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1-21 養生.聰明飲食
搜尋
維生素
共找到
2820
筆 文章
-
-
2024-11-21 養生.聰明飲食
十大解膩飲食!不一定要喝茶 吃點蘿蔔也有幫助
隨著氣溫降低,薑母鴨與羊肉爐等冬季美食成為聚餐時的首選,但在享受豐盛佳餚的同時,過量的大魚大肉也不免讓人直呼「太膩了」,且對身體也會造成不少負擔;因此本次我們便整理出了網友熱議的解膩飲食,一起看看怎麼吃才能讓身體和味蕾清爽一下吧!《Social Lab社群實驗室》本次透過《OpView社群口碑資料庫》追蹤近六個月內「解膩飲食」話題的網路聲量表現,帶您了解網友熱議的10大解膩飲食。「檸檬」入菜、做飲品都清爽 觀察近半年網友針對「解膩飲食」相關話題的討論,可以發現「檸檬」最受熱議,其富含維生素C,可以促進腸胃蠕動、有助減緩油膩感,且具有降血脂與抗癌等功效。不少人經常會將檸檬搭配水或是茶飲用,例如有網友便表示每當自己吃得稍微油膩時,就會在氣泡水中加入新鮮檸檬,一喝便能快速解膩;還有網友曾經突發奇想,「把檸檬汁做成冰塊,再加入紅茶裡,就變成一杯酸甜解膩的檸檬紅茶」。而除了調製為飲品,酸甜清爽的檸檬也相當適合入菜,如檸檬雞、檸檬魚等料理皆受到許多人喜愛,搭配方式十分多元。「紅茶」解膩、護胃又促消化日常生活中常見的茶類飲品「紅茶」也具有去油解膩的效果。紅茶因含有茶多酚,能夠促進消化,在餐後喝上一杯紅茶,往往可以緩解飯後的油膩感;有身為紅茶愛好者的網友大讚紅茶「很適合搭配烤肉或火鍋之類的大餐,喝完能有效清爽解膩」,並透過評比各大手搖飲品牌紅茶品項的方式,於社群討論區中引起廣泛迴響。除此之外,紅茶經過完全的發酵,對胃部的刺激較小,所以也適合腸胃較弱者飲用,可以達到解膩與顧胃的雙重效果。柚子膳食纖維豐富 助消化促排便「柚子」也是備受網友青睞的解膩食物之一,除了熱量較低,更含有豐富的膳食纖維和維生素C,能夠幫助人體消化、促進排便。有營養師便提到,柚子非常適合當成飯後水果,除了解膩助消化外「酸甜多汁,還很有營養」,作為中秋節不可或缺的一角,正好可以中和烤肉帶來的油膩感。此外,許多飲品中也會加入柚子果肉或新鮮柚子醬來增添口感和風味,吸引網友嚐鮮後分享「烏龍茶為底帶點柚香,整體來說酸爽順口」,認為茶與柚子的搭配相當清爽;不過也有人提醒,食用柚子還是應以適量為宜,以免反而攝取過多糖分。現代生活中充滿各式美食的誘惑,讓人常常在不知不覺間攝入大量油脂,但在大快朵頤之際,也別忘了注意自身健康,選擇更營養均衡的飲食;你也有飯後常感油膩不適的煩惱嗎?快把以上飲食清單加入你的日常三餐中吧!(本文轉載自《Social Lab社群實驗室》)
-
2024-11-21 醫療.牙科
含氟牙膏中的氟化物會導致癌症或智商下降嗎?專家們這麼說
一位讀者在2024-11-12來函詢問一位腎臟科醫師提出的「含氟牙膏傷腎」是否屬實,所以我立刻就寫了一篇駁斥的文章,準備在幾天後發表。很巧,我常引用的醫療資訊網站KFF Health News在2024-11-18發表Does Fluoride Cause Cancer, IQ Loss, and More? Fact-Checking Robert F. Kennedy Jr.’s Claims(氟化物會導致癌症、智商下降等嗎?對小羅伯特·F·甘迺迪的說法進行事實查核)。有關「氟會致癌,令人變笨」這個議題,我在2020-1-12就已經發表自來水加氟,會致癌,令人變笨?。不過,由於這個說法現在又被一個赫赫有名,剛被川普提名為衛生部長的人提出,我決定先把KFF這篇文章介紹給大家。順便先提一下,由於這位衛生部長提名人是「疫苗懷疑論」的領導者,他在去年被PolitiFact選為「2023 年度謊言」。請看2023年度謊言獎:總統候選人榮膺。甘迺迪11 月 2 日在 X (原推特)上寫道:「1 月 20 日,川普白宮將建議所有美國供水系統去除公共水中的氟化物。氟化物是一種工業廢物,與關節炎、骨折、骨癌、智商下降、神經發育障礙和甲狀腺疾病有關。」長期研究發現,在美國飲用水中添加氟化物是促進兒童口腔健康的安全方法。自 2015 年以來,美國的建議水準為每公升 0.7 毫克。包括美國牙科協會、美國兒科學會和疾病管制與預防中心在內的公共衛生組織支持這種做法。馬林 (Ashley Malin)是佛羅裡達大學流行病學系的助理教授,研究氟化物對孕婦的影響。她的研究表明,較高的氟化物暴露量,特別是在懷孕期間,與兒童智商降低有關,而產前接觸氟化物也與智力功能和執行功能下降有關。對於懷孕期間的高暴露,研究顯示了與其他神經行為問題相關的症狀,例如注意力不足/過動症。然而,其中許多研究是在美國以外的國家進行的,研究的飲用水中的氟化物含量有時是美國建議水平的兩倍。此外,甘迺迪列出的其他一些疾病,例如與骨癌的關聯,證據不夠有力。哈佛醫學院神經學教授兼公共衛生學院環境衛生系教授貝林格(David Bellinger)表示,添加氟化物的風險效益計算會有所不同,取決於典型的氟化物暴露水平是否會導致健康問題,或是否僅在建議等級時才會出現問題被超過。他說:「在毒理學中,『劑量產生毒物』是一條長期存在的原則。 因此,氟化物與 X、Y 和 Z 疾病相關的一般性陳述並沒有太大幫助,除非具體說明了可能造成影響的劑量。」美國牙科協會表示,研究表明,社區供水系統中的氟化物可以預防至少 25% 的兒童和成人蛀牙,並且75 年多來,最好的科學證據始終表明氟化物是安全有效的。該協會在其網站上表示:「這類似於強化其他食品和飲料,例如用碘強化鹽、用維生素 D 強化牛奶、用鈣強化橙汁以及用葉酸強化麵包。」據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稱,美國和其他國家的健康專家和科學家迄今為止「尚未發現令人信服的科學證據,表明社區水氟化與任何潛在的不利健康影響或系統性疾病有關,例如癌症、唐氏綜合症、心臟病的風險增加、骨質疏鬆症和骨折、免疫紊亂、智力低下、腎臟病、阿茲海默症或過敏反應。今年八月衛生與公眾服務部國家毒理學計劃發表的一項聯邦審查報告得出的結論是,較高水平的氟化物暴露與兒童智商較低有關。但報告主要是基於加拿大、中國、印度、伊朗、墨西哥和巴基斯坦等國家的研究,涉及的氟化物含量達到或超過每公升 1.5 毫克,是美國建議限值的兩倍。研究人員在報告中表示,他們沒有發現任何證據顯示氟化物暴露會對成人認知產生不利影響。哈佛大學教授貝林格指出,這項回顧是氟化物含量重要性的一個例子。他指出研究人員得出的結論是,美國祇有極少數人暴露於與智商下降相關的水平。他透過電子郵件表示,事實上,除了氟化水、牙膏和其他牙科產品之外,現在還有多種接觸氟化物的途徑,因此很難將特定的不利影響歸因於添加到水中的氟化物。今年9月,一名聯邦法官下令環保署進一步監管飲用水中的氟化物,因為較高含量的氟化物可能會影響兒童智力發展。美國地區法官愛德華·陳(Edward Chen)寫道,法院的裁決並沒有「確定氟化水對公眾健康有害」,但有足夠的風險值得調查。該裁決沒有具體說明環保署應採取哪些行動。裁決後,美國兒科協會發表聲明,飲用水中的氟化物對兒童來說是安全的,並表示此一政策有堅強的證據基礎。疾病預防控制中心也發表一份報告指出,最近的研究發現癌症風險與飲用水中高含量的氟化物之間沒有關聯。原文:氟會導致癌症、智商下降等等嗎責任編輯:辜子桓
-
2024-11-21 焦點.健康知識+
咖哩是抗發炎好物、辣椒可緩喉嚨痛?感冒適合及不適合吃的食物整理
最近身邊感冒、流感的人愈來愈多。多數人偶爾都會發生上呼吸道感染,包括普通感冒、流行性感冒、扁桃腺炎、鼻咽炎等,如果症狀輕微,有的人甚至不看醫生,靠自身免疫力自行痊癒。但流感則最好還是要就醫治療,以免引發重症。而不管有沒有看醫生吃藥,如能輔以食物補充營養、舒緩症狀,一定可以好得更快。當你快感冒了、或感冒了,請注意以下這些適合及不適合吃的食物,如秋冬盛產的柑橘類水果就是感冒時的好食物,辣椒竟能緩解喉嚨痛!而咖啡因及油炸物等,請暫時不要吃,以免病情加重。感冒適合吃的10項食物1.雞湯具有抗發炎作用,湯汁也提供必要的水分補充,以及電解質、維生素、礦物質、氨基酸等營養素。2.柑橘類水果如柳丁和葡萄柚,其含的維生素 C 可以增強免疫系統,從一開始就降低患感冒的風險。3.優酪乳優酪乳含有活的有益細菌,例如乳酸菌和雙歧桿菌,這些益生菌有助於維持健康的腸道微生物組,對整體免疫健康有幫助。4.辣椒辣椒無法治癒感冒,辣椒當中的辣椒素可以稀釋粘液以清理鼻塞並緩解充血、但幫助清理呼吸道,還可以作為溫和的鎮痛劑,緩解喉嚨痛。5.蜂蜜蜂蜜的抗氧化劑可以減少炎症並促進組織修復,舒緩喉嚨,減少刺激和感染,使其更容易吞咽並抑制咳嗽。6.大蒜與柑橘類一樣,大蒜可以從一開始就降低感冒的風險、增強免疫力。感冒了也可更快地恢復並減輕症狀的嚴重程度。7.香蕉香蕉富含碳水化合物,提供快速、易消化的能量。香蕉還富含鉀,對體液平衡、神經功能和肌肉收縮都很重要。8.生薑生薑含有薑辣素,具有抗炎和抗氧化特性,有助抵抗感冒和流感,減緩喉嚨痛和發炎情況。可將新鮮生薑片浸泡在熱水中 10 分鐘,當水喝。9.咖哩咖哩包含了所有治療感冒的最佳成分,如大蒜、生薑和辣椒,提供抗發炎、抗菌等好處。10.新鮮蔬果蔬果富含維生素、礦物質及水分。它們也是纖維的主要來源,多吃能創造健康的腸道微生物環境,進而強化免疫系統。感冒不適合吃的5項食物感冒、流感生病時,也應暫緩吃一些平時你可能愛吃的食物,它可能本來就不是很健康,在你生病時更會讓你症狀惡化。包括酒精、咖啡因、糖分、高鹽、油炸食物。感冒一定要吃藥嗎?也有不少人疑惑,感冒一定要看醫生吃藥嗎?一般是建議,輕微的感冒是可以靠自身抵抗力逐漸痊癒,但若因自體免疫不足,病毒感染到其他器官引起喉嚨發炎、鼻竇發炎、嚴重可能會引起肺炎等併發症,一定要盡速就醫治療。及症狀較嚴重流感,也最好就醫治療。事實上,對抗感冒沒有什麼特效藥,就是多休息、多喝水、平時多運動,吃藥的目的只是讓患者在感冒的過程中舒服一些,但並不能縮短病程。食藥署也指出,感冒大部分是由病毒入侵所致,市售綜合感冒藥主要的作用亦是緩解症狀,不能預防感冒,且要依症狀挑選感冒藥,才能對症下藥。根據衛福部疾管署發布的數據,本流感季從十月至今,已累積219例流感重症,以A型H1N1居多,並已有34人死亡,創下十年同期新高。下周又迎來一波冷空氣,疾管署預估12月流感流行期將提早報到,提醒慢性病及長者、幼兒等高風險族群應盡快接種疫苗,減少重症和併發症的發生。 ※ 提醒您:禁止酒駕 飲酒過量有礙健康 【參考資料】.《The Telegraph》.聯合報系新聞資料庫
-
2024-11-20 養生.保健食品瘋
每天吃B群對身體好?醫揭6類人易缺乏 但多吃反造成一副作用
上班族精神不濟,常會吃B群提振精力,醫師提醒,雖然身體感到疲憊時,攝取B群確實能迅速增強精力,但B群吃太多可能會讓身體真正需要休息的訊號被忽略,若過度依賴B群來延長身體的工作時間,長期可能導致過勞警訊,呼籲保健食品還是要適量均衡攝取,並進一步了解身體疲憊的真正原因。聯青診所副院長、功能醫學專科醫師蘇聖傑表示,維生素B群是人體必備的營養素,可有效參與粒線體的運作,確保將蛋白質、脂肪和碳水化合物的運輸及燃燒,並順利轉化為能量的關鍵要素之一,有助維持人體能量代謝、神經功能的正常。葉酸、菸鹼酸都屬於維生素B群蘇聖傑說明,維生素B群種類繁多,常見的有B1、B2、B3(菸鹼酸)、B5(泛酸)、B6、B7(生物素)、B9(葉酸)和B12,每種功能各有不同,是人體必備的營養素。若體內缺乏維生素B群,會導致粒線體無法高效將食物轉化為能量,可能導致身體無法獲得充足的能量而有疲累情況。蘇聖傑指出,過度依賴B群來提振精神並非理想狀況,但維生素B群在維持能量和整體健康方面的角色仍相當重要。若想透過補充B群達到最佳效果,必須與其他營養素搭配。單靠B群補充並不能取代均衡飲食,人體需要多種營養共同運作,就如同一個團隊一樣。6大族群易缺乏維生素B群蘇聖傑提醒,以下族群較容易出現B群缺乏的情形,包含:長期挑食或素食者:可能因缺乏動物性食物中的特定B群(如維生素B12)高齡者孕婦酒精依賴者長期處於慢性壓力或高壓環境中的人睡眠障礙者如果發現即使補充了B群,身體的疲憊感仍未改善,透過代謝評估可以進一步釐清攝取量是否不足,或是否需要更合適的B群補充。此外,搭配男性、女性荷爾蒙分析及腎上腺壓力皮質醇檢測,還能進一步了解其他潛在的疲勞因素。這些評估能夠提供可靠依據,指導精準的營養補充方案,以改善健康狀況。蘇聖傑補充,身體的疲勞感是一種警告信號,如果僅僅依賴補充品來掩蓋疲勞,長期下來可能會導致過勞及其他健康問題。合理的生活方式是保持健康的基礎,充足的睡眠和適當的運動,以及避免依賴單一的保健食品,才能真正改善精力。【本文獲uho優活健康網授權刊登,原文刊載網址:https://www.uho.com.tw/article-64934.html】
-
2024-11-19 養生.健康瘦身
「蘋果減肥法」不只能瘦身!營養師親測發現3大功效:一周扭轉破病體質
先前外國流行一種「蘋果減肥法」(apple diet),蘋果是優秀的水果,是纖維、磷、維生素A、鎂和鉀的良好來源,有助減重、抗癌、降低二型糖尿病風險、防止膽結石形成、增強免疫力、預防白內障等,有專家研發透過五天只吃蘋果和把它當飲食輔助,就能在短時間減少體重和增進健康。什麼是蘋果減肥法?蘋果減肥法是一個為期五天的飲食計劃,膳食的主要部分由蘋果組成,節食者在第一天只吃蘋果和流質食物。在剩下的四天裡,節食者被允許主要吃蘋果和其他營養豐富的食物,但每天不超過1200大卡。第一天,節食者只能在早餐、午餐和晚餐吃蘋果。第二天,節食者可以在早餐和晚餐時吃蘋果,午餐時可以吃蘋果和蔬菜。第三到五天,節食者可以在每頓主餐中吃水果、新鮮果汁、蔬菜果昔、蛋白質、乳製品以及蘋果。日本營養師暨料理研究家麻生玲美(麻生れいみ)採用蘋果減肥法親測效果,她表示這個方法含有大量有助節食的營養物質,讓人有飽足感,而且日常生活容易達成。由於現代人攝入大量加工食品,多吃這種天然食材對健康十分有益。以下為麻生實地體驗與心得:第一天磨碎一個蘋果,在早中晚餐吃了半個,甜甜的蘋果碎片非常好吃,感覺就像一種獎勵,這時她很驚訝「減肥是可以這麼容易的嗎?」,最驚豔的是只是半個蘋果就可以很有飽足感,如此一來持續進計畫似乎也沒難度。第二~四天每天搭配大量蛋白質、少吃碳水化合物,在過去一周用糙米代替白米,注意攝取量;除了繼續吃磨碎的蘋果,還會吃烤蘋果,有時用一個蘋果代替午餐(但晚上很餓,所以晚餐不這麼做)。第四天時她注意到上廁所排便的次數增加了,而且非常通暢,腸胃也感到比以前清爽。第五天俗話說「一天一蘋果,醫生遠離我」,到第五天意識到這個道理。麻生表示從小到大都是第一個感冒的人,有人說是「體弱多病」的體質;然而在蘋果減肥法期間,家裡每個人都感冒、咳嗽流鼻涕和輕微發燒,只有她是還保持健康的人。麻生認為這是因為蘋果能增強免疫力,當然維持均衡飲食和生活方式也是其原因,但不可否認地蘋果確實強化了健康。第六~七天隨著計畫接近尾聲,麻生增加蘋果的吃法,她特別喜歡一款使用磨碎蘋果加蘋果醋和灑上肉桂粉,吃起來就像精緻甜點。麻生表示經過一星期感受到腰部贅肉和健康都有明顯變化,也讓皮膚變好了。通常進入秋季她皮膚都會變得很粗糙,吃了蘋果後保持肌膚的光澤和健康。由於蘋果中含的多酚和維生素C具有美肌作用,防止皮膚粗糙,以前減肥喝的蘋果醋中含的醋酸也讓皮膚和頭髮有光澤。麻生總結一周以來蘋果減肥法的成效:體重: 減少1.2kg腰圍: 減少4.5cm體脂: 減少3%她坦言沒想到短短一周就能看到如此大的變化,如果設定一個短的周期,例如五天或一個禮拜,就能專注在飲食上而不會感到太大壓力;最高興的是這項以節食為目標的實驗不光是達成減重,還對美容和其他健康面產生影響,這會讓她想再度投入實行。麻生還分享遵循蘋果減肥法的五個要點:1.替代正餐在早餐、中午和晚餐中用蘋果代替一餐有助於減少卡路里攝入量,午餐或晚餐會是首選。2.飯前吃早中晚飯前吃蘋果有抑制血糖水準上升的作用,更容易有飽腹感,防止暴飲暴食。3.烤蘋果蘋果加熱時,可以促進果膠的吸收,減少血糖水準的升高,降低膽固醇水準。4.磨碎的蘋果磨碎蘋果對腸胃很溫和,還有讓人有飽腹感的效果。5.蘋果醋蘋果醋含有醋酸、蘋果酸、檸檬酸、有機酸等,可以燃燒脂肪和調節腸道。現在超市和超商都有賣可以即飲的果醋,很容易取得。資料來源/Women's Health
-
2024-11-19 養生.聰明飲食
什麼是超加工食品?多吃變胖又傷腦,專家帶你一次搞懂
你愛吃冷凍披薩、餅乾嗎?超加工食品是指經高度加工,往往包含人工香精、色素、穩定劑以改善口感和延長保存期限的食品,除了提升肥胖率,更被證實與癌症及死亡率有關。聯安預防醫學機構總院長鄭乃源表示,民眾可從選擇原型食物或低度加工食品,並注意食品成分表及營養標示,避免攝取超加工食品。據巴西聖保羅大學所創造的NOVA食品分類系統,加工食品分為4類:第1類:指未加工或經過最低加工的食品,即原型食物,如米、鮮魚、水果、鮮奶、乾燥豆類等。第2類:指經過加工的烹調佐料,如油脂、糖、鹽、麵粉。第3類:即食食品,即使用佐料調味的加工食品,如魚罐頭、火腿、泡菜、肉乾、調味堅果、現做麵包。第4類:指經高度加工,往往包含人工香精、色素、穩定劑等多種添加劑,以達到改善口感和延長保存期限的效果,如冷凍披薩、餅乾、速食食品等。鄭乃源指出,第3類的即食食品,是由第1類原型食物、第2類烹調佐料製作而成的加工食品,包括台灣常見本土料理,如水餃、臭豆腐、豬血、蚵仔煎、魚鬆、肉鬆、生煎包,若追求健康的飲食,應以第1類及第2類為主,第3類則應減量攝取,第4類應盡量避免食用。雖然適度的加工有助於保存營養素並延長保存期,但鄭乃源強調,超加工食品的製作過程往往使其偏離天然食品,正是健康風險的來源,且由於超加工食品方便及非常順口,因此也可能會有成癮的問題,就有美國研究發現,超加工食品成癮的成人為14%、兒童為12%,這種成癮性使人難以控制攝入量,並影響健康。另外,超加工食品經常大量添加澱粉、糖和飽和脂肪,熱量密度極高,同樣重量下,熱量遠高於低度加工或未加工食品,歐洲跨國研究以NOVA食品分類分析日常飲食,發現民眾攝取NOVA第1類食物重量占71.5%,熱量佔35.9%,而第4類超加工食品重量僅13.7%,熱量卻已高達32%。因此,經常攝取超加工食品,可能導致肥胖、第二型糖尿病和高血壓等代謝性疾病。研究提到,超加工食品缺乏膳食纖維,並含有大量化學添加物,這些物質可能改變腸道微生物群的組成,造成腸道健康問題,引發慢性發炎,腸道菌叢的不良變化會影響整體免疫功能和消化功能,甚至可能引發腸漏症,使得有害物質更容易進入血液,導致更多健康問題。研究顯示,60歲以下的消費者,若超加工食品消費超過19.9%,整體認知下降加速28%、執行功能下降加速25%,雖然60歲以上的消費者對超加工食品的消費比率並無特別影響,但也預示提早預防、減少攝取超加工食品的必要性,此外時常攝取過多的糖及甜烘焙品等超加工食品,也對幼童的認知功能會有負面影響,尤其是語言理解能力。研究也指出,超加工食品通常含有空熱量,空熱量即為缺乏維生素、礦物質及蛋白質等營養素,熱量來源主要為添加糖及不健康脂肪,營養價值低,也具低膳食纖維、高碳水化合物含量、高鹽、高飽和脂肪的特性,並可能添加有害添加劑及汙染物,因此可能具致癌性。鄭乃源借鑒他國經驗,提供民眾避免超加工食品攝取過量的方法,包括優先選擇新鮮的水果、蔬菜、全穀物和天然肉類,這些食物富含纖維質、維生素和礦物質,有助於維持身體健康,其次是避免即食、微波加熱、預熱、顏色鮮豔、香味濃郁、口味厚重、可以經久保存的食品,儘管這些食品方便、好吃,但其高糖、高鹽和高脂肪的特性,會增加健康風險。鄭乃源進一步提到,民眾在購買加工食品時,仔細查看食品標籤,避免選擇含有大量添加劑的產品,如人工香料、色素、增味劑、增稠劑等。選擇成分簡單、添加物少的食品更為健康,再者控制食材的質量和調味料的使用,並盡可能減少外食,避免過度繁複的烹飪方式。
-
2024-11-19 養生.聰明飲食
為了在中年保持健康 專家建議50歲後應該多攝取的5種常見食物
每個年齡階段有不同的營養需求,尤其中年以後會隨著肌肉量的流失而能量下降,吸收營養的能力也會減弱。就其結果是,一旦過了50歲後,需要從較少的卡路里中獲取更多的營養。專家建議,選擇營養密集的全食物,特別是含有健康脂肪、蛋白質、膳食纖維以及關鍵微量營養素,例如維生素B群、維生素D和鈣。為了在中年保持健康,以下5大常見食物可考慮優先食用。雞蛋維持肌肉質量專家指出,將雞蛋納入中年飲食中是很有益,因為雞蛋不僅含有維生素B群,還是蛋白質的極佳來源,而蛋白質對於預防與年齡相關的肌肉萎縮至關重要。事實上,動物性蛋白質像是雞蛋,含有人體所需的9種必需胺基酸,這些胺基酸對我們的健康至關重要。其他重要的蛋白質來源還包括優格、魚類以及瘦肉,如雞肉或火雞肉。需要注意的是,大多數植物性蛋白質,包括豆類、堅果和種子,因為不含人體所需的9種必需胺基酸,被稱之為「不完全蛋白質」,需要混合搭配食用。黃豆、奇亞籽和藜麥則是少數的例外,含有9種必需胺基酸。沙丁魚預防認知能力下降專家表示,就大腦健康而言,中年時期的關鍵營養素之一是油性魚類中所含的Omega-3脂肪酸,這些脂肪酸能夠支持並加強血腦屏障,有助預防失智症。另外,油性魚類還含有維生素D,對維持認知功能有幫助。在油性魚中,專家推薦吃沙丁魚,包括魚骨在內可以整隻食用,而魚骨也富含鈣質,和維生素D一樣對骨密度至關重要,因為隨著年齡增長,骨密度會逐漸下降,進而患有骨質疏鬆症。番茄有益攝護腺健康大多數攝護腺癌的診斷通常發生在50歲後的男性,為了促進攝護腺健康,專家建議可以遵循地中海飲食,該飲食法包含大量色彩鮮豔的蔬菜,例如番茄、甜菜和紅椒,這些食物富含強效抗氧化劑茄紅素。有研究表明,飲食中攝取茄紅素與降低罹患癌症的風險有關。越來越多的證據也顯示,茄紅素可能在預防攝護腺癌方面發揮一定作用。豆類可改善心臟健康膳食纖維在預防心臟問題中扮演著重要角色,隨著年齡增長,大多數人攝取的纖維實際是不足的。專家表示,纖維有助於清除體內的膽固醇,並且已經被證明有助於降低血壓、幫助體重管理,還能減少罹患大腸癌的風險。羽衣甘藍強健骨骼除了富含抗癌的抗氧化劑和增強免疫力的維生素C外,一份50克的羽衣甘藍葉就能提供你一天所需的全部維生素K。維生素K對年長者而言是一個至關重要的營養素,缺乏維生素K與多種慢性疾病有關,包括骨質疏鬆症、心血管疾病和骨關節炎。其他十字花科蔬菜,例如青花菜、菠菜和高麗菜,也具有類似的益處。【資料來源】.The five foods that every midlife man and woman should be adding to their weekly shop
-
2024-11-19 養生.抗老養生
阻肌肉流失、維持大腦認知…中年的你每周必吃5種高營養食物
人過了中年,身體代謝變差,吸收營養的能力也沒那麼好。因此,真的不能像年輕時那麼常吃超加工食物,要盡可能吃營養價值高的「全食物」,否則很快大小毛病都會跑出來。《The Telegraph》建議中年族群每周應該要吃5種高營養價值食物。中年常見5類疾病而要知道該吃什麼食物,得要先了解,中年50歲後經常遇到的健康問題。許多人中年後的樣態都是胖胖的福相,因此最常見的莫過於肥胖帶來的代謝症候群。更嚴重的則是三高、心血管疾病。而肌肉流失、肌肉質量減少…逐漸衰老的問題伴隨而來的則可能是骨質疏鬆症、骨關節炎等。癌症雖可能不是中年族群特有,但中年後罹癌的機率亦增加不少。還有現代人最怕的失智症,良好的飲食習慣也有助維持大腦認知功能快速下降。.代謝症候群.三高、心血管疾病.肌肉流失、骨質疏鬆症.癌症.認知功能障礙、失智症因此,此時的你已經不再適合經常大魚大肉了,因為你身體的能量已隨著肌肉質量的減少而減少。你也不適合再吃太多超加工垃圾食物了,因為你的代謝已經不復年輕快速了。此時的你,應選擇營養豐富的「全食物」,尤其是含有健康脂肪、瘦肉蛋白、纖維和健康衰老所需的關鍵微量營養素,如維生素B、維生素D、鈣…等的食物,將有助於保護你免受衰老疾病纏身。5類日常食物滿足中年健康營養需求1.雞蛋目的:防止肌肉流失雞蛋是蛋白質和健康脂肪以及必需維生素和礦物質的良好來源,是防止肌肉流失的營養關鍵。蛋黃含有大量的維生素A、維生素B12、硒和膽鹼。振興醫院營養師陳韻婷曾受訪表示,正常情況下,健康成人每天吃2至3顆是可以的。不過針對高膽固醇、慢性腎臟病導致血磷高的患者等族群,雞蛋攝取量就會建議一天1顆為限,並採無油烹調,因為雞蛋比較容易吸油,最好以蒸蛋、水煮蛋等烹調方式,取代煎蛋或炒蛋方式;慢性腎臟病族群,需要控制蛋白質份量,雞蛋的的份量,要中和在日常飲食中,和魚類、豆類等蛋白質做到總量控制;體內「磷」含量高的,就建議不吃蛋黃、選蛋白就好。2.魚類目的:緩認知能力下降鮭魚、鯖魚、鯡魚和沙丁魚等油性魚類(oily fish)含有EPA和DHA等omega-3脂肪酸,是中年所需的關鍵營養素之一,具抗發炎及抗氧化作用,能維持大腦認知功能,及降低心血管疾病和中風風險。含優質蛋白質的魚類建議每周吃1次,每次約3至5份,每份約30公克。3.番茄目的:對男性攝護腺有益50歲中年男,大約每兩人就有一人有攝護腺相關問題,攝護腺癌也是50歲以上男性最常見癌症之一,研究顯示,常吃或是過量高脂肪食物,會提升攝護腺癌發生率。而多吃富含茄紅素的食物,如番茄、或紅辣椒等,其所提供的強大抗氧化劑有助保護攝護腺。但要如何才能吃到豐富的茄紅素?以番茄而言,記得加油添醋再加熱,加了油煮熟的番茄炒蛋,比生吃的等量番茄要多了7倍茄紅素。4.豆類目的:改善心臟健康豆類富含纖維與蛋白質,可取代部分肉類降低飽和脂肪攝取量,每周吃3次,每次約60公克。心血管疾病是50歲以上男性的大敵;而女性在停經後由於雌激素下降,患心臟病的風險也大增。足夠的纖維攝取,在預防心臟問題方面發揮重要的作用,有助於清除膽固醇、降低血壓,以及降低罹患腸癌的風險。5.羽衣甘藍(包含花椰菜、包心菜、青江菜和高麗菜等)目的:強健骨骼羽衣甘藍與台灣常見的高麗菜、青花菜、包心菜、花椰菜等,都屬於十字花科家族的蔬菜,含有維生素A、C、K、β-胡蘿蔔素、鈣、鉀、鎂、葉酸、膳食纖維、蘿蔔硫素等,是天然的抗氧化劑,護心、保骨、抗發炎的明星蔬菜。其中維生素K更是中老年人族群重要的營養素,這種缺乏與許多慢性病有關,包括骨質疏鬆症、心血管疾病和骨關節炎。【參考資料】.《The Telegraph》.聯合報系新聞資料庫
-
2024-11-17 醫療.中醫
早臥晚起、中藥入菜、穴位按摩 中醫教調理正氣維持免疫平衡
進入秋冬,早晚溫差大,也是許多感冒病毒蠢蠢欲動的時節。奇美醫院中醫部主治醫師莊照宇說,人體免疫力這階段最容易受到挑戰,重症患者、老人、孕婦或小孩都要特別留心。但人體免疫力並非越強越好,免疫力不足雖易被感染,但免疫太強也可能造成身體發炎或自體免疫疾病,故如何維持免疫力的平衡,預防疾病,尤其重要。免疫力即中醫所說「正氣」,強化肺脾功能是關鍵。莊照宇表示,免疫力並不是單一的身體機能,而是和人體的「整體氣血平衡」有關,這在中醫理論稱為「陰平陽秘(陰陽平衡)」。中醫重視扶正祛邪,中醫古籍《黃帝內經》更說:「正氣存內,邪不可干。」免疫力則被中醫形容為「正氣」,然而正氣的充足與否,取決於臟腑功能是否正常、氣血是否充足。其中,強化肺脾功能是一大關鍵,透過補氣、調理脾肺等中醫手段,能幫助民眾保持良好的健康狀態。他提到,中醫的「氣」是指身體運作能量,如果一個人氣不足、氣虛,就會容易疲倦、冒冷汗、對病原抵抗力差,故許多補氣中藥,如人參、黃耆、白朮等都有提振身體活力的作用。黃耆紅棗雞湯、黨參山藥排骨湯,補氣健脾溫暖身體。莊照宇說,若原有自體免疫問題,使用這類補氣中藥就要謹慎小心,建議尋求專業中醫師評估選藥;養生並非單純仰賴吃藥,更希望結合日常作息,像是平常飲食可適當加入一些中藥材,達到溫和養生、滋補的效果。莊照宇推薦可調節免疫力的兩款中藥食療,其一為「黃耆紅棗雞湯」,將黃耆、紅棗加入雞湯中煮,黃耆有益氣固表、增強脾肺功能的作用;紅棗不只調味,也有養血生津,改善氣色的效果。他表示,此藥膳可以補氣、溫暖身體,適合氣虛體弱者。其二則是「黨參山藥排骨湯」,黨參和山藥搭配排骨煲湯,不僅營養豐富,還可以幫助補氣健脾,適合秋冬調補,改善胃腸功能,此排骨湯也是小朋友開脾胃的常用食療法。簡易茶飲防外感風邪,穴道按摩促進血液循環。針對一般上班族或學生,若沒時間烹煮藥膳,則可選擇中藥茶飲,裝瓶隨身帶著喝,調節免疫力,預防外感風邪,可以準備黃耆、枸杞、紅棗、麥門冬各3錢(約10至12公克),以1200至2000cc的水,大火煮開後轉小火,煮15至20分鐘,且同一組藥材可重複再煎煮一次。另外,適當的穴道按摩也能改善身體循環,增強正氣,包含合谷穴(手背虎口處)、足三里穴(膝蓋下方約四指處)及(小腿內側)等,每天按壓5分鐘,可促進血液循環、提升體力、免疫力。烤炸甜食易使身體發炎,早臥晚起並適度運動。莊照宇強調,「良好的生活作息更是平衡免疫力的根本之道」,平時可多補充富含維生素A、C、D 之食物,如深綠色蔬菜或紅黃色蔬果、雞蛋、秋刀魚或鮭魚等,配合適度補充水分,幫助新陳代謝、提升免疫。同時應少吃烤炸甜食,因這類食物不只熱量高,易使人變胖,更易使身體累積濕熱,產生慢性發炎,此外,生冷食材、冷飲則會傷害脾胃,使腸胃消化酶的作用活性降低,引發消化不良,影響抵抗力。在秋冬時間,《黃帝內經》提及冬季養生之道在於「早臥晚起」,配合日照運作的時間,保持充足睡眠,養陰助身體修復;結合適度運動,像散步、伸展,促進血液循環,提升身體的防禦能力,也促進腦內啡分泌,避免憂鬱、焦慮情緒。莊照宇呼籲,秋冬季節養護免疫力的關鍵,在於維持人體內外平衡,中醫建議透過補氣中藥、食療、按摩和生活作息調整四方面入手,達到增強體質、平衡免疫力的效果。
-
2024-11-17 醫療.風溼過敏免疫
反覆感冒、咳嗽未必免疫力差 4個好習慣有助支持健康免疫系統
氣溫變化大,感冒頻繁不易痊癒、過敏嚴重、倦怠感揮之不去,可能都是免疫力下降的警訊。身體的免疫細胞擔當「保家衛國」的任務,太弱容易被各種病菌入侵,太強可能起內鬨打起細胞內戰。在各種病毒肆虐的環境中,如何適當強化免疫力?免疫系統是人體健康的關鍵,不過「免疫力」和人們口語常說的「抵抗力」不完全相同,抵抗力可以視作免疫力的泛稱。以過敏為例,表現出來的症狀,是反覆感冒、咳嗽、流鼻水,醫師指出,「但是他們的免疫力沒有比人家差」,生病只是「身體這次作戰輸了」,下次再碰到這個病菌的抵抗力就上升。均衡飲食、充足睡眠、規律運動和壓力管理,都是提升抵抗力的方式。被病毒侵犯如「更新病毒碼」,能提升抵抗能力。秋冬天氣變化,免疫力較容易下降嗎?中華民國免疫學會理事長葉國偉認為「不會」,免疫力下降應該是指個人的體質,精確來說,「免疫力差」應該是指患者「免疫功能有問題」。每個人都有免疫力,少數罕病個案,是基因等先天因素導致免疫力缺損,遭受病毒或細菌強烈攻擊時,可能完全無抵抗能力,因此引發敗血症等。葉國偉表示,免疫力是我們身體的免疫系統,有很多不同的細胞,一般來說,是當身體遇到外來病菌侵犯的時候,細胞會趕快製造出對抗外來侵害的「武器」,作戰贏了當然就不會生病,輸了就會產生疾病症狀,但也代表身體再遇到同個病毒就不會生病、下次的對抗能力會提升,就像是家長常說陪孩子「更新病毒碼」。孩子常咳嗽、流鼻水,過敏症狀可能被誤為免疫力差。有些小朋友常感冒、咳嗽、流鼻水,家長就會認為孩子免疫力比較差,但其實有時候是過敏症狀。葉國偉指出,以過敏症族群為例,表現出來可能是反覆感冒、咳嗽、流鼻水,但是他們的免疫力沒有比人家差,而是身體出現的過敏症狀被誤會成免疫力差。常有人說,高壓忙碌會造成免疫力或抵抗力低下,因而容易生病。葉國偉說,有可能是生活作息改變,壓力大的確會影響身體對抗病菌的侵犯,「抵抗力」變弱就容易生病,未必是「免疫系統」出問題;而且抵抗力變差有時候是暫時性的,只要調整好作息、壓力解除,這些症狀自然就會減少。免疫系統與生俱來,過強可能侵犯正常細胞。葉國偉表示,身體的免疫系統是與生俱來,多數人都有正常的免疫系統,僅少部分的人有免疫缺損,如抗體缺乏、嚴重的複合型免疫功能缺乏等,可能比一般人更容易遭受病毒或細菌的強烈攻擊,甚至對於病毒完全沒有抵抗能力,或在出生幾個月後,被嚴重的細菌感染,導致敗血症甚至死亡。不過,免疫能力也可能在後天受到影響,例如愛滋病就屬於「後天免疫缺乏症候群」(AIDS),病毒感染會造成患者的免疫能力整個被壓制,容易受到感染。不過,免疫系統太強也不好,會讓身體喪失辨識病源的能力,可能發生攻擊自己身體正常細胞的「自體免疫疾病」。帶狀疱疹病毒活化 多因老化致免疫力下降談到免疫力減弱,常讓人聯想到俗稱「皮蛇」的帶狀疱疹,書田診所皮膚科主任醫師蔡長祐說,水痘帶狀疱疹病毒活化引起的皮膚病,好發於冬季至早春,通常在過度勞累、緊張、季節變換之際發生,與免疫功能低下有關。隨著年紀增長所導致的免疫力下降,是水痘帶狀疱疹病毒再次活化的重要因素。治療方面,使用抗病毒藥、藥膏敷料及減緩神經痛藥物,主要目的是抑制病毒繁殖及水泡擴散,並避免傷口感染以及後續神經痛。預防帶狀疱疹,需要良好的免疫力,施打帶狀疱疹疫苗是提升抵抗力的方式之一。蔡長祐提醒,罹患過帶狀疱疹不代表終身免疫,當人體抵抗力下降,還是有可能復發,特別是50歲以上、慢性病患者或生活作息不正常、壓力大等免疫力較差者,都是高危險族群,應維持健康的生活型態、充足睡眠、調適壓力及接種疫苗,都有助於提升免疫力。感冒頻繁不易痊癒、過敏嚴重、倦怠感揮之不去,都可能是免疫力變弱的警訊,就好像身體內的士兵,要抵抗入侵身體的病菌,可透過調整生活作息、規律運動、釋放壓力等,飲食也是重要的關鍵,包含國健署「我的餐盤」所列的六大類食物。參考「我的餐盤」口訣,盡量攝取原型食物。對於提升免疫力的食物,營養師公會全聯會理事李哲佑說,碳水化合物、蛋白質和脂質等巨量營養素都不能缺乏,可參考衛福部國健署推出的「我的餐盤」,口訣包含早晚一杯奶、每餐水果拳頭大、菜比水果多一點、飯跟蔬菜一樣多、豆魚蛋肉一掌心、堅果種子一茶匙。很多民眾可能會認為,直接吃維生素保健品更方便,但營養師建議應該先補充巨量營養素,並建議從「原型食物」中攝取,如南瓜、馬鈴薯、地瓜等,之後才是維生素C、D和鋅、硒等微量元素,其中鋅、硒可從海鮮類取得;維生素C可從蔬果等攝取;維生素D則能藉由菇類或牛奶等補充。攝取植化素抗氧化:茄紅素、花青素、葉黃素。除了維生素、礦物質、蛋白質外,有抗氧化功能的植化素也很重要。董氏基金會食品營養中心主任許惠玉說,包含葉黃素、葉綠素等,都能免於自由基的發炎反應,間接提升免疫功能。許惠玉說,常見的植化素如茄紅素,協助人體清除導致老化與眾多疾病的自由基,具有增強人體的免疫力、減少罹患心血管疾病的風險、降低紫外線對皮膚的傷害等作用,可從番茄、紅椒、胡蘿蔔等獲取;花青素可抗氧化、抗發炎、預防罹患癌症,以及增強血管的彈性,預防心臟疾病、舒緩過敏症狀等,可藉由紫高麗菜、茄子、紫菜等獲得。增加腸道好菌、睡個好覺,都能增強免疫力。李哲佑說,很多研究都傾向維持腸道健康,免疫力會增加。因為腸道是人體最大的免疫器官,除了補充益生菌,增加腸道菌叢的多樣性、生態平衡,更重要的是日常飲食,腸道容易發炎的人,通常是加工製品攝取過多、原型食物吃太少。除了飲食,充足的睡眠也和抵抗病菌有關。李哲佑表示,常見於蛋白質食物的酪胺酸如奶製品等,屬於褪黑激素的原料,建議在睡前約30分鐘至1個小時,可以喝一杯溫牛奶;其餘如最近熱門的GABA也可助眠,常見於糙米、發酵的茶等,但建議不要太晚吃這類食物,以免反而影響睡眠。長期規律運動,再忙都要給自己15分鐘動一動。除了食物,長期規律運動也相當重要。中華民國免疫學會理事長葉國偉說,最基本的「健走」簡單又省錢,也可以騎腳踏車,或稍微提高強度,跑步或爬郊山,也可以到健身房運動,「我自己以前也很少運動,現在一天不運動很難過。」有時候覺得工作很累,就要有點「強迫自己」動起來,每天至少半小時,如果真的很忙,15分鐘稍微伸展也好,好過直接坐在沙發上休息。葉國偉說,有時候結束工作很累,也會有想偷懶的時候,但他會強迫自己至少騎半小時的腳踏車,能換來身心舒暢。他也建議民眾,運動不要只做一兩天,就因為肌肉痠痛想放棄;短時間的運動累積起來雖然也有好處,但不建議每次只動個3、5分鐘,因為5分鐘內的運動,通常只是在熱身而已,持續較長時間可以讓心肺功能更提升。每個人對壓力的適應能力不一樣,葉國偉表示,小朋友可能因為考試或學業因素,上班族則因工作節奏帶來壓力,會導致睡不好或亂吃東西而營養不均,進而衍生失眠等慢性問題。如果因為工作或學業壓力,覺得自己的免疫力稍微減弱,就要找到自己的壓力來源並改善,例如正向思考,或把自己的時間管理做得更好。責任編輯:辜子桓
-
2024-11-17 失智.大腦健康
不良飲食與失智息息相關 研究揭每天吃一物可降12%患病風險
最新研究發現,中年人每天吃堅果可明顯降低失智症風險。這是一國際小組的研究結果;該小組針對5萬300名英國成年人進行問卷調查,以50多歲為主,受訪者回答堅果食用習慣的相關問題,研究小組再後續追蹤,平均七年,檢視是否患有失智症。5萬多名受訪者約發現1400失智症病例;研究人員將年齡、性別、體重、教育和生活方式等因素多方納入考量後確定,每天吃堅果可降低 12% 失智症風險。選擇無鹽堅果並每天吃大約40克的一把,好處更大,罹患失智症風險更降低16%。這項研究結果發表在九月份的「Geroscience」雙月刊;該刊物以衰老生物學及相關生物醫學應用研究為主題。多項研究長久以來一直認為不良飲食與失智症風險息息相關。由27名失智症專家組成的「柳葉刀委員會」(Lancet Commission)今年確定,肥胖、糖尿病和中年高膽固醇都在導致失智症風險增加的14項生活型態因素之內。專家建議,富含水果、蔬菜、全穀物和健康脂肪的地中海飲食、得舒飲食(DASH,旨在降血壓) 和麥得飲食(MIND,以吃深綠蔬菜為主) 可能對大腦健康最有利。這三大類飲食的關鍵元素就是「堅果」。西班牙研究人員去年在「營養」(Nutrients)雜誌上撰文稱,堅果是營養豐富的食物,含有許多潛在的神經保護成分,包括單元不飽和和多元不飽和脂肪酸、纖維、維生素B群、非鈉礦物質和高營養成分。他們也將核桃稱為「最有利於認知健康的堅果」。一位骨科醫生最近表示他愛吃核桃,核桃富含omega-3脂肪酸,有助於大腦發育和功能。美國國家老化研究所(National Institute on Aging)研究人員發現,吃核桃可能有助於增強阿茲海默症患者的記憶力。阿茲海默症(Alzheimer's)是美國老年人失智症最常見原因。最近研究顯示,全美近700萬人已被診斷出患有失智症,該研究警告,另有數百萬人可能出現症狀但尚未被正式診斷出來。人口老化趨勢下,全球失智症患者預計將從2019年的5700萬人增加到2050年的1.53億人。
-
2024-11-17 養生.聰明飲食
強化免疫系統的關鍵營養素 專家推薦10種最佳食物增強免疫力
免疫系統是身體的第一道防線,強化免疫系統有很多方式,包括規律運動和良好的睡眠品質,均衡的飲食也很重要,其中某些營養素更扮演關鍵角色。以下是美國註冊營養師Chelsea Rae Bourgeois推薦能增強免疫力的食物。柑橘類水果提到柑橘類水果,就會想到維生素C,身體的組織生長和修復,維生素C都扮演關鍵角色。它也是一種抗氧化劑,可對抗自由基,有助防癌和其他慢性病。身體無法自行產生維生素C,須由食物中攝取。紅色甜椒紅色甜椒比多數的柑橘類水果含有更多維生素C,且含有另一強大的抗氧化劑β-胡蘿蔔素,也是甜椒呈現鮮紅外觀的原因。β-胡蘿蔔素也是維生素A的前驅物,因此和皮膚、眼睛的健康也有相關。優格許多研究都指出腸道健康與整體的健康存在關聯,腸胃道住著複雜的微生物,與身體的免疫作用有很大關聯。吃優格等富含益生菌的食物,可以增加好菌,有助腸道菌叢多樣化。深綠色蔬菜冬季正值葉菜類盛產季,所有深綠色蔬菜都與健康的免疫系統相關,它們富含各種營養素和纖維質,滿足營養需求,也可改善腸道健康。研究顯示,經常食用深綠色蔬菜,可減少體內的氧化損傷和發炎。家禽類雞胸肉、火雞胸肉等家禽類富含維生素B6,對於T淋巴細胞和白血球的生成很重要,是免疫系統發揮最佳功能的關鍵之一。研究顯示,維生素B6缺乏與發炎相關。多脂魚類多數免疫細胞中都有維生素D受體,顯示維生素D與免疫系統正常運作密切相關。多脂魚類是補充維生素D的良好來源,根據國健署資料,每100克鯖魚含25.2微克、每100克鮭魚含11微克維生素D,都超過一日所需。堅果鋅能調節免疫系統內的信號通路,腰果、杏仁和松子等堅果是鋅的絕佳來源。薑薑的抗氧化和抗發炎特性已廣為人知,能降低心血管疾病等慢性健康問題的風險。研究發現,生薑可阻斷促發炎細胞激素(Pro-inflammatory cytokines),並抑制導致體內發炎的氧化分子。薑黃薑黃含「薑黃素」,是一種生物活性化合物,有抗發炎、抗氧化特性。薑黃素與免疫系統中的細胞(如巨噬細胞和自然殺手細胞)共同作用,增強人體的防禦能力。大蒜大蒜含有多種與免疫相關的化合物,這些生物活性化合物透過其抗菌、抗發炎、抗氧化和神經保護特性,促進體內的各種生物過程。例如,支持大腦、腸道和心臟健康。此外,研究也指出,大蒜可以增強免疫反應並減少發炎。責任編輯:辜子桓
-
2024-11-17 養生.聰明飲食
三多營養最前線/ 疲勞 焦慮 難入睡 B群怎麼吃最有效?
現代人飲食精緻,且全穀類等攝取少,導致人體中B群容易不足,而出現疲勞、甚至焦慮,難以入睡等問題。雖然很多人知道,補充 B群可以減緩疲勞,但B群種類很多,到底應該怎麼補充才能發揮最大好處?維生素B群的重要性?維生素B群是現代人維持能量、緩解壓力、支持身心健康的重要營養素,且廣泛存在於全穀類、豆類、蛋類、乳製品、綠葉蔬菜等。不過,許多人因生活忙碌,或飲食過於精緻化,例如多半將全穀類、堅果等去皮食用,因而無法攝取足夠的B群。B群在人體作用為輔酶,也就是輔助酵素代謝營養素的作用,有一種催化的功能。營養師賴怡帆表示,它能更有效率的將飲食中的營養素轉換為能量。嘉義大林慈濟醫院老年醫學科主任張舜欽也形容,B群所扮演的角色,如同工廠運作時,員工工作不起勁、拖拉、疲憊,將影響整體工廠進度,需要輔助的能量提升工作效率。尤其對年輕人來說,缺少這部分營養,頂多感覺疲倦等,但對原本營養較不足或不均的老年人來說,很可能引起貧血,或認知功能問題。B群包含哪些重要類別?賴怡帆也說,每個年齡層都應補充足夠的B群,且每一種B群種類雖有其特性,但彼此間具有協同性,也就是能夠互相提升彼此的功能,這是補充完整B群的好處。1.維生素B1張舜欽解釋,B1對神經系統、肌肉與心臟健康很重要,尤其經常熬夜、壓力大的人來說,B1有助減少疲勞感。不過,現代飲食中精緻碳水化合物,例如白米、白麵包,恐導致B1攝取不足,一旦缺乏恐引起腳氣病、四肢無力或心臟、神經系統異常等症狀。2.維生素B2能促進細胞生長、能量生成,有助於皮膚、眼睛和神經系統健康。B2能協助身體處理來自電子產品的藍光傷害,緩解眼睛疲勞。缺乏時易導致口角炎、皮膚乾燥、眼睛不適等症狀。3.維生素B3現代人飲食常為高脂、高糖,而B3能幫助控制膽固醇,有助心血管健康。若缺乏易引起皮膚炎、腹瀉等。4.維生素B5對減輕壓力有幫助,適合壓力大的上班族及學生,如果缺乏可能會有疲勞、頭痛及胃腸不適等症狀。5.維生素B6有助製造血清素、多巴胺等神經傳導物質,緩解焦慮、壓力,尤其易焦慮、抑鬱或常熬夜等,可補充B6穩定情緒,也有助入睡。6.維生素B7保護皮膚、頭髮及指甲健康。7.維生素B9參與DNA合成,對細胞生長與分裂很重要,尤其備孕、懷孕女性,能預防胎兒神經管缺陷等問題。此外,對素食者或飲食單一的人群,尤為重要。8.維生素B12有助維持神經、造血系統健康,幫助記憶及注意力集中。此外,素食者容易缺乏B12應多補充。如何補充B群?張舜欽說,B群屬於水溶性維生素,不會累積在身體中,因此,較不會有過量的問題。但有些人服用B群後卻晚上睡不著,他解釋,每個人情況不同,有些人服用後,晚上睡得很好,有些人則相反,若擔心睡不著,建議在中午前服用。此外,賴怡帆表示,民眾常同時購買許多保健食品更要注意劑量與成分,避免B群劑量的疊加,如果長期服用高劑量B群,則可能導致噁心、皮膚潮紅、腹瀉等問題,因此,建議依照包裝標示劑量或諮詢醫師建議後服用。B群提供了人體基礎新陳代謝所需,賴怡帆建議,針對男性與女性不同需求,例如女性可以補充鎂,幫助睡眠品質、維持放鬆好心情,減少骨質流失,補充鐵可維持紅潤氣色;男性補充硒、鋅,可維持男性睪固酮濃度幫助生殖機能、延緩攝護腺肥大等問題。
-
2024-11-16 焦點.健康知識+
總是忙到沒時間好好吃飯、睡覺?4個周末行動足以讓你平衡日常惡習
現代人生活步調快,多數人每天趕上班上課,許多事情都得匆忙完成,例如快速隨便的解決一餐,也忙到沒時間好好睡覺及運動。不過科學家已經證實,明智地利用周末時間補做平日沒時間做的事,可能足以抵消你在一周內所做的事情。專家分享利用周六和周日的活動補跑,一樣可以改善健康。1. 周末補眠我們都知道睡眠很重要,但不少人每天三更半夜才睡,可能因為工作課業,也可能是熬夜追劇,有時可能一天只睡2、3個小時。根據美國睡眠基金會(Sleep foudation)建議,睡眠時間依不同年齡階段有不同需求,中壯年的成人階段(26-64歲),大約需要7-9小時的睡眠時間。睡眠不足可能導致肥胖、高血壓、慢性發炎,及增加罹患心血管疾病及失智症等風險。理想的情況當然仍是每天要有規律充足的睡眠時間,不過如果平日做不到,選擇在週末多睡一點時間也好。研究表明,在周末補眠有助於降低心臟病發作的風險、預防肥胖、減少憂鬱,甚至能延長壽命。台大醫院的研究團隊近期也在國際期刊《睡眠與呼吸》上發表最新研究指出,周末多賴床幾個小時,不僅能讓身體恢復活力,還可以降低70%以上罹患失智症的風險。2. 「周末戰士」運動效益不會比較差很多人想運動,但平日真的沒時間。國外研究發現,努力在每周1到2天內完成150分鐘中等強度運動的「周末戰士」(weekend warrior),其達到的健康效益不比天天運動的人差。因此,對於青壯年或長者而言都一樣,以一周運動總量為目標,若無法天天運動,假日就是補運動的最佳時刻。台北市立關渡醫院院長陳亮恭也在聯合報撰文提醒,每周90分鐘或每天15分鐘的中等強度運動應該是最低的有效量,不能再少了,在這個基礎上,每天若能再增加15分鐘運動,還可以進一步降低死亡風險。此外,選擇多元而複雜的運動比單純重複動作的運動好。總之,有動比不動好、多動比少動好、多元比單調好,依照個人狀況循序漸進加量加強為首要原則。3.好好吃一頓周末早午餐多數人在上班上課的日子,要不是不吃早餐,不然就是隨便吃,也經常是匆忙購買快速即時不健康的東西吃。周末就請花點時間坐下來吃一頓營養的早午餐。不過早午餐的餐盤內容也很多是超級加工食物,應盡量選擇原型食物、富含蛋白質、低糖、低脂的食物。好好吃一頓早午餐的意義,不但在於選擇營養美味的食物,也在於可與朋友或家人一起享用,研究顯示與親友一同用餐還可促進心理健康。至於為何選擇早午餐,而不是較早的早餐?因為吃早午餐可增加隔夜禁食時間(一天的最後一餐和第二天的第一餐之間的時間),有助減重及改善腸道健康,而且還能睡飽一點改善睡眠。4.周末出去走走周間長時間待在室內可能會對健康造成嚴重破壞,尤其久坐就被認為是「慢性自殺」的一種行為,《The Telegraph》訪問約克大學環境與健康教授Peter Coventry表示,它會損害人的情緒、注意力、記憶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長待室內缺乏太陽光照射也是一大問題,這會導致身體缺乏維生素D,對骨骼和免疫功能造成不利影響。因此周末盡可能多從事戶外活動或園藝活動,藉著到處走走跑跑,改善體能與心理健康。【參考資料】.《The Telegraph》.聯合報系新聞資料庫
-
2024-11-15 養生.營養食譜
流感重症、死亡創新高!陳月卿推薦喝「1碗湯」 抗感冒 南瓜洋蔥5食材聯合作用效益增
聯合報報導,2024年流感季才不到半個月,流感重症及死亡的人數就寫下10年同期新高。台大兒童醫院小兒科主治醫師黃立民示警,如果年底時流行的流感型別轉換成「H3N2」,將對幼兒跟長者造成極大威脅,應該小心提防,盡快施打流感疫苗。入秋各類病毒活躍,面對即將到來的秋冬疫情,常南北奔波、很少生病、體力很好的癌症關懷基金會董事長陳月卿建議,民眾感覺快感冒時,可以喝一碗「抗感冒五行湯」」保養,不只可讓身體舒服,病氣一掃而空,這碗湯也是讓自己維持體力,少生病的原因之一。五食材聯合作用,抗感冒效益大增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間,陳月卿就靠著「抗感冒五行湯」養生,平安度過新冠病毒肆虐。「抗感冒五行湯」也可稱為「懶人五行湯」,食材包括南瓜、洋蔥、高麗菜、番茄和馬鈴薯,色澤繽紛,可增加食欲,採用用蒸的烹煮方式,營養比較不會流失,味道十分鮮甜,很適合秋冬食用。此道湯品中,除了有金黃色的南瓜、紅色的番茄、白色的洋蔥、高麗菜及馬鈴薯外,也可視個人喜好加入菇類、毛豆等蛋白質食物,一碗湯有全穀雜糧類食物,富含膳食纖維、茄紅素、蛋白質等營養成分,可當成一餐主食,不僅烹煮好上手,好喝又營養。多重營養助攻,有效抵禦外來威脅南瓜「只要加入當季南瓜,就非常好喝。」陳月卿指出,南瓜富含β胡蘿蔔素、高鉀,熱量較低,保眼、護膚,可幫助身體修補,連皮一起食用,纖維質更多,是很好的主食來源。洋蔥洋蔥含有豐富維生素C與礦物質鉀、鈣、磷等營養成分,也含硫化合物、硒,陳月卿說,可幫助殺菌、免疫力運作,是抗感冒重要戰力。番茄對抗感冒時,番茄也是很狠角色,陳月卿指出,番茄中的茄紅素、β胡蘿蔔素具有很強抗氧化作用,有助於提升身體免疫力,特別是煮熟的罐頭番茄,濃縮許多茄紅素精華,能充分發揮茄紅素功用。高麗菜高麗菜含有維生素C,有助抵抗感冒,且讓人更有體力、活力,也含有鈣、鐵、磷等身體微量營素素,以及維生素K、U等成分,有助修補黏膜。馬鈴薯湯品中加入馬鈴薯,可增加湯的甜味,陳月卿說,馬鈴薯富含澱粉、蛋白質、膳食纖維、維生素A、B群、鉀等營養素,具有助消化、促進腸道蠕動、降血壓、提升免疫力等功效。透過多種原形食材,帶來抗感冒、維持體力好能量陳月卿指出,這道湯品把各種蔬菜、原形食材一起燉煮,喝一碗湯,等於喝下許多天然營養素,並且色、香、味兼顧,可對抗感冒、維持體力,有效提升全身健康。抗感冒五行湯食材:洋蔥1/2顆、南瓜1/2顆、番茄2顆、馬鈴薯1顆、高麗菜葉數片、番茄罐頭1罐(含整顆番茄)作法:1.洋蔥、番茄、馬鈴薯切塊,2.南瓜連肉帶皮切塊,可保留南瓜籽打精力湯,或磨成豆漿亦可。3.將所有食材放在一個大一點的燉盅,以蒸燉鍋或電鍋蒸40分鐘,即可享用。責任編輯:葉姿岑
-
2024-11-15 養生.營養食譜
玉米全解析》減肥吃白玉米、顧眼吃甜玉米...4種玉米功效一次看!加碼教你「超好喝玉米濃湯」做法
玉米是一種營養價值豐富且具有多種健康益處的食物。雙色水果玉米甜度較甜玉米高,有豐富的維生素E及纖維素,可抗衰老、助消化;甜玉米β-胡蘿蔔素含量最豐富;紫玉米則有豐富花青素,幫助抗氧化。 「玉米」是一種廣泛種植且受歡迎的食物,除了微甜微甜的口感外,玉米也因其豐富的營養價值而倍受青睞。它含有多種維生素、礦物質和纖維,有助於維持身體的健康。根據食品營養成分資料庫(新版)資訊顯示,玉米筍及白玉米熱量較低。若要以玉米取代澱粉攝取,要特別留意,糯玉米的熱量約等於同等份量白飯的熱量。玉米可代替白飯?玉米是一種營養價值豐富且具有多種健康益處的食物。高敏敏營養師在粉絲專頁發布關於玉米的衛教資訊,其內容顯示,雙色水果玉米甜度較甜玉米高,有豐富的維生素E及纖維素,可抗衰老、助消化;甜玉米β-胡蘿蔔素含量最豐富;紫玉米則有豐富花青素,幫助抗氧化。 提供能量:是碳水化合物的良好來源,可以提供身體所需的能量,有助於維持日常活動和運動的活力。 促進消化:富含膳食纖維,有助於促進腸道健康,預防便秘並延緩血糖上升,飯後較不容易感到飢餓,脂肪也較不易合成。 提供維生素和礦物質:玉米含有維生素A、維生素C、維生素E、維生素K等多種維生素,以及鎂、鉀、磷等礦物質,這些營養素對於免疫系統功能、細胞生長和修復、骨骼健康等都非常重要。 保護眼睛健康:玉米中的維生素A和抗氧化成分有助於保護眼睛健康,預防視網膜退化和其他眼部問題。 降低心血管疾病風險:玉米中豐富的膳食纖維、維生素和礦物質,可以幫助降低膽固醇,對於預防高血壓、動脈硬化,維持心臟的正常功能有幫助。 抗發炎:玉米中的一些成分(如花色素苷)具有抗發炎作用,有助於減輕身體的發炎反應。 改善水腫:玉米中的鈣具有預防水腫的效果。玉米的健康風險 黃麴毒素致癌黃麴毒素是一種重要的致癌因子,特別在台灣潮濕且高溫的環境中,黃麴菌容易生長繁殖。主要污染的食物包括穀類、豆類等,若在運送和儲存過程中不當,就可能受到黃麴毒素的污染。黃麴毒素是由發霉食物產生的化學物質,具有高度致癌性,其中以黃麴毒素B1最為具有致癌性。 花生、玉米、穀類和種子等食物容易受到黃麴毒素的污染,尤其在長期儲藏的情況下,需要格外注意。為了保護自己的健康,我們應該選擇新鮮的食材,確保食品儲存和處理的衛生環境,以及適當的儲存方式,以減少接觸黃麴毒素的風險。 另外,也要避免「食用過量」與「睡前吃」。雖富含膳食纖維,但攝取過度可能會造成便秘問題,且食用太多也有機會導致過多的熱量;睡前吃玉米恐影響脹氣,讓睡眠品質變差。玉米濃湯的做法矽谷美味人妻曾撰文教大家,使用鮮奶油製作出美味的玉米濃湯! 材料:玉米粒1罐、鮮奶油1/2杯、鮮奶1杯、去邊白吐司2片(可用高纖吐司代替)、鹽1/4小匙、黑胡椒少許。 做法:1. 吐司去邊撕成小塊,並預留一小碗玉米粒2. 將剩下的玉米粒連同湯汁,鮮奶,鮮奶油,吐司塊放到鍋中,用手持電動調理棒打成濃湯3. 再將玉米粒加回濃湯裡,小火煮沸,加少許鹽和黑胡椒調味 參考資料農糧署、農業知識入口網、高敏敏營養師 延伸閱讀減肥就吃「蒸玉米」!營養師:解便秘,還預防高血壓、動脈硬化萬用食材「玉米筍」,有無苞葉哪個好?一文公開「玉米筍」的挑選、保存撇步:原來「這狀況」應冷藏玉米是澱粉,竟然可以助減肥!糯玉米、黃玉米、白玉米...熱量差3倍!想減肥請選這種吃 責任編輯:陳宛欣核稿編輯:林勻熙延伸閱讀: 一直拉肚子怎麼辦?6警訊快就醫!一表區分急性和慢性腹瀉,教你7型態大便分類法 11款「超商常見飲料」竟是「糖份炸彈」!米漿、牛奶都上榜...營養師:第一名恐喝掉20包糖
-
2024-11-15 養生.抗老養生
哈佛教授讓85歲父嘗試抗衰老秘訣 他0慢性病和失智:像30歲一樣健康
澳洲生物學家、哈佛教授大衛·辛克萊(David Sinclair)是知名鑽研遺傳學,研究抗衰和治療老年疾病的學者,現年55歲的他外貌看起來像是30多歲的年輕人,他有一套自己的凍齡秘訣,這些方法被套用到85歲的父親安德魯(Andrew)身上,也收穫很好的效果,高齡的爸爸活得像3、40歲的青壯年。辛克萊在自撰的書《Lifespan》中提到,父親安德魯70多歲的時候表明不想在晚年變成虛弱的老者,因此開始了一些新的改變,其中包括運動、旅行、冒險、社交和飲食,這些運動的強度甚至連30多歲的人都會感到累。安德魯這些年來上山下海,甚至前往非洲、沙漠和熱帶雨林旅行,他向教練證明自己比小30歲的兒子還強壯。年過80歲的他沒有記憶力衰退的問題、沒有疼痛和慢性病、沒有抑鬱,他感覺自己還像3、40歲時的狀態一樣。運動安德魯每周做高強度訓練兩次,一次70~90分鐘,先在划船機熱身15分鐘,再跑2500公尺,然後做伸展運動和舉重訓練,其中包括卧推、腿部推舉、捲腹運動等。他還每周做一小時的皮拉提斯提高靈活度,以及幾乎每天步行5~7公里。他偶爾還會爬樓梯,最近的紀錄是15分鐘爬上40層樓。飲食只有運動無法保證80歲長者的健康,安德魯很注意飲食,不吃垃圾食物,只吃家常菜和健康的餐廳外食,包括大量蔬菜、雞肉和海鮮,偶爾加入一點牛肉。早餐吃麥片、常常忙到沒吃午餐。一周喝幾次酒但不過量,也會偶爾吃點甜食,但也不會吃太多,不喝含糖軟性飲料;他會吃很多水果,但坦言沒有喝到足夠的水,這部份還在努力中。補充劑安德魯會服用多種補充劑和藥物,包括二甲雙胍、降血壓和膽固醇的藥物、NMN補充劑(Nicotinamide Mononucleotide,菸醯胺單核苷酸)、白藜蘆醇,有時想到還會補充維生素D。辛克萊強調父親並不是在做臨床實驗,也無法得知這些藥物和補充劑對他有什麼影響,還需要更多實驗證據和對照組才能證實,但即使這些東西有幫助,也不能忽視父親對健康付出的巨大付出與努力。安德魯坦言如此健康還有「運氣」成分,與他同年紀還活著的人不是足不出戶就是住在療養院。辛克萊表示父親分享的這些方法雖然不是所有人都適用的處方,但這讓他非常健康,他表示這就是長壽的意義,健康活著陪伴孩子度過人生重要時刻。資料來源/Lifespan
-
2024-11-14 養生.聰明飲食
芹菜能每天吃嗎?芹菜汁能降血壓?教你芹菜這樣吃葉酸加10倍
台灣許多特色小吃都會加入「芹菜」來提味,其獨特的香味也讓許多人愛不釋手,但也有人害怕其苦澀的口感。《優活健康網》整理芹菜的功效、挑選與保存,另外加碼「芹菜禁忌」一次看,你是否好奇芹菜不能和什麼一起吃?芹菜可以每天吃嗎?哪些人不適合吃芹菜?本文一次解答!芹菜種類有哪些?芹菜主要分為「在來種」與「西洋種」,在來種的山芹菜香味較濃,葉柄細長、香氣濃郁,主要用來炒煮或是當調味菜使用,適合直接熱炒或切碎當調味;西洋種(又稱美國芹菜)的香味稍淡,主要以生食為主。芹菜怎麼挑?挑選芹菜首先要注意色澤,葉子最好呈現鮮綠的顏色,若發黃有斑代表不新鮮;再來可以觀察葉柄,最好又長又直、粗細均勻,這樣品質也會比較好。此外,挑選時可以打開看裡面的莖內側,是否有老化或變爛的狀況。芹菜如何保存?每次買芹菜都是一大把,芹菜若放太久,往往會變得乾硬,失去了清脆可口的口感。《優活健康網》整理「芹菜保存3招」,包含可水養常溫法、冷藏法與切丁冷凍法,只要用對方法,最多可以存放將近1個月。.水養常溫法:放入裝水約2公分高的容器,每日換水,可保存3~5天。.冷藏法:去除葉片後,以噴水後的餐巾紙包裹根部,放入塑膠袋中綁緊冷藏,可保存2~3週。.切丁冷凍法:去除葉片及根部後,切成丁狀放入保鮮袋中冷凍,可保存1個月。芹菜功效有哪些?芹菜的營養價值很高,富含維生素C、維生素K、鉀離子和葉酸,還含有大量植化素,能夠抗氧化、抗發炎、降血壓、預防血管阻塞,還能預防癌症,很適合日常適量食用。《優活健康網》整理以下芹菜功效:.降血壓:芹菜的特殊香氣,主要來自於其中一種活性物質苯酚類(phthalides),能放鬆血管周圍的平滑肌,讓血壓降低。.降火氣:芹菜含有維生素 C、β-胡蘿蔔素和類黃酮素等抗氧化素,可以減少消化道、細胞、血管和器官的發炎現象。.預防血管阻塞:芹菜富含豐富的膳食纖維,可以減少身體對膽固醇的吸收。.預防癌症:芹菜含有高量木犀草素,可以抑制不正常細胞的生長及擴散,有助於預防腫瘤細胞生長。芹菜可以每天吃嗎?芹菜可以天天吃,但要控制攝取量。芹菜是營養豐富的蔬菜,富含多種纖維還能降發炎、控血壓,但也不宜攝取過量,因為過多的纖維容易造成消化不良。建議每天的攝取量控制在100~150克以內,最好可以搭配其他食材一起食用,如肉類、豆類等,以實現營養均衡。吃芹菜皮膚會變黑?感光食物容易讓皮膚對光變得更敏感,吃了感光食物再曬到太陽,會使黑色素細胞活力增加,使肌膚變黑。感光食物例如芹菜、九層塔、無花果⋯等,一般人要吃到很大量才會變黑,但某些體質比較敏感的人,吃一點就可能會變黑。芹菜「葉」可以吃嗎?人們吃芹菜通常只吃芹菜莖,不吃芹菜葉,其實很可惜。芹菜的葉子也有豐富的營養價值,維生素C含量是莖的1倍、葉酸則是10倍,所以如果能改變食用習慣,連同芹菜葉一起吃,好處更多。營養師李婉萍於臉書粉絲頁指出,雖然芹菜葉吃起來有苦澀感,但跟芹菜莖比起來,芹菜葉富含的營養素更多,建議烹調芹菜時保留葉子,例如切碎與麵粉煎成餅,或加入蛋液中煎蛋或者烘蛋、煮麵時加點芹菜葉,就能攝取更多營養。芹菜不能和什麼一起吃?網傳「芹菜炒雞肉相剋」是真的嗎?中醫理論來說,芹菜與雞肉相剋的論述並不正確,雖說芹菜屬於偏寒性的蔬菜,較不適合脾胃虛寒、體質虛寒的人食用,但以中醫理論來看,芹菜若與味甘、微溫的雞肉一同烹煮,反而有助於中和兩者。哪些人不適合吃芹菜?芹菜雖然營養價值高,但也不是人人都可以吃。芹菜在中醫屬於比較寒性的食材,吃太多容易消化不良,有胃病的患者要注意;另外,芹菜屬高鉀又促凝血的蔬菜,腎臟病、心血管疾病患者也需注意攝取量。.脾胃虛寒的人:芹菜性質寒涼,較不適合脾胃虛寒、體質虛寒的人食用。.低血壓的人:芹菜可以降血壓,若平常屬於低血壓族群,吃芹菜可能會讓血壓變得更低,容易出現頭暈、無力等症狀。.腎臟病患者:芹菜擁有豐富鈉含量,每100公克的鈉含量就有92毫克,建議腎臟病患者控制攝取量。.正服用抗凝血藥者:芹菜含有維他命K,而維他命K可以維持人體正常的凝血功能,但吃抗凝血藥的人並不合適。【本文獲uho優活健康網授權刊登,原文刊載網址:https://www.uho.com.tw/article-64631.html】
-
2024-11-14 養生.營養食譜
「天然抗氧化劑」胡蘿蔔,3步驟除生味!胡蘿蔔可生吃可熟食,但1吃法最營養
研究指出,每周吃一定分量的胡蘿蔔,其豐富的天然抗氧化劑可預防發炎和促進心臟健康。不過不少人不敢吃紅蘿蔔,認為它有一種特別的味道,農糧署教大家一個料理小訣竅可以替胡蘿蔔去生味。胡蘿蔔是天然的抗氧化劑 各色胡蘿蔔營養大不同胡蘿蔔(別名紅蘿蔔)有種特殊氣味,很多大人小孩都不吃。不過根據根據美國營養學會6月底在2024年營養年會上公布的一項研究指出,每週吃3份小胡蘿蔔(1份約100克),可顯著增加橙色根莖類蔬菜的重要營養成分β-胡蘿蔔素,根據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的數據,β-胡蘿蔔素可以進一步轉化為維生素A,有助保護眼睛,更是天然的抗氧化劑,能消除自由基,提升免疫功能,有助抗老防癌,保持心臟、肺部和其他器官的健康。農糧署指出,胡蘿蔔是冬季作物,主要產期分布於11月至隔年4月。胡蘿蔔其實顏色很多,除了大家最熟悉的橙色「紅蘿蔔」,還有富含茄紅素的紅色、葉黃素的黃色,含有富含多酚類和花青素的紫色胡蘿蔔,各色胡蘿蔔營養大不同。偶爾輪流吃不同顏色的胡蘿蔔,不僅能讓餐桌色彩繽紛,還能補充各種不同的營養。最建議吃「彩虹餐盤」,也就是讓盤子裡有各種顏色的食物,即使不是每次吃飯時,只要全天和一周可以吃到各種顏色的食物,就能獲得身體運作所需的關鍵營養素。如何消除胡蘿蔔獨特味道?而如真的不愛胡蘿蔔味道的話,不妨搭配生菜沙拉、涼麵、涼拌菜料理等一起吃吃看,讓其他食物的味道蓋過它。網路上也有許多網友分享消除胡蘿蔔味道的方法,先將胡蘿蔔泡鹽水5到10分鐘,再用水沖乾淨後可直接生吃。若要打成胡蘿蔔汁,建議可以加點堅果及柑橘類水果,也有的加蜂蜜與檸檬,或加蘋果等其他水果,就可去除很多人不愛的獨特味道。農糧署教大家的方法,同樣是吃之前先泡水,輕鬆3步驟可去除胡蘿蔔的生味。3步驟去除胡蘿蔔生味1.切:先將胡蘿蔔切成適口的大小2.泡:在鹽水中浸泡10分鐘3.瀝:瀝乾後即可食用紅蘿蔔可以生吃嗎?加點油與肉一起煮最營養另有許多人疑惑,胡蘿蔔可以生吃嗎?事實上,胡蘿蔔生吃是沒問題的,只是胡蘿蔔當中的β-胡蘿蔔素是脂溶性維生素,須藉由油脂和加溫當媒介,才能增加人體吸收β-胡蘿蔔素的量,建議胡蘿蔔烹煮後再吃。營養師劉怡里也曾受訪提醒,胡蘿蔔雖然營養價值高,但不可吃過量,以免色素沉澱在皮膚上使肌膚變為暗黃。她同樣建議胡蘿蔔適合加點油炒肉或與肉一起燉煮,營養成分最能被吸收。【參考資料】.《鮮享農YA - 農糧署》臉書粉絲專頁 .《食農教育資訊整合平台》 .聯合報系新聞資料庫
-
2024-11-13 醫療.牙科
舌頭顏色有變化是發生什麼事?健康的舌頭實際上長怎樣?
刷牙是每天必不可少的例行工作,但你有想過除了牙齒之外,舌頭也是需要清潔的一環?即便每天刷牙兩次、定期使用牙線並每六個月去看牙醫,若是未定期清潔舌頭,你可能缺少一個有助於保持口腔清新和健康的步驟。專家指出,雖然大多數的細菌是對口腔有益的好菌,有助於維持口腔健康,但也有一些細菌會引起口臭、蛀牙和牙齦感染。因此,清潔舌頭非常重要,可以避免那些壞菌,以及可能積聚在舌頭上的食物殘渣,從而引發的健康發問題。健康的舌頭長怎樣?舌頭主要是由肌肉組成,並被黏膜所覆蓋。舌頭的表面覆蓋著微小的凸起,這些凸起稱為舌乳頭,可以看到並感覺到,讓舌頭呈現粗糙的表面。健康的舌頭通常是粉紅色的,雖然顏色深淺因人而異,範圍從深粉紅到淺粉紅不等。少量的白色覆蓋物是正常的,但如果出現顯著的變化或變色,可能表示某種疾病或其他問題。如何清潔你的舌頭?清潔舌頭只需要大約10至15秒鐘,但這是一個檢查自己健康的好方法,且可以輕鬆融入刷牙的日常習慣中。你可以使用一般的牙刷輕刷舌頭,這樣可以清除食物殘渣,並有助防止微生物在舌頭粗糙的表面上積聚。或者你也可以使用專用的刮舌器(或稱刮舌板),這些彎曲的工具由金屬或塑膠製成,可以單獨使用,也可以配合牙刷一起清潔。清潔舌頭有助改善口臭,尤其刮舌氣對於去除藏在舌頭表面上常引起口臭的細菌特別有效。正常的舌頭是什麼顏色?當你在每天兩次的清潔過程中檢查舌頭時,發現了些不同的情況,注意這些徵兆是第一步。如果你發現任何變化並感到擔心,應該與你的醫師討論。1.白色的舌頭舌頭上出現白斑可能表示患有鵝口瘡、扁平苔癬、白斑或其他疾病。2.紅色或紫色舌頭如果舌頭呈紅色或紫色,可能與地圖舌(geographic tongue)等無害疾病有關。但這也可能是維生素缺乏、猩紅熱或川崎病的症狀。3.黑色舌頭如果你的舌頭是黃色、棕色或黑色,可能是所謂的黑毛舌(black hairy tongue)症狀。這種情況是當細菌、食物殘渣和其他碎屑積聚在舌頭的絲狀乳頭上時所發生的。4.黃色舌頭舌頭發黃通常是細菌過度生長、吃了某些食物或吸菸的結果。在某些情況下,舌頭發黃可能是潛在疾病的症狀,例如牛皮癬,或罕見的黃疸。整體來說,好好照顧你的舌頭可以保持它的健康,並減少有害口腔細菌的風險。如果你的舌頭變得疼痛或外觀發生改變,應請醫事人員協助找出問題,並確定你的症狀是否與潛在的健康狀況有關。【資料來源】.Yes, you do need to clean your tongue. Here’s how and why.Does Tongue Scraping Actually Work, and Should I Be Doing It?.Cleveland Clinic: Tongue
-
2024-11-13 焦點.用藥停看聽
27歲研究生感冒買藥吃5臟器衰竭一周喪命!急診醫警告:犯下兩大錯誤
感冒看似是小病,如果亂處理也可能會變重病甚至導致死亡。一名急診科醫師分享一位年輕人罹患感冒自己買成藥吃還加量加種類,最後引爆器官衰竭僅僅一周就失去生命。北京大學第一醫院密雲醫院急診科醫生高巍分享曾接到一個27歲研究生的遺憾病例,病患當時感冒後自己買感冒藥吃,服用後覺得沒什麼效果,就自己增加劑量,結果還是沒效;他覺得可能因為自己體重比較重,就又買了三種感冒藥同時服用。這名研究生自己亂吃的結果導致五個臟器系統急性衰竭,即使當時動用兩家醫院幾十名醫護人員緊急搶救,仍在住院後短短七天就死亡。高巍指出目前這類感冒藥裡含臨床上最常見的解熱鎮痛藥乙醯胺酚(又稱撲熱息痛),約80%以上的抗病毒感冒藥理都含有乙醯胺酚;如果超量服用乙醯胺酚會損害肝臟,甚至導致衰竭的風險。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FDA 2014年曾發出公告,限制醫生對含有對乙醯胺酚成分感冒藥的臨床應用,FDA認為過量服用乙醯胺酚可能導致嚴重的肝損傷、肝衰竭甚至死亡。所以感冒藥千萬不能加大劑量,或者幾種同時服用,會導致肝腎損害。高巍列舉幾個不同藥物加在一起可能會出現的負面副作用,然而他補充藥物疊加還是會依照不同體質而有不同反應,以下僅供參考:‧抗生素+利尿劑會導致聽力障礙‧磺胺類藥物+維生素C會出現泌尿系統結石‧碘酒+紅藥水會導致碘化汞中毒‧阿奇黴素+克拉黴素同服用會導致藥效下降高巍總結一旦生病了,還是乖乖去醫院聽醫生的話,遵照醫囑去吃藥,不要盲目地自行用藥,或者自己加劑量和同時服用,結果不但病沒治好卻造成惡化的反效果。資料來源/醫路向前巍子
-
2024-11-12 癌症.飲食與癌症
2位肝膽名醫都推薦!51歲男得肝癌多吃「1菜」,雙側肝癌腫瘤全消失
得了肝癌也不用太喪志!醫師分享一名肝臟發現8顆肝癌腫瘤的患者,在接受血管化學栓塞和免疫鏢靶治療後,雙側肝癌全部消失,迄今沒有復發的跡象。他並分享治療期間他也有多吃地瓜葉,飲食營養大大加分。接受肝癌治療並多吃地瓜葉 抗癌更有力胃腸肝膽科醫師錢政弘日前在臉書粉專PO文分享抗癌飲食、抗肝癌的天然食物,他舉其新書《你可以不生病》中提到的2個肝癌患者吃地瓜葉的病例告訴大家,面對癌症除了積極接受醫學治療之外,輔以抗癌營養元素和對應的食物,有望讓癌症恢復的更好。【病例一】51歲男子去年發現肝臟有8顆肝癌腫瘤,最大的有13公分,判定為晚期無法開刀,後續接受血管化學栓塞和免疫標靶治療,到今年6月追蹤檢查發現,雙側肝癌腫瘤全部消失,且治療過程中沒什麼副作用,回診時精神奕奕,男子分享治療期間有多吃地瓜葉。【病例二】一位80歲阿嬤吃了地瓜葉之後,肝癌竟神奇消失,前兩天她還回診,已經連續三次胎兒蛋白值小於6,維持正常超過半年了,她的氣色很好,現在每天都有吃一碗地瓜葉。地瓜葉有什麼營養成分?究竟地瓜葉為何這麼神奇,它有什麼營養成分?地瓜葉又稱為番薯葉,因為生命力旺盛,可隨處種植、隨時採摘,又有「過溝菜」之名。過去台灣農業社會時期,地瓜葉是養豬食材主力,多是一般清貧家庭在食用。近年來,地瓜葉的營養價值倍受肯定,甚至被聯合國亞洲蔬菜研究發展中心列為十大抗氧化蔬菜之一。錢政弘也解釋,地瓜葉和葉柄纖維質多,食用可以促進胃腸蠕動,預防便秘,營養成分還有維生素A 、B 、C、鉀、鎂、鐵、鋅、磷等,能幫助降血糖、降血脂,預防動脈硬化和心臟病。地瓜葉是酚類化合物的天然來源,具有很強的抗氧化活性和作為抗氧化劑的潛在效用。葉子中的總酚類含量和總類黃酮含量比葉柄高十倍以上,所以葉子的營養價值很高,而葉柄則是纖維多助排便,對於胃不好容易消化不良的人,建議可以捨去葉柄硬的部位不吃。錢政弘說,實驗研究也發現地瓜葉可分離出的一種含有16個氨基酸的肽,稱Ipomoea batatas anti-cancer peptide(IbACP),即『甘藷抗癌肽』,它可以增強植物細胞壁的木栓化,木栓化後的細胞壁能夠抗物理和化學侵蝕來增強植物的防禦能力,從而抵抗病原體和環境壓力!而甘藷抗癌肽這個成分現在被認為可以透過讓線粒體凋亡的途徑,誘導和促進胰臟癌細胞死亡,有抗癌的潛力!不過他強調,地瓜葉能不能對抗肝癌還有待研究證明。對於罹患肝癌的病患,當然仍是務必接受醫學治療。換肝之父陳肇隆也愛地瓜葉而其實不只錢政弘推薦地瓜葉,連高雄長庚紀念醫院名譽院長、「亞洲換肝之父」陳肇隆也很愛。陳肇隆過去接受聯合報專訪時曾分享自己的養生之道,他自己在家種植有機蔬菜,如地瓜葉、茼蒿等;且每天堅持日行萬步。陳肇隆說最常出現在陳家餐桌上的菜餚,不是昂貴的餐點,而是新鮮翠綠的地瓜葉,這也是讓他充滿元氣的小祕訣。陳肇隆指出,地瓜葉生長速度快,較少蟲害,種植時不需使用殺蟲劑,相當適合居家種植,隨時可以吃到新鮮、含有豐富纖維的蔬菜。煮法簡單天然,用熱水汆燙,淋上一些蒜醬,就相當好吃。每天一萬步,加上地瓜葉等清淡飲食,讓身高182公分的陳肇隆得以維持好身材。積極治療、和平共處 癌症不一定是不治之症癌症連續41年居國人十大死因之首,每年約有12.1萬人罹癌。且因台灣人口老化,平均餘命增加,65歲以上癌症發生率亦逐年上升。不過現今罹患癌症也不需太悲觀,把它視為慢性病一般好好治療,與之和平共處,癌症不一定是不治之症。【參考資料】.《錢政弘 胃腸肝膽科醫師》臉書粉絲專頁 .聯合報系新聞資料庫
-
2024-11-11 養生.聰明飲食
他分享外籍女友手作速成午餐「找到荷蘭人高瘦的原因了」網笑:連吃兩天會哭
一名在外國唸書的博主觀摩荷蘭女友Cherryl自製一頓簡便的午餐,只有兩個夾生菜、乳酪、鮭魚和堅果的漢堡包,讓他直呼「荷蘭人又高又瘦的原因找到了」、「這麼吃難怪瘦死」。只見Cherryl切開兩個漢堡包,各加入一把芝麻葉,再用刀子為其中一個麵包抹上布里起司,放入一點核桃再淋上些許蜂蜜,就完成一個乳酪三明治。接著Cherryl再將幾片鮭魚放入另一個麵包,加上蜂蜜芥末醬,就完成了一個鮭魚三明治,博主男友直呼這個午餐非常健康。網友表示:「看起來很健康但不是很好吃」、「如果可以加個蛋就好了」、「偶爾吃一次可以,天天吃好受罪」、「這在我們這邊只能當零食吃」、「讓我連吃兩天會哭出來」、「在當地住久就習慣了」,有人認為蛋白質含量太低又高鹽,熱量雖低但營養似乎不夠均衡。漢堡、三明治營養夠均衡嗎?台北市榮欣診所營養師李婉萍表示,漢堡、炸雞等速食食材不夠多元化,且蔬菜大都選用美生菜,分量也不多,不僅纖維素的攝取不足,維生素及礦物質等微量元素也普遍不夠。在速食菜單中漢堡(三明治)算是較稱得上營養及格的食物,主菜挑選順序建議以魚類為優先,烹調以「烤」為主,接著是油量稍多的「煎」肉,「油炸」位排最後。針對「均衡飲食」,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有明確定義:「每天早晚一杯奶、每餐水果拳頭大、菜比水果多一點、飯跟蔬菜一樣多、豆魚蛋肉一掌心、堅果種子一茶匙。」,餐餐蔬果必須吃夠,主食以全穀雜糧為主,蛋白質來源則以黃豆為優先,接續是魚類以及蛋類。
-
2024-11-11 醫療.精神.身心
只是心情不好,一下子就會過去?季節性憂鬱症原因、症狀與緩解方法一次看
隨著季節變化,許多人發現自己在秋冬季節情緒低落、無精打采,這可能並不僅僅是單純的心情不好,而是一種心理健康問題,稱為「季節性情感障礙」(Seasonal Affective Disorder),又稱為「季節性憂鬱症」。季節性憂鬱症是一種隨季節變化而影響情緒的憂鬱症狀,特別是在日照時間減少的秋冬季節,有些人也會在春夏感受到類似影響。如果這種情緒影響到你的生活品質,別擔心,透過正確的方式,可以有效緩解或管理這種情緒。季節性憂鬱症的可能成因環境與生理因素秋冬季節日照時間減少,影響到體內一種叫「血清素」的化學物質,這是大腦調節情緒的重要神經傳導物質。當血清素下降時,情緒也容易低落。同時,日照不足可能會使褪黑激素分泌增加,使人昏昏欲睡,感到疲倦,這就是為什麼秋冬季節容易覺得提不起勁。遺傳與心理因素有些人因遺傳而對季節和光線導致的情緒變化特別敏感。此外,心裡對冬季的「預期壓力」也可能影響情緒,例如對節日或寒冷天氣的負面看法等。秋冬季節的生活型態改變,例如戶外活動、社交場合減少,也可能影響情緒。季節性憂鬱症的主要症狀情緒症狀:容易感到悲傷、失去平常的興趣,對人或事物產生冷淡,甚至感到易怒。身體症狀:胃口或體重可能增加或減少、覺得無精打采,還會出現失眠或長時間嗜睡的情況。認知症狀:可能集中力下降,難以專注工作或學習,決策也變得困難。抱抱心身醫學診所分院長 / 精神科醫師朱仲翔指出,季節性憂鬱症的症狀因人而異,有些人症狀輕微,僅感覺季節變換時情緒稍受影響,而有些人則可能嚴重到需要專業的協助。若你有類似症狀並已影響生活,建議前往身心科門診或洽詢心理諮商,讓專業人員協助你度過這段困難的時期。如何應對季節性憂鬱症?1.光照療法秋冬日照時間短,光照療法是一種常見的治療方式。它利用特殊燈具模擬日光,幫助提高體內血清素濃度。每次照射約 30-60 分鐘,改善憂鬱情況。2.運動與飲食運動是自然的情緒調節器,運動時釋放的多巴胺和血清素可以幫助緩解憂鬱症狀。秋冬季節若不便進行戶外活動,可選擇在家裡做一些簡單的伸展運動。此外,增加維生素 D(例如透過補充魚肝油或多曬太陽)和 omega-3 脂肪酸的攝取,對維持穩定情緒也有幫助。3.心理治療對於一些人來說,認知行為療法可以幫助改變對季節性憂鬱症的負面思維模式。透過專業心理師的協助,學習新的應對技巧,改善生活態度。4.藥物治療在症狀嚴重的情況下,醫生可能會建議短期使用抗憂鬱藥物,處方必須由專業精神科醫師評估後開立。藥物治療有助於調節情緒,需在醫師指導下進行。5.其他自我照護建議日常生活中,一些簡單的自我照護方法也能幫助改善季節性憂鬱症,例如建立規律的作息、培養嗜好、增加戶外活動時間等,這些都有助於提高情緒穩定度。季節性憂鬱症的常見誤解抱抱心身醫學診所分院長 / 精神科醫師朱仲翔提到,許多人對季節性憂鬱症存有一些誤解,認為這只是小情緒,隨著季節過去就會好轉。然而,季節性憂鬱並非簡單的「心情不好」,而是一種真實的情緒困境。若情緒困擾持續超過數週,甚至影響日常生活,便應該尋求專業幫助。如何幫助身邊季節性憂鬱症親友?如果你身邊有人正經歷季節性憂鬱,我們的建議是,可以多邀請他們參加戶外活動,讓他們感受到日光和新鮮空氣的幫助;傾聽並理解他們的感受,而不是急著指正對方要「振作起來」。若他們的情緒狀況未改善,建議他們尋求專業的心理諮商,或陪伴他們至身心科就診。季節性憂鬱症並不是無法改善的問題。透過專業的幫助和適當的自我照護,能有效緩解其帶來的情緒困擾。若您或親友有類似症狀,請尋求專業協助,讓自己在每一個季節都能保持穩定、積極的心情。(本文獲「FarHugs Clinic 抱抱心身醫學診所」授權,原文連結)關於「FarHugs Clinic 抱抱心身醫學診所」「FarHugs Clinic 抱抱心身醫學診所」於雙北地區共有 4 家診所,提供心身並進的全面性身心健康照護服務,包含心理諮商、遠距諮商、身心科門診與 Deep TMS 深部經顱磁刺激,並提供民眾數位化的預約管理系統,可隨時洽詢、掌握門診、諮商時程,不受地點限制,隨時隨地都能照顧身心。
-
2024-11-11 醫療.骨科.復健
全球第二大流行疾病 醫揭年長者骨鬆釀髖部骨折死亡率達36%
骨質疏鬆症被世界衛生組織(WHO)認定為全球第二大流行疾病,僅次於冠狀動脈心臟病。預估2050年時,有50%以上髖部骨折會發生在亞洲,目前台灣骨折發生率為全亞洲第一、世界第九。骨質疏鬆容易造成髖部骨折,後續可能導致病人臥床、行動受限、肌力萎縮,甚至引起反覆感染相關併發症,死亡率極高,骨鬆可謂是年長者的隱形殺手。根據統計,65歲以上長者髖部骨折後,一年內死亡率達14%到36%。人體骨骼肌肉會隨年齡增長而減少,當出現腰痠、背痛、關節痛等症狀時,骨質疏鬆可能已悄悄上身。骨質含量(骨本)是未來年長骨折風險的關鍵,一般人骨質密度在20至30歲會達到高峰,35歲後便逐年流失,尤其是停經婦女骨質密度流失速度會更快。如果骨本不足,仍有機會可以彌補到接近正常水準。年輕時,應注重「飲食」與「規律運動習慣」,可建立較佳的骨密度,降低未來十年骨折風險。飲食以「均衡」為基礎,運動可從事如水中行走、自由車等「阻力運動」和「肌力訓練」,能增加骨質生成,加上適當日曬幫助身體產生維生素D,強化腸道對鈣的吸收,加速骨骼再造。骨質疏鬆可視為一種慢性病來維護保養及預防,並盡可能減低風險、長期共存。「高風險族群」包括年長者、停經後婦女、卵巢切除或提前更年期的女性,或體重過輕、曾經骨折、服用高骨鬆風險藥物如類固醇、慢性病患者如糖尿病、免疫疾病、慢性腸胃道疾病、腎臟病、血液透析患者等,可考慮接受骨密度檢查,提早發現、提早治療。「已經罹患骨質疏鬆症者」應定期每半年到一年接受骨密度檢查追蹤,且應在飲食與運動、西醫治療上妥適的配合,減緩骨質流失的速度、降低骨折及後續併發症風險。責任編輯:辜子桓
-
2024-11-10 名人.好食課
雙11購物節來臨 一圖看懂怎麼補血清素穩定情緒避免衝動消費
雙11快到了,相信許多人已開始準備購物清單打算瘋一波,但往往也會發生衝動購物事後後悔的情形,過往研究發現,衝動購物可能和血清素失調有關,當血清素濃度穩定時,較能冷靜判斷事情!今天好食課Lexie張宜臻營養師要教大家怎麼吃,來幫助穩定情緒,避免衝動消費~色胺酸是血清素的前驅物過去有研究發現,補充色胺酸可幫助減緩購物衝動,以下列舉出幾項高色胺酸食材:以每 100 克做呈現:1.黃豆 - 532 mg2.火雞肉 - 491 mg3.黑豆 - 466 mg4.白帶魚 - 403 mg5.鮭魚切片 - 391 mg6.秋刀魚 - 332 mg7.豬後腿瘦肉 - 314 mg8.雞胸肉(里肌) - 312 mg9.鮪魚 - 305 mg10.旗魚 - 300 mg11.牛腩 - 295 mg12.五香豆干 - 286 mg其他增加血清素方法多運動運動可以自然促進血清素的釋放,有助於心情穩定。補充維生素B6它能幫助色胺酸轉換成血清素,而通常高色胺酸的食材裡頭也同時含有高維生素B6。雙11狂歡之前,先穩定情緒再做決定,讓購物變得更理性吧!【本文獲好食課授權刊登,原文標題:【#一張圖懂吃】雙11來臨!想避免衝動購物吃這些!】責任編輯:辜子桓
-
2024-11-09 醫療.骨科.復健
年輕時飲食可能導致骨折?你所不知的骨鬆症「好發族群、預防方法」一次看
提到骨質疏鬆症時,大部分人下意識都會覺得那是進入老年才需要擔心的疾病,日本Benesse生活網站就請教到骨科醫師鞆浩康(Hiroyasu Tomo),破解大家對於骨質疏鬆的迷思,並進一步理解它的成因和健康風險。什麼是骨質疏鬆症?有豐富醫療經驗的鞆浩康醫師現為大阪醫療機構「Ortho Group」的董事長,他將骨質疏鬆症定義為:「骨骼密度和品質下降、變得脆弱且容易骨折的疾病。」這種疾病好發於老年人和停經後的女性,尤其是在脊椎、髖關節和手腕等身體部位,如果缺乏鈣、磷、鎂等礦物質,以及膠原蛋白等營養素,骨骼的強度就會下降,輕微的撞擊或跌倒就可能造成骨折。要注意的是,骨質疏鬆發生前可能沒有任何預兆或疼痛,因此不少患者是沒有意識到自己的骨質已經嚴重惡化。原發性骨質疏鬆症 VS 繼發性骨質疏鬆症骨質疏鬆症又可分為「原發性」與「繼發性」。「原發性骨質疏鬆症」主要和老化、更年期有關,對於女性來說,隨著年齡增長和停經導致雌性激素減少,骨質密度逐漸下降。另外,青少年時期缺乏營養和運動也是造成原發性骨質疏鬆的原因,骨質的密度在20歲左右達到高峰,如果年輕時骨質密度不夠,就會增加未來骨質疏鬆的風險。至於「繼發性骨質疏鬆症」則多與甲狀腺功能亢進或慢性腎臟病有關,也可能由藥物治療引起,例如長期使用類固醇。骨質疏鬆會對身體造成什麼影響?骨質疏鬆症的主要風險是骨折,進而導致運動功能下降和慢性疼痛,使生活品質不如以往。而脊椎骨折則會造成駝背、姿勢不良,連帶引發腰痛、肩膀僵硬或是膝蓋疼痛,甚至可能對內臟造成壓力,出現食慾不振和消化不良的情況。哪些族群更容易罹患骨質疏鬆症?1.營養不足骨質疏鬆症的患者通常是因為缺乏營養,鈣、維生素D和蛋白質流失都會導致骨密度和品質下降,特別是「蛋白質」,它有助於膠原蛋白生成,而膠原蛋白是骨骼強健的基礎。 2.缺乏運動透過適度的運動可以對骨骼形成刺激,有效增加骨密度,防止骨質疏鬆。而缺少運動習慣的族群則會提高骨質疏鬆的風險。3.過瘦或是20歲前節食的人前面提過,骨骼密度約20歲時達到高峰,如果在此之前進行節食,造成營養不足,便無法發育成足夠強韌的骨骼,因此老年時或女性停經後罹患骨質疏鬆症的風險就增加了。4.其他因素除了飲食和運動會影響骨骼密度之外,家族病史、吸菸、過量飲酒、長期使用類固醇,也是造成骨質疏鬆症的危險因子。骨質疏鬆症可以預防和治療嗎?雖然骨質疏鬆聽起來很可怕,慶幸的是它可以預防和治療。病患除了用藥物治療骨質疏鬆症外,一般民眾在日常上則可以多注意營養均衡、從事適當運動,這兩者是預防骨質疏鬆的關鍵。 在營養方面,可以多補充鈣、維生素D、維生素K,另外蛋白質的攝取也很重要。至於可以從事什麼運動呢?比起走路,「慢跑」、「跳躍」和「深蹲」更能有效刺激骨骼,提升骨密度和骨質強韌度。
-
2024-11-08 養生.健康瘦身
好懶得運動又想提高代謝能力?營養師用兩大觀念半年鏟肉36公斤
現代人工作忙碌或是懶癌發作而缺乏運動,眾所皆知運動有助提昇新陳代謝,如果不想運動又想減重和提高代謝能力該怎麼做?營養師兼健身訓練師博主「清風教瘦」分享,他鼓勵大家都要運動,但總有人一提到運動就害怕和抗拒,加上平常工作、應酬交際、帶小孩等,怎樣都抽不出額外時間做運動。如果真的不想動又想提高代謝、快速減肥,必須做到兩大項一共11個方法。清風教瘦舉自己為例,當初最胖到106公斤,膝蓋不好無法做劇烈運動,但就用這11個方法,一個月就鏟肉不少、六個半月減掉36公斤。第一步:改掉一切對代謝有害的生活習慣1.不要過度節食長期節食會導致內分泌失調,肌肉流失造成代謝下降,所以不想代謝垮掉就一定不要節食減肥。2.不要熬夜按時睡覺,每天睡夠七到八個小時,就能保證瘦素、生長激素、皮質醇等等與代謝相關的激素都處在一個良好的狀態,這樣才能提升代謝。3.遠離甜食含糖飲料和一些過度加工的食品不僅熱量高,而且含有很多不健康的反式脂肪和各種添加物,造成身體慢性發炎的一個主要原因。所以我們要想改善慢性發炎和提高代謝,這些食物一定要遠離。4.少喝酒喝酒是造成腹部肥胖的罪魁禍首之一,而且還會放慢代謝能力,所以要想高效減肥,酒是一定要少喝。5.學會減壓過多的壓力會導致壓力激素皮質醇水平的上升,這樣也會影響代謝,所以要學會條件情緒,保證心情的愉悅,壓力越低,代謝才會越健康。第二步:多吃對改善代謝有幫助的食物對飲食的總體原則就是多吃營養密度高的食物,造成肥胖和代謝下降一方面是熱量過剩,而另一個關鍵的方面就是營養不良。所以減肥控制熱量固然重要,營養對我們改善代謝更為重要,營養吃夠了,身體運轉正常了,代謝才會變好,減肥的效率也才會高。而且這樣還能夠在減肥成功後避免反彈。具體的執行方法如下:1.多吃優質蛋白質減肥期間適當的多吃一些蛋白質食材,有利於維持寶貴的肌肉。肌肉是維持基礎代謝的大戶,能幫助提高減肥的效率,而且在減肥期間多吃點魚蝦、瘦肉、蛋、奶等富含蛋白質的食物,也會增加飽腹感和幸福指數。這對減少身心壓力也有好處,建議每天蛋白質的攝入量是按照你的每公斤體重吃到1.2克左右,而且每頓都要吃,每頓至少要保證一個拳頭。2.適量補充優質脂肪減肥不要不敢吃脂肪,適量的優質脂肪的補充能夠促進很多脂溶性維生素的吸收,而且也能改善代謝,補充優質釋放的食材,例如奇亞籽、核桃、巴旦木碧根果等堅果、橄欖油、亞麻籽油、深海魚、酪梨這些食材,雖然脂肪和熱量不低,平時要注意攝取量。3.多吃抗炎食物很多長期肥胖的朋友因為過去的飲食和生活習慣所造成的慢性發炎,這也是造成代謝障礙的一個重要的原因。所以平時要多吃一點抗炎的食材,可以幫助改善恢復代謝能力,比如像深海魚、堅果、橄欖油、藍莓、草莓等莓類水果、花椰菜、高麗菜等十字花科類的蔬菜。粗糧中的燕麥、蕎麥、玉米等等都是很好的抗原食材。4.多吃各種綠葉蔬菜補充膳食纖維改善腸道健康,蔬菜的熱量普遍比較低,而且含有豐富的膳食纖維、維生素、鉀、鎂、鈣等礦物質,屬於熱量低、營養密度高的好食材,尤其是膳食纖維,能夠幫助腸道菌群更健康。而健康的腸道是保證代謝的基礎。5.主食多選擇優質慢碳食物像糙米、燕麥、黑米、玉米、大豆等骨粗糧,它們的熱量和精緻米麵的熱量相差不多,但是由於其膳食纖維和各種營養素更加豐富,可以為身體提供更豐富的營養,熱量近似,但營養密度更高。而且這些複雜碳水升糖更慢,飽腹感更強。這血糖和胰島素不會產生過大的波動,對改善激素水平,提高脂肪代謝的效率更有利。6.增加日常活動量如果沒有時間、沒有體力運動,只要先把生活中的碎片時間利用起來,多做點日常活動,只要動起來了,你就贏了。比如平時可以少坐多站,多走走路,爬爬樓梯,騎騎單車都是非常不錯的方式,還能夠改善體質和代謝。資料來源/清風教瘦
-
2024-11-08 養生.聰明飲食
食藥署駁「一天5顆奇異果治嘴破」 營養師:可吃全穀類
許多人經常「嘴破」,坊間傳聞「多吃奇異果就會好」,衛福部食藥署闢謠專區曾經澄清,「一天吃5顆以上奇異果可治療口瘡」,並無相關科學論述證實。董氏基金會食品營養中心主任許惠玉指出,嘴破的原因多樣,僅以幫助傷口癒合來看,建議補充富含維生素C的水果,還可吃深綠色蔬菜、糙米、燕麥等補充維生素B,促進黏膜健康。一般俗稱的「嘴破」,其實是「口腔潰瘍」或「口瘡」,也有人說嘴巴破洞,受傷、感染、免疫力差、癌變、營養不均等,都可能是嘴破的原因。有醫師在臉書表示,「當嘴巴有破洞潰瘍時,先暫時不要吃鳳梨或奇異果。」並進一步說明,消化不良、化療或是放射治療導致口腔潰瘍、腹瀉、皮膚過敏、嚴重自體免疫疾病等情況嚴重時,鳳梨、奇異果富含酵素,可能導致黏膜破損更嚴重,引發後續癒合不良。許惠玉指出,嘴破的原因很多,僅以幫助傷口癒合角度來看,除了少吃刺激性食物,包括辛辣、過酸或鹹及咖啡、酒皆建議暫時避免食用 ,若要降低鳳梨的蛋白酶刺激口腔黏膜產生的咬舌感,可在食用前先用熱水燙過,或以鹽水清洗。許惠玉指出,嘴破除了補充富含維生素C的水果,促進黏膜癒合、預防發炎,如芭樂、釋迦、木瓜、草莓,也可吃糙米、燕麥、紅豆、綠豆等全穀類食物,且深綠色蔬菜類、大豆類等也富含維生素B,幫助黏膜健康。不過,她也強調,若營養失調,除了在飲食補充的營養素,平時也應維持良好生活作息、多喝水、勿挑食。針對坊間傳聞「一天吃5顆以上奇異果可治療口瘡」,衛福部食藥署曾在闢謠專區澄清,口腔潰瘍的肇因繁複多元,「一天吃5顆以上奇異果可治療口瘡」,目前並沒有相關科學論述證實,且奇異果產生的刺激性,反而可能造成黏膜受損。食藥署提醒,若民眾口腔潰瘍的情形持續兩周以上,可能為自體免疫系統或口腔癌等病變,而超過兩周以上的嘴巴疼痛或有可疑腫塊,應適時就醫並遵醫囑治療,勿聽信偏方而延誤就醫時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