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3-23 科別.骨科.復健
搜尋
腰痛
共找到
310
筆 文章
-
-
2021-03-22 科別.泌尿腎臟
醫病天地/軟式輸尿管鏡 清除結石無傷口
53歲陳姓男子日前因右腎結石就醫,經體外震波碎石術治療,雖排出部分結石,但一些較大結石卻卡在腎臟及輸尿管,大千綜合醫院為他安排進行軟式輸尿管鏡雷射碎石手術,一併清除右輸尿管及右腎結石,術後恢復良好。大千泌尿科醫師陸兆明表示,一般2公分內的結石會採體外震波碎石手術,大於2公分或屬鹿角結石,會建議以經皮腎造瘻碎石手術治療。但前者容易有結石打不乾淨或打不動狀況,後者會有大量出血的危險,軟式輸尿管鏡雷射碎石術可解決上述兩者的缺點。這種手術以電子式軟式輸尿管鏡搭配鈥雷射治療,電子式軟式輸尿管鏡是相當精密的儀器,利用電子感光元件進入病人體內,穿過膀胱、輸尿管到達腎臟內部,直接檢查腎內的病灶,包含腫瘤、血管瘤、結石等。它的前端可控制彎曲達270度,能找出X光或電腦斷層無法看出的微小病灶,搭配高功率鈥雷射,可將集尿系統結石逐一清除,也可將上皮細胞癌汽化消除,病人術後恢復時間短且無外在傷口。陸兆明建議,預防腎結石要多喝水、少吃動物性蛋白、減少食鹽攝取量,如出現腰痛、腹部悶痛、血尿、惡心、嘔吐等症狀,應盡速就醫檢查。
-
2021-03-16 科別.骨科.復健
驕傲的翹臀痛到睡不著!33歲女確診梨狀肌症候群
33歲女性常自豪翹臀能駕馭緊身褲,但日前右側臀部突然劇疼,且延伸至小腿,求診多科遲遲找不到病因,甚至嚴重影響睡眠,令她相當苦惱,經醫師在疼痛症狀位置及腰部影像檢查,確診為梨狀肌症候群,採用激痛點注射治療後,疼痛立刻緩解,並建議搭配復健治療,可望大幅改善生活品質。亞洲大學附屬醫院脊椎暨疼痛治療中心、骨科醫師羅達富指出,患因右側臀部疼痛,導致夜不成眠,白天精神不佳,輾轉就醫治療卻無法確認病況,以往她最愛穿緊身褲外出,如今卻只能望褲興嘆,令她相當沮喪。經門診透過理學檢查,同時確認MRI影像後,診斷為梨狀肌症候群,經採用激痛點注射治療後,當下疼痛感緩解,順利解除心頭大患。羅達富說,常見的腰部疼痛如伴隨下肢痠麻的症狀,會被歸類於坐骨神經痛,病因不外乎是椎間盤突出壓迫神經,或是退化性增生導致神經孔狹窄等原因;由於疼痛源頭在腰部,故臨床檢查著重於確認神經症狀位置及腰部影像檢查,一旦腰部神經壓迫狹窄不明顯,或無法與症狀有相關連性時,就應朝梨狀肌症候群釐清病因。他說,梨狀肌是臀部的深層肌肉,位於坐骨神經離開骨盆腔後,走入臀部的上方。因此,當肌肉受傷或不當姿勢導致發炎甚至腫大時,造成的刺激和壓迫會與坐骨神經痛的表現類似,因此坐骨神經痛但沒有明顯腰痛的患者,有可能就是梨狀肌症候群作祟。大部分的梨狀肌症候群患者,並沒有遭受特定的受傷事件,疼痛表現多半是廣泛性,而非定點的疼痛,診斷上可利用超音波確認臀部的深層肌肉是否有積液或增厚來誘發性疼痛。羅達富說,治療初期會建議患者休息,並使用藥物緩解疼痛,待疼痛改善後,再加入復健治療,以促進組織修復及降低復發機會,但若是嚴重疼痛或藥物治療效果不佳者,可進一步接受疼痛點注射治療,可立即舒緩疼痛。他提醒,雖然梨狀肌症候群不算少見,但診斷確認上有一定難度,因此,當患者出現單側下肢疼痛、跛行,且用藥治療效果不佳時,建議尋求專科醫師協助治療。
-
2021-03-15 科別.心臟血管
腰痛到爬不起來,腹主動脈瘤破裂!5高危險群應警覺
●腹主動脈瘤並非血管長腫瘤,而是血管「膨脹」●腹主動脈瘤破裂時,患者可能從腰部痛到後背●腹主動脈瘤超過5公分,應盡速動手術切除「還以為只是單純的吃壞肚子,沒想到竟差點被死神抓走。」年約70的莊男,家族有主動脈瘤病史,但腎臟功能不佳,沒辦法打顯影劑,從未檢查過血管狀況,某日左腰突然感到一陣疼痛,從後腰桿竄升陣痛感,沒過多久就冷汗直流,跪在地上怎麼也爬不起來,家人趕緊協助叫救護車。不是血管長腫瘤難觸摸到當時恰好是下班的尖峰時刻,送抵醫院時,已呈現休克,診斷為腹主動脈瘤破裂,緊急動支架置放手術才救回一命。萬芳醫院心臟血管外科主任李紹榕表示,腹主動脈位於兩顆腎臟中間,肚臍附近。腹主動脈瘤並不是指血管長腫瘤,而是血管「膨脹」,多發生在50歲以上的高齡者,男性罹患機率比女性高,家族中有人曾罹患腹主動脈瘤或冠狀動脈心臟病、周邊血管疾病,或有高血壓、高血脂、糖尿病以及抽菸習慣者,都是高危險群。李紹榕指出,腹主動脈瘤被稱為「隱形殺手」,多數患者幾乎沒有症狀,也難以透過觸摸找到血管膨脹處,常常出現疼痛感,往往已經是腹主動脈瘤破裂。各國倡議篩檢勝於治療李紹榕表示,無論主動脈瘤或腹主動脈瘤破裂,都難以令人忍受,腹主動脈瘤破掉時,位置通常會靠近脊椎,患者常反映會先感受到腰部膨脹的疼痛,再感受到後背的疼痛。李紹榕說,腹主動脈瘤破裂後,若沒有及時就醫,死亡率高達八到九成,但隨著台灣醫療系統發達,急救速度快,死亡率相對比過往低。腹主動脈瘤死亡率高,各國皆在倡議篩檢勝於治療,國內對於高危險群會建議做腹部超音波檢測,若有家族史更是會協助做電腦斷層掃描檢查。超過5公分應盡速拆彈李紹榕指出,腹主動脈瘤大小介於4到5公分,每年破裂的機率為5%,一旦超過5公分,每年破裂的機率將提升至21%,皆會建議腹主動脈瘤超過5公分患者,應盡速動手術拆炸彈。新光醫院心臟內科主任洪惠風表示,曾有腹主動脈瘤的患者,住院準備接受「拆彈手術」,卻在手術當天早上,刷牙準備進手術房前腹主動脈瘤破裂,所以「什麼時候破裂,真的誰也都不敢保證。」有抽菸習慣者也應警覺洪惠風說,美國、英國、瑞典等先進國家,對於65歲以上長者,且為男性、有抽菸習慣者,皆會協助定期做篩檢,國內雖然沒有提供免費的篩檢,但這類民眾應該要提高警覺,至少要做一次腹部超音波確認是否健康。
-
2021-03-06 科別.骨科.復健
下背痛、坐骨神經痛如何舒緩? 物理治療師教坐椅子就能做的「簡易動作」
下背痛、坐骨神經痛如何舒緩?臺北醫院復健科吳政哲主任表示,熬夜不但傷身、睡眠不足,在門診有許多病人因為久坐未變化姿勢、出現肩膀與腰部疼痛、下背痛復發,甚至痠麻及引發肌肉筋膜發炎。 長戴護具未肌力訓練 當心核心變弱物理治療師施竣元說明,許多因為坐骨神經疼痛的復健病人是長期穿戴腰部護具,只有在洗澡或睡覺時才會脫下,但是因為沒有一定的肌肉訓練及神經放鬆,經過長期穿戴,不但造成腹部核心肌群弱化,也無法減緩坐骨神經疼痛。 簡單運動 舒緩坐骨神經痛施竣元對此建議,平常避免長時間維持相同姿勢,並善用家中一把構造簡單、有靠背的四腳椅,就能進行自我坐骨神經放鬆、維持神經的正常循環、減少坐骨神經壓力。自我坐骨神經放鬆運動:坐在椅子上,雙手放於臀後,將上背與頭彎曲到最底,下背則維持筆直。接下來將雙腳伸直,並且腳背交替做勾起、放鬆的動作。(常春月刊/編輯部整理、文章授權提供/健康醫療網)  延伸閱讀: ·坐骨神經痛就是長骨刺?要開刀嗎? 初期症狀像腰痛!日常5個動作要少做 ·從下背痛到腳麻 醫師告訴你為何會坐骨神經痛
-
2021-03-01 科別.泌尿腎臟
塞車憋尿小心泌尿道感染!醫揭危險族群你是嗎?
連續假期,返鄉、出遊塞車,加上疫情之故,室內休閒活動也成選項之一,但這些都容易誘發泌尿道感染,特別是熟齡女性,除先天尿道較短外,許多女性對於在外如廁也多所為難,選擇憋尿,應特別當心。泌尿道感染 解尿灼熱、頻尿是常見症狀安南醫院泌尿科林育緯醫師表示,泌尿道就如下水道一樣,若沒有保持水流通暢就很容易滋生細菌而引發泌尿道感染。泌尿道主分下泌尿道與上泌尿道,常見下泌尿道感染又稱膀胱炎,其特徵為解尿灼熱感、頻尿與急尿、下腹部悶痛,臨床治療以口服抗生素跟症狀治療為主。膀胱炎不治療 嚴重恐至敗血性休克林育緯補充,膀胱炎如沒好好治療,進而會引發細菌侵犯上泌尿道而造成急性腎臟發炎,輕則發燒、腰痛,重則造成敗血性休克、生命徵象不穩定,甚至還需進入加護病房加強治療,不能輕視之。泌尿道感染原因多 多喝水降低風險多喝水非但可降低泌尿道感染發生,也能減少尿路結石發作。林育緯提及,若須久待在工作崗位者,除不能隨時喝水外,也必須長時間憋尿,這些都是造成泌尿道感染主因;此外,若如廁衛生習慣不好或常熬夜都會讓免疫力下降,因此會更容易罹患泌尿道感染。不憋尿、養成良好作息 預防泌尿道感染上身林育緯特別提醒,適當的補充水分跟休息及養成良好解尿習慣,或多吃蔓越莓類食物,皆可以減少泌尿道感染發生,如發現自身一有小便不舒服症狀時,最好趕緊到醫院就醫接受治療,以免尿路感染一發不可收拾。延伸閱讀: ·塞車擦撞意外風險爆增! 開長途車防「度估」這樣做 ·明明有尿意卻還是憋尿? 3習慣都NG!醫師完整剖析不同泌尿道感染會出現哪些症狀
-
2021-02-18 科別.泌尿腎臟
退休族腰痠血尿動不了好崩潰 術後享受「好動」人生
70歲陳先生平日喜好爬山運動、打桌球,原本以為退休後可以好好享受退休人生,沒想到10多年前因輸尿管結石手術取出,飽受腰痛之苦,人生變黑白,即便裝雙J管二年多,但每3、4個月換一次,且走不到300公尺就血尿、腰痛,後經接受機械手臂口腔黏膜輸尿管重建手術,拔除雙J管,如今已可以走3公里,開心爬山、運動,享受退休人生。台中榮總泌尿外科醫師陳正哲說,輸尿管狹窄可分為先天性與後天性,其中後天性輸尿管狹窄的發生率在1%至24%不等,常見原因為骨盆腔、後腹腔手術或是輸尿管內視鏡手術後造成的併發症。陳正哲說明,輸尿管狹窄會造成腰部或是腹部疼痛,血尿,及腎功能受損。輸尿管狹窄的時間越久,腎功能損傷的程度也會越嚴重,甚至可能會導致腎衰竭。手術目的在於緩解症狀,保留或改善腎功能。陳先生說,他在10年前因輸尿管結石,並接受輸尿管鏡取石手術,但術後左後腰疼痛嚴重,在2018年就醫發現左腎嚴重水腫,輸尿管狹窄,放置一條雙J導管,但三個月後,輸尿管狹窄處仍無明顯改善,只能定期回診換雙J導管。陳先生指出,由於雙J導管滑動可能會造成血尿,泌尿道發炎,腰部及膀胱的不適感,連走幾步路都會血尿,不敢從事運動,複診時,心情低落。陳正哲說,去年初,他前往美國天普大學醫院進修,跟隨美國達文西泌尿道重建手術的大師Daniel Eun學習半年,去年8月回台,陳先生在8月底接受達文西口腔黏膜輸尿管重建手術,即陳先生輸尿管狹窄約2公分,從口腔黏膜取一塊皮瓣修補重建。
-
2021-01-29 科別.骨科.復健
腰痠背痛原因為何? 醫:可從3面向辨別
腰痠背痛常令人困擾,引發原因很多,輕則可能是肌肉拉傷、嚴重恐是腫瘤引起。多數引發腰痠背痛的原因較輕微,也使民眾容易忽略,常先尋求按摩、復健、中醫治療,有時可能延誤最佳就醫時間。腰痠背痛原因,可以從三大面向辨別:疼痛時間、部位、調整姿勢後的狀態。腰部是由肌肉、韌帶、肌腱、骨骼組織而成,一般年輕人的腰痠背痛多與肌肉拉傷有關,屬急性肌肉痠痛,可先自行觀察二到三天。許多民眾久坐、滑手機、同一姿勢維持太久,因此腰痠,也是肌肉拉傷引起,建議先改善不良姿勢,再觀察數天。姿勢不良引起的腰痠,初期可能只是肌肉拉傷,久而久之,力量轉移到肌腱、韌帶,最後就可能轉至骨骼,骨骼長期承受重力,極可能發生椎間盤突出。椎間盤突出引發腰痠,疼痛常超過三個月,即使吃藥也不會改善,當運用腰部力量時,明顯感受疼痛。但另外有一種情況是,平時不會感受疼痛,直到平躺,腰部明顯不適,疼痛不已,此時得懷疑是脊椎腫瘤引起的腰痛。一般腰痠休息後,疼痛明顯改善,就不需就醫,但必須改善姿勢並強化核心肌群;疼痛超過三個月,或痛到難以忍受,可至神經外科就診,經由檢查確認引發疼痛的原因與位置,通常先給予藥物、復健等保守治療,無法改善才會手術治療。脊椎手術現在皆採微創手術,過去常有民眾害怕開刀,目前手術技術進步,以前開四到五個關節才能改善的疾病,僅需要開一到兩個關節即可,而且住院時間平均僅需三到四天。建議不要害怕就醫,由醫師評估治療方針。諮詢╱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神經外科醫師林建和
-
2021-01-27 癌症.頭頸癌
脖子腫大不痛不癢竟是鼻咽癌轉移?當心不確定的感冒症狀,3大症狀更是警訊
柯先生發現左下頦有腫塊,既不會痛也不會癢,只是感覺喉嚨有點乾痛,猜想應該是感冒,便隨便找了家附近的內兒科診所拿了一般感冒藥和消炎藥吃,感覺腫塊好像有消了一些,覺得不會痛便沒再去看了。 後來又感覺有感冒症狀,醫師說可能是感冒引起淋巴腫大,再吃了一些藥,感冒症狀沒了,也因為工作忙碌就沒再去看診了。 又過了半年,他一直覺得腰痛,老是在吃止痛藥,家人發現他脖子腫大那麼久都沒好,要他到大醫院檢查,等到醫師用鼻咽內視鏡檢查,才發現是鼻咽癌,因為有頸部淋巴轉移還有骨盆腔骨轉移,發現時已經是第四期鼻咽癌了。 ▍上頸部無痛腫大最危險 「上頸部如果有不痛不癢的腫塊,一定要高度懷疑鼻咽癌!」新光醫院耳鼻喉科主任侯勝博提醒,臺灣約有70%到80%以上的鼻咽癌病人是以無痛性的上頸部淋巴結腫大為表現。 一般無論是感冒或是感染引起的淋巴結腫大,一定都會有疼痛感,所以如果發現脖子上部「有腫大而且不痛不癢」,一定要提高警覺;絕不會是普通的感冒! 侯勝博表示,鼻咽癌有三大症狀:一是無痛性上頸部淋巴結腫大;二是患者都有鼻涕中有血絲,或是早上起床後倒吸一口的痰中有血絲;第三是有單側耳朵被塞住悶悶的症狀。 其他的症狀還包括不確定的感冒症狀,患者可能會有鼻塞、流鼻涕有血絲等現象,大多數患者都會以為是一般的小感冒,當然有鼻塞或流鼻涕有血絲的人,大多數都不會是鼻咽癌。 可是如果同時伴隨著有「早上第一口痰中有血絲」,這種症狀一週內至少有兩三次的話,就要提高警覺。 ▍鼻咽癌位置深處很難早期發現不過當發現脖子有無痛淋巴結腫大時,已經是轉移病灶,而且頸部淋巴結很豐富,一有淋巴結轉移,很容易轉移全身,像是骨骼、肺臟、肝臟等。 侯勝博說,因為鼻咽的位置很深,在鼻腔後方與口咽上方,很難直接看到,必須使用鼻後鏡或鼻咽內視鏡等特殊工具才能看得到,而且早期的症狀真的就是像小感冒一樣很不明顯。 他行醫多年中,看過原位未轉移的鼻咽癌的病例數只有個位數,而患者都是因為看別的病,不小心同時發現有鼻咽癌,絕大多數患者都是中晚期才發現。 不過即使發現已經有轉移,患者也不必太灰心,侯勝博表示,鼻咽癌因為位置在顱腔正中,開刀很難清楚完全,所以放射治療為第一線療法。 由於鼻咽癌對放射線敏感性強,治療的反應很好,第一期及二期A的患者在單純使用放射治療,治療範圍包括鼻咽部、附近組織及頸部淋巴區。一般是每天照射,連續治療七至八週,五年存活率可達八成以上! 二期B後的患者則建議合併放射及化學治療,對化學藥物反應良好的患者,存活率也可以提高,所以患者不要恐懼,尋求正規療法可以爭取更多時間。
-
2021-01-26 科別.骨科.復健
膝蓋痛的人,該穿這2種鞋!骨科醫師:從預防到改善,你一定要知道的7件事
只要更換鞋子與鞋墊,就能預防膝蓋老化!選擇可以預防膝蓋疼痛的鞋子與鞋墊當膝蓋在支撐體重時,並不是只用一個面支撐,而是以膝蓋內側與外側的2個點來支撐體重。若是膝蓋內側與外側的負荷沒有保持平衡,就會加重其中一側的負擔,承受更多負擔的那一側軟骨便會開始受損、減少。那麼究竟要如何才能讓體重平均地施加在膝蓋上呢?事實上,保持平衡最重要的就是與地面接觸的「雙腳」。要是分別從前方與側邊仔細觀察腳部,可以發現如同拱橋般的「足弓構造」。讓腳底足弓維持拱橋般的狀態非常重要,因此在選擇鞋子與鞋墊時,必須挑選在腳底部位有些許隆起的「支撐足弓」設計,這就是關鍵。具有支撐足弓設計的鞋子或鞋墊,不只能減輕膝蓋的疼痛感,還能為還沒開始疼痛的人預防未來會膝蓋疼痛,因此必須在年輕時,就選擇這種鞋款與鞋墊穿著會比較好。與其去做一些自己不擅長的運動,倒不如先好好善用有支撐足弓設計的鞋子或鞋墊,維持良好的平衡,讓膝蓋平均承受體重才是最重要的。要是已經出現膝蓋疼痛問題,或是O型、X型腿情形嚴重的人,則建議應選擇在腳底內側或外側為傾斜設計的鞋墊。幾乎在所有骨科,都會有很多提供客製化鞋墊的輔具業者出入,若是有O型或X型腿的人,不妨與骨科醫師好好討論看看,也不失為一種好方法。在一項針對退化性膝關節炎病友適合鞋款的研究中顯示,能溫和照顧膝蓋的鞋款,必須擁有下列這4項條件。.鞋底有1公分左右的厚度.無跟的平底鞋款.重量較輕的鞋款.緩衝效果佳的柔軟鞋款比起高跟鞋,還是運動鞋與健康舒適鞋等沒有前後高低差的鞋款比較好,而且若是有固定住腳踝的款式,走起路來會更穩定輕鬆。經常穿著高跟鞋的女性,走路姿勢常會彎曲膝蓋。這種走路方式會造成膝蓋前面的肌腱承受過多負擔,而引起膝蓋發炎。此外,沉重的登山鞋、皮革鞋款,無法固定腳踝的拖鞋、海灘涼鞋、健康拖鞋等等,都會對膝蓋造成負擔,因此最好避免穿著這些鞋款。還有,在腳尖部位過於寬鬆的鞋子,雙腳會在鞋子裡前後晃動,也不建議大家穿著。這麼說來,「能溫和照顧膝蓋的鞋子」其實必須具備很多條件。最近也有一些鞋店裡有專屬的適鞋顧問,不妨與對方討論看看,了解自己適合穿著哪些類型的鞋子,也是不錯的方法。書籍介紹書名:擁有好膝力,逆轉退化性膝關節炎:最強膝蓋診治保健法,告別疼痛、找回蹲坐行走自如的雙腿!作者:磐田振一郎出版社:原水出版日期:2020/07/09作者簡介/磐田振一郎醫學博士、日本骨科醫學會認可的骨科專門醫師日本再生醫療醫學會認可的再生醫療認定醫師日本體育協會公認的運動專科醫師1996年畢業於慶應義塾大學醫學系後,直到2010年應義塾大學醫院骨科工作。2004年前往史丹佛大學工學院留學,作為客座研究員進行膝關節動作與軟骨MRI測量方面的研究。回到日本後,在各地綜合醫院兼任骨科醫師,負責診療並執刀更換人工膝關節等手術。在過去20年內執刀超過2000件關節手術,是關節手術權威。於2009年為了整合針灸館、接骨所等不同業種並交換資訊,成立了「NPO法人腰痛.膝痛團隊醫療研究所」。從2017年起,於帝國Hotel東京本館4樓開設了「Riso CLINIC」,專門從事關節再生醫療。延伸閱讀: 把麵包當主食,難怪你老是覺得累!醫師告訴你:造成「腎上腺疲勞」的NG飲食習慣
-
2021-01-22 該看哪科.中醫精髓
針灸醫師教你用「吹風機」吹穴位 解決全身病症達到溫灸效果!
吹風機多是用來吹乾頭髮,但你可能沒有想到,吹風機尚有熱敷的功效,不過必須要配合穴位點的加溫,才能真正達到保健的功效,否則僅只是表面的暫時性加溫作用而已。 吹風機對穴位 可以強身保健吹風機所產生的風跟熱,可以將身體的水分和濕氣帶走。有時肌肉痠痛或手腳冰冷時,需要以熱敷的方式來緩解,可藉由吹風機的升溫的功能,來達到類似中醫的溫灸效果。針灸醫師吳建勳例舉以下針對不同的穴位,以吹風機進行溫灸的作用,可以達到的保健功能: ●改善高血壓症狀→「湧泉穴」 (腳掌前1/3的中央)慢性病的高血壓的患者,是因腳部的血液循環不佳,以致血壓升高,溫灸「湧泉穴」有助腳部循環的改善。 患者因長年有慢性的虛症問題,因此下盤比較虛寒,以致「頭重腳輕」,藉由加溫的作用,引導壓力往下走, 使身體達到整體的平衡,對於舒緩高血壓的症狀很有幫助。 ●預防手腳冰冷→大椎穴(正坐低頭,第七頸 椎下的凹處)對於比較怕冷或容易手腳冰冷的人,對準這個穴位吹,除了可以讓身體快速暖和起來,對於落枕的改善也很有幫助。 ●膝關節保養→膝蓋的三穴(即膝蓋骨有兩個凹處,內側有一個「膝眼穴」,外側有一個「犢鼻穴」,以這兩個穴點為正三角形的底邊,上方的頂點為「鶴頂穴」) 天氣冷,很多老人家坐一坐就站不起來,會感覺僵硬或麻痺,此時可以吹膝蓋的三穴,可以有效改善膝關節的不適 ●腰痛治療→「腎俞穴」(雙手插腰,大拇指按後腰的兩側,大約在第二腰椎左右旁開約1.5吋,即約二指寬處的位置)久坐之後或因天冷所致,感覺腰部的疼痛,則屬寒冷的腰痛,建議早晚各做一次,每個穴位5分鐘,可以每天做;若體質屬於比較燥熱的人,建議隔天做一次,且要配合喝溫開水。 ●治療頭痛→「風池穴」(後腦、後頸部的凹處)適合用於一吹風就會頭痛的類型,但若是因為血壓升高,或是口乾、悶熱型的熱頭痛,就不適合用此方法。 ●鼻過敏緩解→「風池穴」(耳朵與後髮際正中間這個 大凹的穴位點)由於此處為人體鼻腔的反射區,吹個5分鐘,就會發覺鼻孔的鼻塞現象得到改善,但不能直接對著鼻子吹,如此反而會使鼻子變得乾燥,鼻塞的症狀反而更加厲害。 ●胃痛舒緩→「中脘穴」(胸部中間凸出的骨 頭到肚臍之間的中點) 若是因為吃了冰冷的東西引起胃的不舒服, 或是晚上睡覺時肚子吹到風而肚子痛、拉肚子, 就屬於胃寒痛,但若是因為胃部發炎所引起的疼痛,則不能使用此方法。 使用吹風機 這些細節要注意使用吹風機最好間隔15公分以上的距離,以降低電磁波的負作用。而若在做溫灸時,溫度應該調到最熱的強度,結束前,最好先調降溫度後,再關掉會比較好。而吹的時候要風口要正對穴位吹,不要使用風口側面。因為風口的側面的電磁波是最強的,是正常使用的10倍,且建議一個穴位吹5分鐘就足夠,每次不超過 10分鐘,最多15分鐘,並間隔5分鐘,這是由於吹風機的用電量相當高,除了擔心電磁波太 強的問題外,也較會有發生危險的疑慮。 溫灸前後要喝水 補充水果防電磁波值得一提的是,應注意空氣流通的問題,保持室內空氣的流暢。在進行溫灸的前後,要記得各補充一杯300c. c.的溫水,幫助身體的新陳代謝;溫灸後建議配合吃一點水果,效果會更好,因為水果除了可以補充水分以外,還能補充身體 一些抗氧化成分,達到間接預防電磁波的作用,由於此溫灸的方式多半適用於虛症的治療,因此在水果的選擇上,就不能太寒,例如:蘋果、芭 樂、水梨、洋梨、恐龍蛋、奇異果、桃子類等,都是很好的選擇。 吹風機選擇多 依需求選擇合適款式最重要針對吹風機的選擇,常見的陶瓷式,因加溫之後可產生遠紅外線的低熱效應,順 著皮膚的經絡,一層一層的往下深入作用,除濕的效果會更好;遠紅外線的熱效 應,如同熱敷的效果般,可促進局部血液 循環加快,並使微細血管循環獲得改善。而負離子式,除濕功能較佳,也比較容易吹乾,所費的時間可縮短1/3,同時還能減低電磁波所帶來的負作用;至於充電式,用的鋰電池,價格較昂貴,但其電磁波非常的低,是在很安全的範圍內。 延伸閱讀: ·現代人通病!腰痠背痛應冰敷還是熱敷? 復健科醫師揭「正確使用時機」 ·「太濕」讓你猛打瞌睡! 除掉體內濕氣從這2地方開始
-
2021-01-14 科別.消化系統
連續寒流!上消化道出血病人增 醫師:有症狀快就醫
寒流不斷,許多人都注意要保暖防止心血管出問題,台中慈濟醫院肝膽腸胃科張歐高奇醫師提醒,不只心血管,臨床已經發現,上消化道出血而接受緊急胃鏡治療的病人也跟著寒流而變多。醫師張歐高奇表示,門診許久未見的老病人在幾波寒流中出現在急診,緊急接受胃鏡處理的個案增加,尤其是原本胃或十二指腸潰瘍的病人,惡化成上消化道出血情形越來越多,他說低溫環境下,因為體內多種內分泌激素分泌異常,導致血管收縮,使胃酸分泌增多,導致消化性潰瘍面加大、加深,侵蝕周圍的血管,就出現胃或十二指腸潰瘍出血。一名85歲老翁長期背痛及腰痛,平時服用止痛藥治療,這波寒流來襲,一天清晨上廁所突然解了大量黑便,同時出現頭暈症狀,家屬緊急送到醫院急診,醫師評估檢查發現是上消化道出血,緊急經過內視鏡處置後才恢復。張歐高奇指出,病人出現上消化道出血的症狀,常以解黑色大便表現;更大量出血時,大便會呈現暗紅色,有時會嘔吐出鮮血或咖啡色渣物質;也有病人伴隨出現頭暈、心跳變快、臉色蒼白、四肢冰冷、冒冷汗、呼吸困難等情況。治療上消化道出血病人主要以藥物治療和內視鏡治療為主,張歐高奇表示,依不同出血部位及原因,內視鏡可以進行注射血管收縮劑、電燒止血、機械性壓迫止血法(如內視鏡止血夾)、血管結紮,或進行血管攝影的栓塞治療,到最後的手術治療,都依據病人狀況採取不同處理。他提醒老年人、服用消炎止痛藥物病人、長期服用抗凝血藥物的病人、長期酗酒、肝硬化及洗腎病人、幽門桿菌感染及之前有過潰瘍病史的人,都是上消化道因天冷而出血的高危險群;他也呼籲,屬於高危險群的人一定要做好保暖,避免酒、咖啡、濃茶、辛辣等刺激性飲食;平時保持充足的睡眠、勿熬夜;盡量紓解工作壓力,避免三餐不定時及暴飲暴食,並少吃不必要的止痛藥,降低出血危機,如出現消化道出血症狀,務必早就醫。
-
2021-01-11 科別.泌尿腎臟
醫病天地/雙鏡聯合碎石術 除大結石保腎
55歲的張姓婦人患有糖尿病,抵抗力較差,導致反覆泌尿道感染,日前因左側腰痛及血尿向泌尿科求診,經腹部超音波及X光片檢查,發現腎臟有6.5公分大的「鹿角結石」,經2名醫師同時執行新式「雙鏡聯合碎石術」,將結石清除乾淨,術後恢復良好。東元綜合醫院泌尿科主治醫師戴順慶說,長期細菌感染導致腎臟慢性發炎就容易造成結石,一般來說結石越大顆,越不會有疼痛感,導致石頭越養越大而不自知。結石手術有許多方式,東元醫院引進新式的「雙鏡聯合碎石術」,結合了經皮腎造廔取石和軟式輸尿管鏡的優點,病人接受全身麻醉後,一名醫師持腎臟鏡從背部開取小傷口抵達結石區,以氣動超音波機器清除大部分腎結石,另一名醫師持軟式輸尿管鏡從尿道、膀胱,以高能量雷射碎石及搬運碎塊,並透過器材光纖將內視鏡畫面投影到電視螢幕,能清楚看到結石位置及狀況。泌尿科主任黃賢祥補充,相較傳統手術需剖開腎臟,此手術不僅能減少腎臟損傷、保持器官功能,傷口從15至20公分縮小至1.5公分;住院時間也從7天縮短至3天,尤其適合治療超過2.5公分的大結石或是凝血功能較差的糖尿病患者。黃賢祥提醒,民眾有血尿、反覆尿路感染、腰痠痛等結石前兆,務必門診追蹤檢查,平時應避免憋尿、補充充足水分、養成良好生活習慣避免尿路結石復發。
-
2021-01-05 科別.骨科.復健
久坐腰痠背痛?日本骨科專家授10秒舒緩法在家跟著做
利用膝蓋伸直的力量,緩解腰痛!日本骨科瑜珈事務局代表、松浦骨科醫院院長井上留美子表示,腰椎疼痛跟身體的保養不夠有關,想要緩解腰痛可藉由一項伸展運動,在不會讓腰部感到疼痛的程度內,保持身體向前彎曲的姿勢五到十秒,利用膝蓋伸直的力量,有助於緩解腰椎關節疼痛,呼籲民眾運動前要好好的暖身,腰痛的症狀就會消失。運動前伸展運動 緩解腰椎關節疼痛井上留美子表示,許多人有腰痛的困擾,主因是身體日漸衰老和疏於保養,導致身體變得僵硬。不同於體能良好的運動員,經常有腰椎關節疼痛等複雜的問題,這都是因為身體的保養做得不夠的原因,因此日常生活要好好做伸展運動。運動前只要好好的暖身,腰痛的症狀就會消失。不過腰部的「轉動腰部」伸展運動,實際上效果不大,大腿二頭肌(大腿內側)的柔軟度,才是正確使用腰部的關鍵。伸展運動緩解腰痛 適用族群不分老少想要緩解腰椎疼痛,井上留美子推薦了一個伸展運動,作法是先坐在地板上,將膝蓋彎曲,用手臂抱住大腿,讓胸部和大腿緊密貼合,保持狀態並將膝蓋往前伸,身體向前彎曲直到不能再彎曲,並維持5到10秒鐘。不過伸展膝蓋若讓胸部和大腿分開,就不會產生效果,這一點必須特別注意。這項伸展運動不只適合一般民眾,也適合50多歲中年人,或許這個年齡層很少能做到身體向前彎曲、手牢牢貼在地板的動作,但是只要每天持續伸展二頭肌的肌肉,就掌握了腰部護理的基本概念。 抱膝維持身體向前彎曲 保持姿勢5到10秒「雙手保住彎曲的膝蓋,身體向前彎曲的同時,利用膝蓋伸直的力量,就是緩解腰痛的關鍵對策。」井上留美子提到,身體向前彎曲的動作屬於靜態伸展,效果比較小。想要緩解腰痛,重點在於在不讓腰部感到疼痛的情況下,維持抱膝蓋向前彎曲的姿勢五到十秒,尤其運動結束前做會很有效果。資料來源:https://www.albagolf.com.tw/zh-tw/(常春月刊/編輯部整理、文章授權提供/健康醫療網) 延伸閱讀: 腰痠背痛都是睡姿不良害的! 仰睡、臥睡、趴睡哪一種好? 現代人通病!腰痠背痛應冰敷還是熱敷? 復健科醫師揭「正確使用時機」
-
2021-01-01 科別.骨科.復健
10天擺脫膝蓋痛!不開刀、手術,不日本治療師教你:4種伸展髖關節方法
編按:高田祐希是位脊椎神經治療師兼醫學氣功師,目前在東京二子玉川開設了「KIKOUKAIRO施術院」,他過去曾有很嚴重的膝蓋痛困擾,不管是攝取營養食品或是求助各大骨科都完全改善不了,所以便想將過去曾試過且大幅改善膝蓋痛的方法,撰寫成書與大家分享。他照著這些方法認真鍛鍊後,沒想到真的改善了!膝蓋的積水消失了,長時間持續的疼痛與發腫也不見了。就算打網球時奮力地到處跑,一直到隔天早上都還沒有復發。高田祐希說,自從發現「讓膝蓋不再疼痛的身體運動基本方法」,無論面對什麼樣的狀況,都能夠應付自如並放心運動身體,不再害怕搭電車、巴士或是任何外出得做的動作,也更有意欲完成必須經常坐下起身等的家事雖然,骨科的治療對症狀嚴重的患者來說,擁有非常棒的效果,但是有些人還沒嚴重到需要動手術的程度,只是想要在惡化前想辦法改善,骨科醫師自然沒辦法給予這些患者太高規格的治療。此外西醫與中醫口徑一致的說法,都是患者也必須自行努力才行。也就是說,想在惡化之前改善的話就只能鍛鍊身體了。 高田祐希也提醒,會導致膝蓋痛的疾病有許多種,其中很多都容易被誤認為退化性關節炎,所以為了兼顧安心與安全,切勿自行判斷,首先仍應前往骨科接受X光或MRI檢查,確認膝蓋的當前狀況。有時初期的膝蓋痛只要伸展髖關節就能夠治癒,「髖關節?我有伸展啊!」態度隨便的話,症狀會在不知不覺間惡化,就算本來不痛也可能遲早痛起來,所以平常請多加留意伸展。有很多運動都能夠伸展髖關節,但是大多數的人都「只是反折腰部」,沒有真的伸展到髖關節。X型腿常見的腰椎過度前彎(腰部反折),就會受到骨盆前傾的影響,乍看伸展了髖關節,實際上卻只是將腰部往後折而已。正確做法還要搭配「縮小腹」,但是縮小腹其實也與踢力有關,所以請一點一滴慢慢拓寬可活動範圍吧。錯誤運動範例這些動作只會造成腰部反折,無法伸展髖關節。伸展髖關節的4種動作跨過平台的髖關節伸展1. 踩在地板或椅子上,以跨過的方式將另一腿伸往後方。透過後腳的大腿外旋、內旋等轉動方向以伸展髖關節,就像伸展鼠蹊部一樣。這時腹部要用力,腰部不要反折。2. 抬起後腳跟會更方便伸展,但要注意別反折腰部,並且要換腳進行。以按壓大腿的方式將整個身體往前挪動,能夠達到「縮伸」的效果。雖然這是伸展髖關節的運動,但是出力時臀部肌肉與膕繩肌也會用力,有助於強化這部分的肌肉。有助於O型腿矯正的髖關節伸展1. 坐在地板後,彎曲前腳、伸展後腳,以轉動後腳大腿的方式,在改變方向之餘伸展髖關節,同時也伸展鼠蹊部吧。這時要注意腹部用力,腰部不要反折。2. 接著要運動前腳膝蓋以下的部位。先讓前腳大腿外旋並彎起膝蓋,接著著重膝蓋以下折起的部位,將膝蓋與後腳跟慢慢挪往正側邊。O型腿的膝蓋以下多半有朝外扭轉的問題,這個動作有助於將腿收往內側。雖然只有以自身重量為負荷時不會有危險,但仍嚴禁勉強執行。因為必須用雙臂支撐身體,所以出乎預料地全身都會用到,甚至能夠實際感受到對腹肌的效果。大腿外旋的單腳深蹲1. 雙腿前後大幅跨開,雙腿的腳尖均朝外打開,骨盆盡可能往前挺出。前腳的膝蓋要彎曲,後腳的則要伸直,雙腿(髖關節)都要朝外轉動。2. 邊吐氣邊彎曲前腳膝蓋,慢慢地將上半身下壓(降下的感覺,不要往前),並避免腰部反折。這裡要將大腿確實往外轉動,但是執行時也要伸展內側肌肉以立起「後腳跟」,所以必須特別留意「從後腳跟到小趾側」的施力狀態。張開雙腿的駱駝姿勢1. 膝蓋打開跪在地板上,並立起腳尖。有拇趾外翻等問題所以大拇趾會痛時,也可以伸直腳趾,讓腳背貼在地板上。2. 手臂往後伸直以抓住後腳跟(抓不到也沒關係)。維持大腿與地板互相垂直的狀態,將上半身往後倒。同時要夾背、挺胸、縮下巴,不要抬高下巴或是身體變形。3. 往後倒至能力範圍內最低處時,就回來原本的位置。當然回來時,也要正確運用肌肉。執行時腹部沒用力的話,可能因為腰部反折造成腰痛,必須特別留意。光憑這個動作就能實現髖關節外旋、伸展,並促成身體後側(臀部、膕繩肌、小腿肚)用力,還可以用到腿側的肌肉。胸膛會更寬廣、背部也會更有力,所以請從稍微往後倒開始嘗試吧。剛開始也可以僅以右手或左手抓住後腳跟,先從單邊開始練習。通常僅伸展髖關節就能夠治癒膝蓋,我自己的初期膝蓋痛,也是透過伸展髖關節治好的。書籍介紹10天擺脫膝蓋痛:不開刀、不手術!3大鍛鍊操 × 5大運動法,專業治療師的膝蓋自癒重生計劃作者:高田祐希譯者: 黃筱涵出版社:采實文化出版日期:2020/11/26作者簡介高田祐希東京二子玉川的「KIKOUKAIRO施術院」院長,同時也是脊椎神經治療師、醫學氣功師。經常從西醫與中醫的角度思考人體,NHK《試過就會認同》節目中,曾介紹其想出的密技「藉耐震墊讓高跟鞋穿起來更輕鬆」而引發話題。從小對自己的雙腿感到自卑,長年持續觀察他人的腿,不僅發現能夠從雙腿形狀看出一個人的運動方式與體型,還可以隨年齡加以分類。指導法中融入了重訓、伸展運動、瑜珈、街舞,提倡「自己的身體由自己打造」。黃筱涵畢業於國立高雄第一科技大學應用日語系,從2009年開始從事日文翻譯,翻譯書籍有《居家設計解剖圖鑑》、《極致名宅美學》、《日是居家設計美學》,以及《健身新手重訓攻略》(采實文化)等。責任編輯:林筱庭核稿編輯:呂宇真延伸閱讀: 豆漿的營養價值竟比豆干低!豆漿、豆腐、豆干...營養師告訴你:豆類製品的營養價值,你可能搞錯了 為什麼我為你雪中送炭,你卻希望我家破人亡?一個故事告訴你:沒有原則,你的善良一文不值
-
2020-12-16 退休力.健康準備
預防老年失能 從這件事開始
每周重量訓練兩天、一次九十分鐘,84歲洪受碧持續運動已兩年,划船機、紅繩懸吊等都難不倒她。不僅增加肌力、促進代謝,多年腰痛也改善。若以醫學上認為肌力隨年齡退化的公式計算,目前洪受碧全身肌肉量應比中年時降低近四成,她卻說「開始上運動課後,我比以前還健康。」洪受碧當了50多年的「養樂多阿姨」,至今還是每天早上七點半出門,坦然面對老化,拒絕退休,「運動不是年輕人的專利。」不少老年人卻被健身房拒於門外,前立委沈富雄曾提過七十歲被拒入會的經驗。如今,銀髮健身是重要的社會投資。陽光基金會成立「Sunvis(希臘文活力之意)」陽光活力中心,就是為了讓長者動起來。陽光基金會執行長舒靜嫻說,中年子女帶老年爸媽一起來,更好,一起存肌力、交朋友;原本行動不便的九十歲的退休高中老師在肌力訓練後,恢復腳力,日前才登上合歡山主峰。運動是健康最好的投資。大家總認為,「練肌肉」是年輕人為了身體線條健美,保持體態,但隨著肌少症與老年失能的關係被發現及重視,利用重訓鍛鍊肌肉的人愈來愈多,尤其是中年人和銀髮族。世界健身中心指出,今年一月至十月新會員資料,四十至五十歲占了兩成二,成長幅度位居各年齡之冠,而在這群中壯年會員裡,兩成四參加PT重訓課程,比率之高,在各年齡層也名列第一。高齡長輩投入運動雖是好事,但台北榮總高齡醫學中心主任陳亮恭發現,許多長輩的運動量是「瞬間」被培養出來的,一退休就把過去年輕時沒有運動的量,一次補回來,屬於「報復式」運動。但他提醒,運動過頭會帶來反效果,尤其長輩運動若以有氧為主,疏忽肌力及肌耐力,反而讓肌少症提前來臨。大部分的人進行有氧運動,訓練肌肉等阻抗性運動僅有兩成。陳亮恭建議,年輕族群一定要改變對運動的觀念,重訓與有氧各半,重訓建議每二到三天一次,其餘時間則建議可以做有氧運動;如果過去沒有運動習慣,依照個人的體能狀態,循序漸進訓練,持之以恆就是最好的訓練方式。「七、八、九…」四十八歲鍾小姐在健身房裡認真地做著胸推,在教練指導及鼓勵下,慢慢地數著拍子,盡管室內冷氣夠強,但額頭仍冒著汗珠,表情也略顯痛苦。為何想做重訓?她答案直接,「希望體態結實,沒有老態,這怎能輸給公司裡的小妹妹,另外也不想日後成為兒女的負擔。」五十六歲牙科醫師鄭銘鎮執業快卅年,幫患者治療牙齒時,總需彎腰低頭,日子一久,頸椎腰椎都出問題,容易腰背酸痛,手腳發麻,在四十歲時,自覺再這樣下去,不到退休人就先垮了。他為此騎單車、踩飛輪、練重訓,練好體能,原本頸椎腰椎退化異常,慢慢獲得緩解。工研院最近打造「銀髮聚寶盆」長照技術實驗場,讓各單位在此實測長照相關科技,盼以新觀念迎戰高齡社會。不少上了年紀的長輩在此深蹲、伸展,既維護健康,也協助MIT(台灣製造)長照產品推向國際。練習肌力,正是預防老年失能的開始。延伸閱讀.退休準備大調查/5大指標測驗你的退休力.報導/超前部署百歲人生 你準備好迎接「無退休時代」了嗎?
-
2020-12-16 科別.骨科.復健
坐骨神經痛就是長骨刺?要開刀嗎? 初期症狀像腰痛!日常5個動作要少做
診間常見60、70歲的老人家,一進來就喊:「我的腰痛、腿又麻,晚上還會一抽一抽的痠麻痛,整晚睡不好,很折騰!」經過醫師診斷之後,多半發現有坐骨神經痛的問題。 坐骨神經分布廣 脊椎老化影響大骨科醫師劉大永表示,因為坐骨神經的分布範圍很廣,在腰椎部分,只要椎間盤突出壓到其中一條神經,或是老人家的脊椎隨著年老而退化狹窄,或是長骨刺壓迫到坐骨神經,都會感覺疼痛。歸納起來,50歲以上的中老年人,常見脊椎退化或長年骨刺造成坐骨神經痛,年輕族群的坐骨神經痛,則多半因為姿勢不正確、運動不當、搬重物或是外傷導致椎間盤突出而造成。 坐骨神經痛初期症狀像腰痛 痛麻感從腰部往下肢延伸 劉大永指出,坐骨神經痛的初期症狀很像腰痛,不過,隨著神經壓迫的程度加重,疼痛感會循序漸進往下肢延伸,像是臀部、大腿外側與後側、小腿外側、腳底板等部位,都會開始有疼痛感,大部分的病人都是當疼痛範圍擴大、坐立難安時,才會來就診。 此外,有些坐骨神經痛的患者初期會以為是「閃到腰」而不去理會,但是,閃到腰是腰椎附近肌肉拉傷,通常休息幾天就會好轉,但坐骨神經痛則不同,會以反覆腰痛或痠麻症狀來表現,若不積極處理,即使休息個幾天也不會好轉,反而會越來越嚴重。 坐骨神經痛開刀與否 需視個別病況而定要確認是否為坐骨神經痛,可藉由詢問病史、檢查神經傳導、照X光確診,然而,「醫生,我的坐骨神經痛到底要不要開刀?」這是坐骨神經痛的患者一定會詢問的問題。神經科醫師陳龍表示,要視病人的病況而定,目前常見的治療方式大致可以分為以下幾種:1、口服藥物治療:口服消炎止痛藥物、肌肉鬆弛劑、抗憂鬱劑或抗顛癇藥物等,都能緩解病人的疼痛不適。2、注射藥物治療:局部注射類固醇,可以有效止痛,但不能長期使用。3、復健治療:局部熱療、電療、骨盆牽引、運動治療、針灸、推拿、拔罐、徒手整背、按摩等。4、調整生活習慣:如果不調整生活習慣,包括站姿、坐姿、睡姿、搬東西的姿勢、工作姿勢等,那麼不管是口服或是注射治療的效果不會好。另外,一些增強腹肌及背肌肌力的運動要加強,尤其是老人家,緩和持續的運動,或許可以擺脫坐骨神經痛。5、手術治療:若症狀持續惡化,使用藥物及復健等保守療法仍無法緩解疼痛症狀時,就需專業的神經外科醫師評估神經學檢查與進一步核磁共振檢查,當神經根有明顯被壓迫時,例如已出現下肢無力、大小便失禁等症狀,就應考慮開刀處理,以免發生併發症。 長骨刺不等於坐骨神經痛 骨刺並不限於脊椎 「椎間盤突出」、「坐骨神經痛」、「骨刺」這三種病名,常被混為一談,三者雖然密切相關,但不完全相等。很多原因會造成坐骨神經痛,而椎間盤突出只是其中一種,另外,也並非所有的椎間盤突出都等於骨刺,只有少數人因時間久了,椎間盤鈣化才形成骨刺,那麼骨刺和坐骨神經痛有什麼關係呢?長骨刺就是坐骨神經痛嗎? 劉大永提及,民間常說的「長骨刺」,其實並不是正式的醫學名稱,不論是骨頭增生、骨頭週圍的贅生物、椎間盤突出等,只要壓到神經的物體就統稱為骨刺。骨刺分為「軟骨刺」和「硬骨刺」,軟骨刺即是椎間盤突出,硬骨刺就是骨頭增生物,像是有些運動員長期投球、手肘的施力點就會長骨刺,骨刺並不限於脊椎部位,只要有骨頭的地方、使力不當,就可能增生小骨刺。 脊椎退化膝蓋也受影響注意 這些族群要小心為了避免脊椎提早退化,引發坐骨神經痛、膝蓋發炎等問題,陳龍提醒,坐著的時候腰椎與臀部呈90度,腰椎容易遭受擠壓,所以,坐著時腰椎的負荷比站著的時候來得大,若坐著且背又往前傾的話,腰椎的負荷會更大。 因此,坐著時應該使用靠背支撐住腰椎,才能減緩壓力,打電腦、坐著工作的人,每隔50分鐘至少要起身活動5分鐘,不管是拉拉筋、伸個懶腰,站起來走動走動都可以。 此外,搬重物的人,如搬家工、搬運工、建築工人等,因工作常需要扛重物,腰椎受力非常大,椎間盤容易突出、長骨刺而壓迫到坐骨神經;所以,常搬重物的人要注意正確的搬重物法,要蹲下去搬而不要彎腰去搬,或要穿著護腰工作,以減少腰椎的傷害。 而體重過重的胖胖一族,腰椎的負荷大,坐著的時候對坐骨神經的壓迫也較強,所以,維持適當的體重,對脊椎會比較好。值得一提的是,平常沒運動的人,腰椎週圍的肌耐力不足,如果遇到不當外力或運動姿勢不正確的話,椎間盤就容易突出,久了長骨刺壓到坐骨神經,就會疼痛。所以,平日要靠運動來強化核心肌群,強化腰椎的保護力,才能間接保護坐骨神經的健康。 另外,還有嚴重的骨鬆症患者只要咳嗽或用力不當如提重物,就可能發生脊椎的壓迫性骨折,可能會壓迫到坐骨神經,甚至會影響行動力,造成臥床的嚴重後果,都得特別當心。 延伸閱讀: 現代人通病!腰痠背痛應冰敷還是熱敷? 復健科醫師揭「正確使用時機」 腰痠背痛都是睡姿不良害的! 仰睡、臥睡、趴睡哪一種好?
-
2020-12-14 科別.骨科.復健
治療師的親身經驗:簡單做到一件事 就能避免膝蓋痛
【文、圖/摘自采實文化《10天擺脫膝蓋痛》,作者高田祐希】正確使用身體,消除膝蓋痛我的膝蓋痛惡化時,不管做什麼、無論怎麼動都會疼痛,不禁開始思考何謂正確的「身體活動方法」,於是我開始著重於腳趾運動方法。這時發生了「讓疼痛瞬間消失」的「事件」。雖然我的膝蓋很痛,但我還是去了東京迪士尼海洋。我在園區內遇到僅僅三階的階梯,卻不由得膽怯思考:「會不會痛啊……」頓時覺得自己很悲哀。去過的人應該明白,搭乘遊樂器材後要下來時的動作,會讓膝蓋很不舒服。當時的高低差讓我痛得喉頭發出「唔!」的呻吟聲,簡直就像地獄一樣。但是我搭乘「印第安那瓊斯冒險旅程」之後,膝蓋卻不痛了,讓我非常訝異。我努力思考自己到底做了什麼樣的動作,結果總算想到了。那就是讓身體後側用力。搭乘會上下左右搖晃的雲霄飛車時,會邊尖叫邊做出一個動作,那就是「足部用力踩在地板」。當時的我髖關節彎曲、膝關節彎曲、踝關節彎曲,後腳跟會用力拉扯臀部。再加上過程中會搖晃,所以會在膝蓋用力的情況下往左右扭動,有時也會有上下晃動的時候,因此會動用到腹肌。欲預防膝蓋痛,就請喚醒沒在用的肌肉此外我也意識到「用力踏住地面的行為,會用到身體後側的肌肉」。我仔細思考自己的身體,發現有「踢力」很弱、姿勢「前傾」的問題。大腿形狀甚至讓人感受不到膕繩肌(下肢後方肌肉的總稱)的存在,所以才會引發膝蓋痛。這讓我深刻體會到,只要強化這些部位的肌肉就能夠消除膝蓋痛。膝蓋疼痛、髖關節與膝蓋彎曲、腰腿無力時會發生什麼事情呢?首先會無法跨大步行走。無法跨大步行走時,腳底的踢力就會變弱,髖關節也會無法往後伸展。持續惡化下去的話,就會不禁想抓著東西走路。抓著東西走路會使身體進一步前傾,長久持續的話就愈來愈無法鍛鍊到身體後側的肌肉,最終會難以光憑雙腿站立。想要避免膝蓋疼痛的基本方法,就是喚醒沒在用的肌肉。特別容易膝蓋痛的人,通常都沒用到身體後側肌肉,僅憑容易使用的肌肉運動身體,而這樣的習慣就會反映在雙腿上。雖然腿形也與遺傳有關,但是足部與腿形仍會受到長年身體用方式的影響,甚至會逐漸變形。我長年觀察他人的雙腿並加以研究,現在只要看腿就能夠判斷對方的上半身體型。雖然腿形細分起來五花八門,但是大致上可以分成兩種,即是骨盆前傾型或骨盆後傾型,或者是比較偏向兩者其中之一。骨盆的斜度與脊椎彎曲持度,會表現出運動身體時的肌肉使用方法。維持錯誤的運用方法幾年甚至是幾十年,會使沒用到的肌肉衰弱,然後攣縮,並逐漸變得僵硬。有時可能會出現縮短或是病態萎縮。無論是前傾型還是後傾型,肌肉都會隨著年老而衰弱,導致「膝蓋痛」、「髖關節痛」、「腰痛」等症狀,此外也會伴隨著「肩膀痛」與「頸部痛」。所以喚醒長年沉睡的肌肉、打開神經迴路,讓所有肌肉同心協力運動身體,就有助於消除「痛」。喚醒肌肉的關鍵,就是用身體後側施力。
-
2020-12-13 科別.心臟血管
男子腹痛、腰痛8個月治不好?竟藏顆不定時炸彈!
台中烏日57歲賴先生,有高血壓病史,去年底開始腹痛、腰痛,接連看了骨科、腎臟內科、胃腸肝膽科,症狀沒改善,拖了八個月,直到持續腹痛向烏日林新醫院胃腸肝膽科求診,經CT電腦斷層掃描檢查,發現主動脈剝離引起主動脈弓出現約7公分主動脈瘤,隨時有破裂風險,緊急手術救回一命。烏日林新醫院心臟血管外科主任胡珀元醫師分析,主動脈剝離以發生剝離位置來區分判定,可分為A型、B型及非典型(近似A型),A型為距離心臟較近的上升主動脈,致死率最高,必須緊急進行人工血管置換術才有機會活命;B型主要發生在距離心臟較遠的下降主動脈處,致死率不如A型高。胡珀元指出,此個案屬於比B型危險的非典型主動脈剝離,相當於A型,以CT電腦斷層重組的3D圖可見,從主動脈弓開始出現約7公分主動脈瘤,一般來說只要最大直徑超過6公分以上,就像在體內藏有一顆不定時炸彈隨時可能引爆,一旦出現破裂就可能會立即致命,建議必須立即手術治療。胡珀元說明,此個案採複合式心臟手術,先進行開胸手術後重新修復主動脈弓血管,同時併行微創血管內支架,目前出院後恢復良好,之後只需定期回診追蹤。
-
2020-12-05 醫療.風溼過敏免疫
下背痛「休息越久越不舒服」?醫師提醒得提高警覺
「今天早上我的背又痛到不行!」小陳發出簡訊:「可能要請假…」「你年紀輕輕,怎麼這麼容易腰痠背痛?」友人迅速回覆。「可能是之前車禍傷到吧。」小陳寫著:「我本來也以為多休息就會好,偏偏每次都是起床的時候最痛。」「聽起來怪怪的…」友人傳了張沉思的貼圖,接著回覆:「趕快去看醫生吧,我進公司會幫你請假。」下背痛有兩種:機械性、發炎性成大醫院過敏免疫風濕科翁孟玉醫師指出,腰酸背痛是經常遇到的問題,大概每個人都曾經在工作後、久坐後背痛發作。當背痛發作,肌肉緊繃痙攣時,我們通常可以透過「多休息」來舒緩疼痛。這類型的腰痛稱作「機械性背痛」,最常見的原因為過度活動、姿勢不良,或搬運重物使背部受力過大,導致肌肉與韌帶過度拉扯而受傷。面對機械性背痛,要盡量維持良好的姿勢,多多休息,適當地做復健,就能漸漸緩解。然而,如果發現自己「休息越久,越不舒服」,就得提高警覺,這可能是「發炎性背痛」。發炎性背痛的患者常於晨間起床時感覺僵硬疼痛,但起床活動一段時間後症狀相對改善。而且,發炎性背痛的患者年齡大約在二十歲上下,絕大多數都小於四十歲,較機械性背痛患者來的年輕。發炎性背痛患者的家族成員中常有類似的症狀。翁孟玉醫師提醒,「發炎性背痛」比較難纏,需及時接受藥物治療,才能減緩狀況惡化。假使有這類型的腰痠背痛持續三個月以上,最好要就醫檢查。發炎性背痛有哪些?臺中榮民總醫院過敏免疫風濕科黃文男醫師表示,多數的發炎性背痛患者會抱怨下背部與臀部附近的疼痛與僵硬,這種發炎性背痛的原因是身體出現了慢性發炎反應,使脊椎關節處於持續發炎的狀態。以下是常見導致脊椎關節慢性發炎的原因:1)僵直性脊椎炎僵直性脊椎炎常出現在二十歲上下的年輕人,主要症狀為下背痛、晨間僵硬和下肢關節發炎,由於早期症狀不明顯,經常被誤認為是運動傷害或姿勢不良造成的下背痛,也有不少病友已經長期習慣了疼痛,而錯過早期診斷及早介入的時機。2)乾癬性關節炎乾癬是一種外顯於皮膚上的免疫疾病,雖然主要病灶表現於皮膚,卻屬於脊椎關節病變家族的其中一員,近三成的乾癬病友會合併乾癬性關節炎的症狀。3)發炎性腸道疾病發炎性腸道疾病會讓病友出現腹瀉、腹痛、血便等症狀,常被誤以為是腸躁症,約有四分之一的病友腸胃道以外的症狀,關節發炎就是其中一個症狀表現。4)其他反應性關節炎及非典型脊椎炎也是發炎性背痛的可能原因。如何診斷僵直性脊椎炎?翁孟玉醫師解釋,要診斷患者是否罹患僵直性脊椎炎,醫師需要了解病史,患者下背痛的狀況是否已經超過三個月、是否符合晨間僵硬、經休息無法改善等典型特徵。接著醫師會進行身體檢查,確定腰椎運動範圍受限的程度、擴胸範圍受限的程度、脊椎的彎曲程度,並評估是否有其他肌肉骨骼的症狀。患者需要抽血檢驗體內的發炎指數和是否帶有人類白血球抗原B27基因(HLA-B27)。根據研究,帶有HLA-B27基因的人2-10%將會罹患僵直性脊椎炎。影像的部分會安排X光檢查,以評估薦腸關節發炎的程度。該如何治療僵直性脊椎炎?黃文男醫師說明,發炎性背痛經常是慢性且反覆發作,因此患者在面對僵直性脊椎炎時,要做好長期抗戰的心理準備,好好了解疾病的病程與可能帶來的後續問題。若能及早診斷、早期介入,利用藥物控制僵直性脊椎炎,則能大幅減少關節破壞、避免功能喪失。目前,第一線治療藥物為非類固醇消炎止痛藥(NSAIDs),可以降低關節發炎的程度、緩解疼痛。類固醇可用於局部注射,不建議長期口服或注射。免疫調節劑(DMARDs)對於合併周邊關節炎病患有部分療效,但是,少部分人會出現腸胃不適、皮膚過敏、肝功能異常等副作用。倘若傳統治療藥物無法有效控制病情,就應該考慮使用生物製劑。生物製劑是具有專一性的免疫抑制劑,可以抑制特定的發炎因子,達到治療疾病的效果。先前研究發現,僵直性脊椎炎病友體內有高量的發炎因子「腫瘤壞死因子(TNF)」,抗腫瘤壞死因子生物製劑便成了醫師們常用的治療武器,並具有多年的臨床經驗證實其療效及安全性,台灣的全民健康保險也有條件性的給付,詳情可以與醫師討論。生物製劑需要注意感染問題,但不須過於擔心,醫師會進行事前評估及追蹤,將風險降到最低。黃文男醫師說,「我們都會一再提醒患者,僵直性脊椎炎屬於慢性病,務必與醫師好好配合,定期回診,依照指示用藥,才能讓病情穩定,減少關節發炎或功能的損失。」不治療會怎樣?翁孟玉醫師叮嚀,假使沒有好好控制僵直性脊椎炎,患者的脊椎會於不間斷的骨頭重塑過程中失去活動度,導致患者姿勢總是躬身前傾。而且僵直性脊椎炎患者罹患骨質疏鬆症的機會也很高,因而提高了之後骨折或脊髓損傷的風險。關節變形往往是不可逆的傷害,及早治療是預防功能喪失的最佳辦法。此外,由於僵直性脊椎炎是自體免疫所造成的慢性發炎反應,不但會影響關節,也可能進展到為全身性疾病,可能出現虹彩炎而眼睛痛、畏光,或是心血管疾病、腎臟病變、肺纖維化、骨質疏鬆等多種麻煩的共病。若有持續超過三個月的背痛、晨間僵硬、越休息越不舒服的狀況,要提高警覺,盡快就醫喔!原文:下背痛有兩種,第二種別輕忽,醫師圖解懶人包搜尋附近的診所:內科免費註冊,掛號、領藥超方便!
-
2020-12-05 科別.心臟血管
久坐不動當心沉默殺手殺了你!淺談血栓疾病
40歲的大維(化名),是一位電子工程師,6年前曾因嚴重腰痛、下背痛求診骨科,在服用止痛藥與肌肉鬆弛劑後,症狀未獲得緩解,反而在2~3個月內惡化,痛到晚上睡不著、躺不下來;經中醫針灸於後膝蓋窩放血之後,疼痛狀況雖有改善,但隔天卻在辦公室喘到暈厥,送醫後,X光檢查發現肺纖維化。大維甦醒後,因症狀獲得緩解,故未深究發病原因。之後,卻又發生右腳腫脹,以為是腎臟功能障礙,服用利尿劑之後未改善。後來左腳也同樣從大腿根部腫到腳底,脹大了1.5倍之多,甚至在半夜痛到送急診就醫。 經檢查發現,患者全身多處血栓,包括雙下肢深部靜脈血栓、肺栓塞及下腔靜脈血栓等多重靜脈血栓栓塞症,不治療恐危及生命,故以抗凝血藥物治療、併血管內導管導引下溶栓治療等,使血栓症獲得控制,相關症狀也得到緩解。患者經治療後,未再持續追蹤血栓問題,直到4年前返鄉工作,因腹痛求治彰化基督教醫院血液腫瘤科主治醫師沈銘鏡,經電腦斷層檢查,證實是下腔靜脈的側肢再次血栓,以抗凝血藥物治療控制。沈銘鏡表示,血栓即是血管,包括動脈、靜脈阻塞不通。動脈血栓,會導致腦中風、心肌梗塞及末稍動脈阻塞等發生;靜脈血栓,則可能發生深層靜脈栓塞、肺栓塞及門靜脈栓塞等。下肢深層靜脈栓塞很常見,其症狀包括下肢腫脹、疼痛及患處皮膚變褐色等;檢查時,會出現大小腿壓痛、單側水腫、發熱、皮膚變色及表層靜脈擴張現象。他進一步解釋,大腿近端的深層靜脈血栓常會脫落流入肺部,引起肺栓塞;嚴重時,還會導致嚴重血液循環障礙、下肢壞死;如果發生大量肺栓塞,常會導致休克而死亡。依據世界衛生組織統計,全球每16秒有1人罹患血栓疾病、每37秒有1人因血栓死亡,重視血栓問題刻不容緩。根據研究,我國靜脈血栓發生率,大人1,000人中每年發生率可能在0.5人以下。沈銘鏡表示,發生靜脈血栓的原因很多,包括受傷、開刀、懷孕生產、久坐或久臥不動、心臟衰竭、癌症、抗磷脂抗體症候群、骨髓增生等後天性原因或是先天性遺傳。而國人遺傳性靜脈血栓佔總發病人口約50%,其好發症的主要病因,是S或C蛋白缺乏和抗凝血酶缺乏,但也有病友是完全找不出原因的。此次案例是屬於抗磷脂抗體症候群。 沈銘鏡進一步說明,目前,血栓的主要治療方法是服用抗凝固劑,可以有效控制血栓惡化,只要控制得宜,血栓症病友行動、生活與一般人無異。彰化基督教醫院血液腫瘤科醫師暨台灣血栓醫學會秘書長林炫聿提醒,血管壁損傷、血流速度異常、血液成分異常都是血栓形成的要素,雖然血栓症不易發現,但卻會危害生命,不可不慎!為了減少因血栓造成失能,甚至死亡的嚴重結果,呼籲大家除了養成良好的運動習慣、戒除不良生活習慣之外,更需對身體狀況有警覺,早期發現、早期治療以獲得妥善的照護。 諮詢專家/基督教醫院血液腫瘤科主治醫師 沈銘鏡、彰化基督教醫院血液腫瘤科醫師暨台灣血栓醫學會秘書長 林炫聿
-
2020-12-02 慢病好日子.慢性腎臟病
慢病主題館【腎臟病】Johnny游:腎臟危機解密!四大暗示別忽視
元氣網系列直播 主題:火鍋怎麼吃熱量最低 地雷食物揭曉時間:12月9日(三)12:30-13:00 【👉更多直播資訊】 「三折肱而成良醫」,每個人都能成為柯南, 當身體出現異狀,就能透過蛛絲馬跡發現可能是腎臟病的常見症狀。1.我是不是變胖了?看起來特別腫?很多時候,腎臟排不掉水分而留在體內,就容易產生腫脹的現象,這時候不要再盲目追求減肥,該尋求醫師的幫助! 提供一個小秘訣:如果按壓皮膚後,皮膚會陷下去,或是回彈的速度比較慢,那就是水腫產生的現象,而不是脂肪造成的腫脹,千萬別投錯醫! 2.最近腰痠背痛,要不要看復健科?若是腎臟腫脹造成的痠痛將會是「受擠壓、壓迫,脹痛感」,而不像是腰椎或肌肉產生的「悶痛、刺痛、痠痛」,而且腎臟造成的腰痛通常會伴隨發燒、血尿等症狀,請特別注意!3.今天的皮膚特別癢,要不要看皮膚科?腎臟病還會有一個特色,當腎臟功能衰退,導致體內電解質不平衡,或是尿酸過高,都有可能會導致皮膚發癢的症狀,看了皮膚科後:擦了藥、洗冷水澡,都沒有特別改善,那就要考慮腎臟的問題。 4.怎麼最近看不太清楚,是不是老花?有些長輩會覺得眼睛看不太清楚,嘗試戴上老花眼鏡,卻沒有改善, 很擔心自己視力方面出問題,這件事情我們要討論到:腎臟病容易產生血壓變高,而血壓高就容易影響視覺,當影響到視網膜,視線容易產生模糊。如果家中的長輩有以上的症狀,一定要盡速就醫,提早診斷對症下藥,就能夠避免症狀惡化,提早恢復身體健康。 【非看不可】主題:火鍋怎麼吃熱量最低 地雷食物揭曉時間:12月9日(三)12:30-13:00元氣網粉絲團來賓:臺安醫院營養師劉怡里【延伸閱讀】-施昀廷/中藥傷腎?這成分比硃砂還早禁-陳冠誠/洗腎完累得像蟲 3 招運動變活龍-Dr.命/慢性腎臟病五種期別的痛 迷因告訴你-營養食畫RD.Chiu/風靡全球的綠拿鐵竟會造成這些症狀!【慢病好日子】糖友早上出門太匆忙,不吃早餐會影響血糖控制嗎?為什麼洗腎的人會便秘?有什麼助排便的好方法?提供最接近病友真實疑問的慢病衛教資訊,與您一起好好過慢病日子! 📍瀏覽專題>>慢病好日子主題圈 📍觀看影音>>慢病好日子YouTube 📍專屬訂閱>>慢病好日子電子報 📍追蹤加入>>慢病好日子-一起最愛問粉絲團
-
2020-11-30 新聞.健康知識+
天氣寒冷肌肉特別容易痠痛?醫師教你2大預防措施
天氣寒冷會讓肌肉痛?日本整形外科、美容外科醫師桐生有紀表示,冬天時如果氣溫降低,血管就會為了防止體溫下降而收縮,血液循環也會變得不佳,引起身體各個部位的疼痛。肌肉太僵硬 也容易肌肉疼痛桐生有紀也指出,肌肉太僵硬壓迫到末梢神經也是引發疼痛的原因之一。特別是早晨肌肉溫度還沒上升時,經常會有血液循環不佳的狀況,必須進行伸展運動。做伸展運動時,要在不會感到疼痛的前提下,慢慢呼吸,同時伸展背部、肩膀、手臂、膝蓋和大腿內側,大約伸展30秒比較好。肌肉量太少 更容易肌肉、關節痛桐生有紀強調,肌肉量較少的人更容易發生肌肉或關節疼痛。脂肪會散發熱量並使身體冷卻,肌肉則具有產生熱量的能力。透過鍛煉背部和大腿大片的肌肉,就能讓身體和肌肉變得不容易受寒。至於讓民眾很煩惱的腰痛,鍛鍊支撐骨骼和關節內部的肌肉,就會有非常顯著的改善效果,訓練支撐上半身的腹橫筋則是減輕腰痛的關鍵。桐生有紀建議,訓練的方法為,身體俯臥,手肘90度彎曲貼在地板上,用腳尖把身體撐起來,一組動作要維持30秒,一次做三組。如果沒辦法做到像這樣較為困難的肌肉訓練,可以在躺著的時候將膝蓋抬起來,在腹部往內縮的30秒間,慢慢深呼吸五次,這麼做也很有效。除此之外,醫師也很推薦用大約38 ∼40度的熱水泡半身浴。在日常生活中讓肌肉變得溫暖又放鬆吧!肌肉訓練和伸展 生活中不可或缺的肌肉照護1.鍛鍊深層肌肉藉由鍛鍊支撐身體重量和骨骼的深層肌肉來紓解疼痛,此訓練對用整個身體來產生熱能也很有幫助。2.溫暖並放鬆肌肉以泡半身浴的方式,慢慢泡進38∼40度的熱水中。這麼做可以讓全身的肌肉變得溫暖,也能有效舒緩肌肉僵硬。資料來源:https://www.albagolf.com.tw/zh-tw/(常春月刊/編輯部整理、文章授權提供/健康醫療網) 延伸閱讀: 168間歇性斷食反變胖? 那是因為大多數人都犯了這2個錯 為什麼生酮飲食減肥失敗? 可能因為你誤觸這些地雷!出現口乾、疲倦、掉髮是營養不足的警示
-
2020-11-26 科別.骨科.復健
跌倒竟讓脊椎雙骨折 這種療法不需被迫中斷工作
一位年近40歲的司機,有次不慎跌倒後,腰部即持續感覺痠痛,時好時壞,他也不以為意。近來在駕駛完一整天的車後卻明顯感覺腰很酸痛,才趕緊就醫。經「樂活健康診所」醫師楊椒喬檢查鑑別診斷發現,他是罕見的椎弓雙骨折,建議接受水介質震波治療,以高能量精準施打深部的兩處椎弓骨折,經過五次治療後,他的症狀不只明顯改善,也不須請假手術治療,被迫中斷工作,影響生計。醫師楊椒喬指出,患者在跌倒後,腰部不是明顯劇痛,所以沒有馬上就醫。直到每次久坐之後,感覺腰部的酸痛感會更加明顯,這才有所警覺來到門診。經X光檢查及鑑別診斷後,確認他的腰椎第3節(L3)及第5節(L5)分別出現椎弓骨折,也就是雙骨折。楊椒喬進一步指出,椎弓本身構造比較細的關係,很容易因外力影響而產生椎弓骨折,且骨折通常發生在末節腰椎,一旦骨折,容易產生反覆發作的背部疼痛。而這患者出現雙椎弓骨折,則是相當罕見的病例。楊椒喬說,患者腰椎有雙骨折,因此穩定性相對更加不好,脊椎支撐體重的能力會更差,漸漸的就會造成椎骨不穩定前後移位,一旦造成移位,可能被迫需要住院接受手術,以鋼釘內固定來治療。為了避免日後造成滑脫再來挽救,同時也可以改善長期腰痛的不適困擾,建議患者在門診使用水介質震波治療來促進骨癒合。楊椒喬指出,受腰椎活動度大的影響,椎弓骨折很難固定保護,且又深層,使骨折處不易癒合。水介質震波以聚焦式探頭,可使能量精準直達深層的椎弓,採用電磁力產生高能量,促進組織代謝及再生,加速骨癒合。同時,能保持輸出能量平穩性,確保治療功效。避免傳統震波儀以電能輸出能量,若能量遞減,將影響治療效能。患者每周接受一次約6000發的進階水介質震波治療,目前進行到第五次波治療,症狀已有明顯改善,並持續接受治療中,楊椒喬醫師建議患者接受共6-8次的療程,持之以恆,以促進完全骨癒合。
-
2020-11-23 科別.骨科.復健
醫病天地/3種姿勢 易椎間盤突出
60歲林姓男子長年需搬重物,突然出現下背痛,左臀感到麻痛,連腳也酸麻,就醫確診是椎間盤突出造成。醫師提醒常彎腰搬重物,或長時間彎腰與低頭工作者,易造成椎間盤突出,要注意防範,患者應接受醫師診治,不要亂整骨、整脊,以免造成永久性神經損傷。中山醫學大學附設醫院神經外科醫師楊宗熹指出,林姓病患檢查發現腰椎第5節薦椎第1節滑脫,第3、4、5節左側椎間盤甚至已破裂突出,壓迫到神經根,導致下肢疼痛,經手術才緩解。楊宗熹表示,椎間盤是指連結每一節脊椎的軟骨,當纖維環因磨損、退化與水分流失,或有外力撞擊,易出現鬆弛或裂縫,導致裡面的髓核向外突出,即形成「椎間盤突出」,原因包括彎腰搬重物、長時間彎腰、低頭工作等姿勢不良。椎間盤突出壓到脊髓或神經根,會造成脖子痛、腰痛、手麻腿麻、上肢疼痛、坐骨神經痛,若在頸椎壓迫嚴重,會四肢無力,腰椎嚴重則有大小便失禁或滯留、下肢無力等。楊宗熹表示,治療時先以平躺休息為主,避免彎腰或劇烈運動,平時需養成正確姿勢,並自我訓練核心肌群增加腰椎穩定性、減輕椎間盤壓力,嚴重時就需經由神經外科醫師評估手術治療。楊宗熹提醒椎間盤突出拖延治療,會使突出部分鈣化或更突出,增加治療困難度,甚至出現無力、大小便失禁等神經功能障礙。
-
2020-11-22 科別.骨科.復健
肩頸痠痛好不了?根源未必在疼痛處!醫師一招助改善
肩頸痠痛、腰痠背痛時,多數人會先以熱敷、按摩等方式進行改善,不過有時候這樣的方式卻未必能完全獲得緩解,甚至有時候只是得到一時的舒緩,過沒多久又開始痛了。 痠痛根源未必在疼痛處 找出問題才有助治標治本 宏康復健科診所院長陳相宏醫師表示,不論是肩頸痠痛或是腰酸背痛等,基本上都會有一個原因,改善自然要從原因開始。例如有時肩頸痠痛問題未必出在肩膀,可能是椎間盤突出間接引起,腰痠背痛也常見因脊椎滑脫所致,此時若只對痠痛的肩膀或腰背進行舒緩而沒有改善椎間盤突出或脊椎滑脫的根本問題,那麼過沒多久疼痛自然又會出現。因此復健科醫師通常也會照X光進行檢查,看是否為骨骼結構出現問題。 不過疼痛的源頭也未必是骨骼結構出現問題所致,有時也會有「明明就很痛,但檢查卻好好的」的問題。陳相宏醫師表示,這樣的情況通常代表著問題出在筋膜,筋膜的運動量太少也會引起痠痛,建議可以從運動著手改善。近年也正流行「運動處方」,其如處方籤,醫師會依照患者的需求、身體狀況等多方考量,提供適合的運動建議,再加上電療、熱療等治療方式,更有助於治標治本。 運動不足易肩頸痠痛 彈力帶伸展輕鬆鍛鍊陳相宏醫師以肩頸痠痛做說明,此處最常見出現的痠痛位置之一就是在頸椎兩側的斜方肌,以及和肩胛骨內側的凹陷處,是非常常見的肌筋膜疼痛症候群,常見出現於上班族等容易形成彎腰駝背姿勢面對這樣的問題運動就是最主要的改善方式。醫師建議可以先從伸展運動開始增加延展度,再慢慢開始做簡單的重量訓練增加強度,如此便有助於改善,最簡單的方式之一就是拉彈力帶伸展。 以彈力帶伸展方式很簡單,一隻腳在前踩住彈力帶,另一隻腳在後,兩腳站穩,並用雙手將彈力帶往上舉即可,一次做3~4組,每組12~15下,如此便可訓練到背部肌肉。 彈力帶是個價格相當親民的運動器材,在體育用品專賣店就買得到。磅數可視身體的接受度做挑選,以前述動作上拉15下為標準做挑選,低於15下代表負擔太大,高於15下代表負擔過小。民眾也不用擔心若肌肉訓練起來了磅數不夠的問題,只要用手將彈力帶捲上手將其縮短即可。 需要特別注意的是,此伸展運動雖然作法相當簡單,但若自己在家做動作不正確不僅可能無法改善原本肩頸痠痛的問題,反而有可能增加受傷的風險,如常見聳肩、或兩手不對稱的動作。因此建議民眾如若發現肩頸問題,除了應先至復健科檢查找出原因或給予適合的運動處方,彈力帶伸展動作也最好是由復健診所的教練在旁指導為佳,教練可在當下修正動作。而民眾在家練習時可站在鏡子前更有助於調整,若有發現姿勢不正確等情況便有助於調整,例如聳肩可先讓肩膀放鬆一下,再繼續動作。而動作時也可以用手機進行錄影,也有利複診時與醫師及教練討論。 《延伸閱讀》 .1招解除肩頸痠痛。肩膀肌肉緊易引各種問題,專家教一條毛巾按摩解除。 .手痛醫生看肩膀?腰痛隔天變胸痛?破解痛點的假動作,找出「激痛點」改善。 .睡醒老是肩膀僵硬、腰酸背痛?醫教簡單3撇步有助改善睡眠。 以上新聞文字、照片皆屬《今健康》版權所有,非授權合作媒體,禁止任何網站、媒體、論壇引用及改寫。
-
2020-11-21 科別.骨科.復健
「低頭」也是一種傷害!醫師:這3種姿勢易椎間盤突出
60歲林姓男子因長年搬重物,一個月前出現下背痛,伴隨從左臀麻痛到腳,就醫確診是椎間盤突出,經由手術治療,緩解疼痛。中山醫學大學附設醫院神經外科醫師楊宗熹臨床觀察,常彎腰搬重物、長時間彎腰、低頭工作等,易造成椎間盤突出,提醒民眾注意防範,建議患者應接受醫師診治,別亂整骨、整脊,以免造成永久性的神經損傷。楊宗熹說,林姓病患經檢查發現,腰椎第5節薦椎第1節滑脫,腰椎第3、4、5節左側椎間盤破裂突出,壓迫到神經根,才會導致下肢疼痛。接受醫師建議施行腰椎第3、4、5節左側椎間盤部分切除手術,以及腰椎第5節薦椎第1節椎間融合固定手術,術後疼痛獲緩解,住院5天後順利出院。楊宗熹說明,椎間盤是指連結每一節脊椎的軟骨,當椎間盤的纖維環因為磨損、退化及水分流失、外力的撞擊,出現鬆弛或裂縫,導致裡面的髓核向外突出,即形成所謂的椎間盤突出。他臨床觀察發現,常見的椎間盤突出原因,包括彎腰搬重物、長時間彎腰、低頭工作等姿勢不良,或是因瞬間突發的受力過重,如激烈運動或車禍外傷等。楊宗熹說明,椎間盤突出壓到脊髓或神經根,造成脖子痛、腰痛、手麻腿麻、上肢疼痛、坐骨神經痛,頸椎壓迫嚴重還會四肢無力,腰椎壓迫嚴重會有大小便失禁或滯留,下肢無力等。楊宗熹表示,椎間盤突出疼痛期先以平躺休息為主,避免彎腰或劇烈運動,平時需養成正確的姿勢,以及訓練核心肌群,增加腰椎穩定性、減輕椎間盤壓力。嚴重椎間盤突出,或經復健仍無法緩解,就需經由神經外科醫師評估手術治療。楊宗熹提醒,椎間盤突出拖延治療,可能使突出部分鈣化或更突出,不但增加治療困難度,甚至出現無力、大小便失禁等神經功能障礙,達到完全恢復的機會越小。
-
2020-11-19 科別.骨科.復健
上班久坐易引腰痠酸背痛 醫教單跪姿伸展助改善
日常生活中不免出現各種疼痛,不管是肩頸痠痛或腰部疼痛等,除了普遍以熱敷做緩解疼痛處,也應盡早尋求醫師協助,找出疼痛的根源,因為疼痛處未必就是根源,可能另有他處。若只有對疼痛處做舒緩,在舒緩過後沒多久又會開始疼痛。 腰痠背痛原因多 留意3大情況速就醫 宏康復健科診所院長陳相宏醫師以腰部疼痛舉例,一般民眾普遍統稱為「閃到腰」的腰痛約有80%原因不明,未必為急性拉傷,且也有可能是脊椎滑脫、椎間盤突出所致,若只有熱敷做緩解是不夠的,在熱敷過後恐怕又會痛起來,因為根本的問題依舊存在。 陳相宏醫師更進一步指出,當民眾出現腰痛的情況時,應多加留意幾個狀況,包括了起床時是否會感到疼痛、雙腳是否會有麻痛的感覺、是否動不動就想坐下等,若有這三種情況出現,其很有可能是椎間盤突出或其他問題,壓迫到血管或神經所致。問題尚未變嚴重之前若不加以治療改善,後續問題恐怕會衍伸出更多的麻煩。 若是下背痠痛、屁股會麻,但經過活動伸展之後便有明顯的改善,這類型則比較可能是屬於久坐、肌肉運動量不足所致,可經由簡單的伸展運動做改善。 久坐腰痠背痛 單跪姿伸展助改善 常出現在久坐上班族的下背疼痛,可以「單跪姿伸展」做改善。動作很簡單,預備動作讓身體呈單膝跪姿,雙臂向前平舉雙掌併攏。動作時一隻手留在原地,另一隻手向外向後敞開,上身順勢向敞開的手臂緩緩旋轉伸展,使身體面向該側即可。左右兩側輪流,一側一次約3~4組,每組12~15下。 此動作正確當下就可以感受到腰部筋肉、筋膜的伸展。進階一點也可以雙手抓住彈力帶,動作同上。如此以便有助於鍛鍊下背肌肉,改善久坐使下背運動量不足所導致的疼痛。 許多民眾在腰痛時會仰賴護腰支撐腰部,陳相宏醫師表示非常不建議。一般而言較適合護腰的族群為剛開完刀者或痛不欲生的急性疼痛者,若是腰痛就戴上護腰,此舉容易習慣,讓身體認為該部位不需要出力,久而久之該處肌肉便容易出現退化,短期看有助舒緩疼痛不適,但長期而言則可能讓身體更容易衍生更嚴重的問題。 身體痠痛盡早就醫 專業指導更助確實改善 最後提醒民眾,若身體部位痠痛欲做伸展運動改善,即便是動作再簡單,也還是應先至醫院診所檢查為佳,一方面可排除較嚴重的問題或進行治療,另一方面也可以經多方評估給予適當的「運動處方」。所謂的運動處方簡單而言其如處方籤一般,每個人都會有適合自己的運動,反之也有不適合的運動,若做了不適合自己,或是做了不適合當下病痛的運動,很有可能會對身體額外造成傷害,民眾應多加留意。 在做伸展運動前,也建議先由專業醫師或教練指導,當下修正姿勢有助避免在家反覆做著錯誤的動作。在家練習時則可以對著鏡子做,幫助自己確認姿勢及細節,並可用手機從旁側錄,以利複診時與醫師或教練做討論或修正動作。 《延伸閱讀》 .沒病卻老是頭痛?腰酸背痛?醫指4大常見引起疼痛的不良姿勢,2招改善 .睡醒老是肩膀僵硬、腰酸背痛?醫教簡單3撇步有助改善睡眠。 .常腰酸背痛?頭痛?心情差?要盡早檢查,長期會引起大腦退化。 以上新聞文字、照片皆屬《今健康》版權所有,非授權合作媒體,禁止任何網站、媒體、論壇引用及改寫。
-
2020-11-01 科別.骨科.復健
婦人右膝內翻變形O型腿加劇 保膝關節手術後快樂跳舞
新竹一名年約55歲的王姓婦人因從事教師工作需久站,退休後熱愛跳舞參加社區舞蹈班,近期右膝卻常常疼痛,蹲下去沒力氣再站起來,膝蓋痠軟,只能暫緩跳舞且就醫。就醫後醫師發現婦人右膝有明顯內翻變形,X光顯示膝關節內側有骨刺增生且退化及關節腔變狹窄的現象,導致原本的O型腿更明顯,且右腳比左腳短了2公分,走路跛腳,經「微創高位脛骨矯正手術」治療及休養,3個多月後便回復生活品質及社交活動。東元綜合醫院骨科醫師施韋伃表示,膝關節退化是中老年人常見的骨科疾病之一,許多長輩擔心膝蓋痛就要換人工關節,遲遲不敢就醫,其實目前採用「新保膝關節手術」,文獻研究追蹤發現,可至少10年至15年不用換人工關節,而且病患可從事健走、游泳及騎腳踏車等運動。「微創高位脛骨矯正手術」是經由膝內側下方開一微創小傷口,把內側小腿上方脛骨打開,再用強化的鈦合金及微創小傷口,矯正到正常解剖結構的角度。通常手術後隔天即可拿輔助器下床活動,傷口癒合僅需2周時間,建議休息3至4周後即可返回職場執行一般非負重性工作;若是勞力型工作,建議休養6至8周後,經門診追蹤穩定後再工作。研究也發現,手術後不少患者因為重心的轉移,膝內側開始有軟骨再生的現象,因此也稱為「保膝關節手術」,即是指膝蓋可延長壽命,免於提早接受人工膝關節手術。此手術只要符合BMI小於30,膝蓋內翻變形小於15度,且年齡介於40歲到60歲,站久或走久膝內側疼痛,膝蓋活動範圍角度正常的患者都可採用。施韋伃指出,王姓婦人開刀後約2個多月,膝蓋恢復良好,既不酸痛、也不用吃止痛藥,腳的外觀也從O型腿變筆直,不僅腿型變美觀,也更行動自如,休息1個多月後即可開始騎腳踏車,並繼續跳舞。施韋伃也提醒,預防勝於治療,平常有膝關節疼痛、不適無力或變形,甚至不只膝痛,開始延伸到臀痛、腰痛等情況,建議及早至醫院就診,以免錯過手術黃金治療期。平時也需要適度運動健走、鍛鍊大腿股四頭肌耐力,並控制體重來降低膝蓋負荷,延長膝關節壽命。
-
2020-10-25 科別.骨科.復健
腰痛怎麼辦? 物理治療師:訓練核心肌力加強腰力
腰部疼痛不敢動?衛生福利部桃園醫院物理治療師徐其昭指出,核心肌力很重要,腰部疼痛更要加強腰力,他也介紹2種簡單的運動,讓民眾在家也能做運動護腰。徐其昭舉例,有名66歲的婦人腰痛得厲害,但平常白天不覺得特別痛,無論是彎腰還是提重物都不會不舒服,但是晚上下床上廁所就非常疼痛,總要等個十幾分鐘才能下床,後經過醫師評估,認為是脊椎穩定度不足。徐其昭表示,脊椎穩定度不足易導致大動作活動時特別疼痛,於是建議婦人找物理治療師進行運動訓練,特地加強婦人的脊椎穩定度,兩星期後婦人下床上廁所前只要花20秒做脊椎穩定度運動,下床就不會再受到疼痛影響。腰椎不穩定是常見的腰部疼痛問題,徐其昭解釋,該症狀好發於運動量較大的年輕人與年長男性,年長女性則是因為負擔過重又肌力不足造成,核心肌群是維持腰椎穩定度重要的軟組織,每天15分鐘的運動就可以改善許多腰痛的症狀。徐其昭說,腰部疼痛可做2個簡單運動,第一種為「腹肌訓練」,就是一般的仰臥起坐,先平躺、雙腳彎曲,用兩手手指尖端去摸到膝蓋的最高點,不需要上半身全部抬離開床舖,只要頭部與肩胛骨離開床面即可,維持10秒、重複30次。第二種是「腹斜肌訓練」,先平躺、雙腳彎曲、兩手交疊,左手中指對右手中指,兩手手指朝向右膝的右側,將頭部與肩胛骨拉起,直到左側肩膀離開床板,維持10秒,左右各重複30次,可以左側一次,右側一次,兩側重複輪流出力。徐其昭也強調,運動當中若有任何疼痛、不舒服,要立刻停止運動,並尋求專業物理治療師的協助,才不會誤傷了自己的身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