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1-11 科別.新陳代謝
搜尋
缺氧
共找到
628
筆 文章
-
-
2021-01-11 科別.心臟血管
別直衝山頂賞雪 醫:幼童5成會有高山症
氣溫回暖一天又要急凍,山區將再度降雪,高山醫學權威、醫者診所醫師王士豪提醒,國小以下學童至高地時,高山症發生率近五成,家長務必小心,開車載孩子賞雪時不要一步到位、直衝山頂,應先在中海拔過一晚,讓身體適應高山海拔,降低罹病風險。王士豪表示,幼童大腦比成人飽滿,對壓力變化較敏感,加上身體不舒服時大都以哭鬧為主,難以即時發現罹患高山症,因此上高山最好先在中海拔處過一晚,例如上合歡山可先在清境過夜,開車直衝高山若發現身體不適應「捨得放下美景」,否則一不小心可能引發腦水腫和肺水腫,甚至不幸死亡。三總新陳代謝科主治醫師祝年豐表示,目前可以服用丹木斯(Diamox)等藥物來預防高山症,但只有成人劑量;為了避免風險,最好不要帶小朋友登高山。祝年豐說,在高山上出現一陣陣頭痛 、呼吸急促、惡心等症狀可能就是高山症,最好就不要再往上爬,要趕快下山。除了高山症,有人為了賞雪而雙腳凍傷。台大醫院皮膚部主任蔡呈芳表示,台灣的降雪常是「雨夾雪」,溼、冷、冰,如果穿拖鞋或一般鞋子上山,可能出現凍傷或「戰壕足」,嚴重時腿部神經病變,甚至必須截肢。「戰壕足」大都是雙腳在濕冷水中泡太久,血管異常收縮造成缺氧,出現痛、癢、腫脹,甚至凍瘡。「戰壕足」不一定在攝氏零度以下才發生,末梢神經較差的老年人、糖尿病患者是高風險族群。王士豪建議,登山賞雪或冬天至日本北海道旅遊,最好穿著防水登山鞋,裡面穿套雙毛襪才能保暖;最近上山看雪,至少要穿防水鞋或是雨鞋。
-
2021-01-11 科別.心臟血管
天冷血管緊縮血壓易飆升 慎防5種心血管疾病發作
入冬後寒流來襲,各地氣溫明顯下降,容易讓血管緊縮、血壓上升,引發各種心血管疾病,若有以下心臟疾病的徵兆,必須特別注意健康防護、做好保暖工作,或盡速就醫診斷。1.心肌梗塞心肌梗塞可能來得突然,尤其天氣多變溫度驟降時,血管收縮功能來不及應變,導致冠狀動脈痙攣,或發生粥樣斑塊阻塞,將造成急性心肌梗塞的發生,如果出現胸痛、胸悶、噁心嘔吐、氣喘吁吁、冒冷汗、症狀時,有極高機率是心肌梗塞,必須立刻撥打119叫救護車送醫,或是由旁人做CPR急救。2.心臟衰竭心臟衰竭是因為心臟肌肉受損或負荷過度,導致無法輸送足夠的血液供給身體所需而產生的症狀,而天氣寒冷會增加心臟衰竭發作的機率,假若有呼吸困難、容易疲倦、心搏過速、雙腳水腫、久咳不癒、夜晚頻尿、胸痛等症狀,就有心臟衰竭的可能,建議盡速就醫治療,並限制鹽分和水分的攝取量。3.狹心症狹心症為血流供應不足時,心臟肌肉因缺氧產生的壓迫性胸痛或胸悶的現象,當症狀惡化時,可能合併冒冷汗,呼吸困難及左上肢或頸部麻痛。平時要注意避免突然激烈運動、爬坡或上樓梯時提重物、天冷或季節變化外出,以及情緒起伏過大,以免引發狹心症發作。4.二尖瓣脫垂二尖瓣位於左心房與左心室之間,主要區隔兩房室間的血液流動,當左心室收縮時,二尖瓣會關閉,防止血液逆流至左心房,左心室放鬆時,二尖瓣會打開,讓血液由左心房流至左心室。而二尖瓣脫垂的患者,在左心室收縮時,由於二尖瓣無法完全密合,會造成部分血液逆流,使心臟輸出的供血量減少,常見症狀包括:短暫而頻繁發作的胸痛、心悸、暈厥、呼吸急促、手足發抖等,一旦天氣變冷,心臟就更容易產生不舒服的狀況。若有相關症狀發生時,應採規律作息、不熬夜、避免刺激性飲料並到醫院做定期追蹤。5.周邊血管阻塞周邊血管阻塞最常發生在下肢靜脈及下肢動脈,「下肢靜脈阻塞」與血液回流異常、靜脈栓塞有關;「下肢動脈阻塞」主要致病原因在於體內膽固醇過多,使血脂肪囤積在血管壁上,長期下來血管會變得狹窄、血液濃稠,容易形成血栓堵住血流,嚴重時,可能造成下肢壞死,有截肢的風險,不可輕忽。若有傷口久久無法癒合、手腳老是感覺冰冷、間歇性跛行、腿毛脫落、腳部腫脹等症狀,可能是周邊血管阻塞所導致,建議盡早就醫診治。衛福部國民健康署提醒,患有三高病人包括糖尿病、高血壓、高血脂患者,在天冷時血壓容易突然升高,進而增加心臟病及中風急性發作的機會,因此務必注意保暖,若有出現相關症狀應儘速就醫,避免錯失黃金治療期而造成遺憾。
-
2021-01-03 科別.呼吸胸腔
久坐久站 當心罹睡眠呼吸中止症
久坐、久站,又常在晚上吃大餐、睡前吃消夜,當心因睡眠呼吸中止症而失眠。雙和醫院團隊分析國內上萬筆睡眠呼吸中止症資料,發現逾三分之一淺眠或失眠,其中大部分竟是因為長期久坐、久站,造成下肢水腫,平躺時水分回流,刺激上呼吸道引發,進而產生睡眠呼吸中止症而睡不好。雙和醫院睡眠中心主任劉文德指出,失眠與睡眠呼吸中止症是臨床最普遍的睡眠障礙,團隊為釐清兩者關係,進行為期四年的研究,發現因為失眠求診的患者中,有五成合併有睡眠呼吸中止症,而睡眠呼吸中止症的患者中,逾三分之一淺眠或失眠。團隊透過穿戴裝置,監測頸腰圍、體脂肪、睡眠聲音等,分析睡眠呼吸中止症患者表現型。劉文德說,淺眠型患者多體脂肪及肌肉組織少,體較瘦,上呼吸道受到過敏或先天呼吸道狹窄等影響,大腦為維持呼吸暢通,睡眠時若氣流不順,刺激上呼吸道使肌肉緊繃,就會讓人因此被刺激而警醒。深眠型患者則同樣有呼吸道狹窄問題,但大腦在睡眠時使上呼吸道肌肉放鬆,所以患者可能因此吸氣不足,在偵測時,易出現憋氣後又大吸一口氣的狀況。劉文德表示,這類患者多數較肥胖,頸圍與腰圍較寬,睡眠缺氧情形嚴重。但上呼吸道沒有問題的人,若長期久站、久坐、不運動,體內循環不佳易滯留水分,平躺時,水分回流到上呼吸道,就會造成刺激,進而產生呼吸中止,被稱為水分滯留型,表現方式與淺眠患者類似。劉文德表示,常見晚上愛吃大餐、睡前吃消夜引起胃食道逆流的患者。劉文德表示,若因生活習慣導致水分滯留引發睡眠呼吸中止,只要改變生活型態,如晚上運動減少體內水分,治療胃食道逆流等,即有機會逆轉症狀。
-
2021-01-01 養生.聰明飲食
因為一顆花生,3歲孩童成了植物人!這些食物最好不要給孩子吃
編按:只是吃了幾顆花生,一名三歲幼童竟然變成植物人!高雄長庚兒科加護病房收治三名「花生卡在呼吸道」嬰幼兒案例,其中三歲小朋友因為花生卡在氣管,無法呼吸,臉色發黑,到院前心肺停止,雖經緊急救治仍成植物人。醫師警告,小朋友最好不要吃花生、瓜子或堅果類食等食物。高雄長庚兒科加護病房主任郭玄章說,這名三歲幼童在吃東西時,花生不慎掉入氣管內,當場呼吸困難,嘴唇發紫,臉色變黑,緊急送醫救治,但到院前心肺功能已停止,經插管搶救,目前仍呈植物人狀態,持續昏迷。他進一步指出,該幼童到院時,已沒有呼吸、心跳,急診醫師緊急插管,就醫之前,卡在氣管的花生被擠碎成兩片,掉到右支氣管造成右肺塌陷。急救時,另一片花生又跳到左支氣管,造成左肺塌陷。經過異物夾除手術取出兩片的花生,仍因長時間腦缺氧,造成難以挽回的遺憾。高雄長庚兒科加護病房主治醫師徐美欣說,臨床發現,造成幼兒呼吸道阻塞的異物,以瓜子、瓜子殼或堅果類食物居多,其中花生位居第一名,提醒家長不要讓幼兒吃花生。事實上,國內外均有幼兒吃花生致命的慘痛報告,徐美欣醫師解釋,因為花生大小與幼兒氣管直徑粗細差不多,容易卡在氣管內,加上花生容易變成兩半,一旦掉入肺部,就會造成呼吸困難。高雄長庚另兩名「花生卡在呼吸道」嬰幼兒案例,一例為家長餵一歲大的小朋友吃花生,花生卡在支氣管,立即出現類似氣喘症狀,緊急就醫,醫師以支氣管夾出碎掉的花生,但部分花生碎屑已經掉入肺部,引發支氣管發炎,住進加護病房觀察,所幸順利出院。另一案例則是五歲幼童偷吃花生,出現呼吸急促、困難,家長以為氣喘發作,送至急診,使用氣喘急救藥物治療,但沒有效果。病童臉部發黑,經過插管,檢查發現,花生卡在支氣管。郭玄章醫師提醒,嬰幼兒因為咀嚼、吞嚥組織功能尚未發育完全,在吃小顆硬物時,很容易嗆到,卡在呼吸道,建議家長不要讓孩子吃花生、堅果等食物,也應該避免讓幼兒拿到這類食物。※本文由媽媽寶寶授權提供,未經同意請勿轉載,原文:因為一顆花生,3歲孩童成了植物人!這些食物最好不要給孩子吃
-
2020-12-31 科別.心臟血管
寒流來襲醫師提醒保暖 出現心肌梗塞症狀要立即就醫
冬季是心血管疾病好發季節,這兩天寒流來襲,氣溫驟降,衛生福利部基隆醫院心臟科醫師鄧欣一提醒高齡長者或心血管疾病患者,務必作好保暖措施。如有胸悶、胸痛、心悸、呼吸困難、噁心、畏寒等症狀,應立即就醫或撥打119求助,以免耽誤治療黃金時機。衛福部基隆醫院表示,國人死因統計去年共有近2萬人死於心臟相關疾病,占所有死亡人數11.3%,高居第2名。基隆60歲王先生在家中出現胸痛、畏寒症狀,還好及時送醫,在黃金時間施作氣球擴張及支架置放心導管手術,順利康復。鄧欣一說,心臟冠狀動脈狹窄或堵塞,病情持續進展就會發生心肌梗塞。冠狀動脈分為左前降枝、左迴旋枝及右冠狀動脈3條血管,當冠狀動脈狹窄或堵塞,會減少或無法供應心臟血液,造成心肌缺氧,引起心臟不適,出現心絞痛等症狀。王先生的3條血管就分別有80%至99%的堵塞,未及時治療才會導致心肌梗塞急性發作。心血管疾病5大危險因子分別為高血壓、高血脂、糖尿病、吸菸及家人有心臟病家族史。當天氣變冷、溫度降低,容易引起血管收縮、血壓上升,鄧欣一提醒患有心血管疾病者,除了按時服藥、定期回診和飲食控制外,也要做好血壓監測。鄧欣一建議長者注意頭、手、腳保暖,如須外出可配戴帽子、圍巾和手套。如有胸悶、胸痛、心悸、呼吸困難、噁心、畏寒等心臟病症狀發生,請立即就醫或撥打119求助,以免耽誤治療的黃金時機。基隆醫院表示,醫院心臟科團隊操作急診─心導管室─加護病房標準作業流程,能在不到90分鐘內打通病人心臟血管,降低病人死亡率,改善病人預後。有些病人發作前症狀並不典型,不易早期發現,提醒平時避免對身體健康產生危害的因子,生活起居正常,才是健康管理良方。
-
2020-12-30 科別.心臟血管
寒流來襲卻不暖身跑步 醫師:容易心肌缺氧猝死
近年來路跑活動盛行,許多人喜歡在冬天運動讓身體暖和起來,但近日早晚溫差大,12月份以來已有數起因跑步而猝死的消息,如國光客運副董事長王應傑兒子王怡中練跑時猝逝,醫師提醒,在低溫環境運動,身體的血液供給量不足,心肌缺氧就可能導致猝死。嘉義基督教醫院心臟血管科指出,運動可鍛鍊心臟,但在溫度低的環境中血管容易收縮,運動時需氧量增加,血液供給量不足就容易產生胸悶、氣喘等狀況,建議充足暖身後再進行運動,降低猝死機率。平時心跳在每分鐘70到80下,只要能增加心跳數的運動對心臟都能達到鍛鍊的目的,運動頻率最好能夠維持一周3次,每次30分鐘,並做足訓練準備,漸進式訓練後先參加半程馬拉松,之後再參加全馬,以免超出心臟所能負荷。院方提醒,如有心臟疾病像是心臟血管阻塞、心臟衰竭、有裝心臟支架等病史的病人,如貿然參加路跑,猝死的可能性將提高。如有感冒、睡眠不足或任何身體不適皆應避免強烈運動,有需要請立即就醫檢查。近日氣溫驟降也提醒年長者多喝溫水,降低血液濃稠度;早睡晚起,睡前可泡腳暖身,起床時也先活動全身關節再以手部支撐下床為宜。
-
2020-12-29 科別.腦部.神經
手麻、腳麻…是身體哪裡有問題?先找出病因!這種情況恐無法完全回復
「挖卡哪麻,挖係安娜造(腳麻要怎麼跑)?」在火災現場中,老人居然不逃生,記者問他為什麼不跑走?老人回答,腳麻要人怎麼有辦法走?這是令人印象深刻的電視廣告。另外一個讓人難忘的廣告則是孫女不小心騎車壓到奶奶的腳,奶奶因為腳麻沒有知覺,所以睡著了沒醒來,害孫女以為奶奶在睡夢中去世了......腳麻,真的這麼嚴重嗎?如果有腳麻、手麻等症狀,還有辦法救嗎? ▍ 手麻、腳麻原因大不相同 了解病因徹底治療台北榮民總醫院神經內科醫師許立奇表示,手麻腳麻症狀可不可能改善,重點是要先了解是什麼原因引起。像電視廣告中腳麻到無法行走,或是腳被壓到卻沒有疼痛感覺,最常見的原因是-糖尿病血糖過高所造成的周邊神經病變。周邊神經病變的症狀很多,有些只有腳趾頭麻,有些則是又麻又刺痛,有些則會比較嚴重到,可能會半邊的腳都是無力的狀態。 如果只有一隻腳麻痛,也要考慮可能是骨刺壓迫。倘若是手麻的問題,除了周邊神經病變以外,也可能要考慮腕隊道症候群,許多人因為經常俯案寫字,或是常用電腦,或是從手工業等等。長期使用手腕重覆做某些動作,容易引起腕隧道管狹窄而造成神經壓迫,以致於有無力、麻木等症狀,所以當只有手麻時,不一定都是和中風有關,也要考慮腕隧道症候群。如果是骨刺或腕隧道候群產生的壓迫,可以諮詢醫師,是否要經由復健治療或是手術治療,將壓迫的原因治療好,神經壓迫的症狀將可以獲得改善。許立奇說,如果是糖尿病導致的周邊神經血管病變,而且又拖了一段時間才想要治療,要完全好的機會不大。但是如果糖尿病患已經發生周邊神經病變又不好好控制,症狀會更嚴重。許立奇提醒,糖尿病末梢神經病變可能會出現四肢、手指尖、腳板麻木等症狀,如果血糖不好好控制,血管阻塞及周邊神經病變會愈來愈惡化。但若可以及時控制血糖,至少可以保持神經病變不惡化,他也建議可以服用維他命B群修復神經,以及治療神經痛的藥物解決不適感,但是改善狀況不大。 ▍ 及早發現及早治療 把神經「救回來」振興醫院腦神經內科醫師尹居浩則表示,周邊神經病變有很多種原因,例如代謝性的疾病,像是糖尿病、腎功能問題、甲狀腺機能亢進、自體免疫疾病等等,或是神經根發炎;有些則是藥物毒性,例如化學治療藥物對神經的破壞,有些藥物的神經毒性是無法回復的,但如果是糖尿病患者末梢血管缺血導致的神經病變,若在神經缺氧壞死前及時給予血流,利用神經代償的作用,有機會把神經救回來。針對糖尿病足的局部缺血,患者可能需要服用抗血小板或是抗凝血藥物。如果局部血管狹窄程度超過60%到70%,可以考慮在發生狹窄的血管裝入血管支架,把血管撐大再注入血流,或是進行足部動脈繞道手術。足部動脈繞道手術是取一段好的血管移植過來取代足部已經發生狹窄阻塞的血管,也能讓缺血的足部恢復血流供應,不過這也必須在神經尚未缺血壞死前進行,否則就算局部缺血症狀解除,神經壞死太嚴重,也無法完全回復。(本文獲「《愛長照》」授權轉載)
-
2020-12-28 新聞.杏林.診間
醫病平台/我曾罹患暫時性的全面失憶症
【編者按】這星期的內容比較特殊。一位「短暫性全面失憶症」的病人寄來發自內心的感激,文中提到她的醫師介紹給她一篇2012年記者訪問某位神經科醫師之後撰寫的有關這種病的醫學資訊,曾帶給她很大的心安。因此醫病平台主動聯絡到這位醫師,而他邀請學生就這疾病的最近文獻,整理出一篇圖文並茂的介紹。同時我們也利用這機會邀請一位醫界前輩發表他對醫病之間的看法。希望本週的討論既能夠介紹正確醫學知識,又能促進醫病雙方的暸解、溝通以及醫界本身的自省。多年前,曾經閲讀一位旅居關島的陳光明醫師所著的一本書「The final days of my Mother」( 中文譯本「寸草心」),書中描述陳醫師和他的夫人,照護其失智母親的辛酸血淚史,印象深刻。之後,又看過電影「我想念我自己」(Still Alice)。片中,描述哥倫比亞大學語言學教授Dr. Alice Howland在患上早發性阿茲海默症後,她就始終處於對疾病、工作和家庭的困苦掙扎,是一段動人心弦故事。近年來,報章雜誌對阿兹海默症的報導很多,年紀愈大,罹患率愈高,在與友人聊天中,也常繞著這個話題探討。由於迄今對此失憶症,尚無有效的根治療效,罹患者本人的恐懼,每天漸漸的脫離現實生活,最後成為一個喪失靈魂的軀殼。同儕的親人亦有罹患此症的,失智者無法認清家屬,那份椎心之痛,真是情以何堪。醫學報導:這種失智症似乎也有遺傳基因,如我母親年96辭世,阿姨更是103歲才離世,她們離世前都是精明幹練。所以至少我沒有失智症的遺傳基因,似乎不需我擔心才是。然出乎我的意料之外,11月6日中午,我竟經歷了約20分鐘左右的一段失憶現象。我們退休後,即長居鄕下,每個月偶而回台北當屋奴清掃一下。上個月台北一個臥房的百葉木簾需維修,以為鄕下有較多修理資源,攜回,但連續送修遭拒,木簾尚稱完好,祗有拉繩因磨損變細,操作較為不順而己,乃再攜回台北。我想可以將此需維修的窗簾與更衣室完好的窗簾更換,即可正常使用。回到台北後,我開始準備午饍,發現瓦斯爐因久未使用,瓦斯被自動斷氣,乃急電對街的瓦斯公司來處理後,我即開始做海鮮炒麵和一鍋味增魚湯。同時,因為二個窗簾尺寸不同,外子需將二個窗簾的掛糟,重新拆下再重新定位裝上。由於外子年老力絀,無法獨自將有點重量的木簾裝上,我聽到他呼叫聲後,我立刻也站上靠窗邊的桌子上,仰頭要將窗簾裝上。結果花了十分鐘左右,我使不上力,要求先吃午餐休息一下。我開始吃麵及看緯來日劇「夏空」。外子則一邊收拾,一邊開始碎碎唸:「年紀大了,心餘力絀,不要點子太多,如果是照原來窗簾掛上,不就輕而易舉?」我乃回嘴:「退休的人,呷飽閒閒,就是要找點事做。」20分鐘後,我從浴室出來,「夏空」仍在演著,我乃坐下繼續觀賞日劇。看到桌前的一盤炒麵,竟然是空盤子?奇怪什麼時候,我己將麵全部吃光,魚湯也喝完了!依我平常的食量,應該至少會留下三分之一的。一時感覺肚子好撐!這時,外子才告知我這短短20分鐘内發生的事,但我全無印象。事後,看到外子一臉驚慌,才由他的敘述,知道這段空白記憶期間,我先指著放在桌上的窗簾,問:「為什麽窗簾放在桌子上?」又問:「我們是早上開車由羅東來的嗎?這麵是您煮的嗎?」而且每次問話均問二次。外子回以:「我們不是沒力氣,裝不上,所以暫時將窗簾放在桌上;我們是今天上午才由羅東來的;麵當然是您煮的,我一直在裝窗簾,不是嗎?」外子見我對答如常,但腦袋空白,沒有記憶,心生恐懼,乃立即打電話給遠在加州的子女。兒子未接電話,女兒的電話接上了,女兒則鎮定許多,她認為是因房子關閉門窗近月,進門後,未立即未開窗户通風,反而開冷氣,又因開瓦斯爐沒氣,可能是開瓦斯爐時,有殘餘的瓦斯彌漫室內,女兒判斷是因二氧化碳腦中缺氧所致。外子也讓我和女兒講了好幾分鐘的電話,並因我曾說:「是否是中風?」外子乃叫我坐餐桌前,幫我量血壓,血壓值是正常的。但是這段過程及經歷,我竟毫無記憶。片刻之後,忽然記憶又慢慢恢復,但先生疑慮未解,立即打電話請教多年來曾悉心照顧他的神經內科醫師,醫師聽了外子的敘述後,初步認為我是短暫的失憶症,安慰說:「一般的短暫性失憶,恢復記憶後,是不會復發的。」醫師還特別傳送2012-06-04 自由時報的自由健康網的文章:暫時性全面失憶症小檔案 暫時性全面失憶症Transient global amnesia(TGA)是一種單一失憶症狀,患者雖然能和旁人溝通,且患病時所做的神經學檢查也完全正常,然而患者對剛發生的事情失去記憶,也無法記住新的資訊。由於此症相當罕見,醫界對致病原因尚無定論,但臨床觀察發現患者常因腦部靜脈充血所引發,至於靜脈逆流原因則是頸靜脈瓣膜鬆弛所致。據統計,患者以中老年女性居多,且常有偏頭痛的病史。大多數發生的時間介於2到12小時,復發機會很小,也不會惡化成腦中風。發作時,患者的運動、感覺、反射都正常。雖然知道自己是誰,也認得出家人,甚至開車都沒問題,卻對周遭環境產生陌生的感覺,通常會伴隨著極度焦慮和不安。患者經常會對同一個問題,在幾分鐘內不停的重複提問。所問的問題大多與定位有關,像是「現在幾點鐘?」 「這裡是那裡?」等等。當獲得回答以後,又會馬上忘記,再問一次,且自己渾然不覺。有研究發現在某些情況下特別會誘發暫時性全記憶喪失,像是在冷水中游泳、洗太熱的澡、性愛過程中、劇烈疼痛、精神壓力、做血管攝影檢查時、開車、騎摩托車等都曾經出現過。(資料來源:新竹國泰綜合醫院神經內科醫師林志明,記者蔡彰盛整理)由於文中的病徵和我相仿,由於記憶回復,看了上文,讓我放心許多,外子以慎重起見,要求醫師做詳細的檢査,以釐清疑慮。11月11日到醫院求診,因為是初診所以先報到填寫資料,隨即有義工彬彬有禮,親切的帶著介紹醫院環境,最後帶到診間候診,醫師著作等身,一如他的文章,溫文儒雅,親切問候,耐心問診和仔細做理學檢查,初步研判非阿兹海默症的失智。但仍需做進一步詳細檢查。11月6日短暫失憶恢復後,生活一切如常。11月12日偕外子晨運走紅樹林步道,又搭新開通不久的淡海輕軌到漁人碼頭一遊,回程經淡水三大廟宇——水巖祖師廟、龍山觀音寺及福佑宮媽祖廟祭拜,祈求平安。11月13日禁食抽血檢查,接著做頸動脈血管超音波檢查後,再轉至MRl室注射顯影劑及送入MRI筒中檢查達40分鐘之久。在密閉的筒中,心中唸著波羅密多心經以轉化忐忑不安的心情。這幾天我自己已經做了決定:我們孩子都在國外就業成家,本來人生就如接力賽,我們既已退出跑道,完成階段性的任務,也不能干擾孩子們的人生賽程。所以萬一我被診斷出是阿兹海默症的失智症的話,我的健康狀況變了,生活就要跟著改變,不能夠再過從前的悠閒退休生活。也深知日漸年邁的老伴無法負荷照顧失智之責。所以我準備趁著判斷能力仍然正常時,開始尋找醫護安養中心。命由天,病就要找專業醫師。由於生活如常,檢查後,11月17日我和外子仍然參加朋友先前邀約的奮起湖茶道之旅四天,我也完成了嘉義石棹雲之道…等三個步道的森林、茶園、群山的美景登高之行。11/25是回診看報告的日子,多日的忐忑不定心情,既然已經理出頭緒,仍然需要堅強的面對現實。見到醫生時並沒用太緊張。負責的醫師以病人利益為重,在前一天就已經會診專業人士,一起仔細研判我的檢查報告。進了診間,醫師先問我是否是素食者?我答以吃素食及水產品。醫師告知:血液檢驗檢查的結果,超乎尋常的健康,不論肝功能、腎功能、血脂肪、膽固醇、血糖、三酸甘油脂等,幾乎所有檢查項目,都在健康標準值之內,連我一直憂心家族遺傳的高血壓,在MRI檢查下,顯示腦血管及頸動脈血管除正常老化現象外,健康有如年輕人,醫師認為是我近三十幾年來,完全不沾動物性脂肪的汝素飲食習慣有關。雖然一切都正常,但是短暫失憶是事實,竟讓我意外的體會到失憶的滋味。醫師告知:此種病患,也有未能恢復記憶的病例,我是屬於比較幸運的,今後也不需再回診及服藥。走出醫院,今後我是必需遵從醫師的諄諄教誨,好好珍惜良好體質,放慢步調,量力而為,不可從事過勞、過重的工作和運動,尤其要注意頭頸部避免做太激烈的動作!所以如患了短暫失憶,也不必驚慌,它不是不治之症,但尋求專業醫師的診斷及檢查是必要的。
-
2020-12-28 科別.腦部.神經
醫師研究證實空汙與氣象易誘發癲癇 1、2月影響最明顯
癲癇發作的原因很多,光田綜合醫院兒科醫師江國樑,長達5年的時間進行「空汙與氣象變化對癲癇發作就醫頻率的影響」研究,空汙、氣象也是癲癇發作影響因素之一,近期刊載於SCI國際期刊「癲癇與行為 (Epilepsy & Behavior)」,獲得國際醫界的認可。根據江國樑醫師使用台灣2009到2013年的資料統計,顯示台灣癲癇發作影響氣象因子包含每日溫度、氣壓、日照指數和雨量;空汙因子則包含了甲烷、一氧化氮、二氧化氮、一氧化碳、pm2.5以及非甲烷的碳氫化合物等。發現以上十種因子以癲癇病人每次發作前七日的平均值,與就醫人次最具有相關影響性。以全台灣醫院統計,影響每日平均有60位癲癇病人就診人次的波動,相當於每月1800人(13.7%)的幅度變化。其中氣溫的影響最明顯,從氣象站、溫度觀測站以及就醫居住地,測量每日參考數據發現,當每降10度C,結果顯示增加6%因癲癇就診的人次。江國樑強調,像每年氣溫最低的一、二月癲癇就診的頻率,明顯高於其他月份。1月份平均每日603就診人次為基準統計,2月份有633人,增加了30人次;氣溫漸漸回暖的3月份553人,少了50人次;最炎熱的8月份更少了67人次,從這份數據中,說明了氣溫低對癲癇發作的影響大;氣壓偏高也是癲癇就醫增加的因子之一,江國樑認為可能與冬天較頻繁的冷鋒過境有關,當來自蒙古、西伯利亞的大陸冷氣團與赤道濕暖氣流交集於台灣時,會夾帶高度濕氣,形成極度濕冷與高密度的氣團也就是所謂冷鋒。這樣的特殊氣候條件極可能就是為何每年台灣冬季癲癇病患就診人次明顯升高的原因。「為什麼1、2月的癲癇發作病人特別多?」江國樑表示,他在門診中發現冬天的癲癇患者總是在這段時間看診頻率變多,才引起他的好奇與探究精神,發起這項耗時5年的研究,希望能喚起大家對癲癇誘發因子的注意與重視。除了氣溫,空汙的部分,甲烷、一氧化碳、一氧化氮、二氧化氮、PM2.5,都是主要影響因子,其中像是工廠排放的廢氣一氧化氮每上升10PPB,影響癲癇就診人次更高達百分之15.97%。空氣品質的許多指標也是在冬天呈現較高指數,包含國人目前最留意的PM2.5,世界衛生組織訂定的健康標準為10微克/立方公尺,台灣則訂在15微克/立方公尺,近日台灣中南部均呈現超標指示,建議當空品不佳時,盡量避免外出或戴有防霾認定品質的口罩預防。江國樑表示,癲癇發作主要因先天性或遺傳性腦代謝異常,還有後天腦細胞缺氧、腦部外傷、腫瘤、中風、出血、感染或退化疾病;天氣變化會影響大腦神經,導致癲癇患者過度興奮,加上情緒激動、精神壓力大,容易誘發癲癇。另外低劣的氣候與不良的空氣品質也可能造成睡眠品質不佳,或睡眠時期呼吸道阻滯造成慢性缺氧間接誘發癲癇發作。冬季是癲癇發作最高峰期,因此江國樑呼籲,患者一定要多留意天氣變化,注意防寒保暖。並儘量保持飲食清淡,不吃辛辣刺激食物,以及良好睡眠、適當運動增強免疫力,避免下雨天冷外出。2015年開始,江國樑分別向國衛院、行政院環境保護署以及大氣水文研究資料庫申請相關研究資料,嘗試將全民健保癲癇病患就醫資料與全國31個氣象站、77個空氣品質監測站的每日資料作連結整合;研究以跨多院校、結合各界專家作跨學門合作,包含弘光科技大學物治系郭芳娟教授、逢甲大學統計系李仁佑教授、東海大學統計系張玉媚教授,東海大學工業工程系黃欽印教授協助,共同完成這項研究,希望能對癲癇患者與相關研究有所助益,並提醒大眾多留意氣候變遷與空氣汙染對於自身健康的影響。
-
2020-12-27 該看哪科.眼部
健保大數據/老化、高血糖、3C族 小心黃斑部病變
年紀漸長,視力逐漸模糊不清,很多人當作是單純老化不以為意,卻可能是眼睛黃斑部病變的危機。根據健保署統計,黃斑部病變人數逐年攀升,老化與糖尿病是兩大危險因子。若未及時治療,將嚴重危害視力,甚至失明。今天的聰明就醫×健保大數據,探討國內黃斑部病變的就醫情形,也提醒您定期自我檢視,遠離惡視力。發現影像扭曲、視力模糊,可能是罹患黃斑部病變。許多人以為黃斑部病變與老化有關,但糖尿病如果控制不佳,也會走向黃斑部病變,導致視力惡化。血糖控制不佳,嚴重危害視力健康。以上兩種因素導致黃斑部病變人數逐年上升,根據健保資料統計,老年性黃斑部病變就醫人數從106年的8萬162人、107年的8萬5128人,逐漸上升到108年的8萬8638人;糖尿病黃斑部病變也從106年的4萬8600人、107年的5萬2507人,上升到108年的5萬5013人。黃斑部位於視網膜的中心區域,是感光細胞聚集之處,當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不佳,高血糖便會造成視網膜附近的微細血管病變,導致視網膜缺氧,進而長出許多新生血管,嚴重危害視力,甚至失明。衛福部健保署長李伯璋表示,由於糖尿病是慢性病,多在內科、家醫科或是新陳代謝科治療,但糖尿病有許多併發症,若追蹤治療沒有做到位,「這邊看來沒有花錢」,之後發生黃斑部病變甚至腎臟病變,到了眼科、腎臟科治療,反讓健保支出增加。」李伯璋說,過去大多把心力放在治療疾病而不作預防,「這是不對的。」由於全國約有200多萬名糖尿病的病友,且每年以2萬5千人的速度持續增加,若只靠醫師治療,無法做到個案管理的工作,需要個管師協助整合。因此現行健保推行的糖尿病照護計畫,也正著手調整個案管理師的給付方式,希望讓糖尿病的管理能更落實到位,避免糖尿病人後續發生黃斑部病變。除了老化和糖尿病兩大因素,近年民眾因為大量使用3C產品,眼睛長期接受光線刺激且過度用眼比率上升,老年性黃斑部病變的患者也逐年上升。抗血管新生藥物,給付針數增加兩倍。其中,老年性黃斑部病變的濕性黃斑部病變,從臨床經驗上發現,若能早期使用抗血管新生藥物,可延緩病情、減輕病症。因此健保署也從今年六月起放寬抗血管新生藥物的針數,從原本每眼給付7針增加為給付14針,不過仍需事前審查。畢竟健保是財務制度,事前審查是希望減少不必要的醫療花費。李伯璋說,「每個人都有可能當病人,都有可能用到這個藥,不要因為自己不是病人就不在乎。」病人有需求的用藥,不論癌症、罕見疾病甚至黃斑部病變,只要能夠證實對病人有效,當然都期待能夠給予給付。
-
2020-12-27 科別.眼部
吃葉黃素抗黃斑部病變有效嗎?醫師建議一招更有幫助
黃斑部病變是年長者常見眼疾,台中慈濟醫院副院長蔡顯揚表示,黃斑部是視網膜正中央感光細胞最密集之處,眼底感光細胞當中的錐細胞集中在此,使人在明亮的環境中看得見。隨著年齡漸長,感光細胞底下的色素層退化,黃斑部變得斑駁,這就是乾性黃斑部病變。如果是色素層慢慢裂開,後方脈絡膜會有一些新生血管長上來,這些不正常的血管壁容易滲漏出水分或血液,結疤後破壞了黃斑部,就是濕性的黃斑部病變。研究:低密度膽固醇較高,較易發生黃斑部病變。黃斑部學會理事長、長庚紀念醫院眼科部部長吳為吉表示,年齡是黃斑部病變的危險因子,年紀越大,盛行率越高,60到69歲盛行率是15%,70到79歲來到25%,80歲以上高達36%,所以九成以上黃斑部病變都是50、60歲以上長者。視網膜是全身單位耗氧量最高的組織,血管密度非常高,因此對血液中的發炎物質特別敏感。研究發現,血中低密度膽固醇較高的人,也比較容易發生黃斑部病變,如果服藥控制膽固醇,有助改善眼睛健康。至於年輕人黃斑部病變的比率不到一成,吳為吉表示,大多是次發性原因或不明原因造成,例如高度近視,或由組織胞漿菌病、弓漿蟲、外傷等因素引起感染或產生新生血管、中心性視網膜炎。如果熬夜、睡眠不足、壓力過大、容易緊張的A型人格,也比較容易有黃斑部積水,反覆積水會產生新生血管,導致黃斑部病變。愈早治療效果愈好,健保給付需經事前審查。吳為吉表示,濕性黃斑部病變的治療以眼內注射藥物為主,越早治療效果越好,若延誤治療,可能幾個月到一年內就會有明顯的視力退化,最終甚至會失明。雷射則屬於破壞性的治療,隨著眼內注射的抗血管內皮細胞生長因子藥物越來越進步,就越來越少用了。視網膜醫學會理事長、台大醫院眼科部主治醫師楊長豪表示,目前主要療法是眼球內注射抗血管內皮細胞生長因子的藥物,以控制血管新生的速度。因為一針要價約2萬元,健保給付需要事前審查,第一次可申請8針,第二、第三次各申請3針,每個人每眼一輩子最多有14針健保給付。通常剛開始是一個月打一次,如果病灶獲得控制,就視病人狀況改爲幾個月打一次,穩定後就改追蹤。注射前後最怕細菌入侵,預防感染很重要。楊長豪表示,打針的過程和打完針之後,最重要的事情就是預防感染,所以打針過程的消毒、打針後自我照顧的衛教,都必須要花很多時間確實的做好。因為如果有比較毒的細菌跑進去,可能會導致視力急劇惡化,甚至在短時間內失明。所以打完針,醫師都會開立抗生素眼藥水讓病人回家點,也會在打針後的一個禮拜內安排一次回診,讓醫師確認沒有發生細菌感染或視網膜剝離等狀況。楊長豪提醒,打針會有傷口,一個禮拜內有刺癢的感覺很正常,但千萬不要揉眼睛,洗臉或洗頭的時候也要避免眼睛進水,以免細菌趁隙而入。如果打完針感覺眼睛紅、腫、視力模糊、視力惡化,很可能就是細菌感染了,要趕快去急診。乾性黃斑部病變進程較慢,尚無有效治療方式。至於乾性黃斑部病變,吳為吉表示,就是沒有新生血管,不會出血也不會產生積水,不會像濕性幾個月內視力明顯退步,而是以五年、十年為單位慢慢退步,但這類型目前尚無有效治療,還在實驗階段。吳為吉表示,例如日本實驗利用人工誘導多功能幹細胞,將之分化為感光細胞,再植入病人體內,取代萎縮細胞的功能,初步發現可以穩定視力不再惡化,但目前還沒有得到大規模臨床試驗的證實。保健品有用嗎?葉黃素 僅作中重度輔助 輕度病變效果不佳一般人聽到黃斑部病變都會聯想到吃保健食品葉黃素,蔡顯揚表示,過去有動物實驗證實強光帶來的氧化作用會破會色素層細胞,而抗氧化維生素有助減緩退化。美國國家衛生研究院推出系列年齡相關眼疾研究報告,指出具抗氧化作用的葉黃素可減緩四分之一黃斑部退化風險,系列保健食品應運而生。不過吳為吉表示,現在葉黃素的廣告內容,常是缺乏研究支持的,雖然葉黃素確實可以減低中重度老年性黃斑部病變的視力受損程度,但是對於輕度病變的減緩效果不顯著,因此不會用於治療,如果有中度以上才會建議服用作為輔助。吳為吉建議,維持良好的運動習慣也可以減緩視網膜退化、增加循環、改善缺氧,健康飲食和生活規律、不熬夜,長期來說都對視網膜健康有幫助。
-
2020-12-27 科別.心臟血管
「心臟癌症」 肺動脈高壓 醫籲:風險族群走不完綠燈要小心
斑馬線走不完?自體免疫疾病當心肺動脈高壓 行走能力與心肺健康息息相關,同時可能是反映潛在疾病的指標。一旦自覺走不遠、走路容易喘,甚至過馬路時無法在小綠人倒數前走完斑馬線,且本身是自體免疫疾病族群,就要當心是否為「肺動脈高壓」所致。患有硬皮症的林姓女子指出,10年前因多次咳嗽暈倒,送醫後赫然發現已併發肺動脈高壓,回想當時還以為是老化導致行走能力下降。呼籲自體免疫疾病患者,切勿輕忽肺動脈高壓危機。 臺北榮民總醫院過敏免疫風濕科主任蔡長祐指出,容易併發肺動脈高壓的自體免疫疾病族群,諸如全身性紅斑狼瘡、硬皮症、類風濕關節炎、或其他結締組織疾病等。當自體免疫系統出問題時,免疫細胞會聚集並攻擊血管周遭,造成血管發炎、變硬、血管壁增厚,血管變窄,導致心臟要花更大的力氣才能輸送血液,因而形成肺動脈高壓。 蔡長祐說明,肺動脈高壓的症狀喘、咳、疲憊等,對於年紀大的自體免疫疾病患者特異性不高,不容易於返診時與醫師討論,若醫師沒有追問或進一步轉診安排侵入性的檢查也很難評估或確診,提醒自體免疫疾病患者可以在日常就對於肺動脈高壓、心肺功能等有所警覺。 肺動脈高壓如心臟癌症 看小綠人注意警訊 一般人的行走速率大約是1秒1.2公尺以上,國內主管單位所設計的過馬路小綠人,是以每秒0.8至1公尺為準,一般人照正常步行速度,都可在時限內通過馬路。蔡長祐指出,自體免疫疾病患者,可以利用過馬路小綠人為基準,當發現步行能力突然衰退且易氣喘吁吁,表示心肺功能可能有問題。 由於自體免疫疾病患者容易併發肺動脈高壓,再加上肺動脈高壓會持續惡化、五年存活率較乳癌、大腸癌更不理想,素有「心臟癌症」之稱。提醒自體免疫疾病族群,平日若有喘、咳、疲憊等症狀,需立即與免疫風濕科醫師反應,或轉介心臟內科進一步檢查。臺北榮民總醫院過敏風溼科12月14日起設置「PK小綠人」專區,提醒病友及家屬,注意肺動脈高壓警訊。 自體免疫疾病族群 當心喘咳血腫暈 臺北榮民總醫院心臟內科宋思賢主治醫師解釋,肺動脈高壓就是肺動脈的高血壓,因為壓力過大導致心臟必須更努力工作,才能將血液送出,當壓力越來越高,心臟負荷就會更重,最後造成右心室肥大、衰竭,甚至死亡。當肺部血液供給不足,患者容易因缺氧而呼吸急促、疲倦。因此常見症狀包括:咳嗽、因微血管破裂而導致咳血、腳部血液難流回而造成水腫、甚至運動時肺壓上升過度而造成活動性的暈厥。 一旦出現「喘、咳、血、腫、暈」五大症狀,若本身是高風險族群的免疫疾病患者,更應盡早和風免科醫師討論,轉介至心臟科做進一步檢查,除了利用心電圖、心臟超音波、X光片等檢視患者是否有右心肥厚、擴大外,還需要透過右心導管 來確診。由於血壓計無法測量右心的肺動脈血壓,因此無論喘不喘,高風險者都應每半年到一年做一次心臟超音波檢查。 臺北榮民總醫院心臟內科常敏之教授補充說明,肺動脈高壓可分為「原發性」和「續發性」兩種,前者的發病原因不明,後者則是由疾病、藥物、毒素或感染等所引發。在缺乏適當藥物治療的情況下,將近一半的病患可能在三年內死亡 。積極治療肺動脈高壓,雖然不見得能將肺壓控制到完全正常,但只要有效將肺壓降低,生活品質可望和常人相同。 《延伸閱讀》 .過馬路走輸小綠人?小心肺動脈高壓,煞肺又苦心 .發燒咳嗽喘不過氣:自體免疫疾病族群當心肺纖維化! 以上新聞文字、照片皆屬《今健康》版權所有,非授權合作媒體,禁止任何網站、媒體、論壇引用及改寫。
-
2020-12-26 科別.心臟血管
天冷慎防急性心肌梗塞,8種危險族群要當心! 關鍵時刻急救法1次搞懂
急性心肌梗塞是常見的心臟疾病,在天氣變冷的時候容易誘發,且近年發病患者亦有年輕化的趨勢,不只侷限於中老年人,所以不可不慎。在了解急性心肌梗塞前,首先要來認識我們的心臟,心臟肩負著將血液傳送到身體各個器官、組織的重要工作,而心臟本身則仰賴三條冠狀動脈供應特定區域心肌的氧氣與養份,這三條動脈分別是:「右冠狀動脈」、「左前降枝動脈」及「左迴旋枝動脈」。前述三條冠狀動脈各自供應特定區域心肌的氧氣與養份,若其中一條動脈突然堵塞缺血,可能導致心臟肌肉缺氧壞死而使病患死亡,這就是急性心肌梗塞。但是為什麼冠狀動脈會產生堵塞呢?因為當冠狀動脈血管壁上有大量的膽固醇等脂類物質沉積,會產生粥樣斑塊阻礙血液的暢通,形成所謂的「動脈粥狀硬化」,若沒有好好控制,動脈內壁的斑塊會愈來愈多,而使內膜增厚。當血管壁內的斑塊突然破裂時,會引發局部血小板作用而讓血栓形成,若血栓大到完全阻斷血流,就會導致冠狀動脈堵塞,使心肌缺氧壞死,進而導致急性心肌梗塞。而急性心肌梗塞的發作症狀主要有:胸口疼痛不適(可能蔓延到左側手臂、肩、頸部、下巴或背部)、冒冷汗、虛弱無力、呼吸困難、噁心嘔吐、昏倒、頭暈與心律不整,且容易在天氣寒冷、運動、過度勞累或情緒激動時誘發,若有上述症狀時,必須即刻就醫。另外,容易患有急性心肌梗塞的危險族群包括:有心肌梗塞家族史、男性、肥胖、高血脂、糖尿病、高血壓、抽煙、熬夜及生活壓力大的人,所以在天冷的時候,這些族群要更注意保暖。由於急性心肌梗塞發生得很突然,當發病的時候,我們又該怎麼自救?若是有心肌梗塞發作病史的患者,通常身上備有硝化甘油舌下錠,在發病時可立即服用含於舌下,若胸悶持續超過5分鐘仍未緩解,需再服用第二顆,若服用第二顆仍未緩解,則需趕快就醫急診;若為第一次發作的患者,建議盡速就醫,或直接撥打119叫救護車支援。如果患者本身因為急性心肌梗塞即將倒地,苗栗大千醫院心臟血管外科專科醫師楊智鈞於部落格【心肌梗塞大力咳嗽可以自救?《急救流言終結者》】一文中指出,可做以下三件事提高存活率:1.花三秒鐘選定一個最靠近你的人2.然後說:『你!先生,請幫我叫救護車!』|3.就地躺下若能在10秒鐘內完成這三件事,就能增加活命機會。若是一般民眾遇到因為急性心肌梗塞而昏倒的患者,又該如何對其急救呢?建議可在1分鐘內施行CPR和使用AED電擊法,增加病患存活機會。簡易急救口訣為:「叫、叫、壓、電」:1.「叫」醒患者,確認呼吸意識2.「叫」人打119求救並取得公共自動電擊器(AED)3.按「壓」胸部施予心肺復甦術(CPR)4.將AED上的電擊片貼上胸前,依指示執行「電」擊。當然,預防重於急救與治療,要消除這些可怕的致病危險因子,必須從日常生活做起,可藉由規律運動促進血液循環,增加肌肉與血管的彈性,控制血壓、血糖與血脂,三高患者則要按時且正確遵照醫囑服用藥物,並且調整飲食習慣,避免太油太鹹的食物,並戒菸戒酒,維持正常作息不要熬夜,才能降低急性心肌梗塞發生的機率。
-
2020-12-26 科別.眼部
戴隱形眼鏡傷視力? 眼科醫忠告「1習慣」併發症超多
22歲王小姐因貪便宜網購隱形眼鏡,白天第一次配戴六小時後越來越不舒服,不料她將隱形眼鏡拔下後,眼睛更痛到睜不開;到門診就醫時更不斷嘔吐,醫師用角膜螢光染色試紙檢查,發現其眼角膜已經整片破皮,強烈懷疑應是隱形眼鏡保存液成分或濃度異常,或是隱形眼鏡尺寸不符所致。 未獲衛生福利部核發許可證字號隱形眼鏡 易造成眼角膜損傷 亞洲大學附屬醫院眼科醫學中心副主任林純如表示,患者配戴隱形眼鏡的時間並未過長,也沒有戴過夜,卻出現這種情形,懷疑可能買到未獲衛生福利部核發許可證字號的隱形眼鏡所致;且隱形眼鏡保存液濃度多為中性,不至於造成眼角膜嚴重破皮,但若使用來路不明的隱形眼鏡,恐因保存液成分濃度過高,導致滲透壓增加,因此戴上隱形眼鏡後,角膜當中水份被吸出,導致角膜脫水、損傷,也容易讓細菌入侵。 度數符合弧度不對也NG 嚴重恐致潰瘍性角膜炎 此外,即使配戴的隱形眼鏡度數符合,弧度卻不對時,也會造成角膜損傷,例如戴得太緊,鏡片完全不會滑動,會造成角膜缺氧,進而出現水腫,導致越戴越模糊;但若隱形眼鏡戴上後太鬆,鏡片與角膜不斷摩擦,也可能刮傷角膜,使角膜破皮,嚴重時甚至造成潰瘍性角膜炎。 隱形眼鏡屬醫療器材 配戴不當易使視力受損林純如提醒,隱形眼鏡屬於醫療器材,按規定不得於網路販售,且配戴不當恐會造成角膜潰瘍影響視力,甚至失明。因此,為了維護自身安全,購買隱形眼鏡前,需先經眼科醫師檢查,確認是否適合配戴,再由驗光師驗光,確認適宜的度數,取得眼鏡處方箋或配鏡單,再前往領有藥商許可執照的商店購買隱形眼鏡,並定期接受眼科醫師追蹤檢查,千萬不可圖一時方便,危害眼睛的健康。延伸閱讀: 配戴隱形眼鏡有年限? 這些行為都是兇手! 買隱眼只看度數? 少做這1步相當於在謀殺你的雙眼 
-
2020-12-25 科別.心臟血管
奪命一瞬間!醫師教你如何避免心因性猝死
去年影星高以翔在錄製節目時追跑過程中突然昏倒送醫搶救2小時無效,享年35歲;近日更有藝人小鬼被家人發現在浴室倒下,被發現時已回天乏術。每當名人猝死案例一經媒體報導後常造成缺乏對疾病正確認知的民眾人心惶惶,因恐懼而一窩蜂前往醫院就診。時至冬日,亦為心血管疾病好發季節。藉此時節,本文將來探究令人聞之喪膽的心因性猝死與心肌梗塞當中的區別。甚麼叫心因性猝死「猝死」依照1970年世界衛生組織及1979年國際心臟病學會、美國心臟學會的定義為:不論原因,在症狀發生後24小時內死亡,稱之為猝死;而其後世界衛生組織的定義修正為發病後6小時內死亡都統稱為猝死。而根據統計,在症狀發生後2小時內死亡者,約七至九成由心血管疾病所致,其餘則歸屬於腦部及肺部疾病。在沒有其它潛在致死病因下,因心血管問題所導致的突然非預期性死亡,稱為「心因性猝死」。依據全球相關研究統計,心因性猝死盛行率約0.1至0.2%,推估全台每年有約2萬3000人至4萬6000人因此喪命。常見心因性猝死原因心因性猝死直接致死原因主要來自於心室異常放電,不正常的心跳過速使心臟宛如空轉,輸出血液不足造成腦部及身體各器官缺氧,人體陷入昏迷,最終心跳停止,若沒有及時的治療,數分鐘後即可能死亡。常見導致心因性猝死的原因包含冠狀動脈疾病(包含動脈硬化造成的心肌梗塞或先天的冠狀動脈異常,以及冠狀動脈發炎或病毒感染等),瓣膜性疾病(包含主動脈狹窄、主動脈逆流等),心肌病變(包含肥厚型心肌病變、擴張型心肌病變、心臟衰竭等),心肌炎(常為病毒感染),心律不整(有先天家族遺傳及後天因素引起,如WPW症候群、Q-T期過長症候群、Brugada 症候群),或其他像是肺栓塞、心包膜填塞、主動脈剝離、嚴重鉀離子或鎂離子電解質異常等疾病。不同年齡層發生心因性猝死的機率及原因分布亦有不同。一般來說,隨著年紀增長,發生猝死的機率逐年升高。在青少年心因性猝死的發生率約為每年0.001%,常見原因如心肌炎、心肌肥厚、Q-T期過長症候群,Brugada 症候群及冠狀動脈先天異常。35歲過後,心因性猝死機率約每年0.1-0.2%;而至50歲過後,若合併有心臟疾患,其機率更可能高至每年10-25%,其常見原因為冠狀動脈疾病、心臟擴大、或心臟瓣膜疾病等。運動員因運動激烈,猝死亦時有所聞。在年輕的運動員中,心因性猝死發生率約每十萬人一位到每三十萬人一位之間,以男性較常見。而在年齡35歲以上,慢跑時發生心因性猝死的發生機率升高為約每15,000名慢跑中就有1名,而在馬拉松運動員中則更高(1/50,000)。根據美國及加拿大國家大學體育協會的研究,運動員中,最常導致心因性猝死的原因前六項排行分別為: 1.不明原因:31%;2.冠狀動脈疾病:14%;心肌炎:8%;擴張性心肌病變:8%;主動脈剝離:8%;肥厚型心肌病變:8%。心因性猝死的緊急處理方式心因性猝死的發生往往來得又急又猛,有些病患在致命心律不整開始發生時,可能會感到心跳加速或頭昏,然而在超過半數的個案中,常常事前沒有預兆。若發生在自己身上而尚有意識時應立即呼救,立刻撥打119求助。若發生在親友或其他路人突然暈倒而無法叫醒,無法測量到心跳或脈搏時,也應立即撥打119求助。除了打電話求助外,一旦發生心室嚴重心律不整而測量不到心跳脈搏時,急救的重點在於保持大腦及全身的血液循環。心肺復甦術(CPR)可將病患倒地前吸入殘存在肺部的氧氣,利用體外心臟按摩將其輸送到大腦,直到利用體外電擊去顫術恢復心臟正常的心律和收縮,而現在許多公共場所均設置有自動體外電擊除颤器(AED),若能在4分鐘內盡快施予CPR,8分鐘內能取得AED讓其自動判別是否需要電擊,有60-75%的機會救回患者;但若超過4分鐘才進行急救的話,存活成功率只剩下1%。因此心因性猝死的緊急處理重點便在於即時的CPR與適時的電擊。如何避免心因性猝死由上述心因性猝死原因可知其致病原因大約可導因於冠狀動脈問題,心臟結構問題(心肌或瓣膜),以及心律不整問題。有些起因於家族性遺傳,有些則是後天,特別是冠狀動脈阻塞。因此若家族成員中有人不明原因突發性死亡,或是自己或家人曾發生不明原因暈倒甚至猝死而被救回,更要留心是否有家族遺傳性心臟結構及心律不整的問題。因此要預防心因性猝死應檢視自己是否有以下的危險因子,包含:心臟方面問題、心臟病或猝死等心血管疾病相關家族史、肥胖、健康檢查時呈現高血壓高血糖高血脂、以及不良的生活習慣如抽菸飲酒過量缺乏運動或使用毒品等藥物濫用。此外,一些容易誘發猝死的環境因子也應避免,包含: 過冷或溫度變化過大的環境、長期過勞或心理壓力過大、以及高強度及競技型運動。雖然許多心因性猝死並無事前症狀,但若反覆出現氣促、胸悶胸痛、昏厥、心悸、全身倦怠、頭痛等症狀,應與醫師討論是否需進行進一步檢查。減少心因性猝死的檢測方式與適用對象對於成年人最常見心因性猝死的原因為冠狀動脈阻塞來說,應積極控制其高血壓、高血脂症、糖尿病並戒抽,而針對有上述心血管阻塞危險因子的患者,又符合男性大於45歲、女性大於55歲、或家族直系血親中有早發型冠心症者,可進一步檢查其十二導程心電圖、運動心電圖、心肌血流灌注造影檢查、甚至冠狀動脈電腦斷層血管攝影等,以求早期診斷冠狀動脈狹窄嚴重度及斑塊之存在,加以適當治療,以減少心肌梗塞造成的心因性猝死之可能。而心肌病變、心臟衰竭、心臟瓣膜疾病、先天性心臟結構異常等,則須做心臟超音波檢查加以評估。心律不整常不定期發作,除了一般十二導程心電圖的基本檢查外,有些利用24小時心電圖檢查就能偵測得到,但發作比率較低時,可能好幾天甚至數月才會有一次的心律不整,用24小時心電圖檢查很難偵測,就需要長天期的心電圖檢查,例如7天或是14天的心電圖才有機會偵測得到。結語心因性猝死就像潛藏的魔鬼,除了平時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更要用心發掘可能潛在的身體疾病,並及時尋求專業醫師的協助,方能減少心因性猝死發生的可能。
-
2020-12-19 新聞.健康知識+
不要邊喝茶邊吃飯 營養師:茶中鞣酸有礙腸道吸收鐵質
許多女性都有貧血問題,臉色蒼白、手腳冰冷,經期前幾天更是嚴重,有人建議多喝紅豆湯可以補鐵,或是多吃葡萄及葡萄乾,補出好氣色,不過,國健署建議,應該先找出貧血原因,對症下藥。「鐵」是人體必需的微量營養素,一般成年女性每日建議量15毫克,成年男性則是10毫克,但國健署102至105年「國民營養健康狀況變遷調查」發現,國人普遍鐵質攝取不足,女性更為明顯。臨床顯示,如果缺鐵,則血紅素合成不足,組織和器官處於缺氧狀態,不僅身體容易疲倦、頭暈、臉色蒼白、掉髮,甚至心悸、心跳加快、血壓降低,且記憶力和學習能力變差。國健署長王英偉表示,造成貧血的原因眾多,例如,除了單純的缺鐵之外,長期營養不良、或是缺乏葉酸與維生素,所造成的營養性貧血,也可能是地中海型貧血等遺傳性貧血。王英偉提醒,女性如有臉色蒼白、手腳冰冷等困擾,不一定就是貧血所導致的,建議應先諮詢醫師,先確認原因,才能對症下藥。如果確診為缺鐵性貧血,光是食用紅豆、葡萄及葡萄乾等食物,效果有限,因為鐵質吸收率較動物性食物差,建議多吃含鐵量豐富且吸收率較高的食物,例如,豬血,鴨血、豬肝或牛肉、鴨肉等顏色較深的紅肉。不過,豬肉牛肉等紅肉,含有較多的飽和脂肪含量高,如果吃太多,恐引起高膽固醇、肥胖等問題,甚至提高大腸癌風險,飲食重點應是「不過度依賴單一種食物,才能攝取到均衡營養。」另外,食藥署提出「3大補鐵秘訣」,藉此提升鐵質的吸收:▸秘訣1:多補充維生素建議多吃芭樂、柳丁及甜椒等含有豐富維生素的蔬果,茹素者更應多補充含維生素C的食物,在餐後吃些水果如番茄、橘子、柳丁等,這些水果含有檸檬酸,與維生素C併用,可加倍人體對鐵的吸收。▸秘訣2:餐後別太快喝茶或咖啡喝1杯茶會降低6成4鐵質吸收率,1杯咖啡則會降低3成9,建議飯後避免馬上喝茶或咖啡。▸秘訣3:錯開鈣與鐵攝取的時間同時攝取高量的鈣質,將抑制身體對鐵的吸收,建議可以利用早餐時攝取所需的鈣質,午、晚餐就以鐵質為主。營養師謝宜芳表示,在1項英國研究中發現,一邊吃飯一邊喝茶,食物中鐵質攝取就容易收到阻礙,原因在茶的鞣酸會妨礙腸道吸收鐵質,例如港式飲茶飲食,對補充鐵質影響就很大,最好不要邊吃飯邊喝茶,也不要飯後馬上喝茶,都不利於體質吸收。同時謝宜芳也說,鈣質會與鐵質競爭,當腸道吸收鈣質,鐵的吸收率就會降低,但鈣質也是身體不可或缺營養素,早餐時喝1杯牛奶,就能滿足1天鈣質需求,午晚餐就多補充身體鐵質,餐後可以吃一些水果攝取維生素C,增加鐵質吸收效率,降低發生貧血機會。★本文經《NOW健康》授權刊登,原文刊載於此
-
2020-12-16 科別.呼吸胸腔
氣喘頻依賴短效急救吸入劑 恐有致命風險
患有氣喘的24歲男子,一天晚上天氣轉冷感覺胸悶,跑去泡澡,突然像被石頭壓住,喘不過來昏倒,緊急送醫後仍因腦部缺氧成了植物人。追溯用藥習慣,他長期氣管發炎未獲得控制,僅依賴短效支氣管擴張急救吸入劑,氣喘一直未受控制。台中榮總胸腔重症專科醫師傅彬貴提醒,氣喘患者一年只要使用三支以上短效支氣管擴張急救吸入劑,急性重症風險增加;使用12支以上,顯示氣喘未獲控制,有高風險致命可能。根據統計,台灣一年約有二百萬名氣喘患者,成年人盛行率11.6%,好發40至60歲族群,兒童盛行率約16%。氣喘病症通常分五階段,第一到第三階段占了80至85%。傅彬貴解釋,氣喘是發炎慢性病,會悶、痰、咳、喘,若依賴短效急救吸入劑,解決了「喘」,發炎卻沒有得到緩解,影響氣管通暢,如同血管長期被塞住,就會心肌梗塞、腦中風。控制氣喘,應使用吸入型類固醇,傅彬貴強調,「可長期保養氣喘患者的氣管黏膜,讓發炎反應降到最低」,比起口服類固醇,只有百分之一的吸入量,患者不要一聽到類固醇就害怕。傅彬貴提醒,寒流報到,冷氣團發威,如有悶、痰、咳三大症狀,常在季節交替時被當成感冒治療;另一高危險群就是「不知道自己是氣喘」,民眾若超過二至三周的呼吸症狀未痊癒、長期半夜咳嗽都是氣喘警訊,務必就醫治療。為了讓氣喘患者得以正確控制病情,目前全台已有400間氣喘認證照護機構加入衛福部健保署、台灣胸腔暨重症加護醫學會與中華民國診所協會全國聯合會推動的「健康肺氣喘卓越計畫」,共計3萬4000多名氣喘病患獲得醫學中心、診所雙向轉診的分級醫療+共照模式,也讓短效急救吸入劑整體使用率降低達25%。
-
2020-12-14 科別.風溼過敏免疫
徐國勇今早氣喘復發 氣喘病友近期要注意這一點
內政部長徐國勇原訂今天上午赴立法院內政委員會報告並備詢,然上午因氣喘舊疾復發,左肩胛骨扭傷,上午8時許前往三軍總醫院急診。近日東北季風徐來,環境品質不佳,根據環保署空氣品質監測站昨日晚間九時的監測數據,部份北部空品區域呈現「橘色提醒」等級。長庚醫院兒童過敏氣喘風濕科主治醫師葉國偉表示,近期剛好是氣喘好發時節,氣溫變化大,又空氣潮濕、下雨,建議做好環境除濕,與溫度調節,且氣喘是慢性疾病,平時也應該長期治療,做好身體調控,呼籲不要因為暫時調控得宜,就停止相關治療。葉國偉表示,常見的氣喘治療方式有吸入性類固醇,可以保護氣管,但每人體質不同,建議還是至醫院檢查為先。針對徐國勇是否可能因氣喘復發,昏厥而致左肩胛骨扭傷,葉國偉表示,嚴重氣喘發作可能會有氣胸、吸不到空氣、缺氧的情況,雖可能會些微神智不清,但發生機率較低,應不致昏厥。徐國勇今日立院備詢因病臨時請假,由次長花敬群代打上陣。花敬群備詢時表示,部長確實是不舒服,但現已無礙。
-
2020-12-11 該看哪科.婦產科
孕婦抽菸後喝牛奶解毒 才22歲胎盤嚴重老化危害胎兒
22歲陳姓孕婦有抽菸習慣,懷孕後減少為三餐飯後各一根,還抽完菸還立刻喝牛奶解毒,以為不影響胎兒發育,近日覺得腹部作痛至婦產科門診,發現她懷孕33周但胎盤狀況欠佳、嚴重鈣化,有早產的可能趕緊安胎,並提醒懷孕期間抽菸對胎兒的危害相當大,請孕婦與家人務必留意,降低對胎兒危害。南投醫院婦產科醫師黃子菲說,胎盤是母體供給胎兒氧氣及營養通道,隨著懷孕周數增加,在32周之後會逐漸成熟並出現鈣化,孕婦發現胎盤鈣化不用太過驚慌,需多注意胎動是否減少及觀查是否出現異常下腹痛、不正常出血等狀況即可。但抽菸喝酒等危險因子會加速胎盤鈣化的速度,陳姓孕婦懷孕33周胎盤鈣化嚴重、老化,影響到胎兒吸收母體養分。在胎兒還不夠大的情況下,必須評估胎兒在子宮內的狀況,若監測出胎兒明顯缺氧,需考慮提早生產,否則胎兒吸收不到營養,又合併羊水過少,嚴重恐危及胎兒生命。懷孕期間抽菸或二手菸都會威脅胎兒健康,國健署資料指出,孕婦抽菸會使胎兒暴露在焦油、尼古丁及二氧化碳等有害物質中,尼古丁會造成孕婦血中鉛濃度增加,經由胎盤傳給胎兒並造成血管收縮,讓胎兒氧氣供給量減少,導致體重過輕,影響智力發展及成展發育的問題。建議懷孕婦女應戒菸,遠離菸害,減少對胎兒的健康影響。 ※ 提醒您:抽菸,有礙健康
-
2020-12-07 科別.心臟血管
只有膽固醇過高才會動脈硬化?醫師公開10個意想不到的傷「心」元凶
一名63歲李太太近日與兒子、媳婦反應胸口覺得悶痛,偶爾伴隨喘不過氣,有宗教信仰的她,還跟媳婦說:「該不會是自己無意間招惹鬼神,自己被鬼壓床了。」日前在兒媳的陪同下到醫院進行健康檢查,透過心臟冠狀動脈血管攝影(CTA)檢查發現,心臟管狀動脈左前降枝中段已出現明顯鈣化以及有粥狀斑塊阻塞的現象,其阻塞程度將近90%,後續立即到醫院經專科醫師安排進行安裝支架手術。冠狀動脈血管阻塞 多因膽固醇、糖尿病控制不佳所致北投健康管理醫院蔡聰聰醫師表示,冠狀動脈血管阻塞主要是心臟供應養分的冠狀動脈因長時間膽固醇及糖尿病控制不佳,形成不規則粥狀斑塊堆積,讓動脈硬化、堵塞,導致心肌缺氧壞死,嚴重時堵塞冠狀動脈,阻斷血液流動並造成冠心症,還可能引發急性心肌梗塞。蔡聰聰補充,有三高(高血壓、糖尿病、高血脂)的人,若長期控制不佳,未改善生活型態,就容易造成動脈粥狀硬化,形成冠心症。糖尿病不易發現冠心病疼痛感 冠心症9大族群要當心若有糖尿病問題罹患冠心症的機率是一般人至少2倍以上的風險,男性會增加2~3倍心血管併發症的風險,女性則增加3~5倍;且糖尿病患較不容易發現冠心病所引發的疼痛感覺,因此不容易發覺自己是否罹病,所以積極預防和定期安排檢查對於糖尿病患者來說相當重要。一般大多人認為只有膽固醇過高問題才會造成動脈硬化,冠心症的危險族群還包含40歲以上男性、60歲以上女性、肥胖、停經後女性、三高(高血壓、高血脂、高血糖)、生活壓力大、有冠狀動脈家族史者及長期抽菸者。日常生活養成好習慣 出現胸悶、胸痛須留意蔡聰聰提醒,近期正值入冬之際,日夜溫差略大,血管也較容易收縮,若出現胸悶、胸痛需提高警覺;建議平日應養成規律運動、健康飲食、正常生活作息、維持理想體重、戒除抽菸習慣以避免血管硬化,降低冠狀動脈疾病發生。延伸閱讀: 吃膠原蛋白會胖嗎?膠原蛋白補充有用嗎? 營養師告訴你哪些可以吃、哪些不能吃 吃蛋會讓膽固醇過高? 是錯的!營養師告訴你蛋吃太多真正可怕在哪裡
-
2020-12-06 慢病好日子.慢性呼吸道疾病
慢病主題館【肺纖維化】自體免疫5大風險族群 嚴防肺纖維化
國內自體免疫疾病患者超過12萬人,深陷肺纖維化風險,尤其是類風濕性關節炎、紅斑性狼瘡、乾燥症、皮肌炎和硬皮症患者更是五大高風險族群。醫師指出,除治療疾病本身之外,建議定期接受肺功能檢測,有望在間質性肺病階段就開始治療,避免肺纖維化擴大蔓延。>>延伸閱讀/認識失控的肺纖維化自體免疫疾病患者,近10年人數成長73%。根據衛福部相關數據顯示,國內自體免疫疾病患者年增四千例,近10年患者人數成長73%。中華民國風濕病醫學會理事長蔡長祐指出,自體免疫疾病位居十大傷病第三名,僅次於癌症、精神疾患。蔡長祐解釋,自體免疫疾病會被列為重大傷病,是因原本負責對抗外來疾病、存在於自體免疫系統中的抗體和細胞基數,因未知的原因開始攻擊自身,同時也會侵犯到重要器官造成傷害,尤其肺部是人體關鍵的呼吸器官,不得不慎。振興醫院過敏免疫風濕科主任李信興指出,自體免疫疾病包含類風濕性關節炎、紅斑性狼瘡、乾燥症、皮肌炎和硬皮症等,除表面皮膚症狀外,很容易會有「內傷」,看不見的傷害潛藏在內臟器官,近來引發肺部共病的間質性肺病受到關注。間質性肺病長期缺氧、肺功能惡化恐致死。台灣胸腔暨重症加護醫學會理事長林孟志解釋,所謂的間質性肺病,是因肺間質產生大量異常纖維,也就是疤痕組織,當疤痕組織愈變愈厚將影響肺部功能,而這種疤痕的醫學術語稱為肺纖維化。台北榮總過敏免疫風濕科主治醫師劉志偉說,肺纖維化會使得肺泡無法正常膨脹縮小,導致肺部無法行使氣體交換功能,患者最終會因長期缺氧而引發肺功能惡化相關併發症,增加死亡風險。李信興說,自體免疫疾病引發的間質性肺病中,有三成機會將發展成漸進性纖維化間質性肺病,且肺纖維化是自體免疫疾病患者的死亡主因,尤其是硬皮症患者。合併肺纖維化,硬皮症患者比率最高。據統計資料顯示,硬皮症患者中有70%至80%會合併肺纖維化,比率最高;其次是皮肌炎及多發性肌炎,近50%的患者會合併間質性肺病;類風濕性關節炎患者中,則有10%會合併間質性肺病,十年存活率僅剩一般患者的一半。蔡長祐說,由於自體免疫疾病的症狀表現多樣,有些患者甚至還沒出現表面皮膚及肌肉發炎、關節腫脹等症狀,就先出現容易喘、累、乾咳的情形,輾轉在各科別就醫才確診,肺部纖維化已到某種程度。肺纖維化早期症狀其實有跡可循。林孟志說,若患者發現長達兩個月以上,持續「乾咳、容易喘、容易疲累」就需進一步就醫檢查、接受治療。定期進行肺功能檢測,後下背聽診趁早抓漏。不過,由於現代人缺少運動或自體免疫疾病患者身體不便,李信興說:「一般人如果不運動,一半的肺功能就夠用。」以家庭主婦或運動量少、類風濕性關節炎、皮肌炎等患者來說,由於關節或肌肉症狀影響,平常就很少活動,而且人其實用不到太多肺功能,因而難以發現早期症狀。李信興建議,自體免疫疾病患者每三至六個月可定期進行肺功能檢測,若需要進一步檢查,可一年進行一次高解析電腦斷層掃描(HRCT)確認肺纖維化的進展範圍。林孟志說,常見的肺功能檢查,會以聽診器聽診後背下肺葉,也會照胸部X光片檢查是否有出現毛陰影,其餘包含肺功能的吹氣檢查等,來判斷肺功能是否異常。台大醫院免疫風溼過敏科主任謝松洲則說,自體免疫病若存在與肺纖維化有關的抗體,可預期在未來三至五年內免疫系統會侵犯肺部。因此,自體免疫疾病患者愈早診斷用藥治療,可校正免疫失衡,避免器官併發症。【慢病好日子】糖友早上出門太匆忙,不吃早餐會影響血糖控制嗎?為什麼洗腎的人會便秘?有什麼助排便的好方法?提供最接近病友真實疑問的慢病衛教資訊,與您一起好好過慢病日子! 📍瀏覽專題>>慢病好日子主題圈 📍觀看影音>>慢病好日子YouTube 📍專屬訂閱>>慢病好日子電子報 📍追蹤加入>>慢病好日子-一起最愛問粉絲團
-
2020-12-05 新聞.健康知識+
天氣轉涼5件事千萬別做 醫曝恐怖風險!
近日氣溫驟降,厚外套、厚被子紛紛被拿出來保暖禦寒,但也有許多人沒特別注意氣溫的轉變,導致感冒、生病;天氣轉涼,有哪些事情千萬別做?否則可能導致身體不適。氣溫驟降,這些事千萬別做!1.起床過猛:發生意外2018年健康時報刊文指出,早晨醒後不要馬上起床。因為老年人的椎間盤較鬆弛,突然由臥位變為立位,不僅容易扭傷腰背部,還可能影響神經系統。患有高血壓、心髒病的老人如果突然改變體位,可能發生意外。醒後,可在床上伸伸懶腰,舒展一下四肢關節再下床。2.怕冷憋尿:易得膀胱炎“冬天千萬別因為怕冷而憋尿!” 正常人膀胱有一定容量,常憋尿會使膀胱內壓力增加,膀胱壁變薄,毛細血管受損。含有細菌的尿液未能及時排出,易引起膀胱炎、尿道炎等泌尿系統疾病。到了冬季,長時間處在溫暖環境中,攝入同樣多的水,排汗量減少,尿液量增加,泌尿道缺少尿液沖刷,加之憋尿就更易患上泌尿疾病。3.趕早鍛煉:血壓增高冬季運動有一個最佳時間,宜遲不宜早,最好不要很早就出來運動。這是因為冬季的早晨,天氣比較寒冷,這很容易使得血管收縮,造成血壓增高。如果選擇在七八點鐘太陽出來,氣溫相對回升,溫度沒有那麼低的時候再進行鍛煉的話,對保持血管暢通有一定的意義。4.洗澡過久:增加猝死風險盆浴在20分鐘以上,沐浴5分鐘以上,這種長時間泡澡、洗澡很容易引起心臟缺血、缺氧,對老人來說,甚至誘發嚴重的心律失常而猝死。而且澡時過高的溫度雖然會帶來短暫的溫暖的爽感,但持續用過高的水溫洗澡會增加心臟負擔,帶來心臟缺血缺氧,引發危險。5.濕頭睡覺:易誘發面癱老人洗完澡之後很少能想著用吹風機吹乾再睡,通常就用毛巾擦擦。其實,這種做法不對。冬天濕頭睡覺可能會引發面癱。一般晚上睡覺時面部神經處於最鬆弛、抵抗力最低的時候,如受到濕髮冷刺激,很易影響耳後的面神經,導致局部痙攣,從而誘發面癱現象。而且冬天天氣寒冷,造成面癱的概率就很大。防寒做好四件事天氣越來越冷。做好四件事情,可以為冬季禦寒打下基礎!1.吃點熱的——薑棗茶助陽排寒民間有句諺語說道:“立冬補冬,補嘴空。”立冬以後,人們同樣也傾向於進食“驅寒”的食物。陳燕清醫生表示,一到冬天,手腳冰涼,容易生凍瘡的人,也可以時常飲用薑棗茶。冬季受涼引發腹痛、腹瀉的人,喝薑棗茶也可明顯改善症狀。製作方法也不復雜,將大棗、生薑洗淨,分別去核、去皮,切碎放進鍋內。加冷水,沒過食材即可,小火慢慢煮。煮開後,把紅糖放進去。繼續煮20分鐘即可。等到薑棗茶溫的時候可加點蜂蜜。冷卻後裝瓶,放入冰箱。每次喝水時,舀兩勺倒入沸水沖調即可。2.泡個暖腳——加點艾葉可驅寒陳燕清指出,睡覺之前,泡泡腳,可以將一天都在外、在上運行的陽氣,引至體內、身體的下半身來。這樣做既能幫助我們盡快入睡,也有助於“藏”陽氣。臨床上體質偏寒者,比如,痛經痛得冒冷汗、手腳冰冷等,我也會建議她們平時用艾葉泡腳。取艾葉30克,生薑100克,白酒100毫升。將艾葉冼淨,生薑切成厚片,放入鍋中,加適量水煎煮30分鐘後,去渣取汁,倒入盆中,加白酒,先熏蒸後泡足。3.多做運動——選擇可以互動的項目運動也有升發陽氣、令身暖的作用。需要提醒大家的是,冬季早晨的氣溫很低,如果運動時不注意保暖,寒氣就有機會趁虛而入,很容易傷風受寒。此外,最好進行可以跟別人互動、能讓自己快樂起來的運動,比如打打羽毛球、乒乓球等這種一邊打一邊歡笑的運動。別一個人在有空調的健身房的走步機上運動,這樣的運動生髮陽氣的效果有限。另外,運動以微微出汗為度。4.曬曬太陽——可以給身體補充陽氣有些女性怕曬黑,總躲避陽光。實際上《黃帝內經》講要“無厭於日”,即你別躲避日光,它是我們生命的源泉。多曬太陽可以給我們的身體補充陽氣,正氣存內,邪不可干。如果怕臉曬黑,可以曬曬後背,後背督脈主一身之陽氣,後背暖起來,一身陽氣就會旺盛。(來源/轉載自《文匯報》)
-
2020-12-01 新聞.健康知識+
麻醉之前為什麼要禁食?可以請家人幫我去麻醉諮詢嗎? 7大麻醉常見疑問,麻醉醫師替你解答!
麻醉的需求始於人們對免於恐懼與痛楚的追求,作為現代的麻醉專業人員,我們不僅解決最基本的疼痛問題,更致力於為病患把關手術安全,並提供安心舒適的醫療體驗。如果將麻醉圍術期(Peri-operative period;手術前、中、後期)比喻為一趟飛行,開始的麻醉誘導、術中維持一直到結束的催醒,就像飛機的起飛、航行與降落,旅程中可能遭遇的亂流及惡劣天候,都有賴專業的麻醉醫療團隊來處理。當外科醫師評估病患需要進行手術時,也會安排麻醉的術前評估,這是麻醉科醫護人員第一次和前來諮詢的民眾接觸。為了能夠安全並且舒適地進行手術,麻醉醫師會詢問一連串的問題,以做出最適合病患身體狀況以及手術需求的麻醉計畫。究竟麻醉醫師在一連串的問題之後有哪些考量,而預計要進行諮詢的民眾又能提供什麼資訊來輔助麻醉計畫的進行呢?讓這一篇文章在一問一答中為你說明:麻醉醫師到底在想些什麼?問題1:我能不能請家人朋友幫我去麻醉諮詢呢?藉由觀察諮詢民眾進入診間時的活動與談話,醫師可以評估病患會不會輕微活動就氣喘吁吁、是否有左右姿態不平衡的神經學症狀,或是經由目視判斷病患的呼吸道會不會是困難插管;另外,聽診與氧氣濃度的檢查在評估麻醉風險時,也可以提供非常重要的資訊。所以除非行動不便或需要密切觀察的重症病患,親自前往麻醉諮詢,是讓麻醉醫護為您量身定做安全麻醉計畫的最佳方式。問題2:為什麼詢問我以前的手術經驗?跟這次麻醉有什麼關係嗎?過去接觸麻醉的經驗,可以評估身體會不會對特定的藥物或成分產生不良反應,並且在這次麻醉中予以避免。部分病患容易在麻醉之後感覺噁心想吐,其中又以女性、非抽菸者、曾有術後暈吐經驗的人較容易發生。藉由詢問過往的手術及麻醉經驗,醫師可以在麻醉計畫中加入預防噁心嘔吐的藥物,讓民眾享受更舒適的麻醉體驗。如果曾經接受過外科手術的治療,評估臟器解剖構造的改變和組織沾粘的可能性,可以讓醫師事先準備適合您的輸液管路及血品,讓身體在麻醉時接受最安全適當的照顧。問題3:三高(高血壓、高膽固醇、糖尿病)與心血管/腦血管疾病對麻醉有什麼影響?手術侵襲與麻醉處置對於身體來說都是外在的刺激,如何讓病患平安度過挑戰並完成治療,都有賴麻醉的專業照顧。長期的高血壓與高膽固醇會造成體內血管退化、彈性降低,血管壁上的退化性斑塊則可能造成血管狹窄,導致器官發生缺血性傷害,如:缺血性中風、心肌梗塞、腎臟功能損傷;而糖尿病導致的自主神經病變,對於手術中心跳血壓的穩定控制,更是一大挑戰。藉由詢問「爬樓梯到三樓」或「快步走十分鐘」等中度活動,是否會造成胸口感受如重壓的悶痛,或短暫休息無法緩解的急促呼吸,醫師便能初步評估心肺功能,或轉介心臟內科進行進一步檢查。具有心血管及腦血管疾患病史的病患在手術中可以藉由置放動脈導管,以連續性的血壓監測來避免太高或太低的極端血壓,降低主動脈剝離甚至腦溢血的可能性。充分讓醫師了解您目前的三高病史與控制情形,可以盡可能降低相關併發症發生的機會!問題4:我有氣喘的情形,這會影響到我進行麻醉嗎?氣喘成因是免疫反應引發的慢性呼吸道發炎,當遇到過敏原或物理性刺激時會形成「呼吸道過度反應」,會以喘鳴或是慢性咳嗽表現。為避免進行手術與麻醉時對於呼吸道的處置誘發氣喘發作,麻醉諮詢時會詢問近期氣喘發作頻率、需要使用藥物頻繁程度,及對於睡眠與日常生活的影響程度,用以判斷病患的控制情形。亞東醫院麻醉部與胸腔內科合作,轉介氣喘病患至「氣喘評估門診」,在手術前將病患的氣喘症狀調理到最理想的狀態。對於有氣喘煩惱的病患,麻醉計畫中會加入預防性的氣管擴張藥物,並且在需要進行氣管內管置放的麻醉中,使用減少呼吸道刺激的「影像輔助插管工具」來為安全性把關。問題5:哪些疾病還會影響到呼吸道處理的安全性呢?吸菸增加呼吸道分泌物產生、支氣管管徑變窄、肺泡坍塌,導致術後感染或肺部併發症的發生。另外,吸菸者對於麻醉中常用的鴉片類止痛藥敏感性較低,相較於非吸菸者會需要更多的藥物才能達到一樣的止痛效果。因此麻醉前如果能禁菸12小時,就能改善肺部的氧氣供應,降低手術中缺氧情況;若禁菸達4至8週,更可以減少呼吸道分泌物,降低手術後肺部併發症機率。患有僵直性脊椎炎或類風濕性關節炎的病患,分別因為頸部關節活動度低及穩定性不佳,在氣管內管的置放時更需要麻醉醫師最嫻熟的呼吸道處理專業。因此,建議在諮詢時主動告知醫師相關的病史,讓我們能夠依照評估為您準備進階的「光纖支氣管內視鏡」或「影像輔助插管工具」,保障您的氣管內管置放順利與麻醉安全。問題6:我有肝臟疾病或腎功能不理想 可以麻醉嗎?麻醉圍術期使用的藥物依照藥理特性分為肝臟代謝、腎臟排除、肺臟呼吸排除,以及其他非關肝腎的化學排除方式(例如非去極性肌肉鬆弛劑cisatracurium 經由霍夫曼消除反應(Hofmann elimination)排除)。麻醉前先行評估病患的肝腎功能異常,可以在藥物種類與劑量選擇上最佳化。例如腎功能不理想的病患,止痛藥物的選擇就會避免非類固醇消炎止痛藥(NSAID),麻醉鎮定藥物如Midazolam也必須做減量調整;除了免除腎臟功能的惡化,也加速麻醉後的恢復。在麻醉諮詢的把關下,如果發現嚴重的肝臟功能異常或是腎功能衰竭,可以即時會診相關的專家,評估是否有需要進行處理或透析治療。問題7:麻醉之前為什麼要禁食?進行全身麻醉時,胃部與食道的括約肌張力會較平時來得低。如果胃內充滿食物,容易逆流至口腔並嗆入氣管,造成危險性非常高的「吸入性肺炎」,其中胃食道逆流、吞嚥失調、腸阻塞、消化道沾黏等疾病患者更是高危險族群。根據美國麻醉學會的建議,麻醉前攝入的食物種類與禁食時間:◎清澈液體(2小時):開水、無果粒的果汁、不含牛奶的茶◎母乳(4小時)◎配方奶與牛奶(6小時)◎無油脂、低蛋白質固態食物(6小時):吐司、餅乾◎正餐或富含油脂的食物(8小時):便當、炸雞排在手術之前空腹並不是一個舒適的體驗,不過這小小的不便,能為麻醉病患帶了最大的安全保障。
-
2020-12-01 該看哪科.婦產科
產婦臍帶脫垂急剖腹 醫師籲做好產前檢查
花蓮37歲陳姓女子懷孕31周,在門諾醫院住院安胎時,經醫師檢查發現,陰道內有約7公分的羊水袋,且羊水袋內充滿臍帶,是罕見的「臍帶脫垂」,恐會造成胎兒缺氧,立即剖腹才順利保住母女。醫師提醒,孕婦若有早期子宮持續收縮等狀況,要留意是否為臍帶脫垂,才能確保媽媽與寶寶平安健康。門諾醫院婦產科醫師吳文綺表示,臍帶脫垂發生率僅有0.1%至0.3%,胎兒供血會被阻斷,造成胎兒缺氧、早產、胎死腹中,產婦也可能因大出血而休克甚至死亡,因此要跟時間搶快剖腹生產。相隔13年有了第二胎,陳女說,由於孕程中相當順利且沒有任何不適感,本以為可自然產,沒想到31周感到劇烈宮縮,經醫師檢查意外發現是少見且危險的「臍帶脫垂」。所幸經醫護團隊的努力,出生時只有1748公克的女兒,在經過3周的住院治療,體重突破2300公克,陳女和丈夫鬆了一口氣「終於可以回家」,並獻花感謝醫護團隊的用心照顧。吳文綺表示,因為胎兒是藉由臍帶從母體吸收營養與氧氣,一旦臍帶掉落在子宮頸口或是陰道內,就會造成臍帶血液循環受阻,超過3分鐘恐導致胎兒缺氧,如果無法及時處理,不僅對胎兒腦部會造成永久的傷害,嚴重則可能會窒息死亡。醫師強調,若孕婦有子宮早期收縮的早產現象,或足月卻發生高位破水等,都有可能造成產前臍帶脫垂的危險,因此,羊水問題也不能輕忽,最重要的是做好每一次的產前檢查,避免產婦及胎兒陷入危險。
-
2020-12-01 科別.風溼過敏免疫
天冷手指發紫是血液循環差?手指呈現3個顏色得當心
近日天氣寒冷多雨,一名30多歲的OL常覺得手腳冰冷,指節末端更有輕微麻痛的感覺,且手指會因為溫度高低的不同而改變顏色,有時甚至會出現「白一節、紫一節」,十分恐怖,嚇得她趕緊就醫,經過檢查發現,原來是罹患「雷諾氏症」,所幸接受藥物治療後,已獲得控制。雷諾氏症 手指會呈現白、紫、紅三種顏色萬芳醫院過敏免疫風濕科主治醫師沈佑銓表示,雷諾氏症指的是血管發炎管徑變窄,或血管攣縮之後,導致血流不易通過的一種現象,它會讓手指呈現三個顏色,也就是在缺血時變成白色、缺氧時則為紫色,而充血時是紅色;且因為得不到足夠的血流供應,手指或腳趾末端的循環會變得不好,輕微則手指有麻痛或灼熱感,嚴重者組織會因為缺氧受損,礙於血液循環不良,傷口不易癒合,因此也不能進行截肢手術,只能等患部自行壞死脫落。診斷雷諾氏症 臨床觀察+甲摺鏡檢查要診斷是否有雷諾氏症,沈佑銓指出,除了臨床的觀察,還可以進行甲摺鏡檢查。操作的方式是在指甲與手指的交界處,塗抹一點油,然後用高倍數的甲摺鏡去看手指末端微血管的變化。正常的末梢血管,應該呈現髮夾狀,微血管的分布規則且平行;然而,雷諾氏症的患者,血管會攣縮、扭曲,甚至有肉眼不可見的輕微出血,最後組織受損,變成沒有微血管存在的缺血區。也因此,雷諾氏症太晚才開始治療,能夠改善的幅度就相對有限。雷諾氏症分原發性、次發性 治療以藥物為主沈佑銓解釋,雷諾氏症可分為原發性及次發性。所謂原發性雷諾氏症,是指沒有其他免疫疾病,單純以雷諾氏症作為疾病表現,但它可能是將來發生其他免疫疾病的預兆,須追蹤觀察;而次發性雷諾氏症的患者,則常合併如紅斑性狼瘡、硬皮症、類風濕性關節炎、皮肌炎、多發性肌炎和乾燥症等免疫疾病發生,另外,也有可能是因為情緒和藥物等因素而引起。 雷諾氏症的治療,以藥物為主,可使用改善血液循環的藥物,減少末端組織的缺氧受損,另外也須注重手腳的保暖,沈佑銓也呼籲,免疫疾病聽起來很複雜,其實並不困難,只要信任醫師,藉由醫療恢復身體的免疫平衡,就能與疾病共存,找回生活品質。延伸閱讀: 冬天總是手腳冰冷? 別以為很正常!恐是心血管疾病前兆 切菜割傷手指塗優碘就好? 教你4個最新傷口照顧法
-
2020-11-29 科別.耳鼻喉
健保大數據/眩暈患者175萬人 女性為男性兩倍
突然一陣天旋地轉,眼前畫面扭曲,瞬間找不到平衡,嘔吐感隨之襲來。不少人有這樣的經驗,健保資料庫顯示108年主診斷為「眩暈」的患者,多達175萬餘人。多數眩暈雖然不會致命,發作起來卻讓人極度不適且困擾。「聰明就醫╳健保大數據」本期探討眩暈的原因與民眾就醫狀況,讓您找對方法,即時解決天旋地轉的危機。健保資料庫顯示,108年主診斷為「眩暈」的患者集中在60歲到69歲,50歲到59歲次之,女性患者的人數遠高於男性,約是男性患者的近2倍。患者隨年紀增加,60~69歲最多。衛福部健保署長李伯璋表示,眩暈是一種症狀,並非疾病,可粗分為兩種,最常見以周邊型眩暈為主,如前庭神經發炎、耳石脫落或耳朵結構異常、梅尼爾氏症等疾病所引起的眩暈;另一種為中樞型眩暈,如腦中風、腦瘤等因素引起。上述疾病多會因為年紀的增長,罹病機率隨之增加,主診斷為眩暈的患者,多集中在60歲到69歲在預料之中。不過有更多的眩暈是不明原因造成,藝人江蕙長期飽受眩暈所苦,據悉,每當壓力襲來,江蕙的眩暈症狀就會出現。李伯璋表示,從數據來看,女性被診斷眩暈的比率,遠高過於男性,多數的女性自我要求較高,較容易緊張、給予自身壓力,恐因此導致自律神經失調,也可能增加眩暈出現的機率。容易反覆發作,嚴重時需立刻就醫。李伯璋表示,眩暈與一般的暈是截然不同的症狀,眩暈屬於「天旋地轉」的暈,瞬間出現可能讓人連站都站不穩,同時會出現耳鳴、惡心嘔吐、臉色發白等情況,每次發作可以是幾秒到幾天,嚴重的患者必須及時就醫,投以止暈藥等穩定症狀。一般的暈與眩暈最大的不同是,眩暈的患者即使發作時世界天旋地轉,意識仍舊清楚;一般的暈則會使意識模糊、昏沉想睡。造成一般頭暈的原因,如貧血、缺氧、低血糖、低血壓或女性常見的姿勢性低血壓等。眩暈還有個特色是會「反覆發作」。民眾多選擇診所就醫,家醫、耳鼻喉科最大宗。健保資料庫顯示,108年眩暈門診件數,總計476萬多件,其中基層診所多達341萬多件,占整體的七成一,其次依序為區域醫院、地區醫院、醫學中心。李伯璋表示,眩暈的症狀大多不會立即危害生命,但會非常不舒服,民眾多會選擇「就近就醫」,除非嚴重到嘔吐才可能到大醫院求診。進一步分析民眾就診科別,健保資料庫顯示108年診斷眩暈前10名就醫科別,以家醫科、耳鼻喉科為主,占比分別為21.8%、21.5%,再者為中醫科、內科、神經科。李伯璋表示,民眾對於暈的認知大多是不確定的,有些民眾會以為是感冒或是發燒引起,尋求家醫科或耳鼻喉科的幫助,這方向都是正確的。李伯璋表示,眩暈在臨床的診斷上,未能像心血管疾病這麼精確,需經過耳鼻喉科或是神經科一一確認是周邊型或中樞型眩暈,若排除上述兩類眩暈,就得懷疑是自律神經、免疫系統等疾病所致,也可能是一般的低血糖、低血壓引起。民眾要多留意,每次暈出現的情況、時間,才能逐步找出病因。任何一種暈,都應提高警覺,詳細記錄並就醫。眩暈的治療必須先找出疾病的原因後,才有辦法對症下藥。李伯璋表示,若是前庭神經發炎、嚴重暈到嘔吐才會使用藥物;耳石脫落等則是透過耳石復位術或平衡復健恢復症狀。根據健保資料庫統計,108年主診斷符合眩暈適應症並使用眩暈相關口服錠劑為478萬粒,相對應於175萬人被診斷為眩暈的人數,藥物平均一到二次就會見效。李伯璋提醒,無論任何一種暈都應提高警覺,他曾經與友人打球後,突然一陣暈,站不穩腳扭到,後續很留意症狀有沒有再出現。後來判斷是體內缺乏維生素D,肌肉無力又有一點低血糖所致。李伯璋說,近期身邊有位同仁時常感到暈,常喊背部不舒服,進一步就診竟是骨癌,且還是肺癌轉移所致的疾病。他呼籲,民眾若是出現暈的症狀,應記錄情況與時間,以及是否為暫時性或持續性。
-
2020-11-28 科別.呼吸胸腔
肌肉關節痠痛多休息? 醫:愈睡恐愈累
肌肉關節痠痛、僵硬多休息,當心可能愈睡愈累。醫師指出,類風濕性關節炎患者經常會出現晨僵症狀,早上起床困難,甚至爬不起來,以為不下床繼續睡覺休息有助緩解卻是錯誤迷思,反而會愈休息愈累,建議多走動、外出曬太陽更有益。今天由聯合報、台灣胸腔暨重症加護醫學會、中華民國風濕病醫學會、中華民國風溼性關節之友協會共同舉辦「認識失控的肺纖維化─線上論壇暨自體免疫病友講座」,邀請名醫、病友分享自體免疫病引發的肺纖維化共病,呼籲患者及早發現症狀進行治療,延緩惡化。根據統計,國內類風濕性關節炎患者約10萬人,好發於30至50歲女性,振興醫院過敏免疫風濕科主任李信興表示,類風濕性關節炎是一種慢性且持續發炎的關節疾病,會造成全身關節疼痛,尤其在早上關節僵硬最為嚴重,致病原因是免疫系統出了問題,開始攻擊關節滑膜及器官,光在美國就有130萬人罹病。特別是患者早上起床時容易關節僵硬,有時持續一小時就沒事,但有時卻會持續一整天,不少患者會以為爬不起床要多休息,但實際上卻會愈休息愈累,此時,建議患者更應該多活動、外出走動多曬太陽,反而有助緩解,恢復活力。李信興說,類風濕性關節炎的治療方式會運用止痛藥、類固醇等藥物,生物製劑的運用則可緩解關節症狀持續及失能,若患者太晚接受治療,受傷的關節無法恢復,恐大幅增加未來失能程度,臨床上延後治療六個月,失能程度竟差上三倍,黃金治療期為前六個月。尤其關節症狀外,類風濕性關節炎患者也常見內臟器官病變,近來肺部損害造成的間質性肺病也備受關注。患者肺間質周邊會變厚、變硬,形成永久性的疤痕,也就是纖維化,導致氣體無法正常交換,呼吸變困難,長期缺氧將引發肺功能惡化。根據統計,類風濕性關節炎患者一旦併發肺纖維化,10年存活率僅剩一般患者的一半,建議患者定期進行肺部評估,每半年聽診後背下肺葉、肺功能檢測,一年進行一次高解析電腦斷層掃描觀察肺纖維化範圍。「認識失控的肺纖維化」線上論壇暨自體免疫病友講座,線上直播 https://www.facebook.com/healthudn/live/
-
2020-11-25 癌症.抗癌新知
「化學治療藥物」常見副作用有哪6種? 藥師告訴你該如何處理
今年衛生福利部公佈2019年國人十大死因,前三名依序為惡性腫瘤、心臟疾病(高血壓性疾病除外)及肺炎,與2018年相比分別上升1.8%、1.1%、6.9%,排名順位與 2018年相同。十大癌症死亡率依序(1)氣管、支氣管和肺癌(2)肝和肝內膽管癌(3)結腸、直腸和肛門癌(4)女性乳癌(5)口腔癌(6)前列腺(攝護腺)癌(7)胰臟癌(8)胃癌(9)食道癌(10)卵巢癌前六大主要癌症之順位與2018年相同。多年來癌症一直位居台灣十大死因之首,嚴重危害國人身體健康。隨著科技進步,手機會進化,藥物也會進化!癌症的治療選擇包括外科手術、放射線治療、化學治療藥物、標靶治療、免疫療法、荷爾蒙藥物治療等。其中「化學治療」是利用化學藥物達到治療效果,藥物隨著血液循環到達癌細胞,進入癌細胞後抑制它們的生長,使其萎縮,甚至消失,而達到治療目的。癌細胞是生長分裂速度較快的細胞,而化學治療藥物就是針對這個特性專門設計的,除了會消滅生長快速的癌細胞外,也會影響一些生長速度較快的正常細胞,例如骨髓造血細胞、毛囊、口腔、消化道和生殖系統等(如圖一)。1.骨髓抑制化學治療藥物可能會造成血球數目下降。白血球太低時對感染的抵抗力會變弱;紅血球過少,身體各處即出現缺氧狀態,而產生虛弱、疲倦、怕冷、頭暈、呼吸急促等貧血現象,必要時會考慮輸血;血小板量不足易導致出血的情況,可能會出現容易流血、瘀血、齒齦出血、月經不止或黑便等情形。血球低下時,應補充足夠的營養及避免生食(如:生魚片)及未煮熟的食物,選擇帶皮的水果,削皮後食用,並避免出入公共場合,儘量在家休息,以促進血球恢復及降低感染的風險。下次的療程則可由醫師評估降低化學治療劑量或是使用血球生長因子的適當性。2.掉髮的困擾 化學治療藥物可破壞毛囊,在首次治療後,頭髮通常會在2-3週後掉落。頭皮方面可能會發癢或敏感,梳理和洗頭時要輕柔,使用寬齒梳子會有幫助,如假髮發燙或發癢,可改用頭巾或圍巾。晚上戴網套或睡在緞面枕套上,以防止頭髮結成束。接受化療期間,使用冰敷(冷卻帽)可能會減少掉髮風險,但需要考慮冰敷的一些副作用,例如頭痛,頭皮疼痛以及頸肩不適。化療結束後大約六個月,頭髮通常會重新長出來,新頭髮可能更捲曲、更直、更粗或更細,甚至換了新顏色,這些變化是短期的。隨著時間的流逝,您的頭髮很可能會回到治療前的狀態。3.口腔併發症 化學治療後1至2週可能出現口腔潰瘍(也稱為黏膜炎或口腔炎),當唾液不足或唾液變得非常稠密時,就會發生口乾,會增加蛀牙和口腔感染的風險。良好的口腔保健和經常喝水是解決口乾或唾液濃稠問題的方法。避免攝入酒精和煙草,避免食用酸性水果和果汁、有硬皮的食物、太鹹或辛辣的食物,並儘量減少咖啡因和過多的糖攝入。良好的口腔護理是幫助減少口腔潰瘍的風險或嚴重程度的關鍵,漱口水可以保持口腔清潔,並且可以緩解不適。化療結束後,大約需2至4週的時間才能癒合。4.噁心嘔吐 由發生時序可區分為急性期(給藥後二十四小時內)、延遲性(給藥後二十四小時以後)以及預期性(下個療程前接受到視覺、聽覺或是嗅覺的刺激產生的一種情境式反應);依據療程藥物可分為低-中-高致吐性。化學治療藥物前會先給與止吐藥物或類固醇等來加以預防。可運用飲食調整及生活型態改變,如少量多餐,治療前不要吃太多東西等方式來減少不適。5.腹瀉/便秘 便秘較少發生,但容易造成腸道黏膜細胞不同程度的損傷,引起消化功能障礙、脹氣、腸痙攣等,最後造成腹瀉,每天數次有或沒有不適的稀疏或水樣便,給予止瀉藥治療能緩解症狀;同時應少量多餐、避免油炸、油膩、辛辣的食物,以免刺激腸胃蠕動造成腹瀉及絞痛。食用清淡流質飲食可以讓腸道獲得休息,另外也要注意肛門周圍皮膚黏膜的照顧,定時溫水坐浴,以減輕肛門不適及感染發生。6.週邊神經病變 化學治療藥物引起的週邊神經毒性,主要是以感覺神經病變來表現,最常見的不舒服症狀是麻痺感、針刺感以及燒灼疼痛,而且這種針刺的感覺以及痛覺異常的表現,常常分佈在四肢末端,會讓病人覺得好像戴手套與穿襪子的感覺。通常短期內給予類固醇、抗抑鬱藥、抗癲癇藥、鴉片類藥物或麻醉藥治療可以緩解週邊神經病變可能帶來的疼痛。治療期間要注意保持手和腳溫暖,並在寒冷的天氣中遮蓋好,儘量避免極端溫度。 以上所列出的是較常見的副作用,醫師會根據藥品特性給予預防用藥或建議,以減少副作用發生;如果治療期間有其他不適,應儘早與主治醫師討論。
-
2020-11-24 科別.心臟血管
心肌梗塞最大元凶不只是膽固醇!8種人有胸悶、胸痛快就醫
63歲的李太太,本身有體重過重及糖尿病問題,近日感覺胸口悶痛,偶爾伴隨喘不過氣。有宗教信仰的她,跟自己的兒子、媳婦討論,以為是自己無意中招惹鬼神,所以被鬼壓床了!兒媳帶她進行檢康檢查,才發現婆婆竟差點就到鬼門關前報到了!原來,透過心臟冠狀動脈血管攝影(CTA)檢查發現,李太太的心臟管狀動脈左前降枝中段已出現明顯鈣化,以及有粥狀斑塊阻塞的現象,其阻塞程度將近90%,後續立即到醫院經專科醫師安排進行安裝支架手術。三高問題控制不佳 易造成冠心症北投健康管理醫院主任醫師蔡聰聰說,有三高問題(高血壓、糖尿病、高血脂)的人,若長期控制不佳,且未能改善生活型態,就容易造成動脈粥狀硬化,形成冠心症。因為冠狀動脈會因為長期膽固醇及血糖控制不佳,形成不規則粥狀斑塊堆積,讓動脈硬化堵塞,導致心肌缺氧壞死;嚴重時堵塞冠狀動脈,阻斷血液流動並造成冠心症,還可能引發急性心肌梗塞。糖尿病罹患冠心症 機率較一般人增2倍風險研究指出,糖尿病病友罹患冠心症的機率較一般人高出2倍以上風險,男性則會增加2~3倍心血管併發症風險,女性則增加3~5倍;且糖尿病患不易發現冠心病所引發的疼痛而錯失及早確診先機,積極預防和定期檢查相當重要。膽固醇過高會造成動脈硬化 8情況都屬高危險蔡聰聰進一步說明,千萬別以為只有膽固醇過高才會造成動脈硬化,冠心症危險族群還包含40歲以上男性、60歲以上女性、肥胖、停經後女性、三高問題、生活壓力大、有冠狀動脈家族史者及長期抽菸者。她特別提醒,近期日夜溫差大,血管也較容易收縮,若出現胸悶、胸痛需提高警覺。建議平日應養成規律運動、健康飲食、正常生活作息、維持理想體重、戒除抽菸習慣以避免血管硬化,降低冠狀動脈疾病發生。(常春月刊/編輯部整理、文章授權提供/KingNet國家網路醫藥 黃慧玫、諮詢專家/北投健康管理醫院主任醫師 蔡聰聰)延伸閱讀: 心肌梗塞其實心臟不會痛! 胸痛、冒冷汗超過15分鐘要提高警覺 血管阻塞全身都遭殃! 出現5表現心肌梗塞隨時會發生...耳鳴、打嗝、嗜睡不尋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