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11-27 癌症.抗癌新知
搜尋
症狀
共找到
13562
筆 文章
-
-
2019-11-27 科別.骨科.復健
全台近200萬中老年人有骨鬆危機 骨鬆學會籲定期檢測
許多熟齡民眾不知自己有骨質疏鬆問題。萬芳醫院放診科主治醫師、中華民國骨鬆症學會理事長陳榮邦表示,台灣50歲以上的民眾中,每四人就有一人,也就是近200萬人面臨骨鬆威脅。其中,台灣髖關節骨折發生率是亞洲第一,光去年就有近4萬5000人發生,且兩成患者可能在一年內死亡。而據衛福部調查,50歲以上的人僅有1.2%進行骨密度篩檢,篩檢率實在太低。陳榮邦呼籲50歲以上熟齡民眾,在首次骨鬆篩檢後,應每隔五年再度篩檢,若有異常者,則應治療後每隔三年回診追蹤,以降低骨鬆危害。陳榮邦說,台灣長者除需注意三高外,更該重視骨鬆問題。以慢性病盛行率來看,台灣50歲以上民眾骨質疏鬆症盛行率約25%,僅次於高血壓27%,但高於高血脂17%、高血糖7%,等於每四人就有一人有骨鬆問題。而據國際骨鬆基金會流行病學估計,台灣骨鬆患者預計2025年增為42%,2050年則破五成至57%,民眾不可不慎。 而造成骨鬆原因眾多。陳榮邦說,如運動或營養不足、陽光曝曬不夠、本身有其他慢性疾病等。民眾邁入中年後,骨質每年約減少0.3%至0.5%,且停經婦女、年長者、長期菸酒、缺鈣等都是骨鬆危險因子,且因骨質流失沒有顯著症狀,使民眾對骨鬆警覺性低。而在骨鬆的檢測與預防上,陳榮邦說,過往許多長者往往是骨折後才發現自己罹患骨質疏鬆,民眾若覺得身高縮水明顯,就有骨鬆可能。也可至醫院檢測。而預防上可以健走等運動,建議每周三次、一次至少30分鐘外,每日均衡的飲食攝取,如鈣片、維他命D補充、曬太陽等,是改善的最佳良方。
-
2019-11-27 科別.心臟血管
婦胸悶、胸痛半年 縱膈腔驚見長14公分畸胎瘤
33歲越南籍阮姓婦人胸悶、胸痛長達半年,直到呼吸不順、感覺喘才趕緊就醫,經台中慈濟醫院檢查驚見縱隔腔中長出14公分大的罕見畸胎瘤,胸腔外科與心臟外科醫師聯手拆炸彈,耗費6小時終於解除可能大出血危機,術後阮婦解除胸痛,還能重獲大口呼吸的暢快。台中慈濟醫院胸腔外科醫師柯志霖經電腦斷層檢查,發現阮婦心臟正上方縱膈腔長出約14公分腫瘤,腫瘤比心臟大,且壓迫到無名靜脈,正常1公分的血管管徑壓迫到僅剩0.2公分。柯志霖說:「難怪病人呼吸困難,快要喘不過氣。」柯志霖指出,巨大腫瘤侵犯血管機率很高,會診心臟外科醫師,認為手術摘除腫瘤過程,一旦傷及無名靜脈可能導致大出血,病人風險很高,因此摘除腫瘤手術以保留完整血管為前提,萬一無法保留,就架一條人工血管取代。柯志霖表示,無名靜脈是上半身血液回流心臟的主要幹道,占據身體總血液量4分之1,無名靜脈血管阻塞會胸悶、水腫,手術過程中若破裂,心臟外科醫師就要立即修補或架設人工血管,防止大出血。經傳統胸骨鋸開手術摘除病灶,還好腫瘤僅壓迫無名靜脈,並未侵犯血管,但步步為營的手術過程像「拆炸彈」,耗費6小時才完成。腫瘤經病理化驗結果,充斥著液體、鈣化、囊腫或毛髮等交錯混雜成分組成的畸胎瘤,屬於較少見的縱膈腔腫瘤類型。柯志霖說,縱膈腔是心臟與胸骨之間的空間,畸胎瘤生長速度緩慢,不會造成急性壓迫而感到呼吸不順和水腫,等病人身體無法再承受壓迫時才會感覺有症狀,通常這階段腫瘤已非常巨大,但超過10公分以上還是很少見,幸畸胎瘤絕大部分屬於良性腫瘤。
-
2019-11-27 科別.腦部.神經
婦人跌落田急性脊髓損傷 翻身困難三個月治療今重生
雲林50歲陳姓婦人,早上去田裡工作要跨越水溝因有高低落差,不慎滑倒撞到頭頸部,2小時後先生發現立刻送中國醫藥大學北港附設醫院急診,診斷為頸椎第6、7節錯位急性脊髓損傷,神經功能嚴重受損,胸部以下無知覺且雙下肢幾近全癱癱瘓,由神經外科洪誠澤醫師細心做減壓及固定手術後,在團隊治療三個月後陳婦再度站起及行走。洪誠澤醫師表示,造成脊髓損傷的原因通常是外傷引起,尤其交通事故,其次則為高處墜落及運動傷害等,超過一半以上的損傷發生在頸椎,其次分別是胸椎、腰椎、以及薦椎部位。他說,脊椎損傷臨床症狀的表現依損傷部位高低及損傷嚴重度,輕則局部疼痛,重則癱瘓、痙攣、感覺障礙、膀胱排尿功能紊亂,關節攣縮、褥瘡、心理障礙,甚至呼吸障礙威脅患者的生命安全。洪醫師提到,脊髓損傷病人在發生的一兩年內之黃金期,應該要把握時機,積極復健,將肢體功能提升至最佳狀況,同時避免不良後遺症的產生。中醫部陳香霓醫師說,陳女士於開刀後第二周會診中醫,當時吞嚥困難需用鼻胃管灌食,大小便無知覺,需包尿布及導尿管,且四肢皆無力,在床上自行翻身都有困難,更不用說從床上起身,經中藥及針灸治療二周後,鼻胃管移除,大便漸有知覺,可慢慢位移至輪椅上坐著。經經過醫院集合神經內科葉建治醫師控制血壓、泌尿科吳錫金院長解決排尿問題、復健科謝文逸督促復健及中醫陳香霓醫師的針灸中醫加強薦椎處的穴位針灸刺激後,陳婦在頸椎受傷後持續復健及針灸三個月,現在四肢靈活,長期戴頸圈引起的肩頸僵硬痠痛,也在針灸治療下獲得到相當的舒緩,陳婦及先生今天到場感謝醫療團隊。院長吳錫金說,脊椎損傷是一種複雜的傷病導致損傷節段以下肢體嚴重的功能障礙或癱瘓致殘,對外傷性脊髓損傷病人應積極搶救、團隊合作,再加上早期鍛鍊,不僅能預防併發症,還能促進肢體功能的恢復和重建。
-
2019-11-27 名人.蘇一峰
蘇一峰/真的安全嗎?你應該知道的電子煙懶人包
美國一名18歲少年亞當(Adam Hergenreder),抽食電子菸一年多後出現肺部損害如同70歲老人一般........亞當住院與死神拔河時,選擇站出來以自身例子來警告還在使用電子菸的所有人:遠離電子菸!!截至2019/11/20,美國已經出現2290例電子菸肺病病人,造成47位死亡出現!而美國的政府健康組織與各大醫學會、無一不把電子菸列為頭號敵人去面對!隨著電子煙肺病案例持續增加,美國疾病控制中心(CDC)也正式將電子菸所造成的相關肺病命名為「EVALI (e-cigarette, or vaping, product use associated lung injury)」。或許你覺得這是美國的事,不甘我們台灣的事情...轉頭繼續打開電視關心八卦腥聞。但是你所不知道的是,電子菸(煙)已經大量流入市面進入校園了!!(編輯推薦:嘉市女國中生抽電子菸被抓 哭求別告訴家長)據估計,國健署曾指出,台灣雖未開放電子菸,卻多達3.8萬名國、高中生使用電子菸,使用率已超越成人,國健署引用的美國「全國青少年吸菸行為調查」,也發現高中生使用電子菸的盛行率8年來成長7.4倍,顯然已是普遍青少年問題。使用電子菸(煙)好像很潮,但是你知道電子菸可能造成的傷害嗎?美國大量出現因電子菸產生嚴重肺炎,甚至因使用電子菸而死亡的個案結算到11/20在美國已經出現2290例的電子菸肺病案例,與47起的死亡案例出現!!使用電子菸所造成的肺病患者,電腦斷層出現多發瀰漫性的肺病變,以多種複雜的表現去呈現!而生病患者與死亡患者的病理切片下表現的是,急性肺損傷、出現發炎與ARDS(急性呼吸窘迫症)的病理表現,瀰漫性肺泡傷害與肺水腫。表現類似吸入化學物質所導致的燒灼傷害!讓蘇醫師一張圖告訴你電子菸可能造成的健康與社會危害:美國因電子菸受害的病案快速增加!(September 20, 2019, at NEJM.org.)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9月即宣布考慮禁止調味電子菸,「我們強烈關注電子菸,這十分危險,小孩死亡,人們死亡,我們將制定一些非常強大的規範。」美國衛生部長艾薩(Alex Azar)說,食品藥物管理局(FDA)會討論出相關規定,把所有未經授權,且非菸草風味的電子菸從市面上撤下。 第一夫人梅蘭妮亞(Melania Trump)也在推特上呼籲大家竭盡所能阻止電子菸讓大量的年輕世代尼古丁成癮。蘇醫師自己的氣喘患者,長期三年只吸電子菸(沒有使用傳統香菸),一經檢查發現過敏指數IgE高到破表!高達「1250」!過敏指數變成一般人四五十倍!電子菸自2003年在中國發明問世之後,目前在全世界開始大量被使用,尤其在青少年之間流行使用,據統計發現過去幾年來美國的青少年電子菸的使用成長了十倍!電子菸行銷策略非常成功,主打新潮、酷炫、且有多種口味可以選擇,並且宣稱能幫助戒菸,取代傳統香菸的使用,且沒有傳統香菸所造成的健康危害,但是事實上真的是如此嗎?電子菸比較健康,不會造成身體的傷害,是真的嗎?傳統香菸因為使用燃燒菸草,產生焦油甲醛等等7千多種的化學物質,有高度的致癌性且會造成心肺等等疾病產生,電子菸不須燃燒使用加熱霧化香精,看起來似乎比較健康.......?但是目前研究發現電子菸的霧化煙霧中,仍然含有破壞DNA的放射物質,且長期使用電子菸的人也發現會有比較高的比率產生呼吸道疾病!在美國已經發現幾百例使用電子菸後產生的不明發燒與肺炎症狀,甚至產生因使用電子菸而死亡的個案。蘇醫師在此強烈建議,如果你有使用電子菸,身體不適而就醫時,請主動跟醫師提及自己有使用電子菸,避免延誤病情!電子菸據說能幫助戒菸,可以減少菸害,是真的嗎?目前研究顯示,原本有抽菸習慣的人,改使用電子菸真的能減少香菸的實用,而增加戒菸成功率!但是也發現、抽電子菸戒菸的人,有更高的機會會回頭抽傳統香菸,甚至變成傳統香菸與電子菸合併使用!研究更發現,許多使用電子菸的人,雖然原本不抽傳統菸,但是使用電子菸後也有更高的意願去嘗試使用香菸!從以上的證據可以知道,使用電子菸不僅不能減少菸害,還可能增加菸害!!(電子煙+傳統香菸一起使用!)美國目前已經發現到電子菸所造成的重大危害!開始立法管制電子菸甚至有部分州開始禁止電子菸的使用。但是目前的台灣對電子菸的規範較少,這幾年已經可以見到許多青少年開始使用電子菸。電子菸打著好玩新奇的口號且包著無害的糖衣,經由同儕之間的學習效應,已經進入校園影響高中國中甚至國小的學生!蘇醫師對於電子菸有幾點建議:1. 國家社會須正視電子菸將造成的危害,盡速訂立規定與管理方法,才能減少未成年人取得與使用電子菸!2. 電子菸對於傳統香菸老菸槍,可能有幫助戒菸的好處,但是如果是使用在戒菸方面,應該參考醫師的專業建議甚至處方使用。3. 使用電子菸後若有出現身體不適發燒...等等狀況,請盡早到醫院就醫(可找胸腔科或內科、家醫科..等等醫師),並且請第一時間告知醫師,自己有使用電子菸,並免延誤到自己的病情!(美國已有電子菸死亡案例)國民健康署-你應該知道的電子煙.加熱式菸品30問-2018-12-22Q1.維他命棒、果汁棒長得又炫又不像菸,不會像抽菸那樣傷身吧?內含有致癌等危害物質Q2.電子煙只是水蒸氣,所以應該沒有二手煙的問題?有二手煙危害且不易飄散Q3.電子煙會自燃或爆炸都是個案,沒那麼嚴重啦!國外已有多起重傷或致死案例Q4.店家說電子煙油都是合法添加物,對人體沒有危害,是真的嗎?光是尼古丁就很容易過量使用Q5.聽店家說電子煙是可以幫助戒菸,這是真的嗎?世界衛生組織(WHO)表示:「沒有證據證明電子煙是安全且可幫助戒菸」Q6.電子霧化器、加熱式菸品、E-Juice、維他命棒…名稱好炫,是不是跟電子煙不同?新興菸品種類多‧一樣會危害健康Q7.抽電子煙、加熱式菸品比紙菸安全又不會成癮,安啦!同樣含有尼古丁,會讓人成癮Q8.青少年本來就不該吸菸,跟開放電子煙沒關係?易放難收,開放國家的青少年有濫用趨勢Q9.市面上電子煙好像越來越多種類,政府會管嗎?正研擬納入菸害防制法嚴格管理Q10.只要不含有尼古丁的電子煙,就不會有危害了對嗎?仍會造成呼吸道等健康傷害Q11. 不抽紙菸改吸電子煙、加熱式菸品,比較不會影響家中小朋友健康是嗎!? 仍有二手煙,且會影響孩童發育Q12. 店家常說很多國家已經開放賣電子煙,臺灣沒有跟上腳步,是這樣嗎?世界衛生組織建議各國對電子煙應「從嚴管制」Q13. 我怎麼了解家中小孩是否抽電子煙?電子煙產品造型多變化不易察覺,但都有吸食口可分辨Q14. 電子煙油產品外觀酷炫,這樣沒有問題嗎?電子煙油應遠離兒童放置,避免誤食危害Q15. 我想要知道更多電子煙、加熱式菸品知識內容,可以到哪裡看到更多資訊呢?可前往國民健康署網站查詢Q16.吸電子煙會導致癌症嗎?成分中的甲醛被國際癌症研究中心(IARC)列為一級致癌物質Q17.為什麼抽電子煙會覺得口乾舌燥?煙液(油)含有高吸水的甘油及丙二醇,而且還會傷肝、腎Q18.有人說抽電子煙、加熱式菸品可幫忙提振精神及舒壓,這樣健康嗎?這是尼古丁在刺激神經,小心成癮Q19.別人說抽電子煙有可能會影響男性的生殖能力,這是真的嗎?內含菸草生物鹼和加味劑存有風險Q20.電子煙液(油)常標榜成分為食品添加物,所以應該不會危害身體吧?透過吸入會刺激呼吸道及引發過敏Q21.電子煙和加熱式菸品是一樣的產品嗎?雖然原理及構造不同,但一樣都會危害健康Q22.有人說加熱式菸品是新產品,所以和其它菸品相比較為健康,是這樣嗎?仍含尼古丁及多項有害物質Q23.目前世界各國對於加熱式菸品的管制方式分別是如何呢?世界衛生組織(WHO)認為應有法規限制Q24.紙菸、電子煙、加熱式菸品到底哪個健康傷害比較少呢?顧健康不該打折扣,戒菸最正確Q25.旅客可以攜帶電子煙、加熱式菸品入境嗎?不可以,這都是不合法的Q26.邊開車(騎車)邊抽電子煙有違規嗎?依照道路交通管理處罰條例第31條規定,可處600元罰鍰Q27.在禁菸的公共場所抽電子煙或加熱式菸品,這是可以的嗎?擬納入菸害防制法,未來視同吸菸管理Q28.網路傳言說電子煙、加熱式菸品沒有二手、三手煙問題,這是真的嗎?都有二手煙、三手煙危害Q29.電子煙對大腦會造成危害嗎?會,尤其會傷害到青少年關注及學習能力,且更容易對其他毒品成癮Q30.電子煙、加熱式菸品到底該不該加強管制呢?根據國民健康署調查,加強管制已是民意共識本文經授權轉載自胸腔重症蘇一峰醫師,原文請點此 ※ 提醒您:抽菸,有礙健康
-
2019-11-27 失智.名人專家
曹汶龍/分享照護失智母快樂秘訣 失智症權威:別老問「我是誰」
照顧失智者,總是辛苦而漫長,除了體力與耐力的拔河,面對親人的記憶消褪,更是淚往肚裡吞?——過往對長期照護的悲情印象,在71歲的大林慈濟醫院失智症中心主任曹汶龍身上,竟完全令人改觀!身為失智症權威,他陪伴失智的母親吃飯、聊天、唱歌、換假牙、玩皮球,過程平凡無奇,卻充滿歡樂與溫暖的真摯情感,這些生活影片一經分享到臉書上,立刻感染大批網友,也不免讓人好奇,如何才能做到?「就像在跟孩子玩,母親感受不到壓力,看到我就會有笑容。」曹汶龍解釋。他在7年多前,發現母親生活無法自理,退化症狀逐漸嚴重,就把自己當作「母親的母親」。一邊照顧著「老小孩」,一邊是收治無數失智病人的醫師,這「跟孩子玩」的道理背後,有他長年深切的體悟,幾乎可成為照顧者的參考範本。 照顧老人像照顧孩子,找出母親隱疾他以神經科專長,去年底隱約發現,母親「退化速度變快了」。例如吃飯不會用筷子,湯匙也懶得拿,到最後需要人餵,說話和動作也較為遲鈍,他認為必有「異狀」。依臨床經驗,他擔心,長輩有時因碰撞或稍微出力,會發生硬腦膜出血,產生認知變化。又觀察母親無精打采,體溫比自己還高,卻沒有發燒,經過電腦斷層檢查後,才發現是子宮內部發炎,進行後續治療。曹汶龍依此說明,子女照顧父母,絕少會像家長照顧嬰兒那樣纖細敏感,常思考「孩子為什麼哭?」並且盡力找出原因;若換作照顧高齡失智長者,發現身心衰退症狀時,可能就認為理所當然,而忽略「身體還躲了一些東西」,才會弱上加弱。就醫過程中,一般人尚且會徬徨不安,如何安撫失智者,更是一門學問。他見母親在進行子宮手術前,對醫院環境感到陌生,而頻問「這是哪裡?」曹汶龍順著回答:「我們去美國,現在要坐飛機,要先閉眼睛睡覺喔」,當母親一閉眼,醫護人員就可以順利進行麻醉。他解釋,許多失智者會出現情緒化的衝突反應,往往是因為「尊嚴」被忽略,而所謂尊嚴,就是讓失智者保有對周遭環境的認知,減少「被忽視」的感受,並且有信賴的人陪伴在旁。設計新家時,他特別讓母親的房間保留大片落地窗,除了有自然採光,也可以直接看到家人在活動,「失智的老人,住的地方若能讓視野『通透』,心中就會開朗,自然就能笑口常開。」 照顧者別老問「我是誰」,徒增挫折感曹汶龍形容,「失智是腦袋裡面一塊塊地消失掉,細胞被侵犯而慢慢退化,不停去刺激也沒有用,只有增加他的自卑感。」例如,動不動就考他「我是誰?」當說錯時,急著糾正答案,看似加強記憶,但患者反而會感到被否定,出現失控的舉動,「大家就糾結在那裡。」他建議,照顧者要學會看「好的一面」,若完整的記憶是10分,與其指責他忘記7分,不如肯定他還記得的剩下3分,並且和這「3分」互動,如此一來,失智者就能提升自己「存在」的價值。曹汶龍曾在臉書上如此寫下:「每天早上母親都吃一個蛋。用她習慣的生活事件去執行,讓她覺得還是個有用的人。」遺忘的人事不需再執著,還記得的,就值得歡喜面對。他進一步解釋,退化過程如同生命逆轉,成人不會直接退為「嬰兒」,而是先從退回「青少年」開始──似懂非懂,叛逆又充滿懷疑,大約2、3年後,再退到更年幼的孩子,「我們要在不同的階段,陪他過那個階段的生活,嚴重的話,頂多就像小孩,就用小孩的玩法。」曹汶龍的母親,如今也像他的「小孫子」,晚餐後的時光最悠然,2人一起聊聊天,或拍手唱著母親熟悉的童謠和老歌,有時想到年幼時,母親也是這麼唱給他聽,拉拔到大,不禁眼眶泛紅,「母子互相關懷的情感,很多也很微妙。」 「其實失智很可愛,要懂得他在想什麼。」曹汶龍分享,失智者常會說出「不符現實」的話,也許前言不對後語,把兒子當作先生,因而用怒罵的口吻來講話,這時不用動氣,「就用演戲的方法,把自己當導演,配合扮演角色,用這樣子來看,就會發覺生活很精彩。」他分析,當腦部退化到額葉,節制力會降低,也許容易疑神疑鬼,或生活習慣變得不愛乾淨,三更半夜不睡覺,若情況嚴重干擾別人,在醫師和家屬充分溝通之下,也可透過一些藥物,來調整患者情緒。雕塑母親如菩薩,提前練習老後模樣曹汶龍被網友喻為「現代老萊子」,母親則是笑口常開、反應純真的「曹奶奶」,當他看著母親,也像在看著更老之後的自己,因而心生感謝,「製造一個母親可愛的形象,等於給自己一個機會,雕塑一個菩薩,知道方法了,將來活到那時候,也把自己雕成那樣。」若將來有一天也罹患了失智症呢?他搖了搖手機,是這麼想的,「老天若讓我走到那一步,我想我會不一樣的!現在已經養成習慣,把約會寫在行事曆,訂高鐵票、付款都用app,將來飲食、保全等服務,點一點螢幕都有,也不必到安養院。」曹汶龍隨著工作地點的變遷,40多年來都把父母帶在身旁照顧,事親至孝,他強調,家庭關係之所以融洽,有賴另一半的包容,「要對太太要特別好,做先生各方面要尊敬她,讓她有很大的自由空間。」 住過台北、花蓮、如今在嘉義定居,他和住家周圍的退休鄰居們組成「共老圈」,常聚在一起交流。今年父親節,兒女都在外地,「共老圈」就在餐廳訂下一桌菜來慶祝,樂得自在開心。主動出擊走入失智家庭,自在不求名利在國內,嘉義縣的老年人口比率居全台之冠,曹汶龍同時為嘉義縣失智共同照護中心主持人,在看門診之外,一週有超過3天走入社區,開設「記憶保養班」,也幫助更多失智患者接受正規治療。從國防醫學院畢業,開創國內神經內科體系,他如今行醫近半世紀,更專注於失智症照護領域,「我已經過了退休年齡,還沒退就不會退,我現在做的東西,別人認為是需要我的,我出去不求名不求利,就很自在地努力。」他感受到,醫師到社區裡就是「核心人物」,雖然報酬不多,但動機很單純,就是基於對人的關懷,醫病之間都能獲得正向的能量。 曹汶龍發現,有許多失智者「躲在家中」,不肯來醫院,他開始實行「主動出擊」,結合醫師、個案管理暨護理師、社工、心理師等人組成團隊,到患者家中,一待超過一個小時,「家家都有本經,必須教他一些方法」,家屬果然大為感動,往後就願意配合治療。然而一名失智患者平均要做好幾項檢查,得來回跑幾趟醫院,他規劃「一條龍服務」,讓病人一來到醫院,可以接連從個管師測驗、斷層掃描檢查,最後再到診間,大幅減少周旋不同科別的不便。許多村落的「里長」主動協助找出失智患者,也是他眼中的關鍵人物,「我們幫了他,他們也幫了我們,里長會覺得他是專業的,要不然他沒有醫療後盾,就不會敢碰失智個案」,這是努力化解層層誤會下,一步一步嘗試走出來合作之路。 至今每個月,曹汶龍仍保留一天,從嘉義到台北慈濟醫院看診,許多北部的老患者等的就是這一天,他來回車程起碼要花上6個鐘頭,仍說「看到許多老朋友,很歡喜!」人生70,他認為確實值得歡喜,外在物質條件也沒有太多追求,「隨順因緣,當你覺得各方面都足夠,就什麼事都好做。」對於家中的老母親,和各地需要他的患者,則持續付出更多,並滿足地一無所求。原文:照顧失智長輩可以這麼快樂!曹汶龍:陪他玩,但別老問「我是誰?」立即加入失智・時空記憶的旅人粉絲專頁!無論你是否為失智者,我們都期盼能認識你。我們提供專業醫療資訊和交流平台;而你來告訴我們,那些關於失智的故事。加入>>
-
2019-11-27 科別.骨科.復健
一踩就痛...「足底筋膜炎」這件事不要做!專家傳授6招解決
每天早上起床,腳一踩地,足跟就會出現劇烈的刺痛感?那種痛好像有很多小針在刺,讓人很不舒服,即使找推拿師推拿,但症狀還是沒有改善?當心可能就是「足底筋膜炎」!可是,不少人會疑惑,明明自己不是「沙發族」,有空就到操場跑步、快走,假日還會到郊外爬山,為什麼還會得足底筋膜炎?中山醫院骨科主治醫師吳濬哲表示,足底筋膜炎跟運動量多寡無關,講得直接一點,大都是因為退化、過度使用引起。足底筋膜炎會侵犯各年齡層,女性發生率是男性的兩倍,尤其以40歲以上中年婦女為多。有9成以上患者會抱怨足跟疼痛、1成表示足部中間或前足部疼痛。值得注意的是,很多人認為足底筋膜炎不會致命,所以懶得理它,痛得受不了時就吃止痛藥。吳濬哲指出,足底筋膜炎雖然只是小毛病,不治療則可能會出現腰、髖、膝、踝等併發症;建議當腳底出現症狀時,最好到醫院診治,並做好護足措施,以免造成日後足底筋膜鈣化,最後將難以復原而寸步難行。足底筋膜炎很難根治,即使接受過各種治療,平常如果沒有做好足部保護,減少誘發足部發炎的因子,復發機率相當高。以下6撇步,可解決惱人的足底筋膜炎:撇步1:減少衝擊性活動有足底筋膜炎的人,最好不要做衝擊性大的運動如跳躍、跑步,盡量少踩硬地板及用力踏地;長期站立工作者,須穿合適鞋子,有空檔就坐下來休息,降低足部發炎的機率,並應間歇性休息。撇步2:控制體重體重是一個很大的因素,全身的重量都要經由足部來承受,如果能控制體重的話,相對的,足部的負擔就會變少。少搬重物,也可減少足部的負擔。撇步3:熱敷民眾可以在疼痛處泡熱水或局部熱敷,一天數次,每次約10~15分鐘,可緩解疼痛。撇步4:不要做腳底按摩不少人因做腳底按摩,按出足底筋膜炎。姜義彬表示,做腳底按摩千萬不要硬著頭皮忍痛,疼痛難耐時,一定要請按摩師放輕力道或停止。撇步5:穿對鞋子太硬或太薄的鞋子都會讓足底筋膜受傷,最好穿有包覆性的鞋子,鞋子的後跟鞋墊柔軟性要高,且具有吸震效果;鞋底要軟,才不會碰到痛點。撇步6:腳底拉筋有足底筋膜炎的人,可以每天做簡單腳底拉筋的運動,幫助舒緩筋膜、小腿肚,讓肌肉增加彈性。 延伸閱讀: 足底筋膜反覆發炎? 先檢視這2點 啪!小腿拉傷腫如麵龜 1個動作沒做足就容易受傷
-
2019-11-27 科別.消化系統
腹痛腹瀉以為是腸躁症?當心罹「潰瘍性結腸炎」
潰瘍性結腸炎屬發炎性腸道疾病的一種,症狀為慢性、反覆性的腸道發炎。高雄醫學大學附設中和紀念醫院胃腸內科王俊偉醫師表示,潰瘍性結腸炎致病機轉目前仍不明確,但可能與數種因素有關,第一是基因遺傳,第二是免疫系統失調,第三是腸道共生菌失衡,導致腸道黏膜持續發炎;另外,飲食、壓力等環境因素亦可能產生影響。據統計,相較於歐美地區,台灣潰瘍性結腸炎案例較少,但可能由於飲食西化(高油、高糖)的改變、抗生素的使用,造成盛行率和發生率逐年攀升。目前台灣平均每10萬人就有12人被診斷患有潰瘍性結腸炎,每年新增案例約350人左右。潰瘍性結腸炎好發在哪些族群?王俊偉醫師指出,潰瘍性結腸炎有兩大好發年齡高峰,最常見好發於20歲左右,第二個高峰在50~60歲左右,性別上男性患者比例會稍多一些。愈年輕罹患發炎性腸道疾病,治療愈困難,診斷也較不易,不少患者在發現時已有併發症產生。故若身上出現相關症狀,應及早至專科就診。 王俊偉醫師分享,有位令他印象深刻的55歲男性患者,確診前曾因反覆腹瀉問題困擾多年,因工作上需長時間開車,多年來僅靠自行服用成藥及朋友介紹的偏方來緩解症狀,但腹瀉程度隨著時間愈來愈嚴重,甚至影響到行車安全,有好幾次因急著找廁所而差點發生意外。後來經大腸鏡檢查發現整段大腸潰瘍發炎嚴重,經腸黏膜切片檢查後確診罹患潰瘍性結腸炎,依「達標治療(Treat-to-target)」的原則,使用傳統藥物合併生物製劑治療,目前症狀已大幅改善,也能放心回到工作崗位。潰瘍性結腸炎常見症狀有哪些?該如何診斷?王俊偉醫師解釋,患者最常抱怨會不斷腹瀉,甚至出現嚴重腹痛,因疾病會影響到腸道黏膜,有部分患者會解血便、黏液便,甚至伴隨體重減輕、發燒等。 這些症狀都會持續一段時間,因症狀類似大腸激躁症、急性腸胃炎,容易與其混淆,單靠臨床症狀較難明確診斷潰瘍性結腸炎,臨床上需綜合病史、臨床表現、血液和糞便檢驗、影像學檢查以及大腸鏡檢查併組織病理切片結果,來判斷是否為潰瘍性結腸炎。潰瘍性結腸炎有哪些治療方式?潰瘍性結腸炎的治療目標主要著重在抑制急性發炎,降低發炎造成的腸道破壞。對於輕度和中度的潰瘍性結腸炎患者,會先以口服或浣腸劑型的抗發炎藥物治療,若成效不彰,會根據臨床狀況加上免疫調節劑或口服類固醇治療,口服類固醇的選擇會以腸道局部作用的劑型做短期使用。對於重度潰瘍性結腸炎或急性復發的患者,會以全身作用劑型的針劑類固醇合併抗發炎藥物或免疫調節劑同時治療,若前述藥物無效時,就須使用生物製劑治療,生物製劑對於潰瘍性結腸炎的療效好,可長期控制病情,但礙於藥價昂貴以及健保給付條件較嚴格,目前臨床上符合健保條件使用生物製劑治療的患者只占一小部分。另外,近年來國內外陸續有大小型臨床試驗使用微菌叢植入治療(Fecal microbiota transplantation)治療潰瘍性結腸炎,其療效和安全性尚待進一步的證實。王俊偉醫師提醒,潰瘍性結腸炎為慢性疾病,經過治療後即使症狀改善也不可任意停藥,就像高血壓、糖尿病等慢性病的控制,應配合醫師視病況調整藥物劑量,長期服藥持續追蹤才能與疾病和平共處。日常生活建議培養良好習慣,如飲食作息正常、避免熬夜,讓免疫狀況維持穩定。延誤治療問題多,及早治療很重要延誤治療恐造成患者腸道出血,更甚者會導致嚴重貧血,出現其他腸道相關併發症,如腸阻塞、腸瘻管、腸穿孔等,部分患者可能因併發症需切除部分腸道。潰瘍性結腸炎有時也會伴隨腸道外的症狀,如關節炎、皮疹、虹彩炎、肝臟病變等共病,若能順利控制發炎狀況,這些腸道外症狀也可獲得改善。王俊偉醫師表示,發炎性腸道疾病患者罹患腸道癌症的風險也遠高於一般人,一旦罹病超過十五年,罹患大腸癌的風險恐攀升至一般人的2倍,通常患者確診發炎性腸道疾病超過十年,都會建議每年定期做大腸鏡追蹤腸道黏膜狀況。潰瘍性結腸炎若能及早控制發炎,多數患者的生活品質皆可與常人無異,及早治療也可減少併發症產生,避免引發不可逆併發症而造成遺憾。潰瘍性結腸炎保養重點王俊偉醫師強調,生活規律很重要,可減少免疫系統絮亂,有助病情的穩定。至於飲食部分,應以均衡飲食為基礎,適當補充水分,因患者腸道較敏感,對某些食物耐受度較低,過於刺激性、油膩或易引起脹氣的食物都要盡量避免。此外,每個患者對食物敏感度、耐受性不同,醫師建議應確實紀錄容易引發胃腸道不適的食物,日後盡量避免攝取。 有些患者因腸道長期發炎已造成貧血,建議可多補充鐵質、葉酸(如動物內臟、貝類和綠色蔬菜);攝取富含蛋白質的食物則有助腸黏膜修復。若有抽菸、喝酒、檳榔等習慣應盡量避免,因為這些習慣不只對腸道有害,對其他器官也會有影響。醫師貼心小提醒王俊偉醫師提醒,潰瘍性結腸炎初期症狀與腸躁症、腸胃炎類似,但若長期有慢性腹瀉、甚至偶有解血便的情形,務必盡早就醫,及早診斷及早治療,預後才會較佳。潰瘍性結腸炎屬於終身疾病,倘若確診罹病,也請務必配合醫師持續治療,切莫擅自停藥,如此一來才能讓病情穩定,避免併發症產生,也能有更好的生活品質。原文:別信偏方!改善潰瘍性結腸炎,醫師圖文解說 免費註冊,掛號、領藥超方便!
-
2019-11-27 科別.精神.身心
疼痛難解…恐是憂鬱症訊號
世界衛生組織提出,憂鬱症是本世紀三大黑死病之一,近年來社會逐漸接受憂鬱症的患者及治療,大家不再將憂鬱症視為洪水猛獸,也不會輕視憂鬱症患者了。然而,憂鬱症並不只是單純心情不好,已被公認為是一個全身性的疾病,因為憂鬱症患者全身都會出現不舒服症狀。曾有位75歲老先生坐輪椅來門診,他主訴因為雙腳疼痛已八年,很多醫師都覺得腳沒問題。老先生情緒不好,也沒辦法確認是情緒不好還是疼痛多年影響心情。不過,給了抗憂鬱劑及安眠藥治療後,睡眠及情緒明顯改善。老先生下次回診時,自己走進診間,他感謝我們在一周內解決了他多年的問題。一般人了解的憂鬱症是情緒低落,然而,憂鬱症合併很多身體症狀,最重要的是,這些症狀往往被稱為「醫療上無法解釋的身體症狀」,如果有這些在醫療上無法被解釋的症狀,可能要懷疑是憂鬱症。下面七個在憂鬱症最常合併出現的身體症狀,往往被忽略,必須提高警覺:1.總覺得容易疲勞,沒力氣跟能量:情緒不好的時候,常常提不起精神,而很多人並不會注意到情緒變化,反而是關注到身體不適。2.疼痛的耐受度降低:可能變得不耐煩,對於一些瑣碎小事,覺得特別不舒服,除了覺得身體疲勞外,也有輕微的疼痛感,如果本來有疼痛,這時疼痛可能加劇。3.肩頸及背部疼痛:這很常見,情緒焦慮、睡眠品質不佳時,就會覺得這些部位疼痛,很多人去看神經內科、骨科,甚至不斷地做復健或按摩,但效果都很短暫。4.頭痛:頭痛是很常見的症狀,但很多人的疼痛並不一定是真的痛,只是覺得頭發脹,這些症狀都沒辦法查出原因或是被合理解釋。5.覺得眼睛乾澀或是視力下降:覺得視力模糊,這往往是因為情緒變化引起自律神經失調所導致。6.胃痛、腹部不適、腹瀉及便祕:腸胃道主要是受迷走神經控制,而迷走神經是自律神經的一部分,情緒變化往往造成自律神經失調,因此腸胃道症狀是常見症狀,患者不斷地吃制酸劑或是腸胃藥,但是效果都不好。7.胸悶心悸:因為自律神經失調,時常覺得胸悶,有時候心跳很快,這是自律神經失調後,交感神經被活化出現的症狀,而在臨床上,卻無法用特定疾病去解釋這些情況。英國研究顯示,疼痛如果無法被醫療原因解釋,往往就與憂鬱或焦慮有關。進一步研究,如果一個人同時有三種或三種以上症狀合併發生,憂鬱或焦慮症機率高達70%。如果長年被疼痛困擾,但醫師束手無策,或許可考慮求助身心科。
-
2019-11-27 該看哪科.兒科
未出現口足手症、以為小感冒…3歲童腸病毒亡
衛福部疾管署昨公布腸病毒疫情正式脫離流行期,但上周仍新增四例腸病毒併發重症病例,其中包含一例死亡。死亡患者為南部三歲男童,一開始只是發燒、流鼻水,家人、同學都無腸病毒病例,以為只是小感冒,不料症狀惡化,住院三天後出現腦炎症狀,才驚覺是感染腸病毒,發病後20天仍不幸喪命。這是今年第二例因腸病毒死亡的孩童,皆是感染腸病毒71型併發重症不治。疾管署防疫醫師林詠青表示,發病初期以發燒、流鼻水等症狀為主,未出現口足手症等腸病毒典型症狀,反而類似感冒,即使多次就醫也難以確診,後續因腹痛、嘔吐、食欲不振等症狀收治住院。直到出現意識改變等腦炎症狀,才確診感染腸病毒,陸續出現呼吸困難、心肺衰竭及休克情形,雖經加護病房積極救治仍不幸於11月中旬死亡。經檢驗審查確認為腸病毒71型感染引發腦幹腦炎,林詠青指出,該男童身邊無腸病毒確診個案,研判是遭無症狀感染者傳染。到底該如何避免孩子遭無症狀感染者傳染,進而造成重症、死亡風險?林詠青建議,腸病毒流行期可每周以10公升的清水加100c.c.含氯漂白水作為消毒水,殺光腸病毒;另我國全年均有感染腸病毒個案,建議家長返家就應換衣服,也可降低感染風險。其他三例重症個案中,17歲個案與今年六月公布的17歲個案同為今年年紀最大病例。患者與北部13歲個案初期均有發燒、口腔潰瘍症狀,因肢體無力情形收治住院,經檢驗確診為腸病毒71型。北部九個月男嬰因發燒、嘔吐、肌抽躍、意識改變等症狀收治住院,經檢驗確診為克沙奇A6型感染併發腦炎。今年累計已經有63例腸病毒併發重症病例,含兩例死亡,以感染腸病毒71型的49例為多,上周國內腸病毒門急診就診共計7945人次,就診人次連續兩周低於1萬500人次的流行閾值。疾管署副署長羅一鈞提醒,全國腸病毒疫情雖脫離流行期,但宜花及雙北地區疫情偏高,提醒師長不可掉以輕心。 編輯推薦 平地的、高山的就是有差!好吃高麗菜這樣挑 洗手台陳年黃垢難除?不用買清潔劑,一個生活用品就搞定
-
2019-11-27 新聞.杏林.診間
醫病平台/分享老人醫療照顧的經驗
【編者按】這星期的主題是「老年人的健康照護」,我們非常高興有三位醫學專家發表他們的看法:一位是許多醫學生景仰的基礎醫學老師在自己步入老年的養生心得,一位是對老人醫療頗有心得的資深家醫科醫師提出的幾點老人尤其需要注意的醫療常識與生活態度,一位是長年在美國行醫的台灣醫師與我們分享他十幾年來在西雅圖為銀髮族成立的社區健康活動團體。希望這三篇文章可以帶給更多的台灣老人知道如何照顧自己的身心健康。我們期待可以有更多的讀者願意在「醫病平台」分享這方面的心得。一、 前言根據內政部2017年的統計,台灣人口的平均壽命是80.4歲。男性77.3歲,女性83.7歲。由於台灣人口的壽命延長,慢性病也隨之增加,難免要長期服用藥物來治療,同時年紀大了,各個器官也退化,因此醫生的處方和病人的服藥是一個重要的議題。宜注意長期服用藥物所引起的副作用,例如:傷到胃、肝臟或是腎臟等。話說年紀大了難免有慢性病,但如果能養成健康的生活習慣,加上良好的醫療照顧,老人家還是可以享受平順快樂的生活。在此分享個人在基層醫療照顧老人家一些經驗。二、老人家不要吃太多藥——注意長期服用藥物之副作用病情摘要:病人,女性,九十幾歲。初診時,由家人陪伴來看診。來時一直吐口水,約隔半分鐘就吐一次。之前不曾看過這樣的症狀,覺得很奇怪。進一步問診和檢查後發現,原因是吃了很多藥。這位阿嬤,被診斷有腎臟病、胃炎、心臟衰竭和便秘。除了吃醫生開的藥之外,她的家人很孝順,買許多營養食品給阿嬤吃,例如:克補、鈣片、維骨力、卵磷脂等。進一步X光檢查肺部無異樣;超音波檢查肝膽系統也沒問題,最後診斷是「藥物引起的胃炎」。 治療上,吩咐她營養食品和會傷胃的藥都先停下來,並加開腸胃藥給她。吐唾液的症狀就有明顯改善。阿嬤的小便發現有尿蛋白,加上抽血檢查後發現腎功能指數BUN(尿素氮)和Creatinine (肌酸酐)偏高,表示腎功能不好,可能藥物服用太多,傷到腎臟了。敘述醫學:現在因為醫學進步,壽命延長,老年人口越來越多,但身體器官因為退化容易出毛病。像這位病人就是腸胃、腎臟、心臟不好,吃了很多藥物和營養食品,因為長期服用而傷到胃腸和腎臟。建議患者除了醫生開的藥之外,營養品不要吃太多,應注意藥物副作用是否會傷到胃、肝臟和腎臟。三、述說Aspirin和Metformin的故事病情摘要:病人七十幾歲的男性,因為腹脹不舒服到一家大醫院看病且住院,治療一個多月症狀沒有改善,因為吃不下、體重下降了四公斤,病人及家屬開始慌了, 醫師甚至告知可能有生命的危險,經友人介紹到門診就醫。除了例行了解病史外,透過雲端去看病人用藥的情形,發現病人 一共服用九種藥物。檢視九種藥物,其中有兩種藥物Aspirin及Metformin,會引起病人腸胃不適,就將這兩種藥物停掉。結果經過兩次門診治療,病人腹脹不舒服的情形明顯改善。診斷 : 病人腹脹不舒服,其原因是藥物Aspirin及Metformin所引起的副作用。敘事醫學:老人家腸胃有問題要先看用藥情形,現在透過健保卡雲端就可查出病人的用藥情形。門診時,年長者腸胃不舒服,時常發現是服用這兩種藥物Aspirin(俗稱伯基Bokey)及Metformin副作用所引起的。Metformin是糖尿病的第一線用藥;而病人有心血管或腦血管疾病,醫生常會開立Aspirin來預防血栓。這位老阿伯兩種藥都有服用,所以容易引起腹脹腸胃不適,只要找出原因把藥換了就好了。反之,沒有停藥或換藥,即使開最好的胃腸藥,也沒辦法解決病人的腸胃問題。四、 雖有慢性病但仍可過健康快樂的晚年病情摘要:患者六十多歲女性,從2005年開始陸續來就醫,至今2019年已經十四年了。主要的疾病為糖尿病、高血壓及心臟病。起初,病人會喘、喘到晚上睡不著,腳也有水腫,照胸部X光檢查和心電圖,發現病人心臟擴大,過去有高血壓的病史,診斷為高血壓性心臟病,併發心臟衰竭。 給予強心和利尿劑治療,心臟衰竭的現象即漸漸改善,心臟也恢復正常大小。病人有輕度糖尿病,靠口服降血糖藥即可控制,最近一次抽血,空腹血糖是105mg/dl,糖化血色素6.5%,沒有視網膜、腎臟、末稍神經病變等併發症。病人定時回診,診所給予持續的追蹤及治療。病人本身生活規律、固定運動、工作不會太累、睡眠充足,病情控制相當穩定。敘事醫學:台灣由於現代醫學的進步,以及健保制度的實施,國民的平均壽命延長,老年人口越來越多。隨著年歲增長,身體老化,慢性病也隨之浮現,如糖尿病、高血壓、心臟衰弱和高血脂症等等。這位病人從2005年開始,即因慢性病的症狀接受治療。雖然有慢性病,但在生活上依然過著健康快樂有品質的生活,偶爾也可以和家人出去旅遊。這個例子可以給上了年紀的人做參考。心裡要瞭解,年齡的增長隨之而來的身體退化是很自然的,已經是中古車,甚至是老爺車了,身體上難免多少會有毛病。要緊的是,應注意生活起居、規律運動、均衡飲食、不要太勞累、睡眠足夠、和醫師保持連繫、按時服藥。如此老年家仍然可以享受平順快樂的晚年。( 取材自 拙著「敘述醫學」,第2版,2017 )
-
2019-11-26 新聞.健康知識+
「糖」真的是敵人嗎?營養師教你分辨好糖、壞糖
天氣冷颼颼的,在戶外活動或行走時,總想來一杯溫溫的含糖飲料,讓整個身體都暖和起來,更有活力。因為糖可以刺激身體分泌腦內啡、血清促進素等神經傳導物質,使人感覺舒適、鎮定;但是,吃過量會對身體造成哪些傷害?糖的種類這麼多,吃哪一種比較健康?每天吃進肚子裡的食物,多多少少都含糖,在許多研究中,糖被視為大敵,不僅會造成肥胖、蛀牙、加速老化、影響其他營養素的吸收,攝取過量還會造成糖上癮,甚至增加癌症風險。不過,糖也非萬惡之首。羅東博愛醫院營養師黃守邦表示,糖也有分「好糖」和「壞糖」,是以代謝後是否會提供熱量外的額外影響去作定義。壞糖:果糖就是「壞糖」的代表,高果糖糖漿由玉米中提煉,是種葡萄糖和果糖組成的混合糖漿,會增加血液中的三酸甘油酯,降低胰島素的敏感度,也會影響瘦素和飢餓素的濃度,且會出現高尿酸、脂肪肝的症狀,導致肥胖和新陳代謝症候群等疾病。目前市售的食品中,使用高果糖糖漿的食物很多,因此在可以選擇用糖的情況下,應避免選擇添加高果糖糖漿的食物,減少過量攝取的機會。好糖:冰糖、砂糖、黑糖等蔗糖類,則是另一類常見的糖,相較於果糖,蔗糖類直接形成三酸甘油酯和體脂肪的機會較低。大家較為熟知的是白砂糖,常用於一般料理中增添風味,適量的糖甚至可取代味精;冰糖也常用於烹調食物,煮肉類、海鮮有提味效果,且常用於燉煮甜品;而黑糖的特殊風味,可用來製作甜點,就像黑糖糕是許多人喜愛的糕點。這種褐色砂糖含豐富的無機鹽和維生素,具補血、破瘀等功效,特別適合於產婦、兒童及貧血者使用,冷冷冬天來杯黑糖薑茶,暖心又暖胃。但是,黃守邦也提醒,即便是好糖,過量了也會變壞糖。世界衛生組織(WHO)和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FAO)建議,糖分的攝取量,為每日總熱量攝取量的10%或以下。舉例來說,若以每天消耗2000卡路里來換算,每天的糖分攝取量便不應超過50克,以坊間販售的飲品來說,一杯全糖飲料,很可能就超過一天的建議攝取量。減糖之外,也要試著看懂營養標示,了解食物中所含糖量及含糖的種類,且最好是由天然食物中,像水果、奶製品等天然的含糖食物,去調味取代糖的添加,食物的真原味不但較天然,也才能吃進多元的營養素。延伸閱讀: 糖友控好血糖就夠了? 還有2地方也藏致命危機 少吃血糖還是很高? 2種錯糖尿病友最常犯
-
2019-11-26 新聞.健康知識+
不單是不雅又擾人的壞習慣 抖腿恐是3種病徵兆
抖腿,還真是一件不太好的習慣。當你好好坐著吃飯的時候,卻發現桌子在顫動,仔細一看,是對面的人在抖腿;當你好好坐在教室裡學習,卻發現充滿令人浮躁的空氣讓你無法沉下心,轉頭一看,是對面的人在抖腿;又或者當你在電腦前打字,突然發現整排桌子似乎在震,低頭一看,是對面的人在抖腿.......拜託!腿雖然長在你身上,但你這行為實在令人太討厭了!很多人明知道抖腿不好,為何就是忍不住?有很多人只要坐下來,就開始抖腿。很多人抖腿是一種習慣,但是也有一些人是因為患病才會抖腿。1、精神緊張當人將注意力集中在一件事情的時候,就不會注意自己有這種行為習慣。特別是需要長時間坐著面對某一件事情的時候,注意力太過集中,精神緊張就會導致人抖腿。這時候身體的血液流動速度比較慢,在抖腿的過程當中,是放鬆肌肉的過程,也能夠緩解人緊張的心理和身體的壓力,對情緒緩解是有幫助。2、受到刺激當人在喝酒或者是喝咖啡的時候神經都會變得興奮,而過量地攝入這些物質,人就容易抖腿。這就是為什麼能看到有些人在抽煙喝酒的時候特別愛抖腿的原因!大多數人都覺得出現這一問題是個人行為習慣導致的,只是為了緩解壓力,或者是長時間坐著造成血液不循環才會有這一無意識的動作!事實上,有些抖腿還真挺不正常其實除此之外,還有可能是病理性原因,是這種情況就要引起重視了!1、過動症患有過動症的人幾乎安靜不下來,手和腳以至於全身都會有動作。這類人從出生以後就會有這方面的障礙,神經一直興奮沒辦法安靜下來。這種情況大多數發生在小孩子身上,如果家長發現孩子長時間有這一毛病,一定要及時去醫院檢查。2、小腦性震顫人的小腦是用來控制身體的,屬於腦部非常重要的一個結構。如果小腦因為受到外界的傷害或者是酒精中毒,都會引起小腦性震顫,就會引起人無意識抖腿。大部分人出現抖腿的情況很有可能都是心理因素導致,過於焦慮,只要控制好情緒,慢慢的就能改掉這種習慣。在人心情變得不好時,小腿的人會不自覺,這種情況很有可能會排解心裡的焦慮,但是也會給人不好的印象。3. 不寧腿症候群若在抖腿過程中,出現這樣症狀:1.患者腿部有不適的感覺,必須靠抖腿緩解。2.患者靜止不動時這種不適感覺會加劇。3.這種不適感覺會在患者運動時紓解。4.抖腿同時伴隨強烈疼痛、燒灼等不適感。這種現像很有可能是你患上了“不寧腿症候群”,是一種具有獨特的臨床特徵的晝夜節律性疾病,主要是大腦中的鐵含量太低以及多巴胺調節失調而引起。在一些情況下,若血液中鐵含量較低,且腎功能衰竭,同樣也會出現不寧腿症候群。有些藥物,例如抗抑鬱藥和多巴胺阻斷劑,同樣也會病情加重。所以若伴隨以上這些症狀,那麼你就得需要嚴肅考慮下:你究竟是在抖腿,還是患上了不寧腿症候群?本文摘自搜狐網《漫說健康》
-
2019-11-26 該看哪科.兒科
台南市出現今年首例腸病毒重症死亡個案
台南市政府衛生局下午公布,今年首例腸病毒重症死亡病例,個案為南區三歲男童,10月底發病,雖然經過搶救,仍在10號不治。衛生局表示,這個病例是台南市第7例腸病毒感染併發重症確診個案,全國累計63例重症確診個案,腸病毒71型達49例(含2例死亡個案)。個案10月底晚間開始發燒,無出現明顯手足口症、皰疹性咽峽炎,症狀以流鼻水、鼻塞、扁桃腺發炎等感冒症狀為主,11月初仍高燒不退,病童開始出現腹痛、嘔吐、食慾及精神不振等急性腸胃炎症狀,至診所就醫仍無法改善症狀,轉送至本市醫學中心住院觀察時,病童開始出現意識改變、呼吸困難,突心肺衰竭等休克症狀,經急救轉入加護病房治療,個案經搶救10日仍因病況無法改善宣告不治,經檢驗確診為腸病毒71型感染引起腦幹腦炎。衛生局及南區衛生所於11月04日通報當日,已督導個案就讀之幼兒園環境消毒與人員健康監測等防疫措施,目前該園並無學童出現腸病毒症狀。腸病毒71型易感染幼兒童引起神經併發症,包括預後良好的無菌性腦膜炎、出現肢體無力麻痺的腦脊髓炎、以及易出現心肺衰竭、造成幼兒童死亡的腦幹腦炎,家長應注意腸病毒流行期間,「3歲以下孩童」,「發燒達到39度以上」,並且「超過3天」,幼兒童一旦出現嗜睡、意識改變、活動力不佳、手腳無力、肌躍型抽搐、持續嘔吐與呼吸急促或心跳加快等重症前兆病徵,請儘速送醫治療,本市腸病毒重症醫療網責任醫院共有5家(成大醫院、永康奇美醫院、郭綜合醫院、臺南新樓醫院、麻豆新樓醫院),以便掌握治療契機。台南市政府衛生局再次呼籲,手部衛生為預防腸病毒感染首要預防方法,幼兒童「吃飯前、抱小孩前、回家後、如廁後以及遊戲後」應執行手部衛生,尤其使用球池、溜滑梯、搖搖馬等兒童遊樂設施後,家長應注意幼兒童是否徹底清洗雙手,洗手時應優先使用肥皂或洗手乳,搓洗雙手之手心、手背、手指、指尖、指縫及手腕最少要洗20秒,確實做到正確洗手5步驟:「濕、搓、沖、捧、擦」。另外,居家一般環境清潔消毒可用「500ppm漂白水」進行消毒,泡製方法為:100c.c.市售5%漂白水加入10公升清水後混和均勻,時常清洗消毒幼兒童常接觸的物品、玩具、教具、桌椅、樓梯扶手等,擦拭消毒的接觸時間應超過 10 分鐘,之後可再以清水擦拭,以降低異味;家中孩童如有身體不適應盡速就醫,請假在家休養至少7天,請勿出入公共場所或安親班。相關資訊請上衛生局資訊網瀏覽(https://health.tainan.gov.tw)。
-
2019-11-26 該看哪科.兒科
腸病毒71型再奪命 發燒、流鼻水至惡化腦炎才確診
衛福部疾管署今公布我國腸病毒疫情正式脫離流行期,但上周仍新增4例腸病毒併發重症病例,其中包含一例死亡。該個案只是發燒、流鼻水,家人、同學都沒有腸病毒病人,原以為只是小感冒,不料症狀惡化,住院三天後出現腦炎症狀,才驚覺是感染腸病毒,發病後20天不幸喪命。這也是今年第二例因腸病毒死亡的孩童,同樣都是感染腸病毒71型併發重症不治。疾管署防疫醫師林詠青表示,這名家住南部的3歲男童發病初期以發燒、流鼻水等症狀為主,未出現口足手症等腸病毒典型症狀,反而類似感冒,多次就醫也難以確診,後續因腹痛、嘔吐、食慾不振等症狀收治住院。直到出現腦炎才發現是腸病毒,並出現意識改變、呼吸困難、心肺衰竭及休克情形。在加護病房積極救治仍不幸於11月中旬死亡,經檢驗審查確認為腸病毒71型感染引發腦幹腦炎。林詠青坦言,該男童身邊也無腸病毒確診個案,真的非常難將感冒症狀與腸病毒聯想在一起,研判是遭無症狀感染者傳染。要避免孩子在不知情的情況下,被無症狀感染者傳染,林詠青建議,腸病毒流行期可每周以10公升的清水加100c.c.含氯漂白水作為消毒水,殺光腸病毒。另我國全年均有感染腸病毒個案,建議家長返家就應換衣服,也可降低感染風險。其他三例重症個案中,17歲個案與今年6月公布的17歲個案都是今年年紀最大病例,與北部13歲個案初期均有發燒、口腔潰瘍症狀,因肢體無力情形收治住院,經檢驗確診為腸病毒71型;北部9個月男嬰因發燒、嘔吐、肌抽躍、意識改變等症狀收治住院,經檢驗確診為克沙奇A6型感染併發腦炎。今年累計63例腸病毒併發重症病例,含2例死亡,以感染腸病毒71型的49例為多。疾管署監測資料顯示,上周國內腸病毒門急診就診共計7945人次,近期門急診就診人次持續下降且連續2周低於10500人次的流行閾值。近四周社區腸病毒檢出型別以克沙奇A群為多,但腸病毒71型持續於社區活動,疾管署副署長羅一鈞提醒,全國腸病毒疫情雖脫離流行期,但宜花及雙北地區疫情偏高,提醒民眾不可掉以輕心。
-
2019-11-26 該看哪科.兒科
腸病毒增四例 台南三歲男童染71型死亡
腸病毒疫情雖下降,但本周出現合併重症死亡病例,民眾勿掉以輕心。衛福部疾病管制署今公布本周新增四例腸病毒併發重症病例,年齡從九個月大至17歲青少年都有,其中家住台南的三歲男童,於10月24日出現發燒、腹痛、嘔吐等症狀送醫,中間更住進加護病房,但仍因腸病毒71型感染引發腦幹腦炎而不幸死亡。此也為今年第二例腸病毒併重症死亡病例。由於除本周兩例外,日前也有青少年染腸病毒併重症,可見非幼兒專利。疾管署今表示,腸病毒除幼兒外,青少年甚至是成人仍有感染可能,只是大多症狀較輕微,與感冒不易區分;最有效的預防方法為正確勤洗手,並特別留意五歲以下幼兒,為腸病毒重症高危險群,若出現嗜睡、意識不清、肌抽躍等症狀,務必立即送醫。疾管署副署長羅一鈞表示,據疾管署監測資料顯示,上周11月17日至23日國內腸病毒急門診就診計7945人次,較上周9971人次減少兩成,且已連續兩周低於1萬500人次的流行閾值,脫離腸病毒流行期,不過宜花等地區仍須再觀察;而遺憾的是,本周仍出現四例腸病毒併重症病例,且有一例因71型死亡,而今年以71型較為流行,民眾不可忽視。羅一鈞說,四例重症病例分別為新竹九個月大男嬰,新北市13歲與17歲少年,及台南三歲男童,發病日介於10月底至11月中之間。其中新竹九個月大男嬰,因發燒、嘔吐、肌抽躍、意識改變等症狀收治住院,經檢驗確診為克沙奇A6型感染併發腦炎;新北市13歲與17歲個案,初期均有發燒、口腔潰瘍症狀,另出現肢體無力情形收治住院,後確診為腸病毒71型併發急性無力肢體麻痺,以上3人經治療後均已出院。而台南三歲男童,則於10月24日發病,發病初期以發燒、流鼻水等症狀為主,後續因腹痛、嘔吐、食慾不振等症狀收治住院,並於11月4日至13日住進加護病房積極救治,但因出現意識改變、呼吸困難、心肺衰竭及休克情形,仍不幸於11月13日死亡,經檢驗審查確認為腸病毒71型感染引發腦幹腦炎。疾管署表示,近四週社區腸病毒檢出型別雖以克沙奇A群為多,但今年累計63例腸病毒併發重症病例(含兩例死亡)中,仍以感染腸病毒71型49例為多,且往年腸病毒也曾有延續到年底到隔年一月的情形,民眾仍需注意。
-
2019-11-26 癌症.抗癌新知
癌症非絕症 醫:基因篩檢精準治療可望延長存活率
一名婦人五年前發現罹患肺腺癌合併腎上腺轉移,接受化學治療出現掉髮、疲倦、食慾下降等副作用,且確診一年後腦部也發生轉移,認為治療無效又影響生活品質,要求不要繼續治療。後經過基因檢測,確診為她是ALK罕見行肺癌,透過對應的標靶藥物治療,現在病情控制良好。收治這名婦人的雙和醫院胸腔內科主治醫師李岡遠表示,台灣一年新診斷肺癌病人約一萬三千名,其中非小細胞肺癌佔85%,又以肺腺癌最為常見。這類病人通常都沒有抽菸史,因基因突變導致腫瘤細胞增生。而產生治病基因突變包含EGFR、ALK、ROS1、BRAF等,其中又以EGFR基因突變佔50%至60%最常見。李岡遠表示,由於肺沒有痛覺神經,因此肺癌初期不痛、不喘也不會咳嗽,通常壓迫到神經產生症狀發現時,已是晚期。過去受限於檢測技術,未採取任何治療的病人平均存活四到六個月,採取化學治療平均也僅存活一年。但隨著技術提升,一旦透過檢測知道是哪些基因突變,便可以更精準使用相對應的標靶藥物,延長存活期三到四年。李岡遠表示,三種基因包括EGFR、ALK、ROS1都有健保給付檢測和標靶,建議病友及早就醫、透過檢測積極治療。台灣全癌症病友連線理事長林葳婕也表示,不要再聽到癌症就覺得是絕症,不同癌症的治療方式不同,以肺癌為例,確認突變的基因並且使用正確標靶藥物的精準醫療很重要。
-
2019-11-26 科別.腦部.神經
影/上班族跛行、小便困難 竟是當低頭族惹禍
長期當低頭族小心有癱瘓危機。46歲上班族男性經常感到頸部痠痛,近日越來越嚴重,出現雙腳緊繃、走路一拐一拐的,甚至小便尿不出來。醫師檢查後發現是頸部「長骨刺」導致脊髓壓迫病變。原因是長時間打電腦、低頭滑手機釀禍。醫師表示,長期脊髓壓迫若未及時治療,恐有癱瘓可能。收治該患者的書田診所腦神經內科主任醫師黃啟訓表示,人體全身的動作皆由大腦操控,而頸部脊髓則連結大腦與四肢間的連結。當頸部脊髓受到壓迫時,會先產生下肢肌肉僵直,走路無法協調等症狀,很類似漸凍症。該男臨床檢查發現是頸部脊髓病變,導致雙腳同時出現緊繃及無力現象,進一步核磁共振後,證實為頸椎退化伴隨椎間盤突出,俗稱「長骨刺」,導致脊髓壓迫變形。黃啟訓說,經詳細詢問該男生活習慣才得知,他上班時經常需要打電腦,回到家又喜歡低頭滑手機,由於長期姿勢不良,才會造成頸部椎間盤突出壓迫脊髓。他指出,此時如果跌倒,或被朋友用力拍肩、突然煞車撞擊等,都可能導致癱瘓,所幸經由頸椎手術,及時解除癱瘓危機。黃啟訓說,近年由於智慧型手機與3C普及,低頭族愈來愈多,門診發現頸椎退化相關疾病的患者增加,近年更有年輕化的趨勢,30到40歲就可能出現症狀。民眾若低頭滑手機時,頸部會彎曲約60度,換算後如同承受60磅、約27公斤的壓力,像是10歲小孩坐在肩頸上,長期下來容易導致頸椎長骨刺,壓迫神經和脊髓。建議低頭族最好每30分鐘起身、簡單運動,活動一下頸部。
-
2019-11-26 新聞.健康知識+
上了年紀只能乖乖接受失眠?掃除障礙讓你一夜好眠
對於老年人的生物鐘特點,很多人存在這樣的認知:老年人,好像就該睡得少、起得早。 於是當老年人抱怨睡眠質量差,後面往往會跟一句“年齡大了,正常”。彷彿人老了,失眠和睡不好就是理所應當的。因此,老年人關於睡眠障礙的困擾,通常不被大家重視。老年人主動去醫院治療失眠的也很少。 年紀大了,就只能乖乖接受嚴重睡眠障礙的現實嗎?還真不是。對老年人而言,睡眠時間並不隨著年齡增長而減少,反而增加,八九十歲的老年人每天的睡眠時間可能多達10~12小時。絕大多數老年人是受到了生理功能減退和疾病的影響,才睡得少、睡不好的。有睡眠障礙的老人,夜晚和早晨在幹嘛?調查顯示有45%的人存在睡眠問題,其中56.7%的老年人存在入睡困難、覺醒次數多和早醒的問題。年輕人呼呼大睡的時候,睡不好的老年人在經歷著什麼?眾人皆睡,我獨醒。入睡困難的老年人睡眠潛伏期較長,常常需要30分鐘以上,甚至更長時間才能入睡。 終於入睡,卻容易做夢又驚醒。不能熟睡、多夢的老年人,大多時間處於淺睡眠狀態,對外界刺激的敏感度提高。輕微的外界刺激或聲響都會讓老年人驚醒,夜間多次驚醒,次數大於等於2次。並且,老年人感覺自己整晚都在做夢,未能熟睡,甚至覺得自己沒有睡著,醒來後覺得全身乏力、疲勞感明顯。 再次入睡太困難,只好睜開眼睛早起床。早晨醒的時間比以往明顯提前,睡眠時間縮短。醒來後無法再次入睡,而且白天感到頭昏、精神不振、嗜睡、乏力等。整夜的累積睡眠時間明顯低於一般人,通常總時間不足5小時。根據美國睡眠基金會的最新研究推薦,18~64 歲的人每天睡7~9小時、65歲以上的人每天睡7~8小時,更容易保持身心健康。 雖然睡眠障礙不會直接威脅生命,但很可能引起焦慮、煩躁不安、精神疲乏,導致免疫功能低下、神經內分泌功能紊亂,增加慢性疾病包括高血壓、糖尿病等風險,或者加重原有的基礎疾病,影響老年人的生活質量以及其他伴隨疾病的恢復。身在老年,卻有必要擁有嬰兒般的睡眠。清掃睡眠障礙 老年人一夜好眠老年人的睡眠障礙錯綜複雜,行為習慣、睡眠環境、心理因素、藥物因素、疾病等均和睡眠質量有關。為老年人清掃睡眠障礙,自然是從以上因素著手。睡眠環境和生活行為習慣,是形成老年人睡眠障礙的重要因素,也是比較容易糾正的因素。改善老年人的睡眠環境,需要創造安靜、昏暗、溫度適宜、寢具舒適的睡眠環境。室內保持適宜的溫度,一般冬季為25℃左右,夏季為18~20℃,相對濕度50%~60%。注意調節室內光線,睡覺時拉上窗簾,盡量熄燈或使用地燈。床鋪應當安全舒適,有足夠的寬度和長度,被褥的厚度及枕頭的軟硬度應適中。存在意識障礙的老人要加床週護欄,以保證睡眠安全。 糾正不利於睡眠的生活習慣,如吸煙、過量飲酒、飲用過濃的咖啡或茶、暴飲暴食等。培養好習慣,平時多參加社交活動;每天運動,如快走,可以改善睡眠質量。 睡前,用熱水泡腳、按摩背部等,必要時備耳塞、眼罩;避免過度興奮,不在床上從事與睡眠無關的活動,如看書等;把床當作睡眠的專用場所,感到想睡覺才上床,而不是一累就上床。入睡困難或無法再入睡(無睡眠20分鐘後)時立刻起床到另一房間,直到睡意襲來。每天按時起床,避免白天久睡。 清掃完外界障礙,再讓我們一起來清掃老年人身體的障礙。 隨著年齡的增長,老年人身體各項生理系統的功能衰退,激素的分泌逐漸減少,其中當屬褪黑激素對睡眠有重要影響。在自然睡眠中,褪黑素通過作用於褪黑素受體來控制晝夜節律。研究發現,在一天中,體溫、褪黑素、皮質醇的變化趨勢,老年人比年輕人早一小時左右。一般年輕人的體溫在22點後開始下降,準備進入睡眠狀態;而老年人的體溫大約從21點開始下降,甚至更早。早上也是一樣,老年人體溫上升的時間,比年輕人要早一小時,身體甦醒得更早。褪黑素的變化趨勢,跟體溫類似。 有睡眠障礙的老人,可以服用褪黑素受體激動劑。褪黑素受體激動劑與以往藥物的作用機制不同,是作用於褪黑素受體起效的一種調節睡眠的藥物,可以改善睡眠的效率,提高睡眠的總時間。但也有報導,患者長期使用褪黑素可能產生抑鬱症狀。 除了褪黑素受體激動劑,治療老年人睡眠障礙的藥物,還有苯二氮卓類藥物和非苯二氮䓬類藥物。 非苯二氮䓬類藥物,不良反應相對少,更適合老年人,尤其是入睡困難者。常用的非苯二氮䓬類藥物有唑吡坦和佐匹克隆,可以短期用於入睡困難的老年人,提高睡眠質量。 唑吡坦和佐匹克隆耐受性好,較少影響第二天的生活;老年人停藥後,也較少出現失眠反彈;可能出現嗜睡、胃腸道反應、頭暈、頭痛等不良反應。此外,佐匹克隆對於維持睡眠和改善早醒有一定優勢,但劑量不宜太大。 以前,苯二氮䓬類藥物一直是治療失眠的常用藥物,如咪達唑侖、艾司唑侖、氯硝西泮等,但近年來因為其對老年人的副作用已明確,所以不推薦使用。即使需要服用,也應在專科醫生的指導下用藥。提醒大家:無論服用哪種藥物,謹遵醫囑是首要原則,請不要自行購買、隨意服用。 最後是疾病本身給老年人帶來的睡眠障礙了。老年人的健康狀況普遍較差,高血壓、糖尿病、冠心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阻塞性睡眠呼吸暫停低通氣症候群、甲狀腺功能亢進、關節炎等都可能導致睡眠障礙。本文摘自百科名醫網
-
2019-11-26 新聞.生命智慧
離家出走40年後,向媽媽的牌位說對不起...一時衝動成了一輩子遺憾
遲到的電話寂靜的午後,突然間,電話鈴聲大作。「喂,」我趕緊接起電話。「您好,我是小瑛。」電話那頭傳來一個陌生女子的聲音。「是夏奶奶的女兒嗎?」幾乎是不加思索,我立刻這樣回覆她。不過短短的一句話,小瑛的眼淚就在電話那頭撲簌簌地掉了下來。這通電話整整遲到了5年。華人對情感的表達比較含蓄,在我們那一輩的父母,不若現在的年輕人,總是會用責備表達愛意。尤其是在經濟起飛的50、60年代,苦過來的父母總是希望孩子多點競爭力,當時也不流行什麼愛的教育,更不像現在有這麼多親子教養書可以參考。當時的主流觀念裡,嚴父嚴母才能夠教導出優秀的孩子。但這樣的愛,真的能傳遞到孩子心中嗎?從這幾年市場上越來越多教導大家與父母親子和解的書來看,就可以知道,其實兩代之間的隔閡,確實是存在著。有福氣的人,是彼此找出了共存和解的路;但比較沒有福氣的,就會造成像是夏奶奶和她女兒之間的遺憾了。夏奶奶是標準上海女人,很像電視劇《一把青》裡面眷村的飛官太太,身材纖細,頭髮總是梳成整整齊齊的髮髻、穿著旗袍、畫了眉毛,也上了點淡妝,若非是在那陳舊不堪、早該作廢的中央信託局宿舍看到她,必定會以為是個家境良好、養尊處優的老奶奶。可現在眼前的她,卻只是個處境令人深感同情,無論是身體還是心理都被病痛折磨的孤苦無依老太太。雖然丈夫早逝,但夏奶奶其實還有個女兒小瑛,是她與先生在40多歲時所領養的。雖然並非親生,但向來視如己出,毫不虧待。不過,夏奶奶同時也是位「嚴母」,對她而言,家教舉止是最重要的事。刀子嘴豆腐心的她,明明很疼愛小瑛,嘴上卻總是非常嚴厲。再加上因為先生早逝,於是夏奶奶更是咬牙苦撐,用先生留下來微薄存款節省度日,更期許女兒好好地長大成人,有一個安穩的未來。然而,夏奶奶不願跟女兒敞開心胸說自己的苦悶與憂煩,只是用嚴厲的教導希望她成材,這樣的心思,想當然耳,並沒有辦法讓小瑛理解。龐大的金錢壓力,以及因為先生過世要被趕出眷屬宿舍,但為了家人,自己得厚著臉皮死不離開的雙重折磨,漸漸地,讓她的精神也出了狀況。所有對現實生活的不滿無處訴說,一身傲骨的她,始終將苦吞在肚裡,老是板著臉,一副難以接近的刺蝟模樣,讓人也難以對她展露溫情。惡性循環之下,夏奶奶開始有了被害妄想症的症狀。一方面老覺得生活的苦痛是來自於政府迫害,那些要收回房子的人是所謂「情治單位」,而她的生活隨時隨地都被監視著。另一方面則不斷限制與要求女兒,覺得女兒做什麼都不對,但卻又不願意好好溝通、敞開胸懷。再加上跟女兒年齡差距甚大,忽略了女兒邁向青春期之後的一些心思,往往要多花點時間經營理解,種種原因,2個人的關係要不雪上加霜也難。當小瑛一進了大學,面對眼前的花花世界,她開始對愛情懷抱嚮往、也開始懂得打扮之後,夏奶奶的應對方式不是理解與關心,反而是加倍嚴厲的謾罵,想要控制女兒、讓她守規矩,唯恐女兒變成那些「傷風敗俗」、「丟人現眼」的女人。吵架沒好話,為人父母有時講出難聽的話,本意是想要孩子走向他們所認為的正道,希望能激勵孩子向上,這是他們唯一能想到讓孩子更好的方法,但卻不是真正的好方法。但青春期小孩也無法領略上一代在情感表達上的力有未逮,只覺得不受理解,動輒就被責罵。而長期被生活焦慮感重壓著,時時刻刻都像是戴著盔甲的夏奶奶,自然也不會懂得女兒想被關心的心思,兩人的隔閡越來越不可挽回。某天,當小瑛穿著短裙要出門時,被夏奶奶給叫住了,2人爭執不下,夏奶奶只拋出一句「不檢點」,再伴隨著一個巴掌往小瑛臉頰狠狠摑去。小瑛傷心憤怒極了,忍不住心想:「一定是因為我不是親生女兒,所以才被這樣對待!」花樣年華、面貌姣好的她,在學校是很受歡迎的,交了男朋友後,更是被殷勤地呵護著。好聽話誰不愛聽?特別是對於這樣一個長久以來都活在吝於讚美家庭下的孩子,於是在小瑛19歲那年,她毅然決然地離家出走。只是小瑛沒想到這一走,就是天人永隔,直到夏奶奶去世,兩人都未曾再見過任何一面。小瑛走後,夏奶奶就獨自一人在等待回收的報廢宿舍裡生活,成了釘子戶。即使周遭的鄰居早已經紛紛遷離、住所環境也逐漸荒廢,她仍是不肯搬走。只是破敗的,不只是房舍,還有她的健康。夏奶奶極為固執,在社工探望她的數年間,只要一提到女兒,總是滿口罵、滿口嫌。不是「不就打個巴掌,有什麼好走的?」「我有錯嗎?錯在哪?」「這種不孝女不要也罷!」不然就是講著政府是如何迫害她的生活,繼續編織著那些被錯待、被惡整的情節。夏奶奶原本是有教養人家的女子,因此堅持要把自己的樣貌儀態維持得很好,但她那窘迫的住所家徒四壁,充滿蜘蛛網、壁癌、塵蟎,社工問她為什麼不離開,她老說著:「我為什麼麼要離開?這不是稱了這些王八蛋的意嗎?」她嘴裡不說,但經驗老道的社工懂,夏奶奶其實是在這破舊的屋子裡等著女兒回來。於是社工瞞著夏奶奶四處聯繫,透過戶政機關和警政協尋,在民國90年的時候,看到一次國航搭機的紀錄,找到了小瑛的聯繫方式,社工趕忙撥了電話過去。一次、兩次、三次都沒人接,社工心裡有底,就往常經驗來看,這女孩,日子應該也不好過。終於在一段日子後,社工接到了小瑛來電。不出所料,她,過得並不好。大二就為愛休學的小瑛,感情並沒有如她想像得順遂,情債與錢債往往密不可分,從小缺乏愛的小孩,在太渴望被愛的情況下,更容易傻乎乎地做出傷害自己的行為,以為這樣便能得到愛。那天,小瑛一直哭著跟社工說,她對不起媽媽、對不起爸爸,其實她好幾次都走到了家門口,看到媽媽漸漸蒼老的背影,她很想過去抱抱媽媽,但卻沒有勇氣。她說她很抱歉沒有辦法面對夏奶奶,只是不斷謝謝社工的幫忙,但要她回去,卻是說什麼也不肯,下一次再試著聯繫她時,已經杳無訊息。這一別,小瑛又消失了好幾年。由於小瑛多次不告而別,社工們到後來也心裡有數了,除非她主動出現,否則是誰也找不到她的。另外一方面,社工也心想,若真有什麼事,反正就留言,她總是會回電吧。雖然是被動且微小的心願,卻也只能單方面靠小瑛回應才有解。就這樣,明明思念彼此卻無法見面的2個人,距離越拉越遠。94年間,夏奶奶因為年老體衰,被送進了醫院的加護病房。直到在病榻上彌留之前,才終於脫口而出:「好想女兒,好想說聲對不起。」社工想再去聯繫小瑛,卻發現她手機已經停話,於是社工找上了協會,來找我們出主意。想了想,我們告訴她,既然這樣,就借助媒體的力量吧。各大報媒體都很支持,鋪天蓋地地報導了夏奶奶渴望尋女的消息。當時我們都心懷樂觀,心裡想說,若小瑛也是惦念著媽媽的,一定會趕緊過來盡釋前嫌吧。可當報紙出刊的那天,接到的第一通電話,卻是小瑛的債權人對小瑛提告的消息。原來小瑛在外面欠了一屁股債,報紙刊登夏奶奶尋女的消息那天,正是她跟債權人要去法院打官司的日子。只是小瑛沒有出現在法院,也沒有致電給我們。到了最後一刻,夏奶奶終於卸下盔甲,喃喃說著:「好想見女兒一面……」「我40幾年來不肯搬走,是因為怕小瑛找不到我啊……」然而,她的心意,已來不及傳達給女兒。直到闔眼的那刻,都還是沒有見到小瑛的身影。她就這樣帶著遺憾走了。在那個網路尋人尚未如今日這般盛行的年代,沒有臉書可以打聽消息,只要一個拉不下臉,是有可能終生不相見的。只是,死亡真的就代表永不相見嗎?這些年來,我們越來越覺得,或許未必。生命是有期限的,但想念卻有可能持續永遠。在夏奶奶過世的4年後,民國99年的某天,那日正巧我們在辦公室,接到了小瑛的來電。我這個人平日記性很不好,常常找不到路、有開會什麼大小事都要用記事本記牢,但奇怪的是,每個案件的名字跟相關人,卻永遠不會忘。而才開口第一句話,小瑛就啜泣了起來,不知道是自責、後悔,還是遺憾。但其實當下什麼都不用說,傾聽就好了,聽著她的哭聲,知道她回來就好了。話末小瑛客氣地問我,夏奶奶的塔位放在北海福座,她是否需要支付什麼費用?我跟她說:「沒有關係,已經申請到免費塔位,重點是好好去看媽媽吧。」說到這,小瑛又哭了。電話的那頭她雖然在哭,但我的心底卻是高興的。小瑛這些年來從來沒忘記媽媽,只是她一直覺得自己不夠好,沒有顏面見她,也沒有餘力見她。這些年來,我們協助過很多個案,我們理解小瑛在喪禮那天沒出現,一方面是怕債權人追債,另一方面則是心底難過當年媽媽的擔憂是對的。可如今她的電話也證明,小瑛現在過得比之前好很多了,她有餘力見媽媽了。她有餘力在媽媽的牌位前,說出她的對不起,也說聲謝謝。雖然晚了幾年,但我們想,夏奶奶的願望,也總算是實現了。一場送行的體悟:正所謂「親近生慢侮」。夏奶奶和小瑛,雖然不是親生母女,但也在在展現了家人之間常遇到的狀況。其實,當夏奶奶目睹小瑛感情不順、生活困頓時,難道真不會原諒她嗎?相信她其實是會心疼的。雖然嘴巴也許會叨念,但肯定很高興見到心愛的女兒。而小瑛真的不想媽媽嗎?既然她把電話一直牢牢記著這麼多年,肯定也不是沒有思念。即便是再親近的家人,也要懂得好好溝通,沒有什麼愛是理所當然的。但有時換個方向思考,面對板著臉說難聽話的家人,也要學會體諒,去看到那底下的愛。若親人不懂得放下身段,便換我們自身去貼近對方,兩代的鴻溝,無論是上還是下,都該彼此努力,才不會造成遺憾。延伸閱讀: 發炎是一切疾病的元兇!台大醫師教你早餐這樣吃,改善身體慢性發炎●書籍介紹27場送行:無償安葬弱勢孤貧,從21年的告別裡學習最溫暖的人生功課作者:郭志祥, 吳倪冬月, 葉小歐出版社:麥田出版日期:2018/06/30作者簡介/郭志祥「中華民國善願愛心協會」會長。民國八十五年,他創立「中華民國善願愛心協會」,並陸續增加服務項目,目前主要包括「行善體驗」、「免費殮葬」、「賑災」、「送癌末營養品」及「優秀學子工程」等五項。特色在於志工親力親為、親自慰問送達案家,因此沒有任何一塊錢是行政費用。在郭志祥的努力下,加入的會員日漸增多,政府或醫院及慈善單位的社工人員亦開始將需要協助的對象轉介給善願,讓善願為其提供服務。參與行善體驗的愛心志工從一開始的幾人、幾十人,到如今有上百人參與,總共已累積十萬多人次。吳倪冬月「中華民國善願愛心協會」執行長。原為協會志工,參與善願活動二十多年,幾乎風雨無阻。現擔任協會執行長,亦為窮人殮葬服務的負責人。
-
2019-11-26 科別.新陳代謝
婦人糖尿病未控制 引來視力退化後果
一名70歲婦人近幾個月雙眼視力越來越模糊,但眼睛不會痛也不會癢,一開始以為只是白內障變嚴重,不以為意,但視力卻持續退化。醫師檢查發現,婦人是因糖尿病未定期追蹤控制,導致視網膜病變合併黃斑部水腫,視力退化至僅有0.2,所幸透過玻璃體內藥物注射治療並控制血糖,視力才恢復。亞洲大學附屬醫院眼科部醫師黃毓璇指出,患者兩眼的水晶體僅有輕微白內障,並非造成視力不良主要原因,經進一步散瞳檢查才發現,患者雙眼視網膜皆有許多小出血點、脂肪滲漏和黃斑部水腫,是典型糖尿病視網膜病變的表現,與未妥善控制糖尿病有關。安排抽血後,果然發現糖尿病控制不佳,造成視網膜病變。她說,糖尿病會造成全身小血管病變,其中就包括眼睛視網膜的血管,而糖尿病視網膜病變是成年人失明的主要原因之一,患有糖尿病的民眾5至10年後,都有發生視網膜病變的可能性。初期的糖尿病視網膜病變患者通常沒有症狀,視力也不會明顯變化,唯有透過眼底篩檢和定期追蹤才能早期發現。若等到患者自覺視力惡化才就診,通常已有中度以上的病變。早期的糖尿病視網膜病變可先觀察追蹤合併積極血糖控制,中度的糖尿病視網膜病變則可能需要接受雷射、玻璃體內藥物注射治療並預防惡化,一旦沒有定期追蹤治療,糖尿病視網膜病變可能合併黃斑部水腫、玻璃體出血、青光眼,造成視力大幅下降,嚴重者甚至可能導致視網膜剝離,恐有失明的危險。黃毓璇指出,此患者已進展至黃斑部水腫,造成視力惡化,因此安排玻璃體內藥物注射治療,所幸經過數個月定期追蹤治療,患者視力大幅進步,也能重拾閱報的樂趣。
-
2019-11-26 橘世代.健康橘
靠黃豆、山藥度過更年期 聽醫師這樣說
阿玉年過50後,覺得自己怕熱、臉潮紅等更年期症狀全來了,聽說這是雌激素減少而出現的不適,生活品質大打折扣。那麼可從食物中補充雌激素嗎?專家指出,天然的食物中也含有雌激素,補充有助緩解不適;但若是選購經萃取的保健食品,得先諮詢醫師、營養師意見,否則可能因攝取過量,反而對內分泌造成負面影響。董氏基金會食品營養中心營養師莫雅淳表示,更年期女性雌激素分泌減少,可能導致容易熱潮紅、心悸、失眠、情緒不穩、皮膚萎縮、陰道乾癢、尿道萎縮、尿道炎、尿失禁等困擾,補充富含雌激素的食物有助緩解症狀,廣為人知的動物性食物包括蟹黃、蝦卵等,植物性食物如豆製品,如黃豆、豆腐、豆干、豆漿等,還有山藥。植物雌激素的來源還有很多,衛福部國健署在《素食更年期營養手冊》指出,植物雌激素主要分為異黃酮類、木質素類、香豆雌酚類、二苯乙烯類等。最常見的異黃酮類包括豆科植物、紅花苜蓿等,尤其是黃豆含量很多;木質素類則包括亞麻籽等種皮、高纖維穀類的糠皮,以及一些蔬菜類如胡蘿蔔、菠菜、球花甘藍和花椰菜等;黃豆芽則富含香豆雌酚類。有一說,多吃富含雌激素的食物可能會導致子宮肌瘤,莫雅淳回應,最新研究顯示,兩者間並沒有相關性,民眾毋須擔憂。《素食更年期營養手冊》指出,許多流行病學和臨床試驗研究顯示,食用含有植物雌激素的人,更年期症狀改善和生活品質提升呈相關性,另有世代追蹤研究顯示,日本女性經常食用味噌等黃豆製品,她們的熱潮紅等更年期症狀,出現頻率低於歐洲女性。除了透過天然食物補充雌激素,市面上也出現五花八門的保健食品。莫雅淳提醒,保健食品與天然食物不同,保健食品經過萃取、純化,雌激素含量高出天然食物許多倍,建議購買前先諮詢醫師、營養師,否則可能因攝取過量,對內分泌造成負面影響。立即加入FB社團!面對人生下半場,橘世代要優雅過好日!所以,我們創立了【健康橘】社團,從現在開始,邀請各位一起提前為第二人生準備,讓身心活得更健康、自在又任性,打造亮麗熟年。加入>>
-
2019-11-25 醫療.整形美容
產下4胞胎後腹部大變型 台灣醫師替馬來婦剷肉除患
25歲的馬來西亞婦人朵琳5年前生下四胞胎,卻因生產後肚皮嚴重鬆弛,腹部的腹直肌分離,導致嚴重下背痛,難看的妊娠紋也讓她心情很沮喪。她為此特地來台向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國際代謝形體醫學中心求助,經醫師陳彥州替她進行腹部整型,才讓她重新恢復身材並解決下背痛問題。陳彥州說,手術中發現朵琳的腹直肌分離達5公分,腹部筋膜嚴重鬆弛,因此為她切除了560克重的皮膚及肚臍整形以及腹直肌縫合15公分。手術後第5天,朵琳的下背痛緩解許多,今日搭機返馬來西亞。他說,懷孕過程腹內壓力逐漸變大,而腹直肌中線為結締組織,此組織承受不了懷孕期間上升的張力,開始變薄且漸漸分開,因此在腹直肌中間產生很大的空隙,最後產生懷孕後腹直肌分離的病症。陳彥州指出,腹直肌分離可能因多胎、多產、羊水過多、胎兒過大、懷孕時體重上升和遺傳等引起,盛行率根據各國報告在60~100%之間。主要症狀為因為腹部核心肌群無法收縮造成小腹突出,外觀看起來還像懷孕一樣,腸子堆積在下腹部,導致消化不良及便秘,長期以來影響到姿勢彎腰駝背及下背痛。腹直肌分離之主要診斷方式為身體檢查時,使用卡尺檢查分離寬度,也可使用超音波或電腦斷層輔助檢查。陳彥州說,一般而言,腹直肌分離在2公分以下是正常,自然產產婦可以在分娩後一個月,剖腹產產婦可以在分娩後一個半月,開始進行腹部核心肌群的復健運動以縮短恢復期。大部分患者在產後8周內會逐漸緩解,少部分在生產後6個月,仍有腹直肌分離且合併等症狀,才需要考慮手術治療。至於沒有贅皮的患者,可以只做腹直肌縫合處理,有贅皮合併有肚臍變形的患者,則需移除贅皮及肚臍整形,已達到最佳治療效果與症狀之緩解。
-
2019-11-25 科別.精神.身心
醫學躍進!評估精神疾病 可輔助儀器偵測腦功能
一般精神科醫師評估病情,主要透過會談配合心理測驗,無法抽血驗得,若做腦部電腦斷層(CT)或核磁共振(MRI)往往發現腦部結構無異常,缺乏客觀的生物指標。中國醫藥大學新竹附設醫院引進「近紅外光腦光譜儀(near infrared spectroscopy,NIRS)」,首創技術及判讀,透過測量患者的大腦前額葉功能變化,作為評估精神疾病患者的病情的輔助工具。中醫大新竹附醫身心科醫師周伯翰指出,NIRS的原理主要是偵測大腦活動時的血流變化進而反應大腦功能變化情形,類似功能性腦磁振造影(fMRI) 的訊號,但相比之下NIRS機器更輕巧,可以在病房內或門診即時施測,更適合容易緊張或病情不穩定的患者,此技術於2005年獲日本政府許可在臨床精神醫療用於鑑別診斷「憂鬱症、思覺失調症與躁鬱症的憂鬱症狀」,周伯翰自2013年從「日本東京大學神經精神醫學研究所」進修回國後,便將此影像分析技術引進台灣。周伯翰表示,根據日本2014年大規模多中心的研究顯示,利用NIRS技術,可以正確分辨出74.6%的憂鬱症患者與85.5%的躁鬱症或思覺失調症患者。周伯翰在台灣過去5年來已應用NIRS技術評估超過500位患者大腦前額葉功能,並發表多篇研究論文於國際期刊,研究主題包括思覺失調症、憂鬱症、躁鬱症、失智症、纖維肌痛症與工作過勞者的大腦前額葉功能變化,為此研究領域的專家,爾後更和哈佛醫學院合作,利用人工智慧「深度學習」技術區別正常人與早期思覺失調症患者的NIRS訊號,發現診斷正確率高達八成,此研究成果也於去年美國精神醫學會年會發表。近期與交大研究團隊更獲國際期刊邀請針對「NIRS於思覺失調症患者的臨床應用」主題撰寫綜合評論(review article),結論顯示NIRS不僅可以用來追蹤思覺失調症患者的臨床症狀與藥物療效,也可以預測患者未來的生活功能恢復情形,已於今年10月刊在國際期刊「current pharmaceutical design」。周伯翰也分享,一位25歲初次發病的思覺失調症患者,一開始出現被人跟蹤與監聽的被害妄想且有聽幻覺而出現自言自語情形,經過一個月藥物治療後臨床症狀改善,NIRS也顯示患者的大腦前額葉功能在藥物治療後和治療前相比回復活性,讓患者與家屬「真正看得到」自己的進步,也了解服藥的重要性。周伯翰指出,前額葉是大腦的司令官,掌管許多複雜高階的認知功能,台灣能否能像日本利用NIRS鑑別診斷精神疾病,仍待更大型的研究才能斷定。但目前研究已發現許多精神疾病如憂鬱症、躁鬱症、失智症、焦慮症、注意力不足過動症等患者均與大腦前額葉功能失調有關,許多研究結果也指出NIRS作為這些精神疾病的藥物治療反應、病情變化或是功能恢復的生物標記亦有相當大的潛力。此外研究也顯示NIRS也可以偵測如腦傷、中風的患者的腦功能恢復狀況。周伯翰補充,臨床診斷精神疾病黃金準則仍是以會談為主,但是配合較具體的腦前額葉功能變化圖形,更能讓病患與家屬理解精神疾病與腦功能失調之間的關係,進而增加病識感與重視對疾病的治療。
-
2019-11-25 科別.腦部.神經
中風不只會嘴歪眼斜 6情況也是常見後遺症
大多數腦中風都是因為血管長期退化造成阻塞,讓血液及氧氣無法供應到腦部的各個區域,但也有少數情況是因為先天腦血管構造異常所造成,當腦部的某一處血管受到阻塞或爆裂時,負責該區域相對應的功能就會隨之喪失,包括運動、感覺、語言等功能,也因此會導致身體出現肢體癱瘓、麻木、失語症等各種障礙。一般來說,如果是位於腦幹組織的中風,影響了心跳、呼吸等生命現象時,最容易導致死亡。另外,由於腦細胞不會再生,因此一旦出現實際的傷害之後,就會造成許多不可逆的後遺症,不僅後續復健辛苦,也會造成家庭沉重的經濟負擔。因為每位患者腦部受損的位置都不一樣,發生的後遺症也都不同,比較常見中風後遺症如下:1. 昏迷:這種情況比較常發生在嚴重中風,例如腦幹或是大範圍腦中風的患者身上,可能會昏迷不醒,但也可能隨著生理狀況逐漸穩定,意識隨之逐漸清醒。2. 半身不遂:這是腦中風最常見,也是影響範圍最大的症狀,多是因為控制運動部分的腦細胞發生障礙,經常造成半身不遂,必須靠積極復健來恢復健康。3. 感覺麻木、異常:感覺系統發生障礙,導致同一邊的手腳發生感覺麻木或是感覺異常,嚴重的話,甚至完全喪失感覺功能。4. 語言障礙:當控制語言系統的腦細胞受到損傷,就會發生語言障礙,有些患者是聽得懂,但無法表達出想法;有些患者則是聽不懂或是說不出名詞的部分,每一位患者失去的語言功能都不一樣。5. 方向感、判斷力、記憶力等異常:中風傷害到大腦皮質主導智力的部分,就會發生智力障礙,導致平時需要靠智力控制的功能喪失,甚至有可能發生失智症。6. 嘴歪眼斜:腦神經系統發生障礙而造成神經麻痺,因此,會出現嘴歪眼斜的現象。7. 大小便失禁:腦中風患者因為控制大小便的神經系統受損,就會有大小便失禁的狀況發生。延伸閱讀: 每47分鐘腦中風就奪1人命 出現這些狀況快打119 心臟最怕溫差大! 養成5習慣防心血管遭偷襲
-
2019-11-25 癌症.頭頸癌
國衛院研究:常飲酒者罹頭頸癌風險增 罹下咽癌機率為19倍
愛喝酒者注意,罹患頭頸癌的風險會增加。國家衛生研究院今發布研究成果,發現飲酒頻率及飲酒量越高者,將增加罹患頭頸癌的可能風險、促進頭頸癌的生長及轉移。以每周習慣飲酒一次頻率來說,罹患下咽癌的機率,是未飲酒者的19倍。該相關研究成果,已於今年今年2月發表於國際權威期刊《Scientific Reports》及美國癌症研究協會期刊《Cancer Epidemiology, Biomarkers and Prevention》。國衛院並呼籲民眾,應避免補酒等含酒精飲品,若真需接觸酒類則應適量、不牛飲。國衛院癌症研究所副研究員張書銘表示,此研究由所上口腔癌研究團隊與成大附醫共同合作,針對飲酒行為對於頭頸癌風險及預後影響進行研究,收案頭頸癌個案、對照組各700人,以問卷調查方式持續追蹤逾四年。研究發現,每周至少喝一次酒、不論飲酒量多少,罹患頭頸癌風險都是不飲酒者的1.6倍。進一步分析發現,飲酒者好發頭頸癌類型中,以下咽癌最多,為19倍;其次是口咽癌3.8倍、喉癌1.5倍、口腔癌1.15倍。此外,若僅有乙醛去氫酶(ALDH2)出現變異,罹患頭頸癌風險為3倍,但若乙醇去氫酶、乙醛去氫酶(ADH)基因同時出現變異,代表此人酒精代謝較慢,罹患頭頸癌風險恐為四倍。張書銘說,頭頸癌包括口腔癌、口咽癌、下咽癌與喉癌,是我國男性常見癌症第三名,每年約有7900名新個案、2900人死亡。會發生頭頸癌,菸、酒、檳榔是主要危險因子。張書銘說,台灣自1997年實行菸害防制法後,男性吸菸盛行率從1996年的55.1%降至2017年的26.4%;男性嚼檳榔盛行率,也從2007年17.2%降至2017年6.1%。反觀飲酒量逐年攀升,國健署數據統計,台灣男女喝酒盛行率,分別從2002年的53.3%、22.4%上升至2013年的71.5%、45.7%,可見國人酒精消耗量日增,因而以此作為研究。酒精之所以會增加罹癌風險,關鍵在於「乙醛」,是國際癌症研究署所認定的一級致癌物。張書銘說,酒精進入人體後,會先由乙醇去氫酶代謝成乙醛,再由乙醛去氫酶代謝成醋酸後排出體外。但若乙醛去氫酶基因產生變異或缺損,會讓人在酒後出現臉紅、心悸等症狀外,乙醛也會累積在體內,破壞人體的DNA,進而增加罹癌風險。值得注意的是,ALDH2基因變異在日本、中國等東亞地區相當常見,台灣基因變異率更高居全球之冠,平均每二人就有一人有此變異。國衛院癌症研究所副所長劉柯俊表示,飲酒增加的癌症風險以下咽癌最多,可能和台灣人飲酒時愛乾杯、牛飲習慣有關。他說飲酒乾杯習慣,會使酒精在口腔暴露時間短,卻拉長在下咽部的暴露時間,恐增加病變機會。 ※ 提醒您:禁止酒駕 飲酒過量有礙健康 編輯推薦 運動卻讓體重不減反增?2個錯誤習慣陷入惡性循環 一進醫院命就沒了?醫師破解為什麼爸媽不想看病原因
-
2019-11-25 科別.腦部.神經
婦人半臉麻痺、流口水 醫:歸為「貝爾氏麻痺症」
一名55歲婦人的左半邊臉突然幾乎無法動彈、嘴角下垂口水直流、眼睛也閉不緊,她以為是中風,趕緊就醫。醫師診斷是屬於顏面神經失調的「貝爾氏麻痺症」經類固醇藥物輔以靜脈營養治療,以及針灸、復健,一個月內已恢復8、9成。醫師說,顏面神經患者只要早期介入,積極治療,再加上注意日常生活保健,恢復機率通常很高。長安醫院神經內科醫師陳惠萱指出,顏面神經麻痺可分為中樞型與周邊型兩種,中樞型的原因多是腦中風、腦瘤等腦內病灶;周邊型則多是病毒感染造成,如帶狀皰疹感染,可能在耳朵附近合併有皰疹的皮膚表現,其他像是外傷、腦腫瘤、免疫引起的病變,影響到第七對的顱神經(即顏面神經)都可能造成。若經檢查無明顯病因,則會被歸類到「貝爾氏麻痺症」此案例即是。它是一種急性、周邊型、原因不明確的顏面神經麻痺,但現在研究發現也可能和病毒有關。特別好發於季節交替之際,尤其是壓力大、勞累、免疫力低落的人,特別容易發生。此外,孕婦及糖尿病患者發病的危險性也很高。陳惠萱也說,婦人症狀雖與行政院長跟蘇貞昌近日發生的病症類似,都是週邊型,不過蘇貞昌是診斷為過度勞累導致病毒感染,致使顏面神經暫時麻痺,但這位婦人經檢查無明顯病因,則會被歸類到「貝爾氏麻痺症」。她說,「貝爾氏麻症」在治療上,急性期7~10天內,先給予類固醇治療,可合併像是維生素B12等促進末稍神經修復,若有皰疹病毒感染需合併使用抗病毒藥;其次加以一些輔助療法,如針灸、中藥及復健。另外,也可接受靜脈營養的注射,透過點滴注射多重營養素,可幫助修復顏面神經、縮短恢復歷程。陳惠萱呼籲,顏面神經失調患者可做一些簡單適度的臉部按摩,飲食上要注意維生素的攝取,減少食用烤、炸、辣等加速發炎的物質,心情要保持輕鬆愉悅、避免菸酒,以及充足的睡眠都可以幫助身體的修復。 編輯推薦 運動卻讓體重不減反增?2個錯誤習慣陷入惡性循環 一進醫院命就沒了?醫師破解為什麼爸媽不想看病原因
-
2019-11-25 橘世代.健康橘
太太不是變心 只是進入了更年期
王先生覺得太太最近幾年越來越奇怪,不管用什麼方式明示暗示,對於房事都興趣缺缺,不是裝睡或裝忙帶過,就是勉強配合,過程不算愉快。王先生有點難過又疑惑,是不是自己年紀大了,對太太來說沒吸引力了?還是她背著自己另結新歡?其實王太太是慢慢步入更年期,身體上出現了一些困擾。王太太不確定自己怎麼了,又不知道如何向先生解釋,只好裝傻逃避。許多人把更年期當成性生活的分水嶺,認為更年期女人對性生活沒興趣,其實不是這樣,婦女即便已停經,依然可以像停經前一樣享受性愛,只是有一些因素會導致女性對性生活的意願不高。根據衛福部國健署2017年版「婦女更年期保健手冊」,停經後女性荷爾蒙缺乏,的確會讓性生活快感降低,甚至引起性交疼痛,導致婦女對性生活意願不高。荷爾蒙缺乏會讓子宮、卵巢和大陰唇逐漸萎縮,陰道黏膜變薄、變乾,陰道口也會變狹窄、彈性變差,陰道及泌尿道常會發生感染現象。停經後即便有性興奮期,性器官反應也會降低,導致黏液分泌不足、陰蒂勃起減少。如果性生活發生不適,可以將情況告訴婦產科醫師,只要透過適當的治療,或是使用能改善陰道乾澀的外用潤滑軟膏,對性生活都會有幫助;陰道或泌尿道發生感染時也應立即就醫,以避免性交疼痛或異味影響心理。兩性和諧的關係,是建立在彼此關心、體諒與珍惜。如果不舒服時,除了儘早就醫外,也要勇敢與先生溝通,如果過度委屈自己配合先生需求,最終還是會對關係造成負面影響。另外,更年期症狀容易被誤認為其他疾病,可透過下列量表自我檢視並諮詢婦產科醫師,並接受正確的治療,症狀通常都能順利緩解。●更年期不適症狀評估表(有一項症狀為1分)・熱潮紅・頭暈眼花・頭痛・暴躁・情緒抑鬱・失落感覺・精神緊張・失眠・異常疲倦・背痛・關節酸痛・肌肉疼痛・面毛增多・皮膚異常乾燥・性慾降低・性接受度降低・陰道乾澀・性交疼痛(0分=沒有,1分=輕微,2分=中等,3分=嚴重,總積分超過15 分,可能已步入更年期)立即加入FB社團!面對人生下半場,橘世代要優雅過好日!所以,我們創立了【健康橘】社團,從現在開始,邀請各位一起提前為第二人生準備,讓身心活得更健康、自在又任性,打造亮麗熟年。加入>>
-
2019-11-25 科別.婦科
健康@news/3成中年婦女尿失禁 治療方式多元
年近60的陳太太最愛包車出遊的里民活動,最近卻婉拒邀約不出門,朋友都很擔心。其實是因為她本來大笑咳嗽就漏尿,最近愈漏愈多,墊衛生棉還是會弄濕褲子。於是陳太太水也愈喝愈少,卻反覆泌尿道感染,她隨時都擔心旁人聞到尿味,開朗的個性也漸漸變得陰鬱。亞東醫院婦產部病房主任吳文毅表示,45歲以上婦女,十個人就有三個尿失禁,因為難以啟齒,真正就醫的婦女只有兩成,嚴重漏尿才願意治療,絕大多數輕中度尿失禁都在忍耐。吳文毅說,目前尿失禁治療有很多選擇,都有一定療效,鼓勵婦女積極就醫,重新擁抱自由自在的生活。應力性尿失禁 最常見吳文毅指出,尿失禁最常見的類型為「應力性尿失禁」,咳嗽、大笑、提重物引起腹部用力、腹壓上升,就會不自主漏尿。應力性尿失禁的主因是懷孕生產後,支撐膀胱頸及尿道的韌帶失去彈性,生產次數愈多,風險愈高。此外,停經後荷爾蒙改變也導致泌尿道粘膜萎縮,使泌尿道對管腔內水壓乘載能力變差,愈來愈鎖不住尿液。肥胖者因腹腔內脂肪及器官組織重量較重,也會加重應力性尿失禁症狀。非手術療法 也有幫助目前應力性尿失禁的非手術療法包括藥物治療、凱格爾運動、生理回饋控療法、電刺激、雷射。藥物治療採取三環抗憂鬱劑,屬於適應症外使用,此藥對於膀胱頸部受體有促進效果,可幫助膀胱頸這個守門員鎖住尿液,藥價不高且有健保給付。至於凱格爾運動和生理回饋療法、電刺激,經常併用,患者學會正確的收縮動作後,每天執行三次,每次包括收縮10秒的耐力訓練、快速收縮放鬆的動作,各15次。吳文毅表示,國內外研究報告顯示,持續三到六個月的運動訓練後,半數患者症狀顯著改善,但臨床觀察,持之以恆完成三到六個月療程的患者並不多。至於雷射治療,吳文毅表示,透過陰道放入探頭,將雷射往上照射於尿道下方組織,可刺激組織新生,讓尿道和膀胱更容易鎖住小便,每月需進行一次治療,共需治療二到三次,研究顯示一到兩年內都能維持七成效果。雷射劑量低,不需麻醉也不用住院,但目前沒有健保,每次需自費約一萬元。以雷射治療尿失禁需經相關訓練,應要找婦產科或泌尿科醫師施作。重度尿失禁 建議手術上述保守療法適合輕度尿失禁患者,如果是護墊漏尿測試顯示,一小時漏尿超過十公克,屬重度尿失禁,建議接受尿道中段懸吊手術,研究分析一萬兩千名接受治療的婦女,長達5年,維持八成療效;另有研究追蹤17年,八成以上患者認為療效還在。不過,如果還有生育需求,不建議接受這項手術。如何預防尿失禁1.維持理想體重,避免過重或肥胖2.少喝刺激性或利尿飲料,如酒精、咖啡3.好好治療慢性咳嗽4.練習凱格爾運動5.避免提重物及閉氣用力的動作6.勿憋尿7.避免便祕(諮詢╱亞東醫院婦產部病房主任吳文毅)
-
2019-11-25 癌症.卵巢.子宮
為參加女兒畢典 晚期卵巢癌撐十幾年
過去晚期卵巢癌患者僅可接受化療,七成癌友用藥一至兩年就產生抗藥性而復發。歐洲腫瘤內科學會亞洲年會一項研究發現,卵巢癌基因變異癌友在化療後,接續以口服標靶藥物為一線用藥,疾病無惡化存活期從原本單用化療的13.8個月,可延長到41個月以上,六成患者於三年內不復發。歐洲腫瘤內科學會亞洲年會(ESMO Asia)22日起在新加坡展開癌症治療研討會,居里癌症中心教授謝惠光(John Chia)針對卵巢癌治療進行專題演講,他指出,原本PARP抑制劑只適用BRCA基因突變的晚期卵巢癌患者,最新研究發現,HRD陽性患者也適用,明顯提高無疾病惡化存活期。進一步分析,如為第二線用藥,無疾病惡化存活期從5.5個月延長到19.1個月;如用於第一線時,作為化療後的「維持療法」,疾病無惡化存活期從13.8個月延長到41個月以上,患者常見副作用為暈眩、疲倦、嘔吐、貧血及腹瀉。前來新加坡參與年會的台中榮總婦女醫學部主任許世典表示,台灣每年新增1500名卵巢癌病人,因盛行率較低,且偽陽性偏高,迄今並無有效篩檢方式,加上早期症狀不明顯,等到腹瀉、腹痛,都已經晚期,約六、七成癌友確診時無法手術,僅剩化療可用,一旦復發,還是只能化療。台中榮總曾收治一名30多歲晚期卵巢癌患者,確診時女兒才剛念幼稚園,支持她活下去的動力就是參加女兒幼兒園畢業,於是她展開「化療、轉移、化療」的治療歷程,撐了十幾年,不僅參加女兒幼稚園,也參加了小學等畢業典禮,前後經70多次化療。許世典預估,全國每年約100至120名卵巢癌晚期患者BRCA基因變異,如依治療建議,持續用藥兩年,約需7000多萬元,但能有效延續無疾病存活期。由於新藥昂貴,呼籲健保考慮給付,造福癌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