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8-20 新聞.用藥停看聽
搜尋
焦慮
共找到
2260
筆 文章
-
-
2020-08-20 新聞.用藥停看聽
日喝八瓶感冒糖漿治偏頭痛 沒改善還成癮
偏頭痛痛起來生不如死,世界衛生組織甚至將偏頭痛列為年輕人失能疾病第一名;尤其慢性偏頭痛每月有15天都在頭痛,痛起來動輒四小時,甚至出現噁心、嘔吐的症狀,根本無法好好工作。醫師表示,許多民眾會自行服用止痛藥,但若是疼痛狀況嚴重且持續多日,長期使用小心藥物成癮,可使用口服預防性用藥或肉毒桿菌素預防偏頭痛發生。一名中年婦女從高中時期就開始偏頭痛,過去20年都自行買成藥或以感冒糖漿中的止痛成分(乙醯氨酚)來止痛。然而隨著頭痛頻率升高,用量也持續上升,甚至一天喝到八瓶才能控制頭痛。但長期服用感冒糖漿導致她不喝感冒糖漿就全身不對勁,明顯藥物成癮,且頭痛無法好好控制,經常因此請假耽誤工作。收治這名婦女的台灣頭痛學會理事長林高章表示,偏頭痛病因主要來自三叉神經敏感化,以及腦血管的神經發炎,多源於遺傳和荷爾蒙變化,甚至經常輪班、作息不正常以及氣溫大幅度變化都可能造成偏頭痛發作。偏頭痛可用「54321」口訣作為診斷參考,頭痛超過五次以上、頭痛持續四小時以上、三天內會自行緩解、具有至少兩項特徵,包括中重度頭痛、單側發作、搏動性疼痛、日常工作或走路會使頭痛加劇,以及合併其中一項症狀,包括噁心、嘔吐、畏光及怕吵。林高章說,根據調查,全台約200萬人深受偏頭痛所苦,尤其以20至50歲的年輕女性居多,而偏頭痛若不妥善治療,容易演變成「慢性偏頭痛」或「藥物過量偏頭痛」。台北榮總神經醫學中心主任王署君表示,慢性偏頭痛的定義是每月有15天以上頭痛症狀且其中有8天被診斷為偏頭痛、每天4小時以上並持續三個月。王署君說,慢性偏頭痛的急性治療以各式止痛藥先治標,包括乙醯氨酚、阿斯匹靈等,但一周不可使用超過兩天。另需搭配口服預防性藥物,包括血清素促動劑、抗癲癇藥、乙型阻斷劑、鈣離子阻斷劑或抗憂鬱藥等,長期服用,一般療程為三至四周。另外,今年二月起健保有條件給付肉毒桿菌素可用於慢性偏頭痛的治療,每三個月一劑,藉由阻斷大腦發出疼痛訊號的神經傳導物質,減少慢性偏頭痛的發生。然而,並非每位病患都適合使用肉毒桿菌素治療,王署君表示,有偏頭痛症狀者最好先撰寫「頭痛日記」,記錄每月頭痛次數、維持時間、合併症狀、經期以及頭痛前的飲食,以便讓醫師了解導致頭痛發作的原因,對症下藥。除此之外,還要搭配生活調適,作息正常、充足睡眠、規律運動,並減少壓力、緊張或焦慮的情緒,才有助長期穩定控制病情。
-
2020-08-20 科別.一般內科
經常感冒、痠痛、疲倦、便祕、胃食道逆流……可能與這原因有關!
很多人可能會問:「醫師,我怎麼知道自己有沒有慢性發炎?有什麼檢查方法嗎?」事實上,目前檢驗慢性發炎的實驗室或影像學方法尙未普及於臨床,如細胞激素測定或腦部發炎掃描等檢查大多來自較高階研究單位的專案計畫。那麼,治療者是如何判斷個案是否有慢性發炎呢?關鍵就在於臨床症狀/徵兆的分析,其可協助治療者以最有效率且最貼近病患主觀經驗的方式進行診療,亦可讓個案在每次門診之間做自我觀察與記錄,就像每天量血壓一樣,有利於篩檢、追蹤、與溝通。以下我們將慢性發炎的常見症狀、徵兆逐一列出。(一)疲倦那是一種無止盡的疲憊,找不到可以恢復精力的方法,感覺全身彷彿被沉重枷鎖給綑綁一樣,施展不開。疲憊可以分成兩種,一種是心理上的疲憊,覺得提不起勁、無精打采、或者找不到做事與享樂的動力;另一種則是身體上的疲憊,覺得肌肉無力與動作緩慢。心理疲憊與大腦前額葉的功能有關,身體疲憊則與腦部紋狀體有關,顯示疲憊不只是一種抽象的感受(更不是懶惰),而是有其生理學依據。(二)心情莫名低落、焦慮、不耐煩經常為一些自己也覺得無關緊要或雞毛蒜皮的瑣事在擔憂,也常會因為生活的小摩擦而對周遭親友發脾氣。覺得自己什麼事都做不好,彷彿別人都在跟自己作對,甚至對未來沒什麼期待。容易反芻負面經驗,並過度猜想可能發生可怕的事。(三)消化道症狀例如喉嚨梗塞感、便秘、拉肚子或胃食道逆流等症狀。「我到底怎麼了?做過胃鏡、鼻咽鏡,看過很多醫師,但都查不出為什麼喉嚨會有卡住的感覺?」關於這點,筆者經常會與病患分享歇斯底里(Hysteria)一詞的典故。早在西元前四百年,被稱為現代醫學之父的希波克拉底(Hippocrates)將一種多見於女性的焦慮與身體不適的現象命名為hystéra(辭源為子宮的意思),並認為子宮的四處移位是造成身體多處不適的原因,比如當子宮上移到喉嚨時便會有梗塞感。姑且不論這古老論點的偏見與不合時宜,有些人聽了,就會有如釋重負的感覺,意識到原來這不是什麼怪病,而是早在幾千年前就已經被注意到的現象。其他如便秘、腹瀉、或絞痛等類似腸躁症的症狀也與身體發炎有關,尤其是對壓力及作息特別敏感的人,比如有人上台前就會拉肚子,或者輪班時常會便秘,嚴重影響生活品質。(四)皮膚與呼吸道症狀如果要阻絕外來物入侵,那時時刻刻都與環境有頻繁接觸的皮膚及呼吸道就是第一線邊防重鎭了。因此,人體很自然的在這兩個部位上布滿了免疫大軍,隨時準備迎戰。但若體內環境失衡,導致免疫系統對自身或外界有過於強烈的反應時,鼻炎、氣喘、蕁麻疹、或異位性皮膚炎等皮膚與呼吸道的發炎便接踵而至。臨床上,許多個案也會因為壓力、飮食或作息不正常而惡化上述症狀,這都顯示慢性發炎的狀況正在發生。(五)無法被解釋的疼痛莫名的頭痛、肩頸痛、膏肓痛、四肢痠痛,或胸、腹、臀部的疼痛,看遍骨科、復健科、腸胃科、或心臟科等,都找不出病因。有些人以為個案是在無病呻吟,或說那是公主病,但其實個案的感受是無比眞實的,有時根本動彈不得。舉例來說,有一種稱為纖維肌痛症的疾病,核心症狀是多處肌肉疼痛、疲憊與注意力減退,但周邊組織根本看不出異常,不管巨觀或微觀都與常人無異,而且疼痛的位置還會四處遊走。在人們對此「怪病」還不了解時,個案常被誤以為是心理作祟或止痛藥上癮。所幸,最新研究已指出纖維肌痛症患者的中樞神經其實是處於慢性發炎狀態,合併諸多痛覺處理機制的異常,還給罹病者治療的機會與公道。(六)經常感冒「醫師,我又感冒了。好像每次來看診,都是在流鼻涕和喉嚨痛。我明明就是看身心科,不是看耳鼻喉科啊……」經常有個案這麼苦笑著說。有人會問,發炎不是免疫細胞變得活躍嗎?怎麼我還會成天被病毒給入侵呢?其實,慢性發炎並非持續性的免疫反應增強,相反的,因為來自各路的免疫細胞、細胞激素及荷爾蒙的複雜互動,有時甚至會出現免疫抑制的效應,如自然殺手細胞(natural killer cells)和T 細胞被抑制,並有所謂免疫抑制微環境(immunosuppressive microenvironment)的形成。因此慢性發炎是一種免疫失調的結果,不但抵禦感染的能力減低,甚至也可能誘發癌變(此與近年來被大為關注的免疫治療有關),或出現各種過敏。所以慢性發炎的個案經常在感冒與過敏的交疊發作中度過,有時也很難分淸楚到底是何者了。本文出處/摘錄自遠足文化出版《發炎世代:為人體的心靈、免疫、疾病找到和諧與療癒之道》
-
2020-08-19 科別.精神.身心
睡不著就來顆安眠藥? 醫:偶爾單純失眠不需要
有失眠困擾的人要好好睡上一覺,非常不容易。根據台灣睡眠醫學學會2019年最新調查發現,全台有十分之一的人口受慢性失眠症所苦,但民眾一旦失眠便習慣尋求安眠藥,讓自己可以一夜好眠。但北市聯醫松德院區成癮防治科主任黃名琪表示,並非偶爾睡不好就是失眠,除非每周失眠三晚以上、持續超過三個月的「失眠障礙症」,才有需要用藥。黃名琪分享診治的一名個案,因新冠肺炎疫情以來,因工作不穩定,只好上網玩遊戲打發時間,晚上不睡覺、隔天醒不來。久而久之開始入睡困難,出現失眠情形,一到門診未經診斷就要求醫師「給我一顆安眠藥」。一項針對大台北地區民眾的調查發現,民眾為了解決失眠問題,常從親朋好友間獲知鎮靜安眠藥相關訊息,佔40.9%,其次才是醫療人員,佔37.5%。黃名琪表示,臨床經驗也常遇到患者詢問,自己的家人也有失眠情形,「可以把藥分他吃嗎?」衛福部食藥署管制藥品組科長鄧書芳表示,安眠鎮靜藥屬於第三、四級管制藥品,須有處方箋才可至藥局領取,若屬第一至第三級的鎮靜安眠藥,還要憑身分證簽名才能領取,不可轉贈轉售,以免觸犯毒品危害防制條例。黃名琪表示,若長期濫用安眠鎮靜藥物,可能使注意力、記憶力、判斷力、警醒能力的下降,且長期使用未經調整,情緒調整也無法靈活,對藥物的反應變差,尤其會影響手術藥物使用。因此除非在醫學上認定為「睡眠障礙症」才有可能用藥。失眠主要分成三種類型,包括上床後超過30分鐘無法入睡的「入睡困難型」、入睡後易醒來,醒來後難再的「續睡困難型」,以及清晨容易醒來,醒來後無法再入睡的「早醒型」。其中,早醒型通常和心理疾病有關。因此黃名琪表示,應先處理核心問題,如焦慮、憂慮,並調整作息,養成良好的睡眠衛生習慣,建立安靜舒適的睡眠環境,才是夜夜好眠的根本之道。黃名琪建議,養成固定的生活作息及就寢、起床時間,避免過度補眠,總使前一晚沒睡好,隔天夜盡量不要晚起床;也盡量避免午睡,或午睡不超過半小時。另外,除了少喝含咖啡因的飲料外,也千萬不要藉由飲酒幫助入睡。黃名琪說,酒精似乎可以幫助入睡,但當酒精漸漸被代謝完,便會產生戒斷現象,反更容易破壞睡眠結構,造成多夢、早醒、片段,讓失眠情形陷入惡性循環。食藥署也提醒,當發現生活作息及環境已經改善,仍出現失眠狀況,應就醫尋求醫師的專業協助,並依照醫師處方,正確使用鎮靜安眠藥。
-
2020-08-19 養生.生活智慧王
4個月讓家中變清爽!30秒「一日捨一物」居家整理術,家和心都更輕盈
編按:家中到處充滿雜物,想要整理又覺得頭痛不知從何下手?日本居家整理書作者推薦「一日捨一物」的斷捨離原則,從身邊不需太多時間思考就可捨去的物品開始,逐漸養成每天「微整理」的習慣,久而久之,家中雜物就能慢慢減少,讓居家環境更舒適清爽。有時看到堆積在家中各處、久未使用的物品,雖然想好好整頓一番,但一口氣要丟掉大量物品,既費時也耗力,最後往往不了了之。對此,日本居家整理書作者,也是人氣部落客Michelle,從自己的搬家經驗中發現:家裡東西少了,生活卻更愉快。「之前因為搬家,行李用海運寄到新家的時間超過一個月,最初覺得有些焦慮,但後來逐漸感覺,這樣不但掃除工作變輕鬆了,做家事效率也更好。」輕鬆養成習慣 無痛捨物6原則因此,對於忙碌的職場女性或家庭主婦,她提出簡單易行的「一日捨一物」整理原則:「從不需猶豫就可丟棄的物品開始整理,既不容易感到壓力,也可以慢慢養成審視周圍物品是否需要的習慣。」她以自身經驗證實,只要4個月,家中就能明顯變得清爽。想要輕鬆但確實施行「一日捨一物」原則,可把握以下6個原則:1. 從思考時間少於30秒就可捨棄的物品開始長期養成習慣的秘訣之一,就是盡可能不要耗費太多時間和精力。不妨將每日捨棄一件物品,視為回家後的例行公事之一,如果會猶豫要不要丟棄的時間超過30秒(就算是假日也不要超過3分鐘),就先不處理它。2. 不要丟家人的東西自作主張地丟掉家人的物品,可能會讓家人感到壓力或造成不愉快。與其強迫別人丟東西,不如讓對方實際感受到物品減少之後的舒適感,更能帶動其他家人一起執行。整理範圍則可以先從自己的空間或是公用區域開始。3. 提不起勁的時候,即使只丟一張收據也OK如果有時實在找不出要丟什麼東西,或是很累的時候,從皮夾裡抽出一張收據,或是桌上的傳單之類的東西丟掉也可以。重點是無論如何要維持一日捨一物的原則,才能培養出「捨棄的習慣」。4. 記錄每天丟了什麼東西在筆記本或是手帳裡寫下今天的日期,以及丟了什麼東西,數量累積愈來愈多之後,回顧自己過去每天丟了什麼,就會很有達成目標的成就感,也可以上傳到社交網站,邀請朋友一起實行。5. 尋找自己心目中「理想的房間」如果開始對於一日捨一物感到倦怠,不妨可以翻翻居家雜誌、網路上的各種美圖,或是到家具、選物店逛逛,想著「自己也要住在這樣的房間」,或許就能重新產生動力。6. 開始捨棄物品前,先拍下空間作為對照即使每天丟東西,最初一個月可能還不容易感覺家中有太多的改變。所以在開始實行前、每過一段時間,可以定期拍攝家裡或房間的照片,回顧比較之下,就可以明顯感受到前後的差別。不知道該丟什麼?家中各處的捨物清單推薦若對「有什麼東西可以丟」實在沒有想法,以下是在不同情境、空間可參考的「捨物清單」,你的家裡一定也可以找到這些東西。【情境一】要準備出門,忙碌的平日早晨1. 美妝用品:不知不覺中,抽屜或化妝包裡可能堆積了許多久未使用的美妝品或用具。只留下最常用的,其他可以捨棄,對個人衛生也較好。參考物品:刷毛已分岔爆開的刷具、乾掉的指甲油、已過期的試用包、半年以上沒有使用的化妝品。2. 包包裡的雜物:只要稍微整理,就立即可以感覺清爽的空間,從今天要用的包包裡,就能剔除不需要的東西。參考物品:用過的衛生紙、在外拿到的傳單、票根、不用的隨身化妝品。3. 皮夾裡的雜物:非常容易堆積雜物、也很容易找出多餘物品的地方,如果錢包總是塞得鼓鼓的,快開始動手整理吧。參考物品:收據、過期的折價券、點數卡,不需要的商家名片。【情境二】工作一天後回到家,有點累的晚上1. 冰箱裡的東西:打開冰箱,一定找得到不要的東西,冷凍庫和蔬菜室也不要忘記檢查。參考物品:小包裝的醬料包、已經過期的食物、不想吃的冷凍食品、很久沒用的調味料。2. 洗臉台:同樣屬於各種小東西會大量堆積的場所,很適合洗澡或是刷牙洗臉時順便整理,也會讓盥洗時更有清潔感。參考物品:刷毛爆開的舊牙刷、破洞或抽線的毛巾、不用的洗面乳或化妝水、已經快用完的藥膏、眼藥水。【情境三】較有空閒時間的假日1. 玄關:每天都會經過/使用的空間,因為面積狹小,所以只要稍微整理一下就會明顯感覺變清爽。參考物品:已損壞或是數量太多的傘、磨損過多的舊鞋、穿了會痛的鞋、過髒的球鞋或拖鞋。2. 書櫃、層架:容易堆積許多已看過的書籍或各式文件、先不要猶豫是否該丟掉喜歡的書或雜誌,可以先從網路上就能找到的資訊或是過期資料開始整理。參考物品:使用說明書、網路購物的目錄、超過5年以上的記帳本、好幾年都沒有拿起來過的書。3. 文具類:相同功能但數量太多,或是已經無法使用的文具,也是留下必要、常用的即可。參考物品:墨水乾掉的筆,好幾枝一樣顏色的筆、用起來不順手的剪刀、幾年都沒用的便利貼或是便條紙。4. 廚房櫥櫃:以「可以輕鬆拿取物品」為目標,從櫥櫃裡最令人感到在意的東西開始整理。參考物品:數量過多的免洗餐具、不用的料理用具、已經過期的食材或罐頭、使用頻率過低的餐具。5. 衣櫃:感覺是難度較高的斷捨離場所,但其實意外地可以輕鬆找出非常多可捨棄的物品。參考物品:已經明顯鬆掉的內衣褲、嚴重起毛球的毛衣、有污漬的衣服、3年以上沒有穿的衣服。原文:4個月讓家中變清爽!30秒「一日捨一物」居家整理術,家和心都更輕盈
-
2020-08-18 科別.精神.身心
疫情期間易焦躁 染疫者常精神錯亂
疫情期間人們心理狀況惡化逾6成,感染新冠肺炎者情商更會下降!關注心理健康的慈善組織Mind調查,原本就有精神問題的人,疫情期間有65%的比例狀況惡化。約翰霍普金斯大學指出,染疫者因歷經急性呼吸窘迫症候群,血氧成份短缺,生理上比之前更容易精神錯亂。精神狀況惡化根據《歐洲新聞台》報導,21歲的艾蜜莉患有嚴重的厭食症,13歲起定期就診的她狀況有所好轉,近期因為疫情無法受醫生親自醫治而惡化。她說:「我有一個禮拜都躺在床上沒進食,也沒見到任何人,感覺像是厭食症又找上了我。」多位名人包括喜劇演員德拉希尼、懷特及部落客艾許莉都表示,疫情期間無法實體演出,使他們感到沒有價值,且日漸絕望。專家表示,歐洲疫情再度襲捲,對於民眾的心理健康狀況非常不利。心理治療師巴里克說:「防疫使我們逐漸失去身為人的感覺。」他表示,現實中的互動複雜且真實,視訊對話並沒有辦法提供人類需要的親密感。關注心理健康問題的慈善組織Mind調查指出,原本就有精神問題的人,疫情期間有65%的比例狀況惡化,倫敦大學研究中心也顯示,女性在疫情期間深受焦慮及沮喪感所苦,而男性則是遭到孤寂感侵襲。染疫者易精神錯亂致力於解決躁鬱症的地方團體則表示,其社群中有高達1/3的人增加自殺的念頭。心理師伊娃說:「社會氛圍充滿不確定性、不可預測及不可控的程度都對許多人造成心理壓力。」據《全球之聲》報導,疫情不僅讓心理健康容易惡化,感染過新冠肺炎的人情緒也可能較未患病前不穩。約翰霍普金斯大學指出,歷經急性呼吸窘迫症候群的人因為血氧成份曾短缺,即便痊癒也比之前更容易出現精神錯亂的狀態,大腦的注意力及處理資訊的速度也會下滑。尼加拉瓜心理學家克魯茲則提醒,許多人經歷精神問題而不自知,每個人都應該要有病識感。「現在比以往任何時刻都還重要,我們必須就每個人的身心健康進行這些討論,並擺脫舊有的觀念,例如瘋了才會去看心理醫生。」【更多精采內容,詳見】
-
2020-08-18 科別.骨科.復健
脊髓損傷一輩子 復健路長需有耐心
從高處墜落輕則骨折,重則失去生命,護理師指出,若不小心傷及脊髓會有生不如死的痛楚,而傷及頸椎或腰椎損傷,則有可能造成一輩子的傷害,嚴重者會全身癱瘓、下半身癱瘓無法行走,甚至只剩頭可以移動。談及照護脊髓損傷病人,衛生福利部桃園醫院復健科病房劉玫伶護理師提醒,除可能會有生理方面的問題,如運動與感覺功能障礙、便祕或大便失禁、泌尿道感染、肌肉萎縮、關節僵硬、脊髓變形、壓瘡、慢性疼痛等,尚須留意心理方面問題,要注意憂鬱、憤怒、焦慮、無望感或無助感,協助病人進行心理重建。劉玫伶表示,病人在復健期間非常需要醫護人員的鼓勵,需要醫師、護理師、物理治療師、職能治療師、心理師、語言治療師、社工師等共同幫忙患者學習各項功能重建,也可和脊髓損傷中心聯繫協助生涯規畫,協助回歸家庭、學校、職場及社會環境。脊髓損傷後的復建是一條漫長的路,劉玫伶說,照顧者需付出更多的愛心、耐心和關心,雖剛開始病人上肢和下肢皆無力,但經過長時間的練習,手部力量逐漸有功能後,有些病人會在病房練習站立,為此桃園醫院復健科病房去年也建置無障礙不鏽鋼雙層扶手,提供病人安全練站立及訓練上肢肌力的場所。劉玫伶已服務過不少病人,令她印象最深刻的是,有次看到一名病人成功使用四腳助行器步行,她瞥見了病人眼裡充滿淚光,讓她相當感動。
-
2020-08-14 新聞.杏林.診間
醫病平台/你好嗎?那我呢?有關與情緒相伴的新生活提案
【編者按】這星期的主題是「癌症病人的心聲」。一位罹癌病人在連續遭逢兩種癌症的打擊之後,深入地描繪她的內心世界,而得到在癌症醫院工作多年的資深精神科醫師的誠懇回應。他引經據典,與癌症病人分享如何照顧自己的健康,並能成為堅強快樂的人生勝利者。最後一位本身也是正在與癌症奮戰的文字工作者,介紹她與一位藝術家、兩位心理師最近在癌症希望基金會策劃下,共同創作一本有關情緒的新書,希望能幫忙癌症病人在憂鬱、焦慮、憤怒、孤單時拿回主動權。你好嗎?我們很習慣問候他人,在忙碌、多方責任襲來,很少問候自己一聲:「我還好嗎?」有時候,我們又容易困在所謂的負面情緒,甚至,並沒有發現某些情緒嚴重影響自己的身心。在癌症希望基金會策劃下,我與另外三位創作者出了本有關情緒的書,《與情緒相伴的新生活提案~11個練習,讓你在憂鬱、焦慮、憤怒、孤單時拿回主動權》。我們四人分別是跨界藝術家、文字工作者與兩位心理諮商師,共同點是或曾是癌友、或是癌友家屬,然而這本書不是只給與身體疾病相關的人,而是一份給所有人的禮物,除非,你沒有情緒。在出版社的提議下,我們各人寫了與癌症相隨情緒的自敘,採訪寫作多年,倒是第一次寫自己的故事,我剛好曾是癌友家屬,現在更是仍在治療中的癌症病人。不過對我來說,不是因為癌才有更多情緒,而是因為癌,我們給自己更多時間、心力,思索情緒這回事。因為創作,閱讀更多心理專業的資料、文章,與心理師們討論、對話,也發現對所有人來說,「情緒,都可能是最親近的陌生人」,在不同時間、地點,被認為負面的情緒,可能會成為無法自拔的困境。即便,每個人身上同時都帶有不同情緒,有時候情緒在反芻、再反芻下擴大成為生命的困境;也可能在不斷咀嚼、反芻及消化下,「突然發現,你比想像中更堅強」!正在討論、書寫「恐懼」篇章時,剛好我對控制腫瘤藥物出現抗藥性,發現轉移的腦部腫瘤散發,也就是得進行下一步治療。腫瘤科診間外看到一位女士無法抑制的嚎啕大哭,我不難同理她所面對的複雜情緒、甚至是感同身受。而在本書完成後,我經歷臨床實驗繁瑣的檢查、失敗,新一代藥物效果不顯著,藥物或腫瘤讓培養已久的體力、肌耐力瞬間消失,一度連行動都艱辛。已經十分挫折下,主治醫師一度提到我想繼續瑜伽老師兼記者的生涯可能得劃下句號,恐懼失能比死亡千百倍的我,好想哭、在醫院掉了幾滴眼淚又哭不出來。幸而,恐懼沒有維持太久,因為「在人不能,在神凡事都能」,在信仰及親朋好友的鼓勵支援下,我仍積極治療,目前的放療、化療階段,雖有許多副作用干擾生活,仍是信心十足,持續保持喜樂,也很順利、開心地參加自己的新書發表會。就是我在書中寫的,我知道恐懼的根源,讓自己想怕就怕,「與害怕共處後,才有機會從根源認識自己,找到可以感到安心、覺得安全的方法」,對我來說,活在當下,而且是開心、期待未來的當下,便是我安全的方法。「有時,也只有在我們願意迎接害怕時,才發現事情沒有想像中那麼危險。」即便是同樣的人時地物,都可能有不同的情緒。《與情緒相伴的新生活提案》,提供練習題,是一種方法,如果找不到解方,也有許多諮商或專業協助,期許受所謂負面情緒困擾的朋友,面對情緒、找出根源,也能認識所有的負面情緒是如此的正常、正向,就在轉念之間。
-
2020-08-14 養生.樂活人生
選擇在收入最高的45歲時勇退,夫妻攜手旅行14年!精彩退休靠這些秘訣
南極看企鵝、巴黎看鐵塔、義大利吃披薩…老黑45歲就退休,至今去了超過50個以上的國家,無論眼前的風景如何變化,唯一不變的就是身旁一定有老婆Olivia的陪伴!中年後,兩人還能恩愛牽著手到處旅遊,維持快樂婚姻、精彩退休生活的祕訣是什麼呢?老黑與老婆Olivia各有朋友圈,也有不同興趣,以運動來說,一個喜歡瑜珈、一個喜歡跑步,但遇到兩人都有興趣的活動,總會聚在一起,像是騎腳踏車、旅遊。 這樣的婚姻模式,不就是朋友的相處模式嗎?「有人結婚後會說『我不像以前這麼愛得這麼濃烈了』,當然,你不可能愛這麼久的。」 老黑認為,相處久了,友情比愛情重要,能夠舒適地好好相處,一起做熱愛的事,比整天我愛你、你愛我,但無話可說來的重要。 「尤其是退休後,更要把對方當一個朋友對待,不要當成你的附屬品。要比全世界的人更尊重你的另一半。」 以旅遊為例,Olivia是發起旅行計畫的始作俑者,之後老黑再一起加入討論,所有決定,都是兩人的決定。至今兩人一起去了50個以上的國家。 另一半眼中的風景,就是你眼中的寶藏 有次兩人去印度,老黑覺得當地環境髒亂,但Olivia拉拉他的衣角說:「你看印度人的臉上總是掛著笑,沒有一絲怨懟。」旅途上,兩人總能聊出新感受。 當然,旅途中免不了吵架。艷陽天下,兩人在國外人生地不熟,又迷了路,老黑堅持這條路才剛走過,要走另一條;Olivia反駁:「你記錯啦!」兩人開始拌嘴。 老黑說:「通常是我錯,哈哈!」即使會爭吵,老黑還是堅定地說:「另一半,就是最好的旅伴!」 結婚至今快25年了,問起老黑覺得Olivia哪裡最美,他笑瞇了的眼裡仍有愛意:「當然是全部都美!」笑完,他認真得說:「我覺得她個性最美,包容整個我。」 她有很多讓我崇拜的地方,同理心、藝術家個性讓我很愛慕,像剛說的印度,她很容易注意我沒看到的美好事物。」 「我們越來越知道我們是彼此的『伴』,陪伴彼此變老、變病,吵太久對大家都沒好處,婚姻中的時間很珍貴。」在最後一天來臨之前,還剩多少時間呢?很少人能這麼想,甚至將婚姻視為枷鎖,彼此越看越討厭。 世界各地旅遊的基金,來自健全的財務規劃 兩人去環遊世界,一趟就花了160萬,幸好老黑有投資理財的習慣,他分享三大理財秘訣: 1.具備一定的積蓄、妥善投資理財; 2.願意過著簡單樸素的生活; 3.選擇去物價、房價較低的地方生活。兩人從北京搬回高雄,也力求簡單樸素,能走路就走路、不然就騎腳踏車,減少外食,卻發覺自己吃得更好、也更健康! 他說,投資最重要的還是觀念,把握高收益必定有高風險的心訣,中年投資布局求穩健、被動收入能打平、或超過日常消費就好。 於是理專愛推薦年利息10%-15%的金融產品,他碰都不碰,只選擇年利率4%-5%的金融商品,例如:高收益債券基金、保險等。 因曾在外商公司待過,老黑熟悉海外投資,於是曾在澳洲開戶,「但你要是對當地不熟悉,就不建議特地去開戶,不要把錢放在你不熟悉的地方。」一切保守、知足、穩健就好。 精彩退休的基礎,來自健康的身體 老黑選擇用郵輪環遊世界,雖然比起搭飛機省事、方便,但還是很需要體力,除了做金錢上的投資,他也非常注重自己的健康資本。 但熱愛跑步、騎腳踏車的他,也難免老化侵蝕,一年半前他罹患青光眼,伴隨著視線越來越狹窄,嚴重可能喪失視力,是種不可逆的疾病。他害怕,卻沒花多久時間就決定動手術,除積極治療外,也更注重身體健康。 「40、50歲之後,身體只有一條路走,就是往下坡路走。」但他依舊樂觀、知足地說:「雖然人都有進步空間,但『現在』對我來說,就是最好的,缺再多,我還是會說我現在是100分。」 明年10月初,環繞非洲的郵輪船票老黑已經訂好了! 他在臉書上開心分享:我很幸運,趕上在願望清單打上一個大勾的機會…從這件事我清楚學到「有夢最美,即知即行」的真理,它不止適用於旅行,也適用於人生。 老黑在收入最高的45歲勇敢從職場退休,追尋自己的人生方向;在57歲罹患青光眼,積極開刀治療;59歲依舊對生活充滿熱情,對世界充滿好奇。 不管未知的未來會如何,已知的是,老黑正朝著無憾的美好人生,一步步邁進,而身旁,一定有Olivia的溫暖陪伴。●原文刊載網址 ●延伸閱讀:.極簡人生,也可以活得高貴!老教授的智慧:重視3件事,人生才是最踏實、穩定.退休後失去工作上的角色,你也產生焦慮了嗎?3個調整心態的方式,喜迎快樂新生活.48歲確診乳癌,讓丈夫抱著她大哭 花漾阿嬤:一個疾病的歷程,讓後半輩子變得更棒了
-
2020-08-14 科別.腦部.神經
阿茲海默症可防,這19條建議請細讀!
近日,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神經內科鬱金泰教授團隊聯合該領域國內外知名學者組成的專家組,在國際權威期刊發表了全球首個阿茲海默症循證預防國際指南,引發業內外的高度關注,不僅國內媒體廣泛跟進,多家國外媒體也做了大篇幅報導。究其原因,阿茲海默症已成為人類健康的主要威脅之一,且全球尚無特效療法能阻止或逆轉病情的進展。那麼,這份全球首個阿茲海默症循證預防指南到底提出了哪些生活上可採納的建議?為什麼提出這些建議?鬱金泰臨床團隊集合相關專家的建議,對這版預防指南進行了解讀,主要用來回答:第一,推薦了什麼(What);第二,為什麼推薦(Why);第三,怎樣實施(How )。阿茲海默症,俗稱「老年癡呆」,隨著老齡化進程加速,患病群體會越來越大。越來越多的流行病學研究表明,阿茲海默症是可以預防的,有效控制危險因素、合理利用保護因素可以顯著降低阿茲海默症的發病率和患病率。遺憾的是,尚無針對這一嚴重威脅人類健康腦重大疾病的國際循證醫學證據來指導臨床實踐。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的臨床研究團隊聯合國內外知名學者,制定了全球首個阿茲海默症循證預防國際指南,相關研究成果近日發表於國際頂尖雜誌《英國醫學雜誌》子刊。研究人員根據循證醫學標準,最終形成瞭如下建議,希望對廣大讀者有所提示。1.體重管理推薦理由:65歲以下人群應維持正常體重指數(BMI),通過合理均衡體育鍛煉、熱量攝入及正規行為計劃,以期使BMI達到並保持在18.5-24.9公斤/平方米範圍內(比如,一個人身高1.6米,體重50公斤,那麼其BMI指數是50/1.6的平方=19.53,即在推薦範圍內);65歲以上人群則不宜太瘦,65歲以上人群若出現體重減輕趨勢,應密切監測其認知功能狀態。原因分析:中年超重和肥胖患者體內脂肪代謝產物可能造成腦Aβ沉積增多,還會引起高血壓等慢性疾病,使阿茲海默症風險增高約64%。老年體重下降可能是腦內病理沉積的阿茲海默症臨床前期表現,體重變化更小的老年人,阿茲海默症的風險降低約40%。措施建議:65歲以下超重和肥胖人群通過科學合理的飲食和運動將BMI控制在30以下,65歲以上人群增加優質蛋白攝入,保持BMI大於27,有可能降低阿茲海默症發病風險。同時,老年人應定期監測體重、體脂率等指標,若出現較大波動,密切關注認知功能改變。2.體育鍛煉推薦理由:每個人尤其是65歲以上者,均應堅持定期體育鍛煉。原因分析:體育鍛煉能通過改善平衡、減少跌倒次數等提高老年人認知功能,也可促進神經再生、減少腦內Aβ沉積,長期堅持有氧運動還可以增加海馬體積。措施建議:特定範圍(0-2000 kcal/週或0-45 MET-h/週)內的體育鍛煉對阿茲海默症預防有益處,運動量每增加500 kcal/週或10 MET-h/週,阿茲海默症的風險將降低約10%。建議中老年人多進行有氧運動,根據體檢結果及自身勞動能力,選擇合適的鍛煉方法,安排合理的運動強度。3.認知活動推薦理由:多從事刺激性腦力活動。原因分析:認知刺激活動能使癡呆發病風險降低50%,即使在有癡呆遺傳易感性的個體中也是如此。認知刺激活動參與得越多,腦儲備越高,癡呆風險越低。措施建議:多參與認知刺激活動,如閱讀、下棋、學習新技術、玩腦認知訓練遊戲等,不僅能有效預防癡呆,還可以提高總體生活質量和社會參與度。4.煙草推薦理由:不要吸煙,也要避免接觸環境中的煙草煙霧,對吸煙人群應向其提供諮詢服務、尼古丁替代治療及其他藥物治療來配合行為計劃或正規戒菸計劃。原因分析:煙草中含有神經毒素,可直接損傷神經元,造成認知功能下降,使阿茲海默症患病風險增加約40%。規範的戒菸管理與治療,可使阿茲海默症新發病例顯著降低。二手煙也增加患病風險。措施建議:對未吸煙人群,不要吸煙,要避免接觸環境中的二手煙。對吸煙人群,應鼓勵其戒菸,主動向醫務人員諮詢尋求幫助,制訂正規戒菸計劃。對有頑固煙癮者,可使用尼古丁替代治療及其他藥物治療來幫助其戒斷。5.睡眠推薦理由:保證充足良好的睡眠,出現睡眠障礙時要諮詢醫生或及時治療。原因分析:睡眠障礙會導致大腦無法有效清除腦內有毒代謝廢物(如Aβ和tau蛋白),使阿茲海默症患病風險增加約70%。睡眠時間與阿茲海默症呈U型關係,夜間睡眠不足(10小時)均可增加阿茲海默症發生風險;睡眠呼吸暫停綜合徵、失眠、日間功能障礙(如白天經常犯困)、在床時間過多等也會增加阿茲海默症發生風險。措施建議:保持日間精力充沛和適當的夜間睡眠時長(不少於4小時,不超過10小時),保證良好睡眠質量,積極治療失眠、呼吸暫停綜合徵等睡眠障礙疾病。6.糖尿病推薦理由: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避免罹患糖尿病,對糖尿病患者應密切監測其認知功能減退情況。原因分析:糖尿病患者外周胰島素抵抗狀態會造成腦內胰島素含量減少,干擾Aβ清除,使阿茲海默症患病風險增加約70%。即使未達到糖尿病診斷標準,血糖、糖化血紅蛋白、胰島素水平異常也會增加癡呆風險,其中空腹血糖水平大於7.75mmol/L時,癡呆風險增加20%,規範的降糖治療有可能降低癡呆的發病風險。措施建議:早期篩查血糖異常的人群,對其進行生活方式乾預,積極預防糖尿病。糖尿病患者應遵醫囑服藥,將各項指標控制在正常範圍內,同時應密切監測其認知功能的改變。7.腦血管疾病推薦理由: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合理用藥,維持腦血管系統良好狀態,避免罹患動脈粥樣硬化、腦低灌注或其他腦血管疾病;對卒中患者,尤其是腦微出血患者,應密切監測其認知功能改變,並採取有效的預防措施保護其認知功能。原因分析:腦血管疾病會造成腦內低灌注,引起神經元缺血損傷,使阿茲海默症患病風險增加40%,其中腦微出血可使阿茲海默症患病風險增加70%。措施建議:中老年易感人群應通過藥物和生活方式的改變,控制好腦血管病危險因素,如吸煙、高血壓、高血脂、糖尿病等。腦血管病患者要積極防治。8.頭部外傷推薦理由:保護頭部,避免外傷。原因分析:65歲以後的頭部外傷會使阿茲海默症發病風險增加35%,且發生次數越多、損傷程度越重,阿茲海默症的風險就越大。頭部外傷可直接損傷腦結構,還可通過氧化應激途徑介導腦損傷。措施建議:建議中老年人日常生活中盡量避免跌倒和頭部撞擊,盡量避免危險性場景,如接觸類運動等,在高危情境下盡可能採取佩戴頭盔等保護措施。9.衰弱推薦理由:晚年保持健康強壯的體魄;對於越來越衰弱的人群,應密切監測其認知功能狀態。原因分析:衰弱是指由各種因素引起的與年齡相關的機體儲備和功能的下降,可造成機體對內外應激的反應能力下降,有可能引起阿茲海默症相關的蛋白沉積等,使阿茲海默症患病風險增加約39%。措施建議:75歲以上老年人應從飲食中充分攝取蛋白質、維生素以及多種礦物質,有規律進行有氧運動,定期檢查身體活動量和認知機能,預防感染,遵醫囑服藥。10.高血壓推薦理由:65歲以下人群應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避免罹患高血壓。原因分析:中年時期(≤65歲)患有高血壓,阿茲海默症的發生風險增加38%。中年收縮壓/舒張壓分別超過130/90mmHg時,癡呆的風險顯著上升。高血壓可以導致動脈硬化、慢性腦灌注不足和微循環障礙,誘導阿茲海默症相關的病理改變。措施建議:對中年血壓正常人群,建議定期監測血壓,保持健康生活方式(如戒菸限酒、減少鈉鹽攝入),避免情緒激動,積極預防高血壓。高血壓病人,按照醫生建議血壓控制水平,避免血壓波動過大。11.直立性低血壓推薦理由:對於直立性低血壓患者,應密切監測其認知功能狀態。原因分析:直立性低血壓表現為站立後收縮壓較平臥位時下降20mmHg或舒張壓下降10mmHg。患有直立性低血壓的老年人,阿茲海默症發生風險增加18%。體位性的血壓下降可以導致短暫的腦灌注不足,進而導致微循環障礙,誘發阿茲海默症的病理髮生。措施建議:直立性低血壓患者要積極尋找和去除導致直立性低血壓產生和惡化的原因,如藥物作用、脫水、感染和自主神經功能障礙。增加鹽和液體攝入,加用腹帶和壓力襪等措施幫助改善血壓。必要時,可使用短效升壓藥替代治療。12.抑鬱推薦理由:保持良好的心理健康狀態,對已有抑鬱症狀的患者,密切監測其認知功能狀態。原因分析:抑鬱是阿茲海默症發生的獨立危險因素,抑鬱可通過影響阿茲海默症病理、激素、神經生長因子、海馬體積等,使阿茲海默症患病風險增加約23%。措施建議:學會自我調節、合理傾訴來排解消極情緒和負性思維,建立積極的心理應對方法。抑鬱患者要積極求醫,可嘗試用正念冥想、有氧運動、心理治療等結合抗抑鬱藥物治療。13.心房顫動推薦理由:維持心血管系統的良好狀態,房顫患者需用藥物治療。原因分析:房顫可以導緻小動脈低灌注和毛細血管高壓狀態,引起腦灌注不足,使阿茲海默症的發病風險增加63%。以華法林為主的抗凝治療可以使癡呆風險降低29%。措施建議:房顫患者要積極地在醫生指導下使用抗凝藥物治療,而對於藥物有效性以及安全性的選擇上,應當遵照醫囑執行,可以適當選擇新型口服抗凝藥。14.精神緊張推薦理由:放鬆心情,平時避免過度緊張。原因分析:精神緊張會引起體內激素水平升高,誘發腦內炎症、增加Aβ和tau蛋白沉積,導致海馬結構和功能損害,使阿茲海默症患病風險增加約56%。措施建議:保持積極向上、樂觀的心態。精神或軀體高度緊張或出現明顯焦慮症狀時,可在醫生指導下進行自我調適、放鬆訓練、冥想訓練、認知行為治療、音樂療法、物理或藥物治療。15.教育推薦理由:早年應盡可能多地接受教育。原因分析:在30歲以前接受更高的學校教育能使阿茲海默症發病風險降低51%,受教育的年限每增加1年,阿茲海默症患病風險降低7%。提高教育水平可能通過改善個人生活方式、社會經濟水平、增加認知儲備等減少癡呆的風險。措施建議:建議在30歲以前接受更高水平的學校教育(>6-15年),至少接受中學教育,以預防和減少晚年癡呆的發生。終身教育也被證明能夠預防癡呆。16.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推薦理由:定期檢測血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對於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患者,應用維生素B和/或葉酸治療,同時密切監測其認知功能狀態。原因分析: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13 mmol/L)可介導血管損傷,導致腦組織缺血,並通過促進Aβ和tau蛋白沉積,使阿茲海默症患病風險增加67%。措施建議: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升高患者,可通過服用維生素B和/或葉酸治療,將同型半胱氨酸控制在5-15 mmol/L範圍內。17.維生素C推薦理由:飲食攝入或額外補充維生素C可能會有幫助。原因分析:維生素C作為一種抗氧化劑,可以對抗氧化應激損傷導致的阿茲海默症神經退行性改變。額外補充維生素C可以顯著降低16%的阿茲海默症風險發生。措施建議:建議中老年人多攝入富含維生素C的食物,如蔬菜水果等。18.雌激素替代療法推薦理由:對絕經後婦女,不建議應用雌激素替代療法預防阿茲海默症。原因分析:綜合多項研究,雌激素替代療法並不能降低阿茲海默症風險,反而可能會加劇阿茲海默症進展,特別是療程超過10年者,因此不推薦。19.乙醯膽鹼酯酶抑制劑推薦理由:對於認知損害的患者,不建議應用乙醯膽鹼酯酶抑制劑預防阿茲海默症。原因分析:乙醯膽鹼酯酶抑制劑雖然可以改善阿茲海默症的臨床症狀,但是12項臨床研究匯總結果發現,乙醯膽鹼酯酶抑制劑並不能降低阿茲海默症的發生風險,因此不推薦。專家組還對其他的阿茲海默症風險因素做了評價,包括社會關係、飲食模式(如地中海飲食、DASH飲食、MIND飲食等)、魚類攝入、非甾體類抗炎藥、骨質疏鬆症、心力衰竭、心肌梗塞、飲酒、飲茶、喝咖啡、殺蟲劑暴露、飲水中含矽過量等。雖然這些因素目前證據級別不夠高,並未作出推薦,但將來隨著阿茲海默症相關危險因素和預防臨床研究不斷進展,指南推薦的相關內容和級別還會不斷變化。(來源/轉載自《文匯報》)
-
2020-08-13 新聞.用藥停看聽
「意妥明」是什麼藥?為什麼不能跟酒精一起服用?
什麼是『意妥明』?意妥明(Clotiapine)是一種非典型的抗精神病藥,屬於第一代抗精神病藥物,經常用於思覺失調症、重度情感型異常、重度憂鬱、躁鬱病之躁期、戒斷徵侯群、焦慮型精神異常…….等疾患。『意妥明』的作用機轉可通過阻斷大腦中幾種神經傳導物質的受體而起作用,這些神經傳導物質受體包括:多巴胺受體(Dopamine type 4 receptors)、血清素受體(Serotonin type 2 receptors)、腎上腺素受體(Norepinephrine receptors)、乙醯膽鹼受體(Acetylcholine receptors)、組織胺受體(Histamine receptors)。『意妥明』的副作用由於意妥明會抑制這些神經傳導物質的受體,因此產生頭痛、嗜睡、噁心、便秘、口乾、流涎增加、頭暈、震顫、心律變快、出汗增多、體重增加、視力問題、發燒……等副作用。服用『意妥明』期間應該避免…..1. 避免喝酒:由於酒精亦具有神經抑制作用,二者併用將會加重上述副作用,而發生危險。2. 避免使用含咖啡因的飲料,例如:咖啡、茶、可樂、能量飲料。3. 避免駕駛或從事危險活動,因為頭暈或嗜睡會導致跌倒、事故或嚴重傷害。4. 避免從坐著或躺著的姿勢站起來太快,否則可能會感到頭暈。服用『意妥明』期間應注意事項『意妥明』會增加癲癇發作的風險,尤其是高劑量時,若出現下列情況,須盡速返診,並告知醫師。1. 臉部肌肉不受控制2. 癲癇發作3. 嚴重便秘4. 噁心、嘔吐、胃痛、腹脹5. 胸痛、心跳加速或劇烈跳動、心跳緩慢、呼吸急促、突然頭暈6. 食慾不振、胃痛(右上方腹痛)、疲倦、瘙癢、尿液顏色過深、黃疸7. 肌肉過度僵硬、發燒、出汗、精神錯亂、震顫8. 突然咳嗽、氣喘、呼吸急促、咳血提醒您,不論服用任何藥物,服藥期間,切勿服用酒精,以免產生嚴重的藥物交互作用。
-
2020-08-13 養生.聰明飲食
近9成的人水果吃不夠!3大變化直接反映在身體
根據衛福部102-105最新國民營養調查顯示,國人每日水果攝取量嚴重偏離國民飲食建議量,19歲以上國人每日攝取水果達2份者不到16%!董氏基金會於109年2月進一步調查國人水果攝取與活力表現,發現僅三成民眾自覺活力表現佳;水果攝取量與自覺有活力,呈顯著正相關!少吃水果有5大主因 多數依賴家裡準備本次調查也詢問少吃水果的原因,無論從攝取頻率或份量來看,原因都相似,其中主要原因:生活忙碌、家中沒有放水果的習慣、覺得處理水果很麻煩、沒時間處理水果、外食沒有提供水果。此外,同時也發現,家庭受照顧者(三餐及水果由家人準備)在自覺活力、水果攝取份量和頻率都高於獨居者;顯示多數家庭成員需要依賴家裡準備水果,家庭採購者的角色是提升家人水果攝取的關鍵。水果量攝取愈少 與負面情緒產生呈正相關然而,董氏基金會108年7-8月間針對全國1517名學童調查發現,當水果攝取量愈少,愈容易發脾氣心情不好、沒精神想睡覺、身體/肚子不適、容易長痘痘,並呈現顯著正相關。輔仁大學附設醫院家醫科許書華醫師引述2016年《美國公共衛生雜誌》的研究,隨機抽樣共12,385位澳大利亞成年人,顯示水果攝取越多,對生活的滿意度、幸福感越高、對事物也較易持正面看法。大腦和腸道的相互影響 促進腸腦健康循環許書華說明,水果中富含的膳食纖維會改變腸道菌落、增加腸道菌多樣性,透過大腦和腸道的相互影響(腦腸軸),保護大腦免於發炎,促進腸腦健康循環;反之,若是攝取高油糖食物,會降低腸道微生物多樣性、提升發炎反應,經由腦腸軸傳遞至大腦接收後啟動免疫系統與神經抗壓機制,造成焦慮、憂鬱、易感到壓力、學習與注意力下降。2018年《Antioxidants》期刊的研究發現,血漿維生素C濃度與總情緒紊亂呈負相關,且與抑鬱、困惑和憤怒呈反比關係。許書華指出,維生素C可調節代謝及神經化學物質合成(如血清素),協助減輕疲勞及倦怠感,維持正常的心理功能,但維生素C不耐高溫,較難從蔬菜中攝取,因此建議可從水果補充。挑選水果有3大關鍵 CP值、水溶性膳食纖維、維生素C都要注意董氏基金會食品營養中心莫雅淳營養師建議,為提升身心活力、降低負面情緒,要注意挑選水果有「3關鍵」:1、高CP值(高營養密度&植化素、水果酵素):營養密度是飲食上的一個重要概念,即在相同熱量下,食物所含的各種營養素的種類與含量多寡。選擇營養密度越高的水果,其所含營養價值越豐富,其中又以膳食纖維、維生素C、葉酸、鉀、鎂等營養素,與情緒及活力表現有關。此外,水果中的植化素可協助身體抗氧化、調節免疫力;水果酵素有助於食物消化吸收。2、高水溶性膳食纖維:膳食纖維為益菌生,有助打造健康腸道環境,尤其水溶性膳食纖維更有助穩定血糖及情緒,保持抗壓性,而水果是水溶性膳食纖維的良好來源。3、高維生素C:維生素C可以減緩疲勞、提升活力,主要存在於蔬菜水果,但維生素C不耐熱且易受氧化破壞,建議以水果作為維生素C的攝取來源。延伸閱讀: 吃菜減重卻變胖? 那是因為這1類蔬菜比肉還肥 吃蔬果最怕農藥殘留! 這5種清洗方式只會愈洗愈毒
-
2020-08-13 養生.抗老養生
20年內罹4種癌,卻能與癌共舞!名醫陳衛華給癌症患者的4個貼心建議
一星期至少有6天,走路、吹蕯克斯風、靜坐1小時以上,幫患者看診6小時。聽起來是位正常、健康的醫師?對!他是心臟內科名醫陳衛華,但讓人不敢置信的是他患有4種癌症,扣除掉必須的治療過程,他作息如常,保養得宜,神態爽朗,甚至主動關懷別人,「飲食忌口是一定要的,有宗教信仰和家人愛的支持,幫助我坦然面對病魔。」 還有其他秘訣嗎?「憂慮只會帶來反效果,我想開了,就是『放下』2字,因為放下,我學會了與癌共存,也可說是與癌共舞」。 32歲起,陳衛華在15年內陸續罹患骨癌、腎臟癌、甲狀腺癌,因骨癌開刀而切除了左腳大姆指,42歲切除右腎的腎臟癌腫瘤。 47歲再接受甲狀腺癌的腫瘤手術,但他一直沒料到第四個癌症血癌如影隨形,緊跟在第三個後面,潛伏在他的身體裡。 誤以為白血球增生症,竟是血癌悄然上身 不疾不徐,娓娓道來,陳衛華平靜得像在敘述某位患者的病例。 在為腎臟癌做放射治療時,因擔心癌細胞容易轉移到其他部位,他一年不得不照3、4次CT電腦斷層檢查,期間還照過1次正子掃瞄,化學幅射進到體內,當甲狀腺癌開刀、抽血時已發現白血球數量高達17,000,卻非發炎引起,後來醫師說是白血球增生症使然,自己會好起來,他就暫時沒放心上。 只不過,白血球數量仍然居高不下,他認為事出有因不單純,9年前,陳衛華委託信得過的學弟檢驗DNA,判斷是慢性淋巴白血病,「我沒把它當成癌症,而是視作慢性病,多活一天『賺』一天,比醫師預想的頂多再活10年,我已經活過了其中9年。」自覺目前身體狀態維持得不錯,「我相信一定能夠再多活幾年!」 家人、信仰、興趣 生活充滿勇氣與正念 也曾怨懟、自憐,覺得生不如死,但妻子悉心照顧三餐飲食,旅外的兩個孩子買營養品並幫他打氣。 佛教的正信、正念、正法、正道是他對應血癌的精神支柱,因而早餐前、晚餐後禪定,幫助安定內心,唸著「唵嘛呢叭咪吽」6字真言如與慈悲的佛對話,智慧的蓮花開了,一切圓滿。 才跟著老師上完8堂課,不懂看譜的陳衛華從此會哼唱的歌就能吹奏得出來,還灌錄包含19首的CD分享親友,最滿意的兩首是日本老歌《戀人》、《你是我的生命》,每天吹奏蕯克斯風,練就中氣十足的肺活量。 穿著輕鬆自然、一頭黑髮、慈眉善目的陳衛華,看來與樂活長者無異,老婆喊他:「該換雙鞋了,我買給你。」他也喊回去:「這雙還沒壞,不想換。」 感激妻子一直陪伴著他,鼓舞勇氣,「如果問我座右銘是什麼,我的答案是:不要老看過去,因為它已經過去了。」 用「心」過生活!生命變彩色,癌症就失色 陳衛華總是對癌症患者說,放寬心,不緊張,別憂鬰,因為癌症可說是一種慢性代謝疾病,怨天尤人的負面情緒會把身心帶進無氧的醣解系統環境裡,助長癌細胞生長迅速,因此,不想未來如何如何,活在當下就好。 「醫生的天職正是教育病人防範疾病上身。」但凡有人打電話到他的宏信診所諮詢癌症或三高,他熱心地免費提供衛教知識與經驗、心得。 每到中午,他喝一杯磨豆咖啡,獎勵自己飲食正確、生活習性適當;看過動物頻道節目,晚上11點,躺在床上,拈花微笑,慢慢地睡著。 陳衛華用「心」過生活,生命是彩色的,癌症就相形黯然失色。 給癌症患者的貼心建議 1. 看病診斷,要找信賴的家醫科或專科醫師,聽取2位的意見也可行2. 攝取優質蛋白質、脂肪,例如Extra Virgin橄欖油,吃雞肉白肉代替牛肉紅肉,攝取糙米、胚芽米混合米飯與氽燙蔬菜3. 不吃高GI(高升糖指數)碳水化合物和含糖飲料、甜食、膨鬆麵包、非天然成分的醬油,拒絕反式脂肪酸和油炸食物4. 聽音樂放鬆●原文刊載網址 ●延伸閱讀:.極簡人生,也可以活得高貴!老教授的智慧:重視3件事,人生才是最踏實、穩定.退休後失去工作上的角色,你也產生焦慮了嗎?3個調整心態的方式,喜迎快樂新生活.48歲確診乳癌,讓丈夫抱著她大哭 花漾阿嬤:一個疾病的歷程,讓後半輩子變得更棒了
-
2020-08-13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普亭搶先全球註冊首個新冠疫苗 美智庫分析直指原因
美國智庫戰略與國際研究中心資深副總裁默里森(J. Stephen Morrison)12日表示,在疫情處理不當且無法重振經濟的情況下,俄羅斯總統普亭試圖利用推出新冠病毒疫苗來贏得一場「國內勝利」。同時擔任CSIS全球衛生政策中心主任的默里森告訴CNBC說,普亭在國內需要一場勝利。「他對自己國內的疫情管理不善,失去民眾對他努力的信任及信心,經濟也陷入困境,他無法兌現上次競選所承諾的任何大型公共基礎設施。」跟其他專家一樣,默里森也質疑俄國測試疫苗的速度,並稱「這是俄羅斯偷工減料獲得巨大利益的一個例子,他們希望在國內與國際上取得重大勝利。這有著高風險,產生負面影響的風險很高。」此外,當談及普亭向菲律賓、巴西及沙烏地阿拉伯等國銷售疫苗時,默里森認為,這可能是普亭在利用中低收入國家的「焦慮情緒」,因為這些國家憂心在購買全球主要藥廠生產的疫苗上,難跟富國競爭。
-
2020-08-13 科別.精神.身心
成醫:酒精成癮者急診次數多於不喝酒的人
酒精成癮在全球是相當盛行的疾病之一,成大醫院精神部醫師蔡宗諭今天表示,研究顯示國內喝酒族群中,2.4%青壯年與2.27%中年可能酒精成癮,急診門診次數也多於不喝酒的人。蔡宗諭指出,酒精成癮在全球是相當盛行的疾病之一,2018年國際期刊發布,酒癮問題全球盛行率為1.3%,男女比約2.4:1。2014年台灣本土研究顯示,台灣青壯年族群每天喝酒盛行率約1.82%,中年族群每天喝酒盛行率約4.82%。其中2.4%青壯年族群與2.27%中年族群可能有酒精成癮問題;另外,急診就醫及門診次數也多於不喝酒的人。他表示,酒精成癮者常被視為意志力不足,或工作、人際、生活壓力、家庭等問題,甚至失眠、焦慮憂鬱等都會加重酒癮的嚴重度與複雜度,一不小心很容易再度惡化與復發。蔡宗諭也舉收治酒精成癮的40歲翁姓男子為例,因社交應酬頻繁,不知不覺愈喝愈多,喝到工作受影響,家庭衝突也多,工作不穩定、家人衝突、經濟壓力與憂鬱,讓他「清醒時間愈來愈少,酒醉時間愈來愈多」,身體問題與失能愈來愈嚴重。翁男因過度飲酒,引發酒精性肝硬化而就診住院,住院期間一度突然沒了心跳,鬼門關前走一回的他,出院後接受酒癮治療,飲酒量從每天1、2瓶高粱酒,減到半瓶以下,只是肝硬化合併食道靜脈曲張出血,讓他再度住院,甚至出院後又因喝酒跌倒造成頭部外傷。翁男接受半年酒癮治療後,目前已進展到可以忍住一天滴酒不沾,原本爛醉如泥的他,擺脫酒精糾纏後,生活也有了朝氣與秩序。如何檢測是否酒精成癮,蔡宗諭提出4項評估指標「你曾經不想喝太多,後來卻無法控制而喝酒過量嗎」、「家人或朋友為你好而勸你少喝點酒嗎」、「對於喝酒這件事,你會覺得不好或感到愧疚嗎」、「你曾經早上一起床尚未進食前,就要喝一杯才覺得比較舒服穩定」。以上只要有1項的答案「是」,就應就醫評估治療。 ※ 提醒您:禁止酒駕 飲酒過量有礙健康
-
2020-08-12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墨西哥與美中藥廠合作臨床試驗 盼優先取得疫苗
墨西哥外交部今天表示,墨國意欲進行美國與中國藥廠所研發2019冠狀病毒疾病(COVID-19)疫苗的後期臨床試驗,其中兩家公司可能在墨國建立部分疫苗生產線。路透社報導,墨西哥外交部長厄伯拉特(MarceloEbrard)在記者會上表示,墨國已和嬌生集團(Johnson & Johnson)以及中國的康希諾生物公司(CanSino Biologics Inc.)、雲南沃森生技(WalvaxBiotechnology Co Ltd)簽署合作備忘錄。厄伯拉特表示,待食藥署批准,後期試驗預計今年9月至明年1月間展開。他說,這項計畫的目標是確保墨國能取得疫苗;他強調,隨著開發中國家爭相取得疫苗與治療途徑,民心益發焦慮,各國都在進行「疫苗外交」。厄伯拉特表示:「這是羅培茲歐布拉多(AndresManuel Lopez Obrador)總統所擔憂的,也就是我們能否及時取得(疫苗)。」墨國外交部說,康希諾生物公司與雲南沃森生技有興趣最後在墨國生產疫苗,以便運送到拉丁美洲市場。根據世界衛生組織(WHO),目前全球有超過150款疫苗正在研發與試驗,其中25款已展開人體試驗。墨國衛生部今天通報新增6686人確診與926人病故,累計境內49萬2522人感染與5萬3929人病歿。墨國政府先前表示,實際感染人數可能遠高於官方統計數據。
-
2020-08-12 新聞.杏林.診間
醫病平台/如何在重病後照顧自己並且生活快樂?——回應「在疾病中,重新認識自己!」
【編者按】這星期的主題是「癌症病人的心聲」。一位罹癌病人在連續遭逢兩種癌症的打擊之後,深入地描繪她的內心世界,而得到在癌症醫院工作多年的資深精神科醫師的誠懇回應。他引經據典,與癌症病人分享如何照顧自己的健康,並能成為堅強快樂的人生勝利者。最後一位本身也是正在與癌症奮戰的文字工作者,介紹她與一位藝術家、兩位心理師最近在癌症希望基金會策劃下,共同創作一本有關情緒的新書,希望能幫忙癌症病人在憂鬱、焦慮、憤怒、孤單時拿回主動權。這位病人把她因為得到兩個不同的癌症所經驗的情緒、以及所領悟要「照顧自己」的心路歷程,用非常細膩的文字描寫得非常的逼真動人。最初他覺得有「一股荒謬不真實感」,後來得到第二個癌症開刀之後,她哭了。接著想到她父母,覺得她體重過重是癌症誘因而自責。最後她認為應該要找到一個新的方向:「更重要的是接受自己現在的樣子,專注以未來該怎麼調整生活,該怎麼與新的自己共處。」其實每一個人遇到巨大的衝擊時,總是會有各種不同情緒出現,而且這些情緒常常是此起彼落,並且有不同的甚至相反的情緒同時出現。有時鎮靜,有時慌恐、失眠,有時傷心、自責、憂鬰,有時會覺得荒謬,有時會哭、有時會笑,有時候會發怒,有時會怕再受傷害。伊麗莎白‧庫伯勒‧羅斯 (Elizabeth Kubler-Ross)(1926-2004) 是一位精神科醫師,也是美國第一位生死學大師。她研究病人面臨死亡時的感受與想法,她發現,這些病人會歷經不同的階段:先是否認(Denial),接着是忿怒(Anger),討價還價(Bargaining),憂鬱(Depression),最後是接受 (Acceptance)。後來的相關研究發現這些不同的階段並不是有一定的順序,而且還會有鐘擺現象重複往返,也可能同時出現兩三個階段的情緒。後來這五個階段岀現的情绪,常被用來敘述各種面臨重大危機或壓力時的心態。這位病人經歷諸多憂慮、反思、領悟:「會……感恩」、「怕……復發」 、 「學著……接納新的自己」、「試圖……探尋世界的另一種樣貌」、「思考……每一天……對『我』有(何)意義」、「盡量……找尋快樂元素」、「只想讓自己成為『自私的』快樂的人,不再顧及別人的看法而束手束腳」。最後她語重心長的說:「最應該照顧的是自己,能夠相伴一生的也只有自己。」但是要如何照顧自己而且一生快樂呢?先看如何照顧自己。要照顧自己,表面上好像是要變成自私,只是去好好照顧自己。這個要照顧的自己,指的是身體還是內心?半世紀來的研究顯示:身體與心理是密切相關聯不分的。你去放鬆身體的肌肉,你的腦(心情) 也會放鬆;反之,你心情緊張,你的身體肌肉也不知不覺緊張起來,心跳加快。所以在面臨重大壓力事時,要運用下列幾個基本原則:1.健康飲食,不可暴飲暴食。2.避免酗酒、抽煙或使用毒品。3.按時睡眠。4.適當運動。5.恢復休閒嗜好活動,但避免浪費。6.與相知的親人好友定時相聚。7.如果情緒重大變化持續兩週以上使人無法恢復家庭生活、上學或工作時,應尋求專業人員,如諮商心理師、臨床心理師或身心科醫師之協助。再談如何一生快樂。漢朝古詩十九首有一句:「生年不滿百,常懷千歲憂」。在我們繁忙的生活中,我們的腦不停的在急速轉動,不是「思前」、就是「想後」! 我們總是在不知不覺中將這部「機器」設定在自動駕使(automatic pilot) 的操作模式中。在這狀況下我們對自己、他人及周邊環境, 都麻木無感。這樣的日子很少有快樂可言。近二、三十年正向心理學(Positive Psychology)的研究發現,照顧自己的起點是去注意到自己的強項/天資 (Strengths/talents) 與弱點(Weaknesses)。每天用到自己的強項,就像讓鳥飛、馬奔一般,會很快樂;用這些能力去協助他人會使人更快樂。對於自己的弱點/欠缺,則不要強求,需要時願意接受別人伸出的援手及關懷。這一類的研究也發現,一個人在同一瞬間能顧及的事物不可能超過三、四項,而這時人很快就疲累不堪,而且很不快樂。當一個人能全心全力專注在他當下在做的事,時間消失了他也不知道,這時他是最快樂的!研究這個心理狀態的社會學家米哈里、契克森米哈伊 (Mihaly Csikszentmihalyi)在他的著作「心流:高手都在研究的最優體驗心理學(Flow : The Psychology of Optimal Experience)」有更深入的探討。一個人每天若能多次進入這種「心流」狀態,活得有如行雲流水那般悠然自得,當然是最快樂的。人生從未靜止,它永遠在變,所謂「無常」。這些變化可能是突然的巨大的變化,也可能是同一條路,但在不停的翻轉、改變。一個人如何在這個過程當中過得有價值、有意義而且快樂?很多哲學家、思想家、科學家一直在探索這個問題。人生中不時會碰到大大小小的壓力,怎麼樣去面對壓力,然後從面對壓力的過程中,恢復過來,能夠有韌性/恢復力(Resilience), 是很重要的關鍵。 一個人平常就要覺察(感覺並觀察)自己、運用上述照顧自己的基本原則去照顧自己,要有恆、天天去做,持續提昇自己的復原力;真正遇到重大壓力事件時就能及時恢復。如能在重病大難後經由感恩、疼惜撫慰自己,進而去關心協助他人,在社會上付出更多的貢獻。這時,這個人的日子就會過得更快樂而有意義。這位病人從重大病痛的經驗中己經有很多省思、領悟。祝福她能浴火重生,走向健康、平安、快樂而有意義的人生。
-
2020-08-12 失智.失智100問
疫情問題/全球失智症協會 持續在疫情中努力
COVID-19(新冠肺炎),從2019年底悄悄地蔓延,到2020年演變成一隻全世界沒有人預料到的黑天鵝。它是一種新型病毒,感染力強,初期沒有明顯症狀,又出現突變。許多地區和國家,並沒有警覺,提早啟動防衛與篩檢機制和建立整體照顧資源。以至於帶來全球大流行,讓世人和第一線醫護人員,經歷著前所未有的傷亡。所有人都面對著一項艱鉅的事實:社會的封鎖和人與人之間的安全距離。尤其失智者,在疏離的環境中,認知能力可能加速退化。因此如何確保失智者的福祉、安全和權益,以及他們的照顧者獲得所需要的支持,國際失智症協會和歐洲失智症協會都陸續提出了挑戰與相關建議。全球失智症協會視訊會議國際失智症協會在4月22日召開了全球視訊會議,來自國際失智症聯盟和五大洲會員國代表,分享了各自的努力。國際失智症聯盟:一個由全球失智者所組成的協會,建議失智者持 續進行的項目包括:1.線上同儕支持2.家屬和朋友藉著facetime, zoom 或skype交流3.連結國際失智症協會的最新建議和資源4.查詢世界衛 生組織的最新資料5.邀請失智夥伴家人和朋友一起參加聯盟每個月的咖啡座談和線上會議等活動6.聯絡自己國家的失智症協會7.每天運動8.保持社交距離和居家安全。五大洲代表(亞洲:中國大陸、印尼、台灣;歐洲:義大利、西班牙、英國;美洲:美國、阿根廷、巴拿馬、牙買加;中東:黎巴嫩、伊朗;非洲:馬達加斯加、肯亞)。中國大陸因為是目前所知的疫情開始國,所以投入許多相關研究。其中談到最常被詢問的三大類是:1.網路諮詢:失智症和身體狀況 的併發症處理、情緒問題的處理、領藥、身體檢查受到限制。2.記憶門診:因為用藥和就醫中 斷後的問題行為、因為環境限制所產生的行為問題、失智症和身體狀況的併發症、很難對初診者進行認知評估和影像檢查的診斷挑戰。3.社區支持:沒有足夠的個人防護設備、補充處方藥物困難、擔憂焦慮和抱怨、疾病資訊受限、缺乏對新冠肺炎的了解。彙整各國的服務以下是從這次的全球視訊會議資料中,彙整和歸類各國所提出的服務:大同小異的服務1.發展指引:和國際失智症協會、各國政府和媒體合作,提供失智照顧者和家屬參考。2.公民教育:透過視訊、網路或 廣播,定期舉辦新冠肺炎知識、安全管理、日常生活照顧與支持、問題行為處理、服藥、照顧者支持和壓力管理、失智者需求、預防感染措施、吸引失智者戴口罩的方法等主題。 3.網路活動:運動、歌唱、音樂、舞蹈、瑜珈、繪畫及藝術創作等;照顧者會議或講座、專業人員講座或會議、失智諮詢小組網路會議。 4. 電話專線:提供諮詢、疾病照顧、相關資源、諮商及支持等。特別的服務1.娛樂活動:蒐集和提供失智者 有興趣的音樂和電視節目(台灣失智症協會)。2.保障失智者權益:以正式信函向行政院長爭取,並獲准如果失智者沒有遵守相關規定,只要出示身心障礙手冊,可免於受罰(台灣失智症協會)。送正式信函給衛生主管機關、各地政府單位,請求監督失智者在養護機構和加護病房有受到公平的對待(義大利失智症協會)。 和其他協會合作向參議院陳情:特別的居家照護、減少或補助尿布的費用、藥品的持續供應和保護遊走的失智者(肯亞失智症協會)。 3.社區支援:動員各地分會和失智友善社區志工,送達食物、餐食,代購日常用品和協助領取藥物( 義大利失智症協會)。4.支持感染新冠肺炎的失智者: 包括得病的狀況,針對獨居、居家、在照顧機構、在醫院等的各項建議。5.家屬支持模式:每天固定以App 串聯日照中心60位個案的家屬,提供3種不同病程的認知刺激、體能 訓練、職能治療和諮詢。另外,在首都德黑蘭總會設有診所,因此安排2位醫師去家庭訪問;也教導家庭照顧者心靈放鬆和膈呼吸,以減輕家屬壓力(伊朗失智症協會)。 6.贈送營養給失智長者:透過募款,送給失智長者食物和營養品,以增加免疫力(馬達加斯加失智症協會)。7.運用軟體開藥:許多照顧者不願意在疫情蔓延時帶失智者去醫院,所以請醫師運用What’s App 或Zoom溝通開藥方( 肯亞失智症協會)。結語因為疫情的肆虐改變了人與人的互動模式,從面對面接觸,轉換到視訊或虛擬實境的崛起,科技在這樣的氛圍下扮演了另一種溝通和連結的媒介。它具有安全距離和管控的優勢,也是一種必然的潮流。但是如果站在失智者的角度,那卻是他們很難掌握和實際互動的情境。因此未來的照護,除了應用科技,許多基本面還是需要回歸到人性和倫理面去考量。立即加入失智・時空記憶的旅人粉絲專頁!無論你是否為失智者,我們都期盼能認識你。我們提供專業醫療資訊和交流平台;而你來告訴我們,那些關於失智的故事。加入>>
-
2020-08-11 科別.骨科.復健
緊張焦慮竟也可能引發頸椎問題 專家提醒注意這些典型症狀
提到頸椎病,很多人會想到頸部慢性損傷、咽部及頸部感染、局部感受風寒濕之邪與急性外傷等原因,其實情志、情緒因素也可能引起頸椎病,即交感神經型頸椎病。比如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間,受各種因素影響,人們或多或少會出現緊張焦慮,有些人就會激發交感神經型頸椎病,出現各種症狀。因此,我們需要瞭解這種疾病,也要清楚這類患者的治療與傳統頸椎病治療稍有不同。什麼是交感神經型頸椎病交感型頸椎病是由於椎間盤退變和節段性不穩定等因素,進而對頸椎周圍的交感神經末梢造成刺激,產生交感神經功能紊亂的一類頸椎病。交感型頸椎病症狀繁多,多數表現為交感神經興奮症狀,少數為交感神經抑制症狀。典型症狀有哪些?頭部症狀:頭痛或偏頭痛、頭沉、頭昏、枕部痛或頸後痛。面部症狀:眼裂增大、視物模糊、眼窩脹痛、眼目乾澀等症狀。心臟病症狀:心跳加快、心律失常、心前區疼痛和血壓升高。周圍血管症狀:表現為肢體發涼怕冷,局部溫度偏低,或肢體遇冷時有刺癢感,或出現紅腫、疼痛加重現象。還可見頸部、面部和肢體麻木症狀。出汗障礙:表現為多汗。這種現象可局限於頭部、頸部、雙手、雙足、四肢遠端或半側身體。其他:肢體發涼怕冷,還可有一側肢體少汗,頭頸、顏面或肢體麻木等現象。情緒不良如何加重頸椎病情緒是心理反應的重要表現形式,與疾病的形成有著密切的關係。不良的精神情緒可誘發頸椎病,臨床發現很多頸椎病患者心情好時症狀減輕,心情不好時症狀多加重。當我們情緒緊張時,頸部肌肉發生不自主的收縮,甚至痙攣,這時頸椎的力學平衡發生改變,造成骨性結構和關節位置發生變化,從而引發或加重頸椎病。因此,情緒的確與頸椎病的發生發展有著密切的關係。情緒不佳本身並不會直接導致頸椎病。通常情況下,患者機體已經具備頸椎病的發病條件,如頸椎增生、椎間孔狹窄、橫突孔狹窄、頸椎不穩等,只是還未獲得發病機會。這時只要機體有一定的抵抗力,仍然不會出現頸椎病的臨床症狀。但若由於意外事情致使情緒大幅波動,就可導致免疫功能下降,失去阻止疾病發生能力,也就是我們中醫說的“正氣存內,邪不可幹;邪之所湊,其氣必虛”,進而刺激人體交感神經而引起頸椎病發作。中醫學認為,人有喜、怒、憂、思、悲、恐、驚七情。如果外界對情感方面的刺激超過了承受能力,情緒就會產生過分的應激反應而影響相應臟腑功能,使人體全身氣血運行不暢,肌肉筋骨則失去正常的溫煦及濡養而失去其正常功能,從而引起骨不正、筋不柔,氣血不能自流的病理狀態。此時不僅頸椎病容易發生,還會因此給頸椎病患者的治療恢復帶來不利的影響。交感神經型頸椎病如何治療頸椎病的治療主要分為三種,保守治療、微創治療和手術治療。90%以上的頸椎病通過保守治療都可以緩解或治癒,臨床只有極少數的頸椎病需要手術治療。保守治療中最有效的有針灸、推拿、整脊、針刀、中藥等,優秀的醫生在針對筋骨治療的同時,還會通過聊天等方法幫患者進行情緒治療。就像古希臘醫學家蘇格拉底所說的“醫生治病有三件法寶——語言、藥物和手術刀。”這裡,語言被放在了首位。最後的重點提示。作為頸椎病患者,除了聽醫生的話,按時、按點接受治療外,調節情緒、避免緊張也是積極治療的重要環節。
-
2020-08-10 新聞.杏林.診間
醫病平台/在疾病中,重新認識自己!
【編者按】這星期的主題是「癌症病人的心聲」。一位罹癌病人在連續遭逢兩種癌症的打擊之後,深入地描繪她的內心世界,而得到在癌症醫院工作多年的資深精神科醫師的誠懇回應。他引經據典,與癌症病人分享如何照顧自己的健康,並能成為堅強快樂的人生勝利者。最後一位本身也是正在與癌症奮戰的文字工作者,介紹她與一位藝術家、兩位心理師最近在癌症希望基金會策劃下,共同創作一本有關情緒的新書,希望能幫忙癌症病人在憂鬱、焦慮、憤怒、孤單時拿回主動權。一直以為自己是個普通人,過著平凡的生活,但當醫生宣布我得了子宮內膜癌的時刻,我腦子裡浮現的是電視劇中的情節,我應該是淚流滿面、手足無措,但是現實裡卻只感到一股荒謬與不真實感。在聽到醫師安慰我說,現在很多三十多歲的女性都得了子宮內膜癌,我還想著:「哇!我是流行的尖端耶!」我告訴自己按著病人應該走的行程,再次找醫師確診,做N個必要的檢查,討論手術行程,考慮手術休養期後向公司遞辭呈,安排好工作交接。一個月內就從懷疑病情到完成手術,然而一直到手術後傷口的疼痛,才終於感受到一絲真實,而切除的子宮,明明應該沒有感覺,但總讓我覺得身體好像有一塊空洞告訴我永遠失去了什麼。我告訴自己我還有卵巢,我很幸運的是分化良好的一期患者,不需要後續治療,只要定期追蹤,我就跟子宮肌瘤的患者一樣,生活沒有受到影響,從頭到尾我沒有掉過一滴淚。在滿一年的電腦斷層檢查時,發現我又得了卵巢癌,感覺冥冥中有股惡意,好像想再次確保我得到了教訓。在癌細胞復發蔓延與化療的威脅下,我終於崩潰得哭了,如果認真積極得接受治療與健康飲食作息,卻無法保證脫離疾病的威脅,終於只能承認我的人生真的失控脫軌了。 我的父母一得知我罹患癌症後,第一個反應是為什麼會得,後來知道體重過重是癌症誘發因子,就責備怪罪我把自己搞到這個處境,他們把我生得健康,我卻自甘墮落,胖到得到癌症,這是我的懲罰。很長一段時間,我都無法脫離這個陰影,因為內心深處害怕,他們是對的,我的痛苦都是自找的。後來慢慢經由醫師輔導與外界資訊,逐漸學著釋懷了,對自己承認這確實是其中一項影響因素,但更重要的是接受自己現在的樣子,專注於未來該怎麼調整生活,該怎麼與新的自己共處。 常會覺得自己應該感恩,因為雖然得了兩種癌症,但是都是分化良好的一期,還有一絲好運眷顧著我逃離了化療。常覺得自己應該慶幸,在趨近於無的親友照顧之下,手術後的我,在虛弱、身體控制力下降與些許後遺症的情況下,臉色紅潤的不像病人。癌症好像一個開關,從此從身體到心靈都截然不同,我需要重新適應現在的自己。找工作時,我不敢說我是癌症病人,不敢再有尋找未來伴侶的想法,因為覺得自己不完整,回醫院追蹤時,只敢說去健康檢查。在看似健康的外在下,癌症成為我羞於提及的隱疾,深怕別人會對我另眼相看,就連自己都會催眠自己,那沒什麼大不了的。只是總有一朵烏雲永遠壟罩著我,每次回診都帶著一股恐懼與不安,深怕聽到復發的壞消息,子宮卵巢那些從身體中切除的器官,會在心靈脆弱時候質疑我身為女性的意義,手術後遺留的後遺症,身體有時出現失去控制力的感覺。我只能強迫自己屏除嫌惡的心情,學著認識與接納新的自己,不論是身體或心理層面。 「生命是短暫的」,從前是書中的一句話,現在是我的處境,雖然現在算是健康的活著,但是癌症就像是人生旅途上的地雷,不知道走到哪裡時,又會再度爆炸。我只想在不定時的軟弱與陰霾之下,在重新適應生活的蹣跚步伐當中,盡可能地讓找到微笑的理由。老朋友說我是面無表情難以接近,生病後認識的新朋友都認為我總是笑得很可愛,而我只是想在目前灰色調的人生中,添上幾筆鮮豔的色彩。讓活著不僅是呼吸與心跳,更是試著珍惜我能感受到與出現在生命裡的一切,既然我的人生已經脫離了原本的軌道,那就試著為新的道路找到新亮點。一位朋友曾經跟我分享一句話「生命總在轉角處」,重新擁抱好奇,認識不同視野中的新世界。癌症確實是人生的轉捩點,期許自己不要沉淪在悲慘處境中,而是與重新認識自己,試圖與新的自己一起探尋世界的另一種樣貌,人生總是有選擇的,不在於實際的作法,而是自己的心態。 疾病強行按下暫停鍵,逼得我不得不將生活中的一切全部停下來,在不知道還有多長的生命旅程中,思考活著的每一天,都應該是對「我」是有意義的。從前總下意識地去看別人的臉色,無意識地把別人的需求擺在自己之上,生病後我才正視身上的壓力與總是難以開懷的心情。現在我會盡量為自己尋找快樂元素,常抬頭看一下天空,充滿陽光的湛藍天空很喜歡,奇形怪狀的雲朵很可愛,偶爾快閃的彩虹是小確信。我只想讓自己成為「自私的」、快樂的人,不再顧及別人的看法而束手束腳,把別人的心情與我的感受切割,不要以為委屈是為了大局著想,最應該照顧的是自己,能夠相伴一生的也只有自己。
-
2020-08-10 橘世代.時尚橘
擁有愈多,才發現需要的很少!「多些空間給生活、給人,而不是給物品。」
大約從十二三歲開始,我就染上了買書癖,尤其是入社會工作之後,有了經濟自主能力,每週若是不去誠品書店拎幾本書回來,日子好像很難過似的。 通常,我買的書內容都比較理性,平和,這麼多年來只有一本書,光看書名就很讓我感到很驚悚,那是在公元兩千年出版的《家屋,自我的一面鏡子》。這本書名會嚇我一跳的原因是:我想到我的居所……天哪!如果它是我的一面鏡子,那……我的問題可就大了!我要怎樣來描述我的家屋呢?最簡單且直接的說法是:「它幾乎從來沒有整齊過」、「在我的家裡,什麼都有,但是需要用到的時候,我散盡家財買來的東西卻一個都找不到」。我常常這樣自嘲:「我的家裡充滿了昂貴的垃圾。」說它們是垃圾,不是它們本身沒有價值,而是缺乏秩序的儲藏方式,造成永無止境的「找不到」,擁有或不擁有變得無差別,而我因為懶得找,就立馬會去再買一個同樣的東西。若干時日之後,就會發現自己有七把剪刀,好幾本同樣的書,不適用的包包,或是一個幾乎不開伙煮飯的人,竟然有十包以上的白米…… 在《家屋,自我的一面鏡子》書中反覆提到的一件事,就是:我們從小到大被環境或周遭的人灌輸的一些概念,會成為我們性格的一部分,成為一種信念。當我們成年後,有能力擁有一個自己可以隨意佈置的居所時,這些信念就會以具象的方式呈現在自己的家屋裡面。下面我可以舉幾個自己的例子,跟大家分享。 就說買書吧,我為何要無止境的買滿坑滿谷的書呢?因為我有「知識焦慮症」。 我小時候住在屏東,那裡升學率跟都會區有落差,很多望子(女)成龍成鳳的父母,大約在孩子小學畢業之後,就會送他們到大都市去唸中學了,野心大一點的直接到台北,距離最近的也會去高雄吧,我家當時沒有那麼多錢供應我去外地唸中學,必須留在屏東,但父母仍希望我可以考上公立大學。 因此,我最常聽到的是:「你要格外的努力讀書,才有本錢跟人家拼啊。」彷彿書本關係到我整個的前途命運,擁有它,吞下它們,就多了一層保障。 唸完研究所,入社會後,我從事了媒體工作,每個禮拜都要產出新的節目,「吸取新知」再度成為我吃飯的本事,深怕自己漏掉了那些重要的資訊,做出來的報導不夠專業,不夠新穎,會被這競爭激烈的產業淘汰。擁有知識的象徵物—書籍,像是成為一種癮頭,不按時吸兩口,生活將難以為繼。我那整屋子的書訴說著,我靠知識取得安全感。即便我只是買來擺著,有至少一半的書從來沒打開看過。 書籍本身並不會造成家屋內的混亂,亂的原因是:「不願受規範,不願時時物歸原處。」覺得,「人活在世界上,別人立的規矩已經夠多了,何必在自己家裡還要守那麼多規矩?為什麼我在自己家裡還不能隨心所欲?!」 所以,我的書除了會出現在書櫃裡,還會出現在每個桌上、地板上、洗手間的置物架、菜籃裡、某些鞋子上、狗屋的屋頂上…… 除了書籍,還有一些跟媒體工作者專業有關的物品,像是CD、DVD、各類文具,紙張,顏料等。大致也是比照書籍的處理方式辦理,大量地擁有,毫無章法的放置。 最近幾年,我開始用電腦繪圖,曾經所費不貲買的各類顏料,至今不知如何處置,也因為懷念那段習畫時間的自己,所以,這些顏料既捨不得送人,更不捨得丟棄,就這樣……囤積著。在剛才這段描述中,我至少可以歸納出幾個重點,我看見家屋,怎樣成為我的鏡子。 第一個是:自我概念,價值觀,排列出那件事情是最重要的 以我來說,要出類拔萃,要有競爭力是最重要的;方法是讀書,或是擁有書,把知識消化後做成節目。這些信念,是我20到50歲的主要目標。 第二個是:隱藏於心中的叛逆 我在外頭是個不惹是生非的人,因為我不想承擔惹是生非的後果,但在家裡,嘿嘿,那真是「老娘愛怎樣就怎樣!」這種隱藏的叛逆甚至讓我排拒婚姻,因為不想在自己家裡還要配合任何人。 第三個是:前面兩個加起來,既想要有能力又要自由,但得到的,卻是極度的不自由 「什麼都有卻什麼都找不到」的混亂,常讓我陷於自我厭惡中,當我氣急敗壞的尋找某顆藥丸、某份文件,或某雙不成對的襪子時,我會聽到我對自己惡狠狠地說:「我真的受夠你了!」家屋,是自我的一面鏡子,如果有人剛好在我整理好的時後來看我,看到我的書,我的畫,我的音樂和樂器,他可能會覺得這屋子的主人是個知識豐富,有藝術氣息的風雅之士。 那……可能是我的一小部份,如果看到的是幾乎沒有讀完的書,已經放乾了的顏料.,某些已經擺到發霉的CD,那這個家屋反映出來的就是個充滿昂貴廢物的心靈了。這樣的心靈著實令我想逃離,就像我有時必須逃離我的居所,出去透透氣。最近,我那綿延半世紀的的「書籍文具成癮症」得到了一個非我所願的解藥。 我年紀大了,視力大不如前,看書的速度是以往的十分之一吧,改用電腦繪圖,視力也難承受長時間使用3c產品。 漸漸地,我買書買畫具文具的興致降低很多,我也覺得很多大部頭的書,在我有生之年不會再看,更重要的理由是,我已經退休,不再需要事事出類拔萃,我已經「夠好了」。 很多過去霸著刷成就感的東西,不再難捨,我期望我未來的家屋,清清爽爽。多些空間給生活,給人,而不是給「物品」。 我希望有朝一日。當我結束塵世之旅,來替我整理後事的人會莞爾一笑說:「這位老人家真的很貼心,屋子裡一點廢物都沒有,一點困擾都不留給別人。」那我就成了一個真正友善的人了。本文摘自《愛長照》|更多精選延伸閱讀。「別靠旅行逃離倦怠」謝哲青:重點在面對生活、學會斷捨離 。斷捨離必學「丟物術」/原來!不只是整理,還可以讓大腦更快樂 立即加入粉絲專頁! 用橘世代的熱情彼此鼓勵打氣,展開「健康橘、好野橘、愛玩橘、好學橘」等主題,為第二人生做足功課,活出精彩亮麗!>>>現在立即加入
-
2020-08-10 新聞.健康知識+
揭秘!酒量是天生還是後天練出來的?醫師曝驚人真相:其實全由身體「這件事」來決定
有人喝酒千杯不醉,啤酒喝通海,葡萄酒也能整瓶牛飲。相反地,有人沾一口啤酒就面如關公,頭暈心悸樣樣來。酒量好或壞,愛貪杯或是滴酒不沾,能喝或不能喝,這些圍繞著飲酒的話題,正是遺傳基因決定體質的典型範例。人喝酒會出現爛醉、宿醉的現象,是因為酒精分解後的代謝產物乙醛會引發噁心、嘔吐的生理反應,而「乙醛脫氫酶」這種酵素是可以用來降低乙醛的毒性。人體內「乙醛脫氫酶」作用能力的強弱,能可以決定一個人酒量的多寡,這正好是由雙親的一對遺傳基因所決定。如同大家所知,孩子的血型來自父母的遺傳基因組合,所以從雙親的血型就可以預測孩子的血型。血型是由遺傳基因決定,並不會受到環境影響而改變,一個人的酒量也是如此。然而,酒量的好壞,在一定程度上會受到飲酒習慣的影響。或許就是因為如此,所以一般人很難想像「遺傳基因會決定酒量」的事實。滴酒不沾、沾酒即醉的人,是由於體內一對掌管乙醛脫氫酶的遺傳基因都很弱,從左頁圖示便可得知,這是繼承了aa的遺傳基因組合之故,所以體內幾乎沒有分解乙醛的能力。在歡慶的場合,或是被人勸酒的特殊情況下,也能和大家喝上一杯的你,遺傳到的是一強一弱的基因組合,也就是Aa或aA的基因組合,乙醛脫氫酶的作用能力算是普通。至於遺傳到父母都很強的AA組合者,就是屬於「酒桶級」的人物了。用酒量來解釋遺傳基因如何塑造個體的差異性,是很好的示範模型。從父母親的酒量如何,即可推測孩子的酒量。AA的母親與aa的父親,只會生出A與a的組合。也就是說,千杯不醉的媽媽與不會喝酒的爸爸,只會生出酒量中等的孩子;雙親如果都是AA,孩子必定也很能喝;倘若雙親都是aa,那麼孩子注定天生就是不能喝,無論他努力訓練酒量也是白費苦心,甚至還可能因為喝多了而有生命危險,千萬不能開玩笑。由基因決定的遺傳模式,最常見於酒量中等的Aa。2個Aa的人結婚,遺傳基因可以配對出「AA」、「Aa」、「aA」、「aa」4種組合。如果這2人生下4個孩子,那麼這4個孩子大概就會有1個酒豪、2個酒量中等和1個完全不能喝。從機率來說,生下酒豪的機率是25%,酒量中等的是50%,完全不能喝的也是25%。請容我再次強調,體內倘若沒有能喝酒的基因,無論如何鍛練也練不成好酒量的。喝不了酒、體質不能喝酒,這是遺傳基因老早決定的事實,一點也不用覺得丟臉,當然更沒有隱瞞或顧慮的必要。假使因為羞愧,而不讓周圍的人知道自己不能喝,若是哪天被人勸酒、灌酒,就有可能引發急性酒精中毒而殞命。此外,這裡要鄭重強調,完全不能喝這件事,「既不是異常,也不是疾病」。其中的原因,相信各位從上述解說中已經充分理解。酒量的好壞是由「體質」決定,而「體質」是從遺傳基因的多樣性(彈性)衍生而來。遺傳基因為「設計藍圖」預留的空白,促成個體展露「強勢表現」的例子,可說是不勝枚舉,例如,有的孩子躁動不停;有的則是沉默好靜、只愛一個人玩。儘管孩提時代個性表現有點異於其他人,但事後證明大家都很正常,幾乎沒有人是病態。相信各位也都注意到了,孩子的個人行為特質,比成人的差異性還要大。身高、膚色、瞳孔顏色等,這些都是得自遺傳基因的特性表現,它們是遺傳基因書寫的「劇本」裡特意預留的空白,也是設想人類進化所需要的彈性空間。書籍介紹兒科權威傳授的最高教養法:放下焦慮,耐心陪伴,相信孩子的能力,就是最好的教養作者:高橋孝雄/譯者: 胡慧文出版社:時報出版 出版日期:2020/02/25作者簡介高橋孝雄日本慶應義塾大學醫學部小兒科主任教授、醫學博士。專長為一般兒科與小兒神經科。日本小兒科學會會長。1957年8月生。1982年慶應義塾大學醫學部畢業。1988年服務於美國麻省總醫院(Massachusetts General Hospita,MGH)小兒神經科,並身兼哈佛大學醫學部神經學講師。1994年回國,擔任慶應義塾大學小兒科醫師、教授。業餘興趣是跑步,在2016年的東京馬拉松寫下三小時又七分的紀錄,被譽為「日本第一快腳小兒科教授」。延伸閱讀: 媽媽決定「斷食」結束生命...她用21日「自然死」實錄,教我的一堂善終課 ※ 提醒您:禁止酒駕 飲酒過量有礙健康
-
2020-08-09 科別.泌尿腎臟
熟男勃起障礙 可能是慢性病前哨站
一名40多歲的男性,近來晨間勃起次數減少,陰莖硬度也變軟像香蕉,性欲一來勃起後卻立刻軟,氣得老婆在醫師面前直說,「老公的簡直不能用」,夫妻倆一度吵到想離婚。經檢查發現,原來這名男性的膽固醇、血糖等數值偏高,導致不舉。在藥物治療和給予衛教後,他減少熬夜、飲食均衡、控制體重,改善三高症狀,連帶勃起功能也好轉,還能在床上抬頭挺胸,恢復男性尊嚴。有勃起障礙 腦中風、心臟病風險大增高雄鳳山開業泌尿科診所醫師李嘉文表示,高血壓、高血脂、糖尿病等慢性病為陰莖和心臟血管兩者硬化的共同風險因素,由於供應陰莖的動脈口徑細小,心臟冠狀動脈管徑相對較粗,因此陰莖比心臟更容易或更早出現動脈硬化的症狀,也就是勃起硬度不足,性愛時常半軟不硬。研究指出,「罹患勃起功能障礙的男性比起一般人,未來十年內罹患心臟病的風險將增加65%,腦中風風險增加43%。」意謂勃起功能為心血管疾病的先行指標。李嘉文觀察,十個患者中約有三個人都不知道自己有慢性病,往往是因為勃起功能障礙就醫,意外檢查發現患有慢性病。「通常合併三高者,幾乎都有勃起功能障礙。」但有些高血壓患者也可能因服用具有血管擴張功能的乙型阻斷劑或利尿劑,反而導致勃起障礙,這時建議尋求醫師協助,替換其他用藥。中年男近三成不舉 就診率卻低另外,勃起功能障礙有幾個重要因素,初步區分為器質性及心因性,器質性如三高慢性病引起,心因性則是一旦大腦在行房時刻「想東想西」或男性本身有憂鬱症、焦慮症等,都可能影響性過程。不過,年齡仍是影響勃起功能很重要的因素,根據統計,台灣40歲以上男性近三成的人有勃起功能障礙,且隨著年齡增加,比例也愈高,但就診率偏低。李嘉文研判,與男性覺得患有此病很丟臉而不敢說出口有關,很多患者來到診間第一句話常說「醫師,我頻尿」,而且支支吾吾,「這時我會先支開女性護理人員,果然他們談到的症狀都與勃起障礙有關。」求助藥物改善 務必找專業醫師李嘉文醫師說,不過最令人擔心的是不願前來就診,而選擇私下買藥解決的人,因為現在網路偽藥猖獗,若吃到偽藥可能會併發頭暈、昏厥,甚至有致命風險。真假藥的辨別,李醫師表示最簡單的方法的就是看「購買通路」,通常網路上買的藥品成分不明都是假藥。另外,有些人會在藥局買藥,但治療勃起障礙的藥物,最好在醫師引導下使用,藉由刺激來讓藥物發揮更佳效果。李嘉文醫師提醒,很多患者擔心吃藥有副作用,進而影響服藥的順從性,但目前藥物都很安全,若有在服用改善血管狹窄的硝酸鹽類藥物的患者,可告知醫師,討論是否適合用藥。除了藥物,他建議患者,培養良好飲食和生活習慣,透過運動增肌減脂,增加男性荷爾蒙,同時改善男性更年期症狀,進而降低勃起障礙的發生。民眾唯有培養正確的疾病意識,積極就醫,一旦早期發現疾病,也能早期治療,維持身體健康,享受美滿性生活。
-
2020-08-09 科別.泌尿腎臟
舉弱男很受傷/提不起 放不下 別忽略熟男的玻璃心
案例故事:45歲的阿明(化名)是汽車業自營商,創業十年來狀況穩定,但今年因新冠肺炎疫情收入大減,顧及員工生計,讓阿明失落感與壓力甚大。加上結婚六年的妻子將過育齡、非常想有小孩,在雙邊壓力下,阿明出現焦慮、失眠、心悸等症狀。除了精神狀況變差,床笫間的事更沒性致,過程常無法「硬起來」。阿明在妻子的陪同下就醫,經泌尿科醫師轉介至精神科醫師後,確認阿明為「心因性」勃起功能障礙,在開立助眠藥、充分休息、改善伴侶關係後,勃起狀況逐漸改善,「陳伯」早上也來找他了。身心疲累難啟齒 家人多關心泌尿科與精神科醫師呼籲,男性年過40後,因身體逐漸老化、飲食作息不正常、工作壓力、伴侶溝通等多重因素,容易出現勃起功能、泌尿道障礙,建議家人給予支持並陪伴就醫,確認是生理還是心理因素造成,才能對症下藥。台灣泌尿科醫學會理事、台大醫院泌尿部主任張宏江表示,身為枕邊人與子女,不一定洞悉丈夫/爸爸的心境變化,也可能沒發現其體力下滑、情緒不穩、工作壓力大到喘不過氣,甚至已進入更年期,影響「下半身」功能出現狀況,且難以啟齒。失眠情緒不穩 容易失去自信男性接近更年期時,因男性荷爾蒙下降,會出現睡不著、情緒不穩、性功能減退、性欲下降、甚至海綿體老化而無法提槍上陣;另外,心血管等疾病也可能導致勃起障礙。此時男性會對自我充滿質疑、不安、惶恐甚至有「玻璃心」,但因顧及雄風,大多不敢說出口。他說,男性出現勃起功能障礙的原因不少,可分為器質性與心因性因素,與健康息息相關。器質性主要影響因子包含心血管疾病、糖尿病、新陳代謝症候群等慢性病,以及菸、酒、藥癮與不良飲食等,其中年齡是顯著的預測指標,年齡愈高愈容易發生器質性勃起功能障礙;心因性主要影響因子則包括不良生活習慣,如作息差、晚睡、容易焦慮緊張、錯誤的性認知、不良的性經驗以及伴侶關係品質不佳等。器質性因素 糖尿病最常見張宏江說,器質性因素會依症狀對症下藥,例如更年期睪固酮低下,會補充男性荷爾蒙藥物或針劑;糖尿病與心血管疾病所引起的勃起功能障礙,則會給予降血糖等藥物改善;若與攝護腺肥大相關,則遵循藥物或手術治療。但患者往往不知道自己有慢性病,其中最常見的是糖尿病,占臨床就醫患者三成。他曾收治一名50多歲肥胖男患者,自述某一天起突然性功能變差,就醫檢查才知有第二型糖尿病。因糖尿病會影響神經,使感應功能變差,血管容易阻塞,而使充血功能下降,導致勃起功能障礙,經開立降血糖藥物、要求減重三個月後,該患者勃起功能障礙改善,重拾親密關係。心因性因素 可轉身心科調整如果是心因性因素,則可能交由精神、身心科醫師接手。書田泌尿科眼科診所精神科主治醫師施佳佐表示,性行為表現會影響到男性自我肯定,只要有一點不順,無論是無法勃起、持久或早洩,都會對自己失去信心,也不知怎麼跟人求助,出現焦慮、失眠甚至自律神經失調等問題。施佳佐說,常有從泌尿科轉介過來的心因性勃起功能障礙男性患者,並以45到65歲中年人為多,與45歲以下年輕人相比約為2比1。而心因性得對症下藥,從生理、心理、社會環境因素三面向釐清,若為生理上作息差、晚睡所致,通常會開給助眠藥物並適當休息改善;若為心理上的焦慮、憂鬱、自律神經失調等,會開給抗憂鬱藥物,並加上心理諮商來改善;若為夫妻間、職場上等關係衝突或是家庭環境導致,則會透過關係協調改善。如前述阿明的案例,在釐清原因加上藥物後,即有明顯改善。泌尿科醫師提醒放鬆身心 別老想著「全壘打」俗話說「飽暖思淫欲」,施佳佐說,性是人類必須,男女關係並非每次都要做到「全壘打」,即便失敗一次也不要一直糾結、想快速「克服」。生殖系統偶爾也需要休眠,此時男性可先休養生息、充分放鬆,睡得好後,身體狀態自然轉好,「達陣」機率就會變高。別把一次的挫敗當成全部,有時問題自然就迎刃而解。年過50歲 定期做泌尿道檢查張宏江說,「性功能=健康櫥窗」,男性年過50後,每年都應找泌尿科醫師檢查攝護腺、泌尿道、內分泌是否異常,甚至找出早期癌症,以便及早治療。女性若發覺枕邊人提不起性致、出現問題時,也應勇敢提起,鼓勵另一半並陪同就醫,以免難以啟齒而延誤治療。
-
2020-08-09 名人.吳佳璇
吳佳璇/啊!沒關係啦!
2017年初夏的東京,有家叫做「上錯菜也沒關係」的快閃餐廳十分吸睛。這是家由失智者與專業廚師合作的餐廳,由前者負責外場點餐上菜。除了提供美食,更賣一種概念﹘﹘包容﹘﹘讓顧客透過實際體驗來「接納出錯的事實,並試著把錯誤當成另一種樂趣。」在這個「沒有最好,只有更好」,凡事精益求精的年代,策畫人小國士朗為何反其道而行?身為前NHK製作人,小國因製作失智相關紀錄片,在照護現場體悟日本社會被太多「不這樣做不行啦」、「應該這樣做才對」的想法緊緊掐住,若能有些許包容,允許(如失智者)出點兒無傷大雅的包,才是社會的解藥。小國的發想獲得各方奧援,全日本迅速吹起快閃風,有些地方甚至成立由失智者提供常態服務的餐廳。此外,各國媒體亦爭相報導、紛紛推出在地活動,中國大陸甚至有「忘不了餐廳」實境節目,由黃渤和宋祖兒擔任餐廳店長和副店長,五名輕度失智長者擔任服務生,現正邁入第二季,真是跨文化、種族的熱烈回響。儘管日本國內出現輕微異音,有人質疑是否壓榨參與的失智老人勞力?搞「上錯菜」有沒有取笑這些長輩的嫌疑?也有人主張,幹嘛快閃?要開就開一家真正的餐廳(後來真的有人搞)。但媒體出身的小國理念是:傳媒最終目標應該是開一朵會散播種子的花,而不是開一家餐廳。「上錯菜也沒關係」的種子果真飄到台灣。2019年溽暑,太雅出版社翻譯發行小國的行動紀實,社長張芳玲更發願「成為風,吹起種子」,把本尊請到臺灣,除了簽書,還辦理工作坊,期待發芽。張芳玲吹起的種子,意外讓照顧年輕型失智者的Young記憶會館及咖啡坊的窘境曝光,瞬間湧入大量愛心,包括郭台銘先生。但是,真正萌芽的是,曾因不老騎士受到注目,長期關懷銀髮族的弘道老人福利基金會,力邀近年返鄉發展傳承的江振誠主廚,經過半年多籌畫,將在台中推出台灣版的「啊!沒關係啦!」快閃餐廳,搭配系列講座,作為2020國際失智月的獻禮。常言道「台上一分鐘,台下十年功」,不僅在江主廚領銜的內場,亦完全適用於即將擔任外場的「不老服務生」身上。一位曾開過早餐店的阿嬤,現場預演時親切自然的身段,飛揚的神采,令她的照護人員萬分驚艷,「魂都回來了」,連家屬亦忍不住讚嘆。是的,如何讓失智者過著有光彩及尊嚴的生活,正是每位失智者與家屬所殷殷期盼的照護。自從我去年發心為失智的父親而講,從聽眾的反應發現,已邁入高齡化,正向超高齡社會快速奔去的台灣民眾充滿焦慮,除了相關知識不足,更取決於將失智視為全然負擔的態度。殊不知,失智者能做出不同程度的實質貢獻,只有當你我有更多包容,把「啊!沒關係啦!」掛在嘴邊、放在心上,不僅是失智者,連各種身心障礙族群都會微笑。
-
2020-08-08 養生.樂活人生
「媽媽年輕就一直在養叔叔舅舅,卻讓他們像吸血鬼般把她榨乾…」理財作家教女性用這手段,不讓貧窮複製
十方也提到她的社會觀察,臺灣女性若在年輕時不斷的給,當她年紀大後,也會轉過來壓迫其他的女性晚輩,因為「我之前就是這樣苦過來的」,導致女性在貧窮上的複製。「父母撫養我們長大要感恩,但我們也要主動性決定,我的人生要怎麼過。」明明做好理財規劃,卻在老後陷入貧窮;明明聽從父母的話,熟齡後卻只落得孤苦淒涼......在理財作家十方(李雅雯)筆下的人物,生命故事總令人膽戰心驚,女性就像被剝了層層皮般體無完膚。 「欠咖」(台灣話,意指精明能幹)的臺灣女性何時能從為家庭犧牲的宿命中醒悟?不是沒有情感,而是為自己留一口氣、爭一口氣。不用討好了所有人,最後卻對不起自己。 為何要有財務界線?這是尊重自己的人生界線 「這幾年情緒界線很流行,但似乎沒人聊過『金錢界線』。情緒上懂得說不,可是金錢上與情感的分界卻一片模糊。」 十方在自己的粉絲團裡,經常有讀者來信吐訴金錢糾結的人生難題,十方嘆口氣說,「其實很多都是無解。」 她發覺這些故事都有同樣的原型,被親情綁架了。一方面遵循父母、社會的期待,同時卻又害怕自己的財務搖搖欲墜。 每當收到這些信,她不是給予溫暖安慰的柔情派,而是直接給務實具體的行動方案。她能如此理智清晰,還出版《與家人的財務界線》一書,這一切都與她的原生家庭有關。 女性貧窮的原因:對親人太仁慈,對自己太殘忍 「很多人都以為我很堅強,不是的,其實是因為我很脆弱。我確實看到媽媽的人生毀了,所以想把這些故事說出來。」 「媽媽年輕時就一直在養叔叔、舅舅,卻讓他們像吸血鬼般把她榨乾,不順從還會挨打。我媽一直等到60歲時,才驚覺人生有限,可是身上沒錢,陷入沉重的金錢焦慮裡。這些就是我看到『替別人擔』的人生。」 十方說道,她著作裡雖然揭露了不少童年往事,但遠遠不及家族故事的百分之一,在「沒有人為自己負責」的劇碼裡,辛苦、挫折、被害者與加害者、情感勒索......重複地不斷上演。她曾聽過「貧窮體質會遺傳」,而過度犧牲的母親,也會讓女兒步上自己的「不歸路」。 「女人40歲時會開始覺醒─接下來我的人生要怎麼過?有個故事我分享給你們,不同年齡的女人,都遇到因感情產生的『金錢困難』。」 50歲給30歲的借鏡:單身要有錢,否則最後孑然一身 「我最近又收到一封信,有個31歲的她在三姐妹中排行老二,爸爸在中年做生意失敗後,全靠媽媽做粗工養家。但爸爸與媽媽都在這兩年罹癌,最節省的她,支付家中的醫藥負擔還有生活費,可是她把存款、薪水都拿出來後,不禁擔心,那我往後如果要結婚,如果我也老了、病了,怎麼辦?」 「另一封則是50歲的么女的信,她的家庭背景跟這個女生很像。她雖然有一個哥哥,但媽媽長期都向她要錢,不管是薪水、獎金,全都要交給媽媽,可是媽媽甚至還把這些『孝親費』拿來給哥哥做『零用錢』。等到50歲後,她愈來愈焦急,因為她身上除了基本的保險金,什麼都沒有了。」 「這就像是50歲與30歲的跨時空『對話』,我拿她們彼此的例子說給雙方聽,我們誤以為沒有選擇,可是事實是,人生不會沒有選擇。金錢付出如果超過你的負擔,也影響了你的生命規劃,一定要跟媽媽說『停』。 「50歲的故事就是30歲的最好借鏡,當10年、10年的過去,當你無止盡的付出,你最後真的會一無所有。當你獨自一人,你老了、病了,需要錢時,誰會來幫你呢?」 不再複製貧窮!女人靠自己,手段上要更有彈性 十方談到選擇來自於「心靈的彈性」,父母生病時不是不顧他們,而是財務解方不是單一簡答題,它可以是複選題。例如,家中房子可以做最有效益的貸款、以房養老,與兄弟姊妹之間也可以明定孝親費等等,辦法永遠是人想出來的,最怕的是,你以為「就只能這樣了」,原地踏步會讓人看不到資源。 「我還曾遇過一位個案,媽媽也是永無止盡與她要過多的生活費,她也是在30、40歲時察覺到,自己還真的是身無分文;最後決定豁出去置產,買間小套房,理直氣壯地跟媽媽說:『媽媽,我現在有每個月固定的支出,不能像以前一樣把錢都給你了。』事實上,媽媽錢多有錢多的過法,錢少也有錢少的過法。」 十方也提到她的社會觀察,臺灣女性若在年輕時不斷的給,當她年紀大後,也會轉過來壓迫其他的女性晚輩,因為「我之前就是這樣苦過來的」,導致女性在貧窮上的複製。 「父母撫養我們長大要感恩,但我們也要主動性決定,我的人生要怎麼過。」 別再當受害者!中年後學會走向富裕人生 十方剖析,人生隨時可以重新開始,只要不要落入三種境界:一是缺少看見資源的能力;二是覺得自己是受害者;三是覺得自己充滿無力感。 「我看過那麼多故事,包括我自己的原生家庭,我要告訴大家,一個人就算什麼都沒有,但她有大腦,社會上也有資源,要用大腦去調動資源,找銀行、找專家、找金錢財物觀念好的朋友。」 「但我們通常也沒有耐心,遇到困難時會回到原地哭,像是在說『都是別人害我的』,跟閨蜜講同樣的事,生活就一直撞牆。所以不要留在原地分析自己的處境,要去接受現在自己的狀態。」 「你一定可以做別的選擇,就算是媽媽跟你要一千元,你拒絕也是開始。把自怨自哀的情緒拿掉,去盤點你可以做些什麼。理財其實就是在認識自己、整理自己,把未來的目標訂出來,例如想要幾百萬的存款呢?訂出數字出來,接著畫出理財的表格,規定自己每年要存多少。行動從任何小的地方開始。如果無法拒絕父母,可以去買個房子,再小都可以,車位也可以,保險也可以。」 「最關鍵是『盤點』行動之前,還會有一個醞釀期。我們容易遇到了心理上的障礙,就是受害者心態,但我們要渡過這個障礙。就像是我們有時開車,換了另一條路走,很多人會留在原地說我不要換!我習慣走原來的路。」 「就像我們的爸媽是這個樣子,已經形成了,留在原地分析沒有用,不要覺得自己很可憐,一旦你覺得自己可憐,就缺乏改變的勇氣,而覺得自己不能改變時,只好一直忍耐,人生就會落入負面循環。」 退休族的錢不要都給子女,有餘力再給別人 不只是子女要跟父母、親友劃立健康的財務界線,十方也鼓勵退休族群的財務界線也要清清楚楚,一切源於為自己的人生負責,也讓子女以及其他親友們,能為自己的人生負責。 「第一步是要整理自己的財務報表時,一定要整理保險、房子等資產,還要去整理看不見的資產,以及有多少錢可以借出來,這些都是財務規劃重要的一環,不只是現金存款,還要看自己有借多少錢的能力。」 「第二個要勇敢地想,有什麼夢想還沒實現?有沒有這一生還做的事還沒有做的?愈具體愈好,盤點你的夢想與資源還差多少、夠不夠用。接著開始排列優先順序,圓滿過的有哪些,把它畫掉,讓自己晚年達到『富裕』,在財務容許的範圍內,不留遺憾。」 最後十方鼓勵熟齡的朋友們,把錢用在自己身上,有餘力再給別人。 「遺囑可以先寫好,但財產不要急著先分配出去。我們換個角度想,那麼早把房子給孩子,是不是在討好孩子?當房子還是自己的資產時,你就多了靈活調度的工具。」●原文刊載網址 延伸閱讀:.放下「固執」,夫妻才能一起走下去!當另一半向你求救,絕不能馬上回這1句話.四處旅行拍鳥趣,第二人生正精彩!鳥類攝影家蔡蜜雪:生命短暫,找到興趣後,珍惜每一天.退休,到底該怎麼準備?8招教你自我調適,每天過好日子,簡單生活怡然自得
-
2020-08-07 該看哪科.中醫精髓
中藥養生非人人需要 看中醫前先試調整生活型態
不肖中醫用禁藥害多人中毒,令養生族心驚。在中醫師眼中,多數身體狀況都是緊張焦慮、久坐、運動不足導致,調整生活型態、飲食、運動就能有所改善,非人人都要吃中藥調身體。前台中市議長張宏年一家4口吃自費中藥調養身體,卻鉛中毒送醫,他的兒子、市議員張彥彤將全家服用的中藥粉提供台中市衛生局檢驗,複驗結果,藥包中鉛、汞含量都超標,受害者持續攀升。開立處方的是盛唐中醫診所醫師呂世明,他疑將禁用中藥材硃砂入藥,釀成整起中毒事件。硃砂是一種天然礦物,必須經過特殊的炮製手法去除雜質、降低毒性才能作為中藥使用,早年用於鎮靜、安神,但因炮製不完全而中毒事件頻傳,衛福部94年起逐步禁止硃砂用於中藥。中醫師使用禁藥害人中毒消息一出,重創中醫界形象。中醫師公會全國聯合會緊急發布聲明稿譴責該醫師使用禁藥的行為,並宣布將解除呂世明在公會的所有職務,強調科學中藥及其他合法中藥材均無任何問題,盼挽回民眾信任。長庚醫院中醫師郭順利接受中央社記者訪問時表示,很多過去古籍上遇到的問題,如今都有很多其他解決方法,卻有少數醫師迷信古方,違法添加禁藥成份,讓中醫界長久以來的努力付之一炬,甚至每當民眾自己買的來路不明的中藥被發現違規摻西藥,也通通算到中醫界頭上,卻忽略多數違法摻西藥的中藥都不是出自中醫師之手。近年台灣吹起養生風潮,愈來愈多民眾習慣看中醫調身體,中毒事件發生後,讓民眾擔心養生不成還吃出問題。郭順利說,民眾若要自保,除了應選擇合格的中醫醫療院所,也可選擇有做相關檢驗的科學中藥,盡量避免在國外、夜市購買來路不明的中藥材,更重要的是,在看中醫調身體之前,應從調整生活型態做起,切記「健康是自己的」,別把藥當萬靈丹。根據他臨床觀察,到中醫求診希望調理身體的民眾,大多是因緊張焦慮、工作忙碌、久坐冷氣房、運動量不足,導致失眠、頭痛、慢性鼻炎、痛經、拉肚子、肩頸痠痛、一曬太陽就中暑等,其實這些問題可以藉由改變生活型態、配合飲食及運動、經絡按摩就能獲得改善,症狀仍嚴重才須服藥調養。不只如此,很多民眾常用錯誤的方式進補,例如吃荔枝容易上火的人,體質多半偏燥熱,若跟風吃黑芝麻、麻油、黑糖、薑茶、堅果等燥熱食物來養生,反而可能讓身體狀況更糟,這些不需要的成分對身體都是負擔,認識自己的體質才是養生最重要的第一課。
-
2020-08-07 橘世代.時尚橘
「萬一哪天有需要...,不要丟!」 我們囤積的不是物品,而是未完成的夢
若我要列舉一生做過的荒唐事,排名第一的,應該是我至今仍保留了不少件30多年前的衣服,包括帥氣的牛仔褲,小背心,很淑女的長裙。那時,我165公分,52公斤,是我這輩子最苗條的時期。保留這些衣服的理由,至今看來是個永遠無法再實現的夢想:萬一,我是說萬一......我又瘦回52公斤呢?也許還可以穿!但事實是,就算我瘦回52公斤,我也不再有那時青春的軀體和容貌,來穿這些衣服了。每年春秋換季,我仍把它們拿出來洗洗曬曬,再放回箱子囤積著,年復一年,完全沒有把它們捐出去的意願。我把它們藏得很好,近二十年來,幾乎沒有人看過它們,因為我不想聽到別人的詢問或建議,這些東西似乎跟生命的某個階段、某些人和事有著緊密的連結,很珍貴,不容他人指指點點。我不知道是不是每個人都或多或少囤積著某些東西,但就我所認識的人,其中包括一些本該四大皆空的出家人,都會因為某些特殊的原因而囤積一些東西。原因不外乎「說不定萬一有需要」,或是「這是某某人給的,捨不得丟」。在我的家裡,有兩個很大的冰箱,裡面除了一般冰箱會有的食物之類,佔很大部分的是因為情感而囤積的大盒小盒、瓶瓶罐罐。例如:十多年前我妹妹從美國寄給母親的保養品、維他命;某位家人擔心某種藥品可能停產而多買的藥,即使早就過了保鮮期,還是留著。理由是「萬一真的需要,說不定還能吃。」即使全家人都知道沒有人真的會去吃,但也沒有人敢斗膽把它們扔了。「也許,萬一,哪天有需要......」是很普遍的理由,讓人逐漸去囤積東西,其中深層的理由,其實是對於匱乏的焦慮。這些以「萬一」為名囤積下來的東西包羅萬象,像是:無數個塑膠袋、購物紙袋、類似味全花瓜的小罐子,也許細數起來能有好幾十個各類購物時的贈品,或是某些黃道吉日,里長伯還是某民意代表送的碗盤,而且上面還寫著他們的名字。在我記憶中,有一次,我家陽台上有兩個多月一直擺著好幾大包的塑膠袋,裡面裝著水,那是李登輝當總統的年代,記得某段時間,中共試射飛彈,我家那兩位當過軍人的男子漢,很機警地儲了很多袋的清水,他們說那是戰備物資,萬一自來水廠被炸掉,至少還能抵擋一陣子。按我粗淺的理解,會因「以防萬一」而囤積某些物資的人,可能直接或間接的,都經歷過不安的時代,經歷過匱乏的艱辛,他們比較愛物惜物。作為他們身邊的人,有時會覺得把大好空間堆滿雜物,實在有點可惜;但如果你擅自把他們囤積的東西清理掉,可能會惹惱他們。因為這些強行清理的行動侵犯到他們的安全感,比較折衷的辦法是跟對方商量,保留一個彼此能接受的數量和存放方法。例如:把兩百個塑膠袋減少成50個,並且綁好,放在一個袋子裡,而非掛得滿牆都是。但,某些對某個人有特殊意義的東西,最好不要碰!因為那牽涉到個人情感。我母親的梳妝台上有一瓶香水,是20多年前我妹妹送她的,我自己也保留了一塊我外甥女小學時為我做的手工肥皂,她現在都長大結婚了,積攢這些東西,已經不是為了「有什麼用」,而是有一份難捨的愛。人們囤積的東西,有一部分是已經用過的,可以清理掉但執意保留著;還有一種囤積是,有意識地反覆購買、蒐集某種特定的東西,什麼原因呢?也許那個東西牽涉到一些未圓的夢想。例如,我一直很喜歡買保溫瓶,小小的,可以放在包包裡那種,尤其喜歡買運動型的保溫瓶,可以夾在腳踏車的橫桿上,無論去哪一國旅行,我都會蒐集當地有特色的保溫瓶。為什麼呢?有一次,我帶了其中一個瓶子,去上國小五年級的【心靈有約】課程,主題是:「生命之杯」。一開始,我想試一試學生是否有能力把我們使用的東西,跟我們的人生觀做聯想。我問:「小朋友,你們知不知道老師為什麼特別喜歡買這種運動型的瓶子?」坐第一排的一個胖小子,幾乎立刻就回答了:「老師,你看起來胖胖的,就是不愛運動啊!所以你買這種瓶子,就是希望別人以為你很愛運動......」全班都在笑,我心裡想:「哼,你這小屁孩。」但他說的一點都沒錯啊!!我,買過很多滿高檔的運動鞋,買過我用到120歲都用不完的顏料,囤積的書需要用貨車裝,一直捐都捐不完,因為,透過這些擁有和囤積,我想滿足我的未圓之夢,希望自己是一個很會運動、很會畫畫、很有學問的人….東西是囤積了不少,但,因為沒有實踐,效果不彰。我從職場退休,準備告老還鄉,體會到未來我真正能運動、畫畫、寫文章的歲月,頂多十來年吧!我開始很認真的學習「放手」,學習「減和簡」。學習如何不要再把難捨之愛和未圓之夢,寄託在物質當中,並不是一門容易的功課,但必須學,因為人終究要面對自己體力和時間的有限,能越早想通,就能越接近自由。「與心靈有約」主持人 心靈輔導老師 王漪Rosa擁有超過三十年的心靈培育經驗。自一九八一年起,在隸屬于教育部財團法人的傳播機構「光啟社」製作「人格教育視聽教材」,舉辦訓練課程,並曾赴法國、西班牙接受創作、靈修與影視媒體相關訓練。本文摘自《愛長照》|你所不知道的「囤積」大小事。是節約還是囤積 世代認知差很大。改變長輩囤積症 「5大雙贏整理術」讓你不會得罪人! 立即加入粉絲專頁! 用橘世代的熱情彼此鼓勵打氣,展開「健康橘、好野橘、愛玩橘、好學橘」等主題,為第二人生做足功課,活出精彩亮麗!>>現在立即加入
-
2020-08-07 養生.心理學解密
愛開快車其實是自我壓抑?駕駛座心理學,從11種開車方式看隱藏性格
從多年搭人便車與自己開車的經驗中,我發現了一個非常有意思的現象,那就是,不管是什麼牌子的車子,都像一部X光機一樣,會把那個坐在駕駛座上、手握方向盤的人的真實面目照得一清二楚。不過,由於照出來的本性,與原來所認識的那個人的樣子相差太多,往往需要再認識一次這個朋友。相信很多人都有過類似的奇妙經驗,譬如,搭某個同事的便車時,突然發現,平常看他做事慢條斯理,甚至有點拖拖拉拉的,但開起車來卻橫衝直撞,讓人嚇出一身冷汗;也有的人剛好相反,平常做事勇往直前,開起車來卻四平八穩。到底開車時會出現哪些小動作?和個性之間又有什麼關聯?下次有機會搭朋友的便車時,不妨做個細心的觀察家,把他的各種言行舉止記在腦海中,相信會更進一步認識對方的人格特質。充滿侵略性的「路怒族」在很多手機影片及電視新聞上,常常會看到暴躁易怒的駕駛人,只因被別人按個喇叭提醒,或是別人超車讓他不爽,就衝動到攔車爆打、砸車洩憤。有人稱這群人為「路怒族」,開車不愉快就會轉成侵略性的駕車行為(Aggressive driving)。開車時何以特別容易引發「路怒族」的情緒?有些「路怒族」是把車子當成自己的私有領土,一旦感覺私領域被侵犯,就會立刻採取激烈的防衛措施。也有些「路怒族」會把別人「超車」跟「按喇叭」的行為解讀成挑釁、敵意的意思,於是二話不說,立刻不分青紅皂白下車報復對方。還有些「路怒族」是因日常生活中累積大量不滿的情緒,以至於看什麼事情都不順眼,任何小事都會讓他們大暴走。另外,氣溫高低也跟情緒息息相關。研究發現,炎熱夏天暴力犯罪的比率也有上升的趨勢,特別是濕熱難耐的時候,很容易引發開車衝突。還有若開車駕駛剛好處於「雙相情緒及其相關障礙症」(躁鬱症)的狂躁期,也很容易生氣失控,變成不可理喻的「路怒族」。邊開車邊演說的人邊開車邊演說的人也很常見,不管原本從事什麼工作,只要一上了車,就立刻搖身一變成為聲音宏亮的政治演說家,特別是碰到交通混亂的塞車時刻,他更是口若懸河地講個沒完沒了,從交通問題一路批評到國家大事。政府官員在他眼中都是笨蛋,學者專家均是蠢才,沒有人比他更具有智慧了。如果這種類型的人思想又較為偏激的話,那他們在現實生活中便很容易遭遇挫折。惡性循環的結果,往往會讓他們看什麼都不順眼、做什麼都不如意,總是覺得自己懷才不遇,全世界的人都對不起他。性別歧視的人抱持性別歧視的人,在他們眼中,女人多半不如男人,所以,只要一看到開車速度比較慢、倒車入庫不甚靈光的車子時,便會立刻以非常輕視的口吻強調:「這一定是女人開的車。」如果事實證明開車者的確是女性時,他更會得意洋洋地笑說:「你們女人根本就不會開車,還要出來跟男人爭道。」對有性別歧視的人來說,女性最好乖乖待在家裡,才是最好的歸屬。緊急煞車、橫衝直撞的人喜歡緊急煞車的人往往情緒也較為焦躁,性格常會處於不安定的狀況,因此開起車來會毫無預警地來個緊急煞車,讓全車的人越坐越緊張。橫衝直撞的人和緊急煞車的人頗為相似,大多是個性急躁且缺乏耐性的人。他們會為了求快而採取非常的手段,譬如,開車時會抄捷徑或不斷地變換車道,結果反倒欲速而不達,這時他的火氣會直衝腦門,動不動就遷怒他人。追求速度的人喜歡追求速度來紓壓的人,通常都有自我壓抑的傾向,會刻意隱藏自己的本性及喜好。所以,當他碰到不喜歡的事物時,常會勉強自己假裝喜歡;或是明明很討厭某個人,但表面上依然笑臉迎人;或是心裡不想做的事,卻不懂得如何拒絕。而當他實在受不了外在人情世故的壓力時,往往會以出走、失蹤、飆車等冒險行為,來平衡內外失調、表裡不一的情緒感受。烏龜慢跑的人開車像烏龜一樣慢的人,可能是年紀大了反應變慢,也可能是個性較為溫吞的慢郎中,他們無論為人或處事都比較小心謹慎,非常重視安全,寧可慢一點也不要發生意外。自言自語的人或許是經常一個人開車上路,身旁缺乏一個講話聊天的伴,久而久之,他們便養成自言自語的習慣。而當他們一旦習慣成自然後,以後即使有人坐在他的身邊,他也會旁若無人地喃喃自語起來。有自言自語習慣的人通常朋友都不會太多,沒事時他們喜歡做做白日夢,讓思緒漫無目的地四處遊走。所以,音樂對他們來說,就如同陽光、空氣和水般的重要,他們不但一上車便立刻扭開音樂,還要邊聽邊唱,流露出一副沉醉不已的模樣。至於聽音樂的動機,有些人是為了提神,以免長途開車會睡著;也有些人則是趁機練歌,希望有朝一日能有演出的機會,通常他們亦有某種程度的自戀傾向,很容易沉醉在自己的世界裡。從不開發新路線的人從不開發新路線的人,只敢開曾經走過的路線,不只個性較為謹慎保守,也較為膽小害怕,只要是從沒去過的地方,他都會卻步,即使有人自告奮勇要帶路,他也會想辦法拒絕對方的好意。在現實生活中,從不開發新路線的人既不敢嘗試新奇事物,連做個決定都猶豫不決,最好世界靜止不變,這樣他才會有安全感。畫路線圖的人每次在出門辦事前,畫路線圖的人會先依照地點的遠近和方向來規畫開車路線圖,然後按圖行事,不會想到什麼做什麼,徒然浪費時間在往返奔波上。一般而言,行前喜歡畫路線圖的人都有「時間就是金錢」的觀念,同時也會為自己的生涯訂定近程、中程、遠程的目標,具有不錯的組織力,思考方面也頗為縝密周到。不守規則的人開車不遵守規則的人通常不把交通規則看在眼裡,無論是違規停車或是闖紅燈、黃燈、超速、超車,他都覺得理所當然。除了開車不守規則外,他們在做其他的事情時,也可能會鑽法律的漏洞或是走後門,舉例來說,從事投資事業時傾向操作短線,不太有耐心做一分耕耘一分收穫的事情。奉公守法的人奉公守法的人行事作風和不守規則型的人完全相反,他們不但遵守所有的交通規則,做起事來更是認真實在,絕對不會動歪腦筋或走後門。雖然和奉公守法的人相處既有安全感也很有保障,不過,由於他們的言行舉止一點也不踰矩,所以相對的也比較不會營造生活情趣,既不會甜言蜜語也不懂得羅曼蒂克,需要靠自己製造浪漫情調。在自己還不會開車以前,我很好奇:為什麼一個人「開車前」與「開車後」會有這麼大的差別?究竟是哪雙看不見的手,在暗中為他們的個性做整形手術呢?等到自己也成為駕駛者後才知道,原來人在開車的時候經常是處於「無意識狀態」,所有的動作都是被制約的反應,難怪會不自覺地流露出不為人知的本性來。此外,人與人相處時需要應酬客套、做做表面功夫,以免得罪他人;可是,人與物相處時哪還需要如此客氣,反正機器是死的也不會有感覺。於是,各式各樣的小動作、小尾巴便統統露出來了。經由開車去印證一個人的個性,可以觀察的訊息實在太多了,不僅從「價值觀」到「獨特性」都能一窺究竟,還能進入對方的潛意識,看到隱藏性的自動化反應,可說是最豐富的觀察旅程,有時甚至還會解開讓你百思不得其解的謎底。書籍介紹書名:從習慣洞察人心:學會識人術,解決人際關係的所有煩惱作者:林萃芬出版社:時報出版出版日期:2020/04/14作者簡介/林萃芬擁有專業諮商心理師的證書,多年來推廣心理學不遺餘力,除了「洞察人心」系列書籍獲得數十萬讀者的熱烈迴響外,更為企業界量身設計「員工心理諮商與輔導」、「員工心理健康管理師」的課程,協助企業界提振員工的自我效能。為什麼她可以橫跨企業界與心理諮商界?事實上她曾經擔任文化及服務業顧問近十年,她表示,這是個心理學時代,人與人的接觸越來越短暫,如果缺乏辨別他人意圖的讀心技巧,不僅人際溝通常會面臨尷尬挫折,更會導致生涯發展錯失良機。有鑒於此,她致力於融合各個心理諮商學派的精華,活用於生活、人際、工作,輕鬆掌握人際優勢。現任:諮商心理師公會全聯會媒體公關主任、「中華人事主管協會」講師、「松德精神科診所」諮商心理師、「聯合心理諮商所」諮商心理師、東吳大學兼任講師著作:鍛鍊心理肌力:15項心理鍛鍊,擺脫那些職場與人際間的控制、害怕、停滯、危機與焦慮林萃芬諮商心理師的生活EQ樂園 www.fannyeq.com.tw延伸閱讀: 拜託~別再這樣抬腳了!中醫師點名:3個常見錯誤姿勢,傷膝又傷腰呀
-
2020-08-04 科別.精神.身心
躁鬱跟憂鬱不同、焦慮憂慮也有差 精神科醫師教你分辨
如果就英文病名而論,「憂鬱」就是「鬱」,就是情緒低落,大抵上指稱「DEPRESSION」;而「躁鬱」指的是「狂躁」與「憂鬱」兩種狀態,就是「躁」(情緒高昂)與「鬱」(情緒低落),英文是「MANIA」與「DEPRESSION」。病程中「以鬱為主」的病叫「憂鬱症」(DEPRESSIVE DISORDER);以「鬱與躁交替出現」的病叫「躁鬱症」或「雙極症」(BIPOLAR DISORDER),也就是在躁與鬱兩極交替出現的意思,用此說法比較容易讓人理解此症有情緒上上下下的變化。憂鬱,在某些人的想法裡,有擔憂、憂慮的意思,又有鬱悶、難過、悲傷的意思,但在醫學上指的其實沒有擔憂的意思,因此有人建議應稱「鬱症」就好,不要叫「憂鬱症」,免得搞混了;而焦慮約等於憂慮,英文是「ANXIETY」,病程中「以焦慮為主」的病就叫「焦慮症」(ANXIETY DISORDER)。焦慮或憂慮與「煩躁」、「浮躁」、「躁動」、「急躁」等語彙有相近之處,但卻不是精神醫學上的「躁症」,也難怪大家會搞得一頭霧水。最常見的誤解,就是自稱是「躁鬱」,或說家人是「躁鬱」,但其實是「焦慮」。說實在,疾病名稱或症狀翻譯的恰當與否,與文化、歷史、以及醫學概念的東西方差異有關,也牽涉到醫師與病人間溝通品質的良窳,進而影響疾病的預防、診斷、治療、教育,或甚至觸及「污名化」的議題。如果用英文來說,上述的幾個情緒狀態就只有「MANIA」、「DEPRESSION」與「ANXIETY」三種,但沒有好好說文解字一番,往往就會構成醫療界與民眾之間的鴻溝。當然,一個以情緒為主的疾病,症狀上不單只有情緒的部分,相應的思考、行為或生理上的變化都會同時發生,這是臨床上在辨別這三種狀態的關鍵;更複雜的是,有時候上述三種狀態有可能以不同比例的型態混合發生,也會造成臨床判斷上的困難。總而言之,有了對情緒症狀的基本概念,應該比較容易對情緒疾病做更進一步的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