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3-21 醫聲.癌症防治
搜尋
癌症發生率
共找到
202
筆 文章
-
-
2021-03-17 癌症.抗癌新知
「四大癌症」是哪四個?家醫科醫師教你如何在篩檢前判斷症狀
在醫療科技發達的台灣,隨著時代的演進,許多過去無法治療的疾病,都慢慢發展出治療的方法;然而即便如此,各種癌症依然是醫療領域中的難解之謎。根據統計,癌症已經連續蟬聯國人十大死亡原因榜首之位長達近40年,這也是為什麼一般民眾往往聞「癌」色變:一旦和癌症扯上關係,就彷彿開始了生命的倒數計時……其實依照身體不同器官組織產生的癌症百百種,有些癌症在目前的醫療技術下可以達到很好的治療及控制的效果、有些則是較難以診斷治療的種類;但無論是何種癌症,早期發現、早期接受治療,其預後都會較晚期發現來的佳。這也正是為何國民健康署自2010年以來全面的推廣四大癌症的篩檢服務,目的就是為了提早診斷這四類的癌症,以增加民眾治療和存活的機率!四大癌症包括大腸癌、乳癌、子宮頸癌及口腔癌,每種癌症根據其症狀、表現等使用不同種的篩檢方式,適合篩檢的對象也不盡相同,以下分別更進一步的說明。大腸癌大腸直腸癌為台灣常見癌症之一,位居十大癌症死亡率前三名,早期的大腸癌幾乎沒有明顯的症狀,然而經由定期篩檢、早期發現接受治療,其存活率可以大大提升!在接受篩檢之前,也可以初步判斷自己有沒有以下的症狀◎排便習慣改變:改變時間持續超兩週,如間歇便秘或腹瀉、糞便細如鉛筆。◎不規則腹痛:造成腹痛的原因很多,一般大多可在排便、排氣或一段時間之後有所改善,若反覆發生無法改善的腹部疼痛,則須多加注意。◎血便、黏液便:最常見的糞便帶血多半和痔瘡相關,然而若是本身沒有痔瘡、或是出血量大,則需要就醫檢查;另外在糞便中觀察到暗紅色血液或血塊也需要留意。◎不明原因體重減輕:指沒有特別減重的情況下體重持續下降,可能伴隨有食慾不佳和疲累,若是有持續的情況,建議至門診檢查追蹤。◎不明原因貧血:腸道內的腫瘤會造成慢性小量出血,在不知不覺的情況下會造成長期血液流失,進而造成貧血。往往民眾會有疲勞感、容易頭暈、昏厥、運動時更容易喘等症狀。◎裡急後重(排便排不乾淨的感覺):若是癌症生長在接近肛門處,會阻礙糞便正常排出、造成便意,因此才會有屁股裡面重重的、一直想大便的感覺。以上的症狀並不是絕對用來診斷大腸癌的工具,但若發現自己符合多種表現又無法恢復、查不出原因,更建議進行檢測追蹤。◎篩檢項目:糞便潛血檢測,採樣少量的糞便檢測是否有出血的情況。◎篩檢對象:50歲至未滿75歲之一般民眾。◎篩檢間隔:每兩年一次。◎篩檢地點:全國各地健保特約醫療院所。若是檢測結果為陽性,通常會建議進一步做大腸鏡來確認腸道內是否有不正常組織增生,或是單純痔瘡、良性息肉等造成之出血。乳癌乳癌為婦女族群常見的癌症,也是65歲之前女性癌症死亡率的前三名,目前乳癌根據期別、種類等,有不同之治療方式。早期乳癌以手術搭配或學治療、放射治療、標靶治療或荷爾蒙療法大多都有不錯的存活率;而一旦到達晚期,存活率則大為下降。早期乳癌不一定有症狀,但若是有下列發現,可進一步檢查確認:◎無痛性腫塊。◎乳房外觀改變,如突出或凹陷。◎乳房皮膚有橘皮樣變化、或是溼疹、紅腫及潰爛的情形。◎乳頭有異常分泌物,如帶血乳汁、血液等。◎乳頭凹陷。◎腋下淋巴結腫大。平時可於洗澡時觀察檢查自己的乳房,早期發現變化,當然這些變化並不是每位乳癌患者都會出現,也因此定期篩檢才顯得更為重要!◎篩檢項目:乳房X光攝影。◎篩檢對象:45至69歲婦女;或是40歲以上,二等親內家人有罹患乳癌之病史者。由於乳癌有家族遺傳之特性,因此對於家族有乳癌病史的民眾提前其篩檢年齡。◎篩檢間隔:每兩年一次。◎篩檢地點:全國各地健保特約醫療院所。檢驗結果若有出現異常,後續會安排乳房超音波、切片等檢查;最常見的還是良性發現,只需定期追蹤。子宮頸癌子宮頸癌為目前國內婦女癌症發生率的第一位,研究指出大部分子宮頸癌是經由性行為感染人類乳突病毒(HPV)造成,感染後多數人會自動痊癒,只有少部分的人會因持續感染引發的慢性刺激、加上其他癌症因子而轉變為癌症。因此預防HPV感染和早期發現追蹤就可以有效的預防子宮頸癌!一般來說,由HPV感染後轉變為癌症,通常需要漫長10-20年的時間,故凡有過性行為之女性,尤其是早婚、生育次數多、性伴侶較多的女性有較高的風險,建議至少每三年接受一次抹片檢查。依據衛福部國民健康署統計資料表示,子宮頸抹片檢查可以降低約70%子宮頸癌之死亡率;而外國的研究則指出三年一次的抹片篩檢可以降低60-90%的子宮頸癌發生率!子宮頸癌早期往往沒有明顯的症狀,若是有發現不正常的陰道出血、分泌物有顏色或氣味之異常、夾雜血絲、停經後的出血等,都需要提醒自己就醫檢查。◎篩檢項目:子宮頸抹片檢查。◎篩檢對象:30歲以上之婦女。◎篩檢間隔:建議每三年一次。◎篩檢地點:全國各地健保特約醫療院所。檢測結果會直接寄回家中,若是有異常的情形,請務必至醫療院所進行後續的追蹤治療。口腔癌口腔癌泛指發生在口腔部位的惡性腫瘤,台灣地區口腔癌常侵犯的部位在頰黏膜、舌頭等部位。造成口腔癌最重要的危險因子為「嚼檳榔」、「抽煙」、「喝酒」;此外不良的口腔衛生、蛀牙、長期配戴不適合的假牙等也會提高罹癌的機率。統計上來說,吃檳榔的人罹患口腔癌的機率為一般人的28倍,吃檳榔配上抽菸則罹癌率提升到89倍,若同時有吃檳榔、抽煙和喝酒習慣的人,其罹患口腔癌的機率則是大大增加到一般人的123倍!口腔癌常見的症狀◎口腔內部或周圍有硬塊、腫脹、脫皮、變色(包括紅、白斑)等。◎嘴唇或口腔有長期(超過兩週)無法癒合之潰瘍。◎口腔內部或附近有原因不明的麻木、疼痛或觸痛。◎口腔內不明原因出血。◎舌頭活動受阻、或是張口困難(嘴巴張不開)。◎頸部有不明原因之腫塊。◎咀嚼或吞嚥時感到疼痛及困難。◎拔牙傷口不易癒合、牙齦腫脹等。目前口腔黏膜檢查是由醫師目視或觸診,尋找口腔內是否有不尋常的變化,非侵入性、無痛也無副作用!◎篩檢項目:口腔黏膜檢查。◎篩檢對象:30歲以上有嚼檳榔(包含已戒)或吸煙者;18歲以上有嚼檳榔(包含已戒)之原住民。◎篩檢間隔:每兩年一次。◎篩檢地點:牙科、耳鼻喉科、或通過口腔癌篩檢訓練之其他專科。檢查若是有發現異常,會進一步進行切片診斷或後續治療,提早發現的口腔癌存活率大多在七成以上,也因此高風險的民眾建議一定要定期追蹤篩檢!總結癌症為影響國人生命的首要敵人,除了在日常生活中保持健康的生活作息、飲食習慣,也要定期接受癌症篩檢,降低癌症發生的可能性;又或是及早發現、及早治療,以大幅提升存活機率。目前大多數民眾對於四癌篩檢都有初步的認識,也期許未來有更多的民眾願意加入定期篩檢的行列,成為自己健康的守門人!
-
2021-03-09 癌症.乳癌
2020年高達230萬名女性確診乳癌!醫曝「致癌環境賀爾蒙」:這些東西少用
年輕人不能再仗著擁有健康本錢,覺得癌症罹自己遙不可及!一名35歲吳姓女子時常覺得下背痠痛、伴隨下肢無力,至醫院求診,安排相關檢查之後發現是乳癌骨轉移;另有一名30歲蔡姓女子在換衣服的時候,摸到左乳有腫塊,就醫經過乳房攝影和超音波一系列的詳細檢查,腫瘤切片後發現罹患乳癌第二期。乳癌年輕化 居台灣女性癌症發生率之首根據WHO最新的統計,女性乳癌已經成為全球最常被診斷出的癌症,首次超越肺癌,光2020年就有230萬名女性被診斷出罹患乳癌;平均每四位女性罹癌患者中,就有一位是乳癌。此外,在台灣,乳癌同樣地,位居女性癌症發生率之首;相較於歐美,近年來台灣乳癌患者有年輕化的趨勢,據統計,35歲以下的年輕型乳癌佔9%,是美國的4.5倍。外、內在干擾不可忽視  6大乳癌常見危險因子南投醫院放射腫瘤科陳韻之醫師指出,遺傳基因、遲生育/不生育、初經早、停經晚、肥胖和環境賀爾蒙都是乳癌的危險因子,其中,遺傳和環境賀爾蒙和年輕型乳癌息息相關。陳韻之補充說明,環境賀爾蒙,這些外源的化學物質因干擾了正常雌激素在體內的作用,而阻礙了正常乳腺的發育,進而衍生出癌症。生活中常隱藏在寶特瓶、塑膠飲料杯、香水、止汗劑、潤膚霜、指甲油、髮膠、殺蟲劑,甚至存於大型魚類中的重金屬也是;這些內分泌干擾物質若再加上現代人的不良生活型態和飲食習慣,癌症可能無形中上身,不能輕忽。定期乳癌篩檢 符合資格每兩年一次免費乳癌預後其實非常好,陳韻之指出,國健署針對45歲至69歲女性和40歲至44歲有家族史女性,提供每兩年一次的乳房攝影檢查,期能「早期發現、早期治療」;對於未滿40歲的女性,除了定期的自我乳房檢查,有家族史甚至有危險因子的女性,千萬不要因為害怕檢查,就輕忽定期的乳癌篩檢。延伸閱讀: ·穿鋼圈胸罩易得乳癌?無鋼圈內衣會讓胸部下垂、外擴? 醫師解析「胸罩迷思」 ·男性乳癌症狀與女性相同? 早期幾乎無感!胸部有這些特徵要警惕
-
2021-03-08 癌症.乳癌
乳房攝影篩檢比生小孩還痛? 她不信謠言親身實測
根據衛福部2019年國人十大死因統計,惡性腫瘤已連續48年位居首位,每年有超過1萬人死於四大癌症(大腸癌、乳癌、子宮頸癌、口腔癌),四大癌症篩檢為目前成本效益最高的項目,配合38婦女節活動,北市中山區今日起至6月30日止,舉辦「絕緣三癌有妙招」活動,鼓勵民眾完成癌症篩檢。北市聯合醫院中興院區醫務長吳岱穎指出,男性第一名癌症為大腸癌,女性則是乳癌,北市透過篩檢,2018年4大癌症發生率比2017年下降6.2%,鼓勵50歲以上族群,不論是首篩族或6年一次篩檢者,都可前往檢測。根據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統計台灣大規模篩檢資料分析顯示,每2年1次乳房X光攝影檢查可降低41%乳癌死亡率;定期子宮頸抹片檢查可降低約70%子宮頸癌死亡率;每2年1次糞便潛血檢查可降低35%大腸癌死亡率。吳岱穎表示,一般女性認為乳癌攝影會很痛,盼能以乳房自我檢查或乳房超音波來取代,但若要檢查乳癌,必須靠乳癌攝影,在零期或一期時及早發現,存活率高達9成,另外,乳癌攝影會痛是迷思,並非如此。中山區松江里長蔣築諠說,一直聽到身旁女性友人說乳房攝影很痛,就連鄰長也表示「比生小孩還要痛」,讓從未做過檢測的她很驚恐,但實際篩檢後發現,檢查儀器多為改良式,讓不適感減輕許多,「完全不痛」。中山區健康服務中心主任林柳吟表示,衛福部針對年滿30歲女性每年提供1次免費子宮頸抹片檢查;45至69歲女性提供2年1次免費乳房攝影篩檢,二等親間有罹患乳癌病史的40至44歲民眾可免費篩檢;50至74歲提供2年1免費大腸癌篩檢。為提升民眾篩檢意願,今年中山區健康服務中心結合中山區42里辦公處、全聯、中山健康促進協會及中庄仔福德宮加碼推出「絕緣三癌有妙招」活動。完成癌症篩檢民眾即贈神明加持平安米,首次篩檢大腸癌、乳癌及6年以上未做過抹片者,更贈送買元加菜金兌換券,以及全聯消費加碼送鴻禧菇;另,42里辦公處及全聯15家門市增設「護腸元氣屋」,方便民眾繳管及領取回管好禮。
-
2021-03-05 癌症.卵巢.子宮
久沒愛愛不用做抹片?國健署破迷思
「我很久沒有那個了,應該不需要做子宮頸抹片檢查了吧?」衛福部國健署癌症防治組長林莉茹表示,不少女性有著「沒性生活,就沒婦癌」等迷思,事實上,透過性愛感染人類乳突病毒(HPV),可能10至20年後才惡化成為子宮頸癌,提醒有過性行為者,每3年應做1次免費子宮頸抹片檢查。台大醫院婦產科主治醫師醫師陳美州表示,子宮頸癌是女性常見癌症,每年死亡人數高達650人以上,癌前病變時,沒有症狀、沒有出血,也無異常分泌物,除非到了晚期才有症狀,因此難以早期發現。林莉茹表示,抹片檢查無法避免罹癌,但有助於及早發現子宮頸早期癌前病變及癌症,及早診治可降低癌症發生率及死亡率,早期子宮頸癌治療預後不錯,存活率逾9成。國健署107年子宮頸抹片檢查及癌症登記資料顯示,抹片檢查可找出97.3%的子宮頸癌前病變、早期0至1期子宮頸癌個案,至於未篩檢者,發現子宮頸癌早期機率,僅為46.7%;此外,與三年內曾篩檢過的女性相較,三年內未曾篩檢者「罹患子宮頸癌風險」高出3.7倍。國健署昨天發表最新子宮頸抹片篩檢宣導影片,參與演出的藝人方馨出席記者會時表示,過了30歲,就定期做子宮頸抹片檢查,有時因工作忙,而漏做幾次,幸好再次檢查都沒有問題,但不能心存僥倖,做一次抹片,花費時間不到6分鐘,健康才能獲保障。陳美州提醒,有性生活經驗、停經者須定期接受子宮頸抹片檢查,切記在檢查前1、2天,不要進行性行為、不要盆浴、不要使用陰道塞劑,要盡量避開月經來潮時做檢查。國健署代理署長賈淑麗建議,每3年至少做1次抹片檢查,政府免費補助30歲以上婦女篩檢費用。符合資格為民國80年以前出生,且曾有性經驗女性,帶健保卡和身分證,至健保特約提供抹片檢查的醫療院所篩檢。
-
2021-03-04 癌症.卵巢.子宮
30歲以上女性快做子宮頸抹片檢查 方馨:花不到6分鐘
子宮頸癌發生率為女性癌症發生率第9名、死亡率第8名。藝人方馨受衛福部國民健康署邀請,拍攝子宮頸抹片篩檢宣導影片,她今日在記者會上分享,隨著年紀漸長,之前就有開始做子宮頸抹片檢查,但因工作忙碌,中間偶爾漏掉1、2年,幸好再次檢查都沒有問題,她呼籲女性30歲、有性行為者至少每3年做1次免費子宮頸抹片檢查,花費時間不到6分鐘,卻可有效率的確認健康。台大醫院婦產科醫師陳美州表示,子宮頸癌是女性常見癌症,一年超過650人死亡,癌前病變時,病人沒有症狀,沒有出血,也不會有異常分泌物,除非到非常末期才有症狀,所以難以從有無症狀來判斷有沒有罹癌。對此,國民健康署癌症防治組組長林莉茹表示,子宮頸抹片檢查雖無法避免癌症,卻有助於發現早期子宮頸癌前病變及癌症,可降低癌症發生率與死亡率;早期子宮頸癌存活率高達9成以上。根據國民健康署107年子宮頸抹片檢查及癌症登記資料分析顯示,子宮頸抹片檢查可發現高達97.3%的子宮頸癌前病變,以及早期0至1期子宮頸癌個案,未篩檢者發現子宮頸癌早期機率降為46.7%;相較三年內曾篩檢者,未曾篩檢者「罹患子宮頸癌風險」竟高出3.7倍。林莉茹說,大部分子宮頸癌是經由性行為感染人類乳突病毒(HPV)所致,有時感染10至20年後才進展為子宮頸癌,所以任何有性生活經驗或停經者,仍須定期抹片檢查。針對檢查的注意事項,陳美州說,前1、2天不要進行性行為、不要盆浴、不要使用陰道塞劑,並盡量避開月經時,再去做切片檢查。國民健康署代理署長賈淑麗表示,子宮頸抹片篩檢補助30歲以上婦女,建議每3年至少做1次抹片檢查,符合篩檢資格為民國80年(含)以前出生,且曾有性經驗的女性,只要攜帶健保卡和身份證,至健保特約提供抹片檢查的醫療院所,即可接受篩檢服務,也可查詢健保快易通APP,預先了解上次檢查時間,確定是否符合篩檢資格。
-
2021-03-03 醫聲.疫苗世代
HPV疫苗/女性要保護好自己! 如何減少或避免子宮頸癌的發生? 醫:確實做好3件事
子宮頸癌是台灣婦女常見的癌症之一,根據統計,我國每年新發生的子宮頸癌個案約有1,500人,因子宮頸癌死亡的個案約650人,分別為我國女性癌症發生率第八位與死亡率第七位。絕大部分子宮頸癌是經由性行為感染人類乳突病毒(HPV)所致,感染後多數會自行痊癒,但仍有部分女性會持續感染,可能會發生子宮頸癌前病變,甚至子宮頸癌。而子宮頸癌初期無聲無息,等到有出血相關症狀時大多已經晚期,所以施打疫苗、抹片檢查就格外重要。子宮頸癌發生原因子宮頸的細胞因感染高危險型HPV,長期受到刺激之下,子宮頸細胞會因此變得異常增生,近而可能轉變成子宮頸癌細胞。而HPV主要經由性接觸傳染,透過接觸皮膚、黏膜、體液或接觸帶有HPV的物品而感染。HPV可造成6癌1病,子宮頸癌、外陰癌、陰道癌、陰莖癌、肛門癌、口腔癌6種癌症;低致癌風險如HPV 6、11型不易演變成癌症,但可能造成性病菜花。誰容易感染HPV?男性經由性行為感染HPV相當普遍,多數不會有明顯症狀或不適,而不易發現;女性一生中約有5-7成機會感染HPV。通常9成HPV感染會在一年內消失,部分感染者會出現菜花或生殖器病變。HPV病毒的自清能力跟免疫力高低息息相關,一旦免疫力低下,長期反覆感染病毒,易致細胞病變癌化,進而演變成子宮頸癌前病變,也大幅增加罹患子宮頸癌風險。近年台灣發生親密接觸性行為的年齡層逐年下降,一旦感染HPV可能導致細胞病變,罹患子宮頸癌的風險也大增,臨床上發生子宮頸癌或子宮頸癌前病變有年輕化趨勢。認識HPV疫苗HPV疫苗為不活化疫苗,可誘發人體免疫反應產生抗體,預防七成子宮頸癌發生,然而因為疫苗尚未涵蓋所有病毒型別,所以定期接受子宮頸抹片檢查仍是必須的。目前子宮頸癌疫苗有二價、四價、九價三種,不論施打哪一種疫苗,皆能防護高致癌性的16及18型病毒,保護力約十年。美國、澳洲、歐盟等國均建議應針對青少女推動全面接種子宮頸癌疫苗,有些國家更建議男性也應施打。子宮頸抹片子宮頸抹片可以早期發現子宮頸癌前病變或子宮頸癌,定期規律接受子宮頸抹片檢查,可降低60-90%子宮頸癌發生率。若抹片報告異常並不代表一定有細胞病變或罹癌,應接受進一步檢查確定病變程度。國民健康署提供30歲以上婦女每年一次免費子宮頸抹片檢查,若未滿30歲但已有性行為三年以上的年輕女性,可考慮選擇自費檢查,以確保健康。由於HPV感染後,需要10-20年甚至更久才進展為子宮頸癌,所以已無性生活或停經,仍須定期作抹片檢查。提醒您,為自己的健康也為了愛您的家人,請定期做子宮頸抹片。如何減少或避免子宮頸癌的發生◎避免過早性行為,安全性行為全程使用保險套可以減少感染HPV的機會。◎維持良好生活作息及充足營養,可維持較佳的免疫力,使身體清除病毒,避免反覆受到感染以及持續感染。◎施打子宮頸癌疫苗做前段的預防及自我防護,加上定期子宮頸抹片檢查早期發現、早期治療。
-
2021-02-24 癌症.攝護腺癌
兩男命運大不同 PSA升高=攝護腺癌?應定期追蹤保健康
攝護腺癌是台灣男性癌症發生率第5名,其中,PSA(攝護腺特異性抗原)是診斷攝護腺癌的重要數值之一,超出正常值至少有4成機率罹癌。林先生發現PSA偏高,多年定期追蹤後,進行攝護腺切片檢查,幸好一切正常;陳先生之前PSA數值高,卻未追蹤,直到有症狀才來看診,卻已是攝護腺癌。兩案PSA數值升高,命運卻大不相同,醫師說明,PSA數值高不一定是罹患攝護腺癌,檢查前發生性行為或是騎車、騎馬攝護腺有多次摩擦,均可能導致數值偏高,可待3至4星期後再次追蹤,若數值仍高,應定期追蹤。PSA是攝護腺細胞產生的一種醣蛋白,正常情況下,PSA會少於4ng/ml,書田診所泌尿科主任醫師周固表示,研究指出,當PSA介於4至10ng/ml時,罹患攝護腺癌機會有4成;大於10ng/ml,有一半的機率罹患攝護腺癌。他提醒,對於有攝護腺癌家族史者,PSA大於2.5ng/ml就應特別注意並追蹤。然PSA升高不一定是罹患攝護腺癌,周固指出,除攝護腺癌致PSA升高以外,還有許多因素會影響PSA數值,如年齡、攝護腺大小、尿路感染、攝護腺炎、射精、攝護腺受傷、攝護腺受傷以及接受內視鏡檢查或手術。此外,檢查前有性行為、攝護腺好的或是惡性的細胞均,甚至騎馬、騎車多次摩擦,以上這些原因都可能導致PSA短期或持續的升高,所以PSA升高不用太擔心,但要積極找醫生治療。周固說明,年齡較大,PSA升高;當攝護腺肥大程度已引起症狀者,通常會升高;攝護腺發炎使得攝護腺細胞受損害,也會導致PSA上升,通常在治療後會逐漸降低,甚至恢復正常數值。判斷有無罹患攝護腺癌,不能單憑PSA,周固表示,PSA數質異常時,最好進行相關檢查,肛門指診以了解攝護腺大小、有無壓痛及硬塊;攝護腺超音波或磁振造影,可以辨認攝護腺大小、變化及邊緣狀況;攝護腺切片,透過針刺切片檢查是否有癌細胞,但切片沒有,不代表一定沒有,仍要積極追蹤。周固說,早期發現攝護腺癌,5年存活率接近100%,但若已有癌細胞轉移擴散,五年存活率驟降至3成,因此早期發現,早期治療相當重要。59歲陳先生,過去曾有PSA升高病史,但因未有不適,就沒再追蹤,去年底因排尿困難就醫,PSA竟高達271.33ng/ml,遠高於正常值4ng/ml;經肛門指診,摸到明顯腫塊,攝護腺超音波顯示攝護腺巨大且邊緣不平整,攝護腺切片為攝護腺癌,後續安排治療。周固表示,個案之前PSA數值高,卻未追蹤,直到有症狀才來看診,後來各項報告都發現是攝護腺癌。66歲林先生,自從體檢發現PSA偏高,便開始定期追蹤,在100年至108年間,PSA數值常介於4到6ng/ml,高於正常值4ng/ml,經攝護腺超音波檢查,偶爾見到黑影,但大多是正常,肛門指診也無異狀。去年定期追蹤時,PSA為7.12 ng/ml,較以往高,游離與總量比例為7%,低於2成則攝護腺癌機率上升,經攝護腺超音波檢查有不清楚黑影,因此進行攝護腺切片,幸好一切正常。周固提醒,影響PSA的因素多且PSA代謝慢,一般民眾檢查數值若偏高,可隔3至4個月檢查,若數值仍高,需定期追蹤。異常行為如射精,恐致PSA數值較高,建議過3至4星期再追蹤,中間需控制影響數值的其他因素,如不要去騎腳踏車、馬拉松比賽等摩擦攝護腺的活動,避免影響檢查結果。
-
2021-01-19 癌症.飲食與癌症
防癌不可少「植化素」!血液腫瘤科醫師教蔬果怎麼吃最好
癌症新增破11萬6千人 空腹吃蔬果植化素助防癌 衛福部公佈最新107年癌症登記報告,台灣新發生癌症人數突破11萬6千人,與106年相比增加4,447人,而不健康的生活型態是癌症發生主因,其中大腸直腸癌、胃癌與飲食息息相關,民眾平日攝取蔬菜水果應掌握「多樣、量足」的原則,有助於減少消化道與各種癌症風險。 台灣癌症基金會執行長、血液腫瘤科醫師賴基銘教授接受《今健康》採訪表示,蔬果含有數百種以上的植化素(phytochemicals),會透過增加癌細胞標靶、增加良性分化、阻斷癌增生訊號通路傳遞及抑制血管新生等方式,達到抑制癌細胞的作用。讓身體吸收植化素最好的方法,建議在空腹飯前時攝取蔬菜水果,且生吃效益會更佳。 賴基銘教授指出,國人攝取蔬菜水果,可掌握「蔬果彩虹579」原則。首先「份量要夠」,每日蔬果攝取建議為孩童5份,女性7份,男性9份。另外「顏色要多」,各色蔬果所含的植化素有互補效果。通常愈深色的蔬果,抗氧化成份與植化素含量愈多,防癌效果更好,平日可多吃深綠色、深紅色、深橘色、紫色蔬菜。淺色蔬菜水果如洋蔥、蘿蔔,皆有助於防止癌症。 預防大腸癌發生 避免肥胖多吃蔬果纖維 最新癌症資料顯示,大腸癌為國人發生人數最多癌症。賴基銘表示,大腸癌發生的男女比例接近,顯然與生活習慣有關。各項證據顯示,透過作息、飲食和篩檢,可預防大腸癌發生。在生活作息方面,應注意避免肥胖、多運動、維持排便順暢。飲食選擇上,建議多吃蔬菜水果、多攝取纖維素,少吃高熱量與油炸食物。 此外,由於大腸息肉發生時身體可能毫無徵兆,賴基銘教授建議國人,定期參加政府推動的糞便潛血檢查,或及早接受大腸鏡篩檢,能幫助及早發現、切除大腸息肉和癌前病變,降低大腸直腸癌的發生。 吃蔬果降低胃癌發生 有輕微症狀及早做胃鏡 賴基銘教授表示,胃癌在全球癌症發生率為第六名,亞洲韓國、日本更是世界胃癌發生的第一、第三名。流行病學顯示,胃癌好發於嗜吃鹽醃、煎炸、炙烤、煙燻魚、肉和高香料食品的人群。然而,飲食習慣與日本、韓國、新加坡接近的台灣,胃癌發生率已逐年下降,從30年前第五名降至近年的第九名,表示「彩虹蔬果579」的飲食觀念,降低了國人胃癌風險。 「多吃各種顏色的蔬菜水果,尤其是空腹、飯前吃,還可以保護胃壁,效果更好!」賴基銘指出,歐美、紐澳地區人民多吃生菜沙拉,胃癌風險明顯較低。呼籲國人除了增加蔬菜水果的攝取量,也要注意癌症的提前發現。賴基銘解釋,胃癌的發生與萎縮性胃炎、幽門螺旋桿菌感染有關。在出現輕微症狀時接受胃鏡檢查,就可減少未來演變成癌症的風險。 《延伸閱讀》 三餐如何吃才能防止癌症上門?掌握六大飲食方針 腸癌居首、肺癌激增 十大癌症最新統計,專家:4篩檢做好做滿 以上新聞文字、照片皆屬《今健康》版權所有,非授權合作媒體,禁止任何網站、媒體、論壇引用及改寫。
-
2021-01-09 癌症.食道癌
愛吃辣、飲酒、喝熱湯恐釀食道癌 這些不良習慣也要戒
48歲的汪小姐,對飲食有自己堅持的喜好,愛吃辣的她,三餐的基本配備就是1罐辣椒醬一定要準備在桌上,還要再來上1碗熱熱的湯,溫度最好是冒煙微燙口。由於工作忙碌,為了犒賞辛勞的自己,每天回家前都會固定在住家樓下的便利商店帶上1手啤酒,再打開電視追劇1個人獨自喝光啤酒,享受微醺快感。重口味的飲食習慣在同事眼中,都笑稱她是「酒國辣妹」。愛吃辣、喝熱湯的飲食習慣 竟檢查出食道癌這樣特殊的飲食習慣,讓身旁同事親友都在提醒不要吃太辣以及喝太燙,避免食道癌的發生,但因長期下來並無任何不適則不以為意。直到去年開始,汪小姐開始出現想打嗝的症狀,且喉嚨也有些微卡卡緊鎖的感覺,但因恐懼檢查伴隨的不適感,遲遲不敢面對。日前因親友積極催促並安排她到北投健康管理醫院進行無痛內視鏡檢查,透過內視鏡,發現上食道黏膜細胞有一處已出現明顯病變,經由切片病理檢查,確診罹患早期食道癌。幸虧汪小姐發現得早,相信只要遵循醫師後續的指示治療,都還有治癒的機會。食道癌個案以男性居多 與飲食習慣有相關依據國民健康署癌症登記資料和衛生福利部死因統計,每年食道癌新發生個案有2,700人、死亡人數約1,800名,其中高達9成以上為男性,是男性癌症發生率第6位、108年癌症死因排名為第9位。北投健康管理醫院梁程超副院長提醒食道癌好發於50至70歲,雖主要以男性居多,但國人罹患食道癌有高達9成是鱗狀細胞癌,其誘發的主要原因與抽菸、喝酒、含亞硝胺的食物(香腸、臘肉等)、溫度過熱的飲食有關。衛福部曾公布,根據台灣社區世代研究發現,菸、酒、檳對食道癌之終身風險,有飲酒、吸菸、嚼檳榔者,罹患食道癌與無上述3項不良習慣者的機率分別為3.80、2.29、2.62倍。喝酒臉紅罹患機率50倍 愛喝熱湯也須注意美國史丹佛醫學院也曾發表研究,台灣是全世界ALDH2缺乏比率最高的地方,有將近一半人口缺乏1種酒精代謝酵素「乙醛去氫酶」(ALDH2),會導致代謝乙醛速度緩慢,造成血液中乙醛濃度升高。而乙醛已經世界衛生組織國際癌症研究署(IARC)列為人類的1級致癌物。倘若喝酒會臉紅的人每天喝2杯紅酒,罹患食道癌的機率高比不喝酒的人高達50倍。梁程超副院長表示食道癌可以說是1種吃出來的癌症,若愛喝熱湯也要當心溫度過高可能增加罹患食道癌的機率,世界衛生組織(WHO)已將超過攝氏65度的熱飲界定為可能的致癌因子。提醒民眾若有吞嚥困難、吞嚥疼痛、食道常有異物感、胸骨悶痛、不明原因長期咳嗽及體重下降,應提高警覺盡快就醫安排檢查,建議可安排無痛舒眠腸胃內視鏡檢查,利用窄頻內視鏡的特性,可清楚觀察食道黏膜組織型態,快速、準確判斷是否為早期癌症病變,麻醉舒眠過程放鬆、安全且完全不會有不適感,是篩檢食道癌的最佳工具。★本文經《NOW健康》授權刊登,原文刊載於此
-
2020-12-31 癌症.其他癌症
血尿是膀胱癌唯一症狀 這二種人要特別注意
35歲陳先生健康檢查時發現,尿液出現潛血反應,顯微鏡底下看到血絲,他覺得怪怪的,至醫院接受進一步檢查,結果竟是早期膀胱癌。63歲蕭先生則因持續血尿,顏色愈來愈深,合併頻尿、尿不乾淨與急尿等症狀,至門診就醫發現,一顆3公分大的腫瘤,屬於第一期高惡性度膀胱癌。亞東醫院泌尿科主治醫師鄭百諭說,「血尿是膀胱癌唯一症狀」,有些癌友合併頻尿、急尿等攝護腺肥大症狀,但因無疼痛感,且症狀容易被忽略,以致不少人確診時,都已經到了晚期。根據107年癌症年報,膀胱癌在男性癌症發生率排名第11位、女性則在第16位,男性發生率約為女性2.4倍,最常見的致癌因子就是抽菸,另外,如果長期接觸化學藥劑、染劑等含有芳香胺物質,則可能誘發膀胱癌。鄭百諭指出,傳統染髮劑含有芳香胺,經常使用確實可能提高膀胱癌風險,近年大部分染髮劑均已捨棄芳香胺,因染髮而罹患膀胱癌的個案並不多見,抽菸則是大部分膀胱癌友的共同交集。以蕭先生為例,抽菸30多年,身體硬朗且無慢性疾病,一年多前,斷續血尿,因不會痛,且並非每次都有血尿,並未在意。今年年初起,血尿頻繁,小便顏色甚至由淡紅轉為深紅,有如剛吃完火龍果,有點嚇人,就醫確診為第一期高惡性度膀胱癌。幸運的是,並未發現局部淋巴結侵犯或遠端轉移,蕭先生在接受經尿道內視鏡膀胱腫瘤刮除手術、幾次膀胱化學藥物灌注之後恢復良好,並持續於門診追蹤。鄭百諭說,8成5膀胱癌患者會出現無痛性血尿,如有相關症狀,應盡早至泌尿科門診接受評估及檢查,及早發現及早治療。
-
2020-12-29 癌症.抗癌新知
癌症時鐘快轉11秒 大腸癌連13年蟬聯十大癌症之首
衛福部國健署今公布最新癌症登記報告,2018年癌症時鐘快轉11秒,每4分31秒就有一人確診罹癌,2018年新發癌症人數為11萬6131人,較前一年增加4447人。大腸癌連13年蟬聯十大癌症之首,但大腸癌首見50至84歲的各年齡別發生率下降,國健署分析,與14年前推動的大腸癌防治已逐漸產生效果有關。2018年國人十大癌症排名與2017年排名稍有變化,依序為大腸癌、肺癌、女性乳癌、肝癌、口腔癌(含口咽、下咽)、攝護腺癌、甲狀腺癌、皮膚癌、胃癌、子宮體癌,與前一年序位相比較,除其中子宮體癌(第十名)和食道癌(第十一名)順序互換,其餘序位與2017年相同。以年齡標準化發生率來看,2018年每10萬人中有309.8人罹癌,較106年增加4.4人,國健署癌症防治組組長林莉茹表示,因為人口老化快速及不健康生活型態,癌症發生人數預料仍將持續上升。據國健署資料分析10大癌症的標準化發生率,下降最多的是大腸癌及肺癌,較2017年每十萬人減少1.1人及0.7人,早期癌發現人數成長最多的是肺癌,增加551人,比率是十年前的2.1倍。十大癌症中,男性癌症排序肝癌及肺癌互換,膀胱癌下降兩名;女性部分,則是大腸癌及肺癌互換。比較男性及女性十大癌症標準化發生率性別比差異最大的癌症別,男性口腔癌及食道癌發生率是女性的10至15倍。2018年癌症發生年齡中位數與2017年同為63歲,部分癌別發生年齡中位數較早,如乳癌為56歲、攝護腺癌72歲、子宮體癌55歲。據國健署資料分析10大癌症的標準化發生率,除大腸癌、肝癌及胃癌發生率下降,口腔癌、肺癌、女性乳癌、攝護腺癌、甲狀腺癌、皮膚癌及子宮體位癌發生率都呈現增加趨勢,其中肺癌、肝癌標準化發生率相較2017年增加1.8人及0.5人,為發生人數及發生率增加最多二種癌症。林莉茹表示,資料分析顯示2018年女性乳癌及大腸癌增加比率均以0期及1期發現者居多,且據國健署篩檢資料,106年乳癌篩檢數及大腸癌篩檢數相較於105年各增加約4.8萬人及2.2萬人,經篩檢發現乳癌及大腸癌個案數相較前一年各增加800多人及200多人,使兩癌增加率攀升。2018年早期癌(0期及1期)發現人數成長最多為肺癌,新增551人。林莉茹表示,資料分析顯示2018年早期肺癌為4524人,占該年肺癌31.1%,98年為1384人,占該年肺癌14.7%,肺癌早期比率為10年前的2.1倍,推測可能因100年國際知名新英格蘭期刊發布以低劑量電腦斷層掃描(LDCT)篩檢55-74歲重度吸菸者2年3次,較X光可降低肺癌死亡率約2成,及衛福部自103年起執行對吸菸以外危險因子之肺癌篩檢研究之推動,民眾自費檢查及參與LDCT相關研究計畫增加之故。男性新發癌症人數為6萬1779人,2018年年齡標準化癌症發生率為每10萬人口341.3人,較2017年增加5.6人,10大癌症發生率依序為大腸癌、肺癌、肝癌、口腔癌(含口咽、下咽) 、攝護腺癌、食道癌、胃癌、皮膚癌、白血病、非何杰金氏淋巴瘤,與2017年相較肺癌與肝癌序位互換,膀胱癌下降至第11位,2017年位居10、11名之白血病及非何杰金氏淋巴瘤均前移1個名次2018女性新發癌症人數為5萬4352人,年齡標準化癌症發生率每10萬人口284.7人,較2017年增加3.7人。女性標準化發生率順位與2017年相比較,肺癌和大腸癌順序互換,其餘序位2017年相同,依序為乳癌、肺癌、大腸癌、甲狀腺癌、肝癌、子宮體癌、卵巢癌、皮膚癌、子宮頸癌、胃癌。2018年癌症發生年齡中位數與2017年同為63歲,部分癌別發生年齡中位數較早,如肺癌為66歲,攝護腺癌為72歲,子宮體癌為55歲,與2017年相比較,其中女性乳癌、皮膚癌老1歲,其餘與2017年相同。2018年癌症發生年齡中位數與106年同為63歲,部分癌別發生年齡中位數較早,如乳癌為56歲、子宮頸癌為58歲、口腔癌為57歲、食道癌為59歲、甲狀腺癌為50歲及子宮體癌為55歲,與2017年相比較除其中乳癌、食道癌及皮膚癌老1歲,肺癌、攝護腺癌及子宮體癌早1歲,其餘與2017年相同。值得一提,癌症死亡率連八年下降,林莉茹說,「如今罹癌不等於死亡,應更重視確診後的醫療照顧及回歸社會正常生活。」國健署署長王英偉鼓勵,實踐防癌新生活從預防及篩檢做起,特別在後疫情期間仍要以「自我保護」、「預先準備」、「緊急就醫」,掌握重獲健康契機。
-
2020-12-23 癌症.肺癌
需要肺癌篩檢? 不吸菸女性可風險預測
● 國際首份針對女性不吸菸健康者之肺癌風險預測模型● 台灣55歲以上不吸菸女性,5%達到LDCT篩檢門檻,依此可抓出27%罹癌者● 台灣第一個本土模型,輸入風險參數即可使用,希望明年上路台灣近年來,不論男性或女性的癌症發生率,肺癌都名列第3,但在癌症死亡率排行榜中,肺癌卻長年高居第1。如何有效篩檢、早期發現,成為研究重點。LDCT篩檢 肺癌死亡率降2成美國肺部篩檢臨床試驗(National Lung Screening Trial, NLST)在新英格蘭醫學期刊(NEJM)2011年的報告指出,對55至74歲的重度吸菸者,亦即吸菸總量超過30包年(每天抽菸包數*菸齡)以及戒菸少於15年者,用低劑量肺部電腦斷層掃描(LDCT)做篩檢,可以降低20%肺癌死亡率。依據NEJM(2013)及另一頂級醫學期刊PLOS Medicine(2014)的兩篇論文,在以其風險預測模型,將個人參數套入公式,計算出6年肺癌風險大於0.0151者,使用LDCT,其篩檢效益更好。因此國際間把0.0151當成一個主要門檻。台女吸菸不到5% 多人卻罹肺癌目前美國也針對有重度吸菸史的中老年人,給以健保給付LDCT篩檢。據估計,在55至74歲的吸菸人口中,約有38%的人符合資格,不過針對女性僅能找出36.6%的肺癌患者。上述2014年的研究還指出,以其風險預測模型而言,在美國不建議不吸菸者做篩檢,但這項結論明顯不適用台灣,因為台灣女性吸菸人口不到5%,仍有許多人得到肺癌。模型篩檢 可找出27%肺癌患國衛院及其合作夥伴,包括中研院楊泮池院士、陳建仁院士、GELAC研究群及美國國家癌症研究所NCI研究專家,共同提出了一個台灣不吸菸女性肺癌風險預測模型。同樣以0.0151為門檻,在55至74歲的不吸菸女性中,約有5%可達篩檢標準,但卻可找出高達27%肺癌患者,顯示這模型有應用價值。這項成果已刊登在「美國癌症研究學會(AACR)」 2020年2月的CEBP(Cancer Epidemiology, Biomarkers & Prevention),獲選為該期的亮點論文之一,這也是國際首份利用流行病學證實的常用風險因子,針對健康不吸菸女性的肺癌風險預測模型。台灣的這個模型,是利用數個肺癌研究計畫、台灣人體生物資料庫資料、癌症登記檔、人口結構、生命表建立的統計模型。只要輸入個人年齡、BMI(身體質量指數)、COPD(慢性阻塞性肺病)、教育程度、肺癌家族史、風險基因型等,即可計算風險。希望這個風險計算器明年即可上路使用。
-
2020-12-21 癌症.癌友加油站
3大重病打不倒 她成愛笑瑜伽老師翻轉癌後人生
現年僅41歲的許智琇被迫面對紅斑性狼瘡、血癌與類風濕性關節炎3大重病打擊,但她透過瑜伽鍛鍊自己,更利用笑容安撫其他癌友,堅信自己能一次次創造奇蹟,獲頒抗癌鬥士。台灣癌症基金會今天舉辦第14屆抗癌鬥士頒獎典禮,年僅41歲的許智琇年輕時確診紅斑性狼瘡,當時醫師宣告她只剩5年壽命,但如今一轉眼已過了30個年頭;還記得103年正當她處於年度最後一次回診的喜悅時,竟被醫師宣告罹患血癌,將她再次打回地獄。許智琇說,當時她心想,孩子們正值需要媽媽陪伴的年紀,她究竟還有多少機會活著陪伴孩子,為此她甚至一度猶豫是否要回醫院治療,幾經思考她仍決定勇敢抗癌。化療期間,她口腔長滿黴菌、味覺產生改變,就連頭髮也掉不停,但許智琇告訴自己「為了家人,我要堅強面對」,原以為挺過抗癌路,人生就此海闊天空的她,今年初竟又確診類風濕性關節炎。為了對抗疾病,她開始透過瑜伽鍛鍊自己,不僅成為學生眼中最愛笑的瑜伽老師,這份堅強與樂觀,也讓她成為其他癌友的心靈輔導員,堅信自己能一次次創造奇蹟的信念,讓她堅持一路走到現在。根據國民健康署最新癌症登記資料,民國106年全台有11萬人新確診為癌症,平均每4分42秒就有1人罹癌,許多人在你我身邊默默抗癌,打破癌症等於絕症的迷思。癌症發生率雖逐年攀升,但死亡率卻逐年下降,台灣癌症基金會執行長賴基銘指出,過去20年間,全台癌症患者死亡率降低15%,5年存活率則從91年的40.7%,增加至106年的58.17%,15年來增加了40%。賴基銘說,正因台灣有良好的醫療體系、完善照護系統以及癌症防治民間組織,提供身心靈的照護,讓癌友與癌症和平共存,不再聞癌色變。他也強調,很多人對於癌症的恐懼是來自於不了解,因此每年舉辦抗癌鬥士選拔,希望可以透過同樣病症的鬥士們,將自己的生命故事,鼓舞正在與癌症奮戰的朋友,撥開眼前迷霧,勇往直前。
-
2020-12-18 新聞.健康知識+
我們把基因對健康的影響力想得太大 醫:基因不是宿命,「食物」可以扭轉它的表現!
「江醫師,我爸媽都有糖尿病,我得到糖尿病的機率會比較高嗎?」「江醫師,我家族中有幾個長輩患有肺癌,我需要特別安排低劑量的電腦斷層檢查嗎?」一直以來,許多人會用基因、家族史的角度來檢視與預測自身的健康表現,當罹病時也就順理成章推基因出來當作生病的罪魁禍首。不過,基因對健康的影響真有這麼大?我們把基因的影響力想得太大了點二○一三年五月國際知名女星安潔莉納裘莉投書美國《紐約時報》,發表一篇名為「My Medical Choice」的公開信,在文中她清楚表示自己有著BRCA1基因缺陷,他的醫生認為她有八十七%的乳癌風險以及五十%的卵巢癌風險。為此,她進行了雙乳切除手術,把乳癌風險降至五%。二○一五年三月她又再次接受了預防性手術,切除了輸卵管及卵巢。裘莉的舉動引起全球世人的關注與討論,反應兩極。有人認為這揭示了基因革命時代的來臨,面對癌症與疾病,人類擺脫相對被動的角色,終於可以主動出擊,並強調預防醫學的重要。持反對意見的人則認為雖然基因是與生俱來的,但後天的環境、飲食、運動、毒物等等對基因啟動或關閉有著決定性的影響,這樣的預防手段顯得過度激烈。以「表觀基因學」的概念來說,基因並無法一手遮天,環境可以使基因表現或不表現;有許多科學家也透過實驗證實:基因的影響力沒有我們想像中那麼關鍵、那麼深遠。●鐵證:針對乳癌來說,基因引發只有四分之一;對總體癌症來說,基因占不到二%二○一五年《British Journal of Surgery》(英國外科雜誌)刊登了一項研究.,研究對象為二千八百五十名乳癌患者,這些女性都是未滿四十一歲,有的有乳癌或卵巢癌家族史。研究發現,有家族史的女性因乳癌死亡的機率與沒有這種家族病史的女性相同。首席研究員黛安娜埃克爾斯教授說:有沒有家族史對於治療後癌症復發率也沒有差異。另外,雜誌中也提及南安普頓大學和牛津大學的研究人員的進一步解說,那就是遺傳因素被認為貢獻了所有乳癌病例的四分之一,但它們對預後沒有任何影響。試想,如果基因這麼關鍵,那麼合理推測帶有基因的患者其復發率或者死亡率,應該明顯比沒有基因的患者來得高才對。但實驗明明白白告訴我們,事實並非如此。乳癌還是癌症中受基因影響較嚴重的,但對總體癌症來說,基因所引發的占不到二%。基因不是宿命,食物可以扭轉它的表現當然,基因對健康的影響力並非零,這也是事實;只不過科學家同時指出,我們不能控制自己遺傳了什麼基因,但我們可以控制基因的表現,只要透過飲食和環境的變化,就可以「覆蓋」增加癌症發生率的基因錯誤。換句話說,即便傳承了不好的基因,也不意味著被判刑。二○一三年《Nutrition and Cancer》(營養與癌症)指出.:塞爾維亞貝爾格萊德醫學研究所的研究人員表示,遺傳學被表觀遺傳學所打破,表觀遺傳學涉及可重寫DNA編碼的外部影響。儘管環境因素也起作用,但最重要的影響是飲食,特別是富含生物活性物質(如膳食纖維、不飽和脂肪酸、維生素、礦物質等)的食物。另外,一個人自身的新陳代謝也影響著飲食和環境的影響。● 鐵證1:食物影響九十%的基因表現二○一六年《Nature Microbiology》(自然微生物學)刊登了劍橋大學馬庫斯‧拉瑟(Markus Ralser)發表的研究.,研究顯示基因固然可以影響我們代謝食物的方式,可是食物會影響到九十%基因的表現,進而影響我們的生物網路(指細胞內各種分子如DNA、RNA、蛋白質等交互作用所組成的網路)。● 鐵證2:以大腸癌發生率來說,食物遠勝基因所造成的影響二○一七年《Science Report》(科學報告)登載了西班牙的研究.,研究者分析一千三百三十六個大腸癌病患與二千七百四十四個正常人的生活型態與飲食,結果發現其攝取的紅肉量以及蔬菜量,對大腸癌發生率造成的影響遠勝於基因所造成的影響。 總結來說,從表觀遺傳學的觀點以及各醫學研究,我們知道基因遺傳會影響疾病的發生率,但我們可以透過後天調控(特別是食物)來影響基因的表現,降低疾病發生率並維持健康狀態。誰說藥物才有療效,食物沒有食物不僅可以扭轉基因的表現,食物也具有療效,表現不比藥物差,甚至比藥物更好(無副作用衍伸的相關問題)。這絕對不是我隨口胡謅,許多研究可以證實並支撐這項說法。● 鐵證一:高維生素D血中濃度可以改善六十%胰島素敏感度,藥物只有十三%二○○二年肯‧思古瑞(Ken C Chui)等醫學博士即在《The American Journal of Clinical Nutrition》(美國臨床營養學雜誌)中發表其研究.,研究顯示主要降血糖藥物Metformin只能改善胰島素敏感度十三%,而高的維生素D血中濃度可以改善六十%胰島素敏感度。由此可見,營養素改善胰島素敏感度的效果比藥物還好。江醫師小講堂天然植物是生物活性的寶庫:所謂生物活性物質,指的是進入體內後,對機體會產生各種效應的物質,它們種類繁多,有糖類、脂類、蛋白質多肽類、甾醇類、生物鹼、甙類……,我們常聽到多醣、膳食纖維、不飽和脂肪酸、維生素、礦物元素等都屬於生物活性物質。一般在天然植物中可發現豐富的生物活性物質。● 鐵證二:每天飲用咖啡,罹患肝癌機率大幅降低一半二○○五年東京九萬人的研究,證實中年以上的人喝咖啡可以降低肝癌五十%(Inoue, 2005)。這是由東京國家癌病中心所進行的前瞻性世代研究,他們分別分析了過去十年間從不或幾乎不喝咖啡的人,與每天喝咖啡的人其罹患肝癌的比率。研究分析發現,每天喝咖啡者罹患肝癌的比率為每十萬人中有二百一十四‧六人;而幾乎不碰咖啡者罹患肝癌的比率為每十萬人中有五百四十七‧二人。研究結果發現每天飲用咖啡,罹患肝癌的機率大幅降低一半。另外,研究也告訴我們每天喝一.二杯咖啡,就能有保護作用。倘若每天喝四杯咖啡,保護作用則可達到七十五%。後來二○一○年二月,台灣大學的研究也得到同樣的結果。至於藥物效果,病毒性肝炎用抗病毒藥物治療,使用八年約只可以降低肝硬化三十六%,肝癌五十%,遠不如四杯咖啡。● 鐵證三:每天吃一個蘋果,等於降血脂藥物救的生命數二○一三年世界級權威醫學雜誌《British Medical Journal》(BMJ,英國醫學期刊)發表一篇來自牛津大學的研究.。研究人員表示,使用數學模型模擬,在英國若超過五十歲的人口中,有七十%每天吃一個蘋果,每年可以減少八千五百人死於心臟病:如果服用他汀類藥物(降血脂藥物),則可以挽救九千四百人的生命。因此,牛津大學的研究人員說,每天吃一個蘋果應該是五十歲以上每個人的必修課。因為與他汀類藥物相比,蘋果每年可以挽救相似數量的生命,並且沒有引發白內障、糖尿病和肌肉疾病的副作用。調整飲食等生活型態,才是治病的根本以上研究都是食物、營養素具有預防、降低罹病率強而有力的證明。接著我分享一個來自身邊的案例。我曾經有個得力助手,因為爸爸失智選擇暫時離開職場,回到家裡全心照顧這個行動力依舊自如,但腦袋瓜子退化中的老小孩。老小孩因為失智出現妄想,一天到晚懷疑有人要偷他的錢,甚至認為大家都想害他,因而對老伴暴力相向。後來我讓助手老爸吃薑黃,每天半碗,一個月後失智情況改善,他不僅不再打罵人,沒有妄想,甚至恢復到可以溝通的狀態。實際上,在美國醫師們很重視生活型態對疾病的影響,認為不正確的生活型態在致病因子中占了相當重要的角色,特別是三高等慢性病。當確診罹病後,醫師們會要求患者從生活型態調整起。然而,在台灣這觀念與做法至今未臻成熟,我著實感到遺憾。關於「藥物才能治病,食物沒有療效」的說法,我衷心希望大家能再多想想。(本文摘自新自然主義 《生病一定要吃藥嗎?:逆轉慢性病,不藥而癒》) 書籍簡介 「生病了,該怎麼辦?」得到的答案不外乎:看醫生呀、吃藥囉、不舒服不能拖,要及早檢查治療等等的回應。很多人一生病的立即反應,不外乎是找醫生開藥治病。最後就是大家領著藥回家,開始吃藥人生。結果,藥越吃越多,劑量越來越重,身體卻越來越差!本書作者江守山醫師擁有腎臟科專業學識與數十年的臨床經驗,長期大量鑽研國內外醫學研究,他從多不勝數的醫學研究及臨床經驗中發現,藥物並非改善疾病的唯一選擇,而門診中也有不少患者不想長期與藥為伍,接受了非藥物治療而獲得良好改善,這些在書中江醫師都樂意與大家分享。
-
2020-12-14 癌症.攝護腺癌
醫病天地/沉默疾病攝護腺癌 發生率第4名
攝護腺癌已攀升10大癌症發生率第4名,死亡率也高居第6名,因早期無症狀,難以發現治療,台中榮總醫院提醒如果出現尿急但排尿困難、尿流較小較細、斷斷續續解尿不乾淨感覺,或頻尿、夜尿、血尿、腰背部疼痛,甚至骨折、脊椎神經症狀等,要警覺及早就醫。台中榮總昨舉辦攝護腺癌病友活動,有200多人參加,病友們相互打氣。泌尿科醫師陳卷書指出,攝護腺癌好發於50歲以上,是「較沉默疾病」,早期沒有症狀;目前仍有許多民眾沒有定期攝護腺篩檢習慣,有症狀時認為是攝護腺肥大或老化不以為意,等更嚴重症狀發生,確診往往為中後期攝護腺癌。他建議50歲以上、無家族史,每1至2年應進行PSA(攝護腺特異抗原指數)檢查;若有家族史,則應在45歲以上即進行每年1次檢查,指數達4以上就該進一步檢驗,即使指數4以下若逐年上升,也應進一步檢查。目前治療攝護腺癌為避免顯微性擴散,會先進行全身性的荷爾蒙癌症治療,再手術切除;陳卷書說,為了徹底清除癌細胞,手術時也許會傷及括約肌,導致術後漏尿,情況輕微可復健恢復正常,太嚴重則需以人工括約肌改善。對手術後是否影響性功能?醫師表示得視有無切除雙側的性相關神經血管叢;若未切除,僅些微傷及,經術後休養再搭配使用壯陽藥物,不會影響性生活;但癌症擴散須切除雙側的性相關神經血管叢,就會影響性能力。
-
2020-12-13 癌症.胃癌
胃癌初期難發現、進程快 很多人輕忽的常見毛病是警告
60歲工作穩定、作息正常的曾先生幾乎不看醫生。日前出現疲倦、無力、沒食慾的情況,原以為多休息就會好,但體重卻開始不明原因減輕,三個月的時間就下降約16公斤,後來更因持續嘔吐、無法進食,才前往就醫,檢查發現已是第四期胃癌,且腫瘤侵犯至周邊臟器。胃癌初期無特異性症狀 進程快發現多已延誤胃癌位居台灣十大癌症發生率的第九位、世界癌症死因的第二位。台北慈濟醫院胃腸肝膽科醫師陳家輝指出,胃癌好發於萎縮性胃炎、幽門螺旋桿菌感染、惡性貧血、胃腺瘤性瘜肉以及嗜鹽醃、煎炸、炙烤,煙燻魚、肉和高香料食品者,由於罹癌初期沒有特異性症狀,因此易忽略脹氣、食慾不振、疲倦、體重減輕等警訊,但胃癌進程快,若等到出現嚴重症狀才就醫,病情多已延誤。治療胃癌 「根除性切除手術」為主流方式臨床上,「根除性切除手術」是目前治療胃癌的主流方式,陳家輝表示,胃的構造從上到下可分為胃底、胃體、胃竇三部分,治療胃癌最好的方式是依照腫瘤位置執行「次全胃切除」或「全胃切除」,再合併淋巴廓清,才能有好的預後。而部分癌症晚期的病人雖無法進行根除手術,但也能針對腫瘤造成的出血、穿孔及阻塞進行姑息性治療,如腸胃繞道、輔助性療法縮小腫瘤,手術切除部分腫瘤,以提升生活品質。及早發現及早治療 第一期手術五年存活率高達9成近年醫療技術進步,胃癌手術存活率明顯提升,第一期就手術的五年存活率高達90%,儘管是第四期胃癌,五年存活率也有10%,但陳家輝提及,並非所有第四期患者皆能以此種方式治療,醫療團隊必須視病灶的擴散程度、營養狀況加以評估,與病家討論最適切方式的治療方式。而胃癌的發現時機和首次手術攸關病人預後,因此如有胃部不適症狀,應儘早就醫,以免延誤治療時機。延伸閱讀: 日常6習慣都會讓胃脹氣! 你也NG了嗎? 7成胃癌會者都曾染幽門螺旋桿菌! 共餐、接吻會傳染?
-
2020-12-13 癌症.攝護腺癌
台中榮總攝護腺癌病友會 婦人問:丈夫能重振雄風?
衛生福利部統計,攝護腺癌位已攀升10大癌症發生率第4名,死亡率位居第6名。台中榮總上午舉辦攝護腺癌病友活動,一早上就有2百餘人參加,病友們相互打氣,交換術後經驗,還有女子當場詢問丈夫術後使能否再重振雄風的問題,醫師都一一的答覆。泌尿科醫師陳卷書指出,攝護腺癌好發於50歲以上,且是較沉默疾病,通常早期沒有症狀,部分的人會有尿急、排尿困難、尿流較小及較細、斷斷續續解尿不乾淨感覺,也或有頻尿、夜尿、血尿或腰背部疼痛、骨折、脊椎神經症狀等。一般民眾因為沒有定期攝護腺篩檢習慣,發現有上述症狀常認為是攝護腺肥大或老化症狀而不以為意,當出現更嚴重症狀檢查時,往往已確診為中後期攝護腺癌。他說,一般若50歲以上、沒有家族史,應該每1至2年進行PSA(攝護腺特異抗原指數)檢查,但若有家族史,則應在45歲以上即進行每年1次的檢查。若是指數達到4以上,應該警覺就醫,但即使是4以下,若指數有逐年上升情形,也應進一步接受檢查。陳卷書說,若是發現有攝護腺癌,為免其有顯微性擴散,會先進行全身性的荷爾蒙癌症治療,接著再進行手術切除。一般而言,為了徹底清除癌細胞,手術時也許會傷及括約肌,導致術後會有漏尿情形;若情況輕微,復健可以恢復正常,若實在太嚴重則需以人工括約肌改善。另也有人關心術後是否影響性功能,這得視個案有無切除雙側的性相關神經血管叢,若是沒有切除,或僅是些微傷及,經過術後休養恢復,搭配使用些壯陽藥物,應都不會影響性生活。但若罹癌情況嚴重,而必須切除雙側的性相關神經血管叢,就會影響性能力。一名65歲病友分享,他5、6年前因小便不順而持續至診所拿藥控制,去年發現 PSA從31到8月檢查高至39,到台中榮總先行荷爾蒙治療半年後,今年進行達文西攝護腺癌根治性手術治療,病理報告是第3期,術後46天完全不漏尿,現在每3個月追蹤一次,抽血值PSA
-
2020-12-08 新聞.健康知識+
運動中出現這些情況別硬撐!小心都是身體在喊救命
依據世界衛生組織(WHO)報告調查,菸、酒、不健康飲食、缺乏身體活動及肥胖等都是誘發癌症的主要危險因子,且至少有1/3的癌症是可以預防。然而,多數人都知道運動對健康帶來的好處很多,其中很重要的好處即是降低20%罹患癌症的風險,每天規律的運動30分鐘就可降低罹患大腸癌、乳癌和子宮內膜癌的風險,運動甚至是某些癌症的抗癌處方。運動可以抗老 還能預防8種癌隨著年齡的增加,癌症發生率也會隨著攀升,國民健康署106年癌症登記報告顯示罹癌的人有82%發生在50歲以後。為增強自我免疫力,運動是抗老防癌第一道防線,美國運動醫學學會(American College of Sports Medicine, ACSM)2018年的統合研究指出,運動如爬山、有氧活動(快走、慢跑、競走、滑冰、游泳、騎自行車、打太極拳、跳舞、跳繩)、重量訓練(舉重)等休閒活動可降低12%-28%罹癌風險;目前已有強力證據證實透過運動可有效對抗的癌症分別為食道癌、大腸癌、腎臟癌、膀胱癌、胃癌、乳癌及子宮內膜癌,中度的證據則為肺癌。運動提升身體新陳代謝 增強抗癌的決心和毅力此外,歐洲大型規模研究(European Prospective Investigation into Cancer and Nutrition, EPIC)發現,規律運動可降低20%罹患大腸癌及乳癌的風險。因為當身體在運動時,呼吸頻率變快,吸氧量也會增多,讓體內氣體交換加速,並且大量流汗,提升身體新陳代謝,降低癌症的發生或復發,同時引起大腦產生讓身體愉快的物質(如多巴胺),可消除憂慮和煩惱,抑制不好的情緒,鍛鍊自我意志,增強抗癌的決心和毅力,並可減少體脂肪,減少因肥胖帶來的罹癌機會,並可強化肌肉組織與功能,維持健康體重。癌後人生運動好處多 少量多次為原則此外,透過每週3~5次30分鐘有氧或阻力訓練的中強度運動(有點喘但可聊天的程度)強化身體機能活化細胞,可顯著減少治療期間或治療後對身體的影響;若太過虛弱無法長時間運動的患者,則可改為每次10分鐘,以少量多次為原則,建議每週累計運動總量能達到150分鐘以上。運動前健康評估不可少 出現這些狀況應立即停止癌症病人在運動時仍須注意自己的身體狀況,確認運動期間是否有不正常情況出現,如頭暈、胸悶或胸痛、心悸或心律不整、呼吸困難等症狀發生,有可能是危險的警訊,應停止運動。國民健康署王英偉署長建議,癌友應與主治醫師或到復健科門診與醫師諮詢及討論,進行運動前的健康評估建議,依個人的狀況,設計個人的癌症運動處方,才能達到最好的效果。延伸閱讀: 天冷才是一年中最容易瘦下來的時機! 研究告訴你原因 8成發生在50歲以後! 研究證實這8種癌都能靠運動降低罹患風險
-
2020-11-28 癌症.其他癌症
患胰臟癌4期未氣餒 他治療7年伴兒女成家生子
58歲李先生7年前確診胰臟癌4期,被醫師宣告剩半年壽命,經化療至今病情相當穩定,陪伴兒女畢業生子。醫師呼籲患者勿因害怕化療逃避治療,只要好好治療,仍有抗癌機會。根據2017年癌症登記報告顯示,全台每年有約2400多名新確診的胰臟癌患者,位居癌症發生率12至13名;但每年就有2000人因胰臟癌病逝,高居10大癌症死因第8名。台灣胰臟醫學會理事長、桃園長庚醫院副院長葉大森表示,胰臟癌好發於50至60歲中年族群,但除非腫瘤長在胰臟頭部造成黃疸,否則早期通常難以發現,直至出現背痛、上腹痛、體重快速減輕等症狀,確診時往往已較晚期。癌症醫學會理事長、國家衛生研究院癌症研究所所長陳立宗說,早年胰臟癌死亡率高達95%,碰到就是死路一條,被稱為「癌王」,但近年隨化療進展加上跨科團隊治療,顯示癌王也可能被殲滅。葉大森表示,胰臟癌因惡化程度高加上高度轉移的特性,多以全身性的療法為主,化學治療、標靶治療以及免疫治療都是可能的治療選項,晚期患者多達8成5都以化學治療為主,而1成5能開刀的病人,開完刀也都得輔助性治療。葉大森指出,根據國際指引,「三明治療法」是目前治療晚期胰臟癌患者的最新趨勢,先利用化療縮小腫瘤,開刀後繼續化療預防復發,病人存活率比單純做化療或開刀更好。台北榮民總醫院胰臟癌團隊召集人李重賓指出,截至目前,第3期患者存活中位數約9個月,第4期約6個月,相較其他癌別雖不算長,但以胰臟癌為例已是一大進展,目前國內多數治療均獲健保給付,患者治療時不用過度擔心經濟問題,藥物副作用也減少許多,呼籲患者積極接受正規治療。陳立宗說,許多人對於化療常抱有負面印象,因為害怕而逃避治療,但實際上,疾病帶來的疼痛其實遠大於化療,病患遭受的痛苦絕大多數都源自疾病,呼籲患者務尋求正規的治療,與醫療團隊合作,控制病情。
-
2020-11-27 癌症.大腸直腸癌
男子腹痛半年以為胃潰瘍 急診竟是大腸癌併發阻塞
南投58歲郭性男子半年前上腹痛跟腹脹感,懷疑自己罹患胃潰瘍而至腸胃科門診,原本安排胃鏡檢查,未料當天腹痛難忍到南投醫院急診就醫,醫師從電腦斷層掃瞄檢查發現郭男的橫結腸腫瘤併發阻塞緊急手術,目前恢復良好。不過腫瘤經過切片化驗確診為大腸癌第二期,仍須追蹤治療。南投醫院大腸直腸肛門外科醫師許家榮說,大腸癌初期症狀不明顯,容易被忽略,可能出現症狀有排便習慣改變、排便有血、體重減輕、貧血等症狀。依據國健署統計,大腸直腸癌蟬聯台灣十大癌症發生率第一位,越早發現並接受治療,存活率越高。大腸癌治療大部分會以手術為主要治療方法,由於郭姓患者為第二期,術後會密切追蹤,並視患者狀況評估是否進一步化療。國民健康署統計資料分析顯示,每2年1次糞便潛血檢查可降低35%大腸癌死亡率,定期進行癌症篩檢相當重要。南投醫院提供無痛大腸鏡檢查,除了糞便潛血陽性的病人外,有排便問題,例如大便習慣改變和或大便流血的民眾,也建議接受大腸鏡檢查,以利早期診斷或在還是息肉的階段便將其切除,降低罹患大腸癌風險。許家榮說,不健康飲食、缺乏運動、肥胖及菸酒、老化都是罹患大腸癌危險因子,他提醒民眾應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多吃蔬果,少吃紅肉及加工食品;規律運動;定期安排篩檢,防治大腸癌。
-
2020-11-27 癌症.乳癌
乳癌化療中,我是不是無法生育了?年輕、中年、老年得乳癌要怎麼治療,名醫提供指引
乳癌自民國98年便高居女性癌症發生率第一位,年增萬名以上病例,且逐年增加。雖然乳癌治療進步,整體五年活存率達85%,早期(0-1期)乳癌更超過九成,但對於年輕的乳癌患者,罹癌是人生的全面衝擊,工作、婚姻、育兒皆面臨之前未曾設想的挑戰;對於年長的患者,應該接受何種治療、治療程度等,也是需要思考的功課。乳癌防治基金會董事長、台大外科名譽教授張金堅,繼十多年前出版 「乳房診治照護全書」之後,最近推出「超越乳癌」, 由國內七位乳癌專家,以淺顯易懂的方式,從乳癌的預防、診療乃至追蹤等各方面,提供乳癌病患找到最適合自己的治療方案,書中內容更印證了年乳癌治療的進步,重點如下: ●乳癌進入精準治療階段,朝向個人化治療過去十年,藉由微陣列(microarray)晶片分析乳癌基因表現進展,乳癌依特定基因轉錄體(transcriptome)表現型態,實際上是四種基因突變與臨床表現迥然不同的次分類組成的疾病集合。使用分子亞型分類法,讓乳癌從傳統TNM分期,進步到精準醫療,乳癌不再是單一疾病,在基因突變、基因轉錄與蛋白質轉譯層次上,都有特定脈絡可循,可辨識不同的分子亞型並找出特定基因突變,甚至相對應的治療標的。•管腔A型(Luminal A):占所有乳癌30~40%,對荷爾蒙治療效果良好,預後最好。•管腔B型(Luminal B):同上,但預後稍差。•HER2過度表現型(HER2 overexpression):淋巴結轉移,遠端轉移及復發機會較高,預後也較差。•三陰性乳癌(Triple Negative):約占15%,細胞分化趨於惡性,預後也較差,幸好化療仍有反應,帶有BRCA1/BRCA2 乳癌遺傳基因突變的病患大多屬於此類。 ●乳癌治療與生育不必二選一在台灣,約有三千位女性乳癌患者,在生育年齡(45歲之前)時被診斷出來,約占全體乳癌患者兩成。文獻發現,乳癌患者於治療後懷孕並不會增加復發機會,但在治療過程中使用的化學治療,非常可能傷害卵巢功能,在35歲以前,化療後約9成女性在一年內月經可恢復;35至40歲,月經恢復比率約50%。一般認為,乳癌復發風險隨時間減少,最好在2至3年後再懷孕。建議冷凍保存卵子在化療前進行,若患者已婚,可考慮讓卵子與先生的精子受精,形成胚胎後冷凍保存。但要提醒的是,人工生殖法規定,冷凍胚胎在夫妻離婚或有一方死亡時,必須立刻銷毀,使用時也需要配偶同意。●老年人透過CGA評估可改善治療結果高齡社會來臨,老年乳癌患者勢必增加。目前老年乳癌患者接受標準治療比率偏低,但治療強度的考量應著重其功能年齡評估,而非只考慮實際年齡。使用周全性老年評估(Comprehensive Geriatric Assessment,CGA),藉由多專科團隊根據8種面向評估老年患者:共病症、營養、功能狀態、疲累、認知功能、用藥、心理狀態、社會支持,可幫助老年癌症患者進行治療選擇。放射治療的劑量與頻率都應思考是否可以降低治療的毒性。臨床上無淋巴轉移的老年乳癌患者,可考慮不做腋下手術,對於無法接受手術或拒絕手術的老年乳癌患者,仍可使用荷爾蒙療法治療。●乳房手術開得大不一定比較好!重建可幫助恢復信心手術是乳癌治療最重要的一部分,手術目的在於完全切除腫瘤和腋下淋巴結廓清。淋巴結是否有癌細胞轉移,是乳癌病患最重要的預後因子。多年來,乳房保留手術加上術後放射線治療,已被證實與傳統乳房全切除術,有相同的預後。根據美國史隆.凱特琳癌症中心 Monica Morrow 教授研究分析,因為現代醫學有了良好的全身性治療,例如化學治療及荷爾蒙治療,與放射線治療,手術安全距離無論是1毫米或5毫米以上,復發機率並無不同。乳房局部切除後,仍有一大部分組織存在,可在乳癌切除時,同時結合整形概念,稱為「整形式乳癌切除手術」(Oncoplastic Breast Surgery),可用剩餘乳房重新排列出乳房形狀,或使用乳房附近組織填補缺陷,提供較佳的乳房外觀。在「超越乳癌」新書分享現場,有三位不同年齡的乳癌病友到場。高齡97歲的王研清行動自如,腦袋更是靈活,她勇敢接受治療,現已抗癌十餘年。53歲的連敏暖抗癌14年,患病時才38歲,曾接受乳房切除,而後接受化療,而後有多處骨轉移,歷經放射治療丶荷爾蒙治療及卓骨她丶癌骨瓦等治療,都能與癌細胞共存,經常快樂旅遊,並當基金會志工,幫助更多癌友一起樂活。潘怡伶在新婚5個月時就發現罹癌,為了把握治療的黃金期,並與醫療團隊溝通,依照個人的想法與意願選擇了適當的生育計畫、並且乳房進行全切除、隆乳、化學治療等。張金堅從事乳癌防治逾40年,「超越乳癌」由他總策畫,邀請國內權威乳癌專家醫師群 ,包括台大外科部主治醫師郭文宏、整形外科主任戴浩志、臺北榮總乳醫主治醫師黃其晟與劉峻宇、羅東博愛醫院副院長葉顯堂、台中澄清中港分院院長鍾元強共同撰寫。期望能幫助乳癌病人與家屬獲得最正確的乳癌知識。許多乳癌患者得知罹癌時,心情非常不好,沮喪的心情對治療沒有幫助,乳癌防治基金會總監蔡愛真也在書中提供攝影作品,鼓勵病友打開心的視窗,人生旅遊難免出現難解與無奈的習題,超越問題,才能找到答案。
-
2020-11-26 癌症.頭頸癌
口腔癌術後衝擊生活品質 「床邊復健」助病人回歸生活
根據國民健康署統計,口腔癌為國人男性十大癌症發生率第4名,一名58歲工廠老闆日前被診斷左側頰黏膜鱗狀上皮細胞癌,接受手術治療合併放射線治療,術後因左臉頰處重建皮瓣區域大,只能以流質進食且口水溢流、說話不清,經奇美醫學中心復健部物理及語言治療約半年,已能生活自理。該名病患轉到奇美復健部,經部長王鈺霖門診評估後,同時發現左肩術後活動受限、無法自己洗頭,影響日常生活功能。口腔癌病人可能面臨生活品質的衝擊,包括顏面部淋巴水腫、肩頸功能活動受限、張口困難、咀嚼吞嚥障礙、說話不清、疼痛、身體活動力下降及焦慮等問題。奇美醫學中心復健部物理治療師黃芷嫣指出,奇美針對口腔癌術後的病人出院後由復健部介入治療,從今年1月起,口腔惡性腫瘤切除合併頸部淋巴廓清術及皮瓣重建病人,手術後7天開始提供床邊復健介入,透過物理治療師及語言治療師專業的訓練技巧,協助病人盡早移除氣切、安全下床活動及早期擬定促進安全吞嚥的策略。出院後,進一步針對肩頸活動度、口腔功能、咀嚼吞嚥及言語能力,安排相關的復健治療。黃芷嫣表示,不必再等到病人出現嚴重失能才來尋求協助,透過早期的復健評估及介入,協助病人克服治療衝擊,及早恢復身體功能,順利回歸生活。
-
2020-11-26 癌症.大腸直腸癌
便祕是否會罹患大腸癌?醫師:遺傳基因加這些生活習慣才致命
健康版Ⅹ元氣網推出元氣醫點靈現代科技進步,卻也造成環境汙染問題日益嚴重,對身體健康的危害也愈來愈多。聯合報健康版與聯合新聞網元氣網聯手出擊,合作推出「元氣醫點靈」專欄,邀請醫師深入淺出的解說生活中最實用的保健知識,透過文字與影音,教導大家可以輕鬆簡單的過日子,樂享元氣滿滿的健康生活。台灣大腸癌發生率居冠,是治癒率及存活率很高的癌症,及早發現治療是能否治癒的重要關鍵。台安醫院外科部主任、大腸直腸外科主任糠榮誠傳授正確預防大腸癌方法。大腸癌連續12年位居台灣十大癌症發生率首位,罹病初期症狀並不明顯。台安醫院外科部主任、大腸直腸外科主任糠榮誠表示,肥胖、不健康飲食及缺乏運動等致癌因子,也是大腸癌發生率居高不下的主要原因。大腸癌症狀易被誤以為是痔瘡而忽略,當出現便血、便祕及排便異常就是重要警訊,應進一步就醫檢查診斷。逾三天沒上廁所才是便祕大腸癌被稱為「無聲殺手」,患者易出現便血及慢性貧血症狀,或是腹瀉、體重減輕等現象,也可能因腸阻塞而引起便祕、腹脹,甚至腹痛。但許多人擔心有便祕是否會罹患大腸癌?糠榮誠指出,並不一定,三天以上沒有上廁所,才是便祕,如果便祕嚴重,須先了解便祕原因,檢查是不是腸子過長、腸道蠕動不好,或是長了什麼腫瘤,再針對便祕著手改善。大腸癌從瘜肉產生應切除大腸癌90%是從大腸瘜肉產生,瘜肉的黏膜易質變產生腫瘤,因此做大腸鏡檢查時,一旦發現瘜肉應立即切除,以免瘜肉在5至10年後癌變成惡性腫瘤。糠榮誠說,發生大腸癌的危險因子很多,除了患者帶有致癌基因外,經常暴飲暴食者、嗜吃燒烤食物或高油脂飲食的人、缺乏運動的人、肥胖者等,均為容易罹患大腸癌的高危險族群。有家族史40歲後就應檢查大腸癌如能早期發現、早期治療,治癒率非常高。糠榮誠表示,若父母親是癌症患者或兄弟姊妹有大腸瘜肉的人,得到大腸癌的機率比一般人高出2到4倍,建議年過50歲的人進行篩檢,包括肛門指診、糞便濳血檢查、大腸鏡檢查、下消化道X光攝影等檢查,確診是否罹患大腸癌,治療則以手術切除為主。有家族史的人,建議40歲以後就應做相關檢查。天天五蔬果「腸」保健康預防大腸癌,糠榮誠強調,平常飲食均衡,「天天五蔬果」的彩虹飲食最好,不要暴飲暴食,三餐熱量也不要太高,更要控制油脂的攝取量,多吃高纖低脂食物,少吃煎、炒、炸等食物,少碰刺激性食物,不菸不酒,少喝咖啡,多運動,就能「腸」保健康。
-
2020-11-20 新聞.科普好健康
大腸癌是最可能預防的癌症之一 建議每兩年需做這件事!
大腸癌連續12年盤踞10大癌症發生率之首,大腸癌患者不論男女,以60至79歲最多,但各年齡層都有,40歲以下大腸癌患者約占6%。大腸癌治療進步,副作用低,但愈年輕的患者愈容易復發。年輕人免疫力強,卻出現沒能殺死的癌細胞,代表癌細胞特別「厲害」,攻擊可能又快又猛。但大腸癌是最可能預防的癌症之一,有五成大腸癌可透過調整飲食、運動與避免肥胖來預防,定期接受糞便潛血檢查可有效降低大腸癌死亡率二至三成。一般民眾50歲以上,建議每兩年1次糞便潛血檢查,有家族史者可於45歲起,定期接受糞便潛血檢查或大腸鏡檢查。諮詢專家/台大醫院大腸直腸科主任梁金銅
-
2020-11-16 癌症.抗癌新知
罹癌8成在50歲以後!研究證實8種癌都能靠一件事降風險
依據世界衛生組織(WHO)報告調查,菸、酒、不健康飲食、缺乏身體活動及肥胖等都是誘發癌症的主要危險因子,且至少有1/3的癌症是可以預防。多數人都知道運動對健康帶來的好處很多,其中很重要的好處即是降低20%罹患癌症的風險,每天規律的運動30分鐘就可降低罹患大腸癌、乳癌和子宮內膜癌的風險,運動甚至是某些癌症的抗癌處方。預防勝於治療  後天危險因素可避免國民健康署王英偉署長表示,許多癌症的先天危險因素,如老化、性別、基因目前是無法改變,但後天的危險因素如不健康的生活型態、缺乏運動、肥胖是可以靠你我去改變,特別是養成規律的運動習慣顯得格外重要。運動可以抗老還能預防癌症 研究證實可降低這8種癌隨著年齡的增加,癌症發生率也會隨著攀升,癌症是老化的疾病,國民健康署106年癌症登記報告顯示,罹癌的人有82%發生在50歲以後,為增強自我免疫力,運動是抗老防癌第一道防線。美國運動醫學學會(American College of Sports Medicine, ACSM)2018年的統合研究指出,運動如爬山、有氧活動(快走、慢跑、競走、滑冰、游泳、騎自行車、打太極拳、跳舞、跳繩)、重量訓練(舉重)等休閒活動可降低12%-28%罹癌風險,目前已有強力證據證實透過運動可有效對抗的癌症分別為食道癌、大腸癌、腎臟癌、膀胱癌、胃癌、乳癌及子宮內膜癌,中度的證據則為肺癌。運動時出現這些症狀 應立即停止、嚴重快就醫此外,歐洲大型規模研究(European Prospective Investigation into Cancer and Nutrition, EPIC)發現有規律運動可降低20%罹患大腸癌及乳癌的風險。因為當身體在運動時,呼吸頻率變快,吸氧量也會增多,讓體內氣體交換加速,並且大量流汗,提升身體新陳代謝,降低癌症的發生或復發,同時引起大腦產生讓身體愉快的物質(如多巴胺),可消除憂慮和煩惱,抑制不好的情緒,鍛鍊自我意志,增強抗癌的決心和毅力,並可減少體脂肪,減少因肥胖帶來的罹癌機會,並可強化肌肉組織與功能,維持健康體重。王英偉提醒,在運動時仍須注意自己的身體狀況,確認運動期間是否有不正常情況出現,如頭暈、胸悶或胸痛、心悸或心律不整、呼吸困難等症狀發生,有可能是危險的警訊,應停止運動,才能達到最好的效果。延伸閱讀: 蘿蔔腿怎麼瘦? 先分辨你是哪一種!2常見消除方式比一比 運動時腳是最容易受傷部位! 美國足踝外科醫師協會統整4大主因
-
2020-11-11 癌症.乳癌
台灣乳癌好發年齡早歐美8至10年 醫籲定期篩檢存活率高
台灣乳癌好發年齡比歐美國家提早8至10年,奇美醫學中心今天公布案例,提醒民眾應適時定期篩檢,提早發現及治療,早期乳癌五年存活率「超過九成」。奇美醫學中心血液腫瘤科主治醫師陳威宇表示,60多歲張女士於去年9月時咳嗽、呼吸喘、骨頭疼痛就醫,檢查發現罹患乳癌且癌細胞已轉移至骨頭和肺部,因賀爾蒙受體為陽性,人類表皮生長因子受體第二型陰性,使用賀爾蒙治療加上CDK4/6抑制劑,目前持續追蹤已超過一年,本來需坐輪椅,但現在可自行到門診追蹤。陳威宇表示,近年來乳癌發生率雖逐漸上升,但乳癌的治療選項也愈來愈多元,病人不見得一定要先進行手術,或先進行化學治療,醫師會考量病人的腫瘤、健康狀況而做不同的建議。若病人及早治療並與醫師密切配合,有機會達到不錯的治療成效,早期乳癌的五年存活率已經可以超過九成,呼籲民眾應注意自身身體狀況,早期發現早期治療據108年衛生福利部統計,乳癌是台灣女性癌症發生率的第一位,女性癌症死因排名的第四位。好發年齡約在45至64歲之間,比歐美國家提早8至10歲。當中又以45至49歲婦女的發生率為最高。顯示乳癌是各個年齡層女性都需關注的公共衛生問題。目前的乳癌治療方法可分為局部與全身性治療。局部治療有外科手術和放射線治療,全身性治療有化學治療、荷爾蒙治療及標靶療法。通常乳癌病人在進行手術切除後,八至九成病人須接受輔助性藥物治療,以預防癌細胞復發或轉移,並延長總存活期。輔助性治療有化學、荷爾蒙及標靶等藥物,其中荷爾蒙治療多為口服方式,具備便利性、低副作用及高療效等特色,病人的接受度較高,常用於乳癌細胞呈現荷爾蒙接受體陽性病人的治療。乳癌形成的原因與女性荷爾蒙有密切關係。雌激素(estrogen,又稱動情素)是女性荷爾蒙的一種,約三分之二女性乳癌病人的癌細胞呈現雌激素接受體陽性。因此若能阻斷雌激素對癌細胞的刺激,就能抑制癌細胞的生長,這就是一般所謂的荷爾蒙治療,或更精確說法應該是「抗荷爾蒙治療」。目前荷爾蒙治療有許多藥物可選擇,2014年多項研究證實,以停經針結合口服荷爾蒙藥物,治療效果更好。結合停經針的使用,能全面降低荷爾蒙作用,新型藥物有芳香環轉化酶抑制劑,只適用停經後病人,歐美國家停經後乳癌病人多,但台灣乳癌病人的年齡多介於45至55歲,停經前病人比例不低,用停經針讓卵巢停工,結合新型藥物,能發揮更好的治療效果。
-
2020-11-10 養生.聰明飲食
喝咖啡會致癌?易發心血管疾病?關於咖啡你該知道的3迷思!
許多人早晨醒腦必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啜飲一杯香氣濃郁的「咖啡」,特別是上班族,沒喝到咖啡就覺得不對勁或是工作沒效率。 可是到底「咖啡」對健康是有益還是有害呢?今天,就邀請營養師莊昕悅與我們用「新英格蘭醫學期刊(The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NEJM)」最新的文獻,來談談關於「咖啡」對健康的3個迷思吧! 迷思1 喝咖啡有增加心血管疾病的風險? 過去的研究中認為,咖啡與咖啡因有增加癌症和心血管疾病的風險。莊昕悅說,但近期研究則指出,咖啡中富含上百種具生物活性的植化素,如多酚類的綠原酸(cholorogenic acid)、木酚素(lignans)、生物鹼(alkaloid: trigonelline)、類黑素(melanoidins),還有鎂、鉀和菸鹼酸等,能幫助身體降低氧化壓力、改善腸道菌叢生態、調節血糖與脂肪代謝等好處。 單純攝取萃取的咖啡因會增加血壓,但是喝咖啡本身不會影響血壓,可能跟咖啡中其他對身體有益的成分有關。 莊昕悅提到,要稍微注意的是,膽固醇的部分。未過濾的咖啡,譬如:濾壓壺煮出來的咖啡,含有一種物質稱為「二萜咖啡醇(diterpene cafestol)」,如果大量攝取未過濾咖啡會增加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不過研究中的大量是指每6杯以上,相信應該不多人會每天喝到這麼多。義式濃縮咖啡中也有一些咖啡醇,而滴漏式或過濾式的咖啡的咖啡醇含量相對較低。 她進一步說明,其實,適量攝取咖啡對冠狀動脈疾病、中風等心血管疾病風險是沒有影響的,還可能起保護作用。 迷思2 喝咖啡有助於減重? 莊昕悅表示,研究指出,咖啡中的咖啡因,具有降低食慾、促進腸道蠕動、幫助排便、增加基礎代謝率和食物熱效應的效果,且可能與降低第二型糖尿病風險以及促進脂肪的代謝有關;研究發現,一天少量多次喝咖啡,可增加整天的能量消耗約5%,但熱量消耗因人而異,也會受到飲食和運動等影響。 她提醒,咖啡對減重的好處前提是,喝不加糖或牛奶或奶精的黑咖啡,熱量最低,只有9大卡左右。如果不喜歡喝黑咖啡可以加一些低脂鮮奶,而摩卡咖啡、焦糖瑪奇朵、三合一咖啡等,因為加入鮮奶油、奶精、巧克力醬、焦糖或香草糖漿等這類「風味」飲品就不建議了,這類型通常熱量爆表反而會讓體重增加,應盡量避免飲用! 莊昕悅呼籲,腸胃敏感的人不建議空腹喝咖啡,容易胃痛或刺激胃酸分泌或是胃食道逆流問題。喝咖啡最好時機,是吃完早餐或午餐後休息1小時再來杯黑咖啡,比較不會因為空腹喝造成腸胃不適,也不會馬上影響營養的吸收。 迷思3 喝咖啡會致癌? 咖啡與癌症的關係,數十年來爭論不休。有人認為,咖啡具抗氧化能力,能有效對抗癌症發生;有人則認為,咖啡豆在高溫烘焙過程中,釋放出的丙烯醯胺可能會致癌。事實上,咖啡不會增加癌症發生率或死亡率。 莊昕悅指出,咖啡內含上百種具生物活性的化合物,如綠原酸、奎寧酸、咖啡醇、咖啡豆醇、咖啡因、離胺酸、黃酮類化合物等抗氧化植化素的重要來源。研究顯示,即溶咖啡的抗氧化作用可能較烹煮咖啡為低。 針對丙烯醯胺來說,其在動物實驗中為致癌物;但對人體的致癌性則正具有限,而且丙烯醯胺比較多存在於高溫烘焙的洋芋片、馬鈴薯或黑糖中,咖啡相對來說少一些,而且在高溫150度以上烘焙咖啡豆時丙烯醯胺的含量反而降低一些。 莊昕悅說,不論丙烯醯胺對人體到底是什麼影響,不要經常大量攝取就好,建議均衡多元攝取不同食物來分散風險。 而研究顯示,喝咖啡可降低某些癌症發生的機率,如:肝癌、乳癌、子宮內膜癌、皮膚癌、前列腺癌的風險。 健康喝咖啡,遵循這建議 至於一天能喝幾杯咖啡?莊昕悅表示,目前衛福部食藥署建議,一日的咖啡因攝取不宜超過300毫克。若以1杯咖啡約含100毫克咖啡因推算,1日的咖啡量最多為3杯,懷孕哺乳的媽咪則建議每天不超過200毫克的咖啡因。 但因為每個人的代謝狀況和對咖啡的敏感度皆不同,容易睡不著的人建議上午喝,太晚飲用便會影響睡眠,所以需依個別狀況來調整喝的時間和喝的量。 一杯健康的好咖啡,還要注意它的保存,避免保存不當導致咖啡豆產生赭麴毒素,反而影響我們的健康。她建議,要選擇有信譽的商家,才能健康喝咖啡。
-
2020-11-10 癌症.卵巢.子宮
熟女腹漲便秘糞細如筷 竟是卵巢癌末期
40歲的王小姐有卵巢良性瘤開刀史,也有定期追蹤,後來陸續出現腹脹、便祕等症狀,有次用盡全力卻只能擠出細如竹筷的糞便,就醫發現是卵巢癌末期,癌細胞侵犯直腸才導致腸胃不適。現在她將希望放在基因檢測,若發現有BRCA基因突變,就能使用今年11月健保甫開始給付的晚期卵巢癌第一線治療藥物。抹片檢查普及,子宮頸癌患者減少,但「卵巢癌」這個新一代婦癌殺手逐漸浮現檯面。衛福部癌症登記及死因資料顯示,卵巢癌罹癌和死亡人數都已超過子宮頸癌,2017年在女性癌症發生率排名第七,2019年女性癌症死因也名列第七。台灣癌症基金會執行長賴基銘表示,卵巢腫瘤生長時不易有感覺,初期症狀常與腸胃不舒服混淆,加上無明確篩檢工具,導致近五成卵巢癌患者確診時已經是晚期,卵巢癌晚期才被診斷比率是乳癌和子宮頸癌的兩到三倍。中華民國婦癌醫學會理事長賴鴻政表示,研究顯示,即使接受完整化療,仍有七成卵巢癌患者在三年內復發,復發後無疾病惡化存活期會逐漸縮短,導致患者陷入化療和復發循環。健保署今年8月共擬會,通過口服PARP抑制劑Olaparib納入健保給付,適用於BRCA1或2基因突變的晚期卵巢癌合併第一線含鉑化療維持治療,11月1日生效。賴鴻政表示,BRCA基因突變會提高卵巢癌風險,有BRCA1突變的女性卵巢癌罹患率高達44%,BRCA2突變的女性也有17%在80歲以前罹患卵巢癌,全台約有10至15%卵巢癌患者具有BRCA基因突變。賴鴻政表示,研究證實,相較於服用安慰劑的 患者有半數會在14個月內復發,依照基因型接受精準治療的患者,有半數復發時間延長到56個月之後。建議患者不要放棄,積極與醫師討論治療方式 。
-
2020-11-07 科別.新陳代謝
甲狀腺癌新增個案逐年增加 出現這5大症狀別輕忽!
美國癌症協會最新1篇研究發現,15至39歲青年族群中,罹癌比例逐年增加,其中以甲狀腺癌的增加幅度最大,大部分為沒有症狀性「頸部腫塊」。由於年輕族群罹癌後病情進展較快,且死亡風險更高,專家建議,年輕人也必須多關心自身健康狀況。該項研究的負責單位為美國癌症協會,研究人員按照年齡將受試者分為15至19歲、20至29歲、30至39歲等3組,發現從2007年至2016年之間,所有年輕成年人的總體癌症發病率都有所上升。其中以甲狀腺癌上升幅度最為明顯,在20至39歲的人群中每年增長約3%,在15至19歲的人群中每年增長4%,特別是20多歲的女性中甲狀腺癌的發病率是男性的3-5倍,以沒有症狀的「頸部腫塊」為最常見。該項研究也發現,在三組年齡組中,與肥胖相關的幾種癌症的發病率均有所增加,例如,腎臟癌在所有年齡組中增加3%,婦科癌症在20至39歲組中約增加3%,結直腸癌在年齡組中小幅上升1%。最新台灣癌症資料統計顯示,甲狀腺癌在10大癌症發生率排行位居第7名,屬於內分泌系統常見的癌症,在女性10大癌症中排名第4,男性則在10名之外,女性罹患甲狀腺癌的機率為男性的3倍。雙和醫院頭頸部癌症治療團隊召集人、耳鼻喉頭頸外科醫師陳聰明表示,甲狀腺結節好發於女性,尤其是50歲以上女性,至於年輕癌友則相當少見,一般與家族史、輻射暴露以及長期缺碘等因素有關。為何甲狀腺癌新增個案逐年增加?陳聰明認為與篩檢儀器進步有關,有些腫瘤還很小顆,就被揪出來,以韓國為例,最近幾年實施甲狀腺癌普篩,新增個案隨即暴增。陳聰明提醒,如有甲狀腺癌家族史,務必提高警覺,定期回診,接受超音波檢查,但如果沒有家族史或是長期缺碘等危險因子,則不建議接受篩檢,以免自己嚇自己。北投健康管理醫院主任沈彥君表示,早期甲狀腺癌幾乎沒有症狀,難以察覺,需透過超音波檢查,才有機會早期診斷。一般建議,出現下列5大症狀:(1)局部腫大或腫塊(2)頸部疼痛(3)吞嚥困難、容易嗆到(4)持續性咳嗽、聲音沙啞(5)呼吸困難就應該就醫,接受檢查,以確定為良性的甲狀腺結節腫大或惡性腫瘤。★本文經《NOW健康》授權刊登,原文刊載於此★關心健康生活大小事,點此進入【NOW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