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問大家會帶失智症患者一起做什麼事嗎?該用什麼方式引導失智症患者參與?
帶領失智症患者參與活動要先了解對方興趣,有機會讓失智者露一手,由職能治療師或培訓種子教師引導對方加入活動,多給予正向肯定與鼓勵,重點在參與的過程開心與認同,而不是聚焦在作品好不好看,一同歡笑才有機會安排往後更多的活動。
內容提供合作、相關採訪活動,或是投稿邀約,歡迎來信:
非藥物治療
帶領失智症患者參與活動要先了解對方興趣,有機會讓失智者露一手,由職能治療師或培訓種子教師引導對方加入活動,多給予正向肯定與鼓勵,重點在參與的過程開心與認同,而不是聚焦在作品好不好看,一同歡笑才有機會安排往後更多的活動。
居家和行動
可購買防滑條貼於地面,增加摩擦力,防止失智者跌倒,但特別注意防滑條的黏貼方向,應與失智者的行進方向「垂直」,並且建議失智者每步皆可踩到三條以上防滑條,也就是防滑條每條間隔約5公分為佳。 另外,可購買防滑噴劑噴於地板,產生止滑效果。也建議在廁所增設扶手、在洗澡處擺放洗澡椅,讓失智者可以坐著洗澡。 若經濟狀況、空間範圍許可,失智者也可接受廁所環境的變動,也可考慮將廁所更改為乾濕分離設計,並搭配暖風乾燥機使用,保持廁所乾燥,避免廁所濕滑。因為失智者的居家環境差異性極大,建議諮詢專業的職能治療師,提供個別化的居家環境評估與無障礙環境設計。
心理調適
[專家解答] 國立臺灣大學醫學院附設醫院神經部巴金森症暨動作障礙中心護理師 呂幸樺 隨著病程進展,照顧者的協助範圍將日漸增大,因此疾病初期首重「延緩退化」,疾病進入中晚期後,「協助照顧」將是1場長期抗戰!因此,千萬別將照護的重責統統獨自扛下,應妥善尋求以下資源及協調安排。 1.盤點家庭資源(人力、金錢) 2.擬定照顧計畫 3.可運用的社會資源(職能治療師、社工師或個管師) 4.政府補助(長照、公勞保失能補助) 可撥打「1966」,由長照2.0照管專員或A單位個管師量身打造照顧計畫,再由特約服務單位提供長照服務。 家屬亦可參考安養、護理之家,或依照巴友的疾病狀況,選擇是否聘雇外籍看護。申請外籍看護,需要由醫師先評估並開立巴氏量表後申請。 照顧者應學會「保持照護彈性」的5種好習慣,幫助自己釋放壓力,也能讓被照顧的家人擁有好心情: 1.找出壓力來源並擬定出可減輕的辦法:如尋求他人、醫療協助 2.找出目標和計畫:訂定合理且可實行的計畫,並保持調整彈性 3.保持樂觀 4.心懷感恩並找出意義 5.尋找與其他人的連結和歸屬感
照護資源
[專家解答] 國立臺灣大學醫學院附設醫院神經部巴金森症暨動作障礙中心護理師 呂幸樺 許多長輩在意他人的眼光,會認為持有輔具,等於是自己生病,被暴露在眾人的目光之下。這表示長輩可能尚未接受自己罹病,照顧者協助告知或幫助巴友理解疾病,是很重要的工作。 巴金森病到了中期,除了肢體僵硬以外,也會步態不穩,身體不平衡,連站都可能會有問題,善用行動輔具能降低跌倒的機率。減少跌倒、骨折甚至臥床失能的風險。 巴友不愛拿輔具,照顧者可以先了解巴友不喜歡的原因,如果是擔心眾人目光,可告知後續跌倒失能的風險,如果是不喜歡款式,則到輔具中心或店家找尋喜歡或適合的款式。 有輪子的助行車通常款式較多,也比較日式,深受長者喜愛,但如果巴友是「連站姿都有平衡問題」或「步態容易前衝」,就不適合用有輪子的助行推車。 不管是挑選輔具,或是探詢他們內心的需求,都需要花一些時間,建議照顧者第一步先讓巴友認識疾病,比較使用或不使用輔具的優劣,再陪著巴友面對。而巴友適合哪1種行走輔具可諮詢專業的物理治療師,或是請輔具中心的職能治療師評估並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