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1-29 新聞.健康知識+
搜尋
蛋白
共找到
5092
筆 文章
-
-
2020-01-29 養生.健康瘦身
兩年內瘦下58公斤 減醣美食家分享會上癮的一日食譜
近年來,所謂的減醣飲食蔚為風潮,日本媒體日刊Spa!採訪了以減糖料理聞名的料理研究家鈴木沙織,為讀者提供她平常在家裡準備的簡單減醣料理。鈴木沙織自小就是豐腴體型,出社會之後更是因為壓力而暴飲暴食,就連在公司上班時也常常在通勤過程中狂吃,28歲時,體重更是一度飆到97公斤。然而,自從開始了每天攝取不超過一百克糖質的減醣飲食以後,兩年內便減了23公斤。她進一步加入了健身房,並且研究起將減醣和減脂飲食交互進行的「混合型」飲食法,以維持肌肉和肌膚的活性,體重因此降到了41公斤,甚至還被健身房選為廣告代言人之一。鈴木以「3:4:2」的比例,來分配「早、中、晚」三餐的份量,剩下的一成則是在三餐之間的小餐。通常她都自己料理餐點,中午吃燉牛肉跟水煮蛋,脂肪也是以橄欖油或MCT油為主。晚上則是吃清蒸肌肉跟無澱粉麵所做的韓式麻辣麵,將脂肪跟澱粉的比例都降低。平常比較忙的時候就吃便利商店的沙拉、油漬牡蠣、鯖魚罐頭等高蛋白低糖分的食物。「由於我自己喜歡吃甜食,所以會用Lakanto S(羅漢果甜味劑)或杏仁奶製作杏仁豆腐之類的甜點,可以輕鬆地進行減醣。」以下,便是鈴木向讀者們分享的減醣食譜。第①餐 早餐:滿足感爆棚的鯖魚(糖質8.4g)・鯖魚・茄子・高麗菜・小黃瓜・番茄・芝麻菜・青龍椒鯖魚與秋刀魚等青背魚類富含EPA與DHA等對身體好的脂肪,因此要積極攝取。副菜則以茄子醬菜、青龍椒、高麗菜的咖哩醬菜等能夠在冰箱裡貯藏的食物為主。第②餐 中午:滿滿蛋白質:牛排丁沙拉(糖質6.6g)・萵苣・牛後腿肉・幼葉沙拉・水煮卵・彩椒・碗豆使用牛後腿肉所製作的煎牛肉是鈴木的拿手好菜。她在萵苣和幼葉沙拉上放上用平底鍋煎好的牛排丁,再加上水煮蛋和彩椒增添色彩,這是一道蛋白質和脂肪都很充分的料理。第③餐 晚上:會上癮的味道:韓式辣麵(糖質7.2g)・無澱粉麵・清蒸雞肉・小黃瓜・泡菜・水煮蛋利用無澱粉麺所製作,再放上清蒸雞肉、小黃瓜、泡菜五十克、半顆水煮蛋。醬汁則以Lakanto S、醬油、醋,各一小匙、蒜末半匙、雞湯、豆瓣醬各四分之一匙混合而成。
-
2020-01-28 新聞.健康知識+
效果更勝茶和咖啡 解酒喝3種果汁效果更好
逢年過節的時候,人們都喜歡喝酒,好像只有餐桌上有酒才能體現過節的氣氛。但大家喝著喝著就多了,醉酒之後非常的難受,還要想各種辦法來解酒。說到解酒,大部分人會喝一些茶水或者咖啡,相信很多人都有過這種做法。不管是茶水還是咖啡,喝太多的話都容易失眠,這些方法並不理想。其實喝咖啡和喝茶水來解酒的這兩種方法效果並不是太明顯,反而還會導致醉酒者的神經興奮,不能好好休息。要想達到更好的解酒效果,那大家不妨嘗試下幾種方法。第一,葡萄汁如果身邊有人醉酒了,那可以給他喝一些新鮮的葡萄汁,解酒的效果非常好。這是因為葡萄汁中含有大量酒石酸,酒石酸這種物質可以與乙醇發生反應,從而生成一種酯類物質。而這種脂類物質可以降低血液中的酒精濃度,同時有助於讓酒精更快被代謝出體外,這樣醉酒的狀態就能得到緩解。而且葡萄的味道酸甜可口,還能緩解酒後噁心嘔吐,因此葡萄汁是很不錯的解酒方法。第二,番茄汁很多人在喝酒之後,會喝一些葡萄糖,因為葡萄糖本身就是糖分,有助於解酒。而番茄汁中也存在一種特殊的果糖,這種果糖也能促進酒精的分解與吸收,建議醉酒的人及時的喝一些番茄汁,也能起到解酒的功效。飲用量不要太多,300ml左右就可以,能減輕酒後頭暈、噁心等症狀。在番茄汁中適量加入一些食鹽,還能穩定醉酒者的情緒。第三,黑桑葚泡水新鮮的桑葚曬乾之後,就變成了黑桑葚,黑桑葚的味道酸甜,含有大量的葡萄糖和果糖,這些糖分有助於促進酒精的代謝。而且黑桑葚還有保肝護肝的功效,在增強肝臟功能的同時,就能加快酒精的分解代謝,從而起到解酒的功效。當有人醉酒之後,不妨就用黑桑葚泡水給他喝,雖然見效慢一些,但是等黑桑葚中的糖分發揮效果之後,醉酒者就能更快醒酒。第四,豆漿醉酒之後還可以和一些豆漿豆漿也有解酒的功效,因為豆漿中含有大量的植物蛋白,而蛋白質可以消耗酒精,減少酒精對身體的傷害,因此豆漿也有解酒功效。雖說這些多多少少能夠緩解酒精,但酒少飲為妙。畢竟在醉酒之後自己會難受,而且還會給身體健康帶來嚴重的危害,甚至會危及自己的生命安全。即便是逢年過節的時候,大家也得控制自己的酒量和飲酒頻率。 ※ 提醒您:禁止酒駕 飲酒過量有礙健康 本文摘自搜狐網《漫說健康》
-
2020-01-28 新聞.健康知識+
過年熬夜玩樂打牌元氣大傷?專家教4招補回元氣
不少人過年期間唯一的娛樂活動就是跟親戚朋友不眠不休地熬夜打麻將、打牌。許多人熬了幾個夜以後開始出現頭暈、精神疲憊、注意力無法集中、記憶力減退等熬夜“後遺症”。有沒有什麼辦法可以幫助大家把熬的夜補回來呢?保持食物的營養均衡多吃一些營養豐富的食物對於身體的補益作用不用多說,在冬季多吃一些含水量豐富的梨、柚子、橙子都有敗火的效果。此外,平均每天不重複的食物種類數應達到12種以上,每周達到25種以上最好。各種各樣膳食纖維豐富的蔬菜、高蛋白肉類食物也不能少,堅果、菌藻類、蛋奶類食物也是每天都需要攝入的優質食物。多喝水熬夜會讓人精神不振,多喝水可以促進血液循環、加快我們的新陳代謝,幫助我們盡快振奮精神,對於女性朋友來說,還可以增加皮膚的彈性,但是要注意,不要喝65攝氏度以上的熱水,以免燙傷消化道。冰敷眼部熬夜之後,大多數人都變成了熊貓眼,拖著兩個黑眼圈,讓人顯得更加無精打采。大家可以嘗試將湯匙放進冰箱凍冷,然後把它輕壓在眼睛周圍。或者用冰淇淋、凍冰塊也可以。此外,補眠的時候可以嘗試選擇一個稍高的枕頭,保持頭部較平時稍微抬高,但不要太高,這樣可以防止體液堆積在眼部疏鬆的結締組織內,能夠減輕黑眼圈程度。最好還是要保持正常作息的基礎上多休息一些,否則長時間補眠也會造成晝夜節律失調,有損我們的健康。多吃一些紫菜熬夜對於心臟的傷害也很大,對於熬夜的人群來說,補充一些鎂含量豐富的食物很有必要,紫菜中含鎂元素非常豐富。鎂有助於調節我們的心臟活動,多吃一些鎂含量豐富的食物,有助於降低心臟病的發病率,還可以輔助降低因為熬夜升高的血壓。這對於患有三高的老人來說非常需要。不過,三高病人本身對於身體中的激素調節能力就有所損傷,因此脂肪、血糖非常容易失控,如果再去熬夜打麻將的話,無疑將腦中風的風險增大數倍。所以奉勸大家還是保持正常健康的作息和飲食習慣,過一個平安的新年。本文摘自《爆炸營養食堂》,由十餘位專業營養師和媒體人組成的健康自媒體工作室,用原創文章和短視頻來評論熱點健康新聞,講述健康、營養、中醫、食療相關知識及趣事,帶您遠離健康謠言。
-
2020-01-28 養生.聰明飲食
早餐店及麵包都不是好選擇!理想的早餐掌握2個重點
早餐是一天最重要的一餐,不過每天早上趕上班,為了方便及快速,麵包及早餐店早餐是很多人的早餐選擇。專家提醒,吃麵包容易餓又容易胖,早餐店最毒的是「油」。這二樣早餐都不理想。早餐店:最毒的是「油」 台灣人最普遍的早餐,莫過於「美而美」,除了因為現做,選擇多樣性也很受歡迎,舉凡漢堡、三明治、蛋餅、蘿蔔糕、鐵板麵…都有。不過,據《三立新聞網》報導,中原大學生物科技系副教授、美國毒理學家招名威指出,「早餐店最毒的就是『油』」,多數早餐店因成本考量會用較便宜的油品,偏偏早餐店許多食材都需經油煎,油品在過度煎炸下容易變質。此外,賀寶芙資深營養師林若君也曾受訪提醒,早餐店食材內容多為澱粉與少量蛋白質的組合,不僅含有過量油脂、熱量、鹽、糖,蛋白質與纖維量也不足。麵包:吃不飽又易胖麵包也是不少人的早餐選擇。招名威日前於其臉書《招名威教授 毒理專家》po文指出,麵包屬於發酵類食品,其中還有麵粉、水、酵母粉、砂糖、澱粉、油脂等材料,混合成麵糰後,再經過一段時間發酵和烘培所製成。看似簡單,但千萬不要忘記了一個重點,就是油脂。除了油脂之外,麵包中還有很多東西是你沒有想過的,如紅豆麵包、菠蘿麵包等,為了要使這類型的麵包吃起來香甜Q軟,店家必須要添加糖與奶油。麵包多使用「精緻澱粉」製作,它是全麥去除了麩皮與胚芽後製而成,其所含的膳食纖維僅為全麥麵粉的百分之二十。精緻澱粉對人體消化吸收的速度較快,血糖影響變化也較大,因此吃麵包比較容易吃不飽,2、3小時候就會產生飢餓感,但熱量卻是超標的。不過麵包也不是完全不能吃。招名威提醒,盡量挑選有安全認證以及含量標示清楚的麵包,並且不要天天吃,不但吃不飽又吃進高熱量。那早餐到底該怎麼吃才好?北京營養師協會理事、營養師熊苗於《搜狐健康》指出,理想的早餐只要掌握2個要點:1、在7~9點吃7點至9點是胃經當令之時,建議這個時候吃早餐最好,既能保證營養吸收,又不會使人發胖。2、補充「流食」想讓早上吃的食物迅速轉變成血液津精,源源不斷地供給全身的每一個器官,就該避免吃餅乾、麵包之類的乾食,因為一夜過後人體的各種消化液已經分泌不足,此時再吃乾食較易傷害胃腸的消化功能,降低血液津精的生成與運輸。因此建議早餐要吃粥、豆漿之類的「流食」。
-
2020-01-28 養生.健康瘦身
建議不吃早餐!日醫「減醣飲食」推7大守則
近年來,「減醣飲食」因對瘦身有極大助益而蔚為風潮。這種飲食方式主張與白飯徹底訣別,以達到瘦身的效果。不過,因為嚴格的飲食限制,而讓不少人卻步,其中,抱持批判態度的醫生也大有人在。究竟要怎麼樣「減醣」才能夠有效又容易持續呢?日本媒體日刊Spa!訪問了減醣飲食的權威江部康二醫生,他指出,「最根本的大方向,就是不吃早餐,也不吃米飯、麵、麵包等澱粉類,以蛋魚肉類和蔬菜取代,肚子餓了就吃堅果和起司等。」雖然這種方式容易受到「營養不均衡」的質疑,但他認為,將穀物視為主食,攝取過度糖分,才是不健康的作法。「人類文明所經歷的七百萬年間,絕大多數都是沒有穀物的。過往也沒有吃早餐的習慣。是現代的飲食習慣出現了問題。如果確實進行減醣,光是第一個禮拜就可以瘦下三公斤。」減醣飲食的原理,在於將原本自醣類、澱粉所取得的熱量,改為從脂肪取得。「人體所需要的五大營養素分別是必需脂肪酸、必需胺基酸、維生素、礦物質和食物纖維,其中根本不需要醣類。事實上人體本來就會自行製造葡萄糖,不需要從飲食中取得。反而脂肪才是飲食中不可或缺的成分。許多節食的人都將食物集中在里肌肉、魚肉、豆腐等,導致攝取的脂肪不夠,才功虧一簣。」江部醫生也提出了以下七點原則:1. 不吃早餐,嘗試半日斷食。2. 穀物並非人類生存必須。3. 減少的穀物可以以菜、肉取代,擊退空腹感。4. 一餐所攝取的醣類不可超過20克。5. 為免熱量不足導致失敗,務必注意脂肪的攝取。6. 果糖熱量是葡萄糖的五十倍,食用水果前要三思!7. 立刻停止過度醣類攝取,可以避免肥胖、牙周病、老化與失智症「被體內吸收的醣類會跟蛋白質互相作用,對人體產生不好的影響,容易引起動脈硬化,提高心肌梗塞跟腦中風的風險。皮膚也會失去彈性、身高縮短、視力跟聽力下降、還容易引起糖尿病。這一切的元兇的是糖分,因此還是提早戒掉比較好。」江部醫生補充說道。
-
2020-01-27 橘世代.健康橘
打破迷思! 吃太清淡反而容易衰老無力
「年紀大了,飲食還是清淡點!」為了怕慢性病上身,您也這樣覺得嗎?相較於年輕人總是愛吃麻辣、想吃吃到飽的飲食,中年以上的人們總是比較注意飲食不要過量,不過大甲李綜合醫院營養室主任劉純君提醒年長者的飲食準則應該是「少吃肉」,但不要過於清淡,尤其很多老人怕吃太油、怕嚼很久,不是喜歡吃白粥配鹹一點的菜,就是水煮的食物,當心缺乏油脂,反而容易衰老無力。今年有一個來自愛琴海小島上的研究報告,發現吃地中海飲食的當地男人,陽痿發生率只有歐美其他地區的三分之一;在平均67歲的受訪者中,陽痿率只有20%,而其他地區的60歲以上男性的勃起功能障礙可能高達60%。分析他們的飲食中,每週吃9匙橄欖油、13份蔬菜、6份水果、3份魚和2份豆類食物,和歐美其他國家愛吃香腸、培根的飲食相較之下,相對清淡很多。不過高雄榮總泌尿科醫師簡邦平說,日本人飲食清淡,民眾愈來愈長壽,但是他們的勃起功能障礙發生率不比台灣低,維持性功能恐怕不是光飲食清淡就夠的。劉純君也不同意老人飲食清淡,她說,台灣銀髮族飲食習慣和日本很接近,很多人牙口不好,不愛運動連臉的肌肉都退化,吃東西嚼太久就顳顎關節發炎,所以往往都煮粥配鹹魚,或配幾個菜就吃很飽,要不就是吃愛肉羹,滑溜溜很快就可以吞下肚,一樣也是清淡飲食,但是和地中海型飲食中,主食是黑麥、燕麥粗纖維等要嚼很久的穀類,餐桌上總是花花綠綠的大量各種蔬果,烤幾分鐘就上桌,更重要的是他們喜歡拌上橄欖油,台、日的清淡飲食中很少提到油脂,這裡就差很多。劉純君說,在臨床上常看到許多老人家沒什麼精力,皮膚也都很乾燥,後來發現原來都是油脂食物吃太少,她提醒,台灣年長者有兩個極端,一是大魚大肉吃太多,另一種則是飲食太清淡而油脂不足,要小心,吃油脂太多容易中風,但油脂太少卻容易有老化病,包括失智症、衰弱無力。她提醒,油是荷爾蒙的生成來源,大腦細胞也需要油,無論男女都要吃油,地中海用橄欖油,我們改用台灣的苦茶油也是優質的不飽和脂肪酸也很不錯。怕慢性病不表示飲食要很無聊,劉純君建議年長者仍應該講究高品質的飲食享受,很多人吃飯一定要白米飯,她建議大家要改掉不愛吃糙米、五穀米的習慣,怕顳顎關節炎反而要吃粗糙維,多嚼能讓臉部肌肉強化,不但不容易發炎痠痛,臉部肌肉看起來也比較緊實年輕。同時要少吃肉、多吃魚,魚中的油脂有助抗發炎,蛋白質又好吸收。另外,要注意我們的飲食中加太多糖,自從不加味精以後,反而加糖調味,像台灣人愛吃的壽司醋飯就加了不少糖,糖是很容易致身體發炎的物質,留心食物中隱形的糖,否則可能讓辛辛苦苦的保養破功。※本文摘自《安可人生》官方網站【健康吃特輯】。「青菜別用燙的」美女醫教年菜 色香味俱全又營養。如何吃得營養又美味 哈佛大學建議「餐盤這樣放」。體型纖瘦內臟脂肪仍過高? 醫師:這樣吃動有助減少隱形殺手。不老男星修杰楷:養生秘訣從「戒糖」開始 歡迎加入橘世代社團 一群關愛自己、健康生活的熟齡世代,用橘世代的熱情彼此鼓勵打氣,分享養身保健、家庭關係、更年期保健與檢康飲食等資訊,為第二人生做足功課,活出精彩活力!【我要加入專屬社團】打造亮麗熟年!
-
2020-01-26 橘世代.健康橘
不可忽視的熟齡肌少症 利用「2」指 教你如何看肌力
你有肌少症嗎?有體衰的情況嗎?專家教你可透過3個檢測,快速了解是否有肌肉流失、衰弱的情況,並藉由運動及飲食改善。肌肉會隨年齡增加而減少,而身體衰弱也和肌力的流失息息相關,增加跌倒、失能的風險。台灣衰弱症盛行率7.8%,衰弱前期則高達50.8%;肌少症的盛行率男性為23.6%、女性為18.6%。台大醫院分院院長詹鼎正表示,衰弱症前期徵兆可能出現感覺疲憊、腰痠背痛、駝背、活動量低、體重減輕、莫名腿軟、走路不穩健等,若未加改善,可能造成未來長期臥床的嚴重後果。可以透過3個快速方法檢測:一、體重非計畫性減輕測量體重是最初步、簡單的檢測方法。65歲以上銀髮族若在在非計畫性減重的情況下,體重在半年內減輕5%或3公斤,就要留意可能有衰弱或其他疾病傾向。二、小腿圍別太細雖然很多人都希望小腿可以看來又細又長,但小腿皮下脂肪較少,與肌肉量呈正相關,若是太細則是警訊,小於以下標準便要注意。男性:小腿圍34公分。女性:小腿圍33公分。量測方法為坐在椅子上,腳放鬆踩在地板,大、小腿呈現90度,由他人用量尺測量小腿最粗的位置即可。或是將雙手的食指與姆指圈成一個圓,放在小腿最粗的地方,圈不起來,表示肌肉流失的風險較低;若是圈起來還有空隙,表示風險較高。詹鼎正說,65歲之後每年會流失1%至2%的肌肉量,但如果肌肉因老化或缺乏身體活動而減少,將影響生病痊癒的能力。三、由握力看肌力詹鼎正表示,握力與其他身體部位的肌肉力量具有一定的相關性,低握力也是患者預後不良的有力預測指標,例如住院時間較長、功能不足、健康相關的生活質量和死亡質量皆會較差等。男性:握力26公斤。女性:握力18公斤。沒有握力儀的話也可以利用開寶特瓶瓶蓋、開罐頭瓶蓋或扭毛巾來進行檢測,若有打不開或很辛苦、費力的情況就要當心了。若是上述的檢測方法發現自己低於標準,最好到醫療院所進行精密的檢測,以預防肌少症和衰弱症上身。但詹鼎正表示,肌少、衰弱無藥物可醫治,最有效的方式是透過飲食和運動等生活方式改善、延緩。維持肌肉量、預防肌肉流失需要蛋白質,可多攝取如雞蛋、雞肉、牛肉、豬肉、黃豆製品、乳品、核桃等。運動則最好兼顧有氧與阻抗運動,因此除慢跑、游泳、騎單車等有氧運動外,應搭配舉啞鈴、彈力帶等阻抗運動。 歡迎加入橘世代社團 一群關愛自己、健康生活的熟齡世代,用橘世代的熱情彼此鼓勵打氣,分享養身保健、家庭關係、更年期保健與檢康飲食等資訊,為第二人生做足功課,活出精彩活力!【我要加入專屬社團】打造亮麗熟年!
-
2020-01-26 養生.聰明飲食
10種被過度吹捧卻沒什麼用的食物 別再當冤大頭了!
生活中,保健品花樣和宣傳方式層出不窮,功效也是被吹捧的天花亂墜。不少人往往被某一誇大功效的產品給呼攏,結果花了一堆冤枉錢。人民日報整理了10種被吹捧上天,卻沒什麼用的食物,呼籲民眾別再上當了。1、蛋白粉:健康人根本不需要現代人多外食,營養容易不均衡,有商家聲稱應該補充蛋白質。然後,蛋白粉就開始賣起來了。實際上:一罐的蛋白粉動輒上千元,然而健康成人每天每公斤體重需要1克的蛋白質,這些數量的蛋白質是完全可以通過正常飲食來滿足的。因此,正常飲食的健康人是不需要額外補充蛋白粉的。2、葡萄籽:商家偷換概念平時吐掉了的葡萄籽,也被商家大肆宣傳為能抗癌、抗氧化、延緩衰老,各種「葡萄籽油」、「葡萄籽粉」也賣得火熱。實際上:葡萄籽提取物抑制癌細胞的實驗數據不少,但結論前提都寫得很明確——「體外實驗能夠抑制癌細胞」。體外實驗只能說明可以針對特定癌細胞進行進一步研究,目前還沒有任何證據證明葡萄籽提取物能夠在體內抑制癌細胞。3、有機食品:只是心理安慰每逢逛超市,總有人跟你推銷各種綠色蔬菜、有機大米,聽起來就很高級健康,再加上包裝上的天然無農藥,簡直就是吸引力滿分。但其實貴的不一定就是好的。實際上:早前已有消費者協會對市面上的有機食品、綠色蔬菜等進行抽樣檢查,分別對農藥殘留量、重金屬污染物限量、理化指標進行檢測。試驗結果顯示,這些所謂有機食品、綠色蔬菜,雖然在價格上比普通蔬菜高出好多,但品質上卻不一定比較優。4、高鈣奶:並不比普通牛奶有用大家在買牛奶的時候,常常會看到高鈣奶,其價格也比普通奶高出不少。營養師介紹,所謂高鈣奶只是在生產的時候人為地額外添加了一些鈣,也就使得奶中的鈣含量高一些了。實際上:普通牛奶中的鈣為乳酸鈣,吸收率較高,而高鈣奶中是人工添加的碳酸鈣,吸收率較低。高鈣奶喝了也不等於能將所含鈣成分完全吸收,其實普通牛奶也就夠了。5、魚油:吃魚就夠了各大保健品專櫃,魚油總是熱銷品,真的這麼有用嗎?實際上:既然魚油來自於魚,提純魚油並不穩定,那麼吃魚不是更直接有效嗎?答案是肯定的。除了魚油之外,魚還提供優質的蛋白以及維生素礦物質等微量元素,魚肉中的飽和脂肪酸很低,這對於心血管健康也是極好的。6、海參:不比雞蛋強海參是海鮮餐廳的高級食材之一,老闆總說海參蛋白質含量很高,好吃又對身體有益。實際上:海參的價值在於蛋白質,不過它的蛋白質含量雖然很高,但質量並不高。蛋白質有高質和低質之分,其質量主要通過人對蛋白質中氨基酸的吸收率來做評判。雞蛋才是最符合人體氨基酸模式的食物,所以雞蛋是一個完美的蛋白質來源。人吃海參還不如一天吃兩個雞蛋,再搭配些豆製品和青菜,後者攝入的蛋白質在質和量上都要遠遠勝於海參。7、解酒藥:並不能減輕醉酒危害商場上應酬不斷,席間又必須喝酒。藥店裡打著各種解酒藥,有些還宣稱可以千杯不醉。實際上:解酒藥只是個噱頭,它們的成分只是一些護肝的成分,並不能減輕醉酒的危害。解酒最根本的是適量飲酒。 ※ 提醒您:禁止酒駕 飲酒過量有礙健康 8、酵素:一進嘴就失去活性酵素也是近年火熱的保健食品,不少商家紛紛聲稱能幫助排毒美容減肥。實際上:「酵素減肥」是一個大騙局,酵素是日本名,也就是我們熟悉的「酶」。但胃中的酸性很強,一般而言,酶在這樣的環境中很難經受住考驗。再加上胃中還有專為酸性環境而生的胃蛋白酶,可以把別的酶切開,到了小腸的蛋白酶攻擊性更強,不管食物蛋白還是酶,都會被切得七零八落,不可能再有活性了,吃了等於白吃。9、兒童醬油:有害無益兒童醬油的廣告宣稱「專為兒童健康研製的釀造低鹽淡口醬油」,適合拌飯、清蒸食物等,一則起到開胃的作用,二則補充營養,充分考慮處於發育期的兒童味覺特點,富含18種氨基酸、有機酸、碳水化合物等兒童所需的營養元素。實際上:專家提醒,兒童飲食完全不需要額外再用醬油來調味。正常飲食中含有的鈉,已經足夠滿足兒童的生理需求,任何外加的鹽都是多餘的。而且小時候越重口,長大之後就越難以控製鹽的需求量,高血壓風險也就越高。10、黑糖:只是長得黑生理期一直是困擾女性的大問題,尤其是這兩年年輕女性生活作息不規律。於是黑糖食品成為很多人喜歡的零食,也一直被宣稱為天然健康食品,有美容養生作用,價格也要比紅糖高。實際上:專家說,其實黑糖也就是我們所說的紅糖,功效上和普通紅糖無異。很多人認為黑糖功效比其它糖更好,其實,黑糖和紅糖一樣都屬於蔗糖,兩者本質上並無差別,在營養價值與食用功效上也相同。專家提醒,不必盲目相信一些聽起來很厲害的養生推薦。日常飲食中合理搭配、均衡營養,適量運動,就是最好的養生方式了。
-
2020-01-26 養生.聰明飲食
發炎是一切疾病的元兇!台大醫師教你早餐這樣吃,改善身體慢性發炎
「發炎」是藏在疾病背後的秘密殺手 幾年前《時代》雜誌曾做了一個封面報導。說的是與心臟病、癌症及阿茲海默症的發生,密不可分的「秘密殺手」。這會是誰呢?正是越來越受重視的健康議題──「發炎反應」。 人體的發炎反應分為兩種,一種是急性發炎,一種是慢性發炎。急性的發炎反應是人體遇到傷害時進行修復的一個必要過程;但如果這個必要的發炎過程拖得太長太久了,就會發生「自體免疫疾病」。相信有不少人聽過這個詞,常常醫生在診斷了半天,無法歸咎出疾病成因時,就會說是你的免疫力失調、自體免疫能力出問題了。而這類疾病的型態及發生率確實持續增高中,例如類風濕性關節炎、紅斑性狼瘡及牛皮癬(就是俗稱的乾癬)等,都是身體長期慢性發炎導致的問題。事實上,癌症及阿茲海默症也是不同部位的細胞產生慢性發炎的結果。 吃對了,可以有效抗發炎 除了前面所講的病症外,頭痛、腰痠背痛、過敏等任何長期性或突發性的疼痛,也是一種發炎現象,面對這類不是病的不適,不少人會吃消炎止痛藥、抗組織胺劑來解決。這類藥物能有效抑制疼痛,卻也會傷害腸胃及腎臟,長期服用的話,還會破壞腸胃道的黏膜健康。 皮膚及黏膜是人體免疫系統的第一道防線,這就像古代的城牆,象徵一個國家的國防能力,如果城牆非常穩固、滴水不漏,外來的入侵者就不容易得逞。對人體來說,皮膚及腸胃道黏膜的健康,正猶如這座城牆,是人體第一道非常基礎也萬分重要的防禦。 每一種藥物都有相對應的副作用,為了抑制發炎、疼痛而吃藥,結果卻招來另一種問題,不想陷入吃藥的循環的話,應該怎麼做呢?有沒有什麼優良的營養成分可以取代藥物,既能產生治療的效果,卻又不會有副作用呢?回顧發炎反應的機轉就會知道,打造非常健康的皮膚及黏膜就能成功地防堵外來的侵犯。而正確健康的生活方式及飲食習慣,即能建構出健全的腸道黏膜系統,強化人體第一道防線的保障防護功能,在病原菌入侵時,免疫系統能夠迅速地反應並加以制伏。此外,也可以適當的補充Omega3、鳳梨酵素及薑黃這幾種抗發炎的好東西,當飲食過度和身體過勞,導致免疫功能失衡時,這些天然的營養素能發揮補強作用,促進免疫機制抵禦外敵。 最佳的抗發炎食物:蔬果、正確油脂 原始人蔬食飲食是一種有效的抗發炎飲食法。從抗發炎飲食金字塔可明顯看到金字塔的基礎以大量無澱粉蔬果、優質蛋白質及好的油脂為主,這些都是不容易使血糖飆升的主食類。早餐時可吃些堅果類,並且多吃酪梨、芝麻及橄欖油等富含單元不飽和脂肪酸的食物,這些都可改善發炎。說到蔬果的抗發炎性及抗癌性等好處,一言難盡。 不少蔬果或天然食物都具有抗氧化性,或者能啟動酵素的解毒功能來對抗老化,像是蘋果、石榴、芭樂、苦瓜籽、苦瓜、海藻、燕麥、洋車前籽殼粉、各種菇類與洋蔥等。而且蔬果的抗氧化效能還可以抑制癌細胞生長,或促進癌細胞分化,削弱它的影響力。甚至當這些蔬果或天然物質的抗氧化濃度達到一定程度時,還能促使癌細胞加速凋亡,也能提升化學治療或放射線治療的敏感度,而且副作用極少。 修復腸胃道的天然酵素 人體的腸胃道需要很多種類的酵素來協助維持健康,但其實許多食物中就存在這些對人體有益的酵素,尤其是蔬果類。只是大多數的酵素是由蛋白質組成,因此高溫烹調容易破壞它的活性,所以熟食能夠得到的酵素比較少。 食物中的酵素主要為澱粉酵素、脂肪酵素及蛋白質酵素。如果真的無法均衡飲食來獲取人體必要的各種酵素,則建議在營養補充品方面選用含有前面提及的消化道所需酵素,或適量補充水果吸收其中的重要酵素成分。下列四種水果含有大量的分解酵素,適量食用可以成為保健的好幫手: 青木瓜 通常尚未成熟的青木瓜甜度不足,但豐富的木瓜蛋白酶和維生素C都存在它的果肉裡,具有促進消化的效用,並且能夠分解肌肉中的乳酸,減輕身體在過度運動或勞動後堆積過多乳酸所產生的疲勞感,對於體脂肪的囤積也有預防功效。 奇異果 含有大量的維生素C和具高度抗氧化效果的多酚,能夠養顏美容。它的食物纖維和醣類也對腸內益菌的繁殖很有幫助,足以媲美乳酸菌的整腸效果。尤其它特有的含硫蛋白分解酶,對於促進消化有特別明顯的效果,而綠色奇異果的含量較黃色奇異果高出許多,越成熟的果實含量也越高,對於很愛吃肉的人很有助益。 鳳梨 它含有大量的維生素B1,能夠將食物纖維及糖分轉化成能量,而果肉及莖部裡也蘊含豐富的消化酵素,食用後能幫助人體分解蛋白質。鳳梨酵素除了具有抗發炎、增加免疫力及溶解血栓的三大功效外,也能讓肉質變軟而適合料理,是有益健康的好水果。 香蕉 含有澱粉酶、麥芽糖酵素及蔗糖酵素等各種消化酵素,並且含有豐富的鉀,對於人體代謝水分頗有幫助。 體力孱弱時,適當補充營養輔助劑 人體是靠吃進體內的食物或營養素來建構與維持每日身體必要的機能運作,如果吃進了不好的東西,身體自然也會照單直接吸收以因應生理運作所需,結果就架構出一個戰力孱弱的防護網了。但如果你提供了好的營養素給身體,自然也會被吸收為生理機能所用,建構出完善的免疫機制,為健康正常的細胞築起一道道的堅固防衛牆。 大家都知道,建立規律作息、減少壓力、培養適度運動的良好生活習慣、多食蔬果與膳食纖維等營養均衡的健康正常飲食,對健康至為重要。但是,真的能夠這樣面面俱到落實的人又有多少? 假如檢視自己的生活型態與飲食慣性,其實無法每一項都做到,那我們到底能夠為自己適當地補充些什麼營養輔助品呢?萬一營養失調引發發炎反應,也需要對應的營養素來達到抗發炎的平衡效果。藉此為大家介紹幾個補強免疫防護網的好幫手:必需脂肪酸Omega-3,以及具有抗發炎效用的鳳梨酵素與薑黃素。 吃對Omega-3 Omega-6與Omega-3是人體主要兩種必需脂肪酸。其中Omega-6,在堅果、麥片、大豆油、玉米油等油品當中存量甚豐。它除了主要保護細胞的結構外,也有調節代謝、促進免疫反應發生及強化血小板聚集的凝血功能。可想而知,如果過度攝取Omega-6,一直啟動發炎反應來對抗病菌及凝血效應,反而可能引起心血管疾病。 Omega-3多存在於深海魚類與藻類中,它在生理機能中也有著重要的作用,能協助預防血管堆積物的產生,包括降低身體不正常發炎的情況、血液過度發炎的預防、胰島素反應的改善、促進細胞膜的健康,以及調節前列腺的分泌等,整體來說具有抗發炎的效果,能減少心血管疾病的發生。 在日常的飲食中,Omega-6較容易攝取到,而Omega-3則比較少見於一般能夠廣泛攝取到的食物裡,這兩種必需脂肪酸其實在體內是會相互競爭的,所以需要較刻意去加強補充才能維持住兩者的平衡,但同時也增加攝取到有益油脂來建構生理系統的機會。 飲食中的Omega-3 Omega-3多存在於亞麻仁籽、核桃、芥花油及深海魚油中,含有多種脂肪酸,其中我們常聽到的EPA (Eicosapentaenoic Acid;二十碳五烯酸)、DHA (Docosahexanenoic Acid;二十二碳六烯酸)及ALA(α-亞麻酸)則是對人體健康非常重要的類型:EPA有助於降低血液黏稠度,能保護心血管組織;DHA對於腦部、心臟、神經系統、腎臟及眼睛的機能運作有直接影響。 正確的飲食觀念是充足的睡眠與適當的運動外不能忽視的重要習慣。不正確的飲食方法導致肥胖,更會促進慢性發炎,而必需脂肪酸中的ALA和魚油中富含的DHA、EPA等則能夠抑制親發炎性的物質產生。但相反的,人造奶油、速食、高溫油炸食品及大部分植物油所富含的亞麻油酸,則會促使大量生成親發炎性的物質。 我們常聽到廣告主打用來補充Omega-3的魚油或水產動物油類,多數取自冷水魚類的脂質,像是鯡魚、鮭魚、鯖魚、沙丁魚、鮭魚、鱒魚、鯷魚等。魚油確實富含EPA及DHA,亞麻仁籽裡的ALA則會在體內被轉化為EPA、DHA,對於發炎反應與癌細胞生長具有一定的改善及抑制效果,油菜籽油與紫蘇籽油也有豐富的Omega-3成分。在食用的習慣上,這些油脂不宜高溫烹調,早餐則可以增加一小把堅果類種子,也加些芝麻及橄欖油在生菜沙拉中。這些含有豐富單元不飽和脂肪酸的成分,都具有改善發炎的效果。 天然的消炎劑│鳳梨酵素 討論到抗發炎,就要好好認識一下鳳梨酵素,因為它對於腸胃道的保健很有貢獻,具有不容小覷的抗發炎效果,也是一種不可或缺的營養輔助品。 鳳梨酵素就是鳳梨蛋白酶,大致包含了兩種物質:一種是從鳳梨科的植物萃取來的蛋白酶,另一種則是這些蛋白酶和鳳梨榨取出來的其他成分所結合的。換句話說,鳳梨酵素可以說是一群蛋白分解酵素與一些醣蛋白的總稱。它具有三大功效:抗發炎、提升免疫力及溶解血栓。最早於1957年被應用於醫療領域上,是因為它能夠成功地阻隔一些原本會加速發炎反應並使情形惡化的發炎代謝物。 簡單來說,就是鳳梨酵素可以幫助身體有效減少一些不必要及過度的發炎反應,它能夠協助身體細胞阻斷發炎反應的傳遞,告訴身體正確的訊息來降低發炎情形,也避免繼續過度的發炎,對身體造成更多的傷害。 進一步的理解,則是如同我們前面提到的,發炎反應乃一連串很複雜的過程,需要許多細胞因子、激素、前列腺素、各種白血球及血小板釋放出來的血管擴張物等多種物質,來控制這個發炎反應的系統運作,而鳳梨酵素可以調節它們的合成,並切斷這一串發炎反應作用的傳輸路徑,所以有抗發炎的功效。 仔細地解析鳳梨酵素的作用,在於它可以分解具有止血效用的血纖維蛋白,降低血小板過度集結,對於血液裡、尤其是動脈中出現的血栓情形有一定的減緩效果,而這類的疏通效應也能抑制水腫的發生。 此外,它還可以減少發炎前列腺素的產生,使前列腺素這種強力的血小板凝集劑降低一些效能,避免引起發炎,同時提升抗發炎前列腺素的競爭力,更加抑制了一種用來媒介發炎反應產生的舒緩激素,進而減緩發炎。鳳梨酵素還可以降低吞噬細胞的活性,削弱它們的戰鬥力,減少自由基的產生,並且加速人體用來消滅侵入物的顆粒白血球及單核球的細胞吞噬作用,使肌肉發炎的情形得以緩解。 保肝的薑黃素 隨著現代人逐年增加的生活壓力及空氣汙染、輻射汙染、紫外線等生活環境的各種負面影響,坊間越來越多營養輔助品。其中不乏強調含有消除自由基的抗氧化成分,例如葡萄籽、紅酒萃取物、綠茶葉萃取物、朝鮮薊葉萃取物及薑黃素等,而其實這些成分對於保護肝臟細胞也是有所助益的。尤其過去一年,功能醫學對於薑黃素有所肯定,認為它是一種能夠協助肝臟解毒並具有抗發炎功能的有效成分,美國也有許多關於使用薑黃素的個案見證。 印度咖哩中的橘黃色成分就是薑黃,而薑黃素則是從薑黃的根莖中所萃取,這種黃色的薑黃萃取物,早期是食品工業應用的一種天然食用色素,但相關研究指出天然薑黃素對人體健康更高的效益在於它的抗氧化能力,不僅比維生素C的抗氧化能力多出2.75倍,也是生物類黃酮的2.33倍,還比維生素E的抗氧化力高出1.6倍。臨床醫學上發現它除了有抗氧化效用外,也因為它具有的抗炎作用能夠預防血液凝固,故對於降低血脂、抗發炎、抑制腫瘤、抗癌及預防動脈粥狀硬化都有不錯的效能。 延伸閱讀: 我的病,該開刀嗎?86歲罹癌病人心聲:正因為我不懂,請醫師別說「你自己決定」●書籍簡介 抗炎體質這樣吃!台大醫師教你喚醒身體的自癒力 作者: 林曉凌 出版社:如何 出版日期:2016/05/01 語言:繁體中文 林曉凌 台大醫院家庭醫學部兼任主治醫師,瀚仕抗衰老醫學中心院長。取得IBALM營養治療認證(International Board of Advanced Longevity Medicine)、美國功能醫學院臨床實踐培訓AFMCP(Applying Functional Medicine in Clinical Practice)認證。 以全人的關懷與醫療為使命,不只運用醫學藥理知識幫助病人,也加強進修預防醫學研究及營養治療,利用功能醫學、健康管理計畫與營養處方,幫助更多未病的或受疾病所苦的人,透過整合療法改善新陳代謝,以期達到維持或改善健康狀態的目的。期許自己的微薄之力,能讓更多人越來越健康,越來越快樂。著有《抗炎體質這樣吃!》一書,並譯有《療鬱:不吃藥的憂鬱解方》。 學經歷: 國立台灣大學醫學系醫學士台大醫院家庭醫學部住院醫師台北縣衛生所醫師兼主任國立台灣大學預防醫學研究所碩士台大醫院家庭醫學部兼任主治醫師瀚仕抗衰老醫學中心醫師暨院長
-
2020-01-25 橘世代.健康橘
年後甩肉不顯老 營養師:掌握每餐「半211」
過年美食佳餚當前,很難拒絕,但人過了中年之後普遍有代謝不好的問題,擔心過完年體態臃腫的話,就要更加注意飲食。專業營養師朱瑞君提醒,只要每餐掌握「半211」原則,就能避免身材走樣。朱瑞君表示,健康飲食其實很容易,只要記得「半211」的口訣就不會出錯。他解釋,半是指半碗五穀根莖類、2份蛋豆魚肉奶類、1~1.5碗蔬菜以及1份水果。【半】碳水不能不吃 但吃一半就好半碗五穀根莖類,也就是一般熟知的白飯、麵食、麵包及饅頭等,建議每餐攝取一半的份量即可,就不怕攝取過多的碳水化合物。例如自助餐只吃半碗白飯就好,大約就是用雙手捧起來的份量,若怕胖可以再少一點。很多人視碳水化合物為減肥大敵,但朱瑞君提醒,碳水化合物是人類生存必須的重要能量,不能不吃,建議盡量少攝取精製過的如白飯和麵包等,可吃燕麥片混白飯、糙米或地瓜替代。【2】蛋白質每餐2份 用蒸煮讓肉好咬除了攝取碳水化合物外,蛋白質也是產生能量的來源之一。朱瑞君建議每餐攝取2份的量,例如一顆蛋加上3根手指頭併起來大小的肉量,或是一顆蛋配一杯240ml的牛奶或豆漿。朱瑞君也提醒,許多上了年紀的人常因為「很難吞嚥」、「太硬咬不下去」等飲食上的困擾,這是因為隨年歲增加、咀嚼功能退化而導致「碳水化合物攝取過多、蛋白質攝取不足」的飲食不均衡現象。他建議可吃清蒸魚、蒸蛋、優格,或以起司入菜,讓食物變得軟一點、好咬一點,補足蛋白質的攝取。【1】一碗蔬菜 【1】一份水果每餐要有1~1.5碗蔬菜,建議每天至少要有一份深色蔬菜,因為深色蔬菜內含礦物質比淺色蔬菜多。最後是1份水果,例如一顆蘋果、柳丁等,種類不重複,才能攝取到各種維生素及礦物質。至於烹調方式,朱瑞君則建議低油、低鹽、低糖,善用天然食材的風味,減少過度烹調及調味,就能享受美味且無負擔。 歡迎加入橘世代社團 一群關愛自己、健康生活的熟齡世代,用橘世代的熱情彼此鼓勵打氣,分享養身保健、家庭關係、更年期保健與檢康飲食等資訊,為第二人生做足功課,活出精彩活力!【我要加入專屬社團】打造亮麗熟年!
-
2020-01-25 科別.消化系統
肚子鼓鼓的,是脹氣是肥胖還是腹水?醫師教你判別
60歲的林太太,突然腹脹如鼓,她以為是脹氣引起,到藥局買消脹氣藥服用,但是一週後,腹部脹得愈來愈大,下肢也出現輕微水腫。家人建議她到醫院檢查,一到診間,醫師經超音波檢查發現,林太太腹腔內有嚴重積水。再更進一步檢查,揪出她一肚子水的原因,原來是卵巢癌末期,癌細胞轉移到腹腔,刺激腹膜引起腹水,發現3個月,就離開人世。 當發現有腹水,首先要先揪出產生腹水的原因。最常見的就是因為肝臟出了問題,導致肝門靜脈壓力上升或血中白蛋白過低所引發的腹水,如肝硬化、肝衰竭或是肝血管阻塞。根據統計,有8成腹水是因為肝硬化,而腹水可說是嚴重肝硬化的指標之一。 為什麼肝硬化會引起腹水? 肝硬化病人產生腹水的原因主要是:肝臟組織因纖維硬化的關係,造成由肝門靜脈回流的血液無法順利進一步回到下腔靜脈。接下來,因為門脈壓升高、灌流不足,所以分泌血管擴張荷爾蒙,進一步使得周邊臟器動脈的血管擴張。如果進一步惡化,因為有效血流量不足,腎動脈就會受刺激而收縮及產生抗利尿的荷爾蒙,促使腎臟回收較多的水跟鈉,來增加體內的有效血流量。但是這些回收的水跟鈉又會因腹內臟器動脈擴張以及仍然偏高的門靜脈壓,由血管內滲透至腹腔,造成腹水。 嚴重肝硬化患者肝臟製造白蛋白的能力也不足,更會造成血中白蛋白太低、血管內滲透壓下降,使血管中的水跟鈉更容易滲透至腹腔,而形成腹水。 不過,不是所有的肝硬化病人都會產生腹水,只有當較為晚期時,腎動脈收縮,造成過量的鈉跟水存留在身體裡,及血中白蛋白太低時,水跟鈉才會從血管滲出至腹腔,而產生源源不絕的腹水。 其他疾病也會造成腹水 值得注意的是,腹水不一定只限於肝臟出問題,也可能是身體其他臟器出狀況,例如腎臟、心臟衰竭也會產生腹水。此外,血液中的白蛋白太低也會引起腹水,如腎病症候群、腸道蛋白流失症候群及嚴重營養不良的患者。血液中白蛋白的主要功能是維持血液的滲透壓,在血管中可以留住水分,幫助血液在血管中維持一定的容量。體內白蛋白不足時,血液中的水分就會滲透到腹腔內引起腹水。 有時腹腔內有癌細胞轉移也會引起腹水,如胃癌、大腸癌、子宮頸癌、卵巢癌等。癌症產生的腹水,臨床上稱為「惡性腹水」,腹水內通常可以偵測到癌細胞。 腹膜炎也會造成一肚子水。這是因為腸道內的細菌跑到腹腔內,引起腹膜炎、產生腹水。此外,外傷造成的內出血也可能出現腹水。 如何診斷腹水? 腹腔內出現腹水不見得有明顯症狀,若腹水量不多如100至200cc,病患不會有任何症狀;500至3000cc時,會覺得腹脹不舒服,多數人會以為是「脹氣」。而當腹水量多到3000cc以上時,有可能會出現呼吸困難、下肢水腫等症狀。為了解是否有腹水及嚴重程度,通常會安排以下幾種檢查: 一、腹部超音波檢查腹腔內有沒有腹水,腹部超音波一掃馬上就可以診斷出來。還可以知道肝臟有沒有硬化或腫瘤。 二、抽血檢查抽血檢查可以了解病患血液中白蛋白的量是否足夠,再找出白蛋白不足的原因。白蛋白只由肝臟製造,一旦肝臟出現硬化,肝臟就無法製造出足夠的白蛋白,這些具有調控人體組織內體液作用的物質減少,血液的滲透壓就會下降,水分就有可能會跑出血管進入週邊組織,因而出現下肢水腫及腹水。 三、穿刺檢查穿刺檢查的主要目的是抽取腹水做細菌培養、細胞學檢查、生化分析等。檢查結果若只是單純的腹水,且量很少,通常沒關係,身體會自行吸收。但若是疾病引起的腹水,須先揪出病因,才能做進一步治療。 腹水如何治療?目前臨床上,針對腹水依病況採取以下治療方式:一、給予利尿劑輕度腹水可服用利尿劑讓腹水減少或消失。但要注意的是,每天體重下降不可超過1公斤,因為體重降太快,有可能影響腎功能。 二、補充白蛋白如果是因為血液中白蛋白不足引起的腹水,可以補充白蛋白。若是嚴重營養不良造成白蛋白過低引發腹水,建議先從飲食中多攝取蛋白質食物,增加血中白蛋白著手,若成效不彰,再使用利尿劑,幫助排除體內水分。 三、抽取腹水若服用高劑量的利尿劑,仍無法有效消除嚴重的腹水時,就必須採取抽腹水的治療方法,緩解腹脹不適症狀。病人腹水量太多時,甚至可一次抽取4至5公升以上的大量腹水,但需同時注射白蛋白,以避免引起血壓降低,而影響腎功能或休克。 四、插管排水對極少數頑固性腹水(抽水後極短時間內腹水又回復原狀)的病患,才會進行腹腔中插管排水。此種治療危險性較高,感染機率也高。 五、使用抗生素當腹水有細菌性感染,但身體其他部位沒有明顯的細菌感染病灶時,稱為自發性細菌性腹膜炎。臨床上大約有70%至80%的病人會有發燒及腹痛的情形,但也有20%至30%的病人可能不會出現症狀,若有細菌感染需搭配使用抗生素治療。 六、飲食需少鹽或無鹽有腹水的病人必須限制鹽分的攝取,採取少鹽或無鹽飲食。因為食鹽的成分是氯化鈉,鈉會讓水留在體內,但是因為肝門靜脈系統阻力偏高的關係,這些鈉會帶著水分滲出到腹腔。建議一天鹽分攝取量不超過1至1.5公克,少吃鈉含量高的加工食品如沙茶醬、番茄醬及醃製食物。水分攝取也要斤斤計較,一天不超過1500cc。 嚴重肝硬化引起之腹水需換肝 不過,透過這些治療,只能讓腹水問題暫時緩解,要根本治療,必須解決引起腹水的病因。有些人確實「腹」水難收,例如嚴重肝硬化病人,因為肝硬化問題未解決,腹水仍可能源源不絕。所以,當所有「放水」方法都無法奏效時,最後只能選擇換肝,才有機會脫離反覆不斷抽取腹水的生活。 Q&A/疑惑解除補給站Q.腹水和腹部肥胖如何區分?A.要辨別是肥胖還是腹水,醫師透過超音波檢查,馬上就可以診斷出來。此外,如果是腹部肥胖,通常是長時間累積脂肪下慢慢變大。疾病引起的腹水,肚子會在1至2週內突然鼓起,肚臍膨出且肚皮像顆水球般光滑,躺下來時,肚子鼓起的部分會隨著姿勢而改變。此外也可能合併下肢水腫,皮膚失去彈性,用手按壓後無法自然恢復。如果肚子大如蛙腹、伴隨下肢水腫,極有可能是肝硬化引起的腹水。 Q.有肝硬化且出現腹水,還可以做肝臟移植嗎?A.可以。肝硬化且出現腹水,意味肝硬化病患的病情嚴重,就算抽腹水治療,通常2至4週後,甚至數天之內腹水又回復原狀,因此根本解決之道就是做肝臟移植。【本文轉載自全民健康基金會《好心肝雜誌》第76期(2016-10-15出版,原文連結】)
-
2020-01-25 養生.聰明飲食
早餐吃錯了 血糖飆升又難瘦
早餐太澎湃,血糖飆高,當心中午餓得快、吃更多,營養學者說,麵包、米飯類的早餐,若將其中一半換成奇異果、芭樂等低升糖指數又多膳食纖維的水果,少了熱量,還能穩定血糖。長庚科技大學保健營養系主任劉珍芳指出,國外研究發現人吃完早餐後,飯後血糖上升最顯著,國內糖尿病醫學界也見到類似情況,因為早上醒來後,內分泌活躍,早餐吃下肚的食物,也會影響血糖升高的幅度。劉珍芳說,台灣人早餐常見的白土司、飯糰、饅頭、蘿蔔糕、稀飯、粽子、燒餅、油條等碳水化合物,蛋白質少,膳食纖維含量更低,即使餐前空腹血糖未明顯升高,吃完卻血糖很快升高。「台灣飲食文化與歐美不同,早餐太澎湃,」劉珍芳說,血糖忽高忽低不穩定,長期下來,代謝症候群很容易上身,又不利於控制糖尿病及肥胖。根據紐西蘭植物與食品研究所研究人員孟羅(JohnMonro)日前發表體外與人體研究的結果,用含有等量碳水化合物的奇異果,取代正餐中的澱粉主食,便可有效降低醣類攝取,讓餐點營養加分;另外還能降低葡萄糖的擴散率,減少腸道發炎,不易形成胰島素抗性。聰明早餐怎麼吃?劉珍芳建議,將早餐主食的一半換成低升糖指數(低GI)、膳食纖維含量高的新鮮水果,例如奇異果、芭樂、蘋果等,可避免飯後血糖飆高,同時提高營養素攝取量,如維生素C、鉀、膳食纖維。這類水果在餐前30分鐘前先吃下肚,可降低饑餓感、維持較為平穩的飯後血糖。萬一趕著上班上學只能早餐囫圇吞棗,水果來不及當餐吃,她說,一天之中,「記得吃最重要」,消化蛋白質以及改善便祕等好處多。她說,目前台灣人20歲以上代謝症候群盛行率為19.7%,且隨年齡上升而呈增加趨勢,每12個台灣成年人就有一個是糖尿病病友,但90%可透過健康飲食與養成運動習慣,避免惡化至疾病的階段。
-
2020-01-24 養生.聰明飲食
五大慢性病友年節怎麼吃?腸胃科醫師給建議
年尾將近,又快到了年節時分,過年時和家人團聚圍爐總免不了大快朵頤一番,以慰勞一年的辛勞,但是在過年期間的飲食需要避免大魚大肉通通來者不拒的情況,才能保住腸胃的健康,以下針對不同體質的病人給予一些飲食上的小建議。胃食道逆流 辛辣、酸性、甜食別吃多一般來說有胃食道逆流症狀的人應適量飲酒、咖啡和茶類,避免辛辣、酸性、甜食及巧克力的大量食用,而且睡前兩小時內避免吃宵夜以及水果甜點,以免在過年期間飽受胃食道逆流症狀的困擾。若是曾有過胃潰瘍的病史,也需特別注意上述飲食的攝取,以免引起腸胃不適。糖尿病病友的飲食 定時定量、減少零食若是有血糖控制不好或糖尿病的人,除了固定服藥控制血糖,在飲食的攝取上應儘量維持三餐飲食,減少餐與餐之間零食的攝取,避免攝取太多熱量的零食和甜點,定時定量的飲食習慣,可以有效維持血糖控制,避免血糖升高控制不佳,而在過年期間或過年後出現身體不適的情況。少部分長期糖尿病控制不佳的患者會同時合併胃排空功能異常,常常吃完之後卻消化不良,要吃下一餐時,胃裡面還有上一餐的食物,飲食上要避免攝取牛奶以及油脂的攝取。三高、心血管疾病、腎臟病 避高鹽醃製有高血壓、心血管疾病及慢性腎臟病的人應避免圍爐時喝太多湯,食物也避免高鹽份和醃製類食物,一旦吃下過多鹽分、會導致高血壓以及慢性心衰竭難以控制,也造成心臟以及腎臟的負擔。適當水分攝取對心臟和腎臟功能不好的人也要特別注意,病人和家屬可以藉由觀察下肢水腫以及是否有活動喘的症狀評估是否需要就醫,此外肝硬化病人也要特別注意水分攝取,否則腹水增加也會讓生活產生不便。圍爐火鍋中的海鮮、高蛋白高普林類飲食和酒類可能導致痛風,適度攝取以免痛風引起年節間的不舒服。同時年節的時候避免剩下過多飯菜,若有隔夜菜應該避免保存冷藏不足,以免細菌滋生導致腸胃不適或是腸胃炎的情況。年假期間要年年有餘,吃魚的時候千萬小心魚刺魚骨,細嚼慢嚥以避免不慎吞下魚刺,若是不幸被異物哽塞到食道,不建議使用喝醋或是吃米飯再吞入的坊間作法,還是建議先暫停飲食,稍微嘗試能否咳出,若咳出困難,到時可能還要到醫院尋找專業協助,卻也干擾了過年遊玩的心情與行程安排。便秘脹氣、腸躁症 避免發酵性食物平常就有排便不順容易便秘脹氣或是有腸躁症的人,飲食上避免發酵性食物,食用太多寡糖、雙糖、單糖和多元醇等食物,攝取過多時,因無法在小腸被吸收而直接進入大腸,帶入水分、造成腹瀉;一旦經過腸道細菌發酵,會產生氣體並引起腹脹、腹痛。若平常就有腸躁症的人,在過年期間應該避免或減少小麥、豆類、牛奶、奶粉、優酪乳等等的食物。過年飲食除了注意上述不同的飲食的攝取,更要提醒「定時」以及「多種類」的攝取,玩樂之餘也要維持規律的生活作息,期間大魚大肉外更要記得蔬菜水果的補充。期間適度的運動如:走路散步等,除了可以幫助腸胃蠕動使消化更好也可以促進排便,也維持身體健康。過年飲食小叮嚀過年期間要享受愉快的連續假期,又要兼顧享受年節佳餚,就得要注意飲食的選擇,除了針對不同身體狀況,調整自己的飲食外,避免吃太多、太鹹、太甜、辛辣或刺激性、生食、隔夜或放太久的食物,減少太多豆類或容易發酵的食物,注意適當的活動和運動,一方面享受假期和家人團聚的時光,同時吃得開心健康。
-
2020-01-23 養生.聰明飲食
過年必吃6道年菜 營養師教你怎麼煮不卡油
農曆新年是全世界華人社區最大的盛事,外地工作的遊子及家人們都會從各地趕回來,在除夕夜一起圍爐、享用團圓飯,充溢濃厚歡樂氛圍。隨著時代變遷,近年來民眾的消費習慣改變,物流配送發達及便捷性,現代人往往會選擇在超商或網站訂購年菜,除了有多樣菜色可供挑選,也大大減輕婆婆媽媽們食材準備及烹煮的辛勞,但市售年菜通常都是大魚大肉、高鹽高油,營養不夠均衡。為此,奇美醫學中心營養科營養師莊湄喬示範如何聰明運用年菜的撇步,讓大快朵頤之後,不用擔心一身油:魚躍龍門慶有餘-日式醬燒香魚年夜飯桌上一定會有一道「魚」料理,象徵著「年年有餘」,但是通常都是油炸後再淋上勾芡醬汁調味,總油脂量高、也隱藏著澱粉類。100g的香魚蛋白質含量有18.5克,因肉質鮮美、魚刺細軟,非常適合老人、小孩食用,而且富含維生素A、E以及不飽和脂肪酸DHA、EPA,DHA有助於促進孩童腦部發育、EPA可預防心血管疾病,是美味與健康兼具的魚類。準備食材:日式醬燒香魚、蘆筍600克、紅黃甜椒200克作法:1.日式醬燒香魚解凍復熱後盛盤。2.將蘆筍及紅黃甜椒洗淨並切成適當大小,放入滾水中川燙至熟,撈起瀝乾即可擺盤裝飾。 福壽康寧永長青-馥貴柚香鮑魚鮑魚是海產貝類,自古被人們視爲「海味珍品之冠」,故為宴客菜或年菜的首選食材,因為鮑魚幾乎無脂肪且低膽固醇,建議取代部分紅肉攝取。須特別注意醬汁使用量,淋醬含有高量的精緻糖類及油脂,須酌量沾取。準備食材:馥貴柚香鮑魚、萵苣200克、草莓200克、銀杏(白果)30克作法:1.萵苣、草莓洗淨並切成適當大小。2.將解凍鮑魚及草莓、銀杏放置萵苣葉上、適量淋上柚子醬即可。圓圓滿滿迎春曦-淮揚紅燒獅子頭紅燒獅子頭因為肉丸形似獅子頭而得此名,為讓肉球外表定型上色,一般會用180℃油炸,故建議搭配冬令當季蔬菜-大白菜,將大白菜的甘口鮮甜煨進肉丸中,不僅解油膩又可補充膳食纖維。準備食材:淮揚紅燒獅子頭、大白菜600克、青花椰300克、黑木耳100克作法:1.大白菜、青花椰及黑木耳洗淨並切成適當大小。2.將大白菜及黑木耳放入砂鍋或加熱容器中鋪底,獅子頭解凍後倒入鍋內,青花椰放於鍋緣處一起加熱,將大白菜燜軟入味即可起鍋。扭轉乾坤迎鼠年-御品牛三寶牛肉屬於高優質的蛋白質來源之一,同時也比其他肉類富含更多的營養素,例如肌酸、鐵、鋅、維生素B6和B12等,有助於造血功能和肌肉合成。牛腱的脂肪含量為牛腩的1/5,每100克牛腱子心僅含有約6克脂肪,是增肌減脂健身族群之上選。對於缺鐵性貧血病人在食用牛腱時,應隨餐或餐後食用新鮮水果,因新鮮水果富含維生素C,可促進腸道中鐵質吸收。準備食材:御品牛三寶、蒜苗1根、柳丁1顆、小番茄100克作法:1.牛三寶解凍後盛盤。2.蒜苗、柳丁和小番茄洗淨,蒜苗和柳丁切成薄片後一同擺盤。山珍海味滿福貴-御膳珍饈佛跳牆外購甕湯因富含膠質的食材使得湯品的濃稠度增加,建議可以添加低熱量的菇類,如杏鮑菇、柳松菇等,除了讓甕湯份量增加、看起來更澎派,也增加膳食纖維攝取,而且菇蕈類含有豐富的多醣體,在營養方面不僅兼顧飽足感又能減少高脂食物所造成的身體負擔。準備食材:御膳珍饈佛跳牆、杏鮑菇100克、柳松菇60克、美白菇60克作法:將上述菇類洗淨切塊加入佛跳牆的湯汁先熬煮入味後,再將其他佛跳牆其他食材放入一起煮滾即可。雞鳴報曉迎新歲-黃金蟲草燉黑鳳凰蟲草為傳統名貴的中藥材之一,在台灣食品藥物管理署核可資料顯示蟲草的有效成份為菌絲體,具有抗疲勞、護肝及調節免疫之功效。《本草從新》指出冬蟲夏草的作用是「甘平保肺,益腎止血,化痰,已勞嗽」,中醫認為蟲草能夠補肺益腎、止血化痰,與烏骨雞一起燉煮成一鍋暖呼呼的雞湯,在冬令進補時節無疑是一項聖品。山藥的特殊成分薯蕷皂苷(Diosgenin),在細胞或動物實驗中被發現有抑制腫瘤細胞、調節體內氧化壓力、改善血脂肪濃度的效果,另外一份山藥(80克)和一份日常主食的秈米(白米20克)相較,膳食纖維含量約是米飯的10倍、鉀約22倍。準備食材:黃金蟲草燉黑鳳凰、山藥600克作法:山藥洗淨切成適當大小,將蟲草雞湯解凍後倒入湯鍋中並多加兩碗水,一起煮至山藥熟透即可。 莊湄喬表示,料理是一場視覺饗宴,在外購的年菜裡增加五顏六色的蔬果,不僅感官獲得滿足,膳食纖維攝取更提高7.4克,同時可以增加飽足感,營養素攝取也較為均衡。此外,年節常見的米糕、甜年糕等糯米製品,應適量攝取、淺嚐即可,糖尿病人可先與營養師討論規劃飲食計畫,藉由份量控制、提高纖維攝取並遵從醫囑用藥及加強體能運動,亦可讓血糖值不會劇烈地波動;高血壓及高血脂病人除了應按時服藥之外,年菜方面應避免食用臘肉、蹄膀和肉乾等高鹽分食物,油炸食物及沾醬、紅燒等燴汁也藏有高油高鈉的陷阱亦須注意。延伸閱讀: 上了年紀牙口差? 利用這些小撇步不怕食物咬不動 就是管不住嘴! 不想年後體重失控,6件事從今天開始就要做 
-
2020-01-23 養生.聰明飲食
增肌減脂必備 雞胸肉搭健身輕食潮爆紅
健身輕食風潮讓雞胸肉意外爆紅,原本站穩網購人氣冠軍的雞腿排,反被雞胸肉超車。站在風口上的雞胸肉竟然在豬年翻轉成為當紅炸子雞,金鼠年廠商將推出更多口味搶即食商機。外送平台、即食商品在2019年都是熱門話題,也帶動了不少新商機,更凸顯出「便利」是現代人忙碌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商業元素。近年來健身風氣盛行,雞胸肉富含蛋白質,被列入「增肌減脂」的健身菜單中,各大廠商也適時推出簡便、可直接冷食或稍加微波即可吃的即時雞胸肉,大受健身族、減重族及上班族青睞,讓雞胸肉快速擠進網購熱銷排行榜,成為台灣食品市場的新寵。根據統一超商統計,2018年底開始與食品廠卜蜂、大成推出即食雞胸肉,不到一年的時間,銷售量已超過200萬包;台灣老牌豬肉加工廠商台畜,2017年即在全家便利店推出雞胸肉,以年成長率超過100%的速度,累積銷售超過300萬包。食品業者指出,「好吃」絕對是首要條件,方便、容易管理是第2條件,現今的食品加工技術越來越精進,透過科技改良的即食料理,採用低溫烹調的舒肥法,讓雞胸肉變好吃,顛覆過去口感乾柴的印象。雞胸肉是從日本紅回台灣的,卜蜂董事長鄭武樾表示,迎向2020年東京奧運及健身風潮興起,加上女性廋身需求,2017年總公司泰國卜蜂因應健康無負擔的產品趨勢,幫日本廠商量身訂做開發出一系列相關雞胸肉產品,大受歡迎,之後台灣卜蜂也引進此一技術及相關設備,針對台灣人口味進行研發,在台灣同樣賣的「超好的」。鄭武樾說,以前的雞胸肉價格都不好,現在價格已經漲到和雞腿肉差不多,除了統一超商外,在萊爾富通路也創下單月熱銷超過10萬份的佳績,網購也有亮眼的表現。大成董事長韓家宇表示,看準減重又想要享受美食風潮,即食商機竄紅,旗下雞胸肉產品熱銷,已經供不應求;大成在嘉義的馬稠後食品廠預計在2020年第1季完工投產,可望紓解供給吃緊。因應台灣高齡社會來臨,以及單身獨食、愛運動等潮流下,大成將持續開發更多元美味的庶民美食,搶攻即食商機。
-
2020-01-23 名人.韓柏檉
疾病都受情緒影響 韓柏檉:有時候「認錯」就對了
抗癌多年,對於人生與生活有更多體悟,回首2019年,展望2020年,我想與大家分享的是:愛自己,先愛他人;放過自己,要先放過他人;原諒別人,也是放過自己。學習愛,愛是一切圓滿的根源,上帝說喜樂之心乃是良藥,所有疾病都受情緒很大的影響,有時候,「認錯」就對了。先愛他人 產生良性互動每個人都會說要愛自己,但是如果不能先愛別人,就容易陷入自卑、自傲、自大、自信、自我的惡性循環中。人與人的關係出現矛盾、爭執、對錯、勝負等糾結的惡性循環中。所以若能先愛他人,產生良性互動,自己最後必受益。有時覺得自己過得非常不愉快,那是因為心中有一個怨或恨的人,這個人不斷地在糾纏你。有形或無形想要跳脫這樣的困境,唯一的辦法就是,先放過那個人。最後會發現這也就是放過了自己,讓自己得到身心輕安。也許很多人對我不滿意,但是請你們一定要原諒我。假若你們不原諒我,我不會感到怎麼樣,卻是你們在針對我時會自己感到不舒服。因此若你心中一直留有不肯原諒的那個人,那麼他會在你心中一直折磨著你。怎樣才快樂?為善最樂愛是一切圓滿的根源,但我們從小到大到老,還是學不會。學習把愛找回來,在親密關係、親子關係等所有人際互動中,愛是唯一的解決力量。人一輩子最後發現如何圓滿一個愛的關係,是最終的功課與學習。上帝說喜樂之心乃是良藥,你快樂嗎?真心真意地快樂嗎?不要騙自己了!要怎麼樣才會快樂?就是知足常樂、為善最樂。去年最高興的事就是幫助了很多人,包括處理癌友病人的心情鼓勵;人際關係的糾結加以釋懷;親子之間的互動改善。體認自己勇於嘗試,比別人體認在先,可以引導與帶領別人走出困境。負面情緒 反映在免疫系統所有疾病都受情緒影響,負面情緒太多,直接或間接地反映在免疫系統,要有好情緒?回到上述重點。另外,認錯就對了,情緒包括喜、怒、哀、懼、愛、惡欲,都跟人與人、人與物有關係。無法好好處理關係,保證不會快樂。千錯萬錯都怪別人的錯,其實人要怎麼樣才會對呢?「認錯」就對了。我希望2020年是身心靈整合健康的發揚光大年,現代社會虛幻假象太多,人們迷惑於科技,社會上知識爆炸,而忙碌不堪的追逐名利,造成身心靈混淆失衡。所以,道法自然、萬法唯心、大道至簡、自然善真,就是所有未來我們追尋的生活規範準則。每天早上吃50種食物,一杯蔬果汁、一杯活力養生粉、加上好油,多點植物性蛋白質,天然簡單、美味有效又不貴,身體的需要重點鞏固了,身體自然有活力,免疫力提升。請您跟著這樣做,有助防癌、抗癌、抗衰逆齡和排毒、減重,把身體的偏差失衡,扶正補充回來。經絡疏通 充實身體能量也建議常做經絡疏通運動,充實身體能量,氣滯血瘀是疾病的普遍現象,透過刮痧、按摩、針灸、運動,能讓氣血循環通暢,精氣神強化。另外,看不見不代表不存在,不代表沒有。人不要迷信,但也不要不相信無形世界的存在,永遠給自己多一個機會去了解未知之事。勇於嘗試、充滿好奇是我2020年持續探索的風格,最終目的是透過體驗分享幫助大家,輕鬆喜悅、自在健康的生活,快意人生。
-
2020-01-23 橘世代.健康橘
擔心過年體重暴增?專家:減重要讓自己吃飽、吃巧才是聰明作法
保持好身材不僅好看更健康,但因基礎代謝率下降,橘世代民眾常在減重與復胖的循環中氣餒。體重控制需長期抗戰,專家提醒,儘管運動在消耗熱量時扮演重要的角色,但只靠運動減重卻相當的困難,規律運動同時,也要忌口,可從設定每日熱量攝取總量開始。國健署「肥胖100問+」指出,許多研究都指出單純靠運動減重的效果遠遠不如飲食控制。想要減少1公斤的體脂肪,需要多消耗約7,700大卡的熱量,事實上持續1小時活動時可交談,但無法唱歌的中等強度運動,如慢跑、游泳等,只能消耗約300到400大卡熱量。換句話說,要甩掉1公斤體脂肪,需要20多小時中等強度運動才能辦到,這代表著持續一個月,每天50分鐘的中等強度運動,這樣的運動量對忙碌的現代人並不容易。Q1、要怎麼設定每天的熱量目標?減肥者不適當節食,易造成身體出現快速減重與迅速復胖的變化,也就是醫學上稱的「溜溜球效應」,中華民國肥胖研究學會理事長蕭敦仁強調,體重控制是長期戰,減肥沒有速成班。過度嚴苛的節食讓人出現虛弱、掉髮,影響情緒,建議每周以減輕0.5公斤為目標,每日應減少500大卡。通常設計減重飲食,女性每天1,200至1,500大卡、男性1,500至1,800 大卡。每日熱量攝取低於1,200 大卡,就很難從限量食物去滿足身體營養需求,而需借助綜合維他命、礦物質補充。目標設定不要好高騖遠,避免打退堂鼓,以能夠做到為原則,可參考漸進式做法,每日輕鬆減少200大卡,再逐步增強運動及飲食份量控制,朝向日減500大卡邁進。在均衡飲食原則下,耐心經營,總有一天射中目標。Q2:減重需要餓肚子嗎?營養師夏子雯認為,減肥者因調整飲食,難免需要克服飢餓,但不宜過餓,建議可以在飯間飢餓時,吃一小包蘇打餅或水果。除保持低脂飲食外,可以蔬菜、蛋白質作為主食,用餐時先吃蔬菜、蛋白質,先有飽足感,再搭配低碳水化合物,每餐只吃半碗飯,可有效抑制食欲。減重時要讓自己吃飽、吃巧,減少熱量的聰明作法,就是選擇低熱量高纖維食物來增加飽足感,以及降低飢餓感。富含水分與膳食纖維的蔬果不但熱量低,還可以填飽胃部空間。大多數蔬菜熱量極低,低糖分的水果如番茄、芭樂也適合取代點心充飢。 立即加入粉絲專頁! 「橘世代」一個專屬於50後世代的舞台。在這裡你可以做好準備,迎接精彩第二人生!>>>立即加入
-
2020-01-23 養生.營養食譜
豆類料理好吃又營養 教你輕鬆做3道年菜
毛豆號稱「綠金」,外銷產值高,但民眾可能不知道,毛豆是黃豆、黑豆的「小時候」,黃黑豆除了拿來做豆腐、製作豆漿以外,還能拿來入菜,把豆類的營養直接吃下肚。為了鼓勵民眾多食用國產大豆,農委會農糧署及農會官網,有多道大豆料理的食譜及示範影片,教民眾如何輕鬆將大豆入菜。農糧署表示,大豆營養價值高,有「豆中之王」之稱, 除富含植物性蛋白質外,也具有鈣質、卵磷脂、異黃酮、不飽和脂肪等營養成分,對人體健康有幫助。過年期間家人歡聚,燉煮一鍋簡單料理的熱呼呼營養配菜,不僅讓做菜的人省時省力,吃的人也也兼顧營養。推薦「黃豆滷排骨」或「黃豆燒牛腩」,保證大人小孩都愛吃。「黃豆滷排骨」的作法是,先把排骨汆燙,起油鍋爆香與薑蒜辣椒等辛香料,再把蒸好的黃豆一起燉煮,吃起來不僅有排骨的肉香,黃豆還能夠解油膩,豆的香氣透過燉煮,味道進入排骨裡,吃起來還有一股淡淡的黃豆香。同樣的方式,也能把把排骨改成燉牛腩,也可以吃出另一種味道。另外一道名菜豆酥鱈魚,當中的豆酥,也能在家自己做。先把黃豆用烤箱烘烤30分鐘,再與薑蒜辣椒依同法入調理機絞碎拌炒,加上豆腐就成了「豆酥豆腐」,加上鱈魚就成了「豆酥鱈魚」,這道菜口味重、特別下飯。豆類不僅可以入菜,煮甜品也可以。「日式蜜黑豆」在日本是常見的家常小點,民眾自己在家也可以煮,先把黑豆泡好,再將砂糖與黑豆拌勻悶煮,用家中的電鍋,就能夠蜜成甜黑豆。蜜黑豆搭配一杯抹茶,日式風情十足。榮新診所營養師李婉萍表示,綠豆、紅豆、黃豆、黑豆當中,蛋白質含量最高的是黃豆,其次是黑豆,兩者在營養學六大類分類中都屬於豆魚肉蛋類,主要是提供優質蛋白質;紅豆、綠豆的碳水化合物都比較高,屬於全榖雜糧類高纖維的澱粉主食。李婉萍表示,這四種豆類脂肪含量最高的是黃豆,也因此黃豆是當中熱量最高的豆,也因此,民眾不要再以為吃黃豆做的豆腐不會胖。至於纖維質最高的是黑豆,想在過年期間吃營養健康的甜品,蜜黑豆其實是一個很不錯的點心選擇。●日式蜜黑豆材料:黑豆250克、砂糖150克、黑糖100克、醬油50克、鹽巴適量、水適量作法:1.黑豆洗淨、泡水,放進冰箱浸泡隔夜(約8個小時)。2.內鍋水淹過黑豆,電鍋外鍋兩杯水,蒸煮黑豆;電鍋跳起後悶一下,內鍋加水蓋過豆子,外鍋兩杯水再煮一次,重覆至軟Q。3.加入醬油、鹽、砂糖等調味料,拌勻,外鍋兩杯水,再次煮豆。電鍋跳起後,燜一會再開蓋,確認豆子甜度。4.加入黑糖,拌勻,外鍋一杯水,煮最後一次。5.黑豆煮好後放涼,冷藏風味更佳,盡量於兩周內食用完畢。●黃豆滷排骨材料:豬排骨 400克、黃豆2杯、薑片6-8片、青蔥1支、辣椒2支、醬油3大匙、米酒2大匙、冰糖1大匙半、鹽巴少許作法:1.黃豆洗淨,泡水6-8小時,放入電鍋蒸熟。2.起油鍋,放入薑片、蔥白、辣椒爆香,加入排骨翻炒至肉變色。3.加入蒸熟黃豆炒勻,倒入醬油和米酒。4.加入適量水,少許冰糖和鹽巴調味,大火煮滾。5.放入電鍋,外鍋兩杯半水,蒸煮至電鍋跳起。●豆酥豆腐材料:黃豆50克、嫩豆腐 1盒、油60克、蔥少許、薑5克、蒜頭15克、辣椒1支、白胡椒粉少許、砂糖5克、鹽巴適量、醬油15克作法:1.黃豆用烤箱烘烤30分鐘。2.蒜頭、辣椒、薑等調味料,與黃豆放入調理機均勻攪碎備用。3.豆腐切塊,放入鹽水煮5分鐘。4.起油鍋,將步驟2的醬料,倒入油鍋中小火炸酥。5.將豆酥淋在豆腐上,並灑上蔥花(或蔥絲)。資料提供/城邦文化集團
-
2020-01-22 養生.保健食品瘋
8種保健食品根本不保健 過年別拿它們去送禮
離春節愈來愈近了,又到了買年禮的糾結時刻了。「保健品」可以說是最常見的熱銷禮品,不過,雖然很多人都覺得自己是半個養生專家,卻還是很容易陷入「保健品」陷阱裡。下面我們總結了8個根本不保健的保健品,請仔細閱讀,千萬不要拿它們去送禮。No.1 酵素所謂的酵素,其實是很多種酶的總稱,非常不稀奇,目前已知的酶有四千多種。但那些宣傳能減肥、通便、養顏、抑制高血壓……的保健品類酵素,都是無效的。一方面,酶的種類繁多,不同種類的酶的作用其實不一樣;另一方面,多數酶都是蛋白質,可能還沒能抵達胃部,基本上都被分解掉了,也就發揮不了什麼作用。所以,見到酵素,要說不。No.2 大麥若葉想補膳食纖維,一天喝10包都不夠。大麥若葉青汁其實就是把草混成漿,磨成粉後泡水做成的。但關於青汁的江湖傳說,真是太多了,彷彿這就是一款「萬能保健品」。青汁最常見的功能宣傳就是能改善「酸鹼體質」。酸鹼體質,其實是一個營銷概念。食物代謝中的那一點產物,根本就不會對血液的酸鹼性產生影響。還有一種說法是,青汁可以清宿便。很遺憾,「宿便」也是商家創造出來的,現代醫學裡根本沒有這個說法。一包青汁粉中膳食纖維1.24 克,而成人每天推薦的膳食纖維攝入量是25 克,一天喝一兩包青汁,能有神奇效果嗎?以及青汁排毒、養顏、減肥、護肝、祛痘……等等功效,其實都是無稽之談。喝青汁,還不如多吃點新鮮蔬菜呢。No.3 白藜蘆醇口服的白藜蘆醇產品價格不便宜,經常被商家說成美白、抗氧化、抗衰老、改善睡眠的神器。早在2010年,在針對白藜蘆醇的實驗裡就出現了多個腎衰竭現象,並且白藜蘆醇口服液還有可能帶來副作用。還是不花這個錢為妙。No.4 葡萄籽不如多吃點水果和蔬菜。很多人吃葡萄籽的原因是相信葡萄籽可以抗衰老。 說葡萄籽能抗衰老,無非是說它含有白藜蘆醇的抗氧化物質。至於白藜蘆醇到底怎麼樣,剛剛已經在上一條說過了。除了葡萄籽,市場上還有各種各樣的「抗氧化」產品。但權威醫學期刊多年前就陸續發表研究:抗氧化劑對人沒有用,還可能增加患病和死亡風險。所以,別再亂花錢了。抗氧化物質在很多蔬菜水果中都有,多吃點蔬菜水果,遠離吸煙、紫外線傷害和空氣污染,就已經是在「抗氧化」了。No.5 松花粉想吃就吃,但沒有特別的「保健功效」。松花粉是馬尾松、油松等植物的乾燥花粉。它跟植物的其他部位一樣,主要也是由蛋白質、碳水化合物、礦物質組成。可以說,這些粉裡含有的,許多別的食物裡也含有,它的含量也不見得更多。松花粉跟蘿蔔白菜米飯饅頭一樣,可以想吃就吃,但沒有特別的「保健功效」。No.6 大豆異黃酮類保健品不如多吃大豆。大豆異黃酮是一種常見的女性保健品。不少40 多歲接近絕經期的女性都指望它改善更年期症狀,調節激素延緩衰老。但是,大豆異黃酮雖然有類似於人雌激素的作用,活性卻低了很多。它在人體的作用尚待進一步研究,直接服用這一類保健品,效果並不確切。而且,有些商家可能會為了「有效」,而在保健品中摻入雌激素成分,這些成分和劑量不明的添加,反倒會增加激素治療的風險。想要通過雌激素補充治療是緩解更年期症狀、調節體內激素水平,需要在醫生指導下進行,並且接受嚴格隨訪和監測。最後,吃大豆異黃酮不如吃點大豆。《中國居民膳食指南》推薦每天食用30~50 克大豆。一般情況下,50克乾豆如果換算成大豆製品,約為200 克豆腐,大概是半盒的盒裝豆腐;或者800 毫升,也就是大約4 杯豆漿。照這個量食用豆製品,安全合理。No.7 青蒿素保健品各種青蒿素保健品如「諾貝爾獎青蒿餅」「青蒿素膠囊」等等,都被宣稱具有「抗腫瘤、抗菌、抗寄生蟲、解熱、提高免疫力、改善心血管功能、可治矽肺病、緩解腰酸背痛」等功能。首先,青蒿素被確切證實過的功效是治療瘧疾。所以如果沒有瘧疾,為什麼要去吃治療瘧疾的藥呢?其次,吃青蒿素抗腫瘤也是不靠譜的。在動物實驗和細胞實驗中,青蒿素展示了殺死癌細胞的能力。然而,在這樣的實驗中能殺死癌細胞的物質,每年能發現無數種,最後能夠被證明真能抗癌的比買彩券中頭獎的還要少。何況,青蒿素保健品,有過傷肝的病例記錄。買彩券不中僅僅是浪費錢,去吃這樣的保健品抗癌,那可是以身試藥做小白鼠,反而可能損害健康。至於別的「功效」,基本上就是賣家隨便寫寫,當真你就輸了。No.8 羊胎素膠囊安全性存疑。羊胎素是從羊胎盤、羊胚胎中提取的活性物質,主要含有蛋白質、細胞因子和一些激素。是想永保青春的人瘋狂追捧的保健品。但它的有效成分至今無法確定。各種細胞或動物實驗的結果,也遠遠沒有到指導人怎麼使用它的地步。最早,羊胎素是注射用的。但在2015 年4 月,瑞士醫藥監管部門在瑞士全面叫停了羊胎素注射療法。因為這種療法會造成過敏、細菌病毒感染等,且目前沒有科學證據顯示,羊胎素療法有任何抗衰老作用。不過商家們依然不死心。既然不讓打針了,那就做些口服的羊胎素膠囊吧。依然可以掛上「抗衰老、抗疲勞、增強免疫力、重返年輕態」的宣傳口號,大肆售賣。 一種含有不明效果的生物活性成分、可能殘留的病毒細菌的,不知道能不能抗衰老的保健品,真值得我們花大價錢買來冒險嚐一嘗?本文摘自《丁香醫生》微信號,經由食品與營養信息交流中心科學技術部主任阮光鋒審核
-
2020-01-22 養生.健康瘦身
就是管不住嘴!不想年後體重失控,6件事從今天開始就要做
每到過年,除了放假,大家最期待的莫過於婆婆媽媽準備的各式年菜好料,或是和親友團圓相揪聚餐一飽口福。但根據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曾調查發現,年節放鬆吃喝,年菜、零食、飲料吃不停,有近4成的人在過年期間體重平均增加1.7公斤,有近5成的人運動量比平常少,且容易伴隨便秘或消化不良。雖然「少吃、多動」是不二法門,但是面對年菜和零食當前的口腹之慾,該如何健康吃喝? 彰濱秀傳紀念醫院營養師林圓真表示,現代人平常飲食不知不覺就容易營養過剩,過年過節「吃太好」更是司空見慣,攝取高油、高糖、蛋白質過多、膳食纖維太少,還有各式各樣五花八門的加工食品、高熱量零嘴和火鍋醬料,若是天天飲食失控、熬夜零食太涮嘴,真的要當心「過個好年脂肪也黏上你」。 擔心吃出過年肥的人,除了不過量、多運動之外,也可以選擇用蘿蔔糕取代「步步糕升」的炸年糕,用瘦肉多一點、吃得到蔬菜纖維質的筍乾燜肉取代東坡肉,還有象徵「帶來好彩頭」的白玉蘿蔔湯或枸杞香菇竹笙雞湯取代佛跳牆,並增加蔬菜類像是「長命百歲」的長年菜等時蔬,避免吃進太多熱量,又能預防只吃不動的便秘問題。 除了傳統年菜要聰明吃,每天隨手就喝的含糖飲料、酒類飲品也容易喝進多餘熱量,林圓真指出,過年最常見的就是腹部肥胖,短時間體重增加時,容易讓過多脂肪堆積在腹部,影響身體代謝,也會增加罹患心血管疾病及糖尿病的風險。  雖然過個好年免不了吃吃喝喝才盡興,想避免年後身材「走鐘」,看看營養師提供的6招小撇步吧! 1、健康年菜自己做烹調方式可採用清蒸、滷、汆燙方式,選用天然鮮蔬或昆布做湯底,避免油炸、油煎,可用天然醬油、醋或蔥薑蒜等增加風味。挑選食材時,也可多選擇油脂比較低的白肉為主,像是魚和雞肉,油脂會比紅肉低一些,更適合怕胖一族;也可多選擇帶殼、帶骨的肉類及海產食物,以免兩、三口就吃進一大塊;此外,還有高熱量的各種醬汁,像糖醋、蜜汁、沙茶等要少吃,火鍋料等加工食品也要注意。 2、先吃菜,再吃肉類和澱粉很多人吃飯的習慣都是先吃飯再喝湯,若能改變一下順序,先吃蔬菜、魚和肉類等優質蛋白質,最後再吃飯、麵等澱粉類,不僅可以減少人體胰島素過度分泌,有助於控制血糖,還能避免因胰島素過度分泌,造成體脂肪囤積的肥胖,同時降低飢餓感,避免吃過量。 3、吃蔬菜要比肉類澱粉多一倍大魚大肉的過年期間,最好每餐都吃三種顏色的蔬果,多攝取多樣的維生素、礦物質、植化素,以及蔬果中的各種酵素,幫助消化、促進代謝,豐富的膳食纖維也有助腸道蠕動和排便順暢,不讓毒素有機會長時間在腸道累積,造成腸胃不適和肥胖煩腦。 4、避開易胖食物除了高熱量的年菜,含糖飲料、酒、烏魚子、臘腸、香腸、糕餅、牛軋糖、蛋捲、肉乾、年糕、麻粩或是堅果類等高熱量又超涮嘴的點心零嘴,盡量每天只吃一種,並且最好不要一口接一口,除非運動量很足夠,否則很難消耗短時間攝取的高熱量。若是嘴饞想吃點零嘴打發時間,非油炸的烘乾蔬菜果乾、帶殼堅果或是黑巧克力、海苔,是相對比較好的選擇。 5、減少高糖食品怕胖的人,也要避免含有砂糖、果糖、高果糖、玉米糖漿的飲料或精製點心,這些成分都會刺激胰島素大量分泌,讓身體製造更多脂肪囤積。也要注意少喝含有熱量的飲料,白開水當然是最佳選擇,或是選擇無糖飲料,像是無糖茶類、玉米鬚茶、咖啡等。 6、少喝濃厚湯汁由於佛跳牆、雞湯或是濃厚的火鍋湯底都屬於高熱量,怕胖就得盡量少喝,要喝也要記得撈掉浮油再喝。另外,喝火鍋湯底的時機也很重要,最好在丟入肉片和火鍋料之前就先一飽口腹之慾,若是之後才喝,就容易因此喝進普林和大量油脂,不利健康也易發胖。 除了掌握健康飲食原則,林圓真也特別提醒,過年連假一定會比平常有更多熬夜的情況,改變生理時鐘就容易影響代謝,可能導致肌肉流失、體重增加。而且睡眠時間減少、熬夜機會變多,也會讓身體的瘦體素減少,同時讓飢餓素增加,食慾增加就會特別想吃高熱量食物,建議怕胖的人,年假期間生活作息也要盡量規律一點。 延伸閱讀: 少吃卻更胖? 3件事讓你身體橫著長 吃素也會得脂肪肝 這2樣都是地雷 
-
2020-01-22 養生.聰明飲食
4成國人過年胖1.7公斤 國健署推健康年菜
本周就要過年了,鼠年將至,民眾過年期間親友團聚,少不了大魚大肉圍爐聚餐、零食上身。國民健康署統計,有四成的人過完年平均胖1.7公斤,減重成了民眾年後普遍困擾。國健署署長王英偉表示,民眾過年若要不發胖,建議年菜變身改良,如掌握增添蔬果、撈油減醬、適量攝取、我的餐盤等要訣,省荷包又健康。另外,特別是零食攝取不能過量,以免肥胖上身。國健署今舉行「開運年菜美味在家,健康鼠來寶」活動,除呼籲民眾年菜勿準備過量、可依所攝取的熱量來製作外,更邀請營養師示範如何將市售年菜運用巧思烹調,來讓熱量降低又營養豐富。國健署社區健康組組長羅素英表示,國人普遍在過年時飲食上較為放縱。會吃到佛跳牆、雞湯、東坡肉等傳統年菜,且多以油炸、糖醋、勾芡、多醬汁等方式料理,油脂熱量偏高,且蔬菜量不足,上述菜色一吃就易超過成人一日應攝取2000大卡的標準。而據國健署2016年「國人春節期間體重控制電話訪問調查」 顯示,約39%民眾年後體重增加,且平均增加1.7公斤。羅素英說,民眾過年在體重控制上,透過「天天量體重」小撇步其實有效。據美國研究指出,節日期間每天規律測量體重者,節日後體重大致上可維持;而沒有量體重習慣者,體重則顯著的增加。而研究也發現,本身體重過重或肥胖者,若節日期間規律量體重,節日後體重反而減輕。可見測量體重有警惕作用,有助民眾節制口腹之慾。另外,民眾可透過國健署「我的餐盤」均衡飲食口訣「每天早晚一杯奶、每餐水果拳頭大、菜比水果多一點、飯跟蔬菜一樣多、豆魚蛋肉一掌心、堅果種子一茶匙」,六大類都攝取適量的分量,年節飲食就不太會超標。好食課營養師楊哲雄表示,民眾過年期間魚跟肉類等蛋白質普遍攝取較多,建議可做些調整,如在烹煮魚或煲湯時,就可加上豆腐增加植物性蛋白質,以及木耳、香菇、海帶等裝飾,顏色繽紛且營養加倍;而若以醬燒排骨肉類,就可以青花菜做搭配擺盤;海鮮類如花枝,也可以汆燙方式搭五味醬醬汁,熱量相對都比油炸、勾芡等方式低。楊哲雄也呼籲,民眾過年期間最愛吃零食,雖堅果種子類的營養價值高,但仍屬油脂類,一天應攝取1整根大拇指大小的量(約5顆腰果、杏仁果、或10顆花生)即可,不要過量,否則肥胖也會找上身。
-
2020-01-21 養生.聰明飲食
偶爾吃海參、鮑魚可大補?營養師:還不如雞蛋和瘦肉
物質生活變好之後,人們吃海鮮的概率越來越大。好不容易盼到了過年,經濟基礎比較好的人還會選擇吃價格昂貴的海參、鮑魚,也給自己跟家裡人補一補。可這偶爾吃海參、鮑魚真的可以大補嗎?鮑魚,可能很多人認為它是魚的一種,其實不是,它屬於貝類,跟人們吃的田螺營養差不多的。要說它營養比較突出的地方,從營養成分上來看就是鐵、鈣了,每百克的雜色鮑魚,有266mg的鈣、22.6mg的鐵。如果大家想要補充這兩種物質的話, 不用選擇吃鮑魚,日常鈣含量豐富,且營養好吸收的就要物美價廉的牛奶,還有我們每日需要吃的綠葉蔬菜,裡面的鈣含量都不低。在補鐵上面,牛肉、 羊肉、豬肉等瘦肉的地方, 適量吃點補充鐵的效果並不比鮑魚差。更何況在貝類食物中,並不是鮑魚這一種美食有這樣的特點,還有扇貝、鮮貝,也含有較為豐富的鐵、 鈣。另外,對於鮑魚這種食物,大家更需要注意的是它的含鈉量,每百克的鮑魚中有2011.7mg的鈉。對於健康的成年人每天需要攝入的鈉含量是2200mg,按照這個標準來看,如果你當天可以吃一百克的鮑魚,那麼你全天吃鹽的量就可以快要達標了,還不算上你放鹽的基礎上。即便是你每天能夠吃50g的鮑魚,當天攝入的鈉含量也將近是人一天一半的吃鹽量,對控制血壓,預防心腦血管疾病都不利。而海參,它的美味幾乎可以跟鮑魚相比, 它們都屬於八珍的食物。從它的營養成分來看,海參比較突出的是裡面的鈣,每百克新鮮的海參中有285mg的鈣,跟鮑魚差不多。但大家日常想要補鈣,按照中國居民膳食指南推薦的每人攝入300g的奶類, 就可以滿足機體一半的鈣需求,剩下的從食物中攝取即可。不管是經濟條件好不好的人,如果你是偶爾想要吃美味可以,但並不建議大家經常食用,或者是拿它當作大補的食材。另外, 大家想要補充蛋白質, 選擇更為物美價廉的雞蛋才是最好的選擇。一顆雞蛋,有蛋白、蛋清,加起來的蛋白質含量可以達到7g左右,再加上全天適量吃點瘦肉,就可滿足機體的需求,物美價廉人人都吃得起。本文摘自《爆炸營養食堂》,由十餘位專業營養師和媒體人組成的健康自媒體工作室,用原創文章和短視頻來評論熱點健康新聞,講述健康、營養、中醫、食療相關知識及趣事,帶您遠離健康謠言。
-
2020-01-21 橘世代.健康橘
如何讓肌肉休息?睡眠品質是關鍵!
睡眠是很大的學問,臺灣一年處方所開出的安眠藥數量實在有夠多,在國際上也算是驚人的,雖然政府也有在控管,即使病人自己,也害怕養成依賴安眠藥的習慣,可是不服用安眠藥又沒辦法入睡,其實重點是,病人要能自己去調適,嘗試少用安眠藥時也可以保證自然入睡的。纖維肌痛症基本上的表現,是以疼痛為臨床上最重要的表現,但本身可以是找不出病因、單獨的一個疾病,一般會認為可能跟身體長期局部的循環不好,肌肉的超過負荷,再加上睡眠品質不好,無法真正獲得休息所導致。人如果沒有辦法熟睡、進入深層睡眠,肌肉是沒辦法完全得到放鬆,像常聽到的「鬼壓床」,半夜睡醒覺得全身癱瘓、動都不能動,那是因為在很深層的睡眠中突然醒過來。所以唯有在進入深層的睡眠中,肌肉才能得到完全的放鬆與休息,肌肉的循環才能改善。睡眠是哺乳類、鳥類及魚類普遍存在的自然休息,在一些脊椎動物也有睡眠現象,顯示睡眠在自然界、在生物體,都是非常重要的生理功能;睡眠使生物處在低主動狀況,而有助於個體的修護及成長。俚語說的「一暝大一寸」便是反應出睡眠的重要性。人的一生約有三分之一時間用來睡眠,以維持個體的健康;不過每個人的睡眠時間不同,有研究顯示大多數人的理想睡眠時間是6- 8小時,時間太少或過多都是不利於健康,譬如每晚睡10小時的人,反而比睡 8小時的人,早死風險增加了30%,而睡眠超過10小時的人,中風、心血管疾病風險,更增加50%。再次印證了「均衡」對於健康的必要與重要性。過與不及是健康最常見的迷思,即使是對健康再好,一旦過量反而常是傷害。除了睡眠時間的長短,更重要是睡眠的品質,一般的睡眠週期,以腦電波及眼電圖來觀察,可分為「非快速動眼期」或「常型睡眠」,約佔睡眠期的75%;其中淺眠期約50%、熟睡期約25%。以常型睡眠由淺眠到熟睡,期間整體生理功能降低、肌肉放鬆、腎上腺分泌減少,但生長激素增加、基礎代謝減少;但部分組織細胞蛋白質合成增加。換句話說,身體的休息與修復同步在「非快速動眼期」的常型睡眠。有別於常型睡眠就是異型睡眠或「快速動眼期」約佔25%,這階段腦波如淺眠或清醒期,伴隨眼球快速運動,同時身體動作較大、心跳呼吸加快、作夢也大多在這期間上演。睡眠週期就是由常型睡眠一至四期由淺眠到熟睡再到異型睡眠快速動眼期,約一到一個半小時重複循環,前半夜常型睡眠較多,後半夜則異型睡眠會延長;睡眠品質,便是取決於睡眠週期的完整及有足夠的熟睡期。二戰期間,交戰國就有藉由睡眠剝奪,讓戰俘精神崩潰、進而能順從而被洗腦等等,可見睡眠對身心健康各層面有多重要。可以熟睡並有足夠的睡眠時間,卻是現代人一個常見的不可能的任務。回想兒時那段天塌下來也事不關己的歲月,無憂無慮,累了倒頭就睡,便知內心旁騖常是良好睡眠的重要障礙之一,俗事、雜事、公事、私事,如何放鬆放下,能有足夠的好眠,是健康最重要的課題之一。本文摘自《謝 松洲談免疫風濕病:類風濕性關節炎與乾燥症》,大塊文化 2020/01/01 出版。延伸/「睡眠障礙」可能是失智症的危險因子。延伸/想睡得更好 上床前做對3件事 歡迎加入橘世代社團 一群關愛自己、健康生活的熟齡世代,用橘世代的熱情彼此鼓勵打氣,分享養身保健、家庭關係、更年期保健與檢康飲食等資訊,為第二人生做足功課,活出精彩活力!【我要加入專屬社團】打造亮麗熟年!
-
2020-01-20 養生.聰明飲食
年節點心隨便吃兩樣 當日油脂攝取就爆掉
你知道自己一天能吃幾克油脂嗎?根據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的建議,飽和脂肪每日建議攝取量上限是男性23公克、女性18公克,但這個上限值,其實平常就已經很容易爆掉,更不要說過年期間。董氏基金會整理了常見點心的油脂含量,怕胖的人務必要銘記在心,享受美食的同時,心裡的計算機也要按一按,以免不知不覺就胖一大圈。董氏基金會營養師莫雅淳指出,雖然台灣從2018年起已禁止食品使用不完全氫化油,大幅降低消費者接觸人工反式脂肪機會,但民眾還是不能放心大吃。因為各式食品中還是充斥動物油脂、完全氫化植物油等飽和脂肪來源,日積月累將造成高膽固醇和心血管負擔,素食者也不能倖免。董氏基金會食品營養中心主任許惠玉表示,根據世界衛生組織建議,飽和脂肪每日攝取上限應低於總熱量10%,以成人每天攝取2000大卡計算,飽和脂肪不宜超過22公克;美國心臟協會更建議飽和脂肪每日攝取量應低於總熱量5~6%,約11公克。根據國民營養調查,我國19至64歲男女平均一日脂肪攝取量分別是85公克及62公克、飽和脂肪攝取量分別為28公克及20公克,都超過建議值,令人擔心。許惠玉提醒,許多項研究已證實,飲食中的飽和脂肪酸占熱量的百分比每升高1%,血中的壞膽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就約增加2%。壞膽固醇會改變血管內皮細胞的通透性,使得脂肪斑塊堆積在血管壁上,使血管阻塞,進而影響大腦功能,也造成腦中風、高血壓、冠狀動脈心臟疾病等心血管疾病風險上升。董氏基金會提醒民眾,越是氣味香濃、口感酥脆的食品,越容易是「高脂食品」,年節期間攝取務必要適量,以免過個年回來,體脂肪超標不說,心血管也會徒增許多負擔。常見品項每100公克之飽和脂肪含量,依序排列如下:*油炸物:如油條(7.1g)、日式炸豆皮(5.1g)、冷凍春捲(2.7g)、油豆腐(2.3g)…等。*麵包糕餅:如巧克力泡芙(17.6g)、起酥片(16.5g)、可頌(14.1g)、甜甜圈(9.4g) 、菠蘿麵包(8.7g)、吐司(3.1g)、鬆餅(1.0g)…等。*酥皮點心:如葡式蛋塔(14.7g)、鳳梨酥(14.4g)、原味蛋塔(11.5g)、綠豆凸(6.8g)、蔥油餅(1.9g)…等。*零食糖果:如芝麻蛋捲(16.5g)、草莓夾心餅乾(15.9g)、洋芋片(12.8g)、蘇打餅乾(10.7g)、太妃糖(10.5g)、巧克力冰淇淋(9.6g)、香草冰淇淋(7.9g)、牛軋糖(6.1g)、玉米餅乾(3.1g)、巧克力夾心糖(2.6g)…等。*其他:如奶精粉(32.3g)、咖哩塊(20g)、沙茶醬(13.2g)、牛肉口味泡麵(12.8g)、鮮蝦口味泡麵(11.3g)、零食泡麵(10.1g)、沙拉醬(9.9g)、液體奶精(9.4g)…等。
-
2020-01-20 養生.聰明飲食
過年送禮注意!滴雞精很好 但4族群不建議天天喝
滴雞精近年來成為民眾進補新寵,由於主打能讓老人家、孕婦、考生,甚至是忙碌的上班族隨時隨地補充元氣,因而大受歡迎。但滴雞精真的比較營養嗎?食藥署「食藥好文網」提醒大家,不論是滴雞精、雞精或是雞湯,主要成分就是蛋白質。可苡營養諮詢中心營養師黃苡菱指出,雞肉原本是大分子蛋白質,經由蒸煮滴出成湯後,變成小分子的胺基酸,因此,不必再經過腸胃道漫長的消化過程,身體也能輕鬆吸收胺基酸,所以許多人一喝下滴雞精,往往會有元氣大增的感覺。滴雞精產品加工製程大致包括清洗、蒸煮、過濾去油,然後充填包裝。傳統雞精通常是將食材隔水熬煮後再經過真空濃縮;而滴雞精加熱過程不加水,收集到的滴出液體也沒有再經濃縮處理,氣味與口感和一般雞湯比較接近。無論是傳統雞精或滴雞精,經過高溫高壓滅菌之後可以常溫保存,但口感可能多少會受到影響,所以,有些滴雞精產品仍維持冷凍保存。提醒大家,可別以為產品放冷凍庫就能夠保存非常久,從食品安全的角度考量,還是在保存期限之前盡快喝完比較好。更何況,滴雞精若擺太久,風味也會逐漸流失。購買包裝滴雞精時,應該詳讀產品說明,看看該產品不適合食用的族群有哪些,或者需要注意哪些保存條件等等,像是有些產品強調低鈉,往往鉀含量偏高,不適合給腎臟病患者飲用。此外,還有一種購買滴雞精的管道是委請肉品攤商或店家製作,建議多觀察食材保存環境、加熱器具是否乾淨衛生。若是想自製滴雞精,可以將雞隻洗淨後放入鍋中,隔水蒸煮一小時,起鍋後撈去表面油脂。不加任何調味,嚐起來更加清爽無負擔。黃苡菱認為,虛弱的人想要真正補充體力,仍然必須攝取足夠蛋白質才行。一般人每天喝1~2包(150cc以下)滴雞精是可以的,但是不建議以下4類族群天天喝:1.慢性腎臟病患者:由於雞精內含豐富鉀離子與蛋白質,可能加重腎臟負擔。2.高血壓患者:有些滴雞精或雞精含鈉量偏高,可能造成血壓升高。3.痛風患者:滴雞精或雞精屬普林類食品,可能導致尿酸升高,不利於痛風控制。4.楓糖尿症患者:此種罕見疾病無法代謝支鏈胺基酸,滴雞精或雞精內所含胺基酸可能導致疾病惡化。
-
2020-01-19 名人.鄒頡龍
鄒頡龍/從電影「第一滴血」 談肌少症
「爸爸,這是誰呀?全身的肌肉怎麼這麼奇怪……」就讀小學的女兒從我的舊書堆裡發現一張海報。「喔!這是動作片明星席維斯.史特龍,爸爸當年練健身的時候,拿他的照片來砥礪自己。」「看不出來耶!爸爸也練過健身…」女兒的表情讓我很受傷。「真的練過,你看,這是胸大肌、二頭肌…」我努力擺出姿勢。「那這裡呢?」女兒指向海報中的六塊腹肌。「喔!那是因為這些腹肌很團結,所以變成……」「一團肥肉!」女兒開懷大笑。巨星席維斯.史特龍以勵志拳擊片「洛基」一片成名,1982年主演「第一滴血(First Blood)」更風靡全球。他那一身精壯的肌肉,當年是多少男人健身的目標。歲月不饒人,近40個年頭過去了,當年驍勇善戰的男主角「藍波」(Rambo),還有當年的威風嗎?2019年「第一滴血」續集再現,來到「第五滴血」(應該是最後一滴了吧?)藍波從憤世嫉俗的越戰英雄,成為守護小女生的大叔。73歲的席維斯.史特龍臉上掩不住歲月的刻痕,不過身手依舊矯健。只是不再脫下上衣露出傲人身材,那一身肌肉真的走樣了嗎?隨著歲月增長,身體器官組織老化是必然,肌肉也不例外,可能出現「肌少症」。什麼是肌少症?年輕的成人肌肉增長,在中年維持,但進入老年,肌肉質量和力量都會衰退。超過50歲,腿部肌肉質量每年會減少1-2%,力量每年會減少1.5-5%。肌少症對健康有負面影響:肌肉力量降低,增加骨折機會,身體機能降低,甚至也會增加死亡率。如何發現有肌少症呢?病人可能會有一些症狀,例如容易跌倒,感覺虛弱,走路速度變慢等。可參考「肌少症篩檢問卷」(SARC-F),共有五個問題:●肌力:提起並拿著10磅(大約5公斤)的重物,會感到困難嗎?●行走:走過一個房間會感到困難嗎?●起身:從椅子或床上起身有困難嗎?●爬樓梯:走上10個台階會感到困難嗎?●跌倒:過去一年,跌倒幾次?前四題╱沒有困難:0分有點困難:1分很困難或無法完成:2分最後一題╱從來沒跌倒:0分一到三次:1分四次:2分如果總分超過4分,可能有肌少症的風險,可請專科醫師評估。肌少症可能減緩或預防嗎?答案是肯定的,主要是運動與營養。運動:尤其阻力訓練(resistance training)鍛鍊肌肉。例如使用啞鈴或是彈力帶進行訓練,能夠強化神經肌肉系統,促進蛋白質生成。除了重量訓練,有氧運動也有幫助,例如快走,游泳等。營養:老年人比年輕族群需要更多的蛋白質維持肌肉質量。每天大約攝取1.0-1.2g╱kg蛋白質。適度補充維他命D,對於骨骼疏鬆與肌少症的預防有幫助。「藍波,最後一滴血」,是這系列第五部電影。電影末尾,導演貼心將1982年首映至今的精華串連起來,37年的歲月在幾分鐘時間匆匆流過。席維斯史特龍的硬漢形象已經留存在一代人的記憶中。真的沒有續集了嗎?其實眼尖的觀眾在片尾看著身負重傷的藍波在夕陽餘暉中奮力起身,爬上馬鞍倘佯而去。這是「最後一滴血」,英雄的命運呢?相信還是掌握在藍波那雙堅毅的手中。(本文關於「肌少症」專業內容承亞洲大學附屬醫院復健部主任周立偉教授閱稿,僅此致謝)
-
2020-01-19 科別.皮膚
令人畏懼的帶狀疱疹何時容易發作?這項因素是關鍵
老一輩的人常認為,長了皮蛇,最怕病灶擴大延伸,一旦在身體圍繞一圈,恐凶多吉少。果真如此嗎?皮蛇長一圈 不會小命不保高雄榮總高齡整合照護科主任周明岳表示,帶狀疱疹俗稱「皮蛇」、「風蛇」、「腰纏蛇」,光從字面上來看,就知道疾病相當恐怖險惡,令人畏懼。以往醫療水準較差,不瞭解帶狀疱疹成因,又缺乏抗病毒藥物,一旦長了皮蛇,神經抽痛,確實痛苦。如果範圍變大,或是病灶出現在眼窩、頭部、耳朵等重要器官附近,當然就有致命風險,且可能影響聽力、視力。至於皮蛇長了一圈,人就會死亡,周明岳指出,這是鄉野傳說,以前或許有人得了皮蛇,身體虛弱,病灶蔓延,最後死於其他合併症。但現在抗病毒藥物進步,只要確診後,立即用藥,就能大幅減輕疼痛及日後神經抽痛機率。水痘病毒再活化 沿神經節生長帶狀疱疹為水痘(帶狀疱疹病毒Varicella-Zoster Virus)再度活化的表現。第一次感染時,引發水痘,痊癒之後,病毒並未消失,而是潛伏在脊髓神經節,如果身體免疫力變差,病毒再度活化、增生,就會引發帶狀疱疹。特別的是,病毒隨著感覺神經蔓延至皮膚表面,大部分出現在胸部、腰部、大腿等部位,順著神經節分布狀況而擴散。因為神經節為一段段,如果長出皮疹,模樣確實像是「皮蛇」、「腰纏蛇」。初期皮膚無異狀 常難以確診周明岳表示,帶狀疱疹一開始發作時,皮膚毫無症狀,但神經刺痛,相當不舒服。如果長在腰部,腰痠背痛,長在胸部,同樣劇痛,合併灼熱感,身體出現倦怠、頭痛、發燒等感冒症狀,但外表並無異狀。因此,不少患者還被另一半奚落,認為無病呻吟,假裝生病。俗話說,「最後看診的醫師最厲害」,周明岳認為,皮蛇病程發展,就相當符合這句俗語。如果病灶長在胸部、臀部,病情相對較輕微;如果是在眼窩、耳朵、生殖器等部位,則可能引發嚴重後遺症,不可不慎。例如,引發結膜炎、角膜炎,甚至導致失明,部分患者聽力受損,或是顏面神經麻痺。即使沒有上述後遺症,有些患者飽受神經痛之苦,有些人甚至持續數月、數年,期間產生持續性或間歇性疼痛,痛到憂鬱。疹長在哪裡 純粹機率問題至於皮蛇病灶位置為何會不一樣?周明岳說,「這純粹是運氣、機率。」剛好長在眼窩、耳朵的比率並不高,加上抗病毒藥物精進,因此,平均治療半個月後,大部分患者就能恢復正常。皮蛇患者大多體虛、免疫力較差,生病期間應該好好靜養休息,盡量不要外出。免疫力降低 隨時可能復發周明岳指出,許多人以為只有老年人會長皮蛇,其實門診收治不少年輕皮蛇患者,有大學生為了期末考趕報告而連續熬夜,以致免疫力變差,皮蛇上身。但因體力好、本錢夠,年輕皮蛇患者的病程明顯較短,來得快,好得也很快,且日後神經痛機率也明顯低於中老年人。但值得注意的是,長過皮蛇,並不會終身免疫,只要身體疲累,免疫力低下,仍可能復發。台大醫院皮膚部主任蔡呈芳提醒,盡量少熬夜、睡眠充足,飲食均衡,生活作息保持正常,並適度運動,紓解壓力,以及施打皮蛇疫苗,唯有保持良好免疫功能,才能避免再痛一次。接連感染 留意癌症或免疫疾病林口長庚醫院皮膚科助理教授級主治醫師許仲瑤也提醒,若不到四十歲忽然得到帶狀疱疹,或是感冒結束後接著發生帶狀疱疹,一個感染接著一個,發生在年輕人身上並不尋常,要小心可能有癌症、自體免疫疾病等,導致免疫力下降,應提高警覺,盡速就醫詳細檢查。帶狀疱疹病程發作初期身體單側靠近胸椎或腰椎部位出現刺痛、痠麻或灼熱感。也可能出現倦怠、頭痛、發燒等感冒症狀。2-3天後皮膚出現紅疹,並進展為水泡。待水泡化膿後,逐漸結痂剝落。多數會自行痊癒,但長在眼窩、頭部、耳朵、生殖器等重要器官附近風險較高。有些人會留下帶狀疱疹後神經痛。甚至持續數月、數年,期間產生持續性或間歇性疼痛。生活照護長皮蛇不能吃蛋?醫師:無稽之談家中有人得帶狀疱疹,該如何照顧?●水泡破掉怎麼辦?台大醫院皮膚部主任蔡呈芳指出,由於帶狀疱疹患者以老年人居多,建議家屬協助擦藥、清潔患部,如果水泡還沒破掉,可用溫清水洗澡,輕輕擦乾患部即可。如水泡破掉,則可用生理食鹽水清潔傷口,塗抹藥膏,避免碰到水,減少感染機率。台大醫院皮膚科主治醫師廖怡華表示,通常只要不用力壓,水泡不太會破掉,建議可用紗布稍微覆蓋,或使用痱子水,有收斂水泡的效果。若水泡很大,可請醫師在診間使用針頭將水泡吸乾,避免弄破水泡,造成續發性的感染。●飲食有沒有禁忌?在飲食上,病友應少吃容易發汗的辛辣食物,避免因為流汗導致皮疹水泡刺癢或紅腫。至於可不可以吃蛋?有一說,蛇愛吃蛋,罹病時吃蛋,會讓皮蛇變大,對此,蔡呈芳表示,這是無稽之談,沒有必要減少蛋白質攝取。
-
2020-01-17 養生.聰明飲食
加了魚翅年菜貴人一等?學者:吃魚翅不如吃這個食物
年菜必備佛跳牆,加了魚翅等高等食材,價位硬是貴人一等,貴森森的魚翅到底在貴什麼?海大環境生物與漁業科學學系教授莊守正說,根據營養學的研究,吃魚翅的營養不如吃一顆白煮蛋,魚翅是大分子的蛋白質,人體不能直接吸收,一般人認為吃魚翅是身分地位的表徵,可能吃完之後感受好一點。鯊魚專家莊守正指出,台灣一年抓4萬公噸鯊魚,占全世界漁獲量的5%,台灣漁業很強大。鯊魚很兇猛但也有牠自衛的方法,像異齒鯊,身上有像有斑馬的斑紋,牠的背鰭很特殊,硬鰭是用來防衛用的,大魚想吃牠不容易入口,咬下去馬上被硬鰭刺到,痛得張開放掉。鯊魚被拿來食用的魚翅不是魚刺,是那根硬鰭旁邊軟軟的魚翅,整片魚鰭外面是粗粗的鯊魚皮,中間會有軟骨,軟骨和皮之間有一條一條像粉絲,才是魚翅。「為何華人愛吃魚翅?」記者問,莊守正說,一般人認為吃魚翅是身分地位的表徵,但根據營養學的研究,吃魚翅的營養不如吃一顆白煮蛋,魚翅是大分子的蛋白質,人體不能直接吸收,愛吃魚翅的人可能吃完之後感受好一點,自認吃得起。國立海洋科技博物館今天起推出「追鯊任務‧海洋探險家互動體驗展」,展到109年5月17日止。特展除了結合國家地理雜誌外,還有海科館、中研院及海大莊守正及迪卡爾王盟仁董事長私人收藏的典藏標本,也有鯊魚活體,和親子互動區,是長知識的好去處。
-
2020-01-17 科別.皮膚
冬季癢好困擾?十大撇步報你知
一到冬天身體就奇癢無比?「冬季癢」是種典型的季節性皮膚疾病,也就是乾燥性皮膚炎或缺脂性濕疹。冬天因皮脂腺及汗腺分泌減少,皮膚易缺乏油、水分,加上血液循環變差,也會影響皮膚代謝及免疫機能,使冬季癢容易發作。其好發部位主要在小腿前側,或四肢、腹部、背部等處,起初皮膚粗糙脫屑、有搔癢感,接著會有龜裂發紅隆起(丘疹)的現象;甚至最後細菌可能會從皮膚裂痕處進入體內,造成感染,引發蜂窩性組織炎。這種奇癢難耐的劇烈不適感,會對日常生活及工作造成很大困擾,不自覺抓不停,就連睡眠都會因此遭受影響,到底如何才能避免或改善如此惱人的症狀?聯安預防醫學機構聯安健康管理中心主任 洪育忠教你十大撇步,讓你輕鬆遠離冬季癢煩惱!預防六大招1. 最內層穿棉質衣皮膚易乾癢者,對外界的刺激較為敏感,天氣冷要多穿幾件衣服的時候,最內層建議穿刺激性低、透氣度佳的棉質衣服,避免毛料、尼龍等材質的服裝直接接觸或摩擦皮膚,以減少刺激及敏感機會。2. 洗澡不要洗太久、水太熱有冬季癢問題的人,洗澡採淋浴方式、不宜泡澡,也不宜洗過久。水溫建議較體溫略高、帶溫熱感;使用不含皂性成分的沐浴乳,避免因過度清潔帶走皮膚油脂,使症狀惡化。若冬季癢問題十分嚴重者,冬天可考慮每隔兩天洗一次澡即可。3. 暫時停止去角質冬季癢患者冬天不宜用磨砂膏去角質,或用含果酸、A酸等酸性成分的保養品。使用毛巾、浴巾時也不能用力搓皮膚,以免刺激脆弱、受損的角質,加劇乾裂、脫屑及發炎等情況。4. 泡湯時間勿過久一般人冬天泡澡約5~10分鐘即可,泡溫泉則每3~4分鐘起身休息,溫度同樣較體溫略高即可。泡溫泉後先沖水,以免化學物質殘留刺激皮膚,再擦乳液保濕,而硫磺泉抑制油脂分泌功能強,易讓皮膚更乾,冬季癢患者應避免。5. 避開過敏原冬季癢患者最好保持正常生活作息,並且要避開過敏原。盡量避免到裝修中的房子,因為甲醛等刺激性的揮發性化學物質,容易導致過敏。蝦蟹類寒性食物是常見過敏原須忌口,若不清楚自己的過敏原是哪些,則建議做功能醫學224項全套急慢性過敏原檢測,了解會引起自己過敏的因素,才能有效從日常生活中防範。6. 補充好的油脂、花青素抗發炎有冬季癢症狀的人可以多多補充omega-3、原花青素OPC。Omega-3是好的油脂,有抗發炎抑制過敏的效果,可補充魚油,或從亞麻籽油、核桃、胡桃、鮭魚、鯖魚、沙丁魚、鯡魚中攝取;也可補充原花青素OPC(葡萄籽類),它是抗氧化、抗自由基的成分,或白藜蘆醇也是好的抗氧化保健品選擇,搭配膠原蛋白更佳。緩解四大招1. 忌食刺激性食物皮膚敏感、發炎時,應忌食辛辣口味、帶殼海鮮,如麻辣鍋等刺激性食物。此外,也不宜喝酒,以免增加血液、皮膚中的過敏物質組織胺釋放,讓症狀變更嚴重。2. 不宜自行擦成藥有些人會買含抗生素、抗菌劑等成分的複方藥膏,或用含薄荷成分、帶涼感的藥膏來緩解乾癢、紅疹等症狀,但成分太複雜可能刺激皮膚,而帶涼感的藥膏也僅能暫時紓緩癢感,無法改善發炎,建議仍要就醫為宜。3. 搔抓止癢易感染出現冬季癢症狀時,勿用手搔抓患部來止癢,萬一抓出傷口,易增加細菌感染的機率,嚴重更可能引發蜂窩性組織炎。若搔癢難耐,請就醫讓醫師開適合的口服藥或止癢藥膏,不建議使用市售複方藥膏,因其中的抗生素可能過於刺激,造成反效果。4. 塗乳液保濕抗敏洗澡、泡湯後宜盡速擦乳液,除了玻尿酸、神經醯胺、尿素等保濕、修護成分,燕麥、甘草萃取或微量元素如鋅、硒等成分,則能抗敏、緩發炎;保養可使用含ADE的乳膏,能有效保濕。有用藥膏的冬季癢患者則先擦藥膏,待約3~5分鐘藥性成分吸收後再擦乳液。(諮詢專家/聯安健康管理中心主任 洪育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