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4-20 養生.人生智慧
搜尋
新竹
共找到
1453
筆 文章
-
-
2021-04-19 該看哪科.婦產科
媽媽哺乳怕奶量不夠 多吃魚湯或豬腳花生反增塞奶風險
不論親餵或擠奶瓶餵,許多哺乳媽媽都會擔心自己奶量是否足夠;醫師指出,餵奶時應保持身心放鬆,以免影響催產素的分泌和排乳反射,寶寶想要吃就順應他的需求,乳房會知道寶寶的需求量去製造相對應的產量。擠奶瓶餵的媽媽,選擇合適舒服的擠奶器,擠奶過程越放鬆,乳汁越容易移出。中國醫藥大學新竹附設醫院婦產科國際認證泌乳顧問許馨予表示,母奶近九成由水組成,但其中的醣分、蛋白質、脂肪、礦物質、維生素等的比例是穩定的,且有許多活性免疫因子及細胞,酵素,生長因子等,是寶寶最好的營養來源。根據台灣兒科醫學會建議,寶寶出生後持續哺育母乳至1歲,但寶寶超過6個月後,需適量補充副食品,尤其可多給予含鐵鋅較多的食材如紅肉類或是蛋黃、海鮮,避免寶寶鐵質缺乏。而乳房大小和奶量無關,且媽媽的飲食並不會影響母乳的營養,多吃魚湯或豬腳花生對奶量影響不大,補品油脂量高,可能增加媽媽塞奶的風險,建議媽媽均衡飲食即可。許馨予也指出,媽媽感冒時仍可以餵奶,因為媽媽身體所製造對抗感冒病毒的抗體,會進入乳汁,藉由餵奶把抗體傳給寶寶,而大部分的感冒藥,並不會影響母奶。另外,乳腺發炎使用抗生素時,也可以哺乳。乳腺炎的治療除了使用抗生素,最重要的是鬱積的乳汁可以移出,因此只要寶寶願意吃,媽媽親餵時可先從發炎側開始,並增加哺乳頻率,若寶寶不願意吃或是以擠奶為主的媽媽,也需要增加擠奶的頻率幫助乳汁移出。許馨予也建議媽媽可以嘗試半躺臥姿勢餵奶,在身體放鬆的狀況下,讓寶寶發揮尋乳及含乳的生物本能,而不論親餵或擠奶,如果有乳頭疼痛狀況,可尋求專業泌乳顧問的協助,進一步評估親餵或擠奶的情況,媽媽先照顧好自己的身心舒適,母乳之路也才能走的平安順利。
-
2021-04-18 該看哪科.呼吸胸腔
空氣品質亮紅燈 醫提醒少出門外也要關緊門窗
沙塵暴來襲!根據行政院環境保護署空氣品質監測網,截至今天上午9時,有20測站空氣品質達紅色警示等級,主要集中在新竹以北及澎湖、金門,提醒民眾減少外出。北醫附醫胸腔內科主任周百謙說,比起戶外,室內的空氣品質更需要被注意,以免增加呼吸道疾病的風險。空氣品質的指標主要是計算空氣中臭氧(O3)、細懸浮微粒(PM2.5)、懸浮微粒(PM10)、一氧化碳(CO)、二氧化硫(SO2)及二氧化氮(NO2)等濃度,並換算出對人體健康的影響程度。周百謙表示,當空氣中的細懸浮微粒以及其他汙染物濃度高時,會對肺部、呼吸道造成傷害,包括慢性咳嗽、氣喘、肺氣腫,甚至長期可能引發肺癌。而聽到空氣品質不佳,許多人的第一念頭就是盡量減少外出。周百謙說,霧霾隨著風向、汙染物排放地點、溫度等,而有須豫的差異,出門前可以先利用手機、電腦等查詢環保署的空氣品質監測,查詢離自己住家最近的監測站數值,並考量自己要從事的活動,選擇適合出門的時機並配戴口罩。他說,以戶外跑步來說,因為跑步時多以嘴巴呼吸取代鼻子呼吸,空氣進出流量太大,口罩的遮擋效果有效,因此最好改在室內跑跑步機,或在戶外從事其他較靜態活動。但周百謙表示,空氣品質差時,比起盡量少到戶外,更要注意室內的落塵,因此一定要記得關窗。若是沒有關窗,懸浮微粒和其他氣體汙染物進到室內變成落塵,可能掉在窗簾、地板、床單上。當民眾以為自己在戶外只有一、兩個小時,躲在室內卻可能有八個小時都一直呼吸這些懸浮微粒,甚至睡覺時都與懸浮微粒同在。除了關窗外,周百謙說,也可以開啟冷氣的送風或空氣清淨機,過濾這些分子較小的汙染物。而且可盡量空氣清淨機盡靠近睡眠或活動範圍附近,以達到最大效果。如果發現自己有持續咳嗽、有痰、鼻塞以及呼吸喘的狀況,則最好前往就醫,避免出現呼吸道慢性發炎的情況,甚至可能有癌化的風險。
-
2021-04-18 新聞.元氣新聞
新竹縣30小時完成3千牛疫苗施打 屏科大與家畜所立功
新竹縣原本預計3天才能完全全縣各牛場的牛結節疹疫苗施打,在家畜所及屏科大所組成的近30人專業團隊努力下,僅花不到30小時就替超過3000頭牛隻進行接種作業,順利完成疫苗施打工作。縣府表示,為防範新北市林口爆發的牛結節疹疫情,昨天上午就成立牛結節疹災害應變中心,並依代理災害應變中心指揮官副縣長陳見賢指示,加強各項防疫措施,並儘速完成牛結節疹預防注射工作。原本預計3天之內完成全縣牛隻疫苗施打,但新竹縣家畜疾病防治所超前部署,今天中午就宣布完成全縣注射工作,防疫效率相當高,緊急預防注射工作分別於昨天完成10場共2526頭牛隻,今天完成8場共582頭牛隻,合計2天完成全縣牛隻預防注射3108頭。縣長楊文科表示,感謝屏東科技大學獸醫系師生及各鄉鎮市公所動物防疫人員的協助,使預防注射總數量雖超出原先統計數量千餘隻,但仍能超進度順利完成任務。家畜所表示,在接獲疫情通報後,隨即啟動相關應變措施,於昨天召集各鄉鎮市公所動物防疫人員,召開緊急防疫應變會議,協調各項防疫分工,同時為完成全縣牛隻於3天內免疫任務。為此也特別向屏東科技大學獸醫系借調獸醫防疫人力約12人,與新竹縣的動物防疫人員組成預防注射工作隊;家畜所表示,能在最短期間內完成免疫工作,感到相當開心,期盼疫病阻絕於縣境之外,保護養牛產業安全。家畜所也呼籲養牛場加強各項生物安全措施,保持環境清潔,吊掛捕蚊設備,同時每天檢查牛隻健康情形,若發現疑似案例,應立即通報所在地動物防疫機關及配合防疫處置工作,共同維護產業安全。
-
2021-04-14 該看哪科.泌尿腎臟
洗腎患者「不寧腿」麻癢症狀 延展性血液透析術助改善
一名42歲的職業婦女為洗腎病患,長期受「不寧腿症候群」影響,夜晚腿部出現痠、麻、癢的症狀,嚴重影響睡眠,必須依賴安眠藥才能入睡,白天的精神、體力差,甚至有憂鬱的傾向,工作和家庭照顧都受到影響,經醫師建議,接受「延展性血液透析術(HDx)」,治療2周後,婦人已不必再服用安眠藥即可入睡,漸漸找回正常生活作息。根據台灣腎臟醫學會年報統計,2019年台灣洗腎病人高達8.2萬人,其中又有2到3成的患者會出現「不寧腿症候群」。東元綜合醫院腎臟科主任林青陽指出,「不寧腿症候群」可分為原發性和次發性,原發性不寧腿較為常見,與大腦調節多巴胺異常有關;次發性的不寧腿則是由糖尿病、懷孕或缺鐵性貧血等原因引起。而讓腎臟病友痛苦難耐的,是會感覺「腳癢癢麻麻的」、「很像腿裡面有東西在爬」,讓人忍不住踢動、不自主抖腳,尤其夜晚入眠時症狀更明顯,讓人不得安寧,長期下來睡眠不足、情緒不穩,進而引發憂鬱、焦慮等症狀,是許多洗腎病人的夢靨;臨床目前多採用藥物等治療方式,但效果仍不盡理想。為了讓病友找回一夜好眠,東元綜合醫院引進新式「延展性血液透析術(HDx)」,臨床研究發現能移除血液中「大的中分子尿毒素」,使病人不寧腿的嚴重程度下降一半之多。腎臟科血液透析室主任鄭玉堂說,腎臟科團隊將HDx透析術改善病人的治療指標,延伸於醫學研究,研究對象是針對洗腎3個月以上的嚴重不寧腿病人,每周接受3次HDx透析術,經過12周治療後,發現病人的嚴重度由嚴重改善至中度;推論新HDx透析術可有效移除血液中大的中分子尿毒素,降低不寧腿的嚴重程度,使病人整體生活品質顯著改善,連焦慮與憂鬱表現都有正向成效。
-
2021-04-13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林智堅接種疫苗 脫西裝露內衣有這條線⋯網友吃驚了
新竹市長林智堅今天接種AZ疫苗,當他脫下西裝露出白色內衣,卻被眼尖網友發現林智堅「連內衣都燙線」、「跟當憲兵一樣高標準」;對此林智堅說,謝謝太座辛勞,拜託網友別歪樓,重點還是呼籲民眾一起接種疫苗,建構安全防護網。林智堅今難得脫下筆挺襯衫,不料內衣依然筆挺,網友還發現內衣「有燙線」,直呼「會不會太逼人」、「太帥」,還有網友說,「戴上口罩穿白 T,有點像博恩」,甚至有人敲碗「第二劑全裸」。面對一連串歪樓回應,林智堅說,筆挺的白T是「太座的辛勞」,他也拜託大家不要再歪樓了,重點還是大家團結一致,接種疫苗,保護自己與家人。他說,針頭很小,施打時間也很短,「沒什麼感覺、一點都不緊張」,請符合接種資格民眾不要擔心。林智堅的穿著一直被備受關注,去年慶祝七夕情人節,林智堅在家做家事卻梳油頭,當時也讓網友留言「市長為什麼在家穿衛生衣、梳油頭?」「我也是注意到頭髮……」「偶包很重欸!在家也是要帥帥的……」「頭髮真的很顯眼」、「市長穿衛生衣也要配上帥油頭嗎?」
-
2021-04-12 該看哪科.精神.身心
擲出觸身球引發心理陰影 運動心理學助投手重返球場
一名大學公開組投手因曾經在練習賽中丟到隊友,產生心理陰影,此後只要有人站上打擊區,便會怕再度丟到人,使得比賽中嚴重失常,得了大家常說的「投球失憶症」;求助身心科心理師後,透過腹式呼吸、意象訓練以及自我對話等運動心理學,順利重返球場,在關鍵時刻發揮實力不再失常。中國醫藥大學新竹附設醫院身心科心理師符力中表示,在運動競技中,選手往往把比較多的心力放在技術和體能上,忽略心理層面的重要性。其實,心理狀態才是影響比賽中能不能發揮平常訓練成果的關鍵因素;以棒球為例,影響比賽當天狀態有8成是心理狀態,剩下2成是技術表現。符力中指出,實務上有許多技巧可以協助提升選手的運動表現,像是腹式呼吸、意象訓練與自我對話等。腹式呼吸、漸進式肌肉放鬆等技巧可以協助選手在焦慮情境中放鬆;透過吐氣時間大於吸氣時間,幫助活化副交感神經,平靜下來。此外,腹式呼吸也有轉移注意力的功能,可以幫助把焦慮害怕的想法轉移到呼吸之中。意象訓練可幫助選手想像自己的完美動作,有助於達到實際動作訓練的效果,在執行意象訓練時,透過場景、動作設定等方式,協助選手預備比賽。許多研究顯示,當選手可以執行高質量的意象訓練時,其效果等同於實際練習的量;對於受傷的人,意象訓練可以縮短他們從受傷到重返賽場的時間。自我對話是用來幫助自己專注、聚焦的語句,可以是一句短短的話,也可以是一個詞彙。像是「我可以的」、「專注」等,自我對話沒有一定要說什麼不可,只要說出來對自己有功效,那就是很棒的一句話。符力中也強調,不是只有運動員在賽場上會受壓力、情緒、專注力等因素影響表現,上班族在面對研發、專案時,面對時間壓力、上司的壓力,及同事間的關係等因素,也會影響工作表現;只要和表現有關係,都可以靠著腹式呼吸和意象訓練以及自我對話讓自己更好。
-
2021-04-12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衝打氣 AZ疫苗今擴大接種
首批抵台的AZ疫苗開打三周,醫事人員接種意願遠不如預期,近四十九萬人卻僅用掉二點四萬劑,接種率不到百分之五。為此,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從今天起擴大疫苗接種對象,再增政府防疫人員及高風險工作者共十二點五萬人,累積六十一萬點三萬人符合接種資格。發言人莊人祥宣布,加入合約接種點的部立醫院今起「預約掛號無上限」,不排除加開診次、加派人力,讓想打的人一定打得到。台北市長柯文哲、新北市長侯友宜、台中市長盧秀燕、桃園市長鄭文燦、新竹市長林智堅等人均安排今天上午接種AZ疫苗。莊人祥表示,預估今天至少十名縣市首長帶頭接種,感謝首長們公開示範,因為這均屬自願性質,指揮中心並未介入。指揮中心副指揮官陳宗彥、醫療應變組副組長羅一均都到部桃醫院接種,希望帶頭示範,催出打氣。各地方首長的帶頭接種,台灣感染症醫學會理事長黃立民說,「或許有點幫助」,但要在這兩批疫苗有效期限之前全數打完,近四十九萬名醫事人員為觀察重點,只不過,護理師以年輕女性為主,被列為AZ疫苗罕見血栓副作用的主要風險族群,而台灣又非疫區,在利弊衡量下,應有一定比例不敢打、不想打。莊人祥指出,今天起,除原本第一類醫事人員,第二類中央及地方政府防疫人員,以及第三類高接觸風險工作人員(重要官員、衛生單位第一線人員、居家檢疫關懷第一線、海巡人員、國際航空機組員、國際商船船員、防疫車隊駕駛)均為優先接種對象。接種疫苗後,若接觸到確診者,可縮短隔離天數?對此,莊人祥表示,指揮中心三月下旬開過專家會議,根據世界衛生組織、歐盟、多數國家作法,即使完整接種,仍未實施明確放寬檢疫規定,原因在於疫苗保護力仍有不確定性,因此目前維持現行指引。
-
2021-04-11 養生.聰明飲食
預防骨質疏鬆 女性更要注意飲食補充鈣、維生素D
預防骨質疏鬆,女性要特別注意!根據調查,60歲以上骨質疏鬆的患者中有8成是女性,台北榮總新竹分院營養科主任徐佳郁表示,骨鬆的危險因子除了老化、少運動、營養不足外,停經後的婦女因雌性激素下降,骨質流失速度會加快,女性抗骨鬆應像理財規畫,盡早替自己存足骨本。徐佳郁說,骨質疏鬆症雖好發在老年人身上,但其實骨質在35歲左右便會開始流失,營養充足是預防骨質疏鬆有效的方法,尤其是骨質需要的礦物質「鈣」,以及幫助鈣質吸收的「維生素D」。成年人鈣質的建議量為每日1000毫克,維生素D建議攝取量為每日400IU,51歲以上需增加至600IU,依據衛服部國民營養健康狀況變遷調查,19到75歲女性鈣質攝取僅達建議量46至53%,維生素D攝取僅達57至83%,可見台灣女性對骨質相關營養素攝取明顯不足。徐佳郁說,民眾可透過日常飲食補充鈣,如富含鈣質的牛奶、奶製品、小魚乾、帶骨吃的魚、傳統豆腐、豆干、蛤蜊、芝麻、地瓜葉、莧菜、芥藍菜等;另外,富含維生素D的食物有小魚乾、鮪魚、鮭魚、鯖魚、牛奶、蛋、乾香菇等,搭配吃可增加鈣質吸收利用。而已經被診斷骨質疏鬆症的患者,除了從天然食物攝取營養素外,也需搭配補充劑使用,老年族群常攝取多樣保健食品且易混淆,如臨床上葡萄糖胺常被民眾誤認為是高鈣的補充劑,因此建議民眾可諮詢專業醫師或營養師如何正確且有效使用鈣補充劑。
-
2021-04-11 該看哪科.婦科
女友下體狂流「寶可夢」般墨綠色液體 男聞味道瞬間崩潰
女性私密處較為敏感,若出現過量或不正常的分泌物恐引發感染。近日有網友替好友發問,指出對方的女友私密處常流出墨綠色液體,且氣味濃厚,讓他十分擔心因此求助網友,許多網友也建議最好盡早看醫生,也要先暫時停止性行為。原PO在臉書社團「爆系知識家」替朋友發文求助,朋友的女友經期規律,生活作息也都很正常,兩人雖然會無套發生關係,但都有吃事前藥,沒想到近期女友下體竟流出一坨「墨綠色」液體。原PO還用「寶可夢」的外型來形容那陀液體「跟臭臭泥一樣,滿大量的,還跟阿羅拉臭臭泥一樣,滿綠的」,且味道濃厚,就連包裹著衛生紙都能聞到一股酸臭味,擔心好友的女友是否已經生病了才會這樣。貼文一出引發網友熱議,「怕爆,綠色我的天啊」、「這看起來就不正常,不去看醫生,在這邊發問,是有什麼事嗎?」、「叫女生快去看醫生,細菌感染了,那麼嚴重應要吃一陣子抗生素,還有男的明知女生感染了就暫停性行為了吧!等治療好再說」、「女生其實下體蠻容易感染的,看一下醫生,吃個藥之類的看看」。北榮新竹分院家醫科護理師呂惠芬就指出,女性的尿道口離陰道及肛門相當近,所以容易在如廁後清潔不當或發生性行為,容易把陰道或肛門附近的細菌帶進尿道。呂惠芬建議,每天至少喝1500毫升的水,定時排尿且如廁後用正確的方式進行清潔,即由前向後擦拭,同時避免穿過緊的褲子,以免通風不良,造成細菌滋生,在性行為前也要注意雙方清潔,也可以依照醫師建議食用特定的保健食品,以預防泌尿道感染的發生。
-
2021-04-01 新聞.元氣新聞
兒童專責醫師試辦3個月揪疑似兒虐 5月擴至10縣市
少子化下每個孩子都是寶,衛福部去年10月在6縣市試辦兒童專責醫師計畫,追蹤3.5萬名幼童健康狀況,短短3個月揪出1例疑似兒虐案、30多名疑發展遲緩童,預計5月將擴展至10縣市。根據內政部2020年人口統計,全台新生兒出生數為16萬5249人,創歷年新低,衛生福利部近年除了致力提升生育率,去年行政院也核定「優化兒童醫療照護計畫」,包括發展幼兒專責醫師制度、強化周產期醫療體系等。衛福部醫事司司長劉越萍今天受訪時表示,現代人孩子生得少,很多新手爸媽對於孩子照顧觀念不足,以往一旦遇到孩子多年沒打疫苗、健檢出問題也沒回診的情形,醫師也束手無策。劉越萍說,為了解決這問題,衛福部去年在桃園市、新竹縣、新竹市、雲林縣、宜蘭縣、屏東縣等6縣市,針對3歲以下試辦兒童專責醫師,由診所醫師導入個案管理概念,定期追蹤孩子是否按時接種預防針、牙齒塗氟,是否有生長遲緩、延遲性黃疸等問題。她表示,院所須成立通訊群組或提供醫師手機號碼,讓家長可即時聯繫,建立長期信賴關係;另外,也將連結社政和衛政服務,找出身處高風險家庭的孩童,避免家暴、兒虐事件發生。醫事司簡任技正李中月說,目前6縣市兒童涵蓋率約26%,總收案人數約3.5萬人,協助超過半數幼童進行牙齒塗氟、揪出1600多名兒童延遲性黃疸、找到30名孩童疑似發展遲緩,另也發現1名疑似遭虐的高風險家庭孩童,5月起試辦計畫再擴及4縣市,目前縣市名單仍在評選中,盼照顧更多孩童。
-
2021-03-31 新聞.器官捐贈移植
母親肝硬化吐血 護理師活肝移植盡孝心
一名68歲的范姓婦人長年患有C型肝炎,去年回診檢查時發現肝硬化,醫師建議肝臟移植,經過比對臟移植人選,由身為護理師的41歲大女兒張淑明切除65%的肝臟,捐獻給摯愛的媽媽。張淑明說,平時幫助素昧平生的病人,現在是自己媽媽生病了,當然更要自己救。張淑明目前任職於東元綜合醫院腎臟內科,已有16年的護理職涯年資。她回想當天值早班看到媽媽傳訊息「好像發燒了,覺得人不對勁。」沒想到下班趕回家,就看到母親竟吐血,緊急送往急診住院。經檢查,范姓婦人吐血、排血便、門靜脈堵塞,胃和食道靜脈曲張,隨時會二度破裂吐血,甚至肝性腦病變昏迷、肝硬化轉變成肝癌,醫師建議盡快執行肝臟移植。張淑明說,媽媽從去年11月底開始到林口長庚醫院評估肝臟移植,從子女中篩選出適合肝臟移植的人選,結果是她和妹妹符合資格,但不忍心讓妹妹承擔手術的痛,堅持由她來捐,因與媽媽血型不同,須執行血漿置換,而她患有缺鐵性貧血,為了符合捐肝資格,每天補充鐵劑、補打鐵劑針,使血色素上升,力拚手術成功。「20公分的疤痕,是我與媽媽的生命印記,我很驕傲。」張淑明說,媽媽很疼愛子女,從來沒有開口要求他們捐肝,但她知道媽媽很想和家人一起生活,雖然這次活肝移植,她心中難免害怕,但是失去至親可能會後悔一輩子,對媽媽的孝心就是她堅強的理由,而術後看到媽媽努力熬過插管、血漿置換等復原療程,不曾抱怨過疼痛,氣色逐漸不再暗沉泛黃,「當下覺得一切都值得了!」「我們的肝臟現在是姊妹了!」范姓婦人感謝女兒的勇敢,新肝是女兒用生命換的,一定會好好珍惜,也感謝醫療團隊讓她走出「肝」苦的陰霾,呼籲大家要愛惜自己的身體。術後休養,2人的身體已恢復穩定,張淑明也重返職場,腎臟內科團隊熱烈歡迎、給予高度敬佩,也送上蘋果禮盒,象徵平平安安。
-
2021-03-30 新聞.元氣新聞
最新醫院盈虧榜:林口長庚再靠股利奪冠 亞東竟最虧
健保署連續七年依法公布領取健保費用兩億元以上醫療院所的財報,2019年整體結餘前三名為林口長庚(72.2億元)、高雄長庚(59.4億元)、台大醫院(24.4億元)。不過,林口長庚醫務本業其實短絀5.6億元,是靠非醫務收入的股利77.81億元在撐,高雄長庚和台大醫院則是醫務及非醫務都有結餘。有29家醫院虧損,亞東醫院2019年整體短絀4.34億元最多,為近三年該院首度轉盈為虧。健保署醫務管理組專門委員劉林義表示,這次公布2019年財報,包括223家院所,共領取健保4438億,佔66%當年度健保總額。林口長庚醫院連續四年蟬聯整體結餘之冠,近三年整體結餘都有70多億元,但主要都來自股利,其醫務短絀其實正在擴大,2018年醫務短絀3.9億元,2019年醫務短絀5.6億元。劉林義分析,醫務收益來自健保和自費,這223家院所有69%至78%屬於醫務本業有結餘,醫務利益率平均落在5%,並不是很高。加上非醫務結餘之後,整體收支有結餘之家數更多,佔85%至91%間。從近年趨勢來看,劉林義表示,2018到2019年,整體有節餘的家數從185家增加到194家,醫務本業有結餘的家數也從150家增加到167家。健保署公布財報排名的同時,也公布了護病比和病床數,供外界參考,希望醫療院所將盈餘給辛苦的醫事人員加加薪。至於短絀,劉林義分析,整體短絀院所共29家,有的是新成立的醫院,有的是符合偏遠認定原則的醫院。其中有5家短絀超過一億,包括亞東醫院(短絀4.34億元)、輔大附醫(短絀3.75億元)、嘉義長庚(短絀3.36億元)、中醫大新竹附醫(短絀2.29億元)、新樓醫院麻豆分院(短絀1.15億元),除了亞東醫院,其他四家醫院都已連續三年虧損。2019年整體結餘前十名分別是林口長庚(72.22億元)、高雄長庚(59.81億元)、台大醫院(24.46億元)、桃園長庚(21.49億元)、中國附醫(19.75億元)、基隆長庚(16.73億元)、北榮(13.56億元)、高醫(8.49億元)、中榮(7.42億元)、彰基(7.26億元)。2019年醫務結餘前十名分別是中國附醫(16.27億元)、台大醫院(14.24億元)、高醫(9.38億元)、高雄市立大同醫院(5.96億元)、北市聯醫(5.87億元)、新竹馬偕(5.71億元)、北醫附醫(5.33億元)、部立雙和醫院(4.59億元)、陽明醫院(4.56億元)、桃園長庚(3.57億元)。三家上榜的診所:醫務本業都有結餘,包括遠東聯合診所(領取健保4.33億、整體結餘8100萬)、書田泌尿科診所(領取健保3.5億、整體結餘2800萬)、安慎診所(領取健保2.61億、整體結餘600萬)。
-
2021-03-29 該看哪科.骨科.復健
醫病天地/騎單車騎到手麻 原來手腕尺神經損傷
新竹一名35歲陳姓男子騎單車環島旅遊後兩手麻痛、精細動作無力。雖至診所做頸部牽引治療仍未見改善,經新竹台大分院新竹醫院神經電學檢查,診斷為單車手麻痹,即所謂手腕尺神經損傷。復健部醫師林樞寰表示,臨床上會造成陳男病症的原因很多,除藉由病史及理學檢查外,還須安排電學檢查瞭解是什麼神經受傷,在什麼部位受傷,嚴重程度為何,甚至要安排超音波或核磁共振來查明原因,才能提供正確治療。手腕前面有正中神經及尺神經,控制手部精細動作與感覺,易因長時間使用或壓迫造成傷害;尺神經損傷最常見的原因與職業工作有關,其次是局部有異常結構組織壓迫。另外,長距離騎自行車選手也是高風險族群,研究調查顯示,多天數長距離騎乘自行車活動有二至三成選手會出現手部相關症狀,主因是長時間用力握住手把所致。林樞寰強調,若有計畫從事長距離的單車活動,民眾可藉由調整單車手把,使手腕維持在自然中間位置以緩解手腕潛過度伸展而造成神經壓迫,或穿戴合適手套降低手部壓力,並時常改變手部姿勢避免同一部位受力,藉此分散壓力,騎乘途中也應適度休息。
-
2021-03-28 癌症.胃癌
發現幽門桿菌到確診約3.4年 胃癌患者多數有2症狀
108年十大癌症發生率排名,胃癌位居第8位,與107年相比下降一名。健保署統計107年至109年因胃癌就診的人數,從1萬7588人增至1萬8011人。分析第一次診斷胃癌的縣市分布,六都中,北市位居第一、高雄居次,再者為台中。醫師分析雖然與醫學中心分布有關,但仍與飲食有一定的關係。健保資料首次顯示感染胃幽門螺旋桿菌到確診胃癌的平均時間,約為3.4年。胃癌為日積月累而成,患者年長者居多。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消化內科主任唐瑞祥表示,胃癌患者長期以來都是集中在65歲左右,屬於相對「老」的疾病。年輕人雖然常大魚大肉,但胃癌的形成需日積月累,臨床上少見40歲以下的患者。唐瑞祥表示,胃癌患者年齡較長的另一個原因,是有些年長者味覺退化,容易愈吃愈鹹。臨床觀察,胃癌通常難以早期診斷,與忽略症狀且未能即時確診有關。健保署分析109年因胃癌就診的1萬8011人,過去5年因腸胃疾病就診的平均次數達6.01次,最高有患者5年內因腸胃疾病就診次數達到208次。健保署醫務管理組科長陳依婕表示,該名個案是在100年被診斷為胃癌,後續反覆因消化性潰瘍就診,最高在105年就診55次,分析是胃癌治療後仍不斷復發所致,也可能是焦慮引起的過度就醫。胃癌患者確診前,都有「反覆腹痛」、「胃度度」的症狀。據健保署分析109年因胃癌就醫的患者,近五年因腸胃疾病就醫的十大原因(表格見P5),前三者依序為急性胃炎未伴隨出血、腹痛、胃食道逆流性疾病併食道炎。健保署署長李伯璋表示,十種診斷名稱都是反應症狀,白話文統統是指「腸胃不適」。健保署推動國際疾病傷害及死因分類標準第十版(ICD-10),把疾病分得更細緻,但是臨床醫師並未將診斷下得更精準,有些醫師習慣下腹痛的診斷,或是急性胃炎未伴隨出血,健保也不會給予懲罰,這十大排名僅能反應,多數胃癌患者確診前都有「反覆腹痛」、「胃度度」等症狀。患者確診胃癌前10年,胃鏡檢查平均4.91次,可能低估。根據健保資料統計,109年胃鏡檢查申報量為95萬1059人次,其中做息肉切除的有29萬多件,等於約有30.8%發現異常,唐瑞祥表示,息肉以良性居多。分析109年胃癌患者過去10年胃鏡檢查的次數,平均為4.91次,其中最高達45次。林口長庚一般外科系系主任葉俊男表示,胃癌患者過去10年平均胃鏡檢查的次數絕對是低估的,健保資料庫未納入自費範疇,現在健康檢查,胃腸鏡幾乎是基本套餐。胃癌患者分布,台北市最大宗,與醫學中心較多有關。分析107年到109年因胃癌就醫的患者第一次就診縣市分布,第一名為台北市,其次依序為高雄市、台中市、桃園市、新北市、台南市。非六都的第一名為彰化縣,最後一名為連江縣。陳依婕表示,六都人口最多,北市位居第一,與醫學中心最多有關,新北人口雖是六都之冠,但因鄰近北市,加上縣市內醫學中心數量比北市少,使患者大多被吸到北市,高雄與台中也有類似情形。陳依婕表示,彰化縣為非六都的第一位,應為彰基體系醫院的協助,後續排名的宜蘭以及新竹,應與生活習慣有關。唐瑞祥表示,過去胃癌被認為與社經地位、衛生習慣有關,北市位居第一,仍值得後續觀察。李伯璋表示,連江縣為胃癌患者第一次就診最少人數的縣市,除了與人口數少有關,分析也與台大公衛長期於當地做「胃癌根除計畫」有關。發現幽門螺旋桿菌 及早殺菌為妙唐瑞祥表示,幽門螺旋桿菌雖是罹患胃癌的風險因子之一,但不代表一定會因此罹癌。根據健保署分析109年因胃癌就醫的患者,曾經被診斷感染幽門螺旋桿菌者僅占14%,從被發現有幽門螺旋桿菌到被診斷出胃癌,平均約3.4年。另外,曾經被診斷有藥酒癮的比率為10%。唐瑞祥認為,無論是感染胃幽門螺旋桿菌或是被診斷有藥酒癮,占率都被低估。不過從被發現有幽門螺旋桿菌、到確診胃癌的時間來看,民眾若被檢查發現帶原,應立即接受殺菌治療,不該拖延。
-
2021-03-24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AZ打氣冷 一級風險醫護接種率1.56%
我國前天開始接種AZ新冠疫苗,但到昨午僅接種一五七八劑,其中多達六縣市僅打出一瓶疫苗,首長帶頭接種效益似乎未發酵;指揮官陳時中還自曝接種後不只背痠,晚間輕微發燒至卅七點四度。專家說,首長接種效益對一般民眾有用,但醫護人員更信科學證據,恐無助提升接種率。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說,首日接種類似試營運,後續接種應會加速。陳時中也說,一開始總是比較慢,盼後續「可以再快一點」。目前不良事件通報一件,為一名北部醫護人員出現發燒、疲倦現象;陳時中也笑稱自己前晚是「小發燒」,但昨起床後體溫就已恢復正常。防疫醫師林詠青說,接種疫苗後發燒多為短暫現象,不影響作息。指揮中心統計,截至昨午高雄市「打氣」最踴躍,接種三五三人;桃園市緊追在後,接種人三四三人;台北市雖提供接種醫院家數最多,且行政院長蘇貞昌、陳時中首日都在台大醫院接種,但北市僅接種三○一人。打氣最差的南投縣僅九人接種,澎湖縣、台東縣、新竹市、基隆市十人接種、苗栗縣打出十一人,每瓶AZ疫苗可提供九至十一人左右接種,等於上述六縣市都只打出一瓶。另,統計發現,責任風險等級一、即風險最高的醫事人員接種率雖踴躍,但首日接種率也僅百分之一點五六。台大兒童醫院院長黃立民說,民眾較會將「大人物是否也願意施打」納為接種依據,但醫護人員看的是科學證據。而現在歐盟通公布的評估結論是,仍無法完全排除疫苗與少數罕見血栓的關聯。但他也說,前幾天都還在試流程,還要多觀察一到兩周。至於蘇揆前天率先施打全國第一針,但因接種過程不公開引發外界質疑「打假針」。蘇昨受訪說,他很誠意、勇敢地率先施打,卻因各種理由被質疑、唱衰,「施打疫苗還要講做假,那就是有那麼多醫生護師跟我一起做假,這樣以後還有誰敢看病?」
-
2021-03-24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AZ疫苗開打首日各縣市打氣出爐 北市醫中最多還輸高雄
我國昨正式開打新冠疫苗,截至今中午12點,全台接種人數1578劑,其中高雄市打氣最踴躍,單日接種353人次;桃園市緊追在後,接種人次為343人。雖台北市醫學中心家數最多,且行政院院長蘇貞昌、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在台大醫院接種,但北市接種人次僅排名第三301人次。高雄共五家提供接種服務醫院,打出開打首日接種數之冠;全台提供接種醫院家數最多的是台北市共九家,但接種名次僅第三。新北市市長侯友宜也親自見證「第一針」,但新北市接種人次僅131人。這次在台灣開打的AZ疫苗為多劑型包裝,每瓶可提供9至11人左右接種,存放於2到8℃的環境,依臨床試驗結果每人需施打2劑。目前六都中台南市打氣最差,僅接種出50人次,換算成瓶數只打完五瓶、台中市則單日接種103人次。其他已開打的縣市中,打氣吊車尾的南投縣僅9人接種、澎湖縣、台東縣、新竹市、基隆市僅打10人、苗栗縣打了11人次,也就是說一天只打完了一瓶。表訂接種時間為每周五下午一時半至三時半的雲林縣,金門縣接種門診則是每周三、五,都還沒正式開打。連江縣印收大霧影響航班,開打首日上午才將AZ疫苗配送,當地衛生單位決定不當日開打。嘉義市雖於周一、二、五下午二時提供接種服務,但目前仍尚未開打。
-
2021-03-22 醫療.整形美容
29歲媽咪生3胎健身5年仍有妊娠紋 腹部拉皮重振信心
一名29歲的年輕媽媽生了3個小孩,因懷孕撐大的肚皮,在生完小孩後卻回不去產前的緊緻與平坦,妊娠紋嚴重鬆垮、肚皮垂皺,雖5年來積極瘦身健身仍無法改善,經整型外科醫師建議以腹部拉皮手術改善,終於恢復平坦緊緻的肚子,她也非常感謝醫師「給她一個全新自信的自我」。中國醫藥大學新竹附設醫院整型外科醫師廖偉捷表示,孕期時因為肚皮撐大,皮下纖維組織斷裂,會產生皮膚擴張紋,也就是妊娠紋,出現又皺又鬆垮的肌膚。產後婦女如果計畫不想再懷孕,並且孕後一年都無法解決妊娠紋等問題,可考慮腹部拉皮手術。腹部拉皮手術是在肚臍下方增加一道刀口,延伸到恥骨上方,再往左右延伸往外到腹股溝之處,切除多餘的肚皮和妊娠紋,因不用拆線換藥,也不用引流管,病患手術後一天即出院。廖偉捷說,除了拉皮手術外,他也幫這名年輕媽媽的左右大腿做了環抽脂訪,各抽約350毫升,做自體脂訪移植隆乳手術,不只讓她的肚子平坦恢復皮膚緊緻,扁平的的肚臍變成細長型的肚臍,雙腿也變得更纖細,同時,罩杯也從原本的A罩杯變為C罩杯,「一舉四得」。
-
2021-03-22 新聞.杏林.診間
台灣感染醫學之父謝維銓逝世 張上淳:離世不在預期
我國明日將首次開打AZ新冠肺炎疫苗,今醫界卻傳出噩耗,有「台灣感染醫學之父」之稱的謝維銓已於今日上午11時許逝世,享耆壽95歲,我疫情指揮心專家諮詢小組召集人張上淳是其門生,他表示,「老師已臥床多時,今日離世雖然不在預期,但走得平順,目前正與老師的家人處理後續事宜」。謝維銓是第7屆醫療奉獻獎特殊貢獻獎得主,在他身上,正好見證台灣近半世紀的傳染病發展史。他獲獎時曾表示,台灣光復前後,霍亂、痢疾、瘧疾、白喉、傷寒及狂犬病等各種傳染病在台肆虐,後隨各種疫苗相繼引進、國民生活水準提升,各種法定傳染病逐漸減少,但1962年發生全台霍亂大流行,70年代屏東琉球鄉、高雄三民區爆發登革熱流行,以及桃園、新竹一帶發生傷寒、痢疾的突發事件等,都令他記憶猶新。謝維銓也是台灣醫界的「苦行僧」,外傳他努力耕耘,不問收穫,醫學院剛畢業時碰上霍亂、痢疾、傷寒、白喉、狂犬病的流行,傳染病儼然成為我國重要死因,在當時傳染病相關知識不足的背景下,被指導教授派去當時的台北市稻江傳染病院任主治醫師,從此投入傳染病防治行列。為交流感染醫學知識,謝維銓1978年時與另2位感染科權威醫師鄭德齡、朱夢麟共同發起,每月輪流主辦「北區感染症聯合討論會」,選擇有教學價值的疑難病例切磋討論。張上淳指出,謝維銓是台灣發起院內感染管控的第一人,於1980年在台大首建「全台第一個院內感染管制小組」,後來還擔任衛生署院內感染控制諮詢小組(如今已擴編為委員會),積極調查與預防傳染病,為台灣感染醫學發展積極付出。張上淳表示,早期感染學科相對不熱門,台光復初期還有很多傳染病,只有有少許醫師加入,後來發展預防注射、抗生素有成,可有效控制傳染病,許多感染科醫師紛紛轉行。1986年時,張上淳剛當完兵,因緣際會下從內科踏入感染科領域,他說,「醫院各類門診通常至少隔3、4年就會有新醫師加入團隊,且年紀相仿,但我是台大第2位感染科醫師,與老師相差近30歲,在這之前,偌大的台大醫學院、醫院只有年過60歲的老師獨撐感染科」。張上淳回憶道,「剛進入醫院時沒有辦公室,老師特別騰出一個位子,讓我跟他共享辦公空間,也會分享很多重要經驗」。他舉例,有一陣子登革熱在台銷聲匿跡,但1987年、1988年後,又因境外移入個案再次傳入台灣,爆發本土嚴重感染個案,當時許多年輕感染科醫師未有登革熱相關看診經驗,但謝維銓會提供症狀圖片等,對後輩熱心分享自身經驗。
-
2021-03-21 癌症.癌友加油站
2021癌症論壇/邰肇玫:從癌症畢業 我真心覺得自己會好
仔細打理化療後剛長出的新髮,整理服裝儀容,看起來神清氣爽的邰肇玫,一開口說話中氣十足:「我一罹癌就跟癌症希望基金會說,來拍我的紀錄片,我來當示範,我答應大家一定會好起來。」積極配合治療,再苦都不掉淚,還幫先生打氣。7年前,邰肇玫56歲,快要進入更年期,經血反而滴滴答答流不停,直到流出一塊手掌大的血塊、看似豬肝般的血凍,她才驚覺「不太妙」,就醫後確診罹患子宮內膜癌第三期。「我只知道是不好的東西,切掉就好,沒想到是癌症,但我真心覺得自己會好起來耶!」罹癌後邰肇玫積極配合治療,手術切除子宮、卵巢、淋巴,加上一連串化療,副作用再多、再苦她都沒掉過淚,反而是丈夫哭得最慘。「我先生在職場上呼風喚雨,但在家裡就是好好先生,連女兒都覺得爸爸很弱。」邰肇玫笑得甜蜜,「為了我,他哭好幾次,這嚇到我了,我跟他說會好起來啦!不要哭,要這樣講他才會堅強。」化療期間穿梭病房為癌友打氣,分享化解了病痛。化療期間,邰肇玫頂個大光頭,照樣當志工到病房探視癌友,很多病人看到她,忍不住落淚,「他們看到我,終於看到了希望,因為我走過來了,我知道他們的痛在哪裡。」邰肇玫說,其實當志工分享,是一種自我療癒的過程,她就是透過不斷地分享,忘記自己抗癌的艱苦過程。「生命本來就有很多痛苦,每講一次,就過濾整理一次,越講就越不會糾結,講到後來,我能分享的越來越少,因為痛都化解掉了。」邰肇玫也發現,癌症病人百百種,有的不承認自己罹癌,有的會變得驕氣,覺得罹癌就是老大,所有人都要讓著他,這兩種其實都不好。「我唯一一次仗著癌症欺負人,就是欺負木吉他(合唱團)。」邰肇玫大笑著說,當時是她發病後第二年,剛結束化療,和一群民歌手搭遊覽車要到新竹演出,「大家想喝飲料,我剛好坐最前面,木吉他叫我下車買,我就大喊『你們竟然要癌症病人幫買飲料!』結果一群大男人爭先恐後下車跑腿。」化療落髮,變換頭巾帽子;指甲變黑,擦黑色指甲油。她哈哈大笑,「我個性不記仇、不跟自己過不去,有脾氣就發出來,不會把垃圾往心裏放。」或許也因為她的豁達爽朗,讓癌症治療的苦都算不上什麼。化療落髮,她就變換各種頭巾、帽子,戴上大耳環;指甲變黑,她就擦黑色指甲油,展露不一樣的風情,「我就是要漂漂亮亮的出門,就算復發像個不定時炸彈,我照樣好吃好睡。」撐過癌症最危險的前五年,邰肇玫已經算是「畢業生」,她鼓勵癌友「出來當志工好得更快!因為當志工要愛別人,你才會更愛自己,要愛上自己的每一面,才能幫人打氣。」而在抗癌過程中,邰肇玫也拿到碩士學位,論文主題就是以自己為例談病人角色,就像她所說的:「癌症就是生病而已,只是治療久一點,跌一大跤,爬起來就好了。」邰肇玫年齡:63歲癌別:子宮內膜癌第三期癌齡:7年婚姻狀況:已婚,育有一女經歷:八○年代民歌手,創作歌曲達200多首代表作:《如果》、《奔放奔放》、《心痛的感覺》、《最後的戀人》等給癌友的一句話:癌症就是生病而已,只是治療久一點,跌一大跤,爬起來就好了。
-
2021-03-21 科別.精神.身心
改善失眠 先從生活型態開始建立睡前習慣
新冠肺炎疫情期間,許多人的生活習慣都被打亂,宅在家的時間增加,3C產品的使用大幅提升又缺乏運動,影響到睡眠品質,睡眠本身是種調理健康的重要機制,究竟怎樣才是好的睡眠呢?新竹馬偕醫院精神科醫師吳易澄指出,規律的生活作息是重要因素,睡眠環境包含光線、噪音、溫度、空氣流通都會有所影響。吳易澄表示,失眠的主觀感受相當多元,包括入睡困難、早醒或睡不久,睡眠斷續等,不同的睡眠樣態都有其特別的神經與精神病理的成因。壓力帶來失眠是很常見的,短期的壓力性失眠約一個月內會緩和。若超過一個月仍持續睡眠障礙,則必須積極調整生活或工作安排。個人的生活壓力與生活習慣常是導致失眠的主要因素,例如需仰賴勞動力維持機器24小時運作或是各種輪班工作,往往使得睡眠障礙成為常態。飲食習慣也會直接影響睡眠,比如睡眠中飢餓或過飽、水分攝取導致頻尿、刺激性飲食、含有咖啡因的茶或咖啡,也常常導致失眠。有些民眾甚至喝酒助眠,其實酒精會改變睡眠結構,減少深睡期,反而導致睡眠品質不佳,更別說長期藥物(甚至包括睡眠藥物本身)或毒品濫用的影響。吳易澄建議,要改善失眠情況,可先從生活型態上的改變入手嘗試建立一些睡前習慣,包括提早就寢時間,盡量不要熬夜,有助於調節生理時鐘; 晚上避免喝含咖啡因及酒精的飲品,以免難以入睡; 調暗房間燈光,保持內部空氣流通,並在舒適的溫度入眠。吳易澄提醒,良好的睡眠是健康的支柱,也是增強免疫系統的有效方法之一。若遭受失眠之苦,可用睡眠日記來記錄每天的生活與睡眠狀態,釐清問題及找出改善方法。必要時可求助家庭醫學科或是精神科醫師,針對睡眠問題做謹慎詳細的評估與治療。
-
2021-03-20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疫苗帶頭?楊文科:釐清疑慮會打 柯文哲:照順序打
台北市長柯文哲率市府團隊到新竹縣交流,被媒體問及是否會帶頭打疫苗,柯文哲表示沒意見,中央如果有公布順序,他就會照順序打,新竹縣長楊文科則說,要把AZ疫苗講清楚、釐清疑慮「我相信大家都會來打」。柯文哲受訪時,面對是否會帶頭施打疫苗來示範,他表示「我想,沒什麼意見啦,原則上是照打疫苗的順序打,當然有1、2個首長要特別帶頭打,反正那1、2個沒有影響大局,我沒什麼意見」。不過昨晚陳佩琪才在臉書發文稱「跟風式的施打就如同改名吃免費壽司一樣可笑」,柯文哲被問到對夫人陳佩琪說法的看法,柯文哲當場直呼「陳佩琪講的話我都不太敢批評」。楊文科同樣被問到是否會帶頭施打,他則回應「要把這些AZ疫苗講清楚,釐清一些疑慮之後,我相信這個大家都會來打。」
-
2021-03-20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AZ疫苗下周一開打 北市府:和平醫院拿到400劑
AZ疫苗22日將在全台57家醫院開始施打,其中台北市有9家醫院為首批AZ疫苗指定接種醫院;今天上午市長柯文哲訪問新竹縣,被問到北市取得多少劑疫苗,他語帶保留只說「我知道數量」,但一旁副市長黃珊珊則透露「和平醫院拿到400劑」。首批牛津AZ疫苗11萬7000劑已經開始陸續配送全台指定醫院,下周一就會開打,今天上午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也公布,下午2點指揮中心醫療應變組副組長羅一鈞將舉行記者會說明,不過行政院長蘇貞昌及衛福部長陳時中更被外界點名帶頭接種,因此記者會備受關注。其中首批接種醫院台北市就占9家,是全台最多接種醫院的縣市,上午柯文哲被問到是否知道台北市被分配到多少劑疫苗,柯文哲語帶保留說「我知道數量啦,但這個中央有公布嗎?如果中央有公布就按照中央的標準」。但是否疫苗施打時程過於倉促,周五公布、下周一就開打,柯文哲則回應「早就有準備了」,似乎是對疫苗施打流程十分有信心。
-
2021-03-18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AZ接種明拍板 有意願醫護優先
本月三日抵台灣的首批AZ新冠疫苗共十一點七萬劑,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昨晚宣布,已完成安全性檢驗,由於近期國際屢見AZ疫苗不良事件,預計我專家最快十九日決定是否開打,但為確保會議不影響施打時程,採同步配送,如一切順利,最快可望於下周一開打。原先指揮中心規畫開放讓十一.七萬名醫事人員施打,一人先打一劑,八周內再打第二劑。但由於下一批疫苗何時到貨,仍是未知數,陳時中昨晚改口,傾向讓六萬名有意願接種醫護人員優先,一人完成兩劑,避免第二批疫苗來不及於開打後的八周內抵台。陳時中說,金門縣醫護人員接種AZ疫苗意願最高,願意接種比率達百分百,其次為花蓮縣(百分之九十二)、新竹縣(百分之七十二),不過,第一批疫苗將平均分配至各縣市,護理人員施打意願較高的醫院將安排優先接種,預計未來兩天將配送至五十幾家醫療院所。國民黨立委昨呼籲,既然衛福部長陳時中仍強調疫苗安全,蔡英文總統應表態率先施打AZ疫苗安定民心。行政院長蘇貞昌日前曾承諾,疫苗若沒人敢打,「我率先」。行政院昨表示,疫苗施打優先順序會尊重指揮中心安排,並統一公布相關資訊。國民黨團書記長鄭麗文表示,疫苗怎麼施打?能不能施打?完全沒一個讓老百姓安心的SOP與透明資訊,蔡總統不能再躲起來不管。國民黨立委鄭正鈐表示,二○○九年H1N1新流感疫情蔓延,當時總統馬英九為建立國人信心,率先接種國產疫苗,「馬前總統可以做到,蔡總統做不到?」至於我直接向AZ藥廠洽購一千萬劑,第二波何時能抵台?對此,陳時中保密到家,昨在立院也說若違反保密條款,最慘、最不樂見的下場是被停止供貨,甚至未來大廠不願再與我國談採購事宜。原期待優先到貨的COVAX疫苗至今仍無下文,陳時中坦言,COVAX確實延遲交貨,與配送複雜有關,目前仍持續溝通中,「以快為原則」,雖然我國著急,然而COVAX一句「其他國家死亡人數更多,台灣到底在急什麼?」,在考量國際人道情況下,我方無法反駁。
-
2021-03-15 科別.精神.身心
醫病天地/憂染疫罹患焦慮症 55歲女穿雨衣就診
新竹55歲陳小姐擔心染上新冠肺炎,堅持出門身穿雨衣、戴安全帽與手套,就醫時也不願坐在診間椅子,她表示自己長期失眠且容易心悸、喘不過氣、頭暈、胸悶,情緒持續緊繃,無法專注連帶影響工作,醫師問診後確認她罹患焦慮症。東元綜合醫院精神科醫師張夢涵說,面對疫情變化的不確定感、人際被迫減少互動,也減少休閒娛樂,甚至有人失去工作,長期且巨大壓力下,使罹患焦慮症和情緒疾患個案也迅速增加,提醒民眾防疫時,也要防範「心靈病毒」。他建議5字訣「安、靜、能、繫、望」降低焦慮感;張夢涵指出,「安」是指促進安全,戴口罩、勤洗手與自我健康監控和環境衛生注意,適當保護自己也保護他人;「靜」是平靜鎮定,調適情緒與正向思考,可多深呼吸、冥想、瑜伽、聽音樂、閱讀、睡覺、運動等。「能」是提升效能感,在隔離下掌握自己能做的事,建立規律作息,找回自我控制感;「繫」是促進聯繫,利用網路與社群媒體注意疫情正確訊息,也透過視訊或電話維持與他人溝通,獲得心理支持;「望」是灌注希望,避免過度關注疫情負面資訊,善用1922防疫諮詢專線、安心專線(1925)。張夢涵表示,民眾若覺有焦慮情緒,可利用「廣泛性焦慮症篩檢量表」自我評估;有不明原因的身體症狀如頭痛、頭暈、持續緊張、肌肉緊繃、易怒易煩躁、無法專心、睡眠障礙等,影響生活或工作,甚至出現情緒低落、快樂不起來、持續負面想法、死亡意念等,就該及早就診諮詢。
-
2021-03-14 科別.精神.身心
憂心染疫 55歲女罹患焦慮症穿雨衣就診
新竹一名55歲的陳小姐,長期失眠且容易心悸、喘不過氣、頭暈、胸悶,情緒持續緊繃無法放鬆,甚至無法專注連帶影響工作,就診精神科時因擔心被傳染新冠肺炎,堅持身穿雨衣、戴著安全帽和手套,甚至不願坐在診間椅子上,醫師問診後確認陳女罹患焦慮症,經過藥物治療、醫師問診及生活調整後,已恢復穩定的情緒和正常生活。東元綜合醫院精神科醫師張夢涵表示,在面對宛如「世紀瘟疫」般的新冠肺炎,對疫情變化的不確定感、人際間被迫減少互動、減少休閒娛樂、失去工作等長期且巨大的壓力之下,罹患「焦慮症」及「情緒疾患」的個案也迅速增加,提醒民眾防疫時代,也要防範「心靈的病毒」。為了協助大家減低在疫情之下的焦慮感,可利用台灣憂鬱症防治協會推廣的五字訣「安、靜、能、繫、望」。張夢涵指出,安是指促進安全,平時養成戴口罩、勤洗手,自我健康監控與環境衛生注意,適當保護自己也保護他人;靜是促進平靜鎮定,調適自己的情緒與正向思考,可嘗試深呼吸、冥想、瑜珈、聽音樂、閱讀、睡覺、運動等。能則是提升效能感,即使在隔離之下,掌握自己能做的事情,建立規律的作息,找回自我控制感;繫是促進聯繫,可利用網路與社群媒體等,注意各種關於疫情的正確訊息,也透過視訊或電話,維持與他人的溝通,獲得心理上的支持,也要記得多多關心周遭的親友。望也就是灌注希望,避免過度關注疫情的負面資訊,善用1922防疫諮詢專線、安心專線(1925)等。張夢涵也提醒民眾可多加利用「廣泛性焦慮症篩檢量表」自我評估,若察覺自己或周遭親友開始出現難以控制的焦慮,或找不出原因的身體症狀,如頭痛、頭暈、持續緊張、肌肉緊繃、易怒易煩躁、無法專心、睡眠障礙等,已影響生活或工作;甚至出現情緒低落、快樂不起來、持續的負面想法、死亡意念等,建議及早就診精神科(身心科)諮詢,由專業的醫師與心理師協助度過難關。
-
2021-03-14 該看哪科.婦產科
政府催生 婦產科女醫師:關鍵並非補助
根據國發會推估,明年年台灣總生育率將再度低於一,生育率低迷,投入婦產科的女醫師卻變多。婦產科女醫師指出,提高生育率的關鍵不在補助產檢、發育兒津貼,而是社會觀念必須翻轉,不再弱化孕婦、別讓孕婦為風險負責、努力追求性別分工平等。統計顯示,一九九九年西醫男醫師有兩萬二千六百五十八名、女醫師僅二千四百九十名,到今年二月,男醫師人數增為五萬一千一百七十八人,女醫師人數大增四倍,達一萬零八百廿七人。女醫師執業比率以小兒科最高,成長三成,其次是婦產科。根據健保署委託報告,一九九九年到二○一三年,取得婦產科專科醫師執照的女醫師比率逐年增加,從百分之八點六增加到十九點七;執業婦產科女醫師比率,也從百分之十一點五增加到百分之廿三點六。此外,二○一六年到二○一九年,女性婦產科醫師增加九十六,是男醫師三點五倍。此外,婦產科女醫師大都比男醫師年輕,二○一九年,卅一到五十歲的婦產科女醫師占七成,五十一歲以上占三成,但同年度婦產科男醫師逾五十一歲占八成六,卅一到五十歲的婦產科男醫師只有一成四。對於生育率低落,女性婦產科醫師也提出建議。烏恩慈表示,孕產婦風險提升與高齡懷孕確實有關,但政府部門並未基於科學、站在女性立場進行衛教宣導,一方面強調風險、強調懷孕不能運動,導致女性心生恐懼、弱化自我;一方面又怪女性怕痛、怪醫師愛開刀剖腹。烏恩慈建議,應有一筆金額指定用於補助孕產照護,支持女性可以選擇減痛分娩、找助產師、甚至剖腹產。新竹國泰醫院婦產部主治醫師張瑜芹表示,每個人養育孩子的計畫都不一樣,需要更多元的觀點來支持女性。
-
2021-03-09 科別.血液.淋巴
六十歲男未抽菸酗酒突急性中風 竟是真性紅血球增生症
新竹一名60歲男子未抽菸酗酒,也無糖尿病、高血壓等病史,近期因左半邊肢體突然間無力,被診斷為急性中風住院治療。新竹台大分院新竹醫院內科部血液科醫師邱柏儒說,該男的血紅素和血比容過高,恐是骨髓增生性疾病,經一連串病史詢問、理學檢查、抽血檢查、基因突變篩檢及接受骨髓穿刺的門診檢查,確診為真性紅血球增生症,又稱為多血症 (polycythemia vera)。邱柏儒指出,仔細評估該男之前的健康檢查報告,發現該男近五年都有血紅素上升現象,且越來越高,最近一次血紅素已經接近20g/dL。在真性紅血球增生症中,紅血球的容積上升是因骨髓造血幹細胞在後天獲得體染色體的基因突變如JAK2,突變後的骨髓造血幹細胞會不受控制的過度製造紅血球。不只造成紅血球的數量上升,有許多病人也同時伴隨有顆粒球和血小板的過度生長。真性紅血球增生症為何會引發中風呢?邱柏儒解釋,起因於血液中的紅血球數量增加,造成血液的黏稠度上升,引起血管內血液流速度緩慢,進而促進血栓形成風險。此狀況不只會引起動脈的血栓疾病,如中風、心肌梗塞等,有時也會造成身體各器官的靜脈血栓,如在大腦的靜脈竇栓塞、肝臟的肝門靜脈栓塞等。此外,由於基因突變JAK2也會影響血小板的功能,導致增加血栓和出血的風險。因此,同時控制紅血球濃度和血小板數量以減少上述危險性是必要的。目前治療主要以針對血球增生的藥物治療和放血,及預防血栓的藥物為主。在症狀表現上,有的病患會出現頭痛、呼吸急促、視力模糊、夜間盜汗,洗了熱水澡後發生的搔癢等症狀。在確診真性紅球增生症後,建議要在血液科門診定期追蹤治療,大部份病患的預後狀況良好,仍有一部份的病患的症狀會隨著時間而進展,大約30%的病人會轉變成骨髓纖維化,而5%的病人會進一步轉變成急性骨髓性白血病,故建議須定期抽血追蹤血球變化。邱柏儒表示,後來該男被轉介至血液科的門診接受口服藥物和放血治療,血紅素逐漸趨於正常。而針對中風的部份,病人則持續維持健康生活飲食和運動,也定期追蹤血壓和血糖來監測有無代謝性疾病的發生。
-
2021-03-08 科別.婦科
生育率怎麼救? 婦產科女醫剖析現代女性需要的是這些
根據國發會推估,2022年台灣總生育率將再度低於1,儘管生育率如此低迷,投入婦產科的女醫師卻越來越多。兩位女性婦產科醫師指出,提高生育率的關鍵並不在補助產檢、發育兒津貼這些「給寶寶」的事,而是整個社會的觀念必須翻轉:別再弱化孕婦、別再強求孕婦為某些難以預期的風險負責、努力追求性別分工平等,並認知到育兒不是媽媽一個人的事,女人的成就也不該被限縮在母職。禾馨婦產科主治醫師烏恩慈表示,孕產婦風險提升與高齡懷孕確實有關,但政府部門並未基於科學、站在女性立場進行衛教宣導,一方面不斷強調風險、強調懷孕不能運動,導致女性心生恐懼、弱化自我;一方面又怪女性怕痛、怪醫師愛開刀剖腹。社會迷思則把孕婦評價為「病人」,任何人都可以對她指指點點、管東管西。就算懷孕本身既有許多無可避免的風險,但人們常會自行歸因到不相干的事物,堅信一定是產婦或醫師做錯了什麼,才會「保不住」。烏恩慈指出,目前政府對於懷孕的補助集中在產檢,著重於胎兒的部分,建議應有一筆實際金額指定用於補助孕產照護,支持女性可以自由選擇打減痛分娩、找助產師、甚至是剖腹產。建議政府應該要從國民教育就好好傳達備孕、懷孕的知識,別再讓大家透過誇大的影劇情節學習錯誤的觀念。新竹國泰醫院婦產部主治醫師張瑜芹表示,每個人養育孩子的計畫都不一樣,需要更多元的觀點來支持女性。「育兒不是媽媽一個人的事,媽媽也不是只有育兒一件事要做,」張瑜芹表示,女性生育需要很多支持,比如育兒時,有沒有足夠的經濟支持、精神支持?孩子年紀可以上幼稚園了,可負擔的幼稚園數量、容額是否足夠?有沒有管道讓女性可以再就業?烏恩慈表示,近十年來,好像要當全職媽媽才算愛小孩、不會錯過孩子成長,但現代女性事業表現越來越好,生育代價太高。社會制度應該要支持女性不因生育而喪失選擇,就算回到職場也不會受到指責,就像沒有人會因為爸爸不放棄工作而指責他。他也呼籲政府要多推廣男性請產假和陪產假,促進投入共同育兒、促進男女平權、性別分工平等,「讓每個人都能開心舒服地在各場域貢獻自己的能力,豈不是全體社會共贏的局面?」
-
2021-03-08 科別.婦科
女力當道!婦產科女醫比例增逾兩倍 優勢不只是同性別
三月八日婦女節是為了紀念婦權運動而設立的國際性節日,「婦產科」則是最女性的科別,台灣女醫師取得婦產科專科和執業的比例穩定攀升,整體年齡也比男醫師年輕得多。兩位女性婦產科醫師分析,女醫師在婦產科的優勢並非是僅止於「與服務對象同性別」這麼表淺,而是在對孕產有誤解或偏見的社會環境中,她們能重視個體差異、支持現代女性探索並發揮自己的力量。根據2015年健保署委託研究報告,1999年到2013年,取得婦產科專科醫師執照的女醫師比例逐年穩定增加,已從8.6%增加到19.7%,僅次於小兒科及檢查科。有執業的婦產科女醫師比例,也從11.5%增加到23.6%,論佔比僅次於小兒科,論增幅則是各科之冠。雖然生育率逐年降,但內政部性別統計顯示,2009年到2019年間,都是女性的助產師,接生數從40人增加到148人。此外,2016年到2019年,男性婦產科醫師只增加27人(增幅1.4%)。女性婦產科醫師則增加96人(增幅18.5%),女醫師增加人數是男醫師的3.5倍。此外,婦產科女醫師大都比男醫師年輕得多,2019年婦產科女醫師以31到50歲佔70%最多,51歲以上僅佔30%,同年度婦產科男醫師則以51歲以上佔86%最多,31到50歲只有14%。禾馨婦產科主治醫師烏恩慈表示,考上醫科的女生越來越多,選科時會覺得婦產科比較吃香有兩個原因。首先服務對象都是女性,內診或討論私密的事比較不會尷尬,再者是婦產科出路多元,可專攻婦癌、不孕、婦科門診、產科接生。在醫療場域中,女醫師也會面臨刻板印象,認為女生一定比較溫柔、女生都是護理師;不過當醫師變資深,同性別優勢和刻板印象都會淡化,個案看重醫師的專長和特質,更勝於性別。新竹國泰醫院婦產部主治醫師張瑜芹表示,婦產科屬於外科,住院醫師養成蠻辛苦,白天要跟刀,婦癌長刀視野小而且得站好幾個小時,不過時間仍比其他大外科短一些。晚上值班接生、守急診、開婦科急刀,都是挑戰。一般會認為婦產科醫師生活品質不佳,但若不接生,只看門診和做產檢,或在採取值班接生制的醫療集團工作,休息時間還是受保障,張瑜芹則是受新生兒出生的喜悅吸引,依然投入產科工作。烏恩慈和張瑜芹都熱衷照顧孕產婦、有在接生,但自己沒有生孩子。烏恩慈表示,孕婦壓力很大,一個重要原因,就是周遭的人很習慣用自己的經驗去評價她的身心變化,包括親近的家人和朋友,要是跟大部分人不一樣,產婦會被認為「有問題」,徒增很多焦慮。烏恩慈特別注重個體差異,虛心理解每個女性、支持她們用健康的方式備孕、懷孕,就算她自己沒有生育,信賴關係的建立不受影響。張瑜芹表示,很多人熱心以過來人經驗給孕婦建議和指教,不是惡意,卻常讓孕婦很傷心、覺得自己不夠好,甚至讓旁人期望凌駕她自己的想法。現代女性希望被溫柔對待,孕期的身心不適可以被理解、可以和醫師討論自己的生產期望和計畫;至於醫師的性別、有沒有生產經驗,反而不是那麼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