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6-10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搜尋
新型冠狀病毒
共找到
927
筆 文章
-
-
2020-06-09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全球日增病例創新高 世衛:離疫情結束還很早
世界衛生組織(WHO)今天表示,2019冠狀病毒疾病(COVID-19)單日新增病例來到新高,不僅全球疫情惡化,中美洲也還未達高峰,各國應繼續推動防疫措施。世衛秘書長譚德塞(Tedros Adhanom Ghebreyesus)在線上簡報中表示,7日全球通報超過13萬6000起新病例,為迄今最高單日增幅,近75%出自10個國家,多來自美洲和南亞。法新社彙整的官方數據顯示,自中國去年12月底爆發疫情以來,新型冠狀病毒在全球造成40萬3000多人喪生,至少700萬人感染。疫情先蔓延至東亞,之後來到歐洲,如今肆虐於美洲。譚德塞在日內瓦說:「儘管歐洲情況好轉,全球局勢卻轉壞。」「過去10天有9天的通報病例超過10萬起,昨天就有超過13.6萬件,是至今以來最高單日增幅。」譚德塞表示,在情況好轉的國家,「如今最大威脅是志得意滿」,還說「全球多數人仍輕易就能感染病毒」。「疫情迄今6個多月,還沒到任何一國可以鬆懈的時候。」至於有關中國的問題,世衛突發衛生事件執行主任萊恩(Mike Ryan)表示,針對疫情因應作為的回溯性研究可以先緩緩,「目前應該聚焦在當下該做什麼來避免第二波流行」。萊恩同時表示,包括瓜地馬拉在內的中美洲各國感染人數仍在增加,且這是「複雜」的流行病。他說「這是高度關切的時刻」,呼籲當地發揮強大政府領導力,國際社會也應予以支持。巴西如今是全球疫情熱點之一,據全國衛生局長委員會(Conass)數據,境內確診數累計70萬7412起,為世界第2高,僅次於美國;3萬7134人病故則是全球第3高,上週超越義大利,目前僅次於美國和英國。WHO冠狀病毒研究部門的范科霍芙(Maria vanKerkhove)表示,南美洲必須要有一套「全面性措施」,並說距離疫情結束「還很早」。
-
2020-06-08 新冠肺炎.周邊故事
台灣擊退疫情關鍵 BBC:口罩地圖和一粒卡臣
台灣昨天正式迎來解封日,英國廣播公司(BBC)一則專文以當局借助科技和幽默闢謠的角度,探討台灣防疫關鍵。文中說,台灣有往返中國武漢市的直飛航班,近2400萬人口又大多集中在稠密的都市區,抗疫前景看似相當嚴峻,不過2019冠狀病毒疾病(COVID-19)迄今僅在台灣釀成7死,台灣也未進入全面封鎖階段。領導層認為,口罩在防疫方面扮演重要角色,但並非基於大家可能想到的原因。台灣數位政委唐鳳解釋說,戴口罩的主要好處在於,第一提醒民眾正確洗手,第二保護大家不要碰觸口鼻。自1950年代起,台灣民眾都會基於衛生和其他因素戴口罩,然而新型冠狀病毒傳播,引發一波恐慌性購買潮。為了平衡需求,當局實施口罩配給制,同時擴大生產量,從每天產製200萬枚增加到2000萬枚。民眾在藥局及衛生所外大排長龍買口罩,恐增加感染風險,因此,政府主張應該公開每個販售地點的庫存數量。唐鳳領軍建置「口罩供需資訊平台」,提供健保特約藥局登錄進貨及銷售等資訊,供民眾查詢,接著又與民間工程師合作推出即時口罩地圖,列出販售地點的庫存等最新資訊,幫助民眾在住家或工作地點附近買到口罩。隨著口罩地圖愈來愈受歡迎,更多民間電腦高手加入行列,為平台增添更多功能,像是為視力障礙的使用者提供語音服務,總計有超過1000萬人使用口罩地圖應用程式(App)。唐鳳表示,這些日子以來只有少數人沒戴口罩,而他們如今也因「感受到社會壓力」而戴上口罩。這則專文還說,台灣擊退疫情的關鍵不僅只於此。前副總統、知名流行病學家陳建仁3日透過視訊告訴英國國會議員,精心設計的追蹤疫情系統以及對入境旅客實施嚴格隔離措施,也發揮了重要作用。他還說,台灣「高度民主」的特質,加上衛生部門官員為贏得公眾信任所做的努力,都是台灣抗疫成功的關鍵。先前在全球疫情延燒,口罩一罩難求之際,有關口罩生產會造成衛生紙原物料短缺等假消息層出不窮,引發民眾瘋搶衛生紙亂象。行政院長蘇貞昌在闢謠文宣中,以圖表說明口罩與衛生紙的原料和產地並不相同,還用一張扭屁股的背影照,幽默表示「咱只有一粒卡臣」(我們只有一個屁股),呼籲民眾勿信謠言,不要囤貨。唐鳳表示,政府「幽默應對謠言」的策略,讓蘇貞昌的「一粒卡臣」文宣爆紅。唐鳳說:「很可能大多數人在聽聞謠言之前,就先看到了闢謠訊息。那他們就有了群體免疫,或者說,就這起案例而言,對愚蠢(的謠言)免疫。」
-
2020-06-07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全球近40萬人死…WHO更新防疫建議:疫區應戴口罩
隨著新冠疫情仍在全球延燒,已超過669萬人確診、近40萬人不治。世界衛生組織(WHO)5日更改防疫建議,呼籲在疫情嚴重的地區、以及難以維持社交距離的地區必須戴口罩。中央社引述法新社報導,世衛公布最新的「口罩使用」建議,像是「誰」應該戴口罩、「何時」應該戴口罩以及口罩的材質等。世衛祕書長譚德塞說:「鑒於最新證據顯示,世衛建議政府,應該鼓勵民眾若在容易傳播、或是無法保持社交距離的地方,像是大眾運輸工具、商店或其他密閉、擁擠的場所,應配戴口罩。」他並建議60歲以上和有潛在疾病的人,在無法保持社交距離時應佩戴口罩。世衛也提到,在疫情廣泛傳播區域,所有在醫療機構工作的人都應使用醫療口罩,而不再僅限於照顧確診病患的醫護人員。此外,口罩至少需有3層才能達到有效防護。這3層材質包括:棉製吸溼性良好的內層、不織布的過濾中間層以及聚酯纖維等製成的防水外層。不過世衛強調,光是使用口罩「無法保護人們免於感染新型冠狀病毒;而感染者應避免外出」。
-
2020-06-06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研究:高血壓患者染新冠肺炎 死亡風險恐高一倍
研究人員今天指出,患有高血壓的2019冠狀病毒疾病(COVID-19,新冠肺炎)患者在住院後,死亡風險可能比沒有高血壓的患者高出一倍。中國及愛爾蘭研究人員在這項研究中,回溯查看了2月5日至3月15日期間住進中國武漢市火神山醫院的相關病例。這些病患中近30%(850名病患)有高血壓病史,其中有4%死亡;相較下,沒有高血壓的2027名病患只有逾1%喪生。在依年齡、性別和其他健康狀況等因素加以調整後,研究人員計算出,高血壓患者死於新型冠狀病毒的風險高出一倍。研究人員在「歐洲心臟期刊」(European HeartJournal)發表報告指出,住院的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者若已停止服用高血壓藥物,死亡風險會再增加一倍。報告資深執筆人、中國西安市西京醫院心臟內科醫師李飛表示:「重要的是,高血壓患者必須了解自己死於2019冠狀病毒疾病的風險較高。」
-
2020-06-06 科別.一般外科
坐立難安、屁腫流膿…竟是這個疾病作祟!
18歲的李同學,一年前從台北騎機車到宜蘭遊玩後,疑似因騎車時間過長,尾椎處感到異常疼痛,尾椎部位的皮膚傷口出現紅、腫、流膿等症狀,讓他無法久坐,但遍訪醫療院所卻遲遲找不出病因,令他相當苦惱。李同學起初至大腸直腸外科看診,以為是肛門廔管,但始終未癒,之後陸續看了骨科、神經外科、皮膚科等,都無法確診並根治症狀。直至整形外科才確診為罕見疾病「潛毛症」,經手術切除患部後,終於不再坐立難安。亞洲大學附屬醫院整形外科主治醫師鄭旭棠表示,潛毛症又稱藏毛竇,是罕見的皮膚上含有毛髮的竇道。最常見於骶尾部、臀裂上方二分之一的皮下感染,通常很難自癒。常被誤診為肛門廔管、局部蜂窩性組織炎感染或皮膚膿瘍。他指出,潛毛症為後天性罕見疾病,常見於男性、體毛旺盛、肥胖者、常坐著工作等。通常於青春期後發病,17歲以下少見,19歲以後者漸增,25歲以後達到高峰,40歲之後就幾乎很罕見。主要是骶尾部臀裂上方受到重力拉扯,皮膚牽扯毛囊底部最脆弱之處,使毛囊破裂造成急慢性膿腫反覆發作,或產生反覆溢出分泌物的竇道,同時伴有與周圍皮膚不相連的毛髮從竇口中生長。若無感染常無症狀,只覺骶尾部凸起,有時感覺疼痛和腫脹。鄭旭棠說,治療上,在急性感染出現膿瘍時,需進行膿腫切開引流,並處理感染問題;若已進入疾病慢性期,則建議進行完整的手術切除,盡量將腔內的肉芽組織和毛髮徹底清除,爭取治癒的機會。在切除同時,也需進行皮瓣轉移手術,覆蓋竇道切除後的裸露區域。此術式優點為病變組織切除範圍最大,透過轉移皮瓣縫合傷口,傷口縫合時張力較小,癒合機率高。
-
2020-06-04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研究:羥氯奎寧防疫效果和安慰劑差不多
美國科學家今天發表臨床試驗結果:在接觸2019冠狀病毒疾病(COVID-19)確診患者後立刻服用瘧疾治療藥物「羥氯奎寧」,在預防感染上沒有統計數據的顯著效果。美國總統川普一向提倡「羥氯奎寧」(hydroxychloroquine)作為預防新型冠狀病毒用藥,他還自曝自己也有服用。法新社報導,美國明尼蘇達大學(University ofMinnesota)研究人員針對美國和加拿大821名受試者的實驗顯示,服用羥氯奎寧來預防新型冠狀病毒,效果和安慰劑差不多。研究發表在「新英格蘭醫學期刊」(NEJM)。研究人員徵求成人受試者,在2公尺距離內接觸確診病患長達十多分鐘。受試者中有719人沒有戴口罩和護目鏡,被視為「高風險」暴露;其餘受試者有戴口罩但未使用護目鏡,是為「中度風險」暴露。所有受試者在4天內隨機投以安慰劑,或者瘧疾、類風濕性關節炎和紅斑狼瘡的治療用藥「羥氯奎寧」。研究人員發現,在414名服用羥氯奎寧的受試者中有49人感染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率11.83%;安慰劑組的407人則有58人感染,感染率14.25%。然而鑒於受試者數量的實驗規模,約2.4%的絕對差異並不被視為統計上的顯著意義,這意味可能因機率而產生差異。羥氯奎寧組出現副作用的比例為40.1%,安慰劑組則為16.8%,但都未出現嚴重不良反應。研究作者寫道:「這項隨機試驗並未呈現,羥氯奎寧作為暴露後預防性投藥(post-exposureprophylaxis,PEP)的明顯益處。」
-
2020-06-04 癌症.抗癌新知
新型冠狀病毒很可怕?這個病毒更該小心,5%的癌症與它有關
病毒有多可怕,從2019新型冠狀病毒(COVID-19)疫情持續蔓延,已造成全球逾37.1萬人死亡,更影響了全球經濟到生活日常,徹底顛覆人類習以為常的運作模式,也喚起大眾對病毒預防的重視。除了新型冠狀病毒的高危險性不能掉以輕心,生活中還有其他病毒也威脅著我們的生命嗎?事實上,同為病毒的人類乳突病毒(HPV)也持續肆虐。研究指出,人的一生感染HPV的機率高達80% ,約5%的癌症與HPV感染有關!台灣癌症基金會副執行長蔡麗娟表示,HPV感染已被認為是致癌因子之一,癌前病變一旦惡化成癌症就有致死的可能。顯示這兩種病毒同樣具有危險性高、潛伏期長,且無論性別皆有可能感染,著實不可輕忽。高感染風險 不留意可要命HPV可能導致多項癌症與疾病,除了子宮頸癌外,肛門癌、口咽癌也讓人聞風喪膽。臺中榮總婦女醫學部婦癌科主任許世典指出,HPV有高達100多種型別,感染高危險型別的HPV更具有高罹癌風險。其中,第16及18型高危險型別HPV是造成子宮頸癌的主因,蟬聯女性癌症十大死因排名第七(2017-2018)。若持續感染第31、33、45、52及58型高危險型別HPV,便可能導致包含肛門癌、外陰癌、陰道癌、陰莖癌、口咽癌、食道癌、呼吸道癌症等。許世典進一步說明,即使是低致癌風險型別HPV,也可能導致皮膚病變如菜花(尖型濕疣)、皮膚疣、扁平疣等。潛伏期長 無症狀感染者也會傳染HPV與新冠病毒也同樣都有潛伏期,無症狀感染者也具有高傳染力!新冠病毒感染潛伏期為2至12天(平均7天),然而HPV潛伏期更長,一般為3星期到8個月,更可能達10年以上。由於多數受感染後無明顯症狀或不適,導致許多人被感染後渾然不知,更將HPV傳染給另一半。許世典提及,如果自身免疫力低落,再加上持續重複感染,也可能於日後引發相關疾病與癌症。男女都有風險 預防一樣重要許世典說,現階段多數專家認為新型冠狀病毒的傳播,以直接接觸帶有病毒的分泌物或飛沫傳染為主;而HPV的傳染則與行為模式有關,最常見的傳染途徑為性行為,感染機率與性行為次數及對象數成正比。此外,也可能透過接觸皮膚傷口、黏膜或體液而感染,其中,最需注意的是若外部生殖器接觸帶有HPV附著的公共設施,也可能造成感染,包含公共浴池、溫泉、游泳池等場域。許世典提醒,不是女性、或是性生活較複雜的族群才有可能感染HPV,即使是固定性伴侶,甚至未發生過性行為,皆有可能感染。因此兩性共同預防,更能保護自己與另一半。無需佛系防「病毒」 施打疫苗主動出擊兩者唯一的差別是,新冠肺炎目前尚無核可的抗病毒藥物,各國皆積極投入疫苗及藥物研發,引領期盼疫情救命稻草的出現。現階段僅能以戴口罩、勤洗手等「被動防護」。許世典表示,相較之下,面對HPV病毒的威脅,已有疫苗可接種,能「主動出擊」以提高防禦力,且保護力可達10年以上。目前通過我國食品藥物管理署核准的疫苗,分別為2價、4價和9價。他補充說明,2價疫苗可預防16型與18型HPV的感染;4價疫苗則比2價疫苗多了可預防菜花的6型與11型,因此可同時施打於男女性;9價疫苗可預防前述型別的HPV感染外,更對31、33、45、52和58等五型高危險型別具有直接保護力,適合9~45歲男女施打。在HPV可提前預防之下,許世典呼籲,不論男女皆應提早接種HPV疫苗,預防癌前病變發展的可能。此外,預防HPV還可以做的是:安全性行為,多重防護你及伴侶的健康;女性記得透過定期抹片檢查,避免潛在的HPV病毒威脅。【延伸閱讀】 老是想睡、精神不繼、感到疲勞...醫籲:做這項檢查找出原因吧! 小孩看牙免驚 睡一覺就能治好蛀牙 不讓癌細胞長大!醫籲,遵守健康6原則立刻加入KingNet 國家網路醫藥 LINE@ 共同守護全家人健康!
-
2020-06-03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義大利醫稱新型冠狀病毒減弱 世衛專家駁斥
世界衛生組織(WHO)專家今天表示,沒有科學證據支持新冠肺炎病毒毒性已經減弱的說法。路透報導,位於義大利倫巴底大區(Lombardy)的聖拉斐爾醫院(San Raffaele Hospital)加護病房主任桑格里洛(Alberto Zangrillo)昨天告訴義大利國家電視台(RAI),新型冠狀病毒「從臨床上來看,已經不存在(於義大利)」。倫巴底大區是義國疫情重災區。桑格里洛說:「相較於1、2個月前,過去10天所取篩檢拭子的病毒量,絕對是微乎其微。」桑格里洛身為義國前總理貝魯斯柯尼(Silvio Berlusconi)的私人醫師,在義大利頗享盛名。然而世衛流行病學家科霍芙(Maria Van Kerkhove)與其他病毒和傳染病專家表示,桑格里洛的言論沒有科學證據支持。專家表示,沒有數據顯示新冠肺炎病毒有顯著改變。科霍芙告訴記者:「就病毒傳播能力來看,沒有改變;就嚴重程度來看,也沒有改變。」英國倫敦大學衛生暨熱帶醫學院(London School of Hygiene and Tropical Medicine)新興傳染病專家希柏德(Martin Hibberd)表示,檢視新冠肺炎病毒基因變化的幾項重要研究,並不支持病毒毒性減弱的說法。中央社引述法新社報導,世衛突發衛生事件執行主任、流行病學家萊恩(Michael Ryan)表示,要是相信這種新型冠狀病毒的毒性已經減弱,是很危險的。他解釋:「新病毒在人類群體中有兩種可能性:它們會演化,然後變得比較不具致病性,抑或有時變得更具致病性。」萊恩表示,殺死每個宿主並不符合病毒的利益,繼續在人類之間傳播能讓病毒更容易存活下來。但他說:「我們不能輕忽:這仍然是殺手級的病毒。」
-
2020-06-03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後疫情時代 我國積極研發疫苗 預計秋季人體試驗
新冠肺炎疫情持續延燒,但我國已超過50幾天沒有本土個案,國內即將解封,算是通過「期中考」。然而因應國際疫情仍然持續,因此用於新型冠狀病毒預防及治療的疫苗與藥物將是後續防疫工作的重要利器。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也就我國目前疫苗、藥物的研發情形進行說明,疫苗最快今年秋季可進入人體臨床試驗。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研發組組長梁賡義表示,現在全球有超過100多個單位在研究疫苗,進入臨床有10個,包括美國NIH、英國牛津大學,以及中國大陸的研究單位。而面對全球性的防疫需求,與其盼望國外能夠供應足夠的疫苗給台灣,我國在疫情發生初期,產學研界也啟動投入疫苗研發。例如,國衛院利用四種技術平台同步開發,最快在今年秋季即可進入人體臨床試驗;中研院開發的奈米疫苗,目前也正進行疫苗劑型與劑量的優化。梁賡義指出M前述兩個研究單位的成果均已與國內廠商洽談並啟動合作。此外,國內廠商所開發的疫苗也預計於今年底前可進入臨床人體試驗。同時,政府也不曾放鬆步調,持續提供相關輔導,已大幅縮短疫苗開發時程。梁賡義進一步表示,新藥開發方面,國內學研界也積極研發治療新型冠狀病毒的候選藥物,例如國衛院團隊已找到具抑制新冠病毒活性的化合物,從初步實驗結果顯示極具有開發的潛力及價值。中研院團隊篩選出新冠病毒主要蛋白酶抑制劑,此強效的蛋白酶抑制劑,可在體外抑制新冠病毒複製。長庚團隊以及國衛院、預醫所團隊也分別找到單株抗體藥物,其抑制新型冠狀病毒能力高達90%以上。另外,食藥署因應國內緊急公共衛生情事需求,協助疾管署依照藥事法取得疫情初期所需之檢驗試劑專案進口。同時預估疫情發展,超前部署國內檢驗試劑、藥品及疫苗需求,提供廠商依循類似於美國緊急使用授權(Emergency Use Authorization,EUA)機制,提出檢驗試劑、藥品及疫苗之專案製造及輸入申請,截至目前為止,已核准四件檢驗試劑專案製造及19件檢驗試劑專案輸入。並提供至少22家廠商檢驗試劑專案製造輔導及10家藥品和疫苗查驗登記輔導。此外,預防疫情再襲,食藥署召開專家會議並依決議核准瑞德西韋的查驗登記申請。指揮中心表示,繼口罩國家隊後,科技防疫國家隊也儼然成形,結合產官學研的儲備量能,因應疫情再次發生時,台灣有足夠的自我保護能力。
-
2020-06-02 性愛.性病防治
非性行為才會染HPV! 醫揭公共3危險地方
2019新型冠狀病毒(後稱新冠病毒)疫情蔓延,已造成全球逾34萬人死亡,儘管台灣防疫能力全球有目共睹,仍累計7起的死亡個案。事實上,同為病毒的人類乳突病毒(HPV)也持續肆虐;根據研究指出,人的一生感染HPV的機率高達80%,且約5%的癌症與HPV感染相關,這兩種病毒的特性,同樣危險性高、潛伏期長,且無論性別皆有可能感染,著實不可輕忽。台灣癌症基金會副執行長蔡麗娟表示,HPV感染已被認為是致癌因子之一,癌前病變一旦惡化成癌症就有致死的可能,然而,根據研究顯示,施打HPV疫苗可提高預防效果,現行疫苗有2、4、9價等3種,不同價別代表能預防的病毒種類,應盡早接種,主動提高防禦力。新冠病毒的高危險性不能掉以輕心,而生活中還有其他要防範的病毒也正威脅著生命。感染HPV可能導致多項癌症與疾病,除了子宮頸癌外,肛門癌、口咽癌也讓人聞風喪膽。相似1:高感染風險不留意可要命HPV有高達100多種型別,感染高危險型別的HPV更具有高罹癌風險。臺中榮總婦女醫學部婦癌科主任許世典進一步說明,其中第16及18型高危險型別HPV是造成子宮頸癌的主因,蟬聯女性癌症十大死因排名第七(2017-2018),每年有600多名女性死亡,若持續感染第31、33、45、52及58型高危險型別HPV,便可能導致多項男女癌症,包含肛門癌、外陰癌、陰道癌、陰莖癌、口咽癌、食道癌、呼吸道癌症等,即使是低致癌風險型別HPV,也可能導致皮膚病變如菜花(尖型濕疣)、皮膚疣、扁平疣等。 相似2:潛伏期長無症狀感染者也會傳染HPV與新冠病毒也同樣都有潛伏期,無症狀感染者也具有高傳染力。新冠病毒感染潛伏期為2至12天(平均7天),然而HPV潛伏期更長,一般為三星期到八個月,更可能達10年以上。由於多數受感染後無明顯症狀或不適,導致許多人被感染後渾然不知,更將HPV傳染給重要的另一半,如自身免疫力低落,再加上持續重複感染,也可能於日後引發相關疾病與癌症。 相似3:男女都有風險預防一樣重要現階段多數專家認為新型冠狀病毒的傳播,以直接接觸帶有病毒的分泌物或飛沫傳染為主;而HPV的傳染則與行為模式有關,最常見的傳染途徑為性行為,感染機率與性行為次數及對象數成正比;此外,也可能透過接觸皮膚傷口、黏膜或體液而感染。其中,最需注意的是若外部生殖器接觸帶有HPV附著的公共設施,也可能造成感染,包含公共浴池、溫泉、游泳池等場域。不是女性、或是性生活較複雜的族群才有可能感染HPV,即使是固定性伴侶,甚至未發生過性行為,皆有可能感染。因此兩性共同預防,更能保護自己與另一半。 許世典呼籲,相較現階段新冠病毒僅能以戴口罩、勤洗手等「被動防護」,面對HPV病毒,更能「主動出擊」接種疫苗以提高防禦力,且保護力可達10年以上。 延伸閱讀: 性行為不是感染菜花唯一途徑! 這些地方也藏病毒 感染HPV病毒非女性專利! 男性3種癌多由「性」引起 
-
2020-06-01 醫聲.疫苗世代
疫苗新知/國衛院研發快篩完成技轉 五家廠商接棒生產
國衛院與國防醫學院預防醫學研究所共同合作開發新型冠狀病毒快篩試劑,預計15分鐘內就有結果,目前已有五家公司正式完成技轉授權簽約,保守估計年底前可上市。國衛院技轉中心主任蔡熙文表示,目前已有已有五家公司正式完成技轉授權簽約,包含台灣尖端先進生技醫藥股份有限公司、台灣奈米碳素股份有限公司、安特羅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鼎群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與冷泉港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蔡熙文表示,該試劑準確度可達七成,因國內病患較少,臨床試驗較困難,因此保守估計年底之前可上市,產量將以國內使用為優先。國衛院開發的快篩試劑是利用過去抗SARS病毒抗體為基礎,挑選出可辨識新型冠狀病毒(SARS-CoV-2)的抗體,當滴入檢體後,測試線與對照線皆會顯現,也就是呈現二條線時判定為陽性;如果只有呈現一條線(對照線)時,則判定為陰性。整個測試時間,預計可在10到15分鐘內完成。初步結果顯示此快篩試劑雛型,對其他類型的人類冠狀病毒(OC43、229E、NL63)、腺病毒、呼吸道融合病毒、A型流感病毒(H1N1、H5N1、H7N9)等呼吸道相關病毒及腸病毒(EV71),都不會有交叉反應。
-
2020-05-30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食藥署今准許瑞德西韋輸入 僅能用於新冠肺炎重症患者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天表示,為保障國內病人接受治療之權益,並積極因應新冠肺炎疫情可能的發展,衛生福利部食品藥物管理署於昨邀請國內藥學及臨床醫學專家召開會議,討論瑞德西韋(Remdesivir)藥品之查驗登記申請,今准許輸入。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研發組副組長吳秀梅說,廠商在5月25日送件,食藥署與CDE審查,5月28日完成審查,昨天進行討論會議,會以藥事法第48條之2規定,有條件核准該藥品專案輸入使用於重度新型冠狀病毒,包含成人、兒童都可以使用。吳秀梅表示,瑞德西韋的治療時間最長10天,藥廠必須需要提供治療計劃,以及用藥患者的登錄名冊,由於這次是因應緊急授權命令開放,因此藥廠必須要在一年內完成技術性資料,有最新臨床試驗結果資料要送署審查,要更新仿單者要立即執行等。綜觀其他國家使用瑞德西韋的狀況,吳秀梅表示,美國在5月1日透過緊急使用授權命令(EUA)使用瑞德西韋,日本則是在5月7日也是透過特別緊急許可輸入,台灣則是在5月25接到申請、5月29日也就是昨日討論完成,業者將會於下周會領到這個許可證。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專家小組召集人張上淳表示,考量到新冠肺炎後續仍可以會出現,因此幾種重要的藥物,國內也嘗試在爭取使用,瑞德西韋的多國多中心的臨床試驗台灣也有參與,昨天藥廠提供的資料,也有部分是我國參與的實證資料。張上淳表示,初步的資料顯示瑞德西韋的使用是有效的,雖然不是嚴謹且具有充足的科學證據,但防範患者病情惡化,還是希望能使用到瑞德西韋,因此昨天討論專家都支持讓它有機會進到國內,萬一病人需要用就可使用。我們也會注意病人安全問題,使用中會要求病人持續監測其肝功能腎功能等副作用,個案資料都要跟政府通報。
-
2020-05-30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觀光業首發!關島7月開放台灣旅客入境免隔離
關島總督Lou Leon Guerrero剛剛宣布,7月1日之後,來自日本、韓國和台灣的旅客不必強制隔離和病毒測試,即可入境關島旅遊。關島官方也正式邀請來自這三個國家的旅客優先再次體驗美麗的關島。Lou Leon Guerrero表示,最近幾周,我們一直在抑止2019新型冠狀病毒(COVID-19)的傳播並製定相關準則。而現在,我們已準備好,歡迎遊客回來體驗我們的Håfa Adai精神。現觀光局代理局長暨前總督Carl Gutierrez指出,日本、韓國和台灣在防止疫情蔓延的政策措施做得非常好,加上關島本身的努力,「我們有信心關島已經準備歡迎我們的旅客」。據了解,隨著疫情減緩,關島開放台灣旅客入境免隔離,也是期望為低迷的觀光業重新帶來曙光。
-
2020-05-29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陳文儀在渥太華與各國大使視訊:成功抗疫非奇蹟
駐加代表陳文儀昨天參加渥太華智庫舉辦的各國防疫視訊研討會,與德、日、瑞典3國大使一同分享抗疫經驗,加拿大媒體引述他表示,「成功抗疫並非奇蹟,全靠充分準備」。防疫視訊研討會由皮爾遜進步政策中心(PearsonCentre for Progressive Policy)主辦,主持人加拿大眾議院外交委員會主席李維特(Michael Levitt)說,對於在加拿大工作的外交官來說,這是很不尋常的時刻,各國防疫做法不同,更需要相互借鏡。渥太華「國會山莊時報」(The Hill Times)27日詳盡報導瑞典、台灣、德國和日本外交官各自分享的抗疫經驗談。台灣成功抗疫經驗在會中備受讚揚,陳文儀闡述台灣實際努力過程,並與各國外交官合力呼籲全球合作抗疫。德國駐加大使斯帕瓦瑟(Sabine Sparwasser)在會中說:「全球正進行一場巨大的地理、經濟和心理實驗。」她警告,當防疫措施開始起作用、人民質疑是否還需要保持社交距離時,「虛假的安全」很可能浮現。斯帕瓦瑟和主持視訊會議的李維特均表示,台灣防疫反應讓人「印象深刻」。陳文儀說,台灣的範例未必適用每個國家,但做好準備並保持透明化,對台灣至關重要,至今全台2019冠狀病毒疾病(COVID-19)死亡人數僅7人。陳文儀「認為這不是奇蹟,而是做好準備 」,人口2400萬的台灣能做好準備,部分原因是汲取2003年受嚴重急性呼吸道症候群(SARS)重創的教訓。陳文儀說,政府提前部署、集中對策、取得民眾信任,都是台灣得以將確診病例數保持在450例以下的重要因素。此外,快速接觸追蹤病例並進行新型冠狀病毒檢測,在公共政策與限制公民自由之間取得「適當平衡」,也很重要。眾外交官都同意,可能需要數年時間才能了解哪種措施最合適、最應當強力實施。瑞典駐加大使阿林(Urban Ahlin)說,與北歐鄰國相比,瑞典採取的做法是「軟封鎖」。大學雖改為線上教學,但兒童繼續上學,商家仍開放營業,同時試圖將病毒傳播風險降到最低。瑞典是全球2019冠狀病毒疾病人均死亡率最高的國家之一,據世界衛生組織(WHO)數據,截至5月27日,瑞典確診病例3萬4440例,逾4100人死亡。大多數死亡病例發生在養老院。瑞典的做法到底正確與否,引人質疑,但阿林說,「軟封鎖」獲得瑞典民眾廣泛支持,而且瑞典民眾絕對不會接受採用手機應用程式對個人進行追蹤聯繫。
-
2020-05-29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疫情新熱點頻現 大流行恐進入新階段
2019冠狀病毒疾病在阿根廷、巴西、哥倫比亞、墨西哥、秘魯等地急遽升溫,世衛組織認定美洲成為新的大流行中心,且美國有十多個州感染與病故人數攀升,疫情恐邁入新階段。除美洲外,隨2019冠狀病毒疾病(COVID-19)疫情熱點轉向開發中國家,印度的病死數也超越疫情發源地中國。印度雖執行全球最大規模的封城,但今天通報病死數累計達4695人,正式超越中國的4638人,成為伊朗以外病死最多的亞洲國家。印度病故人數不到一個月翻3倍,過去1週就增加1000多人,感染人數也高速成長;據約翰霍普金斯大學數據,印度的確診今天來到16萬5069例,將近中國的一倍,也超過伊朗;政府專家已承認在6、7月之前,疫情還不會達高峰。衛生專家今年稍早警告,新型冠狀病毒對印度這類開發中國家的威脅較富裕國家更大,因為他們應對疫情的手段相對較少。封城措施在較窮國家難以持久,因為許多人仰賴日薪過活,擁擠的貧民窟無法維持社交距離,衛照資源即便在平時也都匱乏,遑論疫情期間。「紐約時報」報導,中東地區看似躲過這波疫情初期階段浩劫,僅伊朗遭較嚴重疫情肆虐,但現在科威特、沙烏地阿拉伯、卡達、阿拉伯聯合大公國的確診病例都在增加中。這股全球疫情升溫的新趨勢也反映在數字,根據紐時彙整的數字,全球過去一週通報新增確診近70萬例。在美國,一些早先疫情嚴峻的州已見到趨緩的曙光,全美整體疫情呈下滑曲線,像紐約州、新澤西州等早期熱點的病例顯已越過峰值,但在十多個州的確診與死亡病例卻在上升。威斯康辛州這週出現最高的單日確診與病死數,阿拉巴馬州、阿肯色州、加州與北卡羅來納州的病例數也都在增加中,其中北卡羅來納州今天通報疫情以來最高的住院數與病死數。新增確診與病死數凸顯疫情走向,尤其是在一些鬆綁限制令,或政府沒法有效遏阻擴散的地方,也能提供疫情新熱點一些初期線索,這也是為何威斯康辛州備受關注,因為該州以保守派居多數的最高法院兩週前推翻州長的居家令,並大幅鬆綁一些對居民最嚴格的限制。威斯康辛大學附設醫院(University ofWisconsin Hospital)預防感染醫學主任薩夫達(Nasia Safdar)說:「這讓我們很擔心,很怕這是朝負面方向發展的趨勢。」
-
2020-05-28 橘世代.健康橘
少生病這樣吃! 9種日常食物讓你三餐吃出免疫力
從小到大我們都被教導,只有營養吃的夠,維持健康的身心,才會有良好的免疫力避免生病。尤其全世界都在對抗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的當下,無不使得人心惶惶,自己所能做的不多,做好防疫工作、保護自己與家人的健康,才能免於傳染或是被別人感染,成功對抗病毒的侵襲。對抗疾病中當然「預防勝於治療」,飲食當然也成為防疫重要關鍵,唯有攝取足夠的營養,才足以提升自身的免疫能力!身體免疫系統發動對抗外來病菌的戰爭!第一道防線:皮膚、黏膜人體外表無一處沒有皮膚覆蓋保護,呼吸道、腸胃道這些體內也充滿黏膜,做為對抗疾病的第一道防線,除了氣體、水分、以及像是精油等少數極小分子外,外來不明病毒細菌想侵入人體沒有那麼簡單。不過當表皮、黏膜組織出現破口,病毒細菌趁機進入體內時,體內第二道防線就會啟動防禦機制。第二道防線:先天性免疫系統免疫系統堪稱是人體的警備,主要工作是預防及對抗疾病,其中有嗜中性球、巨噬細胞、自然殺手細胞等負責這類防禦,免疫系統不需經過訓練,具有立即對應外來的不明感染源,包括引發局部發炎反應(紅、熱、腫、痛),缺點是無法對於特定的病原細菌做出選擇性反應。第三道防線:後天性免疫系統後天免疫有兩種,一種是產生抗體的B細胞主導的體液免疫,以及T細胞主導的細胞免疫系統,共同特性是透過對於特定病源菌產生抗體,識別攻擊外來的病毒細胞。體內免疫系統間的平衡十分重要,要如何維持免疫平衡,是個關鍵又重要的課題。除了許多營養素與免疫系統正常運作有密切關係,不過只要能夠日常均衡飲食,並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就能維持身體有足夠的防禦能力!吃對食物才能提升免疫力?身體所需的維生素及礦物質,其實有很多是人體無法自行合成,必須得透過攝取食物來補充,才有辦法維持良好的免疫力平衡。1. 維生素A:主要作用在維持眼睛、鼻子、口腔、肺部及腸胃道的黏膜功能,增強第一道防護能力,減少並避免外界病菌原入侵體內,根據醫學研究指出,身體內維生素A不足會讓體內的殺手T細胞減少,影響到身體免疫功能正常運作。最簡便的維生素A來源就是蛋黃,另外在深綠色及深黃色的蔬菜當中也能找到維生素A的蹤影。2. 維生素B:維生素B會參與體內的胺基酸代謝過程,比方維生素B6會參與白血球的合成,是身體製造免疫細胞的重要來源之一。3. 維生素C:具有抗氧化功能的維生素C,具有清除造成體內氧化壓力的自由基,更能刺激白血球的吞噬作用、抗體的行程,增強人體的免疫功能。只要是新鮮蔬果中都富含豐富的維生素C。4. 維生素E:發揮抗氧化、抗發炎功效的維生素E,能清除體內過多的過氧化物及自由基,進而防止體內細胞遭受傷害。5. 鎂:除了在許多酵素中扮演重要的角色,鎂更是製造細胞的重要原料來源,除了促進蛋白質合成,對免疫細胞合成佔有重要地位,更會影響正常發展、功能與分布。鎂最常在堅果類、全榖類食品、綠葉蔬菜中被發現。6. 鋅:作用於調節複製DNA蛋白質,讓細胞得以正常複製,想當然增生免疫細胞也有其功能。獲取鋅的主要來源是來自海鮮食品。7. Omega-3:人體有許多無法自行合成的必需脂肪酸,Omega-3就是一例,功用是在體內降低介白素-6(IL-6)、促發炎激素(TNF)的生成,降低體內發炎反應狀態。想增強免疫力就要吃這9種食物1.蛋/瘦肉:我們都知道蛋白質是構成身體細胞的主要部分,除此外免疫系統也需要蛋白質維持正常運作,日常飲食中均衡攝取豐富的蛋白質來源就變得十分重要。2.深海魚:許多朋友喜愛食用深海魚類,但很少人知道這些魚類富含omega-3脂肪,比方鮭魚、鮪魚、鯖魚等,每週只需攝取200-300公克的魚,就達到攝取Omega-3脂肪酸所需的量。3.深色蔬菜:從以上得知深色蔬菜,富含多種人體必需而無法自行合成的維生素,還對於免疫系統正常發揮具有重要的作用地位。4.綠色蔬菜:像是花椰菜、菠菜、空心菜,富含維生素A、維生素B、維生素C、維生素E等具有調節免疫功能效果的物質,盡可能多食用沒有壞處。5.紅色蔬菜:包含紅椒、黃椒、紅蘿蔔等等,皆飽含維生素A前身的β-胡蘿蔔素,對於建構人體第一條對外防禦線佔有十分重要地位。6.奇異果:含有豐富維生素的奇異果,具有很好的抗氧化功效。7.菌藻類:香菇、木耳,或是其他菇類中含有豐富的多醣體,據醫學研究顯示,多醣體具有調節身體免疫功能的重要任務。8.生薑:含有薑辣素的生薑,除了促進血液循環,還能提高身體代謝效率。9.大蒜:大蒜富含的大蒜素及硫化合物,除了提高免疫細胞中T細胞及巨噬細胞的活性外,還可以增強免疫系統的活躍度。破壞免疫力就是這些壞習慣!1.嗜吃甜食、油炸物生活中攝取過量脂肪及甜食,除了影響身體免疫系統功能外,甜食會影響人體製造白血球效率外,更會影響活動能力,導致降低身體抵抗疾病的能力。還有要注意脂肪種類的攝取,比方說攝取過量的omega-6脂肪酸 (玉米油、葵花籽油) ,不僅會抑制淋巴球作用,還會減弱體內免疫力。如果改攝取單元不飽和脂肪酸含量較多的油脂,其中含有多量的omega-3脂肪酸,這類食品包括橄欖油,花生油比較優良油品,也可採不同油脂交換使用。2.長期睡眠不足幾乎每個人都有過的熬夜晚睡、睡眠不足、睡眠品質差的經驗,隔天幾乎都會影響精神,除此外身體代謝功能也會大受影響,一旦累積疲勞、精神不濟狀況持續,又沒有調整好休息時間,免疫力下降也就不意外。3.沒有運動習慣當身體處於低度運動活動狀態,會出現代謝循環低下的情況,更可能影響免疫系統正常表現。保持日常規律且適當的運動習慣,對於提升身體免疫力有正面的幫助。據研究報告顯示,保持運動會增加免疫細胞的活動力,有助於有效清除入侵體內的病原細菌等惡性物質。規律運動更能增加血液中的含氧量,維持免疫系統最佳狀態抵禦外來威脅。4.抽菸、過量飲酒諸如抽菸及過量飲酒這些不良生活習慣,變相增加身體的氧化壓力以及慢性發炎的威脅,這些習慣過程中產生的過氧化物及自由基,也是破壞身體免疫細胞的元兇之一,會讓免疫系統功能下降。聰明的大家看到這邊,都能猜出該如何抵禦現代社會層出不窮的未知病毒。是的,唯有提高自身與家人的免疫能力,在維持健康的生活形態下,充分攝取營養並保持固定的運動習慣,戒除危害健康的習慣,這樣不管甚麼樣的病毒風暴來襲,身體都能具有基本的防禦能力,如此才談得上該如何應對,否則就會陷入與周遭相同的恐慌情緒之中了,祝福大家能夠安然度過病毒侵襲風暴。本文摘自《SuperFIT 極 度 塑 身》【健康精選延伸閱讀↘↘↘】。營養多不一定好!有些營養,你的體質無法吸收。均衡飲食有方法!美食圈教你煮出「天天蔬果579」 立即加入粉絲專頁! 用橘世代的熱情彼此鼓勵打氣,展開「健康橘、好野橘、愛玩橘、好學橘」等主題,為第二人生做足功課,活出精彩亮麗!>>現在立即加入
-
2020-05-28 科別.泌尿腎臟
0確診別鬆懈! 醫生教你6招提升免疫力捍衛健康
武漢肺炎來勢洶洶,相信大家應該都跟我一樣,覺得住在臺灣非常幸福。隨著政府、媒體大力地防疫宣導,我觀察到大眾的自覺程度也比以往來得高。多數人積極配合作好自身防範工作,例如戴口罩、勤洗手、居家環境清潔與消毒……在政府邁力守住防疫前線的同時,一起努力。這樣的做法與態度,我絕對給於高度肯定。然而與此同時,我更想提醒大家的是,防疫應該要「內外兼顧」,才能將安全係數提升到最高等級。什麼是「內外兼顧」呢?所謂「外」指的是將病毒阻擋在外,我們每個人現在做的諸多防範工作都是;而「內」指的是提升自我免疫力,鞏固防禦系統。如此,即便病毒來敲門,我們也可以靠著自身防禦力,將病毒檔在門外,讓它無法登堂入室;又或者提供足夠的戰鬥力,讓病毒無法亂入體內各系統、恣意破壞。6招讓你快速調節免疫力、對抗武漢肺炎比起戴口罩,提升免疫力更重要!那麼,面對俗稱武漢肺炎的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我們該如何提升自我免疫力,避免被病毒擊倒呢?以下提供幾種方法供大家參考,這些方法同時適用於一般人以及腎臟病患者。1.補充優質蛋白我們都知道蛋白質是一切身體主要構造的材料,肌肉、血液、毛髮、皮膚、荷爾蒙等都以它為原料。除此之外,身體製造抗體也需要它!抗體也是一種蛋白質,會與各種免疫細胞相互合作,執行體內的免疫功能。因此,想要抵抗外來的新型冠狀病毒,我們需要補充足夠優質的蛋白質。在蛋白質的攝取方面,腎臟病患者需要更謹慎選擇,一直以來我都鼓勵病友們挑選品質優良的魚肉,當作蛋白質攝取來源。2.睡眠充足長期七小時以下的睡眠會降低免疫力,睡得飽,才能讓身體獲得完整的修復。建議大家一天起碼要睡足七個小時。3.曬太陽、補充維生素D容易呼吸道感染原因之一,是太陽減弱以致於維生素D不足,後來就有介入型研究顯示,兒童適量補充維生素D能有效預防呼吸道感染。維生素D具有讓黏膜穩定的作用,它所扮演的防疫角色是當病毒經過鼻腔、氣管等侵犯黏膜時,能夠發揮穩定黏膜,提升免疫細胞吞噬能力的作用。當然,除了透過補充劑之外,想要維持體內足夠的維生素D含量,也可以透過曬太陽這個天然的途徑,因為我們身體皮膚在吸收了陽光紫外線照射後,加上脂肪就會轉化成維生素D。4.熱浴勤做熱浴(乾、濕不限)可以預防呼吸道感染。這在臨床上也是有研究支持的。有一份研究用了二十六年半來追蹤一千九百多名白人男性,評估其進行熱浴的習慣及影響,證實熱浴有助於降低呼吸道感染,而且倘若每週熱浴四次以上,可以降低呼吸道感染率達51%。5.漱喉漱喉在日本也是做過一連串研究,證實能有效預防呼吸道感染。其介質包含水、茶、鹽水、優碘水、漱口水,不論何種液體都有效。要特別提的是漱喉和漱口大不同,漱喉是讓液體觸及喉嚨位置,讓液體在喉嚨打轉一陣子,再將液體吐掉。簡單來說漱喉就是透過這一連串動作,清潔喉頭把病毒帶出來。因為建議大家外出回到家後,不妨花三十秒的時間,馬上漱喉。6.避免精緻糖份的攝取精製糖指的是以加工方式精緻過的加工糖,而非食物本身的天然糖分,例如冰糖、砂糖、紅糖、高果糖玉米糖漿等。有研究顯示吃精製糖可以使白血球降低功能五小時。白血球是我們免疫系統的中樞,也是對抗病毒的前鋒部隊。試想要是前鋒部隊經常昏昏欲睡、欲振乏力,當外來敵人病毒來襲時,應該輕輕鬆鬆就能突破封鎖線。若想讓身體防禦封鎖線牢固一點,建議減少精緻糖份的攝取。腎臟病患容易受到肺炎病毒攻擊?錯,這「幾類人」更要特別小心!最後想針對武漢肺炎與腎臟的關係特別說明。最近有一篇中國的論文提及新型冠狀病毒不僅傷肺也傷腎,讓些許腎臟病患者憂心忡忡。實際上,不僅僅是腎臟,包括生殖器官在內,只要人體中有ACE2(血管張力素轉化酶2)的地方,都有可能受到影響。這是因為新型冠狀病毒是透過和細胞表面的「ACE2 受體」結合,入侵細胞內部。(本文摘自新自然主義 《腎臟科名醫江守山教你逆轉腎:喝對水、慎防毒、控三高》) 書籍簡介 腎臟是人體的「超級濾心」,負責過濾血液、調節體內水分、製造尿液排泄廢物與毒素,同時也是維持骨骼健康、調節人體免疫力、保護胰臟免於發炎、強化神經與肌肉機能的重要器官。根據衛福部最新統計,台灣罹患慢性腎臟病的人數超過200萬人,平均每8個人就有1個人罹患。更可怕的是,高達96%的人,不知道自己腎臟出了問題,往往病情發展到「快洗腎」,才知道自己罹患腎臟病!本書詳盡介紹不同種類的腎功能檢查方法、台灣5大常見腎病變與3大腎病併發症,如果你已罹患腎病,本書可幫助你了解如何透過飲食控制、正確用藥、生活注意事項,避免腎病進一步惡化,成功逆轉「腎」!
-
2020-05-26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羥氯奎寧抗疫有疑慮 世衛中止試驗巴西照用
世界衛生組織(WHO)今天宣布暫停羥氯奎寧用於治療2019冠狀病毒疾病的臨床試驗。美國和巴西官方都提倡拿這種藥抗疫,即使世衛宣布暫停試驗,巴西衛生部仍執意使用。法新社報導,世衛秘書長譚德塞(Tedros AdhanomGhebreyesus)在視訊記者會表示,醫學雜誌「刺胳針」(The Lancet)上週刊登一項研究結果,指羥氯奎寧(hydroxychloriquine)可能增加2019冠狀病毒疾病(COVID-19)患者死亡風險。他說,這項聯合臨床試驗的行政團隊已暫停使用羥氯奎寧作為預防藥物。這項大規模的聯合試驗,有全球數百所醫院招募患者,測試數種可能的療法。美國新聞網站Politico提到,這項隨機試驗於3月展開,對象包括至少17國的3500名患者,研究包括羥氯奎寧在內的4種藥物。譚德塞表示,4種藥物裡羥氯奎寧試驗暫停,其他部分則繼續。世衛官員估計,試驗會暫停一到兩週,與此同時,數據安全監控小組將檢視這項研究及其他現行研究的資料,以判斷繼續羥氯奎寧試驗是否安全。羥氯奎寧通常用來治療關節炎,但美國總統川普等部分公眾人物卻力挺用它來治新型冠狀病毒,以致部分政府大量購買。川普上週曾說,他正服用羥氯奎寧當預防措施,後來24日在辛克萊廣播集團(Sinclair Broadcasting)播出的訪問中說,他已完成服用療程。他當時說:「(療程)結束了,剛結束,而且我還在這,我清楚地很,就是好端端地在這兒。」美國是全球疫情最嚴重的國家,根據約翰霍普金斯大學(Johns Hopkins University)數據,確診人數超過166萬人、病故人數累計9萬8000人均為全球最多。巴西衛生部長上週也建議使用羥氯奎寧及抗瘧疾用的氯奎寧來治療COVID-19,包括輕症。即使世衛決定暫停試驗,巴西衛生部今天仍表示,不改變採用羥氯奎寧治療的建議。根據這項建議,巴西公衛體系的醫師可以開羥氯奎寧或氯奎寧給COVID-19患者。巴西是全球病例數次多的國家,累計近37萬5000例,超過2萬3000人死亡。「刺胳針」刊登的研究檢視上百所醫院、約9萬6000名患者的病例,發現這兩種藥物都可能導致嚴重副作用,尤其是心律不整;且兩種藥物都未對住院患者起效。不過譚德塞說,一般來說,這兩種藥物對自體免疫疾病患者及瘧疾患者來說仍安全。
-
2020-05-23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義大利媒體專訪駐處代表 盼借鏡台灣抗疫經驗
義大利疫情趨緩逐步解封,義大利電視第四台(Rete 4)昨晚播出專訪中華民國駐義代表李新穎,盼借鏡台灣的成功抗疫經驗,並探討中國涉嫌隱匿疫情造成的全球危機。義大利第四台深度報導節目「第四審」(QuartoGrado)昨晚播出2019冠狀病毒疾病專題,主持人維耶里(Alessandra Vieri)特別到中華民國駐義代表處專訪李新穎,暢談台灣如何採取超前部署的防疫措施,以及運用各種科技、大數據方式掌握病例足跡。第四台隸屬義大利前總理貝魯斯柯尼(SilvioBerlusconi)的媒體集團Mediaset,每週五晚間黃金時段播出200分鐘的深度報導節目「第四審」,收視率高達500萬人次觀看。隨著追究中國隱匿疫情的全球呼聲漸高,不少義大利媒體也希望借鏡台灣長期與中國交手的經驗,釐清事實真相。「真相」雜誌(La Verita)21日也報導,台灣此次能抗疫有成,正是因為未相信中國提供給世界衛生組織(WHO)的資訊。真相雜誌專訪李新穎指出,2019年底,台灣專業防疫醫生在網路論壇讀到中國大陸醫生談到疫情的資訊,談到可能有一種新型冠狀病毒存在,這名醫生立刻通報政府。雖然中國聲明一切都在掌控中,但台灣政府已懷疑該病毒可以人傳人,決定立刻採取防護隔離措施。李新穎表示,台灣從1月初開始採取邊境管制和入出境檢疫措施,對所有出現肺炎症狀的乘客檢疫,並早在1月2日起就對來自武漢的班機隔離檢疫。李新穎指出,世衛秘書長譚德塞(Tedros AdhanomGhebreyesus)與北京的連結眾所皆知。譚德塞2017年當選歸功於中國的支持,當時中國也大量投資譚德塞的祖國衣索比亞,這樣建立起的友誼也算真誠,譚德塞因此相信中國有關疫情的保證,亦是合理推論。李新穎表示,中國在世衛對台灣的種種打壓令人不悅,世衛助理秘書長艾沃德(Bruce Aylward)迴避記者提問有關台灣的問題,更清楚展現世衛目前的尷尬處境。李新穎強調,世衛不將台灣納入是非常不智之舉,台灣是對抗這波疫情最有效的國家之一,有很多經驗可供全球借鏡,排除台灣等於將政治問題置於人類健康之上,也凸顯中國對世衛的政治影響力。對於全球100多國聯合提案要求世衛調查疫情源頭,李新穎表示,在台灣這樣的民主國家,尋求真理才能確保公民的自由和安全,因此台灣非常認同國際追究疫情起源的行動,且認為中國與世衛應該對此負責。李新穎表示,台灣面對此波疫情沒有信任世衛確實是有益的,台灣起初曾試圖和世衛分享有關疫情的疑慮,但沒有被採納,因此台灣只好根據自身經驗獨立行動、超前部署,「時間證明我們是正確的」。對於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呼籲全球以團結抗疫取代指控中國,李新穎說,團結很重要,但不是要求有不同意見的人噤聲,或不讓人說出真相。被問到台灣是否擔憂中國對義大利發動「口罩外交」,李新穎表示無須擔心,互相援助是外交關係重要一環,台灣也向義大利等多國捐助口罩和防護衣,但最終還是建議義大利睜大眼睛,以避免變成有心人宣傳的工具。
-
2020-05-22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美科學家:抗疫別靠疫苗 最好追蹤隔離勤洗手
美國科學家海瑟廷(William Haseltine)在癌症、愛滋病及人類基因組研究上具有開創性建樹,他認為,面對新型冠狀病毒,不應指望疫苗,最好的方法還是追蹤、隔離、勤洗手等。英國「衛報」(The Guardian)報導,隨著確診病例在拉丁美洲暴增,全球2019冠狀病毒疾病(COVID-19)感染者突破500萬人,例如巴西昨天就通報單日新增逼近2萬起病例。海瑟廷在此時表示,大眾不應指望疫苗很快就研發出來。他說,最好的抗疫方法還是透過嚴密追蹤病例,並在病毒傳播伊始就採取嚴格隔離措施來控制疾病。他表示,疫苗是可以研發出來,但「我不會指望它」,他呼籲大眾戴口罩、勤洗手、清潔物體表面,並保持距離。海瑟廷提醒:「不要聽信那些說『等我連任我們就會有疫苗』的政治人物。我們可能會有疫苗,(但)我只是要說,這無論如何都不是簡單的事…因為過去每次有人想研發疫苗,從嚴重急性呼吸道症候群(SARS)到中東呼吸症候群(MERS),實際上都沒什麼保護力。」他說,過去為其他種類冠狀病毒研發出來的疫苗都未能保護鼻腔黏膜,也就是這種病毒通常入侵人體的地方。海瑟廷還指出,美國和其他國家在強制隔離暴露於病毒的群體上都力有未逮,但他讚許中國、韓國及台灣遏止疫情的努力。他說,美國、俄羅斯及巴西是抗疫成果最糟糕的國家。目前這3國依序是全球確診病例數最多的前3名。根據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Johns HopkinsUniversity)統計,截至台灣時間22日13時,巴西確診病例達31萬87例,若疫情趨勢不止,很快就會超越俄羅斯的31萬7554例,而美國感染病例累計157萬7287例。
-
2020-05-22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85分鐘檢驗出新冠病毒 陳時中接受廠商贈檢測儀
瑞基海洋生物科技公司經衛福部食藥署專案核准,製造新冠病毒檢測儀器「自動化核酸分析儀」,今天在衛福部澎湖醫院,捐贈5台給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由衛福部長陳時中代表受贈,將配置離島醫院,85分鐘就可以完成新冠病毒檢驗。衛福部受贈後,預計把這5台儀器放置在衛福部澎湖醫院、衛福部金門醫院、連江縣立醫院、蘭嶼衛生所及綠島衛生所等5單位,提升國家防疫量能。衛福部長陳時中致詞表示,疫情從非常緊張到現在,台灣疫情將趨緩,到今天沒有傳出本土的案例,不過他說,雖然都沒有,還是要有備無患,念茲在茲;防疫就是跟時間作戰、賽跑,愈早把相關可疑的人找出來,隔離開來,好好治療,疫情就不可能往外再擴散。陳時中說,未來疫情趨緩的時候, 要建立起個人健康行為,也就是防疫新生活,要從最基本的生活型態和健康行為養成,「說簡單很簡單,說難也很難」,不過在離島有這樣方便的儀器,很快就可以檢驗,大家就會更安心,這算起來是「國產之光」,檢測很快,85分鐘就可以完成,程序也簡單,可發揮最好的效果。瑞基海洋公司表示,生產「瑞基新型冠狀病毒(orf 1ab)檢測試劑」及「瑞基自動化核酸分析儀」,今年4月30日取得食藥署專案製造核准,利用自動化核酸萃取及分析儀器,醫護人員採檢後只需將檢體放入儀器就可自動得到檢測結果,檢測時間約85分鐘,且體積小較便利。
-
2020-05-19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團體演奏染疫可能性 維也納愛樂:保持距離不怕
有關管弦樂演奏者在團體表演時,呼吸換氣之間所散發的飛沫可傳到多遠的問題,維也納愛樂管弦樂團今天說,研究顯示,他們在團體演奏時,並無傳染新型冠狀病毒的額外風險。維也納愛樂管弦樂團(Philharmonic Orchestra)團員們參加了一項實驗,將測量儀器放入鼻腔中,讓他們呼吸時產生的細微霧氣可供觀測。樂團今天寄給法新社的聲明指出,實驗結論顯示,「演奏者呼出的氣息,不會飄到80公分以外的距離」。這是管笛演奏者噴出的飛沫最遠可達距離;而弦樂器演奏者的氣息微沫在演奏中及休息時分別可以相傳多遠,則未觀察到明顯差異。研究結論指出,只要演奏者彼此間保持至少1公尺的距離,則他們在團體演奏時,風險不會比較高。隨著2019冠狀病毒疾病(COVID-19)疫情放緩之際,奧地利自4月中旬已放鬆舞台的防疫管制;自5月底起,劇院與音樂廳也准許容納最多100名觀眾。自7月1日起,則開放多達250人;另外,電影院也將恢復營業。8月1日起,各種活動的參加人數可達至500人;如籌辦單位的安全措施符合政府核准的規定,則活動規模可多達1000人。
-
2020-05-19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夏季高溫能否遏止疫情 美研究:可能性微乎其微
北半球夏天腳步近了,氣溫節節攀升,然而美國普林斯頓大學今天刊登在「科學」(Science)期刊的研究報告說,夏季高溫不大可能顯著遏止冠狀病毒疾病大流行。法新社報導,過去幾個月來的多項統計研究顯示,氣候與新型冠狀病毒之間的關聯微乎其微,在較高溫和潮濕的環境下,病毒較不可能擴散的情況幾乎不存在。不過,這些研究仍在初步階段,氣候與2019冠狀病毒疾病(COVID-19,新冠肺炎)之間的確切關係大多還不明朗。普林斯頓大學(Princeton University)的研究並未徹底排除兩者之間的關聯,但得出的結論是,氣候對病毒傳播的影響「微不足道」。報告指出:「我們的研究顯示,如果沒有有效的控制措施,氣候較潮濕的地區可能爆發嚴重疫情,而夏季天氣不會大幅遏止疾病大流行。」普林斯頓大學環境研究所(PEI)博士後研究員貝克(Rachel Baker)說:「我們推斷,在疫情大流行初期,較溫暖或潮濕的氣候不會減緩病毒的傳播速度。」儘管氣候、特別是濕度在其他冠狀病毒和流感病毒的傳播中,扮演著重要角色,然而研究顯示,更重要的因子是,人們普遍對2019冠狀病毒疾病缺乏免疫力。貝克說:「我們的確看見氣候對大流行病的規模和時間存在若干影響力,但一般而言,由於大眾非常容易感染,因此無論氣候條件如何,疫情都會迅速傳播。」貝克說,疫情在巴西、厄瓜多和澳洲等國家擴散,顯示較溫暖的氣候條件對遏止這種大流行病幾乎沒有發揮作用。研究人員說,若沒有強有力的防控措施或疫苗,這種冠狀病毒恐持續感染全球眾多人口,「在未受感染的宿主數量減少後」,將演變成季節性疾病。
-
2020-05-18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大陸研究團隊發現可阻斷新冠病毒感染抗體
中和抗體可能是對抗新冠病毒大流行的抗病毒藥。中國大陸科研團隊近日在美國《科學》雜誌發表論文說,他們發現了兩種可有效阻斷新冠病毒感染的人源單複製抗體,有望用於抗新冠藥物和疫苗的研發。據報,中國科研團隊從一名新冠康復患者身上分離出4種人源單複製抗體,其中B38和H4這兩種抗體尤其具有潛力。實驗顯示,這4種抗體對新型冠狀病毒均有中和能力。其中,分別被稱為B38和H4的兩種抗體能夠阻斷新冠病毒刺突蛋白的受體結合域與其受體「血管緊張素轉化酶2(ACE2)」的結合。一項在小鼠模型中的治療研究證實,這些抗體可以降低受感染肺部的病毒量。RBD-B38的複雜結構表明,表位上的大部分殘基與RBD-ACE2結合界面重疊,說明了阻斷作用和中和能力。這一研究結果顯示出以抗體為基礎的治療前景,並為合理的疫苗設計提供了結構基礎。
-
2020-05-16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14國視訊會議 陳時中:盼台灣模式成為防疫典範
世界衛生大會(WHA)即將在5月18日舉行,可是截至目前為止,台灣仍未接獲到邀請,台灣至今仍未放棄爭取,且持續落實「Taiwan can help」的口號,昨天晚間與理念相近的14個國家舉行「新型冠狀病毒肺炎防治檢討」視訊論壇,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表示,各國都提出對我國詳細的防疫作為問題,參與的國家也都支持我國參與WHA。陳時中表示,昨天會議中,指揮中心報告這段期間內,如何進行管制,包含在哪些時間點,做了哪些事,期待哪些成果等,而這一次的視訊會議,參與的國家多,層級與人數也都比以往來得多。與會的過程中,各國都對於我國推動防疫措施與造成成果非常好奇、提出細節問題想了解台灣執行經驗,他也希望台灣的經驗,可以成為台灣的模式,成為自由民主的必須,成為可以成為一個更好的防疫的典範。
-
2020-05-16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日媒:歐美日應在各領域與台灣加強合作
日本產經新聞今天社論指出,20日是總統蔡英文連任就職的日子,蔡政府這次在因應武漢肺炎方面防疫有成,日本和歐美等民主國家應在各種領域與台灣加強合作。產經社論指出,今年1月台灣舉行總統大選,蔡總統以超過57%的得票率連任。台灣經由自由選舉選出領導人,民主也更加成熟。蔡政府在這次2019新型冠狀病毒疾病(COVID-19)疫情的因應上超前布署,防疫成果在世界上名列前茅。台灣約2400萬人,人口密度高,但至今累計的新冠肺炎確診病例,包含境外移入的確診病例不到500起。中國自認是世界上最早平息新冠肺炎疫情的國家,大力宣傳共產黨獨裁政治的優越性,但是中國的防疫對策是採取漠視人權的強權手法,資訊未充分公開。產經社論指出,與中國比鄰的台灣在民主主義之下,成功控制住新冠肺炎疫情,在全世界具有極大的價值。台灣受到中國的打壓無法參與世界衛生組織(WHO),被迫孤立於國際社會。獲得高支持率連任的蔡總統可藉由防疫有成及信奉自由民主,提高在國際社會的存在感。日本、歐美等民主國家在學習台灣防疫對策的同時,應在各種領域與台灣加強合作。社論也指出,要與台灣加強合作,重要的是守護台灣免於受到中國的軍事壓力,這樣才能堅決守護從九州到沖繩(琉球)、台灣、菲律賓、加里曼丹(婆羅洲)島串連成的「第一島鏈」民主主義防線。中國軍方計畫在台灣實效統治的東沙群島進行奪島登陸演習,中國海空軍最近派出航空母艦遼寧號、軍機等到台灣周邊的動作頻頻。對此,美軍派遣以橫須賀(神奈川縣)為母港的神盾艦到台灣海峽航行,以期降低中國的軍事壓力,守護台灣的民主。產經社論最後指出,蔡總統曾呼籲日本與台灣加強安全保障對話,日本應加強與台灣合作實現台日安保對話。
-
2020-05-16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Jolin」來了! 連9天沒確診病例、34天無本土個案
我防疫再寫新紀錄,昨天首度迎連續9天零確診,累計34天無新冠肺炎本土病例。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今日表示,國內今日無新增病例,「Jolin」。在九天零確診氛圍下,陳時中也跟大家開玩笑說,今早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跟陳時中講「jolin來了啦」,陳時中一時還沒反應過來,還反問「真的嗎?這麼大咖的人來了」之後才恍然大悟,說是九個零,連續九天沒有個案,相信生活快樂元素越來越多。陳時中表示,昨日新增332例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相關通報,截至目前累計通報68988例(含67856例排除),其中440例確診,分別為349例境外移入,55例本土病例及36例敦睦艦隊。國內新冠肺炎確診個案中7人死亡,389人解除隔離,其餘持續住院隔離中。有關129名印度返台民眾,目前無後送就醫者,全員持續於集中檢疫所密切健康監測。全球累計4568116例確診,分布於187個國家/地區;病例數以美國1466939例、俄羅斯262843例、英國236711例、西班牙230183例及義大利223885例為多;病例中306613例死亡,以美國88560例、英國33998例、義大利31610例、法國27529例及西班牙27459例為多。指揮中心再次提醒,民眾應做好手部衛生與咳嗽禮節;出門若無法保持社交距離,或是搭乘捷運、台鐵、高鐵等大眾交通運輸時,請全程佩戴口罩。自國外入境時,如有發燒、咳嗽等不適症狀,應主動通報機場及港口檢疫人員並配合防疫措施。返國後應落實14天居家檢疫,如出現疑似症狀,請聯繫衛生局或各縣市關懷中心,並依指示就醫,切勿搭乘大眾運輸工具;就醫時,請務必告知醫師旅遊史、職業別、接觸史及是否群聚(TOCC),以供及時診斷通報。
-
2020-05-16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新冠肺炎疫苗 諾華藥廠:最快2年後問世
2019冠狀病毒疾病(COVID-19)肆虐全球,各國快馬加鞭研發疫苗,讓人對疫苗寄予厚望。不過瑞士諾華藥廠執行長納拉辛漢估計,疫苗最快也要2年後才會問世。根據世界衛生組織(WHO)統計,全球有超過100種正在研發的新型冠狀病毒疫苗。歐盟藥品管理局(European Medicines Agency)指出,在最佳情況下,疫苗可望在一年後製成。德國負責批准疫苗上市的官方機構保羅艾爾立希研究所(Paul Ehrlich Institute)所長吉楚特克(Klaus Cichutek)也樂觀表示,如果臨床試驗順利,今年底或明年初即可討論疫苗上市的時程。不過,瑞士諾華藥廠(Novartis)執行長納拉辛漢(Vasant Narasimhan)今天接受德國法蘭克福廣訊報(Frankfurter Allgemeine Zeitung)訪問時指出,一般來說,疫苗從研發到上市需要10到12年,瘧疾和愛滋病到現在還沒有疫苗,「我們必須面對現實」。納拉辛漢說,新型冠狀病毒疫苗第一階段臨床試驗的結果,可望在今年秋天揭曉,樂觀一點的話,24個月後疫苗才會上市。納拉辛漢強調,建廠生產疫苗一般需要3到4年,藥廠必須利用現有的生產設備,才可能在短時間內大量生產疫苗。
-
2020-05-16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新冠肺炎人傳人 陸衛生官員:1月19日才確定
對於官方究竟何時知道新冠肺炎會人傳人,中國國家衛健委副主任曾益新今天說,儘管1月14日就不排除疫情會蔓延,但直到19日才對病毒的傳播能力有比較準確的認識,20日列入法定傳染病。有媒體質疑,中國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1月14日就已經內部開始提出可能面對大流行病毒的情況,但過了6天,在1月20日才有專家公開證實病毒能「人傳人」。根據中國網,曾益新今天在中國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行的記者會上回覆此問題,並梳理2019冠狀病毒疾病(COVID-19,新冠肺炎)初期,中國官方的應對措施。他說,2019年12月30日晚間,中國國家衛健委獲悉武漢市出現不明原因肺炎的資訊,31日派員前往當地了解情況;2020年1月1日,成立了疫情應對處置工作領導小組;1月3日,對病例樣本進行實驗室平行檢測,並展開病原鑒定。曾益新說,1月9日,專家評估組對外發布,病原體初步判斷為「新型冠狀病毒」。1月12日,中國向世界衛生組織分享新型冠狀病毒基因組序列資訊;13日,泰國出現首例武漢市輸入性確診病例,國家衛健委要求武漢市進一步加強防控措施。他表示,中國國家衛健委1月14日召開全國衛生健康系統電視電話會議,強調「新冠病毒導致的新發傳染病存在很大的不確定性,人與人之間的傳播能力和傳播方式仍需要深入研究,不排除疫情進一步擴散蔓延的可能性」,並對湖北省、武漢市提出了更明確的要求。曾益新說,1月14日開會的時候,對病毒的認識還處於「在路上」的狀態,「當時的許多問題還沒有達到能得出結論的程度,我們還在努力獲得答案」。他說,到了1月19日,經過前後幾批專家組以及當地醫務人員的持續努力,中國國家衛健委對新冠病毒人和人之間的傳播能力有了比較準確的認識。1月20日,國務院常務會議決定將新冠肺炎納入法定傳染病,實行「乙類甲管」等措施。先前媒體報導,1月14日,世界衛生組織(WHO)表示疫情可能出現「有限度」人傳人狀況。1月20日,中國工程院院士鍾南山在接受中國中央電視台專訪時首次指出,武漢有醫護人員被感染,出現人傳人疫情。而中國國家衛健委副主任李斌則遲至1月22日才表示,出現人傳人疫情,並存在一定範圍的社區傳播。財新網曾經報導,武漢疾控中心研究人員劉滿清等人4月在「自然—微生物學」(Nature Microbiology)期刊發表題為「在類流感患者中檢測2019冠狀病毒」(SARS-CoV-2 detection in patients withinfluenza-like illness)的文章。根據其研究,早在1月4日已發生人傳人疫情,比李斌的正式表態要早了18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