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0-04 醫療.中醫
搜尋
肝鬱
共找到
31
筆 文章
-
-
2024-07-04 醫療.消化系統
難怪會脹氣!中醫指3大原因,別再吃飯配話
脹氣在門診相當常見,輕微者可能只是吃飽後些微脹氣,打嗝或排氣即可緩解;嚴重的常會脹到沒有胃口,甚至導致疼痛睡不著覺。澄品中醫陳詩潔中醫師表示,脹氣其實在中醫來看可分成3種型態,症狀和治療方式都會有所不同。平時也可以透過3種方法改善脹氣! 難怪會脹氣!中醫指3大原因。別再吃飯配話、吃飯不專心! 脹氣的常見族群與因素:陳詩潔中醫師表示,脹氣常常發生在上班族、學生族、外食族、應酬族等人身上,影響因素可如久坐少動、情緒壓力、用餐習慣不佳等。用餐習慣不佳像是三餐不定、吃飯狼吞虎嚥、吃飯配話、處於壓力狀態下用餐、太晚用餐等,這些都將容易導致「一肚子悶氣」。 脹氣和脾、胃、肝有關:從中醫的角度來看,脹氣主要與脾胃中焦氣機不暢有關。脾主升清,胃主降濁,升降之間使體內氣機順暢,反之導致氣機阻塞,也就容易出現脹氣。除此之外,壓力和情緒因素所導致的氣機逆亂、升降不利、肝失調達,也會加重脹氣。因此治療上多會疏肝理氣、調暢氣機為主。 中醫看脹氣可分3證型,症狀、治療方向各不同! 陳詩潔中醫師也更進一步說明,從中醫角度看脹氣,可分成飲食積滯型、肝鬱氣滯型、脾胃虛弱型3大證型,症狀、治療方向都會有所不同。 飲食積滯型:飲食積滯型常見胸悶、腹悶,感覺阻塞不舒服,伴隨噁心想吐,也可能有胃食道逆流、大便不順暢,肚子按壓之後會感覺不舒服,以及各種消化不良的症狀。治療方向就會需要消導和胃,保和丸是常見方藥,並視體質加減其他中藥材。 肝鬱氣滯型:肝鬱氣滯型除了胸悶、腹悶、阻塞不舒服,也常會心煩易怒、經常嘆氣,通常因為壓力情緒所引起,脹氣位置也可能擴及到兩肋之間。治療方向就會需要疏肝解鬱、理氣消滯,多以柴胡疏肝湯、越鞠丸,並依體質加減各藥材。 脾胃虛弱型:脾胃虛弱型在胸腹脹悶以外,常見沒有胃口、食不下嚥、容易疲倦、大便偏軟或是腹瀉,通常症狀時好時壞,熱敷腹部可以緩解症狀。這種情況治療方向會以補氣健脾為主,升清降濁,常見以補中益氣湯加減其他藥材作為方藥。 改善脹氣從日常生活著手!好好吃飯、舒緩壓力、多多運動 常會脹氣的族群,除了可以尋求中醫改善,陳詩潔中醫師也建議平時養成良好飲食習慣,細嚼慢嚥、專心吃飯、三餐定時,避免狼吞虎嚥、邊吃邊說話或邊做其他事情、晚餐也別吃太飽,且最好在八點前結束。而適度的運動有助腸道蠕動、減少壓力,也是很好的防範方式。 少吃或別一次吃「易脹氣食物」:平常也建議少吃容易脹氣的食物,例如碳酸飲料、麵包、蛋糕等甜食,以及較難消化、容易停留在腸道產氣的高油脂、炸物等。乳製品及豆製品,以及高麗菜、甘藍菜、花椰菜等十字花科食物,還有大量澱粉的地瓜、芋頭、馬鈴薯等根莖類也盡量少吃,這些雖然有其營養,但對容易脹氣的族群而言較有負擔,可從其他食材攝取營養,或是留意避免同時一次吃。 也提醒,若脹氣情況遲遲沒有改善,應盡早檢查,以排除相關潛在疾病的可能性。 《延伸閱讀》 .脹氣怎麼辦?醫教4招助改善!3情況盡早就醫。 .逾5成上班族胃脹氣!醫教3招救腸胃 以上新聞文字、圖片皆屬《今健康》所有,網站、媒體、論壇引用請註明出處。
-
2024-05-05 醫療.婦產科
更年期情緒波動比症狀更難解 醫:學習適時放手饒過自己
女性邁入50歲後,陸續走入人生新階段「更年期」。台北、林口長庚醫院中醫婦科主治醫師高銘偵說,她去年也正式成為更年期的一員。不過早在50歲前,她就開始做準備,開立中藥調理身體,面對更年期的到來,出現種種身體反應,就從「改變自己」下手,調整作息因應,現在靠著跳舞爬山等興趣調整狀態,逐漸適應新人生。 更年期情緒波動最難解,還會影響家人。黃帝內經記載「女子七七任脈虛,太衝脈衰少,天癸竭」。七七是指49歲,卵巢功能慢慢走向枯竭,進入更年期。高銘偵表示,每位女性都會面臨更年期,但不少人光聽到「更年期」三個字就嚇得無法自處,曾有患者一到診間就詢問她:「有沒有辦法延緩更年期發生?」她笑說:「秦始皇也想長生不老啊,人不可能真正不老。」而女性懼怕更年期,背後最大的原因常常是不敢也不想面對衰老,即所謂中年危機。 高銘偵說,更年期的症狀雖變化多端,如熱潮紅、盜汗、心悸、陰道及眼睛乾澀等,都有辦法透過藥物或是調整作息改善;但更年期最麻煩的症狀是情緒波動,如果女性還沒準備好面對衰老,常讓情緒問題雪上加霜,甚至易掉入更年期憂鬱症的漩渦中,進而影響家庭其他成員。 面對睡眠障礙,早上四點自然醒,乾脆九點就入睡。特別是現代邁入50歲的女性,常處於上有老、下有小的「三明治時期」,如果又碰到孩子青春期,青春期風暴對上更年期風暴,讓現代女性比起過去更難面對更年期情緒課題。 高銘偵說,自己育有三個孩子,去年正式邁入更年期時,加上醫院行政壓力、長庚大學中醫系備課、父母身體狀況及照顧問題、親子溝通等等壓力,時常睡不好,一開始也沒搞清楚是情緒壓力導致的睡眠障礙?還是更年期?但很快地開始調整睡眠時間,既然每天都被生理時鐘在清晨四點叫醒,那就不再拖延睡眠,改成九點入睡、清晨四點起床,既可以睡滿七小時,也能保養自己的肝膽經(夜間11點到凌晨3點)。降低做事標準,讓家人分擔責任,適時放手饒過自己。她也意識到自己的情緒起伏變化大,著手降低會讓自己產生焦慮的事情,如,做事的標準降低一點。高銘偵笑說,家事永遠是給「看不下去」的人做的,她是職業婦女,不可能工作、家務、養育孩子全部一把抓,她也會勸來看診的媽媽們「要適時放手,愛自己的方式就是饒過自己」。 高銘偵說,台灣的女性焦慮程度比男性還高,中醫所說的女性容易肝氣鬱結,肝鬱脈象表徵為「脈弦」,脈弦就是指像弓弦一樣緊繃,即壓力過大,但多數女性對於自我覺察情緒的能力不高,即使從外人來看壓力已經快壓垮她,她卻還不自知。她們有著共同人格特質,自我要求高,責任心非常重,她常對蠟燭多頭燒的女性說:「全部放下這些責任對妳而言很難,但也要試著讓家人分擔一些。」 學習覺察自我的情緒,逐步理解「能改變的只有自己」。她學習「覺察情緒」,發現自己長時間處於「高壓」的身心狀態,也將這樣的狀態移情到孩子身上。她開始找尋紓壓的方式,並且逐步理解「能改變的只有自己」,漸漸地也找到家庭親人關係上的盲點,自己改變了,家庭的互動也才能慢慢出現變化。至於其他更年期的症狀,如睡眠障礙、心悸、熱潮紅等,除了調整生活作息以外,會使用中藥幫自己改善症狀。 找到喜愛的運動,持續做下去。「女性邁入更年期前,就得開始保養身心。」高銘偵建議,要找到自己喜歡的興趣,特別是喜愛的運動,否則很難持之以恆。她在大學時期就很喜歡爬山,目前有15座百岳紀錄,成功挑戰山頭是一種成就感,過程中除了能強健筋骨,還能欣賞蟲鳴鳥叫,放鬆心情,一舉數得。若更年期後發現情緒困擾嚴重影響生活,建議可使用「更年期量表」中「情緒量表」做自我檢測,後續再找尋醫師協助,一步步改善。高銘偵說,全球走進高齡化社會,停經後的女性還有30幾年的人生要過,大家都知道車輛都要保養,其實人也得保養,才有助於活得開心、活出自己。如此才能真正做到「愛自己」。高銘偵醫師小檔案● 年齡:51歲● 現職:台北、林口長庚中醫婦科主治醫師長庚大學中醫系中醫婦科課程負責人● 經歷:中國附醫中醫婦科主治醫師林口長庚紀念醫院中醫婦科主任中華民國中醫婦科醫學會理事● 給患者的一句話:無論是身心靈都好好善待自己。
-
2023-09-30 性愛.性福教戰
吃中藥真能補腎壯陽嗎?中西醫解讀男性性功能障礙 改善性功能靠4招
現在許多人的生活壓力大,房事問題也是一大困擾之一,有些男性患者會因為房事不順而來詢問醫師「醫生,我男性性功能異常是不是敗腎?我想要吃一些補腎陽的中藥協助壯陽。」但一味的補腎壯陽真的適合嗎?西醫看男性性功能障礙男性性功能的生理過程是複雜的,包含神經、血管循環與男性荷爾蒙等因素調控,另外也會受到局部的解剖構造與心理因素影響。正常男性性功能的過程,從性慾、陰莖勃起、性交、射精,其中任何環節異常就稱為男性性功能障礙。男性性功能障礙又可分為三類:勃起功能障礙(俗稱陽痿)、射精功能障礙(早泄、延遲性射精、無射精、遺精等)與性慾減退,其中以勃起功能障礙的患者所佔的比率最多。且根據統計結果,隨著病患的年齡增長,造成男性性功能障礙的比率也會逐年增加。以形成的原因來說,包含:1. 血管性因素外傷、高血壓、高血脂、糖尿病、菸品使用。2. 神經性因素脊髓損傷、中風、失智退化、巴金森氏症等。3. 局部結構問題佩洛尼氏病、陰莖創傷白膜破裂;放療、手術後的結構異常。4. 荷爾蒙因素性腺功能低下、高泌乳激素症、甲狀腺機能亢進或減退、腎上腺皮質機能亢進或低下。5. 藥物因素抗高血壓藥、抗抑鬱藥、抗精神病藥、抗雄激素藥、違禁物質使用、酒精使用等。6. 心理性因素情緒焦慮、關係緊張問題、性冷感、壓力因素;焦慮症、抑鬱症等。中醫看男性性功能障礙中醫以臟腑來說,會以腎、肝、心、脾為主。1. 腎因為先天稟賦不足、後天房勞過度或久病等因素,造成腎陰虛、腎陽虛或腎精虧損的表現,腎又主二陰,進而影響男性性功能。2. 肝因情緒精神壓力,肝鬱氣滯,造成肝經不暢,肝經又過陰器,也影響男性性功能。3. 心、脾飲食肥甘厚味,造成脾胃濕熱,濕熱下注陰器;脾失健運,結合心脾氣血虛弱,造成宗筋失濡,兼有血瘀阻絡,影響男性性功能。中醫診視患者,會根據病人的症狀表現,思考成因,並對應不同的證型診斷與治則,因人而異的給予治療,可以透過內服中藥、針刺治療等來協助改善症狀,除了調整臟腑功能,也可透過刺激經絡的氣血暢通來協助。最後,建議尋找「性福」的男性朋友,要尋求醫師,配合自己的狀況來調整,而非一味的要求補腎壯陽,或是使用來路不明的藥物、食品等,實非適當之舉。改善性功能障礙4方法1. 改善生活型態:戒菸戒酒、飲食節制、減重、規律運動等。2. 控制已知慢性疾病或危險因子。3. 注意壓力的釋放,勞逸結合。4. 伴侶關係的和睦調整,建立關懷體貼的信心。(責任編輯:葉姿岑)
-
2023-07-28 醫聲.Podcast
🎧|中醫師詹永兆:清冠一號主角魚腥草 融入藥膳助抗外邪入侵
🎧立即收聽 按右下角播放鍵↓許多民眾平常忙於工作、家庭生活,根本沒時間、沒本錢生病,面對環境中許多病毒、細菌的夾攻,有時只能聽天由命。中醫師公會全國聯合會理事長詹永兆建議,民眾平常可藉由「魚腥草燉排骨」、「四君子湯」(四君子:人參、白朮、甘草與茯苓)或「四神湯」等藥膳,搭配穴道按摩,幫助提升整體防護力,一旦病毒、細菌伺機而動,身體更能產生堅強防護。新冠感染後應調理,避免反覆確診、更能抵抗外邪。每當出現新冠病毒、流感等傳染性疾病疫情,有些族群特別容易受感染,對於容易傷害人體的外界事物,中醫稱「外邪」。詹永兆分析,外邪包括「風、寒、暑、溼、燥、火」等因素,稱為「六淫」,像新冠病毒感染屬於「熱風暴」,熱風暴是指身體發炎、上火,除了會消耗身體元氣,引起發燒、頭痛,也會帶來風、寒、濕入侵,特別是脾肺氣虛、正氣不足者,更容易受到侵擾。此外,如果感染新冠病毒,也常引起氣陰兩虛,病患常感覺疲倦、口乾舌燥,若沒有好好調養,往後體質就容易氣不足,且易產生「陰虛火旺」,病患也易反覆確診,而出現長新冠、疲倦感、腦霧的機率也會上升。「當氣不足,就要補氣!」詹永兆建議,感染新冠肺炎等疾病後,即使看似康復,也可請中醫師協助調理體質兩到四周,讓身體元氣更充足,之後也更能抵禦外來威脅。感染期間多吃滋潤型食物,黑白木耳、瓜果類消火氣。在感染一些常見病毒,且出現熱風暴期間,詹永兆表示,此時病患可以吃些黑木耳、白木耳等食物,這些都是滋潤型食物,可幫助滋陰,避免身體持續上火。同時也可吃些西瓜等水果,透過其中水分滋潤喉嚨,體內火氣也可稍微消退。不只如此,補充足夠水分也可幫助退火,當身體逐漸退火,咳嗽、喉嚨乾癢等不適症狀也會明顯改善,尤其要留意的是,這段時間避免吃麻辣鍋、薑母鴨、燒酒雞等易上火料理,以免火上加油,身體會更不舒服。魚腥草與黃耆燉排骨或雞湯,提高身體防護力。過去兩年來,研究證實可用來對付新冠病毒的「清冠一號」一炮而紅,其中最重要的成分有魚腥草、板藍根與黃耆,這些中藥材皆可清熱解毒。在病毒不斷演化之際,不少學者、中醫師透過研究、臨床經驗發現,魚腥草、板藍根似乎可針對多種外來威脅提升身體防護力。若想讓身體更有本錢對抗病毒與各式外來威脅,可拿魚腥草一兩、黃耆五錢,再加點紅棗,然後以這些中藥材燉排骨,便是「魚腥草燉排骨」,或做成「魚腥草燉雞湯」,口感都非常美味,由於魚腥草是清冠一號重要主角,黃耆則可以補氣,共同入菜,可發揮養生、保健效果。花草茶飲可平穩情緒,穴道按摩強化脾胃、呼吸道。除了上述養生藥膳,像洋參加黃耆,泡成茶飲,稱為「參耆茶」,或黃耆加上紅棗,都可幫助健脾胃,或像四神湯,或前述四君子湯加點黃耆,也都可以強化脾胃,對整體健康很有好處。若是肝鬱氣滯型體質,晚上也常輾轉難眠,則可以泡些菊花茶、玫瑰花茶、佛手柑等茶飲,飲用後,心情就會比較愉快、平靜,當情緒趨於穩定,睡眠品質也會明顯提升。詹永兆指出,在提升身體防護力、養生保健方面,每天針對三陰交、足三里等進行穴位按摩,也有幫助,兩個穴位「一個健脾、一個健胃」,不僅可增強脾胃能力,也可增加防護力,如果按摩合谷、曲尺,則可幫助強化氣管、呼吸道。購買清冠一號 務必找合格中醫院所如果民眾確診,需要服用清冠一號,詹永兆提醒,只要到合格中醫診所、中醫院所看診,醫師就會視情況開清冠一號處方箋,且這些清冠一號都是合法藥品,不太可能有山寨或仿冒品。若是網路販售的清冠一號,品質可能良莠不齊,除了可能是山寨品,其中成分也可能濫竽充數,或許不是真正清冠一號藥方。民眾務必找合法中醫診所、院所看診、領取藥物,藥物品質較有保障,治療才會更符合所需。詹永兆小檔案學歷:中國醫藥大學中醫學系台北醫學大學藥學碩士現職:保生堂中醫診所院長中華民國中醫師公會全國聯合會理事長經歷:中醫師公會全國聯合會第9、10屆常務理事前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內科醫師前衛生署台北醫院中醫部主治醫師Podcast工作人員聯合報健康事業部製作人:韋麗文主持人:蘇湘雲、邱書昱音訊剪輯:滾宬瑋腳本撰寫:蘇湘雲音訊錄製:滾宬瑋特別感謝:中華民國中醫師公會全國聯合會
-
2022-10-18 癌症.頭頸癌
壓力太大、生活步調快易好發甲狀腺結節!中藥治療調理肝脾、活血祛瘀
48歲王先生因為妻子罹患甲狀腺癌,安排檢查發現自己右側甲狀腺有一個1公分左右的結節。經中醫師以中藥調理甲狀腺結節,2個月後,右側甲狀腺結節已縮小4成,目前仍持續追蹤治療。醫師提醒,現代人生活節奏快、工作壓力大,都是甲狀腺結節好發原因之一,應定期檢查、養成規律運動與作息。生活步調快又高壓 好發甲狀腺結節台中慈濟醫院中醫師鄭群耀表示,甲狀腺結節是因體內甲狀腺激素分泌不足,導致甲狀腺反復增生和不均勻復原反應造成,出現單一腫塊叫「單一結節」,多顆腫塊為「多發性結節」。加上現代人生活節奏快、工作壓力大,甲狀腺結節患者逐漸增加,幾乎是甲狀腺疾病首位。而甲狀腺結節多無臨床症狀,尤其小結節難發現,頸部沒有特殊症狀也沒有壓迫感,多數患者不易察覺。鄭群耀提醒,通常是合併甲狀腺功能異常、例行健康檢查或定期甲狀腺超音波檢查、頸部腫大或產生壓迫症狀、呼吸困難、吞嚥時異物感及容易嗆到等症狀,因而被發現。甲狀腺結節有機會癌變成甲狀腺癌,要盡速治療。甲狀腺結節發病機理尚不明確,鄭群耀從中醫觀點分析,甲狀腺結節起因多為憂思鬱怒、肝鬱火伏或情志內傷、肝失條達導致肝氣鬱結而引發,換句話說,「就是壓力太大。」中藥治療調理肝脾、活血祛瘀患者體內陰陽乖戾,痰濕內生,氣滯痰凝,淤積久聚而成形,遷延日久引起血脈瘀阻,由氣痰瘀三者合而交結形成甲狀腺結節,是屬於「癭病」,也就是一種頸前腫大,結而成塊的一種病症。中藥治療甲狀腺結節主要為理氣化痰、消癭散結以及活血祛瘀,常用藥物為浙貝母、夏枯草、莪朮、當歸、三棱、牡蠣等活血祛瘀藥、清熱藥、化痰止咳藥和理氣藥。針對王先生的症狀,以調理肝脾為先,斡旋氣機為本,以柴胡桂枝湯疏肝解鬱、調和肝脾,加上浙貝母、莪朮、當歸、牡蠣、夏枯草、玄參活血行氣、軟堅散結,使無氣滯、痰濁、瘀血壅結,進而達到縮小結節效果,但仍需定期追蹤。
-
2022-06-15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長新冠」害她喘 女老師經中醫調理重拾肺活量
台中市35歲女老師感染新冠肺炎痊癒後,每天都很疲倦,上課十幾分鐘就覺得喘,快要「凍未條」,要借助麥克風,授課不如從前有活力,經向中醫師賴香君求診後,評估為肺氣不足,在接受中藥調理、食療後,女老師順利恢復以往的「肺活量」。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中醫部醫師賴香君說明,「長新冠」(Long COVID)指的是感染新冠肺炎長期後遺症,多數新冠肺炎感染者在2到4周內可脫離急性期,但約有30%到60%仍具有持續症狀,若疲倦、胸悶、呼吸困難、記憶力下降、失眠等困擾持續2個月以上,可能屬於「長新冠」患者。賴香君說明,新冠肺炎急性感染後,人體調動氣血抵抗外邪,待急性感染期結束後,人體理應自行恢復原本的陰陽平衡狀態,但每個人狀況不同,若氣血尚未完全恢復,出現「虛勞」病徵,常見「長新冠」可分為四大類。賴香君指出,一為氣陰兩虛型,吸不到氣,口乾、自覺低熱等,平時就可以食用百合、銀耳蓮子等養陰食物,生活起居忌熬夜、勿過度運動大汗出。二為肺脾氣虛型,以疲倦為主、胃口不佳、胸悶腹脹、大便稀軟表現,可食用黃耆、黨參、茯苓等,睡眠要充足,可稍午休、柔和運動、避風寒。賴香君說明,三為肝鬱氣滯型,表現憂鬱、焦慮、失眠、胸悶,可喝疏肝解鬱茶,如薰衣草、玫瑰、陳皮、佛手等,宜作息有節、緩緩深呼吸、柔和運動;四為清氣不升型,常見症狀為思考、記憶力下降,俗稱「腦霧」,可用補腦如黃耆、黨參、天麻等燉補,起居勿過勞過度用力。賴香君建議,患者除了中藥調理、食療,也可以搭配導引復健,如八段錦、太極拳等。在後疫情時代,仍要落實戴口罩、勤洗手、不群聚,起居有節,以達到免疫平衡的健康目標。
-
2022-06-13 養生.健康瘦身
減重從了解體質開始 中醫師教辨別「五型肥胖」及對應的改善方法
中醫認為肥胖多與痰濕相關,萬病以痰濕為首,肥人多痰。加上現代人多有久坐習慣,「久臥傷氣,久坐傷肉」,亦會導致脾胃虛弱、痰濕內停。並且中醫認為「脾主肌肉」,脾臟能消化飲食,將養份輸送至全身,若脾氣不足,會造成脂肪和痰濕瘀積。隨著年齡增長,新陳代謝變慢,腎陽氣不足造成氣滯血瘀,也會導致痰濕加重。 瘦不下來的原因一、長期飲食不節、過度勞累、生活作息不佳等因素,造成身體機能不良,五臟六腑失調,所以就算努力少吃,努力運動,減肥效果還是有限,且一旦恢復正常飲食,但身體的新陳代謝功能並沒有調到正常,很容易復胖。 二、沒有找到適合自己體質的減重方法。造成每個人肥胖的原因不同,減重必須根據不同的肥胖體質,量身訂做專屬個人的減重方式,瘦身才能更容易。 五種肥胖體質1.脾虛濕阻(水腫)這一類常在上班族上觀察到,因為久坐活動較少,造成身體循環不佳,或是喜食冰冷飲等,水分因此長時間在身體中滯留,影響全身的代謝機能,造成肥胖與水腫現象。這種類型的人體力不好,容易感到疲累,減肥可以加強身體循環為主來治療,提高代謝排除體內多餘水分。 2.胃熱濕阻型(食量大)這類的人通常食慾好、或是常常外食的人,表現是胃口好、胃火旺盛,飲食喜好油膩、口味重且辣的飲食,容易有三高,皮膚容易出油、可能有痔瘡問題。這類的人建議多運動多喝水將身體內濕熱去除,配合中藥的調理會改善更快。 3.肝鬱氣滯型(壓力大)有些人因壓力大而暴飲暴食,以吃來發洩情緒,這一類即是肝鬱氣滯,在中醫觀點來說,長期處於壓力、情緒不穩定的情況下,會影響到身體的五臟六腑,當身體機能出現不平衡就容易肥胖,女性還會影響經期,造成月經不規則。能服用疏肝降胃火的藥來進行調理、學習保持心情放鬆。 4.氣血虛弱型顧名思義就是體質虛弱、氣血不足之人,常在工作壓力大上班族、或是生產後的女性,因身體營養不足,容易疲累、臉色萎黃,記憶力專注力也變差。能吃補氣血中藥調理,三餐定時定量且營養均衡。此類型的人因體力較差,容易有心悸現象,運動不宜過度激烈,宜快走慢跑類運動為主。 5.腎陽虛痰濁型此一類型造成發胖的原因,是因內分泌失調與代謝降低所致,可能有遺傳性的肥胖、疾病或生活作息不正常,此類型人的四肢較容易顯肥胖、較怕冷,常見問題還有腰痠或頻尿等。可吃補腎陽中藥,也可多吃如:羊肉、韭菜、黑芝麻、黑豆、紫米。
-
2022-03-13 該看哪科.中醫
為何春天是適合養肝的季節?中醫教養肝穴道按摩
中醫所說的肝,和西醫有什麼不一樣?西醫中所稱的「肝」是指「肝臟」這個器官,是人體重要的代謝器官,主要功能為新陳代謝、儲存、轉化、分泌、解毒等。中醫所指涉的「肝」範圍較廣,與經脈關係密切。中醫觀點認為肝是「將軍之官」,不單純只是分泌、解毒的功用,還指揮著其他臟器,和人的情緒、氣血循環與流動有關。Q 為什麼中醫會強調春天是適合養肝的季節?春節過後,時序正式進入春天,正是萬物蓬勃發展之時。在中醫來說,春季與五臟中的肝相應,這時候也是「養肝」的最佳時節。中醫以五行思想為基礎,可把時序分為四季甚至五季,意即春(二至四月)、夏(四至六月)、長夏(七、八月)、秋(九至十一月)和冬(十二、一月);對應的五臟為肝、心、肺、脾、腎;對應的五行為木、火、金、土、水;對應的五色則為青、赤、黃、白、黑。從中醫觀點來看,身體變化隨著季節變化而走,養生觀念也是對應的。《黃帝內經》寫道「春三月,此謂發陳。天地俱生,萬物以榮」。陳潮宗說,春天萬物勃發,是草木生長之時,且「木曰曲直」,其意念是向橫、向上,因此在肝的養生觀念上,應以「疏肝」為主,不可壓抑成長。而依據「春生、夏長、秋收、冬藏」的自然規律,春天養肝的重點也有別於「冬天的『藏』」,應該趁春暖花開的時期,多到戶外散步、踏青、春遊等,一方面感受春天氣息,有助增加身體活力,也對應肝氣與情緒的關係,讓心情保持平和。Q 常熬夜的人,肝臟一定容易出問題嗎?肝經從大腳趾經腳背,沿著腳踝到小腿、大腿、鼠蹊、腹側,經肝臟、膽囊,分支到肺以及到口、眼、頭頂。晚上11時至凌晨3時,是膽、肝經休息的時間,若時常熬夜,便會影響排毒和自我修復的功能。Q 肝有問題的人,就中醫來看,有沒有徵兆可循?「肝不好」是指肝經氣的循環出了問題,最常見是皮膚變黃、上火、冒痘痘、口乾舌燥等,主要是因為肝氣鬱結的氣太旺盛,也就是常說的「肝火旺」;而肝氣也和情緒有關,若肝氣鬱結形成「肝鬱」,就會造成情緒起伏較大、胸悶、失眠等問題。Q 肝火旺、冒痘痘的人,可以吃哪類降火藥材?養肝食物,依據五臟、五行、五色的搭配,最直覺便是多吃當季的「綠色」蔬果,例如花椰菜、菠菜等都是不錯的選擇,不僅屬性平和可天天食用,也不容易有上火問題。而若有肝火旺、冒痘痘的問題,則可服用如龍膽瀉肝湯等降火的中藥來改善。不過,楊宗翰提醒,由於降火的藥材對身體太寒的人來說不適宜,因此一定要有醫師診斷,佐以其他調和的藥材服用,千萬不可自己隨便買來吃。養肝穴道按摩平時可按摩肝經上的穴道,例如太衝、三陰交等,每天按摩10分鐘,約50至100下,調節身體機能,作為春天養肝的保健。三陰交位置:位於踝關節內側上方約三寸(約四指寬)處。《針灸甲乙經》寫道「在內踝上三寸,骨下陷者中」。功效:補脾土、助運化、通氣滯、疏下焦、調血室精宮、祛經絡風濕。有助於養血養氣、補肝血。太衝穴位置:第一、二腳趾骨交接處。《針灸甲乙經》寫道「在足大指本節後二寸,或曰一寸五分陷者中。」功效:平肝熄風、清熱利膽、明目;有助於緩解失眠、頭痛、咽喉氣梗、神經衰弱等。
-
2022-03-04 養生.聰明飲食
「香菜」就是要在春天吃!祛風解毒還健胃,中醫師教這樣吃促進血液循環
春季主養肝,護脾胃也不可忽視中醫養生講究順時而養,有「春夏養陽,秋冬養陰」的說法。春季屬木與肝相應,如果肝氣升發太過或者肝氣鬱結,會導致肝臟受損。而且肝氣旺盛,肝木剋脾土,對於脾胃,很容易造成損傷,所以,我們必須照顧肝、脾胃,特別是在飲食上應該少酸增甘,多吃一些有利發寒散邪的甘味食物,以及扶助陽氣的食物。比如枸杞粥、山藥紅棗糯米粥、蓮子木耳羹等。而且,隨著氣溫逐漸升高,微生物會迅速繁殖,細菌在一定情況下會大量滋生,如果這個時候不注意個人衛生、食用沒有完全煮熟的食物,將很容易導致身體脾胃「承受不住」。首先,要經常洗手,防治細菌進入腸胃。不吃生冷的食物,吃熟食。其次,還要講究食物的衛生,有效阻隔病菌。食物要生熟分開,避免交叉汙染。吃剩下的食物應該及時儲存在冰箱內,而且儲存時間不宜過長。食用之前必須要加熱,以熱透為原則。儘量少食用易帶致病菌的食物,比如螺螄、貝殼、螃蟹等水產品,如果想要食用,一定要煮熟蒸透。生吃、半生吃、酒泡、醋泡或鹽醃後直接食用等方法都是不可取的。食用涼拌菜的時候可以多加入一些醋和蒜,以產生殺菌的作用。除了日常注意個人衛生,辨證調理,針對不同體質採取不同類型的飲食方法:肝鬱脾虛型:推薦湯品(個人用量):選用麥芽二十克、茯苓十五克、白朮十五克、新鮮薄荷十五克,豬瘦肉一百五十克。豬瘦肉清洗乾淨,先汆燙去腥,然後將麥芽、茯苓、白朮放入煲內,煲四十五分鐘,再放入新鮮薄荷煲十分鐘,即可食用。此湯品具有疏肝解鬱的作用,還能夠益氣健脾。脾胃虛寒型:推薦湯品:黨參十五克、白朮十五克、生薑三片、胡椒粉三克,豬肚半個,清洗乾淨,然後將所有食材都放入到煲內,煲一小時即可食用。特別需要提醒大家的是,飲用此湯的時候,忌食生冷油膩、不易消化的食物。春季多吃香菜,激發脾功能春天肝火比較旺盛,再加上春雨綿綿濕氣入侵,所以,多吃一些香菜能夠祛風解毒、芳香健胃,如果把香菜和豆腐搭配一起食用,效果會更好。香菜辛溫含芫荽油,可用作發疹的藥物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說:「香菜可消穀,補虛,治五臟。」香菜的莖葉當中含有一種特殊的芳香味,所以才被民間俗稱「香菜」。也有叫作芫荽、鹽荽、胡荽、漫天星等。中醫認為,香菜性溫味辛,具有發表透疹、健胃的功效,可用於麻疹初期不易透發、食滯胃痛等病症。根據現代研究發現,香菜之所以香,主要是因為它含有揮發油和揮發性香味物質。由於香菜辛溫,含有芫荽油,能夠解毒透疹、疏散風寒,促進人體全身血液循環,所以也經常被作為發疹的藥物。比如小孩如果出疹痘,可以用香菜做成香菜酒擦皮膚,或者是水煎香菜趁熱熏鼻,可以加速疹痘發出,但是需要特別注意的,如果已經出疹痘,就應該立即停止使用香菜。許慎在《說文解字》中講,「芫」字為「魚毒也」,「荽」字為「香口也」。所以香菜還可以放在魚和肉當中進行調味,還具有去毒的作用。但是,香菜一般是作為調料,不可多食。由於香菜味辛能散,多食或者久食,都會耗氣、損精神,從而引發或加重氣虛。平素自汗、乏力、倦怠、很容易感冒的氣虛的人,更應該少吃一些香菜。產後、病後初癒的患者也經常會出現不同程度的氣虛,這個時候,也應該避免吃香菜。除此之外,香菜還有溫熱、發瘡的作用,因此,狐臭、口臭、胃潰瘍、腳氣、瘡瘍患者都不宜食用,否則會加重病情。下面為大家推薦一道食譜:香菜豆腐羹材料:香菜兩百克,嫩豆腐一到兩塊,雞蛋一個,太白粉、食鹽、香油適量。做法:1.剁碎豆腐,香菜洗淨切成末,雞蛋打散、薑切成末,太白粉加水調成汁。2.鍋燒開水,放入豆腐、薑末,再放入雞蛋,水燒開之後放入香菜末、食鹽,攪拌煮一會兒再倒入調好的太白粉汁。3.邊煮邊攪拌,直到羹有些稠的時候再淋上少許香油即可。此湯能夠清熱祛濕、發表透疹、健胃。春季養脾,切記少吃酸多吃甜為了能夠更好地適應春季陽氣升發的特點,在春季應該多吃一些辛溫升散的食品,比如小麥、紅棗、豆豉、花生、蔥、香菜等,並儘量少吃生冷黏雜之物,以免傷害到脾胃。調養脾胃要多吃甜食少吃酸食春季肝氣很旺,自然會影響到脾,因此春季很容易出現脾胃虛弱的症狀,中醫就認為:「當春之時,食應減酸宜甘,以養脾壯陽。」通常而言,為了能夠適應春季陽氣升發的特點,扶助陽氣,在飲食上應該遵循這一原則,多吃甜食少吃酸食來調養脾胃。主要是因為吃多了酸味的食物,會讓肝功能偏亢,因此在春季飲食調養最好是選擇甘溫之物,忌酸澀。春季也是多風的季節,蜂蜜則是最為理想的保健品。蜂蜜性平、味甘,有滋養、潤燥、解毒、通便等功效。春季每天早上喝上一杯蜂蜜水,不僅可以潤腸通便,清除體內毒素,還能有效預防感冒。除此之外,還應該多吃一些新鮮蔬菜,比如春筍、菠菜等,這樣可以補充因為冬季新鮮蔬菜較少,維生素攝取不足的缺憾。增強抵抗力要注意攝取充足的維生素。春季氣溫變化比較大,細菌和病毒等微生物繁殖快、活力強,有很多病毒性傳染病在這一季節都處於高發期,比如流感、水痘、急性腮腺炎等,在日常飲食中要注意攝取充足的維生素和無機鹽,比如小白菜、油菜、辣椒、菠菜、柑橘、紅棗等食物當中都含有豐富的維生素,有抗病毒的功效。另外,春季還需要注意補充熱量,增強身體抵抗力。早春時節,氣候其實依舊寒冷,人體為了禦寒,必須消耗一定的能量以維持基礎體溫。所以,早春期間的營養組成,應該以高熱量食物為主。因此,春季飲食宜遵循高熱量高蛋白原則。在春季日常飲食當中,除了穀類製品,還應該選用黃豆、芝麻、花生、核桃等食物,因為這些食物是可以及時地有效補充能量。此外,在早春期間,還需要補充一些優質的蛋白質食品,比如雞蛋、魚類、蝦、牛肉、雞肉和豆製品等。這類食物都含有豐富的蛋胺酸,能夠增強人體耐寒力。還有,春季飲食要講究清淡,忌油膩、生冷及刺激性食物。益氣養陽要多吃大蒜、蔥和韭菜在春季可以多吃一些益氣養陽的食品,比如胡蘿蔔、薺菜、芹菜、菠菜、香椿、豆腐、蓮藕、荸薺、百合、銀耳、蘑菇、鴨蛋等,如果條件允許,還可以適量進食一些甲魚。另外,綠豆芽、黃豆芽、黑豆芽、蠶豆芽、豌豆芽等豆類食品對於疏通肝氣、健脾和胃也有很大的好處。除此之外,大蒜、蔥和韭菜也都是春季應該多吃的食物。特別是韭菜,又叫起陽草,雖然四季常青,但是在春天食用最好,具有溫中助陽的功效,而且韭菜當中有較多的營養成分和豐富的纖維素,能夠促進腸道蠕動、預防大腸癌的發生,與此同時,還能夠減少膽固醇的吸收,達到預防和治療動脈硬化、冠心病等疾病的作用。大蒜也具有促進新陳代謝、增加食欲、預防動脈粥狀硬化和高血壓的功效,加上其性溫,也是可以補充人體陽氣,而且還有很強的殺菌力,對於細菌引起的感冒有一定的防治作用,因此春季也應該多吃些。另外,蔥也有較強的殺菌作用,多吃不僅能夠補陽散寒,還能增強人體的免疫功能,提高抗癌能力。書籍介紹書名:養好脾胃不生病:從運動、飲食、穴道入手,直接又簡單的健運脾胃養命法作者:王淼出版社:世茂出版日期:2020/09/30作者簡介/王淼中國首都醫科大學中醫藥學院,中醫臨床專業。曾先後跟原北京中醫醫院兒科主任佘繼林主任醫師,及老中醫王煥祿主任醫師學習,對中醫保健養生有豐富的經驗。著有《防癌怎麼吃,抗癌怎麼養》《很簡單實用的經絡調理方法》《五行無色潤五臟》《中華傳世老偏方治病一本通》《醫生不外傳的養腎秘籍》《祛除濕熱,一身輕鬆》《脊椎好,病就少:正脊知識、自我檢測、改善NG姿勢,終結腰酸背痛自救書》(世茂出版)《養肝就是養壽》等作品。延伸閱讀: 賴以威10年歷經父逝、閃婚、喪子...數學家的愛情小說登HBO:平凡日子才是機率極低的幸福
-
2022-03-02 該看哪科.中醫
經前不適易煩躁 中醫建議3茶飲5穴位溫和調理
不少女性在月經來之前,會感覺身體不舒服,包含胸腹悶、頭痛、冒痘痘等,衛福部台北醫院中醫科醫師鄭伊倫表示,高達8成的女性會有經前症候群,建議可飲用3種茶飲跟按摩5個穴位溫和調理,改善症狀。鄭伊倫表示,會不舒服的原因是「肝」、「脾」、「腎」氣血調節失常,尤其是25至35歲年齡階段的女性,若作息不規律、生活壓力大,容易產生「肝鬱」體質而在經前感到特別不適,例如胸腹悶、頭痛、冒痘痘、健忘、便祕、易怒與煩躁,有些人則會呈現低氣壓、憂鬱、敏感、沮喪掉淚的狀態。鄭伊倫指出,這些症狀通常在月經來3天內緩解,但下次可能更加嚴重,不一定隨著年紀增長而減少,仍有少數人與經前不適症狀長期奮戰直到更年期。平日透過可調節氣血的中草藥茶飲與穴道按摩,加上保持充足的睡眠,能疏通氣血,協助經血排出,還能消水腫、舒緩心情,增亮氣色,對於女性好處多多。3種茶飲包含:舒肝美顏茶適合容易胸悶不適、心情緊繃者,玫瑰、薄荷、茉莉、檸檬草、菊花可協助行氣解鬱、除煩舒壓;健脾消腫茶:腸胃脹氣,水腫身重者,茯苓、薏仁、陳皮、赤小豆或黑豆來利濕健脾,加強消腫;補腎滋養茶適合常熬夜、口乾皮膚乾燥者,枸杞子、百合、麥門冬、桑葚、覆盆子都有養陰生津、滋補肝腎的效果。穴道可用點按的方式按摩,按壓膝蓋內側上方的「血海穴」、膝蓋內側下方「陰陵泉穴」、腳踝內側上3寸(4個指頭寬度)的「三陰交穴」,或沿著脛骨內側推按整條脾經,皆可以有效舒緩經前不適,若配合熱敷肚臍下3寸的「關元穴」;以及位於背部,與肚臍水平同高的脊椎兩側約2個指頭寬度的「腎俞穴」,可減輕經前腹痛腰痠及改善手腳冰冷。鄭伊倫提醒,食補及茶飲要視個人體質進行調配,若身體處於高度敏感、發炎狀態,或是服用多重藥物者,不適合自行調配茶飲,可至中醫門診進行諮詢。另外,中草藥材若不是真空包裝,可簡單沖洗後再沖泡,或是將第一泡水倒掉再沖服。
-
2022-02-27 新聞.健康知識+
春季引發肝火旺,需注重養肝和情緒調節!透過精油釋壓,有助於疏鬱通陽、氣血暢通
中醫芳療逐年受到重視,主要是因為在身體保健方面,精油是現代人取得方便、應用較廣的方式之一。精油是來自西方的草本芳香植物,使用蒸餾或壓榨方式萃取而成,其揮發特性能在身體裡竄得很快,若能將精油的性味、歸經和安全性搭配經絡使用,根據體質的寒熱升降去對應,就像是中醫的中藥草,運用得當,對身體是有幫助的。養肝調節情緒我們的身體就像一個小宇宙,與環境這個大宇宙,是跟著時節共同運行的。所謂的外呼吸,是指小宇宙跟大宇宙之間的氧氣交換,而小宇宙的內呼吸,指的是氣的流動,如果可以對應時節,調整內外達到平衡,身體就能保有好狀態,迎接生活的每個挑戰。春季對應的是肝木系統,此時陽氣升發,需要靠肝氣來啟動五臟陽氣的運轉,稍有不協調,容易引發肝火旺,因此春季特別需要注重養肝和情緒的調節。春季推薦精油情緒舒緩方面可使用蠟菊精油。蠟菊是有名的化瘀油,不只是化身上瘀青的瘀,也可以化情緒的瘀,因此也被稱作回春精油,且對於養肝、利膽、護眼也適用。肝臟排毒方面,可使用羅馬洋甘菊精油,幫助情緒疏通、降肝鬱氣滯。想轉換好心情,可使用具有向陽特性的檸檬精油,可用於養肝、抗氧化,帶來愉悅感和希望感。使用方法可將上述精油,各一滴加上5ml的植物基底油,調配成複配油,塗抹於肝臟區;或做頭部按摩使用,將精油塗抹於手指指腹,用手指代替梳子,用直梳的方式做梳頭動作,從前額梳到頭後方做按摩,有助於疏鬱通陽、氣血暢通,為今年的精氣神打好基礎。
-
2022-02-15 該看哪科.消化系統
打嗝、燒聲都可能是胃食道逆流?中醫師點名10症狀,搞懂腸胃生了什麼病
不少人會認為,當脾胃出狀況時就會有胃痛、腹瀉、腹痛、腹鳴等現象,其實脾胃所涉及的範圍相當廣泛。以下這十種症狀,會時常發生在日常生活當中,但很多人卻不曾注意過,當這些日常的症狀開始跟以前不一樣時,請務必多加留意,因為很有可能代表你的脾胃出問題了。一、打嗝以中醫的角度來看,打嗝又稱「呃逆」,為胃氣上逆所引起的現象,像是吃太飽、吃太快、吃太多產氣的食物、情緒壓力等等,都有可能會造成打嗝,一般短暫且可以自然停止的打嗝,皆屬於正常的生理現象。但如果是過於頻繁地打嗝且伴隨著胃部不適、咽喉灼痛、胸口悶痛感,很可能是胃部疾病所引起,例如胃食道逆流、胃潰瘍、十二指腸潰瘍等等。此外,腦部腫瘤、中風、頭部外傷等中樞神經出現問題的患者,甚至某些類型的癌症,都可能會出現頑固性呃逆,建議當打嗝停不下來時,應及時就醫,找出病灶對症治療。二、放屁中醫將放屁、排氣稱之為「矢氣」或「屎氣」。每一個人都會放屁,適量的放屁對身體是有利的,反映著體內的氣機通暢。郭大維院長指出,但如果出現以下這些放屁類型就需要多多留意,有可能是身體疾病的症狀:❶多屁在中醫認為,經常性的放屁並非是在排毒,而是腸道消化不良,或是腸道壞菌太多時所引起的。正常來說,一天的放屁次數在十四~二十六次皆屬正常範圍,若超過這個數字就代表多屁。當脾胃虛寒時,排氣會變多但不臭;若脾胃濕熱,排氣不但多且臭。基本上放屁次數過多,大多和腸胃功能有關,例如腸躁症、便祕等,都可能引起多屁的症狀。❷臭屁中醫認為,經常排臭屁,是腸胃較虛、消化不良,脾胃濕熱讓腸胃運化停滯所致。而大多數的屁是無氣味的,會有臭味的原因多來自於「硫化物」的成分,和日常飲食有相當大的關係。經常暴飲暴食、進食過多的燥熱食物,例如起司、紅肉等,這些黏膩難消化的食物,都會導致腸胃運作失常,也更容易造成難聞的屁味。此外要特別注意的是,當腸道發生病變,例如潰瘍、慢性發炎、腸道有出血,甚至惡性腫瘤等現象時,排出的屁味也會更加刺鼻。三、脹氣脹氣最常發生在吃壞肚子或吃到腐敗的食物、胃痙攣、腸絞痛等情況,但長期找不到原因,或是突然發生且無法緩解的脹氣問題,就要考慮其他病因的可能性,像是胃發炎、腸道感染,甚至是癌症等,都可能造成胃脹氣。就以大腸癌來說,腫瘤會阻塞腸道而導致腹脹,早期的胃癌通常也沒有太多症狀,大多以上腹部脹氣或消化不良等模糊症狀表現。四、便祕在中醫上認為,便祕大致有四種證型:❶腸胃燥熱:飲食不正常、吃過度辛辣、油膩的食物。❷陰寒凝滯:喜歡吃生冷食物。❸氣血不足:久病體虛,像是有糖尿病、急慢性腎病、腎發炎的患者,尤其是老年人。❹氣機不通:久坐少動、情緒憂鬱、容易煩心者。大部分的便祕都可以透過飲食或生活習慣來調整,但當你的便祕型態伴隨著這些症狀,還是建議需考慮就醫,以免症狀惡化。五、腹瀉腹瀉在中醫裡面稱之為「泄瀉」,認為「泄瀉之本,無不由於脾胃」,可見腹瀉和脾胃的關係最為密切。腹瀉主要是由病毒、細菌感染所引起,原因包括食物不潔、食物中毒、食物寒涼、消化不良等。約有八成患者是屬於急性腹瀉,而慢性腹瀉致病原因比急性複雜,例如克隆氏症、潰瘍性腸炎、腸道感染性疾病,甚至是大腸癌、小腸吸收不良等病症,都可能有長期腹瀉且排便帶血,甚至還有體重下降或貧血等症狀。急性腹瀉是指,一天之內腹瀉超過四次,且持續超過三天、甚至是兩個星期都未能緩解,患者可能會有脫水的現象,尤其是發生在身體比較虛弱的年長者及幼童時,要更加留意,恐會有大量脫水,甚至產生休克的情況發生。而慢性腹瀉則是,腹瀉情況超過兩個月都未有改善,且體重有明顯下降或貧血的情況發生。六、腸鳴腸鳴又稱叫腹鳴,是指腸動有聲。中醫認為,若鳴響在胃部,是為中氣不足、胃腸虛寒;若腹中腸鳴如雷,多為風、寒、濕、邪,以致腸胃運作紊亂所致;腹內有腸鳴聲,會有腹脹、胃腸功能傳導減弱所致。有些人的肚子動不動就咕嚕咕嚕叫不停,肚子餓也叫,不餓也叫,每當在重要場合或安靜的場所都會讓人瞬間尷尬。當腸內好菌、壞菌、菌體失調而產生大量氣體,使腸胃內容易產生幅度過大或異常移動時,就會出現「腸亢進」,也就是腸鳴的現象。短暫的脹氣腸鳴不大會被視為疾病,但若腸鳴次數增多、聲音增大且伴隨其他不適,如腹痛、腹脹或食慾低下等,或是腸鳴時間超過一個月以上,就可能表示有腸胃發炎的症狀,最好安排檢查,排除是否有長息肉、腫瘤等疾病。七、厭食中醫厭食稱之為「納呆」,主要是脾胃功能失調所致,也是一種進食障礙。厭食可分為三種證型:❶脾氣胃虛型:通常患者精神較差、臉色枯黃、拒食、易出汗、舌苔薄白,稍微進食,糞便呈稀薄或含有不消化的食物殘渣。❷積滯不化型:通常患者形體偏瘦,食之無味,也沒有食慾。❸胃陰不足型:通常患者容易口乾舌燥、皮膚乾而無光澤、大便乾燥、舌苔少且偏紅,不喜歡進食。一般會從疏肝解鬱進行調理,並加以調理脾胃,都可以獲得很大的改善。當自己或是身邊朋友有以下症狀時,就可能要警覺有厭食的發生:①突然開始挑食。②明明沒吃多少東西,卻突然開始劇烈運動。③吃完東西就開始催吐。④體重極速劇減。⑤注意力不足、情緒焦慮。⑥過度在意自己的體重變化。八、暴食上面提到的厭食,暴食行為障礙也是飲食失調的一種疾病,中醫認為的暴食是屬「脾胃濕熱」夾帶肝鬱體質。所謂暴食的定義是指,無法控制過度的飲食行為,診斷準則包括:①無法控制自己進食(包含份量)。②過度進食後會有強烈的罪惡感,並用激烈的補償性行為避免體重增加,如催吐、服用瀉藥、灌腸等。③以上行為在一周內出現兩次以上,並持續三個月就可能有暴食的傾向。在治療上除了緩解焦慮的情緒,同時一併改善因暴食所引起的脾胃失調,著重在健脾利濕、疏肝理氣。九、燒聲、久咳不癒一般來說,沙啞或是咳嗽,很多人的直接反應都會認為是支氣管發炎,或者是肺部出現問題,但其實排除掉肺部疾病的因素,有些腸胃問題也會造成喉嚨沙啞或久咳不癒等現象,最常見的就屬於胃食道逆流。通常由胃酸引起的咳嗽症狀,往往會伴隨著喉嚨卡卡以及胸口灼熱感,躺下時症狀更加劇。十、大便出血以中醫的觀點來看,便血也稱之為下血。有些患者便血情形有一段時間,但卻一直認為是痔瘡所引起的現象,忽視了便血的警訊。若以初步的出血顏色來做簡單的判斷,痔瘡出血的顏色多為鮮紅,而腸胃道出血或是腫瘤所造成的出血顏色,因為在腸胃道停留的時間較長,所以往往會偏暗紅色,甚至為黑色,但並不代表鮮紅色的血便就都是痔瘡所引起的。若腫瘤的位置靠近肛門處時,也會排出鮮紅色的血便。當出現便血症狀時,若伴隨著腹痛或大便形狀改變時,最好可以盡快的安排就醫檢查。書籍介紹書名:讓腸胃動起來:暖男中醫師教你順時養生術+養腸操,遠離胃痛、腹脹、便祕、食慾不振作者:郭大維, 王瑞玲出版社:時報出版出版日期:2021/09/21作者簡介郭大維/現任扶原中醫體系總院長學歷中國醫藥大學中醫所 醫學博士研究中國醫藥大學針灸研究所 醫學碩士中國醫藥大學 醫學士高雄醫藥大學 復健醫學理學士主治專長內科:咳嗽、過敏、青春痘、睡眠障礙、腸胃疾患婦科:月經不調、更年期障礙兒科:過敏、體質調理、轉骨調理男科:性功能障礙、頻尿、攝護腺肥大針灸科:運動傷害、職業傷害、久年痠痛特殊治療:腦中風後遺症、顏面神經麻痺、坐骨神經痛症、退化性膝關節炎、椎間盤疾患累積性創傷症候群(媽媽手、腕隧道症候群、五十肩等)特種針法:針刀治療、眼針治療、筋骨針治療郭大維中醫師 FB:www.facebook.com/drtcmdavidkuo王瑞玲/資深醫藥、美食記者,擁有25年以上的醫藥採訪經驗。著作《小毛病發現大疾病系列十本》、《愛,小吃》、《心臟回春術》、《骨科診治照護全書》、《不用餓肚子,5周瘦10公斤》、《顧好耳鼻喉,不怕恐怖病毒找上你》等書。經歷▸曾任《自由時報》、《大成報》、《民眾日報》、《臺灣時報》、《臺灣新生報之養生文化報》等多家報社醫藥採訪記者▸曾任《柯夢波丹雜誌》影劇採訪編輯、凱信出版社醫藥叢書主編▸《BODY體面雜誌》醫藥專欄作家▸健康醫起來」節目主持人▸「實在不可思議」健康節目主持人與策畫▸高雄教育廣播電台、中廣流行網快樂廚房節目主持人▸國防部衛教講師王瑞玲醫藥美食記者FB:www.facebook.com/reallyjie520延伸閱讀: 秦老闆的當鋪故事:92歲老太太,用4件「傳家之寶」教我的人生智慧
-
2021-10-29 該看哪科.傳統醫學
秋冬家中長輩整夜咳不停 中醫推薦梨子潤肺湯止咳養胃
時序入秋冬,溫差變化大,許多長者在秋冬會出現「夜咳」情形,影響睡眠與生活,75歲的陳爺爺就是1個例子,每到秋冬就咳嗽咳不停,經常半夜咳醒,影響睡眠品質,白天精神不繼。求助各醫療院所確定無肺部疾病後,陳爺爺來到台北慈濟醫院中醫部,林亞萱醫師評估陳爺爺他是因為天氣轉涼、氣候乾燥引起的乾咳,除了以藥物調理身體,也教導病人回家自製可以達到潤肺效果的「梨子潤肺湯」,1個禮拜後,陳爺爺的咳嗽症狀明顯改善,獲得良好睡眠。秋冬躁氣傷肺 中醫根據不同的咳嗽症狀對症下藥林亞萱醫師指出,年輕時有抽菸習慣或工作環境粉塵較多者易有慢性咳嗽,而秋天乾燥度上升,支氣管會因乾燥收縮,進而加劇症狀。以中醫角度來說,秋天的躁氣最傷肺,所以體質陰虛、氣虛、肝火旺、肝鬱氣結者除了食慾不濟、容易疲倦外,也特別容易出現呼吸道不適的咳嗽症狀;而胃食道逆流、腸胃功能欠佳者,也是咳嗽的常見族群。當病人因惱人的咳嗽來到中醫診間,醫師會先評估病人的咳嗽類型,排除肺癌等肺部疾病,以及可能造成咳嗽的藥物副作用,之後才會視病人的體質與症狀開立藥物、調理身體。舉例而言,若病人是膿痰、風熱型感冒,醫師會開立感冒類藥物;若是腸胃欠佳造成的乾咳,則會施以健胃整腸的藥物;然而,若確定是因氣候變化造成的乾咳、夜咳時,便可透過自製的「梨子潤肺湯」養肺、潤肺。帶皮煮從涼性轉為溫補 梨子潤肺湯止咳潤肺林亞萱醫師表示,梨子容易取得,但性寒涼,若直接食用,一旦過量就會造成咳嗽,但烹煮後會轉為溫補的效果。而務必要連皮一起烹煮、食用,才能達到止咳潤肺之效;另外,加入適量的麥門冬、大棗或紅棗、白木耳、百合,養陰潤肺、益胃生津的效果更加顯著。梨子潤肺湯作法:基本食材:帶皮梨子1顆、麥門冬5g、大棗或紅棗2-3顆、百合5g、枸杞5g、冰糖、適量(依個人甜度調整,可用蜂蜜代替)、白木耳適量、水(依梨子大小增減,1碗為200c.c.)作法:梨子洗淨切片不切皮,與麥門冬、百合、撥開的大棗或紅棗一起放入水中,煮滾後加入白木耳、冰糖,轉中火再煮10分入味即可食用。若希望口味濃郁或長者、牙口不好者可多煮5-10分鐘,使食材較軟爛。林亞萱醫師說明,晚秋開始,天氣變乾燥時,有乾咳情形者便可以自製「梨子潤肺湯」,於午餐、晚餐或運動後口乾舌燥時飲用。但這只是「食療」的保健方式,提醒民眾在飲用前,仍要確認自己有無肺部或腸胃疾病,並於日常生活中避免刺激性、辛辣食物,注意保暖,如此才能有效緩解不適症狀。
-
2021-10-23 該看哪科.呼吸胸腔
老一輩常說「一嘆窮三年」,常嘆氣不好嗎? 醫:當你嘆氣時,身體這些地方可能出現毛病!
俗話說:「一嘆窮三年」,家中有的老人也常會說,嘆氣是最不好的習慣,經常嘆氣的人,會趕走自己的好運,招來不順與倒霉。一嘆難道真的會窮三年?難道嘆氣真得有那麼衰?心理醫師:每一次無意識嘆氣都是情緒的呼救!你好好想想,當我們把因生理疾病導致嘆氣的因素排除後,生活中我們的每一次不自主嘆氣,是不是基本都源於情緒的低落?四川大學華西醫院心理衛生中心副教授黃雪花2021年10月在華西醫生微信公號刊文介紹,當我們遭遇壓力、悲傷、沮喪、疲倦等等不良情緒時,身體會不由自主地發出嘆氣聲。這其實是身體在通過自己的方式,發送信號給你和身邊的人:此時此刻,你的情緒正處在低谷!很多人在不良情緒來臨時,並不能夠第一時間察覺,但是通過身體的不自主嘆氣而引起周圍人關心,就可以變相提醒他關注自身情緒,找到嘆氣的原因,並促使他想辦法緩解不良情緒。換句話說:嘆氣就是不良情緒的一次向外呼救!黃雪花教授介紹,嘆氣不僅可以幫助我們覺察不良情緒,每一次有意識的自主嘆氣,還能幫助我們放鬆身體肌肉,消除緊張、不安等不良情緒。其實這時你肩部和胸廓肌肉就正在拉伸,同時,嘆氣時肺部也會完成一次深呼吸,而每一次深呼吸都可以增加我們身體裡氧氣的含量。再說得更直白一點,你緊張時有沒有試過深呼吸放鬆?跑步時,有沒有使用深呼吸調節身體狀態?所以,有意識嘆氣是可以幫助我們調節身體肌肉,放鬆情緒的!中醫專家:經常嘆氣不是肝鬱就是氣虛廣州中醫藥大學附屬第一醫院脾胃病科主任醫師佘世鋒2017年在健康時報刊文介紹,從中醫的角度來說,經常嘆氣的確是反映身體有問題,主要表現在肝鬱、氣虛兩種情況。由於情誌所傷型嘆息常由所慾不遂,或強烈精神刺激,肝氣鬱滯,胸中氣機不利所致。簡單講就是,想要什麼得不到,或者受了強烈的精神刺激,心理壓抑不舒服所致。氣虛嘆息常由勞傷過度,或久病失養,宗氣不展所致。這樣的人還會有氣短自汗,倦怠乏力,胃口差等伴隨症狀。平時可以通過按摩百會、氣海、關元、足三里等補氣提氣。如果你也是一個經常嘆氣的人,可以手掌放在腹部,圍繞肚臍順時針揉50下,再逆時針揉50下,有疏肝健脾的作用。此外,也可以通過參芪益氣湯調理,取豬肚250克,黨參10克,黃芪20克,薤白5克燉湯即可。中醫認為豬肚能補氣。黨參有補脾益肺,養血生津之效。黃芪,善入脾胃,為補中益氣要藥。薤白,辛、苦、溫,有通陽散結行氣導滯的作用。(小知識:參芪益氣湯,中醫方劑名。出自《證治準繩·類方》卷一。具有益氣昇陽,健脾益胃,斂陰生津,行氣止汗之功效。主治氣虛陽厥,脈伏,手足厥冷。)
-
2021-09-24 該看哪科.傳統醫學
婦人更年期症狀困擾 中醫師建議這樣緩解
50歲張女發現自己數月來出現睡眠差、易怒、盜汗等症狀,情緒管控不如以往,月經更不規則紊亂,經中醫師診斷,為典型更年期症候群,施以中醫調理,已逐漸緩解,醫師呼籲,更年期不舒服症狀,應尋求專業醫療人員協助。柳營奇美醫院中醫部醫師簡珮珊表示,依國民健康署調查,45至54歲女性,約6成有經期不規律或已停經的更年期變化,而55至64歲女性,則高達9成以上,更年期是女性不可避免且必經過程。她進一步指出,通常女性約在45到52歲這段期間,卵巢逐漸停止製造女性荷爾蒙,造成月經經期從開始不規則、月經量一下多、一下少,到最後一年內不再有月經的停經現象,生殖機能逐漸降低到完全喪失,約有35.5%國內已停經婦女曾經出現過更年期障礙。簡珮珊表示,以中醫常見更年期幾種證型大致可區分「肝鬱氣滯」、「心神失養」、「腎陰虛火旺」等三大類型。「肝鬱氣滯」平時容易緊張、情緒波動大、容易發怒;有時自覺胸悶好似有東西壓在胸口,甚至必須吸大口氣才得以緩解;或時常感到喉嚨有東西梗阻著,容易脹氣、噯氣等,建議可以加味逍遙散或佛手玫瑰飲來幫助疏肝理氣。而「心神失養」型,整天心事重重、鬱鬱寡歡、動不動就悲傷愛哭、容易自尋煩惱、多思慮,晚上睡不著,建議以甘麥大棗湯、百合、酸棗仁等來養血安神。「腎陰虛火旺」型,常表現頭暈、耳鳴、面紅、烘熱、多汗、手足心熱、喉嚨乾或熱,皮膚乾癢等,建議以知柏地黃丸來滋陰清熱。他提醒,重視更年期保健調理,安排適當休閒運動,此時對膽固醇及三酸甘油脂的利用率降低,所以應少肉多蔬果,也需調整日常的生活作息,保持心情舒暢更是重要。
-
2021-09-18 養生.抗老養生
中秋團圓不想成為月半臉 按摩「這幾個穴位」加速體內代謝
中秋時節前後,生活往往離不開柚子、月餅及聚餐烤肉,如何快樂團圓享受佳節氣氛,安然度過一片美食誘惑又不會付出月圓臉更圓的代價,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中興院區中醫科醫師張馨予提出以下應景的飲食活動供大家參考。柚子1日食用量 2個拳頭大小柚子維他命C的含量雖高,但是熱量也不少。如果整日只食用柚子1種水果,約可食用半顆柚子的量(以女性拳頭大小評估,1日可食用量為兩個拳頭大小),熱量攝取可以控制在180大卡。柚子食用過量除了熱量超標以外,還有可能因為攝取較多膳食纖維及過多維他命C,出現腹脹、腹瀉等不適。月餅熱量高 建議多人分食攤熱量月餅是1種高糖的精緻食品,主要成分有油脂、雞蛋、麵粉及糖。雖然現在有一些標榜低糖、健康的月餅可供選擇,但和天然的食物相比,高醣高脂的月餅還是會讓熱量攝取量比較高。在食用時可以考慮減少每次的食用量,像是多人分食,淺嚐輒止,可以吃到不同口味,又不會增加身體太多負擔;或是在食用月餅當天,減少正餐的澱粉攝取量都是不錯的方法。烤肉多選天然食材 避免烤太多熱量超標烤肉時有更多需要注意的部分,首先儘量使用天然的調味料,例如:鹽、胡椒、香草類香料、檸檬等,都可以為烤肉增添風味又不讓身體增加負擔。如果想要先行醃製肉品,可以多利用蔥、薑、蒜、鳳梨、蘋果等天然食材,減少糖、油膏、醬料等材料的使用。再者,燒烤時可以增加海鮮及蔬菜類食物的比例,如魚、蝦、蛤蜊、青椒、菇類、絲瓜、洋蔥等,並減少澱粉類食材及加工食品的比例,如米血、吐司、麻糬、甜不辣、香腸等。更重要的是,吃多少烤多少,避免大量食材一次性烤完,導致進食速度太快容易過飽,為了清盤又繼續強迫進食。最後,在飲料選擇上,避開含糖飲料或酒精性飲料,可以考慮水、氣泡水、檸檬水或無糖茶類等解膩又不增加身體負擔的選項。看BMI和腰圍標準值 小心過胖代謝疾病上身張馨予表示,肥胖和心血管疾病及代謝性疾病有密切關係,體重控制不只限於佳節時分,融入日常生活才能保有最好的效果。常見的體重標準可以用身體質量指數(BMI)來評估,計算方法是體重(公斤)除以身高(公尺)的平方,根據國民健康署,BMI應維持在18.5(kg/m2)到24(kg/m2)之間,若BMI介於24(kg/m2)到27(kg/m2)屬於過重,而BMI超過27(kg/m2)則歸類於肥胖。另外,腹部肥胖的標準是女性腰圍達80公分或男性腰圍達90公分,若合併血壓、空腹血糖、三酸甘油脂過高或高密度膽固醇不足更是落入代謝症候群的範疇。從中醫觀點看肥胖 穴位按摩調理體質代謝張馨予說明,中醫觀點來看,肥胖主要成因可能和飲食不節、脾胃失調、痰溼壅滯、先天體質、生活壓力等因素相關,可以分成胃腸溼熱型、脾腎陽虛型、脾虛溼阻型、肝腎兩虛型、肝鬱氣滯型等類型。最後,張馨予提醒,生活上可以從養成規律作息避免熬夜、建立運動習慣、三餐均衡飲食、避免宵夜或睡前進食並且攝取充足水量。另外透過腹部的穴位按摩,如臍周的水分穴、中脘穴、天樞穴、關元穴等,可以幫助提升體內的代謝。同時透過中藥及針灸調理體質的作用,幫助體質回歸平和,讓體重控制的過程事半功倍。★本文經《NOW健康》授權刊登,原文刊載於此★關心健康生活大小事,點此進入【NOW健康】
-
2021-09-08 該看哪科.傳統醫學
中醫師:能做到這3點,再也不怕中秋團圓後身材變形!
再過一陣子,中秋節就要來了,中秋佳節往往離不開柚子、月餅及聚餐烤肉,如何快樂團圓享受佳節氣氛,安然度過一片美食誘惑又不會付出月圓臉更圓的代價,臺北市立聯合醫院中興院區中醫科醫師張馨予提出以下應景的飲食活動供大家參考。 1.柚子維他命C的含量雖高,但是熱量也不少如果整日只食用柚子一種水果,約可食用半顆柚子的量(以女性拳頭大小評估,一日可食用量為兩個拳頭大小),熱量攝取可以控制在180大卡。柚子食用過量除了熱量超標以外,還有可能因為攝取較多膳食纖維及過多維他命C,出現腹脹、腹瀉等不適。 2.月餅是一種高糖的精緻食品,主要成分有油脂、雞蛋、麵粉及糖雖然現在有一些標榜低糖、健康的月餅可供選擇,但和天然的食物相比,高醣高脂的月餅還是會讓熱量攝取量比較高。在食用時可以考慮減少每次的食用量,像是多人分食,淺嚐輒止,可以吃到不同口味,又不會增加身體太多負擔;或是在食用月餅當天,減少正餐的澱粉攝取量都是不錯的方法。 3.烤肉時有更多需要注意的部分,首先儘量使用天然的調味料,例如:鹽、胡椒、香草類香料、檸檬等,都可以為烤肉增添風味又不讓身體增加負擔如果想要先行醃製肉品,可以多利用蔥、薑、蒜、鳳梨、蘋果等天然食材,減少糖、油膏、醬料等材料的使用。再者,燒烤時可以增加海鮮及蔬菜類食物的比例,如魚、蝦、蛤蜊、青椒、菇類、絲瓜、洋蔥等,並減少澱粉類食材及加工食品的比例,如米血、吐司、麻糬、甜不辣、香腸等。更重要的是,吃多少烤多少,避免大量食材一次性烤完,導致進食速度太快容易過飽,為了清盤又繼續強迫進食。最後,在飲料選擇上,避開含糖飲料或酒精性飲料,可以考慮水、氣泡水、檸檬水或無糖茶類等解膩又不增加身體負擔的選項。 肥胖和心血管疾病及代謝性疾病有密切關係張馨予表示,肥胖和心血管疾病及代謝性疾病有密切關係,體重控制不只限於佳節時分,融入日常生活才能保有最好的效果。常見的體重標準可以用身體質量指數(BMI)來評估,計算方法是體重(公斤)除以身高(公尺)的平方,根據國民健康署,BMI應維持在18.5(kg/m2)到24(kg/m2)之間,若BMI介於24(kg/m2)到27(kg/m2)屬於過重,而BMI超過27(kg/m2)則歸類於肥胖。 另外,腹部肥胖的標準是女性腰圍達80公分或男性腰圍達90公分,若合併血壓、空腹血糖、三酸甘油脂過高或高密度膽固醇不足更是落入代謝症候群的範疇。張馨予說明,中醫觀點來看,肥胖主要成因可能和飲食不節、脾胃失調、痰濕壅滯、先天體質、生活壓力等因素相關,可以分成胃腸濕熱型、脾腎陽虛型、脾虛濕阻型、肝腎兩虛型、肝鬱氣滯型等類型。 腹部的穴位按摩,幫助提升體內的代謝最後,張馨予提醒,生活上可以從養成規律作息避免熬夜、建立運動習慣、三餐均衡飲食、避免宵夜或睡前進食並且攝取充足水量。另外透過腹部的穴位按摩,如臍周的水分穴、中脘穴、天樞穴、關元穴等,可以幫助提升體內的代謝。同時透過中藥及針灸調理體質的作用,幫助體質回歸平和,讓體重控制的過程事半功倍。延伸閱讀: 。烤肉醬刷2下就50大卡! 營養師公開中秋NG食物懶人包 。吃1顆月餅要運動多久才能消耗? 一張圖剖析9款常見月餅需要時間
-
2021-08-26 該看哪科.該看哪科
經痛怎麼辦?它比四物湯更厲害!中醫師推薦這種「當歸」藥膳
根據調查,女性有經痛的機率在50%以上,使「大姨媽」的止痛也不意外的成為女人之間的共鳴,尤其炎熱夏天將至,冰涼的食物或冷飲是許多女孩子無法抗拒的「毒藥」,總想著先吃了再說,等到經痛真正發生時卻後悔莫及。由此不論是網路資訊或口耳相傳,許多女人們的止痛經驗談,從止痛藥、熱敷到吃巧克力等等諸多秘方來緩解疼痛,但巧克力含糖量不少,漂亮的妳要是因此發胖可就麻煩了,不如讓中醫來告訴妳新的替代選擇:婦科聖藥—「當歸」。且慢!看到答案是當歸先別跳出去啊!當歸不僅是出名的可調經止痛的中藥材,而且做成藥膳又美味(例如當歸鴨、當歸麵線、四物湯等等),還可以消除月經的水腫喔!比四物湯調經更周全,還可消除水腫—「當歸芍藥散」當歸是中藥材,但也經常用於美食藥膳中,例如當歸鴨、當歸麵線、當歸羊肉、藥燉排骨、當歸四神湯等等,裡面都離不開當歸的甜味,而當歸本身具調經止痛、活血化瘀及促進血液循環的功效,所以從古代就開始被廣泛應用於女性婦科的調理與治療。除了平時可吃當歸藥膳來補補身子,中醫也有專門配伍的處方來調理經痛、月經不順,例如最著名的四物湯,相信你肯定聽說過「四物湯的補血神效」,但今天我們要為你介紹的是比四物湯更厲害的「當歸芍藥散」。當歸芍藥散是什麼?由當歸、芍藥、川芎、茯苓、澤瀉、白朮組成此處方被譽為「婦科聖藥」,凡是肝鬱血虛、脾虛濕困,以致肝脾不和、氣血失調而發生的腹部疼痛,或是先兆流產、痛經等婦科疾病都可廣泛應用。當歸芍藥散比起知名的四物湯,在調經方面表現更周全,因為四物湯中含有熟地黃,容易對於月經期間易脹氣、腹瀉的女性造成負擔,而當歸芍藥散去除滋膩的熟地黃,換成健脾的茯苓、白朮,更適合腸胃功能不佳、脾胃氣虛的人。此外許多女性月經期間容易水腫,感覺就像變胖了一樣,當歸芍藥散內含茯苓跟澤瀉能調節水分的代謝,因此使用這個處方還能一併消除水腫、減肥。醫師特別囑咐:吃當歸前得留意,這2類人不宜食用由於現代藥理發現當歸成分可能刺激乳腺癌細胞生長,以及抑制血小板聚集,所以以下2類人並不適合使用當歸:1.乳腺癌的患者請避免服用。2.正在使用抗凝血藥物:如阿斯匹靈、可邁丁或肝素等等,若與當歸混用,可能會造成出血。此外當歸雖然屬於性質較溫和的藥材,但若服用後出現皮膚起疹子、發紅、瘙癢,或食慾不振、胃部不適等症狀,可能是藥物副作用,還是要先停止用藥並盡快就醫。除了上述情況,其他女性在月經期間適量攝取當歸藥膳,能夠舒緩經期的不適、補充身體所需元氣,但若想要徹底調理身子,讓你月經變順暢、經痛不再來,建議還是諮詢中醫為你量身訂製治療方案比較好唷!(更多當歸所組成的中藥處方和說明,可參考此篇文章:當歸補血調經功效多,醫生卻爆:2類人吃了會大出血!)
-
2021-04-14 該看哪科.婦科
下腹痛、解尿痛恐泌尿道感染 中醫建議調整7大飲食生活習慣
女性的泌尿道感染常見,一生至少都會遇到一次,因先天尿道較男性短、且距離陰道與肛門口較近的因素,細菌在某些情況下較容易發生伺機性感染,比男性容易產生這類的疾病;該如何預防或者避免再復發?中醫師陳暐棣指出,飲食方面需甘淡平和,調味以鹽為主,減少如辣椒、胡椒、蔥薑蒜等,調味過多過重之食物。烹調食物的方式也需注意,避免燥熱食物,如烤、炸等。女性泌尿道感染5大因素常見泌尿道感染時的症狀有下腹部疼痛、頻尿伴隨色深量少,且解尿酸、澀或痛,甚至血尿的發生,光田綜合醫院中醫部主任陳暐棣從中醫角度,告訴女性朋友們如何預防泌尿道感染,和避免再復發。容易引發泌尿道感染的四大因素,包含攝水量不足,解尿時間間隔太長、水分攝取不夠再加上憋尿習慣,衛生習慣不佳也是主因,例如經期時使用護墊及衛生棉,應頻繁更換棉墊可減少細菌的滋生。而解尿後清潔時,應由前往後的方向擦拭,才能降低泌尿道感染的發生。頻繁的房事運動,容易將男性龜頭與女性外陰部及會陰部分細菌帶到尿道口附近,又因精液本身會影響陰道內的酸鹼值,進而破壞原本有保護力的弱酸性環境,較會導致膀胱炎及尿道炎頻繁發生,她建議性行為前後,都應該要排空膀胱及男女雙方皆須清潔下體,以降低感染發生。陳暐棣表示,從中醫的角度看上述因素,泌尿道感染其致病原因常虛實夾雜,如:1、濕熱蘊結:(1)因多食辛熱肥甘的食物,或飲酒過多,產生濕熱體質,影響膀胱。(2)因會陰部清潔不當,導致病原體侵襲。(3)勞心過度心營暗耗,心火亢盛;2、脾腎虧虛:(1)反覆感染者,逐漸耗傷正氣。(2.)先天稟賦不足,或年邁、久病導致體質虛弱;(3)工作過勞、縱慾過度。3、肝鬱氣滯:情志失和,勞心傷神操煩過多者。預防感染 注意7大飲食生活習慣飲食習慣泌尿道感染該如何預防或者避免再復發?中醫師陳暐棣指出,1.飲食方面需甘淡平和,調味以鹽為主,減少如辣椒、胡椒、蔥薑蒜等,調味過多過重之食物。2.烹調食物的方式也需注意,避免燥熱食物,如烤、炸等。3.坊間販賣的堅果、果乾等這一類的食物,因富含油脂或高糖分,為了食物保存的安全考量,都需要長時間經過乾燥、烘烤,也需歸類在燥熱食物中,這是常被忽略的重點。生活習慣1.養成兩個小時解尿一次的習慣也很重要2.適當攝取水分,使尿液的顏色在每次解尿都能夠呈現淡淡的黃色,而非深黃色的濃尿。3.女性在月經期時,不論經血量多或少,都需要養成2到3小時換一次衛生用品的習慣,因為血液是細菌最好的溫床。4.貼身衣物需確實太陽曝曬乾燥且定期汰換,減少衣物表面病原菌的增生與滯留。
-
2021-03-28 癌症.胃癌
胃癌分期症狀有哪些?專科醫師詳解胃癌治療方式
胃癌患者九成以上都是胃腺癌,因此一般習慣將胃腺癌通稱為胃癌,胃淋巴癌、胃基質瘤等則較少見。遠端胃癌,多與幽門桿菌有關;近端胃癌風險因子不明。以腫瘤位置區分,分為遠端胃癌及近端胃癌,遠端胃癌占比較高,多與幽門螺旋桿菌有關,但近年幽門桿菌防治有成,遠端胃癌人數正在下降。高雄醫學大學附設中和紀念醫院胃腸內科主治醫師吳登強說明,遠端胃癌又稱「腸型胃癌」,病灶常見於胃部與腸部接界;近端胃癌稱「瀰漫型胃癌」,腫瘤位置接近食道,目前學理認為成因與幽門桿菌較無關,危險因子仍不明,體質、飲食、生活習慣都有可能誘發癌細胞產生。胃癌的另一種分類方法是依侵犯深度,可分為早期癌和進行癌。胃部組織由內而外依序是黏膜層、黏膜下層、肌肉外層、漿膜層,早期癌是指腫瘤僅侵犯在黏膜下層以上,又稱為表淺型,至於進行癌已侵犯超越黏膜下層。吳登強提醒,早期胃癌易與一般胃病混淆,如噁心、食欲下降、胃脹氣或消化不良。吳登強說,若能早期發現、早期治療,零至一期胃癌五年存活率逾九成;中晚期胃癌症狀則可能出現血便、吞嚥困難、腹水、體重突然減輕、黃疸,胃癌一旦發展到二至三期,五年存活率僅剩二至三成,四期的五年存活率更低。雖近年健康檢查比例增加,但仍有六成胃癌患者診斷罹癌時已中晚期。依侵犯部位作全胃或次全胃切除,搭配化療。胃癌治療以手術治療為優先,吳登強解釋,若為零至一期早期癌,經評估符合以胃鏡做內視鏡黏膜下切除,即可無創切除腫瘤。腫瘤侵犯到黏膜下層,就須開刀手術切除,腫瘤位置較低者,進行「次全胃切除」,也就是保留一半胃部;若腫瘤位置較高,接近食道,則需進行「全胃切除」。吳登強提及,若為胃癌三至四期患者,癌細胞可能已經轉移至淋巴,即使進行胃切除手術,仍可能有隱藏的病灶未能及時發現,就會有復發和轉移風險,術前術後進行口服藥或靜脈注射的化學治療,可防止癌細胞擴散,降低復發率,以利提高存活率。放射治療僅少數情況使用;適用標靶藥物者不多。胃癌患者放射治療不常見,但當癌細胞侵犯到骨頭、脊椎,或腫瘤範圍太大無法輕易切除,醫師就會評估使用放射治療。據癌症希望基金會《面對胃癌》手冊說明,胃癌放療種類可依治療目的分為:使殘存腫瘤不再轉移的「術後輔助型放療」、使腫瘤縮小以提高切除率的「術前放療」。近年來標靶治療興起,但吳登強指出,胃癌患者適合標靶治療者不多,僅6%至7%患者HER-2/neu陽性,目前健保並不給付胃癌患使用標靶治療藥物。面對天價的療程,若不能高度肯定對標靶治療能有好反應,目前臨床仍不鼓勵胃癌患者對標靶治療抱持太大期盼。輔助治療副作用不適 心理壓力大 中醫有助緩解胃癌以西醫治療為主,但中醫治療仍可幫助胃癌患者減輕各種療法後的不適。北市聯醫中醫部主治醫師吳建東表示,中醫胃癌輔助療法分為三階段,第一階段為患者手術或放化療前,幫助患者調整脾胃、扶正祛邪,如六君子湯、黃耆、菟絲子等,改善胃腸,補氣、增加免疫力。吳建東也說,胃癌患者手術後胃部結構改變,可能出現胃部有傷或發炎導致消化不良、打嗝、疼痛等,中醫藥材也可輔助減緩副作用所帶來的不適感,提升患者生活品質,增加病患接受西醫治療的意願。對於癌症患者而言,「復發」始終是患者最恐懼的事,可能出現焦慮、煩躁、失眠等問題。吳建東強調,癌症患者因心理壓力所造成的肝鬱氣結或心氣虛,中醫也可透過疏肝理氣法,協助紓解情緒。
-
2021-02-14 該看哪科.中醫精髓
長「肝斑」是肝不好嗎?女中醫教你怎麼好好調養
什麼是肝斑?和曬斑不一樣嗎?臉上出現斑點的原因很多,不管是曬出來的、累出來的、肝不好,還是年紀到了,有斑就是有斑,肝斑、曬斑都是斑,男生、女生都不喜歡!臉上有斑,中文有好多稱呼:色斑、曬斑、黑斑、雀斑、瘀斑、肝斑、黃褐斑、色素斑、老年斑⋯⋯,還有還有,懷孕時在臉上會出現的妊娠斑。英文對於臉上有斑的名詞也有好多種:Sun Spot、 Dark Spot、 Freckles、Liver Spot、Melasma、Age Spot......,而這一堆名詞,其實都是指同一件事。我們常聽醫師說「肝斑」,雖然很多人不明白為何臉上的斑和肝有關,想說斑點不就是紫外線曝曬或是內分泌失調所引起的嗎?肝斑這名詞其實源自於中醫對臉上斑點的看法。中年後,容易肝氣鬱結而長斑古中醫稱斑點為「釐黑斑」,是指臉上黃褐色或黑褐色的色素沉澱,這些斑點可大可小,邊界明顯,形狀不規則,摸起來平於皮膚,雖沒有任何病症,但會影響一個人的外觀。年輕的女孩患有釐黑斑的不多,但是中年婦女在兩頰、顴骨處或者鼻子兩旁、口唇四周都常見。古中醫觀察這些容易長斑的婦女,仔細地望聞問切之後,根據臨床大數據得到一個結論,就是中年「肝氣鬱結」的人,比較容易臉上長斑!很多患者一看到斑就說是曬斑,其實把所有的問題都歸咎於太陽並不公平喔,一個人的體質與皮膚新陳代謝的快慢,這才是長斑與否的關鍵。的確,太陽曬多了,黑色素容易沉澱在皮膚上成為曬斑,這是絕對的真理,但是這無法解釋,為什麼年輕人無論再怎麼曬,卻也不會長斑呢?然而年過30 以後,尤其進入40 歲,就算是妳足不出戶,每天只照日光燈,卻也會開始出現斑點了。我們不得不承認,女人到了一個年紀,尤其是有肝氣鬱結症狀的人,身體的氣血循環不僅會變差,臉上也會開始長出黃褐斑!皮膚的黑色素沉澱不易消失,顯示著你的肝臟的狀態為「過度操勞」。以下這些因素,可能養成斑點 Check□ 雌激素過高、黃體酮分泌,例如懷孕□ 曝曬過多的紫外線□ 患有婦科病□ 患有肝病□ 睡眠不良□ 精神緊張女人天生比男人容易長斑臉上有斑的人看起來比較累、操勞、蒼老。但有人可能會舉手發問,或是認為這根本就不公平:「醫生,為什麼女人好像比較容易長斑?男人不是也會肝氣鬱結嗎?」不要說中年婦女了,很多懷孕的年輕女生,也是一天到晚跟醫女抱怨斑點變多,無論是年紀、還是懷孕,女人的內分泌只要一改變,像是雌激素過高、或是黃體酮分泌,都會影響皮膚,造成色素沉澱。所以懷孕的女人不僅肚皮上有黑黑的妊娠紋,臉上也容易有黃黃的妊娠斑。內分泌失調就像內憂,陽光就像外患,所以臉上有斑的人都要特別注意了。另外,如果患有某些特殊疾病,像是婦科病、肝病等等,也會讓妳容易長斑,如果觀察到自己臉上的斑變多了,身體又有其他症狀的話,請記得一定要去看醫生。另外,像是睡眠不良、精神緊張,也會影響你的內分泌混亂,導致斑點增加,這些都是屬於中醫裡所說的「肝氣鬱結」的症狀,一定要注意改善喔!調養祕訣1:好好調肝+脾腎黃帝內經說到:「肝喜舒暢條達」,所以重視睡眠、規律運動、放鬆心情、生活減壓,簡而言之,要調養肝臟,良好的生活習慣絕對是預防臉上長斑的加分項。進一步了解,若色斑暗黑,表示體內腎水不足;若色斑黃褐連成片,表示脾虛,也要一併調理腎或脾。尤其是對懷孕、接近更年期的女人來說,好好調理肝腎脾三臟絕不可少。中醫有一藥方叫做「逍遙散」,顧名思義,是專門給肝逍遙的,肝逍遙了就不會肝鬱,於是婦女的斑就會散去。也可以試試看醫女下面給的消遙茶,比吃藥更可口,也是補肝好物。色斑暗黑▼表示體內肝鬱+腎氣不足色斑黃褐連成片▼表示體內肝鬱+脾虛不足調養祕訣2:多重視防曬和補水雖然醫女提倡多運動和走向大自然,去戶外活動曬太陽是好事,但是記得外出之前要擦防曬乳,並且曬後要立即洗臉和補充水分,包括多喝水和塗抹保養品保濕。我推薦最佳曬後保濕品為天然『蘆薈膠』,不僅可鎮定燒燙的肌膚,還可迅速給肌膚補水,有水份的肌膚就會有活力,才能預防黑色素沉澱。就算是在室內日光燈下工作的朋友們,也要記得塗防曬和補水,皮膚才會健康不長斑喔。調養祕訣3:滋潤保濕加按摩如果想要淡化既有的黑斑,就要加強促進皮膚代謝。皮膚每28 ∼ 45天會更新一次,基本的皮膚保濕要做好,再加上勤於按摩和敷臉,皮膚新陳代謝就會好,原有的斑點就比較容易代謝消失。醫女的食療藥膳逍遙茶材料:菊花3g,薄荷3g,紫蘇3g,川芎3g,玫瑰3g,紅棗3 枚,500c.c. 熱水作法:1. 以上藥材稍微沖洗,用茶濾袋包好。2. 用500c.c. 熱水沖泡約10 分鐘即可享用。醫女的保健穴位斑點多半長在面頰、鼻子兩旁和口唇處,可使用蘆薈浸漬油搭配穴位按摩,清爽又修復。以食指或中指指腹輕柔按摩臉部,以下穴位各點穴一分鐘,直至皮膚產生輕微的溫熱感。承泣穴【取穴】瞳孔直下,當眼球與眼眶下緣間。【點按】食指深按於眼眶骨頭上。四白穴【取穴】瞳孔直下顴骨凹陷處,眼眶下緣一橫指。【點按】手指垂直皮膚按壓。顴髎穴【取穴】外眼角直下,顴骨下緣凹陷處。【點按】以食指深按於骨頭上。地倉穴【取穴】瞳孔直下,與口角外側交接處。【點按】食指深按於牙齦上。※ 本文摘自《逆齡食養》。《逆齡食養》作者:杜丞蕓出版社:幸福文化出版日期:2020/11/11《逆齡食養》書封。圖/幸福文化提供
-
2021-01-08 科別.皮膚
冬季皮膚乾癢抓到破皮流血! 常做「4行為」小心癢爆...你中了嗎?
一到冬天,你也全身上下抓不停嗎?當氣溫低、天氣乾冷,皮膚出汗、出油的機會降低,皮脂腺無法適時分泌油脂,而乾冷及冷風又會帶走皮膚的水分,讓皮膚變得更加乾燥;加上天氣冷,大家洗澡的水溫愈加愈燙,熱水沖洗過皮膚後,又再把皮膚上少之又少的油脂沖掉,皮膚就會顯得更乾燥,進而造成「冬季濕疹」,也就是常聽到的「冬季癢」。 美食、憂鬱和壓力 加重冬季癢症狀每年秋冬季也是憂鬱症的好發季節,中醫師黃千甄表示,很多人可能沒想到,精神壓力大也是誘發冬季癢發作的原因,就中醫而言,壓力大容易影響肝氣,如果加上肝血不足,容易形成肝鬱化熱的狀態,皮膚循環不良,代表皮膚呈現血虛或血瘀的狀態,一旦壓力過大,體內熱象蘊積,更容易加重或誘發皮膚表面乾燥癢熱的症狀。此外,秋季起就是國人嗜吃蝦蟹的季節,蝦、蟹本身就是很多人的過敏原,吃太多容易造成體內過寒,會使得症狀加重,即使已經停止吃了,還是會留下後續的效應。此外,為了保暖,秋冬季有很多羊毛等皮毛類的衣服,或是羊毛脂的保養油、保養乳液等,這些也是許多有過敏體質者誘發過敏產生的因素。 冬季癢好發族群 5種人要特別留意黃千甄指出,容易發生冬季癢的族群,包括年長者或是過敏體質的人,此外,糖尿病患以及肝腎功能不佳的患者,也較容易發生冬季癢:◎年長者:年長者的皮膚油脂分泌變少,因此,在冷空氣下本來就不易促使皮膚分泌皮脂的冬天,皮脂分泌量變得更少,皮膚就更容易乾燥。◎過敏體質者:因為敏感性肌膚的皮膚抵抗力比較差,角質層不易修復,皮膚就會顯得乾燥。◎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不佳者的皮膚容易乾躁及搔癢,而糖尿病易造成週邊 血管阻塞及循環不良,因此,週邊的皮脂分泌也不佳,甚至有將近1%的患者可 能有脂質壞死的狀況,尤其是小腿前側部位,必須特別注意。◎肝腎功能異常者:慢性腎衰竭的患者,容易有汗腺及皮脂腺萎縮的狀況;尿毒症患者的血磷濃度增加,也會引起皮膚搔癢;而肝功能有問題、發生黃疸的患者,也會出現皮膚搔癢症。 洗澡別洗太勤 沐浴用品以清潔性低、高滋潤為主預防冬季癢,黃千甄建議,洗澡別洗太勤,因患者本身就是因為皮膚油脂的分泌不足,洗澡洗太勤會讓皮膚表皮的油脂被洗掉太多,尤其天氣冷的時候,洗澡水 會越用越熱,會帶走更多的皮脂。而表皮的油脂被帶走,從外面補充再多的油都很難完全取代,因此,建議曾經有冬季癢者,洗澡的水溫建議在40℃以下比較好,每次洗澡最好在半小時內洗完,不要用太多熱水沖洗或泡澡。而在使用沐浴使用的清潔用品,盡量以清潔性低、滋潤度高的產品為主,像現在市面上有些強調以較不具敏感性的含燕麥等保水及保油性高的清潔用品,不易帶走太多皮脂,又能提供皮膚滋潤;另外,也可以在洗澡水中加入一些澱粉,較不會讓皮膚乾澀,洗完一定要擦含油性高的乳液,一方面補充皮膚的水分和油脂,又能預防水分被風乾。 洗完澡使用植物性乳液 動物性恐致症狀加劇很多人喜歡用綿羊油,甚至還有人從日本帶回來馬油等潤膚產品,不過,黃千甄提醒,冬秋濕疹患者最好使用植物性的乳液,因為動物性的乳液可能反而是某些有過敏體質者的過敏原,擦了反而讓搔癢更嚴重。許多冬季癢患者的特點就是小腿的前脛特別乾燥,有些人甚至會像乾枯稻田般龜裂的痕跡,黃千甄分享,這類型的患者清潔皮膚時,甚至可以使用乳液來清潔,第一次擦的時候,可使用多一點乳液,之後用紙巾擦掉第一層,第一層可以把皮膚表層沾上的髒污去除,確定髒污都除去了之後,再擦上第二層滋潤皮膚,減少使用清潔劑的次數,可以減緩皮膚乾裂搔癢的不適。 預防冬季癢復發 避開過敏原、保持正常生活作息最重要的是,冬季癢的患者最好保持正常的生活作息,並且要避開過敏原,如果房子正在裝修、味道比較重,要小心可能含有易使人過敏的甲醛等刺激性的揮發性化學物質,最好能夠避開,先等房子通風, 氣味散去之後再入住會比較好;蝦蟹類食物是常見的過敏原,有冬季癢體質者要忌口,蝦蟹等寒性食物盡量少吃。 延伸閱讀: 異位性皮膚如何泡澡? 醫公開洗澡時「防癢SOP」及乳液選擇 異位性皮膚炎是被你吃出來的! 常吃這些食物小心會更癢...肉、香蕉都上榜 
-
2020-12-25 新聞.健康知識+
冬天也會火氣大? 常吃薑母鴨、羊肉爐小心補過頭!醫警告「5種人」要忌口
立冬過了,天氣變冷,不少人早出晚歸,進而在寒冷的來碗薑母鴨或是羊肉爐,補補身子,不過怎麼一覺醒來,嘴巴裡破了好幾個洞,有時還有口腔異味,是火氣大嗎?但是天氣這麼冷,怎麼會 火氣大呢? 冬天也會火氣大 未適當調理反傷陰、傷氣 中醫科醫師黃中瑀指出,夏天是很容易火氣大的季節,但是冬天同樣也會有火氣大的現象。因為天氣冷、環境乾燥,乾冷時人體更需要大量水分、陰液的補充,此時若未能做適當的調理,反而容易有些傷陰、傷氣的現象,例如過度的補陽,就是其中之一。尤其現代人過度的夜生活,很容易耗傷陰氣,導致 陰氣、陰液虛損虧解,最常見的現象就是口乾、嘴破、排便不順等,即是一般人常見、常說的「火氣大」現象;若又加上大量不適當的進補,補藥過度蘊助陽氣,就會使陰氣更為虛損、更容易虧解,身體更加不舒服。 冬天火氣大分3種型態 治療因症不同從中醫的角度來看,冬天火氣大,可分成三種 形態:●第1型:胃火痰熱有些人覺得冬天要進補,但進補的補品大多是高熱量、燥熱的食材,過度進補的話,許多燥熱的食物囤積在腸胃裡,現代人忙碌的生活中,又常在夜間進補,使食物積滯不消。久積不消的結果,便出現化燥化熱現象,進而出現口臭、口氣重、口 乾、嘴破、便祕等症狀,也很容易長出膿皰型的痘痘;這類患者會一直想喝水,但一直無法解渴。●第2型:肝鬱化火現代人工作忙碌、壓力大,常情緒緊張、又常熬夜,造成肝鬱化火現象,容易口乾舌燥、口氣重,但卻不會想要喝水,很容易出現焦慮煩躁、失眠、多夢、輕微耳鳴、頭暈、頭痛,容易 長粉刺、青春痘;女性則容易月經不調、經期紊亂。 ●第3型:氣血不足冬天是養腎補腎的時節,有些人先天體質比較弱,因為冬天的契機循環原本就比較衰弱,氣血虛弱的結果,在陰陽相生的觀念上,陰液推動及陽氣溫煦現象會受影響,造成陽不生陰的現象,容易導致陰液無法在體內充分運輸。所以容易口乾舌燥、皮膚乾癢、臉色白、嘴唇乾,容易失眠、多夢、頭暈,有時自己覺得身體燥熱、卻手腳四肢冰冷;女性同樣容易月經週期不調,經血變得暗沈且量少。黃中瑀表示,冬天一樣會火氣大,在治療改善上,依火氣大的形態不同,會有不同的改善藥方。黃中瑀分享,例如胃火痰熱者,可用黃連解毒湯或溫膽湯加減,來進行調理;肝鬱化火者,要疏肝、瀉火,最簡單的藥方是加味逍遙散、龍膽瀉肝湯等;氣血不足的人,則要氣血涼補,可用八珍湯、歸脾湯加減等來調理。 愈補火氣愈大 進補前先確認體質 國人一直有補冬的觀念,尤其是生活忙碌壓力大、身體比較虛弱,或常感冒、身體不舒服者,愈喜歡進補。但黃中瑀強調,不論是藥燉排骨、薑母鴨、羊肉爐等,或是其他補品,用的幾乎都是燥熱食材,尤其薑屬於熱性食材,雖然能夠使身體溫暖,卻也容易使人虛火上升,導致更加容易出現口乾舌燥等症狀,這種補過頭的現象,反而容易使人體氣滯氣壅,甚至引起頭痛頭暈等。所以,補冬要適合每個人的體質,並不是每個人都適合,小心愈補火氣愈大;最好先排除胃火痰熱、肝鬱化火、氣血不足等三種火氣大的形態之後,再考慮要不要進補,通常這三類火氣大者,進補是要另外設計的。 腸胃弱、外感的人 不適合進補有些人在吃完補品後不久,就開始覺得頭痛、頭暈,這時老一輩的人常會說是「補得太熱 了」,雖然過幾天就會好的多,但還是不舒服了 好幾天,尤其是有輕微感冒的人,這就是氣血壅滯的結果。通常愈是虛弱的人,愈覺得自己應該補一補,冬天氣溫下降,很容易有外感,有時輕微外感而不自知,只覺得冷、虛弱等,此時若再吃薑母鴨等補品,很容易引起氣血壅滯、火氣大等,不但使感冒變得更嚴重,還加上頭痛等各種不適症狀,讓人更不舒服。此外,也有不少吃補吃到拉肚子的人,因補品大多是高熱量的食材,所以很多人並不適合,常吃完後身體的火氣更大,黃中瑀提及,對於腸胃較弱的人來說,吃太多不容易消化,很容易腹脹或拉肚子,甚至還有人吃完補品隔天就發燒,這都是因為火氣太大的關係。延伸閱讀: 吃火鍋配酒竟致眼中風! 家醫科醫師曝「冷熱飲交叉飲用」下場 老是嘴破,小心是免疫力出問題! 避免口腔潰瘍變成癌,2週內未見好轉快就醫
-
2020-10-25 科別.精神.身心
西醫轉中醫治療失眠問題 安眠藥不能立刻戒斷
出現睡眠困擾,除了找西醫外,其實許多人會尋求中醫的協助。以108年首次診斷失眠者為例,約有24萬3775人前五年曾至中醫科看診,為所有科別的第一名。氣血、經絡不順,睡得淺、醒來沒精神。台北市中醫公會理事長黃建榮表示,中醫治療失眠和西醫最大不同在於,中醫採自然平衡原則,以整體為觀念,「補其不足,瀉其有餘,調其虛實」,讓陰陽臟腑氣血平衡,來達到安神入寐的目的。馬偕醫院中醫師瞿瑞瑩說,從中醫的觀點來看,「陽入於陰則寐,陽出於陰則寤」,因此當人要入睡時,陽氣收回體內、氣血穩定,就會容易睡得著;相對的,陽氣順利出於體外,醒來就會有精神。然而當一個人氣血、經絡不順時,就會「入不穩」,導致睡得淺、醒來也沒有精神。一般成年人的睡眠時間是七到八小時,但有些人會覺得短於這個時間就是失眠,實則不然,有些人就算睡不到八小時,但睡眠品質好,醒來仍很有精神,這也不算失眠。因此,當病患因為失眠前來求診時,醫師會先詢問以往的睡眠習慣和現在有何不同,確認失眠的原因。不寐分虛實,壓力煩心或過勞耗損。瞿瑞瑩說,失眠在中醫裡稱作「不寐」,且分虛實。實證常表現出不容易入睡或是躁動、多夢,多是因為一時間外界有煩心的事導致。若病患主訴「這兩三天」都沒睡好,通常屬於此類型,只要移除壓力來源,開些放鬆的藥物即可。若為虛症,則可能是因長期過勞耗損,導致氣血不穩,或是沒有運動、生病導致氣血淤阻,這時就必須花比較長時間調養、補虛,待氣血經絡順暢後,才會睡比較好。中醫治療首推藥物,配合針灸、經絡按摩。黃建榮則表示,中醫對於失眠的治療首推藥物,其次像針灸、經絡按摩都能取得很好的療效,但仍需先辨別失眠的類型才能對症下藥。通常失眠可分為四個類型:1.心腎不交型心煩火氣大、心悸健忘、頭暈耳鳴、口乾咽燥、腰膝酸軟,男子可見遺精陽萎,女子可見月經不調,久病體虛或性生活過度而致,中藥可用補腎方加減。2.心脾兩虛型多見於女性,不易入睡或睡中多夢易醒、醒後難以入睡,面色萎黃,常用氣血雙補方加減。3.虛膽心怯型平日神經質性格,多夢容易於驚醒、害怕多慮、心悸不安、稍微運動就容易倦怠流汗,可用溫膽凝神方加減。4.肝鬱血虛型緊張壓力大的上班族,煩躁易怒、情緒暴躁、夜間難以入寐,入寐後多夢易驚,或胸脅脹滿、善嘆息,情志鬱悶,可用加疏肝解鬱方加減。複方加入單味藥,因應不同失眠類型。除此之外,女性貧血、月經不順或是考生壓力過大都可能造成失眠,甚至有些人腸胃不好,腸胃容易脹滿,也容易翻來覆去睡不著,這些都需要對症下藥,才能解決失眠問題。瞿瑞瑩說,這些病症往往也會合併出現,因此中醫用藥除了複方也會使用單味藥加以變化,因此許多民眾看似拿到的藥方差不多,但加了單味藥就會有不同的效果。常見的單味藥有用於失眠程度較輕的補心安神藥,如:茯苓、茯神、酸棗仁和五味子;程度稍重一些,則會用到清心安神的半夏、夏枯草、黃連等。失眠程度最嚴重者則會用到重鎮安神藥,被列為禁藥的硃砂在古書上便是其中一種,現今則常用龍骨牡蠣,強力將症狀壓下。對於許多先看西醫,擔心安眠藥吃久了容易有記憶力障礙、精神恍惚等副作用而想轉中醫的民眾,瞿瑞瑩則建議,中藥進去後,西藥再逐步退,避免斷然停止西藥,出現失眠復發的程度比治療前更嚴重的「反彈性失眠」,更難入睡。
-
2020-07-23 癌症.血癌
醫病天地/中醫調理體質 42歲懷第2胎
現代人結婚年齡越來越高,受孕率相對降低,尤其女性壓力大,導致情緒、體質都受影響,衛福部豐原醫院中醫師說,近來中醫針灸醫學實證受孕成功的案例越來越多,主要是體質調理好,不論是自然受孕或是做試管嬰兒,40多歲女性,也有機會懷孕成功。豐原醫院中醫師鄭名惠表示,前年一名42歲媽媽,第一個小孩已經國小六年級,她身形瘦弱且有掉髮情況,沒想到經過中藥調理,體質及掉髮情形改善,還意外再懷上第二胎。很多女性的情緒比較容易緊繃、且花在照顧自己的時間上少,容易產生比較虛體質,不容易受孕,主要是女性在中醫肝鬱,也就是情緒部分、做一些氣血調理,對女性的身體或生孕率上有一大幫助。鄭名惠說,一般內科調理大約一至兩個月左右,因為女性有輸卵管、排卵及子宮等問題,針灸部分則會著重於氣海關元、大赫、以及背後八髎穴等位置,改善脊椎神經八部最主要源頭,以針灸或溫灸治療,並在三陰交、太衝穴等位置加強。情緒、體質改善,受孕率自然提高,鄭名惠說,她曾在南部服務,成功讓幾位比較不容易受孕、或想做試管嬰兒的女性成功懷孕,目前回到中部服務,也希望讓在地想懷孕的女性受孕成功。
-
2020-07-21 該看哪科.婦產科
影/情緒體質調理好 40歲熟女也能再孕
現代人結婚的年齡越來越高,受孕率也相對降低,尤其八、九成的女性壓力大,導致情緒、體質都受影響,衛福部豐原醫院中醫師說,近來中醫針灸醫學實證受孕成功的案例越來越多,主要是體質調理好,不論是自然受孕或是做試管嬰兒,40多多歲的女性,也有機會懷孕成功。豐原醫院中醫師鄭名惠表示,前年一位42歲媽媽,第一個小孩已經國小六年級,當時不是特別治療她不孕問題,而是為了改善她掉髮的情況,身形瘦弱的她,沒想到經過中藥調理,體質、及掉髮情形改善,還意外再懷上第二胎。很多女性的情緒比較容易緊繃、且花在照顧自己的時間上少,容易產生比較虛的體質,不容易受孕,主要是女性在中醫的肝鬱,也就是情緒部分、做一些氣血調理,對女性的身體、或生孕率上有一大幫助。中醫師鄭名惠表示,一般內科調理大約一至兩個月左右,因為女性有輸卵管、排卵、及子宮等問題,針灸部分則會著重於氣海關元、大赫、以及背後八髎穴等位置,改善脊椎神經八部最主要源頭,以針灸或溫灸治療,並在三陰交、太衝穴等位置加強。情緒、體質改善,受孕率自然提高,鄭名惠說,她曾在南部服務,成功讓幾位比較不容易受孕、或想做試管嬰兒的女性成功懷孕,目前回到中部家鄉服務,也希望讓在地想懷孕的女性受孕成功。
-
2020-05-15 橘世代.愛吃橘
換季最容易感冒!中醫:跟著節氣吃對食物提升免疫力
換季最容易生病!免疫力稍差的人更是呼吸道感染的高危險群。受到新型冠狀病毒肺炎(COVID-19)影響,除了勤洗手之外,透過日常飲食加強自身免疫力才是對抗病毒的王道。春夏交際,該如何養生呢?《黃帝內經》提到「春天養生,夏天養長,秋天養收,冬天養藏」,出身自醫生世家的彭溫雅中醫師,要教大家透過簡單的食療,增強人體免疫力。吃對料理,免疫提升中醫師彭溫雅開門見山地表示:「免疫力在中醫的說法其實就是所謂的『正氣』。」現存最早的傳統中華醫學著作《黃帝內經》談到養生法則:「正氣存內,邪不可干。邪之所湊,其氣必虛。」指出當人體的正氣足夠時,病毒、細菌等外在的邪氣就不會侵犯,也不容易生病、感冒;若體內正氣不足,邪氣便可能乘虛而入。她接著說,正氣的這個「氣」,是由气字部首加上一個「米」字,即是指米飯、五穀雜糧,中醫講求透過脾胃的調養來改善身體、補足正氣。以現代醫學的理解來看,免疫力過強或過弱都會生病,因此,如何讓免疫力處於平衡的狀態以維持健康,就是面對這波疫情的重點所在。中醫著重透過食療、食補來增加身體的養分與正氣,以提升整體免疫力,彭溫雅建議可以挑選某些有特定功效的食材,例如蔥、薑、蒜等辛香料,不僅可以增添食物風味、促進食慾,還能消炎、殺菌,對健康有益。最近熱烈討論的印度料理,常見以咖哩入菜,而咖哩中的薑黃有抗發炎、抗氧化的功效,裡面還有肉桂、小茴香、荳蔻、辣椒等辛香料,可以視自己的身體狀況斟酌使用,如果常感冒、腸胃功能不佳,可以茴香搭配烤羊肉;如果是氣虛的體質,容易感到疲勞、腰痠背痛,可以多吃肉桂,有溫宮暖胃及補腎之效。春夏之交,食綠紅蔬菜在中醫理論上,春夏養陽,秋冬養陰,講求陰陽的平衡。著有多本節氣養生書的彭溫雅提到,春天恰好是陰陽轉換的季節,會有「春睏」情況產生,容易感到疲倦、昏昏欲睡,這是人體在適應季節的變化,此時較適合從事和緩的活動。《黃帝內經》有一段關於春季養生的話:「春三月,此謂發陳,天地俱生,萬物以榮,夜臥早起,廣步於庭,被髮緩形,以使志生,生而勿殺,予而勿奪,賞而勿罰,此春氣之應養生之道也。逆之則傷肝,夏為寒變,奉長者少。」彭溫雅建議,每天睡醒伸個懶腰之後,可以雙手虎口對虎口互敲三分鐘,刺激合谷穴(在第一、第二掌骨之間)這是大腸經交會的穴位,可幫助身體排毒,因為毒素若未排出身體,降低了免疫力,便會導致生病。此外,春季是一年之始,萬事從頭開始,她也建議可以握拳敲擊百會穴(由雙耳往上延伸至頭頂中央)三分鐘,能有效提神醒腦。春天是萬物生發的時節,《黃帝內經》提到養生的重點為「慎酸增甘」,因為酸味食物會讓肌肉收緊,少食為妙,應該吃一些甘甜的食物,像是栗子、山藥、馬鈴薯等來養肝。對應中醫的五行養生理論,春天走肝經,五行屬木,食療重點是疏肝理氣、避免肝鬱,要多休息,莫因過勞而爆肝,且適合多吃綠色的食物,如花椰菜、高麗菜、毛豆、芭樂等,都是幫助養肝的好選擇。在春、夏之交,則是可以多吃點綠色、紅色的食物,例如包含彩椒的生菜沙拉當早餐就很合適。時序進入立夏之後,夏天走的是心經,五行屬火,應該多吃紅色的食物,如番茄、紅棗、辣椒等,以收養心、補心之效。另外,可以做些較激烈的運動,增加心肺活力的同時,也能磨鍊心志。何首烏山藥雞湯烏骨雞富含蛋白質,山藥提供優質澱粉來源,不必擔心發胖又有飽足感,特別適合年紀較大、欲提升免疫力的族群。這道料理很適合當晚餐食用,也可另加一些蔬菜烹煮。補氣免疫魚湯鱸魚肉質白嫩細緻,味道鮮美無腥味,且含有大量的蛋白質與胺基酸等元素,能夠促進營養的吸收,並增強體質。這一帖是針對一般體質補氣、提升免疫力而設計。防疫茶這帖防疫茶所採用的數款中藥材,皆為走「上行」作用的藥材,主要針對頭部、上呼吸道來作調理。建議一週喝一至兩次,可以提升自體免疫力、預防流行性感冒。※本文摘自《安可人生》官方網站【精選愛吃延伸閱讀↘↘↘】。在家吃飯/「燉補」好簡單!3道素燉補電鍋一指完成。看牙齦知健康?! 「骨頭湯食譜」為營養打基礎 立即加入粉絲專頁! 用橘世代的熱情彼此鼓勵打氣,展開「健康橘、好野橘、愛玩橘、好學橘」等主題,為第二人生做足功課,活出精彩亮麗!>>現在立即加入
-
2020-04-20 科別.婦科
「好朋友」一來頭就痛 中醫師:別忽略、可緩解
不少女性深知生理期經痛之苦,卻不知道經期將至時的頭痛是「另類經痛」,而這類型偏頭痛,輕者太陽穴隱隱作痛,重則頭昏腦脹、噁心想吐,月經來潮後緩解,但下次經前又復發,南投醫院中醫師建議,可透過治療及按摩減緩經前症候群。衛福部南投醫院指出,經前頭痛與乳房脹痛、肌肉關節痠痛、青春痘、情緒焦躁緊張等都是經前症候群常見症狀,多發生在月經週期的黃體期,即月經來潮前的2周內,通常月經來潮後獲得緩解,但下次「好朋友」一來就又痛的周期性症狀。而多數西醫認為,經前症候群與女性體內荷爾蒙變化有關,中醫則認為「肝鬱」的表現;南投醫院中醫科醫師賴卉蓮表示,肝在中醫理論裡主要的功能是「調節身體氣機」,就是調整體內能量的運行,讓身體維持在平衡的狀態。但女性因有生理期、懷孕、哺乳等生理狀態,較男性易出現「陰虛」體質,又碰上熬夜等後天失調行為,更會耗傷陰血;而當陰血虛時,身體能量不足,肝調節氣機無法順利進行就易出現氣滯,甚至血瘀狀態,產生頭痛、冒痘等經前症狀。若經期前周期性症狀明顯,且影響情緒或生活,賴表示,別忽略相關症狀,且可尋求中醫科依症狀藥物治療,並透過按摩四關穴、合谷穴、太衝穴及三陰交穴等減緩經期前不適,或按風池穴、太陽穴、印堂穴、率谷穴等緩解頭痛症狀。南投醫院也提醒女性朋友,日常飲食應維持正常飲食習慣,避免攝取過多鹽分,減少咖啡、辛辣食物及酒的攝取,可適度補充維生素B及鈣片,保持充足睡眠及維持運動習慣,都有助於減緩經前症候群。
-
2020-02-24 科別.婦科
生理期好幾個月才來一次? 3種體質經期最容易亂糟糟
經期不順是許多女性常見的生理問題,現代人由於飲食、生活習慣的改變,導致生理期混亂的情況越來越多。常見女性跟閨中密友閒談開玩笑說:「我的月經大概2個月來一次,衛生棉的錢省下了不少!」當下不以為意,大家嘻嘻哈哈帶過。長時間月經週期混亂,短時間內看似問題不大,但長期的影響層面,將擴及身心部分。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傳統醫學科婦科主任陳玉娟表示,呈現在外在的狀況包括皮膚乾燥、較容易生成皺紋、膚色暗沉、頭髮乾粗、掉髮、髮量稀疏、骨質疏鬆、心血管疾病、內分泌疾病、蕁麻疹、紅斑性狼瘡等、甚至不孕等;而精神方面則包括失眠、易怒、情緒不穩等狀況,就像俗話說的那樣:「翻臉比翻書還快!」一般正常的月經週期約28±7天,平均4週一個循環,每次經期約5~7天。而所謂的月經週期混亂,最常見以下幾種狀況,可以檢視自己是否屬於其中一種:◆週期少於20天(3週以下),可能一個月出現2次月經。◆超過40天(6週以上),可能2個月才來1次月經。◆月經量太少,不足5天,短短2~3天就結束。◆月經量太多,可能長達1~2週。◆月經來潮滴滴答答,甚至整個月不停。就中醫觀點而言,有幾種體質容易造成生理期混亂,包括「脾腎陽虛」、「肝鬱氣滯」以及「血瘀體質」這3類體質的人:1. 脾腎陽虛:脾腎陽氣不足,而腎主生殖內分泌功能,脾主統血,因此會影響到女性月經規律性及經血量,典型症狀包括怕冷、水腫、臉色蒼白、容易落髮、頭暈、類似貧血的感覺、經期有時候長有時候短、經量有的人很大、有的人很少、月經結束後會腹悶痛、肚子有下墜感或覺得月經來時子宮附近摸起來冷冷的。2. 肝鬱氣滯:肝火旺盛、心情抑鬱,容易有經前症候群,可能出現胸部脹痛、下腹悶痛、情緒暴躁、嘴破、經期不調、常有月經要來不來的感覺等症狀。3. 血瘀:氣血循環障礙,例如子宮內膜剝落未盡,血液瘀積於體內或逆流,包括子宮肌瘤、巧克力囊腫等都是血瘀的表現症狀,這樣的人月經來前經常腹痛,且經血夾血塊。除了體質之外,臨床觀察證實肥胖、過瘦、情緒、飲食、生活習慣、內分泌疾病等,也都是影響月經週期規律性的主要原因此外,臨床上還有一種看似正常的「無排卵性月經」。典型狀況是生理期規律,但血量只有一點點,經常不足5天就結束了,臉上也容易出現青春痘。陳玉娟解釋,這是由於體內雌激素分泌不足所致,造成子宮內膜剝落不完全,嚴重者將導致不孕的後遺症。而月經異常不只跟子宮或卵巢有關,還可能與腦部有關係。當出現月經血量過多、不足或經期不規則,到婦產科檢查,卻都沒有發現婦科相關問題,這時候,必須意識到或許是腦下垂體所引起的病症,必要時需安排腦科檢查。建議只要月經週期出現不規律的情形,不論是經期太長、太短,或月經量不足及過多,都可能表示卵巢或子宮出現異狀,一定要盡快治療,千萬不要抱著僥倖心態,而錯過治療的黃金時期。延伸閱讀: 月經來前總是腫一圈? 原因出在這2地方 吃巧克力止經痛? 假的!你只是情緒被舒緩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