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11-29 科別.眼部
搜尋
簡浩正
共找到
614
筆 文章
-
-
2019-11-28 癌症.抗癌新知
新光醫院推動癌篩檢 醫師:早期發現切除 癒後愈好
新光醫院今推出「你的幸福集氣,我的抗癌勇氣」耶誕癌友關懷活動,打造歐式風格,並架設耶誕樹與設計明信片,民眾可透過文字力量鼓勵癌友。副院長高尚志說,呼籲成年民眾,定期健檢癌篩不可少。57歲林麗美現身說法,她說,她不抽菸不喝酒、生活規律,偶爾會咳嗽,以為是小病症而不以為意。直到去年5月健康檢查,發現肺部有小塊陰影,進一步檢查發現左上葉肺有一顆兩公分大的腫瘤與另一顆較小腫瘤,確診為肺癌第二期。她說,得知自己罹癌後樂觀面對,從未掉過一滴淚,常跟友人聚餐、爬山,「快樂心情得靠自己」,家人才會更支持,她接受治療後,目前狀況也很穩定。高尚志表示,癌症長達37年蟬聯國人十大死因第一名,為落實國健署早期發現、早期治療的癌症防治政策,醫院長年致力推廣大腸、口腔、乳癌、子宮頸癌等四癌篩檢外,還有癌症死亡率之首的肺癌檢查。高尚志說,院內2007年至2019年,透過低劑量電腦斷層檢查(LDCT)檢查的3萬8105人中,345人確診肺癌,偵測率0.9%,等於每千人中有九人為肺癌患者,其中八成是第一期以內癌別。他說,乳癌可透過乳房超音波、攝影方式來檢查;大腸癌則透過糞便潛血或大腸直腸鏡來檢查;子宮頸癌利用子宮頸抹片檢查;口腔癌可透過口腔黏膜檢查等。高尚志說,最好的治療就是早期發現、切除,癒後愈好;新光醫院統計,今年1月至8月,院內2萬811名的四癌篩檢個案,就有1099名是癌前病變,其中62名確診罹癌,平均18人中有一人罹癌,可見篩檢重要性。
-
2019-11-28 科別.眼部
當心眼睛的六警訊 常用3C恐患乾眼症
上班族、學生、手遊族若長用電腦、手機不離身,當心乾眼症上門,眼科醫師呼籲,若眼睛出現異物感等六症狀時就要當心。25歲的上班族婷婷,因眼睛經常出現異物感影響日常生活而就醫,經檢查才發現是乾眼症所造成。她遵醫囑每日雙眼熱敷、調整閱讀習慣,並輔以藥物治療,眼睛不適症狀已改善。收治咪咪的羅東博愛醫院眼科醫師陳楹樺表示,眼睛的淚膜有三層,包含脂質層、淚水層與黏液層。脂質層為鎖水層,若該層水分子不足,就可能因眼瞼炎導致眼睛乾澀;黏液層則負責將水分子平均分布於角膜上,以達保護眼睛的功效。眼睛應維持適當的濕潤度才健康。陳楹樺說,眼睛一分鐘會進行10至15次的眨眼動作,來確保眼睛有足夠濕潤度。若因用眼過度、重度使用3C產品或睡眠不夠造成淚水分泌不足,即有可能造成乾眼症。如長期觀看螢幕時,因專注力提升,會讓眨眼次數減少,無法維持眼睛的濕潤度。陳楹樺指出,乾眼症的症狀多元,若覺得眼睛不舒服、容易乾澀、有異物感、灼熱感、發生代償性流淚,到有針刺感等,都可能是乾眼症的症狀。若民眾眼睛有乾澀不適症狀,陳楹樺建議可先熱敷與改變用眼習慣;若狀況未緩解,可以人工淚液與藥物治療,或淚管栓塞治療,使淚膜維持濕潤;平時則可多吃堅果類食物、充足飲水、適量補充魚油營養品等,並減少使用3C產品來預防。
-
2019-11-28 科別.骨科.復健
骨鬆危機!200萬中老年人小心
許多熟齡民眾不知自己有骨質疏鬆問題。中華民國骨鬆症學會理事長陳榮邦表示,台灣50歲以上民眾中,每四人就有一人,也就是近200萬人面臨骨鬆威脅。其中,台灣髖關節骨折發生率是亞洲第一,光去年就有近4萬5000人發生,且兩成患者可能在一年內死亡。衛福部調查,50歲以上的人僅有1.2%進行骨密度篩檢,陳榮邦呼籲50歲以上熟齡民眾,在首次骨鬆篩檢後,應每隔五年再度篩檢,若有異常者,則應治療後每隔三年回診追蹤,以降低骨鬆危害。陳榮邦說,台灣長者除需注意三高外,更該重視骨鬆問題。以慢性病盛行率來看,台灣50歲以上民眾骨質疏鬆症盛行率約25%,僅次於高血壓27%,但高於高血脂17%、高血糖7%,等於每四人就有一人有骨鬆。據國際骨鬆基金會流行病學估計,台灣骨鬆患者預計2025年增為42%,2050年則破五成至57%,民眾不可不慎。造成骨鬆原因眾多。陳榮邦說,如運動或營養不足、陽光曝曬不夠、本身有其他慢性疾病等。民眾邁入中年後,骨質每年約減少0.3%至0.5%,且停經婦女、年長者、長期菸酒、缺鈣等都是骨鬆危險因子,且因骨質流失沒有顯著症狀,使民眾對骨鬆警覺性低。在骨鬆檢測與預防上,陳榮邦說,過往許多長者往往是骨折後才發現自己罹患骨質疏鬆,民眾若覺得身高縮水明顯,就有骨鬆可能。也可至醫院檢測。而預防上可以健走等運動,建議每周三次、一次至少30分鐘外,每日均衡的飲食攝取,如鈣片、維他命D補充、曬太陽等,是改善的最佳良方。
-
2019-11-27 科別.骨科.復健
全台近200萬中老年人有骨鬆危機 骨鬆學會籲定期檢測
許多熟齡民眾不知自己有骨質疏鬆問題。萬芳醫院放診科主治醫師、中華民國骨鬆症學會理事長陳榮邦表示,台灣50歲以上的民眾中,每四人就有一人,也就是近200萬人面臨骨鬆威脅。其中,台灣髖關節骨折發生率是亞洲第一,光去年就有近4萬5000人發生,且兩成患者可能在一年內死亡。而據衛福部調查,50歲以上的人僅有1.2%進行骨密度篩檢,篩檢率實在太低。陳榮邦呼籲50歲以上熟齡民眾,在首次骨鬆篩檢後,應每隔五年再度篩檢,若有異常者,則應治療後每隔三年回診追蹤,以降低骨鬆危害。陳榮邦說,台灣長者除需注意三高外,更該重視骨鬆問題。以慢性病盛行率來看,台灣50歲以上民眾骨質疏鬆症盛行率約25%,僅次於高血壓27%,但高於高血脂17%、高血糖7%,等於每四人就有一人有骨鬆問題。而據國際骨鬆基金會流行病學估計,台灣骨鬆患者預計2025年增為42%,2050年則破五成至57%,民眾不可不慎。 而造成骨鬆原因眾多。陳榮邦說,如運動或營養不足、陽光曝曬不夠、本身有其他慢性疾病等。民眾邁入中年後,骨質每年約減少0.3%至0.5%,且停經婦女、年長者、長期菸酒、缺鈣等都是骨鬆危險因子,且因骨質流失沒有顯著症狀,使民眾對骨鬆警覺性低。而在骨鬆的檢測與預防上,陳榮邦說,過往許多長者往往是骨折後才發現自己罹患骨質疏鬆,民眾若覺得身高縮水明顯,就有骨鬆可能。也可至醫院檢測。而預防上可以健走等運動,建議每周三次、一次至少30分鐘外,每日均衡的飲食攝取,如鈣片、維他命D補充、曬太陽等,是改善的最佳良方。
-
2019-11-27 科別.腦部.神經
台大首次微創手術 切腦神經束救四歲癲癇女童
台美合作,將傳統腦部手術改為微創手術。三歲十個月大的翁小妹妹,一歲半前發育正常,快兩歲時因腦炎導致癲癇,每日持續反覆嚴重抽搐並合併腦病變成頑固性癲癇,導致意識障礙、終日臥床。而透過藥物與生酮飲食治療後,病情仍未改善。今年7月時,家屬接受台大醫院團隊建議,以微創方式進行大腦半球切開手術,僅切斷左、右腦間的連結神經束,跟早期多必須進行半腦切除的治療方式不相同。術後翁小妹癲癇發作消失且恢復正常意識,神經功能顯著改善。收治翁小妹的台大外科部醫師楊士弘表示,經檢查後發現,翁小妹癲癇的放電病灶在左邊大腦,且左邊腦部功能幾乎完全喪失,但因也會傳導到右邊大腦,若造成廣泛性的腦部病變,最嚴重恐會腦性麻痺,故決定手術治療。過去傳統治療方式,多是開刀移除病變的腦部組織,即切除左側大腦,此次為台大首度運用微創方式,沒有切除任何的腦組織,只切斷左右大腦連結,來進一步控制癲癇發作,希望讓右腦能正常發育不受干擾,並藉由後續復健等方式恢復左腦喪失的部分功能。為了使手術傷害降到最低,楊士弘說,醫療團隊採用微創的半腦切開手術,僅打開一個六公分長的頭皮傷口,在完全未切除任何大腦組織又不損傷其他腦組織下,切斷顳葉海馬、基底額葉等連結神經束,分離兩側大腦連結。楊士弘說,台灣癲癇盛行率是0.5%到1%,其中約有二到三成患者是頑固型癲癇,如果藥物都還無法控制,才需要考慮手術治療。台大醫院此次與美國神經外科微創癲癇手術專家、美國芝加哥Lurie兒童醫神經外科主任Dr.Sandi Lam共同進行手術,專家甚至是利用自己的假期前來台灣操刀,促成這次的台美合作,手術前後歷時七小時,而此次腦部微創手術,也是台大醫院第一次嚐試。楊士弘說,該手術仍會產生對側肢體乏力與視野缺損的後遺症,眼睛有一半影像看不到,但相對於左部大腦功能已完成喪失,會可能影響到正常的右側大腦,手術的好處勝於後遺症。
-
2019-11-26 該看哪科.兒科
腸病毒增四例 台南三歲男童染71型死亡
腸病毒疫情雖下降,但本周出現合併重症死亡病例,民眾勿掉以輕心。衛福部疾病管制署今公布本周新增四例腸病毒併發重症病例,年齡從九個月大至17歲青少年都有,其中家住台南的三歲男童,於10月24日出現發燒、腹痛、嘔吐等症狀送醫,中間更住進加護病房,但仍因腸病毒71型感染引發腦幹腦炎而不幸死亡。此也為今年第二例腸病毒併重症死亡病例。由於除本周兩例外,日前也有青少年染腸病毒併重症,可見非幼兒專利。疾管署今表示,腸病毒除幼兒外,青少年甚至是成人仍有感染可能,只是大多症狀較輕微,與感冒不易區分;最有效的預防方法為正確勤洗手,並特別留意五歲以下幼兒,為腸病毒重症高危險群,若出現嗜睡、意識不清、肌抽躍等症狀,務必立即送醫。疾管署副署長羅一鈞表示,據疾管署監測資料顯示,上周11月17日至23日國內腸病毒急門診就診計7945人次,較上周9971人次減少兩成,且已連續兩周低於1萬500人次的流行閾值,脫離腸病毒流行期,不過宜花等地區仍須再觀察;而遺憾的是,本周仍出現四例腸病毒併重症病例,且有一例因71型死亡,而今年以71型較為流行,民眾不可忽視。羅一鈞說,四例重症病例分別為新竹九個月大男嬰,新北市13歲與17歲少年,及台南三歲男童,發病日介於10月底至11月中之間。其中新竹九個月大男嬰,因發燒、嘔吐、肌抽躍、意識改變等症狀收治住院,經檢驗確診為克沙奇A6型感染併發腦炎;新北市13歲與17歲個案,初期均有發燒、口腔潰瘍症狀,另出現肢體無力情形收治住院,後確診為腸病毒71型併發急性無力肢體麻痺,以上3人經治療後均已出院。而台南三歲男童,則於10月24日發病,發病初期以發燒、流鼻水等症狀為主,後續因腹痛、嘔吐、食慾不振等症狀收治住院,並於11月4日至13日住進加護病房積極救治,但因出現意識改變、呼吸困難、心肺衰竭及休克情形,仍不幸於11月13日死亡,經檢驗審查確認為腸病毒71型感染引發腦幹腦炎。疾管署表示,近四週社區腸病毒檢出型別雖以克沙奇A群為多,但今年累計63例腸病毒併發重症病例(含兩例死亡)中,仍以感染腸病毒71型49例為多,且往年腸病毒也曾有延續到年底到隔年一月的情形,民眾仍需注意。
-
2019-11-26 科別.腦部.神經
影/上班族跛行、小便困難 竟是當低頭族惹禍
長期當低頭族小心有癱瘓危機。46歲上班族男性經常感到頸部痠痛,近日越來越嚴重,出現雙腳緊繃、走路一拐一拐的,甚至小便尿不出來。醫師檢查後發現是頸部「長骨刺」導致脊髓壓迫病變。原因是長時間打電腦、低頭滑手機釀禍。醫師表示,長期脊髓壓迫若未及時治療,恐有癱瘓可能。收治該患者的書田診所腦神經內科主任醫師黃啟訓表示,人體全身的動作皆由大腦操控,而頸部脊髓則連結大腦與四肢間的連結。當頸部脊髓受到壓迫時,會先產生下肢肌肉僵直,走路無法協調等症狀,很類似漸凍症。該男臨床檢查發現是頸部脊髓病變,導致雙腳同時出現緊繃及無力現象,進一步核磁共振後,證實為頸椎退化伴隨椎間盤突出,俗稱「長骨刺」,導致脊髓壓迫變形。黃啟訓說,經詳細詢問該男生活習慣才得知,他上班時經常需要打電腦,回到家又喜歡低頭滑手機,由於長期姿勢不良,才會造成頸部椎間盤突出壓迫脊髓。他指出,此時如果跌倒,或被朋友用力拍肩、突然煞車撞擊等,都可能導致癱瘓,所幸經由頸椎手術,及時解除癱瘓危機。黃啟訓說,近年由於智慧型手機與3C普及,低頭族愈來愈多,門診發現頸椎退化相關疾病的患者增加,近年更有年輕化的趨勢,30到40歲就可能出現症狀。民眾若低頭滑手機時,頸部會彎曲約60度,換算後如同承受60磅、約27公斤的壓力,像是10歲小孩坐在肩頸上,長期下來容易導致頸椎長骨刺,壓迫神經和脊髓。建議低頭族最好每30分鐘起身、簡單運動,活動一下頸部。
-
2019-11-26 癌症.頭頸癌
喝酒就臉紅心悸 小心頭頸癌
許多人一喝酒就臉紅心悸,這代表「乙醛去氫酶」(ALDH2)變異。國家衛生研究院最新研究發現,這群人確實不宜喝酒,如經常喝酒,罹患頭頸癌風險明顯較高。研究還顯示,如每周習慣飲酒一次,不論喝多少,或喝啤酒、紅酒或高粱,罹患下咽癌機率為未飲酒者的十九倍,推估與國人乾杯文化有關。國衛院發布研究成果,發現飲酒頻率及飲酒量越高者,將增加罹患頭頸癌的可能風險,還會促進頭頸癌的生長及轉移。該相關研究成果於今年二月發表於國際權威期刊「Scientific Reports」及美國癌症研究協會期刊「Cancer Epidemiology, Biomarkers and Prevention」。該研究係由國衛院口腔癌研究團隊與成大附醫共同合作,研究組(頭頸癌個案)、對照組(健康者)各七百人,研究時間從二○一○年至一八年,研究飲酒行為對頭頸癌風險及預後影響。研究發現,每周至少喝一次酒,不論飲酒量多少、喝了哪些酒,罹患頭頸癌風險將比不飲酒者高出一點六倍。如果ALDH2變異,罹患頭頸癌風險增三倍,但若乙醛去氫酶(ALDH2)、乙醛去氫酶(ADH)基因均變異,代表此人酒精代謝較慢,罹患頭頸癌風險恐增加四倍。進一步分析發現,在飲酒者好發頭頸癌類型中,以下咽癌最多,高出十九倍,其次口咽癌增三點八倍,喉癌一點五倍、口腔癌一點一五倍。至於經常喝酒為何大幅增加下咽癌風險?國衛院癌症研究所副所長劉柯俊推測應與台灣民眾愛乾杯、牛飲等喝酒習慣有關,因為乾杯時,一口吞下大量酒精,直接通過口腔,但下咽部暴露時間卻變多,以致增加癌變風險。國衛院癌症研究所副研究員張書銘表示,台灣基因變異率高居全球之冠,平均每二人就有一人ALDH2變異,建議一喝酒就臉紅、心悸的人應該避免飲酒;至於喝起酒來,面不改色的人也應該減少飲酒頻率,不要跟人拚酒,豪邁乾杯。 ※ 提醒您:禁止酒駕 飲酒過量有礙健康
-
2019-11-25 癌症.頭頸癌
國衛院研究:常飲酒者罹頭頸癌風險增 罹下咽癌機率為19倍
愛喝酒者注意,罹患頭頸癌的風險會增加。國家衛生研究院今發布研究成果,發現飲酒頻率及飲酒量越高者,將增加罹患頭頸癌的可能風險、促進頭頸癌的生長及轉移。以每周習慣飲酒一次頻率來說,罹患下咽癌的機率,是未飲酒者的19倍。該相關研究成果,已於今年今年2月發表於國際權威期刊《Scientific Reports》及美國癌症研究協會期刊《Cancer Epidemiology, Biomarkers and Prevention》。國衛院並呼籲民眾,應避免補酒等含酒精飲品,若真需接觸酒類則應適量、不牛飲。國衛院癌症研究所副研究員張書銘表示,此研究由所上口腔癌研究團隊與成大附醫共同合作,針對飲酒行為對於頭頸癌風險及預後影響進行研究,收案頭頸癌個案、對照組各700人,以問卷調查方式持續追蹤逾四年。研究發現,每周至少喝一次酒、不論飲酒量多少,罹患頭頸癌風險都是不飲酒者的1.6倍。進一步分析發現,飲酒者好發頭頸癌類型中,以下咽癌最多,為19倍;其次是口咽癌3.8倍、喉癌1.5倍、口腔癌1.15倍。此外,若僅有乙醛去氫酶(ALDH2)出現變異,罹患頭頸癌風險為3倍,但若乙醇去氫酶、乙醛去氫酶(ADH)基因同時出現變異,代表此人酒精代謝較慢,罹患頭頸癌風險恐為四倍。張書銘說,頭頸癌包括口腔癌、口咽癌、下咽癌與喉癌,是我國男性常見癌症第三名,每年約有7900名新個案、2900人死亡。會發生頭頸癌,菸、酒、檳榔是主要危險因子。張書銘說,台灣自1997年實行菸害防制法後,男性吸菸盛行率從1996年的55.1%降至2017年的26.4%;男性嚼檳榔盛行率,也從2007年17.2%降至2017年6.1%。反觀飲酒量逐年攀升,國健署數據統計,台灣男女喝酒盛行率,分別從2002年的53.3%、22.4%上升至2013年的71.5%、45.7%,可見國人酒精消耗量日增,因而以此作為研究。酒精之所以會增加罹癌風險,關鍵在於「乙醛」,是國際癌症研究署所認定的一級致癌物。張書銘說,酒精進入人體後,會先由乙醇去氫酶代謝成乙醛,再由乙醛去氫酶代謝成醋酸後排出體外。但若乙醛去氫酶基因產生變異或缺損,會讓人在酒後出現臉紅、心悸等症狀外,乙醛也會累積在體內,破壞人體的DNA,進而增加罹癌風險。值得注意的是,ALDH2基因變異在日本、中國等東亞地區相當常見,台灣基因變異率更高居全球之冠,平均每二人就有一人有此變異。國衛院癌症研究所副所長劉柯俊表示,飲酒增加的癌症風險以下咽癌最多,可能和台灣人飲酒時愛乾杯、牛飲習慣有關。他說飲酒乾杯習慣,會使酒精在口腔暴露時間短,卻拉長在下咽部的暴露時間,恐增加病變機會。 ※ 提醒您:禁止酒駕 飲酒過量有礙健康 編輯推薦 運動卻讓體重不減反增?2個錯誤習慣陷入惡性循環 一進醫院命就沒了?醫師破解為什麼爸媽不想看病原因
-
2019-11-24 科別.骨科.復健
強健骨質也護心 醫師推薦跑走運動
在資訊、知識普及下,現代人對於常見的三高疾病雖有較多認識,但骨質疏鬆仍是最容易被忽略的疾病之一。據國健署調查顯示,骨鬆症是65歲以上長者常見慢性病的第四名,全台近700萬人有骨鬆問題,且近半數民眾有骨質密度不足而不自知。一旦骨折,後續的照護成本及併發症更可怕。由聯合報元氣周報主辦的元氣健康講座,邀請林口長庚骨科部醫師葉文凌講述「保密防跌,骨力人生」骨質疏鬆照護新觀念,並與與民眾分享「保骨本」的祕訣。骨質疏鬆 與退化性關節炎也有關葉文凌表示,人體的骨骼系統是由骨頭及關節形成,骨骼隨著年齡增長過程中也會不斷成長。骨骼中的「噬骨細胞」將老舊的骨質移去,而「造骨細胞」製造新鮮的骨質予以取代,藉由不斷更新而維持強韌品質。年輕時「造骨」速度高於「噬骨」速度,但一過40歲,骨質流失速度加快,使骨質密度逐漸下降,連帶的造成骨骼變脆、容易碎裂,骨折風險自然增加。葉文凌說,過去醫師會認為退化性關節炎只是軟骨變薄,而據國外2010年研究文獻顯示,骨質疏鬆和退化性關節炎可能是同一個來源的疾病,亦即退化性關節炎是牽涉整個關節的疾病。而骨質疏鬆最容易影響脊椎、髖關節、手腕三部位,影響最嚴重的是脊椎,如老年人一滑倒,就可能導致腰椎體壓迫性骨折。症狀不明顯 骨折後才發現造成骨鬆原因眾多,包含先天、後天與其他因素。如遺傳、運動或營養不足、陽光曝曬不夠、長期臥床、抽菸、喝酒、婦女停經、藥物及疾病等。骨鬆常被忽視,主要是症狀不明顯。葉文凌說,民眾直到骨頭受外力碰撞,或咳嗽、搬重物時造成骨折,才發現骨鬆問題。只是一旦骨折,後續照護成本與併發症也多。據統計,髖部骨折的醫療費用平均就要20萬,而骨鬆導致髖關節骨折的死亡率更高達20%以上,與乳癌末期死亡率相當。因此骨鬆雖看似慢性疾病,但也不可輕忽。蛋白質與鈣 護骨基本需求在骨質疏鬆症治療與預防上,葉文凌說,除簡單自我檢查,也可至醫院檢測骨質密度,由醫師判定並給予建議。除了運動,每日均衡飲食攝取,如蛋白質與鈣質補充是改善的最佳良方,再加上骨鬆藥物輔助才有效。一天要攝取多少蛋白質?葉文凌說,一般人來說,一公斤體重約攝取0.8至1.2公克左右,但中年人以上或是有慢性疾病者,則約攝取1.5克的蛋白質。像100公克的牛肉、豬肉,約含18克的蛋白質,但油脂比例也高。以一個70公斤成人來說,一天需要攝取105克蛋白質,若吃肉類,就得乘以五倍,但不太可能一天吃一斤的肉,因此也可吃水煮蛋、魚類或豆類製品來補充,且油脂相對少。十分鐘為單位 跑、走輪替而在運動上,葉文凌教在場民眾伸展、擺手、大步走等方式外,他也建議「跑走運動」,即以十分鐘為一個單位運動。民眾可以先快走,若覺得心跳速度掉下來,那就以跑兩分鐘、走八分鐘等方式調整,讓心臟能夠負荷,也達到運動強度。在場有女性民眾問到,她73歲的母親高160公分,體重僅54公斤,除脊椎骨折外,也有嚴重的骨質疏鬆、走不太動,後續如何防範、是否該換人工關節?葉文凌建議,應先做骨質測試確認骨鬆程度,同時骨鬆一定要有足夠運動、攝取足夠蛋白質與鈣後,再搭配骨質疏鬆藥物才會有效。想換關節 最好65歲以後葉文凌也說,不建議民眾太年輕就換人工關節,最底限是55歲,最好是65歲後才換。因為患者一旦接受人工關節置換術後,也會因磨損、鬆脫而面臨再換的一天。據健保統計,人工關節使用10年後必須更換的機率高達九成,所以他建議越晚換越好。若須額外攝取鈣質,透過「非晶鈣」也是方式之一。葉文凌說,非晶鈣具備好吸收、利用兩特質,能促進幹細胞分化成骨細胞,進而增加鈣質在骨中沉積、幫助骨骼成長。臨床研究發現,補充非晶鈣能有效降低五成骨質流失、並縮短骨骼創傷期,也因此榮獲美國NASA合作,簽訂改善太空人骨質流失研究計畫,民眾也可向醫師或專業人員諮詢後再補充。
-
2019-11-24 科別.兒科
兒童怕看牙 舒眠麻醉解夢魘
鑽牙聲響個不停,看牙連大人都害怕,更遑論小孩。四歲的小凱,平常愛吃糖,從小又有夜奶習慣,導致小小年紀就一口爛牙,但小凱每次看牙聽到鑽牙聲就哭鬧不休、躁動不安,看牙變成夢魘,後經舒眠麻醉下進行兒童牙科治療,一覺醒來完成治療,揮別小孩看牙的夢魘。收治小凱的國泰醫院兒童牙科醫師謝宗慈表示,不少小孩害怕看牙,且嘴小又無法配合治療,會加重治療的困難與危險性;因此若小孩需進行全口或根管治療等較複雜療程時,建議考慮接受兒童牙科舒眠麻醉治療,以降低小孩看牙時的恐懼及治療過程的危險性。謝宗慈說,舒眠麻醉治療在國外為常見、國泰則引進約六年,是透過兒童牙科、麻醉醫護團隊構成,她與另名馮醫師都各自前往國外進修,因此有一定的默契。小患者治療前多會進行兩次會診,包含照X光、確認狀況、術前評估並擬定治療計畫。而後在家長的配合下,由麻醉師先誘導小孩喝下含有麻醉成分的果汁,待藥物作用15至20分鐘,小孩開始出現嗜睡、反應遲緩狀態後,再幫小孩血管注射點滴、給予持續性的靜脈麻醉藥物,並於舒眠麻醉全程使用進階生理與呼吸監測儀器,以準確觀察小孩的生理狀況是否穩定再行治療。曾為兒童牙科麻醉,專赴日本進修的國泰醫院麻醉科醫師馮育斌表示,麻醉過程中,他與兒童牙科醫師間會隨時討論治療進度,並依治療刺激強度做麻醉藥物劑量調整,最長可至兩小時。待療程結束,停用靜脈麻醉藥物後,小孩約半小時內就會清醒,且護理師會持續監測小孩的生理狀況,直到恢復情況達到標準才可返家,來避免突發狀況及降低鎮靜麻醉風險。說起麻醉風險,馮育斌說,孩童使用的麻醉藥物過敏風險相當低,只是恢復後當下偶有嗜睡情形;但若有嚴重先天性心臟病、顱顏異常等小患者則不建議,仍採插管方式治療為佳。
-
2019-11-24 醫聲.罕見疾病
爭取罕藥/爭取SMA肌萎藥物 罕病聯盟向總統府陳情
「蔡總統給藥救命!我們要活下去!」獲兩次總統教育獎的脊髓性肌肉萎縮症患者李怡潔,上午表達對脊髓性肌肉萎縮症(SMA)的治療藥物需求,希望健保署應將SMA藥物排入12月的共擬會討論外,政府相關單位盡早對該藥物進行全給付,她與十名罕病代表隨即赴總統府陳情。她今天在立委陳曼麗、拍攝SMA電影「用心飛翔」的導演施祥德,與50多名病友、家屬等組成的罕病SMA肌萎藥物爭取聯盟,上午表達對SMA治療藥物Spinraza的需求。聯盟表示,該藥美、日、港等國家都已獲給付,台灣卻遲遲未能納入健保,但小患者不能再等。健保署長李伯璋表示,近日已跟署內內部討論,會將SMA治療藥物Spinraza排入12月中旬的共擬會議議程中,讓專家進行討論。該藥國內目前只有一家廠商有,今年已找該藥廠就藥價部分談三次,但價格部分未能取得共識而使進展趨緩。不過該藥年底前會新增一家藥廠加入,相信應該會有更大的空間可討論。柏麟媽媽現身說法表示,柏麟出生未滿一個月就確診為脊髓性肌肉萎縮症患者,五個月大、本該能稍微抬起頭,卻因肩頸無力而無法做到,也不太能翻身,再次回醫院檢查才發現已經發病。柏麟屬SMA最嚴重型,符合申請恩慈療法的資格,能在爭取健保給付的過程中,使用廠商免費治療藥物,柏麟接受治療至今已兩歲,現在已可正常走路、跑步,雖然偶爾會跌倒,但已讓她欣慰。李怡潔表示,Spinraza是全球首個治療SMA的藥物,2016年12月在美國上市,各國皆因治療的迫切性,在全球39個國家已獲給付,包含鄰近台灣的香港與日本也已給付。但台灣FDA通過該藥至今已過了快一年,卻仍在健保署卡關,遲遲無所進展。病友家長、台灣障礙者權益促進會理事長劉俊麟表示,脊髓性肌肉萎縮症(SMA),是嬰幼兒死亡率最高的遺傳性疾病,隨著時間,嚴重持續性的肌肉萎縮、無力,最終導致病患行走或進食困難,甚至無法呼吸。而目前全台估計,至少有400名SMA患者,像他自己就有兩個小孩因誤診,直到較大時才確認患有SMA。李伯璋說,健保署一直以來都是支持罕病患者相關藥物治療,只是因藥物價格討論仍有流程,非一時就能決定。此外,Spinraza雖國外都有給付,但並非像台灣健保般全數買單,如日本雖有給付、但採取部分負擔方式,因此不應拿來一起比較。
-
2019-11-24 癌症.其他癌症
護理師健檢發現胰臟異物 竟是神經內分泌瘤
如有莫名心悸、腹部腫脹、低血糖等情形,小心可能是長了神經內分泌腫瘤。35歲王姓護理師,三年前在醫院員工健檢時發現胰臟頭部長腫瘤,經進一步檢查確認為神經內分泌腫瘤(NET),所幸為第一期且腫瘤小於兩公分,經醫師判斷建議下,選擇以定期回診追蹤方式觀察,今年10月底回診檢查,腫瘤並無擴大。腫瘤科醫師呼籲,神經內分泌腫瘤好發於腸胃道及胰臟等部位,且八成會轉移至肝臟,若民眾常出現心悸、腹痛、低血糖、氣喘、盜汗等現象即為警訊,應進一步就醫檢查。台北榮總腫瘤醫學部主治醫師陳明晃表示,神經內分泌腫瘤是一種會分泌荷爾蒙的惡性腫瘤,目前發生原因仍未明,可能和遺傳基因有關,目前認為有家族史的人可能比較容易罹患;而其中有六成好發於胰臟和胃腸道器官,但全身各處器官或組織都有可能生長。在年紀上通常好發於40至60歲成人,平均每10萬人中約三人會罹患,全台一年新增病例不超過1500人,但因症狀不明顯加上診斷不易,平均確診時間需五至七年,使得多數患者一發現時就是晚期。陳明晃說,神經內分泌腫瘤在臨床上依是否發生症狀,可區分功能性(會分泌荷爾蒙、產生臨床症狀)及非功能性(不會分泌荷爾蒙)兩大類;功能性腫瘤會釋放荷爾蒙到人體內,導致出現低血糖、熱潮紅、反覆腹痛、反覆胃潰瘍、咳嗽、心悸、氣喘、發熱、皮膚炎、盜汗等十大警訊,反而容易檢查。而非功能性腫瘤,則初期沒有症狀或不明顯,多半為患者進行腸胃道手術,或健檢內視鏡檢查時意外發現,但此時腫瘤多已變大,甚至轉移並壓迫到腸胃、神經等部位而造成疼痛、腹瀉等不適。神經內分泌腫瘤在治療上,陳明晃說,得依腫瘤大小、生長位置、是否已轉移和病人的整體健康狀況而定,一般來說,若為早期腫瘤小、尚未轉移,以手術方式來局部或全部切除為主,如像長在肝臟,可以電燒方式來局部控制,並可搭配荷爾蒙治療。他說,若為腫瘤已轉移,則以化療、標靶藥物、放療等方式來控制症狀並減輕疼痛感為主。像王護理師雖是早期又小於兩公分,但因位置在胰臟頭,切除部分胰臟而控制成功機會僅五成,故討論後決定先以定期回診觀察,若腫瘤有變大趨勢再行手術。陳明晃說,上述十大警訊中,低血糖較為特殊。若民眾在無慢性病史下出現低血糖數周時,就該提高警覺,可先到腸胃內科、內分泌科或血液腫瘤科,透過X光等影像、尿液、病理切片等方式做進一步檢查。
共
21
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