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8-03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搜尋
新冠疫苗
共找到
1468
筆 文章
-
-
2021-08-03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民眾預約接種疫苗減少6成 北榮醫分析「三原因」
國內疫苗短缺民眾搶打疫苗,意願登記平台更是搶破頭,但台北榮總施打人數減少6成,原本一天可以接種700人,今天預約打疫苗人數只有200多人。對此,北榮家庭醫學部主任陳曾基分析「原因有三」,首先是疫苗庫存不足,其次是醫院院址在石牌相對偏遠,且基層診所擴大施打等,皆影響院方施打人數。中央開放前三類對象,及孕婦接種第一劑後滿28天者能接種第二劑疫苗,北榮同時開設新冠疫苗接種特別門診,陳曾基說,7月30日共有683位民眾預約前往接種,加上前三類及孕婦,共約有1200劑次。「這幾周開始民眾接種預約量逐漸下滑。」陳曾基指出,北榮一天可施打的量能為700名,登記平台顯示,今天有273位民眾預約登記施打,登記後接種率高。不過,3日起依序每日登記人數為,88位、280位與144位。由於意願登記平台紊亂,預約接種民眾大幅短少是否與系統有關?陳推測,醫院可施打的量能遠大於中央疫苗配給,假設北市可接種疫苗醫療院所有100萬劑量能,中央只開放50萬個名額,就會顯現在預約人數上面,「現階段中央開放的名額漸漸變少」。再者,陳曾基說,北榮的院址並非市中心,相對偏遠的狀況下,就會有名額掛不滿的情形;加上基層診所擴大疫苗施打,大家的接種可近性高,就有可能選擇就近施打,也會影響在醫院預約的民眾。至於中央配發疫苗的情形,陳曾基說明,指揮中心每周或每幾天會依據,中央預約登記與院內醫護需求配送。
-
2021-08-03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英官方報告:使所有疫苗失效的變異株 幾可確定會出現
英國政府「緊急情況科學顧問小組」(Sage)發表報告指出,「幾乎可以確定」會出現一種使目前所有新冠疫苗失效的新冠病毒變異株。這分報告於7月26日發表,由英國政府於7月30日公開。英國政府科學顧問在報告中指出,由於病毒「不太可能」根除,他們「非常相信」新變異株會繼續出現。報告指出,目前幾乎確定,隨著病毒突變的累積,最終會出現讓所有疫苗都「失效」的變異株。過去幾個月,全球各種疫苗對變異株保護力都有不同程度下降,但仍有相當的中和作用,但報告指出,部分變異株在疫苗普及前就已出現,隨著疫苗普及,可能產生傳播力更強的變異株。報告建議,政府應盡可能做好防疫,以減少變異株對現有疫苗產生耐藥性。Sage這分報告未經其他醫療相關組織審查,該研究也處於早期階段,尚未有證據證明,會使目前所有疫苗失效的變異株已出現。Sage在7月初就曾對這一問題提出警告,指出病毒傳播率高加上疫苗接種率高,可能會為「更強的免疫逃逸能力」提供條件。
-
2021-08-02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Delta傳染力如水痘 我嚴守邊境
我國昨新增十四例新冠肺炎確診個案,十二例本土、兩例境外移入,另新增兩例死亡。國內疫情趨緩,全球仍延燒,美國疾病管制與預防中心(CDC)警告,Delta病毒變異株具極高傳染力,與水痘並駕齊驅,平均一人可傳染給九人。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表示,Delta病毒傳染力驚人,不管疫苗覆蓋率高低,「全球疫情都在燒」,台灣須嚴守邊境。指揮中心專家小組召集人張上淳昨強調,美國CDC資料顯示,將Delta病毒株傳播速率、模式假設為R0,發現Delta傳染力與水痘幾乎一樣,不少國家解封之後,再度引發新一波感染,為此,美國已要求民眾戴上口罩。張上淳說,「邊境嚴守很重要」,盡可能不讓Delta病毒株進到國內,或延緩它進到社區。疫苗高覆蓋率國家也不敵Delta病毒,陳時中表示,以色列、荷蘭、英國與美國等國疫苗覆蓋率屬於全球績優班,但近期疫情再起,以色列施打效果很好,原本單日確診數每天小於百人,但近期上升至兩千多,因此,即日起讓六十歲以上長者追加第三劑新冠疫苗。昨新增十二例本土個案,七男、五女,年齡介於未滿五歲至六十多歲,發病日介於七月廿三日至七月卅一日。個案分布上,以新北市六例為最多,其次為台北市四例、桃園市及台中市各一例。至於嘉義縣水上鄉爆發職場群聚事件,共十一人確診。陳時中說,該群聚感染並未擴大,共匡列採撿九十八人,全數檢驗完畢,其中陰性八十八人、陽性十人。
-
2021-08-01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建議已接種者戴上口罩 美CDC:應把Delta當成新病毒
美國聯邦疾病防治中心(CDC)七月卅日公布的報告警告,Delta變種病毒恐導致更嚴重病症,而且可能像水痘一樣容易傳染,呼籲官員必須坦承「疫情戰出現變化」,應該把Delta病毒當成新病毒看待。這份研究調查麻州接種率最高郡、度假景點鱈魚角,在七月四日美國國慶周末後,當地至今已有逾九百人確診,其中約四分之三為接種完疫苗者;而這些突破性感染者中,約八成病患出現咳嗽、頭痛、喉嚨痛、肌肉痛和發燒等常見症狀。卅日公布的麻州新冠肺炎爆發的研究細節,指出已接種疫苗但仍出現突破性感染者,攜帶的新冠病毒量跟未接種者一樣多,並建議已接種者在國內部分疫情升溫區室內應重新戴上口罩。該研究因此指出,CDC口罩令應擴及全國,甚至在熱點區戶外也應戴上口罩;這項發現恐顛覆以往對疫情擴散的想法,科學家本以為已接種疫苗者染疫後病毒量低,較不容易感染他人,但是新數據顯示,Delta變種病毒並非如此容易防堵。這份文件疾呼CDC必須改變傳遞給大眾的訊息,強調接種疫苗是最有效防範新冠變種病毒的辦法,而且因為Delta變種病毒傳染力高,必須把它當成新病毒來看待,因應速度也要更快。CDC一個簡報指出,老年人無論是否接種疫苗,感染Delta變種病毒後,比年輕人有更高出現重症和死亡的風險;另一項預測指出,在逾1億6300萬名接種完畢的美國人中,每周恐有3萬5000人會染疫且無症狀。這份文件概述已接種者染疫人數增加,恐產生「溝通挑戰」;地方機構擔心新冠疫苗是否依舊有效,他們也擔心大眾會覺得疫苗不再有效或者不需施打追加劑疫苗。CDC文件與鱈魚角爆發疫情均凸顯CDC面臨鼓勵民眾接種的巨大挑戰,CDC也得坦承有可能發生突破性感染,雖然已接種的染疫者具傳染力,但並不常見;CDC發言人拒絕評論這些文件。白宮發言人尚皮耶卅日表示,「重點很簡單,我們得讓更多人打疫苗。」CDC文件指出,當局需要新的溝通策略,先前政府一再保證疫苗功效,但民眾聽到突破性感染後,可能會影響他們對疫苗的信心,且有遭政府背叛的感受。
-
2021-07-31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台大混打收400人臨床試驗 A+莫混打試驗最短間隔4周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委託台大醫院進行混打新冠疫苗臨床試驗,同時台大醫院內也針對院內同仁,啟動類似的混打臨床試驗。試驗對象皆為院內同仁,總計分為四組,總計400人,參加計畫者不得選擇第二劑要參與混打組還是同款組,近期完成收案,還要幾周時間完成,屆時結果出爐才會進一步公布。台大醫院家庭醫學部主治醫師張皓翔表示,國際上愈來愈多混打的研究,指揮中心委託台大醫院李秉穎教授等,進行國人混打的臨床試驗;院內另起混打臨床試驗,對象僅針對院內的醫護同仁,總計分為四組,AZ施打四周後接種莫德納、AZ施打八周後接種莫德納、AZ+AZ、莫德納+莫德納。各組皆收100人。張皓翔表示,避免有透過臨床試驗提供給醫護混打的疑慮,參與臨床試驗的對象,統統採取「抽籤」的方式,決定第二劑接種的品牌,也就是無法自行決定是否為混打組。張皓翔表示,新冠疫苗施打的間隔通常是8到12周,但國外的研究分為4周、8周、12周,因此台大此次增加相隔4周就混打其他品牌疫苗的組別。他表示,沒辦法劇透副作用的情況,不過依照國外的經驗,接種的間隔時間愈短,副作用愈強,且如果是AZ+莫德納間隔4周的這一組,依照推測副作用應該是最強的。台大醫院預計在下周二針對國際研究混打的結果召開記者會,分享研究結果。
-
2021-07-31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增6例打疫苗死亡案例 最久逾2個月離世
第四輪疫苗今日起開始接種,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表示,29日有20萬5500人接種疫苗,至今已累計782萬6000多人次接種,疫苗涵蓋率31.86%、劑次人口比涵蓋率33.22%。發言人莊人祥說,29日新增疫苗接種後不良事件173件,其中101件非嚴重事件、6件死亡,66件其他疑似嚴重不良事件。新增6件死亡案例中,有3例為AZ疫苗,年齡介於44至81歲,接種21至57天後發生;另3例莫德納疫苗,年齡介於51至88歲之間,接種8至15天發生。另外2例接種AZ疫苗,原是通報不良反應事件非死亡案件,因為後續追蹤後轉為死亡。7月29日新增39例(26女13男)AZ疫苗接種後發生疑似其他嚴重不良事件,年齡為19歲至86歲間,為接種疫苗後當日至35日間發生,包含疑似癲癇、腦血管動脈粥樣硬化、腦中風、中心視網膜靜 脈阻塞、視網膜出血、血小板低下、肝炎、過敏反應(紅疹、呼吸困難、發癢、水泡)、接種後常見之全身不適,及診斷未明之發燒、意識不清、頭暈、心悸、胸悶、呼吸困難、噁心與嘔吐、腹瀉、低血鈉、左腳瘀青、右腳麻木等。同期間新增27例(17女10男)莫德納疫苗接種後發生疑似其他嚴重不良事件,年齡為20歲至82歲間,為接種疫苗後當日至18日間發生,包含疑似休克、血小板低下、腦中風、腦脊髓炎、心包膜炎、肺炎、急性胰腺炎、蜂窩性組織炎、蕁麻疹性血管炎、顏面神經麻痺、突發性聽力喪失、多型性紅斑、過敏反應(皮疹、紅疹、發癢), 及診斷未明之發燒、意識不清、頭暈、複視及眼瞼下垂、胸悶、胸痛、心悸、心包膜積液、腹痛等。目前累計535例(251女284男)新冠疫苗接種後發生死亡之不良事件,年齡為2個月至101歲間(其中367人為75歲以上長者),疫苗接種後當日至68日間發生,其中有460例為接種AZ、75例為接種莫德納。
-
2021-07-30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桃園新冠疫苗剩8萬劑 不影響明後兩天接種
桃園市第四輪疫苗接種計畫從原先20萬人二度降載到12.7萬人,至今天中午截止,預約接種民眾約有12.4萬人。衛生局估算全市大概剩下8萬劑疫苗,不足5萬多劑,但尚能應付近日接種需求,短缺部分中央應會在8月5日前配足。中央疫情指揮中心規畫的第四輪疫苗接種計畫明天展開,桃園多家合約醫療院所將依預約門診時段安排民眾接種,市府規畫的社區接種站則預計在7月31日、8月5和6日三天提供服務。桃園市長鄭文燦表示,桃園第四輪接種計畫約有12.7萬劑疫苗,預約民眾約12.4萬人。其中,合約醫院疫苗數量有5940劑,僅1劑無人預約,幾乎滿載,滿載率跟這幾天石門水庫差不多蓄水量差不多,都接近百分之百。針對疫苗不足問題,鄭文燦認為,中央如果沒有辦法足額供應的畫,可以考慮暫緩接種疫苗的腳步,「不一定每一輪都要連結在一起,也許可以打幾天、休幾天」。鄭文燦也說,目前有一個好的現象,就是各縣市疫苗接種計畫都打得很快,因此出現疫苗吃緊情形。如果「大軍已動、糧草未到」,大家就會很緊張,相信中央疫情指揮中心會精算各縣市的疫苗,但不管怎樣,一定要提供充分的疫苗,至少預約的一定要完成施打,至於還沒有預約到的民眾還有第五輪,中央跟地方會做很好的規畫。衛生局長王文彥表示,桃園扣除正在接種和已預約接種的專案疫苗,大概剩下8萬劑,如果考慮各醫療院所的基本庫存,第四輪大概還差5萬劑,但不影響7月31日社區接種站執行,也相信中央8月5日以前會配足疫苗。
-
2021-07-30 新冠肺炎.防疫懶人包
新冠疫苗懶人包/莫德納、AZ該怎麼選?副作用有哪些?我有這些症狀可以打疫苗嗎?
你打疫苗了嗎?究竟莫德納、AZ疫苗我該怎麼選擇?莫德納、AZ、BNT疫苗適合接種在哪一個年齡層?常見副作用是哪些?打完疫苗前後吃什麼比較好?副作用發生時如何處理?打完疫苗引發的血栓會有什麼症狀?出現什麼狀況應該去看醫生?我身體有些症狀我可以打疫苗嗎?新冠疫苗懶人包,解答你有關疫苗的大小問題。各家疫苗比一比AZ、莫德納疫苗 哪些情況不能打?新冠疫苗接種注意事項打莫德納、AZ疫苗前,醫建議「3種食物」先別吃打疫苗前比較不建議的其實是炸物、精緻蛋糕和餅乾等精製澱粉類,以清淡飲食為佳。>>詳全文去打疫苗前應該怎麼做?前幾天:早睡、不熬夜、飲食清淡、不喝酒當天:不要空腹也別吃太飽、小口慢慢喝1500cc的水,並多休息>>延伸閱讀:打疫苗擔心副作用 中醫師教你按壓穴道舒緩疼痛去打疫苗前要準備什麼證件?醫事人員:健保卡、身分證、執業執照正本,請自行複印影本,正本查驗交還,影本繳交於本院病歷存查。未帶執業執照正本,一律拒絕施打。非醫事人員:健保卡、身分證、勞保證明正本、在職證明正本等缺一不可,請自行複印影本,正本查驗交還,影本繳交於本院病歷存查。未帶勞保證明正本、在職證明正本,一律拒絕施打。其他類別人員:健保卡、身分證、在職證明(或工作證)等缺一不可,請自行複印影本,正本查驗交還,影本繳交於本院病歷存查。長者、原住民:健保卡、身分證。孕婦:國民健康署核發的「孕婦健康手冊」(內頁基本資料、產檢看診紀錄均需填妥)、健保卡,請自行複印影本,正本查驗交還,影本繳交於本院病歷存查。新北市列冊的社區、居家式及身障機構服務照服員:健保卡、身分證、工作證(或長照人員證),請自行複印影本,正本查驗交還,影本繳交於本院病歷存查。AZ疫苗、莫德納疫苗副作用有哪些?打完疫苗後,吃什麼比較好?打完疫苗後注射的手臂很痛,我該怎麼辦?打完疫苗可以做的運動示範如果打完疫苗引發的血栓會有什麼症狀?>>更詳細內容,請見新冠疫苗懶人包
-
2021-07-29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採訪內容遭斷章取義「製成長輩圖」 施信如籲:別再傳
網路謠言不斷,不少專家、知名人士的發言,屢被重置成「長輩圖」廣傳,長庚大學新興病毒研究中心主任施信如日前接受媒體採訪的內容,遭有心人士節錄,以「若擔心疫苗有副作用 高端疫苗可以是另一種選擇」作為標題,疑為高端疫苗背書。施信如今表示,圖片內容斷章取義,她是一位科學家,是站在科學觀點說話,整段內容需理解前後文,此張長輩圖已造成她莫大的困擾,強調絕無替高端疫苗背書。施信如日前接受媒體採訪,針對市面上各類新冠疫苗副作用分析,各專家提出對於不同新冠疫苗副作用的分析,施信如表示,相對於較新的mRNA或腺病毒載體疫苗,高端屬於蛋白質次單位疫苗,副作用少,對長者來說,若較擔心副作用,算多一種選擇。她今天指出,她提出這句話並沒有要為高端背書,而是從科學觀點做一分析,她是一位科學家對於各種疫苗都是持中立的看法,她是依照對於蛋白質次單位疫苗的資訊做一說明,不過任何疫苗都要在大規模接種後觀察,目前高端疫苗尚未大量施打,後續值得觀察。施信如表示,被重置的內容並沒有前後文,導致會被誤會替高端疫苗背書,她再次強調「沒有替高端疫苗背書」,也希望被斷章取義的內容不要再轉傳。
-
2021-07-29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輝瑞CEO:新冠疫苗6個月後保護力剩84%
輝瑞(Pfizer)執行長博爾拉(Albert Bourla)說,該公司新冠疫苗的保護力會隨時間的推移降低,在施打第2劑的4到6個月後,降至大約84%。博爾拉周三接受財經網站CNBC採訪時做上述表示,根據的是輝瑞一份尚未經過同儕審查的新近研究。輝瑞在美國和其他國家進行的這項研究共4.4萬人參與,發現保護力在施打第2劑疫苗後的一周到兩個月之間最強,此後每兩個月下滑大約6%。博爾拉說,保護力在「4到6個月後大概是84%」。他說:「好消息是,我們非常非常有信心,追加第三劑能將免疫反應提高到足以防範Delta變種病毒的水準。」輝瑞計劃8月中旬之前、向美國監管機構正式提交有關施打第3劑疫苗的好處。
-
2021-07-29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疫苗進貨延遲 陳時中坦言:恐打不到第二劑
新冠疫苗意願登記平台前天重啟,新增高端疫苗選項,指揮中心統計至昨晚五時,累積八六六萬人完成登記,其中一五○萬人為本次開放新增登記者,有意接種高端疫苗者(單選及複選)約五十五萬人,其中非高端不打者九萬多人,占百分之一點○六。但官網不見高端簡介,指揮官陳時中說,會盡快將資訊掛網,高端最快八月供貨。陳時中也預告,「可能出現接種第一劑後,打不到第二劑的狀況」,關鍵在於進貨時程延遲而造成空檔,會盡量避免。他也指出,「登記意願、接種量能、進貨時程」為影響疫苗接種的三大因素,現在每天可打卅萬劑,可以穩穩做,不擔心意願和接種量,剩下就是進貨問題,但不會為了避免出現空檔,而讓施打速度變慢。陳時中昨將尚未施打疫苗者分為四大類:一、符合資格、收到簡訊,但未預約者可於七月廿九日中午十二時開放修改;二、符合資格收到簡訊,已預約者於八月七日晚間五時開放修改;三、登記意願、未收到簡訊者;四、從未登記意願者,後兩類可直接上平台登記。第三輪意願登記於七月十九日中午截止,全國八八七萬人登記,其中四九五萬人選擇AZ疫苗,指揮中心自七月廿日至廿二日針對第六、八、九、十類及四十八歲以上民眾,約一七○萬人發送預約,施打期間至今日為止。第四輪並未開放意願登記,而是繼續消化選擇AZ疫苗的近五百萬人,對象為以卅八歲以上民眾為主,加上受颱風影響取消預約者及第三輪已收過簡訊但尚未完成預約者,共約一三八萬餘人,施打期間預計自七月卅日至八月六日止,目前已預約一○一萬五千餘人。累計至七月廿七日,全台已有七三一萬人接種疫苗,其中AZ接種四三八萬人次,莫德納接種二九三萬人次。國內疫苗涵蓋率已達百分之廿九點九三,劑次人口占比則為百分之卅一點一六,七月底前疫苗涵蓋率有望突破百分之卅。有民眾已接種AZ,竟又成功預約。陳時中表示,可能是資料上傳不夠完整,他也提醒接種間隔太短的效果不好。
-
2021-07-27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該你打疫苗了嗎? 接種前後注意事項別忘記 打得更順利
新冠疫苗預約系統開放第四輪民眾預約,預約施打疫苗的人數將越來越多,《聯合新聞網》整理幾項民眾施打疫苗前注意事項,包括可先行下載評估及意願書,省下現場等待時間,以及備妥普拿疼等藥品,出現副作用可服用減緩不適。新冠疫苗預約系統開放第四輪民眾預約,自今上午10時起至7月29日中午12時截止,預計有144萬民眾可上網預約,本輪接種AZ疫苗,對象包含1983年12月31日(含)以前出生之民眾、宜蘭縣/基隆市因受颱風影響取消預約者、以及第三輪已收過簡訊但尚未完成預約者。民眾出發打疫苗前,除了攜帶身分證、健保卡雙證件外,記得帶疫苗通知單或預約成功畫面截圖,作為證明施打資格。打疫苗前可喝250cc溫開水,不建議劇烈運動,若有感冒症狀者,建議暫緩施打。正在使用免疫抑制劑的人,應錯開服藥與打疫苗時間;若正在服用避孕藥、賀爾蒙治療的民眾,不用停藥可以直接打。而長者或身體狀況不佳者,建議有人陪同施打。打完疫苗後,不能揉或拍打施針處,需在接種處所停留觀察30分鐘,若出現嚴重過敏休克、劇烈頭痛、嚴重胸痛、呼吸困難、皮膚出現自發性血點等症狀,請盡速就醫。普拿疼服用時機,建議在施打疫苗後出現發燒、頭痛等再服用,勿在施打疫苗前吃普拿疼、退燒藥或抗組織胺藥物,以免掩蓋過敏症狀,延誤就醫。疫苗施打後,常見副作用包括發燒、手臂注射處疼痛、肌肉疼痛等,若出現嚴重副作用,包括大面積的過敏搔癢、頭暈、喘不過氣、超過2天持續發燒等明顯症狀,建議就醫諮詢。施打疫苗後不熬夜,一天需睡滿7至9小時。疫苗須施打兩劑才有完整保護力,建議打完第一劑的民眾,仍需遵守戴口罩、勤洗手、保持社交距離等防疫守則。
-
2021-07-27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等不到中央撥疫苗!補教、教職員疫苗施打進度不一
中央疫情指揮中心今天上午與縣市政府開防疫會議,由於多縣市陸續為教師施打疫苗,許多縣市詢問包括教師、司機等專案疫苗何時撥發下來,中央回應先前只有造冊還沒核准施打,要求還沒開打的類別停止施打;由於彰化縣這星期安排縣立國高中教師打疫苗只打到一半,衛生局指出,會依照規劃打完4千多劑。彰化縣國小教師、行政員工共7384人,7月19日起一連四面開打新冠疫苗,昨天起為4千多名縣立國、高中教職員施打 ,彰化衛生局指出,目前幫國小與規劃縣立國高中教職員施打的疫苗量約1萬1千多劑,數量並不少,從疾管署那邊得知的訊息是該專案疫苗量還沒撥發下來,因應需求地方政府先撥用縣內疫苗來施打,但從教育處那邊得到訊息是以含括在先前中央撥發的疫苗,中央與地方在橫向與垂直的資訊溝通有落差。台中市宣布7月29日幫補教業打疫苗,彰化雖已造冊3千多人,但疫苗有限下,仍在等中央撥發下來;台中因地方需求,也先挪用疫苗幫公車司機打疫苗,彰化包括計程車與公車司機約1310人,雖已造冊,但還在等中央專案撥發疫苗施打,近日也有許多司機也不斷詢問何時可以施打。早在中部開始幫教職員打疫苗前,許多縣市已宣布全面開打,彰化縣衛生局官員指出,比較大的問題在於中央疫苗分配比例沒有一定標準,有的疫苗多很多,當然有餘量幫其他族群施打,各縣市當然會互相比較,照理來說應該依人口數分配,並分類依優先順序來打,若為專案應該中央統一配發給地方同時施打,否則沒打到的縣市會有剝削感,並不公平。
-
2021-07-27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中央突令停打國高中教師司機疫苗 藍委批政策太兒戲
新冠疫苗供不應求,國民黨立委林奕華今天指出,衛福部本來口頭告知各縣市,國高中教職員工疫苗今天會撥到地方,所以大部分縣市都安排本周施打;沒想到因疫苗量的問題,今天又改口說8月4日才有疫苗,還說沒有核准地方可以施打,要求暫停施打。她抨擊,中央疫苗政策可以如此混亂,著實令人搖頭。針對公車司機、國高中老師專案疫苗何時撥下來,中央回應,目前規定還沒開放,只有造冊還沒核准施打,要求還沒開打的類別停止施打。台中市民政局表示,台中兩項今天都已打完了。有高中教師表示「好險!慢一天就打不到了」林奕華說,國、高中老師暑假有很多事要忙,108課綱要老師共備教學、國中升高中學生會有銜接課程、國九和高三學生要開始升學準備等等,所以老師們都希望能趕緊回到教育常軌。林奕華說,而且,除已施打完畢的縣市外,各縣市都已排定時間,甚至台北市、新北市、桃園市、台中市、台南市、新竹縣、彰化縣、基隆市,都是昨天或今天就開始施打,哪是說停就停?請問行政院蘇院長,這樣政府還有誠信可言嗎?衛福部這也太兒戲了,應趕緊收回停打國高中疫苗的決定。
-
2021-07-27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降級「健康碼」該上場了 王任賢:相信唐鳳的才智
全台今天迎來睽違69天的降級,各地開始出現人潮。預防群聚感染,台北市長柯文哲日前盼推台版疫苗護照,擬將打滿兩劑疫苗且滿14天的民眾,註記在悠遊卡裡;而中華民國防疫學會理事長王任賢認為,新冠疫苗接種黃卡需要資訊化,此時是規劃「健康碼」的最佳時機,憑政委唐鳳的才智一定可以很快上線。王任賢直言,指揮中心從最一開始的排斥檢驗,再來到阻擋疫苗,與不效仿大陸的防疫作為,以致停滯不前。像是大陸的「健康碼」的概念,可被視為通行證,將個人健康資訊存在手機裡面,進入公共場所一刷,能否順利進入一翻兩瞪眼,更維護相關場所安全。「土方法控制疫情、限制行動是錯誤的。」王任賢說,健康的人能夠去公共場所,政府該積極建構健康碼,裡面可包含疫苗黃卡以外的其他訊息,例如體溫、核酸篩查、抗體檢驗,及其他需防範的傳染病資訊。台灣早已擁有使用健康碼的籌碼,王任賢說,健保署、各大醫院的旅遊門診可以整合、連線,成為國內通行的門票,將來甚至可以運用在國際上的簽證用途。降級之後補教、幼托,與長照等機構須檢附篩檢陰性證明才有營業資格,王任賢指出,健康碼隨時更新資料,可取代紙本發放證明的耗費時間。事實上,健保署近期也在積極整合「新冠病毒篩檢結果」及「預防接種資訊」,利用健保快易通查詢至社區篩檢站或醫院篩檢的結果,也能查詢疫苗接種狀況,不必都仰賴三日內的陰性證明,但作為真正的疫苗護照使用,努力仍有努力的空間,得先取得國際的認同,才有辦法推行。
-
2021-07-27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不用再等疫苗簡訊了 直接上疫苗預約平台預約就成功
今天起開放第4輪疫苗接種預約。許多民眾都在等待十點的疫苗預約簡訊,不過,已經有民眾反映,即使沒有收到簡訊,也可以直接上疫苗預約平台預約接種,且也預約成功。新冠疫苗預約平台今日開放第四輪預約登記,共計有144萬位民眾將收到簡訊,對象包含曾於第三輪登記預約及施打時,受基隆/宜蘭颱風影響暫停接種者、已收過簡訊未預約者及1983年12月31日(含)以前出生者等勾選願施打AZ疫苗者,依照長幼有序原則進行分配,預約時間至7月29日中午12時止,施打時間為7月30至8月6日。此波對象為1983年12月31日(含)以前出生之民眾(38歲以上)、宜蘭縣/基隆市因受颱風影響取消預約者、第三輪已收過簡訊但尚未完成預約者。不少民眾反映,已經可以直接上預約平台接種,且也已經預約成功,在網路群組中互相傳遞訊息,不用再等簡訊了,直接上去預約就可以。另外針對還沒有輪到該打的民眾及專案人員,因擔心造成縣市之間的混亂,原本是依照預約系統來做施打,但現在將請各縣市步調一致,該給預約系統的、該專案系統的可以做專案施打。他表示,專案人員在施打時,因縣市之間有資訊落差,提醒縣市政府相關局處要有橫向聯繫,執行跟做業務必讓衛生局了解,讓全民在預約系統上預約才能案順序接種,專案處理才不會混在一起。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表示,針對指揮中心近期已在討論重啟意願登記平台,如果有更多疫苗到貨或是有新的品項,就會重啟,不會等到之前登記意願的人都打完。
-
2021-07-27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呂秀蓮搭橋國際組織助購疫苗 陳時中已讀不回
我國新冠疫苗不足,前副總統呂秀蓮表示,兩個國際組織致函給蔡英文總統,表達願意協助洽購三千萬至五千萬劑疫苗,她為此致電衛福部長陳時中,卻遭「已讀不回」。陳時中昨天表示,確實收到訊息,當下也留下對方電話,「但一忙起來就忘了」。至於國際組織表達協助洽購疫苗,陳時中說,以他對疫苗採購的了解,可能「還需要一些努力」。至於許多要留學的人抱怨,打不到第一劑疫苗,無法順利出國念書,陳時中表示,若前往的國家有疫苗,建議可到國外再打,他還說,「沒有什麼特別理由,一定要讓出國的人比台灣的要先打疫苗。」陳時中表示,因為出國留學、工作,和在台灣工作、就學,個人權益是一樣的,不見得出國者就要先打。「從未保證一定打得到第一劑」,如果去的國家沒疫苗可打,且風險較高,基於保護國人立場,「我們願意犧牲一點讓他們打」。公費疫苗預約平台將於今天上午發布第四輪簡訊通知,陳時中說,將有一百四十四萬人符合資格,可於七月廿九日中午十二時前預約接種,於卅日至八月六日之間施打疫苗。不過,該平台於七月十九日關閉後,迄今未再重啟,許多民眾無法上線更改疫苗廠牌,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表示,等到更多疫苗到貨,就會重啟預約系統。陳時中強調,疫苗分配原則以提高至少接種一劑的覆蓋率為目標,根據國際經驗,延長第二劑接種間隔時間,整體保護效果不會減弱,反而更好。至於何時開放混打?陳時中說,專家會議初步建議對象有二,首先是接觸風險較高的第一到第三類公費對象,再者是對於腺病毒疫苗(AZ)和mRNA疫苗都過敏者,但執行時機未定,必須等整體疫苗到貨時間更穩定時,才會公布。呂秀蓮日前於臉書貼文,「世界和平獎評審委員會」及「世界和諧基金會」聯名致函蔡總統,表達欲協助我洽購疫苗,以解決抗疫燃眉之急。她昨指出,多次致電陳時中辦公室,雖得到會回電的答覆,但遲未接到陳時中回電,「橋都搭好了,衛福部卻拒絕」。陳時中證實,確實有收到訊息,同仁抄下對方電話號碼,「本想馬上回電,但一忙就有點遺漏。」
-
2021-07-27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重磅快評】再怎麼攀親帶故也無法提升高端疫苗公信力
衛福部七天火速保送高端疫苗上市,外界對這支黑箱疫苗不僅高度質疑其保護效力,也不滿審查不符國際標準,業者除連日提告,又展開攀親帶故的話術來行銷自家產品。繼「與莫德納系出同門」、「與NOVAVAX是孿生兄弟」,現在為了「免疫橋接」,又扯上子宮頸癌疫苗(HPV疫苗)和流感疫苗,抱怨說人家早就這麼做,「合理的免疫橋接也算是三期」。高端老總陳燦堅用早已取得藥證並全球大量施打的產品,來為自家實驗未完成的新冠疫苗背書,實在「居心叵測」,而且也欺負民專業水平。他不知道,蒙高端特權闖關影響,全台民眾早已具備疫苗專業知識,而且比他更專業、誠實的專業學者已發布多篇文章,說明免疫橋接並不適用於新型疫苗,常規作法更不是用於兩種不同技術平台。學者所引用例子,正是HPV疫苗和流感疫苗。HPV與流感疫苗與高端新冠疫苗唯一交集,就是同屬次蛋白疫苗,但前兩者的免疫橋接,是針對乳突病毒、流感病毒不同病毒株作疫苗修改時使用。美國FDA同意,在同一支疫苗針對突變株做修改時,可以用免疫橋接的方式,比較原始疫苗與新世代疫苗。顯而易見,陳燦堅的攀親帶故,只是在魚目混珠。國內多位學者指出,除非是非常近似的同一類平台疫苗(如同為mRNA、或同為蛋白質疫苗平台),否則其引發的免疫反應、跟遇到病毒時產生的反應,很可能不相同。但看看衛福部替高端量訂作的EUA審查,是和腺病毒疫苗AZ相比,這是無知還是替高端找個最容易的靶?全球除大陸之外,另一支次蛋白疫苗NOVAVAX還在作三期臨床;就算要橋接,高端根本沒有符合國際標準的比較對象。業者所謂「合理的免疫橋接也算三期」,說好聽是自吹自擂,其實是無中生有。無論高端或是指揮中心某專家宣稱「一定可應付Delta」,都是沒有科學根據的賣藥廣告,對比官方把所有審查都關在密室進行,只會讓人更懷疑高端的品質有不可告人之處。陳總若有難言之隱,無法把所有數據攤在陽光下接受檢驗,那就專心管好自家品管,別再發生送到食藥署的成品被退貨。連不合格產品都能出廠交貨,就算你和知名疫苗攀親帶故,公信力也沒救了。
-
2021-07-26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高端疫苗屢遭外界質疑 總經理親上火線:EUA規則早制定
高端公司新冠疫苗八天內連闖EUA、ACIP兩關,但外界對高端仍有諸多質疑,包括未做臨床三期、食藥署EUA審查會議為有條件通過、有媒體指出高端的疫苗有八成遭退貨等。高端總經理陳燦堅今在廣播節目中則表示,EUA是每個政府針對自己情況訂定的,不是昨天才訂定,而是去年就已制定的遊戲規則,當時便已決定用擴大二期方式進行。對於外界質疑我國EUA以免疫橋接取代臨床三期試驗,陳燦堅表示,子宮頸癌疫苗和流感疫苗每年因應不同病毒株,也都是用「免疫橋接」來製造新疫苗,如果每個疫苗都做大規模傳統試驗,就會跟不上。另外,日前指揮中心表示,高端疫苗審查會議中,21位專家與會,除主席不投票外,3位同意,15位有條件同意,有1位希望補件,1位不同意。對此,中原大學生物科技系副教授招名威則以自身過往審查經驗表示,列為需要改善、補件的資料,如果是很簡單的問題,通常廠商說明一下就好,不一定要真的重做。因此,主持人黃光芹則追問陳燦堅,高端究竟需要補什麼件?陳燦堅卻未正面回應,僅表示補件的狀況是常態,有可能打錯字、標題不對,或是品質問題,但這次並沒有品質的問題。而外界質疑高端的疫苗八成遭退貨,且EUA通過條件是持續監控安全,並在一年內要求交出相關報告,是把人民當白老鼠。陳燦堅則表示,安全性監測是本來就要做的事,且臨床二期有三千多人,「絕對不是把大家白老鼠」;至於疫苗八成遭退貨,則是斷章取義,「專業的問題還是交給專家」,不用太多批評。不過高端通過ACIP會議納入公費接種計畫後,究竟第一波能提供多少疫苗也備受外界關心。但陳燦堅則表示,昨天才剛通過,還需要進行盤點。
-
2021-07-26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打新冠疫苗前後要做這些事! 想買含乙醯胺酚成分的止痛藥不只普拿疼
國內疫苗已進行大規模施打,許多民眾擔心接種後會出現不適反應,會先購買止痛藥備用,也有不少網友先預防性投藥。不過,台北市藥師公會理事長張文靜建議,等真的出現發燒、疼痛、骨骼痠痛,再吃止痛藥,不建議提早用藥。自從國內大規模接種AZ、莫德納疫苗,止痛藥更成為熱銷藥品,常常一上架就被搶購一空。張文靜指出,很多人均備有止痛藥,如果頭痛、經痛、牙痛,或者是因運動傷害、姿勢不良引發的手腳或肩頸痠痛等不適症狀,就會自行服用。常見的非處方止痛藥分為兩類,分別是「非類固醇類消炎止痛藥(NSAIDS)」(布洛芬)以及「乙醯胺酚(Acetaminophen)」(如普拿疼),兩者對於一般疼痛均具止痛效果。張文靜進一步分析,「非類固醇類消炎止痛藥(NSAIDS)」具有消炎、止痛、退燒的作用;而「乙醯胺酚(Acetaminophen)」成分止痛藥則是以止痛、退燒為主。同時也提醒民眾,只要購買含有「乙醯胺酚(Acetaminophen)」成分的止痛藥都可以,普拿疼不是唯一選擇。部分民眾在打新冠疫苗的前一晚、當天一早先服用止痛藥,認為可以預防或減輕副作用,但效果極為有限。張文靜建議先備妥藥物,等到真的出現副作用,再服用1顆。打疫苗前後要做這些事張文靜以自身為例,之前打AZ疫苗的前後並未先投藥,但比平常多喝了許多水,同時補充綜合維他命和B群。在接種後的3天內並無明顯症狀,到了第4天,覺得頭痛,這時才服用止痛藥,減輕疼痛。張文靜說,接種疫苗後,身體發燒,這代表身體正在產生抗體,如果輕微發燒,不用緊張。如果溫度偏高,且持續兩天,就應該積極就醫,尋求協助。食藥署則提醒,不管是哪一種疼痛,在服用止痛藥後,仍無法緩解疼痛,就該就醫,由醫師找出病因,開立合適的止痛藥品。此外,民眾不應浮濫使用止痛藥,以免肝腎功能。★本文經《NOW健康》授權刊登,原文刊載於此★關心健康生活大小事,點此進入【NOW健康】
-
2021-07-26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高端新冠疫苗 8天連闖EUA、ACIP兩關
高端公司新冠疫苗八天內連闖EUA、ACIP兩關,但一張疑由衛福部食藥署流出的圖表顯示,食藥署早在六月十六日前就知道高端疫苗將量產規模從二公升提高到五十公升時,出現品質不穩情況,也可能影響供貨時程。衛福部食藥署長吳秀梅表示,唯有品質合格的疫苗才會進入封緘檢驗,會嚴格把關;高端則無回應。衛福部食藥署專家委員會七月十八日通過高端疫苗緊急使用授權EUA,廿五日衛福部傳染病防治諮詢會預防接種組ACIP專家決議將其納入公費疫苗施打計畫,高端疫苗八天之內連過兩關。最近在生技圈流傳一張標題為「國內疫苗製程開發困境與建議」圖表,該圖標示為衛福部食藥署製作,更新時間是今年六月十六日;高端提出緊急授權日期是六月十五日。圖表說明,高端以二公升、五十公升和二百公升不同製程所生產的抗原執行性比較性試驗,其中Sialylated Glycan(唾液酸醣)值不同。一名生技業者解釋,唾液酸醣值高低代表穩定度問題,也就是說不同批次產品無法維持穩定品質。為何二百升製程反而呈現較穩定狀態?合理判斷二百升產品出自經驗較豐富、生產線較完整的台康代工,非高端生產。要解決目前困境,最有效率的做法是去找代工,放棄自行生產原液,但如此勢必增加生產成本,代工廠是否有餘裕臨時救急也有疑義。有業者表示,緊急授權和申請正式藥證不同,通常所有產製、檢驗程序都完備才會核發藥證,但緊急授權就跳過很多程序;如果能在正式生產前將各程序調整完畢再好不過,但也很多是邊做邊調整,但緊急授權審查內容不夠公開透明,若允許廠商邊做邊調整也應說明清楚。另外,疫苗不應有良率問題,疫苗是不容許有絲毫不良率產生的。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表示,高端疫苗有條件通過EUA審查,食藥署必須持續監管;對於製程穩定度不佳,恐影響疫苗產量與交貨時程,記者多次透過電話、簡訊與通訊軟體向高端發言人求證,但高端無回應。
-
2021-07-25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免疫力低更需疫苗護體 癌友掌握6大原則安全打疫苗
「醫師,我現在正在化療,可以打COVID-19疫苗嗎?」「我想打疫苗,但哪一個廠牌適合呢?」這是臨床醫師最近最常被問到的問題,由於有些癌患正處在治療階段,擔心病情又怕染疫,非常焦慮。治療癌症的醫師皆認為,癌症病人只要與主治醫師討論評估後,都能打疫苗護體。基隆長庚血液腫瘤科主治醫師王正旭指出,COVID-19疫苗18歲以上都可以接種,癌症患者也不例外。雖然患者免疫力較差,接種疫苗後得到的保護力沒有一般人高,但相較於感染COVID-19導致重症的機會,接種疫苗還是利大於弊。日前全癌症病友連線與和信治癌中心醫院還共同呼籲,希望指揮中心將第九類的罕病及重大傷病施打順序提前,不能讓取得重大傷病的癌友在頻繁進出醫院、冒著染疫的風險下接受治療。積極鼓勵癌症患者接種COVID-19疫苗的原因,台大醫院大腸直腸外科主任梁金銅解釋,以大腸直腸癌患者為例,在治療期間及開刀後6個月內,仍屬於生病期,需積極接受後續治療,這段期間患者免疫力低,若不幸染疫很容易導致重症,因此更需要打疫苗護體。美國國家癌症資訊網絡(NCCN)在2021年6月9日所發佈的「癌症與COVID-19接種」(Cancer and COVID-19 Vaccination)明確建議,治療中的癌症病人,在主治醫師評估且建議施打新冠疫苗後,要施打疫苗給予保護力。台灣胸腔暨重症加護醫學會、台灣肺癌學會、台灣臨床腫瘤醫學會,還特地針對肺癌患者發出疫苗接種建議。醫學會指出,肺癌患者比一般人更容易發展成肺炎重症,因此,只要患者治療穩定,都適合接種COVID-19疫苗。我是癌末患者醫師建議:身體虛弱恐無法承擔疫苗副作用,建議不打。什麼情形得緩打或不能打疫苗,梁金銅認為,曾發生任何疫苗過敏者就不適合接種。王正旭則建議,若癌症患者身體太過虛弱,又有心臟及肺臟積水,已到了支持療法的癌末患者,疫苗產生的副作用對患者的身體是很大負擔,也建議不要接種COVID-19疫苗。我正接受化學、標靶治療醫師建議:只要白血球未下降太多,化療後一到兩周可施打。接受化學治療或標靶治療時,梁金銅認為,只要患者的白血球沒有降低很多,都可正常施打。若民眾擔心,王正旭則建議打完化療一到兩周後,再接種疫苗比較適當,若發生白血球下降等狀況則暫緩施打。我準備接受手術醫師建議:非急症者可先打疫苗再手術;急診刀待手術完穩定,再進行評估。手術的患者怎麼辦?肺癌相關醫學會建議,避免手術前後一周內接種。不過,目前醫療降載,很多醫院規定急診刀才能立即開刀,因此,梁金銅建議,屬於第一、二期的,仍等待手術安排者,可以先打疫苗,兩周後即可開刀手術;若是三期以上的急診刀患者,就先手術切除癌症病灶,但因手術後是身體最虛弱的時候,會希望患者在病情穩定出院後,再接受疫苗接種。我正進行骨髓移植、免疫療法醫師建議:骨髓移植三個月後再打疫苗;細胞免疫療法無嚴重反應者隨時可施打。王正旭提醒,血液性癌症若正進行骨髓移植期間,必需等治療三個月後再施打疫苗。至於正在接受細胞免疫療法的病友,治療期間除非有嚴重免疫反應,例如嚴重腹瀉需暫緩施打,不然,任何時間接種都沒問題;接受CAR-T免疫治療的患者,則需在完成治療後3個月再打疫苗。我該選哪一種疫苗?醫師建議:有肥胖、心血管疾病、血液問題,建議以mRNA疫苗為優先,但仍需與醫生討論評估。疫苗的選擇,基本上已核准使用的疫苗都適合癌患。不過梁金銅建議,大腸直腸癌患者多較年長,若又有肥胖及心臟血管問題,建議優先選擇mRNA疫苗。另外,有血液問題血小板低下或血栓史,也可以以mRNA疫苗為主。台灣全癌症病友連線創辦人、曾是乳癌患者的林葳婕指出,癌友對於疫苗的訊息過於片段,在面對眾多訊息時,最好的方式就是與主治醫師討論,不要自己嚇自己。癌友接種COVID-19疫苗的6大原則1. 身體虛弱的癌末患者建議不打。2. 預計開始接受化療或正等待手術者,建議先接種疫苗。3. 手術後建議待身體恢復(如出院)再接種疫苗。4. 化學治療或標靶治療期間,若白血球下降太多,需暫時緩打。5. 目前獲准的COVID-19疫苗都不含活性病毒,都適合癌友。6. 接種疫苗前與主治醫師討論評估。
-
2021-07-25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女性接種疫苗經期紊亂 婦產科醫師:暫時免疫反應
接種新冠疫苗常見副作用包含,發燒、接種部位腫痛,與肌肉痠痛等,也有不少女性發現,「打完疫苗月經就來了」、「月經比平常還要不舒服」、「經期變亂了」等等,婦產科醫師蔡鋒博說,疫苗啟動身體免疫反應,發揮的暫時性作用,並不會有長期性的影響。打完疫苗月經紊亂,比台灣先早一擴大接種的英、美皆有相關資料。外媒報導,部分停經婦女、服用賀爾蒙藥物,甚至跨性別者,接種疫苗後產生出血狀況。太陽報6月底指出,英國藥物及保健產品管理局回收4000份監測報告,30至49歲的女性的不良反應顯示,接種疫苗後經血量更多,截至5月 17 日,AZ疫苗有2734例通報,另有1158例與輝瑞疫苗有關,66例屬於莫德納。新冠疫苗並非先例,蔡鋒博說,女性排卵,與子宮內膜的增長和剝落,需要借助免疫細胞完成,而過去施打流感疫苗、子宮頸癌疫苗(HPV疫苗)就都有女性異常出血的報告,所幸都是暫時性的反應。他指出,接種疫苗所產生的免疫反應都屬於短暫現象,新冠疫苗並無研究指出增加流產、不孕的副作用,呼籲女性可以放心接種。蔡鋒博說,雖說短暫性出血對人體無害,但停經後的婦女可以再加以注意,因其本身是子宮內膜癌的好發族群,若有疑慮可以就診檢查。
-
2021-07-24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你買疫苗險了嗎?疫苗「救濟」、疫苗「險」比一比,教你不用多花錢就有疫苗險!
文/洪素卿 自從疫苗預約平台啟動、18歲以上都能預約疫苗接種後,民眾間最夯的熱話題就是--「你預約疫苗了嗎?」 而且,很多人預約疫苗的同時,也會順便買個「疫苗險」、保平安。 但究竟該怎麼買疫苗險?疫苗險的保障有哪些?差別在哪裡?不少人其實搞不清楚。 常見疫苗副作用有哪些? 究竟打疫苗有哪些風險呢?以目前台灣施打的莫德納疫苗、AZ疫苗來說,比較常見副作用主要是施打部位紅腫、發燒、疲倦、肌肉痠痛、頭痛、噁心、畏寒等,通常接種完幾天就會好轉。這些副作用雖然被少數人形容成「像是被卡車撞到一樣」,但忍忍也就過去了! 一般人比較擔心的是,莫德納可能出現「心肌炎」、以及AZ可能造成的「靜脈血栓」。這兩者的發生率雖然都很低、約莫十萬分之一。但是一但發生,不只要可能住院多日、治療的費用不低,還有致命風險。先前桃園一個民眾光是住院就花了七十多萬。 值得注意的是,上述這兩種重大不良反應,雖然醫療住院費用可能很高,但其實若不幸真的發生,就算不買疫苗險,政府還是會提供「疫苗受害救濟」! 疫苗不良「反應」 政府提供「疫苗受害救濟」 只要民眾接種疫苗後身體嚴重不適,經審議評估確實是與疫苗有因果關係的不良反應,造成死亡或是導致身體遺留輕、中、重度障礙,或是導致嚴重疾病需要檢查或是相關醫療費用。其中確定因為疫苗導致死亡最有六百萬元補償金。因疫苗造成疾病需要檢查或相關醫療費用,最高也有20萬醫療補助。 疫苗不良「事件」。 疫苗險提供住院保險金 值得注意的是,政府的「疫苗救濟」必須是疫苗「不良反應」,也就是要與疫苗接種有「因果關係」!但有些疫苗接種後發生的「不良事件」,卻不一定能證實就是疫苗造成的結果,這時候政府民間的疫苗險、還是有機會理賠的。 不過,這可不表示在疫苗施打後的任何不良事件都會賠喔!!只有施打後一定天數內發生的不良事件(28-90天、不同保險有不同規範)才算數之外;有些保單還會有除外條款,有些甚至規定必須是衛生主管機關公告的不良反應才理賠!!所以說,買的時候還是要多看幾眼。 確診、居家隔離。 「防疫險」有補貼 現在坊間已經累計有超過七家公司推出疫苗險商品,價格都不高,網路投保多半兩百元有找。 一般單純疫苗險,多半就給付2000-3000元日額住院保險金、或是一次住院賠償金,或是在住院時間比較長的情況下提供較高額的一次性慰問金。部分另有喪葬補助費。 若是加上「防疫險」就會再給付居家隔離補償,針對意外接觸到確診者而需要居家隔離,每次會有定額補償。不過,多數「防疫險」需另購、可能需要再加錢。 想要保額高一點的、也有保費高一點的方案。可依自己的財力與需求選擇。 不用多花錢、如何能有「疫苗險」加上「防疫險」? 不過,如果不想多花錢買疫苗險,還有一些方法可以省錢。除了部分銀行有推出刷卡買疫苗險現金回饋活動、也有些銀行對VIP提供相關服務之外,最近LINE Bank有跟富邦推出一個「安心防疫」專案。 不需要是VIP也可享保障! 這個專案是「疫苗險」加上「防疫險」,不只針對新冠疫苗,只要是任何合格疫苗施打後因疫苗不良事件而住院,保期內最高理賠十萬,若是打了法傳疫苗還確診而住院也會有最高十五萬理賠金。同時還針對因接觸確診者而被匡列居家隔離者,還有一次理賠2000元,若萬一法定傳染病確診,也還有一萬元理賠。 只要在LINE Bank開戶、使用「快點卡」支付安心防疫專案保費220元,同步也會回饋LINE POINTS 220點(LINE POINTS 1點=1元)。 對於平常有在使用LINE POINTS 的消費者來說、等於是沒有多花錢就獲得了保障 (既有客戶也可同享此優惠方案)。活動至7/31截止,詳情可參考活動網站:連結 《延伸閱讀》 .打完疫苗肌肉痛、關節痛?醫指2大主因,超過一周盡早檢查! .打完疫苗喝雞湯助維持免疫力!營養師教接種後飲食3重點。 以上新聞文字、照片皆屬《今健康》版權所有,非授權合作媒體,禁止任何網站、媒體、論壇引用及改寫。
-
2021-07-23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接種疫苗後新增4死 打莫德納出現腦中風
疫苗接種後不良反應事件,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表示,共新增5例接種疫苗後死亡事件,包括AZ疫苗3件、莫德納疫苗1件。AZ疫苗3件通報死亡事件,年齡介於81-92歲之間,接種疫苗25-35天間發生;莫德納疫苗1件死亡個案為67歲,接種次日後發生。7月22日新冠疫苗接種14萬7725人次,其中AZ接種12萬202人次(第1劑接種10萬7561人次,第2劑接種1萬2641人次),莫德納接種2萬7523人次(第1劑接種1萬7026人次,第2劑接種1萬497人次)。目前累計接種605萬9596人次,AZ接種320萬3146人次,莫德納接種285萬6450人次,新冠疫苗接種人口涵蓋率24.94%,劑次人口比25.80%(劑/每百人)。指揮中心公布,新增32例(21女、11男)疑似AZ疫苗接種後其他嚴重不良事件,發病年齡22歲至87歲,為接種疫苗後當日至42日間發生,包含疑似肺栓塞、下肢深部靜脈栓塞、血小板低下、敗血症、心律不整、肺炎、泌尿道感染、因眼瞼下垂就醫診斷惡性腫瘤、蜂窩性組織炎與皮疹、過敏反應(蕁麻疹、紅疹、紫斑、眼皮腫、呼吸喘)、接種後常見之全身不適,及診斷未明之意識改變與低血鈉、頭痛、呼吸困難及胸痛、視力模糊、突發性聽力喪失、腹部不適與胸口麻木、手腕腫脹與手指無力痠痛、手臂瘀青與膝蓋疼痛等。同期間新增24例(11女、13男)疑似莫德納疫苗接種後其他嚴重不良事件,發病年齡25至81歲,為接種疫苗後當日至14日間發生,包含疑似腦中風、血小板低下、心肌炎、肺炎、慢性阻塞性肺病併急性發作、臂神經炎、死產、史蒂文生氏-強生症候群、帶狀皰疹、接觸性皮膚炎及濕疹、過敏反應(雙腳紅疹併紅腫癢),及診斷未明之血栓、高血糖、臉部及腳部麻、手指紅腫等。
-
2021-07-23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想打第2劑! 還有第4輪疫苗何時開放 陳時中回應了
國內民眾關心打了第一劑疫苗後,何時可以再打到第二劑。中央疫情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指出,目前民眾接種AZ或莫德納第一劑後,已經間隔十至十二周,就可以到各縣市新冠疫苗合約院所進行第二劑公費疫苗接種。但若是疫苗接種卡遺失,可以前往施打第一劑之願所申請補發,再行完成第二劑接種。莊人祥指出,無論是莫德納或AZ疫苗,施打第二劑要間隔10-12周,如果是一到三類及孕婦屬接種莫德納者,可以滿28天後到地方政府衛生局、合約院所接種或醫院預約掛號,針對有些急迫出國,需要提前接種第二劑,需要提出證明文件如機票,希望各單位院所針對上述可接種二劑的對象者能加強服務。另外施打過第一劑AZ疫苗的民眾,如果滿十至十二周後,也可以透過原先預約系統中預約施打,莊人祥表示,主要針對近期開放的幾輪疫苗為AZ疫苗,符合資格者可透過簡訊預約接種,同時要攜帶接種記錄卡、健保卡到院所接種,若紀錄卡遺失可以到第一劑院所補發,再完成第二劑接種。指揮官陳時中表示,昨日接種14萬7千多人,總人口涵蓋率達24.94%,劑次人口比為25.80%,「昨天疫苗施打的人數較少,相對最後一天前面預約較滿。」未來針對第四輪的疫苗預約系統呈現關閉,他表示,很快會公布發簡訊並估算疫苗的量,看要發到哪個年齡層。他指出,日前公布疫苗配發量之後引起各方爭議,「打疫苗不是在比賽,盡量了解情況,並非差一天施打好像很不好,為了不要引起大家心結,又能提高施打率方法,我們想出方法再跟大家報告。」
-
2021-07-23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致謝台灣支持!莫德納官網:「再售台灣3500萬劑疫苗」
台灣政府22日表示,再度向莫德納(Moderna)訂購3600萬劑新冠疫苗,以期在未來幾個月內交付。美國莫德納藥廠也在官網證實和台灣簽約,內容共計包含3500萬劑疫苗。莫德納22日在官方網站上發布聲明、宣布已和台灣當局簽下合約,將提供2000萬劑新冠疫苗和1500萬劑「加強疫苗劑型」(Booster Vaccine Candidate),共計3500萬劑疫苗。一旦台灣當局授權使用,莫德納自明年起會先交貨2000萬劑,並在2023年交付剩下的1500萬劑。這份新協議是對2021年500萬劑先前協議的補充。莫德納執行長班瑟爾(Stéphane Bancel)更特別在聲明中感謝台灣,表示「我們感謝台灣簽下此合約,以此確保2022年和2023年我方將提供新冠疫苗及次世代追加劑型疫苗」,更強調「我們仍致力於讓我們的疫苗在世界各地使用」。
-
2021-07-23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捷克也要捐疫苗給台灣?參院議長韋德齊:7/26有答案
曾於去年率團來台訪問的捷克參議院議長韋德齊(Miloš Vystrčil)22日發推文透露,捷克政府正在討論贈送疫苗給台灣。韋德齊表示,捷克政府打算向台灣提供新冠疫苗。他說,自己已就此事和捷克衛生部長渥伊泰赫(Adam Vojtech)通電話討論,會樂觀看待26日政府會議的結果。在此之前,立陶宛政府上月底宣布將捐贈台灣2萬劑AZ疫苗,預估於9月底前運抵台灣,另外,斯洛伐克政府日前也宣布將捐贈台灣1萬劑疫苗。韋德齊去年8月30日至9月4日率團來台進行6天訪問,並在立院演講時用中文說出「我是台灣人」,獲得全體立法委員起立鼓掌,令外界印象深刻。Vakcíny z 🇨🇿 pro 🇹🇼. Po dalším telefonátu s ministrem zdravotnictví @adamvojtechano budu s mírným optimismem čekat na výsledek pondělního (26.7.) jednání vlády.— Miloš Vystrčil (@Vystrcil_Milos) July 22, 2021
-
2021-07-23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不孕、改變DNA、產生磁力 美國人不打疫苗的理由很扯淡
據Our World in Data網站,截至21日(最新統計)美國疫苗覆蓋率已超過48%,但Delta變種病毒迅速傳播,美國數州疫苗接種率卻停滯,讓政府跳腳。而美國人不打新冠疫苗的理由百百種,有的僅是誤會,有的荒唐透頂,例如疫苗無保護力、會損害生育能力、會改變DNA、會讓人產生磁力,還有人以為打疫苗會傳播新冠病毒。彭博資訊報導,那些尚未接種疫苗的美國人,找了一連串奇怪的藉口來解釋他們何以猶豫不決。當地衛生官員對此困惑不已,而他們也正在對抗傳染力更強的Delta病毒引發的新一波疫情。華府對這種現象也感到相當憂心,美國總統拜登更以有助散播不實訊息為由,公開抨擊臉書。健保業者Ozarks執行長凱勒(Tom Keller)說:「有個理由是比爾蓋茲在疫苗中放了一個微晶片,我什麼都聽過,真是太荒謬了。」該公司位於密蘇里州南部,是Delta病毒的疫情重災區,疫苗覆蓋率卻不高。凱勒也說:「民眾聽從社群媒體的訊息,而非他們的醫生。追蹤人數破百萬的某位網紅,一夕之間搖身成為鼓吹大家別打疫苗的『專家』。」正當拜登政府似乎要將疫情壓下去的時候,不逕而走的不實訊息,又帶來將這場疫情危機拖更久的威脅。許多不確定性、奇聞軼事、徹頭徹尾的謊言,透過社群平台傳播,就像病毒一樣,煽動那些猶豫要不要打疫苗的美國人的想像力,進而延緩美國接種疫苗的進度。自4月以來,美國的反疫苗行動,導致接種進度大幅放緩,迫使當局轉而進行如拜登所言的「挨家挨戶」努力勸說人們去打疫苗。不過,這句話本身一直被某些共和黨領導人說成是個陰謀。拜登上周表示他很沮喪,並在16日痛批,臉書和其他大型社群平台允許發布有關病毒與疫苗假訊息的貼文,因此「鬧出人命」。