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0-08 養生.聰明飲食
搜尋
生酮飲食
共找到
103
筆 文章
-
-
2024-10-04 醫療.中醫
「秋燥」成減重大敵?中醫破除飲食「5迷思」不復胖有3招
秋天想要瘦身,可別讓「秋燥」壞了你的減重大計!中醫師提醒,秋天氣候乾燥,容易耗傷人體津液,容易引發「秋燥」,導致呼吸道不適、皮膚乾燥及便秘等問題。減重過程中,體內水分流失較快,需注意「滋陰潤燥」,以「養陰」為主。飲食上可多攝取潤肺生津的食材,不僅能幫助身體燃燒脂肪,還能保持內外平衡。減肥飲食迷思大破解! 少量多餐、生酮飲食恐讓你越減越肥秋燥傷肺易便秘,中醫認為白色入肺,包括皮膚、毛髮、鼻子、咽喉、氣管都要顧到。麗馨中醫診所院長沈瑞斌醫師表示,秋天常見白色養生食材包括水梨、白木耳、百合、山藥和白蘿蔔等,水梨又稱為「百果之宗」,有助生津潤肺止咳,能入菜;白木耳潤肺止咳;山藥能補肺益腎、潤滑滋養;百合則養陰潤肺,也具清心安神之效;白蘿蔔清熱富高纖。利用桑葉、杏仁、梨皮、蜂蜜等泡茶,也能滋陰養肺。另外,肺與大腸互為表裡,秋燥傷肺恐引起大便燥結,產生便秘,秋天應避免飲食過於辛辣,肥甘厚腻的食物過量也容易囤積體內。尤其秋天要當心節日帶來的聚餐和應景活動,例如月餅、烤肉,恐一不小心就熱量超標,應有所節制。沈瑞斌醫師歸納分析出,民眾減重時常見有5大飲食迷思:▸迷思1:少量多餐,往往控制不當就變成多量多餐。▸迷思2:很多人減重過程只關心數字的變化,常忽略其他引起體重或脂肪量上升的原因,像是近日飲食過鹹、熬夜晚睡,可能導致短時間內體重增加。▸迷思3:近期吃了過多油膩或含糖食物,也會反應在體脂肪上,必須要多花幾天才能燃燒完這些脂肪。▸迷思4:錯誤的生酮飲食可能導致食入過多肉類。▸迷思5:完全不碰全穀類等澱粉食物,可能導致血糖不穩定、膳食纖維含量不足,以上皆不利成功減重。沈瑞斌醫師強調,即便減重仍應飲食均衡,包括全穀類食物、蔬菜、優質蛋白質和膳食纖維,且要「定時定量」,每天2到3餐,原則上帶有飢餓感再進食較好,建議進餐時用1個碗盛裝固定的分量,確實作好飲食記錄,並設定適當目標,藉由中醫藥物或針灸療法幫助提升內臟器官功能,增加血液循環,促進代謝作用,達到減重效果。通常1週能減去半公斤至1公斤,是合理的減重範圍,1個月就能減去3至5公斤,不要一開始就想快速減肥,只要方法正確,其實減肥並沒有想像中那麼難。減重速度因人而異 中醫減重善用針灸、埋線與中藥調理中醫減重方式包括:中藥調理、穴位埋線減重及傳統針灸減重,由於每個人肥胖體質並不相同,因此在減重速度上,也存在個別的差異,但能維持不復胖才是重點。門診中常看到長期反覆減重失敗的案例,沈瑞斌醫師提到,有1名60多歲婦人,身高158公分、體重64公斤,自訴反覆減重失敗,身體會呈現溜溜球效應,近幾年自己嘗試各式減肥法更是連1公斤都沒減,這次終於透過調整飲食習慣,輔以中醫藥物和穴位埋線多管齊下,在半年內成功減了10公斤。像這類減肥難度高的患者,只要稍微調整一下觀念,都還是很有機會把體重減下來。沈瑞斌醫師進一步說明,常見肥胖體質為氣虛、血虛、陰虛和痰濕,有些人合併有氣血虛、濕熱或陰虛化火、肝鬱化火合併痰濕體質,體內濕與熱不易消退,必須透過中藥對症調理,通常氣虛族群如熬夜工作,代謝能力較差,需先補氣,並朝滋陰、矯正生活習慣改善。沈瑞斌醫師指出,埋線減重屬於長效的穴道刺激,蛋白質揉成的羊腸線約7到10天就會被身體吸收,埋入後必須按揉穴位,或是散步走路活動,有助埋線發揮瘦身功效,千萬別在埋線後成天當沙發馬鈴薯,那就沒效了。至於針灸減重則希望每次施針後留針時間要夠長,對於時間緊湊的上班族來說,建議埋線減重。沈瑞斌醫師提醒,減重應建立正確心態,吃大餐前後仍應正常進食,選擇挨餓反而會吃進更多熱量,適當運動有助增加血液循環、提高基礎代謝率,晚上11點到半夜3點必須入睡,以免代謝力下降。減重是場長期抗戰,應先設定3個月到半年的減肥計畫表,養成良好習慣,減重後也不易復胖。責任編輯:陳學梅
-
2024-09-30 醫療.心臟血管
生酮飲食會提升心血管疾病風險嗎?教授解析JACC論文的真相
我在2024-9-8發表降低壞膽固醇顯著改善心肌梗塞病變,讀者YAP當天在回應欄裡寄來一個網路連結,然後說:教授您好,可以解讀這篇上個月發表的,跟LMHR、LDL-C和冠狀動脈斑塊有關的研究嗎?謝謝。讀者所說的LMHR,是一位熱衷生酮飲食的人創造出來的偽醫學名詞,目的是要告訴大家,雖然生酮飲食會大幅提升膽固醇,尤其是壞膽固醇,但對健康卻非但無害反而有益。請看我發表的LMHR:玩命遊戲以及LMHR:超級垃圾食物狂降壞膽固醇。讀者寄來的連結打開的是一篇今年8月發表在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ollege of Cardiology(JACC,美國心臟病學會期刊)的論文:Carbohydrate Restriction-Induced Elevations in LDL-Cholesterol and Atherosclerosis: The KETO Trial(碳水化合物限制引起的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升高和動脈粥狀硬化:酮試驗)。它在文摘的結論是:在進行生酮飲食平均4.7年後,LDL-C ≥190 mg/dL 的代謝健康個體的冠狀動脈斑塊不大於平均 LDL-C 較低 149 mg/dL 的匹配隊列。在這兩個隊列中,LDL-C 與斑塊負荷之間均不存在關聯。註1:這個結論裡的「代謝健康個體」就是所謂的LMHR.。LMHR.圈裡的人一直想要證明生酮飲食是對健康有益的。註2:這項研究的對照組數據是取自一項叫做MiHeart的研究,可是,儘管這個數據扮演關鍵角色,這篇論文的參考資料裡卻沒有提起MiHeart的研究論文。從這一點就可以看出,這篇論文的作者(也就是研究人員),以及評審人員,有多麼粗心。有關MiHeart的研究論文,請繼續看下文。這項研究有三大缺陷:1.試驗組缺乏代表性:採用生酮飲食的人大多是相信它能逆轉糖尿病,也就是說他們大多是代謝不健康的人。可是,由於這項研究的試驗組是代謝健康的人,所以它的結論也就不適用於大多數採用生酮飲食的人。2.對照組有問題:對照組並非來自這項研究本身,而是來自另一個叫做MiHeart的研究。也就是說,試驗組和對照組的數據是由兩個完全不同的研究團隊所測量而取得的。在生物醫學領域裡,眾所皆知的是,不同的研究人員給同一研究對象所做的測量會得到差異頗大的數據。只有當試驗組和對照組是由同一研究人員測量,所得到的數據才能做有效的比較。3.「斑塊負荷沒有差異」並不等於「心臟病風險沒有差異」。請看下面的解釋。MiHeart這項研究的結果也是發表在JACC,日期是2022年9月,標題是Coronary Atherosclerosis in an Asymptomatic U.S. Population: Miami Heart Study at Baptist Health South Florida(美國無症狀族群的冠狀動脈粥狀硬化:南佛羅裡達州浸信會健康中心的邁阿密心臟研究),結論是:無症狀個體中冠狀動脈斑塊的盛行率很高。總體而言,49% 的參與者有冠狀動脈斑塊,6% 的參與者狹窄≥50%,7% 的斑塊具有至少 1 個高風險特徵。這篇論文在《討論》的部分還說:「人們對了解早期非鈣化冠狀動脈粥樣硬化以及高風險冠狀動脈斑塊特徵的決定因素非常感興趣。除了年齡和男性之外,我們還發現吸菸、糖尿病和肥胖是冠狀動脈斑塊、狹窄≥50%和高風險斑塊特徵的強烈獨立預測因子。此外,在統計功效有限的情況下,高 LDL-C 水平表現出強烈的統計邊緣關聯。」JACC在今年6月也發表一篇數據分析的論文,標題是Association of a Low-Carbohydrate High-Fat Diet With Plasma Lipid Levels and Cardiovascular Risk(低碳水化合物高脂飲食與血漿脂質水平和心血管風險的關係)。結論:採用生酮飲食與 LDL-C 和載脂蛋白 B 水平升高以及發生重大不良心血管事件的風險增加有關。期刊Current Problems in Cardiology(當前心臟病學的問題)在今年3月發表一篇綜述論文,標題是Ketogenic diet and cardiovascular risk – state of the art review(生酮飲食和心血管風險—最先進的評論)。結論:生酮飲食不符合健康飲食的標準。它具有短期快速降低體重、三酸甘油酯水平、Hb1Ac 和血壓的潛力。其對於減肥和上述代謝變化的功效在長期觀察中並不顯著。就心血管死亡率而言,低碳水化合物模式比極低碳水化合物(包括生酮飲食)更有益。仍缺乏將生酮飲食與地中海飲食進行比較的證據。在未來的研究中也應考慮心血管患者的其他安全性問題,例如與酮症相關的不良事件、無脂體重減輕或潛在的藥理交互作用。頂尖的期刊Science在2024-5-17發表Ketogenic diet induces p53-dependent cellular senescence in multiple organs(生酮飲食誘導多個器官中 p53 依賴性細胞衰老)。文摘前幾句:生酮飲食(KD)是一種高脂肪、低碳水化合物的飲食,會導致酮的產生。雖然生酮飲食可以改善某些健康狀況並且在減肥方面很受歡迎,但也有報告稱其有害影響。在這裡,我們展示了處於兩種不同 KD 在不同年齡的小鼠誘導多個器官(包括心臟和腎臟)的細胞衰老。從上面這4篇論文可以看出,最新最全面的研究和回顧都指出生酮飲食與發生重大不良心血管事件的風險增加有關。那,「生酮飲食的“健康人”斑塊負荷沒有差異」還有任何意義嗎?一個大菸槍可以活到100多,一個從不吸菸的人卻50多就死於肺癌,那,擁菸人士是不是就應該大聲疾呼「吸菸可以預防肺癌,延年益壽」?請看:每天三包煙,活到104,注重養生,終年51。原文:生酮飲食會提升心血管疾病風險嗎責任編輯:辜子桓
-
2024-09-09 養生.健康瘦身
新陳代謝差只會變胖?減重權威提醒 忽視代謝可能引發的「5大合併症」
減重真的是很多人一生的課題,我們常常在討論吃什麼會胖,或者是吃什麼會瘦,但很少有人會提到與肥胖息息相關的「新陳代謝」問題!知己知彼才能百戰百勝,減重前一定要先來認識「新陳代謝」。我們常聽到長輩常說「年紀大了,所以新陳代謝變差...」是真的嗎?新陳代謝跟年齡有關嗎?新陳代謝能檢查嗎?快讓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副院長—王偉來跟大家分享:年紀增長,新陳代謝會變差?醫學上,新陳代謝的意義就是「除舊」與「佈新」,讓身體能新增製造,和除去身體不要的東西。 雖然年紀增長,新陳代謝速率會變慢,但是若一個人的組成、生活習慣都不變,其實新陳代謝的改變不會太大。也因新陳代謝範疇很大,如果只是新陳代謝中的「熱量需求」,的確,過了壯年以後就會逐年下降。 在減重外科,我們常遇見的就是因為熱量與攝取不足,導致的體重下降、皮膚乾燥、指甲脆弱、掉髮、經期不順,或是腸胃蠕動變慢造成的腸胃不適等。其他更甚至可能導致基礎代謝率下降,因而造成手腳冰冷。若攝食不佳、缺乏維他命,也會引起憂鬱的現象產生。新陳代謝出問題,可以說是一個全身性的變化。 如果長期忽視症狀,就可能累積過多的脂肪,形成肥胖體質(若脂肪集中在內臟,就是中央型肥胖),就會造成肥胖的五個合併症: 糖尿病 高血壓 高血脂 膝關節退化 睡眠呼吸中止症 除了膝關節退化不致命外,其他四項都是造成心血管疾病或是腦中風的前置因子,因此不可不慎。因此只要出現前期的疲勞、手腳冰冷,或者是憂鬱症狀,就要留意是否是新陳代謝出了問題。 *新陳代謝和基礎代謝率想增加新陳代謝,也要先認識基礎代謝率。基礎代謝的定義就是,當我們活下來必須要有的基本熱量(如心臟跳動、腸胃蠕動、呼吸等需要的熱量)。也因性別不同,身體構造也不一樣,因此基礎代謝率也會不相同。 男性的BMR = (13.7 x 體重) + (5.0 x 身高) – (6.8 x 年齡) + 66女性的BMR = (9.6 x 體重) + (1.8 x 身高) – (4.7 x 年齡) + 655新陳代謝能檢查嗎?大部分新陳代謝的控制都是來自於身體的內分泌系統,因此這時只要透過血液性檢查(檢查腎上腺、腦下垂體、甲狀腺等功能)或是男女性賀爾蒙功能的檢查,就可做初步的簡單排除。 而這些檢查並非常規檢查的項目,通常是身體出現變化才需要來做。減重的6字口訣我常跟患者說,減重最重要的就是「甘願」和「少吃多動」。但少吃多動的情況下,也可能因為攝取的食物不精準,而導致身體一些不必要的傷害,因此飲食方面有以下建議:.喝足量的水:建議可以喝到「體重 x 30cc」的水量。.維他命的攝取不可少:在執行少吃時,脂溶性維他命的吸收可能會因飲食當中的脂質變少而導致不足,所以「鈣(穩固骨頭)」及「鐵(製造血球)」是絕對不可少。.要吃蛋白質:蛋白質不夠讓肌肉流失,若又不運動,瘦下來體脂沒有改變,但肌肉流失又大於脂肪,可能讓體脂率更差。但要吃得均衡,精準計算熱量很難,因此我會建議患者嘗試一個加拿大營養學會建議的飲食內容: 1/2的蔬菜 1/4的蛋白質 1/4的澱粉若要減重,就將食量減半,照2:1:1的熱量來計算便可以。 至於有人對於碳水化合物會有疑問,基本上碳水化合物是不可少的熱量。我通常對患者說「你打算一輩子不吃澱粉嗎?」若沒有毅力這樣做,一旦澱粉再次進入身體,它的吸收能力就可能被強化,導致更多的吸收。 另外,高蛋白質飲食或生酮飲食,長期下來對心臟血管的負擔也很大,因此瘦下來並不一定能長壽。雖然生酮飲食的概念是利用三酸甘油脂來製造熱量,但若沒有澱粉,並長期處在三酸甘油脂的循環當中,對身體不見得是好事。 最後提醒民眾,若是帶有容易儲存熱量基因者,過多的熱量攝取就一定會儲存成脂肪,因此飲食必定精算熱量;再來,體重建議不要胖瘦瘦,要瘦就需要有決心並維持;健康的飲食,要吃澱粉但盡量少吃,若要食用,可以選擇非精緻澱粉。 延伸閱讀: 住院整合照護計畫是什麼?如何申請?113年109家醫院名單及收費查詢一次看
-
2024-08-23 養生.聰明飲食
吃太多蛋白質會便秘嗎?過量還有哪些副作用及如何避免?
蛋白質是重要的營養素,不過吃太多蛋白質對身體有何影響?最常見的說法是,過量蛋白質可能會導致便秘,兩者真的有關聯嗎?事實上,蛋白質本身不會引起便秘,但動物性蛋白質來源,例如雞肉和魚肉不含膳食纖維。對某些人來說,過量食用這些食物可能是便秘和腹脹的原因。【延伸閱讀:吃太多蛋白質容易放臭屁?蛋白質屁的原因是什麼及如何預防?】為什麼蛋白質會導致便秘?由於過量的蛋白質會讓人產生飽足感,但會導致你少吃其他保持腸道正常運作的重要食物,像是膳食纖維。膳食纖維是來自植物的一種難以消化的碳水化合物,可以是可溶性的或不可溶性的,這兩種類型都支持腸道健康。其中,尤以不可溶性纖維可以幫助避免便秘。如果飲食中沒有足夠的碳水化合物和纖維,食物殘渣就容易滯留在腸道中,使得糞便變堅硬,以致最後難排出。【延伸閱讀:膳食纖維為何重要?攝取不足會如何?每天應該吃多少?】另外,水分和液體的攝取對於避免便秘也是必要的。雖然動物性蛋白質來源含有水分,然而它們的水分含量可能不足以減少便秘。整體而言,如果你不平衡蛋白質和其他食物的攝取量,吃太多動物性蛋白質就會產生負面影響。這可能不利於腸道健康,並可能導致便秘、脹氣和腹瀉等症狀。如何避免高蛋白飲食而便秘?你能透過增加纖維攝取量來避免便秘,以下方式可減少便秘和維持腸道健康:.多樣化蛋白質攝取量:在餐盤中添加一份沙拉或蔬菜,並且用豆類和豆腐等植物性蛋白質代替動物性蛋白質。.保持水分:增加纖維攝取量可能導致脹氣不適,喝大量的水有助纖維通過腸道。.規律運動:嘗試飯後散步或騎自行車,透過經常運動來增加身體活動量可刺激腸道功能。吃太多蛋白質還有哪些副作用?除了便秘之外,高蛋白飲食還可能導致其他副作用,包括:.腹痛和腹脹:糞便滯留使細菌有更多的時間發酵,導致不適和脹氣。.口臭:高蛋白、低碳水化合物飲食,例如生酮飲食,會導致口臭。.脫水:高蛋白飲食會增加腎臟過濾的血液中的廢棄物量,並消耗更多的水分,從而導致脫水。.疲勞:低碳水化合物飲食可能會讓你感覺遲鈍,因為碳水化合物是身體主要能量來源。.體重增加:高蛋白飲食可能含有高熱量,導致體重增加。【延伸閱讀:每天該吃多少蛋白質?獲取蛋白質等於多吃肉?吃太多傷腎嗎?】每個人每日所需的蛋白質量各不相同,很大程度取決於年齡、性別、整體健康狀況和活動量。一般建議,健康成年人每天每公斤體重需要0.8公克的蛋白質,例如體重68公斤的人每天就需攝取約54克蛋白質。【資料來源】.Does Protein Make You Constipated?.Can Eating Too Much Protein Make You Constipated?
-
2024-07-16 養生.聰明飲食
間歇性斷食和生酮也有機會降失智風險!醫揭「1因素」是關鍵
文/理查・瑞斯塔克 不少的研究人員指出,間歇性斷食法對阿茲海默症的患者有某些助益(稍後會更詳細討論),我們先將焦點擺在斷食過程中大腦所發生的變化。 在斷食十二至三十六個小時後,身體會進入「酮症」的生理狀態,血糖低、肝醣(又稱糖原)耗盡。肝醣是由肝臟生成的葡萄糖儲存體。斷食過程中,肝醣不斷分解出葡萄糖,數小時後,肝醣便會完全耗盡。為了回應此情況,身體其他部位的細胞會釋放出脂肪。脂肪隨著血液逆流向肝臟,在那裡被轉換成酮體,這是身體在沒有葡萄糖可用時的另一種能量來源。這種「代謝轉換」在斷食後十二小時會發生,之後酮體就會取代葡萄糖的功能。 雖然肝臟是生成酮體的主要部位,但腦部的星形膠質細胞也能產生酮體。在開始斷食的幾個小時後,酮體成為大腦最主要的能量來源,提供其百分之七十的能量需求。酮體在肌肉中是高效的能量來源,也能提升大腦細胞的生物能量和認知表現。根據生酮飲食法的原則:高脂肪、適量蛋白質、低碳水化合物,就能產生這樣的代謝轉換。 在動物實驗中,接受五天生酮飲食的老鼠,在空間學習和記憶方面的表現都變得較佳。阿茲海默症患者也需要提升神經細胞的生物能量、穩定葡萄糖代謝以及促進神經細胞的訊號傳遞。 生酮飲食法的效用類似斷食,所帶來的效果也大同小異,同時還能產生酮體。不過這種代謝轉換會為大腦帶來哪些影響? 許多人都說,進入「酮體狀態」會令人亢奮、心情愉快、心胸開闊。有些人還會覺得神智突然清醒。最重要的是,斷食可以增強思考力、學習力、記憶力和警覺性,因為這過程刺激了腦細胞中的一種蛋白質:「腦源性神經營養因子」。這種化學物質對海馬迴的影響最大,有助於當中神經細胞的生成,因此能提升記憶力。斷食還會觸發「自噬」:摧毀或移除受損和功能異常的神經細胞。 直覺上來看,生酮飲食法對於治療阿茲海默症應該是有幫助的,因為患者的大腦比較不能吸收葡萄糖,但還能正常利用酮體。然而,迄今為止,還沒有足夠的研究來證實生酮飲食的好處。但有一項研究顯示,在進行為期十二周的生酮飲食後,十五名輕度至中度阿茲海默症患者表示,他們的認知能力有所改善。 不過,許多人的身體狀況並不適合進行斷食,所以練習前一定要先諮詢醫師的意見。總體來說,斷食也許可能成為降低罹患失智症風險的方法,就看看是否有更多研究能證明生酮飲食的正面效果。 《延伸閱讀》 .減醣、間歇性斷食哪個容易瘦?營養師教6招這樣吃更好瘦! .6大傷腦食物要少吃!營養師教麥得飲食護腦,腦袋更清晰。 以上內容由理查・瑞斯塔克著,時報出版《預防失智大作戰》提供。圖片皆屬《今健康》所有,網站、媒體、論壇引用請註明出處。
-
2024-06-05 養生.抗老養生
可將死亡風險降25%?教授告訴你地中海飲食對長壽功效的真相
讀者Kathy前天(2024-6-2)利用本網站的與我聯絡詢問:想請問林教授延壽的因素甚多,僅單以飲食為研究變項而未顧及其它,這研究成果是報導的過於簡略還是原文就是如此呢?謝謝您。上面的連結打開的是大前天(2024-6-1)發表在《中時新聞網》的延壽福音 哈佛新研究揭地中海飲食「驚人功效」。它的第一段是:你常吃地中海飲食(Mediterranean diet)嗎?好消息再加1樁!美國哈佛大學周五(5月31日)在國際期刊發表最新萬人長期研究成果,日常膳食嚴格遵守地中海飲食法的女性,死亡風險可降低將近25%,健康益處驚人。這篇文章的第二段的開頭是「英國《每日郵報》周五(5月31日)報導」,所以,這篇《中時新聞網》的文章其實可以說是翻譯自《每日郵報》發表的Harvard scientists find new incredible benefit of following Mediterranean diet(哈佛大學的科學家發現遵循地中海飲食的新的令人難以置信的好處)。這項哈佛研究是發表在美國醫學會期刊JAMA的Mediterranean Diet Adherence and Risk of All-Cause Mortality in Women(女性遵循地中海飲食與全因死亡的風險)。這項研究的對象在20多年前被招募時並非是為了要幫助科學家探討地中海飲食對壽命的影響,而是為了要幫助科學家探討阿司匹林對心血管疾病和癌症的影響。在1993-4-30到1996-1-24這段期間共有39876 名年齡在 45 歲及以上的女性衛生專業人員參與這項阿司匹林的研究計劃。但由於沒有發現阿司匹林對心血管疾病或癌症有任何影響,所以這項研究計劃在2004年就終止了。可是,由於這麼一個龐大的人類數據資料庫是難能可貴,所以它就被一再地重複利用來探討其他健康議題。如今這篇地中海飲食的研究論文的發表就是拜賜於這麼樣一個資料庫的重複利用。其實,地中海飲食對健康有益的論調早就是老生常談。我在設立這個網站後不到一個月(2016-4-5)就發表怎樣才能增加好膽固醇:「很多研究已發現,飲食清淡不但可以降低總膽固醇的量,更可以提高HDL和降低LDL。那,怎樣才是飲食清淡?提供您做參考的是地中海飲食。但其實,不管是地中海,還是地外海,主要的原則就是,多吃青菜少吃肉。當然,這種老生常談的論調總是說的容易做的難。所以,我都會跟尋求我意見的朋友說,就選那個讓你比較不難過的吧,只要你願意付出代價。」我在今年二月又發表老年人飲食不宜清淡的迷惘+如何提升好膽固醇:『信譽卓著的梅約診所(Mayo Clinic)有發表Mediterranean diet for heart health(有益心臟健康的地中海飲食),而其中的幾句話是「地中海飲食的基礎是植物性食物。這意味著膳食以蔬菜、水果、堅果、豆類和全穀物為主。它也含有適量的乳製品、禽肉、雞蛋,海鮮,包括蝦、蟹、蛤和扇貝」。』但是,儘管地中海飲食對健康有益是眾所周知,但偏偏就是有一大堆所謂的專家、名醫在推行什麼生酮飲食、全肉飲食、全素飲食、無麩質飲食等等與地中海飲食背道而馳的極端飲食方法。例如請看我發表的:2023-10-13:麩質和低脂飲食是膽結石風險因子,醫師說的能信嗎2024-3-19:LMHR:玩命遊戲2024-4-27:全肉飲食教父,生酮飲食教父,雙雙投降至於讀者Kathy所說的「延壽的因素甚多,……這研究成果是報導的過於簡略還是原文就是如此呢」,我的回答是,就「研究結果」而言,媒體的報導不算過於簡略。但是,像JAMA這樣高水準的期刊一定都會要求論文在結尾處提供一個叫做Limitations(限制)的欄目,而在這個欄目裡,論文作者必須坦白交代研究的潛在缺陷。我現在就把這篇論文的Limitations翻譯如下:這項研究有幾個潛在的限制。研究參與者是受過良好教育的中年和老年女性衛生專業人員,其中主要是非西班牙裔白人,這可能會限制研究結果的普遍性。透過食物頻率問卷評估飲食依從性,我們不能排除暴露錯誤分類的可能性。由於未收集後續血液樣本,因此在基線時進行飲食評估和血液生物標記測定。不能排除未測量變數帶來的潛在殘餘混雜。此外,某些協變量(例如高血壓和體重指數)可能充當混雜因素和/或潛在中介因素,這似乎是合理的。雖然對地中海飲食的遵循程度並沒有具體包括某些飲食成分,例如反式脂肪、血糖負荷和多元不飽和脂肪酸,但這些成分可能與納入評分的食物有關。此外,儘管所使用的問卷先前已在女性醫療保健專業人員中得到驗證,但包括身高、體重和血壓在內的人體測量指標都是自我報告的。總之,雖然媒體報導難免浮誇,例如在標題裡用「驚人」「難以置信」這樣的字眼,但就研究結果而言,《中時新聞網》和《每日郵報》的報導並沒有偏離原論文太遠。原文:地中海飲食與全因死亡風險責任編輯:辜子桓
-
2024-05-17 養生.聰明飲食
「這種澱粉」竟能降低膽固醇!營養師認證4種食物還有助穩定血糖
夏天到了,氣候炎熱食欲差,是減重好時機,「抗性澱粉」不易消化的特性,被喻為助瘦神隊友。大里仁愛醫院營養師徐佳靖說,抗性澱粉的作用類似膳食纖維,不會在腸道被吸收,而且進入大腸時,會變成益生菌的飼料,加速蠕動排便,不易便祕。抗性澱粉可有效降低膽固醇研究證實,抗性澱粉可有效降低膽固醇,增強心血管保健,而且抗性澱粉因為消化的速度緩慢,抑制醣類的吸收,可維持血糖的穩定。不過若要當成減重飲食,還是要節制攝取,徐佳靖強調,抗性澱粉的熱量約一般澱粉的7成,非極大的差異性。一般澱粉每公克的熱量:4.0大卡抗性澱粉每公克的熱量:2.8大卡「原型澱粉」更助穩定血糖一般澱粉跟抗性澱粉的熱量相差無幾,不吃澱粉是不是更有效?徐佳靖說,如果極端完全不攝取米飯、麵包,宛如「類生酮飲食」的戒澱粉手段,容易掉頭髮、指甲斷裂、抽筋、疲勞等。有些人不吃澱粉,卻攝取其他精緻加工食品,營養不均衡,反而讓身體處於發炎狀態。徐佳靖建議,沒經過加工處理的原型澱粉,保留了最多營養素及纖維質,可多吃馬鈴薯、南瓜、栗子、玉米,這些食物還含有維生素、礦物質、膳食纖維,除了增加飽足感,也對人體有許多好處。徐佳靖說,有些人怕吃澱粉變胖,用大量蔬菜來填飽肚子,但是一天怎麼可能吃進那麼多的量,且蔬果消化快,很快又覺得餓了。不要限制任何食物種類,以「每日飲食指南」為原則,六大類食物都要均衡,未加工的原型澱粉是膳食纖維來源,「與其少吃、不吃,不如選擇好的原型澱粉。」營養師推薦優質原型澱粉.馬鈴薯:煮後冷卻屬於低GI食物,100克的熱量約80大卡,含維生素C、鉀、膳食纖維。.南瓜:每100公克南瓜熱量為69大卡,有豐富的β-胡蘿蔔素、維他命C和E等,具抗氧化作用。.栗子:每100公克約131大卡,熱量雖然不低,可補充維生素C、E及抑制膽固醇的多酚單寧酸。.玉米:白玉米每100公克約66大卡,醣分低、脂肪含量低,有維生素A、C、E及鐵、鈣、鎂。責任編輯:陳學梅
-
2024-05-11 養生.聰明飲食
母親節想吃蛋糕卻怕胖?「健康蛋糕」真的健康?營養師授4方法減輕吃蛋糕罪惡感
最溫馨的母親節要來了!在這五月最幸福的一天,子女會特別送上精心挑選的禮物、美麗的鮮花及溫馨小卡片…等來表達對媽咪的感謝。想當然一個好吃又好看的蛋糕是不可或缺的!大家是否已經訂購蛋糕要好好慰勞媽咪了呢?然而,對於想要保持年輕貌美、身材姣好的媽咪們來說,蛋糕可說是讓人又愛又怕的罪惡食物呢!甜美的陷阱-美味可口背後的身世之謎一塊令人讚嘆的蛋糕除了好吃之外,外觀的裝飾也要夠典雅華麗,最好還要富有特色讓人印象深刻。然而,越是符合這些條件的蛋糕,就越接近蛋糕本身的陷阱-「高糖、高油、高熱量」!你,也掉進這甜美的陷阱裡了嗎?根據衛福部的資料顯示,100公克的重乳酪蛋糕就有高達850大卡的熱量,幾乎等同於三碗白飯!而千層酥、巧克力甘納許蛋糕等受歡迎的品項,每100公克也分別含有558大卡跟352大卡的熱量!看到這裡你是否也卻步了呢?究竟各式各樣的蛋糕裡藏了什麼祕密,讓它的熱量如此之高呢?蛋糕最主要的原料是麵粉、糖、奶油、蛋,依據不同種類的蛋糕還有可能額外添加各種調味及裝飾品,例如:起司、巧克力、鮮奶油…等,而這些原料本身除了能提供滿滿的熱量之外,幾乎沒有其他的營養素,對於人體而言可以說是「空熱量食物」,吃下肚後可能會影響正餐的攝取、並且增加脂肪囤積在體內,對我們的身體也會有比較不好的影響唷!擋不住的誘惑-營養師教你減輕吃蛋糕的罪惡感!但為了歡慶母親節,蛋糕還是不可或缺的!怎麼辦呢?就讓《健康設計家》品牌營養師Evelyn來教你幾個小撇步,掌握以下這些原則,減輕吃蛋糕的罪惡感吧!一、製作過程越簡單越好前面提到蛋糕主體就是麵粉、糖、奶油等高熱量材料所組成,若額外加工及裝飾,例如塗上鮮奶油、淋巧克力醬、加上派皮或酥皮…等,熱量就更高了。二、裝飾越樸實簡單越好以新鮮水果或堅果來取代醃漬水果以及其他加工裝飾,不但能夠增加蛋糕的營養價值,也能減少對身體的危害唷!三、口感越蓬鬆熱量越低通常口感較紮實的蛋糕,例如派、千層酥、起司蛋糕等,因為製作過程使用較多的油所以熱量通常也較高;而口感較為蓬鬆的蛋糕,例如:海綿蛋糕、戚風蛋糕、慕斯等因為多以牛奶或蛋白為基底,用油量相對較低,所以熱量通常也會比較低唷!四、朋友分食熱量一起擔獨樂樂不如眾樂樂,好東西就要和好朋友分享,將手中的蛋糕和大家一起分食吧!分享快樂的同時也分擔了熱量!「健康蛋糕」真的健康嗎?打破話術迷思!在這個健康議題越來越興盛的年代,坊間也開始出現許多主打「健康蛋糕」的商品供大家選購,讓消費者在購買時可以降低罪惡感,甚至期許這些蛋糕能帶來促進身體健康的效果,但是它們真的健康嗎?.生酮蛋糕近幾年有許多人對於「生酮飲食」趨之若鶩,認為它能在短時間內達到減重的效果,但要真正了解這個飲食原理其實並不容易。 簡而言之,生酮飲食的能量攝取條件為極低的碳水化合物(約10%以下)加上中度的蛋白質(約15-25%)以及極高的脂肪(約65-80%),所以一般市面上的「生酮蛋糕」多用杏仁粉、椰子粉等低醣但高脂的原料取代麵粉,並用代糖來取代砂糖、糖漿等以降低整體熱量。然而杏仁粉、椰子粉因為脂肪含量多所以熱量也高,身為蛋糕的主體用量必然不會少,這對於沒有在進行生酮飲食的一般人來說,生酮蛋糕的熱量可能會比一般蛋糕來的更高呢!.無麩質蛋糕從歐美國家開始吹起的「無麩質飲食」風潮,麩質是小麥、大麥、裸麥等穀物中的一種蛋白質,廣泛地存在於各種麵粉製品,包括麵條、麵包、披薩、蛋糕、餅乾等。無麩質飲食原先是設計給無法代謝麩質或對麩質過敏的乳糜瀉患者吃的,因有部分學者針對無麩質飲食的健康益處進行研究,後續許多民眾逐漸將認為無麩質就是健康的代名詞,也因此出現越來越多無麩質蛋糕、無麩質麵包。但先跳脫無麩質本身的健康研究來說,會發現這些仍是精緻加工的產品,是把其中的麵粉換成杏仁粉、椰子粉、米粉等不含麩質的原料,且為了滿足口感、質地、成型等需求,無麩質蛋糕經常會加入更多的糖和油,導致它雖然不含麩質,熱量卻也不低呢!因此,若沒有特殊疾病等需求,無麩質蛋糕的熱量與一般蛋糕並沒有什麼差別喔!你還可以這樣做-聰明替代食材!如果想要自己做出美味又健康的蛋糕,聰明的你也可以試試看「替代食材」的方法,例如在製作特定蛋糕時可以使用酪梨、椰子油來取代奶油,利用香蕉、蘋果蓉來代替部分砂糖,點綴的時候也可以盡量使用新鮮水果及堅果,減少多餘的精緻糖攝取,讓蛋糕增添更多營養價值唷!給想吃蛋糕也想兼顧健康的水水們,趕快來試試看吧!雖然蛋糕是屬於高糖、高油、高熱量的食物,但在母親節這個開心的日子裡,吃蛋糕是可以讓大家心情愉悅且感到幸福溫暖的!只是要記得適量食用、跟大家一起分享唷!延伸閱讀:.咖啡會加速鈣質流失?紅茶、牛奶能預防骨鬆?做好6件事趁早存骨本.降低血脂、降膽固醇、延緩血糖上升...膳食纖維5好處一次看!.糖尿病怎麼有效控糖?專家曝扭轉關鍵時刻,「3撇步+9種食物」幫你控制血糖本文為《PrimePlus健康設計家》授權刊登,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責任編輯:陳學梅
-
2024-04-28 養生.聰明飲食
不再堅持只吃肉!為何全肉食醫師和生酮飲食教父皆開始吃碳水化合物?
我在2022-9-28發表肉食密碼:救命飲食的另一極端,讀者chiaseeyan在2024-4-9留言:教授好。作者去年已經脫離純肉飲食了,現在每天攝取300g碳水,受訪影片。留言裡的影片是2023-9-24發布的Why Paul Saladino Quit Carnivore & Now Eats 300g of Carbs Per Day(為什麼 Paul Saladino 放棄全肉食並現在每天吃 300 克碳水化合物)。Paul Saladino有醫師文憑,但卻不在醫院或診所工作,也從未發表過任何醫學論文。他的全職工作是行銷全肉食飲食(Carnivore diet)和營養品。他在2020-2-18發行新書The Carnivore Code: Unlocking the Secrets to Optimal Health by Returning to Our Ancestral Diet。這本書在台灣是翻譯成《肉食密碼》,而發行日期是2022-8-12。譯者是黃亭蓉,畢業於國立政治大學廣播電視學系,就讀英國中央演講與戲劇學院舞台與廣播媒體編劇研究所。(註:我在她的臉書看到她手上拿著一大塊扭結麵包,還說她超喜歡吃這種麵包。我也高度懷疑這本書的發行人真的是奉行全肉食飲食)《肉食密碼》的內容簡介是:「改善自體免疫疾病,減輕發炎症狀,破解植物性飲食益處的迷思,用全肉食找回身體健康!潰瘍性結腸炎、克隆氏症、狼瘡、甲狀腺疾病、牛皮癬、多發性硬化症、類風濕性關節炎、憂鬱症、躁鬱症、焦慮症……許多病症都將獲得改善。保羅‧薩拉迪諾醫師在這本開創性的書中,揭示了一個令人震驚的事實,那些我們以為對健康至關重要的食物,如全穀物、植物和綠葉蔬菜對身體並不如你想的有益處!薩拉迪諾醫師結合了科學、歷史以及自己身體力行驗,破解了植物性飲食益處的迷思,並揭示了全肉飲食的治癒潛力,提出這才是最符合我們的身體的飲食方式。」Paul Saladino在訪問影片裡說:「這令人謙卑。……我現在了解到,在飲食中加入碳水化合物可以改善我的健康。」這部影片發表之後3個月(2023-12-27),健康資訊網站The Hone Health發表Why Dr. Carnivore Changed His Mind About Meat-Only Diets(為什麼全肉食醫生改變了對全肉飲食的看法)。我把重點翻譯如下(紅色字):功能醫學醫生Paul Saladino(又名全肉食醫生)以其嚴格的飲食信仰在生物黑客界引起了轟動。 但到了 2023 年,他的健康發生了變化,促使他放棄了塑造他職業生涯的飲食習慣。(註:台灣也有很多所謂的功能醫學醫生,騙吃騙喝,請看功能醫學:真功能,假醫學)自 2018 年以來,Saladino一直致力於全肉飲食,向那些對極端無碳水化合物養生法所謂的健康益處感興趣的人出售書籍和飲食計劃。 但在最近接受播客Thomas DeLauer採訪時,Saladino表示,經過五年的全肉食飲食,他的睪固酮水平下降了。他也認為全肉飲食是導致他睡眠問題以及關節和肌肉疼痛的原因。註冊營養師 Sydney Greene 表示,Saladino可能缺乏負責產生睪固酮和褪黑激素等重要荷爾蒙的營養素,而低血糖水平會導致心悸。Greene又說,由於飲食缺乏多樣性,那些遵循肉食飲食的人更容易缺乏維他命和礦物質,也面臨便秘和胃酸倒流等胃腸道問題的風險。她也說,肉食飲食不含纖維,所以會導致腸道內的有益細菌挨餓,從而損害腸道微生物群。Saladino並不是唯一一個放棄肉食飲食的大牌生物駭客。 Dave Asprey被譽為「生物黑客之父」,也是《聰明而不是更難》(Smarter Not Harder)一書的作者,(註:他是生酮飲食教父,防彈咖啡的發明人)他表示,碳水化合物和纖維的缺乏破壞了他的腸道健康,並降低了他的睡眠品質。他說:「每天早上我都筋疲力盡。根據我的睡眠監測腦電圖設備顯示,我每晚會在不知不覺中醒來 10 到 12 次。」營養師 Greene說:「我絕不會向任何人推薦這種飲食。一位醫生推行這種飲食是非常不道德的。健康生活的一部分取決於多樣化的飲食。所有食物類別對於身心健康都很重要。」沒錯,一位醫生推行這種飲食是非常不道德的,但是,一位所謂的名醫卻在台灣極力推行這種飲食,請看LMHR:玩命遊戲。還有,儘管Asprey已經放棄生酮飲食,但他仍惡性難改:他最近(2024-3-29)發表影片聲稱「尿液注射」可以治百病,請看https://youtu.be/NMszKzd0UrQ。原文:全肉飲食教父,生酮飲食教父,雙雙投降責任編輯:辜子桓
-
2024-04-15 養生.健康瘦身
更年期女性為什麼少吃還是變胖?營養師授減重食譜,3策略減脂不減肌肉
「已經吃很少了,為什麼還瘦不下來?」「更年期一定會發胖嗎?該如何從飲食改善?」營養師指出,女性更年期通常發生在45歲到55歲之間,由於卵巢功能退化,逐漸減少製造女性荷爾蒙,身體失去了雌激素的保護,疾病、肥胖也跟著來。建議飲食應掌握「吃原型食物、均衡攝取六類食物及優質脂肪」3大原則,即可輕鬆減脂健康瘦。2原因讓更年期女性少吃還是胖許多更年期女性很疑惑「為什麼少吃還是變胖?」林口長庚醫院營養師陳姿吟說,最主要的因素是荷爾蒙改變,引起胰島素阻抗,不僅增加罹患糖尿病的風險,更易造成脂肪囤積。雌激素具有穩定血糖的功能,這也是為什麼許多女性的經期前後,血糖變化特別大;尤其是停經後,對糖的代謝能力大大降低,一不小心就會變胖。更年期女性容易發胖,另一個原因是基礎代謝率下降。過了30歲之後,基礎代謝率每10年會下降2至5%左右,很難減掉多餘的體重。陳姿吟表示,門診病人常抱怨「吃很少卻沒瘦?」其實只要詳細記錄一整天吃下的食物,會發現三餐的量不大,但不自覺吃零食、甜食,尤其是高熱量的手搖飲,攝入的總熱量一定超標。均衡營養才是重點不建議生酮飲食肥胖是多種疾病的根源,也是一種慢性病,陳姿吟指出,更年期女性少吃也不一定變瘦,而且容易缺鈣發生骨質疏鬆、肌力變少。相對的,攝取各種均衡營養素才是飲食重點,尤其是含有優質不飽和脂肪酸的好油,可避免其他不好的熱量來源。建議掌握3大飲食原則,有助更年期減重,遠離三高、代謝症候群等健康威脅。陳姿吟特別提醒,更年期女性想減重,並不適合「生酮飲食」,此飲食法雖然可以讓體重體脂快速下降,但也大幅減少維持身體健康所需的營養素。努力節食不如正確吃,而且要吃得足夠,才能放鬆腎上腺素,使肌肉有力氣,增加消耗卡路里的能量。(責任編輯葉姿岑)
-
2024-03-25 醫療.心臟血管
超高膽固醇與動脈硬化無關?教授告訴你生酮飲食問題出在哪
我在2022-6-1發表LDL,VLDL:有何差別,為何會過高,讀者陳先生在2024-3-10 留言:「林教授您好,近日看到台灣的一位減重名醫的影片,說一篇研究,說"超高LDL-C並不增加動脈硬化!甚至再次發現:LDL-C水平與動脈硬化無關"。看了教授的另外一篇文章知道心血管疾病的關係強度跟非 HDL膽固醇最有向關,第二膽固醇比率,第三LDL膽固醇。我們非專業研究人員看了一下這篇研究,內容跟一般的文獻內容不大一樣,是否可以相信這篇內容呢?是否遇到LDL高就真的不用擔心了嗎?」這個留言所說的影片是2024-1-8發表的宋晏仁醫師:心臟醫師要跳腳嘞 超高膽固醇與動脈硬化無關?!LMHR最新核彈級數據。這個影片標題所說的「動脈硬化」其實應該是「動脈粥狀硬化」(atherosclerosis)才對。這個病變是脂肪(包括膽固醇)在動脈的內壁堆積而形成斑塊,會導致中風和心肌梗塞。有非常大量的文獻指出,血液中的總膽固醇大於200,或壞膽固醇(LDL-C)大於100,是動脈粥狀硬化的風險指標。這個影片標題所說的LMHR是Lean Mass Hyper-Responders的縮寫,谷歌翻譯是「瘦體超反應者」。LMHR這個詞首次出現在一篇2017-7-3發表的部落格文章Are you a Lean Mass Hyper-responder?(你是瘦體超反應者嗎?)。作者是美國人Dave Feldman。他自稱是軟體工程師,從未受過醫學訓練,在2015年開始採用生酮飲食,也就是超高脂肪的飲食。(註:我發表過很多關於生酮的文章,例如一位生酮醫師之死)。他這篇文章的前兩段是(合併):在低碳水化合物膽固醇研究中建立這個圈子的好處之一是,人們不斷地向我發送他們的實驗資訊。 自然地,我沉迷於超級反應者的可能模式。有一種明顯正在出現的模式,我稱之為瘦體超反應者(LMHR)。我認為任何在採用低碳水化合物飲食後發現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急劇上升的人(像我自己)都是超反應者。 通常,該比例為 50% 或更多。 正如低碳水化合物飲食的典型情況一樣,大多數人的高密度脂蛋白升高,三酸甘油酯下降。他認為瘦體超反應者的切入點(cut points)是(1)LDL-C 在200以上,(2)HDL-C 在80以上,(3)三酸甘油酯 在70以下。(簡單地說,「瘦體超反應者」就是「採用生酮飲食,體型瘦,膽固醇飆升的人」。LMHR這個詞是在2021-11-30首次出現在科學文獻:Elevated LDL Cholesterol with a Carbohydrate-Restricted Diet: Evidence for a “Lean Mass Hyper-Responder" Phenotype(限制碳水化合物飲食導致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升高:「瘦體超反應者」表型的證據)。Dave Feldman是第二作者,哈佛大學醫學院學生Nicholas Norwitz是第一作者。(註:Nicholas Norwitz也是生酮飲食的提倡者)但是,在這篇LMHR論文發表之後,有人對於它的研究方法與判讀提出質疑,請看2022-5-27發表的Evidence for a Lean Mass Hyperresponder Phenotype Is Lacking with Increases in LDL Cholesterol of Clinical Significance in All Categories of Response to a Carbohydrate-Restricted Diet(在限制碳水化合物飲食的所有類別的反應中,缺乏具有臨床意義的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增加的瘦體重高反應表型的證據)。Dave Feldman和Nicholas Norwitz在2022年又共同發表兩篇論文,第一作者都是Nicholas Norwitz,而目的都是在傳達「LDL-C水平與動脈粥狀硬化無關」的理念,也就是宋醫師在宣揚的高膽固醇的健康人:Case Report: Hypercholesterolemia “Lean Mass Hyper-Responder" Phenotype Presents in the Context of a Low Saturated Fat Carbohydrate-Restricted Diet(案例報告:「瘦體超反應者」表型呈現在低飽和脂肪碳水化合物限制飲食背景下出現高膽固醇血症)。The Lipid Energy Model: Reimagining Lipoprotein Function in the Context of Carbohydrate-Restricted Diets(脂質能量模型:在碳水化合物限制飲食的背景下重新想像脂蛋白功能)。一個荷蘭團隊在2023-1-4發表一篇批判性回顧論文,認為LMHR的人應該調整飲食以持久降低 LDL-C 水平和心血管疾病風險,請看Severe Dyslipidemia Mimicking Familial Hypercholesterolemia Induced by High-Fat, Low-Carbohydrate Diets: A Critical Review(高脂肪、低碳水化合物飲食誘發的類似家族性高膽固醇血症的嚴重血脂異常:一項批判性回顧)。一個以色列團隊在2023-8-18也發表一篇LMHR個案報告,但是不同於Dave Feldman和Nicholas Norwitz的是,他們認為LMHR是具有心血管疾病風險,因此需要積極治療,請看Extreme Hypercholesterolemia Following a Ketogenic Diet: Exaggerated Response to an Increasingly Popular Diet(生酮飲食後的極度高膽固醇血症:對一日益流行飲食的過度反應)。心臟科醫師Thomas Dayspring在2023-12-10發表推文:LMHR is a meaningless, made up term by folks with no CV education(LMHR 是一個沒有意義,被沒有接受過心血管教育的人編造出來的術語)心臟科醫師Mohammed Alo在2024-2-5發表推文:When researchers are caught lying, making up data, falsifying information. They need to be outed(當研究人員被逮到撒謊、編造數據、偽造資訊。 他們需要被摒棄)。所以,果然誠如宋醫師影片所說的「心臟醫師要跳腳嘞」。但是,心臟科醫師是否跳腳其實並不重要。真正重要的是,您應該玩LMHR這個遊戲嗎?誠如那幾篇LMHR論文所說的,剛開始玩的前幾年您是不會出現「動脈粥狀硬化」。但是,您有沒有想過10年後,20年後?台灣有一個叫做「酮好」的臉書團體在2019-11-6開始募集LMHR團友,它說:「如果您生酮後,總膽固醇超過300,請與我們聯繫」。在下面的留言裡有這兩條:1.我380都覺得很高了,居然還有890的,所以生酮飲食後的總膽固醇和低密度膽固醇偏高是正常現象嗎?2.401⋯⋯有點膽心。請看下一篇文章《LMHR:超級垃圾食物狂降壞膽固醇》。後記:讀者Elliot回應:「剛開始玩的前幾年您是不會出現動脈粥狀硬化。但是,您有沒有想過10年後,20年後?」鑑於“超高膽固醇或超高LDL-C是健康表現“的流行化,特別是青壯年以及體態苗條的群體容易陷入此迷思,在特定飲食法的圈子裡膽固醇不夠高還怕是不是吃得不夠生酮(極高脂與規避碳水化合物)。第一、體態(體下脂肪與體重等)與健康(血脂肪與內臟脂肪等)之間的關係並非高度正相關,外觀瘦瘦的甚至六塊腹肌然而超高血脂的人群也相當常見,流行病學上,這個現象在東亞人群裡格外顯著,血脂肪異常升高,即便體態輕盈結實 lean mass,還是徒增心血管疾病的風險。第二、年輕、瘦體且代謝健康的族群,我就隨手舉例比較近期的 CARDIA study,研究對象是32歲~46歲的正常BMI、正常血壓、正常血糖、正常HDL-C、無吸菸的群體,在這群健康的青壯中年人群裡,隨著總膽固醇、LDL-C、non-HDL-C越高,冠狀動脈粥狀(軟性以及鈣化)斑塊則越多,atherosclerosis progression 階段越後期,ASCVD 發生率、罹患率也隨之升高,即便是在血脂肪“正常”的範圍裡,即便是 CAC = 0(冠狀動脈鈣化指數零分),類似的文獻與證據非常巨量,高質量、長期追蹤的高強度證據也多到數不完且科學共識度相當高,並非宋大師所言「超高膽固醇與動脈硬化無關」,也非宋大師追捧的「LMHR最新核彈級數據」,LMHR研究品質低到、研究設計有問題到只能刊登在一些付錢即發表的掠奪性期刊,核彈級?連BB彈都不及,勉強只能說是水波蛋,一捅就破。LMHR 這亡命遊戲,害人傷身,鼓勵特定飲食法誘發 LDL-C 異常升高,更是有違醫德倫理。Impact of optimal cholesterol levels on subclinical atherosclerosis in the absence of risk factors in young adults原文:LMHR:玩命遊戲責任編輯:辜子桓
-
2023-12-20 養生.健康瘦身
減肥如果發生「這問題」,恐會一輩子的胖!專業營養師分享正確的減重觀念
為追求「纖細」的身材,不少人會採取「低熱量減重法」,認為只要餓肚子,距離纖細就不遠了。但一名30多歲的女子,長年採取肚子餓減肥法,只是肚子餓沒辦法持續太久,頂多持續兩個月之後又開始暴飲暴食,隨年紀增長,從持續的時間更短,每次都是減了五公斤卻又胖了十公斤,最終她決定就醫尋求醫師的幫助,卻被醫師告知,體內瘦素不足,甚至已經出現「瘦素阻抗」現象,新陳代謝明顯異常。「低熱量減重法」的菜單內容有哪些?低熱量減重法為什麼會產生「溜溜球效應」?過去20年間,台灣流行「低熱量減重法」,幾乎是每個想減重民眾,都曾經歷過的歷程。低熱量減重法簡易菜單:●早餐僅吃茶葉蛋跟香蕉●午餐喝咖啡●晚餐只吃燙青菜★讓民眾一直深植著「減肥=餓肚子」的觀念。北醫附醫體重管理中心營養師李佩芬指出:「低熱量減重法」短時間會有效果,但人不可能一輩子都餓肚子,所以低熱量減重法失敗機率,相對於其他減重法來得高。長期採取低熱量減重法,也會造成基礎代謝率變低,體內分泌的「瘦素」就會減少,人體的代謝平衡機制就會消失,引起代謝失衡。低熱量減重法是最容易引起「溜溜球效應」的減重法之一,所謂「溜溜球效應」是指「減了又肥,肥了又減」的減重過程,就如同玩溜溜球一般,體重反覆復胖的過程,最終導致身體成為極難減肥的體質。瘦素是什麼?在人體的作用是什麼?低熱量飲食法引起的「溜溜球效應」能改善嗎?人體中的脂肪組織中具有一項重要的內分泌細胞——「脂肪細胞」,脂肪細胞會分泌影響全身細胞的物質「脂肪激素(Adipokine)」。脂肪激素種類繁多,有些會造成人體發炎,有些則具心血管保護作用,脂肪激素當中有一種激素稱為「瘦素」(Leptin)。瘦素是當人體的脂肪量增加時,脂肪細胞就會分泌瘦素,提醒大腦要降低食欲,如果瘦素分泌低下,食欲就會提升,大腦就會提醒該吃東西了。李佩芬表示,如果民眾一直採取低熱量減重法,人體的脂肪量就不會增加,瘦素分泌量就會逐漸降低,一開始減重時,民眾可以透過意志力壓抑食欲,當大腦無時無刻都在提醒「快吃東西」,終究會忍不住,引發溜溜球效應。減重者無法克制地大吃大喝,體重快速反彈,而人體代謝如果持續大起大落,最終導致內分泌失調(代謝異常)。因低熱量減重法引起的代謝異常,可以透過重新調整飲食習慣,大約花半年左右的時間,慢慢幫助瘦素恢復正常分泌,再藉由運動等調整,就可達到減重的效果。提醒多數民眾對於減重都會認為「可以自己來」,只要少吃多運動就可以,如果誤會少吃的意思,又或是走向過度極端的少吃,都可能造成身體更大的負擔。什麼是「瘦素阻抗」?減重應如何執行對身體負擔較小?李佩芬指出「瘦素阻抗」則是更為嚴重的情況:人體雖能正常分泌瘦素,血液含量也正常,但能順利進入到大腦傳遞訊息的瘦素變低,會讓大腦長期處於「瘦素低下」的狀態,患者會一直感覺到「很餓」,不間斷的飲食而愈來愈胖。尤其民眾如果是採取大量攝取高油脂的減重法,如生酮飲食等,部分研究指出,生酮飲食會影響人體瘦素分泌,最終導致的「瘦素阻抗」。此時,有可能對人體的內分泌系統造成「不可逆」的結果。現代人對於減重的資訊愈來愈多元,不過錯誤的減重法還是非常多,如果經濟允許仍建議有意減重者,可以尋求營養師的協助,有些過度肥胖者,則建議可以尋求醫師的幫忙,先協助調整代謝相關的問題,同步搭配飲食,可幫助減重事半功倍,不讓減重成為挫折的來源之一,也能降低影響內分泌系統的機率。責任編輯:吳依凡
-
2023-10-05 養生.運動健身
【減脂飲食懶人包】秋冬也能輕鬆享瘦 不復胖食譜大公開
最近天氣逐漸轉涼,如何飲食才能達到減肥的效果但又不復胖呢?相對於間歇性斷食或生酮飲食等方法,透過製作減脂料理,逐漸成為多數人同時追求美味和健康的選擇。今天就來分享幾道美味又能提供飽足感的健康料理,就算到了秋冬,也能放心大口吃美食,有興趣的朋友們趕快點開影片看看吧!編輯推薦[心理測驗]你最愛的圖案暗藏玄機!測測你的創意指數和心情狀態21歲妹仔被叫阿姨 她發憤做對一件事,嫩妹臉蛋、火辣身材狠甩嬸味【2023 Netflix 10月片單】16部影劇推薦:韓劇《無人島的Diva》、《我的女神室友斗娜》必追!穀香雞肉飯(1)穀豆飯取代一般米飯,水和米的比例1:1,(2)放入電鍋,外鍋加一杯水。(3)使用炒菜鍋,放入自己喜歡的主菜及配料,影片中的介紹以雞腿為主菜,接著再放入一些豆芽菜和綠色蔬菜,全部炒熟後可依自己的口味調味。這樣就完成簡單的一餐囉~鹹鴨蛋絲瓜湯(1)配料使用美白菇、杏鮑菇、鴻喜菇,依個人喜好做選擇。(2)準備絲瓜,切成塊狀,口感較好。(3)放入一點橄欖油,把蒜末和鹹蛋黃拌炒一下,(4)放入菇類翻炒,絲瓜放進來,剩下的鹹蛋白也放入,(5)加入一杯水悶五分鐘,起鍋前再加一顆蛋,需要的話再加一點鹽巴調味。香蕉風味優格鬆餅(1)首先準備150g的鬆餅粉、100g牛奶、一顆蛋,蛋打散後,(2)將牛奶和蛋液倒入麵粉裡,攪拌均勻,(3)再放入一根香蕉增加風味,切塊後開始瘋狂攪拌,(4)使用廚房紙巾抹油擦拭平底鍋,放入適量麵糊,小火靜置到表面出現一個洞一個洞的狀態,接著翻面煎10秒起鍋,最後再加上優格,就完成囉~以上料理方式參考至影片來源出處;大家都學會了嗎? 減酯料理不再是無味又無聊的食物,一樣可以同時兼顧美味和營養,還想知道更多健康料理的製作方式嗎,趕快關注訂閱女子漾吧!編輯推薦[心理測驗]你最愛的圖案暗藏玄機!測測你的創意指數和心情狀態21歲妹仔被叫阿姨 她發憤做對一件事,嫩妹臉蛋、火辣身材狠甩嬸味【2023 Netflix 10月片單】16部影劇推薦:韓劇《無人島的Diva》、《我的女神室友斗娜》必追!「女子漾」網站全新上線,陪你愛自己的每個樣子!最棒的美食旅遊、美妝穿搭、娛樂話題、運動健康、情慾愛情分享,都能在這裡看到!快點來加入成為創作者!https://woman.udn.com
-
2023-08-22 養生.健康瘦身
吃再少也難瘦!7招打敗更年期肥胖,運動要選這一類才有實效
1、每天消耗500大卡一般健康族群,一周減掉0.5公斤,一個月約2公斤最為理想;但更年期女性則不建議以此標準,更年期適度的增重2至7公斤,其實有助婦女朋友順利度過更年期。因此,減重速度太快並不是好事,建議2個月減掉約2至3公斤的速度最為理想。(註:減掉1公斤脂肪,大約要消耗7700大卡的熱量,半公斤需要消耗3850大卡,若分配在一周,相當於每天消耗550大卡。) 「只要維持身體消耗的熱量大於吃進肚的熱量,減重就不是難事。」康寧醫院營養師陳詩婷說,減重必須控制每日攝取的熱量,建議每天以扣除500大卡為宜。值得注意的是,維持限制熱量且營養均衡的飲食,一日總熱量女性應不低於1200大卡,男性則不低於1500大卡為原則。 舉例來說,陳太太目前65公斤,沒有特別的勞力工作,一天的減重的總熱量可以這樣算:體重65公斤,乘上30大卡,再扣除500大卡,換言之,一天總熱量建議不超過1450大卡。不過,最為理想的狀態是將500大卡一分為二,250大卡由飲食中扣除,另外250大卡則由運動取代,如此復胖的機率就不高。 新陳代謝科醫師陳思綺說,「更年期減重千萬不能求快。」更年期減重應以每兩個月2至3公斤為目標,避免透過節食、不吃等方式快速減重,長期下來可能會導致身體免疫力下降,甚至發生骨質疏鬆等疾病,應以毅力恆心落實在生活,維持長久的體重才是長久之計。 2、餐餐7分飽「吃飯七分飽,健康活到老。」這句話的字面意思很簡單,就是要我們練習控制進食量,只要吃到七分飽就可以了,因為毫無節制的飲食,會使人體腸胃消化系統時時處在工作的狀態,這餐還沒消化完,接著又下一餐吃很飽,消化系統得不到休養,對胃黏膜傷害很大。 最重要的是,練習不吃飽,對體重控制相當重要。近年來不斷有各種動物實驗強調吃太飽對健康的傷害,而七分飽恰恰好是能提高身體代謝、延緩身體老化的進食量。 飽的定義很空泛,陳詩婷說,七分飽沒有一種精確的量化標準,不過當你進食時,感覺到稍微飽了,對食物的熱情已經下降,不吃也沒關係就是七分飽的感覺;最重要的是,吃到七分飽,到下一餐之前也不會提前感覺到餓,如果到下一餐還覺得飽,就是吃太多了。 3、不只要動,更要選擇負重運動陳思綺說,更年期後很多女性都會有骨質疏鬆、肌力變少的問題,若能從事一些負重運動,同時搭配曬太陽補充維生素D,可以有效保留肌肉量(甚至養出肌肉),以及骨質密度,對於體脂、血脂以及體態的改善,效果都很好。也就是說更年期肥胖運動的關鍵,不在量,而是運動的方式。舉例來說,快走或游泳10分鐘對身體的好處,遠好過慢走散步一小時。 對於更年期減重的女性,陳思綺建議,一周建議150分鐘的有氧運動,同時進行10至15分鐘肌力的訓練,舉例來說,你可以先半小時的快走,接著舉啞鈴練手臂、深蹲練大腿及臀部肌肉,或是僑式訓練腰臀肌肉,每天輪不同部位的肌肉訓練最為適合。 不過要提醒婦女,雖然負重運動有助肌肉的維持,但仍要視自身的狀況,譬如你有膝蓋退化性關節炎,就不建議跑步或爬山,應以游泳或其他訓練大腿肌肉的運動取代之。 4、生酮飲食風險高,低糖飲食降脂效果好近年風行的生酮飲食,常常與減重、減脂畫上等號,到底什麼是生酮飲食?生酮飲食是將碳水化合物的比例調到極低,僅占整體熱量的5%(也就是一天攝取的碳水化合物不能超過20克),提高脂肪到75至80%,蛋白質維持在15至20%,強迫人體燃燒脂肪成為酮體,經證實可以在短時間內達到顯著的減脂效果。 不過,陳思綺不建議更年期婦女施行生酮飲食。因為更年期婦女,脂肪代謝速度慢,多數人都有血脂、血壓過高的問題,若以如此高比例的脂肪,當成平時的飲食來源,長久下來會提高心血管風險;況且,如此高比例的脂肪很容易使身體缺乏其他營養素。 低醣飲食降脂的效果也很好。陳詩婷說,臨床發現,只要平時飲食避免高升糖指數的精緻澱粉,採較低糖類的飲食,同時養成運動習慣,一樣能夠達到降脂肪、降血糖、減重的目標,並不需要吃到嚴格的生酮飲食。 低糖飲食的飲食設計就相當多變,譬如每天可以一碗全榖雜糧、3至6份青菜、2份水果,加起來碳水化合物約為100克,這就屬於較低糖類的飲食(一般人碳水化合物一天超過200克),如此營養素攝取也較均衡。 最後提醒你,生酮飲食法的風險仍然較高,因此少被醫療人員主動建議,如果你堅持執行生酮飲食,請務必與醫師、營養師密切溝通討論,並同時強化自我血糖及血脂的監測,以免適得其反。 5、注重天然雌激素的補充更年期過後,因為卵巢功能逐漸衰退,無法製造足夠的雌激素,因此飲食中應可多選擇黃豆或黃豆製品,因為黃豆含有豐富的植物雌激素,有助平衡體內缺乏的荷爾蒙,除了可以加強脂肪代謝外,也可延緩更年期症狀。有些民眾擔心補充雌激素會增加腫瘤的風險,研究證明,只要是是從天然食物中攝取,就不必擔心腫瘤的問題。 6、適量補充鈣、鎂及維生素D更年期女性普遍都有骨密度缺乏的問題,建議平時應多攝取鈣、鎂、維生素D等營養素,超過51歲婦女一天需要的鈣質約1000至1200毫克,常見如優酪乳、牛奶、小魚乾、小蝦米、黑芝麻、深綠色蔬菜(包括芥藍、紅莧菜、莧菜、油菜、芥菜)等食物中。鎂則廣泛存在各種深綠色食物中,以及堅果;至於維生素D,可從乾燥香菇、鮭魚、牛奶、雞蛋中吃到,當然最重要的是要每天曬曬天然的維生素D的「太陽」,可以選擇早晨或黃昏時,每次約10至15分鐘即可。 7、充足睡眠,提高新陳代謝不僅對停經婦女,針對所有想要減重的所有人,充足的睡眠是必須的,因為睡眠不足容易造成免疫力下降,新陳代謝減慢,充足睡眠等於能讓身體細胞獲得充足的休息,才有戰鬥力為我們代謝熱量。【延伸閱讀】5招跟著做,安心度過更年期,先透過1表格檢視更年期了沒 。從幼兒、青春期、更年期,一直到老年期,都可以喝1飲品維持健康(責任編輯:葉姿岑)
-
2023-08-22 養生.運動健身
減肥餐不可能那麼好吃吧? 簡易瘦身料理食譜大公開 讓你健康不復胖
到底要怎麼吃才會瘦? 隨著健康意識的抬頭,比起間歇性斷食、生酮飲食等方法,透過製作減酯料理,逐漸成為多數人能兼顧美味和健康的選擇。今天小編要來介紹幾道好吃又有飽足感的健康料理製作方式,有興趣的朋友們趕快點開影片看看吧!編輯推薦當女友心情不好該怎麼辦呢?內文妙招趕緊分享給另一半吧!【心理測驗】一支消暑小冰棒 測出妳的命定對象類型中秋月餅: 三款用茶做的的月餅禮盒 木柵鐵觀音、文山包種茶、蜜香貴妃..統統滿足鹹鴨蛋絲瓜湯(1)配料使用美白菇、杏鮑菇、鴻喜菇,依個人喜好做選擇。(2)準備絲瓜,切成塊狀,口感較好。(3)放入一點橄欖油,把蒜末和鹹蛋黃拌炒一下,(4)放入菇類翻炒,絲瓜放進來,剩下的鹹蛋白也放入,(5)加入一杯水悶五分鐘,起鍋前再加一顆蛋,需要的話再加一點鹽巴調味。里肌肉滑嫩豆腐金針麵(1)金針菇2包,取代麵條。(2)準備柴魚粉,在金針菇上面撒上少許柴魚粉,提升料理鮮甜。(3)準備豆腐,切成塊狀鋪平在金針菇上,(4)準備200克的豬胛肉,切成條狀放在豆腐上,(5)提味可使用烤肉醬,準備一個碗倒出少許的醬料,裝一點水稀釋攪拌均勻,(6)將攪拌均勻的醬汁淋上,(7)最後可使用蒜味胡椒粉調味,(8)放置電鍋,按下開關,等待料理完成。以上料理方式參考至影片來源出處;大家都學會了嗎? 減酯料理不再是無味又無聊的食物,一樣可以同時兼顧美味和營養,還想知道更多健康料理的製作方式嗎,趕快關注訂閱女子漾吧!編輯推薦當女友心情不好該怎麼辦呢?內文妙招趕緊分享給另一半吧!【心理測驗】一支消暑小冰棒 測出妳的命定對象類型中秋月餅: 三款用茶做的的月餅禮盒 木柵鐵觀音、文山包種茶、蜜香貴妃..統統滿足「女子漾」網站全新上線,陪你愛自己的每個樣子!最棒的美食旅遊、美妝穿搭、娛樂話題、運動健康、情慾愛情分享,都能在這裡看到!快點來加入成為創作者!https://woman.udn.com
-
2023-08-20 養生.聰明飲食
吃澱粉不是原罪!醫曝不吃澱粉後遺症有哪些:重點在如何吃對
吃了會變胖、血糖會飆高……加上近年生酮飲食流行,「澱粉」成為人人喊「禁」的小惡魔。曾幾何時,餐桌上重要的澱粉類主食,成為許多人避之唯恐不及的食物。事實上,澱粉是人體不可或缺的能量來源,吃澱粉本身不是原罪,重點在於民眾多半吃錯澱粉。健身、減重風氣盛行,不少民眾為了減重、塑身而不吃澱粉,只吃肉類及蔬菜。台大醫院內科部副主任王治元指出,以蛋白質取代澱粉雖能減輕體重,但人體長久缺乏葡萄糖,將難以應付急性血糖變化需求,不吃澱粉類食物也會造成體內微量元素失衡。營養師表示,澱粉攝取過少恐造成情緒低落、女性停經等問題。為什麼澱粉類對身體有影響?勞動量太少、澱粉吃得多,就可能出現肥胖、血糖問題。王治元表示,攝入蛋白質能提高人體肌肉質量,但肌肉中的肝醣只能在肌肉中使用;澱粉經分解後形成葡萄糖,累積在肝臟中,則可提供全身使用。人體面對壓力時分泌的激素如腎上腺素、可體松,能提升血糖、支應人體所需能量,若澱粉攝取過少,難以應付短期升糖需求。故早年營養學建議,每日熱量來源應有五成來自澱粉。他也說,現今社會型態轉變,針對勞動力密集度低的白領階級,若攝取太多澱粉而無法消耗,就會助長血糖變化,造成糖尿病等疾病發生。但減少澱粉攝取量的同時,也不宜將澱粉攝取歸零,除了因應短期升糖所需,也因澱粉是人體所需微量元素,如鈣、鐵、錳的重要來源,尤其糙米等含有米糠的穀類,微量元素含量高,若長時間只吃白米飯,或不吃澱粉類,也會造成體內微量元素失衡。澱粉類該吃多少才恰當?攝取量應與活動量平衡,40歲後減少澱粉攝取量。榮新診所營養師李婉萍表示,澱粉攝取量多寡應與活動量取得平衡,若攝入過多又沒有消耗,囤積在體內會形成脂肪肝、三酸甘油脂過高、肥胖等狀況。現代人活動量少,自己攜帶計步器,在主動留意活動量的前提下,一天才走了3000步;若恰逢外出工作、乘坐計程車等情況,活動量可能更少,澱粉的攝取量就要減少。此外,年齡愈長活動量也愈少,年過40歲的民眾也應減少澱粉攝取。不過,李婉萍說,澱粉能被人體分解為葡萄糖,進而產生能量,且葡萄糖能通過腦血管,提供腦部營養,若攝取的澱粉量不足,人體恐會進入「休眠狀態」,除了精神不濟,甚至會主動停經。澱粉進入體內也會轉換為「色胺酸」,帶來快樂情緒,澱粉攝取不足時,會導致焦躁不安、情緒低落。澱粉和精緻澱粉有何區別?糙米、芋頭等非精緻澱粉營養多,優於麵包、麵條等精緻澱粉。澱粉可分為「精緻澱粉」與「非精緻澱粉」。李婉萍說,前者不具其他營養素,單由澱粉組成,如麵包、麵條等;後者則包括纖維、維生素等其他成分,即時常被誤認為蔬菜的澱粉類,包括玉米、南瓜、紅藜麥等。糙米、胚芽等穀類具有外殼,含膳食纖維、維生素B群、維生素E;芋頭則含有纖維、維生素B群,還有鉀、鎂等礦物質,也屬於非精緻澱粉。建議民眾選擇非精緻澱粉,其中纖維素能幫助腸胃蠕動、促進排便,提升腸胃健康,久坐容易便祕的上班族能夠受益。澱粉類除了飯還有哪些食物?同樣是豆子,吃起來「鬆鬆、綿綿的」就是澱粉。李婉萍表示,正常體重的人一天至少應攝取「一碗飯」,即200公克澱粉類食物,低醣飲食的標準則是每日攝取50克醣類。除了白飯以外,也可加入其他澱粉類食物一起食用,包括地瓜、菱角等。部分蔬果類其實是澱粉,如芋頭、山藥、南瓜、地瓜、三色豆中的玉米及青豆等,民眾選擇時應多加注意,避免誤判攝取量。李婉萍也說,民眾選擇食物時,能藉由「口感」初步區分澱粉類食物與非澱粉類食物,前者吃起來「鬆鬆、綿綿的」,後者則相對「結實、Q彈」。例如同屬豆類,鷹嘴豆口感較為鬆軟,屬於澱粉類;屬於蛋白質成分的毛豆、黃豆則吃起來較為紮實。有人認為,在早餐時多吃澱粉類,能幫助提升整天精神。李婉萍表示,早餐吃不吃澱粉並無太大差別,台灣常見早餐選項如豆漿等食物,幾乎都有醣類,即使食物本身不含糖,也能在人體中轉換為醣類。建議早餐選擇以健康飲食為主,如果是「麵包配奶茶」,組成成分只有油脂、澱粉、糖,還不如不要吃的好。她也提醒,一般上班族早上9點工作、12點休息,期間幾乎都坐在位置上,若早餐攝取太多熱量、無法消耗,反而容易囤積。責任編輯:辜子桓
-
2023-08-19 醫療.新陳代謝
吃低脂、拼命運動竟反變胖!營養師揭「16個減肥雷點行為」,很多人正在做
有時候自己覺得是在用健康方式在生活,少吃多動在減重!可是當吃得太少,做了過多讓自己感到壓力山大的運動時,可能已經踩到了減肥地雷,導致成效不佳。營養師揭「16個減肥雷點行為」營養師程涵宇列出減肥中最常見的16個錯誤:1.只關心體重如果是用健康的方式在減重,覺得體重掉得不夠快是「非常正常」的!體重計上面的數字只是衡量體重的其中一種方式,我們的體重會受到很多原因影響造成波動,甚至在幾天的時間內波動1-2公斤,包括吃了什麼食物、攝取水分多寡、女性荷爾蒙變化/經期影響、增肌減脂中。如果體重計上的數字不動,你可能正在減少脂肪增加肌肉中,但記得要持續地喝足夠的水;若有持續的在重訓,則會增加肌肉並減少脂肪,因此量體脂是一個好方法,或者是體重沒有改變,但可以感覺到腰部的肉變少了,建議可以準備一個捲尺量腰圍,並且每個月幫自己拍個照,看看減脂身形的變化。2.吃太多容易減肥失敗。就算是好的肉、好油,例如海鮮、雞胸肉、堅果也都是要適量吃勿過量。3.吃太少每天被飢餓感包圍,並且會新陳代謝降低、肌肉量降低。4.不運動或運動過度不運動會使肌肉量下降、新陳代謝降低;運動過度則讓自己感到壓力、影響荷爾蒙。5.不阻力訓練舉重、阻力訓練可以幫助提高新陳代謝率,增加肌肉量,幫助減脂,而且有助於減掉肚肚的脂肪。6.掉進低脂陷阱標榜低脂的食品通常被認為可以幫助減肥。可是有時候可能會反效果。因為這類型的產品有些可能會加糖來讓食物變得好吃,有些一小盒的低脂優格170g就添加了23.5 公克的糖;此外,低脂肪產品也比較容易覺得飢餓,最後可能會導致吃進更多的食物。7.高估運動消耗的熱量研究發現,大家往往會高估自己在運動中燃燒的熱量,也就是覺得自己運動快累死想說應該至少有消耗500大卡,晚餐可以多吃一點多吃+400大卡,但事實上運動只消耗200大卡,運動吃之間來來回回等於+200大卡。8.蛋白質吃不夠想減重蛋白質一定要吃夠。足夠的蛋白質可以幫助:降低食慾、增加飽足感、減少體重回升、維持或增加新陳代謝率、在減肥期間保護肌肉量避免流失太多,因此需確保每餐都含有高蛋白食物;好的蛋白質不僅限於肉類或奶製品,豆類、藜麥(全穀雜糧)和亞麻仁籽也是含有較高蛋白質的食物。9.膳食纖維不足吃足夠的膳食纖維可以覺得飽,就算是沒有限制熱量的吃隨便亂七八糟吃,足量的膳食纖維也可能對減肥有幫助。10.低醣中但吃太油低醣(低碳水化合物)和生酮飲食有助於減少飢餓感和減少熱量攝取,但若是不小心吃進過多的脂肪或過多身體不需要的熱量,可能會造成減重效果差。11.不餓卻吃個不停舊式的減重觀念大概就是叫你要少量多餐,這樣才不會餓,但是這樣做容易不小心出現2個致命的缺點:1.永遠不會覺得飽、2吃進的熱量超過身體所需,所以餓了再吃,不要吃個不停。12.沒有設定目標設定減肥目標可以讓自己更有動力。13.沒有做飲食紀錄若沒有習慣記錄飲食,攝取的熱量可能比以為的還要多;減肥中重要的營養素包含蛋白質和膳食纖維也可能比想像的要少。14.喝含糖飲料不喝含糖飲料是能明顯減掉體重的好方法。15.不看產品標示產品標籤上的標示提供了成分、熱量和營養素。在選擇食物時,正確看標示是很重要的事情,了解食物才會選對食物,特別是外食族一定要看。16.加工食品太多減肥常見失敗的原因就是吃太多高度加工的食物導致,且影響腸道健康、造成身體發炎反應、容易不小心吃過量熱量也過量,因此建議盡量選擇少加工的天然食物。延伸閱讀:.飯、湯、肉、菜先吃誰?營養師曝「正確用餐順序」吃飽又易瘦.營養師揭「15種湯麵熱量+避雷」指南!高血壓、痛風不能吃這些麵.減肥總失敗又復胖?「6招不復胖飲食法」照著做體重不會忽高忽低責任編輯:陳學梅
-
2023-07-28 養生.健康瘦身
高蛋白飲食不是狂吃雞胸肉,碳水化合物吃少於20%恐短命!營養師推適合3族群的「綠拿鐵」
減肥堪稱國民課題,不少健身族熱衷「高蛋白飲食」,攝取大量雞胸肉、蛋白粉以提升肌肉量與基礎代謝率,卻將碳水化合物視為體態大敵。癌症關懷基金會執行長黃翠華提醒,飲食中攝取碳水化合物比例少於20%恐「短命」!正確的高蛋白飲食是攝取為自身體重1.5~2倍的蛋白質克數,才能健康增肌。 一般民眾乍聽「高蛋白飲食」,以為就是拼命吃肉或狂喝乳清蛋白!?正確的高蛋白飲食根據個人活動量及運動量,攝取的蛋白質克數攝取為自身體重1.5~2倍。舉例來說,50公斤的人每日可吃到75-100克。肌肉比例增加,基礎代謝率會變高;脂肪比例多,基礎代謝率就低。例如2個人體重同樣多,一整天坐著沒做事,基礎代謝率高的人消耗的熱量就是比較多。 黃翠華提醒,進行高蛋白飲食的民眾仍然要攝取足夠的碳水化合物,以免營養失衡影響腎臟功能。最佳的碳水化合物比例大概50-55%,最低也須維持40%以上,若碳水化合物比例低於20%,短期雖然可以減重,但長期下來會肝指數增高、情緒不穩、容易疲勞、酮酸中毒甚至死亡。 人體所需三大營養素為碳水化合物、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主要來源是澱粉類食物,如馬鈴薯、麵包、米飯、麵食、穀物、蔬菜、水果和糖,其主要功能是提供能量。 根據醫學期刊《刺針公共健康》(The Lancet Public Health)2018年發表資料指出,一項研究追蹤超過1萬5千位成人的飲食長達25年,估算發現碳水化合物攝取與死亡率呈U型關係,即碳水化合物吃太多、吃太少死亡率皆上升。 生酮飲食風險更高 別輕易挑戰 另一種「生酮飲食」更嚴格,原本應用於治療癲癇,通常為70%脂肪、25%蛋白質、5%醣類。黃翠華分析,生酮飲食每天總共只能吃40-50克的醣,但每餐吃1碗青菜就已攝取10克的醣分,因此一整天吃3碗青菜就差不多耗光額度,頂多再吃一點水果補充維生素,其餘都只能攝取脂肪與蛋白質。 雖然碳水化合物攝取的少,每日只吃1,200卡,可在短期內瘦下來,但這樣的飲食方式難以維持、伙食費暴漲,也容易復胖。尤其當碳水化合物比例占攝取總熱量的10%以下,長期下來對健康造成危害,營養不均,死亡率恐更高。 黃翠華提醒,民眾若真的想要嘗試生酮飲食,例如半年後要結婚,像這樣短期有需求的話,建議先諮詢專業人士,一般人別輕易嘗試。 高纖綠拿鐵 喝出你想要的樣子 想要瘦得健康,除了高蛋白飲食,黃翠華也推薦「綠拿鐵」,準備約一平碗的水果,利用鳳梨、蘋果、香蕉增加香味和甜度。蔬菜也準備一碗,無論是地瓜葉、白花椰菜、小白菜、青江菜都可以,不喜愛草味的人可以先汆燙。特別是亞麻仁籽具有抗發炎效果,而且富含Omega-3。整壺打起來逾1,000C.C.,足夠喝一整天。 綠拿鐵變化版 健身族: 想要增加蛋白質的人可加入半碗毛豆,或是將水換成豆漿或牛奶,即可喝下滿滿的蛋白質。 手腳冰冷: 怕寒的人可以在綠拿鐵中加入薑或是7-8顆胡椒。 減肥族: 主食搭配一片全麥吐司,再加上一個手掌大的雞胸肉或魚肉。也可以變換成1/3碗的糙米飯,並加入雞肉碎與大量青菜煮成粥。搭配綠拿鐵就是清爽又健康的減重餐。 熱量別欠債 如何避免復胖? 不少民眾苦惱,雖然平日認真忌口,但一參加慶生或聚餐就忍不住大啖美食,一頓大餐下來熱量爆表!黃翠華呼籲,假設中午多吃進1500-2000卡,晚餐就要平衡一下,「欠債不要欠太久,每天都吃大餐,晚上很快就會變成脂肪,堆積起來就麻煩了!」 減肥的原則就是「熱量赤字」,控制熱量的攝取。她推薦大餐後可以攝取低熱量飲食來「還債」,例如豆漿蔬食鍋,水煮大量蔬菜再倒入一罐市售無糖豆漿(約270ml)作為湯底,這樣熱量僅僅100大卡而已。想來點口味變化還可加入薑黃、咖哩、辣粉,都很美味。 而減肥的時候容易飢餓,「小番茄」就是嘴饞救星!一整碗僅60卡,吃幾顆就有飽足感,無論哪一種減肥法都可以吃番茄,酸甜多汁又低卡。 【延伸閱讀】「瘦瘦筆」疑引發自殺念頭! 歐盟展開調查8成肥胖學童吃飯配3C 親子無共餐過胖風險恐增加3.7倍【本文獲健康醫療網授權刊登,原文刊載網址:https://www.healthnews.com.tw/article/58517】(責任編輯:葉姿岑)
-
2023-06-19 養生.健康瘦身
生酮、168斷食、極低熱量飲食 醫曝哪個能有效減重及常見失敗原因
【本文重點】2023年最流行的減重方法包括生酮飲食、168間歇性斷食、極低熱量飲食法,但這些方法並非人人適用,而且需循序漸進,否則復胖機率是100%。衛福部建議,對於BMI大於等於24、或腰圍過大,且有相關疾病者,需進行飲食控制、規律運動和生活型態修正。其中生酮飲食不適合腎、心血管病患者,而極低熱量飲食法容易出現疲倦、脫髮等情形,且易復胖。適當改變飲食習慣,並逐步增加活動量,最低降至每天1000大卡,才能達到理想體重的目標。--by ChatGPT減重方法推陳出新,2023年最流行「生酮飲食」、「168間歇性斷食」、「極低熱量飲食法」三大減重方法,許多減重族群都曾嘗試過,最終仍有不少人卡關而放棄。基隆長庚醫院營養治療科營養師黃寶嶔說,這些減重方法不是人人都適用,且使用方法須循序漸進,如果只挑二周或一個月,採取極端的方式鏟肉,復胖機率是100%。衛福部國健署2023年公布「成人肥胖防治實證指引」中,成人肥胖治療流程,建議針對BMI大於等於24,或男性腰圍超過90公分、女性超過80公分的人進行治療,若有合併症如高血壓、血脂異常、第二型糖尿病、睡眠呼吸中止症、任一種心血管疾病,或有兩種以上心血管疾病者,必須飲食控制、規律運動、生活型態修正,以及至少每周量一次腰圍或BMI。黃寶嶔說,坊間減重方法五花八門,近年最流行生酮飲食、168間歇性斷食、極低熱量飲食法,無論是哪一種方法,減重者都需要先了解BMI值,計算方法為:體重(公斤)除以身高(公尺)的平方,數值結果大於等於24,建議應減重改善,避免增加慢性病發生的機率。★生酮飲食:腎、心血管病友不適合生酮飲食是限制「碳水化合物」的攝取,不吃米飯、麵、麵包等,改以高脂的肉類、起司、奶油、堅果等高脂肪與蛋白質食物為主,當身體無法製造足夠的葡萄糖提供能量時,身體會改以分解「脂肪」所產生的「酮體」做為替代能源。黃寶嶔表示,大量的酮體需要腎臟代謝,若是腎功能不佳或有心血管疾病,並不適用生酮飲食。依「成人肥胖防治實證指引」指出,生酮飲食短期內可以在醫護人員及營養師監督下達到效果,但不可以作為長期的飲食營養介入方式。★168間歇性斷食法:進食熱量過高會破功168斷食法是所有間歇性斷食法中最常被使用的方法,做法是一天24小時內禁食16小時、進食8小時,禁食期間不吃含熱量的食物,可喝水、無糖茶或低熱量黑咖啡。黃寶嶔指出,間歇性斷食能幫助身體提高新陳代謝,提升腎上腺素並降低胰島素,幫助血糖控制,讓身體更有效的運用脂肪當主要能量來源。但進食8小時期間,如果攝取熱量過高食物,168斷食依舊無效。★極低熱量飲食法:易復胖、疲倦、脫髮極低熱量飲食法是每天攝取熱量控制在400到800大卡,達到快速減重效果。黃寶嶔並不建議減重採取此方法,部分研究指出,使用極低熱量飲食法,可增加第二型糖尿病患者的胰島素敏感性,短期減重效果很顯著,但可能出現疲倦、無力甚至有脫髮情形,且容易復胖。黃寶嶔說,追求內心中期待的體態,不少人都希望可以速成,快速減重對於身體的負擔龐大,以一名不常運動的男性來設計減重方針,基礎代謝率若為1800大卡,會先建議熱量攝取調整為基礎代謝率的大卡數,再以每周調降500大卡的方式,最低降至每天1000大卡,逐步達到理想體重的目標。飲食適應後,才會開始給予運動處方,由於活動量變大,熱量攝取也會逐步調高一些,前後至少要花半年,才能讓身體穩定,後續也不會因為突然一頓大餐,食欲大開,又無法恢復過往的飲食方式,而是可以繼續維持體態。責任編輯:辜子桓
-
2023-05-29 養生.健康瘦身
斷食一天快速瘦身還有許多好處?健身達人親身體驗分享解惑
減肥方法百百種,但想要快速瘦身下來的方法,健身達人Robert Hung告訴你只要斷食一天就能達成,而且經過他自己數次的親身體驗,還發現除了瘦身額外連帶的許多好處,而斷食會有哪些常見問題?趕快點開影片來看看他的分享與解惑吧!Robert Hung一開始就指出真正的整整一天斷食,實際是指連續40小時不進食。比起每天少吃500大卡連續數天的方法,他說直接斷食一天就能達到相同的效果。他指出斷食不僅僅為了減肥,還能為身體帶來諸多好處,例如不會有贅皮、能汰換老舊細胞、降低發炎反應、皮膚變好、省時省錢和心靈成長。比起低碳和生酮飲食,斷食是更有效率更好的方法。許多人對斷食一天存有的常見問題,像是該喝多少水?要吃補給品嗎?可以運動嗎?Robert Hung都在影片中做說明。他最後指出,斷食一天對身體就是一種修復,也是最容易執行、最沒有副作用的瘦身方法。原始影片Robert Hung YT延伸閱讀醫生教你瘦!不挨餓、不吃藥、不復胖成功減重24公斤的祕訣大公開!兩個月內瘦下7公斤!運動其實不是最重要的 簡單「一招」絕不復胖「女子漾」網站全新上線,陪你愛自己的每個樣子!最棒的美食旅遊、美妝穿搭、娛樂話題、運動健康、情慾愛情分享,都能在這裡看到!快點來加入成為創作者!https://woman.udn.com
-
2023-05-24 養生.保健食品瘋
柏格醫生是真的醫師嗎?柏格醫生的評價如何,又有哪些爭議?
我在前天(2023-5-4)發表燕麥會越食越多病?,指出網路上流傳的「燕麥有害論」是幾位網紅杜撰出來的,而其中一位就是所謂的「柏格醫生」。這位「柏格醫生中文健康知識」系列影片的主角其實並不是醫生,而是chiropractor(脊椎按摩師,整骨師)。讀者Elliot寄來一個影片Dr. Eric Berg gets fact-checked(Eric Berg 整骨師被事實核查),指出Eric Berg引用的文獻內容與言論之謬誤,令人瞠目結舌的誤植引用與誤導宣稱,以及分不清LDL-C和LDL-P, 也分不清血清膽固醇和膳食膽固醇。以下是Elliot的後續留言:事實查核系列 (by Gil Carvalho, MD, PhD)(註:該頻道之利益衝突聲明「拒絕一切品牌、商品、贊助、薦證」等盈利目的之合作)*Michael Greger, MD #純素飲食*Eric Berg, chiro #生酮飲食*Paul Saladino, MD #純肉飲食*Sten Ekberg, chiro #生酮飲食 #CleanseDiet/排毒飲食這幾位僅是誇大不實程度太高以及影響力巨大的名字,這類極端飲食/流行飲食的網紅/醫濕們泛濫成災,舉例:Eric Berg, DC,單是英語頻道既有上千萬粉絲訂閱,其他語種(包括上百萬粉絲的華語)加總起來更是難以想像,Berg 算是源頭級的影響力(謠言產地),各語言、各地區、各背景、各平台,尚有更多擴散推廣他言論的網紅,友人笑說「無可奈何下,棄療也是一個選擇。」 #SciComm個人小小的觀察,最高訂閱數與點擊率的商學網紅醫濕 BaD (Doctor of Business Administration) 裡,DC 整脊師(民間認證)、ND 自然療師(民間認證) 為最大宗,隨之是走鐘的 (board-certified) MD 醫師、(board-certified) DO 醫師、PhD 博士/研究者,GP 全科醫師、MPH 公衛研究者相對之下,比較謹言慎行,也最「網不紅」。網紅營養濕裡,也是相當混亂,營養療師/教練(民間認證)、營養師(民間認證)、運動營養師(民間認證)、合格註冊運動營養師(部分國家)、合格註冊膳食營養師、合格註冊臨床營養師、營養科學研究者,整體概觀,可信度大致上從低~高。另,中醫濕、合格註冊中醫師、藥劑生、合格註冊藥劑師、PharmD 藥學研究者,卡在醫師~營養師之間,有良與無良的皆廣泛存在,民眾要在利用權威偏見 (authority bias) 的「眾師們」裡分清黑白、識讀資訊,確實不易。註解:民間認證,俗稱「花錢買文憑/證書」,裡頭不少訓練僅僅是遠端的「函授」、「線上」,頒發「入學許可」、「結業證書」,連「文憑」都不是,更別說是「學位」。網紅收入來源,主要分成高:自營賣商品(保健食品/保養品/盈養品等)/線上服務(諮詢/檢測/課程/訂閱/會員費/遠距醫療等)/經營媒體帝國中/高:業配/贊助/薦證/代言/廣告/電商導購/聯盟行銷等中:媒體/活動/節目出場費(形象製造商機)/主持費/影像出版品的權利金等中:科學研討會出場費/封口費/喉舌費/撰稿費等(遊說製造輿論)低:社群平台的流量廣告費分成、出版品版稅、Patreon群眾小額捐款支持*部分科學家兼網紅,也有製造研究結果出版的"顧問"業務,販售懷疑,製造科學與輿論間的混淆/模糊地帶*自營線下服務從高到低都有,高的有直銷/非必要手術/高階健檢療/醫美/自費醫療陷阱/開精品超市賣魚/無毒等,低的有增加點自家小診所健保門診費/賣菜/各種小生意*也有很多網不太紅是做開心、使命、慈善、公益、回饋、教育、良心/信任感、交朋友的非盈利內文提及的 Eric Berg 的路線主要是來自於保健食品販售(&各國經銷商)、還有諮詢服務/課程會員費與訂閱費柏格醫生的保健食品在華語世界裡,無論是臺港澳中星馬都有上架通路、跨境代購、一頁式購物(陷阱),甚至是區域經銷商(台灣總代理:柏格健康有限公司,統編:29075726)。隨便亂搜就一堆!台灣及台灣離島:選超商店到店(無宅配)。香港:選宅配(無超商店到店)。新加坡及馬來西亞:請到蝦皮賣場購買。PS. 拿膳食膽固醇攝取的資料文獻來解釋血清膽固醇含量,忍住不笑有點難捏,一千多萬名粉絲都沒有點進去“稍稍”瞄一眼嗎?!相關文章:桂格麥片含除草劑,但是燕麥會升高三酸甘油酯?燕麥難吃?因為你不會煮燕麥越食越多病?美國心臟協會強力推薦原文:柏格“醫生”被事實核查責任編輯:辜子桓
-
2023-05-13 養生.聰明飲食
168斷食、隔日斷食、十日斷食...方法怎麼做?好處、壞處有哪些?「4種間歇性斷食」大公開
間歇性斷食(Intermittent fasting, IF)是指在12小時、甚至幾天的時間內,都不攝取熱量,或只攝取少量的熱量,持續2~21天左右,進而改變身體代謝模式的飲食法。168斷食、52斷食⋯⋯隨著健康飲食、減肥飲食風潮的盛行,也越來越多人嘗試不同的間歇性斷食法,就希望能「健康瘦」。然而長時間不吃東西也讓人擔心出現低血糖、腸胃炎的問題,今天就要介紹7種不同的間歇性斷食法,一次搞懂正確的斷食法怎麼做才能瘦!斷食法是什麼?斷食法到底有哪些?間歇性斷食(Intermittent fasting, IF)是指在12小時、甚至幾天的時間內,都不攝取熱量,或只攝取少量的熱量,持續2~21天左右,進而改變身體代謝模式的飲食法。維持身體功能運作所使用的熱量,主要是葡萄糖,但長時間不進食的情況下,身體會開始燃燒儲存的脂肪作為熱量,便能達到燃脂的效果;除此之外,身體也會更有效率的利用能量,使得代謝變快、延緩老化,更容易維持正常運作。‧168斷食法(一日或二日內斷食法):這是最常見的斷食法,將一天24小時分為16:8小時,只在8小時內進食,而16小時保持空腹,熱量攝取則維持在每天的基礎代謝所需。至於要從什麼時間開始計算,取決於自己,可以選擇晚一點吃早餐,或早一點吃晚餐。除了168之外,當身體習慣之後,也可以將時間調整成18:6、20:4斷食,或是將時間拉長到以48小時為單位,挑戰36:12斷食、42:6斷食等,都屬於168斷食法的延伸變形。‧隔日斷食法:以兩天為一個循環,一天正常吃,隔天則斷食,如此循環2~21天。斷食期間最多可以攝取到500大卡的熱量,約莫一碗半的白飯。‧52斷食法:以一週為一個循環,5天正常吃,2天斷食,斷食期間最多可以攝取到500大卡的熱量。52斷食法也算是隔日斷食法的變形,只是循環期間比較長,因此對入門者來說比較不會那麼痛苦。52斷食法也很適合上班族,5天上班時保持正常進食,週末在家則做一些輕運動並斷食,也可以幫助身體從疲勞、過度應酬的暴飲暴食中恢復。‧十日超低熱量斷食法:這是以德國Buchinger指南為基礎的斷食法,也是德國醫療界的標準斷食指南。此指南修正於2010年,以10天為一個循環,包含1個清潔日(排出體內糞便),5個斷食日、4個復食日。1個清潔日主要是幫助腸胃先排出積存的糞便,避免突然長時間的斷食造成腸胃蠕動不良;5天的斷食日最多可以攝取到500大卡的熱量,復食日則可以緩慢增加攝取的熱量,避免一下恢復正常進食後的身體不適。斷食法真的有效嗎?事實上,許多研究已經證實,間歇性斷食可以有效改善代謝問題,例如胰島素阻抗、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等,而12小時是一個基準點(S.D. Anton et al., 2018)。在2019年,一項針對1422人的觀察性研究中,使用Buchinger指南斷食的人,有93.2% 的受試者身體和情緒幸福感增加,404名原本有身體疾病的受試者中,341名(84.4%)改善。因此斷食不只能改善身體不適,也能讓情緒變得穩定愉悅(Toledo et al., 2019)。入門者:168斷食的4週SOP‧第一週:拉長斷食時間:|本週先習慣一天斷食12小時。|在斷食期只喝無熱量飲料,例如水、茶。|進食的12小時不限制熱量,但睡前2小時必須不攝取任何熱量。|澱粉/蛋白質/脂肪=20/50/30,或是10/30/60(生酮飲食)。‧第二週:學會吃乾淨的食物: |習慣一天斷食16小時。|在斷食期一樣只喝無熱量飲料,例如水、茶。|澱粉:全穀物。|蛋白質:優質蛋白質,如魚肉、蛋、豆類,不吃紅肉。|脂肪:不飽和脂肪或堅果。|增加有氧運動量,例如一天騎腳踏車或跑步20分鐘。‧第三週:維持第二週飲食、運動量:|基本上遵照第二週的飲食原則。如果運動量增加,可以調整攝取的澱粉量,稍微多一點,但一樣以全穀物為主。‧第四週:維持前兩週飲食、運動量:|基本上維持前兩週的飲食原則,但可以在有氧運動外增加重量訓練,以一週至少一次,最多三次為原則,適度調整蛋白質攝取量。進階者:十天超低熱量斷食法SOP由於此斷食法可能會導致不適,因此在開始之前最好能諮詢營養師或醫師,進行基本的身體檢查,例如血糖、血脂值等。‧第一天:清潔日(準備斷食)|將一天熱量攝取壓低到1000大卡。|避免會讓自己興奮的成分,例如咖啡因、酒精、尼古丁。|減少活動,讓身體有充分的休息。‧第二天到第六天斷食日:|水分:每天要喝到2500cc的液體,幫助腸胃蠕動,可以是無過濾的果汁、蔬菜汁,或是不含咖啡因的草茶。|澱粉:不需要特別吃澱粉,如果需要,可以吃纖維比較少的穀物,避免增加腸胃負擔。|蛋白質:在斷食中不需要特別補充蛋白質,按照每天攝取熱量的20~30%份量攝取即可。|脂肪:請盡可能以不飽和脂肪酸補充,例如亞麻籽油。油脂除了維持熱量也可以保護腸胃黏膜。|維生素:如果維生素不足,可以透過營養劑補充,或是增加蔬果的攝取量。|活動量:維持身體活動,因為熱量減少會讓身體寒冷,適度的活動可以增加代謝跟維持體溫。|警告:如果感到不舒服,請停止斷食並就醫。‧第七天到第十天:復食日|可以先吃一些纖維比較高的水果,例如蘋果。|當感覺自己腸胃有蠕動、順利消化這些纖維比較高的水果後,可以再補充一些穀物,以及不飽和脂肪。|復食日第一天可以進食800大卡,第二天1000大卡,第三天1200大卡,第四天1600大卡。|在復食日時,每天還是要喝足2500cc的水量,幫助腸胃恢復蠕動。參考資料:Grant M Tinsley, Paul M La Bounty, Effects of intermittent fasting on body composition and clinical health markers in humans, Nutr Rev. 2015 Oct;73(10):661-74.Toledo et al., Safety, health improvement and well-being during a 4 to 21-day fasting period in an observational study including 1422 subjects, PLoS One. 2019 Jan 2;14(1):e0209353.de Toledo, Francoise Wilhelmi, M.D./ Hohler, Hubert, Therapeutic Fasting: The Buchinger Amplius Method (New York: Thieme Medical Pub, 2010).延伸閱讀:.吃得越少,活得越老?研究稱減少卡路里可減緩衰老以延長壽命.靠限時飲食逆轉脂肪肝有用嗎?美國醫學會期刊研究揭改善關鍵.營養師推「八二法則」防衰老又滿足口欲 還能減少自由基產生責任編輯:陳學梅
-
2023-05-07 養生.聰明飲食
降膽固醇是陷阱,越吃越多病?燕麥對健康有好處還是有壞處?
我在2021-11-25發表燕麥會升高三酸甘油酯?,讀者Pat在2023-4-10留言:「教授您好:最近有youtuber引用不少研究說食燕麥有害,降膽固醇係陷阱,仲會越食越多病!請問這種說法正確嗎?」讀者陳生在2023-5-1利用本網站的「與我聯絡」詢問:「林教授您好,最近在香港經常說燕麥不是健康食品,如下:1.吃燕麥片前請三思,柏格醫生 Dr Berg2.燕麥迷思|燕麥95%含致癌物!降血糖膽固醇成效存疑醫生親解3原因|教煮|早餐|健康飲食3.[不是陰謀論]由馬的飼料,變成營養食品?|燕麥有害? 降膽固醇係陷阱?仲越食越多病!?|蛋原來食幾隻都得!|粵語中字可否提供你見解呢?謝謝!」讀者Pat提供的影片和讀者陳生提供的第三個影片,都是一個叫做「Stormtrooper白兵」的youtuber發表的。他有很多粉絲,但他的YouTube賬號和臉書賬號都沒有說他有受過什麼科學或醫學訓練。不過,也許這並不重要。請看我發表的普羅大眾追捧偽科學,不屑真科學名人發佈的飲食資訊,能信嗎?讀者陳生提供的第一個影片是一個叫做「Dr Berg」的youtuber發表的。第二個影片則只是引用第一個影片。「Dr Berg」的影片有被製作成叫做「柏格醫生中文健康知識」的系列,但其實他並不是醫生。我在2020-11-1發表的斷食的吹捧與現實裡面有這樣說:「這位網紅的本行是整骨師,但現在已經不幹了。這是可以理解的,因為當網紅的收入肯定是整骨師的好幾倍。他的影片也都是有中文版的,所以這當然也是收入來源之一。他的影片內容都是儼然像個教授一樣,在白板上講解各種飲食對健康影響的機制。由於演技精湛,伶牙俐齒,又看起來相當權威,也就難怪會受到廣大的追捧。當然啦,一定也有很多人誤以為他是醫生而崇拜。不管如何,他除了吹捧斷食之外,也鼓勵生酮飲食。有關生酮飲食我已經有發表好幾篇質疑的文章,所以就不再多提了。不管如何,這位網紅在講解有關斷食,生酮,或是其他健康議題時,他所採用的策略就是所謂的Cherry-picking:專挑對他有利的證據,但就是不提對他不利的。更嚴重的是,為了達到推銷斷食和生酮的目的,他的講解往往是扭曲事實或編織故事。讀者如果想進一步了解,可以去看一位年輕醫師分別在2019-11-12和2020-5-9發表的的影片(裡面有提供科學證據):“Doctor" Eric Berg | EXPOSED(Eric Berg “醫生” | 揭穿)Dr. Eric Berg FANMAIL (funny) (Dr Eric Berg 粉絲信函(好笑))」有關燕麥與健康關聯性的研究是多不勝數,所以我就只把2020年之後的論文列舉如下:2020年Substitutions of Oatmeal and Breakfast Food Alternatives and the Rate of Stroke(燕麥片和早餐食品替代品的替代和中風的發生率)。結論:我們的研究結果表明,含有燕麥片而不是白麵包或雞蛋的飲食可能與較低的中風發生率有關。Short-Term Dietary Oatmeal Interventions in Adults With Type 2 Diabetes: A Forgotten Tool(成人 2 型糖尿病的短期飲食燕麥干預:一種被遺忘的工具)。結論:幾乎被遺忘的是,短期飲食燕麥片是一種經濟但非常有效的工具,可以更好地控制 2 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Bile Acids in Patients with Uncontrolled Type 2 Diabetes Mellitus – The Effect of Two Days of Oatmeal Treatment(未控制的 2 型糖尿病患者的膽汁酸 – 兩天燕麥片治療的效果)。背景:β-葡聚醣可有效結合膽汁酸 (BA),從而降低膽固醇濃度。這可能有助於食用富含 β-葡聚醣的食物(如燕麥片)對葡萄糖穩態產生有益影響。結論:與適應糖尿病的對照飲食相比,兩天的燕麥飲食導致總 BA 顯著降低。BA 減少的幅度與胰島素原的減少直接相關。Response of serum LDL cholesterol to oatmeal consumption depends on CYP7A1_rs3808607 genotype in Chinese(中國人 CYP7A1_rs3808607 基因型對血清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對燕麥攝入的反應)。結論:細胞色素 P450 家族 7 亞家族 A 成員 1 基因 rs3808607 中的 SNP 與食用燕麥片後 LDL 膽固醇降低的程度相關。需要更大樣本量的試驗來證實這些發現。Oatmeal induced gut microbiota alteration and its relationship with improved lipid profiles: a secondary analysis of a randomized clinical trial(燕麥引起的腸道菌群改變及其與血脂改善的關係:一項隨機臨床試驗的二次分析)。結論:厚壁菌門的陽性反應可能是燕麥片誘導微生物群改變的一個關鍵特徵,而食用燕麥片的潛在降膽固醇機制之一可能是其微生物群操縱能力,其中 Blautia 屬的富集發揮了 潛在的重要作用。目前的結果應該謹慎對待,需要更多的研究來進一步驗證。Acute Effects of Oatmeal on Exercise-Induced Reactive Oxygen Species Production Following High-Intensity Interval Training in Women: A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燕麥片對女性高強度間歇訓練後運動誘導的活性氧產生的急性影響:一項隨機對照試驗)。結論:在高強度間歇訓練之前食用燕麥片可能會減輕運動引起的活性氧產生。2022年Improvement in cardiometabolic risk markers following an oatmeal diet is associated with gut microbiota in mildly hypercholesterolemic individuals(燕麥飲食後心臟代謝風險標誌物的改善與輕度高膽固醇血症個體的腸道微生物群有關)。結論:燕麥片可以引起血脂、氧化應激、腸道微生物群組成和短鏈脂肪酸的一些有益變化。相關性分析進一步擴展了我們對腸道微生物群和短鏈脂肪酸在改善心臟代謝風險標誌物中的作用的理解。註:有關所謂的燕麥含致癌物,請看我發表的桂格麥片含除草劑,但是。後記:讀者Elliot寄來一個影片Dr. Eric Berg gets fact-checked(Eric Berg 整骨師被事實核查),指出Eric Berg引用的文獻內容與言論之謬誤,令人瞠目結舌的誤植引用與誤導宣稱,以及分不清LDL-C和LDL-P, 也分不清血清膽固醇和膳食膽固醇。原文:燕麥會越食越多病?責任編輯:辜子桓
-
2023-05-04 醫療.心臟血管
地中海飲食光環不再?最新研究揭對心臟健康最佳和最差飲食法
【本文重點】根據美國心臟協會的飲食指南評分,得舒飲食是最有益於心臟健康的飲食。其他在第一級的包括魚素飲食、地中海飲食和素食飲食。純素和低脂飲食被置於第二級,極低脂和低碳水化合物的飲食排在第三級,生酮和原始人飲食在第四級。長期被認為是最佳飲食方式之一的地中海飲食在此更新指南中減少了幾分。不過,低碳水化合物飲食和極低脂飲食都可能導致營養缺乏,因此需要注意。生酮和原始人飲食限制某些重要食物,因此在心臟健康方面排名最低。--by ChatGPT近年來不同流行的飲食模式數量激增,不過哪些飲食法對心臟健康有益?美國心臟協會(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 AHA)根據飲食模式與該協會關於心臟健康的飲食指南的一致性,對10種流行的飲食進行評分,研究成果刊登在《循環》(Circulation)期刊上。【延伸閱讀:2023年最佳飲食法票選出爐 第一名已是連續六年奪冠】為什麼心臟代謝健康很重要?該研究報告編寫委員會主席、史丹佛大學醫學教授Christopher D. Gardner博士在AHA新聞稿中表示,希望此一評分結果能夠成為臨床醫師生和公眾瞭解哪些飲食促進良好心臟代謝健康的工具。心臟代謝健康是指一組影響新陳代謝以及心臟和血管疾病風險的因素。這些因素包括血糖、膽固醇和其他脂質、血壓和體重。雖然一個因素的異常水準可能會增加患心臟病的風險,但多個因素的異常會增加風險,並且是更嚴重的疾病。心血管疾病通常也是造成過早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心臟健康的最佳和最差飲食名單第1級(得分高於 85).得舒飲食 控制血壓 得舒飲食不一定人人適用.地中海式飲食 「地中海飲食」到底怎麼吃?.魚素飲食 「魚素者」活得最久.素食飲食第2級(得分75至85).純素飲食.低脂飲食第3級(得分55至74).極低脂肪飲食.低碳水化合物飲食第4級(得分低於55分).原始人飲食 原始人飲食法有什麼問題?.生酮飲食 生酮飲食怎麼吃?根據AHA的評分,10種流行的飲食模式按分數高低被區分為四個等級。其中,得舒飲食DASH(阻止高血壓的飲食方法)並被評為心臟健康的最佳飲食。同為第一級的還包括魚素飲食,地中海飲食和包括雞蛋在內的素食飲食。值得注意的是,一直被AHA視為支持心臟健康的最佳飲食方式之一,地中海飲食此次得分卻略低於得舒飲食,原因是它沒有解決添加鹽的問題,並允許適度飲酒。【延伸閱讀:適量飲酒對健康有益?研究揭每天一杯紅酒到底對你有無好處】純素和低脂飲食被置於AHA評分的第二級,因為它們可能缺乏多樣性,這可能使它們難以堅持並可能導致營養缺乏。極低脂肪和低碳水化合物的飲食則排在第三級,排名在生酮和原始人飲食之前,因為兩者都限制了AHA推薦的重要食物。AHA指出,低碳水化合物飲食告訴人們避免水果、全穀物和豆類,這無意中導致纖維攝取量低,並可能導致營養缺乏。另外,極低脂飲食避免了對心臟健康有害的飽和動物脂肪,但它們會導致維生素B-12,必需脂肪酸和蛋白質的缺乏,容易導致貧血和肌肉無力。第四級的生酮和原始人飲食模式限制水果、全穀物和豆類可能會導致纖維攝取量減少,加上這些飲食脂肪含量高且不限制飽和脂肪,這兩項因素都與心血管疾病的發展有關,因此在心臟健康方面排名最低。AHA的心臟健康飲食指南有哪些重點?.選擇各種各樣的水果和蔬菜,從食物而不是補充劑中獲取全方位的營養。.選擇全穀物和其他主要由全穀物組成的食物。.包括瘦肉和/或高纖維蛋白質的健康來源,如植物性蛋白(堅果和豆類)、魚或海鮮、低脂或脫脂乳製品、瘦肉以及限制紅肉和加工肉類。.使用液態非熱帶植物油,如橄欖油或葵花籽油。.儘可能選擇最低限度加工食品而不是超加工食品。.盡量減少攝入添加糖的飲料和食物。.選擇或準備少鹽或不含鹽的食物。.限制飲酒。【資料來源】.10 popular diets scored for heart-healthy elements; some need improvement.The Best and Worst Diets for Heart Health
-
2023-04-05 醫療.消化系統
吃素就不會有脂肪肝?破解脂肪肝3迷思:當心減肥也會肝包油
【本文重點】脂肪肝是肝細胞有脂肪空泡堆積,造成肝臟代謝脂肪異常,累積成脂肪肝。脂肪肝可分為「酒精性脂肪肝」和「非酒精性脂肪肝」,其中酒精性脂肪肝是造成脂肪肝的主因;非酒精性脂肪肝原因眾多,包括糖尿病、高血脂、基因遺傳、體重過重、減重過快、飲食失衡或服用類固醇等藥物,皆會造成肝臟代謝脂肪異常。控制飲食與減重才是唯一有效的方式,推薦攝取高纖蔬果、魚蛋奶等優質蛋白質。--by ChatGPT現代人普遍營養過剩,加上攝取大魚大肉、運動量不足,恐養出脂肪肝。我國脂肪肝盛行率約33.3%,體重過重者更高達70%有此疾患,若不及早發現,恐引起心血管疾病、肝硬化甚至肝癌。林新醫院胃腸肝膽科主任張瑞旻提醒,不是只有肥胖才會引起脂肪肝,飲酒過量、快速減重、吃素飲食不均衡,都有可能形成脂肪肝。當5%以上的肝細胞有脂肪空泡堆積,就是所謂的脂肪肝。脂肪肝可分為「酒精性脂肪肝」和「非酒精性脂肪肝」,其中酒精性脂肪肝是造成脂肪肝的主因;非酒精性脂肪肝原因眾多,包括糖尿病、高血脂、基因遺傳、體重過重、減重過快、飲食失衡或服用類固醇等藥物,皆會造成肝臟代謝脂肪異常,累積成脂肪肝。脂肪肝迷思一:我有在減肥,不會有脂肪肝吧「我又不胖,應該不會有脂肪肝吧?」醫師指出,有些民眾減重過快,反而會形成脂肪肝。例如「生酮飲食」攝取高脂肪卻減少蛋白質,當飲食不均衡,蛋白質不足,身體為了維持運作而燃燒體內正常蛋白質,代償作用就會造成肝細胞運轉障礙,脂肪堆積在肝臟形成脂肪肝。想要減重,最佳的飲食方式是減少攝取碳水化合物,可避免進入人體轉變為糖分與脂肪。脂肪肝迷思二:吃素就不會有脂肪肝?根據臨床統計,素食者其實兩成有脂肪肝!當嚴格控制肉類攝取、蛋白質攝取不足時,會造成血液中的脂蛋白不足,肝臟中的脂肪運送出去時容易發生障礙,一樣會累積成脂肪肝。吃素陷阱就藏在「高油脂素料」,例如炸豆包、百頁豆腐等,為了增加口感而添加過多油類,油脂量比一般食物還要高,吃進的不是蛋白質而是油脂!脂肪肝迷思三:懶得動、靠保健食品可以養肝?不少民眾懶的運動,依賴一顆又一顆的保健食品來養肝。醫師提醒,坊間不少健康食品標榜可減低血脂,但目前僅在動物實驗上有效,在人體上尚無明確效果。光吃保健食品但又懶得動,熱量無法消耗,肝臟脂肪還是排不出去。想要消除脂肪肝,控制飲食與減重才是唯一有效的方式。推薦攝取高纖蔬果、魚蛋奶等優質蛋白質,當轉變為優質脂蛋白,有助於把肝臟中的脂肪運送出去,幫脂肪肝瘦身。【延伸閱讀】女星在吃的「仙女餐」是什麼? 小心沒瘦還變胖過年吃太多又豪飲 中醫教你「消脂清肝」吃出享瘦生活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57229責任編輯:辜子桓
-
2023-04-03 養生.健康瘦身
阿妹演唱會瘦成筆芯腿!「無碳水」激瘦食譜曝光 營養師喊:不可能
【本文重點】歌手阿妹最近的減肥歸因於一種嚴格的飲食,據報僅包括蔬菜和少量海鮮和肉類。然而,一位營養師警告說,這種方法可能會產生過多的酮體,導致心臟、腎臟和肺部問題。該營養師還指出,這種極端的飲食只在醫院條件下進行,最長持續兩週,僅用於某些病情,如兒童的癲癇或肥胖。--by ChatGPT張惠妹(阿妹)上周在高雄巨蛋展開「ASMR」世界巡演,只見之前被「嫌胖」的她瘦成筆芯腿,穿著黑色短洋裝隨音樂盡情搖擺。阿妹的團隊透露演唱會食譜是一碗燙青菜、一碗蛤蠣和四片涮牛肉,且要每天下午三時前吃完。馬偕醫院營養師趙強表示,「真是不知者無畏」,這樣的菜單容易產生大量酮體,造成酸中毒,出現噁心、嘔吐的症狀,更可能影響腎臟、心臟功能。趙強聽聞阿妹的演唱會菜單,直接反問「那其他時間吃什麼?」,他表示,不確定阿妹依照這樣的菜單吃多久,依據阿妹之前的體態,「如果只用這種吃法,不可能瘦成這樣」。趙強說,這份菜單只有蛋白質和青菜,幾乎沒有碳水化合物;且蛤蜊除非去殼,否則蛋白質的量也不多。這份菜單是以「極低熱量」,透過糖質新生作用,分解脂肪、蛋白質來達到快速瘦身的效果。一旦糖類攝取不足,身體不停分解脂肪、蛋白質,最後可能去找其他的器官、組織「下手」,造成肌肉流失,甚至影響神經系統、大腦和運送紅血球等運作。趙強說,臨床上只有針對癲癇、腦部異常放電者和胖小孩等會用這種極端的方式幫助瘦身,一是腦部異常放電者是為了故意產生酮體調整,胖小孩則就像「手槍上膛」要盡快瘦下來以免後續變成糖尿病。但這樣的病人都要住院、每天抽血監控其生理指標,通常兩週左右就會出現肝功能異常,就得停止此飲食法,回歸一般的減重;也就是找出真正的肥胖原因,以運動、均衡飲食方式減重。因此以阿妹這次10場演唱會,橫跨3月31日到4月15日來看,若維持這樣的菜單,身體很容易出問題。趙強也表示,就算阿妹團隊有醫師監控,也不建議以這種飲食法減肥,因為「就連醫院都是住院才敢執行、門診都不太敢執行」。責任編輯:辜子桓
-
2023-03-22 醫療.新陳代謝
延長2型糖尿病患者壽命 研究建議這樣吃可讓死亡風險降24%
【本文重點】研究顯示,低碳水化合物飲食中,以植物性食品和高質碳水化合物為主有助於延長2型糖尿病患者壽命。研究發現遵循植物性低碳水化合物飲食的人,整體死亡率降低了24%。此外,研究還表明,對於那些經常運動、不吸菸和適度飲酒的人,健康飲食與長壽之間的關聯性更加強烈。研究人員也提醒,糖尿病患者不必過度限制所有碳水化合物,而應注意選擇優質碳水化合物,如水果、蔬菜和全穀物。--by ChatGPT糖尿病無法被治癒,但有機會可以緩解,除了用藥治療之外,飲食控制更是重要的環節。一項新研究表明,減少一些碳水化合物可能有助2型糖尿病患者延長壽命,前提是他們將醣類食物替換成蔬菜而不是牛排。糖尿病患並非不能吃碳水化合物根據哈佛大學陳曾熙公共衛生學院(Harvard T.H.Chan School of Public Health)研究人員領導的一項研究顯示,遵循主要由植物性食物組成的低碳水化合物飲食與2型糖尿病患者過早死亡的風險降低顯著相關,該項研究將刊登在四月的《糖尿病護理》(Diabetes Care)期刊上。事實上,糖尿病通常與肥胖有關,飲食改變、運動和減肥是控制它的基石。該研究作者Yang Hu表示,低碳水化合物飲食通常被提倡於減肥和控制血糖上,但是嚴格限制碳水化合物的流行飲食很難長久維持,例如生酮飲食。此外,並非所有的碳水化合物都是一樣的。Hu表示,避免醣和澱粉類食物,如白麵包和加工食品是有道理的,特別是對於糖尿病患者而言。但也有很多健康的碳水化合物,比如蔬菜和高纖維全穀物。因此研究團隊想探究糖尿病患者長期飲食方式,包括他們選擇碳水化合物的品質,對糖尿病的控制和管理有何影響。低碳水化合物飲食該怎麼吃?該項針對10000多名患有2型糖尿病的美國成年人的研究發現,堅持低碳水化合物飲食模式的人的全因死亡率降低了24%。其中,強調植物性食物和優質碳水化合物(如水果、蔬菜和全穀物)的低碳水化合物飲食的健康益處更強,這些飲食也與較低的心血管疾病和癌症死亡率有關。然而,強調動物產品和低品質碳水化合物(如馬鈴薯、添加糖和精製穀物)的低碳水化合物飲食與降低死亡率則沒有顯著相關性。換言之,研究結果支持了一個熟悉的飲食建議:限制糖和重度加工食品,多吃植物性食物。》看更多對糖尿病最佳與最糟的食物不過研究人員還觀察到,健康飲食與長壽之間的關聯性在那些經常運動、不吸菸和適度飲酒的成年人中表現最為強烈。哈佛大學營養與流行病學系副教授Qi Sun表示,該項研究再次強調在各種飲食中選擇高質量飲食對糖尿病控制和管理的重要性。【資料來源】.Plant-based low-carbohydrate diet linked with lower risk of premature death for people with type 2 diabetes.Have Type 2 Diabetes? Switch to Plant-Based, Lower-Carb Diet to Boost Life Span
-
2023-03-16 醫療.心臟血管
壞膽固醇LDL正常未必心臟健康 哪些人建議做載脂蛋白B測試?
【本文重點】一項新的研究表明,載脂蛋白B檢測可能比標準膽固醇檢測更好地預測心臟健康。該研究發現當載脂蛋白B數值高且LDL膽固醇數值正常時,患者仍然面臨動脈粥狀硬化的風險。這意味著一些患者可能沒有得到足夠的治療,尤其是那些患有代謝症候群、糖尿病前期或糖尿病的患者。--by ChatGPT心臟和血管的健康對身體至關重要,早期篩查有助人們瞭解他們的風險,並有機會預防不良後果,例如檢測可能會導致心血管疾病、被稱為壞膽固醇的低密度脂蛋白(LDL),就是針對這部分的健檢項目之一,但一項新研究表明,這些標準測試可能不是預測心臟病風險的最準確方法。【延伸閱讀:生酮飲食讓你更健康?研究稱低碳水、高脂肪恐倍增心血管風險】根據發表在《美國心臟病學會期刊》上的一項分析指出,檢測載脂蛋白B-100(ApoB)可以更好地預測你的心臟是否健康,這種蛋白質附著在促成心血管疾病的膽固醇或LDL膽固醇上,並且將膽固醇輸送到全身。該研究主要作者之一、心臟病專家Jeffrey L. Anderson表示,載脂蛋白B測試不會告訴你患者有多少膽固醇,反而是測量攜帶它的顆粒數量。換句話說,根據研究結果,該測試可用於辨識更多具有心血管疾病風險的患者,尤其是那些膽固醇數值看起來正常的人。為何載脂蛋白B能預測心臟病風險?該研究人員使用Intermountain Healthcare的電子病歷資料,檢視了從2010年至2022年間收集的705名患者載脂蛋白B和LDL膽固醇的數據,發現這段期間有46%的患者載脂蛋白B數值升高了,即使他們的LDL膽固醇低於70毫克/分升(mg/dL),而這數值本應該在健康範圍內。換句話說,當某人的載脂蛋白B數值升高且LDL膽固醇數值正常時,他們仍然可能面臨動脈粥狀硬化的風險,應接受相應的治療。Anderson表示,這意味著一些LDL低於70毫克/分升的人.特別是那些患有代謝症候群、糖尿病前期或糖尿病的患者可能沒有得到足夠的治療。然而,有鑑於載脂蛋白B檢測比較昂貴,Anderson不認為載脂蛋白B測試會取代標準的LDL測試,但它應該被視為改善心血管風險的寶貴工具,尤其對這些特定的患者群體而言。【延伸閱讀:擔心他汀類藥物副作用?這款降膽固醇藥可將心臟病風險降23%】哪些人該做載脂蛋白B測試?心臟病專家Rigved Tadwalkar表示,有心臟病家族史的人,或已經中風或心臟病發作的人,以及高膽固醇患者都應該接受測試。此外,正在接受高脂血症治療的人可以從這項測試中受益,因為它可以讓他們更有效地管理病情。心臟病專家Salim Virani指出,當檢測到有較高的載脂蛋白B數值時,治療的最初第一步與檢測較高的LDL膽固醇數值的步驟相同:改變飲食,例如吃飽和脂肪和反式脂肪含量低的食物,並通過飲食和運動保持健康的體重。另外,服用降膽固醇藥物,例如他汀類藥物治療。什麼是動脈粥狀硬化?根據梅約診所的資料,當將氧氣和營養物質從心臟輸送到身體其他部位的血管(動脈)變厚變硬時,就會發生動脈硬化,有時這會限制血液流向器官和組織。動脈粥狀硬化是一種特定類型的動脈硬化,是脂肪、膽固醇和其他物質在動脈壁內和動脈壁上的積聚。這類積聚被稱為斑塊,會導致動脈狹窄,阻塞血流,斑塊也可能破裂並引發血栓。動脈粥狀硬化通常被視為心臟問題,但它可能影響身體任何部位的動脈。【資料來源】.Testing for ApoB protein may be a more accurate marker for heart disease risk than testing for cholesterol alone.Heart Disease: Is This Protein Test a Better Predictor of Risk Than Cholesterol Levels?.A protein test may be more accurate in predicting heart disease than cholesterol levels
-
2023-03-09 醫療.心臟血管
生酮飲食讓你更健康?研究稱低碳水、高脂肪恐倍增心血管風險
【本文重點】根據在美國心臟病學會年度會議上發表的初步研究結果,採行「類生酮」飲食可能增加心血管事件的風險。該研究發現,與標準飲食的參與者相比,採行類生酮飲食的人LDL膽固醇和載脂蛋白B明顯更高,而載脂蛋白B是位於LDL和其他致動脈粥狀硬化脂蛋白顆粒上的蛋白質成分。經過平均近12年的隨訪資料,類生酮飲食的人需要支架的動脈阻塞、心臟病發作、中風和周邊動脈阻塞的風險增加了一倍以上。研究人員建議在進行節食的過程中監測膽固醇變化,並解決其他心臟病或中風的風險因素。--by ChatGPT對於想減肥的人來說,生酮飲食應該不是陌生概念,甚至有越來越多人把生酮飲食當作日常生活的一部分,但是一項新研究顯示,生酮飲食可能增加心血管事件的風險。根據在美國心臟病學會年度會議上發表的研究表明,與遵循標準飲食的人相比,採行「類生酮」飲食(keto-like diet)可能導致低密度脂蛋白(LDL)增加,這可能使心血管疾病,像是胸痛(心絞痛)、需要支架的動脈阻塞、心臟病發作和中風發生的可能性增加一倍。據研究人員表示,該研究是最早研究這種飲食模式與心血管事件之間關聯的研究之一。不過該項研究尚未經過同行評審,因此應視其為初步的研究成果。什麼是生酮飲食?事實上,碳水化合物是人體為日常生活提供能量的「首選」燃料來源,而低碳水化合物、高脂肪(LCHF),如生酮飲食,則限制碳水化合物的攝取,包括像是麵包、義大利麵、米飯和其他穀物、烘焙食品、薯條和薯條等馬鈴薯產品以及高碳水化合物水果和蔬菜在內的食物。生酮的概念是通過剝奪碳水化合物,迫使身體開始分解脂肪以獲取能量。肝臟中脂肪的分解會產生酮,這是身體在沒有碳水化合物的情況下用作能量的化學物質。根據哈佛大學網頁,這個想法的目的是達到一種「酮症」狀態,即身體燃燒脂肪以獲取能量,而不是從穀物、水果和蔬菜中提取的碳水化合物中的醣。然而,達到酮症可能需要幾天時間,吃太多蛋白質也會打亂整個週期。生酮飲食的支持者通常建議將碳水化合物限制在每日總卡路里的10%,蛋白質限制在20%至30%,並從脂肪中獲得60%至80%的卡路里。在該項研究中,研究人員將LCHF飲食定義為碳水化合物的攝取量不超過每日總卡路里的25%,以及脂肪的攝取量超過每日總卡路里的45%的「類生酮」飲食方式,因為它的碳水化合物含量更高,脂肪含量則低於嚴格的生酮飲食操作方式。與之對照的「標準飲食」,則為不符合前述標準且飲食習慣更為均衡的飲食方式。生酮組的低密度脂蛋白更高研究人員使用英國生物銀行UK Biobank的資料庫數據,將305名吃類生酮飲食的人與大約1200名吃標準飲食的人的數據進行比較。該研究發現,與標準飲食的對照組相比,採行類生酮飲食的人LDL膽固醇和載脂蛋白B(apoB)明顯更高,而載脂蛋白B是位於LDL和其他致動脈粥狀硬化脂蛋白顆粒上的蛋白質成分。研究人員表示,根據過往的研究表明,升高的apoB可能比升高的LDL膽固醇更能預測心血管疾病風險。經過平均近12年的隨訪資料,採行類生酮飲食的人發生幾種主要心血管事件,例如需要支架的動脈阻塞、心臟病發作、中風和周邊動脈阻塞的風險增加了一倍以上。整體而言,類生酮飲食組中有9.8%經歷了新的心臟事件,而標準飲食的對照組為4.3%;換言之,採行類生酮飲食的風險增加了一倍。不過研究人員提醒,該研究結果只能顯示飲食與重大心臟事件風險增加之間的關聯,而不是因果關係,因為這是一項觀察性研究。另外,並非每個人的身體都以相同的方式對類生酮飲食做出反應。更重要的是,如果你打算採行類生酮飲食模式之前,研究人員建議應該諮詢醫事人員,並且在進行節食的過程中監測膽固醇變化,並應嘗試解決心臟病或中風的其他風險因素,例如糖尿病、高血壓、缺乏身體活動和吸菸等問題。【資料來源】.‘Keto-Like’ Diet May Be Linked to Higher Risk of Heart Disease, Cardiac Events.Keto-Like Diet Linked to Heart Attack and Stroke.Keto Diet Doubles the Risk of Heart Attack, Stroke: Study.‘Keto-like’ diet may be associated with a higher risk of heart disease, according to new resear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