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9-22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搜尋
潛伏期
共找到
397
筆 文章
-
-
2021-09-16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入境檢疫延長防Delta?陳時中:有證據才考慮
有醫師建議延長入境檢疫天數,防境外Delta變異株入侵台灣。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今天表示,未來若有證據顯示病毒潛伏期變長,才會考慮延長檢疫天數。新北市某幼兒園近日發生COVID-19(2019冠狀病毒疾病)群聚疫情,已確認感染最早在印度發現的Delta變異株,但該病毒株基因序列與過去國內檢出的個案都不同,研判為全新的Delta變異株。有醫師認為,全新的Delta變異株應來自境外,呼籲延長入境者檢疫天數,避免類似事件再次發生。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今天下午在疫情記者會中表示,相較他國,台灣在邊境管理算是相當嚴格,只要確實執行檢疫規範,應該都能把疫情控制在一定範圍內,未來若有更多證據顯示病毒潛伏期拉長,或是發病後帶病毒時間更長,才會考慮延長檢疫天數。指揮中心醫療應變組副組長羅一鈞也指出,指揮中心9月3日公布新版確診個案解除隔離標準,無論是境外移入病例或本土Delta確診個案,都必須在發病後或無症狀檢驗陽性日起,至少10天後症狀緩解或退燒,再加上2次病毒核酸PCR檢驗陰性或Ct值大於等於30,才符合解除隔離的條件。羅一鈞說,為避免社區中防疫旅館或集中檢疫所隔離有不足之處,也要求確診個案一律入住醫院負壓病房或專責病房。至於在入境旅客檢疫方面,羅一鈞指出,還是按照原本規定,要求一律到防疫旅館或集中檢疫所隔離14天,並於入境時進行唾液篩檢,居家檢疫10天至12天進行居家快篩,檢疫期滿、解除隔離前再做一次PCR採檢,以防堵疫情入侵。
-
2021-09-15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Delta早就生根社區沒離開過?醫曝1關鍵直言:它有這麼肉咖嗎
今(14)日增加2例本土案例,與幼兒園群聚案相關,此群聚已達32人感染。疫情指揮中心也表示北市裝修工人夫妻Delta基因定序與幼稚園完全一致,研判為同一群聚,這讓前台大感染科醫師林氏璧鬆了一口氣,分析指出「沒有2條以上的傳染鏈,疫情相對單純比較好控制下來」;對於「Delta病毒是從屏東那時就沒有離開過」的傳聞,林氏璧也提出看法。關於今日疫情消息,案16204、16205為同住家人,是於9月6日就已匡列的居家隔離對象。案16204於9月12日出現發燒等症狀,2名個案由衛生單位安排採檢,於今日確診,衛生單位立刻進行相關疫調及接觸者匡列。對此,林氏璧透過臉書發文解讀,「在匡列中的人因為潛伏期中再跑出新確診,因為早已匡列,都不會太擔心」。案16168、16171北市裝修工人夫妻的病毒基因序列與幼兒園其他個案比較,序列完全一致,研判是同一起事件。林氏璧也鬆了一口氣,指出「確認了裝修工人病毒確為同一序列,代表這一圈人都是同一事件,沒有2條以上的傳播鏈,疫情相對單純比較好控制下來」。另,醫療應變組副組長羅一鈞表示,幼兒園案Delta的序列和之前定序出的任何Delta序列都不同,包括任何境外移入,為國內全新的序列,而目前全案有21人確認感染Delta,且序列完全一致。再比對國內已驗出的Delta資料庫來看,幼兒園的Delta與南非、美國境外移入個案相對接近,但仍有6、7個位點的差異,無法推論是什麼關係。關於「有些人懷疑Delta病毒已經在台灣生根傳了很久,比方從屏東那時就沒有離開」,林氏璧則認為,若真如此,這病毒序列應該要和屏東的Delta序列相像才對,但看來並非如此,「且如果Delta真的在社區存在已久,卻一直沒有燒起來,那它還叫做Delta嗎?Delta有這麼『肉咖(台語,意指軟弱,能力不足)』嗎?」他也提到,今年5月前某些人就講了一年台灣社區早有病毒進來,只是沒篩檢就沒案例,「5月爆發到現在,每天我們都可以驗個2萬上下,7日PCR陽性率壓到了萬分之3至4之間,你還在說Delta早潛伏在社區只是沒篩出來,你可以換一套說辭嗎?」
-
2021-09-12 性愛.性病防治
固定性伴侶為何還會染菜花? 醫曝「潛在感染源」:半年內都可能發作
菜花多發生在性接觸複雜的人身上,那固定性伴侶是不是就完全沒有染病風險呢?答案是否定的!中醫師黃慶雲指出,菜花雖然主要透過性行為傳染,但仍有在公共場合不慎感染的機率,建議性行為之前都應做好預防措施,若不幸發作,也須盡早接受治療。【延伸閱讀:性交出血正常嗎?專家分析6大可能原因,熟女更應當心婦科疾病】菜花又稱為尖頭溼疣 哪些地方易間接感染菜花又稱為尖頭溼疣,是由人類乳突病毒(HPV)引起的疾病,發病時會在男女性生殖器、肛門部位發現增生的白色肉芽狀突起物,非常容易透過接觸傳染,少數也可能因為三溫暖、游泳池,與患者共用浴巾、馬桶及浴缸等媒介,讓病毒有機會造成間接傳染。診間也曾遇過患者雖然固定單一性伴侶,卻染上菜花的案例,黃慶雲表示,原因可能在於伴侶過去曾與1人以上發生過性行為,這也同時增加潛在的感染風險。因為菜花病毒潛伏期較長,感染後約半年內會發作。值得注意的是,若病毒在體內大量繁殖,甚至2年後才會因身體免疫力功能下降而再發作,菜花病毒本身傳染性很強,可能引起睪丸炎、攝護腺炎、子宮頸炎等,嚴重引起男性陰莖癌、女性子宮頸癌。中西醫治療菜花 安全性行為為首要針對菜花治療,西醫多以雷射、電燒或二氧化氮冷凍及化學藥膏等方式,去除表皮突出肉芽,但有些肉眼看不到的肉芽無法清除,加上雷射電療將會破壞皮膚組織,傷口需要修復,要是患者抵抗力下降,病毒又伺機復發。而中醫在治療菜花上,則採用內服金銀花散,以產生清熱、解毒、消疣之效,提升內在細胞免疫功能,再加上外抹蒲公英、冇骨消的萃取液,加速菜花病原體就自然脫落,進而達到改善病症的目的,既不會有傷口也不會留疤,約1至2個月病毒可清除而癒。預防菜花上身首重安全性行為,若有不適症狀、勿忌諱求醫。黃慶雲提醒,菜花治癒速度與個人體質和生活作息有關,接受中醫治療期間,應禁止性生活、注意個人衛生,睡眠充足、適當運動,避菸酒和辛辣飲食,才能及早復原。(常春月刊/編輯部整理、文章授權提供/NOW健康)  延伸閱讀: ·感染菜花會怎麼樣? 專家曝「發病症狀」:不分男女老少 ·泡溫泉、做SPA怕染菜花! 這2個地方最容易藏病毒 
-
2021-09-10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身邊有人確診,你我隨時可能被隔離!line群組貼心轉傳 「隔離包」備妥這些東西
雙北疫情再度嚴峻,這幾天有不少人在line群組超前部署傳訊息提醒家人朋友,預先備妥「急難包」,若周遭有人確診,就得隨時打包去檢疫所隔離14天。日前新北市幼兒園群聚感染,其中2名確診案例都住在同棟大樓住戶,新北市府緊急下令清空大樓,將所有住戶全部轉進檢疫中心。面對此波疫情,醫師、專家提醒Delta隨時會進入台灣社區。而一旦宣布進入社區,政府必會採取嚴格防疫措施。現在只要同住家人,或同上班場所有人確診、或曾在餐廳一起用餐群眾裡,有人確診是Delta時,都需到集中檢疫所隔離14天。因此這幾天有不少人在line群組傳訊息,提醒身邊的家人朋友預先備妥「急難包」,以免臨知被通知需閉關隔離措手不及。line群組提醒訊息 急難包準備物品個人要準備一個大背包,裡面裝3套換洗內衣褲、1套外衣褲、2條毛巾、牙刷、牙膏、漱口杯、拖鞋、洗面乳、肥皂、一套外衣褲、少量封裝食物(堅果、栗子、瓶裝亞培安素、平時的慢性病藥2星期份量、晚上輔助睡眠藥物)、手機行動電源及電線、少量口罩(15個)、薄長袖外套、幾個大的拋棄式塑膠袋、指甲剪、襪子、小鬧鐘(要裝電池)等等。也要準備好復健紙尿褲(可尿3~5次者),至少2件紙尿褲,搭專車來回檢疫所時穿著(中途不能去上洗手間),另備拋棄式紙內褲14件,還有3瓶600ml 礦泉水、一些拋棄式手套、晚上幫助睡眠藥物、綜合維它命、鈣片、維它命D3 。準備好上述物品,隨時遇到Delta確診者,就要去台北或台中檢疫所,閉關隔離14天。******Q:解除隔離標準A:住院隔離治療之無症狀或輕症個案,退燒至少 1 天,且症狀緩解,且距發病日已達 10 天(無症狀者,發病日以採檢日計算),如SARS-CoV-2 RT-PCR 檢驗結果為陰性或 Ct 值≥30,即可解除隔離治療。>>看詳細Q:什麼樣的對象要住進集中檢疫場所?A:包含入境後須集中檢疫的旅客、確定病例密切接觸者或自中國大陸等流行地區入境的旅客等。安排入住集中檢疫場所之前,將由醫護人員評估其健康狀況,倘若有發燒或呼吸道症狀,會立刻後送就醫,不會安排至集中檢疫場所。無症狀者才會由專車送到集中檢疫場所。Q:如果我的同班同學是居家隔離者,我該怎麼辦?A:居家隔離者是代表曾經接觸過2019新型冠狀病毒病人,需要留在家中注意自身健康狀況,但居家隔離者並沒有發病,也還不具有傳染疾病給別人的能力。所以曾經與居家隔離者的同班同學接觸並不用擔心,正常生活即可。Q:為什麼在居家隔離/檢疫期滿後要再接續7天自主健康管理?A:考量目前極少數感染COVID-19個案之潛伏期可能大於14天,指揮中心自109年4月5日起,針對居家檢疫期滿者,實施額外7天自主健康管理。Q:居家隔離/檢疫期滿後的7天自主健康管理期間,要特別注意甚麼?A:保持勤洗手習慣、落實呼吸道衛生及咳嗽禮節、每日早/晚各量體溫一次。如沒有出現任何症狀,可正常生活,但應儘量避免出入公共場所,延後非急迫之醫療或檢查,如需外出應嚴格遵守全程佩戴醫用口罩。如果出現發燒( ≥38˚C)、嗅/味覺異常、腹瀉或有呼吸道症狀,請立即佩戴醫用口罩,請撥打1922或聯繫衛生局,依指示至衛生局指定之醫療院所就醫,且禁止搭乘大眾運輸工具前往。就醫時應主動告知醫師接觸史、旅遊史、居住史、職業暴露、以及身邊是否有其他人有類似的症狀。返家後亦應佩戴口罩、避免外出,與他人交談時應佩戴口罩並保持1公尺以上距離。如就醫後,經醫院安排採檢,自採檢醫院返家後,於接獲通知檢驗結果前,應留在家中,不可外出,如檢驗結果陽性,衛生局將會通知您及安排就醫。另於獲知檢驗結果為陰性後,仍需自主健康管理滿7天。
-
2021-09-09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分區升四級防Delta?柯文哲:照這標準全世界都要封城
新北幼兒園爆發群聚確診,其中一名染疫幼兒父親今年8月從埃及返國,檢疫期間採檢陰性,針對病毒潛伏期是否超過以往認知,台北市長柯文哲表示,潛伏期超過14天的情況一定會有,認為歐美防疫戰略是對的;有專家建議參考紐西蘭防疫作法,認為部分地區應升四級防範Delta,柯則說,按照這樣標準,全世界都要封城。柯文哲表示,打疫苗不保證不確診,潛伏期2至7天也不是百分之百,生物最大特性就是常態分布,潛伏期超過14天的情況一定會有,認為醫學是統計學,在醫學上不要處理「萬ㄧ」,但還是要接受合理的風險。柯文哲說,經過這幾個禮拜,他是醫學專家,對於防疫戰略仍認為美國、英國、新加坡「打滿2劑、放寬管制」的戰略是對的,50歲以上、慢性病者等有必要的話再打第三劑。對於萬芳醫院精神科醫師潘建志建議,可參考紐西蘭防疫策略,部分地區應速升四級防範Delta病毒,柯文哲說,按照這樣的標準,全世界都要封城,這個也怕、那個也怕,乾脆在家打坐就好,都不要出門。
-
2021-09-08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新北市幼兒園群聚案「未來7天是疫情關鍵」
新北市某幼兒園群聚累計十六人確診,十人為幼兒,幾乎都為輕症。台大兒童醫院院長黃立民表示,幼兒染疫多半為輕症,病毒量雖低,卻是很好的傳染者;小兒科醫師林應然說,幼兒園群聚很可能從十幾例延燒成數百例,生活圈鄰近的家庭都應提高警覺,如有疑似症狀應尋求醫師評估。專家指出,美國研究證實,染疫兒童及青少年的家戶傳染力相當高,研究人員分析暑期營隊活動的七至十九歲兒少,發現有症狀的小朋友傳給父母和祖父母的風險勝算遠高於傳給兄弟姊妹,傳給父母的勝算比為傳給手足的二點三倍,傳給祖父母是傳給手足的六點六倍。黃立民說,幼兒是很好的傳染者,至少要觀察兩個潛伏期,也就是一個月;民眾不需太緊張,如何避免重症與死亡才是要點,不要同時染新冠、流感,今年一定記得接種流感疫苗。新光醫院感染科主治醫師張藏能表示,未來七天決定疫情是否擴大的關鍵,必要時應大規模停課;若是Delta變異株,代表國家邊境檢驗還是有破口,民眾需繃緊神經。
-
2021-09-08 該看哪科.感染科
國內首例 台南男染兔熱病已痊癒出院
國內出現首例本土兔熱病病例,患者為台南市60多歲男性,因發燒、寒顫、腹瀉等症狀就醫,血液培養出菌株的基因定序與土倫病法蘭西斯氏菌相似,經疾管署判定為兔熱病,台南市衛生局表示,通常是被兔子、田鼠或硬蜱等叮咬或吃到被汙染的食物,但患者並無特別的接觸史,還找不到感染源,同住家人也無症狀,正持續監測。衛生局表示,兔熱病不會人傳人,患者可能因高血壓、心臟病及腎臟病等病史,免疫力較弱而染病,現已癒痊出院,住家周遭都完成清消,民眾不必太擔心。疾管署昨天公布這起病例,於8月24日通報,經血清2採抗體檢驗陽性確診;國內自2007年將兔熱病列為法定傳染病監測,迄今共通報確診2例,另1例為2011年自美國境外移入。疾管署指出,兔熱病為人畜共通傳染病,病原菌為土倫病法蘭西斯氏菌,宿主包含野生動物、家畜及多種的硬蜱,主要野生動物宿主包含兔子、野兔、田鼠、麝香鼠、海狸、水鼠。病原循環存在於媒介節肢動物及各種哺乳類、鳥類、爬蟲類及魚類間,低劑量即可致病,潛伏期與暴露劑量有關,通常為3至5天,亦可長達14天。流行地區包含北美、歐洲、亞洲及中東地區,傳染途徑多元,人類可經由吸血性節肢動物叮咬而感染,也可經由接觸受感染動物組織、吃到受汙染的食物、水或吸入受汙染的空氣而感染。症狀包括高燒、寒顫、淋巴腺腫,病原侵入部位出現癒合緩慢潰瘍疼痛、咽頭炎、腹痛、嘔吐、腹瀉等。
-
2021-09-07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釐清新北幼兒園傳播鏈 黃立民:驗家長PCR+抗體
新北幼兒園群聚染疫擴大,若要找出較早感染者,台大兒童醫院院長黃立民今建議,可從孩子的家長下手,先驗PCR、再驗抗體 ,若發現有家長沒有打疫苗,但抗體呈現陽性的狀況,可能就是較早感染源。李慶雲兒童感染暨疫苗發展醫學文教基金會今天舉行疫苗衛教宣傳記者會。黃立民、 林口長庚紀念醫院副院長邱政洵與會出席,並於會前接受媒體聯訪。幼兒園群聚擴大,昨包含8名幼童、1名家長昨確診染疫,加上幼教師夫妻2人,累計11人確診。今天再增加5人。無疑對國內疫情投下震撼彈,而疫調顯示,幼童的Ct值高低不一。黃立民說,由於幼兒受體不多,病毒不容易繁殖,孩子體內病毒量多半低,所以很難從他們的Ct值判斷傳播鏈。這起群聚傳播脈絡並不清楚,到底是由確診教師夫妻傳染給孩子,或是孩子傳給老師,甚至是小孩從家庭內帶病毒,傳給小孩都有可能,現行只能用疫調去區別。至於如何找出較早感染者?黃立民說,通常會有「病毒不在、抗體在」的狀況,建議可從家庭內做篩檢,「先驗PCR、再驗抗體 」,尤其是小朋友的家長,現在不一定接種過疫苗。因此,只要發現某家長沒打疫苗,但抗體呈現陽性,就高度懷疑是比較早感染的人。即便找出這些人,但染疫的源頭仍無法確定,黃立民推測,應該是自社區感染機會比較大,因為先前的Alpha傳播鏈,本來就沒斷;但若是Delta變異株的話,就比較頭痛。幼兒染疫多半為輕症,雖病毒量低,但卻是很好的傳染者。黃立民說,因為小孩較不受控制,無法隨時控制好戴口罩、維持社交距離等NPI(非藥物介入措施),回到家中也會與父母有親密接觸,像是擁抱親吻,增加傳播病毒機會;而小孩染疫雖為輕症,但最怕新冠病毒引起的免疫反應,像是發高燒、全身出疹子,所幸機率不高。這波群聚需觀察多久?黃立民研判,至少需要兩個潛伏期,也就是一個月的時間。學校方面,目前不急著全部停課,全民要做好與病毒共存的準備,不要因為零星的確診個案,搞得天下大亂,民眾不需太緊張,免於重症與死亡才是要點。針對學校現行防疫作為建議。黃強調,現在防疫重點是避免重症、避免死亡,中老年慢性病要注意,青少年則是小心呼吸道感染,不要同時染新冠,加上流感,這也顯現今年接種流感疫苗的必要性。
-
2021-09-05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北科附工PCR陰性不意外 專家:疑似染疫到採檢間隔太短
長榮航空機師出現突破性感染,其中一名機師就讀北科附工的兒子也連帶受到影響染疫,中央及桃園市擴大匡列374名接觸者,北科附工師生也進行PCR篩檢,結果均為陰性,但美國毒理學家、中原大學生科系副教授招名威表示,疑似染疫到採檢的時間間隔太短,「現在就下定論說沒事,完全掉以輕心、不智之舉」。招名威在臉書上指出,北科附工全校師生採檢陰性,只是「預料中」的事,原因在於「疑似染疫-採檢」時間間隔太短,現在的數據還不足以做決定性判斷。長榮機師8月28日出現喉嚨不舒服,9月3日確診,高中生兒子9月3日確診,北科附工9月3日全校緊急採檢,9月4日公布全陰性結果。若北科附工師生真的在9月1日,也就是機師染兒子唯一到校的那一天被傳染,在短短2天內,病毒基本上還在潛伏期,「病毒量要直線上升衝破可被PCR偵測出來的機率非常低」,若現在就下定論說沒事,完全掉以輕心,就是不智之舉。「其實我更擔心他們父子9月1日前接觸的人」,招名威說,及早反應是好的,但後續仍必續要進行防疫工作,最好在疑似染疫吼的第5天開始密集追蹤,估計下周二開始的時間是最好,9月18日才能解除警報,當然也期望真的不要有破口,不然這段時間好不容易贏來的好成績又要付諸流水。繼3+11後再爆機師染疫,招名威說,「現在的問題真的不是空服員,真正的破口是『人性』,是那些違反規定的少數人,不是這些死規定,無論3+11或5+9,就像出車禍,不是因為有交通規則,而是違反規則的人。」台灣對機組空服員的管制非常嚴格,違反規定者即嚴懲,但空服員的命也是命,為了配合政策,又得維持龐大運輸量,已經隔離到快崩潰,連跟家人見上一面都很困難,結果一堆人在那邊帶風向,抹煞空服員還有廣大民眾的努力。招名威最後表示,若這次真的造成破口,違規機師是不是要負刑事責任?造成民眾染疫死亡,怎麼算?呼籲網友不要不懂又造謠帶風向,傷害第一線機組空服員,網路上流傳一堆與事實嚴重不符的內容,沒必要採著人家墊高自己。
-
2021-08-26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本土清零近在眼前?柯文哲:若28天都加零當然沒問題
台灣今天本土加零,媒體人周玉蔻、台南市長黃偉哲又超前中央宣布,對此,台北市長柯文哲今天說,這也不是第一次。另外,對於台灣目前防疫,本土清零是否近在眼前?柯文哲說,若28天都加零,當然沒問題。對於疫情趨緩,柯文哲今天表示,清零之前,台北市一直到上周,每天還是有不明感染源,平均約有0.9例,剛好是這兩天沒發現,上周每天還有一個不明感染源,反推社區,應該還是有潛伏感染源,所以儘管這兩天零確診,依照科學,標準應該還是需要以7天當潛伏期,若28天都加零,當然沒問題。另外,柯文哲也提到,昨天全世界新增40多萬確診,機場還是封鎖線要封好,不然很容易突穿,特別國外歐洲的Delta病毒確診已經高達九成,所以結論是,目前台灣是看起來還好,不過國外還是很嚴重,除非疫苗覆蓋率夠,不然一個破口被突穿,感染還是會很多。
-
2021-08-24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全國醫院有條件開放探病 雙北住院、陪病者須定期篩檢
隨著本土疫情趨緩,指揮中心宣布調整醫療院所住院病人的探病需求,針對特定病房住院病人的探病放寬為每日有一固定時段,且至多兩名訪客為原則,但需出具探視日前三天內自費抗原快篩或PCR檢測陰性證明。不過,指揮官陳時中表示,雙北探病原則比其他縣市嚴格一點,住院病人和陪病者需定期篩檢。陳時中表示,住院病人探病規範鬆綁自即日起調整,醫院須配合於8月28日前開始執行。一、開放醫院的加護病房、安寧病房、呼吸照護病房、精神科病房、兒童病房等區域,及有身心障礙或病況危急者得探病;探病時段為每日固定一時段,每名住院病人限每次至多兩名訪客為原則。為保護病人,所有探病者應出具探視日前3天內自費抗原快篩或PCR檢測陰性證明。住院天數達七天以上者探病,將列為下一階段開放對象。二、為避免入院時因處於潛伏期導致偽陰性結果,風險縣市包括台北市及新北市住院病人及其陪病者,除維持原有入院篩檢外,增加定期篩檢措施。雙北住院病人入院第7天及第14天各進行一次公費抗原快篩。其陪病者每7天進行一次抗原快篩,一位由公費支應。三、陪病或探病者如為「完成2劑新冠肺炎疫苗接種達14天以上者」或「確定病例符合採檢陰性解除隔離條件且距發病日未滿3個月者」,得免除前述篩檢。指揮中心提醒,由於醫院屬於高感染傳播風險場域,籲請民眾於疫情期間儘量避免不必要的陪病或探病,建議以視訊或電話方式替代實地探視,若仍有陪病或探病需要,應配合實名登記及院方相關管理措施。陪(探)病人員須不具新冠肺炎相關症狀,亦未曾接觸確診個案或具相關公共場所活動史;且進入醫療機構務必全程佩戴口罩、遵循呼吸道衛生與咳嗽禮節、落實手部衛生;陪病及探病期間,以單一病房為活動範圍,減少非必要的人際交流及聚會,縮短在公共空間的停留時間,以降低交互感染風險,保障自身及病人安全。
-
2021-08-23 該看哪科.感染科
154隻走私貓安樂死 專家曝「這疾病」人類致死率100%
海巡署查獲走私貓共154隻,包含俄羅斯藍貓、布偶貓等品種貓,昨天全數依法遭到安樂死,引發輿論爭議。貓咪固然討喜可愛,但來路不明的動物,身上恐潛藏傳染病風險,專家指出,尤其是狂犬病最為可怕,若這批貓帶有病毒且擴散,人類也會深陷危機,沒及時治療者,致死率幾乎100%。這批走私貓來自中國大陸,為狂犬疫病的國家。農委會統計,台灣目前犬隻飼養150萬隻,流浪在外15萬,貓有70萬隻。主委陳吉仲認為,第一時間若未阻絕可能傳撥風險, 我國寵物安全環境就會遭受到更大衝擊。事實上,只要是哺乳類動物,就皆有可能染上狂犬病,包含貓、狗與蝙蝠,甚至是人類。台大獸醫專業學院名譽教授賴秀穗指出,狂犬病病毒隨著動物唾液,透過動物抓、咬的傷口而感染,有一定的潛伏期,狂犬病若在國內傳開,大增寵物染疫風險,人類一旦遭咬傷也有確診疑慮,所以走私貓必須按照法律程序,盡快銷毀。狂犬病屬神經性疾病,犬貓被感染後,會開始出現異常的性情與行為。台灣大學獸醫專業學院教授蔡向榮說,犬貓感染可能出現,包含食欲下降、虛弱、發燒等症狀,可以分為狂躁型與麻痺型,前者會出現焦慮,對於移動的物體會極度想撕咬;後者症狀較輕緩,會有肌肉麻痺的狀況,兩類型發作後最後皆是致死。據衛福部疾管署資料顯示,犬貓在出現上述症狀後,若被確診為狂犬病,致死率接近100%,目前並沒有出現有效的治療方式。至於人類染狂犬病部分,賴秀穗說,遭染疫犬貓咬傷,人類會有僵直、抽蓄的狀況,病毒專門攻擊中樞神經或腦部,民眾若出現症狀未即時治療,致死率幾乎達100%;因此,遭來路不明的流浪或野生動物咬傷,病症發作前,須盡速清理傷口,並施打免疫球蛋白,或狂犬病疫苗。世界衛生組織公布,狂犬病專家諮詢指引建議,狂犬病疫苗為4劑時程,分別於遭咬傷的當天和第3、7、14天各接種1劑。至於在台灣染狂犬病的風險,賴秀穗指出,國內狂犬病管制已行之有年,民眾若遭一般犬貓咬傷,牠們多半已接種過狂犬病疫苗,較無傳染力;萬一遭野生動物,或來路不明的流浪動物撕咬,就得小心染疫。民眾如果不幸遭來路不明的動物咬傷,賴秀穗建議,首先牢記動物特徵,簡單消毒後,盡速送醫治療,另安全許可下,可將動物留數日,觀察是否有狂犬病的現象,以協助醫師後續評估,遭咬傷後的疫苗施打或治療。
-
2021-08-19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境外移入2例打過BNT、嬌生 邊境擬鬆綁入境對象
國內今日傳出5例境外移入個案,分別自美國、立陶宛、越南、阿拉伯及伊朗入境。指揮中心醫療應變組副組長羅一鈞指出,境外移入有2例曾施打過新冠疫苗,一例接種過二劑BNT疫苗,一例則接種嬌生疫苗。指揮官陳時中另強調,對於邊境管制基於人道考量會放寬入境對象,但入境14日隔離等檢疫措施,決不會放寬。羅一鈞指出,其中案16001為本國籍50多歲女性,自美國返台,曾在8月施打過二劑BNT疫苗,另外案16003為立陶宛籍20多歲男性,自立陶宛入境,曾於8月5日接種過一劑嬌生疫苗,但這兩例皆未符合完整接種條件。另外入境5例中確診後,Ct值為17、「35」及22.5,尚有兩例無Ct值。指揮中心宣布二級降級到8月23日,但對於邊境管制措施是否可能加嚴或鬆綁。陳時中表示,目前針對入境檢疫14天等規範已收到許多反應,但短期內不會放寬檢疫規定,但至於有些要來台灣工作服務者,或者有夫妻要入境,未來基於人道考量,會研擬放寬入境對象。而國外傳出Delta變異株其潛伏期拉長,是否會延長檢疫時間。對此陳時中否認,表示目前觀察到Delta變異株「可傳染期拉長」,但潛伏期並未拉長,因此不會延長檢疫時間。至於如果有確診個案被驗出為Delta變異株,也一定要符合解隔離標準才能出院,若感染其他變異株如Alpha,標準也相同。
-
2021-07-31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與侯友宜通話 柯文哲:雙北下周同步宣布餐飲是否內用
北市府原預計今天公布下週二是否開放內用,但今天記者會中並沒有提到,市長柯文哲透露,他和新北市長侯友宜討論後,決定看觀察週末狀況,侯主張周日宣布、柯主張周一宣布,但原則上雙北會一起宣布。柯文哲表示,首都生活圈就是每天有80萬人從新北到台北上班、10萬人從台北到新北工作,所以是否開放內用要雙北一起宣布。柯文哲說原本想早一點說,讓餐飲業者有比較多的時間準備,但和侯友宜聯繫後,還是要看週末的疫情狀況,侯主張在周日,但柯主張周一,「不太可能雙北不同調,原則上要宣布就會一起宣布」柯文哲指出,台北和新北每天的確診案例幾乎都同步,也許會差幾個,但本身還是會一起,不會差太多,若要解封就是雙北一起解封,疫情不對勁的話,不太可能說新北增加、台北完全沒有,因為每天人來往,生活圈混在一起,疫情都是同步的。眼看父親節就快到來,柯文哲說,根據上次母親節的經驗,疾病潛伏期是2天到7天,中位數是5天,一個節日傳染後的發病日,大約也要5天後,若父親節民眾大量出遊,第一波感染會出現在一周後。另外,有民眾認為,在戶外沒人的時候必須戴口罩,但是內吃飯可以脫口罩不合理。柯文哲表示,吃飯是不得已,其他時候就盡量戴上,政策也要務實,戴口罩沒辦法吃飯,戶外一個人就沒有必要,柯提到當年SARS醫護也是脫口罩在戶外吃飯,應該要自行判斷,「如果室外沒人你要脫口罩吃飯也沒人管」
-
2021-07-31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餐飲內用又轉彎?柯文哲:要與新北同調
台北市政府原訂今(30)日宣布餐飲內用解禁,然而市長柯文哲下午在防疫因應記者會指出,與新北市政府聯絡之後,對方主張要等到本周日再宣布,他認為要就下周一宣布,針對餐飲解禁政策,不太可能雙北不同調,要宣布就一起宣布。北市府公布餐飲解禁標準後,並表示將於每周五公告隔周是否解禁,柯文哲指出,他本來希望早一點公布,讓業者有比較長的時間準備,但是與新北市政府聯絡過後,對方希望再觀察本周末反應如何,主張等到周日再宣布。柯文哲表示,雙北首都生活圈已經是社會事實,新北市每天大概有80萬人跑到台北市上班,台北市也有十萬人跑到新北市上班,這還僅限於上班日,特殊節日會更多,因此原則上雙北餐飲內用要解禁,要宣布還是會一起宣布。柯文哲提到,台北市與新北市的確診案例幾乎同步,不太可能新北增加、台北不增加,因為每天人來人往,讓生活圈混在一起,讓兩邊疫情趨於同步。然而周日也還在周末期間,柯文哲表示,如果為而觀察周末疫情而延後宣布解禁,他會主張下周一再宣布。至於確切會選在周日或周一宣布,柯文哲於記者會上並未明確定調。柯文哲強調,北市府已經訂好餐飲解禁的規則,也就是每周每日平均確診數小於十人、其中不明感染源小於二人,這是依中央標準換算而來。面對即將到來的父親節,是否會擔心爆發群聚感染?柯文哲指出,病毒潛伏期是二到七日,取中位數而言,大約是五天左右,從前次母親節的經驗來看,如果8月8日父親節假期,家庭大量出遊,出現確診感染案例,應該會是一周之後。柯文哲表示,雙北是7月19日決定暫不開放餐飲內用,本周末即便因緊戒降級,產生報復性出遊,效果也要五天才知道,政策就先「摸著石頭過河」,都已經禁止內用二個半月了,再慢兩、三天解禁也沒關係。
-
2021-07-28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開學隱憂 研究:兒少傳染祖父母風險是傳染手足的6倍
台灣社區疫情趨緩,今邁入降級第二天、指考第一天,全國家庭也高度關注各級學校9月能否開學。台大公衛流病與預醫所教授陳秀熙及多名公衛學者今透過直播指出,新冠肺炎已經被公認是年輕人的疾病,美國去年的研究即顯示,兒童及青少年傳染給父母或祖父母的勝算比,是傳給手足的二到六倍,因此加速高齡者接種、加強青少年接種,都是各國努力的方向。學者也整理了各國餐廳、婚禮、運動賽事、電影院的降級規則,供國內參考。陳秀熙指出,根據Mallapaty等人今年發表於Nature的研究,新冠肺炎已經成為年輕人的疾病。公衛學者張維容表示,美國和以色列疫情流行趨勢都有微幅上升,主因是確診年齡往下探,特別是年輕且未打疫苗的族群,所以美國以色列都在加強青少年的疫苗接種。張維容指出,以色列85%以上成年人都已經接種疫苗,但近期疫情上升,感染者多為16歲以下,6月21日已建議所有12至15歲青少年接種。至於美國部分,去年有研究探討參與暑期營隊活動的7至19歲兒少之家戶傳播力,針對88%有症狀的224名指標個案,進行問卷調查和檢測。研究結果顯示,在194個家戶、20至51歲(平均46歲)的526位家戶接觸者中,共有48人受到感染,即大約有18%家戶發生感染。高達70%指標個案都是從營隊回到家,才出現症狀,潛伏期大約是五天,家戶傳播力是45%。另外,兒少傳給父母和祖父母的勝算比高於傳給手足,傳給父母的勝算比是傳給手足的2.3倍,傳給祖父母是傳給手足的6.6倍。陳秀熙表示,看到這樣的研究不需要害怕,因為台灣正在加速年長者的接種,還有家戶快篩可以用阻斷隱形感染,篩出個案是好事,不應怪罪於個案。台北醫學大學教授陳立昇表示,美國施打率高,已透過環境、員工、顧客的三方面控管,重啟室內用餐。透過輪班制度控管員工人數和人流,並將重病風險較高的年長工作人員調至後勤工作,例如從收銀改成倉庫管理。另也有訂定員工健康管理規定、強化環境通風、使用隔板,拉開桌子間隔至少六英尺、避免自助取餐,無法維持社交距離或是非用餐時也要求戴口罩等。有關婚禮,公衛學者古玫生表示,澳洲封鎖區以外的偏鄉允許戶外婚禮上限十人,但僅限一等親家屬參加,活動期間要求維持社交距離,每四平方公尺最多一人,全程需要配戴口罩。紐西蘭根據警戒程度實施人數限制,二級警戒上限百人,須維持社交距離,避免擁抱親吻,並全程配戴口罩,正在等候檢測結果者不得參與。加拿大管制措施根據接種率訂定,至少一劑達七成、完整接種達25%之後,不在限制婚禮參與人數,僅要求戴口罩、維持兩公尺社交距離。至於運動賽事,公衛學者范僑芸表示,美國至少一劑疫苗接種率已達56%,完整兩劑達49%,棒球大聯盟球員都不用戴口罩,7月30日起,30支球團開放全部球迷進場,部分球團停止強制球迷戴口罩,並且無須出示陰性檢測證明。加拿大在高接種率下已可開放運動賽事觀眾人數,室內可1000人、室外可1萬5000人,加國冰球聯盟已經全面完整接種兩劑,營造安全環境。電影院方面,公衛學者范僑芯表示,澳洲新南威爾斯州電影院禁止迎宴,但其餘地區已開放五成電影院座位,但要求室內外都要戴口罩。紐西蘭在二級警戒時,電影院實施實聯制、場館最多容納100人,觀眾雖為強制配戴口罩,但必須保持一公尺社交距離、只能在座位飲食,無法保持距離時仍要戴口罩。
-
2021-07-24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防疫能否再鬆綁 政院官員:續以14天為周期觀察
全國疫情警戒自27日起至8月9日降為二級。政院官員今天表示,疫情決定了鬆綁條件,政府將續以14天為周期觀察,疫情控制越好,在二級內進一步鬆綁等都有可能。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昨天宣布,27日至8月9日全國疫情警戒從三級降為二級,並宣布相關放寬措施,如集會活動室內可至50人、室外100人。政院官員今天對中央社記者表示,這回疫情警戒降級仍是以14天為周期做觀察,疫情控制好壞決定了鬆綁條件,疫情控制越好,回復正常生活機率就越高,若疫情嚴峻,當然就會受比較強的管制。官員表示,根據指揮中心過往公布的二級管制措施,原先集會活動是可放寬至室內100人、室外500人,不過目前僅限室內50人、室外100人;也就是說,若疫情持續趨緩、受控,只剩零星感染,管制措施就有更加鬆綁的空間。但官員也說,目前通則仍是持續戴口罩,放寬的部分主要是針對活動人數以及人流管制等。對於基隆市長林右昌質疑降級設期限,恐導致民眾恐猛爆性出遊、餐敘、消費。官員則解釋,目前疫情宣布降級或升級都以兩週為周期,這是參考疫情潛伏期而定,過去雖出現超過14天的周期,但那是為了配合國定假期所做的些微調整。
-
2021-07-23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圖表/居家快篩怎麼做?有哪些取樣方式與疑慮? 篩檢小心偽陰性
究竟快篩檢驗原理為何?有哪些取樣方式與疑慮?如何使用?檢驗結果準確度如何?本報整理懶人包,帶您了解居家快篩的相關知識。●快篩試劑是什麼?國衛院指出,目前市面上常見的快篩試劑原理大多是利用「側向流體免疫層析法」,內含的試紙可分為4個部分,分別為檢體層、膠體金抗體層、硝化纖維膜與吸收層,檢體放入檢體層後,可檢測受試者黏膜檢體是否含冠狀病毒的棘狀蛋白。●取樣方式:鼻部準確度較喉嚨採樣佳喉嚨取樣/嘴巴維持張開姿勢約10秒,輕輕地用棉棒摩擦舌根兩側的軟顎部位。鼻部取樣/將棉棒插進鼻孔中並向上移動,輕輕轉動棉棒約10至15秒。取樣後,將棉棒放入塑膠管中,並確認液體在管中,折斷棉棒超出管子長度的部分,不讓棉棒放入管後彎曲,鎖緊塑膠管上的蓋子,即完成快篩程序。台灣奈米碳素董事長蔡群賢表示,針對抗原快篩,鼻咽試紙採樣單邊,需較深入鼻部,所能測到的病毒量是咽喉的3到4倍,準確度較高,適合醫療人員使用;鼻黏膜試紙不需太深入鼻部,但須採樣鼻孔兩邊;取樣喉嚨、口水時,因容易有干擾因子,如採樣前漱口的藥水等,會影響取樣準確度。●快篩結果怎麼看?陽性2條暗紅線條,陰性1暗紅線條取樣得到的檢體加到檢體層後,檢體的液體分子會經毛細作用被帶到快篩試劑後方的吸收層。若檢體中含有冠狀病毒蛋白抗原流經膠體金抗體層時,可以辨識新冠病毒的單株抗體與之結合,會使快篩劑呈現暗紅線條。第二道線則是控制線,表示具有能抓住膠體金抗體分子的抗體,當受試者檢體中含有新冠病毒時,會呈現雙線,代表陽性結果;若檢體中沒有冠狀病毒,只會呈現單線結果,表示陰性結果。●需注意快篩偽陰性 快篩次數2至3次為佳不過,吳進興指出,相較於PCR篩檢,快篩包僅能測出陰性或陽性,難以得知精準之Ct值以推測體內病毒量,也不能做基因定序,雖然操作較簡易、快速,但準確度、病毒特異性等檢測結果均會受影響。蔡群賢補充,「取樣鼻子時不敢插太深、取樣喉嚨時採到的其他干擾因子,都會影響取樣精確度,都可能影響採檢結果,導致偽陰性」。吳進興進一步表示,抗原快篩有不同廠牌,取樣方式也不同,有的偽陰性僅約3%,一般平均約10%,為避免沒有篩檢出確診者,建議快篩次數以2至3次為佳。●採檢新冠病毒有哪些方式?PCR核酸檢測:最常聽到的傳統RT-PCR檢測,是在鼻咽、鼻腔採檢體,可直接偵測病毒DNA或RNA等遺傳物質,準確性較高,是防疫場所與醫院確診、解隔離的標準。但設備昂貴,且操作人員需要經過一定程度的訓練,檢體還須送至實驗室,耗時數小時甚至1天。抗原快篩:透過鼻咽、鼻腔拭子、口水採集檢體,檢測病毒蛋白質架構,如外殼等,以確認是否正在感染,其中以感染零至7日最準確,可在30分鐘之內,甚至僅需10分鐘,便能知道檢測結果,但準確率較PCR低;另也能夠在定點照護檢測,如診所,缺點是敏感度最低為80%,可能會有偽陰性,且病毒尚未大量複製階段(潛伏期)無法檢出。面臨社區傳染、須快速地大量篩檢,抗原快篩是靈活的第一線檢測工具,操作相對簡單,國外已有許多一般民眾能自行操作。抗體快篩:透過血液偵測血清內的抗體,檢測時間比較短,適用於感染14天以上者,可判斷是否曾經感染過,但潛伏期、感染前期測不到,無法即時做感染管制,且無法判斷是曾經感染還是正在感染,可用於事後疫調,釐清感染範圍,或感染者是否有抵抗力。
-
2021-07-18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居家快篩陰性能安心?搞懂3種新冠採檢優缺點比較
本土新冠肺炎疫情未歇,國內防疫以來首次採用抗原快篩試劑,僅需15分鐘就能知道結果。不過,台灣感染症醫學會名譽理事長黃立民提醒,抗原快篩偽陰性機會平均約有2成,結果陰性僅代表「目前沒有大量的病毒」,仍有可能有病毒,但是測不出來;為避免沒有篩檢出確診者,快篩陰性者仍應戴口罩、勤洗手、維持社交距離。抗原快篩操作簡易 易有偽陰性問題抗原快篩透過鼻咽、鼻腔試紙、口水採集檢體,檢測病毒蛋白質架構,以確認是否正在感染。其中以感染0至7日最準確,約15分鐘,便能知道檢測結果,但準確率較PCR低,其結果也不能做基因定序,但操作較簡易、快速,也能定點照護檢測,如診所。相較於PCR篩檢,快篩包僅能辨別陰性或陽性,難以得知精準之Ct值以推測體內病毒量,因此在病毒尚未大量複製階段(潛伏期)時,未發病者或病毒含量較低者,恐難以檢出,因此容易有偽陽性或偽陰性問題。為提高準確度,快篩陽性後,還須再檢測PCR,確認是否偽陽性。黃立民表示,抗原快篩「偽陰性比較常見」,偽陽性比率平均約5%,偽陰性比率平均約20%,其敏感度沒有核酸採檢的效果好。「所以快篩陰性不是保證一定沒有病毒,有可能是測不到,試劑有其限制。」台灣奈米碳素董事長蔡群賢補充,「取樣鼻子時不敢插太深、取樣喉嚨時採到的其他干擾因子,都會影響取樣精確度,都可能影響採檢結果,導致偽陰性。」黃立民指出,若第一次快篩陰性,仍對結果感到不安,也不建議同一天再做一次,因病毒量短時間內沒有太大變化,結果大致會相同,很可能測了第二次仍測不出來。建議可隔一至二周再測,間隔時間較久,病毒量若上升,再測一次才較可能測出陽性反應。針對鼻咽部、鼻腔以及唾液的居家快篩,黃立民指出,準確率以鼻咽部試紙為高,偽陰性機率為20%,鼻腔以及唾液則約為30%。面臨社區傳染、須快速地大量篩檢,抗原快篩是靈活的第一線檢測工具,操作相對簡單,國外已有許多民眾能自行操作。PCR核酸檢測費用較高 準確率也高常常聽到指揮中心說明確診者的「Ct值」,連出院、解除隔離的標準也與之相關,究竟什麼是Ct值?該數值的高低與傳染力有什麼關係?Ct值(Cycle Threshold)稱為「循環數閥值」,主要是透過病毒核酸檢測(PCR)儀器量測病人病毒含量。當PCR的結果Ct值越高時,代表檢體所含病毒較少,但各國判定的陽性標準也不同。因PCR需將檢體內病毒基因放大,才能偵測到病毒,代表Ct值愈高,愈需要更多時間循環,病毒需要放大很多倍才能被偵測到,所以病毒含量較少;Ct值愈低,代表起始點病毒濃度高,不用放大很多次就可以偵測到病毒,顯示出體內病毒含量較高,傳染力相對強。而新冠病毒最常聽到的採檢方式為傳統RT-PCR檢測,可量化Ct值,會在鼻咽、鼻腔採檢體,直接偵測病毒DNA或RNA等遺傳物質,準確性較高,是防疫場所與醫院確診、解隔離的標準;但因設備昂貴,且操作人員需要經過一定程度的訓練,檢體還須送至實驗室,過程至少需要90分鐘,取得報告的時間約在48小時內。抗體快篩抽血偵測血清抗體 用來檢測是否曾感染透過血液偵測血清內的抗體,檢測時間比較短,適用於感染14天以上者,可判斷是否曾經感染過,但潛伏期、感染前期測不到,無法即時做感染管制,且無法判斷是曾經感染還是正在感染,故可用於事後疫調,釐清感染範圍,或感染者是否有抵抗力。
-
2021-06-28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聯亞、高端哪個好? 李秉穎:都是小孩不要比
聯亞生技昨公布新冠肺炎疫苗二期臨床試驗期中分析結果,在安全性與耐受性部份顯示良好,並無嚴重不良反應,但有專家指出,聯亞疫苗的抗體效價較高端疫苗低,「有些遺憾」。指揮中心專家諮詢小組成員李秉穎今天則表示,保護力不是只有看抗體,還有T細胞,很難比較。他更說,既然高端、聯亞之間很難比較,「就不要再比了,都是自己的小孩」。聯亞昨天公布二期臨床的其中數據,外界關心其與之前公布數據的高端疫苗間的比較。其中,高端疫苗的抗體效價為六百多,聯亞則為一百多。李秉穎今上名嘴周玉蔻的節目被問到此事時表示,雖然高端和聯亞的抗體效價都是同一個實驗室分析出來的,但因為保護力不是只有看抗體,且抗體數據是對數的概念,不能說高端的抗體就是聯亞的六倍。例如AZ和BNT、莫德納等mRNA疫苗的抗體效價數據也呈現差異,但在英國的報告中,這些疫苗在真實世界施打,都有九成的保護效果。周玉蔻也詢問李秉穎,由於EUA審查在即,現在國產疫苗紛爭不斷,身為委員是否感受到壓力?李秉穎則表示,外界現在對國產疫苗的意見,很多都是情緒上的反應,而非純學術的討論。但身為委員不會感到壓力,「不然就不要去開會」。他說,審查也沒有所謂的攻防,既然已經訂出標準,就是看數據,對照兩個疫苗和AZ疫苗的抗體效價,只要符合條件即可通過。對於外界批評國產疫苗未做臨床三期事件就審查EUA,李秉穎也強調,EUA就是在「緊急時候」、是在大流行時使用的疫苗。面臨生死威脅,就是要評估是否「利大於弊」,如果還要多要求各項檢測,就無法控制疫情;一旦疫情結束,EUA就失效,這些疫苗還是要進行第三期臨床試驗才能拿到後續的許可證。而對於目前屏東出現Delta病毒群聚,引發外界擔憂。李秉穎則表示,由於指標個案很快就被匡列,應該不會像萬華一樣爆開,觀察7天至14天若沒又出現新病例,應該就可安心。李秉穎也對7月12日解封表達樂觀看法。他表示,由於新冠肺炎病毒是RNA病毒,會一直變異,現在到處都是變種病毒株;且不論對哪一種變異株,該做的防疫措施,如洗手、戴口罩,都一樣,因此不需要對Delta病毒株特別恐慌。他說,只是因為新冠肺炎病毒的潛伏期約七天,因此疫情下降比較慢,但現在病例數持續下降,代表病例再生數(Rt值)已小於一,未來一定會持續再降。
-
2021-06-27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Delta病毒來襲改「密接」定義? 專家這麼說
新冠肺炎疫情5月中旬在國內爆發,近日疫情看趨緩,屏東枋山卻發生12人群聚感染,其中有6例是最早在印度發現的Delta變異株。但Delta變異株傳染性非常強,中國大陸專家表示,10天之內就發生5代傳播傳播,因此應改變「密切接觸者」的概念。對此,中區指揮官、中國附醫副院長黃高彬表示,還需要看更多個案的情形,才能下此定論。中國大陸的中國工程院院士鐘南山近日表示,由於Delta變異株傳播力高,過去密切接處者的概念已不適用,過去是在發病前兩天的家人、同辦公室、1公尺之內同吃飯、開會,應改為在同一空間、同一單位、同一建築,在發病前四天等,列為調查對象。而屏東枋山發生的群聚,也懷疑是從秘魯回來的阿嬤只是和鄰居的另一位阿嬤在倒垃圾時短暫接觸,而造成感染擴大,其中6人是偵測到Delta病毒。因此,我國是否修改密切接觸者的定義也受外界關注。但黃高彬表示,目前看到Delta病毒株的仍不脫新冠病毒的特性,也就是發病前一天到發病後三天的傳染力最高,之後便會下降。他說,目前已知案13332的祖孫和案14407的親戚一家,房子有打通,因此是否真的只是倒垃圾時接觸,以及是否全程戴好口罩,都是調查的重點。因此Delta病毒的傳播力,還要調查非密切接觸者的感染情形,才能下定論,再進一步討論是否修改密切接觸者的定義。至於新北市長侯友宜建議中央採取全面入境普篩,解隔離也要PCR。黃高彬則表示,因為目前入境規定已要求提出PCR檢測陰性的證明,因此入境當下仍可能是在潛伏期階段,無法驗出,且目前指揮中心也已經採取期滿前採檢的措施。因此他認為,不需要入境篩一次、期滿再篩一次。
-
2021-06-27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不能再堅守舊思維!Delta侵台 醫師建議「啟動方艙」
Delta變異株侵台,政府針對7國執行入境普篩,萬芳醫院精神科醫院潘建志指出,對面全新病毒態度,老方法已不適用,認為境外返國者應一律以集中檢疫、方艙形式將確診者從家中移出;針對屏東疫情熱區,除了要停工、禁止移動,更建議至少要全面封城2周。潘建志昨在臉書(https://www.facebook.com/billypan102/posts/350475829767475)表示,屏東秘魯祖孫帶來的Delta變異株,比英國變種病毒更讓人猝不及防,租孫傳到白牌司機一家,只因居家隔離時,戴口罩倒垃圾點個頭打招呼就感染,過去有也類似的案例發生,但沒有後續。然而,Delta變異株傳染力更強、R0值更高,境外返國採居家隔離政策,太容易造成破口。「不能再堅守舊思維」,潘建志強調,「應該一律改為集中檢疫」,不只高風險的7國,所有國家入境者都要。潘建志說,匡列者居家隔離也不行,此次社區感染已傳染了4個家庭,顯示在家染疫的機率比外面多,Delta變異株家戶內傳染力更強,若採居家隔離,有人確診,住在一起的人都會染疫。想阻絕家庭傳染,宣導在家戴口罩、清消也太天真,「只能使用方艙醫院」,一旦出有人確診就從家中移出,方艙醫院在歐美已使用百年以上,此次新冠肺炎疫情期間也使用,並非中國大陸獨有。潘說,Delta變異株潛伏期更短,12天竟可傳遞4次,表示每一次只花3天,市府、醫院想搶在3天內匡列所有接觸個案非常困難,還來不及匡列就散播出去了。以屏東疫情熱區來說,警戒等級提升是有必要的,但僅關店3天恐怕不行,除停工、禁止移動外,因台灣目前接種疫苗的比率還是太低,要給全台施打疫苗的時間,屏東枋山鄉楓港、善餘兩村至少要全面封城2周。除了高傳播率,潘建志分析,多名確診者的PCR檢測結果顯示其Ct值偏高,說明Delta變種病毒載量比較高,重症率及住院率也會增加,因此南部醫療量能需盡快提升。至於屏東部分,潘建志認為,過去一陣子零確診,現在只要PCR確診,都應預設就是Delta變種,且PCR第1次採陰不夠,要重覆檢測,可能也需要高通量,池化PCR來縮短時間。
-
2021-06-27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居家快篩成常態 專家傳授最合適的快篩時機
居家快篩試劑上市,大家可在藥局、超商等通路購得,專家提醒,居家篩檢適合在確診者較多的高風險區或與確診者足跡重疊時使用,不可因驗出陰性就掉以輕心。另外,國內居家快篩價格偏高,政府應設法壓低價格,才可能普及。國外自主快篩有先例,美國推出快速抗原自檢,於藥房、零售商場、線上通路都買得到。日本則在東京等都會區設置快篩包販賣機。德國、南韓、新加坡、印度也推出居家用快篩包。英國側流抗原測試套組則由政府免費配送,民眾在家自主快篩後,必須上網登記結果。台灣藥品行銷暨管理協會發言人沈采穎表示,快篩試劑開賣後,民眾購買意願高,國外居家快篩試劑使用普遍,包括開放運動賽事入場、民眾進辦公室開會等。台大前感染科醫師林氏璧表示,國外有小學生快篩陰性才能到校上課的案例,未來台灣在各單位可主動監測,疫情竄起時更快匡列。沈采穎表示,國外大量開放民眾篩檢,前提是政府公布快篩試劑檢驗標準,壓低試劑價格,像德國、瑞士,每月發給每人五盒,供民眾每周檢測。反觀國內,居家快篩價格偏高,政府應想辦法調降價格。沈采穎表示,不同製劑皆標榜和PCR的陽性一致率達九成以上,但可檢測的Ct值範圍不同,結果也不同,建議食藥署公布各廠牌可檢測Ct值範圍及PCR檢測的陽性一致率,並搭配「器材識別碼(UDI)」上傳快篩結果,提供餐廳、活動入場時掃描條碼確認驗陰性入場,若只開放居家快篩卻無配套,難以普及。林氏璧指出,相較醫事人員所用的篩檢棉棒,居家快篩一般民眾容易操作。但不論何種廠牌,快篩試劑都可能有偽陰性、偽陽性,加上民眾操作時可能有沒有真正取得檢體、尚在潛伏期等狀況,可能驗出陰性而自認安全,放心出門趴趴走,那就很危險。林氏璧表示,居家快篩有助抓出無症狀感染等隱形傳播鍊,驗出陽性別過度驚嚇、陰性也別太有安全感,若自己有相關接觸史、身旁的接觸者確診,仍建議與當地衛生局、1922聯繫,到醫院做PCR篩檢。林氏璧以日本去年經驗來看,若不幸再爆發疫情,醫療量能可能緊繃,建議民眾平時囤口罩、乾洗手、酒精等,也可準備居家快篩試劑,作為家庭防疫常備物資,尤其尚未列入優先施打名單中、短期內打不到疫苗的年輕人,可先「超前部署」。
-
2021-06-13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奪命快又急 醫籲對症下藥
雙北提高新冠肺炎疫情警戒至三級將滿月,國內死亡個案達四一一例,高死亡率及確診不到廿四小時死亡、死後確診個案頻傳。台灣感染症醫學會理事長、台大兒童醫院院長黃立民說,「每一個確診的人是怎麼死的,釐清原因很重要,只有釐清死因,才能對症下藥」。黃立民指出,台灣疫情還在上升階段,現在討論死亡率是否比國外高,還不能下定論。但不少個案剛確診、甚至來不及確診就死亡,究竟是病毒變厲害、民眾警覺性不夠沒就醫,還是醫療量能沒能照顧好每個人,都待釐清。黃立民表示,為什麼有些人發病沒幾天就死亡,甚至沒有明顯症狀、還沒就醫就死亡?除了已知的瀰漫性肺炎、快樂缺氧,是不是有其他未知的致死原因,有沒有可能出現心臟或腦部病等病變?這只是他個人推測,但如果真的有別的致死原因,至少要抽血檢驗或解剖死者,才能找到答案。國民健康署前署長邱淑媞日前投書媒體,直指死亡個案存在「可怕的三大現象」:死得太快、死得不明不白、死得太年輕。邱淑媞說,死得太快其實是「發現太晚」,連送醫急救或檢驗都來不及;死得不明不白是指死者追不出感染源;死得太年輕是指五月中至六月初有四名死者才卅多歲、三人才四十多歲。邱淑媞認為,要改善目前的困境,至少要採取接近普篩的廣篩, 並將全國區分為沒有疫情的「綠區」、有疫情的「紅區」,紅區採「類封城」或「微封城」,特殊職業經許可才可跨區上班,一般人要打過疫苗或採檢陰性才可跨區移動,否則禁止紅綠區往來,阻絕交叉汙染。她說,台灣目前的三級警戒強度不夠,雙北提升三級警戒快一個月,每天篩出二、三百人,這種靠民眾主動快篩的作法有如「養病毒」,放任無症狀或潛伏期感染者在社區裡傳播疫情;政府應主動介入擴大強制篩檢,且一篩不夠還要重複篩。雙北五月十五日提升三級警戒之前,全國確診人數一二九○例,本土病例僅一六四例,染疫死亡人數十二人。五月十五日當天新增一八○例本土個案,之後每天確診人數都是三位數。五月廿六日單日新增十一死,持續到昨天單日新增死亡人數天天都二位數,最高是六月五日的卅七死,六月六日也有卅六死。台大醫院前副院長王明鉅分析,五月十八日至六月九日的三二一名死亡病例,發現死亡後才確診或死亡當日確診的有六十七人,占所有死亡者的百分之廿。
-
2021-06-11 新冠肺炎.防疫懶人包
整理包/居家快篩怎麼做?取樣要正確 篩檢小心偽陰性
本土疫情嚴峻,近期發生多起年輕人無症狀猝死、到院後才確診事例,恐有不少未知感染者潛藏於社區;繼開放企業快篩之後,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本月8日首度鬆口,開放廠商進口「居家用快篩試劑」。台灣醫事檢驗產業工會理事長吳進興提醒,鼻腔、喉嚨、口腔等部位的取樣方式都不同,自行篩檢尤需注意如何取樣,「有無正確取樣到檢體」是篩檢準確度的關鍵。」食藥署證實,已有2家業者申請專案輸入,審核通過後,民眾就能在家自行篩檢;若資料齊全,將力拚1周內核准進口。陳時中進一步表示,將採社區廣篩四大策略,包括廣設社區篩檢站、協助企業自主快篩、導入診所自費快篩、鼓勵廠商引進在家快篩。究竟快篩檢驗原理為何?有哪些取樣方式與疑慮?如何使用?檢驗結果準確度如何?本報整理懶人包,帶您了解居家快篩的相關知識。●快篩試劑是什麼?國衛院指出,目前市面上常見的快篩試劑原理大多是利用「側向流體免疫層析法」,內含的試紙可分為4個部分,分別為檢體層、膠體金抗體層、硝化纖維膜與吸收層,檢體放入檢體層後,可檢測受試者黏膜檢體是否含冠狀病毒的棘狀蛋白。●取樣方式:鼻部準確度較喉嚨採樣佳喉嚨取樣/嘴巴維持張開姿勢約10秒,輕輕地用棉棒摩擦舌根兩側的軟顎部位。鼻部取樣/將棉棒插進鼻孔中並向上移動,輕輕轉動棉棒約10至15秒。取樣後,將棉棒放入塑膠管中,並確認液體在管中,折斷棉棒超出管子長度的部分,不讓棉棒放入管後彎曲,鎖緊塑膠管上的蓋子,即完成快篩程序。台灣奈米碳素董事長蔡群賢表示,針對抗原快篩,鼻咽試紙採樣單邊,需較深入鼻部,所能測到的病毒量是咽喉的3到4倍,準確度較高,適合醫療人員使用;鼻黏膜試紙不需太深入鼻部,但須採樣鼻孔兩邊;取樣喉嚨、口水時,因容易有干擾因子,如採樣前漱口的藥水等,會影響取樣準確度。●快篩結果怎麼看?陽性2條暗紅線條,陰性1暗紅線條取樣得到的檢體加到檢體層後,檢體的液體分子會經毛細作用被帶到快篩試劑後方的吸收層。若檢體中含有冠狀病毒蛋白抗原流經膠體金抗體層時,可以辨識新冠病毒的單株抗體與之結合,會使快篩劑呈現暗紅線條。第二道線則是控制線,表示具有能抓住膠體金抗體分子的抗體,當受試者檢體中含有新冠病毒時,會呈現雙線,代表陽性結果;若檢體中沒有冠狀病毒,只會呈現單線結果,表示陰性結果。●需注意快篩偽陰性 快篩次數2至3次為佳不過,吳進興指出,相較於PCR篩檢,快篩包僅能測出陰性或陽性,難以得知精準之Ct值以推測體內病毒量,也不能做基因定序,雖然操作較簡易、快速,但準確度、病毒特異性等檢測結果均會受影響。蔡群賢補充,「取樣鼻子時不敢插太深、取樣喉嚨時採到的其他干擾因子,都會影響取樣精確度,都可能影響採檢結果,導致偽陰性」。吳進興進一步表示,抗原快篩有不同廠牌,取樣方式也不同,有的偽陰性僅約3%,一般平均約10%,為避免沒有篩檢出確診者,建議快篩次數以2至3次為佳。●採檢新冠病毒有哪些方式?PCR核酸檢測:最常聽到的傳統RT-PCR檢測,是在鼻咽、鼻腔採檢體,可直接偵測病毒DNA或RNA等遺傳物質,準確性較高,是防疫場所與醫院確診、解隔離的標準。但設備昂貴,且操作人員需要經過一定程度的訓練,檢體還須送至實驗室,耗時數小時甚至1天。抗原快篩:透過鼻咽、鼻腔拭子、口水採集檢體,檢測病毒蛋白質架構,如外殼等,以確認是否正在感染,其中以感染零至7日最準確,可在30分鐘之內,甚至僅需10分鐘,便能知道檢測結果,但準確率較PCR低;另也能夠在定點照護檢測,如診所,缺點是敏感度最低為80%,可能會有偽陰性,且病毒尚未大量複製階段(潛伏期)無法檢出。面臨社區傳染、須快速地大量篩檢,抗原快篩是靈活的第一線檢測工具,操作相對簡單,國外已有許多一般民眾能自行操作。抗體快篩:透過血液偵測血清內的抗體,檢測時間比較短,適用於感染14天以上者,可判斷是否曾經感染過,但潛伏期、感染前期測不到,無法即時做感染管制,且無法判斷是曾經感染還是正在感染,可用於事後疫調,釐清感染範圍,或感染者是否有抵抗力。
-
2021-06-06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獨/第二波疫情現形!全台都危險 專家籲快做3件事
根據疾管署「傳染病統計資料查詢系統」發病日資料,全國疫情高峰已不再是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所公布的5月15日到17日,第二波高峰出現在5月24日且單日確診人數達549例,超越首波高峰。對照區域發病日資料,首波高峰主要由北市貢獻,次波高峰主要由新北市貢獻。面對疫情擴散不休,專家提出三件事要快做。首先,政府部門應盡快根據區域陽性率進行人流管制,再者全台各地都要預先做好廣設社區篩檢站、大型收治場所的規畫,不能再「追著疫情跑」了。哈佛大學流行病學博士、台大醫院急診部臨床副教授李建璋表示,發病日距離確診通報日會有時間差,所以發病日的監測比較不即時,緊密監測小區的陽性率,有助更早掌握先機。一偵測到陽性率變高,就要趕快加強小區的三級管制措施,暫時封小區也可納入考量。李建璋表示,台灣是全世界最早封鎖與中國武漢疫區邊境往來的少數國家,這是台灣防疫成功最關鍵第一步。現在將同樣的概念放在境內的疫情,也是一樣的,必須盡可能讓疫情嚴重區域的人留在當地,不要往其他區域移動。李建璋表示,像是美國等疫情嚴重國家,過去都曾經發生過群眾避難心理帶來疫情散播的先例,阻止不了人口及感染密集度高的人流往郊區,結果疫情擴散全境。希望台灣可以記取其他國家和自己的正反面經驗,好好進行人流管制。李建璋指出,很多實證資料已經揭示,無症狀感染比例高且變異株傳播力強。強烈呼籲北漂的遊子,如果希望保護自己的爸媽家人,請留在北部,不要返鄉。中南部及東部人口平均年齡教長,醫療資源相對較不豐富,一但發生疫情,死亡率恐不容小覷。關於疫情第二波再創新高、出現加劇和擴散之勢,振興醫院感染科主治醫師顏慕庸嘆了一口氣,他說,這個問題要去問指揮中心,「掌握監測資料並且超前部署,是疫情指揮中心的責任,」但是現在每天記者會只聽到報數字,都沒有關於未來的推估和因應,只是追著疫情跑,但怎樣都追不上。顏慕庸表示,傳染病的本質就是會擴散、經過一個潛伏期,先浮出冰山一角,然後就是一波接一波,難以收拾。當初在宜蘭、基隆、新北市,看到三個點都有疫情同時發生,就是冰山一角,代表整個社區都出了問題。現在雙北之外,包括苗栗等其他縣市也開始浮現越來越多疫情,也是警訊。顏慕庸表示,要在潛伏期就偵測、阻斷,需要廣設社區篩檢站、大型收治場所,這些在現在還沒有疫情的縣市,都應該要提前規劃,等到疫情發生才去追,就來不及了,「不是哪裡出問題,就派王必勝去設前進指揮所。」顏慕庸提醒,種種正確的因應之道,SARS發生後將近二十年來,台灣不論民間官方,許許多多的專家學者都已經討論過,「現在就是實戰的時候。」
-
2021-05-28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莫德納疫苗來了!我該打AZ還是莫德納?各廠牌防護力與副作用比較
本土疫情愈來愈嚴峻,專家疾呼目前最迫切的是足夠的疫苗讓民眾形成集體保護力。繼3月3日取得首批AZ疫苗後,指揮官陳時中昨(27日)也表示,首批莫德納疫苗15萬劑將於台灣時間今(28)日下午抵達桃園機場。帶大家一起了解台灣目前可以施打的疫苗種類、與防護能力等各項問題比較。Q1:各國使用的疫苗保護力?A:綜觀目前3支普遍獲各國使用的疫苗,莫德納疫苗、輝瑞BNT的三期臨床試驗顯示保護力達94-95%。AZ疫苗方面,整體保護力平均約70%,先前臨床實驗中,發現接種間隔時間不同,防護力差距滿大,相隔分別23天和28天,防護力分別為62%和90%,但都是在第1劑之後的42天,產生防疫效果。輝瑞/BNT疫苗、牛津AZ疫苗及莫德納疫苗,都是施打兩劑,價格的部份,AZ疫苗最便宜,每劑約台幣1百元,莫德納則最貴,每劑最貴可以高達1千元。莫德納疫苗VS.AZ疫苗根據莫德納疫苗仿單及專家建議,該疫苗適用18歲以上族群,完整接種2劑後保護力高達94%,高於阿斯特捷利康(AZ)新冠肺炎疫苗的81%,2劑接種須間隔28天,發燒或正患有急性中重度疾病者,應等病情穩定後再接種,且不得與其他廠牌疫苗交替使用。值得注意的是,莫德納疫苗保護力雖勝於AZ疫苗,但根據第3期臨床試驗結果,接種莫德納疫苗後出現不良反應事件的頻率也比AZ疫苗來得高,有多達92%接種後出現注射部位疼痛、70%疲倦、64.7%頭痛、61.5%肌肉痛、46.4%關節痛、45.4%畏寒、15.5%發燒。莫德納疫苗VS.輝瑞/BioNTech疫苗兩款疫苗都基於相同的方法,但有一些重大區別,包括輝瑞/ BioNTech的疫苗必須儲存在攝氏零下80度,這帶來嚴重的疫苗配送問題。至於莫德納的疫苗則能在攝氏零下2度至8度的情況下穩定保存30天,這代表能夠將疫苗存放在一般的冰箱中,便於配送給大眾。研究人員說,如果莫德納疫苗需要儲放更久,可在攝氏零下20度的溫度下保存六個月;在室溫下則能保持12小時。Q2:各國使用的疫苗副作用?A:目前新冠肺炎疫苗為兩大類疫苗,為腺病毒載體疫苗,如AZ疫苗,及mRNA疫苗,如BNT疫苗和莫德納疫苗,陳時中說,據國際資料分析,整體來看,不論是哪種類型的疫苗副作用多為注射部位疼痛,為五成到九成;排名第二的是疲倦則有五成到七成;第三為頭痛為五成至六成。外傳接種新冠疫苗第二劑副作用比第一劑更高?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醫療應變組副組長羅一鈞說,以AZ疫苗而言,在接種第一劑後,症狀就會出現,第二劑症狀會更輕微;另外,BNT疫苗和莫德納疫苗等mRNA,第二劑副作用較大,如施打第一劑沒有發燒者,第二劑也會發燒。Q3:疫苗施打的不良反應?A:民眾都害怕打完疫苗後出現不良反應,指揮中心提供一表展示各國接種三類疫苗不良反應監測,其中韓國有一人接種AZ疫苗後休克。接種莫德納疫苗後常見不良反應包括接種部位紅斑、蕁麻疹、泛紅,另有少部分可能出現接種部位搔癢,罕見個案會出現臉部麻痺、臉部腫脹等症狀。Q4:我國疫苗優先接種對象?A:AZ疫苗兩劑接種時程須間隔八周,3日到貨的疫苗提供給11萬名醫護施打,這意味著下批疫苗必須趕在八周內到貨,對此,陳時中說,確實希望八周內能拿到第二劑,但疫苗間隔施打八到十二周效果都不錯,會力拚這期間內取得疫苗。日前指揮中心更新優先接種對象,從九大類擴增為十類,第一順位維持33萬名醫護人員,第二順位是「維持防疫量能」一線中央及地方政府防疫人員,第三類為「高接觸風險工作者」,又新列國籍航空機組員、國際商船船員,包含國籍船舶船員及權宜國籍船員、防疫車隊駕駛、防疫旅宿實際執行居家檢疫工作者。第四順位是新增對象,為「因特殊情形必要出國者」,除因公務的外交人員外,代表國家出國比賽的選手也在內。Q5:我適合打AZ疫苗嗎?A:振興醫院感染科主任李明政提醒,AZ疫苗屬於減活性疫苗,基底是腺病毒,雖然活性大幅降低,自體免疫系統疾病患者,如紅斑性狼瘡,類風濕性關節炎等患者、在做免疫治療的病人不建議施打,改打非活性mRNA製程的莫德納疫苗較好。林口長庚副院長邱政洵說,目前新冠疫苗有年齡下限,但沒有年齡上限,兒童青少年不建議施打,主要是因為臨床資料少,懷孕或哺乳中婦女不建議優先施打不代表不能施打,需先專業評估。慢性疾病患者施打比不施打好,但若是屬於治療中甚至急性期,就不建議施打。不建議施打:1.自體免疫系統疾病患者2.類風濕性關節炎等患者3.在做免疫治療的病人4.兒童青少年5.慢性疾病患者治療中甚至急性期不建議優先施打不代表不能施打,需先專業評估:6.懷孕或哺乳中婦女Q5-1:孕婦或是哺乳中的女性是否可以接種疫苗?疾管署指出「實證少、不建議孕婦打」,但又註記「如果高風險就跟醫師討論再決定要不要打」。不過多數醫師及學者都建議孕婦打疫苗,因為懷孕後染疫,母嬰風險更高,懷孕醫護更要儘速打疫苗。>>詳細新聞Q6:疫苗是否有效抵禦新冠病毒的變種病毒株?有關新冠肺炎疫苗應對變種病毒株能力的研究資料目前仍然有限。以嬌生疫苗為例,根據該公司的臨床試驗結果顯示,此疫苗在美國、南非、巴西等國的有效比例幾乎相同,其中南非有近95%的案例為變種病毒株。輝瑞BNT疫苗、莫德納疫苗兩者的臨床試驗,則在變種病毒出現就已進行,因此無法判斷適用於變種病毒的效果優劣。此外,根據研究指出,新冠肺炎疫苗抵禦不同種類的變種病毒的能力各有不同,因此無法針對新冠肺炎疫苗是否對變種病毒株有效下統一的定論。然而,變種病毒的發現並不影響原先的疫苗接種原則。建議民眾不要為了等待能夠應對變種病毒株的新疫苗或修正配方的疫苗,而延後接種時間。雖然輝瑞BNT和莫德納兩間藥廠,已經開始針對變種病毒株研發並修正原有的疫苗,期望能更廣泛地適用於不同的變異病毒株,然而確切的完成及上市時間仍不明。Q7:曾接觸過新冠肺炎確診者的民眾,是否可以透過注射疫苗來避免染疫?目前並無資料證實施打疫苗能有效地使曾與確診個案接觸者免於染疫。由於新冠肺炎的平均潛伏期約為5天,因此在接確診者後施打的疫苗,不大可能在短時間內引起身體的免疫反應、阻絕感染。建議接觸過確診個案的民眾,在自主隔離10天後(若取得核酸檢測陰性者則為7天)再進行疫苗接種。Q8:曾感染新冠肺炎的康復者,是否應該接種疫苗?是的。此外,由於新冠肺炎康復後前90天內再度染一的機率較低,因此部分病患會希望在這段時間後再接受疫苗注射,然而若是患者希望將注射時間提前,也無傷大雅。不過若是接受過單株抗體(monoclonal antibody)或癒後血漿(convalescent plasma)療法的患者,則應等到90天後再行接種,因為這兩種療法會弱化疫苗的活性,降低免疫成效。(Q6-Q8資料來源/《新英格蘭醫學期刊》)
-
2021-05-23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獨/「發病日」真校正回歸 示警:萬板以外擴散中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昨根據「研判日」將新增的400例「校正回歸」分批填充回過去的六天,引起社群網絡上公衛專業人員熱議,其中有人提醒,其實根據「發病日」進行回補,所得的趨勢圖才最能反映疫情現況,也有人讚聲說,這才是「真・校正回歸」。公衛學者及感染症專家都表示認同,感染症專家更進一步示警,萬華與板橋以外的區域近兩周發病人數增加很快,顯示疫情正在擴散。哈佛大學流行病學博士、台大醫院急診部臨床副教授李建璋表示,以「發病日」觀察趨勢,可避免採檢時間及行政流程的影響,是能貼近疫情實況、較領先的指標,也可以更精準往前往後,匡出個案發生感染、帶來傳播的時間區間。李建璋表示,公共衛生所討論的兩大重要指標,就是「盛行」和「發病」,前者是用來代表全部的現有案例,後者是代表新發生的案例,因此發病率是比較領先的指標。由於各人去篩檢的時間不同,有人症狀一開始就篩,有人後來才篩,所以如果用採檢或診斷的時間去推論,會抓不準社區疫情擴散的時區,如果用每個人都以出現症狀的「發病日」作為標準,就能排除個人行為與行政流程的影響。李建璋表示,根據新冠肺炎的流行病學資料,接觸病毒後,平均潛伏期五天會出現症狀,因此從發病日往前回推五天,就是可能發生危險接觸的時間,放寬一點回推,潛伏三到14天也有可能。感染後大約有14天時間具有傳染力,這段時間內個案生活圈就存在著疫情傳播的風險。台灣感染症醫學會名譽理事長、台大兒童醫院院長黃立民表示,能用發病日去看流行曲線是最好,可即時反映當下真實情況、判斷疫情走向。指揮中心為了發布最新資料,每天公佈的人數混入了不同發病時間的人,在剛開始人不多的時候,問題不大,但現在確診人數很大,就會發生問題。建議以要根據發病日、診斷日兩個日期為主,不要一直強調什麼研判時間。記者根據疾管署「傳染病統計資料查詢系統」,以發病日及分布區域進行條件搜尋,呈現每周發病人數,還原公衛學者所說的疫情現況。結果發現,在過去四周內,全國發病人數從29例變92例,後兩周則是1224例。分析小區域發現,萬華及板橋之發病人數,在前三周都占全國發病人數的75%到90%,萬華及板橋以外其他區域之發病人數只占10%,但到了上周,其他區域所占比例已經上升到15%。黃立民說,這代表疫情正在以板橋和萬華為中心,不斷往外擴,而且並沒有控制下來。李建璋建議,各地方政府都要從確診者的生活圈去設定疫情熱區,並且在「篩得夠、有症狀有暴露者都出來篩」的兩大前提下,持續監測該區陽性率。在兩大前提下,陽性率在積極篩檢後會慢慢達到高峰,後續轉折往下走,這時候才能說疫情正在受控、趨於穩定。
-
2021-05-20 新冠肺炎.防疫懶人包
全國通用「簡訊實聯制」,消費者、店家怎麼用? 五秒三步驟實作
如果你是顧客,只要有手機:掃描店家QRcode,按下連結、發送簡訊,就能完成實聯登記。如果你有手機,但不具有照相功能:打開簡訊功能,收件人輸入1922,訊息欄位輸入店家碼,發送簡訊,即能完成實聯登記。如果你是店家:今天15:00起,就能線上申請登錄店家資訊,登錄完就能獲得QRcode讓客人掃描登記。申請網址與口罩實名制相同:https://emask.taiwan.gov.tw/real/防疫期間,能避免不必要的出門最好,若非得出門,使用簡訊服務實聯登記,不用加入會員、不用特殊設備、不留個資且完全免費,而簡訊紀錄由電信業者保留28天(兩個潛伏期),請多加利用!延伸閱讀: ·居家防疫避免發胖、提升免疫力 營養師列「必備9大高CP值食物」:你買對嗎? ·家中有COVID-19確診者,該如何照顧? 指揮中心公布「4大守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