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0-01 焦點.健康你我他
搜尋
社交生活
共找到
118
筆 文章
-
-
2024-09-29 失智.像極了失智
戒菸、控制三高!相較退化性失智症 血管性失智能從病因預防
台灣人口快速老化,失智症人口不斷增加,與「年齡」相關的退化性失智(阿茲海默症)患者人數占比最多,此外,還有因三高等危險因子造成的血管性失智。失智症除了早期診斷、及早用藥治療,其他輔助治療也很重要,能幫助長輩延緩失能失智。今天的聰明就醫╳健保大數據,帶您了解國內失智人口的就醫情況,為自己的老年生活超前部署。65歲以上436萬人口中,有23萬人失智。衛福部健保署統計,110年至112年台灣因失智症就醫的患者,由110年22萬5,576人,上升至112年25萬3,697人,短短三年間增加近3萬人。失智症區分為退化性失智症(阿茲海默症)、血管性失智症及其他類別失智症共三類,健保署長石崇良說,血管性失智症是較能預防的失智症類別。全台65歲以上民眾共436萬人,其中有23萬人失智,比率落在5%至6%間;而血管性失智症,占總體失智症患者約10%。石崇良表示,相較於退化性失智症隨年紀增長而發生,血管性失智症可由病因著手防治,包括抽菸、糖尿病、高血壓、高血脂等,均是風險因子。失智症的共病,高血壓、高血脂、糖尿病居前三位。健保署統計,112年診斷為失智症病人的共病情形,失智症患者因原發性高血壓就診者高達113萬5,872人次,因脂蛋白代謝疾患及其他血脂症就醫者達94萬6,622人次,因第二型糖尿病就醫者88萬2,944人次;血管性失智症患者因原發性高血壓就醫者達10萬259人次,因第二型糖尿病就醫者達9萬8,029人次,因脂蛋白代謝疾患及其他血脂症就醫者為7萬624人次。石崇良表示,血管性失智症預防的風險因子,與衛福部三高防治「888計畫」不謀而合,該計畫目標為80%三高病人加入照護網、80%收案病人接受生活習慣諮商,以及80%收案病人達到三高控制,藉由預防三高,協助民眾落實心血管疾病管理,也可連帶減少血管性失智症罹病風險。值得注意的是,失智症患者比率一直是女性高於男性,但三高等風險因子,卻是男性高於女性。石崇良表示,就失智症成因及風險因子來看,並無男性高於女性的狀況,研判有可能是罹患失智症的男性,較少進入醫療體系,他鼓勵民眾不要諱疾忌醫,如有發現記憶力衰退等失智徵兆,應積極就醫。門診整合照護計畫,跨領域提供衛教資訊。石崇良表示,健保署推動門診整合照護計畫,協助患者經由整合照護門診模式就診,患者除接受醫師評估病況,也提供團體諮商,並整合社工師、護理師、衛教師、營養師等專業人員,提供衛教資訊,協助失智者做藥物諮詢,同時進行量表評估等,提供患者完善的治療環境。「失智症患者的家庭支持很重要。」石崇良表示,家庭諮詢是衛福部門診整合照護計畫重點之一,與一般疾病針對病人本身衛教不同,失智症患者因認知功能受影響,對於衛教知識接受程度不一,醫事人員必須教導家屬如何照顧失智患者,並提供合適資源,協助失智症家屬照顧患者。重度失智、失能患者,可善用居家醫療照護計畫。石崇良表示,居家醫療照護計畫是另一項失智患者可用的資源,健保署統計,112年居家醫療照護整合計畫收案人數共8萬5,092人,其中有1萬8,367人收案原因包含失智症,此計畫主要針對較重度失智,或進入失能階段的患者。重度失智症患者家屬照護負荷較大,石崇良表示,嚴重失智症患者已無有效藥物,治療上以生活照顧為主,居家整合醫療照護計畫結合長照服務,可由居服員到府協助長者做關節運動、失能訓練,或協助長者沐浴;醫師、護理師則可在長者家中開藥,讓家屬、患者不用再奔波往返醫院、診所,減輕照護患者帶來的壓力。失智與高齡最相關65歲後人數急升,女多於男。國內高齡化趨勢明顯,衛福部健保署統計,近三年失智症患者人數連續成長,性別上「女多於男」,而高血壓、高血糖、高血脂等失智症風險因子,卻是「男多於女」。新光醫院失智症中心主任劉子洋表示,這是流行病學統計現象,目前並無明確原因,有些學者認為,與女性荷爾蒙有關聯,不過,失智症最大的危險因子仍是「年齡」。失智患者逐年增加,85歲後達到高峰。健保署統計資料顯示,失智症就醫人數從110年的22萬5,576人、111年的23萬9,124人到112年的25萬3,697人,就醫人數逐年增加,符合高齡社會的趨勢。從性別來看,女性明顯多於男性,112年的女性失智患者15萬9,451人,遠高於男性9萬4,246人,一般推測與女性平均餘命較高有關。而「高齡」是失智症的最大危險因子,從年齡層來看,65歲後患者人數急遽上升,85歲後達到高峰。劉子洋表示,隨著年紀增長,大腦容易有類澱粉、濤蛋白(Tau)堆積,導致罹患阿茲海默症風險增加,65歲以上的罹病風險,每五年增加一倍。至於年輕型失智患者,因類澱粉堆積的情況少,失智症型別與高齡失智者不同,血管性、額顳葉型、路易氏體失智症等非典型失智症比率較高。年輕失智症的存在,讓民眾擔憂是否與遺傳有關。劉子洋說,許多民眾發現家中長輩罹患失智症後,擔心自己是否會因遺傳而罹病,不過,失智症並不會遺傳,僅少數患者因特定基因導致發病,這些患者通常發病年紀早,50多歲就出現症狀,多數罹患的是較罕見型態的失智症。退化性失智占多數,血管性失智約10%。依失智症類型區分,血管性失智症患者占比10%,最大宗的失智症類別仍為退化性失智症(阿茲海默症)。劉子洋說,血管性失智症用白話說明,其實就是「無聲中風」,常見的腦中風會導致患者瞬間癱瘓、昏迷等,且病程發展迅速,一天內就必須送醫、住院;血管型失智症同樣是血管阻塞,但發生在大腦深層,不易出現明顯症狀,經年累月卻會造成患者行動、認知受到影響。劉子洋說,血管性失智症的預防,與心血管疾病無異,透過三高控制、運動、飲食、戒菸等,可預防血管性失智症,而這些生活型態控制,也有助預防退化性失智症,不過,退化性失智症還必須著重人際互動、社交生活等「動腦」層面。睡眠呼吸中止族群,可能出現類似失智症狀。少部分患者,出現專注力差、心情不好、脾氣變差、睡眠品質不佳等情況,症狀表現經過評估,可能符合失智症條件,實際上並非失智症。劉子洋說,有些罹患睡眠呼吸中止症的族群,晚上沒睡好,白天打瞌睡,導致記憶力變差,出現類似失智症症狀表現,但不是大腦萎縮導致,在就醫改善呼吸狀況後,症狀就會改善。除退化性、血管性失智症以外,根據健保署統計,其他類失智症患者,包括用藥、飲酒導致的失智症,每年約170人上下。劉子洋表示,失智症是一種表象,經由外觀及量表評估,觀察患者是否有記憶力退化、言語不流暢、情緒波動改變等,認定是否為「失智狀態」,要區分型別時,則會進一步進行腦部掃描等,觀察患者腦部萎縮栓塞比率。「罕見失智症類型,還包括大腦對維生素吸收不良,或安眠藥重複用藥,導致患者神情呆滯,類似失智症表現,酗酒、吸毒導致大腦白質退化等,也會出現類似失智症表現。」劉子洋說,這些患者往往相當年輕,有時40多歲就「很呆、很頓」,甚至合併癲癇發作,症狀很類似巴金森氏症,臨床診斷時必須排除其他病因。醫學中心患者最多,應回歸診所照護。失智症患者增加、遍布社區,但健保署統計,各縣市民眾就醫情況,仍以醫院層級最高的醫學中心人數最多,基層診所就醫人數反而最少。劉子洋表示,台灣健保就醫方便,但失智症是「很普遍、很生活化」的疾病,理應在社區解決,較合理的趨勢應是患者首次診斷,或較為困難的案例在大醫院進行,後續再回到社區的失智症共照中心等,接受照顧服務。劉子洋說,雖有新藥即將上市,但失智症是必須回到生活層面照顧的疾病,臨床上會鼓勵患者多運動、加強腦部訓練,這些必須與患者本身的生活環境結合,因此失智症共照中心、照護據點等,多設置在鄰里間的教會、學校、里長辦公室附近,貼近民眾生活圈,提高失智者走出家門,接受長照資源的意願。
-
2024-09-22 失智.長期照護
火燒厝,才知屋主獨居失智!缺乏社交導致失智風險大增,許多長者出事才被發現罹病
台中一處民宅晚間突然起火,一位獨居老婦受困其中,消防隊及時將火勢撲滅,老婦受到嚴重驚嚇,坐地喃喃自語,反覆說著「要回家煮飯」,警消當下以為她驚嚇過度,僅協助安撫她,後續經社會局協助後發現老婦自從喪夫後,靠資源回收生活,幾乎沒有社交生活,獨居近五年的時間,近期已漸漸失智,那天失火的晚上,她肚子餓想吃飯,卻只開了火沒有放任何料理,讓鍋子乾燒而釀出火災。「這類案例太多了」,台灣失智症協會顧問湯麗玉說,台灣的高齡者以女性占多數,先生離世後子女離巢,幾乎都是自己住在無電梯公寓中,許多長者初期獨居時,身體狀況良好,但漸漸身體出現狀況,加上對失智病識感不高,常常是出事才被發現屬於「獨居失智」的患者。最悲慘狀況 失智回不了家曾有獨居奶奶外出時,不小心跌落到排水溝,被救起才發現她回不了家,走了好遠的路;也有子女長年住在國外,獨自住在台灣的長輩,因為被詐騙太多錢,子女返台處理長輩被詐,才發現爸爸已經失智;又或是最悲慘的情況,不幸走失死亡,調閱監視器的過程中,發現獨居長輩的樣態恍惚,才發現極可能是因為失智走失,最後回不了家而喪命。依據一一二年六月底銀髮安居資料顯示,台灣六十五歲以上長者中,獨居占廿三點三三%、老老照顧占十二點三六%、非獨居且非老老照顧占六十四點卅一%;其中六十五歲至七十四歲,女性獨居長者占女性長者比率廿二點七六%略高於男性之廿二點七一%,七十五歲以上女性獨居長者比率廿六點一二%高於男性之廿一點九八%,女性長者獨居比男性多。若打算獨居 做好社交規畫台灣失智症協會秘書長陳筠靜表示,如果以獨居長者占廿三點三三%計算,全台約有九十七點六萬名六十五歲以上的長者獨居,目前六十五以上失智盛行率為八%,可推估獨居失智者,約有七點八萬人左右。多數的獨居失智長者「難以挖掘」,特別是男性獨居者,他們大多不與社區互動,雖然他們能自理生活,但是一旦失智他們幾乎沒辦法向外求援,社區也很難透過平常的互動,提醒他可能生病了,讓獨居風險陷入惡性循環。身障失智 七成無法自我照顧陳筠靜說,過去有非常多的研究都顯示,失智者會比一般獨居者孤僻,像是從一一○年身心障礙者生活狀況及需求調查報告分析,具身心障礙身分的失智者,有七成沒辦法自我照顧,因此他們的照顧服務需求遠高於其他障別,需要與外籍看護同住或住機構比例高,其照顧費用開支高,但外出行動的獨立性低,社會參與度低,自我決定情況低。湯麗玉說,獨居減少社交刺激,會大幅增加失智風險,若未來決定要獨居生活,膝下又沒有子女,一定要先做好「社交網絡」的規畫,同時避免財務被詐,也建議可以做好信託,房屋也可以找尋信任的對象共同持有,定期到醫院篩檢腦部變化,也是建議的方式。她也呼籲政府應該正視「獨居失智」的困境,建立主動關懷制度,揪出獨居失智長者,避免出事後才發現他們是失智患者。填問卷抽好禮 預防養出啃老兒高齡父母擔心養兒啃老,生活無以為繼;仍在教養子女的父母也焦慮,難以判斷相信支持與放縱寵溺的界線,害怕養出啃老兒。啃老是可以預防的、被兒孫啃食的人生也有機會按下停損鍵,歡迎您分享自身啃老困境,以及教養路上的焦慮,將有機會抽好禮。數位版看這裡 如何察覺失智症獨居老人出事才知已失智 從日本、歐洲看怎降低孤獨死在台灣獨居已經愈來愈普遍,許多單身年輕人,也開始崇尚獨居生活,不婚不生也讓獨居年輕化,但卻也埋下獨居隱憂,各國對於獨居都意識到具有風險,現階段雖大多僅針對六十五歲以上高齡者做關懷訪視,但漸漸地,年輕人的獨居課題也引發關注,避免年輕獨居者提早面臨獨居風險,各國皆在想方設法改善現況。
-
2024-09-21 失智.長期照護
失智照顧減少「孤獨死」!日本監控水電、丹麥推協作住宅
少子化加上超高齡化,獨居人口增加,也讓政府需要直接面對獨居風險,日本警察廳近期公布今年一到三月「孤獨死」的最新數據,多達二點一萬名獨居者在自宅過世,其中六十五歲以上長者占八成。台灣雖未有相關調查與統計,但不少新聞事件陸續報導,國內獨居者死亡事件愈來愈多。專家指出,獨居風險不只是失智,包含意外身亡等,都需要正視。台灣目前的人口結構發展與日本的走勢極為相似,高齡者愈來愈多,且獨居者也隨之增加,日本早在多年前就發現「孤獨死」現象,雖然日本政府尚未明確定義「孤獨死」與「孤立死」,但兩者皆指離世時無任何人照顧,遺體往往在過世多時候才被發現。該現象也揭開「獨居風險」的面紗。許多研究皆顯示,獨居者生理、心理與非獨居者相比,較容易產生焦慮、抑鬱等心理問題,也因為健康狀態不易被他人察覺,也增加心臟病發、腦中風致死風險,社家署副署長周道君表示,台灣的獨老並不是每一個健康狀況都不佳,近年發現許多獨老的生活狀態比非獨居者還好,他們過得好,最關鍵的因素是「擁有良好的社交生活」。目前日本政府面對獨居戶,採取「科技與社會服務結合」,監測獨居戶的水電繳交的狀態,一旦異常就會主動通知社區內的社工,並透過非政府組織定期探視獨老。英國則推動社區活動,增加鄰里之間探視機會,另成立「孤獨基金」支持志工團體,讓他們提供獨老的心理支持服務;丹麥則推出協作住宅,讓原本是獨居戶的長者,可以集中生活,不僅降低孤獨感也能達到守望相助的效果。填問卷抽好禮 預防養出啃老兒高齡父母擔心養兒啃老,生活無以為繼;仍在教養子女的父母也焦慮,難以判斷相信支持與放縱寵溺的界線,害怕養出啃老兒。啃老是可以預防的、被兒孫啃食的人生也有機會按下停損鍵,歡迎您分享自身啃老困境,以及教養路上的焦慮,將有機會抽好禮。數位版看這裡 如何察覺失智症獨居老人出事才知已失智 從日本、歐洲看怎降低孤獨死在台灣獨居已經愈來愈普遍,許多單身年輕人,也開始崇尚獨居生活,不婚不生也讓獨居年輕化,但卻也埋下獨居隱憂,各國對於獨居都意識到具有風險,現階段雖大多僅針對六十五歲以上高齡者做關懷訪視,但漸漸地,年輕人的獨居課題也引發關注,避免年輕獨居者提早面臨獨居風險,各國皆在想方設法改善現況。責任編輯:陳學梅
-
2024-09-17 失智.Podcast
【Podcast】Ep15.失智症會不會遺傳?可以預測發病年紀、提早預防嗎?博恩爸爸、台大醫師曾文毅的大腦逆齡研究
「失智・時空記憶的旅人」粉絲團經常接收到來自子女的發問,擔心自己會跟爸爸或媽媽一樣罹患失智症,親子之間的大腦疾病是否有遺傳關聯?台大醫院特聘兼任主治醫師、台大醫學院兼任教授曾文毅說,失智症確實有先天因素,但不會百分之百決定我們的人生,「其實遺傳的影響只占一半,我們可以靠後天的努力來改善,這是很重要的觀念。」根據衛福部公布的最新調查,社區65歲以上長者失智症盛行率為7.99%,推估到113年65歲以上失智症人口數約35萬人,而且有逐年攀升的趨勢。儘管失智症對高齡化社會造成壓力,但隨著醫療科技的研究,也看到新希望。「失智好好生活Podcast」主持人陳韻如邀請腦專家曾文毅上節目,談最新的大腦神經年齡檢測如何預防失智症。良好生活型態可抵抗毒性蛋白曾文毅表示,目前65歲以上長者常見的失智症為腦神經退化性疾病,是毒性蛋白所造成,「毒性蛋白在發病前二三十年可能就形成,它會慢慢累積,就像冰山,看不見的海面下愈來愈大塊,浮出海面的只是一小塊。」但毒蛋白只占失智症原因的百分之五十,另外一半因素是個人生活型態例如運動、飲食、睡眠、社交、大腦活動等造成,假設從小建立良好生活型態,便可維持大腦健康,就能夠抵抗毒性蛋白造成的損壞。但我們該如何檢測大腦狀態?目前臨床診斷失智常見使用各種問卷,只能評估當下受測者的心智狀態或認知功能退化程度,不能提前預測罹患失智症的機率。曾文毅提出的「大腦神經年齡檢測」,是將MRI腦部影像運用人工智慧預測大腦年齡,假設腦齡比實際年齡年輕,表示大腦目前很健康,若腦齡比實際年齡老10歲以上,就表示五年後罹患失智症的風險非常高,應提高警覺,開始改變生活型態,或是進行健腦活動,有機會幫助大腦逆齡回春。建議35歲以上就可以檢測,不是出現認知功能障礙才做。爸媽失智,我該如何逆轉勝?曾文毅還有一個身分,他是知名的單口喜劇創業家曾博恩的爸爸,父子倆展現出來的專業及特質截然不同,讓人格外好奇親子間的大腦是否有遺傳關聯。曾文毅表示,肯定會有遺傳因子,但不用因此而太過擔憂,遺傳對我們造成的影響只占一半,並不是爸媽失智,孩子就一定會遺傳失智症,主要還是看自己後天有沒有努力改善。他曾在自己出版的《養腦不養老》一書提出777腦力健康法,每天走七千步以上、每餐吃七分飽、每晚睡足七小時,就是最簡單幫助腦齡逆轉的方法。他分享自己的實踐方式,平時把運動融入日常生活中,外出盡量走路或騎腳踏車,做肌力訓練,爬樓梯取代搭電梯,飲食方面每天吃兩餐,中間相隔12小時,以此減少食量,另外每晚大約十點半就寢,保持良好睡眠習慣。很多人可能認為等到上了年紀再來注意養生,但別忘了毒性蛋白會經年累月累積起來損害大腦,最終可能導致腦神經退化性失智症,因此生活習慣應該是從年輕開始建立。曾文毅表示,他退休後創辦的上頂醫學影像科技公司就提供腦齡檢測專業服務,目前已與很多健診診所合作,也可直接致電上頂詢問。進行MRI大約半小時,而且沒有輻射線,百分之百安全,只要檢測後發現腦齡比實際年齡老五歲,就要開始改變生活型態,除了777腦力健康法,持續維持社交生活,多動腦學習新知都很重要,此外也可以參加健腦活動,他近期也會跟專業人士開發相關健腦課程,幫助腦齡過高的人透過專業協助逆轉回春。失智症預防是即將步入超高齡社會的我們,刻不容緩的議題,收聽完整節目內容,維持大腦健康從認識腦齡開始。本集重點✎原來失智症發病前可提前預測✎超過35歲建議做「腦齡」檢測✎曾文毅醫師的777腦力健康法✎失智症與遺傳因子的關聯性✎腦齡過高的因應方式失智好好生活Podcast節目收聽平台:🎧SoundOn: https://reurl.cc/5dRYzM🎧Apple Podcast: https://reurl.cc/jyrLom🎧KKBOX: https://reurl.cc/GpNWOv🎧Spotify:https://reurl.cc/NlxV9e⭐歡迎按讚加入「失智・時空記憶的旅人」粉絲團,並將你的經歷還有故事留言或私訊我們:https://www.facebook.com/ntcdementia⭐更多關於失智症的第一手資訊,都在元氣網「失智」頻道:https://health.udn.com/health/cate/10691
-
2024-09-05 醫療.腦部.神經
眼皮頻跳以為太累竟是罹罕病 半面痙攣會自行康復嗎?
年近6旬的阿珍,5年前開始,她的右眼周圍常會出現「陣發性抽動」,因為不會疼痛,初期以為是太累導致,但最近一兩年症狀愈來愈嚴重,不自主抽動的部位從右眼開始延伸到右半臉,甚至到頸部。由於工作時常需要開車,有時眼睛因抽動不自主閉眼,讓她擔心出車禍而不太敢開車,也因自卑不敢外出,社交生活出現困擾,就醫檢查發現,竟罹患罕見的「半面痙攣」。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神經外科主治醫師鄒易學表示,半面痙攣屬於相當罕見的疾病,盛行率約為每十萬名女性會有14.5人罹病;男性約為每十萬人僅有7.4人罹病。半面痙攣較常發生在中年或老年女性身上,醫界認為發生半面痙攣是因為後循環血管壓迫到顏面神經,引起的單側臉部肌肉呈現不規則的收縮反應。易被關注 困擾社交生活半面痙攣典型的病程,是下眼瞼眼輪匝肌先開始抽搐,逐漸發展到整個眼瞼,再向下拓展到嘴唇的口輪匝肌,以及頰骨部位的腮肌,症狀會因為患者心理狀態呈現緊張、有壓力,導致身體過於疲倦等因素而加劇。發生半面痙攣的部位,通常在單側半邊的面部,同時兩側都發生痙攣的患者,極為罕見。鄒易學指出,半面痙攣並不會致命,但患者面部會時常不自主抽動,容易被周遭的人關心,有些人會因此而自卑,漸漸不願出席社交場合,進而出現社交退縮現象;患者也因為無法控制面部肌肉抽搐的時間,偶爾會遇到長時間無法睜眼的症狀,也可能因此造成閱讀困難、視差,甚至駕駛車輛時可能因為視力受到影響,增加發生車禍意外的機率。鄒易學表示,目前唯一能「治癒」半面痙攣的方式,只能開刀動手術。透過顯微血管減壓手術,可以將壓迫顏面神經的血管隔開,而不再壓迫,達到症狀緩解,治癒率可達九成,手術難度高,手術中需要神經生理監測,協助引導手術進行。此手術不只運用在治療半面痙攣的患者,其餘腦內神經壓迫引起的疾病,也可以採取顯微血管減壓手術治療,台灣發展顯微血管減壓手術的技術現在已相當成熟。藥物治療 效果不如手術除了手術治療半面痙攣外,鄒易學說,藥物也能給予協助,但治療效果就不如手術,可用的藥物包含抗癲癇藥物、肌肉鬆弛劑等,或是嘗試注射肉毒桿菌素,使皮下的肌肉得到放鬆。肉毒桿菌素雖然可以達到放鬆的效果,但也可能會使肌肉無法有效收縮,且大約3個月後藥效會逐漸減弱及消失,需要重複注射,易產生藥物耐受性。阿珍因疾病已經影響到生活,特別是她必須要時常開車,疾病也影響到她的工作表現,因此選擇顯微血管減壓手術治療。鄒易學表示,經顯微血管減壓手術治療後,再次復發的機率低,如果初期嘗試用藥物治療,但藥物效果不彰者,也建議可以採取手術治療。
-
2024-07-01 焦點.元氣新聞
擔心肌肉流失 只靠蛋白質夠嗎? 安素HMB新配方雙效*「護肌+增肌」
HMB(β-羥基-β-甲基丁酸)是近來在運動健身圈中討論度相當高,對擔心肌肉流失的熟齡族和需要養肌的運動員來說,是相當重要的成分,尤其40歲以後肌肉流失的速度加快1,不少過來人反應「都已經補充蛋白質了,為何體力問題還存在?」但,只靠蛋白質真的夠嗎?熟齡族非常重要的營養補給HMB加上蛋白質有助修復組織、同時幫助肌肉生長。什麼是HMB?HMB、蛋白質好處有哪些?究竟HMB是什麼?蛋白質補充的還不夠?藥師公會全聯會黃金舜理事長表示,HMB 是人體必需胺基酸「白胺酸」的代謝產物,全名為β-羥基-β-甲基丁酸,近年HMB的相關研究日益增加, HMB加上蛋白質具有以下好處:【好處1】促進營養狀態促進營養狀態的HMB加上蛋白質可幫助肌肉合成,想維持好體力從問題根本著手。3重優蛋白有助修復組織、更可幫助肌肉生長,先護肌、再增肌,進而提升表現、維持好體力。【好處2】減少營養流失根據研究結果,HMB作為白胺酸的代謝產物,營養補充HMB+蛋白質有助修復組織,守護健康。【好處3】保養肌肉狀態*許多長者經常感到這裡怪、那裡怪,可能與肌肉狀態有關。透過黃金營養HMB支援,加上蛋白質幫助修復組職及肌肉生長,並保持均衡飲食、持續規律運動、正常生活作息,有好肌肉才能幫助維持社交生活。黃金舜理事長指出:「從問題根本著手,補充HMB減少營養流失,加上蛋白質有助修復組織、幫助肌肉生長,先護肌,再增肌,開源又節流。」為何補充了很多蛋白質,體力問題還是存在? 根據研究顯示,成人在40歲後,肌肉流失速度每10年可能高達8%1,熟齡後若肌肉量不足,體力下降,易影響生活品質。「現在外食、獨居、老老照顧的比例增加,長者總認為隨便吃、簡單吃就好,營養不均或不足加劇肌肉流失的可能,偶爾大魚大肉也不等於營養夠。」很多民眾以為補給蛋白質,就能保養肌肉,但根據實際觀察,許多長輩有吃蛋白質,還是會有肌肉流失的狀況,可能的原因,就是因為補給蛋白質的速度追不上肌肉流失的速度。蛋白質可幫助增肌,但肌肉會持續流失,護肌才是關鍵。「因此,需營養補給HMB外,加上蛋白質助修復組織同時幫助肌肉生長,護肌、增肌雙管齊下,才是維持體力的根本之道。」黃金舜理事長強調,國人平均壽命增加,但是不健康餘命也增加,台灣人平均臥床年期長達7.4年,比歐洲高出10倍2。近年政府積極推動「大健康」的概念,主張高齡者維持健康應從日常做起,平時遇到健康疑問,在決定是否就醫前,可先諮詢社區藥局藥師,更要培養「自我照護」為自己健康負責的好習慣。你有吃夠HMB嗎?如何補充HMB?「好的作息、飲食運動習慣、足夠的營養補給,是體力的基石。」黃金舜理事長表示:HMB是人體必需胺基酸「白胺酸」的代謝產物,白胺酸無法由身體自行合成,必須從食物補充,研究顯示,食物中的白胺酸經身體代謝後大約只有5%白胺酸會轉化為HMB,非常稀少。如果要從食物中補給3g HMB^,大約一天要吃約101顆雞蛋、96份鮭魚、80杯全脂牛奶、54盒豆腐4,難度相當高,因此建議透過專業的營養補充品來幫助更有效率的補給HMB。黃金舜理事長平時早、晚喝一瓶亞培安素HMB配方補給營養,不但精神好、工作續航力更提升,上下樓梯也感覺輕鬆。他認為亞培安素升級配方提供HMB,是業界HMB含量最高**的營養補充品,而且一瓶包含乳清蛋白、酪蛋白和大豆蛋白,作用上會比單一來源的蛋白質更持久*,配方成分經專業設計,黃金舜理事長推薦可以長期安心喝。至於哪些族群需要補給HMB?黃金舜理事長提供簡單的體力檢測方式,幫助民眾了解自己的狀態:準備一張椅子,坐下起立5次,如果可以在12秒之內完成,代表體力不錯,可以每日喝一罐安素HMB鐵罐或隨身瓶(原味/香草口味),輕鬆攝足約0.75g HMB^,作為日常保養。如果花費超過12秒,代表有肌肉流失的可能,建議每日喝一瓶安素EX升級配方,簡單攝取約1.5g HMB^,運動員或肌肉流失狀況明顯的長者,每日可補充兩瓶安素EX升級配方,輕鬆補給約3g HMB^,「開源+節流」一次補充雙效*營養,有感增加體力#。全新升級亞培安素HMB配方!業界HMB最高含量**亞培安素全球銷售第一,品牌擁有近40年醫學實證5,全新升級安素HMB配方,業界HMB含量最高**,一天補充2瓶安素HMB EX配方就能輕鬆達標。除了補給合適的HMB,新升級安素也提供3重優質蛋白質:乳清蛋白+酪蛋白+大豆蛋白,綜合不同種類的蛋白質短-中-長期持續作用,充分發揮每一種蛋白質優勢,作用比單一蛋白更持久*。全新安素更升級,搭配28種維生素、礦物質,補充人體每日所需營養,零反式脂肪,成分以單元及多元不飽和脂肪酸為主,優質脂肪組合少負擔;並有膳食纖維,幫助維持消化道機能,均衡營養配方可當作唯一營養來源或補充不足營養,有助調整體質,讓日常營養補給更加簡單、方便。此外,安素HMB配方是擁有多領域醫學實證的營養補充品,研究顯示,適用於膳食營養、老人營養、病後營養、骨骼營養各領域,幫助支持營養狀態。經醫學實證結果,受試者定時定量補充HMB+3重優蛋白,有助維持肌肉狀態。顧肌本,養體力,是掌握樂齡生活品質的關鍵,40歲以後肌肉流失加快1,更應該注重肌肉保養,以維持體力。除了均衡營養和規律運動習慣,諮詢專業醫師或營養師,適時攝取亞培安素HMB配方,藉由黃金營養HMB和3重優質蛋白「護肌+增肌」,更能幫助肌肉生長、有助修復組織,聰明打造「肌本功」,透過正確的自我照護,預約「下半場再青春」。1.Baier S et al. JPEN J Parenter Enteral Nutr. Jan-Feb 2009;33(1):71-82 / Janssen I et al. Journal of Applied physiology. 2000;89(1):81-88.2.根據中華民國內政部統計資料及衛生福利部統計處資料3.Peng LN, et al. Aging Medicine and Healthcare 2024; 15(1), 8-144.衛生福利部食品藥物管理署食品營養成分資料庫 2023 版,以雞蛋平均值53.5克/顆、紅肉鮭魚切片30克/份、全脂鮮乳平均值254.3克/杯、嫩豆腐280克/盒計。5.根據2018年Euromonitor統計,亞培安素全球市佔率第一名。亞培安素為台灣地區銷售之口飲完整營養品類有超過40年歷史,第一篇文獻於1985年公開發表。*安素均衡營養升級配方提供三重優蛋白(乳清蛋白,酪蛋白,大豆蛋白)守護肌肉(護肌)、幫助肌肉生長(增肌)、有助組織修復,提供HMB (白胺酸代謝物)補充營養,雙效營養支持好體力。依據文獻J Am Coll Nutr, Vol. 28, No. 4, 464S - 472S (2009),三重優蛋白比單一蛋白的消化更持久。特殊營養食品須經醫師或營養師指導使用。**根據2024年4月19日衛福部食藥署消費者知識服務網公告之特定疾病配方食品核可資料,亞培安素添加CaHMB系列產品於均衡完整營養配方類別中,每份所含之CaHMB/HMB最高^HMB會以營養添加劑CaHMB型式加入營養補充品中#根據亞培2024年3-5月安素HMB特殊營養品7天試飲活動問卷統計結果TW.2024.50467.ENS.1 (v1.2)#ads-inline,.inline-ads,.fly123,.trv-player-container,#udn-520x290 { display: none !important; }
-
2024-06-30 退休力.活躍好學
老後的樣貌可分4大類:專家建議做好這3項準備,就能快樂學習、享受第3人生
說起台灣的安養機構或銀髮住宅,就一定要說到蔡芳文。全台最難排隊的養老機構雙連安養中心、三芝大型養生開發案日初不老莊園、中和社會住宅BOT樂陶居中和館、台中大毅集團高年級聚樂部等,這些居住樣貌不同的銀髮住宅,都出自他之手。蔡芳文長期深耕老人安養與長照領域目前由他操盤的銀髮住宅有十二家,這只是在台灣,還不包含輸出大陸的案例,擔任雙連執行長期間,一年有超過七百個團體前來參訪向他取經,由此可知他在老人安養與長照領域的重要地位。與蔡芳文約訪當天,他身穿正式西裝,坐下後取出一把扁梳整理頭髮,呈現出老紳士的一派優雅。問起他在雙連的年資,他說:「雙連教會和安養中心前後加起來四十二年。」他以大半人生在安養及長照機構的觀察,將老後的樣貌分為四種。●第一種樣態是對於第三人生有很好的準備,處於享受生命的狀態。●第二種樣態是活到老、學到老、服務到老,是成長型的樣態。●第三種樣態是掛心很多事情,即使老了還是每一天煩惱許多家務事。●第四種樣態是擔心健康狀況,身上有多重疾病,經常必須就醫,每一天都不快樂。蔡芳文認為,這四種樣態跟年齡變化沒有關係,並不是六十五歲的年輕老人就比八九十歲更享受老後生活,而是取決於變老的準備。要達到前兩種樣態,就要提前做好「財務規畫、健康促進、社會支持」三項準備。快樂老人 都有財務規畫他看過的快樂老人都有提前做財務規畫,不用跟子女伸手要錢,生活就過得自在,安養院的阿公阿嬤有一句名言:「身邊的錢沒有用完,就不算自己的錢。」他曾服務過一個年輕時開洗衣店的阿嬤,存款兩百萬加上一間房子出租,生活很愜意,呈現第一種老人樣態。但兒子經商向她周轉一百萬,說好月付利息,只持續半年就中斷,最後全部財產都賠在兒子生意上,阿嬤愁眉不展,變成第三種老人樣態,終於付不出安養院費用而搬離。運動健檢 不忘健康促進蔡芳文以服務長者為職志,在雙連期間,不分平日假日、全天候待命,從黑髮拚到如今自己也滿頭銀髮,深知提前準備老後生活的重要,因此40歲開始做財務規畫,1/3收入進行穩健型投資,如今回頭審視,他想提醒年輕人,財務規畫愈早開始愈好,如果能一出社會就做更好。至於健康促進,他固定每天運動,至少每年一次自費進行健康檢查;最後,三項變老準備中的社會支持也很重要,「我在安養院看到第一種樣態的老人很享受社交生活,樂於與人往來,第二種樣態的老人也是,他們喜歡學習也喜歡教人。」退休開課 凝聚社會支持他在雙連舉辦各種講座,每周可以開到三十八門課,講師都由安養院的阿公阿嬤親自擔任,退休醫師教保健知識、退休銀行經理教理財規畫,還曾邀請一位八十多歲的阿嬤開書法課,阿嬤興高采烈跟家人說自己當老師了,而且學生加起來超過一千六百歲,蔡芳文露出欣慰笑容,謙虛表示:「雙連逐漸有名氣,事實上是這些老人家營造出來的氣氛,不是我們這些員工有多厲害。」如今的蔡芳文,持續在高齡照顧領域貢獻專長,樂在工作、樂在生活,享受第三人生,他自己成為最好的變老新樣貌。數位版看這裡 提早準備第三人生退休後的蔡芳文依然樂在工作,經常南北往返,精力不減,連妻子都好奇為什麼他愈忙愈有活力?蔡芳文送給大家保持活力的秘訣,更提醒年輕人提早準備第三人生,愈老愈快樂的長者具有哪些特質?跟著蔡芳文的觀察軌跡一探究竟。來測退休力百歲世代來臨,老後生活需要超前部署,歡迎大家填答「退休準備指標─六種動物測退休力」,定期檢視,評量退休攻略是否需要校正調整。責任編輯 吳依凡
-
2024-06-16 退休力.自在獨立
年齡只是數字!70歲型男醫劉偉民健身撩妹不怕老,鍛鍊好下半身保持健康每天必「做1件事」
跑步、練重訓時,耳機裡面放的是最夯的辣妹韓團、泰勒斯等舞曲。減少社交生活,多多運動,內心世界愈來愈強大,撩妹時間變多了,但自虧「性生活並沒有增加」。頂著招牌光頭,身高一米八,體格健壯,婦科名醫劉偉民,每天清晨五點半一定出現在住家附近國中操場,穿著背心、短褲,從外表來看,實在無法聯想到他已近七旬。黃金單身漢劉偉民享受單身的生活 被喻為婦科界最帥的黃金單身漢,劉偉民不諱言地說,離了兩次婚,現在一個人生活,過得愜意自在,享受單身的生活,但也不排除遇到合適的女伴後,考慮建立一段穩定的關係,在生活中相互支持,共同成長。身為資深婦科教授,談起「性愛」話題,劉偉民一點也不含糊。他說,年紀雖大,還是有性需求,在離婚之後,交過年紀小自己廿、卅歲的女友,只要身體強健,鍛鍊好下半身,自信仍具備著良好的衝擊力。劉偉民的臉書有許多粉絲,大家愛看他健身和「撩妹」。例如:場景1 「可愛的小姐姐在臉書上誇:院長是無敵神射手⋯我(嚇了一跳):「射」聽起來怪怪的⋯渾身抖了一下🥶⋯她立刻更正:是妙手神醫啦🤭⋯場景2「大部分的人不管男、女,年輕時多靠身體吃飯,年齡大了就靠腦袋⋯我腦袋不靈光,現在還在靠身體吃飯,所謂身體是指手、腳和body 無關,所以不得不持續運動😬⋯」人生苦短,不會將自己封閉在世俗的框架中外表看似花心、喜歡撩妹、打打嘴砲、愛開玩笑的劉偉民,對晚年生活,毫無設限。他說,萬一真找到合適對象,不排斥再婚,也就是第三次婚姻,如果要生個小寶寶, 「人生苦短,不會將自己封閉在世俗的框架中。」如何為「好男人」下一個定義?劉偉民表示,好男人應具備著責任感、善良的心、尊重他人,且持續學習,「不敢說自己是個好男人」,但時刻提醒著自己要往這個目標邁進。劉偉民表示,「老」是自然的生命過程,但不會輕易用「老」字來形容自己,只要心態年輕,生活積極,就不會覺得自己老,外表也不會顯老。許多醫師到了七十歲,可能無法執醫,但現在的他仍繼續站在手術檯前執刀,平均每周仍有十幾台刀。規律運動保持身心健康劉偉民說,步入中年後,也曾很介意被說「老」,而這也是為何他規律運動的原因,藉此保持身心健康。每天一早至校園操場跑步,一周五次在健身房練重訓,只要擁有足夠的肌肉量,體格挺拔,就不會給人「老」的感覺,「就我來看,七十只是個數字。」每天晨跑是劉偉民保持健康的重要秘訣,他說,慢跑是最單純,也不花費一毛錢的運動,只需要一雙運動鞋。另注重均衡飲食、充足睡眠,以及生活規律,五點起床,半小時後戶外跑步,八點多開始門診、動手術,傍晚回家,減少社交生活,每晚十點就寢,而這些良好習慣、自律生活,就是努力活成自己想要的樣子。個性不拘小節,作風海派大器,劉偉民被喻為台灣婦癌外科手術的第一把交椅,執行達文西機器人手臂手術的次數,經驗豐富,位居全亞洲之冠。他說,只要身體健康,就會站在醫療第一線,提供最好的醫療技術及服務,更希望將一身好本領傳承給下一代外科醫師。來測退休力百歲世代來臨,老後生活需要超前部署,歡迎大家填答「退休準備指標─六種動物測退休力」,定期檢視,評量退休攻略是否需要校正調整,踏出退休準備的第一步。責任編輯:陳學梅
-
2024-05-07 養生.運動健身
她82歲還能跑半馬 專家指3個好習慣是保持心臟健康及長壽關鍵
變老不等於就得放慢生活腳步,現年82歲的威瑪.金恩(Wilma King)從70多歲開始,每年都參加華府半馬拉松比賽,並養成每天步行8英里(約13公里)的習慣;科學顯示,她規律的日常鍛鍊,包括重量訓練和靈活度訓練,都有助長壽。威瑪於2014年在她的女兒安德莉雅(Andrea)以及親友的陪同下,完成了她人生第一場半馬拉松賽事;「他們看起來很開心,所以讓我想要加入,」威瑪告訴「商業內幕」(Business Insider)。專家和研究指出,只要你跟隨威瑪的三個好習慣,即使你無法去跑馬拉松,也能幫助保持心臟健康。保持每日晨間散步好習慣威瑪表示,自己的生活中一直都有很多活動,當她女兒大到可以坐在車座裡時,她馬上就帶著她與家人一同出遊騎自行車。但威瑪在2014年,被診斷罹患心包膜炎(pericarditis)、胸膜炎(Pleurisy)和瓣膜問題;她下定決心要盡力保持健康,並開始定期散步。現在,每日長距離散步已是她主要的運動方式,估計每個月可走到200英里;不過專家指出,普通人每天只需要多走個500步到1000步,就能帶來健康益處。與親友分享散步照片,維持社交威瑪指出,她的晨間例行公事,還包括與親友保持聯繫;她會在散步的途中用手機拍照「打卡」。科學證明顯示,社交可以延長壽命,並提升你維持日常鍛鍊的動力;在居民長壽且具有最長預期壽命的藍區(Blue Zone)內,就以建立並保持活躍社交活動而聞名,因為這對身心健康都大有益處。重量和靈活度訓練以防受傷威瑪除了散步外,還保持了從事伸展和活動度等訓練的好習慣,來幫助保護她的關節,並且會在家中進行最有效的抗衰老運動,那就是重量訓練。一位私人教練就曾告訴「商業內幕」,透過保持靈活度來防止受傷,是長壽的關鍵。對威瑪來說,充滿活力的社交生活、長距離散步和其他運動習慣的結合,都給她帶來了正面的回報,因為她注意到,跟她同齡但沒有類似習慣的人,健康狀況很快惡化。責任編輯:辜子桓
-
2024-05-06 名人.陳亮恭
陳亮恭/退而不休?挑對路走比較重要
伴隨人口快速高齡化,如何優化銀髮生活、延緩衰老衍生之各項負面影響,已成為當前的重大挑戰。研究指出,中高齡民眾享有老後生活品質有幾項要素,包括個人的活動力、生活滿意度、財務狀況、自覺健康、精神壓力與認知功能等。近年的新興議題則是,非因經濟困難的情況下,長者持續工作是否對生活有利?研究結果有些反覆,有研究顯示,高齡者持續工作,維持社會參與,可減緩憂鬱與失能的風險,但亦有研究指出,這些好處受過去職業所承受的工作壓力狀態而有差異。憂鬱與失能 老後生活殺手從事需要高度專注與思考的工作者,退休往往後保有較佳的認知功能,但其身體活動能力卻不見得占有優勢。相對的,過去工作偏體力勞動強度大的人,則較容易出現認知力減退。另有研究發現,工作自主性低、長時間工作、體力負荷過重的工作都會加速生理老化。持續曝露在高壓工作中的時間越久,對老後記憶、空間認知能力影響也越大。憂鬱與失能是老後生活品質的兩大殺手,研究指出,憂鬱會增加長者生活能力的衰退,尤其是缺乏社交生活的人。相形之下,退休後持續維持工作狀態與社交圈的長者,即使有些許憂鬱,也能減少後續的失能。所以,工作與社交活動對長者都提供了生活動力,提升認知訓練、增加日常活動、強化人際網絡,都有助於走向健康長壽。退休後持續工作 慎選類型綜觀林林總總的研究,工作的利弊對長者而言實屬兩難。退休前久處高壓力環境或高體力負荷的工作會影響晚年身心健康,但退休後能有收入來源、維持社交生活,對於預防身心功能衰退與減少憂鬱症狀都很重要。因此,如果一個人退休前的工作是高壓、高體力負荷、工時長的服務工作等,退休後雖然持續工作有好處,也不應再持續相同類型的工作,然退休後就業的選擇多半與過往的經歷與能力有關,還是需要慎選職業或社交的內容。退休後的生活就像一杯茶,帶有複雜的層次與氣韻。對有的人來說,工作就像一蔭如夢的迷宮,離開後才能喘口氣,另一些人視工作為浮木,退休後發現自己無所適從地漂流在無垠大海。曾經,有位老匠人,工作環境充滿了灰塵和吵雜,退休後也在閒暇時把玩著鉚釘和螺絲,沉浸在鐵器零件中。對他而言,工作就是生活。相反地,也有人打拚一生,退休後發現日子顯得前所未有的漫長,最終重拾學生時代的樂器,獲得前所未有的自由和寧靜。我們都渴望在生命的最後一程旅程找到自己的天地,無論是陽光下的菜園、滿是雜書的小屋、還是遠山的一抹雲彩,能找到值得全心投入的事物而努力,退休與工作之間的界線也不那麼明顯,不過,老後生活都會因此而持續產生意義。
-
2024-03-31 焦點.長期照護
高齡駕駛車禍頻傳 該要求年長者不要開車及回收駕照嗎?
前陣子,很多國內外車禍與高齡駕駛有關,因此要求高齡者不要開車及回收駕照的呼聲再起。根據英國Swansea大學創新衰老中心研究指出,超過70歲的駕駛涉入車禍的可能性,比17-21歲的駕駛低4倍。試想,因為年輕人開快車或酒駕而造成的車禍傷亡率,與因為老人反應較慢而造成的車禍傷亡率,哪一個比較高?我想應該是前者。可是怎麼沒有人禁止年輕人開車?某種程度來說,應該也算一種年齡歧視。事實上,若銀髮族不開車或被要求繳回駕照,反而對高齡者生活有些負面影響。駕照被迫繳回,會給老年人帶來自主性減少的感覺,失去了掌握生活的能力,可能引起負面情緒。另外,因為駕車可以延伸自己的生活空間,購物、就醫和探訪親友都可自己來,一旦被剝奪,會限制參與社交活動的能力,使他們感到孤立和缺乏社會支持。日本精神科權威及高齡醫學專家和田秀樹醫師,就建議高齡者千萬不可以交還駕照。他認為即使年屆高齡也不放棄開車,正是維持健康活力的一大關鍵。尤其住在鄉下,若無法開車就不方便出門,在這種狀態下失去社交生活,很有可能罹患失智症。他還舉出筑波大學的一項研究發現,跟持續開車的人相比,放棄開車的人經過6年之後需要照護的比例竟高達2.09倍。同一研究也顯示,若放棄開車改利用電車、公車或自行車的人,需要照護的風險也較持續開車的人多1.69倍。有駕照與沒駕照的差別就在「自由自在任我行」的感覺,有駕照可以隨時準備出門,去遠一點的地方也沒問題,一旦駕照沒了,就會感到寸步難行,讓人打消出門念頭。老人家也許反應慢,但是若能定期檢查身體並且配合換照,其實發生事故的可能性遠比年輕人開快車、酒駕因而肇事的比率低。世界各國針對高齡駕駛是否強制換照的規定並不一致。台灣與日本、英國都有70歲以上、每3年要強制換照的規定,換照時除了體格與視力檢測,還要檢測夜間視力和動態視力,以及參加道安講習,通過了才能換照。不過也有一些國家如法國、德國,並沒有規定高齡者強制換照,他們的駕照是終身有效。法國原本要對65歲以上駕駛人實施強制性換照,後來卻沒有推動立法。因為從數據來看,他們認為法國老人開車並沒有特別危險,在交通死亡意外中只有10%是由65歲以上的駕駛人造成,20%的死亡意外歸咎於18到24歲的年輕駕駛人。德國的立法和政策主要著眼於個體能力和行為,而不是將年齡作為唯一的指標。德國政府尊重個人的權利和自主性,認為老年人應該有權繼續自己的生活方式,只要他們能夠證明自己有足夠的能力安全地駕駛。因此,除非駕駛者的健康狀況明顯影響到駕駛能力,否則他們不會因為年齡而被取消駕駛權利。高齡者是否該繳回駕照,是一個個人化問題,應該根據個人的健康狀況、家庭支持、社區交通情況和個人偏好等因素考慮。雖然放棄駕照可以減少某些風險,但也可能限制自主性、社交參與和生活便利性。對於高齡者來說,重要的是仔細權衡利弊,並在需要時尋求專業建議,做出最適合自己的決定。另外,政府在鼓勵長者放棄駕照時,也應盡快建置配套措施,如偏鄉的運輸系統建立,別讓長者行不得也。
-
2024-03-30 養生.生活智慧王
雜物滿屋難斷捨離?醫師曝愛囤積症是種病!嚴重恐會社交和職業功能受損
近年來,興起一股「斷捨離」風潮,講究無欲單純的生活,但社區中仍常見「囤積症」患者,在家中堆滿東西,髒亂不堪,寸步難行,幾無生活品質可言,如果旁人丟棄物品,還會勃然大怒。開業精神科醫師楊聰財表示,囤積症又稱為儲物症、囤積症候群或囤積障礙,是1種心理精神健康障礙,歸在「強迫症及其相關障礙」,需靠藥物、認知行為治療才能逐步改善。囤積症好發於長者!女性罹病率為男性的3倍楊聰財表示,囤積症自2013年被納入《精神疾病診斷與統計手冊》,和拔毛症等屬於強迫疾病相關障礙的1種,定義為「不當收集物品,造成生活障礙」,一般來說,個案常伴隨情緒障礙,如廣泛性焦慮症或是分離焦慮症等,女性為男性的3倍。臨床也發現,囤積症好發55歲以上民眾,中老年人發生囤積症機率是青壯年的3倍。中老年囤積症患者成因複雜,精神疾病,強迫症、憂鬱症、躁鬱症,失智症、巴金森病或身體體力不佳等,都可能引發囤積行為。囤積症6大症狀 患者恐將雜物堆滿屋楊聰財指出,最常見的囤積症個案特徵為不停囤物,從家裡堆到公共空間,影響家人居住空間,也造成居家環境、公衛等危害。部分病友則是沒有意義地蒐集某些東西,同1件物品蒐集數10件,買來後不開箱,就堆在角落,導致生活空間變得極度混亂和不可使用。主要症狀可分為下列6大類:1.持續囤積物品:個案無法停止收集、購買或保留各種物品,即使這些物品並無實際價值。2.拒絕處分物品:患者難以捨棄,或扔掉物品,即使這些物品已經破損、過期,或沒有實際用途。3.生活空間極度混亂:囤積物品導致家居或工作環境變得極度雜亂。4.社交和職業功能受損:囤積症影響患者的社交生活和職業功能,可能導致孤立、失業或其他社交問題。5.情感困擾:患者常常因囤積和混亂的環境而感到焦慮、沮喪、尷尬或其他負面情感。6.健康風險:囤積症可能導致健康和安全風險,例如堆積物品可能引發火災、滋生害蟲或其他危險。囤積症讓認知功能變差!醫師解析病因針對囤積症的治療,楊聰財表示,囤積症和腦部前額葉或扣帶皮質等功能失調有關,涉及到腦部運作區塊,驅使其強迫一直出現「囤積」的重複行為,需以藥物調整血清素,穩定腦部系統運作。另需輔以認知行為治療,排解壓力,解決焦慮,以降低囤物頻率。部分囤積症患者是因認知功能變差所致!當認知功能退化,使得歸納、整理、解決事情等能力變差,此時,家人應予以協助,幫忙盤點可以丟棄哪些東西,以逐次減少方式,慢慢清空囤積物品。責任編輯:陳學梅
-
2024-01-15 醫聲.醫聲
團隊合作+基因檢測+精準醫療,病童獲「重新站起」力量
「孩子,我們知道這條路很辛苦,但爸爸、媽媽會陪著你,努力克服這所有的困難、挑戰!」過去,盧爸爸、盧媽媽每當看到盧小弟因為「軟組織肉瘤」壓迫神經而疼痛、無法行走,只能坐輪椅前進,心裡就有點酸酸的。即使如此,盧爸爸、盧媽媽還是排除萬難,努力陪伴盧小弟復健、找尋治療解方,盧媽媽甚至甘願放棄自己社交生活,也放棄手機申請網路,只為專心陪伴孩子,終於,在家人陪伴,加上醫療團隊、基因檢測與精準醫療的相輔相成,目前八歲的盧小弟已經可以靠助行器行走,並擁有「重新站起」的力量。盧小弟出生時,醫師就發現他背部隆起、長有腫瘤,後來確診為低惡性度「軟組織肉瘤」。由於肉瘤長在脊椎附近,且不斷緩緩長大、壓迫骨骼,導致他出現嚴重脊椎側彎,加上肉瘤壓迫脊椎神經,也引起右腳疼痛、垂足、行走困難。即使經過多次手術治療,腫瘤還是持續長大,直到接受精準醫療,情況才有所改觀。當時在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醫療團隊的專業建議下,盧小弟勇敢接受兒童神經外科手術,術中在神經功能監測下,運用椎弓切除、腫瘤切除等方式施行減壓手術,以減輕軟組織肉瘤對神經的壓迫。同時,醫療團隊也取得腫瘤組織切片進行基因檢測,後來發現腫瘤帶有致癌基因「NTRK基因融合」,透過分子腫瘤團隊會議的精準醫療討論,為盧小弟配對到專門針對NTRK基因融合的標靶藥物治療。一般來說,抗癌新藥的價格極高,一般家庭難以負擔,所幸健保從2022年開始,將NTRK 基因融合的實體腫瘤兒童病人納入給付,而國內也引進了草莓口味的糖漿劑型,適合兒童病人服用。經過三個月用藥,盧小弟的軟組織肉瘤明顯縮小,右腳行動能力也獲得改善。軟組織肉瘤包覆脊椎,治療很棘手「盧小弟的軟組織肉瘤包覆了多節腰椎,因為要維持脊椎穩定度,手術要特別小心,就算動手術,也無法處理得太乾淨。」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小兒腫瘤科主任劉彥麟為盧小弟的主治醫師,他分析,對盧小弟來說,這樣的軟組織肉瘤就好像體內的「隱形未爆彈」,雖然短時間不會馬上致命,卻會一步步壓迫脊椎與神經,進而威脅行動能力。劉彥麟進一步指出,如果放任肉瘤壯大,脊椎神經就可能受到更大傷害。一旦腫瘤壓迫到脊椎神經而導致神經壞死、斷裂,小孩成長與父母照顧之路,就會更加辛苦。當這類軟組織肉瘤長得太靠近脊椎,根據過往經驗,往往只能做部分切除,之後再持續觀察、追蹤,無論是藥物或其他治療選項都非常有限。用基因檢測找到精準醫療,讓一切很不一樣近年來,在兒童腫瘤治療領域,也興起精準醫療的治療趨勢,利用次世代基因定序檢測,有機會幫這些患者找到更為有效的治療標的。也讓盧小弟這樣的軟組織肉瘤病童,以及其他實體腫瘤病童,有了更多的治療選項、機會。自2023年12月1日起,根據健保署公告,只要18歲以下病童,且實體腫瘤組織切片驗出NTRK基因融合變異,不限定腫瘤類型,使用NTRK基因融合標靶藥物皆有納入健保給付。而在成人方面,健保則是同步涵蓋非小細胞肺癌、甲狀腺癌、軟組織肉瘤等13種成人癌別。盧爸爸提到,當初,聽醫師建議後,他與盧小弟原本擔心檢測、治療的過程可能產生副作用,經醫師耐心說明、分析腫瘤基因檢測與精準醫療的原理、特點,他們才放心接受治療,所幸經過次世代基因定序檢測後,成功找到新的治療藥物與希望,才終於出現轉機。劉彥麟也發現,門診中在溝通腫瘤基因檢測時,偶爾會聽聞到一些大眾迷思,像是有些家長誤以為NTRK基因融合是透過遺傳而來,因而導致夫妻產生爭執。他解釋,這種基因融合變異主要發生於腫瘤細胞,多為病童身上一小部分細胞隨機、偶然產生的,通常和家族遺傳沒有關聯、也不會遺傳給下一代。醫療團隊專業建議、主動關心,病童家人更安心對於醫療團隊的付出,盧爸爸充滿感激,他說在盧小弟接受治療的過程中,無論是兒童神經外科陳淑美醫師、小兒腫瘤科劉彥麟醫師或其他醫療團隊成員,都付出許多心血,一發現問題,便盡快提出改善建議,讓家人感受到許多溫暖、關懷。對於其他處於類似情況的病童家庭,盧爸爸認為,「父母的心,一定要先穩住!」當父母的心穩定下來,孩子也才能安心接受治療,生活也才不會受到太大干擾,他也希望盧小弟未來可以得到更多學習、更多自由。
-
2023-12-27 養生.家庭婚姻
成為媽媽後為什麼這麼孤單?不是不喜歡育兒生活,而是幾乎沒有社交生活,朋友都不見了
養育子女的孤獨感有其特殊性。美國曾做過一項研究,對1,300多名母親進行了調查,發現其中80% 的人認為自己沒有足夠的朋友,58% 的人感到孤單。許多人成為父母之後產生憂鬱傾向,雖然朋友不一定能阻止或緩解生活中的不如意,但失去友誼肯定加劇憂鬱狀況。成為媽媽後,很多朋友自然而然不會聯繫你了,即便是你曾經認為很重要的朋友,不管是知道你很忙,還是體貼你很忙。 而有些朋友是你不經意忽略的,總之,當你好不容易有時間想說說話,你根本不知道可以找誰。友誼就這麼淡掉了有時候,這種轉變是持久的。因為當你成為父母,一段時間後,可能你的朋友漸漸如同你一樣,也成為了父母,你們聯繫的機會就更少了。而你也必須承認,這些友誼的失去,你也有責任,因為你把心力都放在照顧孩子上,致力於撫養優秀的孩子可能會讓你完全忽視自己的內心,無法避免去忽略朋友,而且是一段不短的時間。友誼就這麼淡掉了......全職媽媽的孤獨感會特別深刻,還會有其他複雜的情緒:內疚、悲傷,可能還有恐懼。或許過去的你曾經為自己擁有如此多好朋友而感到自豪,但現在卻連找個人說話都很難。有時候你不免擔心,如果一直這樣下去,不能重拾舊的友誼或培養新的友誼,你的社交生活將會如何?絕不是只有你有這種感受!成為父母以後,很多人都孤單得不得了。當孩子還小,經常必須獨自與小小孩相處,但卻無法進行對話,而當他們大一點了,就算會講話了,他關心的也跟你完全不同,除非你想談論恐龍和娃娃今天要穿什麼衣服。許多數據也指出我們這代人,能獲得的真摯友誼遠比前幾代人要少。這與社交媒體帶來的溝通便利性有關。你可能有很多一次性的人際交流,有所謂的網友,但這算不上是優質的友誼。即便不談社交媒體,人隨著年齡的增長,朋友就是會不斷減少,這是源於我們對時間做出的安排。我們會只想與頻率對,有志一同的人來往。年紀越大,越能體認時間的寶貴。養育子女的孤獨感有其特殊性美國曾做過一項研究,對1,300多名母親進行了調查,發現其中80% 的人認為自己沒有足夠的朋友,58% 的人感到孤單。許多人成為父母之後產生憂鬱傾向,雖然朋友不一定能阻止或緩解生活中的不如意,但失去友誼肯定加劇憂鬱狀況。當你成為母親後,你的朋友突然分為三類:沒有孩子的人、有孩子的人、因為孩子而成為朋友的人。正常情況下,你很難繼續和沒有孩子的朋友們一起出去玩,因為你的活動往往有時間限制,無法在外面待那麼晚不回家。而更殘酷的是,沒有小孩的朋友往往無法和你聊你目前生活的重心──你的孩子。他們對這個話題沒有經驗、沒有共鳴,也沒有興趣。該怎麼辦呢?現階段的你最好以不同的方式思考友誼。年輕時的友誼可能會讓人全心投入,但在有了孩子以後,你的朋友可能是你孩子補習班同學的媽媽、運動教練,先不論這到底算不算友誼?但你們已經具備了成為朋友的先決條件──有共同的話題。從生活中可以實際接觸到的人開始,敞開心胸去結交朋友,像是帶孩子去公園運動時,或許你可以觀察一下,有哪一位家長沒有低頭滑手機,很投入在帶著孩子運動中,或許他就會是你可以結交的朋友。先從有連結開始,不要害怕認識新朋友,找尋志同道合的人,能體諒你身為母親的角色,朋友本來就是貴在知心,而非數目。延伸閱讀:.父母離婚後男童心碎:爸媽成了別人的!當初承諾愛自己,卻只偏愛弟妹.媳婦最想要的婆婆人選!尹汝貞:「不喜歡就不見面,幹嘛製造問題」.癌逝妻子留下紙條!其中「一句話」讓人動容 每年做1件事不留遺憾※本文由【媽媽寶寶】授權:
-
2023-12-21 失智.大腦健康
研究:2種人格特質罹患失智症風險較高 跟「這件事」大相關
研究指出,某些人格特質較可能增加失智症風險。阿茲海默協會「阿茲海默症與失智症」期刊刊載針對八項小型研究 的分析,觀察4萬4531名49-81歲的研究對象,其中1730人罹患失智症。從五大人格特質衡量確診失智症機率研究人員把診斷出有失智症的人和「五大人格特質」做比較。這五特質分別是隨和、開放、外向、責任心與神經質。根據正面(開朗、熱誠、自信等)和負面(易怒、緊張、恐懼等)人格特質,衡量確診失智症的機率。紐約市立大學健康學院神經科學助理教授沙利納斯(Joel Salinas)說,長期而言,嚴重神經質的人,和負面人格特質較多的人,失智的風險較高。「責任心及外向程度較低、正面人格特質較少的人,失智的風險也較大。」反之,正面的情緒或人格特質,如外向、責任心,會降低失智的風險。個性外向的人,社交生活較活潑,經常與人相處,讓他們精力充沛。有責任心的人,通常也較負責任、做事更有條理、更堅定朝目標邁進。不過,沙利納斯提醒大家,研究人員雖然發現人格特質和被診斷出失智的風險有關,人格特質和失智症本身之間的關聯,並不明顯。本研究只顯示兩者「可能有關」,無法斷定人格特質就是直接造成失智的原因。神經質或負面人格特質較不容易睡好匹茲堡大學阿茲海默症研究中心前額葉失智研究計畫主持人帕提拉( Riddhi Patira)也說,神經質或負面人格特質和失智風險之間,也許還有某些中介因素,譬如,神經質或焦慮的人,通常比不神經質或不焦慮的人,更不容易睡好。他說,「要腦部大掃除,睡眠很重要......要降低發炎和阿茲海默風險,這很重要。因此,未來的研究可能對這些(中介因素)有新的發現。」此外,帕提拉指出,和陽光、外向的人比起來,人格特質較負面的人較可能孤立,更容易情緒低落。而情緒低落可能影響飲食、運動等生活習慣。良好的生活習慣能夠降低失智風險。再者,負面人格特質或焦慮的人,認知能力測驗可能得分較低,醫師又根據測驗結果診斷失智症,因此確診失智率較高。(本文選自世界新聞網)責任編輯葉姿岑
-
2023-12-17 焦點.長期照護
「銀」向高齡未來:社區互助進行式 安全獨居不孤單
一個人獨居或老老相伴的時代來臨,除了少子化因素,有愈來愈多長輩選擇「自願」獨居。獨居不代表一定過得孤獨、悲慘,只要妥善安排,學習自我照顧、管理,以及參與社會支持網絡,也能活得悠然自在。人口結構的變化持續進行中,65歲以上老年人口明顯增加,結婚數和新生兒數也在減少,高齡化帶來的「獨居」正悄悄改變我們的老後生活。許多人聽到一個老人獨自住家裡,直接想到:很孤單、跟社會沒有連結、弱勢需要幫助,其實一個人住不全然是悲苦的狀況。中華民國老人福利推動聯盟(簡稱老盟)自1999年起,開始關懷獨居長輩,近年推出安全獨居和社區共好計畫,讓「獨居也能是安全幸福的生活選擇」。建構在地共好生活圈多年來,老盟協助全國偏鄉社區的老人照顧模組開發,整合專業資源培力社區,協助中高齡與高齡人才投入社區營造或照顧服務,形成在地共好的生活圈。2023年,與11個社區夥伴共同推展「孤獨處方箋」及「偏鄉共好暨高齡人才再運用」,另在偏鄉導入時間銀行機制,類似「換工」的服務交換,彼此互助、互惠,實踐社會互助。屏東縣潮州鎮三星社區發展協會位在潮州鎮行政區域內東邊的三星社區發展協會,成立迄今已滿30年,含括了北勢埔、內庄仔、橋仔墘三個部落,在社區志工的推動下,成立社區老人關懷據點、弱勢兒童課後輔導、社區環境維護、綠美化工作等。總幹事張淞貿分享,智慧醫療日新月異,加強應用於巷弄長照站,打造長者AI健身房,增進長輩的體能和腦力,一邊動手動腳、一邊在玩樂中學習。張淞貿說,社區引進AI樂齡智造健身房,導入LTPA智慧認知訓練系統,長輩們跟著音樂舞動雙手,可提升肌力、體能及認知能力;現代科技設備及課程規畫陸續到位,也將加強志工訓練。這套AI技術可以將相關資料傳送到雲端系統,透過數據分析了解身體機能變化,有助於完善照護機構的環境。曾有一位長輩的血壓高達185,子女馬上打電話關心問候,改善代間關係。嘉義縣義竹鄉東過社區發展協會義竹鄉屬於嘉義縣最南邊一隅,東過社區又是最靠海的社區,地理位置曾有「過路仔庄」之稱,但隨著年輕人口外流,社區老人化情形日益嚴重,目前社區人口數約817人,老年人口達143位。社區理事長吳素美投入社造及長照,以「三合院聚落的老老相伴」為主軸,用創意翻轉全台最老的縣市。透過老盟的計畫訓練,志工好朋友平均66.25歲、獨居長輩平均年齡79.25歲,銀髮服務銀髮、發現長者的活力與價值。北漂返鄉的吳素美,最初只是想讓社區環境變整潔,單純念頭卻開啟服務連結,申請計畫邀集中壯年人成為志工夥伴,陸續又增加共餐食堂、照顧關懷據點、供餐服務等。在互動過程中,發現活躍老化的重要性,培力社區中高齡志工逐戶進行獨居長輩拜訪,邀請參加社區活動,同年齡層相做伴。跟鄰居博感情、結交住附近的朋友,獨居者積極充實社交生活,激盪出不同的火花。彰化縣福興鄉外中社區發展協會彰化縣有591個村里,不斷擴增社區關懷據點,透過居民的力量讓社區共好、加強建構社會安全網。福興鄉外中村是個典型的農業村落,種植甘藷、豌豆、花椰菜、玉米、甘藍、番茄、糯米等,更是豌豆交易集散地。2003年開始,外中社區發展協會積極運用社區資源,以自主自發的方式推動社區營造,並建構因地制宜的高齡友善環境,鼓勵居民走出家門,多方參與公共事務活動。2023年3月,外中社區發展協會開始運作「時間銀行」,包括高齡會員的招募、志工培訓、社區弱勢族群盤點、會員互助合作模式等,居民一起做中學、學中做,討論陪就診、陪購物、戶外環境整理、居家服務、才藝教學等內容。在「互助」下建立良好的情誼。社區漸漸開發出共好的目標,提供中高齡志工學習及服務的機會,從「社區照護」到「社區共生」,再創自我價值。
-
2023-12-09 失智.長期照護
失智論壇/照顧32萬失智者!專家傳授 財務、心靈、政策應成解方
台灣預估將於2025年進入超高齡社會,根據失智症盛行率8%推估,截至去年(2022年)底,全台失智人口超過32萬人,該如何因應疾病帶來的生活變化?聯合報長期關注失智症議題,與瑞智社會福利基金會舉辦「2023國際失智照護論壇」,邀請失智症各領域專家與會,包括確診年輕型失智症的珍妮芙.彼尤特醫師,以既是醫師又是患者的視角,分享失智者的真實世界,告訴大家如何「看見那個人,而非失智症」,因為失智者仍保有豐富的情感及行動能力,即便失智也能幸福生活。2025年達成失智友善777衛福部長照司司長祝健芳致詞表示,世界衛生組織(WHO)統計,全球失智症發生速度,約每3秒就有1人罹病,「給人的感覺十分緊迫」。衛福部最新統計,國內失智症人數已達32萬人,如何找出失智症患者,並提供適當的長照協助,此為當務之急。祝健芳說,為妥適照顧失智者,衛福部積極推動「失智友善社區」,訂定2025年達到「失智友善777」目標,分別為全國民眾7%以上,對失智有正確認識及友善態度;罹患失智症7成以上人口,獲得診斷及服務,以及7成以上失智家庭照顧者獲得支持和訓練。呼籲民眾持續關心失智議題,並善用政府長照相關資源,減輕照顧壓力,照顧者更要有健康的身體,才能陪伴失智家人走更遠的路。聯合報健康事業部策略長洪淑惠表示,自己是以一名家屬及讀者的角色參與這場論壇,母親因為失智重度臥床,如果能早一點看到珍妮芙醫師訴說自己罹病的影片,可以更理解失智出現幻覺的狀況;看過影片後,更加理解「我不能只看到媽媽身上的失智症,應該看到她還是一個人、還是我的媽媽。」洪淑惠說,民眾對於失智症的理解及照顧已經比以前「好很多」,目前健康事業部旗下,全國最大的失智粉團「失智.時空記憶的旅人」共有14萬名粉絲,紀錄許多失智者、照顧者的甘與苦。透過「2023國際失智照護論壇」,讓大家更了解如何預防失智症、罹患失智症後如何應對。著重人、家及靈性照顧三大訴求瑞智基金會董事長、台灣失智症協會理事長徐文俊表示,從事失智症照顧服務20多年,認為最重要的是「人」、「家」及靈性照顧,讓失智症患者、家人得到更好的照顧及協助。失智者年齡多為65歲以上,常失去「已經建立好的智力與能力」,包括獨立生活能力,社會地位、尊嚴、職業功能與收入均因失智而瓦解。面對失智議題,靈性照顧十分重要。徐文俊說,「靈」是生命力量的來源,靈性是人類對生命、死亡、意義、價值等追求,尤其在身體虛弱、認知問題和身體障礙、慢性病、致命疾病的診斷和生命終結階段,轉向靈性或宗教價值觀、信仰,以協助理解正在發生的事,找到希望並為死亡做準備。既是醫師又是失智者 珍妮芙:正確引導能舒緩情緒身為英國皇家全科醫師學院院士(FRCGP),且曾擔任家庭醫師25年,過去也長時間參與醫學院學生培訓工作的珍妮芙.彼特尤(Dr. Jennifer Bute),在2009年確診罹患年輕型失智症,當意識到自己的健康、身體出了狀況,便選擇提早退休,將時間投注於翻轉社會大眾對失智症的看法,並對失智者、家人提出許多鼓勵、建議,論壇以「盼望永存;一位醫者的失智旅程」為題,運用影音方式進行分享。珍妮芙指出,「失智者的靈性,一直都存在」,只是被困在疾病當中,即使忘記各項人、事、物,還是能記得感受、情緒,且失智者也常反映照顧者、周遭人的情緒與回饋,當旁人出現激動情緒,失智者很容易跟著激動,反之,當照顧者、周遭的人情緒平緩,失智者的情緒自然也會穩定下來。珍妮芙強調,失智者、照顧者「都需要感受到被欣賞,也需要目標和價值」,若能「堅定地相信上帝、堅定不移地希望及毫不保留地愛」,在有感情、溫暖的環境中,失智者、照顧者都感受到被愛、被欣賞,一切就會朝正向發展,在愛當中,彼此也能找到快速充電、心靈平安、平靜的力量。專家:傾聽失智者的心聲中山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副院長郭慈安說,該院成立台中第一家共照中心,從服務過程發現,許多家屬發現長輩罹患失智,要勸長輩到院就醫診斷十分困難,為此,中心研發許多創意的方法,這時就需要「傾聽失智者的心聲」。郭慈安說,隨著嬰兒潮世代的人口老化、教育程度增加,現在面臨的失智者不同以往,如85歲以上年長失智者,個性比較謙卑、樸素,許多決定都由子女負責,但現在失智者很有想法,多自行上網尋求檢測方法,或到醫院進行診斷,可是確診後卻會出現極大負面想法,此時,「他們的世界就會變得黑暗」,甚至做出傷害自己的事情。在國外有許多失智症患者組成自助團體,於網路直播分享,告訴大家失智者的心聲,如「我獨居、我單身、但我失智了,應該怎麼辦?」從中找到類似的夥伴,一起自救。建議家人、照顧者、醫護人員應要傾聽失智者的心聲,這是十分重要的。富邦人壽:避免金融剝削先了解法律爭取權益富邦人壽法律事務部律師陳力瑄分享金融剝削,中老年人成為詐騙分子覬覦目標,主要是抓住受害人接電話時的心理狀況,假冒機關人員登門入室、假借親友名義借錢周轉、半哄半騙購買金融產品等。而失智長輩因判斷力退化,容易被各種話術誘騙,提供個資或匯款、投資,甚至將房產便宜賣出或贈與他人。擔憂害怕失智長輩被騙怎麼辦?陳力瑄強調,可申請辦理「金融註記」保護失智者的財務安全,並防範被冒名或是不法操作。若長輩認知程度比一般人弱,但生活仍可自理,可聲請「輔助宣告」,由法院選出一位輔助人協助受輔助宣告的失智者行使法律上的行為。若是精神障礙或其他心智缺陷導致失智者無法對外表達,建議聲請「監護宣告」,由監護人擔任法定代理人,執行受監護宣告人的生活、護養療治及財產管理。「以人為本」的失智照顧 靠長期穩定陪伴台灣失智症協會秘書長陳筠靜表示,失智照顧強調「以人為本」,家屬或照顧者應深入陪伴失智者,傾聽、同理並了解過往的生命歷程,可喚起正面情緒。關於確診失智的資源銜接,失智共照中心扮演重要角色,引導及協助家庭照顧者,提供照顧技能、轉介長照服務資源使用等。陳筠靜強調,盡量避免在家中孤軍奮鬥,多與其他家庭照護者相互交流,除了能得到很大的安慰,也有助於找到外部資源。尤其是年輕型失智者議題,經過職務再設計仍可持續在職場發揮所長,即使罹病了,在有意識能力時,多跟家人討論未來想過什麼樣的生活,及早規畫財務、預立醫療決定等。儲備靈性照顧能力 勿失智了才進行瑞智社會福利基金會顧問劉亮馨說,靈性照顧透過自我探索、信仰與自然的連結,幫助我們擁有心中持久的平安和滿足感,以及面對苦難的韌性、順應環境的彈性,連結各關係的「愛」。靈性照顧或靈性的儲備,不要等到確診失智了再來進行,特別是高齡者一定要有所準備,就像日常鍛鍊體力、存骨本,才能更有力量面對挑戰。劉亮馨以澳洲的高齡者靈性照顧指引為例,包含促進高齡者的健康和福祉,一直到生命後期所需的種種照顧,都要有靈性照顧貫穿其中。台灣已經將靈性照顧列入高齡者照顧的政策白皮書,政府的美意需要讓更多民眾知道,透過社會教育來增加民眾的靈性照顧識能。理性、理解、同理失智症 建立「愛」的連結聯合報健康事業部(失智.時空記憶的旅人)主編陳韻如以失智照顧「歷程」的概念分享,思考自己在病程前中後可能會遇到哪些事情,如此也有助於失智症家庭預作準備。不論處於哪個階段,一定要秉持理性、理解、同理,冷靜思考遇到的問題、有什麼解決方案。理解照顧者的身心狀態,並同理照顧上的難題,同理是溝通的第一步。陳韻如提到「失智.時空記憶的旅人」平台的案例,有位粉絲分享父親失智的經驗,雖然忘記另一半過世的時間點,卻仍舊感到悲痛、有情緒反應。若能同理從失智者的視角去看事情,才會明白他的世界發生了什麼事。面對失智症不是懼怕它,而是給予愛、陪伴與關懷。失智症是個禮物 分享自身故事影響大眾珍妮芙透過線上直播,與台灣失智症協會顧問湯麗玉進行對談,湯麗玉表示,在珍妮芙心中,「失智症就像個禮物,讓大家多理解失智者、失智症,就像是上帝所賦予的任務」。因為出現這個疾病,珍妮芙開始製作網路影音、經營粉絲團、網站,翻轉大家對失智症的觀念,也讓大家了解信仰在她身上所產生的影響,這是很不容易的一件事。湯麗玉指出,珍妮芙本身是醫師,確診失智症後,常思考自己可以做什麼,藉由分享自己的故事、與其他人交流、互動,同時也延緩失智病程,從這點也可以了解,對於失智者來說,維持社交生活活躍,也是延緩失智退化重要關鍵。藉由論壇的交流、各領域專家經驗分享,2024年,聯合報將以失智症永續照護新未來的角度出發,從前段預防到照護,是心也是新,需要大家持續努力、一同推動。此次論壇由瑞智社會福利基金會、聯合報健康事業部主辦;贊助夥伴富邦人壽;行動響應夥伴吉晟生技、采鋐健康整合集團、皇嘉;以及各界夥伴共同參與,包括支持夥伴:台灣失智症協會、中山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失智時空記憶的旅人;倡議夥伴:元氣網、台灣安寧緩和醫學會、屏東基督教醫院、一粒麥子社福基金會、天主教失智老人社會福利基金會、切膚之愛社會福利基金會、畢嘉士基金會、醫療財團法人門諾醫院。責任編輯:陳學梅
-
2023-11-07 慢病好日子.慢性心臟病
慢病主題館【心衰竭】5位糖尿病患就有1位得這病!6題看懂如何避免心衰竭
當身體各器官組織長期浸泡在糖水裡,就容易造成器官受損,產生各種併發症,糖友除了需要預防併發腎臟病、糖尿病足外,也應小心併發又稱「心臟癌症」的心衰竭,據統計,平均每5位糖尿病患中就有1位併發心衰竭。但心衰竭到底是什麼疾病,對於糖尿病患的關聯是什麼,以至於美國心臟學會(AHA)和美國心臟學院(ACC)宣布糖尿病是心衰竭的高風險因子?而我們又該如何預防避免心衰竭呢?這篇文章可以告訴你:1. 什麼是心衰竭?得了會好嗎?2. 罹患糖尿病後,為什麼需要積極預防心衰竭?3. 避免糖尿病併發心衰竭,該注意什麼症狀?可以做什麼檢查?4. 定期回診追蹤糖尿病,可以順便檢查心衰竭嗎?5. 糖尿病併發心衰竭,治療方式有哪些?這些治療健保都有給付嗎?6. 糖友如何從飲食、運動預防心衰竭?Q1: 什麼是心衰竭?得了會好嗎?心臟如同身體的幫浦馬達,要用力收縮打出足夠的血液量供各器官使用,以維持身體功能。當患者因冠狀動脈疾病、瓣膜性心臟疾病、各種不同類型心肌病變、高血壓、心律不整等,將導致心臟結構或功能受損,演變成心衰竭(又稱心臟衰竭),心臟衰竭是不可逆的過程,一旦功能受損,只能避免惡化,無法恢復功能。心衰竭依照心臟不同的功能異常,又可分為以下兩種類型 : 1.心臟收縮力不正常的心衰竭(Heart Failure With Reduced Ejection Fraction,HFrEF):像是馬達電力不足,心臟無力且整體心臟擴大,進入心臟的血液無法完全被排出運送至身體,較容易被發現。2.心臟收縮力正常的心衰竭(Heart Failure With Preserved Ejection Fraction,HFpEF):像是馬達壁生鏽,心臟外觀沒有改變,但肌肉變僵硬,左心室失去正常舒張的能力,導致左心室進入血液量減少,連帶排出血液量也少,難以供應身體所需,但因進入量與排出量接近,較難被診斷出;此類病人常合併心房顫動、高血壓等共病症狀,更增加確診的難度。無論是哪種心衰竭,都會增加住院及心血管死亡風險。由於心衰竭難以察覺,等症狀出現再就醫時,狀態已不佳,且預後也差。根據健保署統計,心衰竭患者3個月內再住院率30%,1年死亡率高達22%,5年死亡率更逾50% ,致死率比卵巢癌、子宮頸癌、攝護腺癌、乳癌等多數癌症更高,因此也有心臟的癌症之稱。延伸閱讀:心衰竭有哪些症狀?對生活的影響大嗎?Q2: 罹患糖尿病後,為什麼需要積極預防心衰竭?依據全球性糖尿病患者的大型研究顯示,糖尿病患者罹心衰竭的盛行率高達10~28% ,約5位糖尿病患者中有1位罹患心衰竭, 雖不是最容易發生的併發症,但心衰竭難以察覺,且晚期會導致血液無法提供足夠血液量給各器官使用,造成多重器官衰竭。根據統計,糖尿病患發生心衰竭的風險,比一般人高出2到4倍,美國心臟學會(AHA)和美國心臟學院(ACC)將心衰竭發展過程分為A-D四階段,A階段是指患者具有形成心衰竭的高危險因子,但心臟構造、功能尚無異常,糖尿病即為其中一項因子。值得留意的是,心衰竭是65歲以上病患最常見住院原因,其中每3人就有1人會在住院後1年內死亡,住院及心血管死亡風險高。病患的累、喘、腫等症狀除了影響看似平常的穿衣服、行走、淋浴、執行家務等日常生活,心理同時備感壓力,進而影響日常社交生活。延伸閱讀:台灣有多少人糖尿病併發心衰竭? 其它併發症發生率又是多少?Q3: 避免糖尿病併發心衰竭,該注意什麼症狀?可以做什麼檢查?喘、累、腫是心衰竭三大警訊!喘:心衰竭主要症狀,病患常覺得胸悶氣喘、呼吸困難,平躺時情況更嚴重。累:比以前更容易疲累、活動力降低,起床或運動時更明顯,休息後仍未改善。腫:尿量減少,全身(特別是下肢)腫脹,手指按壓後沒有馬上恢復,或體重不明原因增加。另外,還可能出現消化不良或沒胃口、頭暈腦脹等症狀。但在發生症狀、確診為心衰竭之前,糖尿病等高風險族群,可以在固定回診追蹤的新陳代謝科或內分泌科,每年抽血檢查腦利鈉(BNP)及N端腦鈉前體(NT-proBNP)一次,健保也給予給付。對糖尿病患者而言,如果NT-pro BNP數值高於125pg/mL,或BNP數值高於35pg/mL ,代表心衰竭風險偏高,應該立即就醫做進一步檢查。延伸閱讀:NT-pro BNP檢查是什麼?我該怎麼進行檢查?Q4: 定期回診追蹤糖尿病,可以順便檢查心衰竭嗎? 糖尿病患可在固定回診就醫的科別,與醫師及整個醫療團隊討論,提出心衰竭檢查需求,評估後,如果醫療團隊認為應進行相關檢查,就可以做檢查,不需特別再掛心臟科或其他科別的門診。由於健保資源有限,目前只有針對部分糖尿病患者進行健保給付的BNP或NT-proBNP的抽血檢查 ,給付對象包含以下3類:1.有心衰竭臨床症狀或症候,如胸悶、氣喘、水腫2.心電圖或胸部X光結果異常,包含心室肥大、擴張、收縮力異常及瓣膜疾病等B階段相關前兆3.有身體活動明顯受限制,休息可緩解,但是從事日常的輕微活動(如爬樓梯、掃地、刷牙)也會導致氣促或喘的症狀不符合健保給付標準的糖尿病患者如果會擔心,可考慮自費檢查,費用約1000-1200元不等。Q5:如果糖尿病併發心衰竭,治療方式有哪些?這些治療健保都有給付嗎?心衰竭的治療以口服藥物治療為主。常用藥物如下表,且健保針對不同種類和情況的心衰竭有不同的藥物給付標準,建議與醫師討論。除了口服藥物治療,還有氧氣治療可幫助糖尿病心衰竭患者獲得足夠的氧氣供應,減輕呼吸困難及疲倦的程度,或其他相關併發症所需的輔助性侵入性治療,如心臟節律器、冠狀動脈繞道手術、心室輔助器、心臟移植等。延伸閱讀:及早預防心衰竭,健保目前給付哪些治療?Q6:糖友如何從飲食、運動預防心衰竭?預防糖友併發心衰竭,須養成5習慣1.控制飲食:每日用鹽量不超過5公克、油脂用量不超過50公克,避免攝取糖分,斟酌食用高甜份水果,以地瓜、燕麥、糙米等高纖維澱粉取代白飯,用豆製品取代肉類。2.限制水分:D階段的糖尿病心衰竭患者,症狀已影響到生活,嚴禁大量飲水,包含靜脈注射液、飲料、食物中的含水量,每日水份須限制在1500毫升內。3.保持運動:例如依照國健署「運動333」建議,每週運動3次、一次30分鐘、心跳達130下,尤其有氧運動可以提升心肌含氧量;但若擔憂有心衰竭情形,最好是經過醫療團隊評估及建議其運動處方。4.減少心臟負擔體重過重,建議可減輕3~5%的體重;並避免抽菸、喝酒等習慣。5.不亂買成藥:「非類固醇抗發炎止痛藥」會使糖尿病心衰竭患者腎功能變差,不要在藥房隨意購買成藥,應就醫向醫師諮詢,並告知自己有心衰竭病史。延伸閱讀:【享學糖】三部曲,教你養成糖尿病生活好習慣!【慢病好日子】糖友早上出門太匆忙,不吃早餐會影響血糖控制嗎?為什麼洗腎的人會便秘?有什麼助排便的好方法?提供最接近病友真實疑問的慢病衛教資訊,與您一起好好過慢病日子! 📍瀏覽專題>>慢病好日子主題圈 📍觀看影音>>慢病好日子YouTube 📍專屬訂閱>>慢病好日子電子報 📍追蹤加入>>慢病好日子-一起最愛問粉絲團
-
2023-10-28 養生.抗老養生
名人養生/如同治理公司,退休生活也有計畫且規律的執行!5個堅持讓92歲張忠謀容光煥發
7月底台積電全球研發中心落成啟用,邀請了7月10日剛過92歲生日的創辦人張忠謀出席並致詞。台積電刻意在張忠謀生日月舉辦盛大的落成啟用典禮,當作他的92歲大壽生日大禮,也向他致敬。張忠謀自從2018年裸退後,已顯少參與工作,此次出席並致詞,氣色仍顯精神,不像一位9旬高齡的長者。退休前的張忠謀,工作講求效率,非不得已不加班、不應酬。退休後,寫作、旅遊、打橋牌、閱讀,他的人生態度及養生法則,如同他治理公司一樣,都靠著毅力,有計畫且規律的執行。工作態度「台灣半導體教父」張忠謀,從創立台積電到2018年6月宣布退休,擔任台積電董事長逾三十年,在這個足以左右台股指數、被稱為護國神山的重要企業任要職,如果你以為他每天都工作到三更半夜,那就錯了!張忠謀過去受訪時自述,他從20多歲開始就秉持不加班精神,因不喜應酬,每月應酬不超過兩次,且一定於1個半小時內結束,好讓自己早睡早起、作息規律。他也以此要求員工,增進工作效率和成效,能不加班就不加,希望員工們都能兼顧家庭生活,有健康、平衡的生活。「健康而平衡的生活」 張忠謀反對員工長期過勞原報導刊載時間:【2012-11-24/聯合報/記者高宛瑜報導】台積電董事長張忠謀透過公司內部網站談話,希望員工努力工作以外,兼顧家庭生活、運動等,擁有健康、平衡的生活。他反對員工長期超時工作,即使自願加班,「每周工時最好不要超過五十個小時」。張忠謀以影片方式,對員工發表「工作時間」談話,提出兩個原則、兩個贊成和三個反對。他說,近幾年,台積電的技術推進到與世界最強大的半導體公司競爭的地位,有這個地位,是員工的努力和大量資金注入,以後要保持這地位,甚至更進步,需要大家繼續努力;所以,原則一「努力工作是必要的」。但「工作究竟只是生活的一部分」,原則二希望員工都有「健康而平衡的生活」,工作之餘有家庭生活、運動、個人興趣和社交生活。張忠謀表示,基於這兩個原則,公司贊成主管與員工共同思考,如何增進工作效率和成效,「工作效率與成效往往比工作時間更重要!」也贊成在主管和員工雙方同意下,如果要加班,應依照勞基法規定,請領加班費或申請補休。張忠謀說,他不反對同仁因對工作有興趣,自願下班後工作,以強化自己的實力,但不希望同仁每周工時超過五十個小時。另外他堅決反對主管要求員工加班,但又不核發加班費或不給予補休;反對即使有加班費,同仁卻長期超時工作;反對同仁受主管或同儕影響,「感覺非要長時間待在公司不可」。養生哲學多年前張忠謀曾在接受媒體專訪時公開他的五大養生祕訣,作家李偉文在談論健康退休的書《李偉文的退休進行式2:50+的自在活,健康老》評論:這些道理講起來都不難,難在真正做到;真做得到,就會活出健康又令人羨慕的人生。較特別的是,張忠謀的養生是兼顧身心靈,用閱讀及音樂為心靈「排毒」。關渡醫院院長、台北榮總高齡醫學中心主治醫師陳亮恭,為張忠謀的養生策略打了120分超高分。張忠謀五大養生祕訣:●第一,早睡早起,作息規律。這一點最重要,但也最難做到。●第二,不加班,不應酬。有道是人在江湖,身不由己,這點除非是專業人士或自己就是大老闆,不然也不容易。●第三,持續運動,飲食清淡,維持一魚一肉的簡單菜色,烹調少油低鹽。●第四,閱讀搭配音樂紓壓。媒體稱這是張氏獨門祕方,在一天的不同時段讀不同類型的資料與書籍,搭配不同的音樂。●第五,有系統有計畫的終生學習。我猜所謂的有系統,大概是指大腦必須費點勁的困難學習。近年科學研究證實,只有這種挑戰大腦的認真學習,才會產生較多的神經連結,又稱「認知儲備」,能為大腦存摺多添點資產,以備將來大腦神經退化(失智症)時,有多的餘裕可以應付。張忠謀養生招數 醫師也說讚原報導刊載時間:【2017-02-01/聯合報/記者鄧桂芬報導】台積電董事長張忠謀年逾80,但目光有神、思考犀利,而讓他能持續率領企業壯盛的背後原因,就是貫徹養生之道,作息規律、天天運動,更用閱讀及音樂為心靈「排毒」。台北榮總高齡醫學中心主任(現職為關渡醫院院長、台北榮總高齡醫學中心主治醫師)陳亮恭為他的養生策略打120分超高分,他強調,張養生兼顧身心,最難能可貴的是執行力十足,令人佩服。張忠謀曾接受媒體訪問,講述養生之道。他從20多歲開始就秉持不加班精神,因不喜應酬,每月應酬不超過兩次,且一定於1個半小時內結束,好讓自己早睡早起、作息規律;且每周至少6天快走40多分鐘運動。特別的是,他將音樂和閱讀當作心靈排毒法,釋放一整天下來的壓力。陳亮恭說,張的養生策略不複雜,重要的是實踐能力,一般人難天天執行,更何況張還在職場,而非退休在家。可貴的是,張不忘關注心靈,部分長輩會隨著年紀愈大,愈發失落及憂鬱,利用閱讀益智、音樂鑑賞,有效穩定情緒防失智。伉儷情深張忠謀與夫人張淑芬都是二度婚姻,2001年結婚,20年來感情甚篤,經常不管公事私事,都是出雙入對、形影不離。張忠謀在七十歲時重新步入禮堂,找回幸福。美滿的婚姻、有可以牽手走一輩子的伴侶,也是讓人心境開朗的關鍵。他說她溫柔體貼 她說他善體人意 相識15年終決定攜手一生原報導刊載時間:【2001-02-10/經濟日報/曹正芬】台積電董事長張忠謀和新婚夫人張淑芬,2月2日晚間首次在圓山大飯店攜手亮相;張忠謀形容張淑芬,「溫柔體貼,一個人如果有伴侶,對心境、健康都有幫助」。張忠謀選農曆年在加州完成結婚儀式,婚宴僅有張忠謀高達90歲的母親、女兒,及女方親屬參加,只請了兩桌,儀式很簡單,1月29日,台積電部分員工才知道張忠謀在美結婚。張忠謀與妻子張淑芬1月30日刊登結婚啟事。張忠謀和張淑芬相識時間逾十年。「伊莉莎伯」是張忠謀中學時寫的小說中的女主角,伊莉莎伯長的漂亮,性格活耀,頗具交際手腕,在男女感情中有主導權; 認識張淑芬的人亦是如此形容她,張淑芬英文好,個性活耀,長於社交。7月生的張忠謀是巨蟹座,根據星座學來看,巨蟹座的人敏感、多情,感情細膩並執著,也相當戀家,對感情品質很挑剔。張忠謀過去從不提張淑芬的姓名,相識逾十年才結婚,顯露出張忠謀對感情的深刻。張忠謀很嚴肅,不苟言笑,有時還會罵人,但張淑芬眼中的張忠謀,很和藹可親,也為人著想。張淑芬說,張忠謀很關心台積電的員工或朋友,但他從不讓別人知道,這讓她很感動。最讓張淑芬感動的是,當她生病,身心痛苦時,張忠謀很著急,分分秒秒都在她身邊照顧著她。讓她覺得張忠謀是可以共度一生的人。張淑芬和張忠謀認識十幾年了,在工研院時,張忠謀是張淑芬的長官,工作上是從屬關係,當時張忠謀的火爆脾氣在工研院是出了名,張淑芬「很害怕、很尊敬」張忠謀,她說,那時候她對張忠謀還沒有產生情愫。兩人交往密切,是這半年內的事。張淑芬說,雖然她和張忠謀在十年前相識,兩人有很多共同的朋友,因此兩人除了在工作場合上碰面,就是在應酬場合,或家中聚餐時碰面,離開工研院後,兩人聯絡機會就少了。張淑芬以前看張忠謀,是部屬看老闆,因此會敬畏他,但現在,她眼中的張忠謀是一般的男人,如同一般太太看待自己的丈夫,感覺截然不同。張淑芬剛剛搬家,此刻她最想做的,就是陪在張忠謀身邊照顧著他。退休生活張忠謀在退休前就規畫好,退休要立即做四件事:完成自傳、打橋牌、旅遊與閱讀,但2018年中剛退休,就又立刻接下APEC領袖會議重擔,一刻也不得閒。而他年輕時在國外的大學生活階段培養了許多興趣,包括聽音樂、看歌劇、打橋牌等,這些興趣一直到他退休了也還一直維持著,甚至還與隊友組隊參加橋牌世界盃長青組的比賽,退休生活仍精力充沛。身心靈全面退而不休,讓張忠謀得以一直保持精神抖擻、容光煥發的狀態,絲毫看不出是已近百歲的高齡長者。張忠謀談退休 三件事都做了原報導刊載時間:【2019-11-03/經濟日報/記者簡永祥報導】台積電創辦人張忠謀昨(2)日參加台積電運動會,他以「回家」的愉快心情與媒體分享他退休後生活。他說,日前已完成自傳下冊第一篇針對「德儀盛衰」7.5萬字手稿, 接下來會專心撰寫約10萬字的第二篇「台積奇蹟 」,並保證明年一定出版; 夫人張淑芬則很開心說她現在最快樂。張忠謀說,去年6月5日他退休時,提出退休後會做三件事,依序是撰寫自傳下冊、參加橋牌比賽及與太太一起旅遊。下冊將分為兩大篇及一段職涯插曲,從1964年在史丹佛念完博士開始寫,包含在德州儀器待了25年,是人生很重要的一部分,原本預計這一篇幅字數5萬字,但最近完成初稿,寫了7.5萬字,這幾天可以開始準備寫插曲約3,000字;第二篇主軸是「台積奇蹟」,估計10萬字。他說,原本預定自傳下冊今年3月前能出版,但時間已延誤了,現在不講出版時間了,但會積極寫,希望明年底前一定出版。至於參加橋牌比賽,張忠謀認為他和隊友報名世界盃的長青組,他的隊伍在24隊循環賽中,一連打了八天,順利進入前八強,打敗很多世界級高手,雖然他在進入決賽的前八強中被淘汰,隊伍獲第五到第八名,但他已相當滿足,因為是世界賽,被打敗的選手中有好幾個以前都是世界選手。至於旅遊,他和太太過去旅遊很多次,但印象最深刻是最近去巴黎看趙無極畫展,五天的旅程中走了四個博物館,吃了好幾家米其林新餐廳,特別的是看畫展時兩人牽著手,有朋友從背後拍下這個畫面,這張照片也讓張淑芬畫了第二幅執子之手。另一旅遊的大體驗是兩人搭郵輪暢遊南澳十多天,飽覽南澳美景。張淑芬則表示,她的生活很簡單,有三個工作,當張太太是第一,她也花了更多時間運動,讓身體保持健康,能更好地照顧張忠謀;第二就是做慈善;第三是持續畫畫。張淑芬表示,張忠謀退休後的這段時間是她最開心的日子,因為先生終於回到家庭、回到她身邊,不必為了台積電煩心、平靜的張忠謀,給了她很多安全感。她說,張忠謀不鼓勵她做任何事情,但給她很多空間,很謝謝他。(本文不提供合作單位轉載)
-
2023-10-27 醫療.骨科.復健
漸凍症不可逆,治療重點在延緩疾病進展!復健7大方向助維持行走的能力
報載美國女星珊卓.布拉克男友布萊克.藍道,最近與漸凍症抗戰三年後,仍然不幸辭世,,令人感傷。知名的物理學家和宇宙學家史蒂芬.威廉.霍金,也是漸凍症患者,在2018年時去世,當時76歲 。世界五大絕症之一 台灣每3天新增1位漸凍人漸凍症是世界五大絕症之一,目前無法治癒。廣義的漸凍症,其實是包含一群不同診斷的運動神經元疾病,只是目前大家習慣把「肌萎縮性脊髓側索硬化症」(ALS)當作漸凍症代表。漸凍症從發病算起,一般餘命約3到5年,由此來看,霍金博士的壽命算是一個特例。目前平均全世界每 90分鐘就有人被診斷出漸凍症和因此而死亡,90%的病例沒有家族史,發病年齡通常在 40 至 70 歲之間,至 2040 年全球漸凍症患者人數預計增加 69%。在台灣平均每 3 天就新增 1 位漸凍症患者,俗稱漸凍人,即每年新增患者人數大約有460名,這個疾病不只是病人本身的悲劇,對於每一位漸凍人家庭來說更是絕望的打擊。漸凍人(肌萎縮性脊髓側索硬化症, ALS)是一種進行性運動神經元疾病 ,從發病開始,就會發生漸進性肌萎縮,而且廣泛地影響到全身肌肉,最後連呼吸肌肉以及吞嚥肌肉等都受到影響 ,以至於維持生命都有問題 。家族遺傳性ALS患者的發病年紀大多較早,偶發性ALS的病因仍不明確,重金屬中毒、病毒感染、腫瘤、自體免疫、輻射及雷擊都被懷疑是危險因子。運動神經元疾病漸失能 復健規畫7大方向疾病在進展過程會面臨逐漸失能的困境 ,面對這無法根治的疾病時,全方位的復健規畫變得十分重要。復健醫療的介入以功能為出發點,包含功能損失評估、恢復訓練、代償措施、輔具應用、甚至到無障礙環境等。 以下是復健治療規畫的幾個大方向介紹:• 物理治療和運動治療:物理治療師設計特定的運動和肌肉強化計劃,以維持肌肉功能和關節靈活性。這有助於延緩肌肉無力的進展,提高生活質量。• 職能治療 : 一旦出現職能表現(日常活動、工作或生產性活動、休閒或娛樂)操作之功能障礙時,職能治療師可以提供相對應的訓練及輔具製作內容。• 語言治療:由於運動神經元疾病可能導致說話和吞嚥困難,語言治療師可以協助患者找到改進說話和吞嚥的方法,包括使用溝通輔具。• 呼吸肌肉訓練:特定的呼吸肌肉訓練可以幫助患者在呼吸方面更有效地工作,延緩呼吸困難的出現。• 輔助性設備:輔助性設備如輪椅、行動具和電動床可以提高患者的生活便利性和獨立性。• 心理支持:面對慢性疾病的挑戰,心理支持也很重要。心理治療師可以幫助患者處理情感和心理健康問題,並提供支持。• 營養諮詢:由於吞嚥困難和肌肉萎縮,營養諮詢師可以建議患者應該如何維持適當的營養,以減輕體重損失和保持身體健康。漸凍症不可逆 持續復健延緩疾病進展漸凍人的復健是一個持續且多學科團隊合作的過程,團隊包括醫師及上述專業人員。復健的目標是改善患者的生活質量,緩解症狀,延緩疾病進展,並提供綜合的支持,以應對這些失能問題。因此,需要患者與其醫療團隊合作,制定個別化的復健計劃,以滿足其特定的需求和目標。四十出頭的王小姐, 幾年前被診斷為漸凍症,接著就在醫學中心持續追蹤、藥物治療與運動訓練。後因病程漸進惡化, 走路不穩定,也使用了支架與拐杖。她擔心一旦功能退化到需要使用輪椅,將導致其社區行動、上下班、還有社交生活等,都要被迫改變。雖然知道自己的疾病有不可逆性,仍在醫師評估建議後開始接受復健治療合併水中運動訓練。 在經過一段時間的訓練後 ,王小姐恢復部份體力並維持了走路穩定狀態,也暫時不用輪椅輔助了。水中運動有助訓練平常少用的肌肉群水中運動訓練(water-based exercise training)主要是利用浮力、阻力、水壓及溫度等特性,訓練到平常少用的肌肉群,同時可避免已經受損的運動神經元疲勞,在國外經常用在運動功能受損的訓練及心肺功能訓練, 只要能注意安全性,一般的溫水泳池也能當成訓練場所。 對這類病人,如合併其他復健治療並行應有助益,當然其切入點也有適當的階段。近幾年醫藥界在漸凍人藥物研發上已有些進展, 在美國有數種特效藥經FDA批准上市 ; 目前使用時間用較長的特效藥-銳力得(Rilutek),臨床上可以增加存活時間,但效果也是有限,通常可以讓病人多活幾個月,功能上則沒有明顯助益;因此, 上述非藥物介入處置仍然是十分重要。在全人醫療模式下,社會角色改變也需列入醫療規劃考量。我們一方面希望患者繼續執行肌耐力訓練,來改善疲勞跟無力的情形,另一方面又要求患者要節省使用及保護肌力避免繼續惡化,這兩個看似衝突的醫療指令,其實常常令患者無所適從。為了省力與保護, 患者被要求開始使用支架、拐杖或者是使用輪椅,都使其社會角色印象做了很大的改變,產生一定的衝擊跟影響。如果能試著摒除以單純醫療技術應用為主的思考邏輯, 而進一步全盤考量,或許更能兼顧病患生命生活需求跟生活品質維持。漸凍症復健需個別規畫 3原則遵循綜合上述,復健目標應依病患狀況個別化規畫,但是還是有以下原則可以遵循。 一、肌力問題:對於過度使用而疲勞的肌肉群,在適當保護、休養跟治療之後,還是可以列入訓練計劃之中,然後擴展代償作用的肌肉群;特別要強化核心肌肉, 增加代償功能。二、相關症狀處理:像是失眠,酸痛或感冒等造成暫時性失能(體力衰退)等,就個別化以症狀治療處理這些問題; 而呼吸或吞嚥功能衰退到一定程度時,輔助設備就有必要使用。三、儘量保有患者目前在職場及家庭的運作功能,減少這個疾病對其社會角色的衝擊。維持和增加患者可以行走的能力,這是最理想的治療目標,輔具的適時應用或暫時應用上仍然是非常重要的一環 。總之對於漸凍人等運動神經元疾病的治療需求考量,應兼顧個人、家庭、社會需求來做整體規劃; 我們樂見漸凍症的醫療有藥物可給予幫助 ,但同時也強調整體醫療應包含以全人醫療及復健規劃來主導治療計劃。(本文轉載自台灣復健醫學會,原文網址:漸凍人失能, 復健可以幫忙?!)責任編輯:葉姿岑
-
2023-10-19 養生.家庭婚姻
家裡窮從小吃不飽,長大被討孝親費!兒子:又沒拜託你們生我 養兒防老已過時,提早為老後做6點規劃
養育下一代實屬不易,許多老一輩心中「養兒防老」的觀念根深蒂固,會生很多小孩把他們拉拔長大,等自己老了後再要求孩子替自己養老。這乍看之下沒什麼問題,但一名網友表示,自己出生在條件比較差的家庭,自幼常常三餐無法溫飽、也沒錢讀書,小小年紀就去打工賺生活費,長大後卻被父母以「辛苦養大你要回報」為由,要求上繳一半薪水當作孝親費,讓他無奈表示「又沒拜託你們生我!」。而現代許多年輕人也不認同養兒防老觀念,認為沒錢就不該生小孩,不要用舊時代觀念道德綁架下一代。你認同養兒防老嗎?元氣網在臉書粉絲專頁詢問大家意見,引起大批網友回覆看法。你認同養兒防老嗎?老一輩心中「養兒防老」的觀念根深蒂固,有些長輩生小孩後雖然有辛苦扶養小孩長大,卻沒有替自己的老後做打算,把自己老後寄託全押在小孩身上,但若不幸遇到不孝子,可能養兒防老不成反被「養兒啃老」。對此許多網友表示沒錢就不該生小孩,除了養兒防老外,長輩也要多對自己的老後做打算。部分網友反對養兒防老。「台灣薪水那麼低,若是結婚再生個小孩,負擔很重怎麼給孝親費!」、「老一輩生孩子只是為了防老」、「優生學,自己苦就算了,不要製造麻煩,也苦了下一代」、「現在社會低薪自己都快死了,無奈」、「實話不好聽,但是卻是大實話,現在選擇不生的人為什麼多了,因為懂的選擇生子是父母自己的責任和義務,不是拿孝來壓榨下一代的人也多了,父母可以選擇要不要生,但小孩沒辦法選擇父母」。也有部分網友支持養兒防老。「人要感恩才有福報」、「有沒有錢是一回事,既然來到這個家庭,父母含辛茹苦,把我們養大,長大後要學會感恩!並回報父母恩」、「以前父母再苦再累,都是想著兒女,反觀現在年輕人,自己吃大餐,和朋友聚餐,看電影,手機一支比一支好,吃喝玩樂,這都不是錢嗎?一說要奉養父母,就處處沒錢,斤斤計較,想想父母的不易吧」、「父母沒什麼功勞也有苦勞,自己心存感恩,就不會埋怨能力多少就給他們多少支費,那才是為人子女的榜樣!」、「家裡窮不是父母的錯?没有一個家長,願意讓自己小孩吃不飽飯!」、「做人要有感恩的心」、「父母生下你是讓你看見世間的美好」。有網友表示沒錢就生小孩是階級複製。「沒錢真的不要生,養小孩不是那麼簡單的」、「不要讓上一代的貧窮階級複製到下一代」、「窮人真的不應該生!小孩不是你的延續,也不是養老機器,他們應該擁有至少不要拖累自己的起跑線」、「自己已經過的很苦了,不要在生小孩讓小孩一起跟著苦,不然生了叫小孩一起苦,小孩還會埋怨你把他帶來這世上一起吃苦」、「經濟能力弱者避免製造包袱,經濟優渥者不妨增產報國一下」、「家窮還一直生孩子,生了才來出賣。說孩子能帶財,窮的鬼要拖去了。孩子國小畢,苦的是孩子的未來,吃頭路永遠是底層。」、「真的沒錢跟重男輕女的都別生,我就是受害的那類,父母只顧自己的自私要有兒子,女兒只給吃睡長大還要還債,別造孽了」、「雖然不是絕對,但窮人家的小孩用一生治癒童年的比例比有錢小孩高太多了」。提早為自己的老後生活做6點規劃退休規劃是一個重要的生活議題,不論是否認同「養兒防老」觀念,以下是一些建議,可以幫助個人提早對退休老後生活做計劃,減少對子女的負擔:1.個人財務規劃:提早開始儲蓄和投資,以建立退休基金。這可以包括投資個人退休帳戶、股票、債券、不動產等。諮詢專業理財顧問,確保你的財務計劃符合你的人生目標。2.適當的風險管理:購買適當的保險,包括健康保險、人壽保險和醫療保險,以減少醫療費用和長期照護的負擔。3.生活成本控制:維持節儉的生活方式,控制生活開銷,適應自己的財務能力,這有助於積累更多的儲蓄。4.規劃退休生活:想像退休後的生活,包括休閒活動、旅遊、社交生活等。預先列出退休後的費用,並做相應的儲蓄。5.了解社會安全網:研究國家的退休金制度、社會福利和其他可用資源,確保你充分利用這些機會。6.溝通和家庭共識:如果你有子女,及早與他們討論你的退休計劃,以確保家庭成員對彼此的期望達成共識。提醒您退休準備千萬別忘了要納入「醫療費用」,才不會老了不幸生病時,臨時需要大筆醫藥費卻無法支付。無論你是否認同「養兒防老」觀念,都應該明智地規劃自己的退休生活,以減少金融風險,並確保自己的經濟穩定,這也有助於減輕子女的負擔,讓他們更能追求自己的生活目標。延伸閱讀:.年輕人為何不敢生小孩?眾人點破3原因:養兒防老觀念害慘年輕人.李安:「我從不教孩子孝順」,孝順是一種情緒勒索? 面對情勒6方法解套.富養VS窮養,親眼見證階級複製!網友嘆:小孩不是你的養老機器責任編輯:陳學梅
-
2023-10-13 退休力.健康準備
好好走路就不會老!87歲金融退休董座推薦CP值最高銀髮運動,這樣「健走」防失智遠三高
本人每日維持健走已有46年,迄今已走了地球三圈半,有幸被稱為「臺灣健走先生。」雖然已高齡87歲,但是健檢數字仍與60多歲的壯年人不相上下,這都是因為長期運動與重視養生所獲得的結果。2020年底,應臺北大學社科院USR計畫之邀,與臺北大學城高齡族介紹「健康學老」,透過五堂課與七百多人次分享個人實踐力行的體驗。本文謹摘錄五堂課的講授重點,鼓勵高齡者積極追求健康老化。2016年WHO對於「健康老化」的定義是「健康老化不只要免於病痛,還要維持身體功能,不失能、失智,就連心靈層面也要健康,擁有活躍社交生活,對社會有所貢獻。」而要維持身心健康,便需要養成「三加一」的良好生活習慣。其中「健康均衡飲食(50分)、適量運動不傷身(30分)、充足睡眠(20分)、加上良好的情緒管理」,就會擁有健康百分百的效果。CP值最高的銀髮運動 健走有十大效益維持健康的許多方法當中,「健走的十大效益」對長輩而言是CP值最高的運動。不僅可以預防失智、遠離癌症、擺脫三高、強力瘦身、神奇抗老、強化心力等。持健走杖健走更能預防跌倒骨折、增進骨質密度,並可降低30%膝關節和髖關節所承受的壓力、挺直上半身,避免駝背等,可謂益處多多。但在運動的同時,要多瞭解個人的體適能和運動性質,不要勉強,避免過度造成運動傷害。現實生活中對長者影響健康的七個殺手:包括有「高血糖症、高血壓症、高血脂症、高尿酸血症、肝功能病變、骨質疏鬆症、阿茲海默症」,平時應定期進行健檢,同時關注健檢數據的變化。例如HDL(高密度膽固醇)維持在60至80之間,男性低於40、女性50(因有雌激素)是屬代謝症候群,應就診治療,以防突發心血管疾病。指數越高血管較不易堵塞,而健走運動也有助於大幅提升HDL。美國舊金山運動醫學會曾提出一項口號:「運動即良藥(Exercise is Medicine)、一天走一哩,醫生遠離我(a mile a day keeps doctor away)」,鼓勵中老年人要多運動。運動雖非萬能,但沒有運動是萬萬不能的。「健康學老」並不難,只要你有三心(決心、信心、恆心),加上三力(知識力、意志力、實踐力),必能心想事成,實現「健康老化 活躍老年」的璀璨人生。要養成「運動」的習慣,必須要有堅定的信念,尤其不希望帶給後代照護的辛苦,更要持續運動。常聞道「一人中風,全家發瘋」,這句話彰顯出一人的不健康,會對家人帶來龐大的財力負擔與精神壓力。2021年國人平均壽命為80.86歲(女性84.23歲、男性77.69歲),但健康餘命僅有72.3歲,平均仍要遭受8.5年病魔的折騰。根據衛福部統計,平均一人臥床至離世需支出710萬元,一人不健康就會對家庭成員造成極大的負擔,何況如果是兩個人呢?讓食物成為最佳的健康醫藥「健康是要讓食物成為最佳的醫藥」,健康均衡飲食:飲食不傷身,要吃非加工健康食物。健康均衡飲食注意6件事❶ 用餐至少30分鐘,每一口細嚼慢嚥20~30下,如此有益腸胃消化,且咀嚼有預防失智之效。❷ 要三低三高選用低糖、低脂、低鹽、高纖維、高蛋白和高鈣質食物。❸ 均衡飲食,蔬菜、水果、脂蛋白、澱粉類各25%,腸胃健康者除鳳梨外,宜飯前先吃水果,可避免食道逆流,若有腸胃疾病者則飯後吃。❹ 適當補充營養品:如維生素B、C群;但A、D、E、K屬脂溶性,過多不易排出體外,會影響腎臟代謝。❺ 補充足量水分,每天喝水2000cc至3000cc,能預防中風及維護良好腎臟功能(有心臟病、腎臟病患者應遵醫囑限量)。❻ 每天攝取1800大卡熱量為宜;足夠基礎代謝、運動和工作等所消耗熱量(若長期累積7700大卡熱量,會增加體重1公斤) 。「水」是人類生命力的來源:生活當中可以養成隨身攜帶水的習慣,水可以讓身體完整吸收食物中的營養分。而茶和咖啡都含有單寧酸會破壞蛋白質、鐵質吸收,因此要避免餐前或隨餐飲用,最好在餐後一小時才喝茶或咖啡。預防失智殺手(阿茲海默症)的良方:睡眠、健走美國克里夫大學法克多拉(Factora)博士的研究指出,失智症是大腦認知功能退化所引起的疾病,但大腦卻是人體重大器官中最晚才開始老化者,大腦要到70歲才開始老化,但其他身體器官如耳朵於60歲開始老化,眼睛、肌肉、腎臟40歲開始老化,而肺臟30歲、心臟20歲起就開始老化。失智症的預防包括「均衡飲食、適當運動、增加身心靈活動」:而中強度有氧運動(如健走、游泳、慢跑、自行車、部分球類運動等)也可以讓大腦產生多巴胺、血清素、正腎腺上素,進而強化記憶力(認知功能),避免發生失智症。1998年的醫學研究指出,健走等有氧運動可以促進大腦「海馬迴」細胞再生,代謝腦部「β類澱粉蛋白」,同時也分泌多巴胺等物質降低罹患失智症的機率。「海馬迴」負責大腦記憶功能,透過健走可以刺激「海馬迴」提高記憶力或延緩老人失智。不僅健走可以刺激「海馬迴」延緩失智,良好的睡眠品質也能將大腦中的「β類澱粉蛋白」代謝掉。「睡眠是健康長壽美容的良藥」,對高齡者而言「睡眠」的確十分重要,但大多數沒運動的高齡者都很淺眠,無法進入第四期深層睡眠狀態,因此大腦無法有效代謝「β類澱粉蛋白」,經年累月的堆積也易導致失智。健走之所以能被WHO稱為最完美的運動,除了施行便利之外,還具有預防失智(代謝大腦有毒類澱粉蛋白)、遠離癌症(腦內啡抑制癌細胞)、擺脫三高(增強血管彈性)、強力瘦身(代謝燃燒腹部脂肪)、甩掉憂鬱(陽光療癒心情愉悅)、神奇抗老(排泄系統良好)、強化心臟(迷走神經使心肌有力)、增強骨密(骨骼強健不易跌倒骨折)、舒緩壓力(交感神經轉化成副交感神經)、及激發創意(湧現靈感增強記憶力)等十大效益。只要「好好走路,就不會老」,這也是健康學老最簡單的方法。 正確強力健走:腳尖向上微翹+深呼吸「行禪」就是「動禪」,效益是「靜(坐)禪」三倍以上。是動中有靜、靜中有動的中強度有氧運動(健走禪)。如何健走?首先要學習「走路」,「腳後跟先著地,再次腳板、腳尖向上微翹、腳離地時用腳尖頂住地面,身體往前推出(Push Off)」,這樣走路的時候速度就會快,「腳尖向上微翹」的用意在於避免跌倒,如果腳尖沒有往上微翹,可能會踢到路上的障礙物或凹凸不平的地面,跌倒骨折,反而會造成傷害。其次是呼吸的方法,平時練吐吶,多運用長而慢的「深層腹式呼吸」,用鼻子吸氣至腹部下丹田,再以口吐(呼)氣。以「吐」的時間,相對「吸」的時間長更佳(2:1倍)。「深層腹式呼吸」可以將肺臟使用的部分提高20%~40%,透過大量的氧氣來活化身體60兆細胞。在健走時,可用8步為一個循環,前4步用鼻子吸氣看向遠方,後4步用「嘴巴吐氣同時提肛(凱格爾骨盆底肌運動),視線焦距也可適時遠近調整。視距的調整有助於預防老花眼,而凱格爾骨盆底肌運動也具有維護男性攝護腺功能、或預防女性尿失禁的效果。健走若不使用健走杖時,要讓肩膀放鬆不用力、將雙手手臂往斜前方、斜後方擺動,這樣可以保護肩膀不受傷。健走也可以強化大腿股四頭肌的肌力,而擺手可以強化手臂二、三頭肌的肌肉,都可以預防肌少症和跌倒骨折的風險。使用健走杖可以增強背部肌力、防止駝背、減緩髖關節和膝關節30%的壓力負擔。此外,用健走杖規律前後擺動時,肌肉連動和諧共振,也有助於防止脊椎側彎。健走速度是要每分鐘達120~140步(快走140/m以上)、心跳率達100~120下,每分鐘便可以消耗5大卡的熱量(300/H),同時排汗比排尿具有17倍(100cc 84mu/4.9mu)更好的排毒功能。美國總統艾森豪的心臟外科主治醫生 Dr.White曾說過:「腳是第二個心臟」;經常健走可以逐漸增強小腿肚肌肉,強健的小腿肌和下肢微血管力量,可以促進血液循環,將靜脈血液強力輸送打回心臟,若小腿肌肉圓周男性<34cm、女性<32cm,有肌少症跌倒骨折的風險,易導致失智。運動的時候也要注意日出時間,因為太陽出來之後植物才會開始行光合作用,這樣呼吸到的空氣才會是氧氣,最好的運動時間是日出後一小時;在清晨運動可以呼吸空氣中的負離子、芬多精及少量臭氧,是上天恩賜有益人類健康的禮物。有「規律運動」生活化的人,睡眠品質一定好。每天應該要睡7–8小時,太短或太長對身體都不好。重視睡眠黃金時段,有利身體的器官排毒,褪黑激素修補細胞。以下為各器官修復時間:淋巴PM.9~PM.11膽囊PM.11~AM.1肝臟AM.1~AM.3肺臟AM.3~AM.5大腸在清除廢物的時候AM.5~AM.7,這時必須要清醒過來,以便如廁讓大腸排除廢物。小腸最佳的吸收養分時間是AM.7~AM.9,所以早餐在這時間吃完,對身體最好;但運動後30分鐘用餐可增加肌肉7%,減少腹部脂肪增加24%。「健康學老」不是單純壽命延長,而是要免於疾病、失能、失智、臥床。唯有實踐才能享有健康長壽的幸福樂活人生。生活習慣維持「三慢四快」「追求健康、熱愛工作、終身學習、美好人生」,這是我個人的座右銘。我過去觀察到許多事業有成的董事長和總經理,平時都會利用時間去運動,日復一日的閱讀、思考,也可以避免大腦失智。尤其保持每天學習金融、基礎醫學等新知識的習慣,這些維持數十年的生活習慣,更帶來健康和快樂的生活。我個人也有「三慢四快」的生活習慣。首先,「三慢」指的是「吃飯要慢、火氣上升要慢、脈搏要慢」。吃飯要細嚼慢嚥,每次用餐時間超過30分鐘,因唾液是最好的抗氧化劑,當牙齒嚼動時會衝擊大腦內皮細胞,有防止老人失智症之效;生氣不僅傷害大腦與心臟,同時也會對免疫系統、內分泌系統、肝臟、肺臟、腸胃系統造成傷害;一般人靜息時脈博跳動每分鐘約在60–100下之間,正常人每分鐘脈博次數愈低,代表心肌越有力,以每分鍾55~65下最健康,特別是運動選手。「四快」則是「走路要快、反應要快、排泄要快、入眠要快」,健走時內心哼歌,可以促進體內產生大量HDL-C(俗稱好膽固醇),也是我的秘方(選定自我喜好歌曲);平時多動腦、多閱讀、多運動,可以維持大腦反應快速與靈活,也能預防失智症;平時飲食營養均衡、水分攝取充足、每天有運動習慣,自然睡眠品質會好,腸胃自然健康,排泄也會順暢;快速入眠可以讓身體確實得到休息,平日有養成運動習慣的人,到了晚上就寢時,也會很快進入深層睡眠。 日常作息遵守「三、八」制經營健康和經營一家公司一樣,企業對於各部門、各處室的運作是否順暢,經營體質是否健全良好等,都必須要十分用心注意。同理,個人經營健康管理,也要關心五臟(心、肝、脾、肺、腎)、六腑(胃、大腸、小腸、三焦、膀胱、膽)、和按摩12長壽穴位(百會穴、風池穴、迎香穴、膻中穴、神厥穴、命門穴、合谷穴、內關穴、湧泉穴,太衝穴、三陰交穴、足三里穴)。五臟六腑就像企業總公司的五大部、六大處室,而12個長壽穴位如同12家分公司。這些都需要每日用心經營。「健康的身體是需要意志力不斷努力實踐所得來的」,正如同公司透過財務報表來管理績效,自己也可透過健康存摺與健檢報告來檢視自我健康。生活作息要遵守「三、八」制,即睡眠8小時、坐姿8小時及站姿8小時。國人平均日坐10.5小時,美國人平均日坐12.5小時。醫學研究發現「久坐會短命」,每多坐一小時將減少22分鐘壽命;因此每天坐著時間要以8小時為目標,盡量不超過。韓國醫學大學研究,睡眠效益呈現U字型,U型底是每日睡眠7–8小時,每日睡足7–8小時對身體最健康,過少或過多都會對身體造成負面影響。另外要切記「坐不如站、站不如動、動不如走、走不如健走」,期盼高齡者要盡量避免久坐。「三憂六怕」意識警愓人上了年紀之後,也要有「三憂六怕」的意識。三憂:憂失智(要健走)、憂肌少症(要運動)、憂骨折(要曬太陽)。六怕:眼睛最怕曬(要帶太陽眼鏡)、頸椎最怕吹(要圍圍巾)、喝水最怕快(喝一口水時要呼氣停頓半秒防嗆)、腸胃最怕冷(要喝溫水,少吃冰冷)、室內最怕灰(要維持室內空氣清新)、晨運最怕早(樹木要等日出後才行光合作用)。這三憂六怕也是我個人的養生心得,與大家分享。總之,你想要「健康學老」並不難,只要有三心「決心、信心、恆心」和三力「知識力(方法)、意志力、實踐力」,投資時間「持續健走」,就能心想事成達成願望。(本文轉載自國立臺北大學高齡與社區研究中心發行之《學老誌》創刊號)責任編輯:葉姿岑
-
2023-10-09 醫療.新陳代謝
罹患糖尿病生活就不一樣了嗎?醫曝與糖尿病共存的7個歷程
林先生40歲時是一位工程師,43歲時已經雙眼全盲。他回想起4年前,最初是發現自己容易口渴、一直想吃東西,體重也有些下降。就醫檢查後,確定是罹患了糖尿病。當時他發覺,好像只要稍微注意飲食狀況,即便沒有很認真吃藥,空腹血糖就能控制在150左右、糖化血色素7-8點多。直到1年多前,他開始發現眼睛好像愈來愈模糊,原本以為是用眼過度或是老花,結果眼科醫師說,他的眼睛有青光眼、糖尿病視網膜病變,幾年內可能會失明。與糖尿病共存的7個歷程在我的門診中,糖尿病患者從30幾歲到80幾歲都有,病友們與疾病共存的過程中,不同階段各會有不同的挑戰要面對。美國糖尿病學會 (ADA) 的治療指引也提到,這像是一個「永無止盡的心理挑戰」。線性來看大致會有7個歷程:1.得糖尿病前:病患在罹患糖尿病前,不論是個人特質,或在精神情緒狀態、生活背景等方面,都各有差異。2.確定糖尿病診斷:當病患被醫師告知罹患糖尿病後,原先的個人特質及狀態,會促使他用自己的方式去接受糖尿病的診斷,接著開始因應疾病做調整。3.習得自我照護的能力:此階段病患開始要自主、獨立去控制自己的身體狀況,會需要在許多面向上做改變,包括飲食的調整、生活型態的改變等,有可能跟他以前的生活方式完全不同。而此階段最大的衝擊是,病患要開始接受吃藥或打針的治療。因此,如果能順利度過此階段,那第4階段就有可能維持久一點。4.維持:在良好的衛教與支持下,病患通常可以維持穩定、配合治療一段時間,有些人可能前半年、一年的狀況都還不錯,也有人可以維持很久。5.生活出現變動:與糖尿病共存的過程中,如果突然出現生活變動,有可能會打亂原先控制的狀況,例如工作要被外派、出差,或是要開始輪班。此時,病患就必須再次自我調整,才能確保控制的狀況。6.糖尿病惡化或出現併發症:糖尿病本身也會變化。因此,即便病患感覺自己有在努力控制,但若無法達到很好的目標值,仍有可能出現併發症。剛確定糖尿病診斷的時候,通常會是病人第一次要面臨並接受的挑戰,而此階段經常就是第二次。7.老化:隨著年齡的增加,各種身體功能或認知功能都會逐漸老化、退化。由上述的歷程中可知,要一直與糖尿病共存真的是很辛苦、不容易的事。因此,不論是自己患有糖尿病或身為陪伴者,都需要去關心與疾病共存時的心理感受。建議轉介心理健康服務的時機若是我們在陪伴或照顧糖尿病患者時,發現以下狀況,都可能要建議患者接受心理健康的服務。1.察覺自我照顧很困難:發現病患不管怎麼學習,自我照顧的能力都還是很差,或是自我照顧的能力、認知功能等明顯有退化。2.因糖尿病感到痛苦、焦慮或憂鬱:任何的疾病或慢性病,當病程久了、影響到個人的生活功能、社交生活等,都有可能引發憂鬱。目前也可利用相關問卷,進行心理壓力或狀況的評估,像是糖尿病問題量表 (Problem Areas in Diabetes, PAID)、糖尿病困擾量表 (Diabetes Distress Scale, DDS) 等。3.飲食或使用藥物的狀況嚴重脫序:發現病患在有糖尿病的情況下,還是一直亂吃亂喝,或有厭食、暴食的狀況;或者是怎麼溝通,病患都不願意好好服藥或打針。還記得去訪視林先生時,他說:「最初得到糖尿病時,覺得自己好像只要和它稍微拉扯,就可以回到過去熟悉的生活模式。但是,直到看完眼科那一刻,好像才第一次發現自己得到糖尿病了。」這是糖尿病患者很常見的現象,對於疾病真正有認知,是在出現併發症的時候,而非初次診斷糖尿病時。與糖尿病共存的每個階段,需要心理調適的面向都不同,每個患者實際經歷的歷程也都很不一樣。因此,病友們除了要認知、參與自己的疾病照護,傾聽自己的需求並適時尋求協助也是很重要的!【本文獲問8健康新聞網授權刊登,原文標題:【黃彗倫醫師】罹患糖尿病生活就不一樣了嗎?與糖尿病共存的7個歷程】責任編輯:辜子桓
-
2023-09-24 醫療.風溼過敏免疫
健保大數據/SLE紅斑性狼瘡病友 盼扭轉「全身器官毀壞」命運
「與我同期發病的一位紅斑性狼瘡病友,有一次,她突然視力不好、視力變得很模糊,然後很快就一隻眼睛失明,還有一位病友,是肺部受損傷,肺功能最慘時只剩30%、40%,後來插管撿回一命,現在動不動就會喘….」年約35歲的M小姐(化名)兩年前確診罹患全身性紅斑性狼瘡(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簡稱SLE),活潑開朗的她,生活、外貌很快產生劇變,正職工作也被迫中斷,即使如此,她還是努力維持正向、樂觀,只不過看到其他病友因這種自體免疫疾病而產生器官受損的慘狀,她還是非常擔心,害怕同樣的命運有一天也會降臨到自己身上。紅斑性狼瘡一發病,患者症狀、病程各不相同。「紅斑性狼瘡可能一開始的表現,就是中風、肺部出血,每個人的表現是不同的!」紅斑性狼瘡是一種全身性自體免疫疾病,中山醫學大學附設醫院風濕免疫過敏科主任梁培英解釋,由於病患的免疫功能產生異常、混亂,導致體內器官受自身免疫系統攻擊。因為每位病患的狀況不同,受自身免疫抗體攻擊的器官與出現的症狀、病程也各不相同,加上症狀千變萬化,從蛋白尿、腎臟發炎到關節疼痛、兩側股骨壞死,乃至肺出血、中風癱瘓等,都可能發生,很難早期察覺,被醫界稱為「偉大的模仿者、偽裝者」,器官受損情況隨時可能發生,嚴重時可能會致命。中壯年、年輕病患居多,常是重要經濟支柱。根據最新健保大數據資訊,從2018年到2022年,紅斑性狼瘡病患就醫人數從37702人上升到41602人,其中女性佔多數,約3.2萬人至3.5萬人,而新發生人數,每年約8千人左右,女性則約6千到7千人。而在衛福部健保署重大傷病統計資料中,截至今(2023)年7月底,領有重大傷病卡的全身性紅斑性狼瘡病患人數為2萬4686人,代表每兩位紅斑性狼瘡就醫病患,就有大約一位領有重大傷病卡。最新健保大數據也顯示,從2018年至2022年,在所有住院病患當中,每年約有6千人因紅斑性狼瘡住院,其中以18-44歲族群最多,其次為45-64歲族群,這兩族群都是社會、家庭重要經濟支柱。進一步分析顯示,在紅斑性狼瘡病友中,每年因紅斑性狼瘡發作住院的病患人數為1千5百人上下,平均住院天數為4到5天,年齡越大,一旦住院,住院天數越長,以65歲以上住院病患為例,平均住院天數約9-11天,與其他年齡層病患的住院天數4-5天相比,相差一倍之多。此外,統計紅斑性狼瘡共病情形可發現,合併骨質疏鬆症的病患約為2,000至2,300人,合併腎炎診斷者約為3,200人,除了骨質疏鬆症、腎臟發炎,其他像疲憊、關節疼痛、重大器官損傷等併發症,加上當病情沒有穩定控制,病患需反覆就醫,病患的生活品質、職涯發展,也會大受影響。紅斑性狼瘡常見全身併發症蝴蝶班、疲憊、發燒、關節疼痛或腫脹、口腔潰爛、腎臟問題、肺部問題(像肺出血)、心臟問題、癲癇、精神病、血液細胞疾病與免疫功能異常。資料來源:美國CDC網站、梁培英主任新型生物製劑問世,大幅降低疾病活躍度。目前治療紅斑性狼瘡的藥物選項以免疫調節劑(也稱免疫抑制劑)、類固醇與生物製劑為主,從最新健保大數據來看,用藥人數最多的藥物品項為免疫調節劑、類固醇。對於紅斑性狼瘡的治療,M小姐和許多病患一樣,都曾接受免疫調節劑、類固醇治療,在這過程當中,M小姐因類固醇副作用在短短三個月就變胖14公斤,社交生活大受打擊。當紅斑性狼瘡病患長時間使用類固醇藥物,不只容易體重上升、影響外觀,還可能伴隨高血壓、高血糖、骨質疏鬆、皮膚變薄、瘀青與感染風險增加等副作用,且這類藥物僅能讓症狀暫時緩解,治標不治本,治療效果相對很有限。類固醇常見副作用.消化不良或胃食道逆流、火燒心。.食欲大增,導致體重上升。.失眠、難以入睡。.情緒、行為產生明顯變化,像易感覺焦慮、煩躁。.感染風險增加,特別是像帶狀皰疹、水痘、麻疹等發生機率,也會上升。.高血糖、糖尿病。.高血壓。.骨頭變得比較脆弱、骨質酥鬆症。.庫欣症候群(Cushings syndrome)(又稱皮質醇增多症),症狀包括皮膚變薄、容易瘀青,脂肪也容易堆積於頸部、肩膀,臉部也容易腫脹,形成水牛肩、月亮臉。.眼部疾病,像青光眼、白內障。.心理疾患,像憂鬱症或容易產生輕生念頭。資料來源:英國國家健康醫療服務NHS網站梁培英分析,治療紅斑性狼瘡,需要根據病患臨床表現、哪些器官受侵犯與嚴重程度等選擇適合療程,並非只用單一藥物,舉例來說,如果出現急性血栓,也就是有中風跡象,必須緊急注射高劑量類固醇,必要時,還要進行「血漿置換」、注射免疫球蛋白,幫助病患度過鬼門關,才能使用其他藥物做輔助治療。與傳統療程相比,許多證據顯示,生物製劑可有效幫助紅斑性狼瘡病患保護器官、減少器官遭受破壞、抑制發炎反應,並增加存活率,加上副作用較輕微而成為治療紅斑性狼瘡重要選項。近來,最新研究更發現,在紅斑性狼瘡病患的免疫系統運作上,第一型干擾素常是重要致病關鍵,隨著第一型干擾素的生成,很容易就會誘發疾病相關基因過度表現,而多達八成的中、重度全身性紅斑性狼瘡成年病患有上述現象。不少專家學者也發現,當第一型干擾素活性增加,全身許多器官便容易受到破壞,目前已有新型生物製劑可抑制第一型干擾素活性,從根本降低免疫系統的異常活化,顯著降低全面器官疾病活動度及減少復發,亦可減少類固醇的使用次數及劑量。不過這類藥物並沒有納入健保給付,病患若需要用藥,費用負擔較沉重。年輕患者穩定控制疾病,才有機會翻轉人生。M小姐觀察到,不少紅斑性狼瘡病友年紀輕輕就確診,因此領有重大傷病卡,但因而無法投保商業保險。加上傳統藥物副作用、疾病症狀影響,且需要常常跑醫院就醫、檢查,工作只能斷斷續續,收入非常微薄,若使用生物製劑等效果較好、副作用較少的藥物,常只能自費,結果就是入不敷出,生活只能陷入貧病交加困境,希望政府讓紅斑性狼瘡病患有多一點健保用藥選項,她也期待未來可以擁有正常的生活、社交,同時也可以穩定控制疾病、避免全身器官毀損命運。梁培英認為,紅斑性狼瘡病患往往很年輕就發病,若任由全身器官毀損,病患常因此失去工作、賺錢能力,原本可以有很多夢想,且可以貢獻於社會、國家,也因此被迫中斷工作,實在非常可惜,若臨床證據證實使用新型生物製劑可以有較佳治療效果,副作用也比較少,建議未來可以納入健保給付,讓病患可以有更多治療選項,人生也可以有更多發光發熱的機會。
-
2023-09-08 醫聲.慢病防治
不捨思覺失調症、躁鬱症家人受苦?研究:用「這招」很有效/翻轉精障人生5
長效針劑的適應症包括思覺失調及雙極性疾患(躁鬱症),文獻報告顯示,思覺失調症病患在早期使用長效針劑,可降低四成四的首次住院率,比起口服藥物,也能減少復發;至於躁鬱症病患,若使用長效針劑,可緩解症狀長達六個月,有助於恢復病人的工作及社交能力。中國醫醫藥大學新竹附設醫院精神醫學科主任王明鈺指出,長效針劑越早使用對於病患的病情控制更穩定,尤其早發型思覺失調症患者,發病時都比較年輕,病情若能穩定控制,對於日後升學、就業就會產生很大幫忙。年輕病患得醫治,終於可以正常就學在王明鈺印象中,曾有一名年輕個案因精神病發作而受苦,即使使用到三線口服藥,仍無法順利控制病情,後因幻聽嚴重,醫療團隊便跟家長溝通,希望讓這名年輕病患強制住院,但家長心理不捨,只想親自守護孩子,不願讓孩子接受住院治療。後來王明鈺使用長效針劑幫助病患穩定病情,這名年輕病患後來也遇到一名天使社區個管師,在個管師的積極追蹤、關心下,治療服務的觸角得以從醫院端延續至社區,經過許多人的攜手努力,這孩子終於可以繼續就學。使用長效針劑,病患用藥順從度較高台灣精醫學會理事長蔡長哲醫師指出,當思覺失調症病患復發,即使接受治療,治療反應率也會下降。首次發病的患者若持續接受治療,可增加存活率、及正常生活的機會。依據研究,若早期使用長效針劑,用藥順從度可高達9成5,比起口服藥物的3成3,高出近3倍之多,病人的用藥順從度一增加,就能降低疾病的復發率。另一項調查也認為,早期思覺失調症患者使用長效針劑,可減少4成4的首次住院率。若談到各國使用長效針劑的情形,台灣依2019年健保資料庫分析,包括思覺失調症、準思覺失調症、妄想症和其他非情緒性精神病病患人數,總共約16.2萬人,當時使用長效針劑的比率,只有14%,與2009年英國的29%、2000年法國的23.5%相比,相距甚遠,不過這一、兩年來,長效針劑使用比率已逐漸上升。用對治療方法,病人症狀、家庭關係都可改善依據健保署實施的「思覺失調症醫療給付改善方案」近五年參與者與未參者的每人急診及強制住院次數都降低許多。健保署副署長蔡淑鈴指出,以111年為例,有參加方案的病患,在平均急診數上,比未參與方案的病患來得低,強制住院次數也呈現相似趨勢。目前,長效針劑也能使用在躁鬱症病人上,但現在的使用率偏低,王明鈺指出,躁鬱症很常因症狀改善而中斷治療,造成家庭關係緊張,因此,更適合使用長效針劑。用藥順從性提升,病人、病人家庭皆受惠蔡長哲指出,依據研究,躁鬱症病人使用長效針劑,也可增加用藥順從性,而高順從性與順從性低的患者比較,其症狀緩解及恢復社交功能差距十倍,有效緩解症狀長達6個月,更有助於患者獨立生活及恢復人際關係,而台灣生物精神醫學暨神經精神藥理學學會在2022也將其列為治療藥物的選項之一,期待病人在接受穩定治療後,不僅可以逐漸擺脫症狀的糾纏,也能恢復正常的社交生活。【延伸閱讀】🎧|李玟逝世揭精神疾病現況 蔡長哲籲藉教育撕標籤翻轉精障人生1/百萬精神病家屬陷「旋轉門」魔咒?精神科權威提三神招解套翻轉精障人生2/精神病病患出院,家人只能剉著等?精神科權威建議「這樣做」翻轉精障人生3/這家醫院靠「一神招」,讓精神病人主動想打針、治療!翻轉精障人生4/精神病患者出院失聯,怎解?重磅級專家提「一重要建議」翻轉精障人生5/不捨思覺失調症、躁鬱症家人受苦?研究:用「這招」很有效
-
2023-09-04 醫聲.醫聲要聞
諮商爆棚3/韓劇「假面女郎」 恐患這病 醫曝竟不少見
Netflix韓劇「假面女郎」訴說一名女子從小熱愛跳舞,但長大後外貌不佳,極度沒有自信,但仍熱愛跳舞,最後在網路平台戴起面具熱舞,成為熱門直播主。網路發達,「容貌焦慮症」案例也增加,精神科醫師表示,社交平台普及,相較過去,許多人更在意外表及表現,並在FB、IG追求按讚數,一旦不如預期,就引起焦慮、憂慮等。精神科醫師楊聰財說,容貌焦慮症又稱為醜陋恐懼症(身體臆形症,BODY DYSMORPHIC DISORDER)是種精神障礙,主要特徵是對外貌感到極度不滿和焦慮,致病原因為多重因素,包括生物學、心理、文化、家庭等。常見症狀有長期對自己外貌極度不滿意,過度關注外貌缺陷,且自我評價、自信較低,而出現社交回避,陷入重度焦慮和沮喪。「愛美是人的天性,但修圖、美肌等軟體流行,在許多社交平台上照片,常讓人自嘆不如。」楊聰財說,不只是看圖的人深陷焦慮,發圖的人也陷入「按讚症候群」的困擾中,隨時看著照片的按讚數、瀏覽人數,只要按讚數不多,也是充滿焦慮與不安。楊聰財曾收治一名30歲女性,對自己的鼻子太大、不夠美觀,感到不滿意,影響社交生活和自尊心,並接受多名醫師的整形手術,卻愈來愈不滿意,出現憤怒、焦慮、憂鬱、睡眠障礙等,甚至控告醫師醫療過程不當,而被媽媽帶來就診,確診為容貌焦慮症。經心理諮商、藥物治療,並請病人學習化妝術,讓容貌優點極大化、缺點極小化,更符合自己想像,經過一年治療,女子憤怒、焦慮、憂鬱等心理問題已獲得改善,現在為定期追蹤即可。另門診收治一名國中生,因不想讓別人看見她的臉,始終戴著口罩,只有吃飯的時候才脫下,家長覺得有異戴著孩子來諮商,才發現個案對自己的外表不滿意,不想讓別人看到她的臉,目前仍透過諮商、心理建設輔導個案。青少年也受到社交平台影響甚深。馬偕醫院協談中心諮商心理師羅惠群說,多年前美國曾進行IG使用調查時,即發現瀏覽IG是造成青少女自殺率升高的原因之一,因為平台上都是享受美食、旅遊,或是名牌衣服、包包等精彩的照片,在在影響年輕人的審美觀,如紙片人立久不衰,就是受到社群媒體的推波助瀾,但青少年來說,可能好想成為這樣的人,但無法達到時就會增加自殺風險。台灣憂鬱症防治協會常務理事張家銘說,社交平台發達,現在青少年相較過去更加在意自己的外表及表現,但家長應教導孩子網路世界是來得快、去的快,充滿不確定,應學習多與同學透過人與人的接觸、互動,保持心情穩定。羅惠群呼籲家長應多和年輕人對話,理解青少年的心理,當青少年不被聆聽、理解,就會增加自殺風險,若能透過心理諮商,讓青少年抒發課業、家庭壓力,維持內心平衡、心理健康,而這是不同於家長、學校老師的心理師優勢所在。★珍惜生命,若您或身邊的人有心理困擾,可撥打安心專線:1925|生命線協談專線:1995|張老師專線:1980
-
2023-08-16 養生.家庭婚姻
富養VS窮養,親眼見證階級複製!網友嘆:沒錢不要生,小孩不是你的養老機器
在物價、房價萬物皆漲、物價節節攀升的世代,越來越多年輕人不生,原因是怕養不起小孩。但還是有許多夫妻懷孕生子,迎接新生命的到來。一名網友表示身邊有2個朋友各自生了一個孩子,但因各自的濟能力不同,讓小孩所擁有的教養資源也差很多,讓她親眼見證階級複製,不禁感嘆不管有多少愛,階級複製真的是出生那一刻就無法避免!貼文一曝光,引起多數人討論「財力與養小孩」的關聯。朋友財力不同 孩子出生後「親眼見證階級複製」一名網友在dcard上發文表示,有2個從學生時期到現在認識超過10年的好朋友,最近都各自生下一名小孩,大家偶爾有空就會約出來閒聊育兒情況。但因為朋友A跟朋友B的經濟狀況不一樣,他們的育兒觀念也大不相同,讓原PO不禁感嘆「自己親眼見證階級複製」。.朋友A的情況:夫妻倆月收20萬左右,在婚前已有自己的房和車,雙方本身家境都不錯,標準的門當戶對,也很恩愛。.朋友B的情況:夫妻倆月收7萬左右,沒有房和車,目前是租屋。朋友B的老公家境不太好,賺的錢一部份要給自己家裡,朋友B則是普通家庭可以不用給家裡錢,兩人很恩愛。而朋友B的雙方父母沒辦法幫忙帶孩子,先生則是工作關係偶爾要在外地不回家,導致她一下班就必須衝去接孩子,自己要打理小孩的一切。生活上也是以省錢為主,因為要負擔的很多,一些開銷能不花就不花,孩子的玩具少部份是她自己買的,大部份都是其他人送。原PO和她們聚餐時常在旁邊聽她們聊小孩的話題,像是小孩用品或是幼兒園等。從對話中可以感受到A可以讓小孩有很多選擇和發展,對小孩的未來考慮較多,而B比較偏向現階段所需用品、哪間托兒所比較便宜,然後期望小孩健康就好。以上情況的比較,讓原PO腦海總是會出現「階級複製的聲音」,雖然朋友A和朋友B都很愛她們的小孩,都能給小孩滿滿的愛,但是相較之下,B的孩子的成長過程,注定會比A的孩子辛苦一點,怕不久的將來現實會一棒打碎B孩子的未來。但面對這樣的養育情況,生活較不富裕的朋友B竟表示近期想再生一個小孩,認為有愛能克服一切。讓原PO相當傻眼,不禁感嘆,不管有多少愛,階級複製真的是出生那一刻就無法避免的吧。該富養還是窮養?小孩不是你的延續,也不是養老機器此篇貼文引發廣大迴響,網友們紛紛留言表達看法。有網友表示沒錢真的不要生小孩,「月收7萬養什麼小孩,這根本窮養」、「養一個小孩可能還好,兩個真的超預算了吧」、「以前房價多少現在房價多少?以前有努力有機會改變,現在做到死有機會?現在小孩出生已經地獄難度了,沒錢還硬要生」、「那種自己都快養不活的拜託不要生,一堆愛生說自己愛小孩的,小孩子一點都不想要被生下好嗎超級自私。更恐怖的是還有那種生下來以為多偉大,瘋狂情勒」、「說覺得小孩不太需要富養的根本就是在羨慕吧?有錢就是贏在起跑點,有錢小孩的資源也會特別多。至少不會因為沒錢就吵東吵西,貧賤夫妻百事哀」、「窮人真的不應該生,當你小孩想學音樂跳舞想去補習,你出不起,連個興趣都不能讓他嘗試時,真的不要生!小孩不是你的延續,也不是養老機器,他們應該擁有至少不要拖累自己的起跑線」。有網友表示選擇投對胎比努力更重要,「只能說與其努力不如投對有錢家才是」、「最大的努力就是在精子時期要選好落點」、「決定等等就去重新投胎」、「老實說如果有得選擇,我不會想出生在低收家庭…一生註定痛苦」、「出社會才知道,光是愛真的不能解決一切」。也有網友表示誰說小孩不能窮養一定要富養,「其實要看小孩自己怎麼想吧,有些很樂觀反而不會去比較」、「窮養有什麼關係嗎?為什麼小孩一定要富養?」、「我覺得窮養是不是問題倒是其次,而是在窮的環境下要怎麼教導你的小孩正確的觀念跟健康的心理」。6點評估你適不適合生小孩現代人生活成本上漲,生小孩後會導致生活品質大幅下降,導致有人認為窮人不應該生小孩,否則孩子將會受苦。面對這樣的生活壓力,以下6點幫你評估是否準備好迎接新生命:1.經濟能力:檢視個人或家庭的經濟能力是否足夠養育小孩,包括照顧和教育的費用、房屋和生活費用等。2.生活方式:檢視個人或家庭的生活方式是否適合養育小孩,包括工作時間、社交生活、旅遊計畫等。3.身心狀況:檢視個人或夫妻的身心健康狀況是否適合懷孕和養育小孩。4.教養觀念:檢視個人或家庭的教養觀念是否符合對小孩的需求,包括如何培養孩子的價值觀和社交能力等。5.生活環境:檢視個人或家庭的生活環境是否適合養育小孩,包括家庭和社區的安全性和便利性等。6.未來規劃:檢視個人或家庭的未來規劃是否能夠包容小孩的需求,包括職業規劃、教育規劃和退休計畫等。以上評估方法可以幫助個人或夫妻更全面地考慮是否要生小孩。除了經濟、教育和生活等方面的因素,也需要考慮個人的心理和情感需求。最終的決策應該是根據個人和夫妻的整體情況做出的。延伸閱讀:.年輕人為何不敢生小孩?眾人點破3原因:養兒防老觀念害慘年輕人.李安:「我從不教孩子孝順」,孝順是一種情緒勒索? 面對情勒6方法解套.拒給1萬孝親費挨譙「不孝」 社會新鮮人嘆:待業還被罵廢物責任編輯:陳學梅
-
2023-08-04 養生.抗老養生
退休後才開始運動!91歲阿嬤的長壽秘訣:以燕麥片開始、以冰淇淋結束每一天
91歲的美國阿嬤蘿倫斯希爾登布蘭德(Leurene Hildenbrand),每週打4次匹克球,其中3次是與成人一起打,1次是為11~18歲的兒童授課。許多隊友都對她超強的運動能力感到敬畏,很多人看到希爾登布蘭德的時候,都不敢相信她是50多歲時才開始練這項運動。「很多人來找我說,你一定一生都在這樣做,」我說,「不,我是直到退休才開始接觸匹克球。」但這位阿嬤熱愛學習,全身心投入其中。年輕時,希爾登布蘭德大部分時間都是在Goodyear公司擔任研究科學家,後來在55歲時提前退休。 因為多出許多空閒時間,她首先與丈夫和一些工作朋友一起打乒乓球,就在那時,她聽說了全國老年運動會(National Senior Games),這是一項針對老年人的非營利性比賽,比賽項目包括網球、游泳、5000公尺跑步等,任何50歲以上的人都可以參加。 希爾登布蘭德說,在她成長的時代,女性不被鼓勵參加體育運動,後來是找不到時間這樣做。現在,終於可以不受約束,盡可能地嘗試各種運動:匹克球、硬地滾球、自行車、直排輪、跑步、乒乓球等等。她鼓勵其他年長者——尤其是那些不常活動、運動的人,至少固定從事一項運動。 長壽秘訣:即使91歲了,每天也停不下來!大多數時候,她會抽出時間從事匹克球和自行車等運動,並努力維護她在俄亥俄州已有57年的財產。她打理房子、修剪草坪、除雪,甚至用她88歲時兒子送給她的木鋸砍樹。「鍛煉」可能是希爾登布蘭德長壽的秘訣。科學表明,定期鍛煉可以防止慢性疾病導致的過早死亡,防止大腦退化,並且有助延長壽命。到了夏天,她會在佛羅里達州的度假屋裡度過一段時間,從日常瑣事中休息一下,但她仍然會進行一些日常鍛煉,透過每週教3節有氧運動課程來保持運動習慣。「即便是夏天我也一樣非常忙碌,我在佛羅里達州也經常在室內外打匹克球。」希爾登布蘭德說。以燕麥片開始、以冰淇淋結束每一天希爾登布蘭德是一個早起的人,無論什麼時間上床睡覺,她都會在早上6:30起床。她將自己起床即走的耐力歸功於在農場長大,小時候去上學前,她都要先在農場照顧動物。 而現在的她,則是一邊看新聞,一邊吃亞麻籽燕麥片,再配上一杯咖啡,開始新的一天。 她也強調「喝水」的重要,希爾登布蘭德說,去年她在烈日下參加匹克球錦標賽時差點暈倒,她的伴侶用水和濕毛巾來救她,但希爾登布蘭德很快就站了起來。休息幾分鐘後,她繼續比賽。但從那時起,水就成了她日常生活中的首要任務。 到了晚上,她通常在11:30或12點上床睡覺,而且是在吃完一碗薄荷巧克力或咖啡口味的冰淇淋後。「我的冰箱裡總是放滿各種口味的冰淇淋!」,「有些人覺得不可置信!但這是事實。」希爾登布蘭德笑著說。運動讓長者有歸屬感,維持社交更健康!希爾登布蘭德自從2012年以來一直是單身,但她說她的社交生活仍一樣活躍。 「我在全國各地有很多朋友,我們玩遊戲、打匹克球。我參加的每一項運動、所做的每一件事中都有朋友!」除了鍛煉之外,「維持社交」實際上也是一種有科學依據的使老年生活更健康的方式,有研究表明,保持頭腦敏銳的老年人往往與家人和朋友有著密切的聯繫。 希爾登布蘭德說,她想激勵其他老年人參加體育運動。她也說自己的基因沒有什麼特別之處,兄弟姐妹無論比自己年輕還年長,都已經離開很多年了,但鍛煉讓她過上長壽而充實的生活,而比賽讓她的生活變得更加愉快。「你在玩遊戲中得到了鍛煉和樂趣,你會想在遊戲中表現得更加出色,然後你甚至沒有意識到自己的健康狀況正在好轉。」被譽為「老人的網球」,「匹克球」運動是什麼?「匹克球(Pickleball)」是一種結合網球、羽球、桌球3種運動特性的新興運動,由於不講求速度,場地限制低,在室內有20坪空間就可以進行,而且是採「淺蹲」的姿勢對打,對膝蓋骨日益退化的年長者而言,是一種絕佳的舒緩運動。匹克球引用網球的競賽規則、用類似羽球的場地規模,以及加大版桌球的硬板子對打,不僅不容易有運動傷害,其蹲姿與低球速,對運動者的心肺功能有很大助益。高雄榮民總醫院台南分院高齡醫學科主任陳宣恩表示,匹克球運動對年長者來說,有以下4個優點:1.相較羽球、網球,匹克球更適合沒有運動經驗的人,短暫學習後即能上手2.空間採羽球場的大小,可減少參與者跑動範圍,運動強度較低3.球拍多以木板或碳纖維等材質製造,耐用且不易耗損,器材花費成本少,從事該運動的經濟門檻低。4.匹克球基本動作包含深蹲,擊球時也需要由核心帶動身體,可有效訓練心肺耐力以及肌耐力,達到維持銀髮族的功能性體適能,延緩失能之目的。資料來源A 91-year-old pickleball instructor didn't start exercising until age 55. Here's how she stays fit, while eating ice cream daily.延伸閱讀: 調節「自律神經」,睡前花10分鐘就夠!專家示範「2大動作」還能緩解肩頸痠痛
-
2023-07-28 焦點.元氣新聞
吃檳榔才會口腔癌?吃太燙、太刺激食物也是危險因子!
口腔癌是我國青壯年男性最常見的癌症,近年有年輕化趨勢,影響家庭經濟和國家生產力,是一項嚴重問題。依據國健署的癌症登記資料換算,每年新發現病例超過8000人,其中男性就占了9成,好發年齡多集中在40到70歲之間。秀傳紀念醫院口腔顎面外科主治醫師黃冠閔表示,口腔癌顧名思義是發生在口腔部位的惡性腫瘤,依照口腔解剖位置又能細分成7大區,分別為:唇、頰黏膜(唇和臉頰的內襯)、舌頭(前2/3)、口底、牙齦、後臼齒區、以及口腔頂部的硬顎。根據全球統計,口腔癌發生最多的部位為舌頭(舌癌),在台灣也是舌癌最多,另外台灣有檳榔文化,頰黏膜癌患者人數排名第二。為什麼會發生口腔癌?黃冠閔說,除了菸、酒和檳榔,包括長期過度曝曬、喜歡吃過度熱燙食物、戴不合的假牙等,都可能刺激口腔黏膜導致病變。另有口交性行為者,也可能因人類乳突病毒(HPV)感染導致口腔病變、出現癌化。阿伯戒了仍躲不掉!這3物來者不拒 口腔癌風險多123倍就有一位60多歲的陳阿伯對菸酒、檳榔來者不拒,後來因洗腎把壞習慣戒除,但一段日子後仍被確診口腔癌第三期,這讓他大受打擊,擔心治療「要命」,選擇逃避手術,幸好經兒女勸說下點頭開刀治療,術後恢復良好,也找回了久違的笑容。尤其是藍領階級,比較常吃檳榔提神,或菸不離手、喜歡小酌一番,特別容易被口腔癌找上門。國民健康署曾指出,有嚼檳榔者罹患口腔癌風險是一般人的28倍,若菸、酒、及檳榔來者不拒,口腔癌罹患率更是正常人的123倍。黃冠閔提醒,即便沒有菸酒和吃檳榔習慣者,若長期喜吃過度刺激性或極熱燙的食物,也可能成為口腔癌的好發危險群,千萬別輕忽罹癌的可能風險。口腔癌有哪些常見警訊?疼痛硬塊、不癒合的潰瘍、白紅斑、疣狀突起口腔癌有什麼警訊?首先應先了解正常的口腔黏膜。黃冠閔說,正常的口腔黏膜或舌頭外觀等,均應是平滑、柔軟、粉色、且帶有光澤,不應該有硬塊、嘴破、或疼痛。然而當口腔黏膜發生病變,就可能出現凸起且會自發性疼痛的硬塊,或是有連續2周以上沒有癒合的潰瘍,口腔粘膜內也可能出現白斑、紅斑、或長出不正常的疣狀物等,「這些都是不好的東西,」黃冠閔說。由於只要張嘴照鏡子,就能自我檢查一半以上的口腔黏膜是否正常。黃冠閔提醒,自我檢查口腔時,當發現上述不正常狀況發生逾2周,應盡快到牙科(口腔顎面外科)或耳鼻喉科檢查,醫師會透過切片和影像檢查進行鑑別診斷。早期發現手術治療 可降低顏面變形、功能損傷機會若不幸確診罹患口腔癌,黃冠閔表示,目前主流治療仍是以開刀為主,化療和放療為輔,除非癌症已進入末期、轉移到重大結構,才可能不動刀,改以放療、化療、標靶治療或免疫療法等輔助治療方式代替。口腔癌術後半年到一年的復發轉移率最高。以五年存活率而言,第一期約有八成五以上,第二期約七成以上,第三期則約六成,第四期約四成。只不過,更多患者更關心,開刀後導致的顏面損傷是否不可避免?「的確,手術切除範圍一定會比腫瘤大2公分以上,」黃冠閔說。此外,術後也常見神經功能損傷等後遺症,容易有嘴巴活動不自然、唇部不易閉合、容易流口水、張口受限、吞嚥不便、影響發音等狀況,不少人會因此產生自卑心理。若腫瘤靠近頸部,加上放療影響,也易使頸部僵硬、臉部浮腫。想降低術後的顏面變形狀況和功能缺損問題,「這就必須靠及早發現,在腫瘤侵犯範圍較小的時候盡快治療,才有機會做到,」黃冠閔說。不過現代手術進步,腫瘤切除後,大部分能立即使用患者自身的游離皮瓣進行重建,以顯微手術接起血管神經,降低器官結構的損傷,相較以前手術後結果更美觀,功能更進步。除了部分醫材須自費,口腔癌的重建手術有健保給付。醫療團隊通常也會派出復健師和治療師,替術後患者進行吞嚥或語言發聲練習,幫病人復健及適應術後新生活。「最重要的是家人的支持和陪伴,能讓病人更有信心接受治療,術後更有機會維持正常的社交生活,」黃冠閔說。趁每半年洗牙檢查口腔 國健署補助3族群黏膜檢查預防勝於治療,除了口腔自我檢查,黃冠閔建議可藉由每半年洗牙一次,由牙醫協助確認口腔健康。另也應戒除菸、酒及檳榔,減少吃過度刺激性或極熱燙食物,不戴不合的假牙,不過度日曬,吃得營養均衡等,都可降低罹癌機會。此外,國健署補助三大族群每2年一次的口腔黏膜檢查,包括:30歲以上紅唇族(含已戒檳榔者)、30歲以上有吸菸者、以及18歲以上至未滿30歲有嚼檳榔的原住民(含已戒檳榔者),有助早期發現口腔癌,讓患者盡早治療。黃冠閔醫師小檔案● 現任: 秀傳紀念醫院口腔顎面外科主任● 學經歷:中國醫藥大學牙醫學系學士中華民國口腔顎面外科專科醫師台灣頭頸部腫瘤醫學會專科醫師台灣植牙醫學會專科醫師高雄義大醫院整形外科臨床研究醫師中國醫藥大學牙醫學系講師中華民國口腔顎面外科學會副秘書長中華民國口腔顎面外科學會監事彰化基督教醫院口腔顎面外科主治醫師彰化基督教醫院口腔顎面外科主任● 專長:阻生牙拔除、假牙贗復前手術、人工植牙、口腔黏膜相關疾病、口腔頭頸部腫瘤、顏面感染、顏面外傷及骨折、顳顎關節障礙治療、顏面顎骨畸型整形手術、正顎手術、顯微手術、口腔癌手術及重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