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1-15 科別.呼吸胸腔
搜尋
肺部
共找到
1317
筆 文章
-
-
2020-11-14 癌症.乳癌
那怕只有1%機會 她患三陰性乳癌因免疫治療獲好轉
40多歲王小姐因有家族癌症病史,2年前,乳房篩檢確診為第二期的三陰性乳癌,今年3月,生活和家庭的多重壓力下,癌細胞已轉移到頸部淋巴,被醫師宣判最多只剩2年,原本萬念俱灰,最後在朋友一句玩笑話「你已經慘到谷底了,不會再更慘」,激勵了她,「哪怕只有1%的機會,也不放棄」,最後經彰基使用免疫治療半年多,恢復狀況良好。彰化基督教醫院全方位乳房腫瘤中心主任陳達人表示,乳癌是台灣女性好發癌症之首,每年新增約1萬4千名個案,相當於每37分鐘就有一名女性新確診乳癌1。其中,荷爾蒙受體ER、PR和HER2基因都呈現陰性的三陰性乳癌,因過往的治療武器匱乏,造成復發率高、轉移率高、死亡率高的「3高現象」,成為治療最棘手的乳癌類型。陳達人表示,文獻顯示,三陰性乳癌患者首次手術後5年內,復發機率是其他類型乳癌的1.5倍4;台灣本土研究也顯示,9成以上三陰性乳癌患者出現癌細胞轉移現象,且以肺部和骨頭轉移尤為常見5。相較於其他類型乳癌有對應的荷爾蒙療法、標靶治療可使用,三陰性乳癌過去20年來主要以化學治療為主6,化療藥物雖一代換過一代,但藥物的快速失效也導致預後較差。然而,拜醫療技術快速進步之賜,近年三陰性乳癌的藥物研發出現重大突破,免疫療法可透過精準抑制癌細胞特定抗原,喚醒自身免疫能力來消滅癌細胞,並且抑制乳癌細胞的生長與複製,進而達到疾病治療和控制的效果,為這群病友帶來一線曙光。陳達人醫師表示,晚期三陰性乳癌患者存活期通常不到1年半,但是,在免疫療法併用化療之下,研究發現PD-L1陽性之三陰性乳癌病友,半數的整體存活時間可超過2年,且降低約4成疾病惡化和死亡風險7.8,大幅扭轉三陰性乳癌的治療困境。不過,目前因健保尚未給付,有些患者無法負擔、錯失治療良機,其實三陰性乳癌患者人數相對其他乳癌患者少,適度納入給付應不至於造成健保太大負擔,期盼政府多給三陰性乳癌病友多一點關懷和照顧。
-
2020-11-11 慢病好日子.慢性呼吸道疾病
慢病主題館【肺纖維化】自體免疫病患注意3大警訊 慎防肺纖維化
56歲黃女士長年走路喘、易疲勞,連下床都會喘,某次感冒就醫,且皮膚出現紅斑、潰爛等症狀,醫師聽診肺部呼吸聲,驚覺有異,建議轉診至北榮,確診為自體免疫疾病皮肌炎併發肺纖維化,醫師提醒,「乾咳、走路喘、體力下降」為肺纖維化三大警訊,務必提高警覺。>>延伸閱讀/認識失控的肺纖維化據統計,台灣自體免疫疾病患者每年新增4000例,截至今年7月累計逾12萬人,位居十大重大傷病第3名。中華民國風濕病醫學會理事長、台北榮總過敏免疫風濕科主任蔡長祐表示,免疫系統攻擊肺部等內臟器官,引發間質性肺病,導致肺纖維化,但因初期症狀不明顯,延遲就醫,時肺功能嚴重下降,錯失早期治療時機。台北榮總過敏免疫風濕科主治醫師陳明翰指出,硬皮症、類風濕性關節炎、乾燥症、皮肌炎等自體免疫疾病患者均為肺纖維化的高風險群,近3成發展成漸進性纖維化間質性肺病,嚴重時因呼吸衰竭死亡,10年存活率僅剩一半。肺纖維化早期症狀較難察覺。亞東胸腔內科主任鄭世隆表示,自體免疫疾病患者如出現「長達2個月以上的乾咳、走路喘、體力下降」等三大徵兆,需特別注意,肺恐已纖維化,病情不可逆且可能急速惡化。鄭世隆建議,自體免疫疾病患者定期接受肺部檢查,每半年檢測一次肺功能,由醫師聽診後背下肺葉呼吸聲,並搭配一年一次的高解析肺部電腦斷層掃描,及早檢測、及早用藥治療。【慢病好日子】糖友早上出門太匆忙,不吃早餐會影響血糖控制嗎?為什麼洗腎的人會便秘?有什麼助排便的好方法?提供最接近病友真實疑問的慢病衛教資訊,與您一起好好過慢病日子! 📍瀏覽專題>>慢病好日子主題圈 📍觀看影音>>慢病好日子YouTube 📍專屬訂閱>>慢病好日子電子報 📍追蹤加入>>慢病好日子-一起最愛問粉絲團
-
2020-11-11 醫療.慢病好日子
慢病主題館【肺纖維化】自體免疫疾病恐釀肺纖維化 初期「三大徵兆」要注意
56歲黃女士長年走路會喘、容易疲勞,連下床都會喘,某次感冒就醫,醫師聽診肺部呼吸聲驚覺有異,建議轉診。院方綜合黃女士皮膚出現紅斑、潰爛等症狀,確診為自體免疫疾病皮肌炎併發肺纖維化,用藥治療後日漸改善,重拾正常生活。醫師建議,自體免疫疾病患者是肺纖維化高風險群,出現「乾咳、走路喘、體力下降」是警訊,應盡早就醫。>>延伸閱讀/認識失控的肺纖維化中華民國風濕病醫學會理事長、台北榮總過敏免疫風濕科主任蔡長祐表示,台灣自體免疫疾病患者每年新增4千例,截至今年7月累計逾12萬人,佔據十大重大傷病第3名。但許多患者在治療疾病表徵外,卻忽略免疫系統可能攻擊肺部等內臟器官,引發間質性肺病,進而導致肺纖維化。由於初期症狀不明顯,許多患者就醫時肺功能已嚴重下降,錯失早期治療時機。收治上述個案的台北榮總過敏免疫風濕科主治醫師陳明翰說,自體免疫疾病包含硬皮症、類風濕性關節炎、乾燥症、皮肌炎等患者是肺纖維化的高風險群,近3成患者會發展成漸進性纖維化間質性肺病,嚴重甚至會因呼吸衰竭死亡,10年存活率僅剩一半。有別於自體免疫疾病顯而易見的關節及皮膚症狀,肺纖維化的早期症狀較難察覺。亞東醫院胸腔內科主任鄭世隆表示,自體免疫疾病患者在初期,如出現「長達2個月以上的乾咳、走路喘、體力下降」3大徵兆需特別注意,疾病恐已侵犯到肺造成纖維化,病情往往不可逆且可能急速惡化。鄭世隆表示,自體免疫疾病患者應定期進行肺部健康追蹤,建議患者每半年進行肺功能檢測、聽診後背下肺葉呼吸聲,並搭配一年一次的高解析肺部電腦斷層掃描確認肺纖維化的範圍,及早檢測、及早用藥治療。【慢病好日子】糖友早上出門太匆忙,不吃早餐會影響血糖控制嗎?為什麼洗腎的人會便秘?有什麼助排便的好方法?提供最接近病友真實疑問的慢病衛教資訊,與您一起好好過慢病日子! 📍瀏覽專題>>慢病好日子主題圈 📍觀看影音>>慢病好日子YouTube 📍專屬訂閱>>慢病好日子電子報 📍追蹤加入>>慢病好日子94愛你慣粉絲團
-
2020-11-11 癌症.乳癌
台灣乳癌好發年齡早歐美8至10年 醫籲定期篩檢存活率高
台灣乳癌好發年齡比歐美國家提早8至10年,奇美醫學中心今天公布案例,提醒民眾應適時定期篩檢,提早發現及治療,早期乳癌五年存活率「超過九成」。奇美醫學中心血液腫瘤科主治醫師陳威宇表示,60多歲張女士於去年9月時咳嗽、呼吸喘、骨頭疼痛就醫,檢查發現罹患乳癌且癌細胞已轉移至骨頭和肺部,因賀爾蒙受體為陽性,人類表皮生長因子受體第二型陰性,使用賀爾蒙治療加上CDK4/6抑制劑,目前持續追蹤已超過一年,本來需坐輪椅,但現在可自行到門診追蹤。陳威宇表示,近年來乳癌發生率雖逐漸上升,但乳癌的治療選項也愈來愈多元,病人不見得一定要先進行手術,或先進行化學治療,醫師會考量病人的腫瘤、健康狀況而做不同的建議。若病人及早治療並與醫師密切配合,有機會達到不錯的治療成效,早期乳癌的五年存活率已經可以超過九成,呼籲民眾應注意自身身體狀況,早期發現早期治療據108年衛生福利部統計,乳癌是台灣女性癌症發生率的第一位,女性癌症死因排名的第四位。好發年齡約在45至64歲之間,比歐美國家提早8至10歲。當中又以45至49歲婦女的發生率為最高。顯示乳癌是各個年齡層女性都需關注的公共衛生問題。目前的乳癌治療方法可分為局部與全身性治療。局部治療有外科手術和放射線治療,全身性治療有化學治療、荷爾蒙治療及標靶療法。通常乳癌病人在進行手術切除後,八至九成病人須接受輔助性藥物治療,以預防癌細胞復發或轉移,並延長總存活期。輔助性治療有化學、荷爾蒙及標靶等藥物,其中荷爾蒙治療多為口服方式,具備便利性、低副作用及高療效等特色,病人的接受度較高,常用於乳癌細胞呈現荷爾蒙接受體陽性病人的治療。乳癌形成的原因與女性荷爾蒙有密切關係。雌激素(estrogen,又稱動情素)是女性荷爾蒙的一種,約三分之二女性乳癌病人的癌細胞呈現雌激素接受體陽性。因此若能阻斷雌激素對癌細胞的刺激,就能抑制癌細胞的生長,這就是一般所謂的荷爾蒙治療,或更精確說法應該是「抗荷爾蒙治療」。目前荷爾蒙治療有許多藥物可選擇,2014年多項研究證實,以停經針結合口服荷爾蒙藥物,治療效果更好。結合停經針的使用,能全面降低荷爾蒙作用,新型藥物有芳香環轉化酶抑制劑,只適用停經後病人,歐美國家停經後乳癌病人多,但台灣乳癌病人的年齡多介於45至55歲,停經前病人比例不低,用停經針讓卵巢停工,結合新型藥物,能發揮更好的治療效果。
-
2020-11-08 科別.消化系統
胸悶、胸口灼熱 小心胃食道逆流
一名70歲的戴伯伯,晚上入睡時一躺下就會感到胸口灼熱、甚至疼痛,也因此出現睡眠障礙,每天晚上必須要坐著睡覺,到醫院進行胃鏡檢查,確診為嚴重的胃食道逆流,開始藥物治療後,症狀改善,醫師叮囑戴伯伯要改掉吃完飯就去睡覺的不良習慣,目前狀況大為改善,晚上也能好好睡覺。另一名40歲的陳小姐,工作壓力大,吃飯常常不定時定量,每次飯後都會覺得胸悶、胸痛,胸口像是有大石頭壓住,必須做深呼吸的動作才能稍稍緩解,因為工作忙碌,近期症狀越發嚴重,影響生活,經轉診到醫院門診,安排胃鏡檢查確認為胃道逆流後,轉回診所接受後續追蹤治療,症狀終於得到緩解。台大醫院新竹分院指出,根據衛生福利部健保署2019年統計,近年來由於國人飲食習慣改變及肥胖問題的普遍,胃食道逆流疾病約76.6萬人次,有逐年增加的趨勢。台大醫院新竹分院社區及家庭醫學部醫師洪惠芳表示,胃食道逆流的症狀變化很大,分布的年齡層也很廣,台灣的盛行率約從5%至24.6%。在臨床表徵上,部分有典型胸口灼熱等症狀,但是更多的病患症狀並不典型,有的病人會感覺喉嚨卡卡的、胸悶、胸口異物感、慢性咳嗽、吞嚥困難、聲音嘶啞、或口臭等症狀,做了心臟、肺部、或喉嚨的檢查都沒有發現問題,最後轉診至腸胃科門診經胃鏡檢查才確診。洪惠芳說,在治療方面,針對輕微的胃食道逆流主要是飲食習慣的調整,不一定需要藥物的治療,每天定時定量不過飽,細嚼慢嚥不著急,吃完飯後不要躺下或做任何腹部加壓的活動。如果症狀較嚴重可搭配氫離子幫浦抑制劑藥物治療,一般來說,症狀多會在1到2周內得到改善,完整的藥物治療建議使用至少4周。若是藥物治療無效或需長期服用藥物,內視鏡手術或外科手術治療(胃底摺疊術 Nissen fundoplication)也是可考慮的治療方法。
-
2020-11-05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大陸多地出現無症狀感染者復陽 專家:不致引起新疫情
據不完全統計發現,9月到11月,江西、河南等多地出現境外移入無症狀復陽患者,這些患者都經2周隔離、2次核酸檢測陰性,解除隔離,而在解除隔離後,又出現核酸檢測陽性,其解除隔離期間的密接人員因其復陽隔離,這些患者是否形成新一波的傳播?湖北省防疫專家組成員、華科同濟醫院感染科主任醫師宋建新認為,只要按照現行防疫措施,就不會引起新一輪的大規模疫情發生。健康時報報導,河南省衛輝市11月2日出現1例境外移入無症狀感染者復陽人員。24歲李姓男子7月24日自俄羅斯入境。據衛輝市衛生健康委員會信息顯示,7月24日到9月23日,經過隔離治療、以及呼和浩特、河南當地隔離點、衛輝市居家隔離隔離共6周、核酸檢測多次陰性,9月23日解除隔離;解除隔離2個月後,11月2日凌晨,核酸檢測結果為陽性,9月23日到11月2日這段期間,他曾參加姐姐婚禮等聚集性活動而在此之前, 10月30日,江西貴溪市發現一例境外輸入無症狀感染者治癒出院後陽,該名感染者8月22日由剛果金搭乘飛機到廣州入境;8月24日到10月10日經過醫院治療隔離,解除隔離17天後,10月27日,檢測到其核酸呈陽性,無新冠肺炎臨床表現,無新冠肺炎影像學特徵,至於這些大陸復陽患者是否存在傳染性?宋建新指出,境外移入民眾,通常一入境就會採取全程閉環管理,從下飛機到隔離點都有嚴格的防疫手段,這些人員會在相應隔離點進行2周檢查,2次核酸呈陰性後,才會解除隔離。宋建新進一步指出,核酸檢測並不能100%的篩選出陽性患者,總有漏網之魚出現。有可能部分患者存在核酸檢測時,上呼吸道咽拭子鼻咽拭子查不到,但是下呼吸道在肺裡面還是有病毒。新冠病毒持續時間較長,可能解除隔離後,透過咳痰等行為,又將肺部病毒帶到了上呼吸道,這樣一檢測又復陽了。宋建新說,這樣的患者病毒攜帶量非常低,檢測敏感性不強的情況下,低病毒載量時上呼吸道標本就可能查不到,他認為,雖然這些患者病毒攜帶量低,但不代表沒有傳染的風險,因此一旦檢測出陽性,對其密切接觸者進行隔離是非常有必要的。
-
2020-11-04 科別.呼吸胸腔
台大團隊研發肺阻塞預測系統 掌握7日內發作機率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常見的慢性呼吸系統疾病,位居國人第7大死因。台大團隊今天發布「AECOPD發作預測系統」,預測患者未來7天急性發作可能,準確率達93.5%。科技部今天發布研究成果記者會。根據臨床資料顯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阻塞)會讓病人容易喘氣、呼吸氣流受阻,主要症狀包括呼吸急促、咳嗽、咳痰,肺部退化快,位居全球死因第3名、國內死因第7名,每年超過5000名國人死於肺阻塞,但是初期症狀不明顯,許多案例確診後多是中重症。台灣大學人工智慧技術暨全幅健康照護聯合研究中心(台大AI中心)轄下的台大生醫電子與資訊學研究所教授賴飛羆團隊,結合人工智慧、大數據與雲端運算技術,研發「AECOPD發作預測系統(Acute Exacerbationof COPD, AECOPD)」,蒐集140位COPD病人資料,可以預測未來7天發作可能,準確率達到93.5%。賴飛羆指出,系統模型包含生活型態、生活環境與臨床等3類資料,透過穿戴式裝置蒐集患者走路步數、心率、睡眠品質等資料,加上安裝在家裡的感測器偵測溫度、濕度、PM 2.5,以及臨床上COPD問卷資料等,為患者提供預防與監測照護。賴飛羆團隊成員、台大資工系博士吳佳東解釋,系統特別加入生活型態與生活環境資料,包括Garmin、Fitbit或Apple Watch資料,當系統預測病患發作機率高於0.6,或是平均心率高於100時,風險燈號就可能由綠色轉為紅色,提醒醫師、患者風險升高。台大醫院胸腔內科醫師簡榮彥指出,如果病患可以提早知道未來7天急性發作的可能,可以透過調整生活作息、增加走路步數、留意環境的空氣品質,或是用藥調整等,減少病情急性發作。醫學上也常用「6分鐘行走測試」評估個案心肺耐力與控制病情,但往往需要護理人員陪同完成,台大團隊這次也透過穿戴裝置、電腦視覺的輔助,把測驗整合到醫院平台,不僅為醫護人員分擔工作、也讓健康照護更全面。
-
2020-11-04 新聞.生命智慧
生命的最後一哩路 居家安寧緩和醫療,邁向在家善終的期盼!
隨著高齡化社會的來臨,末期照護成為大家重要課題。當積極治療對於末期病患已經無效時,安寧照護就成為大家考慮的選項。安寧病房、安寧共照、安寧居家,區別在哪裡?由一群受過專業訓練的安寧團隊,提供病患全方位的照護,除了緩解病患生理上的病痛外,也會滿足其身心靈的感受,讓他們在人生的最後一個階段,可以擁有最佳的生活品質,同時走得有尊嚴。台灣的安寧照護分成三個部分,第一個是住院,即安寧病房;第二個是安寧共照,所謂的「共照」就是共同照護的簡稱,亦即我們跟原團隊的醫師一同會診,共同照護病患。例如,病患一開始在腸胃科接受治療,當病情診斷末期後,就會診了腫瘤科或安寧療護,與原團隊醫師一起會診,並開立口服藥物積極改善病患臨床症狀。這部分還是在醫院的範疇。大家可能比較不瞭解「安寧共照」,因為病人的癌症診斷不一定都是在腫瘤科,有可能是在病人原有的科別,例如神經內分泌腫瘤分布在全身各器官,如腸胃道、肺部及各個地方,因此有可能是在內分泌科、腸胃科、胸腔科、一般外科、大腸直腸外科,或是腫瘤科等,接受治療,當病情惡化到末期時,才結合安寧照護團隊。離開醫院住院的體系,就是第三種「安寧居家」。居家訪視,就是幫病人及家屬做評估,告訴他們有哪些要注意的狀況,重點都不離所謂的「全人照護」,除了基礎的照護之外,其他都是看病人需求,引進相關資源到家中。臺北市立聯合醫院黃勝堅總院長曾寫過一本書《生死謎藏:善終,和大家想的不一樣》,他認知是:「醫療有其極限,醫生不是神。」治療與照顧過這麼多病患,現在的醫療、醫生有他的極限,但是我們要怎麼樣走這條路?不想去醫院,我就走出醫院去照顧你!黃勝堅總院長在書中提到,病人往生了,家屬還是很感謝他,在給他的感謝函中寫道:「因為爸爸已經往生了,不知道該怎麼感謝,但是很謝謝你陪伴我們走過這一段日子,讓我們家屬能夠有個依靠,有個諮詢的對象,醫師一直在旁邊陪伴著,讓我們不會感到孤立無援。」《生死謎藏》這本書大多是寫他在台大或台大雲林分院所做社區居家醫療――病人不願意來醫院,那我就走出醫院去照顧你!如同早期所謂的「巡迴診療」,醫師是懸壺濟世,提著一個藥箱,到病人的家裡看診。我有張照片是彰基的醫師在早期時候,他們騎著腳踏車,拿著醫師包到社區替那些沒辦法去醫院看病的患者診治,早期的醫師很多都是如此,社區居家大概就是從這個概念開始。二○一四年,黃勝堅醫師到台北市立聯合醫院擔任總院長,他認為安寧推廣了二十多年,想要有所突破,認為應該要擴展到社區。他以往一直從事安寧療護照顧末期病人,在金山醫院時推廣「社區的居家安寧」,認為病人不來醫院,我就到家裡,跟里長、NGO非營利組織、宮廟等進行合作,因為最瞭解里民的人就是里長,對於里裡面的失能老人開始做一些服務跟照顧,其實那時候他做的,就是緩和醫療的部分,這些老人不見得需要安寧,他們就進入社區去服務,照顧這些老人。安寧緩和居家照護,提供末期病人和家屬在宅照護的醫療方式,包含身體照護、心理社會諮詢與照護、心靈性的宗教需求、心願完成、善終準備和哀傷撫慰等。最後一哩路──邁向在家善終的期盼安寧的最終目的,就是希望落實「在宅照護」、「在宅善終」。「在宅善終」跟「落葉歸根」是華人文化的傳統,這個典故是從漢朝而來,但到了二十世紀還能如此嗎?根據相關論文的研究指出,全台灣差不多有六成的民眾希望可以在家善終,因為家裡是最溫暖、舒適的地方,病人最熟悉且有歸屬感,但是根據統計數字,真正在家往生只有四成而已,中間的落差到底是什麼?研究顯示,年紀越長者多有「落葉歸根,壽終正寢」的觀念,越年輕的人比例則偏低,因為經濟、社會、文化的變遷,影響生活型態和態度,並且衝擊著傳統文化。探討了年紀、照顧者、宗教信仰、經濟等,最主要的影響因素是主要照顧者,因為主要照顧者對於平常的照顧都可以勝任,但是到臨終照顧時,大家都沒有這種經驗和死亡識能,對臨終症狀變化感到擔心和害怕。即使醫生和護理師已經反覆教導,如何處理瀕死症狀並給予心理支持,但主要照顧者還是會覺得那種壓力或是照顧的方式,是他們沒有辦法處理和面對的難關,所以主要照顧者是導致在醫院善終的比例相對較高的主要因素。因此,若要達到高價值照護「在宅善終」目標,提高「死亡識能」是有其必要性,期許透過本書幫助大眾釐清神經內分泌腫瘤,包括積極治療、緩和醫療及心理照護,從身到心的落實「五全」──全人、全程、全隊、全家、全社區的完整照顧,朝向真正的生死兩相安,便是我們三人寫作本書的初衷。(本文摘自博思智庫《戰勝神經內分泌腫瘤:全方位的積極治療、緩和醫療及心理照護》) 書籍簡介 神經內分泌腫瘤不是罕見疾病,盛行率比胃癌、胰臟癌更高!全身的內分泌和神經系統作用的地方,都有可能引爆地雷,咳嗽、氣喘、腹瀉、心悸、熱潮紅、皮膚炎……,你以為的小問題,卻是大症狀,早期診斷與治療,遠避腫瘤誤區!
-
2020-11-02 科別.骨科.復健
自己的腳麻自己救!骨科名醫朱家宏:一張表揪出6大潛藏疾病
每當病人帶著真摯的神情問我:「醫生,我腳會麻,是不是血路不通?」我只能微笑以對......,因為現代醫學上並沒有「血路不通」這個名詞,之所以會讓腳產生麻痺感,約可歸因為兩大問題:血管障礙或神經障礙。究竟,哪些問題會讓我們感到腳麻?「血管障礙」引起的血路不通◆糖尿病:在足踝專科的領域裡,因為血管問題造成腳麻症狀,最常見的就是糖尿病患者。因為糖尿病患者極容易在血糖控制不佳的情況下,就像是在沙漠中缺乏雨水一般,引發微血管病變,而有麻的感覺。糖尿病會促進血管的老化進而引起動脈硬化,脂肪混合著平滑細胞及鈣堆積在血管內壁,造成心血管疾病與周邊血管症狀如間歇跛行、足部潰瘍等疾病。為延後病況惡化,需積極控制血糖、治療高血脂、戒菸、飲食控制、多做足部運動來防止腳受傷。◆動脈硬化:雖然在臨床上,病人會因為三高問題(高血壓、高血脂、高血糖)引發動脈硬化阻塞到腳的機率很小,但「腳中風」的可能性依然存在。也有病例是因為創傷引發「急性動脈血管阻塞」,這時就必須在黃金八小時內設法將動脈血管疏通,一旦錯過,將使足部組織壞死,面臨截肢的痛苦。◆ 靜脈栓塞:最常見的是深部靜脈阻塞,也就是人們常說的「經濟艙症候群」,腿部因為長時間坐著無法伸曲,容易造成深度靜脈血栓,症狀輕者發生下肢水腫,重者則因為這些血栓塊會順著血流跑到肺部,阻塞肺部血管造成肺栓塞,引起呼吸困難,甚至中風或死亡。不過這類症狀的知覺較不一樣,比較屬於「腳脹」的感受,而不是「腳麻」。「神經障礙」引起的血路不通除了血管障礙引起腳麻的問題外,事實上,神經系統掌管人體的知覺,當然與此症狀有更緊密的相關性,從神經系統的角度來看,區分為兩種:◆中樞神經系統中樞神經由腦及脊髓組成,所以引發腳麻情況的病徵,最常見的包括「椎間盤突出」和「椎管狹窄症」兩種,一旦確認病人腳麻的起因是由中樞神經障礙引起時,我們都會將其轉介至脊椎外科,讓專業醫師對症治療。◆周邊神經系統這類神經障礙所呈現的狀況又大不相同:糖尿病足周邊神經病變:這種狀況是比較沒有辦法治癒的,屬於整體性的內科疾病,只能靠自己控制血糖、定期回診檢查。跗管症候群(Tarsal Tunnel Syndrome):這是屬於足踝專科的領域,許多人都對它認識不深,很容易被誤診為足底筋膜炎或蹠痛。我曾在網路上看過美國一位病人的經驗談,這位病人原本腳盤會痛、不舒服,看骨科醫生被診斷為足底筋膜炎,猛打類固醇,無效;另一位骨科醫師告訴他純粹是疲勞或發炎。這位老兄前後花了十個多月,才真正找到問題是「跗管症候群」,手術處理後痊癒,腳不再麻痛。看到這位老兄的分享,令我相當感慨:試想在醫療先進的美國,都必須花這麼長的時間才能找出真正病因,對症下藥,更不用說在台灣,大家對足踝的認識還處在渾沌不明的狀態,相信這類病人被誤診的比率會更高,一定有許多病人流浪許久,迄今都還不能診斷出正確的問題。所以我想針對這部份和各位多分享一些觀念。跗管症候群的原理,在於脛神經(tibia nerve)通過踝關節內側下方到腳的時候,有一個管狀通道常因為外傷腫脹、腫瘤壓迫或天生體質較窄小,而造成神經傳導受阻。這時候患者就會感到足部麻痛。關鍵是麻痛的位置,只會發生在腳底及腳盤內側等遠端神經分佈的地方,部位非常明確,不會有大腿、小腿都麻的情況產生。此外,只要輕輕敲擊內側踝關節下方、脛神經通過的地方,病患若有一種類似電流通過的感覺,產生麻痛、灼熱感,就可能是「跗管症候群」。整體而言,許多附管症候群的問題屬於原發性,找不到成因,但也有可能會因為受傷,造成跗管部位纖維化或腫脹;或是剛好在那裡長出痛風石被壓到;或是腱鞘囊腫剛好長在該部位壓迫到;或是因為足跟骨癒合症造成內後側突出,繼而壓到跗管;甚至因為扁平足......,必須深入探究其真正發生的原因。我要強調的是,跗管症候群是可以利用手術來對神經減壓治療的,主要關鍵在於能否正確診斷出問題,如果只是短期腫脹,有時不開刀亦可獲得良好改善。腳麻原因複雜,忠實描述最重要由於造成腳麻的原因很複雜,病人經常到處尋尋覓覓,在內科、神經科、復健科、骨科、國術館、中醫......之間流浪。希望這些因腳麻找尋醫師的病人,能先具備正確的觀念:「血路不通」不是個病名。因為每一種血路不通都有其不同的感覺,也都有不同的原因,病人應該要試著和醫師具體說明腳麻的型態與位置,因為專業醫師要透過病患的完整描述,才能夠比較精確地診斷。以下表格只是初步的分類,協助各位在檢視自己狀況時,可以更完整地陳述給醫師參考,下次看診時千萬不要再籠統地問醫師:「我這是血路不通嗎?」因為在這個看似簡單名詞的背後卻隱含著複雜的成因,大家只要能盡可能忠實完整描述,至於複雜的病症就交給專業醫師來做最後診斷。書籍介紹自書名:己的腳痛自己救:足踝專科名醫教你遠離痛風、凍甲、腳麻、拇趾外翻、腳踝扭傷、足底筋膜炎作者:朱家宏 出版社:時報出版 出版日期:2018/12/25作者簡介/朱家宏▌為台灣少數專精足踝外科的醫師之一,高雄醫學大學醫學系畢業,日本奈良醫科大學足踝關節外科進修,美國辛辛那提大學聖瑪麗醫院足踝外科進修。▌現任台中行健骨科診所院長、足踝醫學會常務理事。秀傳醫院、林新醫院兼任手術醫師。▌曾任台中榮總骨科主治醫師、彰化秀傳醫院足踝中心主任、東海大學講師。▌專長:足踝外科、創傷外科、下肢複雜骨折、關節重建、運動醫學。延伸閱讀: 少吃麵包,就是預防骨鬆第一步!害你發炎又流失肌肉,骨科醫師眼裡的3大NG飲食
-
2020-10-31 科別.一般外科
不再開膛、2公分取肺部腫瘤 醫:三種人不適用
說到肺癌開胸手術,大多數人腦海中出現的都是鋸開肋骨、血淋淋的畫面,近年隨科技進步,單孔胸腔鏡微創手術,傷口大幅縮小至2公分左右,過程病人須忍受疼痛約半小時至一小時,但醫師提醒,肺部腫瘤超過6公分、太靠近大血管或與周圍組織過度沾黏等三種人不適用。國泰醫院胸腔外科主任顏銘宏指出,傳統肺癌手術為讓醫師能把手伸入胸腔清除腫瘤,須鋸胸鋸斷1至2根肋骨,傷口長達30公分,造成病人術後疼痛不已,儘管近年來已發展單孔胸腔鏡微創手術,精準定位腫瘤位置以利精準切除,盡可保留大部份肺葉功能,傷口更縮小至2公分。但顏銘宏也提到,由於受限於單孔操作,視野有限,單孔胸腔鏡微創手術並非人人適用,肺部腫瘤最多只能4至5公分、不可長在大血管附近,也不可過度沾黏,其中較適合採用單孔胸腔鏡微創手術得肺癌患者,就是腫瘤位置多長在周邊的肺腺癌患者。肺癌是國人十大癌症死因之首,尤其近20年,無抽菸卻罹患肺癌人數增,確診者多是與基因較有關聯性肺腺癌患者,因此,顏銘宏建議,若直系家族成員或手足罹肺癌者,屬高風險族群,應在40歲後約每三至五年定期低劑量電腦斷層檢查,每天一包菸(維持20年以上)者亦然。顏銘宏分享,他的一名40歲女性患者,無抽菸及家族病史,也無體重減輕、呼吸聲異常等症狀,因同住者有抽菸習慣,就是靠每年定期健檢,一次低劑量電腦斷層檢查中意外發現腫瘤,所幸發現的早,腫瘤僅8公厘,經單孔胸腔鏡微創手術搭配怡樂適療程,術後恢復狀況良好。「我們無法改變基因,但可以改善生活習慣。」顏銘宏提醒,除重視健康檢查外,民眾應當心空汙問題,可每天透過中央氣象局空汙資訊,了解空氣品質,另外,若住家靠近大馬路,建議住6樓以下民眾勿開窗,凱以空調保持室內空氣流通,再搭配空氣清淨機。除單孔胸腔鏡微創手術可減輕患者疼痛,手術過程導入怡樂適療程(ERAS)也是好方法。ERAS學會理事長郭書麟介紹,以國泰醫院為例,已導入大腸直腸外科、胸腔外科、婦癌手術及脊椎手術四科,整合外科、麻醉科、復健科及營養等多科跨團隊,提供病人全人照護。顏銘宏也說,導入怡樂適療程,會從患者術前開始提升自己免疫力及體力,術後大幅降低病人術後疼痛不適,讓病人安心舒適地度過術後恢復階段,及早回復日常生活及回到工作崗位。國外文獻證實,原需住院3周的食道癌開胸手術,可縮短成8天就出院,幾乎減少30%住院天數。
-
2020-10-30 新聞.杏林.診間
醫病平台/我的護理在陪伴中自我成長 成為病人黑暗中的一盞明燈
【編者按】本週醫病平台的主題是「護理師的心聲」,我們非常榮幸邀請到三位資深護理師剖心掏肺地與大家分享他們對病人與家屬的「愛」,以及由病人或親友的病痛、甚至死亡所得到的對護理志業與人生更深一層的體認。衷心希望這真誠的「心聲」能使讀者更瞭解神聖的護理工作,讓台灣社會大眾與醫療團隊其他成員更加珍惜、尊重這些白衣天使,更希望台灣會有更多有愛心有能力的年輕人願意投入這令人尊敬的行業。 在大學護理系自我介紹上,十個人裡面有九個都不是從小立志成為一位護理師,而是在志願卡上的分數剛好落到護理系的欄位,當然我也不例外。我其實高中非常崇拜的一位辯論社社長,他後來考上了台大心理系,那時候的我只想追隨他的腳步一起成為厲害的心理師,但事與願違的情節常常上演在戲劇與真實人生中。 我還是乖乖地念完護理系,依照父母與社會期待進入了護理職場,但內心的心理魂總是在那裡隱隱作祟,畢業後我選擇進入安寧病房,一個住滿著大量靈性與心理需求病人與家屬的集中營。另一個理由是在大學實習期間,我曾收過一張來自末期肝癌病人家屬的手寫卡片,病人因食道靜脈曲張破裂走得突然,來不及赴約我們已預定的空中花園輕旅行,卡片內容充滿遺憾與感謝,異常衝突。開始工作後遇到第一次的CPR,只有半年年資的我,除了記得慌亂的腳步、嘈雜的機器逼逼聲夾雜著醫師充滿醫學術語的命令聲,我根本不記得自己是如何把病人送到加護病房,以為終於可以逃離現場好好回家整理混亂的思緒時,卻看到病人的先生到護理站致謝並告訴我病人還是過世的消息。在他深深地一鞠躬中,我無法自處,那一刻我才發現生命的脆弱與無常,原來是這麼真實與貼近。我自責是不是因為我的能力不足,造成一個生命在我手上消失,這個鞠躬我沒有資格收下,帶著滿滿的歉疚我選擇離開臨床,但我知道我會再回來,但在這之前我要先強壯自己的身心。 完成碩士學業後,因緣際會來到一間醫院工作,又在臨床打滾了兩年後很幸運接下血液腫瘤科及幹細胞移植病房護理長的任務。我立志不要讓我的護理師經歷我菜鳥時的那種自責與悔恨,我要他們很有信心地收下每份感動與感謝。所以擔任護長的期間,我非常重視護理標準化、加強在職教育以及提升護理照護品質。唯有精實每位護理師的能力並讓他們體現護理價值,才能創造安全且高品質的護理照護。在2009年我卻對醫療產生了人生中最大的質疑,當時幾乎所有接受移植的病人都因各種因素無法逃離轉入加護病房的宿命,我和護理師們仍然心繫著每個送進去的病人,開始每天在探病時間輪流到加護病房外和家屬一起為病人加油、祈禱。幫動彈不得的病人抱抱哀傷的家屬,讓他們知道我們的心與他們同在,如果生命中一定得經歷黑暗,那我們願意想盡辦法點一盞燈,陪他們在黑暗中可以因為光亮而不再那麼害怕。在這一段時間內,即使我們肩負著複雜且高壓的照顧壓力,即使工作繁重緊湊,護理師們卻還是堅持要讓病人好好洗個澡、陪著病人一邊聽歌一邊掉淚,因為我們都不知道未來會是什麼模樣,誰也不敢保證,因為已經太多次就算卯盡全力卻還是眼睜睜看著病人從我們眼前離開,我無法忽略內心對於醫療的疑問越來越大聲,我們是不是哪裡還要做得更好?醫療到底是救命還是傷害?病人家屬的希望在哪裡?大家到底還能承受多少的失去?我該帶著護理團隊往哪走才對? 這些累積下來的無解終於還是在我心中炸開來了。某天,一位被外院放棄治療的神經母細胞瘤病童,住院3天後因肺部腫瘤破裂進行緊急CPR但仍回天乏術。事後我陪著當天上班的護理師與主治醫師進行案例討論,看著護理師們在會議中不斷自責和難過的情緒,我知道我必須化被動為主動站起來提出我們臨床上觀察到的醫療瓶頸,在這個時刻我知道我是臨床護理師的代言人,激動的說著這些年我們心中經歷的苦,我們不怕辛苦,只怕自己在做著傷害病人的事。我們認為移植的決策中心,不應該只有主治醫師,還需包含其他醫療團隊成員、病人及家屬,經過充分的討論大家共識出最符合病人意願的決定。我們願意為決心戰死沙場也不願投降放棄的病人打拼,也希望可以為想多陪陪家人的病人提供安寧照護,願意傾聽與接納才能做出最好的決定。在移植室的護理可以很多元,可以是積極的急救能力訓練與治療,也可以是溫暖的陪伴與舒適護理,我們提供病人想要且需要的照護,包括生理、心理與靈性。 在好不容易提振起護理士氣後,卻又有壞消息找上門。這次的病人是過去單位的護理師,護理師其實最難照顧,因為我們的伎倆他都一清二楚,也知道自己的身體狀況意味著好轉或是惡化。診斷白血病後的她,在歷經多次高劑量化學治療、血液幹細胞移植、移植後排斥反應與時不時的發燒感染後,讓長期住院的她近乎崩潰邊緣。我知道她累了想放棄治療,但我總是鼓勵她要努力撐下去,因為我們說好要成立兒癌病人照顧團隊的夢想還未實現,每次踏出病房,我總是祈求上天可以展現奇蹟或是減少她的痛苦,但最終奇蹟不意外的沒有發生。接下來的幾年我又陸續經歷一些無預期的失去,一位是我相當依賴的安寧戰友張醫師在安寧專區成立後不久因病辭世,另一位則是我的女兒因紅斑性狼瘡急性併發症住進加護病房,即使我深知安寧在末期的價值與精神,當發生在自己的親人身上,我也出現盲點,對那時候的我而言,只要不放棄就不算是末期。女兒很懂事,沒有怪我讓她身上插滿管子,也沒有因為嘴巴被插管而無法表達他對我的愛,我想我明白了過去家屬的種種失序行為反應:捨不得放手拔掉管子、不願意關掉呼吸器、無法在不急救同意書上簽上自己的名字(不是不願意放手,而是他們覺得不能放手),或是在孩子快離開時瘋狂的擠壓甦醒球想盡辦法讓她多喘一口氣,想多留她在身邊多一分鐘也好的心情,我完全都懂了。喪子之慟讓我久久無法正常工作,每天以淚洗面,我不懂生命為何如此不堪一擊,我怨恨好人為什麼都不能長命百歲。但怨懟並不能撫平我內心的傷痛,經歷過失去至親的我,更清楚在每一個接近終點時刻病人與家屬的真正需求,我知道我應該繼續想念我的孩子,但她會希望我帶著她的祝福以及我與戰友們的約定,朝向下一個目標邁進。護理師並不是拿到執照就自動化知道如何成為一位護理師,過去的經驗教會我,有溫度的護理是需要教導與營造的,我們可以去感染身邊每個人愛與關懷的能力,在彼此的陪伴激勵中渡過難關。於是,我決定投身進入護理教育領域,讓每位護理師可以發掘自身的內在本質,融入到病人照顧歷程中,護理不是提供機械化的照護,而是從病人為中心,透過臨床專業評估與照顧來協助他們恢復健康或是促成善終。我要告訴18歲的自己,謝謝你沒考上心理系,才能讓我在30年後即使面對許多人生困境仍有力氣可以站起來,用這種正向的方式來紀念我的孩子和戰友,我深信生命的價值不在乎長短,而是問自己每一天有沒有認真地活著,有沒有跟愛你的人說愛,如果有,當生命結束也就沒有這麼多的遺憾與來不及,因為有你來過的世界非常美好。
-
2020-10-27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全球染疫死亡病例 研究:15%與空污有關
根據今天公布的研究報告,全球因染2019冠狀病毒疾病而喪命的病例中,15%可能與空氣污染有關連,點出溫室氣體排放構成的健康風險。先前的研究已經顯示,廢氣排放和工廠造成的空氣污染,是如何使每個地球上的男男女女與兒童的預期壽命減少兩年。德國和賽普勒斯的專家如今表示,他們已經估算出2019冠狀病毒疾病(COVID-19)死亡病例中,有一定比例得歸咎於空氣污染加劇帶來的影響。他們的研究報告發表在醫學期刊「心血管研究」(Cardiovascular Research),引用美國、中國的健康與染病數據,與空氣污染、2019冠狀病毒疾病及嚴重急性呼吸道症候群(SARS)有關。他們把那些數據和全球暴露在懸浮微粒(particulate matter, PM)的衛星資料,以及地面的污染監測網路做結合,以計算染疫病故的人中,有多少比例與空污有關。研究人員估算出,全球各地的染疫死亡病例中,有約15%是空污造成的。報告作者發現,在全球有害污染水平最高的東亞,有27%的不治病例要歸咎於不良空氣品質對健康帶來的影響。這個比例在歐洲是19%,在北美洲則是17%。該研究的共同作者孟澤爾(Thomas Munzel)說:「假如長期暴露在空污之下,且同時感染了2019冠狀病毒疾病,那將對健康產生不良影響,尤其在心臟和血管方面。」他說,空污會讓患者更可能出現導致COVID-19病情惡化的危險因子,像是肺部與心臟問題。研究團隊指出,具體而言,懸浮粒子似乎會增加肺部細胞表面受體ACE-2的活動力。目前已知新型冠狀病毒會與ACE-2結合,進入人體引發COVID-19。德國約翰尼斯·古騰堡-美茵茲大學(JohannesGutenberg University, Mainz)的醫學中心大學(University Medical Center)教授孟澤爾說:「因此,我們承受雙重打擊:空氣污染導致肺部受損,還會增加ACE-2活動力,進而導致感染的病毒量增加。」
-
2020-10-26 養生.聰明飲食
玫瑰鹽、海鹽和岩鹽哪個比較健康?教授告訴你答案
昨天(2020-10-24)在加拿大McGill大學的網站看到一篇剛發表的文章,標題是Table salt, kosher salt, sea salt, Himalayan salt. Which one should I buy?(食鹽,猶太鹽,海鹽,喜馬拉雅鹽。 我應該買哪一個?)。這篇文章裡面有很多跟鹽有關的趣事,所以我覺得值得跟大家分享。但是,我並不會只是把它翻成中文,而是會加入很多我個人的創作。也就是說,我這篇文章是半翻譯,半自創。鹽是我們祖先使用的第一個調味料,而取得的方法是將海水蒸發或從鹽礦開採。事實上,由於鹽礦是海洋變成陸地之後而形成的,因此,所有的鹽其實都是「海鹽」。早在公元前6500年,人類就在奧地利的Salzburg(薩爾茨堡)附近開採鹽礦。事實上,Salzburg這個字是由Salz(鹽)和burg(城堡)組成的,所以Salzburg的意思就是「鹽城」。但是,一提起Salzburg,大多數人立刻會想到的應該是莫扎特,而不是鹽。至少我就是如此。古羅馬人在海邊建造大型蒸發池來收集鹽,而由於鹽在當時是非常珍貴,所以士兵獲得一種叫做Salarium的特殊津貼來購買鹽。Salarium這個字是由Sal(鹽)和arium(票卷)組成的,所以Salarium的意思就是「鹽票」,而它也就是Salary (薪水)這個字的來源。美國食物裡有一種叫做corned beef的生牛肉。它就像我們台灣的鹹豬肉,都是用鹽來保持肉的新鮮(延長可食的期限)。可是,我在美國住了41年,還是搞不懂為什麼會叫做corned beef,畢竟corn是玉米,而這種肉是怎麼看也看不出,怎麼吃也吃不出,如何會跟玉米扯上關係。看了McGill大學網站的那篇文章才知道,原來Corn在這裡的意思並不是玉米,而是「顆粒」。Corned beef是用大顆粒的鹽(即粗鹽)抹在生牛肉上而製成的,所以Corned beef的翻譯是「鹹牛肉」,而不是「玉米牛肉」。不管是食鹽,猶太鹽(kosher salt),海鹽,還是喜馬拉雅鹽,它們都是至少含有98%氯化鈉的物質。它們的差別是在於結晶的大小和形狀,以及它們所含的微量雜質。海鹽是蒸發海水而製成的,食鹽是從世界各地開採的鹽提煉而成的,喜馬拉雅鹽是在巴基斯坦的Punjab(旁遮普)地區開採來的,而猶太鹽可以是來自海水或鹽礦。傳統上,猶太人的食物,即所謂的kosher food,是必須遵循猶太教的教規來處理,而其中一條(Leviticus 7:26)的規定是「你不得在任何住所中食用任何血液,無論是禽類的血液,還是獸類的血液」。所以,猶太人就用大顆粒的鹽來達到吸乾肉裡血液的目的。也就是說,所謂的kosher salt,其實就只是再普通不過的粗鹽。但是,由於kosher這個字給人的感覺是神聖,高尚,衛生,所以腦筋動得快的人就創造出kosher salt這個詞來達到賺錢的目的。「喜馬拉雅鹽」因為含有微量的鉀,矽,磷,釩和鐵,所以會呈現出粉紅色。而就因為這個所謂的「天然」顏色,它就被有心人士吹捧為含有儲存的陽光,可以去除肺部的痰,清除鼻竇充血,預防靜脈曲張,穩定心律不齊,調節血壓,平衡腦細胞中過多的酸,等等。那,既然是有這麼多了不起的功效,喜馬拉雅鹽的價格當然也就不能被看扁 – 大約是食鹽的20倍。我在2019-7-6有發表一篇非基改鹽,談到一款名為HIMALANIA Rock Pink Salt的《岩鹽》。HIMALANIA這個字很顯然是HIMALAYAN的誤拼,但也有可能是標新立異的品牌名。不管如何,它的的確確就是「喜馬拉雅鹽」,而更有趣的是,它在標籤上有註明NON-GMO(非基因改造)(請看上面的插圖)。也就是說,這種鹽是有基因的,是可以傳宗接代的,說不定還能交配做愛呢。我在2019-5-22也有發表一篇氧化還原信號分子,直銷鹽水,談到一款要價不菲,但卻在台灣大賣特賣的高檔鹽水。這篇文章已經累積了將近五萬個點擊,而直到現在每天都還是有一兩百個點擊。更有趣的是有一大堆這款產品的直銷騙子常來嗆聲踢館,大大提升這篇文章的點擊率。我還真得感謝他們對我這個網站所做的貢獻。不管如何,這款產品也是有特別註明非基因改造(請看上面的插圖)。也就是說,它那罐子裡的鹽水也是有基因的,也是可以傳宗接代的,也是說不定還能交配做愛呢。這篇McGill大學的文章在最後說,鹽就是鹽,無論是在營養上,或是在健康上,食鹽,猶太鹽,海鹽,還是喜馬拉雅鹽,都是毫無區別的。不過,有一點不同的是,大多數的食鹽是有添加碘來預防甲狀腺肥大(請看我在2018-8-31發表的食鹽加碘,滅華工程?)後記:讀者chongyie寄來一篇2020-4-15香港明報的報導【消委會報告・食鹽】兩款岩鹽金屬物超標 4海鹽含微塑膠。原文:食鹽,海鹽,猶太鹽,喜馬拉雅鹽:鹽的趣事
-
2020-10-26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曬太陽、補充維生素D可防新冠肺炎?骨科醫這麼說
● 攝取足量維生素D、鈣和蛋白質,可維持骨代謝和健全骨骼● 限制戶外活動和陽光曝曬不足,可能缺乏維生素D● 維生素D防治新冠肺炎必須有很強的證據力,尚待研究新冠肺炎流行,全世界染疫者逾4200萬人,100萬以上案例死亡,令人色變。新冠肺炎病毒感染肺部上皮細胞造成傷害,且激活這些免疫細胞持續過量分泌促炎性細胞激素,形成細胞激素風暴,導致廣泛肺組織浸潤,損壞肺部功能,常需使用呼吸器,導致嚴重病情和死亡。流行病學資料顯示,維生素D缺乏與新冠肺炎的病情和預後具有密切關係。北半球冬季曝曬少 染疫盛行新冠肺炎流行後,生態學研究發現,北半球病患數目多於南半球,該病盛行於北半球冬季,正值陽光曝曬少,而南半球則在夏季剛結束的時節,間接顯示維生素D缺乏與此病的相關性。過去有關SARS和流感研究也證實,維生素D缺乏與這些病毒感染有關。由於新冠肺炎的病情嚴重和死亡案例中,許多病患都是安養中心的老年人和衰弱病患,病患需接受居家隔離,限制戶外活動和曝曬陽光的機會,嚴重病患在加護病房中接受呼吸器治療,與死亡搏鬥,因此經常合併維生素D缺乏,此在臨床研究已獲證實。可改善肌力 減少跌倒和傷害維生素D對人體骨代謝極為重要,每日攝取足量維生素D、鈣和蛋白質,可維持正常的骨代謝和健全的骨骼;維生素D也可改善肌力,減少跌倒和傷害。此外,維生素D具有許多重要功能,包括調節免疫功能,啟動先天和後天免疫作用,對抗感染和改善自體免疫疾病。維生素D可促使分泌β防禦素(beta defensin)、抗菌肽(cathelicidin),破壞病原體的結構,加上激活巨噬細胞、樹突細胞和嗜中性白血球,共同對抗致病微生物。有學者主張,維生素D可增高抗發炎和減少新冠肺炎的感染力,但需臨床試驗來確定此項作用。具多種機制 發揮抗氧化作用更特別的是,維生素D具有多種機制,可減緩後天免疫過度反應,發揮抗氧化作用,改善急性期間病毒感染所引發的細胞激素風暴,以減少病毒感染所引起的二次傷害,保護人體組織健康。補充維生素D有調節骨代謝和其他的生理作用,安全性高,在新冠肺炎流行期間,建議新冠肺炎篩檢呈陽性的老年族群和衰弱症族群,檢測血清維生素D濃度,補充足量維生素D。至於補充劑量則尚無定論,但學者建議800至1200國際單位,應屬合理的範圍,太低或太高的劑量則應審慎考量。須很強證據力 才能全面應用必須具有很強的證據力,才能全面應用維生素D於防治新冠肺炎,目前相關臨床試驗正在進行中,但考量維生素D的其他功用,仍建議適量補充。
-
2020-10-25 科別.心臟血管
全球每37秒有1人因血栓死亡! 4「隱形殺手」超危險...坐太久要小心
150年前,德國病理學家魯道夫凡爾紹(Rudolph Virchow)發現了血栓形成3要件和其病理成因:(1)為血中成份異常,(2)是血管壁有改變,(3)為血流變化,時至今日這3項要素仍適用於今日的血栓臨床診斷。為了紀念該學者的偉大發現以及貢獻,國際血栓及止血學會將他的生日10月13日訂為「世界血栓日」 (World Thrombosis Day),以提高社會大眾對於血栓的認識與重視,並且關注血栓疾病,增進人民的生命健康。全球每16秒就有1人得血栓 世界血栓日呼籲大眾重視疾病彰化基督教醫院與台灣血栓暨止血學會為響應並呼籲民眾重視血栓問題,16日共同舉辦「世界血栓日—大家來重視」活動,由彰化縣衛生局長葉彥伯、台灣血栓暨止血學會理事長彭慶添醫師等一同參與。彭慶添表示,舉辦活動的目的,是要呼籲民眾重視血栓問題,這個疾病雖然嚴重,但是可以預防、也可以治癒的。醫護同仁應該要重視鑑別診斷,用藥要精準。同時希望研究單位能夠進行更多深入的研究。彰基副院長林慶雄醫師表示,依據世界衛生組織統計,全球每16秒有1人罹患血栓疾病、每37秒有1人因血栓死亡,重視血栓問題刻不容緩;尤其像現代人久坐的生活型態,加上肥胖、抽菸、飲酒等,都可能造成血栓風險,民眾除了需要養成良好的運動習慣、戒除不良生活嗜好之外,更要對身體狀況有警覺,早期發現、早期治療以獲得妥善的照護。血栓分動脈、靜脈2種 血管阻塞不通即形成血栓彰化基督教醫院血液腫瘤科沈銘鏡教授表示,血栓即是血管(包括動脈或靜脈)阻塞不通。動脈血栓包括腦中風、心肌梗塞及末稍動脈阻塞等;靜脈血栓則包括深層靜脈栓塞、肺栓塞及門靜脈栓塞等。下肢深層靜脈栓塞臨床上很常見,其症狀包括下肢腫脹、疼痛以及患處皮膚變褐色等。檢查時會出現大小腿壓痛、單側水腫、發熱、皮膚變褐色以及表層靜脈擴張的現象。大腿近端的深層靜脈血栓常會脫落流入肺部,引起肺栓塞,嚴重時還會導致嚴重血液循環障礙、下肢壞死,發生大量肺栓塞通常會導致休克而死亡。靜脈型血栓台灣患者有一半是先天遺傳 多與S或C蛋白缺乏有關根據研究,我國靜脈血栓每年發生率約為每1,000名大人中0.5人以下;發生靜脈血栓的原因很多,包括受傷、開刀、懷孕生產、久坐或久臥不動、心臟衰竭、癌症、抗磷脂抗體症候群、骨髓增生等後天性原因或是先天性遺傳;台灣地區遺傳性靜脈血栓占總發病人口約50%,其好發症的主要病因,是S或C蛋白缺乏和抗凝血酶缺乏。但也有病友是完全找不出原因的。目前血栓的主要治療方法是服用抗凝固劑,可以有效控制血栓惡化,只要控制得宜,血栓症病友的行動、生活與一般人無異。彰化基督教醫院血液腫瘤科醫師、台灣血栓醫學會秘書長林炫聿醫師提醒,血管壁損傷、血流速度異常、血液成份異常都是血栓形成的要素,雖然血栓症不易發現,卻會對民眾造成危及生命的影響,所以每年10月13日世界血栓日活動,期盼能讓民眾了解血栓形成的原因、危險因子、症狀及治療,喚起民眾對血栓的重視,減少因血栓造成失能甚至死亡的嚴重結果。 (圖文授權提供/NOW健康)延伸閱讀: 坐太久靜脈血栓會奪命! 多發生在單腳,5種人都屬高危險族群 輕碰就瘀青? 不是皮膚嫩,當心身體潛藏4疾病
-
2020-10-24 科別.呼吸胸腔
抽菸族喉嚨積痰別輕忽 恐感染肺炎、導致呼吸衰竭
新北市立土城醫院今舉辦「好好呼吸病友會」,由呼吸治療師黃筱雯現場示範「清痰三部曲:腹式呼吸、噘嘴呼吸、哈氣呼吸」,並教導病友日常中如何好好清痰,以避免痰液阻塞在氣管及肺部,讓「咳、痰、喘」的症狀更嚴重。70歲的沈先生,年輕時染上菸癮,一抽就過了50個年頭,每天至少三包菸,常常邊抽邊咳嗽,早上起床喉嚨積痰也不在意,平時走路或上下樓梯時也會覺得喘,自己卻認為是缺乏運動所致;直至有次與家人出遊爬山時,才走幾階梯就發現喘個不停,最後更因為「喘不過來」、「咳不出來」送醫急救,經診斷後發現罹患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簡稱「肺阻塞」)。「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近年來成為新國病,根據衛生福利部統計,2019年十大死因中,肺炎及慢性下呼吸道疾病分別名列第三名及第七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包含肺氣腫及慢性支氣管炎,為長期暴露在有害物質或長期抽菸族群為最大宗,易感染肺炎及疾病後期形成呼吸衰竭,需長時間使用呼吸器,生活品質深受影響,家庭人力財力負擔甚巨。土城醫院成立「呼吸治療肺復原中心」,為了讓病人維持肺功能,除一般氧氣設備、生理監視器外,還有負壓呼吸器、咳痰機、姿位引流床、高頻震動背心,幫助病患肺部擴張,清除痰液,以及使用固定式騎腳踏車及四肢固定運動器訓練,增加上下肢肌肉耐力,協助呼吸訓練讓肺部復原獲得改善,讓病人更能順暢地大口呼吸並恢復生活品質。胸腔內科主任鍾福財表示,肺阻塞有3個最明顯的特徵「咳、痰、喘」,有時病患呼吸會出現咻咻聲,但是老菸槍會覺得這是長期抽菸造成,一直到喘不過氣,甚至惡化了才肯就醫,常錯過了治療時機。肺阻塞的預防、治療方法,除了藥物控制外,也可選擇肺部復原,幫助肺部機能提高。呼吸治療科技術組長張秀梅表示,清痰肺擴張運動有助於痰液排出減緩呼吸道不適,一些簡單的呼吸治療技巧,如腹式呼吸、噘嘴呼吸等等,都有助排出氣管中的痰,嚴重者亦可由其他呼吸肺部復原治療,紓緩痰多問題讓肺部好好呼吸。
-
2020-10-23 新聞.生命智慧
人生一定會碰到的7種「臨終急救法」:葉克膜、氣切、CPR…你該知道可以怎麼選
編按:如果走到人生終點,你想怎麼告別身邊的人,和這個世界?自己的生命,自己作主。自己的終點,自己來寫!醫療科技的進步,讓人們擁有更多的「生存」機會。但是,「活著」≠「好活」。過多的醫療行為,只是延續生命,並未帶來更好的生活品質。我們都會老,但是又該如何「安老」?由《好活與安老》作者蔡宏斌醫師告訴大家。最後的尊嚴—臨終急救與處理臺灣高齡醫療時代來臨,「如何好好告別」已成為現今每個人都不可避談的事,無論是身邊摯友親人,還是自己遭遇,當生命無預警來到最終回,你會想要如何寫下生命結局呢?在媒體新聞中,或電影、電視劇中,常會看到昏迷很久的病人身上插滿各式各樣粗細不一的管子,獨自躺在加護病房的畫面。依照古典醫學的定義,「心臟跳動」就代表人還活著。但是隨著醫療技術進步,依靠機器運轉雖然能使心臟持續跳動,但這樣躺著,真的算是「活著」嗎?根據加護病房的資料統計,一個依照自然病程,5至7天便會自然死亡的病人,若已呈現多重器官衰竭,使用維生醫療延長30天生命,則相對的會失去救助其他六條生命的機會。換個角度想,如果躺在病床上的人換成自己或是親人,你會願意嗎?臨終急救的種類當因重大意外或是重病,導致生命即將走到盡頭或生命徵象消失時,你會接受哪些臨終急救?我們常聽報導,「某某人因葉克膜關係,撿回一命……」,甚至「有家屬哭求醫院,找『葉醫師』救自己的家人一命……」,大家似乎耳熟能詳,但又有多少人真正知道「葉克膜」是什麼、何時使用,又會帶來什麼後果?我們先來談談,所謂的「臨終急救」,一般可以分為以下幾個種類:一、心肺復甦術(CPR)一般人最常聽到的「心肺復甦術」,是指對臨終末期病人所做的標準急救程序。雖然在心肺復甦術的搶救下,有15%的病人得以存活;但根據證據顯示,心肺復甦術無法讓多數重症末期病人的身體功能恢復到先前的水準,且若是患有多重病症,或是無法自理行動的病人,存活率更低於2%。此外,「成功的」心肺復甦術可能造成包括:肋骨骨折、胸部電擊灼傷、腦部受損、身體機能退化、無法恢復意識、必須依賴維生機器度日等等可能的後果。二、維生醫療意指用以維持末期病人生命徵象,但無治癒效果,只能延長其瀕死過程的醫療措施。可能包含:1. 氣切(氣管切開術): 將氣管在頸部的位置切開一個洞,可以流通外界空氣,也可避免意識昏迷者的口腔分泌物嗆入肺部,同時做為長期抽痰使用。2. 透析治療(洗腎): 分為「血液透析」和「腹膜透析」兩種,在血液透析中,病人全身的血液必須流經一台機器,「洗淨」血中雜質,再將乾淨的血送回病人體內。透析的過程有時會讓病人感覺不適甚或精疲力竭,也常會伴隨有噁心、盜汗、頭暈、心跳加速、昏厥等現象。3. 呼吸器: 當病人無法自行呼吸時用來協助呼吸的機器,連接機器的軟管會從嘴巴置入直通氣管,利用機器將空氣打進肺部。對於可能會拔掉管子的病人,通常需要綁住雙手,或是注射鎮靜劑,避免因意外拔管而造成危險。4. 人工營養與流體餵養: 以一根能裝載流質食物的塑膠管,經由鼻腔直接插入胃或腸子。但對於末期的病人來說,太多的營養可能造成病人不適,且若對身體功能逐漸停擺的病患強迫灌水(靜脈輸液),累積的水分反而會讓病人感到不適。5. 抗生素: 末期病患常會反覆發生經常性肺炎,此時便會使用抗生素治療。藥物雖然可能暫時有效,但無法根治持續惡化的基本問題。6. 血液製品輸注(輸血) :當病人血紅素過低、血小板低下,或是有凝血功能障礙時,分別給予濃縮紅血球、血小板,或是新鮮冷凍血漿與凝血因子的輸注治療,可能延長病人數天時間 ,但若其病因無法治癒,會繼續出血或身體出現瘀青及血斑。過度輸血有可能發生肺水腫或是輸血過敏反應。7. 葉克膜(ECMO)體外維生系統:葉克膜是一台取代或輔助心肺功能,使身體器官能得到充足的氧氣與血液灌流的機器,可能引起的併發症包括:形成血栓或出血,感染時甚至會引起敗血症或敗血性休克。而機械性幫浦運轉也可能引起溶血症狀,肢體末端也會因動脈插管造成的缺血而需要截肢,其他還會造成心肌的傷害或肺水腫等。葉克膜僅可以維持病人的心肺功能,但不能治病,生命末期病人使用葉克膜僅是延長死亡的過程,病人仍會死於原本罹患的疾病,或因葉克膜導致的併發症。在台大醫院的研究顯示,如果使用葉克膜超過14天,病人的臨床問題仍無法改善時,醫療團隊就應該與病人家屬討論未來的治療計畫,避免最後成為對病人無益的治療。在《安寧緩和醫療條例》所提到的維生醫療,是指對臨終病人的無益醫療,和《病人自主權利法》中所提的維持生命治療,是對病人有益的醫療並不相同,雖然在醫療技術上同樣可以使用這七種方法,但是仍要依照病人的自主意願、醫病共同決策與臨床實際情況來做妥善處置。書籍介紹好活與安老:從病人自主權到安寧緩和,「全人善終」完全指南作者:蔡宏斌出版社:發光體出版日期:2020/02/26作者簡介/蔡宏斌臺北醫學大學醫學系學士、台大環境與職業健康科學研究所碩士、台大健康政策與管理研究所博士,現職台大醫院整合醫學科主治醫師。台灣醫院整合醫學會理事、台灣腎友生活品質促進協會理事、台灣酒駕防制社會關懷協會發起人、荒野保護協會永久會員。長期關注醫護過勞與健康不平等議題,用心守護重症病人的健康, 陪伴家屬走出生命的幽谷。曾出版《好命到終老》系列書籍,主編《生命末期腎臟病人安寧緩和醫療評估指引》,經營《用心守護》臉書專頁,於2017年榮獲公共健康數位傳播獎。用心守護-蔡宏斌臉書粉絲團:www.facebook.com/ntuhhint (粉絲人數14萬)延伸閱讀: 老舊枕頭捨不得丟,都是在養黴菌!譚敦慈:出現這兩種狀況,就應該要換新的
-
2020-10-23 新聞.健康知識+
氣炸鍋真健康?油煙空汙是油鍋13倍
近年主打健康、無油的氣炸鍋真的健康嗎?長榮大學職業暨環境與食品安全研究中心主任張振平發現,即便開啟抽油煙機,氣炸鍋帶來空汙微粒濃度是傳統油鍋的13倍,沒開抽油煙機更慘,烹調者身邊的空汙微粒濃度將暴增1525倍。張振平指出,中式烹調的空氣汙染物風險較高,油炸產生的PM2.5最多。氣炸鍋的原理是從上方將空氣吸進去,空氣在鍋中繞好幾圈,再從鍋子後面的排氣孔向上高速噴出,油煙擴散率驚人,就算沒有額外加油,食材本身會炸出的油量也不少。長榮大學於精密環境控制室中模擬家庭廚房的自然通氣情形,在開與不開抽油煙機的情境下,測量人站在不同相對位置,使用油鍋和氣炸鍋會接觸到的油煙量。結果發現油煙粒徑都是小顆粒,最容易沉積在肺部,可以飄很遠。如果開抽油煙機,氣炸鍋空汙微粒濃度仍比油鍋高13倍;不開抽油煙機,氣炸鍋油煙濃度將暴增到1525倍,首當其衝的就是站在前方烹調的人。張振平建議,所有烹調都要在開啟的抽油煙機下進行。若無抽油煙機,就要在陽台或窗邊用氣炸鍋,並將排氣孔對著戶外,以降低室內油煙濃度。要是沒窗戶,可在排氣孔外不遠處掛一條濕毛巾,吸附一些油煙,但效果不會很好。
-
2020-10-23 科別.風溼過敏免疫
疏於除濕讓孩子過敏 11%家庭環境真菌超標
季節交替之際,過敏的孩子又開始打噴嚏、皮膚癢,但很多家長不知道的是,潮濕環境助長真菌孳生,也是導致過敏的元兇。台灣室內環境品質學會與多個研究單位合作大型研究計畫,其中國家衛生研究院環境醫學研究所研究員王淑麗的研究發現,11%中部家庭中真菌濃度超標,而且數量最多的前三名,都是醫學實證確立與過敏相關的真菌。王淑麗表示,這次國人每天約有80到90%時間待在室內, 國外調查顯示新生兒與幼兒近乎百分百長時間待在家裡。 胎兒及幼兒時期的且免疫系統和器官發育還在快速發展,承受污染物容易造成永久健康危害,使得肺部的發育較不完全。這次研究針對73戶竹苗地區的家庭,包括40個男孩和33個女孩,平均年齡僅5.6歲。結果發現,有11%家戶真菌濃度超過我國環保署的標準,採樣前三名真菌種類都與過敏性反應有正相關,是枝孢菌屬(Cladosporium)、麴菌屬(Aspergillus)、青黴屬(Penicillium)。高達49%家戶回報家中孩子有出現異位性皮膚炎、哮喘或過敏性鼻炎其中一種過敏症狀。王淑麗表示,室內濕度高會有助於真菌在灰塵、建材、家具表面生長,建議要定期清潔居家環境,保持乾燥。勤換空氣清淨機濾片、善用除濕機,都有助空氣保持乾燥、降低懸浮物,保持空氣品質。王淑麗提醒,除了真菌之外,在煮飯時間、戶外交通尖峰時間,室內空氣品質都會變差,小孩睡覺前如果有跳床的習換,也會引起揚塵,增加室內空污微粒濃度。建議在煮飯時間一定要打開抽油煙機,並且把廚房的門關上,防止油煙溢散;如果住在交通要道或馬路邊,交通尖峰時間應先關上窗戶。
-
2020-10-23 新聞.健康知識+
氣炸鍋油煙是油鍋13倍 不開油煙機空汙暴增1525倍
近年主打健康、無油的氣炸鍋真的健康嗎?台灣室內環境品質學會與多個研究單位合作大型研究計畫,其中長榮大學職業暨環境與食品安全研究中心主任張振平發現,就算開抽油煙機,氣炸鍋帶來空汙微粒濃度是傳統油鍋的13倍不容小覷,如果沒開抽油煙機,烹調者身邊的空汙微粒濃度暴增1525倍,而且以容易沈積於肺泡的PM0.3和PM0.5為主。張振平指出,中式烹調的空氣汙染物風險高,其中碳烤、快炒時的PM2.5中含碳比值都高於車輛排氣,而油炸產生的PM2.5最多。氣炸鍋的原理是從上方將空氣吸進去,空氣在鍋中繞好幾圈,再從鍋子後面的排氣孔向上高速噴出,油煙擴散率驚人,就算沒有額外加油,食材本身也會炸出的油量也不少。長榮大學於精密環境控制室中模擬家庭廚房的自然通氣情形,在開與不開抽油煙機的情境下,測量人站在不同相對位置,使用油鍋和氣炸鍋會接觸到的油煙量。張振平表示,結果發現油煙粒徑都是小顆粒,可以飄很遠,也是最容易沈積在肺部的大小。如果有開抽油煙機,氣炸鍋油煙量最高時,空汙微粒濃度比油鍋高13倍;不開抽油煙機更慘,氣炸鍋油煙濃度將暴增到1525倍,而且首當其衝的就是站在前方烹調的人。張振平建議,所有烹調行為都要在開啟的抽油煙機下方進行。如果沒有抽油煙機,最好要在陽台或窗邊使用,而且後方排氣孔要對著戶外,以利降低室內油煙濃度。要是真的沒窗戶,在排氣孔外一小段距離掛一條濕毛巾,也可以吸附一些油煙,但效果不會很好。很多家庭主婦為了省時間,同時使用瓦斯爐和氣炸鍋,沒辦法把氣炸鍋擺在抽油煙機底下怎麼辦?張振平說,至少要擺在旁邊,而且要把氣炸鍋的排氣孔對著抽油煙機的方向,這樣抽油煙機也多少可以抽走一些氣炸鍋的油煙。張振平提醒,打開抽油煙機的時候,最好不要大開窗戶,因為如果有太多氣流的擾動,也會導致抽油煙機的抽氣效率變差。
-
2020-10-22 科別.消化系統
原來不是單純的腹瀉!醫師指出常見的神經內分泌腫瘤及症狀,幫你早期發現及早治療
原來不是單純的腹瀉!常見的神經內分泌腫瘤一個人如果很常拉肚子,第一個反應會認為是「腸躁症」;當一個人皮膚潮紅、發炎,可能會被認為是皮膚病,朋友還會熱心推薦有名的皮膚診所!其中,最難以辨別的就是咳嗽了。導致咳嗽的因素那麼多,怎麼會往神經內分泌腫瘤方面想呢?因此,許多病患發現時,腫瘤已經轉移到肝臟,甚至壓迫到神經了!所以,本篇要來介紹幾個比較常見的神經內分泌腫瘤以及可能產生的症狀,讓大家可以提高警覺,早期發現,及早治療。嗜鉻細胞瘤,被誤認是一般高血壓神經內分泌腫瘤包含很多種疾病,過去可能都分散在各科之中,現在都歸屬於神經內分泌腫瘤的範疇了。其中一種是「嗜鉻細胞瘤」(Pheochromocytoma),它是長在腎上腺的腫瘤,會分泌腎上腺素,能讓我們的血壓升高,心跳速度變快。有些人會無故血壓飆高到兩百多,常被誤以為是高血壓,導致醫師會開高血壓藥物來控制病患的血壓,若是一般高血壓病人,只要吃了降血壓藥物,基本上病情就會得到控制,但有些病人就算吃了降血壓藥物,仍持續表現出高血壓狀態。一位年約五十、六十歲的大哥神色鬱鬱走進我的診間,他有高血壓,但吃了降血壓的藥物之後,狀況仍然無法得到解決,血壓依舊偏高,甚至出現胸悶、頭暈,甚至昏厥的症狀。這個時候,腎臟科或心臟科醫師都會進一步檢查病患有沒有心血管或腎臟方面的疾病,於是幫他檢測尿液中的兒茶酚胺(catecholamine)類激素,或正腎上腺素的代謝終產物──香草扁桃酸(VMA)。尿液檢驗報告顯示,這位大哥的VMA數值偏高,VMA不只是兒茶酚胺最重要的代謝物,同時也是體內氨類製造的指標。因此,醫師懷疑可能是嗜鉻細胞瘤,再進一步做腹部超音波後,果然在腎上腺的位置發現一顆腫瘤,這才確定他並非是一般的高血壓患者。血壓居高不下,可能是神經內分泌腫瘤!嗜鉻細胞腫瘤好發於成年人,尤以四十至五十歲之中年人為最,男女發病率相當。病人常因高血壓、盜汗、頭痛、心悸等典型症狀而就醫,或是因為健康檢查意外發現腫瘤的存在。通常這類病人只要透過手術切除腫瘤,就可以改善高血壓的症狀。原則上,在手術前,必須使用至少一到兩個星期的甲型交感神經阻斷劑(α-adrenoreceptor blockers),使血壓降到正常值。如果單獨使用甲型交感神經阻斷劑無法使血壓回到正常數值,或是病患心跳變快,在使用二十四小時的甲型交感神經阻斷劑之後,可以再加上乙型交感神經阻斷劑(β-blockers),達成更好的血壓及心跳控制效果。當我在泌尿外科擔任實習醫師,在開刀房與主治醫師學習時,有位嗜鉻細胞腫瘤患者正在接受腫瘤切除手術,當主治醫師把腫瘤切除取下的時候,麻醉科醫師馬上通報病患血壓下降至六十至七十毫米汞柱(mmHg),趕緊輸液、提升血壓,所以嗜鉻細胞瘤會嚴重影響血壓的高低,對此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所有可以手術切除的患者,在術後都必須定期追蹤生化檢查,以確定手術是否成功,並且定期追蹤是否有復發或轉移的情形。容易誤診的胰臟神經內分泌腫瘤胰臟是經常產生神經內分泌腫瘤的部位。一般我們經常聽見的都是胰臟腺癌,約百分之九十九發生在胰臟的外分泌部(胰臟製造消化酶的部位),屬於外分泌功能。胰臟同時具有多種內分泌功能,能夠調控血糖數值的高低,因此,發生在內分泌細胞的腫瘤就是胰臟神經內分泌腫瘤,如胰島素瘤(Insulinoma)。◆胰島素瘤(Insulinoma)胰島素瘤是最常見的胰臟神經內分泌腫瘤,但仍然屬於罕見的範疇,胰島素瘤各個年齡層均有可能發生,主要好發於二十至五十歲的成年人。這類的神經內分泌腫瘤多數屬於單一且細胞分化較好的胰島素瘤,建議進行手術切除。胰島素瘤在臨床上的診斷並不困難,主要以Whipple 三合症(Whipple triad)為依據:一、發作時血糖濃度低於四十mg/dl ;二、運動或飢餓可以誘導症狀發生;三、給予含糖食物或注射葡萄糖,即可以解除症狀。當腫瘤分泌了過多的胰島素,導致血糖突然降低,造成心跳加速、血壓上升、臉色蒼白等症狀,最後因為昏厥或癲癇發作後,才被診斷出來是胰島素瘤。◆胃泌素瘤(Gastrinoma)「最近我老是胃痛,吃了胃藥也沒有好轉,才來醫院檢查,結果竟是胃泌素瘤……。」胃泌素瘤是僅次於胰島素瘤的胰臟神經內分泌腫瘤,其好發於四十到五十歲的中年成人。為什麼胃泌素瘤會常常被誤認為是消化性潰瘍呢?主要是因為胃泌素能夠促使胃酸分泌,若是胃泌素分泌過多,就會導致胃潰瘍、十二指腸潰瘍,這才讓許多人誤以為自己只是消化性潰瘍,也有些病患會有不同程度的腹瀉,因此胃泌素瘤才會經常被誤診。與胰島素瘤不同,胃泌素瘤大多屬於細胞分化較惡性的腫瘤,因此當發現胃泌素瘤時,往往已經轉移到其他器官。◆升糖素瘤(Glucagonoma)胰臟除了會分泌胰島素之外,還能分泌升糖素讓血糖升高,因此升糖素瘤會分泌過多的升糖素,使患者的血糖值持續過高,還會有皮膚紅斑、水泡與嘴角破等症狀,同時可能產生深層靜脈血栓,以及憂鬱等情況。醫師因此誤以為是糖尿病,便進行糖尿病的治療,導致病患後來發現體內有升糖素瘤時,腫瘤已經長得很大了。肺大細胞神經內分泌癌,預後效果差肺大細胞神經內分泌癌(LCNEC)是肺部罕見的腫瘤,屬於神經內分泌腫瘤的一種,罹患的病患大多都是年紀大的重度吸菸男性。LCNEC是生長在支氣管K細胞的肺部神經內分泌腫瘤,K細胞位於呼吸道黏膜上皮,具有合成、儲存和分泌肽類激素的功能。大多數患者會有胸痛、咳血、咳嗽、呼吸困難等呼吸道症狀,經常容易被忽略,當患者就醫時,腫瘤也已經轉移了。LCNEC大多屬於分化較惡性的腫瘤,大多會局部及全身轉移,早期的肺大細胞神經內分泌癌大多會建議手術切除,但術後復發的機率也很高。在病理學的統整之下,神經內分泌腫瘤底下涵蓋了很多病症,臨床上,想要找到神經內分泌腫瘤並不簡單,不僅症狀容易與其它疾病搞混,一開始都會經過抽血、尿液檢查、影像檢查進行檢測,最後還是需要做組織切片,才可以確診。神經內分泌腫瘤很難在早期就被發覺,因此超過一半的患者在就醫時,腫瘤可能已經轉移。不過,隨著醫療科技的進步,確診率也大幅提升,病患不需要過度恐慌,只要按照醫師的指示,相信他會做出最合適的治療計劃。(本文摘自博思智庫《戰勝神經內分泌腫瘤:全方位的積極治療、緩和醫療及心理照護》) 書籍簡介 神經內分泌腫瘤不是罕見疾病,盛行率比胃癌、胰臟癌更高!全身的內分泌和神經系統作用的地方,都有可能引爆地雷,咳嗽、氣喘、腹瀉、心悸、熱潮紅、皮膚炎……,你以為的小問題,卻是大症狀,早期診斷與治療,遠避腫瘤誤區!
-
2020-10-19 名人.李伯璋
李伯璋/病人是醫療人員最好的老師
能解除病人的痛、病人家屬的苦,是我們醫療人員行善的好命?瞎忙的苦命?正向思考或負面看待全在自己一念之間。我依然記得60年前在虎尾小鎮的往事:唸幼稚園時半夜發燒,媽媽抱著我去「李內科」求診,唸小學時幫媽媽洗碗,碗滑溜劃傷右手腕而流血,媽媽趕快帶我去「楊外科」縫合傷口,點點滴滴感恩醫界前輩仍在心頭。今年初我開始感覺有可能攝護腺肥大造成排尿不順的輕微症狀,也開始服藥。有一天,突然有嚴重便祕而導致完全無法解尿,便祕與解尿困難是會互有因果關係,我到成大醫院急診室時就先被導尿,果然舒服多了。但是,兩個當醫師的兒子卻擔心我的便秘是否因為大腸直腸長腫瘤的症狀?就安排電腦斷層檢查攝護腺與大腸。攝護腺是有肥大,不像長癌症;大腸沒事,沒看到癌症;卻意外發現右腎中間位置有個腫瘤,不知是良性是惡性?面對同時有攝護腺肥大與腎臟腫瘤的治療策略,真的是有故事可探討!攝護腺肥大通常先以藥物治療,再來有傳統以內視鏡經尿道電刀刮除手術,或更進一步用雷射刀切除手術。吃藥有藥物的副作用,開刀卻常聽見少數人有不可預期的漏尿合併症,醫療選擇就完全取決於醫病的溝通與相互信任。我很幸運!二兒子是高醫泌尿科醫師,他願意接受我先裝戴導尿管下要先用藥物治療的方向。於是他倆兄弟每週末都回家合作幫我拔除尿管,看看是否能順利解尿,若不行,就再為我重新放置導尿管,經過四周,在藥物治療下,終於能順利排尿,也排除因開刀合併症的風險。我利用這機會就跟兒子討論所有醫療行為均要以病人最大利益做考量,他說最近在診間若遇見病人抱怨「怎麼吃藥兩周了還沒好?」,他就舉出治療老爸的經驗為例,鼓勵病人接受治療要有耐心。我也告訴兒子,做為好的外科醫師不要只會要病人接受侵入性的外科手術,我們隨時檢視我們對病人的醫療決定,若能適用我們的親人那就對了!在腎臟中間位置那顆小的腫瘤是另個更大的挑戰等著我,雖然沒能有病理切片在術前證實是良性或惡性腫瘤,和哥哥討論後,避免腎臟部分切除的流血風險,我們決定請醫師給予全腎手術摘除。對我而言,是平常心面對與接受這必要的開刀,對照我昔日為病人進行親屬間活體捐贈腎臟的移植手術,這個內視鏡手術摘除病變腎臟應該比較單純。但出乎意料的,是因為我的腎臟周圍脂肪多,手術後出現有小血管不斷滲血的狀況,因此我很快再進入開刀房進行止血手術。從住院到復元的過程中,我最大的感想是醫學有許多是無法預先掌握的,臨床上有太多的千變萬化。術後進加護病房的數日,尤其感謝高醫呼吸照護團隊協助我肺部呼吸運動來恢復心肺功能。目前健保給付肺部呼吸運動每次支付只有85點,而且一天只能計價一次,加護病房病人如果能多做幾次,確實有助於增加病人活動能力並減少急重難症住院天數,給予較合理的醫療給付,必然能更提升醫療照護的品質。有次陪部長向蘇院長面報健保業務,院長手比開刀手勢問我有沒有好些?我有感的說以前開刀的病人順利出院時,總以為他們的病都好了;這次我自己當病人,發現元氣要回復正常應該要一個月,可是,我當時只請假7天就回來上班。俗話說「生死有命,富貴在天」,這次我因攝護腺肥大做檢查病,意外發現毫無疼痛、血尿等症狀的腎臟腫瘤,要感謝高醫醫療團隊悉心照顧,讓我可以迅速康復回到工作崗位。也由於我的病痛,更拉近了我們一家四人的感情,感受到家人悉心照料的幸福感,我會更珍惜當下活出自己的生命價值!
-
2020-10-17 新聞.生命智慧
母親臨走前去旅行他不能諒解、事後卻氣自己 暖醫:有時,需要被救的是「家屬」
失去至親的痛,要經過多久的時間,才能走出傷痛。我覺得即使是三十年,那個痛還是無法遠去,尤其當這個痛是伴隨著無限的內疚與自責時。所以,我現在行醫,很常做的一件事,就是要設法解除家屬的內疚與自責。對我來說,五月是一個困難的月份,尤其看著大家都沉浸在歡慶母親節的溫馨氣氛中。我很不喜歡母親節,甚至可以說「我想要逃避母親節。」我最想逃避的節日「母親節」我的母親在我17歲的那年往生了。當時的她,心臟衰竭、雙腳浮腫、頻頻咳嗽、半夜睡覺完全無法平躺、沒走幾步路就氣喘吁吁。還記得,我陪著她坐了1小時的公車,到達醫院的時候,她直接就被送進加護病房了。再過幾天,她就要接受心臟瓣膜置換手術了。這個手術,她整整等了2年。在2年前,醫生告訴母親「如果妳不接受手術的話,妳就沒辦法看見妳兒子結婚了。」只是她同意進行手術,依然來不及看見自己的兒子結婚,來不及看見自己的孫子出生,也從未享受過什麼好一點的物質生活,更沒機會讓她兒子替她看病,因為馬來西亞是公醫制度的國家,醫療費用不高,但就是要「等」。即將動手術的前2天,我因為當天學校有重要的考試,就沒去醫院。心裡想著「不差這一天,隔天考完試再去就好了。」結果,這個念頭成了我一輩子最大的遺憾。我在考最後一個科目的時候,接收到來自校長室的廣播,直奔醫院。趕到時只剩下空床,母親已經被送到太平間了。我的母親在手術前一天往生了。籌備喪禮的期間,當阿姨們(母親的姐妹)正煩惱著,該去哪裡找媽媽可以沖洗成遺照的照片時,竟然發現家裡的衣櫥裡,藏著一張裝好框的放大照片。原來,媽媽早就考慮到這一點。我看得出來,那張照片是2年前就照好的,大概就是媽媽答應手術的那段時間。照片裡,媽媽的眼眶紅紅的。每一次想到她在為自己準備遺照時的孤獨身影,我的眼淚也會不聽使喚的掉下來。然而,更讓我感到自責的是,這張遺照是在她準備(等待)要手術的期間,獨自去旅行時所拍的。依稀記得那時只有十幾歲的我,很不能諒解她,明明身體這麼不好,加上家裡經濟狀況也差,她為什麼非得選在這個時候去旅行,而且堅持要去。其實,那不過只是一趟從吉隆坡到檳城的旅行。後來,我才明白,媽媽是在為自己辦人生的「畢業旅行」。這是一趟只有一個人參加的畢業旅行,也是一趟回來之後就要拍遺照的畢業旅行。她貼心的替家人安排這一切,大概是知道我們幾個孩子都還小,萬一她走了,我們一定不知道要怎麼安排與處理。小時候的我太不懂事,竟然還強烈反對。至今,我仍無時無刻都在為自己的無知與不貼心,感到生氣。有時,需要被救的是「家屬」某年農曆年的前夕,一位男性患者突然腦幹出血送醫。面對這樣的惡耗,他的太太依然表現的相當堅強,一個人帶著兩個孩子,仔細地聽著我解說她先生的病情。她雖然眼眶裡泛著淚水,但眼淚始終不曾潰堤,即使我告訴她「你先生的情況很不樂觀,大概就是這幾天了。」最後,她決定不再CPR,同意DNR。這是多困難的決定,但她知道這是對先生最好的決定。Q:什麼是DNR?A:DNR(DoNotResuscitate)即為「拒絕臨終急救」之意願,最主要的目的是讓末期病人能夠安詳離世,避免為了讓患者能短暫延命,一再遭受急救的痛苦,諸如插管、電擊、胸外按壓、強心針劑等。2000年後,國人可以根據「安寧緩和醫療條例」選擇臨終時DNR的權利,並可將此意願註記到健保卡晶片中。所謂末期病人除了指癌症末期患者外,還包括漸凍人、老年期及初老期器質性精神病態(即失智症)、其他大腦變質、心臟衰竭、慢性氣道阻塞、肺部其他疾病、慢性肝病及肝硬化、急性腎衰竭、慢性腎衰竭,以上都是健保定義符合安寧照護的範圍。必須釐清的是,即使同意DNR不代表放棄治療或拒絕治療,只是改採緩和醫療。由於末期病人多半治癒無望,其治療目標已不再是治癒疾病,而著重於解除或控制患者因病症產生的痛苦與不適,提升患者剩餘時日的生活品質,達到真正的善終。【編輯推薦:法律上形同是殺人!為了讓父親善終 「台灣安寧照護之母」做好了坐牢的準備】要說失去至親的痛,要經過多久,才能走出傷痛,我覺得即使是三十年,還是不行,尤其當這個痛是伴隨著內疚與自責。因為曾經體驗過那種痛不欲生的感觸,我心裡很清楚,當病人無法救治時,要想辦法救家屬。那時,我腦中想的是,一定要想辦法解救這位太太,解除她的內疚與自責,阻止先生的兄弟姐妹們或旁人對她的指責。這是我現在行醫,很常做的一件事。我期許自己無論在什麼位子,都要當個有溫度的人。有些話,不能只對太太(或主要照顧者)說,而是要公開來講,最好當著所有家屬的面說,為的是要阻止其他家屬的指指點點。我直接了當地說:「先生是洗腎的病人,本來就是容易發生腦中風或腦出血,更是很難避免。」這麼說,是因為有些家屬,會責怪太太怎麼沒有把先生照顧好。「所以這個腦幹出血的狀況,幾乎是無法避免的,而且常常是來得非常突然。可以是前一刻還好好的,還在說話、吃東西,下一刻就突然昏倒,心跳停止。這是真的,這個狀況就是會來的讓人如此措手不及!」這麼說,是因為有些家屬不明就裡,會一股腦兒地責怪太太怎麼沒有提早發現。「太太平時就照顧得很好了。事情發生的當下,緊急處理也做得很好,她馬上就打電話叫119,也依照119電話中的指示,為先生進行急救CPR,把心跳血壓都拉回來,現在我們才能有這個機會來討論後續。要不然的話,現場就往生了。」這麼說,是要肯定太太的付出,解除她的內疚與自責。「我們已經急救過一次了,現在腦幹因為出血,已經沒有功能了。腦幹沒有功能,就不是會不會清醒的問題,而是根本無法存活下去。最長不會超過14天,最關鍵的時間則是第3天與第4天。如果心跳停止,再去壓胸、電擊,對病人而言,只是折騰,不會有實際的幫助。所以我會建議不要再壓胸、不要再電擊,讓病人好好的離開。不曉得大家覺得如何做比較恰當?」就算DNR是太太決定的,但我還是會跟其他家屬說「這是我建議的。」這樣說,他們就不會去想是太太不想照顧,才決定放棄的。「當然,如果有什麼習俗上的需要,例如拜過的衣服,求來的符或符水,都可以拿過來,我與護理師們都可以幫忙處理。」通常聽到這裡,家屬都會露出不可置信的表情,然後如釋負重的從包包裡取出一道又一道的符。這些都是家屬的一番心意,他們也想盡自己的努力,醫護絕對會盡力成全。這樣的場景、類似的對話,我不知道經歷過多少遍了。只是這一次,我用了比平常更慢的速度、更清楚的咬字在講,因為,這位太太是位外籍配偶。我知道,她每一個字都聽懂了,因為在我跟其他家屬說明完畢後,她眼淚就潰堤了。也許是她的辛苦,被我肯定了。也許是她的內疚,被我解除了。也許是她擔心的責怪,我替她擋下來了。「醫生,我能不能有一個要求?」太太跟我說,「我先生走的時候,能不能讓我親自幫他(拔管),一直以來,他都很信任我。」聽她這樣說完,換我的眼眶紅了,忍住淚水,我告訴她「當然可以,你的先生會很感謝你的。」畢竟,彼此信任是一件多麼珍貴、多麼不容易的事啊!幫辛苦照顧病人的太太(或家人)說話,尤其是相對弱勢的太太,對我而言,只是舉手之勞而已,對他們而言,可能是很大的支持力量。他們往往在照顧方面付出最多,卻通常得不到正面的肯定,反而還經常被那些「只出一張嘴」或「偶爾看一眼」的親戚朋友責怪做的不夠多、做的不夠好。每一個家庭都有自己的價值觀和在乎的事,無論做什麼決定,都是家人一輩子要去承擔的。阿金醫師在說,你有沒有在聽!身為醫療人員,家屬要做的每一個決定都是很困難的,需要很大的「愛」與「勇氣」去承擔、去面對可能的指指點點。至親的離去難免內疚與自責(可能會一輩子),醫療人員只要多說一句話,多一些同理,就可以解救「活著的人」。最後,奉勸那些「旁人」,若沒有要出錢養人家一輩子或幫忙照顧,拜託管好自己的嘴巴。※本文摘自《ICU重症醫療現場:熱血暖醫陳志金 勇敢而發真心話》/出版社:原水/作者:陳志金
-
2020-10-17 癌症.肺癌
不抽菸也得肺癌?空汙、油煙、慢性病都危險!50歲後可做斷層
「醫師,最近空氣這麼差,我常感到胸悶,該不該去做低劑量胸部電腦斷層檢查?」「我去做了低劑量電腦斷層檢查,結果肺部有個小結節,怎麼辦?」這是門診常見的場景。肺癌近幾年來位居癌症死亡原因的第一名,大家不免聞肺癌色變,到底肺癌有沒有防治之道?低劑量胸部電腦斷層檢查是否該做?有問題怎麼辦?不抽菸也會得肺癌?抽菸是罹患肺癌最重要的危險因子,會讓得肺癌的風險增加20倍以上,但台灣卻有一半的肺癌病人不抽菸。為何不抽菸會得肺癌?雖然目前沒有答案,但有肺癌的家族史及空氣汙染被認為是不抽菸會得肺癌的因素之一;其他危險因子,包括石綿、二手菸、廚房油煙,以及肺部疾病像肺纖維化、慢性阻塞性肺病、曾得過肺結核等。肺癌有預防方法?戒菸及防制菸害是最重要的預防之道,戒菸不僅減少肺癌發生,也降低罹患其他癌症的風險,同時減少心臟血管疾病及中風的發生機率。尤其要減少有害物質的暴露,並改善空汙,當空汙嚴重時避免戶外活動,飲食均衡,多攝取蔬果,多少可以降低一些罹患肺癌的風險。誰該做電腦斷層?肺癌不易早期診斷,預後不佳,有三分之二的肺癌病患確診時已是末期,無法根治。過去都以胸部X光片檢查來早期發現肺癌,但X光檢查有許多死角,通常病灶要超過1公分才會被發現,無法真正早期診斷,電腦斷層可以找出0.3公分的病灶或結節,比較沒有死角,因此成為當前肺癌篩檢的最佳選擇。在北美的一項大型研究發現,針對55到75歲抽菸超過30包-年(例如每天抽一包菸抽30年或每天抽兩包菸抽15年)的民眾,進行每年的低劑量胸部電腦斷層檢查,結果減少20%的肺癌死亡。在台灣有半數的肺癌患者不抽菸,若只對抽菸者篩檢顯然不夠,建議長期接觸有害物質或廚房油煙,有肺部疾病及肺癌家族史(三親等內有人得肺癌)的民眾,在50至55歲之後,可以考慮接受低劑量胸部電腦斷層篩檢。檢查異常怎麼辦?低劑量胸部電腦斷層可以揪出很早期的肺癌,但相對地,也常出現假警報。大約有三到四成會有異常的發現,譬如小結節或毛玻璃病灶,這些東西可能是之前感染留下的痕跡或其他的良性病灶,只有不到5%的人真正有問題需要進一步處理。因此檢查有問題時先不用緊張,尋求專科醫師諮詢,大部分人持續追蹤即可,這樣才不至於減低這項檢查可以發揮的功效。 ※ 提醒您:抽菸,有礙健康
-
2020-10-16 新聞.杏林.診間
我的經驗/肺腺癌四期迄今8年!曾一天吐10次,如今半馬、三鐵照樣行
我是星希亞,2012年冬天,因久咳不癒,前往醫院接受X光、肺活量等檢查一切正常,之後改掛耳鼻喉科,醫師判定是鼻竇炎造成鼻涕倒流所致,接受鼻竇炎手術後仍未見改善,最後肺部發炎住院治療兩周,醫師懷疑是肺癌,建議轉大型醫院進一步檢查。存活率不是零就有努力空間檢查後確診肺腺癌四期,兩側肺葉腫瘤如滿天星般散布,且出現嚴重肺積水,無法平躺入眠。得知五年存活率僅4.6%,我難過落淚,但隨即又想,只要存活率不是零,就有努力空間。12次化療後,藥物出現抗藥性,所幸順利加入新的標靶藥物試驗;但服藥第一年幾乎每天出現腸胃絞痛、嘔吐,最高紀錄一天吐了快10次,但只要能活著,所有辛苦都值得。考潛水執照完成大半心願清單生病後我徹底改變生活習慣,不吃加工、油炸、醃製品,也透過滴雞精、高蛋白補充蛋白質,自製蜆精避免肝指數過高。化療期間在醫師建議下,我也使用麩醯胺酸(glutamine)來避免口腔及消化道黏膜受損。罹癌迄今8年了,我的心願清單也完成了大半,如考潛水執照、完成半馬、三鐵、帶母親京都賞櫻、看西藏天空等;我學會放慢腳步、寬心生活,並持續散播正能量;網友、癌友們的回應更激勵我,原來自己可以影響這麼多人,非常感恩。
-
2020-10-15 科別.消化系統
十大癌症死亡之首肺癌莫輕忽 醫師推薦低劑量電腦斷層
近年來肺癌連續蟬聯國人十大癌症死亡率之首,為更有效篩檢,醫師建議國人健檢時,可進行低劑量電腦斷層,作為肺癌篩檢工具,一旦發現可及早治療。台南新營營新醫院院長黃瑞明說,自2014年起,台灣每年肺癌發生人數已超過1萬人,且持續增加中,今年新冠肺炎疫情重創全球,守護肺部健康更顯重要。根據美國2011年針對2萬6千多位吸菸者進行大型研究,證實透過低劑量電腦斷層,可偵測早期肺癌,減低死亡機率。黃瑞明指出,低劑量電腦斷層,能偵測0.5公分甚至更小的肺部結節、相較於一般胸部X光檢查,在空間解析度,更能清楚看見心臟後方及下肺葉底部易被其他組織器官遮掩地方,接受低劑量電腦斷層不需注射顯影劑,且只要深吸氣閉氣一次,約15秒掃描即可完成檢查,民眾可來電(06)6592345洽詢。他說,過去國人對肺癌認知,以為只有長期吸菸者才可能罹患,不知罹患肺癌危險因子中,吸菸只是其一;經衛福部統計,台灣罹患肺癌者,有20%男性不吸菸,女性非吸菸者更達9成。黃瑞明指出,吸菸可能罹患肺癌,但吸菸只是罹患肺癌其中之一因素,其他可能造成罹患肺癌的因素,有吸二手煙、長期在粉塵環境中工作、PM2.5細懸浮微粒的空氣汙染、廚房油煙、肺癌家族史、慢性肺部發炎性疾病(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肺部纖維化、肺結核TB)都是罹患肺癌重要因素。研究顯示,有肺癌家族史者,罹患肺癌機率是一般人2倍。他表示,一般健康檢查所提供肺部檢查,都是用一般胸部X光檢查,主要價位低、速度快,但胸部X光檢查,僅能偵測1公分以上結節,對早期肺癌發現不夠敏感,建議採取低劑量電腦斷層,但費用較高,民眾可斟酌。
-
2020-10-14 癌症.乳癌
二寶媽勇抗乳癌轉移 名醫籲:正確治療乳癌就像慢性病
今年41歲的波麗露露個性開朗,外形俏麗,看不出她過去四年經歷生死關頭。2016年她第二個寶寶剛滿一歲,重返職場才未滿一年,6月摸到右乳有硬塊,她以為是哺餵母乳的塞奶現象,加上工作育兒兩頭忙,拖了兩個月才去檢查,不料竟是乳癌第二期,原本順利安逸的家庭和工作,從此風雲變色。好不容易捱過標靶治療和手術,去年波麗露露因為背痛就醫,醫師發現某指數異常高,疑似轉移或復發,要求全面檢查。露露說,「當場好像五雷轟頂,那天怎麼帶兒子回家都想不起來了。」後來確認癌轉移到肋骨、脊椎、肺部和腦部,腦瘤讓她連走路都不穩,幸好透過藥物度過難關,回歸正常生活,她決心要陪伴兩個寶貝走更長遠的路。台灣乳房醫學會理事長、北榮乳房醫學中心主任曾令民表示,以前乳癌病人能存活多久,連醫師都不敢說,但現在治療很進步,都會請病人要堅強面對,就算轉移復發,只要保持好的體態、按照醫囑接受治療,乳癌很有可能變成和平共存的慢性病。曾令民表示,年輕乳癌患者因乳房組織比較緻密,警覺性比較低,發現期別通常比較晚,初診斷為晚期的比例大約有7%。據北榮統計,七成乳癌患者年齡介於40到65歲,23.7%大於65歲,小於40歲患者雖僅佔6.5%,但有20.3%已經是晚期,以難治的管腔B1型佔35%為最多,29.6%診斷時腫瘤細胞已經高度分化,治療難度較高。曾令民表示,卅多歲乳癌患者高達七成是荷爾蒙陽性,後續還要十年的荷爾蒙治療,治療完40多歲,生育困難,影響伴侶相處和生涯規畫,也會長期擔心復發。第一期確診者五年存活率高達九成以上,如果第三期確診,長期來看有二至三成機會復發,不過現在的病友比較幸運,不過隨著醫學進步,復發已不再可怕。曾令民表示,現在有很多藥物,例如CDK4/6抑制劑可終止癌細胞分裂周期,無惡化存活期可從12個月延長到27到30個月;PARP抑制劑可以阻斷癌細胞進行DNA修復,達到抑癌效果,最近健保也納入給付;免疫療法也對大約四成三陰性乳癌患者有不錯的效果。曾令民呼籲,癌友千萬別太快放棄希望,積極與主治醫師保持良好溝通,討論各項療法與藥物搭配的可能,才能有最高的機會達成適合自己的治療成果。曾令民曾經治療一位年約32歲、懷孕31周的乳癌病人,確診就是第四期乳癌合併肝、骨轉移。病人在第32周剖腹產,然後接受化療與標靶藥物治療,罹病至今逾七年,目前仍持續服用標靶藥物、定期追蹤,生活品質與身心狀態皆維持良好,繼續陪伴孩子度過每個人生重要階段。39歲就確診、復發後已12年的乳癌病友協會理事長黃淑芳說,年輕乳癌患者多是新婚或年輕媽媽,也是事業正起步的家庭經濟支柱,有先生、孩子、工作多頭燒,需要面對的因素比年長患者還複雜,確診隨之而來的就是擔心家庭破碎、經濟壓力、失去青春體態等多重壓力。年輕乳癌社團「花樣女孩GoGoGo」創辦人潘怡伶說,年輕乳癌患者通常剛出社會或剛結婚,面臨很多艱難抉擇:乳房要不要重建?要不要交男友?要不要生小孩?心事重重卻感覺沒有人了解自己,因為身邊朋友都在衝刺事業,進入一個又一個人生新階段。潘怡伶成立社團,希望讓病友感覺不孤單,看到全台灣到處都一起對抗乳癌的年輕人,一起面對治療後數十年內復發轉移的壓力。2001年確診乳癌二期、同樣屬於「年輕型乳癌」的名導演王小棣,也經歷過這些心情。抗癌成功的王小棣與乳癌病友協會合作拍攝「小豬撲滿計畫」,改編自年輕癌友真實心聲,呈現出癌友面對失而復得的人生,慢慢體悟人生資產中最珍貴的事物其實很平凡,就是「健康、有愛的每一天」。
-
2020-10-13 科別.一般外科
精準3D定位微創手術 肺腫瘤患者術後3天就能回工作崗位
一位37歲女性上班族,健檢時發現一顆僅0.8公分的肺腫瘤,她擔心的問醫師手術後幾天可以回到職場,澄清醫院胸腔外科醫師杜承哲回覆她說3天,起初她還有些懷疑,但經以3D內視鏡和單孔微創手術,果然3天後就回到工作崗位,連同事都不知道她動了肺腫瘤的手術。杜承哲說,這位女患者平常不抽菸、不炊事,但母親曾經罹患肺癌。腫瘤雖僅0.8公分,卻有明顯惡性特徵,應及早切除。由於該腫瘤位置比較深,所以手術前先經放射科醫師進行電腦斷層導引定位,將腫瘤的範圍標定在標記的0.3公分範圍之內,就能以腫瘤為中心,做非常完整的範圍切除,同時避免切除過多的肺臟組織。他說,由於患者的腫瘤小於兩公分,可以不必施行肺葉切除,但如何在同一個肺葉中切除掉切好的範圍,才能同時避免復發,又不必損失太多肺功能,就是最重要的事。因為有了新的定位技術,手術的過程不但效率可以提升,成果也可令人滿意。杜承哲說,目前的胸腔外科微創技術有「單孔胸腔鏡手術」、「電腦斷層導引定位」、「不插管麻醉」、「3D內視鏡」等來提升手術的安全與治療成效,並在術後快速恢復;這些技術也是目前世界上能夠在肺腫瘤手術上,能夠採取的最新技術。他強調,像這位上班族的年輕患者,術後迫不急待地想回到職場,能利用微創手術,即能讓術後恢復可以達到最快的程度。透過電腦斷層定位,患者也在術後當天下午就下床活動,第2天引流管就移除,並在第3天的早上就出院。杜承哲說,像這樣的年輕患者,又沒有抽菸史,卻得到肺癌,從病史推敲起來,跟家族病史的關係相當大。但在治療經驗中,也有一些相對年輕的患者,沒有家族病史,就有可能跟環境的污染或其他造成細胞破壞的致癌因子有關係。提醒有抽菸或是以上的這些危險因子的人,可以使用低劑量肺部電腦斷層篩檢,以及早診斷,及早利用先進的微創技術來治療,並能很快恢復。
-
2020-10-12 科別.百病漫談
很多病症都在50歲後被發現!男性健檢指南告訴你必做哪些項目
惡名昭彰榜上有名 心肺檢查萬萬不可少2019年國人十大死因排行中就有四項與心血管相關,可見心血管健康是萬萬不容忽視的。最基本的檢測,如心臟超音波、頸動脈超音波、運動心電圖、動脈硬化儀等檢查皆須定期進行;若有進一步的異常,再運用高階的影像醫學作為輔助,如心臟動脈鈣化指數分析,可了解心肌梗塞的風險。健康管理中心主任洪育忠醫師強調,肺癌則是另一大隱形殺手,位列十大癌症發生率排名第二位、死亡率第一位,且最新資料統計,台灣罹患肺癌者有一半以上都沒有抽菸,所以並不是抽菸者才要注意,加上空氣污染日漸惡化需嚴正重視,肺癌也不一定有明顯症狀,又進展較快,發現時可能已對治療反應比較差了,建議即早安排第一次的肺部電腦斷層,掌握健康。腸癌年輕化 逆流性食道炎居冠然而,腸癌年輕化現象已成趨勢。大腸癌是整體來說發生率最高的癌症,也是現代人的文明病,它的發生與愛吃油炸、速食、肉食,及運動量不足等生活型態有關,尤其男性大多喜歡吃紅肉,應酬、外食機會又多,且普遍較不愛吃蔬果,很容易使飲食不均衡、纖維質攝取不足。加上時常熬夜、壓力大,或有抽菸喝酒等習慣,更會使得腸道功能紊亂,增加腸癌罹患率。因此,洪育忠建議25歲開始,就可以作第一次的「大腸鏡檢查」,提早瞭解自身的健康狀況。此外,台灣逆流性食道炎盛行率居亞洲之冠,超過6成民眾無症狀感,透過檢查才驚覺自己有逆流性食道炎,讓食道被胃酸長期侵蝕,也是慢性咳嗽、胸痛、喉嚨不舒服的主因,因此也需多多留意。上廁所老是滴答答 泌尿系統問題不可漏40歲以上男性常見攝護腺肥大問題,夜裡頻尿、不易解尿、尿流速慢等,影響生活品質,還可能引起尿液滯留,併發腎臟發炎、腎功能衰竭等。洪育忠建議,攝護腺超音波、尿流速檢測、攝護腺腫瘤標記PSA等檢查,可瞭解攝護腺健康,也是篩檢男性泌尿系統最多人罹患的-攝護腺癌。另外,也可注意血液中的「鋅」含量,因其有助於維護男性攝護腺功能和生育力,也與活力相關。性荷爾蒙威力大 牽一髮動全身多數人不清楚,男性最頭痛的攝護腺疾病,其實和自身荷爾蒙代謝異常也有極大關聯。洪育忠指出,愛吃油炸物、肥胖者,會導致男性荷爾蒙在新陳代謝的轉化過程中轉為更活躍且具傷害性的二氫睪固酮DHT於體內堆積過多,易引發攝護腺肥大,且經常攝取高油脂食物罹患攝護腺癌症風險也可能會相對提高,必須留意。近年來也有發現男性荷爾蒙分泌提早減少的趨勢,有不少40歲、甚至30多歲的男性沒有顯著症狀,但檢查發現男性荷爾蒙失衡,長期下來容易影響事業表現,也影響情緒、精神及自信心、影響事業決策力,甚至影響與另一半的親密關係。洪育忠建議,男性朋友若想要建構完善的健康防禦力,可安排一套完整全身健檢,另可進一步安排功能性醫學檢查,如: 男性荷爾蒙、環境荷爾蒙、抗氧化營養檢測等,從代謝功能上找健康。   50歲以下年輕爸爸  50歲以上熟齡爸爸除左邊檢項還建議加下方檢項 心肺  心血管病變危險因子檢驗、 動脈硬化、靜止心電圖、 心頸超音波、頸動脈超音波、 肺部電腦斷層 64切心臟冠狀動脈電腦斷層攝影、腦血管磁振造影等高階影影像檢査、 肝膽腸胃 肝臟功能檢驗、胃鏡、大腸鏡、糞便潛血 泌尿 攝護腺超音波、自動尿流速檢測 攝護腺抗原腫瘤標記PSA 功能醫學 全套男性荷爾蒙併腎上腺皮質壓力分析檢測 延伸閱讀: 30後是女人健康分水嶺! 5大必做檢查一次搞懂 三餐亂吃很要命! 醫師忠告:40歲後這3飲食習慣一定要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