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11-14 養生.生活智慧王
搜尋
浴室
共找到
382
筆 文章
-
-
2025-11-10 養生.生活智慧王
用冷水洗衣能避免衣物縮水 但專家建議4類紡織品更適合熱水洗
不少人都認定,為免衣物縮水或更容易清除污漬,用冷水洗滌比用熱水好得多。然而有專家指出,有些衣物是用熱水清洗的效果更理想,關鍵在於認識哪些衣物確實需要高溫洗滌,哪些衣物只適合用冷水以保持其品質。家居網站marthastewart.com 專欄作家古斯尼利(Jamie Cuccinelli) 訪問了3 位專家,列出一些適合熱水洗滌的衣物及避免錯誤的建議。一、毛巾洗衣連鎖集團 Castle Hill Laundry 創辦人舒曼馬杜娃 (Konul Shirmammadova)指出,首先需要熱水清洗的就是我們最常用的毛巾。她說,毛巾承擔著繁重的清潔工作,吸收水分、汗水、油脂以及其他接觸皮膚的物質。隨著時間的推移,毛巾纖維會吸附殘留物,就會產生異味且纖維變硬,「如果不徹底清洗,這些物質很容易滋生異味或細菌」。舒曼馬杜娃解釋,熱水有助於溶解這些殘留物,消毒纖維,並恢復冷水洗滌無法達到的真正清新感。二、寢具、床單等床上用品人體油脂、皮膚細胞、汗水,在寢具上的累積,不要看表面清潔,其實比想像的有更多污垢及骯髒。另一連鎖洗衣集團La La Laundry 的聯合創始人瑞爾 (Pranai Rai) 說,這跟洗毛巾一樣道理,熱水有助於去除人體油脂及殘留物,確保更衛生的清潔,「更重要的是,熱水能有效殺死這些物品中積聚的細菌、塵蟎及過敏原」。一些人睡覺時容易流汗,又或喜與寵物同床或有過敏症,用熱水清洗床上用品會帶來顯著的改善。三、抹布及清潔布廚房、浴室用的抹布,是家中最容易藏污納垢及滋生細菌的物品。試細心想想,人們經常用來擦拭油鹽瓶罐、雙手、檯面,甚至裝偶爾快速擦拭一下蔬果或餐具,其污損程度何其駭人。因此,舒曼馬杜娃指出,像餐廳、健身室以及啡館這樣的商業客戶,總是依賴高溫洗滌程序來清洗這些物品。因此在家中,高溫洗滌是有助保持衛生。四、內衣褲還有的是內衣褲,這些貼身用品與皮膚密切接觸,保持衛生至關重要。雖然女性用的蕾絲、絲綢、網眼等物料不宜用熱水洗滌,但棉質內衣褲、背心等,都可以用較高的溫水清洗,只要查看衣物標籤即可。寶潔集團(P&G)旗下寶潔衣物護理 (P&G Fabric Care)高級洗滌專家珊美‧王(Sammy Wang)則說,如果不想使用高溫洗滌那也沒關係,因為並非所有衣物都需要熱水。她解釋,雖然用熱水清洗某些衣物,是會效果好一些,但也有一些缺點,比如會褪色或縮水變形,熱水需要更多能源(例如電力)。因此是否使用熱水清洗,可預先衡量利弊。(本文經《世界新聞網》授權刊登,原文刊載於此)
-
2025-11-07 退休力.社會連結
82歲獨居男耗盡所有退休金 卻是「人生最幸福時刻」:不擔心生大病
日本一位82歲獨居老人原本為老後準備了足夠的資金,卻在妻子的離世、住宅修繕與自身病痛之後,存款逐漸耗盡。當金錢不再是依靠時,他意外在社區與人群中重新找回生活的充實感,在身無分文的情況下,卻是人生中最幸福的時刻。日媒報導,82歲的野村昭(化名)曾在一家製造企業擔任工程師,靠著退休金與長年累積的儲蓄,準備了約2000萬日圓(約400萬元新台幣)的老後資金。自從10年前妻子過世後,他便開始獨居。雖稱不上悠閒富足,但至少不必為金錢煩惱。因聽說「浴室太冷對老人危險」,野村決定進行大規模的住宅改修。遺憾的是,野村的妻子僅住了一年就病逝。之後,他本人75歲時因輕微心肌梗塞住院並接受手術。雖然沒有後遺症,但醫療費與後續回院檢查等,對家計造成不小壓力。雖然自己已經很拮据,野村仍會以孩子教育費最花錢的時期為由,不時金援孫子,存摺餘額就這樣不斷下降,最終原有的2000萬日圓幾乎用盡。當存款跌破500萬日圓(約100萬元台幣)時,是他最不安的時候,會想接下來該怎麼辦、會不會過得很淒涼。到了幾乎花到所剩無幾時,野村的表情反而變得豁然開朗:「很奇妙吧?反而是沒有可以依靠的東西時,心裡不再不安了。只要每月還能領到足夠生活的年金、還有遮風避雨的地方就好。身體若真的出了大病,到這個年紀也只能順其自然,反而不會花大錢了。」最近他開始積極參與社區的公民館志工、圍棋社團活動,努力與人建立連結。他自稱本來不擅長與人來往。但疫情那段時間,真的太孤獨了。所以現在才鼓起勇氣往外走。圍棋同好、志工夥伴、散步時遇到的朋友;沒想到過了80歲,人際圈還能這麼擴大。他直言:「總之,現在是我人生中最幸福的時候。」從儲蓄走向連結:老後幸福感的衡量方式像野村一樣,對老後資金感到不安的人並不少。許多人認為「儲蓄=安心」,努力累積資產。但是老後的支出往往無法完全掌控,房屋修繕、疾病、對家人的支援等等,計畫可能隨時失衡。經濟狀況較充裕者更容易感到生活有意義,但同時,「感受到生存意義的時刻」多數與人際交流與日常愉悅相關,例如與家人相處、享受美食、沉浸興趣、與朋友聊天等。經濟基礎很重要,但幸福來源往往在於「與人相連」與「日常充實」。野村失去存款,卻獲得了金錢無法購買的心靈富足。最低限度能生活的金錢不可或缺,但更多的錢是否等於更多的幸福,那是每個人都必須重新思考的問題。
-
2025-11-06 養生.生活智慧王
斷捨離總是難以抉擇該丟該留?專家教一招找出「只是占據空間的雜物」直接丟
隨著季節轉換,許多人開始收起夏衣、換上長袖,準備為家中進行年度大掃除。雖然清理與斷捨離常讓人提不起勁,但居家整理專家羅賓‧安提爾(Robin Antill)近日分享一項意想不到卻極為有效的方法,能幫助人們辨別哪些物品該留下、哪些該丟棄。紐約郵報(New York Post)報導,安提爾接受訪問時表示:「只要將家中日常用品倒放一天,例如書本、鞋子、馬克杯甚至相框,下次當你使用到時再翻回正面。這樣一來,就能清楚看出哪些東西經常被使用,哪些只是無意間占據空間的雜物。」他指出,這項「倒放法」同樣適用於衣櫃整理,「將所有衣架反掛起來,每次穿過後再把它正掛回去。」安提爾建議持續幾個月,最後便能一目了然哪些衣物從未再穿。專家也提醒,整頓家中盡量避免嘗試某些流行清潔方式。「班傑明·富蘭克林水電公司」(Benjamin Franklin Plumbing)警告,不少人為讓浴室保持花香,會將清潔劑「Fabuloso」倒入馬桶水箱中,這種做法可能造成損害。該公司表示:「我們不建議在水箱中放置Fabuloso或其他萬用清潔劑,這類產品具腐蝕性,可能破壞橡膠墊圈與密封件,導致漏水或馬桶持續運轉,進而讓水費暴增。」盡管專家提出警示,一些水電工卻在TikTok上幽默回應,稱這樣的錯誤反而讓他們「工作穩定」。有工人開玩笑說:「請大家繼續這麼做,這樣我這輩子都有活幹。」另一人也打趣留言:「光是看到有人搜尋『不要把Fabuloso倒進馬桶裡』,就知道這問題真的普遍又荒謬。」(本文經《世界新聞網》授權刊登,原文刊載於此)
-
2025-11-01 焦點.健康你我他
喉中卡住的瞬間/聚餐假牙突脫落 退席黏著勿慌亂
年過七十,牙口不好,連喝個水也常嗆到。遵醫師指示,也少吃湯圓、年糕等容易卡到、黏在喉嚨的東西了。但有一物卻難以避防,就是假牙。我上下顎都有活動假牙,上顎的假牙,還算牢貼,牙醫師做得吻合,較少脫落;下顎因左邊已無牙,沒有牙鉤可用,只靠著右邊兩個牙鉤撐住,兩邊不太平衡。剛做好假牙時還可以,但時間久了,左邊牙肉會萎縮,假牙就不太合體了,初期還可請牙醫墊些軟劑,後來就得用假牙黏著劑輔助。若吃太多要咬嚼多次的硬、韌食物,假牙就容易翹翻、脫離,有時幾乎要卡到喉嚨了。這時如果在家吃飯還好,可到廚房或浴室,把假牙拿下來清洗,去掉食物殘渣,重新把假牙調整一下,放回適當位置即可。但與朋友共餐,或在公共場所吃飯,就尷尬了,這時不能慌亂,要鎮靜,以免假牙卡住喉嚨,造成不可收拾狀況。我通常會說要去廁所洗手或接個電話,先行退席,然後到廁所把口中已脫落的假牙拔取下來,洗乾淨,再用隨身帶的假牙黏著劑重新再黏一下,然後裝上去,鎮靜地回座位吃飯。活動假牙便宜又不用侵入性手術,是老人常見的義齒,但缺點是容易脫落,卡到喉嚨,老人家們的確要注意自己的卡牙安全。
-
2025-10-29 養生.生活智慧王
元氣最愛問/譚敦慈的放手哲學:60歲的斷捨離,也是整理人生
家裡累積大量物品會成為生活中的負擔和壓力,還可能增加跌倒風險。無毒教母、林口長庚醫院護理師譚敦慈在節目《元氣最愛問》中分享,六十歲進行「斷捨離」就像一場對舊事物和過去的告別,不只在物質上,在心靈上譬如接受子女的離家,重新開始自己的新生活。她坦言,面對難以割捨的丈夫遺物,她也囑咐孩子在自己離世時,便可連同她的遺物一起放手不留。鍋子、廚具、環保購物袋、口紅、維他命,以及馬克杯、雨傘等各類股東會贈品都是常見家中囤積物,而這些堆積物可能使跌倒風險增加。譚敦慈解釋,根據統計,家中臥室和客廳是最容易跌倒的地方,而非浴室。從家中清理開始 讓生活更安全、更自在實行「斷捨離」可保持家中動線流暢、生活也變得更自在、健康、清爽。譚敦慈分享道,因為看到許多日本人往生後,家人整理遺物非常辛苦,她建議,趁有體力時,在六十歲時進行全盤整理,不僅為了不給下一代製造麻煩,適時的放手,也讓心靈上更自由。對於台灣人普遍共有「阿嬤的冰箱」經驗,譚敦慈分享,日本曾進行囤積與財富相關的研究。結果指出,家中的冰箱堆得越滿,這個家庭就可能越窮,原因在於,當冰箱堆滿物品時,往往反映出「不斷購買」的消費行為,持續不斷、不必要的購物才是導致經濟狀況變窮的主因。許多長輩容易有囤積行為,可能是種焦慮的表現。她解釋,因為自己的媽媽就經歷過貧困年代,因此總會擔憂東西不夠而多買,若有囤積症困擾,可以向精神科醫師尋求協助。放手舊物 也是放過自己的心若無從下手,可以先從小到大、由內到外地整理,譚敦慈表示,上班族可每週擇一天丟一樣物品,若有時間,每天可丟一件。什麼樣的東西適合丟掉?她建議,一年不用的東西,例如化妝品若有異味、長水珠或碎裂,就應立即丟掉。對於有回憶的物品,如卡片或孩子作品等,可以拍照留念再丟棄。斷捨離不只是丟掉不適合或不需用的東西,也是對感情、關係與責任的放手。譚敦慈分享,當孩子長大離開後,除了可將套書、鋼琴等送給他人或捐給學校外,也是放手讓孩子自由生活,同時也重啟自己的新人生。論及最難以斷捨的物品時,譚敦慈坦言是先生的遺物。她分享自己和兩個兒子各保留了一件白袍,此外她還留著一雙鞋和一件套裝,「我告訴孩子,當我走的時候就可以把這東西跟我的一起丟掉了。即使是父子,只要留下白袍給他們已足夠」,她灑脫地說。改善不斷囤積的循環,最重要的是減少購物行為。譚敦慈強調,應該在物品進入家門前就先阻擋,而非清完後卻一直買進新的,過度囤積不僅造成生活負擔和空間混亂,還可能掩蓋真正值得珍惜的回憶。
-
2025-10-27 退休力.理財準備
年過60還能累積財富嗎?專家建議從3項入手不危及老本
年過60還能累積財富嗎?專家說,還在積極儲存退休金的退休人士,仍可從從容容為之,從下述三方面入手,就不會危及老本。1.將住宅租出部分自己擁有的住宅就是資產,何不讓它生財?REI Hub共同創辦人漢米爾頓(Adam Hamilton)說,60多歲的人,可把住家的一部份租出去,額外賺點退休金。他說,「或許你家有游泳池,符合法規的套房,地下室裝修完善還有小廚房,或者和主臥室客廳稍微隔離的客房與浴室,如果可將這些居住空間短期出租,那是投資不動產的絕妙方法,不用另購一棟出租屋,照樣可以持續穩定地增加收入。」2.投資不論市場如何都有賺頭的股票如果想投資股市,也有降低風險的投資法,例如,保險海軍仲介公司(Insurance Navy Brokers)副總經理史奈因(Rami Sneineh)建議他的客戶投資每年發股利的股票,即使大盤下跌,仍有錢好賺。他說,退休人士的投資重點不再是「高風險高回收,而是保住老本,方法就是不斷把錢投入有股利的股票或基金,先看好哪些股票向來都有分紅,根據其分紅史投入本錢。」3.債券和定存可也考慮史奈因另外建議客戶買「確定有利息」的資產,包括債券和固定利息的定期存款單,「我常引導客戶建立債券和定存階梯,分散到期贖回的日程,確保每隔幾年有一筆固定的現金流可以運用。」財富提升集團(Wealth Enhancement Group)理財顧問賴福(Steven Rife)認為,債券尤其能夠讓退休人士的投資組合多元化,增加收入來源。「投資人如果連續幾年沒檢討股票與債券的分配比,可能是因為股票的比重過高。該增加固定收入的比重,減低投資組合中,變動性較大的股票持份了。」
-
2025-10-27 養生.生活智慧王
毛巾晾乾仍散發臭味是沒洗乾淨嗎?防止「異味回潮」3個關鍵習慣
許多人都有這樣的困擾,明明剛洗好的毛巾,晾乾後卻散發出一股濕悶的異味。其實,問題並不在「洗得不乾淨」,而在於「乾得太慢」。日本清潔洗衣專家おかみ指出,只要掌握乾燥時間與環境管理的關鍵,就能讓毛巾長久保持柔軟與清新。早上拿起看似乾爽的毛巾,卻聞到一股淡淡的臭味,即使不是梅雨季節,冬天也會出現這種情況。若換了洗衣精仍未改善,重點應該放在「乾燥速度」。毛巾越厚、織得越密,內部越容易殘留水分,提供細菌繁殖的溫床。尤其在室內晾曬或潮濕的浴室裡,即使表面乾燥,內層仍可能悶著濕氣。此外,洗衣完成後若放著不晾,洗衣槽內高濕度的環境會促進細菌活化,進一步導致臭味。細菌滋生的機制與溫度條件當水分與皮脂殘留時,細菌會在乾燥過程中再次繁殖。特別是常溫20~40度,是臭味菌最活躍的區間。洗衣槽或排水管內附著的「生物膜」會成為細菌的溫床,反覆轉移至毛巾上。專家指出,「多數異味回潮的原因,來自洗衣槽環境未徹底清潔」。即使表面乾淨,洗衣槽背面仍殘留洗劑殘渣與皮脂膜,只要濕度與溫度合適,細菌就會迅速繁殖。即使使用洗槽清潔劑,若未完全去除黏滑層,臭味仍會復發。建議每1〜2個月進行一次定期深層清潔,才能有效抑制臭味菌。毛巾材質、晾曬方式與收納也影響氣味要防止異味回潮,不僅要「洗」,更要重視「乾」。厚重或高絨毛的毛巾較難乾透,建議在通風良好的地方晾曬,並適時翻面,確保內外層均勻乾燥。洗完後立即晾曬,可縮短細菌繁殖的濕潤時間。乾燥後的收納同樣重要。若毛巾未完全乾就密封收納,殘餘的濕氣會在密閉空間內聚集,使細菌再次活化。與其依賴芳香劑或除臭噴霧,不如徹底「乾透」與「保持通風」,這才是根本的防臭之道。防止異味回潮的三個關鍵習慣・每1〜2個月進行洗衣槽深層清潔・使用約40度溫水清洗,或搭配氧系漂白劑・脫水後立即晾曬,並確保風流通以加速乾燥只要在洗後「立即通風」這個小動作上多用點心,就能大幅降低細菌繁殖速度。使用排風扇或循環扇加快乾燥時間,異味發生率會顯著下降。從「洗」到「環境管理」的思維轉換若只追求「如何洗得更乾淨」,往往無法徹底解決問題。真正的關鍵在於洗後的乾燥環境。只要改變幾個小習慣,毛巾不僅更柔軟潔淨,也能長久保持那份「剛曬完太陽的清爽香氣」。
-
2025-10-22 養生.生活智慧王
洗澡時浴簾該放浴缸裡還外?知名連鎖飯店親授正確用法!浴簾發霉用「這些」清洗
我們去住外面飯店,浴室淋浴處通常有玻璃隔間,如有浴缸的則通常有浴簾,以避免洗澡水濺得整間浴室地面溼答答。但在洗澡時,你是否疑惑過,不知道該把浴簾放浴缸裡面還是浴缸外面?對此,日本生活家事網站《grape》訪問日本知名連鎖飯店《東橫INN》(東橫商務旅館),為大家解說浴簾的正確使用方式。洗澡時,浴簾應該放在浴缸裡面還是外面?《東橫INN》指出,當你在浴缸裡洗澡時,應將浴簾放到浴缸內側,這樣可以防止洗澡水濺到浴室外面,避免整個浴室地板被弄得溼答答。相反地,如果想在浴缸裡泡澡,則建議把浴簾放到浴缸外側,這樣浴簾下緣才不會浸到水裡,也不會貼到身上,這樣會影響泡澡的舒適感。也就是說,使用蓮蓬頭淋浴時浴簾放裡面、泡澡時浴簾放外面。浴室細菌最多的地方就是浴簾和地板根據非營利組織SafeHome之前的一項實驗顯示,浴室細菌最多的兩個地方是浴簾與淋浴間地板,因為這裡是長時間處於潮濕和濕氣之處,若沒保持乾燥通風,容易長黴,淋浴時有時也會聞到發霉浴簾產生的霉味,可能造成呼吸道過敏。浴簾發霉怎麼處理?若要減少浴簾發霉的機會,在每次使用後,記得將浴簾展開,這樣可以讓浴簾較快乾燥,減少黴菌生長的機會。管理良好的飯店,若浴簾發霉應會更換。而如果自己家裡浴室也有浴簾,別忘了勤清洗。浴簾為防水,大多為塑膠合成材質製,可使用中性肥皂或稀釋的醋作為清潔劑,以濕布或海綿擦拭,或以稀釋漂白水清洗。也有香港清潔業者建議顆粒鹽可深層清洗、小蘇打粉則可除黴斑。【資料來源】.《grape》 .《健力清潔》
-
2025-10-21 焦點.用藥停看聽
74歲嬤「天天擦止痛藥膏」竟差點洗腎!醫揭驚人真相 2類人慎用
文獻上曾紀錄一位74歲的老太太,近六週來一直感到呼吸喘不過氣、腳水腫,就醫檢查後發現她的尿蛋白非常高、血中白蛋白過低(僅17 g/L),還有腎功能變差(肌酸酐 169 μmol/L)。這些都是典型的腎病症候群(Nephrotic Syndrome)表現。起初老太太被診斷有泌尿道感染,給予抗生素與利尿劑治療,但腎功能仍持續惡化,三天後,被緊急轉到大醫院。醫師觀察她的狀況後,進一步檢查後,發現她有明顯的腎間質腎炎(Interstitial Nephritis),但腎小球卻是正常的,這非常不尋常。 兩種腎臟疾病合併出現? 線索指向某種藥物 腎病症候群 + 腎間質腎炎的組合,在臨床上,有一個很大的嫌疑犯:非類固醇類消炎止痛藥(NSAIDs)。但問題來了,病人自己說沒有吃任何止痛藥,家屬也這麼說,連她的家庭醫師都說沒開過。為了保險起見,醫師把她所有的藥都停掉,沒想到腎功能還是繼續惡化,甚至需要洗腎。 就在此時,關鍵線索出現了 某天,護理人員在老太太的櫃子裡發現了一條「止痛藥膏(piroxicam gel)」,原來她一直在病房浴室裡偷偷塗抹這條藥膏在肩膀和背部,來緩解肌肉痠痛。老太太在這六週內總共用了三條60克的大管藥膏,每天都擦兩次以上!雖然是外用藥,但像 piroxicam 這種非類固醇消炎止痛的藥膏,還是可能透過皮膚吸收進入血液循環,對腎臟造成影響。 停止使用藥膏後,奇蹟發生了 老太太的腎功能迅速改善,不再需要洗腎,三週後水腫也消退,尿蛋白明顯減少,腎功能幾乎回到了正常的狀況。 藥師小叮嚀 藥師洪正憲-藥就趁憲在指出,許多人以為:「我又沒吃,只是擦一擦,應該沒事吧?」但事實是,外用藥也有吸收風險,尤其是長期、大面積、頻繁使用時,累積劑量可能比你想的多得多。特別是年長者、腎功能不佳的族群,更應謹慎使用這類藥物。 【延伸閱讀】 ·擦傷、割傷「優碘、雙氧水、白藥水、黃藥水」要用哪一種?藥師解析 這1種抗菌效果弱還可能留疤 ·紗布放2處恐害變質、發霉!護理師示警 各紗布材質適用狀況一次看
-
2025-10-20 焦點.元氣新聞
「鎢鋼大王」廖萬隆77歲驟逝 老幹部回憶:經營飯店每天都看早餐照
人稱「鎢鋼大王」的「春保森拉天時鎢鋼合金集團」總裁廖萬隆18日清晨病逝,享壽77歲。他響應政府「鮭魚返鄉」自大陸返台投資後,在全台開有5家「薆悅酒店」,一名老幹部回憶,廖萬隆管理上注重細節,每天早上會要求把早餐的每道菜傳去給他看,還曾因稀飯太稀而要求重煮,但待人也有溫暖的一面。廖萬隆是在1948年出生於雲林農村,並於30歲時白手起家、創立春保森拉天時鎢鋼合金集團,最終成為一代台商傳奇。他在商界地位崇高,過去還曾任國民黨第7任中央常務委員,並在多個政商、兩岸經貿社團中擔任要職。據了解,廖萬隆平日注重運動和養生,不太喝酒,身體還算健朗,17日上午還找了核心幹部一起到家裡早餐,話家常並交待營運應注意事項,未料隔天竟離世,令人意外。薆悅酒店前業務總經理胡智鈞回憶,廖萬隆在飯店管理上注重細節,尤其重視早餐。每天清晨7時開餐前,6時30分就會要求每家飯店把早餐的每道菜拍下來傳給他看。他記得有次廖感覺稀飯太稀了,就要求立即重煮。又如,浴室裡的肥皂包裝,他都會要求必須先用刀畫出細口,不必客人自行拆,能方便取用,這都令他感覺廖萬隆總是能站在客戶面思考。胡智鈞說,廖萬隆治軍嚴厲,做的不好會當面罵人,但出發點是為了把工作做得更好,但到了年節,卻會私下包給員工紅包,還再獎勵一番,有其溫暖一面。他說,廖萬隆因響應政府的「鮭魚返鄉」而返台投資,除了全台開有5家「薆悅酒店」也曾投資其他知名飯店,台中「薆悅酒店」開幕時還邀請汪小菲一起來剪綵,算是別開生面。廖也曾說過,所有薆悅酒店的共同點是,房舍都是他夫人購入的。這些樓有些是因主人年紀大了子女要分產,或因股東不合鬧分家,買了下來是幫朋友解決問題,經營好了也算幫助社區繁榮。也因為未來想傳承給子女,他才會看頭看尾,管理上十分仔細。
-
2025-10-11 養生.生活智慧王
不必用到清潔劑!只需水龍頭一滴水 就能讓浴室鏡子閃亮潔淨
日本曾出版《家事常規化,無腦整理術》的ぴょこぴょこぴ是整理收納師和清潔規劃師,致力於推廣如何用輕鬆省事的方法做家務,她就在文章分享,只要1步驟,不需清潔劑,也能讓浴室中的鏡子保持潔淨光亮。保持鏡子乾淨的原則ぴょこぴょこぴ表示,其實東西會變得難清潔,是因為污漬累積太久,所以維持鏡子乾淨的最佳方法是:一發現髒污就立即擦掉,這樣就不需要使用清潔劑費力擦拭陳年水漬。有些人可能會覺得,這樣會增加打擾的次數,太麻煩了!別擔心,只要掌握一些小技巧,擦拭鏡子也能變成能隨手執行的簡單任務。首先,在浴室水槽旁準備一條擦拭布,工具越是放在方便拿取的地方,著手打掃的機率就越大。ぴょこぴょこぴ就在洗手台旁的櫃子側面裝上毛巾架,並掛著一條超細纖維專用清潔布,方便自己隨時擦拭,如果覺得清洗布太麻煩,可以用舊毛巾或衣服製成「一次性抹布」,髒了直接丟棄就好。一滴水就能擦拭頑固污漬需要用清潔劑去除,但如果保持立即擦拭的習慣,那麼清潔劑其實派不上用場。清潔鏡子時用乾布擦不乾淨,但也不適合將整塊布都弄濕,除了容易留下水痕外,濕透的布也容易產生異味或細菌。ぴょこぴょこぴ推薦大家,將布貼在水龍頭的出水口,讓水龍頭裡殘留的水稍微沾濕布後進行擦拭,這樣的濕度清潔起來剛剛好,而且一下子就能晾乾,比濕布更衛生。以上就是專家分享保持家中鏡面亮晶晶的方法,擦拭鏡子的同時也不妨擦拭一下水龍頭和把手,只要一個小動作,環境就會看起來整潔乾淨,心情也會跟著美麗起來。
-
2025-10-04 性愛.性福教戰
「我和丈夫一年來每天做愛」三寶媽產後不敢面對伴侶 用行動找回信心
每個人都知道要愛自己,但對性格、外貌和身材永遠保持自信又豈是一件容易的事。根據外媒報導,一名已婚女性透過每天和丈夫進行性行為,來重拾對身體與生活的信心。不敢在另一半面前裸體美國作家Brittany Gibbons分享自己的經驗,表示在生完第三個孩子後,她開始無法忍受自己的身體,連在丈夫面前也決不赤身裸體。那陣子,她做愛時會關燈,過程中穿著背心遮住肚子和胸部,甚至得等丈夫離開房間後,才從浴室衝出來穿衣服。在與朋友溝通後,她決定用一種方式強迫面對自己的身體,那就是:堅持一年和丈夫每天性愛。一年每天做愛會發生什麼事?她的丈夫也支持這項提議,於是夫妻倆開始每天性愛的生活。起初,Gibbons對於每天抽出時間「交功課」感到有點吃力,身為需要照顧三個孩子的媽媽,忙完一天後她經常只想躺在床上看電視,吃麥片,不想和任何人互動。但幾個月下來,Gibbons堅持當初跟自己的約定,並且發現心態開始改變,她變得期待這件事情,每一天的性愛逐漸不是負擔,而是讓夫妻倆彼此更親密、生活充滿浪漫,這種被愛環繞的氣氛使得兩人自然萌生下一次性愛的念頭,日常中牽手、親吻的時間也變多了。真正享受性愛之後,Gibbons對於自己的身體不再「過度關注」,像是費力找角度來遮住肚子或大腿的贅肉,六個月後,她終於脫下過去用來遮擋身材的背心,不再為自身的胸型或是肚子感到羞愧,而是全心投入性愛的過程,更不會因為怕丈夫看見裸體急匆匆躲進浴室了。維持幸福婚姻的關鍵Gibbons表示,現在當然不會和丈夫每天做愛了,並不是因為厭倦,而是她自身的狀態以及婚姻關係都已經健康穩定,不過那一年每日性愛的經驗與能量,至今仍影響著他們。她和丈夫逐漸找到生活與性愛的步調,並了解性生活是如何維持婚姻的幸福,性愛提醒他們是親密的伴侶,而不僅僅是負責養育孩子的室友。即使有時整整兩週沒有性愛,也不會有任何一方感到生氣或不安,因為他們仍是努力用其他方式建立連結與親密感,除了性行為之外,在沙發上擁抱親熱也能向彼此傳達情意。Gibbons認為自己花時間在感情中重新建立安全感是正確的做法,有助於幫她成為一個更好的妻子、更好的母親、更好的女人,她也強調,規律的性生活並不是婚姻會永遠順遂的保證,而是當離婚或出軌等事件發生時,能夠幫助你坦然面對,並繼續保持自信心。
-
2025-09-30 養生.生活智慧王
洗完澡開窗通風不一定是對的!專家教浴室正確除濕 才不會愈除愈潮
洗澡後浴室濕氣重,是該打開窗戶還是靠排風扇(抽風機)通風?這看似日常的小習慣,與浴室的濕氣與黴菌風險息息相關。日本居家清潔顧問おかみ提醒,依季節與室外濕度狀況來調整方式,才是最有效的防潮對策。浴室開窗派 vs. 抽風機派「開窗感覺乾得很快」、「外面潮濕時反而更糟」,這是家庭中最常出現分歧的地方。有人認為開窗能快速排出濕氣、空氣清爽,但也有人在梅雨或下雨天覺得反而潮氣更重。おかみ建議,通風的關鍵在於「空氣流動」。若開窗,室內外的濕氣容易交換;但若外氣本身濕度過高,效果可能適得其反。住宅設備廠商建議,排風扇才是主力,窗戶只能作為輔助,以確保換氣穩定有效。季節差異換氣方式不應固定,而要隨季節靈活調整,效果才最好。‧梅雨、盛夏:外氣濕度高,開窗恐使濕氣回流,建議以排風扇為主。‧冬季:短時間開窗能減少結露,效果良好。‧春天的花粉季節:要當心開窗恐將花粉帶入浴室。日常檢查清單一些小動作能有效降低濕氣與黴菌風險。‧排風扇建議24小時持續運轉‧外頭潮濕時應關窗‧冬天可短時間開窗,抑制結露‧若浴室沒有窗戶,可搭配循環扇,提升排濕效果重點不在於開窗或關窗哪個正確,而是依季節與外氣狀況切換方式。洗澡後只要稍微意識到「空氣的流動」,就能大幅減少浴室內的黴菌與結露問題。與其事後辛苦清理,不如養成日常習慣,保持乾爽更輕鬆。根據早安健康報導,如果家裡浴室有排氣設備,正確做法是在洗澡後開啟排氣扇,並且關閉浴室的門窗,避免濕氣擴散至家中其他區域。若同時開窗而打開排氣扇,反而可能降低排濕效率。若浴室內沒有排氣設備,則可透過「開門與開窗」形成兩個通風口,讓空氣能對流流動,加速濕氣排出。另外林口長庚醫院護理師譚敦慈也建議,若家中無抽風機,則可一至二天使用一次除濕機。但她提醒,不要用電風扇直接吹濕氣到其它區域,免得把濕氣吹得到處都是。
-
2025-09-26 失智.長期照護
失智母把洗衣籃當馬桶、掀起便座如廁 兒子「遠距照護」巧用一物解危
失智症患者照顧不易,日本作家兼部落客工藤廣伸揭露失智母的照護經驗,因母親希望能在家裡安享晚年,決定承擔起遠距離照護的責任。他利用監視攝影機等輔助工具監看安全,並固定每月兩度返鄉數日,協助其生活起居。隨著母親的失智症惡化,最基本的「如廁」竟也成為挑戰,甚至引發意想不到的意外。接連兩次的如廁意外工藤回到老家後,首先要做的就是不停地洗衣服。床單、毛毯、座椅套等,凡是可能被排泄物弄髒的東西,全都得一件件清洗。某天早晨,他一邊忙著洗衣,一邊準備母親的早餐,吃完後還要幫她刷牙、洗臉、更換紙尿褲。等一切忙完,才開始打理自己。換好衣服下樓時,卻發現母親不在客廳。正疑惑之際,浴室方向傳來一聲巨響。工藤趕緊前往查看,看到母親竟然坐在洗衣籃上。浴室的洗衣機旁放著雙層可拆卸的洗衣籃,那天工藤把上層拿掉,只剩下層。母親可能因找不到廁所而走向浴室,卻發現浴室上鎖無法進入,剛好看到形狀有點像馬桶的洗衣籃,便誤以為是廁所,直接坐上去排泄。從上方看,確實有幾分坐式馬桶的樣子,母親的錯誤判斷讓他又驚又怕,連忙將她扶起帶去廁所。洗衣籃架因承重而變形,所幸她只有輕微擦傷,並未感到疼痛,工藤深切體會到母親的行動往往超乎想像。數日後工藤返回工作地,透過監視器查看老家狀況時,發現母親進了廁所。從畫面中瞥見她竟連馬桶蓋和便座一同掀起!他腦中立刻浮現母親整個人跌進馬桶的畫面,在鏡頭前感到心急如焚,幸好不久後,她安然無事地走出廁所,讓兒子鬆了一口氣。親手改造廁所安全再次返鄉後,工藤立刻著手處理便座的問題。為避免母親把便座掀起而掉進馬桶,他利用「嬰兒安全鎖」將便座與馬桶連結。這種鎖原本是防止嬰兒打開抽屜誤觸危險物品,他將其應用於失智照護,像冰箱、洗衣機、廚房櫃子也都有裝設。有了安全鎖,母親只能掀起馬桶蓋,無法將便座掀起,掉進馬桶的風險大幅降低。接連發生洗衣籃與便座的意外,讓工藤再次體會到失智照護就是不斷的「嘗試與修正」。每一次狀況都出乎意料,但透過適當的對策,仍能逐步找到方法,守護母親在家生活的願望。既然罹病不可逆,也只能「淡然接受,繼續前行」。 是健忘還是失智?立即檢測➤
-
2025-09-26 退休力.理財準備
父母想守住老屋,子女盼賣掉支出照護!理財規畫顧問給解方:問題不單純在「賣」或「留」
林爸媽七、八十歲了,記憶退化、身體狀況也大不如前。住在台中的他們,最近一心想把老房子整修:「那是我們的根,是我們一輩子的心血。」然而在台北打拚的三個女兒卻直搖頭:「爸媽北上比較好,房子賣掉拿來養老,我們才能照顧到你們。不然,我們2地奔波,要上班又要照顧您們,我怕我們會先累倒!」家的依戀與現實負擔的拉扯這場對話,像不像你家裡也曾上演?一邊是父母對「家」的依戀與安全感,一邊是子女對「現實負擔」的焦慮。兩代人站在不同的軌道上,彼此都沒有錯,但卻難以交集。為什麼會有這樣的代溝?父母眼中,房子不只是房子,是記憶和根,是無形的安全感。子女眼中,老屋是負擔,裝修費用龐大,異地居住難照料。再加上長輩醫療與長照支出不斷攀升,還有房產涉及的稅務與繼承問題,矛盾自然愈演愈烈。當情感遇上財務,該怎麼解?作為財務顧問,我會提醒家庭:不要只討論「要不要留房子?」,而要思考「怎麼讓生活品質不被犧牲?」。若父母堅持留在老家翻修應以安全為核心:防滑地板、浴室無障礙設計、緊急呼叫系統。能保命的改造優先,避免陷入無底洞式的花費。若父母選擇北上同住則要考慮:•居住安排:租賃或購買鄰近子女的獨立單位,保有自主性。•照護規劃:聘請看護,搭配台北完善的醫療資源。•成本估算:租金約2–4萬元/月,看護2–4萬元/月,日常與醫療支出另計。無論如何,提早做好制度化財務安排•家庭信託、繼承協議,避免未來爭產。•預留稅金與長照費用,別讓子女陷入臨時拋售資產的困境。•善用政府補助,像舊屋整修、長照2.0,都能減輕壓力。問題不單純是「賣」或「留」…真正的關鍵在溝通 父母需要被尊重,子女需要被理解。如果只是在「情感」與「理性」之間拔河,永遠沒有答案。我常建議客戶召開家庭會議及同理對方立場,用財務數據取代情緒拉扯。當大家一起看到「裝修要花多少錢?看護每月多少錢?醫療又要多少錢?」,選擇就不再是誰說得大聲,而是「怎麼走才可行」。父母真正想留下的,不是磚瓦,而是歸屬感;子女真正想減輕的,不是親情,而是負擔。因此,問題的答案不是「賣」或「留」,而是:•如何在有限資源下,保障父母安全與尊嚴?•如何在長期規劃中,降低子女的壓力?•如何讓「愛」在雙方之間延續?資產不是用來糾結的,而是用來支持生活的。房子不是問題,沒有對話與規劃才是問題。當親情遇上財務,提早規劃,才是真正留給家人的「愛」。經歷:富邦人壽行銷經理2024-2025台灣理財促進會理事2023-2024台灣理財促進會教育訓練召委2025MDRT總會全球會議主場會議/特別會議隊長2024MDRT總會財富管理專案委員2023MDRT總會全球會議交流區普通話會議隊長2021MDRT台灣分會區域主席暨講師組召集人專業證照:CFP®國際認證高級理財規劃顧問RFA退休理財規劃顧問高齡金融規劃顧問師信託執照投資型保險商品業務員資格測驗合格證書壽險業務員資格合格證書財產保險業務員資格合格證書
-
2025-09-25 養生.生活智慧王
廚房電器常見油漬、水痕怎麼清理?用浴室1物擦拭就輕鬆去除
經常下廚或烘焙,廚房電器難免會失去光澤,冰箱上的油膩指紋、微波爐的指痕,或烤箱上的水痕,都讓人覺得再怎麼清潔也難以保持如新。市面上雖然有各種清潔產品,但其實想讓廚房電器恢復亮晶晶,只需要使用浴室中的「刮鬍泡」就可以了。根據網站DailyMail報導,用刮鬍泡來清潔聽起來或許有些奇怪,但它含有像是甘油與苯甲醇等成分,可以有效去除油汙並恢復不鏽鋼表面的光澤。它還具備抗菌特性,能幫助消毒廚房電器;泡沫質地則能均勻塗抹,清潔後不留痕跡。同時,由於設計原本就是要塗在臉上的產品,它溫和不會刮傷或損壞表面。若要擦亮廚房電器,只需將少量刮鬍泡擠在微濕的超細纖維布上,輕輕擦拭油膩或暗沉的地方,再用乾布拭去多餘殘留並持續拋光,就能讓表面煥然一新。哪些廚房電器適合用刮鬍泡清潔?多數廚房電器都採用不鏽鋼或鉻金屬材質,非常適合使用這個清潔小妙招。無論是洗碗機、冰箱、烤麵包機,甚至是義式咖啡機的外殼,都能透過刮鬍泡迅速拋光。至於烤箱內部或烤箱門上的頑固油汙,可以直接噴上刮鬍泡,靜置約15分鐘後,再用海綿輕輕擦拭,髒汙就能輕鬆去除。你或許聽過用牙膏清潔玻璃爐面的方式,而刮鬍泡也能達到類似效果,讓表面在最少刷洗下依舊明亮光潔。只需將刮鬍泡均勻塗抹在爐面上,靜置至少30分鐘,再擦掉多餘泡沫即可。不過要注意,避免將刮鬍泡用在花崗岩或大理石等材質上,否則可能會損傷表面。
-
2025-09-24 養生.生活智慧王
廚房浴室清潔死角曝光!水龍頭口不乾淨恐比馬桶水髒,達人教用3工具除頑垢
你知道水龍頭和蓮蓬頭其實比馬桶還髒嗎?出水口長期積聚水垢、黴菌,不僅影響水壓,還可能讓髒水直接接觸皮膚!學會用小蘇打、檸檬酸或醋水清潔,可以輕鬆讓水龍頭與排水管煥然一新。水龍頭、蓮蓬頭不清,可能比馬桶水更髒!如果你以為,水龍頭、蓮蓬頭都是清水出來,應該都很乾淨,那可就錯了。事實上,水龍頭比你想像的髒很多!廚房和浴室裡的水龍頭由於使用頻繁,非常容易藏污納垢,尤其水龍頭口、蓮蓬頭孔洞沾滿硬水殘留物、水垢和礦物質沉積物,不定期清潔,出水孔洞污垢聚積會導致水壓下降,也容易滋生細菌、黴菌,出來的髒水也會刺激手部和臉部皮膚。元氣網專欄作家潘懷宗就曾引用美國科羅拉多大學波德分校一項刊登在《mBio》上的研究數據指出,浴室蓮蓬頭藏有非結核分枝桿菌(Nontuberculous mycobacteria; NTM),恐因此造成免疫力低下者的肺部感染。另根據英國曼徹斯特大學的研究亦顯示,浴室蓮蓬頭的水,可能比廁所馬桶裡的水更髒。未經定期清理的蓮蓬頭噴灑出的水,可能比馬桶裡的細菌更多。小蘇打及檸檬酸但我們會想到要勤於清潔廚房和洗手間,偶爾也會連同水龍頭一起擦洗,不過水龍頭的出水口、蓮蓬頭,卻是經常被忽略清潔的地方。這裡是水流出的部位,很容易積聚污垢,卻因為我們看不到它,所以不知道它有多髒。因此,水龍頭的定期清潔非常重要,使用以下幾項小東西,可以協助將水龍頭及水龍頭口清潔得很乾淨。根據日媒《grapee》整理報導IG網友提供的妙方,可以使用小蘇打和檸檬酸這二樣東西清潔水龍頭口。首先,在臉盆注滿熱水,加入1匙檸檬酸。檸檬酸的酸性,可有效去除水漬和黴菌等污漬。可先將蓮蓬頭放入檸檬酸水中浸泡 15 分鐘。15分鐘後,加入2湯匙小蘇打。檸檬酸和小蘇打混合會產生二氧化碳氣泡,這種二氧化碳氣體可有效去除黴菌污漬。拿一支要淘汰的舊牙刷沾二氧化碳氣泡,開始刷洗水龍頭表面及出水口;如果是更小的出水孔洞,也可拿牙籤,但牙籤比較容易折斷,要注意不要太大水,以免折斷的牙籤堵住孔洞。稀釋醋水家居網站《Better Homes & Gardens》也介紹另一個方法,可以嘗試用醋加水稀釋的溶液,用清潔布沾醋水擦拭水龍頭,但頑固積垢仍需小蘇打水較易清除。要注意的是,有些水龍頭材質不適合使用醋,如要用稀釋醋水擦洗的話,可以先在小地方擦一點測試一下。要清潔水龍頭邊緣,可以用牙刷輕輕擦洗污垢。小蘇打和檸檬酸也可以清除排水管黏液而除了水龍頭出水口,小蘇打和檸檬酸也可拿來清潔排水管。排水管也是很容易卡污垢的地方,例如很多人會將吃剩的食物湯汁倒入廚房排水管,久了水管容易有黏液,讓細菌滋生,如果沒定期清,黏液、污垢日漸堆積,可不是髒不髒的問題而已,一旦水管堵住可就麻煩了。對此,《grapee》曾請教房屋清潔服務業者介紹排水管清潔的技巧,業者教一招,在每天洗完碗後,用一點小蘇打和檸檬酸撒入排水管,並加入少量水,形成的二氧化碳泡沫流入排水管深處有助瓦解污垢,也可拿一支刷子伸進去刷洗,然後再用水沖一沖洗即可。此外,也應定期再使用專用清潔劑徹底清洗。【資料來源】.《grapee》 .《Better Homes & Gardens》 .聯合報系資料庫
-
2025-09-23 養生.生活智慧王
滋生有毒黴菌的溫床 房屋專家曝屋內這幾處最易發霉且難察覺
房屋檢驗專家指出,家中的角落若沒有清掃乾淨,一不注意就有可能成為「滋生有毒黴菌的溫床」。上月一名Reddit用戶分享,自己孩子數月來出現腸胃不適的狀況,原以為是學校帶回的病菌,直到祖母來訪後也被送急診,他們才發現問題。醫生詢問是否檢查過洗碗機後,用戶回家查看才發現濾網與膠條布滿黴菌,還伴隨刺鼻異味。據DailyMail報導,廚房家電如洗碗機、冰箱、微波爐因潮濕環境,特別容易孳生黴菌需定期清潔。黴菌的健康風險若家電未定期檢查或保持乾燥,濕氣會使黴菌擴散,引發過敏與呼吸問題。RTK環境檢測機構創辦人威爾茲(音譯,Robert Weltz)警告,黴菌可從設備擴散全屋,帶來長期健康威脅。黴菌僅需一至兩天即可滋生,但異味與汙漬可能要數週才顯現。CDC指出,5%至10%的人會因黴菌孢子產生嚴重過敏反應,包括鼻塞、喉嚨痛、咳嗽、眼睛灼熱及皮疹。黑黴與免疫反應部分黴菌危害更大,其中「黑黴」會產生黴菌毒素,長期吸入可能導致認知下降、情緒異常、頭痛、肌肉痠痛或自體免疫反應。人體吸入毒素後,免疫系統會釋放大量發炎細胞激素,透過血液影響全身器官,甚至損害大腦與細胞。潛藏熱點與潮濕問題威爾茲提醒,水槽後方、冰箱背後、閣樓與地下室也常藏黴。這些區域因烹飪、洗澡或漏水積水,常在異味出現前不易察覺。閣樓因「煙囪效應」聚濕,地下室則常見積水,應定期檢查牆壁與隔熱層。洗衣房因濕氣重,應檢查機器與水槽底部;冷氣與暖通空調若出現黑點或氣流減弱,也可能是黴菌徵兆。防治與專業檢測發現黴菌時可用清潔劑擦拭,並透過除濕機或排風扇降低濕度。若受影響範圍過大,建議尋求專業清潔公司處理。威爾茲指出,黴菌常藏於牆壁背面或地毯下,家用檢測套件不可靠,最好由認證專家檢測,以避免交叉污染。透過美國認證委員會(ACAC)可協助找到合格檢測師。家中常見黴菌潛藏地點廚房:天花板、水槽、微波爐、洗碗機、冰箱、瓷磚地板浴室:天花板、淋浴間、牆壁、浴缸、水槽、馬桶、瓷磚地板洗衣房:牆壁、洗衣籃、水槽、洗衣機、烘乾機、瓷磚地板地下室:隔熱材料層(Insulation)、管線、牆壁、暖通空調系統(HVAC system)、木質地板
-
2025-09-22 焦點.元氣新聞
名醫說坐公廁馬桶得HPV幾無案例!專家解析染HPV多無感,但持續得有1致命危險
民眾黨前主席柯文哲交保回家後,其妻陳佩琪透露,柯文哲疑似在看守所因馬桶衛生不佳感染HPV(人類乳突病毒)。很多人對HPV的既定印象是感染性病的病毒,更一直有傳言指上公廁、泡溫泉不注意會感染菜花?不過根據知名婦產科醫師蘇怡寧在臉書發文指出,生殖器型HPV主要仍透過性接觸傳染,靠泡溫泉或坐馬桶傳染幾乎不可能。《元氣網》以下整理帶你了解HPV是怎麼感染的?有什麼症狀?什麼是HPV?HPV((Human Papillomavirus)為人類乳突病毒,會感染人體的表皮與黏膜組織,造成「六癌一病」,包括:HPV會造成「六癌一病」.六癌:子宮頸癌、陰道癌、外陰癌、口咽癌(男性居多)、肛門癌、陰莖癌.一病:生殖器疣(菜花)。根據衛福部國健署衛教資料指出,HPV病毒共有有200多種型別,分為低危險型與高危險型,是男性及女性重要的傳染病原之一。HPV第16、18型是最常見的高危險人類乳突病毒,與子宮頸癌前病變、子宮頸癌以及男女外生殖器癌的發生有關,子宮頸癌有超過70%是由HPV第16、18型所引起的;HPV第6、11型是最常見的低危險人類乳突病毒,感染可能會引起生殖器疣(俗稱菜花),致癌機率相對小。國健署癌症防治組組長林莉茹表示,每人一生中約有50至90%機會感染HPV,約90%的感染會在1年內由身體免疫系統自動清除,但仍有少數人會因為持續感染而導致細胞病變,甚至發展成癌症。台灣兒童感染症醫學會常務監事黃玉成指出,HPV感染者一般沒有明顯症狀,且多數在1年內消失,有些人不知道自己有感染。台大醫院副院長、台灣耳鼻喉頭頸外科醫學會理事長婁培人曾在《元氣醫聲》Podcast節目解釋,HPV會感染人類生殖器並致癌的約40多型,一旦感染HPV後,若沒有產生自然抗體,持續感染10到20年後就可能引起相關癌症。HPV與HIV不一樣!感染HPV有什麼症狀?人類乳突病毒(HPV)主要經由性接觸傳染。在性行為過程中,透過接觸皮膚、黏膜或體液而感染。有時,外部生殖器接觸帶有HPV的物品,也可能造成HPV感染。許多人對HPV有錯誤的迷思,認為HPV僅與女性相關。實際上男女皆會感染HPV,男性也會經由性行為感染HPV,感染後大多不會有明顯症狀或不適,所以不易發現。當感染到第6、11型HPV,部分男性感染後會出現菜花或其他生殖器病變。而有些人的認知以為HPV是跟愛滋病一樣的性病,但HPV是由人類乳突病毒感染引起,愛滋病是由愛滋病毒(HIV)引起。雖兩者主要都是透過性行為傳播,且可同時感染,但HPV與愛滋病是兩種不同的疾病。HPV感染者一般沒有明顯症狀,通常9成的HPV感染會在1年內消失。若感染者出現菜花或其他生殖器病變,建議儘速就醫。HPV感染超過1年不消失就稱為持續性感染,女性未來罹患子宮頸癌的機會較高。另外,HPV感染也會造成男性陰莖癌、男女兩性肛門、扁桃腺、舌咽、口咽及舌頭等癌症。HPV致子宮頸癌發生數逐年降 男性口咽癌應警覺HPV感染致癌,以女性而言,發生率較高的就是子宮頸癌,新竹台大分院婦產部醫師王彥涵曾受訪指出,子宮頸癌是一種源自於子宮頸部位的癌症,大部分的傳染途徑是經由性接觸傳染的,而超過80%的女性一生中都會感染HPV,但並非感染HPV病毒就會罹患子宮頸癌,絕大部分都會被人體免疫系統清除,只有少數高危險型HPV會造成持續性感染,才有可能惡化為子宮頸癌。也因為國健署從84年開始推動30歲以上女性每年做子宮頸抹片,女性罹患子宮頸癌人數已逐年下降,到110年降幅超過七成。台灣婦癌醫學會理事長、台北馬偕醫學研究部主任張志隆曾在「2022癌症高峰論壇」提醒,更要注意的反而是HPV引起的口咽癌已占頭頸癌3成的比例,從2018年口咽癌發生率每10萬8.37人,早已超過子宮頸癌的每10萬7.67人。而大家很關注的生殖器疣「菜花」,主要侵犯肛門及會陰部的皮膚,外觀上,看起來如同花椰菜一般,大小可從筆頭至豆子般不等。這種病毒的傳染方式是藉由人與人之間的直接接觸傳染,如性交或肛交。上公廁、泡溫泉容易感染菜花?比起癌症,一般人更關注的應該是上公廁坐馬桶、泡溫泉、公共泳池,真的會容易感染菜花嗎?蘇怡寧在臉書發文解釋,包含足底疣手部疣青春期疣扁平疣等,都是HPV感染造成,型別屬於皮膚型,例如HPV1 2 4 27 57型等;常見的長法是手指腳底膝蓋甚至臉部,依據感染的型別不同,外觀可以是粗糙隆起,也可以是小顆平平的。皮膚型HPV確實可以透過皮膚接觸傳染,但它需要直接而且有微小破皮的皮膚接觸才比較容易感染。蘇怡寧說,理論上馬桶座的表面乾燥光滑,病毒在這樣的環境存活時間短,而且多數人正常而言皮膚通常是完整的,就算曾經有罹患皮膚疣的人坐過,但能在馬桶上留下足以感染下一個人的病毒量其實非常低,臨床上幾乎沒有靠坐馬桶得到皮膚疣的案例。相較之下,如果在游泳池浴室溫泉更衣室,赤腳踩在潮濕粗糙的地面,皮膚摩擦產生微小破口,才比較有機會感染,但其實也不算非常常見,而且多半只是良性增生,不會導致癌症。蘇怡寧強調,生殖器型HPV也幾乎不可能靠泡溫泉或坐馬桶傳染,這類主要還是透過性接觸傳染,包含陰道性交肛交口交,偶爾有母嬰產道垂直傳染,間接傳染例如共用毛巾刮鬍刀等,理論上可能但也幾乎沒有明確案例。感染HPV有藥醫嗎?如何預防HPV?國健署提醒,安全性行為及單一性伴侶可以減少感染HPV的機會。此外,藉由維持良好生活作息以及充足營養,可維持較佳的免疫力,可使身體自動清除病毒,避免反覆受到感染。目前並無特定藥物可治療HPV感染,但接種HPV疫苗能有效預防70%以上的HPV感染。以往HPV疫苗多被認為是預防女性子宮頸癌,但HPV其實也會引起頭頸癌,與口咽癌的關聯性最為明確,而口咽癌又已男性患者居多。目前全球40多個國家施打HPV疫苗已經納進男性,台灣自今年起同步接軌國際,從114年9月起,擴大公費HPV疫苗接種,國中男生納入接種對象,不分性別男女一起施打。【資料來源】.衛福部國健署.《蘇怡寧醫師愛碎念》臉書粉絲專頁.元氣網疾病資料庫.聯合報系資料庫
-
2025-09-21 焦點.元氣新聞
柯文哲遭爆疑染 HPV!醫師揭「公廁傳染菜花」真相
民眾黨前主席柯文哲遭羈押近1年,日前以7000萬元交保,並配戴電子腳環接受行蹤管控,其妻陳佩琪抱怨交保後每日清晨被查行蹤,還爆料柯遭羈押期間疑似感染HPV病毒(人類乳突病毒)。開業婦產科醫師蘇怡寧在臉書發文指出,HPV病毒有130多種,每一種都有偏好的感染部位,但是在公廁感染的風險不高。蘇怡寧分享,近日HPV突然變得很紅,但大眾還是有一些誤會,尤其是「多數公廁有菜花病毒」的說法。首先,HPV是人類乳突病毒的總稱,已知型別超過130種,主要感染表皮、黏膜組織,但每一種都有偏好的感染部位,例如手腳皮膚、生殖器黏膜,全部都叫HPV,但名字一樣不代表性質一樣。以平常說的皮膚疣為例,包含足底疣、手部疣、青春期疣、扁平疣等,其實都是HPV感染造成,只是型別屬於皮膚型,病毒為HPV 1、2、4、27、57型等。蘇怡寧指出,皮膚疣常見的症狀是長在手指、腳底、膝蓋甚至臉部,依據感染的型別不同,外觀有些粗糙隆起,或是表面光滑的細小顆粒狀。「皮膚型HPV確實可以透過皮膚接觸傳染。」蘇怡寧強調,其傳染途徑需要直接而且有微小破皮的皮膚接觸,才比較容易感染。坐馬桶或是在公眾浴室光腳會被傳染嗎?理論上,馬桶座的表面乾燥光滑,病毒在這樣的環境存活時間短,且臀部、大腿皮膚通常是完整的,即使前面的使用者曾經有人罹患皮膚疣,但留下足以感染下一個人的病毒量非常低,臨床上幾乎沒有靠坐馬桶得到皮膚疣的案例。另外,游泳池、浴室、溫泉更衣室等公共場合,赤腳踩在潮濕粗糙的地面時,若皮膚摩擦產生微小破口才比較有機會感染HPV,但這種情況也不常見,就算被感染了,多半症狀只是良性增生,不會導致癌症。蘇怡寧呼籲,不要再誤信坐馬桶會容易得到皮膚疣。除了皮膚型的感染,生殖器型HPV也幾乎不可能靠泡溫泉或坐馬桶傳染,HPV主要仍透過性接觸或黏膜傳染,包含陰道性交、肛交、口交,偶爾有母嬰產道垂直傳染;間接傳染則是共用毛巾、刮鬍刀。從傳染途徑來看,理論上可能在公廁、公共浴池,但幾乎沒有明確案例。而生殖器型HPV又有高危險型及低危險型,HPV 6型和11型屬於「低危險型」,是引起菜花(尖性濕疣)的常見病毒株,約90%的菜花個案由這兩種病毒引起。但是病毒只在表皮增殖,不會整合到DNA,幾乎不會導致癌症。高危險型包含16、18、31、33、45、52、58型等,這些型別具有致癌性,潛伏期可以長達10年以上。蘇怡寧提醒,HPV 9價疫苗是目前保護範圍最廣的疫苗,同時涵蓋高危險型和低危險型,可以預防子宮頸癌相關型別也能預防菜花。完整接種疫苗、安全性行為及良好衛生習慣能有效降低HPV傳播風險,維持良好的免疫力也能幫助身體清除病毒。
-
2025-09-20 養生.生活智慧王
前空服員籲「牙刷放保險箱上鎖」揭露住飯店該做的防護措施清單
西班牙籍前空服員Barbiebac La Azafata,退役後熱衷經營社群網站,在IG擁有87萬粉絲。她因工作關係長年在外地住宿過夜,累積出一套獨特的「住旅館防護清單」,提醒大家提高警覺。牙刷要上鎖保管許多旅客習慣把牙刷放在浴室,但Barbiebac認為這是錯誤做法。她說:「我們不是只怕被偷,而是聽過太多恐怖故事,有員工會用房客的牙刷做噁心的事。這就是為什麼我們會把牙刷、藥品和衛生用品鎖進飯店保險箱。我們不會冒任何跟口腔有關的風險。」檢查鏡子是否為單面鏡另一個提醒是檢查房間的鏡子。Barbiebac指出市面上存在雙向鏡,就像審訊室用的那種。她會做指尖測試:如果手指與鏡中倒影之間有空隙,那就是普通鏡子;如果直接相貼,就有可能是問題。」入住時的安全巡檢在真正放鬆之前,她一定會完成幾個檢查步驟:‧拉開窗簾檢查‧查看床下與床單是否有床蝨‧打開衣櫥‧檢查通風口、煙霧偵測器、鬧鐘有些機組人員甚至會帶便攜裝置來偵測隱藏攝影機或異常訊號。睡覺時,還會額外加強防護,才能安心入睡:‧攜帶可加固的便攜鎖鎖住房門‧使用門擋警報器,一旦有人強行闖入就會發出尖銳聲響避免使用未封裝的備品Barbiebac提醒旅客最好別使用飯店房間裡那些看似便利的「小確幸」:‧沒有密封的浴室杯子,通常只是被沖洗過,沒有消毒‧棉被與裝飾枕很少清洗‧壁掛式洗髮精或沐浴乳瓶可能被補充,甚至被惡意汙染‧毛巾、枕套有時會被重複使用‧廁紙也可能沒更換至於熱水壺,她說「千萬別用」,因為有人拿來煮麵、燙香腸,甚至清洗內衣或衛生用品。因此她與同事出差時,都自備小型熱水壺、枕套與小毛巾。她最後提醒旅客,下次入住飯店時,不妨問自己:「空服員會怎麼做?」她強調自己不是偏執也不是多疑,而是長年的經驗累積所做的安心防護措施。 在 Instagram 查看這則貼文 Barbiebac 🇦🇷 La azafata argentina(@barbiebac)分享的貼文
-
2025-09-18 失智.新手照顧
別讓浴室成為家中陷阱!專家教你從扶手安裝到洗澡椅挑選,為長輩打造防跌衛浴
(本文由樂齡網「熟齡生活顧問」團隊提供) 根據衛福部統計,65歲以上長者最常發生跌倒的室內地點,就是「浴室」。濕滑的地板、進出浴缸的高低差、以及從馬桶起身時的重心不穩,讓這個本應是放鬆身心的私密空間,變成了家中最高風險的陷阱。 其實,只要透過「扶手」與「洗澡椅」兩大關鍵法寶,建立起雙重防護,就能大幅提升浴室的安全性。本文將為您解析這兩大輔具的挑選與規劃重點。 第一道防線:在關鍵位置加裝「浴室扶手」 扶手不是越多越好,而是要裝在「最需要支撐」的動線上。在浴室中,有兩個地方絕對不能少: 馬桶旁:從馬桶起身需要動用到腰部與腿部的核心肌群,對長輩是很大的負擔。在馬桶側邊的牆上加裝一支L型扶手,能同時提供垂直與水平的雙向支撐;若空間有限,則可選擇上掀式扶手,在不使用時向上收納,方便輪椅靠近。 淋浴區牆面:在淋浴區的牆面上,加裝一支穩固的一字型扶手,能讓長輩在站立、轉身時,隨時有個穩固的依靠,避免因地板濕滑或突然暈眩而跌倒。 第二道防線:依身體狀況挑選「洗澡椅」 讓長輩「坐著洗澡」,是消除長時間站立風險最根本的方法。而在挑選洗澡椅時,更要考量家人的特殊身體狀況: 給中風、偏癱的長輩 給關節退化、術後的長輩 挑選重點:方便移位與照護 上掀式扶手:方便輪椅從側邊靠近,讓長輩能「平移」入座,取代危險的抱扶。 旋轉功能:在小空間中,照護者不必移動腳步,只要轉動椅子就能輕鬆協助洗背。 挑選重點:避免彎腰與關節衝擊 U型座墊:座墊中空的設計,讓家人或照護者能輕鬆從前方協助清潔私密處,避免長輩費力彎腰。 柔軟坐墊:能緩衝坐下時對敏感關節的衝擊。 結論:建立「扶手」+「坐椅」的雙重防護網 總結來說,扶手提供了長輩在移動、起身、坐下時的「動態支撐」,而洗澡椅則提供了沐浴過程中的「靜態守護」。兩者相輔相成,才能為家人建構出最完整的浴室安全防護網。 想知道更多不同扶手的類型、安裝細節,或如何為家人挑選最安全的洗澡椅嗎?歡迎參考樂齡網【居家扶手挑選全攻略】與【洗澡椅挑選懶人包】的完整介紹。 想了解更多關於電動床、洗澡椅、居家扶手、斜坡板等專業輔具的挑選智慧嗎?歡迎參閱【熟齡安居指南】。
-
2025-09-17 養生.生活智慧王
飯店毛巾用過該放哪?日本連鎖飯店建議放「2地方」,亂丟易發黴!
到飯店旅館住宿,浴室裡都會提供好幾條毛巾。而有不少人困惑,用過的毛巾應該放哪裡比較適當?日本知名連鎖舨店給答案。外出旅行住飯店,如果是連續住好幾天,有時會希望隔日讓清潔人員進來打掃。用過的毛巾該放哪?飯店浴室裡都會提供好幾條毛巾,有時一晚只用了其中幾條,這時就會想到,用過的毛巾應該放哪,清潔人員才會收去清洗。另一個問題是,有些飯店房間的空間較小、浴室也很小,用過的毛巾濕濕的,不能再放到沒用過的毛巾上面,有時真的不知該放哪好,有人還會丟地上。另有些人則會拿出浴室,往床鋪或房間桌上椅子上隨意放。根據日本生活家事網站《grape》訪問知名連鎖舨店《東橫INN》指出,建議房客可將用過的濕毛巾掛在浴缸中,便於讓清潔人員容易看到及收集毛巾。並要避免放在床、書桌和椅子上,因為較容易導致黴菌生長。不過也不是只能放那一個地方,根據《grape》之前也問過日本連鎖飯店品牌《SUPER HOTEL》相關議題,《SUPER HOTEL》則建議房客,可將用完的毛巾放在浴室洗手台。用飯店的毛巾安全嗎?而提到飯店毛巾,更有不少人其實根本不敢用,因為之前就有新聞報導指出,疑似有人使用飯店毛巾長菜花、得性病、感染陰虱等,用飯店毛巾真的有這麼危險嗎?書田診所泌尿科主任醫師陳鵬曾受訪表示,大多數性病仍是透過性行為感染,不過仍有少數患者是因為游泳、泡湯或入住飯店旅館時,接觸到清潔不完全的毛巾所致,患者不小心沾染上一位使用者的分泌物、或皮屑上的病原體,該名使用者又恰好患有性病,因而染病。不過這真的是少數案例,正常而言,若毛巾被單有確實清潔,其實不用過度擔憂。因此不妨在選擇飯店酒店時,先查詢評價,找口碑好、乾淨整潔的飯店住,安心使用。若仍有疑慮,再考慮自備毛巾,私密部位用自帶的毛巾。毛巾上有黑點洗不掉,怎麼辦?而飯店旅館的毛巾有專業清潔,但家裡使用的毛巾,反而經常沒那麼常清洗,或洗了仍有異味或有黑點,該如何處理?長庚醫院毒物實驗室兼任護理師譚敦慈曾受訪建議,毛巾如有黑點出現,代表長黴菌了,建議直接丟掉。如果毛巾用到有點黏滑,可先泡稀釋漂白水10∼15分鐘,或用熱水煮,煮完之後再用肥皂水洗乾淨,再放到戶外晾乾。毛巾先洗過一次後,將毛巾噴水至微濕狀態,放入微波爐加熱三至五分鐘,可有效控制黴菌滋生。胸腔暨重症專科醫師黃軒也曾在臉書整理關於毛巾使用的外國研究,專家們建議毛巾應該每使用2~3次就要清洗一次,每周至少清洗一次。清洗時,可以用熱水或肥皂水浸泡10分鐘,然後用手揉搓或用洗衣機脫水,再於通風良好的地方晾乾。【資料來源】.日本生活家事網站《grape》 .《黃軒醫師 Dr. Ooi Hean》臉書粉絲專頁 .聯合報系資料庫
-
2025-09-11 養生.生活智慧王
浴室溼滑的粉紅色汙垢不是黴菌!專家揭「沙雷氏菌」真面目 清潔4招一次搞定
浴室使用久了,經常會在牆壁及角落看到一些粉紅色或橘紅色的污漬堆積,也讓浴室地板經常溼滑。這些看起來有點噁心的磚紅色陳年汙垢,多數人都會以為是黴菌,但根據《verywell health》訪問傳染病學家指出,這通常是由於環境細菌或礦物質堆積造成的,而不是有毒黴菌,是一種叫做沙雷氏菌(Serratia)的菌落堆積。浴室粉紅色汙垢,是黴菌還是細菌?沙雷氏菌是一種喜歡水、經常生長在潮濕環境的細菌,例如浴室,在肥皂、洗髮精和身體油脂積聚的環境中最滋養。如果經常在浴室中看牆壁這種橘紅色污垢,就表示浴室的排水系統差、瓷磚長時間潮濕。在某些情況下,類似的變色也可能由礦物質沉積物引起,例如供水中的鐵,會留下橙色或鐵鏽色的薄膜。但廚房同樣經常有水,為何卻不常有這種菌?根據長安化工於臉書粉絲專頁解釋,這是因為黏質沙雷氏菌來自人類大腸,很少人會到廚房洗屁股,加上微生物多半不耐高溫,廚房烹煮以及清洗廚具後的廢水多半溫燙,這也讓微生物不容易在廚房生存下去。沙雷氏菌會造成健康危害嗎?牆壁上這些橘紅色污垢確實看起來噁心,但如果你以為這些污垢肯定會傷害健康,其實不然!德克薩斯基督教大學公共衛生副教授、公共衛生碩士 Don Thushara Galbadage解釋,對於一般健康的人來說,偶爾接觸這些污垢而導致疾病的風險非常低,大多數人不會因此生病,但長時間存在仍可能造成呼吸道或泌尿道感染,尤其免疫力差的族群,例如老人、小孩、慢性病患者須留意。這種細菌較容易在醫院伺機引起感染,免疫系統差、開放性傷口或使用特定醫療設備的人應特別注意,若直接接觸細菌,例如受污染的水進入開放性傷口或在霧化後吸入,就可能會發生感染,須使用抗生素治療。浴室如何清潔才能消除沙雷氏菌?沙雷氏菌雖不是一般人日常需要特別擔心的細菌,但若出現這些污垢的場域還是要清潔消毒,避免持續接觸。浴室要盡可能保持乾燥,更要定期清潔。清潔的方式建議使用漂白劑或過氧化氫清潔劑,能分解生物膜並殺死沙雷氏菌。使用漂白水時需先以1:10的比例稀釋,噴灑後靜置約10分鐘左右,再用濕布擦乾淨。而如果要清潔礦物質沉積物,使用去除鐵或硬水沉積物的專用清潔劑會更有效。若是一般水垢、尿垢、肥皂垢,用檸檬酸可有效清除。並且若有水管道漏水問題,應盡快解決,漏水會讓浴室經常潮溼,進而滋生微生物。4招消除沙雷氏菌1.定期用刷子、菜瓜布將牆壁磁磚可見的橘紅色污垢刷掉,並用漂白劑或過氧化氫清潔劑清潔。2.浴室使用完畢,用消毒抹布或肥皂布擦拭潮溼區域。3.洗完澡可打開通風扇或開窗通風。4.若有水管道滲水問題應盡快處理,不要放任一直漏水。【資料來源】.《verywell health》 .《長安化學工業股份有限公司》臉書粉絲專頁 .聯合報系資料庫
-
2025-09-03 養生.生活智慧王
不是馬桶、水龍頭及牙刷架 醫師曝浴室最容易暗藏病菌之處
浴室中含有大量細菌並不令人意外,不過醫師提醒,最容易藏菌的地方除了馬桶、水龍頭把手及牙刷架,浴巾和擦手巾更是容易滋生細菌的溫床。曼哈頓醫療中心醫師金醫師指出,許多人並未頻繁清洗毛巾,而且還每天多次重複使用,甚至會用來擦拭水槽,導致毛巾長時間保持潮濕。德州皮膚科醫師陳醫師表示,這種潮濕環境有利於病原體繁殖,加上若與皮膚的長時間接觸,更容易助長細菌滋生。根據2023年「Scientific Reports」的研究顯示,毛巾上形成的微生物群落與衣物不同。由於人體攜帶各種細菌與真菌,使用毛巾時會將這些微生物轉移至其上,使其快速繁殖。陳醫師指出,毛巾上最常見的細菌包括金黃色葡萄球菌(可能含有耐甲氧西林金黃葡菌MRSA)、大腸桿菌、綠膿桿菌、念珠菌以及黴菌孢子。這些細菌若經由皮膚上的小傷口進入人體,可能導致腸胃不適、皮膚感染或過敏性紅疹。金醫師補充說,也可能引發黴菌感染、痤瘡,甚至加重濕疹等皮膚問題。根據克里夫蘭醫學中心資料,若用毛巾擦拭身體下半部,會殘留糞便微粒或其他體液,重複使用後再度接觸皮膚,可能引發結膜炎、MRSA、諾羅病毒及大腸桿菌感染,進而導致疣、股癬、香港腳等多種疾病。專家建議,保持毛巾清潔的最佳方式就是定期清洗:使用熱水清洗水溫至少應達華氏140度(約攝氏60度),若洗衣機有毛巾設定可直接使用。搭配消毒洗潔劑選擇具消毒功能的洗潔劑,若出現異味可加入漂白水或白醋以增強殺菌效果。徹底烘乾毛巾建議使用高溫模式或烘衣機的毛巾設定,避免潮濕環境助長細菌繁殖。
-
2025-08-27 養生.生活智慧王
看似乾淨卻可能越用越髒 專家揭沐浴球潛藏的細菌與皮膚風險
洗澡時我們都想能徹底清潔肌膚,很多人會習慣性使用沐浴球來搓洗身體,覺得這樣才有洗乾淨。但你是否想過,每天使用的沐浴工具,有可能正把細菌抹到你身上?專家指出,無論是天然的絲瓜絡製成,還是聚酯纖維材質的沐浴球,都極容易滋生細菌與黴菌,對皮膚健康構成風險。為什麼沐浴球容易藏汙納垢?沐浴球的結構多孔又粗糙,能有效去除角質,但也正因如此,死皮細胞、油脂與汙垢很容易卡在裡面。加上它經常處於潮濕的浴室中,使用後也難以完全乾燥,這樣的環境就成了細菌與黴菌的溫床。常見會在沐浴球上孳生的微生物包括大腸桿菌、金黃色葡萄球菌、鏈球菌和綠膿桿菌等。這些細菌一旦接觸到有微小傷口的皮膚,可能引發毛囊炎、皮膚潰爛,甚至真菌感染。有些人還會在剃毛後馬上使用沐浴球,這更提高了細菌入侵的機率。怎麼降低沐浴球使用風險?專家表示,並不主張大家完全不用沐浴球,而是建議要正確使用與清潔。例如使用後要立刻用清水沖乾淨,再充分甩乾,不要把它繼續掛在濕熱的浴室裡,最好是放在通風處晾乾。此外,建議每週至少清潔一次,可以使用稀釋的漂白水泡五分鐘後徹底沖洗,或放進洗碗機清洗。另外,沐浴球不建議天天使用,一週兩次已經足夠,而且不應用在臉部或私密部位這類敏感區域。剃毛後的皮膚也應避開沐浴球,給皮膚幾天修復的時間。至於多久要換一次?專家建議天然沐浴球最好每三到四週更換一次,聚酯纖維材質的浴球可以撐到兩個月。但如果你發現它有黴味、變色或出現霉斑,就要立刻丟掉。有沒有更安全的沐浴球替代品?如果你開始懷疑沐浴球的衛生安全,其實有不少替代選擇。最簡單的是使用毛巾或洗臉巾,它們不像沐浴球那樣多孔,較不容易卡髒東西,而且你很可能已經習慣定期丟進洗衣機清洗與更換。另一個好選擇是矽膠製的沐浴刷,材質本身抗菌、不易發霉,清洗方便,晾乾速度也快。天然海綿則是較溫和的洗浴用品,有一定的抗菌特性,適合敏感肌,但仍需注意乾燥與更換頻率。【資料來源】.Doctor reveals the common shower product she'd NEVER use: 'It's filled with bacteria'.Is Your Loofah Full of Bacteria?
-
2025-08-25 養生.生活智慧王
天然不等於安全!橘子皮居家清潔NG清單:6種材質快避開
柑橘類能殺死細菌、去除汙垢和消除難聞氣味,因此使用柑橘來清理家中的汙垢灰塵成了不少人的習慣,不僅去汙除油,用廚餘來清理也不需成本,清潔後家中還會有一股清新芳香的味道。除了檸檬,也會有人用橘子來清潔,但橘子的酸雖然可以分解浴室的礦物質殘留物和碗盤上的油汙,卻也會對某些家居物品的表面造成傷害,導致腐蝕、剝落、斑蝕或染色。Southern Living報導,有六種材質的物品絕對不能使用橘子的皮或汁來清潔,會造成損壞。1.天然石材橘子的酸性不如檸檬,但仍含有足夠的酸毀壞如大理石、花崗岩和石英等多孔的天然石材,這些石材多用於廚房流理台、防濺牆,或是淋浴間的檯面,橘子的酸可能會蝕刻或降解密封或未密封的天然石材,也會讓表面變得暗沉,一旦表面的塗漆受損,石材就容易沾染汙漬;雖然使用橘子清理一次不會馬上出現損壞,但這不代表多清幾次都不會造成傷害。要清潔天然石材,建議使用溫肥皂水或專用清潔劑。2.塑膠柑橘類水果的皮中含有天然有機化合物D-檸檬烯(d-limonene),它可以分解油汙、油漬,但會損壞甚至分解特定種類的塑膠,讓塑膠長時間接觸橘油會讓塑膠逐漸分解。清潔塑膠製品時建議使用溫肥皂水或小蘇打糊。3.木頭橘皮中的酸會剝除硬木地板等木頭製品表面的保護漆,一旦沒有這層保護漆,木頭就容易隨著時間推移出現刮痕、髒汙或其他損傷,所以要避免使用橘子或含有橘油的清潔產品來清潔沒有塗保護漆的木頭製品,因為木材表面是多孔的,橘子的酸會讓表面出現汙漬或變色。4.深色或精緻布料柑橘類能漂白紡織品,因此不建議用來清潔深色或精緻布料的物品,因為檸檬酸會對其造成損壞或產生汙漬,此外,檸檬酸對蕾絲、絲和羊毛這些布料來說太強,會讓衣物褪色、變暗、破洞或纖維變弱。建議使用一般清潔劑和去汙劑清洗深色衣物,而精緻衣物則是用有酵素的洗潔劑手洗。5.鑄鐵鍋不要用橘子的皮或汁,以及其他柑橘類水果清潔鑄鐵鍋,因為鑄鐵鍋會和檸檬酸起反應,長時間下來造成腐蝕和點蝕,檸檬酸還會破壞鑄鐵鍋表面的保護性塗層,讓鍋子生鏽或留下汙漬。清潔鑄鐵鍋建議用專用清潔劑或些許肥皂和溫水。6.橡膠密封圈洗碗機、冰箱或洗衣機上的橡膠密封圈很容易積垢,千萬不要用橘子、橘油和含有橘油的清潔劑清洗,因為其溶劑特性會損壞橡膠圈,讓橡膠圈變脆或破裂,而橡膠圈一旦被破壞,這些電器的門或蓋子就無法緊閉,因此要避免使用酸性清潔劑清洗,建議以肥皂和水清洗就好。
-
2025-08-20 焦點.健康知識+
不是馬桶!資深清潔業者揭「最噁心家用品」陰暗易積水成細菌溫床
家裡最髒的地方不只馬桶!一名清潔經驗長達15年的專業管家揭露,浴室裡的牙刷杯往往是她遇過「最噁心的物品」,內部容易積水、潮濕昏暗,成了細菌繁殖的天堂,甚至曾讓她清到反胃。牙刷杯比想像中髒 細菌悄悄滋生這位清潔員在Reddit分享,她清理過無數家庭後發現,牙刷杯是最常被忽略的髒污來源。牙刷在使用後仍殘留細菌,滴落到杯底,久而久之在「潮濕、黑暗」的環境中大量繁殖,散發出惡臭。她直言:「我永遠不會再用牙刷杯。」If you have one of these in your bathroom, throw it away immediately bc it STANKS 🤢 byu/Aggravating-Farm-805 inCleaningTips專家建議:牙刷應懸掛晾乾專家強調,牙刷最好採用「懸掛方式」讓水滴乾,才是最衛生的解決方案。若一定要用牙刷杯,則必須定期用刷毛刷具與消毒劑徹底清洗,而不是單純用清水或小蘇打粉沖洗,否則無法阻止細菌生長。網友分享清潔妙招不少網友留言表示同感,分享各自的方法:有人用假牙清潔錠泡洗,有人直接把透明牙刷杯放進洗碗機,也有人以醋與熱水浸泡,再搭配清潔劑刷洗。另有網友感嘆:「光想像就反胃了。」延伸小撇步:天然去味與除霉妙招除了牙刷杯,澳洲清潔達人Chantel Mila也分享3個居家清潔小技巧,第一是去除餐具刮痕,可以用洗碗精加上小蘇打調成糊狀,用海綿即可輕鬆去除刮痕。第二,洗碗機除臭,在機內灑小蘇打後,以高溫行程運轉即可去味。第三,浴室除臭,用刮鬍泡拖地,能中和異味。另外,她也公開自製除黴配方,她將洗碗精、過氧化氫與茶樹精油混合,倒入刷具後刷洗磁磚縫隙,有效抑制黴菌再生。牙刷杯雖小,卻可能隱藏大量細菌,專家提醒應定期清潔,或直接改用懸掛式牙刷收納。保持浴室乾爽與清潔,不僅能避免異味,也能降低黴菌與細菌威脅,守護全家健康。資料來源 / 每日郵報
-
2025-08-19 養生.生活智慧王
廁所不用放空氣清新劑!衛浴裡可捨棄的3種物品 衛生和質感秒提升
想要房子看起來美觀有品味,有時不一定需要華麗時尚的裝潢,反而要捨去一些東西,讓空間保持整潔乾淨,清掃起來也更加容易。日本擁有20多年管家經驗的居家達人Mami(マミ),就在文章中分享浴室裡其實可以丟掉的3樣東西。1.馬桶刷許多人認為馬桶刷是居家清潔的必須工具,但不論是清潔後的收納,或者是外在觀感,都給人一種不衛生的感覺。Mami建議改用能免刷洗的馬桶清潔劑,或者馬桶清潔濕巾,這樣就不需苦惱要找地方存放濕搭搭的馬桶刷了,只要注意不讓污垢累積太久,清潔上其實更加方便,自從三年前扔掉家裡的馬桶刷後,她一次都沒有後悔過。2.馬桶地墊和馬桶座椅套有些人會在馬桶蓋和座椅套上墊子,或在馬桶周圍舖上吸水地墊,想讓上廁所的環境看起來更美觀,但其實墊子的布料材質容易滋生異味和細菌,尤其是在高溫潮濕的夏季,即使經常清洗也很難讓墊子完全保持乾爽。還是建議拿掉地墊才能更方便清掃,並且能真正保持地板的清潔,視覺上也更俐落,如果真的要套上墊子,也盡量選擇輕薄易於擦拭、清洗的布料,而不是蓬鬆柔軟的絨毛墊。3.空氣清新劑許多人習慣在浴室裡放置空氣清新劑,但清新劑其實沒有辦法真正解決異味問題,濃烈的氣味有時還會讓人聞起來不舒服。想要去除廁所異味,還是要從根源做起,關鍵在於頻繁清潔和保持通風,如果是剛使用完廁所想要留給下一個人清新的空間,也建議使用噴霧式的消毒除臭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