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8-02 養生.人生智慧
搜尋
薪資
共找到
341
筆 文章
-
-
2022-08-01 焦點.元氣新聞
獨/國家報告揭身心障礙受暴慘況 疫情下連這些都沒有
衛生福利部社會與家庭署今起舉辦「身心障礙者權利公約第二次國家報告國際審查會議」,並公布正式版「問題清單及政府回應」。距離上次審查已過5年,各部會回應皆洋洋灑灑描述政績,但報告中坦承許多問題未解。例如身心障礙者薪資較低,5年來就業率偏低停滯不前,貧窮比例和遭受家暴被害人數年增率都是全國的2、3倍以上,身心障礙兒少受暴率更是一般兒少的6.5倍。身心障礙受暴問題嚴重、社會事件層出不窮,國際專家問相關部會,有沒有針對身心障礙者於工作場所、機構或特殊學校遭受身體、情感、經濟或性別虐待、暴力、霸凌及歧視或剝削之程度,進行「系統性的審查」?無論教育部、勞動部、衛福部,書面回覆都顧左右而言他,只有衛福部比較坦白,直說「尚無」這種系統性審查的相關資訊。此外,本土疫情已經肆虐第二回,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針對各行各業、各種場域都訂定了因應指引,唯獨針對身心障礙者及其照顧者的因應指引,現在還停留在撰擬階段,連公布期程都沒有。一般成人或兒童早已行之有年的「醫病共享決策」,至今身心障礙成年人及兒童都還是沒得用,因為「公用版無障礙溝通資源」還在「審稿階段」。以下為身心障礙者權利公約第二次國家報告國際審查會議「問題清單及政府回應」相關重點節錄。*身心障礙者薪資較低、就業率低且停滯不前依勞動部《2019 年身心障礙者勞動狀況調查報告》,2019年15歲以上身心障礙就業者每月經常性薪資或收入為2萬8274 元,低於同期全體國民就業者每月主要工作收入之4萬401元。身心障礙者經常性薪資只有全體國民的7成。依衛生福利部2021 年統計,我國身心障礙者低收入戶人數計有9萬527人,中低收入戶人數計有3 萬812人,分別占身心障礙者總人數7.52%、2.56%;高於低收入戶人數29萬5901人、中低收入戶人數31萬2355人占全體人口數1.26%、1.34%。全國低收或中低收占比合計2.6%,身心障礙者低收或中低收占比合計10.08%,為全國之3.9倍。根據衛福部2016年及勞動部2019年統計,2016年身心障礙者就業率為18.5,較前次調查增加%,勞動力參與率為20.4%,較前次調查增加0.7%。到了2021年,就業率為19%,僅較前次增加0.5%,勞參率為20.7%,僅較前次增加0.3%。*身心障礙者遭受不當對待人數快速增加衛福部統計,身心障礙者2016年遭受家庭暴力(包括親密關係暴力、兒少保護、直系血親卑親虐待65歲以上尊親屬、其他家庭成員暴力)總人數為6938人,其後每年約成長1成,2021年總人數已達到1萬61人,6年增幅達45%。身心障礙者遭受機構人員不當對待的人數,也從2016年的19人,成長到2021年的52人。衛福部統計2021年全國家庭暴力事件通報被害人有11.9萬人,相較於前一年增加4151人、年增率為3.6%。2021年身心障礙者家庭暴力事件通報被害人有1萬61人,相較於前一年增加了901人,年增率9.8%,年增率為全國之2.7倍。至於身心障礙兒少部分,衛福部統計2020年身心障礙兒少受暴率(受虐身心障礙兒少/身心障礙兒少)為 2.08%,一般兒少受暴率為0.32%。身心障礙兒少受暴率為一般兒少之6.5倍。*本土疫情已經二度來襲、二度趨緩,身心障礙者生活及醫療正面臨長期嚴峻挑戰。如何確保其權利,包括居家照護與個人助理,平等醫療保健管道、社會福利?衛生福利部於「問題清單及政府回應」中寫道,已撰擬「身心障礙族群大型傳染病(COVID-19)因應指引」(草案),提供身心障礙者、其照顧者(包括機構、家屬) 及提供身心障礙者醫療服務之衛生醫療人員等對象,於疫情期間可迅速參考運用之因應指引,以保障身心障礙者之權利。將於送請行政院身心障者權益推動小組委員及公共衛生專家學者完成審閱後公布。*現正採取何種措施,以促進身心障礙者的支持性決策,而非替代性決策?衛生福利部於「問題清單及政府回應」中寫道,業邀請身心障礙者團體與代表,共同規劃制定「公用版無障礙溝通資源」,完成3式易讀版知情同意書(手術、麻醉與檢查)、2式醫病共享決策易讀版衛教單張(初診/複診就醫提問單)、20式流程圖卡(例如:量血壓、聽力檢查等流程圖說),刻正進行審稿作業。預計 2022 年下半年公布於衛生福利部網站,供民眾與醫事人員參考。
-
2022-08-01 焦點.長期照護
什麼是理想的長照?林依瑩和伯拉罕團隊如何讓80歲臥床阿公拔管、恢復行動能力
編按:理想的長照,是讓病人有好的生活品質,甚至能脫離需要被照顧的失能狀態。前弘道老人福利基金會執行長林依瑩,在卸下台中市副市長職位後成立伯拉罕共生照顧勞動合作社。跨職種的團隊合作,如何落實專業照顧,讓病人從失能走向復能?人失能以後,還能逆轉退化,找回正常的生活嗎?採訪這日,伯拉罕共生照顧勞動合作社理事主席林依瑩,談起她最近照顧的一位重症案例:50多歲的女性,因腦瘤開刀後,術後帶著鼻胃管、尿管和氣切管住進護理之家。然而,住在機構期間,病人傷口復原不佳,又因營養不良,體重只剩30公斤。林依瑩形容,當時病人已是臥床狀態:「整天睜大眼睛,但沒辦法和人互動。」在女兒的委託下,病人回到家中,由伯拉罕團隊接手24小時照顧。幾個月後,病人不僅傷口癒合狀況良好,還拿掉鼻胃管、尿管,可以由口進食,能說話表達自己的意願。「我早上幫她刷牙洗臉,都讓他自己選要用哪條毛巾!很高興看到她恢復狀況這麼好!」林依瑩說。在伯拉罕團隊照顧的案例中,這樣的故事並不罕見。最好的長照,是讓病人從失能走向復能,脫離需要被照顧的生活。翻轉「失能等於不可逆退化」的觀念,伯拉罕團隊如何做到?前副市長當照服員的觀察! 成功的照顧,絕不可能「各做各的」49歲的林依瑩,深耕長照領域多年。她曾任弘道老人福利基金會執行長、台中市副市長。在2018年卸任副市長後,她考取照服員證照,親自到照顧現場工作。隔年年底,她在台中達觀部落成立伯拉罕共生照顧勞動合作社,提供創新的長照服務。經歷過長照1.0、2.0的時代,林依瑩觀察,政府近年雖挹注不少資源開拓長照服務,但並未真正滿足民眾的需求。許多家庭仍仰賴外籍看護,且照顧負擔依然沈重。其中,最關鍵的問題便是照顧資源缺乏整合。她舉例,近年她擔任長照機構的評鑑委員時,常問負責人:「你們服務個案,有多少人接受居家醫療?」通常,機構無法回應具體的數字,只能說:「好像有」。若再進一步追問,「照服員會不會和居家醫療的醫師討論如何照顧?」答案更是「從來沒有」。「醫師到案家做了衛教指導,結果沒人落實。一週後再去,病人情況一模一樣。」林依瑩憂心,在照護現場,倘若醫師、護理師、照服員、物理治療師、營養師等不同職種「各做各的」,彼此缺乏溝通,終將導致照顧看不見成效。24小時、跨職種的密集照顧 80歲臥床阿公從「不想活」到自理生活成立至今,伯拉罕團隊已照顧超過100個個案。團隊強調「All in One」的服務,每當接到新案時,專職護理師和居家醫療醫師、照服員等相關專業合作,全面評估病人的身心、用藥、飲食等需求,並成立個案的照顧群組。照服員有任何問題,都可以向醫師、護理師尋求協助。林依瑩強調,病人要成功復能,照顧團隊必須合作無間。每位照服員會詳細記錄自己當班時的情況,讓團隊的其他成員掌握資訊,落實專業照顧。她舉例,臥床病人臀部皮膚潰爛,可能是頻繁拉肚子導致。若交接記錄不確實、無人協助病人解決拉肚子的問題,照服員就算不停換藥,傷口也很難好轉。伯拉罕曾照顧過一位80歲的柏山阿公,因為感冒引起的肺炎,進行了氣切手術。接上呼吸器後,身為低收入戶的家屬又無力安排阿公進行復健。時間一久,他的手腳攣縮、身體功能快速退化。林依瑩還記得,她前往護理之家探望阿公時,他已臥床一年。阿公身上有鼻胃管、尿管、氣切管,無法言語。人雖然有意識,卻只能整天望著天花板。他在筆記本上寫下:「我不喜歡,太累了,不想活。」在居家醫療醫師傅華國的支持下,林依瑩和伯拉罕團隊決定實現阿公的心願,讓他回到部落的家中。團隊的護理師認真鑽研阿公的病情,和醫師討論照顧計畫,教導照服員正確的照顧方式。一週後,阿公已能拔掉鼻胃管,自己吃早餐。2週後移除尿管、40天後拿掉氣切管。林依瑩指出,現在,柏山阿公的失能程度已從最重度的8級,進步到輕度失能的2級。他不僅恢復語言和行動能力,甚至可以自行走上位於二樓的教會,有時還會自己做飯呢!「聽起來很驚人,但我們不會說這是奇蹟。其實,只要做到跨專業整合,這樣的個案不會少。」如何留住照服員、真正解決案家困擾? 充分專業支持,落實全方位照顧伯拉罕服務的個案,初期幾乎都是24小時輪班照顧。林依瑩指出,全天候服務最久的個案,至今已長達2年4個月。在照顧人力普遍不足的現場,這並不容易。但她認為,在照顧前期,一定要全面落實專業照顧。不論餵食、復健、清潔、用藥等,「有一個環節沒做好,病人就會一直臥床。」辛苦的照顧工作,如何留得住人?林依瑩指出,除了提供合理的薪資外,照顧專業支持同樣重要。在北歐、日本等長照服務成熟的國家,照服員的訓練往往需要數年,而台灣照服員考取證照所需的訓練課程卻僅有100小時。照服員的專業訓練不夠充分,派案單位又無法提供協助,工作時遇到狀況只能自行解決,更遑論協助個案復能。她以臥床阿公為例,當初阿公想返家的一大阻礙,就是無人可以協助他抽痰。多數的照服員並沒有相關證照,也不具備為重症病人抽痰的能力。幸好,部落有幾位年輕照服員願意上課。拿到證照後,再由護理師全天候督導3天,才敢放心讓照服員為阿公抽痰。「照顧缺乏專業支持,個案狀況很難改善,照服員會覺得挫折。就算薪水不差,他們還是做不久。」林依瑩說。有次評鑑,一位照服員告訴她,平時會幫個案阿公按壓腳掌。但是每次一壓,阿公的臉就爆紅。而這套照服員以為有效的「復能方法」,竟然是自己看Youtube影片學來的!國內照服員缺乏專業支持的情況,由此可見一斑。此外,照服員和案家之間的衝突,也是長照現場留不住人的另一常見因素。林依瑩觀察,大大小小的衝突,常和「界線」有關。長照2.0的制度設計,每項政府給付的照顧項目都有一個代碼。照服員進入個案家中,只能做被核定的服務項目。於是,照服員在工作現場,便不停地劃分責任:「我只能掃阿公住的這間,不能掃其他房間;只能煮飯給阿嬤吃,不能煮給孫子吃。」然而,照服員只做核定的服務項目,很難完全滿足被照顧者的需求。她以自身在照顧現場的經驗為例,原本照顧管理專員、個管師只核定陪伴服務,但她進入個案家中,發現阿嬤因為失禁,身上沾滿排泄物。「因為沒有核定協助沐浴,我不用幫她洗澡,難道就眼睜睜看阿嬤被大小便淹沒嗎?」她認為,照顧服務應該更有彈性,才能真正提升被照顧者的生活品質。例如,長照2.0給付的備餐服務,僅限於幫個案備餐。但在部落,祖父母也想和放學回家的孫子一起吃晚餐。伯拉罕團隊會詢問案家是否有意願自費使用服務,讓照服員可以同時準備孫子的餐點。設法創造雙贏的解方,讓照顧者、案家都不委屈。長照費用高,無力支付怎麼辦? 公費、自費混搭,結合時間銀行互助目前,在長照2.0制度下,照服員的時薪最低為每小時200元。換算下來,一天的照顧成本為4800元。若需要24小時的照顧,案家每月約需支付14萬元。即使扣除失能等級最高的補助3萬多元,案家仍須支付超過10萬元的費用。對多數家庭而言,是一筆不小的負擔。尤其部落許多案家是低收入戶,根本無力支付。面對這樣的挑戰,林依瑩指出,伯拉罕共生照顧勞動合作社是以社會企業的形式經營。團隊的服務經費來自長照2.0的補助、案家自費和公益募款,盡可能以多樣收入支付照顧成本。此外,照服員也可以選擇提供志願服務,儲存時間銀行的時數。未來自己需要被照顧,再提領時數。林依瑩指出,在部落生活圈,人與人之間的互助並不罕見。例如,照服員自願幫長輩剪頭髮、小朋友幫忙大人撿拾公共區域的垃圾,都可以登記時間銀行的時數。需要24小時照顧,又無力自費的重症個案,有時伯拉罕團隊也會安排照服員提供一定時數的志工服務。「照服員看到我們努力的成果,會願意當志工。因為他知道,以後自己需要被照顧時,會有人幫他。」林依瑩說。她很清楚,這套照顧模式無法創造巨額的利潤。然而,看見個案的驚人進步、照服員的成就感,讓她相信這是一條值得走下去的路。「好照顧、好專業、高復能,這是我們期待的長照!」原文:讓80歲臥床阿公拔管、恢復行動能力!林依瑩和伯拉罕團隊,如何以好照顧逆轉失能?
-
2022-07-24 焦點.元氣新聞
環境‧長照‧食安 高齡社會的幸福關鍵字
新冠肺炎襲捲全球,健康不再是「顧好自己」就能維護,決定權在「環境」。台灣正面臨超高齡化社與環境汙染等問題,在地深耕超過38年的台灣房屋,長期關注氣候變遷以及社會趨勢,推動植樹造林、友善農場;因應超高齡化社會需求,開發「亞洲健康智慧園區」。台灣房屋秉持兼顧「環境、長照、食安」三大面向,重新打造幸福三部曲,創造幸福的全新定義。打造富齡新生活,從幸福三部曲開始。「你對幸福的定義是什麼?」台灣房屋集團總裁彭培業表示,幸福並不只是幫助客戶買到一間屬意的房子,或買到一片有增值機會的土地,幸福應該是以更寬廣的格局,善待環境、推動食安、提供高齡者住在舒適的居住空間中,時間堆疊帶來的是各種富有,讓國人能「富齡」也是台灣房屋努力打造幸福的目標,「利他共贏」四個字更是他始終如一的信念。彭培業表示,台灣房仲產業已臻成熟,法令完備,實價登錄制度也提供消費者公開透明資訊。房仲業已不能僅停留在「訊息產業」,需回饋大眾,且ESG也不該只是一句簡單的口號。社會面臨各種變化,包含氣候暖化導致的環境危機、高齡化帶來的老年照顧問題,兩者交會的關鍵字即是「健康」。台灣房屋提出的幸福三部曲,分別為「植樹造林計畫」、「善待員工回饋社會」、「樂齡建築園區」。首部曲▼植樹造林計畫● 都市綠化面積應達整體10%,才能改善都市熱島效應。彭培業表示,首部曲「植樹造林計畫」,初期起心動念是因「2010年國道三號崩塌事故」而起,20餘萬噸的土石崩落在高速公路上,造成三車四人不幸罹難。這起走山意外令人震撼,也讓他萌生「植樹造林」的使命。彭培業發現,依照都市計畫法,都市綠化面積應達到整體的10%,才能有效改善都市熱島效應,以台北市為例,即使有計畫地規畫綠地,如大安森林公園等,整體綠化面積也只占5%。但令他驚訝的是,新加坡綠化面積竟達60%,且做到城市綠化的極致,不僅讓植物攀上垂直牆面、佔據大樓屋頂,並充分實踐了垂直綠化及摩天綠化,因而有「花園城市」美譽。● 啟動十年種樹計畫,累計種植超過一萬五千棵樹。彭培業認為,既然新加坡有辦法做到,台灣一定也可以,企業不能只自顧解決眼前問題,也得提出跨世代的解決方案,他深信「植樹」是最可以維護生態的方法之一,「如果一個人很難達成,就讓企業來做」。因此,台灣房屋於2015年啟動「十年種樹」計畫,於占地25公頃的苗栗大湖林場種植一萬棵樹,多年來細心養護、補種樹苗,每五年還得再疏伐五百棵樹。除了在苗栗大湖,後續更陸續在新北市瑞芳、桃園市中壢、新竹縣關西等開闢林場,累計種植超過一萬五千棵樹,每年可以為台灣減少二千五百公噸的二氧化碳量。同時,台灣房屋在新竹沙湖壢成立一處「漣漪書屋」,創造二手書更大的價值,今年書屋舉辦「綠化森活」植樹活動,一周內發出三千株小樹苗給民眾,盼能在民眾心中投下一顆小石子,形成漣漪,形成良善的循環。二部曲▼善待員工回饋社會● 「解憂隨身聽」服務,分擔員工的煩惱。彭培業表示,房仲業挫折多、壓力大,若員工不健康,企業就無法運轉,台灣房屋不僅在乎他們的身體健康,更在乎他們的心理健康。2021年,台灣房屋推出「解憂隨身聽」服務,當員工出現人際、工作、情感等煩惱,可以透過LINE與心理諮商師諮商,理解自身心理不適,協助找尋改善方法。於台灣房屋的職涯中,提供各式訓練課程,且台灣房屋斥資一億打造「智慧型訓練中心」,結合AI人工智慧實境擴充互動訓練,讓新進員工可以身歷其境,學習檢測屋況或是面對客戶等情境等,強化員工能力。台灣房屋亦是業界中的「幸福企業」,像是疫情期間,全員普篩檢測,給予公衛知識教育訓練、防疫照顧假、疫苗接種假、隔離檢疫給予雙倍薪資,注射一劑新冠疫苗即享有一萬元的注射津貼。同仁即使離職,台灣房屋設有「離職復職服務中心」,免費輔導轉職、法律諮商,若希望復職,也能透過服務中心安排,為業界首創。三部曲▼建立「樂齡建築園區」● 養老之前先養生,整合銀髮族舒適生活所需。彭培業觀察,全球都邁向高齡化時代,長照也成了全球社會的趨勢,但因應戰後嬰兒潮,台灣人老得太快,導致政策福利跟不上老化速度,台灣雖然醫療品質良好,但「不健康餘命」卻長達7.6年。他認為,最好的長照應該是「沒有長照」,養老之前一定要先養生。彭培業表示,有長照需求的民眾,在台灣的選擇有限。台灣雖然有許多護理之家、長照中心,但品質良莠不齊。於是,「亞洲健康智慧園區」在這需求中應運而生,整合土地開發、營造工程、休閒娛樂、醫療護理等產業,打造台灣首座「環境、溫泉、餐飲、醫學、護理」五合一的頂級渡假式莊園。● 離塵不離城,居住環境與大自然共生。從2011年起,彭培業便走訪日本、加拿大、歐美各國,向當地的照護機構取經。他發現,銀髮族真正需要的是「舒適生活」,溫暖日照、新鮮空氣、健康餐飲、智慧醫療,遠比在鬧區裡逛街購物更重要。於是,亞洲健康智慧園區座落於新竹關西,而不是繁華的台北。彭培業表示,關西氣候宜人、陽光充足、空氣品質良好,園區周圍坐擁山巒疊翠,園區闢有頂級純淨的碳酸氫鈉溫泉,住在此處「離塵、不離城」,每天沐浴在森林中,盡情與大自然共生,享受屬於自己的退休時光。彭培業表示,園區除了有飯店等級的居住空間,園區全面綠化,一年四季都有繁花盛開,人均綠地可高達六坪以上,且園區內全時段播放音樂,提供溫暖的溫泉設施,舒緩壓力、活絡筋骨、預防疾病,幫助延緩失智失能。● 注重營養、智慧醫療,過有尊嚴的老後生活。「環境健康,人就會健康。」彭培業如此說。園區未來亦整合資源,將中壢的二十座溫室植栽蔬果,每天由專屬營養師調配時令菜單,提供營養健康的餐點;專業門診提供優質的醫療服務,也有護理團隊負責照顧及復健,讓長者安心養病,享受有尊嚴的老後生活。彭培業表示,「把服務做到極致,就是一種藝術。」他不只是一位房仲業經營者,更是一位充滿善念、幹勁十足的創意家,為客戶服務、為員工著想,更關注社會脈動,期望與環境結下善緣,為下一代創造美好未來。彭培業認為,只要心中懷有追求幸福的信念,你我都能成為一顆顆種子,在台灣這塊土地上傳遞幸福,讓更多人溫暖相愛、共同成長,在永續的道路上攜手前進。
-
2022-07-22 醫聲.癌症防治
免疫療法/年輕癌友陷經濟「三低」困境,免疫療法看得到卻吃不到
「台灣年輕癌友常陷入『低薪資』、『低存款』與『低商業保險』所造成的『三低』,就算有低副作用、療效較好的藥物、也是用不起!」台灣年輕病友協會副理事長劉桓睿表示,在癌症治療領域,藥物不斷推陳出新,但不少新藥、新療法沒納入健保給付,導致許多癌友負擔不起而「看得到、吃不到」,特別是年輕癌友,除了上述三低困境,也常因化療副作用過大而被迫中斷工作,經濟情況更雪上加霜。根據衛福部所公布的108年癌症登記報告,從104年到108年,全國癌症病患的五年存活率為60.6%,不過像食道癌、胃癌等消化道癌症,五年存活率只有三成左右,遠低於平均值,年輕病友除了面對高死亡率威脅,往往更憂心罹癌、治療副作用會影響收入、職涯發展。以轉移性食道癌為例,有些年輕病友因腫瘤吞嚥困難,進食受影響,由於現有藥品稀缺、健保給付藥品的選項比較少,雖有免疫治療藥物可供使用,卻因藥物沒納入健保而無力負擔,只好接受化療,而化療易造成口腔黏膜潰爛,病友吃東西更食不下嚥,甚至頓失工作、收入。另像胃癌或晚期肺癌PD-L1表現量較低,又沒特殊基因突變的年輕病友族群,也常陷入用藥稀缺困境,對未來也是茫然無措。劉桓睿指出,從研究來看,免疫療法的嚴重副作用風險只有化療的20-33%,若讓轉移性食道癌、胃癌與晚期肺癌PD-L1表現量小於50%的病友在接受免疫療法時獲得健保給付的支持,年輕病友便很有機會重回職場,經濟壓力也會大為減輕。立委吳玉琴也認為,對於罹患轉移性食道癌、胃癌與晚期肺癌PD-L1表現量較低,且沒有特殊基因突變的年輕病友,現在若有免疫治療藥物可提供一線生機,卻沒納入健保給付,的確會讓年輕病友較為辛苦,在健保給付上若能保有一些彈性,年輕癌友就能擁有更多生存希望,對於整體社會生產力的提升,也可帶來更大效益。針對年輕癌友團體的訴求,健保署署長李伯璋表示,無論是免疫療法或其他新藥,在治療效果上,都需經過嚴格的科學驗證,由於台灣健保制度為單一保險人制度,因此得以運用健保大數據追蹤藥物實際臨床效果,健保財務運用也更具效益,若數據證明免疫治療、免疫合併療法真可延長病友壽命,在健保給付上,自然就有更多討論、放寬的空間,至於給付門檻的設定,也可進一步討論,只要數據證明新藥對病人有益,而健保財務又可支持,健保署團隊皆樂觀其成。
-
2022-07-21 焦點.元氣新聞
生理假不該只限女性? 他患痔瘡主張「男性也應有生理假」
男女性生理構造不同,女性在職場上擁有生理假,一名Dcard男網友在心情版發文主張「男女都應該有生理假」,並解釋男生在痔瘡上的比例是女生的三倍,男性痔瘡也有生理的痛問題,也會有夢遺腿軟弄髒床鋪的困擾。原PO以自己的經驗表示,過往曾經因工作壓力大,可能因熬夜及飲食習慣影響而引發痔瘡,導致內褲都是血。在發生頻率上,有時月初來、也有月中來,甚至可能連續兩天都來,自己上班時要忍住「生理痛」,結果卻還要繼續加班。他補充,痔瘡跟女生月經有許多相似之處,如:都會流血、屁股都會很痛、一兩個月都會來一次、沒有休息可能會惡化、生理期時都不能進行性行為。並認為,此狀況只有女生可以請生理假相當不公平,因此主張男性也要能請生理假。另有其他男網友也在Dcard回覆文章表示,曾交往過的女朋友有痛經經驗,雖然自己無法體會,但女性生理假真的沒有想像中的好,有些女性生理痛是相當不舒服。他並補充女性生理假的小常識:薪資上跟病假一樣,只有「半薪」,天數也只能請三天,超過的部分會併入病假計算,且不少公司都給一年7天的帶薪病假,生理期直接請病假就可以。底下女網友針對痔瘡男留言回復,「這麽嚴重的痔瘡可能要手術處理掉吧?我子宮又沒辦法隨便拿掉」、「生理假是指每個月都會有的生理期,跟你那種不一樣」、「生理期來又不會屁股痛…你不懂就別亂說」、「你可以請病假啊,又不是每個男生都有痔瘡,但每個女生都會來月經耶」、「你在講笑話嗎?還蠻好笑的欸」。
-
2022-07-14 養生.家庭婚姻
她被婆婆「用親生兒手摑掌」 婚後一年痛批:實在難原諒
婆媳問題困擾不少人,日前有位女網友發文提到,他們夫妻倆住在婆婆的房子,但婆婆常到他們的住處鬧,還抱著五個多月的孩子打原PO一巴掌,讓她很難過。女網友在「匿名公社」發文提到,她才結婚一年多,沒做過大逆不道的事,也未曾違背過婆婆。但婆婆趁抱著原PO兒子的時候,用孩子的小手打原PO一巴掌,她說:「讓我兒子甩親生母親一巴掌,那種感覺很難描述。」並直呼:「我實在很難原諒這樣心靈邪惡的婆婆」。她也坦言,婆婆在原PO先生不在時做這種時,認為她真的很會挑時間。原PO提到,他們住在婆婆名下的房子,沒有和公婆同住,但有時婆婆一個不開心就會到他們的住處嚷嚷著要他們搬走,還說要把房子賣掉,甚至他們還住在裡面就在門口貼出售。公公對此也敢怒不敢言,只曾到婆婆娘家抱怨當初都是公公白手起家。後來公公做主,要他們搬進一棟五樓店面做生意,當時婆婆從美國旅遊回來知道氣炸了,又在門口貼出售,事業也收起來了。後來他們搬到另一處民宅,婆婆又來鬧,再次將出售貼門上。原PO和先生都很無奈,想出去租房子,「可是我帶著寶寶,也無法做什麼,老公薪資又微薄,實在無力搬出去。」她提到,婆家的家境比她娘家好,婚前婆婆也知道,當初婆婆也聽信算命的說他們倆八字很合,要他們趕緊結婚。原PO提到,婆家的人包括她先生都順著婆婆,而婆婆唯一怕的就是原PO媽媽,「因為我媽媽只要一知道我受委屈,她立馬去找她理論」,不過她也怕父母生氣難過,能隱忍就選擇不說。當初是因為原PO寧願出去工作,也不在家裡的事務所上班,才讓婆婆對她這麼不開心。原PO也因此得到憂鬱症,時常需要諮商、吃藥。許多網友為她加油打氣,「先忍耐點,讓時間來為妳存褔氣,褔氣越大時妳就越好,祝褔妳一切越來越好」、「八字很好要兒子趕快娶,但老公薪資微薄到無力搬出去,看來這個八字⋯」、「不要靠她就不用看她臉色了!老公薪水有微薄到租不起嗎?是的話還不如趁早離一離」。
-
2022-07-13 焦點.元氣新聞
「希望女員工學會和生理期相處」她請生理假遭拒!網怒:快檢舉
很多女生都有期經痛的問題,根據《性別工作平等法》第14條,女性受僱者因生理日致工作有困難時,每月可請一天生理假。有位女網友詢問生理假事宜,沒想到人資拒絕給假,並稱「希望女性員工能學會和自己的生理期相處」,還說請生理假會影響年終考績,違法行徑讓她傻眼。原po在Dcard提問「生理假該不該給?」,還貼出與人資的對話截圖。她入職剛滿一年,原本沒有經痛問題,前陣子因為工作壓力太大,導致內分泌嚴重失調,吃了催經藥後,開始出現經痛。原po在公司假卡和薪資條上遍尋不著「生理假」選項,詢問人資後,卻被告知「公司沒有生理假」。原po不死心,繼續追問「生理假不是政府規定的嗎」,人資竟告訴她,政府雖有規定,但工作性質是坐辦公室的,並非勞動一整天,「通常不舒服只有幾小時,可以坐在位子上休息」。人資最後表示「希望女性員工能學會和自己的生理期相處,目前所有女性員工都能克服生理期的不舒服」,也表示如果原po執意請生理假在家,需要往上報,「會影響年終考核」。網友怒了,「我想跟我的生理期和平相處啊!但問題是身體不允許啊我是能怎麼辦?看到這種回答好令人不開心哦」、「笑死,公司才應該學會跟法條好好相處吧」、「「目前公司所有女性員工都能克服生理期的不舒服」這句話好勒索」、「他沒體驗過痛到打滾的感覺,傻眼」、「通常不舒服只有幾個小時?長期經痛患者表示問號,我都會痛好幾天欸,也會攜帶止痛藥去公司 」。不少人也被刁難過,「剛畢業時也以為生理假能請,結果請到第二次就被人資主管約談,跟我說『不舒服是去看醫生不是請假』」、「吃經痛藥撐一下吧,生理假在台灣就是看得到放不到的假啊」、「上次去面試問有沒有生理假,答案卻是生理期是可以預先算好週期的,所以沒有生理假」。有人提建言,「我是HR,真心建議你離職然後檢舉公司,生理假本來就是法定假別,只要有需求都可以,申請也不需要另外再提啥證明」、「你可以改請病假,相安兩無事,不然不爽就去檢舉,但檢舉你也不用做了」、「人資也太誠實了,不都口頭告知,事後不認嗎?怎麼會用打字的」、「我現在的公司也是人資大言不慚的說我們遵守勞基法,但沒有生理假, 不過目前蠻需要一份薪水的,所以打算之後離職一起檢舉」。
-
2022-07-09 退休力.理財準備
如何放大退休金?勞保活愈久領愈多 勞退新制3大撇步
各種退休調查都顯示,勞保與勞退是勞工主要倚靠的重要來源。但是很多人卻搞不清楚勞保與勞退差別,甚至因此錯過放大勞保與勞退最佳方式,極為可惜。事實上,勞保才是活到老領到老,領多少與勞保投保薪資、勞保投保年資有關;勞退則有新制與舊制,能領多少錢,就看累積退休金總額是多少,而且與每月實際薪資有關。勞保與勞退同樣都是勞工的退休金,但勞保是「確定給付制」,勞退則是「確定提撥制」,因為制度設計不同,請領條件與方式也各異,不完全都是高年資最有利。勞保年金 年資薪資是關鍵一般勞工最熟悉的勞保年金為「確定給付制」,請領方式就是一般人知道的,活到老領到老。確定給付制的退休金額,通常與薪資水準、服務年資有關係,因此領多領少,除了與個人投保薪資有關,投保年資更是關鍵。舉例而言,民眾常會看到媒體報導勞保年金王,可以月領4.9萬元,關鍵就是勞保年資,通常投保年資要達到4、50年,才可能月領4萬元以上。原因是勞保投保薪資訂有45800元天花板,勞工每月薪資再高,最高投保薪資只有45800元。但勞保年資就沒有上限規定,那怕投保年資到50年都可以,勞保年資愈多,對增加勞保老年年金金額極有助益。勞退舊制 小心有無效年資勞退制度則是完全不同的設計原則,無論是勞退新制或舊制,都是「確定提撥制」精神。其中勞退舊制是早期傳統制度,由雇主為員工提撥退休金,但員工必須在單一企業工作到符合勞基法規定年資及年齡,才領得到。而且還訂有請領年資上限,如果勞工在同一家企業工作超過30年,超過30年的年資反而不計算退休金。2005年7月上路的勞退新制,就完全是「確定提撥制」的精神,按照勞工退休前雇主及個人提繳多少(再加上基金投資收益分紅),全部在勞工個人退休帳戶,年滿60歲就可以把帳戶的錢領走,雇主及政府都不能保證退休金給付金額,而是勞工只要工作一天,雇主就要提繳一天退休金,但不保證給付標準。勞退新制是每個人可以領到的退休金,取決於個人薪資多寡,因為法令規定雇主必須按月至少提撥員工薪資6%到勞工帳戶,此處的員工薪資,天花板訂在15萬元,高薪族一點都不吃虧。另外,勞工也可以每月相對提撥一定比率薪資到個人帳戶,提撥薪資6%以內可以免計入個人所得,具節稅效果。勞工想要加大自己的退休金,有幾大關鍵要掌握。想要月領 工作就要投勞保勞保部分,因為有最高投保薪資45800元上限,如果想要月領年金,就要謹守有工作就要投勞保原則,有助累積較多勞保投保年資,對墊高退休後月領勞保老年年金金額極有幫助。但如果是要一次請領,由於60歲以前投保年資只有30年可計入給付,年資愈多,未必有助退休金。勞退新制 自提能加速累積若是勞退新制,則有三大撇步。1.勞退新制是靠著工作時,雇主每個月提繳到勞工個人退休帳戶,雇主是提撥至少勞工薪資的6%,如果勞工薪資高,雇主提繳標準就高;至於薪資6%是最低標準,如果遇到佛心的老闆願意提繳高於6%,對勞工累積更多退休金,很有幫助。2.勞退新制另有自提規定,勞工若從年輕就開始相對提繳薪資一定比率到帳戶,也是非常有效,等於是為自己準備兩倍退休金。3.政府每年會將勞退基金投資收益全數分給勞工個人退休帳戶,如果雇主提撥再加上自提,帳戶金額愈大,就可分到更多投資收益。
-
2022-07-01 養生.人生智慧
找工作該怎麼挑產業、挑公司、挑主管?「職場避雷指南」的3大指標,幫你找到合適方向
該怎麼挑產業、挑公司、挑主管?產業需要累積嗎?該怎麼定位?怎麼評估公司文化是否適合自己?主管真的很重要嗎?還是選公司比較關鍵?確定想要發展的職位方向之後,這些就是隨之而來的常見問題。 挑選產業的三種方向:高價值、趨勢、喜歡 盡可能讓自己的職涯經驗可以不斷累積和繼承,是比較理想的狀態。每個不同的職位和產業,都是完全不一樣的世界,在特定領域接觸越多、經營越多,越能知道很多門外漢看不懂的東西,掌握更多內線消息、有價值的情報、整體動態變化,和關鍵人脈。 當然,業務或行銷職位是幾乎每間公司都要有的,你可以說這些公司比較吃軟實力、工作項目和所需技能都大同小異,但耕耘產業比較久的人,才能掌握市場的深度面貌。會知道客戶長什麼樣子、對於產業有更精準的洞察。 以獵頭來說,專業的獵頭招募夥伴,也都會有專精的職位和產業。因為一個人不可能同時懂所有的職位和產業,業界現在的痛點是什麼?需要怎麼樣的人才?關鍵人才到哪邊找?哪些技術在這個領域比較有價值?競爭對手有誰?轉型趨勢是什麼? 這些背景知識都需要大量的接觸和累積。 針對產業定錨,通常會建議評估三種方向: 一、高價值: 簡單來講就是錢比較多。房地產、金融銀行、半導體科技、軟體資訊業等等,都是典型的高價值產業。整體產業賺不賺錢,其實會影響到產業從業者的薪資報酬。 有個朋友跟我提到他的職涯瓶頸:他工作非常努力,工時至少是一般人的兩倍以上,為了協助拓展公司業務還努力參與商會運作,每個月都幫公司帶來數百萬的業績,不過他對於自己的待遇仍然不太滿意。 他的薪水在公司已經是老闆的兩倍,甚至是一般同事的三倍,位於天花板頂端,但距離他的目標、以及投入時間與創造績效的評估,還是感到和理想落差很大,尤其是很難存到買房的頭期款。 深入討論他們公司的經營項目發現,公司比較偏中小企業的行銷外包,公司夥伴很多但都薪資都不高,從商業模式和公司制度來看,都沒有任何可以增值的空間。後來的結論就是轉換產業,以他的努力和實力,一定可以達成他想要的年收目標。 如果要追求收入,鎖定高價值產業就是成功的第一步。 【延伸閱讀:大部分情況下,沒有人真的在乎你...只有本人能決定自己的人生!3觀念打造以你為中心的未來藍圖】二、趨勢: 關於未來產業趨勢,討論的資料也有很多。相比網路上百家爭鳴的碎片化文章,可能只是一家之言,我比較推薦的數據資料是世界經濟論壇(World Economic Forum, WEF)8發表的報告們。 WEF 在《2020 年未來工作趨勢報告》中,提到的未來大幅增加的工作機會包含數據分析、人工智能、大數據、數位行銷、自動化技術、商務發展、數位轉型、資訊安全、軟體開發人員、物聯網等領域。不是現在很夯才提出這些概念,如果有追蹤他們之前發布的報告,2018 年早就已經針對這些領域提出預測了。除了工作趨勢,還有新興科技、未來五年人才技能需求、跨領域專業技能和新興工作集群的描述,是非常優質的資訊來源。 不過,未來趨勢不代表現在就已經技術成熟和市場成熟,也許還沒有來到技術普及的價值轉換點,即使短時間湧入投資熱錢,還是要邊走邊注意。 三、喜歡 : 這點就很好理解了:對於我們熱愛的東西,會更有動力、更有創造力。喜歡什麼主題,就加入那個領域的產業,無論是電競遊戲、地方創生、人力資源…… 如果收入是個考量,可以思考怎麼把喜歡的事情做到賺錢、或是另外開啟斜槓副業、擁有業外收入或學習投資,達成自己的收入目標。 公司文化怎麼觀察?怎麼找到適合自己的主管?基本上公司官網寫的那些東西嘛,參考就好。誰還不會寫個冠冕堂皇的東西來畫大餅呢?當然不是要一竿子打翻整船人,但打高空的描述還是挺多的。 從比較刻板印象的組織分類來看,大公司、大集團子公司、外商在台、中小企業、非營利組織、新創、傳產、政府與學術單位,都有很不同的風格。 1. 大公司:流程制度繁雜嚴謹,專業分工明確,資源很多;大集團子公司即使看起來規模不大、員工不多,但背後有靠山,所以通常也有很多資源和機會。 2. 外商公司:要評估這間外商對台的策略,只是一個銷售據點,還是設有研發和管理等高階決策層級,完全影響到我們入職之後的發展和天花板。不同民族的排外意識也時常會發生在這樣的場景當中。 3. 中小企業:是台灣最常見的公司體制,詳細了解創辦人的背景、過去營運資料,會有助於預測公司發展。隨著老闆不同,每間氛圍都差異很大。 4. 非營利組織:是很多助人工作者考慮的機構,通常和教育產業一樣,成員組成比較有助人理想和性格,但也不絕對如此。由於這類機構的競爭力道不強、比較沒有殘酷資遣的業界規則,還是有些資深但無心於此的奇妙員工。 5. 新創公司:喜歡創新變化和創造影響力的朋友會考慮新創,公司的主題充滿激情和理想,有很多事情可以發生、也有會隨之升遷。新創沒有太多背景資料,主要都是從共同創辦人的組成和背景資歷推斷公司發展,要關注成員的潛力而不只是公司現況。 6. 傳產、政府與學術單位:通常歷史悠久,工作環境中會有非常多資深前輩,整體的價值觀落差導致有些人比較難適應。多數組織需要創新和轉型,但因為成員組成緣故,理想和現實有些差距。 【延伸閱讀:如果你不知道要去哪,那每一條路都可以!借鏡人生領域的三個Role Model,拼湊自己的未來藍圖 】除了大方向,接下來幾個細部重點: 1. 溝通風格:團隊的溝通簡單直接、願意真實面對問題,還是委婉間接充滿弦外之音、迴避衝突? 2. 團隊氛圍:公事公辦、任務導向,大家都是工具人?還是關係導向、彼此也是會互相關心的朋友? 3. 權力距離:階級森嚴、命令鍊很長、無法直接對上溝通、總是 Top-down 發布指令,還是扁平彈性、事先討論共識,有順暢的相互溝通? 4. 工作模式:快節奏還是慢節奏?流程嚴謹規劃還是隨心所欲產出?責任制還是準時下班? 5. 領導風格:信任授權還是緊迫盯人?公司秉持 X 理論(性惡)還是 Y 理論(性善)進行管理? 比起刻板印象的組織分類,上述五點的具體差異更加重要。 我們每天工作和生活的場所就是自己的部門夥伴,主管領導和做事的風格就是我們對公司的印象、同事互動關係就是我們對組織文化的感受。雖然大家都以為自己在挑公司,但最終我們其實是在挑團隊。同一家公司裡面的不同部門、不同團隊,有的天堂、有的地獄。 我個人比較偏好的環境是溝通簡單直接、團隊關係導向、扁平彈性、快節奏、流程嚴謹規劃和信任授權。至於責任制或準時下班,要看工作量以及個人是否喜歡。 在一個合作項目中,曾經遇到一位空降負責人,專業能力實在不行、又很強勢什麼都想管,嚴重到每次看到本人都很想嗆他。這樣下去對自己心血管壓力實在太大、傷神又傷身,共事沒多久就果斷離開,小命要緊。 用這些具體項目評估適合自己的主管風格,也才會找到適合自己工作的環境。 ※本文摘自時報出版《主人思維:自我覺醒世代必讀,用職涯心理學打造以你為中心的未來藍圖》
-
2022-06-29 新冠肺炎.防疫懶人包
確診請特休不能申請補償?疫苗險只針對不良作用給付?統整容易忽略漏領的防疫補償金
新冠肺炎確診的人愈來愈多,全台目前每天仍有數萬人確診。確診者、隔離者,各有不同的防疫補償金及防疫險、疫苗險的保險金可領,但規定也各異,例如確診者不能領防疫補償金,但可以申請勞保傷病給付;有些疫苗險有針對施打疫苗後突破性感染給付…。《元氣網》整理主要四種補償金的申領要點,大家可要看清楚規定,別讓自己的權益睡著了。防疫補償金防疫補償是針對限制人身自由的補償措施,只有「受波及」而被隔離的人才可申請,自主防疫、自主健康管理,皆不可申請防疫補償;而確診者隔離治療,還有確診者在家裡居家照護,都不可申請。分為分為本人被匡列隔離的防疫補償金與照顧者防疫補償。重點1:有收到居家隔離通知書者,不管是紙本或電子。重點2:隔離期間未領有薪水重點3:未違反隔離規定(無年齡限制、不論原本有沒有工作)【延伸資訊】>>確診居隔就能領每日1000元防疫補償金?四張圖說明申請資格、請領方法總整理勞保傷病給付勞動部自5/5起即已放寬,確診者不論是收治在醫院、加強版集中檢疫所/防疫旅館或進行居家照護期間,如不能工作,以致未能取得原有薪資者,自不能工作之第4日起,皆可依勞工保險條例相關規定請領傷病給付。而勞保傷病給付分二種,即普通傷病給付及職業傷病給付。重點1:確診者才能申請。居家隔離、居家檢疫不能申請。重點2:給付自不能工作之第4日起算。重點3:根據《傷病給付Q&A》第8問,只要是「未取得原有薪資」即可請領。如請「特別休假」、「加班補休」、「彈性假」、「輪休假」或「排休」等,亦屬損失原有薪資性質,得依規定請領傷病給付。這是大家比較容易忽略及搞不清楚的,請務必注意。重點4:根據《傷病給付Q&A》第11問,正在領失業補助津貼的確診者,基於社會保險不重複保障原則,二者不得同時請領勞保傷病給付金。【延伸閱讀】>>勞保確診COVID-19申請居家照護期間傷病給付Q&A防疫險防疫險則依所購買的各家保險公司規定,主要針對確診的給付,及住院日額給付等。但有的是確診者本人才可領,有的是連一起隔離但沒確診的家人也可以領。本人的部份也有分確診才可領,或隔離也可領。疫苗險疫苗險主要針對保戶施打COVID-19疫苗後出現不良反應或不良事件,給予醫療補償或喪葬費用保險金。但也有部分疫苗險針對施打疫苗後突破性感染給予給付,有買疫苗險的人,可詳細看一下條款以申請理賠。如果你漏了以上哪項補償金,也不用緊張,這些補償金申請的時效都很長,勞保傷病給付5年內、防疫補償金2年內,都可申請。僅防疫險及疫苗險則依各保險公司規定為準。
-
2022-06-22 養生.人生智慧
三十而立還是低薪?專家教你如何跳脫瓶頸,將月薪轉為年薪躍上高薪一族!
二十三、四歲左右脫離學生身分,距離「三十而立」的分水嶺,也只剩六年時間,若要在六年內要如傳統觀念「娶妻生子、成家立業、買房買車」,沒有幾個人做得到。主計處公布,最低的基本工資為二萬四千元,而大學生均薪資在二萬八至二萬九、碩士生約三萬二起跳計薪。如果以這數字來明確計算,多數人在三十歲前根本無法娶妻生子,連交往都要煩惱約會支出;更別說買房,許多在異地工作打拚的北漂族,連租個像樣的雅房好好度日都有困難。別說買車,休閒娛樂、存錢投資,也都只是癡人說夢的傳說。 在這種社會環境下,年輕人對於未來欠缺把握,薪水沒有漲幅,物價越來越富,而疫情也引發了職場大洗牌,失業率再創新高,工作模式被迫改變,也讓許多企業公司不願再找人,遇缺不補。當市場環境不理想、薪水無法提高的情況下,請先找出自我價值,尋求開啟副業的機會,就有可能開發額外收入。當然,你也得預先評估主要收入的正職工作是否有機會翻牌,拉高薪酬數字。未雨綢繆,為自己低薪轉高薪、月薪轉年薪。如果有困難,你就要評估自己是否選錯工作,薪酬多年未有動靜,背後原因很可能是以下幾個原因。 你提不出具體績效的實際數字 正常營運體制的公司都會評估每位員工的產值,以數字具體評估核心能力、績效及貢獻度。若你只是一般行政或總務部門,在企業的眼中,是門檻不高,取代性卻很高的員工。所以,即便是例行性行政工作,若不思考如何做得比別人好,加薪這件事勢必與你沾不上邊。然而,當你看著公司業務同仁,底薪、獎金,時間自由不進辦公室,薪酬高得嚇人,這是為什麼?說到地你得先認清一件事實,「業績就是公司營收的根本!」多數公司都會討好業務,甚至業務說了算,底薪配上獎金,是讓公司老闆最直接知道賺錢數字、公司產品在市場買單程度,畢竟是公司收入進帳的窗口,有數字比空談想法更實際許多。想調整薪資,無庸置疑必須以數字及表格化作為具體績效探討,公司才會認帳買單。 【延伸閱讀:我們不必是朋友!職場上與同事主管保持「社交距離」關係才會走得遠】一份工作時間待太久,欠缺漂亮履歷,沒有薪酬籌碼 二十三歲離開校園後的六年,可能很難達到「三十而立」翻身薪資。若額外加上三年的「三十三歲而立」,這「黃金十年」的曲線成長就尤其重要。三十三之前,最好有三至四份工作的履歷,最後一份工作能擔任管理職為佳。三十歲前的第一份工作作為初步的職場學習,第二份工作為探索興趣及意義,第三份工作重視熟練地專業發揮。當工作要到「順手」往往要第二份工作才有感,每份工作至少兩至三年,就稱得上是一份體面又完整的履歷,面試官更能認定你的穩定度,否則也只會對你的履歷抱持懷疑,而避免雇用穩定性低的員工。在第四份工作,年紀大致是 三十二、三歲左右,你也已明白談判技巧,瞭解自身優勢如何應對薪酬,工作的選擇上也不再心猿意馬,明白如何盡快適應工作環境,這時,你的重心就是將月薪轉為年薪,讓自己躍上高薪一族。更換工作並不是壞事,換多、換少都不好,建議三十三歲左右已有四份工作經歷,在薪酬的談判上擁有較佳的斡旋勝算。 是否有無力承擔「三高」:高難度、高壓力、高風險 許多人在同產業、同圈子的單位跳來跳去,薪資水準已到達天花板。建築師、醫師、機師等「師」字輩職業的起薪當然高,專業門檻及技術獨到,一般人難以競爭。可想而知,科技大廠、航空、藥廠肯提供居高不下的年薪及福利,你也得拿出令人驚豔的學經歷及語言專才,他們要極專業與具備額外所長的人才。另外,職務上承擔的職責任、風險及管理範圍,也會影響到薪資水準。大致上,管理職責越大,對公司及部門的影響也越高,而薪資也往往高於一般基層人員。許多高階主管及核心幹部總有睡眠問題及高血壓,甚至在健康上亮起紅燈。想拿高薪,不僅得要有專業上的本事,也有健康上的能耐。換個角度看,當你羨 慕高薪專業人士、欽羨哪個人的漂亮職銜時,現在的你可能還未負擔太多的沉重壓力,生活也算得上平穩安逸,但當然也就反映在薪酬上,或許就得減去一些期待。每個選項都有價值,有得有失。 【延伸閱讀:職場上被衝康...嫉妒是永遠的導火線!當心辦公室裡的背刺雙面人】是你無法跟著市場轉型,注定當低工時者 機會及資本,就在人潮聚集之處。過去找工作要找大型企業、最好有股票上市、資本額上億,也看得出職務上的未來發展。然而,時運不一樣了,尤其是疫情後的職場時代,你得認清自己是否有本事順應市場,如今線上趨勢所需要的「數位行銷」、「網絡運營」專業是否到位,也請一一盤點自己是否備妥這些跨領域的整合能力。善用過往的工作專業,將個人創意結合線上商業模式,早已是迎接下一個職涯世代的新趨勢。 有許多傳統產業、家族企業或老品牌,流於型式及安穩的工作模式及企業文化,一般員工只有科技的基本能力,卻做不到社群營運、物流串接銷售、數位網路的商業模式。所以,在這波疫情下,許多來不及優化營運的企業瞬間便被淘汰,而許多工作者慢了他人一大截,被淘汰之際才意識到要進修並精進其他技能,也為時已晚。只在自己的職位上拚命刷忠誠度,幫老闆實現夢想,在這個時代絕對不夠。 起風之後,有學習心態的人逆風上揚,其他人則被風吹走。未來消費者要往何處走,求職者的工作就該往哪裡去,這也是錢財流動的方向,也是後三十定位的潛規則,想要讓薪資提高,你得好好為自身的職場體質打通任督二脈,不被低薪綑綁一輩子。 ※本文摘自時報出版《刪拾就定位,每走一步都珍貴》
-
2022-06-14 焦點.元氣新聞
住院看護納健保 81%民眾願多付保費
國人住院時,76%都由家人陪病照顧,以輪流照顧居多,只有不到四分之一請得起平均日薪2200元以上的住院看護。最新一份調查顯示,疫情期間找看護難度上升逾三成,照顧責任更集中單一家屬,八成照顧者工作大受影響,逾九成民眾希望住院看護納入健保,81%願為此多付健保費。家庭照顧者關懷總會秘書長陳景寧指出,疫情前五成受訪者已覺得看護難找,疫情後增加到66%。疫情後陪病人數有限,單一家人陪病比率從43%上升到56%,61.7%得請假、26.7%減少工時或換工、4.6%離職、3.5%留職停薪,才能照顧家人。若要請看護,以主計處2021年公布的平均薪資55000元換算,國人平均日薪才2500元,每天平均2211元的住院看護費,讓需要顧老又顧小的「三明治世代」壓力沉重。老人福利推動聯盟主任蔡文玲表示,隨老年人口快速成長, 雙薪家庭照顧人力不足,加劇老老照顧或獨居長者無人顧的狀況。衛福部照護司去年九月曾提出「住院整合照護計畫」,預計用三年逐步編足158.7億元預算,可涵蓋所有醫院,將住院看護全面納入健保。計畫規定醫院需提供一對多的日夜班專業看護,由健保出750元,使用者每天僅需自行負擔約900元。中正大學社會福利所教授鄭清霞表示,國人每年住院約353.3萬件,平均住院9.29天,以坊間每天約2400元聘僱看護費推估,每年住院看護支出高達787億元。 若健保能以「社會保險」的精神,由全民共同分擔風險,雇主跟勞工都更有保障。「改革不能再等!」家總理事長、中山醫學大學醫學系副教授郭慈安表示,近來疫情專責病房給照服員的每日補助高達5000元,必對未來看護喊價造成影響。建議衛福部今年積極溝通並通過「住院整合照護計畫」,及早協助醫院全面布建。
-
2022-06-13 焦點.元氣新聞
平均日薪付完住院看護剩300元!民團籲納健保部分負擔
當家人住院,76%都是由家人陪病照顧,以輪流居多,只有不到四分之一請得起平均日薪2200元以上的住院看護。最新一份1782人的調查顯示,疫情期間不但找看護難度上升逾3成,照顧責任也更集中於單一家屬,近8成工作受影響。逾9成民眾希望住院看護納入健保,由醫院負責訓練,逾半數每月願意為此多付100元以上的健保費,多個民間團體今召開記者會呼籲健保會趕快通過、全面上路,「民眾等不了!」家庭照顧者關懷總會秘書長陳景寧指出,調查發現,疫情前約5成受訪者覺得看護很難找,疫情後增加到65.7%。疫情前42.9%採家人輪流顧,僅29.9%一位家人顧,疫情後因陪病人數限制,一位家人照顧比例上升到56%。近三分之二照顧者原本有工作,因此需要請假(61.7%)、減少工時或換工作(26.7%),甚至離職(4.6%)或留職停薪(3.5%)。少數請得起看護的民眾當中,高達98%對於每天平均2211元的費用備感壓力,又以40歲以上,需要顧老又顧小的「三明治世代」最沈重,高達66%經濟壓力非常高。畢竟,以主計處2021年公布的平均薪資55,000元計算,國人平均日薪也才2500元。中正大學社會福利所教授鄭清霞表示,國人每年住院約353.3萬件,平均住院9.29天,以坊間每天約2400元聘僱看護費推估,每年住院看護支出高達787億元。衛生福利部照護司去年9月曾於健保會提出「建立住院整合照護計畫」,預計用三年時間編足158.7億元預算,將住院看護全面納入健保,但很遺憾並未通過。根據照護司計畫,台灣5.8萬張急性病床,如果由醫院培訓並提供白班、夜班兩班看護,人力比約為1比2到4、1比6到8,每人每天由健保給付750點,其餘由使用者負擔,就能大幅減輕民眾負擔,也能有制度地培訓並管理照顧服務員,預估編列158.7億元即可涵蓋所有醫院。「民眾自掏腰包787億元的事,健保只要用158.7億元就能做得更好!」鄭清霞強調,勞工因住院照顧需求而請假,不但不利職涯發展,企業經營也面臨不確定性。若健保能以「社會保險」的精神,由全民共同分擔風險,雇主跟勞工都更有保障,而且158.7 億元換算下來,每人每天才增加 1.87 元保費。家總理事長、中山醫學大學醫學系副教授郭慈安表示,近來疫情專責病房給照服員的每日補助已喊到5000元,一定會對未來看護喊價造成影響。「改革不能再等!」,她建議衛福部今年及早溝通俾通過「住院整合照護計畫」,及早協助醫院全面布建。台北市產業總工會邱奕淦理事長表示,月薪4萬1000元以下的勞工就佔全體勞工的一半,月薪只夠請得起半個月看護,遑論更低薪的底層勞工。與其「一人住院、拖垮全家」多數會員可以接受每月增加50到100元健保費,但希望調漲的健保費一定要落實在增聘人力、支付訓練,提升基層護理人員及照服員的勞動條件,以免最後沒人要做從事照顧工作。
-
2022-06-13 焦點.元氣新聞
護佐薪資、人力不足 新制2難題
「住院整合照護計畫」即將於下半年擴大試辦,已經參加二年多「照顧共聘試辦計畫」的新光醫院表示,新制能否順利上路,關鍵在於護佐薪資待遇,希望健保可提高給付;人力業者則樂觀其成,但擔心看護人力不足,成為最大阻礙。新光醫院總務部課長徐妤姍說,衛福部二○二○年六月起要求各醫院進行「照顧共聘試辦計畫」,並列入醫院評鑑,新光醫院由神經科、護理部、總務部、照服中心合作,以服務中風患者為主,一名照服員照顧兩名患者,在護理人員指導下執行餵藥等照護項目。徐妤姍說,照服員收費必須取得平衡點,目前坊間一名廿四小時照服員平均收費二千五百元,新光則是家屬自費一千五百元,其餘由醫院補貼,直到患者出院為止,但醫院賠錢照護病人。「住院整合試辦計畫」將由健保支付每天點值七五○點,希望健保署提高給付,藉此降低病人家屬及醫院負擔。提供看護照顧服務的皖美實業公司副總李金祥說,疫情期間,許多人無法進入醫院照顧患者,加上不少看護不願進入醫院,確實人力供需不平衡。「住院整合試辦計畫」立意良佳,但最大阻礙就是人力哪來?政府應提供誘因,讓更多照服員願意參與計畫。疫情嚴峻,指揮中心高薪聘照服員到專責病房照顧中重症患者,一天三班、每班八小時,照顧六名患者,每日津貼為五千元,相較下,「住院整合照護計畫」誘因不足。衛福部護理及健康照護司蔡淑鳳說,指揮中心單日五千元高薪聘用照服員,這是因應疫情暫時性的照顧需求,待疫情趨緩,確診病人逐漸減少,醫院專責病床開設比率回歸正常,照服人力就會退場。
-
2022-06-13 焦點.元氣新聞
獨/看護人力不足 住院整合照護計畫最大隱憂
衛福部護理及健康照護司下半年試辦「住院整合照護計畫」,由醫院統籌安排住院患者照顧人力,聘請護理佐理員照顧住院患者。對此,已實施2年多照顧共聘試辦計畫的新光醫院表示,新制上路順利與否仍與護佐薪資待遇密切相關,希望健保可以多加給付;人力業者對新制上路樂觀其成,但看護人力不足恐成最大阻礙。新光醫院總務部課長徐妤姍說,衛福部2020年6月起要求各醫院進行照顧共聘試辦計畫,並列入醫院評鑑,該院由神經科、護理部、總務部、照服中心合作,目前選定神經科的中風患者等,安排一名照服員照顧兩名患者,在護理人員指導下進行餵藥等照護項目。至於收費,家屬希望照顧費用少一些,而照服員則希望費用高一點。徐妤姍表示,照服員收費必須取得平衡點,目前坊間一名24小時照服員平均收費為2500元,該院收費方式為家屬自費1500元左右,其餘由醫院補貼,照顧到患者出院為止,但如此一來,醫院必須賠錢照護病人。「住院整合試辦計畫」將由健保支付每天點值750點,徐妤姍說,希望健保署給付提高,可降低病人家屬及醫院負擔。至於患者照顧時間分配,在收案時就會評估,原則上會把兩名病情、治療時程相似的患者配對,讓照護時間較為平均。自2020年6月起,新光已服務20名患者,但疫情嚴峻時,受限於醫院管制嚴格,若未完整接種疫苗,進入醫院必須先快篩取得陰性證明,許多照服員不願意一直採檢,加上染疫不願意到醫院服務,造成人力短缺,有時必須暫停收案。提供看護照顧服務的皖美實業公司副總李金祥說,疫情期間,許多人無法進入醫院照顧患者,加上看護不願進入醫院,確實人力供需不平衡。他認為住院整合試辦計畫立意良佳,但最大阻礙就是人力哪裡來? 李金祥也說,部分家屬想加入試辦計畫,但看護人力將會是很大的問題,如果又分為兩班制或三班制,人力更缺,屆時找不到人恐引起民眾反彈,增加看護人力是衛福部當務之急,政府應提供誘因,讓更多人參與。 目前新冠疫情嚴峻,指揮中心規畫照服員進入專責病房照顧中、重症患者,一天3班、每班8小時,照顧6名患者,津貼為5000元。衛福部護理及健康照護司蔡淑鳳說,「住院整合照顧計畫」照服員服務於一般急性病房,與專責病房不同,兩邊人力確實可能互相流動,但已考量平衡性,盡量降低人力互相影響。蔡淑鳳說,依各家醫院開設的專責病床數不同,照服人力需求也有所不同,這是因應疫情暫時性的照顧需求,疫情趨緩或渡過高原期後,確診病人逐漸減少,醫院專責病床開設比例回歸正常,醫護人員壓力減輕後,照服人力就會退場。
-
2022-06-08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二次確診再領勞保傷病給付?勞保局:可以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日前指出,目前國內已有1212人二次確診,「無敵星星」看似失效。對於二次確診者能否請領勞保傷病給付,勞保局表示,只要是經醫師診斷,而且是不同時間確診,符合請領資格者都可以再請領傷病給付。為彌補因確診收治於醫院、集中檢疫所、防疫旅館或居家照護期間不能工作所造成的薪資短少,確診者從第四天起算,可向勞保局請領勞保傷病給付,以事故前6個月平均投保薪資的5成計算,從第四天起給付到出院、結束居家照護為止。由於近日陸續有民眾二次確診,勞保局表示,只要是不同時間點,而且是經醫師判定為確診,就可以再請領傷病給付,目前尚無二次確診者來申請。
-
2022-06-06 新聞.長期照護
解開照顧枷鎖回響/月付10萬找嘸看護 「老顧老」增多
疫情期間全國看護大缺工,不管是居家照護或醫院病房看護均相當搶手,有時即使加錢也難找到好幫手。由於找不到看護員,「老人照顧老人」的悲慘場景愈來愈多。五十多歲黃小姐表示,家中長者失能失智,最近想請外籍看護,不料前端手續費用三級跳,原本僅六、七萬,現漲至十二萬,移工上工後第一個月,至少得付十五萬元。黃小姐說,人力仲介公司說法為「外籍看護入境台灣後,必須在檢疫旅館隔離七天,外加自主健康管理七天」,期間所有住宿、伙食費用,均需由雇主支付。聘用外傭費用水漲船高,七十幾歲陳媽媽心有戚戚焉,她表示,上月是穆斯林的齋戒月,這是伊斯蘭教徒的新年,自家印尼外傭也請假,回到家鄉過節,沒想到回台之路困難重重,必須在防疫旅館待滿七天,另外還要七天自主健康管理。 陳媽媽不解的說,外傭在台灣已打滿三劑疫苗,這次入境前也持有當地PCR陰性報告,想不通邊境管制為何還如此嚴格,等於外傭搭機入境後須兩周後才能開始工作。這段時間,她照料已失智失能多年的另一半,但先生體重七十多公斤,光是從床上挪到輪椅,對她來說,就是一件大工程,才幾天就讓她腰傷宿疾復發,苦不堪言。原本還可申請照服員,以時薪方式居家照護,幫忙洗澡,但最近不少照服員染疫,人數不足,申請好久,好不容易才到府服務,但先生失智,意識不清,出手打人,遭長照中心列入拒絕往來戶,讓她求助無門。 至於生病住院,想找全天候看護,費用更暴增,外籍看護至少四萬元起跳,如果想找本國籍看護,一個月花上六、七萬可能還找不到人,部分醫院一般專科病房甚至喊到月薪十萬。如果為新冠肺炎確診者處境更悲戚,南部一家地區醫院表示,專責病房滿床,但幾乎沒有看護工願意照顧確診者,而家人也擔心入院陪病,可能被感染,以致醫護人員工作量暴增,除打針送藥、抽痰等原有醫療照護,還得幫年老患者餵飯、洗澡、翻身。為此,新北市亞東醫院最近高薪招募專責病房人員,一日工時十二小時,薪資七千五百元,時薪高達六二五元,資格卻異常寬鬆,六十五歲以下,曾確診、已解隔者,施打三劑疫苗,最意外的是「無需有醫護背景」。 指揮中心也看到專責病房缺工困境,決定以高薪募集專責病房照護輔佐員,每班八小時,單日薪資五千元,換算時薪也是六二五元,為目前最低時薪一六八元的三點七倍。台北一家區域醫院護理長表示,政府祭出高薪,對於確診者及家屬來說,當然是一件好事,但對於因其他疾病住院的患者來說,卻更無助,不少看護轉至專責病房工作,人力更為短缺,家屬只能請假至醫院陪病。▌延伸推薦:他們是一群不一樣的殺人犯。不是天生心狠手辣,或者作奸犯科的惡徒;相反地,他們從無前科,可能是家中最有責任感的那個人,照料因病倒下的至親。「照顧殺人」數位專題報導1:看見照顧殺人「照顧殺人」數位專題報導2:解開長照枷鎖【照顧殺人】系列完整報導及後續迴響請見願景工程基金會官網
-
2022-05-21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國民黨:Omicron新變異株有突破性感染 曾染疫恐再感染
國民黨智庫今舉辦「520蔡政府施政總檢討-超前部署的防疫政策在哪裡?」記者會,永續發展組召集人陳宜民指出,端午連假可能造成的群聚,建議政府應盡早因應。且目前Omicron變異株BA2.12.1取代BA1及BA2,新變異株會有突破性感染,讓曾染疫民眾再次感染,「這個病毒很聰明,千萬不要以身試病毒」。面對快篩之亂,陳宜民批評,蔡政府一開始就反對做快篩,因此快篩產業在台灣一直沒有好去發展,等到真正需要的時候無法擴展開來。而針對兒童是否要施打疫苗,陳宜民說,指揮中心都不肯對家長說明,讓家長非常擔心副作用。不過根據研究發現,兒童施打疫苗有助預防兒童多重器官發炎的發生,可以降低腦部細胞被病毒侵襲的可能性。金傳春也說, Omicron並不適合透過自然感染來提高免疫抗體,要先打疫苗比較適當。針對目前孕婦和胎幼兒是免疫最脆弱族群無安全藥可用,陳宜民建議政府相關單位宜備妥Omicron的高效價抗體血漿,以維護民眾權益。台北市議員徐巧芯指出,目前居隔通知書的發放還是太慢了,快篩取代PCR,很重要的是取得居隔通知書,之後方能透過視訊醫療取得相關藥物,然而,該系統有問題,行政院長蘇貞昌院長說要找政委唐鳳協助,但是迄今還是沒有解決。中華民國防疫學會理事長王任賢說,蔡政府未能將大量篩查列入簡易業務,讓台灣的邊境處於長期封鎖,入境就算沒感染,也要拖兩個禮拜才能出關。蔡政府以魚死網破的心態進行檢篩計劃,就是要用完紓困基金,這是慢慢把國力消滅掉,以對廠商、自己人服務為目的。台灣護師醫療產業工會理事長陳玉鳳指出,相較不斷攀高的確診者,後勤補給的防護裝備卻明顯跟不上,疫情邁入第3年還缺防護物資、快篩,有超前部署嗎?更別說保護好病患不受感染。陳玉鳳呼籲應提供護理人員隔離住所、落實三班制、落實防疫津貼及提高薪資,讓護理人員沒有後顧之憂。台大公衛學院教授金傳春表示,指揮中心把太多時間在召開記者會,但是在多次防疫爆炸的時期卻沒有做即時的政策調整。而且食藥署缺乏流行病學的觀念,重症跟死亡病例一直增加,但是政府卻不讓國產疫苗在這個時機做第三期實驗,如果再慢,台灣可能就會打輸這場仗。金傳春說,指揮中心對於現在的病毒並不了解,台灣可能不是以BA.1為主,可能是BA.2或BA2.3,南非目前正在流行的是BA.4跟BA.5,顯示未來邊境管制還是很重要,指揮中心卻從未公布這些重要訊息,她建議指揮中心要從流行病學的角度切入,才能真正掌握疫情的未來變化。
-
2022-05-17 新冠肺炎.防疫懶人包
0+7居隔新制,防疫補償金及防疫保單還有得領嗎?一件事是關鍵
因應疫情快速變化,指揮中心不斷滾動俢正居家隔離政策。從一開始和確診者有所接觸,不管密不密切都要隔離,後來密切接觸者範圍也愈縮愈小,到4四月中下旬為「10(居家隔離)+7(自主管理)」,4月26日宣布「3(居家隔離)+4(自主管理)」,再到目前最新的「0(得免居隔)+7(天自主防疫)」,這除了關乎是否得足不出戶,更關乎保險理賠及防疫補償金的申請。指揮中心宣布5/17日零時起實施「三劑快篩陰性免隔」居家隔離新措施,擴及適用一般民眾。新制內容對象包括:.針對確診個案同住家人,讓施打三劑疫苗者得免進行居家隔離措施,改為進行7天自主防疫,簡稱為「0(得免居隔)+7(自主防疫)」。.未完成3劑疫苗接種者及只打兩劑的國高中生,仍維持「3天居家隔離+4天自主防疫」。0+7、3+4,可以自己選擇嗎?許多民眾最大的疑問是,那0+7、3+4,是可以自己選擇的嗎?指揮中心指出,「確診個案自主回報疫調系統」新選項「已完成COVID-19疫苗追加劑且採自主防疫」,確診者可自行勾選。.確診者填寫密切接觸同住家人時,如勾選該選項「已完成COVID-19疫苗追加劑且採自主防疫(勾選此項目將採自主防疫,不開立居家隔離通知書)」,同住家人將被系統自動列為7天自主防疫對象,不會開立及收到居家隔離通知書。.若同住家人如果是已接種追加劑但仍想要採居家隔離「3+4」者,確診者則不要勾選該欄位即可。【延伸閱讀】>>隔離天數可自選? 打完疫苗仍可選「3+4」Q:隔離新制會開居家隔離通知書嗎?A:3+4者仍會開立居家隔離通知書、0+7則不會收到了。Q:防疫補償金還可領嗎?A:防疫補償金申請規定仍沒有改變,是針對限制人身自由的補償措施,基本上仍以有收到居家個別隔離通知書者可申請;自主防疫、自主健康管理、預防性停課,皆不可申請防疫補償。詳細資格如下述:●本人需符合資格:1.接獲個案接觸者居家個別隔離通知書2.隔離期間未領有薪水3.未違反隔離規定(無年齡限制、不論原本有沒有工作)●照顧者防疫補償需符合的資格:1.照顧生活無法自理之受匡列隔離對象2.受照顧者接獲個案接觸者居家個別隔離通知書3.受照顧者未違反隔離規定4.照顧者需原有工作,為照顧而向公司請假或自營作業無法工作而未領有薪資(受照顧者若是學生,需生活無法自理,有年齡限制,如未滿12歲或就讀國小,就讀國中、高中、五專前三年之身心障礙者)【延伸閱讀】>>確診居隔就能領每日1000元防疫補償金?四張圖說明申請資格、請領方法總整理Q:防疫險還可理賠嗎A:.新制的「0+7」:並非是隔離處置,而是自主防疫,在此前提下民眾無法拿到隔離通知書,因此屬於「0+7」新制的民眾,保險公司不予理賠。.新制的「3+4」:由於這類對象確實有三天的居家隔離事實,亦會收到隔離通知書,因此仍會啟動理賠機制。【延伸閱讀】>>居隔0+7 產險理賠減壓【註】以上為多數適用情況,防疫保單確切理賠與否及細節,仍依各保險公司規定而有不同。
-
2022-05-14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勞工快篩才能上班 勞動部:雇主應負擔費用
近日疫情嚴峻,許多企業防疫措施升級,要求員工必須提出快篩陰性證明,才能上工或進入辦公室,快篩費用該由誰負擔,也因而衍生爭議。勞動部過去皆表示,若企業營運所需,快篩費用「宜」由雇主負擔,今發新聞稿改口「應」由雇主負擔。但勞動部官員坦言,仍不具強制性,但若因此產生薪資等爭議,損及權益,勞工可向地方主管機關申訴。勞動部長許銘春月初受訪才重申,若雇主希望勞工縮短居家隔離時程,儘早回來上班,額外需要的快篩或快篩費用「宜」由雇主提供,遭勞團批評在勞資關係不對等的情況下,最後可能變勞工埋單,更可能因為買不到快篩劑無法上班,被記曠職。勞動部今表示,近日疫情急速升溫,各地勞工局處接獲勞工陳情雇主要求上班前需快篩,對此,勞動部進一步表示,如非疫情指揮中心要求「必須」進行快篩檢驗的對象,例如未施打三劑疫苗的醫護人員、幼兒園及補習班教師等,雇主不得強迫勞工進行快篩,也不得因勞工未予配合而拒絕其提供勞務。勞動部強調,假設雇主基於自身營運需求,徵得勞工同意進行快篩,其費用應由雇主負擔,並建議雇主可考量改採居家辦公、分流辦公或其他人力調整等模式因應,兼顧勞資雙方權益,事業單位也應參考「企業因應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COVID-19)疫情持續營運指引」及職場安全衛生相關指引,採行防疫措施。勞動部說,勞資雙方如因疫情衍生出差或薪資爭議,可洽當地勞工行政主管機關(直轄市、縣(市)政府勞工局(處)或社會局(處))協處。
-
2022-05-09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申請沒附班表 居隔7天拿3天補償金
國內疫情嚴峻,不少民眾遭匡列居隔無法上班,依規定可申請每日1千元的防疫補償金,不過新北康姓市民投訴春節居隔7天,申請後卻只獲3天補償金,原因卻是沒檢附輪值班表,但申請系統並未要求檢附班表,他質疑遭刁難。新北社會局長張錦麗說,只要公司有開立未支薪證明,補償金就一定會補給民眾。救助科長石玉麗表示,公所要求檢附班表,是為釐清遇假日是否需扣除給薪日,本月5日民眾提供請假單及薪資明細證明,已重新計算,近日將補撥付4千元。康姓市民說,1月27日遭衛生局匡列居隔7天,雖然隔離期間是農曆春節假期,但依班表仍需出勤,因此隔離期間向公司請假,公司也開出不支薪證明,並蓋有公司章,沒想到申請7天補償金卻只核發3天共3千元。他詢問承辦人員理由,卻被要求再出示公司輪值班表,否則只能發3千元;他轉而向衛福部申訴,卻回覆稱未支領薪資尚須補件,讓他直呼遭政府刁難。張錦麗說,將跟民眾聯繫,只要符合規定,另外4千元就會核發。承辦人員要求要出示輪值班表,區公所可能只是依規定辦理,「但規定是死的」,可有彈性,只要開立未支薪證明即可。
-
2022-05-08 新冠肺炎.周邊故事
獨/護理師摔斷腿照上班 關懷確診者竟被譙「我居隔單咧」
國內確診數不斷飆升,造成急診壅塞,中央急加開專責病房,收治新增的確診者,但醫院人力相當緊繃,北部就有一線醫護反映,因為醫院並未降載,還要支援社區採檢站、疫苗接種站、防疫門診、施打居家照護關懷電話等,甚至還有護理師車禍摔斷腿,也被叫來醫院上班。北部某醫院護理師小琳(化名)說,她是門診護理師,平時門診量相當飽和,1周超過10個門診,中央近期要求醫院加開防疫門診,為了紓解爆量快篩陽民眾,雖然可以理解輕症民眾不應擠到急診,但1節防疫門診至少要出動3名護理師,幾乎抽光原先門診的護理師人力。除了原有門診、新開防疫門診,護理師還要支援「居家照護確診者」關懷電話服務。小琳說,縣市衛生局已無人力關心居家照護者,因此要求醫院做關懷業務,沒想到在人力吃緊下,護理師竟然還被確診民眾當出氣包,每通電話飆罵30分鐘。「你打給我關心喔?」「我的居隔單咧?防疫包咧?」「沒有居隔單我要怎麼請假?怎麼領保險?」「不給我藥是不把我當人看嗎?」每天遭遇上述激烈話語,不斷從電話另一端傳出,不是逼迫護理師給新冠抗病毒藥,就是咒罵護理師,足足成為疫情下的霸凌現場。身為醫護的小琳,可以理解確診者無助的心、被隔離的束手無策,但護理師也是人,並沒有義務要這樣被辱罵。且過去正常上班時數為8至10小時,只有過年期間才會出現俗稱「88班」的12小時班,但近日疫情爆發,「88班」天天都在上演。小琳說,很多護理師寧可確診,也不想面對爆量工作。有其他醫院同仁日前出車禍摔斷腿,無法請病假,被醫院叫回上班,要她「坐著打關懷電話」;也有同仁請育嬰假一半被叫回去上班,孩子只好請父母帶,要離職的規畫也被護理長「人情壓力」撤銷,根本無法離職。諷刺的是,過去醫院督導時常到門診、病房巡視,查看護理師服裝儀容、哪裡環境需要改善等,隨時「記點」抓毛病,近期疫情爆發,小琳說,近一個月長官們直接消失,「可能覺得我們很毒吧,待在辦公室內比較乾淨」。國外去年早因新冠肺炎上演無數醫療崩潰劇情,小琳感嘆,台灣在之前疫情趨緩時,為何不做沙盤推演,先想好配套措施,不是現在火燒屁股,什麼配套都沒有,就讓醫院自己摸索,「指揮中心這樣還叫做打仗嗎?」「現在1個人就是當3個用!」小琳說,除非醫院降載、減少門診,不然狀況難改善,且中央承諾給醫護的防疫津貼,實際上卻少得可憐,尤其防疫門診醫護拿的薪資「差8倍」,希望中央給予基層合理待遇,否則更多護理師寧可求去,「下週5月12日國際護師節,太感嘆了」。
-
2022-05-07 醫聲.院長講堂
院長講堂/員榮醫院總院長張克士立志當小鎮醫師 盼落實分級醫療,就近照顧病患健康
「令人羨慕的不是活到多老,而是健康到老。」員榮醫院總院長張克士很早就立志要當小鎮醫生,到醫療資源較貧脊的地區行醫。「大醫院人滿為患,小醫院倒一半」的醫療現況存在多年,他大聲疾呼應落實分級醫療,才能從最能貼近民眾的診所和地區醫院就近照顧病患的健康。成立24小時心導管中心在南投偏鄉長大的張克士,曾任台中榮總心臟科醫師,2007年把員林伍倫醫院轉型為員榮醫院,2016年接手員生醫院,整合兩院區的醫療資源,提升員榮醫療體系的服務,成立員林第一家24小時心導管中心,可執行心導管支架、心律不整電燒手術,建立「生命之鏈」急救動線,從急診室、心導管中心到手術室的設備動線在5至30秒內到達,也因快速的搶救機制曾讓心臟已停止跳動9分鐘的病患活過來,並康復回到工作崗位。禮聘好醫師下鄉服務張克士說,他不惜成本引進先進醫療設備、禮聘醫師下鄉服務,目前員榮醫院是中部地區唯一會做心律不整電燒手術的地區醫院,也從北部請來胃食道逆流賁門緊縮術熱凝療法的吳文傑醫師,成立胃食道逆流中心,連知名藝人病患都慕名看診,紐西蘭的醫師來學治療胃食道逆流新技術。員榮醫療團隊秉持「以病人為中心」的服務精神,在神經修復、傷口整合性治療等都投注很多心力,以往糖尿病患可能因傷口難癒合需截肢,但員榮盡其所能救回病患的四肢,例如心臟科先打通腳的血管,再結合高壓氧、震波治療等;腦中風也結合神經科、復健科、中醫、高壓氧、靜脈雷射等整合性治療。「能得到病人的信任是很有成就感的事。」張克士有很多病患是從年輕讓他看到老,甚至全家都讓他看診,還有一位從北部來看診的老太太,每次兒孫都會陪著她來看診,都讓他非常感動。多次到柬埔寨、蒙古義診曾拿下「台灣醫療貢獻獎」的張克士,除了常帶著員榮團隊參與公益活動,更多次到柬埔寨 、蒙古等地義診,甚至在疫情期間啟動5G智慧眼鏡跨海協助蒙古醫師遠距診療及教學,也非常注重員榮醫療體系員工福利,包括提升薪資、績效獎金、生育津貼等,增聘超額人力,讓醫護不超時加班,能有充足休息時間,避免血汗醫護,才能對病人有更完善的照護。張克士養生祕訣/隨機運動 唱歌、吹口哨紓壓彰化縣員榮醫療體系總院長張克士是心臟科名醫,但因長期做超音波、手術時穿鉛衣造成肩背受傷,曾經門診看到半夜近兩點,「醫師身心負荷都很大」,他認為,一定要養成隨機運動、適當飲食及找空檔紓壓的生活習慣。「健康一部分來自於基因,一部分靠自己。」張克士說,不是老爸有糖尿病,就代表你也會有糖尿病,生活型態的改變和調整,就可以減緩遺傳疾病的威脅。張克士的養生遵循中庸之道,不吃過冷或過熱食物,不喝咖啡和茶,只喝白開水,飲食採「總量管制」,吃飯從低升糖指數食物吃起,先吃菜、喝湯,再吃蛋白質食物,細嚼慢嚥,避免讓胰島素暴衝,就不會堆積脂肪而不易胖。國防醫學院畢業的張克士,從學生時代就被嚴格訓練體能,愛運動的他拉單槓可以連續拉15下以上,伏地挺身做40、50下,但因長期幫病人做心臟超音波,做心導管須穿十公斤鉛衣,造成肩和背產生鈣化性肌腱炎。後來靠做伸展運動、鍛鍊核心肌群,還有隨機運動,才改善狀況。張克士提醒大家,要替自己製造機會運動,他在辦公室常會起身走走,經常不搭電梯改走樓梯。喜歡隨機學習、隨機紓壓的他,會利用開車時在車內唱歌、吹口哨,他笑說「吹口哨是很好的腹式呼吸運動」。「每個生命片斷都是在享受自我實現」,張克士說,心靈的滿足非常重要,每個階段性的任務實現了,他就覺得很滿足,現在雪中送炭做公益,像幫助學生給獎學金,看到學生寫的卡片,或治好病人的病,看到病人的笑容,都讓他很快樂。張克士小檔案●年齡:57歲●專長:心臟科、急救加護、重症醫學●現職:員榮醫療社團法人董事長、員榮醫院及員生院區總院長●學歷:台灣大學管理學院研究所(EMBA)碩士、國防醫學院醫學系●經歷:前台中榮總心臟內科、急診部主治醫師、前台灣醫院協會監事會主席、行政院退輔會榮光獎章得獎人、台灣醫療貢獻獎給病人的一句話●健康一部分來自於基因,一部分靠自己;令人羨慕的不是活到多老,而是健康到老。
-
2022-05-06 新冠肺炎.防疫懶人包
整理包/「勞保傷病給付、防疫補償金」 確診者與居隔者該申請哪個?
本土疫情嚴峻,先前根據法規居家隔離者可以申請「防疫補償金」,而勞動部5月5日再宣布放寬規定,確診COVID-19勞工在「居家照護」隔離期間,如不能工作,以致未能取得原有薪資者,可依相關規定請領「傷病給付」。防疫補償、傷病給付到底該申請哪一項?主要區別關鍵在於「是否確診」,聯合新聞網為您整理7大QA,告訴你確診者、居家隔離者可以申請哪些補助,如何領取相關理賠。▍確診者可以申請什麼補助?Q:誰可以領傷病給付?確診COVID-19的勞工保險被保險人,包含:⓵收治在醫院⓶加強版集中檢疫所/防疫旅館⓷居家照護者如不能工作,以致未能取得原有薪資者自不能工作之第4日起,皆可依勞工保險條例相關規定請領傷病給付,確保勞工給付權益。但若勞工在居家照護期間,雇主仍有正常給付薪資,就無法申請勞保傷病給付。Q:傷病給付可以領多少錢?目前最高投保薪資為45,800元,假設以10天居家照護計算,依規定,自不能工作之第4日起才可請領傷病給付,亦可請領7天的傷病給付,最高可請領5,343元。Q:領取傷病給付要多久內提出?被保險人須在5年請求權時效內,提交勞工保險傷病給付申請書及給付收據等相關證明提出。▍「居家隔離者」及「照顧者」可以申請什麼補助?Q:誰可以領防疫補助金?根被匡列隔離者本人須有有衛生主管機關開立的居家檢疫、隔離通知書(包含集中檢疫、隔離)、隔離期間未領有薪水(原本就沒有工作也可以)、未領其他性質相同補助、未違反隔離規定。照護隔離者部分,如家長需在家照顧經衛生局匡列隔離的小孩,無法工作而無收入。須符合受照護者生活無法自理(如就讀國小、未滿12歲孩童)、受照護者有居家隔離通知書、無違反隔離規定。而照護者本人需原本有工作、為照顧而沒有領取薪資才能算,如原本為已退休、家管者則無法申請。符合資格者,可申請每日1000元。Q:防疫補助金如何申請?有申請期限嗎?受隔離檢疫結束之日起算2年內皆可辦理。•可以線上申請或臨櫃受理。•線上申請防疫補償網址:https://swis.mohw.gov.tw/covidweb/•臨櫃受理窗口:https://swis.mohw.gov.tw/covidweb/home/doc/%E9%98%B2%E7%96%AB%E8%A3%9C%E5%84%9F%E5%90%84%E7%B8%A3%E5%B8%82%E8%AB%AE%E8%A9%A2%E7%AA%97%E5%8F%A3%E4%B8%80%E8%A6%BD%E8%A1%A8_%E6%9C%80%E6%96%B0%E7%89%88.pdfQ:確診者也可以領居家隔離防疫補助金嗎?確診者無法請領,但「接觸者」、「照顧者」若在居隔期間確診,可改為申請勞保傷病給付,與原本每日領取的防疫補助金不衝突。Q:居隔「3+4」可以領幾天補助?前面3天隔離期間,若符合規定,可以請領補助金,但後面4天因為快篩陰性即可外出,所以無法請領。
-
2022-05-05 新冠肺炎.防疫懶人包
QA/確診隔離不能請公假嗎?防疫照顧假有薪嗎?6種常見情況看請假與薪資規定
目前一天幾萬人確診,加上被匡列的人,每天都有上萬人需要居家隔離。然而必須居隔時,勞工可以請什麼假?公司會照給薪嗎?《元氣網》整理以下QA,解答大家在請假薪資權益方面的各種疑問。Q:我被通知居隔了,該請什麼假?A:常見六大情況如下:一、家有配合防疫而需照顧的幼童,勞工可請無薪防疫照顧假或家庭照護假,或者請有薪的特別休假。二、勞工若配合衛生主管機關防疫而自主健康管理,可依身體健康狀況,請普通傷病假,事假,或特休,若雇主要求在家隔離,應照給薪資,勞工也不必補服勞務。三、勞工配合衛生機關檢疫而隔離,如果因執行職務所引起,雇主應給付全薪的防疫隔離假四、若是勞工個人因素造成,只可請特別休假或無薪的防疫隔離假。五、勞工若因確診必須隔離治療,如果是職業原因感染死於職災,可請公傷假。六、個人因素確診者,只能請普通傷病,事假或特休。Q:防疫照顧假是公假?還是家庭照顧假?A:1.「防疫照顧假」係為防疫應變的特別措施,並非公假性質,雇主應配合准予符合條件者,但此一特別措施並未強制雇主應付薪資,希望勞雇雙方共同為防疫而努力。2.此一特別措施是因應中小學延後開學或依停課標準停課期間的配套,使有12歲以下等受照顧子女之家長有多一個請假的選項,與各公私部門既有的相關請假規定(如:家庭照顧假、事假、特別休假等)併行,並沒有排他或替代的關係。Q:家長如有照顧需求,惟非屬防疫照顧假請假適用對象,還可以請什麼假?A:因應停課,家長如非屬防疫照顧假請假適用對象,惟仍有照顧家人之需求,得請家庭照顧假、特別休假或事假以為運用,雇主應予准假,希望勞雇雙方共同為防疫而努力。Q:如果雇主不給防疫照顧假,如何處理?A:1.勞工配合防疫照顧需求而未出勤,雇主不得視為曠工、強迫勞工以事假或扣發全勤獎金等不利之處分。2.雇主如扣發全勤獎金,將依違反勞基法22條工資未全額給付處罰;如強制勞工一定要請特別休假或事假,將依違反勞基法第38條或第43條規定處罰,處罰金額都是2萬元至100萬元。Q:勞工因與確診者足跡重疊至快篩站採檢,其無法出勤期間應如何請假及給薪?A:勞工如因與確診者足跡重疊至快篩站採檢,期間如因此無法出勤者,因不可歸責於勞工,雇主不得視為曠工、強迫勞工以事假或其他假別處理,亦不得強迫勞工補行工作、扣發全勤奬金、解僱或予不利之處分。未出勤期間,因與請假有所區別,建議雇主以「防疫隔離」註記,另因隔離事由亦不可歸責於雇主,因此並未強制雇主應給付該期間之薪資,得由勞雇雙方自行協商約定。又,勞工於採檢後確診(感染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可請普通傷病假、特別休假或事假。Q:勞工經醫院評估安排採檢,於接獲檢驗結果前須留在家中不可外出,其無法出勤期間應如何請假及給薪?A:勞工如因發燒或呼吸道症狀就醫,經醫療院所評估予以採檢者,勞工應配合採檢,該期間得依勞工請假規則請普通傷病假。Q:事業單位因應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疫情停業,勞工當日工資是否應照給?A:1、有關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為防止疫情擴散而要求特定行業全面停業,或地方政府要求事業單位停業以進行消毒作業者,前開停業因不可歸責於勞雇任一方,停業期間之工資得由勞雇雙方協商約定。又,勞工於該日有請普通傷病假、事假或特別休假之需求者,亦可依法請各該假別,惟雇主不得逕自要求勞工請假。2、至於事業單位未受地方政府停業要求,屬自主停業消毒者,其停業期間仍應照給工資。Q:確診居隔請假,勞保有補助嗎?A:勞動部今(5日)宣布,確診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COVID-19)的勞工保險被保險人,不論是收治在醫院、加強版集中檢疫所/防疫旅館或進行居家照護期間,如不能工作,以致未能取得原有薪資者,自不能工作之第4日起,皆可依勞工保險條例相關規定請領傷病給付,確保勞工給付權益。據勞保局網站試算,以月投保薪資最高4萬5800元計算,第4天起居家照護一天可領763元、兩天1527元、三天2290元,以此遞增至解除隔離為止。(資料來源/勞動部、勞動條件及就業平等司)
-
2022-05-05 新冠肺炎.防疫懶人包
放寬了!確診勞工居家照護期間 也可領勞保傷病給付
勞動部今宣布,確診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COVID-19)的勞工保險被保險人,不論是收治在醫院、加強版集中檢疫所/防疫旅館或進行居家照護期間,如不能工作,以致未能取得原有薪資者,自不能工作之第4日起,皆可依勞工保險條例相關規定請領傷病給付,確保勞工給付權益。勞保傷病給付請領金額以事故前6個月平均投保薪資的5成計算,以彌補因生病住院不能工作造成的薪資短少,但從住院第4天開始起算,給付到出院為止。原本勞動部規定,勞保被保險人必須因染疫「住院」診療,或收治於「集中檢疫所」或「加強型防疫旅館」進行診療者才能申請傷病給付,輕症或無症狀居家照護者,因未住院或接受醫療行為,不具申請資格。勞動部今表示,考量居家照護期間,依衛生福利部所發布的相關指引規範,亦有提供醫療服務及照護等措施,因此放寬解釋,如經確診,不論是收治在醫院、加強版集中檢疫所、防疫旅館或進行居家照護期間,均可依照規定請領勞保傷病給付,讓勞工朋友能安心順利度過疫情。據勞保局網站試算,以月投保薪資最高4萬5800元計算,第4天起居家照護一天可領763元、兩天1527元、三天2290元,以此遞增至解除隔離為止。
-
2022-05-04 新冠肺炎.防疫懶人包
1957諮詢專線熱問/孩子班上確診匡列居隔了,我們能申請防疫補償金嗎?
目前許多小學都停課了,很多家長都在問,小孩可以申請防疫補償金嗎?照顧的家人可以申請照顧者補償嗎?「衛福部1957福利諮詢專線」臉書粉專釋疑,經匡列的學生,只要符合3個規定,就能申請,沒有年齡限制,但重點是先檢查自己跟孩子有沒有收到衛生局或衛生所開立的「個案接觸者居家個別隔離通知書」,這是申請防疫補償金的前提。申請資格⭕先檢查自己跟孩子有沒有收到衛生局或衛生所開立的 #個案接觸者居家個別隔離通知書,這是申請防疫補償金的前提!❌如果是學校預防性停課,孩子沒有跟確診者接觸,不會收到衛生局開立的 #個案接觸者居家個別隔離通知書,就沒有補償金可以申請!2種防疫補償金與確診者接觸匡列隔離的防疫補償金分為:本人被匡列隔離的防疫補償金與照顧者防疫補償金。「本人」需符合的資格:1.接獲衛生主管機關開立個案接觸者居家個別隔離通知書2.隔離期間未領有薪水3.未違反隔離規定🔸沒有年齡限制、沒有限制原本有沒有工作「照顧者防疫補償」需符合的資格:1.照顧生活無法自理之受匡列隔離對象2.受照顧者接獲個案接觸者居家個別隔離通知書3.受照顧者未違反隔離規定4.照顧者需原有工作,為照顧而向公司請假或自營作業無法工作而未領有薪資🔸受照顧者是學生的話,有年齡限制:1.未滿12歲或就讀國小2.就讀國中、高中、五專前三年之身心障礙者符合資格可申請每人每日1000元申請期限受隔離檢疫結束之日起算2年內皆可辦理申請方式原則採線上申請,臨櫃/郵寄至地方受理窗口。線上申請防疫補償網址:https://swis.mohw.gov.tw/covidweb/防疫補償金常見QA(資料來源─衛福部防疫補償金,最下方可查看地方受理窗口:https://covid19.mohw.gov.tw/ch/cp-5188-61209-205.html)
-
2022-05-04 新冠肺炎.防疫懶人包
確診居隔就能領每日1000元防疫補償金?四張圖說明申請資格、請領方法總整理
病例數已破兩萬,估計接下來居隔的人愈來愈多,被匡列隔離是否能夠得到補償?「衛福部1957福利諮詢專線」臉書粉專提供「防疫補償金」和「照顧者補償金」等資訊。只要符合相關資格,就能申請每日1000元的防疫補償金。不過,防疫補償是針對限制人身自由的補償措施,自主防疫、自主健康管理、預防性停課,皆不可申請防疫補償;而確診者隔離治療,還有確診者在家裡居家照護,也不可申請防疫補償。「衛福部1957福利諮詢專線」臉書粉專說明,與確診者接觸匡列隔離的「防疫補償」,分為本人被匡列隔離的防疫補償金與照顧者防疫補償。【延伸閱讀】>>QA/0+7居隔新制,防疫補償金及防疫保單還有得領嗎?一件事是關鍵●本人需符合資格:1.接獲個案接觸者居家個別隔離通知書2.隔離期間未領有薪水3.未違反隔離規定(無年齡限制、不論原本有沒有工作)●照顧者防疫補償需符合的資格:1.照顧生活無法自理之受匡列隔離對象2.受照顧者接獲個案接觸者居家個別隔離通知書3.受照顧者未違反隔離規定4.照顧者需原有工作,為照顧而向公司請假或自營作業無法工作而未領有薪資(受照顧者若是學生,需生活無法自理,有年齡限制,如未滿12歲或就讀國小,就讀國中、高中、五專前三年之身心障礙者)【延伸閱讀】>>1957諮詢專線熱問/孩子班上確診匡列居隔了,我們能申請防疫補償金嗎?更多資訊●確診者居家照護內容,詳見疾管署網站「COVID-19確診個案分流收治與居家照護個案之醫療協助措施」:https://www.cdc.gov.tw/Category/MPage/fI6Xxp5Dg3N_CgB1GIWZGw●防疫補償線上申辦系統:https://swis.mohw.gov.tw/covidweb/●衛福部防疫補償說明(含申請資格、應備文件、受理窗口):https://covid19.mohw.gov.tw/ch/cp-5188-61209-205.html️●衛福部防疫補償常見問題:https://covid19.mohw.gov.tw/ch/cp-4888-52926-205.html
-
2022-04-30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民眾確診怎麼請假不會扣薪? 高市勞工局一張圖告訴你
本土疫情增溫,國內連兩天破萬例,不少民眾擔心一旦染疫隔離,假要怎麼請,是否被扣薪,高市勞工局列舉6大情況,由局長周登春今午在防疫記者會說明,釐清勞資雙方權益。勞工局長周登春說明六大項,第一,家有配合防疫而需照顧的幼童,勞工可請無薪防疫照顧假或家庭照護假,或者請有薪的特別休假。其次,勞工若配合衛生主管機關防疫而自主健康管理,可依身體健康狀況,請普通傷病假,事假,或特休,若雇主要求在家隔離,應照給薪資,勞工也不必補服勞務。再者,勞工配合衛生機關檢疫而隔離,如果因執行職務所引起,雇主應給付全薪的防疫隔離假,但若是勞工個人因素造成,只可請特別休假或無薪的防疫隔離假。而勞工若因確診必須隔離治療,如果是職業原因感染死於職災,可請公傷假,若因個人因素確診者,只能請普通傷病,事假或特休。周登春也說,勞工打疫苗不論何劑有不良反應,自接種日後至隔天廿四小時,可申請無薪的疫苗接種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