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6-07 養生.家庭婚姻
搜尋
理財攻略
共找到
11
筆 文章
-
-
2022-08-20 退休力.理財準備
48歲未婚女,不想當下流老人該怎麼辦? 專家:3步驟教你提早做好理財準備
我今年48歲沒有結婚、生小孩,身邊同齡朋友的孩子都漸漸長大,感覺有孩子的朋友似乎對老後生活都比較有踏實感。我想知道單身、大齡未婚的人,要怎麼做退休規畫,才能避免變成未來的「下流老人」。 (高雄王小姐)沒有子女的人,退休生活是否比較輕鬆?其實沒有子女,也代表著退休生活得完全靠自己。CFP國際認證理財規畫顧問王琦惠說,退休前是財富累積期,理財目標是未來能「自給自足」,退休是要長期準備的,建議將未來生活藍圖和家庭責任都考量進去,才能更周全地準備退休金。財富累積時期 趁早規畫1.提早勾勒退休生活藍圖重要的事說三遍,提早、提早、提早。首先,要先對自己期待的退休生活有一個藍圖,尤其是沒有子女的人,更需提早釐清勾勒。王琦惠說,未來生活藍圖跟個人的生活價值觀有關係,去勾勒期待的生活狀態,才知道要準備多少錢、要居住在哪裡,因此生活藍圖主要關係到經濟的三個面向:收入、居住、生活花費。2.要納入家庭的責任考量許多人誤以為無子女者的責任比較少,退休只要過好自己的生活就好。但其實「我們不是一個人在這世界上,還有其他家人,他們有沒有可能是我們的責任?」王琦惠提醒,許多沒有子女的人會忽略自己的責任而過度消費,等遇到必要的責任發生時來不及應對。許多人也會認為沒有小孩,應該會有較充裕的資金,可以協助家裡開銷或照顧長輩,因此,在準備退休金時,應該要把這些可能都納入考量。理財準備 先算出基本生活費確定了未來生活藍圖與釐清家庭責任後,接下來就進入理財準備,王琦惠建議順序是:算出基本生活費→回算工作期間應累積金額→選擇投資工具。首先區分出維持基本生活開銷有多少?對沒有孩子的人來說,記得要納入居住考量。算出來明確金額之後,就能回推現在工作期間應該怎麼準備,最後再選擇相應的投資工具。因為,如果前面沒有先想清楚,許多人會先選擇聽起來很賺錢的投資工具,而忽略投資風險,就可能賠掉未來的退休金。因此,要先知道自己到底要累積多少錢,選擇投資工具時才不易迷失在報酬率裡。循序漸進 理財三步驟第一步:存本金如果本金不夠大,即使投資報酬率高,也累積不到多少錢。因此王琦惠建議,可先以存本金為主,包括定存、儲蓄險和保本型的商品,當累積5年左右的收入,大約100-300萬元後,再將部分資金投入中風險投資。第二步:存知識在累積本金的階段,要同時吸收理財知識,有了一筆錢後才知道如何配置資金,而不會像中樂透般,有了錢卻不知道怎麼投資。第三步:部分投資除非是專業投資人,否則不建議把整個本金都拿去做風險投資。首先,要評估自己的風險屬性,如果屬於保守型的投資人,可能一半或三分之一留在保本型投資,另外一半或三分之一做有波動的投資,在累積退休金上會比較穩健。
-
2022-06-04 養生.人生智慧
退休揪友共居可行嗎?專家:共居住宅要先建立共同價值觀、決定經營方向,一起享受共居生活
今年65歲的我已經退休,在一所國中教國文教了一輩子,最捨不得每天一起上班的好同事。現在子女都已經成家,家中剩下我和先生,每天大眼瞪小眼,最慘的是,退休後相處時間長,有時候還會因為小事互看不順眼、吵架,也是一種困擾。看到國外有一些人選擇在退休後和朋友一起共居,讓我也想跟幾個一樣退休的老師好友們,一起在同個社區共居生活,這個在台灣可行嗎?有沒有案例可以參考呢?(台北 Lily Chen)Q共居買的地、蓋的房子,所有權怎麼分配?很多人對於退休共居的想法之一,就是幾個好朋友可以共同找塊地、一起蓋房子,然後大家一起住進去共同生活和維護。常見的形式是「住宅合作社」,社員可以依據合作社法加入,一起籌資、找土地、蓋房子。蓋好的房子所有權屬於「合作社」,加入的社員享有「永久使用權」,若社員身故,房屋權利可以由子女決定是不是要繼承;若不需要居住了,則可以退股、遷出,讓新的社員加入。Q不想買地、蓋房子,用租的方式也可以共居嗎?台北大學金融與合作經營學系兼任副教授梁玲菁透露,台灣土地有限,若想住在靠市區,買地價格驚人。其實,想要共居也可用租的。「新北市友善住宅公用合作社」就是租用林口的社會住宅,成員有銀髮族和自閉症家庭組成,現在已發展出共居、共食的社區,未來計畫承租一樓的店面開餐廳,創造經濟收入和就業機會。想要透過用租的方式,可以向政府或民間長期租地或房子,以合作社、社會企業、非營利等法人組織來經營,因此住戶的流動不影響社區發展。Q跟朋友們共居,最常會遇到哪些問題?第一,決定要一起入住的好友們,必須了解是否有共同的價值觀,才能進一步討論。例如,有人退休後想搬去郊區有山有水的地方,有人想要住在市區、離市場醫院近的地方,這兩種人對於退休想像就有很大的不同,要建立共同社區,在決策上就可能面臨很大的分歧。第二,是否在產權和經營方式擁有共識,也是很常碰到的問題。有些人傾向用自有金額買地、蓋屋,有些人則傾向用租的,這在產權和經營方式就會有很大的出入。因此,簡單來說,共居住宅最先要建立共同價值觀和決定經營方向,才不會在開始進行後,產生多頭馬車,造成許多紛爭,不只傷了朋友感情,退休生活也無法好好放鬆。
-
2022-04-17 養生.人生智慧
安葬之地自己做主,體貼子孫生前交代怎安葬!5種環保葬方式,回歸大自然環抱
罹癌的小陳在安寧病房進出長達半年多,看清自己時日不多,他在臨終前選擇樹葬,妻子小玲非常尊重這決定,但小陳父母卻無法接受,認為樹葬沒立碑、不像塔位有「家」能永留存……,面對這類安葬的問題,應該如何選擇呢?《橘世代理財攻略小組》特別整理常見的安葬方式,帶你一次了解眉角,提前規畫讓子女不操心!體貼子孫 生前交代怎安葬生死關懷教育推廣協會理事長郭慧娟分享上述真實故事,並點出「這是目前台灣社會對環保葬最大的迷思」,對多數老一輩來說,抱持著「入土為安」的傳統觀念,要接受各類環保葬的安置,心態上轉變著實不易。死亡是每個人都必須面對的課題,臨終前若能夠清楚交代安葬方式,對後代子孫不啻是一種體貼,也不需為安葬方式吵翻天。知名導演李安的父親李昇,生前交代死後希望骨灰能撒至海中,完成遙望大陸故鄉,守護台南的心願,想念父親時,李安會到海邊走走緬懷。事實上,目前台灣除了傳統的土葬、火葬入塔,隨著時代改變,民眾對多元環保葬的接受度也愈來愈高。墓地有限 納骨塔也難維護殯葬業者郭憲鴻(小冬瓜)也道出長年觀察,「多數長輩具強烈的傳承及祭祀文化保留意識,年輕世代卻不然,因此重點在於『世代間的深度溝通』,以及思考祭祀文化的本質為何?」他分析,這並無標準答案,僅有適不適合,畢竟每個家族擁有其信仰、價值觀等考量。不過,從政策面觀察,隨著環境改變以及高齡化社會來臨,郭憲鴻表示,冰櫃、禮堂數量有限,蓋新殯儀館、火葬場時民眾抗議聲浪不斷,跨縣市火葬案例屢見不鮮。郭慧娟分析,台灣地狹人稠,早期到處是墓地,嚴重影響土地利用,加上地價漸昂貴,從傳統的土葬改為火葬進塔,當時大家也無法接受,但現在火化率九成以上,漸漸地連納骨塔都難維護,常是納骨塔滿了或年久失修,還得花錢進行塔位管理。而建築物壽命大約50年,因此也是推廣環保葬的原因。根據台北市殯葬管理處指出,自104年至110年2月,台北市多元環保葬累計人數達2萬4千人,相較過去92年至103年間累積人數7587人,成長幅度超過3倍,顯見推動環保葬政策逐漸獲得民眾認同,願意選擇回歸自然,但火化進塔仍是主流,環保自然葬接受度則以都會區最高。友善環境 5種環保葬方式據內政部定義,環保自然葬指的是對環境更友善的安葬方式,「當人死亡後,將遺骸火化成骨灰,骨灰經再研磨處理後,於政府劃定之區域內進行樹葬或骨灰拋撒,之後不做永久的設施、不入塔、不立碑、不設墳,不記亡者姓名。」事實上,環保葬又分為花葬、樹葬、海葬、植存、灑葬。‧花葬和樹葬:將骨灰埋入公墓內的穴中,於上種植花苗或樹苗,差別在於生長出來的是樹或是花。‧海葬:將火化的骨灰經再研磨處理後,盛裝於可分解棉紙袋內,置於安息盒中,於追思會後出海,將安息盒拋撒入海,是最環保且節省土地資源的殯葬方式。‧植存:遺體火化後,骨灰研磨再處理,裝入無毒易分解環保容器,如種植般,於專區內挖洞埋藏覆蓋,並不作任何記號或立碑,數月後自然融入大地,土地可循環使用。‧灑葬:灑葬是在公墓內,將處理後的骨灰拋撒,讓骨灰歸為土地的一部分,永續循環於世上。郭慧娟表示,環保自然葬不影響慎終追遠,安葬後變成花樹養分,化為春泥更護花,骨灰回歸大自然,想緬懷可在家中設立牌位,追思紀念靈魂與精神,同樣達到效果。雙北免費 回歸大自然環抱內政部官網指出,目前公立納骨塔位單價約5~10萬元,私立納骨塔位單價由數萬元甚至上百萬元不等,為鼓勵民眾採環保葬,目前雙北的環保葬免費,其他縣市費用上千元至萬元不等。北市殯葬管理處指出,往生前可提前申請環保葬,填好申請書可預選安葬園區,但區內位置則無法挑選;家屬亦可火化當天前往園區報到、選區選位。為鼓勵環保葬,只要設籍北市火葬費可減免。管理流程會視園區是否滿位,滿位就封區,安置半年後依骨灰溶解程度、翻土後,重新使用。郭憲鴻強調,環保葬與火葬最大的差別是燒成骨灰後的安置方式,其他則都相同,同樣有冰櫃需求、可舉行告別式等流程。環保葬最終目的在解決「土地跟殯葬設施使用不足」的問題。安葬方式隨著時代流動轉移,郭憲鴻認為,環保葬不會完全取代火化靈骨塔,但逐漸淘汰是必然,傳統殯葬業的轉型儼然成為下一個課題,未來10年、20年環保葬非常可能變成主流。
-
2021-11-28 養生.人生智慧
準備退休想換房? 專家教你3重點精挑「退休宅」不踩雷
隨著子女年紀漸長離家,家裡不再需要偌大空間,加上長輩打掃不易,因此許多人選擇將透天厝或老宅,更換成小坪數的新屋,當作下半輩子養老的「退休宅」,但該如何準備、挑選上有何撇步?《橘世代》「理財攻略」特別整理出準備退休宅之前,必須了解的3件事,讓你避開地雷、順利規畫出最適合的幸福退休住宅空間!很多人都希望退休後能享受閒雲野鶴的生活,搬到郊外,每天親近大自然。但可別忘了考慮現實的狀況,如生活便利度和老後就醫的需求等。針對想要購入新屋作為退休宅的人,專家建議,首先要有足夠的資金水位;其次是生活環境鄰近醫院、社區備電梯,以及室內無障礙空間設計,三者都得面面俱到。思考層面1:資金是否充裕房產專家田大全指出,準備退休宅需考量3個層面。首先資金面,「65歲以上要向銀行貸款條件都很差」,由於年紀愈大、還款年限愈短,所以長輩在申請房貸時,銀行放款成數不高,但若能提出還款計畫,如名下有其他不動產財力證明,多少有幫助。思考層面2:新屋環境規畫「退休宅的核心概念是養生、不是等死」,田大全點出,養生指的是愈住愈舒服,而非換了空間,長輩只能每天窩在房間裡看電視。他認為,挑選房子時應掌握以下3項重點:重點1.社區規模大、公設齊全許多社區太小無人管理,長輩如果獨居入住,不慎跌倒或發生危險,沒人知道。田大全說,最好社區戶數多,管理健全,若久久不見年長者,還可入內關心察看。此外,社區附有公設,如健身房、交誼廳,供老人家交流互動,不會僅是關在房子裡,可以定期走動。重點2.近大醫院、擁小商圈田大全指出,長輩年紀大,住家距離大型醫療機構盡量10分鐘,方便就醫,小診所不包含在內。此外,有些長輩不喜歡請看護照料生活起居,擔心飲食口味吃不慣,因此,社區附近食衣住行等生活機能還是需具備,如小商圈、超市都可方便長輩解決三餐。重點3.挑選蛋白區對年長者來說,退休宅的區域問題怎麼挑選?田大全點出,「老人家不是廢人」,不宜搬到山高水遠的地方,蛋殼區太遙遠,但蛋黃區又顯得過於嘈雜,不適合老人居住,他舉例大安區生活環境好,卻不適合長輩,建議最好選蛋白區,沒有百貨公司但有小商圈就足夠。思考層面3:室內無障礙空間田大全補充,購入退休宅千萬不要購入「老房子」,許多人認為新房好貴,考慮從老舊中古屋再著手翻修,打造成心目中的退休宅,但他點出,很多老齡房多數以樓梯出入、沒有電梯,加上舊屋管線紊亂,廁所有門檻,輪椅更難過,諸多細節對年長者不便利,房屋結構無法單純靠室內設計重新打造,倒不如選擇小坪數新屋較佳。「無障礙設計為首要考量」田大全說明,新屋必須設有電梯,方便長輩輪椅進出,此外,社區大廳或大門宜設有斜坡,解決行走或使用輪椅高低差的問題;室內空間的入門處須無門檻設計,以及室內照明光亮,由於許多中古屋並無規畫室內輔助照明,入住新屋前得先設想周到。看完上面3個大重點,是否對準備退休宅有了初步的概念呢?無論是為了長輩準備,或是為自己的老後打算,建議大家能提前思考,現在就開始為退休居所好好構思吧!
-
2021-10-10 養生.生活智慧王
手機容量快滿了怎麼辦? 教你必學的「雲端備份照片」方法,再也不怕手機沒容量
最疼孫女的62歲老張,為了用優惠價買孫女愛吃的餅乾,加入家附近超商的Line團購群組,老張買完零食後,發現手機容量快滿了,便把超商群組相本裡的照片全刪掉......。店員告知他才發現,原來這樣會刪掉群組共用的照片,心裡覺得自己好糗。雲端存檔真的存「雲上」?熟齡族手機教學課程團隊「智樂活 樂齡活動社群」講師畢偉功說,教手機課 4年多來,遇到不少人跟老張一樣,曾經不小心把家人或朋友群組裡的共用相本刪除,「結果就是吵架,或者被罵。」一旦有這樣的負面經驗,有些人就變得不敢刪照片,但手機有固定容量,之後用起手機來綁手綁腳。畢偉功解釋說,資深數位新鮮人容易有這個狀況,主要原因就是對網路邏輯不熟悉,對「雲端存取」概念不理解。「智樂活 樂齡活動社群」認為,要讓他們順暢使用Line或谷歌(Google)功能,要先搞懂雲端的運作邏輯。智樂活團隊的教學,把生硬的電腦語言轉化成生活中常見的事物,再搭配圖卡來破除聽不懂的障礙,順利協助一步步進入狀況。畢偉功舉例:「解釋存雲端照片時,我都會跟學員說,它就是存電腦主機的意思,只是這個主機在很遠的地方,再配上在機場旁邊的電腦主機圖片,多數人就能理解了。」必學雲端備份照片 手機容量小也不怕智樂活團隊表示,他們在教學現場發現,不少學員都是接收兒女或孫子的手機,容量通常較小,所以很需要學會把照片放上雲端備份,才可以釋放手機空間,不必時時擔心容量不足。另外,谷歌的雲端相本與Line的群組相本,智樂活團隊認為,非常很適合熟齡族使用。畢偉功說,谷歌雲端相本對學員們最方便的地方在於,一旦設定好同步備份,之後用手機拍照時,照片就會自動傳到雲端硬碟,還能開多個資料夾,把照片依不同主題做分類整理,方便之後查找。如果用不習慣谷歌雲端相本,畢偉功也推薦熟悉Line的長輩,開一個只有自己的群組當作雲端存檔備份,只要把想存的照片傳進來,再依照主題分門別類整理成不同相本即可。谷歌相本 vs. Line相本谷歌相本Line相本優點手機拍照時,同步上傳雲端備份無容量限制缺點15G容量限制照片上傳會降低畫質畢偉功說:「兩者差別在於,谷歌的雲端相本有15G的容量限制,如果需要用更多空間的話,就必須要付費;而一個Line群組相本的容量上限為十萬張照片,如果需要更多空間,那再開一個Line群組即可,等於擁有無限存取空間。」現在開始增進數位技能,讓疫情解封後的生活更豐富智樂活團隊認為,雲端存取對熟齡族來說是很實用的數位技能,若擔心操作步驟搞不懂,最懂大人的橘世代與「智樂活 樂齡活動社群」攜手,推出專屬熟齡族「不出門的數位生活課 : 訂餐.買菜.手機爆滿不求人」課程,用最淺顯的說明與步驟,手把手帶熟齡族進入數位世界。單堂課程 888元 (價值1,888元)三堂套票1,588元(價值3,888元)✔ 【不出門的數位生活課】線上課    三擇一/三堂套票 ✔150篇退休理財「理財攻略」✔100篇居家運動「健身攻略」✔1年份橘世代VIP資格立即報名>把握時間增進數位技能 ※ 現在開始增進數位技能,讓疫情解封後的生活更豐富。課程報名請洽詢02-7721-6909按2。
-
2021-10-09 養生.人生智慧
老後的家(養老機構)該怎麼挑選、會不會很貴? 4種類型的「高齡宅」詳細介紹一次看
在高齡化和少子化趨勢下,長者對養兒防老漸漸改觀,不再依賴兒女,嘗試接受有別過往的「高齡宅」。目前國內養老機構大致可分為4種類型,該怎麼挑、會不會很貴呢?且看本篇介紹。1.養生村適合條件:健康狀況佳、預算闊綽者養生村又以位於桃園龜山的長庚養生文化村聞名,開放給年滿60歲者申請入住,但須通過長庚醫院健檢合格;園內有健身房、泳池等設施齊全,且結合長庚醫院醫療資源,入住保證金25~40萬元,住宿費另計。另外,由潤泰集團打造的潤福生活新象館,位於新北市淡水,是國內第一座銀髮住宅,入住資格為年滿50歲以上,採押租金制度或短期租賃方案申請入住,入住保證金達700~1500萬元,門檻不算低。2.老人公寓適合條件:能自理生活、60或65歲以上者老人公寓由各縣市社會局設立,屬於公辦民營機構,因此收費較為親民,國內知名機構如陽明老人公寓、朱崙老人公寓、中山老人住宅、大龍老人住宅、五股老人公寓、嘉義市長青園、高雄市崧鶴樓等。部分縣市提供中低收入戶、獨居長者和無自用住宅者優先入住;月租金落在約1萬至2萬5000元左右。榮民之家自2017年起,也開放一般65歲以上民眾,需要安養、養護,或是失智照顧的民眾,可申請入住接受照顧。3.共居宅適合條件:心態開放、不排斥與年輕人共住效仿國外高齡住宅精神,落實「世代共好」,民間企業推出青銀共居出租宅,注重居民情感交流或生活體驗。由日勝生打造位在新北市中和的樂陶居,就是熱門的青銀共居混齡宅,其中7成為租賃型住宅,月租2萬多元起。由合勤建設打造的台中烏日合勤健康共生宅,強調讓高齡者透過共學、共創、共遊、共好、共食,享受生活,除擁有日照中心、心靈療癒機構外,更有餐廳、咖啡廳等。預算不多的也可考慮公立的共居宅,像是高雄市政府設立的青銀共居住宅,每戶14坪,租金約7千元起。4.安養中心&養護中心適合條件:照護需求高、生活無法自理者全台各地有不少自費安養中心,如新北市三芝的雙連安養中心、台南關廟的悠然山莊、台北市則有公辦民營的至善老人安養護中心、兆如老人安養護中心等,多屬於併設型機構,同時提供安養、養護,甚至有些機構的服務範圍還包含失智症照護,可以提供多層次的老人照護。不論是哪種類型的樂齡宅,除了針對身體狀況的限制不同外,還得考量自身經濟,參觀時多注意環境整潔度、設備齊全度,與空間是否寬敞、方便年長者進出等,入住前貨比三家,才能找到最適合的老後住所。載入中…
-
2021-10-08 新聞.活動快訊
方法對就學得會 熟齡數位力必知的5個網頁小圖示
「這個月的每周二晚上,我都要線上上課,你們記得吃完晚餐再回來。」67歲的趙阿姨疫情前,除了Line之外對學習其他數位工具都興趣缺缺,但5月疫情爆發後,為了參加線上讀經班,趙太太請孩子教她操作Google Meet。操作順手後,趙阿姨感受到虛擬教室的便利性,她說:「雖然我還是喜歡實體教室,但有時候晚上體力不足時,線上教室能讓我輕鬆參加,不像之前只能缺席。」疫情激發求知慾 高年級數位力大增像趙阿姨這樣的「高齡數位新鮮人」在疫情後越來越多。根據東方線上調查顯示,後疫情時代,50至59歲消費者,有51%自評整體科技能力進階了,也有30%消費者自認手機上網、資料查詢、註冊登入、綁定信用卡、網路交易等行為都比過去進步。專教熟齡族手機教學課程團隊「智樂活─樂齡活動社群」,講師畢偉功及陳麟也從學員回饋中觀察,這波疫情讓很多長輩意識到,學習數位工具已經不是「增能」,而是「生活必備技能」。陳麟舉例說:「疫情剛爆發時,我們很多學員害怕出門排口罩,但不買又不行,那陣子大家熱烈在群組上問,能不能教他們用口罩預約平台。」畢偉功說,這些學員不是家裡沒人幫他們處理,但嚴峻疫情增加了危機意識,而且在家時間變長,使得長輩更願意動腦嘗試以前沒想過、或不敢操作的功能,不再被動等待家人有空幫忙處理。總是搞不懂 熟齡族學數位的卡關眉角「智樂活─樂齡活動社群」成立4年多來,已經面對面教導超過3萬名長輩數位課程,團隊對高齡數位新鮮人痛點相當了解。畢偉功指出「生理老化導致操作不順」及「無法理解網路圖示的意義」,是他們最容易卡關的兩大原因。畢偉功指出,像老花眼、手會抖,會讓不少長輩們看不清楚螢幕上的字,或點不到想點的按鈕。他解釋:「有些手機網頁的字跟按鈕都不夠大,這對年紀較長、手微抖的長輩來說,不但看不清楚,經常是想按左邊,結果一直按到右邊;或是底色與文字顏色設計太相近,在相對退化視力看來,就是一大塊色塊而己,無法看清楚寫了什麼字。」而「無法理解網路圖示的意義」則是熟齡族另一道關卡。陳麟以「下拉式選單」為例,像看到欄目旁小小的三角形,很多人可直覺知道是點擊看更多選單,但熟齡長輩沒有這種直覺聯想,就會不知道怎麼辦。智樂活團隊表示,熟齡族並非能力不足,只是需要長一點的學習曲線。陳麟認為尤其對3、4年級的人來說,網路的非線性邏輯是他們年長後才開始學,要完全理解當然吃力,但並非學不會。像是,有些學員會把操作圖示及過程,拆解成一個個步驟做成流程圖小卡,忘記步驟就拿出來看,不少人多做幾次後,不管是點外送、查公車、修照片都很上手。最懂熟齡族的橘世代與「智樂活─樂齡活動社群」攜手,推出專屬熟齡族「不出門的數位生活課 : 訂餐.買菜.手機爆滿不求人」課程,針對疫情下的生活情境,用易懂的教學語言,學會用手機外送平台訂餐、買日用品;整理手機裡爆滿的照片;以及學會如何照片修圖等。數位新鮮人必知網頁小圖示單堂課程 888元 (價值1,888元)三堂套票1,588元(價值3,888元)✔ 【不出門的數位生活課】線上課    三擇一/三堂套票 ✔150篇退休理財「理財攻略」✔100篇居家運動「健身攻略」✔1年份橘世代VIP資格立即報名>把握時間增進數位技能 ※ 現在開始增進數位技能,讓疫情解封後的生活更豐富。課程報名請洽詢02-7721-6909按2。
-
2021-08-14 該看哪科.腦部.神經
「一眼視力突模糊」小心是中風!醫師告訴你3大警訊
視茫茫,別以為只是中高齡者自然老化。行醫40年的台北仁濟院院長李龍騰提醒,視力減退的原因,從眼睛組織退化到視神經、腦部病變都有可能。尤其若是只有一眼視力衰退明顯,就要小心可能是腦瘤或腦中風的警訊,到底如何判斷呢?「一眼視力還不錯,另一眼慢慢視力變差,要高度懷疑腦瘤!」李龍騰說,腦瘤通常只壓到一邊視神經減損視力,腦血管破裂也是,導致單眼視力模糊、變差、看不見,後果嚴重,務必提高警覺。現代中高齡者長期使用3C螢幕產品,眼睛受損比老一輩更嚴重。視網膜、黃斑部、水晶體長期遭螢幕光線侵襲,病變機率大增,現在再不妥善保養「以後連手術都救不回!」李龍騰提醒。想知道更多中高齡健康保養祕笈嗎?《橘世代》獨家邀請李龍騰舉辦「院長的中高齡健康課」線上影音課程,整理中高齡常見的頭痛、胸痛、體重減輕、視力減退等起因和解決方法。報名課程同時享有100堂健身影音課、150篇理財攻略、25篇以上主廚設計營養菜單,報名請電洽02-7721-6909按2。
-
2021-08-07 養生.人生智慧
熟齡族買醫療險 專家教你掌握5個必知小知識
新冠肺炎疫情隨著疫苗開打,已逐漸看到趨緩的走勢。要知道熟齡族群除了面對疫情威脅,平時也可能受到慢性病、癌症、失智等疾病困擾,此時,若有投保醫療險,面對高額的醫療費支出,就可獲得保障。保障夠嗎?納入實支實付保單台灣理財規畫產業發展促進會秘書長、認證理財規畫顧問(CFP)蔡政良認為,就醫療層面來說,實支實付型住院醫療險,是熟齡族應投保的醫療保障,因為全民健保僅提供基本的照護與保障,部分負擔或特殊用藥等費用,健保不給付。實支實付型住院醫療險包含病房費用、醫療費用和手術費用,能補足健保不給付的一些費用,包含病房升等、自費藥物與醫療用材、昂貴手術項目(如達文西手術、加馬刀)等。必知1:實支實付 1人限買3張但熟齡族在投保時應注意避開的地雷是,目前金管會規定(自2019年11月8日起),一人投保實支實付住院醫療險最多限3張,包含1張正本理賠以及2張副本理賠,多買也不行。必知2:有些門診手術不理賠再者雖然是住院醫療險,但現在有很多手術例如白內障、植牙、體外震波碎石等門診手術都不需要住院,建議要避開沒有把「門診手術」納入保障範圍的保單。必知3:你的長照險額度夠嗎?至於醫療之後衍生的長期照顧,是熟齡族關心且不可忽視的一個重要議題。以台灣來說,國人平均需要他人照護的時間是8.8年,若每月照顧費用3萬元,一年就要36萬元,總計就要316.8萬元,與其全由自己支付,不如交給保險公司負責。必知4:長照險與失能險怎麼選?長期照顧險是指被保險人因疾病、傷害、體質衰弱或認知障礙經醫院專科醫師診斷後,符合生理功能障礙與認知功能障礙兩項情形其中之一者,即可獲得理賠。生理功能障礙為其進食、移位、如廁、沐浴、平地行動及更衣等6項日常生活自理能力持續有3項(含)以上障礙。認知功能障礙則是經診斷判定符合失智狀態,且臨床失智量表評估達中度(含)以上者。失能扶助險則不論疾病或意外,只要符合失能等級表的1~11級失能等級,就能向保險公司申請理賠,和長期照顧險最大的不同之處在於,失能扶助險更著重的是因疾病或意外導致失能或肢體殘缺,無法繼續工作,但長期照顧險主要著重老年失智的風險轉嫁。必知5:買保險前先掂掂口袋最後提醒大家的是,不論你買的是醫療險、長期照顧險或是失能扶助險,若預算沒有那麼充裕,建議不要考慮會返還保費的保單,因其所繳的保費一定比沒有保費返還機制的不還本型來得高。因為繳費期間的支出相對很龐大,若預算不足的橘世代誤踩了還本型保單的地雷,不但會影響生活,最終恐會讓自己的保障出現更大的缺口,因此,在購買醫療險時應該特別注意!
-
2021-07-31 該看哪科.腦部.神經
新冠肺炎頭痛和一般頭痛哪不同?
時好時壞的「頭痛」是許多中高齡者常見的毛病,有時吃止痛藥或休息幾天又沒事。行醫40年的台北仁濟院院長李龍騰提醒,頭痛是許多疾病的警訊,可能是新冠肺炎、腦中風、腦瘤破裂等前兆,若未及時治療,恐危及性命。牢記頭痛伴隨徵狀李龍騰醫師說,引起頭痛原因很多,像是重症的疾病,如新冠肺炎、腦中風、血管瘤破裂,這類疾病既嚴重又讓人措手不及;也可能是找不到確切原因的偏頭痛和緊張性頭痛,這類疾病的威脅性相對不大。在新冠疫情期間,中高齡民眾應合併其他徵狀綜合判斷,才不會每天提心吊膽。談到新冠肺炎引發的頭痛,主要因呼吸道受病毒感染,症狀類似感冒易遭誤判。李龍騰指出,只有單一頭痛,通常不是新冠肺炎,但同時有發燒、鼻塞、流鼻水、喉嚨痛、呼吸困難等症狀,就要提高警覺。由於徵狀很像流感,一般人不容易分辨,疫情下應盡快請醫師檢查,是否新冠病毒所引起。三高病史更要警惕一般情況下的頭痛,最需擔心的是來自腦中風、腦瘤破裂的警訊。李龍騰說,若中高齡者有高血糖、高血壓、高血脂病史,頭痛發作時,血壓忽高忽低、走路不穩,就要懷疑腦中風,盡快就醫,做腦血管攝影判斷是否出血或栓塞。李龍騰分享實際案例,有位知名政治人物曾打電話來,說自己頭痛、疲憊,但稍作休息後感覺無大礙,過一小時又不舒服送來急診,此時一隻手已舉不起來,立即做腦血管攝影,發現是腦血管栓塞,經緊急處置後無大礙,再遲一點就醫可能造成半身不遂。他提醒中高齡者若頭痛發作時,除了特別要留意血壓,也要注意四肢運作狀況。不過,有些頭痛可能是無害的,像是頸部、肩部、上背部肌肉過度緊張,導致肌肉緊繃、發炎,形成慢性頭痛。通常透過改善睡眠、按摩、釋放生活壓力等方式,都能改善症狀。學習正確醫療知識李龍騰透露,每當看到錯誤的醫療資訊流傳,就擔心民眾誤信而延誤就醫,總想跳出來以正視聽。因此,《橘世代》獨家邀請李龍騰舉辦「院長的中高齡健康課」線上影音課程,整理長者常見的頭痛、胸痛、體重減輕、視力減退等症狀的起因,並提出治療與保養建議。想要照顧好自己與長輩健康,就從學習正確醫療知識開始。報名課程同時享有100堂健身影音課、150篇理財攻略、25篇以上主廚設計營養菜單,報名請電洽02-7721-6909按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