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6-06 焦點.元氣新聞
搜尋
禮物
共找到
451
筆 文章
-
-
2024-05-31 焦點.健康你我他
老夫老妻還需性愛?/90多歲情侶結婚 手牽手晨昏散步
淡淡的三月天,榮家為一對90多歲的情侶舉辦了一場感動人心的世紀婚禮。趙大哥和余大姊是住進榮家後才認識彼此,剛開始在餐廳時一起同桌吃飯,很聊得來,所以每日聊三回,愈聊愈投機,經過3年交往,終於決定要結婚,給彼此一個最真誠的誓約。也許有人覺得90多歲了,結婚還能做什麼?可做的事還多呢。首先是從原本住兩人一間的男生或女生宿舍,變成可以住夫妻新房,這是宿舍守則。其次是兩人可以朝夕相處,卿卿我我,珍惜在世上尋尋覓覓90多年才找到的知心伴侶,在有限的日子裡,把說不完的話,盡情地說出來。當然大家都很好奇地問:「老夫老妻還需要性愛嗎?」他們可是新婚夫婦,還在蜜月時期,和年輕人一樣有炙熱的愛火,這個問題不需要回答,就知道答案了。有相愛的人陪伴左右,在愛情滋潤下,兩人顯得更年輕,更有活力,也會減緩老年失智的機率。我問他們:「結婚一個多月了,都好嗎?」他們異口同聲回答:「很好啊,我們都年紀大了,會互相體諒,沒有時間去吵架或冷戰,每一天都是上天賜予的美好禮物,要好好把握。」每天早上和傍晚,看著這對伉儷一起手牽手,散步在晨曦與晚霞中,執子之手,與子偕老,緊握這份難得的情份,也彼此期許都能健康的吃百二,好延續這份遲來的愛情。
-
2024-05-27 醫聲.醫聲要聞
為生命畫下完美句點 父捐眼角膜 盼「讓別人代替我繼續看世界」
那一天,許賢德在工作途中發高燒,緊急送醫後,被診斷出壺腹癌,生命從此開始轉變。隨著病情逐漸惡化,他決定捐贈器官,去年5月15日他完成了這個願望,捐出眼角膜。在台中慈濟醫院擔任醫務社工師的女兒許秀瑜說,父親曾提:「既然我不能繼續使用這些器官,不如就讓別人代替我繼續看這世界!」許秀瑜回憶,爸爸在第一次手術後,因化療副作用,走路都需要旁人攙扶,讓一向堅強的他感到挫敗,總覺麻煩家人。「化療療程結束後,沒想到爸爸的病情又復發,我們開始坦然地談論後事的準備。」許秀瑜提到,「爸爸不希望因為他的病情,帶給我們困擾,對於後事也選擇簡單的植葬。」這一切只為減輕家人的負擔。隨著病情的反覆,許賢德在最後階段,選擇不積極治療,他提道,「遲早有天會走,與其痛苦的經歷副作用,還不如快快樂樂地離開。」在生命最後階段,他簽署了「器官捐贈同意書」,希望離世後,能捐贈眼角膜,幫助他人重見光明。面對生死,爸爸始終保持著那份坦然,但媽媽卻難以承受,甚至一度無法和他人說起丈夫的離世,後來母女倆靠著摺蓮花、誦經,在告別式上道別,做完這一切,似乎真的好好地送別了爸爸。儀式過後,媽媽對她說:「對不起,忘記你也會難過。」這句話讓許秀瑜瞬間淚崩,壓抑已久的情緒,讓母女倆相擁而泣。許秀瑜回憶,收到受贈者家屬感謝信時的感動,她提到「儘管面對自己的親人離世是那麼痛苦,但看到父親的捐贈能夠改變他人的生命,我覺得一切都是值得的。」她強調,其實工作時,情緒再怎麼抽離,偶而還是會投射太多情感。曾遇過30歲的年輕人,和爸爸一樣將眼角膜捐出,年輕人的媽媽最後確認兒子「依舊帥氣」,握著她的手向她道謝,甚至對她說「我兒子原本想要出國,希望獲得捐贈的人,能代替他繼續探索這美麗的世界。」這段話讓她明瞭,冥冥之中早有注定,也得到很大安慰。爸爸離世後,許秀瑜開車載母親去了花蓮旅行。她回憶「我記得爸爸手把手教我開車,這是他留給我的禮物。」耳邊似乎還能聽見爸爸叮囑她「停車要小心」的貼心話語,「雖然爸爸不在了,但他好像還是坐在副駕上,跟我們一起出遊,陪伴著我們。」
-
2024-05-18 性愛.性福教戰
熟齡也能追求性福!專家籲設立性專區,解決老人性欲與高齡醫療問題
老人情欲抒發受身體機能、心理、社會壓力等因素影響,性治療師童嵩珍表示,處於不同環境的老人狀況也不同,例如榮民之家或長期養護機構老人多有慢性病,且經濟多依賴兒女,難以開口索要與性有關的花費;而機構環境設計忽略個人隱私空間,工作人員也不願正視住民性需求。退輔會主委馮世寬在榮家設立榮莒室,後來轉型推出榮莒2.0方案,強化心理健康、兩性課程。但童嵩珍坦言,成效有限。為避免有需求者暴露於性病風險、被貼上標籤汙名化,期盼台灣也能有如荷蘭紅燈區的規畫,解決未被重視的需求。先前桃園榮家聘雇鋼管女郎表演,遭社會撻伐,中台科技大學醫療暨健康產業管理系助理教授何清治表示,他支持應該要多一點這類表演,又或在機構中設置專區,台灣也不該不去討論「性專區」,如果性專區可滿足性欲且能避免抑鬱或其他情緒問題,有助解決高齡社會的醫療問題。臨終前與太太重溫舊夢,經反覆嘗試成功行房情感的連結與交流,有時能超越身體限制,童嵩珍在大陸工作時,曾遇過一對恩愛的八旬夫婦,每天形影不離,吵架也不分房,一直維持親密關係,可惜後來因疾病影響,性生活中斷廿年。老先生在六十多歲時中風,導致行動不便,醫師還警告他,再有性行為恐二度中風,老太太則有僵直性脊椎炎,行房姿勢受限。但兩人之間恩愛的記憶如此美好,廿年後,老先生自覺行將就木,希望在人生進入終點前,再次重溫舊夢,也作為給老伴最後的禮物。童嵩珍評估時發現,老先生生殖器雖萎縮,但太太一摸就有反應,「兩人雖青春年華不再,卻能看出感情濃厚。」經過按摩等方法反覆嘗試數周後,兩人成功行房,相擁而泣,覺得終於完成了彼此的願望。來測退休力●「六種動物測驗你的退休力」,歡迎填寫,踏出退休準備的第一步:https://pse.is/3uraub責任編輯:陳學梅
-
2024-05-16 養生.人生智慧
如果回到20年前,你會給當時的自己什麼建議?網友都勸快做3件事!
小時候總盼著要趕快長大,總覺得長大了就可以做自己想做的事!殊不知,多數人長大後面臨了各種考驗與壓力,被生活的重擔壓得喘不過氣,開始後悔年輕時沒有做好正確的決定。「如果回到20年前,你會給當時的自己什麼建議」,元氣網在臉書粉絲團詢問網友們意見,貼文引起廣大網友們踴躍留言,有些人後悔踏入婚姻、後悔入錯行、後悔沒多陪陪家人、後悔沒有多讀點書、後悔沒有多存點錢、後悔沒有買xx股票....,一起來看看大家會給20年的自己什麼樣的建議。如果回到20年前,你會想給當時的自己什麼建議?每個人的人生只有一次!人生沒有彩排也沒有後悔藥,但「如果能跟20年前的自己對話,你會給當時的自己什麼建議?」,想活出怎樣的人生:大部分網友勸年輕的自己,一定要趁早做好xx事情。「記得買台積電、存股、買房,別買儲蓄險」、「All in國巨台積電緯創」、「好好充實自己,人生的路要靠自己走」、「勇敢走自己想走的路」、「好好孝順父母,好好陪他們,帶家人旅遊,也要注意父母的身體狀況」、「多要存買房買黃金,好好陪爸媽」、「台積電買下去就對了」、「把身上所有的錢+貸款,都拿去買0050還有黃金」、「好好愛自己書要多讀,注意身體」、「一定要多買幾間房子!」、「好好賺錢存錢!選對象和朋友眼睛睜亮點」、「記得去結紮別生小孩」、「趕快趁早買保險」、「為自己好好活,過好每一天」、「把自己活的漂亮一點吧!」、「好好管理體重,照顧好自己的身體」、「認真考大學,別亂填選志願,選自己想要的科系,把英文學好」、「All in買房等政府炒」、「出去闖⋯⋯哪怕傷撞破頭!」、「不要浪費時間!多愛自己、多去旅行和好好讀書」、「把家人放在第一位!好好珍惜家人在一起的日子」、「拼命和帥哥談戀愛」。多數人留言勸年輕的自己,千萬不要再做xx事情。「不要相信男人的嘴!」、「不要愚孝,會害死你的」、「不要愛人愛到沒了自己」、「不要吃太多白飯,要開始養成運動的習慣」、「不要當任何人的保證人,就算是父母也不行」、「不要入錯行」、「千萬不要嫁給現在的男友,是我這輩子最後悔的事」、「不要簽志願役」、「別太相信人,包括親哥親姐」、「不再借錢給一堆不還錢的同事朋友」、「做所有事別衝動」、「遠離爛人爛事,不用想改變對方」、「別再追妳喜歡的女生了,她會讓你改變個性」、「不能仁慈,結婚後重大開銷要計帳簽名核銷」、「少管閒事!該學了兩耳不聞窗外事,心狠一點別心太軟多管閒事免受災殃」。部分網友表示後悔步入婚姻。「單身就好~凡事靠自己愛自己,開開心心過每一天」、「別踏入婚姻!享受一個人的生活,好好愛自己 ,好好孝順父母」、「勇敢離婚」、「別嫁了,好好愛自己就好」、「不要結婚,不要輕易愛上人」、「多存錢,別結婚!自己出去玩」、「好好珍惜家人,不要結婚」、「我會認真考慮要不要嫁給我老公」、「不婚,做個快樂單純修行者」。也有網友有其他留言,「我需要倒轉40年才夠⋯」、「把到現在所知道的樂透都簽起來給自己知道」、「我希望,把這個二十年給我的父母親」、「我會把握時時刻刻跟媽媽在一起的時間,雖然我們每天都在一起,但我還是覺得不夠。」、「做的很好,繼續維持」、「我的人生從小順心所為,過得很好,重來一次也沒有需要更改」、「直接(躺平),反正也就這樣了」、「回到20年前不夠,我要30年,跟親人多多相處,人就是失去了才學會懂得失去的痛苦」。如果回到20年前,你會給當時的自己什麼建議?跟元氣網說你想對當時的自己說什麼?人生沒有彩排,也沒有後悔藥,一旦留下了遺憾,便只能抱憾終生,與其等到將來後悔,不如好好把握當下。請感謝經歷珍惜當下,才是歲月贈與最好的禮物。所以,從現在起好好思考想活出怎樣的人生。做你想做而又正確的事吧,不要讓未來的自己後悔現在沒有做好的決定,請讓未來的你感謝現在的自己!
-
2024-05-11 養生.聰明飲食
母親節想吃蛋糕卻怕胖?「健康蛋糕」真的健康?營養師授4方法減輕吃蛋糕罪惡感
最溫馨的母親節要來了!在這五月最幸福的一天,子女會特別送上精心挑選的禮物、美麗的鮮花及溫馨小卡片…等來表達對媽咪的感謝。想當然一個好吃又好看的蛋糕是不可或缺的!大家是否已經訂購蛋糕要好好慰勞媽咪了呢?然而,對於想要保持年輕貌美、身材姣好的媽咪們來說,蛋糕可說是讓人又愛又怕的罪惡食物呢!甜美的陷阱-美味可口背後的身世之謎一塊令人讚嘆的蛋糕除了好吃之外,外觀的裝飾也要夠典雅華麗,最好還要富有特色讓人印象深刻。然而,越是符合這些條件的蛋糕,就越接近蛋糕本身的陷阱-「高糖、高油、高熱量」!你,也掉進這甜美的陷阱裡了嗎?根據衛福部的資料顯示,100公克的重乳酪蛋糕就有高達850大卡的熱量,幾乎等同於三碗白飯!而千層酥、巧克力甘納許蛋糕等受歡迎的品項,每100公克也分別含有558大卡跟352大卡的熱量!看到這裡你是否也卻步了呢?究竟各式各樣的蛋糕裡藏了什麼祕密,讓它的熱量如此之高呢?蛋糕最主要的原料是麵粉、糖、奶油、蛋,依據不同種類的蛋糕還有可能額外添加各種調味及裝飾品,例如:起司、巧克力、鮮奶油…等,而這些原料本身除了能提供滿滿的熱量之外,幾乎沒有其他的營養素,對於人體而言可以說是「空熱量食物」,吃下肚後可能會影響正餐的攝取、並且增加脂肪囤積在體內,對我們的身體也會有比較不好的影響唷!擋不住的誘惑-營養師教你減輕吃蛋糕的罪惡感!但為了歡慶母親節,蛋糕還是不可或缺的!怎麼辦呢?就讓《健康設計家》品牌營養師Evelyn來教你幾個小撇步,掌握以下這些原則,減輕吃蛋糕的罪惡感吧!一、製作過程越簡單越好前面提到蛋糕主體就是麵粉、糖、奶油等高熱量材料所組成,若額外加工及裝飾,例如塗上鮮奶油、淋巧克力醬、加上派皮或酥皮…等,熱量就更高了。二、裝飾越樸實簡單越好以新鮮水果或堅果來取代醃漬水果以及其他加工裝飾,不但能夠增加蛋糕的營養價值,也能減少對身體的危害唷!三、口感越蓬鬆熱量越低通常口感較紮實的蛋糕,例如派、千層酥、起司蛋糕等,因為製作過程使用較多的油所以熱量通常也較高;而口感較為蓬鬆的蛋糕,例如:海綿蛋糕、戚風蛋糕、慕斯等因為多以牛奶或蛋白為基底,用油量相對較低,所以熱量通常也會比較低唷!四、朋友分食熱量一起擔獨樂樂不如眾樂樂,好東西就要和好朋友分享,將手中的蛋糕和大家一起分食吧!分享快樂的同時也分擔了熱量!「健康蛋糕」真的健康嗎?打破話術迷思!在這個健康議題越來越興盛的年代,坊間也開始出現許多主打「健康蛋糕」的商品供大家選購,讓消費者在購買時可以降低罪惡感,甚至期許這些蛋糕能帶來促進身體健康的效果,但是它們真的健康嗎?.生酮蛋糕近幾年有許多人對於「生酮飲食」趨之若鶩,認為它能在短時間內達到減重的效果,但要真正了解這個飲食原理其實並不容易。 簡而言之,生酮飲食的能量攝取條件為極低的碳水化合物(約10%以下)加上中度的蛋白質(約15-25%)以及極高的脂肪(約65-80%),所以一般市面上的「生酮蛋糕」多用杏仁粉、椰子粉等低醣但高脂的原料取代麵粉,並用代糖來取代砂糖、糖漿等以降低整體熱量。然而杏仁粉、椰子粉因為脂肪含量多所以熱量也高,身為蛋糕的主體用量必然不會少,這對於沒有在進行生酮飲食的一般人來說,生酮蛋糕的熱量可能會比一般蛋糕來的更高呢!.無麩質蛋糕從歐美國家開始吹起的「無麩質飲食」風潮,麩質是小麥、大麥、裸麥等穀物中的一種蛋白質,廣泛地存在於各種麵粉製品,包括麵條、麵包、披薩、蛋糕、餅乾等。無麩質飲食原先是設計給無法代謝麩質或對麩質過敏的乳糜瀉患者吃的,因有部分學者針對無麩質飲食的健康益處進行研究,後續許多民眾逐漸將認為無麩質就是健康的代名詞,也因此出現越來越多無麩質蛋糕、無麩質麵包。但先跳脫無麩質本身的健康研究來說,會發現這些仍是精緻加工的產品,是把其中的麵粉換成杏仁粉、椰子粉、米粉等不含麩質的原料,且為了滿足口感、質地、成型等需求,無麩質蛋糕經常會加入更多的糖和油,導致它雖然不含麩質,熱量卻也不低呢!因此,若沒有特殊疾病等需求,無麩質蛋糕的熱量與一般蛋糕並沒有什麼差別喔!你還可以這樣做-聰明替代食材!如果想要自己做出美味又健康的蛋糕,聰明的你也可以試試看「替代食材」的方法,例如在製作特定蛋糕時可以使用酪梨、椰子油來取代奶油,利用香蕉、蘋果蓉來代替部分砂糖,點綴的時候也可以盡量使用新鮮水果及堅果,減少多餘的精緻糖攝取,讓蛋糕增添更多營養價值唷!給想吃蛋糕也想兼顧健康的水水們,趕快來試試看吧!雖然蛋糕是屬於高糖、高油、高熱量的食物,但在母親節這個開心的日子裡,吃蛋糕是可以讓大家心情愉悅且感到幸福溫暖的!只是要記得適量食用、跟大家一起分享唷!延伸閱讀:.咖啡會加速鈣質流失?紅茶、牛奶能預防骨鬆?做好6件事趁早存骨本.降低血脂、降膽固醇、延緩血糖上升...膳食纖維5好處一次看!.糖尿病怎麼有效控糖?專家曝扭轉關鍵時刻,「3撇步+9種食物」幫你控制血糖本文為《PrimePlus健康設計家》授權刊登,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責任編輯:陳學梅
-
2024-05-11 養生.家庭婚姻
小時候,最常聽到媽媽說的話是什麼?網友都回「這句」 5件事趁早對媽媽做不嫌晚
這周日就是一年一度的母親節(5/12),是個感謝母親辛勞與家人團聚的大節日。在母親節前夕,元氣網於臉書粉絲專頁詢問網友們,「從小到大,你最常聽到媽媽說的一句話是什麼?」,貼文引起廣大網友們踴躍留言,分享最常聽到媽媽對自己說的一句話,回憶與媽媽相處的珍貴時光。最常聽到媽媽說的一句話是什麼?世上只有媽媽好,有媽的孩子像個寶!從小到大,你最常聽到媽媽說的一句話是什麼?大部分網友表示,最常聽到媽媽關心自己吃飽沒。「吃飯沒?想吃什麼媽媽煮給你吃」、「你吃就好,媽不餓」、「記得按時吃飯」、「妹啊吃飯啦~」、「有時候回來娘家吃飯」、「吃飽沒,想吃什麼」、「工作還順心嗎?吃飯了沒?」、「趕快回來吃飯啦」、「三餐要正常 生活要規律!」、「每次回娘家,都先問妳吃了嗎?」、「妳呷霸抹」。有部分網友表示,最常聽到媽媽關心自己的生活瑣事。「出門要注意安全,騎車要小心騎慢一點喔」、「媽媽愛妳喔」、「煙酒少抽喝」、「早點回來」、「趕快去睡覺吧」、「麥擱共啊!卡札睏耶」、「下雨了,要穿雨衣」、「要回家了沒……幾點了!」、「身上的錢夠嗎」、「要常常讀經禱告」、「天氣熱,多喝水」、「不要亂花錢,你太胖了」。也有部分網友表示,最常聽到媽媽對自己命令的口氣。「王xx!(孩子的全名)」、「當然是~我數到三」、「我們以前怎樣怎樣,你是這樣教小孩的啊!(一副很不屑很鄙視的口氣,好像跟她不一樣就違法一樣)」、「484想討揍」、「憨囝仔」、「等你當媽媽再來說」、「妳再說一次看看⋯」、「快點啊,慢吞吞」、「我怎麼做都是為了你好」、「少囉嗦」、「椅子舉高高去罰站」、「說的話要聽」、「我生你幹什麼」、「你會有報應」、「我年輕時有多辛苦,你們現在真好命」、「哇勒貢攏無底聽」、「各種碎碎念的語言」。這些話反映了媽媽對孩子的關心和期望!不管是關心飲食、生活瑣事還是給予命令的口氣,都是出自對孩子的愛與關懷。媽媽希望孩子吃飽吃好、生活安全、健康快樂,同時也會用一些命令的口氣來表達對孩子的期望和引導。這些話語背後都是希望孩子能夠茁壯成長、健康幸福的心意。換你對媽媽示愛的5個實際行動小時候,媽媽對小孩的愛無私奉獻,現在我們長大了,換我們讓媽媽表示感謝。以下是5個建議,讓你透過行動關心媽媽:1.關心媽媽的健康:問問媽媽最近身體怎麼樣,是否有不適,是否需要幫忙照顧身體,並鼓勵她定期進行健康檢查。2.多花時間陪伴:陪伴是最好的關心之一。安排一些時間和媽媽一起做她喜歡的事情,或者只是坐下來聊聊天,讓她感受到你的陪伴。3.照顧生活瑣事:媽媽常常在意家裡的大小事務,你可以主動幫她處理一些家務,或者幫她解決一些生活上的困擾,讓她感受到你的關心和貼心。4.尊重聆聽媽媽的想法:媽媽可能有她自己的想法和感受,不一定和你完全相同。當你表達關心時,記得要尊重。媽媽可能有很多想要說的話,你可以聽她講述她的故事、分享她的心情,並且給予她你的理解和支持。5.小驚喜和溫馨舉動:無論是送上一束鮮花、準備一頓特別的晚餐,或者是寫一封溫馨的信,都能讓媽媽感受到你的愛和關心。以上建議,不只有在母親節才能做,平時就可以關心媽媽的健康跟需求,為媽媽準備美食、寫感謝卡表達愛意、安排休息日、送驚喜禮物、幫忙家務、安排家庭活動。這些都能讓媽媽感受到你的關愛和重視。跟元氣網說說,你從小到大,最常聽到媽媽說的一句話是什麼?延伸閱讀:.母親節蛋糕怎麼挑最健康?營養師曝6種蛋糕竟超肥,「健康挑選5秘訣」一次看.「如果能重新選擇,妳願意再次成為母親嗎?」網友勸世:老公要選對人.癌逝妻子留下紙條!其中「一句話」讓人動容 每年做1件事不留遺憾
-
2024-05-06 焦點.健康你我他
老夫老妻還需性愛?/做與不做 需良性溝通
我的熟女朋友曾經說:「很怕老公晚上找她。」言下意是她不想要和老公做那檔事。後來在一女性臉書社團也有這樣的討論,大部分五年級的熟女都害怕性事,因為過了更年期,再行周公之禮,著實不是很舒服;但另一半好像沒這方面困擾,依舊興致勃勃,為避免老公外求,只能勉強應付,但這樣曲意迎合,苦的又是自己,真的是「做與不做,妾身千萬難」啊。我自己也逐漸有此困擾,我想就轉移老公的注意力吧,平時老公工作忙,晚上比較沒心思想這些事,但到了放假日就不同了, 老公好像就等著要釋放精力,幸賴老公體諒,知道我不太行,所以多是自立自強,我頂多就是助他一臂之力。後來我想,何不利用放假日邀他出門走走,一趟路下來,回到家漱洗完畢,常常頭一沾枕就呼呼大睡,性事這檔事想都無法想啊,而我也能免除這方面的困擾。老夫老妻還需性愛嗎?我覺得若有餘力還能有性愛,是上天給的禮物,何況有研究顯示,老年若在性得到滿足是有益身心健康的,但若有一方已力不從心了,就需有良性的溝通,否則若因此影響到夫妻情感,豈不得不償失。其實即便已無法再有性事,但關愛的眼神,溫暖的擁抱,就算是手牽著手,讓彼此感到對方的熱度和情感,應該也是有助於身心的健康吧。
-
2024-04-28 名人.李偉文
李偉文/在我所熱愛的世界中 擁有許多好朋友就是給自己最好的禮物
曾經有朋友表示,他已經找到一處風景優美的地方可以當作埋骨之所,當平常工作壓力很大很疲累的時候,只要想起死後可以埋到那個地方,就又可以振奮起來。這個地方,兼具想像與實際。這個令人嚮往的世界,不管是精神世界還是實體空間,兩者應該有互為表裡相互影響之處。對於我來說,我喜歡波赫士所說的:「想像天堂是圖書館的形狀。」不過,我更貪心一些,我的天堂是許多好朋友都住在附近,而且有迷人的自然景致,家裡就是圖書館,當然,還有音樂,同時距離戲院與劇場也不遠。我現在的住家進門玄關是一大幅圖片(類似餐廳介紹今日特餐的燈箱),拍攝住家旁邊的山景與溪水,圖旁邊題著:「三更有夢當書枕,千里懷人月在峯」,這兩句話點出了「書、朋友、大自然」這三個元素,也是我生命中最重要的三個重心。開門迎佳客,出門遊山水,閉門讀好書,乃人生三大樂事,常常會滿溢幸福感:「好山水、好遊伴、好情懷,人生至此,夫復何求?」經常套用一句咖啡痴的名言形容自己的行蹤:「我不是在家裡,就是在書店(荒野),不然,就是在前往書店(荒野)的途中。」住在都市的人實在可憐,沒辦法感受到自然四季的變化,往往必須透過電視來告訴你:「大閘蟹的蟹黃大餐上桌了!」才知道秋天到了,或者靠百貨公司換季大拍賣或春裝上市的廣告來報訊。甚至對很多朋友來說,也許從每天一早起床,到地下室開車,然後停車在辦公大樓的地下停車場,一天24小時幾乎都處在空調的人造環境裡,對溫度、氣候的變化幾乎無法感覺出來。記得有一個現代「童話」:曾在美國哈佛大學任教的哲學家桑塔耶納,有一天上課時,見夕陽斜照入課堂內,突有所感,一手扔掉粉筆說:「我與陽光有約。」隨即步出教室,從此放棄人人稱羨的教職,悠遊於世。可是,大部分的人,只能喟然歎道:「我與客戶有約。」然後就是守著小小的辦公室,日復一日,月復一月,年復一年。我們曾經擁有過的夢想,是否在現實中逐漸消逝?我們是否在忙碌的工作中,輕忽每天的生活?假如我們驚覺到每天的生活累積起來,事實上就是我們的生命時,會不會再重新審視自己是怎麼安排一天的生活?當然,我們不停地忙碌,也許都是為了多賺點錢,讓生活過得更好。可是大多時候,我們可能根本沒有想到,如果我們少做一點事,少賺一點錢,可能反而活得更好,過得更快樂。有人說,構成快樂有三個元素:有所作為,有所愛戀,有所期待。在達到這些目標的過程中,是否有許多相知相惜的朋友相伴,我認為這是很重要的前提。但是很弔詭的是,現代社會中,人與人之間的交往愈頻繁,反而疏離感愈大,往往朋友之間不是充滿了應酬式的寒暄,就是摻雜了許多利害機心的應對。朋友的交往應該是一輩子的,可以一起瘋狂、一起做事,是相伴生活的人。擁有許多好朋友,是我們所能給自己最好的禮物。在這個我所熱愛的世界中,有許多交相認識幾十年的朋友,當塵世間所有的追求與努力都過去之後,彼此可以滿面皺紋,怡然相對,喝一壺粗茶,品一杯好酒,談一些閒話,享受經過沉澱的人生醇味。責任編輯:辜子桓
-
2024-04-27 退休力.健康準備
熟齡重訓!愛上健康的自己 大汗淋漓超解壓,練出線條比少女時期好看
早上九點,健身房剛開門,六十一歲的陳初青就來報到,在教練黃理騏指導下進行重量訓練,動作熟稔,舉槓鈴的手臂有著明顯肌肉線條,採訪當天現場測量體脂率百分之十五,很難想像一年半前她的體脂率還超過百分之卅三,而且嘗試過各種運動項目卻屢戰屢敗,六十歲之前都找不到適合自己的運動方式,直到她開始重訓。「我一直對健康很有危機意識。」身為獨生女,面對父母衰老生病,她先是照顧失智母親,後來年邁的父親也失智,照顧雙親長達十三年,「父親曾經有一次泡澡後無法從浴缸站起來,努力一小時好不容易才爬出來,很明顯的肌少症。」她希望自己的老後自由自在,不因身體狀況影響生活,而運動就是最好的解方。疫期到健身房 甩照顧壓力但她自嘲各種球類都打不好,排球無法發過網,籃球投不進,瑜伽課永遠被老師說不用勉強,筋骨很硬,很容易扭到、拉傷,跳舞跟不上韻律。疫情期間,原本的運動場地關閉,因緣際會來到以重訓為主的「夢想健身」健身房。剛開始她想減脂減重,也想從照顧者的身分中喘口氣。父親病情進入重度失智後,經常認不得女兒,疫情嚴峻期間無法外出,半夜經常在家裡大吼大叫,吵著要報警抓不讓他出門的陳初青,各種狀況層出不窮。扛著照顧壓力,她格外重視心理健康,嘗試各式各樣方法讓自己抽離照顧者的情緒,後來發現最有效的是重訓,無論多忙都要擠出時間,每周兩次、每次一小時專注訓練,「重訓就像一帖良藥,沮喪疲倦的時候,如果躺在沙發上看電視,反而更累,流汗後心情反而輕鬆,不會一直想著長照的責任」。練出線條 比少女時期好看重訓不到兩個月,體脂肪就減少百分之七,教練黃理騏稱讚她是進步速度最快的學生,甚至超越許多年輕人。陳初青課後認真執行教練給的功課,每天只要天氣允許就會慢跑,三餐按照營養師建議自己準備,「從開始重訓到現在,非常享受不斷進化的過程,運動後大汗淋漓,身心舒暢極了,愛上自己愈來愈健康的樣子」。練出一身漂亮的肌肉線條,現在的她比少女時期更好看,旁人稱讚並請教她作法。影響所及,十多位熟齡親友也加入重訓行列,先生是最早跟進的,訓練出肌肉之後也愛上重訓,她強調,每個人都要運動,但不一定要複製她的模式,應多方嘗試找出適合自己的作法。被貼胖子標籤 重訓解心結擔任家庭照顧者多年,總是把自己放在最後,家人都排在前面,自己的需求是零。即使是長照失智父母期間,也未曾減少對公婆及先生孩子的照顧,沒有自己的生活。「以前的我很沒有自信,我能馬上講出每一位家人的優點,卻想不出來自己的優點,覺得做什麼都不行」。從小被同學貼上胖子標籤,在六十歲時終於透過重訓解開心結,每天照鏡子愈看愈開心,以前走在路上被人多看一眼,會以為是衣服穿反了,現在被多看一眼,會知道是因為自己很漂亮,「現在的我充滿自信,覺得只要想做的事情,沒有做不到的」。去年出版《給自己60歲的禮物:用健康餐盤和重訓改變人生》,她說,以前絕對不敢把餐盤照、健身照公開,但她想鼓勵熟齡族,「不要覺得人生都走過大半,就認為算了就這樣吧下輩子再說」,更提醒像她一樣的家庭照顧者:「一定要放愛在自己身上。」責任編輯:陳學梅
-
2024-04-26 醫聲.高齡社會
自爆是骨鬆患者 張麗善除了打保骨針外還做了這件事
「女人都太拼命又過度自信,叫她們要『健康檢查』,每次都是一句忙、兩句忙,就忘了。」曾是護理師的雲林縣長張麗善送給自己的母親節禮物,就是維持健康,她在二、三年前做骨質疏鬆篩檢才發現自己成了骨質疏鬆患者,現在定期接受保骨針治療,也考慮在縣內推廣整篩,以維持長輩的好骨力。「健康不是第一,是唯一!」張麗善在母親節前夕以這10個字送給女性縣民。尤其在更年期後,女性沒有荷爾蒙的保護,心血管疾病及骨質疏鬆都開始出現,「我自己也是在更年期後,覺得很容易腰酸背痛,久坐非常不舒服,幾年前就安排做骨質疏鬆檢查,沒想骨質密度是-2.7,確定有骨質疏鬆,目前固定接受治療外,還吃保健食品養身。」為了維持好骨力,雲林縣還在草嶺石壁打造森林療癒基地,步行萬步不是問題,森林步道每立方公分有18,440個負離子,走一趟步道不只吸滿芬多精,身心靈都獲得療癒,也與台大教授合作,希望獲得科學性證明;目前這些活動都能在雲林健康活動參與平台找到,參與者也能累積雲林幣,換取雲林良品或合作店家的商品,目的就是鼓勵大家「走」出家門運動。台灣即將進入超高齡社會,代表未來65歲以上的人口將佔20%,而雲林縣是全台老年人口最多的縣市之一,這代表因老化產生的疾病更加棘手,而骨質疏鬆就是一個已浮現的問題。張麗善指出,骨質疏鬆在偏鄉很嚴重,雲林縣是農業縣,或許因早期營養不夠,年老骨本不夠,未來可透過整合篩檢模式提早預防,目前縣府、國衛院、台大雲林分院、雲科大簽署高齡健康智慧整合合作協議書,以長輩常見問題,包括慢性病、行動功能、骨鬆、多重用藥、社會疏離等層面為研究重點,希望為老後的台灣找出一條安好的路。除了銀髮女性的健康須要關懷,正處家庭事業兩頭忙的30至50歲的女性朋友,張麗善以過來人的經驗分享,「我看過很多優秀的女性忙著事業,連政府提供的癌症篩檢都不想做,一名女性掌中戲藝師,乳房都已化膿,又不好意思看診,自己敷中草藥,等癌細胞已擴散至淋巴手舉不起來才就醫;一名女性主管也是在得知罹患子宮頸癌後改用偏方療法,等回頭看診時已第四期了,她們都錯過黃金治療期,這些都是多麼可惜的事啊!」同為女性,張麗善認為,女人必須多愛自己一點,健康是唯一的,一人倒下全家倒,而這些優秀的女性不乏高知識水平者,但對健康醫學的識能是不足的,政府提供的癌症篩檢有時候還得連拐帶騙才要去檢查,很多人可能怕痛,一輩子也沒做過胃鏡、大腸鏡,覺得胃沒不舒服就沒事。為了讓自己的人生下半場,可以安好的過著退休生活,張麗善建議女性朋友,國健署提供的癌症篩檢都是免費的資源,須要按時檢查,最好還能定期進行健康檢查,目前雲林縣政府也結合營養中心,一起推動十全老人,全方位關懷銀髮族的健康。張麗善會這麼強調預防醫學的重要性,來自於自己的父親曾經脊椎受傷,了解病人及照顧者的辛苦,貼身之痛化為「嘮叨」的縣長媽媽,無非就是希望,所有疾病都能早期發現早期治療,減少對家庭的不幸。
-
2024-04-20 癌症.癌友故事
與骨肉瘤抗爭11年!抗癌畫家阿布以創作養生
好發於10至20歲的骨肉瘤,是一種惡性骨癌,因為常表現出四肢疼痛,容易被誤認為「生長痛」,錯失治療時機。當癌細胞遠處轉移並侵犯正常組織時,整體五年存活率已降至40%,甚至更低。年輕癌友阿布(張椀晴)與疾病共存11年,以「把握當下」的心態調整生活步驟,走過死亡幽谷,如今蛻變為抗癌藝術家,她說:「如果沒有生病的話,我可能不會走上繪畫創作這條路,更不會成為畫家。」在歷經長達一年的治療期間,拾起畫筆記錄每個重要轉折,分享堅韌的生命態度。2012年,阿布於21歲、大四時被宣布罹患罕見的骨肉瘤,且五年存活率只有8%,心情跌落谷底。面對多次化學治療、手術、射線治療,憂鬱的情緒襲來,幾度放棄求生意志。後來受到繪本作家幾米的啟發以及親友的鼓勵,藉由繪畫抒發巨大悲傷,包括陪伴病房的孩子畫畫,彼此加油打氣。5年過去了,阿布成為8%的存活者,持續靠畫作療癒身心,也在中正紀念堂舉辦首次個人畫展。2024年,阿布與骨肉瘤抗爭已11年,她從藝術家的身分轉變成策展人,與統一集團文創品牌玲廊滿藝合作,協助其他的創作者完成夢想,踏上勇敢的追夢之路。阿布分享,生命在生病之後重生,自己接受許多人的幫助,蓄積正能量面對沮喪的人生。今年二月,她以藝術家的角色在台北時代寓所舉辦「自然的想像力:Nyumori、阿布 X Andy Yen」,分享自我探尋與療癒過程。今年則擔任策展人,與藝術家一起暢談作品理念,省思人類和自然環境間的關係。阿布提到,台灣有許多新銳藝術家,需要舞台被看見,自己也曾受到各界協助,如今有了回饋社會的能力,一定要拉他人一把。玲廊滿藝是統一集團新創立的藝文品牌,致力推動藝術數位轉型,運用集團的資源加強行銷管道,讓藝術創作被更多人看見。 玲廊滿藝於4月19日至5月1日,在台北時代寓所舉辦為期二周的「初見:大地給我們的生命禮物」,展出藝術家曾啟文的作品;曾啟文擅長以動物與自然元素為題材,將親情與珍愛隱喻融入作品之中。在這次的策展規劃中,阿布表示,受到新的靈感激發,期待再次突破,發揮創意與生命潛能。
-
2024-03-31 名人.林思偕
林思偕/寫給見習醫師
導聚的時候,聽著你們的談笑喧鬧,我好像置身在不同種族的人種中,已經很難插上話。我只能偶爾抬頭微笑,努力跟著你們一起轉動。我面對的是這麼年輕而勤奮的新血輪。聰明的你們,成就卓越,而且雄心勃勃,在AI年代滿腔抱負,你們通過了基礎醫學的試煉,走進臨床,並且宣誓了。醫院佈告欄上的海報,指引病人的標示,診間的佈置,甚至走道上的垃圾分類……都吸引你們的目光。你們問我:「老師,醫學對你來說是一個使命?還是一個工作?」竟是多年來我一直問自己的問題。你們應該還是有一點「利他」傾向的。你們大可以走電機資工,四年畢業,很快就能賺得盆滿缽滿,何必投入七年的生命來追求一個為他人服務的工作?就醫學知識而言,你們將在有史以來最短的時間內獲得比以往更多的資訊。你們會驚訝於自己腦袋的容量,同時忍受老師們精確而乏味的要求。接觸病人之後,你們將被死亡和殘疾所包圍,開啟一些艱難的對話。你們在醫學院碰到的多半是喜劇,我在醫院遇到的多半是悲劇。從漫天炮火的外科刀房,到診間醫病的低低絮語,你們等待被震驚。你們要迎接許多未知的恐懼,和生命的無常短兵相接。這病到底會不會好?醫師的診斷這一刀切下來,隔開這一刻與前一刻,像被告知新的物理定律,不可辯駁。病人的世界天崩地裂,你們年輕的心也跟著揪在一起。你們終究會發現,生病不全是壞事,死亡有時是禮物。它提醒我們生命脆弱,敦促我們抓住每一刻,欣賞每一次呼吸中存在的美。有些遭遇會在心中掀起波瀾。 有些失敗會拉扯你的胃,使你徹夜難眠。有時疲憊揮之不去,感覺就快被逼瘋了。請記住,這都只是暫時, 明天一切都將值得。醫院是悲欣交集的百衲被。你們的笑聲會在醫院的走廊上迴蕩,你們的眼淚將在醫院的廁所裡流淌。暫時忘卻教科書與成績。不要守在電腦旁,到病床旁邊,傾身向前和病人對話。在醫院該學的,不只是那些眩目嶄新的醫學科技,更重要的是「人的處境」。病人最怕的是孤獨。有時候你並不需要會什麼或做什麼,只消給他們一點時間,靜靜的陪伴, 你的存在會使他們清朗起來,像晨曦穿過早上的霧,微風吹散午後的雲。醫院的系統未能盡如人意,學習的路程上也不會一帆風順,難免承受一些壓力,某些時刻讓你們心碎。但每個挫敗都是你們成為合格有能力醫師必經的階梯。不要愁眉苦臉,無須妄自菲薄,保持積極和認真,時時展現微笑。寒冬會結束,盛夏的遠方,美好的醫學人生在等著你們。今天的脆弱會成為明天的優勢,總有一天,你們會在破碎的地方變得更堅強。這是一段充滿科學與人文,既謙卑又驕傲的奇妙旅程,享受並擁抱這種榮譽和特權的每一天吧 。它會使你們清醒,知道「怎樣做一個人」,才是成為好醫師的關鍵。期待在醫院長廊和你們不期而遇。穿著短白袍,精神奕奕,步伐昂揚,露出燦爛的笑容,就像我在導聚時看到的一樣。
-
2024-03-15 養生.家庭婚姻
伊能靜兒小哈利因為她的愛,活成了想要的樣子!媽媽700字感性文:餘生只剩2年半和兒子共處
伊能靜對於愛子庾恩利(小哈利)的尊重,始終是兒子最強的後盾,無論他扮相濃妝豔抹引發熱議,媽媽伊能靜總是給予尊重與支持!伊能靜不只是一位母親,她同時也是兒子庾恩利(小哈利)最親密、最可靠的朋友,她會陪著兒子一起旅行、看畫展、打卡網紅店,同時共享同一杯飲料、拍搞怪的照片。不只如此,在哈利的ins照片裡,總會出其不意地放上一兩張媽媽的照片母子兩人相處模樣真的是親暱極了。因為媽媽的愛,活成想要的樣子正因為如此的好感情,媽媽伊能靜面對剛滿18歲,網路上瘋傳關於兒子的性感照片,第一時間依然選擇給予支持與尊重。她就曾經在節目上談及此事,除了哽咽訴說與兒子的暖心對話外,她的一席話也惹哭不少網友。伊能靜回應了關於兒子哈利「穿女裝」的爭議問題。她緩緩說道,「作為母親,面對部分輿論給予兒子的指責、批評,甚至是謾駡,我選擇了足夠的尊重和包容:『我會給他所有的自由,他在我的世界裡,他可以成為自己。』」她有透露兒子小哈利第一時間 ,就打電話關心媽媽的心情,也表示可以關閉社群平台,而伊能靜則霸氣回應:「你不需要承擔父母職業,所帶給你的任何影響,沒有什麼比你更重要!」,並且鼓勵兒子做自己,她告訴哈利,「你不但不會影響到我們,你還會讓更多人知道,自由是非常珍貴的!」媽媽毫不隱藏的愛,更讓人看出母子間深厚的感情。700字文,滿是最深的母愛面對孩子一天天長大,除了成為他們背後的精神支柱,去年暑假母子相處了整整一個月,兒子遠行回美的時候,她也感性寫下700字長文,字字流露一個母親對兒子的不捨與牽掛!「一年一個月,如果媽媽還能在這個世界上30年,我們真正的相處,也只有2年半了。有時想到這裡,媽媽內心都有泫然欲泣的感覺」。她寫道,兒子這一年明顯成熟了,「你會盡量花時間陪妹妹玩、你會跟我說,『妳給我們做自己的自由,你自己也要有』。你開始會對我有點說教,說『你太寵我了,所以我青春期有點任性,有些事情你還要跟妹妹說!』」。這次暑假回到台北的家,整理了兒子從爸爸庾澄慶家搬來的紙箱,看著「雅思八分的通知,學校成績上的滿A,村上隆年輕藝術家得獎的獎狀,第一次在學校領舞的照片,還有考上中央聖馬丁的作品集」,讓她濕紅了眼眶,「你從來不需要我擔心你的課業或天賦的最大化,在我面前,你是一顆拚命生長的種子,無須我滋養,你自給自足。你的特立獨行,於我不但不是壓力,相反讓我學習了謙卑與臣服」。期許做一個尊重孩子的媽媽她說:「年輕的你,應該是流動的,不是固體。順著心流,去見識世界的廣大、去拓展視野、去發掘審美、去理解包容。我做母親能做到實在太少了,我能做的,僅僅是照顧好你的身體,以及無限的支持。」即使兒子離開前給了她兩個擁抱,她還是好捨不得,「你一轉身,妹妹就哭了,從退出到守望到徹底放手,我對自己有承諾,要為一個尊重孩子的媽媽,我想我應該是很好的完成了」。伊能靜透露在小哈利18歲生日時,也突然意識到自己該從兒子的生活中退出、脫離照顧者的角色,讓他可以自由地去經歷自己的生活,「在小時候給他最大的依賴,長大之後學會第一個送他離開」,坦言試著當兒子的守望者,是一個困難的課題,「爸媽最大的成就,就是孩子可以獨立的離開你,完成自己的人生」。得體的退出,給孩子最好的禮物在伊能靜的眼中,孩子是獨立于父母的個體,可以特立獨行、可以與眾不同,只要他願意。得到媽媽無條件支援的哈利,無所畏懼地展示自己的生活。面對網路上流傳的爭議,伊能靜說到,她從來不把自己的審美強給孩子,對哈利的穿著打扮,她一次也沒發表過反對意見:「我沒有理由,也沒有權利,去干涉孩子想要體驗的一切,哪怕這些事情會讓他備受爭議。」兒子喜歡舞蹈,她就全力支持,還去現場觀看表演。結束之後不是敷衍地誇讚,而是認認真真在微信裡寫出自己的感想,肯定他的付出和表現。最難能可貴的是,伊能靜不僅懂得陪伴的重要,而且深知放手的道理。兒子17歲以前,每年的生日都和自己一起度過,但隨著他慢慢長大,對於兒子的成長和遠離,她深切地體會到每一位媽媽內心的失落和酸澀,但她知道,「愛是放手!得體的退出,是我給孩子成年時最好的禮物。」延伸閱讀:.「終有一天我會在你的人生場景中缺席」一位罹癌母親教會我們的事.失去至親如何走出悲傷?心理師教你「怎麼好好說再見」.無繳交期限!病危教師板書「最後的回家作業」:未來相遇時請告訴我你完成了※本文由【媽媽寶寶】授權:
-
2024-03-11 名人.黃達夫
黃達夫/病人最滿意和信醫院 一份最好的新年禮
今年我的生日,與農曆年只差幾天,因此得到很多的祝賀。老實說,到我這年齡,不論是過生日或過年,一方面慶幸自己平安地活到這一天,一方面警惕自己「來日愈來愈短」,應趕緊去實踐此生尚未完成的任務。我必須說,這卅多年來,我心中牽掛的只有一件事情,就是和信醫院的永續發展。34年前,醫院從零開始,和信醫院的創院初衷與使命,就是要為醫護人員營造一個優良的執業環境,為病人建立一個友善 、安全且品質確保的就醫環境。我相信,當我鼓勵我的工作夥伴精進他們的專業,容許他們從容地、精準地去達成他們的任務,病人就能夠被照顧到最好,而獲得最佳的醫療成果。令我感到欣慰的是,在醫院開辦5年後,和信醫院首創多科整合團隊醫療的綜效,就從我們所照顧的病人55%的平均5年存活率呈現出來,約為當時全國平均的2倍。經過超過卅年不斷經驗累積及精進後,如今,和信醫院全部病人的平均5年存活率已達75%,高於全國平均約20%。在此,我必須向大家指出,因為癌症病人的照護,需要不同專業的投入,而且專業的要求也較高,所以,在美國,健保(CMS)支付給癌症專科醫院的費用,高於一般綜合醫院約20%到40%。台健保不利照護癌症醫師可是,在台灣,健保支付制度粗製濫造,不論花1分鐘看傷風感冒,或花40分鐘看第4期癌症病人,門診醫師費同樣是200點,病房費則依照醫院層級支付。和信因為床數不多,被歸類屬區域醫院,給付比醫學中心低。而論量計酬的支付制度,對於主要照護癌症病人的我們而言,更加不利。當大多數醫學中心的醫師看上百位病人時,我們醫師平均只能看廿多人。因此,在台灣健保制度下,卅多年來,和信的經營一直非常艱辛。我記得健保開辦時,台灣醫院管理界的大老,就公開說,黃達夫的作法,絕對撐不了幾年。所幸,他的預言沒有成真,健保實施近卅年,和信醫院仍然佇立在關渡平原上。遺憾的是,這卅年來,除了投入精力於和信醫院的經營,我也費了不少精神於健保改革,卻一直不得其門而入。促進健保往對的方向發展是一件此生尚未完成的極為重要的任務。在任務沒有達成前,我很擔心我的工作夥伴,會因為台灣醫療環境的持續惡質化而氣餒,而失去繼續為病人努力的熱情。天無絕人之路,過年前,台大公衛學院鄭守夏院長發表了在衛福部委託下進行的全國醫院「住院病人就醫經驗調查運作模式之先驅研究」,揭示病人對全國所有醫院,包括醫學中心、區域醫院及地區醫院醫療品質滿意度報告(PRHQ),和信排序是全國之冠。病人讓我們堅持走對的路這對於卅多年來,努力實踐以病人福祉為依歸的和信工作夥伴,無疑是很大的鼓舞,更是一份最好的新年禮物。我們的努力,病人感受到了。病人告訴我們,我們做對了!我們要繼續堅持走對的路。
-
2024-03-09 焦點.元氣新聞
五旬婦人被海外假軍醫詐騙,帳戶被洗錢獨自背官司!專家:假交友真詐騙熟齡受害逾2成
在焦慮時代裡,也誕生了許多因寂寞而產生的詐騙。刑事局統計假交友詐騙被害人數,二○二一年一八三一人、前年二○四四人、去年一七九八人,其中五十歲以上被害人,近三年各四五九、四九○、四○六人,占比逾二成。假交友真詐騙 被害人女性多於男性統計顯示,中高齡被害人女性多於男性,常被「高富帥」詐騙,詐團張貼外籍男子照,自稱歐美國家軍官、醫師、機師、工程師等,甜言蜜語與「熟女」發展感情,常稱要來台結婚定居,以寄送高價禮物需繳手續費、工作遇困難要資金周轉、投資儲蓄成家基金等,誘使匯款到境外或面交。檢察官指出,詐騙者經常利用假照片、甜言蜜語、心理親密情感連結等要素,博取被害人的信任,藉此借錢及索取個資。五旬婦人被海外假軍醫詐騙 有名五旬婦人在網路結識未曾謀面的海外「軍醫」,對方透過聊天逐步向婦人索求銀行帳戶,婦人因信任而提供銀行帳戶,甚至連孩子與丈夫的帳戶都告知,沒想到卻被詐團利用相關帳戶洗錢,婦人吃上官司。檢察官調查時更意外發現,這名婦人已四度因相似原因捲入官司。即便如此,婦人仍深陷交往的情緒中,持續與對方聯繫,即便開庭仍在傳訊息聊天,獨自背負相關刑責。檢察官觀察,近期熟齡者遭交友詐騙的案件不少,被害人樣貌則單身或非單身均有,他們透過網路交友,與詐騙者互稱老公老婆,未曾見面,藉由照片或視訊影像墜入情網。刑事局提醒,若標榜高額獲利、穩賺不賠或獲利來源不明,詐騙風險高,應避免投資,與網友交往要保持警惕,尤其跨國戀情,不要輕信對方自稱特殊身分,避免透露過多個人資料或傳送私密照,若對方提出金錢需求,應提高警覺,勿輕易提供金錢或帳戶。有疑問切記撥打一六五反詐騙專線諮詢。數位版看這裡 紓壓療癒如何不踩雷 熟齡諮商需求大增、心靈療癒書長年躍居書市排行榜、寂寞詐騙推陳出新,各種宣稱能夠撫慰內在小孩、找到生命能量,治癒難解的身體疾病與情緒憂鬱的靈魂療癒也時有耳聞。焦慮世代衍生諸多療癒商機,為何這些商機在現代特別盛行?身處療癒形式無窮、商機無限的時代,是幸運或是災難?在諸多療癒形式中,我們要如何選擇,才能達到紓壓療癒,但又不踩雷,誤入詐騙陷阱?請進數位版看看專家提出的五個建議。熟齡焦慮/長壽、退休造成焦慮也帶來商機 專家4建議:療癒未必是好生意
-
2024-02-26 焦點.元氣新聞
《驚奇隊長》男星病逝!為什麼會得漸凍症?比植物人痛苦的漸凍人平均壽命僅3年
去年8月才傳出影壇天后珊卓布拉克交往8年的攝影師男友因漸凍症57歲去世的消息。近日美國影壇又有病逝明星,他是曾在漫威大片「驚奇隊長」中扮演女主角的父親、並在「星際爭霸戰:發現號」中演出的加拿大男星肯尼斯米契爾,已因漸凍人症併發症而去世,享年49歲。把每一天都看成是上天的禮物…肯尼斯米契爾4年前宣布得漸凍人症根據歐美媒體報導,肯尼斯米契爾早在2020年受訪時承認自己罹患「肌萎縮性脊髓側索硬化症」(俗稱:漸凍人症),他當時形容被告知患病的那一刻,彷彿像是在自己的電影裡一樣,有如在旁邊看著別人驚聞自身得了絕症,徹底的難以置信與震驚。儘管如此,他還是在人生中最後的5年半,努力將生命活到最充實,盡情享受生活中的樂趣,把每一天都看成是上天的禮物,也沒有停止過演藝工作。「漸凍人」比「植物人」痛苦根據元氣網「疾病百科」資料指出,漸凍人症的全名為「肌萎縮性側索硬化症(Amyotrophic Lateral Sclerosis,ALS)」,屬於運動神經元疾病(Motor Neuron Disease)的一種。此病會導致患者的運動神經元在短短數年間漸進式的凋亡,使患者出現肌肉萎縮、四肢癱瘓、無法言語、無法進食吞嚥、甚至無法自主呼吸等症狀。但患者的意識與認知功能通常不會受到影響,且感覺正常,就像是活生生的靈魂被禁錮在一個僵死的軀殼裡,無法與外界溝通。潘懷宗曾在元氣網專欄撰文寫漸凍症治療新藥物,談及「漸凍人」意識清楚,全身卻漸進癱瘓的狀況,比起「植物人」實在更加的痛苦。》看完整「漸凍人症」介紹漸凍症無法治癒 患者平均壽命3年新光醫院神經內科主治醫師林冠佑曾受訪表示,ALS分為原發性與家族遺傳,家族遺傳通常發病年齡較早,但人數少;約9成漸凍症屬於為原發性,致病原因不明,導致運動神經開始退化,發病年齡大約60至65歲左右。漸凍症患者平均壽命為3年,因不同型態有壽命長短差異,有些患者可以活很久,但有些患者半年、一年就需要呼吸器協助,甚至不幸離世。目前漸凍症仍無法治癒,僅有藥物延緩患者使用呼吸器時機。但近年基因治療發展讓漸凍症治療有了更好的進展。2023年4月第一個獲FDA批准,針對「漸凍症」遺傳原因的治療藥物問世。【資料來源】.噓新聞.聯合報系新聞資料庫
-
2024-02-21 醫療.精神.身心
40歲弟打死家暴哥,高齡父母情何以堪!4方向預防家庭悲劇
一月時中部地區發生一齣人倫悲劇,40多歲的弟弟看不慣同住而就業不穩定的哥哥時常向年老的父母伸手要錢,要不到時以暴力對待父母,弟弟忍無可忍以棒球棍致兄長於死。這事件對高齡的父母來說,真是情何以堪,讓人不禁要問悲劇可以避免嗎?預防家庭悲劇從4方面進行改善事實上,早日改善家庭關係,是可能預防家庭悲劇的發生。可從以下4方面進行改善:1.父母態度:天下無不是的父母,每個孩子都是父母心中的寶貝,但是有些父母為了讓孩子更進步而使用激將法,會在手足之間做比較,例如說弟弟比哥哥優秀之類的話,這種作法常傷害了手足間的情感,其實每個孩子各有長處,不需比較。2.手足關係:雖然每個孩子都是父母心中的寶貝,但是父母在看待孩子時難免還是會有一些差異,父母最好克制這種想法,對待孩子時盡量做到公平,讓孩子們都能得到完整的愛,並且要鼓勵手足間的互助關係,父母不能陪伴孩子一輩子,手足可以成為彼此長久的資源。3.家庭氣氛:父母可以給孩子最好的禮物就是給他們一個安全、溫暖的家庭環境,家庭經濟可能不富裕,但是精神上的富足可以彌補,例如父母不要將家庭以外的工作壓力、人際壓力帶進家門,大人要有大人處理自己情緒的方法,不給孩子太多心理負擔,要花時間和孩子聊天,關心他們,讓他們感受到父母的愛。4.學習溝通:孩子在成長過程需要父母的引導,父母之間意見不同時如何協調達成共識,如何透過表達需求、換位思考、瞭解彼此不同的立場,以完成家庭共同的目標,父母的示範孩子都看在眼裡。家庭中的每位成員都很重要,如何都能被關照,必須藉由充分的溝通,父母要鼓勵孩子勇於表達自己的想法,學習傾聽、尊重別人的意見。這個不幸事件是一個借鏡,此家庭中的兄長可能因為個人因素無法有穩定的收入來源,造成生活困難,家人是否可以一起坐下來好好討論,尋求更多的資源,以幫助他解決問題,至少可以達到支持的效果,緩和兄長的心理壓力,也讓弟弟更瞭解兄長的困境,如此可避免手足間的高度情緒衝突,避免悲劇發生。責任編輯葉姿岑
-
2024-02-17 名人.許金川
許金川/想要告解,但神父過春節了,只好自己反省!
「想要告解,但神父過春節了,只好自己反省!」春節期間,老友傳來的心中感言。人是高等動物,有自我反省的能力,但要反省,有時要靠別人的助力,這是心理師、神職人員、醫師及好友存在的理由。人在健康時或一帆風順時,通常意氣風發,不太會自我反省。等到有一天失敗了或失去健康了,才會自我反省,才會求人「告解」或求醫挽救,才會後悔自己以前應該如何如何,否則也不用走上求醫無門或是告解無門的地步。例如長期酗酒,因為肝臟沒有痛覺神經,加上只要四分之一正常的肝臟還在,人就感覺很正常,不知寶貝心肝已經慢慢在敗壞,等到有一天肚子大了,眼睛黃了,吐血了,才會求醫,但通常已是肝硬化末期。此時通常只能祈求孝子賢孫或善心人士往生時遺愛人間捐贈肝臟給他,才能重獲彩色人生,否則可能就會因肝昏迷而往生。除此之外,有些人有B肝或C肝,不知定期追蹤檢查,等到有一天肚子痛了起來,才發現肝臟長了一顆大腫瘤,若能開刀切除,還可能及時挽救,若不能切除,雖然近年來有各種其他療法出現,但通常療效不彰,而且也要天天提心吊膽,自己心裡難過,也需家人或朋友的心靈撫慰,或找神父告解了。俗話說:「及時悔改信XX」,龍年初始,規畫未來一年行程之際,除了事業工作之外,也要把健康課題放在行事曆上。例如有了B、C肝就要每半年抽血驗一次肝機能及胎兒蛋白,以及做一次腹部超音波檢查,萬一不幸長了肝癌才能及早發現及早治療。此外,規畫每年做個全身體檢,看各個器官是否生鏽了或零件鬆弛了,這樣有問題才能及早發現及早治療,這才是給家人、朋友及神父最好的新年禮物。●肝病防治學術基金會定期出版好心肝會刊、並發行B型C型肝炎暨肝癌治療小手冊,最新的好心肝會刊已出版,歡迎來電索閱。若您有肝病醫療問題請洽本會免費肝病諮詢專線0800-000-583或上網:www.liver.org.tw查詢肝病相關資訊。
-
2024-02-15 性愛.性愛後遺症
「性愛分離」的交往,可行嗎?醫師提出真愛三部曲,戀愛挫折時應注意「這疾病」!
台劇「愛愛內含光」在春節期間上映,劇情中「性愛分離」的交往關係,反應年輕世代感情、交友觀念,引發高度討論。不過,即使以「肉體關係」起頭,最後暈船陷入感情漩渦的人也不在少數。到底應該如何尋找到真愛?如何建立穩定、長久的親密關係?正常尋找真愛的過程有公式嗎?聽聽專家的解析與說明。性愛真能分離?為什麼「肉體關係」開始仍是陷入感情漩渦?台北市臨床心理師公會理事長吳孟璋指出,追求性關係反映人對親密關係的渴望,要停止暈船、終止不斷循環的短暫肉體關係,臨床上需要花上很長的時間,幫助個案梳理過往的經歷。美好性行為奠基於良好的親密關係,要與一個人發生關係,對方外觀須讓自己看得順眼;性愛過程中不大可能都不講話,所以對方談吐也須符合胃口,在外觀、內在都符合個人喜好的情況下,炮友就可能因此暈船。若雙方價值觀差距過大,卻因性而開始的戀愛關係,依經驗,最終會有一方在這段感情中受傷。「性與愛本就難以分開。」吳孟璋指出性愛分離曾在早期嬉皮等次文化盛行時備受推崇,根據長期臨床觀察,人們對穩定關係仍有需求,看似瀟灑的享受性愉悅,不甩情感包袱,但觀察行為的背後,反應出的是人類對親密關係最底層的追求。吳孟璋說,對於無法建立穩定、長遠親密關係的個案,臨床上往往要花較多時間才能克服心結,例如有些個案能夠快速與人建立關係,卻一個換過一個,關係不易維持,這可能藏有深層的恐懼,如曾有不愉快的交往經驗,或童年經歷的創傷等,必須找出癥結點逐一梳理,才能跳脫不斷循環的肉體關係,才能與人締結穩定、長久的關係。戀愛中何謂「真愛三部曲」?身心診所院長楊聰財指出,戀愛時,情緒常會多變不穩,患得患失,原因為腦內分泌多巴胺等化學物質,使人無法維持平常的理智及判斷能力。真愛三部曲為「激情、親密及承諾」,激情階段的保鮮有效期等多一個月,許多人在網路約砲、一夜情,充滿激情刺激,只是性愛互動,關係很難維持一個月。一旦感情升溫,就進入親密期,少了激情,多了牽掛,常會想著「對方正在做些什麼?」,此階段有效賞味期為一年。要是能繼續撐下去,就能進入承諾期,擁有同居、婚姻等長久關係。什麼是「愛情斷鏈症候群」?哪族群最容易發生?楊聰財解釋:「愛情斷鏈症候群」就是在真愛三階段中遭逢重大挫折,一旦遭逢挫折,容易反應異常,甚至引發身心問題。其中又以單戀最為常見,單向的愛情鏈就像拿錯鑰匙或走錯房門,經常是自己一頭熱,盲目追求。以處理過的案例說明,某銀行經理搭機時認識小他25歲的空姐,一時驚為天人,發動銀彈攻勢,大方贈送名貴首飾或名牌包,但空姐卻態度冷淡,拒收禮物,明白告知沒感覺。該男子不死心,透過該名空姐的大學學姐,轉送禮物傳達愛意,但空姐仍不為所動,此時,擔任雙方傳話筒的女生居然動心向他示愛,一時之間,感情世界混沌不明,讓他身陷憂鬱情緒,最後出現手抖、焦慮等症狀,求助於精神科醫師。身心醫師建議如何尋找真愛儘管交友管道眾多,真愛確實難尋,現代人對於愛情渴求越來越強烈,臨床觀察發現,因感情因素導致焦慮、睡眠障礙等問題就診的個案明顯增加。楊聰財建議想要順利走至真愛三部曲第1點:不應該嘗試約砲、一夜情、速食愛情,因為激情過後,降溫速度相當快,好少能走至親密期,修不成正果。第2點:單戀是不健康的,如果因感情因素導致焦慮、失眠,持續一段時間,就應就醫。責任編輯:吳依凡
-
2024-02-11 醫療.腦部.神經
對抗大腦認知退化 神經科學家推薦真正有益的健腦活動
▍讓腦子更敏銳、更聰明、更健康的5種健腦活動每個人都有某些認知能力想要或需要提升,可能是思緒清晰度、注意力、記憶力,或一般智力。以我來說,我經常想辦法提升大腦的效率。我重視大腦的靈敏度和吸收資訊的速度。由於我愛讀書,因此我也訓練大腦提升閱讀時的記憶與理解。以下我針對5種不同認知目標,提供不同的腦力遊戲。選出你喜歡的,將你在認知方面的任何不足或需求變成你最大的心智能力。1、如果你想提高智力⋯⋯每天閱讀半小時。每個人都有3種智力:固定智力(累積的學問、知識和技能)、流動智力(推理與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情緒智力(我們與他人相處或在社交情境中的反應)。專家表示,每天閱讀半小時,是同時增進這3種智力的最佳途徑,尤其是閱讀書籍之類的長篇敘述文字。我相信你經常讀電子郵件、簡訊、社群媒體貼文,或工作備忘錄,但全心全意投入真正的故事裡至少30分鐘,能增加腦部各區域的活動,提升整體神經連結和白質神經纖維的健全度。2、如果你想增強記憶力⋯⋯每天學會使用1個新單字。小時候我經常把父母的厚重字典從書架上扛下來,坐下來慢慢翻,學習新的單字。到現在我還繼續做這件事,只是不再需要扛沉甸甸的字典。我用Merriam-Webster電子字典應用程式的每日一字功能,每天學習一個新單字。比方說,今天我學的新字是parvenu(暴發戶),指的是新近得到不曾有過的財富或權力、卻沒有相應底蘊的人。看見沒?多麼有趣!學習新單字可以提升工作記憶。工作記憶是短期記憶的一部分,是我們的基本記憶力與整體智力的關健。由於工作記憶是一種有限的能力,學習新單字來擴大工作記憶,能增加我們的溝通技能,長久下來也能創造新方法來記住更多資訊。3、如果你擔心失智症⋯⋯學習新語言。你可能已經知道語言是演化賦予人類大腦最珍貴的禮物。一些有趣的研究顯示,學習新語言可以讓失智症的發生延緩許多年。研究人員比較單語人士和雙語人士發現,即使單語人士通常教育程度比較高,他們發生失智症的時間多半比能說多種語言的人來得早。沒有時間精通新語言?沒關係。只要記幾個外國單字,不需要學會聽說讀寫,就足以預防認知退化。我父親是瑞典人,他的父母都出生在斯德哥爾摩,所以我喜歡記些新的瑞典單字和語詞,讓大腦保持靈活。4、如果你想對抗老化相關的認知退化⋯⋯當志工。大多數人不認為當志工是一種健腦活動,但它確實能強化大腦。研究顯示,慈善行為能預防甚至逆轉腦部某些區域因老化導致的萎縮,比如海馬迴。我祖母95歲過世,相當長壽,生前她在一家醫院當志工長達45年。我強烈認為這是她年老後仍然保持認知健康與敏銳度的原因。定期當志工還能減輕壓力、憂鬱和焦慮,並且提升整體幸福感,且以上各點都經過研究證實能對抗老化導致的心智退化。5、如果你想製造新的腦細胞⋯⋯喚醒你的詩人魂。不管是故事、詩、打油詩、情書、日記,或任何傳情達意的文字,文字創作能促進腦細胞生成,增加海馬迴的體積。根據研究,這是因為文字創作促使腦部持續想出單字,創造新概念。如果用手書寫,還能活化腦部不同區域,增進思考、語言和概念的產生。就算是在講座或會議等使用筆電比較方便的場合,如果我想記住某些內容,還是寧可動手寫下來。※ 本文摘自《大腦逆齡指南:頂尖神經科學家教你改變生活習慣,修復再生大腦細胞,長保健康活力、思緒清晰,遠離失智威脅!》。《大腦逆齡指南:頂尖神經科學家教你改變生活習慣,修復再生大腦細胞,長保健康活力、思緒清晰,遠離失智威脅!》作者:克莉絲汀.威勒米爾譯者:陳錦慧出版社:商周出版 出版日期:2021/11/06
-
2024-01-24 焦點.杏林.診間
醫病平台/活得精采、面對死亡從容無畏的病人
【編者按】:本週由醫師談他們所見證到的令人佩服的醫師同事以及病人的故事。一位中風引起偏癱、失語以及癲癇發作的病人,如何走出陰霾、積極自我訓練,贏得醫師與家人的尊敬。→想看本文一位醫師回憶一位癌末病人從容面對生命末期的優雅態度。一位麻醉科醫師回憶他所親自經歷到的一位外科泰斗如何尊重醫療專業和所有參與手術團隊的每位醫護同僚的情操。當受邀寫一篇「我敬佩的病人」時,腦中浮現不下於五個人的故事,他們都讓我覺得,其實是他們教了我,而我只是因為我的工作,而忝為他們的醫師。不過篇幅有限,就容我介紹其中一位。這位女士,在我的診間充滿著爽朗的笑容。當她候診時,即使隔著隔音效果還不錯的門,總還是能聽到她跟護理師說笑的聲音。實在看不出來這是一位在她人生、事業的巔峰時,老天開了一個玩笑——而且是個大玩笑——的第四期癌症病人。她是一位事業有成的高階經理,優秀的表現使得總公司原本要讓她派駐海外,某一天她向同仁們授課的時候,發現右肩有點不對勁,原本以為只是對最近太累了,電腦滑鼠使用過度而已。不過又想起一年前公司體檢時附加的乳房攝影檢查,報告中曾說有異常,建議要到醫學中心檢查,但因為事業忙碌,又覺得身體沒有異樣,就一直拖著沒有就醫。這段時間老是貼著膏藥緩解右肩的不適,好心的同事就幫她掛好了號,逼著她去看醫生。「沒想到就中獎了,而且還是中了頭獎。」在身心科初診時,她這樣笑笑的跟我說。後續一連串的檢查證實她得了三陰性乳癌,而且還轉移到骨頭,因此開始了一連串辛苦的治療。「以前是工作太忙沒時間睡覺,現在反而是時間很多,想睡睡不著。」她還是笑笑的跟我解釋,為何需要來身心科看診。陸續的追蹤回診越來越了解她的狀況後,讓我對她敬佩有加。原來這些年來,她並非一直如外人以為的一帆風順。在家庭中作為職業婦女,她必須照顧好孩子跟洗腎的婆婆,先生因為工作的關係長期在外地,並沒有辦法幫上忙。所以她經常是蠟燭兩頭燒,雖然跟先生抗議過,可是因為尊重先生以事業為重心的想法,仍然身兼數職,繼續扮演媽媽、媳婦以及上班族的角色。孩子比較大之後,她覺得自己在工作上應該更精進,所以考上了在職碩士班,並且以優異的成績畢業了。工作上的好表現也讓她得以升職,晉升為企業內重要的幹部。生病之後因為體力差,老闆同意她可以彈性上班。多出來的時間,她開始思考自己的腳步是不是需要調整了。讓我敬佩的是,她不但沒有怨天尤人,反而覺得生病這件事,是老天要她緩一緩,對她這幾年埋頭向前衝,重新想想人生的方向。她開始列出自己想做的事情的清單,因此重拾年輕時候玩過的樂器,找音樂老師來上課,這是開始工作以來,很奢侈、沒有時間做的事情。以前就很羨慕人家泳渡日月潭,在治療告一段落的時候,雖然腫瘤科醫師並不贊成,她還是預先做足了準備,找教練在游泳池訓練了兩三個月,最後順利完成了,還記得在診間秀出她完成的證明,臉上充滿了得意的笑容。原本她還計畫要登玉山,可惜天不從人願,她的病情惡化了無法成行。我問她會不會有遺憾,她笑笑地說:「隨緣就好,看一同報名的同伴登頂的照片,足夠安慰了。」由於病情不斷的惡化,她的體力也越來越差,原先還想去媽祖繞境也無法成行。我好奇地問她,以目前的病情還有想要做的事情嗎?她說,正在安排短暫的回公司時,跟過去的同事、部屬們道歉,因為過去對於工作上的要求很高,不止是對自己,對於同事跟下屬也是。現在回想起來,自己一直以來一定傷害過很多人,她想用有限的時間,好好的跟他們說對不起。我試探性的問,萬一有些人不領情,而有不好的回饋呢?她說沒有關係,至少自己這邊的心意傳達了就好。之後我瞭解這事情的後續,她說大部分的人當場都有點錯愕,有些人是回饋說,他們了解她的嚴格純粹只是對於工作上的要求,並沒有惡意;而有些人則是在事後,傳了訊息或者是寫卡片給她,要她不要放在心上,好好安心養病。她說完成了這件事情,心中的大石頭總算放下了一部分。對於家人,她比較心疼的是,先生必須放下他的事業,回來家中幫忙照顧自己跟婆婆,所以她很感激先生的犧牲。而對於小孩,她理解到自己恐怕沒有辦法陪伴他成家立業。所以她開始準備一些「錦囊」,畫了一份「藏寶圖」——就像遊戲大富翁一樣,當人生走到十字路口,不知道該如何抉擇的時候,例如遇到感情受挫、選擇事業、人際關係挑戰時,就可以打開相對應的錦囊,把她這一生的人生經驗,跟克服困難的秘訣傳授給小孩,給他當做未來的禮物與祝福。談到這些事情時,是我少數看到她眼中泛著淚光的時候。最後一次看診,是由先生推著輪椅進診間,她跟我道歉,說恐怕以後沒有辦法再來看我。癌症轉移到腦部,雖然接受了手術,也做過放射治療,但是病情還是沒有受到控制。跟腫瘤科醫師討論過後,她決定接受安寧緩和照顧,但是因為家裡離醫院相當遠,為了跟家人有多一點相處的時間,已經聯繫上住家附近可以提供居家安寧治療的診所,之後就會有居家安寧的醫師與護理師來照顧她到最後。還記得她握著我的手微微的顫抖,隔著口罩還是可以看到眼角露出的微笑。這就是我熟悉的她,雖然面對疾病惡化的挑戰,短時間內的復發轉移,即使有遺憾,沒有辦法及時完成所有想要做的事情,她還是在有限的時間內讓自己活得精采、活得心安理得,把自己的祝福給身邊的人,教了我重要的人生功課。希望藉由分享她的故事,讓大家能夠珍惜活著的每一刻,且面對死亡來臨時從容而無所畏懼。延伸閱讀:1/22 我心目中的英雄——一位正向的病人責任編輯:吳依凡
-
2024-01-21 癌症.癌友故事
手指截肢又罹癌!48歲母親勇敢面對厄運「世上有愛的人、活著就是禮物」
彰化48歲林鈺珮原與丈夫經營五金加工廠,生育3個小孩,卻因工作機械截斷左手手指,只剩大拇指完好,厄運接踵而來,當年發現罹患乳癌第三期,去年又發現癌細胞轉入骨髓,但她堅強與夫都投入照服員工作,她說,如果世上有愛你和你愛的人,辛苦的路上就忍一忍,「活著就是給家人最棒的禮物」。手指截肢又罹癌 48歲母勇敢面對厄運慈濟彰化分會年前圍爐活動因疫情停辦三年,今天恢復席開60桌,有300多名受助家庭成員參加,活動出動2、300名志工,志工親自烹煮10道菜,場面溫馨熱鬧;林鈺珮現場分享自己的故事,她與丈夫過去雖自營沖床加工廠,但因是租房,一家五口就擠在小空間裡生活,經濟狀況只能打平,還無法繳勞保。2017年疑似因機械故障,林鈺珮左手指遭機械壓碎而截肢,左手僅剩大拇指,林鈺珮說,當時最小的女兒才3歲,從此無法好好抱女兒,女兒曾對她說「等媽媽手指長出來就可以抱了」,讓她格外難過。因手殘讓她不好找到工作,林鈺珮當年參加照服員訓練,並考取證照,她說,想證明自己不是廢人,4年來工作雖逐漸穩定,但她表示,案家對她的同情言語讓她格外難受,她想讓孩子看到自己的努力,相信「最好的教育是以身作則」。世上有愛的人、活著就是禮物林鈺珮去年6月發現乳癌復發後積極治療,她說,治療過程很辛苦也不舒服,但沒想過自己快死了,想到孩子還沒長大,還有很多事沒做,只能更加堅強,這段過程慈濟師姊給她很大的勇氣和力量面對人生挫折。林鈺珮念小學的女兒說,媽媽一直很堅強,時常保持微笑,教她珍惜每一刻,家裡雖然經歷風雨,但充滿愛和溫暖,媽媽是她心中的英雄。念高一的大兒子一滿16歲就報考照服員課程,希望學習照顧人的技巧,也許有一天可以派上用場。原文引用自:聯合新聞網延伸閱讀:.癌逝妻子留下紙條!其中「一句話」讓人動容 每年做1件事不留遺憾.每日書寫3件美好的小事!4步驟建立發現美好事物的習慣.無繳交期限!病危教師板書「最後的作業」:相遇請告訴我你完成了責任編輯:陳學梅
-
2024-01-14 退休力.來測你的退休力
舉蘿蔔測肌力、盤點財務 「以防萬一 活到100歲」退休力論壇體驗一日退休練習生
「以防萬一活到100歲」退休力論壇,除了專家演講,場外也有博覽會,讓參與者體驗成為「一日退休練習生」,現場設置退休理財規畫諮詢、器捐及病主法、藝文票券、熟齡學習課程平台,以及零腦力及肌力大挑戰等攤位,只要玩些小遊戲或拍照上網打卡,就可以拿到小禮物,許多人排隊等候,熱鬧有趣。在「肌力大挑戰」攤位,排隊人潮眾多,參與者先挑選一顆白蘿蔔,在體適能老師見證下,只要30秒內完成20個手臂拱舉,就可直接拿走白蘿蔔。不少體型纖細、手臂無肉的長輩做起來相當吃力,直喊「怎可能這麼難?」不少人聚集在中華民國退休基金協會提供的攤位,接受退休理財規畫顧問(RFA)的退休財務健檢,希望盤點經濟狀況,規畫適合退休計畫。不少退休族群則在勞動部北基宜花金馬銀髮人才資源中心攤位前,詢問二度就業等問題。資源中心代表指出,人口老化,中高齡退休後再度投入職場,已成為常態,曾媒合過一名80多歲大哥至運動中心網球場工作,幫忙撿球,整理環境,從中獲得成就感。參與民眾周小姐:預防肌少症 現在開始儲備活動力退休力論壇內容豐富,一整天的「課程」讓人收獲滿滿。我覺得每位講者都說得非常好,印象最深刻的一位,是聯新國際醫院運動醫學中心主任林頌凱,他說想用照顧運動員的方法,用科技來幫助每個人更健康,讓大家不要吃止痛藥。林醫師以一位86歲的老奶奶為例,一開始坐著輪椅,由外勞推著她來,她有肌少症,沒有辦法走路,怕一走就跌倒。在經過檢測後,建議她復健和運動,她已經可以自己行動,透過專業團隊的協助,重回想要的生活。我也希望自己不管是現在還是年紀大了之後,都能夠有足夠的活動力,健康的身體是一切的基礎,現在開始要努力。參與民眾邱小姐:投資找正當經營公司 私募危機重重我從金融業退休,雖然論壇中的財經內容對我來說偏簡單,但是對一般民眾是足夠的入門款。平常我會告知親朋好友要先入門,才知道財要怎麼理,但是很多人都會害怕,這是不對的觀念。我有朋友把自己很久沒用的帳戶借給朋友,就成了詐騙警示帳號;也有親友想買國外私募基金,但實際上並不知道怎麼贖回,也不清楚私募基金是有門檻的。中華民國退休基金協會前理事長王儷玲老師在論壇中提到的退休理財觀念非常重要,投資要找正當經營的公司,出了問題還能找到人負責。樂活大叔施昇輝告知大家要永保好奇心,這也很重要,我自己就充滿好奇,到處參加活動學習新知,這次活動現場的展覽也讓我玩得不亦樂乎。肌力教練劉芷瑄:30秒舉蘿蔔20下 注意肌力下降警訊這次負責肌力挑戰,我們準備了上百根白蘿蔔,只要大家在30秒內舉起蘿蔔20下,即可帶走「戰利品」。當天參與者多在65歲以上,但仍全數過關,甚至開始游刃有餘挑選蘿蔔重量、品質。因為蘿蔔由參與者自己挑選,有位大哥希望挑選大又漂亮的蘿蔔,反而太太擔心太重了,想要讓他挑小一點的,非常有趣。其實依體育署標準,65歲以上長者做肱二頭肌手臂屈舉檢測,除了有時間、次數的要求,男性需舉8磅、女性5磅才合格,若無法做到,表示可能有肌肉流失的傾向,若不慎演變成肌少症,恐增加失能、生活品質下降、死亡的風險。大家可在家拿水瓶做手臂屈舉,再慢慢增加重量,來維持、增加肌肉量。理財顧問吳士賢:退休理財的最佳時機點 就是「現在」這次前來退休力論壇為「同學」提供理財健檢與諮詢,主要是想了解不同族群對退休及理財的想法及需求。結果發現女性相對於男性,更關心家庭的理財及未雨綢繆。理財對人生所有階段都很重要,所以最適合退休理財的時機點,其實就是「現在」。建議大家尋求專業人士的協助,除了釐清自己應備及已備金額外,更重要的是找到自己的理財盲點,同時別忘記為未來退休後可能的失能、失智,預先做好安排。更多相關資訊,請點擊「以防萬一,活到100歲 2023退休力論壇」
-
2023-12-24 養生.人生智慧
探病有什麼禁忌?要準備什麼?醫提醒送水果不是每個人都適合
當同事或親友住院,該不該去探病?什麼時候去比較恰當?帶什麼探病禮才不失禮?面對重病的親友,該怎麼說才能有鼓勵安慰的效果?病中的人特別脆弱,需要休養也需要溫暖,做好探病禮儀的功課,才能讓對方感受到暖心的誠意。Q:親友住院,該去探病嗎?嘉義大林慈濟醫院資深志工陳鶯鶯表示,對老一輩的華人來說,親友生病住院沒去探病,心裡會覺得過意不去;但現代年輕人想法比較不一樣,會視自己的時間和對方的需求,該不該去探病,就看每個人的觀念跟想法。現在通訊軟體發達,可以藉著電話、即時通訊軟體先關心一下,未必要親臨現場。如果有需要探病,一般原則是依醫院規定時間及人數,待適合時間再去。若是重大疾病和手術後,病人送加護病房,則有規定的時間,以大林慈濟為例,規定每天一次半小時,若親友要訪視就會占用家屬時間,建議事先溝通好較佳。Q:什麼時候是理想的探病時機?如果患者接受手術,術後第三天再探病會較適合。陳鶯鶯指出,因為術後第一天患者一定是很累的,從麻醉中清醒可能感到不適,加上使用術後疼痛減緩裝置,會讓病人想睡覺,足夠的睡眠能減輕疼痛、加速復原。此時不宜探病把病人叫起來接待客人,光是睜開眼睛就可能頭暈想吐。她也提醒,探病前一定要先打個電話,看看病人的意願,如果對方說待出院返家再探病,要尊重對方的意願。Q:一天之中理想的探病時段?建議盡量避免早上9點到11點間探病,這是治療及醫師查房的時間;再來是吃午飯及睡午覺時間不要去打擾。一般來說,下午3點以後去探病比較好,但很多人因為白天上班,會利用晚上去探病,只要探病者沒有太陽下山後不可探病禁忌就沒問題。Q:單獨探病還是結伴好?最好不要超過幾個人?若病人不是很嚴重的疾病,可以到病房外、會客區談話,就比較沒有嚴格人數限制。陳鶯鶯表示,如果是進病房探視,不要超過3人為宜,以大林慈濟醫院為例,規定一次訪視者1至2名,特殊狀況較緊急或疾病末期,則會讓大家輪流進去。會這樣規定,一來是避免干擾其他患者,二來人多感染率增加。陳鶯鶯說,疾病期間,患者抵抗力是較弱的,所以這都是院方要考量的部分。Q:探病時間最好不要超過多久?除非病人是非常熟悉的親友,願意讓你長時間陪伴,否則一般探病大概以20分鐘內是最好的。陳鶯鶯提醒,探病不要「車輪戰」,一個接著一個來,會讓病人很累。尤其是末期的病人,千萬不要一直叫他、搖他,問患者知不知道自己是誰。她說,車輪戰對病人跟家屬來講都很累,家屬也需要休息。Q:傳統探病禁忌要不要遵守?陳鶯鶯表示,病房是沒有說「bye-bye」的禁忌;一般則建議家裡有喪事者,暫時不宜去探病;另老人家都有太陽下山後就不會去探病的傳統,但是對年輕人來說,可能就沒有這些禁忌。而農曆七月,多數患者是怕住院,現在觀念想法也漸開明,也有人說七月是吉祥月、慈悲月,比較沒禁沒忌,但還是有老一輩得知要七月去探病,要在身上戴艾草、不要摸病人,怕病人的病氣會過給自己。陳鶯鶯說,有些關念較傳統的志工,會覺得幫病人按摩,病氣會過給自己,而不想接觸患者。她認為,幫助是一種回饋與迴向 ,自己輸給病人正向能量,對方當然也會同樣回給你好的能量。Q:不適合去探病時,建議如何表達心意?現今通訊軟體及視訊都很方便,可以先用電話關心。陳鶯鶯建議,也可以合寫一大張卡片,寫些鼓勵祝福的話,病人有時間就可以一個個慢慢看,內心也比較不孤單,會從內容獲知被很多人關心,愛的力量也蠻大的。平常也可從LINE傳送祝福,或傳一些能使病人開心的影片,因為開心的時候,細胞也會開心,笑的時候細胞也會笑,身體自然越來越好。也可以用語音錄一段,讓照顧者放給病人聽,用語音就更有溫度,又可以重複播放。陳鶯鶯提到,曾經有一名嚴重失智的阿公,會對著平板內阿嬤照片說我愛你,聊天講情話,家屬可以在平板電腦放照片,讓病人看,甚至跟志工們分享。至於臨終的病人,可以在他耳邊輕聲說說話,也能讓照顧者感到心安,有盡一份心的感覺。台灣人到醫院探病習慣帶著禮品,舉凡鮮花、水果、補品都是常見項目。但多人不知道探病送禮其實有不少「眉角」,萬一送錯禮,不只攸關病人病情,嚴重者加重症狀、影響復原,更讓送禮者的心意大打折扣。針對過敏、腎臟病、糖尿病、剛開刀的病人,其實探病禮各有禁忌,讓醫師、營養師告訴你。探病送花?先搞清楚患者是否有相關過敏原,或怕強烈花香。「贈送鮮花花籃、花盆最能顯示大器,但有個前提!」義守大學醫學院副院長梁正隆說,有些病人平時人緣好,病房內會放滿各式鮮花,但不少病人對花粉過敏,有人會選擇把花丟掉,但也有人會將花堆放在病房外走道,造成醫護人員或其他病人的困擾,建議送禮前先詢問病人是否有過敏原。探病送偏方、符咒?護身符無妨,需「進食」的都不宜。除了食物、鮮花外,在台灣探病也能見到民眾拿偏方或民俗信仰物品送禮。梁正隆說,原則上醫院不讓病人接觸這類禮品,但若是廟宇求得的符咒送給病人,醫師不會阻止,但若要進食的食物就會避免,「這禮物能讓病人心理獲得安慰或平靜,在信仰上感覺被保佑,醫師通常不會有意見。」也有人會送病人各種偏方,站在醫學角度都不建議。探病送養生補品?住院急性期不建議任何「含中藥」的補品。1.人參講到補品,不得不提常見的人參、燕窩、雞精等,梁正隆說關鍵在於是否添加太多中藥材,例如人參會影響凝血功能,若病人有出血性疾病或產後女性就要避免。他認為,「住院急性期時,建議不要送任何含中藥材的補品」,畢竟市售補品可能含多種藥材,建議等病症緩和才送中藥補品。2.雞湯、雞精廖偉呈說,許多人會送雞湯,湯若呈現乳白色,代表油脂量高,不建議心血管疾病、高血脂病患喝;燉煮若加酒或中藥,也會影響病情恢復和傷口癒合。雞精、滴雞精屬低熱量的胺基酸補充食品,適用補充體力、改善疲勞,對病情沒有實質幫助,且含普林、鈉鉀磷,高血壓、腎臟病人也需注意。探病送水果?消化道病人不宜、糖尿病患最怕甜蜜。梁正隆說,探病常見的禮物是水果,看似安全牌,但也有其禁忌,「有些消化道病人就是不能進食,送再高貴的水果也沒辦法吃。」往往變成是照顧病人的親友吃這些水果,雖然仍是個心意,但還是建議送禮要符合病人的需求。1.糖尿病患尤其糖尿病患者需避免高糖分的水果,如鳳梨、哈蜜瓜。梁正隆說,糖尿病人因疾病造成傷口復原力較差,再進食過甜的水果,會讓術後恢復時程拉長。2.腎臟病患梁正隆特別提醒腎臟病人也要避免高鈣、磷、鉀太高的水果,例如高鉀的楊桃,高磷的葡萄等,「少量進食雖然無妨,但送禮還是希望能更切合對方的病況。」3.消化道手術病患藥師廖偉呈說,送水果時要注意若病人開刀不能進食或咀嚼不佳,水果變成「看得到卻不能吃」,甚至有可能長果蠅。若病人做完腸道手術,必須搭配低渣飲食,此時收到高級水梨禮盒這類纖維含量高的水果,對病人是一大負擔。另外,當季水果通常又香又甜,對血糖不穩定的病人來說更是大忌。4.避免影響他人的水果在醫院工作多年的護理師黃亭瑋分享難忘案例,一名病人家屬偷偷帶整顆榴槤到病房探病,整層樓洋溢著榴槤味道,護理師發現連忙制止。沒想到事後病人出院,還郵寄榴槤到醫院向醫護致謝,讓他們哭笑不得。黃亭瑋說,探病送禮除了能讓病人感到窩心,避免影響其他人也是禮節之一。責任編輯:辜子桓
-
2023-12-12 失智.名人專家
跨海自述 英國醫師與失智共存14年
台灣二○二五年進入超高齡社會,根據失智症盛行率八%推估,至去年,全台失智人口超過卅二萬人;衛福部長照司數據顯示,有百分之七十四尚在極輕度、輕度失智階段,大有機會趁早延緩病程。為帶民眾打破失智世界的薄紗,聯合報健康事業部與瑞智社會福利基金會舉辦「二○二三國際失智照護論壇」,由確診年輕型失智症的英國醫師珍妮芙.彼尤特(Dr. Jennifer Bute),以既是醫師又是患者的視角,自述失智者的真實世界,提出靈性照顧的重要性,因為失智者仍保有豐富的情感及行動能力,告訴大家如何「看見那個人,而非失智症」。「失智者(的靈性),一直都是存在,只是需要被找到。」七十七歲的珍妮芙.彼尤特是英國皇家全科醫師學院院士(FRCGP),曾擔任家庭醫師長達廿五年,她在二○○九年確診年輕型失智症。當知道健康出了狀況,便提早退休,將時間投注於翻轉社會大眾對失智症的看法。抗病鬥士開懷現身珍妮芙.彼尤特以「盼望永存:一位醫者的失智旅程」為題,在英國與論壇連線,發表演說。當她的笑聲與影像透過視訊現身大螢幕,全場近四百位民眾雀躍地向這位對抗失智症十四年的鬥士揮手致意,她流暢回覆提問,激勵許多人。她強調,「失智者是一個人,也一直是我們的家人。」只是被困在疾病當中,需要身邊人的理解、接納、肯定與欣賞,才有機會與外界、家人重新連結,建立「心」關係。失智者記憶衰退、逐漸認不得人、認不得路,在語詞的使用、圖像、空間的認知可能改變,而記憶也常不定期、不定時陷入過去某個人生階段,就好像進入一段「時空旅行」。照顧者該如何應對?珍妮芙.彼尤特形容,「這就像是拜訪朋友家,按門鈴無人回應,你是選擇放棄?還是另找方法?」她找到最容易觸及到失智者心靈的是音樂、唱歌、跳舞,笑聲也很有用,可以幫助失智者放鬆。但每一個失智者狀況不同,今天有效也許隔天就不管用,她鼓勵多嘗試。徐文俊分享靈性照顧瑞智基金會董事長、台灣失智症協會理事長徐文俊表示,從事失智症治療、照顧服務廿多年,最重要的是「人」、「家」及靈性照顧。藉由珍妮芙.彼尤特的經歷,他強調面對失智、高齡議題,人人都該更早學習靈性照顧。徐文俊說,「靈」是生命力量的來源,靈性是人類對生命、死亡、意義、價值等追求,尤其在身體虛弱、認知問題和身體障礙、慢性病、致命疾病的診斷和生命終結階段,轉向靈性或宗教價值觀、信仰,以協助理解正在發生的事,找到希望並為死亡做準備。透過靈性照顧、關懷,失智者、照顧者有機會重新審視彼此的關係、找尋生命的意義、價值,並與自我、家人、社區、大自然、至高者進行連結,面對重重挑戰,才能產生力量與勇氣。衛福部長照司長祝健芳表示,高齡政策白皮書中,靈性照顧主要在安寧照顧,以住宿機構為主,明年將獎勵機構培訓員工接受安寧教育課程以及加強居家安寧,幫助長者在臨終一刻心靈安定。台灣失智症協會顧問湯麗玉與珍妮芙.彼尤特有長期情誼,她觀察,珍妮芙.彼尤特雖是失智者,卻可以透過影片、網站平台有條理地分享失智者心路歷程,並闡述其信仰核心價值,這是很不簡單的任務,在珍妮芙心中,「失智症就像個禮物,讓大家多理解失智者、失智症,就像是上帝所賦予的任務」。而這樣的社交活動、互動刺激,也可幫助延緩失智退化,對社會帶來正面啟發,值得尊敬、學習。更多相關報導失智照顧/避免失智被詐騙 3招防淪肥羊失智照顧/國內8萬失智人口 未被長照傘覆蓋失智照顧/傾聽與對話 儲備靈性照顧能力
-
2023-12-09 失智.長期照護
失智論壇/照顧32萬失智者!專家傳授 財務、心靈、政策應成解方
台灣預估將於2025年進入超高齡社會,根據失智症盛行率8%推估,截至去年(2022年)底,全台失智人口超過32萬人,該如何因應疾病帶來的生活變化?聯合報長期關注失智症議題,與瑞智社會福利基金會舉辦「2023國際失智照護論壇」,邀請失智症各領域專家與會,包括確診年輕型失智症的珍妮芙.彼尤特醫師,以既是醫師又是患者的視角,分享失智者的真實世界,告訴大家如何「看見那個人,而非失智症」,因為失智者仍保有豐富的情感及行動能力,即便失智也能幸福生活。2025年達成失智友善777衛福部長照司司長祝健芳致詞表示,世界衛生組織(WHO)統計,全球失智症發生速度,約每3秒就有1人罹病,「給人的感覺十分緊迫」。衛福部最新統計,國內失智症人數已達32萬人,如何找出失智症患者,並提供適當的長照協助,此為當務之急。祝健芳說,為妥適照顧失智者,衛福部積極推動「失智友善社區」,訂定2025年達到「失智友善777」目標,分別為全國民眾7%以上,對失智有正確認識及友善態度;罹患失智症7成以上人口,獲得診斷及服務,以及7成以上失智家庭照顧者獲得支持和訓練。呼籲民眾持續關心失智議題,並善用政府長照相關資源,減輕照顧壓力,照顧者更要有健康的身體,才能陪伴失智家人走更遠的路。聯合報健康事業部策略長洪淑惠表示,自己是以一名家屬及讀者的角色參與這場論壇,母親因為失智重度臥床,如果能早一點看到珍妮芙醫師訴說自己罹病的影片,可以更理解失智出現幻覺的狀況;看過影片後,更加理解「我不能只看到媽媽身上的失智症,應該看到她還是一個人、還是我的媽媽。」洪淑惠說,民眾對於失智症的理解及照顧已經比以前「好很多」,目前健康事業部旗下,全國最大的失智粉團「失智.時空記憶的旅人」共有14萬名粉絲,紀錄許多失智者、照顧者的甘與苦。透過「2023國際失智照護論壇」,讓大家更了解如何預防失智症、罹患失智症後如何應對。著重人、家及靈性照顧三大訴求瑞智基金會董事長、台灣失智症協會理事長徐文俊表示,從事失智症照顧服務20多年,認為最重要的是「人」、「家」及靈性照顧,讓失智症患者、家人得到更好的照顧及協助。失智者年齡多為65歲以上,常失去「已經建立好的智力與能力」,包括獨立生活能力,社會地位、尊嚴、職業功能與收入均因失智而瓦解。面對失智議題,靈性照顧十分重要。徐文俊說,「靈」是生命力量的來源,靈性是人類對生命、死亡、意義、價值等追求,尤其在身體虛弱、認知問題和身體障礙、慢性病、致命疾病的診斷和生命終結階段,轉向靈性或宗教價值觀、信仰,以協助理解正在發生的事,找到希望並為死亡做準備。既是醫師又是失智者 珍妮芙:正確引導能舒緩情緒身為英國皇家全科醫師學院院士(FRCGP),且曾擔任家庭醫師25年,過去也長時間參與醫學院學生培訓工作的珍妮芙.彼特尤(Dr. Jennifer Bute),在2009年確診罹患年輕型失智症,當意識到自己的健康、身體出了狀況,便選擇提早退休,將時間投注於翻轉社會大眾對失智症的看法,並對失智者、家人提出許多鼓勵、建議,論壇以「盼望永存;一位醫者的失智旅程」為題,運用影音方式進行分享。珍妮芙指出,「失智者的靈性,一直都存在」,只是被困在疾病當中,即使忘記各項人、事、物,還是能記得感受、情緒,且失智者也常反映照顧者、周遭人的情緒與回饋,當旁人出現激動情緒,失智者很容易跟著激動,反之,當照顧者、周遭的人情緒平緩,失智者的情緒自然也會穩定下來。珍妮芙強調,失智者、照顧者「都需要感受到被欣賞,也需要目標和價值」,若能「堅定地相信上帝、堅定不移地希望及毫不保留地愛」,在有感情、溫暖的環境中,失智者、照顧者都感受到被愛、被欣賞,一切就會朝正向發展,在愛當中,彼此也能找到快速充電、心靈平安、平靜的力量。專家:傾聽失智者的心聲中山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副院長郭慈安說,該院成立台中第一家共照中心,從服務過程發現,許多家屬發現長輩罹患失智,要勸長輩到院就醫診斷十分困難,為此,中心研發許多創意的方法,這時就需要「傾聽失智者的心聲」。郭慈安說,隨著嬰兒潮世代的人口老化、教育程度增加,現在面臨的失智者不同以往,如85歲以上年長失智者,個性比較謙卑、樸素,許多決定都由子女負責,但現在失智者很有想法,多自行上網尋求檢測方法,或到醫院進行診斷,可是確診後卻會出現極大負面想法,此時,「他們的世界就會變得黑暗」,甚至做出傷害自己的事情。在國外有許多失智症患者組成自助團體,於網路直播分享,告訴大家失智者的心聲,如「我獨居、我單身、但我失智了,應該怎麼辦?」從中找到類似的夥伴,一起自救。建議家人、照顧者、醫護人員應要傾聽失智者的心聲,這是十分重要的。富邦人壽:避免金融剝削先了解法律爭取權益富邦人壽法律事務部律師陳力瑄分享金融剝削,中老年人成為詐騙分子覬覦目標,主要是抓住受害人接電話時的心理狀況,假冒機關人員登門入室、假借親友名義借錢周轉、半哄半騙購買金融產品等。而失智長輩因判斷力退化,容易被各種話術誘騙,提供個資或匯款、投資,甚至將房產便宜賣出或贈與他人。擔憂害怕失智長輩被騙怎麼辦?陳力瑄強調,可申請辦理「金融註記」保護失智者的財務安全,並防範被冒名或是不法操作。若長輩認知程度比一般人弱,但生活仍可自理,可聲請「輔助宣告」,由法院選出一位輔助人協助受輔助宣告的失智者行使法律上的行為。若是精神障礙或其他心智缺陷導致失智者無法對外表達,建議聲請「監護宣告」,由監護人擔任法定代理人,執行受監護宣告人的生活、護養療治及財產管理。「以人為本」的失智照顧 靠長期穩定陪伴台灣失智症協會秘書長陳筠靜表示,失智照顧強調「以人為本」,家屬或照顧者應深入陪伴失智者,傾聽、同理並了解過往的生命歷程,可喚起正面情緒。關於確診失智的資源銜接,失智共照中心扮演重要角色,引導及協助家庭照顧者,提供照顧技能、轉介長照服務資源使用等。陳筠靜強調,盡量避免在家中孤軍奮鬥,多與其他家庭照護者相互交流,除了能得到很大的安慰,也有助於找到外部資源。尤其是年輕型失智者議題,經過職務再設計仍可持續在職場發揮所長,即使罹病了,在有意識能力時,多跟家人討論未來想過什麼樣的生活,及早規畫財務、預立醫療決定等。儲備靈性照顧能力 勿失智了才進行瑞智社會福利基金會顧問劉亮馨說,靈性照顧透過自我探索、信仰與自然的連結,幫助我們擁有心中持久的平安和滿足感,以及面對苦難的韌性、順應環境的彈性,連結各關係的「愛」。靈性照顧或靈性的儲備,不要等到確診失智了再來進行,特別是高齡者一定要有所準備,就像日常鍛鍊體力、存骨本,才能更有力量面對挑戰。劉亮馨以澳洲的高齡者靈性照顧指引為例,包含促進高齡者的健康和福祉,一直到生命後期所需的種種照顧,都要有靈性照顧貫穿其中。台灣已經將靈性照顧列入高齡者照顧的政策白皮書,政府的美意需要讓更多民眾知道,透過社會教育來增加民眾的靈性照顧識能。理性、理解、同理失智症 建立「愛」的連結聯合報健康事業部(失智.時空記憶的旅人)主編陳韻如以失智照顧「歷程」的概念分享,思考自己在病程前中後可能會遇到哪些事情,如此也有助於失智症家庭預作準備。不論處於哪個階段,一定要秉持理性、理解、同理,冷靜思考遇到的問題、有什麼解決方案。理解照顧者的身心狀態,並同理照顧上的難題,同理是溝通的第一步。陳韻如提到「失智.時空記憶的旅人」平台的案例,有位粉絲分享父親失智的經驗,雖然忘記另一半過世的時間點,卻仍舊感到悲痛、有情緒反應。若能同理從失智者的視角去看事情,才會明白他的世界發生了什麼事。面對失智症不是懼怕它,而是給予愛、陪伴與關懷。失智症是個禮物 分享自身故事影響大眾珍妮芙透過線上直播,與台灣失智症協會顧問湯麗玉進行對談,湯麗玉表示,在珍妮芙心中,「失智症就像個禮物,讓大家多理解失智者、失智症,就像是上帝所賦予的任務」。因為出現這個疾病,珍妮芙開始製作網路影音、經營粉絲團、網站,翻轉大家對失智症的觀念,也讓大家了解信仰在她身上所產生的影響,這是很不容易的一件事。湯麗玉指出,珍妮芙本身是醫師,確診失智症後,常思考自己可以做什麼,藉由分享自己的故事、與其他人交流、互動,同時也延緩失智病程,從這點也可以了解,對於失智者來說,維持社交生活活躍,也是延緩失智退化重要關鍵。藉由論壇的交流、各領域專家經驗分享,2024年,聯合報將以失智症永續照護新未來的角度出發,從前段預防到照護,是心也是新,需要大家持續努力、一同推動。此次論壇由瑞智社會福利基金會、聯合報健康事業部主辦;贊助夥伴富邦人壽;行動響應夥伴吉晟生技、采鋐健康整合集團、皇嘉;以及各界夥伴共同參與,包括支持夥伴:台灣失智症協會、中山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失智時空記憶的旅人;倡議夥伴:元氣網、台灣安寧緩和醫學會、屏東基督教醫院、一粒麥子社福基金會、天主教失智老人社會福利基金會、切膚之愛社會福利基金會、畢嘉士基金會、醫療財團法人門諾醫院。責任編輯:陳學梅
-
2023-12-09 退休力.社會連結
69歲是美好生活的高峰!看2位「老玩童」如何勇敢玩樂,讓幸福高峰變高原
打開前衛生署長葉金川臉書,他最近去了日本,前一陣子組千歲團帶隊去馬祖,平常在花蓮種樹養花四處走走,看起來「好像」都在玩;北醫名譽教授韓柏檉最近完成「韓教授環島話聊」,走訪各地與人直接面對面交流,這是他退休後的人生大事。兩位退休過來人用行動告訴大家,「玩樂」考驗腦力和體力,也是人生不可或缺的重要能力。退休力調查 「社會連結」分數始終偏低健腦、學習新事物與人連繫有助社會連結,根據近幾年退休力大調查,「社會連結」平均分數始終偏低。「長期從事、培養自己的興趣、喜好、願意學習新的科技設備、結交新朋友的能力」,皆隨年齡增加而下降;「從事較複雜日常活動,如投資理財、規畫旅遊」有助動腦防失智,但各年齡層皆僅有半數做到,七十五歲以上更降至三成五。怎麼好像都在玩?葉金川:玩樂重要且不輕鬆別小看「玩樂」的力量,問葉金川怎麼好像都在玩?這位擘畫並帶領全民健保上路的醫療奉獻獎得主先是說:「就沒事呀」,但隨即忍不住澄清,平時也有上課和演講、處理協會的事,「只是這些沒有貼臉書啦!」但他也說,「玩」的確重要而且並不輕鬆,為了規畫行程,「要做很多功課」,出發後還要一路應變路上和同行夥伴的突發狀況,考驗很多。韓柏檉:把下班後人生過得精彩有趣,是一種能力韓柏檉則鼓勵大家要勇敢,應該把玩樂的精神融入生活中每一件事情。他引用日本管理大師大前研一的「OFF學」,把下班後人生過得精彩有趣,是一種能力。他強調,玩樂不是罪惡,我們常把工作和玩樂分為不同的事,但無論做什麼,都應該設法讓事情變得有趣,玩樂不需要等退休,轉換心情就會不同。葉金川建議,年輕時把生活重心放在工作,五十歲後就開始微調,不能期待自己還能像卅、四十歲時衝刺,應該 學習用智慧和經驗來維持與管理工作,將生活重心轉換成家庭與休閒活動。培養動態和靜態的休閒活動,養成活力生活習慣,到了八十五歲,参加千歲團、到處趴趴走,繞地球跑,都不是問題。人生最美好的時光落在兩個年齡 69歲是美好生活的高峰倫敦政經學院研究發現,人的一生中,最美好的時光落在兩個年齡,一個是正值青年期的廿三歲,另一個是老年期的六十九歲。葉金川分析,青春正盛,廿三歲的美好可以理解;五十多歲面事業與家庭兩頭燒的壓力,七十歲後,有人因為年輕時「燃燒自己」,身體出狀況,於是身體還不算太老的六十九歲,成為美好生活的高峰點。葉金川認為,有幸福感的歲月是可以被延長的,如果「高峰點」從六十九歲往前往後拉長廿五年、卅年、甚至卅五年,就能讓高峰變成高原,持續美好時光,前提是「要顧好自己的身心健康、及早做好準備」。別怕改變 做自已想做的事韓柏檉建議,不要害怕改變,可以從很小的事情開始做起,可先掌握一個重點,便是「對自己好一點」,例如他的環島話聊,雖是利用聊天講話來交流,還是會有壓力,於是他有時前一天就到目的地,到不同的地方走走看看,保留一些時間給自己。韓柏檉建議,每個月找一天,給自己一整天的時間做想要做的事情,從這件事情開始。 今年七月葉金川和妻子完成開車跨越三千英哩的美國黃石公園之旅,這是給他自己的七十歲生日禮物,只是因為疫情推延了三年。三年後許多規畫被打亂,原訂出遊的朋友有人不能去、原想留宿的旅店已搶訂一空、改租露營營地又遇上融雪把營地沖壞了,最後只訂到公園外的露營小木屋,再每天開車進公園。這趟旅程是葉金川的圓夢之旅,四十一年前還是窮學生的他,和太太載著兩個小孩從波士顿開車到黃石公園,此次舊地重遊,沒想到疫情攪局,體驗到六月的黃石公園入夜後冷到地面結冰、遇到營地受損、訂不到旅店,看似困難重重,但兵來將擋,一路化解,淡定處理遇到的困難,最終依然得到最佳結果,更加珍貴、值得珍惜。●來測退休力不論是不是一個人,都要準備老後,好好生活。聯合報推出「六種動物測驗你的退休力」,歡迎填寫評估,來看你的退休準備夠不夠。https://pse.is/3uraub責任編輯葉姿岑
-
2023-12-08 退休力.理財準備
看電影《我愛你》有感:沒有經濟基礎,餘生只能是悲劇!計算退休金該考慮3大帳戶
最近看了一部電影《我愛你》,影片中沒有帥哥、沒有美女,卻非常溫馨浪漫又感傷。電影描述了老常、慧如及山哥夫妻四位老人家的生活與感情。我們這代人,總是把最該說的話藏在心裡故事是從喪偶的老常說起。老常與子女晚輩相處算是愉快,經濟生活獨立自給自足。因緣際會下遇到單身、靠撿回收維生的慧如,經過多次相處後,開始用自己的車子陪著慧如到處撿回收。因為有日常相互的陪伴,讓彼此的生活增加許多樂趣,也相處得很開心。 後來,老常認識了慧如的朋友:山哥夫妻。山哥是回收廠的老闆,雖然是老闆,但是生活也不富裕,而且他的太太還患有癌症與阿茲海默症,四個老人家相處起來意外合拍。山哥女兒嫁了一個賭鬼常常回娘家拿錢,因為對女兒的虧欠感,山哥總是二話不說將僅有積蓄給女兒,造成兒子們不滿。在山哥夫妻結婚45周年紀念日,山哥把老常、慧如,還有二個兒子、一個女兒找回來吃飯,吃飯的過程中,充滿著不愉快。兩個媳婦嫌棄山哥把飯局辦在回收廠內,骯髒又不衛生,於是把山哥給孫子的禮物用酒精噴了好幾遍。一頓團圓飯吃下來卻不歡樂。 電影快結束時,鏡頭來到山哥夫妻的孝宴(葬禮後的宴席),山哥兒子在台上致詞時,表示:這是「喜喪」。聽到這句話,老常一怒之下揮起麒麟鞭,要打山哥的不肖子。原來山哥夫妻並不是如大家認為的壽終正寢,而是山哥心疼妻子飽受病痛之苦,選擇陪著妻子自殺;但他又不想讓兒女承受罵名,所以要求老常事後製造成自然死亡的假象。經過山哥的事件後,老常領悟到人生無常,把握當下才是最重要的,最後決定跟慧如告白,一起牽手共度餘生。在電影中,這四位老人家的狀況似乎代表著社會上大部分晚年的處境。有的人結婚生子,努力把兒女養大;有的人選擇當無兒無女的頂客族,年老時夫妻倆互相依靠,但也有可能因為離異或喪偶變成單身;有的人從年輕時自願、或不自願而一直維持單身。這些都是人生的際遇緣分。但看完這部電影,我發現一個很現實的關鍵:經濟能力。在這部電影中,主角們因為經濟能力不足,讓應該美好的退休生活,變得不那麼美好。退休前需要盤點的三大帳戶:生活帳戶、健康帳戶與長照帳戶世界銀行(World Bank)於1994年推出「退休金規畫三支柱」的概念,分別是:政府社會保險提供的退休年金、企業提撥的退休金以及個人理財儲蓄。基於未來領取社會保險的人越多,但勞動人口卻逐年下降,也就是繳保費的人口比例越來越低,結果就是各種社會保險年金制度不得不陸續改革。也就是說,如果想要一個有品質的退休生活,就只能靠自己多多準備。那要怎麼靠自己呢?首先,在企業退休金部分(一般勞工是勞退),可以選擇自行提撥(最高6%),除了可以增加累積退休帳戶外,還有遞延稅負的功能。其次、也是最主要的,就是依據自己目前的收入,生活支出,及未來退休生活預期的生活型態支出,推算如何開始提撥退休金準備。在計算退休金時,應該要考慮三大帳戶:一、生活支出帳戶:包含日常生活的食衣住行育樂。其中最大的問題是居住。到底是要與子女同住,還是要獨立在宅養老,抑或是養生宅之類的,其中的預算就有很大差異。如果選擇要到養生宅,費用上會因區域和品質而不同,可以在網路上搜尋相關資訊。二、健康支出帳戶:年齡漸增,身體健康狀況難免會有退化、生病、意外等問題。所幸醫療科技日新月異,許多嚴重的疾病未來都可能被解決。但新科技的費用通常不便宜,想要「呷百二」,經濟能力也得跟上。所以在健康支出帳戶上的準備絕對不容輕忽。這個帳戶可以透過健康時,以投保健康保險來預備。至於該怎麼投保,應和相關專業人士討論,在預算及保障額度上進行適合的規劃。三、長照支出帳戶:未來是人力稀缺的市場,不健康的期間除了醫療費用之外,如果需要被照護時,在不增加家屬經濟和生活上負擔的狀況下,選擇到專業機構或聘請照護人員,都是一筆長期而沉重的支出,若非有雄厚的財力,很可能耗盡自身退休金還不夠。因此,建議進行退休規劃時,也應提早準備。這個帳戶可以利用目前商業保險的長照險,透過保費與保障的槓桿倍數,降低準備成本。所有的財務準備,不只是幫助自己,更是給家人的保障。準備好三大支出帳戶,給家人的會是愛,而不是麻煩。作者/張桂菁專長:退休理財規劃、家族傳承遺贈規劃、安養信託規劃證照:.CFP®國際認證理財規劃顧問.RFA退休理財規劃顧問.高齡金融規劃顧問師.信託業務專業證照.理財規劃人員證照
-
2023-12-03 退休力.來測你的退休力
2023退休力論壇/退休力博覽會為你健檢財務 練肌力
「唉呦,沒想到蘿蔔這麼重!」60多歲黃小姐參加「退休力博覽會」的「肌力大挑戰」,右手握著蘿蔔,必須在30秒內完成20個手臂拱舉,盡管勉強及格,拿到蘿蔔,卻覺吃力。在體適能老師解釋下,儘管每天慢走、健走等有氧運動,無法增加肌肉量,必須透過重訓,才能訓練肌力。聯合報今天舉辦「以防萬一活到100歲」 2023退休力論壇,除了專家演講,場外也有博覽會,讓參與者體驗成為「一日退休練習生」,現場設置退休理財規畫諮詢、器捐及病主法、藝文票券、熟齡學習課程平台,以及零腦力及肌力大挑戰等攤位,只要玩些小遊戲或拍照上網打卡,就可以拿到小禮物,許多人排隊等候,場面熱鬧有趣。在「肌力大挑戰」攤位,排隊人潮眾多,參與者先挑選一顆白蘿蔔,在體適能老師見證下,只要30秒內完成20個手臂拱舉,就可直接拿走白蘿蔔。不少體型纖細、手臂無肉的長輩做起來相當吃力,直喊「怎可能這麼難?」。不少人聚集在中華民國退休基金協會提供的攤位,接受退休理財規畫顧問(RFA)的退休財務健檢,希望盤點經濟狀況,規畫適合退休計畫。顧問李小姐表示,這一兩年尋求諮詢民眾所面臨的困境,可用年齡來畫分,中老年人經濟能力不錯,擁有股票、基金、不動產,電腦簡單評估後,退休後經濟缺口不高,但最大風險卻可能家有「啃老族」,只要有一個孩子窩在家裡,不想工作,人生幾乎暗淡無光。至於年輕族群,大部分屬於月光族,有多少、賺多少,一年多次出國、島內旅遊,「妥善」運用薪水,幾乎沒有存款,自覺與退休距離甚遠,無須早做準備。不少退休族群則在勞動部北基宜花金馬銀髮人才資源中心攤位前詢問二度就業等相關問題,資源中心代表指出,人口老化,中高齡退休後再度投入職場,已成為常態,就曾媒合過一名80多歲大哥至運動中心網球場工作,幫忙撿球,整理環境,從中獲得成就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