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5-15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搜尋
游泳
共找到
732
筆 文章
-
-
2021-05-15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影/本土疫情急遽升溫 潘孟安:提升為準三級警戒
本土疫情急遽升溫,雙北市提升到第三級警戒,屏東縣政府今天中午緊急召開應變會議,縣長潘孟安說,屏東縣除配合中央疫情指揮中心規定外,縣境內也提前部署,提升為準三級警戒,嚴陣以對,包含縣立圖書館及社福等公有館舍、社區關懷據點、原鄉文健站暫停開放,一切以防疫為優先。潘孟安說,屏東縣配合全國防疫因應措施,休閒娛樂場所應關閉、停止進香團及遶境活動、宗教場所落實實聯制、國中小學校園停止對外開放、社團停止交接活動等外,防疫全面提升。屏東縣立圖書館總館、介壽圖書館、鄉鎮市圖書館、原住民文化會館、勝利星村公有館舍、屏東演武場、屏東戲曲故事館、恆春民謠館及社福相關等公有館舍,今天下午4時起關閉;屏東演藝廳、屏東藝術館、勝利星村、縣民公園日落劇場等活動暫停辦理;社區關懷據點、原鄉文健站暫停服務;社區大學、樂齡大學、勞動大學等終身學習場所暫停辦理;萬丹游泳池、委外經營東新國中游泳池,今天起休館消毒,等疫情趨緩後再行開放;黑鮪魚文化觀光季「一番賞」服務台關閉、社區小旅行停辦。由警察局、衛生局、環保局、城鄉處等組成聯合稽查小組,加強稽查八大行業;墾丁大街、夜市等人潮容易聚集之處,即日起加強人車分流管制及勸導餐飲外帶、梅花座,並要求商圈商家配合防疫措施;公園、共融遊樂場等開放空間,加強派員宣導戴口罩、勤洗手、保持社交安全距離,並設立告示牌。潘孟安說,目前縣府盤點補足防疫物資,包括口罩、防護衣等,連日來也要求33鄉鎮市加強消毒作業,環保局每3周一次消毒公共場域提升為每周一次,若有確診者軌跡立即消毒,防疫旅館及居家檢疫垃圾均由環保局委託合格業者清運,更希望縣境的中央部會所屬機關單位配合升級防疫措施,從中央至地方全面落實防疫。
-
2021-05-15 新冠肺炎.防疫懶人包
懶人包 /雙北即起升級第三級 全國地方各自規範細節圖卡一次看
因應社區傳播有擴大趨勢,指揮中心自即日起至5月28日提升雙北地區疫情警戒至第三級,加嚴、加大全國相關限制措施,嚴守社區防線。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表示,因應目前國內新冠疫情持續嚴峻,雙北地區陸續發生感染來源不明的病例及群聚事件,研判社區傳播已有擴大趨勢,自即日起至5月28日提升雙北地區疫情警戒至第三級,加嚴、加大限制措施,以防範發生大規模社區傳播,措施如下:一、全國性措施:關閉休閒娛樂場所,包括歌廳、舞廳、夜總會、俱樂部、酒家、酒吧、酒店(廊)、錄影節目帶播映場所(MTV)、視聽歌唱場所(KTV)、理容院(觀光理髮、視聽理容)、指壓按摩場所、健身休閒中心(含提供指壓、三溫暖等設施之美容瘦身場所)、保齡球館、撞球場、健身中心(含國民運動中心)、室內螢幕式高爾夫練習場、遊藝場所、電子遊戲場、資訊休閒場所、麻將休閒館及其他類似場所。全國宗教祭祀場所活動部分,全面停止進香團與遶境相關活動,包括寺院、宮廟、教堂(教會)及其他類似場所之活動應落實實聯制與社交距離並加強清消。全國中、小學校園停止對外開放。全國社團停止交接活動。二、第三級警戒區域(台北市、新北市)措施(時間5月15日至5月28日):除關閉休閒娛樂場所外,同時關閉觀展觀賽場所,包括展覽場、電影片映演場所(戲院、電影院)、集會堂、體育館、活動中心、展演場所(音樂廳、表演廳、博物館、美術館、陳列館、史蹟資料館、紀念館)、室內溜冰場、室內游泳池、遊樂園、專營兒童遊戲場及其他類似場所。以及教育學習場域,包括社區大學、樂齡學習中心、訓練班、K書中心、社會教育機構(社會教育館、科學教育館、圖書館)及老人共餐活動中心等其他類似場所。外出時全程佩戴口罩。避免不必要移動、活動或集會。停止室內5人以上、室外10人以上之家庭聚會(同住者不計)和社交聚會。自我健康監測,有症狀應就醫。營業場所及洽公機關(構)應落實人流管制,戴口罩、保持社交距離。職場及工作處所應遵守企業持續營運指引之防疫規定,落實個人及工作場所衛生管理,啟動企業持續營運因應措施,如異地或遠距辦公、彈性時間上班。餐飲場所應遵守實聯制、社交距離、隔板等防疫措施,無法落實則採外帶。婚、喪禮應落實實聯制與社交距離並加強清消。公共場域、大眾運輸加強清消。
-
2021-05-15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新竹縣宣布18大行業停業 今晚6時實施
國內疫情單日暴增180例本土病例,新竹縣長楊文科稍早宣布不止8大行業停業,新竹縣18類的營業場所都將從今天晚間6點關閉,停業至6月8日,包含KTV、釣蝦場及夜市;目前縣府正在召開防疫會議,討論是否進一步進入「準三級」警戒預備。新竹縣府表示,為提升防疫等級及落實防疫管理,易傳染高風險營業場所,從晚間6點停業至6月8日。易傳染高風險營業場所包含1.視聽歌唱業、2.三溫暖業、3.舞廳業、4.舞場業、5.酒店(家)業、6.酒吧業、7.特種咖啡茶室業、8.電子遊戲場、9.釣蝦場、電子遊戲、KTV、複合店、10.網咖、11.夜店(PUB)、12.理容按摩視聽複合店、13.按摩、油壓、養生舘、14.陪侍小吃部、15.護膚店、16資訊休閒業(主題餐廳)、17.休閒麻將舘、18.夜市。新竹縣府也已宣布端午節龍舟競賽停辦、2021竹夏星夜季延後、游泳館暫停開放,及縣府補助的所有社團活動和旅遊,即日起至6月底一律停辦,從今天開始加強學校、公園、商圈、車站和市場等各公共場所全面消毒;此外,兒少、身心障礙、老人住宿型機構及長照機構暫停探訪。社區關懷據點和長青學苑均暫停開放。
-
2021-05-15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桃園八大行業今晚先稽查 鄭文燦:明晚6點全面停業
桃園市長鄭文燦原宣布八大行業今晚12點起停止營業,晚間結束防疫會議後表示,考量場所準備期,今晚改以稽查、勸導,預計明天晚上6點起停業至6月8日,除了八大行業,國民運動中心、學校型游泳池等,考量運動民眾會脫下口罩,同樣明起暫時停業,再視疫情發展恢復。鄭文燦說,基於疫情發展社區防疫等級必須提高,桃園市決定八大行業包括網咖、電子遊藝場等,從明天起必須停止營業,持續至6月8日再視疫情狀況調整。由於鄭文燦原本在住持防疫會前,先行宣布今晚12點起八大行業即停業,會後另表示,考量相關行業準備時間等,改由警察局、經發局、衛生局、消防局及建管處組成稽查小組,今晚先做稽查、宣導各營業場所,明天起在停止營業,包括各公文公告今天必須完成,減少群聚風險。鄭文燦說,他今天有和基隆市長林右昌、新竹市長林智堅討論過,因北北基桃是共同生活圈,決定採取同一步驟,避免人潮從雙北往其他地方移動;另針對國民運動中心,考量民眾運動比較會脫下口罩,這段時間也停止營業到6月8日,包括學校型游泳池也一律停業。
-
2021-05-15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配合防疫政策!國立海科館宣布:明起至6月8日全館閉館
國立海洋科技博物館今晚6點宣布,因應新冠肺炎疫情及配合地方政府政策,明天起至6月8日止,進行全館閉館,所有室內展館與空間暫不開放服務與營運。但博物館相關線上數位課程與雲端服務不受影響,民眾仍可多加利用。海科館館長陳素芬指出,基隆全各市圖書館、各區圖、市立游泳池、市立體育館、國民運動中心以及所有的文資點因應疫情升溫均採閉館措施。海科館座落於基隆,為與地方政府在防疫作為共同築起防疫防線,明天起至6月8日止,所有室內展館與空間不開放營運與服務。而戶外館區與停車場正常開放與營運,但請民眾配合防疫政策一律配戴口罩進入,並做好個人的防護及勤加洗手,保持安全距離。
-
2021-05-13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防疫加嚴!台中剛宣布校園明起暫停開放等新防疫措施
台中市政府配合中央防疫警戒升為二級,今晚起加強八大場域如酒店、KTV、夜市、商圈等人口密集處防疫作為,並宣布多項新防疫措施。台中市經發局表示,今晚起經發局、警察局等局處將至八大場域,如酒店、KTV、夜市、商圈等人口密集處防疫稽查,包括消費者須強制戴口罩,業者落實入口處量測體溫、消毒及實聯制,並採人流管制、要求保持社交距離,違者依法嚴辦。教育局說,台中各級學校室內外場地除出借國家考試、檢定考試或影響學生重大權益外,其餘一律暫停對外開放租借或使用,如已申請借用,將由學校妥善溝通取消與無息退還費用;各級學校游泳課程、社區大學與樂齡學習中心課程全數暫停。市府也請各級學校加強線上教學能力,實施線上教學演練,為停課不停學做準備。台中市親子館入館組數與課程組數自明日起減半,課程組數則自5月14日起減半,長青學苑超過100人班級將進行拆班上課,減少室內人數;另外,10處社區照顧關懷據點已自主暫停服務,23處據點已自行將共餐改為送餐。運動局表示,國民運動中心也將擴大消毒,韻律教室、飛輪教室等課程空間於課程結束後至下一班學員入場前場地須消毒清潔;健身房、泳池、球場等非課程空間則採每日3時段(10時、16時、21時)進行消毒清潔工作,各體育場館空間管制人流減量由原先20%提高至30%。工策會指出,因應疫情警戒已升至第二級,6月8日前工策會相關講座與活動人數100人以下皆採梅花座辦理,100人以上活動則全數取消。此外,秘書處也將針對台灣大道及陽明市政大樓加強公共區域環境及空調消毒頻率,持續落實實名登記,明日也將啟動聯合洽公區,並實施二樓以上僅員工進出管制。
-
2021-05-13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中市府防疫加嚴 今再宣布第二波220項活動調整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昨起至6月8日宣布疫情警戒提升為「第二級」,台中市政府因應防疫升級,停辦或延期室內100人以上、室外500人集會活動,將42項活動延期、取消或改為線上舉辦,今再宣布第二波220項活動配合防疫變更,兩日累計262項活動因疫情調整,降低群聚感染可能性,守護市民安全。各局處活動延期或取消包括:衛生局5月14日「母乳哺育研習會」預估參加人數200人,因應防疫升級活動取消;法制局5月24、25日「110年度調解委員業務觀摩學習活動」、社會局5月19日「東勢母親節銀髮族歡唱聯誼」、都市發展局5月14日「樂居金獎大隱社區、惠宇上晴社區得獎社區參訪活動」、文化局6月6日「110年大墩盃學生書法比賽頒獎典禮」。延期辦理的有地政局5月12日「2021慈善園遊會記者會」、5月22日「2021慈善園遊會」、6月7日「淺談品質管理活動」;建設局5月13日「西屯區市政路延伸(安和路至環中路)開闢工程」第二次公聽會;環保局5月14日「2021城市論壇富市台中,永續新浪潮—環境˙美學˙新生活」、5月15日「氣候變遷調適、減緩及能源教育培力工作坊」;市府客委會6月5日「客家文化沙龍講座」延期至7月3日辦理。社會局5月24日「大安社區公共托育家園」開幕式延期;衛生局6月24至25日「110年全國保健會議」、6月25日「糖尿病共同照護網醫事人員繼續教育訓練」、7月9日「109年愛鄰守護特殊貢獻暨績優里隊表揚活動」、文化局 6月5日「大肚萬興宮 百年宮廟風華」、6月12日「梧棲大庄浩天宮 百年宮廟風華」、6月19日「豐原田心公園 傳統藝術巡演活動」延期辦理。觀光旅遊局5月15日「豐原公老坪登山步道啟用典禮」、6月4日「烏日環河自行車道鐵馬遊活動」另擇期舉辦;社會局5月24日「大安社區公共托育家園」開幕式延期;衛生局6月24至25日「110年全國保健會議」、6月25日「糖尿病共同照護網醫事人員繼續教育訓練」、7月9日「109年愛鄰守護特殊貢獻暨績優里隊表揚活動」、文化局 6月5日「大肚萬興宮 百年宮廟風華」、6月12日「梧棲大庄浩天宮 百年宮廟風華」、6月19日「豐原田心公園 傳統藝術巡演活動」延期辦理。勞工局5月14日「面對鏡頭求職術講座」、「瑞士商弗克司股份有限公司企業參訪及徵才活動」、5月20至21日「台中市110年模範勞工參訪團」、5月21日「2021牛轉薪機 幸福就業」、「大屯區廠商聯合徵才」、5月21日、5月29日「110年促進青年就業技能職場新秀選拔記者會」、5月22日「2021畢業就業夢想起飛廠商聯合徵才活動」、5月22至23日「young!好樣市集」、5月28日「110年犇向幸福 雇主座談會活動」、6月5日「2021『非你莫暑』廠商聯合徵才活動」、「2021『FUN薪一夏 職暑於你』暑期工讀聯合徵才活動」、6月7日「110年度勞工職業災害保險及保護法暨相關法規說明會」延期辦理。經發局5月14日「台中行動支付動元年啟動記者會」、5月16日「和平區雙崎部落假日市集啟動儀式」、5月21日、5月28日、6月4日、6月11日「110年度台中市數位轉型創新力輔導計畫數位轉型課程、5月21日「110年度後疫情時代國際情勢暨全球貿易拓銷座談會」、5月24日「大甲路修竣工典禮」、5月26日、6月3日「青創夢想家產業業師交流課程課程」、6月10日、6月30日、7月28日「青創夢想家產業業師交流媒合會」延期;5月13日「110年度台中市地方產業創新研發推動計畫宣導說明會」改為線上直播辦理。都發局5月15、5月29日、6月5日、6月26日「台中樂居學堂」延期辦理;5月22日「繪圖比賽入圍作品櫥窗展示暨分享會」及5月29日「寓見幸福線上導讀活動」,改以錄製線上解說影片方式或延期辦理;由市府指導、台中工商投資發展策進會主辦的5月25日「第20屆台中市金手獎選拔諮詢說明會」,活動改線上說明會辦理。運動局5月16日及5月23日 「迷你網球推廣活動」、5月22日至23日「台灣盃滑步車競賽」、5月28日「袋棍球室內研習」、6月5日至6日「110年全國總統盃水球錦標賽」活動取消;5月15日「台中市黎光槌球協會110年黎光盃槌球錦標賽」、「110年運動i台灣計畫-110年台中市梧棲區羽球社區聯誼賽」、「110年台中市大甲區體育會「理事長」盃土風舞觀摩賽活動」活動延期。5月16日「110年台中市大甲區體育會「理事長」盃太極拳觀摩活動」、「110年度台中市煌冠盃運動舞蹈全國公開賽暨中華舞蹈總會國手選拔賽」、5月21日「台中市大雅區體育會推廣體育活動大會暨21週年慶」、5月22日「110年運動i台灣計畫-台中市南屯區運動i台灣舞藝嘉年華會」、5月23日「110年運動i台灣計畫-第1天:台灣盃國際移民足球賽中部資格賽」、「110年運動i台灣計畫-台中市太平區體育會110年運動i台灣滑輪溜冰暨親子趣味嘉年華活動」、「110年運動i台灣計畫-『運動逗陣來,健康自然來』春季觀摩」,活動延期。5月29日「110年台中市議長盃元極舞錦標賽」、「2021全國武聖菁英跆拳道錦標賽」、「110年全國舞藝展演」、「2021矽品公益淨山健行」、5月30日「第三屆智積盃校際圍棋賽」、6月5日「110年運動i台灣計畫-台中市清水區110年體育嘉年華會暨推展休閒運動觀摩賽」、6月6日「2021 高美濕地海風路跑」、「110年市長盃西洋棋錦標賽、「110年運動i台灣計畫-110年台中市大里區籃球社區聯誼賽」、「110年運動i台灣計畫-110年台中市龍井區籃球社區聯誼賽」,活動延期。6月12日「2021永達公益活動台中親親寶貝運動會」、5月22日「110年運動i台灣計畫-110年台中市南屯區羽球社區聯誼賽」、5月23日「110年台中市外埔區體育會活力盃趣味瑜珈闖關活動」、5月30日「110年運動i台灣計畫-110年台中市太平區籃球社區聯誼賽」、6月5日「110年運動i台灣計畫-110年台中市潭子區籃球社區聯誼賽」、「110年運動i台灣計畫-110年台中市西屯區籃球社區聯誼賽」、「110年運動i台灣計畫-110年台中市南屯區籃球社區聯誼賽」、「110年運動i台灣計畫-台中市大肚區體育會110年運動i台灣-親子幼兒體能啟發闖關嘉年華」,活動延期。110年台中市政府「巡迴運動指導團」、「企鵝i運動-小腦萎縮症病友運動增能專案」、6月1日至8月31日「瑪利亞身心障礙福利機構游泳(樂活)活動」、5月15日、16日、22日、23日「110年度台中市市長盃足球錦標賽」國小公開組、5月21至23日 「110年全國小學游泳錦標賽」、5月22至23日「中華民國大專院校109學年度啦啦隊錦標賽」、5月29至30日「110年台中市議長盃跆拳道錦標賽」、5月28日至30日「110年台中市長盃游泳錦標賽」、6月2日「3X3.EXE PREMIER 2021聯盟賽開季記者會」、6月5至6日「3X3.EXE PREMIER 2021聯盟賽開幕賽」,活動延期。民政局5月26日「台中市110年第1場次國籍及法令研討研習會」、5-6月間於南屯區、東區、太平區、龍井區、清水區、大雅區、北區、西區戶所「新住民生活輔導班」、6月3、4、8、9日分八梯次「台中市110年戶政人員環境教育訓練」及7月1日「台中市110年戶政日表揚活動」、6月25日及7月2日分2梯次「台中市110年替代役備役役男演訓召集」,均延期辦理。各戶政事務所部分太平戶所5月15日「人口政策宣導活動」、后里戶所5月16日「人口政策好孕到宣導活動」及南屯戶所6月5日「銀向陽光-樂活一夏」人口政策宣導活動,取消辦理;另豐原戶所5月15日「人口政策宣導活動」及南區戶所5月27日「志工聯繫會報暨教育訓練」,延期辦理。各區公所部分,中區公所5月14日及5月17日「110年度社區營造人才培訓課程」改為線上授課;5月29至30日「中區八里聯合守望相助隊自強活動」取消;東區公所5月14日「東區里長聯誼會~母親節聯誼餐敘」、5月15至16日「台中市東區110年度里鄰長文康活動」及「東信里里鄰長文康活動」、5月17日至18日「富仁里里鄰長文康活動」、5月19日「友善職場講座-從性別相處 談身心平衡健康」及5月22至23日「合作里里鄰長文康活動」,延期辦理。西區公所6月5日「110年第一梯次台中樂居學堂」延期辦理;南區公所5月27日「台中市南區役男抽籤作業」及5月25日「台中市南區社造點暨文化志工觀摩見學參訪活動」,延期辦理;北區公所5月17日「中正里租用活動中心揭牌儀式」、「賴村里租用活動中心揭牌儀式」及「賴福里租用活動中心揭牌儀式」、6月4日「上半年擴大區務會報」,均延期辦理。西屯公所6月6日「110年端午節粽葉飄香」,活動取消;另5月15日至16日「廣福社區發展協會績優社區觀摩參訪活動」、5月16日至17日「何成里里鄰長文康活動」、5月23日「龍潭社區發展協會績優社區觀摩參訪活動」、5月23日至25日「逢甲里里鄰長文康活動」、5月23日至24日「何南里里鄰長文康活動」及6月5日「福中里里民一日遊」,延期辦理。南屯公所5月14日至16日「三和里守望自強活動蘭嶼三日遊」、5月15日「第8屆第1次文山社區發展協會會員大會暨理事、監事會議」、5月29日「110年第二梯次台中樂居學堂」、5月29日至30日「同心里鄰長文康活動」、5月30日「向心社區發展協會端午粽香情」、5月30日至31日「寶山里環保觀摩」、6月4日至5日「田心里鄰長文康活動」、6月16日至19日「大興里守望相助自強活動」、6月17日至19日「春安里環保觀摩」、6月20日至21日「新生里鄰長文康活動」及6月22日至24日「大業里守望自強活動」,均延期辦理。北屯公所5月16日至17日「台中市北屯區110年里鄰長文康活動(第1梯)」僅6月4日至5日「台中市北屯區110年里鄰長文康活動(第2梯)」,延期辦理;豐原公所5月17日至18日、5月31日至6月1日及6月3日至4日分梯次「110年里鄰長訓練暨文康活動」、5月22日「110年豐原區葫蘆墩圳咖啡音樂會暨民政業務宣導活動」及6月5日「客家粽香歡慶端午聯誼活動」,延期辦理。大里公所5月14日「公室運動與疼痛預防-穴道按摩及紓壓體驗研習活動」、5月23日「動員全區里鄰長登革熱防治宣導」及6月1日至3日「110年台中市大里區里長環境保護教育觀摩及學習活動」,延期辦理;太平公所5月30日、6月6日、6月20日及6月27日4場次「110年度環保志工增能教育訓練暨業務聯繫會報」及6月1日至2日、6月9日至10日、6月16至17日3梯次「台中市太平區里鄰長文康聯誼活動」,均延期辦理。清水公所5月22日「110年度環保志工基礎、特殊教育訓練」及5月26日至5月28日「台中市清水區110年度社區工作幹部參訪暨節約用電宣導活動」,延期辦理;沙鹿公所5月22日「110年沙鹿區環保志工基礎訓練暨特殊訓練」及5月30日「沙鹿區體育會舉辦沙鹿區區長盃足球錦標賽」視疫情狀況取消或延期。大甲公所5月26日「災害防救會報」及「役男抽籤」、6月1日至2日「大甲區社區發展協會及長壽俱樂部幹部教育訓練觀摩研習活動」、6月2日「災害防救業務現地訪評」、6月3日「強迫入學委員會議」、6月8日「文昌祠暨民政志工聯誼」及6月11日「守望相助執行會報」,延期辦理。東勢公所5月14日「110年度東勢區各社區成長教室幹部區外教育研習觀摩活動」、5月20日、25日「110年台中市東勢區環保志工增能教育訓練暨業務聯繫會報」、5月27日至28日「110年度東勢區各社區長壽俱樂部幹部區外教育研習觀摩活動」及6月4日「110年度東勢區志願服務工作團隊區外教育研習觀摩活動」,延期辦理。梧棲公所5月23日「永安社區成長教室參訪績優社區觀摩交流暨推廣節約用電及天然氣節能減碳宣導活動」、5月29日「下寮社區績優社區觀摩暨節約用電、天然氣節能減碳宣導活動」、5月30日至31日「永安社區長壽俱樂部績優社區觀摩交流暨推廣節約用電及天然氣節能減碳宣導活動和關懷弱勢送溫情」,均取消辦理;5月15日至16日「大村社區成長教室績優社區觀摩暨生態體驗節約用電、天然氣節約節能宣導活動」、5月16日至17日「大庄社區長壽俱樂部績優社區觀摩暨節約用電天然氣節約節能減碳宣導活動」、5月17日至18日「福德社區長壽俱樂部社區發展觀摩活動」、5月18日至19日「興農社區長壽俱樂部文化觀摩暨支持電源開發、天然氣節能減碳宣導活動」、5月23日至24日「南簡社區關懷據點觀摩活動」、6月5日「110年端午佳節粽子飄香送溫情人文關懷活動」及6月26日「中和社區績優社區觀摩暨推廣節約用電宣導活動」,均延期辦理大肚公所5月22日「110年台中市大肚區小學田徑選拔賽」及「韌性社區環境堪查與教育訓練」、6月11日「110年度文山回饋地區蔗廍里辦理里民端午節包肉粽活動」,延期辦理;大雅公所5月19日「台中市大雅區110年上半年度擴大區務會議」、5月21日「推廣體育活動大會暨21週年慶」、5月22日至23日「大雅區調解委員會考察」及5月28日「110年度大雅區民政志工教育訓練」,均期辦理;后里公所5月13日至14日「110年里鄰長環境教育暨文康活動,延期辦理。霧峰公所5月20日「110年度第2次登革熱防治會議」取消、另5月21日「台中市霧峰區公所110年度民政志工觀摩參訪活動」、5月27日「110年強化機關安全暨公務機密維護具體作法簡介專案廉政法紀宣導講習」、及5月30日「2021阿罩霧音樂季-天籟藝起來歌唱比賽,均延期辦理;新社公所5月13日至14日「里鄰長文康活動」,延期辦理。潭子公所5月27日至28日「110年台中市潭子區區長盃國小田徑錦標賽」、6月6日「東寶里-端午佳節慶端午暨病媒蚊防治宣導」及「嘉仁里-110年度慶祝端午節活動」、6月12日「大富里-歡樂慶端午,粽香飄滿園」,均延期辦理;大安公所5月26日至27日「110年度里鄰長文康活動」、6月6日至7日「110年度社區幹部研習訓練暨走動式績優社區觀摩活動」、6月22日「110年度長青學苑校外教學」及6月23日「110年度長青學苑校外教學」,均延期辦理。
-
2021-05-12 該看哪科.精神.身心
失眠嗎?哈佛醫師教:中午做「6步驟呼吸法」活化褪黑激素,讓你一夜好眠
沒時間運動?請多走路幸福荷爾蒙-血清素,分泌高峰期在中午十二點前後。在這個時間做比較強烈的運動,可以提升血清素的分泌效率,也會提高睡眠中活化的褪黑激素的作用。理由在於,許多研究結果顯示,這個時間帶的運動與加深睡眠有關。這個時間帶大量分泌血清素,會增加褪黑激素。如此一來,就能確保睡眠品質優良。而且對荷爾蒙分泌而言,上午的時間帶是健走、游泳或肌肉訓練等運動的重要時間,不過上班族往往在辦公室裡,不能做這些運動。這時,不妨起來走走路,爬爬樓梯,可以促進健康,使血清素分泌順暢。有節奏的運動,包括走路、呼吸、咀嚼,這些活動都能活化血清素分泌。令人意外的是嚼口香糖也有效。韻律舞蹈,或是緩慢吐氣的腹式呼吸等也有效。重點在於進行這些運動的時候,要專注。懶懶散散地進行,毫無效果。尤其是呼吸法,如果能夠把注意力安放在呼吸,效果會特別好。透過提升副交感神經的呼吸法,能提高血清素分泌。不僅晚上睡覺可以提升副交感神經的作用,也可以使白天過度提升的交感神經放鬆下來。促進血清素的分泌,可以試試看,一種簡單的呼吸法。也可以利用催產素(編按:能增加同理心、促進溝通)的特性,多與人接觸以增加分泌,或者可以藉由運動來增加血清素的特性,跳跳舞也不錯。如果想要兼顧呼吸與溝通,瑜珈教室練習呼吸法,也許是個不錯的選擇。走路等單獨進行的節奏運動,也可以分泌血清素,但如果想要同時也促進催產素的分泌,最好是與眾人一起進行,還能兼具呼吸法及節奏運動。如果是久坐辦公桌的上班族,請嘗試做以下的練習。1.深深地吸氣,讓腹部脹起來。2.吐氣,讓腹部變小,用三十秒慢慢吐完氣。3.重覆幾次。4.接著,把意識放到腹部,吐氣的時候從一數到八。5.吐完以後,再從一數到四,重新吸氣,讓腹部膨脹。6.重覆幾次這種呼吸方式是一種節奏運動,搭配了腹部肌肉訓練,尤其是深層肌肉的延展,以及提升副交感神經的腹式呼吸。如果你找不到肌肉訓練或伸展運動空間,可以在辦公室簡單做這種呼吸節奏運動。有助於調整荷爾蒙平衡與自律神經平衡。一天的理想行動模式關於行動習慣的理想模式整理如下。.在固定的時間起床,照射早晨的陽光(晚上十一點上床睡覺、早上六點起床,若晚上十二點上床、則早上七點起床).起床後喝一杯水(睡前也喝一杯水).起床後一小時內吃早餐.早餐主要為醣類與蛋白質。也建議食用果菜汁、牛奶、優格.早餐後洗熱水澡刺激交感神經.起床後,輕度運動(健走、深蹲、體操).工作或討論,以「九十分鐘循環」的規律進行(專注力為九十分鐘).早上十一點~十二點做較激烈的運動(肌肉訓練,健走、游泳、打網球、打高爾夫球等).午餐在固定時間吃(食用順序為:蔬菜、蛋白質、碳水化合物,務必遵守).下午一點~二點,留一點時間進行「五分鐘~十五分鐘的午睡」.下午二點左右是「創造性」時間(寫企劃案、去文化中心聽課、製作物品).下午四點左右是「資訊交換」時間(可與朋友去咖啡廳聊天,上班族在公司是最適合的開會討論時間).下午六點~七點是「肌肉訓練或深蹲+健走」時間(下班模式).下午六點~九點左右是「攝取均衡營養晚餐」時間.晚上九點以後,智慧型手機、手機、電腦等關機(房間燈光則調昏暗).關機後,享受家人團聚、讀書等樂趣(放鬆模式).晚上十點~十一點左右洗澡,進行「溫水半身浴」(讓副交感神經活躍優勢。晚上十一點就寢,請晚上十點前洗澡;十二點就寢則請十一點前洗澡)已經退出職場或退休的人,可能會有自己已經不再是社會人士的錯覺,但這是不對的。辭掉過去任職的工作,或退出所屬公司,但仍舊生存於社會上。我們每個人到死為止都是社會人士。因此,請不要窩居在家,為自己多製造外出的機會。如果你有某項興趣,可以樂在其中,而尚無特殊興趣的人,可以試著開始嘗試過去完全沒做過的活動,例如去美術館,去看戲劇或電影,開始試著爬山,去運動健身房作輕鬆的運動,或者去做志工等,這些多變化的行動,將提升荷爾蒙力量,延長健康時間。在每個人不同的生活中,還要注意一件事,就是請試著進行良好的人際溝通。尤其中高齡層的男性,雖然已經退休,還一直緬懷著自己過去在公司的地位的行動模式,令人反感。順帶一提,中高齡層男性型,比較受歡迎的類型,經統計具備以下特點:老實、好奇心旺盛、姿態低,這三個條件。如果臉上經常帶有笑容,會有更大的作用力。相對來說,積極工作的上班族,行動則是太過活躍。因此,上班族妨利用午休時間,釋放過多的能量。例如區隔工作時間,調整習慣,讓某個時間帶之後能儘量放鬆,如此可確保身體能夠有效運用荷爾蒙。書籍介紹書名:【新裝版】哈佛醫師的荷爾蒙抗老法則:搞懂內分泌,掌握時間醫學!作者:根來秀行出版社:世茂出版日期:2020/11/04作者簡介/根來秀行(Negoro Hideyuki)1967年生於日本東京都。現任醫師兼醫學博士。修畢東京大學醫學研究所內科學博士課程。歷任東京大學醫學系第二內科、腎臟內分泌內科、保健中心講師等。現任哈佛大學客座教授、巴黎大學醫學系客座教授。日本抗加齡醫學會評議員、美國抗加齡醫學會日本學術顧問、臨床基因組醫療學會理事、日本內科學會總合內科專門醫生。專門領域為內科學、腎臟科學、抗老化醫學、基因治療、長壽基因、時鐘基因、睡眠醫學等多方面涉獵,並且活躍於國際中最先進的臨床、研究、醫學教育領域。著有《哈佛醫師晨型人健康法則:原來生病、老化是因為你還沒搞懂生理時鐘!》(中文版世茂出版)、日文《在睡眠中打造不會生病的體質》(角川漫畫系列,暫譯)、《不會老、不發胖、不生病,度過一天24小時》(幻冬舍,暫譯)等多本著作。延伸閱讀: 經常全身痠痛,其實是身體慢性發炎!長庚名醫江坤俊:維他命D抗發炎,滅體內的火
-
2021-05-09 該看哪科.精神.身心
退休媽媽空巢期放下操煩 找回遺忘的自己
從職場退休的媽媽多數面對職場、家庭皆空的空巢期,如何健康地享受退休生活?心靈處方安撫自己的焦慮,建立新的生活習慣,試著找興趣。全職媽媽從職場退下來,時間變多了,以前忙於工作無暇「操煩」的事項又湧上心頭,面對不用上班打卡的日子,既期待又怕受傷害。童綜合醫院心理諮商師劉若筠提供心靈層面的五個處方。1.安撫自己的焦慮有些母親難免擔憂孩子獨自出門在外,偶遇突發事故無人能協助。這時可以從客觀層面去思考跟理解孩子處理事情的能力,想好偶發事件發生時的支持系統,並相信自己的孩子有能力處理大部分的突發事故。母親的安定,會是孩子心中重要的避風港與支持。2.建立新的生活習慣給自己多一點時間習慣沒有孩子也沒有工作的生活。並培養新的生活習慣,建立新的生活重心、拓展人際交友圈並與人連結。例如:不定期找許久不見的老朋友聚聚、重回伴侶的兩人世界。3.依附層面有時候母親沒辦法放手,並不是孩子真的需要母親,而是母親需要「被孩子需要」的感覺。這時身為母親需要穩定自己的心情,認知到孩子獨立並不代表自己不再重要或是被孩子拋棄跟遺忘,只是一個成長的必經歷程。4.找回價值感與成就感退休與孩子離家,都會讓母親在短時間內失去人生中兩個很重要的價值感與成就感。尋找其他可以讓妳有成就感的興趣去發揮,能舒緩空巢期的失落。5.找回被埋藏的自己放下「媽媽」這個角色之後,重新思考,妳是什麼樣的人,有著什麼樣的渴望和興趣?找回被遺忘許久的自我,重新幫自己規畫多采多姿的退休生活。營養處方補充天然雌激素,富含B群的全穀類助好眠。亞洲大學附屬醫院營養師劉彥均說,多數屆齡從職場退休的媽媽,身體邁入老化,健康也開始出問題。可透過以下幾個飲食小技巧獲得改善。1.飲食中補充天然雌激素此階段卵巢功能開始退化,雌激素分泌少,可多選用黃豆及其製品補充大豆異黃酮,減輕更年期不適,也能防止骨質流失及血管硬化。黃豆製品包括豆漿、豆腐、豆乾、豆包等,為良好的植物性蛋白質來源,建議每天攝取2到3份。2.膠原蛋白改善皮膚乾澀攝取低脂肉類、魚類、海鮮、雞蛋、豆製品,搭配如柑橘、芭樂、奇異果、深色蔬菜等具豐富維生素C食物,提高膠原蛋白吸收。3.預防骨質疏鬆症退休媽媽的鈣及維生素D補充很重要,可吃小魚乾、豆乾、牛奶、黑芝麻補充鈣,而維生素D則可促進鈣吸收,可選擇鮭魚、蛋黃、菇類等食材。加上每天適度日曬約15到20分鐘,減少骨質流失。4.腸道通暢維持好心情每日吃足4份蔬菜、3份水果,選顏色豐富之食材補充各種營養素,攝取全榖雜糧且避免過多精製澱粉,適當補充水分並增加身體活動,預防便祕。5.吃出好眠50歲以上婦女易失眠,可攝取富含維生素B群的全榖雜糧類(如燕麥、糙米等),或從堅果類補充鎂。也可補充牛奶、香蕉獲得鈣及色胺酸,幫助安定精神好入眠。運動處方預防肌少症,依自身體能從事肌耐力運動。亞洲大學附屬醫院骨科部主治醫師蔡孟學說,退休媽媽會面臨肌少症,全身骨骼肌重量及功能減少,長期下來可能連爬樓梯都無力,出門玩卻走不動,增加失能、臥床、肥胖、心血管疾病等風險。蔡孟學指出,預防肌少症的良方就是運動,理想的運動次數為每周三到五天,每次30分鐘,並可依照個人肌耐力程度調整。可透過有氧舞蹈、快走、騎腳踏車、游泳等運動,強化心肺功能及肌耐力;從事太極拳、徒手操、瑜伽等,增進身體彈性及平衡感,若體能狀況允許,更可以透過啞鈴、彈力帶等器材進行阻力訓練,能有效維持或增加骨質密度,達到訓練肌力之效。童綜合醫院物理治療師王秀文建議,可以藉由高強度間歇性的運動模式,訓練上下肢及軀幹的肌力,而低強度持續性的運動模式增強上下肢及軀幹的耐力,在運動的過程中加入適當的負重,例如使用沙包、啞鈴、彈力帶等阻力,同時配合動作訓練可有效增強肌耐力。常見的上肢肌耐力訓練為手舉高至耳朵旁及手肘彎曲;常見的下肢肌耐力訓練為蹲馬步及上下階梯、騎腳踏車等。光運動還不夠蛋白質、維生素D 養肌兩重點預防肌少症,除了運動,蔡孟學說,配合養「肌」飲食也很重要。尤以適當補充蛋白質與維生素D為重,蛋白質方面如豆漿、豆腐、雞蛋、海鮮等,若要增加血液中維生素D濃度,可多攝取鮭魚、鮪魚、鯖魚、起司與蛋黃等,並搭配每天日照10到15分鐘,讓皮膚有效轉化,合成一天所需的維生素D。
-
2021-05-06 該看哪科.皮膚
有沒有發癢非判別依據!醫曝香港腳5大黴菌感染源
在台灣,每年5月到9月,可說是香港腳的流行期,根據估計,全台約有11.3%以上的男性朋友深受香港腳之苦,其中最令人困擾的則是香港腳不易根治,且復發率高、傳染 力又強,再加上台灣地處低緯度的高溫濕熱氣候,只要長期穿著不透氣的鞋襪,或者本身腳部容易出汗的人,就容易反覆受到感染。香港腳 有無發癢非主要症狀 香港腳的症狀很多,大多數人或許以為只要不會癢,應該就不算是香港腳,其實不然。皮膚科鄭惠文指出,發癢並不是香港腳唯一或最主要的症狀,因此,在診斷上,不能從「有沒有發癢」來判別香港腳的嚴重性。香港腳分4種類型 根據症狀來接受治療一般來說,香港腳具有四種類型,如趾間型、水泡型、硬皮型及潰瘍型等,在臨床上則需根據四大症狀來判斷是否需要接受治療,分別是發紅、搔癢、水泡與脫皮;這四種症狀有時不會同時出現,但在治療過程中,則必須確認這些症狀都已經解除,才算真正痊癒。不過,可別小看香港腳的威脅,感染香港腳後,除了可能會因為發炎而產生癢感所造成的不舒服外,嚴重時可能還會併發細菌感染。此外,由於香港腳屬於黴菌感染,傳染力強,尤其在台灣濕熱環境的加乘助長下,即使治療完成,復發的機率也高。由於黴菌離開人體後仍能生存一段時間,因此,可能會出現在任何地方,如地板縫隙、拖鞋、鞋襪中,這時,只要家人或者團體生活中有一人罹患,其他大多數人都難以避免。易得香港腳6的族群 腳型也是關鍵香港腳的成因是由黴菌感染所引起,由於黴菌最喜歡潮濕、悶熱的環境,因此只要皮膚遇水又長期悶熱於潮濕環境下,就容易讓黴菌有滋生的機會。不過,醫師從門診中發現,容易感染香港腳的人,多半與腳的形狀有關,若是腳趾縫較密,就較容易因透氣不良而罹患香港腳,因此,若要說與體質有關,確實也能成立。而除了天生的腳型外,到底有哪些族群易受感染?1、容易出腳汗者:天生腳汗比較多的人,因為腳部長期處於潮濕的狀態,也就容易招來黴菌的侵擾,罹患香港腳的機率也較高。2、長期穿著不透氣鞋襪者:喜歡長時間穿著包得緊緊的靴子、運動鞋等,都可能因為妨礙腳部的排汗,而讓黴菌有機可趁。3、總愛穿同一雙鞋者:試想,一雙鞋穿了一整天,鞋子裡的汗水還沒來得及排除,恢復乾爽,隔天就又重複穿著,當然容易孳生黴菌。4、群體生活環境者:除了日常生活習慣外,軍中的群體生活更是香港腳高度傳染的場所,這是因為軍旅生活需長期穿著軍靴,且襪子、鞋子更是難以區分誰是誰的,就容易相互感染。5、有免疫問題者:極少數的香港腳是因患者本身有糖尿病或因身體免疫力下降所引起,由於身體免疫力下降後,會導致抵抗黴菌的能力減弱,因此容易感 染。6、過敏體質者:有些天生即是過敏體質的人,如皮膚容易過敏者,因為抵抗力較弱,也使得黴菌侵入較容易。勿隨便停止用藥 這樣判斷是否痊癒治療香港腳的重點在於避免復發。根據統計,有將近2成的患者在治療後1 個月內症狀又重新發作,這是由於許多患者以為只要「不癢」就代表好了,因此不再繼續用藥,也使得黴菌有了繼續生長的機會,令人有「香港腳不容易治癒」的印象。其實,想要揮別香港腳必須要有正確的觀念,通常皮膚科醫師會建議用藥超過2週至1個月來加以斷根,只要配合醫師的治療,並不是不可能的任務;要對付香港腳,最重要的是耐心,只要用藥正確,且持續用藥超過一個月,幾乎可以徹底改善。至於該如何判定香港腳是否痊癒?鄭惠文表示,可以在用藥過後約6周時,再請皮膚科醫師確認是否還有紅腫、搔癢、水泡、脫皮等症狀來加以判定,倘若治療完成後,仍出現類似症狀,就須再度積極就醫。預防香港腳 避免5種壞習慣此外,和香港腳患者一起居住的家人,除了要注意避免受到感染外,也要防制共用所有可能造成感染的來源,鄭惠文建議:1、不赤腳在公共浴室或地板行走:由於隙縫是黴菌生存的溫床,因此,在公共場所洗完澡或游泳之後,最好不要赤腳在地板上行走,以免受到感染。2、經常保持足部乾爽:隨時保持腳部的乾爽,適時讓足部有透氣的機會,也是預防黴菌生存的好方法;而定期曝曬鞋櫃,也是保持乾爽的重要關鍵。3、一有症狀積極治療:一發現症狀就應立即治療,同時也要與他人穿著的鞋襪有所分別,才能預防交互感染。4、不相信偏方:市面上有很多香港腳的治療偏方或成藥,建議罹患香港腳時,最好還是尋求正規的醫療方式,不要聽信偏方,以免讓患部更加惡化,讓黴菌產生抗藥性。5、不用手搔抓患部:當香港腳很癢時,切記不要用手搔抓,以免又將黴菌感染到手部,同時,也可能出現傷口,引發細菌感染。延伸閱讀: ·每天穿同雙鞋小心得香港腳! 一張圖認識「香港腳4大型態」:水泡、厚皮也在內 ·灰指甲會傳染!到底該如何治療? 日常生活中這些壞習慣都會引黴菌上身
-
2021-05-06 養生.運動天地
少量多餐更助於減重?專家破解常見減脂迷思
減脂迷思人類在這幾千年來,一直在追求著體格精壯、肌肉發達的運動員身型。這是一個至高的標準,非常有吸引力是古代英雄、希臘神祇的標配外觀,沒人挑戰它的崇高地位,而我們迄今依舊崇敬著這樣的理想。在美國,肥胖率超過人口數的百分之三十五,並且逐年攀升。似乎只有天生基因像超人,或是願意為了健身犧牲奉獻、嚴守紀律,深入學習正確觀念的人,才能夠練出這種理想的體格。然而,別被這個論點給騙了,基因不是阻止你練出強健體魄的原因,想學健身知識也不難。在你看完這本書後,你就能學到所需的各種知識。也別擔心自己沒有足夠的意志力,這件事沒有你想像的難,雖然你不能天天吃批薩,也別夢想偶而練個幾下,就能擁有完美六塊肌。但是,只要能把握飲食和重訓要點,我們還是可以享受喜歡的食物,做自己喜歡的鍛煉,進而達到增肌減脂的目標。這是我寫書的原因,我想要幫助你改善體格,還有讓你的生活更美好。減脂是這個願景中的主要部分。若要實現這個目標,你不能盲從那些未經證實的流行節食法。方法錯誤很容易發生瘦了又胖回來的溜溜球效應。要徹底拋棄讓你變得虛弱、過重和沮喪的節食法。學會輕鬆、持續的減脂方法,你才能做自己身體的主人,讓過多的脂肪從此不上身。在幫助大家做到這點之前,我先得破除嚴重的減脂迷思,有些你聽過,有些你甚至試過,如果我們不先破除這些迷思,你可能會懷疑我接下來要講的事,更可能對書中的核心概念與減脂方法產生抗拒心理。現在,就讓我們一舉剷除這些害人不淺的謬論,祝福各位都能練就理想的身型。迷思 少量多餐更助於減重有沒有聽過:「少量多餐,可以促進新陳代謝,加速減脂的速度,還能控制食慾。」聽過的話舉手。這個理論很簡單:吃東西的時候身體會一直處理食物,因此若每幾個小時就吃東西,新陳代謝會一直維持活躍,對吧?,而且將一日三餐的量分成多餐食用也能降低想要大吃一頓的食慾,對吧?可是這理論在科學研究的面前卻完全站不住腳。法國衛生醫學研究院的科學家檢視大量文獻,針對許多研究的內容,比較各種飲食型態之間的差異,從一天一餐到十七餐都有。他們發現少量多餐吃個不停跟一天好好的大吃一餐,兩者沒有顯著差異。餐量少帶來的是小而短暫的代謝提升,而餐量大則會引起長而大的代謝高峰。因此將一天因消化而燃燒的熱量加總起來,飲食型態並不會帶來明顯差異。加拿大渥太華大學的研究結果也支持這項結論,他們將受試者分成兩組:1.一組每天正常三餐飲食。2.一組每天三餐加三次的點心。兩組受試者維持相同的熱量赤字,在八週後完成實驗,數據顯示所有人的體重、脂肪、肌肉降低程度都沒有顯著差異。那少量多餐對控制食慾有幫助嗎?這需要討論兩個面向。先舉美國密蘇里大學的實驗來說明,研究人員讓受試者進行了十二週的節食減重計劃,發現增加蛋白質的攝取量可以控制食慾,但一日三餐或六餐對食慾則沒有影響。另外,美國堪薩斯大學也進行過性質相近的研究,旨在瞭解用餐頻率與蛋白質攝取量,對食慾、飽足感和激素反應的影響。他們也發現增加蛋白質攝取量可以提高飽足感,而一日六餐的飽足感不如一日三餐。但同時也有其他的研究發現一日三餐的飽足感較低,反而是增加每日用餐頻率可以提高飽足感,讓受試者更容易堅持減重計劃。某種程度上而言,你能堅持的飲食模式就是最好的飲食模式,在飲食頻率上更是如此。我身邊很多人喜歡一日四到六餐,我也是如此,也有人喜歡二到三餐,兩者都是恰當的。迷思 要運動才能成功減重如果你願意每天吃很少的食物,那麼不用做什麼運動,就能創造很高的熱量赤字。靠節食可以減下不少體重,不過,同時也會流失許多肌肉,這不是我們樂見的情況,原因有很多,而虛榮心當然也是很常見的原因。減重有成要控制飲食也要運動,而且不是任何運動都可以,在熱量赤字的狀態時,最好的運動是阻力訓練,這是一種提高肌力和肌耐力的方法。可以從美國西維吉尼亞大學所做的一項研究中,看出節食時進行阻力訓練的益處,研究人員將二十位男女受試者分成兩組:1.第一組每週做四次一小時的有氧運動。2.第二組每週做三次重訓。兩組的飲食內容相同,十二週後,每個人都減了差不多的體脂肪,但有氧運動組卻流失九磅左右的肌肉,重訓組則沒有這個問題。還有其他研究也有同樣的發現,若想要快速減脂卻不想流失肌肉,就需要在減重時加入阻力訓練。迷思 有氧運動比重訓更有助於減脂這是上一個迷思的延伸,大多數人在開始運動減重時會選擇有氧運動,像是慢跑、游泳或騎自行車。這些運動都很好,問題是有氧運動對減重而言效益不大。有許多研究發現,人們在做心肺運動後,體重甚至會開始增加。過重者迷上的是燃燒熱量而不是變得更健康。光靠有氧運動無法明顯減重的主要原因為二:1.要補回運動燃燒的卡路里太容易了。猜猜看,快跑三十分鐘能消耗多少大卡?對於一個體重七十公斤左右的人來說,大約能消耗四百大卡的熱量,然而,只要一把堅果、一點優格和一個蘋果就能補回這些卡路里。或是如果你比較愛吃,幾片巧克力餅乾和一杯牛奶就能補足滿滿的四百大卡。我不是說減重時不應該吃堅果、優格、蘋果或餅乾,而是心肺運動並不如我們所期望的可以消耗大量的卡路里。 做有氧消耗的卡路里對減重有幫助,但你的目標不只是燃燒卡路里,而是要「減去體脂肪」,而若是吃得太多,有氧運動永遠無法幫助你減重成功。2.你的身體會對運動產生適應,並減少熱量消耗。研究指出在熱量赤字時,身體會提高能量的使用效能。也就是說你雖然做著相同類型的運動,但持續運動所需的能量卻會越來越少。這也意味著在同樣情況之下一直做同樣動作,你燃燒的能量比想像中更少,也讓你在減重過程中更可能大吃特吃或進度停滯。許多人會做更多的有氧運動來突破,以消耗更多的能量,讓減重持續進行,但是這樣做的同時也會加速肌肉流失,導致新陳代謝變慢。那重訓的情況又是如何?科學研究很清楚的指出這是很有效的減脂方式,那為何人們提到重訓就想到練太壯而非變苗條呢?答案很簡單,重訓並不是受歡迎的減重方法,因為它其實是很糟的減重方法,但它對加速「減脂」和保存肌肉卻有絕佳的效果。美國杜克大學的一項研究就完美說明這點。研究員招募了一百九十六位年齡在十八到七十歲之間、肥胖或過重的受試者,男女皆有,將這些人分為三組。1.第一組每週做三次阻力訓練,每次一小時。2.第二組每週以中等強度慢跑三天,每次四十五分鐘。3.第三組則是進行阻力訓練和有氧運動。實驗在八個月後結束,你猜哪一組減去最多的體重?不是第一也不是第三,體重減最多的是只做有氧運動的第二組。但是,他們也是唯一流失肌肉的一組。那再猜猜看哪一組減去最多體脂,而且還提高肌肉量?沒錯,就是同時進行阻力訓練和有氧運動的第三組。換句話說,你做有氧運動時要搭配阻力訓練,體重雖然因為肌肉量增加而減得較少,卻減去了更多的體脂肪。※ 本文摘自《美國第一健身強人,科學化健身全書》。《美國第一健身強人,科學化健身全書》作者:麥可.馬修斯 譯者:賴孟怡出版社:采實文化出版日期:2021/03/04圖/《美國第一健身強人,科學化健身全書》書封采實文化提供
-
2021-05-03 該看哪科.腦部.神經
半蹲姿勢是關鍵!打太極拳有助改善帕金森氏症
●研究發現,太極拳可改善帕金森氏症患者平衡及行動能力●太極拳增進肌力與心肺耐力,初學者可先練習蹲馬步、弓步等●帕金森氏症患者常有起坐姿勢轉換、登階及轉身障礙,太極拳招式有助於改善國內著名歌手詹雅雯罹患帕金森氏症引起大眾注意,藝人罹患此症時有所聞,電影「回到未來」系列主角麥可福克斯,得到早發性帕金森氏症,終生為此奮鬥。1970年代很紅的美國歌手尼爾戴蒙於2018年宣布罹病,他最有名的歌曲是「唱首憂歌」。得過10座葛萊美獎的傳奇女歌手琳達朗絲黛,也罹患罕見的類帕金森氏症「進行性核上麻痺」,2011年退休。發病年齡大多在50至60歲帕金森氏症是常見神經退化疾病,發病年齡大多在50至60歲,因腦內神經傳導物質多巴胺分泌不足引起,多巴胺與運動控制有關。發病初期使用藥物緩解症狀,但長期使用後藥效變差,需仔細地調整藥物,嚴重病人可考慮手術治療。運動對帕金森氏症很重要,患者行動能力退步,缺乏運動更加重障礙。美國運動醫學會建議,帕金森氏症患者每周應運動三次,每次包括有氧運動30分鐘,如走路、游泳或騎固定式腳踏車,肌力運動及柔軟運動;傳統運動如太極拳融合有氧、肌力及柔軟運動也很適合。規律運動增進多巴胺分泌研究發現,規律運動可增進大腦內多巴胺分泌,改善患者運動能力。太極拳可改善帕金森氏病人的平衡及行動能力,並增進自我健康感。老年帕金森氏症患者常合併有高血壓、糖尿病、憂鬱症等,服用多種藥物,常感無力、疲倦,影響運動能力,太極拳可改善這些慢性病,減少服藥量,更有活力從事運動。半蹲可練臀部、大腿肌肉為何太極拳對帕金森氏症患者有助益?太極拳用半蹲姿練習,半蹲姿可訓練臀大肌、大腿的股四頭肌及小腿和腳掌肌肉。股四頭肌是人體最大的肌肉,訓練後可強壯下肢肌力和增進心肺耐力,日常生活中爬樓梯及起坐姿勢轉換都有很大的幫助。小腿及腳掌的肌肉強壯後,有助於平衡,運動時不易跌倒。太極拳有增進肌力與心肺耐力的效果,可以加入健身房的運動計畫中,如電動跑道、踏車、重量訓練、柔軟度訓練等,相輔相成。初學者先練習功操,包括蹲馬步、弓步、揉膝、體前彎、套腿、拉筋等,一個月後肌力及柔軟度改善後,再開始練習單式,循序漸進,最後才打整套拳。較嚴重患者可坐椅上練習帕金森氏症患者常有起坐姿勢轉換、登階及轉身障礙,對於較嚴重患者,可選擇太極拳的單式練習,如起勢、左右雲手、白鶴亮翅等,避免突然轉向,無法穩定站立的人,也可坐在椅子上練習。配合醫師治療,不迷信偏方,保持健康生活型態,多做運動,帕金森氏症患者還是可以有很好的生活品質。太極拳不受時間空間限制,不需設備與金錢,且運動傷害少,可以推薦給患者作為運動治療選擇。
-
2021-04-28 慢病好日子.更多慢病
慢病主題館【肌少症】陳怡婷Cynthia營養師:肌少症年輕化!生活四原則擊退它
隨著人口老化,高齡社會來臨,高齡者常面臨的老年病症候群「肌少症」逐漸受到重視,且現代人因久坐不運動、飲食不均衡,肌少症有年輕化的趨勢。如何預防肌少症,維持良好肌肉量及增強肌力?延伸閱讀:腎友不要怕運動,專家撇步大公開:https://reurl.cc/0DqNd6原則一:足夠熱量,均衡飲食攝取足夠的熱量,避免營養不良導致體重及免疫力下降、肌肉量流失。均衡攝取六大類食物,選擇當季在地新鮮食材,增加飲食的變化,也是重要的預防原則。簡易算法如下:(依個別狀況及疾病需求有所調整):原則二:攝取優質蛋白質食物1. 豆魚蛋肉類是蛋白質重要的來源,能修補組織、減緩肌肉流失的速度,由於飽和脂肪酸會增加心血管疾病發生率,所以建議選擇的優先順序為豆類及其製品、魚類及海鮮、蛋類、家禽、家畜。蛋白質建議量為每餐1掌心(約1.5~2份的蛋白質);且應避免油炸及加工製品的食用。2. 乳品類含有優質蛋白質及鈣質,能保持骨質健康,因此建議每天早晚各喝1杯鮮乳(240毫升)或無糖優格、優酪乳,也可以將乳製品入菜(如:起士烤鮮蔬或牛奶蒸蛋)。原則三:獲取足夠的維生素D維生素D可幫助鈣質的吸收,預防骨鈣合成不足導致骨質疏鬆,對肌肉收縮及功能也具影響力。維生素D可從食物中的菇類、多脂魚類(如:鯖魚、秋刀魚、鮭魚、沙丁魚)及強化維生素D的乳品中獲取;但菇類在栽培過程中,需經過紫外線照射(UVB)才會有較高的維生素D,且烹調時則須搭配油脂一起食用,才易被人體吸收。另外,皮膚經陽光日曬後,也可合成維生素D,因此建議每天曬太陽10-20分鐘。原則四:養成規律運動習慣健走、慢跑、騎腳踏車、游泳、登山等有氧運動,可改善心肺功能;而彈力帶、握力球、啞鈴等阻力運動,則能增加肌力、維持肌肉量。因此,若合併兩者訓練,將可以同時有兩種訓練的好處,建議1周3-5次超過30分鐘以上的有氧或阻力運動。飲食和運動是對抗肌少症的重要關鍵,雙管齊下,才能增加肌肉質量,增強肌力,遠離肌少症,一起健康老化。營養師-陳怡婷 | 立即與專家諮詢 | WaCare我的健康社群 |https://reurl.cc/3NngZM【慢病好日子】糖友早上出門太匆忙,不吃早餐會影響血糖控制嗎?為什麼洗腎的人會便秘?有什麼助排便的好方法?提供最接近病友真實疑問的慢病衛教資訊,與您一起好好過慢病日子! 📍瀏覽專題>>慢病好日子主題圈 📍觀看影音>>慢病好日子YouTube 📍專屬訂閱>>慢病好日子電子報 📍追蹤加入>>慢病好日子-一起最愛問粉絲團
-
2021-04-26 養生.家庭婚姻
養3孩月噴7萬元! 律師大嘆:養小孩就是燒錢
台灣是全球生育率倒數第一,社會已轉為少子高齡化型態。投資達人「銀行家尼莫」日前曬出家中女兒的註冊費明細,光是每學期註冊費就高達1.8萬元。律師林智群則表示,家中3個小孩還要學英文、游泳、音樂,加上幼稚園學費,一個月就噴掉7萬元,直呼「養小孩就是燒錢」。銀行家尼莫日前發文表示,目前就讀幼稚園大班的女兒帶著小學ESL(以英語為第二語言或外語)入學辦法回家,其中老師要求家中須看清楚收費明細,包括每學期註冊費1.8萬、月費7000元、作業簿本費一學年4500元、午餐每餐50元、交通每月1200元、安親課輔每月3000元。高額花費讓不少網友直呼「養小孩跟養老人都是個負擔了」、「真的燒錢 …越來越貴」、「到底幾本作業簿可以寫到4500元?」,也有網友認為,「和台北對照,這費用算便宜了」。律師林智群也在臉書轉發該文,直呼「這個價格還算便宜」,他表示,「我們家三個小孩英文課、游泳課、音樂課,一個月就噴掉3萬元,加上兩個小的幼兒園一個人一個月2萬,總共4萬,三個小孩一個月至少7萬元,還沒算帶他們出去玩的錢」。林智群直言,「這不是台北居大不易,而是養小孩就是燒錢,住哪裡都一樣,燒多燒少而已。我小時候什麼都沒補還不是順利成長」。有網友留言「雙胞胎的也是把幼稚園當大學唸,才小班就噴了45萬」、「再怎麼補都是被動式學習,不如培養閱讀習慣」、「孩子就是碎鈔機」、「我2個小孩一個月的學費加起來差不多25萬」、「以後還要負擔長輩的費用,不只小朋友」。
-
2021-04-20 養生.人生智慧
不吃營養品、不計行走步數…72歲白嘉莉養生沒法則:「喜樂的心就是良藥」
每次見到白嘉莉,總會被她的優雅、美麗所吸引。72歲的年紀在她的身上只是一個數字,對白嘉莉而言,她的生活每天都過得精采。從內而外的知足與喜樂,是她揮灑人生下半場的不二法門。胃口好 美食當前來者不拒白嘉莉去年1月從印尼回台,意外被新冠肺炎疫情留在台灣,一轉眼已經過了1年多。人緣極佳的她在台灣結交了許多新朋友,光是3月過生日,每天都有慶生聚餐、生日蛋糕等著她。白嘉莉笑稱:「我喜歡吃好吃的東西,擺在我面前我一定把它吃完。朋友切了生日蛋糕,我是壽星當然要吃完。」受惠於天生基因遺傳,白嘉莉多年來穿著S號的衣服不曾變過。令人意外的是,她胃口相當好,美食當前來者不拒。過去在印尼,她會游泳、打高爾夫球,但回台這1年多,她運動停擺,食量不變卻只微胖了一點。白嘉莉形容自己「隨時都想吃東西」,三餐沒有一頓漏掉,受訪當天早上才吃了燒餅油條和鹹豆漿,飯店餐廚和妹妹白菲比都能作證她所言不假。忘健檢 喜樂的心就是良藥「真的沒有特別的祕訣,大概是感謝媽媽生得好吧!」每回談起養生,白嘉莉總會不好意思地說不知該如何回答。因為她知道,提問者一定期待她分享不為人知的凍齡祕方,絕對不會想到她完全沒有任何養生法則。她不吃任何的營養補充品,也不計較每天的飲水量、行走步數,睡眠品質好得沒話說,午夜12點入睡,一早6、7點就會自動起床。過去黃雙安在世時,白嘉莉每年都會陪同夫婿一起做健康檢查。黃雙安走後,白嘉莉不好意思地招認定期健檢有些停擺。不過綜觀白嘉莉的生活型態,她根本沒有與藥物為伍,健康狀況比起年輕人有過之而無不及,所以似乎也不意外她會忙得忘記健檢,印證了「喜樂的心就是良藥」。摒雜念 拿起畫筆一畫40載白嘉莉的愉悅心情來自很多層面,朋友、繪畫、信仰、公益、閱讀都使她精神富足。自從1977年閃嫁印尼木材大王黃雙安,白嘉莉在印尼生活超過40個年頭,當黃雙安忙著工作,在家中的白嘉莉就埋首畫畫。白嘉莉還記得,剛嫁去印尼時,當地封閉且落後,連她託台灣朋友從飛機上帶份報紙,都被印尼海關沒收。缺乏精神食糧的她在媽媽建議下拿起畫筆,一畫就畫了40年。「花卉」、「魚」是白嘉莉畫作中最常見的元素。因為在印尼的家裡,白嘉莉就是對著院子裡的花和魚作畫。她喜歡挑幾首歌曲做為背景音樂,摒除雜念專心描繪景物。最愛蘭花的她尤其鍾情 ,因為花名正好呼應了她的芳名「嘉莉」,讓她特別有感。她沒有想到,留在台灣的這1年間,會在台中、台北、新竹共舉辦3場畫展。黃雙安個性低調,所以白嘉莉從未動念辦個展,打趣「黃雙安就是我畫作的收藏家」。如今透過展出的機會,她又認識更多的新朋友、好朋友,更令她開心地直呼幸運。「我沒有深造,創作只是憑著愛好揮灑,現在能與智者相交,讓我更加有心得。」愛閱讀 進修自己交友廣闊從拿起主持棒開始,白嘉莉為了做好每一個採訪,養成了靠閱讀做功課的習慣。面對不同背景的受訪者,她持續擴充閱讀的深度與廣度,再加上婚後與黃雙安遊歷世界各國的經驗,她與各個領域的朋友都能侃侃而談。在之前時常搭飛機的日子裡,白嘉莉絕對不會錯過機上雜誌,一定會把握搭機時間翻閱。如此內外兼具的女子,自然成為大家爭相交往的對象。光是在台灣,白嘉莉的朋友邀約就多到要費心錯開。她根本沒空孤單寂寞,對此只有滿滿感恩,還在找機會要走訪各大景點。她今年的生日願望就是盼疫情早日散去,唯有如此她才能繼續飛往世界各地訪友。做公益 關懷弱勢拍保肝片在忙碌的日子裡,白嘉莉絕對不會忘記的就是充實自己和關心公益。「活到老學到老」是白嘉莉的座右銘之一,除了看書,她善用通訊軟體分享生活點滴,成為維繫友情的最佳方式。若非親眼所見,很難相信白嘉莉操作手機的速度如此熟稔流暢,而這也是她「學習」的成果。但白嘉莉沒讓自己變成低頭族,她既不沉迷手機,也不濫發長輩圖打擾朋友,希望熟齡朋友和她一樣加入網路時代,與社會不脫節。早年回台,白嘉莉總會在出席總統就職典禮、國慶大典後,抽空投身公益服務,關懷弱勢兒少,捐款給有需要的單位。近日她為好心肝基金會拍攝公益保肝宣導短片,影片在台北、台南街頭放送。白嘉莉以往總配合黃雙安為善不欲人知的要求,現在她願意繼續以公眾人物的身分拋磚引玉,一如當年盡一己之力回饋社會。逆齡美 完美詮釋相由心生白嘉莉「最美麗的主持人」封號至今無人能取代,她完美地詮釋了何謂「腹有詩書氣自華」,這份優雅氣質不會隨著年華老去,反而因年齡增長注入更多智慧。她不需要醫美、美肌修圖,日常中的妝髮、造型全都不假手於人,深信女人會隨著年齡有不同的姿態與美麗。就連她所用的化妝品、保養品也多是來自於閨密餽贈,以前甚至從不敷面膜,直到現在才開始注意這道程序。當然白嘉莉偶爾還是會有不愉快的事情煩心,她盡量不去多想,只要想開了,心情自然開朗。白嘉莉做到了「相由心生」,從內心到裝扮、居所皆整潔自在。回顧走過酸甜苦辣的人生歲月,她想起最愛的蘇東坡名句「人間有味是清歡」,在平淡的日子裡活得平安、健康和開心,對白嘉莉而言就是最大幸福。
-
2021-04-18 該看哪科.血液.淋巴
輪椅族血友病病友重新再「站」 每日步行10公里謝醫師
血友病是一種凝血功能障礙疾病,患者的關節常因長期反覆出血,造成病變;血友病病友王華舘1歲時確診為重度A型血友病患者,25歲時關節破壞嚴重、變形無法行走,以輪椅代步10年,原以為就此與輪椅為伍,但因台灣血友病之父沈銘鏡一句「你人生真的要這樣嗎?」他毅然決定做關節置換手術,術後透過復健找回行動力,每日堅持步行10公里,誓言將年輕時沒走的路,統統走回來。根據最新健保資料統計,台灣領取重大傷病卡的血友病患者超過1500人,登錄在家治療之個案,至2020年有896人,其中676人為A型血友病患者,重度552人,中度68人,輕度81人。為嚮應世界血友病日,台灣血栓暨止血學會舉行記者會,邀集血液科專家及血友病病友分享相關經驗。年近50歲的血友病患者王華舘於會中指出,早年沒有健保給付,父母為了籌措藥費,至少賣了5棟房子,無奈當時沒有預防性藥物,只能等到出血相當嚴重、忍無可忍才會往醫院跑,但因此練就他超乎常人的忍痛能力。王華舘1歲時因缺乏第8凝血因子,確診為重度A型血友病,從有記憶以來全身就經常莫名出現多處淤青、關節腫脹疼痛,晚上關節血腫,常不好意思半夜打擾家人,忍痛到早上才告知與就診,真的痛苦難耐,才到醫院注射血漿,平均1到2個月就需治療一次。到了25歲,王華舘關節嚴重變形無法行走,只能以輪椅代步,以為自己一生都無法靠一己之力,重新站立,因而有過輕生想法,幸台大醫院名譽教授、台灣血友病之父沈銘鏡一句「你人生真的要這樣嗎?」點醒了他,讓他決心擺脫輪椅人生,接受髖關節和膝關節置換手術,如今不僅可以步行,還堅持每日一定要走上10公里,將年輕時沒走的路,統統走回來。另一名血友病患者、金曲歌王Leo王也至現場,用歌聲勉勵病友勇敢追夢,並揮動自身關節,展現治療後,並有一樣能生活如常。沈銘鏡說,血友病治療自1995年即納入健保給付,且長期陸續引進新的長效藥物,如今血友病治療已從早期出血才治的「需要性治療」進步到「預防性治療」,病友及早開始進行預防性凝血因子注射,可大幅降低日常生活中的出血風險,讓日常生活及肢體活動與常人無異。台灣血栓暨止血學會理事長、中國醫藥大學兒童醫院兒童血液腫瘤科醫師彭慶添說,很多病友因擔心意外出血,不喜活動身體,長期下來導致肌肉萎縮、影響關節健康,呼籲病友應多選擇游泳、羽球、桌球等避免激烈碰撞的運動,增強肌肉力量,並同時減少出血情形發生。
-
2021-04-12 失智.照顧喘息
失智故事/失智父親表達愛意的方式是將零食緊抱懷裡留給家人...
2011年,上海男人孫曉雄46歲,他70歲的父親患上阿茲海默症,逐漸出現失憶、失智、失禁等症狀。正值創業關鍵時期的孫曉雄,最終選擇放棄部分生意,和家人共同照護父親。接下來的9年中,他們和父親一起,展開了一場對抗遺忘、衰老和久病的苦旅。接到家裡打來的電話時,孫曉雄正在昆山出差。母親帶著哭腔:「你爸不見了。」孫曉雄心中慌亂,但還是強裝鎮定地安慰說:「不要緊,他走不遠的。」母親告訴孫曉雄,她已經沿著家所在的揚州路,找遍了父親可能去的所有地方,但都沒找到。幾乎沒怎麼猶豫,孫曉雄決定駕車走高速返回上海。一個多小時後,他抵達父母位於楊浦區弄堂裡的家,大姐、妹妹都在。商議後,他們決定去街道派出所碰碰運氣。趕到派出所,父親孫志雄果然在那兒,衣服髒了,面色驚惶。民警問他的名字,他答「李中玲」,問他家住哪兒,他答「浙江中路」。民警照著他給的答案在浙江中路尋找李中玲,無果。他們便讓孫志雄先吃飯,繼續打電話給附近幾個居委會排查。實際上,黃浦區浙江中路是1941年父親出生的地方。20世紀60年代末,因家庭成分問題,孫志雄和父母妻兒一起被下放至安徽農村,浙江中路的家也被收為公用。90年代,一家人相繼重返上海,在楊浦區揚州路新康里的弄堂中安家落戶,住了20多年。家人們都落了淚。他們謝過民警,把受到驚嚇、已經無法開口說話的父親帶回家。這一年是2014年,父親73歲,患阿茲海默症的第3年,他的大部分記憶已經被疾病抹去。此前,為防止他走失,家人給他買了GPS定位器,戴在他手上,並仿照工牌製作了寫有他姓名和住址的「身分卡」,掛在他脖子上。還列印了厚厚一沓卡片─寫有家中的電話號碼、母親及三個子女的手機號碼,塞在他口袋裡。但父親覺得難為情,總會將定位器、身分卡偷偷扯掉,小卡片有時也隨手丟掉。那時,父親雖然記憶受損,但身體還不錯,走路時腳底生風,動作又輕,常常貓一樣溜出家,無聲無息。這就苦了主要照護他的母親李中玲。這次走失後,母親看護父親時更加小心,後來只能選擇限制他的行動。白天,母親用兩張躺椅堵住家門前的走廊,躺椅沿上放置一排手搖鈴。父親一開門,她就能循聲跟上。夜晚,父親也會夢遊般地走出家門,母親就在睡覺前找一條寬布袋,把兩個人的手綁在一起。父親一起夜,她就跟著醒來。生病前,父親堅持每天去公園跑步,200米的跑道能跑上五六十圈。父親精通文史地理,父親給少年時代的孫曉雄講俄羅斯文學時,問他:「伏爾加河在哪裡?」他答「不知道」。父親就告訴他伏爾加河的地理位置和歷史。曾經,父親能準確無誤地記住一條遙遠河流的相關知識,現在卻連近在咫尺的家門都無法記住。更讓孫曉雄難過的事在後頭。好幾次,孫曉雄回到父母家,父親看到他,不僅問他「你是誰」,還拒絕他進家門。母親在一旁提醒:「這是你兒子啊。」儘管知道父親的反應是生病所致,孫曉雄轉過身,還是哭了。被自己的父親遺忘是一種什麼樣的感受?和至親之人情感連接中斷,安全感喪失,讓他不得不重新打量父子關係。他經常做噩夢。夢裡,他置身公車、地鐵站,場景不一,但一直在找尋,找物件,找妻子,找兒子,找母親,最後遍尋不得,他流著淚從噩夢中驚醒。白天,他煩躁易怒,常和妻子吵架,工廠裡的工人也遭了殃,沒少挨罵。他流淚也是為自己。父親患病時,正值他創業的關鍵時期,經營的床品公司在全國開了22家連鎖店。可是父親需要照顧,他自己的身體也出現了危機,精力不濟,他不得不將店一家一家收回來。讓孫曉雄更感遺憾的是,他曾主動疏遠父親近十年。少年時代,父親是孫曉雄的精神偶像。父親高中學歷,年輕時是個文學愛好者。全家下放至安徽農村時,母親在學校做老師,父親做了一段時間的老師後,開始負責家中的農活。他鼓勵孩子們看書,用俄語朗讀普希金的詩歌。一天的農活結束,他給村裡人繪聲繪色地講《三俠五義》,很受當地人的喜愛和尊敬。90年代,孫家人相繼返回上海,房子、戶口都得重新爭取。回到上海後,母親在幼稚園做老師,兼做家庭教師貼補家用,做了十幾年農民的父親只能在工程隊、飯店做臨時工,往昔的同窗已經成為醫生、老師、工程師…他受到打擊,主動和老友斷絕聯繫。父親清高,一家人的戶口、住房問題全靠母親奔走才得以解決。身為男人,孫曉雄一度瞧不起封閉自我、無力承擔家庭責任的父親。有段時間,看到父親,他連招呼都不打。父子關係破冰發生在孫曉雄的兒子讀五年級時。那天,父親帶孫子出門,孩子牽著爺爺的手蹦蹦跳跳,有說有笑。孫曉雄站在後面─想起小時候,父親教他閱讀、游泳。孫曉雄想:養大一個孩子並不容易。他也漸漸明白,父親是一個被時代捉弄的人。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長處,父親只是不擅長社交和賺錢而已。他在心裡與父親和解了。瞭解到阿茲海默症具有一定的遺傳性,孫曉雄陷入憂慮。法國作家迪迪埃‧埃里蓬曾描述過作為子女,他在父親患上阿茲海默症後的恐懼。埃里蓬會反覆背誦他爛熟於心的詩詞,以證明自己的記憶力完好無損。只要忘記了一句詩、一個日期、一串電話號碼,他就會陷入焦慮。孫曉雄也一樣。只要忘記什麼事,他就止不住胡思亂想,問兒子:「爸以後會不會也得這個病?」他自己的健康也不容樂觀。父親確診這一年,孫曉雄48歲,糖尿病病史10年,還患有高血壓和嚴重的胃病。母親李中玲的抑鬱症發生在丈夫患病兩年後。兒女要工作,她需要寸步不離地陪伴丈夫,起初,她最憂慮的是他走失─她長期患有關節病的雙腿無法快步行走,每次尋找丈夫都異常艱難。2013年後,丈夫逐漸生活無法自理,她得照看他吃飯、穿衣、吃藥、洗澡、大小便。丈夫大小便失禁的情況愈發嚴重。李中玲有輕微潔癖,只要丈夫一失禁,她就一遍遍為他洗衣、換衣,有時,她一天得給他換洗3次。李中玲原本擁有充實幸福的晚年生活。退休後的10年,她是在社區老年大學度過的:學做中國結和麥秸畫,教其他老人剪紙,她的剪紙作品還被拿去展覽過。丈夫也會陪她一起買材料,看她做這些小玩意兒。他們本是志同道合的愛侶,中學時相識。結婚後,相濡以沫50年,「兩個人好得就像一個人」。她從未想過推脫照顧丈夫的責任,也拒絕將這種承擔浪漫化、崇高化。但她也是女人,需要丈夫的呵護。然而大多數時候,生病的丈夫和外界隔著一堵牆,無法溝通,不見回應。最讓她心灰意冷的時刻,發生在搬到浦東後的一個夏天。她起床後覺得頭暈,渾身癱軟倒在地上。她努力呼喚丈夫,想讓他幫自己將床頭上的手機拿過來。他在屋子裡來來回回走了半天,只遞給她一個空調遙控器…她只能等到自己有了力氣,慢慢爬到手機旁,撥通小女兒的電話,小女兒撥打了120*,她才被送往醫院。李中玲被這種不見盡頭的生活擊潰了。後來,她在家中總是無端流淚,會把家裡好好的東西剪壞,還說想從20樓跳下去。兒女帶她去看精神科醫生,她在醫生面前流著淚長長地傾吐一番,之後又做了3年心理諮詢。因為焦慮,她常常失眠,提出讓兒子給她開一些安眠藥。孫曉雄留了個心眼,他開了許多維C片,替換進安眠藥的藥盒裡,再拿給母親。他至今仍然瞞著她。這是無奈之下的選擇。李中玲唯一的慰藉,是丈夫一直不曾忘記她。一次,他說他第二天要結婚,別人問他和誰,他說「李中玲」。雖然記憶出現錯亂,他不記得他們結了婚,有三個兒女,也有孫子和重孫,但他始終記得,李中玲是他的戀人。2013年前後,隨著父親病情加重,孫家三個兒女商量,分工輪流照看父親,盡量保證有人在父母身邊。2015年後,大家又進一步明確分工:長期在上海的大姐、妹妹常來家中幫助母親,需要經常出差的孫曉雄有空就過來,主要負責父母的生活費和醫療費。兒女分擔了一些工作,李中玲的壓力沒那麼大了。每天早上,她帶著丈夫進行刷牙、洗臉、刮鬍子「三部曲」,晚上睡覺前,將丈夫第二天要吃的藥,按劑量和時間提前準備好。白天,丈夫大小便過後,她在日曆上做好記錄。掌握了時間和規律,到點了,她就會問他是否想去衛生間。家中的男人主動承擔了帶孫志雄洗澡的工作。冬天洗澡要去公共澡堂,孫曉雄和姐夫開車載父親去澡堂。一次,去澡堂的路上,父親在車裡失禁,孫曉雄坐在副駕駛座上,還沒來得及起身,姐夫自然地拿著塑膠袋包好穢物以及父親弄髒的衣物,扔掉了,這一幕讓孫曉雄至今都很感動。家人盡力保持孫志雄外表的清潔和體面,照顧他的尊嚴。妻子李中玲常常溫柔地摸摸丈夫的臉。他動作還算靈敏時,李中玲讓他幫忙做一些簡單的家務:摘豆芽、包餛飩…她相信生病的丈夫依舊需要獲得一種價值感。他們也努力營造出讓孫志雄感受到自己被愛、被需要的氛圍。孫輩們一見爺爺就給他一個大大的擁抱,想著法兒哄兩位老人開心。情人節,孩子們會商量好,分別給爺爺、奶奶買巧克力。有一年情人節,外孫帶爺爺、奶奶去一家網紅餐廳吃飯,餐廳裡坐的都是衣著時尚的年輕人。有人問:「爺爺、奶奶,你們也過情人節?」李中玲就告訴他們:「是啊!我們結婚50年啦。」家中變化最大的是孫志雄本人。從安徽返回上海後,孫志雄感受到某種落差,一度變得封閉沉默。生病後,他的記憶多停留在成年之前,失意的青年和中年時期被遺忘,他反而鬆弛快樂了不少。別人同他搭話,他多報以微笑,用他語言庫中僅存的結構簡單的句子─「我很愛你」「我很喜歡你」「你真漂亮」來回應。一次,他在社區裡遇上一個老太太,開口就說:「你真漂亮,我愛你啊!」李中玲忙不迭地向對方解釋和道歉。對方卻笑了:「我這一輩子,也沒聽過幾句這樣的話。」2018年,他們在松江區分到了幾套回遷房。李中玲和丈夫先搬過去,為更方便地看護父親,住在市區的孫曉雄一家也搬了過去。2019年,經鑒定,父親的阿茲海默症為五級,處在重度認知功能減退階段。醫生建議家人多陪伴父親,鍛鍊他的認知、語言和行動能力。家人買來算術認知卡片和玩具,空閒時陪他練習,住在隔壁的孫曉雄則常去找父親聊天,陪他散步。父親的智商和語言能力逐漸退化成孩童狀態,言行舉止憨直可愛,觀察父親成了孫曉雄的快樂源泉。既然還要同阿茲海默症共處下去,不如換一種心情面對。孫曉雄把父親的搞笑時刻拍下來,先是發到微信朋友圈,後來又發到抖音上,也是留存一份記憶。在孫曉雄的鏡頭下,近80歲的父親自稱「寶寶」,一天中最令他開心的事是吃,蔥油餅、霜淇淋是他的最愛,得不到想要的零食會哭。他同5歲的重孫女嬉鬧,在重孫女手背上咬了個月牙印,最後還是重孫女原諒了她。他常對家人耍小孩子脾氣,但對妻子李中玲言聽計從…這些質樸溫暖的家庭生活片段,慢慢為孫曉雄的抖音帳號吸引了近30萬粉絲。這個團圓和睦的上海家庭,在不斷曝出的關於家庭和養老的負面新聞中,給人們提供了一些啟示。一位不能長久陪伴在爺爺身邊的粉絲給孫曉雄留言:「看見孫爺爺,就好像看到自己的爺爺。」被孫家人對久病父親的耐心與陪伴打動的一位粉絲,發私信告訴孫曉雄,他決定對自己的爸媽耐心一點。2020年10月,孫曉雄開車載父親外出。父親嚷著要吃霜淇淋,孫曉雄心軟了,買了一支給他,又擔心他吃壞肚子,搶過霜淇淋,吃了一半再塞回父親手裡。因血糖高,孫曉雄十幾年不敢吃霜淇淋了,但父親無法理解這種好意,委屈地「哭」起來。這則影片在抖音獲得了34.5萬次按讚。孫曉雄的粉絲中,有不少人也是阿茲海默症病人家屬。他特別能理解這些焦灼無助的親屬。現在,他一有時間就會回復私信向他取經的人:看病要去三甲醫院,不要盲目服藥,最重要的照護是家人的陪伴關愛、不嫌棄。有一次,孫曉雄帶母親去看病,像是知道妻子不舒服,父親一整天悶悶不樂,早飯也沒吃。妻子從醫院看病回來,他委屈地把頭埋進她懷裡,發出啜泣的聲音。孫曉雄逗他:「又假哭了。」等父親抬起頭,家人看見,他眼角真的有淚。孫曉雄堅信,雖然還是常常遺忘家人的名字,但父親一定知道他們是他的家人,那些最珍貴的東西一直留在他內心深處。10月的一個夜晚,孫曉雄睡前不放心,就去隔壁看看父母。推開門,父親正一個人坐在黑暗的客廳,孫曉雄嚇了一跳,打開燈,看見他正在哭。當時已經午夜12點了,他問父親:「你怎麼不去睡覺?」父親告訴他:「我做夢,夢見你死掉了。」孫曉雄心緒複雜,他向父親解釋了好幾遍,自己沒有死,「我們都長命百歲」。父親這才放心去睡了。生病的父親對家人有著自己表達愛意的方式。一次,孫曉雄載父親外出,一位客戶打電話找他,他便帶上父親一起前往。客戶也知道老爺子生病,買來一大包零食給他。離開時,父親坐在車後排,緊緊地把零食抱在懷裡。孫曉雄以為他擔心別人搶,對他說:「你不要抱著,放好嘛!這些都是給你的。」父親不願放,很鄭重地說:「帶回去給中玲吃。」(田龍華/摘自微信公眾號「真實故事計畫」,本刊節選)
-
2021-04-09 新聞.杏林.診間
名醫與疾病的對話/體重破百直腸科名醫陪兒路跑甩肉20公斤 病患以為看錯醫師
「妳掛錯科了吧,不是這個醫師啦。」一名癌後一年追蹤一次的老太太,對著媳婦質疑再三。我是大腸直腸外科醫師陳建志,五年前開始減重,用了一年半時間,破百體重甩掉了20公斤,前後判若兩人,在門診中常有病人懷疑掛錯醫師。減重的動機很單純。2016年,要升小一的兒子央求我陪他完成1公里的路跑,1公里看似短程,但我長期過重、膝蓋在大學時又受傷開過刀,一上跑步機才跑300公尺,就喘到受不了。心律不整 靠服藥改善其實,兒子還沒許願的前一年,我就因一場莫名嚴重的心律不整,警覺到自己也是人,也會變病人,當時心顫到會心慌,住院做了各種影像檢查,找不到問題,最後靠著持續服藥控制病情。出院後,一位愛路跑的好友建議多運動,「來跑步吧!」我直覺怎麼可能,但也動起「等我體重減輕一點好了」念頭,因工作忙,決定先從「吃少」下手,結果半年下來根本沒效,常在挨餓,餓起來脾氣更差。兒子短短1公里的號召,竟成為我一路靠運動減重的支撐。由於騎飛輪對膝蓋的傷害僅次於游泳,社區樓下正好有兩台,符合不用出門也能動的懶性,但第一次節食減重失敗,這次信心也不是很足夠,僅小聲的跟自己說「每天騎30分鐘就好」,三個月若沒效再說吧。用App天天記錄體重,不管再忙都會去騎,才一個月,體重竟然掉了5公斤,耐受力也變好了,因此騎飛輪時間拉長到45分鐘,看著體重數字節節下降,開始期待運動,成為工作以外的重心。減重期間,不再少吃或不吃,而是調整飲食內容與作息,現在大幅降低碳水化合物攝取,晚上七點半後不再飲食,直到隔天早上六點多早餐,雖然沒有「168」,卻戒除消夜習慣。建肌力 舉啞鈴做伏地挺身瘦下來的過程,脂肪沒了,皮都皺鬆了,開始建立肌力,讓肉長出來才能撐起皮膚,在周一到周五,每天利用早上送完小孩上學後的短短10至15分鐘做核心運動,像仰臥起坐10個、伏地挺身10個、棒式10個,啞鈴舉幾下,周六、日休息,逐漸感覺肌肉變結實,腰痠背痛問題也減緩。2017年底,身體狀況都準備好似的,不僅陪兒子完成路跑,還可以跑到10公里。現在假日常跟太太帶小孩爬郊山,走走戶外,對我來說,這在以前是天方夜譚!找回健康 脾氣也變好了運動減重讓我找回健康,心律不整的藥從三顆、兩顆到停藥,血壓從130毫米汞柱降為110毫米汞柱,脾氣變好,不那麼急躁,過去睡覺打呼得很嚴重,現在消失了,睡眠品質更好。我的運動時間不長但穩定,符合333原則(每周至少運動3次、每次30分鐘、每次心跳超過130下),我常建議朋友,不能把體重設定看得過度壓力,應從小目標達成開始,才容易成功,並內化為生活日常的設定,如果很勉強的做到,一定維持不久。我的體質像老爸,但後天才是造成肥胖主因,大學重考那年壓力超大,不動又愛吃,就來到96公斤,後來醫師訓練期間直接破百,長達13年,「過重」不能怪爸媽,自己責任比較大。我兒子好像也有肥胖體質,但現在我跟太太盯著他,要求建立良好生活型態,包括:不喝含糖飲料、三餐定時定量、多運動。「好的生活習慣被建立,絕對離譜不到哪裡去。」陳建志小檔案現職:和信醫院大腸直腸外科主治醫師年齡:49歲學歷:國立陽明大學醫學系專長:大腸直腸癌症手術大腸直腸內視鏡手術(腹腔鏡微創手術)肛門疾病及相關手術大腸內視鏡檢查大腸直腸癌症家族史相關諮詢興趣:爬山經歷:NewYork-Presbyterian Hospital Weill Cornell Medical Center和信治癌中心醫院及北榮外科部住院醫師、總醫師
-
2021-04-03 該看哪科.新陳代謝
容易怕冷又怕熱恐是糖尿病徵兆! 身體「3個非典型症狀」也要注意
48歲男性曾服用抗糖尿病的藥物治療,後來覺得沒什麼症狀,便自行停藥。最近幾個星期,只要天氣熱時就很不舒服,身體活動增加時覺得自己快要中暑了,有補充許多水分仍覺得口渴,尿量也多,但卻不太流汗;進入有冷氣的地方,若溫度調得稍低,便容易覺得寒冷,想加件衣服,就醫檢查發現,已罹患糖尿病。疾病影響對環境溫度感受 糖尿病就是其中之一書田診所家醫科主任醫師何一成表示,有些疾病會影響患者對環境溫度的感受,如甲狀腺功能亢進會造成怕熱,甲狀腺功能減低會怕冷,而糖尿病可能導致怕熱又怕冷。何一成進一步補充,糖尿病的典型症狀為吃多、喝多、尿多和體重下降,但有些人的症狀並不明顯,或是沒有典型症狀,反而是對溫度感受和以往不同、身體黏膜發炎、傷口不易好等。 糖尿病置之不理 恐誘發多重慢性併發症血糖與環境溫度感受有何關聯?何一成解釋,血糖代謝長期異常,會使神經與血管功能受到損害,在熱的環境中,皮膚血管不易舒張散熱,排汗量也低,因此怕熱;在冷的環境中,皮膚血管不易收縮保熱,也不易靠脂肪產熱而怕冷。然而,糖尿病未積極治療,可能誘發許多慢性併發症,如心肌梗塞、腦中風、視網膜病變、腎臟病變、尿毒症、神經病變等,對身體造成不可逆的傷害。 糖尿病高風險族群 留意血壓變化、日常飲食要顧好何一成指出,曾檢驗出空腹血糖、糖化血色素偏高的情況;年齡大於40歲;體重過重;一等親內有罹患糖尿病;有妊娠糖尿病史或曾生過體重大於4.1公斤嬰兒的母親;高血脂患者;高血壓患者;平常缺乏運動者,都屬於糖尿病的高風險族群,平時更需留意血糖的變化。糖尿病者日常要注意飲食控制,何一成提醒,澱粉類與糖攝取不過量,足量的纖維質,適量的肉類與脂肪;戒菸、少喝酒;過重者適當減重;並養成運動習慣,運動可增加胰島素對細胞的作用,改善血糖代謝,建議進行中強度的運動,如快走、慢跑、伸展體操、游泳等,逐漸增加運動的強度及量,避免運動傷害,倘同時患有其他疾病,在運動前應先與相關醫師討論,以確保安全。 延伸閱讀: ·愛吃甜食、油炸物易得糖尿病? 醫揭「關鍵原因」:小心還會傳給下一代 ·糖尿病打胰島素表示變嚴重了?長期使用傷肝腎? 沒這回事!醫師列3個需使用情況
-
2021-04-02 新聞.杏林.診間
我的經驗/與老伴約定「我不會比你先走」!預立醫囑,要生得健康、死得乾脆
我與內人都年過80,這種年紀很難不去想生命最後將會如何結束。我們希望生得健康、老得快樂、病得短暫、死得乾脆。願望是一回事,如何努力實現才是正題。掌握生命 不要生不如死我曾目睹老友離開人世前,不由自主地接受許多相信不是他們願意接受的醫療,只為延長生命,這種隱憂使我在「病人自主權利法」通過時,就與結褵55年的老伴談到,這法案正是我想要的,讓自己掌握生命,有尊嚴地結束,避免在機器陪伴下「生不如死」,不只自己,也讓老伴及兒女受折磨,情何以堪。我與內人與做醫師的弟弟細談後,在他安排下,我成功地辦好了「病人自主權利法」所需文件,並在健保卡做了紀錄。我深知無法說服內人完全與我同步,但我感激她從頭到尾陪我走完每一道手續。生得健康 晨泳訓練體能生得健康,保有健康並不是靠醫師可以做到的,必須一步一腳印自己走,醫師只能助你移除擋路的石頭。退休以來,我每天清晨到市民運動中心游泳,有次颱風過境,我游泳回來,內人說:「大風大雨你還去?」我說:「我不能口是心非!」她一時聽不懂,我只好給她解釋:「我不是答應你,我不會比你先走嗎?」老得快樂,內人常說我是快樂老人。老人要快樂,最重要的是要接受老,要服老。老人體能時好時壞,勉為其難的過勞是最大禁忌。就晨泳而言,我從不限制自己一天一定要游多久或多長,順其自然,但我注重游泳前的熱身,以免抽筋傷害筋骨。身心豁達地面對體能的自然變化,陽光普照,晴空萬里,還拿雨傘掩飾拐杖,只是為自己製造莫須有的悲嘆,不要在意別人的眼光。心胸開朗做自己。定期體檢 避免百病纏身病得短暫,自己會因什麼病或什麼事結束生命,無法預料,但我們多年來按醫師指示,定期檢查,每年老人體檢,我們也嚴肅參與。如此認真,是因為既然遲早會生病,只能希望來的是大病,以期病得短暫。努力避免小病促成百病纏身、要死不活,別在毫無生命價值的情況下,成為浪費健保資源的罪人。死得乾脆 不要告別儀式死得乾脆,我靜悄悄來到世間,也希望靜悄悄地離去。我對子女慎重交代,我死後切勿設靈堂、做七等告別儀式。難捨之情難免,但面對無奈的必然,希望按照我的意願,別讓繁文縟節徒增困擾。我不是什麼英雄好漢,我怕死,但我更怕死不了的折磨,更怕我所愛的人看到我要死不活的痛苦,而受到比我更大的折磨。我的醫師弟弟有次問我:「看到『生不如死』的病人,是否應該忍心『見死不救』?」 我說:「我不知道,我只能慶幸我不是醫師。」病人自主 感謝能有選擇如何面對的「生老病死」,本就主觀。有人被動交給別人,有人頑固地堅持己見,孰是孰非,不是一言兩語所能論斷。在這最重要的人生抉擇,我選擇「自主」,我非常感激在台灣,我們能在「病人自主權利法」保障下,預先表明選擇。也要在此向安寧照護團隊的莊永毓醫師及劉心慈社工師給我的幫忙,表示由衷感激。
-
2021-03-26 新聞.用藥停看聽
不只葡萄柚,血脂藥勿與這些食物一起吃!劇烈運動也不要
正確用藥治療,是穩定控制三高的關鍵,更要注意藥物與食物的交互作用。臺北市聯合醫院陽明院區藥劑科蘇柏名藥師在衛福部食藥署《藥物食品安全週報》中指出,服用Statin類降血脂藥物時,要注意下列幾點: 一、避免飲用葡萄柚汁: 不僅不可同時吃,即使隔開時間仍不建議!因為葡萄柚汁裡面的呋喃香豆素(furanocoumarin)會影響許多此類藥品的代謝,抑制肝臟代謝酵素CYP3A4,讓身體裡有過高的藥品濃度,且此物質在身體要經過很久才會被代謝,甚至可長達2-3天,進一步增加藥品的副作用。 二、避免與燕麥一起吃: 雖然燕麥具有豐富的膳食纖維,低糖又營養,但是並不建議和Statin類的藥品一起吃。因為高纖維的燕麥,反而會降低藥在腸胃道的吸收率。讓身體因此無法獲得足夠的藥量來控制疾病。不過這種物理性的影響,只需要食用時間相隔2-4小時即可避免。 三、避免同時服用紅麴: 有些民眾為了降血脂會自行購買保健產品,最常見就是紅麴。但是,紅麴菌素的結構與Statin類藥品相似,有類似作用,當你已經服用降血脂藥品,就不建議額外攝取紅麴類保健食品,因為兩者併用會使血液中的藥品濃度增加,可能會加重肌肉痠痛、無力等副作用,嚴重恐造成橫紋肌溶解或導致肝腎損傷。 四、避免進行高強度的離心運動: 服用降血脂類藥品的民眾,不建議進行高強度的離心運動。此運動主要利用重量與地心引力對抗,於短時間對身體進行高強度的肌力訓練,若有在使用Statin類藥品的民眾,進行此種訓練恐引發橫紋肌溶解症,建議進行緩和的有氧運動,像是慢跑、快走、游泳等。 食藥署提醒,想要改善高血脂,最重要的還是調整生活習慣,飲食方面應該要低油、低糖、低鈉,也盡量避免攝取反式脂肪酸,多以植物油取代動物油,並且多攝取蔬菜、水果,維持理想體重,才能讓「油管」回復成清澈、健康的血管。 《延伸閱讀》 膽固醇不是越低越好,營養師:有好壞之分,4招提升好的改善壞的。 吃柚避免藥物交互作用 藥師:留意4原則,最少間隔2小時 以上新聞文字、照片皆屬《今健康》版權所有,非授權合作媒體,禁止任何網站、媒體、論壇引用及改寫。
-
2021-03-25 慢病好日子.腦中風
慢病主題館【腦中風】噗妮聊護理:當身體出現這些「暫時性」症狀 當心小中風離你不遠!
「不知道是不是最近太累,雙眼常常會突然黑掉,休息之後才又恢復,反覆出現好幾次,害我都不敢開車出門,如果在開車時突然看不見就太危險了...」五十幾歲的親戚和我描述近日的身體不適,當我聽完他描述的症狀後,請他盡快到醫院就醫,經醫師確診是「小中風」。 依據國民健康署委託研究顯示,將近10%的短暫性腦缺血發作病人,在7天內會發生中風。短暫性腦缺血(transient ischemic attack,TIA)即是俗稱的「小中風」。但被診斷為小中風也不必太緊張,及早發現身體有問題,更可以預防中風發生。該如何「發現」小中風的症狀?短暫性腦缺血顧名思義是「暫時」的,大多會在24小時內恢復正常,所以常被忽略,但當症狀反覆發作,就有機會演變成真正的中風。因此,當身體出現單側肢體無力、突然一隻眼睛或雙眼看不見、劇烈頭痛、暈眩、和他⼈對話的時候,突然聽不懂別人說什麼...等小中風症狀時,就必須要當心。該如何「預防」小中風的發生?1. 健康的飲食型態:少油、少鹽、均衡飲食,維持正常⾝體質量指數(Body Mass Index, BMI)。2. 適度運動:選擇自己合適且能夠負荷的運動,例如:快走、游泳...等,適度的運動能改善血液循環、降低膽固醇。 3. 良好生活型態:避免熬夜、戒菸、戒酒及減輕日常生活壓力。 4. 保暖、注意溫差:洗三溫暖、泡澡或冬天洗完熱水澡後,要特別注意溫度落差,避免忽冷忽熱,對血管造成大度刺激。 5. 補充足夠水分:在無禁忌症的情況下,正常成年人每日需補充「體重x30~40c.c.」的水分。以體重50公斤的正常成年人為例,一天需飲水量約1500~2000c.c.,飲水量也和當天的日常活動、自身身體狀況...等相關,須適當的調整,別讓身體鬧水荒。 補充足夠的水分是預防小中風很重要的一環。充足的水分能防止血管變厚、變窄,並保持血管彈性。反之,當身體呈現脫水狀態時,體內水分與血量減少,血液就會變得濃稠,這時便容易造成血栓;當血栓脫落,就有可能造成腦中風、肺栓塞、心肌梗塞...等疾病,不得不小心。而保持良好生活習慣與定期健康檢查,是預防心血管疾病最重要的關鍵,切記當身體出現小中風症狀時,就該謹慎小心,千萬別忽略導致遺憾發生。【慢病報你知】根據衛福部統計,國人十大死因中慢性病佔最多項目。罹患慢性病的日子該怎麼過?慢病好日子有營養、運動、用藥、照護、治療五大主題,以專欄或影音輕鬆呈現,每個月不定期寄送,提供最生活化又最專業的資訊給你。聯合報和你一起好好過日子!🔔加入臉書社團🔔加入會員,訂閱電子報 【延伸閱讀】 -Lemon L. Yoga/別說抱歉,瑜伽療癒和不安說嗨!-部落格吱吱復健/桌遊動作變化多 中風復健不無聊【慢病好日子】糖友早上出門太匆忙,不吃早餐會影響血糖控制嗎?為什麼洗腎的人會便秘?有什麼助排便的好方法?提供最接近病友真實疑問的慢病衛教資訊,與您一起好好過慢病日子! 📍瀏覽專題>>慢病好日子主題圈 📍觀看影音>>慢病好日子YouTube 📍專屬訂閱>>慢病好日子電子報 📍追蹤加入>>慢病好日子-一起最愛問粉絲團
-
2021-03-21 科別.眼部
可以戴隱形眼鏡去泡湯? 眼科醫師警告:嚴重恐導致失明!
泡湯是許多民眾喜愛的休閒活動,既放鬆又舒暢!但泡湯時戴著隱形眼鏡而導致眼睛不適的求診患者屢見不鮮,其中又以年輕族群居多。對此,食品藥物管理署(下稱食藥署)特別邀請光晶妍眼科診所萬華總院院長林穎新醫師來為民眾說明,為什麼泡湯時不宜配戴隱形眼鏡。泡湯不摘除隱形眼鏡,可能引發角膜潰瘍林穎新院長表示,溫泉水溫雖高,但並未達殺菌標準,且水中藏有各式各樣肉眼看不見的病原,特別是公眾池和戶外的天然溫泉,比起可進行消毒或定期換水的游泳池,水質更不易管控,所以泡湯時,建議不要配戴隱形眼鏡。他進一步解釋:對眼睛來說,隱形眼鏡本身就是一項異物,尤其它覆蓋於角膜上,會大幅阻隔角膜獲取氧氣的機會,當角膜在缺氧的狀態下,碰到病原入侵,角膜惡化的速度就會加快。不少年輕人警覺性不足,即便泡湯完後,眼睛覺得不適,仍依舊配戴隱形眼鏡,直到劇痛才就醫,此時角膜因為潰瘍出現凹洞,成為細菌滋生的溫床;倘若又遇上綠膿桿菌、阿米巴原蟲或黴菌等毒性較強的致病原,一般廣效型的抗生素無力控制它們,會導致角膜受損,嚴重恐將失明。眼睛不適,醫師提出緊急應變3步驟由於眼睛是極敏感的器官,食藥署提醒民眾:只要身處在容易有病原、過敏原和刺激物的環境中,如:泡溫泉時、空氣品質不佳時、使用清潔劑或打掃環境時,都不宜配戴隱形眼鏡。一旦眼睛開始輕微發紅或有異物般的刺痛感時,提供以下緊急應變3步驟:1.立即將雙手清潔乾淨2.摘除隱形眼鏡3.使用人工淚液沖洗,不要用清水沖洗若處理後仍覺得眼睛不適,應馬上就醫,不要等到眼睛劇痛或視力模糊才就診,恐為時已晚!配戴隱形眼鏡,重視四不原則為了眼睛的健康,林穎新院長呼籲民眾重視「四不原則」:1.配戴隱形眼鏡不超過8小時2.不要戴著過夜睡覺3.不要在臉上有粧和雙手不淨的情況下摘取隱形眼鏡4.不要在不明通路購買隱形眼鏡食藥署也提醒民眾:配戴隱形眼鏡前,應遵循眼科醫師的指示;購買後,確實依照產品說明書上所寫的正確配戴及保養方式,方能避免不必要的風險。原文引用自:藥物食品安全週報
-
2021-03-17 養生.聰明飲食
改名大吃生鮭魚 但寄生蟲怕怕?教你一招斷絕感染
鮭魚生魚片暗藏寄生蟲危機?研究證實這招就能斷絕感染風險 你應該要知道的食事歐洲食品安全局早在2010年就發布報告指出,以箱網養殖、飼料餵養的大西洋鮭魚含有活體寄生蟲的機率非常低。台灣7成的鮭魚來自挪威,挪威食品安全局對於養殖鮭魚從育種到飼養有非常嚴格的規範,以確保不經過冷凍殺死寄生蟲的養殖鮭魚,即使在48小時內就生鮮送達台灣,也沒有寄生蟲疑慮。生吃鮭魚小心感染寄生蟲?還相信這個網路流傳說法的你,可能得要更新一下最新進度了!目前台灣有高達7成的鮭魚來自挪威,根據挪威海產推廣協會(Norwegian Seafood Council)數據顯示,2019年挪威出口到台灣的鮭魚(包含生鮮、冷藏、冷凍、煙燻)共有11,021公噸,價值達7億7千萬挪威克朗(約新台幣23億元),也因為挪威鮭魚從捕撈上岸到冷藏空運,僅需48小時就能抵達台灣,因此目前台灣市面上進口的挪威鮭魚,有97%皆為生鮮冷藏鮭魚!這時候就令人關心的是,這些生鮮鮭魚到底安不安全呢?吃鮭魚生魚片會讓胃壁爬滿海獸胃線蟲?機率極低!「海獸胃線蟲(Anisakis)」是鮭魚謠言中最常被提及的寄生蟲,但無論是食品藥物管理署「闢謠專區」或者是台灣事實查核中心的闢謠報告都指出,遠洋漁業捕撈漁獲後,經由快速冷凍程序即可殺死蟲體,消費者要吃到線蟲的機會並不大,過去台灣僅發生一例,是相當少見的案例。快速冷凍即可殺死寄生蟲根據美國食品藥品管理局(FDA)所發佈的《魚類與漁產品危害及管理指南(Fish and Fishery Products Hazards and Controls Guidance)》指出,殺死寄生蟲之冷凍溫度和時間如下,一般遠洋漁業的快速冷凍設備皆可達成:(1)冷凍和貯存在-20℃(或以下)為期7天;(2)在-35℃(或以下)冷凍至硬化並貯存於-35℃(或以下)15小時;(3)在-35℃(或以下)冷凍至硬化並貯存於-20℃(或以下)24小時。海獸胃線蟲的最終宿主並非人類,就算不慎誤食也會自體痊癒海獸胃線蟲主要生活在海洋中,最終宿主是海洋哺乳類動物(例如海豹、海獅、海豚、海狗、海象、鯨魚等),生命循環會透過海中的甲殼類動物(例如蝦蟹)、海水魚類和海洋哺乳動物來完成。海水魚感染機率會比淡水魚高,鮭魚被歸類為淡水魚,不易被海獸胃線蟲寄生,目前也尚未有研究指出鮭魚的含蟲量較高。若人類不慎吃下被感染的海水魚,蟲體會侵入胃壁或小腸壁,而引起急性腹痛腹瀉、噁心嘔吐、過敏反應等症狀,但因為人類並不是海獸胃線蟲的最終宿主,所以就算不慎食用到受感染的魚類後,也會自己痊癒,症狀大多可在2至3週後可自行消失。48小時就生鮮空運來台的挪威養殖鮭魚,不經過急速冷凍,安全嗎?雖然遠洋漁業在捕撈漁獲後,會藉由快速冷凍設備來殺死海獸胃線蟲等寄生蟲,但生鮮冷藏空運來台的挪威鮭魚,又是如何避免此類感染問題呢?依據挪威食品安全局規定,養殖鮭魚不需冷凍的豁免條件有3項:1、鮭魚必須由胚胎培養,並以不含寄生蟲的飼料來餵養。2、經營者必須持續監控與評估養殖環境條件,以確保養殖鮭魚的健康、不會產生寄生蟲的危害。3、若監測到寄生蟲,經營者必須立即向挪威食品安全局報告生產系統以及寄生蟲生長的重要變化。養殖鮭魚用「胚胎培養」取代自然育種,減少感染可能性位於挪威特羅姆瑟的「Karvika水產養殖研究中心(Havbruksstasjonen i Tromsø AS)」是世界數一數二的北極圈和海洋漁業研究單位,教授Bjørn Steinar Sæther表示,冷凍鮭魚雖然可以解決寄生蟲的問題,但卻會流失口感和品質,因此為了促進養殖鮭魚的健康以達到生食可能性,該研究中心精準調控日照、水溫等參數,模擬野生鮭魚的實際生長狀況,進行育種培育的研究,且改善飼料成分、達到最佳的餵養營養程度,更研發疫苗,控制鮭魚傳染病的發生,因此目前挪威養殖鮭魚已不需使用抗生素。目前挪威的養殖鮭魚都是人工育種、授精成功後,先在攝氏8度的恆溫槽中孵化成魚苗,再移置淡水槽中餵養,歷經10~16個月的「銀毛化(Smoltification)」過程長成幼鮭後,才轉移到海上的箱網養殖場,在海上至少要養殖1~2年才會長成3~5公斤重的成鮭。只吃飼料,避免從海洋生態食物鏈中攝食而感染到寄生蟲挪威北極大學水產科學學院Edel O. Elvevoll教授表示,野生鮭魚在不同的成長階段中會洄游於海水及淡水間,海洋中的食物鏈很長,如果吃下的食物有寄生蟲,野生鮭魚就可能有寄生蟲,但是挪威的養殖鮭魚都是吃飼料,且飼料成分和品質經過嚴格控管,加上挪威政府對於養殖鮭魚的養殖環境也有嚴格的條件限制,例如業者必須申請養殖執照才能設置漁場、漁場內的箱網數量與設置密度都有法規規定,箱網中的鮭魚養殖密度必須控制在2.5%、讓鮭魚有空間游泳,且業者必須以科技化設備監控養殖狀況、水質與鮭魚數量,更需要每個月將數據回報給中央管理單位等等,讓養殖鮭魚不會像野生鮭魚一樣,有因為攝食或水質不佳而感染寄生蟲的問題。以箱網養殖的大西洋鮭魚,早在10年前就被證實沒有寄生蟲疑慮歐洲食品安全局(European Food Safety Authority,EFSA)早在2010年就發布報告指出,以箱網養殖、飼料餵養的大西洋鮭魚(farmed Atlantic salmon,為目前全球養殖鮭魚的主要品種)含有活體寄生蟲的機率非常低。歐洲最大海洋科學研究所之一的「挪威科學海洋研究所(Institute of Marine Research,IMR)」在2014年1月至2015年8月期間也調查了挪威沿海37個鮭魚養殖場、抽查4184條養殖鮭魚,皆未發現含有海獸胃線蟲,證實EFSA 2010年的研究結果。進一步研究海藻油飼料對鮭魚健康與環境的好處目前全世界商業養殖魚類的飼料以大豆及玉米為主成分,使用較少的魚粉及魚油,且會添加抗生素,除了魚可能會有藥物殘留問題之外,排泄物也會殘留藥物、進而影響海洋生態。可以減少環境污染、以藻類提煉出來的油脂做成飼料的「海藻油飼料」,是目前挪威養殖鮭魚新興的飼料選擇。這種海藻飼料可自然分解在環境中,又能更加照顧鮭魚營養,使其健康成長不需要使用抗生素。目前「Karvika水產養殖研究中心」和「挪威北極大學水產科學學院」都已在做研究希望能擴大商業運用,希望讓養殖鮭魚的健康照護和環境保護更能兩全。為了食安和美味,挪威相關研究單位不斷努力從育苗到飼養階段精進技術,近50多年才開始發展養殖漁業,卻已讓挪威成為全球第二大海產出口國、全球最大的鮭魚養殖國。對於養殖鮭魚的品質控管可說是不遺餘力,也讓消費者更能安心品嚐到高品質的美味!延伸閱讀▶新冠肺炎影響挪威鮭魚出口中國!反讓愛吃鮭魚的台灣增加73%進口量▶生吃鮭魚原來是因為冷凍冷藏、人工養殖技術的大進步!▶多吃魚可以減緩糧荒危機! 看漁產大國挪威如何做生態經營參考資料▶台灣事實查核中心,【錯誤】網傳「台北馬偕醫院傳來訊息,好多人因為吃了生魚片,胃壁附著『海獸胃腺蟲』」?▶衛生福利部食品藥物管理署闢謠專區,〈網路流傳,吃生魚片導致胃壁爬滿寄海獸胃線蟲,請問這是真的嗎? 〉▶美國美國食品藥品管理局(FDA),Fish and Fishery Products Hazards and Controls Guidance,Chapter 5: Parasites.▶Farmed Atlantic salmon and rainbow trout are safe for sushi and sashimi.▶Scientific Opinion on risk assessment of parasites in fishery products.(本文獲「《食力》」授權轉載,原文刊載於此)
-
2021-03-17 癌症.其他癌症
2021癌症論壇/癌症併發骨轉移 打保骨針控制病灶
● 當癌症出現遠端轉移,最常見骨轉移● 癌症骨轉移初期鮮少症狀,病患應定期接受檢查● 骨轉移標靶藥物治本,降低癌細胞造成骨骼脆弱65歲的王伯伯某天搬重物時傷及腰椎導致骨折,因合併有貧血,就醫確診為多發性骨髓瘤,且竟已併發骨轉移。經化學治療之後,以保骨針治療4個月,從原先僅能坐著輪椅,到可以拄著拐杖走進診間,其後完成自體骨髓移植,在歷經2年的治療,骨轉移病灶獲得控制,如今行走自如。病理性骨折 才知骨轉移當癌症遠端轉移至骨頭,在癌症分期上已屬晚期,許多類似於王伯伯的病患,在骨質嚴重流失,發生病理性骨折之後,才確診罹癌。然而,骨轉移可說是癌症最常發生轉移的部位之一,其中又以肺癌、攝護腺癌、乳癌及多發性骨髓瘤最容易併發骨轉移。國家衛生研究院與聯合報健康事業部共同舉辦「2021全癌解碼精準治療癌症高峰論壇」,亞東醫院腫瘤科暨血液科主任林世強將以「晚期癌友噬骨痛,精準打擊骨轉移惡性循環」為題,深入介紹骨轉移治療策略。癌細胞阻擋骨頭新生林世強表示,由於骨骼製造與消耗的平衡機制,仰賴造骨及蝕骨細胞,一旦癌細胞入侵,不間斷地刺激造骨細胞,會促使造骨細胞分泌過量的訊號,此訊號會造成蝕骨細胞過度活化,加速骨質流失,且癌細胞也會抑制造骨細胞,阻擋骨頭新生,此平衡機制長久下來被破壞,病患就會感到骨頭疼痛,甚至發生病理性骨折,一旦脊椎塌陷壓迫下半身神經,恐造成癱瘓。用藥讓蝕骨細胞休眠不過,隨著癌症治療朝向精準化,骨轉移的治療已有標靶藥物,俗稱「保骨針」,為一種單株抗體。林世強說,以往骨轉移治療會先針對症狀進行控制,給予止痛藥物,並以局部性放射線治療控制疼痛,如發生病理性骨折則採取手術治療,但比起疼痛控制,標靶藥物更能直接從源頭下手。標靶藥物的作用機制,在於能精準地阻斷活化蝕骨細胞的訊號,促使蝕骨細胞進入休眠期,保護骨骼不再被破壞,並預防再發生後續骨轉移的併發症。多補充鈣質及維生素D只是在骨轉移初期,由於症狀不明顯,病患難以自覺。林世強表示,病患如出現腰痠背痛、手腳無力等徵兆,應於回診時告知醫師,以利安排進一步檢查;若病患尚未併發骨轉移,也應定期進行血液及影像學檢查。除藥物支持之外,骨轉移的病患於日常飲食應多補充鈣質及維生素D,且勿以為骨轉移後就不適宜運動,在醫囑下可適當進行游泳、騎腳踏車等緩和運動。副作用下齒槽骨可能壞死臨床發現,使用骨轉移標靶藥物的副作用,可能造成下齒槽骨壞死,因此病患在接受治療前,應先前往牙科治療蛀牙、牙周病等,治療期間維持口腔衛生,避免拔牙等侵入性的牙科治療。醫學辭典/骨轉移人體的骨髓是個充滿血液的器官,癌細胞會透過血液及淋巴系統擴散,如在骨頭部位形成病灶,代表癌症遠端轉移至骨骼,稱為骨轉移。2021全癌解碼精準治療 癌症高峰論壇3月27日(六)、3月28日(日)10時起全程直播,請鎖定元氣網粉絲團直播留言抽總金額2萬元禮券!
-
2021-03-17 養生.聰明飲食
愛吃蛋害膽固醇飆高?營養師曝真正高膽固醇食物
你的膽固醇過高嗎?高膽固醇食物多年來都被視為健康殺手!現代人吃得好,卻動得少,營養過剩衍生出許多健康問題,也因此許多人對高營養價值的雞蛋,反倒產生了幾分顧忌,特別是擔心其中所含的膽固醇。高膽固醇 來自生活中這些食物衛生福利部南投醫院營養師表示,體內膽固醇偏高,恐造成血管病變、腦中風等風險,膽固醇多來自富含飽和脂肪酸、反式脂肪的蟹黃、蝦卵、人造奶油、油炸食物等。(推薦閱讀:膽固醇愈低愈好? 這項數值不漂亮照樣會爆血管)適量海鮮、每天1顆蛋 不會造成膽固醇超標「昨天才吃過滷蛋,今天不能吃有荷包蛋的三明治」很多中老年人怕膽固醇過高,不敢天天吃蛋,連半個都不敢多吃或只吃蛋白不吃蛋黃。營養師指出,許多民眾因怕膽固醇過高,不敢吃蛋和海鮮,但其實適量的海鮮、每天1顆蛋,不會有膽固醇過量問題,較需提防的是全脂奶、肥肉和人造奶油與動物奶油。(推薦閱讀:吃蛋會讓膽固醇過高? 是錯的!營養師告訴你蛋吃太多真正可怕在哪裡)遠離膽固醇 體重控制+定期檢查為上策 若要遠離膽固醇,營養師建議,應定期做膽固醇檢查,正常人每年做一次血中膽固醇檢查,若有心血管疾病、高血壓、抽菸習慣等高風險族群,則建議每三個月,就應該追蹤一次。此外,體重愈重,好膽固醇的相對比例可能就會下降,因此,控制體重就愈顯重要,且需均衡飲食及每日五蔬果;而有氧運動如游泳、跑步、騎腳踏車等,是協助調節血中膽固醇比例的好方法,所以規律運動更是不可或缺。延伸閱讀: ·只有膽固醇過高才會造成動脈硬化? 醫師公開10個意想不到的傷「心」元凶 ·紅蛋比白蛋營養?一天只能吃一顆蛋? 營養師破解3大常見雞蛋迷思
-
2021-03-14 養生.運動天地
有運動卻不長肌肉,問題出在哪?專家曝3大原因
雖然現在許多人都有運動習慣,早上公園也能看到滿滿都是運動的人,但多數都在甩手、拍打和走路。而運動不規律、強度低、項目單一等三大運動問題,正是造成我們未老先衰的原因之一。1.想到才運動體育署公布的最新《運動現況調查》發現,全台灣規律運動人口為33.6%。從年齡層來看,65歲以上的退休族規律運動的比率接近六成,但還在職場打拚的30歲至65歲的中年,只有兩成左右有規律運動習慣。2.運動強度低台灣人運動強度低,不喜歡流汗、不喜歡喘。運動強度來看,運動時選擇會流汗也會喘的,隨年齡如陡坡般下降,二十幾歲的人約有一半的比例會選擇這種運動強度,但調查50歲的人發現,幾乎是每三個人才一個(36.1%)。3.運動偏食從《運動現況調查》來看,台灣人最常做的運動是散步走路健走(55.2%),其次是慢跑(21.6%),排名第三的是爬山(13.2%);排名其後的籃球、瑜伽等項目,全都掉入一成以下。走路是不錯的運動,但無法抵禦肌肉無情的流失。美國春田學院體育博士何立安認為,中老年人的肌力訓練有燃眉之急,因為肌力退化提高了運動難度,進而減少運動的意願,也就造成肌力下降,這是「一旦開始就會愈來愈嚴重的惡性循環,要阻止退化,必須要有足夠的刺激強度才會有效果。」重訓三個月,就能有感增肌。有人說,自己運動的目的是養生,所以不需要那麼操,有動、放鬆就好。也有人說,醫師說膝蓋省著點用,所以盡可能不要運動到膝蓋。也有人說,高中時打球受傷,所以腰不行,不能運動。更有許多人怕肌力運動那麼「強」,會不會受傷? 事實上,肌力運動並不只是給健美選手、運動員或動作片男主角,最能從肌力運動得利的,就是中老年人。許多研究都已經證實,只要經過三個月的重量訓練,就能建立肌力。但中年後的肌力訓練,比起追求健美的線條、追求爆發力的訓練,更需要著重功能肌力訓練。何謂功能肌力?其實就是每一天我們會用到的動作所需要的肌力與肌耐力,如走路、蹲下搬起重物、推開沉重的門,或只是從椅子上站起坐下而已。無論你幾歲,這些訓練都能幫助你的日常活動,而不只是肌肉看起來雄壯有線條而已。訓練功能肌力時,通常會運用自己的體重做徒手訓練,較不依賴器械,且能避免受傷,不只避免運動傷害,更包括日常生活不小心的受傷。吃蛋白質增肌 運動後24小時很重要增肌要補充蛋白質,但是蛋白質並非吃愈多愈好。蛋白質攝取量如果超過總熱量的35%至40%,或每次攝取超過20克至25克蛋白質,便超過了肝臟能夠處理的胺基酸上限,蛋白質合成效率亦會開始減速鈍化。所以比較好的策略是運動完吃點心,但接下來的三餐依舊要特意補充足夠的蛋白質及熱量。蛋白質不只量要足夠,質也重要。在增肌效果上,動物性蛋白質效率較高,如蛋、牛奶、優格、雞肉等會比豆漿、豆腐好。但如果運動後並不餓,這也很常見,尤其是在濕熱天氣下運動。但即使吃得少,也比沒吃的好。例如喝杯冰的巧克力牛奶,或去果汁攤喝杯果汁配顆茶葉蛋。過去都認為,運動後要馬上吃,否則合成窗口會關閉,一切白做工。馬上吃還是需要,不過現在也發現黃金合成窗口其實大大敞開,除了運動後的那一餐吃夠蛋白質與碳水化合物,接下來的24小時都要認真補充蛋白質,依舊能幫助你長肌肉。哪一種運動真能對抗肌少症?美國運動醫學會(ACSM)對於中老年人運動建議如下,不見得要上健身房,也不需要特殊的器材,就能開始基本的運動。阻力運動:也就是訓練肌力,包括徒手練習和使用阻力式運動器材。如果沒有做過任何阻力訓練,一開始最好找個教練或尋求指導,正確的姿勢能預防運動傷害。運動類型包括徒手練習和器械式運動。耐力運動:就是能提高心律、加強呼吸的運動,透過耐力運動可以有效率地將氧氣送到身體各部位。如:騎自行車或固定式室內腳踏車、慢跑、快走、游泳或水中運動。柔軟度運動(flexibility):可以幫助你身體更靈活,也可以消除肌肉、關節緊繃帶來的疲勞。如:伸展、太極、瑜伽、皮拉提斯等。平衡運動:提高保持平衡的能力,能幫助你降低跌倒的風險。如:雙腳站立到單腳或以腳跟站立、以腳尖站立等。
-
2021-03-14 新聞.用藥停看聽
你的降血脂藥吃對了嗎? 藥師:三種食物、一類運動要避!
上篇介紹各種降血脂藥的作用及可能的副作用,在這篇中食品藥物管理署(下稱食藥署)再次邀請臺北市聯合醫院陽明院區藥劑科蘇柏名藥師,為大家說明服用降血脂藥時,哪些食物不能同吃,甚至還有些運動不能一起做唷!蘇藥師提醒,民眾在使用Statin類降血脂藥品時,有以下幾點要注意:1.避免飲用葡萄柚汁:不僅不可同時吃,即使隔開時間仍不建議!因為葡萄柚汁裡面的呋喃香豆素(furanocoumarin)會影響許多此類藥品的代謝,抑制肝臟代謝酵素CYP3A4,讓身體裡有過高的藥品濃度,且此物質在身體要經過很久才會被代謝,甚至可長達2-3天,進一步增加藥品的副作用。2.避免與燕麥一起吃:雖然燕麥具有豐富的膳食纖維,低糖又營養,但是並不建議和Statin類的藥品一起吃。因為高纖維的燕麥,反而會降低藥在腸胃道的吸收率。換言之,會讓身體因此無法獲得足夠的藥量來控制疾病。不過這種物理性的影響,只需要食用時間相隔2-4小時即可避免。3.避免同時服用紅麴:有些民眾為了降血脂會自行購買保健產品,最常見就是紅麴。但是,紅麴菌素的結構與Statin類藥品相似,有類似作用,當你已經服用降血脂藥品,就不建議額外攝取紅麴類保健食品,因為兩者併用會使血液中的藥品濃度增加,可能會加重肌肉痠痛、無力等副作用,嚴重恐造成橫紋肌溶解或導致肝腎損傷。4.避免進行高強度的離心運動:服用降血脂類藥品的民眾,不建議進行高強度的離心運動。此運動主要利用重量與地心引力對抗,於短時間對身體進行高強度的肌力訓練,若有在使用Statin類藥品的民眾,進行此種訓練恐引發橫紋肌溶解症,建議進行緩和的有氧運動,像是慢跑、快走、游泳等。食藥署提醒,想要改善高血脂,最重要的還是調整生活習慣,飲食方面應該要低油、低糖、低鈉,也盡量避免攝取反式脂肪酸,多以植物油取代動物油,並且多攝取蔬菜、水果,維持理想體重,才能讓「油管」回復成清澈、健康的血管!原文引用自:藥物食品安全週報
-
2021-03-10 養生.運動健身
如何慢養肌力?美國運動醫學會推薦4種運動對抗肌少症
雖然現在許多人都有運動習慣,早上的公園也能看到滿滿都是運動的人,但多數都在甩手、拍打和走路。而運動不規律、強度低、項目單一等三大運動問題,正是造成我們未老先衰的原因之一。(推薦閱讀:洗腎完累得像蟲 3 招運動變活龍)1、想到才運動 體育署公布的最新《運動現況調查》發現,全台灣規律運動人口為三三.六%。從年齡層來看,六十五歲以上的退休族規律運動的比例接近六成,但還在職場打拚的三十歲至六十五歲的中年,只有兩成左右有規律運動習慣。2、運動強度低 台灣人運動強度低,不喜歡流汗、不喜歡喘。運動強度來看,運動時選擇會流汗也會喘的,隨年齡如陡坡般下降,二十幾歲的人約有一半的比例會選擇這種運動強度,但調查五十歲的人發現,幾乎是每三個人才一個(三六.一%)。3、運動偏食 從《運動現況調查》來看,台灣人最常做的運動是散步走路健走(五五.二%),其次是慢跑(二一.六%),排名第三的是爬山(一三.二%);排名其後的籃球、瑜伽等項目,全都掉入一成以下。走路是不錯的運動,但無法抵禦肌肉無情的流失。 美國春田學院體育博士何立安認為,中老年人的肌力訓練有燃眉之急,因為肌力退化提高了運動難度,進而減少運動的意願,也就造成肌力下降,這是「一旦開始就會愈來愈嚴重的惡性循環,要阻止退化,必須要有足夠的刺激強度才會有效果。」 重訓三個月,就能有感增肌 有人說,自己運動目的是養生,所以不需要那麼操,有動、放鬆就好。也有人說,醫生說膝蓋省著點用,所以盡可能不要運動到膝蓋。也有人說,高中時打球受傷,所以腰不行,不能運動。 更有許多人怕肌力運動那麼「強」,會不會受傷? 事實上,肌力運動並不只是給健美選手、運動員或動作片男主角,最能從肌力運動得利的,就是中老年人。許多研究都已經證實,只要經過三個月的重量訓練,就能建立肌力。 但中年後的肌力訓練,比起追求健美的線條、追求爆發力的訓練,更需要著重功能肌力訓練。何謂功能肌力?其實就是每一天我們會用到的動作所需要的肌力與肌耐力,如走路、蹲下搬起重物、推開沉重的門,或只是從椅子上站起坐下而已。無論你幾歲,這些訓練都能幫助你的日常活動,而不只是肌肉看起來雄壯有線條而已。 訓練功能肌力時通常會運用自己的體重做徒手訓練,較不依賴器械,且能避免受傷,不只避免運動傷害,更包括日常生活不小心的受傷。 運動那麼多,哪一種真能對抗肌少症? 美國運動醫學會(American College of Sports Medicine, ACSM)對於中老人運動建議如下,不見得要上健身房,也不需要特殊的器材,就能開始基本的運動。 1、阻力運動:也就是訓練肌力,包括徒手練習和使用阻力式運動器材。如果,沒有做過任何阻力訓練,一開始最好找個教練或尋求指導,正確的姿勢能預防運動傷害。運動類型包括徒手練習和器械式運動。 2、耐力運動:就是能提高心律、加強呼吸的運動,透過耐力運動可以有效率地將氧氣送到身體各部位。如:騎自行車或固定式室內腳踏車、慢跑、快走、游泳或水中運動。 3、柔軟度運動(flexibility):可以幫助你身體更靈活,也可以消除肌肉、關節緊繃帶來的疲勞。如:伸展、太極、瑜伽、皮拉提斯等。 4、平衡運動:提高保持平衡的能力能幫助你降低跌倒的風險。如:雙腳站立到單腳或以腳跟站立、以腳尖站立等。 在運動前,請先測試了解自己身體的狀況,再決定適當的運動強度。若無法通過測試,則練習測試版的動作一個月,打好基礎後,才進入下一階段的初階與進階練習。 (本文摘自天下雜誌出版《慢養功能肌力》) ● 肌力測試做做看 ● 平衡測試做做看 【慢病報你知】根據衛福部統計,國人十大死因中慢性病佔最多項目。罹患慢性病的日子該怎麼過?慢病好日子有營養、運動、用藥、照護、治療五大主題,以專欄或影音輕鬆呈現,每個月不定期寄送,提供最生活化又最專業的資訊給你。聯合報和你一起好好過日子!🔔加入臉書社團🔔加入會員,訂閱電子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