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2-26 癌症.飲食與癌症
搜尋
肝癌
共找到
941
筆 文章
-
-
2024-02-24 名人.許金川
許金川/女:我不喜歡小孩子。男:我會注意的!到底怎麼回事?
小鮮肉想追熟女。女:「我不喜歡小孩子!」男:「我會注意的!」像這種,女的也許不是故意表錯情,男的也不是會錯意,說不定只是用幽默的話解除尷尬。這種會錯意的狀況,在人體上也有類似情形。醫學上,有一種疾病就是人體的免疫細胞把自己的器官或組織,誤以為是外來者、入侵者,而加以攻擊破壞,醫學上稱為自體免疫疾病,也就是電信單位宣傳的網內互打。這種網內互打疾病可輕可重,輕者可能早上起來手指僵硬,醫學上稱為類風濕性關節炎,也有人眼乾、口乾、舌燥,也有人引起虹膜炎,影響視力;也有人引起肝細胞發炎或膽道發炎,嚴重引起肝硬化,甚至肝衰竭;也有人引起腎臟、胰臟發炎或肺或心發炎,最嚴重的疾病稱為紅斑性狼瘡。對付這些誤把自己器官當成敵人而鳴鼓擊之者,治療上以前只有類固醇,因此不少患者吃類固醇吃到變成月亮臉,身體脂肪堆積甚至引起糖尿病或骨質疏鬆或敗血症,不一而足,很是辛苦。近年免疫藥物治療大為進步,許多患者得以減少這種疾病的威脅,只是無法根本治療。要檢查自己是否得了這些網內互打的疾病,可靠的方法就是驗血中的自體免疫抗體,但這些項目林林總總加起來近百種,通常醫師會從最常見的項目先開始,必要時再加驗其他項目。總而言之,表錯情或是會錯意,生活中一定會碰到,而人體也會碰到,前者只能靠自己的智慧,後者就要求醫診治了。●肝病防治學術基金會定期出版好心肝會刊、並發行B型C型肝炎暨肝癌治療小手冊,最新的好心肝會刊已出版,歡迎來電索閱。若您有肝病醫療問題請洽本會免費肝病諮詢專線0800-000-583或上網:www.liver.org.tw查詢肝病相關資訊。
-
2024-02-23 焦點.元氣新聞
沒B、C肝也從不喝酒 她因過胖不減重竟罹肝癌
施打B肝疫苗、積極投以C肝新藥,國內病毒性肝癌的患者,逐漸減少,酒精性肝癌的患者也因投注大量經費宣導,控制患者人數,不再快速上升。但醫界近期發現「脂肪肝」引起的非病毒性肝癌,竟然悄悄上升。脂肪肝也成為國人罹患肝癌的一大隱憂。胖到肝指數過高不願減重 肝長期發炎惡化成肝癌60多歲的家庭主婦阿慧(化名),20多歲與先生結婚後,體重就不斷上升,生完小孩體重更是直接飆破100公斤,身高僅150多公分的她,原以為產後,體重會逐漸下降,但因育兒等生活壓力龐大,吃成為她的依靠,長年來,她體重都維持在100公斤上下。幾年前,健康檢查報告顯示她BMI大於30以上,且已有中度以上脂肪肝,肝指數(GOT、GPT)都高達70到80U/L,正常值應低於31U/L,醫師建議她應盡速減重改善,她卻不以為意。直到去年她感到愈來愈容易疲憊,皮膚、眼白都陸續出現黃疸症狀,回到醫院檢查,超音波一照,肝臟明顯已經硬化,肝臟還有一顆約2公分的腫瘤,確診為早期肝癌,所幸即時發現,採取電燒治療,才避免惡化。彰濱秀傳紀念醫院肝膽腸胃科主任顏聖烈說,國人的飲食習慣西化,高油、高糖,特別是含糖飲料幾乎成為國人的日常,根據研究顯示,國內約有20%以上成人有輕重不一的脂肪肝,若持續未改善脂肪肝,最終也將走入「肝病三部曲」從肝炎到肝硬化,再演變成肝癌。病毒性肝炎有防治手段 非病毒性肝炎成新課題導致肝癌的原因有病毒性肝炎(如B肝、C肝)、非病毒性肝炎等。顏聖烈表示,目前臨床上收治的肝癌的患者,仍以病毒性肝炎引起肝癌為最大宗,但是隨著B肝疫苗的施打以及C肝新藥的大規模投藥防治等,未來病毒性肝炎引起的肝癌,可以預期會愈來愈少。顏聖烈表示,非病毒性肝炎近年最受關注的就是「脂肪性肝炎」,導致脂肪性肝炎的原因非常多,肥胖、營養不良、睡眠不足、生活作息紊亂、三高患者等都可能引起脂肪性肝炎,因此脂肪肝也是現在最常見的肝病。據研究,一般成年人約有20%機率有脂肪肝;如果是BMI超過24以上,屬於肥胖者,約有70%的機率有脂肪肝;糖尿病患者則約有50%到70%機率有脂肪肝。「別以為輕度脂肪肝可逆就沒事」顏聖烈表示,過去對於脂肪肝的認識,大多是脂肪肝可逆,反正不要到重度脂肪肝前,脂肪肝放著對身體不會有太多的影響,這個觀念一定要調整。脂肪肝患者約有25%的機率會導致肝臟發炎,而肝臟只要發炎過,就會造成肝臟不可逆的傷害,因此脂肪肝絕對不能再有「放著不管」的觀念。肝臟出狀況 8大症狀可嗅出端倪肝臟是無聲的器官,當肝臟已經出現症狀或是疼痛時,往往狀況已非常嚴重。不過初期還是有症狀可以依循,常見的八大症狀為疲倦、食慾不振,噁心嘔吐、腹部悶痛、急性腹痛、體重減輕、下肢水腫、黃疸等。顏聖烈表示,當肝臟發炎會使消化功能變差,患者時常會以體重減輕作為表現,同時患者比較容易感到疲倦,肝臟長期發炎使肝臟功能不佳,肝臟難以合成白蛋白,體內水分代謝異常,會出現下肢水腫、食慾不振、噁心嘔吐等現象,甚至會有腹水。肝臟功能嚴重受損,血液中膽紅素會增加,導致皮膚、眼白出現黃疸症狀。此時肝臟細胞癌變,已經出現腫瘤,開始會有嚴重腹痛的感受,有時會發生急性腹痛,腫瘤如果過大,患者也可能吐血。顏聖烈表示,平時養生良好的生活習慣,如體重維持在正常體位、不飲酒、多吃富含纖維的食物、避免高熱量飲食、攝取足夠的營養素、每周定期運動等幫助體內代謝,遠離脂肪肝,即可避免肝臟病變,引發肝癌的風險。顏聖烈醫師小檔案:現職:彰濱秀傳紀念醫院 內科部主任彰濱秀傳紀念醫院 肝膽腸胃科主任彰濱秀傳紀念醫院 肝膽腸胃科主治醫師學經歷:中山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內科住院醫師秀傳紀念醫院肝膽腸胃科研究員彰濱秀傳紀念醫院肝膽腸胃科主治醫師彰濱秀傳紀念醫院內視鏡室主任彰濱秀傳紀念醫院肝膽腸胃科主任秀傳紀念醫院肝膽腸胃科主任彰濱秀傳紀念醫院內科部主任日本自治醫科大學內視鏡中心研修日本順天堂大學肝癌消融術研修日本東京女子醫科大學消化系中心研修中華民國超音波醫學會專科醫師台灣消化系醫學會專科醫師台灣肝癌醫學會專科醫師台灣內科醫學會專科醫師台灣內科醫學會專科指導醫師台灣消化系醫學會專科指導醫師專長:病毒性肝炎、肝硬化、肝癌治療膽胰道疾病、膽胰道治療性內視鏡 (ERCP)消化性潰瘍、上下消化道內視鏡檢查治療
-
2024-02-22 癌症.抗癌新知
癌症是怎麼開始的?正常細胞和癌細胞有何差異?7大致癌原因一次看
無論是得知自己或身旁親友罹患癌症,都可能讓人感到壓力和恐懼,到底癌症是如何在體內開始的?什麼是癌症?人體由數兆個細胞組成,癌症幾乎可以從任何部位開始,是一種身體某些細胞不受控制地生長並擴散到身體其他部位的疾病。正常情況下,人體細胞會生長和繁殖(透過稱為細胞分裂的過程)以根據身體需求形成新細胞。當細胞變老或受損時,它們就會死亡,或稱細胞凋亡(apoptosis),新的細胞會取代它們。不過,有時候這個有序的過程會被破壞,異常或受損的細胞會在不應該的情況下生長和繁殖。這些細胞可能形成腫瘤,即組織塊。腫瘤可以是癌性的,也可以是非癌性的,或稱良性腫瘤。 癌性腫瘤擴散到或侵入附近的組織,並且可以傳播到體內的遠處形成新的腫瘤,這個過程稱為轉移。癌性腫瘤也可稱為惡性腫瘤,許多癌症會形成實體瘤,但血癌(例如白血病)通常不會形成實體瘤。良性腫瘤不會擴散或侵入附近組織,經切除後良性腫瘤通常不會再生長,而癌性腫瘤有時會再復發。然而,良性腫瘤有時可能相當大。有些可能會導致嚴重症狀或危及生命,例如大腦中的良性腫瘤。正常細胞和癌細胞差異1.正常細胞以受控方式分裂和繁殖,癌細胞不受控制地繁殖。2.正常細胞會依照程序死亡,癌細胞會忽略這些方向。3.器官的正常細胞保持不變,所有癌細胞都能夠四處移動。4.正常細胞的生長速度不如癌細胞。是什麼原因導致癌症?根據美國癌症研究所資料,癌症是一種遺傳性疾病,也就是說,它是由控制細胞功能(尤其是細胞生長和分裂方式)的基因變化所引起的。通常身體會在DNA受損的細胞癌變之前將其清除,但隨著年齡的增長,身體這樣做的能力會下降,這是晚年罹患癌症風險較高的部分原因。除此之外,每個人的癌症都有獨特的基因變化組合。隨著癌症繼續生長,還會發生額外的變化。即使在同一腫瘤內,不同的細胞也可能有不同的基因變化。雖然不可能確切地知道為什麼一個人會患上癌症而另一個人卻不會,但研究表明某些危險因子可能會增加一個人罹患癌症的機會,包括接觸化學物質或其他物質以及某些行為。它們還包括人們無法控制的事情,例如年齡和家族史。以下為已知或疑似癌症風險因素,儘管其中一些風險因素可以避免,但其他風險因素(例如年齡增長)則無法避免。限制接觸可避免的風險因素可能會降低某些癌症的風險。1.年齡年齡增長是整體癌症和許多個體癌症類型最重要的危險因子。隨著年齡的增長,癌症的整體發生率穩定上升。但癌症可以在任何年齡被診斷出來,有的癌症更常見於兒童和青少年,例如骨癌。2.酒精飲酒會增加口腔癌、咽喉癌、食道癌、喉癌、肝癌和乳癌的風險。喝酒喝得越多,罹癌風險就越高。3.環境致癌物質接觸環境中的毒素(例如石棉、殺蟲劑和氡氣等),加上接觸的量和持續時間以及個人的遺傳背景.最終可能導致癌症。另外,太陽的紫外線輻射會顯著增加皮膚癌的風險,過度接受放射治療也可能是危險因子。4.慢性發炎慢性發炎可能是由持續感染、正常組織的異常免疫反應或肥胖等情況引起的。隨著時間的推移,慢性發炎會導致DNA損傷並導致癌症。5.飲食和肥胖吃高脂肪或高糖食物可能會增加多種癌症的風險,而肥胖者罹患多種癌症的風險也可能增加。相反地,健康飲食、運動和維持健康體重可能有助於降低某些癌症的風險。6.細菌與病毒感染某些傳染源,包括病毒、細菌和寄生蟲,可能會影響細胞生長和增殖、削弱免疫系統或引起慢性發炎,從而導致癌症或增加癌症形成的風險。7.吸菸吸菸是癌症和癌症死亡的主要原因,抽菸者及經常接觸二手菸的人會增加肺癌、胰臟癌、食道癌和口腔癌等癌症的風險。整體而言,癌細胞之所以會產生是因為它們的基因發生了多個變化,這些變化有許多可能的原因,包括生活方式習慣、從父母那裡繼承的基因,以及暴露於環境中可能引起癌症的物質都可能起作用。很多時候,可能也沒有明顯的原因。【資料來源】.Cleveland Clinic: Cancer.National Cancer Institute: What Is Cancer?.National Cancer Institute: Risk Factors for Cancer.American Cancer Society: What Is Cancer?
-
2024-02-17 名人.許金川
許金川/想要告解,但神父過春節了,只好自己反省!
「想要告解,但神父過春節了,只好自己反省!」春節期間,老友傳來的心中感言。人是高等動物,有自我反省的能力,但要反省,有時要靠別人的助力,這是心理師、神職人員、醫師及好友存在的理由。人在健康時或一帆風順時,通常意氣風發,不太會自我反省。等到有一天失敗了或失去健康了,才會自我反省,才會求人「告解」或求醫挽救,才會後悔自己以前應該如何如何,否則也不用走上求醫無門或是告解無門的地步。例如長期酗酒,因為肝臟沒有痛覺神經,加上只要四分之一正常的肝臟還在,人就感覺很正常,不知寶貝心肝已經慢慢在敗壞,等到有一天肚子大了,眼睛黃了,吐血了,才會求醫,但通常已是肝硬化末期。此時通常只能祈求孝子賢孫或善心人士往生時遺愛人間捐贈肝臟給他,才能重獲彩色人生,否則可能就會因肝昏迷而往生。除此之外,有些人有B肝或C肝,不知定期追蹤檢查,等到有一天肚子痛了起來,才發現肝臟長了一顆大腫瘤,若能開刀切除,還可能及時挽救,若不能切除,雖然近年來有各種其他療法出現,但通常療效不彰,而且也要天天提心吊膽,自己心裡難過,也需家人或朋友的心靈撫慰,或找神父告解了。俗話說:「及時悔改信XX」,龍年初始,規畫未來一年行程之際,除了事業工作之外,也要把健康課題放在行事曆上。例如有了B、C肝就要每半年抽血驗一次肝機能及胎兒蛋白,以及做一次腹部超音波檢查,萬一不幸長了肝癌才能及早發現及早治療。此外,規畫每年做個全身體檢,看各個器官是否生鏽了或零件鬆弛了,這樣有問題才能及早發現及早治療,這才是給家人、朋友及神父最好的新年禮物。●肝病防治學術基金會定期出版好心肝會刊、並發行B型C型肝炎暨肝癌治療小手冊,最新的好心肝會刊已出版,歡迎來電索閱。若您有肝病醫療問題請洽本會免費肝病諮詢專線0800-000-583或上網:www.liver.org.tw查詢肝病相關資訊。
-
2024-02-15 醫療.消化系統
脂肪肝不理恐引發肝炎 甩掉脂肪肝靠2原則
肝癌患者有2成是脂肪肝引起,肝臟過多脂肪堆積,會導致肝臟慢性發炎、肝臟細胞受損,小心演變成「肝病三部曲」:慢性肝病、肝硬化、肝癌。醫師表示,肥胖是引發脂肪肝最重要因素,因此「少吃、多動」是脂肪肝患者甩油的關鍵。脂肪肝盛行率 台灣約33.3%台灣脂肪肝盛行率約33.3%,脂肪肝通常沒有症狀,若病情嚴重,恐會引發肝炎,導致病人出現全身倦怠、食欲減低、惡心及嘔吐等狀況;飲酒引起的脂肪肝,則會因肝臟腫大、腹部膨脹出現脹痛感。台大醫學院名譽教授、肝病防治學術基金會總執行長楊培銘表示,脂肪肝並非外界想像的「肝包油」,脂肪泡泡存在每個肝細胞中,不是只在肝臟外表;以超音波診斷時,會與腎臟做為對照,本來影像亮度相似,若對比愈強烈,表示脂肪肝愈嚴重。台大醫院內科部主治醫師蘇東弘指出,台灣成人過重、肥胖者比率超過5成,約3、4成的成人有脂肪肝。肥胖是引發脂肪肝最重要的因素,其他如糖尿病患、三酸甘油脂較高的病人,或長期服用荷爾蒙、類固醇類藥物的民眾,罹患脂肪肝的機率也會上升。若BMI超過23,且肝功能出現異常時,可就醫藉由超音波檢查有無脂肪肝。脂肪肝分為酒精性、非酒精性兩大類。楊培銘表示,男性每天攝取超過30克酒精、女性超過20克,罹患脂肪肝的比率劇增,以酒精含量4%的啤酒推算,男性若每天固定喝2罐、750毫升,罹患酒精性脂肪肝的比率就會增加。BMI逾35 罹病率超過9成楊培銘說,非酒精性脂肪肝是「新陳代謝異常脂肪肝」的舊稱,患者特性是從未飲酒卻出現脂肪肝,臨床主要表現是肥胖,多為營養過剩導致。若以BMI區分風險等級,超過27以上罹患脂肪肝比率增加,超過35則罹病機率超過9成。「避免罹患脂肪肝的最佳方式,即是戒酒、減肥。」楊培銘表示,目前尚無可以直接針對肝細胞脂肪發揮作用的藥物,臨床上常用治療糖尿病的降血糖藥物,如瘦瘦針等為患者減重,藉以改善脂肪肝,缺點是一旦停藥容易復胖,僅能作為變通方法,並不是最自然的方式。坊間流傳喝咖啡、吃魚油就能減輕脂肪肝的說法,也缺乏科學實證,民眾不要誤信。少吃油膩 緩解肝臟發炎蘇東弘表示,比起挑選特定食物,患者不如「少吃一點比較有效」,只要減重5%至10%,就能有效降低脂肪肝。臨床觀察,脂肪肝患者中,約3成出現肝臟發炎,建議少吃油膩食物,肝臟發炎情況也能緩解。確實執行「少吃、多運動」原則,是脂肪肝患者能否甩油成功的關鍵。楊培銘表示,脂肪肝患者不是什麼都需要忌口,而是限制過油、過鹹的食物攝取量,蛋白質則可以適度食用,可比照地中海飲食,限制紅肉攝取量,但雞肉及魚肉等白肉、青菜可以多吃。
-
2024-02-12 醫療.消化系統
吐血怎麼辦?該掛哪一科?「這些情況」快掛急診,醫教3情境應對
吐血當下總讓人驚嚇、手足無措,雖說吐血當然不正常,得提高警覺並盡早檢查,但一般情況下未必會有立即性的生命危險,不用太過緊張。國泰醫院內科專長/現任老人醫學科主任黃柏堯醫師指出背後可能原因,提醒察覺不對勁盡早就醫,嚴重症狀快掛急診。 為什麼會吐血?哪裡出問題?醫:通常與3大器官/系統有關。 黃柏堯醫師表示,會吐血的原因最主要和3大器官/系統有關,包括消化系統、肝臟、呼吸道系統。 消化系統&原因、症狀:會產生吐血的消化道系統疾病通常是和食道、胃、十二指腸有關,最常見的問題就是潰瘍,例如食道潰瘍、胃潰瘍、十二指腸潰瘍。會引起潰瘍的原因,最主要關鍵在於胃酸過多,像是幽門桿菌感染、部分消炎止痛藥例如含有阿斯匹林、抽菸、酗酒、飲食不佳、作息不佳、壓力過大等,都可能使得胃酸過多而引起潰瘍,嚴重的時候造成出血而吐血。這種吐血通常會有其他如腹痛、腹脹、噁心、消化不良、灼熱感、貧血、疲倦等症狀出現。 肝臟&原因、症狀:肝臟則可能和肝硬化、肝癌有關。肝炎、肝硬化、肝癌被視為「三部曲」循序漸進,例如病毒型的B型肝炎、C型肝炎;酗酒而產生的酒精性肝炎;濫用藥物產生的藥物性肝炎等,進一步發展至肝硬化、肝癌,其中一項嚴重的併發症就是吐血。若和肝臟有關,由於肝臟屬於沉默的器官之一,這種吐血在之前可能不會有明顯的相關症狀出現,可能頂多腹脹等不明顯症狀。 呼吸道系統&原因、症狀:至於呼吸道系統,雖說視個人定義有人視為咳血、有人視為吐血,不過不論如何肺部較不會像前兩者會有量較多的吐血情況,若像是因肺炎、支氣管擴張、肺癌等,使得呼吸道黏膜受損等影響而咳血,或是因肺癌腫瘤本身出血等,這類通常會有較明顯、或較久、較劇烈的咳嗽症狀。 吐血當下該怎麼辦?醫教應對,這些情況快掛急診! 各類症狀明顯:急診不論是咳血、吐血,多數民眾當下通常會感到驚嚇、緊張、手足無措,黃柏堯醫師表示,吐血一般而言沒有什麼能應對的方式,最好就是就醫,若當下已經感覺到頭暈、意識模糊、心跳異常、血壓異常、疼痛等症狀非常明顯,就建議直接掛急診,這些情況通常代表著出血嚴重,接下來很可能會危及到生命,不可拖延。 少數情況稍可觀察:不過若沒有出現上述嚴重症狀,相信有些人也還是會想再多觀察一下。對此黃柏堯醫師表示,除非是自己有察覺到原本身體很健康,只是最近感冒、感染等咳嗽咳得較嚴重;或是其他疾病已經檢查過正在治療,這兩種情況稍可再觀察一下。但也不宜觀察太久,若有異常還是應盡早檢查。 多數情況盡早檢查:不管是什麼樣的原因而吐血,通常都已經是比較嚴重的情況,但若是第一次發生、根本不知道是什麼情況,還是盡早檢查確認原因,並且妥善治療為佳。 吐血就醫該掛哪一科才好?醫:可看當前情況和症狀! 除了嚴重情況應直接掛急診,其他吐血情況可視當前的症狀評估該前往哪一科檢查。像是吐血又有出現腹痛、腹脹等腸胃道症狀,就可掛肝膽腸胃科等相關科別。若是吐血而且正在劇烈的咳嗽或一直咳嗽,可以掛胸腔科相關科別。若是不知道要掛哪一科才好,也可以前往內科、家醫科等進行檢查。不論是到哪個科別,若發現跟其他科別有關,也都會再進行轉診。 《延伸閱讀》 .十二指腸潰瘍釀半夜上腹痛?醫:這些壞習慣趕快改! .嘔吐不同顏色代表什麼?一張圖看懂!這些情況盡早檢查不要拖。 以上新聞文字、圖片皆屬《今健康》所有,網站、媒體、論壇引用請註明出處。責任編輯:陳學梅
-
2024-02-03 名人.許金川
許金川/開刀風險比較高?還是結婚風險比較高?
病人肝臟長了腫瘤,醫師勸病人開刀。病人去燒香拜拜還是遲遲不能決定,醫師眼睜睜看病人肝腫瘤一次比一次大。「為何不敢開刀?」醫師問。病人:「我從來沒開過刀,開刀太可怕了,我知道很多人一進開刀房就沒有出來!這風險太高了!」醫師:「那您結過婚沒?」病人:「結婚了,但離婚了!」醫師:「那開刀的風險比結婚的風險低太多了!」在台灣,每6對結婚大概就有1對離婚!而肝癌手術,目前醫學技術進步,手術失敗的案子不到千分之一。病人:「手術失敗的原因是什麼?」醫師:「因為肝硬化厲害,腫瘤又太大,腫瘤切除後剩下的肝臟無法負荷正常的生理機能,而硬化的肝又不能再生!這時就容易肝衰竭,造成不幸。你的腫瘤才3公分,靠近邊邊,硬化也不厲害,那種風險幾乎是0!」病人:「我結婚前,朋友也給我介紹這個女生多溫柔、多體貼!想不到,兩人個性差太多了。她個性很強,像肝硬化很厲害,又小氣巴拉,我跟女生說話,她就吃醋!沒一年就分手了。」醫師:「離婚了可以再娶,而且說不定會更好,但腫瘤是惡性的,太晚處理不僅不能手術,而且一旦轉移出去,治療就困難多了,也不樂觀了。」病人:「現在不是有免疫療法,或標靶療法,治療也可以!」醫師:「腫瘤小,開刀切除是最好的方法,但一旦太大了,不能切除或蔓延出去,目前雖然有標靶及免疫等各種治療,但療效有限,約20至30%而已,風險太大了。」對許多病友而言,在家裡不怕上廚房,可以拿菜刀切魚切肉,但怕上開刀房,怕醫師手上的手術刀,這種心理障礙有時真的很難克服,就好比有不少人有幽閉恐懼症,不敢坐飛機,不敢做核磁共振。根本之道,就不要得B、C肝,有了B、C肝,要求及早發現,如果定期做超音波,即使有了肝腫瘤,也通常是3公分以下,此時可以做局部治療或電燒或栓塞,也不用怕醫師的手術刀了。●肝病防治學術基金會定期出版好心肝會刊、並發行B型C型肝炎暨肝癌治療小手冊,最新的好心肝會刊已出版,歡迎來電索閱。若您有肝病醫療問題請洽本會免費肝病諮詢專線0800-000-583或上網:www.liver.org.tw查詢肝病相關資訊。
-
2024-01-27 名人.許金川
許金川/老婆不在家,為何老公大樂?
甲:「老婆不在,我都不知要吃什麼藥!」乙:「老婆不在,我就不用吃藥了,嘿嘿!」現代人,尤其中年以上幾乎每天都要吃一些藥。有些老婆很貼心,老公要吃什麼藥,都把它一包一包包好,什麼時候吃,吃幾顆,分得一清二楚,老公只當老爺子。可是有一天老婆不在了,例如出門旅遊或生氣離家出走了,老公就手足無措,不知要吃什麼藥了。也有老公不喜歡吃藥,偏偏老婆愛夫心切,一定要在老婆面前吞下這些藥,老婆才放心。有一天,老婆不在家,老公大樂,「我今天終於不用吃藥了,哈哈!」老婆的功用大矣哉!人年紀大了,或多或少零件總會有少許紕漏,這些紕漏要靠藥物來彌補。這其中國人最常吃的藥應該是高血壓的藥了,尤其天氣冷,血管一收縮,血壓一升高,很容易發生腦中風。此外,第二常用的藥應該是降膽固醇的藥,隨著國人飲食西化,油膩吃得多,清淡食物吃得少,高膽固醇的人愈來愈多,也因此心臟裝支架的愈來愈多,心肌梗塞而猝死的人也愈來愈多。再者,就是糖尿病的藥了,國人罹患第二型糖尿病的人愈來愈多,中年以上糖化血色素不正常,飯前飯後血糖不正常的人也愈來愈多,而糖尿病血糖控制不好,正是百病之源。糖尿病人口比率也愈來愈多,平均4至5人就有1人血糖過高,比B肝帶原的人口還高。除了以上常見的國民病之外,另一種最近新興的國民病就是火燒心的病,也就是胃食道逆流,這可說是國人喝咖啡蔚為風氣後的新國民病。常喝咖啡,胃酸一直分泌,造成胃食道逆流、胃或十二指腸潰瘍,因此晚上睡不著,要吃藥才睡得著,重點是喝咖啡會上癮,不喝又不行,要喝又難為情,長此以往,造成許多人失眠,或胃食道逆流,可以說是另一類的鴉片戰爭。對許多國內的B肝病友而言,有些人肝指數常高高低低,長此以往,容易肝硬化或肝癌,對此,健保有條件給付B肝抗病毒藥物,但這種藥不能隨便停,否則容易引發猛爆性肝炎。此外,對老年人而言,就是攝護腺肥大,一夜七次郎,頻頻尿尿影響睡眠,一定常常需要服用降低膀胱敏感度的藥,以好睡眠。總而言之,吃藥是必要之惡,每位成年人要認識自己吃的藥的性質及作用,不管老婆在不在,都由自己作主,才能常保平安喔!●肝病防治學術基金會定期出版好心肝會刊、並發行B型C型肝炎暨肝癌治療小手冊,最新的好心肝會刊已出版,歡迎來電索閱。若您有肝病醫療問題請洽本會免費肝病諮詢專線0800-000-583或上網:www.liver.org.tw查詢肝病相關資訊。
-
2024-01-24 癌症.癌友故事
與肝癌共處16年!韓柏檉抗癌「五字訣」,解決病痛終究要從生活實踐
免疫力要提升才能抗癌,而開心才能讓免疫力提升,可是我們在對抗疾病的時候,經常都是不開心的。大家也都聽過「萬法唯心」,可是我們都沒有關照自己的心,生病的人沒有照顧自己的心,不生病的人也沒照顧自己的心。本文要討論的是一個生活理念,而不是醫學,是病人或是正常人生活中都可以做到的事。醫學的事,就交給醫生,但是回家之後,絕大部分的時間我們都需要靠自己,我也在過去的 15 年中,靠這五個字抗癌成功,就是心、動、吃、睡、靈。許多科學和醫學的發現都很棒,但重點是在生活上我們有沒有做到。例如談到我們的腸道,腸道裡面一個最重要的是好菌,它們也需要纖維做食物,問題是我們病人有沒有辦法把纖維吃夠?有沒有認真改變飲食?有沒有認真去運動呢?所以生活中的力行實踐才是重點。我們會生病是因為有這個體質和條件,我們唯有改變體質和條件,就像改變土壤的狀態,才有可能逆轉疾病或是不生疾病。抗癌的五個方法1、第一個方法是「平和的心態」我們應該每天維持正面平和的心態,學習每天很愉悅、很輕鬆、很靜、很舒服、很放鬆。那要如何做到呢?可以開始學靜坐,學這些靜態的活動,透過呼吸讓自己慢慢靜下來,因為只有靜的時候,才會發現自己陷在什麼錯誤當中。例如你今天晚上閉上眼睛 3 分鐘,可能會發現今天早上怎麼講話這麼粗魯、怎麼對太太這麼兇、怎麼對孩子這麼兇,這些反省就會跑出來,你才發現自己的不對。一次又一次之後,你就會慢慢變得更柔軟、更柔和、更祥和。而要維持平和的心態,可以透過靜坐、冥想、呼吸來調整。2、第二個方法是「運動」我當年比較認真的時候,是在做旋轉功,在原地旋轉,每天早上、下午、晚上各轉一次,一轉50 分鐘,最高紀錄可以在原地轉 3 個小時。第 2 個就是打網球,儘管後來生病,也開了不小的刀,肌肉都很不舒服,但過了幾年之後,先上場試試,雖然還是痠痛,但接著持續打下去,我現在又打了 6 年。所以我每週一、三、五都要打網球,一打兩個鐘頭或一個半鐘頭,越打,腦內嗎啡越多,越愉快。另外我的方法就是找簡單、可以持之以恆的運動,因為方法如果不簡單,就沒有辦法持之以恆。我老師也只教我一次打太極拳,沒有招式的,隨心所欲的打。同時也領悟到每一個人的身體都不一樣,也不一定要被框住,例如第一招、第二招、接著第三招,沒有跟上就會有壓力,沒有做到也會有壓力,所以我著重隨心自在,不把運動當功課,要打就打,重點是願不願意每天花 10 分鐘 20 分鐘在逍遙自在的打拳,太極拳、醉拳、逍遙拳都無所謂。總之,做什麼運動都可以,每個人需求不一樣,只要是能動、氣血循環經絡動起來,就有效果。3、第三個方法是「吃」許多研究都不斷的指出,油炸食物、紅肉,加工食品,添加物、反式脂肪等,都是不好的東西,吃太多了,對身體不好。相反的蔬菜水果五穀雜糧纖維等,不應該吃得少、或不吃,要足夠的吃才行。因為蔬菜水果裡面有微量元素、礦物質、維生素、植化素等,也可以打成果汁。像我打果汁就含有 2、30 種食材,有蔬菜類、水果類、辛香料、又有堅果種子等。果汁之外,還有五穀雜糧,黃帝內經說,五穀為養,所以我也吃了很多五穀雜糧。要吃幾種?需要很科學嗎?也不用 ! 因為我們飲食失去平衡,就先把它補回來、吃回來,於是血壓、血糖,血脂也都降了。我一向沒有追求 100 分,我的方法叫做「不精準的健康飲食」,但其中仍然有一定的精準;因為與其要求精準而造成壓力,例如要多少劑量、幾顆、熱量多少等,只會給自己更大的壓力。只要我們隨時開心輕鬆的吃,就是一個好習慣,把蔬菜、水果、五穀雜糧、好油、好水,都吃進來。4、第四個方法是「睡」各位睡得好嗎?我是 1 分鐘就睡著,因為我現在生活中已經沒有甚麼好計較的,每天沒有煩惱的睡著,只要活著就賺到了,所以我覺得其他都不重要,有錢沒錢都小事,重點是我有沒有人生目標?有的話是在那裡。會不會達到也無所謂,我只要活著、只要開心、只要快樂、只要健康就好;錢財一直累積,但沒有健康,錢財也沒有意義了。因此開心快樂才是生活的基礎,這樣生活才有意義。我晚上如果睡不好,有時也會用涼水加粗鹽泡腳,是印度的方法,也是一種配合靜心、冥想、瑜珈的做法。中醫叫做「冷極生熱」,大家也可以試試,5、第五個方法是「心靈」所謂的心靈或心靈免疫學,正是打敗癌症的絕招之一。許多被醫生宣告無法治療的病人,也常常靠自求多福而恢復健康;治療癌症的方法有其極限,但是用正向、正念去引導幫助病人,也多有成功的案例。生病的人常是心中有怨有恨,心中常有一些不可原諒的人和事。每每我看到癌症病人,如果他們願意相信我的話,4 個字可能會幫助他們 - 就是懺悔、感恩。心中的怨恨如果能夠拋掉,整個人的能量就充分釋放,整個人就改變起來,再配合上治療,效果就完全不一樣。所以心靈這兩個字,正像練功夫之前要打通任督二脈一般,任督二脈先行打通,治療就有一定的效果,而任督二脈要打通就是靠心靈。病患在生活中有很多的愛恨情仇,這些糾結必須清理乾淨,把負面的情緒或是記憶裡面的仇恨先行清理,人才會開心快樂,也才有辦法治病。所以我們可以發現,很多人之能奇蹟式的治癒,都是發生在大的轉念、大的改變之後,讓正面的心理力量升起。所以我現在碰到癌症病人,常常不是告訴他們要吃什麼、喝什麼、做什麼 ?我總是問他們 - 你到底跟誰過意不去?先了解他們心中的怨恨,先了解負面情緒所在。總之,癌症病人往往都有一個不可原諒的人與怨恨,需要優先被處理。上帝說喜樂之心,乃是良藥。祂說的有道理,要想辦法快樂,而快樂最簡單的方法就是 - 把負面的情緒放掉、和解。所以我慢慢學習到跟我自己和解,跟我的家人和解,跟我周邊的人和解。而和解最好的方法就是道歉和認錯,跟家人認錯、跟周邊的人認錯,千錯萬錯都是自己的錯,因為能夠這樣,就海闊天空了。解決病痛終究要從生活實踐第一,我從過去的經驗裡面學習到讓自己跳脫出來,有個新的看法、新的改變、打破框架。以我在家煮菜為例,我也發展出「無框架料理」,我的叛逆精神,不完全遵循常見的做菜方式,但卻產生許多具創意的美食。我也發現,越叛逆,不從俗,彈性自在,也活得越久。第二,我過去的抗癌經驗顯示,先靜心是很重要的;其次是運動,隨便你愛做什麼就做什麼,不要給自己功課和壓力;第三就是飲食多蔬菜水果,補雜糧、好油、好水等;第四就是好好睡覺,睡覺也可以用涼水加粗鹽泡腳,幫助好眠,或是轉個念頭,忘卻煩人的事,就會容易入睡;第五個就是靈,存正向和正念,多懺悔與感恩,拋掉心中的怨恨,整個人就會改變。「心動吃睡靈」是我的生活實踐,雖然並非是醫學,但要解決病痛,從生活裡面去調整習慣,都是我們做得到的,慢慢學習做下去,就可以恢復健康。我過去經歷過這麼多的治療,包括開刀、25 次化療、12 次放射治療、還有吃標靶藥物,又經歷復發再開刀等等,今天還能跟大家分享,甚至還比以前更年輕,都是受益於這五個方法。所以沒有什麼不可能,完全就是一個意志,只要你想通、認同、實踐,在生活中多做能做、該做的事,一切都有可能。(本文轉載自國立臺北大學高齡與社區研究中心發行之《學老誌》)責任編輯葉姿岑
-
2024-01-20 名人.許金川
許金川/「老公做飯,老婆不悅」,請問為什麼?
老婆下班回家,看到老公滿頭大汗在做飯。滿臉不悅大罵:「老公不是用來煮飯用的!」好友相聚,老公跟我投訴他老婆的不是:「一般人不是以為會做飯的老公是新好男人嗎?」我聽了,淡淡一笑,給他開示,「這個跟看病一樣,要對症下藥」,「對某些女性而言,老公是用來炒飯用的!不是用來煮飯用的!」他聽了才恍然大悟!原來老夫少妻,老公老了,「尚能飯否?」但老婆還年輕,正值盛年之時。一般人都用自己的方法去愛對方,但可能熱臉貼冷屁股,對方不但不感激,反而反感。事實上,看病治病也是同樣道理。很多病人跑去找醫師,「醫師,我胃痛!」醫師聽了病人的話就開了胃藥給他,可是無效,病人又去求診,醫師幫他做了胃鏡,胃有輕微胃食道逆流。醫師開了制胃酸的藥,還是沒有好,病人不悅,改到另一個診所,幫他做超音波,發現有好幾顆膽結石,同時膽囊有發炎的現象,他的胃痛其實是膽結石引起的。原來所謂「胃痛」不是真的胃在痛,是胃的地方在痛,胃的地方痛,醫學上稱為上腹痛,就有很多原因了。可能是真的胃在痛,可能是胃潰瘍或胃食道逆流,或胃長了癌症;也可能是膽結石,也可能胰臟發炎,也可能是胰臟長了癌症,所謂癌王,也可能是盲腸炎初期痛點在上腹部,也有可能大腸長了腫瘤,引起上腹痛,所謂胃痛。總而言之,一句簡單的胃痛,在看病上,醫師就要明察秋毫、仔細分辨,才不會誤診,延誤治療的契機。同樣的,老婆不高興罵人,也要好好仔細分析箇中原因,尤其通常女性天生心細,男人粗曠,女性愛的也不一樣,年輕女性愛的是老公不用下廚煮飯給她,而是在炒飯上多用點功夫,通常是如此,至於吃飯,上館子吃飯女性會喜歡一點,除非家庭拮据。總而言之,多站在對方立場去考量,將心比心,家庭才會和樂;而在看病上,除了將心比心苦民所苦之外,還要仔細思考、審慎明辨,才能對症下藥,給病人最好的治療,才是病人之福,也是醫師的陰德。●肝病防治學術基金會定期出版好心肝會刊、並發行B型C型肝炎暨肝癌治療小手冊,最新的好心肝會刊已出版,歡迎來電索閱。若您有肝病醫療問題請洽本會免費肝病諮詢專線0800-000-583或上網:www.liver.org.tw查詢肝病相關資訊。
-
2024-01-19 癌症.乳癌
乳房摸到硬塊是乳癌?常見2腫瘤類型!乳癌確診只要沒發生1情況,存活率很高
現在大家健康意識抬頭,除了定期做健康檢查,女性朋友也會自己檢查乳房是否有不明腫塊。摸到胸部有硬塊就一定是乳癌嗎?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外科部乳房外科主任醫師劉良智指出,其實大部分女性朋友摸到胸部有硬塊,其中80%都不是乳癌!胸部摸到硬塊是乳癌嗎?乳房腫瘤分為良性腫瘤和惡性腫瘤,常見的2種良性腫瘤如下:常見的2種良性腫瘤●乳房纖維腺瘤,好發在20嵗左右女性●乳房纖維囊腫,好發年齡在30~50嵗之間的婦女 如果自己摸到乳房有腫塊先不要過於緊張,因爲臨床發現的胸部腫塊,其中80%以上都不是乳癌,而是乳房良性腫瘤。乳房腫塊通常伴隨月經周期產生,有時也伴隨著疼痛。女性可以在月經後5-10天先自我檢查。但如果是經期不規則、停經、懷孕者,可自己選擇每個月固定的一天檢查。如果感覺乳房有不適感,建議不要自己一直擔心,盡快到醫院請專業的醫師通過醫學病理的檢查排除乳癌的風險,即使不幸確診乳癌,早期乳癌未轉移之前的治癒存活率是非常高的。常見的3種醫師理學檢查 ●乳房X光攝影檢查●乳房超音波檢查●乳房病理切片檢查發現自己確診乳癌該怎麼做? 確診乳癌,的確是一個晴天霹靂。是的,確診的當下大家都很難接受,會難過,聼不進去任何話,感覺悲傷,無法接受。只要沒有轉移,乳癌存活率很高乳癌有別於一般的癌症,在沒有轉移的狀況下,存活率是非常高的。確診乳癌不等於生命被宣判走向盡頭,癌症就是一個病症,是可以被治療和治癒的。乳癌一開始發生的位置跟生命沒有直接的相關聯。乳癌跟大腸癌,肝癌,雖然都是癌症,但其實只要乳癌不轉移就沒有立即性的生命危險,所以聽到「乳癌」先不要覺得天已經塌了,很多乳癌病人在接受完善的治療後,存活率5-10年的有90%以上,也就證實乳癌的治療已經非常先進且有效了。確診乳癌要先開刀還是先做化療?確診乳癌後,最重要的就是制訂治療方案。面對不同的治療方案究竟是先開刀好?還是先化療標靶比較好呢?面對不同的治療方案各有利弊,也會有不同的聲音,很難抉擇,劉良智主任醫師教你該如何判斷最適合自己的治療方案。 手術的潛在風險早期乳癌的治療都是以先手術(開刀)爲主,但在醫學的發展及臨床的研究發現,手術作爲優先選擇會有這4個潛在的風險:●復發風險比較高●併發症比較多●開刀的範圍比較大,術後恢復時間比較長●很難判斷抗化療藥物的效果4情況先治療再開刀 主治醫師會依照乳癌期別、腫瘤特性,「量身訂製」最適合的治療方式,以下4種情況,會先治療再視狀況開刀。●腫瘤>5公分●皮膚潰爛●淋巴轉移●三陰性、HER2陽性而如果是復發風險最低的「管腔A型」,就會先開刀。客製化的治療方式經過臨床的研究以及醫師的專業判斷發現,先化療標靶再開刀,會有效的縮小手術的範圍,幫助術後縮短恢復的時間,還可以有效的判斷標靶藥物的反應,觀察標靶藥物針對腫瘤的效果,並可以有效降低乳癌的復發率。但因為每一個乳癌病人的狀況都是不同,所以要有「客製化」的治療方式,根據當下乳癌患者的狀況制定「客製化」最適合的治療方案,不管是先化療還是先開刀,都是以當下乳癌的類型以及腫瘤的狀態,依病人身體的狀況來定制治療方案。但不管是哪一種治療方案,依照現在醫學對於乳癌的治療已經非常先進,而且成功率也是非常高的。
-
2024-01-17 癌症.肝癌
免疫治療vs.口服標靶藥物 晚期肝癌如何選藥?
以前晚期肝癌患者沒什麼有效的藥物,病人平均存活期大約半年,但近年來標靶藥物及免疫藥物的發明,也陸續獲得健保給付,平均存活期得以大大延長。目前肝癌的第一線治療藥物中,健保給付兩種口服標靶藥物,去年八月新增免疫治療組合,這三種第一線藥物治療,為病人帶來新的曙光。不過,治療得依個人而定,臨床上發現,對免疫治療組合有好的治療反應者大約只有30%,有些人用標靶藥物反而得到很好的反應。「一名80歲固執的肝癌患者,因癌症轉移至肋骨,嚴重疼痛才願意接受治療,在接受口服標靶藥物後,腫瘤迅速消失,且一直維持病情穩定控制。」台中榮總肝病中心主任李騰裕指出,藥物治療帶給病人良好的生活品質,這是過往無法想像的結果。李騰裕談及這名肝癌老病患印象深刻,不只肝臟有多顆腫瘤,肋骨的腫瘤最大高達十幾公分,經過口服標靶藥物治療後,腫瘤持續縮小,維持數年一直到過世,腫瘤都沒有再復發,而近年這樣的個案愈來愈多。免疫治療 並非適合所有患者健保新進給付的免疫治療組合,成了熱門的治療方式。李騰裕指出,門診裡有很多患者會前來詢問,其治療組合是免疫藥物加上抑制血管新生的標靶藥物,不過,並非所有的患者都適合使用,例如肝臟移植、免疫疾病、嚴重心血管疾病、需使用抗凝血劑、胃腸道有出血風險的患者都不建議使用。特別是肝癌患者若有合併胃食道靜脈曲張者,一旦惡化就容易大出血,用藥前需謹慎評估。目前第一線治療的三種藥物都有獲得健保給付,而新給付的免疫治療組合,因為費用昂貴,健保給付條件相對較嚴格。在治療追蹤的過程中,半年內若腫瘤沒有明顯縮小三成就會中止給付,若病人想繼續使用,就必須自費,一年的藥費可能高達上百萬元。因此,在藥物選擇前,患者應該先審慎評估可能面臨的情況。口服標靶藥 給付條件較寬鬆至於另一類的口服標靶藥物,則健保給付至藥物確定無效,腫瘤明顯進展才停止給付,比較沒有半年內必須腫瘤明顯縮小才繼續給付的限制,給付條件相對寬鬆。李騰裕指出,目前口服標靶藥物對肝癌的治療反應率也與免疫治療組合差不多,其中一種口服標靶藥物在反應率也可以超過三成。但也有人對免疫藥物治療無效,卻對標靶藥物有效的。面對病人治療上的期待,李騰裕建議,醫病雙方在選擇用藥前的評估很重要,特別是患者是否了解健保的給付條件規定。如果第一線藥物後續不符健保給付資格,就只能自費使用二線藥物或繼續自費使用原有藥物,得面臨龐大的醫療費用。他建議,可依照醫病共享決策的概念,事前讓病人清楚了解各項治療方式的差異、疾病控制率、健保給付條件、與可能的自費金額,共同決策做出有完整的、有延續性的治療計畫。
-
2024-01-17 焦點.杏林.診間
醫病平台/信仰與醫學的交織
【編者按】本週的主題是以「寬闊的胸襟」討論宗教與照顧病人的看法。一位進入大學時才在某種機緣下,接觸到佛教經典,而後了解佛教所講的因緣果報,並不是宿命論,而是存在無限多的可能性,重點是要勇於與自己的習慣挑戰,只要堅持下去,未來是可以自己抉擇的。→想看本文一位內科主治醫師分享個人從小受到一貫道的宗教熏陶,尊重各種儀式,而在行醫路上學會用更開闊的心胸去看待各種醫療方法,無論是民俗療法、中醫,還是那些在宗教儀式中禱告、祛病除魔、收驚制煞的儀式。由他所分享與病人的互動展現出醫師難得的胸襟。一位國立大學醫學院資深教授、護理界資深學者與台灣安寧緩和療護的推手,以本身出自佛教家庭,後來轉為天主教教徒的心路歷程,分享自己與各不同宗教領袖討論宗教信仰的經驗,得到喜悅,而能體會尊重不同宗教的信仰之美好。「陳醫師,麻煩您幫我看看,我的腹水與腫瘤是不是已經不見了?」林先生來醫院接受腹部超音波檢查,躺在檢查檯上,在檢查前,跟我說了這句話,提醒我要好好幫他追蹤這兩個問題。他是我照顧已久的病患,罹患了晚期肝硬化合併頑固性腹水。一個月前,因為肝癌指標升高,他接受了腹部電腦斷層掃描,結果在右側肝臟靠近橫膈的區域,發現了一顆約一公分大小的肝腫瘤。我原先建議進行肝癌射頻消融治療,但林先生希望有時間再思考,於是我隔了一個月再為他安排了一次追蹤性腹部超音波檢查,除了以確認腫瘤的位置之外,也可以觀察這個腫瘤是否會快速長大。這天,林先生來到超音波檢查室,精神煥發,聲音洪亮。當我揭開他的衣服,發現他的腹部明顯縮小。超音波檢查時,腹中的小腫瘤確實如先前電腦斷層所見,大小未變。然而,讓人驚喜的是,原本頑固的腹水竟然不翼而飛!這讓我心生疑惑:這段時間他是否接受了某種特殊療法? 腹部超音波檢查快結束時,我隨口詢問了林先生是否有進行其他治療。他滿臉喜悅地告訴我,他到了彰化的某個廟宇,求助於「三媽」。「三媽」是民間信仰中的黑面媽祖,專門解决各種難治疾病。我小時候家中長輩也會提到這類民間療法,所以我在幫他做檢查的時候,能自然地與他交流,沒有顯露任何貶低的語氣。儘管腹水消失了,我還是隱約在超音波中看到了疑似肝癌的肝結節,但要確定是腫瘤是否消失了,還需進一步用電腦斷層掃描來確認。即使如此,他的腹水完全消褪仍然讓人覺得很驚奇。於是我保守地向林先生解釋:「林伯伯,您的腹水的確不見了,至於肝癌的部分,我們可能還需要更進一步的觀察。等您回診時,我們再來討論。」幾天後,我們在診間見面,查閱他最近的抽血數據,赫然發現,肝癌指標竟然正常了。「沒有接受任何正規醫療,然後腹水與腫瘤都好了?」我在內心有點驚訝這個檢查結果,因為很顛覆自己的醫學認知與經驗,不過,我還是很仔細地幫他解釋所有的檢查結果。聆聽我解釋後,林先生顯得相當輕鬆,並興致勃勃地與我分享他這段時間尋求「媽祖」庇護的經歷。陪伴他來的是他女兒,這時卻顯得有些不安,急忙澄清道:「父親能有今天的康復全是醫師您的醫術卓絕,我們一定會嚴格遵循您的醫囑,只不過我們也嘗試了一些民間的療法而已……」她似乎擔心這樣的分享會讓我無法接受這個帶有迷信色彩的做法。但我除了驚訝之餘,並無顯露任何反對或排斥的態度,然而基於醫師的職責,我也善意地提醒他:「目前暫時病況也許有獲得緩解,不過可能要再過一段時間,才能確認腫瘤是否已經控制了,也許我們繼續每個月追蹤,再來討論後續的治療。」 病人聽了這些建議之後,他點點頭,承諾我一定會好好追蹤。結束看診後,在他要走出診間前,我帶著愉快的口吻,跟他說:「下次去看彰化時,幫我跟媽祖問好。」媽祖的信仰在台灣民間有著很強大的精神支持力量,例如每年的白沙屯媽祖遶境,總會發生令人驚嘆的事跡,並在網路上流傳開來。而我自己在臨床上,若碰到很不確定臨床困境的時候,我也會在適當的時機,詢問病人或家屬是否有宗教信仰,對於那些信奉媽祖的病患,我會建議他們的家屬前往媽祖廟祈求指引,並請媽祖賜予籤詩,以指點臨床困境的方向。這個如同發「會診單」,只是接受會診單的是「媽祖」。許多家屬會帶著虔誠的心,去附近媽祖廟參拜,尋求神諭,並將所得的籤詩帶回給我作為參考。我會把籤詩中的智慧融入我的醫療判斷,對病患或家屬詮釋籤意。我經常半開玩笑地戲稱這個過程是解讀「媽祖婆的會診回覆」。奇妙的是,每次的籤詩總能隱約預示著病患的未來病情走向。這種現象在醫學理論上雖難以解釋,但透過這一過程,我總能幫助病患和家屬共度難關。 而面對信仰基督教的病人,在臨床治療中遇到難題時,我則會鼓勵病人或其家屬跟上帝禱告,因為我相信:「當我們遇到艱難的臨床抉擇,或許透過禱告,全能的上帝能透過某種啟示為我們指出一條明路,並藉由醫療團隊之手,成就神的安排。」歷年來,每每這樣的情境發生了,在禱告之後,都會有一個圓滿的結局。這些親身經歷的神秘體驗讓我相信,冥冥中似乎存在著一股神秘的力量,在背後默默支持著這些有信仰之人。記得曾在讀醫學院時,中醫導論的老師提出了一個引人深思的問題:「如果西醫真的無所不治,那麼中醫又是如何得以跨越世紀的風霜而流傳至今呢?如果中醫真有治百病的靈丹妙藥,那台灣又何以遍布求問解惑、指點迷津的宮廟?」這個問題讓我學會用更開闊的心胸去看待各種醫療方法,無論是民俗療法、中醫,還是那些在宗教儀式中禱告、祛病除魔、收驚制煞的儀式。能夠有這樣的胸襟,我想應該是得力於從小受到一貫道的宗教熏陶,學會了尊重這些儀式,而不是嗤之以鼻。這些信仰與儀式不僅僅是一般市井小民生活的一部份,同時它們也賦予了我們醫療團隊幫助病人的力量,在他們最無助的時刻,通過信仰找到心靈的慰藉。延伸閱讀:1/15 我們沒有那麼不同——「用寬闊的胸襟看待與我們出道不相同的對象」責任編輯:吳依凡
-
2024-01-15 癌症.肝癌
倒扁靜坐時即診斷出肝癌!施明德自認不太注重保養:我是一個揮霍生命的人
民進黨前主席施明德今天清晨病逝台北榮總,享壽83歲。施明德罹患肝癌多年,於2006年倒扁靜坐時,向外證實罹患肝腫瘤,並確診是惡性腫瘤。施明德於七十歲時曾受訪指出,他減少應酬,練瑜伽,打乒乓球,但也說:「我不太注重保養,我是一個揮霍生命的人。」2006年9月,倒扁靜坐時,施明德證實自己罹癌。當時施明德的主治醫師李壽東指出,施明德B肝帶原,是肝癌高危險群,一直在台北榮總追蹤治療,2006年7月在例行健康檢查中,左邊肝臟「看見壞東西」,進一步確認有1.5公分的惡性腫瘤,經射頻電燒治療,術後情況良好。但2007年2月,施明德赴美身體檢查,發現肝癌復發,在當時春節進行手術。【延伸閱讀:施明德罹肝癌多年,「沉默殺手」5症狀,診斷出來多已晚期!這些名人都因肝癌病逝】施明德過去受訪時曾說,他2006年經台北榮總診斷出罹患肝癌,回憶幾十年前美麗島大審時被宣判死刑,他早就置生死於度外,但發現罹癌正值他號召紅衫軍發起倒扁運動之際,得知肝癌的那一剎那,心中仍有小小的驚訝。施明德於七十歲時受訪表示,自己有B型肝炎,本來得到肝癌的機率就比較大,幸好有定期健康檢查,發現的早,當時連第一期都還稱不上,院方馬上為他開刀切除。施明德說,之後這幾年來,他每天一早起床,都習慣喝500CC內含豆芽、堅果、蘋果、鳳梨等食材的精力湯。連最愛的酒,也戒了不少。以前一餐可以喝三瓶紅酒,現在收斂很多,只喝半瓶,再high一些,頂多喝掉一瓶。 「很多朋友發現罹癌時,為時已晚!」施明德得了肝癌後,妻子陳嘉君從此不再去傳統市場、超市買菜,改成只吃天然和有機食品,這也成為施明德抗癌的最佳助手。陳嘉君受訪表示,飲食對於個人健康,有絕對的影響,現在市面食品有太多的添加物,立法院應該修法,杜絕致癌添加物加在食物中。 陳嘉君說,健康沒有他法,就是拒絕任何加工食品。她說,盡量回到食物的原貌,盡量吃粗糙的飲食,米就吃粗糙的米,不要吃加工過的米,鹽巴盡量吃粗糙的鹽,不要吃精緻過的海鹽。陳嘉君也認為,天然食物本來是很美味的,但一般人慣於吃加工食品,而失去判斷力;如果任何人斷食兩星期,回來後味覺會完全不一樣。【參考資料】前民進黨主席施明德 救自己一命
-
2024-01-15 癌症.肝癌
施明德罹肝癌多年,「沉默殺手」5症狀,診斷出來多已晚期!這些名人都因肝癌病逝
民進黨前主席施明德今天清晨病逝台北榮總,享壽83歲,今天也是施明德的生日。施明德罹患肝癌近20年以上,並於2006年倒扁靜坐前,向外證實罹患肝腫瘤,並確診是惡性腫瘤。 據了解,施明德事B肝帶原者,為肝癌的高危險群。「肝癌號稱沉默的殺手」,台灣癌症基金會指出,衛福部統計,20年來「肝癌」是國人十大癌症死因第一或第二名,每年因肝癌死亡人數約5000至7000人。延伸閱讀· 王光輝、吳孟達、金庸…這些名人都因肝癌逝世!初期肝癌無明顯症狀 局部症狀明顯時多已晚期台灣癌症基金會引用國衛院國家癌症研究中心醫師林育佳指出,初期肝癌沒有明顯症狀,往往在晚期,或當局部症狀明顯時才被診斷出來,因此增加治療的困難度。小的腫瘤只能靠影像檢查來偵測,所以定期檢查是很重要的。肝癌常見的症狀包括,噁心嘔吐、胃口不好、疲倦、發燒及體重減輕5大症狀,或是右上腹部悶痛不適,有時會出現傳到肩膀的輻射痛。其他比較不常見的症狀,包括腸胃道出血、肝衰竭 (出現腹水、黃疸、肝腦病變等)、腫瘤破裂出血等。肝病三部曲:慢性肝炎、肝硬化、肝癌台灣癌症基金會表示,在台灣,慢性B型肝炎及C型肝炎是引起肝癌的主因,約有6%至70%是B型肝炎引起,約20%是C型肝炎所引起的。感染B型肝炎或C型肝炎病毒之後,有一部份人會變成慢性肝炎,慢性肝炎可能會演變為肝硬化,最後再罹患肝癌,這就是所謂「肝病三部曲:慢性肝炎、肝硬化、肝癌。」另外,各種化學或天然致癌物也和肝癌的發生有關。如醫學研證實,黃麴毒素會增加B型肝炎患者罹患肝癌的機會。而酗酒導致酒精性肝炎、肝硬化,間接增加了致癌的危險,也像抽菸導致肺癌一樣值得注意。肝癌只要發現得早,是可以治療的,而且效果不錯。目前肝癌的治療方法已相當進步,常見的治療有手術切除、無線電頻燒灼術、血管栓塞、局部酒精注射、局部醋酸注射、微波凝固、冷凍療法、標靶治療、放射線治療、免疫療法以及支持性治療等。其中以前三種治療(手術切除、無線電頻燒灼術、血管栓塞)最為普遍。延伸閱讀.比熬夜更傷肝的3件事!其中「1件事」最讓人不以為意,卻默默傷害你的肝臟肝癌如何預防?不吸菸、不酗酒。養成良好的運動習慣,生活有規律,避免過度疲勞。注射B型肝炎疫苗。注重飲食衛生。減少食用含有亞硝胺的食物。不吃發霉食物。肝癌高危險群(肝硬化、慢性肝炎患者、或B、C 肝炎帶原者)應定期主動至醫院追蹤檢查。》疾病百科/肝癌責任編輯葉姿岑
-
2024-01-13 名人.許金川
許金川/「我在床上見過你!」到底怎麼回事?
有一天在路上走,迎面而來一位女士,她見到我:「XX,我在床上見過你!」到底怎麼回事?me too都已然過去,難道這把大火吹到我身上?「請問妳是?」我虛心的問了一下。「多年前,我生了一場病,經人介紹,你有到病房看過我,而且還摸過我肚子!」還好是在病床上,不是在其他床上,不然我可能跳到黃河都洗不清了!人一生裡面,至少有三分之一在臥床昏睡,只有三分之二是清醒的,但清醒的日子裡,可能有一天會躺在病床上。病床是一般人不想去、不願去,但有時有不得不去的一個床。有一位好友,生了場重病,我想幫他送去台大住院,他打死不肯。他說:「以前一直想考台大考不上,現在我生病了,才要將我送台大,情何以堪啊!」會送台大等醫學中心,除了生產喜事之外,大都是得了重病,醫學中心分科較細,自然專業也較強,但要送到醫學中心,大概在一般人心中都會有是重病之預感。有一位好友,他有先見之明,買房子特別買在靠近台大計程車不到15分鐘可到的地方。他平常身強體健,心臟也沒問題,有一天在辦公室突然胸悶冒冷汗,家人有人是護理人員,趕快聯絡做醫師的好友,結果趕快送去急診處理,不到30分鐘就送入心導管室,診斷是急性心肌梗塞,還好家住得近,又及時診斷,進了病床老命及時救回,如果住在山上或偏遠地區,等到救護車送到醫院可能就來不及,連上病床都沒機會了。有些疾病,住院了,住幾天頂多幾個星期就會由前門出院,例如急性盲腸炎、膽結石,手術幾天就會快樂地回家。最怕的是有些疾病不容易出院或出了院後容易再回來住院的病,這些通常是癌症了。這中間,以前最大宗的就是肝癌這個國病了,B型或C型肝炎引起的肝癌,每年都有7千多人死亡,這些人住了院通常不能順利出院,其中原因大都是沒有定期做腹部超音波檢查,等到肚子痛起來,或眼睛黃了,通常都是肝癌太大了才去求醫找病房,大都不祥之兆。此外最近幾年的新國病—肺癌,一舉超越肝癌,也許是空氣汙染或其他原因,有人沒有抽菸也沒有家族史,偏偏就會中獎,還好透過低劑量電腦斷層檢查可以早期發現,及早切除,就不會因發現太晚而造成遺憾。總而言之,病房人人不想去,除非是去生小孩,但也不可避免一輩子都不會去,因此,保身之道,平常就要多吸收正確健康知識,並養成定期體檢的習慣,這樣才不會病發了被家人或朋友送去病房,一直無法順利出院離開病房,那事情就大條了。●肝病防治學術基金會定期出版好心肝會刊、並發行B型C型肝炎暨肝癌治療小手冊,最新的好心肝會刊已出版,歡迎來電索閱。若您有肝病醫療問題請洽本會免費肝病諮詢專線0800-000-583或上網:www.liver.org.tw查詢肝病相關資訊。
-
2024-01-09 醫療.消化系統
比熬夜更傷肝的3件事!其中「1件事」最讓人不以為意,卻默默傷害你的肝臟
常聽到長輩告誡說別熬夜,熬夜很傷肝!但醫師指出,其實除了熬夜傷肝,生活中還有更常做的3件事很傷肝,包括喝酒、吃藥,還有吃太飽竟也是傷肝行為,而且「吃太飽」是你所不以為意,不知不覺經常傷害你的肝臟的一項行為。許多疾病的生成,都是因為不好的生活或飲食習慣所致。胸腔暨重症專科醫師黃軒在臉書發文提醒,肝臟作為人體的解毒能手,但這不是意味著它百毒不侵、刀槍不入,它只是擅長忍耐,不讓人察覺到異常。黃軒指出,一般知道熬夜很傷肝,但是有些日常生活行為,其實比熬夜更直接傷害你的肝臟,例如喝酒、吃藥…更難以想像的是,吃太飽也是傷肝行為,因為吃下過多的食物,會讓脂肪擠壓在肝細胞內,而使肝臟細胞在長期擠壓之下容易受到損害,久而久之就發展成「脂肪肝」,嚴重的脂肪肝之下,會損害我們的肝臟功能。日常3件事很傷肝1.喝太多酒喝酒肯定是傷肝的主要兇手之一。因為我們喝進去的酒精,其酒精產生的代謝物,都需要肝臟來大量的解毒。長期喝酒,輕微的,我們只會損失一些肝細胞,嚴重的,會發生不可逆的大量肝細胞的損傷,例如,演變成「酒精性肝硬化」,進一步就容易發展為「肝癌」。所以,喝酒,肯定是比熬夜更傷肝的行為。2.吃太多藥如果沒有在醫生的指示之下,胡亂吃了一大堆藥,就可能會傷機你的肝臟。尤其是吃了一堆未知名的草藥或不明的藥品,這些,都幾乎很容易傷害到肝臟的功能。那是因為肝臟,作為身體的解毒器官,幾乎參與了所有藥物的代謝,很多藥物的說明書內容,也會註明藥物不良反應其中一個副作用,就是對肝臟功能有一定的影響。3.吃太飽吃太好、太飽、太滿、也是比熬夜更傷肝的一種行為。我們日常生活食物太豐富,吃太好了,譬如說三餐總是:大魚大肉、吃了很多高熱量、高糖食品,高油膩食物。這些過度飲吃下的食物,會讓脂肪擠壓在肝細胞內,而使肝臟細胞在長期擠壓之下,容易受到損害,久而久之就發展成「脂肪肝」,嚴重的脂肪肝之下,會損害我們的肝臟功能。養肝護肝怎麼吃?至於要如何養肝、護肝,除了上述3件傷肝的事別做之外,可多吃:1.溫補陽氣食物:如蔥、薑、蒜、韭菜、芥末等,有助人體陽氣升發,促進新陳代謝,增加食欲,使肝氣旺盛。2.青綠色食物:如綠花椰菜、菠菜、綠豆芽、地瓜葉等,能促進代謝、肝排毒,都有養肝護肝的作用。3.酸味食物:酸味入肝經,「酸」等於是藥引,能把好的物質「引」入肝臟中滋養,如檸檬、芭樂等都很適合。4.咖啡:根據「肝病學」期刊2014年發表的研究顯示,含咖啡因和去咖啡因的咖啡所有成分,可降低異常的肝臟酵素,進而提升肝臟健康。若不喝咖啡的人,喝綠茶也有護肝作用。5.咖哩粉:多項研究發現,香料薑黃的活性成分薑黃素,對肝臟而言是超級食物。6.Omega-3脂肪酸:補充Omega-3脂肪酸食物,可強化肝臟。動物來源包括野生鮭魚、鱒魚和沙丁魚;植物來源則有奇亞籽、亞麻籽和大麻籽、核桃、豆腐和黃豆。【資料來源】.《黃軒醫師 Dr. Ooi Hean》臉書粉絲專頁 .聯合報系新聞資料庫 ※ 提醒您:禁止酒駕 飲酒過量有礙健康
-
2024-01-06 名人.許金川
許金川/「褲子脫掉,上去!」「太慢了!」是在摩鐵或拿鐵?
語音重現。「褲子脫掉,上去!」「太慢了!」到底怎麼回事?是風月場所?是摩鐵或拿鐵?老友由國外回來,因尿尿不順就醫,又因巴金森氏症行動緩慢,就診時診間護士大聲呼喚著。看完診,老友太太跟我投訴,好歹在美國也堂堂是個教授,怎麼回台就醫,診間護理人員那麼不斯文啊。老公自尊心受損,回家默默無語、心情低落。年輕時出國進修,從此滯留美國,年輕時風流倜儻,想不到老時老病纏身。廉頗老矣,尚能飯否?一個職業當久了,同理心、同情心沒有了,對病人失去應有的禮貌及尊敬,這是在大醫院,尤其公家醫院司空見慣的事。話說回來,男人老了,攝護腺肥大幾乎難以避免,活得愈老,攝護腺愈來愈大,不是肥大就是長了癌症,這是中老男人的最痛,就好比乳癌是女性心中的最痛一樣。攝護腺肥大,輕則可吃藥控制,重則動手術挖掉,攝護腺在男人命根子附近,一旦大動干戈,好比太歲頭上動土一樣,情何以堪,尤其剛動完手術,下面插著尿管,朋友或女友來探視,提著尿袋,不管你是董事長或教授大官,自尊心不受傷者幾希?如果是單純的攝護腺肥大還好,萬一是攝護腺癌,心裡的壓力更大了,尤其攝護腺指數(PSA)高,可能是單純的攝護腺肥大,也可能得了攝護腺癌,有時真的難以區分。也許醫師會排切片,陽性當然是中獎了,但陰性也不能排除沒有攝護腺癌,近幾年,利用核磁共振檢查看有無癌症,再利用它來做切片的定位就精準多了。但手術完有小部分人會漏尿甚至性功能受影響,大大影響男人的自尊心,真是情何以堪啊。總之,人都會老,小鳥都會變老鳥,與其老了望著攝護腺與尿袋高唱著:「我的青春小鳥一去不回來!」不如趕緊抓住青春旳尾巴,好好努力一番,同時好好照顧自己的身體,定期保養檢查,才不會到了門診就醫被傷了自尊心而黯然神傷,英雄氣短喔!●肝病防治學術基金會定期出版好心肝會刊、並發行B型C型肝炎暨肝癌治療小手冊,最新的好心肝會刊已出版,歡迎來電索閱。若您有肝病醫療問題請洽本會免費肝病諮詢專線0800-000-583或上網:www.liver.org.tw查詢肝病相關資訊。
-
2024-01-02 醫療.消化系統
粘曉菁/逆轉脂肪肝,如何避免走上肝癌?醫師分享「增肌減脂」菜單改善
脂肪肝與代謝性問題是全球普遍現象,主要跟「多吃少動」有關,尤其手搖飲跟酒精都是含糖飲料,是造成孩童及成人脂肪肝的原因之一。逆轉脂肪肝可避免日後走上肝纖維化、肝硬化及肝癌風險,「消脂保肝」必須從改變飲食、生活習慣及養成規律運動做起。脂肪肝病人服用低劑量阿斯匹靈可減少日後肝癌機率最近陽明交通大學與中研院、國內多家醫學中心分析健保資料庫,追蹤脂肪肝病人10年發現,脂肪肝病人長期服用低劑量阿斯匹靈,可減少5成肝癌罹患率,研究成果也被刊登在國際知名期刊「刺絡針」。阿斯匹靈是使用非常普遍的老藥,不少人會服用阿斯匹靈來保護心臟,用來預防心血管疾病及大腸癌風險。但仍有其藥物副作用,如腸胃道出血等,能否長期使用需要醫師專業評估與處方。美國史丹福大學研究顯示,雖然美國民眾B、C肝帶原風險極低、僅1%左右,每年罹患肝癌風險卻逐年增加約9%,探究原因是肥胖及脂肪肝啟動身體發炎機制,進而慢慢演變為肝纖維化、肝硬化及肝癌,因此肝病防治除了避免感染B、C型肝炎,還要從預防及逆轉脂肪肝做起。如何預防和逆轉脂肪肝?手搖杯是孩童的含糖快樂飲,酒精是成人的含糖快樂飲,脂肪肝及三高慢性病引起的身體發炎、代謝性問題等,都會造成代謝性脂肪肝病。消脂保肝的不二法門就是「少吃多動」,尤其運動可減少內臟脂肪堆積,只要運動量足夠,身體肌肉也會增加。建議長輩如果想鍛鍊核心肌群,平時不妨練習邊快走、邊縮小腹,或養成能站就不坐、能坐就不躺原則,設定手錶或手機鬧鈴隨時提醒紀錄,養成運動習慣、日積月累,逆轉脂肪肝不是夢。責任編輯:吳依凡
-
2023-12-30 名人.許金川
許金川/108新課綱:「清風徐來,『腦』波不興」何意?
古文:「清風徐來,水波不興。」這是古代赤壁賦中的詩詞,表示清風徐徐的吹來,水波上沒有激起一片漣漪。在108新課綱依舊有保留。其實用現代醫學眼光來看,應該改為「清風徐來,「腦」波不興。」意思說,清風慢慢的吹來,人就昏昏欲睡,腦波自然就不興了。事實上不止清風徐來的時候,人會昏昏欲睡,很多時候人都會腦波不興的,例如吃飽飯後人都會想睡覺,因為吃完食物後血液流到腸胃中,流到腦部的血液變少,自然腦波不興了。尤其糖尿病人飯後血糖太高,更會如此。此外,吃了中餐尤其喝了湯之後,也有不少人也會突然腦波不興,因為很多高湯中會加有過量的味精,而味精中的成分會讓人昏昏欲睡,這就是西方國家所稱的「中國餐館症候群」。腦波會興,表示人是清醒的,除了上述情況之外,腦波不興就要小心了。近年來常見的一個原因是晚上睡覺打鼾,呼吸道不通,腦部氧氣不足,早上一起床就腦波不興,昏昏欲睡,白天打瞌睡,長此以往容易高血壓、血糖高,甚至記憶減退。得了重病、奄奄一息,人彌留之間,當然腦波不興,常見的原因是得了各種癌症末期或腦出血或腦腫瘤,到了最後腦波都不興的,此外,多個器官敗壞嚴重,人都會腦波不興的。例如尿毒症、敗血症、休克、呼吸衰竭,心臟衰竭,到了末期人都腦波不興,到後來就會昏迷往生。此外,腦波不興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肝昏迷引起,肝臟是人體是重要的解毒器官,人體新陳代謝的廢物─氨(NH3)要經由肝臟這個化學工廠,將它轉化為尿素,由小便排除。如果肝硬化末期,或猛爆性肝炎或肝癌末期,肝功能失調,氨流到腦中,腦部就會失去正常的功能,人會昏昏沉沉最後失去意識。由此觀之,古文中的短短四個字「水波不興」引伸為「腦波不興」,不僅在現在醫學中有其深刻的意義,而且了解其在醫學的意義對維持彩色人生是很重要的。●肝病防治學術基金會定期出版好心肝會刊、並發行B型C型肝炎暨肝癌治療小手冊,最新的好心肝會刊已出版,歡迎來電索閱。若您有肝病醫療問題請洽本會免費肝病諮詢專線0800-000-583或上網:www.liver.org.tw查詢肝病相關資訊。
-
2023-12-28 焦點.用藥停看聽
淋巴瘤、腫瘤檢查用藥暫缺貨 食藥署專案輸入應急!鎵-67是什麼,用於何時?
輔助淋巴瘤及支氣管腫瘤檢查的放射性藥品,主要用於造影檢查,平均周用量為40瓶,不過因為唯一持有許可證的廠商,將在明年2至3月進行機器歲修因素,衛福部食藥署副署長陳惠芳說,在11月21日啟動公開徵求後,已有業者提出專案輸入申請。陳惠芳說,今年3月25日至12月19日,藥品供應通報處理中心總案件統計,已辦畢664件,4件辦理中,調查無短缺案件有201件、佔30.3%;建議使用替代品項379件、佔57.1%;無替代藥品啟動21件、佔3.1%,分別為9項藥品成分,目前已8項徵得專案進口,其餘1項就是今天公布的鎵-67(Ga-67)注射劑;短缺期短恢復供應有63件、佔9.5%。「鎵-67(Ga-67)注射劑型」原廠商暫停供應 另採專案輸入應急陳惠芳說,適應症為霍金氏病、淋巴瘤、支氣管性腫瘤等惡性腫瘤助診的「鎵-67(Ga-67)注射劑型」,目前國內有1張藥品許可證,不過廠商通報,因機器歲修因素,預計在113年2月7日至3月18日期間暫停生產而無法供應,考量部分情形無法以其他診斷方式替代,於112年11月21日啟動公開徵求專案輸入或製造,目前已有業者有意願專案輸入,將可補足缺口。食藥署藥品組簡任技正楊博文說,這款「鎵-67(Ga-67)注射劑」,每周量約40瓶,不過還是看臨床需求,但不同檢查及個別病人需要的劑量不同,藥品半衰期約70小時,所以不能存放,臨床上都是醫療端有使用需求,才向廠商下訂,後續預計採專案輸入,不過目前國外仍在國年期間,待補齊相關文件後,應可順利銜接廠商機器歲修期。鎵-67 偵測及追蹤惡性淋巴癌、黑色素瘤等腫瘤衛福部台中醫院官網指出,核醫鎵-67發炎或腫瘤掃描的主要目的,為偵測發炎感染的病灶位置,以及偵測及追蹤惡性淋巴癌、黑色素瘤、軟組織肉瘤、肺癌、肝癌、白血病的腫瘤,照影檢查時,只需靜靜躺著、並不會痛苦,照影從頭至腳約需時30分鐘,有時會因每個人情形不同,由醫師決定是否加照局部照影,每一局部照影需時約10分鐘。其他注意事項方面,如有懷孕的可能,可能暫時不宜進行該掃描;不需禁食,但少數病患,如檢查腎臟發炎者,需於照影前一天配合服用瀉劑清腸,以提高影像品質;鎵-67可經由乳腺分泌,哺乳婦女若接受檢查需停止哺乳至少2周;化學治療將減低腫瘤組織對鎵-67的攝取量,最好於治療後3周以上再進行檢查;該藥物雖具放射性,但非常微量,基本上並不會對患者或家人造成傷害,但為維護兒童與孕婦權益,基於輻射越低越好的原則,檢查3日內請儘量減少1公尺以內近距離相處。「鎵-67(Ga-67)」是什麼?核醫鎵-67發炎或腫瘤掃描主要目的:1.偵測發炎感染的病灶位置2.偵測及追蹤惡性淋巴癌、黑色素瘤、軟組織肉瘤、肺癌、肝癌、白血病的腫瘤。注意事項:1.若您有懷孕的可能,可能暫時不宜進行核醫鎵-67掃描,請先告知。2.不需禁食,檢查前並不需要特別的準備,但少數病患(如檢查腎臟發炎者)需於照影前一天配合服用瀉劑清腸,如此可以提高影像品質。3. 鎵-67可經由乳腺分泌,哺乳婦女若接受檢查需停止哺乳至少兩週。4.化學治療將減低腫瘤組織對鎵-67之攝取量,最好於治療後3週以上再進行檢查。5.在攝影的過程中應保持靜止不動。其他則無特別之注意事項,並且罕見有過敏等副作用。6. 本檢查所用藥物雖具放射性,但非常微量,基本上並不會對您或家人造成傷害;請放心。但為維護兒童與孕婦之權益,基於輻射越低越好的原則,檢查三日內請儘量減少近距離相處(一公尺以內稱近距離)。之後則無此限制。(資料來源:衛福部台中醫院衛教資訊)(責任編輯:葉姿岑)
-
2023-12-27 焦點.杏林.診間
《在孤島上拯救生命》觀後感想
【編者按】:繼上週義守大學醫學系師生介紹低年級的「醫學人文的教與學」,本週由臨床教師與該校最高年級醫學四、五年級學生繼續介紹這主題。校方在入學前的面試前強調,該校公費醫學系的宗旨目標與優缺限制表明:「如果還沒有考慮清楚的同學,拜託大家,將機會讓給有強烈意願長期下鄉服務的同學們。」希望明確傳達給應試考生們應建立起與自己對話、反思的能力與習慣。當學員進入校園後,透過與義大醫院及其他友校的合作,引導並協助學員參與大量的國內外偏鄉義診與跨文化服務學習,以選修或課外學習的形式,針對特定族群、議題與場域進行體驗與深入探討,足跡遍及全台各偏鄉、離島、原鄉部落,甚至遠赴海外協助義診服務。→想看本文一位四年級學生寫出她看了一部紀錄片,敘述一座位在日本北方的離島「禮文島」,島上有2300位居民,但卻只有一家醫院,兩位父子醫師的感人故事給她對偏鄉醫療的醫病關係加深了認識。一位五年級醫學生敘述她照顧癌末病人的無奈與惶恐,而真情流露道出她寫病歷時,「我一字一字打上,但我一點也不知道,該怎麼把這些痛苦放進病程紀錄裡」。希望這新設的醫學校能調教出更多有愛心願意長期下鄉服務的好醫師。仔細回想,我意識到自從升上大二之後,我的思考中就很少再出現「偏鄉」,雖然大二暑假到瑪家鄉見習有再度思考它,但在學期開始後又很快的被專業課程覆蓋了,之後就沒什麼機會接觸,也慢慢的把「偏鄉」拋到腦後了。這次連假,休息時間滑滑臉書,剛好看到這個紀錄片,我很意外我居然看到流淚。我看到鐵三醫師即使得到淋巴瘤也堅持自己的醫生責任時,我哭了;晃生醫師放棄在日本本島的醫生工作,自願回到故鄉服務家鄉民眾,我看到他用心服務病人的身影,我哭了;我看到晃生醫師帶著土田爺爺去看他生命中最後的櫻花時,我也哭了。我想我哭的原因除了因為感動於升田父子的付出,島民對父子兩人的信任關係,我想也是因為我找回了迷失的自己。我在這部紀錄片裡所看到的東西首先是禮文島,這是一座位在日本北方的離島,島的周圍有可愛的海豹,冬天時這裡的風雪大到打到臉頰會疼痛。島上有2300位居民,但卻只有一家醫院,而醫院內又只有兩個醫師,一位是升田鐵三醫師,以及他的兒子升田晃生醫師。再來談談紀錄片的主角——升田晃生醫師。紀錄片中對於他的背景只有簡單描述,所以我上網查了一些他的資料:晃生在1998年為了在札幌的私立中學上學離開了禮文島,之後在旭川醫療大學就讀外科專業。2010年畢業後,雖然在幾所醫院中任職,但是知道鐵三將要退休的事情後,決定繼承父親在離島的醫療事業。2020年4月作為町職員被任用,8月起開啟了正式的雙人就醫體制。紀錄片裡提到晃生醫師本來是消化道外科醫師,一年會開130幾台刀,本來致力於研究更好的醫療技術,但因為知道爸爸將要退休,即使對於研究仍有嚮往,但他還是選擇回到故鄉接手爸爸管理的醫院。回到故鄉後,晃生醫師要處理的就不再只有腸胃問題,他還要處理小兒科、皮膚科等等非他專業的問題。紀錄片有拍到父子兩人的辦公桌,他們的辦公桌以及背後的書櫃上全是放專業書籍,我自己是理解成在面對非他們本科專業的醫學問題,他們仍然努力學習鑽研,並不因此情況而覺得自己所學都沒有用。而因為全島只有他們兩個醫生,他們與島民的關係都很好,就像家人一樣。他們除了要面對島民的身體健康問題,更要思考如何陪伴像家人一樣的島民走完人生最後一程,這是年輕的晃生醫師所要面對的生命課題,鐵三醫師說:「他應該要自己找到答案,傾聽病人的心聲,應該就會知道。」肝癌末期土田爺爺的故事他在生命的最後階段仍然掛念著如同他的孩子般、他親力親為照顧的櫻花。在一個風光明媚的日子裡,前往醫院的路上,晃生醫師帶著土田爺爺最後再看一次他最愛的櫻花,吟一首美麗的詩:「我親愛的櫻花,嚴冬之後,即使你的主人不在了,也不要忘了春天。」最後土田爺爺說:「我很幸運,遇到一位這麼好的醫師。」四天過後,土田爺爺離開了,他所愛的櫻花仍然在春天的陽光下綻放。我想晃生醫師在慢慢尋找他的答案,看到這個紀錄片的我心裡有某個開關被打開了,但我無法清楚描述是什麼,我只知道我也在跟晃生醫師一樣在尋找一個屬於我的答案。偏鄉的醫病關係寫到這裡,我突然意識到紀錄片除了紀錄偏鄉醫師在偏鄉的行醫故事,醫病關係在最後更是為這個紀錄片添加讓人感動的元素。我想到這學期的見習課程所學習到的敘事醫學。所謂的敘事醫學,它不是某種新的臨床治療方法或醫學科技,相反地,它要喚醒臨床專業照護人員運用與生俱來、貼近人性的聽說故事能力,去給病人適切的診療並同時療癒自己。哥倫比亞大學醫學院的麗塔.霞蓉醫師(Dr. Rita Charon)認為,要得知病人的生病故事,最好且最容易的方式就是聆聽。面對第一次接觸的病人,她不再單方面詢問許多一般診療例行的提問,而是把手擺在膝上,看著病人說:「我將成為你的醫生,所以我需要知道很多有關你的身體、健康與生活,請你告訴我如何了解你的處境。」然後讓病人開始講,自己則專注地吸收病人所說的內容。上學期的見習課程,我們學習在以LQQOPERA(部位(Location)、性質(Quality)、量(Quantity)、發作情形(Onset mode)、誘發因子(Precipitating factor)、惡化因子(Exaggerating factor)、緩解因子(Relieving factor)、伴隨症狀(Accompanying symptoms))的架構下向病人問診,進而得到我們所需要的資訊。這學期我們要學習傾聽病人的生病故事,更甚者是生命故事,傾聽病人的心聲,來了解我們該如何提供病人他所需要的醫療協助,建立彼此信賴的醫病關係。我想這就是鐵三醫師所說的傾聽病人的聲音吧!我們會走入偏鄉,在服務的六年裡我們會是偏鄉醫師。在那六年裡,或是未來更長的時間裡,我們要如何服務病人呢?或是離開偏鄉後,我們要如何服務來到我們的診間尋求一個希望的病人?我覺得這是我們在學習之餘不要忘記去思考的。我們在專業知識的學海中沉浮,但不要忘記我們想成為一個怎麼樣的醫師。感謝緣份讓我看到這個紀錄片,讓我找回讀醫的初衷。最後想說有著溫暖笑容的晃生醫師真的太帥了!延伸閱讀:認真體驗、時時反思,醫學人文發展醞釀中責任編輯:吳依凡
-
2023-12-23 名人.許金川
許金川/箱子兩個:一般「性」垃圾、非一般「性」垃圾,請問是什麼營業場所?
去某大樓,門口放了兩個美麗的垃圾桶,一個上面標明一般「性」垃圾,另一個標明非一般「性」垃圾,眼睛一愣,到底這是什麼營業場所?近年來,環保意識高漲,連垃圾與性有關或沒關的也要分別處理了,應該是環保的概念進步之故。事實上,人體的垃圾老早就有分類了,例如吃的食物變成大便,由肛門排出,這裡面有殘渣的食物,有腸內細菌,有膽汁等等,這裡面是不乾淨的,也就是裡面有細菌,是有感染力的。反之,腎臟製造的尿,尿由輸尿管流到膀胱,再由尿道排到體外,這個管路都是無菌的,卻有尿臭味。這是上帝造人自然的垃圾分類,是非常環保的,也是很好的設計。由於腸道內的東西是不潔的,因此如果腸子破掉,例如盲腸炎破掉,或十二指腸穿孔,裡面的內容物流到肚子內就會引起腹膜發炎,不趕快用抗生素或引流,可能就會引起敗血症,甚至死亡。反之,由於腎臟到膀胱尿道內的尿液都是無菌的,中間的管路破了,或流到肚子內,也不會引起腹膜炎,但如果細菌跑到排尿系統內就會引起腎盂炎、膀胱發炎,甚至敗血症,不好好處理也是會危及生命的。腸子不通,大便不出來,輕則由嘴巴嘔吐出來,甚至腸子破掉流到肚子內引起腹膜炎;排尿系統不通,腎盂大起來,腎臟功能就會壞掉,久而久之引起尿毒症,危及生命。由此觀之,一般「性」垃圾要清除,非一般「性」垃圾也要清除,兩者要分流而處理有其道理,這種道理事實上生物中老早就存在了。總之,用心了解人體結構的祕密,就會多一分智慧,有益延年益壽,另一方面,為人也就會「謙卑」一點,不是喝酒的「千杯」喔!●肝病防治學術基金會定期出版好心肝會刊、並發行B型C型肝炎暨肝癌治療小手冊,最新的好心肝會刊已出版,歡迎來電索閱。若您有肝病醫療問題請洽本會免費肝病諮詢專線0800-000-583或上網:www.liver.org.tw查詢肝病相關資訊。
-
2023-12-18 癌症.飲食與癌症
6種癌症是吃出來的!盤點5種防癌天菜,每天要吃到多少量才有效?
癌症是造成台灣人死亡的第一殺手,每年都有超過五萬人死於癌症。但其實透過改變飲食跟攝取正確的營養,就可能改變罹患癌症的結果。你害怕癌症嗎?那你知道自己每天都可能吃下致癌食物嗎?六種吃出來的癌症根據一篇系統文獻回顧,有幾種癌症跟飲食的確高度相關。包含台灣人發生率第一名的大腸癌、死亡率前三名的肝癌,還有近幾年人數增加的胃癌。1. 大腸癌:紅肉、加工肉。2. 肝癌:酒精。3. 胃癌:鹽。除此之外,台灣人死亡率第一名的肺癌,以及仍排在前十大癌症中的口腔癌,還有無聲殺手胰臟癌,根據台灣的本土研究,也是禍從口入的癌症。4. 肺癌:抽菸、煙燻食品。5. 口腔癌:菸、酒精、檳榔。6. 胰臟癌:含糖飲料。為什麼?這六種食物竟然會致癌1. 紅肉、加工肉2. 酒精3. 高鹽4. 精緻糖(含糖飲料、糖果、糕點等)5. 煙燻食物6. 檳榔研究顯示,紅肉在經過高溫烹調之後,會含有高量的雜環胺(HAAs),雜環胺是強力的致癌物質,會誘發DNA突變、促進癌細胞增生;加工肉品同樣也會刺激大腸,造成腫瘤產生。不只是大腸,跟大部分癌症的發生率都有關。煙燻食物雖然也是加工食品,但跟肺癌有比較明確的關聯。除了食品本身就可能會增加肺癌機率之外,有菸癮的人吃下煙燻食品,得到肺癌的機率則會加乘。酒精則是在B型肝炎、C型肝炎病毒逐漸被滅絕之後,造成肝癌的最大因子。在代謝酒精的過程中,肝臟會逐漸變成脂肪肝,下一步就是轉成肝癌,因此每日攝取超過10克酒精以上,就有可能影響健康。過高的鹽分則有可能會傷害胃黏膜,或是造成幽門桿菌的生長,這兩種都會誘發胃癌,應該要遵守每天攝取鹽分不超過6小匙的份量,也不吃太多高鹽高油的醬料。精緻糖在國外的研究中,跟胰臟癌的關聯比較小,但根據台灣的本土研究,喝越多含糖飲料的年輕人,得到胰臟癌的比例越高,可能是台灣遍地飲料店造成的地區性現象。這五種防癌天菜,每天要吃到多少量才有效?目前防癌證據最充足的飲食法就是「地中海飲食」,也就是包含蔬果、全穀類、健康油脂、魚、堅果的飲食習慣。1. 蔬菜水果:12歲以下每天要吃5份、女性要吃7份、男性要吃9份蔬果。一份蔬菜約生食100公克,熟食標準碗的半碗;水果一份約一個拳頭大。2. 全穀類:選擇非精緻糖的米飯、全麥、五穀雜糧來補充所需的碳水化合物。3. 健康的油脂:屬於不飽和脂肪,以橄欖油為主,一天一湯匙。4. 魚:一週內至少要攝取兩份魚,最好是鮭魚或鯖魚。5. 堅果:每天吃一小碗堅果,大約半個拳頭大小。堅果熱量很高,要注意份量別吃太多。當然,地中海飲食也不完全適合每個人,不過針對飲食習慣與癌症的相關研究都顯示,想要防癌,最重要的是「均衡飲食」,只吃一種食物容易營養攝取不足,但透過足夠、健康的營養素,的確是目前最有效預防癌症的方式。想要打造抗癌體質,就從改變飲食開始吧!延伸閱讀:癌症其實是種發炎疾病!長庚名醫江坤俊:吃這個預防16種癌症,降60%癌症風險參考資料:Enrique Contreras García, Ana Zaragoza-Martí, Influence of food or food groups intake on the occurrence and/or protection of different types of cancer: systematic review. Nutr Hosp. 2020 Feb 17;37(1):169-192.Katie M Di Sebastiano et al., Nutrition and Cancer Prevention: Why is the Evidence Lost in Translation? Adv Nutr. 2019 May; 10(3): 410–418.Chien Hua Chen et al., "Sugar-Sweetened Beverages" Is an Independent Risk From Pancreatic Cancer: Based on Half a Million Asian Cohort Followed for 25 Years. Front Oncol. 2022 Apr 7;12:835901.延伸閱讀: 段純貞、林東芳排不到第一...第1名還被譽為「神級牛肉麵」!網友熱議「雙北牛肉麵」TOP 10店家大公開
-
2023-12-16 名人.許金川
許金川/一朵鮮花插在牛糞上,到底真相如何?
那麼美的女生嫁給一個齷齪其貌不揚的男生,我們常會說:「一朵鮮花插在牛糞上!」以現代醫療的眼光來看,這到底對不對呢?古人說:「視之如糞土。」自古以來,人們就認為糞土是廢物是排泄物,是髒的,裡面可能有很多細菌會傳染各種疾病,因此一定要清潔處理,才不會惹上各種傳染病。的確沒錯,糞便是食物經胃、小腸消化吸收後的殘渣,在大腸內吸收水分成為一條狀的東西排出體外,腸內有不少細菌、病原菌,因此一旦被大便汙染,你可能會因此感染到各種傳染病,例如霍亂、細菌性腸炎等等。但這幾年來,鹹魚翻身了。醫學發現,腸內有不少益生菌,也就是說大便內含有不少有益人體的細菌,除了有害人體的病原菌以外。近年來,研究發現這些腸內細菌與很多人體的生理機能有很重要的關係,甚至是有益的,就是所謂的益生菌。例如一種自體免疫疾病叫做潰瘍性結腸炎,可能也與腸內菌的改變有關,治療上如果把正常人的大便,經過純化後給病人吃,病人的潰瘍性結腸炎就會改善。醫學上研究也陸續發現,除了自體免疫疾病外,腸內菌可能也與一些代謝疾病有關,因此如果改變腸內菌的菌種,這些病症也會因此改善,這就是這幾年以糞便治病的新學問。自然界有些魚類如吳郭魚會吃大便而生長發育,表示大便裡面的確有它的營養成分,因此古人說「視之如糞土」,這個成語在現代醫學中可能會有不同的涵義。換句話說,鮮花插在牛糞上,可能鮮花營養豐富,花可能開得更燦爛更美麗。●肝病防治學術基金會定期出版好心肝會刊、並發行B型C型肝炎暨肝癌治療小手冊,最新的好心肝會刊已出版,歡迎來電索閱。若您有肝病醫療問題請洽本會免費肝病諮詢專線0800-000-583或上網:www.liver.org.tw查詢肝病相關資訊。
-
2023-12-15 癌症.肝癌
吃到含黃麴毒素食物會怎樣?黃麴毒素是如何產生及預防方法?
食物安全和身體健康息息相關,然而一些肉眼看不到的黴菌可能潛在其中,對人體長期健康造成影響,其中黃麴毒素屢屢出現在新聞版面上,例如近期新竹知名品牌「福源花生醬」就發生驗出含有黃麴毒素超標事件,到底黃麴毒素是什麼?哪些食物容易有黃麴毒素?黃麴毒素吃到會怎樣?黃麴毒素又該怎麼預防?黃麴毒素是什麼?黴菌毒素是由某些類型的黴菌自然產生的有毒化合物。能夠產生黴菌毒素的黴菌生長在許多食物上,例如穀物、乾果、堅果和香料。黴菌生長可能發生在收穫前或收穫後、儲存期間、食物本身/內部,通常在溫暖、潮濕和潮濕的條件下。大多數黴菌毒素化學性質穩定,可以在食品加工過程中倖存下來。黃麴毒素是毒性最強的黴菌毒素之一,由生長在土壤、腐爛植被、乾草和穀物中的某些黴菌(黃麴菌和寄生麴菌)產生。大劑量的黃麴毒素可導致急性中毒,通常會損害肝臟,進而危及生命。黃麴毒素也被證明具有基因毒性,這意味著它們會損害DNA並導致動物癌症,也有證據顯示它們會導致人類肝癌。哪些食物容易有黃麴毒素?黃麴菌、寄生麴菌的孢子能透過空氣、風力、水流、人和動物等方式來傳播。當環境溫度30至38°C、相對溼度80%以上,或穀物飼料水分超過15%以上時,黃麴菌容易大量滋生並產生黃麴毒素。市售的花生粉、花生糖是最容易發現有黃麴毒素超標的食品,很大的因素就是台灣的氣候高溫潮濕,適合黃麴菌生長而導致。其他容易受黃麴毒素影響的食物還包括五穀雜糧、堅果類、豆類、奶類、南北乾貨類、醃漬類罐頭食品、地瓜粉、麵粉及咖啡豆等食材,甚至中藥材也曾有遭受波及。若沒有真空包裝或開封後沒放入冰箱保存封好,都難逃黃麴毒素生長的汙染。除此之外,以受汙染的玉米、五穀雜糧作為飼料,餵食雞、鴨、魚、牛、豬,其內臟也含有較高的黃麴毒素存在,可能導致間接攝入黃麴毒素而不自知,對健康產生威脅。甚至連乳製品中也有黃麴毒素,毒性雖較弱,但長期食用含過量黃麴毒素之乳製品,例如牛奶、起司、加工乳酪,還是會造成肝臟損傷而影響對營養之吸收和代謝。然而黃麴毒素十分耐高溫,需加熱至260°C以上才可被破壞,難以一般的水煮、火炒、炊煮等烹煮方式去除,這也是黃麴毒素最需要注意的地方。吃到黃麴毒素有哪些症狀?吃過量被黃麴毒素汙染的食物會導致慢性及急性病變,主要的病徵包括:.慢性:導致細胞受損、畸胎及突變甚至致癌反應。.急性:嘔吐、腹痛、肺水腫、痙攣、昏迷、胰臟充血或肝、腎、心衰竭或腦水腫甚至死亡。黃麴毒素的毒性作用還會影響免疫系統,使免疫力低下,容易受到感染,且不易殺死腫瘤細胞。長期食用易導致肝細胞突變,造成肝癌的發生,尤其會使長期飲酒者、B型、C型肝炎患者及帶原者罹癌的風險增高。能從外觀判斷有無黃麴毒素汙染嗎?事實上,食物是否受黃麴毒素汙染無法以肉眼觀察到,最多只能判斷有無發霉現象產生,但無法辨識有無毒素的產生。一般來說,若發現食物有發黴、蟲咬痕跡、吃起來苦苦或食物變色的情況,最好不要食用以策安全。 另外,富含油脂的花生偶爾會有油耗味產生,可能被與黃麴毒素產生聯想,但油耗味與黃麴毒素產生完全是兩回事。油耗味為花生所含油脂長期接觸氧氣,產生氧化之自然現象,只要是富含油脂的食品超過儲存期限都會產生此現象,但由於油脂氧化過程常伴隨自由基及過氧化物產生,仍然會增加人體健康負擔,因此仍然建議購買產品時宜先確認其保存期限,並於開封後儘快吃完。如何預防黃麴毒素風險?值得注意的是,產生黴菌毒素的黴菌可以在各種不同的作物和食品上生長,並且可以深入食品內部,而不僅僅是在表面生長。黴菌通常不會在適當乾燥和儲存的食品中生長,因此有效乾燥商品並保持乾燥狀態或適當儲存是防止黴菌生長和黴菌毒素產生的有效措施。為了盡量減少黴菌毒素對健康的風險,WHO建議:.檢查經常受黃麴毒素汙染的全穀物(特別是玉米、高粱、小麥、稻米)、乾無花果和堅果(如花生、開心果、杏仁、核桃、椰子、巴西堅果和榛果)是否有黴菌,並丟棄任何看起來發黴、變色或乾癟。.避免在乾燥前、乾燥過程中以及儲存過程中對穀物造成損壞,因為損壞的穀物更容易受到黴菌的侵襲,從而受到黴菌毒素污染。.盡可能購買新鮮的穀物和堅果。.確保食物存放得當-避免昆蟲、乾燥且溫度不要太高。.食品在使用前不要長時間保存。.確保飲食多樣化—這不僅有助於減少黴菌毒素的暴露,還可以改善營養。【資料來源】.WHO: Mycotoxins.食藥好文網:食品中黃麴毒素從何而來?如何避免吃下肚?.彰化基督教醫院:認識黃麴毒素.衛生福利部南投醫院:認識黃麴毒素.彰化縣衛生局:認識食品中的黃麴毒素.農業主題館:花生臭油ㄞ味=黃麴毒素?國產花生最有保障
-
2023-12-13 癌症.肝癌
不是手搖飲,40歲業務經理愛喝「1健康飲品」,嚴重脂肪肝變肝癌!醫曝驚人成分
台灣成年人脂肪肝盛行率高達3成,粗估全台就有600萬人有脂肪肝,許多人都知道喝手搖飲可能攝取過多熱量,沒想到一般認為健康的「果汁」,卻也可能是造成脂肪肝的原因之一!外科醫師江坤俊日前分享案例,表示一名40多歲男子因腹部疼痛、高燒就醫,檢查左肝有3公分大腫瘤。由於男子沒有B肝、C肝,體型中等、也無家族遺傳高血脂,讓醫師一度摸不著頭緒;結果開刀一看才發現他的脂肪肝非常嚴重,進一步詢問得知男子每天要喝好幾杯果汁,「這麼大量的果糖,久而久之當然有脂肪肝!」 江坤俊在《醫師好辣》節目中分享案例,一名40多歲業務經理因新職工作操勞,某天突然右上腹痛、發高燒,趕緊到醫院掛急診。醫師當下替病患進行電腦斷層檢查,發現他的左肝竟有3公分大的腫瘤,疑似肝癌,立刻安排手術切除。 由於病患沒有B肝、C肝,也沒有家族遺傳的高血脂病史,一度令醫師不解,結果開刀才發現他的脂肪肝非常嚴重,「真的就像鵝肝一樣!」病理檢驗確認是肝癌。 原來男子很喜歡喝果汁,一天都要喝好幾杯,「吃水果有纖維、水份,通常吃2、3顆就飽了,可是很多人喝果汁會濾渣,纖維質被濾光光,只剩下果糖。」江坤俊直言:「這麼大量的果糖進去(人體),久而久之當然有脂肪肝!」 他提出警示,肝病進程通常是肝炎、肝硬化,然後才惡化為肝癌,但脂肪肝卻會跳過肝硬化,直接形成肝癌,「脂肪肝是未來幾年需要大家努力對抗的疾病,它以後可能會是造成國人肝癌的主因。」 好食課營養師蔡宜方指出,脂肪肝的問題大多與飲食習慣與運動不足有關,像是酒精或手搖茶的果糖都會促使肝臟生成三酸甘油酯,進而造成脂肪肝。由於目前尚無直接治療脂肪肝的藥物,因此最好方式就是養成良好的健康生活習慣,並透過均衡飲食與規律運動,來控制體重及腰圍,以逆轉脂肪肝。 營養師推薦預防脂肪肝這樣吃 原則1》減少含糖飲料與酒精 這些食物都會促使肝臟生成三酸甘油酯,因此容易造成血脂和脂肪肝問題。營養師特別說明,市面上有許多店家標榜不用果糖,改用蔗糖,雖然說這會減少脂肪肝風險,但同步還是出現血糖問題,所以最好的辦法就是減少含糖飲料的攝取習慣! 原則2》多選擇抗氧化與抗發炎食物 蔡宜方說,肝臟若受到脂肪浸潤,久而久之也可能演變成肝炎症狀,因此建議平常飲食要多攝取富含抗氧化、抗發炎的食材,可以透過補充膳食纖維改變腸道益生菌生態,除了能促進脂肪代謝以外,也可以幫助減少肝發炎、氧化損傷的風險,從而保護肝臟健康。 ■全穀類食物:全麥麵包、糙米飯、燕麥等,富含類黃酮與膳食纖維。■彩虹蔬果:蘋果、葡萄柚、藍莓、火龍果、番茄等,具有茄紅素、花青素等抗氧化多酚或類黃酮與膳食纖維。■深色蔬菜:綠花椰、菠菜、芥藍菜、蘆筍、紅蘿蔔、紫甘藍菜,具有抗氧化多酚或類黃酮與膳食纖維。■魚類:鮭魚、鯖魚、大比目魚、秋刀魚等,富含Omega-3脂肪酸。■堅果類:核桃、南瓜子、亞麻籽、杏仁等,富含各類礦物質,且有些堅果也是具有omega-3脂肪酸。 參考資料:【2023】3 成國人患有脂肪肝?營養師:護肝這樣吃就對了!●原文刊載網址●延伸閱讀:.老公迷戀單親離婚女!要挽回或放開走味的婚姻?劉黎兒:別再說相忍為孩子 .陪伴癌末先生的體會:生命中的每一分、每一秒都好珍貴,一定要好好珍惜,活在當下.優雅「無關年紀」!不管幾歲都別放棄打扮自己…丁菱娟:「活出美麗」是一種生活態度
-
2023-12-09 名人.許金川
許金川/為什麼照相時不要站在中間?
每次照相,某位大老總不要站在中間,雖然他輩分最高。大夥問他:「以前上課時老師總是指著相片說,站在中間這個已經走了!」為什麼站在中間的總是走得早?因為通常中間的就是年紀比較大。可能是老師,可能是老闆,也可能是某某長輩。然而,可以站在中間卻比較晚走嗎?從醫學上而言,當然是可能的。雖然年老者,通常走得比較早是常態。但也有例外,古人有言:「老而不死是為賊!」這大概是年輕人罵老賊的話語,但也有表示老者不一定走得早的時候。那麼如何不要站在中間而不會早走呢?第一個就是要有養生之道。生活起居正常、飲食清淡、規律運動,但這樣還不夠,也是不少人的誤解,以為自己很養生,就一定可以長壽。平日養生的確是可以延壽,但不一定會長壽,就好比車子小心開,但不代表不會拋錨,還要定期檢查,車子如此,人更是如此。平時養生,勤於運動,呼吸新鮮空氣,可以減少動脈硬化,減少心臟病的危機。平時運動有助於鍛鍊心血管系統,呼吸新鮮空氣可以避免老化,保護肺臟。但人是肉身打造的,而構成肉身的基本單位是細胞,而細胞的生命是其細胞核中的基因決定的。年紀大,受外來的影響或遺傳的因素,基因容易發生突變,長出癌症。通常基因會遺傳給下一代,因此有家族性癌症者需要定期追蹤檢查,及早抓出癌症及早治療。例如家中有人得肺癌、有人得乳癌、有人得大腸癌,其他家人都要定期檢查以保安全。此外,有些感染,例如B型肝炎或C型肝炎,通常感染後大多不知不覺,等到有感覺可能到肝硬化吐血了,或人瘦了,或肚子大了起來,才知道演變為肝癌了。此時才去求醫通常來不及了,這時即使照相不在中間也會早走一步。因此,要能心安理得,照相時站在中間,就要有自知之明,除了平時的養生之外,就是要像保養車子一樣,定期去體檢一下,防患於未然,屆時站在中間也就不用怕了。●肝病防治學術基金會定期出版好心肝會刊、並發行B型C型肝炎暨肝癌治療小手冊,最新的好心肝會刊已出版,歡迎來電索閱。若您有肝病醫療問題請洽本會免費肝病諮詢專線0800-000-583或上網:www.liver.org.tw查詢肝病相關資訊。
-
2023-12-07 焦點.杏林.診間
北榮重粒子治療助百名癌症患者!院長感動:一切付出都值得了
北榮重粒子治療今年5月15日啟用,截至今天(12/5)為止,半年內完成百例病人治療。台北榮總院長陳威明指出,原本被認為無法治療的胰臟癌,經化療及重粒子治療後,可以透過手術切除,其他如攝護腺癌、肺癌、肝癌、骨肉癌、頭頸癌、婦科癌症等患者也都獲得治療。北榮重粒子治療助百名癌症患者台北榮總今天舉行重粒子治癌百例、達文西手術5000例感恩會,並為國內首座負壓科技加護病房及「北榮一號雲」超級電腦剪綵啟用,退輔會主委馮世寛今天也出席,並肯定陳威明帶領的北榮團隊,在癌症治療、重症防疫及智慧醫療上優異成果,嘉惠病人,期許榮總醫療體系共同努力,繼續提供高品質醫療服務。院長陳威明:一切付出都值得了「病人的生命是無價,看到重症病人康復,一切都值得了」。陳威明說,北榮不惜營運虧損籌建重粒子治療,目前治療過程順利,病人復原良好,均持續追蹤治療成效,目前仍有多人在等候治療,重粒子癌症治療中心營運後,來自各國的參訪更是絡繹於途。陳威明也感謝北榮全體同仁上下一心、團結合作,在歲末年終時展示成果。除了重粒子治療,台北榮總完成達文西手術5000例,包括胰臟癌、壺腹周圍癌及腎臟癌部份腎臟切除等困難癌症治療,目前此三項疾病的達文西手術病例數,北榮案例數為全國最多,退輔會整體醫療體系合計已完成近1萬2千例達文西手術。今天也是首座專為醫院設計的叢集式超級運算平台「北榮一號雲」啟用。「北榮一號雲」超級電腦為新一代超級運算平台,具強大人工智慧(AI)計算能力,包括全方位的資料中心、創新的運算架構及多功能的軟體工具,推動生成式AI及大型語言模型LLM在醫學領域的創新應用。「北榮一號雲」可大幅提升整體運算能力,加速北榮精準醫療、智慧醫療、疾病預後預測、基因序列資料分析、數位病理精準診斷、智能藥物開發的發展,並且提供AI應用程式最佳發展平台。陳威明說,這不僅提升診斷精確性,更加快針對各種疾病的個人化治療策略制定,不僅是北榮資訊發展重要的里程碑,更代表台灣在高速計算醫學領域中,邁出了重要一步,也為國際醫學合作開闢了新途徑,進一步推動醫學AI的創新與發展。因應未來新興傳染病,國內首座智慧科技加護病房在台北榮總啟用,北榮投資逾一億元,興建15間智慧負壓隔離加護病床,位於科技大樓,與主要的住院大樓分艙分流,且引進或自行研發多項最新科技包括AI防護衣穿脫魔鏡、溼洗手監測系統,已獲得國家醫療品質獎肯定。另衛星護理站進行影像監視與呼吸器遠端調控;設置智慧電視與三方視訊系統等,同時導入機器人協助護理師傳送物資,減少人員暴觸風險。在流行病疫情發生時,可提供最高防疫標準的負壓隔離重症治療,平時則可作為一般呼吸系統重症加護病房使用,達到「病毒擋得住、訊號出得來、治療進得去、夥伴找得到、家屬看得見」的目標,大幅提升重症醫療照護品質。智慧機器人在內的多項科技產品,提升照顧的品質及防疫安全。責任編輯:陳學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