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1-19 醫療.腦部.神經
搜尋
焦慮症
共找到
230
筆 文章
-
-
2024-11-15 醫聲.Podcast
🎧|你也是「I人」嗎?專家教你如何逐步擺脫社交恐懼
「你是E人還是I人呢?」、「好羨慕E人總是可以侃侃而談!」、「社恐該怎麼辦?」許多人把社恐當成一種困擾,事實上,像男神梁朝偉、小S的大女兒Elly許曦文都曾自曝有社恐。不過根據精神科醫師的說法,對社交會感到恐懼、焦慮、害怕,才是正常,也才符合生物本能。為何會這樣說呢?🎧立即收聽 按右下角播放鍵↓目前擔任三軍總醫院研究副院長,同時也是該院精神醫學部主治醫師、台灣兒童青少年精神專科醫師的葉啟斌解釋,與陌生人、不熟的人寒暄、聊天、互動會有壓力、感到恐懼,這很正常,因為和別人互動的時候,「其實有很多的風險」,因此的確需要特別提防、小心,除非建立足夠安全感,與人相處才會比較安心、放心。當社恐侵蝕生活,怎麼辦?不過葉啟斌也提醒,面對社交情境,一旦壓力過頭,很可能就會對行為、思考、生活造成一些困擾,當情況很嚴重的時候,便演變成「社交焦慮症」,此時,這些對社交焦慮症族群常擔心自己說話、穿著與行為舉止受他人審視,也憂心自己的所作所為、一言一行令人尷尬、困窘,因而常陷入天人交戰。當情況進一步惡化,部份社交焦慮症患者甚至不敢出門,也害怕與陌生人見面,連上學、上班等該做、想做的事,都沒有辦法執行,這時,生活功能已受損害,若持續六個月,建議就要求助、就醫,以免病情加劇、生活機能更受傷害。事實上,不少社交焦慮症患者後來產生了憂鬱症,有研究報告顯示,在社交焦慮症患者中,約四成後來出現憂鬱症,當憂鬱症發作,病患的生活更陷入一團亂,「那個痛苦是難以言喻的」,因此很需專業人員的支持、協助。缺乏社交技巧,可以這樣做!此外,葉啟斌舉例,有些小孩很怕生、缺乏社交技巧,且對社交充滿恐懼,這時,「並不是像一些爸媽一樣,認為把小孩丟到一個公共場合,小孩就知道怎麼社交。」葉啟斌建議,父母可以教導一些小技巧,像教導孩子可先在旁邊觀察,看有沒有空檔,或有沒有比較友善的人可以互動,然後逐漸累積一些成功經驗,同時,父母也要教導,若社交、與他人互動過程遭到拒絕,也並不代表一次失敗,就是失敗者,可繼續尋求新的嘗試機會,在父母循序漸進的引導、支持下,孩子的社交技巧也會逐漸進步,而這些方法,成人也是適用。葉啟斌小檔案現職:三軍總醫院研究副院長三軍總醫院精神醫學部主治醫師經歷:三軍總醫院精神醫學部部主任三軍總醫院基隆分院院長學歷:美國耶魯大學醫學院研究員國防醫學院醫學科學研究所博士Podcast工作人員聯合報健康事業部製作人:韋麗文主持人:蘇湘雲音訊剪輯:陳函腳本撰寫:蘇湘雲音訊錄製:周佩怡特別感謝:三軍總醫院
-
2024-10-25 醫療.皮膚
蕁麻疹別忍 頻繁發作恐憂鬱上身
蕁麻疹是國人常見的皮膚病症,全台約16萬人飽受慢性蕁麻疹困擾。當症狀持續超過6周,就可能罹患了「慢性蕁麻疹」,患者全身皮膚會出現形狀不規則、大小不一的紅疹,醫師提醒,發作時千萬別覺得「忍一下」就好,若頻繁發作,容易合併甲狀腺炎、焦慮症、憂鬱症和自體免疫疾病等病症,憂鬱症風險更是一般人的6倍。 蕁麻疹有急性、慢性之分,以慢性自發性蕁麻疹為大宗,患者從出現症狀到確診,平均長達2年,女性罹病風險為男性的2倍。長庚醫院皮膚科主治醫師陳俊賓表示,持續壓力、過度憂鬱會加劇慢性自發性蕁麻疹症狀,國外研究發現,症狀嚴重程度與憂鬱、焦慮呈顯著正相關,得到憂鬱症風險是一般人的6倍之高,可見心理問題與症狀環環相扣。 台大醫院皮膚部主治醫師卓雍哲表示,慢性自發性蕁麻疹為皮膚免疫系統過度活化,當壓力、慢性發炎等誘發因素出現時會出現症狀,曾經有位40歲左右的「三明治世代」女性,開始出現不明紅疹、排除過敏原後仍持續發癢,卻沒有警覺,直到下屬以無法承受她的情緒為由提出離職,她才驚覺壓力和紅疹,已對生活造成影響。 慢性自發性蕁麻疹的治療,卓雍哲說,第二代長效型抗組織胺為第一線用藥,須每天服藥,若治療效果不彰,可考慮增加長效型抗組織胺的劑量,或加入生物製劑進一步治療,患者在用藥過程中,要持續記錄蕁麻疹檢測表,並與醫師溝通討論最佳藥物治療策略。同時應透過調整生活節奏與作息,紓解壓力,幫助改善病情。 台灣皮膚科醫學會理事長趙曉秋指出,台灣皮膚科醫學會推出LINE官方帳號,整合「國際通用UAS7蕁麻疹檢測表」、「蕁麻疹治療共識」等衛教資訊,加強民眾對慢性自發性蕁麻疹的認知,了解患者治療控制程度。
-
2024-10-18 養生.聰明飲食
研究示警「3種飲食偏好」恐讓心理健康出問題 素食也要注意
一篇2024年4月發表在《nature mental health ,自然 心理健康》的研究,研究人員分析了18萬人的飲食偏好和大腦健康之間的關係,發現均衡飲食的人表現出更好的心理健康狀況和認知功能。 該研究將參與者的飲食偏好分為四種不同的亞型: 1、無澱粉者2、素食者—素食飲食偏好者3、肉食者—高蛋白和低纖維飲食偏好者4、均衡飲食—均衡飲食偏好者 研究人員發現,不同飲食偏好也影響了不同疾病的風險: .憂鬱風險-素食者:憂鬱風險升高18%-肉食者:憂鬱風險升至22% .腦中風-不吃澱粉者:腦中風風險增加13%-肉食者:腦中風風險增加21% .焦慮症- 不吃澱粉者:焦慮症風險增加9%- 素食者:焦慮症風險增加26%- 肉食者:焦慮症風險增加23% .吞食障礙-不吃澱粉者:吞食障礙風險增加86%-素食者:吞食障礙風險增加168%-肉食者:吞食障礙風險增加96% 均衡飲食 避免心理健康問題 根據這些研究結果,建議人們採取「均衡飲食」,以降低心理健康問題和疾病障礙的風險。這包括適量攝取各類營養,避免過度偏向某一類食物。因為研究發現,均衡飲食的人在心理健康(例如焦慮和憂鬱等問題)的得分最低,身體障礙疾病的幸福感最高。重症醫師黃軒強調,少單純完全拒絕澱粉、少單純只吃素食、少單純只吃肉食,多點「均衡飲食」,對維持身體和心理健康有相當大的重要性。延伸閱讀: ·30歲男飲食清淡「低密度膽固醇飆破200」!醫見菜單:完蛋了 這1類食物比高油、高鹽更可怕 ·「1飲食法」有效改善脹氣、便秘!營養師認證 小心地雷食物很容易踩到
-
2024-10-18 醫療.精神.身心
近80歲退休師「忘東忘西」非失智 醫:及早診斷有機會逆轉
近80歲王姓退休教師原本生活充實,隨記性衰退變得不愛出門,罹患輕微憂鬱症,孫女出生帶來新動力,症狀竟好轉。醫師提醒,認知障礙不等於失智症,及早診斷有助控制甚至逆轉。台灣正邁入超高齡社會,與認知功能相關的健康議題受關注,台北市立聯合醫院和平婦幼院區神經內科主任劉建良今天透過新聞稿指出,民眾常把「認知障礙」與「失智症」畫等號,實際上認知障礙症(Cognitive Impairment)的範疇遠遠不止於失智症,而是一系列影響思維、記憶、學習及判斷的病症,這些症狀可以源於多種不同原因,並不局限於老年人。劉建良解釋,認知障礙的表現形式多樣,失智症只是其中一類,許多非失智症患者可能也會面臨不同程度的認知挑戰,可能來自於憂鬱症、焦慮症、睡眠障礙、營養不良、藥物副作用、中風或頭部外傷等因素。他以1名年近80歲王姓教師為例說明,個案原本過著規律充實的退休生活,這2年來感到記憶力衰退,忘東忘西影響生活,漸漸提不起勁出門,家人擔心他狀況陪同到醫院檢查,結果顯示生理正常,卻因社交減少、體能活動缺乏,導致了輕微憂鬱症。家人用心陪伴又加上孫女出生,這名個案找回生活重心,每天沉浸在和孫女玩耍的喜悅中,心情好轉、記憶力問題也跟著減輕,幾個月後再檢查,認知功能已經恢復正常。劉建良表示,從這名個案身上可以看到,在早期,許多導致認知障礙的病症是可治療的,因此及早診斷和妥善治療至關重要,患者如果能在初期發現認知功能減退的跡象,通過適當的醫療和生活方式調整,將可以有效控制病情,甚至逆轉某些症狀的進展。他提醒及早診斷的好處,某些可逆性認知障礙症,如甲狀腺功能低下、維生素B12缺乏、憂鬱症、水腦症、藥物副作用等,通過適當的介入治療能夠顯著改善,即便早期確診退化型阿茲海默症,也能幫助患者和家屬更好地應對生活變化,包括財務規劃跟心理健康支持等,籲社會大眾共同創造友善環境。
-
2024-10-17 焦點.健康知識+
為什麼我比別人容易生病?醫師曝頻繁感冒5原因!感冒可以不要看醫生嗎?
每逢秋冬感冒流行季,總有一堆人感染流感。不過也有一些人,不只是在流感旺季生病,而是平常就很常感冒,這些人真的是比較虛嗎?這到底是為什麼呢?根據克利夫蘭診所(Cleveland Clinic)家庭醫師、醫學博士Neha Vyas分析,以下5個原因,可能是造成你比別人容易感冒的凶手,而其中一些原因是可以預防的。為什麼我比別人容易生病?1.壓力研究指出,慢性或長期的壓力,是人們比平常更容易生病的第一大原因。慢性壓力會降低身體抵抗疾病的能力,長期而言,也會增加罹患多種疾病的風險,包括動脈粥狀硬化或堆積導致心臟病、憂鬱症和焦慮症等精神疾病、濕疹、胃潰瘍等現有疾病顯著惡化。2.年紀大了年紀大會比較容易生病。Vyas指出,隨著年齡的增長,人的免疫系統不再像年輕時運作良好。人無法控制自己變老,但還是可以透過適當的運動及營養補給來彌補缺失。3. 常接觸細菌日常有3種情況較可能經常接觸到細菌:.經常搭乘大眾運輸工具或常搭飛機的人,因為擁擠的飛機、公車或地鐵很容易傳播細菌。.如果你的娛樂或社交活動較多,特別是需要經常跟人握手,你就更有可能生病。.如果家裡有小孩,大人也會比較頻繁的感冒,多半是被抵抗力較弱的小孩生病所傳染。4. 口腔不健康口腔中存在許多細菌,不健康的口腔會影響整體健康,因此,要盡可能照顧好你的牙齒和牙齦,以預防口腔感染,及創造更健康的口腔微生物,口腔中如有大量的有益細菌,將可以幫助你更輕鬆地抵抗病毒和有害細菌。5.本身有自體免疫疾病如果本身有自體免疫疾病,則可能導致你較頻繁生病。這通常是治療的結果導致,不是疾病本身。類固醇是治療自體免疫疾病最常見的藥物,但它會使免疫系統無法充分發揮作用,因此讓你較容易生病。6個生活習慣增強免疫力了解了上述幾項造成生病的常見原因,想要減少感冒,當然就從導致的病因改善,才能增強免疫系統,而這得從日常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做起。如果不幸還是生病了,則要盡可能待在家裡,別再到處趴趴走散播病毒。1.減少壓力2.健康的飲食3.適度的活動4.充足的睡眠5.定期看牙醫,照顧口腔健康。6.經常洗手,避免觸摸臉部,以免將細菌和病毒傳播到眼睛、鼻子和嘴巴。感冒需不需要看醫生?何時需看醫生?感冒到底需不需要看醫生?這是網路上經常有人在討論的議題。衛福部「台灣e院」上面也有相當多相關詢問的問題。有人主張感冒根本不需要看醫生,甚至也不需要吃藥,就讓它自己好;但也有人說不看醫生經常只會拖到病程變嚴重,不然就是一直傳染給別人。根據「台灣e院」醫師線上回覆指出,確實一般輕微的感冒,大部分3~5天就會自然痊癒,許多人不必吃藥也會好。但如果有自體免疫不足、免疫力較弱、過度疲勞、具有慢性疾病等這些因素,就可能演變成嚴重的併發症,例肺炎。所以感冒要不要去看醫生,真的得視自身的情況考量,沒有一體適用的標準答案。此外,如是感染流感病毒,因其症狀較複雜及嚴重,傳染力也較高,建議還是要去看醫生。一般是建議,輕微的感冒是可以靠自身抵抗力逐漸痊癒,但若因自體免疫不足,病毒感染到其他器官引起喉嚨發炎、鼻竇發炎、嚴重可能會引起肺炎等併發症,一定要盡速就醫治療。藥師沈采穎也曾受訪指出,發燒、打噴嚏、咳嗽、喉嚨痛等輕微的感冒症狀,主要是靠免疫力殺死病毒,並無特效藥,因此最好多喝水多休息,等待免疫力恢復;若超過3天症狀沒有緩解,再就醫。而如果有去看醫生,診所開藥或藥局的指示用藥主要作用是緩解不適症狀,若是症狀緩解,就可停藥。但如是流感、新冠吃抗病毒藥,就一定要吃完療程。【參考資料】.《Cleveland Clinic》Why Do I Keep Getting Sick? .衛福部「台灣e院」.聯合報系新聞資料庫
-
2024-09-25 養生.心理學解密
害怕錯過班機?旅遊專家教你克服登機焦慮症:飲酒可能會加劇
對許多旅客來說,準時趕上航班是壓力巨大的一件事,在偌大的機場中尋找登機口有時更使人摸不著頭緒。隨著越來越多旅客發布有關「登機口焦慮症」(gatexiety)的貼文,旅遊專家提供了幾個解方來緩解這種焦慮感。每日郵報(Dailymail)報導,登機口焦慮症指的是即使登機資訊隨處可查、列在航空公司的應用程式上,旅客依然十分焦慮以致重複查看登機資訊、向機場人員或其他旅客確認資訊無誤、不斷檢查機票是否在身等行為。雖然這種習慣可能讓旅伴感到煩躁,但專家表示這些行為是可取的,因為登機口資訊經常會改變。理財網站NerdWallet的旅遊專家法蘭奇(Sally French)便說提前到達機場並親自查看資訊很少是壞事,「這讓我安心,不會錯過航班,同時還能有時間補一下工作進度。」LifeStance Health執行總監、社工師克拉金(MK Clarkin)表示,「航空旅行使我們面臨許多無法控制的因素:天氣延誤、飛機故障、機場交通、登機口變更、安檢線過長、行李遺失等風險。為了自己的福祉和生存,人類天生就希望掌控一切,本質上來講飛機旅行便消除了我們可以控制的諸多因素,這導致痛苦及焦慮。」為了克服這種焦慮,一些旅客可能會提前幾個小時到達,但克拉金警告這實際上可能反而導致壓力增加,因為乘客能做的只是乾等。「雖然這是確保您準時找到登機口的有效方法,但也可能讓您在等待時間時陷入胡思亂想和焦躁不安。」對抗登機焦慮的最佳方法是「控制可控制的事情」,例如到達時間、托運行李、辦理登機手續、拿到登機證。也有人會直接去酒吧喝兩杯緩解緊張情緒,但克拉金的同事索利特(Matthew A. Solit)建議避免飲酒,這恐怕會加劇焦慮情況,最安全的作法是下載幾集最喜歡的輕鬆節目、策劃一個播放列表,聽播客或帶本書轉移注意力。責任編輯:辜子桓
-
2024-09-02 名人.陳亮恭
陳亮恭/周末戰士集中運動 健康成效不減
運動對健康的好處無庸置疑,不過,運動總是知易行難,特別是上班族在忙碌的生活中,達成建議的每周5天、每天30分鐘中等強度運動,即略喘但不辛苦的運動強度,如健走與騎自行車等,也並非隨手拈來的事情。國外研究發現,有些人努力在每周1到2天內,完成150分鐘中等強度運動,被稱為「周末戰士」(weekend warrior),研究也發現,「周末戰士」的健康效益不比天天運動的人差,但多數研究的運動量都採用問卷紀錄,不免可能有所偏誤。青壯年工作忙 假日補運動課「自然.老化(Nature Aging)」發表的最新論文,給了大家一個可行的建議,該研究使用英國生物資料庫7萬5千餘人的資料,結合穿戴裝置的運動量測與健康資料,將研究者的運動狀況分為3組,第1組為每周不到150分鐘中等強度運動的人,第2組為「周末戰士」(一周中等強度運動超過150分鐘,且一半以上運動量集中在1或2天內),第3組則是天天運動,且一周累計150分鐘以上運動的人。後續追蹤其健康狀況發現,「周末戰士」後續發生失智、中風、巴金森氏症、憂鬱症、焦慮症等問題都和天天運動的人相似。美國哈佛大學麻州總醫院心血管中心也在去年於「美國醫學會雜誌(JAMA)」發表,「周末戰士」罹患心血管疾病風險與天天運動的人沒有差別。顯然,以一周運動量為基礎,青壯年若因工作無法天天運動,假日就是補運動課的最佳時刻。長者少量運動 也比不運動好對於衰弱長者而言,一周150分鐘中等強度運動也並非一蹴可幾,難道無法達到就乾脆直接放棄嗎?當然不是。早在2011年,國衛院溫啟邦教授便在「刺胳針(Lancet)」發表,以8年追蹤約42萬名成年人,發現一周只要從事92分鐘的中等強度運動或每天有15分鐘運動,就能夠降低14%的死亡風險,整體可增加3歲的餘命。顯然,即使少量運動也比不運動為佳。不過,每周90分鐘或每天15分鐘的中等強度運動應該是最低的有效量,不能再少了,在這個基礎上,每天若能再增加15分鐘運動,還可以進一步降低死亡風險。多元複雜運動 比重複動作佳為了在運動時同步強化腦力,多元而複雜的運動比單純重複動作的運動好,每個人更需要依照自己的健康狀況開始運動,中等強度運動是略喘但非上氣不接下氣的運動強度,每個人的體能不一,相同運動不見得有相同感受,依照個體差異,根據體能狀況運動,逐漸提升時間與強度,好處便會逐步顯現。總結來說,有個簡單原則可以概括中高齡民眾運動的作法:有動比不動好、多動比少動好、多元比單調好,依照個人狀況循序漸進加量加強為首要原則。
-
2024-07-29 焦點.杏林.診間
醫病平台/網路慮病症
【編者按】:本週邀請兩位資深精神科醫師發表他們對時下網路資訊氾濫的環境,有些誇大其詞的醫學報導引起社會大眾疑惑、精神不安的現象。希望這兩篇文章可以幫忙安定人心。最近有一個名詞Cyberchondria「網路慮病症」,指的是很多人看到網路上寫的某種病症,越看越像自己有的情況,從而擔心自己生了這些病,或是充當醫師自我診斷,跳過就醫的環節,開始自我治療的旅程。在網路上看到各種症狀,看什麼像什麼,認為自己這個病也有,那個病也相似,這樣的狀況其實還蠻常見的。在心理學的領域,也有一個類似的情況叫作巴納姆效應(Barnum effect)又名福勒效應(Forer effect),是1947年由心理學家福勒(Bertram Forer)通過試驗證明的一種心理學現象。福勒認為只要講出一些比較模糊、涵蓋性高的人格描述,很多人都會認為自己就是屬於那一型。身體症狀與疾病也是如此,如果不熟悉症狀學、診斷標準的一般民眾,確實會認為自己各種疾病都很相似。很多醫師不喜歡病人自我診斷,即便是客氣地來到診間諮詢醫師自己是不是罹患某種病,還是很容易招受到不耐煩的口氣,可能有下列幾個原因:首先,由各種疾病出發,然後一一排除其可能性,違反醫學診斷的邏輯。醫學教育中關於疾病診斷的訓練,都是告訴我們要由病人有什麼不舒服開始,逐步了解病症發展的經過,並透過身體檢查來確認對於其診斷的推論,如果是亂槍打鳥地亂猜是這個病或是那個病,一定會受到老教授一頓罵,所以病人如果帶著一串病名來詢問醫師,而不是好好地報告自己有哪些症狀與病程,馬上就會把醫師拉回課堂上挨罵的不愉快經驗。其次,醫療的養成是透過嚴謹的訓練,從症狀學、身體檢查訓練、到內外科的各種疾病的介紹,每一個環節都有很多專業知識,如果沒有基礎的人,很容易產生似是而非的概念,例如痲瘋病不能夠顧名思義把他歸類為精神異常。所以有一個網路上流傳的笑話,就是有人在診間掛上一個告示,請那些透過搜尋Google自我診斷的病人,如果來看診只是想得到第二意見,其實也可以試試Yahoo就好。最後,診間時間有限,醫師可能明明知道病人對於疾病一知半解卻又充滿擔心,卻無法作太多的疾病教育,也沒有過多時間處理病人的焦慮。總而言之,病人就醫時,即便是反覆發作的病症,先前也經過多位醫師診斷確認,還是不要自己妄下結論,問醫師說我這個是不是就是XX病?一定要把這個從症狀到診斷,如同福爾摩斯查案推理的樂趣,留給醫師。我有一次去看耳鼻喉科醫師,他問我怎麼了?我說跟以前每次感冒一樣,這幾天鼻涕倒流,喉嚨有些發炎。他馬上回我說,你又看不到自己的喉嚨,怎麼能自己判斷。我只能改口說,我感覺到有後鼻腔好像有些分泌物,喉嚨有紅腫熱痛的反應,請醫師幫我看一下怎麼回事,這才勉強過關。如果不談醫師的因素,從病人的角度出發,經常出現非典型、非特異性的身體症狀,例如頭痛、疲憊、食慾不振、胃部不適、呼吸困難、胸悶、失眠、全身酸痛等,從而擔心自己得了網路上所說的某種疾病,很有可能是身體與心理相互影響的結果。這些有的已有明確的醫學名稱,如緊張性頭痛、功能性腸胃病等;有一部分可以用情緒或精神疾病來解釋,例如焦慮症、憂鬱症等;也有一些是持續的身體症狀,但找不出確切病因,現在統稱為身體症狀障礙症 (somatic symptom disorder)。這些身體症狀障礙症的處理,最重要的是讓病人感到安心,減少侵入性檢查和治療的需要。我曾經有一位年輕的女性病人,因為經常性的腹痛無法正常上學,一遇到學校中的困難情況,問題變得更加明顯,父母非常擔心,因此她接受了幾次剖腹手術探查,但仍很難確定病因。我們的工作是在沒有明顯病灶的情況下,盡量控制不要過多地進行檢查和手術,同時幫助她控制身體症狀、情緒,讓她能夠正常生活和身心發展。另一方面,也要協助這類的病人不被汙名化,因為找不出明確原因的症狀,很容易被認為是「自己想出來」、「不是真實存在的」狀況,只要忍耐一下或是勉強自己多活動就會恢復了。過去曾有英國的PACE研究,主張慢性疲憊症(Chronic Fatigue Syndrome),透過運動就會改善,惹惱了病友團體,大衛‧圖勒(David Tuller)作為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全球公共衛生中心的記者和公共衛生講師,不斷抨擊這個研究的客觀性。總結來說,Cyberchondria「網路慮病症」,似乎是網路時代才出現的產物,在AI時代說不定又會出現新的變形,畢竟AI也可能會綜合訊息,產生捏造的事實,稱作「AI hallucinations」(人工幻覺)。身體症狀與疾病的關係相當複雜,台灣的健保體系健全,醫療可近性非常高,因此還是要將問題交給專業的醫師來處理。責任編輯 吳依凡
-
2024-06-25 醫療.精神.身心
棉被加重可改善失眠?教授解析「重力毯」對睡眠有助益的真相
讀者Zing在2024-6-9利用本網站的與我聯絡詢問:感謝林教授多年的努力幫大眾解惑,也避免了網路上、市場上的廣告與類廣告的誤導。最近個人有看到「深層觸感刺激」(deep pressure stimulation)、「重力毯」對睡眠的助益。想請教林教授這方面是否有科學數據的支持?可信度如何?我立刻回覆:「深層觸感刺激」、「重力毯」對睡眠是否有助益,因人而異。他立刻又再問:可否說明什麼人比較有助益?成人ADHD併睡眠呼吸中止會有效嗎?非常感謝!!deep pressure stimulation照字面翻譯是「深部壓力刺激」,而最通俗的說法其實就是「按摩」,也就是「會產生既疼痛又舒服的壓力刺激」。「重力毯」,也叫做「重力被」,是翻譯自weighted blanket(加重毯,加重被)。在科學文獻裡,weighted blanket的作用機制往往會被說成是因為deep pressure stimulation。但我個人並不同意,畢竟weighted blanket根本就不會產生既疼痛又舒服的感覺。我認為它的作用機制其實是更像「擁抱」,是一種帶有一點點點壓力的緊密接觸。除非是性騷擾,否則「擁抱」在人類社會是一種愛或安慰的行為。我之所以會說「因人而異」,主要是因為,不管是deep pressure stimulation,還是weighted blanket,都帶有很多「主觀因素」。就拿我個人而言好了,weighted blanket肯定是會讓我感到非常難受。更極端的例子是,weighted blanket曾造成兒童死亡。請看紐約時報2022-12-22發表的Target Recalls Over 200,000 Children’s Weighted Blankets After 2 Girls Die(兩名女孩死亡後 Target 召回超過 20 萬件兒童加重毯)。(註:Target是一個龐大的美國連鎖百貨公司)就科學文獻而言,請看2017年發表的The Immediate Effects of Deep Pressure on Young People with Autism and Severe Intellectual Difficulties: Demonstrating Individual Differences(深度壓力對患有自閉症和嚴重智力障礙的年輕人的直接影響:表現出個體差異)。它的結論是:深度壓力似乎對患有自閉症和嚴重智力障礙的人群有直接好處,但反應的異質性表明,應仔細監測反應,並在深度壓力不再有益時停止。我在前面有說「weighted blanket的作用機制往往會被說成是因為deep pressure stimulation」。現在請大家看我用deep pressure關鍵字搜出來的幾篇近期的weighted blanket論文。2020年:Weighted Blanket Use: A Systematic Review(加重毯使用:系統回顧)2020年:A randomized controlled study of weighted chain blankets for insomnia in psychiatric disorders(加重鏈毯治療精神疾病失眠的隨機對照研究)。結論:加重鏈毯是治療重度憂鬱症、躁鬱症、廣泛性焦慮症或注意力不足過動症患者失眠的有效且安全的干預措施,還可改善日間症狀和活動水平。2022年:Nursing staff’s experiences of how weighted blankets influence resident’s in nursing homes expressions of health(護理人員對加重毯如何影響療養院居民健康表現的經驗)2023年:The effectiveness of weighted blankets on sleep and everyday activities – A retrospective follow-up study of children and adults with attention deficit hyperactivity disorder and/or autism spectrum disorder(加重毯對睡眠和日常活動的有效性—對患有注意力不足過動症和/或自閉症譜系障礙的兒童和成人的回顧性追蹤研究)2024年:The effect of weighted blankets on sleep and related disorders: a brief review(加重毯對睡眠和相關疾病的影響:簡要回顧)雖然這幾篇論文都給予deep pressure stimulation和weighted blanket正面評價,但我還是希望您能參考哈佛大學在2021-11-15發表的Do weighted blankets help with insomnia?(加重毯有助於失眠嗎?)。它的最後一段是:值得注意的是,對於失眠症狀有非常真實的安慰劑效應。這意味著,如果您相信加重毯會對您今晚的睡眠產生積極影響……那麼,很有可能它會。對於健康的成年人來說,只要個人可以在必要時將毯子拿開,加重毯就被認為是安全的。因為睡眠是一種主觀體驗,所以買一條加重毯可能是值得的——只要你不要忘記還有其他治療失眠的方法,並且有更多的研究數據來支持它們的有效性。至於讀者所問的「成人ADHD併睡眠呼吸中止會有效嗎」,我的回答是,對ADHD可能有效,但對睡眠呼吸中止幾乎沒有可能會有效。這是因為,ADHD是一種精神疾病,而deep pressure stimulation和weighted blanket能夠給予精神安慰,但睡眠呼吸中止卻不是精神疾病。而是呼吸道疾病(請看我在2016年發表的治療睡眠呼吸暫停的新儀器)。事實上目前並沒有weighted blanket用於治療睡眠呼吸中止的論文,而以後也幾乎不可能會有。後記:文章發表後5小時,讀者乘楓留言:其實我自己也是用加重毯的,用了四個多月了吧。一開始是聽說對放鬆肌肉,減少疲勞,增加睡眠品質而去試的。一開始用的時候真的有「好像一個人壓在你身上」的感覺,有一種奇特的溫暖,但是也因為這個重量,所以翻身甚至起床都不太容易。(曾經有因為要趕快爬起來所以手一翻,但是因為不熟悉那個重量而傷了手的經驗。)現在用了一段時間,重量還是一樣的,但是已經習慣了,也不再感覺那種「被擁抱著睡著」的感覺了。有沒有睡的比較好呢?好像一開始也沒有,到現在更沒有那種感覺了。但是可以想像的是某些精神上有障礙的人真的會對這個奇特的溫暖覺得有幫助。我們這種只要求睡的好一點的人可能就真的沒什麼用了。供大家參考一下吧。原文:深層觸感刺激,重力毯,能助眠嗎責任編輯:辜子桓
-
2024-06-18 醫療.精神.身心
吞嚥困難,鄭弘儀懷疑自己得咽喉癌!看了兩家結果檢查出「這種病」
主持人鄭弘儀日前在「新聞挖挖哇」節目驚吐曾懷疑自己罹患咽喉癌,看了二個醫生,才發現自己其實是得了焦慮症。他吃了9個月的藥,中間又一度復發,現在總算康復。吞嚥困難以為咽喉癌 看了兩家醫院才知是焦慮症鄭弘儀在節目中指出,之前他因為吞嚥困難,「吃葡萄或竹筍,到這邊都吞不下去…」。加上他們有咽喉癌家族病史,家裡阿公曾罹患咽喉癌,所以鄭弘儀說,當他出現吞嚥困難時,第一時間就想到自己是不是也罹癌了。後來鄭弘儀就醫檢查,醫生檢查了他的頭、鼻子、耳朵和喉嚨,甚至還有心臟,卻都沒查出任何問題。醫生說他得的應該是焦慮症,鄭弘儀卻跟醫生說「我想說你應該是看錯了」。鄭弘儀又去另一家看,也說他是焦慮症。看了兩家後,「我就確定了。」鄭弘儀坦言,身為公眾人物到精神科就醫是很大的壓力,後來吃了9個月的藥,中間曾經又一度復發,但他表示現在焦慮症已經康復。咽喉癌屬於頭頸癌 被稱「最短命的癌症」咽喉癌泛指在喉嚨(咽癌)或喉頭(喉癌)中發生的癌症,屬於頭頸癌的一種。頭頸癌依原發部位不同,包含口腔癌、鼻咽癌、口咽癌、下咽癌、喉癌等。台北榮總口腔外科主治醫師楊政杰曾受訪指出,其他癌症好發年齡多在中年或老年後,但頭頸癌發生時間更早,近年來,口腔癌年齡更下降到中壯年。台灣男性罹患頭頸癌的死亡年齡平均中位數是59歲,因發病年齡較輕,平均餘命比起一般男性國人減少近18.3歲,又稱為「最短命的癌症」。【延伸閱讀】最短命癌症!醫:頭頸癌發病時間早 死亡平均59歲現代人罹癌的比率之高,家族史更是不少人的夢魘,因此現在有些人會透過基因檢測,看有沒有遺傳家族癌症相關基因,藉此預防及調整生活。以鼻咽癌而言,根據研究,若家族中有人得鼻咽癌,家人得鼻咽癌的機率會高出6-10倍,若是一等親有人得鼻咽癌,機率升高至60-100倍。焦慮症可試著靠腹式呼吸、瑜伽改善所幸鄭弘儀得的不是癌症,是焦慮症!根據元氣網疾病百科指出,焦慮症是一種具有持久性焦慮、恐懼、緊張情緒,致使人體神經活動異常,伴隨運動性不安及軀體不適等特徵的精神疾病,臨床症狀有:無端緊張、恐慌、煩躁易怒、心悸、呼吸困難等。以心理認知治療為主,體諒並協助患者分析移除焦慮的來源,同時搭配服用適量的抗焦慮藥物、多補充維他命B群及鈣片,多練習腹式呼吸、瑜伽等放鬆身心的運動也可改善焦慮病症。【延伸閱讀】疾病百科/焦慮症【參考資料】.《新聞挖挖哇!》YouTube .台中榮總.聯合報系新聞資料庫
-
2024-06-05 養生.保健食品瘋
焦躁易怒,小心體內「隱吡咯」濃度過高!竟與2營養素有關
你有聽過「隱吡咯(ㄅㄧˇ ㄌㄨㄛˋ)」嗎?這個詞聽起來或許很陌生,但它會影響鋅和維生素B6結合。若體內隱吡咯的濃度過高,就容易有情緒方面的問題,甚至衍生免疫、消化功能等疾病。聯欣診所院長顏佐樺表示,在功醫檢測及臨床經驗中,憂鬱症、焦慮症、自閉症等身心疾病患者,常有一定比例伴隨隱吡咯或甲基化失衡。隱吡咯是血紅素的代謝副產物,累積過多會阻礙身體吸收鋅和維生素B6;B6對於維持神經系統正常運作非常重要,鋅則負責代謝、促進組織生成。什麼是隱吡咯?是體內產生血紅素的代謝副產物,會耗損較多的鋅、維生素B6,若體內隱吡咯濃度過高,導致代謝功能紊亂的吡咯症,易有焦慮、壓力耐受性差、消化問題。顏佐樺說示,人體分泌能使情緒穩定的血清素、讓心情愉悅的多巴胺,以及促進睡眠的退黑激素,都有賴B6的參與合成。若個人體質對B6的需求較大,但面臨較大壓力及吡咯症情形,就會加劇身心情緒。他以一名升學的個案為例,女學生國小時品學兼優,升上國中突然有自殘行為,甚至有想跳樓的念頭;上高二期間自覺無法承受課業壓力,有焦慮及睡眠困難,開始拒學、最後甚至休學。在經過功能醫學相關檢項的整體評估,了解個案基因條件、家庭背景及生活狀況,臨床判斷經驗後,發現隱吡咯失衡。因處於青年時期,剛好面臨課業壓力,或攝取營養不足,隱吡咯會耗損較多的B6營養素。此外,吡咯症有較高的因素來自遺傳,若父母或近親患有吡咯症,則下一代罹患吡咯症的可能性非常高。顏佐樺提醒,當發現自己或親友有身心症狀,如情緒失控、焦慮、睡眠困難等,可先檢查是否為營養失衡所導致。另透過功能醫學相關的檢測,加強隱吡咯分析檢測,並結合飲食及生活習慣,調整身心健康狀態。顏佐樺強調,及時補充B6、鋅等營養素非常重要,只要開始適量補充,約1-2個月即可看到成效。常見的吡咯症(Pyrrole Disorder)症狀1.易怒2.爆發性脾氣3.無法負荷高壓4.聲光氣味觸感敏感5.不記得做夢內容6.免疫短期記憶差7.指甲脆弱或長斑點8.睡不好9.早晨易有噁心感10.皮膚乾燥且白皙11.生長緩慢責任編輯:陳學梅
-
2024-05-23 焦點.健康知識+
又地震?你可能有地震後頭暈綜合症 10穴位緩解症狀 ,緊急避難包「6大必備指南」一次看
4月3日花蓮發生7.2地震後,月餘以來發生過若干次大小餘震,使得許多人出現一種常見的地震後遺症,總覺得似乎地面在搖晃,也因此網路上出現一張地震迷因圖,一個裝半杯水的杯子,樂觀的人說:「這杯水還有半杯。」,悲觀的人說:「這杯水只剩半杯。」,結果台灣人看到卻說:「這杯水在搖。」「地震後頭暈綜合症」好發對象雖然迷因圖只為搞笑,卻也道出許多人的心聲,義大癌治療醫院中醫科主治醫師陳冠佐表示,地震後頭暈綜合症(Post-Earthquake Dizziness Syndrome, PEDS)是一種常見於地震後的症狀,有三大特徵,包括頭暈、定向障礙和失衡感。讓人感覺地面持續震動或搖晃,即使在地震停止後,這種感覺仍然存在,日本稱這種現象為「jishin-yoi」或「地震醉」,強調其迷失方向和令人不安的特性。陳冠佐表示,地震後頭暈綜合症的症狀在強度和持續時間上各異,這些症狀短則持續數小時,長則可能數月不等,發生原因通常與不平衡及頭暈有關。研究顯示,地震後頭暈綜合症經常發生在具有以下特徵的人身上,年齡在21 歲以上、女性、地震期間處於3 樓以上的較高樓層,或是曾有耳鳴、耳脹、焦慮、以及自律神經功能障礙等病史等。在中醫治療上,穴位按摩對於緩解焦慮有效,陳冠佐提供10個推薦穴位,以大拇指按壓,也可以搭配市售的含薄荷的精油使用,例如白花油、萬金油、小護士等,進而促進氣機的流通,疏通絡脈,有助於舒緩頭暈的感覺。10大指壓穴位緩解焦慮症狀1.神門 (HT7) - 位於手腕上,這個穴位能有效緩解焦慮、失眠和心悸。建議在感到壓力時或睡前按摩一分鐘。2.印堂 (EX-HN3) - 位於眉毛之間,這個穴位能緩解一般焦慮及相關症狀,如頭痛和失眠。以緩慢的圓圈方式按摩最多5分鐘。3.合谷 (LI4) - 位於拇指和食指之間的網狀區域,這個穴位能減少壓力、頭痛和頸部疼痛。建議在兩隻手上施加4-5秒的堅實壓力。4.太淵 (LU9) - 位於靠近拇指的手腕側,這個穴位能幫助緩解焦慮、失眠和胸痛。建議在每隻手腕上輕輕按摩約一分鐘。5.手三里 (LI10) - 位於肘部下方兩指寬的地方,這個穴位能改善大腸的氣流,並緩解一般焦慮、頸部緊繃、肩膀疼痛和腹瀉。6.內關 (P6) - 位於內前臂,距離手腕上方約5公分,這個穴位能減少焦慮和噁心。建議按摩4-5秒。7.印堂 (EX-HN3) - 位於眉毛之間的中點,這個穴位能緩解焦慮、失眠和頭痛。以圓圈方式按摩最多5分鐘。8.安眠 (EX-HN22) - 位於耳垂後方,這個穴位能促進睡眠和減少焦慮。建議按摩2-3分鐘。9.三陰交 (SP6) - 位於腳踝內側骨頭上方三指寬處,這個穴位能幫助緩解焦慮、失眠和經痛。建議施加堅實壓力1-2分鐘。10.百會 (GV20) - 位於頭頂,這個穴位能減少焦慮、頭暈、頭痛和磨牙。建議輕輕按摩幾秒鐘,逐漸增加時間。但陳冠佐提醒,若狀況沒有緩解,建議仍應盡速就醫,由醫師進行評估及治療。地震緊急避難包該準備什麼?4月3日花蓮地震後,網路上許多人開始討論應自備一個緊急避難包,當情況緊急時,才能立刻取得逃生所需的相關物品,但是,地震緊急避難包該怎麼準備?該放進哪些物品?建議可使用家裡舊的後背包,避難時就能夠空出雙手,此外,緊急避難包應放置於大門口或玄關附近,隨手可取得之處,以免情急之下找不到。緊急避難包裡的物品,建議從延續生命、緊急醫療、避難求援三大思維,著手準備六大類物品。避難的首要條件是「延續生命」,切記333原則,人的極限是3小時失溫、3天不飲水、3周不進食,以此為原則,應準備以下三大類:一、避免失溫-禦寒保暖衣物輕便外套、內衣、襪子、毛巾、手套(橡膠手套)、雨衣、小毛毯、暖暖包等,市面上有販售鋁箔救生毯,或如果有小型睡袋,在可背負範圍內(男性約15公斤,女性約10公斤),也可一併帶出。有嬰兒的家庭要記得嬰兒背帶最好也放在出門可隨手拿得到的地方。另外如果有輕便的鞋子,甚至具備防水功能,也建議放入一雙,避免避難時因地面碎石、玻璃刺傷。二、補充水分-緊急糧食飲水最好準備3天份的水,每人每天1加侖水=3.78公升,建議購買瓶裝水,要喝時再打開,考量體積重量,可以小包裝飲用水為原則進行準備。三、防災食品以不需要烹調,單手可食用為原則,例如市面上已有許多快速補充能量的穀物棒、蛋白棒、堅果棒等,另外許多人會準備的罐頭食品,建議不要選擇太過鹹的種類,避免越吃越渴。如果家中有寵物,寵物的飲食需求也需要另外考量,放入緊急避難包中。第四類應考慮「緊急醫療與清潔」,建議如下:四、急救醫療及清潔護理用品急救醫療以外傷與個人必要藥物為優先,優碘、棉花棒、紗布等急救用品、溫度計、醫藥(每日服用藥及常用藥等,要注意藥品保存時效及保存方式)等。清潔護理用品則包括口罩、乾洗手、面紙、濕紙巾、衛生棉,有嬰兒的家庭要記得帶尿布。最後兩類物品以「避難求援」為原則。五、重要證件影本身分證、健保卡及存摺影本,其他合法證明重要證件影本、另需要少許現金,最好準備些零錢,因為可能會使用到公共電話或自動販賣機。可準備家人照片,作為精神支持與尋人之用。六、求救物品哨子、警示閃光燈,防災地圖(可至內政部消防署或各直轄市、縣(市)政府網站下載)、可攜式收音機、手電筒、電池、螢光棒、打火機、瑞士刀、行動電源、充電器材,為防止暈眩或蚊蟲咬傷,也可準備薄荷精油備品,自帶光源之手錶,以及備用眼鏡。備妥地震緊急避難包之後,記得半年檢查一次,尤其應確認藥品和食品效期,敷料醫材是否受潮,以及更換飲用水。可登入內政部消防署建置【全民防災e點通】個人化防災系統(https://bear.emic.gov.tw),在「防災準備」/「準備避難包」,檢核物品準備情形,系統也會自動在半年後提醒再次檢查避難包。並記得定期每半年檢查避難包內容物,以確保物品有無損壞、使用期限,是否需要更新替換。責任編輯:陳學梅
-
2024-05-15 醫療.腦部.神經
身體有狀況檢查不出原因,怎麼辦?是自律神經失調?醫師告訴你如何檢查、改善、治療?
頭暈、頭痛、胃痛、心悸…,許多人身體出現問題檢查不出原因,有時醫生會說「你這個可能是自律神經失調」,對許多人而言就像個都市傳說。其實自律神經失調是可透過檢查評估的。聯安預防醫學機構 聯安診所 健康管理中心主任 洪育忠醫師一一說明。身體有狀況,檢查不出原因?原來是自律神經失調在作怪? 自律神經:身體的油門、剎車洪育忠醫師表示,自律神經是一種不受大腦控制、不受自我意識控制的神經,調節血液循環、內臟器官、免疫系統等運作,可分成交感神經和副交感神經,前者就像是身體的油門,在壓力狀態下亢奮;後者則像是剎車系統,在休息時刻下身體放鬆。兩者需平衡、避免失調。 當油門、剎車失靈時:影響自律神經最主要的關鍵在於壓力,當長期受壓力影響自律神經就可能失調,雖然不是一種疾病,但也會使得身體運作出現問題,包括心跳加速/變慢、呼吸急速/減緩、便祕/腹瀉、頭痛、頭暈、胃痛、耳鳴、免疫系統失衡而容易生病等,各器官也都可能出現問題引起相關症狀。 較容易自律神經失調的人:自律神經失調較常見於敏感、容易受外界影響、生活壓力大、生活節奏快或有慢性過敏的人群。因此當出現這些症狀時,建議前往檢查了解原因,以避免自律神經失調而長期影響身體健康或有潛在的疾病。 自律神經失調也能檢查出來?怎麼檢查?需要做些什麼? 先依症狀到相關科別檢查:洪育忠醫師表示,身體出現症狀建議先到症狀的相關科別進行檢查,例如耳鳴先看耳鼻喉科、神經內科,腸胃症狀先看腸胃科。若遲遲沒有改善可再詢問是否進行其他科別檢查、轉診。如果都檢查不出原因,接著可考慮到身心科、健檢中心等檢查是否自律神經失調。 自律神經失調檢查:自律神經失調可由「自律神經分析儀」或稱「心跳變異律分析儀」進行評估,在安靜舒適的環境當中平躺於床,手腳夾上檢測器,閉目養神並放鬆,因人而異進行約10分鐘檢測。經由測量心律對自律神經的影響等要素,分析自律神經的強弱、年齡、功能、平衡等,依此評估身體不尋常的症狀是否有較高的可能性是因自律神經失調所引起。從臨床經驗來看準確度約有7成。如有需要也會再討論後,安排如慢性食物過敏、腎上腺皮質壓力分析等檢查。整體而言,重點在找出最確切的可能原因並改善。 重點:找出症狀的原因並改善。由於各種因素都有可能影響心律,例如檢查當下正在感冒、或是前一天剛好沒睡好等等,這或多或少也會影響到心律、自律神經檢查。也因此檢查次序會如前述建議,先抽絲剝繭、釐清是否有潛在疾病,以免先檢查自律神經但其實有疾病存在。若檢查無恙、自律神經失調引起的可能性高,就可透過藥物等方式針對自律神經失調進行治療。 醫教6招改善自律神經失調,紓壓、飲食、睡眠,多管齊下! 排除壓力:洪育忠醫師指出,由於自律神經失調影響的最大關鍵在於壓力,若排除壓力來源自然是好,但壓力往往不是說停就能停,例如檢查完之後也還得繼續上班。因此會建議透過日常可主動安排或介入的方式進行治療及改善,包括適度紓壓、飲食調整、良好睡眠等。 適度紓壓:日常可養成簡單、輕鬆的運動習慣,能微喘即可,例如競走,每天約30分鐘左右。也可以透過簡單的腹式呼吸、瑜珈、冥想、芳療等方式紓壓。 飲食調整:飲食方面多以原型食物為主,多攝取含有色胺酸、血清素、多巴胺、鈣、鎂、鋅、維生素B、維生素C等營養,有利自律神經穩定,食材常見如牛奶、深綠色蔬菜、香蕉、堅果類、糙米、豆漿等豆類、深海魚等。日常也盡量避免烤、炸、辣等易使身體發炎食物。 良好睡眠:可安排自己規律的在晚上10點就先把燈調暗,放下手機、避免受3C產品的藍光等相關刺激,並在11點就寢,避免晚睡。平時也可營造只休息、不做其他任何事情的睡眠空間,讓身體習慣。 藥物治療&心理治療:若自律神經失調較嚴重、平常也感覺得到相當大的壓力或憂鬱等負面情緒,或是有身心疾病等,視情況醫師也會開立抗憂鬱劑、鎮定劑、安眠藥等相關藥物進行輔助治療,並也建議安排心理諮商了解背後原因並予以改善。 透過各種主動安排的方式,多管齊下解除或降緩壓力,更有助自律神經平穩、恢復舒適自在的生活,也降低身體不適或間接引起疾病的風險。 《延伸閱讀》 .生病卻檢查不出原因?心理師教6觀察,可能是「罹病焦慮症」。 .壓力來襲,讓自律神經措手不及?專家淺談自律神經失調用藥 以上新聞文字、圖片皆屬《今健康》所有,網站、媒體、論壇引用請註明出處。責任編輯:陳學梅
-
2024-05-07 醫療.精神.身心
研究證實頑固型憂鬱症會遺傳!「x等親」罹病風險增9倍
台北榮總精神醫學部情緒精準醫療中心李正達主任團隊研究發現,頑固型憂鬱症(Treatment-resistant depression,簡稱TRD)患者的1等親,大幅增加9.16倍罹患頑固型憂鬱症的風險,也增加了2至3倍得到其他精神疾病的機會,為首篇證實頑固型憂鬱症有基因遺傳風險的研究,於今(113)年4月獲得精神領域頂尖國際期刊《JAMA Psychiatry》接受刊登。逾30%憂鬱症患者抗鬱藥物治療效果不佳 研究發現可能與這原因有關李正達主任表示,憂鬱症對於社會的影響愈來愈大,全世界皆然,持續未得到控制的憂鬱狀態,將大幅影響生活品質、增加自殺風險,以及加速大腦退化。然而,有超過30%的憂鬱症患者對於抗鬱藥物的治療效果不佳,研究發現,此類頑固型憂鬱症比一般憂鬱症患者有著更明顯的大腦功能缺損。以下圖為例,同年紀但對於藥物治療反應不佳的TRD頑固型憂鬱症患者(下圖左),其大腦皮質活性下降的情況較一般憂鬱症患者(下圖右)更為顯著,當然也解釋了,此類患者的認知功能表現下降,以及社會職業功能的減損。早期的研究發現,若憂鬱個案對於特定種類抗鬱劑的治療反應良好,則其家族中另一憂鬱成員對於同一種類抗鬱劑的治療反應大多也會不錯;此外,近來基因的研究也發現,頑固型憂鬱症可能與突觸、神經可塑性、腦部滋養因子等相關基因的變異性有關,雖然目前研究的結果並不一致,這些發現已暗示了頑固型憂鬱症可能與遺傳有高度關聯性。頑固型憂鬱症具高度遺傳性 應及早選擇其他抗鬱治療恢復健康李正達說明,本研究分析我國人民就診資料,在串接不同資料庫後找出患者的1等親,包括父母、手足、子女後結果發現,頑固型憂鬱症患者的1等親,不但大幅增加9.16倍頑固型憂鬱症的風險,也增加了2至3倍得到其他精神疾病的機會,像是焦慮症、強迫症、憂鬱症、躁鬱症、甚至思覺失調症等。本研究證實了頑固型憂鬱症,在家族間有著高度的遺傳性,也間接支持了頑固型憂鬱症有著高度的生物性致因,也就是有更明顯的腦部異常,更提醒在臨床上若遇到對於抗鬱劑治療療效不佳的患者,應更早期積極的開立更有效的藥物或非藥物治療方式,例如:非侵入性腦神經刺激——重覆經顱磁刺激(rTMS),來治療其顯著的大腦功能異常。此外,李正達強調,抗鬱劑治療頑固型憂鬱狀態,反應了當下大腦及生理上存在著更多的異常,此最新研究結果暗示,遺傳在此生理異常背後的機轉上伴演一定角色,然而,對於抗鬱劑治療效果不佳、並不代表對其他藥物或是非藥物的治療方式就沒有效,早期且正確地選擇對的抗鬱治療方式,合併健康的生活型態,就能使憂鬱情緒快速改善,並恢復健康穩定的生活。★本文經《NOW健康》授權刊登,原文刊載於此★關心健康生活大小事,點此進入【NOW健康】延伸閱讀:.幾歲開始老很快?醫曝3年紀是斷崖式衰老關鍵,6方法延緩老化.長壽最佳步數不是1萬步? 歐洲研究:走「這個步數」可降低死亡風險.當70歲時想過什麼樣的生活?6種生活態度讓你更健康長壽、自在圓滿責任編輯:陳學梅
-
2024-05-04 醫療.精神.身心
恐慌症當下怎麼辦?怎改善?醫教6招應對,真的不行就「躺平」
恐慌發作、恐慌症發生時,總是讓人相當的不舒服,且往往不知道該如何是好、徬徨無助、甚至感覺像是生命安全正受到威脅。楊聰才身心診所院長楊聰財醫師教自救方法,也建議有相關經驗盡早尋求身心科醫師協助,以利改善。突然恐慌發作?是恐慌症?醫教觀察,也可能另有原因 恐慌症4大因素:楊聰財醫師表示,恐慌症是一種焦慮障礙,會反覆出現各種不適感,相關因素繁多,不過大致可分為4大因素。若家族中有恐慌症家族史,個人也可能發展出恐慌症。生物因素則如大腦或荷爾蒙等出現相關異常或失衡等。環境壓力則可如生活中的重大變化、事件、創傷經歷。心理因素則如個人性格特徵、經歷、思維等。雖說有些人恐慌發作也可能難以發現明顯的原因,不過大致而言可從上述四點觀察,這幾點也都可能環環相扣。 可以觀察一下是恐慌症?或其他原因引恐慌發作?楊聰財醫師更進一步指出,「恐慌發作」和「恐慌症」兩者很像,但兩者有所不同,據美國精神醫學會《精神疾病診斷與統計手冊》,許多疾病皆可能觸發恐慌發作,特定情況下會診斷為恐慌症,民眾可依此參考。 恐慌症相關症狀:從症狀來看,恐慌發作時可能出現心悸、心跳加快。出汗。發抖、顫慄。呼吸短促、透不過氣。感覺哽塞。胸悶胸痛等不適。噁心、腹部不適。頭暈、感覺快要暈倒。冷顫或發熱的感覺。出現麻木、刺痛等感覺異常。失去現實感或自我感。害怕即將失控或即將發狂。害怕即將死去。症狀雖然通常鮮少超過一小時,但通常幾分鐘內就會達到高峰,也可能非常嚴重。 恐慌症4大診斷依據:上述這些症狀在恐慌發作期間出現4個或以上;且擔心發作時可能造成不良後果、或作出不恰當的舉動,達到一個月或以上;並且無法歸因於其他如毒品、藥物、甲狀腺機能亢進、心肺功能障礙等因素,或是無法以其他身心疾病作出更好的解釋,如社交焦慮症、特定畏懼症、強迫症、創傷後壓力疾病、分離焦慮症等,就相當有可能是恐慌症。反之,若未符合,則可能為其他原因造成恐慌發作。不過確切還是得經專業醫師診斷。 恐慌症、恐慌發作時怎麼辦?醫教6自救方式助脫離恐懼 不論是恐慌發作或是恐慌症,都讓人相當不舒服,楊聰財醫師也提出6種自救方式,讓民眾在事態發生時當下能夠做出相關應對。 留在原地:許多人會離開現場,可以是一種選擇,但建議留在原地,讓自己習慣、克服當下這實際不具威脅的恐懼。若正在行車,則靠邊停車以策安全。 集中注意:建議注意力集中在其他事物上,例如手錶上的時間、深呼吸等,清楚明白恐慌感終究會流失,讓恐慌隨時間減緩。 深呼吸:深呼吸每次吸氣時數到三再吐氣,如此也可如前述轉移注意力,並且深呼吸也有助放鬆緊張恐慌的情緒。 創造視覺:恐慌發作的期間腦海會有很多畫面,例如當前害怕的景象,可試著想像創造出放鬆、自在、平靜的景象,並集中注意力在這個畫面。 挑戰恐懼:挑戰恐懼也是一種方法,可試著找出害怕的根源並挑戰,不斷的提醒自己擔心的事物並不是真實的。 放棄抵抗:若發現前述這些方式都做不到的話,可以選擇放棄抵抗,避免因抵抗失敗產生更大的恐慌感。遇到挑戰,「精神躺平」也可以是一種選擇,就讓時間帶走恐慌,注意安全即可。 恐慌症/發作如何治療、改善?醫教6大方向多管齊下 藥物治療、認知行為治療:面對恐慌症、恐慌發作的困擾,楊聰財醫師建議盡早檢查治療,治療方面可包含藥物治療,例如抗憂鬱藥物等,減少恐慌發作的頻率或強度。以及透過認知行為治療,識別恐慌、改變引起恐慌的思維及行為模式,更有效的控制恐慌情緒,並做出因應作為,是個效果顯著的治療方式。 良好生活、飲食改善:日常也可透過培養運動習慣、保持健康飲食、良好的睡眠及作息等幫助改善,像是牛奶等乳製品可攝取色胺酸及鈣、曬過的香菇可攝取維生素D、全穀類及深綠色蔬菜可攝取維生素B群、香蕉可攝取得到鎂,這些都是有助情緒穩定的食材。若容易情緒起伏,建議避免咖啡因、甜食、炸物等。 恐慌日記、支持團體:恐慌發作之後,也可透過日記紀錄人事時地物,以及推測可能的觸發因素、身體反應等,將更有利觀察確切的原因以及針對性治療。另外,也鼓勵建立支持網絡,例如家人、朋友、教會、支持性團體等,提供情感支持、減少孤立。 練習挑戰恐懼來源:正如前述提到的「留在原地」,可嘗試在安全、受到控制的情況之下,逐步的面對、挑戰引起恐慌的情境,也有助逐漸降低恐慌感。 《延伸閱讀》 .創傷後留意4大症狀早檢查,防急性壓力障礙成創傷後壓力症候群! .走出傷痛,時間能帶走一切?心理師教3重點真正走出陰霾! 以上新聞文字、圖片皆屬《今健康》所有,網站、媒體、論壇引用請註明出處。責任編輯:陳學梅
-
2024-05-03 焦點.杏林.診間
醫病平台/大地震帶來焦慮與悲慟——需要生命的韌性與智慧
【編者按】:自從四月三日花蓮發生大地震以來,除了生命的損失、建築的崩塌、交通的阻斷之外,全國民眾飽受驚慌,尤其最近餘震不絕,更是令人難以忍受。我們非常感謝一向關心國民精神健康的「精神健康基金會」董事長胡海國教授即時答應分享他對地震驚恐創傷後的精神困擾現象的看法,同時並邀請兩位資深精神科醫師分享他們的專家意見。→胡海國教授看法→資深精神科醫師意見希望這些難得的醫學知識分享可以幫忙台灣社會大眾順利度過這段嚴厲天災的考驗。花蓮這一次大地震,全省都明顯感受到持續很久的劇烈搖晃,尤其之後的大大小小不斷的餘震更是讓人害怕。雖然這次地震的震央不是在陸地,帶來人員的傷亡,跟建築物的毀混,並沒有921地震那麼的大,但是相信很多人都餘悸猶存。我有幾個焦慮症的病人,原來病情都好多了,甚至幾個月都沒用藥,這一次地震又讓他們極度擔心、緊張、心悸、睡不好,趕快回來就診。廣泛性焦慮症、恐慌症這一類的病人族群,本來就容易對壓力事件過度反應,也最容易受地震影響。甚至天天都覺得地面在搖晃,不時暈暈的;也有病人出現強迫思考、畏懼症,害怕路上被磁磚砸到,乾脆不出門。原則一:地震是可預期的,事先在心理上、生活上做好準備,會大幅降低過度焦慮,也有助應付災變很多時候,我們事後的慌張、害怕,是來自大家的「居安不思危」。台灣及其四周臨海,都有許多的板塊跟斷層,又地處環太平洋火山帶,大型地震不管在地質學上、歷史上來看,都是早晚的問題,其機率應該遠高過百年一遇的大流感,只是不知發生的確切時間與地點。這道理其實很多人都明瞭,但是有多少人放在心上,事先做一些準備呢?根據心理學研究,人性往往偏向過度樂觀,只有在輕微至中度憂鬱時,反而判斷才跟現實一致。以自己做例子,在幾年前我就思考過大地震的應對方法,因為很清楚有生之年很高機率會遇到。我檢查了家裡的手電筒,發現電池都壞了,裡面的溶液外洩甚至把手電筒也弄壞。當機立斷,全部改成LED充電式的手電筒,而且可以有收音機,還附有作為手機備用電源的功能。家裡除了兩個30公升,裝滿水的塑膠桶子,也有卡式瓦斯爐,被困在家中1個禮拜,吃喝應該也沒有問題。還有就是身邊放點現金,斷電時所有電子支付、信用卡都是沒用的。那天地震來時我正要起床,心裡並不感覺驚惶,因為知道自己有所準備,只是伸手扶住旁邊的架子,避免被物體掉落擊中。「有備」不只可以「減災」,更以減少事發當下與過後的過度焦慮,對焦慮性疾患的病人來說,過度焦慮的結果可以讓病情惡化、複雜化,慢性化。原則二:情緒的「心理韌性」很重要「心理韌性」英文是resilience,這個字最近常常在兩岸地緣政治,中美貿易科技對峙中經常被提及。根據美國心理師學會的網頁,「心理韌性」是指 - 當我們在生活中面對困難或挑戰的時候,可以成功的調適、回復的過程與結果。而這個成功主要是經過心智(理性思考)的、情緒的,以及行動上的彈性作為,可以好好地對應外在及內在的需求。當然社會資源的提供是這其中重要的環節,其實受災戶很多人都會過度悲傷跟擔心,忽略了這一塊。另外是個人對世界的看法,比如說人生本來就是無常,擔心生命的終結(貪生)並沒有甚麼意義,平常的安全準則更重要。像「危地不居」,等紅綠燈時站在柱子後面,而不是馬路邊;門的旁邊不要堆東西,以免地震火災阻礙通路。這些危機意識,進而轉化成對生命更有積極意義的追求,是「心理韌性」的來源。原則三:及時的藥物與心理治療很重要 最常見的急性創傷後症候群不可等閒視之,很多人忍很久才來就醫,但是這樣徒增腦部的傷害跟治療的難度。臨床經驗中,第一要睡得好,很多急性創傷後症候群經常會做惡夢,那應該是創傷太嚴重,在睡眠中依然在影響腦部,所以適當藥物的選擇很重要。另外是反覆地想起當下的內容,焦慮害怕,這時除了抗焦慮藥物之外,抗憂鬱藥物往往也是必須的。比較後期的、可以持續很久的是「病態悲慟」Pathological Grief,哀傷長達一年,經常活在思念中、難以處理遺物,難以正常過生活,快樂不起來。其實真的等到一年才來診斷跟治療太慢了,假如持續三個月有憂鬱的症狀,沒有好轉甚至更惡化,或持續伴隨輕生的意念,就應該尋求幫忙了。抗憂鬱藥物之外,心理治療往往是必要的,甚至比藥物更重要。沉溺於哀傷,要體會那不僅只是個人的問題,周遭愛你、關心你的人也會活在你的地獄裡。延伸閱讀:4/29 讓震災的驚恐快快過去5/1 天然災害後的創傷與復原:發展心理社會環境的韌性與信任感責任編輯 吳依凡
-
2024-05-01 焦點.用藥停看聽
食藥署下令回收重鬱症藥物6萬錠,主因是檢出「致癌物」
憂鬱症藥物回收通知,安定性測驗發現「亞硝胺」超標回收憂鬱症患者服藥得注意,衛福部食藥署今公布一款藥品第二級回收警訊,為鴻汶醫藥實業有限公司產製的「忻樂膠囊30毫克」。食藥署表示,「忻樂膠囊30毫克」批號「646038」藥品,不純物含量「亞硝胺」成分超出可接受限量值,食藥署啟動回收。食藥署副署長王德原表示,該藥品於112年健保用量10萬多顆,市佔率0.328%,三同藥品中,國內仍有9張許可證,回收應不致導致缺藥。王德原表示,食藥署4月17日收到加拿大官方通報表示,國外藥廠針對這款藥物進行安定性試驗時,發現不純物「亞硝胺」成分超標;全球自107年開始發現部分藥品的賦形劑成分中的有機溶劑胺,會產生「致癌物」亞硝胺,因此各國針對特定藥品都開始進行監測。「國內相關監測持續進行,都在監控範圍。」王德原說,國內同步監測藥品不純物亞硝胺是否超標外,也要求廠商自主檢驗、通報,本次收到加拿大官方通報是「國內首例」。忻樂膠囊30毫克回收並不會導致缺藥問題王德原指出,忻樂膠囊30毫克主要用於重鬱症、廣泛性焦慮症、糖尿病周邊神經痛、纖維肌痛。112年健保用量10萬079顆,市佔率0.328%,本次回收一批,國內銷售600瓶、共6萬錠得回收;同劑型、劑量、成分的三同藥品國內仍有9張,因此不會導致缺藥問題產生。食藥署已要求廠商應於民國113年5月17日前完成回收作業,並應繳交回收成果報告書及後續預防矯正措施。並請各醫療院所、藥商、藥局配合辦理回收作業,立即停止調劑、供應。延伸資訊:藥物百科 忻樂膠囊30毫克責任編輯 吳依凡
-
2024-04-28 養生.聰明飲食
不再堅持只吃肉!為何全肉食醫師和生酮飲食教父皆開始吃碳水化合物?
我在2022-9-28發表肉食密碼:救命飲食的另一極端,讀者chiaseeyan在2024-4-9留言:教授好。作者去年已經脫離純肉飲食了,現在每天攝取300g碳水,受訪影片。留言裡的影片是2023-9-24發布的Why Paul Saladino Quit Carnivore & Now Eats 300g of Carbs Per Day(為什麼 Paul Saladino 放棄全肉食並現在每天吃 300 克碳水化合物)。Paul Saladino有醫師文憑,但卻不在醫院或診所工作,也從未發表過任何醫學論文。他的全職工作是行銷全肉食飲食(Carnivore diet)和營養品。他在2020-2-18發行新書The Carnivore Code: Unlocking the Secrets to Optimal Health by Returning to Our Ancestral Diet。這本書在台灣是翻譯成《肉食密碼》,而發行日期是2022-8-12。譯者是黃亭蓉,畢業於國立政治大學廣播電視學系,就讀英國中央演講與戲劇學院舞台與廣播媒體編劇研究所。(註:我在她的臉書看到她手上拿著一大塊扭結麵包,還說她超喜歡吃這種麵包。我也高度懷疑這本書的發行人真的是奉行全肉食飲食)《肉食密碼》的內容簡介是:「改善自體免疫疾病,減輕發炎症狀,破解植物性飲食益處的迷思,用全肉食找回身體健康!潰瘍性結腸炎、克隆氏症、狼瘡、甲狀腺疾病、牛皮癬、多發性硬化症、類風濕性關節炎、憂鬱症、躁鬱症、焦慮症……許多病症都將獲得改善。保羅‧薩拉迪諾醫師在這本開創性的書中,揭示了一個令人震驚的事實,那些我們以為對健康至關重要的食物,如全穀物、植物和綠葉蔬菜對身體並不如你想的有益處!薩拉迪諾醫師結合了科學、歷史以及自己身體力行驗,破解了植物性飲食益處的迷思,並揭示了全肉飲食的治癒潛力,提出這才是最符合我們的身體的飲食方式。」Paul Saladino在訪問影片裡說:「這令人謙卑。……我現在了解到,在飲食中加入碳水化合物可以改善我的健康。」這部影片發表之後3個月(2023-12-27),健康資訊網站The Hone Health發表Why Dr. Carnivore Changed His Mind About Meat-Only Diets(為什麼全肉食醫生改變了對全肉飲食的看法)。我把重點翻譯如下(紅色字):功能醫學醫生Paul Saladino(又名全肉食醫生)以其嚴格的飲食信仰在生物黑客界引起了轟動。 但到了 2023 年,他的健康發生了變化,促使他放棄了塑造他職業生涯的飲食習慣。(註:台灣也有很多所謂的功能醫學醫生,騙吃騙喝,請看功能醫學:真功能,假醫學)自 2018 年以來,Saladino一直致力於全肉飲食,向那些對極端無碳水化合物養生法所謂的健康益處感興趣的人出售書籍和飲食計劃。 但在最近接受播客Thomas DeLauer採訪時,Saladino表示,經過五年的全肉食飲食,他的睪固酮水平下降了。他也認為全肉飲食是導致他睡眠問題以及關節和肌肉疼痛的原因。註冊營養師 Sydney Greene 表示,Saladino可能缺乏負責產生睪固酮和褪黑激素等重要荷爾蒙的營養素,而低血糖水平會導致心悸。Greene又說,由於飲食缺乏多樣性,那些遵循肉食飲食的人更容易缺乏維他命和礦物質,也面臨便秘和胃酸倒流等胃腸道問題的風險。她也說,肉食飲食不含纖維,所以會導致腸道內的有益細菌挨餓,從而損害腸道微生物群。Saladino並不是唯一一個放棄肉食飲食的大牌生物駭客。 Dave Asprey被譽為「生物黑客之父」,也是《聰明而不是更難》(Smarter Not Harder)一書的作者,(註:他是生酮飲食教父,防彈咖啡的發明人)他表示,碳水化合物和纖維的缺乏破壞了他的腸道健康,並降低了他的睡眠品質。他說:「每天早上我都筋疲力盡。根據我的睡眠監測腦電圖設備顯示,我每晚會在不知不覺中醒來 10 到 12 次。」營養師 Greene說:「我絕不會向任何人推薦這種飲食。一位醫生推行這種飲食是非常不道德的。健康生活的一部分取決於多樣化的飲食。所有食物類別對於身心健康都很重要。」沒錯,一位醫生推行這種飲食是非常不道德的,但是,一位所謂的名醫卻在台灣極力推行這種飲食,請看LMHR:玩命遊戲。還有,儘管Asprey已經放棄生酮飲食,但他仍惡性難改:他最近(2024-3-29)發表影片聲稱「尿液注射」可以治百病,請看https://youtu.be/NMszKzd0UrQ。原文:全肉飲食教父,生酮飲食教父,雙雙投降責任編輯:辜子桓
-
2024-04-24 醫療.精神.身心
又在搖了嗎?常有搖晃感、失眠…三族群小心「地震幻覺」
最近地震頻傳,引發民眾恐慌,許多人感到焦慮不安,地震後仍不時有搖晃感,產生失眠、自律神經失調。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精神科暨睡眠中心主任李信謙表示,大地震之後出現搖不停的「幻震」,是一種壓力反應。當生命受到威脅時,會感到精神繃緊、緊張及害怕,接著冒冷汗、心跳加速、呼吸急促等,驅使身體做出想逃跑的自動反應,這些都是正常生理現象。李信謙提到,地震頻繁讓壓力反應疊加,一旦負荷超量,會對身心造成極大影響。三族群好發「假性地震症候群」地震過後一天,不安全感應該會慢慢消除,但有些人會感到強烈的恐懼,甚至有死亡威脅感。李信謙說,有三族群好發預期性焦慮,可能罹患「假性地震症候群」。1.曾經居住在震央處、重災區者,感覺身歷其境。2.個性本來就容易緊張者,一逢壓力就干擾身體系統。3.有廣泛性焦慮症的人,會因為天災帶來心理上極大的壓力。容易緊張、精神疾患 別過度搜尋網路資訊誤信謠言假性地震症候群的狀況,又稱為「幻震」、「地震幻覺」,李信謙指出,這類患者需要外力介入,給予居家安全、救援資源等保障,或是諮詢專業醫師求助。容易緊張、罹患精神疾病者,則需要傳達正確的訊息,不要過度搜尋網路資訊,誤信謠言、假新聞,例如:住哪層樓最危險、將發生更大的地震等。若心理焦慮造成睡眠困擾、影響日常、變得疑神疑鬼,應就醫接受心理輔導,評估是否開立藥物緩解症狀。恐慌不安會對生活造成極大困擾,李信謙建議,判斷資訊正確、預備逃生措施、維持規律作息,是災後自我復建要點,保持正常生活,有助於降低壓力反應。(責任編輯葉姿岑)
-
2024-04-10 醫療.腦部.神經
左眼跳財?眼皮一直跳怎麼辦,醫師告訴你何時該就醫!
「左眼跳」可能不是財運到!一名53歲電腦工程師,幾個月前開始偶爾出現左側眼皮跳動現象,最嚴重時跳到兩眼幾乎張不開,心情與工作大受影響,就醫才發現是「眼瞼痙攣症」,經藥物及肉毒桿菌素眼周局部注射治療後已改善。醫師提醒,此疾病好發於50至60歲民眾、女性多於男性,患者初期常會有眼睛疲勞痠脹、畏光或乾眼症等症狀。書田診所腦神經內科主任醫師黃啟訓說,眼瞼痙攣症(Blephalospasm)屬於一種特殊的局部肌張力異常症,大部分發生原因不明,其他續發性的致病原因,包括腦炎、巴金森氏症、止吐藥或精神疾病藥副作用所致,好發於50至60歲間,男女發生比例為3比7。眼瞼痙攣症初期症狀黃啟訓指出,患者在初期常會有眼睛疲勞痠脹、畏光或乾眼症等症狀,接著通常會先有眨眼次數增加的症狀,眼瞼緊閉的現象也會愈發嚴重,甚至可能讓眼睛幾乎張不開。由於早期症狀較不明顯,黃啟訓表示,一半的個案從發病到正確診斷往往需至少1年以上的時間;三分之一的病人會因此引發焦慮症,甚至憂鬱症,文獻統計發生率約萬分之一,但因為檢查困難,實際發生率可能被低估。眼皮跳動持續超過2周未改善再就醫在治療方面,黃啟訓說,目前治療眼瞼痙攣症常用的口服藥物,有抗乙醯膽鹼藥、多巴胺藥物、鎮定劑和肌肉鬆弛劑等,但口服藥物治療的效果往往有限;其餘治療選擇,則是在眼眶周圍局部注射肉毒桿菌素,一般在注射後1至2周內即可完全恢復正常,注射一次療效約可持續3至4個月。黃啟訓提醒,如果眼皮跳動持續超過2周仍未改善,甚至跳動情況已影響日常生活,應盡早就醫,不過民眾如果確診眼瞼痙攣症,也不要太過緊張,只要做出正確的診斷,並及早接受適當的治療,一般都可以很快得到良好的療效,尤其早期進行有效治療,更有助於明顯改善生活品質,也避免引發無謂的焦慮和憂鬱。(責任編輯葉姿岑)
-
2024-03-30 養生.生活智慧王
雜物滿屋難斷捨離?醫師曝愛囤積症是種病!嚴重恐會社交和職業功能受損
近年來,興起一股「斷捨離」風潮,講究無欲單純的生活,但社區中仍常見「囤積症」患者,在家中堆滿東西,髒亂不堪,寸步難行,幾無生活品質可言,如果旁人丟棄物品,還會勃然大怒。開業精神科醫師楊聰財表示,囤積症又稱為儲物症、囤積症候群或囤積障礙,是1種心理精神健康障礙,歸在「強迫症及其相關障礙」,需靠藥物、認知行為治療才能逐步改善。囤積症好發於長者!女性罹病率為男性的3倍楊聰財表示,囤積症自2013年被納入《精神疾病診斷與統計手冊》,和拔毛症等屬於強迫疾病相關障礙的1種,定義為「不當收集物品,造成生活障礙」,一般來說,個案常伴隨情緒障礙,如廣泛性焦慮症或是分離焦慮症等,女性為男性的3倍。臨床也發現,囤積症好發55歲以上民眾,中老年人發生囤積症機率是青壯年的3倍。中老年囤積症患者成因複雜,精神疾病,強迫症、憂鬱症、躁鬱症,失智症、巴金森病或身體體力不佳等,都可能引發囤積行為。囤積症6大症狀 患者恐將雜物堆滿屋楊聰財指出,最常見的囤積症個案特徵為不停囤物,從家裡堆到公共空間,影響家人居住空間,也造成居家環境、公衛等危害。部分病友則是沒有意義地蒐集某些東西,同1件物品蒐集數10件,買來後不開箱,就堆在角落,導致生活空間變得極度混亂和不可使用。主要症狀可分為下列6大類:1.持續囤積物品:個案無法停止收集、購買或保留各種物品,即使這些物品並無實際價值。2.拒絕處分物品:患者難以捨棄,或扔掉物品,即使這些物品已經破損、過期,或沒有實際用途。3.生活空間極度混亂:囤積物品導致家居或工作環境變得極度雜亂。4.社交和職業功能受損:囤積症影響患者的社交生活和職業功能,可能導致孤立、失業或其他社交問題。5.情感困擾:患者常常因囤積和混亂的環境而感到焦慮、沮喪、尷尬或其他負面情感。6.健康風險:囤積症可能導致健康和安全風險,例如堆積物品可能引發火災、滋生害蟲或其他危險。囤積症讓認知功能變差!醫師解析病因針對囤積症的治療,楊聰財表示,囤積症和腦部前額葉或扣帶皮質等功能失調有關,涉及到腦部運作區塊,驅使其強迫一直出現「囤積」的重複行為,需以藥物調整血清素,穩定腦部系統運作。另需輔以認知行為治療,排解壓力,解決焦慮,以降低囤物頻率。部分囤積症患者是因認知功能變差所致!當認知功能退化,使得歸納、整理、解決事情等能力變差,此時,家人應予以協助,幫忙盤點可以丟棄哪些東西,以逐次減少方式,慢慢清空囤積物品。責任編輯:陳學梅
-
2024-03-23 養生.聰明飲食
吃優格助腸道健康也能抗憂鬱! 研究發現「1成分」是關鍵
許多人都知道吃優格能促進腸胃道蠕動,幫助腸道消化,但其實好處不僅於此,美國維吉尼亞大學醫學院研究團隊為了探討益生菌對人類行為的影響,進行了1項研究,結果發現,富含益生菌的優格,可能為治療焦慮、憂鬱和其他心理健康狀況,找到新的方向,此研究發表於國際期刊《大腦、行為與免疫》(Brain Behavior and Immunity)。優格內含乳酸菌菌株 有助減輕憂鬱與焦慮症狀優格是透過發酵牛奶製成的,含有對腸道健康有益的鏈球菌和乳酸菌菌株。以前的研究表明,在憂鬱和焦慮患者中體內的腸道細菌,尤其是屬於乳酸菌科的細菌會受到干擾,這種情況通常被稱為腸道微生態失調。此外,一些臨床試驗和動物研究也表明,乳酸菌屬於1種精神益生菌,能為心理健康帶來益處,包括增強對壓力的抵抗力、減少小鼠的紊亂行為,同時還與患者憂鬱和焦慮症狀的減輕有關。在最新的研究結果發現,研究人員從包含數百萬細菌、真菌和病毒的腸道菌群中分離出1組細菌,稱為「改變的施德勒菌群」(Altered Schaedler Flora),含有2種乳酸菌和其他6種細菌。研究人員表示,利用這個很少被使用的細菌群體,能夠培育出有和沒有乳酸菌的小鼠,並且避免使用抗生素的需要,最後,這組改變的施德勒菌群出現了令人興奮的結果。維吉尼亞大學神經科學系的首席研究員阿爾班·高提耶(Alban Gaultier)指出,從以前的研究中得知,乳酸菌有助於改善情緒障礙,可以逆轉小鼠的憂鬱症,但其潛在原因仍然不清楚。因此,研究團隊為了了解乳酸菌是如何影響行為機制,以及缺乏乳酸菌會如何加重憂鬱和焦慮症狀,又再度展開研究。乳酸菌為何能調節壓力又抗憂鬱? 研究找到關鍵原因研究人員說明,乳酸菌科中的乳酸菌能夠維持免疫介質「干擾素γ」的濃度,該介質能調節身體對壓力的反應,並有助於防止憂鬱。阿爾班·高提耶表示,研究發現了腸道內的乳酸菌,是透過調節免疫系統來影響情緒障礙,這項研究可能為治療焦慮和憂鬱的藥物,開啟了1條平順的道路。研究人員希望這些發現,將有助於制定含有最佳乳酸菌濃度的益生菌,來幫助憂鬱症患者或憂鬱症高危險群。研究人員Andrea R. Merchak表示,有了這些結果,等於有了優化益生菌發展的新工具,應該可以加速新療法的發現。更重要的是,現在可以去探索如何維持乳酸菌和干擾素γ的健康水平,以預防和治療焦慮和憂鬱。★本文經《NOW健康》授權刊登,原文刊載於此★關心健康生活大小事,點此進入【NOW健康】資料來源:Yogurt For Mental Health? Study Uncovers How Fermented Food May Prevent Depression, Anxiety延伸閱讀:.幾歲開始老很快?醫曝3年紀是斷崖式衰老關鍵,6方法延緩老化.長壽最佳步數不是1萬步? 歐洲研究:走「這個步數」可降低死亡風險.當70歲時想過什麼樣的生活?6種生活態度讓你更健康長壽、自在圓滿責任編輯:陳學梅
-
2024-03-22 焦點.元氣新聞
她喪子差點壓力過大心碎致死 心碎症候群背後藏「身心議題」
「心碎」真的可能致死。一名50多歲女子,正經歷喪子之痛,天天以淚洗面,某晚突然胸悶暈厥送醫,女子心肌酵素上升,急診判定「心肌梗塞」,送進導管室治療,放置導管後,竟發現冠狀動脈並未堵塞,左心室卻呈現章魚壺狀,結果為罕見的「心碎症候群」,經投藥治療後,所幸救回一命。心碎症候群、心肌梗塞症狀難辨別台南市立醫院心臟內科主治醫師劉力瑋表示,心碎症候群又稱為「壓力性心肌症」,患者多數因情緒壓力引起,九成患者為女性,特別是更年期過後的女性,最容易引起心碎症候群,學界推測與女性荷爾蒙缺失有關。除了該族群以外,罹患憂鬱症、焦慮症、有抽菸、酗酒等習慣者,也屬於高危險群之一。劉力瑋表示,心碎症候群的表現方式與心肌梗塞相似,初期會感覺到胸悶不適,有時伴隨「劇烈疼痛」,心碎症候群的患者送到急診時,醫療人員難以透過症狀辨別是心碎症候群還是心肌梗塞,甚至連心電圖、檢測心肌酵素,兩者表現都完全一致,僅能透過導管手術釐清心臟冠狀動脈釐清,是梗塞還是心碎症候群。劉力瑋表示,當被判定是心碎症候群時,僅能透過支持性療法,改善症狀,並且投以心臟衰竭的藥物,如血管張力素轉化酵素抑制劑、鹽皮質類固醇、乙型受體阻斷劑、利尿劑等,心臟功能約能在一周至八周左右開始好轉。心碎症候群與心肌梗塞一樣都具有危險,據研究,心碎症候群是患者處於嚴重高壓時,腦內邊緣系統異常,交感神經過度活化,血壓快速升高,讓左心室變大,且會呈現如日本傳統捕捉章魚的「章魚壺」形狀,因此,心碎症候群還有另一個名稱為「章魚壺心肌症」。呈現章魚壺的狀態下,心尖收縮能力變差,血液難以被運送到全身,患者有機率會休克,有些則會誘發致死風險極高的肺水腫、心衰竭、心律不整等。據統計,心碎症候群的患者約有1%到3%的機率死亡。正經歷重大創傷 增心碎症候群發生率劉力瑋表示,蠻多心碎症候群的患者發病時,正經歷生命中,重大的創傷,如喪親、失婚、失戀等。患者多數藏有「身心」課題,若遇到心碎症候群的患者,也會同身心科醫師,透過長時間的心理調適,才有助於預防心碎症候群再次發生。台南市立醫院身心科主治醫師劉育嘉表示,現代人生活繁忙,時常疏忽情緒,累積許久就會成為壓力,心碎症候群的患者如果被診斷具有身心問題,醫師會嘗試協助患者逐步與情緒共處,先理解再排解。第一步建議,讓自己認識情緒,學習觀察以及了解發生什麼樣的事情會產生各類不同的情緒;第二步是不要排斥負面情緒,生氣、難過、悲傷對於人類來說都是重要的情緒,背後都代表著身體反應的訊息,情緒沒有對錯,迎接情緒需要花時間練習。第三步則是表達情緒,理解自己的情緒背後代表的原因後,開始慢慢表達情緒,學習去描述,不只幫助自己了解當下的狀況,也能讓身旁的人可以理解自己,讓溝通更有效率;第四步是調節情緒,當得知自己會受情緒影響,可透過練習幫助自己調節到舒適的程度。劉育嘉表示,這些步驟看似簡單,但每一步都很難,特別是踏出的第一步是最難的,不過當患者有意識要面對情緒,就已經做到「自我察覺」,也就是踏出第一步,如果已經進入第一步,再往下認識自己的情緒開始卡關,建議可以尋求醫療或是心理諮商的協助,由專業人士的帶領可達到事半功倍效果。劉育嘉表示,情緒是一座大山,這個山是讓人生豐富的資源,只要妥善認識,能大幅降低壓力對於人類的傷害,也能避免心碎症候群等其他身心疾病的發生率。劉育嘉醫師小檔案現職:台南市立醫院身心科主治醫師學經歷:成大醫學系國立成功大學附設醫院精神科總醫師國立成功大學附設醫院精神科專科醫師台灣精神醫學會精神科專科醫師台灣老年精神醫學會專科醫師專長:失眠、焦慮症、憂鬱症、恐慌症、強迫症、自律神經失調、創傷後壓力疾患、失智症、躁鬱症、思覺失調症、器質性精神病劉力瑋醫師小檔案現職:台南市立醫院心臟內科主治醫師台南市立醫院師資培育中心主任學經歷:高雄醫學大學醫學系畢台大醫院心臟科總住院醫師台大醫院內科部住院醫師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仁愛院區內科住院醫師專長:高血壓、高血脂、心衰竭、瓣膜性心臟病、冠心病、末梢血管疾病、糖尿病、冠狀動脈旋磨術、頸動脈支架術
-
2024-03-16 醫療.精神.身心
睡眠不足會降低積極感、增加焦慮!從事「這些行業」風險高
缺乏適當的睡眠不僅會讓人感到疲憊和昏昏欲睡,還可能對心理健康產生重大的影響。1項最新研究表明,睡眠不足會降低積極感,還會增加焦慮的風險。睡眠不足恐引負面情緒增加 晚睡1小時也會影響這項由美國心理學會發表的研究中,研究人員分析了50年間的154項研究數據,其中共有5715名參與者,這些參與者因為一夜或多夜睡眠被打擾,在睡眠中斷後,研究人員便開始評估參與者至少1項與情緒有關的變數,包括他們自述的情緒狀況、對情緒刺激的反應,以及憂鬱和焦慮的狀況。該團隊研究了3種形式的睡眠剝奪:第1種是讓參與者保持清醒一段時間,第2種則是讓參與者的睡眠時間短於平常,至於第3種是在夜間定期喚醒參與者。分析結果後顯示,3種類型的睡眠不足都與正面情緒減少有關,如喜悅、幸福和滿足感,並使所有參與者的焦慮感增加,如出現心跳加快和擔憂情緒。研究的主要作者之一、來自蒙大拿州立大學(Montana State University)的卡拉·帕爾默(Cara Palmer)表示,即使是短時間的睡眠不足,比如晚睡1、2個小時,或者只是失眠幾個小時,都會出現這種情況。另外,研究人員還發現,睡眠不足會增加焦慮症狀,並減弱對情緒刺激的反應;不過,研究中觀察到的憂鬱和負面情緒的症狀,如悲傷、擔憂和壓力,則較小且不太一致。然而,此項研究有1個限制是,參與者症狀缺乏年齡的多樣性,大多數參與者都是年輕人。睡眠不足已成多數人的日常 應制定政策保障這些職業的睡眠卡拉·帕爾默表示,在這個大多數人睡眠不足的社會中,量化睡眠不足對情緒的影響至關重要,因為睡眠充足有助於促進心理健康。這項研究是迄今為止,探討睡眠和情緒的關聯性最全面的1項研究,並提供了充分的證據證明,長時間清醒、睡眠時間縮短,以及夜間醒來等睡眠障礙,對人類的情緒是有不利的影響。此外,卡拉·帕爾默補充說明,研究發現,有超過30%的成年人和高達90%的青少年睡眠不足,在這個多數人睡眠嚴重不足的社會中,個人和公共衛生方面的影響是相當可觀的,其中容易睡眠不足的行業,如急救人員、飛行員和卡車司機等,應制定和採納優先考慮睡眠的政策,以減輕對日間功能和健康的風險。★本文經《NOW健康》授權刊登,原文刊載於此★關心健康生活大小事,點此進入【NOW健康】資料來源:Sleep Loss May Reduce Positivity, Increase Your Risk Of Anxiety延伸閱讀:.幾歲開始老很快?醫曝3年紀是斷崖式衰老關鍵,6方法延緩老化.長壽最佳步數不是1萬步? 歐洲研究:走「這個步數」可降低死亡風險.當70歲時想過什麼樣的生活?6種生活態度讓你更健康長壽、自在圓滿責任編輯:陳學梅
-
2024-03-02 醫療.耳鼻喉
打呼不代表睡得好!醫師曝經常打呼一定要留意是否有這疾病
「那是一個五十幾歲的男士,長期有失眠的問題,導致情緒不穩定,而且在駕車經過高架橋時都會感到很恐慌。」馬偕紀念醫院胸腔內科劉景隆醫師指出,「進一步檢查發現,原來他有睡眠呼吸中止症,晚上都會嚴重缺氧。」 確定診斷睡眠呼吸中止症後,便建議患者在睡覺時使用呼吸器。劉景隆醫師說,使用呼吸器改善缺氧之後,患者的睡眠品質大幅改善,整個人變得神采奕奕,安眠藥的劑量也可以減量使用。 失眠是國人相當常見的狀況,造成失眠的原因也相當複雜,常見的有環境因素,例如太冷、太熱、太吵、太亮而影響睡眠;有心理因素,例如緊張、焦慮、擔憂等;有生理時鐘改變,例如時差、輪班等;有飲食因素,例如在睡前攝取刺激性食物、飲料;有精神疾病,例如憂鬱症、焦慮症、思覺失調等;有身體疾病,例如咳嗽、鼻塞、疼痛、夜尿、睡眠呼吸中止症、慢性阻塞性肺病等。 由於失眠的成因相當複雜,所以在遭遇失眠的狀況時,必須仔細尋找原因,才能採取適當的解決方式。眾多失眠的原因中,有些原因造成入睡困難,有些原因導致睡著之後容易醒來而影響睡眠品質。劉景隆醫師說,睡眠呼吸中止症便是會嚴重干擾睡眠的因素之一。 大家可能會以為,一個人睡到打呼代表睡得很好,其實並非如此。劉景隆醫師說,如果經常打呼,一定要留意是否有睡眠呼吸中止症。 睡眠呼吸中止症(sleep apnea)的患者往往打呼聲有大有小,而且睡覺時的呼吸聲會中斷。當呼吸中止導致血中氧氣濃度過低時,患者就會驚醒,一個晚上會發生數十次、甚至數百次,早上起床的時候會覺得頭痛、口乾舌燥等症狀。 因為晚上的睡眠一直被打斷,所以白天就容易打瞌睡、工作不能專心、記憶力衰退、暴躁易怒、心情低落。劉景隆醫師說,由於精神不繼,患者駕駛的安全性也須受到重視。 睡眠呼吸中止症的危險因子包括肥胖、男性、老年、家族病史、使用酒精或鎮靜劑等。部分患者的呼吸道肌肉較鬆弛,睡著之後便可能造成呼吸道塌陷,導致阻塞性睡眠呼吸中止症。從盛行率推估,台灣至少有100-200萬人患有呼吸中止症,但大多數患者都不曉得自己有睡眠呼吸中止症,劉景隆醫師說,通常是身邊的人發現患者打呼很大聲、呼吸聲明顯中斷,才會提醒患者就醫。 「睡眠呼吸中止症不只會發生在成人,兒童也有機會出現睡眠呼吸中止症,而在夜間哭鬧、翻來覆去。」劉景隆醫師說,「因為睡眠品質很差,兒童可能常打瞌睡、活動力下降、注意力不集中、憂鬱、夜尿等,對小朋友的發育也有負面影響。」 經過檢查確認有睡眠呼吸中止症時,建議要根據病因接受治療,或是在睡覺時使用陽壓呼吸器,改善缺氧以及睡眠品質。劉景隆醫師說,部分患者在初期配戴陽壓呼吸器時,會因不習慣而影響睡眠品質,所以可以使用安眠藥物來輔助。 慢性阻塞性肺病也容易影響睡眠。劉景隆醫師說,慢性阻塞性肺病是因為支氣管有慢性發炎的狀況,患者白天就容易喘,睡著之後換氣減少,缺氧會更加嚴重,所以很容易醒過來,相當痛苦。 謹慎使用安眠藥物 如果有失眠的狀況,請務必就醫檢查,千萬不能擅自服用安眠藥。劉景隆醫師說,因為部分安眠藥具有抑制呼吸的作用,可能會讓呼吸中止的狀況更嚴重,或讓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體內堆積更多二氧化碳。 劉景隆醫師說,由於苯二氮平類安眠藥物會改變睡眠結構,長期使用後,部分患者會覺得記憶力受到影響。另外,部分苯二氮平類藥物具有呼吸抑制的作用,呼吸中止症患者也需特別留意使用此類藥物。 目前較新的機轉安眠藥是透過節抗食慾素受體改善失眠症(Orexin receptor antagonist),劉景隆醫師解釋,因為透過不同的機轉發揮作用,較不會影響睡眠結構,較符合生理需求,對失眠症患者的睡眠有助益。相較於傳統安眠藥物,食慾素受體拮抗劑比較不會有生理依賴性,也不會造成呼吸抑制,因此臨床上讓呼吸中止症病人或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多一個選擇。 失眠的成因很複雜,患者一定要跟醫師詳細討論,選擇合適治療與安眠藥物。 筆記重點整理 1、如果經常打呼,一定要留意是否有睡眠呼吸中止症。睡眠呼吸中止症的患者往往打呼聲有大有小,而且睡覺時的呼吸聲可能會中斷。呼吸中止會導致血中氧氣濃度過低,患者就會頻繁驚醒。 2、睡眠呼吸中止症患者白天容易打瞌睡、工作不能專心、記憶力衰退、暴躁易怒、心情低落。由於精神不繼,患者駕駛的安全性也須受到重視。確認有睡眠呼吸中止症時,建議要根據病因接受治療,改善睡眠品質。 3、如果有失眠的狀況,請務必就醫檢查,千萬不能擅自服用安眠藥。因為部分安眠藥具有呼吸抑制的作用,可能會讓會讓呼吸中止的狀況更嚴重,或讓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堆積更多二氧化碳。 4、苯二氮平類藥物是常見的安眠藥物,有呼吸抑制的作用,呼吸中止症患者或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也需特別留意使用此類藥物。 5、食慾素受體拮抗劑透過不同的機轉發揮作用,對失眠症患者的睡眠有助益。相較於傳統的安眠藥物,比較不會有生理依賴性,也不會造成呼吸抑制,因此臨床上讓呼吸中止症或慢性阻塞性肺病病人多一個選擇。原文:
-
2024-02-04 養生.人生智慧
老了怕老伴或自己先走!面對死亡恐懼,專家建議「提早做好1件事」
我們小時候以「長命百歲」作為祝壽語送給長輩,以為百歲是祝福。等到我們成為「長輩」,活在人人可能「長命百歲」的時代,發現百歲不僅不是祝福,還帶來許多焦慮。「焦慮世代」系列報導將探討長壽社會裡的新焦慮,以及大家透過哪些方式來面對這些焦慮。延伸閱讀/長命百歲是祝福,還是焦慮?「4本好書」 教你面對自己,提升心靈正能量面對死亡焦慮 怕老伴或自己先走近百歲的老奶奶坐在輪椅上,被比她更老、身體更差、走路不穩的老爺爺推進來。老奶奶身體多處不舒服,做了各科檢查都正常,醫生將她轉診至榮總老年精神科主任蔡佳芬的診間。蔡佳芬診斷她有恐慌症狀,奶奶否認:「我有錢有房子,先生也對我很好,沒有什麼好焦慮的。」蔡佳芬問:「妳說妳會突然很害怕到身體撐不住,妳怕什麼呢?」「我怕我先生比我先死掉,」奶奶幽幽地説:「或者,我比我先生先死掉。」蔡佳芬有許多百歲病人的狀態與老奶奶很像,既不符合任何診斷,也沒有相關病名,更無法靠吃藥治癒,頂多稱之焦慮症,但是背後是對死亡的焦慮。死亡的惱人之處在於,它一定會發生,而且無法預期何時發生。蔡佳芬說,這是這個世代老人的生存焦慮,在壽命沒麼長的過去,人們總是忙到生命最後一刻才倒下,無暇憂慮死亡。現代還有全球化競爭、資訊爆炸,以及疫情、大地震等災難使無常變時常,打擊了過去理所當然的世界觀,飄搖、無法掌握的感受更加深了焦慮。面對死亡恐懼 專家建議「提早做好1件事」多變的世界挑戰著正統醫學的極限,近年各種輔助療癒大紅,例如能量醫學、芳香療法、園藝治療,甚至各派別的靈魂療癒。蔡佳芬認為,治療不需拘泥於工具,再好的療法都有人無效,被認為效果不彰的療法也有病人特別埋單,只要有用就是好療法。她說明,許多輔助醫療,像是芳療、針灸、能量醫學等,其治療效果都是有實證的。但這其中也摻雜許多不僅無法治癒身心,還會要你人要你錢的邪教。她呼籲,能尋求正統醫療精神科或諮商最好,若是求助於輔助醫療也要確認是否合法,執行者有無國家認證資格。她說明,好的生命品質在「身心靈」達到平衡,「身體」健康在現代醫學的進步下,有長足進展;「心理」則因大環境動盪,衍生許多問題,各年齡層的諮商需求都大增;而「靈性」的需求,來自於面對死亡的焦慮、存在的意義追尋,需要時間,多數人總是等到死亡臨在眼前才面對,時間短,只能處理表層,她認為,靈性的追求,不一定要等到老,中年產生存在焦慮時,就要開始。延伸閱讀:.幾歲開始老很快?醫曝3年紀是斷崖式衰老關鍵,6方法延緩老化.長壽最佳步數不是1萬步? 歐洲研究:走「這個步數」可降低死亡風險.當70歲時想過什麼樣的生活?6種生活態度讓你更健康長壽、自在圓滿責任編輯:陳學梅
-
2024-01-30 醫療.皮膚
冒痘流膿飄異味 化膿性汗腺炎和青春痘常見差異一次看懂
50歲工程師翁先生,7、8年前鼠蹊部和股溝突然冒出大面積的痘痘,腫痛流膿、流血,常將衣褲浸濕,坐立難安,天天包尿布上班,原來是「化膿性汗腺炎」作祟。不少病友像翁先生一樣出現「椅子恐懼症」,不敢坐椅子,搭乘別人的車也擔心弄髒,經治療後,終於穩控病情。化膿性汗腺炎是一種慢性且反覆發作的發炎性毛囊疾病,台大醫院皮膚部主任蔡呈芳說,病灶通常發生於腋下、頭皮、臀部、腹股溝、肛門周圍及生殖會陰部、女性乳房間和乳下等特定部位,6個月內有2次以上反覆發作的疼痛結節,嚴重者病灶處會不斷滲出膿血而產生異味,甚至形成皮膚瘻管,就像下水道一樣互相連通,輕輕擠壓單顆膿疱,就會引爆周邊膿疱破裂膿液滲出,一般引流手術無法根治。蔡呈芳說,化膿性汗腺炎主要發生於頂漿腺分布處的毛囊,與青春痘發生於皮脂腺毛囊不同,不會有脂漏、閉鎖性粉刺現象,發生時間不局限於青春期階段,可能持續終生,甚至可能轉化為鱗狀細胞癌,是皮膚科門診治療最棘手的疾病之一,嚴重者超過8成會有疼痛、膿瘍發炎、近7成坐姿疼痛等症狀,長期反覆發作不僅容易影響生活品質,也會增加糖尿病、心血管疾病、憂鬱症與焦慮症等共病風險。台灣皮膚科醫學會理事廖怡華表示,化膿性汗腺炎無法根治,但依照疾病嚴重程度,給予一般照護、局部治療、全身性治療與外科治療,都有助達到減少病灶疼痛、改善生活品質等目標,一般照護包括傷口照護、疼痛管理、視共病需求轉介其他專科,以及體重管理和飲食習慣調整;局部治療以抗生素藥膏與抗菌洗劑為主;全身性治療則有抗生素、A酸、荷爾蒙治療藥物、免疫抑制劑或免疫調節劑、生物製劑與小分子抑制劑等藥物選擇。廖怡華指出,國內化膿性汗腺炎臨床診療共識建議,治療時應同時評估內科用藥與外科手術,內科用藥是指接受全身系統性抗生素等治療12周後,如果改善效果未達預期,即應考慮使用生物製劑,外科手術則需視個人病況,予以病灶切除或全面性切除等手術。責任編輯:辜子桓
-
2024-01-13 醫療.心臟血管
超重要!投票之後做什麼呢?醫師提醒快做「這件事」
今天是投開票日,很多人一早就去投票,接下來就是要等傍晚後的開票結果,醫師提醒,投完票後先量血壓,該吃的降血壓也趕緊吃,根據美國哈佛大學的研究,在2016年美國總統大選後的兩天內,心血管疾病的發作機率增加了1.6倍,提醒民眾「不管支持的人選是否當選,日子還是要好好過。」總統大選後兩天內,心血管疾病發作機率增加1.6倍心臟內科專科醫師劉中平今表示,選前的緊張以及參加造勢活動引發的情緒激動,還有長期吶喊的脫水疲勞,都可能讓心臟受損,以及血管產生栓塞;更別提太過興奮而忘記吃藥引發的風險。劉中平表示,根據美國哈佛大學的研究,在2016年美國總統大選後的兩天內,心血管疾病的發作機率增加了1.6倍,無獨有偶,發表在醫學期刊JAMA的研究也顯示,在2000年美國總統大選後的五天內,心肌梗塞的爆發增加了42%。投票後要趕快量血壓 該吃的降血壓也趕緊吃 劉中平建議,民眾在投票之後,一定要趕快量血壓,注意一下自己是不是有些藥物忘記服用了?今天晚上的開票結果,也別太認真,不管支持的人選是否當選,明天日子還是要好好過,還是要保持身體健康,平安就是福。台灣心肌梗塞學會理事長、高雄榮總重症醫學部主任黃偉春醫師表示,心肌梗塞有三大警訊,包括胸痛、喘氣及冒冷汗,這種胸痛就像被石頭壓著胸口,有可能轉移到下巴、或者是手臂,而一旦出現胸痛、喘氣及冒冷汗任何一個症狀,就應盡速撥打119送醫。參考資料:聯合新聞網、元氣網疾病百科、亞東醫院延伸閱讀:.焦慮、易怒...選舉前後當心「選舉症候群」!7大心法遠離選舉症候群.上班族超過4成曾罹患「選前焦慮症」!醫師建議應遵循3步驟處理.當70歲時想過什麼樣的生活?6種生活態度讓你更健康長壽、自在圓滿
-
2024-01-13 醫聲.領袖開講
院長講堂/張達人用靈性安寧照顧!助病患坦然面對死亡,了無遺憾地離開
新竹縣湖口鄉人口8萬2千人,是全國第二大鄉,天主教仁慈醫院是當地唯一醫院,主要服務亞急性患者和臨終長者。仁慈醫院院長張達人認為,行醫的核心價值在於「如何超越個人徇私心」,因此擔任院長20多年,不僅盡力引進先進醫療設備,在臨終病人照顧上,更注重靈性照顧,用安寧的方式讓患者了解生命的真諦和死亡的必然性。養生秘訣/保持身體活力 養生追求內在的平靜在養生上,張達人追求內在的平靜,平日閒暇喜歡接近大自然,參與慢跑、打球、登山和健走等運動,保持身體活力。面對巨大的工作壓力時,會靜坐或參與教會彌撒及靈修反省等活動,盡可能記錄內心動態變化過程。「人生有很多挑戰、有很多抉擇。」張達人說,人習慣從外面找安慰,很少從內在找答案,像現在年輕人的憂鬱和焦慮,就是不知如何調節活力,以及過於重視外在評價,無形中讓自己陷於框架中。他認為,人生難免經歷挫折、創傷,要學習傾聽內在聲音,跌倒時別忘記內在有個光,會去撫摸你、安慰你,鼓勵你不要放棄,「光會帶你走出痛苦、黑暗」。教會活動經驗 成當身心科醫師主因張達人13歲時,父親因為心臟病、中風早逝,當時的台灣醫療便利性和就醫流程並不完善,讓他感到許多無奈。他的大姨媽是小兒科醫師,母親受到姊姊的啟發,鼓勵他和弟妹習醫,也激發了他對醫療事業的興趣,後來他與弟妹3人都各自在醫界闖出一片天。身為天主教徒的張達人,除了關注身體健康,也尋求身心靈的平衡,在高中和大學時期參加了教會基督生活團(CLC)活動,豐富了靈性成長機會,這成了他選擇當身心科醫師的主要原因。2006年,張達人擔任嘉南療養院院長期間,與台南地檢署及台南縣政府合作,首創使用地檢署緩起訴金提供海洛因成癮者美沙冬替代療法。因為這項計畫,大幅降低全國的愛滋病感染人數。張達人在精神科療養院工作時,致力確保病人照護的連續性及完整性,由於他曾在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攻讀衛生政策與管理碩士學位,因此能夠結合理論與實踐,推動精神病患在門診、住院以及延伸到社區復健領域的完整性醫療服務。高齡患者居多 臨終照顧注重3面向仁慈醫院主要服務亞急性患者和臨終的長者照顧,其中7至8成都是高齡患者,張達人表示,在臨終病人照顧上,醫院更注重靈性照顧、生命回顧以及死亡識能三面向,從簽署DNR(Do Not Resuscitation)拒絕臨終急救開始切入,讓患者與家屬從避談身後事進而溝通、互相理解需求,從畏懼死亡到坦然面對。張達人說,老年人60%會有輕度精神上困擾,如睡不著、焦慮、不快樂等,造成身體衰弱,其中最重要是親子關係,家庭溫馨與否,對老年人快不快樂、願不願意活下去有很大的關係,透過團體小組治療,讓長者一起聊天,共同寫下生命歷程,最後再由醫師給予啟發,用安寧的方式回顧生命,進而了解生命的意義和死亡的必然性,讓患者了無遺憾地離開。對未來的展望,張達人說,仁慈醫院定位為照顧亞急性、臨終患者,年長的亞急性患者最需要的是發燒、肚子痛、跌倒時,能有醫院可以緊急處理、就近治療,老年人在意的是「照顧大於治癒」,為此院方也和長照機構配合,並且和亞東醫院合作,聘請眼科、心臟血管外科、骨科等醫師團隊到院服務,減去民眾舟車勞頓之苦。張達人小檔案.年齡:68歲.專長:焦慮症、憂鬱症、重大精神病診療、個別及團體心理治療、社區精神醫療、精神醫療政策與醫院管理.現職:天主教仁慈醫院院長、天主教主教團牧靈中心主任.學歷:美國約翰霍浦金斯大學衛生政策與管理碩士、紐約市西奈山醫學院附設醫院精神醫學部心理治療研究員、高雄醫學大學醫學士.經歷:衛福部草屯、嘉南療養院及玉里醫院院長、桃園療養院副院長、台大醫院精神醫學部兼任主治醫師、台灣精神醫學會常務理事給病人的一句話:除了注重飲食均衡、定期健康檢查和運動外,並學習聆聽內心及身體的聲音,照顧好自己,才能夠照顧好別人。責任編輯:陳學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