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4-05 焦點.杏林.診間
搜尋
老人
共找到
2511
筆 文章
-
-
2024-04-04 失智.名人專家
「我也得了失智症!」失智症專科醫師公開坦承罹病有目的!
長谷川和夫醫師,是日本失智症醫療界的巨人。他自40歲專研失智症,醫療臨床工作近半世紀之久,更是廣泛用於失智症檢測的「長谷川式失智症量表」的創始人,也是參與日本政府將「痴呆」正名為「認知症」的討論委員會成員。這位治療過上百、上千名患者的專科醫師,在2017年的一場講座中,公開自己也罹患了失智症(嗜銀顆粒性失智症)。「確定性」不再 好奇怪。以前去過的地方,照理來說應該可以順利抵達,但我怎麼走也到不了。也不記得今天是幾月幾號,安排了哪些預定行程。我開始懷疑自己罹患失智症,大約是在二〇一六年左右。 對於自己過往經歷的事,我不再那麼有把握。我無法確定自己的行為,到底是做了,還是沒做。例如外出時,即使擔心門沒鎖好,但只要心裡能確定自己已鎖門,我通常就會直接出門。或者,如果真的很擔心,只要折返確認門鎖,就能屏除心中的疑慮,安心外出。這些都是正常時候的反應。然而,當這份「確定性」不再時,我即使回家確認過門鎖,不久後記憶又會變得模糊,始終無法堅信。 我也記不清今天是幾月幾號,到底是星期幾。所以,我家的廚房除了掛有一本大幅的月曆以外,旁邊還擺了一本小型日曆,方便我每天早上查看。但是,我明明才剛確認過日曆,一轉頭就又忘記日期。 如果問太太,她會回我:「你怎麼又問這問題。」這時候,我會去翻閱桌上的報紙。早報和晚報的每一面都附有日期,所以很方便確認。當我發現自己「確定性」不再,忘記約定的情況與日俱增時,根據多年的診療經驗,我判斷「這不是年紀大造成的健忘,很可能是失智症」。 二〇一五年十月的日記裡,記述了以下這段文字 :演講。主題是「大家一起思考失智症照護」。我講了大約一小時,但有時我突然想不起來自己要講什麼內容,這樣的情況出現了三次。後來我設法敷衍過去,結束演講……真教人捏了一把冷汗。公開坦承患病 二〇一七年十月,神奈川縣川崎市內舉辦了一場有關失智症議題的小型講座,我以專科醫師身分受邀出席,提供失智症照護的專業建議。 我在台上面對家屬, 提醒照護時的重點, 分享看診時與病患之間的回憶,接著脫口說出以下這段話: 「當著大家的面講,(對主辦單位)也許會造成困擾,但其實我患有失智症。」 這些話很自然地從我的口中說了出來。自從意識到自己患有失智症以來,我便一心渴望與人們分享我的感悟:失智症是任何人都可能罹患的疾病,但即使患病,也不會改變我們身為「人」的事實;在這個長壽的年代,這是每個人都要與之面對並共存的疾病;還有,即使罹患失智症,維持普通的生活非常重要。所以,我在講座中演講時,突然興起了一個念頭,希望告訴在場的每一個人:「我也一如往常地過著自己的生活。」在座聽眾凝神專注聽著我的分享,溫暖地包容了我的一切。 那一年,我八十八歲。在日本,像我這樣長壽的人越來越多。 根據厚生勞動省的數據,二〇一八年日本人平均壽命,男性八十一‧二五歲,女性八十七‧三二歲,兩者皆創歷史新高。平均壽命是指某一年出生的零歲嬰兒,平均能活到幾歲的預測數值。綜觀平成時代這三十年來,男女的平均壽命皆延長約五歲。預測顯示,平均壽命未來將持續延長。根據日本未來人口預測(平成二十九年預估)公布的結果,二〇二五年男性平均壽命為八十一‧八九歲,女性為八十八‧二一歲。女性又更為長壽,預估二〇四五年,女性平均壽命將超過九十歲(九十‧〇三歲)。 壽命延長,長壽人數也隨之增加。截至二〇一九年九月十五日,百歲以上人瑞人數達七萬一千二百七十四人(其中女性六萬二千八百一十人),連續四十九年創下新高,首次突破七萬人。一九六三年剛制定老人福祉法,國家代為表揚向百歲人瑞致敬時,全國僅有一百五十三人。如此一想,恍如隔世。據政府預估,未來這數字將持續增長,預計最高將達七十一萬七千人(二〇七四年)。 人們越來越長壽,「人生百年時代」一詞也漸漸普及。這個概念最初由英國倫敦商學院林達‧葛瑞騰(Lynda Gratton)與安德魯‧史考特(Andrew Scott)兩位教授所提出。有鑑於全球人口長壽化現象急速增長,他們提倡人們需要不同以往的人生規劃。「學習、工作、安度餘生」這種傳統的人生規劃三部曲,在一個活到百歲已成為常態的社會中,年齡已不再是明確的分界線。人們可以工作一陣子之後再回頭學習,人生的選擇變得更多元且面向更寬廣。他們的著作“THE 100-YEAR LIFE―Living and Working in an Age of Longevity”(Bloomsbury Information Ltd,二〇一六年出版)在全球擁有廣大讀者[日文版《LIFE SHIFT 100年時代の人生戦略》(東洋經濟新報社出版),中文版《100歲的人生戰略》(商業周刊出版)]。 日本在大約同一時期,以小泉進次郎為首的自民黨年輕議員,提出放眼「人生百年時代」的政策,加上政府於二〇一七年舉辦的會議也使用了相同名稱(「人生百年時代構想會議」),使得「人生百年時代」一詞開始在日本社會中廣為普及。 此外,林達‧葛瑞騰與安德魯‧史考特兩位教授在書中指出,二〇〇七年出生的日本人,約有一半可能活到一百零七歲。 隨著年齡增長,八、九十歲以後罹患失智症的人口逐漸增加,若說「大多數百歲人瑞都可能罹患失智症 」,一點也不為過。所以,我不認為自己患有失智症是一件多麼奇怪的事。 當然,也有人完全不受影響,到了晚年依舊活力充沛,但那只是極少數。我認為這些人隨著年齡增長,衰老只是時間的問題,所以失智症絕對不是「與己無關的事」。 根據厚生勞動省研究小組調查顯示,截至二〇一二年,高齡者中約四百六十二萬人罹患失智症(六十五歲以上人口罹病率約十五%)。這相當於六十五歲以上高齡者,平均約每七人就有一人患有失智症。並推估,隨著人口高齡化及壽命延長,失智症人口會持續增長。當二〇二五年所有二戰後出生的嬰兒潮世代都屆滿七十五歲以上,失智高齡者人口約七百萬人(罹病率二十%),在高齡者中,實際上可能每五人便有一人罹患失智症。
-
2024-04-04 養生.抗老養生
「清明」平肝息風、滋養肝陰為主 多吃這類食物避免春季常見疾病
今天4月4日是「清明」,根據文化部網站,清明為二十四節氣之一,也是傳統民俗節慶之一,通常在國曆4月5日前後。做為節氣的清明,時間落在太陽到達黃經15度,原意指此時中國北方春暖花開,大地空氣清新,景色明澈。然而台灣地處亞熱帶,清明時分氣候較不穩定,氣象諺語「清明穀雨,寒死老虎母」,就生動的指出偶發的寒流強度。清明有哪些民俗活動?寒食節在冬至後105日,約當清明前後一日。相傳是紀念中國春秋時期清官介子推遭焚身而死的日子,此日禁火,家家寒食。當天不開火煮食外,寒食節在唐代已經有上墓的習俗,但因寒食及清明的日期只差一天,春遊及掃墓的習俗融合,出城拜掃祖墳的人也趁機春遊、野餐,清明逐漸吸收上巳節及寒食節兩個節日的習俗,並進而取代之。清明有製作春捲的習俗,春捲也稱潤餅,以極薄的麵餅為皮,餡料以春天出產的青菜為主,如豆芽菜、韭黃、芹菜、芫荽、荀絲、紅蘿蔔等,再加上豆干、肉絲、魷魚、蛋皮等,一律細切成絲,灑上花生粉、糖粉、海苔酥,捲成筒狀即可食用。清明該吃什麼進補養生?中醫師陳潮宗曾受訪建議,清明時節,多吃蔬菜。他說,中醫認為春主肝,而風為春之主氣,又多襲於肝,飲食要以「平肝息風、滋養肝陰」為主,中藥可選用扶助正氣的補品,如山藥、大棗等;烹調食物以清淡為宜,多食甜、少食酸,以補益脾胃之氣。新鮮蔬菜,如菠菜、萵苣、芹菜、蘿蔔、白菜、蔥、薑等,不妨多吃,以補充各種營養素,避免口腔炎、口角炎等春季常見的疾病;也可多吃溫補陽氣的食物,如大蒜、韭菜等,以順應春夏養陽的原則。此時天氣春寒料峭,乍暖還寒,陳潮宗建議,穿著應以寬鬆舒展、柔軟保暖為主,宜「下厚上薄」,有養陽又收陰之意。當天氣稍微轉涼或起風時,要立即加穿衣服,以防病邪侵入人體。防病邪有兩重點,一是防濕邪,氣候溫暖多濕,有利微生物等生長繁殖,須留心結膜炎、腦炎、麻疹等傳染病;多補充蛋白質、維生素C及鋅,預防感冒;老人家或關節疾患容易感受濕邪,誘發關節疼痛,應多注意保暖防濕。另外也要防過敏,清明百花盛開,溫暖多濕,容易誘發過敏疾病,過敏體質者宜注意溫差變化、穿棉質衣服,忌梨、西瓜、蕃茄、椰子、香瓜、哈蜜瓜、大白菜、白蘿蔔、冰品、冰涼飲料等生冷食物,少吃核桃、魚乾及其他海鮮加工品。清明運動該注意哪些事項?物理治療師簡文仁曾設計兩套健康操,分別為清明時節雨紛紛和祭祖追遠傳子孫。清明時節雨紛紛1.兩腳微蹲,張開約2倍肩寬;雙手平伸打開,手腕上下擺動,手指向下;扭轉腰臀向左,手腕、手指跟著揮動,表達出「雨紛紛」的意象。2.扭轉腰臀向左後,再擺動回中間,手腕仍上下擺動,手指向下。3.同樣動作,隨著腰臀扭動從左至中間,兩腳微蹲轉向右邊,整套體操左右擺動,持續來回。要領:左右來回扭轉腰臀時,應以腳尖為中心,以免扭傷膝蓋。動作功效:包括肩、手腕、腳部等部位,進行全身性左右旋轉;膝蓋微蹲,有助增加腿部肌耐力。建議時間、次數:一日至少2次,每次3分鐘。祭祖追遠傳子孫4.雙手合掌在身前,向右水平畫大圓;右腳以腳尖力量,踏地向右跟著畫大圓。要領:手臂畫圓時,應盡量向外延伸;以單腳腳尖畫圓時,另一腳盡力保持平衡。動作功效:訓練手腳協調能力,腳尖畫圓時,可藉此訓練平衡力。建議時間、次數:一日至少2次,每次3分鐘。5.同步驟4原理,雙手合掌在身前,改向左水平畫大圓;左腳以腳尖力量,踏地向左跟著畫大圓。
-
2024-04-03 焦點.杏林.診間
醫病平台/骨折之後
【編者按】:本週的主題是「當醫師變成家屬時」,由三位醫師分別寫出自己的家人生病時的心路歷程。一位醫師正在為病人進行內視鏡檢查時,父親急電告知心臟不適,但他卻無法即時回家照顧、事後陪父親看病,發現自己以家屬立場對一些「司空見慣」的醫療作業,如不同醫療的選擇以及簽同意書都有截然不同的感受,而對自己的醫療行為產生深刻的反思。→想看本文一位老人醫學的專家由祖父被發現倒地、骨折、臥床、意識混淆、到最後死亡的親身經歷,聯想到正在照顧的老病人面臨的生命末期,而感慨在高齡病房裡,照顧這些失能老病人的人生最後一段路,就如他所希望阿公能獲得的醫療照顧一樣,能走得「無病無痛」,走得有尊嚴。 一位退休的老醫師,寫出自己正面臨摯愛的胞妹罹患失智症的不捨。他深知,到目前為止,阿茲海默失智症的病程是一條走下坡的不歸路,不論做得好不好,盡量鼓勵失智者去做她還能做的。同時家人也要學會欣賞失智者仍保有的部分,不要為其失去的能力嘆氣、婉惜。在高鐵上收到爸爸的通知,阿公在凌晨於家裡仙逝。幾個月前,阿公獨居在家裡摔斷股骨頸,在地上躺了不知多久才被家人發現。因為習醫的緣故,爸爸第一時間通知我,詢問我的意見。我明白的說,不能開刀的話,半年內死亡率很高,但是多重共病和肺阻塞造成的麻醉風險太高,父執輩們討論完後,決定要保守治療。也許是本身功能保養得不錯,過一個月後,阿公慢慢可以用著助行器走一小段路,但是從那之後,他就沒有出去外面庭院走過。 骨折之後,爸爸他們不知道去哪很快找到一個協助照顧的外籍看護(之前因為阿公失智又懷疑人家偷他錢,一直沒有辦法請看護照顧),因此阿公的生活起居開始由看護來照顧。 爸爸和叔叔的送飯生涯告了個段落。兩個月前,失能且衰弱的阿公迎來一波很嚴重的肺炎,甚至在加護病房裡住了一週以上,雖然年紀很大有DNR且不插管,經過抗生素和非侵襲性正壓呼吸器(non-invasive ventilation)的治療,還是順利不帶著氧氣出院了。出院後,我回老家去看他,叔叔說阿公每天都在亂講話,譫妄後來就一直沒好過。 到這個月,功能退化越來越嚴重,出現失智症的精神與行為症狀(behavioral and psychological symptoms of dementia, BPSD),譫妄、疼痛如幽魂般圍繞著他,晚上也因為疼痛睡不著覺。兩天前,爸爸說,阿公使用嗎啡後比較可以休息了,我不知道誰幫老人家開了嗎啡,但我很感謝他。在非癌末病人身上使用嗎啡,很需要勇氣。我只跟爸爸說,如果真的症狀沒有緩解,可以帶去給緩和科看看有沒有需要住院。今早,我收到通知,阿公在家裡安靜地走完他的一生。在我的認知裡,老人家實際上是死於幾個月前的骨折,我們能做的,便是讓他在這條路上走得較不辛苦。回到我們高齡病房的病人。前幾天,我從急診挑了一個類似的高齡老病人入住。婆婆是平常獨居,非常開朗的一位偏鄉長者,只是在兩個月前某次轉身跌倒摔斷股骨,在急診讓骨科看過,會診紀錄記述家屬不能接受手術風險,所以入住到高齡病房接受後續照顧。我記得每次走進病房時,總能聽見婆婆爽朗的笑聲,她最喜歡稱讚主治醫師說把她照顧得很好。某天查房主治醫師看著她,說她狀況很好,只有慢性腎衰竭,應該要考慮接受手術。但第二次的會診,或出院後門診骨科的回診,家屬都沒同意讓她接受手術。即使如此,我們還是把長者照顧到平安出院,且據看護所說,婆婆過了一個很不錯的農曆新年。這次去急診看他,婆婆合併褥瘡、尿毒症,腸胃道出血與可能的肺炎,意識改變與多重器官衰竭,處在瀕死的狀態。跟兒子談過後,我們確立了緩和及末期照護的目標,也依照婆婆之前的預立意見,維持DNR 不插管和不洗腎。於是她入住到我們病房接受安寧共照,希望在最後一程,我們能夠幫助緩解器官衰竭帶來的不適。在高齡病房裡,疾病的角色緩緩淡去,人的角色和症狀緩解的重要性浮了出來,在這些病人最後一程,我們希望失能的長者們能走得「無病無痛」,走得有尊嚴。就如我所希望阿公能獲得的醫療照顧一樣。延伸閱讀:4/1 角色易位的體驗——由醫師身份轉變為病人家屬
-
2024-04-01 焦點.杏林.診間
醫病平台/角色易位的體驗——由醫師身份轉變為病人家屬
【編者按】:本週的主題是「當醫師變成家屬時」,由三位醫師分別寫出自己的家人生病時的心路歷程。一位醫師正在為病人進行內視鏡檢查時,父親急電告知心臟不適,但他卻無法即時回家照顧、事後陪父親看病,發現自己以家屬立場對一些「司空見慣」的醫療作業,如不同醫療的選擇以及簽同意書都有截然不同的感受,而對自己的醫療行為產生深刻的反思。一位老人醫學的專家由祖父被發現倒地、骨折、臥床、意識混淆、到最後死亡的親身經歷,聯想到正在照顧的老病人面臨的生命末期,而感慨在高齡病房裡,照顧這些失能老病人的人生最後一段路,就如他所希望阿公能獲得的醫療照顧一樣,能走得「無病無痛」,走得有尊嚴。一位退休的老醫師,寫出自己正面臨摯愛的胞妹罹患失智症的不捨。他深知,到目前為止,阿茲海默失智症的病程是一條走下坡的不歸路,不論做得好不好,盡量鼓勵失智者去做她還能做的。同時家人也要學會欣賞失智者仍保有的部分,不要為其失去的能力嘆氣、婉惜。平常在臨床照顧病人上,遇到許多病人以及病人家屬,雖然自認為常常以同理心來替對方著想,尤其在臨床處置需要進行侵入性檢查及治療時,直到去年底遇到家人生病時才有更深一層的體會,因為以前或許是站在籬笆的另一端來看待,直到親身經歷過才知道身為病人家屬的不安及惶恐。在一個正在幫病人做胃鏡及大腸鏡的下午,剛好做完一位病人的檢查,在等候下一位病人的準備空檔時,突然接到父親的來電,告訴我他忽然覺得心悸不舒服,用家用血壓計血壓量不太出來,用家裡的聽診器聽到心臟跳動得很快,問我目前該怎麼處理?該去附近的診所還是去醫學中心的急診?我聽症狀比較像是心律不整,但是無法確定是哪一種心律不整,故請他趕快叫救護車到以前服務過的醫學中心急診。掛完電話之後,心中還是覺得七上八下的,在幫下一位病人做完大腸鏡後,又撥了電話回去問看看到了醫院了沒?當時電話那頭是母親接的,說快到了,因為怕等救護車太慢,且老人家不喜歡讓救護車開到家門讓街坊鄰居出來觀看發生什麼事了,雖然覺得有點不知道該說什麼,還是請他們要注意安全。因為他們不是醫護人員,不曉得心律不整的病情變化嚴重性,覺得症狀還能忍受才自行開車前往。於是,我又懷著忐忑的心情做下一位病人的檢查,做完這位病人的檢查後,又打了通電話詢問目前情況如何?父親說心律不整有被處理了,他請急診醫師跟我說一下情況,對方告知我父親是陣發性心室上頻脈,狀況經過藥物給予後,心跳速率已經緩和下來了,觀察一下子後會返家再回心臟科門診追蹤治療,於是跟他道謝後,麻煩幫忙掛一位專門做心臟電生理治療的醫師門診。知道確切的病因後,忐忑的心情才緩和下來。過了週末後,剛好遇到年度休假,便陪著父親回診去了解心律不整的後續處置,那位醫師看了當時的心電圖之後,說心臟的傳遞系統中多了一條會放電的迴路,需要住院做電生理檢查來把線路給電燒掉,我父親回頭看了我一眼,我其實也有點震驚,雖然知道該這樣處理,但是對於自己家人遇到這種事還是會有點惶恐及不安。於是我就請教醫師:「做這檢查風險很高嗎?」心臟科醫師:「風險不高,但是侵入性檢查還是有一定的風險。」我問父親:「既然風險不高,您想做嗎?」父親:「那就做吧!不然還是有可能會再復發。」走出診間後,我傳簡訊問了一位也罹患相同疾病的學長,剛好也是這位醫師處理的,術後狀況良好。他向我推薦這位醫師的技術,於是我也跟父親提及學長的情況,讓他放心地接受治療。下午辦理住院,隔天一早就接受檢查及治療。其實我內心還是覺得不安,雖然風險不高,腦中還是會浮現有哪些可能的併發症,心像是懸在半空中那樣不安,直到隔天做完檢查後,醫師說造成心律不整的病灶已經處理掉了,過程很順利,做導管的部位看想不想用自費的止血棉讓傷口比較容易凝血,我就跟他道謝,該用什麼就用。於是懸在半空的心就終於放心了,隔天狀況穩定就出院了。經歷過這件事後,我才比較能體會身為家屬的感覺,尤其需要做侵入性檢查及治療時的心境,也更能體會那種不安的感受。這幾年照顧病人的心境,也是抱持著:「我對病人的關心以及體貼的行為,也希望有朝一日家人或是自己生病時,也能被相同地對待。」雖然同意書上都會寫有哪些併發症以及發生機率,當併發症發生時,病人及家屬的感受以及煎熬真的沒有經歷過的人是不會暸解其箇中滋味。同意書上的文字是冰冷的,如果醫師可以再有溫度又有耐心地向病人解釋有疑問之處,如果治療過程發生併發症以及不順遂,也會與病人一起面對並想辦法處理,對建立和諧的醫病關係會有很大的幫助。經歷過這一事件後,也能體會過去曾經遇過對侵入性檢查及治療很焦慮的病人及家屬的心境,或許對醫師而言,這些侵入性檢查及治療算是日常的例行性業務不是什麼大事,但對病人及家屬而言,可能是久久才遇到一次,而且對於疾病的未知及不確定性,也可能在治療的過程發生併發症及副作用,讓我學習到對病人及家屬的擔憂要更體貼及具同理心。責任編輯:吳依凡
-
2024-03-31 焦點.長期照護
高齡駕駛車禍頻傳 該要求年長者不要開車及回收駕照嗎?
前陣子,很多國內外車禍與高齡駕駛有關,因此要求高齡者不要開車及回收駕照的呼聲再起。根據英國Swansea大學創新衰老中心研究指出,超過70歲的駕駛涉入車禍的可能性,比17-21歲的駕駛低4倍。試想,因為年輕人開快車或酒駕而造成的車禍傷亡率,與因為老人反應較慢而造成的車禍傷亡率,哪一個比較高?我想應該是前者。可是怎麼沒有人禁止年輕人開車?某種程度來說,應該也算一種年齡歧視。事實上,若銀髮族不開車或被要求繳回駕照,反而對高齡者生活有些負面影響。駕照被迫繳回,會給老年人帶來自主性減少的感覺,失去了掌握生活的能力,可能引起負面情緒。另外,因為駕車可以延伸自己的生活空間,購物、就醫和探訪親友都可自己來,一旦被剝奪,會限制參與社交活動的能力,使他們感到孤立和缺乏社會支持。日本精神科權威及高齡醫學專家和田秀樹醫師,就建議高齡者千萬不可以交還駕照。他認為即使年屆高齡也不放棄開車,正是維持健康活力的一大關鍵。尤其住在鄉下,若無法開車就不方便出門,在這種狀態下失去社交生活,很有可能罹患失智症。他還舉出筑波大學的一項研究發現,跟持續開車的人相比,放棄開車的人經過6年之後需要照護的比例竟高達2.09倍。同一研究也顯示,若放棄開車改利用電車、公車或自行車的人,需要照護的風險也較持續開車的人多1.69倍。有駕照與沒駕照的差別就在「自由自在任我行」的感覺,有駕照可以隨時準備出門,去遠一點的地方也沒問題,一旦駕照沒了,就會感到寸步難行,讓人打消出門念頭。老人家也許反應慢,但是若能定期檢查身體並且配合換照,其實發生事故的可能性遠比年輕人開快車、酒駕因而肇事的比率低。世界各國針對高齡駕駛是否強制換照的規定並不一致。台灣與日本、英國都有70歲以上、每3年要強制換照的規定,換照時除了體格與視力檢測,還要檢測夜間視力和動態視力,以及參加道安講習,通過了才能換照。不過也有一些國家如法國、德國,並沒有規定高齡者強制換照,他們的駕照是終身有效。法國原本要對65歲以上駕駛人實施強制性換照,後來卻沒有推動立法。因為從數據來看,他們認為法國老人開車並沒有特別危險,在交通死亡意外中只有10%是由65歲以上的駕駛人造成,20%的死亡意外歸咎於18到24歲的年輕駕駛人。德國的立法和政策主要著眼於個體能力和行為,而不是將年齡作為唯一的指標。德國政府尊重個人的權利和自主性,認為老年人應該有權繼續自己的生活方式,只要他們能夠證明自己有足夠的能力安全地駕駛。因此,除非駕駛者的健康狀況明顯影響到駕駛能力,否則他們不會因為年齡而被取消駕駛權利。高齡者是否該繳回駕照,是一個個人化問題,應該根據個人的健康狀況、家庭支持、社區交通情況和個人偏好等因素考慮。雖然放棄駕照可以減少某些風險,但也可能限制自主性、社交參與和生活便利性。對於高齡者來說,重要的是仔細權衡利弊,並在需要時尋求專業建議,做出最適合自己的決定。另外,政府在鼓勵長者放棄駕照時,也應盡快建置配套措施,如偏鄉的運輸系統建立,別讓長者行不得也。
-
2024-03-29 養生.家庭婚姻
已婚女兒回家掃墓會帶衰、分掉娘家福分!命理師曝「化解方法」
清明節將至,許多民眾在這個時候會返鄉掃墓祭拜祖先。不過有一民俗傳統」禁忌「嫁出的女兒不能回娘家掃墓,若出嫁的女兒回娘家掃墓,恐會分掉娘家福分、帶衰娘家,導致許多已婚女性清明節不會回娘家一同掃墓。對此,元氣網在臉書粉絲專頁詢問網友有沒有相關經驗,引起廣大網友訴說自身經驗。命理師楊登嵙也分享化解方法,讓女兒門清明節也能回娘家跟家人一同掃墓。嫁出去的女兒不能回娘家掃墓?一名媳婦表示自己清明想回娘家掃墓,卻被她的父母拒絕,嚴禁她回來一同掃墓,父母認為嫁出去的女兒像潑出去的水,回娘家掃墓會分掉兄弟的福分,也會帶衰娘家。對於此民俗禁忌,根據聯合新聞網採訪命理師楊登嵙的報導表示:「現已是少子化社會,若要回娘家掃墓,建議不要拿香、插香爐,以雙手祭祀方式,即可化解。」針對此民俗傳統禁忌,元氣網在臉書粉絲團詢問網友有沒有相關經驗「你家有沒有嫁出去的女兒不能回來掃墓的禁忌?」,引起廣大網友回覆自身經驗及想法。有網友表示不認同此民俗禁忌。「誰說女兒嫁出去就不能回娘家掃墓?那娘家的裡的嫂子、媽媽、奶奶通通不準娘家,是這個道理嗎?」、「我家族嫁出去的女兒都可隨娘家人一起去掃墓,也請示過師父,他言那是古代人怕女兒回來分家產,才有如此規定」、「都是自己的孩子分點福氣給女兒不行嗎?」、「這是老觀念了、封建思想的遺毒!」、「沒有這禁忌,難道女兒不是自己親生的嗎?就算會分些福氣給女兒也是理所當然,手心手背心肝寶貝,」、「重男輕女的意思」、「有福氣人家是不怕『福氣』分享!何況是自己的親人!」、「的確有這說法,但是現在很多人都不計較這些了,嫁出去的女兒難道就不是父母生的嗎?」、「我没有禁忌,反而希望嫁出去的女兒,有空回家掃墓,因為父母應該希望女兒們回來讓他們看看!」、「現在女兒也有分家產,掃墓,拜娘家祖先也很正常呀~」、「亂七八糟,女兒是原生家裡的人,憑什麼不讓女兒回娘家拜自己祖先父母,現在少子化沒兒子祖先要去當孤魂野鬼,有智慧老人家都喜歡樹越大代表家族人丁望」。有網友表示有經歷此民俗禁忌的經驗。「有,阿公說因為嫁出去的女兒回來拜祖先會把福氣給帶走,嫂嫂怕我們把福氣分走所以就會不歡迎我們回娘家拜拜」、「弟媳問我媽,大姊怎麼可回來掃墓,會把財富掃去她家。媽說:我們家不富有。如果有錢分給姊姊有什麼關係!我因這句話,心甘情願照顧媽媽無怨無悔!」、「我老公家,嫁出去的不可回娘家掃墓連一般拜拜也不準拿香拜。我娘家百無禁忌越多子孫拜越高興。一方一俗,就入境隨俗吧!思念擺在心中足怡。」、「台灣人的習俗中就是凡嫁出去的女兒在清明節不可以去掃幕的,但可在家拜神主牌位。因老一輩的人說:嫁出的女兒去掃慕話就是回到家來掃財產!」、「我們家就是這樣!所以嫁出去的只好認了」、「從前嫁出去,通常都是同村鄰村,怕嫁出去女兒常回娘家,財產資源怕歉疑,也迫女兒好好和父家相處,才有這些傳統行為」。也有網友提出掃墓的疑問。「如果只生一個女兒,不就沒人掃墓了?」、「有人來拜就要惜福!要是家裡沒生兒子的誰來拜?」、「家中若沒兄弟的不就墓成了無人祭拜的孤魂野鬼」、「老一輩固執搞到最後女兒不能拜兒子也不拜,還不是自己硬著身子去處理,然後才抱怨兒媳都不孝,固執是最損壞自己的福氣而已」。出嫁女兒也想回家掃墓,怎麼辦?對於老一輩根深蒂固的民俗傳統禁忌「嫁出的女兒不能回娘家掃墓」,在一些傳統家庭中確實存在;但在現代社會中,許多人已經開始質疑這種觀念的合理性和必要性。除了命理師楊登嵙分享的化解方法:「現已是少子化社會,若要回娘家掃墓,建議不要拿香、插香爐,以雙手祭祀方式,即可化解」。以下5種方法,也能讓女兒也能回娘家掃墓,同時化解可能存在的禁忌:1.尊重家族傳統但保持彈性:尊重家族傳統是重要的,但也可以提出討論和溝通,看看家人是否願意接受彈性的方式。例如,可以以無香爐、雙手祭祀等方式進行,避免觸犯傳統禁忌。2.與家人溝通和表明自身想法:與家人溝通並解釋自己的想法和理解,可以幫助他們理解你的立場和決定。解釋清楚女兒回娘家掃墓的意義,以及如何避免觸怒傳統觀念,可能會有助於獲得家人的理解和支持。3.接受家庭的決定但保持心中祝福:如果家人堅持不讓女兒回娘家掃墓,則女兒可以尊重家庭的決定,但仍然可以在心中祝福和紀念祖先,這也是一種尊重和表達情感的方式。4.慶祝其他節日或週年紀念:如果無法在清明節回娘家掃墓,可以考慮在其他時間或其他節日紀念祖先,例如在祖先的生日或家族的重要紀念日。5.建立自己的家庭傳統:如果在家庭中無法改變這種傳統,女兒可以考慮在自己的家庭中建立新的傳統,例如舉辦紀念祖先的家庭活動或儀式,讓整個家庭都參與其中。最重要的是,無論如何選擇,都要尊重家族傳統和家人的意願,同時保持對祖先的敬意和紀念,讓家庭可以和諧的相處與傳承。說說你今年清明節有回家掃墓嗎?延伸閱讀:.失去至親如何走出悲傷?心理師教你「怎麼好好說再見」.婆婆要求媳婦負責拜夫家祖先!媳無奈「為何要不同姓氏的人來拜?」.請長輩幫帶孫傷感情?5心理調適+3應對法!拿回孩管教權不犧牲婆媳關係
-
2024-03-27 失智.Podcast
【Podcast】Ep4. 失智症日常照顧真兩難?解鎖剛剛好的照顧密碼
你會讓確診失智的家人獨立出門,自己吃飯或是做家事嗎?家屬常常因為擔心失智者迷路、受傷,跟前跟後保護著他們,但這樣的照顧,對失智者來說真的是最好的方式嗎?會不會反而傷害了失智者的自尊,也讓他們失去生活自理的能力、加速退化?照顧者一定會面臨照護上的挑戰與兩難,究竟什麼樣的照顧才是剛剛好的照顧?最新一集《失智好好生活》Podcast邀請天主教失智老人基金會的資深社工劉怡吟,從失智者和照顧者各自的視角出發,探討與理解失智症照護的多面向問題。同時為照顧家庭提供實用的建議和資源,幫助他們迎向更有品質的生活。照顧者練習放手 避免失智者退化主持人陳韻如分享一段天主教失智老人基金會「解鎖失智密碼」一書中,提到的真實故事,一對罹患失智症的老夫妻,他們感情非常好,一開始兩人的病程都算輕微,也都會相伴到日照中心活動,直到有一天奶奶走路跌倒,腦部受傷,老爺爺為此自責不已,於是更加無微不至的照顧老伴,還為此身心俱疲甚至罹癌。陳韻如針對問題提出疑問,她認為奶奶雖然有一些失能,但會不會其實有些事情她還做得到,卻被爺爺做好了,因為少了練習的機會,讓自理能力更加退化?「照顧者必須要學習忍著不要去干涉,練習放手」長年協助失智症家庭且有豐富經驗的劉怡吟社工在節目中表示,雖然家屬常為失智者著想,但過度照顧有時反而會讓他們感到不受尊重,給失智者多一些時間,不要急著提醒或幫忙,讓他們把事情做完,並適時的分開雙方的生活作息或活動,讓彼此保有距離的美感。扭轉照顧迷思 創照護雙贏劉怡吟還在節目中分享一位照顧失智父親的女兒,擔心不知如何幫爸爸洗澡,最後請居扶員來協助爸爸洗澡。將照顧和陪伴混肴是東方人常見的迷思,凡事親力親為,最後除可能失去關心、陪伴家人的時間,還會讓自己也倒下。「站在雙贏的角度,讓照顧長輩的工作像雙人共舞」她建議照顧者仍應尋求政府資源的協助,才有時間與體力陪伴失智者,從互動過程中發現他們的興趣,安排非藥物治療的日常活動,才有助於延緩失智症。照顧失智者像是跑一場馬拉松,需要好好的配速、適時的喘息,她鼓勵盡早讓輕度或早期的失智者接觸外面的資源,如日照中心或社區據點,及早建立失智者對日照或據點的安全感,如果等到中度、重度階段,失智者與家屬的關係會更緊繃,彼此的磨合期會更長,更難讓外面的資源介入。照顧者要顧好自己 善用失智照顧資源根據衛生福利部推估,目前全台失智人口已達32萬人,再過2年將邁入超高齡社會,失智人口也快速增加,不論對家庭和社會在照顧上,都會面臨極大的挑戰。現代的家庭型態多屬小家庭,不如過去的大家庭,家族間可以互相協助,尤其是都會區的家庭更需要政府資源幫忙,如需要長照資源,即可撥打1966專線,劉怡吟特別提到,很多民眾誤解政府資源只有低收入戶或獨居老人才可以申請,其實只要民眾符合需求,政府都會補助,依民眾的情況自費金額有異。「你必須要照顧好自己,從緊繃的情緒稍微的抒發」照顧者除了練習放手之外,自己的時間與空間同樣重要,她鼓勵照顧者妥善規劃時間申請喘息服務,規劃每周一次或每月一次,不用等累到不行的時候才申請。本集重點:✎失智照顧者的真實故事:失智老夫妻互相照顧,親力親為壓力山大…。✎照顧者如何拿捏照顧與協助的程度?✎面對事事要自己親力親為的照顧者,該怎麼溝通,提醒他做到剛剛好就好?✎照顧者有哪些資源可以使用?如何申請?有什麼限制?該怎麼選擇比較好?失智好好生活Podcast節目收聽平台🎧SoundOn:https://user251766.pse.is/5qy8rt🎧Spotify:https://user251766.pse.is/5qy8un🎧KKBOX:https://user251766.pse.is/5qy8tl🎧Apple:https://user251766.pse.is/5qy8zn⭐歡迎按讚加入「失智・時空記憶的旅人」粉絲團,並將你的經歷還有故事留言或私訊我們:https://www.facebook.com/ntcdementia⭐更多關於失智症的第一手資訊,都在元氣網「失智」頻道:https://health.udn.com/health/cate/10691
-
2024-03-27 失智.像極了失智
詹鼎正/長者常常忘東忘西,是得了失智症嗎?
前陣子好萊塢動作影星布魯斯威利傳出「額顳葉失智症」(FTD)惡化,令人心疼。根據統計,台灣失智症患者也不斷增加,大約每30分鐘就新增1名患者。隨著年齡增長,失智症的盛行率愈高,65歲以上老人中,每13人就有1位失智症患者,80歲以上老人中,每5人就有1位患者。失智症對社會的衝擊不容小覷,及早預防十分重要。如何區別失智症與正常老化?首先,了解失智症與正常老化的區別很重要。年長者大腦,隨著年齡增長,記憶功能可能減退,神經元數量雖未顯著減少,但神經元間通訊減弱,導致反應時間變長,若是突然忘記某件事,或突然想不起某人的名字,但事後會再想起來,這是正常的老化。如果記憶力或是認知功能的變化開始影響生活,例如完全忘記既定行程、無法執行熟悉的動作、自理生活能力下降、判斷力異常,甚至出現妄想或性情大變,這就可能是非正常老化現象,需要透過評估、診斷,來確認是否罹患失智症。台灣失智症協會提供10項失智症警訊,如果出現時,需提高警覺進一步就醫診斷。門診檢查常使用「簡易心智量表(Mini-Mental State Examination, MMSE)」作為評估工具,有30道題目來評估患者對人事時地物的認知、注意力、計算能力、記憶力、語言及空間建構能力,作答無時間限制,滿分是30分,分數愈高代表認知愈好。失智是腦功能慢性的損壞,患者通常沒有病識感,而是藉由家人察覺不對勁求診。但也不乏有正常長者會因為老化產生的健忘或反應慢,而憂心忡忡以為自己罹患失智症。失智症的種類有哪些?有方法可減低日後失智的風險?失智症主要分退化性和血管性兩種,常見的阿茲海默症、額顳葉型失智症、路易氏體失智症屬於退化性失智。除了遺傳因素外,心血管危險因子也會提高罹患失智症風險,常見危險因子包括三高(高血壓、高血糖和高血脂)、頭部外傷、菸酒、憂鬱、聽力損失、肥胖、缺乏社交、缺乏運動、空氣汙染等,控制這些危險因子對於避免失智症很重要,不僅要關注先天基因影響,也要注意後天身體健康及環境條件。失智症絕大多數是不可逆的,目前沒有藥物可治癒,但經常運動、愛動腦,例如閱讀、玩牌、玩數獨,以及喜歡社交互動的人,比較不易罹患失智症,而增加健腦訓練,也在失智症發生初期有幫助。研究顯示,每周運動3次、每次運動50分鐘以上的老人,比起沒運動的老人更不容易得到失智症。儘管失智症無法治癒,但藉由藥物可以延緩惡化速度。對於失智症患者及照護者,適時地尋求醫療專業的介入、保持樂觀態度,將能減輕彼此身心負擔。●10項失智症警訊1. 記憶力減退,影響到生活和工作。2. 計畫事情或解決問題有困難。3. 無法勝任原本熟悉的事務。4. 對時間、地點感到混淆。5. 理解視覺影像和空間之關係出現困難。6. 語言表達或書寫出現困難7. 東西擺放錯亂且失去回頭尋找的能力。8. 判斷力變差、警覺性降低。9. 從職場或社交活動退出。10. 情緒和個性的改變。責任編輯:吳依凡
-
2024-03-26 醫療.感染科
日本爆「食人菌」疫情 醫示警:6族群小心
近期日本流行「暴發性A型溶血性鏈球菌」,讓日本男足至北韓出戰2026年男子世足資格賽第2輪,遭到平壤當局終止比賽。台大兒童醫院小兒感染科主治醫師黃立民說,該細菌主要是透過飛沫感染,但皮膚有傷口也可能遭到感染,感染後會破壞肌肉等結締組織,看起來會像是被吃掉一塊,因此又稱「嗜肉菌」、「食人菌」。衛福部疾管署副署長曾淑慧表示,A型鏈球細菌稱為化膿性鏈球菌,是種beta溶血性革蘭氏陽性細菌。除感染喉嚨外,A型鏈球菌還會感染皮膚造成膿疱瘡,引發蜂窩性組織炎,若是更深入到筋膜,還會造成壞死性筋膜炎,又稱食肉菌感染或噬肉菌感染。A型鏈球菌感染雖然不屬於法定傳染病,但曾淑慧說,疾管署實驗室傳染病自動通報系統(LARS)監測資料顯示,去年第1周起,每周檢出件數已呈上升趨勢,於去年第46周達到高點的52件後,開始下降,今年第1周至第11周,每周件數介於22至36件。黃立民說,一般人感染「暴發性A型溶血性鏈球菌」多可以康復,但若是幼兒、老人、糖尿病患者、洗腎患者、癌症患者與身上有傷口等身體較虛弱的人,一旦感染還是存在致死風險。黃立民表示,小朋友抵抗力較低,A型鏈球菌容易在幼兒園互相感染,常見感染部位是頸部軟組織,而發生深層頸部感染,這種狀況須盡速用抗生素治療,否則動脈有可能被細菌吃穿,有致命大出血的危險;小朋友出現深層頸部感染,其實並不罕見,每個月醫院都會有幾例個案,但若能提早發現,使用抗生素1至2周就能控制症狀。黃立民呼籲,幼童或身體免疫有問題的成年人,應戴好口罩,手不要亂抓傷口,即可有效預防感染,但若皮膚已遭該菌感染,清創手術需交由有經驗的外科醫師處理,在台灣感染A型鏈球菌不太會死亡,透過抗生素治療都能有效控制。曾淑慧表示,A型鏈球菌感染更可能會導致猩紅熱,或引發自體免疫反應造成的風濕熱、風濕性心臟病,或是急性感染後出現腎小球性腎炎、反應性關節炎等繼發性病症,對健康造成嚴重威脅,A型鏈球菌感染可以用抗生素治療。民眾需注意手部衛生和呼吸道禮節,以避免感染。
-
2024-03-26 失智.失智資源
失智症音樂療癒 家人關係潤滑劑
天主教失智老人基金會與「失智・時空記憶的旅人(Dementia)」粉絲團於4月20日舉辦「樂來樂靠近—失智症音樂療癒」講座,由音樂治療師董懿萱主講「音樂療癒在失智症照顧上的應用」,並可於現場體驗音樂療癒活動。董懿萱從事音樂治療約7年,具美國音樂治療協會合格執照,她表示,音樂療癒的應用很廣,從新生兒、發展障礙孩童、生理復健或中風腦傷病患、精神疾病復健、安寧病房、癌末病患等都在其範圍,近年她主要服務於長照領域,照顧長者與失智者等。「用音樂可以很快跟長輩產生情感連結。」一位重度失智的長輩,平時幾乎不開口說話,也迴避眼神交流,偶爾以點頭搖頭回應,一次她帶學員們唱「茉莉花」,這位長輩就像開啟情感樞紐,當場唱出整段完整歌曲,那次課後他終於開始跟長照機構的工作人員互動。董懿萱表示,許多失智長輩剛開始上課很緊張,一直想找陪伴前來的家人,但課程中用音樂減緩焦慮,漸漸地能在課堂上與老師有問有答,享受當下。對於照顧失智爸媽的子女來說,音樂像是親子關係的潤滑劑,她有一位照顧失智媽媽的學員,課後跟媽媽用音樂話題聊天,這才知道原來媽媽年輕時喜歡去戲院,電影裡的英文歌曲勾起往事情懷,之後每當生活中有摩擦,都會用英文歌曲做為緩衝。董懿萱希望,透過「樂來樂靠近—失智症音樂療癒」講座讓更多民眾、失智症照顧者了解音樂療癒如何照顧失智者,沒有任何音樂基礎的人,如果想用音樂陪伴失智者、家人,不用擔心音感、節奏感不好,都歡迎來講座聆聽體驗。「失智 好好生活」系列講座 樂來樂靠近—失智症音樂療癒時間:4月20日(六) 上午10時至12時10分地點:萬華老人服務中心教室1 台北市萬華區西寧南路4號A棟3樓⭐點我報名去👉https://event-health.udn.com/form/campaign/251洽詢:02-8692-5588 轉6359或2070
-
2024-03-25 醫療.呼吸胸腔
別小看肺炎!美食家王瑞瑤夫婿、名廚「保師傅」曾秀保靠葉克膜救命 五大危險群注意
美食專欄作家、美食節目主持人王瑞瑤在臉書專頁貼出令人震驚的訊息,她的夫婿、超級名廚「保師傅」曾秀保因為肺炎住進醫院,並於前天裝上葉克膜。王瑞瑤向夫婿喊話,「天公疼憨人,你要加油。我也會加油。」,「我相信一切都會好起來,你一定一定要撐住。」衛福部去年發布111年十大死因,肺炎排名第四位,前三名分別是惡性腫瘤(癌症)、心臟疾病、COVID-19,肺炎之後是腦血管疾病、糖尿病、高血壓性疾病、事故傷害、慢性下呼吸道疾病和腎炎腎病症候群及腎病變。別小看肺炎,從民國105年起,肺炎穩居國人死亡率前十名,在新冠流行之前,曾經達第三名根據元氣網「元氣百科」,肺炎是指肺部出現炎症,可由多種感染因素造成,包括病毒、細菌或真菌。由細菌引起的肺炎可用抗生素治療。肺炎可預防及治癒,但如果沒有處理好,嚴重者可能導致敗血症和急性呼吸衰竭症候群。肺炎症狀包括咳嗽、咳痰、發燒、畏寒、胸痛、意識改變等,嚴重者甚至呼吸衰竭、敗血症合併休克、引發其他器官衰竭而死亡。如果出現肺炎臨床症狀,應該提高警覺,建議一定要就醫。肺炎高危險群接受器官或骨髓移植的患者。免疫系統功能不佳者。糖尿病、心臟病、肺病、癌症等患者。65歲以上的老人。5歲以下的幼童。【延伸閱讀:元氣網疾病百科「肺炎」】根據「大廚在我家」一書作者介紹,「保師傅」曾秀保出身川菜世家,父親為川菜大師曾少林。十六歲走進廚房,跟著首席川揚大師王玉璋學習點心;進入亞都飯店,接觸湘菜與江浙料理,並前往香港天香樓,拜杭州菜大師韓桐椿為師,學得正宗的杭菜技法,進而升任飯店行政主廚。另涉獵法國料理基本技巧,還遠赴泰國皇室酒店觀摩道地的泰國香料與味道。王瑞瑤是資深美食記者,因採訪與曾秀保共結連理,目前是美食評論家,並於同一到周五主持中廣流行網103.3超級美食家。王瑞瑤貼出保師傅住院的訊息後,大家紛紛留言打氣,「保師傅加油,吉人天相,一定會沒事,瑞瑤要挺住」、「我的家人也在疫情時感染肺炎,也住院好長一段時間,挺過來了,保師傅一定可以的」、「好人有福報。保師傅加油。瑞瑤加油」以下是王瑞瑤臉書全文:寶貝,今天是第19天了,這19天以來我天天捏著大哥大,不管是睡著還是醒著,因為我好怕接到0972開頭的來電,又怕錯過0972開頭的來電。前天凌晨午夜我接到電話,你裝上了葉克膜,我在加護病房門口,一個人坐了一整夜。今天凌晨我不敢睡,所以整理了亂糟糟的雜物櫃,還有剩菜一堆吃了好幾天的冰箱,然後又跟蘭花訓了一頓話,距離上次的訓話,他們又多開了好幾朵,我還是叫他們要HOLD住,等你回來再盡情綻放,給你洗塵接風。肺炎很難纏,我知道,你一步步靠近死亡,我一步步學習死亡,但我相信你,也相信我自己,天公疼憨人,你要加油,我也會加油,雖然剛剛又接到了0972的電話,但我相信一切都會好起來,你一定一定要撐住。#妹妹愛你#葛格加油#保師傅最棒棒責任編輯:辜子桓
-
2024-03-25 名人.精華區
李雅玲/長者依賴鼻胃管進食 真的適當嗎?
吞嚥困難是老年人常見問題,因生理功能退化或疾病等因素,造成咀嚼吞嚥障礙。如果在進食時嗆咳,易導致食物卡在咽部,或造成吸入性肺炎等。在台灣,平均每10位65歲以上老人有一位是輕度以上的吞嚥異常,很多人咀嚼能力不佳、吞不下,只能吃特定質地的食物,長期下來,脫水、營養不良、體重減輕,最後要透過鼻胃管灌食。不會減少吸入性肺炎的發生對照顧者來說,放置鼻胃管餵食雖然方便,但研究顯示,鼻胃管餵食並不會減少吸入性肺炎的發生機率,也不會增加存活率。因為鼻胃管的保養、清潔是一大學問,尤其每個月要更換一次管子,反覆刺激鼻腔、咽喉及食道,病人感到不適用手拉扯,或是改變姿勢時滑脫,造成黏膜反覆受傷,每次置入及更換,對病患都是一種痛苦。鼻胃管不僅降低吞嚥反射,也產生了感染風險,包括管路清潔不當、鼻翼壓傷,而為了避免長輩不自主地拔管子,雙手被戴上了乒乓手套約束帶,而且被綁在床上,躺太久身體開始發紅潰爛產生褥瘡等,長期裝置鼻胃管對病人身心都是一種折磨,包括自尊心受損、限制人際互動等,時不時要擔心露在鼻外的管子被扯到。根據健保署統計,包括各年齡層,國內住院病人因為沒辦法餵藥、吃東西而放置鼻胃管比率約10%,65歲以上則將近20%;照護機構內住民占比更高,達9成之多。掛著鼻胃管難以融入聚會場合,一個個「象鼻人」看起來表情淡漠,有社交方面的退縮與障礙,家屬的心理壓力也非常大。台灣使用率高於歐美、日本台灣的鼻胃管使用率遠高於歐美及日本,照顧者不應只考慮方便性,要思考被照顧者的需求是什麼,顧及尊嚴、協助吞嚥復健,多方面治療介入,重拾吃的樂趣。鼻胃管只是短期的輔助工具,長遠來看,要讓長輩恢復「由口進食」,如果不訓練口腔肌肉,最後會退化到衰弱、臥床。吞嚥障礙的照護,需要跨專業團隊合作,接受各專科醫師的評估以及語言治療師進行吞嚥訓練,包括復健評估、口腔衛生、營養攝取、心理諮詢、護理衛教等,甚至是末期病人的舒適餵食。近年來,已有醫院推出整合居家吞嚥照護模式,並推廣至社區,提升民眾相關識能,發現徵兆及早治療及復健,有異常即進行轉介或導入資源。當超高齡社會來臨,你我都可能會遇到「吞不下」的狀況,引起吞嚥障礙的原因眾多,趁早訓練、家屬也要耐心給予支持,手把手引導進食,擺脫鼻胃管的威脅與束縛。
-
2024-03-23 醫療.泌尿腎臟
老人家尿失禁怎麼辦?可以改善嗎?詳解銀髮族常見的4種尿失禁、5級症狀
尿失禁雖然不會致命,但對一個人的生活品質影響很大。許多研究顯示,尿失禁還會影響到一個人情緒,讓人感到自卑,甚至人際關係變得疏離。銀髮族常見尿失禁有4種尿失禁就是不自主的漏尿。銀髮族最常見的尿失禁為「急迫性尿失禁」和「應力性尿失禁」兩種,其他還有比較少見的「滿溢性尿失禁」和「完全性尿失禁」等。 .急迫性尿失禁:因為膀胱逼尿肌不自主收縮引起,尿急的時候,會憋不住而漏尿。可能因老化、腦中風等因素造成。 .應力性尿失禁:當腹壓增加時,像是咳嗽、打噴嚏、大笑、跑步或提重物時,甚至過個紅綠燈,走快一點,尿就漏出來。是因懷孕、生產或是老化、肥胖、長期憋尿等因素造成。  .滿溢性尿失禁:膀胱缺乏收縮力,感覺變遲鈍,膀胱的尿液不斷增加,都沒有尿意感。等膀胱被漲到極限後,尿就會「滿」出來。通常是因為糖尿病或是骨盆腔及子宮頸癌等手術,造成膀胱神經受傷等引起。   .完全性尿失禁:只要站起來,就無時無刻的尿出來。這是因手術、外傷等因素造成。  尿失禁的5種症狀尿失禁的症狀,依嚴重程度分為5種,從輕微漏1、2滴尿,到滴滴答答漏個不停。極輕度到輕度尿失禁的人,只要透過行為調整,大多可解決漏尿的問題,即使中、重度的人,也可以獲得改善。輕微應力性尿失禁和急迫性尿失禁的患者,可以做「凱格爾運動」,早、中、晚,睡前各做1回即可。平常最好少喝咖啡和茶,以免漏尿更嚴重。延伸閱讀:.老化等同退化?5種常被誤認為老化的症狀其實是生病早期表現.幾歲開始老很快?醫曝3年紀是斷崖式衰老關鍵,6方法延緩老化.30歲後女性都該做凱格爾運動,男生做也很性福!盤點凱格爾運動12好處責任編輯:陳學梅
-
2024-03-22 活動.精彩回顧
失智好好生活系列講座:樂來樂靠近—失智症音樂療癒
講座資訊◆時間:2024年4月20日(六)上午10:00-12:10(9:30開始報到)◇地點:萬華老人服務中心教室1◆報名對象對失智症音樂照顧、應用音樂創作活動有興趣的民眾;失智症病友的家屬;失智照護領域提供服務之工作人員,如醫師、護理師、社工、職能治療師、物理治療師、心理師、長照個管師、照顧服務員等。主辦單位:財團法人天主教失智老人社會福利基金會、聯合報健康事業部、元氣網、失智・時空記憶的旅人根據「失智•時空記憶的旅人」(以下簡稱「失智旅人」)的粉專統計,民眾提出的問題中,家庭照顧問題占了近50%。在聯合報失智資源使用大調查中,則發現失智照顧的模式有71%是在家照顧。為了讓失智者跟照護者相伴失智症的過程中,可以用對方法,順利照顧、好好生活,因此,失智旅人打造以「失智 好好生活」為核心主軸的Podcast節目和系列講座,透過囊括失智照護眾多面向的主題―好好飲食、好好友善、好好照護、好好預防、好好守護、好好治療,幫助台灣社會和失智症家庭尋找解方,透過不同的模式取徑,期待讓更多的民眾可以參與、近用。其中,「失智 好好生活」系列講座中,將先由揭開序幕。運用存在你我生活中的音樂做非藥物照護,一步步朝向「失智 好好生活」邁進。「樂來樂靠近—失智症音樂療癒」講座介紹每個人都有自己喜歡、難忘的旋律曲調,失智者即使忘記如何說出「雨傘」這個詞,卻可以大聲唱出「一支小雨傘」;即使不知道該怎麼撥打電話,卻可以用鼓敲出屬於自己的節奏;甚至可能因為失智的關係,認不得自己是誰,也認不得最愛的家人,但聽到自己最愛的音樂後,又記起那個喜愛音樂的自己,跟著家人一同手舞足蹈。這些真實發生的場景,不禁讓人讚嘆音樂的力量無遠弗屆,對於失智者或照顧者,都是有一項最好用的非藥物照護工具。音樂治療不僅僅是播放音樂或唱唱卡啦ok,達到放鬆或娛樂效果而已,它是由專業的音樂治療師,巧妙選擇並應用對於失智者有益處的音樂,設計出唱歌、聽音樂、或使用樂器等各式音樂活動來達到不同治療目標;不僅幫助失智者身心靈健康,還能延緩認知退化。其實,科學研究也已經證實,音樂能活化失智者的大腦,延緩失智症惡化、穩定情緒。對照護者來說,學會把音樂活動作為溝通媒介,也是跟失智者建立美好互動、重新連結的機會。所以,透過學習失智症音樂療癒,讓我們都能「樂來樂靠近―音樂來了,快樂也靠近了」吧!講師介紹董懿萱 音樂治療師 現職:天主教失智老人基金會 音樂治療師/職能治療師學歷:美國費城卓克索大學音樂治療與諮商研究所畢業經歷:曾任國立新加坡中央醫院職能治療師、美國 Girard 精神專科醫院實習音樂治療師。訓練、證照:具中華民國應用音樂推廣協會專業會員資格、美國音樂治療協會合格執照、職能治療師證照、長照專業人員證照。專長:●心理動力取向音樂治療●長照職能治療●失智症●身心障礙性健康議題●精神疾病復健
-
2024-03-22 醫療.牙科
臉書傳3月起免費植牙是假消息,植牙後口腔不潔仍會引起「這疾病」,6招可預防!
臉書流傳3月起政府提供免費植牙? 衛福部澄清為「不實訊息」!台灣為高齡社會,許多長者都有植牙需求,但近期臉書流傳,「沒錢做植牙?衛生福利部2024年3月起,台灣口腔醫院將提供免費牙齒種植活動,不需要花錢」。衛福部接獲民眾反映,經查後,嚴正澄清此為不實訊息,請民眾提高警覺,勿點擊不明來源連結,不要輕易於網站上填寫個人資料,避免權益受損。衛福部已移送司法機關偵辦。 衛福部表示,有關中低收入老人及原住民族者長者假牙補助資訊,均透過政府官方網站公開說明,請詳見衛福部社會及家庭署、原住民族委員會和各地方政府網站。植牙並非一勞永逸解決問題,口腔健康不維持,有併發「植體周圍炎」的可能!植體周圍炎指的是人工牙根的周圍,在周圍的組織發生發炎破壞的一種疾病,屬於植牙後可能出現的併發症之一。在人工牙根開始有功能後就有可能發生,發生率約一至二成。人工牙根材質多為鈦金屬,術後如果疏於清潔和保養,使牙菌斑長期堆積附著在植體表面,植體(植牙)周圍就會開始發炎,引起一系列的臨床症狀:紅腫、化膿、流血。最嚴重時會導致植體鬆動,幾乎脫落,必須全部移除,還可能感染鄰近的健康牙齒,故須擴大重建範圍。想了解更多→植體周圍炎6招預防植體周圍炎1.確實做好牙齒及人工牙根的清潔衛生,如餐後睡前刷牙、隨時使用牙線或牙間刷等。2.作息正常,飲食均衡,可多吃新鮮蔬果及全穀根莖類食物,少吃添加過多精緻醣類與人工加味劑的食物,保護牙齦健康。3.遵從醫師指示每半年就要定期回診,追蹤牙齦健康、齒槽骨的高度、假牙及植體的穩定度等。4.平日留意保護牙齒(包含假牙),避免吃過於堅硬的食物。5.戒除吸菸及嚼食檳榔的習慣。6.如發現有牙肉紅腫、刷牙流血、假牙或植體鬆動的情況,盡快回診接受治療。資料來源:元氣百科責任編輯:吳依凡
-
2024-03-21 養生.運動健身
想減重卻沒空運動?曾胖到90公斤的醫師推薦無痛入門1運動,熱量消耗勝健走
對於沒有運動習慣、想減重的人來說,總有一個又一個無法開始運動的藉口,諸如沒時間、需要找場地…等。曾胖到90公斤的減重醫師魏士航分享,「超慢跑」隨時隨地都可進行,能量消耗比健走多了2.5倍,能燃脂、改善代謝及三高。而且超慢跑3歲到93歲都能上手,是一項很棒的運動入門選擇。曾胖到90公斤的家醫科、減重醫師魏士航在臉書發文分享,因為運動要準備服裝、要找合適場所很麻煩,所以之前在忙碌的時候就是最有理由不運動的時候。但「超慢跑」不需要器材輔助,隨時隨地都可以跑,不受環境限制。魏士航說,他現在每天上班前跟著Youtube教練的影片跟著跑30分鐘,順勢把運動習慣建立起來。超慢跑的熱量消耗比健走多2.5倍但很多人疑惑,既然要「超慢跑」,那就健走、走路不也是差不多?魏士航指出,超慢跑的跑速跟健走的速度差不多,但實驗發現,在同樣速度下,超慢跑的熱量消耗比走路足足多了2.5倍。超慢跑時的心率約為最大心率約60~80%,接近所謂zone2訓練的心率區間。這樣的訓練是最能夠刺激粒線體功能、提升有氧系統效率、以及乳酸清除效率的運動強度,有利燃燒脂肪,改善代謝狀況,也能改善高血脂、高血糖、高血壓和內臟脂肪問題。超慢跑老少皆宜 慢性病患需評估進行超慢跑屬於低強度運動,普遍適合各年齡層,基本上從3歲到93歲都能上手,對許多族群來說都是一個很棒的運動入門選擇,近70歲的香港影帝周潤發也曾公開推薦過。但魏士航仍提醒,若有心血管疾病、代謝性疾病如糖尿病、腎臟病的患者,病情未控制且平時沒有任何運動習慣者,運動(超慢跑)前應接受專業醫療的篩檢跟評估,或是有上述三類疾病,就算平時有運動習慣,但有胸悶胸痛、頭暈、心悸、心雜音、呼吸困難、下肢水腫等症狀,也不適合在未接收醫療評估前進行運動。有胃食道逆流、足底筋膜炎、骨關節炎急性發作有紅腫熱痛症狀時,也不適合超慢跑。超慢跑的跑姿?超慢跑從慢跑演變而來的,可以原地跑也可以在戶外跑。維持自然舒服的跑步姿勢,小步伐和高步頻的進行。過程中則保持不酸、不痛、不硬、不喘的原則。注意:1. 跑步時輕鬆看著前方2. 前腳掌先著地,腳後跟再落地,不要只用腳掌或是踮腳跑3. 跑步時膝蓋微彎曲,保持彈性,避免膝蓋承受太大壓力4. 維持小步伐的「輕量落地」原則誰適合超慢跑?1. 想增加減肥、減重成效的人2. 想開始運動,改善肌肉量過少問題的人3. 想改善高血脂、高血糖、高血壓和內臟脂肪問題4. 容易肌肉痠痛,無法根治5. 跑步初學者、運動新手、缺乏運動習慣、年長者誰不適合超慢跑?1. 心血管疾病患者2. 代謝性疾病如糖尿病、腎臟病的患者3. 胃食道逆流患者4. 足底筋膜炎患者5. 骨關節炎急性發作有紅腫熱痛症狀時(資料來源/《魏士航醫師|航向健康減重新體質》臉書粉絲專頁)有「心跳」才是「運動」,否則只是「活動」!此外,安南醫院骨科醫師方啟榮曾受訪提醒,運動品質的關鍵點是「心跳」。他指出,許多老人家都有在公園走路的習慣,但這其實只是「活動」,而不是「運動」,必須讓身體有發熱、流汗甚至稍微喘氣,運動量才足夠。建議可參考國健署運動「333」原則:每周運動3次、每次30分鐘、心跳達130下;世界衛生組織也曾建議「533」:即每周5次30分鐘或每周150分鐘以上運動量,才能達到有效運動量及品質。沒運動習慣想要運動的人,可把超慢跑當作入門,從超慢跑開始養成運動習慣。方啟榮也建議保持健康的最好方式,還是要多嘗試各種不同型態的運動組合:例如跑步與騎腳踏車、游泳、重量訓練、太極拳或氣功等互相輪替搭配,對促進身體健康才能有更顯著的幫助。【參加資料】.《魏士航醫師|航向健康減重新體質》臉書粉絲專頁 .聯合報系新聞資料庫
-
2024-03-20 醫療.皮膚
年輕人也會長老人斑!若出現一症狀恐為惡性腫瘤 皮膚科醫師告訴你如何去除斑點
隨著年歲增長,不知不覺中總是會發現身上多了一些歲月在外貌上留下的痕跡,「老人斑」便是這其中很常見的皮膚狀況之一。大家耳熟能詳常聽到的「老人斑」究竟是不是斑呢?其實這個名稱常常讓人對它有所誤解,因為「老人斑」並不是年紀大的人才會有、在醫學上的分類也和曬斑、雀斑等色素性疾患不同。「老人斑」正式名稱「脂漏性角化」大眾常說的「老人斑」其實只是俗稱,在醫學上正式的名稱為「脂漏性角化」,但這個名稱也容易讓人產生誤解,因為其實它跟皮脂腺沒有關係、也不會只分布於脂漏性的區域(像是頭頸部、胸部及上背部);事實上,在醫學分類上老人斑被視為一種表皮角質層良性的局部增生,是屬於一種皮膚角化的疾患,所以脂漏性角化與「痣」或「斑」在本質上就有所不同,痣或斑指的是皮膚中黑色素細胞增生或有黑色素沉澱於表皮或真皮層,故兩者的治療方式也不全然相同。脂漏性角化是常見的皮膚問題在60歲以上的人幾乎或多或少都會有一些,甚至有些人在中年時期,有時也會在20-30歲時就會發現開始有老人斑的出現,而且通常數量上會慢慢地隨著時間越來越多。老人斑在男女發生的比例差不多,並不會只侷限在曾經經太陽曝曬的皮膚處,身體各個地方都有可能會生長。脂漏性角化在外觀型態上有許多不同的樣貌,顏色從白色、粉紅色、膚色、淺棕色、深棕色到黑色都有可能(圖一),若是合併有摳抓或發炎,病灶本身或其周圍皮膚顏色就會偏紅,較常見的外觀是呈現一顆顆疣狀突起的病灶,但也可能是一片平坦的斑塊樣子,甚至是結節樣;大小從小小的像是痘痘一樣或到超過2-3公分的斑塊狀大小都可以稱之。若是有合併其他皮膚疾病像是病毒疣、曬斑等等,它的樣貌又會更加地豐富多變,因此有時僅憑病灶的外觀、顏色或大小很難診斷是否為脂漏性角化,這時皮膚切片的角色就顯得更為重要。若老人斑異常的快速長大時就需注意脂漏性角化除了在數量上有可能會隨著年紀越來越多之外,病灶的外觀型態上也可能會隨著時間而有所變化,若是隨著年紀病灶顏色稍微變深、變凸、變得大了一點,這些都是合理正常的表現。脂漏性角化在醫學上視為一種良性的皮膚角化疾患,但確切的原因還不清楚,推測的相關因子可能有遺傳、紫外線曝曬或長期慢性摩擦等,在臨床上有家族史的人、在較容易長期累積紫外線的區域(頭頸部、手臂伸側部)、或是皮膚較常摩擦的地方(背部、腹股溝處、會陰部),會比較容易有脂漏性角化的病灶產生,但這些相關因子並非絕對,也是會有例外的情況。在臨床大部分的情況下可以用肉眼就直接診斷是否為老人斑,但有時若是無法判斷或有疑慮時,就會需要進一步安排手術切片或切除送病理化驗,因為有時單就外觀上難以跟其他惡性腫瘤像是基底細胞癌或是惡性黑色素瘤區分(圖二)。另外,若原有的老人斑突然快速長大、臨床上變得有症狀或是有其他非典型的特徵時,都應該要安排進一步的切片檢查。其他還需注意的情況,如若是有突發性地大量脂漏性角化的出現,也需要做進一步的檢驗和檢查排除腸胃道或身體其他惡性腫瘤的可能。脂漏性角化的治療有許多種,治療主因是外觀上的考量並非健康因素,故目前還是以自費雷射治療為主,健保並不給付。但要注意雷射術後可能會產生色素沉澱的問題,防曬一定要做好。除此之外,必須強調的是,如無法確立診斷或排除惡性腫瘤的可能性,建議都還是必須要切片或切除,千萬不要因為在意疤痕而因小失大。健康才是一切美麗的基礎,希望大家都能夠二者兼顧。延伸閱讀:.一次了解老人斑、雀斑和肝斑成因!雷射除斑這樣做避免「皮膚反黑」.膠原蛋白流失、老人斑、長皺紋怎麼辦?醫師詳解皮膚如何變老,傳授4.幾歲開始老很快?醫曝3年紀是斷崖式衰老關鍵,6方法延緩老化 責任編輯:陳學梅
-
2024-03-20 失智.非藥物治療
音樂治療可延緩失智者病情和照顧品質 提高失智者幸福感5方式
國內失智症患者高達30多萬人,隨著大腦功能逐步退化,常出現肢體力量衰退、意識混亂等,讓家屬照顧力不從心。天主教失智老人基金會執行長鄧世雄表示,為照顧失智者,基金會近年積極推廣音樂照顧模式,幫助失智者促進自我表達與認知功能,同時緩解憂鬱、焦慮,改善精神行為症狀及日常生活照顧的配合度,增加失智者整體照顧品質。2019年世界衛生組織(WHO)公布「藝術作為促進健康與幸福的全面性報告」指出,不論是失智者或照顧家屬,藉由參與音樂活動能對身心產生正面效益,有效減少醫療成本,達到疾病預防目的。天主教失智老人基金會昨舉辦「樂來樂靠近—音樂照顧培訓方案家屬交流會活動」,參加音樂培訓課程的失智者家屬彭文瑤說,幾年前開始,爸爸罹患失智症後,隨著病情進展,出現嚴重幻聽、幻覺,參與課程是希望爸爸有多一點活動,但因爸爸重聽嚴重,家人一直習慣用紙筆溝通,不覺得爸爸可以享受音樂,「感覺那是奢侈、遙不可及的」。然而,參加音樂培訓課程後,彭文瑤發現,爸爸可以透過耳機聽到喜歡的音樂,並會隨著哼歌,有一段和爸爸一起分享音樂的時光,音樂活動也讓爸爸心情愉快。★增加失智者幸福感輔仁大學音樂系助理教授、音樂治療師林歆敏說,研究團隊讓失智症照顧者接受12周的音樂照顧培訓,再由照顧者在家中帶領失智者進行音樂活動,相較沒有進行音樂治療的對照組,發現接受音樂治療的實驗組在正向照顧經驗獲得顯著改善,幸福量表也呈正向變化,顯示增加幸褔感有明確成效。失智者認知、肢體活動不斷退化,照顧者常感到無計可施,進而懷疑及貶低自己,引發心理壓力。林歆敏指出,音樂治療可以透過敲打樂器、聽音樂、陪唱,或是隨著音樂節拍活動身體,增加照顧者與失智者互動,體驗彼此開心的事情,以促進正向照顧品質,增加照顧者的自我認同、成就感,並延緩失智者的退化速度。★年輕時的歌易共鳴研究發現,失智者對年輕時20至35歲所接觸的音樂、歌曲特別有感,應該是這時的音樂伴隨著人生求學、出社會等階段,可以喚起失智者共鳴。「音樂彷彿是照顧者與失智者關係間的潤滑劑。」天主教失智老人基金會音樂治療師董懿萱說,失智症音樂照顧培訓工作坊包括4次課程,教導家屬採用音樂聆聽、音樂律動、歌唱、樂器彈奏、即性創作等,並針對每個家庭進行2次個別訪視,提供個別化建議,介入後約6成家屬在正向照顧經驗及自覺與失智者關係品質,均有所改善。林歆敏說,照顧者在家與失智者進行音樂治療、互動時,可以利用5種不同的方式。★音樂治療5方式1.讓失智者用耳機聽音樂,選擇失智者年輕時20至35歲所接觸的音樂、歌曲,失智者會特別有感,可以喚起失智者共鳴。2.讓失智者聽不同節奏感的音樂,並隨著打節拍、活動肢體、跳舞,如快節奏的音樂,身體擺動就會比較快,而慢節奏的輕音樂,身體擺動就會比較慢,促進失智者與照顧者間的互動。3.照顧者也可以隨著音樂節拍不同,以快或慢的方式幫失智者按摩、搥背。4.失智者聽音樂、聽歌時,照顧者可以和失智者一起哼歌、陪唱、接歌,或一起敲打樂器。5.如果住家環境不適合敲打樂器,可以帶失智者到住家的中庭或附近公園敲打,讓失智者可以接受不同的刺激。責任編輯:吳依凡
-
2024-03-19 養生.健康瘦身
什麼是低GI飲食?營養師教你外食「GI搭配法」,食物加「1味」可降GI值
紅遍全球的「低GI」飲食法則,你吃對了嗎?中華民國肥胖研究學會理事、營養師劉怡里說,低GI不等於低熱量,如果肆無忌憚吃過量,仍會變胖、累積大量脂肪。什麼是低GI?什麼是低GI呢,首先要了解「GI」,Glycemic index代表升糖指數,指食物吃進身體後,血糖速度增加快慢的影響力,可作為血糖控制的參考。所以低GI食物有助於糖尿病患穩定血糖,也能協助體重管理,有效減肥減脂。低GI食物4特點劉怡里分享,低GI為「高纖維、低精緻、低加工」,其食物有幾項特點:1.纖維量高:富含膳食纖維的蔬菜水果,有助於減少膽固醇的吸收,血糖上升速度慢。2.密度扎實:需要多花時間咀嚼的食物,例如全麥麵包、義大利麵條。3.精緻度低:加工處理的澱粉食物,例如白麵、意麵、白土司等。4.糊化程度低:澱粉煮愈久,糊化程度愈高,易讓血糖上升速度快,要避免長時間烹調的粥、燉飯。適合與不適合低GI飲食的族群適合族群低GI飲食能避免刺激過多胰島素分泌,有助於控制血糖、減重、減少心血管疾病,劉怡里表示,糖尿病患者、想瘦身減肥者、有妊娠糖尿病的孕婦、代謝症候群患者,都適合多吃低GI食物。另外,學齡兒童若專注力不足、需要控糖,也可以執行低GI早餐計畫,提高學習力,還要避免攝取過量含糖飲料,雙管齊下。1.糖尿病患者2.想瘦身減肥者3.有妊娠糖尿病的孕婦4.代謝症候群患者5.學齡兒童不適合族群低GI飲食好處多,有飽足感、有助減重、有助血糖穩定,但有以下症狀的人,不適合進行,避免得到反效果。1.低血糖患者:需要理想分量的碳水化合物啟動肝臟肝醣分解或進行糖值新生。2.體重過輕、BMI值過低:攝取多元食物,增加卡路里及熱量。3.剛進行腸胃道手術:易刺激胃腸道蠕動。4.容易腹脹、不舒服:食物停留在胃中過久。5.胃口不好的老人家:容易營養攝取不足。看數值選擇低GI食物想知道如何選擇低GI食物,劉怡里說,可掌握以下數值:低GI:<55,對血糖波動的影響小。中GI:56至69之間,對血糖的影響中等。高GI:>70,容易讓血糖快速上升。外食「GI搭配法」現在人外食比例高,可參考衛福部提供的「GI搭配法」,如果吃了高GI食物,可選擇GI較低的食物一起食用,例如陽春麵加海帶、白土司加生菜沙拉,有效平衡GI值。盡量少吃加工食品、勾芡的羹湯類;在食物中提升酸度(檸檬汁、白醋),也可以降低GI值。責任編輯葉姿岑
-
2024-03-16 養生.聰明飲食
別誤會大魚大肉了...小心越養生「肌少症」風險越大!陳亮恭教你:怎麼吃、怎麼動才能留住肌肉
隨著台灣人愈來愈長壽,「老人疾病」也成為必須注重的課題,其中之一就是「肌少症」。肌少症,是指伴隨著老化所引起的肌肉質與量的減少。而肌少症不只影響身體健康,行動能力、生活品質,甚至增加跌倒風險、認知功能障礙、罹病率、失能及死亡率。台北市立醫院關渡醫院院長、肌少症權威陳亮恭表示,一般人的肌肉質量頂峰在25歲,接著逐年緩步下降,到了50歲開始,肌肉量跟肌力流失加速,開始感覺到體力大不如前,到了65歲,有5~10%罹患肌少症,80歲則可達三成。那我們該做什麼、吃什麼,才能有一個不失能、不臥床的的晚年生活呢?運動加入「阻抗運動」曾有研究指出,在40歲後,肌肉質量平均每十年減少8%,70歲後流失速度加快,每十年減少15%;至於大腿肌肉力量,在40歲之後,每十年下降10~15%,70歲後則為每十年下降25~40%。平均餘命不斷增加,當我們比想像中活得更久,肌肉量流失的時間就會拉得更長,所以要保存肌肉量,運動與營養補充是最重要的。說到運動,除了有氧運動(提升心肺功能)、 平衡感(如太極拳,預防跌倒)、瑜珈(訓練柔軟度、伸展)外,若要增加肌力或肌肉量,必定要做「阻抗運動(重訓)」。在過去,建議老年人的運動可能都是跑步、游泳等,但近年年長者的健身潮都已是強化「阻抗運動(重訓)」。錯誤的養生法,讓肌肉流失永不回頭而飲食方面,就是需要攝取足夠的「蛋白質」。根據國民營養調查顯示,台灣年輕人或中年人攝取的蛋白質量是夠的,甚至年輕人還吃得有點多,但是50、60歲之後就有點不夠了。過去建議,65歲以上的長輩,每天需要攝取每公斤0.8/0.9克的蛋白質已不夠,現在要增加到每公斤1.2克,才能減少肌少症、肌肉衰弱。為什麼很多人退休後,吃得比以前更健康反而造成肌力會大量流失?其實,臨床上有很多病患過去上班太忙,退休後卯起來養生,如不太吃肉、吃十蔬果等等,還因此瘦了7、8公斤。但這年紀若非以正確方式減重,都是瘦到肌肉而非脂肪,也因為肌肉流失,開始覺得疲倦無力,身體更不好,即使恢復原有飲食,卻因為年紀漸長,蛋白質的吸收率與合成肌肉的能力都下降,瘦了之後,肌肉流失也難長回來了,所以反而越養生越虛弱,讓自己陷入肌少症風險之中。但若是老長輩吃不多、胃口不好,就必須在有限的食物中塞進足夠的蛋白質。因此在蛋白質的營養補充品中,有以下3大類:第一:乳清蛋白(其中的白胺酸,是製造肌肉的重點胺基酸),乳清蛋白是增加肌肉的快速蛋白,但乳清蛋白的分子比較大,但對於長輩可能就相對較難完整吸收。第二:支鏈胺基酸,分子較乳清蛋白小,比蛋白質好吸收。第三:HMB(胺基酸的代謝物)基本上營養補充品還是圍繞著蛋白質,只是從分子的大小來做調整,都是希望長輩能夠吸收得更好、更完整。有人會問,那長輩是不是和年輕人吃所以年輕人同等量的肉就可以了?吃下肉等蛋白質後,要經過消化吸收再合成肌肉,但長輩合成效能只有年輕人的一半,因此建議要聰明吃蛋白質。根據上述建議,我們了解到運動與營養補充品都很重要,但是沒有運動,只靠營養補充效果也都不好。而且肌少症的藥物都還在臨床試驗中,目前仍以運動與營養補充為主要治療方向,因此想要預防肌少症,阻抗運動、足量的蛋白質是我們就能立刻做到的。責任編輯:陳學梅
-
2024-03-15 焦點.杏林.診間
醫病平台/當老人生病時應如何尋找醫師
【編者按】:本週的主題是「當老人生病時,如何選擇能夠幫忙他們的醫師」,這是我們探究這主題的第一個系列。這次邀請三位醫界功成身退的佼佼者,以本身行醫多年的經驗,當自己年老生病時,怎麼選醫師、醫院。他們不約而同地指出:「對自己的病痛有專長的醫師」、「能夠關心病人、容易溝通的醫師」、「大醫院、名醫並不見得就是最能幫忙病人的地方」。他們各自以流暢幽默的文筆分享一些獨到的就醫經驗、尤其難能可貴,在此深表感佩。我們期待有更多不同背景的醫療團隊成員與社會大眾在這主題分享他們的經驗,更希望這些「回饋」可以引發醫療團隊更深的反省。→相關文章:當我生病時,我希望找到是怎麼樣的醫師→相關文章:找醫師看我這個病人 85歲的我受邀加入討論:「當我生病時,我希望找到的醫師是怎麼樣的醫師?」每一個人都要經歷「生老病死」,無可避免。只能求少生病,不要生重病。一旦生病,如果用常用的「老方法」無效,那就該找醫師幫忙了。要找那一位醫師呢?當然要先找你熟悉的醫師,如果你沒有熟悉的醫師,我要恭喜你:「多麽幸運啊,你這麽一大把年紀居然沒有常打擾的醫師或醫生!」如果沒有熟悉的醫師,就找你家附近的開業醫師吧。如果開業醫師,解決不了你的病痛,那就要到附近的醫院了。可以先從地區醫院看起,不行了再往區域醫院走,再不行,只好找更大的醫院,就是一般所謂的醫學中心了。醫院越大越擁擠,也越貴。要找那家醫院,那位醫師,可請前面的開業醫師推薦,並寫介紹信,把你的問題做個扼要的敘述,並把重要的資料,如已做的電腦斷層(CT)或磁振攝影(MRI)等附上。要找那類的醫師呢?當然先找你可能的疾病的專科醫師。最好不要找一天看上百名病人的「名醫」,最好能夠找到一診只看二、三十名病人的醫師。後者比較有可能仔細的分析你的問題,找出適當的處理方法。我在美國進修時,醫師一診只看四名病人,當然更仔細了!你可能奇怪,看四人,如何維持醫師的生活?其實美國醫師看四名病人,收費比台灣醫師看四十人更貴!台灣健保這麽便宜,醫療品質又很高,台灣人真幸福啊!健保這麽便宜,是犧牲了醫師應得的報酬,所以醫師只好靠一診看上百人!病人也吃虧喔。如果找出的是比較嚴重的疾病,醫師告訴你有數種處理的方法可選擇,要你自己選擇。此時不妨請問醫師:「如果我是你的親人,你會建議何種選擇?」選好了要走的路,就請遵照醫師的指示,一步一步的走下去。病好了,恭喜!病好不了,可以尋求第二意見,就是再找另外一位醫師或醫院請教。如果病好不了,或不幸走到絕路,最好接受安寧緩和醫療的照顧,沒有痛苦的走完這一條路,最後能夠蒙佛接引,往生極樂世界,或蒙主恩召,前往天家或天國!現在的安寧緩和醫療,很注重靈性照顧,培養專業的臨床宗教師,參與照顧病人。我所參加的佛教蓮花基金會,長年培植臨床佛教宗教師(Clinical Buddhist Chaplain, CBC)提供專業的靈性照顧,讓病人在法師的引導下,更能安祥的走往西方淨土。在法師(CBC)剛加入安寧團隊時,當法師進入病房時,有可能受到病人或家屬的拒絕。經過二十年的努力,法師廣受歡迎。曾經我的一位鄰居九十高齡的老翁,在中午住進安寧病房,那個病房的法師剛好離開前往另一家醫院服務。家屬跑來找我,希望請回法師。我透過蓮花基金會執行長的努力,把法師請回到病房,給病人加持。最後病人回家,安祥往生,家屬非常感激。從拒絕到要求法師的介入,我們很欣慰的看到安寧照顧的進步!延伸閱讀:3/11 當我生病時,我希望找到是怎麼樣的醫師3/13 找醫師看我這個病人責任編輯:吳依凡
-
2024-03-15 退休力.理財準備
沒規畫的遺產如一把撕裂親情的利刃!理財規畫顧問一案例說明:有遺囑不夠,還要安排5件事
半年前,從事證券業的朋友帶來一對母子,說要諮詢一些財產規劃。五十歲的兒子看起來挺孝順,但看到近八十歲的媽媽卻是滿臉愁容。我心想:到底發生了什麼事?給兒房、給女錢,為什麼還是有糾紛?經過一番瞭解,才知道媽媽老伴剛過世不久。臨終前,爸爸曾對二個女兒說,要她們孝順媽媽;還對她們說那間住了五十年、坐落台北市精華地段的老厝,要留給與父母同住的弟弟,將來還要傳給孫子。二個女兒雖然當下口頭承諾,但卻在爸爸後事圓滿後,不但不接媽媽的電話,更是避不見面,還請律師發了存證信函給媽媽和弟弟,表明父親的遺產要依照民法應繼分的規定由四人均分,才願意用印蓋章辦理繼承。媽媽難過地說:「多年來我們倆夫妻省吃儉用,做生意賺錢、投資置產,除了老伴名下的老厝之外,還用三個子女的名義,各自買了一間房子在出租;收來的租金也用三個子女的名義存入銀行,存摺印章都是老伴保管。」媽媽接著說:「退休之後,我們倆夫妻倆開銷不大,所以都是用兒子名下帳戶的錢,其他二個女兒名下帳戶的錢都沒有動,兩個帳戶各自已經累積了約八百萬現金,想說可以做為安養晚年之用。但是老伴走了之後,二個女兒透過律師跟我說,存款在她們自己名下,不是父親的遺產,所以那是她們的錢。目前已經去銀行辦理存摺遺失,並且變更印鑑。」沒有規畫的遺產,就是一把撕裂感情的利刃聽完媽媽眼角泛淚、娓娓道來的辛酸事,我不禁嘆了口氣,心想:這又是一個擔心遺產稅太多,早早把資產過戶給子女,卻又沒做好完善規劃,不但引發繼承糾紛,還驟失鉅額退休金的不幸案例。我擔心媽媽過於激動,只好小心翼翼地對她跟兒子說:「由於爸爸生前沒有預立有效的遺囑,儘管二個女兒的要求雖然對不住你們,但他們在法律上是站得住腳的。」然後我仔細地跟這位媽媽說明:「現在已經很難舉證,女兒名下的房子當初是因為結婚、分居或營業的特種贈與,也就無法適用民法第1173條的歸扣規定,來減少女兒可分的遺產。至於女兒銀行存款,來自於其名下房子的租金,更是無法撼動其主權。」事實上,這個案例真要打官司,除了曠日廢時、勞神傷財外,恐怕勝算也不大,而且會讓母女感情決裂,姊弟日後也難見面。眼前可以做的努力,只能盡快透過協商,讓女兒願意退讓;否則老厝最後變成四人共有的窘境,恐怕很難改變。透過我及雙方律師數個月的居中協調,二個女兒最後要求如下:●母親要放棄夫妻剩餘財產分配請求權。●老厝要由母親與弟弟均分。●其餘父親遺產由姊妹繼承。●額外補償二個姐姐各五百萬現金●由弟弟承擔一百多萬的遺產稅。而且是五個條件俱足,才願意簽下遺產分割協議書。做好5件事,讓遺願不遺憾!為了達成老伴的遺願,媽媽傷心欲絕地簽下協議書,在盡速申報繳納遺產稅也順利辦妥繼承登記之後,這位媽媽開始進行自己的遺產規劃安排。1.安排財產信託首先,這位媽媽繼承了1/2持分的老厝產權,因為剛繼承沒有鉅額土增稅的困擾,為了避免將來她百年之後,女兒又來爭取繼承權,我建議她善用年度贈與免稅額,繳納數十萬贈與稅,趁著年底、年初,分二年贈與給孫子,確保產權由孫子及兒子持有,將來才能完成老伴想要傳子傳孫的心願。不過,為了防止未來兒子萬一不孝,讓她老人家無所終老,或者年輕的孫子理財不慎、管理不當或遇人不淑,導致家產敗壞,所以要求兒子及孫子二人將老厝產權信託給她管理,讓她能妥善管理保護家產並保有安身立命之所。2.意定監護其次,現代人越來越長壽,年紀越大越容易失智、失能,為了避免屆時透過法院裁定監護人,結果不是妳喜歡的人來照顧妳,不是妳信任的人來管妳的財產,建議這位媽媽與兒子到公證人處簽訂「意定監護」契約,確保未來法院會優先指定兒子當她的監護人,好好照顧她並管理她名下的財產。3.預立醫療決定書同時我也建議媽媽簽署「預立醫療決定書」,預先表達當自己在疾病末期、永久昏迷時,是否接受「維持生命治療」、「人工營養或流體餵養」的意願。並指定兒子作為自己的醫療委任代理人,若她處於特定臨床條件時,替她做出醫療決定或表達醫療意願,可避免屆時兒女再次陷於混亂紛爭。4.安養信託最後,由於這位媽媽年歲已高,不想再承受股市波動的風險,希望能有穩定的現金流來支應晚年生活所需,而且還在她名下的股票、現金這些動產,將來也都是女兒可以繼承的遺產。因此建議她將名下數十萬元現金置入與銀行簽訂的「安養信託」當中,以備未來醫療長照之需,並將動產變現後的現金,全數用來購買利率變動型「即期年金保險」,每個月月初保險公司會自動轉匯數萬元的年金至安養信託專戶,供她花用直至百年。5.年金保險指定身故受益人更令她安心的是,若這筆年金她來不及花完,剩餘的年金會透過指定身故受益人的方式,由兒子及孫子繼續領用。最重要的是:依法律規定,年金保險的身故保險金不屬於她的遺產,所以女兒無法再覬覦,最後女兒能繼承的只剩下安養信託中為數不多的現金。我常跟長輩說:「沒事不會寫遺囑,寫遺囑一定有事;但有寫總比沒寫好,至少老伴子孫可以有個依歸。」不過經驗告訴我,只有寫遺囑絕對不夠,若能在生前安排財產信託、意定監護及預立醫療決定書,並購買足額的年金保險,這樣晚年生活才有品質、資產才有機會順利傳承,子孫才能繼續圓融相處。作者/廖一聰現職:立峰理財規劃顧問公司 執行董事經歷:台灣理財規劃產業發展促進會 理事長社團法人臺灣理財顧問認證協會 常務監事公益信託笁樂種子基金 信託監察人南山人壽保險(股)公司 業務區經理專業證照:第一屆 信託公會 家族信託規劃師第一屆 信託公會 高齡金融規劃師第一屆 台灣CFP ®國際認證高級理財規劃顧問第一屆 大陸跨區CFP ® 金融理財師第一屆 香港跨區CFP ® 財務策畫師第一屆 大陸跨區CPB 私人銀行家第一屆 跨證RFA 退休理財規劃顧問責任編輯葉姿岑
-
2024-03-15 養生.聰明飲食
糯米不易消化怕胃疼?營養師教你緩解5妙方,5族群要慎吃
糯米是常見的糧食,被廣泛運用在飯糰、湯圓、油飯、粽子、米糕、年糕等食物中,不過,只要一不小心吃太多,就會鬧胃痛或肚子痛。因為糯米是支鏈澱粉組成,黏性很高,不容易被身體的酵素分解,過量食用,容易導致胃痛、脹氣、泛胃酸等問題。建議可採取下列5方法緩解改善糯米引起的胃疼問題:1.增加咀嚼次數人體能夠處理澱粉的酵素僅存在口腔跟小腸,所以,當你吃了大量澱粉,特別是支鏈澱粉較多的糯米,建議要放慢速度,慢慢咀嚼,且增加咀嚼的次數,讓糯米充分與口腔的澱粉酶混和,才不會增加胃的負擔。尤其不要一口氣食用過多,以粽子為例,份量大的一天一顆,份量小的一天兩顆即可。2.搭配白蘿蔔、高麗菜在吃糯米之前,可以先吃一些蔬菜墊在胃裡,特別是白蘿蔔及高麗菜。這兩種蔬菜含有相當豐富的消化酵素,而且是處理澱粉的糖化酵素,可以幫助吃進去的澱粉消化與分解。所以,吃湯圓、粽子、年糕等食物時,不妨炒盤高麗菜或煮白蘿蔔湯一起享用,腸胃會更舒服。3.將糯米煮到糊化在中醫角度來看,糯米性味甘溫,有補中益氣、健脾養胃、止虛汗功效,特別適合脾胃虛寒的人食用。其重點是要將糯米熬煮到糊化、成粥後,其支鏈澱粉結構被破壞、變得更好消化後,才有補氣的作用。建議可以跟紅棗、枸杞、生薑等溫補食材一起料理,達到祛寒、養血、益氣的效果。4.糯米料理要趁熱吃糯米中的支鏈澱粉,在冷掉後會凝結在一塊,又稱為澱粉老化,讓口感變硬,加重消化的負擔,所以,吃糯米食物時,不管是湯圓、麻糬、肉粽、米糕、年糕等,建議要趁熱吃,除了更好消化,溫補養身的功效比較好。5.搭配較好消化的食物雖然糯米比較難消化,但可以跟好消化的食物一起進食,譬如粽子可以包香菇、竹筍、栗子、蛋黃、肉類等;湯圓包紅豆餡、黑芝麻餡,或是煮包肉的鹹湯圓與茼蒿一起吃;吃米糕時,可以搭配高纖維,特別是水溶性纖維高的木耳、秋葵、蘋果、香蕉等同食,幫助腸胃道蠕動,且更營養均衡。5族群慎吃糯米製品1.平時容易胃脹氣、泛酸打嗝的人2.有胃發炎、胃食道逆流等症狀者3.腸胃消化功能較弱的兒童、老人、4.做過腸胃道手術的人5.糖尿病患及血糖不穩之人責任編輯:吳依凡
-
2024-03-15 養生.聰明飲食
「奇異果」豐富維生素改善便秘抗氧化,紐西蘭研究:金色奇異果提升幸福感
奇異果營養密度高,被譽為營養小金礦,富含維他命C、維生素E、葉酸、膳食纖維、奇異酵素,天然抗氧化劑「花青素」,具備低腹敏、低升糖等特性。台灣目前市售奇異果主要分為「綠奇異果」、「黃金奇異果」兩大類,此外還有近年新開發的紅奇異果,每一種顏色的奇異果有不同的特色,營養含量也不同。●綠奇異果綠奇異果為綠色果肉、白色果心,果皮較厚且毛較密長,吃起來甜中帶點微酸,其富含膳食纖維與奇異酵素,每100克含2.3克膳食纖維,是三種奇異果中最高的。根據EFSA歐洲食品安全局的健康聲明,每天吃兩顆綠奇異果,對調節消化系統有很大幫助,腸道蠕動比較高,規律性食用綠奇異果可以幫助正常排便。●黃金奇異果果肉為金黃色,果皮呈現薄透感,口感香甜多汁,含大量維生素C。人體無法產生維他命c,需透過飲食攝取,奇異果是很好的選擇,此外還有維生素E、葉酸,具高營養密度。研究顯示有助皮膚健康、增強免疫力、提升抗氧化狀態,同時也是輔助神經系統的關鍵因子。●紅奇異果這是近兩年新開發的品種,產期約在每年三、四月。今年紅奇異果只有進口至台灣、香港、日本、新加坡以及中國等五個地區,台灣預計三月底可買到,但因產量較少,大約ㄧ個月時間就會銷售完畢,想要嘗鮮的人可別錯過。紅奇異果的果肉為粉紅色、果心白色,口感與其他兩種不同,味道如莓果般清甜,沒有酸味。紅奇異果在三個品種裡的維生素C、維生素E、葉酸、鉀等營養素含量最高。奇異果低腹敏、低升糖奇異果不但含豐富營養,更是低腹敏、低升糖水果。低腹敏(Low FODMAP)ㄧ詞由蒙納許大學研究提出,FODMAP分別代表某些碳水化合物的縮寫,有些人無法適當吸收,就會產生過敏反應,例如脹氣不舒服,這時可以選擇低腹敏食物減少此類情況發生,奇異果就是其中一種低腹敏食物。此外,奇異果也具備低升糖特性。奇異果含有很高纖維膳食,可以守住身體裡水分,使消化變慢、糖份分解速度趨緩。營養師孫語霙表示,台灣人早餐習慣例如鐵板麵、漢堡、燒餅油條等,以碳水化合物為主,明顯缺乏蔬果,若餐後增加一顆奇異果,能夠增加膳食纖維、維生素C等營養素,讓整體飲食均衡度更高,長期下來有助血糖維持。有些老人吃完燒餅油條,血糖沒有立即升高以為沒問題,因為油炸會延緩血糖上升速度,過2.5-3小時左右,血糖值仍會衝高,此現象稱「遲滯性高升糖」。紐西蘭研究:奇異果提升幸福感根據澳洲阿德萊德(Adelaide)大學的一項心理健康研究,受試者每天食用兩顆黃金奇異果,四周後相較於沒有食用者,情緒干擾明顯降低、活力則是明顯提升。此外,在另一項針對維生素C含量低的成年人做的活力研究,顯示每天食用兩顆黃金奇異果,維持八周後,總情緒干擾降低、疲勞感減輕,以及幸福感提升。火山灰土壤 種出營養奇異果台灣一整年都吃得到奇異果,而紐西蘭奇異果的產季主要在每年四月到九月,其他月份的奇異果則來自其他產區。紐西蘭97%奇異果產自北島,其中又以豐盛灣占其中的79%為最多,豐盛灣有特殊的火山灰土壤,礦物質含量豐富,果樹可向下扎根很深,也因此種植出品質優良的奇異果。紐西蘭奇異果產期將至,每天吃一顆營養小金礦,不但吃出健康,希望也能像最新研究一樣提升幸福感。但要特別提醒,如果本身有糖尿病或平時容易胃酸不適、或是對奇異果過敏,應先諮詢醫師,並且注意食用時應適量。責任編輯:陳學梅
-
2024-03-15 醫療.精神.身心
阿沁老婆「花花」自曝罹厭食症,暴瘦僅剩29公斤!病態審美觀...7類危險族群要當心,嚴重恐致死
F.I.R.飛兒樂團前團員阿沁的老婆網紅「花花」李汶靜,非法持有大麻,家中被搜出大麻煙草和吸食器。3/13依毒品罪移送台北地檢署;據了解,李女在檢警應訊時坦承持有大麻,且犯後表示悔意,檢察官複訊後命李女無保請回。除了吸毒,花花之前也因罹患厭食症上媒體版面,她去年曾在臉書粉專曾透露自己於2023的後半年罹患厭食症,體重掉到只剩29公斤,BMI只有13.2,遠低於厭食症的標準15,為極重度厭食症。厭食症是一種嚴重的心理健康障礙,恐引起腸胃代謝全面失常,嚴重恐導致死亡。何謂厭食症?在今日瘦身風氣盛行的社會中,厭食症可說是相當常見,尤其愛漂亮、愛苗條、熱衷減肥的年輕女生,出於可能變胖的強烈恐懼,她們會嚴格執行節食計劃,克制自己想吃東西的任何渴望,甚至採取各種激烈手段,以加速食物的排泄,周而復始。患者多半還帶有抑鬱、社交疏離等心理問題,所以也有些是發生在年老喪偶、獨居的老人身上。厭食症是一種排斥飲食的精神疾患,屬心因性,可能是因為患者對自我形象的偏差認知,或心理上有某種重大的鬱結難消,導致無法正常進食、厭食,或深陷一種節食─狂吃─嘔吐和腹瀉的惡性循環,許多患者的體重極低,BMI值小於17.5,甚至低到10以下的極端值,使健康出問題,最終可能引起腸胃代謝全面失常,身體和情緒上的失調、混亂,嚴重者足以致死。厭食症2種類與常見症狀依照飲食行為的表現,厭食症又可細分為兩類:.節制型:一種是節制型患者利用過度節食和運動的方式來控制體重。.掏空型:另一種則是暴食後掏空型,在大吃大喝之後,把吃進去的食物用催吐、吃瀉藥或利尿劑、浣腸劑等方式排除,與真正的暴食症不同的在於,此種厭食症的患者,在大吃大喝之際仍會留意卡路里的問題,且吃進去的量遠比暴食症患者少,而在掏空食物的行為上做得更徹底。約有半數以上的厭食症患者,都有大吃大喝後再催吐的病症。常見症狀有:體重驟降、拒食、暴食、嘔吐、反胃、腹脹、疲倦、便祕、全身無力、精神抑鬱、暈眩、喘氣、心律不整、畏寒、低溫、貧血、落髮。7類危險族群要當心1.年齡介於12至20歲左右的青春期少年,女男比例為十比一,過分在意身體形象、積極尋求同儕認同。2.因職業需求需要不斷維持纖瘦身材的人,不分男女,如演員、舞者、模特兒、或騎師、舉重、柔道、摔角選手等運動員,亦有較高的罹病率,而多數患者的社經地位又屬於中上階層。3.非常害怕變胖,經常想用各種方式減肥瘦身的人。4.長期處在壓力大的環境之下,情緒焦慮、憂鬱的人。5.個性上屬於固執與完美主義,對身體有較多負面評價與強迫行為的人。6.本身罹患特殊生理疾病如癌症患者,疾病造成的疼痛或因藥物治療產生的副作用,易併發厭食症。7.藥物濫用者,多數毒品如安非他命或古柯鹼的副作用之一就是造成食慾驟減,長期倚賴將引發厭食症。5件事預防厭食症造厭食症的原因主要出在心理因素。由於現代社會風氣對理想體態的界定,經常傳播「瘦就是美」的訊息,無形中將扭曲的審美觀根植眾人心中,為達到普世對理想體態的期許,許多過度減肥的心態就出現了。一開始或許還會覺得餓,但經過不斷的強迫自己忍耐,後來就漸漸習慣,失去對吃的渴望而成厭食症。這類型的抑制飲食者,其性格通常也屬完美主義,對自我要求相當嚴格,甚至將控制飲食視為自我紀律的表現,因此能夠採行極端的方式包括忍受挨餓、催吐、服用瀉藥等來達成目標。另外,長期處於特殊的環境,例如芭蕾舞演員、運動選手、模特兒等,因工作關係必須保持苗條,嚴格控制飲食,都可能促使厭食症的發生,而生活、家庭、課業或工作的壓力過大導致情緒低落,也會使食慾減退,長期下來引發厭食症。建議做好5件事,預防厭食症的發生:1.培養愛自己的「自信美」,不要單從他人的評價來建立自我價值感。2.培養正確的審美觀,接受並欣賞多元美,無論胖瘦,每種體態都有其獨特的地方。3.應以健康為前提而減肥,寧可多做運動、多吃低脂肪高纖維的食物來維持適當體重。4.減少情緒壓抑,多與身旁親近的人溝通,傾訴自己內心的感受,也傾聽對方心聲。5.適時舒緩生活上的種種壓力,並保持充足的睡眠,慎防因過度勞累引起腦部下視丘功能紊亂。在「瘦就是美」審美風氣盛行的社會中,厭食症可說是相當常見,尤其愛美、在意外表、熱衷減肥的年輕男女;元氣網建議愛美的民眾平日培養自信美,接受多元的美,不以外在標準衡量自我價值,應注重身心健康,建立良好生活習慣,避免極端節食或激烈減重方法,飲食多吃低脂肪高纖維的食物,並搭配運動瘦身,才不會快速復胖。也要適時與親友溝通,審慎處理情緒壓力,有助於維持健康飲食和心理狀態,避免陷入厭食症的危險。延伸閱讀:.「我很想吃,但吃了就會想不開…」從厭食到暴食,被卡路里控制的人生.幾歲開始老很快?醫曝3年紀是斷崖式衰老關鍵,6方法延緩老化.元氣網疾病百科-厭食症
-
2024-03-13 焦點.杏林.診間
醫病平台/找醫師看我這個病人
【編者按】:本週的主題是「當老人生病時,如何選擇能夠幫忙他們的醫師」,這是我們探究這主題的第一個系列。這次邀請三位醫界功成身退的佼佼者,以本身行醫多年的經驗,當自己年老生病時,怎麼選醫師、醫院。他們不約而同地指出:「對自己的病痛有專長的醫師」、「能夠關心病人、容易溝通的的醫師」、「大醫院、名醫並不見得就是最能幫忙病人的地方」。他們各自以流暢幽默的文筆分享一些獨到的就醫經驗、尤其難能可貴,在此深表感佩。我們期待有更多不同背景的醫療團隊成員與社會大眾在這主題分享他們的經驗,更希望這些「回饋」可以引發醫療團隊更深的反省。→本周已出文章:當我生病時,我希望找到是怎麼樣的醫師到今年8月,我就退休滿20年。退休前,我生病時當然是找我服務的醫院的醫師看病。退休後,我換了跑道,不再從事臨床看病。我也決定若不是生什麼大病,就不去我原來服務的大醫院看病。原則上,找在家附近的診所就醫。我認為這樣做,不但給自己省時、方便,也可減少醫學中心大醫院看小病的負擔,可說是一舉兩得吧!我的過敏性鼻炎原本是由胸腔科的老同事好朋友照顧,退休後改看一位耳鼻喉科的開業醫師。這位耳鼻喉科醫師看病時,常常邊看病邊和病人幽默地聊幾句。我還蠻喜歡這個醫師。另一個糾纏我多年的毛病是我的右眼視網膜剝離手術後的後遺症。35年前我的右眼發生嚴重的視網膜剝離。因治療時發生併發症,前後又做了二次清除眼底血塊手術。術後我雖失去右眼視力,但調適得還不錯。可是術後27年出現放置在鞏膜上的扣環(buckle)因日積月累材質變化而變成許許多多的小碎片在右眼中到處亂闖,到了2020年的9月情況變得嚴重,右眼頻繁出血,並且一直不斷流眼屎。我與一位眼科醫師的親人商討,覺得我的右眼已經三十年沒視力功能,而裡面的異物碎片不但造成眼睛不舒服,還成為感染源,不如將右眼摘除。經請教眼整形醫師,認為以前是在局部麻醉下清除碎片,所以無法徹底清理。他建議先嘗試在全身麻醉下進行清理,摘除眼球留待最後才考慮。於是2020年10月在全身麻醉下清除右眼裏面的碎片及以前手術時放置的其他異物。術後醫師跟我說應該已99.9%清乾淨,希望不會再出包。感謝上帝,術後至今一切情況良好。右眼因多次手術及長期疾病越來越萎縮,幾乎整個被眼皮蓋住而看不到眼球。那位眼整形醫師建議裝義眼片改善外觀。起初我說我不在乎外觀。可是那位醫師跟我說,如果裝義眼片能很顯著改善外觀,對我和身邊接觸的親人、朋友的觀感,只有加分而不會有甚麼負面效果。眼整形醫師的話點醒我不要只想到自己的感受,也要顧及周遭一起生活的人。我生病時,不只希望找到合適的醫師看我的病,更期待醫師看我這個活生生的病人。上述兩位醫治我的醫師不只關心我生病的器官,也關心我的病會如何影響我這個病人以及和我生活在一起的人。以我的眼疾為例,等我裝好義眼片,家人才說他們在眼整形醫師提出建議時就期待我裝義眼片。他們期待裝了義眼片,就算沒辦法恢復我眼疾前炯炯有神的眼睛,他們還是希望看到我以前不是獨眼龍的樣貌。我的經驗是醫師比較會因我醫師的背景而省略應該告訴病人的說明與叮嚀,但我生病時希望我的醫師不會省略說明,也希望我的醫師不因我的醫師背景而做過多的考慮、檢查、處置。有一次我們夫妻參加晚宴回家後,我的牽手說她胸口悶痛。因悶痛一直持續,我們就去急診。急診醫師問診後做了一些包括心電圖等的檢查。雖然檢查沒看到甚麼異常,醫師開了耐絞寧舌下片(Nitroglycerin),連續含了兩次,症狀仍然沒改善。到了約凌晨2點,我問急診醫師是否可以回家,以後再去門診看病。醫師說他不放心讓師母回家,最好還是留在急診觀察。後來我問是否可服抗酸劑看看,症狀就改善了。我在想,急診醫師會不會因我的醫師背景而考慮太多比較嚴重的心血管疾病,將胃酸逆流的考量排序放在後面?曾有兩位不同領域的資深教授身體不適,而其不適的症狀剛好又屬於他們各自的專業領域。結果他們自己和門生都考慮太多而吃了一些不必要的苦頭。我至今印象深刻難忘,引以為戒。延伸閱讀:3/11 當我生病時,我希望找到是怎麼樣的醫師
-
2024-03-13 醫療.心臟血管
心臟衰竭死亡率高,有哪些藥物治療?什麼時候需要手術?
心臟衰竭有心臟癌症之稱,第4期的病患5年存活率僅有5成,比許多癌症都還更嚴重。如此嚴重的重大疾病,元氣網整理心臟衰竭的分類與治療方式,協助民眾了解目前心臟衰竭的治療對策。心臟衰竭可分為哪幾類?兩類治療方式相同嗎?心臟衰竭中重要的數字是「左心室射出率」(Ejection fraction,簡稱EF),代表左心室每次心跳可以打出多少左心室的血液總量,射出率60%表示每次心跳會有左心室血液總量的60%被打出,一般民眾的正常值約落在60%間,低於40%就會過低,有可能會引起心臟衰竭。「左心室射出率」可透過以下方式測量:包括心臟超音波、心臟核磁共振成像掃描(MRI),心臟核子醫學掃描,最常用的檢查為心臟超音波的評估。根據「左心室射出率」,歐洲心臟醫學會(ESC)可以將心臟衰竭分為3類:1.心臟衰竭合併射出分率輕微減少(heart failure with reduced EF,縮寫HF-rEF),左心室射出率(EF)<40%,常見於年紀較輕、心肌缺血或是先天性的心肌病變。2.心臟衰竭合併射出分率輕微減少(heart failure with mildly red uced EF,縮寫HF-mrEF):為心臟收縮力輕度降低的心衰竭,當病患的左心室射出分率介於41-49%之間心臟衰竭3.正常左心室收縮分率心臟衰竭(heart failure with preserved ejection fraction,縮寫 HF-pEF),左心室射出率(EF)≧ 50%。常見於老人、女性、過度肥胖,患者常常具有多重共病的患者,例如:同時罹患有高血壓、糖尿病或慢性腎臟病等。三類型的心臟衰竭病理機轉不同,所使用的藥物治療也不盡相同。與心臟衰竭類似症狀的疾病不少,常見的有:腎臟問題、肝臟問題、貧血、甲狀腺疾病等,醫師有時需要進一步釐清。心臟衰竭還能活多久嗎?心臟衰竭的治療有哪些急迫性? 心臟衰竭是一個十分難纏的疾病,當心臟衰竭進入第4期時,第一年死亡率高達22%,五年死亡率仍然逼近50%,五年死亡率比許多癌症還高。就醫時也容易發生住院日長,病患平均發病住院需要接近20天,並且有接近1/3(32%)的病患會再次住院。隨著疾病的持續進展,超過9成的病人會有顯著的症狀或者失能問題。心臟衰竭分期根據美國紐約心臟協會:●階段A:具有形成心臟衰竭的高危險因子,例如高血壓、糖尿病和酒精濫用等問題,心臟尚未有構造或功能異常的症狀,也沒B型利鈉肽(B-type natriuretic peptide,簡稱BNP)升高的情形。●階段B:心臟開始出現結構或功能的異常,例如心室肥大、收縮力異常和瓣膜疾病,或B型利鈉肽升高的情形,但尚無心臟臨床的症狀。 ●階段C:已出現心臟結構的異常和臨床的症狀,此時藥物治療仍可緩解症狀。●階段D:頑固性末期心衰竭,病患需持續或間斷接受強心劑,如果藥物效果不佳,可暫時施以主動內氣球幫浦、左心室輔助裝置、換心手術等治療,或者讓病患安寧緩和治療醫師建議心臟衰竭病人需要儘量將心臟衰竭控制在第1~3級,只要接受良好的藥物治療進行控制,心臟衰竭的病人的存活也有很高的機會能超過5年以上。如果心臟衰竭進入第4期以後,藥物治療的效果變差,醫師有可能轉進行手術來延長病患的壽命,例如:放心室輔助器於左心室,此時如果想要治癒,就只剩下換心手術的選擇,所以心臟科許多醫師都呼籲病人應該在心臟衰竭病患應在早期就認知疾病的嚴重性,如果早期發現並好好配合醫囑治療,就能增加日後存活的機會。心臟衰竭藥物治療有哪些?何時要進行手術?心臟衰竭常用的藥物有以下幾種:1.血管張力素轉化抑制劑(Angiotensin converting enzyme inhibitor,縮寫成ACEI),具有擴張血管,降低血壓,減少心臟負荷。常使用的藥物有:Captopril、Enalapril、Ramipril和Tanatril。藥物百科:Captopril、Enalapril、Ramipril和Tanatril。2.血管張力素受器阻斷(Angiotensin receptor blocker,縮寫成ARB),可擴張血管,降低血壓,減少心臟負荷。常使用的藥物有:Azilsartan、Irbesartan、Losartan、Olmesartan和Valsartan。藥物百科:Azilsartan、Irbesartan、Losartan、Olmesartan和Valsartan。3.乙型交感神經阻斷劑(β-blocker),可減緩心跳,降低血壓,減少心臟負荷。常使用的藥物有Bisoprolol、Metoprolol、Carvedilol和Nebivolol。藥物百科:Bisoprolol、Metoprolol、Carvedilol和Nebivolol。4.腎上腺皮質酮拮抗劑(Mineralocortocoid receptor antagonist,MRA),具有輕度利尿劑的效果,可對抗荷爾蒙對心血管的傷害、減少心臟纖維化、保留血鉀等作用。常使用的藥物有:Spironolactone和Eplerenone。藥物百科:Spironolactone和Eplerenone。5.血管張力素受體-腦啡肽酶抑制劑(Angiotensin receptor neprilysin inhibitor,縮寫ARNI),利鈉尿,擴張血管,降低血壓,減少心臟負荷。常使用的藥物有:Sacubitril-Valsartan。藥物百科:Sacubitril-Valsartan6.奇特電流通道的抑制劑(If channel inhibitor),可減緩心跳,增加心肌血流的作用。常使用的藥物有:Ivabradine。藥物百科:Ivabradine。7.利尿劑(Diuretic),可排出體內多餘水份,減少水腫及呼吸困難,常使用的藥物有:Furosemide、Bumetanide、Trichlormethiazide和Indapamide。藥物百科:Furosemide、Bumetanide、Trichlormethiazide和Indapamide。8.毛地黃(Digoxin),強心劑的一種,可增加心臟收縮的強度,使心臟流出的血量增加。藥物百科:毛地黃(Digoxin)9.SGLT2抑制劑(SGLT2 inhibitors):抑制腎臟回收尿液中的葡萄糖,讓糖分經由小便排出體外,進而達到降血糖的效果。除可以降血糖之外,還會透過減少腎絲球壓力等機轉,直接達到保護腎臟的效果,減低心臟充血,預防心贓衰竭的效果。常使用的藥物有:Dapagliflozin 和 Empagliflozin。藥物百科:Dapagliflozin 和 Empagliflozin。藥物治療需要配合心臟衰竭種類使用●正常左心室收縮分率心臟衰竭(HF-pEF)和心臟衰竭合併射出分率輕微減少(HF-mrEF):兩者治療模式相當,重要的是針對病患潛在的危險因子進行治療。在2021年歐洲心臟醫學會(ESC)指引中,推薦利尿劑可用於緩解心臟衰竭合併射出分率輕微減少(HF-mrEF)病患的症狀。醫師進行首次治療,推薦可使用血管張力素轉化抑制劑(ACEI)/血管張力素受器阻斷(ARB)、乙型交感神經阻斷劑(Beta-blocker)、腎上腺皮質酮拮抗劑(MRA)和血管張力素受體-腦啡肽酶抑制劑(ARNI)治療,以降低病患住院和死亡風險。●心臟衰竭合併射出分率輕微減少(HF-rEF):2021年歐洲心臟醫學會(ESC)指引中,則是將血管張力素轉化抑制劑(ACEI)/血管張力素受體-腦啡肽酶抑制劑(ARNI)可做為早期使用的藥物,無論有無糖尿病,除了合併使用乙型阻斷劑和腎上腺皮質酮拮抗劑(MRA)外,推薦使用同時可搭配SGLT2抑制劑類藥物具有的利尿與利鈉特性,應用在心血管疾病的預防和心臟衰竭治療的證據越來越多。當心臟衰竭進入第4期,即使使用到強心劑藥物也無法改善心臟衰竭病患症狀時,醫師有可能會採用手術進行治療:1.冠狀動脈介入治療:如果是冠狀動脈狹窄或阻塞導致,可經由心導管施行氣球擴張術及心臟支架置放,達到回復血管血流的目的,改善心臟功能。2.心臟再同步化節律器暨整流去顫器(CRT-D):類似心律調整器的作用,原理是利用多放一條電線到左心室,可以有效同時刺激左、右心室,幫助恢復同步而有效率的心臟收縮,達到改善心臟功能。3.植入式去顫器(ICD):主要針對心室纖維顫動時,導線會將所偵測到的訊號傳遞至去顫器,去顫器輸出電流並由導線傳送到心臟進行除顫,可用來挽救生命;協助控制可能致命的心律不整,預防猝死。4.外科手術:根據導致心臟衰竭的原因使用手術,例如:心臟瓣膜置換手術、心臟血管繞道手術,換心手術(心臟移植)則可能是重度心臟衰竭病人最後的救命稻草。5.機械性支持系統:協助維持病患心命的附加裝置,例如:主動脈幫浦、葉克膜、心室輔助器等。參考資料:元氣網:慢病主題館【心衰竭】5位糖尿病患就有1位得這病!6題看懂如何避免心衰竭元氣網:5年有50%死亡率!扭轉心臟衰竭,醫師圖文解說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衛教資料:『心~累了嗎?』,心臟衰竭的照護嘉義長庚醫院:心臟衰竭臨床照護指引台大醫院健康電子報:心臟衰竭藥物治療簡介
-
2024-03-12 焦點.生死議題
斷食善終和安寧療護有何不同?醫曝最大差異是這點
台灣是高齡社會,許多人面臨家中長輩善終議題。國內有醫師以照顧家中漸凍症長者經驗,積極推廣「斷食善終」,也就是透過逐步減少餵食,讓患者慢慢走向死亡。馬偕醫院安寧療護教育示範中心主任方俊凱說,安寧療護是依病患病情、身體條件,配合調整營養攝取,讓身體相對穩定;斷食則會讓患者與家屬過度關注身體變化,忽略臨終前心理、社會和靈性面的需求。安寧療護對象廣泛國內適用安寧療護的對象非常廣泛,方俊凱說,除熟知的癌症末期,以及重度失智症、中風、心衰竭、肝硬化、急慢腎衰竭等八大非癌症末期病人,今年更擴增衰弱老人;另依「病主法」規定,如處於不可逆轉的昏迷狀況、永久植物人、極重度失智症患者等,也可以進行安寧療護。方俊凱指出,「病主法」的「預立醫療決定」可事先表明,拒絕維持生命治療、人工營養及流體餵養或其他與醫療照護、善終等相關意願,但都需要搭配醫護專業判斷,依規定患者需於有意識下簽署「預立醫療決定書」,後續才可接受安寧療護。斷食善終過度關注身體變化方俊凱表示,斷食善終看起來很自主,但許多時候並非病人自己決定,而是家屬決定,「這對病患來說,能不能提供最好的狀態、最好的生活品質?」特別是末期患者於心理、社會和靈性需求十分重要,不僅要讓患者平靜、減少不安,也要協助在社會上和家人、朋友好好道別,靈性則看患者是否覺得此生有意義感與幸福感,如果覺得此生該做的事都做了,就可以沒有恐懼放下一切。病患及家屬應如何面對安寧療護?方俊凱說,國內安寧療護進展快速,建議病患及家屬應多收集資訊充分了解安寧療護,或詢問醫院安寧療護團隊,評估病患是否符合相關條件,讓病患在生命末期可以尊嚴的離開。延伸閱讀:🎧|老母親被迫餓了5天後忍不住偷吃⋯專家:斷食善終有倫理問題責任編輯:辜子桓
-
2024-03-12 失智.Podcast
【Podcast】Ep3. 新生代演員安德森照顧失智阿嬤,用藝術找到生命出口
「失智・時空記憶的旅人(Dementia)」粉絲團成立至今八年,陪伴無數失智者及家屬,回答過數萬個失智症照顧問題,最常聽到的照顧者都是配偶、兒女或媳婦,卻很少出現年輕的孫字輩照顧者,而新生代演員安德森就是少數案例,因此,「失智好好生活」Podcast主持人陳韻如特別邀請安德森上節目,請他分享照顧失智阿嬤十一年的親身經驗。失智阿嬤罵三字經 他難過不捨「我從小跟阿嬤睡在同一張床,到大學畢業才有自己的房間。」對安德森來說,照顧與他感情深厚的阿嬤是自然而然的事。國中開始幫阿嬤注射胰島素及陪伴就醫,大學期間阿嬤發病,之後他父母及妹妹搬走,家裡只有他跟阿嬤以及一名外籍看護。在年輕人的夢想清單裡,應該有許多等待完成的計畫,但其中一定不包含照顧失智的阿嬤。扛下責任之後,人生計畫也變得不一樣。阿嬤是典型阿茲海默症,病程進入中重度之後非常辛苦,經常把安德森誤認識自己的兒子,看到他就一直掉眼淚,阿嬤幾乎每晚無法入睡,有時喃喃自語、有時大吼大叫,咆哮內容讓他驚恐又不捨,「人生中第一次聽到阿嬤罵三字經,比八點檔還寫實,我真的很想知道阿嬤的大腦到底經歷過什麼樣的事件。」辛苦漫長的照顧之路 成創作動力主持人陳韻如感性地詢問他如何平衡生活,安德森坦言當下沒想這麼多,漫長辛苦的照顧之路,突發狀況何其多,期間發生過外籍看護半夜逃走,也遇過外籍看護忽然生病暈倒,媽媽在醫院照顧外籍看護,他臨時取消工作在家陪阿嬤。但他特別感謝父母支持藝術創作,他也因為工作彈性自由,得以同時照顧阿嬤。身為專業的藝術工作者,安德森擔任過《咒》、《模仿犯》等影視作品的表演指導,參與影集《茶金》、電影《生而為人》、紀錄片《削瘦的靈魂》等演出,照顧阿嬤的點點滴滴,成為他藝術創作的動力,不但親執導演筒,更創辦「八月表演工作室」。面對失智者 就像每天認識一位新朋友「可能因為我本身是戲劇系科班生,一直希望透過藝術創作說一段自己的故事。」再加上疫情期間,每次送阿嬤去洗腎都很害怕感染,他告訴自己一定要付諸行動以免後悔,因此,他以阿嬤為主角完成紀錄短片《邵江阿卻》,無意間看到微電影比賽訊息,將手機裡許多拍攝阿嬤的影片剪輯成《出走的第五封信》,一路晉級最後拿下微電影百萬首獎。「面對失智的阿嬤,我告訴自己是每天在認識一位新朋友,這位新朋友每天都會帶來不同的樂趣,這麼想就不會悲傷。」這段話,是安德森籌備劇場作品《親愛的陌生人》的核心理念,打動了所有觀眾,也產生無數漣漪,隔年邀請失智家庭參與《親愛的陌生人2.0》,意欲喚起社會關注照顧者的心聲,「因為大家都是對病人比較關心,較容易忽略照顧者。」《親愛的陌生人2.0》共有四組失智者與照顧者登台演出,兩組的照顧者是外籍看護、一組婆媳、一組母女,值得一提的是,母女這組在演出後回診做失智症評估,驚喜發現媽媽的分數進步了,「醫生問他們這半年做了什麼,通常維持就已經很棒,很少看到進步的患者。」讓人看到非藥物治療的力量。護專學生被打動 決定選老人科主持人陳韻如特別請他分享年輕族群的回饋,安德森提到自己去護專演講的經驗,事前老師提醒他現在的學生課堂上會滑手機,而且可能對失智題材沒有那麼多共鳴,沒想到他在回台北的路上,有位學生傳訊息說,原本沒有考慮選老人科,但現在他的志願改了,因為安德森觸動他照顧阿公阿嬤的決心。安德森鼓勵所有照顧者要勇敢說出來自己需要幫忙,只要上網搜尋關鍵字會有很多支援團體,他建議照顧者,試著讓辛苦的照顧過程回味起來甘之如飴,事後回想會覺得,還好當時花時間陪伴家人,雖然辛苦但會獲得很多人生的力量,「讓陪伴的滋味回味無窮,是我這幾年獲得的體悟。」令人動容的親身經歷細節,都在「失智好好生活」Podcast。本集重點:✎孫子照顧失智阿嬤的心聲✎新生代演員如何兼顧阿嬤與演出✎面對失智家人病情惡化,如何調適心情✎失智家庭參與舞台劇演出,非藥物治療的力量失智好好生活Podcast節目收聽平台🎧SoundOn:https://user251766.pse.is/5p7vnb🎧Spotify:https://user251766.pse.is/5p7vyd🎧KKBOX:https://user251766.pse.is/5p7w6r🎧Apple:https://user251766.pse.is/5p7wa9⭐歡迎按讚加入「失智・時空記憶的旅人」粉絲團,並將你的經歷還有故事留言或私訊我們:https://www.facebook.com/ntcdementia⭐更多關於失智症的第一手資訊,都在元氣網「失智」頻道:https://health.udn.com/health/cate/106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