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9-08 退休力.社會連結
搜尋
羅方妤
共找到
47
筆 文章
-
-
2024-09-07 退休力.社會連結
日本2025年75歲以上患失智症約700萬人!與失智症共生,日本「RUN伴」用社區力量守護
日本政府推估二○二五年,七十五歲以上高齡者有五分之一會罹患認知症(失智症),約七百萬人。在日本,失智是長者需要被照護的原因第一名,早在二○○○年「介護保險法」實施時,即特別關注失智症照護。日本從過去社會認為失智症是種「社會問題」,希望隔離和管控變成推廣共生,關心患者本人想法,協助他們過理想的生活。二○一六年,日本時任首相安倍晉三在「認知症施策推進綜合計畫」,提出共生和預防的想法。日本又在今年一月起施行失智症基本法,希望實踐類似的理念,讓失智症患者能夠有尊嚴、擁抱希望生活。如日本放送協會去年報導,家住靜岡縣富士宮市、八十六歲婦人京子十一年前就確診失智症,曾獨自外出失聯三天。京子的丈夫很擔心,但個管師古郡指出,讓京子出門感受自然環境有必要。他建議京子的丈夫利用當地推廣的「守護傳單」,在詢問京子本人後,繪製其散步路線及偶爾會前往的地方,並製成傳單挨家挨戶發送,請鄰里代為留意並通報京子的行蹤,用社區力量守護她。不只是個人,社會也開始出現因應超高齡化社會的地方創生實踐經驗。其中一個名為「RUN伴」的活動,倡議創造失智者與一般民眾彼此認識的機會與環境,將失智者轉化為社區營造力量。「RUN伴」自二○一一年起從北海道開始實施,逐漸演變成境內最大失智主題活動,陪伴失智長者外出散步,傳達友愛失智、同理互助和尊嚴生活理念。二○一七年,有超過四十一個都道府縣舉辦該活動,共超過十四萬人參加,包括約一千六百名失智症患者。日本企業也參與失智症共生。日本町田市的連鎖咖啡廳星巴克會定期舉辦講座,讓失智者與一般人自然融入,相互學習與欣賞。本田汽車還雇用失智者擔任洗車工,讓失智者尋回工作樂趣與被需要的存在感,同時謀得收入。百歲世代來臨,老後生活需要超前部署,歡迎大家填答「退休準備指標─六種動物測退休力」,定期檢視,評量退休攻略是否需要校正調整。● 六種動物測退休力責任編輯:陳學梅
-
2024-08-03 退休力.社會連結
老後不煩人/獨立不孤獨 美英日吹起「社區共生」風潮
不少國家面臨高齡化,長者照護需求日益增加,除了在家安養和入住療養機構,住在「共居社區」或與其他長者成為鄰居也是選項。這種「社區共生」理念主打保有彼此獨立空間,但平常會一起參與活動,並在需要時互助。日本、美國和英國等國已有多個組織和不少長者實踐。日本兵庫縣尼崎市有群七十至八十歲的獨居女性以「近居」模式互助並共同生活。其中四人搬進同棟公寓,另外三人留在原住處或通勤。入住規定是,保持適當距離不依賴對方,不提供照護,但在需要時全力幫助對方。另一個日本社福組織「佛子園」,二○○八年改造石川縣當地廢棄寺廟西園寺,增建澡堂、食堂、咖啡廳、健身房和小型諮詢空間等,讓共生社區居民一起使用。美國「村落運動」為長者組成的非營利組織,一九九九年,波士頓燈塔山村落居民珍妮佛.凱特發現母親難以自理生活,卻不願搬到療養院。她和幾位朋友提供長者在家安養支持和服務,營運模式是付費會員制和志願者參與。志願者通常是社區內的年輕人,提供包括載送長者到醫院、購物、照顧寵物、定期訪問和社交活動等服務。英國倫敦北部專為年長女性打造的共居空間「新地」,由共居組織「年長女性合作住宅」考察討論廿多年,二○一六年底建立。共廿五戶,有交誼廳、客房、洗衣間及花園等公共空間,規定五十歲以上女性才能入住。創始成員八十四歲的雪莉.梅瑞迪恩說:「我們希望掌管自己的生活,想要生活更好。」數位版看這裡社區互助 找新家人大家一起逐漸老去的過程,需要許多陪伴與幫助。高齡社會加上少子女化,我們需要透過社區互助合作,更有賴許多有心人士熱血熱心,建立新家人關係,來看看他們怎麼做。 來測退休力 百歲世代來臨,老後生活需要超前部署,歡迎大家填答「退休準備指標─六種動物測退休力」,定期檢視評量退休攻略,填答可參加抽獎。
-
2024-03-23 焦點.長期照護
高齡化嚴重!想請假照顧生病家人,日本推有薪介護假、德國准休長假
日本高齡化嚴重,經濟產業省去年三月調查推算,二○三○年將有三一八萬名職場照顧者,若不提供協助,這些照顧者恐無法兼顧工作,而這族群七成介於四十至五十九歲,許多人是中高階主管或資深員工,若離職,公司需重新徵才培訓,花費一筆人事成本,伴隨的經濟損失估計達九兆日圓(約台幣一兆九千億元)。日本推「有薪介護假」 日本政府因此推出「介護休假制度」,照顧假期最長達九十三天,也對落實此政策的企業提供資金補助。員工請假照護還能領到三分之二薪資,照顧假天數用完後,政府也提供縮短上班時間、在家工作等配套方案。厚生勞動省網站詳細分類各種需要照護的狀況,包括照護長者、育兒等,提供企業申請補助。然而,實際申請力者不到一成。日本企業文化讓照護者很難開口請假。一些日本大企業如「花王」和「日本電氣」便主動公開自家介護離職對策,並進行產業意見交流。應對的第一步是在職場研修普及相關知識,設立諮詢窗口,關心可能面臨照護需求的員工。德國友善照護者准休長假德國也有友善照護者措施,規定只要公司員工人數超過十六人,就應遵循「照護假法」;員工人數超過廿六人,也應提供員工請領「照護看護假」權利。德國「照護假法」規定,照護者可擁有十天無薪緊急照護假,也有權申請補助照顧者補助金;若因家庭嚴重變故,員工能留職停薪六個月,並申請無息貸款負擔生活開銷。接續通過實施的「家庭照護法」也規定,有照護需求員工可享每周至少十五小時彈性上班,可持續兩年,也能申請無息貸款。德國以這兩套法律,提供家庭照護者更多工作彈性及經濟安全。近親若將臨終,德國員工也可以一次休假三個月,或在短期內密集請假。德國也發展「暫停鍵」計畫服務,提供年輕照顧者建議、照護資訊及喘息機會。責任編輯:陳學梅
-
2023-07-24 寵物.照顧指南
「老公會背叛我,但我的狗不會」毛小孩驟逝 她憂鬱暴瘦15公斤!寵物過世假有可能嗎?
許多人視寵物狗貓為家人,寵物過世時,許多飼主痛不欲生,更陷入憂鬱。精神科醫師表示,人與人疏離,寵物狗貓成為最親近的對象,當寵物過世,痛苦程度有時已超過疏遠的家人,精神科門診曾有飼主爲寵物狗安樂死或承受狗被毒殺、年邁死亡等,感到內心痛苦、難過哭泣、吃不下、睡不好,甚至尋求自殺。快樂心靈診所院長、精神科醫師陳豐偉說,很多人平時透過網路與人溝通,但下班後很少社交,每天與寵物狗貓相處、吐露心聲,有些飼主養寵物十幾年,就像拉拔小孩長大,當寵物過世,常感到痛苦。這類患者在診間分為兩種,一原本病情穩定的憂鬱症、焦慮症病人,寵物過世使病情加重,幾乎每個月都會遇到。另沒有精神病病史的人,寵物過世後仍會覺得悲傷,但就醫較少,一個月平均不到一人。「老公會背叛我,但我的狗不會」 寵物意外死亡對飼主衝擊大精神科醫師楊聰財表示,曾收治一名四十多歲獨居的單身女性,養了一隻吉娃娃,但吉娃娃不幸車禍全身癱瘓,不得已決定安樂死,為陪伴愛犬走完最後一程,女子隨側見證愛犬接受安樂死。但愛犬過世後,女子總是不自主哭泣、不願意出門,只待在家看著愛犬的照片,後續出現失眠、食慾不振、情緒低落,甚至試圖自殺。楊聰財說,問診發現,女子自認是害死愛犬的劊子手,導致強大情緒壓力,症狀持續長達三個月,暴瘦十五公斤,確診為重度憂鬱症。經藥物、認知行為治療,並透過親友陪伴,經一年治療病情才好轉。飼主要走過悲傷,除尋求家人、朋友支持及專業心理輔導外,也可製作繪畫、墓碑等寵物紀念品,或是舉辦一個儀式釋放悲傷,並允許自己在這段時間經歷情緒的起伏。「老公會背叛我,但我的狗不會,十分忠誠。」林口長庚醫院精神科主治醫師張家銘說,診間一名女子如此形容她的狗,談到狗時總是深深的想念。門診還有民眾的狗在戶外誤食含毒食物,被人「毒殺」,但始終無法找到犯人,飼主充滿憤怒,久久不能平復。若寵物離世是生病、年老等已預見情況,飼主心理衝擊較小,但是,意外死亡對飼主心理很大的衝擊,恐引起病態性哀傷。在不銹鋼診台上躺著不動的毛小孩,是家人、親人另一名男飼主抱著一隻哈士奇衝進動物醫院,大喊著「趕快救救我的狗兒子」,獸醫師檢查後為中暑引發急性腎衰竭,經緊急搶救,打了強心針,還是回天乏術。聽聞寵物死訊時,飼主抱著狗狗癱軟身體,嚎啕大哭。新北市獸醫臨床醫學會理事長蔡志鴻表示,動物醫院經常上演著類似場景,安慰開導飼主,也成為獸醫師的日常工作之一。蔡志鴻表示,如何讓毛小孩的爸媽釋懷、接受死亡,的確是一門學問,獸醫系養成課程中應開設這類生死學課程,讓獸醫師在關鍵時刻扮演心靈導師。因為對許多飼主來說,在不銹鋼診台上躺著不動的毛小孩,那是家人、親人,那種朝夕相處、陪伴互動,一旦離世,那種撕心裂肺的痛楚,絕非外人所能感受。寵物喪假/狗貓離世飼主如何請假? 勞動部說話了【記者沈能元、鄒尚謙、葉冠妤、編譯羅方妤/台北即時報導】許多人視寵物為家人,毛小孩離世,許多飼主痛不欲生,陷入憂鬱、失去生存意識等情緒,處理毛小孩後事也是心力交瘁,但目前各國針對「寵物過世假」沒有相關法規,就有精神科醫師表示,企業、雇主於准予寵物過世的休假上,應更有彈性,政府也應多關注「寵物友善」議題,讓飼主可以送毛小孩最後一程,紓解心理的悲傷。快樂心靈診所院長、精神科醫師陳豐偉指出,當寵物過世,有三分之一飼主會難過半年,約二成的飼主會經歷如同親近家人過世的痛苦。目前在歐美國家,寵物過世假已是熱門議題。「寵物過世,主管不准假,引發員工請願、網路串連,在美國已經發生好幾次。」陳豐偉說,但目前還沒有國家把寵物過世假寫入法規,主因是醫療業、服務業恐怕受不了這樣的衝擊。即使法規沒有,但企業主管要能理解,社會快速變遷,許多人放棄傳統的結婚與生育小孩的人生,這時寵物貓狗就取代了伴侶或小孩心靈陪伴、互相依附的角色。華爾街日報日前報導,美國加州舊金山金普頓酒店和餐廳提供員工3天寵物過世假。酒店創辦人金普頓自1981年起就一直帶著自己飼養的邊境牧羊犬工作,也鼓勵員工和客戶帶寵物來酒店,還提供員工寵物保險和過世假。美國亞歷桑納州鳳凰城就業律師西弗斯曾研究過寵物過世假議題,指出家事假法律沒有提供員工關於寵物生病或過世的休假。一些雇主則想知道如何劃定寵物過世假界線,如果給寵物狗過世的員工休假,那另一位員工的寵物魚過世,要不要讓他休假。有生理假也該有心理假 「寵物過世假」應更有彈性林口長庚醫院精神科副教授級主治醫師張家銘說,社會進步,目前依「性別工作平等法」已有「生理假」,近期部分大學也設立「心理假」,對於寵物過世假應更有彈性。以往依不同假別,如病假需要醫師診斷書,事假需要理由,但現在許多假別已經不需要任何理由,企業、雇主應該尊重員工請假的權益。張家銘說,寵物離世在許多人感情上等同家人離世,雖然寵物過世假在假別上很難由政府制定,但企業主應重視員工的心理,請假應該給予更多的彈性,不應一概而論。精神科醫師楊聰財說,許多人與寵物親密如同家人,平時陪伴著飼主日常生活,提供情感支持和快樂,當寵物過世後,對飼主的影響可以是非常深遠的,飼主面臨的壓力指數,相當於親密家人或配偶死亡的程度,可能經歷強烈的悲傷和失落感,這種憂鬱情緒因人而異,可能會持續一段時間。陳豐偉說,當員工為寵物過世哀傷時,主管應盡可能以事、病假通融,或協助調班,讓員工走過悲痛期。勉強情緒低落、注意力不集中的員工來工作,反而更容易出錯,對公司也沒好處。也有少數員工會在寵物過世後陷入憂鬱、全身乏力、失去生存的意志,連來工作都有困難。這時會需要主管與同事支持,協助難過的飼主走出來,不要一直陷落在寵物過世的陰霾裡。美國公司「寵物友善」政策吸引年輕人應徵陳豐偉說,美國因年輕人不想返回工作造成缺工潮,所以愈來愈多公司推出「寵物友善」政策吸引年輕人應徵,讓員工可以在工作時有寵物陪伴,在寵物過世時可以請假,寵物要就醫可以調班。少數美國公司也明文規定,當寵物過世可以請1至3天假,或短暫改彈性工作、在家工作,以便員工處理寵物過世的事情。寵物過世假是值得台灣注意的議題。陳豐偉表示,寵物過世假應由各公司自己訂定,至少當員工提出這樣的要求時,社會大眾要能夠同理,不要覺得這種想法很奇怪。勞動部:目前社會沒共識,仍建議請事假或特休勞動部勞動條件及就業平等司司長黃維琛表示,對寵物有深厚感情的人來說,寵物不只是寵物,可能已經是家中的一份子,一旦寵物離世,確實會感到哀傷。不過,到目前為止,關於寵物喪假這個議題,各國目前沒有這樣的規定,社會上各界也沒有共識。勞動部建議,若是有請假的需求,可以先運用目前有的事假或特別休假來處理。★珍惜生命,若您或身邊的人有心理困擾,可撥打安心專線:1925|生命線協談專線:1995|張老師專線:1980(責任編輯:葉姿岑)
-
2022-07-09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安倍晉三遭槍擊亡/日本贈台AZ疫苗!讀賣新聞爆「蔡英文親致電安倍晉三」
【2022/07/08編註】日本前首相安倍晉三8日近中午時分在奈良縣奈良市發表街頭演說時,遭41歲男子山上徹也近距離從背後槍擊,左胸中彈,到院前一度心肺停止,雖然緊急搶救,仍宣告不治,享壽67歲。>>看詳細新聞日本贈送台灣124萬劑阿斯特捷利康(AZ)疫苗於4日抵台,台灣總統蔡英文致電感謝日本前首相安倍晉三協助促成。讀賣新聞11日也報導日本贈台疫苗相關細節,指出蔡英文在上月下旬致電安倍,請託在6月中旬前提供疫苗。日本內閣官房長官加藤勝信之後也拍板,不經COVAX直送疫苗到台灣,過程歷經約兩周。讀賣也指出,除了蔡總統外,台灣外交部長吳釗燮和駐日代表謝長廷等高官也動員,請託日本政界親台派議員援助。駐日代表謝長廷上月24日曾在官邸宴請美國駐日代理大使楊舟及日本政要,曾任安倍政府首相輔佐官、自民黨眾議員薗浦健太郎也受邀。薗浦在餐敘中說明,有意提供台灣AZ疫苗,楊舟也表示非常認同。讀賣指出,此舉對強化牽制中國大陸的美國拜登政府而言,是美方非常歡迎的「日台合作」。
-
2022-05-09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他山之石/新加坡取藥容易 遠距看診及時
新加坡去年八月在疫苗完整接種率突破八成後開始循序漸進推廣「居家康復」,多數輕症患者可在家休養。政府宣導政策並發給每戶血氧機,制定嚴格居家照護標準,實施「輕重症分流」,並讓民眾容易取得快篩試劑和口服藥治療。新加坡「居家康復計畫」規定,未完整接種疫苗的八十歲以上長者及孕婦、孕期卅六周以上孕婦,及三個月以下嬰兒等不適用,並要求家庭成員都須接種疫苗、家中不能有七十歲以上的長者、孕婦、洗腎病患、癌症病患等高風險群,以及康復期間全家都要居家隔離等。星國衛生部網站寫道,自覺有明顯症狀者可搭乘自用交通工具前往指定診所就醫或遠距看診。高風險群會同時接受快篩和PCR檢測,甚至馬上送醫。若無嚴重症狀,就醫後須馬上返家並一人一室隔離,等待PCR檢測結果。居家康復陽性確診者、無症狀確診者和輕症低風險民眾,都要進入七十二小時一人一室居隔,每日監控體溫和血氧濃度。若有醫療需求,可聯絡診所或使用遠距醫療服務。七十二小時隔離結束後,快篩採陰就能恢復正常,採陽則須繼續居家隔離和快篩,直到採陰。完整接種疫苗者居隔滿七天,及未完整接種疫苗成人居隔滿十四天,無須檢測可恢復正常生活。密切接觸者或接到健康風險通知的民眾,須在廿四小時內快篩,若採陰可正常外出。他們五天內若要離家活動,需在每天出門前再次快篩。星國設置許多領取快篩試劑的販賣機,也鼓勵各機構免費提供員工快篩試劑。星國也使用應用程式追蹤確診者足跡、疫調及決定密切接觸者,並使用口服藥治療,民眾今年三月廿四日起已能在指定診所憑處方箋拿口服藥。此外,星國十二至十九歲青少年完整接種率在去年十二月中達到九成四,並在同月底推出五至十一歲兒童施打輝瑞疫苗計畫。針對加強劑接種,星國政府去年底放寬至十八歲以上接種,今年一月底向下放寬到十二至十七歲。
-
2022-05-08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英媒示警台灣:夏季前死亡率引爆
英國每日電訊報六日刊出亞洲特派記者史密斯以「台灣因足為表率的新冠防疫策略備受稱讚,現在可能面臨大量死亡」為題的報導,指出台灣短短數周單日確診從數百例飆到數萬例,今年夏季前可能引爆前所未見的死亡率。專家指出,台灣自然免疫低落和高風險群疫苗接種率不理想,狀況恐更像香港,而非成功解除疫情管制並保持低死亡率的南韓。報導說,台灣最大挑戰是,二成一的七十五歲以上長者拒絕接種疫苗,他們許多人害怕疫苗副作用。這恐讓台灣更接近香港,香港七百卅萬人口有超過九千三百人病歿,多數是長者。台灣目前死亡率很低,但專家警告真實數據尚須過二至四周才會呈現。旅居台北的美籍計算生物學家倪誠志(Chase Nelson)警告,台灣防疫策略如今可能淪為「虎頭蛇尾」,「台灣在防疫上有些事情做對了但有些事情沒做好,像是對傳染性這麼高的Omicron採取清零就不是可長可久的戰略,上海已證明這一點。」
-
2022-02-26 養生.聰明飲食
喝茶養生?外國研究:瑪黛茶喝太多 罹癌風險多2倍
多數英國人習慣早上喝一杯英式早餐茶,搭配早餐,且多項研究指出喝茶有益健康。然而,英國太陽報報導,許多外國研究指出,若喝太多瑪黛茶(maté tea)可能使罹癌風險提高兩倍,對身體的傷害等同抽100根香菸。瑪黛茶是種傳統的南美洲草本茶,是將巴拉圭冬青乾燥葉子浸泡水中作成的茶飲。這種茶因為有增強免疫系統等保健功能備受讚譽。然而,大量研究也顯示,飲用過量瑪黛茶可能大幅提升罹癌風險。美國癌症研究協會(AACR)出版「癌症流行病學、生物標記與預防 」期刊(Cancer Epidemiology, Biomarkers and Prevention)刊登研究顯示,飲用過量瑪黛茶可能提升民眾罹患肺癌,及食道癌、胃癌、腸癌、胰臟癌和肝癌等消化道癌症風險。專家指出,這是因為瑪黛茶含有多環芳香烴(PAHs),而這種物質也存在於烤肉和香菸煙霧中,可能致癌。他們表示:「飲用大量瑪黛茶增加罹癌風險可能歸因於,以過高水溫飲用這種茶,或是伴隨潛在致癌物。」不過,英國癌症研究基金會資深健康資訊經理史密斯(Nicola Smith)表示:「儘管有很多研究指出飲用過熱瑪黛茶與罹癌風險增加有關聯,但依舊沒有足夠證據可以確認。如果想降低罹癌風險,最好的方法還是均衡飲食。」
-
2022-02-21 新冠肺炎.全球疫情
已接種3劑新冠疫苗 英國女王確診新冠肺炎
英國白金漢宮廿日表示,高齡九十五歲的英國女王伊麗莎白二世確診新冠病毒,出現類似感冒輕微症狀,預計未來一周將在溫莎城堡繼續執行「比較輕鬆的工作」。白金漢宮聲明表示:「女王陛下將持續接受醫療照護,並遵循所有適當指引。」七十三歲的英國王儲查理王子十日也確診新冠肺炎,是他第二次染疫,查理王子夫人卡蜜拉十四日也確診。英國王室消息來源表示,查理確診前兩天曾與女王在溫莎城堡會面。BBC報導,溫莎城堡過去已陸續傳出一些工作人員確診。白金漢宮先前證實,女王已接種三劑新冠疫苗。女王本月六日迎來即位七十周年白金禧年,成為英國史上在位最久的君主。BBC資深王室事務記者維奇爾指出,女王去年十月住院一晚接受醫療檢查後,減少工作份量,「生活變得更加輕鬆」。英國首相強生表示,希望女王早日康復。強生曾在二○二○年四月確診,一度因病情惡化住進加護病房。另外,強生的辦公室廿日表示,強生將在廿一日取消確診者自我隔離要求。路透報導,這將使英國成為歐洲首個允許確診者自由上街購物、搭乘大眾運輸工具和工作的大國。但強生許多衛生顧問認為,這麼做可能使確診數激增,並削弱英國應對未來其他變異株的能力。強生聲明表示:「新冠病毒不會突然消失,我們必須學著與病毒共存,學著在不限制自由下保護自己。」
-
2022-01-07 新冠肺炎.防疫懶人包
好發症狀類似感冒 Omicron變異株20種常見症狀一次看懂
英國太陽報報導,英國負責疫情追蹤應用程式「ZOE新型冠狀病毒疾病症狀研究」整理出感染Omicron變異株的20種常見症狀,前五名分別是流鼻涕、頭痛、疲勞、打噴嚏和喉嚨痛,其他症狀包括持續咳嗽、聲音沙啞、打冷顫、發燒、頭暈、腦霧、嗅覺異常、眼睛痠、不尋常肌肉痠痛、食慾不振、失去嗅覺、胸痛、腺體腫脹和情緒低落。一系列研究發現,Omicron變異株實際上比其他變異株毒性輕微,英國首個官方報告顯示Omicron變異株住院風險比Delta減少50%至70%。英國衛生官員不斷表示,接種加強針可以預防感染Omicron變異株。ZOE小組領導人、倫敦國王學院臨床資深講師克萊兒.史蒂夫斯(Claire Steves)也強烈建議,確保英國民眾接種加強針。她指出,ZOE小組的資料顯示,新確診病例中近50%是只接種兩劑疫苗的民眾。史蒂夫斯敦促英國在接下來幾周保持謹慎,警告英國醫療體系「已承受巨大壓力」,一月剩下的時間都將是「試驗」。她表示,如果每位符合資格的民眾都接種加強針,戴上口罩、接受檢測並記錄新症狀,將對遏止疫情傳播很有幫助。
-
2021-09-12 新冠肺炎.周邊故事
英媒:機師和機組員成台灣疫情「替罪羊」 被社會鄙棄
國內近日爆發3名長榮航空機師確診Delta變種病毒,其中一名機師傳染給其子,造成桃園北科附工停課。機師和機組人員也遭控是台灣防疫破口。英國每日電訊報報導,機師和機組員曾是台灣令人稱羨的行業,卻成為台灣疫情的替罪羊,被社會大眾鄙棄。每日電訊報指出,為台灣航空公司匿名機師警告,18個月來的嚴格防疫措施對他們的身心健康造成嚴重損害,可能危及飛行安全。一名機師表示,「我們這些人試圖不讓彼此有一個人待在駕駛艙內的時刻」,並稱他們被無限期剝奪正常生活,同時面臨日益上升的網路仇恨,感到筋疲力盡。他們還要面對不斷改變的防疫規則,感到困惑且精神緊張。航空公司員工聲稱社會歧視愈來愈嚴重,包括學校要求他們的子女待在家不要到校,醫療保健機構也拒絕為他們治病。許多人曾為他們的工作感到自豪,如今卻不敢承認自己的職業。有些機組員和機師表示,「在台灣當機師你會感到羞愧」,或「我不會說我是名機師。我覺得自己在躲藏,像個小偷」。另一名機組員說,「民眾認為機師和機組員是謀殺凶手,因為我們把病毒帶回來」,網路仇恨和霸凌助長「獵巫」氣氛,甚至有詛咒機師和機組員死亡的言論。不過,也有推特網友表示,每日電訊報的報導有所偏頗,指出機師自己也有違反防疫規定,而這才是民眾憤怒原因。‘People think pilots are murderers because we brought back the virus’: Taiwan’s Covid scapegoats https://t.co/ZJsFMd8fG9— Telegraph Global Health Security (@TelGlobalHealth) September 10, 2021
-
2021-09-05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比Delta致命!瑞士專家:明年病毒恐「升級」Covid-22
英國太陽報報導,瑞士蘇黎世聯邦理工學院免疫學家瑞迪警告,人們「必須為明年新出現、可能造成巨大風險的」新變種病毒做準備。他擔心現存Delta、Beta和Gamma等多種變異株結合成更強的病毒,「成為一種被稱為Covid-22的新變種病毒,可能比Delta病毒更致命,使疫情比現在所見還糟」。瑞迪說:「如果這種變異株真的出現,我們必須盡早辨識它,疫苗生產商必須快點調整其疫苗。這種新變異株出現是巨大風險,我們必須為此作準備。」瑞迪表示,他將Delta變異株稱為「Covis-21」,但Delta或沒有出現幫助它逃過免疫系統的「逃逸突變」特徵,但在Beta等一些變異株有這種特徵,這可能會使疫苗效力降低。他說,這些變異株的遺傳特徵結合,不是會讓病毒更致命,就是會讓它們更容易傳播,或逃過免疫系統,這會是不久將來的問題。瑞迪說:「Beta和Gamma變異株變得更具傳染力,或Delta發展出逃避突變時,會是疫情的下個階段。這將是來年的大問題。」
-
2021-08-10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Delta恐引發年輕人心臟併發症 澳洲研究:嚴重恐猝死
澳洲廣播公司(ABC)報導,位於雪梨的頂尖醫學機構「張任謙心臟研究所」教授科瓦契奇表示,Delta變異株可能使年輕人面臨更高的致命心臟併發症風險,副作用包括心肌炎,嚴重可能減弱心臟功能,導致心臟衰竭、心跳不正常及猝死,也可能導致血栓,最初會在雙腿出現,並移往心臟和肺。科瓦契奇說,雖然早期病毒株對長者最致命,但有證據顯示Delta變異株有所不同。他表示:「這種變異株引發心臟副作用案例多常見,相關數據仍不斷出現。然而,我們確實看見有更多感染Delta變異株的年輕人出現心臟併發症。」科瓦契奇表示:「這些涉及心臟的併發症是非常重大的問題,但幸好依然只有少數人有經歷這些併發症。隨著這波疫情惡化,更多年輕人死亡無可避免,但希望這是非常、非常、非常低的數字。」新南威爾斯首席衛生官員凱芮‧錢特(Kerry Chant)表示,Delta變異株對年輕人而言是「警鐘」,打破「只有老年人染疫了才會住院的神話」。新南威爾斯省現在多數新確診為20至39歲的年輕人。
-
2021-07-23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泰國爆首例混打疫苗死亡!39歲女老師接種隔天猝死
馬來西亞第一大中文報「星洲日報」和泰媒Thaiger等媒體報導,泰國巴蜀府一名39歲女老師混打科興和阿斯特捷利康(AZ)疫苗,卻在19日接種AZ疫苗作為第2劑疫苗後隔天死亡,成為泰國混打疫苗後死亡首例。丈夫在女老師接種前,曾表示女老師患高血壓,但護理師告訴他們接種疫苗仍安全。目前女老師遺體已進行解剖,確切死因尚待釐清。這名女老師先是在6月28日接種科興疫苗作為第一劑疫苗,之後於19日和丈夫都接種AZ疫苗。夫妻倆接種後都出現頭痛和發燒等常見副作用,但女老師隔天晚間開始感到噁心、嘔吐。丈夫在晚間7時下樓看望女兒,之後回到樓上時,女老師已猝死。
-
2021-06-01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南韓首例!30多歲男子接種AZ疫苗後出現血栓
韓聯社報導,南韓新冠疫苗預防接種推進團31日在記者會表示,日前接到30多歲男子接種阿斯特捷利康(AZ)疫苗後,出現異常血栓伴隨血小板減少不良反應病例,為南韓首例。這名30多歲男子4月27日接種AZ疫苗,之後在9日出現嚴重頭痛後就醫,並於12日出現痙攣,目前仍在住院接受治療。推進團指出,該名男子住院接受檢查後確診大腦靜脈血栓、腦出血和癲癇,經治療後狀態良好,沒有大礙。他們也計畫透過疫苗接種後異常反應程序,迅速提供男子經濟補償。
-
2021-05-30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日經:日本政府和AZ協商 直接出貨疫苗到台灣
日本經濟新聞報導,日本政府正和阿斯特捷利康(AZ)協商,直接供應台灣AZ疫苗,對疫苗採購幾乎沒有進展的台灣展開緊急支援。但日本政府和AZ有簽訂不可轉讓疫苗合約,因此日本需要取得該公司同意,目前正對此展開協商。日本政府已確保約2億4000萬劑的輝瑞(Pfizer)和莫德納(Moderna)疫苗,足以供全國1億2000萬人民接種,因此考慮將AZ疫苗出貨台灣。【中央社/東京29日綜合外電報導】日本政府已開始跟英國藥廠阿斯特捷利康(AstraZeneca)進行合約修改協商,可以讓日本採購的AZ疫苗提供給台灣。日本經濟新聞報導,日本政府為讓部分採購到的AZ疫苗能提供給台灣,已跟AZ進行談判,目標是為了緊急協助疫苗取得暫無進展的台灣。日本政府跟AZ所簽署的契約是不可轉讓給其他國家,因此若要提供給台灣,必須獲得AZ的理解。日本政府表示,跟AZ合約中明訂不可轉讓給其他國家,目的是為了防止有些國家會私下出售疫苗給其他國家。日本政府目前已採購輝瑞(Pfizer)& BNT疫苗及美國莫德納(Moderna)疫苗總數約2.4億劑,可供日本約1.2億人施打。日本政府也跟AZ簽訂1.2億劑的採購契約,雖然21日已批准日本境內可施打AZ疫苗,但目前暫不列入日本公費施打疫苗行列。
-
2021-05-23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CNN:台灣怪大陸阻撓取得疫苗 但尚有「3原因」造成疫苗困境
美國CNN在網站首頁報導台灣和中國大陸新冠疫苗口水戰,指出台灣拒絕接受大陸疫苗,並責怪對方居中阻撓台灣取得疫苗。然而,CNN報導,台灣接種疫苗進度緩慢的原因,實際上比兩岸地緣政治局勢緊張更複雜,問題涉及疫苗供應有限、民眾接種興趣不高,及國產疫苗開發進度落後。CNN寫道,台灣曾有數月本土零確診紀錄,疫苗需求很低,2300萬人口中僅1%有接種疫苗。但在疫情中,局勢可能迅速轉變,台灣上周爆出超過千例確診,即使有人想打疫苗也打不到。目前台灣政府正等待疫苗到貨,並尋求美國援助,拒絕接受「理論上」可能是解決方法之一的中國疫苗。兩岸敵意和不信任日益增長,台灣根據法律拒絕中國疫苗進口,遭北京當局抨擊「為了政治利益犧牲人民福祉」。台灣向阿斯特捷利康(AZ)、莫德納(Moderna)和新冠疫苗全球取得機制(COVAX)共訂購2000萬劑新冠疫苗,足以為全台43%的人完全接種,但目前僅70萬劑AZ疫苗到貨。台灣今年3月稍晚讓醫護人員優先施打疫苗,之後擴大至軍警、照護員和老年人,並於上月中開放優先名單以外的民眾接種。但居民數月來一直享受大致正常的生活,擔憂AZ疫苗引發血栓副作用,因此接種興趣低落。國立台灣大學流行病學教授、公衛學院副院長陳秀熙說:「在過去一年半,台灣沒有經歷重大疫情,所以很多居民不覺得他們處在立即的危險中。這也是為何沒有很多民眾有意接種疫苗。」此外,CNN也指出,台灣國產疫苗開發進度落後美國、英國、德國、大陸和俄羅斯,三款候選疫苗到去年8月才進入臨床試驗階段,比美國和大陸晚了5個月。
-
2021-02-23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台灣明年中才能群體免疫」
英國倫敦智庫經濟學人資訊社(EIU)近期一份報告預測,台灣等多數已開發國家明年中才可能達到群體免疫,因為疫苗交貨進度落後,將影響各國接種時程。報告中說,若疫苗交貨進度如目前預期,多數已開發國家將在明年中才能為六成至七成人口接種,達成群體免疫,包括亞洲新加坡、台灣、澳洲、紐西蘭、日本和南韓等。
-
2021-02-04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伴侶氣味令人作嘔?1成新冠患者嗅覺倒錯 醫:目前沒療法
許多新冠肺炎患者暫時失去嗅覺和味覺,痊癒後嗅覺和味覺通常會恢復。但國外科學家研究卻發現,10%患者康復後會發展成「嗅覺倒錯」(parosmia),使他們聞到本來應該氣味不錯的東西,如食物、肥皂和伴侶,變得令人作嘔。台灣不像國外嚴重對此,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胸腔內科主任周百謙表示,失去嗅覺和味覺的確是感染新冠病毒伴隨的重要臨床症狀,不過,台灣疫情不像國外嚴重,因為患者感染的程度不同,目前台灣幾乎沒有患者痊癒後出現嗅覺倒錯的問題。根據BBC中文網報導,科學家估計,約65%的新冠肺炎患者會暫時失去嗅覺和味覺,他們康復後嗅覺和味覺通常會恢復。然而,其中有10%會發展成「嗅覺倒錯」,也就是說,目前全球一億多名染疫者中,估計650萬人康復後會出現嗅覺倒錯。但科學家目前不清楚發病原因,也不知道療法。聞到死亡、糞便等味道嗅覺喪失慈善機構「AbScent」創始人克里希.凱利去年6月在臉書(Facebook)建立群組,幫助6000名成員了解和改善嗅覺倒錯。她說,幾乎所有人都因染疫喪失嗅覺,最後引發嗅覺倒錯,對不同氣味的常見描述,包括死亡、腐爛、腐爛的肉、糞便等。英國雷丁大學科學家珍.帕克和AbScent臉書群組的一些成員合作發現,肉、洋葱、大蒜、巧克力、咖啡、蔬果、自來水和葡萄酒等,通常會引起不良反應,除了杏仁和櫻桃的氣味尚能接受。目前沒有治療方法 目前科學家普遍假設,神經纖維因車禍、病毒或細菌感染等原因受損,導致嗅覺倒錯。目前沒有治療方法,只能等大腦適應。但AbScent認為「嗅覺訓練」可能有幫助,包括定期聞精油,以及調整飲食,像是食用常溫或冷藏食物、避免食用油炸和重口味食物,飲食清淡等。周百謙指出,不論是有症狀或無症狀新冠肺炎患者,鼻腔是最早最有可能的感染和傳播途徑,當病毒感染鼻腔時間一久、病毒量大時,加上季節及環境因素,就有可能影響嗅覺。當患者康復後,嗅覺應該會恢復,但時間每個人不同,重症患者影響較大。不建議聞精油改善周百謙說,新冠肺炎患者和鼻竇炎患者一樣,嗅覺都會受影響,並不建議使用聞精油方式改善,但可以使用抗組織胺藥物來緩解症狀,並且要多休息讓鼻腔黏膜細胞再生,更要飲食清淡,避免吃辛辣及重口味食物,即可慢慢恢復嗅覺。
-
2021-01-30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美食飄出腐爛味!專家估650萬人染疫康復後「嗅覺倒錯」
BBC中文網報導,科學家估計,約65%的新冠肺炎患者會暫時失去嗅覺和味覺,他們康復後嗅覺和味覺通常會恢復。然而,其中有10%會發展成「嗅覺倒錯」(parosmia),使他們聞到本來應該氣味不錯的東西,如食物、肥皂和伴侶,變得令人作嘔。也就是說,目前全球一億多名染疫者中,估計有650萬人康復後會出現嗅覺倒錯。但科學家目前不清楚發病原因,也不知道療法。嗅覺喪失慈善機構「AbScent」創始人克里希.凱利去年六月在臉書(Facebook)建利群組,幫助6000名成員了解和改善嗅覺倒錯。她說,幾乎所有人都因染疫喪失嗅覺,最後引發嗅覺倒錯,「對不同氣味的常見描述包括:死亡、腐爛、腐爛的肉、糞便」。英國雷丁大學科學家珍.帕克和AbScent臉書群組的一些成員合作發現,肉、洋葱、大蒜、巧克力、咖啡、蔬果、自來水和葡萄酒通常會引起不良反應,除了杏仁和櫻桃的氣味尚能接受。目前科學家普遍假設,神經纖維因車禍、病毒或細菌感染等原因受損,導致嗅覺倒錯。目前沒有治療方法,只能等大腦適應。但AbScent認為「嗅覺訓練」可能有幫助,包括定期聞一批精油,及患者調整飲食,像是食用常溫或冷藏食物、避免食用油炸和重口味食物,飲食清淡等。
-
2020-12-29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南韓防變種新冠病毒 英國航班禁飛延長一周
南韓疾病管理廳(KDCA)28日公布,境內首度出現英國變種新冠病毒確診病例,是22日從英國入境南韓的三名旅客。韓聯社報導,南韓中央防疫對策本部本部長鄭銀敬當天例行記者會宣布,加強入境檢疫工作,並將23日起實施的英國航班禁飛措施延長一周,至明年1月7日。政府將根據疫情決定是否再延長禁令。具體而言,包括經第三國入境者在內,自英國和南非的入境者都須提交核酸檢測(PCR)陰性證明。除外交公務、人道等特殊情況,南韓有關當局暫停簽發簽證。此外,政府也將要求所有入境人員須在隔離期結束前再次接受檢測。
-
2020-12-15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美高官接種疫苗計畫突喊卡
路透報導,美國官員原本安排總統川普、副總統潘斯、白宮高層官員和立法、行政及司法部門部分官員,在未來十天接種新冠疫苗。但川普十三日晚間突然表示,白宮官員接種時間會推遲。紐約時報報導,目前尚不清楚推遲原因。美國十四日開始接種新冠疫苗,第一批疫苗會預留給高風險醫護人員優先施打。中央社報導,美國國家安全會議發言人尤約特說,行政、國會和司法部門高階官員也會優先接種,確保政府於疫情期間仍能持續運作。然而,川普數小時後推文寫道:「除非有特別必要,白宮人員應晚一點再接種疫苗。我已要求調整計畫,沒有安排接種疫苗,但期待在適當時間接種。謝謝各位!」川普在今年十月確診新冠肺炎,住院後康復。他自稱對病毒已免疫,暗示會在將來某個時間點接種疫苗,但現在不打算接種。目前尚不清楚川普改變計畫的原因,及川普本人是否事前知道該計畫。白宮兩名消息人士表示,接近川普的白宮人員被通知,他們很快會被安排接種疫苗,以防止川普政府最後任期有更多官員染疫。一名消息人士說,他們希望最終白宮所有人員都能接種。白宮許多人都曾確診後康復,目前尚不清楚白宮需要的疫苗數量以及能夠取得多少劑。許多川普政府官員表示,如果有疫苗他們願意接種,也有人說,他們擔心外界會誤以為白宮人員插隊,優先接種疫苗。
-
2020-12-14 退休力.理財準備
退休力大調查2020/退休後還想工作嗎?專家建議這4件事
國民阿嬤陳淑芳獲金馬獎最佳女主角獎,八十一歲的她上台領獎的畫面,是典禮最動人的時刻;全球矚目的美國大選告一段落,兩位候選人選情激烈,網路流傳哏圖讓人莞爾「看到七十四歲和七十七歲兩個老人為了競爭一份工作這麼拚,你難道不汗顏?」終身工作將成常態七十七歲的拜登將成為美國最年長的總統,戲齡超過一甲子的陳淑芳說會演到不能演為止。雖然一個是演員,一個是總統,但終身工作,很可能成為未來的常態。願景工程退休力大調查第一題:「請問在你退休後,有沒打算要繼續工作?」調查顯示,六十四歲以下,逾四成退休後有繼續工作的打算,年齡愈輕,想繼續工作比率愈高;即使是六十五歲至七十四歲,目前應該已退休的族群,有工作意願的接近三成,顯見退休與不工作未必是等號。財務是重要考量但退休後必須工作,財務是主要的考量之一。調查顯示,「財務準備」是卅到六十四歲國人退休準備分數最低的一環,近三成低估退休後每月花費,雖然八成五知道自己有勞保或公保,但半數不清楚自己可領取的退休金有多少;知道自己可領多少退休金,且覺得足夠者,僅有一成。中華民國退休金協會理事長王儷玲指出,延後退休是世界趨勢,尤其近年年金改革,退撫基金也被砍了很多,連大學老師都開玩笑,是不是得去找兼職。台灣已不是靠政府就可以退休的國家,應該要靠自己及早準備。主計總處公布,去年國人平均每人月消費支出為兩萬二八八一元。調查顯示,四成三的民眾認為退休後每月個人生活費需二至三萬元,與主計處調查相符,但認為兩萬元以下就足夠者也有近三成。若退休年齡不變,長壽意味著在沒有工作和儲蓄有限的情況下,花錢的時間變長。台北榮總高齡醫學中心主任陳亮恭指出,已開發國家的退休人士平均十到十二年就會遭遇財務問題,過去個人和政府規畫退休時,退休後平均壽命大約只有十年,但現在平均壽命已到八十多歲,未來的人只會更長壽,挑戰更艱鉅。高齡仍必須為生計勞動,這是長壽的「副作用」;人口結構老化,年輕人變少,勞動力出現缺口,年金改革已無可迴避;再加上,研究顯示退休後加速身心衰竭,英國人平均退休兩年後,生病、憂鬱、失能等風險上升;法國研究也發現,每晚一年退休,失智風險下降百分之三。退休樣態即將改變,「退休是工業社會才有的概念。」文化社福系教授陳正芬分析,過去農業社會,農夫就是做到做不動為止。現在主張延後退休,甚至不要退休,除了財務壓力與勞動缺口,還要考慮離開工作就可能失去社會連結。延後退休已成必然,漸進式退休是新的嘗試,一輩子工作甚至是「祝福」。延伸閱讀.退休準備大調查/5大指標測驗你的退休力.報導/超前部署百歲人生 你準備好迎接「無退休時代」了嗎?
-
2020-12-14 退休力.理財準備
延後退休 其他國家這樣做
世界各國近年來紛紛推動提高法定退休年齡,希望民眾延後退休,除了因應勞動力短缺問題,也希望緩和社會福利支出壓力。在亞洲,日本政府今年五月修法放寬提領退休金年限。年滿六十五歲且可以開始提領退休金的民眾,最晚可以延到七十五歲再開始提領,每月可提領退休金金額將比從六十五歲開始提領多84%。許多日本銀髮族不想退休。日本經濟新聞今年初公布的民調顯示,六十到六十九歲受訪者有五成四想要工作到七十歲以後。一些日本企業也開始因應這種趨勢,增加雇用有意繼續工作的銀髮族,例如日本知名家電量販店「野島」就將員工雇用年齡上限從六十五歲提高到八十歲,只要員工有意留任,通過公司對其工作態度和身體狀況的評估,就能以一年一聘方式工作到八十歲。南韓也從二○一三年起逐步提高法定退休年齡,將國民養老金起付年齡從六十歲分階段提高至六十五歲,也以提高雇用年齡上限來保障老年人領取年金之前的生活。南韓少子化趨勢比日本更明顯,因此希望借此來應對勞動力不足問題。新加坡總理李顯龍則在去年宣布,將法定退休年齡逐步從六十二歲提高至六十五歲,退休後在原服務機構接受雇主回聘的年齡上限,則從六十七歲提高至七十歲。在歐洲,德國政府希望在二○二九年將退休年齡從六十五歲提高到六十七歲。德國政府也在二○一六年通過「彈性退休金法案」,幫助年長勞工以最符合個人需求的方式過渡到退休。根據德國央行計算,法定退休年齡可能必須進一步提高,以因應退休金資金缺口,德國打算在二○三○年至二○六○年間,將退休年齡提高到六十九歲。英國也在進行年金改革。英國今年起將法定退休年齡調高到六十六歲,未來還將逐步調高,預定二○四四年提高到六十八歲。延伸閱讀.退休準備大調查/5大指標測驗你的退休力.報導/超前部署百歲人生 你準備好迎接「無退休時代」了嗎?
-
2020-12-14 退休力.理財準備
工作到死≠做到累死!非典型退休時代你做好規畫了嗎
最近抖音有個短片,美國一位八十九歲獨居長者外送披薩補貼生計,因為他總是親切有禮,有人拍下他外送身影,在網路上募集捐款。為何年紀這樣大還在送披薩?這名叫做紐伊的長者原先依靠社會救濟金過活,但不足以應付生活,只好打工:「我每星期大約工作卅小時。」●像前輩50多歲退休 不敢想像職涯專家洪雪珍傳授「斜槓」,教導大家工作之餘發展另一種專長,增加收入或實踐理想。她的班上通常都會有一兩位公務員,為什麼工作相對穩定的公務員也來學斜槓?有人是興趣,但有人卻因為年金改革,「不知道還會被砍多少。」未雨綢繆,現在退休金瞬間縮水,也不敢像前輩一樣五十多歲就退休了。藍文青原是外商公司主管,研究所畢業後職業生涯順利,直到今年,碰上新冠肺炎疫情,國外母公司因業務萎縮決定停止台灣業務。五十多歲的他重新求職,極不順利,當不到主管就算了,想做基層工作被嫌老和資歷太好。算算手上的錢不夠支持到老年,掙扎了一陣子,決定去社區當保全。●每晚1年退休 失智風險下降高齡八十九歲仍必須為生計勞動,這是長壽的「副作用」;人口結構老化,年輕人變少,勞動力出現缺口,連帶年金改革也迫在眉睫;再加上研究證實退休和健康之間,有著令人擔憂的關連。英國人平均退休兩年後,生病、憂鬱、失能等風險上升,隔年法國研究也發現,每晚一年退休,失智風險下降百分之三,顯示退休後加速身心衰竭。這三大原因,即將改變退休的樣態,延後退休已成選項,漸進式退休是新的嘗試,一輩子工作,甚至是一種祝福。若退休年齡不變,長壽意味著在沒有工作和儲蓄有限的情況下,花錢的時間變長。已開發國家的退休人士平均十到十二年就會遭遇財務問題,台北榮總高齡醫學中心主任陳亮恭認為這是必然的,過去個人和政府規畫時,退休後平均壽命大約只有十年,但現在平均壽命已到八十多歲,未來的人只會更長壽,挑戰更艱鉅。●日本經驗 一年一聘能到80歲年輕勞工變少,支持每位退休勞工的人數也減少,影響所及,世界各國紛紛延後法定退休年齡,除了因應勞動力短缺,也希望緩和社會福利支出壓力。日本即放寬到最晚七十五歲請領年金,知名家電量販店「野島」,更將員工雇用年齡從六十五歲提高到八十歲,員工通過工作態度和身體狀況評估,就能一年一聘到八十歲。我國高齡勞參率一向被詬病太低,六十五歲以上僅百分之八點三,低於南韓的百分之卅四、日本的百分之廿五點三,是國際間後段班。勞動部整理二○一三至一八年主要國家平均退離勞動市場年齡,我國男性平均六十四點六歲退離,比南韓早了近八歲。但台大國發所副教授辛炳隆推估,大環境變動,近來各年齡層勞參率逐漸增加,且慢慢遞延,預見未來國人退休年齡會愈來愈晚。●工作到死 不等於做到累死「退休是工業社會才有的概念。」文化社福系教授陳正芬分析,過去農業社會的農夫,就是做到做不動為止。現在主張延後退休,甚至不要退休,除了財務壓力與勞動缺口,還要考慮離開工作,社會關係就開始消失,而現在的人活得久,退休後人生還有好長一段時間,必須好好規畫。陳正芬最近參加家庭照顧者工作坊,遇到一位擔任長照個案管理師的護理長,她快七十歲了,仍然充滿熱情,上台分享,打算一直工作到死,但她強調,工作到死不等於做到累死,盡己之力,這分工作對社會有貢獻,她要持續發揮自己價值。但想要延後退休或不退休,此事有階級差異,陳正芬提醒,大老闆可決定自己何時退休,大學老師七十歲才退休,醫師和律師沒有退休年齡,但藍領勞工的選擇相對較少,他們可能更有經濟需求,但從事工作的性質卻因他們的勞力不足,讓他們提早退休,政府必須正視,透過職務再設計,給他們留在職場的機會。延伸閱讀.退休準備大調查/5大指標測驗你的退休力.報導/超前部署百歲人生 你準備好迎接「無退休時代」了嗎?
-
2020-11-17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莫德納疫苗防護率近95% 一般冰箱就可保存1個月
英國廣播公司(BBC)報導,美國莫德納公司(Moderna)的新冠疫苗初步實驗數據顯示,防護率近百分之九十五,超過先前發表的輝瑞疫苗,且莫德納疫苗不用儲藏在極低溫,以一般冰箱就可保存一個月,更有利運輸配送。歐洲主要股市、美股道瓊指數期貨聞訊齊揚。美一周新增一百萬例路透統計,美國新冠病毒累計確診病例已突破一千一百萬例,且疫情升高速度加快。先前美國從八百萬例增至九百萬例花了十六天,從九百萬例增至一千萬例縮短到十天,現在一周就新增一百萬例,為疫情爆發以來最快增速。在亞洲,日本十四日通報新增一千七百多例,創單日新高,南韓連續第三天通報新增兩百多例確診,政府正在考慮加強社交距離限制。世界衛生組織十四日接獲全球各地通報新增六十六萬多例,創下單日新高。莫德納更易配送儲存全球疫情升溫之際,各界期盼疫苗有助化解危機。莫德納表示,他們在美國針對三萬人進行試驗,半數受試者注射兩劑疫苗,注射時間相隔四周,另外半數注射安慰劑。追蹤發現,最先感染新冠病毒的九十五名受試者當中,只有五人注射疫苗,另外九十人是注射安慰劑。莫德納表示,這顯示注射疫苗可大幅降低感染風險,保護率達百分之九十四點五。另外,九十五名感染者中有十一人症狀嚴重,都是注射安慰劑的受試群。莫德納疫苗在攝氏零下廿度環境可保存六個月,放在一般冰箱也能保存一個月,更容易配送儲存。相較之下,先前發表保護率為百分之九十的輝瑞疫苗,需要存放在攝氏零下七十五度極低溫。期望明年生產十億劑莫德納疫苗並未發現重大安全疑慮,但一些受試者接種後出現疲勞、頭痛等症狀。英國倫敦帝國學院教授奧普蕭說,這是他們預期會出現的症狀,代表疫苗正在發揮作用,包括出現良性免疫反應。莫德納稱這是「偉大的一天」,將在未來幾周尋求美國監管機構批准,在美國迅速提供二千萬劑,並期望明年可生產十億劑給全世界使用。指揮中心:爭取購買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表示,莫德納新冠疫苗並未在COVAX第一波候選疫苗名單,但有可能在第二波名單中。指揮中心之前曾與莫德納公司有過接觸,最近也會積極洽談,了解該藥廠可能的供貨時程與劑量及冷鏈冷藏議題,將盡力爭取購買疫苗。除了莫德納和輝瑞,法國賽諾菲藥廠的新冠疫苗計畫明年中上市,且以一般冰箱冷藏即可保存,俄羅斯研發的Sputnik V新冠疫苗預防效果也達百分之九十二。和輝瑞合作成功研發疫苗的德國BNT創辦人沙辛表示,若廣泛接種疫苗,民眾可望在明年冬天之前恢復「正常」生活。
-
2020-11-14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東京大學研究:新冠病毒變異後傳染性可能更強
日本共同社報導,東京大學醫科學研究所教授河岡義裕等團隊13日在美國「科學」期刊電子版發表研究結果稱,他們透過倉鼠實驗發現,目前全球流行的新冠病毒和疫情初期相比有所變異,導致傳染性更強。新冠肺炎最初在中國大陸湖北省武漢流行。該團隊稱,新冠病毒出現傳染性相關蛋白質變異,這種變異病毒以歐洲為起點蔓延全球。團隊進行了8組實驗,將染疫倉鼠的籠子和未染疫倉鼠的籠子相隔5公分飼養。感染變異病毒組別中,在2天後發現8組內有5組從未感染倉鼠鼻中檢測出病毒,而感染初期新冠病毒對照組則沒有。據分析,變異後病毒更容易發生飛沫傳染。河岡說:「雖然研究結果不能輕易斷言人類情況相同,但病毒變異很可能使疫情擴大。」據稱,團隊還確認變異新冠病毒在人類細胞和倉鼠體內比疫情初期病毒更會繁殖。
-
2020-10-23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日研究:口罩能阻擋新冠病毒 但無法完全消除傳染風險
路透報導,日本研究員指出,戴口罩確實能阻擋在空氣傳播的新冠病毒粒子,但即使是職業級口罩材質也無法完全消除新冠肺炎傳染風險。日本東京大學科學家建造了一間安全室,裡面有兩個面對面的人類頭顱模型。其中一個裝有噴霧器的模型模擬咳嗽並排出新冠病毒顆粒,另一個模型模擬人類自然呼吸並配備收集腔,收集透過空氣傳播的病毒。配戴棉製口罩的模型相較不戴口罩的狀況下,少吸收40%的病毒。醫療專業人員使用的N95口罩最多能阻擋90%的病毒。然而,即使用膠帶將N95口罩貼在臉上,仍會有一些病毒粒子鑽進來。科學家為模擬咳嗽的頭顱模型戴口罩時,棉質和外科口罩能阻擋超過50%的病毒傳播。研究員們在21日發表的研究中寫道:「病毒接收者和傳播者都有戴口罩時,就會產生協同效應。」意即病毒傳播者和接收者都有戴口罩,比只有一方戴口罩更能防止病毒傳播。衛生專家們對於新冠病毒能透過空氣傳播逐漸產生共識。美國疾病防治中心(CDC)本月修改了防疫指南,稱病原體能停留在空氣中數小時。
-
2020-10-23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日東京成田機場下月將開設檢測中心 2小時就能得知結果
美國CNN報導,日本東京成田國際機場社長田村朝彥(音譯)表示,成田國際機場將於今年11月9日設立新冠肺炎檢測中心,旅客能在接受檢測後2小時內得知結果,檢測和開立證書的費用為380美元(約台幣1萬982元)。到達第一和第二航廈的旅客將須接受病毒核酸檢測(PCR),若結果是陰性就能獲得證書。田村在22日的記者會表示:「我們認為,這將是恢復國際旅行的重要設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