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8-14 科別.腦部.神經
搜尋
疾病
共找到
12784
筆 文章
-
-
2020-08-14 科別.耳鼻喉
口腔癌早篩早治療 揪團30人可免費到場篩檢
口腔癌是台灣青壯年男性常見癌症,受武漢肺炎疫情影響,今年口腔癌篩檢率掉了4成,國健署為鼓勵篩檢,只要公司或營建工地30人以上吸煙或嚼檳榔,都可申請免費到場篩檢。根據國健署資料,口腔癌位居男性十大癌症發生、死亡的第4名,去年因口腔癌死亡的人數高達3400人,民國106年新發生人數約7800人,其中9成為男性,而男性口腔癌好發年齡為30至64歲,此階段多是家中經濟的主力,對個人及家庭影響不容小覷。國健署依據全國口腔黏膜檢查資料發現,透過篩檢發現的口腔病變者,有75%屬癌前病變及早期癌症,只要戒除菸檳習慣、搭配治療,可降低癌前病變惡性轉化風險,加上定期檢查更可降低26%死亡風險;而未接受篩檢的口腔癌患者,則有5成是晚期癌,可見定期接受篩檢很重要。由於建築業是嚼檳率較高的行業別之一,因此國健署去年開始補助醫療院所至營建工地,免費為有菸檳或已戒檳工人提供口腔黏膜檢查,共有121家營造商響應,約4400多名工作人員參與篩檢,初步發現633名有口腔黏膜異常,陽性率約14.2%,為一般受檢者的1.7倍。不過,今年受武漢肺炎(2019冠狀病毒疾病,COVID-19)疫情影響,民眾較不敢接受口腔黏膜檢查,口腔癌的受檢率與108年同期相比下降約4成,為四癌篩檢中下降幅度最高。為讓民眾能及早發現、及早治療,國健署今天宣布,只要是公司行號或是營建工地有30人以上有吸菸或嚼檳榔習慣者,都可向國民健康署申請免費到工地或公司口腔黏膜檢查服務,以免增加死亡風險。國健署也提醒,民眾若發現口腔黏膜出現持續2週無法癒合的潰瘍、不明白色或紅色的斑塊,或是嘴巴、舌頭活動受限制、甚至腫塊等症狀,應盡速就醫,千萬不要錯失早期治療良機。另外,30歲以上有菸檳習慣的民眾,也不要忘記每2年攜帶健保卡至健保特約牙科、耳鼻喉科醫療院所接受口腔黏膜檢查。
-
2020-08-13 科別.腦部.神經
大同醫院導入人工智慧 有機會及早診斷阿茲海默症
退化性腦病變「阿茲海默症」奪去許多人的健康與記憶,醫界致力研究 ,發現臨床一些不易查覺的症狀及肉眼無法判讀的缺失,借助人工智慧科技有機會及早診斷,高雄市立大同醫院即攜手中山大學共同整合中醫舌診、動態平衡、無線多頻道腦波及三維空間人臉辨識等研究項目,就希望能儘早診查出失智症狀。民眾罹患阿茲海默症後會逐漸破壞心智功能,逐步失去記憶且改變人格,是耗費最多健保資源的疾病之一,不只失去健康,也拖累家人。高雄市立大同醫院記憶及老化中心主任楊淵韓表示,可能是基因緣故,阿茲海默症病人的澱粉蛋白轉譯修飾機制出了問題,進而製造出一堆「β類澱粉蛋白」異常碎片,堆積成有毒斑塊,甚至產生毒性更強的寡果體。這些斑塊負責管理運動、平衡及協調的運動皮質、聯合皮質區或其他大腦皮質累積沉澱,可能因為症狀輕微不容易查覺,因而失去早期治療的契機。大同醫院記憶及老化中心收治約500名阿茲海默症病人,接受舌診、平衡系統偵測、三維空間人臉辨識系統及無線多頻道腦波檢查,彙整相關生理訊號進而評估,發現阿茲海默症病人腦部神經退化,腦波頻率變得較慢,腦部的不對稱性及平衡功能也較健康人低,除記憶退化外,運動及協調功能的退化速度也異於正常人。「失智症病患治療固然重要,找出潛在危險的個案更重要」,大同醫院院長黃志富說,研究發現,失智症患者的子女罹患失智症的比例高,如果又合併三高慢生病及E型脂蛋白基因特異,日後也可能發展為失智症。目前高雄大同醫院正推動「失智症成人子女研究計畫 」,針對患者子女展開追蹤,期望能找到患者發病前的整合性生物標記,及早介入預防,延緩他們發病的時程,進而降低後續醫療費支出,減少對家庭社會的衝擊。
-
2020-08-13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俄羅斯核准疫苗 可能與巴西合作臨床試驗
俄羅斯11日宣布率先核准全球首支新冠肺炎疫苗「史普尼克V」後,今天與巴西巴拉納州政府簽署一份研發「史普尼克V」的了解備忘錄,可能在巴西進行第3階段人體臨床試驗。巴拉納(Parana)州長朱尼奧(Ratinho Junior)與州政府、巴西衛生部和俄羅斯駐巴西大使館代表今天通過線上會議達成了解備忘錄的一般條款,未來可能和俄羅斯政府合作研發測試和產製2019冠狀病毒疾病(COVID-19,新冠肺炎)疫苗「史普尼克V」(Sputnik V)。巴拉納州文官廳長席瓦(Guto Silva)指出,簽署了解備忘錄只是建立彼此信任關係的第一步,若要繼續往前,俄羅斯必須與巴拉納州政府分享疫苗研究第1階段和第2階段的技術資訊,並獲得巴西國家衛生監測局(Anvisa)批准。巴西國家衛生監測局指出,尚未接獲俄羅斯政府提出有關疫苗分析或研究測試的申請。俄羅斯11日宣布率先核准全球首支新冠肺炎疫苗「史普尼克V」,但受到國際社會的質疑,因為對這支疫苗的功效所知不多。世界衛生組織(WHO)建議疫苗應進行3階段測試。俄羅斯政府稱已進行前2階段測試,不久將展開第3階段人體臨床試驗,首批疫苗將在未來2週備妥,由俄羅斯的醫生率先接受注射。俄羅斯政府還說,國際社會的批評和擔憂沒有根據。一旦巴西國家衛生監測局批准,巴拉納科研院(Tecpar)將負責進行「史普尼克V」在巴拉納州的研究和其他測試。巴拉納科研院、巴拉納州政府、巴西聯邦政府和國家衛生監測局的技術專員將從現在起組成一個工作小組,共享俄羅斯疫苗第1階段和2階段測試的研究資源,並預計在巴拉納州展開第3階段臨床試驗。巴拉納州政府指出,下一步將是協商技術轉移,以進行疫苗產製和配銷;就算不能證明疫苗的功效,州政府也不排除放棄在巴拉納產製,直接進口俄羅斯疫苗的可能性。巴拉納科研院院長阿豐索(Jorge Augusto Afonso)強調,2021年下半年開始在巴西接種疫苗,是比較保守且合理的期限,並重申「謹慎和安全」是整個合作程序中的關鍵詞。新冠肺炎全球延燒,各國爭相研發疫苗,英國牛津大學(Oxford)、阿斯特捷利康藥廠(AstraZeneca)和巴西克魯斯基金會(Fiocruz)合作研發的實驗性疫苗ChAdOx1 nCoV-19,巴西生化醫學研究中心聖保羅布坦坦研究所(Instituto Butantan)與北京科興生物製品公司(Sinovac Biotech)合作研發的疫苗Coronavac,目前在巴西進行第3階段臨床試驗。除外,德國生物科技公司BioNTech和美國輝瑞大藥廠(Pfizer)合作計畫Lightspeed所研發的疫苗BNT162,一樣都選在巴西展開第3階段人體臨床試驗。
共
427
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