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照顧失智的家人,非常害怕自己將來也會失智,請問你也會有這樣擔憂的心情嗎?
失智症的成因很複雜,維持健康生活習慣未必會發病,及早準備規畫總不會有錯。 預防失智症可以從動態運動或靜態活動著手,譬如跳舞和打乒乓球,不止有運動效果,還能訓練反應能力,也能與人互動;與朋友相約打麻將也優於打線上麻將;參加課程學習編織、烹飪、插花、樂器演奏也是好選擇,這些活動的認知複雜度比較高,還能兼顧社交、娛樂性和成就感。
內容提供合作、相關採訪活動,或是投稿邀約,歡迎來信:
用藥和照護
失智症的成因很複雜,維持健康生活習慣未必會發病,及早準備規畫總不會有錯。 預防失智症可以從動態運動或靜態活動著手,譬如跳舞和打乒乓球,不止有運動效果,還能訓練反應能力,也能與人互動;與朋友相約打麻將也優於打線上麻將;參加課程學習編織、烹飪、插花、樂器演奏也是好選擇,這些活動的認知複雜度比較高,還能兼顧社交、娛樂性和成就感。
用藥和照護
為失智者與外籍看護建立互動,可以先介紹如何稱呼彼此、簡單的打招呼方式,如問候語或微笑、握手、擊掌(give me five)等。有些失智者過去從事的社會角色豐富,喜歡被尊稱過去的職稱,例如董事長、老師等;也有簡單以年齡差距表達,例如叔叔伯伯/阿姨等。也提醒照顧者注重失智者隱私,貼近身體照顧時,也要適當遮蔽身體重要部位。 再者,需要依失智者的生活習慣規畫照顧模式,例如習慣睡前身體清潔(洗澡)等,這些需讓外籍看護事先知道並盡量配合失智者原本熟悉的習慣。 同時可在生活中製造一些小樂趣,提供外籍看護與失智者互動,例如,失智者喜歡吃小蛋糕,我們可以告訴他,這是看護特定幫您準備的。
生活起居
[專家解答] 花蓮慈濟醫院神經內科部主任 羅彥宇 巴金森病友出現睡眠障礙,有3種可能原因,1為年紀增長睡眠時間縮短、2是巴金森病導致膀胱功能異常,出現夜尿情形、3為巴金森病友出現幻覺、妄想等非動作障礙,使其在睡夢中驚醒。幫助巴友改善睡眠品質,須先釐清睡不好的根本原因。 65歲以上的長者平均睡眠時間會從每天7小時,縮減到5.5至6小時,若因年紀增長,開始出現與過去相比「睡不滿」或是「難入睡」的情形,可先採取非藥物方式改善,即先理解「睡眠衛教」,也就是白天要有足夠的光線刺激,需有足夠的活動量,戒斷午睡,午後減少喝刺激性飲品(如咖啡、茶等)、晚上不運動、睡眠需調控在全暗及安靜的環境中等幫助睡眠的生活習慣。 巴金森病是1種中樞神經退化病變,也會導致膀胱功能異常,膀胱逼尿肌過度收縮,容易頻尿、夜尿。夜尿會讓病友中斷睡眠時間,長久以來也可能導致出現睡睡醒醒的問題。攝護腺肥大也可能導致夜尿。此時需透過藥物改善,搭配非藥物計畫撰寫排尿日記,控制飲水量,降低夜尿發生機率。 巴金森病的治療藥物左旋多巴的藥物劑量過高時,或是巴金森病在發展歷程中,腦中多巴胺持續分泌異常,約有半數巴友,會出現幻覺、妄想症狀,時常反應做惡夢驚醒,此時可透過醫師調整藥物劑量,搭配運動,幫助入睡。
心理調適
[專家解答] 陸教授神經科診所院長 陸清松 巴金森病是1種慢性疾病,臨床分為5期,通常早期診斷,用藥效果會非常好,是所謂的「7年蜜月期」。往後還有「7年工作期」以及「7年退休期」,目標設定可到21年以上。重要的是配合專業醫師調整藥物,降低或避免「藥效無法持續」等非動作障礙的發生。也可能需要運用手術治療的介入,如深腦刺激術,這些治療方法都是為了幫助巴友繼續工作及維持美好有品質的生活。 許多巴友積極面對疾病,配合規律運動,如太極拳、腳踏車、瑜伽、韻律操、小跑步、走路等。可讓藥物治療的效果發揮得更好,理解u 疾病,並且積極面對,可以大幅降低情緒低落的情況。 多與病友團體接觸 相互鼓舞 如果巴友出現嚴重情緒低落,照顧者也無法從旁協助改善,則建議立即就醫。也建議多與病友團體接觸,相互鼓舞,分享資訊。 照顧者協助觀察巴友的治療效果,當服藥改善症狀後,即時給予巴友鼓勵,讓巴友看見進步以及改變。 若面對疾病的態度消極或不相信正規治療,很容易被號稱「可治癒」、「1次就能改善」的偏方吸引,可能花費大筆金錢,症狀卻未改善,換得更深的挫折感。目前健保署對巴金森病的藥物都有納入健保給付,政府相當積極支持巴金森病友面對疾病,也鼓勵巴友要有信心,與巴金森病共存。 對照顧者而言,建議可以先陪伴巴友,維持固定的生活作息,找尋喜歡的運動方式,定時服藥,當這些生活習慣建立起來後,情緒也會慢慢恢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