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9-30 焦點.元氣新聞
搜尋
網路謠言
共找到
36
筆 文章
-
-
2024-09-23 焦點.健康知識+
不要怕夜尿,睡前喝點温開水防心梗?醫詳解夜尿成因,曝喝水正確時機及方法
你可以先知道: (1)傳言內容全都抄自網路,「老人應該多吃肉補充蛋白質」為林靜芸本身的媒體投書,確實出自林靜芸;「睡前少喝水害心梗」則抄自網路謠言、並有多種版本,與林靜芸無關,傳言為假借冠名、部分錯誤的訊息。 (2)傳言說的「睡前少喝水害心梗」為錯誤訊息,「夜尿不是膀胱問題、是心臟老化」則是混淆「疾病本身病因」與「其他疾病也會造成夜尿症狀」,膀胱過動症是夜尿「病因」之一,心臟病則會造成夜尿的「症狀」,傳言為易誤導的錯誤訊息。網傳「聽聽林靜芸醫師對老人吃肉,及夜尿的深入分析」貼文,以林靜芸自述口吻,提到老化是一種營養不良、老人普遍缺蛋白質,老人應該多吃肉補充蛋白質,以及怕夜尿所以睡前不敢喝水、使血液變稠,導致老人清晨腦梗、心梗。MyGoPen 查詢網路上公開資料,發現老人吃肉的內容為林靜芸的媒體投書,但傳言部分有關夜尿的部分則抄自資深網路謠言、並非出自林靜芸,且內容多所錯誤,例如其實睡前不喝水與心肌梗塞無關,傳言為假借冠名的錯誤資訊。 林靜芸講吃肉和夜尿的訊息? 原始謠傳版本:聽聽林靜芸醫師對老人吃肉,及夜尿的深入分析,讓我們好好的快樂安渡老年生活吧! 林靜芸1949年生於台中,台灣第一位女性外科醫師。 其夫為林芳郁醫師 (台灣著名的心臟外科醫師) 老人醫學專家認為,「老化」是一種營養不良。 老人胃口變小,熱量營養不足,免疫力下降,認知也下降。 老人普遍蛋白質不足,所以建議老人「要吃肉」。 日本的報導,沖繩高壽老人最多,他們喜歡吃肉、吃魚。 沖繩人吃肉是類似台灣人燉肉,裡面加了蘿蔔、海帶、大蒜等等,專家認為這樣的煮法減少總膽固醇,增加不飽和脂肪,富有營養又不會引起心血管疾病,可供參考。 東京老年綜合研究所副所長柴田博士也說,蛋白質缺乏可能肌少症,容易感染,威脅老人的生命。「葷食」不是高血壓、高血脂的罪魁禍首。 肉食中含有多種豐富的胺基酸,使血管保持柔軟,預防動脈硬化和腦中風,提高對傳染病的免疫能力。 肉類能夠提供蛋白質,必要的胺基酸,以及其他營養素,老人該考慮多吃肉,膳食平衡。 營養充分,才能成功老化。美國醫生說:夜尿與心,腦梗問題,因為夜尿,所以就很怕喝水,殊不知這種,睡前不喝水,半夜爬起來尿尿又不喝水,却是導致老年人清晨腦梗塞的重要原因。 其實,夜尿並非膀胱功能失常的問題, 夜尿是因為老年人心臟功能老化衰竭, 右心房回吸來自下半身的血液能力變差所導致... 白天的時候,我們都處於立着的姿势,血液會往下流,心臟不好,回心血量不足, 下半身的壓力會變大, 於是老年人白天會有下半身水腫的現象, 等到入夜平躺睡覺的時候, 下半身的壓力解除,大量囤積在組織裡面的水份就回到血液裡面來。水太多,腎臟就開始努力的把水釋出,排至膀胱,引起夜尿, 所以一般平躺入睡後大概三 四個小時就會起來上第一次廁所,上完之後,血液中的水份仍然不斷增加 於是又過了3個小時後又會上第二次廁所.... 那為何這是導致腦梗塞心肌梗塞的重要原因呢? 因為經過兩三次排尿後,血液中的水份已經大量減少, 加上冬天人體透過呼吸散失水分速度很快, 於是血液開始變的黏稠 睡覺的時候由於人體基礎代謝低, 心率相對變慢, 於是黏稠的血液加上緩慢的血流速度, 血管狭窄處就容易堵塞了.... 這也是為什麼老年人幾乎都是在 清晨五六點的時候發生 心肌梗塞或腦梗塞的重要原因, 最嚴重的情况就是睡著死亡。第一個要告訴大家的是:夜尿並非膀胱功能失常,而是心臟老化的問題 。 第二個要告訴大家的是:睡前一定要喝點温開水,半夜起來尿尿之後一定要再喝點温開水,不要怕夜尿,因為不喝水可能會奪走你的性命 。 第三個要告訴大家的是: 平時一定要多運動多鍛煉 讓心臟的功能得到加强, 人體不是機器, 機器常用會磨損, 人體却剛好相反, 常用會變強壯... 平時一定要拒絕吃不健康的食物, 尤其是高澱粉類及油炸煎烤物。 最後如果你喜歡這篇文章,請轉發給你們的老年朋友分享,祝福大家多運動,健康快樂。並在社群平台流傳: 查證解釋:MyGoPen查詢網路,發現傳言早在 2019 年就開始在網路流傳、為資深傳言。 (一)林靜芸生平抄自維基百科 部分資訊有誤 MyGoPen 以傳言內容在網路上搜尋,可以發現傳言前三句「1949年生於台中、台灣第一位女性外科醫師。其夫為林芳郁醫師(台灣著名的心臟外科醫師)」等內容,與維基百科的敘述相近、但較為簡略,維基百科的資料林靜芸為 1950 年出生、但傳言寫 1949 年。 (二)老人吃肉等內容抄自林靜芸媒體投書 MyGoPen 查詢傳言其他內容,傳言以林靜芸自述的口氣,提到「老化是營養不良、普遍蛋白質不足、肉食中有胺基酸,老人應該多吃肉」等內容,但相同的內容其實出自林靜芸於 2017 年 12 月投書於媒體的「林靜芸/吃肉到底好不好?」文章,文字內容吻合一致。(三)怕夜尿不喝水害心梗抄自網路 冠名林靜芸為假訊息 有關「美國醫生說不要因怕夜尿而不喝水、血液變稠導致老年人清晨腦梗」 、「夜尿並非膀胱功能失常,而是心臟老化」等第三部分的傳言,則能在網路上找到多種版本,除了開場白、結語略有不同之外,內容主體完全相同,而這些不同版本中,有的版本則在文末署名為出自退休護理長,可見傳言只是抄自網路謠言、內容農場,與林靜芸無關、為假借冠名的不實訊息。(四)睡前喝水與心梗無關 傳言為錯誤訊息 傳言說「睡前一定要喝點温開水,不要怕夜尿,不喝水可能會奪走性命」。但MyGoPen 曾於 2024 年 7 月提出「【錯誤】睡覺前中後三杯水防血液黏稠?心血管暢通?醫師詳解喝水正確觀念」查核報告,查核內容中專家澄清「睡眠時水份流失有限,最大流失是排尿,但人體會分泌抗利尿激素保護睡眠品質,傳言強調睡前、睡中要喝水,反而增加夜尿困擾」、「一杯水大約 300c.c.、相較於 5 公升的全身血液量,比例太低無法造成什麼影響」、「國健署等單位都宣導每天喝足 2000c.c. 白開水,少量、分次、慢慢喝才是避免心血管疾病的正確方法」。由上述查核內容可知,傳言為錯誤訊息。(五)攝護腺、膀胱都有關 心臟病會造成夜尿 傳言還提到「夜尿並非膀胱功能失常,而是心臟老化的問題」。但根據 MyGoPen 於 2023 年 7 月提出的「【誤導】身體的各種求救訊號?分別代表不同器官的狀況?過於簡化說法!」查核報告,專家表示:「門診病患自訴夜尿、頻尿,若是 60 幾歲的男性會先考量是不是攝護腺的問題, 如果是年輕人,則會推測是否為膀胱過動症」。 而泌尿科醫師顧芳瑜則曾衛教,提到「夜尿的成因」包括「攝護腺肥大、膀胱過動症、尿崩症」,而「造成夜尿症的其他疾病」則有「心臟衰竭、糖尿病、睡眠呼吸中止症」。 傳言說「夜尿並非膀胱失常」,但夜尿「病因」其實包括膀胱過動症;傳言又說「夜尿是心臟老化」,但實際上是心臟病會造成病患有夜尿的「症狀」,傳言將夜尿的「病因」與「造成夜尿的其他疾病」混為一談,缺乏對疾病的正確理解,且論述邏輯混亂,傳言為錯誤資訊。結論 總結而言,傳言為假借冠名的謠言,傳言主要內容中,前半的部分有關老人應該多吃肉的內容,抄自林靜芸 2017 年的媒體投書;但後半的部分有關夜尿的內容,則是抄自網路內容農場的錯誤訊息。衛教資源: 顧家醫療 顧芳瑜 - 夜尿頻繁怎麼辦?泌尿科醫師帶你了解夜尿症成因以及3大改善治療方式 全民健康基金會 - 一夜七次郎?惱人的夜尿暗藏健康危機(本文轉載自《MyGoPen》查證參考:https://www.mygopen.com/2024/09/lin.html)(責任編輯:葉姿岑)
-
2024-07-03 養生.聰明飲食
彎的香蕉比較甜?飯前吃更好?「5常見疑問」專家一次解,冒1狀況快吃完
談起國產水果的網路謠言,香蕉可說是最大苦主,舉凡形狀、顏色、營養等議題,總能被拿來大作文章。「彎的香蕉比較甜?」、「香蕉長斑不能吃?」你也有聽過這些在網路與LINE群組不斷流傳,關於國產香蕉的神祕傳言嗎?對此,鮮享農YA - 農糧署逐一破解。迷思1、彎的香蕉比較甜?直蕉彎蕉一樣好,選喜歡的形狀就好!香蕉果只是從背地性向上彎曲生長,不同品種、蔬果技術、季節、著果位置都會影響香蕉形狀,但風味與營養價值都一樣。迷思2、香蕉頭尾綠會讓人致癌?頭尾綠為後熟自然現象。香蕉以食用酒精裝入乙烯發生器,於低溫狀態催熟,果實會逐漸由綠轉黃至有斑點,共分成7色級。頭尾綠是第5級熟度,置於常溫中頭尾會再轉黃,食用酒精所產生之乙烯不會危害健康。迷思3、裹錫箔紙保存能更久?成熟香蕉存放於冷涼或冰箱內蔬果層,可用保鮮膜包裹後,外加報紙或薄布,防止凍傷與保鮮,約可保持1週果皮顏色不變黑及好風味。迷思4、飯前香蕉百病消?飯前、飯後吃香蕉並無太大差異。香蕉含有許多微量元素,雖空腹食用香蕉會改變體內元素平衡,但人體本身就有調節機制,不會因為空腹吃香蕉就影響健康,適量食用才能達營養均衡。迷思5、香蕉長斑不能吃?褐色斑點愈多愈成熟。芝麻狀斑點為色級7香蕉特徵,剝除果皮後香氣濃、口感軟、甜度高,具抗氧化等功效。若過熟時果肉呈水浸狀,有發霉現象則不應食用。因此,出現斑點就應盡速食用。責任編輯:陳學梅
-
2024-04-11 養生.營養食譜
綠色香蕉能吃嗎?一圖看香蕉由綠到黃食用建議!天氣冷熱保存方式略有不同
香蕉在台灣一年四季都吃的到,香蕉物美價廉,營養又豐富,是許多運動族群補充能量最方便的選擇。不過香蕉有不同顏色的品種,你以為綠色香蕉還沒成熟不能吃嗎?《鮮享農YA - 農糧署》臉書粉絲專頁教你認識各種顏色香蕉的適合吃法。黃色、綠色香蕉都能吃嗎?香蕉富含醣份、蛋白質、膳食纖維、鉀、鈣、及維他命C、B3、B6等多種維生素,能促進腸胃蠕動、幫助排便,有便秘問題的人,多吃香蕉準沒錯。《鮮享農YA - 農糧署》指出,台灣一年四季都有產出香蕉,但以2-6月間之果品口感較佳。並且因依季節的不同,在不同時節吃到的香蕉口感也會有些微差異。不同成熟度的香蕉,不僅口感風味不同,營養成分也不一樣,適合的運用也不同。尚未成熟的「綠色香蕉」特色:熱量、纖維、維生素C及抗性澱粉含量較高。適合:不建議生食,但適合用於烹飪,可水煮後沾醬食用,或製作成粿類、湯品等,食用後較具飽足感。轉為成熟的「黃色香蕉」特色:抗氧化多酚、維生素A含量較高,口感更好。適合:直接新鮮吃,長出褐斑後,肉質軟且香氣濃郁,更適合製作成甜點,或搭配牛奶、豆漿打製成飲品。如果是「兩頭綠」的香蕉可以吃嗎?農糧署說明,市售香蕉都是在青香蕉採收後,以低溫催熟的方式使果實後熟轉色,兩頭綠的香蕉其實是果皮轉色級數達第5級的黃香蕉,可以放心吃。香蕉如何保存?而每次香蕉買回來,都急著要趕快吃完,就怕它一下子就過熟要爛掉了。該如何保存香蕉呢?農糧署建議,天氣冷熱也影響香蕉的熟成的速度,保存的方式也要做些改變。●天氣熱時:懸空掛或拱面朝上擺放,減少外力擠壓,置陰涼、乾燥、通風處。●天氣冷時:以紙巾或報紙包覆,乾燥通風處保存。●香蕉熟時:以保鮮膜整果包覆存放於冰箱蔬果層,約可保持1週果皮顏色不變黑,風味不變。但要避免跟蘋果放在一起,以免加速香蕉成熟的速度。●香蕉過熟時:剝掉外皮,把果肉用保鮮膜包覆或放進保鮮盒,冷凍保存。2種慢性病患慎食香蕉香蕉高鉀、低鈉,有益心血管健康。而且食用方便,能快速補充熱量,因此也是減重及運動群族的「好物」。但營養師提醒,高血壓患者吃高鉀食物,有助排除體內過多的鈉離子,幫助血壓調控,但糖尿病患及血鉀濃度高的腎臟病患,則要節制食用。此外,曾有網路謠言指出,「每吃一根香蕉,就受到約0.1微西弗的輻射」。事實上,香蕉含有的鉀-40,是天然存在的同位素,和人造放射物不同,正常攝取對人體無影響,實在不用過度擔心。【資料來源】.《鮮享農YA - 農糧署》臉書粉絲專頁 .聯合報系新聞資料庫
-
2024-03-13 醫療.泌尿腎臟
有腎結石怎麼辦?會一直復發嗎?4類食物易致腎結石,維他命C竟也是元兇之一?
水喝不夠會有腎結石?補鈣會導致腎結石?會一直復發嗎?營養師高敏敏打破流傳許久的網路謠言,告訴你怎麼吃才能預防腎結石找上門。腎結石是什麼?腎結石是指尿液中的礦物質結晶物累積在腎臟內形成結石,是腎臟常見的疾病,會在腎臟累積,時間越長越大。治癒後5年內,患者復發機率約50%,患者應定期回醫院追蹤。腎結石種類很多:.草酸鈣結石:最常見的是以草酸鈣結石為大宗,約佔75%,呈現白色、灰色、黑色等密集的結石。.磷酸性結石:另外還有磷酸性結石,約占10~20%,而磷酸性結石的形狀比較不規則 大多是因為細菌感染.尿酸結石:再來還有尿酸結石,占比約5%,是橘黃色透明的結晶,通常是體內尿酸太高而形成。.胱氨酸結石哪些人容易有腎結石?1.肥胖族群:體重、BMI、腰圍增加等肥胖者與腎結石息息相關2.攝取過少水分:如果沒有特殊疾病,建議每天至少喝2000-3000c.c.的水,尤其當天氣較炎熱時,更是要提高喝水量。3.家族或個人病史或其他疾病:若家族有人罹患腎結石,其他家族成員機率比一般人高;或有其他身體其他疾病的人,亦可能引發腎結石。4.長期攝取特定飲食:若長期只攝取特定的飲食,或是常常吃高鈉高糖、高草酸鹽、高蛋白、動物性蛋白質等食物,這些都容易提高腎結石機率。遠離結石復發這樣吃1.每天攝取鈣質1000mg足夠的鈣質可以降低人體腸道對草酸的吸收、有助減少腎結石復發,像很多人擔心體內形成草酸鈣,近而減少鈣質補充。高敏敏提醒,其實平常攝取足夠的鈣質,才能預防獲改善結石問題。→建議食物:牛奶、小魚乾、鈣片、起司2.減少動物蛋白 適量植物蛋白動物性蛋白質吃過多,易使尿鈣濃度上升。建議可以適當地以豆製品或其他高植物性蛋白,來取代部分紅肉攝取→建議食物:黑豆、黃豆、毛豆、鷹嘴豆等 都是很不錯的植物性蛋白3.充足飲水量大量排尿可以稀釋尿鈣及草酸沉澱,避免過度濃縮。每日補充2000~3000c.c.的水分,除了增加排尿量,也能幫助新陳代謝。→建議食物:每日2000~3000c.c.的水分、去皮檸檬水4.多料理新鮮食物外食通常都會添加許多醬料、調味料,增加食物風味!高敏敏建議多自己下廚,並優先選擇新鮮食材,盡量少吃加工過度的肉類、醃漬物,避免攝取過多鈉離子。「遠離腎結石」這些要避免1.高草酸飲品平日若飲水量不夠,容易形成結石,建議在餐與餐之間補鈣,減少草酸吸收之外也能補充足夠鈣質。→地雷食物:濃茶、咖啡、可樂2.高鈉重鹹飲食當身體攝取過多的鈉,就會從尿液排泄。此時可能增加尿鈣濃度、增加結石沉澱結晶。→地雷食物:高湯、沾醬3.高劑量維他命C過多Vitamin C,代謝後會形成草酸,增加高草酸尿症風險。建議成人每日攝取量為100mg即可,過多反而會造成身體負擔。→地雷食物:每日攝取過量的Vitamin C4.加工食品加工食品通常會加大量的鹽巴,因此鈉含量也偏高,攝取過多會增加尿液中的鈣含量,進而導致結石機率增加。→地雷食物:香腸、培根、泡麵看完以上高敏敏解析的腎結石成因與飲食預防,知道哪些食物容易造成腎結石,哪些食物多吃可以讓你遠離結石了嗎?高敏敏提醒,腎結石也要依「結石的種類」作為出發點來做改善,並透過專業醫療檢測,來判別是屬於哪種結石 再來做治療的部分,這才是正確道路,也才能對症下藥。延伸閱讀:.幾歲開始老很快?醫曝3年紀是斷崖式衰老關鍵,6方法延緩老化.長壽最佳步數不是1萬步? 歐洲研究:走「這個步數」可降低死亡風險.當70歲時想過什麼樣的生活?6種生活態度讓你更健康長壽、自在圓滿
-
2024-03-08 養生.生活智慧王
不沾鍋陶瓷的比較好嗎?專家解析不沾鍋常見3種塗層優缺點及判斷刮傷程度
不沾鍋因省油、不易沾黏食物、好清理,因此近年愈來愈多人淘汰傳統鐵製鍋改用不沾鍋。不過不沾鍋刮傷會有毒物釋出的問題,該選哪一種塗層的不沾鍋較安全、較好用?專家指出,不同塗層的優缺點不同,還是要看你最在意的需求是什麼。不沾鍋哪一種塗層較安全?不沾鍋的原理是在鍋具外層淋膜不沾鍋塗層,食藥署指出,不沾鍋常見的塗層有3種,包含合成樹脂(如聚四氟乙烯PTFE(polytetrafluoroethylene))、陶瓷(如二氧化鈦)、鈦金屬等。.PTFE材質是一種對冷、熱及化學穩定之高分子材料,不沾性質較佳;.陶瓷塗層特性是硬度較高、不易刮傷但不沾性能也相對較差;.鈦金屬塗層則是以輕盈、導熱快為其優點。刮到一點點就該丟嗎?怎麼判斷不沾鍋刮傷程度使用不沾鍋該注意最重要的一件事就是,不沾鍋有刮損可能釋出有毒物質,有刮痕就不應再使用。但很多人可能覺得刮一點點而已還不用丟?到底刮損程度多少該丟?林口長庚醫院臨床毒物中心護理師譚敦慈曾受訪建議,可以用不沾鍋煮水,然後觀察水中的泡泡,一旦水中的泡泡有大有小,便代表不沾鍋有刮痕、受損嚴重,此時就要換鍋,千萬不要再使用不沾鍋最怕刮傷,因此各種可能造成鍋具刮痕的行為都要避免。例如鍋鏟當然也不能用鐵製的,要用矽膠鏟。有帶殼的食材,如蝦蟹殼、魚刺、雞骨等,也要小心烹煮。熱鍋急清洗,傷的不是你的肺而是你的鍋!不沾鍋的清洗也很關鍵,記得一定要用海綿,千萬不可使用菜瓜布或鋼刷。此外,也有不少人怕油過冷掉會變得更黏膩不好洗,因此習慣在鍋子用完馬上將熱鍋拿去沖冷水清洗。林口長庚臨床毒物中心主任、腎臟科醫師顏宗海之前接受《MyGoPen》就「熱鍋洗鍋煙霧是肺腺癌最毒污染物」的網路謠言訪問時指出,其實洗熱鍋傷的不是你的肺,而是你的鍋!不管是鐵鍋或是不鏽鋼鍋、甚至不沾鍋或是玻璃、陶瓷等等任何材質的鍋具,這樣的動作會因為溫差過大、材質易受損,而減少鍋具的使用壽命,鍋具比較容易壞掉。使用不沾鍋6注意事項1.鍋子買回家應先仔細閱讀說明書內容,並依產品說明正確使用。2.首次使用前及每次使用後應使用中性清潔劑搭配軟質海綿清洗乾淨,絕對不可使用菜瓜布或鋼刷清洗。3.不沾鍋需特別注意避免高溫空燒,不使用大火,只煎不炸。4.慎選鍋鏟,不使用比不沾鍋煎硬的材質,建議使用矽膠鏟。5.烹調蝦蟹殼、雞骨等有堅硬外殼食材時需特別小心。6.如表面有凹陷、瑕疵或塗層破損應更汰換。【資料來源】.衛福部食藥署 .聯合報系新聞資料庫
-
2023-11-17 養生.聰明飲食
吃豬皮降三高?恐吃進更多油脂!中醫師透露降三高秘訣
三高患者的飲食控制相當重要,許多高油、高鹽食物都要忌口,但網路卻流傳「豬皮可以降三高」,更宣稱是中醫的「藥食同源」食材。對此,衛福部國健署闢謠指出,若大量食用豬皮,反而會攝取過多的油脂與熱量;中醫師則說,現代豬皮已鮮少入藥,頂多是提煉膠質做成其他藥材,若要降三高,可採用參苓白朮散、血府逐瘀湯等方劑。根據2017年至2020年國民營養健康狀態變遷調查,台灣「三高」盛行率,高血壓26%、高血糖11%、高血脂26%,未來得到心臟疾病的風險,分別是一般人的2.5倍、2倍以上及3倍。要控制好三高,除了要按照醫囑服藥,生活習慣方面也得改變,遠離高油、高鹽食物,但日前網路流傳「豬皮可降三高」,聲稱「中醫有個說法叫做藥食同源,既是美味的食材,也是功效強大的藥材。如生活中常見的豬皮,民眾常丟棄了一味能夠降三高,還帶有肉味的良藥。」豬皮有豐富膠原蛋白,但也有較高量油脂國健署出面闢謠說,依據衛福部「食品營養成分資料庫」資料分析,豬皮含有較豐富的膠原蛋白,但也「含有較高量的油脂」,若大量食用恐怕適得其反,會攝取到過多的油脂與熱量,增加三高及後續罹患心血管疾病的風險。中醫:已鮮少將豬皮作為藥用中醫師公會全聯會秘書長陳博淵表示,有一些醫療器材是使用豬皮來協助癒合傷口,但中醫領域已鮮少將豬皮作為藥用,主要還是使用其「膠質」,經提煉後添加其他成分,製成龜鹿二仙膠等藥材,豬皮本身並非藥方。若民眾想透過中藥調理控制三高,應經由中醫師診斷後使用。陳博淵指出,若要降血脂,針對脾虛型民眾,中醫有參苓白朮散,適合虛胖型體質的人使用;若要降血壓,針對血瘀型民眾有血府逐瘀湯,能夠改善血管通透性,適合肌肉結實或緊繃型的人服用。控制三高 還是要吃藥及從源頭預防陳博淵說,健保有針對需要控制血脂的民眾,給付科學中藥,例如壽美降脂,成分為丹參、紅麴,製成膠囊後,能協助控制膽固醇。國健署提醒,民眾切勿聽信網路謠言,預防「三高」應從源頭做起,定期健康檢查及自我血壓量測、天天量腰圍及定期測體重、均衡飲食及規律運動,養成健康生活型態,才能遠離疾病。
-
2023-08-28 焦點.健康知識+
咳嗽是肺部在求救、便秘是腸道在求救?「身體求救訊號」為何不可信?
你可以先知道:(1)傳言以症狀對應相關聯的器官,例如咳嗽就是肺部在求救,過於直接、簡化,這些都是「非特異性症狀」,例如手麻的原因有數十種,傳言說的症狀無法作為臨床「鑑別診斷」的依據。 (2)國健署提供 40 歲以上成人,依年齡、身份、病史等不同條件,享有包括成人預防保健、五癌篩檢等檢查,自覺有相關症狀的民眾可多加利用。 網傳「讀懂身體語言,自檢等於自救」影片,提及大病來臨之前,身體的求救信號千萬别大意,例如便秘是腸道在求救、頭暈是大腦在求救等。專家表示,傳言提到的症狀都不具有特異性、很多疾病都會有同樣的症狀,傳言以此就推論是某個器官有問題,過於簡化、以偏概全,民眾千萬不要誤信。 身體發出求救訊號的貼文? 原始謠傳版本: 身體會發出訊號,讀懂身體語言 自檢=自救 血管求救***身體發麻 腎臟求救***身體夜尿多,尿頻 腸道求救***長期便秘、腹瀉 心臟求救***長期出汗 大腦求救***突然頭暈 肺部求救***經常咳嗽 肝臟求救***比較脾氣暴躁 主要流傳各種不同版本影片,並在社群平台流傳: 查證解釋: 專家對於「身體求救訊號」的觀點 新光醫院家醫科醫師柳朋馳表示,傳言所提到的症狀都是所謂的「非特異性症狀」,很多不同疾病都會出現同樣的症狀,傳言提到的症狀對應具關聯性的器官,但並非唯一或絕對、無法作為臨床的鑑別診斷,以發麻為例,發麻的原因數十種,可能來自血管、也可能來自神經,或甚至有時還要了解一下是否與正在服用的藥物有關,發麻確實可能和血管有關,但不是發麻就一定是血管有問題。 同樣地,假設門診有一個病人自訴長期出汗,首先考慮的是水腫問題、有無合併很喘的症狀,或是屬於冒冷汗的話,就會擔心是不是與心絞痛或心肌梗塞有關,問診時還需要追問這些症狀出現的時機、必要時還要進行相關的檢查等等,透過排除各種可能性、辯證真正病因的嚴謹過程,才能得到正確的診斷,而正確的診斷才能有正確的治療,臨床上不會從單一一個不具有特異性的症狀去進行診斷。 非特異性症狀 無法作為鑑別診斷 傳言提到夜尿、尿頻是腎臟在求救,柳朋馳建議,較科學的作法應是實際紀錄每天進出的水量,每天喝多少水、湯、飲料等液體,又尿出多少毫升的尿液,加上解尿次數、其中夜尿的次數等,才能推估是否真的是夜尿、頻尿,並且加做尿路動力學、攝護腺超音波檢查。 柳朋馳強調,門診病患自訴夜尿、頻尿,若是 60 幾歲的男性並不會第一個懷疑是腎臟問題,而會先考量是不是攝護腺的問題, 如果是個年輕人,則會推測是否為過動性膀胱症,這些都不是腎臟疾病;而且腎臟不好的人其實反而是尿不出來的,很多民眾其實不知道洗腎病人是沒有尿的,所以傳言把夜尿、頻尿講成腎臟有問題是一種誤解。 傳言還提到咳嗽是肺部在求救,柳朋馳指出,咳嗽本身就是一種非常不具有特異性的症狀,以成人的咳嗽病例為例, 大約有 7 成的原因是慢性鼻竇炎或鼻過敏所造成的鼻涕倒流,其他原因還包括氣喘、胃食道逆流等, 這三個病因涵蓋三個不同的器官,其中只有氣喘因為和支氣管有關、算是肺部的疾病。 除了上述生理症狀外,傳言也提到心理層面的症狀、指稱脾氣比較暴躁是肝臟在求救,柳朋馳強調,脾氣暴躁是很主觀的症狀、傳言的說法與中醫的理論有關,也就是中醫說的肝火旺的意思,中醫的五行、五色「喜怒思憂恐」對應「心肝脾肺腎」、再對應「青赤黃白黑」,但在西醫的理論中,情緒屬於精神科的範疇,雖然急性肝炎、酒精性肝炎等肝臟有問題的人,確實可能因為睡眠差、身體不適而情緒暴躁,而酗酒習慣的人也可能合併腦病變而影響情緒。 但各部位的器官發生疾病、身體不舒服,都會讓人情緒不佳、脾氣暴躁,不能這樣就推導、說成脾氣暴躁就是肝臟有問題。柳朋馳表示,如果一個小朋友脾氣不好、容易生氣,不會有人說他肝臟不好,而若是成人病例,也要考量是不是荷爾蒙變化、更年期症候群的問題,可見傳言直接對應器官的說法,過於簡化而易使民眾被誤導。 醫療訊息速食化!盡信謠言不如問醫師 柳朋馳提醒,傳言的說法很像「Google 式語言」,例如民眾輸入體重下降,前三篇跳出來是癌症、糖尿病、胃病的話,民眾就覺得完了,自己應該是得癌症,但體重下降不是特異性症狀,就像流感跟新冠、感冒很像,共同症狀都會有發燒、全身無力、肌肉痠痛、或甚至都會有一點合併拉肚子。柳朋馳呼籲民眾不要亂信亂做,以免出現三種情況: (1)亂吃藥: 民眾自覺有症狀,聽到傳言的說法而開始懷疑自己哪個器官有問題,開始亂買地下電台保健食品或非法的不明藥物,使得原本根本沒問題或是小問題的病症,反而變成真的有問題、或是吃出大問題。 (2)浪費無效的醫療跟檢查:民眾聽信傳言後開始逛醫院、doctor shopping, 這家說沒問題一定是醫生沒檢查出來,這個醫師講的不一樣就再換一家看,結果就是浪費自己的時間體力、也浪費整體社會的醫療資源。 (3)無謂的擔憂跟過度的恐慌:醫療訊息的速食化使得民眾自己嚇自己,有些該看病 而沒去看病、但有些人不該看病的卻到處看病,傳言過度簡化的說法就會助長這樣的風氣和趨勢。 柳朋馳強調,傳言的內容以其口音判斷應是出自中國大陸,但台灣健保體系及醫療水準都遠高於中國大陸,「醫療可近性」也比中國大陸好很多,真有症狀或不適就讓醫生看診,不要像傳言說的自己亂猜,而且看了醫生之後就相信醫生的診斷,重大的疾病或重大的醫療處置前可尋求第二意見,千萬不要亂信網路謠言或幫忙轉傳。 MyGoPen 實際查詢國健署公開資料,依成人預防保健「健康加值」方案,40歲以上成人依年齡、身份、病史不同,可享有包括尿液檢查、腎絲球過濾率、血液生化檢查、B型肝炎表面抗原等檢查;此外還有包括乳癌、子宮頸癌、口腔癌、肺癌、大腸癌等五癌免費篩檢。 結論 傳言以症狀對應相關聯的器官,過於直接、簡化,且這些都是「非特異性症狀」(Non-specific symptoms), 許多病症的症狀都很相似,無法作為臨床「鑑別診斷」(differential diagnosis)的依據,傳言為誤導的訊息。 資料來源:國健署 - 成人預防保健 諮詢專家:新光醫院家醫科主治醫師 - 柳朋馳(本文轉載自《MyGoPen》查證參考:https://www.mygopen.com/2023/07/body-sign.html)(責任編輯:葉姿岑)
-
2023-05-13 醫療.皮膚
綠豆水解決皮膚搔癢?中醫師說明為何不可信!輕微狀況建議吃2物緩解
網路上流傳「綠豆解決皮膚搔癢」、「再也不用激素藥」的影片,大致內容是用煮5分鐘的綠豆水擦洗皮膚病患部、再用剩下的綠豆煮成綠豆湯喝,三個月即可治好小兒皮膚病,並強調對老人皮膚搔癢症也有效。但根據破解網路謠言mygopen.com指出,此傳言的敘述不明確且誇大,用綠豆水擦拭患部、喝綠豆湯治皮膚病,並無醫學實證。綠豆煮5分鐘,不可能有什麼萃取效果MyGoPen訪問北醫附醫傳統醫學科醫師張家蓓指出,沒有任何科學數據可以說明5分鐘可以達到怎樣的萃取效果,綠豆在中醫藥典籍、故有成方中,都沒有特殊炮製的萃取法,或是以綠豆為主的處方;傳言提到能治小兒皮膚病、老人皮膚病,但未提及哪種皮膚病。中醫治皮膚病,主要看體質,濕熱或濕冷情況不一樣,且綠豆在中醫藥的角度,是用來清熱、無法去濕,綠豆可用於治療濕熱型皮膚病、但濕冷型皮膚病則不行。綠豆+薏仁去熱去濕 4類人慎食不過綠豆確實是夏天的消暑解毒聖品,但綠豆僅能去熱,建議加薏仁一起煮可去濕。但要特別注意的是,像綠豆、紅豆、芋頭、番薯等都屬於全穀雜糧類,都含有澱粉,而且通常還會加糖,糖尿病患如果以為綠豆可降火大吃,會大幅影響血糖值,需謹慎少吃。綠豆也含鉀,適合腎功能正常但血壓稍高者食用,但體質虛寒、頻尿或慢性腹瀉者也不宜多吃。夏天皮膚狀況多 輕微搔癢可吃茄子與芝麻緩解夏天氣候濕熱,流汗過多未做好清潔也較容易出現皮膚病,常見有濕疹、毛囊炎、汗疹、汗斑等,也易引起皮膚搔癢等狀況。中華民國中醫師公會常務理事陳潮宗曾受訪指出,皮膚痛癢若症狀較為較輕微,建議可吃茄子與芝麻來緩解。茄子可清熱涼血,芝麻可滋陰補腎,也可兩者合一做成涼拌食用。若狀況仍持續,也可以中藥材防風12克,泡350毫升熱水5分鐘後喝,具加強止癢、祛風止痙效果。而比較嚴重的,還是建議找醫師檢查,找出病因才好對症下藥。【參考資料】.【錯誤】綠豆水解決皮膚搔癢、治皮膚病?勿過度解讀!醫師詳解.夏至陽氣旺 養生宜晚睡早起 綠豆薏仁最消暑 .高溫易皮膚癢、頭痛 中醫師建議吃茄子、芝麻
-
2023-04-05 名人.好食課
自製豆漿煮到出現泡泡並非沸騰?營養師破解關於皂素3大迷思
「煮豆漿煮到出現許多泡泡就是沸騰了嗎?小心!這可是個健康風險。」「喝下這種未熟的豆漿,皂素可是讓你導致拉肚子的,但因為皂素怕高溫,只要持續加熱就會破壞,所以煮豆漿時要確切煮熟,才不會喝了傷身。」「生豆漿裡面含有胰蛋白酵素抑制劑,所以喝生豆漿會拉肚子!」這聽起來好像真有一回事,但實際上是湊了許多似是而非的理論,好像很正確但真中有假,假中更有假,接下來就讓我來破解這個謠言吧!迷思一》煮豆漿為什麼會起泡?生豆漿確實含有皂素(soyasaponin),有些網路謠言70度C是皂素的沸點,所以在煮豆漿的第一次沸騰起泡現象並非豆漿煮熟的指標,而是皂素達到沸點造成的。 推測是因為皂素屬於界面活性劑,和肥皂一樣都具有起泡的特性,所以豆漿在烹煮過程中產生的對流,就會讓皂素起了作用,讓豆漿產生許多泡泡,營造出沸騰的假象。迷思二》皂素不耐熱,煮沸才能避免拉肚子統整一》皂素很耐熱,不會因為煮沸而消失依據假沸騰現象,網路謠傳說皂素沸點只有70度,所以豆漿一定要加熱到100度才能破壞皂素,讓我們喝豆漿時不會因為攝取到皂素而拉肚子。但其實皂素的沸點遠遠高於100度,而且具有很高的耐熱度,不會因為溫度達到100度而消失,這代表著我們還是從「熟豆漿」得到了許多皂素,但你可曾聽過喝熟豆漿而腹瀉的嗎?統整二》許多豆製品都有皂素,但我們不會吃豆製品而拉肚子此外,並非只有豆漿含有皂素,研究還發現豆腐的皂素含量不比豆漿低,但我們也不曾因為吃新鮮豆腐而拉肚子。 營養師找了許多研究想要來證實這個傳言,但不幸的是並沒有任何文獻明確指出生豆漿會因為皂素而導致腹瀉,僅有少數幾篇研究稍微提到攝取過多的皂素會對腸胃道產生刺激性。但這些研究都沒有清楚說明攝取皂素會發生什麼症狀,也沒有說要攝取多少量的皂素才會拉肚子,因此喝生豆漿會造成腹瀉的應該不是皂素,而是其他未知的物質。迷思三》生豆漿有胰蛋白酶抑制劑,導致蛋白質無法吸收?除了相傳皂素會導致拉肚子以外,相傳生豆漿含有胰蛋白酶抑制劑(pancreatic protease inhibitor),會抑制腸道的蛋白質消化,減少蛋白質吸收和造成腹瀉。這類的傳言在網路上十分盛行,隨手搜尋一下都有這樣說法: 「黃豆中的胰蛋白酶抑制劑(trypsin inhibitors)會影響蛋白質的攝取,導致胰臟失調。動物實驗曾發現,胰蛋白酶抑制劑會阻礙發展。」 「生大豆有胰蛋白酶抑制劑,會減少蛋白質的吸收,最好煮熟再食用」 統整一》胰蛋白酶是什麼?胰蛋白酶(trypsin)是胰臟分泌的酵素,能在腸道中幫忙消化食物,也會活化其他的蛋白質分解酵素,在蛋白質消化吸收上扮演著重要的角色,如果生大豆真的具有一些物質會抑制胰蛋白酶,那確實會對人體有嚴重的影響。 統整二》胰蛋白酶被抑制會怎麼樣?蛋白酶抑制劑是一群分子量很小的蛋白質所組成,這些蛋白質可能會與胰蛋白酶作用,讓胰蛋白酶無法消化食物蛋白質,也無法活化其他蛋白質酵素。 不過這類型的抑制劑不只存在於大豆中,像是鷹嘴豆、利瑪豆也都含有這類物質,只因為大豆在華人世界中比較熱門,所以常常被提出來討論。早在1970年代的動物實驗中,就發現這樣的胰蛋白酶抑制劑會導致胰臟肥大和生長遲緩等問題。但這樣的結果就直接套用到人體,這樣的資訊也就傳到現在。不過,引起動物病變,不代表會影響人體。我們生活中常會碰到這樣的抑制劑,那為什麼人還是活得好好的呢? 統整三⟫煮豆漿的溫度,足夠破壞胰蛋白酶抑制劑胰蛋白酶抑制劑也是蛋白質,豆漿、鷹嘴豆、利馬豆烹煮時的高溫會導致蛋白質變性,就會這個抑制劑失去了抑制的效果,這也是傳言中豆漿要煮熟的原因。統整四⟫人體具有對抗胰蛋白酶抑制劑的能力現行探討大豆胰蛋白酶抑制劑的研究,大多都存在實驗劑量過高,或者就是動物實驗,都與實際生活有些差距。然而,早在1982年時有學者發表了一篇綜論文章,詳細探討了大豆胰蛋白酶抑制劑對人體與實驗動物的影響。在這篇文章中就提到,人類的胰蛋白酶對於這類抑制劑有很高的抵抗性,所以這種抑制劑幾乎不存在對人體健康的風險,這樣的文獻其實就破解了大豆胰蛋白酶抑制劑會傷害人體的傳言。 結語》總結上述,雖然大豆胰蛋白酶抑制劑或皂素對人體沒什麼危害,但生豆漿的生菌數可能過高,且有些研究也指出生大豆有著影響凝血的問題,所以豆漿還是煮過再喝吧!【本文獲好食課授權刊登,原文標題:豆漿沒煮熟會拉肚子!?3大健康迷思懶人包!】責任編輯:辜子桓
-
2022-10-05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18歲以上可打第四劑! 次世代疫苗10/11起開打,可與流感疫苗同時接種
10/11起 次世代疫苗擴大18歲以上可接種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昨天才表示,次世代疫苗下一階段的開放對象和時間還要觀察一周的打氣,再由衛生福利部傳染病防治諮詢會預防接種組(ACIP)委員討論、決定。指揮中心今天宣布,次世代疫苗擴大開放至18歲以上民眾都可作為追加劑接種,並於10月11日起開打。指揮官王必勝表示,因國內目前屬於Omicron變異株疫情流行期,且數據顯示年輕族群感染率較高,加上國內防疫政策及邊境管制逐步開放,ACIP委員一致同意開放18歲以上民眾可以接種疫苗。因此10月11日起擴大納入18至49歲民眾接種莫德納次世代雙價疫苗追加劑。接種間隔為前一劑疫苗應間隔至少12周、84天。依據臨床試驗顯示,含有原始株及BA.1變異株的雙價疫苗相較於單價疫苗,對於抵抗Omicron變異株有較佳的保護力,目前已開放第一階段及第二階段對象接種,符合接種間隔尚未接種者,也請儘速接種,以降低感染後重症及死亡的風險。次世代疫苗第一階段接種對象為65五歲以上長者、長照機構住民、18歲歲以上免疫不全及免疫力低下者。第二階段則包括,第一類醫事人員、機場港埠、居家檢疫相關工作人員及航空機組員船員、機構與社福照護系統相關工作人員、50至64歲成人,以及18歲以上因外交、公務、洽商等工作需求需出國者;分別於9月24日和10月3日開放接種。國內疫苗接種率第一劑為93.7%、第二劑87.8%、追加劑第一劑(第三劑)為73.4%、追加劑第二劑(第四劑)為11.3%,其中65歲以上第四劑接種率為39.4%。另六個月至四歲幼兒疫苗接種,第一劑接種率40.0%、第二劑12.9%。指揮中心提醒,接種後可透過接種單位提供的須知或海報上的QR code掃描加入Taiwan V-Watch疫苗接種-健康回報,藉由接種後狀況觀察,提醒就醫並瞭解接種後常見不適。流感疫苗10/1開打 可與新冠疫苗同時接種【記者鄒尚謙、楊雅棠、許政榆/台北即時報導】公費流感疫苗將於10月1日起分兩階段開打,第一階段對象包括醫事及衛生防疫相關人員、65歲以上長者等11類對象;第二階段則自11月1日開始,對象為50至64歲無高風險慢性病成人。衛生福利部傳染病防治諮詢會預防接種組(ACIP)召集人李秉穎表示,流感疫苗可與新冠肺炎疫苗同時接種,但建議接種在不同部位。李秉穎表示,因為邊境逐漸解封,流感一定會比過去兩年有更大疫情,但目前世界流感病毒株沒有很大的突變,應該只是一般的季節流行,不過還是可能出現重症、死亡個案,必須注意。過去雖有研究報告指出,流感疫苗可能對於新冠肺炎,有交叉保護效果,但研究看起來有干擾因素,結論不足以證實流感疫苗可以保護新冠肺炎,因此仍認為流感疫苗保護流感、新冠肺炎疫苗保護新冠病毒。對象包括醫事及衛生防疫相關人員、65歲以上長者、安養、養護、長期照顧等機構的受照顧者及所屬工作人員、滿六個月以上至國小入學前幼兒、孕婦、具有潛在疾病之高風險慢性病人、BMI大於等於30者與罕見疾病及重大傷病患者、國小至高中職和五專一至三年級學生、六個月內嬰兒的父母、幼兒園托育人員及托育機構專業人員、禽畜業及動物防疫相關人員等十一類人員。第二階段開打對象則為50至64歲無高風險慢性病成人,於11月1日開打。指揮中心指出,雖然目前國內流感疫情仍處低點,但近期類流感門急診總就診人次有上升趨勢,建議民眾踴躍前往接種,以於流感疫情達高峰前獲得足夠保護力。開打後民眾可先透過各地方政府衛生局網頁、疾管署流感防治一網通、疾管家或1922防疫諮詢專線,查詢鄰近合約院所,電洽院所預約,以確保可施打到疫苗且節省排隊等候時間。前往接種時應攜帶健保卡及相關證明文件,如兒童健康手冊、孕婦健康手冊等,並佩戴口罩、適度保持安全距離及執行手部衛生等措施。疫苗謠言大破解網路謠言勿聽信,特別是近期長者LINE群組有些傳聞,許多都從國外翻譯成中文後流傳,民眾很難回頭找外文來源去評論,指揮中心也與台灣事實查核中心進行查核。近期長輩群組流傳2則謠言,其中1則是美國媒體電視節目承認「第4劑疫苗接種可能會關閉您的免疫系統」等語,指揮中心醫療應變組副組長羅一鈞對此闢謠,他說,該說法是新聞工作者的個人意見,且目前實證沒有看到打3、4、5劑會降低免疫系統抵抗力,不要誤信這樣的說法。針對第一則,羅一鈞說,有人傳說美國ABC電視台承認,打第4劑會關閉免疫系統,看起來很可怕,好像免疫不會運作,導致長者不願意打這第4劑疫苗,事實上是,ABC節目邀請新聞工作者,談話性節目評論對於打第4劑的看法,他個人意見認為,打越多抗體越高的說法不認同,但並沒有科學證據可以支持,純屬個人意見,也不是電視台意見,不應加諸於ABC主流媒體承認這樣的說法。現有實證都沒有看到打3、4、5劑會降低免疫系統的抵抗力,不要誤信這樣的說法,以免導致長者接種次世代的打氣受到影響,不要轉傳也不要相信。另外一則是,「指揮中心不再公布死亡分析是因為第3劑死亡最高」,此則傳聞也與上一則混再一起。羅一鈞表示,每一天他都有報告死亡個案列表,都有說明詳列年齡、性別、接種劑次、慢性病,都有公布在手板,也有做成附件提供給所有媒體,因此指揮中心沒有不再公布死亡分析。再次統計今年到10月4日,有10378例死亡個案,當中沒打疫苗佔44%,因此雖然全人口沒打疫苗者僅7%,但死亡個案高達44%沒打疫苗,顯示沒施打疫苗是很重要的死亡因素。羅一鈞表示,沒有完整接種三劑的比例占66%,約三分之二,一向都有利用各種場合建議民眾完整接種疫苗,絕對沒有不鼓勵多打針,「我自己的爸媽都打到次世代了,希望所有長者都符合資格的趕快打,接種降低重症死亡風險」。
-
2022-05-11 養生.聰明飲食
綠豆清熱解毒,可緩解花生堅果造成的過敏?顏宗海:無稽之談,若出現這些症狀需儘速就醫
有些民眾在吃完花生、堅果後,身體會出現過敏反應,網路上卻有網友建議這些人,平常可以多吃綠豆製品,減少對花生、堅果等食物過敏。對此,長庚醫院腎臟科系教授級主治醫師顏宗海表示,此為無稽之談,曾食物過敏者應該牢記自己不可吃哪些食物,以免影響健康。許多人都有過食物過敏經驗,吃了某些東西,全身冒出大片蕁麻疹,極少部分會出現過敏性休克,顏宗海指出,魚、蝦、貝類…等海鮮是國人最常過敏食物,而堅果、花生則是歐美國家最常見的過敏原,台灣極為少見。但不管是哪一種食物,如果食用後通常短短幾分鐘就會出現類似身體發癢、泛出紅疹…等症狀,如民眾遇到時應特別注意,往後避免食用。綠豆無法緩解過敏 網路謠言切勿相信民眾如不慎遇到食物過敏狀況該怎麼辦?顏宗海指出,若身體只是發癢、紅疹,建議先擦止癢藥膏,多喝水,但如果出現胸悶、呼吸喘、急促等嚴重過敏情形,就務必儘速至大型醫院急診就醫。針對網傳「綠豆具有清熱解毒的效果」之言論,食藥署呼籲民眾,切勿輕易相信謠言,延誤治療。對於某些人來說,食用含綠豆成分的製品,亦可能引起過敏反應。且綠豆為食品而非藥品,目前也並無治療花生、堅果過敏之科學證據。提醒民眾注意飲食 食物、藥物過敏都需小心此外,顏宗海也強調,除了食物之外,藥物過敏也相當常見,一旦引發,症狀更為強烈。對於某些藥物過敏的民眾,在就醫時,務必主動提醒醫師,讓醫師開立其他可替代的藥物。由於過敏原因複雜,民眾若有食物過敏病史,需要耐心找出過敏原並且避免接觸,平時應適當運動、健康飲食及規律作息,保持良好生活習慣,才能讓免疫系統維持正常,遠離過敏。★本文經《NOW健康》授權刊登,原文刊載於此★關心健康生活大小事,點此進入【NOW健康】
-
2022-03-03 該看哪科.心臟血管
年紀愈大可容忍血壓愈高?醫師提醒2種常被忽略的高血壓危機,心血管風險增2至4成
82歲黃奶奶,平常有三高問題,雖然在診所有拿慢性三高的藥物,但時常有漏吃或忘記吃的問題,以前收到Line訊息說年紀愈大血壓可以容忍愈高,年齡加上80以為這是可容忍的血壓範圍便不以為意,平常血壓往往飆破160,某次半夜起床上廁所時忽然胸痛、冒冷汗幾近暈厥,被家人緊急送醫治療,檢查發現竟是急性心肌梗塞發作,經緊急心導管支架手術處理及嚴格控制血壓、血脂及血糖,終於恢復穩定的生活,經過這次事件,黃奶奶再也不敢胡亂聽信網路謠言,因此遵從醫囑乖乖吃藥。量測血壓 把握基本「722原則」高血壓又稱作「隱形的殺手」,台灣成年人平均每4人就有1人患有高血壓,病人往往暴露在風險當中而不自知,正常人的血壓收縮壓應小於120毫米汞柱且舒張壓應小於80毫米汞柱(兩者皆須達標),若診間量測收縮壓超過140毫米汞柱或者舒張壓超過90毫米汞柱即為高血壓,若介於中間者則稱作血壓偏高或高血壓前期。若家中平日有量血壓的習慣,根據歐洲及美國最新的標準,居家平均血壓超過135/85毫米汞柱(歐洲)或130/80毫米汞柱(美國)亦即為高血壓。台灣高血壓學會及心臟醫學會建議量測血壓應把握基本「722原則」:1週量7天,每天量早晚2回,每回量2次(每次間隔1分鐘),若有心律不整則需每回量3次。2種常被忽略的高血壓危機另外,常常被民眾忽略的高血壓危機為:白袍性高血壓及隱匿性高血壓。民眾往往以為至醫院量測到高血壓即為白袍性高血壓,卻忽略了潛藏的動脈硬化危機,根據統計其心血管風險會增加約2至4成;隱匿性高血壓則為醫院量測血壓正常,但居家血壓卻偏高,其心血管風險更甚,增加約2倍。依據過往文獻統計,控制好高血壓可使心血管死亡風險減少2成,腦中風風險減少4成,心臟衰竭風險減少5成,因此,控制好血壓成為當今刻不容緩的議題。在血壓控制標準的次級預防方面,應將血壓控制在130/80毫米汞柱以下,某些高風險族群甚至必須更嚴格控制收縮壓在120毫米汞柱以下,除非是初級預防或近期發生中風病患則控制在140/90毫米汞柱以下,但若有在服用抗凝血劑之病患則維持控制在130/80毫米汞柱以下。有些人不免會擔心在年紀較大的老人家是否血壓控制亦須如此嚴格,根據近期跨國多中心研究針對60-80歲華裔族群,若血壓控制在110-130毫米汞柱對比130-150毫米汞柱,發現嚴格控制血壓可減少近3成的心血管事件風險。吃了血壓藥就要吃一輩子?此外,民眾最常詢問的問題即是吃了血壓藥是否就要吃一輩子,此關鍵取決於自身生活習慣及飲食是否能有效調整,指引建議:每減少1克鈉鹽攝取,平均可減少收縮壓2.5毫米汞柱;每減重1公斤,可減少收縮壓1毫米汞柱;得舒飲食(DASH,多蔬果、少脂肪)可減少收縮壓10至12毫米汞柱;規律運動可減少收縮壓3至7毫米汞柱;減少酒精攝取可減少收縮壓2至4毫米汞柱;另須戒菸使血壓維持穩定,減少浮動。若能達成的標的愈多,當血壓降到合理標準範圍內,就不見得需一輩子服用藥物。然而有些民眾也常有高血壓需服用多種藥物或即便服藥也仍難以控制的困擾,這時便可考慮使用新一代的導管介入性腎動脈交感神經阻斷手術,俗稱高血壓導管治療,此治療模式類似一般心導管治療,鼠蹊部打針,隔天即可出院,除了適用於難治型高血壓患者外,也適合已併發器官受損患者(如心室肥厚、腎病變、腦中風、心肌梗塞等)、服藥順從性差、服藥有嚴重副作用、次發性高血壓治療但血壓仍未達標之患者(如原發性高醛固酮症),根據美國最新研究顯示,光導管治療未服藥的情況下,患者診間血壓平均下降近10毫米汞柱,且可使日常血壓維持平穩、減少浮動,台灣目前已執行約300例的高血壓導管治療,成效良好,當中發現部分患者甚至血壓下降超過20至30毫米汞柱,擺脫藥物束縛,維持長期穩定的控壓效果。高血壓併發症往往在不知不覺中發生,一旦當嚴重併發症產生時,往往病患已發生心肌梗塞或中風,甚至死亡。平常養成規律量血壓的習慣,一旦發現血壓上升無法在短時間內回復,需適時輔以藥物控制,並調整生活型態及飲食,若有需要亦可考慮使用新一代的高血壓導管治療,達到精準控壓的愜意人生。
-
2022-01-18 養生.聰明飲食
食物掉地3秒還能吃?毒物權威曝真相:用水沖更慘
麵包、蛋糕、土司或是水果等食物,如果掉在地上,趕快撿起來,就沒事,還是可以吃,許多節省惜物的老一輩的人都有這類觀念,不過,毒物科權威顏宗海表示,就算食物與地面接觸1、2秒,還是可能沾上致病微生物,引發食物中毒、急性腸胃炎。食物掉地上 表面都會沾染到細菌「3秒或5秒內撿起來就不會沾染到細菌微生物,這是真的嗎?」,食藥署表示,這是網路謠言,因為食物掉在地上,無論是3秒、5秒、10秒,表面都可以沾染到細菌等微生物。確實如此,顏宗海說,有些家長以為地板很乾淨,食物掉到地上,趕快撿起來,還是可以食用。有時小朋友看到食物掉在地上,拿起來就往嘴巴塞,家長還會自我安慰「不乾不淨,吃起來沒病。」。但一般家裡及社區裡存有金黃色葡萄球菌、鍊球桿菌及格蘭氏陽性菌,顏宗海強調,這些病菌都可能引發食物中毒,導致腹痛、腹瀉、嘔吐等症狀。水沖洗遭汙染食物 用處不大有些人習慣以自來水沖洗不小心掉在地上的食物,以認為這樣可以沖掉病菌,對此,顏宗海指出,用水沖洗遭汙染食物,用處不大,尤其是上面有果漿等黏稠食材的麵包、土司,如果掉在地上,馬上就沾黏細菌,應該直接丟掉。顏宗海提醒,如果食物掉在地上,不管在幾秒內撿起來,都不要食用,不要為了節省,吃了遭汙染的食物,引發腹瀉腹痛等症狀。國外研究發現,掉落在地面的食物沾染到細菌的程度,與食物特性、食物接觸表面的時間、接觸表面的材質、接觸表面的細菌濃度有關;接觸時間越長、較潮溼的食物等,都可能會沾染到較多的細菌。(常春月刊/編輯部整理、文章授權提供/NOW健康)延伸閱讀: ·愛吃涼拌食物?熱菜放涼再冰? 專家警告「9NG行為」:食物中毒風險暴增 ·腹瀉除了多喝運動飲料,還能吃什麼? 醫師告訴你拉肚子4大飲食調養重點
-
2021-10-06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施打新冠疫苗會引發痛風發作嗎?教授揭可能原因
讀者林先生昨天(2021-10-4)利用本網站的「與我聯絡」詢問:林教授,請問有研究發現接種新冠疫苗會引發痛風嗎?我是在一個多禮拜前接種第一劑的莫德納疫苗,3天後右腳大拇指就開始疼痛,然後整個腳背都是紅腫劇痛,這一個禮拜來每天都是痛得白天行動困難,晚上無法睡覺,吃布洛芬也沒什麼效果。我去看醫生,他說是痛風,但不認為是跟新冠疫苗有關。我上網查看,發現有人在問痛風患者可不可以打新冠疫苗,也有人回答說痛風正在發作的人不可以打。可是,我以前從沒患過痛風啊,去打疫苗時也沒有痛風發作啊,怎麼會打了疫苗之後就得了痛風?的確,網路上是有人在討論痛風患者可不可以打新冠疫苗,例如有位署名「痛風醫生王魏」的人就在2021-9-16發表新冠疫苗不會引發痛風,反而飲酒竟會從這麼多角度誘發痛風,而他在第二段說:「新冠疫苗的出現是全人類的福音,但也有一部分慢性病患者不敢注射,怕導致自己的病情更加嚴重,痛風患者就是其中之一。專家表明,只要患者的痛風不處於急性發作期,就可以放心接種新冠疫苗,痛風的主要原因是是血液中的尿酸成分過高導致的,與疫苗並無直接關係。反而,飲酒可能會從多方面促使痛風發作,患者一定要引起注意。」我不知道這篇文章的作者是不是真的痛風醫生,但他這段話裡的「專家表明」讓我對他失去信心。我在2017-4-24發表的讀者要求,剖析謠言這篇文章裡有說,網路謠言的特徵之一就是會用「研究表明」,「專家表示」,「王醫師說」,「戴博士說」等等,看似權威,但卻無從查證的資訊來源。想想看,如果真的是煞有其事,那為什麼說不出確切的資訊來源,而要用「專家表明」這樣的曖昧字眼呢?不管如何,痛風的病因是血液裡的過多的尿酸在關節處形成針狀結晶,造成關節發炎和疼痛,而最常發生的地方就是大腳趾。它的治療通常是用長效性的NSAIDS(非類固醇消炎藥),例如Indomethacin。(註:布洛芬也是非類固醇消炎藥,但它是非處方藥,消炎止痛的效力也不如需要醫師處方的Indomethacin)由於新冠疫苗的正式使用還不滿一年,而很多與它們相關的副作用又是案例稀少,所以我們可以預期醫學文獻裡不太可能會有關於它們會引發痛風的論文。但是,醫學文獻裡的確是有一篇論文報導其他幾種疫苗會引發痛風發作。我會在稍後討論這篇論文。網路上有兩篇可信度蠻高,關於新冠疫苗會引發痛風發作的文章。第一篇是2021-3-11發表的Can Vaccines Contribute To Gout Flares?(疫苗會導致痛風發作嗎?)。這篇文章是發表在Podiatry Today(今日足病學)網站,而作者是足病學醫生Richard Blake。他先是在文章的前兩段裡敘述一位病患在接種帶狀皰疹疫苗之後出現痛風發作,然後他在第三段裡是這麼說:「我看到很多患者在接種 COVID-19 疫苗之後發生這些類似的症狀,不管接種的是第幾劑或是什麼品牌。 我將這些情況視為痛風發作,而這可能真的就是。 痛風發作是由於新陳代謝的變化而發生的,而根據我的經驗,接種疫苗是會導致新陳代謝產生劇烈變化。」第二篇文章是2021-3-16發表的MY ELDERLY PATIENT DEVELOPED A FLARE-UP OF HER GOUT FEW DAYS AFTER RECEIVING COVID-19 VACCINE. IS THERE A CONNECTION BETWEEN IMMUNIZATION AND GOUT FLARE?(我的老年患者在接種 COVID-19 疫苗幾天後出現了痛風發作。 疫苗接種和痛風發作之間有關聯嗎?)。這篇文章是發表在美國聖路易斯市慈悲醫院(Mercy Hospital)的網站,而作者是這家醫院的醫學系主任Farrin Manian醫生。他在文章的第一段說:「儘管尚未確定 Covid-19 疫苗接種與痛風發作之間的關聯,但已經有報導說在接種其他幾種疫苗(例如流感、破傷風、重組帶狀皰疹)後,痛風/痛風發作率更高。因此,可以設想隨著越來越多人的接種,Covid-19 疫苗也可能會跟痛風發作有關。」這段話裡所說的《報導》就是我在前面提到的那篇研究論文。它是2019年發表的Risk of gout flares after vaccination: a prospective case cross-over study(接種疫苗後痛風發作的風險:一項前瞻性病例交叉研究)。這篇論文在一開始先介紹說,重組帶狀皰疹疫苗的兩項 3 期臨床試驗的安全性數據顯示這個疫苗會增加痛風發作的風險3.6 倍,所以這篇論文的作者們(研究人員)才會想要調查其他疫苗是否也有增加痛風發作的風險。研究人員共調查了517位痛風患者,詢問他們在接種疫苗(例如流感和破傷風)兩天之後有沒有出現痛風發作。結果是,整體而言,接種疫苗會提升痛風發作的風險兩倍。可是,儘管如此,研究人員在最後說,與疫苗接種相關的痛風發作是很少發生,然而疫苗接種的好處卻是壓倒性的。也就是說,他們不希望人們因為害怕會發生痛風而拒絕接種疫苗。現在我可以回答讀者林先生的問題了。雖然他在打疫苗之前沒有患過痛風,但也許他已經是有高尿酸。所以,誠如足病學醫生Richard Blake所說,接種疫苗是會導致新陳代謝產生劇烈變化,而這個劇烈變化才會最終促使林先生首次發生痛風。原文:新冠疫苗會引發痛風嗎
-
2021-08-26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打疫苗時手該叉腰還是自然下垂?專家曝正確姿勢
「來,捲起袖子,我們打疫苗去」。疫苗陸續到貨,不論是AZ疫苗或是莫德納疫苗,還是將來的台積電及鴻海的輝瑞疫苗,其列出來的可能副作用通通都有「注射部位疼痛」這檔事,而且還可能是其副作用中最多比例的項目之一。然而,打疫苗手叉腰還是自然下垂?打疫苗會傷害橈神經?打完疫苗千萬不能揉?這些網路謠言是真的嗎?疫苗注射後的肩傷害 少數人須手術治療臺北市立聯合醫院和平婦幼院區骨科主治醫師陳信彰說,所謂的「疫苗注射後的肩傷害」(Shoulder injury related to vaccine administration,SIRVA)就是指在打完疫苗後,注射肩膀處所出現的不適,包括紅、腫、熱、痛,甚至活動不良;有的很輕微,但還是會有極少數人是會痛到無法動彈無法工作的,國外甚至有報告需要住院打針及手術來治療才好的。(推薦閱讀:打疫苗後為什麼會出現「新冠手臂」? 會好嗎? 專家解析「皮膚5副作用」:mRNA疫苗最常見)9成24小時內出現症狀 多數幾日內可緩解「疫苗注射後的肩傷害」通常就是疫苗注射後立即出現肩膀的症狀,據統計約有九成的病患是24小時之內即出現症狀,很少是超過三天才出現肩膀問題的。而診斷標準第一個就是要排除感染,幸運的是,這種「疫苗注射後的肩傷害」絕大部份都在症狀持續了幾日後自然就痊癒了,無需任何的治療,而也有少部份人得吃藥打針或復健才能緩解症狀,然而,也如前所述是有極少的人是需要骨科來收治住院才得以痊癒的。(推薦閱讀:打疫苗前先吃普拿疼、抗組織胺防副作用? 小心造成1大影響)推測注射位置太高所致 坐著手叉腰注射可避免到底「疫苗注射後的肩傷害」是傷害到了什麼?有沒有辦法避免?根據2010年Atanasoff等學者研究13位病患,並創造「疫苗注射後的肩傷害」SIRVA這個病名,指的是打完疫苗後出現肩峰下的滑囊炎、肌腱炎、肩袖斷裂、三角肌積液、肩關節囊粘連(俗稱冰凍肩),而這些也是「疫苗注射後的肩傷害」中最常見的情況,推測其發生原因,有可能是注射位置太高,而沒有將疫苗注入三角肌肌肉內,反而注入肩峰下組織,因此引起相關被注射組織發炎。要避免這類情形,除了注射位置不要太高之外,還有一個重點就是請病患記得手叉腰、手臂外展,讓肩峰下的滑囊、肌腱、肩袖、肩關節囊等組織縮回去肩膀內,避免被針打到;所以,「請病患坐著手叉腰再行肩膀肌肉注射」幾乎是世界各國做肩膀肌肉注射的標準動作。(推薦閱讀:打針後要揉才不會有瘀青、硬塊? 不一定!這2種狀況只會愈揉愈糟糕)肌肉注射針頭不能太短 揉不影響肌肉組織結構2018年Bancsi等學者亦整理了「疫苗注射後的肩傷害」並給出幾個肌肉注射建議,其中的建議亦經世界各國學者及護理專家引用做為肌肉注射指引,他點出了若注射在肩膀太低的位置是有可能傷到橈神經,而注射在肩膀太後外側的位置是有可能傷到腋神經。除了注射位置,Bansci亦指出針頭太長也是有可能傷到神經;雖然神經傷害的報告是少之又少,而且目前多採用1 CC的小針具較不可能傷到,但考量到要實行肌肉注射針頭也不能太短,對某些很瘦的民眾還是得小心注射。陳信彰表示,看了那麼多的「疫苗注射後的肩傷害」文獻,並沒有看到能不能揉的問題,不過有沒有揉應該也不會影響肌肉組織結構。延伸閱讀: ·高端疫苗有哪些副作用?我適合接種嗎? 打疫苗前必知「6大注意事項」 ·打完疫苗猛喝水緩解副作用? 2類人小心引肺積水
-
2021-08-25 該看哪科.皮膚
泡熱水、擦醋、擦凡士林…香港腳偏方多!皮膚科醫師:都是錯誤治療偏方,恐使症狀更嚴重
您有香港腳嗎?您是否聽過各種關於香港腳的說法與偏方,例如:泡熱水、泡醋、泡鹽水能緩解香港腳症狀,甚至還有用薑、牙膏塗抹等說法。為了破解這些迷思,食品藥物管理署(下稱食藥署)特別請到皮膚科診所楊麗珍醫師來為民眾逐一釐清,並建立正確治療香港腳的觀念。泡熱水、擦醋、擦凡士林……通通無效楊醫師指出:坊間有許多關於預防與治療香港腳的說法,有些是正確觀念,但也有很多是錯誤的治療偏方。例如穿襪子悶住容易得香港腳、共穿鞋襪容易得香港腳、易流腳汗者容易得香港腳、襪子應該要和家人衣物分開洗等,這些都是正確的觀念!反之,泡熱水、擦醋、擦凡士林、擦啤酒、鹽巴水、牙膏、老薑等網路上流傳的治療偏方,這些不僅無效,甚至可能使症狀更嚴重。將患部浸泡於溫熱的水中,想藉熱水達到殺菌效果,事實上,黴菌十分耐熱,即使泡湯溫度達到45℃,也不足以殺死黴菌,反而可能使症狀加重。擦醋治療,則會造成患部脫皮,增加糜爛型足癬的風險,嚴重甚至可能導致蜂窩性組織炎。凡士林適用於冬季乾燥症,若是塗抹於患部,反而提供一個適合黴菌滋長的環境,因此也不建議使用。至於酒、鹽水、老薑、茶樹精油等,都沒有經過科學證實可以治療香港腳,民眾勿隨意聽信偏方,以免造成病情延誤,甚至可能損害身體健康。 諮詢專業醫藥人員,依醫囑或藥品仿單正確使用治療香港腳,建議先由醫師診斷,並依照醫囑進行治療。若自行至社區藥局購買治療香港腳之指示藥品,需先諮詢專業的醫藥人員,並依照藥品仿單(說明書)正確使用,才能早日獲得健康。食藥署提醒民眾:網路謠言多,應先查證後過濾錯誤的資訊,千萬不要盲目聽信偏方,小則延誤病情,大則傷身。原文引用自:藥物食品安全週報
-
2021-07-29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採訪內容遭斷章取義「製成長輩圖」 施信如籲:別再傳
網路謠言不斷,不少專家、知名人士的發言,屢被重置成「長輩圖」廣傳,長庚大學新興病毒研究中心主任施信如日前接受媒體採訪的內容,遭有心人士節錄,以「若擔心疫苗有副作用 高端疫苗可以是另一種選擇」作為標題,疑為高端疫苗背書。施信如今表示,圖片內容斷章取義,她是一位科學家,是站在科學觀點說話,整段內容需理解前後文,此張長輩圖已造成她莫大的困擾,強調絕無替高端疫苗背書。施信如日前接受媒體採訪,針對市面上各類新冠疫苗副作用分析,各專家提出對於不同新冠疫苗副作用的分析,施信如表示,相對於較新的mRNA或腺病毒載體疫苗,高端屬於蛋白質次單位疫苗,副作用少,對長者來說,若較擔心副作用,算多一種選擇。她今天指出,她提出這句話並沒有要為高端背書,而是從科學觀點做一分析,她是一位科學家對於各種疫苗都是持中立的看法,她是依照對於蛋白質次單位疫苗的資訊做一說明,不過任何疫苗都要在大規模接種後觀察,目前高端疫苗尚未大量施打,後續值得觀察。施信如表示,被重置的內容並沒有前後文,導致會被誤會替高端疫苗背書,她再次強調「沒有替高端疫苗背書」,也希望被斷章取義的內容不要再轉傳。
-
2021-06-25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只打疫苗不夠!何美鄉:這種維生素能降新冠重症風險
國內新冠(Covid-19)疫情嚴峻,所有民眾都在等待何時能輪到自己接種疫苗;然而,只要有了疫苗就一切萬事OK嗎?有專家指出,為身體補充維生素,可以有效降低染疫後發展成重症,甚至死亡的機率。 「你身體欠維生素D,趕快補上吧! 」這是中研院生醫所兼任研究員何美鄉給民眾的「抗疫」建議,何美鄉指出,Covid-19疫情蔓延,或許不少人早已收到許多有關維生素D與Covid-19的訊息——缺乏維生素D與罹患Covid-19重症或死亡的風險,成正相關。 「或許你把他當網路謠言,丟進垃圾桶。或許你相信它,但認為與自己無關, 因為『台灣陽光如此充沛』,所以你不會缺乏維生素D。」但何美鄉表示,不清楚民眾是否缺乏維生素D,但她知道的是,「多於一半的機率,你維生素D的血液值是低於30ng/mL, 也就是不足的意思。」 何美鄉舉例,台灣喝母乳的嬰兒有86%缺乏維生素D,主因在於,台灣的育齡婦女有高比例缺乏維生素D。 身體欠缺維生素D有何重要? 何美鄉這麼說... 新冠疫情持續蔓延,因此我們需要藉由施打疫苗來對抗病毒;然而,「無論是對抗病毒的免疫功能,或是藉由疫苗的刺激,來產生抗病毒的特異性免疫反應,都需要正常運作的免疫功能。」 重點來了,多種維生素(包含維生素D在內)正是維持這些免疫機制正常運作的重要分子。何美鄉指出, 若是缺乏的話,就得將它補滿補齊,這樣比較容易使每一個免疫反應的步驟最佳化,用以減低感染後罹患重症的風險。 何美鄉說,「施打疫苗, 不也就是要減低感染後罹患重症的風險嗎?」補充維生素D的功能亦是如此。 ●原文刊載網址●延伸閱讀:.為何在藥局買藥品較便宜?所有商店開了就是要賺錢?那些藥師不跟你說的真心話.中年人最易罹患「足底筋膜炎」!如何舒緩刺痛、治療?醫師一次解惑.甲狀腺亢進怎麼吃?營養師5招正確飲食,減緩手抖心悸症狀
-
2021-06-02 癌症.抗癌新知
別再等了! 專家強烈建議癌友接種新冠疫苗
癌友到底能不能打新冠疫苗?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副院長李冠德表示,每位癌友見到他的第一句話都是詢問這句話。根據美國國家綜合癌症網絡(NCCN)最新建議,任何癌友都建議優先施打新冠疫苗,其他流感疫苗、肺炎鏈球菌疫苗,則是相隔4周再接種;固體瘤患者正值治療期間無需擔心可直接接種、血液瘤則建議待療程結束約3個月中性白血球恢復後再接種。別再聽信網路謠言,李冠德表示,有太多癌友告訴他,網路上不斷強調「癌症患者不能打疫苗」,但現在癌症患者被列為優先施打對象,讓患者們不知所措,不曉得到底要不要打。美國國家綜合癌症網絡今年3月修訂最新指引,強烈建議所有癌症患者一定要優先接種新冠疫苗。主要是新冠肺炎重症高風險群為肥胖者、長輩、腎臟疾病、心臟疾病及癌症患者。李冠德說,癌症患者一旦染疫,所有的治療都得停止,同時也得隔離,疾病若發展到肺炎,不只要投以對抗肺炎的藥物,同時也得對抗癌細胞,治療難度加劇,致死率也會大幅提升。李冠德表示,不同的癌種接種新冠疫苗的時機不同,固體瘤的患者如乳癌、大腸癌、肺癌等,正在接受化療或標靶治療時,中性白血球會下降,但通常結束化療後七天後中性白血球就會恢復,即使治療期間中性白血球低下,接種疫苗也不會影響免疫反應,不必等到中性白血球恢復後再接種,可以隨時接種。血液癌的患者如白血病、骨髓瘤、淋巴癌等,李冠德表示,通常這類患者治療期間會接受較強度化療及白血球增生劑,建議等到治療結束中性白血球數目恢復,再預約接種新冠疫苗,大約是治療後三個月才建議接種。正在接受免疫治療的癌症患者,則建議任何時間接受疫苗。李冠德說,接受免疫治療反而會增強T細胞免疫,不過也因為免疫力增強,疫苗副作用可能會增加,但目前還沒有相關臨床數據。放療的患者則是任何期間都可以接種疫苗,手術後的患者則容易有發燒反應,建議術後一到二周後再接種疫苗,若接受脾臟切除手術,有可能導致免疫抑制狀態,建議術後二到三周再接種疫苗。李冠德說,目前已經上市的疫苗有莫德納、輝瑞、嬌生、AZ,由於臨床試驗都不會以癌友作為試驗對象,但從國外接種狀況來看,癌友並沒有顯著的問題,且癌友的免疫力低,反而不易有不良反應的發生,不過也代表效果相對低,也顯示癌友更要打。至於哪些品牌好?李冠德說,只要有新冠疫苗都建議癌友接種。表/癌友接種新冠疫苗六大問題Q1:癌症病人可以接種新冠疫苗嗎?答:可以Q2:化學治療期間能接種新冠疫苗嗎?答:可以,接種時間點須視癌別而定Q3:免疫治療期間能接種新冠疫苗嗎?答:可以Q4:接受放射治療或手術後能接種新冠疫苗嗎?答:可以Q5:新冠疫苗可以和其他的疫苗一起施打嗎?答:可以,但須間隔Q6:新冠疫苗的原理及對癌友的保護力?答:mRNA疫苗:對罹患癌症等免疫抑制病人不會造成直接的安全風險,保護力高;腺病毒載體疫苗,對癌友未有足夠安全性數據,但腺病毒載體已被修改以使其無法複製,癌症病人應可安全使用。資料來源/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 製表/陳雨鑫
-
2021-03-30 該看哪科.兒科
家長嫌太胖 國中女信偏方吃「棉花」減重釀嚴重腸沾黏
體重過重、過輕都不好,然許多兒童、青少年不知正常體位標準,常常不該減重卻減重,應該減重卻不知。身形纖細的15歲女國中生,身高、體重、BMI數值均正常,但家長卻常嫌棄女兒胖、大腿粗,不該吃宵夜,讓女學生十分在意,誤信網路謠言「吃棉花減重法」,一年下來,竟吃下整整一條厚棉被與鋪棉外套,導致嘔吐不已、腸道阻塞,經手術,才將塞滿腸道的棉花由肛門擠出,但未來仍可能有腸沾黏後遺症。4月4日兒童節即將到來,台灣兒科醫學會今舉辦「支持與鼓勵推動體重管理記者會」,呼籲家長、小朋友都應對體位有正確的認知,平時生活習慣維持「健康吃、睡眠足、運動多」,避免慢性病上身。根據衛福部統計,國內5至19歲的兒童及青少年有肥胖問題者超過一成,台灣兒科醫學會理事長李宏昌表示,台灣兒童、青少年肥胖盛行率雖逐年下降,但臨床上也看到許多青少年對肥胖有錯誤見解、不了解自己正常體位的數值,導致健康亮紅燈。馬偕兒童醫院小兒胃腸科主治醫師楊俊仁說,之前收治過一名16歲的患者,食量比同齡學童大出許多,但家長覺得男生「高高壯壯」並無不好,直到收到學校體檢報告,發現身高172公分、體重卻高達139.4公斤,BMI值飆高到47.12,屬於極度肥胖,連帶有高血壓、高血脂、糖尿病等三高問題,另也有脂肪肝、肝臟輕微纖維化。為方便家長、小孩共同管理體位,維持身體健康,國民健康署建置「兒童及青少年版BMI計算機」,只要輸入性別、年齡、身高與體重,即可算出該年齡層建議的BMI,快速檢定體位是否正常。不同於成人BMI大於24即過重,大於27則有肥胖問題,楊俊仁指出,兒童與青少年在不同年齡層均有不同標準,當BMI超過該年齡層的85百分位以上,即為過重,超過95百分位以上時,則為肥胖。李宏昌表示,有愈來愈多實證研究證實,兒童時期過重與肥胖會增加日後罹患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等代謝症候群的風險,也會影響社交與學習;臨床上發現,許多有體位管理困難的兒童、青少年,很多都是因為家長對於體位管理沒有正確認知,對兒女的言語也會影響他們的減重心態。若兒童體位已達到肥胖、極度肥胖,李宏昌建議,應帶小孩就醫,兒科醫師會評估體位及危險因子,包含飲食、運動等行為及態度、有無家族或基因等,並藉由身體檢查了解是否有潛在疾病,愈早接受專業治療與定期追蹤,愈能免於疾病的威脅。●兒童及青少年版BMI計算機:https://km.hpa.gov.tw/ChildBMI/ChildBMI.html●兒童肥胖防治實證指引:https://www.hpa.gov.tw/Pages/EBook.aspx?nodeid=3792
-
2021-01-16 科別.皮膚
眼周長小顆粒怎麼辦? 皮膚科醫師告訴你解決辦法
眼周小顆粒的形成因素「醫師,我的眼睛旁邊最近開始長這個耶!」年輕女孩指著眼睛周圍的小凸起,露出困擾的表情。事實上,這種眼周小顆粒,屬於皮膚組織增生,可能是皮膚息肉、汗管瘤、粟粒腫等8種狀況。食品藥物管理署(下稱食藥署)特別請到彰化基督教醫院皮膚科邱足滿醫師,為民眾說明「眼周小顆粒」的各種可能:▶皮膚息肉(皮膚贅瘤、軟纖維瘤)這是纖維組織增生的良性小腫瘤,多在眼睛四周、脖子、乳房下、腋下等皮膚皺摺處,多是因遺傳和皮膚老化,而過度摩擦(化粧、揉眼睛)和賀爾蒙變化(懷孕、肥胖)也會刺激生長。▶汗管瘤(丘疹)膚色、粉紅色或略帶透明的小顆粒,是真皮層的汗管組織增生造成的良性腫瘤,常出現在眼眶四周,尤其是下眼瞼。主要成因是體質,好發於青春期後的女性,隨年齡而增大或變多,可用雷射去除,之後可能會再生長。▶粟粒腫(粟粒疹)小小白色顆粒,看似白頭粉刺,實際上與毛囊無關。這是皮脂腺的油脂和角質無法代謝,在皮膚表面形成凸起,分為原發性(跟體質有關)及續發性(過度摩擦、水泡或傷口癒合後形成)。發生於任何年齡、性別與新生兒。雖沒有研究報告指出眼霜或保養品會導致眼周長出小顆粒,較大的粟粒腫可用針挑破、擠出內容物,太小可用雷射去除,有時也會自行消失。▶扁平疣多呈咖啡色或膚色,常因搔抓而長出直線排列的疹子,頂端呈扁平狀,因而得名。這是皮膚感染濾過性病毒所致,建議積極治療,以冷凍治療、雷射、擦A酸或免疫調節藥膏去除。▶黑色丘疹皮膚病咖啡色、乾粗的凸起小顆粒,常見於臉部、身體,不仔細看很容易忽略。主要跟體質、紫外線有關,因角質過度增生而突起。▶小汗腺汗囊瘤天熱時會膨脹,天氣冷時會縮小,與體質有關,因汗腺增生、汗液堆積在汗腺內而成。▶皮脂腺增生皮脂腺過度增生而形成黃白色突起,中央經常會略凹陷。常發生在中年過後,年紀越長越明顯,與體質有關。口服A酸效果良好,數量少時可用雷射去除。▶眼瞼黃斑瘤(黃色瘤)位於眼瞼的黃色柔軟斑塊,近鼻側內眼角的上眼皮,一小點或一大塊都有可能。這是含有脂肪的泡沫組織細胞聚積在真皮層內,且是酯化的膽固醇。患者通常血脂肪正常,但仍建議抽血檢測血脂肪。可用冷凍治療、雷射去除。食藥署提醒,眼周小凸起除了影響美觀,也有可能是病毒引起。建議先至皮膚科尋求醫師協助,了解成因與類型,才可進一步做出合適的治療。有人說:「眼周小顆粒與保養品有關!」這是真的嗎?人與人交流總是先看到眼睛,尤其目前COVID-19肆虐,大家都戴口罩,臉的上半部更成為注目焦點。有人說,這種小顆粒是「脂肪粒」,與保養品有關,只要用特定的保養品可以去除,這是真的嗎?眼周小顆粒絕非保養品可解決,彰化基督教醫院皮膚科邱足滿醫師指出,醫學上並沒有「脂肪粒」這個名詞,美容業者若指出這是因使用不當的保養品,如眼霜或者護膚品太滋潤,並不符合事實。因為保養品是透過保養成分讓皮膚健康、美觀,主要作用在角質層或淺層的真皮層。而息肉、汗管瘤、皮脂腺增生、眼瞼黃斑瘤、小汗腺汗囊瘤與粟粒腫等,都是真皮層問題;黑色丘疹皮膚病是增厚的表皮;扁平疣則是表皮的病毒感染,都「不是」化粧品、保養品可以解決。邱足滿醫師提醒汽化雷射去除眼周小顆粒,常有傷口修復期和暫時性色素沉澱;而對於更深層組織增生之汗管瘤、皮脂腺增生、黃斑瘤,若傷口太深時,可能會留有輕微的凹陷疤痕。食藥署叮囑,眼周小顆粒有許多成因,勿聽信網路謠言或美容業者的推銷,應尋求皮膚科醫師協助,採適當方法去除,才能有效改善眼周外觀。原文引用自:藥物食品安全週報
-
2020-09-14 科別.心臟血管
簡易方法自測血管阻塞?教授解析自測法有無科學根據
讀者Scott在2020-9-11利用本網站的「與我聯絡」詢問:林教授您好: 在元氣網上看到"血管阻塞70%前無症狀!4種簡易方法自測血管阻塞沒”因完全無相關佐證資料, 再麻煩教授解析一下。感激萬分這篇文章是2020-9-10發表在元氣網,但其實它是從Heho轉載來的,作者是陳亦云。這篇文章已經有5722讚,可見得有很多人相信它所講的。只不過,…我們就先來看其中這一段話:「現在,專科醫師提供了4種簡易的方式,可以讓大家自我檢測血管是否真的阻塞了,而且,其中一種只需要動到一根手指頭,就可以直接測出血管是否阻塞。」「專科醫師」?請問,是什麼「專科醫師」?如果真有其人,為什麼說不出他的名字?我在2017-4-24發表的讀者要求,剖析謠言裡有提供如何辨識謠言的5個要點,其中之一是:【網路謠言往往會用「研究表明」,「專家表示」,「王醫師說」,「戴博士說」等等看似權威,但卻無從查證的資訊來源。】所以,這篇元氣網/Heho文章,是完全符合這個謠言的要點。不過,為了公平起見,我就還是花點功夫來做個屍體解剖。我們先來看這篇文章的第三段:【換句話說,年過30歲之後不少人的血管,就像家中廚房水槽裡用久了的排水管一樣,管道內壁就要結垢、生鏽,逐漸導致管道阻塞而無法通暢排水。而血液中的「水垢」指的就是膽固醇、三酸甘油酯與高密度蛋白質等,它們在血管壁上越積越多,形成如同黃色小米粥樣的斑塊,久而久之,使血管壁彈力下降,血液流動受阻,最終會因為缺血而引發各種心、腦血管疾病。】您有沒有看到《高密度蛋白質》?光是看到這個用詞,就知道作者是如何的糊塗或無知。《高密度蛋白質》是錯的,應當是《高密度脂蛋白》才對,而它是翻譯自High-density Lipoprotein。這個英文的縮寫就是大家熟悉的HDL。那,請問,HDL是好,還是壞?我想,大多數稍有醫學常識的人都應當知道,HDL就是所謂的《好膽固醇》。那,如果是《好》,它為什麼會《在血管壁上越積越多,…最終…引發各種心、腦血管疾病》?其實答案很簡單,這位作者是把《低密度》誤寫成《高密度》,如此而已。但,真正嚴重的是,這位作者竟然把這類型的血管病變跟《靜脈栓塞》,混為一談。脂肪與膽固醇累積所造成的血管疾病是叫做atherosclerosis,翻譯成《動脈粥樣硬化》(請看Critical Care Trauma Centre)。《靜脈栓塞》的英文是venous thrombosis,而它是由於血液凝結所形成的血塊(blood clot)塞住靜脈血管而引起的(請看Mayo Clinic)。所以,它跟《動脈粥樣硬化》,是毫不相干。我們再來看這篇文章的另一段:「…人的腳部也有一個部位可以明顯感受到脈搏。位置就在腳背正中最高點的動脈血管…。感受不到脈搏跳動或是跳動極其微弱,就代表可能發生了動脈血管堵塞的問題。」很不幸的是,這個脈搏既不是在腳背的正中,也不是在最高點。這個脈搏事實上是在靠近大拇指那一側,而且離最高點約還有兩寸。更不幸的是,約有10%的人是天生就沒有這個脈搏。請看Examination of the Extremities: Pulses, Bruits, and Phlebitis(肢體檢查:脈搏,雜音和靜脈炎)。這篇文章還把《經常性頭暈或頭痛》說成是《簡易自測血管阻塞》的方法之一。可是,根據Mayo Clinic,頭暈有許多可能的原因,包括內耳干擾,暈車和藥物作用。 有時是由於潛在的健康狀況引起的,例如血液循環不良,感染或受傷。同樣根據Mayo Clinic,原發性頭痛是頭部《疼痛敏感結構》過度活躍或有毛病而引起的。至於次發性頭痛,則有數十個原因。也就是說,《經常性頭暈或頭痛》根本就完全不能作為血管阻塞的檢測方法,更不用說是《簡易自測》了。總之,這篇元氣網/Heho的文章,只能用罄竹難書來形容。原文:簡易方法自測血管阻塞?元氣網、Heho嚴重誤導
-
2020-08-01 橘世代.健康橘
喝豆漿會養大子宮肌瘤?手術摘除後是否會復發
妳曾受子宮肌瘤或子宮肌腺症之苦,擔心女兒也會出現症狀嗎?更年期前後該如何攝取豆漿、山藥等含雌激素食物才正確?過了更年期,肌瘤會消失嗎?婦科權威、台北秀傳醫院執行院長鄭丞傑首次與聯合報合作,於今日推出新書「子宮危機解密」,蒐集診間最常問的子宮肌瘤與子宮肌腺症100題切身困擾,尤其著重解說最新微創和無創手術,希望對徬徨無助的婦女朋友們提供最佳最實用參考書。Q:子宮肌瘤手術摘除後,肌瘤還有可能再復發嗎?有可能,所以如果妳的年齡45歲以上且已無生育需求,傳統都建議切除子宮。若保留子宮只切除肌瘤,要面對未來肌瘤復發的可能,也可能長出子宮內膜癌、子宮肌肉癌及子宮頸癌等。事實上,切除子宮肌瘤比切除子宮更麻煩,有時肌瘤一長就是數十顆,或同時合併其他毛病,使得手術的出血量反而更多。只是,如果沒有好的心理建設,醫師還是會讓女性只切肌瘤、不摘子宮,不讓手術成為女性心中永遠的痛。不過,接近更年期的婦女,單純只切除肌瘤,不切除子宮,日後再長出肌瘤且造成症狀的機率不高,因為接近更年期,女性荷爾蒙下降,比較不易長出新的肌瘤。Q:如果我選擇開刀來治療子宮肌腺症,有哪些手術方式能選擇呢?可以選擇傳統開腹手術、腹腔鏡手術及經陰道手術摘除全子宮。現在患者也可選用高能聚焦超音波海扶刀(海芙刀)治療,可消融大部分的肌腺症組織,達到無創消融子宮肌腺症的目的,有助減輕症狀且不必動刀。另要注意的是,海扶刀(海芙刀)治療方式是肌肉消融而非切除病灶,沒有組織檢體可以送病理化驗。若經過核磁共振(MRI)而高度懷疑妳有惡性肌肉癌,就不宜採用海扶刀(海芙刀)治療。Q:子宮肌瘤患者應該避免進補?也不能吃豆漿等含雌激素食物?月經問題應先到婦產科就診,排除子宮肌瘤、卵巢病變或子宮內膜異位等問題,再尋求合格中醫師詢問中藥補方調理。此外,常有人說豆漿、山藥、當歸等食材含雌激素,許多女性認為吃了這些食物,會害子宮肌瘤產生或長大。但這些食物真的有影響嗎?事實上,這只是網路謠言。只要正常飲食,養成良好生活作息,就不需擔憂會養大肌瘤或對肌瘤有不好影響。Q:我有子宮肌腺症,我女兒未來會不會跟我有一樣的經歷?子宮肌腺症是子宮內膜異位症的一種,其致病機轉至今還不完全確立,有人認為是生產或人工流產,損傷子宮壁加上腹壓太大,使內膜被擠向肌肉層內,但也很多人未懷孕或未曾有性經驗。子宮肌腺症可能也受一定的遺傳因素影響。如果妳有子宮肌腺症,女兒也很可能有此困擾,可於女兒初經來潮後多觀察多關心,協助維護子宮健康。(本文摘自婦科權威鄭丞傑醫師新書「子宮危機解密」)書名:名醫鄭丞傑的婦科聖經:子宮危機解密定價:380元,優惠價300元出版社:聯合報出版日期:即日起於誠品、博客來、金石堂等通路上市購書資訊劃撥帳號:19920764戶名:聯合報股份有限公司(請填妥書名、姓名、電話、地址、訂量)洽詢專線:02-8692-5588轉2698、2974(平日09:00~21:00,假日09:00~17:00)線上購書:udn買東西https://reurl.cc/pd7xq8【延伸閱讀↘↘↘】。6字頭男人注意!這個年紀貧血 可能是慢性病警訊。更年期症狀因人而異 50+女業務因熱潮紅「被辭職」 立即按讚 更多橘世代精彩內容不漏接!>>現在立即加入粉絲團
-
2020-07-30 該看哪科.婦產科
嬰兒不餵副食品會貧血? 兩醫學會推14道育嬰大哉問
懷孕迎接新生命是值得期待之事,不過從媽媽懷孕期到寶寶兩歲,卻是寶寶日後健康與成長的關鍵。兒科醫師表示,兒科醫師的專業協助與知識分享對媽媽來說很重要,兩歲前寶寶容易出現過敏、氣喘、感冒等情形外,甚至不餵副食品可能會貧血,若能多關心飲食、免疫系統等面向,會使寶寶未來健康發展更完善。台灣新生兒科醫學會與台灣兒童胸腔暨重症醫學會攜手合作,發起「生命最初1000天營養全計畫」,找來全台40位兒科醫師進行調查討論、並蒐集全台800位媽媽最關心的育嬰問題後,彙整出14道育嬰大哉問,並做成診間衛教桌曆且附QR code,即日起於全台3000兒科院所上線,幫助母親隨時搜尋育嬰資訊。此計畫召集人、新光兒科主任穆淑琪表示,計畫歷時近一年、針對媽媽與兒科醫師雙邊進行調查,14道大哉問從「母乳」、「配方奶」、「副食品」三大面向進行問題分類,蒐集全台媽媽最關心的育嬰問題與兒科醫師最常被問的問題。經比對後發現,兩者問題並不全然相同,如在配方奶議題中,媽媽在意配方奶是否影響寶寶「便便」性狀,醫師常被問卻是溢奶、哭鬧等問題是否因配方奶不合所引起;副食品部分,媽媽最想知道出現什麼症狀代表對副食品過敏,醫師則是寶寶何時可開始吃副食品。為何會有這些差異?穆淑琪推測,有可能是因看診時間有限,媽媽看診時不一定把問題問完;也有可能是部分問題為醫師常遇到、覺得較為重要,所以印象深刻。台灣兒童胸腔暨重症醫學會秘書長孫海倫表示,據統計,寶寶兩歲時身高差不多已是成人時的一半,飲食習慣也在兩歲左右奠定,若疏於注意其發育、免疫力等健康面向,可能對往後成長有所影響。她以小兒過敏為例,一旦寶寶發生異位性皮膚炎,未來罹患過敏性鼻炎、氣喘的機會大幅提升。孫海倫舉例,一般來說寶寶在約四個月大時就可餵食副食品,但近年臨床上近三成媽媽會餵食寶寶母乳或配方奶至一歲後,原因可能是工作忙碌或為了方便;不過若只餵食寶寶母乳或配方奶而無任何副食品,會導致寶寶體內的鐵儲存量逐漸降低,在八、九個月大時恐出現缺血性貧血。而目前比較主流的做法,是從寶寶滿四個月就開始餵食副食品,每次一種、少量多樣化的讓寶寶嘗試。台灣新生兒科醫學會秘書長張弘洋表示,兒科醫師確實不易在門診時解答所有疑難雜症。故該計畫已歸納出14個重要問題,製成圖文衛教桌曆,不但方便醫師在診間講解,媽媽也能掃QR code觀看影片,有助減少受到網路謠言或迷思誤導的可能性,快速精準獲得育嬰解答。
-
2020-07-13 新聞.杏林.診間
醫病平台/同性戀都可以結婚了,我還是對同志一無所知?
【編者按】本週的主題是「多元性別教育」。這幾年同志友善的實務議題在台灣社會受到更多的重視,同時也看到政府立法方面也有更開放的空間。在偶然的機會聽到徐志雲醫師對醫護人員繼續教育的演講,才發覺這議題迄今未曾在這專欄介紹過。非常高興有機會邀請徐醫師的團隊寫了這三篇文章,讓我們有機會循序漸進地更了解這重要的議題。同志是什麼?這幾年,台灣民眾很常聽到「同志」、「同性戀」、「同性婚姻」這些名詞,但大部分的人仍對同志一知半解,甚至受到網路謠言的誤導,而將同志視為毒蛇猛獸、破壞家庭倫常的異類。我是一位精神科醫師,也在台大醫院開設了同志諮詢門診,專門諮詢同志因為社會壓力、污名而導致的情緒困擾。我常到各個醫療院所、醫學年會演講,主題經常是多元性別以及性別友善醫療,因此也發現仍有許多醫療人員對於同志存在著誤解。現代醫學非常清楚地告訴我們:同志不是疾病、不是異常,而是人類多樣性的正常展現。但究竟同志包含了哪些族群呢?在傳統觀念當中,對於人往往僅限於男女兩種性別的刻板想像,但性與性別的豐富與多樣絕不僅於此。很多人以為同志就只有同性戀,但事實上,同志的定義隨著社會演進也逐漸變化當中,在華語地區,當代「同志」的範圍已逐漸擴充至泛指LGBTI(Lesbian, Gay, Bisexual, Transgender, Intersex),意指女同性戀、男同性戀、雙性戀、跨性別、陰陽人(或翻譯為間性人),進一步包括非異性戀、非二元性別的所有性/別少數者。原來不同性傾向的人有這麼多同志族群中,大眾最常聽到依然是男、女同性戀,同性戀是一種性傾向(Sexual Orientation),性傾向是指一個人在身體、浪漫情懷或情感方面被其他人所吸引。男女同性戀者喜歡與自己相同性別的人、異性戀者喜歡相異性別的人、雙性戀者則可能喜歡相同或不同性別的人。除此之外,性傾向還有泛性戀、無性戀等其他各種可能性。那麼,社會上到底有多少人是同性戀、雙性戀呢?2012年中央研究院社會學研究所「台灣社會變遷基本調查」第六期第三次調查計畫,是我國第一個有系統地蒐集國人性傾向資料的大型學術調查,研究結果顯示,94%的受訪者自陳為異性戀,1.7%自陳為雙性戀,而僅有0.2%自陳為同性戀,不確定、不知道與拒答者共占4%(章英華、杜素豪、廖培珊,2013)。由於性少數的受訪者可能對於調查過程中「出櫃」的風險感到顧慮,不見得願意回答真實的性傾向,且此數據中同性戀比例遠低於歐美國家的大型研究結果,因此普遍認為該調查可能低估了性少數者的比例。楊文山與李怡芳(2016)則利用了2011年中央研究院社會學研究所「台灣青少年成長歷程研究」進行分析,結果顯示,台灣北部24至29歲年輕人口中,有2.85%的男性自我認定是同性戀、女性則有5.21%自我認定是同性戀,且有8.86%的男性和27.65%的女性自我認定「不是異性戀」。不論在性慾望、性行為或性傾向認同等層面,女性同性戀傾向的人口百分比皆較男性多,此與西方研究結果相似。當代醫學對於同性戀的看法目前已知的、可信的科學證據,都顯示性傾向不是一種任意選擇、也不是外力可以改變的。世界精神醫學會(World Psychiatric Association, WPA)在2016年發布之〈性別認同與同性性傾向、性吸引與性行為之立場聲明〉強調:「性傾向是與生俱來,並由生物、心理、發展與社會因素等所決定。」世界醫師會(World Medical Association)在2013年10月於巴西召開之第64屆世界醫師會大會也通過〈人類多元性傾向聲明〉,強調「世界醫師會譴責所謂的『轉化』或『修復』性傾向的療法。這些作法構成對人權的侵害,更是不合情理的行為,應被譴責並接受制裁與處罰。醫師參與此類行為的任何步驟都將違反醫學倫理」。也就是說,不論你是同性戀、異性戀、雙性戀,性傾向都不需要改變、不需要治療。台灣精神醫學會也在2016年12月26日公開發表〈支持多元性別/性傾向族群權益平等和同性婚姻平權之立場聲明〉,文中強調:「台灣精神醫學會支持政府應提供多元性別/性傾向者在法律與社會上的平等保障,包括醫療照護、反霸凌、反歧視、合法而完整的婚姻等權益,並給予多元性別家庭在生養、領養、撫育小孩上有完整的法律義務及權利,這將對同志家庭中的孩子提供重要的保護。」世界頂尖醫學期刊《新英格蘭醫學雜誌》(The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曾在2014年和2015年兩度刊出文章支持同性婚姻,文中明確指出:「同性婚姻合法化是降低社會汙名的直接做法,能有效改善同志族群的身心健康。」台灣也在2019年5月24日實施《司法院釋字第七四八號解釋施行法》,使我國成為亞洲第一個同性婚姻合法的國家。醫療人員對於同志該有什麼樣的態度與觀念身為醫療人員,我們有社會責任經由倡議與衛教來改善社會的不平等,其中包括性別認同和性傾向相關的不平等。因此,醫療人員應該理解多元性別,當為性少數個案(例如同雙性戀、跨性別者)進行醫療及心理照護時,應以肯定式態度做為基本立場,避免對於性少數個體存有誤解、歧視,或落於性別刻板印象。在行政、立法或司法單位,決策過程中也應考量人民健康促進之面向,納入醫療實證,重視弱勢族群(包括婦女、性少數、兒少、經濟弱勢、以及被體制排拒於外之族群)的基本醫療權益,以符合憲法中平等權之核心價值。至於在醫療院所當中,也必然會有多元性別的員工,也應該照顧到同志員工的權益,讓不同性別、性傾向的員工,都能在醫療體系中自在地貢獻所學,這也是社會不斷進步的過程當中,醫療領域應該與時俱進之處。
-
2020-07-10 橘世代.健康橘
照顧者也會生病,別把自己當「超人」!
「針對疾病照護,營養知識是照護者的一大挑戰!」中山附醫家醫科醫師陳欣湄從臨床經驗分享,許多患者及照護者沒意識到營養問題,使得治療打折扣,無形中照護者需要花費更多心力在照護上,導致照護者身心俱疲。因此,在照護的旅途中,照護者應掌握三大關鍵:患者疾病的控制目標、患者的營養照護知識、掌握自身的身心狀態。讓營養為照護帶來轉變陳欣湄說,疾病的營養知識複雜且困難,吃錯或不吃夠都會影響疾病狀態,照護者需要花許多心力來理解。醫師分享到,門診曾收治一名規律用藥的腎病患者,聽信網路謠言以為多吃蔬果對腎病有益,某天因為急性心跳驟升和胸悶,急診就醫,才發現高血鉀症,反而導致疾病惡化;在醫院中也常遇到許多癌友承受不了治療時噁心、嘔吐、食慾不佳的副作用,照護者也會因為心疼患者而不願勉強他進食,甚至要求醫師替病患以注射點滴取代正常營養,但長久下來,用藥物取代營養對病患非常不利。陳欣湄從臨床問診經驗中發現,照護者在面對患者的營養問題時,多半不知道如何做;即便面臨營養不均,導致病況惡化,也不知道如何因應。事實上,只要在醫護認同的營養原則下,進行食物或營養品的轉換或補充,就能夠解決營養問題。陳欣湄舉例,有些高齡患者牙口不好、長期食慾不振,導致體重快速下降,若勉強他進食,可能幫助不大。此時,若選擇合適的營養品,就能快速幫助患者補充營養,增加體重,更能提升患者病況、情緒,服藥順從度,進而降低疾病照護難度。因此,面對患者的飲食、營養問題,照護者應與患者多加溝通,並轉換營養攝取的方式,取得治療、營養間的平衡,才是幫助患者整體治療過程更加順利的不二法門。照護者別忘了,自己也是會生病的!照護,從來就不是簡單的事。照護者除了照料患者的生活起居、了解疾病控制目標、營養知識外,更得付出自己大部分的時間,扛起照護的責任。就算再有三頭六臂,長久下來,照護者自己的身體也會亮紅燈!陳欣湄說道,曾遇到一名照護者,獨自一人需照護家中3位生病的長輩,平時還要上班,長期積累的情緒與壓力,讓他短時間內爆瘦20公斤,還出現失眠、憂鬱症的症狀。因此,提醒照護者們,在照護旅途上,更要懂得照顧自己,以下也提供3個建議給照護者們1、適時尋求專業幫助照護是一門專業,照護者更需要具備治療、營養等專業知識,若遇到照護問題,建議應適時諮詢或尋求專業人士的協助、了解疾病擁有哪些資源。提醒大家千萬別將照護重擔都攬在自己身上,其實社會上許多照護專業單位、政府、甚至是營養相關的企業都所提供的支持照護者的計畫與資源,協助大家減輕照護壓力,讓照護旅程中不再孤單。2、營養減輕照護者的壓力,更能幫助照顧自身健康營養介入能改善患者的疾病狀態,更能幫助照護者能健康地因應困難與挑戰。提醒大家,若時常出現小病症卻找不到病因時,不妨思考自身營養攝取的習慣是否需要調整。若在繁忙、沒有空進時的狀況,透過營養品來補充體力與抵抗力也是一個很好的選擇。3、調整身心狀態,適當紓解壓力藉由運動,或者每天花5分鐘放空、冥想都是很好的紓壓方式。每天空出一點專屬於自己的時間,專注在自己身上,也重新思考自己喜歡的興趣或是生活目標,也能讓照護生活能稍微喘口氣,進而能陪伴患者走的更遠。●照護者四分衛關懷滿分>>>完整專題【關於更多長照大小事↘↘↘】。照顧不離職 善用長照資源有3招。長照最後一刻 為了與父母笑著道別 橘世代FB立即按讚! 張曼娟:「我正經歷一場關於「老」的學習」、于美人:「保有追求快樂與相信日子,才是人生最重要力量」、吳若權:「人不可能不怕老,學會接納怕老的自己,就能對生命更加安心自在」,當一個不等「老」的橘世代,讓自己生命豐富跟得上時代!>>【立即加入】
-
2020-05-17 養生.聰明飲食
茄紅素之王不是番茄!為何專家推薦男性應該多吃西瓜
最近西瓜進入了盛產季,韋恩特別推薦男性朋友們多吃點西瓜,一定是有好處的。不過免不了,什麼水果盛產就會有什麼謠言出來,西瓜當然也不例外。在韋恩分析西瓜有什麼好處之前,先來破解西瓜常聽到的謠言。謠言一:西瓜打生長激素促進生長植物沒在打生長激素的,因為 生長激素一詞指的是動物用的荷爾蒙製劑。對植物而言這種激素充其量叫「植物生長調節劑」,主要應用於果樹開花期的產期調節,學理上並沒有增甜效果, 其實西瓜本身抗蟲害、病害的能力相當強,不需要施打額外的藥劑就能生長,打這些都是要成本的。而這種 生長調節劑正常合法使用也對人體沒有作用。謠言二:西瓜會打針讓它比較甜之前網路盛傳西瓜注射糖水或是化學藥劑(甜蜜素)增加西瓜甜度,其實看起來就像對岸的網路謠言。 甜蜜素是一種代糖,注射糖水或其他添加物會讓西瓜容易腐爛,根本是弄巧成拙,而且西瓜內部又沒有循環系統,注射只能造成局部比較甜,那不是很奇怪? 而且一顆一顆注射,也是很花人工的事情,根本不敷效益。謠言三:西瓜會打針注射紅色色素西瓜打紅色色素之事,也是對岸謠言說有西瓜會注射胭脂紅增添賣象。不過這個也是不可能的事,理由跟打糖水一樣,西瓜沒有循環系統,所以色素不會均勻。而且又花人工又增添腐爛的風險,實在沒有必要。西瓜不但水分含量高,而且含有豐富的營養成分,實在值得男性朋友們關注:西瓜含有豐富茄紅素大家以為茄紅素是番茄來的,其實西瓜的紅肉也富含了茄紅素,而且相較之下,西瓜的茄紅素含量更是超越了番茄的茄紅素,真可說是茄紅素之王。根據分析,每100克的西瓜含有4532微克的茄紅素,超越熟番茄的每100克 3041微克與生番茄的每100克2573微克。茄紅素具有很強的抗氧化力,所以有助心血管系統的健康,甚至也有助於改善早期的攝護腺肥大。而依據臺大醫院近年來的研究發現,長期服用茄紅素(每天30mg,連續12週)確實有助於減輕排尿障礙,平均改善幅度可逾3成。而其他的研究也發現,茄紅素可增加男性精子數達70%,亦能提高精子泳速,減少精子異的異常。西瓜含有豐富瓜胺酸義大利研究人員發現,一天吃5份紅西瓜,所攝取的瓜胺酸citrulline,可以改善輕微的男性勃起功能障礙,大概有8%的人可以由香蕉進步成小黃瓜的程度。而且還可以讓每個月的性生活頻率增加68%。而瓜胺酸在西瓜裡的的含量,瓜皮與瓜肉之間白色的部分遠高於紅色/黃色瓜肉的部分。而且黃色的西瓜也高於紅色的西瓜。看了西瓜這麼多好處,又釐清了這麼多謠言,各位(紳士們)是不是立刻就想支持台灣優質西瓜了呢?不過現在的西瓜很甜,請注意糖分攝取不要過量,而且西瓜也含豐富的鉀,對一般人是好的,但是對腎臟有狀況的人,也是要注意攝取。原文出處:韋恩的食農生活
-
2020-04-24 科別.皮膚
洗髮精含矽靈害禿頭? 其實是你洗髮時犯了4個錯誤
你一定聽過「矽靈洗不掉,會影響毛髮吸收養分」、「矽靈會阻塞毛囊,導致禿頭」,等網路謠言,進而在選用洗髮精時,不免會有疑慮甚至迷思,對此,皮膚科醫師強調,矽靈沒有好壞之分,只有適不適合!因頭皮問題就診的患者中,郭玉玲說,除了本身體質造成的脂漏性皮膚炎外,大多數都是油脂分泌旺盛,或頭皮悶熱流汗合併抵抗力下降而發炎,還有用了不合適的染、燙髮藥劑,引起頭皮嚴重過敏,幾乎沒有人是用了含矽靈的洗髮精,因而阻塞毛囊或傷害頭皮而就醫。 郭玉玲指出,容易誤闖的4大洗髮地雷區: 1、洗、護髮雙效洗髮精很方便,一罐就能解決? 由於洗、護雙效洗髮精含有滋潤成分,若油性頭皮者使用雙效洗髮精,頭皮油脂恐會更多,進而提高毛囊阻塞機率。頭皮每天都會分泌油垢,在洗髮的過程中,清潔頭皮才是重點,為確保頭皮徹底洗淨,最好先用不含滋潤成分的洗髮精洗淨頭皮,再依髮質乾燥程度,判斷自己是否需要使用護髮產品,若使用護髮產品時,也只需塗抹於髮尾處即可。 2、一罐洗髮精,就能滿足全家人的需求? 每個人的頭皮、髮質都不同,適合的洗髮精也不一樣,如:含矽靈的洗髮精不適合油性頭皮者,但對於頭皮極為乾燥者,以及乾性頭皮且頭髮剛剛燙、染過的人,就很適合;此外,還要觀察是否會因冬季乾燥、頭皮容易乾癢或是夏天炎熱,頭皮容易冒汗出油等不同情況,適時改用不同滋潤度和去油度的洗髮精。 3、洗髮次數越多、掉髮量越多,1天只能洗1次? 每天的洗髮次數因人而異,尤其在激烈運動滿身大汗後,和青春期油脂分泌旺盛時,都可以增加洗髮次數且以洗淨頭皮為主,但多次洗髮時,應選用較溫和的洗髮精,或者冬季寒流來襲時,不少人喜用熱水洗頭,因熱水去油力強,此時也應選擇溫和性的洗髮精。 如果覺得頭皮出油量大頭髮很髒時,可清洗2次,徹底清除頭皮上的油垢;但切記,洗髮精停留時間約2~3分即可,且需用指腹搓洗頭皮而非指甲,以避免傷害頭皮;一旦頭皮有傷口,一定要使用成分單純且溫和的洗髮精,降低對頭皮造成刺激或過敏反應。 4、只要不含矽靈的洗髮精就很安全? 矽靈只是附著在頭髮上形成保護薄膜,讓頭髮變得柔順,市售護髮產品大多都會添加矽靈,很多臉部保養品也含有矽靈,藉此鎖水保濕並保護肌膚,因此可以安心使用含有矽靈的洗、護髮產品。延伸閱讀: 絕大多數洗頭都洗錯了! 這些動作都是頭皮殺手 頭髮掉不停、愈來愈稀疏? 你可能是這些營養不夠了
-
2020-04-16 新聞.用藥停看聽
忘了是否吃過藥 好心鄰提醒你
「到底吃藥了沒?」許多中老年慢性病患者常會遇到相同困擾,看著藥袋,數著藥丸,就是想不起來吃過藥了嗎?醫界首度黑客松作品「好心鄰」LINE上線亮相,人性化設計,除了通知吃藥,吃完藥,再按一次,留下用藥紀錄,輕鬆解決用藥問題。中華民國心臟基金會執行長黃瑞仁表示,美國醫學會雜誌一項研究顯示,在感染新冠肺炎138名住院患者中,以慢性病患者為主,近一半至少一種合併症,前三名分別為高血壓(31%)、心血管疾病 (14.5%)和糖尿病 (10%)。罹患新冠肺炎致死率較高歐洲心臟雜誌(European Heart Journal)一項研究顯示,早期新冠肺炎患者中,高達50%住院患者罹患慢性疾病,其中40%罹患心血管或腦血管疾病;換言之,在罹患新冠肺炎的重症患者中,兩成原本就有心血管疾病。台灣介入性心臟血管醫學會理事長謝宜璋說,美國心臟學院今年3月針對新冠肺炎發出緊急通報,其中提及慢性病患者感染新型冠狀病毒的致死率較高,且預後較差。務必按回診時程就醫領藥以中國研究為例,整體新型冠狀肺炎死亡率為2.3%,但如果心血管疾病患者感染病毒,致死率升至10.5%,高出近五倍,其次為糖尿病7.3%、慢性呼吸系統疾病6.3%、高血壓6.0%以及癌症5.6%。不過,最近不少慢性病患者不敢回診,擔心到了醫院,增加感染風險。對此,黃瑞仁指出,國內各醫院超前部署,嚴格限制入院條件,人員管控,院內感控成效良好,慢性病患者不用擔心,務必依照原先回診時程,持續就醫領藥。謝宜璋指出,最近確實有不少老年患者不敢至醫院,但藥物又快吃完了,因此,請家人至醫院代領藥物。不過,相較於復健等其他科別,心臟內科門診病人回診情況還算正常,有些人擔心藥物是否被斷貨,「如果沒藥可吃,該怎辦?」宅在家未規律運動及飲食值得注意的是,在疫情時間,許多慢性疾病及冠心症患者都宅在家裡,不敢外出,無法規律運動及飲食,只能睡覺、看電視。因生活作息不正常,以致常忘吃藥,黃瑞仁提醒,可以下載手機App「好心鄰」,協助做好自我健康管理。AI人工智慧「好心鄰LINE」係由陽明大學醫學系、台灣大學電機系學生合組「陽臺看星星」團隊攜手研發,將AI人工智慧和LINE的「聊天機器人」程式相容,透過動態關心,與慢性病患者互動,主動提醒按時服藥,藉以提升急性冠心症患者的用藥順從性。透過平台未來可緊急通報謝宜璋表示,這個版本的功能及人性化介面,令人驚豔,不只提醒用藥,檢測各項指數紀錄,醫療人員還可透過此平台向患者進行衛教。未來可以增設緊急通報機制,發生緊急狀況時,在第一時間尋求醫院協助。謝宜璋提醒,不少心臟疾病患者術後自覺心臟功能恢復正常,不按時服藥,甚至自行停藥,最近網路謠言眾多,也有病人因此中斷用藥。心血管疾病患者感染新冠病毒,致死率相當高,提醒患者,除了戴口罩、勤洗手,仍須規律用藥,才能抵禦新冠肺炎威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