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2-18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搜尋
新型冠狀病毒
共找到
927
筆 文章
-
-
2021-02-15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世衛專家查疫源 2019年12月武漢已有13種病毒株
世衛國際專家團隊近日完成在中國的2019冠狀病毒疾病疫情源頭調查,率領調查的班恩巴瑞說,有跡象顯示2019年12月武漢市疫情範圍比先前所想更廣泛,且已發展出13種病毒株。剛從武漢回到瑞士的班恩巴瑞(Peter BenEmbarek)接受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訪問說:「病毒2019年12月就已經在武漢廣泛傳播,這是新的發現。」班恩巴瑞透露,中國科學家向世界衛生組織(WHO)專家團隊提供2019年12月武漢及周邊地區的174起2019冠狀病毒疾病(COVID-19)病例資料,其中100例經實驗室檢測確診,其他74例是依據病患症狀所做出的臨床判斷。班恩巴瑞提到,實際上的病例數恐怕更高,武漢可能在2019年12月就有超過1000人染疫。他表示:「雖然我們還沒建立任何模型,但我們知道…人數粗估很多…在感染人口中,約15%是重症,絕大多數為輕症。」他還說,由17名世衛科學家和17名中國專家組成的調查團,檢視了2019年12月早期確診病例所染病毒的部分基因樣本,結果調查團首度收集到2019年12月新型冠狀病毒SARS-COV-2的13種不同基因序列。班恩巴瑞表示:「其中一些來自市場(包括武漢市的華南海鮮市場)…有些則與市場無關。」病毒株在傳染過程中變異是常見的現象,但13種病毒株對於2019年12月之前的疫情發展代表著何種意義,班恩巴瑞拒絕做出結論。不過報導說,發現這麼多不同的可能變異病毒株,恐怕如同部分病毒學家先前所言,代表病毒早在2019年12月之前就已傳播一段時間。這次發現的遺傳物質很可能是國際上首度浮現支持這類理論的具體證據。班恩巴瑞表示,世衛團隊希望幾個月後能重返武漢繼續調查,但目前未能提供具體時間表。
-
2021-02-09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變異病毒傳染力強 美專家疾呼戴好一點的口罩
鑒於新型冠狀病毒變異株傳染力更強,部分美國專家表示,現在該是考慮採用醫療級口罩或外科口罩和布口罩並用的時候。法新社報導,愈來愈多證據顯示,一般呼吸和演講產生的微小飛沫可傳數公尺遠,是常見傳播方式之一。後來又出現英國變種等傳染力更強的變異病毒株,讓疫情雪上加霜。比起先前的病毒株,變異病毒株只須更低病毒量就會引發2019冠狀病毒疾病(Covid-19)症狀。美國當局起初建議民眾遮掩臉部,由於當時合宜的口罩極度短缺,當局鼓勵民眾利用T恤或圍巾自製口罩,但這些遠非理想選項。維吉尼亞理工暨州立大學(Virginia Tech)土木與環境工程教授馬爾(Linsey Marr)告訴法新社:「口罩功能好壞取決兩件事,即過濾性和密合度。」她說:「過濾性好可盡量除掉較多的粒子,而密合度佳代表口罩側邊周圍沒有漏洞讓空氣和病毒溜進去。」可擋微小粒子的最佳材質包括聚丙烯不織布,N95和許多外科口罩以及飛機上高效率空氣微粒濾網(HEPA)都採用這種原料。至於布料當中,她認為緊密編織的棉效果最好。但她說不建議戴兩層以上口罩,因為會影響透氣性不利呼吸。波士頓布里翰婦女醫院(Brigham and Women'sHospital)和哈佛醫學院(Harvard Medical School)全球衛生專家狄隆(Ranu Dhillon)自去年春季以來就一直提倡戴好一點的口罩,而這方面缺乏明確訊息教導民眾重視,令他感到洩氣,有關當局也未共同力推大規模產製及分配高規格口罩。馬里蘭大學(University of Maryland)環境衛生教授密爾頓(Donald Milton)也認為戴好的口罩非常重要。他和狄隆都謹慎樂觀地認為,拜登政府可能很快會將相關事項列為政策。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上週報導,美國政府已在著手規劃首批官方口罩標準。
-
2021-02-03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英美疫情趨緩但每11天一突變 疫苗與病毒變異賽跑
歐美大國過去數個月持續陡升的確診及死亡人數,終於因疫苗接種而開始趨緩。台灣大學流行病學與預防醫學研究所教授陳秀熙及其研究團隊,今持續召開防疫科學直播,指出美國與英國疫情終於開始出現趨緩,但無法完全歸功於疫苗,公衛防疫措施也不容輕忽。陳秀熙表示,平均每11天就有一個突變,疫苗的效益和施打速度,就是在跟變毒變異的速度競賽。公衛學者彭思敏表示,美國上周新增105萬人確診、2萬人死亡,不過已有2520萬人至少打過第一劑疫苗,達成7.6%接種目標。陳秀熙表示,以美國目前施打速度,達成90%施打率得花10個月,各國也都要打半年以上。病毒變異快,平均每11天就有一個位置產生置換,加速接種是一大挑戰。公衛學者古玫生指出,英國12月開始打牛津和輝瑞疫苗,施打速度是美國的兩倍,已打14%人口。加上1月5日實施封鎖,疫情也在趨緩。不過12月疫情高峰對醫療體系帶來的壓力還在,住院和加護病房病床數占床率上升,醫療能量緊繃、人力不足,1月21日創單日最高死亡紀錄1820人,死亡率仍高達2.5%以上。古玫生表示,根據最近英國首相和首席科學顧問所公布之消息,英國新型冠狀病毒諮詢小組利用社區檢驗及死亡資料,60歲以上感染B.1.1.7變異株的死亡率達千分之13到14,高於原病毒株的死亡率千分之10。陳秀熙提醒,雖然只是初步的資料,還是一個警惕,變異株對長者格外有威脅,應持續注重醫療及長照機構、家中長者的防疫。疫苗接種進度最快的以色列, 目前看到可減少33%感染率。公衛學者王威淳分析,以色列1月中已經打了25%,大約200萬人,75%老年人已至少打一劑,以色列成為第一個報告疫苗對臨床試驗以外族群效益的國家,發表於《英國醫學期刊》和《科學》,打一劑可減少33%陽性率,第二劑效益、未接種群體的間接保護效益,還需要再觀察。陳秀熙提醒,不能忽略的是,以色列同時也實施封鎖和境外管制,報告疫苗對於預防感染的效益只有減少三分之一,不過以他們的接種速度,很有希望可以幫助全球在未來兩個月內了解族群免疫的效果。
-
2021-02-03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英研究:多數人染COVID-19癒後 抗體可持續6個月
根據今天發表的一項英國大型研究,絕大多數感染過2019冠狀病毒疾病(COVID-19)的人痊癒後,體內的高濃度抗體至少可持續6個月,可能可以保護他們不再次感染。路透社報導,科學家表示,研究結果應多少能讓人放心,病癒後很快又再次感染的病例相當罕見。這項研究評估英國各地曾感染COVID-19的民眾體內抗體濃度以及持續時間。英國人體生物資料庫(UK Biobank)首席科學家艾倫(Naomi Allen)說:「絕大多數人在感染新型冠狀病毒後至少6個月內,體內都還能偵測到抗體。」研究顯示,在曾經確診COVID-19的參與者中,99%維持抗體3個月;而在研究追蹤整整6個月後,仍多達88%參與者擁有抗體。艾倫說:「儘管我們無法確定和免疫之間的關聯性,但研究結果顯示,人們或許能在感染痊癒後至少6個月內都還有防護力。」另一方面,上月一項針對英國醫護人員的研究指出,曾感染COVID-19的患者痊癒後,抗體至少可持續5個月,但擁有抗體的人仍可能攜帶和傳播病毒。
-
2021-02-03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英疫苗接種計畫 法國官員批評冒2大風險
英國政府積極推動疫苗接種計畫,但法國官員今天表示,英國由於疫情過於嚴峻,因此甘冒2大風險,包括在試驗數據不足下讓65歲以上高齡者接種疫苗,以及讓第一與第二劑施打間隔過久。英國阿斯特捷利康公司(AstraZeneca)與牛津大學共同研發的2019冠狀病毒疾病(COVID-19)疫苗,由於臨床試驗缺乏足夠老年族群參與,許多歐洲國家不建議施打,但英國政府仍稱疫苗能提供高防護力。英國「每日快報」報導,法國國務秘書波恩(Clement Beaune)表示,英國政府的疫苗接種計畫「冒了太多風險」,質疑英國讓第一劑與第二劑疫苗接種間隔時間拉長到12週之久,會減弱疫苗效力。英國政府的計畫是讓更多人接種第一劑疫苗,提供「初步防護力」,再安排接種第二劑,允許民眾在接種第一劑後經過最多12週,再施打第二劑。不過,英國醫學團體曾提出質疑。英國醫學會致函英格蘭首席醫療官惠提(Chris Whitty ),表示支持在第一劑施打42天(6週)後接種第二劑,但更長的間隔時間並不符合世界衛生組織(WHO)指南的建議,希望把12週間隔縮短到6週。波恩表示:「英國公衛現在的狀況十分嚴峻,他們的疫苗計畫冒了太多風險,我能夠理解,但真的太多。他們(第一劑與第二劑)的間隔非常長,科學家已經告訴我們不要這麼做,兩劑之間最多只能間隔42天。」他也表示,雖然歐洲當局的建議還沒有出爐,但德國已經宣布阿斯特捷利康公司的疫苗不要給65歲以上民眾施打。波恩說:「我能理解他們因為狀況危急而甘冒風險,但我不認為我們的國民在聽到科學家建議之後,還願意承受這些風險。」不過,英國的問題不只是疫苗計畫。英格蘭最近出現11例分別來自8個不同地區的人被驗出感染新型冠狀病毒南非變種株,但確診病患均無旅遊史。為遏止疫情爆發,這8個地區決定實施大規模普篩,預計篩檢規模為8萬人,包括到家門口的篩檢,以及寄送篩檢包。英國廣播公司(BBC)報導,英國大學部長唐麗蘭(Michelle Donelan)今天呼籲這8個地區的居民行動前要「三思而後行」,應該與雇主商量在家工作,「儘量減少外出」。衛生大臣韓考克(Matt Hancock)表示,普篩的目標是「找出每一個變種病毒案例」,所有16歲以上民眾無論有無症狀都要接受篩檢。
-
2021-02-01 新冠肺炎.周邊故事
廈門通報確診 指揮中心:血清抗體陽性疑入境台灣前已感染
廈門通報一例自台灣出境的新冠肺炎確診個案。指揮中心今天說,個案過去一年在境外時間多,10月28日入境台灣後今年初又出境,且血清抗體陽性,可能10月入境前已感染。中國福建省廈門30日通報2例新冠肺炎(新型冠狀病毒病,COVID-19)境外輸入確診病例,其中一例為台灣籍,23日搭機抵廈,入境時無症狀,經過3次檢測,才在最後1次驗出陽性反應。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下午在記者會回應上述議題時表示,目前瞭解上述個案為50餘歲台灣女性,但目前還沒聯繫上個案。目前僅知過去一年,這名個案2020年2月20日就從台灣出境到10月28日再入境,今年1月23日再出境。莊人祥說,當然有一個可能是,個案在去年10月底入境時就已經被感染。因從新聞上知道,23日在廈門檢查,核酸檢驗有2次陰性,血清抗體陽性,28日才判定核酸檢測陽性。莊人祥表示,其他細節都還不清楚,通常此類案子需要3、4天,聯絡上還要做後續接觸者的調查才能釐清。
-
2021-01-30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唐鳳接受英國天空新聞網連線 分享台灣科技防疫
行政院政務委員唐鳳今天與英國天空新聞網(Sky News)實況連線,分享台灣運用「電子圍籬智慧監控系統」等科技方式防疫的成功經驗。澳洲外交政策智庫「羅伊國際政策研究院」(LowyInstitute for International Policy)28日公布COVID表現指數(COVID Performance Index),在成功控制新型冠狀病毒疫情上,紐西蘭、越南與台灣在近100國中排名前3;英國與美國墊底,分居66與94名。天空新聞網主持人中午與唐鳳實況連線時表示,數據會說話,台灣目前確診不到千例,且僅7例死亡,希望唐鳳分享台灣防疫成功之道。唐鳳表示,她認為主要成功因素是台灣有2003年遭嚴重急性呼吸道症候群(SARS)重創的經驗,因此在2004年落實相關措施,所以這次不需要發布緊急命令。她表示,台灣早在2020年1月1日就開始實施中國武漢直航入境班機登機檢疫作業,再加上民眾已認知到口罩有助於防疫,並勤洗手保護自己免於沾染病毒,能更進一步降低R值(基本傳染數)。她也表示,台灣曾有很長一段時間,連續253天沒有本土案例,雖然之前出現確診,現在又重新計算,但今天已經是連續第5天無本土案例。主持人詢問英國與美國在哪些地方做錯了,應該借鏡台灣。唐鳳表示,2003年SARS爆發時,台灣的中央政府與地方政府曾因為溝通協調出現問題而各執其詞,因此理解到對於首度遭遇疫情的社會而言,應處疫情極為困難。她表示,強烈建議各國趁著記憶猶新,將疫情相關防治規範及程序制度化,如同台灣在2004年疫情過後,全盤檢視並建立傳染病防治指揮系統及「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啟動機制。唐鳳指出,台灣這次在應對疫情時,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每天召開記者會讓記者詢問衛福部官員任何問題、設置1922傳染病諮詢專線等措施,都是在2004年後制度化的成果。唐鳳也表示,雖然數位科技在防疫上確實扮演輔助角色,但最重要的還是勤洗手及戴口罩,再來才是數位科技。她表示,台灣多方運用數位科技,例如採行口罩實名制,讓民眾能在附近藥房及便利商店買到醫療用口罩,降低基本傳染率。此外,「電子圍籬智慧監控系統」可確保一旦居家檢疫者離開檢疫範圍,系統會發送簡訊給當事人及當地衛政單位,都是利用科技防疫。
-
2021-01-28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世衛專家組今解除隔離 將在武漢展開病毒溯源調查
據中國國際電視台官方微博消息,世界衛生組織(WHO)病毒溯源專家組成員28日結束在武漢的隔離,其中一名成員透露,隔離期間他們一直與中方專家進行視訊會議,接下來,雙方將一同開展實地工作。大陸武漢發現首批染疫病例一年多後,世界衛生組織專家小組終於在本月14日抵達當地對新型冠狀病毒起源展開調查。大陸國家衛健委新聞發言人米鋒表示,經雙方協商,大陸官方同意WHO的國際專家組來華。WHO的國際專家組14日抵達武漢,按照防控措施的規定,國際專家組一行要先隔離,不過,大陸先前拒絕世衛專家組的兩名成員從新加坡登機飛往大陸,因為他們進行新冠病毒抗體檢測呈陽性,未能通過健康篩查程序。
-
2021-01-28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印度疫苗臨床實驗中 官方稱可抗英國變種病毒
官方的印度醫學研究委員會昨天聲稱,新實驗數據顯示本土的新冠肺炎疫苗Covaxin可對抗英國變種病毒株;但由於Covaxin未完成第3期臨床實驗,有許多人對疫苗安全性存疑。由印度巴拉特生物科技國際公司(Bharat BiotechInt'l)與官方印度醫學研究委員會(ICMR)、國家病毒研究所(NIV)合作開發的2019冠狀病毒疾病(COVID-18,新冠肺炎)疫苗Covaxin,雖未完成第3期臨床實驗,卻於3日與英國研發的Covishieldu疫苗一起獲得印度藥物監管機構批准授予緊急使用權,引發各界對這款疫苗的安全疑慮。為提升外界對Covaxin疫苗的信心,巴拉特生物科技昨天推文表示,Covaxin疫苗有效中和了新型冠狀病毒(SARS-CoV-2)的英國變種病毒株,減少變種病毒逃逸的可能性。巴拉特生物科技在上述推文中附帶相關研究報告的連結,但這份報告尚待醫界驗證。印度快報(Indian Express)今天報導,Covaxin獲緊急使用權,可對抗英國變種病毒株是主要原因之一;報導引述印度醫學研究委員會總幹事巴加瓦(BalramBhargava)表示,Covaxin的實驗數據令人放心。巴加瓦說,很高興印度醫學研究委員會能在一週內就分離且培養出英國變種病毒,研究團隊並使用接種過Covaxin疫苗者的血清進行測試,令人放心的是,這款疫苗可以對抗英國變種病毒株。但由於印度中央政府禁止列入首波疫苗接種的3億人選擇施打那一款疫苗,在擔心Covaxin疫苗有安全疑慮下,各地不時傳出醫護人員拒絕施打Covaxin,中部偏東的恰蒂斯加爾省(Chhattisgarh)政府更直接宣布拒絕使用Covaxin,直到Covaxin疫苗完成第3期臨床實驗且通過驗證。在Covaxin疫苗有安全疑慮下,印度這場從16日展開的全球最大規模新型冠狀病毒疫苗接種計畫,接種率一直達不到原先設定的目標。印度商業標準報(Business Standard)報導,截至25日,印度只有56%符合首階段疫苗接種資格的民眾已接種疫苗。東部比哈省(Bihar)的全印度醫院(AIIMS)巴特納(Patna)分院住院醫師庫瑪(Vinod Kumar)說,這裡至少有4成醫師對Covaxin疫苗感到不確定,對疫苗接種希望再等一陣子。因為在印度缺乏醫師的情況下,拿醫師作為臨床實驗對象並不合理。商業標準報表示,除非疫苗接種率提高,否則印度政府希望7月前為3億人接種疫苗的目標可能無法達成,將使印度抗疫的努力受挫。在疫苗安全性受懷疑的風潮中,印度中央政府下令追究散布與疫苗相關「謠言」的罪責,但未明確定義何謂「謠言」;衛福部也不再公布接種疫苗後產生不良反應和死亡的統計數字。截至27日,印度2019冠狀病毒疾病確診病例超過1070萬例,15萬3847人不治,確診病例仍高居全球第2,但每日新增病例已降至2萬例以下。疫情趨緩,內政部昨天宣布從2月起鬆綁防疫規定,包括允許游泳池對外開放,電影院及各種大型場所開放50%的容許人數入內。
-
2021-01-23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美CDC:400多萬人打莫德納疫苗 僅10例嚴重過敏
美國疾病管制暨預防中心(CDC)今天說,對莫德納(Moderna)抗2019冠狀病毒疾病疫苗呈現嚴重過敏反應的案例很「罕見」,在400多萬人施打第一劑後,僅10例有嚴重過敏反應。法新社報導,美國疾管中心也強調,對抗新型冠狀病毒疫情,廣泛施打疫苗至為重要。疾管中心在報告中說,根據這波初期監測,在接種莫德納疫苗之後呈嚴重過敏現象看來很罕見,也沒有任何相關死亡案例。疾管中心資料顯示,404萬1396人在去年12月21日至今年1月10日間接種莫德納疫苗第一劑後,當中發生過敏性休克有10例。疾管中心說,這些被列在108個可能過敏反應的案例報告中,其中6例需要住院,其他4例則在急診室治療。根據疾管中心研究,注射莫德納疫苗每100萬人當中有2.5例出現過敏性休克;而施打輝瑞大藥廠(Pfizer)與德國生技公司BioNTech共同研發的疫苗,每100萬人當中則發生11.1例。疾管中心說:「施打莫德納疫苗後出現嚴重過敏反應的案例在臨床與流行病學特徵上,類似於接種輝瑞&BNT疫苗後通報的案例。」上述10個嚴重過敏反應案例都是女性,年齡介於31歲到63歲,其中9例在未接種疫苗前就有過敏病史。此外,有9例在施打15分鐘內開始出現過敏症狀,有1例在30分鐘後出現症狀。報告也提到,在注射輝瑞&BNT疫苗人口中,有較大比例是女性過敏。專家說,此一現象可能是因為女性接種人數比男性多,比例接近2比1。疾管中心表示,施打疫苗地點必須附有設備,可以治療嚴重過敏反應,而且能在必要時將病患轉送醫院。路透社報導,世界衛生組織(WHO)今天表示,免疫專家戰略諮詢小組(SAGE)將在26日公布對於使用莫德納疫苗的建議事項。世衛今晚表示,免疫專家戰略諮詢小組(SAGE)已在昨天特別會議中就這些建議事項達成共識。
-
2021-01-23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接種兩劑仍確診新冠肺炎!以色列媒體質疑輝瑞疫苗效力
以色列的新型冠狀病毒疫苗全國接種速度名列世界前茅,但當地媒體披露,以國首席防疫專家艾許覺得輝瑞疫苗的保護力低於藥廠原先聲稱,且恐無法對付變異病毒。美國之音(VOA)指出以色列的疫苗接種速度居全球之冠,全國930萬人裡已有200多萬人至少接種了第1劑;以色列媒體則稱接種完第2劑的人超過40萬。以色列軍方電台(Army Radio)披露,在以國19日內閣會議討論是否擴大全國封城前,首席防疫專家、艾瑞爾大學(Ariel University)教授艾許(NachmanAsh)與衛生部官員談話時,質疑輝瑞(Pfizer)和BioNTech疫苗接種1劑後的效力。報導引述艾許的話指出,許多人在第1與第2劑的間隔期間確診,顯現接種第1劑後的效果「比我們原先預想的低」,接種第1劑後的保護力數字也不如輝瑞所講的。「以色列時報」(The Times of Israel)引述以國衛生部資料指出,有超過1萬2400人在打過疫苗後仍感染,其中69人是打了兩劑後仍確診。輝瑞聲稱,他們的疫苗打完第1劑的保護力約在52%,但接種完第2劑後幾天就可提高至95%。以色列衛生部公衛司司長歐若普瑞斯(SharonAlroy-Preis)宣稱,接種完第1劑14天後,染病人數減少約50%,但這只是初步數字。軍方電台報導還指出,在19日與衛生部官員談話時,艾許還表示不確定疫苗對變種病毒也會有保護力。在全國接種1個月後,以色列衛生部官員本希望單日確診與重症病例能出現顯著下降,但卻看不出有此趨勢。以色列時報指出祭出封城與大規模接種後,感染狀況與醫院負荷仍無法減輕的禍首應是變異病毒,特別是英國的變種株。另據以國其他媒體報導,艾許在19日的所謂防疫內閣會議裡告訴各部會,衛生官員估計目前30%到40%的確診為英國變種病毒,幾週內就會在以國國內流行。據稱艾許建議延長全國性封城兩週到2月4日。
-
2021-01-23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研究:禮來抗體療法 大減8成COVID-19染疫風險
跨國製藥公司禮來(Eli Lilly & Co.)今天表示,一項針對療養院住客的研究發現,公司研發的一種合成抗體作為預防性使用時,能大幅降低感染新型冠狀病毒的風險達80%。法新社報導,雖然研究結果僅為初步性質,仍待同儕審查,不過專家大為看好。專家指出,研究結果意味著,這種商品名為Bamlanivimab的抗體療法可望用來補足2019冠狀病毒疾病(COVID-19)疫苗。禮來首席科學家斯可夫隆斯基(DanielSkovronsky)表示:「結果顯示,Bamlanivimab能幫助預防COVID-19,大幅降低我們社會中某些最脆弱的群體、即療養院住客的症狀性疾病,我們對這些正面結果感到格外欣慰。」禮來在新聞稿中表示,這項研究結果來自美國政府資助的晚期臨床試驗,共檢視長期照護機構299名住客和666名員工,他們的病毒採檢結果在試驗前都呈陰性反應。受試者隨機接受4.2克Bamlanivimab或安慰劑。經過8週追蹤,接受Bamlanivimab的人發展成症狀性COVID-19的風險,整體來說減少57%。特別值得注意的是,接受Bamlanivimab的療養院住客,染疫風險降低80%。在299名住客中,有4人因COVID-19喪命,他們接受的都是安慰劑。獨立專家對上述研究結果感到興奮。在英國維康信託基金會(Wellcome Trust)負責加快研發COVID-19療法的侃麥克(Nick Cammack)說:「結果顯示這類療法能同時用來預防和治病,超乎我們預期。」
-
2021-01-22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佛奇:接種人口若達7成 美有望今秋接近正常
美國政府首席傳染病專家佛奇(Anthony Fauci)表示,美國如能趕在今夏結束前為70%到85%的人口接種新型冠狀病毒疫苗,生活有望在今秋恢復「相當程度」的正常。「紐約時報」報導,佛奇今天在白宮與媒體談話是數月以來頭一遭。他警告美國疫情仍處「非常嚴重」情況,不過目前顯示,疫苗對傳入美國境內的新型冠狀病毒變種仍具保護力。佛奇表示,對流行於南非及巴西變種病毒的變異關注程度,應高於英國的變種。他指出英國變種病毒的傳染力,約是一年前初現於中國版本的兩倍,不過英國變種的毒性沒有比較高,更不大可能造成重症或致死。縱使病毒變異到有必要改良疫苗,佛奇表示「這也不會是什麼特別麻煩的事,從現有的疫苗著手便可」。佛奇表示,變異病毒出現代表更有必要儘可能讓更多人接種疫苗,理由是病毒需要感染人體以便複製、突變,「若能藉由普遍接種遏止傳染,事實上就能避免可能遇到的變種病毒有害作用」。他並預測,美國如能趕在今夏結束前為70%到85%的人口接種新型冠狀病毒疫苗,到今年秋天時生活將能恢復「相當程度」正常,「雖還不是完美回到疫情前的時光,但仍能讓美國大眾大大鬆口氣」。此外,佛奇表示由嬌生集團(Johnson & Johnson)研發的疫苗,晚期臨床試驗數據已充足到最快1到2週就能進入評估分析。嬌生疫苗第3期臨床試驗招募4萬5000人受試,業者先前表示有機會在1月最後1週或2月第1週進行數據評估,時程與佛奇今天的說法吻合。但參考先前輝瑞(Pfizer)& BioNTech疫苗審核與批准時程,嬌生公司表示應該要到3月以後才能獲得美國食品暨藥物管理局(FDA)的使用授權。嬌生疫苗的研發進度為傳染病專家所密切關注,原因是它有望成為第一支只需接種1劑的疫苗,更有利大規模接種。
-
2021-01-22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加快全球取得步伐 世衛擬核准中英等國疫苗
路透社根據掌握到的內部文件披露,世界衛生組織(WHO)將在未來幾週或幾個月內,批准英、中等國研製的幾款新型冠狀病毒疫苗,以便讓窮國也能盡速展開疫苗接種。路透社指出,由世衛等組織共同領導的COVID-19疫苗全球取得機制(Covax)希望今年配送至少20億劑疫苗到世界各地,其中至少13億劑交付窮國。但富國紛為自己張羅大量疫苗導致訂單排擠,加上Covax資金短缺,以致迄今難以取得足夠疫苗劑量。世衛表示,目前約有50個國家已展開疫苗接種,其中40多國是高收入國家。各國若要展開接種,監管當局對疫苗的核准至關重要,因為如此方能確保疫苗效力及安全性,有助疫苗產出。但窮國的這類機關能力有限,大都仰賴世衛把關。根據Covax內部文件,世衛正為此「加速緊急批准」;Covax為籌措20億劑疫苗,已與5家製造商簽約。Covax文件顯示,世衛可能於1月或2月批准英國藥廠阿斯特捷利康(AstraZeneca)與牛津大學共同研發、由印度血清研究所(Serum Institute Of India,SII)生產的疫苗;同款疫苗交由韓國SK生物科學公司(SK Bioscience)生產的批次,可能最快2月底批准。文件另顯示,世衛也考慮盡快批准兩款中國製疫苗。中國國藥集團(Sinopharm)與北京科興(Sinovac),已將自身所研發的新型冠狀病毒疫苗申請世衛核准,世衛正在審查,可能最快3月雙雙獲准。國藥集團與北京科興兩款疫苗均未被世衛列入Covax的預購清單,獲得世衛批准使用不代表Covax會馬上採購,但有助增加窮國信心以便直接向兩公司洽購。世衛助理秘書長席馬歐(Mariangela Simao)指出,世衛正致力確保全世界都能獲得2019冠狀病毒疾病(COVID-19)疫苗。席馬歐說:「人人毋須恐慌,因為都會取得疫苗。我們正致力確保所有國家、全部人口都有機會取得。」
-
2021-01-18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院內感染不可能零容忍 李秉穎:謹記手不碰眼口鼻
北部某醫院發生武漢肺炎群聚案,專家李秉穎今天說,醫院院內感染不可能零容忍,也不能說誰發生就把誰槍斃。除了找系統性原因,還要關注環境接觸問題,手不碰眼口鼻常被忽略。北部某醫院日前發生院內武漢肺炎(2019冠狀病毒疾病,COVID-19)感染事件,一名醫師(案838)照顧重症武漢肺炎確診者時遭感染,後續在家戶傳染給其護理師女友(案839),也在醫院傳給曾接觸的護理師(案852)及曾一起照顧病人的醫師(案856)。目前此醫院院內群聚案已累計2名醫師、1名護理師因公染疫。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專家小組諮詢委員、兒童感染症權威李秉穎上午接受廣播訪問時表示,很多人覺得該醫院發生院內感染就是分艙分流沒有做好,但這是錯的說法。分艙分流是指萬一醫院有一組人員暴露感染風險,有另一組在不同環境工作、沒有直接接觸病人者可馬上接手任務,補足醫療人力。院內感染風險與分艙分流沒有絕對關係。李秉穎說,發生群聚案的醫院是否分艙分流有問題,一定要指揮中心的專家現場評估才知道,看有沒有需要改善的地方,「外人無法置喙」,要現場看才知道。有些專家認為,發生院感事件是防疫破口或警訊。李秉穎說,發生一個院內感染,不能責怪任何人或就說SOP有問題。國外哪個國家沒有院內感染,都是幾百個人生病、幾十個人死亡,台灣有一個院內感染就好像指揮中心失能,這種論調不恰當。李秉穎表示,台灣抗疫打仗打了一年多,這是第二次發生院內群聚案,病毒是肉眼看不到的,發生院內感染是無法百分之百避免的事情。所有醫院都會發生院內感染事件,很多細菌、病毒會院內傳染,「不可能零發生率」。院內感染防控都是控制在合理範圍下,而不是零容忍,誰做錯了就把誰槍斃,不是這樣的。李秉穎也說,其他病毒和細菌的院內感染比比皆是,難道那些醫護都要辭退嗎,醫護工作本來就是高風險,明知危險還願意照顧病患,他們的勇氣已經說明一切。不是去追究院內感染發生的問題,而是要減少系統性問題,減少之後發生的機會。至於外界關心此醫院是否需要封院,李秉穎表示,過去嚴重急性呼吸道症候群(SARS)時期,和平醫院被封院是不恰當的做法,在醫院的所有人都突然被關在裡面。如果覺得院內感染的疫情真的沒辦法控制,就停止醫療作業,所有醫護人員都居家檢疫14天,而不是完全把醫院關起來。李秉穎也說,除了檢討醫院發生院內感染,也應該重視環境接觸污染,現在要追究如何被感染應該很難,但環境接觸是可能的方向。此疾病可透過飛沫和接觸傳染,病毒噴濺在物體表面可存活數小時到數天,若碰觸到病毒又沒有洗手,又碰觸眼睛、嘴巴、鼻子,就可能被感染。但飛沫傳染可匡列密切接觸者,接觸傳染無法匡列。李秉穎表示,台灣很多人有過敏性鼻炎,可能都會不自覺摸鼻子,「不摸眼口鼻」常被忽略,所有人應該都要謹記,必須注意接觸傳染可能性,除了濕洗手,新型冠狀病毒對酒精也有很高的敏感性,隨時噴一下手,可有效殺死病毒,加上不摸眼口鼻,就會比較安全。
-
2021-01-16 新冠肺炎.周邊故事
龐培歐:武漢研究所2019秋天就有COVID確診
美國國務卿龐培歐今天表示,早在2019年秋天,中國病毒研究所人員就出現感染新型冠狀病毒的症狀。龐培歐選在世衛國際調查團抵達中國調查疫源之際,進一步對北京提出指控。法新社報導,龐培歐(Mike Pompeo)在聲明中呼籲於昨天抵達武漢的世界衛生組織(WHO)團隊,應就「取得新資訊一事施壓中國政府」。他說:「美國政府有理由相信,早於首例確診病患出現前,(武漢病毒研究所)數名研究人員在2019年秋天就已出現病症,他們的症狀與2019冠狀病毒疾病(COVID-19)與一般的季節性流行病一致。」龐培歐表示,這與研究所內無人感染COVID-19或相關病毒的報告相牴觸。他說:「北京一直到今天仍扣住科學家所需的重要資訊,拒絕拿出用以保護世人免於這個致命病毒及下一個病毒的重要訊息。」COVID-19在2019年底首度在武漢被發現,隨後席捲全球,迄今導致超過200萬人喪命、9200多萬人感染,並重創全球經濟。世衛表示,找出病毒是如何從動物到人類的傳染途徑,對避免未來的疫情爆發非常重要。再過5天就要下台一鞠躬的川普政府持續拿COVID-19議題批評中國,川普本人也一直「中國病毒」掛嘴邊。美國迄今累計逾39萬人染疫病歿。龐培歐在國務卿一職只剩個位數天數之際,將打擊目標鎖定中國、伊朗與古巴。本週稍早,龐培歐指控伊朗已成為蓋達組織(Al-Qaeda)的新「老巢」,但是這項說法受到德黑蘭當局嘲諷,也受到許多專家質疑。
-
2021-01-16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美CDC警告:英變種病毒恐3月在美流行
英國先前發現一種新型冠狀病毒變種具高度傳染性,美國疾病管制暨預防中心(CDC)今天警告,這種病毒可能在今年3月之前成為在美國流行的主要病毒株。路透社報導,這株突變病毒稱為B.1.1.7,據信傳染力是美國當前流行病毒的兩倍。目前美國有76人感染這種病毒,分別來自10州。美國疾管中心在每週疫情報告中指出,美國國內正值病例激增,這種病毒迅速傳播,將加重衛生資源負荷,使得醫療照護體系更加緊繃,民眾需更遵守防疫措施,例如保持社交距離、戴口罩等。CDC表示,這種具高度傳染力的變種病毒也會使需要接種疫苗的人口比例增加,才能達到群體免疫的保護效果、控制疫情。衛生官員在報告中寫道:「B.1.1.7變種病毒傳染力增強,說明必須嚴格實施公衛措施,以減少傳染、減輕B.1.1.7潛在影響,爭取普打疫苗的關鍵時間。」這隻變種病毒包含數種基因變異,使得病毒更易人傳人。CDC表示,據信這些變異不會造成更嚴重的病症,但傳染率變高,意味著會出現更多病例。同時,總統當選人拜登今天呼籲全體美國民眾即日起在100天內,於公開場所戴口罩,以防堵疫情擴散;他說,讓戴口罩變成政治議題是件「很蠢」的事。拜登將於20日就職,他在家鄉德拉瓦州威明頓市(Wilmington)說明未來加速疫苗施打計畫時表示,「(戴口罩)是愛國行為,我們要求大家(這麼做),我們正與病毒奮戰」。美國國會大廈上週遭總統川普的支持者硬闖,有共和黨籍國會議員在封閉空間避難時也不戴口罩;數名聯邦眾議員之後接受採檢,結果呈陽性反應。拜登批評這些拒戴口罩的共和黨籍國會議員說:「他們到底有什麼毛病啊?做個成年人吧。」
-
2021-01-16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COVID變種肆虐 世衛急開會各國祭新限令
世界的新型冠狀病毒疫情爆發新一波大感染,恐與病毒在各地出現變異有關。全球衛生專家今天齊聚一堂盼找出因應之道,而包括英、法在內的各國也祭出新限制措施以免疫情進一步惡化。世界衛生組織(WHO)緊急委員會今天開會,同時負責調查疫源的世衛專家團也已抵達這次疫情源發地的中國武漢市,展開延宕已久的調查工作。世衛緊急委員會通常每3個月開會一次,但這次因病毒變異問題嚴重,提前兩週召開。2019冠狀病毒疾病(COVID-19)去年爆發大流行迄今,全球已超過9100萬例感染確診、近200萬人染疫病故,但據信實際疫情恐比目前帳面數字更高。目前全球許多地方正面臨第2或第3波感染高峰,已遭變異新冠病毒重創的英國,今天宣布禁止來自南美洲、巴拿馬、非洲的維德角共和國(Cape Verde)與葡萄牙等地的人士入境,以免其他變種病毒輸入。目前名為E484K的變種病毒株,最先是在南非發現,後來在巴西、日本又變異,各國研究人員為病毒變異恐衝擊人們正逐漸建立起的免疫,紛紛加大示警力度。法國表示,他們將從16日起實施全國性自晚間6時起的宵禁,為期至少兩週;目前法國大部分地區實施的是晚間8時起的宵禁,只有一些疫情特別嚴重的地區是晚間6時起。
-
2021-01-14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美國見變種病毒入境集中檢疫? 陳時中:等有進來才做
英國變種病毒株、南非變種病毒株相繼侵入台灣,有英國、南非、史瓦帝尼旅遊史者入境統一至集中檢疫所,美國研究員今宣布現2種變種新型冠狀病毒,可能源自美國本土,是否考慮美國入境集中檢疫,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認為,目前沒有美國變種病毒株入境,無須提高入境防疫規則必要。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昨天也被問及,同樣傳出有變異病毒的日本,指揮中心為何遲遲未宣布入境集中檢疫,陳當時表示,目前自各國入境台灣者都要進入集中檢疫、防疫旅館或「一人一戶」居家檢疫,認為這樣的強度是夠的。今天再次被問到,因應美國疑出現本土變種病毒,為孻美國入境者是否也要集中檢疫,陳時中也再次強調,國外變種病毒一定越來越多,需待當地國統計,釐清對我國影響,目前策略仍是高度關心,有變種病毒移入台灣就會嚴格管制措施,不會國外一有變種病毒,就採取較嚴措施。
-
2021-01-13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企鵝屍體胃內有口罩 防疫救星淪生態殺手
新型冠狀病毒大流行期間挽救人命的口罩,如今卻成了野生動物殺手。數量龐大的拋棄式口罩侵入動物棲地,傷害鳥類與水中動物的狀況時有所聞。自從各國紛紛開始強制在公共場所戴口罩防疫後,全球各地就經常在人行道、水道與海灘發現用後即丟的一次性外科手術口罩,這種拋棄式口罩薄薄的防護材質,得要好幾百年才能分解。善待動物組織(PETA)人員福魯諾(Ashley Fruno)告訴法新社:「口罩無法很快消失於自然環境,當我們丟棄後,這些東西會對環境與一同生活在地球的動物造成傷害。」在馬來西亞吉隆坡近郊的山林,人們看到獼猴咀嚼廢棄口罩已斷掉的帶子,英國「皇家愛護動物協會」(RSPCA)在英格蘭東南部的切姆斯福德(Chelmsford)救出一隻腿部被口罩帶子纏住達一週的海鷗,還一度登上英國媒體頭條。但廢棄口罩對環境構成的最大衝擊可能發生在水中。環保團體警告大量用後拋棄的口罩、乳膠手套與其他醫療防護器材,以各種不同方式流入早已受到汙染的河、海。根據環保團體「海洋亞洲」(OceansAsia)的資料,去年有超過15億只口罩流入全球海洋,相當於新增6200噸海洋塑膠汙染。巴西保育人士在被沖上岸的企鵝屍體胃內發現口罩,在邁阿密外海也有河豚因口罩而喪命;法國的非營利組織「海洋清潔行動」(Operation Mer Propre)去年9月在鄰近地中海的鹹水潟湖,發現一隻困死於口罩裡的螃蟹。總部設於美國的非政府組織「海洋保育協會」(Ocean Conservancy)首席科學家雷納德(GeorgeLeonard)表示,口罩與手套對海洋生物來說麻煩尤甚,「這些塑膠製品在天然環境分解後,會成為更小的顆粒,然後進入食物鏈,衝擊整個生態體系」。
-
2021-01-12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又爆本土院內感染 陳時中透露疫苗購買進度
全球累計確診數破9000萬,將近200萬人染疫死亡,國內今日又新增2例本土病例案838、案839,讓外界擔憂疫苗進度,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表示,現在有簽約的已經遞交給對方,對方簽完會送回來,手續還沒有完成。國內出現院內感染,更顯未來接種疫苗的重要性,前疾管局長蘇益仁指出,在全球都疫情愈來愈嚴重時,國人不應期待沒有本土病例或社區傳播,防疫也必須超前規畫,這是當初一直強調疫苗重要的原因。針對目前疫苗購買進度,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表示,現在有簽約的已經遞交給對方,對方簽完會送回來,手續還沒有完成。有人說台灣防疫做得好,疫苗可以慢慢來,蘇益仁說,這次的本土院內感染事件可驗證,這是很危險的説法。據本報報導,輝瑞(Pfizer)與德國生技公司BioNTech共同研發的疫苗將提升產量,世界衛生組織(WHO)的科學家今天仍警告,大規模接種雖陸續展開,今年仍無望達標新型冠狀病毒群體免疫。
-
2021-01-12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大陸台胞接種新冠疫苗流程公布 打後須留觀半小時
大陸開始在福建福州廈門等城市為台胞免費施打新冠疫苗,採取自願方式,日前,廈門台協公布了相關辦法。台胞在接種大陸國產新冠疫苗後,必須在院停留觀察半小時,若沒有不良症狀,或不適反應,才能離去。接種者可以領取「預防接種憑證」。據啟達台享公眾號,第一步,預約。自願施打的台胞,要先向台商協會登記。並提供姓名、聯絡方式、台胞證號碼、工作單位等基本資料,以錄入系統、後續預約。第2步,是填表。按照預約施打時間,提前到場辦理手續。以思明區鷺江街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為例,提前抵達中心,出示八閩健康碼,進入中心。直上二樓,按指示前往登等候大廳。先在預檢處閱讀簽署「新型冠狀病毒疫苗接種知情同意書」,並填寫問卷。填寫完成後,於大廳稍事休息,等待叫號。第3步,登記。於登記窗口與工作人員核對資料,包含姓名、聯絡方式、證件號碼、疾病用藥史等等。完成登記後,仍於大廳等待唱名。第4步,施打。依工作人員指引,前往接種。接種前,醫生將再次核對個人資料,並展示、確認所施打的疫苗。施打部位在左上臂。第5步,觀察。接種後,於觀察區停留觀察有無異狀,並閱讀溫馨提示。半小時後,身體並無不適,才可離去。若有不適,應立即向接種單位反應。第6步,領證。最後,台胞接種完疫苗,要記得領取「預防接種憑證」。
-
2021-01-11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研究:9成新冠病患 有持久免疫力
人體在感染新冠病毒後是否有免疫能力,一直是專家研究的課題。最新一項研究指出,在感染新冠病毒後,人體至少有八個月時間保持強大的免疫反應,有些甚至時間更長。研究也發現,約有90%的患者有持久免疫力。有關研究是由加州拉荷雅免疫力研究所(La Jolla Institute for Immunology)兩位研究員韋斯科普夫(Daniela Weiskopf)與塞特(Alessandro Sette)共同展開,並在「科學」(Science)雜誌上發表。兩人研究200多名染疫者的血液,發現他們的免疫系統,不僅僅是抗體,而且還有多項要素保留對病毒的記憶,對識別及應對病毒仍然有效,因此一旦再次曝露於病毒時,就會迅速產生抗體及具殺傷力的T細胞,共同對抗病毒。自從新冠疫情爆發一年多以來,人們對於病毒一直處於未知及不確定性之中,其中最大問題是,確診者康復後會否重新感染?如果會的話,有多快?之前曾有人在康復後仍受第二次感染,但這項研究基本證實,受感染後人體會產生免疫力。韋斯科普夫指出,雖然病毒出現英國變種,但相信他們的發現也是適用的。他說,免疫系統有很多不同的因素,能夠識別新冠病毒,即使病毒有突變,仍難以逃避所有不同因素的識別。他又說,估計大多數確診者康復八個月後,仍具有相對穩定的免疫力,有些甚至可能會持續好幾年。這一令人鼓舞的科學結果表明,人類的免疫系統有能力應對這種新型冠狀病毒。愛阿華大學病毒學家帕爾曼(Stanley Perlman)雖非研究團隊成員,但指出過去一年來,不少人擔心感染者康復後沒有免疫力,現在這項研究應可消除這些擔憂。
-
2021-01-10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日研究:貓染新型冠狀病毒轉陰性後 肺部仍發炎
日本研究團隊用貓進行實驗,發現貓感染2019冠狀病毒疾病(COVID-19)6天後,經病毒篩檢呈現陰性,但肺部仍持續發炎。研究團隊盼透過相關研究,解開新型冠狀病毒後遺症之謎。日本放送協會(NHK)報導,東京大學醫科學研究所等組成的研究團隊公布一項研究結果,在調查感染新型冠狀病毒但無症狀貓的肺部時,發現就算體內未檢出新型冠狀病毒,肺部依然會出現發炎的狀況。目前有關新型冠狀病毒後遺症的報告相繼出爐,像這樣有助解開後遺症之謎的研究結果,相當受到關注。這項研究由東京大學醫科學研究所教授河岡義裕等人的團隊所進行。研究團隊針對感染新型冠狀病毒但無症狀的貓,調查其體內病毒量及肺部組織狀態等。結果顯示,雖然病毒篩檢在感染6天後已呈現陰性,但經由詳細調查肺部組織得知,即使感染起算4週後,肺部仍持續發炎。每隻貓的發炎程度不盡相同,但有些病例可以看到肺泡異常,有些病例則是變成肺炎。研究團隊表示,並非新型冠狀病毒增生直接造成影響,原因可能是從免疫細胞釋放出的細胞激素等造成。相繼有報告指出,感染新型冠狀病毒後即使是輕症患者,也會留下後遺症,河岡表示,這次的研究也許可以說明,在人染疫的情況下,為何會出現呼吸困難等部分後遺症。
-
2021-01-06 該看哪科.兒科
腸病毒傳染力強 父照顧小孩沒洗手也感染
台中1名34歲陳姓男子日前照顧感染腸病毒的小孩時,疑因照顧完小孩沒有洗手就到外面抽菸,手指與唾液接觸後,自己也感染了腸病毒,醫師表示,預防腸病毒要勤洗手。時序進入冬季後,除新冠肺炎(新型冠狀病毒疾病,COVID-19)疫情嚴峻外,近期腸病毒疫情也呈現緩升趨勢。衛福部豐原醫院出現1名34歲陳姓男子的手部出現紅疹,檢查後確認感染了腸病毒。陳男因女兒感染腸病毒,他在醫院照顧小孩,未料自己也感染,事後回想,可能是照顧完小孩沒洗手,隨即到外面抽菸,才讓自己感染腸病毒。豐原醫院兒童感染科醫師馬瑞杉表示,男患者因在抽菸的過程中,手指與唾液的接觸進而感染。雖然大人感染腸病毒的症狀比較輕微,但是若過去沒有得過這類型的腸病毒,還是有可能會出現比較明顯的症狀。患者的手、腳有明顯疹子及喉嚨痛症狀,當疹子好一點時,出現手腳脫皮、癢、痛,指甲碎裂情形,馬瑞杉指出,因為腸病毒可以細分到100種以上的分型,少數的腸病毒會在亞急性期出現以上症狀,這些情況都屬於病毒感染的表現過程,大約維持1到2週時間就可慢慢恢復。馬瑞杉說,大人感染腸病毒,病毒仍會在口腔、糞便一段時間,發病後1週的傳染力最強,2週內有機會傳染給別人,即便狀況改善還是有傳染機會,最好的預防方式還是勤洗手、戴口罩。馬瑞杉建議,腸病毒為飛沫傳染、糞口傳染,即將進入年節期間,預防腸病毒最有效的方法是勤洗手,進出公共場所戴口罩,避免接觸患有腸病毒的病童,環境可用稀釋後的漂白水擦拭。 ※ 提醒您:抽菸,有礙健康
-
2021-01-06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何時才能擺脫疫情恢復正常 美8大專家這樣說
隨著部分國家陸續開始接種新型冠狀病毒疫苗,人們想知道何時能回到往日正常生活。「華盛頓郵報」訪問8位專家,得出的答案是在2021年結束前,美國別想回復往日生活。華郵向專家們提問兩大議題,一是美國何時可達成群體免疫,二是請他們各自預期何時可恢復正常生活。要達成群體免疫,一般需70%的人口對新型冠狀病毒具免疫力,無論是病後痊癒或施打疫苗。美國約需2.3億人接種過疫苗才有望達成群體免疫,但截至昨天,僅400萬人接種過兩劑疫苗的首劑。● 美達標群體免疫 最樂觀也要今夏過後艾莫瑞大學(Emory University)醫學與全球衛生教授戴黎奧(Carlos del Rio):總統當選人拜登承諾在他就任後,一天要讓百萬人施打疫苗,若能按照這樣的進度,大約在8月底或9月初時,可讓2.6億人至少接種一劑。斯克里普斯研究所(Scripps Research Institute)創辦人兼所長托波爾(Eric Topol):若一天能有200到300萬人接種,疫苗也能快速讓人體產生抗體的話,樂觀來看我覺得7月底前可做到。史丹佛大學(Stanford University)醫學教授巴塔查雅(Jay Bhattacharya)說:科學文獻有關群體免疫的門檻不一,「我不覺得負相關責任者能有信心地給出確切時間點或數字…重點是年長者與高風險群能多快獲得接種」。喬治城大學(Georgetown University)醫學與傳染病學教授古德曼(Jesse Goodman):我不確定不久的將來能否讓一定人口對新型冠狀病毒達成免疫,一如我們對麻疹那樣…但我對到今年最後一季,醫療體系應不至於再被疫情壓垮、更少大規模疫情復燃抱持著希望。北卡羅來納大學教堂山分校(UNC-Chapel Hill)流行病學副教授鮑爾斯(Kimberly Powers):這問題很難回答,一方面是我們仍不確定需要多少人口比例免疫才能算群體免疫,二是取決於大規模接種的速度。喬治華盛頓大學(George Washington University)公衛教授、前巴爾的摩市衛生專員溫麟衍(LeanaWen):當前疫苗分撥進度慢到難以接受,依目前速度恐需好幾年才能做到群體免疫;除非能在1月把速度提高好幾倍,才有機會在2021年達成群體免疫。哈佛大學(Harvard University)流行病學教授利普西奇(Marc Lipsitch):若你問的是美國能否有足夠人接種以達群體免疫,我的答案很可能是否定的,因為我們不知道疫苗保護力,且病毒突變更會拉高達標(群體免疫)門檻。明尼蘇達大學「傳染病研究與對策中心」(Centerfor Infectious Disease Research and Policy)主席歐斯特荷姆(Michael Osterholm):須取決於3個因素,也就是何時有足夠疫苗可供每人施打兩劑、願意接種的人數是否足夠,以及疫苗效力多長。「考量3者,我當然希望今夏尾聲或初秋能達成,但希望不等同現實,我只有信心今夏尾聲或初秋能做到第一項。」● 2021年結束前別想重回昔日生活戴黎奧:我希望能在2021年12月底前後接近「正常」,但身為看診醫師,未來好一段時間,我還是會繼續戴著口罩與護目鏡。托波爾:2022年吧。巴塔查雅:有鑑去年對我職業與個人生活天翻地覆的改變,我甚至不期待能有回復到疫情前的一天,但我預料美國社會將在2021年4月前開始感受到日子變得比較正常。古德曼:希望今年底就能開始感受生活像是回到疫情爆發前,但這須保持高度警覺與持續保持一些社交距離雙管齊下才行。鮑爾斯:我個人期待今夏就能感覺到日常生活變得較正常,但我認為要到2022年才會看到防疫措施徹底解除。溫麟衍:我不知道。幾週前我還頗為樂觀,但看到疫苗計畫至今仍拖拖拉拉,且公衛體系資源如此不足,我想2021年大部分時間會跟去年差不多。利普西奇:我覺得要到下半年以後,美國與部分其他國家才會有足夠人接種疫苗,從而才能比照流感對待新型冠狀病毒。歐斯特荷姆:我不確定能有(回復往日)這一天,我們可能再也回不去疫情前的日子,取而代之的是改以一種新常態生活,即便要做到這樣,某種程度上也需視疫苗能否覆蓋高、中、低收入國家的每個人而定。
-
2020-12-31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元旦起非本國籍暫緩入境含轉機 華航、長榮回應了
我現首例英國變種病毒新冠確診者,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宣布,元旦起加嚴邊境防疫控管,除了有居留證或特殊情況,非本國籍者暫緩入境,包含轉機旅客。中華航空表示,配合政府防疫政策,自2021年1月1日零時起暫停接受經台灣轉機之旅客,以航班出發的當地時間為認定標準,敬請旅客搭機前確認符合入境台灣規定。華航說,已訂位旅客如因防疫政策而無法搭乘者,可免手續費辦理退票或改票。詳細規定請參閱華航官網「新型冠狀病毒資訊服務專區」的「退改票作業辦法」。長榮航空則表示,一切以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公告為主,長榮航空將全力配合辦理。至於影響旅客還在評估中。
-
2020-12-27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牛津疫苗試驗誤算劑量 原因在病毒量測法受干擾
英國藥廠阿斯特捷利康(AstraZeneca)與牛津大學研發新型冠狀病毒疫苗,竟發現先接種半劑、再整劑更有效。英媒報導,意外源於疫苗中一種物質干擾了用紫外線量測病毒的過程。牛津研究員先前在試驗過程中誤算2019冠狀病毒疾病(COVID-19)疫苗劑量,碰巧發現,接種時,若先施打一次半劑、一個月後再施打一次全劑,效力可提升至90%左右。英國「每日郵報」(Daily Mail)爬梳這次事件歪打正著的過程。根據路透社調查,今年5月,執行試驗的科學家對義大利製造商IRBM/Advent送來的一批疫苗進行品質檢驗,發現其中的化學物比牛津大學訂購的疫苗更強。IRBM/Advent使用定量聚合酶連鎖反應(PCR)的基因測試法檢驗後,堅稱這批編號K.0011的疫苗濃度沒錯。但牛津大學的檢測方式是以受檢材料吸收紫外線光的多寡,來評估病毒物質的量,並認為這種方法比IRBM/Advent的方法精確。接著,英國醫藥監管機關允許研究員針對預定接種這批疫苗的受試者,減少施打劑量。然而,醫學雜誌「刺胳針」(The Lancet)刊登的文件詳述了這起錯誤發生的細節,內容顯示,牛津大學誤算了這批疫苗的效力,並毫無來由地稀釋了疫苗,這意味受試者實際上只接種一半劑量,而不是預期中的一整劑。牛津大學誤算的原因在於,這支疫苗中含有一種可在施打之前幫助混合其他溶液的產品,這種產品干擾了紫外線檢驗法,高估了這批疫苗的效力。到了6月,牛津大學發現錯誤,因此再次聯繫了英國醫藥監管機關,詢問可否繼續進行試驗,以便盡量維持試驗規模、加速取得結果。當時,在無意間接種了半劑疫苗的人,都沒出現強烈副作用。在英國藥品及保健產品管理局(MHRA)許可下,研究員繼續試驗,並在接下來的試驗中,替接種了半劑疫苗的志願受試者及所有其餘受試者施打完整劑量。最終,有1367名受試者先接種半劑、再接種完整劑量疫苗,而接種兩劑完整劑量的共有4440人。試驗結果顯示,接種先半劑、後整劑疫苗的群體,獲得90%的病毒防護力,而接受兩劑完整疫苗的群體只獲得62%的防護力。不過,接種首劑半劑量疫苗的人,年齡都不到55歲,而55歲以上年長者又是最容易感染COVID-19發展成重症、因此最需要疫苗的群體,這讓一些專家質疑試驗結果的可信度。牛津大學也承認,不知道為什麼接種半劑疫苗的人反而獲得更高防護力。英國藥管局預計於耶誕節過後,決定是否批准阿斯特捷利康和牛津的疫苗,只是還不知道會放行哪一種施打方式。此外,還有一個問題是,英國藥管局為什麼在牛津大學誤算得出的論據下,仍允許研究員替受試者減少疫苗劑量。英國總共訂購了一億劑牛津疫苗,已備妥400萬劑,由於這支疫苗可在普通冰箱中存放,各界都相當看重這支疫苗;理論上,一旦當局批准,隔天就可開始普遍施打,而且很快就普及到全國安養院、全科醫師診所及臨時設置的疫苗接種中心。英國藥管局目前面臨難題,必須抉擇是否批准讓大眾接種先半劑、後整劑疫苗的方案,畢竟這種方式的試驗數據比較少,總數大約2000人。科學家還不知道英國藥管局會怎麼選擇、或是否兩套接種方式都滿意,但科學家們有信心,試驗證據優異,足以讓任何一種方式獲得批准。
-
2020-12-27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心悸加暈眩 美醫師打莫德納疫苗嚴重過敏
美國已批准輝瑞與莫德納兩款新型冠狀病毒疫苗施打,在輝瑞疫苗傳出數起嚴重過敏反應案例後,波士頓一名醫師接種莫德納疫苗誘發過敏,出現心悸、暈眩症狀送急診,幸無大礙。「紐約時報」報導,這是首例與美國藥廠莫德納(Moderna)疫苗有關的不良反應通報。聯邦有關單位目前正調查至少6起接種完疫苗引發嚴重過敏性反應的個案,都是接種美國輝瑞(Pfizer)藥廠與德國生技公司BioNTech共同研發的疫苗。美國這幾週已陸續施打成分類似的輝瑞&BNT、莫德納疫苗。美國食品暨藥物管理局(FDA)與美國疾病管制暨預防中心(CDC)已討論輝瑞&BNT疫苗引發的不良反應,但還無法確定是哪種成分引發過敏;本月稍早也有幾名英國的醫護人員在接種輝瑞&BNT疫苗後引發嚴重過敏。這次接種完莫德納疫苗後出現不良反應者是波士頓醫學中心的老人腫瘤醫學醫師薩德札德(HosseinSadrzadeh),他本身對貝類嚴重過敏。他接受訪問時表示,24日下午幾乎是一接種完莫德納疫苗,他就感到暈眩、心跳加速。他表示,打完疫苗後幾分鐘,心跳就加速到每分鐘150下,約為正常值的兩倍,舌頭出現刺痛與麻痺感,不久開始飆冷汗、感覺暈眩,血壓也驟降,自己意識到這是免疫系統對疫苗排斥,這與貝類過敏引發的嚴重症狀相同。薩德札德趕緊注射帶在身上的腎上腺素,並被用擔架抬去急診室,接受類固醇等藥物治療緩和過敏反應。4小時後他出了急診室,到隔天才感覺完全復原。CDC已建議有嚴重過敏史的人恐不適合接種輝瑞&BNT以及莫德納疫苗。嚴重過敏性反應通常會在接觸過敏原短短幾分鐘後引發,會削弱呼吸以及造成血壓急速下降,嚴重時恐有生命危險。包括「紐約郵報」等美國媒體也曾報導,田納西州查塔努加(Chattanooga)的CHI紀念醫院(CHIMemorial Hospital)護理長杜佛(Tiffany Dover)在17日在接種完輝瑞&BNT疫苗後,於醫院接受媒體聯訪暢談施打心得時突然昏厥,場面超尷尬。杜佛當時說:「我的組員們都很興奮準備接種,因為我們全都負責照顧COVID-19患者,因此我們這組能優先打疫苗,我也知道這真的很令人…抱歉,我覺得很暈。」之後她腿一軟昏厥,由身旁的醫師扶起。杜佛是在接種疫苗17分鐘後昏厥,不過醫院醫師認為她的昏厥應與疫苗成分無關,杜佛也說,自己有因感覺疼痛而昏厥的病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