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3-02 新冠肺炎.周邊故事
搜尋
疫情升溫
共找到
624
筆 文章
-
-
2020-02-25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疫情升溫心情起伏 專家:調息找回生活控制感
新冠肺炎疫情升溫,多個國家也紛紛出現確診案例。隨著疫情發展,民眾的心情也跟著起伏,從「口罩之亂」到「酒精之亂」都在在顯示民眾出現不安、恐慌的情緒,對此心理衛生學會也提出心理衛生對策,處理疫情下的情緒危機。中華心理衛生學會常務監事、台灣大學健管所兼任教授張玨表示,現行個人或政府提出的防堵疫情、增產口罩避免傳播、提升免疫力等,多為針對生理健康的防疫措施。但「離開心理健康就不能稱之為健康」,因此無論在個人、社會或是國家層面,皆須提出更多提升心理健康的方案。亞安情緒危機處理團隊執行長張愛倩則依過去處理震災時的經驗表示,當重大事故發生,生理、心理、社交都會產生一些改變,而這些改變可能會降低日常生活的功能,例如身體感覺會較僵硬或無力感;因此建議此段時間可將行動放慢,並記得運動、放鬆。張愛倩說,可以按照以下的方法放鬆,以降低生活上失控的無力感:一、用個人平時熟悉的放鬆方式,如運動、繪畫、聽音樂等放鬆緊繃的身體和心情。二、使用調息的方式呼吸吐氣、放鬆身體的肌肉,心情也會跟著放鬆。三、睡前泡腳、避免喝含咖啡因飲料,保持正常規律作息。張愛倩也建議,如果是上班族可能會因為疫情使專注力下降,可在上班離家前、下班離開工作場所前,先調息幾分鐘,對自己說幾句打氣的話。每天持續這樣的流程,可以讓自己漸漸找回失去的控制感和安全感。
-
2020-02-25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全民防疫何去何從?感染科醫師:2個準備3個迫切點
新冠肺炎疫情升溫,台灣已有30例確診,1人死亡,國中小今天開學,校園防疫大作戰,未來全民防疫何去何從?嘉義長庚醫院兒童感染科醫師王盈翔提建言:「兩個準備、 三個迫切點」防疫策略。王盈翔說,防疫面要有兩個準備:(一)轉進「減災模式」準備:政府認真防疫,依科學證據採取有效措施,在國際上表現可圈可點,亦獲得多數民眾信賴與認同。擴大篩檢政策仍屬圍堵思維(雖然有些積極的專家學者,已喊話政府要提早轉進「減災模式」)。他認為台灣目前篩檢量能(採檢端及實驗室端)也還OK,就配合政策盡可能找出可疑個案,未來若出現:(1)台灣確診個案真如雨後春筍般冒出。(2)「送檢量」遠超過「篩檢量能」負荷時。擴大篩檢自然就會喊停,然後全面轉進「減災模式」,防疫重點也會隨之改變。若在不對的時間點,隨意改變防疫焦點,非但對我們沒有好處,還可能有害處。(二)轉進「季節性流感模式」準備:病毒具「無症狀帶原者」、「輕症多、死亡率低」、「發病前就具傳染力」,類似季節性流感病毒的特性,要像SARS一樣圍堵它很難。再思考目前「居家檢疫14天」民眾已超過1萬人,若不考慮斷航情況下,這種圍堵策略還能維持多久,長期下來一定拖垮台灣民生經濟。況且繼續圍堵策略,很多專家提出警告,病毒找到破口進入社區也只是時間問題,他認為「勿恃敵之不來、恃吾有以待之」,千萬不要陷入SARS時期強調「三零」的迷思,也不必執著於「無社區傳播」的虛榮,提早整備才是解脫之道。尤其開學後,病毒或將循季節性流感傳播模式,以學校為感染源頭,經學童陸續帶回家庭內,造成「社區大量感染病患」,這時候的減災重點就進入「季節性流感模式」。由「確診者隔離、接觸者居家管理」轉進到「治療重症、輕症自主健康管理」,所以「重症治療準則及藥物」務必儘早確立下來。既然無法圍堵,未來就用「nCoV疫苗」來降低人群易感性,這就是所謂「季節性流感模式」。如果上述防疫面推想沒錯,感管執行面就有三個迫切點:(一)醫療體系保全:此次疫情,湖北省死亡率特高,醫療體系崩潰應該是主因,使得COVID-19病患得不到好治療,甚至其他疾病治療也停擺。湖北醫療體系崩潰,肇因於病毒另一特性「確診病人的病毒排放時間相當長」,導致確診病人住院時間拉很長,這不全然是病人治療需要,有些輕症甚至已恢復正常的病人,只是因防疫需求而被隔離在醫院,要等體內病毒陰轉後才能出院,因此醫療機構是被這類輕症住院病人拖垮的。台灣目前雖僅有30例確診個案收治,但也發現了上述問題,所以規畫「防疫專責醫院」,收治這類隔離為主的輕症病人,避免他們拖垮台灣各大醫療院所,是「減災模式」的第一個迫切點。疫情一旦進入「季節性流感模式」後,「防疫專責醫院」就可功成身退,輕症就留家中自主健康管理就好,只有重症才需住院治療。(二)避免醫療機構院內感染:醫院及長照機構是人口密集機構,住院病人又是最虛弱的族群,萬一不幸感染COVID-19,其致死率或致殘率會比健康族群高。醫院如何籌劃感管配套措施,好好保護他們,「分流」、「集中管理」與「有效監測院內異常感染事件及快速因應」豪無懸念是第二個迫切點 。「減災模式」時,到醫院的疑似病人數爆增,住院端設「檢疫病房」方便集中管理、門診端設「防疫門診」方便分流病患,皆可降低交互感染機會。疫情一旦進入「季節性流感模式」後,因為輕症不住院,「檢疫病房」可先功成身退,醫院留下「防疫門診」即可,這時候基層診所就要接棒,承擔像流感一樣「社區防疫門診」的責任,進一步實現「輕症社區就診、 重症醫院就診」的病患分流。此外醫院發展病患即時監測系統,能主動即時掌握院內異常感染事件,並快速佈署因應對策,譬如「醫護分組上班、劃定工作區域」,能阻止院內感染事件擴散,也是當務之急。(三)防止社會失能:減少社區群聚是重中之重,否則「武漢封城」之窘態將殷鑒不遠。「圍堵」思維要轉進成「防堵」思維,可適度減少大型聚會活動,在不影響社會運作和經濟損失最低下,也可適時停班停課。越來越多證據顯示,環境接觸而導致病毒感染是防治重點,最新研究發現,武漢新冠病毒可在環境中存活長達9天,因此繼「口罩」之後,「落實手部衛生」、「減少揉眼、搔鼻、碰唇」、「環境重點清消」,是家戶社區、學校、公司行號的第三個迫切點。政府也應善用媒體網路溝通平台及村里社區功能,持續加強民眾衛教知識、保持健康生活來提昇民眾免疫力,平安度過這次疫情。鑒於這陣子台灣疫情嚴峻,許多專家學者紛紛跳出來,猜測台灣未來疫情可能走勢,提出防疫策略要超前佈署。他從醫院感管實務端觀察,提出個人看法,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
2020-02-24 新冠肺炎.周邊故事
醫護擬禁出國 醫院新南向也受影響
新冠肺炎(COVID-19)全球疫情持續上升中,為了儲備醫療量能,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昨突然在記者會上宣布,除非經過報備者,擬將限制所有醫事人員出國;醫事司長石崇良今受訪也表示,周二也將找來各醫院討論此事並擬指引,不會馬上實施。不過此舉讓部分醫護人員有意見,希望被尊重告知並提出相關補償配套外,我國近年醫衛產業積極揮軍新南向,外界對政府近期醫療新南向政策是否受影響提出疑問。有醫院表示,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相關疫區的醫療已往後延;但也有醫院表示不受影響,如台北榮總每年前往越南為當地患者換肝,考量有急迫性,醫療國際交流持續。新光醫院行政副院長洪子仁表示,今年是醫院參與新南向第二年,目前新光國際醫療所負責國家為帛琉和緬甸,因緬甸已經有確診個案,故原訂3月初,有8名醫護將前往緬甸進行為期8天的考察與義診活動,但隨國內疫情嚴峻,加上緬甸有疑似個案,希望把醫療量能留在台灣,因此預計延後到10月再進行。而在帛琉部分,洪子仁說,因是下半年才會前往,且帛琉目前無個案,暫不受影響。林口長庚副院長暨發言人黃璟隆表示,因新冠肺炎疫情升溫,長庚早在1月底就已召開院內會議討論,並於告知所有長庚醫院體系院內同仁,自2月起至4月底期間建議暫緩避免出國。而在新南向部分,長庚負責國家為馬來西亞,因此政策為非緊急醫療,故同樣先延後進行,讓醫事人員減少出國,避免感染的不確定因素增加。台北榮總企劃部主任李偉強表示,北榮新南向計畫,每年與越南進行雙方醫學交流,北榮都會有醫護人員到當地20多家醫院簽訂MOU與執行手術教學,更重要的是,10年來都有為當地需要換肝的病患執行換肝手術。李偉強說,因為等肝不容易,考量執行具急迫性,除非衛福部宣布暫緩,目前新南向醫療團計畫將如期舉行。
-
2020-02-24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求媽祖快顯靈!台大醫憂遶境成防疫破口 網:別重蹈韓國覆轍
新冠肺炎(COVID-19)疫情升溫,萬人參與的大甲媽祖遶境活動仍決定於3月如期舉行,引發外界對疫情擴散的憂慮。台大醫生施景中在臉書發文祈求媽祖顯靈,讓遶境活動負責人、主辦單位能審慎思考,取消活動。網友也紛紛集氣附和希望「媽祖快顯靈」。媽姐遶境是台灣每年3月最大的盛事,「2020年大甲媽國際觀光文化節」也於2月21日揭開序幕式。每年遶境參與者眾,沿途共餐共食的模式恐成「武漢萬家宴」,成為新冠肺炎防疫缺口,引發民眾的憂慮。針對疫情,大甲鎮瀾宮董事長顏清標於日前表示,由於台灣沒有社區感染,進香活動確定不延期,強調「媽祖會保護」,大家不必過度恐慌。對此,台大醫生施景中24日凌晨在臉書PO文,「祈禱媽祖快顯靈」託夢給遶境活動的負責人及主辦單位,為免疫情擴大,希望能停辦此次遶境活動。他寫道,媽祖本身道行功深又有左右護法,不一定非要到媽祖的鑾前,才能展現信徒的虔誠,只要心存善念助人,媽祖也會感知,垂加護佑,希望「不要以凡人的意念,揣度慈悲為懷的媽祖」、那就是「真正的不敬了」。遶境活動對疫情擴大的隱憂,引發發網友附和,同聲祈願「媽祖快顯靈」、「韓國疫情大家都看不到嗎?」、「難道忘了武漢的萬家宴…」;還有網友表示「家人是這次的神職人員,我真的白眼翻到天邊去」、「爸媽還要跟著媽祖遶境,講也講不聽」、「應該要叫他們擲筊問啊」、「醫生都這麼說了,還是要聽醫生的話」,而且「媽祖繞境不止大甲,真的希望他們不要跟韓國一樣,重蹈覆轍啊」,呼籲「政府要面禁止」。對於國內大型活動或集會,疫情指揮中人表示,目前社區感染機率低,所以並未禁止。至2月23日,台灣已有28例確診、1例死亡。
-
2020-02-24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名家破解新冠肺炎/林奏延:超前部署 鞏固醫療防線
日本、南韓確診病例暴增,進入社區傳染階段,反觀因提前部署指揮中心、邊境管制的我國,疫情仍屬零星社區傳染,衛福部前部長林奏延為這場防疫打九十八分。但他擔憂,在大型社區傳染爆發前,我國防疫策略已超過整體醫療量能一半,個案數一但暴增,我國醫療體系恐崩潰。二○○三年國內爆發嚴重急性呼吸道症候群(SARS),林奏延在林口長庚醫院擔任兒童感染科主治醫師,每天中午十二點半一到,所有感染科醫師準時參加臨床個案討論會,分析個案病程、評估可否出院。擴大檢驗量能 設立應變醫院在Line還沒出現的年代,手機偶爾傳來同事的簡訊,寫著「今天坐你旁邊的醫師照顧最多SARS個案」,守在臨床第一線的林奏延,看著和平醫院、仁濟醫院陸續封院,深怕醫療崩潰找上自己。面對新冠肺炎,我國防疫策略下一步應繼續把握先機,不僅應擴大檢驗量能、設立應變醫院,避免醫療崩潰。林奏延說,二月十五日是重要轉捩點,當天擴大社區篩檢後,陸續發現不明感染源的案十九(後回溯找到一名浙江台商為感染源)及案廿四,接觸者採檢數量突然暴增。前端分流 各縣市開防疫門診二月十六日,不分入境國籍擴大採檢,林奏延說,目前國內醫院採檢量能達到極限,三班制加班趕工,從判斷是否為疑似個案,症狀檢查到收集檢體,平均單日採檢百件,一採檢完成馬上送往實驗室,就是希望檢驗速度提升,快點出採檢結果,採檢患者才不會繼續占著負壓隔離病房。以南部醫學中心為例,三分之一醫護投入採檢行列,隔離衣穿脫不便、悶熱不適感,全副武裝採檢三小時是工作極限。林奏延建議,採檢不應只由醫院負責,各縣市可選在衛生所或其他適當場所開防疫門診,由醫院或基層診所輪派醫師,執行評估檢驗前端分流。日前衛福部醫事司已逐步部署緊急應變醫院,但過去SARS的經驗告訴人們,「說很簡單,但做往往很難」。當年和平醫院被認命應變醫院,疑似病例蜂擁而至,進一步成為壓垮和平醫院醫療體系的原因之一。科技應用 解決居家檢疫人力林奏延建議,應變醫院不只要規畫部署,更應實際演練,因為對於醫護人員而言,陌生環境可能增加出差池風險。說到這裡林奏延更笑著說,但千萬記得安靜的演練,不然要是吸引附近民眾觀望,大家可能又會害怕。除醫療端提前部署,林奏延更提及,隨未來國際疫情升溫,入境國人居家檢疫人數只會愈來愈多,目前正與科技業合作,以App及外加裝置模式,佩戴即可監測體溫、定位,甚至能透過震動判斷是否咳嗽,若出現異狀即刻發出警示,解決人力關懷量能不足問題。
-
2020-02-24 新冠肺炎.周邊故事
居家檢疫趴趴走 2人各重罰15萬
新冠肺炎疫情升溫,居家檢疫亂象多,昨天南投、台南各有一人違規趴趴走,都被重罰十五萬元。南投縣埔里鎮吳姓男子從大陸返台須居家檢疫,卻搭計程車到南部,打算環島旅行。第一次被警方查獲送回住處,未料前天他又嫌在家檢疫無聊,再度擅自離開,里長找不到人趕緊報警,讓居民相當擔心。警方前晚找到吳男,南投縣衛生局依傳染病防治法重罰十五萬元。南投縣衛生局長黃昭郎說,吳男的檢疫期到昨晚十二時截止,期間採檢化驗並無新冠肺炎病毒的陽性反應,所以未送到隔離所,但行為不可取,才採最重罰十五萬元。台南市目前有一千三百多人居家檢疫,七人違規受罰,其中一人在二月三日循小三通回台,不僅四處閒逛,還去上班,雖在十八日已解除居家檢疫,仍被南市衛生局重罰十五萬元。台南市長黃偉哲說,尚未解除檢疫的民眾務必配合「宅在家」,不要心存僥倖。
-
2020-02-21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疫情升溫吃外食安全? 網曝「防疫漏洞」非餐具
新冠肺炎(COVID-19)疫情延燒至今,台灣確診達24例,死亡1人,造成民眾人心惶惶,有網友好奇詢問,隨著疫情升溫,使用店家提供的碗盤是不是很危險,問題一出,網友認為最骯髒的地方其實並不是餐具,而是大眾密集接觸的門把。原PO在PTT發文表示,台灣外食人口越來越多,但很多小吃店、餐廳因工作忙碌,有時碗盤只簡單用洗碗精刷洗,便直接沖水晾乾,沒有用烘碗機消毒,這樣能殺死病菌嗎?萬一病毒殘留在碗盤上,會不會下一個使用的人就中鏢?貼文一出,網友留言回應,「自助餐很多都開放自己夾,大家又愛說話,口水直接飛去菜裡」、「不敢去自助餐」、「最近外食都改吃7-11」、「不用說桌子一定沒用酒精消毒」,但也有人指出「門把」是大家最容易忽視的防疫漏洞,「最恐怖的是…門把,大家沒洗手就觸摸,根本不曉得上一秒有沒有打噴嚏,很容易有交叉感染的風險」。除了門把容易忽視外,電梯按鈕也是風險較高的地方,應改用「指節」、「指甲」甚至「手肘」去按,有些人會拿一些輔具工具,無論如何事後一定要用肥皂洗手,才能有效預防感染,保護自我健康。
-
2020-02-18 新冠肺炎.周邊故事
健保藥局本周開賣「防疫酒精」 每瓶300ml、售價40元
新冠肺炎疫情延燒,台灣也出現首例無旅遊史、尚未找到確定病例接觸史的確診個案,因此除了口罩,防疫消毒酒精也都被搶購一空。藥師公會全聯會今天宣布,與食藥署協商過後,將配送「防疫酒精」至6000多家健保特約藥局供民眾購買,每瓶300ml、售價40元。藥師公會理事長黃金舜表示,藥局以前雖然就有販售酒精,但疫情升溫後。國內廠商生產的75%消毒用酒精大多優先供應醫療機構、捷運等公共場所,已缺貨兩、三周。由於主要生產95%酒精的台糖和台酒也加入消毒用酒精生產的行列,經藥師公會和食藥署協商之後,每家藥局每一周平均可配送72瓶,每瓶容量300ml,售價為40元,預計由中華郵政協助配送,最快周二或周三可配送到點。黃金舜表示,由於酒精並未被徵用,因此銷售方式並非實名制,但將採「道德勸說方式」,由社區藥局訂定限購措施,避免酒精到貨當天就被搶光,也避免民眾囤貨,盡可能讓每個民眾都能買到酒精。由於依據根據社區藥局販售口罩經驗,南北銷售數量可能會有落差,黃金順表示,將先銷售幾天後才依據各地需求調整供給量。
-
2020-02-14 新冠肺炎.周邊故事
日本擴大檢疫成「旅遊重災區」?業者:退團約三成
日本政府今起擴大入境限制對象,包括發熱37.5度以上並伴有呼吸系統疾病症,且出現症狀前兩周內有湖北省旅遊史、逗留史,或曾與有前兩者旅遊史的人有密切接觸等。旅遊業者表示,疫情發生至今,日本退團率不高,原本約一成,擴大檢疫後,取消約三成,多集中在2、3月出發的團體。新冠病毒疫情升溫,衝擊逐漸波及日本。據了解,國籍航空華航、長榮已在官網上陸續公布2月中下旬飛日本線的航班取消動態,航點包括最熱門的大阪、東京成田等,幾乎每天都有1~3班日本航班被取消;部分業者憂心表示,3月中之前出發的日本團,估計跑了一半左右的量,日本境內目前確診案例已超過30例,昨又發生1例死亡,日本旅遊市場恐怕是下個重災區。台灣旅客愛日本,赴日旅客人次連年成長,2009年赴日人次共111.4萬,大幅成長到2018年的482.6萬,成長近4倍,而去年預估破500萬人次。其中,台日航點又以大阪、東京成田最多航空公司營運,這兩個航點也是台灣人赴日最主要的進出點,航班載客率平均可達8成以上。品保協會東北亞線委員蔡錦惠表示,其實日本線取消率不算高,退團多半集中在2、3月,4月之後的團體都還在觀望中。她預估,目前退團約三成,不至於成為下一個旅遊重災區。因日本還未列入警示區,退團退費原則將依照旅遊契約第13條,實際產生的費用也採實支實付方式。
-
2020-02-12 武漢肺炎.專家觀點
聯晚之眼/資訊公開透明+教育 破除恐懼無知
新冠肺炎引起全球恐慌,也讓武漢人、中國人、亞洲人等被歸類或貼標籤,使得反華心態也隨疫情升溫;但,資訊公開透明並教育,破除「恐懼」和「無知」,加上同理心就能改善歧視。衛福部草屯療養院精神科醫師沈政男指出,傳染病最易被人貼標籤,像現稱「漢生病」的痲瘋病,在過去幾百年來就是被歧視或被隔離的族群。17年前染煞醫師周建存也說,疾病歧視也常見於身心疾病,汙名化標籤讓生病者不敢面對大眾與自身疾病,變得更加沮喪焦慮,疾病也更難以康復。多些同理心和信任沈政男說,病毒感染或傳染病規模,並不是一開始就能預測,尤其在不曉得其途徑和傳播速度的狀況下,容易錯判,但並非故意;多些同理心和信任,相信對方去疫區有其理由,誰也不想碰上這種事,更不可能是自願染病。日前,部分人甚至在寶瓶星號郵輪旅客檢驗結果未明之前就高喊「直接隔離,不要下船」,反映人心惶惶。台灣諮商心理學會理事長李玉嬋表示,恐慌往往來自對事物有太多未知,未知才使人擔憂會否遭殃。醫勞盟理事、和平醫院前兒科醫師林秉鴻曾參與和平醫院抗SARS外,也曾撰寫隔離日記分享。他表示,新冠肺炎目前疫情持續上升,雖目前仍無疫苗研發出,不過當年SARS時也未有疫苗研發,但人類老祖先早就給我們解藥了 ,就是有「智慧、信心,及與病毒同步進化的免疫能力。」
-
2020-02-12 武漢肺炎.周邊故事
聯晚之眼/貼標籤!武漢肺炎病毒之名帶來歧視
武漢肺炎 讓人被歧視 2019新型冠狀病毒疫情持續蔓延,如今終於有統一的名字「19冠狀病毒疾病」(COVID-19)。英國廣播公司(BBC)報導,亞洲很多人稱呼新冠肺炎為武漢肺炎,因為這個病毒起源於中國大陸武漢,但此叫法逐漸引發武漢民眾遭受歧視的疑慮。世衛:不應汙名化世界衛生組織(WHO)本月7日表示,不應再使用「武漢」或「中國」來稱呼這種新病毒,以免引發仇恨。大多數英文媒體後來稱它為新型冠狀病毒(novel coronavirus),但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一度仍使用「武漢冠狀病毒」(Wuhan coronaviurs)。約翰霍普金斯衛生安全中心助理教授沃森(Crystal Watson)說,「新病毒的命名時常會有所延誤,到目前為止,焦點一直放在公共衛生因應措施上,這是可以理解的。但命名有理由該優先處理」。沃森表示,「當沒有官方名稱時會有危險,民眾可能會稱其為『中國病毒』,這樣可能會造成針對個別群體的抵制。」她說,社群媒體上,這些非正式名稱很快就廣為流傳,而且覆水難收。豬流感 害豬被撲殺正式命名這個病毒的緊急任務,是國際病毒分類委員會(International Committee on Taxonomy of Viruses)的責任,該委員會已定名SARS-CoV-2。過去疫情的爆發讓他們有所警惕。2009年H1N1流感被稱為「豬流感」(swine flu),埃及因此屠殺所有的豬隻,但其實,這種疾病是透過人傳播,而不是豬。官方名稱有時也會帶來麻煩。世衛2015年曾批評使用「中東呼吸症候群」(MERS)這個名字。因此世衛後來發布指引稱,新冠病毒的命名,不該包括地理位置、人名、動物或食物名稱以及提到個別文化或產業。華盛頓郵報前北京分社社長潘文(John Pomfet)說,他加州住家附近距離幾條街的地方,有一群孩子之間流傳謠言說,所有亞洲小孩都帶有病毒,應該全部隔離。種族歧視在蔓延潘文說,他所在社區裡的另一所學校,柏克萊加州大學的社群平台Instagram帳號有一篇後來刪掉了的貼文,甚至把該校健康服務中心針對亞裔人士的排外情緒,歸為疫情升溫的「正常反應」。潘文認為,19世紀時或許還可以拿這個當藉口,但今日世界實在不該如此。南華早報報導,日本山城神奈川縣箱根町,一家糖果糕餅店的門口掛上「中國人禁止入內」的告示,理由是他們可能傳播新型冠狀病毒。店東說,他想保護自己不受病毒感染。青山學院大學法學院教授申惠丰表示,店家並未違法,因為日本沒有規範歧視的立法。
-
2020-02-12 武漢肺炎.專家觀點
武漢肺炎「歧視」無法治? 精神科醫師開3藥方
新冠病毒肺炎(武漢肺炎)在中國大陸失控,且延燒他國,引起全球恐慌,也讓武漢人、中國人、亞洲人等被歸類或貼標籤,使得反華心態也隨疫情升溫;但,歧視並非無法可治,資訊公開透明並教育,破除「恐懼」和「無知」,加上同理心就能改善該現象。衛福部草屯療養院精神科醫師沈政男指出,傳染病最易被人貼標籤,像現稱「漢生病」的痲瘋病,在過去幾百年來就是被歧視或被隔離的族群,因怕碰到他們會被傳染而選擇隔絕,更貼上標籤,認定罹病者可能犯了錯,甚至是道德上有瑕疵。尤其是大規模流行且無較好治療方法的傳染病或精神病,在民眾對致病的原因不了解感到強烈威脅感,或危險性高時因「恐懼」和「無知」為了自保的人就會對患者或該族群產生排斥,歧視、排擠或貼標籤,刻意營造出你我不同的差別心理。沈表示,也因為如此,現今絕大多數精神科、罕病或長照等醫療、安養機構,總會因為民眾覺得難以接受,而被排擠到偏遠地區設置營運,這些人在情理上安慰了自己,覺得自己不會成為跟被歧視者一樣的人,同時間也成為了霸凌者。然而在面對自己不了解的疾病時,民眾很容易去指責患者、疑似染病者或接觸者,認為他們就是不小心,甚至漫不經心才會去疫區旅遊,先入為主的以故意、自私、不檢點的心態將對方歸於在道德、行為上的無法自我克制,但這其實是種誤解。沈政男說,病毒感染或傳染病規模,並不是一開始就能預測,尤其在不曉得其途徑和傳播速度的狀況下,容易錯判,但並非故意;不要歧視,而是多些同理心和信任,相信對方去疫區有其理由,誰也不想碰上這種事,更不可能是自願染病。此外,國家在面對大規模傳染病時應讓疫病資訊公開透明才能教育民眾,且提供正確防疫觀念、疫病成因或途徑,澄清歧視、誤解或謠言就能避免恐慌;社會群體上則要有同理心去對待患者,個人則要做好自主管理,環環相扣才能落實防疫。
-
2020-02-12 武漢肺炎.周邊故事
新冠肺炎疫情升溫!星泰現社區感染 我首升中港澳以外旅遊警示
全球新冠肺炎(武漢肺炎)疫情持續升溫,我國今除再次提升港澳提升至第三級警告(Warning),也首次對非中港澳國家地區升級旅遊疫情建議等級,將已出現社區感染的新加坡提升至第二級警示(Alert);泰國則提升至第一級注意(Watch)。國際旅遊疫情建議等級第二級警示,代表前往該國者需對當地採取加強防護,中央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表示,新加坡總人口約500多萬人,確診人數已達45例,與2300萬人口、18例確診的台灣相比,感染比例相對使人緊張,再加上其邊境管制非阻斷式管制,感染風險較高。中央疫情指揮中心監測應變官莊人祥也表示,新加坡超過一半確診病例是在當地感染,且出現第三波傳染,並爆發輸出他國的會議群聚感染事件,一場新加坡國際會議後,英、法、西班牙等六國出現確診病例,才會將該國旅遊疫情警示升級。另外,泰國境內出現全球第一例非中國大陸境內武漢肺炎確診境外移入個案,但該國卻未對來自中國旅客採取相關入境管制或檢疫措施,莊人祥說,考量泰國感染風險提升,且境內確實已出現未確定感染源個案及第三波傳染,今起提升至一級注意。除台灣之外,國際間累計439例確診病例,分布於26個國家/地區;病例數以國際運輸工具(日本鑽石公主號)135例、新加坡45例、香港42例、泰國32例及南韓27例為多;病例中2例死亡,分別為香港及菲律賓各1例。陳時中表示,是否同步提升他國旅遊建議,需逐步滾動式檢討,再次提醒搭乘飛機容易長時間與新冠肺炎感染者共處於同一密閉空間,感染風險高,國際疫情只會越來越險峻,建議國人近期沒必要不要坐飛機。
-
2020-02-11 武漢肺炎.預防自保
口罩電鍋乾蒸3分鐘殺菌 學者實測最多重複用5次
武漢肺炎疫情升溫,國內口罩供不應求,中山醫學大學職安系副教授賴全裕今天表示,經過檢測證實,「電鍋乾蒸法」可使口罩復活,但重複乾蒸使用5次後,過濾效力減損就需丟棄。口罩成為防疫重要物資,每天都有民眾到健保特約藥局排隊買口罩,有人利用電鍋乾蒸法讓口罩起死回生,賴全裕實測檢驗,證實電鍋乾蒸法可以讓使用過的口罩復活。賴全裕表示,電鍋乾蒸法可以利用一般家用電鍋、電鍋架及內鍋,在電鍋內依序置入內鍋架、內鍋,並放入沒沾上體液、血液或鼻涕的口罩,避免口罩直接碰觸電鍋底部,不用加水,直接按下煮飯按鍵,乾蒸約2到3分鐘,等到煮飯鍵跳起後,再繼續保溫約5分鐘,即可拿出來繼續使用。賴全裕指出,一般經認證合格的外科口罩,過濾效力約為80%,乾蒸5次後,過濾效力減損到70%以下,這時就必須丟棄,不能再使用了,而且重複乾蒸,也會讓口罩掛耳的鬆緊帶逐漸彈性疲乏。雖然口罩電鍋乾蒸法經證實可以重複使用,但賴全裕仍提醒,這是口罩短缺時的應急措施,不建議長期使用,最好還是定期更換口罩,且正確防疫方式是勤洗手,避免以手觸摸口鼻眼等部位。
-
2020-02-09 武漢肺炎.預防自保
防武漢肺炎傳染搭捷運戴「全罩安全帽」網笑:準備搶銀行?
武漢肺炎疫情升溫,導致台灣鬧口罩荒,但也出現不少防疫奇景,有網友在臉書分享捷運上有位乘客頭戴安全帽,為防傳染上面還套著綠色網子,照片貼出後,引來許多網友熱烈討論。原PO在臉書社團「爆廢公社」發文表示,捷運上目睹這畫面,讓人不免嘴角上揚,「這樣是不是太特別了,準備搶銀行?還是海賊王中的天龍人出來了呢?」照片中可見,這名女乘客疑似買不到口罩,但又怕不小心中標,因此戴全罩式安全帽搭捷運,外面還套上綠色網子,吸引不少人的目光。此外,有民眾指出這名婦人不僅這身裝扮搭捷運,連在麥當勞也戴著安全帽,讓人相當好奇要如何用餐。貼文一出,網友紛紛留言,「這個厲害不怕悶壞嗎?」、「剛採完蜂蜜嗎?」、「這個不錯兼防風雨還可以防身」、「去看鹽水蜂炮?」、「防疫措施很棒哈哈」、「這太誇張了吧!被蚊子叮到怕嗎?」。但也有人提出不同看法,「沒口罩這樣也很ok,保護方法是自己找的,非常時期就不要用異樣眼光看待」、「非常時期非常做法」、「現在什麼都不奇怪,至少她在求自保」、「可能是買不到口罩...」、「至少她在保護自己並沒有妨礙到別人,總比那些需要自我隔離還趴趴走的好」。
-
2020-02-08 新聞.健康知識+
你以為你的手表面很乾淨嗎?醫師實測一看嚇死人
今天元宵節,不過武漢肺炎疫情升溫,元宵賞花燈,醫師強調,有很多病菌是肉眼看不見,表面上的乾淨並不是真的乾淨,只有勤洗手才能減少病菌入侵,呼籲民眾勤洗手,落實個人衛生習慣。醫師錄製影片分享,鏡頭前利用「螢光液」模擬民眾打噴嚏,將手上的水珠擦拭後,手上雖然沒有髒汙或水漬,但螢光燈照射下,明顯看見螢光液布滿整隻手掌,甚至其他地方,顯示手上看是乾淨,並非真的乾淨。豐原醫院急診室主任林技政表示,很多病菌是肉眼看不見的,當一個人打完噴嚏後,所散播的病菌在哪根本不清楚,這時你如果接觸到,再經由手去摸眼、口、鼻等部位,病菌就容易進入體內,抵抗力弱的人就容易出現生病情形。坊間的乾洗手用品,只是暫時代替找不到清水及肥皂的洗手用品,不能真的作為洗手,即便用完這些替代品,仍建議要用肥皂洗手,因為藉由肥皂水的搓洗,才能真的將手的髒汙洗掉,手洗完後也不是在身上擦拭,而是要擦手紙或烘手機擦乾雙手,才不會再將身上的病菌往身上帶。林技政說,出入醫院一定要勤洗手,或是到人潮眾多的地方,吃東西前、上完廁所後、打噴嚏後等行為都要記得洗手,才能防止病從口眼鼻入侵,減少生病就醫機會。
-
2020-02-06 武漢肺炎.預防自保
武漢肺炎居家隔離、居家檢疫差別在哪 3種方式一次看懂
中國武漢肺炎疫情升溫,對於有被傳染疑慮者的處理方式分為居家隔離、居家檢疫及自主健康管理,民眾需配合事項都有所不同,其中居家隔離、居家檢疫都不得外出。中國武漢肺炎疫情升溫,相關的處理措施分成3種,居家隔離、居家檢疫及自主健康管理。自主健康管理根據疾管署官網,自主健康管理14天的法令依據為傳染病防制法第36條,對象為申請赴港澳獲准者以及通報個案但已檢驗陰性且符合解除隔離條件者2大類,負責的單位為衛生主管機關。符合自主健康管理的對象在自主健康管理期間應儘量避免外出,如果需要外出應全程配戴外科口罩;落實呼吸道衛生及咳嗽禮節,每天早晚都需各量體溫一次,期間如果出現不適症狀,要立刻撥打1922專線依指示就醫。居家檢疫居家檢疫14天的法令依據為傳染病防制法第58條,對象為具有中港澳旅遊史的民眾,負責單位為地方政府民政局/里長或里幹事,居家檢疫14天者,需要主動監測1到2次。符合居家檢疫對象會由主管機關開立「旅客入境健康聲明暨居家檢疫通知書」,並配戴口罩返家檢疫。居家檢疫期間必須留在家中或指定地點不能外出,也不得出境或出國及搭乘大眾運輸工具,里長或里幹事會進行健康關懷14天,每天撥電話詢問健康狀況並記錄健康關懷記錄表。有症狀者將指定醫療機構採檢送驗衛生主管機關加入主動監測,如果未配合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防治措施,也將依法裁罰,必要時會進行強制安置。居家隔離居家隔離14天的法令依據為傳染病防制法第48條,對象為確定病例的接觸者,負責單位為地方衛生主管機關,居家隔離14天者,需主動監測1天2次。符合居家隔離的對象會由衛生主管機關開立「居家隔離通知書」,衛生主管機關每天追蹤2次健康狀況。隔離期間必須留在家中或指定地點不能外出,也不得出境或出國及搭乘大眾運輸工具。有症狀者由衛生主管機關安排就醫,如果未配合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防治措施,也將依法裁罰,必要時會進行強制安置。
-
2020-02-05 武漢肺炎.預防自保
「安、靜、能、繫、望」 五字訣 防疫隔離的安心原則
無預警被捲入封城風暴不能返國,無預警被告知須居家隔離兩周不能出門,人心難免失措不安,隨著中國武漢肺炎疫情升溫,這群人數越來越多。台灣精神醫學會與台灣憂鬱症防治協會共同建議,隔離者可利用「安、靜、能、繫、望」五原則,幫助身心安穩。台灣憂鬱症防治協會理事長張家銘表示,無論是居家隔離者或住院隔離者,都可能擔心自己真的被感染而變得較為敏感不安,同時也可能對於被隔離的不便感到委屈不平,因此產生複雜心理情緒反應,像是否認、焦慮、恐慌、憂鬱、自責、抱怨、憤怒、失眠等。張家銘表示,適當的身心安適有助提升免疫力,台灣臨床心理學會曾在2007年綜合許多國際災難創傷心理的專家共識,提出了「安、靜、能、繫、望」五個創傷心理復原的原則,被隔離的民眾可參考。其中,「安」是指促進安全適當注意自己的健康,可保護自己也保護別人。「靜」是指促進平靜鎮定,可藉由深呼吸放鬆、休息、睡覺,以調適自身情緒。「能」是指提升效能感,即便身處隔離環境仍有自己可掌握之事,像是看書、作運動、寫心得或日記、安排作息適當轉移等,如此能找回自我控制感。「繫」是指促進聯繫,適度留心疫情訊息,並利用視訊與電話等工具維持與外界的溝通,讓自己感到被支持、不孤單。「望」是指灌注希望,別只注意負面的資訊與報導,要相信自己與醫療人員,自我勉勵打氣。
-
2020-02-05 武漢肺炎.預防自保
出門口罩戴好戴滿?常見壞習慣 醫:放著不管小心毀容
2003年的SARS、2009年的H1N1、2012年的MERS、到2020年的武漢肺炎,再加上每年不同型的流感,許多人最頻繁使用的日常用品除了手機,大概就是口罩了。經過近日「口罩之亂」,大家才意識到,原來口罩已成了必須隨時準備、要用就有之物,日常生活也因口罩有了改變。•季節性空品差 明星口罩成風潮2003年SARS疫情爆發時,幾乎人人出門都戴口罩,一時之間民眾對N95、P100等專業防護口罩也朗朗上口,疫情過去後,一般民眾除非騎機車通勤,多在自身感冒或身體不適時,才會帶口罩。不過隨著近年台灣各地都會面臨季節性空氣品質不佳,許多人出門都會戴上口罩自保。此外隨著網路社群發達,許多偶像明星出現在機場、或私下被拍到時,往往都戴著口罩,且把口罩當成時尚穿搭一環,明星們愛用的口罩品牌也在網路上熱賣,年輕族群也跟著把口罩當成日常生活的一環,甚至戴口罩才「潮」。•不化妝不出門 戴上口罩免煩惱戴上口罩,幾乎三分之二的臉被遮住。有些不化妝不敢出門的女生,戴了口罩化妝的步驟也省事不少,只要加強眼妝,上了口紅還會沾染到口罩上,乾脆塗護唇膏,就能美美出門。當每個人每天都要戴口罩時,想在一片口罩海中彰顯不同,口罩圖案、花色,也成為表現自己的重點,也為防疫愁悶解憂,苦中作樂一番。不過醫師提醒,有造型的口罩多半只是防霾,真的要過濾細菌病毒,還是選醫療用口罩為佳。•人臉辨識功能 遇到口罩就破功現在不少智慧型手機或電腦,都運用「FACE ID」,也就是透過人臉辨識登錄,甚至有公司行號以人臉辨識打卡,遇到口罩往往就「破功」,最近武漢肺炎疫情拉警報,許多人口罩不離身,拿起手機想解鎖,只好不停把口罩拉下、拉上、又拉下,拉到煩了,乾脆暫時關閉FACE ID,度過這段「非常時期」,但用人臉辨識的打卡就沒辦法,還是得把口罩拿下來。為了防疫戴上口罩,加上不要靠太近以避免肢體接觸、飛沫傳染,人與人之間保持距離變成禮貌。有時碰到認識的人想打招呼,都走到面前了,對方還愣了好幾秒才回應。不過也有人覺得戴口罩省了一些麻煩,有時一路打招呼下去也滿累的。還有人想伸冤「我不是裝高傲,也不是故意不理人,實在是眼力不好,大家都戴口罩認不出…」•全家休閒活動 改成出門掃口罩隨著武漢肺炎疫情升溫,搶口罩幾乎變成全民運動。高雄林姓市民一家四口一大早出門,不是去踏青,而是開車沿路去超商、藥妝店、藥局「掃口罩」。遇到門市就停下來問,若有貨就全家衝下車,1人限買3個,起碼有12個,要找到3家,才能撐過一周。就這麼從市區開到郊區,找個餐廳吃了飯再打道回府。隨著口罩實名制將上路,超商已買不到口罩,全家人把身分證都亮出來,單號、雙號分一分,商量第一天就要去排,不然等下一個7天就會比別人晚。問這些到處搶口罩的人,是真有這麼缺嗎?答案是「覺得看到口罩才有安全感啊」。•口罩戴好戴滿 痘痘悄悄找上門高雄市立大同醫院皮膚科主任吳青穎表示,現在大家人口一罩,工作時須接觸人群者,更得戴上至少8小時,因口罩須與皮膚服貼,如有過敏體質者,說話時噴出的熱氣,會讓口罩與皮膚間變得濕與悶,除會長痘痘、發生毛囊炎,近來也有許多原本控制得不錯的酒糟性皮膚炎患者,因戴口罩導致臉部血管敏感、擴張而發病,紛紛回籠皮膚科拿藥。吳青穎說,如果因工作得長時間戴口罩,一旦出現有皮膚不適症狀,女性建議就不要化妝,僅在露出口罩外的皮膚擦防曬,口罩壓條處的皮膚要先塗保濕護膚品,耳後如果因鬆緊帶摩擦脫皮,最好能墊個棉球或一小片紗布;工作一段時間後可走到較通風處取下口罩,讓皮膚透透氣,如果沒有上呼吸道症狀,也不是在人多密閉處或已回家,建議就取下不須配戴。
-
2020-02-05 武漢肺炎.預防自保
1天只能用1片 醫護罩不住了...「拜託民眾別再搶醫療口罩」
為了弭平民怨,政府全面管控口罩,卻讓醫療院所、養護機構也捲入這次口罩之亂,許多醫師、醫護人員被要求一天只能用一片口罩,一名負責急診檢傷分類的護理師不敢上廁所,忍尿八小時,因為依急診規定,只要一拿掉口罩、脫下防護衣,就必須換新的,但現在根本沒得換。談到醫院口罩大缺貨,一名資深護理師忿忿不平地說,十幾年前抗SARS,疫情最嚴重時,醫療院所也沒缺口罩、防護衣,沒想到,這一次武漢肺炎卻讓眾多醫師、醫護人員叫苦連天,甚至間接影響到病人就醫權益。口罩供應吃緊,醫療院所開始控管庫存量。台中一家區域醫院護理師表示,院內要求各科室造冊,依名單配給口罩,除開刀房與特殊科別,每人每三天發三片,行政櫃檯人員甚至沒分配到口罩,恐引發感染風險。另名醫學中心的檢驗技師說,以前口罩是無限量供應,隨著疫情升溫也改為配給制,基本上每人每天一片。一名診所醫師表示,以前每個診用一片口罩,如果病人咳嗽、打噴嚏就會換新的,但現在訂不到口罩,只能每天用一片省著用。某醫學中心最近以電話通知原先預定在這幾天開刀的患者,延後手術時間,表面理由是擔心感染,但實際上卻是口罩、防護衣不夠用,院方原則為「除非緊急刀,否則先不開」。該名護理師說,抗煞時,沒有管制醫療院所的防護物資,跟廠商的合約照走,但這一次政府全面管控口罩,「一片都不能跑」,連醫療院所、安養機構也列在管制範圍,與廠商簽了合約,也拿不到貨,配給的數量又不夠,許多醫院只好拿出戰備庫存品。該護理師抱怨,執行醫療行為時,每隔四個小時,如覺口罩有汙染之虞,就應換新口罩,但最近每人一天只能分到一片口罩,如果在開刀房被汙染了,就只能自己想辦法解決。由於口罩嚴重短缺,該醫學中心院長以身作則,同一片口罩連戴三天,旁邊都起了毛球,期間則是噴灑酒精,謹慎使用,藉此延長口罩壽命。台大院內人士指出,院方為了讓第一線醫療人員優先使用口罩,醫療單位請領數量都會照給,但行政人員現已不發口罩。「醫院在這段時間真的非常痛苦,拜託民眾不要再搶醫療口罩了!」台北榮總表示,每個醫院都很吃緊,目前限制一般行政人員和二、三線的人員限縮使用,由各單位領取單位數量,每人一天限制一片。但各醫療部科則要視不同狀況,例如開刀房、呼吸照護科別就需較多的口罩,則由各單位自行統籌分配。
-
2020-02-04 名人.好食課
預防流感上身 營養師推薦4種營養素提升自體免疫力
寒流來襲,流感疫情升溫,我們應該平時就做好預防工作,如:施打流感疫苗、出入公共場合戴好口罩避免飛沫感染,也可以透過飲食提升免疫力來預防這些疾病,以下營養師整理了一些食物或營養素可以幫助我們提升免疫力,一起向流感say no!一、益生菌:腸道中存在著數以百億計的微生物,這些微生物會透過分泌代謝物、調節體內激素而影響身體的免疫功能,補充益生菌有助於調整腸道菌叢生態,因此能調節免疫系統,幫助我們對抗流感。過去研究發現,補充益生菌增強先天免疫力並調節病原體誘發的發炎症狀(連結),增強對抗疾病的抵抗力,降低流感的發生率。2014年有文獻統整了益生菌與免疫的關聯,在文獻中指出粘膜上皮細胞可維持腸道的完整度,避免病菌入侵。益生菌也能夠調節「系統性免疫細胞」(systemic immune cell)、黏膜上的免疫細胞活性,像是增加T細胞的活性等,促使T細胞殺掉入侵的病菌,幫助我們對抗流感(連結)。益生菌的菌種有很多,在挑選補充品時可以查詢健康食品資料庫(連結),選擇有免疫調節認證的會更有保障!而在一般食品上,建議可以攝取無糖優格、優酪乳,都有助於調節我們腸道生態,進而提升抵抗力!二、鮪魚、鮭魚:鮪魚和鮭魚是補充維生素D的好來源,維生素D是一種脂溶性維生素,除了與骨質健康有關以外,維生素D也與免疫有著密切的關係。人體的免疫細胞在辨認到病菌後,會開始分泌抗菌蛋白,而維生素D就參與了這個機制(連結),因此攝取足夠的維生素D是維持免疫的關鍵之一。過去研究發現,血液中的維生素D含量與流感發生率為負相關,代表維生素D含量越低,流感發生率越高!然而根據國民營養調查,國人的血液中維生素D狀況非常不佳,19歲以上接近缺乏的比例達到40.4%,而缺乏率達到近20%。除了飲食之外,也要有充足的日曬或者選擇攝取補充劑,都是很好的維生素D補充方式!三、全穀、堅果類:全穀和堅果含有豐富的維生素E,一碗糙米飯就可以滿足約20%的維生素E建議量,而維生素E是人體重要的抗氧化劑,可透過清除體內的自由基防止氧化造成的損傷維生素E也藉由調節T細胞、自然殺手細胞、巨噬細胞等等免疫細胞的活性來提昇我們的免疫力(連結),是維持免疫系統中不可或缺的營養素。有研究發現在流感感染期間,體內的維生素E含量會減少,(連結)。在一些動物實驗發現,補充維生素E能夠降低因為感染病毒所造成的肺部發炎指數(連結),因此,我們平時仍需要補充含維生素E的食物來維持我們抵抗疾病的能力。目前我們血液中維生素E的狀況尚可,缺乏率僅為0.1%,但攝取狀況十分不佳,國民營養調查的結果僅有1-6歲的幼童有達到建議攝取量,其他族群大都只介於60-80%的建議量,且青春期女性更低於60%,顯示我們要更注意維生素E的狀況。四、辛香料:我們每天吃的辛香料中都含有許多植化素,像是大蒜的大蒜素、薑黃的薑黃素、薑的薑烯酚等等,這些植化素,在人體扮演的角色十分多元,像是抗氧化、保護細胞完整性、調節免疫等等,這都是我們對抗流感的保護傘,讓我們能免於病毒的侵擾。以大蒜為例,研究發現大蒜所含的大蒜素等硫化物,可以提高T細胞及巨噬細胞的活性,還有增強自然殺手的殺菌能力,也可透過降低病毒的附著力達到增強免疫功效。2001年有一項小型人體試驗,招募了146位健康受試者,並隨機給予大蒜補充物,並進行12周的追蹤,觀察這些人是否會得感冒。結果發現,在實驗期間,有攝取大蒜補充物的組別,僅有24個出現感冒症狀,而安慰劑組則為65位,因此學者推測補充大蒜補充劑有助於預防感冒(連結)。而其他的辛香料也有類似的研究,所以我們可以在飲食中包含一些辛香料,補充這些植化素幫助提升免疫力!總結上述的飲食建議,平時要多攝取各式各類豐富顏色的食物補足營養,建構好體內免疫系統的防護網,才能在盛行流感的季節免於受到病毒的侵擾。除了做好飲食上的防禦,平日也要養成規律的生活作息及定時運動的好習慣,才能打造百毒不侵的健康鐵三角!【本文獲好食課授權刊登,原文標題:流感高峰期!4種提升免疫力的營養素報你知!】
-
2020-02-01 武漢肺炎.預防自保
買不到濃度75%酒精?台糖教你自製消毒用酒精
隨著武漢肺炎疫情升溫,導致口罩及消毒用酒精等防疫物資缺貨,台糖生物科技事業部全力配合生產95%的精製酒精,並維持以原價格釋出,充足市面上酒精的需求,希望一起抗毒做防疫。面對武漢肺炎疫情在各國蔓延,民眾除了戴口罩避免感染之外,勤洗手及消毒也是阻擋新型冠狀病毒傳播的重要守則,濃度75%的酒精可達到殺菌功能,也因此造成市面上消毒用酒精搶購潮。台糖表示,隨著疫情升溫,市售濃度75%的酒精幾乎供不應求,而台糖平時即有生產95%的精製酒精,民眾到各連鎖藥局即可購得台糖500毫升的酒精,並自行稀釋為消毒用酒精。台糖指出,酒精濃度介於70%至78%都可達到殺菌效果,民眾可以3:1的比例將95%精製酒精稀釋為消毒用酒精,也就是以3份台糖精製酒精與1份蒸餾水或煮沸過冷水混合,即可調配出濃度70%到78%的酒精,達消毒殺菌效果。台糖提醒,不少民眾出入公共場所時會隨身攜帶噴霧式酒精消毒,但因酒精具有一定程度的可燃性,因此民眾在防疫之餘,也要格外注意消防安全,民眾可上衛福部疾管署全球資訊網「2019新型冠狀病毒」專區查詢,也可加入疾管署的官方Line好友帳號「疾管家」,以獲取最新消息。
-
2020-01-28 武漢肺炎.名醫觀點
有過抗SARS經驗 北市衛生局長認為武漢肺炎較易控制
武漢肺炎疫情升溫,國內已出現第5例確診個案,針對防疫工作,北市副市長黃珊珊上午受訪指出,只要沒有群聚感染,疫情就不會升級。北市衛生局長黃世傑說,他認為比起2003年SARS,武漢肺炎比較容易控制。曾是台大醫院副院長的黃世傑說,2003年SARS疫情時,他在台大醫院工作,他說,那時候不確定因素太多,現在比較能夠掌控,而且案例比較零散,大家有經驗,所以按部就班處理。他相信如果大家提高警覺,按照這樣的防疫措施,台灣可以安然度過這次的風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