,或是飲食不均衡的外食族,可以考慮額外補充B群。關於常見的B群迷思和攝取的疑難雜症,不妨參考營養師和藥師的專業建議:1.一般B群在體內4小時就會被代謝,因此建議分次補充(例如一天補充兩次)效果更好。2.可於飯後1小時以內或隨餐吃,若下午較容易疲勞者可於午餐後補充。不建議起床空腹吃,腸胃功能較虛弱敏感者則建議在飯後吃。另外,服用時除了搭配大量開水,喝咖啡後應間隔1~2小時再補充B群,提神效果較佳。3.若前一天熬夜,隔天又想活力充沛,可補充以B1為主的B群;如果是晚上睡不好、情緒不穩,可於睡前補充低劑量B群安定神經,幫助睡眠。4.「緩釋」型B群有助於整天維持精神;但若想改善腰痠背痛或眼睛痠澀,「長效」型較能有輔助效果。5.挑選複方成份時,請注意營養標示鈣與鐵是否涵蓋在內,因為鐵與鈣會互相競爭,干擾彼此吸收。6.B群補充過量反而會造成原本就有痘痘問題的肌膚狀況惡化,促進毛囊內油脂分泌旺盛。皮膚科醫師提醒,平日均衡飲食者維生素B6、B12就已經攝取足夠,不太需要再補充。最後也要提醒,如果平時作息正常、飲食營養均衡,滿足身體維生素B群充足的前提下,過量補充B群並無法再「補充體力」,只會被身體排出,嚴重更可能出現皮膚癢痛、神經系統障礙等症狀,還是要依個人的生活方式、飲食習慣、健康情形決定。【資料來源】嘴破、痠痛、解酒...吃B群有用?覺得累就狂吞?吃「B群」10個正確觀念營養師高敏敏的保健營養品吃對時間表吃B群到底是好睡還是不好睡?李婉萍營養師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 - 天然維生素B群,跟著『我的餐盤』吃全穀,補充每日活力!身體狀況百出? 因為你缺 B群 !【延伸閱讀】「醫師也是人,我也會恐懼...」連台大醫生都束手無策,醫師林肇堂抗癌8年秘訣:早餐必備的4樣食物(責任編輯:葉姿岑)
-
2023-04-17 養生.聰明飲食
預防老化、三高及慢性病 一次看懂巧克力及可可有什麼功效
要說世界第一名的心靈食物comfort food的話,絕對非巧克力莫屬。只要是心情不好就特別想讓人來點巧克力,女生在周期來前也特別會想要吃點巧克力,巧克力到底為什麼有這種令人幾乎上癮的魔力呢?大家都知道巧克力是可可來的,而可可的學名為Theobroma cacao,Theobroma這個字來自希臘語的神theo與食物broma,意思就是「神的食物」,而cacao就是為什麼我們翻叫做可可,至於為何可可又有寫作cocoa的呢? 理由眾說紛紜,推論竟然可能是因為之前的歐洲人把cacao寫錯字?!。可可食用的歷史將近有3000年,在可可原產地的阿茲特克帝國或是鄰近的馬雅帝國,可可是非常珍貴稀有的食物,特別是作為奢侈品或是藥用,也通常只有王公貴族才能享用,而且可可豆還可以當作貨幣或可以拿來支付稅金使用。如今可可或是製成的巧克力當然不再那麼珍稀,已被推廣到世界每個角落,但是受到更多人的熱愛,而且精緻的手工巧克力依然要價不斐。對可可的主要出產國象牙海岸、迦納、印尼來說,可可都是該國很重要的財政收入,全球每年可可豆產量約400萬噸,市值高達100億美金,加工成巧克力後,金額更高達1000億美金以上,所以「黑金」之名當之無愧。經過歐美長期研究,可可與巧克力固然風味迷人,但是人們愛吃可可與巧克力還為了它的功效,自古的說法有可可或巧克力具有催情的作用,它們也被女性們作為對抗經痛的祕方,心情不好時更讓人會想大吃巧克力,而新的研究也肯定可可或巧克力具有預防老化、幫助記憶力、預防三高等慢性病等等的作用。什麼是可可、怎麼做成巧克力?可可豆是可可果實的種子,從採收果實、從果莢中取出可可豆後,要經過繁複的手工加工,才能成為可可豆以及進行後續加工,製成各式各樣的可可、巧克力產品。可可發酵可可豆的加工中,影響風味最大的就是發酵這個步驟。可可豆如果不發酵,味道既苦且澀,難以入口,根本不是我們所認知的可可或是巧克力味。可可豆從果莢取出之後,最常見的做法是將可可豆以香蕉葉包起來平鋪,然後成堆放在籃子裡或箱子裡靜置發酵。因為可可的果肉含糖量豐富,所以發酵作用很快,並且產生高溫殺死胚芽,防止豆子發芽。發酵的過程中果肉逐步分解,產生有機酸或是酒精等成分,這些成分也會滲入豆子裡,形成可可風味的一部分。同時,一些酵素也會在豆子裡開始作用,如蛋白分解酵素有助於形成一些游離胺基酸與胜肽,這些酵素分解出來的小分子也幫助可可形成複雜風味。烘焙就像咖啡一樣,可可豆也要經過烘焙乾燥,才利於保存。烘焙的時間與溫度也大大地決定了可可的風味。研磨加工可可豆乾燥後,就可以運輸去世界各地進行後段加工,比如說再經過壓碎、研磨成為可可膏、可可脂、可可泥、可可粉等產品,最後去做成各種食品或令人喜愛的巧克力。可可有哪些成分?可可之所以風味迷人,就是因為它是植化素與多種成分的寶庫,在可可豆裡已經找到超過300種以上的功效成分,這遠遠超越了大多數其他植物。可可含有蛋白質、脂肪、多酚、黃酮類化合物、可可鹼、咖啡因、磷、銅、鐵、鋅、鎂、維生素A、維生素B6等。多酚可可含有很豐富的多酚,可可多酚包含了兒茶素、前花青素、花青素、黃烷醇等分子。多酚有很高的抗氧化性,因此讓可可或是黑巧克力可以保護心血管、維護記憶力、預防失智、保護免疫系統。前花青素尤其是可可多酚抗氧化力的主力,也是可可主要的苦味來源。而可可黃烷醇是對皮膚特別有功效的分子,可以幫助皮膚微血管的流通。可可鹼可可含有植物界裡少見的甲基黃嘌呤類物質,甲基黃嘌呤類包含了咖啡因與可可鹼。可可鹼具有提神作用,也可以保護腦神經與心血管,而且還可以促進脂肪燃燒,提升新陳代謝,而且還可以改善情緒、對抗憂鬱。礦物質可可具有多種礦物質,其中最豐富的是鎂,鎂是多種酵素反應中的重要因子,包括蛋白質合成和新陳代謝。此外,鎂也可以對抗心律不整和舒張血壓,缺乏鎂與新陳代謝症候群、胰島素阻抗和糖尿病有關。此外,可可還含有鈣、銅以及鐵,都是對人體很重要的微量礦物質。更多鎂的功效,參考鎂有什麼功效?幫助睡眠、放鬆身心、提升運動效果,為何又被稱為「舒壓礦物質」?補充鎂有副作用嗎?含有鎂的天然食物有哪些?胺基酸可可發酵後含有豐富的精胺酸,精胺酸可以幫助人體產生一氧化氮,缺乏精胺酸與性功能失調有關,所以或許這也是可可或黑巧克力被當作催情劑的原因之一。可可也含有豐富色胺酸,色胺酸是血清素以及褪黑激素的前驅物,血清素以及褪黑激素與維持生理時鐘、幫助入睡、對抗心理壓力、降低憂鬱有關。可可或是黑巧克力具有哪些功效?可可或是純度高的巧克力具有非常多樣的功效,經過科學證實的有:舒緩壓力、對抗憂鬱、改善心情可可含有特殊的苯乙胺(PEA)成分,苯乙胺可以促進血清素與腦內啡的分泌,任人產生放鬆愉悅的感覺,也可以提高性慾,產生一種幸福感。或許腦內啡就是許多人對於巧克力近乎成癮的原因之一。也有研究發現,飲用高多酚可可能夠提升平靜的感覺以及滿足感。此外可可的色胺酸也有助血清素與褪黑激素的形成,所以也能幫助對抗壓力、放鬆心情、幫助入睡。而可可裡的維生素B6也是合成褪黑激素與多巴胺時的必要因子。幫助腦部健康曾有學者分別做過實驗,發現吃巧克力可以提升α (alpha)腦波以及δ(delta) 腦波,α 波是人在清醒專注時發出的腦波,而δ 波是人在放鬆時發出的腦波,對人的腦部運作都有益處。有針對年輕成人的研究指出,食用可可能夠立即提升認知功能以及神經可塑性,這是因為食用可可之後可以立即提升腦部血液流速與腦部血氧濃度。研究指出,可可鹼也有刺激振奮心情的作用,以及提升腦力,幫助專注集中的作用。預防老化與失智研究指出,可可黃酮可能有助於輕度認知障礙的老年人維持認知功能,並減少認知退化、預防失智的風險。也有挪威研究探討富有黃酮的三種食物:巧克力、葡萄酒和茶,攝取後對認知的影響,研究對象包含了2031名參與者(年齡在70至74歲之間),結果發現攝入這三種食品的參與者在認知測試中表現顯著優於未攝取的參與者,而且他們的認知退化的的罹患率也更低。對於巧克力的攝取量約為每日10克時,影響最明顯。預防三高與慢性病可可有助預防三高等慢性病,有研究指出可可能夠降低血壓,這可能與可可多酚以及精胺酸有助於身體產生一氧化氮有關。因此可可對心血管健康有多種益處,其抗氧化力可以避免動脈硬化,也有助於預防中風,可可多酚也對血糖穩定有幫助,可以提高胰島素的敏感度,因此可以預防第二型糖尿病。此外,實驗也證明,攝取可可能夠明顯降低血脂與膽固醇。女性健康女性經期的不適感與缺乏多巴胺與鎂有關,因為可可能夠補充身體的多巴胺,也含有豐富的鎂,所以有助於舒緩經期的不適。國民健康署也說如果攝取黑巧克力 (約30克),再搭配一杯富含鈣質的熱牛奶,效果會更好。也有實驗指出,食用黑巧克力可以明顯降低經痛。巧克力也含有豐富的鐵,可以幫助女性補充因為經期而流失的鐵質。此外,有一項有關孕婦食用巧克力量與壓力的研究發現,比較頻繁攝取巧克力的孕婦,其嬰兒在六個月時有比較低的壓力值和也有比較好的情緒。腸道健康可可含有豐富的木質素,木質素就是一種優秀的膳食纖維,木質素同樣存在芝麻裡,芝麻素就是來自於木質素。而可可豆含有木質素竟高達30%以上,而木質素這種膳食纖維可以幫助腸道益生菌的生長,也有助於預防便祕、幫助腸道蠕動、也可以幫助排除膽固醇。肌膚健康研究證實,可可黃烷酮具有很好的抗氧化性,所以可以對抗紫外線產生的自由基對真皮的破壞。同時可可黃烷酮也經實驗證實,可以幫助皮膚底層微血管流速提升。甚至也有研究顯示,外用塗抹可可多酚也有助於提升皮膚的彈力、提高膠原蛋白與彈力蛋白的含量,以上效果都有助於肌膚老化產生細紋或皺紋。可可或巧克力的注意事項選擇可可或巧克力最好選擇無糖或低糖的可可或是黑巧克力,以免攝取過多熱量,糖也會造成體內容易發炎,抵銷可可的眾多抗發炎益處。此外還有一些該注意的。可可脂與可可代用脂因為可可脂熔點接近人的體溫,所以入口即化,因此價格很高,用途很廣。因此許多巧克力風味的甜點改用其他熔點相近、但是價格便宜很多的植物油如棕櫚油代替,這些油脂吃起來就是沒辦法像可可脂一樣入口即化,感覺比較硬,而且是飽和脂肪酸,吃對了對心血管是一種負擔。白巧克力白巧克力只有可可脂加上牛奶或是糖的成分,並不含可可多酚的成分,因此抗氧化力比黑巧克力弱了很多,而且含糖量高,比較不健康。巧克力命名標示新規定,要叫巧克力要達一定的含量之前市面上有許多巧克力製品,加入大量棕櫚油或是糖,造成巧克力含量其實不高,為避免消費者混淆,食藥署陸續修訂巧克力命名標示的新規定。巧克力為以可可製品為原料,並可添加糖、乳製品或食品添加物等製成,為固體型態不含內餡之黑巧克力、牛奶巧克力及白巧克力。巧克力之品名應依下列規定標示:品名標示為「黑巧克力」者,其應以可可脂混合可可粉、可可膏為原料,且其總可可固形物含量至少百分之三十五、可可脂至少百分之十八、非脂可可固形物至少百分之十四。品名標示為「白巧克力」者,其應以可可脂及乳粉為原料,且其可可脂含量至少百分之二十、牛乳固形物至少百分之十四。品名標示為「牛奶巧克力」者,其應以可可脂及乳粉混合可可粉、可可膏為原料,且其總可可固形物含量至少百分之二十五、非脂可可固形物至少百分之二點五、牛乳固形物至少百分之十二。以「巧克力」為品名標示者,其原料及含量應以前三款為限。添加植物油取代可可脂之巧克力,其添加量未超過該產品總重量之百分之五者:應於品名附近標示「可可脂中添加植物油」或等同字義。含餡巧克力產品其巧克力含量至少百分之二十五,並應於品名前加標示「含餡」或「加工」或等同之字義。巧克力抹醬、巧克力糖漿,其總可可固形物含量至少百分之五或可可脂至少百分之二。添加植物油超過該產品總重量百分之五的產品,不得以「巧克力」為品名。原文出處:韋恩的食農生活
-
2023-04-11 醫療.腦部.神經
「運動」最能延緩退化 醫籲:長照應納入巴金森氏症
世界衛生組織(WHO)統計,全球巴金森氏症病友約850萬人,每年4月11日為世界巴金森日,呼籲民眾重視這項疾病。長庚醫院神經內科副主任、主治醫師吳逸如指出,巴金森病在台灣60歲以上民眾盛行率1%、80歲以上則達4%,只要遵從醫囑進行治療,日常生活都能與正常人無異,能達到平均壽命,但背後亟需政府、社會、病患等三方共同努力。健保110年統計資料顯示,台灣有7萬7千名巴金森氏症病患。長庚醫院神經內科主治醫師林祖功表示,巴金森症候群當中有許多症狀,在神經內科診斷時,要判斷的臨床症狀十分多元,即使經驗豐富的醫師初診巴金森氏症的準確率也在八成五上下,一兩年後改診斷也是再正常不過的事情。林祖功說,部分巴金森症候群是來自「其他因素」,可能是精神科藥物、止暈止吐藥物使用後造成的腦神經傳導問題,內分泌賀爾蒙因素、中風、腦瘤或是日本腦炎也都會導致患者出現巴金森症候群的症狀,屬於次發性巴金森症,此時治療重點在於治療根本的疾病。巴金森氏症權威、神經內科醫師陸清松表示,巴金森是「症候群」,具有標準的臨床症狀,包含動作障礙症狀、非動作障礙症狀,醫師的專業就是將其診斷出來,巴金森氏症9成都是典型,但另剩下1成非典型早期無症狀,但過了三五年後,卻轉變為進行性核上性麻痹(PSP)、多發性神經退化症(MSA)是需要高度臨床專業經驗,也需要長期追蹤。「巴金森診斷三部曲,標準臨床症狀、標準影像判斷、對藥物有正向反應。」陸清松指出,只要滿足上述三個條件,基本上就是巴金森氏症,醫師就依照症狀考慮用藥,路易氏病表現型也是記憶力不好,類似阿茲海默症,都需要醫師專業判斷,神經內科也是相當高度專業的領域,要不斷精進才能下出最合適的診斷。陸清松指出,巴金森氏症會出現全身性的症狀,愈早診斷、治療,存活率都已比過往沒有多巴胺治療時高出許多,現在常說的「三個Lucky 7」蜜月期、波動、晚期各7年都獲得好的控制,即使60歲診斷出巴金森氏症,21年後81歲也達到平均壽命,民眾可以樂觀看待這項疾病。林祖功說,巴金森氏症是大腦黑質細胞退化,導致大腦多巴胺不足,同時連帶全身性的神經系統都有所缺乏,治療上會投以血清素、乙醯膽鹼等等藥物,但主要仍是多巴胺的補充。在治療方面,陸清松指出,最好是個人化的專業醫療,治療目的在於減少動作功能障礙,像是顫抖、動作緩慢、姿勢不穩等等,減低認知功能退化風險,同時減少副作用產生;主流藥物治療是左多巴類,搭配輔助藥物包括多巴胺促效劑、兒茶酚-0-甲基轉移酶抑制劑等,而最好的非藥物治療則是「運動」。陸清松說,健保署2021年陸續核准3項治療巴金森氏症的新藥物,包括左多巴緩釋型膠囊、第三代COM制劑、以及新一代的MAOB抑制劑,都有望改善帕金森病友現況治療的瓶頸、減少併發症的發生、提升巴金森病友的整體健康狀態,延緩病友因疾病造成的失能。「要第一時間延長蜜月期,還要避免被健保核刪。」陸清松指出,健保给付規立意良善,但給付規範可能阻礙病人錯過最佳治療時機,可以幫助病人的藥物可能無法在最住時機使用,或者病人出現明顯失能症狀後才有機會使用新藥,但此時疾病都已進入中晚期,效果不及早期介入好。吳逸如表示,若政府能將巴金森的照護以長照系統的模式進行,納入個管師、照護系統、家屬諮詢等等,其實巴金森病友都能夠回歸社會,持續提供勞動力,重拾正常生活;曾有病友剛好使用1966的長照服務,有人陪著運動,追蹤藥物服用,回診後的進步非常顯著,但這需要政府單位協助,與病友們一同合作。吳逸如呼籲,巴金森病友務必依照醫囑服藥,許多病患回診後藥物都仍有剩餘,對病況控制相當不好,也不要因為怕被醫師罵而謊報病況;彰化基督教醫院神經醫學部主治醫師巫錫霖說,巴金森氏症治療需要體內維持「藥物恆定濃度」才能控制神經細胞退化,若沒辦法維持出現高低谷的濃度落差,間歇性刺激反而對神經細胞損傷更大,醫師一直都與病患站在同一陣線,務必依照醫囑服藥。
-
2023-04-03 醫療.骨科.復健
改善骨鬆及更年期症狀 專家教你從天然食物補充鈣質及雌激素
【本文重點】熟齡女性進入更年期,容易出現身心折磨的症狀,如失眠、盜汗和憂鬱,醫護團隊建議改變飲食,多吃富含植物雌激素的食物如黃豆、全穀雜糧、牛蒡和山藥,補充鈣質,搭配阻力運動強壯肌肉,以改善骨質疏鬆和減少跌倒風險。此外,家人也應多關心和照顧更年期女性,一起調整生活步調。--by ChatGPT一名七旬婦人自50歲開始,不時發生上臂、手腕骨折而經常就醫治療。看診醫師每次看到她都說:「阿嬤,你怎麼又來了!」原來阿嬤不喜歡乳製品,不愛吃蔬菜,停經後也知道有骨質疏鬆問題,但沒有積極處理,有時一個用手撐住身體的動作就造成骨折。在醫護團隊建議下,她的飲食要補鈣,減少骨質流失速度,搭配運動增肌,改善平衡能力,以降低跌倒風險。大里仁愛醫院營養師徐佳靖說,女性大約在45至55歲之間進入更年期,隨著荷爾蒙分泌減少,容易出現緊張、易怒、憂鬱等情緒,生理方面則會有失眠、盜汗、心悸、熱潮紅等症狀,統稱「更年期症候群」症狀。很多熟齡女性是家庭的主要照顧者,默默承受沉重壓力,卻忽略了自身感受與健康;面對更年期的各種身心折磨,家人應多點關心,一起調整生活步調。想要緩解更年期的困擾,徐佳靖建議,首先從飲食下手,多補充富含天然雌激素的食物。保護心血管 黃豆、牛蒡補充雌激素徐佳靖表示,被喻為「大豆三兄弟」的黃豆、黑豆、毛豆富含大豆異黃酮,具平衡、調節雌激素的作用,能舒緩更年期不適、預防骨質疏鬆。大豆營養價值相當高,含有豐富的植物雌激素,有乳糖不耐症的民眾,可多喝豆漿、多吃豆類製品,也可以保護停經後婦女的心血管健康。全穀雜糧、牛蒡、山藥也含有植物雌激素,尤其鈣、鎂、鋅等微量元素能幫助穩定情緒。徐佳靖指出,吃牛蒡對女性非常有益,日本人喜歡在味噌湯裡加牛蒡,味噌是黃豆製品,蛋白質發酵後轉成各種胺基酸,能促進分泌血清素,有助於改善睡眠品質;味噌湯加上牛蒡的食物加乘效應,可補充雌激素,促進整體代謝功能。進入更年期,女性最害怕骨質疏鬆。徐佳靖說,停經後雌激素急遽減少,加速骨質流失,建議多補充牛奶、優格、豆類製品、深綠色蔬菜等高鈣食物。綠色蔬菜還含維生素K能轉化鈣離子,增加骨骼和鈣的結合,作用就像「水泥」,穩固房子的鋼筋結構;維生素D則增加腸道對鈣質的吸收,不妨多曬太陽、多吃菇類及豆類。拯救骨密度 每周至少3次阻力運動研究指出,運動能強化肌肉、改善平衡能力、減少骨質流失,徐佳靖強調,每周至少做3次阻力運動,例如負重深蹲、啞鈴、槓鈴、彈力帶等,能改善骨質密度,同時增加下肢肌肉力量。如果有中度以上的骨質疏鬆問題,慢跑、游泳、太極拳、韻律舞等,也都對增加骨質密度或減緩骨質流失有幫助。骨質疏鬆NG飲食1.咖啡因:適量飲用咖啡,1天不超過300毫克,否則易流失鈣質2.高鹽食物:加工培根、貢丸、火鍋料等,不利鈣質吸收3.高脂肪食物:紅肉、甜食,增加心血管負擔責任編輯:辜子桓
-
2023-04-03 養生.聰明飲食
小心吃甜點變憂鬱!4種多吃也沒好處的食物,可能還會讓你不快樂
食物可以說是療癒心情的最佳安慰,也是很多人心靈的寄託!不過,你知道吃進的食物有可能會讓你憂鬱嗎?除了健康的因素外,我們吃進的食物也會大大影響我們的心情,所以別吃錯食物,小心越吃越憂鬱!4種食物多吃會讓你不快樂心情憂鬱往往與壓力有關係,尤其長期處在壓力下是會導致「壓力荷爾蒙」的上升。當壓力來臨,營養師這時候多會建議我們幫助身體釋放有「快樂荷爾蒙」之稱的「血清素」。除了規律運動、曬太陽之外,也可以從食物中攝取可以幫助神經傳導的營養食材,讓身體透過飲食慢慢放鬆。所以,發現自己情緒經常不穩定的時候,不妨就來檢視自己的飲食清單,有可能你是吃多了地雷食物啊。 以下4種是最多人喜歡卻常常食用過多的,一起來看看!1.過多的糖分吃甜點或許可以療癒你的內心,但卻可能帶給身體傷害。很多研究都顯示,過多的糖分攝取會導致大腦受損,同時也有記憶力下降的問題發生。雖然影響並不是永久性,但吃太多糖確實會導致胰島素失衡。所以,下次當你想靠甜食放鬆解壓時,記得適當就好。2.每天的咖啡咖啡也證實有提神作用,能幫助分泌腦內多巴胺,讓人心情快樂,但是如果太過依賴咖啡,反而會讓人更加焦慮與恐慌,而且最糟的是還會影響睡眠品質。如果隔日又惡性循環利用咖啡保持清醒,長期下來,真的只會讓人愈來愈憂鬱呢。3.切忌高油高鹽食物之所以好吃,就是多油高鹽,雖然只是暫時帶給你短暫的快樂,但是緊接著來的,就是身體不適。很多炸類、速食、餅乾之所以好吃,是因為食物中含有高油高鹽,成了許多人的快樂來源,但是因為較不易消化,長時間積在腸胃裡,很容易讓你吃完東西就感到昏昏欲睡。甚至還會讓身體內的血液循環變得更差,代謝變慢就會容易感到疲倦。 4.竟然有無糖可樂很多人以為無糖可樂多喝無差,以為會瘦,也比較健康。事實上,研究指出喝「無糖汽水」的憂鬱症風險,比有糖更增加了9%之多。無糖可樂成分中雖然沒有加糖,卻加入「代糖」來取代,提升了甜度,但卻會影響血清素的濃度,導致憂鬱等問題發生。※本文由【媽媽寶寶】授權:
-
2023-03-27 養生.聰明飲食
睡不好代謝差又升血糖 營養師教補充4種營養從吃對抗失眠問題
【本文重點】失眠是現代人文明病,睡前使用手機、壓力、環境、疾病等都會造成睡眠品質下降。台灣慢性失眠患者至少超過200萬人,年齡愈高失眠比例更高。慢性失眠會影響生理健康,而缺乏睡眠會提高血糖數值,容易增胖升血糖,也會增加失智風險。攝取含色胺酸食物、鈣和鎂能改善失眠,例如吃肉類、魚類搭配碳水化合物、牛奶、豆干、海帶、腰果、花生、小魚乾、綠色蔬菜等。建議每天睡足7至9小時、固定起床時間、不賴床、保持適當溫度與光線、避免烹調重口味和喝酒助眠。--by ChatGPT失眠是現代人的文明病,主要原因是生活失衡,包含壓力、飲食、環境、藥物、疾病等,睡前滑手機更是造成睡眠品質下降的一大主因,螢幕藍光影響褪黑激素分泌,導致生理時鐘混亂。台灣睡眠醫學學會調查發現,全台至少超過200萬人有慢性失眠困擾,隨著年齡愈高,失眠比率也愈高。大里仁愛醫院營養師徐佳靖說,慢性失眠的定義為每周三天以上睡不好,白天出現倦怠、嗜睡、情緒煩躁、難以專心等症狀,影響學習或工作,持續時間超過一個月。睡眠不足有害身體健康,大腦交感神經沒有獲得充分休息,不僅免疫系統失衡,還會使代謝降低,有三高問題的民眾更無法好好控制血糖、血壓、血脂。睡不好代謝差 易增胖又升血糖許多研究顯示,缺乏睡眠會使血糖數值上升,因為修復胰島素的敏感度降低,易增胖又升血糖。睡不飽也會增加失智風險!臨床研究證實,睡眠能幫助大腦清除β類澱粉蛋白,當身體代謝作用變差,就容易累積成高濃度的β類澱粉蛋白,造成掌管學習和記憶的海馬迴皺縮,經年累月逐漸瀰漫全腦。想要預防或延緩失智症,應調整生活型態,每天睡足7至9小時,固定就寢與起床時間、不在假日賴床補眠、寢室保持適當溫度與光線,戒掉睡前滑手機的壞習慣,並且可藉由規律運動和均衡飲食改善睡眠品質。色胺酸安穩睡眠 鈣鎂放鬆肌肉「吃對食物」也可以改善失眠,徐佳靖表示,藉由攝取含色胺酸食物,進入大腦合成血清素,能安穩睡眠。首要掌握均衡飲食原則,可參考國健署的「每日飲食指南」,吃足全穀雜糧類、豆魚蛋肉類、蔬菜類、水果類、乳品類、油脂及堅果種子類等六大類食物,其中肉類、魚類所含的色胺酸較多,搭配碳水化合物一起食用,能更順利吸收。鈣和鎂可穩定神經、放鬆肌肉,徐佳靖建議,可多吃牛奶、豆干、海帶、腰果、花生、小魚乾、綠色蔬菜等食物;維生素B有助於安定情緒,可食用糙米、燕麥、動物肝臟、小麥胚芽等食物。徐佳靖提醒,睡前4小時要避免吃太飽,烹調要清淡,重口味易引發胃食道逆流,導致夜咳或氣喘。民眾還有「喝酒助眠」的迷思,酒精的確讓人想睡,但會造成深睡期易醒不連續,破壞睡眠結構。元氣網推出「你放心,我們照顧你」單元,推出一系列飲食保健、居家運動、肌力訓練、失智照護等課程,免費線上觀看https://pse.is/4uva2a責任編輯:辜子桓
-
2023-03-14 性愛.性福教戰
不用靠吃藥提升持久度 研究建議做2事可改善早洩又沒副作用
【本文重點】運動可能是治療早洩的有效方法,且沒有使用藥物相關的副作用。一項綜述研究發現,定期運動如跑步和骨盆底肌訓練可以幫助改善早洩。另外,一項研究顯示每週跑步五次,每次30分鐘可以和服用早洩藥達泊西汀同等發揮延長潛伏期的效果。骨盆底肌肉也在射精過程中發揮作用,因此骨盆底訓練可以幫助延遲射精。然而,需要更大規模和更進一步的研究來證實這種可能性。--by ChatGPT早洩是不少男性的難言之苦,許多人為了延長性事時間試過不少偏方,卻不見得取得理想的成果,但一項新研究發現,運動在治療早洩方面可能與藥物治療一樣有效。根據回顧先前54項研究以檢查非藥物干預對早洩的有效性,發表在《泌尿學和男性健康趨勢》(Trends in Urology and Men’s Health)期刊的研究顯示,規律運動可能是治療早洩的有效方法,且沒有使用藥物相關的副作用。【延伸閱讀:做愛如何更持久?性學家增加男人房事持久力的8招訓練】該研究作者之一、英國安格利亞魯斯金大學(Anglia Ruskin University, ARU)公共衛生教授Lee Smith表示,全球男性普遍有早洩的困擾,由於缺乏對什麼是早洩的明確定義,影響後續治療作為,並且缺少可用的有效藥物。而該綜述研究結果表明運動,包括跑步和骨盆底鍛煉,可以幫助改善早洩。早洩有多常見?早洩是男性最常見的性功能障礙,被廣義地定義為精液在性交時比想要的時機更早離開身體(射精),據估計影響30%至83%的男性。根據梅約診所的資料,在以下情況下,男性可能會被診斷出早洩,但如果它很少發生,則無需擔心:.總是或幾乎在性交後1到3分鐘左右射精。.在性交期間無法全程或幾乎全程延遲射精。.感到痛苦和沮喪,並傾向於避免親密關係。運動有助改善早洩在該綜述中的一項研究發現,定期運動作為一種干預措施取得了有希望的結果。例如一項有105名參與者的研究發現,每週跑步五次、每次30分鐘有助於延長潛伏期(射精發生前的時間),影響程度就像服用達泊西汀(INN Dapoxetine,商品名為Priligy)一樣大,達泊西汀是一種選擇性血清素再攝取抑製劑(SSRI)藥物,被用於治療早洩。【延伸閱讀:不插入一樣能享受性愛 專家傳授口交性愛技巧及體位變化】骨盆底肌訓練有助延緩射精另外,訓練骨盆底肌肉也被證明有一些好處。該綜述中的另一項研究發現,練習骨盆底運動的男性,可將潛伏期從中位數1分鐘增加到3分鐘。根據北美性醫學協會(SMSNA)的資料,骨盆底肌肉在射精過程中發揮作用。當男性在性高潮期間痙攣時,他們會將精液推出體外,而盆底肌肉控制更好的男性則可以通過放鬆會陰肌肉來延遲射精。梅約診所的資料也指出,虛弱的骨盆底肌肉可能會使延遲射精變得更加困難,骨盆底運動(也稱為凱格爾運動)可以幫助加強這些肌肉。若要訓練骨盆底肌,可遵循以下操作:.透過中斷尿液或提肛收縮動作找到你的骨盆底肌肉。.收緊骨盆底肌肉,保持三秒鐘,然後放鬆三秒鐘。.以10次為一組,每天至少重複做三組。Smith表示,礙於藥物通常有副作用,避免早洩的最佳藥物很可能是運動,不過這種可能性需要更大規模和更進一步的研究來證實。【資料來源】.Exercise could help with common sexual complaint.Exercise Can Help Men Last Longer During Sex, Research Suggests
-
2023-03-11 醫聲.領袖開講
院長講堂/心血管疾病愈早處置後遺症愈少!馬光遠搶救心梗分秒間,守護健康餘命
「如果出現胸悶、呼吸困難、冒冷汗,可能是心肌梗塞的症狀,不要遲疑,快打119叫救護車!」高雄市立聯合醫院院長馬光遠是心臟內科醫師,見過太多心肌梗塞患者因未警覺發病或處置遲疑,而無法挽回生命,提醒民眾須提高警覺,才不會錯過黃金救命時機。心血管疾病愈早處置 後遺症愈少心肌梗塞及腦中風是與時間賽跑的疾病,分秒必爭!馬光遠表示,這類疾病都有治療黃金時間,愈早處置存活率愈高,後遺症愈低。提高民眾對於心血管疾病急性處置的認知尤為重要,若有急性胸痛徵兆,不要遲延,應立即打119並送往有心導管治療的醫療院所就醫;而正確使用AED與CPR等技術也可提升活命機會。馬光遠過去在高雄榮總時,就積極推動「急診導管室綠色通道」、「到院前12導程心電圖」、「高雄一一九守心藥包」等,此為極佳節省黃金急救時間方式。目前全台各縣市緊急救護體系大多已有這類心肌梗塞處理機制,可大幅縮短心肌梗塞病患缺血時間,不僅提高治療效果,也挽救許多寶貴生命。救護車配備、救護員 是救命關鍵到院前死亡的病人中,有不少人因為心肌梗塞在自行就醫途中喪失了生命,因此就醫方式十分重要。馬光遠說,對於心血管病患,救護車是救命關鍵,消防救護員具專業急救技巧,救護車配備自動電擊器,在車上可施作心電圖,轉送至適當醫院,這些都可增加病患存活機會。「千金難買早知道,健康維護要盡早!」馬光遠表示,雖然心血管疾病難預測,但許多疾病用心思是可以預防的,從健康檢查中可見端倪。從專科醫師到區域醫院院長,馬光遠認為,區域醫院宗旨在提供社區民眾就醫的便利性與完整性照護,包含專業醫療人員,安全、可靠的醫療設備及流程,與友善的醫療環境,秉持「健康促進、全人服務」精神,積極提升醫療品質,守護社區民眾健康。高市聯醫近年引進多樣進階醫療設備,今年將正式啟用的第二心導管室,就是因應國人高齡長者與心血管疾病人數不斷攀升的趨勢而建置。國人平均壽命為80.86歲。馬光遠說,現代人追求的是「健康餘命」,高市聯醫積極參社區預防醫療保健,與衛生所與地區診所合作,推展癌症篩檢、老年健檢、戒菸檳酒、預防注射、心血管疾病防治、失智預防與長照各類活動。養生祕訣/睡飽睡好 管好嘴巴和腿!高雄市立聯合醫院院長馬光遠的健康祕訣,就是「管好嘴巴和腿!」「嘴巴」指的是吃,年輕時就不要亂吃,多吃「原型」食物,太鹹、太甜的東西都不好,肥胖跟許多疾病有密切關係,代謝症候群者也是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的高危險群。提醒大家要少吃垃圾食物,攝取均衡營養,身體該有的養分不能少,避免吃燒烤油炸的高熱量食物。愛吃甜食的馬光遠,自我要求僅偶爾享用甜食,不能是常態,畢竟精緻澱粉吃多了,容易發胖。嗜喝咖啡的他,年輕時每天至少喝兩杯,即使晚上喝,躺下去也睡得著,當幫助睡眠的褪黑激素隨年齡遞減,年過60歲,中午之後就不喝了。所謂「腿」指的是運動,分為有氧、肌力、平衡訓練等三種運動。馬光遠說,做任何運動,方法要對,他學生時期是排隊隊員,每天起床後,會到附近跑步3至5公里;接了院長職務後,工作繁忙,每周仍維持2至3次運動。熱愛運動的他,參加過半馬、游過日月潭,念中山大學EMBA時,還參加內蒙古戈壁挑戰賽。「有運動真的有差!」馬光遠最胖時體重86公斤,最瘦時約71、72公斤,現在運動量少了,則在77、78公斤間。「充足的睡眠也很重要。」馬光遠說,好的睡眠不只是時間,還包括睡眠品質。平常曬曬太陽可讓身體血清素代謝正常,吃香蕉、牛奶等食物、睡前洗個熱水澡都可以助眠。最重要的是,睡前不要一直滑手機。若睡不好,隔天精神就不好,長期失眠對身體的免疫力、白天的活力,都有很大影響。馬光遠喜歡攝影,設備、攝影棚裝備俱全,不然一支手機也能搞定,一樣有品質和內容。他常常東拍拍、西拍拍,國外參賽時也會帶著iPro,拍影片回來剪輯,留下美好的回憶。馬光遠小檔案年齡:62歲專長:內科醫學心臟病學心導管診斷及介入治療學歷:中山大學管理學院EMBA碩士、國防醫學院醫學士現職:高雄市立聯合醫院院長中華民國心臟學會預防醫學委員會委員台灣心肌梗塞學會理事經歷:1.美國聖地牙哥施貴寶醫院研究員2.高雄榮總心臟內科主任3.中華民國心臟學會理事4.台灣介入心臟醫學會理事5.高雄榮總健康管理中心主任6.國防醫學院醫學系臨床教授●給病人的一句話:千金難買早知道,不要錯過心肌梗塞黃金治療時機責任編輯:陳學梅
-
2023-03-11 焦點.健康知識+
愛笑能治病! 醫師力推「愛笑瑜伽」 有助延緩失智、抗老及憂鬱
近期口罩令解封,民眾重新展露真實面貌,不過許多人口罩戴久,逐漸忘記展開笑顏。根據研究,大笑不僅有益身心健康,還能抗憂鬱、提高免疫力,每年5月7日為世界愛笑日,醫師呼籲全民參加「愛笑瑜伽」,改善心理狀態、促進人際互動,增強身體健康及提升正面情緒感受,還能遠離疾病。「愛笑瑜伽」有助延緩失智、抗老及憂鬱愛笑瑜伽(Laughter Yoga)由印度卡塔利亞(Dr. Manda Kataria)醫師創立,為一種結合瑜伽式呼吸(Pranayama)的新興減壓運動,配合大笑運動,為身體及腦部帶來更多活氧,可以幫助延緩失智、對抗老化,增強免疫系統,舒緩高血壓與心臟病、促進內在機能運作等好處。愛笑瑜伽5大好處愛笑瑜伽也有5大好處,包括讓心情愉悅、提升情緒管理及挫折復原力、促進身心健康、凝聚社區支持網絡、提升工作效率和品質。台灣愛笑瑜珈協會理事長、復健科醫師林頌凱接觸愛笑運動10年,他透露起初是在網球場旁,被一群長輩「奇怪笑聲」所吸引,產生好奇而踏入愛笑瑜伽領域。他說,台灣人碰到事情時,總會防範於未然、往負面方向去思考,尤其年長者更容易出現憂鬱,他本身是復健科醫師,許多病人也容易因病陷入鬱卒,走不出來。笑是一種刺激 可讓身體處於愉悅狀態林頌凱表示,笑是一種刺激,可以讓身體處於愉悅狀態,刺激多巴胺、血清素分泌等,讓身體自然放鬆,釋放壓力,只要透過簡單的身體互動,像是唱兒歌、玩遊戲,返老還童、返璞歸真地笑,就能減少退化,且失智症、憂鬱症者有外在刺激,就能減少走在負向循環中。不過林頌凱說,起初自己參加愛笑運動時,的確會在意他人眼光,也怕被病人看到「林醫師在起笑」,但漸漸隨著身體活動練習笑,笑反而成為自然的事情,且笑完後,眼睛亮度、腦袋清晰度也大提升,且笑不分年齡、性別及身體狀況,健康的人笑可以更健康,以及感染他人;亞健康者笑也能更加健康;若疾病纏身者,光是能笑就很不容易。要「笑多久」才有實質改變?要「笑多久」才有實質改變?林頌凱說,笑有時可以馬上見效,又或是讓心情轉換,像是從愁眉變成展顏。如果本身很鬱悶,至少需要3周時間從家裡走出戶外,並經過21次的練習,讓身體漸漸習慣;在醫院內還會搭配30秒交叉跳,鍛鍊身體反應能力,加強骨骼肌肉、心肺功能,並維持2至3個月的訓練期。暢銷心理學作家、輔大心理系主任黃揚名表示,根據心理學研究,人的動作笑容或肢體動作伸展,會反過來影響心情感受,像是朋友勸架時,會抱著發怒的人,不讓他擴張發洩,當肢體被壓抑時,也會反過來讓當事人冷靜,不那麼生氣。黃揚名表示,民眾起初參與「愛笑瑜伽」,一開始可能會覺得是假笑,但笑久後會逐漸轉為真心的笑,鼓勵民眾多多透過笑的動作,雖然起初幫助不大,但久了自然就會想笑,進而改善身體狀態。每一個人都適合愛笑瑜伽林頌凱說,每一個人都適合愛笑瑜伽,除了長者以外,若有情緒困擾、情緒障礙,像是中年家庭主婦,本身沒有工作,小孩上學後白天會多出很多時間,除了家事以外,可以從事愛笑運動,更能重拾愉悅心情。比較不適合族群則是小孩,因孩童很容易沒理由地開心,相較「大人都想太多」,應該學著更自然互動,透過愛笑找回如同小孩的自己。延伸閱讀:.最常被誤解的情緒,「焦慮」其實對人生有益!心理學教授教你善用情緒2種力量.怒傷肝、喜傷心、思傷脾、憂傷肺、恐傷腎!黃帝內經:節制七情、調養五臟為養生之道責任編輯:陳學梅
-
2023-02-26 名人.楊定一
楊定一/腸快樂 大腦也會快樂
進行飲食調整,有一個祕訣,能幫助每個人成功。這個祕訣也只是--知道是對的,做就對了。我從《真原醫》就開始談,一個人要轉變,不見得要特別丟掉舊習慣,而是建立新的習慣。透過樂趣甚至享受的心情進行,讓生命的能量流往新的調整。不知不覺,舊習慣也就被拋在腦後,改變已經發生。飲食,也是一樣。要改變習慣,並不需要隨時提醒自己這個不能吃、那個不要碰。掌握了飲食調整的理論,我們需要做的就是將新鮮有活力的食物帶到眼前,多接觸天然飲食。從健康的高纖高脂低醣原型飲食取得能量,精神得到改善,自然會想吃更多帶來活力的食物,而過去習慣的加工食品也就不再是困擾。要調整飲食,與其在頭腦做很多規畫,不如去做就對了。腸道和大腦在某個層面上,可說是最好的朋友,彼此緊密連結,透過神經、內分泌和免疫系統相互傳遞訊息,是專家所稱的「腸-腦軸線」(gut-brain axis)。我們緊張時會消化不良,可能胃痛、也可能瀉肚子。同樣的,腸胃不舒服時,好像腦袋也不太能運作,心情也高興不起來。腸腦之間溝通不是單向的,人體有860億個神經細胞,其中5億個散布在腸道,一方面可以讓腸道接收腦的訊息,同時也讓腸道透過迷走神經將訊息回傳。此外,安定心情的血清素、帶來快樂的多巴胺也大多在腸道合成。這些神經傳導物質也影響大腦運作。要建立好的雙向溝通,一方面可以透過正向心態和各種練習,改變大腦的思考與反應習性;另一方面,我們也可以建立好的腸道環境,讓腸道轉出來的是快樂的訊息、健康的訊息。要建立腸道環境,許多朋友會想到要補充益生菌。這是好事,但同時也別忘了補充育菌素,建立能幫助好菌的腸道生態環境。育菌素是不被小腸消化,可以進入大腸作為好菌培養基的物質,例如菊糖、果寡糖、半乳寡糖、抗性澱粉及多酚類。新鮮蔬菜像十字花科蔬菜、各種綠色葉菜類、蔥、薑、蒜、草莓、蘆筍、韭菜、豆類、發酵類的食物都富含腸道好菌喜歡的食物,可以幫助建立健康的腸道微生物生態。我通常建議身邊朋友掌握「彩虹飲食」原則,每一種顏色的蔬菜都吃一些。吃進足夠多元的育菌素來餵養腸道好菌,讓微生物得到蓬勃的發展。一個月下來如果可以吃到30-40種當地、當令新鮮的蔬菜和香料植物,所帶來的豐富植化素、多酚類等育菌素,會是腸道好菌最歡迎的禮物。多吃活的蔬菜、配合高脂低醣飲食為腸道環境打好底子,此外還可以多吃發酵食物,例如泡菜、酸菜、納豆、味噌、天貝、康普茶或優酪乳。這也是一種活食物,不光增添風味,還為腸道微生物帶來多元而友善的營養。一個人開始大量食用新鮮蔬菜和活食物,自然能體會新鮮食物帶來的生命力。消化順暢,人也會精神起來。心情好了,身體容易健康。反過來,腸道的好菌快樂了,心情也容易快樂,健康也會跟著來。腸道的健康,透過腸-腦軸線,也在點點滴滴影響大腦運作。採用新鮮的活力飲食後,就連對食物的味覺都會改變,變得更容易接受健康好食物。這就是飲食調整成功的祕訣──知道是對的,做就對了。配合健康的原則來進行,就連腸道的小生命都會一起來幫助你,讓你活得健康,活得快樂。
-
2023-02-14 養生.聰明飲食
黑巧克力有7好處 但營養師揭唯一雷處!吃過量可能產生4危害
巧克力是情人節送禮的好選擇,不過許多人以為吃最純最苦的黑巧克力比較不會胖?營養師提醒,黑巧克力雖然營養成分高,但所含可可脂成分較高,熱量也最高,怕胖的人要節制食用。黑巧克力最營養,熱量也最高常見的巧克力百分比代表所含的可可成分比例,可可的成分包括可可粉、可可脂、可可固形物跟非脂可可固形物等等。可可脂雖然是油脂,但含有抗氧化物、類黃酮,所以可可脂含量越高的巧克力,抗氧化物質越多。但100%的巧克力,不一定百分之百都是可可脂。台北慈濟醫院營養師楊灼華就市售最多的三類巧克力:黑巧克力、白巧克力及牛奶巧克力分析,若以相同重量來看,黑巧克力的可可脂成分較高,熱量最高,但營養成分卻多於其他兩者,至於白巧克力跟牛奶巧克力,因為有添加物,熱量雖較低但較影響健康。楊灼華還提醒:因巧克力含有大量的磷,患有慢性腎臟病、透析的民眾,為避免造成腎臟的負擔,不宜食用。此外,攝取過多飽和脂肪、糖不僅會造成肥胖與蛀牙,亦會增加心血管疾病風險,影響健康,若想當零食或是點心吃,必須控制份量,減少負擔。 提醒大家,不管哪種巧克力,每日攝取量建議控制在100至200大卡之間,吃過量容易讓好處變壞處。巧克力吃過量4危機1.熱量高容易胖。2.容易蛀牙。3.吃多增加心血管疾病風險。4.有慢性腎臟病、透析的民眾,不宜食用。黑巧克力好處多 護心、健腦、養顏美容外媒《healthline》曾報導,黑巧克力含豐富的抗氧化劑與礦物質,適量吃對健康有7大好處。營養師宋明樺也曾受訪指出,黑巧克力中含有類黃酮、可可多酚等,抗氧化功能比維生素C、E還強,不僅可以保護心血管,對大腦保健也都有益處。黃烷醇也有抗氧化功能,有助於肌膚養顏美容。此外,巧克力中含有色胺酸,是體內合成血清素的重要成分,而血清素又有「快樂荷爾蒙」之稱,這也是許多人在吃完巧克力後會感覺心情愉悅的原因。黑巧克力7好處1.營養價值高:根據食藥署食品營養成分資料庫,每100克含有85%可可的黑巧克力,有14.2克膳食纖維,還有鈣、磷、鉀、鎂、鐵等礦物質。2.強大的抗氧化劑:所含類黃酮、可可多酚等,抗氧化功能比維生素C、E還強。3.可保護心血管、降血壓、提高HDL並保護LDL免受氧化,降低罹患心臟病風險。4.改善大腦功能:高含量黃烷醇可改善大腦血液流動,進而改善大腦功能。5.防止陽光傷害、有助肌膚養顏美容。6.含色胺酸,是體內合成血清素的重要成分,吃了會讓人感覺心情愉悅。7.巧克力含礦物質「鎂」,可放鬆肌肉、改善經痛不適感。認識巧克力/成份含量比較根據食藥署規定,市售巧克力若植物油含量超過總重的5%則無法命名為「巧克力」。而「黑巧克力」除了總可可固形物含量需在35%以上,可可脂與非脂可可固形物也必須分別佔巧克力的18%及14%。黑巧克力、白巧克力及牛奶巧克力所含成份如下:【資料來源】.巧克力功效有哪些?營養師:巧克力抗氧化功能比維生素C、E還強大.《healthline》7 Proven Health Benefits of Dark Chocolate.巧克力%數越高就越苦?高%數巧克力就能多吃嗎.純度高的黑巧克力就不怕發胖?偏頭痛的人不能吃巧克力?
-
2023-02-04 養生.家庭婚姻
擁抱永遠不嫌少!專家告訴你「抱抱的5種好處」,能讓情緒變好、舒緩疼痛感
不管是孩子是老公,來個擁抱吧,好處更是對身心都好啊。日本也有研究證實,擁抱的時候會使血壓下降,常常擁抱降低心臟病風險的機率更是提升!給孩子的抱抱永遠不嫌多,也別忘了給老公一個愛的抱抱日本網站 NAVER發表了一篇報導,報導中說到適當的擁抱,不僅能讓彼此的感情變得更好,還具有不少功效呢!確實如此,一個溫暖的擁抱就是這麼具有魔力,能給人滿滿的能量,尤其看似不經意的動作,能讓腦內分泌產生快樂物質,更能消除不安及壓力,甚至還可以幫幫助睡眠助眠!更驚人的是,擁抱對付疼痛效果,竟然大大高於嗎啡!現在就來看看,還有哪些擁抱的好處。抱抱的5種好處抱抱好處1:舒緩疼痛感在日本,「擁抱」歸類是一種觸碰療法,當孩子不舒服時,醫生會建議母親利用擁抱來安撫孩子情緒;同時日本醫師也指出,「擁抱」所帶來的止痛作用是嗎啡的 6.5 倍,對緩和痛感有明顯的效果!抱抱好處2:有效緩解情緒研究指出,擁抱會使腦內分泌出令人感到快樂的「多巴胺」,以及能夠紓緩焦慮的「血清素」,除此之外擁抱還可以消除壓力與不安,甚至對於改善睡眠也非常有幫助!抱抱好處3:增強記憶力很多媽媽都深感,生完孩子記憶好像變差了,那麼就來抱抱吧!多巴胺除了讓人快樂,其實好處多多,減輕壓力外,多巴胺也會刺激改善腦部記憶力!抱抱好處4:幫助降血壓根據研究指出,人在擁抱時所激發的好處還真不少!還會釋放出能夠降血壓及消除壓力的催產素,日本也有研究證實,擁抱的時候會使血壓下降,常常擁抱降低心臟病風險的機率更是提升!抱抱好處5:提升免疫力壓力也是影響人體免疫力的一個重要因素,有研究發現,接受越多擁抱的人,越不容易受到病毒侵襲。※本文由【媽媽寶寶】授權:
-
2023-02-03 性愛.性福教戰
「手淫」降低罹癌機率!可改善早洩問題?醫盤點6大手淫常見的迷思
對於「自慰或手淫」的議題,許多人在成長的過程中難免多多少少會有充滿好奇與疑問,但又羞於啟齒。醫師黃軒就一直常被網友詢問,對此,他在臉書粉絲團「黃軒醫師 Dr. Ooi Hean」整理了6大手淫常見的迷思,並表示「女生也會有夢遺」。6大手淫常見的迷思迷思一:不手淫,會提升男性雄風分泌?忍住不手淫,可以提升男性雄風分泌嗎?這是錯誤的迷思。黃軒表示,一項研究指出「一周不手淫,會使雄性激素睾丸激素增加45.7% ,但在第8天,又恢復到原來的量。」而另一項研究發現,也証實手淫者和禁慾者,他們體內睾丸激素含量,其實幾乎沒有差異。因為我們人類的睾丸激素的量,也會受飲食和運動的影響,不會僅因手淫,改變睾丸激素的雄風分泌。迷思二:手淫,可以改善早洩問題?常常聽男生流傳,手淫可以改善他們的早洩行為!這是錯誤的迷思。黃軒指出,一項研究報告稱,其實手淫前後 3 週內的射精時間,並沒有延遲或縮短變化,因此手淫不會改善早洩問題。迷思三:「女生」也會有夢遺?女生也會有夢遺!黃軒表示,夢遺是一種導致陳舊精液流出的正常生理現象。夢遺情況不僅男性會發生,女性也會發生;據說83%的男性和37%的女性,每月都至少會經歷過一次。只是男性,是射出或流出的,而女性,是陰道的分泌增加。而年紀大夢遺的次數會變少。隨著年齡的增長,陳舊的精液,會被分解並重新吸收到體內,因此遺精的可能性會降低。就造成了,你如果愈來愈阿北,你的夢遺也會愈來愈少。迷思四:手淫的頻率,多少次才正常?手淫次數,怎樣才算是「正常」?黃軒表示,一則2002年發表,針對223位匿名的男大生所作的調查,他們平均一個月自慰12次,大約是女大生的五倍之多。不過不表示這頻率就是「正常」;「正常」還得考慮除了次數以外的其他因素。所以,專家們對於手淫次數沒有一個確切的定義,一週或一天中手淫幾次就算過度。所以無論你一個月手淫多於或少於這個次數,都無關性生活的好壞或者對錯。迷思五:手淫會成癮嗎?對健康有危害嗎?黃軒表示,手淫,本身對健康的危害很小,但「手淫成癮」確實也是存在的。當你手淫時,大腦中會釋放多巴胺和血清素等神經遞質,從而刺激獎賞系統,讓你得到快感。如果手淫的頻率變得過高,大腦對多巴胺和血清素的反應閾值會很高,一點點或輕輕地就感受不到快樂和滿足感。這也出現了愈來愈多變態性行為或高刺激的行為,才能滿足性行為的快感!迷思六:手淫,是一種心理疾病嗎?有人說,手淫是一種心理疾病,這是錯誤的迷思。黃軒表示,正常的手淫,真的不是一種疾病。相反地,手淫和較健康的生理、心理狀態有關,像是自尊心會增強,也比較不容易罹患前列腺癌。研究人員發現,從公衛角度來看,手淫能減少一個人去擁有多性伴侶的數量,也降低感染性病風險。最後黃軒提醒,其實手淫的頻率,剛剛好,就是最好。而手淫不分性別跟年齡,男女老少都一樣好!延伸閱讀:月經愛愛更易高潮是真的!性學博士許藍方授「性高潮秘訣」3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