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3-25 養生.保健食品瘋
搜尋
藥品
共找到
1621
筆 文章
-
-
2021-03-21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陳時中:疫苗會在效期內打完
國內新冠疫苗即將於明天開打,指揮中心確定由行政院長蘇貞昌及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帶頭,選定北部某醫學中心接種。疫苗開打在即,但首波AZ疫苗有效期限僅到六月十五日,引發各界質疑,指揮中心承諾,疫苗是珍貴資源,一定用在刀口上,效期內使用完畢。陳時中昨表示,疫苗效期多數是半年,因需花時間逐批檢驗、運送,台灣買的疫苗效期沒有比較短,也會在效期內打完。至於施打時間,陳時中說,經專家分析與建議,三月廿二日施打,「這批疫苗不會用到延期」。過去公費流感疫苗開打首日,衛福部疾管署皆盛大舉行記者會,邀請名人接種拚信心。由於新冠疫苗接種必須在醫院,無法比照過往於疾管署大禮堂接種,指揮中心僅表示,今天將公布施打細節,一切仍在規畫中。但據了解,蘇貞昌和陳時中接種疫苗的歷史性一刻,初步計畫不開放媒體入場記錄。我目前取得AZ疫苗的有效日期只到六月十五日,衛福部食藥署藥品組副組長吳明美指出,新冠疫苗研發時間短,安定性試驗數據不夠,有效期限無法訂太長,但隨疫苗使用一段時間,藥廠可提供更新資料延長效期。據了解,目前莫德納疫苗、「輝瑞/BNT」的效期也是六個月,嬌生疫苗則是三個月。預防接種專家小組規定,AZ疫苗第一劑和第二劑間隔需八周以上,若三月廿二日開打第一劑,最快五月中下旬可打二劑。林口長庚醫院副院長邱政洵及新光醫院副院長洪子仁都認為,應可在疫苗效期內接種。台大兒童醫院感染科主治醫師、傳染病防治諮詢會預防接種組召集人李秉穎說,新冠疫苗有效期本較短,再加上疫苗生產後,檢驗、運送、分配需耗費一段時間,「剩下三個月不意外」。他建議,若無法在有效期限內打到第二劑,建議提前先開放下一順位接種對象施打。指揮中心醫療應變組副組長羅一鈞表示,我疫苗效期未比其他國家短,加拿大與我同於本月三日取得卅萬劑AZ疫苗,該批疫苗效期僅一個月,菲律賓隔日拿到五十多萬劑疫苗,效期為五月廿一日。目前開放第一、第二優先醫事人員接種,開打後將滾動式修正;若醫事人員意願不高,是否開放自費,羅一鈞認為,言之過早。昨天新增一例境外移入確定病例,案一○○六為印尼籍廿多歲男性漁工,三月五日來台工作,昨天確診。
-
2021-03-20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拿到「即期品」AZ疫苗?食藥署:新疫苗期限可望展延
我首批AZ疫苗,有效日期只到今年6月15日,由於有效期限剩不到3個月,醫院多是貨到才知此事,認為首批疫苗數量不多,可在期限內接種完畢,但外界仍憂無法如期完成接種,衛福部食藥署今表示,隨新疫苗上市時間一久,藥廠可能提供新安定性資料,有效期限是具展延性。據我國預防接種專家小組規定,AZ疫苗第一劑和第二劑間隔需八周以上,3月22日開打第一劑,5月中下旬可施打二劑,林口長庚醫院副院長邱政洵及新光醫院副院長洪子仁都說,可在效期內接種完畢。邱政洵說,如果無法在有效期限打到第二劑,也可以統統開放第一劑接種。洪子仁也說,新光醫院有疫苗接種專案小組,施打計畫都會滾動式調整,目前該院一周可施打100人,一個月可接種400人,屆時會評估疾管署公布下一批疫苗到貨日,若來不及拿到第二劑,就會將剩下200劑供已接種第一劑者,就不將600劑都開放給醫護接種第一劑。台大兒童醫院感染科主治醫師、衛生福利部傳染病防治諮詢會預防接種組召集人李秉穎說,昨專家會議並未沒有討論此事,新冠疫苗有效期本就比較短,再加上疫苗生產完成後,檢驗、運送、分配會需要一段時間,「剩下三個月不意外」。李秉穎說,若發現11.7萬劑AZ疫苗可能無法在有效期限內接種,也可提前先開放給醫院內第二風險者或第二接種順位,先完成第一劑接種,畢竟目前科學資料顯示,AZ疫苗兩劑間隔久一點效果更好。食藥署藥品組副組長吳明美說,因為新藥上市時,只能證明藥品出廠短時間藥效和不純物濃度都在一定範圍內,僅能提供短暫安定性數據,有效期限只能先訂短一點,但隨藥品上市一段時間,藥廠可能提供新的資料,可望延長到2年或更久。由於新冠肺炎研發時間很短,安定性試驗數據還不夠,吳明美說,因此新冠肺炎有效期限無法訂太長,但可能隨新的數據出爐再做展延,也有一些新冠疫苗乾脆不印上有謝日期,如莫德納、嬌生疫苗,而是附上QR Code,就可隨時更新有效期限。
-
2021-03-20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替AZ疫苗背書 英相強生親身上陣接種
牛津大學與阿斯特捷利康(AstraZeneca)合作研發的2019冠狀病毒疾病(COVID-19,新冠肺炎)疫苗可能導致血栓引發爭議,英相強生今天親身上陣接種第一劑,鼓勵民眾接種。接種AZ疫苗後產生血栓的消息傳出後,有十多個國家中止使用此一疫苗。不過,歐盟藥品管理局和世界衛生組織(WHO)疫苗安全專家相繼表態,堅信阿斯特捷利康的疫苗(AZ疫苗)安全有效,好處大於風險,包括法國、德國和義大利等多國已經恢復施打。英國政府自始至終都持同一口徑,相信AZ疫苗有效,也沒有停止使用。強生(Boris Johnson)今天更是在倫敦的聖湯瑪斯醫院(St Thomas' Hospital)接種疫苗。強生去年染疫時也是在聖湯瑪斯醫院接受治療,一度入住加護病房。強生的臉書張貼他戴著黑色口罩、捲起袖子接種疫苗的照片。他表示:「我接種了第一劑牛津/AZ疫苗。感謝讓這一切實現的了不起科學家、英國國民保健署(NHS)員工與志願者。接種疫苗是讓生活恢復常軌的最好方法,大家都接種疫苗吧。」英國廣播公司(BBC)報導,強生接種之後雙手高舉大拇指,表達對疫苗的強烈支持。他在離開醫院時回答記者:「基本上我根本沒感覺,過程非常、非常快,我很推薦。」他說:「大家收到通知書之後,拜託都去接種疫苗,這是對你們、對你們的家人、對每個人都最好的決定。」根據英國政府統計,英國目前有超過2600萬人接種第一劑,約200萬人已經接種第二劑。截至18日,英格蘭地區有2233萬7590人接種第一劑,占18歲以上民眾的50.5%。
-
2021-03-20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抵台疫苗效期減半?陳時中:沒有比較短 也會如期打完
衛福部長陳時中今天上午南下屏東,出席大仁科技大學校慶典禮,面對媒體提問,關於WHO官網訊息,AZ疫苗僅有6個月效期,本月初抵台卻只有3個月的效期,對此,衛福部長陳時中表示,無論藥品、疫苗都有一定的效期,仍需花時間逐批檢驗、運送,但效期並沒有比較短,也會在效期內施打完。此外,陳還說,透過專家分析與建議,疫苗會預定在3月22日開始施打。對於抵台疫苗,僅有3個月效期一事,陳時中指出,疫苗出產效期多半都是半年,因為還要逐批檢驗,會照原來的效期打完,且這批疫苗會如期打完,也不會有問題。媒體提問,花同樣的錢,卻買到效期比較短的疫苗會不會比較吃虧,對此,陳時中強調,沒有效期比較短的問題,從出場到運貨所耗的時間,且一般藥品、疫苗都有一定效期,且效期比較短,若有需要才可延期,但這批疫苗不會用到延期的時候。對於疫苗的施打時間,陳時中說,施打時間,透過專家根據各種最新資料分析、建議來決定施打日期,目前預定3月22日開始施打。陳時中還說,「打疫苗,利大於弊」不僅保護自己,可以阻斷疫情傳播鏈,也建議施打疫苗的對象,可待在施打的醫療院所半個小時,觀察有沒有特殊的症況,施打後14天,有任何疼痛、不適,可向施打的院所聯絡,或可下載相關QRcode資訊,及時反應症狀。
-
2021-03-19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林口長庚今接收150劑AZ疫苗 可供1500位醫護人員施打
首批AZ疫苗日前空運抵台,中央今天今天上午7點半送抵桃園市龜山區林口長庚紀念醫院,林口長庚藥劑部主任陳惠玉表示,這150劑疫苗可提供院內1500位醫護施打,待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宣布開始施打後,預計4至5天可以施打完畢。陳惠玉表示,這次收到150劑疫苗,1劑可提供10人施打,目前會先針對第一線的醫護人員,像是會接觸到疑似或新冠肺炎確診者的醫護,還有加護病房、急診室等,優先依其意願進行施打,目前意願調查仍在進行當中。陳指出,院內醫護施打AZ疫苗後,規定需要到一旁的休息區觀察30分鐘,看有無不適的立即性身體反應,如有不舒服的反應,旁邊都備有藥品、專業醫護協助緊急處理,若是返回工作崗位後才出現不適,院內有一個團隊負責醫護身體健康狀況,會隨即接手。負責疫苗接種部分的林口長庚紀念醫院副院長邱政洵日前也喊話,「我們超前部署、準備好了!」,對於AZ疫苗的預約機制、施打場地等都整備妥當,只要中央下令就可以開始施打,直接步上軌道。
-
2021-03-19 新聞.用藥停看聽
感冒糖漿、退燒藥水沒喝完 能留著下一次喝嗎?
相信很多媽媽都有這樣的經驗,小朋友在感冒大爆發的季節,感冒的頻率往往很高,痊癒沒兩週後,可能又被傳染了下一次的感冒,每一次醫生開的感冒糖漿、退燒藥水等,一個療程可能都吃不完,到底可不可以留著下一次吃呢? 關於多餘的藥水、感冒糖漿的處理,TH資深藥師陳澤鈞建議民眾可以採取以下的做法:1.當寶寶與上一次看病時間很接近時,在與醫師諮詢的過程中,可跟醫師提出不久前有開過類似效果的藥物(藥袋照片或是請醫師上雲端藥歷查詢),且數量還剩餘不少,是否可以沿用之前的藥物,不要另行開藥。此法不僅可減少家中剩餘的藥物,同時亦可降低藥物被浪費的機會。2.注意藥水保存期限,若藥水未開封,在瓶身上標示保存期限內皆可以使用,已經開封則需在一個月內使用完畢,但藥水若有變質變色就不可以再使用。建議最好諮詢過醫師再用,畢竟每一次的病情不一定相同。 3.若過了保存期限的藥水需丟棄,切勿直接丟棄或者倒入馬桶、水槽中,藥水可能會對環境造成汙染,建議可使用紙巾、咖啡渣等將藥水吸收乾淨後再丟入可燃垃圾內,若家中小朋友還有在包尿布,也可倒入用過的尿布內,使其吸收。依環保署資料顯示,焚化爐超過850度就可以將藥品焚燒掉,而台灣幾乎各地焚化爐都有達標,因此不用擔心。 TH資深藥師陳澤鈞提醒,醫師開立的處方藥物,要再服用最好還是諮詢過醫師,若不瞭解病情,自行服用,可能會沒有效果甚至使寶寶病情惡化,切勿因一時方便而導致無法挽回的情況。 圖文創作:健談專家諮詢:TH資深藥師 陳澤鈞藥師本文經《健談》授權刊登,原文刊載於此
-
2021-03-17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多國憂慮血栓停打…歐盟挺AZ疫苗:接種「利大於弊」
歐盟藥品管理局(EMA)執行主任艾默.庫克(Emer Cooke)16日表示,歐盟深信英國藥廠阿斯特捷利康(AstraZeneca)新冠疫苗利大於弊;儘管歐洲多國因血栓疑慮而暫停接種該疫苗,但泰國、澳洲、印度等國家仍持續使用。庫克16日簡報時表示,目前無跡象顯示AZ疫苗引發歐洲的少數血栓事件,EMA正在了解這些事件,評估AZ疫苗是否構成更大風險,評估結果將於18日出爐。美國尚未批准由牛津大學聯合研發的AZ疫苗;阿斯特捷利康最快可在3月提交美國第三階段的人體試驗結果,並預計在那之後提出申請。德國、義大利、法國和西班牙等多個歐洲國家暫停使用AZ疫苗,並等待少數民眾接種後出現血栓的報告,包括少數幾起死亡案例。庫克表示,血栓事件相當罕見,疫苗的安全與效能是EMA的首要之務,他擔心疫苗可信度會受到影響。多國要求EMA了解是否有接種AZ疫苗與嚴重血栓相關的證據,若經證實可能需要更新其指南;EMA目前無預設結論,並維持AZ疫苗的使用建議。儘管部分國家仍對AZ疫苗抱持觀望態度,但泰國16日開始全國配送AZ疫苗計畫,66歲的泰國總理帕拉育(Prayuth Chan-ocha)則帶頭施打國內首劑AZ疫苗。除了泰國外,澳洲和印度也繼續使用AZ疫苗;AZ疫苗被認為是發展中世界抗疫的關鍵,因為AZ疫苗比其他新冠疫苗售價更低,而且更容易保存。泰國12日成為第一個除了歐洲以外延後接種AZ疫苗的國家,當天原為帕拉育預計接種疫苗日;不過泰國官員15日表示,他們收到世界衛生組織(WHO)和EMA通知,確認AZ疫苗與血栓事件無關,可安全施打。部分國家也認同目前無足夠證據可證實AZ疫苗的相關疑慮;澳洲醫藥監管機構16日發出聲明表示,其未收到任何接種AZ疫苗後出現血栓的回報案例,並支持繼續使用AZ疫苗。
-
2021-03-17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新冠疫苗嚴重過敏機率極低 學者估台灣醫護僅一人發生
歐洲傳出多起接種AZ疫苗後出現血栓案例,部分國家宣布暫停施打,世界衛生組織(WHO)和歐盟藥品管理局(EMA)則重申安全並建議繼續施打。台灣也受到國際輿論氛圍影響,近來相關討論不斷,不過公衛學者歸納實證指出,新冠疫苗接種後發生血栓機率極低,嚴重過敏反應的機率與流感疫苗相當,以美國資料推估,台灣32.6萬醫護若接種輝瑞或莫德納,只會有大約一人嚴重過敏。台灣大學流行病學與預防醫學研究所教授陳秀熙及校友群,今持續透過科學防疫直播報告全球疫情及相關科學新知。台大公衛校友、醫師許辰陽指出,血栓是正常血管內皮修復的機轉,新冠肺炎會造成血栓機會增加,也可能引起激素風暴、發炎因子增加。外界擔心,疫苗造成的免疫反應,會不會也造成血栓風險上升?許辰陽表示,目前看到五百萬人當中僅30例,這是百萬分之六的機率,非常之低,也還在目前疫苗副作用監測的容許範圍內。丹麥雖然有一人死亡,但丹麥當局也不是宣布不打,只是暫停並調查事件是否相關,以求謹慎,因為這是新的疫苗。陳秀熙表示,這30例不見得都是與疫苗相關,就算都相關,也是非常稀有,呼籲社會大眾要以科學角度看,不要讓稀少事件去影響疫苗接種意願。許辰陽表示,根據美國疾控中心統計,輝瑞和莫德納接種後,發生嚴重過敏反應的機率大約是百萬分之3.7,對照三價流感疫苗發生嚴重過敏反應的機率是百萬分之5.4,其實更低。而且經過治療,這些新冠肺炎疫苗接種後出現嚴重過敏反應的人,全員康復出院。他以此機率推估,台灣32.6萬醫護人員接種相同疫苗,大約只會有一位出現過敏反應,極為稀少。
-
2021-03-17 養生.聰明飲食
改名大吃生鮭魚 但寄生蟲怕怕?教你一招斷絕感染
鮭魚生魚片暗藏寄生蟲危機?研究證實這招就能斷絕感染風險 你應該要知道的食事歐洲食品安全局早在2010年就發布報告指出,以箱網養殖、飼料餵養的大西洋鮭魚含有活體寄生蟲的機率非常低。台灣7成的鮭魚來自挪威,挪威食品安全局對於養殖鮭魚從育種到飼養有非常嚴格的規範,以確保不經過冷凍殺死寄生蟲的養殖鮭魚,即使在48小時內就生鮮送達台灣,也沒有寄生蟲疑慮。生吃鮭魚小心感染寄生蟲?還相信這個網路流傳說法的你,可能得要更新一下最新進度了!目前台灣有高達7成的鮭魚來自挪威,根據挪威海產推廣協會(Norwegian Seafood Council)數據顯示,2019年挪威出口到台灣的鮭魚(包含生鮮、冷藏、冷凍、煙燻)共有11,021公噸,價值達7億7千萬挪威克朗(約新台幣23億元),也因為挪威鮭魚從捕撈上岸到冷藏空運,僅需48小時就能抵達台灣,因此目前台灣市面上進口的挪威鮭魚,有97%皆為生鮮冷藏鮭魚!這時候就令人關心的是,這些生鮮鮭魚到底安不安全呢?吃鮭魚生魚片會讓胃壁爬滿海獸胃線蟲?機率極低!「海獸胃線蟲(Anisakis)」是鮭魚謠言中最常被提及的寄生蟲,但無論是食品藥物管理署「闢謠專區」或者是台灣事實查核中心的闢謠報告都指出,遠洋漁業捕撈漁獲後,經由快速冷凍程序即可殺死蟲體,消費者要吃到線蟲的機會並不大,過去台灣僅發生一例,是相當少見的案例。快速冷凍即可殺死寄生蟲根據美國食品藥品管理局(FDA)所發佈的《魚類與漁產品危害及管理指南(Fish and Fishery Products Hazards and Controls Guidance)》指出,殺死寄生蟲之冷凍溫度和時間如下,一般遠洋漁業的快速冷凍設備皆可達成:(1)冷凍和貯存在-20℃(或以下)為期7天;(2)在-35℃(或以下)冷凍至硬化並貯存於-35℃(或以下)15小時;(3)在-35℃(或以下)冷凍至硬化並貯存於-20℃(或以下)24小時。海獸胃線蟲的最終宿主並非人類,就算不慎誤食也會自體痊癒海獸胃線蟲主要生活在海洋中,最終宿主是海洋哺乳類動物(例如海豹、海獅、海豚、海狗、海象、鯨魚等),生命循環會透過海中的甲殼類動物(例如蝦蟹)、海水魚類和海洋哺乳動物來完成。海水魚感染機率會比淡水魚高,鮭魚被歸類為淡水魚,不易被海獸胃線蟲寄生,目前也尚未有研究指出鮭魚的含蟲量較高。若人類不慎吃下被感染的海水魚,蟲體會侵入胃壁或小腸壁,而引起急性腹痛腹瀉、噁心嘔吐、過敏反應等症狀,但因為人類並不是海獸胃線蟲的最終宿主,所以就算不慎食用到受感染的魚類後,也會自己痊癒,症狀大多可在2至3週後可自行消失。48小時就生鮮空運來台的挪威養殖鮭魚,不經過急速冷凍,安全嗎?雖然遠洋漁業在捕撈漁獲後,會藉由快速冷凍設備來殺死海獸胃線蟲等寄生蟲,但生鮮冷藏空運來台的挪威鮭魚,又是如何避免此類感染問題呢?依據挪威食品安全局規定,養殖鮭魚不需冷凍的豁免條件有3項:1、鮭魚必須由胚胎培養,並以不含寄生蟲的飼料來餵養。2、經營者必須持續監控與評估養殖環境條件,以確保養殖鮭魚的健康、不會產生寄生蟲的危害。3、若監測到寄生蟲,經營者必須立即向挪威食品安全局報告生產系統以及寄生蟲生長的重要變化。養殖鮭魚用「胚胎培養」取代自然育種,減少感染可能性位於挪威特羅姆瑟的「Karvika水產養殖研究中心(Havbruksstasjonen i Tromsø AS)」是世界數一數二的北極圈和海洋漁業研究單位,教授Bjørn Steinar Sæther表示,冷凍鮭魚雖然可以解決寄生蟲的問題,但卻會流失口感和品質,因此為了促進養殖鮭魚的健康以達到生食可能性,該研究中心精準調控日照、水溫等參數,模擬野生鮭魚的實際生長狀況,進行育種培育的研究,且改善飼料成分、達到最佳的餵養營養程度,更研發疫苗,控制鮭魚傳染病的發生,因此目前挪威養殖鮭魚已不需使用抗生素。目前挪威的養殖鮭魚都是人工育種、授精成功後,先在攝氏8度的恆溫槽中孵化成魚苗,再移置淡水槽中餵養,歷經10~16個月的「銀毛化(Smoltification)」過程長成幼鮭後,才轉移到海上的箱網養殖場,在海上至少要養殖1~2年才會長成3~5公斤重的成鮭。只吃飼料,避免從海洋生態食物鏈中攝食而感染到寄生蟲挪威北極大學水產科學學院Edel O. Elvevoll教授表示,野生鮭魚在不同的成長階段中會洄游於海水及淡水間,海洋中的食物鏈很長,如果吃下的食物有寄生蟲,野生鮭魚就可能有寄生蟲,但是挪威的養殖鮭魚都是吃飼料,且飼料成分和品質經過嚴格控管,加上挪威政府對於養殖鮭魚的養殖環境也有嚴格的條件限制,例如業者必須申請養殖執照才能設置漁場、漁場內的箱網數量與設置密度都有法規規定,箱網中的鮭魚養殖密度必須控制在2.5%、讓鮭魚有空間游泳,且業者必須以科技化設備監控養殖狀況、水質與鮭魚數量,更需要每個月將數據回報給中央管理單位等等,讓養殖鮭魚不會像野生鮭魚一樣,有因為攝食或水質不佳而感染寄生蟲的問題。以箱網養殖的大西洋鮭魚,早在10年前就被證實沒有寄生蟲疑慮歐洲食品安全局(European Food Safety Authority,EFSA)早在2010年就發布報告指出,以箱網養殖、飼料餵養的大西洋鮭魚(farmed Atlantic salmon,為目前全球養殖鮭魚的主要品種)含有活體寄生蟲的機率非常低。歐洲最大海洋科學研究所之一的「挪威科學海洋研究所(Institute of Marine Research,IMR)」在2014年1月至2015年8月期間也調查了挪威沿海37個鮭魚養殖場、抽查4184條養殖鮭魚,皆未發現含有海獸胃線蟲,證實EFSA 2010年的研究結果。進一步研究海藻油飼料對鮭魚健康與環境的好處目前全世界商業養殖魚類的飼料以大豆及玉米為主成分,使用較少的魚粉及魚油,且會添加抗生素,除了魚可能會有藥物殘留問題之外,排泄物也會殘留藥物、進而影響海洋生態。可以減少環境污染、以藻類提煉出來的油脂做成飼料的「海藻油飼料」,是目前挪威養殖鮭魚新興的飼料選擇。這種海藻飼料可自然分解在環境中,又能更加照顧鮭魚營養,使其健康成長不需要使用抗生素。目前「Karvika水產養殖研究中心」和「挪威北極大學水產科學學院」都已在做研究希望能擴大商業運用,希望讓養殖鮭魚的健康照護和環境保護更能兩全。為了食安和美味,挪威相關研究單位不斷努力從育苗到飼養階段精進技術,近50多年才開始發展養殖漁業,卻已讓挪威成為全球第二大海產出口國、全球最大的鮭魚養殖國。對於養殖鮭魚的品質控管可說是不遺餘力,也讓消費者更能安心品嚐到高品質的美味!延伸閱讀▶新冠肺炎影響挪威鮭魚出口中國!反讓愛吃鮭魚的台灣增加73%進口量▶生吃鮭魚原來是因為冷凍冷藏、人工養殖技術的大進步!▶多吃魚可以減緩糧荒危機! 看漁產大國挪威如何做生態經營參考資料▶台灣事實查核中心,【錯誤】網傳「台北馬偕醫院傳來訊息,好多人因為吃了生魚片,胃壁附著『海獸胃腺蟲』」?▶衛生福利部食品藥物管理署闢謠專區,〈網路流傳,吃生魚片導致胃壁爬滿寄海獸胃線蟲,請問這是真的嗎? 〉▶美國美國食品藥品管理局(FDA),Fish and Fishery Products Hazards and Controls Guidance,Chapter 5: Parasites.▶Farmed Atlantic salmon and rainbow trout are safe for sushi and sashimi.▶Scientific Opinion on risk assessment of parasites in fishery products.(本文獲「《食力》」授權轉載,原文刊載於此)
-
2021-03-17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德法義西暫停打AZ疫苗 專家:魯莽決定
德國、法國、義大利和西班牙十五日宣布暫停使用英國阿斯特捷利康(AZ)新冠疫苗,但稱此舉只是預防措施,將靜待歐洲監管機構的調查。世界衛生組織則呼籲,「無須暫停使用AZ疫苗」。歐盟藥品管理局(EMA)在接獲卅起接種AZ疫苗發生血栓病例後,已展開調查。不過,專家指出,這卅起案例在五百萬已接種疫苗的人中,占比僅十六萬七千分之一;據該藥廠公布的數據,該疫苗接種次數已達一千七百萬次,目前英國和歐盟地區的血栓案例僅卅七件,事發機率僅五十萬分之一。專家形容,暫停接種AZ疫苗是很魯莽的決定。世衛也表示,顧問團隊已開始重新審閱試驗的數據,將會盡快公布結果,但恐怕不會修改太多的建議。世衛發言人林德梅爾說,「至今沒有任何證據顯示這些血栓事件是由疫苗所導致,我們應持續接種疫苗。」法國總統馬克宏說,該疫苗僅暫停使用一天,等待十六日稍晚EMA公布更新指示。至於已通過AZ疫苗緊急使用授權的加拿大總理杜魯多,仍稱該疫苗「安全有效」;泰國也即將成為歐洲以外第一個開放接種AZ疫苗的國家。
-
2021-03-16 新聞.用藥停看聽
又有降血糖藥回收 「扣糖緩釋錠」自主回收1600萬顆
受致癌物NDMA不純物的事件影響,又有降血糖藥物自行下架。衛福部食藥署公布,十全實業公司製造的「扣糖緩釋錠 500 毫克」自主回收全批號藥物,共54批、1600萬顆,是國內第五款因NDMA自主下架的藥品。食藥署藥品組科長洪國登表示,十全實業並未食藥署說明下架原因,僅表示基於風險考量而將藥品下架。之前國際爆發藥物被NDMA汙染,食藥署去年七月底曾宣布36款含「雷尼替丁(Ranitidine)」的胃藥可能含NDMA,從8月1日起全面禁用,之後汙染物風波延燒到含二甲雙胍(metformin)成分糖尿病用藥。當時食藥署便針對含去年曾針對市售二甲雙胍藥物進行抽樣,並要求含metformin的藥品都得逐批檢驗,確認在每日最大使用劑量下,NDMA都能符合攝取最大容許量96ng/日的標準。洪國登表示,當時的抽驗並未發現有藥品不合格,但業者可能基於製成殘留疑慮,將這類藥品停止下架。「扣糖緩釋錠 500 毫克」在國內年用量約500萬劑,相關藥品每年用量10億顆,以此來說,占量不大。這次自主下架全批號產品共有54批、1600萬顆,實際上在市面流通僅約三成。食藥署已要求廠商應於110年4月11日前完成回收作業,並請各醫療院所、藥商、藥局配合辦理回收作業,立即停止調劑、供應。洪國登提醒,民眾勿擅自停藥,應和醫師討論。尤其糖尿病用藥Metformin所帶來的效益遠大於其可能存在NDMA的風險,倘如擅自停藥,可能導致血糖控制不佳,進而產生糖尿病各項急性或慢性併發症,例如:神經病變、眼睛病變、腎臟病變,甚至昏迷及死亡等。
-
2021-03-16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AZ疫苗血栓疑雲 停打續打國家一次看
歐洲傳出多起接種AZ 疫苗後出現血栓案例,德國和法國等大國同日宣布暫停使用AZ疫苗,世界衛生組織(WHO)和歐盟藥品管理局(EMA)則堅稱安全,建議各國繼續施打。英國阿斯特捷利康公司(AstraZeneca)2019冠狀病毒疾病(COVID-19)疫苗傳出施打後出現血栓、腦出血案例,多國暫停使用,等待進一步評估結果。法新社報導,世衛組織和歐盟藥管局將分別於16、18日舉行特別會議。歐盟藥管局先前表示截至本月10日,歐洲已接種AZ疫苗的近500萬人中,共有30例血栓事件,不過目前沒有跡象顯示是接種疫苗造成。● 德法義加入暫停行列 亞非南美都有喊卡奧地利最先在8日宣布暫停使用一批AZ疫苗,因為國內1名49歲護理師在接種後數日死於「嚴重凝血問題」。愛沙尼亞、拉脫維亞、立陶宛和盧森堡也已停用與奧地利相同批次的AZ疫苗。丹麥、挪威及冰島在11日宣布暫時停用AZ疫苗。最新情況是德國、法國、義大利在15日宣布暫停施打AZ疫苗,西班牙、葡萄牙、斯洛維尼亞、拉脫維亞、賽普勒斯等國也跟進。荷蘭14日表示,在丹麥和挪威相繼傳出「可能的副作用」後,荷蘭即日起暫停使用AZ疫苗2週。愛爾蘭同日稍早也宣布暫停使用AZ疫苗。停打情況不只限於歐洲,亞洲和非洲也有國家暫緩接種作業。東南亞國家印尼15日宣布將延後施打AZ疫苗。泰國原本在12日成為歐洲地區以外首個暫緩使用AZ疫苗的國家,但後來政策急轉彎,宣告16日起開始接種。非洲國家剛果民主共和國原定15日開打AZ疫苗,但當局也已喊卡。委內瑞拉15日宣布,有鑑「對病患恐有影響」,委國暫時不會批准AZ疫苗使用。● 韓澳加等國照打 美擬4月批准緊急授權澳洲財政部長佛萊登柏格(Josh Frydenberg)16日表示,澳洲不打算停用AZ疫苗。路透社報導,澳洲約2500萬人口中,大多數都將接種AZ疫苗,而有關當局已訂購近5400萬劑疫苗,有5000萬劑是從本月底在國內製造。韓國青瓦台15日表示,總統文在寅將與夫人於23日接種AZ疫苗,期盼藉此平息民眾對疫苗安全性與效用的疑慮。加拿大總理杜魯道(Justin Trudeau)15日表示,加拿大專家確信國內施打的所有疫苗都安全無虞,包括AZ疫苗。歐洲的烏克蘭15日也表示無意停用AZ疫苗,還說目前為止國內尚未出現已接種者有副作用案例。此外,美國國家衛生研究院(NIH)院長柯林斯(Francis Collins)15日表示,獨立監控人員正在分析美國3.2萬人試驗資料,評估AZ疫苗是否安全有效。若結果正面且一切順利,估計美國食品暨藥物管理局(FDA)將需約3週分析試驗資料,可能4月批准緊急授權使用。
-
2021-03-16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世衛籲各國續打AZ疫苗 將開會探討相關問題
世界衛生組織(WHO)今天表示,世衛疫苗安全專家明天將開會討論英國阿斯特捷利康公司(AstraZeneca)研發的疫苗相關問題,不過目前各國應繼續施打此種疫苗。現已有若干國家因擔心造成血栓,而暫停為國民接種阿斯特捷利康生產的2019冠狀病毒疾病(COVID-19)疫苗。世衛首席科學家史瓦米那尚(Soumya Swaminathan)在記者會說:「我們不希望大家恐慌,我們建議,目前各國繼續施打AZ疫苗。」世衛秘書長譚德塞(Tedros Adhanom Ghebreyesus)則說:「世衛疫苗安全顧問委員會一直查看可取得的資料,並正與歐盟藥品管理局(EMA)密切聯繫,我們明天將開會。」歐盟藥品管理局也表示,將在18日召開特別會議,以決定如何「進一步處理」AZ疫苗;並說,施打這種疫苗仍然是利大於弊。
-
2021-03-16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挪威又一醫護人員疑接種AZ疫苗後死亡
挪威衛生當局今天表示,一名醫護人員在接種英國阿斯特捷利康公司(AstraZeneca)研發的2019冠狀病毒疾病(COVID-19)疫苗後腦出血死亡,不過目前尚未確定死因是否與施打疫苗有關。這是挪威若干天來第2次發生這類死亡事年,為防萬一,挪威11日已暫停為國民施打AZ疫苗。挪威衛生當局13日表示,有3名醫護人員在接種疫苗後因血栓、出血以及血液中的血小板數量過低而住院。這3人的年齡都在50歲以下,且都注射過第一劑AZ疫苗。據稱其中一人是「健康狀況良好」的女性醫護,14日因腦出血而過世。她11日已住院,距她接種疫苗大約一週時間。挪威藥品管理局(Norwegian Medicines Agency)官員梅森(Steinar Madsen)告訴記者:「我們無法證實或排除此事與疫苗有關。」
-
2021-03-16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義大利加入停打AZ疫苗行列 加拿大確信安全續打
義大利藥物局今天表示,因擔心造成血栓,已效法某些歐洲國家暫停使用英國阿斯特捷利康公司(AstraZeneca)生產的疫苗。但加拿大衛生專家表示,確信AZ疫苗安全無虞。義大利藥物局(AIFA)幾天前已禁止使用某一批AZ疫苗,如今「決定,暫時在全國各地擴大使用禁令,以防萬一,並等候醫盟藥品管理局(EMA)作出認定」。德國和法國今天稍早已表示,停止施打AZ疫苗。加拿大總理杜魯道(Justin Trudeau)今天指出,加國專家確信,該國施打的所有2019冠狀病毒疾病(COVID-19)疫苗都安全無虞,包括AZ疫苗。杜魯道在電視記者會說:「我們關注的顯然是歐洲特定一批疫苗的施打結果,而我們可以向全體加拿大人民保證,我們施打的並非同一批疫苗。」
-
2021-03-16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AZ疫苗最快下周開打 8種人要注意
歐洲傳出施打AZ疫苗後血栓事件,多國緩打,德國昨也宣布暫停施打措施。我國首批十一萬七千多劑AZ疫苗即將完成封緘,第一線醫護人員最快下周接種,為讓民眾安心,指揮中心昨公布該疫苗接種注意事項,三類對象不建議施打,四類對象經醫師評估才可施打,以及急性嚴重疾病且伴隨發燒或急性感染者(感冒),應暫緩施打。德國十五日宣布暫停施打AZ疫苗,成為最新一個因擔心副作用而暫拒該疫苗的歐洲國家。但世界衛生組織與歐洲藥品管理局(EMA)均已表示,沒有證據顯示疫苗和血栓事件有關,並呼籲可繼續使用。荷蘭、愛爾蘭也在十四日宣布停打AZ疫苗,其他採取類似行動的歐洲國家還有丹麥、挪威、保加利亞、冰島,義大利與奧地利等數個歐洲國家則停止使用某些批次的AZ疫苗。但上周喊停的泰國在今天恢復施打AZ疫苗,總理帕拉育及內閣成員將率先接種。南韓總統府青瓦台也表示,總統文在寅與夫人將於廿三日接種AZ疫苗,藉此平息民眾對疫苗安全性與效用的疑慮。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說,根據AZ公司所發布新聞稿,歐洲與英國已打一千七百萬劑,發生十五件深度靜脈栓塞、廿二件肺動脈栓塞,共卅七件,並沒有高於背景值。至於疫苗接種後若有不良反應該如何處置、何時採檢?莊人祥說,正在建置建議指引。此外,奧運國家代表隊選手與教練等團隊即將出國,指揮中心將運動選手也列為第一優先施打對象,副指揮官陳宗彥昨帶隊前往國家訓練中心,向我奧運選手詳述疫苗施打流程和注意事項。莊人祥說,根據食藥署提供疫苗仿單,對疫苗所含成分過敏者、施打第一劑之後出現嚴重過敏者、十八歲以下的青少年,這三類不宜接種AZ疫苗。血小板減少或任何凝血異常者、免疫功能不全者、懷孕或可能懷孕者、正在哺乳的女性,應由醫師謹慎評估施打效益及風險後,再決定是否接種。有急性嚴重疾病且伴隨發燒或急性感染者,例如感冒,則應暫緩施打。
-
2021-03-16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又一國停用!血栓疑慮難除 德國宣布暫停使用AZ疫苗
德國15日在保羅艾爾立希研究所(Paul Ehrlich Institute)建議下,宣布暫停使用阿斯特捷利康(AZ)疫苗。繼荷蘭與愛爾蘭14日宣布暫緩施打AZ疫苗後,德國成為最新一個叫停該疫苗的國家。德國衛生部發出聲明說,「根據保羅艾爾立希研究所的建議,政府出於謹慎目的,停止使用阿斯特捷利康疫苗」,並稱衛生部長斯潘稍晚將在記者會上做出進一步說明。該研究所為德國負責審批疫苗的官方機構。【中央社柏林15日綜合外電報導】由於歐洲傳出多起接種英國阿斯特捷利康公司(AstraZeneca)所生產疫苗後出現血栓的案例,德國今天加入幾個歐洲國家行列,決定停止施打AZ疫苗,表示必須更仔細研究此事。德國衛生部表示,在德國與歐洲傳出與接種疫苗有關的大腦血管栓塞新報導後,主管疫苗的保羅艾爾立希研究所(Paul Ehrlich Institute)認為有必要進一步研究此事。衛生部表示:「歐盟藥品管理局(EMA)將決定相關新發現是否及將如何影響對這種疫苗的許可。」此前愛爾蘭、丹麥、挪威、冰島及荷蘭當局都因為AZ疫苗相關血栓問題,暫時停用這支疫苗。
-
2021-03-15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指揮中心公布 AZ疫苗這三種人不可打
AZ疫苗在歐洲多國陸續出現施打後出現血栓的案例,我國針對第一線醫護人員是否適合施打疫苗,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今公布AZ疫苗施打注意事項。莊人祥表示,根據衛福部食藥署提供的藥品仿單,有以下情形者不可施打AZ疫苗,包括:對疫苗所含成分過敏者、施打第一劑之後出現嚴重過敏者以及18歲以下的青少年。另外,有急性嚴重疾病且伴隨發燒或急性感染者則應暫緩施打。至於有下列狀況者,如:血小板減少或任何凝血異常者、免疫功能不全者、懷孕或可能懷孕者、正在哺乳的女性等,應先謹慎評估施打效益及風險後再決定是否施打AZ疫苗。而因為AZ疫苗可能引起血栓的問題,歐洲多國先行緩打。莊人祥說,AZ公司今發布新聞稿,針對歐洲和英國打了1700萬劑調查,發現目前為止有打疫苗的發生15件深度靜脈栓塞,22件肺動脈栓塞,總共37件。因此有打疫苗出現血栓者不如以往的背景值。另外,莊人祥也表示,副指揮官陳宗彥今已帶隊前往國家訓練中心向可能參加奧運的選手說明疫苗施打流程和注意事項,但多少選手會施打AZ疫苗,這還需要詢問體育署,這些段只是先讓他們知道AZ疫苗的情形。
-
2021-03-15 新聞.用藥停看聽
鳳梨酵素可消炎 藥錠須整粒吞
最近最夯的水果莫過於鳳梨了,其含有許多營養成分,像是維生素C、鳳梨酵素、膳食纖維,其可當飯後水果或是入菜食用之外,內含的鳳梨酵素還可以做成藥品來使用。藥品中所含的鳳梨酵素成分為Bromelain,它屬於一種蛋白質分解酵素,具有溶解蛋白的作用,能提高組織通透性,改善發炎部位的體液循環,以利排除滲出物、發膿的分泌物,達到淨化壞死組織,緩解發炎症狀的作用,所以能舒緩外傷所造成的腫脹,也能治療副鼻腔炎。不過此成分易受胃腸道酸鹼值及消化酵素破壞,所以一般都是做成腸衣錠的劑型,讓藥能通過胃酸不被分解,等到了腸道之後,再釋放出有效成分,所以服用此藥不能咬碎、磨粉,需直接配水吞服一整顆完整的藥錠,但使用鼻胃管的病人,並不適合使用此類型的藥物。如果要單靠吃鳳梨來達到消炎的作用,其實並不可行,一方面量太少,再來則是此成分是從鳳梨的果莖所萃取出來,並不是從果實得到的,所以要達到消炎消腫的作用,還是得口服藥品才有療效。使用藥品之前,可先留意藥袋上方相關資訊,正確使用才能發揮良好藥效,以免效果不彰,耽誤了病情。
-
2021-03-15 名人.黃軒
AZ疫苗和血栓有無關係?為何有些國家暫停施打?
COVID19 疾病,會引起血栓,但COVID19 疫苗引起血栓至今沒有人証實會有直接關聯,專家們的想法,我整理一下,大約如下:怎麼判定是疫苗接種後的副作用?1.產生抗體的時間一般疫苗接種後,完成流感疫苗接種後,至少約需2-3 週,才會產生抗體,具有保護力。接種疫苗後,卻在施打後「一週內」發生格林巴利症候群(GBS),那麼疾病與疫苗的關聯性就較很低。2.製造疫苗的原料疫苗製造源料也可做為判斷,以心肌炎為例,一般是病毒直接感染引起,那麽只有採取把整隻病毒打入人體 ( 例如:傳統減毒/死毒疫苗/沒有完成減毒) ,較有機會引起;若是根本不以病毒製造的次單位 mRNA 、mRNA疫苗 ( Pfizer、Moderna 、BioNTech ) ,就不可能會引起心肌炎。印度的Covishield 、Covaxin,則是用較傳統的方式製作,雖然製程有更新,但仍是採用失去活性的整隻病毒打入人體,刺激人體免疫系統。心肌炎就會比較可能會出現。3.自然的發生率每一種疾病,即使在不打疫苗下,也是會有其疾病的自然發生率。例如根據統計,台灣每年血栓發生率是萬分之1.59,香港是萬分之1.99。而在歐美國家發生率可能高達千分之1到2 : 這樣可以理解,一般自然界的疾病,在臺灣一萬人中有1.59個血栓發生的風險,而在歐美國家,在一千人中就會有 1~2 個血栓發生的風險,顯然血栓,這個疾病,在沒有施打疫苗下,歐美人士發生血栓事件,比臺灣高出5-10倍了!罕見的副作用如果全符合以上三個條件下,而且在經過之前的三個階段的臨床實驗都沒有發生過的常見副作用,就會進入罕見的副作用探討了:依據國際醫療科學組織會議(Council for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s of Medical Sciences, CIOMS;http://www.cioms.ch/) 的副作用分級方式:極常見:≧10%常見:≧1 且<10% 不常見:≧0.1 且<1%罕見:≧ 0.01 且<0.1% 極罕見:<0.01%未知(無法以現有資料推斷)。我們看到的市場藥品仿單(藥品說明書)也多依循這規則編寫。我們任何藥物或疫苗的臨床試驗,人數最多不過幾千/萬人而已,因此無法透過臨床試驗查出發生率低於十萬/百萬分之一的副作用,就被CIOMS,通稱為「罕見副作用」例如Moderna 疫苗,其仿單皆會註明每萬人可能發生面神經痲痹 ( Bell's Palsy ) ( Rare side effects after the COVID-19 vaccine :Moderna vaccine : After the Moderna COVID-19 vaccine more than 1 in 10,000 people:may develop Bell's palsy ; who have had facial fillers may develop swelling of their face - this can happen in people who have had facial fillers )Pfizer-BioNTech 疫苗 打了百萬劑,發現約29位有罕見的過敏反應,但目前未有人因此死亡 ( No deaths were reported. )。而在牛津AZ疫苗開啟施打後,在英國血栓事件通報率約百萬分之3,歐盟則在百萬分之6。施打疫苗發生血栓比率,遠比平時血栓發生比率低很多,故打疫苗沒有增加罕見副作用的風險。為什麼有些國家需要暫停施打呢?這又回到人體的臨床試驗階段來看看了一個新藥或疫苗研發過程,需申請人體臨床試驗階段 (Investigation Drug,IND),進而才能進行臨床試驗分期「共4個階段 (Phase I、II、III、IV期)」,只有通過第三期臨床試驗 (Phase III) 過程,證實藥物療效,可申請新藥上市許可 (New Drug Application,NDA)。但仍有,第四階段臨床試驗(Phase IV,上市後的追蹤):這個階段是藥品上市後的追蹤,且與已核准的適應症相關,監測該藥物是否有先前幾個階段沒發現的副作用或是不良反應等情況,試驗設計較為簡單,但是需要大量的病人進行長時間的觀察。如果有疑似先前幾個階段沒發現的副作用或是不良反應等情況,該國家可以依臨床試驗的規範,暫緩施打,先接受調查。丹麥、挪威、冰島、意大利...宣布暫時停用AZ疫苗,那是預防性措施,也許正配合該國第四階段臨床試驗(Phase IV,上市後的追蹤)規定確認安全後,才再繼續放行如果真的屬於罕見副作用,什至無法事先預知會發生在哪一類人身上。如果過敏病史問了、安全措施做了,但為了多數人安全著想,即使明知藥物或疫苗具有某種罕見副作用,各國主管機關FDA 也會核准上市,如果真的發生了,再給予發生罕見副作用者救濟。如果跟目前的COVID19 引發的全球大流行比較的死亡人數,其效益肯定大很多了,故各國政府一定會開始大量大疫苗,救命,也救全球經濟。※本文由黃軒醫師博士 Dr Hean Ooi MD MM PhD授權提供,未經同意,請勿任意轉載,原文請點此。
-
2021-03-14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AZ疫苗何時打? 莊人祥:17日完成封緘但還要貼標籤
我國洽購的AZ疫苗3月3日上午到貨11.7萬劑,衛福部食藥署正進行檢驗封緘。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表示,食藥數17日會完成檢驗封緘,至於何時可打?因還要貼標籤、送疫苗到衛生機構,指揮官陳時中近日會說明。而第一線醫護人員之內是否有哪些人不適合打疫苗,醫療應變組有較詳細規畫,但主要是給醫院參考,周一視情況是否釋出。至於我國向COVAX平台洽購476萬劑,到貨時間一直沒有下文。莊人祥表示,的確有遇到一些轉折,目前陸續在解決當中,也著手準備聯繫運送問題。而嬌生疫苗日前也通過歐盟核准緊急授權使用。莊人祥說,之前也曾接觸過嬌生疫苗,但對方說只會透過COVAX提供,未來當COVAX讓各會員選擇要不要時,就會討論,但目前沒有接獲這樣的訊息。針對目前有關到底是不是要有什麼樣的疾病史不打AZ,他說,這部分是否導致血栓有帶歐洲FDA調查,是否需要後續評估,如果他們有任何的決定我們會參照來做。至於未來是否有哪些並使者不適合打AZ疫苗,則還要靜待歐洲藥品管理局的調查疫苗是否真的會導致血栓,還要看後續評估。而日本厚生勞動省近日從菲律賓入境的旅客身上檢測出新型變種新冠病毒,恐更具傳染性,且可能削弱疫苗保護效果。莊人祥則表示,此變種病毒似乎和巴西株有關,目前國內沒驗到,若有的話會注意。
-
2021-03-14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新冠疫苗醫護施打意願可反悔嗎? 莊人祥:沒有壓著他們打
丹麥發生接種AZ疫苗後血栓不良事件,多國緩打。但我國是否會參考歐洲暫停施打,或原本意願調查同意施打的醫護是否可以反悔?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表示,「沒有壓著他們去打」,但目前認為接種疫苗利大於弊。至於蔡英文總統是否會率先捲袖施打,莊則表示,「無法幫她決定」。對於歐洲國家傳出施打AZ疫苗後出現血栓事件,莊人祥表示,歐洲藥品管理局要進行調查,但目前沒有直接證據證實血栓與疫苗有關,認為施打疫苗仍利大於弊。但法、英、澳、韓等國都持續施打,世界衛生組織也支持持續施打,因此我們會持續觀察歐洲藥品管理局的調查結果。先前我國所做的疫苗施打意願調查,是否可以反悔不施打?莊人祥表示,這只是參考,最後是否要打還是他們自己的決定,「沒有壓著他們去打」。至於AZ疫苗是不是因為黑猩猩腺病毒導致嚴重過敏比較多,莊人祥則秀出各疫苗施打發生不良反應的數據表示,目前並沒有看到這樣的現象。而對於中國只要發生過任何疫苗嚴重不良反應就不打疫苗的措施,莊人祥說,大部分其他國家的做法是如果有過敏可以詢問醫師評估,如果第一劑過敏嚴重不良反應,第二劑不打,可以請專家再討論。
-
2021-03-14 新聞.元氣新聞
中醫鉛中毒案衛福部定調個案 中醫師公會喊「還清白」
台中市前議長張宏年一家四口向盛唐中醫診所負責人呂世明求診,長期服用其開立的處方導致鉛中毒案,衛福部中醫藥斯啟動專案計畫,包括中醫診所中藥製劑抽驗和中醫診所行政稽查。中醫藥司科長蔡素玲表示,兩專案稽查結果均合格,定調該起事件為「個案而非通案」。中醫師公會理事長柯冨揚則說,從稽查結果顯示個案,「還了中醫清白」。蔡素玲表示,自去年8月發生台中盛唐和九福等中醫診所違法開立硃砂、鉛丹,導致鉛中毒的事件後。中醫藥司啟動「中醫診所中藥製劑抽驗」和「中醫診所行政稽查」兩項專案,執行時間皆為去年9月1日至10月15日。專案針對盛唐相關連鎖診所、涉案中醫診所負責人曾支援報備的診所、涉案中醫診所內中醫師曾支援報備的診所、中藥不良反應通報重金屬中毒病人就診之診所、鉛汞中毒個案首次診斷前兩年就診件/人數、硃砂適應症診斷者後續有鉛汞中毒之中醫院所、中央或地方主管機關篩選之特定診所等七大類中醫診所,進行抽查。「中醫診所中藥製劑抽驗專案計畫」主要針對調劑是調劑完畢的患者藥品、調劑處所架上「僅有代碼標示」、「無藥品名稱標示」或「無中藥藥品許可證字號」等中藥製劑僅行抽驗,並檢驗其重金屬砷、鉛、汞。共稽查145家中醫診所,都沒有使用硃砂做為處方的情事,且214件檢體重金屬檢驗也都合格。「中醫診所行政稽查」則針對診所內有無使用禁藥、有無不當的市招和網路廣告、藥袋標示是否完整以及病歷記載是否如實等進行稽查。共稽查134家中醫診所,但都沒有查獲中醫診所有陳列或調劑禁藥,包括硃砂、廣防己、青木香、關木通、馬兜鈴和天仙藤,也沒有調劑「鉛丹」做為口服之用。除了中醫藥司啟動稽查專案外,消基會也與中醫師全聯會合作,進行中藥檢測。消基會「消費者報導」雜誌社長胡峰賓表示,本次中藥檢測由民眾主動送驗,藥品來源包括國內醫療院所、國內藥商藥局和如國術館、託人購買或親友贈送等其他或不明來源管道。檢測項目包括是否含西藥成分,以及有無重金屬。其中,有無西藥的檢測,不論來源為國內醫療院所或國內藥商藥局共25件,檢驗皆合格,但其他管道獲得的中藥,12件送檢中有4件驗出不合格。重金屬檢測,藥品來源為國內醫療院所的140件中藥檢體中,全數合格;來自藥商藥局的中藥檢體,34件中兩件不合格;來自其他管道的中藥檢體,30件也都合格。中醫師公會理事長柯冨揚則表示,這次的檢測結果,也顯示去年的中醫鉛中毒案只是個案,終於還了中醫一個清白。
-
2021-03-14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3挪威人接種AZ疫苗後 出現血栓等不尋常症狀
挪威衛生當局今天表示,3名挪威醫療工作人員最近施打阿斯特捷利康(AstraZeneca)2019冠狀病毒疾病(COVID1-19)疫苗後,因流血、血栓和低血小板計數正在醫院接受治療。繼丹麥宣布暫停施打AZ疫苗後,挪威於11日暫停施打AZ疫苗,冰島其後也跟進。挪威藥品管理局(Norwegian Medicines Agency)資深醫生霍特莫(Sigurd Hortemo)在與挪威公共衛生署(Norwegian Institute of Public Health)聯合舉行的記者會上表示:「我們不曉得這些案例是否與疫苗有所關連。」前述3人全都50歲以下。霍特莫指出,歐盟藥品管理局(EMA)將會針對這3起案例展開調查。挪威藥品管理局醫學總監梅森(Steinar Madsen)告訴挪威廣播公司(NRK):「他們出現非常不尋常症狀:流血、血栓和低血小板計數。」梅森表示,「他們的病情相當嚴重,我們非常嚴肅看待此事」,並稱當局於今天接獲這些案例通知。阿斯特捷利康表示,根據涵蓋逾1700萬劑施打疫苗的回報案例安全分析,沒有證據顯示會增加肺栓塞(Pulmonary embolism)、深部靜脈栓塞(Deep VeinThrombosis, DVT)或血小板減少症的風險。公司發言人表示:「事實上,接種阿斯特捷利康COVID-19疫苗回報的這類案例數,不會大於未接種疫苗人口的自然發生案例數。」發言人又說,在疫苗臨床試驗期間也未觀察到這類趨勢或模式。在丹麥和挪威暫停施打疫苗前,奧地利停用一批AZ疫苗,同時調查一起凝血障礙致死案及一起肺栓塞病例。歐盟藥品管理局11日表示,施打AZ疫苗仍利大於弊,可繼續施打疫苗。
-
2021-03-14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陳時中:AZ疫苗暫不加警語
丹麥發生接種AZ疫苗後血栓不良事件,多國緩打,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昨天表示,我接種計畫不會推延。針對歐盟藥品管理局(EMA)建議應在AZ疫苗加註嚴重過敏副作用警語,是否將血栓病史者納入不可施打AZ疫苗對象,陳時中表示,若有其必要性,將與專家展開討論。英國有民眾接種AZ疫苗後出現嚴重過敏反應,EMA認為疫苗安全,可繼續使用,但建議在仿單上加註警語,提醒為可能的副作用。台大兒童醫院院長黃立民昨天表示,AZ疫苗接種後出現全身痠痛、發燒等一般副作用的比率較少,但出現過敏反應的比率較高,相較RNA疫苗,如「輝瑞/BNT」疫苗、莫德納疫苗多出二至三成,原因不明,研判與該疫苗是腺病毒載體病苗有關,RNA疫苗注入體內的蛋白質僅一種,但AZ疫苗注射七至八種蛋白質到人體。黃立民指出,目前所有新冠疫苗都還在觀察是否有罕見副作用,如接種後出現的血栓、脊髓炎是否與新冠疫苗有關連性,尚在調查,無法馬上下結論。
-
2021-03-14 新聞.用藥停看聽
你的降血脂藥吃對了嗎? 藥師:三種食物、一類運動要避!
上篇介紹各種降血脂藥的作用及可能的副作用,在這篇中食品藥物管理署(下稱食藥署)再次邀請臺北市聯合醫院陽明院區藥劑科蘇柏名藥師,為大家說明服用降血脂藥時,哪些食物不能同吃,甚至還有些運動不能一起做唷!蘇藥師提醒,民眾在使用Statin類降血脂藥品時,有以下幾點要注意:1.避免飲用葡萄柚汁:不僅不可同時吃,即使隔開時間仍不建議!因為葡萄柚汁裡面的呋喃香豆素(furanocoumarin)會影響許多此類藥品的代謝,抑制肝臟代謝酵素CYP3A4,讓身體裡有過高的藥品濃度,且此物質在身體要經過很久才會被代謝,甚至可長達2-3天,進一步增加藥品的副作用。2.避免與燕麥一起吃:雖然燕麥具有豐富的膳食纖維,低糖又營養,但是並不建議和Statin類的藥品一起吃。因為高纖維的燕麥,反而會降低藥在腸胃道的吸收率。換言之,會讓身體因此無法獲得足夠的藥量來控制疾病。不過這種物理性的影響,只需要食用時間相隔2-4小時即可避免。3.避免同時服用紅麴:有些民眾為了降血脂會自行購買保健產品,最常見就是紅麴。但是,紅麴菌素的結構與Statin類藥品相似,有類似作用,當你已經服用降血脂藥品,就不建議額外攝取紅麴類保健食品,因為兩者併用會使血液中的藥品濃度增加,可能會加重肌肉痠痛、無力等副作用,嚴重恐造成橫紋肌溶解或導致肝腎損傷。4.避免進行高強度的離心運動:服用降血脂類藥品的民眾,不建議進行高強度的離心運動。此運動主要利用重量與地心引力對抗,於短時間對身體進行高強度的肌力訓練,若有在使用Statin類藥品的民眾,進行此種訓練恐引發橫紋肌溶解症,建議進行緩和的有氧運動,像是慢跑、快走、游泳等。食藥署提醒,想要改善高血脂,最重要的還是調整生活習慣,飲食方面應該要低油、低糖、低鈉,也盡量避免攝取反式脂肪酸,多以植物油取代動物油,並且多攝取蔬菜、水果,維持理想體重,才能讓「油管」回復成清澈、健康的血管!原文引用自:藥物食品安全週報
-
2021-03-13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跟進WHO和歐盟藥管局!法國批准嬌生新冠疫苗
在世界衛生組織(WHO)和歐洲藥品管理局(EMA)批准嬌生公司的新冠肺炎疫苗緊急使用後,法國衛生監管部門12日也跟進批准境內使用嬌生疫苗,該疫苗也是法國批准使用的第四款新冠疫苗。路透報導,法國健康監管高級委員會(HAS)發布聲明說,18歲以上的人群皆可施打嬌生疫苗,包括65歲及以上人群以及可能患有疾病的人。HAS說,嬌生疫苗效果不錯,接種者反應良好。這將是法國批准的第四款疫苗。
-
2021-03-13 科別.泌尿腎臟
逾半慢性腎病患者輕忽三高控制 腎利黃金8守則應落實
每年3月的第2個星期四是世界腎臟日(World Kidney Day),為呼籲慢性腎臟病患者的自我疾病管理之能力重要性,國際腎臟醫學會(International Society of Nephrology, ISN)與國際腎臟基金會(International Federation of Kidney Foundation, IFKF)共同訂定今年3月11日世界腎臟日主題為「積極面對腎臟病,復康豐富人生(Living Well with Kidney Disease)」,強調勿忽視三高對腎臟疾病之影響,鼓勵病人與家屬應參與專業團隊衛教照護指導,提升自我健康管理的能力,以增進健康生活品質。逾半慢性腎臟病病人 不注意三高控制依據國民健康署「96年台灣地區高血壓、高血糖、高血脂之追蹤調查研究」,國內20歲以上成人每10位就有1位患有慢性腎臟疾病。慢性腎臟病發展至後期需要洗腎,108年健保門診透析治療花費達533億元,約占健保總預算6.9%。國民健康署賈淑麗代理署長強調,高血壓、糖尿病及高血脂(即三高)不僅是造成慢性腎臟病的主要原因之一,也是慢性腎臟病的併發症,呼籲已經罹患高血壓、糖尿病的民眾更應該依照醫師處方正確用藥,妥善治療,才不會因為長期血壓、血糖過高,嚴重傷害腎臟,而走上洗腎之路。根據國民健康署106年國民健康訪問調查結果,顯示有5成以上(56.0%)的慢性腎臟病人沒有注意量血壓,5成以上(51.0%)沒有注意測血糖,6成以上(64.7%)沒有注意測量膽固醇。此外,在規則服藥控制三高患者,除糖尿病病人有9成以上規律服藥外,在高血壓與高血脂的按醫囑用藥部份僅占5至7成,且更令人憂心的是,越年輕的慢性腎臟病人越不注意測量三高及規律用藥重要性。腎臟病、三高不是中老年人的專利,年輕的患者也需要留意三高的問題,勿輕忽,應與專業人員討論,配合適當的疾病自我管理,養成規則用藥與三高監測之健康行為,才是「謹腎顧腎」之道。善用成人健檢 及早發現三高及慢性腎臟病根據國民健康署統計108年40歲以上民眾成人預防保健服務利用情形,其中男性受檢民眾占42.2%,女性占57.8%。針對男性利用服務少於女性之情形,健康署提醒全國男性朋友,在顧經濟之餘,可多利用由健康署免費提供的成人預防保健服務(40歲以上未滿65歲之民眾,每3年提供1次,65歲以上則可每年提供1次),及早發現自己三高及慢性腎臟病的問題,以能及早介入與控制。落實腎臟保健 掌握8項黃金守則血糖、血壓與血脂的良好控制是預防和治療早期糖尿病腎臟病變之根本。國際腎臟醫學會與國際腎臟基金會共同提出腎臟保健的8項黃金守則,簡單來說,就是三高控制、健康飲食、規律運動、體重控制、避免服用不當藥物、多喝水、不抽菸及定期檢查腎功能。賈淑麗呼籲,血糖、血壓過高,會損害腎臟!服用偏方、草藥、來路不明藥品也會傷腎!積極配合醫療團隊,採取藥物、飲食、運動三管齊下的正規治療,將血糖、血壓控制在理想範圍,就能擁有「腎」利人生。★本文經《NOW健康》授權刊登,原文刊載於此★關心健康生活大小事,點此進入【NOW健康】
-
2021-03-13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影/中醫藥防新冠肺炎 陳時中期勉早日取得國內藥證
由台灣公部門花資源開發、預防新冠肺炎的中藥「清冠一號」已經在歐美市場販售,但由於還未取得台灣合格的藥證,衛福部長陳時中今天出席台北國際中醫藥學術論壇活動時,肯定中醫師對防範新冠肺炎的努力,也期勉清冠一號能早日取得台灣藥證。陳時中表示,前年中醫藥發展法通過後,對於中醫藥師、中醫藥研究所都很努力,尤其在防範新冠方面,中醫藥研究開發的清冠一號獲得國外好評,不過要變成可使用的合格藥品,還要經過許多臨床研究,才能早日取得台灣的藥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