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1-15 養生.運動天地
搜尋
脊椎
共找到
912
筆 文章
-
-
2020-01-15 養生.運動天地
棒式運動不是撐著就有效 治療師教你這樣健身才正確
健身興起,不少民眾會透過網路學習,其中棒式運動(Plank)因在家就能做,而大受歡迎,但衛福部南投醫院提醒,健身姿勢不正確恐適得其反,棒式也不是撐著就有效果,若姿勢有誤、手肘或肩膀關節受傷者進行棒式,恐對關節造成負擔。南投醫院指出,棒式運動是一個只藉由前臂和腳尖接觸地面,將身體撐起,像一塊板子的基礎訓練動作,又可以稱為肘撐、平板撐等,透過持續且循環進行,能增強核心肌群,也能降低韌帶和關節受傷的風險,同時改善身體平衡感、改善駝背等外觀姿勢。南投醫院物理治療師吳政軒說,棒式看似簡單,但是消耗體能的全身運動,對腹直肌、腹外斜肌、腹內斜肌和腹橫肌、腿部、背部、臀部等肌肉群都能充分鍛鍊,適合練核心肌群,自主訓練雖方便,卻也易犯錯而不自知。正確的棒式是頭部在脊椎延伸線上,但民眾易過度抬頭或低頭,手臂過度用力導致上背部過於往上拱起,誤把全身力量放腰後出現下背腰後下凹等情形,恐讓訓練做白工,且對關節有一定負擔,因此手肘或肩膀關節受傷不適合做棒式。吳也提醒,正確棒式做法為,手撐地板垂直剛好90度,腹部出力、夾緊臀部、骨盆後傾,注意力放在腰、腹,腳尖併攏與肩同寬,不憋氣且自然呼吸,感受到全身肌肉達緊繃狀態時就對了。若上述動作做不來,可改以換膝蓋著地來完成。
-
2020-01-12 新聞.私房新聞
快速減重 小心咪咪縮水又變老
運動是為了健康,保持良好體態,看起來更年輕,但如果運動過了頭,或是方法錯誤,反而容易出現老態,或讓咪咪大縮水,這則稿子刊登後,有些女性朋友看到我,欲言又止,最後害羞地說,那是真的。練了重訓、強化核心肌群,原本好處多多,可以讓腰部結實,線條好看,臀部變翹,還能減少下背痛,延緩脊椎退化速度,但一談到可能胸部縮水,大部分女生都會退避三舍,想一想還是算了吧。花錢、流汗,有了健康、體態變美了,胸圍可能少了一兩個罩杯,如果上圍尺寸從D變成C,只要花點巧思,用心再喬一下,應該還能接受。要是原本就不大,又小了一號,這確實會讓人懷疑人生。從運動及營養等學理來看,有些人勤練健身,順利減重後,卻容貌變老、胸部縮小,主要原因就在於減重速度太快,一般來說,減重應以兩個月為一個單位,不宜多於體重一成。舉例來說,原本70公斤,兩個月瘦身上限為七公斤,如果減過了頭,身體一時之間無法適應,新陳代謝系統紊亂,女生可能月經異常,甚至沒了月經。快速瘦身,最可怕的後遺症,就是變老,臉部脂肪流失,臉頰凹陷,皮膚乾皺,失去光澤,很可能再也回不去了,有了強健軀體,一下子從歐巴變成阿伯,令人難以接受。想要瘦身,建議還是一步一步來,初期以飲食控制為主,計算控制熱量,搭配運動,讓脂肪變少,等身體逐漸適應後,以運動為主,訓練肌肉,維持正常減重速度,相信就能瘦得健康,不至於瘦到沒胸、變老。
-
2020-01-12 新聞.科普好健康
微創腹式腰椎融合術 讓伍茲重展高球雄風
老虎伍茲長期飽受下背痛苦楚,曾經接受三次椎間盤切除手術,但也因此無法重返世界排名,然而在2017年接受第四次手術,順利在2019年重返高爾夫界贏得四大賽名人賽冠軍。到底是什麼手術,讓飽受下背痛的老虎伍茲再度發揮他的天賦,強勢回歸?答案是微創前(腹)位腰椎融合術。脊椎退化造成神經壓迫從腹部看過來,脊椎神經前側是椎間盤,後側,也就是背側是小面關節。常見脊椎退化病變造成神經壓迫,多源於椎間盤空隙狹窄或突出,就像伍茲的腰痛。重建椎間盤並恢復高度,才能解決疼痛,因為椎間盤承受身體重量的70至90%。椎間盤承受大部分身體重量,如果能夠置放一個大的椎間融合器,不破壞背部肌肉及骨結構,保持脊椎穩定度,不僅術後恢復快,日後更可從事高強度的運動及工作。不需破壞骨頭及脊椎關節但傳統後側椎間盤重建脊椎融合手術,從背後手術,無論傷口大小,皆需要破壞部分骨頭,甚至要犧牲小面關節,將神經小心剝開,才能置放一個較小( 25%)的椎間融合器,不僅神經有較大受損風險,因破壞後方肌肉、關節,加上融合器小,術後恢復時間平均長達七個月。為了保有更多骨頭及脊椎關節,從腹部正前方或側方進入,也就是前側腰椎融合手術,由於並非如傳統需剝開神經組織,因此可以置放大的椎間融合器( >50%)到退化的椎間盤,卻不需要破壞骨頭及脊椎關節,如此一來,可縮短骨頭癒合時間,術後減少背部疼痛,病人也可以早點恢復工作。找回自信 獲名人賽冠軍前側腰椎融合手術恢復平均只需兩個月,即可漸進從事高強度的運動。老虎伍茲先前已接受三次後位椎間盤切除手術,背痛持續,而接受微創前位腰椎融合手術後,讓他術後馬上表示,多年來痛苦終結,找回過去的自信心,六個月後,術後首次參賽即拿下低於標準桿的水準,隔年獲得高爾夫最高榮譽名人賽冠軍。一位來自緬甸的華僑女士腰椎第三、四、五節滑脫,前側腰椎融合手術也可應用於脊椎滑脫,成人側彎駝背等脊椎變形,但必須配合背側骨釘固定。這位女士說:「動手術前背痛,行走困難,術後都好了。」她也說,不怎麼感覺到術後疼痛及不便,手術後兩天下床,一個月就能慢跑,「別人手術三個月還在痛,怎麼差這麼多。」脊椎變形手術風險高,但若不矯正,60歲後會漸漸行走不便,甚至無法行走。目前針對高風險的脊椎變形手術,已發展出微創二階段手術。第一階段先行前側腰椎融合手術,通常神經壓迫就會減輕,第二階段再行後方微創精準骨釘固定手術。中榮引進人工機器手臂台中榮總近期在院長許惠恆帶領下,引進雷納生人工機器手臂系統進行微創,可利用術前3D電腦斷層掃描,模擬植入物角度及深度,同時避開神經組織,準確率高,有助縮短手術時間、減少輻射劑量暴露。比起傳統手術,伍茲式腹側腰椎融合手術配合3D立體定位人工機器手臂,可降低神經受損風險,加速恢復正常生活。
-
2020-01-07 養生.聰明飲食
尾牙聚餐怎麼吃? 醫師傳授三招「三高」不上門
農曆年關將近,尾牙及年終聚餐一攤接一攤,一名罹患糖尿病、高血壓的50多歲男子,在尾牙上大吃大喝後,突感到胸悶不適就醫,檢查發現原本穩定控制中的血壓飆高,飯後血糖也高達300mg/dl以上。醫師提醒有高血壓、高血糖及高血脂的「三高」族群應慎進食,因為血糖血脂急遽上升,發生心肌梗塞風險將大幅提高。活力得中山脊椎外科醫院內科主治醫師李宇力說,國外研究調查顯示,在天冷氣候下,人體血管原本已有較大壓力,有三高的患者遇到需聚餐的場合,可能偶爾想放縱一下口腹之慾,卻攝取過多醣分、油脂不自覺,血糖、血脂急遽上升,嚴重者將導致急性心肌梗塞。李宇力表示,每逢年底公司尾牙、朋友聚會多,動輒大魚大肉,重口味的食物多含高鹽,會使血壓升高;精緻或過度加工的食品,也含有過多飽和脂肪酸,大口大口吃下肚,易造成膽固醇過高,而勾芡的羹湯或濃湯雖然美味,喝多了也易造成醣分攝取過多。由於血糖、血壓及血脂三者息息相關,李宇力提出「聚餐三招抗三高」,第一招:先吃蔬菜、再吃肉,最後才吃主食,減少攝取較高油脂及醣分機會;第二招:少吃零嘴、加工食品、濃湯及勾芡的湯;第三招:多走動、聚會時多聊天,避免狼吞虎嚥。
-
2020-01-04 新聞.健康知識+
年前大掃除NG姿勢讓你全身酸痛!醫教預防小訣竅
居家環境清潔常需要爬上爬下,對於平常勞動較少的人來說,真的是件超級苦差事。像是要打掃天花板或高處角落,甚至是粉刷等等,除了手得舉高之外,頸部也會受影響;或是刷洗廚具、窗戶、被單等物品,如果清掃姿勢NG,再加上用力不當,就可能造成肌肉勞損而導致酸痛,每年大掃除勞損症狀的排行榜有哪些?長安醫院復健科主治醫師羅民萱剖析如下: 勞損症狀1:肩頸疼痛◎肩頸好酸痛,手也開始麻就羅民萱的觀察,肩頸疼痛是每到年節掃除時,婆婆媽媽們最常見的勞損症狀。因為大掃除時,長時間低頭整理或刷洗,容易造成上斜方肌的緊繃疼痛,若是合併頸椎椎間盤突出者,更可能伴隨著神經壓迫,而產生手麻的感覺,除了需藉由復健來治療,也必須改變姿勢,才能真正改善疼痛。 預防小訣竅:髖屈代替低頭、平視好輕鬆 :  如果要整理的東西位於低處,建議可利用髖部屈曲,身體和脖子維持一直線,代替低頭彎腰;或是拿個椅子坐下來,把需要整理的目標物,放在目光可平視的位置。尤其是頸椎前伸這種類似「烏龜頸」的姿勢,會使得頸椎壓力變成原本的數倍之多。 羅民萱指出,光是隨時注意自己頸椎的姿勢,就能有效避免肩頸疼痛,如果已經疼痛難耐,甚至出現手臂的酸麻,就得搭配復健的熱敷電療、牽引、運動伸展等項目,甚至是施以增生注射治療,才能即時對症處置。 ◎肩膀夾擊,上抬就痛!?「肩膀夾擊症候群」也是年節掃除時常見的肩部疼痛問題。羅民萱解釋,「主要是因為清潔時,肩膀重複外展抬高,例如準備年菜時,抬著平底鍋炒菜的動作,容易造成肩峰與旋轉肌袖肌腱的反覆摩擦、夾擊,進而導致肌腱疼痛發炎。肩膀高舉過頭的動作,也是造成肩膀夾擊的危險因子,例如掃除時,整理比較高的櫥櫃、天花板或是擦洗窗戶玻璃、取下高處的重物等。」 預防小訣竅:手肘垂放兩邊,避免高舉過頭 :   針對肩膀夾擊症候群,羅民萱建議,可以讓手肘儘量靠近身體兩側,再做大掃除等家務,避免肩膀手肘重複外展抬高;當拿高處物品時,則建議踩在穩固的椅子上再取用,避免肩膀手肘高舉過頭的動作。勞損症狀2:手部問題◎手指麻,手肘痛:腕隧道症候群及肘部問題大掃除症候群的第二個常見疼痛部位就是手部,羅民萱表示,「大家耳熟能詳的『腕隧道症候群』,好發在過度使用手腕者身上,由於發炎或沾黏造成手腕的正中神經壓迫,導致手指一到四指的麻痛。」 另外,網球肘和高爾夫球肘,雖然痛的位置在手肘外側和內側,實際原因卻和手腕的過度使用有關。網球肘是手腕過度使用翹手腕的動作,如網球的反手拍;而高爾夫球肘則是反覆手腕下壓,如打高爾夫球的姿勢。由於控制手腕的肌腱附著於肘關節處,進而導致此處的肌肉發炎或疼痛,都可能在大掃除期間加劇。 預防小訣竅:手腕持平放鬆,配戴副木舒緩 :   由於這三種疼痛都與手腕過度使用有關,所以,除了打掃時,盡可能讓手腕維持平放伸直,與手臂維持一直線的姿勢外,還要避免長時間彎折或負重;清掃完之後,可以利用伸展和熱敷休息等方式,來幫助手腕放鬆。 羅民萱提醒,「如果已經感覺疼痛,甚至是手麻,建議儘速至復健科治療,可搭配『副木』把手腕固定在正確姿勢,以舒緩被壓迫的神經,對改善腕隧道症候群很有幫助;也建議使用超音波導引『神經解套增生注射』,可使正中神經和旁邊的組織分離,並能解除壓迫,是一個簡單有效的方式。」 ◎拇指痛,手指打不開:媽媽手、板機指大家都聽過的媽媽手,這可不只是新手媽媽的專利!羅民萱表示,媽媽手主要症狀是在拇指靠近手腕處的疼痛,通常跟拇指過度的外展或反覆使用有關,例如擰毛巾、洗衣服或用拇指滑手機等。 至於板機指則是一種手指劍鞘的發炎,當過度使用手指,造成手指肌腱和劍鞘滑車反覆摩擦後的沾黏腫脹,使得手指變得卡卡的,握拳後要聽到咖」的一聲,手指才會彈開,就像扣板機一樣。 「如果已經產生板機指,就應該要休息並熱敷按摩,適度幫手指拉筋伸展,程度嚴重者應考慮超音波導引注射了。」羅民萱提醒。 預防小訣竅:避免手指小關節反覆抓握,多用手臂和身體力量帶動 :   要避免拇指過度外展、張大,並減少反覆使用單一小關節出力,可以善用洗衣機、脫水機、掃地機器人等,適度取代一些手部要很出力的家務,可別凡事都親力親為。 如果堅持一定要親手擦地,不妨盡量使用手臂和身體的力量,去帶動擦拭的動作,或改以整個手掌施力,就能避免過度傷害。勞損症狀3:腰酸背痛,腳也麻很多人常會在大掃除期間不小心閃到腰,感覺像是肌肉拉傷,但也有可能已經造成腰椎椎間盤突出了。羅民萱解釋,突然性的彎腰及負重,可能因為瞬間用力時,導致椎間盤突出或破裂,如果剛好壓迫到附近腰薦椎的神經,還可能伴隨麻痛,一路從屁股到大腿、小腿或足底,導致坐骨神經痛而坐立難安。 如果已經有椎間盤突出的人,打掃時更要注意避免彎腰的動作,平常也最好不要坐矮椅子。應尋求復健科醫師,接受更詳盡的檢查,進行儀器復健、牽引與核心肌群的訓練。那麼自己有空就去拉拉單槓可以嗎?羅民萱特別提醒,很多有腰椎疼痛問題的人,會想藉由拉單槓伸展舒緩脊椎,建議還是要諮詢專業醫師,指導正確的伸展動作,或使用儀器牽引治療,才不會拉到不該拉的部位,反而造成肩膀及旋轉肌袖的受傷。 預防小訣竅:用蹲姿搬重物、弓箭步打掃 :   大掃除搬重物時,不要直接彎腰負重,因為力矩變長,會使得腰椎負荷變成原本的數倍,千萬要盡量避免。建議可利用上身保持直立的蹲姿,將重物靠近身體之後,再用身體和大腿的力氣站起來,亦可用弓箭步的方式蹲下後再搬重物。 此外,也要避免一直彎腰掃地,羅民萱建議,不妨改以弓箭步掃地,就能減輕腰背的負擔。 勞損症狀4:膝關節疼痛大掃除時,婆婆媽媽們常蹲著洗東西、跪著擦地板等動作,羅民萱提醒,「膝關節於蹲跪姿之下,所承受的壓力會比上下樓梯、跑步登山來得大很多。」長時間使用蹲、跪姿擦地板,是非常傷膝蓋的行為。跪姿也可能造成膝蓋前方的滑囊發炎,導致局部膝蓋產生紅腫熱痛的狀況,又被稱為「女傭膝」 ( h o u s e m a i d ´ sknee)。 預防小訣竅:善用家事幫手,避免蹲跪姿 :   羅民萱建議辛苦的婆婆媽媽們,務必善用易操作的踩踏型拖把、吸塵器、掃拖地機器人等現代科技家事好幫手。不要再跪著擦地板,讓過勞的膝蓋變成女傭膝或退化膝,真的是得不償失。 只要正確處置,就能對症緩解羅民萱表示,針對以上骨關節、肌腱韌帶,甚至是神經壓迫造成的勞損和疼痛,只要正確處置,就能對症緩解。像是超音波導引注射增生療法,就是透過超音波導引,精準找到受損或發炎的位置,並注射高濃度葡萄糖或自體血小板血漿(PRP)。 不同於傳統施打類固醇只是消炎止痛,這種增生療法可以幫助組織增生修復,達到治療的目的。再輔以正確姿勢和復健,即可有效改善,並能避免再度復發。 每到年底,居家清潔人員因為打掃工作造成的「職業傷害」問題也不可小覷!羅民萱分享,有位病患是從事鐘點清潔的工作,她的手麻症狀已經長達四年,由於農曆年前工作量增加,只要當天清掃工作一多,晚上還會麻到睡不著。」後來經過理學、神經及超音波檢查,診斷為腕隧道症候群。除了叮囑該病患調整打掃時的姿勢及動作外,也製作副木提供她睡覺時固定手腕姿勢,並且施以四次神經解套注射,同時搭配復健療程,才讓她困擾不已的手麻症狀逐漸改善。 羅民萱提醒,每到年節一忙起來就把自身體疼痛先擺在一邊的婆婆媽媽們,一旦掃除症候群上身,務必即時復健治療和了解正確的打掃姿勢,才能大痛化小、小痛化無,開心過個好年。延伸閱讀: 掌握6技巧,酸痛不上身 天然妙方,打掃廚房亮晶晶  加入常春月刊LINE@好友,即享更多健康資訊!  
-
2020-01-04 科別.骨科.復健
還沒30歲脖子卻先老! 6個習以為常的動作都是在自殘
吃飯玩手機、睡覺前看手機、搭車時 也滑手機……,低頭族可說是現代人的寫照。但頸椎的結構原本就很脆弱,再加上不良的生活習慣,使的頸椎病越來越年輕化、越來越普遍,甚至30歲不到,頸椎就開始退化了! 振興醫院復健醫學部主治醫師李林鍵指出,大部分人都會習慣低頭看手機,仰起頭來才發現肩頸的肌肉酸痛,尤其是常坐辦公室的上班族,幾乎每天8小時都坐在電腦前面,催生一批因3C產品引起的頸椎病患者。 頸椎是頭部與身體神經、血管、經絡連接的通道,一旦頸椎出問題時,影響範圍波及全身。從臨床上來看,最常見的頸椎病是出現手臂與手指的麻木,如果再嚴重一點,還可能伴隨著暈眩,甚至還會影響到下肢。 我們經常不知不覺養成一些壞習慣,雖然這些壞習慣並不是立即性的影響身體健康,但長期下來,卻會誘發頸椎病;快來看看,讓你頸椎提早老化的不良習慣,你中了幾項? 不良習慣1:低頭滑手機低頭會讓頸椎多承重3倍的壓力,很多人都不曉得低頭、頸椎前傾對頸椎的傷害很大。李林鍵解釋,正常姿勢下,人體的頸椎是呈「C」字形的弧度,頸椎承受的重量約為5公斤(頭部的重量);不過,當我們為了看手機、用電腦等,頭往前傾、低頭的姿勢時,結構細長的頸椎,得額外承受3至5倍的重量,長期下來,當然容易引起頸椎的老化。 改善方法:建議使用手機時,應維持良好的坐立姿勢,減少長期低頭的姿勢,尤其看手機、平板電腦或是看書時的高度,應與視線平行才適合;同時每30分鐘,應該要中斷,放鬆5分鐘,做個伸展操,舒緩肩頸壓力,這些都是預防頸椎病的必要手段。 不良習慣2:坐軟沙發很都人習慣攤在沙發上看電視、看書,這個姿勢不僅會引起頸椎的傷害,更會徒增腰椎的壓力。因為軟沙發富有彈性,當人坐上去之後,臀部會陷下去,背肌因而無法挺直,若此時又低頭看書或是滑手機的話,頸部得承受的重量又更大,就會增加罹患椎間盤突出的機率。 改善方法:中國人流傳幾千年的「坐如鐘」是有道理的,因為直立挺直的姿勢,可以讓脊椎維持在適當的位置。因此,平常應盡可能少坐軟沙發,即使坐在沙發上時,也應該將頸椎及腰椎挺直,如果實在太累,寧可躺著也別窩在沙發上。 不良習慣3:不睡枕頭或枕頭過高頸椎本來就有一定的弧度,假使長期不睡枕頭或是睡的枕頭過高,都會使頸部肌肉及韌帶勞損,加劇頸椎盤內的壓力,就容易誘發頸椎週圍韌帶、肌肉的疲勞。 改善方法:調整枕頭高度。最佳的枕頭應該是能夠支撐頸椎的生理曲線,仰臥時,枕頭的高度約為一拳頭高左右(受壓以後的高度);側臥時,高度應比仰臥時略高,大概一個半拳頭;仰臥位時,枕頭的下緣最好墊在肩胛骨的上緣,千萬不能使頸部脫空。 不良習慣4:單肩揹包包單肩揹重的包包,會使得的肩膀變得一高一低,長期下來,還會使肩膀的肌肉處於收縮狀態,緊張的肌肉除了引起腰酸背痛之外,還容易使頸椎的壓力不平均,長期會引起頸部肌肉痙攣,甚至改變頸椎的弧度,尤其經常感到腰酸背痛的話,更應該避免單肩揹包包。 改善方法:建議背後背的包包,如此能使背包壓力平均分配於兩側肩膀,減輕一側肩膀及頸椎的壓力。 不良習慣5:趴在桌上睡覺很多人習慣午睡時趴在桌上,這種睡姿非常容易引起頸椎的老化。人類頭部的重量占身體的十分之一,正常情況下,頸椎的生理弧度可以減輕和緩衝重力對大腦的衝擊。 不過,若是趴著睡,卻會讓頸椎的生理弧度消失,除了容易造成頸椎關節的錯位變形之外,還會使頭部的血液供應不良。臨床上就發現很多人因為趴睡習慣了,常常引起脖子酸、肩頸酸痛,頭痛、頭暈而來就診,檢查後才發現頸椎及腰椎勞損、長骨刺了。 改善方法:睡午覺時,盡量能夠躺下來睡,如果真的難以躺下,建議趴睡時,不要把頭直枕在胳膊上,應該把桌子墊高,趴在中間有洞的午睡枕,盡量維持脊椎的直立,避免頸椎、腰椎的彎曲,而引起額外的壓力。 不良習慣6:長期穿高跟鞋穿高跟鞋會增加脊椎,特別是頸椎與腰椎的壓力。脊椎是由多個椎骨連接而成的構造,當我們姿勢挺拔時,椎骨與椎骨的接觸面幾乎為平面,椎骨間的受力會得到分散,不容易造成損傷。 不過,如果穿高跟鞋,這時重心就會往前移,造成椎骨間的接觸面變小,特別是腰椎與頸椎,受力點會集中在某區塊,就容易造成頸椎與腰椎的壓力不均,長期下來就會老化。 改善方法:為了脊椎著想,建議女性朋友能避免穿高跟鞋就避免,如果真的非得要穿,建議鞋跟盡量不要超過5公分,每天不要穿超過4小時。注意頸部保暖,就能避免損傷 延伸閱讀: 還在低頭滑手機? 小心!就是這個姿勢讓頸椎被滑出病 頸紋愈來愈多? 就是這4習慣害你脖子長皺紋 
-
2020-01-03 橘世代.健康橘
手麻竟是低頭惹的禍!頸椎退化可能造成骨刺
低頭不分老少,但低頭對於長輩而言,恐是加速頸部退化的因子之一。手機誘惑多,不少長輩出奇招,為了可以好好低頭玩手機,年約60歲的林太太,每次都用紙板做支架支撐頭部,若天冷則改用圍巾,但無助於改善低頭後的頸部肌肉痠痛,日前檢查發現頸椎退化。醫師提醒,減少「低頭」時間才是解決之道。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復健醫學部主任康峻宏說,隨著年紀愈大,頸椎逐漸退化,若加上不良習慣、姿勢不正確,都會加速頸椎退化,像是每天必須要低頭使用電腦、手機的職業,或是曾經車禍傷到頸椎、關節的民眾,又或者是有關節家族病史者,都應該降低這些加速因子的出現。康峻宏說,許多民眾都知道低頭的時間減少,就能降低對頸椎的傷害,仍忍不住沈迷在手機世界裡,他說使用支架支撐頭部,降低低頭幅度,可能有些效果,只是支撐位置不對,反而造成更大傷害,增加長骨刺的機率,至於使用圍巾當支架,一點效果也沒有。康峻宏說,頸椎退化初期症狀以「肌肉痠痛」、「肌肉疲勞」為主,嚴重一點的患者會表示手麻,此時可能已經出現頸椎盤突出、頸椎骨刺等,傷到脊椎,導致四肢有麻痛感;若僅有初期症狀,可以透過伸展以及降低低頭時間來改善。康峻宏說,無論年輕人或是長輩,每天低頭滑手機、平版的時間,別連續使用超過一小時,總時數都應該比過去更降低,平常應該增加肩頸的肌力,避免姿勢不良傷害到頸椎。他也提醒,許多民眾對於頸椎周邊痠痛不以為意,認為只要休息一陣子就好,若已經改變姿勢或是已經做了許多伸展運動仍無法改善,建議立即就醫,一旦長出骨刺等應立即處理。歡迎加入橘世代社團一群關愛自己、健康生活的熟齡世代,用橘世代的熱情彼此鼓勵打氣,分享養身保健、家庭關係、更年期保健與檢康飲食等資訊,為第二人生做足功課,活出精彩活力!【我要加入專屬社團】打造亮麗熟年!
-
2020-01-03 新聞.杏林.診間
名醫與疾病的對話/開刀常低頭 頸部椎間盤突出
我是外科醫師,經常進出開刀房,進行乳癌、甲狀腺治療,甚至腎臟移植等手術,知道病人面對手術的無助感,因此術前溝通不可少。不過,十年前一次手麻,讓我知道小病不及時就醫,有可能成為大病。偶爾頸肩痠痛及手麻1990年從中國醫藥學院醫學系畢業後,就投入外科,先在北榮擔任一般外科主治醫師、國外醫療團援助馬紹爾、再到現在的萬芳醫院。身為外科醫師,常常得因為開刀而一直站立,更成為「低頭族」,因為低頭才能更專注、仔細檢視患者病灶。套一句電影的台詞:「出來混,遲早要還的。」那時的我體態比現在豐腴些,如此長期姿勢不良,身體誠實反映實際狀況。十年前,我在萬芳醫院服務,偶爾感受腰部與頸肩痠痛以及短暫手麻,還有些灼熱感,但因為時間很短暫,一開始不以為意;後來那感覺有些難形容,有點像抽筋,雖不致影響手術,但並不舒服,於是決定就醫。症狀不嚴重 定期復健就醫檢查前,我自己心裡有底,猜想可能是椎間盤問題,但仍先針對症狀查閱可能病因,做了X光等檢查,果然是頸部椎間盤突出(HIVD),所幸症狀不嚴重,不須開刀,定期復健即可,於是我展開了復健人生。那時我傍晚下班後,一周三次、一次約一個半小時至復健科報到,接受熱療、拉脖子牽引、姿勢矯正治療,緩解過於緊繃的肌肉、養成正確姿勢;同時開始積極運動,例如每天仰臥起坐、手碰腳趾、屈膝蹲下等。端坐縮下巴 改睡軟枕由於我是頸部椎間盤突出,物理治療師特別訓練我端坐時要縮下巴,時間久了自然就比較不容易出現低頭的動作,那姿勢感覺很像新疆舞,讓我難忘。另外,叮嚀我睡覺時枕頭不要墊太高、且勿趴睡,以免影響頸部靈活度,於是我在房間、客廳沙發與醫院醫師休息室都更換了較軟的枕頭,並改善生活作息。如此多管齊下,努力近三個月,成果明顯改善,頸部與小指痠麻、抽痛感消除,因固定運動,體態也變得更好。需久站時 就戴護腰經過這次經驗後,我終於明白醫師也是人,也會有職業病,現在的我仍會縮下巴,需久站時也會戴上護腰,來提醒自己腰部挺直,避免長時間維持同一姿勢。從醫師變成病人,低頭族是文明病,我們都該改善。醫學辭典/椎間盤突出脊椎長期承受不當活動時,使關節骨骼及軟組織過度磨損,造成椎間盤軟骨漸漸失去水分與彈性,導致椎間盤退化變形、龜裂或破洞,其內部髓核往外突出,壓迫神經,猶如包有餡料的甜甜圈的餡料外漏,即為椎間盤突出。椎間盤突出過去好發60歲以上,主因是年紀增長使頸椎或腰部退化,也有較年輕患者因瞬間扭腰、搬運重物或長期姿勢不良等造成。頸椎共七節,頸部活動度最大部位在第五至六節、再來是第六至七節之間;腰椎則是第四至五節、第五腰椎與第一薦椎之間,這幾處最常發生椎間盤突出。依突出及壓迫神經程度的不同,患者會產生肩頸痠痛、頸椎曲線畸形、下背痛、四肢痠麻痛、肌肉無力、關節退化等情形,嚴重者更可能大小便失禁。在治療上,初期若僅有單純麻、痛,可透過熱療、電療、牽引等復健,搭配關節活動度伸展、加強核心肌群運動等改善,藥物則以消炎止痛為主,但如果症狀嚴重或保守治療沒效,可能就要開刀治療。(諮詢/萬芳醫院復健科主治醫師歐陽進翰)蕭炳昆小檔案現職:●市立萬芳醫院一般外科、乳房外科主治醫師學歷:中國醫藥大學醫學系專長:●乳癌●甲狀腺●腎臟移植●腹腔鏡手術興趣:運動、閱讀經歷:●台北榮民總醫院一般外科主治醫師●馬紹爾醫療援助團主治醫師
-
2020-01-01 新聞.健康知識+
大家都知翹腳坐傷身 專家:有個常見姿勢殺傷力更大
常常覺得肩頸腰背莫名的酸痛嗎?可能是你的不良姿勢惹得禍!我們都知道「翹腳坐」對身體傷害極大,然而生活中,許多人為了貪圖方便舒適,隨時席地「盤腿坐」,往往卻坐出一身病。究竟「盤腿坐」對身體會造成哪些危害呢? 加拿大脊骨神經醫師黃如玉表示,許多人習慣隨意盤腿而坐,這種錯誤的坐姿,對於脊椎、關節、韌帶、肌肉的傷害不亞於翹腳,其對脊椎的傷害,以腰椎和薦椎首當其衝;若長時間盤腿坐,容易導致腰椎C型弧度變小、變直,出現椎間盤突出、骨刺、脊椎滑脫等毛病,常會讓腰部隱隱作痛,當脊椎曲線出現異常,更可能造成骨盆歪斜,嚴重性不容小覷。 網路盛傳「相較於翹腳,盤腿坐更容易傷害人體脊椎」的論述,引起不少討論。黃如玉解釋,盤腿坐常是席地就坐,人體的脊椎和骨盆沒有支撐的情況,本來就比較容易損傷;反觀翹腳,則需要有椅子才能進行,有椅背和單腳的輔助支撐,所承受之壓力和負擔當然減輕。 被眾人誤以為舒適的盤腿坐對健康影響如此之大,該用什麼姿勢替換,才能席地而坐?黃如玉建議,最好還是能有張椅子,好好坐著較好!因為可設想得到的席地坐姿,對於脊椎、關節、肌肉、韌帶等,均會帶來傷害。 但任何姿勢只要長時間維持,都是不利於健康的,黃如玉強調,就算是找張有椅背的椅子,使用正確坐姿,卻久坐數小時,依然會有肩頸腰背酸痛的狀況發生,盤腿坐也是。 建議除了維持正確坐姿,適時起身活動筋骨之外,平時也應多強化自身的腰、腹、臀及大腿等處的肌群,藉由肌肉的力量,以維持脊椎、骨盆、關節等骨骼的穩定性,可避免痠痛發生。
-
2019-12-31 科別.呼吸胸腔
小心急性呼吸窘迫症候群 男子插管治療一個月才救回
南投35歲林姓男子為了照顧住院的父親,除了工作之外,在家裡與醫院往返,上個月因為喘、發燒甚至出現意識不清等症狀,經南投醫院檢查出是肺炎合併急性呼吸窘迫症候群(ARDS),趕緊安排插管治療,患者最後順利康復出院。林男表示,因為照顧住院的父親,除了工作之外,在家裡與醫院往返,接連幾天,林男出現咳嗽症狀,起初沒有留意,一周之後症狀除了咳嗽,開始出現發燒、喘、脊椎骨與胸口覺得疼痛等類流感症狀。到南投醫院就醫時,病況急轉直下,短短時間便併發急性呼吸窘迫症候群。在接受氣管內管置入及呼吸器使用治療後,緊急轉至加護病房接受治療。南投醫院胸腔內科醫師王耀麟說,急性呼吸窘迫症候群 (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簡稱ARDS),是急性肺臟損傷的病症,患者的肺泡失去正常功能,無法正常的交換氧氣與二氧化碳,進而導致身體器官受損,死亡率高且不易治療。病人在加護病房治療期間,胸腔科、呼吸治療科及加護病房等專業團隊針對患者的急性呼吸窘迫症候群,給予適當的抗生素、藉由呼吸器設定低通氣量及高吐氣末正壓等肺保護策略,來協助病人維持適當的氧合,在住院一個月後,成功脫離呼吸器。南投醫院也提醒民眾,應定期接受流感疫苗的施打,幫助自身的免疫系統,預防併發重症的風險。平時也應注意衛生保健及勤洗手、避免出入公共場所等措施,以維持身體健康。
-
2019-12-31 科別.心臟血管
撕裂性胸痛突然找上門!這種慢性病是「主動脈剝離」最大元兇
主動脈剝離是急症,患者可能在幾秒內,從「原來好好的」變「強烈撕裂性胸痛」。更重要的是,主動脈剝離經常很要命。一起來看懶人包! 主動脈剝離指的是主動脈結構出問題,血管內膜上有個小型的撕裂處(結構有問題處),使原本在主動脈內流動的血液經過內膜撕裂處時,血液從真腔(血液原本的流動之處)進入主動脈壁受傷後產生的假腔(因為結構受傷而產生的夾層)中。主動脈壁的結構受到破壞,血液從真腔進入假腔之後,主動脈能送進各器官的血流必受影響,畢竟血液都流到錯誤的位置啦!這下子,我們的大腦、脊椎、腎臟、腸子、雙腳等器官就接收不到主動脈該送來的血液,因而產生缺血性症狀。所以,主動脈剝離是急重症,常常引發的後遺症包括:● 死亡:若主動脈破裂,會造成嚴重的內出血,死亡率極高● 視主動脈剝離位置不同,帶來的併發症不同,但都是起因於主動脈剝離後器官血流不足而引起。例如急性心衰竭、腦中風、腸缺血及壞死、急性腎衰竭、肢體缺血等重大併發症。主動脈剝離常發生在六十到七十歲的男性。主動脈剝離的症狀可能與其他心臟病發的症狀非常類似,且隨著血流受阻的位置不同,患者症狀也不同,因此有人說主動脈剝離是「偉大的模仿者」。然而主動脈剝離最典型的症狀就是胸痛!患者會抱怨突然感到強烈的、撕裂性的胸痛及上背痛,痛感可能延伸至脖子或下背,這種痛的強度很強,可能在幾秒內就從不痛到變成這輩子從未經歷的痛感。若患者抱怨這是「此生最痛的胸痛」,就要很小心是不是主動脈剝離!另外,視主動脈剝離發生處不同,患者會受影響的器官不同,也會表現以下可能症狀:● 喘不過氣● 肚子痛(腸胃血流受阻)● 腰痛(腎臟血流受阻)● 意識不清、昏倒。(腦部血流受阻)● 突然間說不出話、看不見、半側無力,就像中風的症狀(腦部血流受阻)● 單側手臂的脈搏很弱危險因子包括:1. 沒有控制的高血壓,大部分主動脈剝離都發生在罹患高血壓多年的患者身上,因為血壓高會加速血管的老化,破壞血管結構,增加主動脈受傷撕裂的機會。2. 動脈粥狀硬化3. 主動脈瓣膜缺陷4. 主動脈窄縮5. 某些遺傳性疾病6. 高強度重量訓練,主動脈血壓會上升太快太多7. 使用古柯鹼(可卡因),會讓血壓突然變高想預防主動脈剝離,你應該要:1. 好好控制血壓,超過四十歲後最好在家放個血壓計,每天監測血壓數值。2. 戒菸,若真有抽菸習慣,趕快戒掉。(成功戒菸有方法,讓醫師來幫助你)3. 維持適當體重原文:強烈撕裂性胸痛 – 主動脈剝離(懶人包)搜尋附近的診所:外科免費註冊,掛號、領藥超方便!
-
2019-12-29 新聞.科普好健康
類風濕性關節炎 跟吸菸有關?
吸菸增加肺癌及心血管風險已是共識,最新研究顯示,吸菸跟類風濕性關節炎也有密切相關性。慢性關節炎成因複雜類風濕性關節炎是一種慢性發炎性關節炎,成因多樣而複雜,從遺傳、感染、荷爾蒙到環境,都是可能的致病因子。如果無法及時治療緩解,可能造成關節不可逆變形,甚至有關節外器官損傷。因此,早期診斷並積極治療是目前的準則。以抽血檢驗,除了類風濕因子外,新一代抗CCP抗體可以偵測早期類風濕性關節炎,而環境影響因素,吸菸是目前最受關注的議題。吸菸是重要危險因子早在1978年牛津大學研究即發現,吸菸女性會增加類風濕性關節炎發生,2010年學者以統合分析(Meta-analysis)指出,男性吸菸者罹患類風濕性關節炎是未吸菸者2倍,女性則為1.3倍。除此之外,遺傳研究也發現,類風濕性關節炎病患,家族出現第二個個案的風險分析,吸菸是重要的危險因子。影響自體免疫抗體吸菸為什麼會增加類風濕性關節炎?近期研究分成幾個部分:第一個是吸菸增加氧化壓力(oxidative stress),氧化壓力與自由基相關,自由基會促使發炎反應及類風濕性關節炎。在吸菸過程中包括焦油及揮發物質氧化壓力,這在類風濕性關節炎的發生扮演一定角色。第二個研究重點在於自體免疫抗體(autoantibodies),這是近年來最被重視的機轉,類風濕性關節炎患者出現對抗瓜氨酸化胜肽(citrullinated peptide)的抗體是已知的重要致病機轉,近期研究也證實吸菸會激化對抗瓜氨酸化抗原產生自體免疫抗體。也是連結吸菸與類風濕性關節炎最有力的證據。既然,吸菸增加類風濕性關節炎,類風濕性關節炎病患戒菸會不會得到好處?2019年11月剛發表的風濕病期刊,丹麥哥本哈根大學國家醫院風濕科及脊椎中心醫師Dr. Ida K以吸菸為主題,分析美、英、荷、西、加、挪威等10國的世代研究,收案3331位類風濕性關節炎病患,依吸菸史分類,1012位已戒菸、887位仍吸菸中、1412位從未吸菸。有家族史者風險更高平均追蹤3.5年,期間有235例心血管疾病發生。收案時,仍吸菸組的中高疾病活動度病患數高於戒菸組及從未吸菸組。以心血管疾病風險因子分析(血壓、脂蛋白等),從未抽菸、已戒菸及仍抽菸三組、危險因子呈階梯狀差別,從未抽菸組最少,仍抽菸組最多。至於戒菸組及從未抽菸組心血管疾病發生率,也顯著低於仍抽菸組。戒菸組則與從未抽菸組心血管疾病發生率相當。結論是吸菸者會增加類風濕性關節炎發生率,如果有家族史者風險更高。已有類風濕性關節炎病患,戒菸可以降低疾病活動度,也可以減少心血管疾病發生率。因此,菸害防制推廣應擴大到全民,尤其是關節炎病患。
-
2019-12-20 新聞.杏林.診間
名醫與疾病的對話/基因檢測 沒想到發現腫瘤
癌症家族史是長年夢魘,而基因檢測是我的專長,去年決定給自己一個禮物,接受全基因解碼。沒想到,竟發現自己有極罕見SDHA基因突變。由於發病機率低,以為可以帶著SDHA基因缺陷過一輩子,沒想到追蹤後發現腫瘤,還好早期發現,花八小時切除腫瘤。原想跟基因缺陷共存基因檢測2萬2675個基因,很幸運,沒有遺傳家族癌症相關基因,如大腸癌、肺癌等;但發現我有極為罕見的SDHA基因突變,與五種腫瘤密切相關,分別是腦下垂體瘤、腎細胞瘤、胃腸基質瘤以及「神經分泌瘤」的嗜鉻細胞瘤、副神經節瘤。身為病理專科醫師,腦海馬上跑出資訊:SDHA相當罕見,研究報告不多,但類似突變基因,如SDHB、SDHD,發病機率皆不高,SDHB發病機率約20%、SDHD發病機率約45%。我推估,應該可以帶著SDHA基因缺陷過一輩子。避免癌變決健康管理但我知道,避免癌變得避開危險因子,制定健康管理計畫,第一步是改變體質,降低血中胰島素及細胞內缺氧誘導因子,減少細胞癌變風險;第二步是定期接受超音波追蹤;第三步是不做高階檢查,因為評估發病機率不高。經過追蹤,今年九月超音波檢查,竟發現胰臟頭有顆六公分腫瘤。當時心情難以言喻,基因解碼驗證了,腫瘤竟在意想不到的地方,自己成為罕見病例。調整生活型態後,僅幾次肩胛骨下方肌肉抽痛,並沒有症狀,反覆思索,結論是「運氣不好」。基於對疾病了解,最好早期治療,轉念想,竟有機會在自己身上驗證全基因檢驗與臨床結果。手術證實神經內分泌瘤就醫時,我沒告訴醫師做過基因檢測。十月住院,主治醫師說我的胰臟與十二指腸附近有一顆直徑6.5公分的腫瘤,比發現時還大一些。影像檢查屬多囊性腫瘤,醫師難以判斷,懷疑是黏液腫瘤、淋巴管瘤、胃腸基質瘤、間皮瘤等。主治醫師的判斷,與基因突變可能出現的腫瘤,不謀而合。考量腫瘤位置,醫師推斷我的腫瘤屬於神經內分泌瘤或胃腸基質瘤,抽血檢驗後,認為神經內分泌瘤可能性最高,建議手術。一般在手術過程做冰凍切片,腫瘤若惡性,擔心擴散,會把手術範圍擴大。但冰凍切片結果需耗時30分鐘到一小時。由於已知答案,我告訴醫師「免等了」。術後一周,病理報告出爐,果然如預期是神經內分泌瘤的副神經節瘤。唯一超出預期的是手術時間,原本預計兩到三小時完成,卻因沾黏耗費七、八小時,傷口也從腹腔鏡打兩個小洞,變成開腹,肚子上有條「高速公路」。不過,術後安排皆在計畫中,休息一周後開始上班。基因檢測有助精準用藥從未想過長腫瘤,還是罕見副神經節瘤,副神經節瘤發生率卅萬分之一,已知相關基因約十個,SDHA是其一,SDHA突變導致副神經節瘤機率僅7%,根據文獻,全球僅100多例,其中兩成被診斷時已轉移。不是不怕,而是發現得早,清楚病情來龍去脈,所以不太擔心或害怕;基因檢測與全球倡議的精準醫療連成一氣,對健康人能協助規畫健康計畫,對病患可協助精準用藥,甚至提醒家族史風險。但如果不了解基因檢測、疾病,容易因檢驗結果陷入焦慮與恐慌。了解基因檢測的目的與侷限,接受專業解讀與諮詢,非常重要。醫學辭典/神經內分泌瘤的副神經節瘤副神經節瘤是神經內分泌瘤的一種,指神經內分泌瘤長在副神經節上,長在不同部位,有不同名稱。神經內分泌瘤每年約有一千名新增案例,常見部位為胰臟、腸胃,蘋果公司創始人賈伯斯罹患的是胰臟神經分泌瘤。神經內分泌瘤多變,在不同部位症狀不同,因不同細胞病變產生不同反應,以胰臟神經分泌瘤而言,若是α細胞病變,會分泌過多升糖激素、若是β細胞病變,則會分泌過多胰島素,初期難以被診斷。副神經節主要在脊椎附近,副神經節瘤則常見在頭頸部、腎上腺、腹腔,副神經節瘤通常沒有症狀。曾嶔元小檔案現職:●元鼎診所院長●社團法人台灣分子醫學會常務監事年齡:65歲學歷:高雄醫學院醫學系、Mayo Graduate School博士專長:分子醫學、基因檢測、病理學興趣:看懸疑電影、鑽研預防醫學用之精準醫療經歷:●美國田納西大學醫學院前助理教授●輔仁大學醫學院前專任教授●國泰醫院病理暨檢驗醫學部主任●馬偕醫院病理科主任●食藥署醫材諮議委員會副召集人●食藥署醫材諮議委員會委員●保險犯罪防治中心諮詢委員
-
2019-12-20 科別.新陳代謝
治痛風不能光靠飲食 有患者脊椎結石癱瘓
據統計,台灣成人每百人有3人痛風,40歲以下病人不少。醫師提醒,民眾對痛風治療有迷思,以為發作再止痛或光靠控制飲食治療,但痛風可能致身體器官結石,甚至有人因此癱瘓。中華民國風濕病醫學會今天舉行衛教記者會,推出由藝人邰智源主演的痛風衛教影片,點出民眾對痛風迷思,包含以為只要控制飲食就不會痛風、發作再吃止痛藥就好等錯誤觀念。風濕病醫學會理事長蔡文展下午在記者會表示,台灣成人的痛風盛行率不低,統計發現,約每百人就有3人有痛風問題,尤其40歲以下病人不在少數,也有17、18歲就痛風發作的個案。痛風並不是單純「關節痛」的問題,若缺乏治療,還會引起其他器官疾病,如心血管、腎臟病變,甚至會引起勃起功能惡化因子,導致「不性福」。林口長庚醫院風濕過敏免疫科主治醫師余光輝說,痛風是體內過多的尿酸沉澱堆積導致的疾病,如果沉積在關節,就會導致關節炎;沉積在腎臟,就會導致腎臟疾病。肥胖、高血壓、藥物影響、基因、飲食、糖尿病、高血脂、腎臟疾病等,都可能導致尿酸過高及痛風。痛風發作時會造成患部紅腫熱痛,蔡文展說,痛風的取名相當傳神,有兩個特色,其一是痛風的痛非常的劇烈,患者可能會痛到坐立難安、不良於行,甚至是微風吹過都會刺痛;另一個意涵,痛風的痛「來去如風」,患者發作後會在24小時內痛到頂點,但就算不治療,3到7天內也會好。只是,蔡文展說,約有15%人在首次痛風發作後,此生不會再發作;但有85%的人會再度發作,發作頻率和嚴重程度視尿酸高低而定。余光輝表示,身體的尿酸過高是警訊,如果長期忽視,尿酸可能持續累積在關節,形成痛風石。痛風石可能出現在手指關節、耳朵、皮下、軟骨,嚴重會導致關節變形、侵蝕骨頭。台灣甚至有些病人的痛風石出現在脊椎,導致四肢癱瘓而就醫。不過,蔡文展也坦言,有些病人很奇怪,一聽到罹患痛風,就只想用飲食或運動來改善,但這是錯誤觀念,飲食只能改善約2成的尿酸值,有些人整天吃東西像在吃草,結果尿酸只下降1mg/dL,幫助非常有限,還是得靠藥物治療才能真正控制。蔡文展表示,多數痛風病人可能在發病後還會再度發作,需要長期服藥控制,但有些病人很可能自以為尿酸降了就不需再服藥,就可能再復發。也有一些民眾是無症狀的高尿酸者,因健檢被發現,目前台灣的治療指引是建議,尿酸超過10mg/dL就應進行治療。余光輝表示,傳統治療高尿酸藥物可能有藥物過敏問題,造成患者的壓力,但新的藥物降低相關風險,且今年12月1日起,健保也有新的給付標準,患者只要按時服藥,就可降低尿酸值,且大幅減少痛風石面積。蔡文展提醒,過去治療痛風石只能開刀拿掉,但這是不對的,因看到的結石只是冰山一角,不只出現在關節,也可能出現在體內器官。患者可依醫師建議接受藥物治療,也有助改善生活品質。
-
2019-12-20 科別.風溼過敏免疫
靠飲食控制改善痛風?醫師:只能影響20%的尿酸值
別再以為痛風靠飲食控制可以改善,坊間甚至流傳喝梅子汁可以改善痛風。但醫師表示,多數痛風患者對於痛風治療有錯誤迷思,其實飲食控制只能影響20%的尿酸值,僅能作為輔助治療,最好的方式還是吃藥改善。中華民國風濕病醫學會理事長蔡文展表示,痛風是一種極度疼痛的關節炎,因為痛的時候來去如風而得名。痛風是因為體內過多的尿酸而造成,晚期更會形成痛風石,就像水中太多鹽巴無法溶解而結晶。尿酸過高若沉積在關節腔內,則造成關節腫脹和變形,但痛風石結節不一定發生在關節,也可能堆積在耳朵、皮下、脊椎關節,或是腎臟等,因此不只會導致急性關節炎,也可能造成勃起功能障礙、腎功能損傷,甚至因痛風石推積在脊椎而造成癱瘓。但是蔡文展表示,常有患者詢問「該如何吃」可以改善痛風。他直言,尿酸過高80%是因為身體代謝便自行生成,只有20%是來自飲食,因此就算病人「都只吃草」,尿酸下降的效果有限,最好還是吃藥長期控制血中尿酸濃度。林口長庚風濕過敏免疫科主治醫師余光輝則表示,血液中尿酸值超過7.0 mg/dL就算高尿酸,但尿酸過高不一定會有痛風症狀,稱為無症狀高尿酸血症;若是任由尿酸繼續飆高,則可能堆積結晶成痛風石,造成痛風發作。余光輝說,痛風的治療可分為急性止痛期和慢性控制期。急性期以抑制發炎、減少疼痛為治療目標,慢性控制期則以降低血中尿酸濃度為目標。他表示,降尿酸藥物主要分為兩種,一為促進尿酸排出、一為抑制尿酸合成的藥物。對尚未產生痛風石的痛風病人,血中尿酸濃度需降至6.0 mg/dL以下,已產生痛風石的患者則必須降至5.0 mg/dL以下,才能順利讓結晶溶解並排出。蔡文展表示,服藥控制血中尿酸濃度才是痛風的治本方式,且過去痛風石需開刀取出,現行也可透過降尿酸藥物減少痛風石體積。另外,尿酸偏高的人主要是因為排泄量太少,因此日常生活中多喝水、多排尿則是最好的預防方式。
-
2019-12-17 科別.風溼過敏免疫
免疫失調不只關節疼痛 心、肺、皮膚全都遭殃
類風濕性關節炎是一種自體免疫疾病,除了影響關節之外,還有慢性全身性發炎所引起的併發症。員林基督教醫院過敏免疫風濕科留美萍醫師表示,類風濕性關節炎初期患者可能會關節疼痛,早晨有僵硬的感覺,並可能會持續1至4小時,經過慢慢活動之後才會比較緩解,有些病患也會感到疲倦、全身無力不舒服。疾病中期,由於關節持續慢性發炎,也連帶影響周邊的軟組織,造成肌腱、韌帶疼痛,關節軟骨也可能慢慢被破壞。疾病後期,如果發炎沒有控制好,就連較硬的骨頭也可能被侵蝕,導致關節變形,可能讓手指出現像天鵝頸的變形,還可能造成肌腱斷裂,甚至若發生在下肢,可能會影響行動,必須坐輪椅。除此之外,類風濕性關節炎還可能增加脊椎骨折風險,其主要原因是患者大多為50、60歲,骨質已漸漸流失,尤其是女生通常已進入更年期,骨質疏鬆的風險更高;加上類風濕性關節炎本身就可能影響骨質,在接受低劑量類固醇治療時,也會增加骨質疏鬆的風險。在多重因素影響下,骨質密度比一般人低,脊椎骨折的風險就比較高。建議患者可同時進行骨質密度檢查,了解骨質疏鬆的嚴重程度。想要改善骨鬆問題,首先要把發炎的問題控制好,減少骨質流失,也可以補充鈣質,必要時可考慮使用骨質疏鬆的治療藥物。心、肺、皮膚都有併發症留美萍醫師指出,因為類風濕性關節炎是全身性慢性發炎的免疫系統疾病,所以它不單單只會攻擊關節,也會攻擊身體其他地方,例如皮膚,可能合併血管炎,或皮下出現類風濕性結節,結節可能長在骨突起處、伸肌表面或關節周邊部位,甚至長在肺臟裡面。有些病患會出現間質性肺炎、肺動脈高壓,或者心包膜炎、心肌炎,少部分病患可能會影響腎臟。也有些病患眼睛會被攻擊,引起鞏膜炎、漿膜炎等。類風濕性關節炎引起的併發症留美萍醫師表示,曾經遇過病患來求診,抱怨的症狀不是關節痛,而是下肢有血管炎的問題,造成皮膚慢性潰瘍。進一步詢問才發現,其實病患也有慢性多發性關節炎,但都不是很在意,直到下肢出現血管炎、慢性潰瘍,才接受檢查,確診類風濕性關節炎。經過藥物治療後,關節炎和皮膚潰瘍都漸漸改善。依照疾病活動度,調整藥物的組合類風濕性關節炎的治療方式有幾種,留美萍醫師指出包括非類固醇抗發炎藥物(NSAIDs)、低劑量類固醇、疾病調節抗風濕藥物(DMARDs)。近年來還有針劑或小分子口服的生物製劑,對於類風濕性關節炎的患者是一大福音。 類風濕性關節炎的治療黃金期是在前三到六個月。確診後,大部分會先使用非類固醇抗發炎藥物、低劑量類固醇、疾病調節抗風濕等藥物合併治療,以半年為觀察期,如果仍舊沒辦法控制好發炎指數,就會考慮申請使用生物製劑。根據臨床觀察,大概二至到三成的病患可能需要調整藥物,進入到生物製劑接續治療。偶而也有少數患者在初期控制得很好,但是因為長期熬夜、壓力太大導致疾病突然發作起來,藥物沒辦法壓下來只好使用生物製劑。醫師都會依據病患個別狀況調整藥物種類與用量。什麼是生物製劑?留美萍醫師解釋道,生物製劑可以透過不同的機轉來控制身體免疫系統失調所產生的發炎反應,有抑制T細胞、抑制B細胞、或阻斷誘發發炎的細胞激素,像是腫瘤壞死因子(TNF-α)、介白素(IL-6、IL-1)。使用各種生物製劑前都需要評估病患適不適合,包括是否有B型肝炎、C型肝炎、潛在性肺結核等,確定沒有問題才能施打。施打生物製劑後也要仔細監測是否有副作用產生,例如影響肝功能、嗜中性白血球下降、或血小板下降。在治療過程中,大概2至3個月就會幫病患抽血檢測肝功能、血球數目。提升治療順從性,改善生活品質留美萍醫師表示,有些患者服藥順從性不好,可能把藥領回去但都沒有吃,讓病情很難控制,相較生物製劑是透過注射給藥,可以確保病患每次回診都有確實施打藥物,提升醫囑性、維持治療效果。醫師會根據患者狀況調整口服藥物,或者也有可以單獨施打的生物製劑,因為有機會減少口服藥物的量,不用每天吃那麼多藥丸,讓病患較願意配合治療。留美萍醫師舉例,一位60多歲的退休老師,罹患中重度的類風濕性關節炎,日漸腫痛的關節讓她哪裡都不能去,前半年使用口服藥物治療,但是評估疾病活動度仍舊處在高活性,於是申請生物製劑治療,數月後關節疼痛顯著改善,她又可以恢復以往的活動,跟朋友聚會、旅遊,享受退休生活。正確日常保健,幫助病情穩定留美萍醫師提醒,想讓病情穩定,患者一定要聽從醫囑用藥、定期回診。再來就是生活作息要正常,不可以熬夜,平常要規律的運動,別讓自己壓力太大,抽菸、喝酒這些都要避免。 飲食方面請正常均衡飲食,減少中藥材進補,例如人蔘、靈芝、牛樟芝…等。補品吃多了可能讓免疫系統更錯亂,疾病就更加嚴重不好控制。醫師都會告訴患者,如果不確定保健食品適不適合,就請帶來諮詢。患者應避免食用苜蓿芽,因所含成分可能活化免疫系統,造成免疫異常反應。有關節炎的病患會比較怕冬天,因為冷天氣容易讓關節比較僵硬疼痛,要盡量做到保暖,如果覺得關節僵硬不舒服,可以適度熱敷,緩和疼痛僵硬。貼心小提醒類風濕性關節不是不治之症,是一種慢性病,患者應與疾病和平共處。隨著醫療進步,類風濕性關節炎有許多藥物可以好好控制發炎,避免關節破壞變形,使患者能維持良好生活品質。留美萍醫師再一次叮嚀患者,務必要按時用藥、定期追蹤,日常生活要作息正常、規律運動,養成健康的飲食習慣,不要任意使用補品。如果有任何不舒服,請儘快回診和醫師討論。原文:免疫失調不只關節痛,心、肺恐遭殃搜尋附近的診所:內科免費註冊,掛號、領藥超方便!
-
2019-12-17 科別.骨科.復健
人生才過一半腰開始痛了!你的腰痛是機械還非機械性?
人家都說「四十腰」、「五十肩」,從四十歲開始,身體的保養變得格外重要,現代人平均餘命已超過八十歲,四十歲人生才過了一半,但身體機能卻逐年衰退,需要用心保養,讓人生下半場,過得靈活自在。而腰痛,比肩痛,更加常見,據統計,有六成到八成的民眾,一生都可能遭遇一次的下背痛。雖然很腰痛很常見,但近九成的下背痛病因較難有明確的診斷,扣除其他器官造成的轉移痛,可以粗分為「機械性」以及「非機械性」兩種,各代表不同的疾病與成因。一成是這種-非機械性背痛1. 嚴重脊椎病變(serious spinal pathology)例如脊椎感染、腫瘤。此類患者約占2%以下。2. 神經根壓迫(nerve root compression)例如腰椎椎間盤突出症(herniated intervertebral disc)、椎管狹窄(spinal stenosis)造成的坐骨神經痛。此類患者的比例約占10%左右。3. 中樞神經敏感化(central sensitization)因長期的疼痛而造成病患腦中的接受器產生變異,即便疼痛的病灶已經痊癒,但正常的輕觸依舊會給病患帶來疼痛感。九成是這種-機械性背痛機械性的下背痛,指的是人體結構的生物力學異常,造成體內組織間的張力改變而引發疼痛。有多達85%-90%的下背痛患者,都屬於此類,是復健門診中最常見的下背痛病人。這類的下背痛原因很多,像是肌肉拉傷或扭傷、脊椎退化、椎間盤突出、腰椎管狹窄症、腰椎滑脫、薦髂關節機能失調、壓迫性骨折、椎弓解離症,或是其他外傷造成,都歸在這一類。接著可以再根據影像檢查(例如核磁共振或是X光)的結果,又可分為檢查有異常的明確性下背痛,與檢查影像沒有明顯異常的不明確性下背痛。疼痛原因百百款,早期診斷、早期治療雖然科技已經比過去進步許多,但閃到腰跟五十肩一樣,常常是「病灶不明」,雖然找不到原因,但可以治療或緩解症狀,透過藥物治療、生活型態修正以及肌力訓練,讓疾病獲得改善。當然,其中最重要的還是「診斷」,找出幾種可能的原因,像是產後腰痛,常見是餵奶或抱小孩的姿勢不正確、國高中生腰痛,可能跟鞋底磨平、運動傷害有關,而中年腰痛,則也許是肌力不足造成的。若是有身體疼痛的情況發生,還是盡早就診,讓專科醫師透過理學檢查與身體評估,再加上病患的過去病史描述、使用藥物習慣與理學檢查等等的綜合判斷,找出最合適的治療方式,別讓小痛拖成大痛,再要治療可就棘手了!
-
2019-12-14 養生.抗老養生
7大與皮質醇過高有關的健康風險!做這些事可改善
七大與皮質醇過高有關的健康風險1. 血糖異常、糖尿病,以及糖尿病前期。皮質醇的主要工作就是提高血糖值。即使是微量的皮質醇升高,像是喝咖啡所引起的,都可能造成血糖上升,增加胰島素阻抗的機會。2. 女性的肥胖、體脂肪增加,以及代謝症候群問題。過多的壓力會讓妳變胖,尤其是在小腹部位,那裡脂肪細胞的皮質醇受體比任何部位的脂肪要多出四倍。在美國有百分之二十四的人口患有代謝症候群,症狀包含高血壓、高三酸甘油酯、低HDL(好膽固醇)、腰圍過粗(女性大於三十五吋,男性大於四十吋),以及空腹血糖值過高。3. 情緒和腦部問題, 包括憂鬱症、阿茲海默症, 以及多發性硬化症(MS)。皮質醇過高的患者在情緒感知、處理,以及調節方面會出現問題,就和憂鬱症患者的情緒症狀相似。高皮質醇症和下視丘腦垂體腎上腺系統過於活躍,都和憂鬱症及自殺有關,而那些被診斷出有憂鬱症的人中,有一半人的皮質醇都過高。多餘的皮質醇會縮小大腦,導致知能障礙、降低大腦活動能力,並且和阿茲海默症有關。過度活躍、壓力過大的神經系統和神經退化性疾病(神經失常)有關,也更容易引發殘障問題;多發性硬化症的發生及發展都與壓力和下視丘腦垂體腎上腺的反應性有關,而且每一個階段的多發性硬化症病患皮質醇都有過高的現象。4. 傷口癒合緩慢。在自願接受四公釐切片的男性中,皮質醇值能預測傷口癒合的速度,而那是飲用酒精、運動、健康飲食,和睡眠等生活方式選擇都無法預測的。5. 不孕和多囊性卵巢症候群(PCOS)。在美國,絕大多數的不孕都是由多囊性卵巢症候群引起的(請參見第八章),而它也和過度活躍的下視丘腦垂體腎上腺軸有關。這很合理,因為過多的雄激素,像是脫氫異雄固酮(DHEAS,雄激素家族的一員,也是睪丸素的前驅物質),都和早期的腎上腺失調有關。6. 睡眠品質惡化。失眠者的二十四小時皮質醇值都會過高。7. 更年期女性的骨質流失和更高的脊椎骨折發生率,也和皮質醇值過高有關。皮質醇不斷高升的壓力容易產生自由基,而那可能導致細胞中的突變和其他形式的DNA 破壞,並且耗盡某些微量營養素,包括維生素B1、B5、B6、B12、C 以及酪胺酸。過度壓力同時也可能讓身體排出鎂,一種對鈣質吸收非常重要的礦物質。基本的營養補充有助於降低皮質醇。我經常被問到應該要食用多少營養補充品,而答案則依嚴重程度而異。如果妳有五項或以上的皮質醇過低症狀,而妳的醫師也檢查過確認妳的黃體素過低,那麼我建議妳全部都補充。如果妳的症狀少於三項,而且是個極簡主義者,希望能用最少的營養補充品來強化妳的腎上腺功能,那麼我建議妳先從調整生活方式開始。如果妳在四~六週之後需要更多腎上腺治療,可以開始補充維生素B群。1. 吃黑巧克力在一項有史以來最受歡迎的皮質醇研究中發現,黑巧克力(連續兩週每天四十公克)能降低尿液中的皮質醇。不過請持保留的態度來看待這個研究結果(或許可以邊吃塊巧克力),畢竟,這份研究是由雀巢公司贊助的。2. 限制酒精酒精會提高皮質醇,而且效果在男性身上會維持長達二十四小時,對女性而言可能更久。如果妳的皮質醇過高,我建議妳避免飲用酒精,或者至少限制在每週不要超過三杯。酗酒者的下視丘腦垂體腎上腺反應性會變高,而且根據一項研究指出,戒酒能降低皮質醇。3. 戒掉咖啡因咖啡因,這個全世界最受歡迎的「毒品」,會直接促使腎上腺皮質細胞產生更多皮質醇,以及更多腎上腺素、去甲腎上腺素,和胰島素。咖啡因會提高生理激起反應(拜託,我們就是因為這個原因才喝的啊!)有時候甚至會過量,導致大腦過度活躍。提倡咖啡的人士指出,研究顯示咖啡會帶來抗氧化的功效,並有助於長壽。我相信在這方面有很大的商量空間。如果妳有失眠、焦慮,或磨牙症,也就是在夜晚會咬牙切齒或磨牙,那麼我建議妳戒掉咖啡因。如果妳沒有這些因皮質醇引起的問題,請考慮一下妳的劑量反應。找到能提神又不會對妳的健康造成危害的最低飲用量。咖啡因的影響是和飲用量成正比的。4. 每週~每月一次去按摩迷走神經會從腦幹移動到大腸。按摩皮膚和皮下的壓力受體能刺激迷走神經活動,這也是按摩為什麼如此令人放鬆的原因。有人針對享受一節四十五分鐘的瑞典式「輕」按摩和深層肌肉組織按摩的人進行了研究。深層肌肉組織按摩能降低皮質醇並提高催產素,也就是和情感聯繫有關的賀爾蒙。這項研究同時也觀察到免疫功能的改善,何樂而不為呢?5. 每日吟唱或許妳想從事一些比靜思冥想或按摩更活躍的活動。吟唱對那些喜歡唱歌的人來說是很棒的選擇。不要去看歌詞,把它們背誦下來然後經常吟唱。吟唱可以點亮大腦中的某些特定部位,例如海馬體(還記得那是做什麼的嗎?對記憶有幫助的),它能關閉警覺中心,像是杏仁核,並且增加大腦中的血液流動。6. 試試針灸一項先驅性研究針對傳統針灸(每週三次,連續十二週)和假性或沒有針灸的比較顯示,針灸對更年期女性的熱潮紅和夜間盜汗症狀有所緩解,二十四小時的尿液皮質醇值也下降了,生活品質亦有所提升。綜觀而言,針灸能緩解過度活躍的下視丘腦垂體腎上腺。本文摘自《賀爾蒙調理聖經:哈佛醫師的全方位賀爾蒙療癒法,西方醫學╳漢方草藥,告別老化、肥胖、憂鬱,有效平衡身心》/高寶書版
-
2019-12-13 科別.心臟血管
天冷不運動易生突發惡性高血壓 記四招保健康
最近冷氣團來襲,氣溫驟降,日夜溫差大。高雄一名中年男性,平時血壓控制良好,這次定期回診卻發現血壓飆高,內科醫師李宇力表示,近日因血壓上升的患者人數明顯增加達五成,他提醒,有高血壓、高血糖及高血脂等三高患者,在這種天氣容易有突發的惡性高血壓,他介紹四招預防之道,避免高血壓引起的高風險。活力得中山脊椎外科醫院內科醫師李宇力表示,這患者雖未出現頭暈、胸悶等不適症狀,但定期回診時卻發現收縮壓164 mmHg、舒張壓111 mmHg,平時他則都能控制在收縮壓120~130 mmHg、舒張壓80~90 mmHg,屬正常範圍內。李宇力說,天氣冷造成血管收縮,血壓容易上升。而合併有高血糖、高血脂的病患,在冬天由於喝熱湯、吃火鍋,加上天氣冷不喜歡運動,吃飽飯容易躺在沙發上,也會造成血糖血脂上升。而血糖、血脂上升,會進一步的推升血壓。因此三高患者在這種天氣,容易有突發的惡性高血壓,甚至造成中風、心肌梗塞等危險情況,不得不防。通常當血壓升高時,有些患者會有頭暈、頭痛、胸悶及胸痛等症狀,但也有些人症狀不明顯,但血壓已經悄悄上升,造成血管破裂的風險。李宇力建議4個預防方式,避免受到高血壓威脅。一、早晚監測血壓。二、按時服藥。三、定時回診。四、一旦發現血壓異常,如果血壓超過150 mmHg(收縮壓)、100 mmHg(舒張壓),不分年齡都應提高警覺,盡速找醫師討論,才能確保遠離高血壓的威脅。不要誤信偏方,延誤治療時機。
-
2019-12-13 科別.腦部.神經
氣喘兒?7歲童上腹痛 就診才發現胸腔長9公分腫瘤
台中市7歲的粘姓男童從小常喘咳,以為是氣喘兒,直到去年10月下旬有上腹痛掛急診,經照X光後,發現心臟旁竟有1顆大腫瘤,壓迫心臟,醫師研判是神經母細胞瘤,要緊急手術開傳統刀,粘媽媽尋求第二意見,轉院到台中榮總,發現是縱膈腔腫瘤,經接受兒童外科的胸腔鏡和神經外科的顯微聯合手術,並使用術中神經監測,避免傷及神經,切除9公分大神經節神經瘤,術後症狀改善,不再喘咳,如今健康活潑。台中榮總兒童神經外科醫師周育誠說,神經節神經瘤很少見,是不明原因的神經不正常增生的良性腫瘤,腫瘤大到壓迫肺部引起呼吸喘,腫瘤更鑽入胸椎第8、9節,沾黏、壓迫神經,導致上腹痛,必須手術清除。粘媽媽說,兒子上腹痛急診照X光才發現身上長腫瘤,一度懷疑是惡性神經母細胞瘤,壓迫心臟,可能猝死,要開20公分的傳統刀,她尋求第二意見,轉院到台中榮總,術以胸腔鏡加顯微手術,傷口5公分,手術7小時,確診是神經節神經瘤。周育誠說,兒童神經脊椎病變少見,有先天的脊柱裂、後天神經腫瘤,可能出現手腳麻、無力,甚至癱瘓、大小便失禁等,尤其嬰幼兒無法清楚表達,需醫療團隊細心診察,台中榮總跨部科兒童神經重症團隊和神經脊椎病變相關部科合作,6年多來治療和追蹤了450多名病童。7歲凱凱嬰兒期發現水腎,後來發現左腎旁腫瘤壓迫脊神經,在1歲1個月大接受兒童外科腹腔鏡和神經外科顯微聯合手術,病理診斷為神經母細胞瘤,接受兒童血液腫瘤科團隊化學治療與追蹤,至今腫瘤無復發;1歲2個月大的小潔出生時發現背部膨出,在腰椎第4、5節長脂肪瘤,造成脊柱裂,中榮跨科組成脊柱裂團隊在她4個月,進行脊柱裂修補手術,如今恢復健康。
-
2019-12-10 科別.腦部.神經
每年奪走上萬條人命! 你一定要知道的6項腦中風檢查
先天中風危險因子無法改變,但卻可以透過檢查及早控制來降低中風發生的機會,至於後天「養」成的生活型態危險因子,卻是可以努力完全避免的。 除了健檢之外,每個人可以視個別情況與醫師討論是否有需要做一些專為腦中風做的檢查: 1、電腦斷層檢查(CT):最常被使用,其為最普遍、方便的檢查方法,可以馬上看到頭顱內的狀況,如果有疑似中風症狀,電腦斷層是最快可以知道出血性中風還是阻塞性中風。 2、磁振造影檢查(MRI):解析度最好的檢查方法,可清楚顯示早期的腦梗塞,且對梗塞部位及範圍的界定也更清楚,由於磁振造影的檢查時間大約需要30分鐘到1小時左右,所以較不適合緊急狀況的病人。 3、血管超音波檢查:是一種安全且無傷害性的檢查,其主要利用超音波來測量動脈血管管徑及血流變化,以了解動脈有無狹窄或阻塞現象,為非侵入性檢查,其又可以分為「顱外頸動脈超音波檢查」及「顱內血管超音波檢查」。 ◆顱外頸動脈超音波檢查:主要檢查頸部動脈,包括總頸、內外頸動脈、脊椎動脈及鎖骨下動脈,當懷疑有頸動脈狹窄、腦梗塞、暫時性腦缺血或腦血管畸形時,可以安排這項檢查,另長期有高血壓、糖尿病及高血脂等問題時,也可以安排這項檢查。 ◆顱內血管超音波檢查:檢查顱內的大動脈,包括中大腦、前大腦、後大腦及基底動脈等,當懷疑有任何顱內血管異常時,可以安排這項檢查,但是有時會因為顱骨太厚,無法看到顱內血管,視個人的條件狀況而定。 4、腦血管攝影:可以清楚看到頸動脈及腦血管有無阻塞或狹窄,是診斷腦血管疾病最佳的工具,檢查方法是將導管從腹股溝的股動脈打入顯影劑,再利用X光把血管內的情形顯影出來,但其具侵入性,危險性也比較高,費用亦較為昂貴。 5、心臟超音波檢查:除了以上檢查之外,有的醫師還會建議安排做「心臟超音波檢查」,因為有些中風是因為心臟血栓或是瓣膜疾病,使得血栓跑到腦部阻塞血管因而中風,做這個檢查可以看到受檢者是否這方面的問題。 6、心電圖:可以診斷檢查是否有心房纖維顫動,也就是心律不整的問題,因為心律不整會產生血栓,進而引發中風。 延伸閱讀: 中風不只會嘴歪眼斜 6情況也是常見後遺症 每47分鐘腦中風就奪1人命 出現這些狀況快打119
-
2019-12-09 科別.骨科.復健
深蹲到底有什麼好處?怎麼蹲才不會傷膝蓋?
在網路上搜尋「深蹲」,許多文章推崇這是個簡單又有許多好處的動作,形成一股健身潮流,然而,蹲這個姿勢不是很傷膝蓋嗎?究竟怎麼蹲才不會傷膝蓋?36歲的李小姐是上班族,平常沒有運動習慣,最近和同事一起加入健身房參加團體有氧課,課程中有些快速蹲下再站起來的動作,她上了幾堂課後,右邊的膝蓋就不行了,走路也怪怪的,上下樓梯更不舒服,於是來復健科就診。X光檢查發現骨頭沒有異常,超音波下關節則有少量積水,膝蓋穩定度正常,但膝蓋前方髕骨周圍疼痛。醫師建議李小姐先減少運動量,尤其是先避免蹲的動作,接受幾天消炎止痛藥和復健儀器治療,疼痛漸漸改善後,配合運動治療增強肌力,再逐漸恢復運動。像李小姐這樣的案例,其診斷是「髕骨股骨疼痛症候群」,又稱為「跑者膝」。發生原因可能是本身下肢骨頭排列角度、肌力不足或肌力不平衡等因素,使得膝蓋在彎曲時髕骨移動軌跡異常。另外,蹲的姿勢不正確、加上短期內活動量上升,髕骨軟骨壓力增加,造成磨損而導致發炎疼痛。常見症狀為膝蓋前方、髕骨周遭不適,容易在跑步、蹲、久坐和上下樓梯時引發疼痛。蹲姿時膝關節承受8倍體重壓力蹲這個動作就是膝關節彎曲,而膝關節彎曲的角度會影響關節內的壓力,包含股骨脛骨和髕骨股骨接觸面的壓力都會增加。根據過去力學的研究,走路時膝關節會承受1~2倍體重壓力;爬樓梯會承受3~4倍體重壓力;蹲跪則膝關節會承受8倍體重壓力;而髕股關節則是在膝蓋彎曲60~90度時,壓力達到最大。這也是一般所謂蹲會傷膝蓋的原因,長時間的膝蓋彎曲、過高壓力下,是有可能造成關節間的軟骨磨損或退化,所以會建議減少長時間的蹲、跪姿,例如:跪著擦地板的習慣。不過,除非如同上述案例的李小姐,平時沒有運動習慣,又刻意短時間內做了很多蹲下去又站起來的動作,一般情況下膝關節並沒有這麼脆弱,不需要太過綁手綁腳過度擔心。在日常生活中很多動作,例如從坐到站、蹲下去綁鞋帶等,都需要彎曲膝蓋,不會因為膝蓋壓力增加個幾秒鐘就會受傷。在膝蓋沒有受傷疼痛的情況下,適度給膝關節壓力,可以訓練膝關節周邊的組織、強化膝關節穩定度,避免將來膝蓋退化或受傷。一旦因為過度頻繁採蹲姿而傷膝蓋,受傷的部位可能包括關節軟骨和肌腱、韌帶等。因為膝蓋在彎曲時,膝關節內的關節軟骨、半月板壓力會增加,長期不當使用、沒有足夠休息和復原的情況下,會造成關節軟骨磨損和退化;此外,膝關節的構造除了關節軟骨之外,還有前後十字韌帶、內外側副韌帶、橫跨關節的許多肌腱等,在蹲的過程中,其實這些構造都會受力,因此,如果姿勢錯誤或過度使用,除了關節軟骨,上述韌帶、肌腱都有可能受傷。深蹲到底有什麼好處?近年來健身界很流行深蹲,這個動作有哪些優點?又該注意什麼? 雖然膝蓋彎曲角度增加會讓關節內壓力增加,甚至造成軟骨磨損,但是所謂深蹲並不是只有膝蓋彎曲而已,深蹲會使用到整個核心肌群,包括下背、臀肌到大腿股四頭肌、腿後肌群、以及小腿肌群,跨過整個髖、膝、踝關節,還牽涉到下肢的肌肉神經控制、協調和平衡能力。所以在正確的訓練下,是可以增加核心肌群和下肢肌力及穩定度。深蹲不需要器材,沒有場地的限制,隨時隨地都可以訓練。深蹲是比較複合式的運動,自己做很容易姿勢錯誤而產生疼痛,因為深蹲姿勢錯誤而來門診求診的情況也屢見不鮮,如有不適請先停止深蹲,建議尋求專業人士如教練、物理治療師或醫師的指導下進行。如果本身髖關節、膝關節和腳踝的活動度有限制,或原本就有疼痛,可能不適合深蹲,建議可以從單一關節的訓練開始,比較不容易受傷。例如若有退化性關節炎,可以坐在椅子上,將要訓練的腳伸直離開椅面,腳板背屈往上勾,再用腳畫圓15次(如圖一),可自行增減,但是要讓大腿前方的股四頭肌覺得酸酸的才有效。平常如果較少運動,筋也會比較緊,可以先做背部、髖、膝還有踝關節的伸展,再來做深蹲比較安全,也降低受傷的機會。如果一開始肌力不足或平衡不佳,也可以先從靠牆蹲開始,站在牆壁前約大腿長度的距離,背靠著牆,向下蹲至大腿平行地板。(如圖二)或是深蹲時放椅子在屁股後面作輔助,一方面做為姿勢的引導:臀部向下、髖關節先啟動;一方面如果不小心往後倒,可作為安全措施。至於一般生活上的蹲姿動作,如前面所述,一般日常生活中是不需要太過拘泥膝蓋彎曲角度,如果有膝關節退化或曾受傷,可以提醒自己先站穩、身體保持平衡再蹲下,動作可以放慢一些,膝蓋對準第二腳趾的方向,不過度偏移並維持穩定,不要在膝蓋彎曲的過程中扭轉,這樣可以避免受傷。 深蹲、半蹲、蹲馬步有何不同? 深蹲是指蹲至大腿與地板平行甚至更低一些,膝蓋彎曲角度大約會到達120度左右,此時臀肌的出力較多;而半蹲是在膝蓋大約彎曲90度左右的蹲姿,在這個角度下,出力比較多的是大腿前上方的股四頭肌。而蹲馬步是武術的基本功,可以穩固下盤,訓練平衡,不同派別也許蹲的姿勢稍稍不同,有些雙腳間距大、有些較窄,蹲姿有些是半蹲有些是蹲到大腿平行於地板;蹲馬步和健身的深蹲、半蹲最大的差異是蹲馬步注重持久,可能是以5分鐘、10分鐘為目標,因此蹲馬步的訓練以肌耐力、平衡為主,而健身的深蹲、半蹲一般來說一次只蹲下去3~5秒,一組做個10~15次,一天兩到三組,可以逐漸增加負重,是以訓練肌力為主。 深蹲注意事項:深蹲是指蹲至大腿與地板平行甚至更低一些,膝蓋彎曲角度大約會到達120度左右。1 雙腳與肩同寬,腳尖朝前或微向外開,腳底踩穩。2 核心收好穩定脊椎,脊椎保持中立。3 臀部往後坐。4 注意膝蓋朝向第二腳趾頭,不內夾,否則容易傷到內側副韌帶。5 下蹲到大腿與地面平行。6 應避免重心過度向前、膝蓋超過腳尖太多,這樣會使得壓力集中在膝蓋。7 一次蹲下去3~5秒,一組做個10~15次,一天兩到三組。【本文轉載自肝病防治學術基金會《好健康雜誌》第48期(2019-04-15出版),原文連結】
-
2019-12-08 科別.骨科.復健
防骨鬆殺手 除了補鈣還要負重運動
骨質疏鬆是每個人到老都必須面對的疾病,中山醫學大學附設醫院骨科部主任吳志隆指出,世界衛生組織警告,全球有兩大健康殺手,骨質疏鬆緊追在心血管疾病之後,而且萬一因為骨質疏鬆骨折,手術後一年內死亡率高達二成,民眾不可不慎。骨頭質量不均 就容易骨折吳志隆說,骨骼的功能在於形成骨架、進行肢體動作、保護器官以及維持體內像是鈣離子等的礦物質平衡,如果發生問題,這四大功能就做不到了。為什麼會產生骨折?他說,這得從骨頭的強度講起,例如骨頭的質,是膠原蛋白,就好像蓋房子的鋼筋般,具有抗張力,老人家的膠原蛋白質不佳,就容易引起髖骨骨折;而骨骼的量,是水泥,必須平均,具有抗壓力,多半在脊椎,量不夠就易引起壓迫性骨折。事實上,骨頭是活的器官,每天走這麼多路,碰來碰去,對它就是一種傷害。但是,它不斷在受傷害,也不斷在修復,要是傷害多,修復少,骨頭就很危險,哪天就可能發生骨折。破骨細胞活躍 骨頭愈來愈鬆但一塊骨骼的翻新大概要四個月,全身的骨頭五至十年會換一次,這是它的新陳代謝。當骨頭有些地方受傷以後,有所謂「破骨細胞」把不好的細胞清除掉,接著就有「造骨細胞」把清除掉的地方補滿,再形成正常的骨頭。骨頭是活的東西,也是人體最大的器官,佔比最大。簡單來講,可以想像成一條馬路,用久了會坑坑洞洞,需要翻新。把舊的柏油去除,再舖上新的柏油,就像骨頭的翻新。而破骨細胞和造骨細胞,必須平衡,當有一方傾斜時就不好。破骨細胞較多時,就是破壞多、修補少,骨頭就會愈來愈疏鬆,當骨質疏鬆已到某一程度,就會經常發生骨折。台灣50歲以上的人,每五人就有一人有骨質疏鬆問題。女性發生率高 男性不能輕忽民國84年世界衛生組織用儀器測量骨質的密度來定義骨質疏鬆,初期因為發現女性荷爾蒙會影響破骨或造骨細胞功能,一度以為骨鬆是女性的專利。後來發現男性年紀大了之後,因為男性荷爾蒙下降,也有骨質疏鬆問題,但女性因雌激素下降,發生率是男性四倍。台灣骨質疏鬆症人口裡,有90萬人因骨折問題反覆就醫,50歲以後的婦女約三分之一經歷過。手術後一年內死亡率高達兩成,且八成骨質疏鬆骨折患者,術後一年處於無法自理生活的狀況。高危險群留意 預防重於治療常見因骨質疏鬆引起的骨折部位有手腕、髖部、脊椎。甚至常因輕微碰撞如咳嗽、搬東西、移機車、抱孫子等日常行為演變成骨折。所以一旦有骨質疏鬆症要特別小心。超過50歲、停經婦女、體重過輕、缺少運動、有飲酒或抽菸習慣、父母有人罹此症者,都屬於骨質疏鬆的高風險群。全身痠痛、莫名閃到腰、下背痛、駝背等都是徵兆。但是,它又常因毫無預警,大多因突發性骨折引致劇痛求醫才發現,所以又稱為「沉默的殺手」。臨床上,以雙能量X光吸收儀檢查骨質密度的黃金標準,所謂的T-score值大於1,骨質正常;-1到-2.5骨質不足;小於-2.5就屬於骨質疏鬆。吳志隆以多年臨床經驗指出,因為骨質疏鬆的治療,成功率僅一半,年紀大時,受得了嗎?所以,與其亡羊補牢,不如預防重於治療。他舉例,有位86歲女性,先是一邊骨折進行手術,但因家人未替她治療骨質疏鬆,幾年後另一邊又斷掉。飲食多點鈣 適當負重運動他指出,鈣是構成骨骼的重要成分,年輕時就要開始存骨本,年老時要注意保骨。可以由天然食品補充,不過,仍有97.6%的民眾鈣不足,此時應該用鈣片補充。如何補充才有效?吳志隆舉例市面上有一種「非晶鈣」,能全腸道吸收,不須維生素D。臨床研究發現,補充非晶鈣能有效降低五成骨質流失、並縮短骨骼創傷期,曾被美國NASA用於改善太空人的骨質疏鬆。民眾若有補鈣需求,建議先向醫師或專業人員諮詢。除了補鈣,還需要適當的負重運動,最好每周3次,每次30分鐘以上。生活上做到不抽菸、不喝酒,不喝大量的茶和咖啡等含咖啡因的食物。多攝取含鈣量高的芝麻、綠色植物、豆類,喝牛奶、味噌湯等。骨質疏鬆症「預防勝於治療」,應及早儲存骨本,減少骨質流失,才是應該正視的目標。
-
2019-12-06 橘世代.健康橘
看起來健康卻常喊累 治療師:增肌能改善
50歲吳小姐體態勻稱,但常被朋友念,「妳看起來健健康康的,怎麼那麼容易累?」長時間久坐、出國旅行,只要時間長她就受不了,老公也說她體力太差,到醫院檢測,體脂肪26%,肌肉量在90%以下,經1年運動訓練,終於找回體力與精神。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物理治療師賴庭筠說,體態勻稱或看起來健康的民眾,不一定有肌力。近幾年,肌少症受到重視,但民眾對肌力認知有限,常會有民眾認為有運動就等於增加肌力,這是最常見的錯誤觀念。賴庭筠說,增肌最好的方法是負重訓練,也就是俗稱的重訓,有人會說,長期做有氧運動,肌肉量一直有增加。對完全沒有肌肉量的民眾而言,基本的有氧運動,像是跑步、跳舞、游泳等,有助增加肌肉,但原本就有一定肌肉量,僅做有氧運動,對增肌並沒有效果。賴庭筠說,重訓並非一定要練成「筋肉人」,而是要讓肌肉量達標準值,以一般常見的測量肌肉量儀器inbody,標準肌肉量應該在90%,低於90%就屬於肌少,當肌肉量達標後,後續必須維持運動習慣,才能避免年老後出現肌少症。近年,除了倡議增肌,也提倡身心靈平衡,賴庭筠說,運動不只動一動流汗就好,更希望能「有腦」地運動,如球類運動、脊椎螺旋運動、太極導引等,都需要在過程中動腦,增加身心靈平衡,除了可獲得到運動量,也能增加對腦部的刺激。他也提醒,運動必須持之以恆,維持健康是長久戰,特別近年健身運動興起,當運動習慣已經培養3個月或是更久,突然改變習慣,回到過去不運動的狀態,肌肉量消逝速度及脂肪上升速度皆增加 ,比沒運動前更嚴重。不過,別把運動想成是困難又每天做的事,根據美國疾病控制與預防中心(CDC)指出,年長者每周進行兩次或以上的全身大肌肉群訓練,建議間隔48小時;每周150分鐘中強程度或75分鐘高強度的有氧運動;並加強「平衡」的能力,就能提升肌肉量,還可以減少罹患心臟疾病、高血壓或糖尿病等慢性疾病所帶來的死亡風險。歡迎加入橘世代社團一群關愛自己、健康生活的熟齡世代,用橘世代的熱情彼此鼓勵打氣,分享養身保健、家庭關係、更年期保健與檢康飲食等資訊,為第二人生做足功課,活出精彩活力!【我要加入專屬社團】打造亮麗熟年!
-
2019-12-06 科別.風溼過敏免疫
是僵直性脊椎炎或生長痛、運動傷害?醫師教你辨別
僵直性脊椎炎是一種好發於年輕男性的慢性自體免疫疾病,症狀經常被誤認為生長痛、運動傷害,曾有一名30幾歲男性患者延遲將近十年才至風濕免疫科就醫確診。醫師表示,如果關節疼痛超過六周、晨起有僵硬現象、疼痛部位要動一動才會感到緩解等,就要懷疑可能是僵直性脊椎炎,及早就醫。林口長庚醫院風濕過敏免疫科主治醫師蔡秉翰表示,僵直性脊椎炎好發於16至40歲,男性發病率比女性高。常見從薦骨發炎導致下背痛,也可能有脊椎以外的地方感到不適。蔡秉翰臨床上曾遇過患者誤以為是生長痛而赴兒科就醫,或者誤以為是運動傷害而赴骨科或復健科就醫。但罹病初期,未必能從影像檢查中看出端倪,最後才至風濕免疫科確診,影響預後。蔡秉翰表示,生長痛的感覺會隨時間消失、運動傷害會因為休息而康復,但僵直性脊椎炎患者卻是要動一動才會緩解不適。台北慈濟醫院風濕免疫科主治醫師劉津秀表示,高達九成五的僵直性脊椎炎患者帶有B27型人類白血球組織抗原(HLA-B27基因),帶因者發病率為一般人的171倍。因此有家族史的民眾應對於自身症狀提高警覺。
-
2019-12-06 科別.風溼過敏免疫
周杰倫也受其苦…「老藥新用」治僵直性脊椎炎露曙光
僵直性脊椎炎目前無法根治,僅能盡量抗發炎藥物維持骨骼最大活動範圍,不過國內研究讓治療現曙光。中央研究院找到僵直性脊椎炎的關鍵酵素、解開致病機制,並發現既有的口腔潰瘍與骨質疏鬆藥物有機會「老藥新用」,預防高危險群惡化,並提供患者治療新選擇。僵直性脊椎炎又稱「竹竿病」,是一種發生在脊椎關節的慢性發炎疾病,藝人周杰倫、李易、浩子等人都是病友。患者的肌腱和韌帶連接處會增生贅骨,一節節的脊椎互相沾黏而失去柔軟度,最終僵化如竹竿。棘手的是,目前僵直性脊椎炎藥物能抗發炎,但不能解決贅骨增生,仍會逐漸惡化。中央研究院基因體研究中心研究員林國儀與博士生劉津秀醫師等人,成功找到致病關鍵。劉津秀表示,研究團隊從臨床手術取得患者病灶的贅骨間葉幹細胞,這是過去經證實與僵直性脊椎炎有關的多功能幹細胞,也是成骨細胞與軟骨細胞的來源;將之植入老鼠體內後,三周內脊椎便有贅骨生成。研究團隊實驗發現,當贅骨間葉幹細胞中的HLA-B27基因在合成蛋白質時發生錯誤堆疊、形成不正常結構,便會傳遞特殊訊息增加名為TNAP的酵素,進而造成異常骨化,最終導致僵直性脊椎炎。這項研究也發現血清中骨來源的TNAP酵素,可作為贅骨生成速率的生物指標。這項指標與臨床上的發炎指數(CRP),有助預測出僵直性脊椎炎脊椎沾黏鈣化的高危險群。林國儀表示,研究團隊進一步尋找現有藥物中是否有可用之材。結果發現,目前用於治療口腔潰瘍的Levamisole與治療骨質疏鬆症的Pamidronate等藥物,有助於抑制小鼠體內的TNAP酵素,能抑制八至九成的贅骨新生。因此,未來經臨床試驗後,有機會用於預防高危險群惡化,也提供患者新的治療選擇。這項研究成果於今年11月刊登於《臨床研究期刊》(Journal of Clinical Investigation),並獲《自然評論風濕病學期刊》(Nature Reviews Rheumatology)撰文評論。
-
2019-12-06 癌症.抗癌新知
10大警訊反覆出現需警惕!小心,神經內分泌腫瘤上身!
許多人以為,蘋果公司共同創辦人賈伯斯死於胰臟癌,事實上,他罹患的是「胰島細胞神經內分泌腫瘤」,癌細胞轉移至肝臟,雖進行肝臟移植手術,仍不幸過世;而資深藝人馬如龍也非死於肺腺癌,他小兒子證實父親飽受「神經內分泌腫瘤」折磨,癌細胞擴散至肝臟和脊椎,因劇烈疼痛而施打嗎啡,仍無法緩解,最後在醫療團隊協助下沒有痛苦離去。台灣神經內分泌腫瘤學會理事長黃燦龍表示,神經內分泌細胞在人體胸腔及腹腔中的器官都存在著,它能感受週遭環境而分泌各種荷爾蒙,進而保持身體平衡運作。什麼是「神經內分泌腫瘤」?當神經內分泌細胞發生病變後,即是「神經內分泌腫瘤(Neuro-Endocrine Tumor,簡稱NET)」,除了腫瘤本身的威脅,惡性腫瘤會分泌過量的荷爾蒙,導致病患產生神經內分泌相關的症狀,而且只要是有神經內分泌系統的器官,都有可能發生。目前,該疾病成因不明。據癌症關懷基金會列出已知罹患神經內分泌腫瘤的高危險族群為:年齡40~60歲;性別為女比男多;黑人多於白人;有家族史者;免疫功能抑制者;長期暴露在砷的環境中,可能增加罹患風險。據統計,台灣每10萬人僅約2~3位會罹患,但因初期症狀不明顯,容易與其他疾病混淆,無法做出精準的診斷,使得平均確診時間需要5~7年,因此,治療即晚期不在少數,約有五成病人確診時已發生轉移。神經內分泌腫瘤屬罕見的癌症,有六成好發於胰臟和胃腸道器官,三成發生於肺部,其他亦可能發生於如副甲狀腺、腦垂體、甲狀腺、嗜鉻細胞瘤等,全身各處器官或組織都可能生長。又可區分功能性(會分泌荷爾蒙、會產生臨床症狀)及非功能性(不會分泌荷爾蒙)兩大類。當心!神經內分泌腫瘤10大警訊功能性的腫瘤會不斷釋放荷爾蒙到人體內,因此會導致許多症狀發生,會依照原發生部位不同,分泌不同的荷爾蒙,而產生不同的臨床症狀。包括低血糖、熱潮紅、反覆腹痛、反覆胃潰瘍,其他還包括咳嗽、心悸、氣喘、發熱、皮膚炎、盜汗等十大警訊。警訊中,以低血糖較為特殊,若在無任何慢性病史的情況下,卻出現多次低血糖,就應該提高警覺心。陳明晃進一步說明,即使有症狀,診斷還是相當不易。例如長期反覆腹瀉,容易被判斷為腸躁症而忽略它的嚴重性。但大家也無須因為暫時出現的警訊而過於恐慌,而是當症狀持續數周以上,且經過初步診斷,吃藥後無明顯改善,建議至腸胃內科、消化外科、新陳代謝內分泌科及血液腫瘤科做進一步檢查。神經內分泌腫瘤的確診檢查陳明晃指出,神經內分泌腫瘤是一種會分泌荷爾蒙的惡性腫瘤,會分泌與儲存各種不同胜肽與神經胺等,因此,利用抽血檢查檢測可能相關的荷爾蒙,如胰島素、胃泌素、升糖素、血清素、CgA、5HIAA濃度等。其中,CgA嗜鉻粒蛋白A是診斷神經內分泌腫瘤最有用的生化檢驗之一,可幫助診斷與追蹤的生物標記,較放射學影像所顯示的腫瘤體積更早一步偵測腫瘤狀態,也可以用來監測治療效果,以及追蹤是否復發。他提到,約50~100%的神經內分泌腫瘤患者會有CgA指數升高的現象,且指數越高,轉移的機會與嚴重度就越高。而當神經內分泌腫瘤病患的CgA值持續升高時,可能表示腫瘤有所增長;若降低,則表示腫瘤呈現穩定或治療有效。此外,影像學檢查,如腹部超音波、胃腸內視鏡、電腦斷層攝影、核磁共振、核醫檢查等,能顯示各個器官組織的影像,確認腦腫瘤的大小、位置與侵入性;切片檢查,從腫瘤、器官或組織中取出一小部份的樣本,讓病理醫師能在顯微鏡下評估細胞是否有疾病,以利正確診斷。罹病後如何治療?而進入確診階段,後續的追蹤與治療是一大複雜難題。陳明晃提到,治療神經內分泌瘤,將依據腫瘤生長速度建議合適的療法,包括手術切除、放射治療或藥物治療,藥物治療又分化療、荷爾蒙治療及標靶治療。他進一步說明,外科切除手術是唯一治癒神經內分泌腫瘤的方式。醫師會依腫瘤位置,可能採取傳統手術、腹腔鏡或內視鏡的方式切除,部分位於肝臟或肝轉移的腫瘤,則用動脈栓塞或電燒療法。放射治療則是使用高能量的X光或其他粒子光束來殺死癌細胞,通常用於已轉移,或者位在無法手術的分化差神經內分泌腫瘤上,目的偏重在症狀處理。藥物治療中的化學治療,則利用藥物阻擋細胞生長與分化的能力,進而導致癌細胞的凋零;荷爾蒙治療,則以長效型體抑素類似物改善腫瘤細胞過度分泌荷爾蒙所引起的功能性症狀,減輕疾病帶來的不適;標靶療法,用來抑制癌細胞的存活、生長、複製、代謝,以及腫瘤附近的血管新生。世界神經內分泌腫瘤日緣起黃燦龍表示,世人對於神經內分泌腫瘤普遍陌生與輕忽,為了呼籲大眾重視其對於健康威脅,國際醫學界訂定11月10日為「世界神經內分泌腫瘤日」,提醒所有病人、照護者、醫護人員及一般社會大眾,應加強對神經內分泌腫瘤的認識,以及早發現、適切治療。而有鑑於神經內分泌腫瘤治療需要多專科團隊照護,因此,神經內分泌腫瘤學會整合跨科別的醫療資源,包括消化內外科、內分泌科、腫瘤內科、病理科、影像醫學科、核子醫學科等,透過定期會議探討案例與治療新知,找出更新更好的治療方案,並加強醫療人員教育訓練,讓各科醫師們在做第一線的檢查時,能提早意識到久病不癒的症狀,可能是神經內分泌腫瘤。(諮詢專家/台灣神經內分泌腫瘤學會理事長 黃燦龍、臺北榮民總醫院腫瘤醫學部藥物治療科主治醫師 陳明晃)
-
2019-12-05 科別.骨科.復健
影/細菌有如吃掉椎間盤 脊椎融合手術再造新龍骨
54歲陳姓男子後腰感覺到痛楚,以為自己又長新骨刺,一直忍耐到真的很不舒服、且無法彎腰時,才到童綜合醫院就醫,童綜合醫院骨科部郭家孝醫師進行相關檢查後發現脊椎完全正常,先進行藥物治療並持續回診,但患者服藥治療後卻沒有好轉,反而病症越來越嚴重,安排磁振造影檢查,赫然發現患者的腰椎第5節的椎間盤竟然出現化膿感染情況,就像被細菌吃掉般整個變得空洞,症狀表現疑似結核菌感染,立即安排進行脊椎前方減壓融合手術,術後恢復良好,住院5天後出院返家休養。郭家孝醫師表示,患者剛開始到門診就醫時,只呈現一般常見的下背疼痛症狀,經過消炎止痛藥治療卻沒有改善且持續惡化,並漸漸出現下肢疼痛伴隨沒有力氣症狀,透過磁振造影檢查,卻發現整個椎間盤嚴重被細菌腐蝕,初步從影像學上判斷,可能是結核菌或化膿性細菌感染,進行脊椎前方的減壓跟融合手術,並考量患者椎間盤整個被腐蝕,使用鈦合金椎柱進行融作固定手術,幸好細菌沒有入侵到神經,手術後復原良好,行走也漸漸恢復正常。郭家孝醫師說,脊椎遭細菌或結核菌感染時,主要表現症狀是背部疼痛,在短時間內椎間盤會逐漸被感染啃蝕化膿,還好有定時回診檢查,沒有造成感染啃蝕椎間盤情形擴大,他呼籲民眾若出現莫名背部疼痛,並出現下肢麻木無力時,有時還會出現發燒情形,就要特別注意尋求專業骨科醫師診治,避免情況持續惡化而危害生命。
-
2019-12-05 橘世代.好學橘
即將邁入50大關卻遇劫難 古秀琴用薩克斯風吹起重生希望
古秀琴(法拉罕.金密)去年49歲這年,歷經了人生巨大劫難,她搭上從新北市樹林開往台東的6432次普悠瑪列車,身受重傷,復健至今仍未痊癒。身為4個孩子的單親媽媽,她從未放棄希望,今年,她邁入50大關,面對生活的現實,她告訴自己,「不能低頭、要活下去」,透過薩克斯風演奏以及演講,分享劫難人生後的重生希望。古秀琴來自花蓮,是阿美族人,早年喪夫又育有4個孩子,每日身兼數份工作維持生計,從早做到晚,清潔工、送報,只要有零工她就承接。去年10月21日,為了趕回家鄉為父親奔喪,帶著孩子搭火車,不料卻搭到致命的「亡命列車」,這場意外,重創了原本就命運坎坷的她,雖然幸運保住了性命,但巨大的撞擊力,重傷了她的脊椎,一連串的開刀手術復健,至今仍尚未完全復原,還得繼續未完成的手術療程。古秀琴說,現在她不定時會感覺暈眩、想吐,有時感到一陣天旋地轉,會突然昏倒,重創的後遺症,也帶來身心的巨大壓力,再也無法如以往以粗活工維生,生活頓時斷炊。古秀琴因為一直熱衷於音樂藝術,因此向薩克斯風音樂家胡笙拜師,胡笙得知古秀琴的困境後,為古秀琴量身定做一張薩克斯風演奏專輯,現在每周固定於台北美麗華百樂園演出,另外,也受邀到扶輪社等單位分享劫後人生的重生際遇。古秀琴說,吹奏薩克斯風、透過音樂療癒自己,讓她得以樂觀的面對劫後人生,至於未來,古秀琴不只想要繼續這條演奏之路,還想要成為一名植物治療師,回到家鄉為環境奉獻,打造人生下半場的精彩。為自己而學 橘世代來了!【歡迎加入】建立自己的學習進修清單,充實精彩人生2.0,鑽研興趣、挑戰新領域、豐富生活,逐一實現手裡的那張學習清單!【歡迎加入好學橘FB社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