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4-01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搜尋
疫調
共找到
1392
筆 文章
-
-
2021-03-31 新冠肺炎.周邊故事
帛琉旅遊泡泡首發團明天出發 需預留3.5小時採檢
帛琉旅遊泡泡首發團明天出發。首發團將於明天下午2時半起飛,早上8時半報到、9時部桃採檢。因此需預留3.5小時採檢,和兩小時通關時間。明天上午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也將於9時左右前往視察,若有人檢驗陽性,可能整團無法出發。交通部觀光局副局長林信任表示,首發團出團人數目前為100人,並於4月4日晚間返台。旅行當日會做資格驗證,所有團員名單已經送到疾管署和移民署確認無出國史和居家檢疫情形,這些人今天都會拿到資格確認。旅客報到後由領隊集中帶去採驗,完成後就由領隊帶領,可自由活動。但等待報告期間要維持社交距離,維持最小團體,不可與其他團混再一起。拿到報告後由領隊批次帶去航空公司掛行李,接著證照查驗,並到航空站等候登機。因防疫考量採團進團出,每天需量體溫、戴口罩、維持社交距離,所有接待飯店都經過防疫安全認證,入境也需要下載APP進行行程追蹤。返台後,所有旅客需和一般旅客完全分流,貼識別貼紙由專人引導入境動線,並有專用動線、廁所、免疫商店和海關櫃檯。旅客返國後第五天必須採檢,檢測後陰性的報告回傳衛福部才能解除檢疫條件。陳時中表示,旅遊泡泡首發是好事情,但不可能完全沒風險,因此會有防疫醫師在現場,如果有陽性,會立刻疫調,甚至無法成團,採檢完等待時間要適當社交距離,最小團體接觸,若有一人中標,可能就整團不能去。至於台帛旅遊泡泡成功後,是否有和其他國家洽談?林信任表示,越南部分,去年年底已經有進行過局長及雙邊會談,前提是疫情許可下樂意推動;新加坡則於去年十二月已經單向給台灣泡泡,過人去只要陰性即可不需檢疫,依照疫情發展,雙邊文件都在行政院長指示下研議中。推行時間點是否落在五、六月,則要依照疫情滾動檢討。
-
2021-03-23 科別.消化系統
常態性拉肚子 當心潰瘍性結腸炎
小林大學畢業即找到一份科技新貴工作,但壓力大、工時長,造成長期出現血便及拉肚子症狀,求診後醫師診斷為「潰瘍性結腸炎」。多數會復發 成慢性疾病潰瘍性結腸炎是屬於發炎性腸道疾病的一種,疾病發生原因不明,可能為遺傳與環境因素之間相互作用所引起的終生疾病。台灣的罹患人數近幾年日趨增加,病人以男性居多,大多數在治療緩解後會再復發,因而成為慢性疾病,甚至有致癌的危險性。潰瘍性結腸炎常見有腹瀉問題,並經常合併解出黏液和血液、直腸便血及裡急後重感、腹絞痛、腹脹、腹部壓痛、惡心、嘔吐,嚴重時會有發燒、食欲減低、體重減輕、血中白蛋白偏低、營養不良、貧血等症狀。就醫時,醫師會先詳細詢問臨床表現的病史,包括發病時間、腹痛、腹瀉、裡急後重、出血或血便、腸道外的症狀等。接著進行糞便檢查,先排除非細菌性的感染,再安排內視鏡及切片等檢查。讓腸道休息 急性需禁食治療上,以疾病的緩解、預防可能併發症,以及改善病人生活品質為目標。首先要讓腸道休息,急性期需要禁食,並給予靜脈輸液及補充電解質,以補充腹瀉造成的脫水;接著使用藥物治療,包括抗發炎藥物、類固醇藥物、免疫調節藥物或生物製劑等。並依貧血嚴重程度給予鐵劑或輸血。病程若進展至嚴重急性發作、發生合併症(如腸穿孔、大量出血、急性腸擴張),或對內科治療無效,以及慢性期但病患出現嚴重生活品質受影響時、併發腸黏膜發育不良或產生惡性癌症變化,就可能需手術治療。在飲食上,若需要長時間禁食時,則經由中心靜脈給予全腸道外營養療法。也可由口進食時,依患者個別耐受力採漸進式飲食,避免攝取過敏食物,戒菸、戒酒。定期追蹤檢查 留意癌變生活上,病人應保持心情愉快、適度休息、充足睡眠、減輕壓力,定期門診追蹤與大腸鏡檢查,以監測是否有大腸癌的發生,尤其應依醫囑持續按時服用藥物,避免自行停藥、減藥或服用成藥。當有感染症狀(如發燒、畏寒或感冒症狀等)或急性發作(如腹瀉頻率、便血量、腹絞痛程度增加及發燒等)時,應立即就醫治療。
-
2021-03-17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帛琉泡泡團員機場若驗出陽性 其餘團客可繼續旅程
台灣、帛琉旅遊泡泡4月1日出團,旅客須在機場檢驗PCR陰性才可出發。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今天表示,萬一有確診,親密接觸者將隔離,其餘團客暫無隔離規劃。台灣、帛琉政府今天共同宣布旅遊泡泡正式啟動,是台灣第一個對外啟動的旅遊泡泡,也是亞太區首個旅遊泡泡,4月1日正式首航。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今天下午在疫情記者會中宣布,未來參與旅客符合3大條件,包括6個月內無出國史,近2個月無居家隔離、檢疫或自主管理,3個月內未確診新冠肺炎,且在機場PCR採檢陰性後才可登機。外界好奇,萬一旅客出團前在機場驗出陽性將如何處置,同團旅客是否可如期出團。陳時中說,驗出陽性的民眾只好到醫院進行隔離治療,也會立即展開疫調,陽性個案親密接觸者必須進行居家隔離,這些人自然也不可出團;至於其他團員,只要都有戴好口罩、做好防疫措施,暫時沒有隔離計畫,可繼續旅程。因此,陳時中也提醒,未來參加旅遊泡泡的旅客抵達機場後,務必把口罩戴緊,才能讓旅程更順暢。另有媒體詢問,若有旅客返台後才確診,將如何處理。陳時中說,若出現類似個案,指揮中心一定會高度關注,也會進行疫調、檢視是否有防疫漏洞,若個案過多也不排除暫停旅遊泡泡實施,但他強調會嚴加注意,避免類似狀況出現。
-
2021-03-17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帛琉旅遊泡泡回國後確診就停辦? 陳時中:先展開疫調
台帛旅遊泡泡已敲定,規劃台灣前往帛琉前須先取得核酸檢驗陰性報告,返國後則不需要居家檢疫,只要進行五天加強自主健康管理和一般自主健康管理到第14天。但若返台第五天檢驗出陽性,幾例後會暫停旅遊泡泡?對此,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並未說死,只說會先展開疫調,而且「如果真的有確診案例,參與的人就會變少」。陳時中說,如果返國後第五天確診,會先檢討在旅遊過程中是哪些地方導致染疫的,如果有特別多的案例,不排除停止台帛泡泡,但大概有幾例後參與的人就會減少,指揮中心會嚴加注意防止此類狀況發生。副指揮官陳宗彥表示,交通部觀光局也會對旅行社有督導機制,旅行業也要落實團進團出。交通部次長祁文中則表示,不會讓旅客在機場裡閒逛,也不可以在機場就地解散,要直接帶到上車離開機場,相關防疫要求都會在履行契約裡明定。祁文中也說,希望民眾出國前可先購買相關醫療保險。他表示,買保險是一種風險管理,針對泡泡,只建議一般選擇旅遊保險產品之外,可以考慮增加含醫療專機後送、以及醫療住院這兩個項目。至於外來是否會增加航班,祁文中說,等初期很順利後,雙方再來訂定下一階段如何做,目前長榮和華航已有六班航班,後續帛琉是否要濕租飛機,則看後續滾動看實施成效決定。
-
2021-03-17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台帛旅遊泡泡啟動!4月1日首發 周四、日出團
台帛旅遊泡泡4月1日首航,主要以五天四夜及四天三夜的旅程為主。中央流行指揮中心宣布,即日起正式啟動「台灣-帛琉安全旅行圈推動施行計畫」,交通部觀光局配合推動前揭計畫,即日起恢復旅行業組團赴帛琉旅遊及接待帛琉來台觀光團體入境,並請旅行業者確實依該計畫辦理旅遊事宜。交通部次長祁文中表示,將由過去常規劃帛琉旅遊的旅行社負責,初步規劃一周兩班航班,一班110人為團客,另一部分為帛方和官方駐國大使合和的旅客,每周四、日出團。初期由華航波音738來提供服務,四月一日就要首航,剛好就是周四,未來團客有兩種型態,第一種五天四夜,第二種四天三夜為主。行程應依經核定行程進行安排,旅遊全程日數包含抵達日及離境當日以8日為限,並配合出入境新冠肺炎檢測,自臺灣組團之旅客到達桃園機場出境時,需先於機場進行PCR檢測,檢驗結果為陰性者始得出發;自帛琉入境團,需檢附出發前3日內採檢之PCR檢驗陰性報告。有關台帛旅遊泡泡是否為全球首例,外交部長吳釗燮表示,雖看過各國相互開放邊界,但還沒有看到以泡泡為名相互開放、確保疫情無虞提倡兩國之間旅遊,確實是亞太首次以泡泡為名相互開放邊境旅遊,這是新作法。至於若有團客驗出陽性,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則表示,確診者就會進到醫院診治,並立即進行疫調,親密接觸者則都要回到居家隔離,無法出去。否會整團取消,陳時中則表示,是有可能,但可能性仍小,因此為讓旅遊順暢,呼籲當天去機場,到機場都要戴好口罩。
-
2021-03-07 科別.皮膚
異位性皮膚炎搔抓難眠 醫師:保濕避免誘因
新北市立土城醫院皮膚科主任楊靜宜表示,異位性皮膚炎是皮膚濕疹的一種常引起搔抓影響睡眠、情緒;只要做好皮膚保濕,正面放鬆避免接觸誘因,症狀即可好轉並改善生活品質。新北市立土城醫院今天表示,一名23歲女病患,長期受異位性皮膚炎所苦。幼年身上常出現紅疹及抓痕,青春期後症狀更嚴重,尤其是月經前與考試前後。經治療後症狀大幅改善,終於能睡好覺。病患目前仍持續接受治療。土城醫院皮膚科主任楊靜宜表示,異位性皮膚炎是一種皮膚濕疹,該名病患成年後,因皮膚反覆發作,呈現乾燥、脫屑、粗糙、色素沉澱、皮紋明顯及苔癬化;且因搔抓引起細菌感染,傷口常滲出液,並長期破壞睡眠品質,嚴重影響專注力與人際關係。楊靜宜說,異位性皮膚炎主因之一是免疫系統過度活化。患者因角質層屏障功能缺損,外在過敏原可輕易穿越皮膚,與人體內的抗原結合,導致免疫系統活化。楊靜宜提醒,食物過敏和異位性皮膚炎是兩種不同的疾病,若吃下特定食物,皮膚症狀並未惡化,就沒有問題;反而,環境的塵蟎、黴菌、汗水刺激是更常見的誘發因素。依據輕重掌握治療重點,並做好皮膚保濕,避免接觸誘因,症狀就會好轉。她表示,案例女病患經綜合評估,鼓勵接受生物製劑治療和濕敷療法。用藥後全身癢感顯著減少,病灶也大幅改善,夜晚終得好眠。楊靜宜表示,醫師會依症狀和患部,調整適當強度的類固醇藥膏,但不建議長期服用口服類固醇,需長期控制中重度異位性皮膚炎患者,會開立口服免疫調節劑,或安排光照治療。中央健保局也已核准專案申請生物製劑;輕度患者仍建議做好平日保濕即可。
-
2021-03-03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防疫不鬆懈 陳其邁:高雄要超前部署疫苗接種
高雄市府召開防疫會議,雖然中央放寬防疫規定,高雄市府認為,目前東南亞疫情仍未趨緩,高雄市針對境外移工的管理不能趨緩。另有關COVID-19疫苗接種,市長陳其邁指示,疫苗是傳染病決勝負的關鍵,接種對象、疫苗運輸與保存等規畫都要提早準備。高雄市長陳其邁今天上午主持「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第62次應變會議。為落實入境者在防疫旅館的防疫措施,他表示,相關單位針對入境追蹤、疫調以及居家檢疫三方面要嚴格執行。此外,未來台灣將進行COVID-19疫苗接種,陳其邁表示,有關接種對象,疫苗運輸、保存等規畫工作都要超前部署;大港音樂祭的防疫計畫要落實實名制、戴口罩、保持社交距離等防疫規範。衛生局表示,延續秋冬防疫專案,持續實施出入八大類場所應戴口罩,市集、攤販集中場、市場、商圈、大賣場、百貨公司等地,依舊禁止試吃。
-
2021-02-28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指揮中心公布九張圖 看部桃院內感染教我們的事
部立桃園醫院1月11日爆發群聚染疫,被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視為「疫情發生最大危機」,從1月11日發現首位院內感染個案, 2月23日最後 4 位接觸者解除隔離結案,歷時44天,累計21人確診,其中一人死亡,醫院歷經月餘半停擺,2月19日復工。指揮中心今天公布「部桃專案檢討及醫院管理精進作為」,提出五大精進措施,包括精進院內感染管控、強化應變組織、改變疫調匡列範圍,不再侷限「社交距離2公尺以內、持續接觸15分鐘以上」、推廣示範自主管理APP,陪探病者的資訊將列入,還有實施居家隔離一人一戶。「部桃專案檢討及醫院管理精進作為」由指揮中心醫療應變組副組長羅一鈞進行報告。部桃群聚事件出現多起家戶傳播情形,甚至一家七口全家都確診。羅一鈞表示,雖無法將21位患者的病毒都進行定序,但盡可能定序14案,從一開始的個案812到838,到後期個案908,全數病毒都有一致突變,都有CAl.20C突變。目前美國加州也發現CAl.20C新冠變種株,CAl.20C傳播力、重症及死亡比率較高,且可能導致抗體保護力也可能會下降,使疫苗打折扣。若與此次部桃事件比較,21人中三人重症,重症率為14%,死亡率為5%,比加州低,家戶侵襲率22%,跟加州數字相當,但略低。部桃群聚個案皆是同新冠變異株,可能是家戶感染率偏高主因。去年台灣前100例,家戶侵襲率約為4.6%,跟這次部桃22%相比,部桃事件家戶侵襲率22%,確實偏高,顯示CAl.20C變種株超乎預期提升院內、家戶感染發病率。羅一鈞說,院內感染是部桃事件主軸,大家都重視分艙分流,目前部桃已經開始實行專責病房,一組人員不會跨艙執行,若有其他門診需用視訊,也會落實入診民眾分流登錄,開始管理公共區域人潮、監控發病發燒、門禁管制、足跡,上述都是部桃事件檢討後的精進作業。另外,在這次事件中,羅一鈞也提到,院內外接觸者採檢策略也需要改進,在兩次專家會議檢討疫調策略,特別提及接觸者定義需修改,過去以前習慣以「社交距離2公尺以內、持續接觸15分鐘以上」,才須採檢,但未來將不再受限此狹義範圍,而是要通盤考量彈性因素。羅一鈞也說,部桃事件也發現,環境汙染可能會引發感染,因此決定延伸擴大接觸者足跡範圍。還是在尊重用戶自主性之下,推廣示範自主管理APP,其他陪探病者的資訊化也將列入。
-
2021-02-25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機組員居家檢疫期可望縮短 方案下週出爐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去年十二月因紐籍醫師染疫事件,加嚴機組人員檢疫規範,從原本三或五天居家檢疫調升為七天居家檢疫並需期滿採檢,第八天到第十四天要遵循加強版自主健康管理;但今航空公司表示希望三月能爭取機組員檢疫放寬。對此,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表示,有可能放寬居家檢疫到五天,還在研議,最快下周公布。陳時中表示,近期有九例違規案例,兩例在調查中。之前便請民航局訂定航空公司管理責任的釐清和管理辦法,辦法已經送到指揮中心,正在研議目前情況。由於九個案子有七個是航空公司自己通報的,因此相信航空公司有在盡責管理,如果公司方面有盡責,僅發生零星個案,會考慮把時間縮短。陳時中說,可能的方案是將居家檢疫期間縮短為五天,再加九天自主健康管理,方案可望下周出爐。去年十二月,長榮紐籍機師因為遵守防疫規定,中斷我國連續253天本土零確診,引發社會撻伐。原本機組人員返台後,若為飛航組員或貨機監貨人員(客機載貨空服員)僅需檢疫三天,客艙組員或機務人員則須檢疫五天。在爆發紐機機師染疫並帶來本土案例後,今年一月起改為居家檢疫時間至七天、自主健康管理七日,且必須集中管理與檢疫期滿採檢,包含大眾運輸都不能搭乘。違規者可開罰10到100萬元。不過民航局今天證實,仍有「個位數」違規,事由包含離開醫院跑去加油等。
-
2021-02-22 該看哪科.中醫精髓
醫病天地/甲狀腺異常 針灸有助改善
許多人患有甲狀腺亢進或低下疾病,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仁愛院區中醫科主治醫師周宗翰表示,除甲狀腺惡性腫瘤須立即切除,其餘甲狀腺異常就像不聽話小孩,包括甲狀腺亢進、低下,或單純結節、囊腫,都為內分泌與免疫調節出問題,可透過針灸或中藥調教、扶正甲狀腺功能,減低手術摘除機率,避免術後持續補充甲狀腺素。周宗翰表示,甲狀腺疾病患者要配合遠離地雷食物,才能發揮治療加乘效果。當本身不怕冷、情緒易激動、易亢奮的甲狀腺亢進病患,飲食要避免攝取大量海鮮,原因在於避免攝取過量碘,特別是鮭魚、鮪魚等大型海水魚,建議每2天吃一份就好。此外,易上火食物,包含高溫油炸、燒烤、薑母鴨、麻油雞等也要適量,曾有患者一吃十全大補湯就開始心悸手抖、不斷冒汗,以為是食物中毒,原來是甲狀腺亢進作怪。至於甲狀腺低下患者,由於身體水分調節代謝差易水腫,中醫稱為三焦水道不通調,加上身體缺乏動能,常常手足腫脹、身體發胖,醃製食物、高鈉火鍋湯頭等,也容易引起水鈉滯留加重水腫。另外,過度加工的澱粉類食物,如蛋糕、蔥油餅、油條等,也會干擾甲狀腺功能,應減少精製糖、油、鹽、及麵粉等攝取。周宗翰說,甲狀腺低下患者也不建議吃補,越溫補食材反而讓免疫更失調。建議可多走動、曬太陽,血液循環加速,有助改善甲狀腺低下。
-
2021-02-18 科別.消化系統
重要警訊別忽視!糞便檢查有潛血 這種腹瀉不單純
腹瀉伴隨血便,問題恐不單純!三十多歲的王先生是位上班族,去年開始偶爾出現腹痛、腹瀉症狀,原本以為是腸躁症,但到院進行糞便潛血檢查,卻發現潛血反應,進一步接受大腸鏡檢查,竟然確診為潰瘍性結腸炎,讓王先生大感意外。鹿港基督教醫院胃腸肝膽科林成行醫師表示,腹痛、腹瀉是腸胃炎典型症狀,一旦出現慢性腹痛、腹瀉、甚至血便就要當心,必須進一步檢查,以確認是腸胃道出血、自體免疫疾病或大腸癌等病因。像上述王先生所罹患的潰瘍性結腸炎,是一種自體免疫疾病,因腸黏膜持續發炎導致潰瘍而造成出血,嚴重時,肉眼可直接看到血便,但症狀較輕微時,必須透過糞便潛血檢查以偵測出血與否,如未妥善治療,放任腸道出血,可能導致患者貧血、身體愈來愈虛弱。棘手腸炎難確診 五管齊下揪病因發炎性腸道疾病根據發病部位不同區分為潰瘍性結腸炎及克隆氏症,林成行醫師進一步說明,潰瘍性結腸炎侵犯範圍涵蓋直腸、結腸,深度達黏膜層為主,以連續性病灶呈現;至於克隆氏症侵犯的區域既深又遠,範圍則從口腔、胃、到腸等涵蓋整個腸胃道,其中約七成病灶會發生在小腸,病灶可能深達黏膜層、黏膜下層、肌肉層等,以跳躍性病灶表現。發炎性腸道疾病之所以棘手,因為患者症狀時好時壞,又易與腸胃炎或腸躁症混淆,若未提高警覺,可能歷經數月到數年,甚至出現腸道狹窄、穿孔、瘻管、膿瘍等嚴重併發症才得以確診。正因為發炎性腸道疾病病情如此複雜且患者症狀表現不一,現階段無法靠單一檢查確診,醫師需綜合病史、症狀,搭配抽血檢查、糞便檢查、影像檢查、內視鏡檢查以及病理切片,再予以診斷。不只止瀉!黏膜癒合防併發症 才是理想治療目標林成行醫師指出,治療發炎性腸道疾病並非單純止瀉,而是一場長期抗戰,應分為短、中、長期治療目標,初期為緩解腹痛、腹瀉、血便症狀;中期則應以降低發炎指數、促進腸道黏膜癒合為主;長期則希望病理切片未觀察到發炎現象,達到腸道黏膜癒合以降低併發症風險。發炎性腸道疾病現有傳統治療包含抗發炎藥物、類固醇、免疫調節劑等,近年隨著生物製劑問世,藉精準治療以減少併發症發生、需要手術的機會。王先生確診後隨即接受治療,腸炎症狀逐步獲得改善,但他卻輕忽潰瘍性結腸炎的嚴重性,任意停藥導致舊疾復發,腹痛、血便症狀再現,必須緊急住院,讓他不敢在任意「自」療。後續治療時,因擔心類固醇副作用,接受免疫抑制劑治療,卻出現胰臟炎,後來決定改採生物製劑治療,症狀逐漸好轉,後續追蹤,腸道黏膜逐漸癒合,疾病獲得穩定控制。林成行醫師提醒,發炎性腸道疾病雖無法治癒但可以控制,如果自行停藥,未定期回診追蹤,腸炎容易反覆發作,嚴重者恐導致腸子穿孔、纖維化、狹窄,甚至可能癌化;不僅如此,還可能提高腸道外症狀併發風險,如肝炎、胰臟炎、虹彩炎、關節炎、皮膚病變,提醒病友,唯有遵循醫囑、定期回診、規律用藥、維持良好生活習慣,才是「腸」保健康的關鍵。原文:
-
2021-02-07 新聞.長期照護
走出診間 看見需要 社區醫療打造台灣的溫柔堡壘
落實分級醫療,「家庭醫師整合照護計畫」邁入第18年,已有900多個社區醫療群深入全台各區,參與診所數與醫師數占比超過30%,收案人數預估今年可破600萬人次,這些基礎不但是這一波新冠肺炎守住社區的關鍵,走出診所的醫師們把專業關懷送到病人家裡,替台灣醫療打造出溫柔堡壘。社區醫療群三階段,提供民眾全人整合照護。「早期,大部分醫師都沒辦法了解,為甚麼要離開診所去社區關心這麼多事情?」中華民國醫師公會全國聯合會理事長邱泰源表示,台灣醫師長期訓練重視專科醫療,鮮少理解,器官其實是長在「人」身上、人是長在家庭、家庭依附社區。自從健保開始推動分級醫療,基層診所動起來,才開始有家庭醫學、社區醫學領域,也才讓醫學院訓練思維、生態慢慢轉變。所謂「社區醫療群」,是指民國92年健保署推動「全民健康保險家庭醫師整合性照護計畫」(簡稱家醫計畫),由同一地區五家以上基層診所與合作醫院共同組成「社區醫療群」,希望透過在地群體力量提供民眾全人整合照護。第一階段:解決偏鄉無醫狀態邱泰源表示,先進國家發展社區醫療過程,大多是因為擔心醫療走到專科時,沒辦法以人為本來進行整體照顧,而台灣第一波社區醫療革命在民國72年。當時,衛生署試辦「群體醫療執業中心計畫」,希望解決偏鄉地區無醫狀態提高醫療可近性,邱泰源就是在民國77年被台大派去金山,擔任群醫中心主任。第二階段:921地震深入鹿谷救災第二階段是民國88年的921大地震,邱泰源回憶,當時「路都斷了」,台大醫學院教授謝博生早有推動社區醫療念頭,投入家醫科的邱泰源就帶著台大團隊進入南投竹山鹿谷協助救災。後來又透過教學幫助當地建立社區醫療,持續三年共去了近兩百次,沒想到這樣的經驗累積,成了日後推動社區醫療群的重要歷練,竹山鹿谷也成為健保署推動社區醫療群制度的原型濫觴。第三階段:SARS防疫工作帶進社區民國92年爆發SARS,可說是社區醫療群在台灣第三階段的功能擴大。邱泰源說,這些深入基層的醫師與當地民眾連結深,把防疫帶到社區落實起來更快,藉著分級分工,診所可以先擋住第一線病患,又有後送醫學中心做後盾,大大打破醫學中心與診所之間的競合藩籬。而散布在各地的社區醫療群也依據當地生活型態各有特色,「北有北投、南有岡山」,有些還加強自殺防治、家暴防治與當地衛生局共建社區安全網。走出診間30年,至今仍為防疫第一線把關。邱泰源口中的「北有北投」,指的是開業耳鼻喉科醫師洪德仁,30多年前他就走出診間,並在2004年透過「厝邊好醫師聯誼會」替北投社區醫療群奠定基礎,先後與振興醫院、北榮合作,至今已有61位社區醫師加入,共照顧4萬8731位在地民眾健康。洪德仁分享,2020年農曆年後,正值國內新冠疫情開始緊張,一位20多歲年輕人不舒服發燒來到診所就醫,他一看有山東旅遊史,馬上向1922通報,立刻後送合作醫院讓疫調、轉診同時並行,為台灣防疫做好第一線把關。後來也有一位居家隔離的天母民眾,因眩暈先通報衛生局,經評估後聯繫洪德仁以「通信醫療」問診判定為梅尼爾氏症,再請對方的家人拿健保卡到診所領藥,讓居隔者也能獲得醫療服務,減輕現場就醫負擔。社區醫療應擴大到健康促進,提升生活品質。然而,洪德仁認為,台灣社區醫療不該只是醫療這麼單純的層次,若要走長走遠,應把健康照護擴大到健康促進,並提升居民生活品質為目標。自己也是北投人的洪德仁,對這片生長地的古蹟、文化保存相當關心。至今,他帶領團隊陸續參與過北投藝術節、推廣社區大學、農民市集、發起公共論壇、推動樂齡學堂,透過行動與當地居民產生健康生活的各種連結,賦予社區醫療全新更廣大的定義。
-
2021-02-02 科別.皮膚
年輕女子異位性皮膚炎不成眠 對症治療兩周後不再癢
新北市一名23歲女性幼年期身上就常出現紅疹及抓痕,進入青春期後症狀變得更嚴重,尤其是月經前和考試前後。成年後由於皮膚反覆發作,呈現乾燥、脫屑、粗糙、色素沉澱、皮紋明顯及苔癬化,被診斷為異位性皮膚炎。土城醫院醫師楊靜宜醫表示,經過綜合評估,讓這名患者接受生物製劑治療和每月一周的濕敷療法,在治療兩周後全身癢感顯著減少,皮膚病灶也在治療後4個月大幅改善,讓她夜晚終得好眠。異位性皮膚炎是皮膚溼疹的一種,症狀有輕有重,通常只要掌握治療重點,並做好皮膚保溼的基本工作,避免接觸誘發因素,以正面放鬆的心態來面對疾病,症狀一定會好轉。這位女病患因為搔抓問題,引起細菌感染,傷口常有滲出液,也長期破壞睡眠品質,嚴重影響專注力與人際關係。楊靜宜指出,很多民眾誤以為異位性皮膚炎在西醫的治療只有類固醇,實際上異位性皮膚炎是在急性病症時以局部類固醇藥膏為主,醫師會依照症狀和患部調整適當強度的類固醇藥膏。口服類固醇通常只在病情極嚴重時短暫使用,長期服用有副作用,因此不建議長期服用,若真需要長期控制中重度異位性皮膚炎患者,會開立口服免疫調節劑或安排可以調節皮膚免疫環境特定波長(311nm)的紫外線B光照射的光照治療。院方這次選擇給予這名女患者生物製劑治療,在用藥兩周後,情況明顯改善,身體不再發癢,皮膚病的情形也在逐漸好轉,晚上終於能夠好好睡覺,目前仍持續治療中。楊靜宜提醒,很多患者會認為異位性皮膚炎是只要避免吃到特定食物即會改善,但實際上食物過敏和異位性皮膚炎是兩種不同的疾病,如果吃下特定食物,皮膚症狀並沒有惡化,就沒有問題;反而環境的塵蟎黴菌、汗水刺激是更常見的誘發因素。
-
2021-02-01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10多萬劑輝瑞疫苗4日將抵台 桃園醫護優先施打
歐盟日前發布出口禁令,新冠疫苗何時來台引發關注。本報獲得獨家消息,指揮中心已透過在美外交途徑,取得十多萬劑輝瑞疫苗,預計二月四日由阿聯酋航空運送來台,民航局將於今天下午召開內部會議,討論冷鏈倉儲以及配送等技術問題。民航局今針對冷鏈設備開會對此,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說,「如果有就來」、「真的有的話,會盡快對外公布。」莊人祥指出,今天下午民航局確實針對冷鏈設備等議題,邀請專家舉辦內部會議,但這是早就排定好的議程。全台醫護人員共六十五萬人據了解,台灣首批新冠疫苗,數量不多,僅有十幾萬劑,為輝瑞疫苗。為了運送疫苗,機艙已設置特殊冷鏈設備。至於十幾萬劑疫苗,醫護人員將為優先施打對象,重點為桃園地區的醫護人員,醫護人員共有六十五萬餘人,目前取得疫苗數無法全面施打。陳時中:疫苗交貨不如預期歐盟針對英藥廠與牛津大學所合作之疫苗發布出口管制,恐將衝擊指揮中心原訂今年三月取得疫苗計畫,指揮官陳時中昨表示,尚未接獲歐盟限制疫苗出口的消息,但確實部分藥廠交貨情況不如預期,按照契約若未能履約,則不得出貨給其他國家,因此確實可能延遲出貨。他說,國外爭搶疫苗的情況嚴重,「不是大家在爭,我們就放棄」,將透過所有可能管道持續努力。國家衛生研究院院長梁賡義說,已知幾個廠商交貨數量不如預期,後續影響還需要觀察,但這對於台灣目前疫苗採購談判,應不致有太大影響。希望國人不要太過悲觀,畢竟悲觀無法解決問題。群聚足跡都在可傳染期之前部立桃園醫院爆發群聚感染,十九人確診,其中案九○八(五十多歲男性)在桃園另一家醫院感染病毒,陳時中指出,案九○八於一月二十三日陪同母親就醫,案九○八母親檢驗結果為陰性,但屬個案密切接觸者,必須採檢,同住家人均須居家隔離,相關疫調持續進行中。案九○八主要匡列三名家人、一名朋友,均為陰性,「對社區影響可能性愈來愈低。」案八八九於一月十八日、一月二十三日至醫院就醫,指揮中心已擴大匡列,這兩天門診病患與陪病患者都將列入匡列。指揮中心昨也公布案九○八足跡,足跡時間從一月二十五日至二十六日,遍布九份老街、阿妹茶樓、餃子樓中樓、佛光山寶塔寺、永福金寶塔、大溪老街、游記百年油飯。陳時中強調,這些足跡都是在可傳染期之前,公布足跡,只是讓大家注意。
-
2021-01-31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部桃案863一家6人確診 醫憂傳播力大恐射破防火牆
部立桃園醫院群聚事件,目前累積19人確診,其中案863一家七口六人確診,振興感染科主任李明政表示,這次部桃事件的傳播鏈中,案863一家牽扯最大、放射力最強,意味感染者傳染力很強,「發生社區感染前,必定先發生家庭群聚」,他擔心這條「放射線」突破社區防火牆。李明政說,近日部桃事件連續5天沒有確診,「原本很安心」今天又冒出四個,後續的防火牆觀察日期勢必要再延後,需要觀察到最後一確診者匡列後十四天,尤其案863居家群聚很嚴重,病毒傳波利應該很強,又有確診者在摩斯等公共場所工作數天。李明政提醒,現在個案確實都在防火牆內,但一定要特別注意案863居家群聚個案社區足跡,若出現沒有特定對象的傳染就麻煩了,這些在社區中、沒有親密接觸的非特例對象,疫調是匡列不到的,「那就完了。」
-
2021-01-30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部桃6零破功 陳時中籲自主健康管理者春節要這樣做
部桃六零破功,今天更是一口氣增加四人確診,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今說,過年返國者,若春節期間仍於自主健康管理期間,在春節專案中,不要參加大型聚餐、聚會,應以外帶食物,儘速回家食用,提醒外出記得做紀錄。陳時中提醒,自主健康管理者在家庭聚會中,最好自己另備一餐,使用公筷母匙,自己一個餐與大家隔離。他重申,沒禁止出門,但是要做自己行程記錄,不希望染疫情況發生,但萬一發生問題,可幫助疫調速度快,社區風險愈小。陳時中說,部桃事件目前隔離14天者總共4093人,醫院接觸者223人,其中124人集中檢疫、99居家隔離,社區接觸者657人,回溯管理3213人,這兩天貨櫃屋總計採檢837人。
-
2021-01-28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桃園衛生局防疫人員辛苦了! 暖心業者送現做便當打氣
桃園疫情備受矚目,在地企業紛紛發起相挺部桃醫護的行動,桃園市蘆竹區川門子餐廳過年雖也受疫情影響,陸續有訂桌被退訂、改外帶,不過業者仍暖心挺醫護,得知部桃物資充足,決定改捐現做便當直送3處集中檢疫所,讓隔離中的部桃醫護能吃到最熱騰騰的餐點,今天更親送90份便當到桃園市衛生局,感謝防疫人員不眠不休辛勞。川門子餐廳執行長劉如淳說,桃園在地企業要挺桃園人,尤其這次疫情在桃園發展,不論是正在隔離14天的部桃醫護人員,還是桃園市衛生局相關疫調人員,真的都非常辛苦,希望透過實際行動和支援,感謝他們其日以繼夜、堅守第一線保護國人健康。由於部桃連日來愛心物資不斷,川門子事先洽詢院方最缺什麼樣的物資,得知部桃院內物資充足,但正在外頭集中檢疫所隔離的醫護人員,餐點有時比較冷,因此發揮餐飲專長,上周五、六就現做熱騰騰便當、湯品,並親送水果與爆米花桶送到檢疫所,當時約有230多名部桃醫護人員分別在楊梅、林口與烏來3處檢疫所入住,川門子也分頭將便當餐點送往集中檢疫所,並以袋子包好一份份餐點,方便檢疫所協助配送。除了部桃第一線醫護人員相當辛苦,川門子也有感桃園市衛生局相關防疫人員,要負責聯繫、解答民眾疑惑,每天每位人員要接至少上百通的電話,有時還得承受不少民眾的謾罵,內心的壓力不可言喻,今天也比照醫護規模親送90份餐點到衛生局送暖。
-
2021-01-27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部桃醫院視訊看診?陳時中透露前進指揮所現況
部立桃園醫院群聚事件擴及社區,案889、890感染源尚不明,指揮中心前進指揮所進駐醫院,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表示,部桃整體在這段期間裡面,「盡量以少流動、少接觸為原則」,「目前環境採檢都還沒有發現有其他得病毒」;隔離期滿的醫護一定要採檢陰性才能返回崗位,目前還沒有人回去工作。陳時中表示,前進指揮所最主要還是負責進行相關的疫調,還有怎樣安排曾在部桃看過病的人,做適當的回診,還有視訊診療,如何讓原本在隔離中的病人要避免移動風險,看要怎麼送,還有匡列檢驗檢查,和大樓巡換、消毒和採檢。陳時中表示,指揮所還要和指揮中心回報,安撫人員心情,「目前環境採檢都還沒有發現有其他得病毒」。針對回溯1月6日到現在期滿的人,有多少人要二採,陳時中表示,現在都有在通知期滿醫護要來採檢,有陸續在採檢了,但還是針對疫調當中比較緊急的採檢優先,其他期滿的人還是等待通知採檢。至於是否有隔離期滿醫護返回崗位工作,陳時中表示,有隔離的醫護未來會陸續回來,但目前還沒有,隔離期滿都一定要採檢陰性才能回去工作,這次會請醫院嚴格一些。傳出感染源仍不明案889,因是從12A病房出院,讓整層樓外科所有醫護被召回,疑似導致病患看診得用視訊方式。對此,陳時中表示,部桃整體在這段期間裡面,「盡量以少流動、少接觸為原則」。陳時中強調,目前裡面醫療的人力並不缺,因為現在整個留院的病患是136人,跟他們原來差不多有800床的情況相比少許多。雖然隔離了很多人,但醫療量能還足,所以在照護上是不會有問題,如果個人覺得這樣的照顧有什麼問題,可以跟院方做反應,由院方做最好的安排。至於外界好奇,目前部桃內醫護人力是否充足?對此,陳時中表示,因為醫院大概有2千多名的員工,其中,指揮中心匡列了476人,所以仍有一定的量能在。指揮中心醫療應變組副組長羅一鈞表示,前進指揮所指揮官王必勝有提供照護人力現況,還有534名醫護人員上班。整個留院的病患是136人,指揮中心疫情監測組組長周志浩表示,重症人數累計54人,還有6人住院。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表示,案881因肺炎在隔離病房,沒有在加護病房。
-
2021-01-26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桃園八德3地點有確診者足跡 清潔大隊今出動消毒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天公布案889、案890的新疫調新足跡,5個活動地點中有3個遍布八德區,今天各地點陸續進行消毒。案889、案890曾在1月19日早上10點至11點、1月23日早上10點40分至11點半到過大湳市場,記者下午走訪直擊現場大消毒,不少店家紛紛將紙箱、布袋等物品蓋住水果、衣服等商品。一名服飾店老闆娘說,「不會啊有什麼好怕的」,剛剛通知要大消毒,都有戴好口罩應該沒差。八德區大同里長王錫文指出,大湳市場每周一都有定期消毒,里辦公處也每天廣播宣導,請民眾進市場一定要戴口罩、勤洗手,既然今天發生這件事(有確診者足跡),里辦公處會去載抗菌液給里民跟攤販使用,遵守防疫規定一定很快就能過去。1月21日下午4點至5點,兩人曾到過全聯八德東勇店,環保局清潔稽查大隊八德區中隊長李堯夫今天率領幾名消毒人員到現場,主要負責全聯周邊的環境消毒,他表示,由於全聯內部昨天已自行消毒過,目前仍然正常營業。有許多民眾從全聯購物出來,一名女子直呼,「要消毒也沒講,買到一半才知道」,另名女子則提著裝滿東西的購物籃走出,談及可次疫情,她認為既然店家已經消毒過就沒有問題,不會特別害怕擔憂。1月22日下午2點40分至3點20分,案889、案890足跡曾到「食。手作 by moominlu」,最巧合的是,這家小店平時只做網路工作室,1個月只營業2天,這個月唯一開店的1天就是確診者來過的當中。業者表示,昨天被通知後,已經緊急全店用次氯酸水消毒,客人選購物品的區域也已消毒3次,原訂下禮拜要開門,也直接宣布取消,暫時不開放面交,請店內員工也做好自主管理。業者說,每月開放的時間約下午3點前就會有消費者到場排隊,每次僅開放2組人員進門選購麵包,1組客人走才會開放下1組進來,全程都要戴口罩、手部消毒、量體溫,因此不會有太多人聚集的情形。
-
2021-01-25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部桃疫情5000人隔離 鄭文燦:成立聯合關懷中心服務
桃園醫院群聚感染擴散,桃園市環保局清潔人員全面消毒,市長鄭文燦今天上午前往桃園清潔中隊視察消毒準備,鄭文燦表示,衛福部清查1月6號以後住院或出院病患大概1200多人,加上陪病者或同住者,一併匡列總數預估超過5000人,市府進行後續疫調及隔離通知書、發放關懷包,市府成立聯合關懷服務中心,提供就醫、生活需求,陪伴所有隔離者完成14天居家隔離、採檢及後續7天自主健康管理。鄭文燦表示,這次部桃專案,最重要的是個人防疫要落實,希望民眾配合戴口罩、勤洗手、酒精消毒、量測體溫,保持社交距離,才能保持防疫成果,市府因應部桃專案一定要守住社區防線,市民一定要確實遵守防疫規定。鄭文燦強調,市民市民要確實遵守防疫規定,上商場、量販店、購物中心、傳統市場須戴口罩,停止試用、試吃,生活雖有不便,為了防疫提升等級、社區安全,為陪伴所有隔離者完成14天居家隔離及採檢,後續7天自主健康管理,民政、社政、教育、勞動各局處都要支援衛生局工作。
-
2021-01-25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綠區病房兩確診 前台大醫:住院患者返家恐引社區感染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公布新增兩例本土新冠肺炎確診,爲原本是列為「綠區」的病患,晚間指揮中心緊急舉行記者會,表示將擴大回溯居家隔離措施。前台大感染科醫師林氏璧在臉書發文表示,這意謂部桃住院大樓已不再分區,希望來得及阻斷傳播鏈。但最上策是逐步清空該院,一一隔離或自主健康管理,徹底清消。下午指揮中心發布新增兩例本土個案,爲部立桃園醫院出院病患(案889)與同住家人(案890),皆未曾接觸過確診醫護,被列為綠區對象。但下午林氏璧便發文表示,部桃的感染範圍比想像中大,「又多了一個新的病房出現案例。這很不妙,真的不妙」,多出一個病房就代表之前疫調有其極限,這兩人之前完全沒有被篩檢過,因為12A病房被界定為綠區。他直言,令人擔心的是,案889住部桃的時間是在1月8日至11日,離現在已經有點遠了,希望他們沒有暴露太多人。但更擔心的是如果8日至11日12A病房是汙染的,現在再去召回當時一採陰性的醫護人員,還有當時住院的病人,可能會抓到更多案例。而當時離現在已經快兩週,有可能已經散到家人甚至社區了。至於晚間指揮中心宣布擴大回溯居家隔離措施後,林氏璧則認為,這是不得不然的決定,希望來得及阻斷傳播鏈。他指出,這和當年和平封院以及之前鑽石公主號不同,只進不出清潔區汙染區好好分開,是很不智的決策,讓沒病的人都染病。最上策應該是逐步清空,把人撤出一一隔離或自主健康管理,徹底清消環境。https://www.facebook.com/japantravel/posts/10157891196084150
-
2021-01-25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部桃綠區發現確診個案 李秉穎:應將整棟大樓列紅區
部立桃園醫院群聚事件擴大,已有15人染疫,且今日新增的兩例個案均出自「低風險綠區」。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表示,綠區一旦發現確診個案,才會調升為紅區,並依此規格檢驗、疫調和匡列接觸者。但台灣兒童感染症醫學會李秉穎表示,應將整棟大樓、建築物升級為紅區,「視為從疫區回來的旅客」。李秉穎表示,如果原先被認為沒有疑慮的綠區發現確診個案,表示可能透過環境感染的機會高,必須考慮是不是間接接觸感染,因此同一個大樓、同一個建築物,必須做環境檢驗、消毒,紅區匡列範圍也應該擴及整大樓。而據了解,部桃原先僅將六、七、九、十樓列為紅區,現在12樓也發現確診個案,而夾在10樓及12樓這兩層紅區之間的11樓是護理之家,如果並非醫院範圍,是否也要一起劃為紅區範圍?李秉穎表示,如果動線交叉、人員有互相流動的話就必須列入。李秉穎表示,現在應盡量將所有接觸者都匡列、追蹤,疫情有沒有進到社區現在還很難下定論,這一、兩周是關鍵。因此必須提高警覺,即使現在指揮中心還沒有將有些綠區轉為紅區,但相關的醫護、病患和家屬,一定要做好自主健康管理,並且一定要馬上做檢驗,比照從疫區回來隔離檢疫。
-
2021-01-24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專家:部桃擴大採檢時機太慢
防堵部桃院內感染,防火牆逐步外擴。專家指出,指揮中心輕判院內感染風險,當初在病毒存在三個病房時,就該擴大採檢;對於指揮中心採取回溯註記,大幅增加居家隔離人數,專家認為,雖然回溯有難度,但有助減災。台大兒童醫院院長黃立民表示,匡列人數建立在疫調人員判斷疫情擴散的風險,從案八三八與八三九確診時的採檢人數分析,他認為,指揮中心判定此次部桃院內感染風險僅限於這兩人,不過,當新冠病毒已經擴散至三間病房時,就應該擴大採檢。黃立民強調,現在最該做的是針對部桃所有醫護、相關住院患者做抗體採檢,一旦驗出有抗體,周邊的人都應該列為居家隔離,才能全面圍堵疫情。前疾管局長蘇益仁表示,指揮中心已採取回溯註記,大幅增加居家隔離人數,應該是足夠的。他一直認為,疫情要「圍堵」是很難的,全球疫情嚴峻,台灣要做的是「減災」;現在需要注意的是,除了部桃以外的其他醫院,一旦有詢問到有曾赴部桃的患者就醫,院內動線應區分隔離。前衛生署長葉金川表示,部桃感染事件現階段仍是「小規模傳播」,看不出會進展到需封城的地步。他推估,此次可能會造成社區感染,但不會一發不可收拾,國人現在警覺心高,醫療院所敏感性也高,大規模擴散並不容易。
-
2021-01-23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社區感染擴大 柯文哲:應公布確診個案高密度足跡區域
國內疫情升溫,台北市長柯文哲今在臉書指出,社區感染擴大,請指揮中心公布確診個案高密度足跡區域。柯文哲說,昨天案852護理師照顧過的9旬老翁(案881),及老翁的6旬大女兒(案882)相繼確診,老先生原本一採陰,後來因為牙痛,到長庚醫院就醫二檢後才確診,後續疫調匡列老翁的女兒,也確定遭感染。柯文哲表示,感染與檢測時間太近,因還在潛伏期間,便會發生 #偽陰性反應。如今部桃院內感染已經向外擴散,連續出現好幾位一採陰,二採確診的狀況,顯示這是一個嚴重問題。柯文哲說,變種病毒活性強,傳染速度快,而且已經社區感染。此刻,指揮中心恐怕要滾動修正SOP,不能只單看一採結果,應該先對醫院全體員工、曾住院、轉院病患與家屬擴大採檢,同時擴大居家檢疫,避免感染擴散。另外,他也呼籲,對於部桃確診感染者,指揮中心應「 公布確診個案高密度足跡區域」,也就是過去「只要認為疫情在掌握中,就不予公布足跡」的做法應該要調整了。與其花費心力劃出一條未必真正準確的感染途徑,不如給國人更直接、透明的資訊,讓民眾和該區域的醫療院所提高警覺,會是現階段更適宜且有效率的方式。
-
2021-01-23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台塑丹麥技師感染地之謎 指揮中心匡列接觸者79人採檢
台塑丹麥籍技師(案874)一度傳出在泰國篩檢確診,指揮中心澄清,個案尚未離台,入境廿天確診,Ct值為30,研判為境外染疫,但國內仍有專家認為,不能排除本土染疫可能,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說,目前匡列接觸者79人。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表示,Ct值是一個段落,沒辦法定量與疾病嚴重度做精確的定案,但可作為趨勢參考。單一的數值除非是具絕對性,我國定量是抓到Ct值34以上可出院,病毒確定沒有威脅性。莊人祥說,目前丹麥籍技師接觸者匡列79人,已採檢一人,一人為陰性,居家隔離者為19人,其餘都是自主健康管理。根據目前疫調,其上班期間,全程戴口罩,平常都是住在飯店,沒有到處外逛,行程還在確認,一但確認就會再公佈。莊人祥強調,丹麥籍技師有做血液抗體檢驗,IgG為陽性、IgM為時陰時陽階段,研判大概發病四至五周,境外移入比較可能。陳時中說,其自主健康管理上班無違規,全戴口罩,只要避免出入人潮壅擠處即可,「那一塊我們擔憂比較少,感控與防護做得都比較好。」
-
2021-01-22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桃園是防疫第一線 鄭文燦:我桃園我驕傲
桃園本土疫情升溫,衛福部立桃園醫院陸續清空消毒,桃園市政府今天舉行桃園市防疫醫院聯防會議,串連其他9家急救責任醫院研商。市長鄭文燦會前致詞,也感性提到這幾天很多市民跟他說,桃園不是疫區是防疫第一線,也紛紛在臉書貼出「我桃園我驕傲」,也看到部桃醫護同仁避免家人擔心,住在部桃隔離,都讓人感動,他希望大家都要為部桃加油,中央地方防疫無距離、同心防疫,呼籲一起撐住桃園、守住台灣。桃園市防疫醫院聯防會議今天中午登場,行政院長蘇貞昌、政務委員黃致達、衛福部次長石崇良、國防部總執行官徐衍璞、桃園市長鄭文燦、與桃園市衛生局長王文彥等人,以及9家責任醫院代表都親自參與,桃園醫院院長徐永年則透過視訊隔空參與。鄭文燦致詞強調,桃園是台灣的第一站,從國境到醫院再到社區,這3道防線可以講非常的重要,「台灣只有一個,我們必須要合作團結、同心抗疫」,過去的1年,台灣防疫成績受到全世界肯定,目前正處疫情的高峰期,桃園扮演責任跟角色變得吃重。鄭文燦特別感謝蘇貞昌特地到桃園,為桃園所有責任醫院以及桃園團隊來打氣,並提及其實在過去1年當中,桃園收治確診病例223人,占了全國病例25.7%。其他如隔離、集中檢疫或採檢,數量也是全國之冠,又以部立桃園醫院更是防疫的重鎮。鄭文燦說,光是衛福部立桃園醫院迄今就收治了114名確診者,占了全桃園的一半,所以桃園所有的醫護人員、防疫的同仁,可以講壓力很大,負擔很重,但他說,但大家都沒有叫苦,都是為了保護國人的健康,守住了防疫的第一線,避免有任何的破口。鄭文燦表示,從去年3月開始,桃園各家醫院就啟動聯防機制,從病床調度、人力調度、防疫物資調度都一起做,包括呼吸器、N95口罩、防護衣等物資,也超前部署準備了1個月的備量,每一個責任醫院都沒有本位,該轉出去的病患都沒有被拒絕過。鄭也感謝,消防局打火弟兄迄今出班任務有485個車次,有載到確診病患137人,環保局迄今消毒次數高達7158個點,還有衛生局同仁,每次做疫調都是燈火通明,都是晚上要加班,因為要第一時間完成追蹤的個案,要進行隔離或者是居家檢疫,但大家仍是全力以赴,不會喊累也不會喊辛苦,希望能夠撐住、能夠守住,這是桃園的責任。
-
2021-01-22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染疫技師曾住嘉義市某飯店2天 全館展開消毒
新冠肺炎疫情升溫,今天傳出產業龍頭台塑集團有一名瑞典公司丹麥籍技師,本月中到嘉義縣台塑新港廠執行業務,20日被檢出確診,他在新港廠期間,入住嘉義市某飯店,據了解,目前縣市衛生局都已展開疫調,並匡列至少逾超過10多名接觸者居家隔離。嘉義市衛生局指出,一切以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公告為主,已展開標準流程作業。據悉,該名技師住在嘉義市某飯店2天,該飯店指出,已決定全館逐層樓消毒,包括所有通道、大廳,主要會集中她住過的房間和樓層加強消毒,也會調監視器畫面,了解他走過之處,如果衛生局要求的話,也可能會暫時不接客人。目前消毒的區域除了飯店外,也包括技師在嘉義市走過的路徑,大約圍繞飯店周邊約2、3公里處,包括附近餐廳等。據了解,該名技師在去年12月底來台,當時入境採檢是陰性,而1月起隔離14天,在14及15日兩天在新港廠工作,16號就離開新港廠,20日被檢出確診,今日通報。
-
2021-01-21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部桃院內群聚應變措施 陳時中:分2階段
部立桃園醫院群聚染役事件已擴及社區,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表示,在部桃醫院應變作為分兩階段,第一階段自1月12日開始,第二階段是自1月18日起,由前進指揮所負責。陳時中表示,在部桃醫院應變作為分兩階段,第一階段自1月12日起,會做完整疫調,人員加強防護,全體員工加強自我保護,並將有接觸的病患移到隔離病房;擴大採檢;專家支援,據情況請專家來檢視作為是不是做得好;分紅黃綠區不同風險區域,人員減少移動接觸;擴大居家隔離。陳時中表示,第二階段是自1月18日起,前進指揮所負責啟動清空計畫;有化學冰進駐協助;嚴格執行擴大居家隔離;回溯關懷計畫,1月6至19日出院的病人都匡列居家隔離,回溯關懷,目前匡列200人要居家隔離,再陸續往風險低的執行計畫;陳時中提醒,居家隔離計畫做得更確實,如果家裡不適合,就可採取集中檢疫。
-
2021-01-21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案865在1月16日來過!麥當勞桃園三民店「今起停業消毒」
依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公佈資料,新冠肺炎(COVID-19)確診個案案863、864足跡陸續出爐,其中任職於摩斯漢堡的案864,不僅於1月16日至1月18日於摩斯漢堡桃捷A7店活動,還曾於1月16日21:10~21:30前往麥當勞桃園三民店。對此,麥當勞聲明表示,當天打烊前依照「餐廳防疫執行要點」加強清潔,打烊後全店消毒,並自20日15:30起停業消毐,期確保環境衛生。1月19日國內增加的4起本土確診病例中,案864、案865為案863的同住家人。案863、864在1月12日至1月17日期間,陸續前往桃園的廣德海鮮餐廳、桃園南門市場、台北大腸蚵仔麵線、福隆粩、一品金湯豆漿王等地;而案865則有前往摩斯漢堡桃捷A7店、麥當勞桃園三民店等地。麥當勞指出,桃園三民餐廳於18日接獲桃園衛生局通報,有確診個案至該餐廳外帶餐點,該餐廳除於當天打烊前依照「餐廳防疫執行要點」加強清潔,打烊後全店消毒,並自20日15:30起停業消毐,期確保環境衛生,以及員工與顧客的安全健康,預計在1月21日恢復營業。同時,麥當勞桃園三民店16日21:10~21:30期間上班的12名員工,於18日接獲衛生局通報後,立即進行自主健康管理14天至31日,期間除配合桃園市衛生所至餐廳疫調及衛教,營運主管並持續進行員工關懷,同時由麥當勞職業安全衛生管理部提供自主健康管理衛教及必要之協助。麥當勞也表示,配合中央政策,全台麥當勞餐廳除用餐區全面採取梅花座,餐廳門口亦張貼海報加強宣導,敬請顧客排隊戴口罩、確實勤洗手,並保持社交距離,同時歡迎使用非現金支付。而為避免疾病及疫情傳染,麥當勞除要求各餐廳加強清潔與消毒相關作業的頻率,包括自助點餐機、餐盤、門把、扶手、桌椅、垃圾桶、洗手間、歡樂送外送餐袋等設施及用具;提供及要求餐廳員工全面配戴口罩,每小時至少洗手一次,並自主量測及記錄體溫;外送員於執勤時亦全程配戴口罩、呈遞餐點前須以酒精消毒雙手並配戴抛棄式手套,以維護員工及顧客健康,同時提供消費者安心的餐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