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1-02 失智.失智專題
搜尋
病識感
共找到
136
筆 文章
-
-
2024-09-22 失智.長期照護
火燒厝,才知屋主獨居失智!缺乏社交導致失智風險大增,許多長者出事才被發現罹病
台中一處民宅晚間突然起火,一位獨居老婦受困其中,消防隊及時將火勢撲滅,老婦受到嚴重驚嚇,坐地喃喃自語,反覆說著「要回家煮飯」,警消當下以為她驚嚇過度,僅協助安撫她,後續經社會局協助後發現老婦自從喪夫後,靠資源回收生活,幾乎沒有社交生活,獨居近五年的時間,近期已漸漸失智,那天失火的晚上,她肚子餓想吃飯,卻只開了火沒有放任何料理,讓鍋子乾燒而釀出火災。「這類案例太多了」,台灣失智症協會顧問湯麗玉說,台灣的高齡者以女性占多數,先生離世後子女離巢,幾乎都是自己住在無電梯公寓中,許多長者初期獨居時,身體狀況良好,但漸漸身體出現狀況,加上對失智病識感不高,常常是出事才被發現屬於「獨居失智」的患者。最悲慘狀況 失智回不了家曾有獨居奶奶外出時,不小心跌落到排水溝,被救起才發現她回不了家,走了好遠的路;也有子女長年住在國外,獨自住在台灣的長輩,因為被詐騙太多錢,子女返台處理長輩被詐,才發現爸爸已經失智;又或是最悲慘的情況,不幸走失死亡,調閱監視器的過程中,發現獨居長輩的樣態恍惚,才發現極可能是因為失智走失,最後回不了家而喪命。依據一一二年六月底銀髮安居資料顯示,台灣六十五歲以上長者中,獨居占廿三點三三%、老老照顧占十二點三六%、非獨居且非老老照顧占六十四點卅一%;其中六十五歲至七十四歲,女性獨居長者占女性長者比率廿二點七六%略高於男性之廿二點七一%,七十五歲以上女性獨居長者比率廿六點一二%高於男性之廿一點九八%,女性長者獨居比男性多。若打算獨居 做好社交規畫台灣失智症協會秘書長陳筠靜表示,如果以獨居長者占廿三點三三%計算,全台約有九十七點六萬名六十五歲以上的長者獨居,目前六十五以上失智盛行率為八%,可推估獨居失智者,約有七點八萬人左右。多數的獨居失智長者「難以挖掘」,特別是男性獨居者,他們大多不與社區互動,雖然他們能自理生活,但是一旦失智他們幾乎沒辦法向外求援,社區也很難透過平常的互動,提醒他可能生病了,讓獨居風險陷入惡性循環。身障失智 七成無法自我照顧陳筠靜說,過去有非常多的研究都顯示,失智者會比一般獨居者孤僻,像是從一一○年身心障礙者生活狀況及需求調查報告分析,具身心障礙身分的失智者,有七成沒辦法自我照顧,因此他們的照顧服務需求遠高於其他障別,需要與外籍看護同住或住機構比例高,其照顧費用開支高,但外出行動的獨立性低,社會參與度低,自我決定情況低。湯麗玉說,獨居減少社交刺激,會大幅增加失智風險,若未來決定要獨居生活,膝下又沒有子女,一定要先做好「社交網絡」的規畫,同時避免財務被詐,也建議可以做好信託,房屋也可以找尋信任的對象共同持有,定期到醫院篩檢腦部變化,也是建議的方式。她也呼籲政府應該正視「獨居失智」的困境,建立主動關懷制度,揪出獨居失智長者,避免出事後才發現他們是失智患者。填問卷抽好禮 預防養出啃老兒高齡父母擔心養兒啃老,生活無以為繼;仍在教養子女的父母也焦慮,難以判斷相信支持與放縱寵溺的界線,害怕養出啃老兒。啃老是可以預防的、被兒孫啃食的人生也有機會按下停損鍵,歡迎您分享自身啃老困境,以及教養路上的焦慮,將有機會抽好禮。數位版看這裡 如何察覺失智症獨居老人出事才知已失智 從日本、歐洲看怎降低孤獨死在台灣獨居已經愈來愈普遍,許多單身年輕人,也開始崇尚獨居生活,不婚不生也讓獨居年輕化,但卻也埋下獨居隱憂,各國對於獨居都意識到具有風險,現階段雖大多僅針對六十五歲以上高齡者做關懷訪視,但漸漸地,年輕人的獨居課題也引發關注,避免年輕獨居者提早面臨獨居風險,各國皆在想方設法改善現況。
-
2024-09-20 醫療.婦產科
女性固定做「1事」降低70%子宮頸癌罹癌率!分泌物、出血、疼痛都是警訊
就國外調查數據顯示,有固定做抹片的女性可降低70%子宮頸癌罹癌率,而3~6年沒做抹片檢查則罹癌風險是每年都做抹片檢查者的2倍,若長達6年沒做抹片檢查則罹癌風險高出3倍,從來都沒做過抹片檢查則提高3.4倍。由此可見,透過抹片篩率可揪出逾8成鱗狀上皮癌的子宮頸抹片非常重要,只有少數位置較深處、好發於子宮頸管的腺癌,比較難以透過傳統抹片篩檢,可再加上深層子宮頸管抹片或子宮頸管搔刮術來補足。近年來婦女反而是子宮內膜癌、卵巢癌發生率相對提高,因為尚未有很好的常規篩檢,必須透過抽血或更進一步的超音波檢查子宮內膜厚度與卵巢外觀有無變化,這類病人往往都是因為出現症狀才發現,相較之下更無法早期發現。初期無症狀可循,務必定期做抹片婦產科醫師戴文堯曾有位年約40幾歲女性患者,已生育兩個小孩,因持續有水樣陰道分泌物類似小便狀長達兩、三年之久,看了很多醫生都查不出根本問題,而且她一年做兩、三次抹片檢查都正常,後來因爲困擾不已前來求診,才發現比較深處的子宮頸有異常增生物,抹片也難以檢查得到,後來確定是腺癌決定把子宮摘除。另一個案例則是年僅28歲的婦女,生過一個孩子,但從來沒做過抹片檢查,症狀除了異常分泌物,還有下腹疼痛,可能是因爲有分泌物、下腹痛和下背痛被診斷為發炎,在診所拿藥長達一年多,後來經由戴醫師內診發現已有五、六公分的子宮頸腫塊幾乎緊緊卡在在陰道最上方,一碰觸就會出血,手術切片結果也是腺癌,而且已經是第二期至第三期之間,所以無法開刀治療,目前只能施打化療同時接受放療。戴文堯提醒,等到有症狀才來檢查,往往在治療上就會比較棘手,這位20幾歲的年輕患者認為自己還沒進入中年應該危險性不高,但醫師建議只要有性行為的女性,就需要定期做抹片篩檢,可及早揪出病程尚處於無症狀初期的子宮頸癌「癌前期」。 分泌物、出血、疼痛、壓迫症狀都是警訊及早發現的子宮頸癌前期有幾個階段,最嚴重是0期,這類癌前期階段只需透過小手術例如子宮頸圓錐狀切除術,不僅可以有效治療並保留子宮,同時保有生育能力,即可成功避免後續惡化需要進行更大的手術;而第一期患者若無生育考量可以考慮摘除子宮與骨盆淋巴結摘除以根除疾病,而卵巢仍可保留,保有分泌賀爾蒙能力;化療、放療則屬於子宮頸癌第一期之後的治療方式,如第二期至第四期。戴文堯強調,這就是抹片的重要性,可以在0期之前及早發現及早治療,而且治癒率幾乎接近100%,並不需要進入放療、化療等後續階段。基本上,0期之前的子宮頸癌前期幾乎是沒有症狀的,也就是病人其實無法自覺有前期病變的病識感,大概進入第一期後子宮頸表面肉眼可看到病灶,最典型的症狀是性交後異常出血,也有少數會發生非經期或停經後出血,總而言之症狀皆為「異常出血」,屬於腫瘤已經大到肉眼可見,可能因碰撞而出血;當然也有少數人是長期有異常分泌物的現象,一般認爲異常分泌物可能只是子宮頸或陰道發炎,必須透過檢查,才能確定是否罹癌。除了異常出血與分泌物,疼痛也是警訊,可能會肚子痛、下背或腰部痠痛,另外還會有壓迫症狀,包括壓到膀胱會頻尿、壓到大腸會自覺「裡急後重」,也就是一直想跑廁所卻又解不出來的壓迫感。責任編輯:陳學梅
-
2024-09-17 醫療.精神.身心
憂鬱症患者治療該不該住院?精神科醫師:出現3狀況應考慮
「當人陷入明顯的憂鬱之中,要他靠自己去好起來,是件很不公平的事情。」台北市立聯合醫院松德院區心身精神科及精神官能症病房主治醫師唐守志如此表明。多數的憂鬱症患者對治療是有一絲憂慮的,因此當他們願意尋求幫助時, 臨床上醫師需要了解病人的病識感處於何種程度,才有助於雙方溝通,建立醫病共享決策,當然需不需要住院治療,患者的動機及對治療的期待也是影響評估準則之一。憂鬱症治療該不該住院?病人的病識感成為關鍵因素大部分的憂鬱症患者知道自己狀況不好,也會盡量想要維持正常,但對於是否要治療卻會有很多擔心和猶豫,唐守志分析,病人的擔心和猶豫包含了現實的考量及大眾偏見,例如精神疾病的污名化,藥物是否有副作用,甚至是一旦服藥就成了精神病的想法。同時憂鬱還會影響患者的判斷能力,唐守志指出,「其實憂鬱症患者能感覺到,『我很憂鬱』、『我需要被幫助』已經是很不容易的事情!」憂鬱讓人缺少了能量,加上想法受憂鬱情緒影響,總難以下定決心,所以能夠來看病治療的患者,其實都是經過一番天人交戰才踏入診間。當患者願意尋求幫助,從知道自己生病,再細膩到自我選擇治療的方式,這些也是影響治療動機與合作態度的關鍵因素。然而選擇門診或住院治療,又必須要仔細的權衡!唐守志坦言,身為臨床醫師要小心避免,在治療過程中不小心剝奪病人的自主性,住院除了提供安全的環境,針對病情的臨床觀察給予適當的治療外,也是讓人從原本的生活處境當中脫離出來,有助於隔絕壓力,一方面卻也要注意,恐變成患者逃避事情的方法。唐守志提到,有些病人會在意有住院經歷,認為這好像是一個人生的汙點,可能從此一蹶不振。但若因為擔心疾病的汙名化,寧願忍受疾病的痛苦,也不肯好好治療,身心反倒容易受到憂鬱症影響,失去正向的能力,讓自己走上更辛苦的路。患者住院及出院如何評估?精神科醫師提出3面向參考精神疾病發作有3個層面因素:第1是生理的因素,包括遺傳、體質、基因等,可從家族史先觀察;第2是心理因素,與人格特質和人際衝突有關,像是不良應對方式、逆境經驗、內心衝突或創傷經歷皆可能為影響原因;第3是社會因素,主要受外在環境包括經濟、工作、意外事件、壓力等情況影響。通常這3大面向是造成疾病發作的原因,只是比例上每個人的情況不同,而醫師在治療時,也會根據患者的發病原因給予適合的處置,例如藥物、心理治療或是住院治療等。關於憂鬱症住院治療方面,唐守志表示,當患者已經無法自己處理,或利用其他周邊資源來改善疾病帶來的困擾,這時就是醫療介入的時機點,例如有些憂鬱症較為強烈會導致患者想法扭曲,容易變得負面思考,對世界沒有任何希望,就像戴上一副灰色的眼鏡來看世界,如果不把眼鏡摘下來,那麼看到的世界都是會灰色的。當憂鬱的病症更嚴重發展下去,可能會出現脫離現實的情況,臨床上稱為精神病性的憂鬱症(Psychotic depression),開始出現幻覺、缺乏判斷能力,生活上容易發生危險,這類型的人就需要住院。唐守志說明,一般憂鬱症的住院及出院評估主要會看3面向:1.判斷疾病的嚴重程度:當症狀強度高時會讓病人思考很負面、對事情判斷很扭曲,降低他對疾病好轉的期待。通常大部分輕度和中度的憂鬱還可以透過門診的藥物治療和心理治療來處理,然而更為嚴重的憂鬱症可能連日常生活都出現困難,家人朋友也較難去照顧,因此住院的安排就可考量。2.評估患者的狀態是否存有危險性:憂鬱症患者易有負面思考,出現無助、無望、無價值等想法,再加上罪惡感和死亡的意念,為了不想繼續痛苦下去,因此產生傷害自己和結束生命的念頭就會提高很多。住院能提供密切的觀察,制定治療的方針,同理憂鬱的痛苦,支持和鼓勵治療的進行,重新灌注希望。3.觀察患者利用其他資源是否能協助改善疾病:治療的進展是復原力和疾病之間的拔河,如果運用了自身和週邊的資源來幫助自己,但仍不見症狀改善甚至更嚴重,這時候就需要更專門的治療。北市聯醫松德院區調查 憂鬱症患住院治療平均日數28天根據台北市聯合醫院松德院區調查,自108年至112年6月底,因精神疾病住院的患者平均1年約有8499名,其中憂鬱症為1812人,占約21%,患者平均年齡為43歲,平均住院日數是28天。唐守志分析,從憂鬱症患者住院次數來看,有約72%是1次住院,15%是2次住院,也就是說有7成的憂鬱症住院患者,只住過1次院後就沒有再住院;總共有接近9成的病人是2次住院後就沒再住過院。因此,多數患者住院後都可以改善病情的嚴重度,不用再住院。對於部分憂鬱症患者來說,住院可能是相當排斥的事情,但關於住院治療的用意,唐守志宣導,住院讓病人必須離開原本生活的環境,可以暫時隔絕所有的活動、人際交涉所帶來的影響及壓力,也能讓他在這段時間重新建立正確的日常生活作息。尤其憂鬱症患者常有失眠、入睡困難、早醒等睡眠障礙,有些人可能是因為生活提不起勁導致整日躺床,等到晚上該睡覺時就容易睡不著,錯誤的習慣只靠門診開藥幫助入睡,是無法找出根本問題解決的。唐守志也提到,患者在住院期間,醫護人員可以仔細觀察包括體力、作息、飲食、睡眠、心理等方面的狀況來擬定個別治療計畫,例如重新調整藥物、建立規則用藥的習慣、給予心理治療等協助。由於憂鬱症從精神醫學上來看屬於一個通稱,病人在此狀態下可能會同時有不同疾病引起情緒問題,因此住院也便於檢查,判斷病人身上是否有其他狀況,例如甲狀腺疾病、糖尿病控制不好、免疫疾病等症狀,揪出原本門診中未發現的因素。現今傾向社區精神治療 憂鬱症患者不需長時間住院以台北市聯合醫院松德院區為例,主要根據住院評估標準,當患者疾病的嚴重度、危險性較高時,會先安排入住一般急性病房穩定病況,如果有心理衝突或人際議題,也可經過轉介和評估,再轉入精神官能症的病房。唐守志描述,院內的精神官能症病房主要可幫助患者克服心理、社會因素導致的疾病影響,提供像是團體心理治療及個別心理治療,來進行心理社會處遇,病房內除了有5、6位心理治療師長駐,1周的5天會安排運動、放鬆、心理團體、人際互動、園藝藝術治療等,讓患者認識情緒,學習使用不同方式調解憂鬱情緒和人際互動模式。唐守志強調,患者本身若是受疾病症狀影響太大,參加療程活動反而會造成壓力,對調整病情無益,因此等到病況穩定、本人有動機和願意改變並配合治療,再轉介至精神官能症病房才比較有辦法吸收後續的療程。另外,有些門診患者也會因病情需要,在經醫師評估危險性及配合度後,而入院治療。關於憂鬱症患者可能會擔心,住院耗費時間長恐打亂原本生活,唐守志指出,現今醫學發展傾向社區精神治療,已不再需要長時間的住院,社區心理中心、相關醫療的復健機構設置,皆有助於患者回歸正常生活後,能定期追蹤病情。住院治療只是人生跑道中1次進廠維修,重新調整後能夠再返回正常跑道。責任編輯:陳學梅
-
2024-09-05 失智.像極了失智
老年憂鬱不是正常老化 年長者陷入憂鬱小心更容易失智
上了年紀,常抱怨身體疼痛、心情煩悶、看什麼都不順眼、做任何事也不感興趣,恐是「老年憂鬱症」的警訊。美國JAMA Network Open的最新研究指出,憂鬱症狀與老年人的記憶力衰退有高度關聯。專家提醒,老年憂鬱症易造成假性失智,常讓長輩對於健忘感到不安,陷入鬱鬱寡歡的負面情緒,若錯過關鍵治療期,最後可能會真的失智。董氏基金會心理衛生中心主任葉雅馨表示,民眾對於老年憂鬱症缺乏正確識能、病識感不足,以為是正常老化現象,以致高齡者就醫率不高,子女也沒有危機意識。因此,台灣年長者的自殺率是所有年齡層最高,且有年紀愈大、自殺死亡率愈高的趨勢。葉雅馨提醒,家中有年長者,可多留意長輩的生活狀況,是否吃過多或過少、嗜睡或睡得少、對原來喜歡做的事情提不起勁,這些狀況與長輩過去表現相較是否有差異。雖然長輩生理活動會隨著年齡改變,在睡眠、食量及活動量漸漸減少,但如果是憂鬱症或疾病而導致,應該在2周到1個月左右會明顯察覺。中山醫學大學醫學研究所暨醫學系兼任教授賴德仁指出,人類在應對壓力時會分泌皮質醇,適量分泌對身體有益,但若持續分泌過量恐會傷害大腦,造成海馬迴、前額葉萎縮,進而影響記憶,未來較容易有失智的風險。賴德仁表示,與一般老年人相比,老年憂鬱症患者更容易失智,醫師須特別留意兩者的不同症狀。老年憂鬱常被誤認為是正常老化現象,但老年憂鬱症患者自殺率高,會導致原來的身體疾病更惡化,且併發的認知功能障礙會導致失智症。葉雅馨提醒,有效的干預措施有助減緩記憶力衰退,長者不妨多安排打麻將、唱歌等有互動的活動,避免長期坐著或看電視、追劇,這些久坐無人際溝通的模式無法增加反應度及腦部記憶,對減緩失智與憂鬱症沒有助益。失智症和老年憂鬱症有何分別?.失智症大腦認知功能退化。症狀:近期的記憶力會出現障礙,東西忘了放哪、重複問同樣的問題。嚴重者有被偷妄想、忌妒妄想、視幻覺與情緒不穩定等。.老年憂鬱症來自腦部退化、腦血管梗塞、甲狀腺低下及一些與老化相關的事件等。症狀:比平常沒精神、常抱怨身體病痛、不想吃責任編輯:辜子桓
-
2024-07-01 醫療.眼部
健保大數據/112年青光眼手術5大院及青光眼治療特色院所
醫學中心手術No.1:台北馬偕醫院青光眼微創手術 降低三成眼壓 減少用藥根據健保署統計,112年在台北馬偕醫院進行青光眼手術患者共330人,居醫學中心第一名。馬偕醫院眼科資深主治醫師周宜德表示,青光眼患者年紀越來越輕,患者平均50多歲就得開始用藥治療,馬偕近年透過施作青光眼微創手術,提升病人的生活品質。青光眼患者約九成使用藥物控制,一成的患者因為難以控制或無法忍受藥物副作用,如眼窩凹陷、黑眼圈、乾眼症等,會選擇雷射治療。周宜德說,雷射治療屬於非侵入性治療,但是亞洲人色素較多、容易復發,因此嚴重患者仍得靠傳統手術「小樑切除術」治療。周宜德指出,傳統手術以類似繞道手術的方式,讓眼睛減壓,但是會有傷口,恢復期較長,約有三個月到半年期間視力下降;而微創手術可以給予輕中度病人減少用藥的機會。XEN微創青光眼引流手術在體內植入極細(比頭髮還細)的金屬導管,將體內液體引流,可以降低約三成的眼壓,除了減少用藥,也能延緩執行傳統手術的時間。但因為導管極細,術後約有四成患者有沾黏狀況,需要執行簡單手術,解決沾黏問題。區域醫院手術No.1:台北市聯醫隅角閉鎖長者多 肇因眼軸變短、白內障根據健保署資料統計,台北市立聯合醫院112年青光眼手術患者238人,居區域醫院第一名。中興院區眼科主治醫師葉師榕指出,北市聯醫青光眼手術每年平均逾200人,男女各半,超過七成為70歲以上長者。葉師榕提到,聯醫為社區型醫院,病患屬性以在地長者居多,隅角閉鎖性青光眼比率最高。隨著年紀增長,眼軸變短、眼前房狹窄,加上白內障開始成熟、增厚,壓迫到眼前房深度並使其排水功能變差,因此青光眼常見於60歲以上長者,屬於隅角閉鎖性青光眼。另一種隅角開放性青光眼,眼前房深度夠,眼壓偏高,造成排水功能不佳,此與高度近視有關,好發年齡較早且惡化速度快,常見於30至50歲青壯年與中年。「青光眼是視力無聲的殺手。」葉師榕建議定期至眼科診所、醫院眼科檢查,例如有無視力模糊、視神經盤是否凹陷等,及早發現並治療,透過點眼藥水、雷射控制眼壓,只要延緩青光眼惡化速度,就有機會不用動手術;如果仍無法降低眼壓,或視野缺損範圍持續擴大,嚴重者就需動手術。地區醫院手術No.1:土城醫院傳統手術就很好 術後照顧才是重點新北市土城醫院是年輕的醫療院所,112年還只是地區醫院,今年升上區域醫院,對於青光眼手術數量位居去年地區醫院之冠,該院眼科主任李泳松表示,醫院規畫之初,長庚體系就下了重本,在手術室等相關配置上,比照林口長庚醫院規格,眼科也是如此,收治青光眼患者時,不必轉介至醫學中心,直接安排手術。李泳松指出,眼科手術顯微器械相當精細,必須打出極微小的孔洞,來降低眼壓,手術時間約需30分鐘至1.5小時,一般來說,手術之後,均能降低眼壓,病情獲得改善。不過,術後保養才是重點,土城醫院眼科團隊在患者離開醫院前,均會給予詳細衛教,除了提醒以人工淚液潤滑眼睛局部,並叮嚀患者不可用手揉眼睛,如果眼球遭受擠壓,容易提高結疤反應,以致眼壓又再升高,「眼瞼再怎麼癢,也千萬不可搔抓。」青光眼手術可分為傳統刀片手術(健保給付)、微創導管手術(自費)等兩種,李泳松指出,儘管後者的手術傷口非常小,復原時間較短,但相當挑病人,限制也多,因此,土城醫院眼科團隊慎選患者,一般還是推薦傳統手術,不會鼓勵做自費手術。基層診所手術No.1:新莊達特楊診所青光眼有失明風險 患者有病識感 回診率高據健保署資料統計,新莊達特楊診所青光眼手術患者人數,是112年基層診所第一名。新莊達特楊診所院長孫仁彬觀察,青光眼沒有好好控制,有失明風險,因此相較其他眼科疾病,青光眼患者更有病識感、較遵從醫囑,也更願意回診。孫仁彬說,青光眼、乾眼症在眼科疾病中同屬慢性病,相較乾眼症僅是影響生活品質、失明風險低,青光眼則是一種視神經退化的疾病,有失明風險,因此青光眼患者的病識感、遵從醫囑比率較高。同時,治療青光眼的藥物,只能由醫師開處方箋,沒有辦法在藥局購買。孫仁彬觀察,疫情過後,有些病患考量診所設備足夠下,就會轉往診所看診、追蹤,比起在大醫院看診速度快也方便,增加誘因。青光眼治療通常以藥水為主,孫仁彬說,除非藥物控制不好才會考慮手術,這類病人多由醫院執行。雖然診所設備不是問題,但一來診所沒有這麼多醫師做手術,二來診所做青光眼手術需考量自付費用。他也強調,青光眼只要按時用藥回診,就能與其和平共存,同時也建議患者不要太勞累、熬夜,睡眠必須充足。
-
2024-06-29 焦點.杏林.診間
當醫師成了病患家屬/王麗月醫師揪心陪伴失智父,領悟「這件事」後更能體諒病人!
母親早逝、由父親扶養長大的新店耕莘醫院胃腸肝膽科主治醫師王麗月,雖然父親有心臟病、攝護腺肥大等疾病,生活仍可以自理,又因住在同一社區,她在照顧上並沒有太大問題,直到父親出現失智症狀,才讓身為醫師的她意識到,「看病不只是開藥而已,包含病人看診的交通、居家照護等都需注意,以同理心為病人全方位思考」。老父裝著假牙卻在找假牙「過去父親雖有些慢性病,但只要幫他叫好計程車,還是能自行到醫院看診。」王麗月說,沒想到,2019年疫情爆發前後,他開始忘東忘西,找不到假牙最後發現是在自己嘴裡,脾氣變暴躁,有時走著走著會有差點往後倒的狀況,就醫診斷罹患了失智症,從此,在照顧父親上,兄弟姊妹們特別空出更多的時間參與陪伴。王麗月眼泛淚光述說著,父親發病前,每年孩子寒暑假期間,她都會帶著父親一起全家出國旅遊,到世界各地去看看不同的風景,那時候是最幸福的時光;父親發病後,也讓她格外珍惜與父親的相處機會,現在每周六無門診期間,會帶著父親去看診,也陪著父親一起散步。心臟退化卻無病識感「近年父親的心臟慢慢退化,走路容易喘,曾經兩次119送急診,發現有心律不整,又因為失智較無病識感,讓家人很擔心。」王麗月發現因為疾病關係,父親飲食要格外注意,不可吃高鉀食物,包括蔬菜水果等,因此她常煮餐食給父親吃。王麗月有一個姊姊、兩個弟弟,在父親病情惡化後,大家開始輪流照顧。但她的公婆也有心血管疾病,加上患有失智症、憂鬱症的阿姨及姨丈都需要照顧,她一起照顧五名長輩。不過,她樂觀且正向看待,笑稱「以前買菜還要分批煮,如今一次煮一大鍋分給被照顧的長輩,更加方便也是好事」。長照2.0助分擔照護王麗月不忍將父親送去日照中心照護,後來發現政府推出的長照2.0有多項服務,可協助面臨的照顧困境,因此她申請使用,也算是幫忙分擔照護上的辛苦。現在她看診時,更能以同理心為病患設身處地著想,都會跟有需要的病患提起政府的資源。「從父親身上學到很多。」王麗月心有所感地說,以前看診就是指出症狀、開藥就好,現在看診都會跟病患主動說明,面對有些病患擔心申請過程繁瑣,她也可以家屬的身分耐心地跟病患解釋。盼政府強化銀髮機構台灣即將邁入超高齡社會,以後長者會愈來愈多,王麗月認為,政府在一些銀髮機構及相關活動還可以做更多,讓長者更受照顧,例如社區的電子產品教學班、才藝班等,尤其很多獨居老人若沒有事情做,失智會更嚴重,而下一代要承受這些照顧責任也很辛苦。王麗月有好多角色,不僅是醫師,也為人女兒、人妻、人母(兩個兒子),感嘆現在除了照顧好父親,真的就是要把握當下,「也跟家人說要找時間多陪陪父親、爺爺」,與家人更珍惜相處的時光。王麗月新店耕莘醫院胃腸肝膽科主治醫師●照顧對象:父親●罹患疾病:心臟病、失智症、攝護腺肥大●發病時間:2019年85歲時失智、慢性病惡化●症狀:心律不整、記憶力衰退●治療:門診追蹤用藥、心導管手術、進出加護病房三次等●陪病心得:更懂得以同理心深入看診,不只是要把病患病治好,更要全方位照護。責任編輯 吳依凡
-
2024-06-03 醫療.精神.身心
孫安佐失控疑被下蠱?醫揭大麻成癮生心理影響:PTSD不應有脫序行為
孫安佐4月在泰國吸大麻、私闖民宅被逮,脫序行為被安排入住當地精神醫療院所。回台後,狄鶯爆孫安佐遭下蠱,孫安佐今(2)日孫安佐受訪時則自爆罹患PTSD(創傷後壓力症候群),希望各界不要再逼他回想被送進醫院的痛苦經歷。精神科醫師楊聰財表示,大麻屬於中樞神經迷幻劑,會讓人上癮,有些人服用後會有易怒、焦慮和食欲改變,甚至引發譫妄,出現各種幻聽及幻覺。吸食大麻會對人體的生理、心理及精神等多方面的影響。從生理上來說,易增加肺部感染風險、引起心臟病發作,也會對生殖系統產生不良影響。大麻對生理有什麼影響?1.心血管系統:大麻會導致血壓上升、心率增加,恐增加心臟病發作的風險,尤其是有心臟病史的人。2.呼吸系統:吸食大麻會刺激呼吸道,引起支氣管擴張和發炎反應,長期吸食可能會增加慢性支氣管炎和肺部感染的風險。3.消化系統:大麻會增加食欲,饑餓感引起「嘴饞」現象,可能導致體重增加和飲食過量。4.生殖系統:對男性來說,長期吸食大麻可能會降低睪丸激素,影響精子質量;女性則可能會影響月經周期。而對心理的影響,楊聰財提到,大麻雖然能令人感到放鬆暢快,但殘留在身體的時間很長,會造成腦部的損害和程度不等的上癮。吸食大麻會有哪些症狀?1.精神病性症狀:可能引發精神病性症狀,如妄想、幻覺,尤其是高劑量使用或有精神病史的人,會出現怪異行為,如同中邪般,表情呆滯、神情恍惚。2.焦慮和憂鬱:有些人使用大麻來減輕焦慮和憂鬱症狀,但長期使用可能會加重這些問題。依賴性和成癮:長期使用大麻會導致心理依賴,有些人可能會發展為物質使用障礙。對於孫安佐提到的PTSD(創傷後壓力症候群),楊聰財認為,一個人是否罹患PTSD,需要由精神科醫師評估診斷,並且由醫療團隊,包括醫師、護理師、心理師、社會師、職能治療師,進行專業的評估和治療,常常需要超過一年的療程,個案的病識感、配合治療,以及親友的協助陪伴很重要。單純的PTSD不應該出現脫序行為,他以美國越戰退伍軍人大量罹患PTSD的案例來看,是因為想改變負面認知及情緒變化等惱人的症狀,所以白天會用中樞神經興奮劑提神,晚上會用鎮靜安眠麻醉藥物來助眠。精神情緒不穩定的時候會用幻覺劑,例如大麻、LSD等藥物,便會影響精神情緒,很容易出現脫序行為。 ※ 珍愛生命,向毒品說 NO!毒品危害防制諮詢專線 0800-770-885
-
2024-05-30 醫療.精神.身心
擊退憂鬱新武器 !「新治療方式」2周助患者走出陰霾
53歲賴先生事業有成,但不知從何時開始,他變得易怒,甚至失眠,情緒跌至谷底,對公司經營和戶外運動都失去興趣,每天只想宅在家不願外出,經確診為憂鬱症。他經由評估決定接受「重複經顱磁刺激術(rTMS)」治療,在完成10次治療後,他不再感到憂鬱,走出憂鬱陰霾。亞東醫院精神科主治醫師陳昶表示,賴先生經過3次rTMS治療後,就開始感受到生活的改變,願意出門慢跑了,完成10次治療療程後,現在不僅已重返工作崗位,更找回對生活的熱忱與活力。根據衛福部統計,全台約8.9%民眾患有憂鬱症,其中5.2%為重度憂鬱症,許多患者因缺乏病識感,對社會、生活、工作和家庭造成了嚴重影響與負擔。陳昶指出,當人的大腦生病時,掌管情緒的腦部神經活性會出現異常,而rTMS則是利用電生磁、磁生電原理,透過儀器來活化腦部掌管情緒的「背外側前額葉」。這種刺激可以引發腦部的微電流,進而平衡腦部神經活性,有助於改善憂鬱症狀。rTMS是一種非侵入性的治療方式,陳昶說,病患只需坐在椅子上等待治療完成,過程中無需任何麻醉或侵入性措施,治療期間可能有輕微頭皮疼痛,但副作用少。一次治療療程需持續兩週,每周5次治療,即從周一至周五每天一次,每次治療約20至40分鐘。約有半數的難治型憂鬱症患者在治療兩周後,有效改善憂鬱症狀。也有部分患者的治療反應較慢,需要4至6周治療後才會逐漸改善。衛福部已於2018年通過rTMS治療難治性憂鬱症的使用,陳昶提醒,儘管rTMS治療對大多數憂鬱症患者都是安全有效的,但仍存在一些治療禁忌症,例如患有癲癇病史或體內植有金屬物的患者,因治療危險性較高,不建議接受rTMS治療。患者應該和醫師討論其自身的情況,由醫師進行專業且全面性評估。責任編輯:陳學梅
-
2024-04-28 醫療.精神.身心
健保大數據/白天嗜睡、精神不濟 輕忽睡眠呼吸中止症恐危害心血管健康
枕邊人時而鼾聲如雷,時而安靜無聲,除了擾人清夢,更是健康警訊。睡眠呼吸中止症顧名思義,就是在睡眠期間暫時停止呼吸,患者無法獲得一夜好眠,長久下來更會造成全身性疾病。此疾病近年漸受國人重視,除了民眾較有病識感,也與肥胖盛行相關。今天的健保大數據,分析患者年齡層與就醫概況,提醒您重視疾病徵兆,盡早就醫。睡眠呼吸中止症每年新增病例約1萬多人,其實有更多的患者尚未被診斷,形成黑數。衛福部健保署署長石崇良說,睡眠呼吸中止症不僅影響睡眠,更造成白天嗜睡,對於從事精密工作、大貨車司機等需要專注力的職業,將增加執業意外風險,病情嚴重者還可能引發高血壓等三高問題,以及心血管疾病等共病。健保署目前於藥物、手術等治療均有給付,希望給予患者更好的生活品質。睡眠呼吸中止症與肥胖相關,肥胖防治是重點。睡眠呼吸中止症致病原因,除了身體結構因素外,也與肥胖有關。石崇良說,健保不再是以治療疾病為主,還希望推展至前端的疾病預防、促進健康,因此去年開始與國健署積極合作,致力於慢性病、肥胖等防治工作,期盼國人養成健康的生活型態。準總統賴清德提倡「健康台灣」,也就是生活型態醫學的介入,包括運動、營養、避免有害物質(如菸、酒、檳榔等)、睡眠、壓力管理、正常社交活動共六大要素。石崇良指出,「睡眠」排名第四,因為睡眠品質好壞對健康至關重要。輪值工作影響睡眠,打亂生理時鐘。石崇良指出,他在台大醫院服務時是急診醫師,常需要輪值大夜班,但接下來又要值白班,所以非常重視調整生理時鐘,這與健康關係密切。他甚至也曾投入相關研究,如護理人員常被安排「花花班」,也就是一下大夜班、一下白班或小夜班,會讓生理時鐘無法調整,增加健康風險,因此,護理人員反對「花花班」,有其道理。根據醫學研究發現,護理人員排班時,應從值大夜班後,經休息接白班,再接小夜班的輪值方式,而不應大夜班後接小夜班,再接白班,如此會打亂生理時鐘。保持睡眠環境無光,能增加睡眠品質。「輪值大夜班後,就會特別重視睡眠品質,以恢復精神、體力繼續工作。」石崇良說,依他的經驗,輪值大夜班後,如果沒有好好睡覺,多需要兩天時間,才有可能恢復原先的精神。如果在白天休息、睡覺,他一定會把窗簾拉上,晚上睡覺時,也是關掉所有的燈,保持睡眠環境的黑暗、安靜。有人喜歡睡覺時開夜燈,但他個人不太建議,研究也發現「無光」的環境對睡眠最好,如此才能獲得充份的休息。他說現在健保署公務繁忙,常感覺睡眠時數不足,品質就顯得更重要。加強民眾對疾病的認知,及早就醫檢測。健保署往後會透過衛教與專業學會合作,加強民眾對睡眠呼吸中止症的認知。石崇良說,許多睡眠呼吸中止症的患者,往往是枕邊人被打鼾聲吵得無法入睡,而要求另一半就醫,進而發現疾病。睡眠呼吸中止症是可治療的疾病,如果出現相關症狀,如睡覺打鼾,或是即便睡覺時數足夠,但白天還是感覺精神不濟,應懷疑患有睡眠呼吸中止症,盡速就醫。規律運動、控制體重,良好習慣有助預防疾病。睡眠呼吸中止症目前最有效的治療方式,仍是使用正壓呼吸器,但健保尚未給付。石崇良說,健保財務有限,給付了很多醫療項目,當考慮給付新項目時,須評估醫療目的及必要性,再依患者病情嚴重程度,採取暫時性支付或長期給付,若是長期給付項目,一定是患者已使用其他方式治療無效時,才會予以給付,若要納入給付,需經專家會議討論及醫療科技評估(HTA)。石崇良提醒,睡眠呼吸中止症的治療,除使用藥物、呼吸器、手術外,維持健康的生活習慣十分重要,包括規律運動、多吃有營養的食物、控制體重,並適時紓解壓力,均有助於降低睡眠呼吸中止症的發生機會。肥胖致病增加,睡眠呼吸中止症近5年初診人數占65%。38歲男星山豬(陳俊甫)日前因敗血性休克離世,震驚演藝圈。他曾在社群平台透露罹患「睡眠呼吸中止症」,常被說打鼾太大聲,晚上睡覺1小時內中斷呼吸高達19次,相當於一晚睡8小時、斷氣超過100次,讓睡眠呼吸中止症引起社會關注。去年診斷人數達10萬人,男性遠多於女性。根據衛福部健保署統計,民國108至111年診斷為睡眠呼吸中止症患者,每年約落在8萬至9萬人之間,去年新冠疫情逐漸降溫後,民眾就醫人數增加,診斷人數高達10萬人,其中男性多於女性,近5年初診人數約占整體就醫人數65%。由此可見,大家對此疾病愈來愈熟悉及重視。台灣睡眠醫學學會理事長周昆達說,正常呼吸,氣流是從鼻腔到嘴巴,再到舌頭後方,進入氣管,只要氣流通道被堵住,就會引起睡眠呼吸中止症。主因是呼吸道結構狹窄、鬆弛,或是舌頭肥厚、扁桃腺較大、下巴短小、肥胖等,當睡覺正躺時,造成呼吸道塌陷,而出現睡眠呼吸中止症。呼吸道組織隨年齡鬆弛,中壯年族群最多。依健保資料庫顯示,睡眠呼吸中止症好發年齡為30歲以上中壯年族群,以去年就醫患者年齡層分析,40至44歲最多達10,970人,其次45至49歲10,890人,第三為50至54歲達10,530人。周昆達說,睡眠呼吸中止症患者多為中壯年族群,可能原因有二,第一是呼吸道組織隨著年齡增長鬆弛,或是到了中壯年後才被診斷。值得注意的是,睡眠呼吸中止症患者容易合併其他疾病,以健保資料庫108至112年分析,最常合併阻塞型、非特異型等睡眠呼吸中止,占比達五成;其餘有鼻中隔彎曲、慢性鼻竇炎、慢性阻塞性肺病、原發性高血壓等。近3年患者合併過敏性鼻炎的排名,從過去第四名,上升至第三名,打鼾排名也有上升;過去4年排在10名外的「起因於熱量過多的病態性肥胖」,去年升至第七名,顯見國人肥胖問題嚴重。常合併過敏性鼻炎、鼻竇炎,肥胖者尤須注意。台灣睡眠醫學學會理事莊立邦說,從打鼾聲可判斷睡眠呼吸中止症嚴重程度,且患者罹患心血管疾病死亡率將高出2.6倍,若枕邊人出現打鼾等症狀,應勸導就醫。周昆達說,國人肥胖問題確實嚴重,相關統計指出,國人應是東亞第一胖,且國健署108年統計,約五成國人體重過重,增加睡眠呼吸中止症的風險。至於睡眠呼吸中止症病人常合併過敏性鼻炎、慢性鼻竇炎等,周昆達則說,因鼻子問題引發睡眠呼吸中止症比率約5%,因此兩者的因果關係很難評估,但仍建議一旦出現睡眠呼吸中止症狀,應速就醫。區域醫院就醫人數最多,未治療易致全身性疾病。據健保署統計,112年睡眠呼吸中止症患者於門診就醫人數達到10萬人,其中至區域醫院就醫占比最高為39.07%,其次為醫學中心占35.5%、地區醫院16.61%、基層診所8.82%。住院患者人數約1.1萬人,區域醫院占比為45.05%、醫學中心占43.95%。健保署表示,這應是為診斷睡眠呼吸中止症常需要進行睡眠檢查,此類儀器多在區域醫院及醫學中心,因此民眾多前往此兩層級醫院就醫。「如果睡眠呼吸中止症沒有妥善治療,將會引發全身性疾病,以心血管疾病最具影響力。」周昆達說,睡眠呼吸中止症患者晚上睡覺時,可能因呼吸中止,身體感覺有如「怒海求生」,導致血壓上升,久而久之,就會引起高血壓,增加心肌梗塞、腦中風機率,甚至造成免疫力下降,並容易感染肺炎,或是引起白天嗜睡問題,更可能增加車禍的機會。藥物僅能輔助,正壓呼吸器效果最好。「睡眠呼吸中止症最好的治療方式,就是睡覺時戴上正壓呼吸器,協助呼吸道保持暢通。」周昆達說,睡眠時一小時內呼吸中止5至15次屬於輕度、15至30次屬於中度、超過30次屬於重度,若是症狀輕微的患者,可以藉由側躺緩解症狀,若中重度患者則需使用正壓呼吸器。周昆達說,目前此項治療健保並不給付,患者需自費治療;健保給付睡眠呼吸中止症患者治療,多為使用鼻部用藥、阻塞性氣道疾病用藥、抗組織胺等藥物。他說,這些藥物治療都是「擦邊球」,無法真正緩解睡眠呼吸中止症。他提醒,睡眠呼吸中止症造成死亡的人數雖然不多,但長期影響健康甚鉅,呼籲出現睡眠呼吸中止症狀時,務必盡速就醫檢查。責任編輯:辜子桓
-
2024-04-15 醫療.心臟血管
愛爬山、重養生,他卻心臟衰竭,心功能剩一半!醫指出關鍵問題
隨健康意識抬頭,許多民眾注重養生,卻也常讓人在異常症狀出現時,誤以為只是單純的老化。日前就有一名67歲案例平常注重身體保養、平常喜歡到郊區爬爬淺山,但時不時感覺喘、體力大不如前,原以為是年紀大,拖一段時間才檢查。 檢查時發現,他的心功能只剩一半,左心室收縮分率僅剩30%,診斷為心臟衰竭。這讓案例匪夷所思,更進一步檢查下發現膽固醇和血糖都偏高,還有3條冠狀動脈阻塞,另也有缺血性心臟病變,併發心室早發性收縮的心律不整。所幸問題都不大,案例病識感還算高、發現的算早,經治療及控制病情,約半年後恢復健康。 平常有運動、養生卻心衰竭?醫指主要3關鍵,不容忽視。 長者、慢性病好發的「心房顫動」:國泰綜合醫院心血管中心主治醫師陳玠宇表示,一般而言人體靜止未活動的狀態下,心跳頻率約介於每分鐘60-100下,不規律、太快或太慢等不正常的模式稱為心律不整,常見出自於心臟的心房或心室,慢性三高者、年長者最常好發的就是「心房顫動」,死亡率會比同年齡層的正常人高2倍,中風率則高5倍,卻有75%的患者沒什麼嚴重症狀而輕忽。 心房顫動逐漸常見? 陳玠宇醫師指出,據統計,60歲以上的族群約每100人就有4人有心房顫動;80歲以上則約每10位就有一位。台灣逐漸邁向老年化社會,心房顫動也會越來越常見。 心跳快也可能是:另一方面,心跳比平常來得快、甚至容易喘,這除了和交感神經較興奮有關以外,也很可能暗示其他問題,例如心律不整、心臟衰竭、脫水、發炎感染、貧血、甲狀腺亢進等,需近一步檢查釐清原因。而心跳過慢則可能引起頭暈、暈厥、癲癇發作等情形。 心臟疾病族群:若有心臟衰竭等心臟疾病的族群,心跳速率越快對心臟的負荷也就越大,可能加重心臟缺氧。據國外研究,心衰竭的患者若每分鐘心跳超過80下,和平均小於65下相比,會增加將近4成的一年內死亡率。而歐洲心臟衰竭指引,更建議將此警示數據下修到70下。 因此提醒,有慢性疾病、心臟病,或是年長族群,日常都需要注意,像前述提到的案例三種情況都符合,即便日常有在運動、有在養生。 簡單觀察心跳速率是否異常,超過最大值的一半盡早檢查! 220-歲數=100%最大值:為了能在生活中就察覺心臟是否有所異樣,陳玠宇醫師表示可透過觀察心率進行初步了解。方法很簡單,以220減掉年紀約為100%的最大運動心率,例如50歲的最大運動心率就是170,也就是每分鐘會到170下。 再依各狀態百分比觀察:算出最大值後,再依百分比評估其他情境下的心律。最低強度的等級一在50-60%,例如慢走。低強度的等級二在60-70%,例如快走。中等強度的等級三在70-80%,例如慢跑。高強度的等級四在80-90%,例如快跑。最高強度的等級五則在90-100%,例如衝刺。當靜止、放鬆時,心跳速率超過最大心率一半以上,就得懷疑有潛在問題存在。 養成測量血壓、觀察心跳習慣,更有利醫師精確評估和處置! 基於前述,陳玠宇醫師平時門診都會建議心臟不佳的患者,心跳控制在50-70下,並視個人情況予以調整。像是平常有在運動的族群,心臟也會較為有力,尤其是年輕的運動員,有時就會出現心臟較慢,屬正常現象,但對一般人而言就會需要留意是否心臟提早退化。 心跳過快或過慢都可能代表著異常的生理意義,建議平時養成測量血壓、觀察心跳並記錄的習慣,會比端看症狀來得更加保險,尤其是有慢性病、心臟病、年長族群,也更能提供給醫師參考,更有利精確的判讀和處置。 《延伸閱讀》 .護心也能防腦中風!?如何避開心房顫動地雷? .常常胸悶、心悸?留意心房顫動!醫:可控制,盡早檢查慎防腦中風! 以上新聞文字、圖片皆屬《今健康》所有,網站、媒體、論壇引用請註明出處。
-
2024-03-31 醫療.指甲.足部
連健保署長石崇良都曾患病 自曝曾因香港腳引發蜂窩性組織炎
香港腳是許多阿兵哥退伍後帶回的「紀念品」,有些人甚至被香港腳糾纏到老,伴隨不雅觀的灰指甲。事實上,台灣潮濕悶熱的氣候,是黴菌最愛,香港腳不局限於男性,各個年齡層、性別都可能在無意中被感染。今天的健保大數據,統計全台的香港腳與灰指甲患者就醫情形,讓讀者在預防與治療上,多一分警惕。健保資料統計,近六年診斷為灰指甲、香港腳的人數,除了110至111年新冠肺炎疫情期間就醫患者稍減,其餘人數均落在75萬人上下,無顯著差異。若以醫療機構層級畫分,六都中,桃園、台中、高雄均以醫學中心收治最多香港腳、灰指甲病人,台北市則是區域醫院最高。執業皮膚科專科醫師共886人,台北市最多。衛福部健保署署長石崇良表示,政府倡議分級醫療多年,香港腳不是複雜疾病,而多數病人都在診所就醫,但仍有部分患者至醫學中心看診。不過,醫院皮膚科若只收治重症患者,也會導致經營困難、醫師收入受影響,讓新進醫師轉而選擇開業,這必須作出權衡,「但患者只因香港腳就到醫學中心看病,不太合理。」112年全台領有皮膚科專科醫師證書,且有執業登記的醫師總人數886人,六都皮膚科醫師人數以台北市最多,共268人,新北市人數則約144人,且除新北市以外,另外五都均是醫學中心皮膚科醫師人數較多。醫學中心的香港腳病患,多因其他疾病就醫而順便檢查。「香港腳、灰指甲是最該落實分級醫療的疾病,若只是取得外用藥膏,在診所看就可以。」石崇良說,全台香港腳、灰指甲患者在診所就醫者70%,醫院不分層級僅佔30%,主因是皮膚科診所可近性很高。皮膚科雖然是新進醫師爭相選擇的熱門科別,但每年新增專科醫師人數僅約20人,醫學中心多是收治嚴重個案,處理免疫皮膚病等,但這類病人人數少,連帶影響醫師收入及醫院經營,恐讓在醫院執業的皮膚科醫師愈來愈辛苦。健保署統計,醫學中心的香港腳、灰指甲病患中,有八成是因其他疾病就醫,「順便」檢查香港腳、灰指甲。高血壓是香港腳、灰指甲前10項常見共病中,唯一非皮膚疾病。石崇良表示,這是因為患者就醫時,轉介至皮膚科一併處理。當兵時因香港腳引發蜂窩性組織炎,住院三、四天。雖然香港腳、灰指甲患者男女分布平均,沒有顯著差異,但不少男性因兵役問題,在軍中長期穿著軍靴,腳部通風、散熱情況不佳,而感染香港腳。石崇良表示,他在成功嶺當兵時,也曾感染香港腳,「人生第一次住院,竟是因為香港腳。」石崇良說,當年當兵時靴子很悶,出現香港腳後,因容易搔癢,把腳底抓出傷口,細菌入侵引發蜂窩性組織炎,當時覺得「還好自己略懂醫術」,直覺病情有異,請求至醫院就醫。起先還因對某項抗生素過敏,改以靜脈注射另一種抗生素,在醫院住了三、四天才出院,「這件事也告訴我們,包括香港腳、灰指甲在內,健康問題有許多社會決定因子。」藥局買藥方便,台灣香港腳患者存在黑數。不過,台灣恐存在香港腳患者黑數。石崇良表示,輕微香港腳症狀並不明顯,並非每位患者都有病識感,且因外用塗藥在市面上容易取得,若不是嚴重情況,加上諱疾忌醫等問題,民眾多會在社區藥局購買藥物,未必至基層診所或醫院就醫。另外,香港腳、灰指甲治療以外用藥物為主,口服藥物占比僅約15%。石崇良表示,香港腳患者多數使用外用藥膏就能痊癒,但灰指甲治療較為困難,有時患者必須使用口服藥物。至於原廠藥、學名藥區分,診所以學名藥為主,醫學中心則較常使用原廠藥。在皮膚科診所看診,拿到一罐鵝黃色、硬幣大小的塗藥,是不少民眾的記憶,目前這種藥盒愈來愈少見。石崇良表示,這種分裝、調藥方式,違反食藥署優良調劑作業規範,衛福部已禁止使用,民眾在皮膚科診所就醫、領藥時,必須注意有無完整包裝,避免拿到來路不明的藥膏延誤病情。香港腳、灰指甲是黴菌引起的皮膚疾病,衛福部健保署統計,這兩種疾病近六年罹病人數合計均落在75萬人上下。台北榮總皮膚部主治醫師、台灣皮膚科醫學會副秘書長李政源表示,實際罹病患者應更多,依臨床經驗推斷,至診間就醫的病人僅占二、三成,有六、七成患者不具病識感,或認為只是小病而未就醫。當成小病或無病識感,推估六、七成患者未就醫。李政源說,香港腳患者不一定有明顯症狀,不少病人是因其他皮膚疾病至門診就醫,才意外發現罹患香港腳,例如濕疹合併香港腳就是常見現象之一;且香港腳初期症狀對患者生活品質影響不大,除非有嚴重裂傷,患者才會感到不適,症狀不明顯也導致患者就醫意願不高。健保署統計,112年香港腳、灰指甲門診就醫人數中,45歲以下約23萬人,45歲至65歲患者達26萬人,65歲以上患者則有23萬人。李政源表示,45至65歲年齡區間小,但患者最多,加上臨床經驗綜合觀察,足見高齡者罹患香港腳、灰指甲比率較高,這與抵抗力相關,青少年、孩童因家長照顧較好等原因,罹病比率較低。10大共病出現高血壓,與罹病年齡偏高有關。香港腳、灰指甲10大常見共病中,僅高血壓不是皮膚相關疾病。李政源表示,高血壓並非香港腳治病風險因子,因高齡長者罹患高血壓的比率較高,推論此現象與香港腳、灰指甲罹病年齡偏高有關。112年灰指甲、香港腳門診次數約196萬次,其中基層診所占比最高,達70.31%,而全國醫療院所不分層級,門診量排名第一者是台北榮總。李政源表示,有些香港腳病人只要拿取藥膏治療即可,未必要至醫院就醫;灰指甲患者臨床上以口服藥物治療治癒率較高,但容易傷肝,至醫院就醫可定期抽血檢測肝功能變化,避免副作用發生。榮民醫院患者多,老兵因軍旅生涯致病,未妥善處理。李政源表示,高雄榮總、台北榮總在各縣市香港腳、灰指甲門診量排名高,主因是不少榮民在榮總體系就醫,且臨床觀察此族群罹患灰指甲盛行率蠻高,這與患者年齡偏高,自我照顧能力下降,以及生活環境較差有關;軍旅生涯中導致灰指甲出現,但多年未妥善處理導致惡化,也是門診會見到的情形。近年雖有一些灰指甲局部用藥,號稱治癒率高,李政源說,「其治療效果仍有極限,至多只有五、六成,口服藥物療效可達九成,但不少長者擔心傷肝而不願服用。」新興治療需自費,可作為不適合服藥的替代療法。近五、六年有研究論文指出新興治療方式,其中一項是利用飛梭雷射,在指甲上打出細孔讓藥物容易穿透;另一種方式是利用長脈衝雷射,加熱患者指甲板至五、六十度以上高溫,讓菌絲死亡,治療頻率約每一、二個月一次。李政源表示,飛梭治療方式尚無健保給付,患者必須自費約一、二千元,治癒率並非「極高」,但可提供口服藥物以外的治療方式,作為替代療法避免傷肝。其缺點是剛完成治療時,指甲會充滿孔洞、不太美觀,但患者若有意願,可至診間諮詢醫師,此項治療不分年齡均能使用。病情複雜的患者,仍建議至醫學中心就醫。另外,健保署統計,醫學中心開立香港腳、灰指甲藥物多以原廠藥為主,基層診所使用原廠藥比率最低。李政源表示,基層診所未使用原廠藥應是成本考量,而醫學中心藥物是由院方統一採購,醫師多會考量患者病情及用藥習慣開立。外界好奇,香港腳、灰指甲在診所就醫即可,至醫學中心就醫恐怕是「大材小用」。李政源則認為,至醫學中心就醫未必就是不落實分級醫療,有時患者塗抹外用藥膏仍難以控制疾病情況,且香港腳合併循環不好,容易導致繼發性感染;灰指甲厚度變厚會導致甲溝炎,這些病情較為複雜的患者,就適合至醫學中心就醫,「倒沒有一定要在哪看才是對的。」責任編輯:辜子桓
-
2024-03-27 失智.像極了失智
詹鼎正/長者常常忘東忘西,是得了失智症嗎?
前陣子好萊塢動作影星布魯斯威利傳出「額顳葉失智症」(FTD)惡化,令人心疼。根據統計,台灣失智症患者也不斷增加,大約每30分鐘就新增1名患者。隨著年齡增長,失智症的盛行率愈高,65歲以上老人中,每13人就有1位失智症患者,80歲以上老人中,每5人就有1位患者。失智症對社會的衝擊不容小覷,及早預防十分重要。如何區別失智症與正常老化?首先,了解失智症與正常老化的區別很重要。年長者大腦,隨著年齡增長,記憶功能可能減退,神經元數量雖未顯著減少,但神經元間通訊減弱,導致反應時間變長,若是突然忘記某件事,或突然想不起某人的名字,但事後會再想起來,這是正常的老化。如果記憶力或是認知功能的變化開始影響生活,例如完全忘記既定行程、無法執行熟悉的動作、自理生活能力下降、判斷力異常,甚至出現妄想或性情大變,這就可能是非正常老化現象,需要透過評估、診斷,來確認是否罹患失智症。台灣失智症協會提供10項失智症警訊,如果出現時,需提高警覺進一步就醫診斷。門診檢查常使用「簡易心智量表(Mini-Mental State Examination, MMSE)」作為評估工具,有30道題目來評估患者對人事時地物的認知、注意力、計算能力、記憶力、語言及空間建構能力,作答無時間限制,滿分是30分,分數愈高代表認知愈好。失智是腦功能慢性的損壞,患者通常沒有病識感,而是藉由家人察覺不對勁求診。但也不乏有正常長者會因為老化產生的健忘或反應慢,而憂心忡忡以為自己罹患失智症。失智症的種類有哪些?有方法可減低日後失智的風險?失智症主要分退化性和血管性兩種,常見的阿茲海默症、額顳葉型失智症、路易氏體失智症屬於退化性失智。除了遺傳因素外,心血管危險因子也會提高罹患失智症風險,常見危險因子包括三高(高血壓、高血糖和高血脂)、頭部外傷、菸酒、憂鬱、聽力損失、肥胖、缺乏社交、缺乏運動、空氣汙染等,控制這些危險因子對於避免失智症很重要,不僅要關注先天基因影響,也要注意後天身體健康及環境條件。失智症絕大多數是不可逆的,目前沒有藥物可治癒,但經常運動、愛動腦,例如閱讀、玩牌、玩數獨,以及喜歡社交互動的人,比較不易罹患失智症,而增加健腦訓練,也在失智症發生初期有幫助。研究顯示,每周運動3次、每次運動50分鐘以上的老人,比起沒運動的老人更不容易得到失智症。儘管失智症無法治癒,但藉由藥物可以延緩惡化速度。對於失智症患者及照護者,適時地尋求醫療專業的介入、保持樂觀態度,將能減輕彼此身心負擔。●10項失智症警訊1. 記憶力減退,影響到生活和工作。2. 計畫事情或解決問題有困難。3. 無法勝任原本熟悉的事務。4. 對時間、地點感到混淆。5. 理解視覺影像和空間之關係出現困難。6. 語言表達或書寫出現困難7. 東西擺放錯亂且失去回頭尋找的能力。8. 判斷力變差、警覺性降低。9. 從職場或社交活動退出。10. 情緒和個性的改變。責任編輯:吳依凡
-
2024-02-27 慢病好日子.慢性腎臟病
慢病主題館【腎臟病】胖糖老壓藥痛史菸8大族群,提前留意腎臟疾病!
腎臟比你想像的還要會忍耐腎臟是一個沉默的器官,在腎臟病初期的時候幾乎沒有症狀,如果沒有定期健檢的習慣,很難發現腎臟其實已經出問題了,也因為這個原因造就了台灣人對於腎臟病的低認知率,根據過去研究資料顯示,每10個人只有不到1個人知道自己有腎臟病。為了提升國人對於腎臟病的病識感,醫界過去推出「泡水高貧倦」腎臟病五大症狀的口訣,也成功打入台灣人的心中,有越來越多民眾因為出現以上症狀,進一步去檢查才發現自己有腎臟病。然而,當出現「泡水高貧倦」五大症狀時,往往已經進展到慢性腎臟病後期,此階段能做的治療就會有所限制。腎臟病八大高危險族群「胖唐老鴨要痛死焉(胖糖老壓藥痛史菸)」為了降低腎臟病對於國人的影響,未來推廣的方向要再往更前端,也就是在疾病發現之前就提早讓國人了解腎臟病、知道哪些族群是屬於慢性腎臟病的高危險群。腎臟病防治基金會執行長、全新圓診所院長林裕峯醫師表示:「胖糖老壓藥痛史菸這個口訣,可以讓民眾了解什麼樣的族群是慢性腎臟病的高危險群,進而提早開始預防腎臟病的發生」這八個字分別代表不同的族群,接下來就一起來簡單了解吧!1.胖:肥胖肥胖指的是身體質量指數(BMI)超過標準值,一般來說正常體位的BMI介於18.5~24之間。BMI介於24~27屬於過重體位,BMI大於27以上就屬於肥胖體位。2.糖:糖尿病當空腹血糖>126 mg/dL或是糖化血色素(HbA1c)>6.5%時就就可能是有糖尿病了,若血糖長期處於過高的狀況,就會造成血管病變,影響到腎臟血流量及腎功能。3.老:65歲以上的人隨著年紀的增長,人體的器官也會隨之漸漸衰老,腎臟功能也會慢慢流失。4.壓:高血壓正常狀況下,血壓應該小於120/80mmHg,當血壓>120/80 mmHg就代表有高血壓的可能,建議去醫院進一步的檢查,持續的高血壓也會造成腎臟受損進而產生慢性腎臟病。5.藥:亂吃藥止痛藥有分為會傷腎以及不傷腎的,若長期自行亂服用止痛藥,就有可能會造成腎臟受損。要吃藥一定要先經過醫師的診斷、開立處方藥才可以服用,自己隨意購買成藥或是來路不明的黑藥丸都有可能造成腎臟受損,長期下來就可能造成慢性腎臟病的發生。6.痛:痛風當尿酸濃度上升,造成尿酸結晶沉積在關節所引起的關節炎,痛的時候連風吹過都覺得疼痛而得名。尿酸的結晶除了堆積在關節以外,也會堆積於腎臟,長期下來便會造成腎臟傷害。7.史:家族有腎臟病史慢性腎臟病跟遺傳有關連,家裡若有人罹患慢性腎臟病,自己得到慢性腎臟病的風險就會比較高,因此建議需要特別留意。8.菸:抽菸抽菸會刺激交感神經和腎素血管張力素系統,影響血壓和腎臟功能。養成定期健檢習慣 積極配合醫師治療本身已經有上述提到的八大危險族群的其中一項、甚至兩三項以上的人也不用過度擔心,要對腎臟造成實質的傷害通常是長期累積下來的,所以知道自己有符合八大族群其中幾項的話,應該要做的就是配合醫療團隊積極的治療。林裕峯醫師提醒:「千萬不要覺得慢性病對生活沒什麼影響就不管它,要從飲食選擇、生活習慣、藥物治療等多方向來改變,盡力將慢性病控制好,降低對於腎臟的傷害。」【慢病主題館】名家專欄財團法人腎臟病防治基金會致力普及健康生活方式和腎病防治觀念,期望將正確的腎臟病預防和治療觀念融入每個人的生活,打造健康腎臟友善環境,提供及腎臟疾病衛教、腎臟疾病篩檢服務病友,鼓勵及培育國內相關研究人員及專科醫生,提高醫療技術及品質,並提供基層醫療院所與相關學術單位腎臟及其相關疾病知識的交流平台,增進整體醫療水平。官方網站|粉絲專頁|更多文章【慢病好日子】糖友早上出門太匆忙,不吃早餐會影響血糖控制嗎?為什麼洗腎的人會便秘?有什麼助排便的好方法?提供最接近病友真實疑問的慢病衛教資訊,與您一起好好過慢病日子! 📍瀏覽專題>>慢病好日子主題圈 📍觀看影音>>慢病好日子YouTube 📍專屬訂閱>>慢病好日子電子報 📍追蹤加入>>慢病好日子-一起最愛問粉絲團
-
2023-12-31 醫療.精神.身心
健保大數據/憂鬱症治療特色院所
醫學中心第1名台北榮總/成立情緒精準醫療中心 創新治療 保護隱私台北榮總111年門診治療憂鬱症6,457人,為醫學中心人數最多。台北榮總精神醫學部主任白雅美說,約三分之一憂鬱症病人屬於難治型,也就是使用兩種以上抗憂鬱藥物,仍無法達到治療效果。為治療此類病人,北榮開創進行重複經顱磁刺激(rTMS)研究,發表相關論文,再經衛福部核准,為全國第一家進行此項治療的醫院。北榮為治療難治型憂鬱症病人,採用成分為K他命的最新鼻噴劑藥物,白雅美說,這也是北榮率先研究,再用於臨床治療,約有五至六成機率可以改善病人病情,快速降低自殺意念,但鼻噴劑藥物需自費,一次療程約一個月,費用20萬元。北榮目前也於臨床進行成份為低劑量K他命的點滴治療研究,希望給予難治型憂鬱症病人更好的治療。北榮111年成立「情緒精準醫療中心」,除訓練全國精神科醫師進行重複經顱磁刺激治療外,也規範鼻噴劑藥物用藥對象、注意事項等,並與全國精神科醫師達成共識。北榮於憂鬱症治療方面進行許多創新研究,同時「情緒精準醫療中心」採約診制,並有專人服務,以保護病人隱私,深獲病人信任。區域醫院第1名北市聯醫松德院區/24小時精神專科急診 病情惡化及時協助健保署資料統計,台北市立聯合醫院門、住診收治憂鬱症患者超過萬人。松德院區院長黃名琪說,該院提供憂鬱、焦慮症患者治療,屬於「一條龍」服務,除門診、住院服務,醫院更設有24小時精神科專科急診,如果患者出現自殘、病情惡化,可進行緊急醫療處理。黃名琪指出,病人從急診收治後,會住進急性病房,給予每15至30分鐘高頻率觀察,及時給予醫療,並評估治療效果。這類病房住院時間約2至4周,待病情穩定後,就會轉進非急性的精神官能症病房,再對病患、家人等進行談話式的心理諮商,配合團體行動復健治療,病人返家後也會持續關心。近年來,憂鬱、焦慮症已成為全球議題,現在正值浪頭,國內也十分重視。黃名琪表示,該院於治療患者過程中,藥物準備品項十分齊全,包括各式抗憂鬱劑、情緒穩定劑,還有經顱磁刺激術及自費使用的右旋性愷他命(速開朗)鼻噴劑等。醫院從門診、急診、住院給予患者的藥物、非藥物治療,都經過精神專科評鑑,給予病人最好的醫療協助。地區醫院第1名桃園長庚/發展失智照顧中心 及早治療長者憂鬱根據健保署統計憂鬱症全台各醫院門診人數,桃園長庚醫院位居全台地區醫院第一位,每年就診人數達2,155人。桃園長庚醫院精神科主任吳冠毅表示,高齡化社會增加罹患憂鬱症機率,桃園長庚醫療發展的其中一大特色為「失智照顧」,情緒障礙不僅發生在罹患失智症後,也可能在失智症前期表現,加上國人對於精神疾病的病識感提高,也讓整體就醫率增加。吳冠毅表示,桃園長庚精神科醫師與林口長庚、台北長庚三院區流動,總計有22位醫師會在三院看診,專業領域從兒童青少年、一般成人,再到高齡人口都有,因此能提供全方位服務。吳冠毅表示,桃園長庚屬於綜合醫院,如果其他科別的醫師察覺到患者出現類似精神疾病,會立刻轉介給精神科,也會增加院內患者就醫的機率。他發現,近年輕度精神障礙的患者逐漸增加,除了其他科別的醫師警覺性高,患者本身的病識感也提高,讓精神疾病能及早治療。桃園長庚積極發展失智症中心,吳冠毅表示,失智症前期有些會以焦慮、憂鬱表現,後期也可能會有情緒障礙,也是增加憂鬱症就醫人數的原因之一。住院人數第1名高雄凱旋醫院/院內30名心理諮商師 助病友早日揮別陰霾「北松德、南凱旋」,國內兩家精神疾病專科醫院齊名,高雄市凱旋醫院可說是治療及研究憂鬱、焦慮等情緒障礙醫學的南霸天,守護大高雄民眾的身心健康,111年共收治392名憂鬱症住院病友,不僅名列區域醫院第一名,人數也高於醫學中心排序第一的三軍總醫院(360人)。凱旋醫院院長周煌智謙虛地表示,主因是醫學中心於去年疫情期間嚴守指揮中心所頒佈的7至14天隔離措施,以及縮減病房。相較之下,精神專科醫院影響較小,仍持續收治病友。周煌智指出,院內最新統計顯示,去年收治憂鬱、焦慮等負面情緒病友確實明顯增加,住院部分更明顯,這也與防疫有關,許多民眾確診、身體不適,又被隔離,承受極大情緒壓力,以致出現失眠等身心症狀。針對憂鬱、焦慮等患者,添購「電痙攣儀器」、「重複經顱磁刺激rTMS」等腦部治療儀器。另成立身心健康管理中心,希望讓住院患者感受到正面能量。此外,凱旋醫院擁有堅強的心理諮詢團隊,周煌智表示,在藥物治療,各家醫院大同小異,但自家醫院有30名心理諮商師,為病友提供專業心理治療,提升療效。111年憂鬱症門診、住診人數5大院所106-111年主診斷重鬱症及輕鬱症門診就醫統計
-
2023-12-31 醫療.精神.身心
憂鬱症和焦慮症該如何治療?用解決不適症狀為由鼓勵患者積極就醫
憂鬱和焦慮像是兩個互相連動的齒輪,當人體處在緊繃狀態,交感神經變得活躍,後續可能就會出現無法放鬆、坐立不安、喘不過氣、心悸、腸胃道症狀等。如果症狀多、持續時間長、影響到生活,就要尋求醫療協助,醫師會在診斷過程中給予輕度的心理治療,藥物則偏向臨床輔助治療。醫師建議,前幾次治療建議密集就醫,也要留意第一至三次的大發作,否則很可能會演變為難治型憂鬱症。使用藥物或認知治療,須視症狀是否達到疾病程度。對於有憂鬱或焦慮情形的患者,該使用藥物或認知治療?台北榮總精神部社區復健精神科主任、陽明交通大學醫學系及腦科學研究教授李正達說,臨床上需要檢視症狀的強烈度,是否到達「疾病」的程度,如果病人在就診的當下,已經出現猶豫、焦慮、吃不下或睡不著,甚至死亡念頭等,如果非藥物治療有限,可能就會同時運用藥物與非藥物治療。李正達指出,現階段的主線用藥,常見的有抗憂鬱劑,增強血清素或正腎上腺素的藥物;針對急性症狀,如焦慮、失眠、緊張、自律神經失調等,臨床上可能會運用一些鎮靜安眠藥,達到症狀緩解。這些屬於比較基礎的一般臨床用藥,李正達說,如果病人的症狀相對更頑固、更難治療,可能就會運用其他類別的藥物加強治療,如新一代的抗精神病藥劑量較低,一般來說都能夠增強抗鬱劑在抗憂鬱焦慮方面的效果。認知行為治療,引導病患拆解、看見事情的全貌。除了藥物治療外,醫師也會使用認知行為治療,李正達表示,主要是用在症狀不那麼嚴重的個案。當人在面對強大的壓力源時,對壓力的感受本來就會增加,伴隨的就是憂鬱、焦慮的情形,如果有機會了解個案到底受到什麼樣的心理社會壓力影響,以及個案的應對、思維等,或許就有機會從中給予指導和心理治療。李正達以工作上的壓力為例,當上司交付一個難以解決的新任務,有些人就會覺得完蛋了、一定沒有辦法達成,接著馬上覺得自己能力不足才沒辦法完成,也就是把事情「嚴重災難化」,或者有點以偏概全,例如當天沒辦法做完,就覺得這輩子沒有辦法做完,沒有辦法看到事情的全貌。用「正念」摒除外物,將思緒轉回自己的內在。「我們遇到這種個案,就是想辦法跟他『夥伴化』。」李正達說,也就是讓患者知道自己是有人陪的,並從討論中找出新的解決策略,對於以偏概全的情形,就會協助將事件拆解、階段性完成。其餘非藥物的方法,李正達提到,也可以使用「正念」的模式,暫時讓自己不要把思緒聚焦在外界的事物,而是完全聚焦在內在的狀態,例如把右前臂慢慢用力,再慢慢放鬆,感受自己肌肉的張力,也可以慢慢吸氣和吐氣,將思緒從外界移到自己的內在。藥物治療無效,可與醫師討論腦神經刺激治療。李正達表示,如果已經遵照醫師開立的處方與療程,服用抗鬱劑等藥物治療一段時間後,還是覺得情緒很低落,就可以尋求醫師進一步協助,執行腦神經刺激治療,因為這類治療目前仍屬於自費項目,通常要尋找有一定品質的醫療院所,目前核准的有經顱微電流刺激(CES)和重覆透顱磁刺激(rTMS)等,最短療程需要三星期。李正達建議,因為有些人症狀比較嚴重,已經到每天都度日如年的程度了,前幾次治療,最好能夠密集就醫,例如一個禮拜就醫一次,如果調整後控制得好、已經有進步的空間,漸漸地就可以調整為二、三周,甚至一個月回診一次。李正達說,只要穩定治療,建議大概半年回診一次,在狀況穩定之後,就可考慮使用比較低的劑量,主要是為了避免復發,因為半年基本上已經是一個很穩定的狀態,但如果患者處在高壓生活環境,本身又容易焦慮,就會建議再追蹤久一點。歲末年終,加上氣溫驟降,醫學中心精神科醫師觀察,近期憂鬱症發病人數增加,不僅住院憂鬱症病人數上升,門診也觀察到不少憂鬱症復發個案,此現象與日照不足、節氣循環均有關係。與憂鬱症身體症狀表現類似的「焦慮症」,則與病人生活壓力有關,受氣候、季節影響較小。但醫師指出,隨心理健康識能提升,民眾對於憂鬱症病識感提升,但仍有不少患者罹患焦慮症卻難自覺。新光醫院精神科主治醫師張尚文近期遇到一位病患,至醫院就診時,狀況就像電影「怪胎」中描繪的社交恐懼症患者。他表示,該患者是一位大學生,因個性容易焦慮緊張,在學校上課時,擔心背後的眼光,只敢坐在最後一排,跟女同學說話時,更是緊張到必須閃躲,經診斷屬於焦慮症,除給予抗焦慮症藥物服用,也安排心理諮商,雙管齊下解決患者病況。睡眠、食欲、腸胃功能差,大腦認知功能也受影響。張尚文表示,焦慮症、憂鬱症患者常伴隨身體症狀,除常見的睡眠品質不佳,患者也會出現偏頭痛、肌肉痠痛、頻尿等病症;大腦認知功能也會受到影響,兩種疾病都會導致病人記性不好,容易忘東忘西。此外,張尚文說,患者也常有腸胃道症狀,例如缺乏食欲,或飲食後腸胃蠕動異常導致腹部脹痛、消化不良或胃潰瘍等。症狀與一般腸胃病症難以區分,但三分之一甚至半數的腸胃科病人都有焦慮症狀,醫師除使用制酸劑等壓制症狀,也會開立抗焦慮藥物,幫助患者放鬆神經。焦慮症者敏感、想太多;憂鬱症者情緒低落、提不起勁。焦慮症、憂鬱症的區別,主要是情緒表現、致病因子不同。張尚文表示,兩者身體症狀類似,但憂鬱症患者情緒表現比較低落,焦慮症患者表現則較為敏感。若以致病因子區分,兩者雖然都有記性不好的表現,但焦慮症患者致病原因是對於周遭事件、訊息過於敏感,「看太多、想太多」注意力不集中;憂鬱症患者則是對事物提不起勁,「什麼都不想看」,因此記不起事情。抗焦慮藥物「治標」,抗憂鬱藥物「治本」。至於憂鬱症及焦慮症的藥物治療,張尚文表示,兩者用藥類似,臨床上針對憂鬱症患者,除給予增加血清素的抗憂鬱藥物以外,若病人合併焦慮症,會開立速效抗焦慮劑,幫助快速壓制症狀。意即抗焦慮藥物先「治標」,服用1至2周,焦慮源終止或症狀緩解即可停藥;抗憂鬱藥物則用來「治本」,每個療程需服用6周至3個月。另外,隨醫藥科技進展,抗憂鬱劑除能增加血清素,也能增加腎上腺素、多巴胺、褪黑激素等神經傳導物質。有疾病家族史者,仍可靠調適壓力避免發病。張尚文表示,憂鬱症可細分為生物體質憂鬱症,與外在環境壓力引發的壓抑型憂鬱症等;焦慮症也是部分與體質有關,但也與情緒長期壓抑有關係。憂鬱症、焦慮症的家族遺傳風險,比一般人高出10倍,即家族中有疾病史的民眾較易罹病,但有家族史者在全部患者中占比僅約一成。除與基因遺傳有關,黃薇嘉說,焦慮症、憂鬱症也受家庭環境養成影響。因此,即使家中有基因遺傳因子,民眾也不必過度緊張,如果能學會調適壓力的方法,就不容易演變為焦慮、憂鬱症,可尋找紓壓方式,例如手作、運動、冥想、做瑜伽等,都對病情有助益。自律神經失調 常與焦慮、憂鬱症共病有些憂鬱症、焦慮症病人就醫意願不高,身邊的人如何協助患者就醫?台大醫院精神醫學部主治醫師黃薇嘉表示,以焦慮症而言,當症狀開始影響旁人,且被察覺時,通常焦慮程度已經相當嚴重,建議民眾可用「身體症狀」作為勸說病人就醫的基礎,焦慮症、憂鬱症病人都常吃不好、睡不好,或自律神經失調導致頭暈、頭痛、胸悶等症狀,旁人若鼓勵病人就醫解決上述問題,接受度會比直接點出焦慮症、憂鬱症來得高。坊間許多書籍提到「自律神經失調」。黃薇嘉表示,自律神經失調的專業術語是「身體化症狀」,臨床表現包括持續性頭暈、胸悶等,且嚴重至影響生活。根據國內近期大規模研究,自律神經失調與焦慮症、憂鬱症共病比率高,近三分之一患者合併焦慮或憂鬱。民眾若長時間出現無特定病因的身體不適,建議可至精神科就診。責任編輯:辜子桓
-
2023-12-24 醫療.骨科.復健
骨質流失無感?骨折為時已晚!骨本是否存夠關係熟齡生活品質
骨質疏鬆是高齡者「無形又致命」的殺手,在醫界積極的宣導下,民眾大多已知道「骨鬆容易引起骨折」,但多數人會認為,骨折只要手術就會好,嘉義基督教醫院骨鬆中心主任吳政誼說,如果手術後不會好呢?根據統計,骨鬆骨折治療後半年內再次骨折的機率高,避免骨鬆骨折,最好的預防方式就是在骨折發生前「不要骨鬆」,術前預防更勝於術後補鈣。「打噴嚏」導致骨鬆骨折,兩個月內發生三次。骨質疏鬆是高齡化社會重要的議題,人類的骨質密度在30歲達到高峰,35歲以後將逐步流失。在台灣,50歲以上成人,76%有骨質疏鬆,骨鬆本身不可怕,骨質流失人體不會感受到疼痛,要擔心的是骨鬆引起的骨鬆骨折,若以骨鬆引起的髖關節骨折為例,死亡率達15%到22%。一位70多歲的林姓太太,去年因為「打噴嚏」導致骨鬆骨折,全身疼痛緊急手術,術後雖順利恢復,但接下來二個月內,又發生第二次、第三次骨鬆骨折,從腕部骨折,一路到髖部、椎肱骨骨折,每天晚上因為骨折疼痛「半夜唉唉叫」,全家都沒辦法休息,生活也得依賴家人,家人工作嚴重受到影響。吳政誼說,這位患者過去一直都有嚴重骨鬆,卻遲遲未就醫,骨鬆骨折後第一次完成骨水泥灌漿,但其餘骨質依舊鬆軟,即使每一次都給予最好的治療,骨質若無法從「本質」改善,骨折將如同骨牌般,一次又一次接連發生。已開始治療骨鬆的患者,仍有45%機率發生骨折。治療或預防骨質疏鬆看似容易,但人都有「惰性」,根據健保署統計,2022年因骨鬆就醫者有11萬8010人,雖然與罹病人數相比,就醫比例極少,但這群已經有病識感,或是因骨鬆骨折開始使用骨鬆藥的患者來說,已開始治療者,後續仍有45%的機率發生骨折。吳政誼說,主因是患者「漏藥」機率高,骨鬆不會痛讓服藥者少了定期服藥的意識。骨鬆不僅得做好「提早察覺」,如果被診斷有骨鬆,也一定要定時服藥,避免骨折。目前要察覺自己是否骨鬆,可透過骨密度檢查確認,骨密度的數值以「T分數」的標準差方式呈現,數值如果在+1.0到-1.0之間屬於正常,介於-1.0到-2.5表示骨密度過低,屬骨質缺乏症;數值在-2.5以下表示有骨質疏鬆,如果-2.5以下又發生過一次骨折,表示有嚴重骨質疏鬆症。骨鬆盛行率高,50歲以上民眾建議自費檢查骨質密度。吳政誼說,如果尚未發生骨鬆骨折,健保不給付骨密度檢查,但為了自身的健康,呼籲50歲以上民眾,盡可能自費檢查骨密度,好制定自己的預防骨鬆計畫。他說,骨鬆盛行率極高,以嘉義基督教醫院連續二年替700位民眾篩檢骨質密度的結果來看,多數骨密度都偏低,且女性骨鬆比率高於男性。骨質如果要優化,必須遵從三大要素,攝取足夠的鈣質提高骨本、規律的負重運動刺激造骨細胞、適當日曬獲取維生素D。吳政誼說,八成的女性都知道自己是骨鬆的高風險群,不少女性都會補充鈣質,但最終仍是骨鬆候選人,主要是沒有選到適合自己的鈣質補充品。每天攝取1000-1200毫克鈣,並補充維生素D。每人每天建議攝取1000到1200毫克的鈣質,傳統的鈣片主要是「碳酸鈣」,吃了容易脹氣、便祕;有些人會改用「乳酸鈣」或是多喝牛奶攝取「牛奶鈣」,只是也會有過敏的問題,特別是亞洲人多數有乳糖不耐症,也容易脹氣。目前市場上有新的選擇為非晶鈣,於大鼠實驗中,骨骼流失預防效果顯著優於碳酸鈣及檸檬酸鈣;臨床研究針對停經後婦女,使用非晶鈣也有較佳的吸收率,且非晶鈣是唯一能促進成骨細胞增生的口服鈣,因此取得用於加速骨骼生長的專利認證及與美國NASA合作改善太空人骨質研究計畫。除了補鈣,維生素D可以幫助人體鈣質吸收,建議每天攝取800到1000IU,同步做好負重運動,健走、爬山、慢跑、跳繩、韻律舞、太極拳等,多管齊下才能減緩骨密度流失速度。
-
2023-12-14 活動.活動最前線
免費報名【講座&聖誕音樂會】寒流來襲!醫師教你急性中風處理、慢性預防
衛福部公布的統計資料,腦血管疾病為國人十大死因的第4位,亦是全球人口死亡與失能的原因之一。以目前平均需照顧9.9年的數字來看,估算每年長期照護支出約百萬,是拖垮家庭、社會的沉重負擔。急性腦中風處理,很重要!患者到院前的辨識非常重要,首先民眾要有病識感,察覺徵兆立即撥打119,由救護人員辨識送醫,同步院前通報,並啟動緊急救護SOP,縮短等待流程。民眾可透過台灣腦中風學會推出的中風辨識口訣:「微笑、舉手、說你好」,辨識是否中風並快打119報案,「縮短到院時間、及早治療」可以降低患者死亡率、失能程度。慢性預防腦中風「中風危險因子中,心房顫動是最危險的不定時炸彈」根據台灣腦中風學會登錄實際的中風案例,每6人就有1人是因為心房顫動引起。心悸、頭暈、胸悶等,可能都是心房顫動發作的疑似症狀,但仍有8成的病患沒有任何症狀,建議45歲以上民眾每年至少進行一次心電圖檢查,定期回神經內科追蹤,若檢查出患有心房顫動,可提前評估合併中風的風險,透過服用藥物來預防。【急性中風處理 慢性預防中風】健康講座暨聖誕音樂會主講:三軍總醫院周中興醫師、三軍總醫院蔡佳霖醫師時間:12/23(六) 14:30-16:40 (14:00報到)地點:台北市萬華區艋舺大道303號2樓報名專線:0800-033-008、02-23021161主辦單位:台灣腦中風病友協會點擊報名
-
2023-11-30 退休力.健康準備
SNQ肯定!關渡醫院失智友善照顧模式 今醫療科技展現成果
79歲張奶奶,5年前因頭暈就醫,看診2年後,開始心情低落、憂鬱,常忘記約診時間,非約診時間反而來到診間,被診斷為輕度失智症。還好加入了關渡醫院的失智共照服務據點,與學員共處、上陶藝課程,心情愉悅,病情也不再惡化,如今成為據點班長,還主動找新學員聊天,看不出輕度失智。關渡醫院院長陳亮恭上任後,兩年多來盤點關渡地區失智長者照顧情形及所需服務,積極規畫、佈建及媒合失智照顧,建立從預防、治療、社區照顧的完整失智照顧體系。2023年醫療科技展今天登場,關渡醫院展現榮獲「國家品質標章(SNQ)的「失智社區友善照顧模式」成果。關渡醫院於社區深耕失智服務,建置相關資源,讓地區長者即使認知退化,都可以獲得幫助。關渡醫院神經內科主任林思穎表示,先開設關渡學苑,提供企促進民眾認知、體能等訓練,延緩失能、失智、退化;其次,針對輕度至中度失智長者,安排至關渡益智學堂,提供認知、體能等活動。關渡益智學堂於111年8月開設,去年服務900人次,今年服務達2997人次。林思穎指出,關渡醫院原設有失智共照中心,但照顧過程發現,關渡地區生活機能完整,長者在此宜居舒適,當要轉介長者到北市其他區域的機構時,他們多不願意,尤其輕度失智症患者常排斥生活上的改變,此時住家附近有在地化的失智服務機構,十分重要。失智長者面對熟悉的人、環境,失智照顧也比較容易成功。林思穎指出,關渡醫院即在關渡最熱鬧的知行路上設置失智照顧據點,提供完整的失智照顧。如是需要到失智日照中心照顧的個案,也可透過個管師媒合,讓個案參加白天照顧活動,而更嚴重個案會安排到護理之家照顧,。長者隨著失智病情進展,容易出現失能、行動不便,導致可能無法出門。林思穎表示,「從住家樓上到樓下的垂直距離,其實比起住家到醫院,這是最遠的距離」,即便失智長者願意出門就醫、診斷,但多期待吃藥就可改善症狀,但失智為退化性問題,吃藥無法獲得改善,若其他非藥物治療不夠便利時,在失智長者的照顧上,其實很難真正推廣出去。林思穎說,關渡醫院為提供無法出門的失智長者更好的服務,整合長照體系所提供的協助,針對行動不便、無病識感不出門的長者,也透過個管師到宅關心,提供預防走失、居家安全等衛教宣導,或是初步評估失智情形,當長者沒有排斥後,再帶到醫院進行診斷、治療,醫院則提供居家醫療、居家護理等服務,同時連結社區照顧資源,使長者有所依靠。林思穎表示,關渡醫院也在洗腎室、日照病房、失智服務據點,設有人臉辨識系統及防走失系統,一旦長者走失,可以立即發布協尋訊息,同時也可以及早掌握長者認知功能及情緒變化,這對關渡地區失智長者提供莫大的協助。
-
2023-11-20 失智.名人專家
2023國際失智照護論壇系列報導/失智症靈性照顧 重啟另一段生命旅程
家人診斷出失智,下一步該怎麼辦?應該注意什麼才能穩定目前的生活?失智者都沒有病識感嗎?當總是忘了帶鑰匙把自己關在門外,身邊的人提醒已經說過好幾次了…這樣的挫折感該如何因應?穩定諮詢與紓壓 調整家屬照顧需求進入失智歷程後,誰都無法預知病程的長短,其伴隨的精神變化與行為改變,對個人及家庭都產生壓力。對失智者和家屬來說,支持與陪伴,是降低疾病衝擊與延緩病情的最佳良方。穩定的諮詢與紓壓管道,可協助了解可能面臨的挑戰,並幫助身心準備,調整適切的照顧模式,以因應病情變化與需求。台灣失智症協會秘書長陳筠靜表示,失智症需要全人照顧,包括醫療介入、照護服務、社會參與及生活安排,而心理與靈性支持也是關鍵。靈性照顧重視自我統合,探索個人需求,協助發揮其能力與潛能,有助於緩解失智帶來的困境,降低失落並體會生命的意義與價值。失智者處在不同生涯階段,會面臨到不同的個人生命發展中的任務與調適,失智者以年長族群居多,但國內32萬名失智者中,有超過1萬人是65歲以下的年輕型失智者,他們可能在職場與家庭中都還身負重任,更需要個別化的理解,依需求協助服務設計與陪伴生涯規畫,避免整個家庭如骨牌效應倒下。照顧重視個別性 助患者身心靈復能陳筠靜說,「以人為本」的靈性照顧重視個別性,過往的生命歷程、興趣喜好、親密關係,對每個人都深具意義。深入陪伴失智者,透過傾聽、理解、接納、同理,將可進一步幫助身心靈「復能」,從表達、展現能力與關係連結中保有尊嚴與生活樂趣。陳筠靜強調,失智者與照顧者的內在聲音相當重要,鼓勵家庭在照顧過程中積極溝通、討論與陪伴,尊重失智者的自主性與自立精神,也要善用資源,讓失智家庭所受的影響降到最低。失智家人不必急著放棄自己的生活,失智症是另一段互相扶持的生命旅程的開始,過程有所起伏,但不會全然都是負面,也可能帶來不同的生命意義。失智症是每個人都可能罹患的疾病,聯合報將於台北市集思交通部國際會議中心舉辦「2023國際失智照護論壇」,邀請各領域專家到場專題演講生活應變、靈性需求、財務規畫,包含確診年輕型失智症的珍妮芙.彼尤特醫師分享失智照護知識與技巧。「2023國際失智照護論壇」於12月8日舉辦,邀請到「盼望永存:一位醫者的失智旅程」作者珍妮芙‧彼尤特醫師線上分享年輕型失智者歷程。此次論壇由瑞智社會福利基金會、聯合報健康事業部主辦;贊助夥伴富邦人壽;行動響應夥伴吉晟生技、采鋐健康整合集團、皇嘉;以及各界夥伴共同參與,包括支持夥伴:台灣失智症協會、中山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失智時空記憶的旅人;倡議夥伴:元氣網、台灣安寧緩和醫學會、屏東基督教醫院、一粒麥子社福基金會、天主教失智老人社會福利基金會、切膚之愛社會福利基金會、畢嘉士基金會、醫療財團法人門諾醫院。【報名已額滿】2023國際失智照護論壇●時間:12月8日(五)下午2時至5時●地點:集思交通部國際會議中心集會堂(台北市杭州南路一段24號5樓)●報名:https://bit.ly/3QO85bz
-
2023-10-25 失智.像極了失智
兒證實侯孝賢確診阿茲海默症已「回歸家庭」!我是健忘還是失智?權威醫師教檢視6情況
電影圈盛傳侯孝賢失智已退休?根據外媒《Indiewire》報導,名導侯孝賢正與失智症戰鬥,「IndieWire」引述侯孝賢友人、英國權威影評人托尼雷恩斯說法,指出侯孝賢「已經退休」,台北工作室已經關閉,包括助理在內所有工作人員都已離開。對此消息,聯合報導,侯孝賢的兒子侯甫嶽今(25日)下午也證實,父親被診斷出阿茲海默症後,加上新冠肺炎確診,現已回歸家庭安心休養。其實侯孝賢罹患失智症一事早已被媒體報導,電影圈也已傳開,當時編劇好友朱天文代為澄清,侯孝賢不是罹患帕金森氏症,而是「年紀大記憶力變得不好。」失智症分為退化性與血管性兩類,阿茲海默症即為退化性失智症中最常見的一種。而失智症有許多前兆症狀,記憶力衰退是其一,但記憶力不好、健忘也是許多人會出現的問題,到底怎樣的情況才算是失智症?是健忘還是失智?許多人常將健忘與失智搞混,中榮民總醫院嘉義分院精神部醫師沈正哲曾受訪表示,多數人上年紀後,都發現記憶力衰退、不若年輕時強學博記,其實這是正常現象,每個人都會有,老化健忘不是失智。專家認為,最簡單的差別是,一般健忘症患者有自覺病識感,也就是自己能意識到忘了哪些東西;失智症患者則會完全忘記曾經歷的事情,而且越忘越多,即使提醒也記不起來。國內失智症權威,現任臺北榮總特約醫師、國立陽明交通大學臨床兼任教授劉秀枝曾在《元氣周報》專欄撰文指出,人類的記憶很神奇也很複雜,任何一個環節鬆了都會影響記憶,但不見得是失智症。如果你常忘記事情,先考慮以下幾種情況以判斷是否為失智症:1.健忘:如果一開始就心不在焉,沒好好接收,更沒貯存,當然想不起來或記錯。例子不勝枚舉,如念書不專心,當然記不牢;工作繁瑣,難免顧此失彼;心情不佳、焦慮不安或一心好幾用,別人講的話根本沒聽進去,當然不記得。因此「正念減壓」的專注力練習近年頗受歡迎。2.正常老化:人體的器官與功能會隨著年齡逐漸退化,記性也不例外,尤其以近期記憶最顯著,但不影響日常生活或工作。與失智症的差別在於:不會經常發生或愈來愈嚴重,只忘記部份細節而不是全盤忘掉,過後自己或經人提醒可以想起來,而且其他認知功能正常。3.過度擔心:有些人非常關心健康,總覺得記性大不如前,把偶而忘記的小事都嚴重看待,卻可以把自己認為忘記的事的前因後果描述得非常清楚,且神經心理測驗的結果都正常。4.舌尖現象:有時要講一個人名,此人的形象在腦海中非常鮮明,但就是講不出來,這時如果有人起個頭,就會脫口而出;或幾分鐘、甚至幾天後,自己也會想起來,稱之為「舌尖現象」。可能是因大腦老化,腦中負責名詞意義與名詞語音的神經連結變得較弱之故,並非失智。5.失語症:失語症主要有表達性(無法言語)和接受性(不能理解別人的話)兩種,兩者都有命名困難,即說不出人事物的名字。失語症是左側大腦的額顳葉受損(最常見的是腦中風)所造成的語言障礙,它與舌尖現象最大的差別是不僅人、地與國家等專有名詞,連一般生活中常用物品的名詞都有困難。6.輕度認知障礙:這是正常認知與失智症之間的過渡期,自覺近期記憶或認知功能變差,神經心理測驗也顯示其結果比同年齡者差,但整體認知功能的衰退不大,不影響日常生活或工作。因為每年有10%至15%者轉變為失智症,需定期追蹤。失智症10大警訊失智症從輕度的輕微症狀,到進入中度、重度、末期的症狀都不太一樣,疾病退化的時間也依不同罹病原因,病程有個別差異。國健署提醒,若出現以下10大症狀,應盡快至醫院神經內科或精神科門診檢查。 失智症非急性的疾病,但無法治癒,只能延緩病程,增加患者獨立自主的能力,也減少照顧者的負擔。65歲以上長輩應定期健檢,包含大腦影像檢查,幫助發現早期失智症。預防失智 多走路、多動腦、遠離空汙劉秀枝在近期出版的新書《終究一個人,何不先學快樂的獨老》提到,我們無法改變高齡、基因與家族史等先天的罹病因子,但可以從後天的危險因子著手,也就是要受教育、多動腦、治療三高、常運動、多活動、維繫人際互動與睡眠充足等。他建議平日多走路,這是最溫和、可行的運動,行動允許的話,可多去郊山健行。另也要遠離空氣汙染,降低失智症發生機率【資料來源】.《Indiewire》.聯合報系新聞資料庫失智症關懷專線 0800-474-580
-
2023-09-29 醫聲.醫聲要聞
喝酒斷片要小心酒精成癮!馬偕醫院11月將成立台灣戒酒及酒癮防治中心
根據台灣成癮學會統計,台灣酒癮盛行率約2.5到3.5%,約有80萬人有酒癮問題,衍生出許多酒駕、暴力等問題,需要醫療介入,因此馬偕醫院將憑藉過往的酒癮防治經驗,於今年11月設立台灣戒酒及酒癮防治中心,盼從根本解決問題。大部分酒癮患者缺乏病識感,對自己被酒精綁架渾然不知或拒絕承認,「當喝酒喝到影響社會功能,就是酒精成癮,我們也稱作酒精使用障礙症。」馬偕紀念醫院精神部資深主治醫師方俊凱舉例,酒駕、酒後暴力、斷片(酒精性記憶空白)等都是徵兆。不容易臉紅的人具乙醛脫氫酶酵素 更容易染酒癮 若民眾常喝超過每日飲酒酒精標準量,或習慣睡前小酌一杯,就要小心酒精成癮、甚至是傷身的可能。方俊凱說,肝臟分解酒精的酵素可分為乙醇脫氫酶(ADH)、乙醛脫氫酶(ALDH),前者將乙醇分解成有毒的乙醛,決定了酒量好壞,功能差者易感覺飄飄然,但也會出現語言失控、運動失調、斷片;後者再將乙醛分解成無毒的乙酸,決定了器官是否受損、宿醉,功能差者易臉紅頭暈、心跳加速、噁心嘔吐。因此喝酒不會臉紅、所謂酒量好的人,代表體內具有ALDH酵素,能快速代謝酒精,比較難喝醉,但也使這群人更容易接觸酒精,一旦大腦習慣酒精帶來的興奮、快樂的感覺,對酒精產生依賴,日後只要不喝酒,人就會心癢難耐想要喝一杯,增加染上酒癮、酗酒的機會。除了酒癮,酒害問題也很嚴重。分解不全的乙醇、乙醛,會腦部病變、腦中風、胃潰瘍、高血壓、心臟病、口腔癌、食道癌、胰臟炎、性功能障礙、骨頭壞死、酒精性肝炎、肝硬化甚至肝癌,連精神方面也會產生異常,出現憂鬱症、焦慮症、妄想等,或是惡化原有的精神疾病。戒酒無法靠自己 需要就醫尋求幫助「有人說戒酒要靠意志力,我是一點都不相信。」方俊凱說,意志力是由大腦掌管,但喝酒的慾望是由中腦處理,而中腦不負責意識思考,所以酒癮者就算「想」戒酒也戒不掉;除非酒癮者能靠意志力大量運動,讓中腦神經亢奮,減少喝酒。治療酒癮的藥物常見的有戒酒發泡錠,透過干擾酒精代謝產生難受的生理症狀,讓患者產生嫌惡效應,來達到戒酒效果,但方俊凱表示,許多患者反而因為不喜歡不適感,乾脆停藥、不回診。2019年台灣引進兩種治療藥物,能減少飲酒後的興奮與刺激感,降低對酒精的渴求,或是減少酒精戒斷的不舒服。為促進飲酒問題的早期介入及治療,衛福部自2015年起補助醫療機構辦理「建構問題性飲酒與酒癮者醫療及社會復健服務模式計畫」,讓酒癮患者除了藥物治療,還可靠心理諮商,協助擬定替代方案,修復家庭或社會問題。馬偕醫院就是受計畫補助對象之一,累積豐富經驗後,今年馬偕醫院更承辦衛福部計畫,將於11月開設台灣戒酒及酒癮防治中心,經由各種管道,接觸潛在的酒癮患者,民眾也可透過電話、網路、現場諮詢,讓中心轉介到合適的醫療院所進行診治。 ※ 提醒您:禁止酒駕 飲酒過量有礙健康 延伸閱讀:🎧|酒後脫序是因酒精中毒?宿醉要怎麼解酒?關於喝酒的8大迷思,專業醫師解惑!
-
2023-09-27 失智.失智資源
失智友善城市/失智長輩出家門 鬥陣來比賽 嘉縣成功整合醫療及社區資源
「恭喜番路下坑據點,勇奪冠軍!」嘉義縣老年人口比率 21.99%,居全國第一,推估112年全縣失智人口近萬人,但長者們的熱情活力卻絲毫不滅!爲響應9月國際失智症月,縣府積極推動失智照護,26日於朴子體育館,嘉義縣衛生局與大林慈濟醫院、嘉義長庚醫院及台中榮總灣橋分院共同辦理「嘉憶運動會,健康憶百分」運動會活動,專為失智長者設計兼具體能及認知訓練的運動競賽,共有15個失智據點熱情參賽,約有200位長者一同參與,全場總年齡超過15,000歲。嘉義副縣長劉培東表示,嘉義縣65歲以上長者,每13人就有一位失智者。失智長者是家中非常重要瑰寶,希望透過本次運動會,增加他們與社會的接觸及感受到各方資源的共同照護,能在嘉義安老幸福。讓失智長者獲得榮譽感 更願意參與社會活動衛生局長趙紋華表示,嘉義縣積極布建3個失智共照中心及29個據點,提供由前端的失智預防銜接後端醫療照護,透過醫療、社區共同合作提供就近性、在地化的失智照顧服務。相較過去響應失智月都是舉辦園遊會,本次特別融合記憶力、社會力以及運動肌力的運動會,希望能展現各個據點的成果,更讓失智長者能在運動會中收穫榮譽感,更願意走出家門,參與社會活動。嘉義大林慈濟醫院失智症中心主任曹汶龍表示,運動競賽中為失智症長輩量身打造的比賽項目,須兼顧歡樂與「慢節奏」特性,更容易讓失智症長輩在競賽中獲得成就感,促進活動參與意願。他也強調失智據點、日照中心等機構也應以相同概念規畫相關課程。社區合作 發現失智症長者合併有巴金森病嘉義縣長期努力經營的醫療照護,以及社區共同合作上,全縣共有29個據點,據點中的指導員除照護失智症者外,更有豐富的經驗判斷其他需要轉介的疾病,若遇到個案病識感不明,指導員都會試著與家屬溝通。如曾發現80歲的輕度失智症者同時患有巴金森病,自身與家屬卻未有足夠識能,立刻提供完整的轉介治療服務,由醫師進行完整檢查,協助調整治療方針,讓每位失智長輩都可得到妥善的照顧。【資訊補充站】>>>巴金森病也會失智?專家提醒家屬要留意 憂鬱可能是合併徵兆衛生局長趙紋華表示,在嘉義,每位失智長輩都可在熟悉社區獲得最妥適的照顧,民眾可多加利用,如有任何失智照護問題歡迎撥打1966或洽詢嘉義縣失智共同照護中心、或嘉義縣各鄉鎮衛生所有專人為您服務。 【加入Facebook社團】幸福巴士[巴金森‧帕金森病園地] 社團提供病友、照顧者及關心此疾病的成員一個互相交流、解決問題的平台,提供醫療知識及互相鼓勵,歡迎您加入
-
2023-09-13 焦點.杏林.診間
醫病平台/病房裡的小小藝術家
【編者按】:繼上個月一所教學醫院附設兒童醫院的安寧團隊介紹醫師、護理師與社工師的工作,本週由該團隊的兒童友善醫療音樂治療師、藝術治療師與舞蹈動作治療師各自寫出他們為病童以及家屬所做的治療,並分享他們由這種工作所獲得的成就感。→音樂治療師的分享這幾篇文章最珍貴的地方是讓我們領會到醫療的目的並不是只有診斷、用藥或開刀達到治癒,而是安寧團隊有一群非醫療人員可以利用音樂、藝術與舞蹈使這些無法治癒的病童與心力交瘁的家屬得到紓解而展現笑容。2020年是我第一次與新發病、六歲的小怡相約在病房進行藝術治療,那天她剛做完十五天的化療,有著靦腆且少話的小怡,向我展示獨自創作送給媽媽的折紙花束和手工誌作的色紙日記本,不難感受到她對創作的高度熱愛,小小年紀展現豐富的創造力,且非常得獨力完成的精緻作品,雖然小怡因生病無法上學,但一拿到學校的送來新作業本,相當認真的學寫字也決不馬虎。持續穩定陪伴小怡每周一次的病房藝術治療一段時間,也觀察到小怡每次接受例行性人工血管的消毒或換針,以及因化療副作用破壞口腔粘膜避免不了的清創,都會讓她放聲大哭而滿臉淚珠,看了真令人不捨。但也發現小怡在治療後馬上收拾起情緒,自發挑選藝術材料進行創作,開始進入她的第三空間(The Third Place),也就是英國兒童心理治療大師溫尼考特(D. W. Winnicott)所提出的論點,將現實生活中所遇到的恐懼與衝突,透過創作安撫與爬梳自己,來回穿梭於現實與幻想的過渡空間中,產生情緒的調節,達到內在主觀世界與外在現實環境的整合,也因此讓小怡在創作歷程中慢慢的產生內在的力量與資源,去面對每次困難的治療與身體的不適。然而照顧小怡的媽媽,也因長期不捨小怡接受醫療處遇時,面臨的疼痛與害怕。小怡病情一但有變動常導致無法在預定的時間出院,或是出院後因為發高燒隔天又再度緊急入院,加上住在半開放式的病房空間,小怡媽媽容易受到醫療環境的影響,例如不捨其他病童的哭泣、家屬們的擔憂、醫療的緊急狀況,或是耳聞他床的病童離世,都深刻的牽動著小怡媽媽不安的情緒。在有次的藝術治療中,媽媽拿起小怡的眼鏡作品,我邀請媽媽戴並探問媽媽:「看見什麼?」媽媽掉下眼淚說著:「我希望一家人能像以前可以到公園野餐。」而日後小怡媽媽發現自己開始容易失眠,生活上缺乏自理的動力,也沒有其他特別的興趣,大部分的時間心情感到低落且容易哭泣,而我也避開小怡,獨自與媽媽協談。然而小怡媽媽希望自己盡快好起來才能好好照顧小怡,若發現自己的狀況沒有改善,又陷入自責的循環裡,有病識感的小怡媽媽開始求助於身心科且要求住院,這段時間小怡則改由外婆照顧,小怡也從創作中表達對媽媽的思念與期待媽媽出院的日子到來。我在一次探訪住院中的小怡媽媽,那是一個陽光和煦的下午,日光透過玻璃斜射在長廊上,小怡媽媽的精神看起來很好,微笑說著:「可以暫時放下戒備的心情和回應生活瑣事,可以好好休息。」一段時間後,小怡媽媽再度回到照顧者的角色,記得那個月剛好是母親節,小怡繪製有一個大大的愛心包圍著小熊媽媽,而小熊則在外面守護著,我也為母女拍下這難能可貴的一刻。 治療邁入今年的第四年,小怡只要固定回門診進行治療,有時也因例行性的檢查或是感染需要住院,小怡終於回到日夜盼望的學校,同儕互動和課業學習都適應的不錯,喜歡的藝術創作與手作也延伸到日常,在爸媽上班時可以藉此陪伴自己。 幾次回院的創作中,乖巧的小怡有別以往的安靜,主動與我聊天,繪畫起感謝友善醫療團隊的成員,且自許未來也成為一名藝術治療師。有次看到我制服上印有「藝術治療師」的別針,小怡一時興創作起別針,表示一枚給自己,一枚送給我,有著一雙巧手的小怡,在黏土別針上用心鑲進彩色的小珠子,在紙片上寫下對我的謝謝,放置於文具小膠囊中,再用黏土包覆起來,固定於別針的背後。這枚別具意義的紫色別針,連結著彼此的陪伴,以及自我的期待,更多的是藝術帶給小怡經驗到當面對困難時,可以透過藝術創作展現掌控感與我能感。兒童生病對家庭是一件重大事件,而對於治療期程較長的病童,家庭需要投入更多的心力與資源,除了著重於病童的心理支持之外,對於主要照顧者全程的陪伴,也極需特別協助與心理支持。藝術治療的介入能減低病童在住院時的焦慮與不安,透過藝術的非口語特性協助兒童與青少年能以藝術表達自己,藝術治療師也能藉由個案的創作歷程進行評估,降低防衛減低病童的情緒焦慮並適應醫療環境,增進醫病關係,提升醫療品質。責任編輯:吳依凡
-
2023-09-03 失智.長期照護
當我們處在疾病的邊界上 失智母親與罹癌女兒跨越疾病的一場旅程
2018年7月,人類學家劉紹華和她的母親接連確認罹患「世紀之症」,其母診斷為阿茲海默症初期,而劉紹華得了癌症。兩人同時生病,對於家人打擊重大,家中混亂了一段相當長的時間,各種沒想過的生命經驗陸續發生。不論生病或康復,變壞或變好,都不是跨過一條界線那麼簡單,而是得經歷一段來回反覆的灰色地帶。生病或老化的身體,很多的身心感受一言難盡,因為病人可能正困惑於不明的處境,也可能難以啟齒內在的憂心。當病人正在跨越身心的邊界,能靠什麼擺渡以順利超越現況、朝向安頓之境?我想,除了良好的治療,以及病人自己的身心探索與活在當下的修行功夫外,親友的同理心、照護和言行反應,也是下墜之人能否被接住、順利擺度過關的重要因素。我和母親同時經歷身心下墜的慌張。當我陷入化療副作用和孤立無聊導致的身心變化時,母親也正陷入腦部退化的風暴之中。半年的治療期間,醫囑盡量迴避親友探視,以預防感染。母親雖常跟我通電話,但只能等待我的白血球數回升且哥有空時再帶她來看我。雖然我們對各自病程的認識和投降的時間點不同,卻同樣經歷過身心下墜的慌張。我接受治療約三個月後,母親從擔心和掛念我,變成只有掛念,到主要剩下「為何我都不回家」的疑問。她逐漸忘記我生病了。當我偶然發現母親遺忘此事時,我感到難得的欣慰,從此在她面前絕口不提。我以為,遺忘不好的事就等於放下。但是,仍有清晰邏輯認知的母親,不見得這麼想。遺忘並不等於放下,而是想不起來的懊惱。有回聊天,母親提到一些她記不清楚的不愉快往事,我說:「這些事忘記了,不就輕鬆了嗎?就不用再想了啊。」 母親偏頭瞅我:「怎麼會輕鬆?」 我又問:「那是什麼感覺呢?」 母親低下頭,似乎認真用力地在思索:「覺得很……懊惱,想不起來很懊惱。」母親用加強語氣說了「懊惱」兩次。我有點訝異,這是非口語的正式用詞,母親的表達能力仍非常精準。母親和我的對話讓我明白,沒有完全遺忘的記憶,仍是記憶。記憶破碎的狀況勾引出自我認同的焦慮與懊惱,哪怕是不愉快的記憶,都不想失去。母親想要拾回的,不一定是記憶本身,更是記憶的能力。母親經常清晰具體地描述自己的腦霧狀態,她能認知並表達細微的變化。外人看來是幻覺,卻是病人的真實感受。有一天,我牽著母親的手散步,她突然問我:「妳有沒有覺得我走路搖搖晃晃?」其實,母親走路並沒有搖晃,但那是她身體內在的真實感受。我在治療後期,偶爾也有那種身體內在非常脆弱,像是隨時想坐下的感覺,但是外人完全看不出來,甚至可能以為是病人的幻想。那不是錯覺,是真實的感受,病人正在辨識體內的訊息,並努力穩住自己。母親所經歷的病識感,是種覺察自己正在往下墜的失控感受,儘管速度不一定很快,方向卻很明確。我感同身受。治療期間,我的病識感也很明顯。在一般的社會認知裡,化療就像是把「毒藥」打進身體裡,癌細胞殺死了,無數的好細胞也陣亡犧牲,化療就是一種必要之惡。我的病識感,主要源自於化療的副作用,而非已受藥物控制的疾病本身帶來的傷害,所以,我相信自己度過化療的難關後將得以康復。然而,儘管有此信心,我都免不了陷入低潮。而快速老化愈趨逼近、失智愈趨明顯的母親如何能有信心?如何能安置自己的不安?當我們處在疾病的邊界上失智症狀一再浮現的母親和癌症治療中變得脆弱的我,都處在邊界上。在此之前,我從未想過,有一天我會用上這套我熟稔有餘的觀點,來理解母親和我的這段生命交會時刻。我的人類學研究讓我慣於「永遠處在邊界上」,向來以為那是一個來回進出隱微邊界的不穩定狀態,因為堅守模糊地帶,才能在其中探尋和理解不同世界的脈絡。這種狀態最適於思考,尤其是關於自身認同與位置的思考。只是,以前的我未曾想過,處在邊界上對於生命的思索和昇華有利,卻也可能延長病中之人的困惑與苦痛。因為,多數時候必須跨越模糊邊界,才有可能朝向穩定,或邁向新生。位於邊界上的處境若欲是福而不是禍,端賴對於前景能否有所期盼。治療是我的擺渡人,得以協助我跨越有限可期的邊界之苦,只要前景在望,處在邊界上仍有新生的期待。但是,母親的擺渡人何在?母親正在經歷的生命過渡,是否還能有機會走向某種重生,而不僅只是一路失控漂流到生命的終點?
-
2023-09-01 醫聲.Podcast
🎧|李玟逝世揭精神疾病現況 蔡長哲籲藉教育撕標籤
「你的笑容有多燦爛,就讓我們有多心痛…」巨星Coco李玟離世,藝人悼念字句道出了親友撕心裂肺。時間無法沖淡一切,若精神疾病患者缺乏病識感,任誰也難伸出援手,台灣精神醫學會理事長蔡長哲說,較熟悉的憂鬱、躁鬱、思覺失調,已有口服藥物或長效針劑穩定病情,不過,他更建議將心理疾病列入國高中課綱,透過教育去理解這項疾病,也一舉將負面標籤撕下。🎧立即收聽 按右下角播放鍵↓遺傳、壓力、大腦生病⋯注意!躁鬱症自殺率更高精神疾病主要有兩大範圍,蔡長哲說明,憂鬱症、焦慮症、強迫症、酒癮、藥癮等,都屬於精神官能症,而躁鬱症、思覺失調則是精神病,會有思考情緒、知覺、認知、行為異常,思覺失調患者常見幻聽、幻視,若沒有即時治療,認知功能、抽象和邏輯能力越發下降演變成慢性病。而躁鬱症又有躁期、鬱期,使情緒起伏波動大,自殺率高達憂鬱症的四倍。他指出,躁鬱症和思覺失調在台灣盛行率大約為1%左右;男女比例,思覺失調為1比1,好發年紀落在青少年階段,躁鬱症則是女性多於男性為3比2,好發年齡層除了在青年,30到40歲也可能是另一個階段。「像是剛畢業到外地就業、出國留學、組織家庭等人生轉換,由於處理壓力能力較常人弱,每一項壓力事件皆有可能成觸發疾病的因子。」誘發精神病的危險因子種類眾多,遺傳佔了部分,如果父母其中一方為思覺失調患者,孩子罹病風險為12%,如果是雙親皆為患者,風險就會增加到40%。同樣地,父母一方為躁鬱症,孩子罹病風險為12%到15%,雙方皆為患者,機率會到50%。「其實不只有遺傳,與大腦、體內激素等生理構造息息相關。」蔡長哲說。新藥問世治療選擇多 固定睡眠避免精神病復發「大腦和肝、腎、心一樣都是器官,所以也會生病。」蔡長哲說,精神疾病前來看診治療,都能獲得控制,藥物治療為其中選項,1950年代法國開發出全世界第一個治療精神病的藥物,後續衍伸出不同劑型,雖然曾有患者認為口服藥有嗜睡、身體不適等副作用,不過,目前藥物進展到第二代、第三代,以及近期上市的長效針劑,讓患者能穩定持續服藥。特別是長效針劑問世,破解了病人擅長的「隔空棄藥」。蔡長哲說,精神病患者總認為自己沒有生病,當然不願意配合吃藥,臨床上,即使醫護人員將藥物送到患者手中,親眼看著配水吞下去,誰知道患者的魔術把戲,不是瞬間將藥丟到垃圾桶,就是藏在口腔軟顎內再吐掉。他說,長效針劑推出後,醫護人員親自注射,而患者也感受到用藥前後差異,自然會定期回診打針,通常針劑要連續施打四到五個月,血液中才能維持藥物濃度。同時也提醒患者,失眠是精神病前導症狀,就算穩定用藥,如果睡不好相關症狀依舊會復發,所以要避免咖啡因攝取,並維持固定睡眠時間,避免精神混亂。鄰居、里長也能申請!社區優化助患者就醫靈丹妙藥難敵患者本身缺乏病識感或拒絕就醫,現行對於會影響社區鄰里的精神病患者,政府推出「疑似或社區精神病人照護優化計畫」,蔡長哲說,不管是鄰居、里長或病患家屬,只要一有狀況便能申請,轄區內的公衛護理師會到疑似個案家中診斷,確診後會依患者意願提供藥物選擇;若出現棘手的傷人或自傷行為,則會請警察、消防強制送醫急診。此外,衛福部草屯療養院也設有24小時的「精神醫療緊急處置專線中心(Call Center)」,警消接獲報案的當下,周遭醫療院所沒有精神鑑定的醫療人員,就能致電該專線,由醫療人員在電話中依照情況量表評估,不過,最後送醫與否,決定權會在第一線的警消。蔡長哲分享在聯合醫院松德院區任職時,曾碰過一位患病的奶奶在後花園焚燒物品,由於鄰里擔心釀成火燒山,於是里長通報警消和他到場協助,抵達現場,經過研判確實患有精神疾病,不料,這位奶奶突拿起長棍亂揮,試圖攻擊在場人員,所幸警消經驗十足,將毛毯裹在阿婆身上強制送醫。回歸社區,一直是精神疾病患者控制良好後的目標,蔡長哲說,患者長期治療下其實和一般民眾無異,去機構化、朝向社區醫療邁進是國際趨勢,台灣近年也設立工作坊、康復之家、同儕支援訓練等。醫療和在地民間組織合作,織起接住患者的網。落實基礎教育 從小撕下精神病負面標籤影視作品對於精神疾病深刻描繪,引發眾人省思,看似緩緩撕下對精神疾病的負面標籤,實則仍黏有殘膠。蔡長哲說,近年診間碰到一位18歲高三生,罹患重度憂鬱,雖然有病識感,但形容隨時想從學校頂樓跳下,由於患者未成年必須得告知家人,然而,學生卻緩緩地說,父母一定會阻止自己來看精神科,最後是學校老師出面找來家長陪同看診。「這孩子的爸媽頂多才40多歲!」蔡長哲訝異,反映出的是社會仍對精神疾病的不理解,這讓他有感教育重要性。「認識精神疾病應該列入國高中課綱。」他強調,國高中介於罹病的好發年紀,從小教育能夠體察自己的心理狀況,進而除去標籤,這就和感冒生病,看醫生就會好。蔡長哲小檔案學歷:台灣大學財務金融研究所畢業臺北醫學院醫學系畢業現職:台灣精神醫學會理事長內湖身心精神科診所醫師經歷:台中美德醫院院長台北市立聯合醫院松德院區醫務長Podcast工作人員聯合報健康事業部製作人:韋麗文主持人:邱書昱音訊剪輯:高啟書腳本撰寫:邱書昱音訊錄製:張羽萱特別感謝:台灣精神醫學會
-
2023-07-27 醫聲.疫苗世代
新冠不是流感化!台大醫:打疫苗仍是關鍵
國境、口罩解封,炎熱的暑期脫下悶了三年多的防疫心情,豈料一個不注意,中了新冠病毒的陷阱。台大醫院內科加護病房主任古世基疾呼,「不要再說新冠肺炎流感化!」台灣感染管制學會理事長陳宜君異口同聲,新冠病毒會傳染力高、治療困難,且可能長時間存在人體,都與流感不能相比,兩人強調,仍有必要施打疫苗,針對高危險族群,出現症狀就要持續快篩,確診後立即投以抗病毒藥,避免演變到重症、死亡。新冠非流感!等待免疫下降 病毒潛藏體內準備伺機而動各大醫院病床數滿載不是恐嚇標語,是前線醫護人員見到的事實。身為胸腔科醫師的古世基說,目前加護病房內的新冠重症患者,大多有共病、免疫力低下、癌症等情況,更有病人病況不佳已裝上葉克膜,這些人肺部狀況惡化很快,「現在狀況彷彿回到疫情初始,病毒才剛從中國大陸擴散時。」眼下確實為隱形的第四波疫情。「原本慢性疾病、該生病的人需求還是在,沒有消失。」古世基說,新冠肺炎患者勢必造成病床排擠效應,以往病床占床率依季節有淡旺季,現在卻一直呈現滿載。台大醫院內科教授暨感染科主任的陳宜君也說,流感已經回來,外加常態流行的新冠肺炎,兩者加成或同時感染,患者症狀在臨床上難以區分,導致治療更為複雜。陳宜君認為,國際氛圍驅使,讓民眾對新冠肺炎卸下心防。但臨床數據顯示,新冠可能重複感染,而且重症、死亡人數依舊居高不下。尤其新冠病毒能長時間埋伏於人體,待免疫力低下時伺機而動,國外有許多死亡案例解剖證實新冠病毒仍然存在其組織,「這個病毒挑戰我們對病毒的了解,急性可以重症、死亡,但是也可以拖拉、持續存在。」古世基也說,新冠病毒可以持續存在人體好幾個月,特別針對免疫力差、癌症、慢性疾病等患者,一旦染疫恐釀成重症,曾有患者住在加護病房一個多月,甚至投以好幾輪的抗病毒藥,身體的抵抗力始終無法清除病毒,「不要一概將新冠肺炎病程簡化成流感化!」疫苗、抗病毒藥都在卻不用?專家籲:快篩陽就要行動新冠肺炎進入社區流行,古世基說,公衛政策及醫療資源不應該偏重重症清零而是減災,民眾要有病識感,留意自身症狀,及早快篩,若確診,在治療黃金期內服用抗病毒藥。呼籲往往和臨床有段落差。陳宜君說,醫界常見一些長者、癌症患者輕忽剛開始的病症,拖延到了重症才來就診「這很可惜,疫苗、快篩、抗病毒藥都在那,卻都不使用。」特別是公費新冠抗病毒藥物,符合65歲以上或癌症、免疫不全、心血管慢性病等條件,只要快篩陽性就能開立服用。古世基提醒,剛感染時病毒量不高較難以檢測,建議多驗幾天;切記快篩測陽就要立即就醫,曾有一位高風險者患者在五、六月時檢測陽性,拖到近期才來看診,自覺在家休息就好,聽完捏了把冷汗,呼籲高風險族群確診有症狀就前來就醫,千萬不要用生命去賭重症的機率。勿心存僥倖 生病就休息硬撐傷身體陳宜君也說,家用快篩試劑敏感度雖然沒有PCR好,尤其有些民眾仍然不太熟悉如何自己採檢,不過當出現症狀,可以很方便地幫助自己釐清是否有新冠病毒。當然,的確也有發生一些特殊情況,像是同事持續數天身體不適,快篩都驗不出,直到做了PCR證明為新冠,徹底休息幾天後症狀才完全消退,恢復健康,否則誤以為是小感冒而撐著上班,對健康是一大打擊。另外,針對公費藥物是否下修年齡層等調整使用的對象,陳宜君認為,藥物給付決策過程,一開始是依據臨床試驗涵蓋的病人群,經過相關單位審查後,才能通過符合的適應症。其次,考慮藥品供應及取得。再者,藥物採購經費來自國家公務預算,牽涉到各國的健康保險制度等,各國政策難以相互比較。現在台灣應該關切的是,如何因應新冠病毒常態流行,為維護民眾健康,需積極先期規劃相關預算。回歸到染疫民眾本身之所以會輕忽症狀或缺乏動力導致延遲就醫,除了警覺性及重視度下降以外,兩人認為,藥物等醫療可近性也可能有關,疫情嚴重時,政府規劃並動員,民眾只要透過基層診所或醫院的視訊看診,便能開立抗病毒藥,幾乎都可以在黃金時間內投藥,近期許多民眾及基層醫療,回復疫情前的習慣,當做一般感冒服用症狀治療應急,到了嚴重再去醫院就醫做詳細的評估及治療。過度解讀免疫逃脫!避免重症 打疫苗就對了面對新冠病毒株的不斷變異,免疫逃脫時有所聞,不過,陳宜君強調,免疫逃脫不能過度解讀而不接種疫苗。接種疫苗以增強抵抗力,包括細胞保護力,證明持續存在以減少重症及死亡,但並非百毒不侵,仍可能被感染,所以仍然要搭配好的健康習慣。除了保護自己,透過自然感染或接種疫苗,到大多數民眾皆有保護力達到群體免疫,才能進一步保護身邊免疫力脆弱的高風險族群,並且避免病毒不斷變異。她說,國際專家紛紛強調,期待病毒變種「馴化」以降低致病力減少對人體健康的影響,就像是靠運氣,「運氣不好說不定病毒變異翻臉不認人,免疫逃脫之餘還多了抗藥性,或者再度高致病力、高致死率!」然而,今年春季疫苗接種率格外冷清。陳宜君苦口婆心提醒尚未完成基礎接種、加強劑的民眾趕緊接種,國家尚存有疫苗也沒有設限接種年齡,如果不去接種,政府針對疫苗採購的預算便會下修,倘若下一波疫情再起,加上全球疫苗產能是有限的,且必需提早採購,若國家編列的預算不足以因應瞬間增加的需求,屆時「就算批評政府,沒有疫苗就是沒有疫苗。」針對頻繁往返各國的青壯年民眾,陳宜君提醒,新興傳染病崛起的間隔越來越短,全球散播越來越快。除了暑期出國旅遊,許多民眾因公務出差,常會熬夜準備,加上旅途勞累及時差,可能影響免疫力。最擔心的是,一旦感染新冠,又因為要務在身而硬撐,極有可能在異地倒下。所以,接種疫苗再出國是保護自己的關鍵。新冠死因高?台灣全人照護 要看數字背後意義新冠疫情一路走來進入第四年,去年的十大死因,新冠竄到第三名,外界質疑台灣新冠死亡率高於他國。陳宜君說明,由於台灣的積極防疫,加上全民健保、全人照護,高齡、癌末等民眾住院,去年仍積極採檢新冠病毒,死亡診斷書也會註記,因此數據較高。「不是醫護人員照顧不好,要看數字背後意義。」古世基說,歐美國家染疫的病患,多半選擇居家安寧,死因自然不會註記。甫參加國際論壇返國的陳宜君分享,各國感動於台灣民眾仍自發性的配戴口罩,也盛讚台灣防疫做的很好,她說,民眾有防疫知識並齊心與醫護努力的成果。但是在戶外通風良好處,她也說,可以脫下口罩享受空氣,到了密閉、人潮擁擠處,或者有些感冒症狀,記得戴上口罩,既是保護自己也尊重他人。
-
2023-07-09 醫療.泌尿腎臟
急性腎臟病和慢性腎臟病哪個危害大?出現3跡象恐腎功能下降
【本文重點】台灣每8人中有1人患有腎臟病,而洗腎人數逐年增加。腎臟病大多是後天導致,尤其是外食族、糖尿病患者和高齡者更需要注意。腎臟病患者分布在各科別中,需要不同科別的醫生共同關注及早治療。腎臟容易受到三高、尿酸、藥物等因素的傷害,對腎功能已不佳的患者尤其危險。非類固醇類消炎止痛藥不適合腎臟病患使用,中藥的使用需慎重。血壓、血糖和血脂的控制對於腎臟疾病也非常重要。急性腎病的恢復機率較高,而慢性腎病常因就醫延遲而難以挽回。高齡長者需要特別注意腎臟健康,須避免因為省錢而不開冷氣及不足的水分攝取導致急性腎病。各科別醫生應加強對腎功能異常的警覺,以提早治療腎臟病。--by ChatGPT台灣每8人就有1人罹患腎臟病,且根據「台灣腎病年報」,國內洗腎人數逐年上升。新光醫院腎臟科主治醫師張瑞廷表示,多數腎臟病是後天導致,尤其外食族、糖尿病患及高齡長者更須注意。他也指出,腎臟病潛在患者散佈在醫院各科別中,須要跨科別醫師共同留意揪出患者及早治療。腎臟很脆弱,三高、尿酸、藥物都有傷腎疑慮。張瑞廷指出,腎臟的主要功能是排毒、排水,並平衡身體電解質。他表示,人類攝入飲食、營養物質後,水溶性的廢物排除即由腎臟負責,固體廢物則是靠大便排出。若腎功能不好時,將會導致腎衰竭,造成尿毒累積,患者出現水腫、酸鹼不平衡,以及酸中毒等現象。腎臟是相當脆弱的器官,張瑞廷表示,影響腎功能的因素非常多,除了血壓、血糖、血脂,還包括尿酸以及水分;部分止痛藥物、中藥草,以及廣播電台販賣的來路不明藥品,都有傷腎的疑慮,「有些成分對腎功能正常的人並無影響,但對於腎功能已經不佳的患者,可能讓其病情惡化。」非類固醇類消炎止痛藥,不適合腎臟病患服用。他舉例,民眾有止痛需求時常服用的非類固醇類消炎止痛藥(NSAIDs),如:阿斯匹靈、布洛芬等,就有傷腎疑慮,且年紀越大的患者越不適合服用。非類固醇類消炎止痛藥雖然止痛效果明顯,但並不適合腎臟病人使用,患者在任何科別就醫時,都須提醒醫師,要求開立其他成分的止痛藥。針對中藥的使用,張瑞廷則表示,中藥一帖藥物中就含有許多成分,很難斷定哪一類中藥一定不適合腎臟病患者服用。他指出,許多中藥成分有效且無害,但部分中藥因來源不明,可能存在管控問題,門診若遇到有服用中藥習慣的患者,會定期追蹤腎功能,並進行尿液檢查。先天遺傳腎病占比不大,八成五為後天生活習慣造成。張瑞廷說,高血壓、糖尿病及高血脂會導致微小血管病變,尤其糖尿病會讓血管變得狹窄、沒有彈性,腎臟是由血管組成的器官,受血管病變影響甚深,會導致腎絲球過濾率降低,毒素囤積體內造成尿毒症。至於腎臟病的發生是否與遺傳有關?張瑞廷表示,腎臟疾病中的多囊性腎病變確實與遺傳相關,好發年紀較輕,通常初次診斷是在30至40歲之間,且家族史的影響甚鉅,若媽媽罹病,孩子應盡快就醫。不過他也說,遺傳導致的腎臟疾病目前屬小眾,後天生活習慣造成的腎臟病仍占多數,比率達八成五。張瑞廷說,腎臟病的好發族群包括外食族、糖尿病患、高齡長者及有使用成藥習慣者。他指出,洗腎患者中約半數是糖尿病導致,「糖尿病人一定要注意腎病發生。」張瑞廷呼籲糖尿病患者主動到腎臟科確認腎臟功能情況,若出現異狀才能及早治療。急性腎病恢復機率高,慢性腎病常因延遲就醫而難挽回。腎臟病又可分為急性腎臟病、慢性腎臟病兩大類別。張瑞廷指出,急性腎臟病的發生原因包括服用傷腎藥物、嚴重脫水等,病情雖然來得兇猛,但是恢復機率也高;反觀慢性腎臟病,是日積月累、溫水煮青蛙式的慢慢損傷腎臟功能,且患者在初期常不願就醫治療,容易惡化。此外,他提醒高齡長者需要特別注意,有些老人家住在頂樓,天氣炎熱時卻為了省錢不願開冷氣,也沒有飲用足夠水分時,就可能造成急性腎臟病,且若急性腎臟病反覆發生,形同成為「慢性腎臟病候選人」,罹患慢性腎臟病的機率也會提高。「腎臟病的評估要往前延伸,才能真正對病人有利。」張瑞廷說,潛在腎臟病患者分布在不同科別,希望各科別醫師都能提高對患者腎功能異常的警覺性,讓藥物治療往前延伸,就能延緩惡化。若患者罹病多年卻因為擔心洗腎等原因而不願就醫,或本身並無病識感,進入腎病治療時可能為時已晚,只能盡量延緩惡化。腎病跡象自我評估疑似腎臟病患者可透過簡單方式判斷,以下三項可能是腎臟病跡象,應盡速至腎臟科就醫:1.小腿腹按下卻不回彈2.時常貧血疲倦3.出現泡泡尿責任編輯:辜子桓
-
2023-07-02 醫療.腦部.神經
中風進程快 速辨識快送醫 新竹工程師多,年輕人熬夜、壓力大要注意!
Q:竹科一名40歲男性工程師,值完凌晨大夜班交接時,被同事發現不太對勁,左手左腳沒力氣,擔心出狀況緊急撥打119報案。救護員到場後,發現男子半側肢體偏癱的症狀愈發嚴重,緊急送往醫院途中,開始講話不清,甚至臉部表情歪斜,這名中年男子怎麼了?A:汪弘哲表示,急性腦中風的症狀與低血糖、神經病變相似,民眾出現頭暈、手腳無力常以為「休息一下就會好」,忽略早期警訊。這位患者在久坐的當下,可能有發生過一些微小的警訊徵狀,但卻忽略了。腦中風通常發展迅速,可能數秒到數分鐘即出現其他明顯病徵,從一項變多項,表示大腦功能受損。據統計,久坐容易造成血液循環不佳,引發下肢靜脈栓塞增加心血管風險。當時救護員到場初步判斷可能是急性中風,便先用「辛辛那提(FAST)」評估,請患者微笑觀察臉部兩側是否對稱(Face)、雙手平舉觀察是否有單側無力狀況(Arms)、觀察患者是否說話不清楚(Speech),只要發現有一項異狀或單側無力,就應該記下發病時間(Time),不要遲疑趕緊送醫。新竹市腹地小,三個行政區皆能快速抵達可處理急性腦中風的責任醫院,民眾只要及早發現症狀、快打119送醫,有機會得到最合適的治療。民眾應加強對腦中風的辨識與因應,在救護人員抵達之前,千萬不要施以穴道按摩、扎針放血,錯誤迷思只會加重病情。過去,腦中風常發生在中老年人身上,年齡確實是危險因子之一,但現代人缺乏運動、壓力過大、飲食重鹹、經常熬夜等,不良生活習慣讓發病年齡愈來愈年輕。新竹市消防局應聯合報健康事業部與台灣腦中風學會之邀,舉辦「緊急救護員教育訓練」,觀察新竹市的個案分析,轄內個案雖仍以老年人口的比率偏高,但也有部分竹科工程師發生腦中風。中風不是長者的專利,年輕人長期過勞也是高風險群。根據新竹市的送醫紀錄統計,每年約有6、7例年輕型中風,新竹科學園區是半導體產業重鎮,工程師多長期處於疲勞、壓力大、生活作息不正常,中風或其他心臟疾病很可能找上門。新竹市消防局緊急救護科科長葉日凱表示,新竹市包含科學園區的人口年齡層偏輕,園區內的公司定期與消防局合作進行宣導,除了發生緊急狀況的公安訓練外,針對急性中風或心肌梗塞等疾病衛教亦相當重要。衛福部公布的統計資料,腦血管疾病為國人十大死因的第4位,亦是全球人口死亡與失能的原因之一。以目前平均需照顧9.9年的數字來看,估算每年長期照護支出約百萬,是拖垮家庭、社會的沉重負擔。臺大醫院新竹分院神經部主治醫師蔡坤璋說,急性腦中風患者到院前的辨識非常重要,首先民眾要有病識感,察覺徵兆立即撥打119,由救護人員辨識送醫,同步院前通報,並啟動緊急救護SOP,縮短等待流程。加強中風辨識識能,縮短到院時間、及早治療。除了將病人迅速送至能診治腦中風的急救責任醫院,蔡坤璋強調,民眾要從預防端下手,藉由飲食、運動來預防,不要輕忽任何前兆。新竹市在2022年的救護案件中,腦中風案例大約2100多件,僅占消防系統總通報案件的一成左右,交叉比對一年約9000例腦中風確診患者,顯示民眾對急性腦中風的識能不足。民眾可透過台灣腦中風學會推出的中風辨識口訣:「微笑、舉手、說你好」,辨識是否中風並快打119報案,「縮短到院時間、及早治療」可以降低患者死亡率、失能程度。急性腦中風的「2不1要」「不要」自行處置:送醫前勿自行放血或再服用任何藥物,包括降血壓藥,易使病情增加變化。「不要」自行就醫:急性中風治療分秒必爭,撥打119由救護員送往可處置急性中風的醫院是最佳選擇。「要」主動攜帶藥袋和說出病史:將平時的藥袋攜帶到醫院,平日若有使用抗凝血劑或清血的中藥等,主動告知救護員或醫護人員,有助縮短後續治療時間。
-
2023-06-24 退休力.自在獨立
一個人的旅行/出遊遇混亂!紀金山重新探索自己 「原來我還會這個」
旅行,是離開既定生活模式的方式,一群人出遊能夠獲得美好的回憶,但一個人出遊卻能不斷突破自己。好好園館創辦人紀金山表示,「旅遊是負起自我責任的方式」,尤其退休後的人,被工作綁住的理由不復存在,空出的時間就是把自己的生活過到好,此時,「旅行」便是很重要的工作。旅遊是在追求混亂 培養覺察力「為何要強調一個人旅行?因為某種程度上,旅遊是在追求混亂。」紀金山對旅行有著相當通透的看法,他說,一個人旅行並非只在獨自享受,亦非很有秩序的走景點,因為旅途中難免會遇到混亂,混亂中伴隨著一些危機,「試著把它搞定」,不靠思維而是通過覺察力,看別人怎麼搞定,學著自己搞定。一個人旅行培養的是覺察力。紀金山認為,人生有「身心靈」三層次,身體在乎快樂、享受,單純慾望滿足就會得到;心理在乎秩序、有條理,得到控制感的成就感,有秩序地控制眼前這一天,就會覺得心理平衡;而靈性是喜悅,是在解決問題時,一種在混亂中,查覺到未曾感受過的自己。重新探索自己 「原來我還會這個」「原來自己還會這個呀,」紀金山指出,一群人旅行是物質享受、快樂連結,有人享受發號施令、有人享受順從;一個人旅行則是搭錯車、錯過班機等等,在危機中感受到自己未曾看見的能力,這得在混亂中搞定才能獲得。不過,紀金山也說,一個人旅行並不一定要「獨自出行」,旅行的目的在於新鮮感,在新鮮感中「發現不一樣的自己」,跳脫家人的關係,補充更多社會連結;雖然三五好友一同旅行很方便,吃飯可以坐滿一桌不孤單,但,自己一個人出遊,可能被迫與別人並桌、跟別人共乘,是重新「運作心智」,想辦法創造連結;即使是自己報名旅行團,破冰活動過後,有了社會連結,你就不再是一個人了,只要不是與老朋友出遊,跟團在型態上也能是一個人的旅行。並非所有銀髮族都適合獨自出行「長輩跟子女旅遊會變笨。」紀金山一語道破,長輩喜歡由子女安排著出去玩,等同將自己的資源交出去,透過依賴子女產生退化的力量,藉由「不喜歡出去」控制子女安排他們的旅行。但「不應讓長輩在不該依賴的時候依賴」,若子女早早就順服,日後恐養成更嚴重的依賴情形。紀金山表示,出遊是為了增加新鮮感,在老套路中找到新的地方,再老的套路都要找出新概念,挖掘新的東西,活到老學到老。天底下沒有新鮮事,就是學會不斷轉化自己,讓靈魂可以提升,不會待在沙發上,把昨天今天明天都過得一樣,老後成為一塊石頭。不過,並非所有銀髮族都適合獨自出行。紀金山表示,年紀過大不應該鼓勵獨自出遊,若堅持要獨自出遊,是沒有病識感的任性,像是失智症前期的長輩,會有自信心突然大增的狀況。因此若年紀大會開始迷路,但不相信自己不行了,子女就應該開始用遠端定位設備,否則非常容易發生危險。紀金山說,年輕時出遊是冒險,年長後出遊是調劑,讓自己維持改變的動力,保持自己改變的能量;與家人同遊不是連結,而是珍惜彼此的親密關係,出遊能夠增進關係的家庭,即使待在家也能夠很親密。退休的人應學會更負責任的生活紀金山指出,退休的人應學會更負責任的生活,清楚知道生活的好壞都是自己選的,若將資源用在子女身上,將自我的責任推給子女,沒辦法過好自己的生活;每個人都要探索即將的未來,退休後找尋自己老後的居所,規劃好生活的安排。因此,紀金山相當推薦年輕人帶著長輩去到好好園館住一晚,讓長輩知道,未來生活能有新的安排模式,有種地方比家裡還要方便;若手術需要有人照護,也可以來住一個月,有專人協助術後復原,算是相當特殊的銀髮旅遊模式,但也能替長輩帶來正能量,鬆開他們的框架,便不會只想著依賴子女。「退休後可以重新梳理人與人之間、與家人之間、與內在自我、社會,乃至於大自然的關係。」紀金山表示,從工作中脫離後,過去被工作困住的理由不復存在,剩下的時間就是把自己的生活過到好,更負責任地做自己,而旅行就是很重要的工作。旅行有兩種意義 拓邊+打破框架紀金山說,旅行有兩種意義,一是「拓邊」,理性地循序漸進,把本來的框架變大,跟團或自由行、國內外都行,只要離開熟悉的地方,框架自然會變大;二為「打破框架」,跟不熟悉的人一起走,即使是自己一人去歐洲,還是有別人一同搭機,是追求更多流動、尋找自由,做不一樣的轉換。不過,紀金山也提醒,旅行得要有目的地,建議子女與長輩談論旅遊,讓他們規劃自己的旅行,甚至建立夢想清單,「如果中樂透想去哪裡玩?」若想要去歐洲,就陪著長輩把歐洲當作夢想清單,讓長輩有出走的動力;亦可帶著長輩出去一兩次,讓長輩在有安全感的環境下習慣,重拾跟外界連結的能力,在不過度依賴子女的前提下,建立起老後的生活習慣。●來測退休力:https://pse.is/3uraub不論是不是一個人,都要準備老後,好好生活。聯合報推出「六種動物測驗你的退休力」,歡迎填寫評估,來看你的退休準備夠不夠。 延伸閱讀:.一個人的旅行/52歲遭遇工作瓶頸+健康警訊!小娟透過打工換宿在旅途中重生.一個人的旅行/誰說熟齡不能獨旅!「大人的冒險」是挑戰也是享受.一個人的旅行/熟齡族自由行怎麼準備?專家建議做好「這幾件事」減少糾紛責任編輯:陳學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