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0-23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搜尋
羅方妤
共找到
42
筆 文章
-
-
2020-10-23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日東京成田機場下月將開設檢測中心 2小時就能得知結果
美國CNN報導,日本東京成田國際機場社長田村朝彥(音譯)表示,成田國際機場將於今年11月9日設立新冠肺炎檢測中心,旅客能在接受檢測後2小時內得知結果,檢測和開立證書的費用為380美元(約台幣1萬982元)。到達第一和第二航廈的旅客將須接受病毒核酸檢測(PCR),若結果是陰性就能獲得證書。田村在22日的記者會表示:「我們認為,這將是恢復國際旅行的重要設施。」
-
2020-09-20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新冠病毒超頑強 刺不穿、耐熱又能自癒和變種
新冠肺炎疫情持續延燒,世界各地科學家對新冠病毒粒子進行研究後,對其結構和特性有進一步了解。南華早報報導,各國研究結果指出,新冠病毒物理彈性驚人、耐高溫,甚至能自癒和變種,令研究員感到驚訝。匈牙利研究小組用奈米針頭刺80奈米寬的新冠病毒,檢測其物理彈性。病毒被針頭刺入後確實被壓扁,但針頭離開後又回復原狀。研究員反覆試了100多次發現,病毒體依舊完整。研究小組領袖布達佩斯的塞麥爾維斯大學凱勒梅爾17日在生物學論文資料庫bioRxiv發表未經同行評論的論文,稱新冠病毒「物理彈性驚人」。匈牙利研究小組實驗數據顯示,新冠病毒可能是人類已知最有物理彈性的病毒,外觀不斷變形似乎不影響結構。因此,他們認為新冠病毒的自癒能力和適應力能確保它們適應各種環境。法國科學家4月研究則發現,新冠病毒暴露在攝氏60度環境一小時後,可以在動物體內複製。北半球時序來到夏季,一些國家爆發大規模疫情也表明,高溫沒有如先前所期待那樣使疫情趨緩。凱勒梅爾和同事又將新冠病毒加熱至攝氏90度並持續10分鐘,發現「僅外觀有輕微改變」,病毒表面部分棘刺脫落,但結構完好無損,顯示新冠病毒也耐熱。
-
2020-08-23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借鏡冰島 篩檢與檢疫並行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不同意入境普篩,但在大陸及香港,早已全面對入境所有人士實施核酸檢測,另陸港對爆發疫情的重災區也已全面普篩;國際借鏡的冰島,旅客在機場進行PCR篩檢並於手機下載足跡追蹤軟體。冰島在本月十九日最新規定,讓全球各地抵達冰島者可選擇進行兩次核酸篩檢,期間先隔離五天直到第二次檢測的結果已知為止,或是不進行邊境篩檢、抵達後先隔離檢疫十四天。目前大陸核酸檢測速度快,費用更是低廉。包括武漢、北京、烏魯木齊、大連等地,篩檢人數已達數千萬人,香港也將在九月一日起為全港民眾免費檢測。以北京為例,五月時需五百元人民幣(約二千一百元台幣),六月降到兩百四十元,七月再降到一百廿元(約五百元台幣);等待檢測結果也從三天、兩天,到現在只需兩小時。入境日韓星 篩檢費用4千至1萬4日本規定,自台灣等七十三個國家和地區入境者須接受PCR檢測,東京提供自費PCR檢測的醫院和診所,價格約在二萬五千至五萬日圓間(約台幣七千至一萬四千元),約一至三天內可取件。入境日本人士均須在住家或旅館隔離十四天,且不得搭乘國內大眾交通運輸工具。國人入境南韓須強制隔離十四天,手機須下載「自家診斷」應用程式,於入境後十四天內定時回報健康狀況。若無法下載應用程式,則由南韓地方政府專員電話追蹤。符合篩檢資格者,檢查費用由政府負擔,如果不放心想要檢查一下也可以自費,費用折合台幣約四千元。入境新加坡前必須填寫健康聲明,可於抵達前三天上網先填寫,入境時若有發燒或呼吸道感染等症狀,須在關卡及機場接受檢測。國人入境星國都須強制居家隔離十四天,但十日後不在指定設施進行居家隔離者要配戴電子追蹤器,但十二歲以下兒童不必配戴。星國公民和永久居民在隔離期間內不得外出,且要在隔離結束前自費進行新冠肺炎檢測,十二歲以下兒童只有在親密接觸者檢測呈陽性反應才須接受檢測。每次檢測含稅最高二百新幣(約台幣四千三百元)。
-
2020-08-02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英曼徹斯特大學研究:新冠肺炎患者康復後聽力可能下降
美國CNN報導,英國曼徹斯特大學聽力學家調查121名新冠肺炎成年患者康復出院後8周的狀況,發現有16人表示自己聽力出現問題,其中8人說自己聽力變差,另外8人說自己有耳鳴。研究員們在「國際聽力學期刊」發表這項研究結果,為科學家們研究新冠肺炎造成的長期健康影響提供更多方向。英國國家衛生研究所(NIHR)曼徹斯特生物醫學研究中心副主任、聽力學教授門若表示,科學家已知麻疹、流行性腮腺炎和腦膜炎等病毒會導致聽力下降,而這些冠狀病毒會破壞在大腦和耳朵間傳輸訊息的神經。門若說:「理論上,新冠病毒也可能破壞聽力系統某些部分,包括中耳和耳蝸。」
-
2020-07-25 橘世代.好學橘
疫情期間在家種植物紓壓 讓你從黑手指變綠手指
美國「商業內幕」網站報導,美國過去幾個月因新冠肺炎疫情而採取居家避疫等措施,許多人因此訂購植物在家種植紓壓,多家銷售植物的電商都表示訂購量大增,植物供不應求,特別是容易照顧的仙人掌。研究顯示,栽種植物等園藝活動,的確對人類心理有正面幫助。被自然環繞,可以減輕心理疲勞,加強專注力。2016年一項研究發現,社區中綠地數量可預測居民的壓力程度。有植物相伴,可以減輕壓力,園藝療法也因此成為心理治療的分支之一,致力於使用植物和園藝改善心理健康。窗台種多肉植物 只要注意採光園藝專家謝克特表示,新手想要嘗試種植物,仙人掌是最佳選擇,「提及培育植物,實際上只需要複製植物的自然環境。仙人掌是你的最佳選擇之一,只要確保它曬到太陽,你甚至可以去旅行2周不在家,都沒關係。」仙人掌只需放在窗台上,每天接受2至3小時日照,並1個月澆水1次。生長在沙漠的仙人掌為了生存,已進化為非常適應乾燥且陽光充足的環境,紐約等都會公寓室內,成為他們最完美的家。另一位園藝專家馬林諾表示,在室內種植植物還有一個好處,就是會讓人們開始注意採光,以及家裡哪些地方何時會有陽光,「我總是告訴人們要考慮住所的採光條件」。許多美國人正在居家避疫,是得知屋內採光條件的好時機。接近中午時屋內是否陽光充足?窗台何時照得到陽光?屋內是否昏暗到需要開燈?植物喜歡「獨處」 不要太常照顧謝克特建議人們,可以每天欣賞你的植物,但是不要太常「照顧」它們。他說,仙人掌不需要太多水,其他能夠在公寓內生長的植物,像是虎尾蘭,也不需要多少水。謝克特說,植物其實喜歡「獨處」,只要3至4天檢查1次就好。他說,他常發現一些公寓內的植物長不好,是因為人們太「寵愛」它們,澆了太多水。 立即加入粉絲專頁! 用橘世代的熱情彼此鼓勵打氣,展開「健康橘、好野橘、愛玩橘、好學橘」等主題,為第二人生做足功課,活出精彩亮麗!>>現在立即加入
-
2020-06-30 科別.精神.身心
英哈利王子被爆不適應新生活 幽閉恐懼症纏身
英國哈利王子和夫人梅根今年1月8日宣布辭去王室高級成員,令女王伊麗莎白二世和大眾震驚。英國太陽報28日報導,作家第萊特和霍華德在出版新書「王室戰爭:哈利和梅根與溫莎王室令人震驚的分裂內幕」中爆料,35歲的哈利王子遷居美國洛杉磯後難以適應新生活,也因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間離開王室「飽受折磨」。哈利得知71歲的父親、王儲查理王子在今年3月25日確診新冠肺炎後,狀況變得更糟,甚至出現幽閉恐懼症。他的心情從為離開感到興奮,變得非常痛苦。但消息人士指出,38歲的夫人梅根正盡力幫助丈夫適應新生活,她向哈利保證,只要疫情趨緩,生活恢復正常,他會愛上在洛杉磯的生活。
-
2020-05-24 科別.精神.身心
泰小王子「鑲金的寂寞生活」 傳患自閉症被泰王送出國
英國每日郵報報導,泰王瓦吉拉隆功先前攜20名後宮前往德國「避疫」引發各界批評。同時有消息稱,15歲的泰國王室第一繼承人提幫功王子也在德國,但瓦吉拉隆功卻選擇住在離他的湖邊別墅65公里外的4星級酒店。提幫功王子「鑲金的寂寞生活」也因此曝光。提幫功王子獨自住在德國一棟湖邊別墅,不僅有私人泳池,還能欣賞湖景,身邊更有20多名僕人服侍。一名前王室工作人員稱,提幫功王子患有自閉症,而泰王無法接受自己的第一繼承人有學習障礙,這絕對是他被送來德國的原因。提幫功王子2011年就被送到德國巴伐利亞邦讀書,據說他的德文說得比泰文還要好。他於2005年,生母是瓦吉拉隆功的第3任妻子西拉米。但西拉米在2014年被剝奪所有頭銜,並貶為庶人。儘管她獲得457萬英鎊(約台幣1億7000萬元)的贍養費,但也失去對提幫功的監護權。提幫功從此沒再見過母親。
-
2020-05-03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新冠肺炎致死人數比流感少為何還封城 專家提4點反駁
美國CNN報導,批評者稱各國政府對新冠肺炎疫情反應過度,流感還比新冠肺炎殺死更多人,為何要為了新冠肺炎疫情讓經濟停擺?專家提出新冠肺炎比流感危險的原因,並解釋政府為何要採取管制措施防疫。首先,新冠肺炎傳染力比較強。流感平均感染約1.28人,而新冠肺炎平均感染約2至3人。其二,新冠肺炎致死速度比較快。美國聯邦疾病管制與預防中心(CDC)初步數據顯示,去年10月至今年4月上旬期間,流感每日平均殺死331人。然而,今年2月6日至4月30日間,新冠肺炎在美國每日平均殺死739人。其三,新冠肺炎潛伏期較長。美國CDC表示,人們得流感後通常會在1至4天內感到不適,且一般而言會在2天內出現症狀。但是,人們感染新冠肺炎後,通常會在4至5天後才出現症狀,且潛伏期長達14天。最後,世界早已開發出流感疫苗,而新冠肺炎疫苗尚未問世。新冠肺炎疫苗可能最快還要幾個月才會問世。
-
2020-05-02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專家預測:新冠肺炎疫情可能延燒至2022年
彭博社報導,專家報告顯示,新冠肺炎疫情可能持續延燒2年,直到全球三分之二人口對新冠肺炎具免疫力後才能得到控制。美國明尼蘇達大學傳染病研究及政策中心主任奧斯特霍姆、醫學主任摩爾、杜蘭大學公共衛生歷史學家巴瑞和哈佛大學公共衛生學院流行病學家利普西奇撰寫的報告顯示,由於新冠肺炎能透過無症狀感染者傳播,這種病毒可能比流感更難控制。報告也指出,人們出現新冠肺炎症狀前的傳染力可能是最強的。各國政府實施封鎖政策遏止疫情傳播後,正謹慎地逐步重新開放商家和公共場所。但撰寫報告的專家們表示,新冠肺炎大流行可能持續延燒到2022年以後。「來自政府官員的風險溝通訊息應包含疫情不會很快結束的概念,且人們需要為新冠肺炎在未來2年內周期性爆發做準備。」
-
2020-04-24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新冠肺炎高齡患者可能出現數種「非典型」症狀 治療添變數
美國CNN報導,醫師表示,高齡新冠肺炎患者可能會有數種「非典型」症狀,使治療複雜化。新冠肺炎患者通常會出現3種典型症狀:發燒、持續咳嗽和呼吸急促。然而,被視為染疫高風險族群的長者可能不會出現這些典型症狀。相反地,長者染疫後可能變得嗜睡或停止進食,態度可能顯得異常麻木與困惑,對周遭環境失去方向感。美國喬治亞州愛默蕾大學(Emory University)老年醫學和老年學部門負責人卡蜜兒‧沃恩博士表示:「在很多情況下,老年人發病不會出現典型症狀,我們在新冠肺炎也觀察到這種情況。」
-
2020-04-12 橘世代.健康橘
延長壽命有跡可循!做到了,女延10年壽命、男延7年
美國一項研究顯示,健康的生活方式,可讓女性延長10年壽命,男性則是7年。研究人員定義的健康生活方式,包括規律運動、飲酒不過量、維持健康體重、飲食習慣良好且不抽菸。這項美國研究是追蹤11萬1000人超過20年而得到的結果,該研究第一作者、美國哈佛大學公共衛生學院教授胡丙長表示,這項研究「對大眾傳達正面訊息」,「透過改善生活型態,人們不僅可以多活幾年,還能夠活得好。」在研究中,受試者在50歲時被詢問是否有符合下列5項標準中至少4項:從不抽菸、飲食健康均衡、每天進行30分鐘的中等或高強度活動、身體質量指數(BMI)介於18.5至24.9之間,女性每天飲用不超過1小杯紅酒,男性則每天飲用的啤酒不超過半公升。符合其中4項標準的女性受試者,在沒有罹患癌症、心血管疾病、中風及糖尿病的狀況下,平均可多活34年,比沒有做到其中4項的女性多活了10年。符合其中4項標準的男性則能多活31年,比生活習慣不健康的男性多7年。研究發現,1天抽超過15支香菸的男性和肥胖的人(BMI高於30),無病預期壽命最短。然而,有些狀況對兩性而言都適用,就是健康生活型態不僅可以降低罹患癌症、心血管疾病和糖尿病風險,即使罹患疾病存活率也會提高。胡丙長說:「這些好處在男性和女性身上都說得通。」癌症、心血管疾病和糖尿病是老年人最常見的3種疾病,且和人們的生活型態密切相關。例如,肥胖和體重過重被認為和13種不同的癌症有關,包括乳癌、腸癌、腎臟癌、肝癌和食道癌。英國癌症研究協會統計,人們透過改變生活習慣,像是減少食用加工肉類、多食用含纖維食物和注意防曬,可預防4成癌症。【健康生活輕鬆又easy↘↘↘】。新冠肺炎少出門/15分鐘教練課!養好肌力、練出平衡感。為促兒運動!60歲醫師每天健身,一練10年不中斷。清明吃春捲引血糖飆! 醫師:遵守5招顧健康。5招「慢運動」! 每日15分鐘,幫身體減壓顧老本 歡迎加入橘世代社團 一群關愛自己、健康生活的熟齡世代,用橘世代的熱情彼此鼓勵打氣,分享養身保健、家庭關係、更年期保健與健康飲食等資訊,為第二人生做足功課,活出精彩活力!【我要加入專屬社團】打造亮麗熟年!
共
2
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