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1-14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搜尋
確診
共找到
9871
筆 文章
-
-
2021-01-14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確診醫在插管時被感染?童綜合急診部主任魏智偉:插管絕不是單純sop
新冠肺炎首起有醫護人員染疫,醫師在插管時感染,前衛生署長楊志良在電視節目上說,染疫醫師應立即通報,警覺性不足,童綜合醫院急診部主任魏智偉說,他在急診12年氣管插管功力,也沒有自信可百分百成功,因為臨床狀況多,插管絕不是單純的sop。染疫醫師在為確診病人插管時感染,楊志良在電視節目中說,染疫醫師沒主動實行防疫sop,還說:「假如我是院長,第一件事情就是把他開除」。童綜合醫院急診部主任魏智偉今天在臉書寫著,他在急診12年氣管插管功力,也沒有自信可以百分百成功,因為臨床狀況千變萬化。絕對,不是一句話可以解釋,他說插管,也絕不是單純的SOP。他舉自己曾插管急救案例,一個被歹徒割喉的19歲男子,在急診口鼻一直冒血,病人瞬間窒息失去意識,只能先插管維持呼吸,當時打開病人的嘴,只看見泉湧的鮮血,完全看不到聲帶,不知道氣管內管要如何放入氣管,他請護理師備刀片和氣切管,插管失敗,就要從脖子下刀。他盯著冒血的口腔抽吸管有吸不完的血,看不見氣管,還好這時血泊中,冒出了一個氣泡,因此大膽的將氣管內管插入那個位置,病人血氧開始上升,最後成功,他說短短5到6秒,自己經歷了極大的壓力,因為眼前就是一個年輕生命。
-
2021-01-14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醫護確診普篩2500員工 外傳檢驗能量不足院方強烈駁斥
桃園某醫院的醫護確診新冠肺炎,院方擴大採檢對象,從昨天晚上開始針對全院員工逾2500位進行普篩,剛傳出醫院恐無法負荷如此龐大的篩檢量,有試劑和存放檢體冰箱不足的狀況;對此該醫院駁斥傳言,打包票回應「絕對沒有這狀況」。該醫院正式員工約2000人,再加上外包廠商、志工及替代役等人,總數約有2500人,昨天晚間起在醫院後棟進行全院普篩,分為3梯次採檢,先從染疫醫護的同棟醫療大樓員工進行篩檢,再來才是低風險員工。剛傳出有人爆料院內普篩因篩檢能量不足,院內裝檢體的冰箱不夠,無法負荷一次幾百人的龐大採檢量。記者詢問該醫院目前普篩狀況是否「卡關」?醫院強烈駁斥該說法。該醫院表示,目前沒有遇到試劑不足,院方不斷都會進貨,另外,存放檢體的冰箱也沒有不夠的問題,絕無此事,篩檢狀況沒有問題。
-
2021-01-14 科別.泌尿腎臟
最燒錢的病!有鮪魚肚要注意 醫曝「6飲食習慣」會害腎出問題
衛福部健保署日前公布108年十大最燒錢疾病費用排行榜,第一名由慢性腎臟疾病奪下,全年治療費用高達533億元。經統計,108年全台洗腎人數也攀升到9.2萬人,與107年相比,又增加了2千人,成為國人重要的健康課題。慢性腎臟病 飲食控制不佳有關國人罹患慢性腎臟病人數之所以逐年提升眾多,究其原因,約有四成六的新洗腎患者因糖尿病控制不佳,導致腎臟病變。雖然罹患糖尿病高危險族群,年齡多為65歲以上,但根據2019台灣糖尿病年鑑顯示,20至39歲發生人數有成長趨勢。北投健康管理醫院營養師潘富子表示,隨著國人飲食西化、飲食精緻化,使得手搖飲料、精緻高糖蛋糕餅乾等,越來越容易取得,也是得糖尿病有年輕化趨勢,顯示就算是年紀輕,也可能陷入腎臟疾病的危機。因此,使得腎臟保健刻不容緩!潘富子指出,從日常生活中的飲食控制,以及培養良好生活習慣,就相當重要。除了要做到國健署建議的「3多、3少、4不、1沒有」,還有1個必要。3多:多纖維、多蔬菜、多喝水多吃蔬菜,能增加膳食纖維及攝取豐富鉀離子。潘富子說,鉀離子可幫助鈉離子排出體外,能預防高血壓,進而降低罹患心血管疾病機率,以及降低腎臟負擔。不論水分攝取量多寡,腎臟都會持續過濾血液,將身體所代謝廢物經由尿液排出。當水分不足情形下,腎臟必須花更多力氣在吸收水分,當脫水到一定的程度,會造成急性腎受損。建議每天每公斤體重喝35㏄,可增加新陳代謝。3少:少鹽、少油、少糖除了避開糖類與澱粉類的過多攝取,也應該注意控制鈉的攝取量。研究證實,食鹽中的鈉離子可增強澱粉酶活性,促進澱粉消化,或加速小腸對葡萄糖的吸收,進而引起血糖濃度增高,加重糖尿病的病情。潘富子表示,每日鈉含量攝取不要超過2,400毫克,相當於1茶匙食鹽,約6g,而超過65歲或已確診糖尿病的患者,每日鹽分攝取量則不要超過5公克。此外,調味料含鈉量高,如醬油等,也應限制攝取。 4不:不抽菸、不憋尿、不熬夜、不亂吃來不明的藥抽菸是引發腎臟病之危險因子。從美國的追蹤研究發現,除了年齡、血壓、糖尿病,抽菸也是慢性腎臟病發生因子。不論是否罹患糖尿病,抽菸者的慢性腎病發生率比不抽菸者,男性多達2.4倍、女性到2.9倍。不使用未經醫師處方的藥物,因為許多藥物需經腎臟代謝排除,一旦使用方法不對,極易造成腎臟負擔,最有影響的,除了抗生素、止痛劑、利尿劑或未經合格中醫師處方之中藥草。 1沒有:沒有鮪魚肚依據國民健康署調查研究,國內20歲以上成人每10位就有1位患有慢性腎臟疾病,另外,在成人過重及肥胖盛行率高達43%,肥胖與腎臟病變二者的關係,不容小趨。肥胖會改變腎臟血流造成腎絲球超過濾和腎絲球高壓,對於慢性腎臟病病情加重;肥胖也是增加高血壓、糖尿病、高血脂的危險因子,而三高同時也是腎臟病的主要風險因子。 1個必要:定期安排健康檢查潘富子提醒,輕度中度慢性腎臟病最常見的症狀,就是沒有明顯症狀,要及早發現腎臟病變就得靠健康檢查。常見的腎臟健康檢查有:抽血、尿液檢查、腹部X光檢查、腎臟超音波、腎臟切片檢查、電腦斷層攝影(CT)。潘富子呼籲,保養腎臟要趁早,採取健康的飲食型態,有助於遠離慢性腎臟病危險因子。若等到腎臟已發展到慢性腎衰竭的階段,才想要改吃健康的飲食,屆時必須經過與醫師及營養師討論評估,才能找出最適合自己的飲食方法。(常春月刊/編輯部整理、文章授權提供/KingNet國家網路醫藥  黃慧玫、諮詢專家/北投健康管理醫院營養師 潘富子)延伸閱讀: 腎不好要少吃高鉀食物! 6大飲食地雷別踩...狂吃低鉀食物也不OK 身體毒素排不出恐終身洗腎救命! 餐桌常見「這些食物」都能幫五臟排毒
-
2021-01-14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本土確診足跡遍佈醫院賣場!陳時中公開部分疫調SOP!
昨日桃園某醫院爆出男醫師院內感染,其女友為同院護理師也因社區密切接觸染疫,兩人足跡遍布醫院、賣場等人潮眾多處,外界擔憂指揮中心是否第一時間告知店家以利進行防疫消毒作業等,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表示,賣場疫調與地方共同進行,地方第一時間知道會去消毒;醫院管理向來嚴格,據目前手邊資料,暫未思考懲處事宜。針對知道足跡後多少時間要告知店家以免更多顧客光顧,陳時中表示,賣場疫調與地方一起進行,地方第一時間會知道,會去現場消毒。陳時中補充,根據近期報告,病毒在金屬光滑表面最多存留72小時,大部分則是在1天之內;展開疫調到現在,「環境中的病毒已經不存在」,為了讓大家安心,再進一步消毒是比較後端的工作。至於爆發院內感染是否意味醫院管理措施有漏洞?此次會做懲處名單?陳時中表示,醫院管理向來嚴格,秋冬專案也有在進行管理上的精進方案。陳時中表示,懲處是有錯當然要罰,但依照現在的情況,根據我們得到的資料,完全沒有道理去思考這個事情。陳時中呼籲,要幫助醫院,「他們已經替全民承擔了這麼大的風險,我一直跟醫院講不要氣餒」,盼全民維持鼓勵的態度,醫院才能繼續為全民把關好防疫第一關。
-
2021-01-14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公開確診醫師院內足跡?陳時中:為何要公開?
染病男醫師與女護理師在同一醫院工作,外界質疑醫院人流眾多難掌握,為何足跡不公開?陳時中表示,「為何要公開?」醫院裡都是需要戴口罩的,除非你是一直抓著他不放,否則染疫的可能性是非常低。針對是否公開醫院足跡,陳時中表示,是否需要公開所有足跡是爭論很久的問題,被公布的人會受到一定程度的傷害,這有必要嗎?現在已經規定陪病1人,也都不准探病。陳時中進一步說明,醫院裡面大家都是需要戴口罩的,除非你是一直抓著他不放,否則染疫的可能性是非常低的。過往看到很多防疫計程車也載過很多人,車裡面清潔消毒做好,染疫可能性非常低。陳時中說,「大家不要停留在那種路過買個菜就染疫的想像」,接觸時間低,有適當防護也可以降低機率,不要恐慌。案838男醫師是照顧病人時染疫,然院內醫護人員知道該名確診醫師沒有戴口罩習慣,是否會開罰?陳時中表示,個案是整天不戴還是特定時間不戴,這不太一樣,會請醫院做進一步調查。至於是否會調監視器看醫師穿防護衣的狀況,陳時中表示,該醫師感染就是照顧病人時發生的,大家可以將心比心,他不是犯人而是病人;醫師也是人,只是他當時在第一線的風險下去工作,都有照著標準流程做,「那要請他回憶什麼?脫衣服沒脫好嗎?醫師的自述都會由專業人員判斷」。案839護理師為某科大學生,外界憂指揮中心是否有掌握個案如何到校進修?陳時中表示,個案是搭乘專車,接觸包括司機與老師共43人,有39人陰性,其餘4位老師的檢驗結果今天下午才會出來。陳時中補充,若有民眾有在確診足跡上,請自己自主健康特別管理,不需要去過桃園都做自主健康管理,不用把恐慌擴大,他舉例,進到百貨碰到100人,接觸2秒鐘,在那個時間那個場所染疫的機率非常低,「這只是提醒,不是到過那邊就在風險之中」。
-
2021-01-13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案839來過全聯慈文店今歇業 里長傻眼、民怨怎不早公布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天下午公布案839足跡,桃園區新增全聯慈文店一處,該店今天拉下鐵門暫停營業,由於這家全聯生意很好,今天停業就讓不少民眾、居民覺得奇怪,有消費者撲空抱怨,自己天天都來,為何不昨天公布確診者時就公布足跡,要等到今天呢?當地里長也沒有接到任何訊息,直呼傻眼。全聯慈文店位於桃園區慈文路上,店家今天張貼公告「2021/01/13進行全面盤點作業,暫時不開放營業」,不少消費者騎車來想消費,看到拉下鐵門就直接離開,也有人詫異「怎麼會沒開?」搖搖頭離去。有附近店家說,這家全聯生意很好,是屬一屬二的好,而且天天都會開門,今天早上看到沒營業也覺得很奇怪,不過有看到門口貼有盤點公告,但下午2點看到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的直播,才知道有確診者來過,但他說還好都有戴好口罩,比較不擔心。但一名婦人家住附近,騎車來準備採買生活物品,她看到全聯沒開覺得錯愕,又得知有確診者有來過,更是驚訝,她認為中央應該要更早說明,昨天就一起公布才對,就可以避免再來,「我昨天才來耶!」當地長德里長彭沛妤也覺得錯愕,今天看到店家把門關起來「在盤點」,就覺得怪怪的,心裏有在想是不是跟疫情有關,但她又沒有接到任何通知,政府也沒有公布相關消息,沒想到下午看新聞得知有這家店,覺得很傻眼,她趕快通知環保局先清潔消毒周邊環境。「很擔心里民的安全!」彭說,不知道是不是哪一部分訊息有被隱藏,但民眾是無辜的,里民都是被動接受訊息,訊息若慢了一、兩天公布,反而會增加恐慌感,自己身為站在第一線,除請大家注意自主健康管理,希望上級單位多加協助,讓大家安心。
-
2021-01-13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日本變異病毒也集中檢疫? 陳時中:沒看到沒必要升級
英國變種病毒株、南非變種病毒株相繼侵入台灣,有英國、南非、史瓦帝尼旅遊史者入境統一至集中檢疫所檢疫,但目前日本傳出變異病毒,是否也考慮日本入境集中檢疫,指揮中心認為,目前沒有日本變種病毒株,所以沒有提高入境防疫規則的必要。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說,自去年十月到現在,國內監測可以培養出病毒的確診者做病毒基因定序,共38株中5株為英國變種病毒,1珠為南非變種病毒,目前沒有日本變種病毒株,所以沒有提高入境防疫規則的必要。陳時中說,目前自各國入境台灣者都要進入集中檢疫、防疫旅館或「一人一戶」居家檢疫,認為這樣的強度是夠的。呼籲自主對於健康特別注意一下,不需要什麼樣的管理,這個東西不需要擴大,除了傷害社會量能和徒增恐懼之外,沒有必要。
-
2021-01-13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楊志良「開除說」惹怒醫界 陳時中:坦白講我無言以對
國內爆桃園某醫院醫師及其護理師女友確診新冠肺炎,前衛生署長楊志良在節目上指出,染疫醫師沒有主動實行防疫SOP,「假如我是院長,第一件事情就是把他開除」,此話惹怒醫界。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被問題此事,陳時中嘆了一口氣說,「坦白講我無言以對啦!」外界也好奇,染疫醫師照顧確診者過程中,可能某些疏失導致確診,後續是否可能有更詳細的調查報告,陳時中說明,「百密一疏不是代表有錯誤的疏失」,醫師都有照SOP進行,就算做好所有準備打仗時,還是可能被子彈打到,如果沒照SOP做,當然不對,但是現在不會有這樣的情形。這次一次出現院內感染和社區感染,在醫療體系管理上外界認為出現問題,是否有懲處名單,陳時中說,醫院管理向來都很嚴格,秋冬專案管理上都有落實,有錯誤當然要懲處,但現在這個情況,完全沒有這個道理。陳時中說,他希望現在花更多心思在怎麼和醫院一起鼓勵醫護、獎勵醫護,畢竟醫護人員替全民來承擔這麼大的風險,「還是跟醫院講,大家不要氣餒」,希望全民鼓勵,才有辦法把第一關把關好。陳時中表示,醫院照顧裡都盡量分艙分流,但是在加護病房或確診者負壓隔離病房中,每家醫院作法不盡相同,防護措施做好,就能達到效果,分艙分流是區塊,沒辦法把所有病人都由個別醫師照顧,發生突發狀況與會侷限在一定範圍內,這就是分艙分流的宗旨。
-
2021-01-13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染疫醫護疑發病前光顧 台茂恢復營業顧客上門
北部某醫院案838醫師、839護理師2人確診,引起社會關注焦點,桃園市蘆竹區台茂購物中心疑似案838疑在發病之前的去年12月31 日前往消費購物,店方昨天停業消毒一天,今天上午前開門恢復營業,多數專櫃人員只知配合防疫消毒,不過至中午人潮不多,陳姓、蕭姓民眾今天中午說,「知道此案」,既是發病前,全店又已消毒,並不會太擔心。台茂購物中心昨天在官網PO文表示,配合桃園市衛生局防疫措施,進行賣場大消毒,暫停營業一天。店方展開賣場環境消毒,店方依防疫規定宣布消毒停業,許多專櫃人員下班,店方今天上午11時恢復正常營業。台茂購物中心資深經理吳修林表示,該賣場出現個案軌跡圖內,共同維護商場、消費者安全,店方責無旁貸,昨天全力配合桃園市衛生局防疫措施,進行賣場消毒防疫措施,今天恢復營業,人潮正常進出,是否影響暫不明顯。陸姓顧客表示,知道醫護確診新聞,並不清楚去過那些地方,如果是發病前去過賣場,應該沒有問題,逛街不會擔心。陳姓消費者說,確診醫護人員自己去過那些地方應該很清楚,一天說一點很不應該,知道台茂停業消毒,既已消毒恢復營業,他去用餐還不會太擔心。
-
2021-01-13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染疫「科大生」護理師 校園接觸者39人陰性、4人檢驗中
北部某醫院驚現第二起院內感染,確診者為一名醫師及護理師,指揮中心證實,該名護理師為正職護理人員,但有在北部某科大上課,已匡列學校師生接觸者共43人,其中39名為學生、4名老師,目前接觸者採檢39人結果已出爐,皆為陰性,其餘4人檢驗中。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昨天曾指出,這次案例要釐清這兩名確診者在社區的接觸者的採檢情況和後續發展,目前兩人的社區接觸者應採人數為55人,其中護理師在社區中行蹤可清楚掌握,且都已採檢,除護理師本人為陽性,其餘47人為陰性,另7人檢驗中。
-
2021-01-13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醫護染疫匡列隔離130人 桃市衛生局長:未來2周是關鍵
我國新增2起本土案例且為醫護人員染疫備受矚目,桃園市衛生局長王文彥今天在市政會議上報告提到,匡列接觸464人,居家隔離人數119人,其中包含醫護39人,因為持續疫調,匡列居家隔離人數會略增至130人,由於疫情有升溫,王文彥強調「未來兩周是關鍵期」,保守一點觀察若10天內沒有事,應可順利躲過這次疫情,請大家謹慎。王文彥說,台灣先前在睽違253天後出現本土案例,又再度相隔20天後,出現2起本土案例,從世界各國疫情趨勢觀察,全世界都出現如此趨勢,經過一定時間的潛伏之後,在秋冬時節疫情要再度攀升,顯然疫情須更為小心,執行秋冬防疫專案有意義。「至少到2月底前都要非常小心!」王文彥說,秋冬時節疫情不斷變化,這幾個月需要格外謹慎小心,目前桃園市累計確診106例,最新的案838及案839確診案因持續晴調查,今天還會再增加居家隔離者,並強調未來2周是關鍵期,希望大家謹慎以對。市府衛生局也說,在獲悉案838及案839確診後,前天晚間就偕同CDC(疾管署)至醫院進行風險評估、連夜完成匡列接觸者及安排採檢,共匡列醫院接觸者共464人,均已採檢,皆為陰性;社區接觸者共56人,已採檢14人,1人陽性為案839、13人檢驗中,42人採檢中。其中匡列居家隔離119人、其中39人醫護人員,居家隔離者今還會增加。 衛生局指出,市府在第一時間即啟動應變機制,衛生局落實與統籌市府防疫措施,第一時間連夜進行疫情調查及風險評估、消防局執行救護車後送機制、環保局擴大場域消毒、警察局密切配合警政署執行疫調,衛生局在相關活動地點完成環境消毒作業。至於該醫院的防疫應變採取分艙分流機制,並啟動防疫應變計畫有6大措施,分別為執行分艙分流照護、暫停收住院病人、暫緩常規手術及門診手術、禁止探病、陪病僅限1人與急診待床者協助轉院等防疫措施。
-
2021-01-13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楊志良聲稱會Fire掉染疫醫護 陳其邁:這會打擊士氣
北部醫院傳出醫護人員染疫,衛生署前署長楊志良說如果他是院長,會把染疫的醫生Fire掉,高雄市長陳其邁對此表示,這麼講會嚴重打擊第一線醫護人 的士氣,現在疫情那麼嚴峻,我們應跟醫護站在一起,跟他們加油打氣。陳其邁表示,楊前署長的言論對第一線醫護人員來講,這嚴重打擊士氣。尤其在負壓隔離病房或照顧確診病患上,本來風險就很高,此外肺炎的病患,有時候都會有一些侵襲性,要執行危險性非常高的醫療處置,所以我們應該跟他加油打氣,謝謝他們冒著生命危險。陳表示,這次新冠肺炎,全球有許多醫護人員因為要照顧病患而犧牲寶貴生命,所以應給他們肯定,謝謝他們的辛苦,現在確診個案那麼多,全球大流行,疫情那麼嚴峻情況之下,我們要跟他們站在一起。
-
2021-01-13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染疫醫護疑發病前光顧 寶雅、全聯賣場消毒後營業
北部某醫院兩名醫護確診,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公布案838、案839至桃園市大賣場、星巴克國際門市、振宇五金國際店之外,今天上午又傳出蘆竹區寶雅、全聯大竹店配合防疫昨天消毒停業一天。據了解,防疫人員疫調疑是案839早在發病之前的月初,曾到2家店消費短暫停留,目前2店已完成全店環境消毒,今天上午恢復營業,顧客購物正常。北部某醫院醫師(案838)、護理師女友(案839)確診染疫後,防疫指揮中心展開疫調擴大防範,繼大賣場、桃園區星巴克國際門市、振宇五金國際店昨天暫時停業一天大消毒後,再傳出蘆竹區寶雅、全聯大竹店昨天也是配合防疫環境消毒暫時停業一天,今天上午有的顧客上門還不清楚該店昨天停業一天 。蘆竹區寶雅、全聯大竹店今天上午恢復營業,方店均證實昨天配合防疫暫時停業一天,進行全面環境消毒,保障消費者安全。蘆竹張姓、陳姓民眾表示,寶雅、全聯大竹店今天上午營業,要求客人進入消費購物,要戴口罩消毒防疫措施,恢復正常,看起來沒有異狀。
-
2021-01-13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北部醫院感染2醫護確診!林靜儀:知來源就不用恐慌
繼去年2月29日北部某醫學中心出現9例群聚確診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今親上火線證實,北部某醫院出現第二起院內感染,新增2例本土確定病例。對此,民進黨前立委、醫師林靜儀在臉書發文,點出3重點,呼籲民眾不用恐慌,「請給努力緊繃工作了一年多的醫療人員最溫暖的支持體諒」,並建議民眾配合防疫,平安度過疫情。PO文一出,引起包括立委莊兢程、何欣純等政治人物與網友留言,為醫護加油打氣,紛紛留言「不要恐慌、團結守護台灣」、「向第一線醫護致敬」、也有的「保持警戒,但絕不是無腦恐慌」等。林靜儀在「林靜儀醫師」臉書粉專中PO文表示,前三個重點:「知道來源就不用恐慌」、「是院內感染,但是不是「爆發」,而且醫療人員都已經盡到應有的防護」、「是照顧確診感染的病人,不是什麼不明來源的急診也不是關島來的 (關島已經「關島」很久了)」。林靜儀表示,醫療人員從疫情初始就有明確防疫措施與程序,也幸好去年二月之後防護裝備就都充足。所有醫療人員都知道對待病毒的態度就是 #謹守防疫程序 #絕對謹慎 ,此次在醫療照護過程受感染的醫護辛苦了;你們已經很小心了,加油,祝福早日康復。一般民眾要知道什麼?林靜儀呼籲做到以下四點:1. 不要群聚,戴口罩勤洗手。2. 你不會跟感染者去同一個賣場就被感染。3. 不可能有什麼「社區感染隱匿」,這個病毒的傳染力如此之強,怎麼可能到處都是無症狀感染者還不會爆掉。4. 請給努力緊繃工作了一年多的醫療人員最溫暖的支持體諒。
-
2021-01-13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北部醫護染疫引熱議 院方致電里長籲宣導「不要驚慌」
北部一間醫院傳出有醫生、護理師感染新冠肺炎,我國一口氣出現2起本土案例,引起民眾關注,由於該間醫院就醫、出入人潮眾多,確診消息立刻在地方傳開,不少人透過群組發訊提醒「沒事少到醫院」,今下午在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記者會之後,該醫院附近多名里長也陸續接到院方人員致電,請里長協助向里民宣導「不要驚慌」。台灣昨晚傳出有北部醫院疑似有院內感染情形,由於中央今天下午2點宣布相關事宜,又陸續公布桃園有3處確診者的活動軌跡,有居民相當擔心,還憂心地傳訊給里長問說「要怎麼保護孩子?」也有議員認為,直到現在都未對外公布是哪家醫院?許多選民都在猜是在桃園北區還是南區?感嘆訊息應該公開,不透明反而會亂成一團。有里長形容爆發本土疫情,尤其在醫院內部,大家猶如草木皆兵,不少老人家都怕到不敢到醫院就醫,也擔心會延誤到領取慢性藥時間。桃園市政府指出,案838屬於院內感染、案839屬於社區感染,院內感染目前僅1例,因此醫院防疫應變計畫為第一級採分艙分流機制,暫時停止收治住院患者,以及暫緩常規手術以及門診手術,禁止探病、陪病親友僅限1人等措施,市府也協助該院急診待床患者轉院。由於該院落實分艙分流機制,因此門診照舊,請民眾放心。有里長也提到今天下午2點多接到該間醫院人員來電,提到院內有確診1例,但有高標準進行管控,若有里民打電話給里長或里辦公室,請里長多加宣導、傳達不要驚慌,該名里長也說,第一次接到院方來電說明這樣的內容,感受到院方的「積極」。
-
2021-01-13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桃園現本土案例 確診者所到之處關店消毒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天公布國內新增2例COVID-19本土病例,其中案838男子因在8日到9日曾到大江購物中心、星巴克國際門市、振宇五金行桃園國際店等處消費,今天下午國際路上的星巴克及五金行都已貼出公告暫停營業進行內部消毒。
-
2021-01-13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新冠肺炎疫情升溫 新北1月徵才活動延期
國內今日確診2例本土案例,案838醫師因協助新冠肺炎確診病患插管而染疫,案839為其女友,由於疫情升溫,新北就服處宣布,避免群聚感染風險,1月的徵才活動延期辦理。就業服務處表示,原訂1月15日新北市府6樓大禮堂、1月20日中和區公所6樓禮堂及1月22日三重過圳市民活動中心 、樹林區公所的聯合徵才活動,均因疫情關係延期辦理。就服處也說,農曆春節前仍有民眾盼能找尋工作,新北各就業服務據點仍持續提供一對一專人服務,就業服務站的小型徵才也不會中斷,有意求職民眾可至「新北市人力網」或電洽0800-091-580。
-
2021-01-13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院內感染、群聚分不清? 專家說差別在這裡
國內爆發第二起院內感染,但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今天在記者會表示,因另一確診者為社區接觸者,因此將此事件定義為「院內感染」,而非「院內群聚」。但台大兒童醫院院長黃立民表示,醫院只要有兩人以上感染,就能算是算是院內群聚,並不是沒有照顧到病人來區別,還必須分析重症病人、醫師和護理師三人的病毒,做進一步研判。指揮中心認為確診的護理師沒有直接照顧到病人就不算院內群聚,但如果醫師感染去找其他醫院的人講話,而造成其他人感染,也算是院內群聚。黃立民表示,若一起院內感染事件,在A、B、C不同病房個別有醫護人員確診,代表是單獨事件,通常和人為操作有關,須加強訓練;若在A病房發生多人感染,則表示有共同的感染源,必須找到感染源,加以改善。黃立民認為,院內感染都要要當作非常危險的事件處立,不能認為沒風險就讓醫護人員回去照顧病人。由於採一次核酸的敏感度約五成,連採兩次約七成五,他建議,隔離檢疫的醫護人員最好在隔離期滿前也要再做一次採檢。黃立民表示,除了核酸採檢外,也必須做抗體檢測,否則有些無症狀者,剛好第一次採檢陰性,而被放回醫院照顧病人就容易出事。至於社區部分,黃立民認為現在社區還算平靜,但不論社區或醫院都必須落實感控措施,且「感控工作只要工作負擔一重就會出錯」,因此必須調配、輪調人力;另外,這波464名被隔離的醫院接觸者不論集中檢疫或居家檢疫,都要做到位,才能守住。黃立民也呼籲,疫苗必須盡快到位,才能讓醫護有多一層保障,「鎖國是為了等疫苗,不是為了鎖國而鎖國」。
-
2021-01-13 新冠肺炎.周邊故事
台首例醫師因公確診新冠肺炎 至少可領35萬補償
台灣再度發生新冠肺炎醫院感染事件,衛福部次長石崇良今天說,該醫院環境安全,門急診照常。確診醫師因照顧病人染疫,將可領補償金至少新台幣35萬元。台灣今天有2例新冠肺炎本土個案,為北部某醫院醫師跟其護理師女友。兩人病況目前是輕症,但核酸檢驗Ct值低,研判剛發病。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說,該確診醫師曾在醫院接觸確診者,為目前最有可能的感染源;另一名本土確診者雖為護理師,但並非在職場染疫,而是因與醫師在社區有密切接觸而感染。石崇良下午在記者會後表示,北部某醫院並沒有發生院內群聚,而是院內感染事件,醫院環境上還好,因此門診急診可照常執行。但近日是關鍵期,要看後續有沒有被採檢的醫護發病,若有影響層面大,但如果都沒問題,醫院很快會如常運作。石崇良表示,目前該醫院清空病房是為了清潔消毒,因住院病人需要改為一人一室,收治量能相對會變少,但空間不是問題,比較大的問題應是醫護人力,因有接觸確診者的醫護都要居家檢疫14天,可能會影響人力調度。較大影響的可能是急診需住院的患者,但應不會影響太久。至於醫師是因公染疫,石崇良說,因公確診者至少可領35萬元補償金。明天會重新開會討論調整,若病況嚴重要插管,補償金額會增加。但護理師並非因公染疫,是否給補償會個案認定。
-
2021-01-12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又爆本土院內感染 陳時中透露疫苗購買進度
全球累計確診數破9000萬,將近200萬人染疫死亡,國內今日又新增2例本土病例案838、案839,讓外界擔憂疫苗進度,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表示,現在有簽約的已經遞交給對方,對方簽完會送回來,手續還沒有完成。國內出現院內感染,更顯未來接種疫苗的重要性,前疾管局長蘇益仁指出,在全球都疫情愈來愈嚴重時,國人不應期待沒有本土病例或社區傳播,防疫也必須超前規畫,這是當初一直強調疫苗重要的原因。針對目前疫苗購買進度,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表示,現在有簽約的已經遞交給對方,對方簽完會送回來,手續還沒有完成。有人說台灣防疫做得好,疫苗可以慢慢來,蘇益仁說,這次的本土院內感染事件可驗證,這是很危險的説法。據本報報導,輝瑞(Pfizer)與德國生技公司BioNTech共同研發的疫苗將提升產量,世界衛生組織(WHO)的科學家今天仍警告,大規模接種雖陸續展開,今年仍無望達標新型冠狀病毒群體免疫。
-
2021-01-12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染疫醫師足跡曝光 星巴克國際門市「停業一天」
克本土病例再爆2例。北部一間專收新冠肺炎(COVID-19)病例的醫院的醫師及其女友護理師經確診,疫情指揮中心公布確診者足跡,包括星巴克國際門市,星巴克表示,今日暫停營業一天,全館消毒,「相關作業已配合中央疫情指揮中心,疫情訊息以指揮中心對外公布為主。」陳時中在今日記者會上表示,2例本土病例為某醫院30多歲男醫師(案838)及20多歲女性護理師(案839),於10日就醫採檢,11日檢出陽性。陳時中也公布足跡,8至9日前往包括桃園大江購物中心、星巴克國際門市、振宇五金行桃園國際店。
-
2021-01-12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外界質疑院內感染公布慢半拍 陳時中說明為何沒公布
國內爆發第二起院內感染,為今日新增之2例本土病例案838、案839,外界疑竇昨日已傳染疫消息為何沒有立即說明,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表示,昨天要處理不讓疫情擴大,且沒有完全確定的消息無法對外說明。陳時中表示,昨天下午我們要處理不讓疫情擴大,院內要完全掌握控制,這是首要做的,還要確認有無其他感染者,才能訂定分艙分流的計畫。陳時中表示,該醫院只出不進,所以不管是未來住院量能、現有病人的後援計畫都要立即執行,要聯絡醫療網各區指揮官去安排。陳時中表示,昨天實在無法公布什麼,直到現在還有些訊息無法充分掌握,確診後第一件事情是要隔離開來,確保他的醫療保障,另詢問足跡也是必要的,但第一時間憑藉印象說明都不見得會很正確,所以需要核對過,否則會造成無謂恐慌。陳時中表示,整個醫院、指揮中心不眠不休,到剛剛才清楚釐清醫院情況,所有醫護人員的防護都升級,初步是安全的,沒有完全確定的消息無法對外說明。
-
2021-01-12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北部某醫院爆院內感染 禁探病、全院員工安排採檢
因應北部某醫院爆院內感染事件,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今表示,昨日下午接獲該醫院通報後,昨晚間及今日召開會議,決議全院員工於3天後再次安排採檢,門急診可照常,但住院病人只出不進,取消所有探病,陪病限1人並實名制。指揮中心匡列個案醫院接觸者共464人,均已採檢,皆為陰性;社區接觸者共56人,已採檢14人,1人陽性(案839)、13人檢驗中,42人採檢中。 39名醫護相關接觸人員匡列居家隔離,移動相關病患至單人病室隔離觀察14天。外界關注指揮中心是否公布醫院名稱,但陳時中說,「雖然大家都知道地方,但還是維持我們的態度,對可掌控部分不公布」,其醫院足跡,皆是在病房間移動,下班活動都在掌握中。有一層樓病房已陸續清空,病人移到另一層樓單獨隔離。另一層樓是相關高風險區域,除非全防護的醫護人員才能進去,與隔離病房管制相同。陳時中說,該醫師照顧確診這案染疫,沒有辦法判定是直接飛沫或間接接觸感染,但本次採用策略是先消毒後檢驗,院內環境都是是乾淨的,「對我們院內感控比較重要。」個案在桃園社區曾移動過,各處已經開始消毒,目前桃園風險相較大,陳時中也認為,「這是重要的國門」,但目前也沒看到有特別的社區群聚現象,都是零星個案。
-
2021-01-12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我驚見第二起新冠肺炎院內感染 陳時中保證不封院
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今親上火線證實,北部某醫院驚現第二起院內感染,確診者為一名醫師及護理師,成為我國首位確診醫師,已展開疫調及採檢隔離,陳強調,目前醫院無疫情擴大情形,完全沒有封院的考慮,醫院分艙分流感控都很有水準,隔離病房一人一是可以做好感染管控。陳時中說,醫院採檢的464人,這裡面包含院內員工260人,其中密切接觸員工29人,病人、陪病家屬從62人擴大到175人,有足跡經過可能接觸者也匡列234人。其中39名醫護相關接觸人員匡列居家隔離,全院員工於3天後再次安排採檢。目前位於北部的該醫院的住院病人只出不進,門急診照常,但取消所有探病,陪病限1人並實名制,移動相關病患至單人病室隔離觀察14天。指揮中心去年2月29日公布,北部某醫學中心案34成為院內群聚指標個案,確診者包含醫院清潔員及3名護理師,3名陪病家屬及1名病人,指揮中心專家諮詢小組召集人張上淳當初本報專訪時曾說,無法保證台灣不會因新冠肺炎發生大型院內群聚,唯一能確定的是不會「封院」。衛生單位第一時間要求關閉住院病房,環境清潔消毒,更將住院病患,全數搬離,安置於指定單人病室隔離、工作人員則須採檢陰性且隔離期滿後才能上班。張上淳當時說明,即使未來出現嚴重院內感染,可封閉整棟醫院大樓,不讓新患者入院,將住院病患全數安置指定區域採檢,撤離醫護人員隔離採檢。張強調,封院和封城不一樣,會讓支撐醫院的醫護畏懼、情緒崩潰,進而造成照護崩盤。
-
2021-01-12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北部醫院驚傳院內感染!院內感染再度出現,5招教你自保
新冠肺炎台灣又出現重大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今(12)證實,北部某醫院驚現第二起院內感染,確診者為一名醫師及護理師,成我首位確診醫師。這也是繼去年2月29日北部某醫學中心出現九例群聚確診者,再一次的醫院院內感染。事實上過去有感染科醫師認為,入冬以後可能疫情再起,可能會從院內感染開始,屬於「最壞劇本」。指揮中心曾就此提醒,在社區及醫院,一定要落實保持社交距離,無法保持距離就要戴口罩,相信就可將秋冬新冠肺炎疫情爆發可能性降到最低。2003年SARS疫情期間曾發生和平醫院院內感染導致封院,就是因為一名染病清潔工在醫院各區活動,造成多名接觸者遭感染、隔離。面對院內感染再現,現階段一般民眾該如何自保?一、戴口罩進出醫院一定要全程戴口罩。平常在室內及密閉空間,及搭大眾運輸工具,也需戴口罩。並特別注意不要觸摸眼鼻口。二、勤洗手、消毒隨時隨地勤洗手,並定時用酒精消毒。進出醫院,如有在醫院拿出使用的物品,例如健保卡,回家後也應消毒。三、減少進出醫院沒事不要去醫院,盡量減少探病,最好不要到急診室,以減輕醫院負擔。若有必要需求進醫院,一定要配合量體溫、消毒、戴口罩的措施。四、人潮擁擠處勿入避免參加大型活動,減少進出人潮擁擠的場所。五、提升自身免疫力不論是要防新冠肺炎,還是哪種疾病,治本的保健之道還是要在平常就要顧好自己的健康與提升免疫力,以在病毒來時盡量減少傷害。
-
2021-01-12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春節前31天爆本土 陳時中:無社區傳播不考慮強化防疫
我爆第二起新冠肺炎院內本土群聚,眼看一個月後就是春節連假,大量返鄉潮及春遊潮,增加人與人接觸機會,歐美也是在連假後疫情飆升,是否有「春節專案」,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表示,需釐清兩人社區接觸者採檢情況和後續發展,目前暫不考慮強化春節防疫措施。指揮中心日前說明,「春節專案」啟動與否將視「有沒有不明原因的本土病例」或「本土病例急速增加」兩標準,陳時中說,因另一確診者為社區接觸者,該事件定義為醫院感染,非醫院群聚。陳時中近一步說明,這次案例要釐清這兩名確診者在社區的接觸者的採檢情況和後續發展,社區接觸者共56人,已採檢14人,1人陽性(案839)、13人檢驗中,42人採檢中。目前沒有證據顯示會在社區傳播,所以春節沒有更強化的方案。
-
2021-01-12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我首例新冠醫師幫確診者插管不慎感染 張上淳:不見得
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今日公布,國內新增2例本土確定病例,分別為本國籍30多歲男性(案838)及本國籍20多歲女性(案839),為北部某醫院醫師及護理師,我首例新冠染疫醫師曾照顧確診者,協助插管後,陸續出現咳嗽、發燒症狀,兩天後就醫採檢,檢出陽性,於今日確診。案839為案838同住接觸者,同是上述醫院護理師,但未接觸或照顧確診個案,1月9日起陸續出現咳嗽、發燒症狀,11日進行接觸者採檢並檢出陽性,於今日確診。過去有醫護人員照顧SARS插管,也有做好防護,彎腰過程還是遭到感染,各界好奇這次在做插管是哪個環節有風險,指揮中心專家諮詢小組張上淳表示,該醫師照顧過非常多名重症病人,做了很多不同醫療處置,當中哪個環節出狀況無法確認,認為風險不單是插管。據醫療機構因應新冠肺炎感染管制措施指引,醫療照護工作人員執行可能產生飛沫微粒的醫療處置如氣管內插管與拔管、抽痰、支氣管鏡檢、誘發痰液的處置、使用面罩式的正壓呼吸器等,建議穿戴高效過濾口罩N95或相當等級以上口罩、戴手套、防水隔離衣、護目裝備及髮帽。
-
2021-01-12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北部醫院一醫一護染疫 指揮中心啟動醫院社區調查防治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12)日公布國內新增2例本土新冠肺炎確定病例,分別為本國籍30多歲男性(案838)及本國籍20多歲女性(案839)。指揮中心表示,案838為北部某醫院醫師,曾照顧新冠肺炎確診個案,1月8日起陸續出現咳嗽、發燒症狀,1月10日就醫採檢,11日檢出陽性,於今日確診。案839為案838同住接觸者,也是上述醫院之護理師,但未接觸或照顧新冠肺炎確診個案,1月9日起陸續出現咳嗽、發燒症狀,11日進行接觸者採檢並檢出陽性,於今日確診。因應本起事件,指揮中心已匡列個案之醫院接觸者共464人,均已採檢,皆為陰性;社區接觸者共56人,已採檢14人,1人陽性(案839)、13人檢驗中,42人採檢中。 指揮中心進一步說明,昨(11)日下午接獲該醫院通報後,隨即安排疾管署防疫醫師、同仁至該院進行調查,同時由專家諮詢小組張上淳召集人到場指導;另分別於昨日晚間及今日召開會議,針對疫情及防治作為進行討論,採取措施包括:一,住院病人只出不進;二,39名醫護相關接觸人員匡列居家隔離;三,門急診照常;四,取消所有探病,陪病限1人並實名制;五,移動相關病患至單人病室隔離觀察14天;六,全院員工於3天後再次安排採檢。
-
2021-01-12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全球疫情年底前恐無法受控!陸專家警告:趕緊打疫苗
全球新冠肺炎確診人數累計已超過9,000萬,上海市新冠肺炎醫療救治專家組組長張文宏預期,全球到今年底很可能還不能有效控制住疫情,疫苗接種是我們未來的必然選擇。他並警告,應迅速提升疫苗的接種效率,否則將會面臨醫療擠兌的壓力和新冠相關死亡人數的繼續攀升。同時也是上海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感染科主任的張文宏,11日已接受新冠肺炎疫苗第二劑注射。他12日零時許在個人微博發文稱,「宣傳疫苗接種是個人的選擇,也是全球的需求。」他強調,疫苗推進速度將決定人類與新冠疫情對決的未來。張文宏表示,疫苗接種速度越快,就能有效控制疫情,病毒變異的速度就難以跟上疾病防控的速度。但若是疫情蔓延不能控制,病毒變異逃避疫苗作用的風險就會增加。因此,「接種疫苗也是與病毒變異在做賽跑」。他指出,但目前全球疫苗接種情況似乎令人遺憾。據《紐約時報》報導,截至2020年的最後一天,美國在發放的2,000萬支疫苗中,僅注射了280萬支,實際接種人數只達到全員接種的13%左右。張文宏在文章中表示,如果按照這個速度預估,那麼一年內的接種及獲得自然免疫的人群比例在年底也只能達到30%左右,這樣勢必無法有效控制疫情。如果美國接種效率能從13%提高到25%,在同時實施有效非醫療干預措施(口罩、社交距離、洗手等措施)的情況下,「Rt指數」在今年9月底大約能降低到1以下。「Rt指數」是指每一個新冠肺炎患者平均可新感染周圍多少人。Rt指數低於1表示每名患者平均感染不足1人,代表疫情已得到控制並會逐漸消失。張文宏稱,因此,從短期來看,應迅速提升疫苗的接種效率,如此才能在短期內有效控制疫情的爆發式增長,否則今年全年將面臨醫療擠兌的壓力和新冠相關死亡人數的繼續攀升。張文宏表示,中國具有最為強大的非醫學干預策略,面對全球在今年年底大概率還不能有效控制的疫情壓力下,如果中國能最大程度地推廣安全且有效的疫苗接種,就能逐漸建立對新冠病毒的免疫屏障。他最後並提醒大陸民眾,「今天不接種疫苗,明天排長隊打疫苗。疫苗接種將是全球性的共同理性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